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捐赠图书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图书捐赠证书体现的文化底蕴
zhgzhang 2017-7-15 15:34
汪育才先生大力倡导向高校图书馆赠书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63222-1066490.html , 并举了王世范先生赠书的例子。王先生送了60所高校图书馆120本书,晒出的证书大体都是说承蒙您的赠书,我们一定好好珍藏云云。但是这书是捐赠者自己作的,还是地摊上买的,根本没有体现。只有山东中医药大学、郑州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比较有文化。例如山东中医药大学写的是“承蒙惠赠先生所著……”,郑州大学写的是“承赐大作……”,华东师大写的很难懂“大著之宠颁……”,但是意思到了。可见全国大多数高校的图书馆都没有意识到证书上写明是捐赠者自己所著图书,是对捐赠者的尊重。 本人曾发博文,指出赠书证书中,台大与国内大学的区别。本人2011年赠本校图书馆自著书时,就收到这样一张没有文化的证书(图1,先不说左边的英语有多烂)。前几年我带着台大林清富教授送弊校图书馆其自著书《中年维特之烦恼》,收到的也是那样一张没有文化的证书。而同年我在访问台大时赠书,收到的是一封邮件(图2)。内容与弊校的证书一比,立见高下。 昨天给本校图书馆赠自著书的第二版,害怕他们重犯以前的错误,在打印证书前“强迫”其写上“您所著的”几个字,以示区别(图3)。 图1 图2 图3
8404 次阅读|0 个评论
如何向图书馆赠书
热度 1 libseeker 2014-5-7 11:35
读到一则赠书说明:“虽然只有区区20本,但是我们真诚地希望这本传播正能量的好书能把爱传递到校园的每个角落。”我联想到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向图书馆赠书。为了让赠书更有价值、更有意义。笔者从图书馆员角度提点参考意见。 如果是赠图书馆(尤其高校图书馆),建议3-5册足矣。原因是图书馆方面,有其馆藏发展政策,对入藏图书的数量有考量。曾经有过有人一种书给图书馆赠1000册。这类情况,图书馆不可能“照单全收”。而且越是馆藏丰富的图书馆(或者说“大图书馆”)馆藏存储压力越大,一种书的收藏册数通常不会超过4册,好些学术型图书馆的目标是“零复本”(也就是一种一册)。 赠书是有些讲究的。笔者对一种赠书形式比较反感。有段时间经常接到“基金会”名义给我打电话,说要赠书给我所在图书馆。我只是一名普通工作人员,根本“代表”不了图书馆,所做工作与接受图书捐赠也没联系。更不爽的是,我进行过侧面了解,所捐赠图书可以理解为变相处理无甚收藏价值的图书,实质属于折扣较低的有偿捐赠。可能很多图书馆人遇到这类情形。有些赠书是无的放矢,不了解图书馆有关图书捐赠的政策,盲目寄发。最为常见的是寄赠给馆长,馆长可能多半不拆封直接交给文献资源建设部门(采编部、采访部等),甚至负责邮件收发人员遇上疑似捐赠邮件直接移交。笔者自身赠书也遇到尴尬事,原本是寄赠给馆长或馆员个人的,还算“签名本”,居然被纳入捐赠给图书馆,还收到捐赠证书。所寄赠的图书,有的不属于图书馆收藏范围,有的数量过多等等。个人建议是,尽可能将好事善事做到位,最好事先同捐赠对象沟通一下。图书馆网站,不少有公布接受图书捐赠方面的相关信息,至少是有图书馆的联络信息。 附:某高校图书馆接受捐赠图书办法内容(其它高校相似) xx大学图书馆欢迎本校师生、校友及社会各界人士向图书馆捐赠图书。xx大学图书馆将向所有捐赠者出具谢函,但由于馆藏范围和馆藏空间的限制,有必要对捐赠图书进行甄别取舍,敬请捐赠者知晓以下条例。 一、凡符合以下条件的图书将被纳入馆藏: 1.内容符合本校教学科研范围的中外文学术专著。 2.国际性、或全国性的会议论文或论文集及成套期刊。 3.非正式出版的地方性文献,如地方志、族谱等有收藏价值的文献。 4.私人收藏的古籍、善本或有收藏价值的手稿、实物。 5.其他有收藏价值的学术研究档案及专题资料。 xx师生、校友著作将入藏xx文库,其它图书将根据内容入藏相关藏书区,供读者使用。 二、下列图书不予入藏: 1.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之规定的图书。 2.破损图书。 3.內有划线、注记、眉批的图书。(若为海內外孤本或为名人批注,则不在此限) 4.內容陈旧的图书。 5.不成套的图书。 6.基本上不具学术参考价值的图书。 7.其它不符合本馆馆藏发展政策的图书。 捐赠图书送达图书馆后,图书馆即拥有对该书的所有权和处理权。图书馆没有将捐赠图书寄还捐赠者的义务;图书馆有权不知会捐赠者即对不予收藏的图书进行处理,和今后对已入藏的捐赠图书进行剔除。凡属于不予入藏或被从馆藏中剔除的捐赠图书,xx大学图书馆将根据不入藏资料处理条例进行处理。 三、不入藏资料处理条例 1. 转赠 (1) 具参考价值且状况良好的图书,转赠其他单位。 (2) 虽具参考价值,但图书馆已有收藏,或不适合图书馆收藏的图书,转送本校师生。 历届毕业生的赠书中有相当一部分是使用过的教材或参考资料,不适合图书馆入藏,但弃之可惜,图书馆在馆内设一个“爱心驿站”,为读者提供一个图书交换的场所,让这些图书得到再利用。(这些转赠图书将不提供赠书纪念,只提供转赠书的信息登记)。 2. 淘汰:盗版及残旧图书,直接淘汰。
个人分类: 学海泛舟|9446 次阅读|4 个评论
读《捐赠图书给图书馆的误区》有感
黄安年 2010-8-16 15:53
读《捐赠图书给图书馆的误区》有感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10 年 8 月 16 日发布 王启云先生 2010 年 7 月 1 日的博文《捐赠图书给图书馆的误区》(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40380 ) 写得很好 , 我今天才看到(当时我在上海 , 无法上网看到),这篇博文只得到一个人的推荐,是否页面上有推荐我不清楚。 捐赠者需要仔细考察受赠图书馆的需求 , 如果按图书馆的名望来考虑 , 就可能陷入误区。因为有些书是某些图书馆并不需要的 , 捐赠的结果有可能增加了图书馆编目和储藏及管理等一系列的负担 , 在一般情况下 , 图书馆必须按照图书馆的统一编目处理 , 而不可能专列个人图书陈列室。但是如果捐赠者将图书赠送给特别需要的图书馆 , 并且经过选择而不是将所有图书赠送,那情况就很不一样。事实上 , 个人的某些图书由于并非孤本、稀见图书 , 而且图书馆副本已经很多 , 他们是不欢迎的 , 不如送给需要的读者为好。 以笔者之见 , 如果该图书中有名人收藏本或者私人笔记、手稿、教材油印本及非卖品图书 , 则是很有价值的,目前我国缺少这类特色图书馆(或分馆),把这类书籍捐赠给需要的图书馆是很重要的。 我认识美籍华人万心蕙教授曾亲手在美国选书、购书、邮寄书、编目为原九江师专建立了拥有近万册的美国问题图书室 ( 江西美国中心美国图书室 ) ,已经在我国美国史学界成为佳话。但是在九江师专合并入九江大学后 , 这个图书室如何管理就不清楚了 , 捐赠人再怎么热心 , 没有一个热心而且善于管理的图书馆负责人是不行的,事在人为。 我还认识美国俄亥俄州立莱特大学袁清教授并在他家看到了几万册图书 , 其中有些图书很有价值。退休后他想将这些图书免费捐赠给国内的一家图书馆,条件是运费由图书馆负责。这件事几经交涉并无结果,因为图书馆不愿意花这笔运费和编目费,只愿坐享其成。现在他只能分散将部分图书捐赠给南开大学等校图书馆,其他部分图书仍在谋划中。
3019 次阅读|1 个评论
捐赠图书给图书馆的误区
libseeker 2010-7-1 15:38
捐赠图书给图书馆有不少误区。 比如,每年高校毕业生希望捐赠图书给图书馆,或者说希望高校图书馆统一回收这些书。大多数人对图书馆的认识存在误区。按照正常情形,图书馆有自身馆藏发展政策。国外有些高校图书馆明确规定(比如康奈尔大学图书馆),若干学科的教材不在入藏范围内(仅购买必须的教材)。试想,图书馆如果成为教材收容所,图书馆能有那么大的保存空间吗?更重要的是复本过多,并无意义,且是人力物力的浪费。关于捐赠图书,在接收捐赠时,评估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康奈尔大学图书馆还要求捐赠者考虑给予每一百卷最少一千美元的捐赠费用,用于加速处理和日后保存这些文献。 又如,经常看到有捐赠者对图书馆处理所捐赠图书的图书表示强烈不满。如果知道捐赠物品被图书馆接收意味着图书馆成为资源的所有者,并且有权决定其保存、编目和其他相关事宜,甚至是剔除,不满或批评会少很多。 曾听闻有捐赠者,一次性捐赠给图书馆1000本同样的图书;前些年高校图书馆迎接评估,广泛动员师生捐赠,捐赠过来的有用过的教材、时尚娱乐性杂志等等,大多没有收藏价值;本人曾多次接到过各种名头基金会捐赠图书的电话,认真听下来,其实就是变相售书,名曰捐赠,其实是个诱饵,与买一送一或者打折销售等促销手段无异。 捐赠图书是图书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国外图书馆馆藏发展政策中有专门的赠书政策。比如康奈尔大学图书馆,其馆内许多有价值的资源和特藏文献最初就是通过这个途径获得的;法国国家图书馆馆藏来源途径包括法定呈缴、购买、受赠、国际交换,其中接受赠送主要指接受遗赠或名家个人藏书,接收通过贸易渠道不易获得的文献,如外国文献、不再出售的文献、以往遗漏的文献等。但我国图书馆普遍缺乏相关政策。图书馆自身缺乏系统的考虑,公众难以了解图书馆的需求。 有少数图书馆在接受捐赠图书方面做的不错,有其绝招妙招高招。我知道有所高校接受师生赠书,建成读来读去社,图书馆提供场地及必要的指导,由读者协会去具体操作。操作内容包括管理、服务,甚至开张非盈利型经营(比如提供租书服务、销售旧书),搞得有声有色,持续了很多年(也许现在仍在继续)。 图书馆本身亦是捐赠图书的主体,应该有更多的作为,比如将自身复本量过大、剔旧书刊、不适合本馆收藏的捐赠图书等捐赠给其它图书馆;建立共知共享平台,方便捐赠,吸引更多捐赠,科学管理,充分利用。 附相关资料 : 1 赠书政策(摘自:高红、朱硕峰、张玮主编.世界各国图书馆馆藏发展政策精要._北京:海洋出版社,2010.4:220-221) 无论数量多少,赠书从丰富馆藏、扩展资源到保护藏书,用更先进的技术改进服务等方面均有利于康奈尔大学图书馆的运转。康奈尔大学图书馆欢迎并鼓励捐赠图书以支持大学的科研项目。实际上,图书馆在很大程度上依靠捐赠来实现馆藏数量的持续增长。馆内许多有价值的资源和特藏文献最初就是通过这个途径获得的。捐赠金钱、图书、期刊、设备以及其他研究文献都为图书馆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在准备接受赠书或其他资料时,图书馆希望捐赠人提供一份资料清单,包括名称、日期和文献的一般情况。由于康奈尔大学图书馆系统的复杂性质,为接收捐赠附加一定的条件是必要的。如果捐赠物品被接收意味着康奈尔大学成为资源的所有者,并且有权决定其保存、编目和其他相关事宜,甚至是剔除。康奈尔大学图书馆还要求捐赠者考虑给予每一百卷最少一千美元的捐赠费用,用于加速处理和日后保存这些文献。 在接收捐赠时,评估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康奈尔大学图书馆欢迎捐赠者根据自己的利益考虑捐赠的估价以便支付收入所得税。评估价格是捐赠者的职责所在,如果可能,在捐赠被移交到康奈尔大学图书馆之前就应做出评估,以建立公平的市场价格。美国国税局考虑到图书馆是获利一方,规定评估或筹措资金不能由康奈尔大学负责。因此,捐赠者必须自行承担评估费用,但这项费用可以从最终费用中扣除。由于税法不断进行修订,康奈尔大学图书馆建议捐赠者和他们的律师讨论捐赠的评估事宜。康奈尔大学图书馆也会通过咨询适当的专业评估师以提供帮助,或在图书馆接收到捐赠后安排第三方进行评估。 2 图书馆对赠书作者所颁证书撷趣(转) 作者:a 2010.2.6 http://libseeker.bokee.com/viewdiary.46388256.html 3 图书馆捐赠图书的管理与利用 作者:a 2010.2.7 http://libseeker.bokee.com/viewdiary.46417740.html 4 黄锦芳.知识一斤值几何.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40190 学校的图书馆为何不统一回收这些书本呢?如果学校肯放下姿态,和毕业生诚恳沟通,我相信大多数学生还是愿意将自己的书本捐给学校,离校前还能为母校做点贡献,相信每位毕业生都会倍感欣慰。可问题是,回收后的这些书本有何用处呢?将其当成下一届学生的教材?学生已经交了一笔工本费,拿到的却是涂涂画画的二手乃至N收教材,这对他们公平吗?放在图书馆里供学生借阅?毕竟学生自己手中已有相同的教材,谁还会去借阅呢?
个人分类: 学海泛舟|6027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6 21:3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