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人才观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转载]今日科技日报头版头条:他们靠什么打动了盖茨
热度 1 Wuyishan 2013-1-8 11:15
他们靠什么打动了盖茨 ——透视华大基因人才观 科技日报 2013-01-08 本报记者 刘传书 韩义雷 在深圳圈内被称作“汪老邪”的汪建,最近收到了比尔·盖茨从美国寄来的一封信。 “我非常高兴,能在西雅图见到您的团队。我很欣慰,华大基因从科研学生工中培养了很多顶尖人才。”信纸在他的手中不停地摇晃着,“这个年代还有多少人用纸写信?更别说是比尔·盖茨了。可是事情就这样发生了。” 他回想起两三个月前两人的握手致意。那是在华大基因和盖茨基金会签署合作备忘录的会场上,“盖茨说,‘我见过很多人,没上完大学,就去做技术、做产业了。我没见过像华大基因这样,很多人没上过大学,就去做基础研究,而且做得这样出色’。” 这封漂洋过海的信只花费了105美分,华大基因研究院院长汪建却从中感受到了说不出的分量。 在过去5年里,深圳北山工业区,一座由旧鞋厂改造的大楼里,华大基因一群平均年龄不足26岁的年轻人,完成了世界第一个黄种人基因组图谱、第一个大熊猫基因组图谱…… “2011年5月24日,英国《自然》杂志公布的科研机构实力排行榜中,华大基因入选中国十大科研机构。”在汪建看来,在大规模计算能力突飞猛进的时代,科学界出现了新的变化,“年轻人更容易走在技术发展的最前沿”。 头脑里没有框框的年轻人更适合搞创新 “这是我们的牛人。”汪建指着远处一个瘦高个,“王俊,我们的执行院长,忙起来连我都不搭理。”在接下来的两天里,他聊起了王俊和华大的人才团体。 2001年,继人类基因组测序之后,华大基因开启一项重大科研课题——水稻(籼稻)基因组框架序列图研究。那一年,25岁的王俊,已经担任华大基因生物信息主管。 由于设备并未全部到位,前期测序进展缓慢。这时王俊得知一个消息:包括美国在内的三家科研机构,正在这项研究上进行急行军。 “如果我们晚一步,研究就将大打折扣。”这促使王俊做出决定:团队吃住在实验室里。两个月后,当年10月20日,他们向世界郑重宣布:中国完成水稻(籼稻)基因组的框架序列图。 敢用年轻人,善用年轻人,成为华大基因的诀窍之一。 2012年12月20日出版的《自然》杂志,评选出了年度科学界十大人物,王俊成为唯一一位入选的中国人。这时他不过37岁。但在华大基因他已算“老人”了。 “基因研究是门新学问,以前大家都没有见过,理论上这一领域没有专家,头脑里没有框框的年轻人更适合搞创新。”在汪建看来,“华大基因是一个跑马的地方,我们就是要给年轻人干事的空间,做别人做不了的事情。” 2007年新一代测序仪问世,这对基因组学是一个难得的发展机遇。在多次提议得不到回应的情况下,汪建带领科研人员离开国有体制,开始了艰难的创新历程。 “集中8亿元专门用于基因测序与分析,用两亿经费购买设备。”在汪建看来,走出体制也就打破了束缚,年轻人的创造力彻底激活了。 2009年“五四青年节”,华南理工大学校长李元元收到一封“请战书”。11名该校与华大基因共同培养的在读本科生立誓,“半年至1年时间内,发表1—3篇《自然》或《科学》级别的学术论文”。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2010年3月4日,上述11名本科生中有5人先后在《自然》或《科学》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 “现在一流的物理学家在做三流的物理学课题。100年前,三流的物理学家都可以研究一流的物理学课题。”请战书的起草人金鑫,套用量子力学创始人之一狄拉克的话来诠释自己的观点,“当下物理学中未被发现的新领域是有限的”,“100年前,当知识和技术积累到一定阶段,物理学家只要找准了目标和方向都会有所突破”。 在汪建看来,基因组科学正处于临界状态,只要方向选对又肯努力,即便是本科生也会有所成就。 记者观察:“不拘一格降人才”,我们呼唤了太多年;“不拘一格用人才”,我们忽视了太多年。敢用年轻人,善用年轻人,华大基因的用人之道,是面向传统机制体制进行的改革,更是对于创新规律的遵从。 一群没戴博士帽的科研人成了科学家 赵柏闻的故事打动了比尔·盖茨。 “我没见过像华大基因这样,很多人没上过大学,就去做基础研究,而且做得这样出色。”这位在过去二三十年里改变了人类生活方式的天才,对于华大团队赞不绝口。 这种赞赏之情一个月后尚未散去,以至于他提起笔来,给万里之外的汪建写了一封信:“华大成立以来,在基因测序、基因组学和生物信息学方面取得的成绩,让我印象深刻。” “赵柏闻高中没读完就来了,现在负责生物信息分析,手下光博士就有好几个。”在汪建看来,“今天,很多大学是为了学院和教师设的,不是为了解决人类的问题。网络的出现,让人们获取知识变得非常简单,不一定所有人都要花那么多时间到学校去。 重能力不重学历,在使用中培养,在培养中使用,华大基因聚集了一大批“怪才”—— 3年前刚满20岁时,罗锐邦已在《自然·生物技术》上发表论文。有一次,他喝多了酒,拉着王俊:“你是三重傻帽儿。你看,你有学士学位、你又拿了硕士学位、你还拿了博士学位。你看我,现在什么学位都没有。”王俊不以为忤,反以为荣,“华大基因后继有人了”。 给人才以自尊和自由,最近这些年来,华大基因完成了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中国部分’(1%)、国际人类单体型图计划(10%)、第一个亚洲人基因组图谱(100%),一群没戴博士帽的科研人成了科学家。《自然》杂志对此发表社论,题目就是《科学家真的需要博士学位吗?》 在汪建看来,华大基因之所以能取得这样的成绩,一个重要原因是给人才提供了成长的平台,“国外基因研究还是传统实验室模式,一个导师带两三个学生,三四年做三四个课题;华大把研究和产业结合,一年光课题就有8000多个,每个人每年怎么也能做七八个。” 骄傲归骄傲,汪建也有烦恼,“李英睿这小子,在北大读到大二就来华大了。在到毕业的两年里,他在国际权威期刊发表了11篇论文。我们给他报了一个青年人才项目,没想到第一轮就被毙了。我们一打听,原因特简单,就是没有博士学位。”虽然搞了一辈子科研,汪建还是想不通,“科研能力和博士论文到底有啥关系”? “不戴博士帽就做不了科学家?”离开中科院的这些年里,他总是不厌其烦地强调,“嗨,我说,能不能把那些传统的模式,从人们脑袋里清空了?” “缺乏实际练习的机会,缺乏创新能力,很多高校毕业生毕业即失业,这是我国人力、财力资源投入的巨大浪费。”在中科院深圳先进院院长樊建平看来,“几千只绵羊,不如几头狮子。华大基因青年人才就像是狮子,他们不该被一顶博士帽困住。” 记者观察:有什么学历就可以做科学家?相信很多人都能用一堆故事,证明这是一个伪命题。古今中外的历史,告诉了我们一个简单道理:人才是干出来的,不是评出来的。即便从操作角度考量,非要给人才设定一个标准,也不要忘记,给特殊群体一个特殊通道。 遵循科学发展规律把基因研究当成头等大事 美国把基因当成生物领域头等大事的消息,让汪建按捺不住了。 “21世纪是生物经济时代,基因研究是基础中的基础。”按照他的分析,“基因是一门大科学,能够改变人类的未来”,“如果中国不想掉队,就要遵循科学发展规律,各方面一起使劲”。 为了抢占国际基因研究制高点,中科院研究生院华大教育中心加紧建设,深圳市批准成立的华大基因学院开始运行,华大基因同时承担国家重任建设世界上数据最大的基因库。 在过去几年里,华大基因获得省市科技经费支持约2.9亿元,基因组等研究获得了科技部1.2亿元资金支持,但在汪建看来,“从国家层面讲,有些相关部委并不认同;华大基因还未获得体制内院所的同等待遇”。 “科研国家队是正规军,属于圈养动物,国家花大气力支持,我们不嫉妒。我们是游击队,属于野生动物,不出东西可以不理睬。可是,你数数看,我们做了多少事,难道真比圈养动物差吗?” 心情不好的时候,他会想起老朋友,美国海归博士王晓东,“晓东任所长的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是中国科研机构体制改革的试验田,人才考核和待遇方面国家开了口子。对于我们这支由本土青年人才组成的基因研究团队,国家理应给予同等关照”。 在期盼“同等待遇”的日子里,华大基因副院长徐讯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研究热门领域的,通过人才评价的几率很大”,他不无苦恼,却也无可奈何。 在安慰这位得力助手时,汪建表示,“不发枪,不发炮,不发冲锋号,照样打得敌人满地跑。这事别往心里去”,同时,他也感慨,“这不仅是一个人才评价的事儿,更关乎中国未来发展。在这方面我们需要战略科学家。” 他谈到了美国老布什政府的例子,“当年,老布什布局未来产业时,投了三四十亿美元。几十年过去了,你猜回报是多少?一万多个亿。你再看看国内,我们评选了那么多人才,投资了那么多产业,1∶100的回报有多少?1∶10的呢?” 对于“科学流行界”的说法,深圳光启研究院院长刘若鹏深有同感,“不少所谓的专家,对于新的研究领域并不了解,就开始议论你,给你归类,否定你。对于一些比较热门的领域,你在做什么,已经做了什么,还要做什么,他们没有调查,就做出了肯定的结论。这对于中国的未来是不负责任的。” 汪建认为,华大基因做到了“闯荡江湖”,“我们越来越相信,基因能够改变未来。希望相关部门放下既得利益,不要让固有体制困住人才的手脚”。 记者观察:支持谁,否定谁;先支持谁,后支持谁。相信,老布什政府的故事,能给我们以启示了。在科研领域做出这样的决定,自然应该遵循科研自身规律。这是人才价值的评判问题,更是国家未来的走向问题。明白了这件事,现行评价中的种种不公,自然早该歇歇了。人才是在合适的环境中干出来的。优化环境,人才就会不评而出。我们很高兴地了解到,国家973计划已经设立专题支持35岁以下青年科技人员申请基础研究项目。“小人物”正在得到关注。
个人分类: 换一个角度|2780 次阅读|1 个评论
一项调查可诠释中国缺乏创新和幸福感的思想根源
热度 2 陈龙珠 2012-12-16 09:39
陈龙珠sh : 【中国严重缺乏创新根源的重要证据:“大材小用”反映的是一种对没贵人(官富)欣赏和重用自己的牢骚心理,超8成的人这样,太高了。在机会如此之多的当今社会,为何不去尝试自我创业、自我欣赏呢?】 调查称超8成中国人认为自己被大材小用 http://t.cn/zjo1lfW ( @头条新闻 ) --------- 据中国之声《全球华语广播网》报道,问问自己,您觉得自己大材小用了吗?加拿大一项全球民调显示,觉得大材小用的中国人比例高达84%,全球最高。这项由加拿大兰德斯塔德公司所做的全球工作监察调查在全球32个国家进行。调查结果显示,觉得大材小用的人比例最高的国家是中国,高达84%,排名第二、第三位的是土耳其以及希腊,分别有78%和69%;觉得自己大材小用的比例比较低的三个国家分别是——卢森堡23%、丹麦25%和比利时28%。
个人分类: 社会思考|2744 次阅读|6 个评论
从博士毕业当中学老师看各地的人才观
热度 5 ninglz 2012-11-19 13:52
从 博士毕业当中学老师看各地的人才观 北京人在“ 博士毕业当中学老师怎么啦 ? ”中认为:博士毕业当中学老师,主要应聘者都是女生。留京是她们很现实的动力。最重要的是,受过专业科研训练的博士们,到了中学以后能够把孩子们带到科学的最前沿看看,找找感觉,而这是最有意义的事情。高能所毕业的博士中,有人进了附近很好的中学,偶尔会带着孩子们参加高能所主办的科普活动,直接面对第一流的科学家,了解我们科研的最新进展。我相信这对孩子们很有用。 西安人(本人)在“ 博士毕业当中学教师是一种无奈的选择 ”中 认为:应该 成为本专业或相近专业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机构的教学、科研或技术管理等工作的高层次学术型创新性人才。这是一名合格博士按培养目标确定的工作去向选择。应该说这和国家的培养投入及个人的辛勤付出相一致的。 博士毕业当中学老师, 这实际上是一种无奈的选择,是人才培养上的浪费。是国家的培养投入及个人的辛勤付出的资源浪费。 兰州人在“ 博士不可能贬值到去中学当老师的境地 ! ”中认为: 按常理讲,博士是一种成熟的高端产品,本来该停留在产业链的上游,直接体现其高附加值,而不是曲线救国,通过中学学生的再培养来实现其价值。除非现在的博士都是水货,其科研素养充其量如一师范本科生而已。不过,依我看,博士还没劣质到如此境地。要不然,高校、科研所等用人单位还怎么口无遮拦地明确要求非博士勿扰呢? 从以上三地不同博主对 博士毕业当中学老师的看法反映了不同地区的人才观。可以看出,不同地区对博士人才的需求是不一样的。北京地区岗位已经可能饱和,博士毕业已经有人开始进入中学领域并且存在着竞争。认为博士毕业当中学老师可以带来一些好处。西安地区还很重视按培养目标选择工作。说明博士毕业还可能有一些合适岗位。认为博士毕业当中学老师 是一种无奈的选择,是国家的培养投入及个人的辛勤付出的资源浪费。兰州地区可能 需要大量博士充实现在的工作岗位。 要不然,高校、科研所等用人单位还怎么口无遮拦地明确要求非博士勿扰呢?认为 博士不可能贬值到去中学当老师的境地! 综上所述,博士人才各地的需求情况和岗位不平衡。博士毕业寻找工作岗位一定要考虑不同地区做出不同的选择。
个人分类: 教育漫谈|3637 次阅读|10 个评论
许宝騄眼里的数学家——转自张尧庭的回忆文章
controlhopeless 2012-9-25 12:47
按照许宝騄先生的人才划分标准,中国做理论的或许有少许,属于三流人才,在某个问题上有一点贡献。 以下来自《数学文化》,第二 卷第一 期,深深的怀念 —— 我所知道的许宝騄先生(节选),作者 张尧庭。 许宝騄先生把数学家分成三流 : “第一流的数学家,是有天才的,他们能开创新的领域,如柯尔莫哥洛夫,冯 • 诺依曼,维纳这一类人,这些人是可望而不可及的。 第二流数学家是靠刻苦学习而成的,认真消化整理前人的东西,在这个基础上有所创造发现,象辛钦这样的数学家就是这一 类的,他写的《公用事业理论的数学方法》、《信息论基础》等就是消化整理的结果。这种工作对后人影响较大,年青人可以在这个基础上较快地进入科学的前沿,中国缺少一批做这一类工作的人。 第三流的数学家只在某一、二个问题上有一点贡献,不能象第二流的那样有系统的工作。 剩下的就是不入流的数学家了。” 他认为自己没有才能,是刻苦学习得到的,他也没有经验去培养有天才的人,他只能传授如何认真学习,努力钻研,埋头苦干的经验。他衷心希望他的学生超过他,一次他在讨论班上说 :“自古以来,只有做状元的老师是光荣的,做状元的学生是没有什么的。” 补充:该文的作者 张尧庭教授已经在2007年去世,据张的学生邹恒甫的回忆文章,(1)张尧庭的反革命份子的帽子是毛泽东主席亲自批准; (2)张尧庭被摘除反革命份子的帽子也是毛泽东主席亲自批准。据网上张的学生回忆文章,法国的华人学者应用数学教授 吴黎明是他的学生,吴教授很nice,大约10年前,我曾经就他的书,向他请教过正则条件概率测度 Radon-Nikodym 导数问题。
个人分类: 关于天才|3734 次阅读|0 个评论
年轻时印象深刻的两件事
陈龙珠 2012-7-9 08:27
科学网热议的话题总远离不了科研项目和职称评审的三公(公平、公正、公开)问题,近日也不例外。这不禁让我又想起了年轻时在母校浙江大学任教初期,与 路甬祥 校长交往中发生的、至今印象深刻的两件事。 第一件事是1988年盛夏,我们被通知到哈尔滨(当时大水)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安排的青年科学基金申请项目答辩。答辩期间,路校长与浙大去的几位青年教师聊了一次天,其中我曾向他请教过这样的问题(如下问答均为大意而非原话):路校长对现在浙大师资队伍建设最期待的是什么?他说我们学校现在最缺的是既学术水平高又科研组织管理能力强的重量级人物。于是,我便接着下去问道,假如供您选择提拔的两个人,其学术水平相当,但一人的组织管理能力有明显的优势,您会选谁?他说要是组织管理能力强的那位,学术水平不比另一位相对弱得明显,很可能会被选用。可见,对学科和学校的发展来说,既懂学术又懂管理的人才,更容易被学校高层领导们看中。( 按此原则套用, 郑强教授 先后被浙大和贵大重用合乎逻辑 ) 第二件事是1990年初夏,我受DFG资助在联邦德国布伦瑞克工大土工所进修半年期满前,写信向路校长申请延迟半年回校。不久便收到了他的回信,表示学校同意我的申请,并说我国高速公路等基本建设的前景远大,回国后一定大有可为。要知道,在那个时候,我们根本没有想到中国后来的高速公路发展会如此凶猛,大量相关的软土路基地基加固、桥桩基础、隧道等工程技术疑难问题,为科技人员研究提供了很大的施展空间。可见前瞻性,对学科发展提前布局有多么的重要!
个人分类: 高等教育|3396 次阅读|0 个评论
从讲课方式看中美人才观
热度 34 bbyingjin 2012-7-4 22:47
中国的讲课方式是知识的灌输,就是以知识为本,不会启发学生提问,即使提问也会被正确答案排除了,随后就是知识的应用,就是做题。而美国则是以人为本,知识不是主要的,尽情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老师的作用就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这样的方式就会创造出不同的人才。中国的学生就是适应能力最好的,学习能力很好,但是创造力不足,同时由于没有好奇心,最后没有了学习的动力。而美国的学生基础不扎实,但是创造力很好,而且由于强烈的好奇心,这样就会很容易把知识掌握。 中国现在的讲课方式,最后的结果就是,中国培养的学生心中没有问题,心中没有想法,更多的是照搬别人的。出国的中国学生,虽然会激发他的好奇心,但是知识的应用已经根深地步,这样提出问题不是他们的长项,解决问题才是强项。而且一旦回国那么逐渐就会走向原来的老路了。这就是很多科学家在回国前,有很好的成果,回国后就走下坡路。 中国的授课方式(教材编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中国学者创造力低下。这是怎样形成的呢?首先是中国的科技开始是由学习能力好的人引进的,其次由于科技依赖于政府规划,这样就失去了学术自由,中国老一辈的学者是为了完成国家的任务,这样学习别人的东西显得很重要。这样就形成了以知识为中心的科研方式。随后的高考更是以知识为中心及其应用为主的考核方式,这样就使得授课方式是以知识为中心。为什么没有改革,是因为科研的高层在这种方式下选拔出来的,所以很难看到自己的缺点。但随着人才的引进,这一情况逐渐改善,但是力度还不够,因为引进的人才往往是本科在国内,就刚才所说,他们自己改变的还不完善,所以应该大量请一些国外的学者,他们从小就受到西方的教育。 中国在这条错误的路上走了很久,确实是到该改革的时候了,授课方式及其对应的考核方式不改革,必然造成中国人才的极具短缺。教育部确实该下课了,不知道这些平庸之辈怎样上去的,不敢作为,甚至不作为。导致了中国的历史遗留问题没有解决好。确实该下课了。
9259 次阅读|34 个评论
编辑视角:关于中美两国的人才观的一点感想
热度 3 ysxbhxf 2012-6-27 14:44
今天看到有这样一则消息:美90所大学校长呼吁为顶尖外国研究生发绿卡。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2/6/266141.shtm 由此与中国的什么百人、千人和万人计划相比,心中存在一个疑问,为啥美国那么多大学校长不提类似的百人、千人和万人计划呢?他们只要求政府给予有关学科有硕士学位以上的外国留学生申请绿卡提供方便。我猜想,中美两国在人才观上的差别在于:美国人认为具有一定知识素养和教育经历的人群中,未来肯定有人能做出杰出的成就,但现在不知道会是谁以及能做出什么成就来,所以,有关学科有硕士学位以上的外国留学生都是应该被关注的;中国人则认为,只有已经做出过杰出成就的人才是人才,所以才有什么百人、千人和万人计划,只要在海外获得博士、在外国高校得到副教授和教授职位的人。显然,这样的人群数量肯定是少于在美国有关学科有硕士学位以上的外国留学生人数的。中国为百人、千人和万人要提供超过国内普通科研人员待遇数倍以上每人达百万元人民币的经费资助,而美国只需给有关学科有硕士学位以上的外国留学生提供绿卡以及相关的福利即可。哪种人才观会有更好的事实证明呢?十年之后,我们拭目以待吧。
个人分类: 微博|3821 次阅读|4 个评论
[转载]习近平:高校党建指导原则 李源潮:以科学人才观指导人才建设
hucs 2012-6-20 21:59
习近平: 坚持和贯彻 高校党建指导原则 在北京高校调研及 座谈会上的讲话 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建设要继续坚持和贯彻好正确的指导原则,紧紧围绕服务大局和促进高等教育事业科学发展这一主题来开展,围绕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这一根本来推进,围绕贯彻好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这一领导体制来加强,围绕抓好基层打牢基础这一重要支撑来深化,为高校改革发展稳定提供坚强保证。   党支部是高校教育和管理党员的基本单位,抓好了党支部建设就抓住了高校党建工作的基础一环。各个高校要努力构建充满活力、覆盖面广的高校基层党组织体系,积极探索有实效、受欢迎的组织活动方式,不断增强党支部的战斗力和凝聚力。   高等学校作为研究、传播、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阵地,要引导广大师生认真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掌握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 高校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情操对大学生具有很强的影响力和感染力,要增强教书育人的责任感,真正做到“为人师表”,不仅为学生作学习传播知识的表率与楷模,还要作理想、信念和思想、道德的表率与楷模,成为学生成长的引路人和指导者。   当代大学生要坚持把文化知识学习和思想品德修养紧密结合起来,把创新思维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把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在艰苦环境中砥砺意志,在实践锻炼中增长本领,在奉献祖国中成长成才,充分利用所学知识、充分发挥聪明才智,书写充实、美好、灿烂的人生。   高校是重要的教育阵地,也是重要的思想文化阵地。各级党委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大学的办学方向,切实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强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强化教师队伍特别是青年教师队伍的思想政治建设,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坚持党建带团建,不断提高高校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 (据新华网记者吴晶报道编辑) 李源潮:以 科学人才观指导人才建设 在《第一资源——科学人才观简明读本》出版座谈会上的讲话 科学人才观来源于我国创新人才发展的实践,是科学发展观在人才工作领域的具体应用。要把宣传和普及科学人才观贯穿于实施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的全过程,让人才是科学发展第一资源、人才要优先发展、人才发展以用为本、人人皆可成才等核心价值理念真正深入人心。要以科学人才观为指导,抓好人才发展规划提出的各项重大任务落实,解决人才发展中遇到的新矛盾新问题。 当前制约人才成长和发挥作用的保守思想和体制机制障碍还不少,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人才、解放科技生产力是一项重要而长期的任务。要以科学人才观为指导,开阔眼界、开阔思路、开阔胸襟,更好地认识人才、集聚人才、使用人才。要认真总结基层的实践创造,充分吸收国际人才发展的先进思想理念,不断创新完善人才发展体制机制,努力提高我国人才国际竞争力。 要加强对科学人才观的宣传和普及,促进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的落实,努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 (据人民网记者姜洁报道编辑)
个人分类: 博士学习|1723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智慧与教育
williammilo 2012-3-7 12:40
博主按:学习一下看问题的思想和方法,顺便对智慧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谢谢~ 古今中外的竞争,无论是“竞于道德”,还是“逐于智谋”,抑或“争于气力”,本质上都是人才竞争。 按精通春秋战国诸侯争霸历史而深悉其竞争奥妙的韩非的人才观念,历史上各色各样的人才归结起来无非是三类:“道德之才”、“智谋之才”和“气力之才”。韩非本人是崇尚“气力之才”的,他的人才观是“得气力之才者得天下”的“霸道人才观”。与韩非的观念相反并且在当时最有社会影响力的人才观,是崇尚“道德之才”的儒家“得道德之才者得天下”的“王道人才观”。( 《孟子·公孙丑上》:“以力假仁者霸”;“以德行仁者王”。《荀子强国》:“隆礼尊贤而王 , 重法爱民而霸”。 ) “王霸之辨”是春秋战国时代政治论域中的主题,这反映出当时很少有人崇尚“智谋之才”,至少是“得智谋之才者得天下”的“智道人才观”远不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力。实际上,整个中国古代在人才观方面的争论,一直是在“霸道人才观”与“王道人才观”之间展开的,“智道人才观”从来都没有登台演出的机会。 汉末时曾有过“才性之辨”,其中“才”实指“气力之才”或“霸才”,“性”实指“道德之才”或“王才”。到了宋代,理学家张载提出了关于“天地之性”和“气质之性”的二重人性论观点,二程继承并发展之,改称“天地之性”为“性”(又称“理性”)、“气质之性”为“才”,认为“性出于天,才出于气”( 《河南程氏遗书》卷十九 ),从本体论角度将“才”“性”纳入了“气”“理”范畴,并以“体用一源”的本体论思维方式,将“才”和“性”统一起来,认为“才”“性”之间是“性为体、才为用”的“体用”关系,强调了“性”对“才”的决定和统制作用。这种本体论范畴的人才观为朱熹所全盘继承,及至程朱理学上升为国家统治思想,它更成为中国正统人才观,只是到清代以后渐失其本体论色彩,并最终被俗化成一直流传至今的所谓“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谚语式口号。 至今在中国占据正统人才观之地位的“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人才观,在哲学层次上并未超出程朱理学范畴,且其“德才”观念也还没有超出春秋战国时代“王霸”范畴,其“德”仍属于儒家“王道”范畴的“道德之才”,其“才”仍属于法家“霸道”范畴的“气力之才”。所谓“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在人才观的意义上就是“才性兼备,以性为先”,在政治观的意义上就是“王霸兼备,以王为先”——相当于西汉学者刘向所谓“凡武之兴,谓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 要言之,当今中国的人才观依然未出乎“王道人才观”和“霸道人才观”之范围,它不过是传统理学人才观在当今历史条件下的翻版形式,其思想特点是“儒法合一”和“以儒为主”。 然而,最近三十多年来,“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正统人才观实际上越来越偏离其“正统”轨道,而趋向于三国时期曹魏“新法家”——曾被许劭品评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的曹操“唯才是举”的人才观。 但是,当今中国的用人之道虽然实际奉行的是“唯才是举”,而在思想水平和精神境界上却不及曹操之高。 首先,奉行“唯才是举”的曹操在政治上力主“法治”,他本人曾因触犯自己所定的“法”而采取自行割发的方式来表示接受相应的 “ 法律惩罚 ” ,这显示了曹操式 “ 法治 ” 的特点是 “ 有法必依 ” 、 “ 令出必行 ” 和“王子犯法,与民同罪”——除了“主公”曹操一人具有“法外”特权,其他所有人都不具有这种 “ 特权 ” ( 他们若遇到类似曹操“犯法”的情况,无人可以用割发来取代杀头 )。而当今中国社会现实生活的种种情况都表明,今朝之“法治”水平远不及曹操式 “ 法治 ” 水平,不但 “ 有法必依 ” 、 “ 令出必行 ” 做不到,“王子犯法,与民同罪”更无从谈起,连“李刚”家的“官二代”距离“主公”身份不啻十万八千里,却也想享受到“主公”的“法外”特权——“我爸是李刚”正是由“李刚”乃至于其“官二代”所实际常常享受到某种“法外”特权这个“社会存在”所决定的“社会意识”(按:马克思、恩格斯说“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之自然地流露。 其次,奉行“唯才是举”的曹操在精神境界上达到了如此高度:其爱才如命,以至于能以海洋般宽阔的胸怀来对待 “ 身在曹营心在汉 ” 的关羽!今朝用人者,其谁有如是胸襟?“武大郎开店”的情况倒是司空见惯! 三国之争,最终曹魏胜出,是因为魏主曹操在传统政治的基本结构框架内真正做到了“唯才是举”——苛严的“以法治才”和真心的“爱才如命”。因当今中国政治的基本结构框架并未超出传统政治的范围,故实际奉行“唯才是举”的当国者,想要在国际竞争中最终胜出,在用人问题上,就至少应该做到苛严的“以法治才”和真心的“爱才如命”,否则决无胜算。 由于最近这些年来实际奉行“唯才是举”的当国之人在政治观念和政治境界上达不到当年同样奉行此道的曹操的水平,做不到苛严的“以法治才”和真心的“爱才如命”,这就难免要出现如汉末之曹操那样的“乱世之奸雄”:他们有“霸道之才”,却无“王者之气”,唯惧“严刑峻法”,不畏“宽仁之法”。导致当今反腐败“屡禁不止”甚至“越反越腐”的乱局正是这些“奸雄”造成的,是他们在“宽仁之法”的“伪法治”条件下( 按:在传统法律观念中,“宽仁之法”等于“非法之法”,故相应的“法治”也就成“伪法治”了 ),毫无廉耻地无所不为、无所不取的结果。 面对政界、商界、学界“奸雄辈出”而一如战国 “ 圣王不作,诸侯放恣,处士横议 ” ( 《孟子·滕文公下》 )般的乱局,中国思想界的“复儒”声浪日益高涨。在人才观上,其“复儒”者其实是要回归于以“儒法合一”、“以儒为主”为基本的思想特征的“宋明新儒学”——理学特别是程朱理学的人才观。 “复儒”者的用心固然良苦,其言也善,只可惜其言实非“劝世良言”,其策亦非“救国良药”,因哲学观念未能与时俱进,还是在传统本体论的框架内“筑梦”。 观当今时势,人类的竞争既不是“竞于道德”,也不是“争于气力”,甚至也不是传统意义的“逐于智谋”,而是在现代意义的“逐于智谋”。这是一个真正的并且在前所未有的高度上的“逐于智谋”的竞争时代! 在“逐于智谋”的时代,“智谋”是“人才”的实质所在 ,“道德”和“气力”只是人才的环境条件。 对人才本身来说,“气力”是人才的先天性身体条件和后天性健康状态,“道德”是人才的认知水平、情感取向和意志状态——它们构成了人才的自我环境或内部环境。对国家来说,“气力”是国家的“硬实力” (包括先天性自然资源条件与环境状态和后天性物力、人力资源状况及其配置状态) ,“道德”是国家的“软实力” (包括群体性的信念、信仰和组织制度、组织行为规范等文化状态和文化发展水平) ——它们构成了人才的社会环境或外部环境 。这两种环境都只是人才的条件,而不是人才本身;其环境因素均属于人才的外因而非内因。把人才的外因当作人才的内因来理解,从而从“道德”和“气力”方面来界定“人才”,这是中国传统人才观的思想实质所在,是民智未开、知识未分时代由于智性尚未作为普遍的人性表现于人的个性之中所导致的。 随着知识分化的日益明显以至于以综合知识为特征的传统学术中逐渐分化出“科学”(“分科之学”),实验科学也应运而生。到了工业文明时代,实验科学蓬勃发展,“知识就是力量”不再是一句口号,而是越来越成为活生生的社会生活事实。到了后工业文明时代,实验科学更是朝着信息化、数字化方向发展,以至于到今天已由“实证科学时代”转变成“信息化、数字化科学时代”。于是,曾经作为普遍的人性表现于人的个性之中的“道德”和“气力”,逐渐降至人性的次要方面,“智谋”则逐渐上升为人性的主要方面,从而占据主导地位的人才观由原来的从“道德”和“气力”方面来界定“人才”,逐渐转变到从“智谋”来界定“人才”了,于是,传统的“霸道人才观”与“王道人才观”以及作为这两种人才观之综合形式的“德才兼备人才观”,也都逐渐降至处于次要地位的非主流人才观,代之而起的主流人才观是“智道人才观”。 “智道人才观”所崇尚的“智谋”有一历史发展过程: 农业文明时代的“智谋”是基于个人天赋和生活经验的“才识性智谋”——“ 聪明之智 ”。这个时代的人才概念是“ 才识型聪明人才 ”,此种人才类型以诸葛亮最为典型,故堪称“ 诸葛型人才 ”。 工业文明时代的“智谋”是基于实验科学的“实验性智谋”——“ 发明之智 ”。这个时代的人才概念是“ 实验型发明人才 ”,此种人才类型以爱迪生最为典型,故堪称“ 爱迪生型人才 ”。 后工业文明时代的“智谋”是基于科学信息化、数字化的“创造性智谋”——“ 灵明之智 ”。这个时代的人才概念是“ 创造型灵明人才 ”,此种人才类型以比尔 . 盖茨式最为典型,故堪称“ 盖茨型人才 ”。 从人类文明发展的连续性和间断性、继承性与超越性的统一关系来看,农业文明时代的“才识型聪明人才”、工业文明时代的“实验型发明人才”和后工业文明时代的“创造型灵明人才”,都是当今这个“逐于智谋”的竞争时代所需要的,对于处在这个时代的任何国家来说,这三种类型的人才都是缺一不可的,但是,任何国家想要使本国在异常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最终胜出,无疑主要不是依靠“才识型聪明人才”,而是主要靠“实验型发明人才”和“创造型灵明人才”,尤其要靠“创造型灵明人才”。 然而,在“逐于智谋”的时代,无论哪一种人才类型,其人才标准在本质上都不再是“有才”或“有德”抑或“德才兼备”,而是“有智”。这就是说,“才”和“德”对于人才都不再具有本质意义,而只有非本质意义了。非本质意义不等于没有意义,只是这种意义不具有事物赖以存在和发展的根据(内因)意义,换言之,它只是事物赖以存在和发展的条件(外因)。 根据“外因一定要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的辩证法原理,“才”和“德”作为非本质意义的人才因素一定要通过“智”才能起作用。这意味着,在“逐于智谋”的时代,“才”和“德”要成为人才的现实条件,必须与“智”相结合,而且在与“智”的互动关系中,“才”“德”只是起到促使“智”从可能的人才根据转变为现实的人才根据的助推作用,虽然这种作用不是可有可无,而是不可缺少,但它们本身并不直接构成为人才的要素,这种作用只是体现出它们是人才成为其人才的条件。如果它们不能促使“智”从可能的人才根据转变为现实的人才根据,它们连人才的条件都无从谈起。 因此,“逐于智谋”时代的人才培养,不再需要“智育”,因为“智”是人才的内因、根据,而培养人才的教育则不是创造人才的内因、根据,而是创造人才的外因、条件。而人才的外因、条件则不外乎“才”和“德”两个方面,故该时代的教育也无非是“才育”和“德育”两个方面。“才育”和“德育”皆应围绕“启智”来开展,要使“才育”和“德育”成为开发人的聪明之智、发明之智、灵明之智的手段,和成为保证聪明之智、发明之智、灵明之智从潜在之智转化为现实之智的条件。 在“逐于智谋”的时代,无论其具体要求类型如何,“智”都是作为普遍的人性,作为人的本质,而存在于每个人的个性之中,并且通过也只能通过其个性的充分张扬与发展才能来体现出来。在这个意义上,该时代的教育(“才育”和“德育”)就是促使人的个性得以充分张扬和发展的过程,亦即为人的个性的充分张扬与发展创造必要的环境条件的过程。 “才育”的基本任务包括两个方面:( 1 )增强受教育者的体质,改善其健康状态和提高其健康水平;( 2 )发展国家的“硬实力”,改善国民的物质生活状态,提高其物质生活的质量与水平。 “德育”的基本任务也包括两个方面:( 1 )提高受教育者的认知能力和认知水平,正确引导其情感取向,磨练其意志而使之能自由选择和独立决定其行为。( 2 )发展国家的“软实力”,改善国民的文化生活状态,提高其文化生活质量与水平。 这意味着, 在“逐于智谋”的时代,教育是国家的一种整体性行为,一个系统工程 。
1648 次阅读|0 个评论
什么是人才
热度 2 Moneypond 2012-2-1 11:52
曾听大学领导谈高校发展问题,谈到人才时 他说: 什么是人才,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好说。不好说的事儿,不妨简单一些看。 任何单位中的人,都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单位离不了的人,一类是离不了单位的人。 单位离不了的人,占20%,是人才;离不了单位的人,占80%,不是人才。 对于单位离不了的20%的人,要高度重视,要让他们从地位、物质和精神上都成为另外80%的人眼红的人。少数的20%,是标杆,是引领多数的80%前进的人。那80%,不是人才,但也不是说可有可无,而是说,应该要做好自我定位,自觉做另外20%的支持者或服务者。因为,从某种意义上说,这80%是靠那20%活着。 这就是我的人才观。自己是不是人才,可以琢磨琢磨。 俺自己一琢磨,毫无疑问是那80%中的一员,属于离不了单位的人。本来还以为自己整天也忙忙碌碌,做了一些事的,心中不时也会涌上一些困惑和情绪。这下好了,困惑没了,情绪也没了。朋友说,与其牢骚,不如努力迈进那20%的行列。
5259 次阅读|4 个评论
科研模式之谁主沉浮
热度 2 zhangt10 2011-4-29 02:35
科研院所的大势,不管美国中国,终是要裁员的。 在国外的竞争比国内可能白热化多了。即使是名教授最后没资助,也可能是一个没啥光线的小办公室。 还好他们大多早早经济规划,或者写书,或者做报告,没有外快也有基本工资。 这个危机感概念在国外的科学界很普遍。 国内很多同仁可能已经感受到威胁了,钱最终会是筛选的手段。这也是为什么评估手段这么重要的原因,会不会造成体制性的劣币驱逐良币? 引进千人,说实话只是个稀释。这么多新培养的研究生最后还是要放回社会的。唯一遗憾的是,他|她们的训练大都是为了SCI,和实践联系不多。 美国的人才问题是本国培养数理底子远远不够,好在生活水准高研究环境好,能招兵买马甚至雇临时工。到时候反正精英领队一帮认真干活的,聪明人也不需要太多。信息革命和工业化科研的进展,提高了科研的效率也会导致人才需求的变化。现实失业率的高涨,一方面是生产率的高度提高 (不需要这么多人)一方面是美国本土精英教育筛选的结果(劳力的服务业不需要高学历,劳心的服务业大都是精英)。而中国的人才策略一直让我很困惑 -可能是先赶着把人口的基本底子补上去再说。可是如果太多造假,不老实习惯养成了,这人谁敢用?保证信用这东西对一个团队来说太重要了。一个专业人士的名声是要看的和生命一样重要的。所以打假也需要做够功夫,不然与己与人都不公道。 说实话,我自小没想到会走科学这条路,语文课代表文娱委员,跑去读理科也是因为父亲的坚持 -比起人大哲学毕业的他可以有更多的自由选择。现在不过是想解决的一些实际问题需要用科学的手段而已。当初看科学家的光环是圣坛上的。 科学家可以是平凡人,但不可以只追求做平凡事。发现,创新,见人所未见,能人所未能。这个要求不是所有读研或者正在研究的人能达到的。 做不到的话,不如早做打算,利用自己的长处寻找新路子做事。既然说国家有这么多问题,那就有很多机会做些实事(顺便赚些票子)啊。不要问国家给了你什么,问一问你做的是不是就值得那些。如果你的自我价值更高,又要怎么去实现?抱怨不是一个解决问题的态度。西南联大的师生所处的环境更差呢。 只满足安逸的日子,危机其实不远,再过个五年十年,人口掉下去了,很多学校是要关门的。以国外招兵买马的动力,清华北大这样的也有留学预备班的嫌疑。这样的人才博弈是国家实力层面上的竞争,普通人最好是审时度事,为未来早做筹划了,靠国家不如靠自己。 这是根据原本回王鸿飞老师的留言修改的。原文在此: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176do=blogid=438289 以前也有过科研的工业革命的感慨。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66686do=blogid=271412
1867 次阅读|4 个评论
爱国者冯军的人才观:一+一=王
热度 1 thickdoor 2011-3-2 13:50
爱国者冯军的人才观:一+一=王
3 月 2 日 10 : 30 ~ 12 : 30 ,中关村最早一批“个体户”之一,毕业于清华大学, 1993 创立华旗资讯集团, 1996 年创建爱国者品牌,身为全国政协委员的冯军,以多重含义的“爱国者冯军”为名,通过新浪微博在线征集提案,回答网友提问。 在提案征集过程中,冯军也对于大学生就业创业、公司人才培养、技术创新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插播广告:“飞老虫”是本博主,欢迎大家加我,严重承诺:“加一个关注,还一个粉丝!”。 什么人才都需要 “飞老虫”:爱国者最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有工作经验,来之能战;有潜力的大学应届生,长期培养。爱国者更侧重哪一方面? “爱国者冯军”:这两种优秀人才都需要,一 + 一 = 王。 点评:这个回答很精彩!却忍不住让人想追问,爱国者是怎么做的? 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 “彭 BU 小”提问:现在正值高校毕业生求职的关键时期,您是如何看待如今的就业形势的? “爱国者冯军”:严峻。 点评:其实问谁都是年年严峻,政策措施多的是,大家期待的是根本性变化的希望。 校企合作即可解决? “伊斯赫尔”提问 : 爱国者面对当今大学生就业紧张局势如何看待呢? “爱国者冯军”:校企合作,增加实习安排,逐步从根儿上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 点评:对于技术型人才,校企合作自然是王道,问题在于,我们的大学千篇一律,都往研究型上靠,谁跟企业合作,都不好意思跟教育部要钱。 爱国者将独立试点网络专场招聘 “曹文宝宝”提问 : 您好。现在大学生求职有个普遍的问题:网申(网络申请)的公司,简历基本是石沉大海无人问津。对很多公司来说网上申请形同虚设。能否建议企业做一个专场的招聘给外地无法到达现场而是通过网络申请的学生? 爱国者冯军:好主意,一会儿让人力资源的同事先搞个试点,成功了再与兄弟企业们分享,谢谢好建议! 点评:此事可大可小,无论如何,都是善莫大焉。 重视需求可改变大学体制? “张树龙微博”提问 : 请问我们中国的教育体制将何去何从?能改变现状吗? “爱国者冯军”:多与需求挂钩。 点评:难,不过改变一部分也是可以的,比如给大学分分类,别扎堆起哄研究型了。 别忽悠大学生创业 “爱新百度第二司机”提问:大学生为什么总想创业,不安心工作? “爱国者冯军”:那你认为呢? “飞老虫”提问:您觉得什么样的人适合创业?据您了解,我们的大学生(在校或者应届),适合创业的比例有多少? “爱国者冯军”:有意愿,能坚持的人。 “华丽丽隐身提问”:要达到什么条件,才可以创业? “爱国者冯军”:意愿、经验、机遇、坚持能力。 “ G 小杰 ”提问:请问冯总是如何创办爱国者这个品牌的,成功创业的最基本秘诀是什么,可以给现在想创业的学生点建议不? “爱国者冯军”:只要合法创造价值的事儿,坚持下来就是成功。 点评:冯军对于创业者的意志品质分析无可厚非,问题的另一面是,冲动是魔鬼。对此,网友比他还冷静。 “ plplgaga ”提问:我是一名即将毕业的大学生,请问您对大学生创业有什么样的经验与大家分享 ? “爱国者冯军”:若没有特别好的创业机会,可先就业,再创业。 “施进军”: 99% 的人创业是要失败的,媒体和名人鼓动创业一定要科学和理性。 PS 。尤其是对没有在学校学到真本领的大学生群体。 “老陈笔开发”:大学生毕业应该先积累。 “方伟正”:没有经验,没有团队,没有执行力,望三思而后行,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创新 = 国际象棋 + 中国炮 “方伟正”提问:冯叔,您好!我们中国许多出色的企业原型来自国外,例如腾讯,新浪微博,都是从国外引入的模式进行修改,创新,我想问您的是想创业,是不是应该把目光转向国外,学习,然后在把项目模式带到中国?还有,国企要怎么才能走出困境?爱国者是国内自主创新的企业,我们怎么做才出色? “爱国者冯军”:虚心学习国际象棋,再往里加上中国象棋的“炮”。 “飞老虫”提问:您觉得,国内消费数码产品企业,能战胜一直以创新领先世界市场的国外品牌吗?爱国者能战胜苹果吗?为什么? “爱国者冯军”:首先应感谢苹果的创新榜样,爱国者要虚心向苹果学习,同时中国企业向国际学习的同时,可发挥中国人的优势,力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京华时报”提问:根据“十二五”规划,国家鼓励制造业产业转型升级,对此,爱国者有什么规划? “爱国者冯军”:两条腿走路:加大研发并与更多的研发型的兄弟企业 1+1=11 ;国际化,不但为国内消费者创造价值,同时为全世界提供中国创造的高端产品,赢得全世界对中国品牌的尊重。 点评:看起来,中国从国企到民营,从科学家到企业家,搞创新,都是一个路子。
3629 次阅读|1 个评论
读书偶得:从圣西门的两个假设说起
sqdai 2010-12-26 17:54
克劳德 昂列 圣西门( 1760 ~ 1825 )是法国哲学家、经济学家,著名的空想社会主义者,他留下了许多传世格言,例如, 为人类的幸福而劳动,这是多么壮丽的事业,这个目标有多么伟大! 一个头脑正常的人是不会自满的。 只有有天才的人才能发现天才的幼芽,发展这些幼芽,并善意地给予他们必要的援助。 然而,流传最广的言论是他的两个假设: 假设一 :假设法国突然失去了五十名优秀物理学家、五十名优秀化学家、五十名优秀数学家、五十名优秀作家、五十名优秀画家 法国马上就要成为一具没有灵魂的僵尸。因为这些人在全体法国人当中,对祖国最有用处; 假设二 :假设法国只是不幸失去了国王的兄弟和那些王公大臣、参事、议员,养尊处优的大财主,并不会因此给国家带来政治上的不幸,因为这些人并没有用自己的行动直接促进科学、艺术和手工业的进步。 革命导师列宁很欣赏这两条假设,认真抄在了自己的笔记本上。 列宁为何欣赏圣西门的两条假设?没有明确的记载。我觉得,可能是由于这两个有点寓言式的假设,传达了这位思想家的正确的人才观和科学的发展观。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假如一个国家、一个社会,没有一批优秀的人才支撑,就无法得到飞速发展。我国文革期间,优秀人才受到摧残,就导致整个社会万马齐喑;如今,在正确的政策指引下,优秀人才的地位有了改观,国家才得以腾飞。 联想起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我在原苏联访问期间发现,尽管当时那个国家有点衰微,但在他们的社会里,人才得到了普遍尊重。教授、学者、艺术家,乃至中小学教师的待遇远高于一般水平。人们一听到我是来自中 国的 教授,就马上肃然起敬(他们那里很难晋升为教授),甚至在商场里买东西也常得到优惠(售货员见到我时常常问, профессор ?)。我曾私下问过已混得相当熟悉的系主任:这是什么原因?他告诉我,这是当年列宁立下的规矩,一开始执行的政策使得尊重知识分子在这个国家成了牢固的传统。 现如今,我们总算告别了搞原子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那个年代,知识分子的地位在日益提高。但我总觉得,中青年知识分子的待遇还不尽如人意,我相信,这种情况一定会很快改变。 本文参考资料: 丰绍棠,傻也风雅,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 : p.477 写于 2009 年 9 月 29 日晨 http://blog.lehu.shu.edu.cn/sqdai/A121342.html
个人分类: 灯下琐语|5755 次阅读|4 个评论
应反思我们国家的人才观
jxz1963 2010-12-25 23:04
前几天在西安参加了一次有关人才工作的培训班,说是培训,主要是请了一些专家讲我们国家现在的人才问题(包括人才制度、干部选拨任用制度的历史形成 等),由于培训安排在年底,单位事情多的办不过来,因而我只选择听了一个关于我国十二五人才发展纲要方面的情况介绍,专家是一个上海来的大家沈荣华研究员(中央某要员的博士导师),讲的时间虽是三个多小时,但专家都在介绍国内一些十二五在人才方面的一些想法,这些想法真正在落实了,并非一时半会能的问题,一些提法做法也不能解决中国当前的人才问题。 一、 国家十二五人才发展的总体思路 听沈老师讲,中国在十二五期间有关人才的发展思路主要惯穿一个精神,即:科学发展,以人为本,人才发展,以用为本。 何为用,就是用好人才。用人主要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即人才设施的配套,培养人才,以及大胆启用人才。 二、 如何破解中国的人才难题 中国大学生毕业后就业难,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每年 100 万的毕业生找不到工作,成了中国就业问题最大的问题。 破解中国人才难题的手段主要有: 提高大学教育质量是当务之急。 随着大学的扩招,大学教育质量的下降似乎成了中国教育问题的主要症结,国家在南方某城市进行的人才发展研讨会上,一位年届七旬的老教授的发言题目令人深思:跑轰教育部! 官本位思想束拂着中国人的灵魂。 在中国,几乎所有的人们对下一代的期望就是这个娃以后能当大官。学而优则仕这种典型的、有着几千年封建色彩的官本位思想长期影响并制约着中国的人才观。 事实上,中国的所有人也就潜移默化地顺着这一条道走到黑。 三、 人才是多了还是少了? 新中国刚成立时,别说大学生了,就是一个高中生都是知识分子了,而今的中国,大学本科生找不到工作比比皆是,成堆的打工人流中,各种大学毕业生随处可见。 是中国人才多了吗?一些研究机构的数据让人瞠目结舌: 中国最缺少基础理论方面的顶尖研究人才, 现在清华大学的近 80% 的人才都出口到国外,形成了新的移民或华侨。 中国的一些研究机构的研究成果 80%-90% 都是跟着国外的感觉走,并美其名是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 说好听点是仿制或模仿,说不好听的就是一种小偷,这让我想起了我在超市的一次遭遇:小偷将手伸进我包里让我发现了,小偷竟说:不小心把手放错了! 中国的企业的创新能力是最差的 ,都是现实主义和拿来主义。而国外的科技创新主要来自大的企业(当然大学和科研机构也不例外),中国一些大型科研机构,让科学家创收保工资,让科学家与贸易商比产值、比贡献,让科研创新人才提前内退好保住事业单位的退休待遇等等。 在现时的一些管人的人事干部眼里:大学生多的随便选,中国要其他没有,但要人多的到处都是。 在对待人才的问题上, 离了臭鸡蛋还不吃鸡蛋糕了 的思想一直在作怪! 中国为什么出不了本土的诺奖科学家 ,中国在十二五人才发展纲要中为何只字不敢提诺奖数量,而日本的一个规划是在 2020 年要有 30 个本土诺奖的具体数字,中国则不敢提出来,听专家的报告:怕到时完成不了指标! 一方面中国人多,大学生多,一方面顶尖人才又极度缺少、企业创新人才少之又少,另一方面,中国的机制体制又不爱护人才、不珍惜人才,让人才流失严重。 四、 应反思我国的人才观 中国改革成败的关键是教育革命。 随着中国大学的急速扩招,本科生多了、硕士生多了、博士生也多了,但大学的教育质量却下降了,这是中国特色和中国独有的。在世界前 200 名著名大学的排名中,香港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建校时间并不长,但却排列在具有百年历史的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之前,让人费解。 教育产业化对中国教育是一个助推器,还是对中国教育的摧残,的确有待后人认真研究之必要。 这就让人不难费解年届七旬的老教授为何要跑轰教育部了! 官本位思想左右着中国的人才观。 事实上,目前的 中国,无论是提拨干部、科研论证、成果鉴定等,是谁说了算,是专家们吗?否,全部是官员说了算,当官的几乎是一言九鼎。只有当官的说话才有份量,才能秤盘定星,其他人说了不算数的! 不是有: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行也不行!现时的人才机制和用人体制是当前中国人才观最大的拦路虎: 为什么中国在民国时期出现了巴金、丁玲、茅盾和鲁迅等大家,而如今的大好环境下却出不了大家,让人深思。 我的一位中学时的同学,大学毕业后还整天很刻苦读书,梦想着当个作家的什么的,但脖子读的有了毛病、眼睛读的视力模糊,但始终看不到任何成名成家的希望! 企业急功近利思想正在摧残着中国的科技人才。 中国为什么出不了比尔盖茨,中国的科技成果大多数都出自大学、科研院所,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科技成果很难产生,为什么呢?中国的一些国有企业不重视企业的科研投入,更不重视科技人员,企业讲的是效益,谁给我挣的钱多,谁就是财神,谁就是企业的宝贝! 当上海一家制造芯片的企业一夜之间流出 200 名科研人员后,企业才明白了什么竞争,什么是企业的原动力。 对于人多的中国来说,人才问题是一个大问题,中国古代孟尝君有养三千食客的美誉,而今的中国国企难道就养不起一个科研机构? 煤老板有几个是有文化的,但他们的腰包鼓,占了国家资源的便宜,好一点的还能当个人大代表或政协委员,参政议政; 电力部门的操表工每月一万多的薪水,有几个上过大学,但人家有个好单位,垄断的行业在作怪,比大学教授还值钱; 人们啊,人才的观念有没有,只有官员心里更明了,不说了,休息了!
个人分类: 科研报告|3068 次阅读|0 个评论
人才观和科技观:慈禧太后是“洋为我用”的先驱
大毛忽洞 2010-10-20 11:56
人才观和科技观:慈禧太后是洋为我用的先驱 从现在的 CCTV (电视剧)知道,慈禧太后特别喜欢看戏。 慈禧太后曾经说过:我大清朝的一级戏子(以前称演员为戏子)都是难得的人才,不像我的那些一品大员,要多少有多少。 慈禧太后对待西方的科技,也与众不同,采取了 洋为我用的实用和科学态度。 慈禧太后和武则天一样,特别强调手下的男人们要崇拜儒家的孝道,并且严格要求手下的大臣们要从骨髓里和灵魂深处孝敬和忠于自己(老佛爷)。老佛爷是慈禧太后的一个儒家名号。慈禧太后虽然拜佛念经,但是并不信仰佛,因为慈禧太后经常杀人,慈禧太后也不亲自信仰什么儒教。慈禧太后也是能自己跳出儒教而推行别人而实践儒教的政权家。 慈禧太后最先把摄影技术引入中国。 信奉儒道的男大臣们认为: 摄影不过是洋人的 奇技淫巧 罢了,甚至他们认为所拍摄的照片, 非目睛之水,即人心之血 ,愚昧地以为拍照就是摄取人的魂魄。 慈禧太后则不然,只要爱好,管它 奇技淫巧 还是 摄取人的魂魄 。 背景阅读: 来源:环球网历史 时间: 2010-01-15 10:04:00 摄影技术诞生于 19 世纪 30 年代的法国,鸦片战争后传入中国。光绪十二年 (1885 年 ) ,光绪皇帝的父亲醇亲王,将自己请来的德国人来兴克为他拍照的相片,呈送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慈禧看后大开眼界,便跃跃欲试,也想见一见这西洋景。可是在一些昏聩的老臣看来,摄影不过是洋人的 奇技淫巧 罢了,甚至他们认为所拍摄的照片, 非目睛之水,即人心之血 ,愚昧地以为拍照就是摄取人的魂魄。直到光绪二十九年,曾在西方研习过摄影术的勋龄奉旨进宫,携带刚运回国的全套照相器材,专门为慈禧太后拍照。勋龄的妹妹容龄曾任慈禧御前女官,她回忆说: 有一次,慈禧问我姊妹俩会不会照相,她想在画像之前先照几张相,从外边找人来照相不很方便。我母亲说: 她们两人不会照相,奴才勋龄会照相。 慈禧说: 那很好,明天就让他进来给我照相,照出相来好让柯姑娘照着画。 勋龄曾自述: 光绪年间,勋龄及两妹追随先母,同侍宫闱,凡慈禧太后之御照,莫不由仆一人所摄。 故宫博物院有一本光绪二十九年 (1902 年 ) 七月建立的慈禧太后《圣容账》,记载她为次年七旬庆典拍摄照片的情况。同时有她身着各种服饰、摆出各种姿态的照片 30 多种 100 多张,并有玻璃片底版。   勋龄是德龄公主的哥哥,他以良好的教育背景和出身、优雅英俊的气质被选入宫中成为慈禧的御用摄影师,慈禧的很多传世照片都是出自他手。对于对容貌挑剔的慈禧来说,选中他为身边的摄影师还是不排除有对勋龄气质欣赏的原因。德龄、容龄、勋龄三人幼年留学法国,两姐妹回国之后被慈禧封为御前女官,德龄后来嫁给一个美国人,旅居海外,写了很多关于紫禁城生活的书,在当时轰动一时。德龄不仅姿容绝伦,而且还从国外带来了许多洋玩意,启迪了慈禧对 新生活 的向往,德龄、容龄做过慈禧御前英、法等文的翻译,勋龄则因为慈禧太后拍摄照片而名声大噪。   慈禧为了拍照,传旨在颐和园乐寿堂前搭了席棚,以布景屏风为衬,并按殿内式样布置豪华的陈设。慈禧在照相之前,首先翻阅时历书,选定良辰吉日。拍的时候,往往连续拍几张,以便挑选。刚拍完,就催着冲洗放大,有时照片泡在药水里还没显影,她就要先睹为快。   慈禧曾和侍从们坐在湖中平底船上,由她本人扮成 普陀山观音大士 ,大太监李莲英扮成观音身旁的护法神韦陀,公主们扮成龙女,营造西方极乐世界情境。这恐怕是中国人有史以来的第一张艺术摄影照片。皇室档案记载: 七月十六日 海里照相。乘平底船,不要莲。四格格 ( 指庆亲王奕之女 ) 扮善财,穿莲花衣,着下屋绷。莲英扮韦陀,想着带韦陀盔、行头 此段记述,颇像现代影视导演的前期计划,详细而周全。勋龄还拍照了许多慈禧的娱乐生活照和肖像照,并被慈禧太后在 70 大寿 (1904 年 ) 前,令人悬挂在紫禁城和颐和园等处,作为收藏和赏赐大臣们之用。也因此,这些照片后来流向民间,让老百姓看到了皇家的面孔和他们的生活。
个人分类: 以前和现在|5348 次阅读|0 个评论
我看核心竞争力
热度 1 fpe 2010-7-2 02:18
我看核心竞争力 最近网上对核心竞争力的说法很多,大多持施教授一公的反面意见,认为中国的关键是制度和文化。但是,制度和文化是人开创的,你能指望那些从来没有见过(或深入了解)先进制度和文化的人能够开创出一种符合世界潮流的文化么?从这一点考虑施教授没有错,只不过他的身份有点瑕疵,所以有人不满,说话很缺乏远见。 当年日本遣唐使,并没有任何明确任务,满了 20 年,才考虑把他们接回来,有些乐不思归的家伙(如晁衡(阿倍仲麻吕))也没有受到日本政府的任何谴责,反而留下了中日交流的佳话。日本的文部省等制度,那可是遣唐使们在中国文化浸泡了 20 年后的成果,他们算不算高层次人才?而只有这些人,才有实力帮助日本仿效唐朝建立了制度和文化。今天我们探寻唐代文化,有些现成的,保存在日本,就是那些遣唐使的功劳。 我在核心竞争力中看到三点:第一是基础研究,站得高,看得远;专项研究无害,但也没有基础研究那么给人大眼光,反而让自己见木不见林;所有应用研究,都可以在基础理论中找到对应的部分。而基础研究的某项应用,则有可能颠覆整个产业,开创一个时代 。大师们,大多是在基础领域做出的贡献,否则容易被人轻视。 第二,要学有所长。任何人提到你,都应当知道你有过硬的贡献。这种突出的声誉和口碑,保障你没有太大的后顾之忧去开创制度,引导文化。国内不缺有远见的人,也想开办制度,但是如果没有过硬的基础性的学术贡献,谁在乎你?这是一个先有蛋,还是先有鸡的问题。没有人才,制度从何而来?文化的惰性本来就很强大,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只有真正的柱子,才不受东风西风的影响,对此俄国日本都有一堆柱子,中国不多。为什么院士们不敢站出来?因为底气不足,怕别人说闲话。人正不怕影子歪?还要加上一点,根深不怕风浪袭。所谓的制度和传统,都是那些学术大牛创建的,登高一呼,从者云集,是为影响力也。制度可以扩大影响力,但真正的影响力只能来源于学术贡献。 第三点,在商言商,立足本行,不要说自己能力以外的话,有违职业道德。施教授有这个眼光,因为他可能也需要(人家受邀请去参加关于核心竞争力的会议,他是受邀发言,也是切合自己的实际情况的认识。没有那份经历,很难做出类似的思考。)这样思考,我们没有那份实力,更缺乏那份眼光,还是把自己的拳拳之心收藏起来比较好。作为工程师,有工程师的伦理道德,具体说来,就是不说专业以外的话,外面高手太多了。我只懂得一点消防,火药对我来说就是部分氧化的燃料,不需要深入了解。火场逃生,对我来说没有先后(道德)问题,只有技术问题。如果和我斤斤计较一些我不在乎的东西,我也只能一笑了之了。 最后一点感触是,童言可以无忌,但不能缺乏修养,直呼其名,似乎不符合我国的传统。 有道是,制度文化靠人创,高层人才难拘格;根深身正影响远,基础领域风流多。
个人分类: 消防以外|7022 次阅读|18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4 00:5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