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有钱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浪费和贪污都是犯罪
热度 27 yangguoxue 2016-9-13 10:12
武汉大学有钱了,价值一亿的楼说建就建,说拆就拆。眼下的天朝,对子女的教育支出还是许多家庭的沉重负担,许多贫困的孩子因贫失学,徐玉玉们被骗学费而失去生命,不少学生还在危房上课,浪费就是犯罪,建议对那些浪费民脂民膏者刑事问责。据说这个大楼建造是某院士专题审慎论证过的,建完了又都说丑,那当初又是怎么论证的呢? 张鸣:武汉人真有钱 武汉大学又出风头了,一栋使用面积将近4万平米的教学大楼,才用了16年,轰的一声响,被炸掉了。这栋楼显然不是垃圾工程,到目前为止,没有听说过有质量问题,据准确的消息,它还得过建筑界的鲁班奖。 西方的大学,一个建筑动辄上百年,也没说哪栋楼动辄要拆。我们的国家的建筑,就算寿命短点,但 16 年就被拆,还是太短了吧?再怎么不济,也得 50 年哪。就算使用 50 年,少用这 34 年,光折旧就是一笔巨款。一座使用面积将近 4 万平米的巨型大楼,说拆,就拆了,武汉人,还是真是有钱。 武汉大学方面的解释,说这栋楼的建筑理念,还是上个世纪的,向高空要空间,所以,不符合现在东湖景区的规划要求。一句话,这楼太高太丑了,所以得炸掉。而炸掉重建,也是武汉东湖景区的整体规划的一部分。施工,由武汉大学负责,经费,由省市承担。 16 年建楼,花了一个亿,现在炸楼,花掉 1 千多万。重建同样面积的教学楼,现在 10 个亿也拿不下来。东湖景区规划,是 2011 年做的,此前凡是不符合规划的建筑,都得拆掉,这个财大气粗的霸气劲儿,还真是令人吃惊。要说丑,我看谁也丑不过黄鹤楼,明明是仿古建筑,却傻大粗黑,一副钢筋水泥的身板,连点掩饰都没有。 这几年武汉大拆大建,大手笔,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2014 年的时候,武汉人均负债就已经达到一万多。这两年,只会增加,不会减少。一栋才使用 16 年的巨型大楼,说拆就拆了,前后为此扔掉的钱,前后几个亿,然后再建,前后加起来,估计得十几个亿。我想问一句:有必要吗? 东湖的景区,不会因为一栋楼的遮挡,就减色多少。晚些年再拆,少浪费点钱,完全是说得过去的。哪个城市没有规划,哪个城市的规划会这样霸道?纳税人的钱,就这样轰一声就没有了,只能听个响。 这些年,好多城市的规划,就是所在地领导的脸面,这届领导要这样,就这样建,那届领导要那样,就拆了重来。反正无论怎么折腾,真正出钱的纳税人,都无权过问,也没有人想到要问问你们。武汉人即使真的这么有钱,也未必都乐意这样地丢在东湖里。城市的规划,包括景区的规划,有时候连是经过地方人大审议的形式都不走,似乎都没有必要。要怎么拆怎么建,无非领导一句话。 武汉大学,不花钱就得到一栋新的教学楼,当然何乐不为。但是,作为承建单位,未必真的一分钱不花。武大的官网上,对于这座被学生成为变形金刚的楼被拆,有好多的说辞,但就是一句不提浪费的问题,一句不提纳税人钱的事儿。好像这些扔掉的钱和重建需要的钱,都是可以从天上掉下来似的。 我现在还不知道武汉市和湖北省方面,对此是如何解释的,是不是也这样轻描淡写,霸气熏天。中国据说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国家里还有很多贫困地区,很多的穷人,前两天甘肃有位杀了自己四个孩子然后自杀的绝望的母亲,湖北也有贫困山区,山区也有这样贫困的母亲和儿童。想想吧,这事儿,怎么就那么不对劲儿呢? 其实,不是武汉人有钱,而是有人花起武汉人的钱来不心痛。
4097 次阅读|32 个评论
中国的科技越来越流氓了2
sheep021 2015-12-29 19:46
如果说两年前 曾经 是三天出一项科研成果的话。。。 那么今天。。。是一天出30项科研成果。。。 而且,不出手则已,一出手就是世界第一,流氓啊!科技如此,工程也如此。有钱,就是任性! ===================== 浦东机场 三期扩建启动 世界最大单体 卫星厅 总面积超T2 东方网记者刘歆12月29日报道: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卫星厅工程今天打下了第一根桩基,这标志着世界最大的单体卫星厅将落户上海浦东国际机场,2019年建成后浦东机场年旅客吞吐能力将达到8000万人次。,卫星厅工程是浦东机场三期扩建工程的主体工程,由两座相连的卫星厅“S1”和“S2”组成,形成“工字型”的整体构型。 卫星厅总建筑面积62.2万平方米,为世界上最大单体卫星厅 ,其规模比浦东机场T2航站楼还大14万平方米。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710 次阅读|1 个评论
学生毕不了业谁之过
热度 27 Yuanchuanhe 2014-4-2 17:22
昨天晚上惊闻又一师姐被推迟毕业。遂茶饭不思,夜不能寐。 前段时间关于学生不守信、导师没钱能不能招研究生的问题讨论得火热火热的,与此时此刻本人所在地阴暗的天气形成强烈的反差。在得知师姐被延期的这样一个悲痛的日子里,让我向大家展示一个讲信用的学生,在一个有钱的导师的教导下如何被延期的。 本人导师是一个相对来说算是“很有钱”的人,除了379首席,该拿的都拿过,同时担任系里重要行政职位,算得上年轻有为。底下博士硕士若干。 我可爱的师姐,本科材料专业,学习成绩优秀。本打算考本学科知名小组的研究生,在导师的劝说下(承诺高水平论文,高研究平台,小小本科生哪里知道什么是高水平什么是高平台),保送成为他坐下一名被“普遍看好”的弟子,从事着交叉学科的研究工作(有人给她介绍条件很好的工作,毅然放弃)。在这个挂羊头卖狗肉的方向下,居然开始做起细胞实验。其中的难度可想而知,她花了近一年的时间掌握如何养细胞。但是不知道是因为不专业还是客观原因,养出的细胞经常出问题。这导致了导师拍脑袋给出的研究内容始终无法做出令人满意的结果。(之所以称之为拍脑袋是因为没有具体实施方案,他本身也没有时间没有兴趣进行调研,是否可行存疑。也没有指导如何进行前期调研,如何进行科学问题提炼。)。一个从未经过系统科研训练,只有本科水得不能再水的本科比业论文洗礼的师姐,就这样被搞得一团酱紫似的。每次小组会都低着头,汇报的内容基本每次都是实验sample 状态不好。从前的自信,就在这样一个每天都扎在实验室,却什么也得不到的环境中被消磨干净。更加让我困惑的是,导师居然不加以鼓励反而在人后扣之以脑袋不够灵活,成不了大事儿的帽子。并以此教育我们这些年轻后辈。不知不觉就这样三年即将过去,我可怜的师姐每天以泪洗面。从没有抱怨过导师半句,反而常常内疚,说辜负了导师的教诲,三年啥都没做出来,最后为三年的青春而流泪。 我很困惑。 我困惑三年来,导师项目不断,为什么从来不给师姐发半点儿补助,还不让她去做兼职过日子。 我困惑三年来,导师不断升官发财,学生质量却不断下降,还在指责学生能力不够。 我困惑三年来,导师不断开各种国际会议,不断吹嘘自己的成就,却从不对学生进行研究方法进行的指导。 我困惑三年来,导师不鼓励学生,却还用官僚的方式给学生扣各种帽子。 我困惑三年来,师姐三年的时间去了哪里???导师的那些去了哪里?? 她毕不了业,谁之过?
7605 次阅读|69 个评论
中国足球告诉你:有钱不一定能做成事儿、做好事儿!
热度 19 wangxh 2013-6-17 12:14
经常听说“中国太穷了,做XXX事需要钱哪!” 也听说过有人要“高新养廉”或“以富防贪”(据说新成立的铁路总公司老总不差钱)。 所有这些,都被裸奔已久的中国男子足球队击得 稀碎 (方言:xi-sei): 国足1-5惨败泰国 网曝国足年薪可养泰国足球队351.3年 . 【不过,细想一想,我们老一辈看球者比现在80后、90后幸福、快乐多了,最起码我们看见过中国队在亚洲一流球队中游刃过,更见证过手刃现如今的亚洲超一流日本鬼子】 还有多少行业或领域像中国足球一样? 科研经费多海了去了,当然“论文”数量的确也打着滚地膨胀,技术及其产品在哪里呢? 教育经费多海了去了,当然“大学生”数量的确也在猛增,可他们学会了什么、又能做什么呢?
4357 次阅读|20 个评论
抢碘盐事件主要祸根是民众手里的银子太多!
热度 2 wangxh 2011-3-19 15:03
俺小老乡迟菲一篇精选《 抢碘盐的事情不能怪民众无知 》,分析的入情入理。文章虽好,但是基理——基本理论“错了”。 俺强烈地不赞同! 第一,抢碘盐事情不怪民众“无知”,难道怪政府某些官员“无知”吗?政府官员有错吗?除了封建社会、北洋军阀时期和国民党反动派统治时期。 第二,抢碘盐事情不怪民众“无知”,也得怪他们“无理取闹”。 第三,抢碘盐事情不怪民众无知也行,那就怪民众手里银子太多!这是新兴理论——“都在抱怨房价太高,房价为什么太高?不就是因为老百姓手里有的是钱吗?你不买它,看它房价怎么长?”两会代表于是说。 另外再透露一 补碘 方式: 喝碘酒 !有人已经喝了,随后就去医院了,结果出来一看: 补大了,胃腐蚀坏了 !
个人分类: 社会|2644 次阅读|2 个评论
中国很贫困,但我们又很有钱
wangxh 2010-11-28 11:48
我们是搞教育的、搞科研的,现在许许多多的导师被经费所困,没有后顾之忧的导师毕竟是少数嘛!因此绝大多数的导师均于窘况中指导研究生...... 看来中国的科研、教育的确很贫困! 意大利爆发大规模学生示威游行 抗议削减教育开支(高清组图) , 不满饭菜涨价 贵州上千中学生打砸食堂(图) ,内涵不一样啊! 其实,中国人很有钱,否则能干这事儿吗? 大连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个人捐款10亿重建大报恩寺 ; 唐山投资15亿打造曹雪芹公园 。这种事儿,难道国家、政府有关部门没有权力管吗?前几天,颜宁教授的一篇博文《 生物基础研究到底多烧钱 ?》,引起很多人的思考。相比之下,真是小巫见大巫啦,所以颜教授们根本不必心疼钱儿!
个人分类: 社会|2489 次阅读|4 个评论
[转载]研究就是有钱,有闲的人干的事(转载)
yangzx1999 2010-7-2 14:54
http://tieba.baidu.com/f?kz=220004538 留学的时候,我下飞机的第二天就去找我的指导教授,我的指导教授是John Hopkins 毕业的,在贝尔实验室作过科学家,后来来到大学任教,很年轻都当了正教授,后来又当了系主任,人到中年的时候,离开大学,自己创业,几年以后以失败告终,然后又回大学任教。   第一次见到老板,又是个老外教授,我当然是毕恭毕敬,说:教授,我是中国来的留学生,来读博士,我对您的研究方向很感兴趣,能不能告诉我现在需要看什么书,我可以马上回去看,以便可以很快上手,开始和你一起搞研究。   教授听完:上下打量了一下我。然后不紧不慢地说:你很有钱吗?最少是百万富翁吗? 我非常吃惊,我想一定得说没有,有钱的话他就不会给我助研,如果这样我就没有钱读书。就得卷铺盖回中国去。所以我说;我是一个中国来的留学生,我没什么钱,但是很想学习东西,特别是对研究有兴趣。   教授又问:你家里很有钱吗?   这回我反正铁定心了,我回答:没有,我是中国来的,中国很穷,我家里也没有钱。教授听完,说:你既然这么穷,为什么不去赚钱,来搞什么研究?研究是有钱,有闲,吃饱没事干的人干的事,只有有兴趣,又有钱的人,才能真正搞点研究。你说你对我的研究方向感兴趣,我看你根本没有兴趣,不过是你想为我打工赚钱而已,完全不是你想搞什么研究。   我听了满脸通红,说老实话,我更本不知道这个教授搞的研究方向,说感兴趣是因为不干这个廉价的劳工,教授不给我助研,我就没钱读书,所以为了钱,不得不说感兴趣。   教授见的学生多了,什么人对研究感兴趣,什么人对钱感兴趣,一看便知道。当然教授还是让我干了他的助研,我也很努力,虽然没有任何研究的天赋,还是任劳任怨的在实验室干苦力。教授的研究经费一直资助我拿到博士学位。毕业典礼以后,我又去见我的教授,我当然是非常感激,没有这么多年他的助研经费的资助,我不可能拿到我的学位。而且中国人讲究:一日为师,终生为父。所以我去看望他,想得到几句人生真谛得指点。他说:你现在已经拿到博士学位了,你来美国的第一天我就看出来,你来的目的是挣钱,现在你已经有了学位,是该出去挣钱的时候了。 Go and make some real money! 这就是他给我的人生指南。   多年以后,我逐渐对我的教授说的话有了较深的认识。说到底,研究就是有钱,有闲的人干的事。要搞比较深的研究(在实验室干苦力不是什么研究),一定要有两个条件:   第一,要对这个东西感兴趣,非常感兴趣,(就象我没事写这个文章一样)没有任何钱,没有鲜花和美女,没有别人的赞赏,也要不停地钻研。   第二,要排开经济的压力,吃喝不愁,衣食无忧的人才能搞研究。美国的大学的终身教授系统,基本就是这个理论。首先一个新科博士要经过5年的磨练,然后评选终生教授,一旦通过,一辈子就可以无饭碗的忧虑,可以一心一意地搞研究,当然学校也知道:这些终身教授里面绝大多数人是没有什么研究的潜力的。也搞不出什么东西来,就是一些实验室的苦力。不过,只要千千万万终身教授中有几个真有天分的人,加上良好的经济条件,自然可以搞出些东西来。   再举一个例子。70年代的时候复印机行业的老大Xerox担心电脑的兴起,会使得复印机的市场变小,如果大家都用电脑交换信息,当然就没有人买复印机。所以Xerox在Polo Alto建立了一个实验室,请了50-60个世界顶级电脑科学家,排除一切外界的干扰,(包括财务的压力),让他们自由的发挥自己的想象,创造未来能够领导人类的科技,当时的发明有:(1) 图形界面,(2) 以太网,(3) 基于对象的程序设计。这几个划时代的发明奠定了电脑未来的发展,影响到人类的文明的进程。   春天,是每年一度的美国大学录取通知书到达千万中国学子的时候,年复一年,大量的中国的学子盼望着美国大学的研究生院的录取通知书,很多学生为了得到助研的资助,就去申请博士学位,其中绝大部分的人对研究没有兴趣,只是希望去美国挣钱。他们读博士的逻辑是这样的:要去挣钱就得有美国文凭,要有美国文凭就得去美国读书,要去读书就得有奖学金,要有奖学金就得去读博士。所以要去美国就得去读博士。   但是博士本来就是培养来搞研究的能力。搞研究就得有兴趣,除此以外,最关键还要有钱,有闲。很难想象为生活奔波的人能搞出什么研究。学术研究象音乐一样,是有钱的人的游戏。还是我教授的那句话: 你既然这么穷,为什么不去赚钱,来搞什么研究?
个人分类: 他山之石|3560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 22:0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