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培养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学生焉能将老师培养成博导
高铁杠 2009-6-29 19:17
前段时间,一些同仁讲,学生能够将老师培养成博导,听起来似有道理,实际不然,评我的直觉以及所见所闻,工作还是老师的大,功夫还是老师用的多,只不过老师是借用了一些权术和手段而已,对于一些普通学校,虽然没有博士点,但是博士生导师却日见增多,究其原因,图示如下。
个人分类: 一家之言|3340 次阅读|0 个评论
学生是需要培养的,不是被导师雇用的
wangxh 2009-6-11 18:22
今天看了刘进平的一篇博文: 一位年轻导师对研究生的血泪控诉( 文章是刘兄转述的,不是他本人观点),想发表一下自己的观点。 如果学生都能满足导师的需求,要导师干什么!?如果学生什么都会,那我们导师还有用吗?好像离从地球上消失就不远啦!有一位朋友说的好:学生是需要培养的,而不是被雇用的! 鄙人也是没名没势的导师,多年来招收的研究生也是平平常常,还有调剂过来的。所幸到目前为止,在招收的十多 名研究生中,除一位女同学确实实验能力不足之外,到毕业时都非常令人满意!毕业后,其中 2 人直接考取中科院博士, 2 人到大学任教, 1 人到 XX 研究总院(北京), 1 人到 XX 人工晶体研究院(北京) ...... 都很顺利找到未来之路!即使那个女同学也非常走远,人家特有福气。由于她做论文的两 年,正好我与几个日本鬼子合作,她是学日语的,充当翻译,就这样断断续续练了 两 年,已经到一家外资公司当翻译去了,工资比我还高,还时不时到外国公款旅旅游! 由于自己水平很低,所以与学生签字画押时有《君子协定》或《约法三章》:第一,由于导师水平差,要想顺利毕业,必须非常努力;第二,虽然导师水平差,但要求却非常高,比其他导师都严格。不仅学习、工作要认真踏实,做人更不能含糊(比如 吃饭不许bia-ji-嘴 !);第三,毕业论文一律盲审,因为导师一个关系好的同行都没有。(所幸到目前为止,所有研究生的论文都混过去了。 结论意见全部是:符合硕士学位论文要求,同意答辩(80分及以上)) 我对学生的 承诺是:只要合理,花多少钱都给予支持;任何时间都可以在办公室找到我,要讨论课题尽管来吧! ( 我的导师当年告诉我:合理的花钱,不是出成果,就是出人才 。鄙人发现一规律:越是花钱多的学生,做出的东西越多,浪费的越少! ) 学生与我签字画押时 估计是非常痛苦而无奈 的(因为人的一生最最最痛苦的既不是小沈阳说的人死了钱没花了,也不是赵本山说的人活着呢,钱没了,而是根本无法预料自己的前途啊!),但等到做开题报告时感觉就发生了变化,有 因祸得福之窃喜 !(因为学生认为鄙人是一位真正的老师!) 有时候,也与其他老师交流一下指导研究生的心得体会。别人总是能够给我很多建议,教我如何如何做。而我总是很惭愧啊,因为什么经验也没有啊!有时候实在被逼无奈,只会说一句: 我只会领着研究生玩儿! 比如清明节领着踏踏青啊,端午节吃吃粽子啊,中秋节吃吃月饼啊!实在没什么玩儿了,就教他们游泳这方面鄙人水平还可以。如果毕业时还学不会,一大堆表格就不给签字!
个人分类: 教之道|6830 次阅读|22 个评论
河口所——学生的天堂!?!?!?
热度 1 kestrelwing 2009-5-22 13:49
http://news.ecnu.edu.cn/keynews/2009/2009,1001,070179.html 注重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 加大研究生的资助力度 河口海岸研究院探索以改革研究生培养体制促就业之路 作者:戴勇 日期:2009年5月20日 面对金融危机对学生就业带来的挑战,各高校纷纷出台了一些应急措施。“采取一些临时的办法促进学生就业无可厚非,但是我觉得最根本的还是提高学生的质量;能力强、素质高的毕业生仍是供不应求”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研究院院长丁平兴如是说。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研究院是我校研究生培养体制改革的试点,在学校研究生院的直接指导与大力支持下,从去年开始实行了一系列措施,严把招生关,提高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掌握的知识与技能真正和社会需求对接起来,形成了 “招生严把质量,培养注重能力、实践结合就业,资助加大力度” 的改革思路。 有兴趣和能力的进来 研究生学历在社会上的认同度,相比以前下降了不少。“这其中与研究生规模快速发展,研究生质量参差不齐,解决问题能力总体有所下降密切相关。”河口海岸研究院院长丁平兴教授说。 为了集中资源培养优秀人才,河口海岸研究院提出“少而精”的原则,控制招生规模。该院规定教授每年共招收2-3名研究生,副教授每年招收1-2名硕士研究生。导师带的研究生少了,对学生的指导会更集中,学生所得的机会和资源也会相对较多。 河口海岸学是一个交叉性学科,需要地理学、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环境科学、海洋学等方面的基础知识;河口海岸研究院没有本科生,无法为自己提供相关的生源。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院将“本-博”连读的教育部试点等政策放到河口海岸研究院等单位,去年支持该院从数学、物理、化学、地理、生物、环境、信息等相关专业招收6-8名优秀三年级本科学生,提前进入研究生阶段的学习。 与此同时,研究院准备宣传材料,到有关高校选取优秀生源。 考核不是填表,是答辩 考试成绩已经不是河口海岸研究院对学生考核的重点。该院党总支书记 王平认为,当前研究生教育有高中化的倾向,对学生的考核主要看考试成绩 。这使学生都埋头于有限的几本教材,不愿意去实践、去创新,这样的学生在就业市场上是没有竞争力的。为此,河口海岸研究院重新制定了奖学金考核标准。 学生不是简单地填写一下表格就可以了,还要“答辩”。硕士二年级学生黄颖就该院首次考核答辩的经历者。“ 我们基础知识的考试成绩只占到考核成绩的30%,学习和科研部分占50%。这一部分主要是对我们的创新实践的考核。我们把自己一年来所思考所实践的事情做成课件,汇报给老师和同学,然后老师和同学会提出问题,我们再回答。另外思想品德(包括学术道德、团队精神等)、学生互评各占10%。” 当记者问及这种考核对学生是否有约束力的时候,黄颖说:“不重视考核的代价就是要交学费,更为重要的是大家会在这种充实的创新实践活动中,爱上这个学科。” “我们就是通过这样考核,让学生的注意力从单纯的书本考试中转移到科学研究和实践上来。这些考核标准是要严格执行的,考核不合格的,我们将坚决淘汰。” 副院长何青教授说。 搭建提高学生素质的舞台 学生需要提高自己综合素质的舞台。 河口海岸研究院的领导班子经过讨论,决定从改变课堂授课内容开始,精简那些学生可以通过自学而了解的基础课程,设立那些和社会需求紧密联系的、有利于开拓学生视野的课程 。这些课程使学生能较快投入到课题研究中去。 该院的导师基本上都有研究课题, 河口海岸研究院鼓励教师让学生参与课题研究,学生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就学会了如何将书本知识转化为实践,如何独立的进行科学研究 。更为重要的是,这些课题很多都是和其他单位合作的,学生在和其他单位的合作中,很容易被“相中”。博士生刘红就是在参加一项长江口河道研究的课题中,展现出了出色的科研能力,被上海航道设计学院所聘用。 除此之外,河口海岸研究院还十分增强学生参与国际学术对话的能力。刘红已经参与了两次国际大型学术会议,并做主题发言。在河口海岸研究院,像他这样的博士生还有很多。“参加这样的学术会议让我有了和国外学者对话的机会,也让我了解了国外的学者的研究动态。” 刘红说。由于河口海岸研究院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对外交流十分频繁,一些致力于科学研究的研究生获得出国留学的机会非常多,黄颖虽然还在硕士二年级,就已经为到荷兰留学做准备 了。 导师尽责,能力保障 导师在学生能力培养上,起着重要作用。 河口海岸研究院出台了一系列的措施,强化导师的责任意识。其中非常重要的措施,就是学生可以炒导师的鱿鱼。 研究院规定,如果学生感觉到自己的导师没有尽到自己的责任,可以提出更换导师的申请。如果学生反映的情况属实,学院就会满足学生的要求。这将对教师名声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因此导师们都不敢怠慢。这个措施实行之后,全院的硕导和博导响应积极,更加注重研究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导师还必须为学生的研究成果的质量负责。“从今年起我们将在学生的毕业论文里附上导师意见,要求导师对论文的原创性和学术性签署意见,一旦发现学生的论文有弄虚作假的行为,导师将负连带责任。同时,我们还要将加强论文指导小组的功能,论文指导小组每位老师都要在学生的毕业论文上签署学术水平审核意见。当导师与指导小组老师认定通过后,学生才能将学位论文送审。这一方面可以加强导师和论文指导小组对学生的科研指导,另外一方面防范学位论文中出现学术不端行为。”丁平兴说。 不让学生为生活费愁 在河口海岸研究院的研究生培养体制改革中,提高对学生的资助额度占有重要的地位。丁平兴认为,目前我国研究生的待遇普遍太低,不利于吸引优秀生源攻读研究生,不利于在读研究生潜心做学问,提高研究生的资助力度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河口海岸研究院积极响应校研究生院提出的“学校多支持一点、导师多补贴一点、学生多拿到一点”的号召,建立国家、学校、导师联合资助体系,改善现有资源分配方法。 把硕士研究生每个月的最低生活津贴定在800-1000元(第一年800,后二年1000),博士生最低生活津贴在1200-1500元(资格考核前1200,通过后1500)。 导师第一个研究生的津贴学校负担70%、导师负责30%,第二个研究生各负责50%,第三个研究生学校负责30%,导师负责70%。 现河口海岸研究院给研究生的助研等各类补贴每年估计超过100万元。 黄颖透露说,自己正常的月份每月津贴为900元,如果有节假日或者课题研究强度比较大,每月的津贴还会更多一些,还有的同学每月的津贴达到了1200多元。院总支副书记张国安经过粗略的统计说,硕士目前的月平均津贴至少在1000元以上。 (编辑:新闻办) 注:当这条新闻在河口所研究生群里出现的时候,一片汗啊~ 从这个新闻看来,河口所真是学生的天堂啊,津贴高,注重实践,不像高中生一样培养研究生,评比公正,出国机会多,工作好找,还可以炒导师鱿鱼~ 也许这是将要达到的目标吧。 大家一起努力~
个人分类: 不分类的|3143 次阅读|4 个评论
读研究生的八种目的解析
liuxiuqun 2009-4-28 02:49
近一段时间各高校如火如荼的进行着硕士研究生复试。从去、今两年参加复试的情况,加上本人自己的亲身经历,以及对本人所在实验室研究生的了解,对目前国内本科毕业生读研究生的目的进行一下解析,不妥之处,砖头不限! 1. 热爱科学型( 30% ): 虽然我国目前研究生的数量正在日益增加,我国的具有硕士和博士学位的数量已经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一。但是目前在读研究生和正想攻读硕、博学位的学生中,真正热爱科研事业的学生已经越来越少,估计这样的学生只有 30% 。他们将是中国未来科学研究真正的脊梁,他们对自己要将来要从事学科的专业、研究方向有明确的认识,对研究内容具有一定的规划,也准备将来一直从事科研事业,至少一开始是这样,也可能有一小部分经不住诱惑的逃逸分子。 2. 延缓就业型( 20% ): 随着我国十多年来的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高等教育的日益普及,本科生就业的压力可想而知,再加之目前全球经济危机对就业的冲击显而易见。所以很多学生就想,那就考研吧,过几年是不是情况会好一些呢?就纷纷加入到了考研大军中去了,这部分学生估计占到 20% 的比例。他们并不是对科研本身感兴趣,只是为了缓解暂时的就业压力。当然不可否认,他们其中不乏优秀的学生,经过一段时间后来又对科研感兴趣了,慢慢转变为热爱科学型。 3. 改善生活型( 20% ): 现在很多普通本科生,特别是来自一般大学的本科毕业生,就业后的工资待遇等等往往是不令人满意的。就拿我所在的武汉市来说,一般的大学毕业生的平均薪水 1500 元左右。这样的待遇确实不高,有时候甚至与连生活都有点困难。有的学生就想是不是等研究生毕业后工作的待遇要好一些,就报考了研究生。其实他们对科研基本没有什么兴趣,只不过是迫于生活压力才选择读研究生的。这样的学生比例不会低于 20% 。 4. 冷转热门型( 10% ): 也有的学生自己认为所学专业比较偏,甚至于比较冷门,很难就业,或者即使就业了,也觉得前途不是那么光明,就选择读报考比较热门专业的研究生。通过读研究生来改变自己的专业,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应该不会少于 10% 的比例。 5. 出国过渡型( 5% ): 还有的学生是因为一心想出国,但是由于 GRE 、托福、雅思之列的没有考,或者是没有考过。就想反正自己的英语没有问题,那么考研究生不就简单了(说白了,很多时候考研就是考英语),那就顺便考研缓冲一下吧。这类学生是不能指望他们能够在实验室做科研了,他们的唯一目的就是在研究生期间还是拼命的学习应该。至于课题嘛,就选择越简单的越好,混混算了。 6. 定向转非型( 5% ): 原来有一些偏远的省份,或者先发达的县市,还有一部分定向的学生,就是这类学生毕业后必须会到原来的省、市或县(其实就是回去了,也没有人关心你的是否能够就业,只不过是就体制的一厢情愿罢了)。但是也规定了如果能够考上统招的研究生就可以直接转成统招的研究生了,就不会被打回到原所在地了。这类学生往往学习非常勤奋,因为他们比统招的学生多了另外一份压力。不过现在这样的学生已经非常少了,已经在逐步取消了。 7. 镀金炫耀型( 5% ): 其实这类学生主要是针对那些在职研究生来说的。现在各个学校在职研究生的数量不在少数,很多来自政府或者其他行政事业事业单位的,他们读研究生的唯一目的就是要在自己的简历和名片上加上两个字:硕士、或者博士。看看现在的各级党政机关里面有多少硕士和博士,他们的学生都是怎么来的,大家很清楚。反正在职读研究生的时候,名单上有他们的名字,但是好像从来没有在学校见到他们。见到的时候,也大多是在和领导或者导师吃饭。但是往往他们手中握有某种资源,使得他们还常常成为抢手货。这类学生占 5% 的比例应该不会少。 8. 从政跳板型( 5% ): 这类学生主要是针对应届研究生报考公务员来说。现在各级政府和机关进人是逢进必考,主要是通过公务员考试来选拔,按理说这应该是件好事情,但是这里面往往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很多一般的职位都要求硕士以上文凭。这样有很多想从政的学生就必须报考研究生了。他们只不过是将读研究生作为自己从政的一个跳板。其实连他们自己都知道现在研究生所学的东西以后也不可能用上,你说他们还会认真做科研吗?这类学生至少有 5% 的比例。
个人分类: 科研笔记|18654 次阅读|18 个评论
需要什么样的大学校长?
zcgweb 2009-3-18 00:28
个人觉得大学校长应该具有一定的自主权和灵活性,需要在制度许可的前提下尽可能培养学生的精神内涵,尤其是鼓励和激励教员和学生能够从现实的、物质层面升华到精神层面,引导教员和学生从基本的生存观升华到更高的精神内涵,从动物化的人升华到智人化的人。这应该是一所大学、一个集体的核心之所在,也是精神依托之所在。一旦达到这个层次,那么,低层次的物质需求就会象蝉壳一样被剥离躯体,而人类的真正的精神就显现出来。当社会还被蝉壳一般的物质需求所缠绕和困扰的时候,这个社会就很难形成原创性的文化、思想和精神。换言之,物质层面是表观的,精神层面是深层的。当一个人、一群人持续在表观层面纠缠不清的时候,这个人、这群人在精神层面就会长期被抑制。学习科学发展观、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就是要尽快让我们整个社会从这些表观的、浮华的如浮尘一般笼罩在社会上空的薄雾中解放出来,高层导向、舆论监督应该着力于此,这样中国的长线创新、持久创新才有可能实现。一句话,物化的人还是物,只有精神化的人才是真正的人。 以上琐碎思想,见仁见智。
个人分类: 社会责任|3755 次阅读|2 个评论
校园内外--曹广福先生文章读后感
dongping2009 2009-3-11 09:58
读过曹广福先生的两篇文章,联系本人的教育经历,生出一些感触。科学网是个好地方,让我认识了曹广福先生。 曹广福先生的两篇文章链接: 文章1: 大学生频繁自杀,大学有没有责任?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19286 文章2: 压力是大学教师与辅导员推卸责任的理由吗?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19448 曹广福先生的这两篇文章,我都仔细拜读了,本人自读硕士研究生三年级的时候,就开始当研究生们的班主任,迄今持续下来,断断续续地,累计也有十几个年头的时间,期间遇到过并处理过数十起,具体但很不同的关于研究生的各种问题,这些问题的起因与结果也都千差万别,非我一两篇短文所能说得清楚。 (后补:这里我举一个例子:五六年前,我有一个学期同时开设2门课程:地球介质力学与地球物理学基础,那时候因为研究生没有扩招,选我课程的学生,每门也就20人左右,并且其中有些人是我这两门课都选了的。因此,几次讲课以后,这些同学的面貌,以及其中大多数的姓名,我也就逐渐记得了。不像现在,我的一门课在80人左右,要记得每个人,难度实在是太大了些。 一般而言,课堂上我是不点名的,现在也不点名,只是每次我会数一数来听课的总人数,知道一下每次有几个人缺课。 回过头来再说那一个学期,仿佛突然意识到,选我两门课的一位同学,已经在我的两门课上,连续两次都没有上课。 于是,我下课之后,直接去了该学生的宿舍,那正是吃午饭的当口,但该学生还躺在宿舍的床上,因而感觉非常地诧异。于是我进一步了解到,这两个星期,不但他没上我的课,所有他选的全部的课程,他都没有去上。 于是,剩下的许多问题,一些我便全程参与,一些我只部分地参与解决:针对该同学的具体问题,与我们学院学生工作负责人,该同学的研究生导师,他的家长等等,进行了无数次来回的交流与沟通工作。 也许,这可以用作我也同意曹广福先生观点的例子:老师在教育学生的方方面面,都有一定的程度不同的责任;同时也觉得,关注校园里面的学生,无论是身体上的,还是心理上的,这由曹广福先生提出的问题,非常值得进一步讨论。) 我认为,这是一个很有必要讨论的问题,虽然问题很大,但曹广福先生开了一个好头,因而引起我们这些同道者的进一步思考,同时,我们也可以听到科学网上不同背景人的点评。 李亚辉先生说得对,学生是生活在我们社会这个大环境中,有的时候,我们在课堂上balabala说了很多,看似解决了某个问题,但学生一走出校门,遇到的、面对的则甚至完全不是一码事,学生肯定会感到一定的困惑。 但我认为,从长远来讲,这对学生是有好处的,增加免疫能力。 我自己是做地震相关研究的,我有一个歪理(自评:胡说八道),就是:如果某个地方小地震较多,能量便可能被一点点释放掉了,发生大地震的可能性便相对少了些。也许对我们人体而言,也是如此(自评:同样是歪理),一个人每年一两次小感冒感冒的话,未必一定是坏事,说不定可以调动调动自身的免疫功能。 因此,对于学生,在关心他们的同时,还是要放手让他们自己面对社会,接触社会,从而感受与顿悟,他们自己感悟的一个实际的、活生生的社会,应该比我们对他们描述的要客观。 顺便说一声,每年春天到来的时候,学生因为自身、家庭等等原因,都是爆发忧郁症等疾病的高峰期。还望我们做老师的,从平常与细微处多关心与爱护学生。 ---------- 曹广福先生的回复: 1、从根本上说,学生自杀既有先天性的性格因素,也有家庭教育因素,其中家庭教育是最主要的因素。作为学校的老师能发挥的作用是有限的,俗话说,师傅引进门,修行在个人。我一点也没指望教师能改变这一切,根本的东西不改,很难指望现状有根本的改观。但有一种现象对学生起了负面的影响也是事实,这就是我们有些老师不太负责任,没有把自己当作老师。辅导员的问题恐怕还是个普遍问题。 从理论上讲,大学生应该有独立的是非判断能力与行为能力,但实际是我们的很多大学生做不到,所以我才说教师应该在这方面担点责任。 有些人拿西方的大学生说事,人家的家庭与中小学是什么样的教育?我们又是什么样的教育?有可比性么? 2、 我同意亚辉的观点,有时候老师的苦口婆心顶不上社会上某种现象的冲击,单纯靠学校也是徒劳的。这个问题太大太复杂,想想就头疼! ------------- 曹广福先生的第三篇文章链接: 文章3:职业、道德与责任将责任进行到底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19562
个人分类: 教学科研|6853 次阅读|8 个评论
环境科学专业学生系统科学思想的培养
environment 2009-3-2 22:40
在国内多数高校开设新专业,扩大招生的形势下,国内很多高校都设有环境科学专业(2004年就达70多所),主要在一些综合性大学和师范院校。虽然环保职业被人们评为21世纪最热门的职业。但是在目前红红火火的各种毕业生供需见面会上,环境专业人才却受到冷遇。环境科学的学生应该认清这一形势,在打好扎实专业基础的同时,努力扩大视野,拓宽知识面,加强自身专业技能培养的同时,努力把自己锻炼成多面手。 环境科学专业由于环境问题的性质决定其围绕环境学这一主干课程,涉及生物,地理,土壤,经济,法律,水文,气象,生态,化学,3S技术等等,可以说一门环境学几乎涉及了上述的方方面面。但是由于各高校内这一专业所挂靠的院系不同,培养方案也各有所侧重。作为师范类院校,应该说有这个办学潜力(从学校整体的专业设置,教师队伍上来看),但应该有科学的教师配备方案;但是很多院校课程重复性大,仍然没有脱离所在院系的办学思路,以至于所培养出来的学生对于环境科学掌握十分片面,更重要的是缺乏系统科学的思想。在看待环境问题时,受限于大学一二年级专业基础课。这主要是因为这一专业所在院系教师匹配的限制,出于开课便利的原因造成的,把一些教师队伍容易开出的课程较早地提到了教学日程上,却忽略了环境科学是一项系统工程,在低年级阶段忽略了这一思想的培养。随着学生步入三四年级,环境相关的其它课程接踵而至,此时学生思路上很难做出较大的转变,仍然难以脱离一二年级的基础,容易造成大学四年教学上两层皮,既影响了学生的发展,也严重地教学效果。 面对环境科学的系统科学观念问题的培养,首先要在课程的设置上既注重办学特色,培养学生的专业特长,也应该在课程的开设顺序上始终注重系统科学思想的培养,更不能被《环境学》一统天下,后续课程应该取长补短,各具特色。
个人分类: 教学心得|3077 次阅读|0 个评论
论大学生摸索能力的培养
wangyong77 2009-3-2 12:46
论大学生摸索能力的培养 。 中图分类号: G305 1. 引言 当今社会是一个知识爆发的时代,科技的快速发展,产品在不断更新,社会对人才需求的不断改变以及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多样化和广泛性,要实现教学跟进社会的快速进步,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让学生学有所成,学有所用,有必要在教学中更加重视学生的能力的提高和素质的培养,淡化一些尖端知识的灌输,让学生能够自己去适应知识的快速更替。在学生的研究和生产实践过程中,都会遇到许多的未知问题,这些不是课堂教学所能够一一讲授的,也不是书本和出版物所能完全不漏地讲述的,即使在学习过程中,也会由于各种原因存在许多未知的问题 。这些完全靠教师来答疑是不现实的,特别是在学生离开学校走向工作岗位以后,因此,需要培养学生自主去解决未知问题的 一系列 能力 ,比如查阅文献、应用搜索引擎、猜测、验证、尝试、自悟等方面的能力 ,我们称为 摸索能力 。 2. 培养学生摸索能力的意义 之所以要提出摸索能力培养的问题,是因为大学生必然会面临工作问题,必须有解决未知问题的能力。现在提倡创新,也必然会面临许多前所未有的新问题,这些都需要有摸索能力去应对。大学生实际上在许多情况下都需要摸索,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是因为在大学学习阶段,有许多的问题相对而言更加复杂,面临更多未知的问题,有时候缺乏足够的背景知识、必要的数据等,这就需要学生去摸索和解决。第二,我们提倡的素质教育本质上也要求教师不能满堂灌。这意味着留给学生更多的自己思考和实践的空间,也留给学生更多的未知数,学生要自己去解决这些问题,往往缺乏足够的知识,因此需要自己去摸索。第三,一些教材不能面面俱到,有些内容存在跳跃和忽略,这些跳过去的部分需要学生凭借自己的摸索和理解去掌握。 第四,由于教学时间或书本空间的限制,不能详细讲述的,从教材的表达来说,还存在歧义,语义不明确,概念不明确等问题造成学生的疑问,这些问题不能一味让教师去答疑,否则,学生以后只能坐山吃山,不能自己去解决问题。第五,教材中有时候往往会忽视一些实践过程中的细节问题,比如分组密码算法只是针对一个分组进行处理的,如果不够一个分组要怎么处理,并没有详细介绍,而实际上这是处理任意长度明文加密必须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学生需要自己去解决。第六,培养大学生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工作,为社会服务,学生在实践中面临的许多问题往往是大学教学中尚未涉及或者是涉及不多的,学生如果不掌握应对这些未知问题的能力,必然存在很大的依赖性,不能独当一面,毕业以后将不能适应工作环境。第七,学生还面临一些似是而非的问题,比如,有些术语的命名具有误导性,比如 双重签名就不是进行了双重的数字签名,而是采用了双重 hash 函数,离散对数不是简单的离散性的对数,这些都需要学生依靠自己的摸索和理解来正确掌握 。 可见,培养大学生摸索能力是非常必要的,对于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和适应工作环境的能力都非常有意义。 3. 培养学生摸索能力的教学方法 要培养学生的摸索能力,可以从多方面着手。在这方面,笔者也积累了一些经验和想法。第一,要鼓励学生去摸索,让学生树立信心,知道自己就是能行的,学生往往在第一次遇到未知问题的时候,有畏惧情绪,认为自己不行,缺乏信心,教师应当很好地启动这一次,万事开头难,一旦开始学生就慢慢适应并且掌握一些摸索的经验,就会逐渐步入通途。第二,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摆脱教条主义,启发学生思考和摸索,在有发展余地的一些领域提醒学生自己沿着某些方向去摸索,甚至让学生自己去摸索比较有潜力的方向,培养学生的摸索的习惯。第三,要求学生写课程日记,这里简称课记,对于摸索的内容,自己的摸索经验和体会,都随时记录在其中。课记可以作为平时作业的一部分,考虑给予平时成绩以示激励。第四,鼓励学生自己尝试提出新问题,自己尝试去解决,当然也不一定要求学生能够解决。第五,除了重视学生摸索的结果以外,更应当重视整个摸索的过程,并且让学生有意识关注这一过程,比如在学生答题的时候,鼓励他们写出创新和摸索的全过程和经验。这样可以让学生自觉去观察自己的创新和摸索过程,进而吸取经验教训,提高摸索能力。此外在学习的过程中,摸索的机会比较少,而且由于一般情况下教师已经进行了充分的知识传授,所以其中摸索的幅度很小,学生往往是不自觉的,因此在教学中一定要让学生自觉到自己的摸索,进而为提高自己的摸索能力提供基础。第六,传授一定的摸索经验和心得,鼓励学生自学、自悟,不断尝试。互联网的存在为学生自己去摸索解决问题提供了很大的帮助,要鼓励学生善用互联网提高自己的摸索能力。同时,在课堂上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互相交流摸索的心得体会。 4. 激发学生摸索能力的考核方式 在国内,应试教育问题比较严重,我们将应试教育作为一个贬义词来看待,但是应试教育的根源在于目前考试本身具有很大的局限性。考试不可能完全取消,否则,无法对学生进行评价,但是,完全依赖目前的考试制度也会出现许多问题,因此唯一的出路在于对考试进行改革,大幅度改革和完善考试的内容和方式。许多考生不实实在在提高自己的能力和水平,钻考试的空子,依靠技巧应付考试,而且考试前,学生临时抱佛脚现象也非常严重,因此,对考试加以改进,并且采取多样化的考核方式,从各方面考察学生的能力和水平才是最重要的。为了应付一些考试,学生花费了大量无谓的时间、精力和资金,但是,这些都对于提高学生的实际能力和水平无益。 在培养摸索能力方面,也需要对学生在考核方面加以激励。一方面,可以激励学生自己去摸索,一方面,也能够充分考察出学生的能力,避免学生为了应试而忽视自己的能力培养,也可以为用人单位提供合理的录用参考。要考察摸索能力,必须对考试的内容进行改进,此外还要采取多元化的考试方式,比如闭卷考试和开卷考试相结合,平时考核与期末考试相结合,限时考试和不限时考核相结合。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对学生的摸索能力进行考察:第一,布置一定的摸索性质的作业。在不给予完全知识的条件下,让学生自己尝试去解决问题。鼓励学生提出不成熟的,不完全的想法。将这些作业情况计入平时成绩。第二,在考试中,设计一定的摸索性质的题目,当然如果这里的摸索需要一定的时间以及要求学生自己去查找文献知识,则可以将这些内容放在不限时,开卷的考核中,充分考察学生的摸索能力。第三,在考核时要关注整个摸索的过程,过程的关注有助于有效调查学生的思维特点,对过程的了解可以看出学生的摸索能力,在对学生评分的时候更加合理,教师也可以总结更多的经验用于指导学生创新和摸索,提高教学水平。第四,教师可以出一些不一定有解的题目,让学生自己去摸索是否有解,如果有解,也要给出答案,没有解也尽量给出一定的理由。这样的题目更加切合生产实践中遇到的问题。第五,重视考察学生现学现用的能力,在给出充分知识,但是也不明示哪些知识是多余,哪些必须使用的情况下,让学生根据这些知识摸索着去解决现实问题。当然在考核方面,可以改进的方面还很多。 5. 结束语 本文提出了摸索能力的概念,并且阐述了提高摸索能力的重要性。结合笔者的实践经验,提出了一系列培养学生摸索能力的教学方法,并且对于改进和完善考核方式,对于加强摸索能力的考核都提出了行之有效的方法。提高学生的摸索能力对于大学生自身而言是终生受用的,当然教师也应该善于充分利用学生的摸索成果,比如将其中典型的范例让学生选读,将其中的重要发现用于启发其他学生,教师自己也可以借鉴学生的摸索经验,运用在自己的科研和自学中。 参考文献
个人分类: 学术研究|1877 次阅读|0 个评论
公众科学素养培养
liangming 2009-1-14 11:01
前两天,在搜狐网上看到一篇采访( http://news.sohu.com/20090111/n261687657.shtml ),采访中提到国家有关部门对于科普的态度,认为只有二三流的科学家才做科普的工作,我自己也非常感慨这个话题。 曾几何时,公众的科学素养问题成为一个非常急迫的问题。普通大众明显缺乏基本的科学养成的现象比比皆是,如前些年SARS事件中公众的反应和处理方法,明细感觉是道听途说或者是想当然。记者在各个采访中,缺乏基本的科学素养的现象非常普遍;如在2004年所进行的重庆市科学素养调查中发现,公众对科学术语的了解程度为9.5%,对科学知识的了解程度为36.8%,对科学方法的了解程度为5.2%,对科学技术对社会和个人产生的影响的了解程度为48.8%。在四个方面均达到要求的公众占整体的1.88%,即重庆市公众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比例为1.88%,而同期全国平均为1.98%,美国在1990年已经达到了6.9%。虽然近几年数据有所提高,但整体情况仍然不容乐观。提高公众的科学素养是所有科学工作者的责任。
个人分类: 未分类|25 次阅读|0 个评论
研究生与导师相处的六条忠告 (转载)
liuxiuqun 2009-1-11 23:14
转载 冯长根:研究生与导师相处的六条忠告 (作者:袁建胜 白杰 来源: 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08-4-8 2:17:26) 前不久中山大学的艾云灿事件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或许该事件只是研究生与导师关系紧张的极端个例,那么,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生应如何与导师建立良好的关系呢? 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科协书记处书记、北京理工大学应用化学学科博士生导师冯长根,在其教学生涯中,已有74位博士生成功拿到学位,目前还有8位博士在读。4月2日,他在北京化工大学所作的演讲中,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和丰富经验,为研究生处理与导师关系提出了自己的忠告和建议。 阳光准则:保持与导师的联系 这件事虽然看起来简单,但不容易做到。冯长根自己就有过这样的经历,他在读博士时,就因为导师忙,有时一两个月都没有机会见面,甚至有时他写了留言条贴在导师的门上,约好什么时间见面,最后还是不能如愿。 但是,博士生与导师保持联系又非常重要,博士生进入某个科研领域,对该领域科学共同体最真实细致的体验往往首先来自导师。 很多博士生开始做实验、搞研究时,非常希望得到导师随时随地的指导,但这不现实。冯长根对学生们说:你们平时见不到我是可能的,但联系不到我却没有可能,我手机天天开着怎么会联系不到呢?他认为,保持联系并不仅仅是见面。见面不是本质,联系才是本质。 与导师保持联系最快捷有效的办法就是发手机短信,也可以给导师留纸条,此外还有导师的助手、学科组的其他老师,这些都是与导师联系的渠道。 如果博士生与导师保持密切的联系,他不仅可以得到科研上的指导,而且也给导师留下深刻印象,那么导师在与科学共同体内其他同行交流时也乐于推荐他,对其未来的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我的实验毫无进展 与导师保持联系是第一步,但保持联系要说些什么呢?这就用到了第二条:让导师得到你的消息。 一些博士生在导师出差几天、几周、甚至几个月时,失去了导师意识:导师出差了,他不会找我了,我也不用找他了。更糟糕的是,有些博士生甚至会松懈起来,甚至偷懒了。如果导师在出差期间得不到学生的信息,而产生看起来一切顺利的想法,那么对学生以及他的研究工作毫无益处。 博士生要有规律地给导师发送一些自己的研究消息,也许有的博士生担心自己的实验没有结果能跟导师说些什么呢?那么他也可以给导师发一个短信:我连续作了几天的实验,没有任何进展。 冯长根甚至收到过这样的短信,他的学生告诉他实验样品给浪费了、实验室的仪器给烧坏了等等。 冯长根认为,这样的通报也是有价值的,至少让导师了解到你科研的详细进展。让导师得到自己的消息,他将会成为一名幸福的博士生,因为让导师知道自己的研究进展会起到推进研究的效果。 要将向导师通报科研工作的信息成为有规律的任务,频率最好是一个星期一次。 摸清导师的脾气 社会上很多人习惯地把导师美化成观音菩萨式的人物:慈眉善目、和蔼可亲、循循善诱。其实导师也是一个有七情六欲的普通人,有的导师性子慢,也有的导师性子很急,这些现象都是很正常的,人的脾气总是各有特点。 因此,博士生要熟悉导师的说话方式、口头语甚至是思维方式,这样做的目的是挑选最高效的词汇、语言与导师进行有效的沟通。博士生与导师沟通的语言要像玻璃一样透明,一句不行,就再说一句,这也许叫导师语言。 冯长根认为,博士生要鉴别自己的个性和人际交往技巧与导师的差别,然后逐步消除这些差别,作为学生,这是责无旁贷的事。导师已经带着自己的脾气和个性在科研中得到了成功,学生没有必要因此去犯低估自己导师的错误。 我能行! 博士生在与导师的交往中,赢得导师的尊重也很重要。 博士生的科研工作虽然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导师在该领域的经验也比学生多,但是具体科研工作的细节不一定是导师完全了解的,如果博士生在与导师交流时,对自己的工作没有信心,很有可能会影响到导师,让导师对学生的工作也失去信心。 如何走出这个怪圈并赢得导师的尊重呢?其实方法很简单,博士生只要对导师说:我能行!冯长根曾经有个学生,他在回应老师交予任务时总是说:老师,您放心这样有信心也有独立工作能力的学生就会赢得导师的尊重。 在与导师的交往中,博士生的独立工作能力是赢得导师尊重的首要因素,高于其做出的研究成果。博士生首先要培养自己独立思考、独立工作的能力,在确保自己已经得到某些深层次的好东西、好想法再交予导师,否则导师也会厌烦。 稍稍有些个性 许多学生不习惯向处于权威地位的导师提出要求,很多都是百依百顺,这样也没有好处。对于一个学生来讲,稍稍带着一些个性与导师交往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如果一个博士生已经应用了上述第四条建议,那么他就得到了一个直接的好处:处在和老师正常交往甚至谈判的地位,博士生完全可以跟导师提出一些对实验的方式、顺序等的具体安排,甚至是对某个研究课题的看法,因为导师已经开始重视他的看法,导师也会在你的意见中得到一些启发。 这对博士生自己的培养也是很重要的,博士生的研究过程就是一个被训练成独立研究者的过程,如果他在与导师交往中应用这个准则,那么就会更快地完成这个过程。 给导师写一点东西 对于博士生来说,学术论文是一个不可缺少的培养环节。对于导师来讲,相关的学术论文同样有着重要的意义,一个直接的结果就是导师可以把学术论文用于申请研究项目。 因此,尽快将自己工作的成果写成论文交给导师,对博士生来讲是非常重要的。这首先会让导师对学生有信心:我在你身上付出更多的时间是值得的。同样,博士生的论文也会给导师自己的研究工作带来便利。 冯长根为他自己的导师写的第一篇论文只涉及到一个数据,只有短短的3页,但他的导师拿到论文时是那么的高兴,冯长根也由此和导师建立了良好的关系。对于科学技术专家来说,再没有比看到又有一篇带有自己姓名的新的学术论文要递交给刊物更能吸引他们关注的事情了。 而对于博士生来说,导师会因此愉快地阅读他博士学位论文的一稿、二稿博士自己的论文答辩也变成了一件水到渠成的容易事因为你研究的某些部分已经作为学术论文发表了。
个人分类: 科研笔记|4806 次阅读|2 个评论
研究生眼里的导师“十戒”(转载)
liuxiuqun 2009-1-11 23:09
转载:研究生眼里的导师十戒 (作者:赵鹰 来源: 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08-7-29 2:30:55) 日前,浙江大学校长杨卫院士发表名为《导师十戒》的文章,指出当下高校研究生导师所不应做或不能做的十件事,称之为十戒,作为导师应遵守的要则。比如导师们应该做到帮助学生在学术方面尽快成长,而不是尽做监工,监督学生每天做了什么工作;在目前研究生数量增多,导师事务繁忙的现状下,导师也要尽量针对研究生的不同的个性和特长进行指导,而不要 漠不关心;导师也不要把学生分成亲疏远近,更不能处事不公等等。针对《导师十戒》,研究生们的感想又是如何呢? 最怕导师漠不关心 在北京某高校的硕士生李园眼里,最怕遇到的导师是漠不关心类型的。李园表示,自己的导师身兼多职,校内校外忙个不停,一般来说,一个月能和导师见上一面就算不错了。当然,李园也表示,对于导师的忙碌还是能够理解的,毕竟导师的人缘不错,推荐工作时很有好处。 虽说导师也给李园指定了一位博士生作为助理指导,但是,需要找导师指导却找不到时,李园还是有点生气。看着有的导师每周都会给自己的学生进行指导,心里真有些嫉妒。 相比有些同学刚上学就碰到导师出国的情况来说,李园还算是比较幸运的。虽说也会托付给其他导师,你想想,导师自己的学生都管不过来,哪有那么多的闲工夫帮别人指导学生。 与李园同级的硕士生高洁的感受更加强烈。高洁的导师课题不多,又在学校的另外一个校区,于是高洁基本上处于没人管的状态。后来高洁参加了另一个导师的研究生小组的讨论会。可是,几次讨论下来,高洁的心更加凄惶。原来,这位导师的课题和高洁导师研究的方向大多不一样,所以,讨论时高洁大多在一旁发呆,后来干脆不参加了。高洁表示,还有一年自己就要毕业,和导师商量了3次,毕业论文的题目还没有定下来,心里很着急。 在重庆某大学的博士生胡萍的眼里,最害怕的是导师没有课题,没有课题意味着大家处于真正的放羊状态。胡萍表示,身边确实有个别这样的导师。看着其他导师的研究生忙忙碌碌,没有课题的导师的学生很是无奈。没办法,这个导师不善于搞人际关系,对于一些申报的课题也不太感兴趣,总是喜欢自己琢磨点什么。 贵州某大学读博的宋青表示,作为博士生导师,一定的人际交往还是必要的。导师有点不通人情世故,给学生带来的实惠不多,对学生的关注也不够。当然,对于个别的热衷于搞交际、拉项目的导师,宋青也不太赞同,毕竟作为导师还是要靠科研实力来说话。 北京某高校的硕士生倪红最怕的是导师处事不公,有时候导师会把一些容易作出成果的实验派给会讨好的同学。其实,我倒是不怕有些同学讨好导师,只不过导师也是人,也爱听好话,喜欢乖孩子,但是,有时候我自己有想法怎么就不能表达呢? 怕做苦力更怕延期毕业 对于尽做监工的导师,北京某高校的文科硕士生方强的导师就颇有这种味道,原来方强在入学后本想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研究,导师不但不鼓励,还要求他必须跟着导师的大课题走,做其中的一个子课题。没办法,方强只好放弃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按照导师的安排去做。 北京某高校的直博生刘昊说,博士生现在最头疼的是导师真的把自己当成老板,把学生当成苦力。典型的情况莫过于听到导师委婉地说一声:你现在的研究能力还行,但要单枪匹马闯天下,恐怕还需要锻炼锻炼!导师一说这话,就意味着只有一条路了延期毕业。 刘昊表示,对于很多博士生来说,从小学到大学,再到博士毕业,一般都在二十五六岁以上。在这样的年龄,博士生一般都想尽快毕业找份工作,一方面想自己养活自己,减少家里的负担,一方面也面临着成家的问题。所以,一旦延期,对博士生来说都有经济上和心理上的双重压力。 刘昊分析,对于极少数的博士生来说,有的学术研究能力确实有待于加强,但现在也有一部分博士生导师因为科研任务繁重,强留博士生继续为其搞研究的情况。 原因很简单,新招来的学生不熟悉课题和研究方法等,需要慢慢培养。而读了几年的博士生无论是理解导师意图,还是把握科研方向、确定方法等方面都比新来的研究生要强很多。 刘昊表示,面对被延期,一般的博士生大都采取忍让的态度,因为生杀大权在导师手里,谁都不敢得罪导师!但是,也有个别的博士生会和导师硬顶。 (文中学生均为化名)
个人分类: 科研笔记|3471 次阅读|0 个评论
导师“十戒” (转载)
liuxiuqun 2009-1-11 23:06
转载 浙大校长杨卫院士:导师十戒 (作者:杨卫 来源:中国教育报 发布时间:2008-6-25 15:3:36) 杨卫 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1976年西北工业大学锻压专业毕业,1981年获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工学硕士,1984年获美国Brown大学工学院博士学位。教授。1997年任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主任,2004年4月任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常务副院长。1999年任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04年任清华大学校学术委员会主任。2004年9月至2006年7月担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司长。2006年8月起担任浙江大学校长。 研究生培养是高等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研究生导师责任重大。导师不只是要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方法,还负有传承精神、文化的重任。所谓带学生,就是和学生一起探求、开发,不是说有学问、学术地位高就能带好学生。导师要时刻牢记重任在肩,如何当好导师是大学教师的一个重要话题。今天我主要谈谈作为导师所不应做或不能做的十件事,可称之为十戒,作为导师应遵守的要则。 一戒光当老板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我读研究生的时候,我们都称导师为老师,很亲切。八十年代我在美国读书的时候,同学之间提到导师时亦有称boss。时下研究生在网络文化等等影响下经常称呼自己的导师为老板。老板这个称呼有几重涵义,可以是爱称,导师给学生提供科研资助,指导研究方向;可能是憎称,学生觉得导师让自己做各种事情;也可以是戏称,是导师不在场时同学之间互相调侃。但是,导师自己不应以老板自居。 导师地位建立在三个权威基础之上,学术权威、道德楷模和经济资助的争取者。导师在学术上站得高、看得远,能够为学生争取到各种各样的资助,支持学生的研究,成为学生的楷模,这样才能确实建立起权威来。 导师指导研究生的过程并不完全是一个我教你学的过程。研究生做论文应该有创新,其中的创新点有些是学生自己悟出来的,有些是在导师指导下悟出来的。但是不管怎么样,学术面前人人平等,导师和学生应该是互相探讨,互相促进的关系。 中国有句古话:一日为师、终生为父。我认为一日为师、终生为友更为贴切。作为导师的最高境界不应该是门徒遍天下,而应该是桃李满天下。个人学术上很有成就、得到学界的尊敬,这都是比较高的荣誉,但是最高的荣誉应该是桃李满天下,这是导师自己内心世界能够得到最大满足的境界。 二戒尽做监工 导师们应该做到帮助学生在学术方面尽快成长,而不是整天监督学生每天做了什么事情,这样无益于学生的发展,也无助于学生做出高水平的创新性成果。所以导师要把学生当学生,不能视学生为劳动力、下属。在学术上应该和学生互相探讨,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导师进行指导也应该是以激励为主,督促为辅。在导师和一群学生所形成的团队中,需要有和谐的学术生态,让大家都能自主表达自己的想法。 导师应该鼓励学生自主创新,不能要求学生过于循规蹈矩。完全循规蹈矩的学生可能成就也不高,而且要求学生完全循规蹈矩,可能会引起学生反感,引发师生关系紧张。 三戒漠不关心 导师对学生漠不关心是一种极端情况,但是这种情况目前有发展。现在全国高校每个导师平均指导在读研究生8人左右,这个数量在全世界是相当高的。美国是2-3人,欧洲更少,台湾地区、韩国和我们的情况差不多。 中国民间有句老话师傅领进门,修行看个人,这在一个导师指导学生数量不多的情况下或许可行,但人数多了以后就有一个规模化培养的问题。导师人均指导研究生的数量增加,容易导致精力分散,导师对每个研究生不可能都关注到。对学生关心不够很容易产生负效应,即个别学生或一批学生表现不是很好,影响到导师、学科甚至整个学校的品牌,这就是个人发展与集体品牌的关系。所以应该给学生足够的关心。导师对学生的关注往往影响到学生很长一段时间的发展。 再谈一下结构梯队化的喜与忧。目前存在一种比较普遍的情况,就是导师下面有老师团队、博士后帮助带学生,博士后下面又有博士,博士带硕士,形成了一个梯队结构。这种结构有好处,就是可以带很多学生,梯队的成果看起来很大。但是这种情况也有负面效果,就是导师跟学生的指导过程已经关系不密切了,极端例子也有,答辩时导师竟然不认识自己的学生。部分学生因没有得到导师及时的教导,尚未养成遵守学术规范的习惯,为了达到毕业要求,可能出现论文抄袭等问题,到这时候学生和导师就要遗憾终身了。 每个导师在整个学术生涯中可能培养很多名学生,每个学生对你来说是诸多学生之一,但是对每个学生而言,他的几年研究生生涯是他的一段重要人生经历,而导师就是这段人生经历中最重要的人,是领路者。 在这里我还要强调一下分类型关注与全过程关注的问题。导师要区分不同的学生,有的学生自主性很强,只要给予一些指导和指点就可以融会贯通;有的学生自主能力没有完全培养好,这就需要全过程关注。导师要体会每个学生不同的特点,针对不同的特点进行关注。 四戒呵护过紧 导师对学生关心的频次也需要把握。对一个学生,导师一个月关心一次和半个月关心一次,差别可能会很大。但关心的次数过多过频也未必合适。创新需要空间,学习研究需要时间,所以导师要留给学生必要的时间和空间。 培养研究生的目的何在?是为了完成某篇论文或者某个项目吗?不是,是为了培养他的研究能力。所以呵护过紧对培养能力不利。导师要在呵护过紧和漠不关心之间找一个平衡点,这也是做导师的艺术。 我们希望培养的学生具有多样性,造就品格,促进创新。这有点类似规定动作与自选动作。规定动作与自选动作的比例是需要掌握的。规定动作是基本的方法、学识,自选动作是学生的发挥。 对研究生的培养要有一个过程。有的工作是熟练性工作,做一段时间就会了;还有的工作是挑战性工作,要求高,要做的准备多。培养学生的过程就是逐渐从熟练性工作转为进行挑战性工作的过程。 怎样判断对学生是不是呵护过紧呢?有多种迹象可供观察,如在组会时学生不会讨论;学生不会提批评性、建设性意见;或者是导师在与不在大不一样,导师在场学生不肯交流,导师不在场学生可以交流得很好,等等。 五戒批评不停 导师不要总是批评学生。自信是学生很重要的品质,千万不要剥夺学生的自信。屡屡的心理挫折会使学生无措手足。偶尔一次严厉的批评是必须的,但是经常的批评是会产生负面效应的。 导师和学生在学识上可能没有站在同一高度,但师生在学识上的高下不应演化为滥用话语权。这会引起创新意识的泯灭,会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与师生关系紧张。 实际上研究生、导师、培养环境的损益是一致的。学生有好的创新性成果,导师有荣誉感;同样导师的学术地位提高,学生也会有荣誉感。对学校来说也一样,学生培养得好、科研成果丰富,便充分赢得了学校的利益。 过度批评还会造成过度批判的学风与文风。蔑视权威的目的不是为了与权威作对,不是为了单纯批判,或者依靠批评成名。批判是为了对新领域、新问题进行深入思考。 六戒处事不公 导师处事不公的问题应引起我们的充分注意。导师断错一事便会挫伤一个学生的积极性。比如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以来,导师可以给学生一定资助,但是切忌将学生待遇过度细化、量化,导致学生之间的不平衡。 导师也不要把学生分成不同的亲疏远近,这样容易造成学生或不信任导师,或奉承之风盛行。如果在学生中出现这样的风气,就和大学精神背道而驰,就很难出成果了。 七戒用心不专 导师在其学术生涯的开始阶段往往是比较专注的。随着其学术地位的上升,就容易受到庞杂事务的干扰,从而分散精力。我想提醒年轻导师不要丧失学术前行的精神支柱。在逐鹿学术前沿时不要盲目跟风。导师自己如果不够了解,又没有足够的精力去研究,对学生的指导就不会很中肯。 研究中还要注意干与枝的关系、磨刀与砍柴的关系。导师要时刻把握研究方向,准确区分研究中的主要问题和次要问题。对年轻的导师而言,年轻时要打好学术底子,待阅历深厚后再做战略科学家。 八戒治学不实 前段时间,美国NSF(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的项目不命中率接近90%,评审通过的只有极少项目。申请项目基金产生了博彩效应。因此有些申请人尽量将申请书写得令人印象深刻,提出一个个good story,制造一些新概念,而对实现的可能性却缺乏重视。当然,大多数科学家在申请书中用的是略为夸张的语言,在实际治学中保持了一个清醒的头脑。 20多年前就有人提出了硬科学与软科学的概念。硬科学是指可以完全被验证的科学理论,而其他无法完全验证的都是软科学。现在的科学很大一部分已经是软科学了。我这里并不是说软科学就不好,但治学需要尽可能的实,但又不可能完全实,需要从一个学者的良心上说:我已经尽可能地做到实了。 人脑具有造概念与逻辑批判两重功能。造概念功能太强会变成空想者,逻辑批判功能太强则没有创新,这需要一个平衡。借用胡适先生的话就是大胆假设,小心求证。 九戒逐末忘本 学生在研究中容易犯的一个错误是Tangent Off,走死胡同(或者说是刀不快,光砍枝蔓)。研究中遇上问题后,就容易沿着细梢末节走入歧路,把原来的研究目的丢开了。过度追求细节会导致丧失研究方向,容易做的东西先做,不太重要的东西做了很多,而忘记了真正重要的研究内容。 这与导师的判断力、价值观有关。导师需要帮助学生建立什么是重要的这一价值观,认准方向以后往下走,不要过多理会细节。当然也有可能出来一个细节是重要的、可以出成果的,这就需要导师的判断力,也要让学生具有这样的判断力:做大事,顶天立地,原始创新。 十戒快速扩张 年轻导师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和其他研究组攀比学生数,喜欢多招学生。这样加速度过快、惯性过大,结果无力驾驭。因为年轻导师在初始阶段往往还不知道如何指导这么多的学生,也往往不知道如何获得科研项目来支持这些学生的研究;同时年轻导师还没有足够的吸引力招到最好的学生。年轻导师在自己的学术道路上还处在攻坚阶段,过早分散精力会导致成就不高。 所以我建议年轻导师在起步阶段指导三四名学生就足够了,等到自己视野比较开阔、可以触类旁通、科研经费也比较充足的时候,再来指导更多的学生。 (作者为浙江大学校长、中科院院士)
个人分类: 科研笔记|3529 次阅读|0 个评论
培养研究生的十个“如何”(转载)
liuxiuqun 2009-1-11 23:00
转载 陈国良院士:培养研究生的十个如何 (作者:张巧玲 来源: 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08-9-19 2:3:33) 陈国良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技大学软件学院院长、国家高性能计算中心(合肥)主任、全国首届高等学校国家教学名师。 10个如何 对于如何培养研究生,我总结了10个如何。还未等记者开口,陈国良已经开门见山。用他自己的感受来说,这10个如何正是他30多年执教的精髓,也是他一生用心教学的精华和秘诀所在。 这10个如何是:如何把学生引进师门,如何教学生读书(包括如何选读学术论文),如何教学生参加讨论班,如何教学生参加各种学术会议,如何教学生参加科研项目,如何教学生写学术论文,如何教学生写书,如何把学生送出师门,教学生如何处理好师生关系和培养过程中如何给学生作好记录。 陈国良还给记者详细阐述了这10个如何的具体含义。像如何把学生引进师门,陈国良说:我有个方法,就是对学生进行兴趣驱动,而不单是指南驱动。做大型工程往往是指南,而真正作科研,兴趣很重要。 关于教学生读书,陈国良说,他会首先给学生开个书单,然后给学生提出读书的要求:文章读懂不是目的,目的是读懂以后,要找出文章是否还有不足的地方或者学生自己还能做的地方,如果能做,该从哪里入手,学生必须给所读文章一个详细的评价。 说到教学生如何参加讨论班时,陈国良告诉记者,他的每个学生都会参加不同的讨论组,每个小组每周都有固定的讨论会。在讨论班里,陈国良会首先开讲,给学生一个样板,让学生在没有走上正式讲台之前,给他一个正式的训练。 陈国良鼓励学生读书期间积极参加各种学术会议,一方面在会上要虚心听别人的报告,一方面要积极跟人交流沟通:在学术争论的自由王国中,你不要试图压倒和取代别人,而是要如何充分地发挥自己的学科优势;最终,也是最重要的,要从争论的对方那里吸取有益的东西丰富和完善自己。陈国良说,他也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种学术争论。 在教学生写论文方面,陈国良有自己的三步曲:第一步,文章由陈国良亲手写,将论文的写作规范,包括文章如何写,图、参考文献如何标注,给学生一个规范的示范;第二步,陈国良写好论文的三级提纲后,由学生写论文,最后由陈国良修改至少5遍以后发出去;第三步,从列提纲到写文章都由学生自己写,然后由陈国良修改后发表出去。 我的学生发表的文章,人家一看就知道这是我培养的学生。陈国良坦言,三步曲确实会给学生带来很大的压力,也有学生因为适应不了这种压力而改做别的。 在陈国良看来,带学生不仅仅要教学生如何做学问,也要教学生做人。有的学生从本科开始就跟我,五六年,和他们在一起交流的时间比我自己孩子的时间还长,所以我也会跟他们讲如何处理和同学、家人、领导的关系,还会教他们如何做人,我觉得这也是我的责任。 作为老师,陈国良言传身教,他自己老说处理好和学生之间的师生关系也是很好的育人方法。这是我的个人体会。陈国良说,学生和老师更多的是同志关系,是平等的关系,特别是到了博士、博士后以后,老师懂的东西不一定比学生多。因此,他更倡导能者为师,教学相长。 在采访中,陈国良还拿出了一个特殊的笔记本,本子上详细地记录着每个学生的名字、编号,还记录着学生的身份证号、学生电话、研究方向、研究进展以及学生的答辩题目、答辩成绩、包括学生的去向。 这是我自己给学生做的一个小档案,因为我感觉对学生的管理不仅仅是目标管理,更重要的应该是过程管理。这种过程管理也让陈国良有了一个外号陈三问。 我平时事务比较多,不可能随时跟着学生,我只能做三问。我会详细问学生上个月做了什么、这个月做了什么、下个月会干什么,而且要具体说怎么做的,然后会详细记录在他的档案里,这样可以时刻知道学生的情况,不会放任自流。我允许学生做不出来,也允许他们调整方向和宽容他们的失败。陈国良说。
个人分类: 科研笔记|4650 次阅读|0 个评论
也谈研究生培养心得
liangming 2009-1-8 11:51
作为国家和社会科研和技术工作的高级后备人才,研究生的培养无疑非常重要。研究生的培养问题,除了其本身的学分修取以外,其科研素质的培养极其重要。这里面包括其知识的系统性和深入性、思维的创新性和前沿把握的效率和程度、实际操作动手能力怎么样、总结归纳现有数据和知识的能力等等。 在论坛上很多老师和同学们都在谈研究生的培养问题。我也就以上几个方面就自己的经验和思考谈谈。 1. 知识的系统性和深入性 知识的系统性和深入性对于研究生的培养是基础性的问题,这关系到后面几个环节实现的可能和质量。如硕士研究生,我个人认为,知识的系统性主要在基于其本科学习的基础上,在研究生入学之初所制定的培养计划是否满足了课题组研究方向的需要,特别是数学方面的知识和专业基础方面的知识。如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专业方面,我一直强调将数理方程、高等流体力学、高等传热学进入到学位课程里面,而且强调这些课程需要严格考核,让他们真正学懂和学会。而高等流体力学和高等传热学除了正常的教学外,还需要增添课程论文的环节,让学生在实际的课程论文的研究中应用其学得的知识,这样才能更深入。 在课题组中,除了课程的学习,还需要结合课题组的研究方向,指定或要求硕士研究生就某些经典的专著和最新的重要研究论文进行专题学习,在课题组的学术报告会中专门给低年级的研究生时间报告学习的心得和其中的主要思路和理论。如果有可能,要求学生具体重现重要研究论文的研究结果。这个过程经过一年后,学生对于基础理论部分已经掌握比较深厚,已经具备了进一步开展研究工作的条件; 2. 思维的创新性和前沿把握的效率和程度 研究生的学习过程更多体现在研究中,而思维的创新性和对前沿研究把握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需要在整个过程中鼓励学生对某个具体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并就自己的看法利用现在非常好的文献条件进行论证和设计,甚至实际动手做一些初步的验证,这实际上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开题过程。一般来讲,在学生进行开题报告的时候,其工作应该已经进行了一半以上,否则开题是空对空,找不到其中的关键点。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掌握前沿的效率和程度就显得非常重要。如何从浩如烟海的文献中用最快的速度找出最关键的文献并加以仔细研读和实践,给后面的实际研究工作留出足够的时间。在关键文献阅读中,又如何找出其关键点加以扩展和引证,这也为后面的研究工作提供思路和方法。在该过程中,不仅可以加深对前沿的了解,也反过来通过引证过程加深了其基础知识的掌握。 2. 实际操作动手能力 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在研究生培养中也至关重要。如果光培养一个能说会道的学生,而让他一动手就不知道如何下手,这样的学生是不实干的。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还是要注重学习过程中的点点滴滴。 如前所述,在学习基础理论中的课程论文,阅读文献中的研究结果复现等等过程中就是这样的学习中的点点滴滴的动手能力的培养。除了这些,还可以要求学生参加师兄师姐的研究项目,当他们的助手和跟班,这样除了从师兄师姐处学习了具体的操作和方法,也给师兄师姐一个除了指导教师以外的讨论问题的对象。另外,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的思考也为其动手能力的提高提供平台。进入到实际论文阶段后,其动手能力就应该是在导师的指导下,设计相应的方案和路线,自己思考如何具体实现,考虑到各个非常细微的环节。用最高效的方法实现其设计。 4. 总结归纳现有数据和知识的能力 研究结果需要很好地总结和归纳,否则一堆数据在那里是没有用处的。如何在每天的研究中,发现其数据的闪光点和意义,这也是培养其研究和科学能力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当然,这是以坚实深入的理论基础为后盾的。 总结归纳方法的学习可以要求研究生结合前面所提的几个步骤进行学习,比如在前面的文献阅读中,学习别的研究者如何处理和归纳数据,如何从纷繁复杂的数据中找出规律和不同,如何判断这些结论是有意义还是没有意义的,都要在全过程强调。 研究生培养的质量是靠过程来保证的,当然,学校规定的发表多少文章只是个宏观管理的范畴,指导教师当然要要求发表文章,但实际上文章仅仅是一个结果,如果为发表文章而发表文章,这样的文章仅仅是垃圾。对同样一个问题翻过来是一篇文章,翻过去又是一篇文章的方法是不可取的,现在国内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价在一些不负责任的社会机构的推动下已经进入到一个恶性循环的程度。国内各个层级的优秀硕士论文和优秀博士论文的评选好像仅仅看一篇博士论文或硕士论文发表多少文章这一个指标了(最多加一个引用次数)。评审人并没有非常仔细阅读论文,没有从学位论文评价其学术水平,而看发表了多少高级别的文章就判断其优秀程度的方法是不可取的。
个人分类: 未分类|9243 次阅读|1 个评论
高校是使用人才还是培养人才?
jinfanggl 2009-1-5 09:02
高校: 培养人才还是使用人才? 高等学校担负着培养和造就高素质创造性人才的历史使命,深化高校内部改革、建立创新机制、培养创新人才是摆在高校面前的一项迫切任务。当今时代,是一个国际交往与合作更加紧密、综合国力竞争更加激烈的新时代。人类要生存和发展,就必须不断地创造和创新,创新就需要高素质的人才。而我国的高等学校在人才培养方面有许多不足之处 1、学生创新能力不足,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差。 学生的创新思维是一项自主性的活动,传统教育中的填鸭式灌输教学方法显然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只有通过教师启发式的教学,才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自觉性,激发积极的思维,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应该说,启发性只是创新教育教学中所要求的原则,任何一种旨在启发和引导学生创新能力形成发展的方法都可以使用,如发现式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疑问式教学法以及暗示教学法等。不管那种方法,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一切要以学生为中心。 传统学校教育在教育理念、培养目标、方式以及内容等许多方面都与我国当今倡导的创新教育格格不入。在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关系上,过于重视知识的传授,忽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教与学的关系上,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性,忽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在对学生的要求上,过分强调整齐划一,实行统一大纲、统一教材、统一考试,忽视个体的差异性。总之,这种重记忆、重考试而轻创新和探究的旧教育模式已经严重影响了学生主动的、生动活泼的、自由的有鲜明个性的全面发展,远不能适应未来社会对创新人才的需求。 2、忽视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 作为一名在校的大学生在读书期间,要注重自身多种能力的培养,尤其要注重自律能力,自学能力,自立能力的培养。这种能力的修养,有助于他们走上社会的时候具有竞争的能力。学校应创造一切条件,为素质存在严重缺陷的学生弥补自身的不足。根据人力资源管理的木桶理论,学生就业能力和今后成就的大小,首先取决于其明显的素质缺陷,即短板,尤其是性格上的不足。比如,组织能力和人际沟通交往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素质能力,尤其是对于那些智商高而情商比较低的学生,在学校期间更要全面培养他们的组织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在学校内部最主要的方法就是让他们参加各种集体活动并负责一方面工作,或者担任班干部。 人才培养的目的和人才使用的目的是不同的,而许多学校就忽视了这一点。 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地方,而不是使用人才的地方! 所以,对学生干部的选择以其组织能力为衡量的标准,这显然是不合适的。担任学校的学生干部可以培养学生的组织、沟通能力,而不是因为他组织沟通能力强而当学生干部。从全面提升人的素质角度来看,学生干部应该由那些学习成绩良好而组织表达能力较差的人来担任,一方面弥补他们的素质缺陷,另一方面也让那些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腾出时间来提高学习成绩。只有这样,才能在学校期间全面提高每一个学生的素质,为其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个人分类: 未分类|3686 次阅读|0 个评论
对研究生教学的一些体会与思考
heyujian 2009-1-5 00:06
一.问题的提出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是我国最早的研究生院,至今有30周年历史了。她的成立和发展在国内外是一个有目共睹的模式和较成功的例子。它现每年招硕/博研究生1万多人,占全国研招中的重要份额,举足轻重。 世界上大多数大学,学生可以白天科研而晚上上课(或相间完成),教学与科研在时间和空间上可以协调统一。然而,对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一个客观的事实是,学生来自于全国各地的120余个培养单位,大多数学生第一年来研究生院本部进行理论学习,这与回到研究所(哪怕在京的研究所)做学位论文研究之间毕竟在时空上是分隔的,这必然也会产生某些特有的问题或冲突。 有何主要问题,如何解决问题并更有效地培养学生?在此抛砖引玉,与有兴趣者特别是中科院系统的导师和研究生们商讨。 本人自2004年底至今任教于化学与化工学院,主讲专业基础课<化学生物学>和<分子修饰与化学标记>,并兼教授<生命起源与化学进化>及<色谱与光谱学实验>等课程,同时也负责和组织夏季学期部分讲座或高级强化课。本人在四年来的教学实践中,通过自身的工作体会及与培养单位导师、学生和被邀请专家们的沟通与交流,综合起来,大家普遍对下列三个问题有较大的困惑: 1.学生在京时间长度的问题 大部分京外导师和学生认为,一年的理论教学时间相对较长,对京外培养单位的硕士生如何在余下的二年时间内按质按量完成论文研究在时间上有难度。因除去学生从京回培养单位后熟悉环境和课题的时间以及最后一学期写毕业论文和寻找工作的时间,真正意义上可用于科研的时间不到一年。大家期望学生能在较短时间内完成教学大纲和学分要求,尽早回到培养单位参与实验。 2.夏季学期的选课问题 尽管夏季学期(注:6月初至7月中旬,邀请各领域国内外知名专家以讲座为主的一个学期)的课程非常精彩和高水平,投入也较大,但同上原因,由于学生本身或导师要学生归所心切,学生的选课积极性不高,或出现选前期课程比后期课人数多许多的现象—学生为了赶紧完成选课要求离京。降低了应有的教学效果,也间接浪费了部分宝贵的教学资源。 3.本部教师教学与科研时间比率问题 由于职能所在和其它各种原因,研究生院科研条件和科研资金来源相对薄弱,不能较好符合大多数本部任课教师想在教学之余从事科研提高自身专业能力和竞争力的需求。另外,由于教师除了120课时的教学工作量还有学生管理、公共服务等工作,相当一部分老师遗憾本校除没有较好的科研硬件外也没有足够的时间从事教学教法研究和科学研究,感到与其它院校的同行相比越来越没有竞争力。这很不利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国内一流国际知名”办学目标的实现。 二.部分高校学分情况与夏季学期授课专家时间调查 1.国内外知名高校学分/学时情况 以化学学科为例,国内化学名列前茅的北京大学化学院的本科与研究生学分均是每15课时1学分,45学时/3学分。 另外,经联系调查,武汉大学化学院、厦门大学、苏州大学化学院等为18课时/学分,即54学时/3学分。 在美国高等院校,学生的学习程度以“学分(Credit)”来衡量,一个学分表示学生在整个学期里,每周上一个小时的课,所以学分又称作“学时分”(CreditHour)。以美国典型的9月1日入学到圣诞节前结束的秋季学期的课程为例,三个半月14-15周的授课时间,3学分即上42-45小时的课。国外知名大学,如美国哈佛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宾州大学,普渡大学等基本如此。 对于学位总学分的要求,国内外基本上是硕士学位30-35分,博士学位40-45分,硕博连读72-74学分(含论文学分)。 2.对夏季学期课程受聘专家授课时间可调性的调查 同样以化学学科为例,我们本周内随机抽样,与20余名上年度来校讲授夏季学期课程的学者电话联系调查,无一例外,他们(特别是京内专家)均表示,不限于6-7月才可以来研究生院授课。事实上,如果其它时间也可以的话,他们会更有选择性和灵活性。对于来参与仅二个小时讲座的在京专家更是乐于有秋季或春季的时间选择。 三.建议 根据以上情况,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基础上,在不增加资源和教学成本的情况下,为有助于缓解客观矛盾和更有效地为培养单位服务,特提出下列教改建议供参考: 1)参照国内外大学(尤其国外知名大学)的通例,以45-50学时/3学分(具体学时数可另行讨论)来完成教学大纲,而不是本校现在的60学时/3学分。 这样会至少有两大好处:让学生较高效地得到3学分,腾出时间进行其它学分的学习。另外,让任课老师的讲课更加高效和言之有物,也多出时间从事科研或其它公共服务—如安排组织夏季课的讲座。 2)将夏季学期课程根据受聘主讲专家授课时间适当安排在春夏秋各学期。 这样也会有两大好处:让学生能在一入学即开始接受来自国内外一流专家学者的言传身教,教学效果会相当显著,以免这些课程均集中在6-7月夏季学期导致学生“消化不良”“审美疲劳”,更避免了学生急于(或其导师急于要其)回培养单位而学生在夏季学期无心选课的资源浪费现象。 3)如需要和条件成熟,可实施Quarter制(一年四学期连续排课,放假仍是传统的寒暑二次假期)。 课程安排“流水席式”,学生可灵活连续选修课程,完成规定的学分和其它要求即可离京回培养单位进入学位论文的科研,在研究生院本部时间或半年或一年,依情而定。学生也可录取后先到培养单位进行论文工作半年后再来京进行理论课学习,等等,也依情而定。这在将教学改成15-17课时/每学分(而不是现在的20课时/学分)的条件下,在时间上是可行的。 四.教改可行性分析 1.是否会增加教学运作/资金成本? 因为只是学时上和上课时间的调整,绝对工作量和人力无需增加,应不会增加教学/资金成本。 2.相关教育工作者们是否支持? 正如调查反馈的,培养单位的导师们大多表示支持。 对本部任课教师来说,因总体工作课时相对下降,完成教学大纲也要相对增加工作强度,但本部老师可多一些时间从事科研,这对他们是一个好事。综合考虑,他们将是最理解和支持的人员。 而进行教学管理的教师/工作人员因要将已成熟的课表进行改动,可能开始会因不适应而导致这些人员的工作强度增加,但从工作和长期效应考虑,相信他们也会理解和支持。 3.本部教师是否能满足学校规定的工作量? 当然。事实上,国内外大多数大学的教师是半年教学半年科研。 以化学院为例,现在每位教师每年要上120课时的课,另外,平均每人每年平均联系和接待夏季学期来校专题讲座学者6人次,还有学生班主任、研究生入学考试出题和阅卷等等繁杂的公共服务。如将课时减为45-50课时/3学分,本部老师的工作量仍是相对饱满的。 但假如改为45-50课时/3学分,学校要另要求教师加上一课以补齐每年120课时的上课课时标准,这将更为激化教师教学与科研时间的相对矛盾。相当一部分教师可能会宁愿保持现有60课时/3学分之状态。 4.学生是否支持? 对于上进和讲究效率的学生,他们将与他们的导师们一样支持上述教学改革。但,他们中的一部分可能相对消极,因为对他们来说在京慢腾腾享受一下相对悠闲的大学后时光可能是不可多得的,他们可能与导师出发点不同而不急于回培养单位。然而,教育是一个相对强制性的过程,应以教学效率和目标为准,不能迁就事倍功半的做法。 5.是否符合教学规律,是否能完成教学任务和目标? 当然没问题,因只是教学时间改成与国内外大学普遍执行的接近,而没有对教学大纲和要求放水。研究生应与本科生不同,他们的心智更成熟,也应更独立。教学过程中应更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对于大多数研究生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程,45-50课时/3学分是能完成教学任务和大纲要求的,也是符合教学规律的。国内外的大多数知名大学的经验也表明这是具有科学性的并合理可行的。 考虑到本校的学生来自不同水平的学校,部分学生基础较差,为弥补这部分学生的不足,对于某些“基础理论课”可仍保持60课时/3学分。 对于夏季学期的课分散到其它学期上,因教师和教学内容未变,只调整了时间,不会影响教学质量,相反,由于让学生在不同时间里分散享受这份教学“大餐”,学生们会更积极参与,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五.可能结果 如按上述方式进行教学改革,在不用增加教育资源和成本的情况下,相对于现在的从9月入学到次年7月中旬离京共10个月余,学生可能只花6-8个月左右即可保质保量完成理论课程的学分要求回培养单位进行学位论文的科研工作,将明显减缓上面提到的三个客观问题的激化。 六.小结 在遵守教学规律和保障教学质量的前提下,面对客观问题以效率为优先、灵活多样为手段和各取所需为境界,必能使在京的理论教学和在研究所的论文科研之间的关系更协调与更统一,培养出更高质量的研究生。 总之,进行较小的教学改革,就可一举多得,皆大欢喜,何乐不为?! 以上为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欢迎对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学有兴趣的学者和同学们献计献策并批评指正,谢谢! 2008.9.20初稿,2009.1.5修改 (注:此稿曾作为教学建议递交学校有关部门供参考.为集思广益,现贴在此处供指正和讨论..)
个人分类: 随思随想|4865 次阅读|1 个评论
拭目以待:以科研为主导 师生协同创新-国务院学位办主任杨玉良谈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
吴信 2008-12-2 08:17
国务院学位办主任杨玉良谈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 2008年11月26日 作者:唐景莉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 以科研为主导 师生协同创新 国务院学位办主任杨玉良院士谈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 【核心提示】   ●培养机制改革的核心是强调研究生培养要以科学研究为主导。导师招收培养研究生,必须依托其科研工作进行,并为研究生提供助理研究的岗位和报酬。   ●培养机制改革为学校层面的学科专业结构调整建立起一主一辅两个调节手段相配合的调整机制。根据各学科专业的科研需求决定培养规模是主要调控手段,根据学科发展战略需要对某些特殊学科采取倾斜扶持是辅助调控手段。   ●改革过程中重点推动了一项制度创新,就是要求改革的学校建立研究生培养创新基金,目的就是统筹使用有关经费,用于扶持资助具有前瞻性但目前暂缺经费的研究项目,以及为构建合理的学科生态而需要加强或发展的学科。   ●研究生待遇偏低,难以吸引优秀生源和保证研究生安心学习潜心研究,已经成为提高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的一个制约瓶颈。必须在提高培养单位资源配置和资金使用效益的同时,大幅度增加国家投入,改善和提高研究生待遇。 ■本报记者 唐景莉    二○○八年一月十九日,全国一百二十万名考生走进考场,参加二○○八年研究生招生考试。图为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研究生招生考试现场,考生们在认真答卷。 本报记者 张学军 摄(资料图片)   最近有媒体报道,称从明年开始,中央部委所属院校所有研究生全面收费,而教育部也很快澄清:教育部没有出台相关的文件和类似的材料。为什么要实施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这一改革对于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优化研究生教育结构会产生怎样的影响?本报记者近日采访了国务院学位办主任、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司长杨玉良院士。    记者 : 自2006年哈尔滨工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3所高等学校开展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试点工作以来,在教育部、财政部的推动和支持下,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工作取得了较大进展。请问杨司长,如何理解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意义?改革后,导师有学生无课题、研究生有题目无项目的现象会不会得到根本改善?    杨玉良 :2006年哈工大等3所学校实行培养机制改革试点,2007年实施改革高校增至17所;今年,改革已推广到47所设置研究生院的高校;2009年,改革将推广到全部中央部委属院校,同时鼓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选择省属高等学校开展改革试点工作。   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具有下述几个方面的重要意义和作用:一是培养机制改革为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提供主观动力和客观保障。   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导师和学生是最活跃的、最主要的因素。培养机制改革的核心是强调研究生培养要以科学研究为主导。导师招收培养研究生,必须依托其科研工作进行,并为研究生提供助理研究的岗位和报酬。因此导师对研究生悉心指导、严格要求就不仅仅是出于道义和责任感,同时也关系到导师和学科的切身利益,其提高培养质量的积极性就有了更为坚实、持久的基础。从研究生方面来看,由于研究生的奖助体系得以进一步完善,奖助覆盖面和奖助强度进一步提高,奖助的评定也与研究生学习和科研表现结合起来,研究生的积极性也得到了充分的调动和发挥。两个积极性的充分调动就成为提高培养质量的主观动力。没有这两个积极性的充分调动,增加的投入、外部的管理以及各种各样的评估评优,都难以收到预期的成效,有的还可能产生负面的影响。   结合高水平的科学研究工作培养研究生是现代研究生教育的成功经验。高水平的科学研究,往往就意味着有高水平的导师、高水平的学科。强调研究生培养要以科学研究为主导,就使得研究生在研究中学习、在研究中创新有了客观保障。   二是培养机制改革为改善国家宏观调控提供重要的微观基础。   国家对研究生教育的宏观调控,包括对规模、质量、结构等方面的调控。随着研究生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政府职能的转变,宏观调控即成为政府管理研究生教育的重要职责和重要手段。国家对规模、质量、结构的各项调控和管理措施往往不能完全达到理想效果,缺乏一个健全、有效的微观基础是重要原因之一。比如国家对研究生规模的调控,往往遇到学校和导师保规模、争指标的扩张压力,虽然这与国家的资源配置政策有一定关系,但传统机制下导师招收研究生利大责轻、利责失衡,加之缺乏一种促进研究生培养与科学研究紧密结合的有效机制,使得相当一部分导师脱离科研实际多争招生指标,也是产生上述规模扩张压力的重要原因。通过培养机制改革,形成一个进一步强化导师责任和科研需求决定招生需求的新机制,就使国家规模调控具有了一个理性、有效的微观基础。   研究生教育结构中的学科专业结构,也是长期困扰我们的一个重要课题。在学科专业设置、学科专业目录的管理、学位授权点审核、招生计划配置等实际工作中,我们采取了诸如专家评议、限额控制、分数线控制等措施,甚至在必要的时候还要依靠行政手段的直接干预,但一个学科需不需要招收培养研究生、需要招收多少研究生,不论在国家宏观层面还是在学校的微观层面,都是一个争论不息的敏感话题,其结果往往是增加容易减少难,研究生教育的学科专业结构不能很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问题仍然不能很好地解决。究其原因,还是因为在学校这个微观层面,缺乏一个理性、有效的调整机制,宏观调控政策由于缺乏微观基础而难以产生预期的政策效果。培养机制改革为学校层面的学科专业结构调整建立起一主一辅两个调节手段相配合的调整机制。在这两个调节手段中,根据各学科专业的科研需求决定其研究生培养规模是主要调控手段,学校根据学科发展战略需要对某些特殊学科的研究生培养采取倾斜扶持是辅助调控手段。   由于强调研究生培养与科学研究紧密结合,新的培养机制有效调节了学术型研究生的招生规模。现有培养规模中的其余部分,以及现有培养能力的剩余部分,将逐步转向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科研需求较小的研究生培养单位,甚至可能将其主要培养能力转向应用型人才培养。我国研究生教育的类型结构将得到进一步调整优化。   三是培养机制改革是实现研究生教育与国家创新目标紧密结合的重要纽带。   在创新型国家建设过程中,研究生教育承担着创新人才培养和科学技术创新的双重任务。研究生的培养过程是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紧密结合的过程,是一项活动密不可分的两个方面。   培养机制改革进一步强化了研究生培养的科研主导机制,将在微观层面使培养单位的研究生培养向其优势学科集中、向高水平的科研任务集中,在宏观层面使研究生教育与国家和地方重点发展的科技领域以及企业立项开展的重大开发改造项目相匹配。国家的教育投入、科技投入在学科结构上将能更好地协同配合,资源配置和使用效益将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两个目标的实现都有了更充分的保证。   四是培养机制改革将成为研究生教育体制机制创新的推动力量。   改革研究生培养机制涉及培养单位的招生、培养、学生管理、导师队伍建设、财务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培养机制的改革,将全面带动培养单位人事、科研、财务制度的改革,这将是一个紧紧围绕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这个核心,明确导向、统合政策、理顺机制的过程,对于各培养单位进一步确立研究生教育工作的地位、作用,进一步加强研究生教育工作都将发挥重要作用。   培养机制改革对国家教育经费投入、招生计划分配、招生政策和招生工作管理、科研经费管理政策等提出了一系列的改革要求。适应培养机制改革需要,围绕提高质量、优化结构这一核心目标,对各相关制度进行改革,将进一步推动我国研究生教育的体制机制创新。   比如在改革过程中,我们就重点推动了一项制度创新,就是要求改革的学校建立研究生培养创新基金。创立该基金的目的,就是统筹使用财政拨付的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专项经费、科研项目经费中可用于研究生培养的部分经费、单位自筹经费以及其他渠道投入的经费,用于扶持资助具有前瞻性但目前暂缺经费的研究项目,以及为构建合理的学科生态而需要加强或发展的学科,如人文、基础学科或新兴交叉学科。对于基金的使用也要求引入竞争机制,实行指导教师申请、专家委员会评定。基金资助的项目资金应优先用于招收和培养研究生所需开支的各项经费。    记者 : 据了解,有的学生和老师对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并不十分理解。有人将改革内容总结为三个多一些,师生就很容易理解了。能不能这样说,改革的基本思想就是围绕科研为主导的导师负责制这一核心,学校多出一些,教师多筹一些,学生多得一些?另外,能不能请您介绍一下,现在已经实施改革的学校的主要改革措施?    杨玉良 :实施改革学校贯彻了关于培养机制改革的原则和要求,以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为目标,紧紧围绕建立以科研为主导的导师负责制和资助制这一核心,普遍实行了下述一些改革措施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1.强调科研主导。通过导师资格遴选考核、招生计划分配、导师依托科研工作为研究生提供资助和助研岗位等机制,实现科学研究与研究生培养的紧密结合。学科和导师对科研工作重视程度和争取科研项目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   2.明确导师的责任、权力,实行研究生培养质量导师负责制。   在要求导师对研究生负有资助和指导责任的同时,赋予导师在招生和培养过程中更多的权力,调动了指导教师严格要求、悉心指导的积极性。   3.合理配置招生计划。采取与科研任务、科研经费挂钩等办法,有效调控了每个导师的招生数量和学科(或学院)的招生规模,优化了学校研究生培养的学科结构。   4.完善研究生奖助体系。本着学校多出一些,教师多筹一些,学生多得一些的思想,通过奖学金、助学金、各种创新与扶持基金等途径,以及实行动态评定和导师参与评定等机制,加大对研究生的奖助覆盖面和奖助强度,强化奖助的激励作用,研究生的生活保障程度和学习、科研积极性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   5.根据学校学科布局和发展战略,针对不同学科的特点实行不同的改革政策。如对基础学科或新兴交叉学科给与倾斜和扶持。   6.对改革研究生培养模式进行探索和尝试。由于培养机制改革科研主导、导师资助等政策的导向和影响,很多培养单位都对研究生培养方案进行修订和调整,更加重视研究生对学科前沿动态的了解,强化对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也有的单位加大了直博生和提前攻博生的比例,希望这些学生能尽可能早地进入博士阶段的学习和研究,增加研究生对科研的贡献。部分培养单位还对硕士研究生按照学术型、应用型等进行分类,进一步明确不同类型研究生的目标定位和培养要求,按照分类对课程体系和培养流程进行优化调整。   7.推动了研究生教育国际化。通过设置专门基金,鼓励和支持研究生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参与国际合作,加大与国外一流大学联合培养以及吸引国际知名高校学生来校攻读学位的力度。   8.通过多渠道筹集资金和对来自国家、学校、导师三方面资金的统筹管理,试点单位对研究生培养的投入力度普遍加大,经费管理和使用效益得到进一步提高。    记者 : 研究生待遇偏低,难以吸引优秀生源,已经成为提高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的一个制约瓶颈。明年开始,所有中央部委属高校都将开展培养机制改革工作。在加大投入、改善和提高研究生待遇方面有何考虑?    杨玉良 :对于下一阶段工作的考虑,我简单地概括为三句话,就是加大投入,加强指导,加强研究。   我们推动开展的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工作,主要涉及培养单位内部的机制,完善奖助体系、扶持学科发展、鼓励支持创新等需要增加的经费,主要还是依靠培养单位自筹资金,各改革单位都面临比较大的资金压力。因此,我们要对各培养单位的改革工作继续给予专项经费支持。   当然,对培养机制改革工作给予专项经费支持,还只是推动和引导该项工作的一个政策手段。要实现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这一目标,国家还需要进一步加大投入。高水平的研究生教育需要高水平的学科支撑。学科建设需要超前、持续的投入支持。单位受自筹资金的能力限制,投入力度有其局限;企业的科技投入必须服务于企业经营目标,不可能在具有基础性和战略性的学科领域发挥主力作用。建设一大批高水平的学科,国家必须加大投入。   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除改革培养机制外,还必须提高生源质量。当前,对优秀博士、硕士生源的竞争已经成为国际间高层次人才竞争的一个组成部分,得天下英才而育之已经从教育家的个人理想演变为国家的竞争战略。研究生待遇偏低,难以吸引优秀生源和保证研究生安心学习潜心研究,已经成为提高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的一个制约瓶颈。必须在提高培养单位资源配置和资金使用效益的同时,大幅度增加国家投入,改善和提高研究生待遇。   对于承担研究生培养任务的高等学校,国家除给予教育事业费拨款外,还应该给予必要的科研事业费支持。对于有研究生参与的科学研究项目,还应该允许在科研经费中预算合理部分用于支持研究生参与科学研究工作。   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范围不断扩大也提出了一些新的问题,需要我们加强研究。比如,改革的高校在目标定位、学科专业结构、研究生培养的层次结构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对于改革工作有什么影响,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机制改革各自具有什么样的特点、应该采取哪些差异化的改革措施,等等。对于改革过程中的这些问题,既要认真研究,又要积极探索。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解放思想,鼓励创新,尊重和发挥培养单位的首创精神,形成各具特色和充满生命力的培养机制。   《中国教育报》2008年11月26日第2版
个人分类: 改革创新|4023 次阅读|0 个评论
对什么样的研究生要适当推一把
jyx123321 2008-11-23 11:08
看了王鸿飞博士的帖子《学做一个坏老板》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47690,关于PUSH研究生的问题,个人根据感性经验以为,对于自制力稍差的同学,偶尔PUSH还是有必要的,我想最终他会感激你的,也许当时稍为不爽或很不爽,理智的人会明白究竟谁对他真的好!对于那些自制力特差的人,也许还是敬而远之的好(最好不要纳入课题组内,眼不见心不烦),毕竟科学研究是建立在严谨、细致、有序且持之以恒的根基之上,自我控制都做不到,怎么可能做好周密系统的理论研究与程序开发呢(也许实验研究情况与此不同)?对于那些不用扬鞭自奋蹄的优秀生,也许根本不用PUSH,而应该在科研的关键时刻,DRAW一下他,让他更慎重地审视自己的工作,力求认识更全面更深刻,也许更好! 一点感想,欢迎批评指正!真理愈辩愈明!
个人分类: 未分类|3914 次阅读|2 个评论
百望山秋游
武继磊 2008-11-1 19:56
本周五,应学生之邀,前去百望山秋游,这是学生新的研究生会成立后的第一次组织活动,同学们也很兴奋,虽然百望山是不太起眼,但同学、师生之间相互熟悉和协调是大家共同的愿望。秋游组织的很成功,同学和老师都很尽兴。秋游后,师生增进了了解和认识。不少同学就其关注的研究方向和将来的出路提出了一些问题,呵呵科学网不少大腕级的都在讨论研究生的培养,而我等班门弄斧者本不能提出更多想法,但跨了多个学科,有时间总结一些,系统后再给学生们分享一把。另外,自己的心思也需要安静一些了!
个人分类: 听雨品茗|3409 次阅读|0 个评论
硕士研究生论文一定需要阳性结果吗?
热度 1 immuneweb 2008-7-13 08:04
我们知道硕士研究生培养的目标应该是基本掌握一门学科的基本理论、科研设计及基本的实验方法,也就是初步具有科研的能力,或者是一种科研素质的培养。 但目前我们国家的硕士研究生答辩主要看你论文的意义,当然也看设计是否合理等内容,但很少有阴性结果的论文导师让其答辩的或者能通过答辩的。由于我国每年毕业大约近四十万硕士,就会出现四十万个具有重要意义的论文,大家想想这可能吗?科研就是要探索,就会有失败,如果象做米饭那么简单就不叫科研了,那么在目前的评价体系中如果是阴性结果就无法毕业,导致的结果就是为了毕业进行论文造假,这在目前的硕士研究生中应该是非常普遍。我认为这种现象造成的危害是巨大而深远的,因为我们培养的结果是缺乏科学的素养,习惯造假,他们将来会读博士会成为科研工作者,对我们国家的未来都会带来负面的影响。这个问题作为硕士研究生本身是有原因,但我们目前对硕士研究生的评价体系是否也存在问题,因为我们的要求就不合理。对于博士我们应该对科研的结果有所要求,但对于硕士我们更应该注重对他科研素质、学术道德方面的培养。 目前国内不但硕士论文都是阳性结果,甚至本科生的论文也都是阳性结果,对此深感忧虑。这不仅仅是对论文结果的要求问题,而是我们可能因此毁掉了一个人的一生。我在德国做研究的时候,我们课题组有一位Diploma学生(相当于中国的硕士),她做RNAi的结果一直是阴性,最后她就写出实验汇报,尽管是阴性结果也能毕业获得学位(德国大学对Diploma学生的论文不要求非得阳性结果)。我认为教育更重要的是学术诚信的培养。 什么时候我们国家的硕士研究生答辩时,能够陈述其科研设计和过程,以及科研失败的原因及收获,即使是阴性结果也能授予学位的话,我们的研究生教育才是真正的实事求是了。
个人分类: 教育|13525 次阅读|13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3 15:4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