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科学网 标签 怀念 相关日志

tag 标签: 怀念

相关日志

怀念敬爱的导师孙儒泳先生
热度 3 wangdh 2020-3-5 11:13
(孙先生2003年在庐山) 怀念敬爱的导师孙儒泳先生 王德华 (说明:这是我前些日子写的一篇怀念文章,发在“京师生命”公众号上。 孙先生的遗体告别仪式今天上午在广州举行。因疫情原因,弟子们不能前往为先生送行。弟子们商定今天上午 10 点,在世界各地向着同一个方向,同时鞠躬默哀,向先生致敬,为先生送行。 德艺双馨,亦师亦友。 一生勤俭,两袖清风。 和蔼慈祥好导师, 严谨执着真学者。 孙先生一路走好!) *********************** 2020 年 2 月 14 日上午 9 : 34 分,我收到了在广州的师妹发来的消息:“孙(儒泳)院士今早八点五十分在中山三院由于急性心肌梗塞走了!” 后面是几个大哭的表情符号。 看到这个消息我一下子就愣住了,心也悬了起来,不知道盯着这句话呆坐了多久,等愣过神来才开始过问一些相关的事情。心痛、发呆、愣神、难过,手足无措、六神无主、心急火燎、坐卧不安,泪水流了擦、擦了流,这是那一天的感受。 那天北京飘着大大的雪花,雪花落到地上就化了,地上湿漉漉的,看着心里有一种湿冷的感觉。正值疫情特殊时期,知道不方便奔赴南方,站在窗前,望着窗外的大雪,眼泪不听话地流着,先生生前的音容笑貌就像过电影一样一幕一幕地在脑海里浮现着。 说起来我与孙儒泳先生相识很早。早在 1984 年报考研究生的时候,还在读大学的我就写信联系过孙先生,记得孙先生还给我寄来了《动物生态学》的复习题。我后来考取了原在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工作的王祖望先生的研究生,巧的是两位先生是同乡挚友,都是宁波人。我硕士毕业的时候,孙先生是我的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的主席,专门从北京赶到青海西宁参加我的学位论文答辩。 1990 年在王祖望先生的推荐下,我考入孙先生的门下,成为了他的博士研究生。 我们师生这么多年,一直保持着很亲密的关系,从师生关系逐渐转变成了亲情关系,我们之间也发生着许许多多幸福的故事。 读博士期间,我的孩子还小,爱人所在单位不景气,家庭生活有些困难。我的学位论文的工作主要在青海进行。按照当时的相关规定,出野外工作可以有出差补贴。孙先生为此专门为我写了一封信给学校财务处,还盖上了自己的印章,信里说明我的出差补贴可以从他的课题里支付,并希望能够按照讲师的标准给我补贴(入学前我已经晋升助理研究员)。但学校财务处说,出野外超过一个月只能按照大学生实习来处理,每天补贴 0.50 元。当时为这事,有点不愉快,我赌气补贴不要了。后来,孙先生知道了,有个晚上他叫我去他家里。他从自己的小木盒钱柜子里拿出了 300 元钱递给我,说“就算是给你的补贴吧。” 我当时的助学金算高的,按中级职称给的,每个月 115 元。我手里拿着先生给的钱,心里甭说有多么感动了。还有一年,我从野外回到北京,接到了系办公室的通知,让我去领 100 元困难补贴。当时系里负责研究生工作的武老师告诉我,是孙先生亲自给我写的困难补助申请。我毕业后有一年春节去先生家里拜年,孙先生说,“我听你的同学说,你在师大读书的时候由于营养不良还晕倒在厕所里过。你也没说,我不知道,我心里有些过意不去啊。”现在想起这些事情来,就眼泪汪汪的。 我的博士学位论文在答辩前送专家评审时,有一位评审专家在返回的评审意见中提出论文的机理性研究不足的问题,也就是说研究的深入程度还不够。这位先生也被邀请为我的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的专家。孙先生看了评审意见后,就有点担心。记得在答辩前一天,孙先生召集实验室的人碰头,安排第二天答辩的事情,先生没有给我安排任何事情。等大家散去后,孙先生让我留下,在办公室里亲自给我示范如何讲我的报告,至今还记得他那洪亮的声音,还不时地用手比划着,教我怎么突出自己的重点。我明白先生是让我安心,认真准备。那个时候,学位论文答辩不通过不稀奇,专家投反对票也是常有的事。 第二天答辩,我们都早早到会议室准备。过了一会儿答辩专家们都陆续到会,还没有见到孙先生到来。有人问孙先生呢?听到有人说,刚才上楼的时候看到孙先生在楼底下,好像在等人。我急忙跑到楼底下,看到那高大魁梧的我的导师孙先生,就站在楼前门口处。他站在那里已经很久了。北京的夏日大清早就很热,孙先生一大早就站在学院楼前的门口迎接答辩专家们的到来。除了先生对专家们的尊重外,更重要的是为了我。他希望我的答辩能够顺利。现在一想起来,我心里就有一种莫名的感动。先生一心为学生的做法也深深影响着后来成为了导师的我。 我博士毕业的时候,先生曾建议我出国做博士后。当时由于出国需要给国家赔款,好像要赔 2 万多,这对我是一个天文数字,自然不敢奢想。我申请到位于中关村的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做博士后,孙先生和郑光美先生是我的推荐人。 我总觉得孙先生对我有一种偏爱。我博士期间在野外做工作的时候,孙先生看到重要的文献,他会去复印室复印后,给我寄到青海。我记得毕业后的一天,接到先生的电话,说想跟我聊聊。我赶到先生家里,先生说他最近思考了几个学科发展方面的问题,想与我讨论讨论,并希望我认真思考一下未来的发展。 我博士后出站后留在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工作,自从晋升副研究员,孙先生就开始邀请我作为答辩专家参加我师弟师妹们的学位论文答辩会了。我很感谢先生给我这些特殊的学习机会。我也明白他是希望我早点成长起来。特别感动的是,有一年我去看望他,他对我说,他已经基本不招研究生了,他知道动物研究所研究生招生指标少,如果我需要帮手的话,他可以给系里提出申请给我招一个学生。孙先生对我很偏爱。 还有一件事情特别能说明孙先生对我的偏爱,他那本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教材《动物生态学原理》,出版第二版的时候,让我们给他的书里挑错,在第三版修订的时候,他就邀请我参与了。过了几年,出版社希望再一次修订,由于他年事已高,精力不济,他就把这个任务交给了我,让我负责第四版的修订工作。这是个很艰巨的任务,《动物生态学原理》是孙先生几十年的积累,甚至可以说是一生的积累,一个人独立完成的,他讲述的口吻就像一位温和的老师循循善诱地引导你阅读。我后来邀请了几位在教学第一线的师姐师弟们共同完成了第四版的修订工作,于 2019 年出版了。 孙先生对我的爱护也体现在我的学生身上。 我自己的研究生毕业进行学位论文答辩的时候,我特别想邀请孙先生来参加我的学生的答辩会,又担心他年龄大,北京的夏天又太热,但每次跟他说,孙先生都是很爽快地答应,说参加我的研究生的论文答辩,他很愿意,也很高兴。也许是隔辈亲的缘故,他对我的学生特别和蔼,没有说教和质问,更多的是表扬和鼓励。有一次他去动物研究所开会,早到了一会儿,就到我的办公室去看我。当时我还没上班,我的一个学生在,两个人就聊了起来。等我到办公室,学生忙说这位老师一直在等您,我给学生介绍说,这是我的导师孙儒泳先生。学生一下子紧张了起来,等送走孙先生去开会了,学生还兴奋地说,这就是大科学家啊。 孙先生对学问的认真和严谨在学界是出了名的。 孙先生对学科的新发现和新进展了如指掌。坐得住,看得入迷,看得仔细,是孙先生的特点。他追踪新文献、获取新知识的速度很让人敬佩。记得他 1993 年受邀去美国参加关于低温适应的国际学术会议,在投递摘要的时候,他让我把我博士期间的相关数据给他,他自己又重新用计算器计算了一遍。参会回来后,他把会议论文集中的文章一篇一篇地阅读,阅读得很仔细,认真做了笔记,我还记得他在文章的页边空白处写的密密麻麻的记录。后来他对会议的学术进展情况进行了一个很详细的介绍,发表在国际学术动态杂志上了。孙先生涉猎文献的范围很广,与他交流的时候,就会感叹他读文献之多、之广,思维之敏捷,视野之开阔。我想正是由于他的这些做学问的优良素养,有着不一般的深厚的学术造诣,他自己编著出版的《动物生态学原理》,才有今天如此深远的影响,从大学生、研究生到科研人员,影响了我国一代一代的生态学工作者。 孙先生是一个很有爱心的人。 孙先生很早就想设立一个助学基金,他跟我们商量的时候,我们建议他是不是考虑设立一个类似“动物生态学青年基金”或“动物生理生态学研究基金”等,孙先生说他还是希望资助贫困学生, 2007 年他捐出自己 50 多万元的积蓄设立了一个助学基金。他对学问的追求很纯粹,自己平时的生活很节俭。他的家里布置很简朴,记得先生过 80 大寿的时候,学生们集资给他买了一台新的电视机。我还记得在第一次助学基金颁发仪式上,他还是穿着他那件领子有点破损、颜色有点发白了的棕色外套,当时的学院领导也谈到一次去医院看望生病的孙先生时,发现先生西服下的衬衣袖口是破的。 孙先生的一生对我国生态学的贡献是巨大的。孙先生在苏联留学的专业是动物生理生态学,他回国后做过鼠疫和森林脑炎自然役源地调查研究,做过水产养殖应用研究,在东北进行开始了动物种群生态学研究,后来研究领域逐渐扩展到动物行为学,行为生态学,鸟类生理生态学,龟鳖类生理生态学,鱼类生理生态学,虾类生理生态学,蜱类生理生态学,大熊猫和白头叶猴的保护生物学等,晚年又开拓了生态系统管理和服务的研究领域。他在生理生态学领域,逐渐系统深入和拓展,如细胞和分子产热、冬眠机理和基因表达等。作为一个学者,在研究领域上如此广阔,这需要胸怀,需要胆识,需要远见。先生的开拓精神,他的学术眼界和视野,让我们遥不可及。我很敬佩先生的是,无论他做什么,都能够做得很好。我还敬佩先生学习的毅力。先生是很早就使用计算机的老教授,由于汉语拼音发音的困难,他在 80 年代就熟练掌握了五笔输入法,很难想象这是一种什么毅力。后来他自己总结说:“我不是天才,甚至算不上聪明。我的优势在于,一旦确定目标,就兢兢业业去做,从不左顾右盼,不达目的绝不罢休。研究上,一旦确定课题方向后,就要一步步按程序去做,半年不行,一年;一年不行,二年。做学问一定要耐得住寂寞,干任何事情都要讲持之以恒。现在有些人很浮躁,恨不得马上做出成绩来,出不了成绩立即转向,这是做不出真正的学问的。科研其实并不难,一是方向须正确,二是要耐得住寂寞。” 先生说出了做学问的真谛,说出了一个真学者应有的样子。这才是真正聪明的学者。 在我眼里,孙先生是个真正的学者,是个优秀的科学家,是个很纯粹的人,是个淡泊名利的人。先生没有院士架子,没有权威的气势,他谦虚慈祥,和蔼可亲,平易近人。先生没有借用他的院士光环在个人利益和科研经费申请上做文章,学生们自然也在这方面没有沾上什么光。但由于他的个人声誉和威望,作为他的学生,又的确沾了不少光。先生的为人、为学,永远是学生的楷模。 孙先生的身体一直很不错, 2012 年因不慎摔倒患病,这些年经受了病魔的折磨。还记得去医院看望他,由于脑部受伤,有些失忆,在记忆模糊很多人都记不起名字的状态下,当我走到他病床前,他脱口喊出我的名字的时候,我紧紧握着他的手,含着泪说不出话来。我也还记得在他 90 大寿的时候,学生们去给他祝寿,一个接一个在记录本上通过书写与他亲切交流着,他一会儿问问这个,一会儿问问那个,一会儿冲这个笑笑,一会儿冲那个笑笑,像个天真的孩子。 孙先生走了,永远离开了我们。学界失去了一位引路人,我们失去了一位好老师。我在美国的师兄董全老师说:“孙儒泳院士是共和国建立以来,贡献最大的中国生态学家之一,也是中国最伟大的生态学教育家。”我特别同意孙先生的博士后、留学日本回国的牛翠娟老师的话:“我的恩师,引领我进入生态学领域的引路人,生命中的贵人,无论在工作上还是做人上,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我的小师妹田红博士也说出了我们的心声:“能进入您的师门,真是幸运。感谢您,让我看到一种人生高度,让我知道真正的科学家和好老师是什么样子,这些都让我拥有明媚的青春记忆,并受益终生。… … ” 我感到很欣慰的是,先生开创的事业,健康发展,后继有人。从 2011 年召开了全国第一届动物生理生态学学术会议,至今已经召开了 9 届,学科发展和队伍建设都有很好的态势, 2018 年成立了中国动物学会动物生理生态学分会。 孙先生的挚友、曾担任中国生态学学会理事长的王祖望先生,在为《动物生态学研究进展-庆祝孙儒泳院士 80 寿辰纪念文集》写的序言中,对孙先生的为人、为学、为师做了很好的诠释:“孙儒泳院士是我国著名的生态学家,为我国生态学的发展,奉献了毕生的精力。他的许多研究工作在我国生态学发展史上都是奠基性的工作,他为我国的生态学教育和人才培养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他的研究领域涉及生理生态学、行为学、保护生物学、水生生物学等领域。孙儒泳院士毕生从事教育和生态学研究,在这一领域内,他犹如一位不知疲倦的农夫,在生态学领域内,几十年如一日,耕耘、播种、收获,周而复始。他热爱教育、热爱科研,将这一崇高的事业视为自已生命的归宿。 除去十年浩劫外,他一生绝大部分时间,是在多种形式的讲坛上度过的,大学里的讲台和实验室里,研究现场(森林、草原、高寒草甸、湖泊、水库、河流等)的‘大讲台’上,几乎都留下了他的踪迹。他以一生的精力履行着‘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的崇高职责。同时,他又是一位不耻下问、虔诚的学者,深信‘人非生而知之者,孰执能无惑 ?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的道理。所以,他既是一位谆谆善诱,诲人不倦的导师;又是一位善于向行家里手,甚至向自己的学生学习的谦谦学者。在浩瀚的知识海洋中,他如海绵般不断吸取养分,再反哺给他众多的弟子。 他热爱他的每一位学子,对他们既是严师,又是慈祥的长者,他不仅教授学识,更注重学生的品格。他对学生很少厉言疾色,更多的是以自身的言行,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他的众多弟子以在他的门下而引以为荣,他也常常以弟子的成就而流露出欣慰的笑容。” 孙先生永远活在我们心里,他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前行! 敬爱的孙先生,我们永远怀念您!
个人分类: 人物风采|7544 次阅读|5 个评论
追忆梅凤翔教授
Mech 2020-2-1 12:02
相继在学科的朋友圈和我们课题组 ( 包括离校人员 ) 的朋友圈中看到讣告,梅凤翔教授魂归道山,享年 82 岁。非常震惊,印象中梅先生身体很好。后来想想,确实有两年没见过梅先生了。 在前辈名家中,梅先生算是我认识较早的。从学术职业生涯看,我可以说“吾少也贱”。因此开会的机会很少,认识人也不多。 1993 年在徐州 MMM 会议上,才第一次认识梅先生。在这之前,我已经在发表的十余篇非完整系统分析力学论文中引用过梅先生论文著作百余次。那次见面请教学术问题并不多,作为圈外人,我已经有些跟不上分析力学在对称性和守恒量方面的主流发展。只是还没有可以替代的研究领域,因此还在过去的方向上做些工作。 到 97 年博士毕业以后,参加会议多起来。但会上向梅先生请教的也不多,基本上是粉丝与偶像的关系。梅先生向来以奖掖后进为人称道,但我当时实在还没进入梅先生提携范围。真正对梅先生了解稍多,还是在 1998 年的长沙的一般力学全国年会上。那个会议之前,一部分人去衡阳开了分析力学学科发展研讨会,参会的主要是当时四十岁左右的中青年研究者,不限于分析力学学科。梅先生是唯一的资深学者,在研讨会上做了主旨发言,主要是回顾他自己研究非完整力学的过程,听了很受启发。多少有些意外的是,梅先生说是北大朱照宣先生建议他研究非完整系统分析力学,并具体建议他“填平补齐”。说意外,是因为朱先生在九十年代初回复我的信件中似乎不鼓励我从事非完整力学研究。原话我记不准了,我理解是那个意思。信件应该有存档,但是我懒得找了。 最近二十年,向梅先生当面请教的机会更多了。 “少则得,多则惑。”如果一定要说到底指教了什么,我一下子还真想不起来了。 主要原因是我被动地回归分析力学研究队伍了。招的在职博士生中,有几位继续他们入学前的分析力学研究。我勉为其难地外行“指导”内行,尽量与他们合作。他们的毕业答辩,多数请梅先生主持把关。在包括梅先生在内的同行支持下,这些“学生”的研究水准在读博士期间都有显著提升。这使得我们课题组成为国内少数几个分析力学课题组之一。只要人在国内,我就积极参加分析力学的全国性会议。我的短文《 关于分析力学的定义 》,就是开会的结果。在讨论学科规划等,因为分析力学的人比较少,我也常去凑个数。另一个重要的原因,近十余年我对理论力学教学有相当投入,因此在教学会议上常见到梅先生。有些教材或课程的申报,请梅先生推荐背书。先生的教材《理论力学》和《分析力学》我都写过评介文章。这两部书都是先生赠我的。其他专著,也赠送给过我,包括《约束力学系统的对称性和守恒量》和《动力学逆问题》。每次开会,我都到梅先生住处拜访。除了讨论些学术问题,也有更广泛的交流。例如,知道梅先生喜欢看武侠小说,也看武侠类的电视连续剧。 梅先生的著作,据我所知,有 15 种 17 册,可能有遗漏。我有 12 种 14 册。其中梅先生送我 4 种 6 册,我自己购买 5 种,导师刘老师转送我 3 种。 近两年虽然没有见到梅先生,重读先生在《力学与实践》上发表的理论力学教学札记和分析力学教学札记还是受益良多。我知道先生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下正在研究分析力学史,并将出版专著总结研究成果。在梅凤翔教授驾鹤西去之时,更期待 先生 的名山胜业早日面世。 与梅先生相关的博文 梅先生的专著引我入行 《理论力学 I, II 》评介 《分析力学 ( 上、下卷 ) 》评介
个人分类: 往事钩沉|7169 次阅读|0 个评论
写在父亲节
热度 8 wangdh 2019-6-15 21:35
写在父亲节 王德华 前几天全国高考的日子,微信群里、博客里,大家都在回忆自己当年的高考。 关于高考,我也曾写过相关文字。当年高考,感觉考得不理想,班主任安慰我说,再开学的时候,准备来补习吧。回到家里,跟父亲聊天,父亲对我说,要是今年考不上,就不要再考了。我不知道是父亲给我鼓劲,还是对我的表现不满意。我知道父亲是很尊重有文化的人的,他对我读书看得很重。 今天想来,如果我当年没有考取大学,也许我的父亲还健在,也许我还有很多机会与父亲共同生活,陪他聊天,听他的教诲。 我感觉最大的遗憾就是与父母在一起的时间太少了,从初中开始住在乡里,读高中时住在县城里,到升入大学住在省城里,读研究生去了另一个省城。母亲在我考大学那一年走了,父亲在我读研究生第一年的时候也走了。细想起来,我这一生与父母在一起的日子太短太短,短得自己今天都不敢相信。即使跟父母在一起的那些日子里,在那个年龄,也是少年不知愁滋味。等自己感觉开始懂得父母的时候,父母却永远离我而去了。前些年我翻洗老照片,把我与父母的照片放大,摆在家里的书架上,经常对着照片发呆回想,回想那些有点模糊的幸福的日子,回想父母生前的一举一动,每次都是使劲想。 前几天端午节,朋友回老家陪老母亲过节,晒出了他给老母亲洗脚的照片。春节期间,他晒出了给老母亲洗头的照片。我对这些照片很敏感,也很容易感动。看着朋友的照片,我就会幻想如果我的父母还健在,我也会有机会尽孝。过后感到痛心的是,我没有给父母尽过一天孝,他们就走了。他们没有给我机会,老天也没有给我机会。我抱怨他们,我抱怨老天,抱怨他们太残忍,让我这些年每年到了这些日子就心疼。 父亲留给我最重要的是什么呢?家风。父亲让我知道,为夫和为父,要有担当,要有撑起家庭重担的责任,父亲是顶梁柱,是孩子们的靠山,是全家的领路人。父亲一生正直,乐于助人,很有正义感,他从不求人,也从不向人低头,活得有自尊,有尊严。 父亲身上有很多优点,他手很巧,农活样样精通,样样是能手。小时候看到父亲扶耧种小麦、扬场晒麦子等唱主角的时候,我特别为父亲自豪。我还记得在麦收季节,跟父亲一起到村西头的河里洗澡,我给他搓背,他给我搓背,他还给我洗脖子,有时候搓泥搓得我脖子疼。父亲那古铜色的后背,结实有力,干农活的时候,他在肩上一直搭着毛巾,方便擦汗。我现在在炎热的夏日里,我也喜欢搭块毛巾在肩上。 我也记得在夜晚父亲把加夜班发的火烧送回家,把新摘的稍瓜送回家,塞到睡得懵懵懂懂的我的手里。我也记得,在冬天我们父子俩去县城,我坐在父亲推着干草的小推车上,到县城把干草卖了后,父亲会带我去喝一碗羊肉汤。父亲会把仅有的几片肉让我吃掉。我也记得父亲经常说的话:宁吃鲜桃一口,不吃烂杏一筐。 我还记得,母亲病了后,他的脾气温顺了许多,几乎不怎么发火了。我也不理解母亲病了后,他当时的心情是多么着急。更不知道,母亲走了后,父亲一个人是怎么过的。 父亲走得很急,没有等到我回家。最后离开这个世界,也没有跟我说上一句话。 又是父亲节,又是怀念的日子。
个人分类: 个人随感|6569 次阅读|8 个评论
我的邻家娘娘
热度 1 xiyuniaoguo 2019-2-1 17:32
我老家东邻住着一位“娘娘”,她是我奶奶的表妹,按说我得管她叫一声奶奶,不过,遵从男方的辈分,只能叫二娘。小时候,为了叫得顺口,我管她叫娘娘,这个称呼一直没变。 娘娘比我奶奶小几岁,我奶奶是三寸金莲,她却是大脚板。按说娘娘这个岁数,也应当留有三寸金莲,听奶奶说,小时候娘娘也裹了脚,后来她偷偷放开了。虽然那时已经民国,但山东自古保守,尤其是在农村,敢于在那个时候解放自己的双脚,需要足够的勇气。娘娘走起路来很稳健,完全不像奶奶那样蹑手蹑脚。她出门有个特点,每往前走几步,就停顿一下,回过头来看看,然后继续走,继续回头。很多时候,走了半个小时,还没有走出那不足百米的胡同。 打我记事起,娘娘就喜欢站在家门口的台阶上和街坊邻居聊天。她的消息格外灵通,东家长西家短,没有她不知道的。如果谁家有事诸如婚丧嫁娶之类,想让街坊们知晓,完全不需要挨家通知,只需告诉娘娘一声,就妥了。娘娘会以最快的速度把消息传播出去。她是一位天生的“新闻”发言人。 娘娘身材高大,皮肤白净,面容慈祥,有着一双“巧手”,热衷于帮人做针线活。那个时候,农村嫁娶都需要新被子,都是自家买来布料和棉花,请人帮忙“套被子”。娘娘在家没事,特别热衷于帮人“套被子”。她站在门口,只要听说谁家需要套被子,不等人家开口,就主动招揽。亲朋好友家的事自然不在话下,就连那些平日里和娘娘没有多少来往的人家,娘娘也乐于帮忙。有时候,娘娘应承得太多,忙不过来,亦或是累了的时候,也时常抱怨。她每次都说:“干完这一次,以后谁家的活也不接了。”抱怨之后,她还是乐此不疲,继续揽活。有些时候,家里二爷看不过去了,会狠狠地数落她,“你真是吃饱了撑得啊”。可是,娘娘这边听,那边过,从来不把二爷的话放在心上,该怎么干,还是怎么干。娘娘帮人干针线活,分文不去,很多人过意不去,给她送点特产,她也不收。其实,娘娘做这些针线活,并不是她喜欢做,而是喜欢帮助别人。在她的世界里,能够帮助别人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或许这也是她生活的意义所在。 小时候,我曾经因为娘娘的“热心”,失去了一顿美餐。记得一位亲戚来我家做客,母亲去饭店要了四个菜。那个年代家里穷,除非有客人来,否则绝没有机会到饭店“要菜”。有一次,我馋了,偷偷把家里的一只鸡杀了,母亲把我痛打一顿后,到集上把鸡卖了。不料,这次刚订好菜,客人就走了。母亲觉得客人走了,自己家吃了浪费,她想把菜退掉。可是 ,母亲不会骑自行车,等她到饭店,人家也把菜做完了。我心里依旧充满着期待。谁知,正当母亲犹豫之际,娘娘知晓了此事,她立即找到邻居家的二婶把菜给退了。自打那以后,我给娘娘取了个外号“快嘴”。 娘娘的“快嘴”也给自己惹来不少麻烦,家人也经常数落她“多管闲事”。可是,娘娘从来不认为那是“闲事”,只要是她看不惯的事情,不管是谁,她总想说几句。我母亲是一位性格懦弱的人,自打遇见娘娘后,仿佛给自己找到了一位靠山。母亲在家里家外受了气,第一时间去给娘娘诉苦。每次,母亲倾诉后,娘娘就开始义愤填膺,仿佛是自己受了委屈。有时候,说到激动处,边说边骂,来一句“那个长喉的”,再不解气,就直接替母亲出面。为了我家的事,娘娘挨了不少数落。在别人眼中那是多管闲事,在娘娘心里那是伸张正义。在她的世界中,似乎从来不会考虑什么得失,她只管这事在不在理,只要是不合理的事情,她都敢管。 娘娘虽然和我奶奶是表姐妹,可是她看不惯奶奶的强势和对儿媳的态度,不止一次为我母亲出头,为此和奶奶吵了不知多少次架。不过,她们之间的吵架别具风格。每次吵架,娘娘都喜欢站在家门口的石台阶上,站在高处,仿佛说话更有气势,和奶奶中间隔着一条三米多宽的土路。二人你一句,我一句,吵得面红耳赤。直到双方都累了,回家休战。这边吵架结束,那边娘娘就在院子里高喊:“大姐,大姐,你过了给我帮点忙。”娘娘似乎从来不记仇,她只对事不对人,事情过了,就过了。 以前,每次我放学回家,娘娘总是站在门口的石阶上,她的脸上永远充满笑容,嗓门又大,刚进胡同就可听到。我高三那年,娘娘不慎从楼上摔下来,不幸离世。她走后,我母亲很长一段时间没有缓过来。后来,每当我回到老家,走进那个胡同,都感觉娘娘还在,只是回家休息了。一晃十三年,那个胡同依旧,只是比以前空旷了许多,总感觉空荡荡的,缺少了点什么。
个人分类: 生活|5801 次阅读|2 个评论
先妣吴家佑传略
zjs1970 2019-1-28 21:08
先妣吴家佑传略 先妣吴氏讳家佑,生于贵阳,旧居六广门。诞于民国二十九年庚辰春正月。先妣幼时,值日寇侵华,尝轰炸贵阳,可谓战乱之秋也。先妣尝与余言及初曾随大人避日机。外祖家多子女,先妣行五。外祖粗能识字,于所住尝经营相馆等,以养育众子女。先妣之少年,生活不易,家道艰难。先妣自小营养不良,而患隐疾,后终因此而疾重。 先妣性温,终身顺承孝敬大人无违,先妣身矮而纯善, 两足脚髁有畸,行动不便,多走则痛。 姐妹兄弟虽多,然无一与之相好者。去世时,亦无一胞亲为之守灵。 民国三十八年己丑冬十月,解放军兵不血刃入贵阳,朝代更迭,两千多年纯朴之社会结束。是时,先妣十岁矣。因家有相馆等小产,遂定为小资产阶级。不久,相馆即充于公,外祖营杂货铺为生。众子女亦各自飞鸟投林。先妣颇有内秀,习得一手好字,又勤习读书。然 先妣所读之小学,余未知也。 先妣天生一副好歌喉,识音律,为学校合唱队队员。1957年先妣贵阳六中初中修业。 学习优等,盖因 体育科不及格故。 1960年,先妣考入贵阳师范学院,就读中文系。先妣亦有诗才,尝有小诗发表。犹记得“黄牛,黄牛,站在田头,看着铁牛”之句。1964年先妣大学毕业,是年 二十五岁。 入贵阳函授学院工作。两年后,文革爆发。先妣尝随同事入京串联。自工作后每月所得薪金皆给外祖家。 吾父亲张成文于1965年西南师范学院毕业,由川支黔,亦入函授学院为教习。一日先妣见之,喜曰:“此乃余可托之良人也。”遂央人为媒。媒人见父亲,说如此,姻遂定。孤鸟欣有托矣。吾父巴蜀三台人,贫寒农家子,少年往绵阳求学,为人仁善而有儒风。1971年,函院解散,先妣与父皆至花溪,入贵州大学。然先妣一直耿耿于怀,盖不愿离开省城母家矣。后屡求之胞亲,皆无果。先妣尝为小学教员,又至印刷厂,为小人所欺,遂进图书馆。余童年时,常随先妣入馆玩。图书馆乃一老旧灰砖之苏式建筑,颇有古意。先妣尝管一楼之阅览室。余泛览各色画报,至夕阳沉沉。夏时,窗外老树阴阴,飞鸟鸣鸣。1994年先妣工作三十年后退休。 尝记四岁时,先妣背余上幼儿园,时至大雨,道路泥泞。一卡车呼啸而过,先妣脚滑,鞋陷泥淖,但闻车上人一阵大笑。翌日,父亲从泥地中挖出鞋子。先妣亦尝带余去澡堂,今之记忆,唯剩一片朦胧之水气矣。 小学二年级,余慕一同学之文具盒,盖其上有真假美猴王图也。求先妣买,未即应。怒,扯其衣服之纽扣,入汤中。先妣知之,为余买文具盒也。后尝作《纽扣》一文,记此事。今日思之,泪下矣。 小时,先妣常为余读小画书、诵读文学,如柯岩《小迷糊阿姨的故事》、《朝花》等。 先妣温善,一生未尝与人与人争,怨怒。亦从未责罚余。爱子子心,至今思之,泪下涟涟。然思平日对先妣未尝尽心诚意。先妣二次白内障手术,余均少照顾。 二十年前先妣尝为小狗所惊,跌倒至手腕骨折,然养狗者尚在旁笑。 老屋有四间小房,靠山之两舍安静而敞亮,余与弟居之,先妣与父亲中间之暗房。余结婚,父亲为予装修。弟买房,亦父亲先妣出钱。老屋陈旧,厕所狭小,洗澡不便,然先妣绝少抱怨。 壬午年春余生女儿,先妣不顾年迈,常来帮忙照看孩子。登六楼,不觉累矣。 癸未年夏,先妣大学毕业四十周年,与同学聚贵阳。 甲午年夏乃先妣大学毕业之五十年,有同学至花溪家中相见。是年秋闰九月二十五日晨零时一分先妣不幸因病仙世,享寿七十有五,葬花溪福泽园。余有悼联:寿同白居易,德比颜子回。一生温婉。
个人分类: 溪山拂雲|2791 次阅读|0 个评论
柏树青青诉哀思 林岳巍巍成追忆 ——记与郝柏林院士的文字交往
suqing1961 2018-3-15 10:55
2018年3月7日晚九时许,从微信朋友圈中一位中国科学院的学者朋友那得知,著名理论物理学家郝柏林院士于当日下午在北京医院逝世,享年83岁。噩耗传来,十分震惊,我不敢相信是真的,赶紧和复旦大学的朋友核实;结果得到证实,学校将按照郝院士遗愿,不举行遗体告别仪式,丧事一切从简。悲痛之余,十多年来与郝柏林院士交往的回忆如潮水般地涌入脑海。 第一次与郝柏林院士打交道是在 2005 年年底。那时我正在中国科协学术会刊《科技导报》担任副社长、副主编,刊物开设一年多的“卷首语”栏目由于每期都是约请一位院士撰稿,正面临稿源断缺的窘境。那段时期,郝院士连续在各种场合发声,呼吁改善中国的科研、学术环境;于是,我给他写信,希望他就科研道德问题为《科技导报》“卷首语”栏目赐稿。郝院士是个非常讲效率的学者,很快回信,说自己写文章从不讲假话,说的大实话人们又不爱听,有媒体向他约了稿,最后也不敢刊登,弄得大家都不愉快。言下之意,我虽然向他约稿,结果很可能也是不欢而散。 收到回信,我感到非常高兴,信中语气虽然不十分友好,但可以看出,郝院士为人十分坦诚、率真,表面上看是婉拒了我,但潜意识里还是希望自己的观点得到媒体重视。于是,我迅即回信,向他承诺,只要他敢写,且内容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我就一定敢登。很快,他就通过电子信箱发来约稿“老老实实做科学” 。他在文章里专门谈到了时下我国科技界存在的各种不正之风现象:“科学家是劳动者,首先就要老老实实地劳动。科学院院士要亲身做研究,而不是靠旧日老本和科学新闻到处提供咨询。年轻力壮的研究人员要把最宝贵的时间花在实验室里,而不是终日在‘论证’、‘申请’、‘评审’、‘会议’之间疲于奔命,带着一套变化不大的幻灯演示片‘欺上瞒下’。大学教授要亲自教书,而不是挂其名而务它。博士生导师要直接指导弟子,而不是把学生交给‘保姆’,且在发表文章时署名不误,甚至还不许学生提及‘保姆’的名字。科学界的领导干部要全力研究政策,做好服务,而不是借助‘权钱’进行名利交易,同许多实验室和课题任务形成特殊的共生关系,以至于官做得越大出文章越多,甚至‘创新’出每周一篇 SCI 论文或更高的记录。” 为此,郝院士明确指出,“净化学术环境,关键就在于‘老实’二字”。在他看来,真正要做到“老老实实”,关键在于政策的制订者、管理者和相关的领导干部要发挥表率作用,科学家的诚实劳动应从根本上得到法律和制度的保护以及管理部门的鼓励。为此,他呼吁,国家科学研究资源的分配要做到公开、公正、透明,国家给予资助的课题除涉及安全保密者外都应在网上长期公布,接受科学界和社会的监督。他特别指出,“脱产”到科学技术领导部门和经费管理部门工作的科学家,要和原来所在的研究单位或实验室脱钩,回避相关的经费和成果评审,更不许为原单位谋取利益。他认为,科学研究上的战略方向,需要数十年稳定的支持,造就几代人才之后,才能形成“气候”,决不能急功近利。要废除逐年统计SCI文章数目的做法,应主要根据前5年中不超过10篇最重要文章的国际影响来评估科技工作者的学术成绩和科研水平。 郝柏林院士的文章果然观点鲜明、文字尖锐、一针见血。但是,他的思维非常跳跃,许多语句之间并不连贯,虽然阅读、理解没有任何问题,却并不完全符合文字规范。于是,我对约稿在文字上进行了必要的润色,并将文章标题改为“老老实实做研究”。退修改的文章让郝院士进行确认时,他的回信很不客气。他告诉我,他在写不属于科学研究论文的文章时,一般要先打几个月到几年的腹稿,用相应内容做几次演讲,再最终落笔成文。因此,他强调,在文字上他是非常讲究的,总是句斟字酌,反复修改,很不喜欢别人改动他的文章。显然,他对我竟然敢修改他的文章十分的不满。 之后的几封邮件往来,我们都是在讨论甚至争论每一处的文字修改。最后,双方各自做出部分妥协,对标题和八九处必须修改的地方,他最终接受了我的意见,做出了让步。对其他可改可不改之处,我全部按照他的要求恢复成原文字,也作出了让步。接到2006年第一期《科技导报》刊载有“老老实实做研究”一文的样刊后,郝院士给我发邮件致谢,并特别指出我是他见过的最固执的编辑,也是改动他文章最多处的编辑。我不知道他这是对我褒还是贬。但可以肯定的是,在原则问题上,我和郝院士一样,都是那种愿意较真的人。 郝柏林院士1959年毕业于苏联哈尔科夫大学,1963年莫斯科大学和苏联科学院物理问题研究所研究生肄业。学成回国后,他曾一直在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工作,担任过副所长、所长,成为改革开放后最早的一批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他长期从事理论物理研究,在固体能谱、高分子半导体理论、统计物理、天线理论、地震分析、混沌动力学等领域研究著述颇丰,其“套磁介质天线的研究”、“三维晶格统计模型的封闭近似解”、“实用符号动力学”等研究成果曾获中国科学院和国家重大科学奖励。1997年,他调到复旦大学,开始着重转向理论生命科学研究,并担任该校物理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和理论生命科学研究中心主任。 2009年一月上旬出版的第一期《科技导报》刊登了我组织撰写的“2008年中国重大科学、技术和工程进展”专稿 ,该文将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磁性材料与磁学研究部主任张志东研究员“提出三维‘伊辛模型’精确解猜想”研究成果,列为2008年度中国10大科学进展之一。这篇专稿发表后,《科技导报》在科学网上的博客遂予以推送,以扩大影响。几乎是同时,国际上对“伊辛模型”研究颇深的统计物理学家——美国东北大学物理系的伍法岳教授、马里兰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研究所的迈克尔·费希尔(Michael Fisher)教授,以及斯普林格旗下的《纳米研究快讯》(Nanoscale Research Letters)主编王志明教授等学者,对发表在2007年英国《哲学杂志》(Philosophical Magazine)第34期(第87卷)上的张志东研究员的有关“伊辛模型”三维精确解论文 公开予以强烈质疑,科学网博客由此展开了一场旷日持久的学术争鸣,《科技导报》和我本人也都不可避免地被卷了进来。 当年2月25日,郝柏林院士拿到那一期的《科技导报》后,马上给我发来邮件,指出我将张志东研究员的研究成果列为2008年度中国重大科学进展是错误的。他写道:“苏青教授:《科技导报》把那篇文章列为2008年国内10大科技成果之首,是过于仓促之举,给导报造成很负面的影响。老牌的Philosophical Magazine早已今非昔比,这次犯了这么个大错,也开始发表几篇批评文章,事实上是在认错了。我建议你们采取科学的、老实的态度对待此事,承认错误,挽回损失。”为了让我相信他说这话的权威性,他在信中专门指出:“我本人曾在三维‘伊辛模型’上奋斗了10年,发表过文章。张志东把文章寄给我,我一做高温展开,立刻知道结果是错的。但我绝对不愿意花时间给一篇错误论文去找错在哪里……因此,我只能在这里(给你)转发一点信息,绝不卷入进一步讨论。”郝柏林院士最为难能可贵的是,他不仅指出了我工作中出现的严重失误,同时也为我指明了如何破解当前窘境的具体办法。他在信中把伍法岳教授介绍给了我,让我和他联系,共同商量挽回影响的办法。他告诉我:“他(伍法岳教授)是一辈子做统计模型严格解的人,也是张志东把稿子投到美国杂志(《物理评论快报》)时的审稿人之一,还是最近在Philosophical Magazine上发表批评意见的作者之一。” 按照郝院士的指点,我很快就和伍法岳教授联系上了,双方通了三四封邮件后,约好当面作进一步的沟通。大约是3月7日,伍法岳教授专门从美国飞回中国,我们在北京师范大学京师大厦见面,一边喝咖啡一边谈妥了善后的文字处理方案。在3月13日出版的当年第5期《科技导报》和当日的科学网博客上,编辑部同时发布“《科技导报》有关‘伊辛模型’问题的启事” ,以回答读者质疑来信的方式,承认对张志东研究员所研究成果的科学价值判断不全面,就“提出三维‘伊辛模型’精确解猜想”作为中国年度重大科学进展遴选不当予以说明、道歉,并表示将以此为戒,认真总结、反思,改进遴选办法,不断提高《科技导报》学术公信力。一直关注此事件进展的伍法岳教授等国内外学者对《科技导报》的处理结果予以了肯定。 实际上,自2004年始,《科技导报》编辑部每年都要开展年度中国重大科学、技术、工程进展遴选活动,并以专稿形式将遴选结果在次年第一期的《科技导报》上发布。伊辛模型(ISing Mode)是描述物质相变的一种模型,最初是1920年由德国物理学家威廉·楞次教授提出,目的是为了给铁磁体一个简化的物理图像 。不久,楞次在汉堡大学招收了一个名叫昂斯特·伊辛的博士生,并将这个模型交给伊辛作为博士论文研究课题。伊辛遂研究了这个模型在一维条件下的相变和有序行为,并且得出了“一维铁磁模型如果只考虑最近邻交互作用的话,是不可能有相变的”结论。这个模型由此以他的名字命名。虽然伊辛也将这一结论推广到三维情况,但是,其结论似乎错了。上世纪前50年,人们解出了一维和二维伊辛模型,而三维伊辛模型却始终是一个难以破解的科学之谜 。无怪乎张志东研究员的研究结果在《哲学杂志》发表后,2008年5月7日,中国科学院院报《科学时报》头版就发文“我国科学家提出三维‘伊辛模型’精确解猜想” ,对张的研究成果予以了高度评价。《科技导报》编辑部正是依据《哲学杂志》和《科学时报》上发表的这两篇文献,将张志东的研究成果遴选为年度中国重大科学进展。现在看来,尽管张志东的论文在发表时通过了同行评议,主流科学媒体也对他的成果予以了充分肯定的报道,但这种单纯依据学术期刊和科学媒体进行重大科学进展遴选的活动,风险还是很大的,必须十分小心、谨慎,更为广泛地征求同行专家学者的意见。 在我与伍法岳教授见面之前,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院士也给我发来了英文邮件,他指责我“将张志东毫无价值的工作列为重大科学进展是犯了一个极大的错误,不仅严重损害了《科技导报》的名誉,而且还给中国科协的名誉造成了重大的负面影响。”他说,“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事情,而不是什么小小的过失。”他要求我,“认真考虑如何坦率地、真诚地承认错误,采取措施防止进一步犯错。”同为在“伊辛模型”上作出国际一流研究成果的大科学家,比起杨振宁院士单纯的指责纠错和义正辞严,郝柏林院士对犯错的晚辈不仅仅是严格要求,更多地是彰显了长者的宽容、相助和关爱。对此,我对郝柏林院士充满了感激之情和崇敬之意。 2010年3月初,我再次给郝院士致函,约请他就理论物理研究现状及发展前景,或如何鼓励年轻科技人员创新等问题为《科技导报》“卷首语”栏目再次撰稿。他很快回信应允,告诉我此时让他来写理论物理方面的文章已不合适,因为他近13来一直在从事理论生命科学方面的研究工作。他还说,鼓励科技人员创新之类的文章容易写成空话,他可专门就理论生命科学问题谈谈自己的一些想法。回信的同时,他还把自己刚刚在新加坡八方文化创作室(World Scientific的下属出版机构)出版的《负戟吟啸录》一书送我,并在信中说他一直不明白,为什么我们国内的编辑们总要在别人的文章里做些改动,而八方文化创作室对他这本新书就没有做任何哪怕是一个字的改动。看来,老先生对我上次的文字修改仍然耿耿于怀。 半个月后,我冒昧去函催稿。郝院士显然不高兴,回复道:“我答应了的事情,一定会做。写文章有如生孩子,时候到了是非出来不可的。”我自知无礼,再也不敢过问稿件情况。5月中旬,郝柏林院士如约发来专稿“生物领域是数理和计算科学的广阔用武之地” ,指出这篇短文是他在复旦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做学术报告(colloquium)演讲的一个提纲,当然省去了图片、图表、引文等等。这次我接受了教训,只对文章做了三处很小的修改,就这样,其中的两处修改最终还是被他掰回去了。文章刊登在2010年第11期“卷首语”栏目。郝院士指出:“物理学早已经从单纯的实验研究发展成为鼎立于实验、理论和计算三大支柱上的成熟的科学。生命科学正在走向成熟的过程中,理论和计算注定要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他呼吁:“对于有志于自然科学基础研究的年轻人,这是时代的机遇。早生20年,没有可能从事这样的工作;晚生20年,重要的问题已经被别人发现和解决。一些有数理和计算机背景的青年学者,应当抓住时机,义无反顾地进入生命研究领域。”他强调,“时不我待,机不可失,有志者奋勇向前!”滚烫的文字,令人过目难忘。 其实,每个编辑都不想轻易改动别人的文章,尤其是知名大科学家的文章。这里不仅仅有文责自负、尊重作者写作风格的原因,改动别人的文章其实也是存在风险的,编辑常常会有很重的心理负担,尤其是在改动著名专家学者的文章时。但是,新闻出版总署每年都要对图书杂志进行抽检,如文字规范、格式(包括错别字、病句、阿拉伯数字的使用等)等不符合要求且超过允许的范围,就要被视为不合格品,严重的还要进行停业整改。编辑常常是不得已而为之。修改后的文章往往会损害作者的语言个性和文字风格。当然,也不是所有知名专家学者的文字功力都很好,此时,编辑就应该责无旁贷地发挥好文字把关作用。对这个问题,我想只要编辑和作者充分沟通、相互理解,就一定能够很好解决。郝柏林院士给我们树立了一个很好的榜样。 处理完这篇约稿,我就调离了科技导报社,之后再也没有和郝院士联系。2016年9月,我打开很久没查阅的工作邮箱,发现两个月前的7月21日郝柏林院士曾给我和袁亚湘院士发了一个邮件,向《科技导报》推荐一篇关于超级计算机的英文综述文章,作者为美国纽约州立石溪大学应用数学及计算科学专家邓越凡教授。袁亚湘院士是著名数学家,也是《科技导报》常务编委,我们是湖南老乡,他一直对我的工作予以支持、鼓励。热心的袁亚湘及时回信,告诉郝院士我已调离科技导报社,并将稿件转给了编辑部处理。当年第21期的《科技导报》发表了这篇综述文章“E级计算之远景” ,很多报刊都予以转载。这件事情我没有帮上郝院士一点忙,也没有为此专门回函向他致谢,留下了永久的遗憾和愧疚。 和郝柏林院士打了十几年的文字交道,我们却始终没有见过面,这不能不说也是我的另一大遗憾。不过,人这一辈子面对面打过交道的人不知道有多少,这其中又有多少人能让你记住?又有多少人值得让你记住?郝柏林院士无疑是一位让我永远记住、永远怀念的人。和这样的学者打交道,无疑能让你受益终身。 谨以此文深切悼念郝柏林院士。 参考文献(References) 郝柏林. 老老实实做研究 . 科技导报,2006,24(1):3. 苏青,代丽,岳臣. 2008年中国重大科学、技术和工程进展 . 科技导 报,2009,27(1):19-29. Zhang Zhidong. Conjectures on the exact solution of three-dimensional (3D) simple orthorhombic Ising lattices . Philosophical Magazine,2007,87(34):5309 – 5419. 《科技导报》编辑部. 《科技导报》有关“伊辛模型”问题的启事 . 科技导报,2009,27(5):. 刘俊明. 自旋世界(2)——青春初露 . (2007-04-29).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915do=blogid=1719. 郝柏林. 伊辛(Ising)模型背后的故事 . (2007-05-04).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248-1843.html. 刘言,毕伟. 我国科学家提出三维“伊辛模型”精确解猜想 .科学时报, . 郝柏林. 生物领域是数理和计算科学的广阔用武之地 . 科技导报,2010,28(1):3. 邓越凡,张黎浩. E级计算之远景 . 科技导报,2010,34(21):85-94. 注:更多内容请关注本人微信公众号。
个人分类: 学者风采|1226 次阅读|1 个评论
我所怀念的芝加哥大学
热度 1 Aduli 2018-3-1 22:39
我所怀念的芝加哥大学 刚到芝加哥的时候,有一段时间我一直心存这样一个疑虑:芝加哥大学这个鬼地方,怎么能留得住人?说他是鬼地方,去过的人应该都有体会:这是一个一到傍晚保安人员就开始站大街(方圆几里大部分的路口!!!),并彻夜值守的地方,怎么会让人产生眷恋! 但这里确是长期大师云集!不可否认,即使只待了短短两年,我也已对其产生不舍。在其古朴的哥特式建筑与充满想象力的新式建筑之外,我能感受到开放、包容、自由以及对知识渴求。校训言知识成全人生,而校徽则指欲火重生、凤凰涅槃。 不讲这些虚的,如果你让我不假思索的说出我最怀念芝加哥大学具体的哪一点,我会毫不犹豫的说是我可以五分钟到达任何我想去听的讲座现场,聆听交流!这些讲座选题一般都比较前沿,汇集领域专家,时间安排的也比较好,中午吃饭了可以去听听,下午乏了也可以去听听。 因为芝加哥大学不大,主要就是几个紧邻的建筑群,所以我原来待的实验室跟其它相关专业院系离得都不是太远,因此我所能接触的讲座内容也是五花八门,有本院系的生态与演化的讲座,有基因组医学方面的讲座,有生化功能方面讲座,也有微生物方面的讲座,有时候没事了也去听听政策与中国研究,最令人茅塞顿开的是那些交叉学科方面的讲座,你可以看到网络动力学用来描述信号通路,简单数学描述出细胞行为如何影响细菌群体行为,等等。 通过这些聆听与交流,我逐渐完善自己的研究思路。如果我之前的很多学科交叉的想法还只是骨架,那芝加哥大学期间我给骨架增添了许多实实在在的血肉,也非常希望这些想法以后能活灵活现起来。 我原来待的实验室外面就是一个小池塘,幽静的生态环境自得其乐。这可能也是芝加哥大学人的一种真实写照,你可以远离喧嚣,精心钻研,你也可以转身,即风云际会!可以说她给你提供了所有,你只要有对知识的渴求,剩下的就是享受。 我想在这种环境下,即使你心存杂念,慢慢的也会被感染。我一直觉得,知识的积累,科学的发现更多时候真的不是光靠几个天才的灵光显现,而是周围好的氛围的感染,交流与碰撞的激发,无形的推手推着大家快速前行。 这又使我想起了在美国我被经常问起的问题,中国跟美国做科研的差别在哪里?我想人跟物可能没有多大差别了,差的就是这种好的氛围,欢畅的交流,思想的碰撞。如果能形成这样好的氛围,士兵也可以成将军,小船也可以成巨无霸。
个人分类: 科研|4909 次阅读|1 个评论
米国之春
热度 1 Panz 2018-1-30 17:23
米国之春 红透桃腮,新出嫩柳, 潸潸暮雨迟来, 最叫伤神。 一番芳华过后, 零落又纷纷。 辗转多少绿树, 路上几行故人。 久违经年,荒疏旧梦, 相对 忽然无言语, 不觉泪沾襟。
个人分类: 怀旧|36002 次阅读|1 个评论
怀念李小文院士
热度 3 jiangming800403 2018-1-8 19:06
小文院士逝世三周年的忌日快到了。 李小文先生是科学网的最大公约数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赵建民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95119-867066.html
个人分类: 读史方舆|3561 次阅读|5 个评论
CT-6和CT-6B装置始末15
dujunfu 2017-12-7 09:48
CT-6和CT-6B装置始末15 我从 1972 年参加 CT-6 的工作, 1984 年开始负责实验工作, 2000 年该装置关闭,大约 30 年吧,主要精力都花在这个装置上。就当时的客观条件来说,我们的工作是有成绩的,所有成员的努力和贡献没有白费。就这种研究工作的性质而言,所取得的成果都源于集体的努力。十几个人,甚至二十几个人,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确实很不容易。在这方面,有以前的老组长陈春先和其他组长留下的很多好传统,我们一直保持下来。 原来我们的支部书记说,当个领导是十分不容易的。我感到也不十分困难,就我负责这个课题组的经验来说,主要有这样几点。第一是你必须想办法弄到科研经费。我的那个时代,这一点不很困难,但花费很大精力。当时申请经费的门道已经很多,除去基金委以外,院里也有一些项目如院长基金等。只要你知识面较广,脑子灵活一些,不难找到一些经费来路,虽然每一项都不很多。为什么要充分的研究经费呢?因为这不但支持了研究工作还和组内每人收入有关。当时规定不管哪里来的钱,组里均有一定提成。不管这种规定是否合理,在当时研究人员收入还很低下的时候,确是一种重要补充。 第二,利益分配要合理。所说的提成,在我们组内是平均分配的。我们指定一个人管小金库和分配提成和其他收入。这个负责人造了一个表,每人领钱时签字,做到完全透明。当然研究生没家庭负担,比工作人员要分得少一些,但也有份。 至于发表文章署名,考虑到主要贡献人基础上轮流排名。 组内人员业务水平不一,有的努力,有的不努力,我全都不强求。我是这样理解的,不管努力不努力,都是他自己选择的一种生活方式,无优劣之分,都应该尊重。 第三,在需要冲锋陷阵的时候必须走在前面。 1986 年处理三氯联苯电容器,正值暑天,在充满难闻气体的环境中挑选漏油电容器,把一百多斤的电容器从架子上抽出来,是件既危险又费力的活计。当时我只选了两位身体较强健的组员和我一起工作。 1998 年,实验大厅的天车坏了,而且停在中间,无法从边上的阳台上去修理,只能从顶棚上爬过去。我们从外边请了个电工来。他仰头看了看高达二层楼的天车,说我已经三十几岁了,家里有老婆孩子,不能冒这个险。因这事太耽搁工作,无奈,我到所里电工班借了两付安全带,和一位研究生一起爬了上去换了继电器,修好了天车。 这年我 58 岁。几乎所有组员也都差不多大,所以我只能找一位研究生。在一般情况下,我从不找研究生从事劳动性的工作。我们实验大厅的家什都很笨重,搬运、起重是家常便饭。我是这样理解的:职工拿的是工资,就是叫你干活的,不要说你是什么研究员工程师,该干就得干。而学生拿的是助学金,是来这里学习的,不是劳动力。所以我极端鄙视那些叫自己的学生干家务事的导师。当然义务献血经常是学生们的事。我只去过一次。 我说的是上一世纪的经验,估计不能用于今日,但在当时确实做到组内比较团结,没发生什么大的争执。 下面再说问题的另一方面,就是我们虽然做出一些成绩,但是我们应该做得更好。在托卡马克研究主流方面,我们的贡献甚微。其原因,除去我本人的学识、经验、付出不够以外,也有许多外在原因。其中主要的是我们没有把精力完全集中在托卡马克上,还兼营了很多别的方面的课题。其中先后有声致发光、尘埃等离子体、激光等离子体、非线性物理现象等。 1987 年我还作为总体设计参与了我国第一台落管的建造。为什么我们要这样遍地开花呢?原因是,当时每一课题能拿到的钱都很少,所以你手里必须攥着一大把课题才能存活。再者,课题多,东方不亮西方亮,出文章的路数也多。我们两篇 Phys.Rev.Lett. 文章都不是托卡马克的(分别是非线性现象和声致发光)。而文章也是生存的要素。所以归根结底,是科研经费制度和学术价值判断体系的缺陷使得人们难于长期专心致志从事某一研究。 更严重的是 1984 年科研体制改革带来的冲击。当时要求研究人员自己赚钱,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后来的结果证明这是虚妄的,所里除去磁性材料和锂电池以外,没有成功者,反而浪费了不少精力和钱财。我们也没能抗住这股潮流,按照我们长于充放电系统的特长,给三环公司研制充磁机,在这上面花费不少精力,也没产生显著效果,和他们的合作也不甚成功。 当然这是外在因素,我们没有坚守自己应有的意志和立场是主要原因。但宏观看来,是我国的科研体制尚不成熟所致。 我已退休多年,在回顾 CT-6 和 CT-6B 装置这段历史的时候,我非常怀念这一装置的创始者陈春先。没有他的眼光、胆识和机敏就没有这一装置。我们后来所做的不过是他的事业的继续而已。他也是我最知心的朋友。就个人关系而言,我在这一装置上的努力也是在为他争气。 我也非常怀念已经走了的同事。他们是李赞良、任孟眉、韩共和、高凡、刘春成、耿秀敏。我们曾如兄弟姊妹一样相处,度过了非常愉快的时光。这件事本身也许就是我们生活的目的。 一些同事2013 年 9 月摄于科技馆前,背景是 CT-6 装置主体。左起:粟达人、耿秀敏、王龙、刘轶群、王文书、张厚先、杨宣宗
个人分类: 科技漫谈|3046 次阅读|0 个评论
田野寄思——你从来都没有走
anran1969 2017-9-15 08:00
整整十个月了,兄长英年早逝,成为我心头巨大的磐石,移不开,搬不动。为逃避,为解脱,我强迫自己忙碌,强迫自己外出,然而,无论在哪里,心中的结始终无法解开,心境无法改变。直到又回到老家。 农历四月的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我 来到了这篇田野,一个人静静地坐在兄长坟前,与兄长对话,也与自己的灵魂对话。 你从来都没有走,只是累了、困了、烦了。你来到了一片更广阔的田野,一望无际绿油油的麦田,黄灿灿的油菜花,成片成片翠绿的槐树。这片田野非常安静,但并不缺乏生机。蝴蝶在花丛中飞舞,蜜蜂嗡嗡鸣叫,鸟雀欢快地歌唱,羽毛华丽的长尾巴野鸡在树丛中飞翔,它们是你的伙伴,它们是你的朋友。这里没有纷争,没有纷扰,没有劳累。春风拂面,泥土的芬芳,馥郁的花香。 你从来都没有走,你只是来到了这条小路的尽头。你完成了你一生的使命,你侍奉老人,你养育子孙,你行医济世,为病人解除痛苦。一个人终归是有使命的,一个人终归是要完成自己任务的。你为他人、为家人做了你应该做的一切,你是成功的、让人怀想的人。再一次放眼这片田野,环顾这片片田野,随着清新的微风长长地深呼吸,抚着压抑的胸口面向太阳。 你走了,一个完成了自身使命的人,了无遗憾地走了。只是我们认为你生前应该更快乐。其实,你一生有目标,自己奋斗,你达成了自己的目标并超越了目标,你肯定是快乐的。我们凭什么认为你不快乐?自然之身躯,一定是要走的。你长眠在这样一片田野上,幸福、安宁、安心。人生就是这样,没有完全规划好的道路,没有设计好的生命长度。人生的意义,人生的价值,人生的追求,都是人自己设定的。你的一生,于我们全家是无法忘怀无法舍弃的存在。 你走了,回到了自然,回到了世界,回到了这片黄土之中。你看,这世界是多么广阔,无边无际! 我们也都在,都在这片田野上,都在这无边无际的宇宙中。我会永远记得,在春光明媚的四月,我两度来到你的墓地,跟你说了很多话。你所在的这一块地方多么美好! 一个完成了自身使命的人,满意地离开,是最圆满的归宿。此刻,所有的悲伤 ,所有的哭泣,都是多余! 你在这样美好的天地,陪伴你的是蓝天厚土,是自然万物生灵。我庆幸我又一次来到这片田野,我感到胸口的巨石在慢慢移开,我看到你一切都好,生前、身后,都好,你回归了,我们为什么要哭?我庆幸我和你说了很多话,我庆幸我在这片安静的田野上,想清楚了很多事情。 我要离开这片田野,因为我的使命还没有完成。但我不再哭泣,不再软弱,我会在快乐中完成自身使命。
个人分类: 平凡人生|3092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怀念我们曾经的北京城!
热度 1 Fangjinqin 2017-9-9 09:18
https://mp.weixin.qq.com/s/fNTDxdLjKZGfmBe5toabnw 怀念我们曾经的北京城!这条微信值得所有北京人收藏! 2017-08-23 触摸大北京 触摸大北京 触摸大北京 微信号 chumobeijing 功能介绍 触摸大北京,触摸你我的北京!触摸大北京是为数不多的由北京土著做的 咱北京人自己的平台,北京人说北京事儿,跟着哏儿哥,玩转北京城! 对真正的老北京人来说 现在的北京,只能叫做首都 真正的北京 只存在于那个年代 1.北京,王府井,东方新天地的前身--东风市场 2.“儿子,中午吃炸酱面,拿着碗儿去副食店打点黄酱” 3.老北京的“提笼架鸟”,要从娃娃抓起 4.空旷的北京站,现在能想到这景色太难了! 5.面的 小公共 大公共 桑塔纳 夏利 三蹦子 6. 什么是真正的发小?就是胡同里光着屁股长起来的我们! 7.拿着鸟笼坐地铁,也就没安检的那个年代能实现了 8.冬天家里烧的煤放在窗前,用的时候火钳子一夹 9.王府井小学,避开桌上的所有“地雷”,看我的大力金刚转儿 10.洗衣服的时候,从来不会感到无聊,因为街坊们可以聊家常 11.北京没有雾霾,皇城根下,是我们悠然自得的乐园 12.老炮里,六爷给点烟的二爷,现实生活中应该是这样的 13.一辆路过北京最美一条街--文津街的电车 14.高大的院落,狭窄的胡同,是牛街古朴风情的写照。 15.胡同里的缝纫店,老师傅的手艺没得说 16.天安门广场,骑着飞鸽自行车来乘凉,没人揽着 17.胡同里理发的都是熟脸,绝不会把你弄成洗剪吹 18.挎子车,能骑的起它的都是新潮青年 19.院儿门口的信报箱,经常和小伙伴儿们去那里偷信 20.大北照相馆简单的照个结婚照,咱北京大妞的婚纱梦就算是完成了 21.路边电话亭,还记得马季先生的《啰嗦》吗? 22.玩这种滑梯,裤子经常被磨得露裆 23.院儿里择菜的老人,我姥姥还在世的时候也这么干 24.北京动物园,猴山,熊猫馆,每次都必去 25.北京孩子有一种奢华,叫做北冰洋汽水 26.五分钱一根的奶油冰棍,吃起来就跟现在的哈根达斯一样兴奋 27.做生意的都是童叟无欺,即使修鞋忘记带钱了,也让您走,下次补上就好 28.一天之际在于晨,穿上深蓝色裤边带有白线的运动衣,跑起来 29.带上红领巾,加入少先队,心里说不出的自豪与骄傲 30.北京早高峰的正确打开方式 31.天坛的祈年殿,那个时候随便进 32.即使是凭票供应, 即使是黑白电视机,购买的人也是络绎不绝 33.学雷锋,做好事,所以学校带领我们来打扫公园 34.胡同带着红袖章的大妈看着报纸。每天放学胡同里的一景,看见她们,不自觉地叫奶奶 35.这才是真正的北京地铁2号线,看着就痛快 36.“两块钱到颐和园,有大坐;哥们儿,走吗?“ 37.北京道路真宽广啊,毛驴车都可以和红色大公共肩并肩 38.他们不是在摄影,而是拿着“拉洋片观景器”看洋片 39.前门楼子前卖冰糖葫芦,请给我来串山里红的 40.83年北京某小区搬家,三开大衣柜,三人大沙发,搬不动直接窗户递 41.这才是真正的提笼架鸟,话说那二八自行车是飞鸽的吗? 42.前门某胡同,后面那缕青烟不是雾霾,而是早点摊炸油条起的青烟 43.真正的前门情思大碗茶 44.87年咱北京开业的第一家肯德基 45.家门口悬挂着鸟笼子,就知道这家有位六爷 46.岗亭指挥的交警叔叔,这么热的天即使有伞遮着也全身都是汗 47.泛舟昆明湖,湖光山色,美不胜收! 48.70年代末80年代初,结婚青年在办理结婚证时,同时领取一件家具购买票证,凭票可以买到一件家具。 49.每年冬天一到,卖白菜的就这样一车一车的来胡同里卖 50.每天下午三点半开始--“晚报晚报,北京晚报” 51.1980年11月 中国女排第一次赢得世界杯时,人们自发的到天安门广场,欢呼庆祝 52.1980北海公园,羊剪绒帽子、拉毛围巾、军大衣、进口蛤蟆镜一度是北京时尚青年的最爱。 53.我曾经问个不休 你何时跟我走 54.北京板爷 55.以前的院子,有鸽哨,有树荫儿,平地儿能练一趟单刀 56.论北京孩子的广场舞是如何炼成的 57.两个御用座驾 58.北京姑娘利用午饭时间补妆 59.没有雾霾的天安门广场 60.80年代首都国际机场一号航站楼 那个时候的北京 生活在这里的人,惬意,舒服,热情 整个城市的味道,安静,祥和,干净 随着时间的远去,都已经烟消云散 高楼、雾霾、来自五湖四海的人们 北京也渐渐远去 真正的北京 只停留那个再也回不去的年代 来源疯狂紫禁城(ID:fengkuangzijincheng)
个人分类: 图片欣赏|1703 次阅读|0 个评论
牵念一生│怀念姥姥
热度 1 ywgengosiancn 2017-9-6 09:40
牵念一生 │ 怀念姥姥 那天午后,天气爽朗,漫天少云,风飕飕吹拂着脸庞,带着心爱的愿纸与愿瓶,我来到铁桥边。黄河水在脚下汹涌着,波滚着砂石向远方流去,俯身望去,因注目一方久站,眩目感随之涌上心头。闭上双眼,扶着栏杆,听着涛涛水声,感受着漫天苍生之渺小,慨叹着天地万物之伟大。望黄河水能带走一切悲伤与痛苦,满载着一切美好和祝福,流向不知远方的远方。 拧开瓶盖,展开黄色的愿纸,写着“我想你,我念你,我无法没有你,愿天堂没有孤独,我与你同在 —爱你的外孙”。将愿纸卷成书卷样,用红线一匝一匝缠着一切的念,放入愿瓶里,再拧紧,拧紧后再拧,一圈圈地拧,生怕任何一条微小的缝隙会破坏它的旅程,生怕从此放手一掷就什么也留不住了。拧得手发麻发红,拧得手落皮生痕,拧罢后,轻轻拿到眼前,静静地忍不住多看几眼,心里默想,别了,我爱的,爱我的。抬起手臂,用力一掷,愿瓶带着愿纸流向上空,冲破阳光与空气的阻扰,继续向高远处滑翔,落到了看得见的水面上,随之跟着黄河水一起翻滚、旋转、跳跃,从此伴着黄河水一起生芽、流浪、成长,飘向遥远的未来。 现在数数,姥姥离开我已经有 1680 个日日夜夜,我离开姥姥也有四年半的时光了。对于姥姥的离开,我一直不信,心里也一直不承认,总觉得她还在我身边,等着我假期回去看望她,只是我很久没见过姥姥了。时间长起来就可怕,像是魔鬼,明明那时随时可以见到她,刹那就不能再相见了;明明感觉很近,确实如此之远;明明以往回家都走的老路,现在却很少走往了。时间,让这成为史上最遥远的距离,只有回忆才能跨越苦海,只有思念才能驶过路途,只有不舍才能归向彼岸。时间,真是魔鬼,让我成长,亦让我饱受纠结之苦。 姥姥,在我的生命中,一直以来都是对我非常重要的人。自我出生后不久,姥爷就因患病去世了。二十年来,一直是姥姥一个人过,过的非常辛苦。从小我就喜欢在假期,无论寒假,还是暑假,都去姥姥家住,一直到上大学都是这样。小的时候不明事,在姥姥家就是各种玩,后来渐渐长大,越来越觉着姥姥过得不易,到现在,更加明白姥姥的苦与累。 2013 年初,姥姥在我回家后十天就离开了。其实,那时在学校就知道姥姥身体大不如前,可是没想过会是这么快。姥姥在得病前,身子一直非常好,有的男人干不了的活,姥姥也可以做,七十多岁了,头上也没见有白发。那时,屋子前院种着各种菜,经常可以看到姥姥挑水浇菜、施肥劈柴、织布纺线、纳鞋制衣,样样都会,样样精通,人人夸赞,人人羡慕,可最后可恶的恶魔还是缠上了姥姥。我从学校回来,一进门便立即去看望姥姥,就想赶紧见见姥姥。我妈带我走到房间里,然后出去了,留我跟姥姥两个人。当我看到姥姥那面后,我害怕了,不敢多看几眼,我怕我受不了。姥姥已经被病痛折磨得骨瘦嶙峋,说话也十分困难,几乎没力气站起来,只能平躺在床上,那刻我知道我的眼泪已经不听话了,我赶紧转头背对着姥姥,停留片刻,强忍着泪水面向姥姥,我不想让姥姥看我伤心的样子。记得,姥姥忍着疼痛,准备抬头,我赶紧将耳朵凑到姥姥嘴边,虽然听不大清楚,我大概还是听明白了。姥姥说,前几天有个奶奶,拿着鸡蛋,看过她。这是姥姥对我说的最后一句话,最后一句。看到姥姥眼角有眼眵和泪花,我用纸巾轻柔地帮她拭去。我对姥姥说:“姥姥,没事儿的,都会好的。”每个字都带着哽咽声,每个字说出来都很艰难。 回到家,静静地倚着沙发,闭着眼睛,那滚烫的泪水不受控的沿着脸颊一直流呀流呀,感觉要将一辈子的泪水都流尽流枯。我不敢和我妈谈论什么,我害怕关于姥姥的每个字眼,每个消息和每个过去。有时,大晚上睡不着,走到门外,寒风如刀片割着肌肤,一个人站在路灯旁,失声痛哭。我尽力控制我自己,不敢也不想让人听到半点动静。现在,依然清晰的记得,昏黄的光影中,有一个独身人影,难受地肩头不停的抖动 …… 此后的每一天,我都会骑着车,穿着厚厚蓝色的羽绒服,戴着耳机单曲播放着《偶阵雨》,冒着凛冽的寒风去姥姥家,去陪陪她,让她觉得她的身边有我,有爱她的外孙。就这样日复一日,我单调的重复着生活,走过一遍又一遍一样的轨迹,日子如细水,一天天慢慢地流去。突然,那天夜里,我的手机铃声响了,我知道还是来了,来了。随即赶去,看到她安详的脸庞,静静的身子被团团围住,我安静地好好的看了姥姥最后一眼。听我妈讲,姥姥走的很平静,也很安然。姥姥走了,永远走了。 过后听我姨说,姥姥硬是把生命往后拖了十天,为了能等我回来,为了能再看我一眼。我说我很幸福,姥姥等到了,我也等到了。我说我也很知足,能陪着姥姥一起度过她生命中最后的时日。姥姥离开的那年,我基本天天做梦,全是姥姥的梦,全是姥姥还在的好梦。我感觉,我离姥姥很近,姥姥离我也不远。我从不觉得姥姥已远去,只是除了梦里我们再也没有机会见面了。时至今日,有时还是会做梦,也都是好梦,可梦一旦醒来,感到一切都是破碎的,再也无法重来。对于姥姥的离去,我悲痛欲绝。可是,对于离开我们,姥姥更是不忍。我现在,特别希望我能陪在姥姥身边,哪怕能让我多看一眼也好,可那真的已不可能。我在想,即使折我光阴,我也情愿换回姥姥的存在。但,那只是一个梦,一个永远不可能的梦,一个已支离破碎的梦,一个被水浇灭的梦。 大家都在说,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可我一直都在念念不忘,可是我的念想只会远去,毫无回响!念念和回响如隔岸山崖上的松柏,站在一方的你,只能痴痴地望着那边。 姥姥走了不到一个月,我写下一首心中的诗以诉离殇,也是为了更好更准确记录陪伴姥姥最后日子时的心境,以下将其摘录如下: 千年梦殇,谁翘首以盼 繁花碎尽, 夜暗寂影乘风飘逝, 痴醉在亦真亦幻的愁绪里, 寻觅冬歌中的一丝忧韵。 追忆往事终不归, 肝肠寸断早空然。 多情自古恨别离, 寂风零铃泪梦中。 残烛枯灯锁寒影, 繁华落尽心生冷。 几重梦影, 又是一道离惜的残殇, 倾覆了彼时绝美的时光; 几厢往事, 徒叹夜色中那遍地铺就的红妆, 记忆的心扉稀释着美丽的忧伤, 在风中嘶声悲泣最哀婉的离殇。 在萧寂的冬日里, 演绎着如梦的空灵; 在冷清的庭院中, 沉淀着曾经的过往; 在剪烛的西窗前, 醉笑着不诉的凄伤; 在暖手的冷炕边, 沉静着销残的目光。 几经忧伤几情哀, 人世沧桑迷雾霭。 深院幽兰人狂癫, 万世红尘葬何边? 此情可待成追忆, 冷灯苦雨醉不离。 梦回人间四月天, 谁把笛声春日赞? -2013.2.21 癸巳蛇年正月十二 在姥姥走后半年时,为了怀念姥姥,仿照余光中先生的《乡愁》,写下了心中永远的诗,写下了心里永久的思念。 幸 福 小时候 幸福是一炕满满的糖果 我在土炕的这头 姥姥在案板的那头 长大后 幸福是一碗香香的面条 我在饭桌的这头 姥姥在厨房的那头 后来呀 幸福是一句暖暖的关心 我在暖心的这头 姥姥在唠叨的那头 而现在 幸福是一梦久久的怀念 我在梦中的这头 姥姥在天堂的那头 —作于2013.8.11 今年初,又将其译成英文版《 Happiness 》。 Happiness As a boy, Happiness seemed an adobe kang full ofcandy. Here am I, Grandma stood on one side of thechopping board. When grow up, Happiness became a bowlof noodles full of memories. Here am I, Grandma situated in theinterior of the kitchen. Later on, Happiness turned to bea concern full of love. Here am I, Grandma belonged to theperson of chatter. And to-day, Happiness looms largeto be a dream full of miss. Here am I, Grandma lies on the otherside of the heaven. ---Translation on March7, 2017 姥姥,我知道你一直都在。 姥姥,你还好吗? —作于2017.9.5
个人分类: 作品集|2960 次阅读|1 个评论
强国论坛的“数学”退休
热度 14 controlhopeless 2017-4-25 00:26
俺在澳洲的那个四年(2000-2004)是怎样的四年呢,每天透过窗户,看堪培拉机场的飞机不停地平平安安地起飞和降落,那真是个奇迹;然后围着袋鼠,操场跑几圈。那时苦读概率,为了使一个事情有始有终,知道纵使如何努力,前面也几乎没有光辉的未来。那段日子,自我流放,经常去看“强国论坛”深入讨论区“ 数学 ”的文章,看他的理工科思维,看左派和右派互斗。自从回到中国,从天堂到人间,几乎就不在看强国论坛了,但偶尔还是要看数学的文章,并且俺还为数学写了博文: 数学:一个网络时代的思想启蒙者 1955年出生的 数学 ,现在 深圳大学退休 ,据其文说,现在 到了西安 。 可叹,曾经沧海的数学,在“铁马冰河”的网络世界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一位永远的“讲师”,这是一个怎样的万马齐喑的世界呀。 
个人分类: 历史在说|9109 次阅读|25 个评论
怀念,在四月的风里
热度 5 anran1969 2017-4-4 09:32
梦中哭醒,在这个清明节的清晨,身在异乡,怀念悠长,难抑悲伤!距离不是阻隔,只是,我真的无法面对旧冢、新坟,无法接受一个个至亲永远离开,无法忘却那一片田野、那一方院落、那一段成长、那一番刻在生命里的记忆。时间给了我们一切,又慢慢拿走一切,有时让人欣喜,有时却让人无比伤悲,有时心旷神怡,有时潸然泪下…… 清明节,人,不能去坟头祭奠你们,心,却穿越千里追思你们,清明节的早晨,翻开怀念兄长的文字,泪流满面,五个多月了,几乎都在伤心忧郁中度过。现在,我独自坐在桌前,不说一句话,内心却翻滚着海啸般的情感,几十年的岁月,岁月中的记忆,记忆中的经历,是我们家永远的丰碑;我深深地怀念你们,你们都是我永远的唯一,我唯一的父亲、母亲和兄长!父亲走的太早,年幼的心灵对“失去”理解的并不深刻,对父亲的记忆只有不连贯的生活片段。母亲四年前去世,算是高寿,人到中年颇有承受的我,当时无法释然,时间让我接受。然而,兄长英年早逝却成为我心中永远的痛!几个月来,心,放佛冬眠在与世隔绝的季节,只记得冬日空旷寂寥的原野上,阳光惨淡而冷清,辛勤、节俭、自律、谨慎一生的哥哥,永远地躺在了湿润、干净、深厚、绵软的黄土里,泪眼婆娑,一步三回头地望着哥哥的坟冢,心被掏空了。 如果,你没有近距离深切感受过生离死别,没有一次次亲眼送走自己的至亲,没有被撕心裂肺的痛惜和遗憾浸泡过,那么,你对生命、对人生、对亲情、对珍惜、对理性、对豁达等等含义和状态,就没有深刻的理解和感悟。 去年今日,我们在共同追忆母亲,今年今日,我却在泪水中同时怀念你和母亲。翻看兄长微信, 去 年清明节还有一条在家庭群的留言“今天是清明节,“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世世代代永传承,不忘祖宗不忘根!” 如今的家庭微信群里,永远不会有哥哥的发言了。心,又一次疼痛而难过!我告诉自己,尽快抛开这些文字,赶紧走出屋子,来到现实世界,来到阳光下。然而,我做不到。就让我再写几段文字,就让我再一次回到我们全家的过去,就让我的回忆再一次和你们在一起,好吗? 我的家在希望的田野上 记得母亲去世三周年之际, 2015 年 4 月 10 日,我带着无比复杂而沉重的心情,踏上返回的旅程,随着车窗外缓缓后移的风景,脑海中不断出现回家后种种情形。那些人、那些事,无非 12 个字 : “柴米油盐,生老病死,爱恨情仇”——城市与农村、有文化与没文化,似乎没有太大差别。深深感到 : 有些人生活得不幸福,并非因物质不够富足,而是缺乏某些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素质 : 尊重、理解、自主、平等……而某些守旧、狭隘的想法却被顽固地坚持 : 该模糊的不模糊,不该凑合的日复一日地凑合。听了太多的委屈、抱怨和倾诉,都必须照单全收,因为他们是亲人。以前回家的时候很是开心愉快,因为父母为我们背负了所有的麻烦,如今,我们自己却必须是大树。 随着一片片绿油油的麦田在车窗外闪过,家,越来越近,心,却越来越空。以往回家的时候,充满期待,因为路的那端有一份殷殷的牵挂。五年前回家时,母亲身体还很好,每次拐过村口的弯路,总会远远望见母亲站在家门口的椿树下面,瘦弱单薄的身影却总是我内心最温暖的依靠。穿过麦田的时候,总会想起母亲劳作的身影,春夏秋冬。在我很小的时候,母亲总是很早就去生产队(农业社)上工,很晚才回来,记得有时候会把脸贴在路面上听母亲回家的脚步声。那时候,家里很穷,为了补贴家用,父母做过花圈、做过笤帚、打过铁器。当我终于可以长到挣工分的年龄时,分田到户了。农村改革之初的日子并不是很好过,家里地多、人手少,机械化条件差,加之父亲去世,母亲几乎承担了农村妇女最重的田间地头农活,还有我们的吃穿缝补,就这样,也还无法负担我的上学费用。日子在一天天的艰难煎熬中度过,母亲却从来没有怨言,只有轻轻的时而沉重的叹气和父亲祭日时无助的哭泣。后来,随着哥哥的诊所开办,我的大学毕业,家里的日子宽松了,但母亲的依然在田地上劳作。待我有了自己的家,也常去看望母亲,但总是来去匆匆,没有很好地陪母亲住上一段日子,更没有常常为母亲做饭,这便是我无比追悔和愧疚的事情!四年前,母亲因脑溢血导致半身不遂,后来虽然能够行走,思维却大不如前,但母亲对我们和孙子孙女、曾孙们的牵挂却成了唯一能够明白和记住的事情。母亲去世三周年了,每当遇到困难,就会想起任劳任怨一生的母亲,每当自己觉得受了委屈,就会想起母亲的坚韧和无私。母亲不识字,可是母亲教会了我生活到底是什么,应该怎样尽好一生的责任。深深怀念我的母亲! 母亲去世当年,哥哥在母亲墓前栽了棵小柏树,但没有成活,去年又栽一棵,并在周围拢上树枝,十月初一,专门回家打着雨伞为母亲上坟,叮嘱嫂子一定看好母亲坟前那棵刚刚成活的小柏树。“长兄如父”, 1984 年,父亲 48 岁病逝时,你才 22 岁。我们兄妹孤苦无依,生活贫寒,你不得不成为家里的顶梁柱。你想走一条有别于父辈的路,你自学中医,开起诊所,创业的日子异常艰辛。你潜心钻研医术,诊疗疾病细致认真,不断在实践中积累药方,独创疗效独特的方子。你勤俭朴素、不事张扬,有时对孩子们要求严格得有点不近人情,你的愿望只有一个,就是让家里的日子好起来,让母亲高兴。 2015 年 4 月 17 日,母亲去世三周年祭日前一夜,按照老家习俗,子女需要彻夜守候。跳动的烛光后面,是母亲慈祥的容颜,那是母亲 66 岁时拍的,黑白照上的母亲稍微胖点,安心、平和的表情被永远定格。那一夜,一种无比复杂的感慨深深攫住了我的心。没有亲人守候的家不再有家的味道了,没有了母亲的院落,萧瑟了不少,小花园围墙的一角已经坍塌,屋子里寒气袭人。我们兄妹四人分头洒扫清理,终于干净整洁一些。然而,物是人非,再也没有母亲熟悉的脚步、贴心的询问。睹物思人,唏嘘不已,木槿花、合欢树、枣树都是母亲所栽。如今,站在盛开的木槿花前,却再也听不见母亲赞花的话语……这个生我养我的家,历经了怎样的沧桑?眼前的废弃的窑洞,是我上大学之前一直居住的院落,那时候很穷,农活很多,包括粮食在内的很多重物,必须通过一道长长的坡上下运送,均靠人力,母亲跟我们一起干活,从不埋怨。后来家里情况好了,修起了现在的房子,母亲却还是常来窑洞这边看看?那一夜,空荡荡的屋子里,感觉很冷,可我宁愿让这种冷清包围,清醒地回到过去,任凭对母亲的愧疚撕扯着我的心。门口的小路依旧潮湿,路旁的麦田依然碧绿,路口的大椿树似乎又增加了年轮。果园里的杏花落英纷纷,却再也无人打理,成为租住人家羊群的乐园。屋后的打麦场已经杂草丛生,我却仿佛看到昔日干净光亮的打麦场上母亲拿着簸箕的身影……越是熟悉,越是回忆,记忆悠悠,永难忘怀!最后一夜的守候,掏空了快乐,留驻永远的过去。就让这一切成为记忆中的永恒。母亲,安息!以后回乡的日子恐怕再难进入老院子了,但这里却是我的根、我的魂。 兄长,请你也安息吧!我知道,对家人的责任是你永远的关注。 2016 年春节,我建了一个家庭群,兄长很高兴,他说:“新年新气象!四和院群喜洋洋!十几位孩子有希望!几位大人有盼望:有的一鸣惊人;有的初战告捷;有的学有所成;有的卧龙潜水;有的活泼活跃、有的厚积薄发、有的大器晚成、可能有的还要后来居上……总之生机勃勃!使我们几位做父母的信心百倍,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担子不轻啊!所以都不要忘记我们建群的宗旨:合和快乐,人人需要!热烈欢迎各位的加入!让我们共同努力,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以达到四和的效果!这是全社会都需要大补的一课。”当时,我还开玩笑说:哥哥说话就像在讲课。 2016 年 8 月 12 日,又一个夏日黄昏,独自伫立在母亲的墓前, 不愿与任何人一起来,只想静静地感受:内疚、难过、落寞、沧桑、若有所失。一个孤零零的身影,公共墓地出奇地安静,只有鸟雀鸣鸟、庄稼叶子随风轻摇。心情不好时,就这样把自己的烦恼无声地告诉母亲,相信母亲的心与我相通;当我无法承受生活的重压,就在母亲坟前轻轻闭上眼睛,脑海中浮现出母亲一生的性情与品格:操劳、忍耐、坚韧。父亲过世后,母亲常常唉声叹气、悲痛无奈,但继续抚养我们兄妹,艰难度日,直至孙子孙女长大成人。母亲一生为子孙操劳操心,绝少想到自己。就是当了曾祖母,晚年病重时,母亲依然为儿孙们操心牵挂。比起母亲,我的困难又算什么?比起母亲承受的一切,我的日子又不知轻松多少倍?比起母亲的隐忍,我的忍耐又算得了什么?伫立母亲坟前,仿佛与世隔绝一个下午,但我从母亲身上获得了力量,缓缓离开墓地时,平和、安静、豁达、开怀,不会沮丧、生气、绝望。伫立母亲墓前,实际是与自己的灵魂对白。 那年那 天,兄长打电话让我清理一下母亲坟地周围的枯枝败叶,照管一下那棵小柏树。我请哥哥整理一下他的行医经历,他说没有必要了,原因是父母都已经下世,心情很低沉,又说到他当年获得优秀民间中医时,母亲很高兴,但现在没有意义了。其实,兄长这个时候有些消沉,可是我们并没有仔细关心询问过,只觉得他永远那样高大、帅气、健康,我们有了病痛都可以找他开药方。然而,我唯一的哥哥就这样永远地离开了我们…… 母亲在世时,哥哥总是以实际行动表达对母亲的孝心:陪母亲旅游、为母亲买时令水果、陪母亲看望亲戚、为母亲过冬在城里买房,等等。母亲过世后,兄长常常追悔、伤心,他在微信群里说:“母亲曾经让栽培的草花,如今已繁殖了几盆了,每年腊月就开始开花,她说她就爱草花,我当时还说她不爱买的较贵的花……回忆起来好伤感。年过半百之后,每天都在伤感回忆之中总结着人生……总想无言。可现实却让人硬挺着!”每年母亲忌日,哥哥总会在家庭微信群提醒我们:“昨天农历二月二十六日,一个难忘的日子,是我伟大的母亲去世之日。我们兄妹四人怎能忘根?” 在四月的风里,我深深地怀念你们,我的父亲、母亲和兄长;在四月的风里,我静静地想念你们,我的亲人;在四月的风里,我柔柔地祝福你们,我的亲人;我知道,你们不会回来了,但我们的记忆、我们的家园、我们的历程、我们的关怀永远都在,但愿已经安歇的你们,做一个甜甜的、长长的梦。
个人分类: 平凡人生|6100 次阅读|10 个评论
怀念一位朋友
fengroad 2016-10-1 16:01
过节就是过节,不是平常,平常去火车站一个小时绰绰有余,然而国庆节、全年除春节以外唯一的长假,本地下雨,平时不到20分钟的路程,今天走了半个多小时,火车站人山人海,而且老火车站坐车必须有纸质车票,单凭身份证不行,因而错过了火车,只好退票回家。 本来计划4个小时的高铁之旅怀念一位朋友,老朋友,因而尽管没赶上火车,还是按照原定计划怀念老朋友。 话说上周在外地开会,联系上一位14年未见的同行,前天晚上微信视频聊天,聊着聊着同行告诉我,大学毕业工作单位的老总离开了这个世界,当时有些恍惚,匆匆忙忙挂了电话,感觉不可思议,如果在,老总今年也就六十,怎么可能没有了呢!晚上吃过饭,给原来单位一位同事电话,确实老总不在了,已经走了一年多,顿然有些伤感。 老总在我辈草民看来,自是非寻常人,想当年,三十多岁就成为某国家级高新区经济发展局一把手,正是意气风发,大干一番事业的时候,顾名思义,经济发展局可以说是区里面最重要的局,是事关国家级高新区经济发展的局,是我国以经济建设为核心的核心部门,也是大局,也就省里有近乎10个部门的文件要经济发展局来执行。然而,老总还是想干一番实业,因而在本领域北京某著名研究总院前院长和资深工程师的介绍下,开始了实业发展的道路,然而实业那有那么容易,今天看新闻,众多民营企业不一个又一个倒下了,就算上市公司,也要靠出售北京两套房子来扭亏为盈! 老总离开政府,开始实业之旅,做某加热元件,也就是在空气中可以达到1600℃的电炉丝,其坎坷自然非我等草民所能理解,具体包括核心专家的意外、产品初期长期不过关,多年亏损、相关人员离开等等,然而老总一再努力,最终还是挺了过来,做到了目前在国内无可替代,并出口到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的现实。 话说和老总的交往,当年大学毕业,总觉得读了十几年书,一直在学校,太闷,因而放弃考研,决定到社会大家庭去闯一闯,东奔西走,奔波于各个人才招聘会,来到了老总所在的单位,现在都能想起来刚毕业的时候,去老总办公室那紧张的样子,也能回忆起来把上门推销人员带到老总办公室的尴尬。然而,更难忘的是,老总按规定报销了我报到的差旅和行李托运费,当我上博士后,我们一起谈合作克服该加热元件的情形,人生第一次坐飞机就是博士的时候应老总邀请去厂里讨论合作,第一次出国是陪老总一起去德国进行技术和合作谈判,老总对我人生第一次的影响实在太多。然而,参加工作后,尤其是近几年,教学科研都比较忙,加之本人更喜欢坐下来看文献,到实验室和学生讨论、开组会等等,而不太喜欢出去走动,所以和老总的联系少了,但是心里一直挂念着老总。然而,一年多没有联系,突然老总不在了,感觉好意外,因为老总对我产生重要影响,而我作为晚辈总感觉欠老总点什么,因而听到消息后想着特此纪念。在和老总长期的交往中,既感觉到老总的智慧与过人之处,也感觉到老总作为一个普通人的情怀,更感觉到老总当年辞去公职,一心一意搞项目的难处。 非常高兴的是,经过努力,该项目做成了,尽管不是世界领先,但是主要还是销往日本和欧洲市场,也做出了全球都做不出来的一些复杂形状产品,在国防和民用领域都取得广泛的应用。不仅该项目做成了,而且以此为基础,该区还获得了国与国之家合作基地的牌子,为该区后来国家、国际层面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因而老总的一生是精彩的,是实业的!
3505 次阅读|0 个评论
清明节忆父亲
zhengyongjun 2016-4-4 14:13
清明雨淅沥,又见乌衔纸。 父爱如磐石,不觉入梦里。 历历慈祥貌,谆谆教诲音。 欲养亲不在,夜半泪湿巾。
个人分类: 故乡纪事|3643 次阅读|0 个评论
又梦大姐
sstone2009 2016-3-12 08:53
近日多次梦见大姐,醒来梦境却已模糊,无法忆写。 今日又梦见大姐,先是有一段和大姐谈论她画画,但不是很清晰了,隐隐如是。然后就是,有一天我出差回家,看到小小的陆地顽皮地爬到了客堂的桌子上,我担心他掉下来的危险,父亲在卧室呵斥我不要吓唬小孩,我悻悻地上楼,在楼梯转角的平台上,大姐坐着小凳子,伏在小方桌上画画。 经过大姐身边,我看见纸上一副线勾的素描,像风景像故事,已经完成。 我问,“天天画?” “现在天天画了,时间多,画画不闷。”大姐说着,站起来看我。此时,我已上楼,回头看到大姐清晰的面庞,宁静、安闲,一丝淡淡的忧愁。 我十分惊讶,大姐没有丝毫的病容和痛苦,霎时醒了过来。 窗帘的缝隙照进一丝灰白的光线来,几声汽车的鸣笛也一起传进来。我不敢断定,这几天大姐常入我梦,是否与清明将至有关,也许是大姐夫的患病,前些天查出胰腺肿瘤已至中晚期,做了手术,尽管手术顺利,我知疾病残酷,无法生出一丝慰藉。大姐十年病期,两次手术,离世已经十五年余。大姐夫照顾大姐也是尽心尽力了,后来又婚,儿子也渐渐成人,上大学、工作、结婚生子。生活平淡无奇,小日子却是满满的生趣。不料,不幸又至。 我在温暖的被窝里,忆想了一会,赶紧起来记录下来。窗外,一个大喇叭的声音含糊地重复着一段告示,汽车鸣笛过后,声音就清晰了许多,大概是火车站的提醒,也像在扫墓时大喇叭里的提醒:文明扫墓,森林防火,小心火烛……
个人分类: 家的故事|2398 次阅读|0 个评论
怀念杰出的力学家杨桂通教授
热度 11 sunbohua 2016-2-26 08:36
怀念杰出的力学家杨桂通教授 孙博华 (2016年2月25于开普敦) 今天查找论文,无意间在《力学与实践》2016年第一期上看到著名力学家武际可纪念杰出教育家、力学家杨桂通教授的文章,才知道杨先生已于2016年1月24日20点仙逝,我们要纪念他。【武际可,纪念杰出的教育家。力学家杨桂通教授,力学与实践,2016,1:95-97。 http://lxsj.cstam.org.cn/CN/abstract/abstract145748.shtml】 我虽然与杨先生没有师生关系,可以说一共只有三次交往,但都留下深刻印象。 第一次是1987年,我在兰州大学跟随著名力学家叶开沅教授攻读博士研究生,期间由于本人社会活动比较活跃,曾担任中国青年力学协会理事长,为了可以在兰州举办第一届中国青年力学协会学术交流会,需要获得有关方面的支持和资助。除了兰州大学力学系给予资助和叶开沅教授的支持外,还得到应用数学与力学等刊物免费刊登会议通知,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的资助和魏庆鼎主席的大力支持,特别还得到重庆大学范镜弘教授的资助和太原工业大学校长杨桂通教授的资助,特别是杨校长给予了最多的资助,为学术讨论会的成功举办提供了充足的资金,我们这些学生组织者都对杨教授非常感激。之后,我就一直希望有机会当面对杨先生表示感谢,可是由于我后来一直在国外就没有机会见到杨先生,直到2011年我参加清华大学徐秉业教授八十寿辰学术讨论会。 第二次是2011年,我有幸参加在北京香格里拉饭店举办的清华大学徐秉业教授八十寿辰学术讨论会,期间有幸第一次见到杨先生,我当时非常高兴,见面第一时间就表达了对杨先生当年资助我们开会的感谢,他对我们二十几年还不忘当年的资助感到非常欣慰。在学生时代就知道力学界有一位当大学校长的杨桂通教授,也知道他是著名的塑性动力学家,读过他的名著《塑性动力学》(清华大学出版社,1984)。以前都只是耳闻,今天相见,才亲眼目睹杨先生的儒雅豪气的风度,在我的心里留下非常好的印象。 第三次也是2011年,由于我担任高等教育出版社的一个学术丛书《材料与力学进展(中英文)》的主编,高教出版社的责任编辑刘剑波拿来一本书是杨桂通写的《塑性动力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说杨先生希望再版,出版社希望听听我的意见。他们不知道我与杨先生的关系,我一看是杨先生的书,马上就说杨先生是大学者,是塑性动力学的权威,建议再版发行。 二十九年前杨先生为举办中国第一届青年力学协会学术讨论会的资助和支持,是他关心爱护年轻一代力学工作者的表现,让我们永远怀念他。 杨桂通 - 个人简历 1931年8月24日 出生于河北省新河县。 1950年 南京第一中学高中毕业。 1959—1963年 前苏联科学院力学所,莫斯科大学攻读塑性动力学研究生。 1963年 获前苏联科学院副博士学位。 1963—1978年 任太原工学院讲师,副教授,应用力学研究室主任,副系主任,系主任。 1981年 任太原工学院教授。 1983—1995年 任太原工业大学校长。 1995年 太原工业大学教授。 杨桂通- 主要论著 1 杨桂通.弹塑性力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业,1980. 2 杨桂通,熊祝华.塑性动力学.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84. 3 杨桂通,张善元.弹性动力学.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1988. 4 杨桂通,吴文周.骨力学.北京:科学出版社,1989. 5 杨桂通.刚塑性动力学的广义变分原理及其在有限元分析中的应用.力学学报特刊,1981(1):135~142. 6 杨桂通.结构在冲击载荷作用下动力响应的实验研究.力学学报,1990,22(3):374~379.
5695 次阅读|13 个评论
怀念敬爱的周恩来总理
热度 3 seisman 2016-1-8 12:34
40年前的今天,湖南省地震队的领导舒琦队长(13级高干,现已离休,副省级待遇)带领业务科长刘凤兰、地质专家张玉岫、分析组副组长陈立军等一行4人到北京友谊宾馆和科学大会堂参加全国地震系统关于1975年海城地震经验总结大会。上午10点左右,舒琦同志召集我们通报:总理去世了...... 我们感觉犹如晴天霹雳,内心茫茫然,不知所措...... 10日还是11日,舒琦同志去向总理的遗体告别,也带去了我们的哀思...... 40年过去了,周恩来总理依然活在我们的心中!
2485 次阅读|6 个评论
陌生的城市
EVAzhou 2015-12-23 21:13
一 场雪过后,不出几日这边便晴好了,湛蓝的天空,虽没有一片白云,但抬头望向远方,心已是满足。这是来洛阳的第二个冬天,但没有期盼冬日雪,春日牡丹,夏日龙潭峡,怕日久生情,适时毕竟要择日离开这里。佛语有言说:不三宿桑下者,不欲久生恩爱,以此语描述我的内心再恰当不过。 在冬天,我时常想念昆明,想念翠湖边上飞来飞去的红嘴鸥,想念学校的晚樱,想念那冬日绽放的白玉兰,暖日下的南屏街,熙熙攘攘的人群都可爱起来。想起站在南屏街十字路口迷失方向的囧样,那时正是刚刚和昆明熟悉起来,只是自己独有的路标识路的认路系统还没有建立起来。不过也没有关系路边卖烤土豆的本地人一定知道,虽然一句方言都听不懂,打着手语配普通话,也能和方言进行交流并且找到自己想要的那条路。眼下那里又变成一处曾经居住过的城市,触不到,望不到的陌生又熟悉的城市。想到此处,不免心生落寂, 想起大学时的开封,过了这么多年,记忆深处的东西慢慢消失,每次回去都努力寻找那些曾经的痕迹,尝尝黄焖鱼,还有开封灌汤包的味道,晚上逛逛夜市,吃小吃,看那边的月亮,以填满多日以来堆砌起来的思念。 来洛阳之后,没有时间闲逛,以至于对这边的小吃与风景民俗都不甚了解,更不闻这边的夏花冬雪之美。就这样一直坐在这个陌生的城市,静等离开那天的到来,心中不免戚戚。就这样把自己卷缩起来,以当时被离别之情伤害。 路边的树叶都落光了,只剩下 树枝张牙舞爪伸向天空,不曾回头。人总是要向前走的,记忆中的温情总将变得陌生,但总会时常想起那些熟悉又陌生的城市,毕竟我曾经属于她,她也曾经属于我。正如《小王子》里面的一段话:我不需要你,你也用不着我,可是,如果你驯养了我,我们将会成为彼此的需要。对于我来说,你会成为宇宙的唯一,也是世界的唯一。
个人分类: 周周手记|2883 次阅读|0 个评论
十年后的怀念
热度 14 Hongbolu 2015-10-23 10:58
十年前的 10 月 23 日凌晨,受癌症折磨三年的父亲在老家去世,享年 74 岁。 我从青岛乘火车经北京转至赤峰,等辗转回到农村老家时已近 24 日中午,等待我这个远离家乡在外漂泊的儿子的只能是父亲那因我而推迟的葬礼 … 巨大的悲痛过后,留给我的是一系列深深的遗憾: 我从 1978 年上大学离开农村,在南京大学生活了 21 年,却因住房问题未能接父母去南京呆一天;在国外漂泊的日子更是让父母忧虑重重;转到中国石油大学工作后终于有了一套正规的公寓房, 2004 年父母到东营访问式小住一月就因父亲病重而返回了赤峰,期间我还多日在外带学生实习 … 还有两年就退休了,可我却未能用自己的收入改善父母晚年的生活;在父亲最后岁月里我也很少回去看望,多亏了弟弟妹妹们在身边照顾病床上的父亲,安慰着年迈的母亲 … 唉!我就是个不孝之子! 十年来,每逢佳节或回家与母亲、弟弟妹妹们相聚时,看着茁壮成长的一大家子,就遗憾父亲不在身边 … 父亲是个文盲,但他一生都在黄土地上辛勤地劳作与探索。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前的北方农村还很落后,但父亲常常自制农具,经常有邻居来借用诸如钉耙、锄头、铁锹、镐头等工具,都说父亲自制或修理的工具好使;父亲喜欢在农田里施农家肥,所以我家自留地里的庄稼总比邻居家长得好,即使重新分地后十几年过去了,仍显示出那些地的后劲;父亲喜欢种菜,在山区小河边的湿地上开发出一小片菜田,我和大妹妹小时候经常随父母起早贪黑去种菜、除草、浇水、收菜等,我上大学后其余几个弟弟妹妹就陪同父母干活。在那个饥荒的年代里,连邻居也经常分享我们的成果;父亲赶集,自家的菜总是很快就卖完,给人家称好菜后总是又加上一把,这种经销方法今天也值得学习。在那个个人自由度有限的年代里,父亲一直进行着力所能及的尝试,而没有文化也限制了他的发展,所以他一直鼓励我们子女读书,于是我就成了祖上连续十代文盲后的第一位读书人(遗憾的是我突然上大学造成家里劳动力紧张,加之农村师资缺乏,明显影响了弟弟妹妹的求学机会,这一直让我心存愧疚) … 父亲自律、忍让,但也敢于斗争。他除了来亲戚或节假日喝点白酒外,没有任何不良嗜好,在村里与人交往也总是让利于他人。但若有人故意上门欺负,他就坚决与之斗争;在那个群众斗争的年代里,他通过听广播等途径了解国家政策,遇到不平据理力争,有效地保护了一家人的生存以及子女的前途。 父亲对子女是严厉的,也是宽容的。我小时候农村赌博就很普遍,尽管每场多为几毛钱的输赢;有一次晚上我睡觉前在邻居家看别人打牌,被父亲发现后当场用鞋底子抽打屁股。他说:“黄赌毒偷等坏毛病绝不允许!想吃喝也得等自己长大了挣钱再享受”。我后来的自律与父亲的严厉管教是分不开的。父亲对我因疏忽而犯错却是非常宽容的,记得是 1976 年前后,农村经济已经非常落后,我和父亲各挑着两桶( 100 斤)自家养蜂收获的蜂蜜去 10 公里以外的供销社,卖掉几毛钱一斤的蜂蜜后我和父亲奢侈了一把:在小镇上买了一套理发工具,大概花去十几元钱。回来的路上我因口渴在路边打水喝而将刚买的东西遗落在邻村的水井边,回到家后发现东西没了,父亲一声不吭就忍着饥饿自己去路上寻找,尽管无果,可却没有责怪我;在父母迈入老年后,我却移居国外,更是忘却了养老的责任,电话中父亲总是叮嘱:“只要你们小家庭生活好就啥都有了 … ” 父亲是节俭的,对亲友却很大方。我在南京读书期间给他买了一件涤纶的短袖衫,其实穿着不吸汗,不是好衣服,可父亲总是说:“这衣服结实,不怕汗,容易干 … ”一穿就是很多年,直到破旧仍舍不得扔掉。当亲友或者邻居求助时,他总是非常大方,送以农产品等;受到别人帮助时,他总是强调知恩图报,加倍报答。十多年前我回家探望病床上的父亲,他与我谈起早年帮助过我们的村干部,叮嘱我代他上门道谢。我和弟弟上门看望那两位老人时,他们竖着大拇指说:“交你老父亲这样的朋友,这一辈子值了!” 我经常问自己:假若我没有文化而且一直生活在那片黄土地上,我能像父亲那样坚强地生活并养活一大家子人吗?我没有答案 … 父亲的形象常常一幕幕在我脑海中闪过,时而模糊,时而清晰,让我心酸,也给我力量。在这父亲离开十周年的时刻,匆忙写下这段文字,以作对父亲的怀念! 我虽然未能尽儿子之孝,却享受着父亲的精神遗产。 这个时刻,我更是一直牵挂着自己堪称伟大的母亲,正是她忍辱负重几十年与父亲一起奋斗养育了我们兄弟姐妹,她和父亲的优良品质已经是我们家的精神财富,值得永远传承下去! 子欲养而亲不待,多少遗憾在心怀! 看着母亲一天天老去,身体大不如前,我在心里默默地感谢弟弟、弟媳、妹妹妹夫及其子女对老娘的关照。我身为游子,仍不能尽孝,只有争取多回家几次看望老娘,祝她健康快乐! 2015.10.23 于青岛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6390 次阅读|31 个评论
端午前夕,怀念我的妈妈
热度 16 saraca 2015-6-19 13:58
图1:我们每个人曾经都是小孩。 石蒜科,大绒球 (Allium holandicum)。 图片来自网络。 她坐在我对面,用小勺舀起一块冰淇淋,轻轻送入口里,慢慢品尝,微微地笑着。 她,一头齐耳短发,额前刘海用一枚简单的黑发夹,悠悠地划出一个好看的弧形,别在头顶上方,露出一张恬静、白皙的圆脸,仅在两腮处有天然的绯红,有种白里透红的感觉。她个头不高,也不胖,穿着一件浅蓝色的外套,露出里面细花衬衣的领口。她总是微微地笑着,听别人讲话,很少插话。要是听到有趣的笑话,还会像一个羞涩的女孩子一样,用手捂住嘴巴想使劲忍着不敢笑出声来,生怕遭人讨厌。事实上,她牙齿和短发一样长得很整齐,白白的一排,露出来很好看。 她最大的优点就是见人就笑。哪怕主人下班回来,尝到她做的饭菜有些不合胃口,埋汰油盐放多了,她也只是抿着嘴,微微地笑着,最多就是自嘲般地稍微辩解两句。更多的时候,她就像家里的一只猫,安静乖巧,在收拾干净家里的卫生后,会拿起针线活,坐在阳台一角,为主人家纳鞋底,做布鞋。 是的,她是一个有主人的佣人,是一个花甲有余还在别人家做事的保姆。她,有夫有儿,也有家。可是他们离她的生活都太遥远了。她的丈夫,自她和他结婚后,稍有不顺,就会满嘴喷着酒气,无端地骂她、打她,一直到她离家出来做保姆才结束了这样的生活。几年前,两个儿子都长大娶妻生子,独立门户了,他们不需要她了,连刚出生的孙子都不要她带。幸好,她朴实善良,手脚勤快,动作麻利,凭着这份本领,她离开农村的家,到城里照顾别人家的孙子。 这一走,就是 20 多年,从不惑之年 到花甲之际。 年纪大了,很多家政公司都不敢聘用她了。然而,她也不知道应该去哪里?家就在抚仙湖畔,但是那里却找不到属于自己的一张床。因为儿子们分家后,她和大儿子住,结果与儿媳妇不好相处,就再也没有了来往。小儿子有了分家的抚养协议,承担着养育她老伴的责任,也不愿意自己的妈妈回来一起住。安居乐业的儿子们,除了盖房子时需要她回家拿出在别人屋檐下挣来的辛苦钱外,到如今,也不想她的存款,想当然地不愿意履行他们赡养父母的责任。 图2:三色冰淇淋 (图片来自网络)。 此时,我也静静地坐在她对面,并没有问她这些让人烦心的事情。我只是想在她回抚仙湖畔前,在这个她曾经做过 10 多年保姆的城市,像照顾一位长辈一样,带她来尝尝这些平日只能在电视里看得到的自助美食。我和她对坐着,中间是一个白色的小方桌。我面前摆放的是我喜欢的一杯咖啡和一块抹茶蛋糕。她取食的自然是百吃不厌的五谷杂粮,不过,多了一份香滑爽口的三色冰淇淋。我没想到一个老太太会喜欢吃冰淇淋。当我拿来一份请她尝尝时,我担心她会觉得凉,对胃不好。然而,她竟然像一个小姑娘似的喜欢上了冰淇淋,吃的津津有味,爱不释手。吃完,自己又去取了一些过来,说是就像以前在农村收获麦子时,口渴之际在村口小卖部吃到的冰砖。味道单纯的冰砖怎能和添加过上百种成分的冰淇淋相比呢?只不过是舌尖上的一种记忆复苏罢了。我依旧对她笑笑,没有多言,静静地看她开心吃冰淇淋的样子。尽管年纪大了,她却满头黑发,没有一丝白发,唯有脖子处的皱纹写满了岁月的沧桑。 看着她无声的用餐姿势,我敢肯定她以前在家做农活的时候,绝对不是这个样子的,至少吃面条喝汤时,哧溜溜的声音是有的。因为她在家时,家里家外,地里田地都是她的活儿,农闲时也一样到建筑工地上和男人们一块儿挑水泥拌砂浆,如此繁重的体力活儿怎能顾得了细嚼慢咽的吃相呢?汪曾祺先生曾经写过一篇文章,说的是江南水乡码头处,一头是做生意的大户人家,吃住体面,另一头就是靠帮人挑货提东西的挑夫,食宿简陋。那些挑夫蹲在家门口捧着一个海碗吃饭时,常看到他们用筷子飞快地扒拉着碗里的萝卜白菜,划到嘴里,尚未来得及咀嚼,就立刻被吞咽至肚里了。他说,世界上再也没有人能像干了一天重体力活的挑夫一样,吃得如此酣畅淋漓、有声有色、有滋有味,仿佛世界上所有的美味都在挑夫们的碗里。 自然,我也是农村长大的孩子。我也体验过干一天农活后,饿的肚子咕咕叫的感觉;也曾看到过村子里端着海碗,哧溜溜吃得山响的壮劳力们。我自己也曾迫不及待地有声有色地填饱着瘪瘪的肚皮。只不过,我的吃饭哧溜声是小时候在妈妈一遍又一遍耐心的提醒下,并随着阅读面的拓宽而逐渐消失的。妈妈常说:“男人吃饭如虎,女人吃饭如数”。这句话既押韵又有趣,我听一遍就记住了。再者,书上也说,吃相斯文是女孩特有的美德。 那么,眼前这位衣着干净,吃相斯文的老太太又与我有何关系?我为什么要带她到这样一个闹市中的自助餐厅呢?君不知,我们吃完,起身要走时,她竟然倍觉惋惜地说:“一个人就要这么多钱啊!太贵了,自己买菜做饭够一家人吃好几天了。”我也只是笑笑不语。 她是我的远房亲戚。我家小女上幼儿园前,请她过来帮忙带过孩子。小女入园后,她就去别人家帮忙了。偶尔,她也会打个电话来问候或者不打招呼就 径直 过来看我们,尽管时常因为我们出差不在家而吃闭门羹。她很勤快,来到我们家,总会主动地把家里家外收拾得干干净净,有模有样。她的到来,自然是倍受我们欢迎的。不过,我也承担不起养她的责任。听完她的故事,我只是陷入更深的沉默,再想不出别的好办法。 尽管她手脚勤快,不偷懒,不拿别人东西,养成了一种天然的家政职业素养,然而,她身份证显示她的年纪大了,该回家去养老了。可是,一个人飘摇在外 20 多年,就是每年春节主人给她的 7 天假期,她也不知该如何打发。因为她没有家可回,即使回到抚仙湖畔,她也常常跑到那些过年时缺少人手的小吃店里,帮忙洗菜,洗碗的,渡过那鞭炮声声除旧岁的新春佳节。当然,她很要强,也不愿受亲戚朋友邀请而去别人家团聚。她觉得即使再亲的亲戚,再好的朋友,那也是别人的家,不是自己的。 人,会老,还会老去。每一个人都有老去的那一天,只是迟早而已。我的父母就是早早地老去的那一类人。当父母相继老去时,才发现哪怕自己已经为人父母,可依旧难以面对失去父母的现状,不可避免地成为孤儿。而父母健在时,他们常常说起的那个故事又是多么令人羡慕。说的是,一个 70 岁的老头坐在家门口哭,路人关切地问为什么?他老泪婆娑,抹着眼泪,倍觉委屈地说:我爸爸打我!倘若,自己这把年纪,也依旧有父母责备两句,那也是一种多么幸福的事情啊!这就让人觉得古人的话语多么精辟而深刻: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在。我也曾清楚地记得,自己小时候曾依偎在父母跟前,信誓旦旦地说,等长大了,一定要给父母买糖吃,每天买一碗米线吃,还会开飞机带父母环游世界。可是,这些儿时的誓言早就随风,轻飘飘地飞走了,找不到一丝痕迹。 眼前,走在我身边的这位老太太,她也到了儿孙绕膝、颐享天年之际。然而,她的儿孙却不愿往她身边靠拢,更不愿意谈到赡养。说到回抚仙湖后,要暂时借住在侄子家时,她无奈地叹口气说:“你说,我这么多年辛苦做保姆又有什么意思呢?两个儿子现在连钱都不向我要了。我要回去再接着帮人干活又有什么用呢?”忽然,我被她的话给怔住了。是啊,人的一生辛苦奔波忙碌为什么呢?为儿为女,也白搭:儿孙自有儿孙福呗。那么,人活着为了什么呢?这简单而又深奥的哲学问题竟然也开始困扰着这位目不识丁的老太太。 我看着她,回想起她吃冰淇淋的样子,一小口,一小口,微微地笑着。恍惚间,我仿佛看到了小时候和妈妈一块吃饭的情形。从地里忙碌一天回来的妈妈,先放下镰刀锄头等农具,洗洗脸和梳梳头,稍事整理一下,就到厨房做饭去了。倘若在收获麦子的四月,她经常做的一道菜就是白菜豆腐汤。豆腐一定是那种煎得金黄喷香的臭豆腐,白菜一定是那种包得很紧密的卷心菜,很脆、很嫩、也很甜。当母女俩静静地坐在桌前,微微地笑着,轻声慢语地吃饭时,家里很安静,没有一丝声响。院子里那一丛玫瑰花开得正好,每个枝头都是盛开得如紫红色金绒布般发光的花朵,香气扑鼻,还能听到蜜蜂在花丛中的“嗡嗡”声。是啊,我多么希望,此刻身边的她就是我那失散多年的妈妈呀! 端午前夕,怀念我远去的妈妈。她的出生与离去都是在粽叶飘香的农历五月。
个人分类: 怀念|11934 次阅读|28 个评论
只有记忆,从不撒谎
热度 1 tianwainanfeng 2015-5-28 12:23
今夜,我想 去吹吹风 所有的快乐和忧伤 在夜色里 都不再隐藏 在一个个熟悉的地方 徘徊游荡 仿佛那月色里的影子 是挥不去的花香 醉人之处 是那美丽的梦想 割舍不下的 化作眼泪 慢慢流淌 在遥远的地方 是一层层的波浪 你说,远去的要遗忘 似乎真的底气十足 在风吹的夜晚 我停下来,看着 那月色里的影子 是越来越长 原来你也怀念这里 只有记忆 从不撒谎
个人分类: 诗词|1499 次阅读|2 个评论
我的母亲
热度 1 ailincnj 2015-5-10 22:49
   小时候,   生病发烧躺床头,   您端茶送水忙伺候,   天黑站在家门口,   “河边、岸边、水边吓着了,快回来啊!”*   声声呼唤急在心里头。    油灯下,   坐着小凳靠左右,   您手摇纺车把纱抽,   讲那从前的故事,   教我如何做人,怎样走好人生路,   句句话语铭记在心头。   饥荒年,   野菜树皮难糊口,   您撮米煮成粥一瓯,   别人喝稀饭,   您食米汤野菜哪管没有盐和油,   勤俭持家细水能长流。   上学时,   节衣缩食供儿读,   您寄望知识改变人生路,   苦熬十余载,   乐见儿女求学、求知,奋力拼博往前走,   幸福喜悦挂在眉梢头。   长大后,   外出打拼要远走,   您送儿上路到村口,   极目远送至尽头,   千叮咛、万嘱咐,再多话语也不够,   儿走千里母担忧。   成家后,   再为儿孙做马牛,   您仍用那双勤劳手,   操持家务带小孙,   只要儿孙绕膝,全家和睦常相聚,   再苦再累乐悠悠。   岁月走,   四季轮回送春秋,   妈妈青丝变白头,   体弱多病人消瘦,   山村家门口,盼儿归来泪双流,   只能偶尔去守候。   到如今,   清明时节到坟头,   您长眠山岗坟草青,   阴阳两隔怎交流?   只能将千般思念万般爱,化作祝福,   愿娘在天堂欢乐永无忧!              写于2015年5月10日母亲节 注:今日凌晨,夜不成眠,思绪万千,欣然命笔,值此母亲节日,写点小诗,送给10年前去世的母亲。 * 小时山里缺医少药,生病了误认为是受了惊吓丢了魂,所以在家门口拿个竹筛能唤回来。
3015 次阅读|2 个评论
沉痛悼念我们的老师——何泽涌教授
热度 6 zdqiao 2015-3-9 23:44
今天同学的微信群里,云卷云舒发了一条消息:大师已去、再无大师,细胞学家何泽涌。 享年 97 岁的何泽涌教授永远离开了我们。何教授祖籍山西,从小在江苏的一个书香世家长大,日本留学回国后,一直在山西医科大学工作(包括山西医科大学的前身:山西女子医学专科学校、川至医专、山西医学院)任教。 我仔细阅读了同学发来的记者在 2012 年采访何教授的访谈记录,何教授教导我们的音容笑貌历历在目,仿佛老人就在我面前…… 我最早见到何教授,是 1978 年 3 月入学的时候,当时的校领导给我们介绍了学校的几个著名教授,其中就有何教授。后来同学们中传,何教授家学渊源,出了很多名人,其中最有名的当属他的姐姐何泽慧。真正领略何教授的风采是在大二上组织胚胎学的时候,何教授的博学睿智,让听课的同学们如醉如痴。开始的时候,何教授就给我们讲一节绪论,后来架不住大家的要求,何教授又给我们讲了胚胎和发育。他当时告诉我们,个体发育就是系统发育的重演,今天这些话还让我记忆犹新。 1994 年 10 月我回国后,在校园里经常还会看见何教授与夫人杨教授的身影。和他打招呼的时候,他还会告诉我,他经常去山西省图书馆看书,写点儿什么。有一天,我在学校做了有关细胞凋亡的一个学术报告,何教授听说后,托人给我送来一个他写的综述: Apoptosis ,细胞舍生。读了何教授在山西医药卫生杂志上写的这个综述后,我被老先生的博学和想象深深地折服了。其实细胞凋亡在某种情况下,正是以自己的舍生挽救了整个机体的健康。何教授就是以他伟大的人格魅力,对我们这些后进晚辈的言传身教。 98 年的时候,我突然发现何教授出现在我讲课的课堂中,原来,他作为学校教学督导委员会的主任,来听我的课。课后,何教授向我索取了我们使用的教材,认真与我探讨了课堂教学的一些注意事项。 有一天,爱人回来告诉我,何教授的爱人杨教授因为痰中带血丝,我爱人建议她去做一个胸部 CT 及痰液细胞学检查。很遗憾的是,诊断结果是肺癌。扬教授不久就离开了我们。我们一直担心何教授的身体,好在何教授的豁达,以及他每天在图书馆中刻苦读书,让他远离了亲人离世的痛苦。 我调到上海以后,有一次回山西参加研究生答辩,临走的时候,王一飞校长问起我何教授的近况,我还尽我所知做了回答,王校长让我见到何教授以后带问他好,并告诉我说,何教授书读的很好,非常博学……。回到太原后,我专门去看了何教授,并转达了王校长的问候。他当时精神隽烁,还回忆了他和王一飞老师相识的旧闻。 我将云卷云舒发给我们的帖子放到了朋友圈中,很快,就有很多同学、朋友转贴,留言…… 何教授,我们再也听不到你的教诲了。但你教给我们的,我们都记在了心里。 PS:有朋友在微信中留言道:心情特别沉重,我们又逝去了一位大师,一位尊厚的长者,再不能在校园里看见老人家了。站在操场的围栏边看跑步的人群时,他脸上洋溢着的慈祥从此只成回忆! 附录:我的同学,在瑞典留学的何教授亲传弟子陈晓军博士写的纪念文章: 忆 恩 师 - 何 泽 涌教授 何教授,惊悉您离我 们而去,十分悲痛!含泪把我出国后这些年来您寄来的信重新看了几遍,这其中还包括您同杨老师一起寄来的信。重温了您作为导师的教诲,和作为长辈、朋友,对我的支持和关爱。信中有我们对一些问题的深切探讨 , 有您和杨老师的合影照片 , 有我同侯秀娥回国看望您们的照片 , 有您坐在沙发上静静地听您孙女弹钢琴的照片 , 还有在杨老师过世后 , 印发在 2001 年 9 月 “ 山西医科大学学 报 ” 上我 2001 年 4 月 18 日 写的一篇短文 -“ 陈晓军 博士 给杨 美林教授的一封信 ” , ...... 。 您在 1999 年 8 月 25 日寄来的信中写道 , 在您八十 岁生日时我送给您的书 (Principlesof Development) 是您最珍爱和最好的生日礼物 , 是您十几年中最高兴的一件事。书是您一生的至爱 , 知识是您一生的追求。这就是您一生最真实的写照。还记得在上研究生期间 , 您让我读一本厚厚的发育生物学的原版英文书 , 对于我当时的英文水平还是有些难度的 , 但终于 “ 啃 ” 完了 , 受益 终生。 安息吧 ! 何教授 , 您和 杨老师的音容笑貌永远留在我心中 , 我永远怀念您们 ! 学生 : 陈晓军敬 于瑞典哥德堡 2015-03-18
11732 次阅读|14 个评论
异乡记梦
sstone2009 2015-2-2 16:38
昨夜宿长春和合会馆,旅途的疲劳和温暖的鹅绒被窝,容我很快入睡了。 我出差回家,八十年代晚期建的老房子刚刚被推倒,说是要建一栋大楼,面积按照1:2置换。我问母亲是谁签了字?母亲说她签了字,老房子不安全,能换新房子合算。我本想埋怨母亲也不跟我商量,却因为母亲那么为我担当而感动,我转过身去的时候,不禁流起泪来。 那原来是一梦,该是半夜了,或者快要天亮。最近一两个月来,我不像以前一觉睡到起床时间,常常在凌晨四五点会因为梦或者莫名地醒来。我想大概是年龄的缘故,或者就像刚刚的梦,心底多了许多怀念与牵挂。母亲离世快一年了,时常梦见,时常想起,心里总有一份隐隐的懊恼和悲苦。
个人分类: 随笔|2278 次阅读|0 个评论
怀念亲切的李院士
pinjianlu 2015-1-10 21:57
今天看到新闻:和蔼可亲的李小文院士病逝了。 前几天还和李院士讨论起盲审砖家写错别字的问题,今天李院士就去世了。感觉世事有点儿无常啊,好人不长命,祸害遗千年。看到李院士去世的消息,真的有点儿无法接受。李老师,您真的就这么不在了吗?真的感觉到李老师的音容笑貌还在啊。 让我们一起来缅怀这位好人吧!中国的大师真的太少了。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2788 次阅读|0 个评论
怀念李小文院士网友
热度 1 Talky 2015-1-10 20:32
惊闻李小文院士远去,将永远怀念。 我从2011年11月开始写博文,主题是当时大热并持续至今的PM2.5和灰霾/雾霾污染。我一些想法和当时主流不大相同,也没有引起科学网的注意。记得是李院士发文推荐了我的博文,也因此获得科学网多位博主的讨论和重视。 汗颜的是当时讨论的一个问题:灰霾/雾霾和人体健康问题的看法,原来想多调研一些信息,再来澄清看法。但因为各种原因,一直拖着,这篇博文至今未写成。 李院士的认真、负责和热情的态度将鞭策我继续探讨空气污染问题,尽快写成和发布相关博文。 李院士一路走好!
个人分类: 灰霾|3637 次阅读|1 个评论
沉痛怀念尊敬的博友李小文院士
热度 31 wangdh 2015-1-10 18:48
沉痛怀念尊敬的博友李小文院士 (王德华) 今天 (2015年1月10日)北京天气不错,温度稍升,太阳照得人暖暖的。下午正在屋里看书,太太一声惊叫“北师大李小文院士去世了,才 67 岁!”我赶紧跑出来,看她手机里的新闻,确认新闻里说的是科学网的院士博友李小文先生。 虽然文字确认了,心理上还是没有确认。怎么会呢,怎么会呢,前几天还看他刚发的博文,前几天还请教过他 ... ... 怎么突然就走了呢? 上网看到科学网上有博友开始发文悼念李先生了,只能接受这个无法接受的事实了。 李先生那光脚布鞋讲座的形象,消瘦的形象,他睿智的文字,他的热心,他的爱心,还有他的俏皮,他的幽默,他的正义,他的风骨,他的低调 … … 都一一涌现在眼前。 我必须写点文字,怀念这位我无比尊敬的博友,有良知的学者和有责任感的老师。 与李先生相识,是在科学网上。说是相识,并没有见过面。有几次聚会相识的机会,因故错过。通过他的文字,通过他的新闻,通过博友传诵,也算是与李先生老相识了。 我是 2008 年受科学网邀请开通了博客,开始写点文字。 刚开博不久,我办公室里学生送我的君子兰开花了,我拍了照片,写了点文字,放在网上。这应该是我最早在科学网上发的照片。记得有位 Lix 的网友(当时的科学网只显示注册名,不显示实名)特意告诉我如何养植君子兰,很可惜这条评论现在丢失了 (注:今天才发现,科学网早些时候的博文下面的很多评论都丢失了,为什么呢?是否还能恢复?要是不能恢复,太遗憾了!) 文章后面李先生的评论丢失了。还有一位已经离我们远去的我们尊敬的博友清水洋先生的评论。 博文链接: 我办公室的君子兰开花了 还好,凭记忆,我找到了早些时间李先生在我博文后的评论。 2008 年五一假期,我去单位值班,下车时把午饭遗忘在出租车上了。到办公室后,写了博文。李先生马上支招。 博文链接: 师傅,您可要享受我的午餐啊 李小文 2008-5-313:45 (注:以前的显示是Lix) 别等,打电话。的票上有号码。我在的士上丢过风衣、手机,打个电话都送回来了。 (王德华) 博主回复:感动提醒!不麻烦师傅了,再折回来,就划不来了,油钱比我的饭盒就贵多了。祝福那位师傅吧。谢谢您! 从此,我就开始逐渐熟悉Lix网友,到后来也知道博友Lix就是李小文院士了。四川汶川大地震期间,知道他是做遥感研究的。再后来知道了他在北师大工作,又增添了一份亲近感。李先生工作的资源环境学院就在生命科学学院楼的对面。 如果我没有记错,我最后一次与李先生交流是一周前,新年第二天,2015年1月2日。李先生发博文: 链接: 上海踩踏事件-社会心理调查 文中有“ 这次除夕上海踩踏事件,理科生可以痛心、埋怨,但基本问题其实是文科的 。” 的句子,出于对“除夕”二字的好奇,随请教于他并顺致新年问候: 王德华 2015-1-2 22:42 李老师新年快乐! 除夕,可否用于阳历年? (李先生)博主回复(2015-1-2 23:21) : 王老师新年快乐! 我的理解,除字的本义,是去掉高位整数,只用低位余数的意思。所以有元旦,必有除夕,无论阴阳历均同。不过,人们比较普遍用除夕来专指阴历,元旦来指阳历,我也没意见。不知我的理解对否? 一直非常钦佩李先生的博学和睿智,顽皮和平常心。 世事难料。1月2日我们还在交流,1月10日我在写纪念的文字。老天有点太残忍了。 说到李先生的博学和善于思考,我很早就有很深的印象。我在2008年的博文: 链接: 忙,是一种心灵死亡状态 中鹦鹉学舌解析了“忙”是“心灵的死亡”。李先生评论说: 李小文 2008-8-25 12:44 这个说文解字不对吧?亡,不等于死亡。亡,本意是没有,不在,缺位,可以是暂时的,也可 以是永远的。忙,是暂时没心去想。忘,是暂时查不到服务器,链接不上,脑筋短路。 (王德华) 博主回复:还是李先生厉害!忙和忘都与“心累”有关。谢谢您的解说! 说起来我曾有幸与李小文先生合作过,差点一起发文章。起因是美国的一位博友希望联合我们在Nature 上发表一点关于中国学者的文章很多涉及到剽窃的意见。李先生和我都同意署名,过程见相关博文: 链接: Nature拒稿感想:不遗憾,谢博友 更难忘的是,2010年12月18日,李先生写了一篇让我吃惊的文章: 链接: 王德华:导师颂 由于题目很容易引起误解。我看到后,马上在李先生的文章下留言: 王德华 2010-12-19 12:01 李先生好。感谢您喜欢这段文字和进行的补充加工。但您的题目显然被有些博友误读了。 (李先生)博主回复:谢谢谅解,我有些冒失。 王德华 2010-12-19 14:30 李先生言重了。有些读者以为您在夸我呢,这是我不安的地方。问好。 (李先生)博主回复:夸您也不错啊?第一网上评论您是好导师,第二那段文字写得本身就像诗。我挑出来分分行。没大错就行,小误会马马虎虎。承谅! 李先生的这篇博文是改编自我的博文: 链接: 一位对学生“什么也没做”的国际著名导师 李先生好学,好问,思维敏捷,见解独特,喜欢交流,思考问题有深度。我在高原上工作,感觉尺度不同,对生命的美丽的感觉有不同。先生在我的文章: 链接: 生命的美丽和尺度 提问关于尺度的问题。我知道他是做遥感研究的,对尺度有地质地理学的专业理解。我只能答非所问胡说一通。 李小文 2010-6-23 14:42 》尺度法则是生物学中很重要的法则。可以决定生命的几乎各个方面。愿闻其详。 (王德华)博主回复:李先生好。 生物学中的尺度原则是生物体的某个器官(部分)的生长与整体体重(体长)的生长不是等比例的,如面积是平方,体积是立方,所以生物器官的生长有2/3规律的说法,后来发现是体重的3/4次幂的规律生长。通过研究发现,几乎有机体的所有生物学变量都是体重(身体大小)的幂函数级生长(2/3 或3/4 定律)。这就是所谓的生物学尺度规律(scaling and allometry). 李先生是一个人情味十足的人。他对生命是很珍惜的。我在博文: 链接: 生命的坚强和脆弱 中,讲述了自己高原反应的感觉和经历,感叹生命的脆弱。李先生很是关心,评论也很不客气,责怪中显示出了关切和着急。 李小文 2010-6-14 12:00 王老师保重!毕竟不年轻了。您的年轻学生和助手们呢?没人管吗? (王德华) 博主回复:在李老师面前还是很年轻的。现在出野外应该是没有问题的,这次是例外。这次没有带学生。谢谢李先生关心。 ... ... 不去一一回忆了。 李先生走了,他离我们远去了。 他在科学网上留下了他的思想,留下了他的智慧,留下了他的胸怀,留下了他对生活的热爱,留下了他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思考,更留下了他对生活的留恋 … … 李先生真的走了,他那羸弱的身躯,没有让他挺过这个还有些温暖的冬日。 李先生走了,走得那么匆忙! 匆忙得没有来得及跟博友们打个招呼,匆忙得让博友们措手不及! 李先生走了,科学网上再也不读到他充满睿智博学的文字,再也读不到他那诙谐调皮的评论! 李先生走了,把我们抛下去远行了。 李先生走了,您一路走好! ... ... 痛心!悲痛!悲痛!痛心! 沉痛怀念我尊敬的博友,我神交的朋友,我敬仰的老师,我敬仰的学者,李小文院士! 李先生,您走好! 先生千古! (照片来自网络,致谢!)
个人分类: 人物风采|71327 次阅读|32 个评论
怀念陈领学兄
热度 1 zhuchaodong 2015-1-1 10:24
12月20日下午,我尊敬的一位学兄,一个简单而纯正的朋友,陈领研究员不幸意外过世。他的离去,是动物学科的一大损失,更使他家人和朋友陷入无尽的悲痛和哀伤之中。 2005年,我在英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帝国理工学院访学期间,回国探亲1个月。在这期间第一次结识了陈领学兄。在这之前,我就通过一些同事了解到他在兰州大学、动物研究所、科学基金等单位的一些故事。他给我留下的第一印象就是非常谦和,非常谨慎。这样的印象一直延续至今。他的记性非常好,对全国动物学的前辈如数家珍。每次和他交流,他都能够从学科的角度给我提出一些问题,并给予建议。第二个印象就是他非常简朴,家里近乎家徒四壁。在一些小餐馆相聚,总以面条和二锅头为主,以免浪费。他离去之后,陈嫂才发现她的户口已经难以进京;她微薄的工资可能已经难以维持她在北京的日常生活。他每天关心的是学科的发展,家庭的时间投入就少很多。即便在家里,他也基本上都在考虑哪个人对动物学科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在他过世之后,我和几位同事一直在他家里陪伴他的家人。12月28日,陈领家属商量并定于12月30日上午,在八宝山举行一个简短送别仪式。他的家人、同学、同事和其他身前友好,自发前往告别。他的骨灰盒寄放在老山纪念堂,并有围棋、红梅香烟等身前爱好之物为伴。在他家人给他告别之后,我又独自向他拥有的方寸之地和遗像三鞠躬,洒泪而别。 直到现在,我们也很难相信陈兄已经离去。唯有各自珍重,把自己的研究工作做得更好,才是缅怀陈领兄最好的方式。祈愿他在天安息,一切如意,万事开颜! 尊敬的陈领学长,我们永远怀念你 ! 陈领同志生平.pdf 陈领办公室书柜上的《七律,长征》。
5000 次阅读|1 个评论
与陆埮院士交往二三事
热度 3 suqing1961 2014-12-29 08:29
与陆埮院士交往二三事 我和陆埮院士从没见过面,但由于《科技导报》 工作的缘故 , 曾多次和他打交道,保持邮件通信近十年。他的学识和人品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让我终身难以忘怀。 第一次和陆院士打交道是 2005年 底。这一年 是“世界物理年”,也是爱因斯坦关于狭义相对论在内的5篇不朽论文发表100周年 ,《科技导报》为此约了 一组理论物理研究论文 ,准备以“世界物理年专稿”刊载在当年最后一 期 ;同期《科技导报》还创设了“诺贝尔成果奖介绍专题”栏目, 约请 相关 专家从专业角度 评介最新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物理学奖、化学奖研究成果。 这期《科技导报》 “卷首语”文章, 如能对 世界物理年、爱因斯坦 和 诺贝尔奖 进行综合评论,将会十分圆满。我以前曾读过陆埮院士和 内蒙古大学物理学系 罗辽复教授合著的科普图书《从电子到夸克》,在网上看过陆院士关于天体物理方面的科普讲座报道,发现他不仅知识面非常广,人也很随和。于是, 11月 5日, 我打 电话 约请他专门为这期《科技导报》撰写“卷首语”文章,并希望 当月25日前交稿 。 这是一篇命题作文,要求在 2000左右的文字里涵盖如此多的内容, 难度之大可以想见。 令人感动的是,陆老师不仅 爽快 答应 了,而且一个星期后就交了 稿 。这篇题为 “世界物理年与诺贝尔奖” 的 文章 , 文字优美, 视野开阔, 寓意深刻, 与全刊相 关论文紧密呼应。 陆埮院士是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我 国著名天体物理学 家 ,长期 致力于粒子物理、伽玛射线暴、脉冲星、奇异星和宇宙学等领域研究 。 2007 年 9 月 30 日,他给我发来邮件,说他与罗辽复教授合作 写了一篇题为 “ 宇称不守恒发现半个世纪的回顾 ” 文章 ,打算投《科技导报》。该文 从历史的角度对 宇称不守恒 相关问题给出了物理诠释 , 评论 了 作为天体和宇宙演化的调控者 及 地球上生命起源的可能触发者 —— 弱作用 , 是两位学者专门为纪念 宇称不守恒 定律 发现 50 周年 而写 。陆院士发现, 按照 《科技导报》论文 编排格式 要求,参考文献 如一一 列出论文题目,不仅会给作者增添许多麻烦,还将占据很大篇幅,故建议不列论文题目。我俩为此进行了讨论,我强调 科技期刊 论文 参考文献标注 有国标要求,他 认为参考文献只需标出 刊名、年、卷、 期、起止 页 即可准确找到 文章的出处 ,没有必要标论文题目 浪费宝贵的版面。他 举例说, 《天文学报》、《物理学进展》 、 《 Chinese Journal of A 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 》 ,以及 国际 著名 的《 Nature 》和《 Science 》 等学术期刊 ,参考文献 都 不标注原文题目 。他甚至找到了《科技导报》一组也 不在 参考文献 中标注原文题目 的论文例证。陆院士不仅作风严谨,而且态度谦恭,“向您请教”,“顺便提个建议”“是不是合适”等谦辞,在讨论问题的邮件中随处可见,令我这个晚辈陡生敬意,深感不安。 2009 年 7 月 22 日,中国长江流域等地区观测到日全食天象,这是 1814-2309 年间中国境内可观测到的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日全食活动。日食从印度拉开帷幕,经尼泊尔、不丹、孟加拉、缅甸进入中国,掠过太平洋后从日本南侧列岛上空落幕,在地球上可见的全过程长达 3 小时 25 分,掩食带全长 15150 千米,平均宽度 230 千米,覆盖了整个地球表面的 0.71% ,成为历史上覆盖人口最多的一次日全食 。 8 月 13 日将出版的 第 15 期 《科技导报》为此专门策划了“日全食专题” 。 7 月 28 日, 全部论文已落实,唯独“卷首语”文章还没着落 , 我再次发邮件向陆埮院士求助,希望他就日全食天文学观察的科学意义,以及如何引导青少年热爱天文学发表评论,并恳请他争取 8 月 4 日交稿 。陆院士当晚就回了信:“ 这次日全食是百年 难遇的机会,而且地点正好又是在中国, 确实 值得集中报道。不过,就内容而言,我觉得由上海天文台前任台长赵君亮教授来写更加合适。我的研究领域不在这方面 , 赵先生对此比较熟悉 ,且 今年 7 月刚 在 上海科普出版社出版了一本专门 讲这次 长江日全食的 图 书,应是 最 合适的 人选 。 ”我没跟 赵君亮教授 打过交道,怕时间匆忙不能落实,于是赶紧给陆老师回复邮件希望还是他来帮忙。 8 月 3 日 ,见没有动静,我 又 往陆老师家里打电话 催稿 ,接电话的是 他 老伴周精玉教授 。周老师告诉我,已经有好几家学术期刊和大众媒体向陆老师约日全食的稿,他一天到晚忙个不停,不可能有时间给《科技导报》写稿,让我赶紧想别的办法。我心里一阵发凉,转念又想陆院士从不轻易应允写稿,一旦答应可谓一诺千金,心里又存了一分希望。果不然, 8 月 5 日,我接到了陆院士发来的附有“ 2009 年长江流域观测到的特大日全食”文章的邮件 ,不禁欣喜若狂,激动不已。 我一直期盼当面向陆埮院士讨教,遗憾的是, 2014年12月3日 ,陆院士 不幸 病逝 ,享年83 岁。由于长期超负荷工作,陆院士 2014 年初身体就时感不适; 9 月 10 日,在准备去苏州和常熟作学术报告的路上,他突然跌倒,导致脑溢血,从此卧床不起。看到媒体的这些报道,我心里感到无比的自责,恨自己当初不该催命似地向年逾古稀的陆老约稿。 写完这篇怀念文章已近凌晨,缅怀故人,睡意全消。拉开窗帘,抬望夜空,寻找 2012年 被 命名为“陆埮星” 的 国际永久编号第91023号小行星 ,恍惚觉得这位慈祥的老者正在和我对视、对话 。 尽管我从未和陆埮院士谋过面,但他却像明亮的星星一样永远闪耀在我的心里。 参考文献(References) 苏 青.《科技导报》转型三年 两院院士鼎力支持 . 2007, 25(17): 17-23. 陆 埮. 世界物理年与诺贝尔奖 . 科技导报, 2005, 23(12): 1. 陆埮 , 罗辽复 . 宇称不守恒发现半个世纪的回顾 . 科技导报, 2007, 25(21): 23-31. 苏青,朱宇. 诠释日全食 . 科技导报. 2009, 27 (15): 4 . 陆 埮. 2009年长江流域观测到的特大日全食 . 科技导报. 2009, 27 (15): 1 . 陆埮院士在做学术报告 陆埮院士夫妇自制的电子贺卡
个人分类: 学者风采|11397 次阅读|3 个评论
追忆我的硕士导师王铁光教授
热度 1 Mech 2014-9-21 02:29
尉亚军同学的博文《 我想起了你 》怀念我的硕士导师王铁光教授时这样写道: 先生不是科学家,但是个杰出的老师,他把一生的时间用于对学生的教诲和关爱,培养了一批著名的学者,如上海大学长江学者特聘教授陈立群教授等。先生不曾为科技做直接的贡献,但其严谨的作风及对学生的鼓励影响了众多学生,把他们推向了科学研究的道路。 虽然作者对王老师的推崇盛情可感,但这段话说得有两点不甚贴切:其一,我自己当然不是著名的学者,而且差得很远;其二,王老师本人也是科学家,当然,给尉亚军同学上课时年事已高,可能已经不再从事具体的研究工作。 王老师早年是后来荣膺中科院院士的张嗣瀛教授的研究生和学术助手,从事过红箭导弹的研制。后来独立从事过轧钢机振动和输电线路舞动等工程项目的研究。因为主要是解决工程问题,所以其学术贡献通常不是以论文的形式反映。虽然我是王老师的开山弟子,但在王老师指导下攻读硕士学位时还年轻,对他的贡献了解的也不够具体。 王老师是非常宽容厚道的人。我年轻的时候情商很低,有时话说得甚不妥当。记得王老师给我们上《非线性振动》课,他自己费心费力编写了讲义,油印后发给我们。我当着班上同学的面,对王老师说,看这个讲义不如直接读Nayfeh的书,错误少,印刷得也清楚。而且对老师上课在黑板上推公式很不以为然,这些公式如果需要懂,自己推一遍就行,只是听着还是不懂。王老师当时听了也只是笑笑。想必是理解我没有任何恶意,只是想到了就说了。 王老师对我的帮助和支持非常多。因此我在自己博士论文的致谢中这样有一段: 感谢硕士阶段的指导教师,东北大学王铁光教授。十年前王铁光教授将我领入非线性振动这一研究领域,随后他一直关心和支持作者学术和职业的发展。 其实王老师对我最大的指导,就是教给我这个情商低的学生在需要情商的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生存法则,我自己概括为: 低调,低调,更加低调; 诚实,诚实,还是诚实。 王老师对我的关心很让我感动。我晋升副教授和教授后,都分别与我进行了长谈。以他自己的教训和经验,教我为人处世的道理。现在想想,可能是我所听过最好的职场培训课。当然,如果说我现在做得还不够好,那是自己领悟能力差,不是老师教得不好。 王老师自己情商应该很高。当时教研室有五、六位教授, 人人自谓握灵蛇之珠,家家自谓抱荆山之玉 。王老师以较年轻的副教授,出任教研室主任,调难调之众口。他自己曾对我说过,我哪派都不是,和 稀泥的。现在看来,王老师追求的是和谐。 王老师的驾鹤西去,很让我意外。听新生学兄说有篇怀念文章其中对我有谬奖,找到看了。有些缺乏条理地写出上面的文字,以回忆寄托自己的哀思。
个人分类: 往事钩沉|5643 次阅读|2 个评论
端午思绪
热度 11 saraca 2014-5-30 18:52
离端午节越近,内心似乎就越不平静。 1、买双鞋子给妈妈 上周师妹博士毕业,顺利答辩,次日导师就请我们在翠湖边的茶餐厅小坐闲聊。先趁热打铁似地说毕业论文要怎么改,接着便畅想回到学校该如何开展工作,最后就是拉家常,听老师讲买鞋子的故事。说的是老师上街去给师妹的孩子买衣服,顺便买了一双很心仪的布鞋。然而,等回到家,打开鞋盒一看:“咦,怎么只有一只鞋?”在外跑了一上午的老师有些着急,在家的老伴由于心疼她,便自告奋勇地乘公交车去市中心拿鞋。售货员姑娘一看到老爷爷抱着鞋盒过来,赶紧递上早已准备好的新鞋,连声为自己的粗心说对不起。 老师叙述事情的经过是很有条理的,而且绘声绘色。在她描述那双鞋有多么舒适、合脚时,我被其中一句话给深深怔住了。老师笑着说:“你们不知道那双鞋有多软啊!摸上去软绵绵的,厚厚的,穿在脚上就像踩在棉花上一样舒服!”这样的形容实在是太贴切了,尤其是“棉花”二字,令人如同腾云驾雾般跻身于厚厚的白云,不也有人形容天上的白云就像一堆厚厚的棉花吗? 紧接着,她眉飞色舞的表情停住了,叹了口气说:“哎,要是我妈还活着,我一定 给她买一双! ” 内心不由地一震,年已古稀的老师竟然还惦记着早已去世多年的母亲。要知道,老师的妈妈也算高寿了,去世时已90有余。我想,母女之情,不分年龄,也不分在世或离去,哪怕是一位年迈的女儿,在看到一双舒适的鞋子时,依旧会情不自禁地想到抚育自己的妈妈,这份念亲恩是多么令人轻触心弦。 2、带妈妈去旅游 人至中年,上有父母,下有孩子,等孩子差不多长大了,不再需要你我陪伴。这时的你总算有空回过头来看看:咦,不知什么时候,父母的白发有些凌乱,步履也略显蹒跚,眼神充满了盼你早点回家的期待——多陪陪我啊! 你 似乎开始有所触动,有所行动。我的朋友小兰,就是这样的。 忙忙碌碌的小兰,春节时碰到我,喜滋滋地说,暑假要带妈妈出去旅游,早就规划好华东五省游的路线了。到五一节时,提到暑假带孩子一块去旅游的事情,她又兴奋地说,主要是陪妈妈去西湖看看,顺便带孩子玩。我明显感到自己的心震:自为人父母以来,总是处处为孩子着想,生怕孩子饿了撑了,冷了热了,往往把年迈的父母默认为靠边站的亲人。然而,当孩子长大,稍微懂事,自己能知冷知热了,这才有时间、有精力腾出空来,慢慢把父母往天平中心移,开始考虑是不是该陪父母聊聊天?该 带他们出去玩玩,散散心?这样的孝顺举动在生命前半部分乐章里是没有计划的,只有当孩子大了稍稍独立了,才会想到孝敬父母的迫切性。 带父母出去旅游,于我是可望不可及的。多少次,我曾遥想,倘若父母在家那该有多好!下班回家不用掏钥匙开门,自有父母为你开门,笑盈盈地迎你回家;教育孩子过火了;作为祖辈的父母自然会疼爱地将孙辈揽入怀中,轻轻劝慰;自己心里有委屈,有喜悦,回到家里,面对父母,自然可以絮絮叨叨地倾诉或欢天喜地的分享。然而,这一切都是非分之想,父母早就离我远去,或许站在青云端,或许如《狮子王》所说的那样,繁星满天的夜空中, 总以一两颗是我们远逝的父辈,他们总会遥远而又密切地关注着自己。 3 目送 最近几天,重拾龙应台的《目送》,这是一本感情真挚,包含浓厚亲情的书。从目送孩子进幼儿园,目送孩子去门找同伴玩,从月台到机场目送孩子越走越远,乃至于更多地目送自己挚爱的父母日渐衰弱,幻如影子,终将绝尘而去。这一系列的目送场景,让人深思,让人嘘嘘。生与死是生命中永恒的主题,有生必有死,死亡也是生命的一部分。接受死亡,才能理解生命。这样的话语,对于不经世事的人来说,似乎极其隐晦,很难理解。然而,它却如一阵迷雾,随风而来,又随风而去,萦绕并轻扣心扉。我内心忽然懂了:端午节快到了。 母亲的离去是端午节前几天。在外求学的我,接了电话就赶回家。守在医院里,全心照顾躺在病床上的母亲。上天只给我两天短短的相伴,在宁静的黄昏,母亲安静地去世了。我记得西边天的落日很美,橙色的光线很柔和,很温暖,抚仙湖畔坝子全沐浴在一层朦胧而祥和氛围里。窗外有成片的水稻田,绿意盎然,一颗颗露珠已悄然爬上似剑的叶梢,幼嫩的稻穗开始抽葶扬花了,蛙鸣也高一声低一声的唱起来了。在这样一个田园诗意般的傍晚,我守在母亲病床前,无能为力地目送着她飞上青云端,越飞越远。很快这一切就被浓厚的黑夜给遮住了,整个人陷入了一个巨大的黑暗漩涡。 母亲的离世,对我来说 没有任何征兆,也没有给我足够的心理准备,我只能默默而固执地停留在一个个难以解开的人生问题上:为何人说走就走,生命说停住就停住呢? 为何母亲只能有62岁,而不能多写一秒钟呢?为什么母亲的生命不能像墙上的时钟,能够不停歇地滴答滴答往前走呢?多么希望那样一个端午前,我能掌控生命的时钟,只需用手轻轻一拨,母亲的年岁便仍然向前数着。然而,不能,任何人都不能,母亲的年龄就这样停在那一刻,如时光雕刻机般,在生命的里程碑上凝固了所有属于她 生命的数字。记得那时的我,脑海一片空白,唯有 齐秦那一两句歌词竟莽撞地闯了进来,反复萦绕,挥之不去,甚至在接下来的一两年内,依然有浅吟低唱:“你是不是不愿意留下来陪我?你是不是春天一过就要走开?” 没有经历过生离死别,是很难了理解生命的,更难理解死亡。经历了挚爱父母的远逝,随年岁沉淀,对生命多了一些思考,也多了一份从容。生命不过是个过程。父母先用欣喜的眼光迎接你的到来,接着用关爱的目光注视你的成长点滴,最后用慈祥的目光追随你双翅变硬,展翅高飞。反过来,你又开始关注年迈的父母,看他们坚实的身体逐渐虚弱,日渐幻化成影,直至目送他们的离去。这就是生命的过程,龙应台说:“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倘若心中有爱,一个人走,又何妨呢? 写在端午前,仅为纪念逝去而未曾走远的父母。
个人分类: 怀念|4578 次阅读|22 个评论
怀念刘东生院士的光辉人生
热度 8 葛肖虹 2014-3-16 17:45
今年 3 月 6 日是刘东生先生逝世六周年纪念。先生离开我们整整六年了,但所有熟悉刘先生人格和业绩的人们对他的思念和崇敬却与日俱增。为了弘扬他对人类科学的贡献, 2009 年 3 月 6 日 国际小行星中心把 1997 年 10 月 8 日 由我国发现的第 58605 号小行星命名为“刘东生星”,当天在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举行了隆重的命名仪式,由钱正英副主席亲自将“刘东生星” 证书颁赠给了中国科学院。从此,“刘东生星”每天都翱翔在我们仰望的天空。 2009 年 3 月 6 日 刘东生逝世一周年纪念会上与刘夫人胡长康合影 2008 年 3 月 6 日 刘东生 先生不幸病逝,我去家中悼念 我和刘先生是在 2000 年 4 月参加第 15 届喜马拉雅国际会议( 15HKT )会前野外考察时 相 识的。很早我就知道他是我国著名的黄土专家,仰慕已久但只在开会时见过他,未曾近距离接触。那次考察使我对老先生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我发觉这位享有盛誉的院士、大科学家, 为人却 非常谦和、平易而且风趣。 ( 15HKT )会前野外考察和刘东生在大渡河铁索桥合影 2000 年 8 月与刘东生在斯坦福大学会议招待住所合影 2000 年 8 月刘东生在金门大桥 2000 年 8 月与刘东生以圣安德列斯断裂为背景合影 同年 8 月在旧金山斯坦福大学召开的第二届世界华人地质科学讨论会上我又和刘先生不期而遇,毗邻而居。会议间歇我们促膝交谈,他向我谈了许多黄土研究的趣事和上世纪 60-80 年代青藏高原的科学考察,他亲自领导和参加了对希夏邦马峰( 1964 )、珠穆朗玛峰( 1966-1968 )、南迦巴瓦峰( 1984-1985 )的登山和多学科综合考察,特别是1964年 张康富 在希夏邦马峰 5,900m 出露的上新世晚期或早更新世地层中 发现了 现今生长在云贵高原海拔约2,000m的阔叶植物 “高山栎”化石 ,表明现今海拔7,900m的希夏邦玛峰当时高度只有2,000m左右, 早更新世后青藏高原快速隆升了3000-5000 m 。 从此刘东生先生开始涉足青藏高原隆升与环境变化的研究,并把黄土研究作为高原隆升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黄土实际上就是沙尘暴中的粉尘,它如何能够和青藏高原隆升与全球气候变化联系起来呢? 刘 先生 发现我国黄土剖面所测试的古地磁年龄与磁化率曲线比国外学者所测试的南、北极冰芯与深海沉积的古地磁年龄与磁化率曲线能更加全面、更加系统地反映青藏高原隆升对第四纪以来全球气候环境变化的影响。因而为我国黄土研究打开了一片新的天地,也使刘东生院士和他科学团队的学术成果享誉世界,并且使黄土与深海沉积、极地冰芯并列成为全球环境变化研究的三大支柱。 2002 年刘东生院士因黄土与环境研究获得了相当诺贝尔奖金的泰勒( Tyler )国际环境成就奖,评委会成员科恩教授在颁奖词中说: “正如人类文明的兴衰更替为我们留下了浩如烟海的历史遗痕,自然界沧海桑田的环境变化也在地球上刻下了三本完整的历史大书:一本是完整保存古环境变化信息的深海沉积,一本是系统反映气候变化的极地冰川,而第三本书则是中国的黄土沉积。这三本书是我们认识地球上自然历史、气候、生物变迁的最佳文献档案。” 2001 年 6 月我联系邀请他到吉林大学讲学,校报编辑对他进行专访时我陪同在座,联系前面在斯坦福大学的交谈,就使我有幸了解了刘东生先生从先在杨钟健手下研究古生物,到上世纪 50 年代后通过对三门峡水库坝址渗漏开始转而研究黄土的始末。 此后八年我们成了忘年之交的学术诤友,受刘先生启发使我从柴达木盆地的研究扩展到了青藏高原隆升和环境的研究。上个月偶而在深圳一书店买到一本 2009 年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刘东生传》,这是作者白晶对刘先生两个多月的访谈录,文笔很好,栩栩如生地概括了刘东生先生一生的经历。这本书也让我更深刻地了解了刘东生和他夫人胡长康坎坷而光辉的一生。 2001 年 6 月在吉林松花湖与刘东生、邓金宪合影 刘东生 先生 1917 年出生在东北沈阳郊区的一个村落,父亲是皇姑屯车站的副站长,幼年经历过 1928 年 6 月 4 日 的“皇姑屯爆炸案”亲历了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中学在天津南开中学就读,中学毕业回家那天又恰逢 1937 年卢沟桥“七七事变”,国难深仇铭刻于心。为了分担国难,他毅然放弃留学美国,而投奔由蒋梦麟、梅贻琦、张伯苓主持的西南联大。起初他学机械专业,后受师兄影响和杨钟健文章《论抗战和乡土的研究》的启蒙:“欲爱祖国,必爱家乡,就要懂得家乡的山山水水”而转学地质学。 1938 年开始了刘先生的地质生涯。 1938 年西南联大全班同学野外实习合影,后排左一,为刘东生。 刘强(刘东生之子)博文《 记 75 年前原西南联大 - 地质地理气象系 的一次地质野外实习考察 》提供的珍贵照片 记述了1938-1942年间西南联大第一个地学系学生本科班的野外地质实习。班级老师有袁复礼、孙云铸和米士(PeterMisch 德国犹太血统人)等教授,同班同学有刘东生、陈梦熊、韩德馨、穆恩之、顾知微、郝怡纯、陈庆宣、董申宝、马杏垣、池际尚、李璞、涂光炽、谷德振、杨开庆、胡伦积、罗明远、朱之杰、司徒俞旺、赵景德、李广源等。 袁复礼、孙云铸应该是 章鸿钊、丁文江、翁文灏这三位中国地质事业的奠基人的学生,当时已成古生物学的大家,正是他们培养教育了刘东生这批抗战时期的学子。而刘东生 他们都是在国难当头出于救国、强国的目的而投身到地质事业中来的,是从青年到暮年一生都怀着一颗为祖国、为地质事业献身的火热的心的一代人。他们每一个人都是我国地质学各学科的创始或领头人,他们创立了一整套地质教育和研究的方法、理论,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地质新人,他们身后带出了我国今天整个的地质学术界。无论从学术到道德、人格他们都是我们永远学习的楷模,他们曾经是我国地球科学界的学术栋梁,是一批真正的科学院院士。其中郝怡纯、马杏垣、池际尚、李璞都是教过我的老师,刘东生 2000 年相遇,晚年又成挚友。董申葆是我大学毕业后任教的长春地质学院院长喻德渊的助理,后为院长, 胡伦积是长春地质学院矿床学教授和我同事多年 ....... 应该说,我们是在他们那代人言传身教下成长起来的又一代人。但愿地质教育与学术研究的好风气、好传统能够薪火相传,一代一代地传下去。
15906 次阅读|10 个评论
梦见大姐
热度 1 sstone2009 2014-3-4 17:35
大姐比我大九岁,在我的记忆里,她带着我去小学校读书,她要一边读书一边看护我。似乎没有多久,大姐就不读书了。在我记忆里,大姐总是对我很慈祥,在最近些年的回忆里,大姐于我,似乎还有一丝母亲的情愫。一九九一年春季,我已经在广州读大学,大姐不幸查出罹患脑胶质瘤,并做了第一次手术。此后,大姐对我这个读医学,未来要当医生的弟弟,还多了一份期待。大姐的期待,使我多了一份压力、一份使命,而随着工作,我渐渐地发现,我无法承受大姐的期待之重,我甚至无法减轻大姐哪怕一丝病痛,唯独可以让大姐始终保持着她对我的期待! 二零零零年春天,大姐在做过第二次手术后两个多月,离开了我们。一晃快十四年了。十四年里,那时候还十分幼小的陆地已经长得很高了,已经读高中了;后来的陆续也已经长成渐渐懂事的小姑娘。十四年里,父亲在病痛中离开了我们,母亲也在不久前离开了我们。我不知道,大姐在天国是否知晓,这十四年来,人间的欢喜和悲痛?十四年来,我常常思念着大姐,每近清明,我总要去弥陀山庄看望大姐。不久,又将清明! 今日,我又梦见大姐。在梦境里,我诧异大姐还和我们在一起。我醒来的时候,已经记不得梦境的细节了,但梦里的大姐依如往日,且一切安好,她告诉我病已不碍事,她正准备匆匆出门做事。我醒过来的时候,大约天已经有点亮了,我似乎看到了白天的光线从窗帘缝隙间透进屋子里。当我意识到大姐的出现只是一梦,不禁怅然落泪…… 晨起,出门,满视野白茫茫一片,雪花急急地从天际漫无目的地飘落下来。一夜飞雪,积雪足有十来公分。我撑起伞,足踏着积雪,往外走去。大姐的身影,挥之不去,我辨不清是梦中大姐,还是记忆里大姐。
个人分类: 家的故事|5791 次阅读|2 个评论
看望母亲
热度 1 sstone2009 2014-2-26 23:11
母亲走后的这十来天,傍晚,我常常去母亲居住的房子看望母亲。八仙桌靠北侧的墙壁,骨灰盒放在桌子上,靠近着墙壁。母亲的遗像支在骨灰盒上,靠着墙壁,面对着南方。母亲的笑容很安详,嘴微张着,仿佛在告诉我,她一切很好。 每次到母亲居处,我都要点燃三支香,插在八仙桌南侧的铜烛台里。当香的味道缭绕而起,沁入我的嗅觉,我便如同感受到了母亲的气息。在淡淡的日光灯里,香的烟雾盈盈而起,迷糊了我的视线,模糊了我的双眼,就在隐隐的香雾之中,母亲仿佛又在责备我的不是。我常常因为母亲的责备倍感委屈,因此与她争执。现在,我却多么希望母亲真的又来责备我啊! 三支香在安静地燃着。屋子里的老钟在滴答滴答走着。我抓了一把锡箔折成的元宝,放进陶瓷盆里,遮盖住厚厚的金黄的灰烬,这些灰烬都由锡箔的燃烧而成。我点燃一只元宝,很快,所有的元宝都燃烧起来,最后成为金黄的灰烬。母亲相信,这些元宝燃烧后,就化为在另一个世界的钱币。母亲渴望在那里富裕而幸福地生活。 这些年来,母亲不停地省出钱买一刀又一刀锡箔纸,又耐心地折成一个个元宝,装了一大袋又一大袋,让她的伙伴们为之惊讶。母亲一生异常节俭,年老后仍在节俭着。按照母亲的心思,母亲折如此多的元宝,她是为了去那里谋好幸福生活,好让我们以后可以生活得很好,不要像儿时那般辛苦。 母亲用一生呵护着我们,她一定还想在来世继续呵护我们。如果真有来生,母亲,我愿意还做你的孩子!
个人分类: 家的故事|2941 次阅读|2 个评论
怀念大学同学孙伟
热度 33 罗帆 2014-2-17 15:08
昨天中午,在大学同学的微信群中看到令人震惊的消息:“各位同学,我以十分沉痛的心情向大家通报,0702班孙伟同学因医疗事故不幸在新乡去世……” 孙伟,那么阳光、健康、壮硕,怎么可能突然离世?同学们纷纷询问,当得知“医疗事故发生在五天前,甲状腺手术后内出血,因误判耽误至休克意外”,眼泪不禁流了下来,心中的伤痛至今难以平复。 孙伟,大家相约今年夏天再聚,纪念我们大学毕业30周年。去年凤君走了,今年你怎么也走了呢? 去年10月21日,孙伟在深圳出差,抽空与同学们相聚,当时聚会的照片立即被上传到群里。今年2月8日晚,孙伟在群里与在底特律工作的明聊天,打算5月份与夫人一起去美国看望留学的儿子,到时候去看望她。2月9日晨,他又与大家聊了几句,还说要争取与加拿大的思延相聚。谁能想到,这就是他最后出现在同学们之中。 在大学时代,孙伟就像我们的老大哥,成熟稳重,真诚厚道。那时,除了参加集体活动,我与同班男生接触不多,也很少交谈。孙伟因病休学一年。后来去了下一届的1702班,完全没有了联系。在班级网站上,我没找到有他的全班同学合影,但找到两张他们307室同学的照片。 天安门前留个影(后排左2为孙伟) 我们是大学生了(前排右1为孙伟) 大学毕业20周年,同学们在北京 瑶台相会 。 聚会的第二天,早晨出门散步时正巧碰到孙伟夫妇,我给他俩在荷花池畔拍合影,两人幸福的笑容仍然历历在目。我因嗓子哑说话少,但与孙伟说的话比大学四年还多。听说我从事航空安全风险管理,他热心地推荐自己后来所在班级的民航安全专家,介绍我们认识并相互交流。回北航校园后,我们与当年的老师们进行座谈,并共进午餐。 过了二十年,我们来相会(后排左1为孙伟) 大学入学30周年, 同学们在常州聚会 ,见到了孙伟。2012年夏天, 同学们在南宁聚会 ,又见到了孙伟。我们几个热心班级活动的积极分子还在一起合影留念,凤君和孙伟都在其中。 2010年0702班同学们在常州聚会(后排右3为孙伟,前排左1是凤君) 2012年在南宁班级活动积极分子合影(后排右3是孙伟,右1是凤君) 作为新乡市航豫换热制冷设备厂的厂长,孙伟曾经委托我咨询专业教师帮忙解决技术难题,但没找到成本低效果好的方法。孙伟十分热情,曾邀请我去新乡玩。我去过河南多次,但每次都是来去匆匆。总以为来日方长,再见机会很多,没想到意外的风险随时伴随着我们。谁会料到,南宁相聚就是永别? 打开班级网站,所有的页面已经变成灰色,寄托着同学们无尽的哀思。经商议,新军、唐星等同学将代表全班同学去新乡送别老大哥。 唐星写道:“深切悼念孙伟同学,祝愿他在天堂里安息。翻看了一下‘有谁来过’,2月5日老孙还在此。噩耗来得太突然,周末手机接到显示老孙的来电,根本没有意识到再也听不到老大哥的声音了,电话的那边是老孙夫人传来极其悲伤的噩耗,当时我无法相信也不知该说点什么,冷静了半天才敢相信不幸的消息,按照孙夫人的要求请老尹告之各位同学。直到现在我都怀疑这是个谎言。三十年啊,总以为还有许多同学间的欢聚,发生在身边无情的远去,把回忆驻留在最近的一次相见和接听,天堂的那边也是好人的天地,祝愿老孙安息。” 志江写道:“尽管这个世界一直以来都是冷酷无情,但离我们而去的挚友留给我们内心之温暖与日俱增。” 人生无常,生命如此脆弱,我们应该加倍珍惜! 相关博文: 瑶台相会 北航0702班同学入学30周年聚会 2012年北航0702班同学南宁聚会
个人分类: 人物写生|16301 次阅读|80 个评论
江城子•失兄长
热度 16 yatou 2014-1-18 18:05
江城子 • 失兄长 山呜水咽失兄长,天茫茫,路悠长。 一肩担当,风雨几度狂。 寒夜泪眼婆娑望,可有兄,在前方? 怎堪孤自饮悲凉。友相慰,问候忙。 一样离愁,无计遣怀伤。 从此高情天上和,吟日月,唱风霜。
个人分类: 诗歌|10263 次阅读|32 个评论
永遇乐 ----- 怀念兄长郑融
热度 16 yatou 2014-1-7 23:36
2014.1.8 心香一束,洒入大海,寄去天国, 带着所有朋友们诚挚的祝福:永得平安,喜乐,吉祥! 兄Rong: 人生不同的阶段,要追求的都是“近道、体道、悟道”。道,在基督信仰的说法里,是“太初有道, 道与神同在, 道就是神。”人类由于自身的贪欲和骄傲,离开了道。基督耶稣“道成肉身”,降世为人,就是为了作为神和人之间的中介,让世人重归于道,这也是我们刚刚庆祝过的圣诞节的真正的意义。 小妹国文: 不知在基督教里,“道用的是哪个词汇? 是贪欲与骄傲,使人离开了道。如此,则做好寡欲、谦卑,或可以回归到道中。 兄Rong: 圣经里“道”的英文是“word,希腊文是“logos ,表示宇宙所蕴藏的智慧或奥秘。现在很多学科的英语名称用“-logy 作为词根,就是从此而来。道成肉身的基督耶稣宣告:“我是道路、真理、生命。”所以,道的内涵可以理解为“道路、真理、生命”。大自然的规律和人类的道德律也包括在里面了。至于是否做好寡欲、谦卑,就可以回归到道中呢?这个问题比较复杂,按愚兄的理解,带有原罪的人类不可能凭着自己的智慧和善行得到救赎。只能因着对基督的信心而得救。耶稣说:“若不借着我,没有人能到父那里去。”很不幸,人类试图借着自己的智慧和善行回归到道中,这本身就是一种自己作主的欲望和一种骄傲,最终导致与道的分离。 小妹国文: 即便走在修行的路上的 人,往往自以为可以做好的,但却常常做不好。可能因此耶稣有那样直接否定的话。毕竟人类能够认识问题的视角是有限的,但无论如何,有修行的一颗心是对的。在最终是否可以回归至父与道之中这样的问题上,可能于修行者而言也适宜于以只事耕耘、不问收获的境界与心态来勉励自己。从兄长所言来看,结合小妹对道德经的认识,和以前与佛教的接触,在不同的修行方法中,对于最终是否可以回到父与道中,达成圆满,有的是有定论的,有的则由于未给出定论而显得相对开放一些。但在修行的道路上要“勇猛精进以及佛是开悟的人,这是小妹多年前曾得到的教诲,未曾敢忘。 兄Rong: 愚兄对此没有研究,不敢轻易认同。但有一点,相信二者是相通的,就是“道”不是一扇门,而是一条路。在基督信仰里,这条路就是基督耶稣。基督反对用人的善行和人的智慧,代替对神的敬畏,这在圣经创世纪开篇神允许亚当和夏娃吃生命树的果子而不许他们吃分别善恶树的果子就已经暗示了。这是因为耶稣洞察人类的局限性,人如果不首先承认自己的有限,在神的面前忏悔自己的罪性,是不可能得到救赎的。 小妹国文: 圣经开篇中神允许亚当和夏娃吃生命树的果子而不许他们吃分别善恶树的果子,与道德经开篇第二章里所说的“人人皆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如出一辙,惊人地相似。或许正是因为圣明洞察到人类皆有喜好之心、分别之心,故而明了以人的观点去判断问题、认识问题必存在莫大的局限性,并因此而被驱使去铸就更大的恶业。故而道德经里开篇第一章所言即是阐述无与有的关系,并进而在第二章里深刻阐述“有无相生,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难易相成,前后相随,音声相和,恒也”这样的道理,并于本章之尾进一步提出了“故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的观点。从逻辑上来看是丝丝相扣的,而从义理上看则是渐行渐深的。佛家的执着心,即讲人们有内心的喜好、情感、对名、利、情的追求,这些都是阻碍人走向圆融境地的执着。所以放下这些引起人的执着心的物件,并终于凡俗红尘中得一颗清静明亮的心,才是上等的圆融。从这里讲,佛、道、基督耶稣,教给我们的是相同的至理。 而人们常常是因为有了分别心,好坏,前后,难易,等等,故而从淳相混沌走入了分别的境地,并一再分别下去,从而无以回复到圣明之地,即父与道之中。如果在人生的过程中渐渐抛弃这样的分别心,以上善若水的胸怀滋养起圆融的心,或可于世俗中人生的终点归根至圣明之地。道不是门,而是路,而且是一条有去、有回的路。多数人有去无返,迷失在红尘中。 想来人生中有兄长能与小妹一起交流这些话,有多么幸运。 兄Rong: 小妹之言让愚兄体验到抛砖引玉的喜悦。小妹关于道德经第二章和圣经里亚当和夏娃故事的相似性的分析极有见地。分别善恶是属天的特权,人类自己分别善恶的标准则只是相对的,有局限性的。甲以为善的,对乙来说可能是恶。秦始皇之焚书坑儒,毛之文革,在当事人看来,何尝不是除恶扬善利于天下的正义之举?可受害者能同意吗?所以,人执着于按自己的标准求善,反而远离了真道,是不奇怪的。 的确,有小妹可以一起交流这些话,很幸运,用基督徒常说的一句话来说:“感谢主!” 2014年1月7日 晚23:09 小妹于青岛 相关链接: 悼念博主郑融先生 作者:王安邦 欧鹭集 纪念郑融兄 作者:陈湘明 沉痛悼念郑融老师 作者:武夷山 深切怀念郑融兄-----泪作 作者:刘苏峡 愿君驾诗随风----悼融兄 作者:梁进 吾兄如菊 作者:关燕清 网上诗缘情意浓----悼念郑融兄 作者:柏舟 水龙吟----追和郑融兄 作者:柏舟 群山在上帝面前流动----悼念郑融兄 作者:魏东平 似兰斯馨----悼郑融兄 作者:徐建良 哭悼郑融兄 作者:马昌凤 木兰花慢•悼郑融兄 作者:陈绥阳 (续)
个人分类: 怀念|14190 次阅读|21 个评论
追忆二大舅
热度 1 max 2013-11-9 20:19
噩耗从母亲随意电话聊天中得知,二大舅不幸患骨癌去世。瞬间,我伤心至极、泪流一上午。 本来,原计划趁着这个寒假回老家,有机会去趟榆林,见见多年未见的二大舅,没想到竟然离我们而去。去百度搜索,果然“百度吧”有二大舅的哀悼消息…… 一、 多才多艺的二大舅 二大舅,苗地,生于 1953 年,推荐大学西安外国语学院,榆林学院艺术系主任、教授,刚刚过完 60 周岁竟然因病不幸 2013 年 10 月 25 日 追随二外爷和二外婆而去…… 二大舅,母亲的堂弟,二外爷的唯一儿子,才貌双全,多才多艺,从体育到艺术,从弹琴到音乐,无所不能。即使在目前这个 21 世纪,也绝对是一个老帅哥,只遗憾我自从 1999 年在西安一别再无谋面。 二、 儿时印象 儿时的我,就是一个无吃无穿的叫花子一样的少年,二大舅那时好像高中毕业后响应毛主席号召回乡教学,所以互相之间并无多少印象。只记得,二大舅笔挺的身材,干净的蓝卡机非常惹得外婆喜欢。我认得二大舅,也许我们这些娃太多,二大舅可分不清我们。 记得,那是 1982 年的暑假,我上高一的第二学期,闲来没事去子州烈士陵园看“扶我上战马”电影的拍摄,偶然间看见我二大舅一家三口。二大舅那时已经西安外语学院毕业,分配到绥德十里铺教师进修学校教学。但是,那时我也胆小,知道二大舅不认识我,也没有打招呼,但是印象还是非常深刻的。 另外一些印象就是二大舅好像就是整个他们那道沟的中央领导人一样,尤其学生考学动不动就找二大舅,好像也据说每每能够办成。难怪,我考上大学,有人还风传我的大学也是二大舅给办理的,可见二大舅那时在老家的影响力。总之,自从恢复高考制度后,经常听说二大舅去参加高考的阅卷工作,这在当地确实是一种荣耀。 三、 青年时代与二大舅的交往 和二大舅的交往主要还是在考上大学后。因为真正祖宗八辈也没有一人考上大学,所以作为文化人的二大舅对我特别看待。 首先,我到大学后立即给包括二大舅之内的所有亲朋长辈写信汇报。不久,就接到二大舅热情洋溢的回信。二大舅文科极好,所以流畅的文笔和书法不是我们理工科所能比拟的。从此,每年的寒假,我要去给外婆拜年,二大舅每年也回老家,所以在这个期间可以说我和二大舅每年能见一次。 二大舅的象棋水平及其了得,但是回老家那时候也没有什么娱乐活动,你想想多难过?所以,我每次去外婆家就陪二大舅下象棋,即使他让我一车一炮我也不能取胜。这样的娱乐好像是持续了大致是大学的四年。 另外,老母亲还念念不忘二大舅在我大一寒假时给我 10 元钱的事情。 20 世纪 80 年代初,经济困难,本人考上大学,作为光宗耀祖的事,一般亲戚都给 2 元。记得大一寒假回去到外婆家,二大舅给我 10 元,算是亲戚中给的最多的一份心意。 四、 最后一面 工作后,我去外婆家少了,二大舅也不一定要在过年回老家。 1999 年,二大舅的儿子考上西安的大学,来送儿子,我刚好上博士。那时候,也没有手机,七拐八拐的才找到我,好像在石油大学也有二大舅的一个远方亲戚。这样,在 1999 年大约 9 月大学开学的日子我们在小寨附近进行了一个聚会,就此道别,也就成了和二大舅的诀别…… 其实,去年到今年我特别想和二大舅通电话,上了几次榆林学院的网站一直没有找到他们系或本人的任何电话,我也不是特别想从老家那里打问,就造成了今天的遗憾。 五、 思念 噩耗传来,真的万分震惊,万分悲伤!想二大舅一直大才多艺,棋琴书画无所不能,应该身体极好。我印象中还是那么英俊,那么健康,应该见面机会来日方长,没想到二大舅竟然李我们而去…… 二大舅,改日我会老家到榆林来一定给您磕头……
个人分类: 生活|3780 次阅读|5 个评论
《秭鳺》讲述了“5.12”地震中的一段动人故事
热度 2 rongqiaohe 2013-10-15 21:24
地震予我悲痛,我却还以诗歌 ------赫舍里兄弟 再版《秭鳺》新华书店全国发行了。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829868-701094.html
个人分类: 诗歌|2636 次阅读|4 个评论
[历史]中共高层为啥没实现主席意愿?
热度 11 冯用军 2013-6-25 14:38
最近常读历史,读到毛主席的一些历史言论和著作,毛主席在解放前和解放后多次说过:我的兴趣和理想是当一名老师或记者,因为我是从师范学校毕业的,是国民党反动派杀人太多、不给老百姓活路,把我逼上了梁山,被迫拿起了枪杆子,从此改变了中国最底层人民的历史命运。 在建国后,当上主席的毛泽东,花了很多时间校对、修改自己的著作,说到,等我退休后,我可以给《人民日报》写写杂论、到大学去当当教授,我希望党和国家的高级干部也能这样。这种定位,有点类似于欧美国家的元首退位后的正常生活,而不是高高的供起来,享受各种特权,虽然他们确实多多少少为国家和人民做出了他们职责范围内的贡献,但这些是他们的本职工作和义务。 毛泽东,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喊出“人民万岁”的国家领袖,也是中国历史第一个真正把“为人民服务”(毛泽东亲笔题写;刻在“中华第一国门”新华门内)落到实践上的中共党员高级干部。 毛泽东在形容人民(水)与党(。)#)))≦)的关系时说:水里可以没有。)#)))≦,但。)#)))≦儿却离不开水。他早就说过,蒋介石说占领了北平、上海、广州就占领了中国是白日说梦,只有解决了老百姓的土地问题才能赢得全中国,人民才是决定中国历史命运的主人。换句话说,只有老百姓、庄稼汉、底层人翻了身、满意了、幸福了,党的江山基座才能固若金汤,城里人、中产、富豪才能过得安全。否则,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压制老百姓不满,如同把太师椅安在火山上,早晚是要爆发的。 毛主席很早就说过,党章也规定过,我们党没有任何特殊的利益,也没有任何特别的权利,一切财产都是人民的、国家的、民族的。毛泽东特别反对腐败,一个党的高级干部在负责修香山行政楼时,顺便给自己盖了一栋2层小楼,毛主席找他谈话,说:你这样做,还配当党的干部、还配当国家的干部、还配当人民公仆吗?你这样做,是丟党的脸、丟国家的脸,人民群众是会指着我们的脊梁骨骂共产党的。毛泽东也特别反对国民党的黑金政治和腐败党产,并认为这是国民党失去人民的又一个原因。建议再来一次全国范围内的反腐败、反官僚、反形式主义的“三反”、“五反”(反奢侈腐化、反浪费)运动... 毛主席说,我在北京呆久了、在办公室呆久了,脱离了人民群众,脑袋就是空的,我出了北京、出了办公室,接触到老百姓,我就有想法了。所以,毛主席的专列经常外出,走遍了祖国大江南北,走走停停,与人民群众交流、体察民情、了解民心动向、解决人民疾苦,真真切切地得到了全国各族人民的拥戴,老百姓对毛主席的尊重和怀念是发自内心的,而不是被迫的、被代表的、被宣传的... 看看新中国建国以来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那真是老百姓的代表、庄稼人的代表、底层人的代表啊。毛主席曾经跟一个居委会主任说,我最羡慕你们的工作,能经常跟老百姓打交道,跟群主谈心... 人都有生老病死,毛泽东是人,所以毛泽东也会死,如果孔子以来的人不死,地球就装不下啦,这是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胜利。我活着吃了很多。)#)))≦,死后化成灰,撒到长江里,去喂鱼儿,给它们赔罪,等他们长肥了,去服务人民,这就是物质不灭定律。可惜他的愿望因为党内残酷的斗争和党的革命果实的保全而未能实现,他被防腐起来而他希望改变水深火热生活的人民所瞻仰... 毛主席有错误,这也是正常的人应该犯的错误(比如刘少奇、林彪、王洪文、江青、华国锋-身型语言风格很像...),但他对新中国、对新中国人民的功劳是第一位的,他是一个平凡而伟大的中国人民中的普通一员。伟大领袖、伟大导师、伟大舵手、伟大统帅,这些都很讨厌,我就一个身份,教员... 继承毛主席等老一辈党和国家先烈的意志,将无产阶级革命和建设事业进行到底,实现中国梦 毛主席,我们底层的老百姓——房奴、车奴、学奴、医奴——真诚的怀念您... 建议看看: 走近毛泽东 1-2 http://v.163.com/jishi/V7MIUGGFJ/V8A7T50V8.html#from=jishiplay1_recommended_1 http://v.163.com/jishi/V7MIUGGFJ/V8A5CQJ7A.html#from=jishiplay1_recommended_1 真羡慕毛主席他们那一代伟大的革命家,伟大的民族的先行者,可以建党建国建立新事业,可以读奇书交奇友成奇事做奇男子... 历史是我们的,但归根结底是你们的 新中国的主席就只有一个,他是毛泽东,只有他配我们人民群众称之为“主席” 新中国的总理也只有一个,他是周恩来,只有他配我们老百姓称为“总理” 毛泽东永远活在我们心中,永垂不朽 为中华民族独立和自由而牺牲的先烈们永垂不朽
个人分类: CHAM胜美公司Corporation国安中心|3013 次阅读|82 个评论
怀念父亲
热度 18 zhuchaodong 2013-6-1 23:38
2013 年 5 月 27 日早晨,我接到母亲电话,得知至爱我们的父亲已经平静地走了。之前,他还在和一个朋友在客厅聊天;后面去卫生间,洗净后突然倒下,再也没有起来。母亲发现父亲倒下,赶忙抱起父亲,期望父亲能够有些生息,并再次救活他。可惜回天无力,父亲当时已经没有呼吸,很快就身体变凉。等救护车到家中,父亲已经安然离去,留下悲痛无助的母亲。附近的亲朋、乡亲得知消息,都赶过来帮忙。等我和爱人、儿子、弟弟、弟媳傍晚赶回家中,父亲已经安睡在带冷冻的玻璃棺材中,再也不能像以前我回家一样,笑呵呵地问寒问暖。 父亲年青的时候,可能由于压力大,朋友多,抽烟很凶。印象中,他一般一天1-2包勇士牌香烟,偶偶需要用到飞马、大前门和牡丹。尽管大多数香烟比较便宜,但是积少成多,也是那时家庭的一大开支。后来,父亲去天津弟弟家,弟弟安排了体检。他发现自己高血压后,终于断掉了多年戒不掉的烟瘾,但一直舍不得买药吃。他辛苦了一辈子,后来家里的田地少了,就喜欢上了钓鱼。他经常骑车去钓鱼,却有几次被发现摔倒。我作为儿子,曾经听母亲说起此事,觉得父亲长期身体强健,不会有问题,也就没有特别注意。等他确诊脑梗,并多次摔倒,我才醒悟父亲已经不再拥有年青时候的身体。后来每次父亲摔倒住院,我都要赶回家,担心父亲病重,担心体弱的母亲累倒。 母亲自从年青劳动摔断腿以后,就有坐骨神经痛的毛病,一直身体不好。 母亲本来睡眠就不太好,总是担心他晚上会一觉不醒,半夜总是推推父亲,确认他回应自己。 父亲家中贫寒,弟兄姐妹 6 人。由于打小营养不良,父亲面黄肌瘦口粮严重不足, 10 岁之前经常饿得在墙角捡石子嚼,因此得一外号“保坤黄子”。 14 岁开始,他就经常赤脚去外面掸稻掘薯,后来自己去乡里的农具厂学习木工活,担负起家中的重任。母亲告诉我,父亲一辈子共造过 5 次房,其中第一次的土坯房是从5元钱开始。加上我和弟弟上学,每年家中都入不敷出。父亲一生傲气,但生活的重担如大山一样压得他喘不过气来。等我们上大学之后,父亲压力逐步降低,开始通过做热水用的热得快,慢慢还清了所有的借款。 1989 年,我决心上南京师范大学,可以获得一定的助学金。 1991 年,我弟弟获得南开大学奖学金,开始了他 9 年的南开求学之旅。从此,父亲的脸上终于多了笑容,让我们感到他的重担终于有了卸下的希望。 5 月 29 日父亲火化, 5 月 31 日下葬。母亲从木箱中拿出父亲珍藏的一些物品,让我们整理。父亲做得一手木工好活,亲手制作了木箱、椅子,准备用作我结婚的时候使用。可惜当时我们租住在动物所的房屋太小,没有让父亲带到北京。这些物品包括了我和弟弟小学以来的所有奖状、证书、部分准考证和照片,还有一张非常珍贵的父亲的毕业证书。上学时,他勤奋好学,上进心强,是班主席。但从 14 岁开始,他就很少再能去学校上课,直到 15 岁时才补领了证书。后来又断断续续在儒里中学学习了一段时间。自我和弟弟上学,父亲一直严格要求我们要做好人,但很少具体过问我们的学习。记忆中,我们只要有奖状回家,父亲和母亲就自制浆糊,认真、细致地,把它贴在一面墙上。后来我去南京读书以后,一直有满墙的中小学奖状的的记忆。到了北京之后,由于求学、研究工作繁忙,少了这些记忆。没有想到,承担家庭重担、忙于生计的父亲和母亲,直到今天在木箱底,还珍藏着我和弟弟小时候的物品,并视为珍宝。 弟弟在南开有教学工作,难得有机会回家。所幸今年年初,母亲和亲友为父亲办了 70 岁生日,我和弟弟都从北方回来为他祝寿。弟弟初中毕业时,家中条件仍然非常艰苦。父亲借钱,坚持把他送到无锡市第一中学“教育改革实验班 - 清华大学少年班”就读。当时,父亲和弟弟的班主任、弟弟都分别留下了合影。弟弟年少,满身稚气;父亲正值壮年,因长年耕作,面庞黝黑,身体精瘦,但精神焕发,充满自豪。弟弟后来参加各类数学、物理、化学竞赛,并顺利按照他自己的意愿,进入了南开大学数学系就读,完成学业,获得博士学位。弟弟在南开获得教职,并去美国 MIT 做博士后,把省下的美元汇给父亲,建造了拆迁前的楼房,让父亲非常开心。 这种油然而生的 自豪感,从此就长驻父亲的心怀,并深深地感染他的亲人、朋友、 乡亲和后辈 。 今天,我再睹这张老照片,回想父亲的艰辛和对我们的培养,忍不住潸然泪下。父亲曾经提到, 儒里朱氏祠堂把父亲请了去,制作了“兄弟博士”的匾额。可惜直到安葬完父亲,我和弟弟才去儒里宗祠,完成了父亲多次嘱托,了解先祖的艰辛和荣耀。 我也借每次回江苏工作或探亲的机会,尽量给父亲留下一些照片。自从今年生日祝寿之后,父亲几乎每天给我电话。有时我在上班或开会,我们只能简单聊上几句,就匆匆放下电话。总觉得父亲在母亲的悉心照料下,有现在的医学条件,可以有很多时间可以通话。父亲总是挂念我是否出差、身体可好、要吃饱饭等等。现在,父亲再也不可能给我电话,唯有遗像如生,微微含笑,似乎还在很多话要和我们叙说。 愿父亲大人在天之灵安息! 愿母亲大人尽快脱离悲伤,能够在以后的日子里身体康健,安享晚年! 敬爱的父亲,我们永远怀念您 ! 父亲小学毕业证书 父亲无锡看弟弟(无锡一中高中) 父亲携母亲游览中山陵 父亲和母亲在上社老家门口 儒里朱氏祠堂的牌匾
个人分类: 家人|8297 次阅读|19 个评论
Books as Birthday Gifts
热度 1 Mech 2013-5-14 13:50
As a bookworm, I see the world as well as acquaint the people through books. Therefore most people involved in my personal life are linked, in one way or another, to the books I have read. Regretfully, those people are rather limited. My dear father-in-law belongs to the highly selective group. In my memory, the most impressive fact is his presenting me books as birthday gifts. On the 26th birthday of mine, he bestowed me Encyclopadia Sinica: Mechanics . On the head page, he wrote, “The applications make the talents increase everyday. The extensions cause the thoughts unexhausted. Hope to win your way unceasingly to achieve the summit. ( 才以用而日生,思以引而不竭。愿不断奋进,以凌绝顶。 )” The beautiful handwriting is shown in figure 1. In addition the practical usefulness of the book, his expectation always encourages me to struggle in my life and in my career. Figure 1 On the next birthday, he provided me with Encyclopadia Sinica: Mathematics . This time, he wrote a quotation of a celebrity on the head page. It says, “From the heart, I love wonderful books, spirited horses, and attractive landscapes. In the garden, I plant blue pines, green bamboos, as well as white wintersweets and white orchises. ( 心有三爱,奇书骏马佳山水;园栽四物,青松翠竹白梅兰。 )” The scripts are shown in figure 2. Figure 2 My father-in-law passed away a year ago. The two volumes of Encyclopadia Sinica still lie in my bookcase. His calligraphy on them, among other my recollections, establishes a coupling between him and me, beyond the consanguinity and beyond the matrimony, forever.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607 次阅读|2 个评论
悼词(2010)
Mech 2013-5-14 13:34
各位来宾、各位亲朋好友: 今天大家聚集在这里,沉痛悼念我们亲爱的父亲!沉痛悼念各位敬爱的兄长或长辈。 2010 年 2 月 11 日 早 7 时,父亲永远离开了这个世界,享年 82 岁。从此他与我们阴阳相隔,留给我们痛彻心腑的悲伤和无穷无尽的思念。 1928 年 2 月 2 日 ,父亲出生于上海南市老西门。 1952 年同济大学土木工程系毕业,分配到辽宁鞍山工作。跟随所在的原冶金部第三冶金建设公司转战甘肃酒泉、江西新余等地,为祖国的冶金建设事业奉献了自己的聪明才智,也成长为钢结构设计方面的国内知名专家。父亲相继被聘任为工程师、高级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1990 年,从原冶金部第三冶金建设公司工业公司设计院总工程师岗位退休。 1999 年,迁回上海,在金山朱迳镇安度晚年。 父亲的一生清清白白、堂堂正正。他对技术精益求精、对工作兢兢业业、对同事言传身教、对家人悉心关爱。 父亲留给我们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是勤勉做事、低调为人。我们很骄傲能够继承这些精神财富,并发扬光大,留给我们的后人。 父亲 2009 年 4 月在第六医院体检时意外发现罹患肺癌。随后相继到肿瘤医院和胸科医院就医。因为病情已经进人晚期,而且他年迈体弱,只能采取保守疗法。父亲以乐观旷达的态度坦然面对病情,积极配合治疗。随着病情加剧,父亲变得愈发羸弱,但神智始终清醒。在与病魔顽强搏斗 10 个多月后,在睡眠中安详地辞世。 父亲患病期间。众多亲属多次来看望父亲。父亲所在金山区朱迳镇东林居委会党组织领导也在他病重期间专程探望。大家的亲情和关心伴随他走过人生的最后时光。对于这一切,我们家属心存感激,并在此表达我们的谢意。 亲爱的父亲,此时此刻,您相濡以沫的老伴、绕膝长成的儿孙和守望相助的亲戚,向您做最后的告别。天堂之路,一帆风顺!您安息吧!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4077 次阅读|0 个评论
怀念和舅 (王会期)
热度 11 罗帆 2013-5-5 15:02
和舅名叫王会期,原名王元和,是我母亲的堂兄。他家的老宅与我的外祖父母家相邻,亲如一家,我母亲称他为“和哥”。 在我很小的时候,母亲就讲过和舅的故事。和舅是家中独子,自幼聪明过人,后来考入清华大学,成为家乡为之骄傲的高材生。不幸的是,他染上了肺结核,因病情严重不得不辍学回乡。后来,他一直没有工作,因身体病弱干不了农活,曾写过小说投过稿都石沉大海,在农村过着清苦的生活。直到“四人帮”倒台,他参加全县教师考试名列第一,才进入双峰四中当英语教师。他的英文非常好,看原版书籍没有障碍,如果不是因为生病,一定已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才。 在家中的影集里,我看到过和舅与我家长辈们的合影照片。那时,和舅已从清华大学退学回家乡,在与病魔抗争数年后存活下来。命运多舛,但他并不悲观失望,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一张珍贵的合影照片(后排右1是和舅王会期,中间是我父亲罗果志,左1是我的舅舅王剑影;前排右1是我的母亲王艺芳,中间是我的外婆,左1是我的舅妈) 1982年寒假,我随父母去双峰老家过年。尽管看过照片,但亲眼看见和舅时,我还是感到震惊。和舅清瘦,前胸塌陷,但背挺得很直。他的颧骨有点高,眼窝有点深,眼睛通过镜片透出深邃的光芒。他说话显得吃力,嗓音嘶哑,气息微弱。他告诉我,因为严重的肺病,他一侧的肺早已切除,另一侧肺也萎缩了。看着他费力说话的样子,我的心很痛,真不忍心让他多说。和舅俨然是我们的家人,每天与我们全家一起吃饭。他对我在北航的学习很关心,谈到学英语,他建议多看原版小说。 一天深夜,我被凄厉的叫喊声惊醒。那声音十分凄惨,非常绝望,令人感到恐怖。我吓得用被子蒙住头,用手指堵住耳朵,再也睡不着。母亲说是隔壁的和舅做噩梦,说梦话,其实并不可怕。母亲还告诉我,在大学时,曾有女同学对和舅一往情深,后来也有女性愿意与他结合,但他不愿拖累他人,终身未娶,多少令人感到惋惜。 离开老家前,我在老宅后的地里种了一颗小柳树,和舅在一旁看着我埋土、浇水。临别前,他说会经常给树苗浇水,并且告诉我树苗的长势。和舅一直与我母亲通信,曾经要母亲转告我柳树长势良好,也告诉我柳树终于没能长大。 大学毕业之后,我回到武汉工作。在父母家见过和舅,但交谈的机会不多。知道我喜爱文学,他送给我一本封面上印有中国作家协会字样的黑色笔记本,里面有一些著名作家的照片和手迹。在那上面,我写了不少读书笔记。 和舅为人真诚善良,对学生更是倍加关爱,常对困难学生慷慨解囊。亲友们看他一人生活太孤单,劝他收养一个孩子,他说要收养就收养一个自己的学生。后来,他认养了一位自愿认他做父亲的女生,给了她许多关爱和经济资助,但“女儿”工作后的表现令人失望。此后,他不愿意向亲友们提起此事,大家也回避这个话题。 1995年,和舅因病去世,走完了不同寻常的一生,被亲友们葬在离村子不远的地方。 此后的岁月里,我有时会想念和舅。然而,我不知道他名叫王会期,不清楚他曾经参加中国远征军在印度战场浴血奋战的传奇经历,更没想到他会成为新闻人物。 看了媒体上的战友回忆,我才知道和舅曾经是一位英勇无畏的坦克手。68年前,在清华大学读书的他响应国家号召,毅然参加了中国远征军,经过强化训练,成为印度战场战车二营一辆M3A3坦克车里的副驾驶。为了国家的命运与民族的尊严,他与伙伴们在异国同舟共济,勇敢地与凶顽的日军浴血奋战。抗战胜利后凯旋回国,他与战友们握手相别,回到清华大学继续求学。 这是一段他埋藏在心底、从未对亲友们讲过的故事。 从大学生、坦克手到英语教师——王会期的传奇人生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2818-686877.html
个人分类: 人物写生|6713 次阅读|22 个评论
怀念母亲
huailu49 2013-4-30 06:00
今天,是家慈十周年忌日,无尽的思念绵绵不绝。 1945 年春,父母遵从祖父母和外祖父母的意愿,于 3 月 19 日 (农历 2 月 6 日 )完婚。新婚没几天,父亲便离家奔赴苏北公学,开始新的革命旅程。 1945 年 8 月 15 日 ,日本投降。随着形势的急剧变化,苏北公学合并到淮阴的华中建设大学,父亲担任一个组的学习组长。时过不久,由于国民党反动派撕毁重庆谈判的双十协定,准备发动全面内战,华中建大决定迁移至山东,同时还决定招收一批新学员。父亲得知这一消息后,便立即写信回家,动员二姑和母亲来淮阴的建大报考。祖父接信后随即与她俩商定,并在春节过后亲自送她二人来到淮阴,经过简单的测试便被录取了。从此母亲也就踏上了革命征途。华中建大到达山东临沂不久,又合并入山东大学,迁到农村。父亲被编入政治系,母亲与二姑被编入文艺系。未多久,二姑便被调动,随大部队开赴东北解放区工作。 父亲在苏北公学并入华中建大后,身体时感不适。后于 1946 年 9 月 18 日 ,与另外两位同志一路,从山东的彭古城出发返回苏北。临行前母亲还跑了十多里路来为父亲送行。父母二人谁也没有预料何时才能重新聚会。 1948 年秋,华中建大驻山东莒南县集训待命期间,父亲有一天发现《大众日报》上可以登载寻人启事,便萌发了登报寻找母亲的想法。经向校部领导请示得到同意后,便向《大众日报》发了寻找母亲的启事稿件,不久果见登了出来,真是喜出望外。但是能否得到回音还很难说,只能是默默地期待着。大约过了半个多月,忽然接到母亲从山东昌乐县来信,真是喜从天降。再后来又过了不到一个月,一个晴朗的下午,母亲穿着一身黄色土布棉军装,揹着背包来到了父亲的驻地。分别两年多的夫妻终于又在山东团聚了。由于校部将她分配在父亲所在的队,因此父母后来就一同由山东经苏北而来到安徽了。 母亲参加革命后,历经硝烟,饱受风雨,备尝艰辛。工作一贯积极负责,埋头苦干,以身作则,任劳任怨,毕生未忘为人民服务宗旨。并于工作之余,日夜操持家务,抚育儿女,还要照顾我的几位叔叔、姑姑和舅舅的学业,对由此而增加的劳累与经济负担,从无怨言,免除了父亲的家务之累、后顾之忧。用父亲的话说,“此功此德,实常人所难能也。” 母亲先于父亲离世,而父亲离开我们也有二年多了,然而他们的音容笑貌,他们对子女的关爱与谆谆教诲,一直铭记在我们的心中。
个人分类: 书斋夜话|3403 次阅读|0 个评论
茴香的味道
热度 9 saraca 2013-4-2 00:19
图1:茴香结。水沸时,加入锅中,八成熟时即可装碗,清香,甘甜,可口。 茴香,是个好听的名字。顾名思义,茴香,是一类耐人寻味、口齿留香、余味无穷的蔬菜。 提到茴香,但凡读过鲁迅先生的小说《孔乙己》的朋友,都忘不了那些穿短衫,站在柜台外喝酒的人,稍有余钱的总有一碟茴香豆作为下酒菜。茴香豆,到底是怎样一份美味的下酒菜啊?对于江浙以外的人来说,大先生笔下的茴香豆多了一丝神秘和好奇,似乎非得去鲁镇尝尝不可。 阳春三月,正是播种茴香的好季节。记得儿时,一旦过了正月十五,热闹的年味还未散尽,农人们早就三三两两地来到田间地头抓紧时间播种,毕竟一年之计在于春。记忆中,春播常选择在日落前的傍晚,天空湛蓝澄碧,晚风习习,心旷神怡。母亲常常告诫我们,在家学习时间长了,就该到田野里走走,舒缓一下用眼的疲劳。 举目四望,家乡地处一滇中坝子,四围皆山,大大小小的村落坐拥其中。南边是抚仙湖,北边是高耸的梁王山。村外的田野里,有齐人头高的油菜花,东一亩,西一片。油菜花硕果累累,风一吹,左倒右伏。齐腰高的是蚕豆和麦子,也是左边一块,右边一陇。结满豆荚的蚕豆杆,有的叶子已开始萎蔫,饱满的豆荚也在发黄。沉甸甸的麦穗,齐刷刷地连成一片麦浪。麦浪上浮动着一层疏密有致的芒尖,针尖似地不许人靠近。路过一片水田,整齐见方,上覆一层塑料膜用来培育秧苗。从掀开吹风透气的膜棚两头,可瞥到一片绿油油的小秧苗,精神抖擞。不多久,这些小秧苗又将在收获后的田野里撑起一片翠绿,带来一阵稻香。 在母亲的指导下,我和哥哥一起用锄头将菜地平整好,留出一块两米见方的地头,用来播种茴香籽。借习习晚风,母亲先将一把把茴香籽轻轻地洒在地面上。然后,她把拌了草木灰和农家肥的细土,一把一把抓起,均匀地散开,形成一层薄土,可稍稍盖住茴香籽,不至于被风吹飞。接着,她又用头年留下的干稻草,替茴香籽整齐地铺了一层“薄被”,算是为为它们营造了一个温暖安全的“小窝”。最后,到不远处的沟渠里,担一担清水,小心地将茴香地浇透。收拾停当之际,太阳已落山。这时,便与其他干完活的乡里邻居,有说有笑地往家走。 播种下的茴香,每天早晚,都需要浇灌。两三天,发芽了;一星期,稻草从中,抽出细细的镂空叶子。这时,母亲会轻轻地将稻草揭去,露出一片片扎根于土,生长旺盛的小茴香苗。两周后,茴香苗已有一扎高了,嫩绿中依旧显得有些纤细。到第四周,可以开始间苗了,餐桌上就会有一碗香味扑鼻的茴香汤。这一碗碧绿的茴香汤,一直可以持续到麦子、蚕豆、油菜籽全都收获入仓。偶有几棵遗漏的茴香苗,可以一直留在地边,任其长成一株有人高的茴香,能开花结籽,为来年播种而准备。 餐桌上的茴香汤,凝结着母亲细细密密的付出。那一碗清汤里,洗净的茴香苗并未被切断成寸,而被在田间地头忙碌一天回到家的母亲,一根,一根,娴熟地绕结成一个个茴香疙瘩。洁白肥嫩的茴香根,隐藏在疙瘩球一样的绿叶中,散发着阵阵诱人的香味。母亲做的茴香汤,似乎在告诉我,茴香不该切断,最好任其香味悠长。 长大后,出门求学在外,学校食堂,街边饭馆,每一道茴香菜,都是切断或煮或炒来烹制的,很少见到一根茴香苗缠绕成茴香疙瘩的菜肴。我眼前依旧浮现出,母亲安静地坐在院子里,听我们朗朗的读书声,手里变戏法似地将一根根长长的茴香苗,仔细地挽成一个个茴香结。 有了小女的我,有时候也会想着替孩子做一碗茴香疙瘩汤。我在厨房里,将洗净的茴香苗一根根地绕成一个茴香结,做成一碗香气扑鼻的茴香汤。在书房里做作业的小女,会循着香味,馋嘴似地跑过来说尝尝。然后,我们坐在饭桌前,有说有笑,不紧不慢,不再去看墙上的时钟,也不催促小女吃快点,就这样享受一份清淡的茴香汤。与其说在紧张的学习工作之余,我陪小女品味生活的滋味,倒不如说,让小女陪着我,细细回味小时候家的味道。
个人分类: 怀念|7351 次阅读|18 个评论
春来了,他却飘然而去
热度 12 罗帆 2013-2-15 23:02
春来了,他却飘然而去
今日中午,正在家做饭,忽听家人告知有电话,看了一眼手机屏幕,显示是大学同学,不祥之兆袭上心头。 得知凤君同学已经离开了人世,虽然有心理准备,但依然感到无比的伤痛。 打开班级网站,白花衬着挽联 : “才听笑声南国暖,却闻噩耗北国寒。” 在此贴出去年夏天同学聚会时我拍的几张照片,以表深切的怀念之情。 1 凤君与夫人在德天瀑布合影 2 在南宁市南湖公园留影 3 童心未泯的凤君 半个月以来,同学们密切关注着班网上的留言,一直在为他祈祷。 2 月 1 日 ,班网上出现不幸的消息:刚接凤君夫人来电,近一周凤君同学已昏迷几次,似乎越来越严重,我们正在找机票或火车票,争取周末去见见凤君兄弟。各位,请我们为好兄弟祈祷。 2 月 3 日 ,三位同学赶赴大庆探望。返回后留言:“大庆短短二天,满脑子都是凤君同学的这个那个,正常把情况都介绍给大家了,病情还是非常严重,在我们登机前他的心跳又超过 140 次 / 分,前几天达到 190 次 / 分,随时都有生命危险。” 2 月 6 日 ,凤君的夫人在班网上留言:“谢谢大家的关心,通报一下,凤君的心跳已恢复正常了,经过了 56 小时 130 ~ 180 次/分的斗争,请大家放心,我们会继续努力向更好地方向前进。”据说,当儿子从澳洲赶回来,凤君心里还是有感觉,睁开眼看了好一会。得知凤君终于挺过来,父子得以相见,我们深感欣慰。 2 月 8 日 ,凤君一段时间意识较强,有反应,之后又处于休眠状。 2 月 14 日 ,凤君的夫人在班网上再次留言:今晨两点,凤君的呼吸心跳停止了。经过抢救,心跳恢复了,但是呼吸未恢复,用呼吸机带动呼吸,已完全昏迷,大家还在积极抢救中,谢谢同学们对我们家的关心和帮助! 2 月 15 日 10 时 41 分,凤君同学不幸英年早逝。明日,四位同学将代表全班赶往大庆,参加 2 月 17 日 上午 8 点举行的凤君同学告别仪式,缅怀我们亲密的大学同窗。 凤君,你永远活在我们心里! 4 春来了,凤君却飘然而去 2月17日,班级代表唐星在追悼会后留言: 各位,怀着沉痛的心情在凤君的家里,用他生前常用的电脑给大家发此留言。 今天上午我、唐艳、王军、老罗代表大家参加了凤君兄弟的告别仪式。屋外下着不大不小的雪,现场有将近400多人,凤君的生平介绍让我对这位兄弟更加敬重,深为感动,泪流满面。他生于大庆,热爱大庆,钟情家庭和生活,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为大庆做出了非常了不起的贡献,得到了所有人的认同和尊重,他用自己的一生为家乡的发展尽心尽力,实在难能可贵,这是我对凤君兄弟新的认识,了不起。 我们以班级、同学代表、310宿舍的名义向凤君敬献了花圈,向家属转达了同学的问候,表达我们的哀思,愿凤君在通往天堂的路上一路顺利! 笑对病魔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2818-250581.html 2012 年北航 0702 班同学南宁聚会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2818-619928.html
个人分类: 人物写生|4521 次阅读|24 个评论
怀念半个世纪前的新年座谈联欢会形式
热度 1 黄安年 2013-1-31 09:40
怀念半个世纪前的新年座谈联欢会形式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 2013 年 1 月 31 日 发布 我是 1958 年在北京师范大学毕业并留系任教的,回忆起刚毕业那时参加系里举办的新年座谈联欢会的形式,至今记忆犹新。全系教职员工不分资历深浅,地位高低,围坐在一个大教室里 , 课桌上摆放着花生、瓜子、水果、点心和糖果,大家畅所欲言,即兴表演节目 , 互开玩笑,笑声四起。我至今还记得中国古代史郭澎老师( 1956 年毕业)给大家猜个谜语“铅球”,打一人名,终于有智者猜出谜底是陈垣老校长。还有让猜“厕所”打一地名,后来揭晓谜底是伦敦 , 当然也有戏称“ LZ ”的。 联欢会上有一技之长的老师纷纷亮相,如刘廼禾先生、张守常先生的京剧清唱,张文淳先生的独唱,杜平先生的单弦等,现在除杜平先生健在外 , 其他几位老师均已作古了。所有老师都得准备节目,击鼓传花是保留节目 , 每年都有,击鼓人鼓声一停花到表演者手上 , “巧遇”者要表演节目 , 急得有的老师一时想不出节目来学猫叫、狗叫的也有。我也遇到一次 , 就来个上海急口令过关。当时没有聚餐之说 , 自然也不存在公款浪费问题。
个人分类: 教育改革思考(07-11)|3118 次阅读|3 个评论
怀念端木老
热度 2 黄安年 2013-1-27 07:10
怀念端木老
怀念端木老 受权发布吕启祥文 黄安年的博客 / 2013 年 1 月 27 日 发布 (说明 : 本文发表在《曹学芹研究》 2012 年第 2 辑 )第 169~172 页上 , 这是 2012 年 9 月在纪念端木蕻良诞辰一百周年学术研讨会上发言文字稿文字稿为发曹雪芹研究编辑部用,照相 PDF 版共 4 张。) 怀念端木老 吕启祥 ( 中国艺术研究院,北京, 100029) 今年是端木老诞辰一百周年 , 他离开我们也有十六个年头了。回想端木老生前对我们这些后辈的关爱和鼓励,心中洋溢着温暖之感和敬佩之情。这里仅就自己同端木老的有限接触和点滴心得 , 以表达这种感佩之情于万一。 最初知道端木蕻良的名字是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上大学时 , 从中国现代文学史教科书和他的代表作品中 ; 真正见到作家本人则已是 1980 年 , 在哈尔滨召开的第一次全国红学研讨会上 ,会议有一百多代表 , 我们只是远距离地望见他老人家。凑巧的是会后南归同路 , 才有了近距离的接触。记得我们这一路有吴世昌先生、端木老夫妇和较他们年轻的霍松林先生 , 还有一直结伴的邓魁英老师和我。途径长春、沈阳,每到一地 , 老先生都被请去作讲座,他们戏称“沿途卖唱”,我们则沾光随行。到沈阳后才分别返京。 1986 年还是在哈尔滨,此番是国际红学会,住友谊宫,我和黑龙江大学的刘敬圻同住一室,两人曾到端木先生的房间去讨教,说起写红学文章要打破那些僵化的旧框 , 尝试新的思路和方法 , 端木老笑着却是认真地说 : 我看你们两个文章就很有新意嘛!这当然是对我们很亲切的鼓励。以后,在北京我曾去过和平门端木的家,记不准是什么时候、为什么去,大约是九十年代之初 , 似乎是与顾平旦兄同去的 , 也许和 1993 年平湖的“红楼梦出海纪念亭”有关。其时端木老的健康状况一直欠佳,平湖之会他没有去 , 但仍为纪念亭撰了一联 , 联语曰“绛雪融融 , 青埂流芳别乍浦;炉烟袅袅,红楼寻梦到长崎。”会上 , 我交了一篇《红楼梦与东方女性之谜》的文章,结尾处特地敬录了纪念亭上启功先生的题碑和端木、其庸两位先生的题联 , 以志不忘。今天,如果去海红亭 , 依然可以看到镌刻的端木老的题联手迹。 使我特别难以忘怀的场景还有端木老的一次讲话,那是 1991 年 10 月《学刊》五十期纪念座谈会,在北京金朗大酒店二楼,不大的会场里坐满了人,记得会议已开始 , 行动不便的端木老由编辑部的四个小伙用一张大藤沙发抬着 , 高高举起越过众人到前面,满面笑容地说 : 许多别的会我都推掉了 , 这个会我一定要来 , 一百期还要来!他的激情感染了全场,老作家对红楼梦、对红学的“一往情深”极其生动、鲜明地呈现出来,令我至今印象深刻。 1993 年 3 月 , 花城出版社出了端木老八十年代的散文新作《友情的丝》,共二十篇,忆旧感新,文情并茂。其中思念母亲和故乡、怀念萧红,以及忆叙南开校长张伯苓、昔日文友王统照、戴望舒等篇 , 感人尤深。端木老在此书刚出不久的 7 月 9 日 签名赠我一本。 同年 8 月,上海书店出版了端木老《说不完的红楼梦》,是由柯灵主编的文史书系之一本。作者不乏周振甫、俞平伯等大家 , 篇幅和开本虽小 , 含金量却高。这本书 , 端木老亲自签了名送给了我,扉页上写 : “启祥女士存正 端木蕻良赠 一九九四年五月”,我十分珍惜,今天翻看倍觉亲切。虽则手上也有新近出的印制装帧更为考究的《红泥煮雪录 ---- 端木蕻良说红楼梦》,但我更喜爱原先这本平朴的小书,先生的手迹弥足珍贵 , 还有书首的八幅照片让我时时忆想起老人亲切慈祥的笑容。 到了 1995 年,也就是离辞世仅一年,端木老还为河南的《中原红学》写了《红学与女性》一文。这张报纸想来当时曾寄过给我,只是我素来不存资料 , 已无印象。近日文彬兄特地嘱托河南新乡红学会的张胜利女士将报纸复印寄我,展读之下 , 感愧不已。端木老在文中说,喜欢《红楼梦》的 , 女性不亚于男性;研究《红楼梦》的女性也不乏其人。他从越剧说到红学史上的轶闻,说到当代的研红女性,提到了三个人 , 一是哈尔滨师大的一位女同志 ( 未提其名 ) ,再就是我和朱淡文,对淡文的曹学论著尤为赞赏,多有同感并郑重推荐。于今 , 三人之中 , 哈师大的冯宇(据我了解,应当也只能是她)已经作古( 2002 年去世),淡文病重。为了他们和其他女学人 , 也为了自己,我必须来此向端木老表达感念和景仰之情。 端木老在文中提到了我和当年呈送他的《红楼梦开卷录》一书。从那时到现在二十多年过去了 , 自己少有长进 , 愧对前辈。回顾往昔,读端木老的著述,多获教益,在潜移默化之中,其实已经融进了自己对《红楼梦》的诸多感悟。这里仅举一例以见一斑。 就说对秦可卿这一艺术形象的解析以及与此相关的诸如情与欲、梦与醒、虚与实、天上与人间种种关系的看法,端木老有十分精到的见解。在《说不完的红楼梦》书中的“可卿之谜”一节里,他明确提出从作品的艺术效果和作家的思想境界来看 , “曹雪芹删去贾珍‘扒灰’的细节,决不会仅仅由于脂砚的主张”,批者并不能代表曹雪芹的思想。他说,试想如果在小说里“放进贾珍这个不堪的人物,来和秦可卿作出‘更衣’‘遗簪’这样恶劣的事来 , 请问,那样一个可卿,如何可以和神仙姐姐的可卿复合在一起呢 ? ”“宝玉和秦可卿的特殊关系,必然要排除掉‘更衣’‘遗簪’等情节后 , 才符合曹雪芹的艺术思想,才符合塑造艺术形象的规律 , 也才符合曹学芹对于‘灵’与‘肉’的哲学思想”。如果允许那样的情节存在,“那么 , 宝玉也就侧身于狗儿猫儿打架之列 , 再不成其为宝玉了!”“在曹雪芹笔底下 , 行文舒展曼衍,情节蚀骨销魂,奇峰叠起,异遇层出 , 收到了极大的艺术效果 ….. 曹雪芹是何等作者?这种改写 , 盖有深意在焉者也。” 这是一位真正的作家、一位与曹雪芹心灵相通的知音的见解。在端木老看来 , 在这个亦真亦幻、虚实相生的节点上,“太虚幻境就从这儿展开出去,这里哪儿再容得有描写贾珍这个不过是猫儿狗儿一类人物的笔墨呢?”“这些所以重要,是它明显地表达了曹雪芹对于情欲的见解。从此开始 , 展开了百回大书。对于‘情’、‘欲’的关系、生理的和社会的各个方面的因素,都有不同凡响的见解和卓越的剖析”。类似的意见在书中《曹雪芹的情欲观》《从〈警幻仙姑赋〉说到〈洛神赋〉》等文中都有表述,比如说曹雪芹任情适性,反对矫情,主张灵肉一致;他发现了感情的宇宙、感情的天地、感情的海洋。他以警幻为万艳千红的表率、情欲的女神,教给宝玉“并不是按照仙家箓条行事 , 而是从人世间的自然活动开始”;“意淫”之说体现了作家“涵天盖地的胆量”、“为提高人性素质而争到底的勇气”。也因此,端木老对 87 版红楼梦电视剧的第一个重要意见就是不赞成实写“天香楼”这段戏 , 不赞成删削太虚幻境和警幻仙子。认为剧作忽视了雪芹的删改之文 , “落到用金子换称砣的处境了”“可卿是太虚幻境中挂了号的,没有太虚幻境就等于使《红楼梦》掉了魂儿”;“秦可卿是天上人,又是地上人”,“在天上的秦可卿,命运可以自主,在地上的秦可卿,命运不但不能自主 , 而且被人撕成碎片 …… ”。总之,电视剧“要空灵一点儿 , 把‘情’字作为贯穿一切的线索”。“因为情是有辐射线的,而且富于穿透力。” 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中,像《红楼梦》那样“大旨谈情”、把情之真谛贯穿一切的 , 罕有其匹。端木老正是以他这种富于穿透力的洞见来体察《红楼梦》。当然也涵盖了秦可卿这个人物。笔者在 2006 年写过一篇《秦可卿形象的诗意空间》的文章,是有感于“秦学”走红、揭秘盛行,而着意阐发这一形象审美品格的。文中主张依凭作家改塑的实际描写,在虚与实、真与假、情与欲的区别和关联中 , 把握艺术形象的深层意蕴,将秦可卿作为情的化身、美的象征 , 着力开拓作家赋予这一形象的诗意和美感。我对人物的认知和分析 , 是在前贤和时彦的教益包括端木老这样的前辈启发下作出的。 在这篇文章里我还有意识地尝试引入艺术意象之说,来阐释秦可卿这一形象的独特性。“意象”是与“典型”、“意境”并列的一种能使作品臻于艺术至境的基本形态,是新时期文学理论建设的重要成果。近日 , 我在重读端木老著作时 , 惊喜地发现他老人家早就觉察到这一点,提出“意象手法”之见了。他说在古典小说中 , 看不进去热闹的《封神榜》,又不喜欢《儒林外史》那冷清的白描 , “说真的,我一直不认为《红楼梦》是纯粹的写实手法,我对于它的艺术有我自己的看法,无以名之,试名之曰意象手法。至于合适不合适。我不想去管它。总之,我认为是这样。”端木老在此未曾展开,却已点到了“意象”这一超越于写实的艺术方法了。我初读是深受触动,划了红线和圈点 , 完全认同单用现实主义的典型论是无法充分阐释《红楼梦》的,加入意境论也不够,有人用象征主义似亦未洽。其后 , 我读到文论界朋友成系统的有学理依据的关于艺术意象的论著,便尝试引入意象之说 , 力求使《红楼梦》某些审美疑团得到相对合理的充分的阐释。 我写秦可卿之文的 2006 年 , 端木老离世已经十年了 , 无从再向他老人家请益问学。但我想,以意象之说阐释《红楼梦》,把秦可卿形象作为情的化身和美的象征来呵护,不容玷污和亵渎太虚幻境这一清净之界,是符合端木老心愿、符合他相关的论说和创见的。 端木老留给我们有关曹红之学的精神遗产是丰富的,多方面的。本文仅述此点滴,以告慰先生在天之灵。 2012 年 9 月 26 日 附记:这是 纪念端木蕻良诞辰一百周年学术研讨会上发言文字稿, 所引端木老的话 , 均出自《说不完的红楼梦》一书。
个人分类: 学术问题评论(07-11)|3423 次阅读|5 个评论
再也找不到当年的那种感觉
热度 4 cutefay 2012-11-7 16:57
现在住处离昔日的校园很近,每天上下班看到来来往往的研究生们,就会怀念当年在校园参加各种活动的情形。于是,就到学校bbs去转转,体会一下当年的那种感觉。如今的bbs,由于被和谐了一把,已经和昔日人气鼎盛的bbs无法相比了,几乎每个版都冷冷清清的,一天没几篇帖子。后来我又到水木社区我当年常去的版面,那里虽然人气很足,但是看着满屏幕不认识的id在发帖聊得很开心,突然才意识到,虽然版面和校园活动还在,但是我已经不属于这个群体了,再也找不到当年在校园里积极参加各种活动的感觉了。 而这种感觉正如我在研究生的时候一次回大学母校的感觉类似。当时特别怀念我们当时住的破旧的4号楼,怀念小树林,怀念大学生俱乐部,而我走在母校校园的时候,才发现,昔日熟悉的场景竟然感到如此陌生,甚至感到内心的凄凉。这个时候才意识到,原来自己怀念的不是母校的一草一木,而是当年在母校里和一群朋友们嘻嘻哈哈快乐生活的情景。 后来我想到一点就释然了:如果当年在学校时的那些人物都出现了,还一起参加校园活动,还能在一起玩得开心吗?我想,偶尔一次两次还可以,就当是叙旧了,但没办法像以前那样经常在一起活动了。 人生每个阶段都有这个阶段的心境和关注的事情,过了这个阶段,心境就变了,虽然现在失去了当年的一些体验,但是也获得了一些新的体验。人生总是这样不断地成长着,失去了,也不遗憾,因为,在失去的同时你也获得了新生。
个人分类: 菲比寻常|4013 次阅读|5 个评论
怀念音乐启蒙老师赵方幸
热度 2 黄安年 2012-10-29 10:07
怀念音乐启蒙老师赵方幸
怀念音乐启蒙老师赵方幸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12 年10 月 29 日 发布 资深音乐教育家,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教授赵方幸是许多音乐人的启蒙老师 , 也是老吕的 60 多前的中学音乐老师。今年 10 月 18 日 , 赵方幸老师因病去世,我们十分悲痛,深切怀念。下面的这篇文章手发在 2009 年 5 月 25 日 的博客上 , 照片 11 张中有几张是补发的 , 均摄于 2012 年 5 月 24 日 赵先生家中。 ******************** 8888 拜访资深音乐老人黄飞立、赵方幸夫妇  已有 1502 次阅读 2009-5-25 09:27 | 拜访资深音乐老人黄飞立、赵方幸夫妇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09 年 5 月 25 日发布 几年前 , 中央电视台“步步高杯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直播,老吕注意到综合素质组中有一位老教授评委,她就是资深音乐教育家,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教授赵方幸老师。 1948-1951 年老吕在广州培道女中(即今天的广州七中 , 已有 120 年校史)就读初中三年期间 , 赵方幸老师就她的音乐老师。赵老师的音乐启蒙和熏陶,迄今使老吕受益匪浅。最近终于通过当年在培道的校友陈曦文教授了解到赵老师家住天通西苑。 24 日上午,老吕拨通了赵老师家的电话 , 又听到了 60 年前赵老师亲切的话语和爽朗笑声,心情十分激动。 60 年过去了 ,60 年没有见过面 , 多么想见赵老师一面,表达对老师的感恩之情 , 和祝愿老师健身长寿的期盼。 当日下午我们来到赵老师家 , 看望她和她的终身伴侣中国指挥艺术的泰斗黄飞立老人 , 黄老今天已经 92 岁高龄,身体轻健 , 思维敏捷,谈笑风生,赵老师今年也已 86 岁高龄,虽比当年富态 , 直率、活泼、开朗个性依然和当年无异。黄飞立、赵方幸夫妇一家都和音乐结下不解之缘,他们家中大客厅犹如新中国 60 年音乐发展变化的家庭博物馆,折射出祖国音乐事业变化的一个侧面。短短一个多小时的话题始终和音乐相关,从音乐的基础教育和普及到高雅音乐的发展 , 无不涉及。赵老师在音乐基础教育领域的造诣闻名全国,她特别谈到当时她指挥培道女子中学同学排练演唱的黄河大合唱在广州开了先例,又谈到今天许多中学的音乐课变成了唱歌课,离开了音乐课程的基本训练要求。黄老和赵老师为我国音乐事业的普及和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 虽然退休多年 , 依然心系祖国的音乐事业 , 尤其对于培养和训练那些热爱音乐的孩子们乐此不疲。金帆交响乐团在黄老的培养下已成为国际知名的学生交响乐团,不知有多少学生亲受过他的教诲,而一代代从这个乐团中走出去的学生,或成为有作为的专业音乐家,或成为具有一定音乐知识和修养的各行业精英人士,他们在祖国各地传播着音乐的种子。前两天 , 赵老师还参加了来金帆交响乐团应考选拔的 150 多位音乐爱好者则住考官。正如黄老精辟地阐述“从娃娃抓起,从培养青年入手,是提高我国严肃音乐欣赏水平的重中之重,这些年轻人一旦具备了全面的艺术素质,将来就能够成为严肃音乐的忠实听众,而再由他们发挥传带作用,就会最终形成欣赏严肃音乐的庞大社会群体”。我国音乐事业的发展寄希望于己于“从娃娃抓起,从培养青年入手,提高我国严肃音乐欣赏水平”。 照片 8 幅为即时拍摄,其中四人合照为他们的孙子所拍。 附网上三篇报道 : ********** ********************** 拜访 91 岁指挥家(原永安国立音专热血教师)黄飞立 发布时间: 2007-12-11 9:58:12 作者:林洪通 91 岁指挥家黄飞立 北京的盛夏,骄阳当空,却不显热,我走在大街的沥青路面上并不流汗。 2007 年 8 月的一天,我前往北京东北边的天通苑拜访了中国著名指挥家、原中央音乐学院指挥系主任黄飞立教授和其夫人赵方幸教授。黄飞立先生抗战时期曾在福建永安上吉山的国立福建音乐专科学校教书,是位积极支持抗战的热血青年教师,而其当年的未婚妻赵方幸则是音专的地下党员学生。我作为一名老党史工作者,自己的家乡就属吉山乡,这回趁在京小住之机,拜见这两位曾在这片故乡的热土上工作过、生活过、战斗过的高寿指挥家和老地下党员,感到无比幸运。 黄飞立夫妇 他们俩十分热情好客。将我迎进不太大的客厅坐定,赵方幸教授格外高兴,也许是出于对我原是一名党史工作者身份的灵感,不由本能地回忆起抗战时期她流亡到永安福建音专读书时的生活和参加抗战活动的历史情况。她说:“我是从广东流亡到福建的,我们同来的地下党员有个五人小组,为赵方幸、余禄熙、黎绍吉(即黎民)、江士骙(即江文)、谭庆逢(后在福建牺牲,在福州有纪念碑)。还有杨华,他没有组织关系,解放后才知道他是失去关系的地下党员。我们在校开展一些秘密活动,但这时最主要的还是在宣传抗日的同时,注意保存自己。我 1945 年 1 月与黄老师一起准备到东江游击区去,经过江西赣州时,曲江等地均己被日本人占领,后才到龙川、海丰地区。……” 我环视居室,黄先生不愧为音乐世家。客厅的周围挂满黄飞立先生指挥乐团演奏的许多大照片,客厅古朴的书架上摆满了密密麻麻的录音磁带。一架古老的钢琴和一架新式大板面钢琴摆设其间。因而客厅显得并不宽畅。随后黄先生把我迎进他的卧室,室内都是书籍和录音设备。令我惊讶的是, 91 岁的黄教授一人使用三部电脑。当我问及他为什么一人用三部电脑时,他说为了防止病毒,用一台电脑上网,另两台分别操作多媒体和其它用途所需。足见黄教授对音乐艺术的追求之执著和研究之精深。黄飞立教授虽已 91 岁高龄,但精神矍铄,行动敏捷,思维清晰,谈吐如流。他耳不背,腰不弯,全然不像一位 91 岁老人。 黄飞立教授在福建音专任教时,因他在教学上精益求精和严格要求,曾引起一场风波。他说:“当时国民党怀疑我是共产党员,其实我既不是共产党员,也不是国民党员。我当时并不懂政治,只管教书。学生考试时,你是什么成绩我就打什么成绩,你不及格我就打不及格,决不含糊。 1945 年除夕晚上,学校的师生举行一个联欢晚会,会上,我和一个捷克籍的小提琴教授尼哥罗夫表演了一个《上小提琴课》的滑稽小品,我扮演学生,尼哥罗夫教授扮演老师,在‘上课’时做了一些学生不会学、教师不会教的动作,完全是逗趣。但过年后一个上午,我上完一个班的课,所以我留在课室里。这时突然五个学生闯进来,其中一个学小提琴的学生质问我:‘你为什么在晚会上表演那个节目?’随着不由分说便对我拳打脚踢,我只拿起一条板凳作自卫,冲出课室。室外人多,那五个学生也散开了。我不知道我在自卫中有没有打着那些学生,但我眼角被打伤了一处,眼镜也被打掉在地上。许多对我好的学生都来问我情况并送我回住处。当时代理校长萧而化了解情况后便马上出布告开除那五个学生。第二天,国民党《中央日报》永安版就登出一条消息:‘音专一场风波’,消息内容大致是说我本来就有红色嫌疑,昨天在校园里学生和我辩论,我竟动手打了学生,现在省党部很重视此事……我当然很生气。经和一些接近的的同学商量,我马上进城,先到报社找我认识的副刊编辑,因为我以前给副刊写过文章,但他对我避而不见。我又到法院,状告我被打的事(解放后有我的学生在永安法院见过我告状的档案)。由于我无法找《中央日报》申辩,我只得自己出钱在南平的《东南日报》登了一则启事说明事实。随后国民党省党部把我和萧而化叫到省党部住址,气势汹汹地要我公开承认打学生的错误,我非常生气,对着那省委说:‘那怕你枪对着我,刀搁在我脖子上,我都不会屈服。’萧而化则站在旁边颤抖着。后来他说了几句,大致是黄先生在音专很有影响,此事容他回去商议。回学校后,没有和我商量就把开除学生的布告收回。” 黄教授接着说:“我一气之下便决定辞职离开永安。当时绝大多数同事和同学都同情我,但很多是敢怒而不敢言。其他和我经常接近的学生(解放后才知道其中有好几位是地下党员)都纷纷来慰问我,特别是那些地下党员,说国民党统治下只有黑暗腐败,劝说我到解放区去,说那边可能生活艰苦些,但心情一定愉快,因为那边进步光明。他们劝我哪怕去看一下,合则留,不合则去我现在的老伴,她也是其中之一(当时我们已经相爱,但到解放后。我从美国留学回来才知道她那时是地下党员)。她的哥哥和她的一些同学都在东江游击区,她说可以与他们联系,派人到曲江接我和她一起到东江。我当时就决定和她一起去东江。但我们公开说是要经赣州去重庆。事实上是我们计划到赣州后就转赴曲江。这样我们等与东江联系好后,便离开永安。在这些日子里,我的两个学生为了我的安全,每晚轮流在我住处守夜。离开学校时,很多同事和同学都出来给我们送行。我离开学校前,萧而化已经不当代理校长。重庆方面已经派了粱龙光为校长,并已到任。他到任后,我曾向他告辞。他客套地希望我留下,但我态度坚决。我们到了赣州后才知道当时日寇为了打通南北交通,已经马上要攻占赣州,曲江已经沦陷,赣州正在紧急疏散。结果我们没有去成东江。此后是另一段经历了。” 黄飞立当年以一名知识分子的爱国情怀,深切同情和积极支持音专进步学生从事抗日救亡运动,受到众多进步学生和地下党员学生的一致好评。当年的音专学生许文辛在《音专琐忆》一文中写道:“左倾人物有缪天瑞、缪天华、曾雨音、陆华柏、黄飞立等,他们有骨气。”①地下党员学生陈宗谷在《回忆音专的战斗岁月》一文中也写道:音专“教师队伍中有郑书祥,是从香港回来的地下党员;还有教务主任缪天瑞,教师黄飞立、陆华柏等,是有正义感的同情学生运动的民主进步人士。”② 黄飞立 1917 年 6 月 17 日出生,广东番禺人。他最早是学生物的,但从小酷爱音乐,曾师从吉绍夫斯基等学习小提琴。 1941 年毕业于上海沪江大学生物系并留校任教,常参加社会上的音乐活动,或去教堂合唱班任指挥。 1943 — 1945 年在国立福建音乐专科学校任教,先后任讲师、副教授。 1948 年去美国耶鲁大学音乐学院学习作曲,师从亨德米特, 1951 年回国,任中央音乐学院副教授、教授、管弦系主任。 1956 年中央音乐学院建立指挥系,黄担任系主任,曾担任歌剧《叶甫根尼·奥涅金》、《茶花女》和舞剧《天鹅湖》、《吉赛尔》、《鱼美人》乐队指挥,舞剧《红色娘子军》第一任指挥。 1986 年获得耶鲁大学“在音乐领域做出杰出贡献”功绩证书。他对我国指挥教育做出了卓越贡献。 1988 年 71 岁退休后,常参加国内国外音乐指挥活动,在北京 101 中学建立并指导中学生乐队“金帆”, 1998 年这支乐队参加莫斯科举办的有十个国家参与的世界青年音乐节,获得了优秀表演奖。他多次应邀到香港、台湾、新加坡、美国和加拿大等国家和地区的乐团中任客座指挥和音乐比赛评委等活动。 2001 年获中国文联、中国音协授予的“首届中国音乐《金钟奖》”③终身荣誉勋章及荣誉证书。同时获教育部、财政部、国家计委授予的《全国“两基”工作先进个人奖》。他还是天津市第二、三届人民代表,中国音乐家协会天津分会副主席。现任中国音乐家协会第三、四届理事,中国音乐家协会中国指挥学会顾问、国家高教委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教委艺术教育委员会顾问、北京 101 中学“金帆交响乐团”音乐总监、终身指挥等职。黄飞立教授爱祖国、爱音乐、爱学生的崇高精神,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采访结束,他们俩请我在饭店共进午餐,并合影留念。 注释: ①②载《永安抗战进步文化活动》 408 页 -410 页、 416 页, 1994 年 11 月海峡文艺出版社出版。 ③ 2001 年 6 月 8 日《中国艺术报》公布首届中国音乐“金钟奖”获奖名单。此奖均为德高望重的老一辈音乐家。这 27 位音乐家并被授予中国音乐“金钟奖”终身荣誉勋章;他们是:吕骥、孙慎、吴乐懿、李凌、李德伦、周小燕、周巍峙、赵沨、喻宜萱、缪天瑞、谭抒真、瞿希贤、王莘、时乐濛、黄飞立等。 2007 年 8 月 25 日 草于北京 ,11 月10 日 改定于上海 http://smya.fj-archives.org.cn/m_listData.asp?CatalogCode=8221FlowId=45302 ****************************8888888 景作人专栏:指挥泰斗黄飞立 2009 年 04 月 12 日 来源:北京文艺网 作者:景作人 黄飞立 提起中国的指挥艺术,黄飞立的名字是极为响亮的,谁人不知,谁人不晓,这位中国指挥艺术的泰斗,为祖国的音乐事业和音乐教育事业毕生奋斗,做出了不可磨灭的,价值极大的贡献。今年对于黄老来说是一个特殊的年头,中国指挥家学会、中央音乐学院指挥系、北京市教委、海淀区教委、北京 101 中学金帆交响乐团、北京中关村二小(小金帆)等单位,分别为他举行了隆重的生日庆典。这个活动非比寻常,它包括着三个含义,一 . 黄老的九十寿辰,二 . 黄老从事音乐教育七十周年,三 . 黄老与夫人赵方幸教授结婚六十周年。正因为如此,这次活动搞得非常有意义,德高望重的黄老,受到了来自各方人士的尊敬、爱戴和祝贺,而参加庆典的人们看到黄老健康的身体和乐观的精神时,亦都表示出了发自内心的喜悦与激动。 音乐伴随他走过辉煌一生 黄飞立于 1917 年 6 月 17 日出生在广州,他自幼酷爱音乐,很小就显露出超群的音乐才华,上小学时,他非常崇拜教他音乐课的老师,那个老师吹拉弹编样样精通,给黄飞立带来了很大的感染。他开始求教这位老师,在他的帮助下学会了吹奏六孔短笛,还学会了打小鼓并很快成为了学校童子军管乐队的队长。以后,黄飞立又开始学习钢琴和小提琴,他的小提琴水平提高很快,学琴不久后一般老师就教不了他了,于是他便拜当时上海国立音专教授、上海工部局交响乐团副首席盖索夫斯基为师,系统地学习小提琴演奏。黄飞立的小提琴拉得很出色,但更令他着迷的是那根细长的指挥棒,在他眼里,那个站在舞台中央,挥舞指挥棒统领着几十名乐手的指挥是音乐家中最神圣的,他羡慕指挥家创造音乐的特殊优势,希望自己有朝一日也能像指挥家那样创造音乐。于是他在学校里积极参加合唱团,管弦乐团和室内乐团的各种活动,努力从各方面丰富自己,扩大自己的艺术视野,后来,一个叫黄永熙的人请他到自己经手的中华基督教合唱团和圣乐团中协助工作,黄飞立如鱼得水,身上的才能得到了很好的发挥,他经常帮助黄永熙排练合唱及乐队,在实践过程中边看、边练、边摸索,在指挥技艺上得到了很大的锻炼与提高。 黄飞立虽然音乐才能颇高,但开始时是不愿以音乐为职业的,当时他小提琴拉得好,有人劝其考上海音专,他则怕当“洋琴鬼”而拒绝。他为自己选择的职业道路是医学, 1937 年于沪江附中毕业后投考了燕京大学医预科,但“七·七”事变的炮声打破了他的梦想,最后只能选择上海沪江大学医预科(属生物系)就读, 1941 年黄飞立以优异成绩毕业并留校担任助教。正当他想在医学教育事业中奋进时,日本人在上海的残暴统治加剧,为了躲避战乱,黄飞立不得已而来到福建, 1943 年— 1945 年,他在福建音专作了两年教师,在那里教授小提琴,同时也兼做一些指挥活动,这时,他才正式开始以音乐为职业。在福建音专期间,黄飞立抓紧时间完善自己的音乐技能与修养,他刻苦自学,除小提琴外还努力学习钢琴,并在两个月内翻译并抄写了里姆斯基 - 科萨柯夫的《实用和声学》及普劳特的《曲式学》。由于他教学方法独特、教学成果突出,还未到而立之年就被校方提为副教授。值得特别提到的是,就是在福建音专的校园里,黄飞立结识了后来成为他终身伴侣的赵方幸女士,当时赵方幸是声乐系的学生,二人相识后双双坠入爱河,终于在 1946 年喜结连理。黄飞立与赵方幸是一对恩爱的模范夫妻,今年是他们六十年婚庆纪念,据黄老讲,这六十年当中,夫妻二人从未真正红过脸。 1948 年,黄飞立为了深造音乐,考取了美国耶鲁大学,成为当时为数不多的音乐留美学者。在耶鲁大学,黄飞立师从 20 世纪著名作曲大师保罗·亨德米特,在他的指导下系统钻研作曲理论。黄飞立在美国的学习非常刻苦,学习成绩也十分突出,是当时亨德米特手下出色的学生之一,在这位大师的亲自指导下,黄飞立获得了耶鲁大学音乐学士学位。 1951 年回国后,黄老工作于中央音乐学院,在繁重的教学工作之余,他念念不忘自己所依恋的指挥台。当时中央音乐学院的学生乐队,成了他进行指挥艺术实践的试验田,五十年代,他指挥这个乐队及学院合唱团参加全国第一届音乐周,演出了世界经典歌剧《茶花女》、《弄臣》和《黑桃皇后》选场。在他丰富的指挥生涯中,有着如下辉煌的记录:在中国指挥首演柴科夫斯基的歌剧《叶甫根尼·奥涅金》,指挥当时的中央歌剧舞剧院演出亚当的舞剧《吉赛尔》,为国庆十周年献礼,指挥了中国芭蕾舞剧《鱼美人》, 1964 年指挥了现代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的首演,还曾在六十年代与当时的中央乐团进行过系统的巡回演出,并首演了女作曲家辛沪光的交响诗《嘎达梅林》,九十年代与中央歌剧院交响乐团合作演出了马勒的《大地之歌》…… 在黄老的艺术生涯中,培养、训练北京交响乐团的成长是其一项重要的功绩。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北京歌舞团管弦乐团(北交的前身)的领导找到黄老,希望他能抽时间系统训练一下他们那个以“小青年儿”为主体的乐团,黄老赶去看了他们演出的舞剧《小刀会》,那个乐队的动静简直糟透了,用黄老的话说是“炮火连天”。看罢演出,黄老对乐团的领导提出了三个条件,作为训练乐队缺一不可的“约法三章”,一 . 把乐队从为歌舞伴奏的境况中解脱出来;二 . 配齐乐队编制;三 . 订出制度,严格管理,黄老许诺,若严格训练,三年便可初见成效。乐团领导答应了黄老的要求并按时做到了一切,于是,黄老上任,先从德奥古典音乐抓起,强打基础、扎实训练、循序渐进、稳步提高。三年时间里,这个乐团在演奏上有了质的改变。黄老说,我们先将巴赫、莫扎特、贝多芬的作品作为基础演奏好,很快就能够演奏瓦格纳、理查·施特劳斯的作品了。实践证明,只要耐心、细致、严谨而有计划,乐团的训练就能达到预期的效果。黄老就是这样,凭着他的高超才华和技艺,更凭着他热爱音乐的严谨态度和强烈责任感,一步步把“北歌乐队”训练成为一支像样的、专业的交响乐团。 黄老除了对北交的培养训练外,几十年来还走遍了祖国各地,他曾与天津、广州、深圳、太原、昆明、沈阳、哈尔滨、长春、武汉、南京、济南等地的省市乐团合作,演出了无数场具有相当规模的交响音乐会,他对待音乐的态度是严肃认真的,无论什么样的音乐会和作品,都要进行严格的准备,哪怕是再熟的作品,他也要重新对其研究和审视,力争拿出新的演释方法。 黄老七十岁退休后,并未终止他的音乐活动。陶西平主持北京市教委工作时,为了突出学生的素质教育,加强美育培养,力邀黄老出山组建中学生金帆交响乐团,为在青少年中普及交响音乐做一些实际工作。黄老欣然同意,二话没说便走马上任,他亲自担任北京 101 中学金帆交响乐团的音乐总监,认真培养和训练那些热爱音乐的孩子们。十几年过去了,金帆交响乐团在黄老的培养下已成为国际知名的学生交响乐团, 1998 年,黄老率团参加了莫斯科第二届国际青年乐队音乐节,获得了优秀表演奖; 2004 年又率团赴奥地利维也纳参加第 34 届国际青年乐队比赛,获得第一名,此外还曾率团赴法国参加国际大学生艺术节,同样在艺术上获得了很高荣誉。自黄老任金帆交响乐团音乐总监后,不知有多少学生亲受过他的教诲,而一代代从这个乐团中走出去的学生,或成为有作为的专业音乐家,或成为具有一定音乐知识和修养的各行业精英人士,他们在祖国各地传播着音乐的种子。这正应了黄老的精辟见解“从娃娃抓起,从培养青年入手,是提高我国严肃音乐欣赏水平的重中之重,这些年轻人一旦具备了全面的艺术素质,将来就能够成为严肃音乐的忠实听众,而再由他们发挥传带作用,就会最终形成欣赏严肃音乐的庞大社会群体”。由此可见,作为权威音乐家的黄老,具有着多么真挚和赤诚的社会责任心,他对音乐本体艺术的作用及其社会功能,均有着富有远见的眼光。 祖国音乐教育事业的辛勤“拓荒”者 黄飞立在亨德米特的指导下拿下了耶鲁大学音乐学士学位,毕业后,耶鲁大学音乐学院和亨德米特本人都希望黄飞立留下继续深造,而此时的黄飞立接到了我国著名作曲家马思聪的来信,时任中央音乐学院院长的马思聪动员黄飞立回国,希望他到中央音乐学院来,大家一起为新中国音乐艺术的兴起和发展作一番事业。黄飞立看后热血沸腾,他婉言谢绝了导师的盛情,毅然决然地回到了祖国。此时的黄飞立已是一位博学多才、修养深厚且见多识广的优秀音乐家,来到中央音乐学院后,他首先在作曲系中发挥了才能,教授和声和复调。他在教学中积极灵活,主张启发式教学,还秉承老师亨德米特的作法,以二部写作为基础,将和声与复调两门课有机地联系起来,达到了“合二为一”的综合效果。他还重视民族风格的写作,力图达到西洋技法与中国民族风格的紧密结合。 黄飞立是我国早期优秀的小提琴家,他有着独奏、乐队演奏和室内乐演奏的多种经验。 1953 年,黄先生调到中央音乐学院管弦系任系主任,转为主教小提琴和室内乐,针对学生毕业后多从事乐队演奏的现实问题,他在教学中注重实际,为他们开设乐队合奏课和进行室内乐重奏训练。他的理念是,管弦乐学生的主科不应局限在各类乐器的演奏主科,而应包括室内乐和乐队合奏在内。中央音乐学院在走过一段只重器乐演奏主科而忽视室内乐、乐队训练的弯路后,目前已认识到加强室内乐及乐队训练课的重要性,由此看来,黄飞立当时的理念在今天看来,仍然是一种具有前瞻性的先进理念。 1956 年,中央音乐学院决定建立指挥系,吕骥同志找到黄飞立,希望由他出面来担纲重任,黄先生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和研究,终于将指挥系主任这付艰难的担子挑了起来。记得我在一次与黄老的谈话中问及这个问题,我问: 1956 年学院建立指挥系是在什么情况下决定的?您在其中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可否说您是在有意实现您心中的愿望?黄老答道:“这并不是我有意的。在中央音乐学院决定建立指挥系前的一两年,中央乐团邀请了苏联专家杜马舍夫开办合唱指挥训练班,召集了全国各地的指挥人才集中培训,与此同时,中央音乐学院也邀请了苏联专家巴拉晓夫办了一期合唱指挥训练班,一年来取得了不小的成果。在这种情况下,学院领导开始重视指挥专业,吕骥同志找到我,表示院里希望搞一个合唱指挥专业,我当时认真想了想,觉得时机似乎还不太成熟,但我通过观摩巴拉晓夫的教学与排练,得出的结论是我也可以教指挥。一天晚上,吕骥再次找到我,重又提起建立指挥系的事儿,我说这个系可以搞,但没人啊,我还在管弦系呢,吕骥果断地说,你现在就调出来,当指挥系主任,就这样,指挥系便建立了”。 黄老当指挥系主任,可谓实现了他从事指挥和指挥教育事业的夙愿,然当我向他问及这个问题时,他却深情而又略带风趣地说道:“我的确热爱指挥艺术,迷恋它的创造性、迷恋它的丰富变化。我自认为自己不是搞作曲的料,因此学作曲都是为了更好地搞指挥,有趣的是我正规学过小提琴、正规学过作曲,就是没有正规学过指挥,我的指挥知识和技艺都是自己”偷学“而来的,是靠实践和研究积累而来的”。 中央音乐学院指挥系自黄老 1956 年参与建立以来,至今已走过了 50 年的历程,当时建系时,黄老的手下只有郑小瑛、沈武均和任策等几个老师,学生则是从各个系转来的,然经过 50 年的风雨考验,这个系已成为具有先进教学体系、先进教学方法和先进教学成果的庞大专业机构。黄老在这个系中担任教授和主任几十年,可谓桃李满天下,现今活跃在中国乃至世界指挥台上的中国指挥家,很多人都直接或间接地接受过黄老的指导,从指挥系的第一批学员唐江、徐新开始,到后来的吴灵芬、陈佐湟、王进、吕嘉、邵恩、胡咏言、水蓝、俞峰等,几代指挥家的成长都凝聚着黄老的心血和汗水。面对着成绩和荣誉,黄老谦虚地说:“中央音乐学院指挥系 50 年所取得的成果,是集体力量和智慧的结晶,并非我个人所及”。而谈到指挥系的建系风格,他则说道:“中央音乐学院指挥系的教学始终是本着严谨、系统、全面和坚持特色的原则来办学的,我这个人非常讲究基础,干什么都要打好基础,这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学指挥必须要精通作曲理论,只有这样你才能弄懂作品的真正含义,我当年就是为了搞指挥而系统地学习了作曲理论,实践证明受益匪浅,因此我也要求学生们做到这一点。中央音乐学院指挥系多年来以苏联严谨、科学、系统的指挥法为核心,兼取欧洲各家之长,并结合中国特色予以完善,这就是我们教学的思路”。 追求“真善美“的谦逊长者 黄飞立是一位慈爱而又温和的人,他对待学生、同行、友人及家人,均报有着一种谦逊的作风和大度的态度。他出身于一个信奉基督教的知识分子家庭,父母的文化修养和渗透着基督教义的思想,一直影响着他的做人和成长。他认为科学追求的是真,基督教追求的是善,而艺术追求的则是美,这三者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都应该不断地去追求,这也就是所谓对“真善美”的追求。人们都知道,黄老无论是作为音乐家还是音乐教育家,无论是作为指挥家还是指挥教授,都始终在他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中努力贯穿和融会着“真善美”的内涵。黄老做人一生耿直,他敢于坚持真理、敢于破私情、敢于承担责任,更能够忍辱负重,顾全大局。文革中他被扣以莫须有的罪名,受到了残忍的批判、斗争、关押和毒打,然他始终光明磊落,坚信真理,就是在繁重的苦役生活中,他也始终保持着乐观的精神面貌。文革后重新工作,他把几年间积攒的全部激情一下释放出来,不但在教学上硕果累累,而且还多次走出国门,在世界范围内取得了至高的荣誉和广泛的影响。 黄老是一位和蔼的老人,他对妻子、孩子都充满着无私的爱,对求他帮助的人则尽心尽责。他热爱生活,喜欢新生事物,每日钻研电脑,理解和操作均达到了很高水准。他也喜爱抽烟喝酒,但从不过量,每次达到兴致就收场。人们从与黄老平凡的接触中,能够充分感受到他乐观的人生态度,而这种态度就像他毕生所热爱的音乐一样,自然、均衡、谐和而美好 (实习编辑:李明达) http://www.artsbj.com/Html/lilunjia/wz_1789_171_2.html ******************************************888888888 张萌70代生人,先后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音乐系、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系。历任河北师范大学音乐系钢琴教师,《音乐周报》编辑、记者,新浪娱乐网络编辑。现为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系在读博士,同时任职于《人民音乐》杂志。 赵方幸:“步步高老太太”的奥运情结 2007-1-4 10:58:53 今年已经 70 多岁的赵方幸教授在中央音乐学院教了一辈子的视唱练耳。也不过在圈内“小有名气”。谁想到退休以后,由于在中央电视台举办的电视歌手大奖赛中做了一回评委。竟一夜之间成了家喻户晓的人物。人们都亲切地称她为“步步高老太太”。前不久,当人们还沉浸在申奥成功的喜悦当中时,《音乐周报》社收到了一份名为《新北京,新奥运》的歌曲投稿。说这首歌并不是因为它的作者正是这位“步步高老太太”,而是因为这首歌特殊的创作手法。它通篇只有一种节奏——切分音。如果不是事先注明,谁也想不到这首充满了动感活力的歌曲是出自   一位年逾古稀的老人之手。这件事引起了我强烈的兴趣,于是电话里同赵老师约好了时间面谈,一探究竟。   我如约拜访赵老师时,她刚从内蒙古回到北京。在那里,她为当地的音乐教师们举办了一个视唱练耳的大师班,继续为推广她的视唱练耳的教学理念而奔波。我们的话题当然是从那首《新北京,新奥运》的歌说起。 7 月 13 日,中国串办 2008 年奥运会成功,举国欢庆。赵老师更是激动不已。当晚的电视转播看完之后,兴奋得 2 点多才睡着觉。第二天,喜悦的心情依然久久不能平静。一股抑制不住的创作冲动一直在心中激荡,于是拿起笔一气呵成写下了这首激情澎湃的“奥运之歌”。一谈起体育,赵老师的眼中总会放出异样的光芒。因为,她对体育有着特殊的情感。   说话间,赵老师拿出了她珍藏多年的影集,里面全是一些有着五六十年历史的发黄的老厢片。她指着其中一张骄傲地对记者说:“这是我们当年参加广东省的田径运动会得了冠军,并破了全省记录以后的留影。”随后,她又自豪地问我:“怎么样 ? 能看出来哪个是我吗 ? ……”原来,赵方幸教授从小就是一名体育健将,小学时短跑成绩就已达到 50 米 6 秒 9 , 100 米 t3 秒 9 。她的教练是一名曾经代表中国参加过“远东运动会”的运动员,在 30 年代能得到这样的名师指点实在是十分难得。据赵老师介绍,她跑得快主要是因为起跑快,由于她的节奏感好,能够恰当地把握起跑时的韵律。所以,往往是发令枪一响,别人刚起步她已经率先跑出去了。望着照片中自己当年飒爽的英姿,赵老师感慨地说:“要不是中学业时正赶上 1937 年日军侵华,自己也投身到全民抗战的浪潮中,说不定在体育方面会有更大的成绩呢 ! ”   虽然由于历史的原因,中断了在体育方面的发展,但是,这段经历却赋予了赵老师乐观开朗、坚韧不拔的性格。她谈起话来,底气十足,说到激动之处还会有力地挥动起手臂,用她自己的话说“经常忘了自己几岁”。走上音乐道路之后,这种性格也帮了她不少的忙。中学毕业后 , 在抗日救亡歌咏运动中经受过洗礼的她考入了当时全国仅存的几家音乐学校之一的福建音专。当时很多著名的音乐教师,如江定仙、缪天瑞、陆华柏等,都因躲避战乱撒到了福建音专,使得赵方幸有幸得到了他们的指点。初到音专的赵方幸如鱼得水。不放过任何学习的机会。由于自己的钢琴底子薄,就总是想方设法地赶上去。说到这里,赵老师为我讲了一个很“脏”的故事。当时的福建音专建在山区,条件十分艰苦,琴少人多。想要多练琴,就只能利用晚上的时间。但女生宿舍的管理特别严格,定点熄灯,专人看管,晚上想要从正门出来简直比登天还难。于是,几个胆子大的女同学开始琢磨“邪门歪道”了。这其中当然少不了我们的赵老师。工夫不负有心人,同学们终于找到了一条通道——通过女厕所里为掏粪工人准备的一条窄逋爬出去。此后,每天晚上都会上演惊硷的一幕——儿个小姑娘为了能练琴,冒着掉进粪池的危险从女厕所往外爬。练完琴后再原路返回。今天回想起来,就连赵老师自己都想不出当时怎么能忍受那么脏的环境。可能,与练琴比起来这些实在算不了什么 !   也许是赵老师的名字中有一个“幸”字,她的一生真的很幸运。走到哪里都能遇上好的老师。她说这使她一生都受用不尽。正因为如此,从小学教她体育的司徒薇老师和她的丈夫 ( 她的那位田径教练 ) 到音专教她钢琴的李嘉禄老师,凡是教过她的老师她都清晰地记得他们的名字,有些直到今天还保持着联系。她把从又传授给一代又一代的学生。她从不打骂学生,但是有股特殊的威严,学生们既尊敬她又怕她。由于她总是不放过学生任何一个“细小”的错误,学生们就背地里送了她一个雅号“符点音符”。再比如在那次电视歌手大奖赛上,她对参赛歌手的任何一点不准确的地方都要指出来,有人说她“太不讲情面”。但老人家有自己的道理,她说:“中央台的节目要向全国、全世界转播。我往里一坐,代表的可是中国的音乐学院的教授,我可不能让人说‘中国的专家连这点错儿都听不出来。’”这位“步步高老太太”实在是倔强得可爱。 http://blog.yuenet.cn/m/zhangmeng/index.asp?wz=1534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15do=blogid=234009
个人分类: 教育改革思考(07-11)|4590 次阅读|3 个评论
我们小时候的那些事物一去不复返
热度 63 cutefay 2012-10-26 10:49
我们小时候的那些事物一去不复返
前言: 现在的小孩子,往往生下来物质条件就比较好,现在市场上的各种物品种类繁多,电视节目、游戏等也是很丰富。我们当年经历的很多事物,他们都不会再经历了。小时候的很多事物,真得很令人怀念!此博文是怀旧文,怀念我们80后的人小时候经历的现在已经不存在的点点滴滴。 正文: 小时候买米面等还需要粮票或者粮折子。我记得上幼儿园的时候,每个月要交给学校10元钱和10斤粮票,这些可以让我们小朋友在学校里一天吃两顿饭。后来到了小学,则粮票慢慢被淘汰。 小时候,爸爸总是骑着他的大金鹿送我去幼儿园,我坐在大金鹿前面的横梁上。有时候妈妈会坐在车后座上,一家人一辆大金鹿,就可以走遍小城镇的很多地方。当时的大金鹿车非常结实,骑十几年也不会坏呢! 小时候,小朋友们总是讨厌星期二,因为那天没有电视信号。 小时候有一阵子,一种叫做“酸梅粉”的东东流行起来,1毛钱一包,以至于学校最后禁止小朋友在学校里吃酸梅粉。很多人买酸梅粉不是为了好吃,而是喜欢里面的各种各样的塑料勺子。 小时候,男生在学校的课余时间里经常玩“拍子”(把纸叠成四方,用于打互相打翻,打翻了就归自己了)或者弹马赛克,丢沙包,而女生则经常跳皮筋。当时的玩具还有小钢琴,小人书,积木、折纸、不倒翁等。 小时候,还流行贴画和印画,贴或者印在书本和桌椅上。 怀念小时候一毛钱一根的冰棍,那时候总是会有人骑着自行车,用保温泡沫装着冰棍来我们楼附近叫卖。现在市场上也出了那种怀念当年的那种老冰棍,但是味道和以前的不一样了。 小时候,冬天学校里会生炉子,以取暖,当时总是让几个男生早起去用松树球等东西生炉子,当时炉子是烧煤的。当时家里一般是烧蜂窝煤,有点不安全,烧不好就容易一氧化碳中毒。 怀念当时初中英语课本的那些人物:lilei,hanmeimei, Ms Gao,lucy,lily等,还有一只叫做poly的鹦鹉。当时我们是第一届用这个新版课本的,之后好像很多年都一直用它做教材。 我上幼儿园的时候,农村的一些幼儿园里还用石笔和石板写字学习,当时的我觉得用这个写字很有趣,还一直希望自己也有一套石笔和石板。当时岂不知道那些用石笔和石板的小朋友们,很羡慕能够用铅笔和白纸写字。后来我上了小学,似乎农村里也不再用石笔和石板了。我奶奶说她上小学(估计是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吧)的时候,就是用石笔和石板写字,当时她学习成绩很好,学校里还奖励她白纸和铅笔呢! 小学的时候的铅笔盒很单薄,里面还印着小九九。后来到了中小学,铅笔盒又稍微高级了一点。 最初的橡皮是这样的。 后来橡皮稍微高级了一点,好看了一点,我当时很喜欢收集各种可爱的橡皮。 小时候还穿着塑料凉鞋。 小时候,还没有“奥特曼”,那时候喜欢看“恐龙特级克塞号”、圣斗士星矢、聪明的一休、机器猫、花仙子、黑猫警长、葫芦娃。 小时候,爸爸还经常在我胳膊上画手表,我也画,但是我总画得歪歪扭扭的,所以还是总找爸爸帮我画。 大学的时候,刚开始还用传呼机,后来到了大四才有了手机。现在很多小朋友都不知道什么是传呼机了。 (注:图片是俺从网上搜集来的,有些小时候的东西,例如上面所说的“拍子”,还有下面评论中所提到的那种可以反复利用的油纸,我不知道按照什么关键词可以搜索出来,所以就没搜到,图就没贴出来) 后记: 正文写完了,暂时只想到这么多了。还想起啥的就再补充。通过这篇博文,我感慨道,为啥现在差10岁甚至差5岁就是一个代沟,是因为现在社会发展变化太快了,差10年往往所经历的事物就有很大的差别了,于是对事物的认识往往也就不同了。我们80后小时候经历的那些事物,90年后的人估计很多都没经历过。前几天看电视剧《男大当婚》,其中有一段是男主人公和一个比他小13岁的女孩谈恋爱,但是两个人的人生观差别太大,最终无法在一起。那个比他小13岁的90后女孩伍小六的爱情观,在她那个年龄段来说属于很正常的,但是这是70后的大叔级男主人公所不能理解和感受的,于是这70后的男主人公大叔则会觉得伍小六总是任性、无理取闹,而伍小六则觉得很委屈。
个人分类: 今菲昔比|13766 次阅读|107 个评论
怀念端木老
黄安年 2012-10-1 07:38
怀念端木老 受权发布吕启祥 ( 中国艺术研究院 ) 文 黄安年的博客 / 2012 年 10 月 1 日 发布 今年是端木老诞辰一百周年 , 他离开我们也有十六个年头了。回想端木老生前对我们这些后辈的关爱和鼓励,心中洋溢着温暖之感和敬佩之情。这里仅就自己同端木老的有限接触和点滴心得 , 以表达这种感佩之情于万一。 最初知道端木蕻良的名字是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上大学时 , 从中国现代文学史教科书和他的代表作品中 ; 真正见到作家本人则已是 1980 年 , 在哈尔滨召开的第一次全国红学研讨会上 ,会议有一百多代表 , 我们只是远距离地望见他老人家。凑巧的是会后南归同路 , 才有了近距离的接触。记得我们这一路有吴世昌先生、端木老夫妇和较他们年轻的霍松林先生 , 还有一直结伴的邓魁英老师和我。途径长春、沈阳,每到一地 , 老先生都被请去作讲座,他们戏称“沿途卖唱”,我们则沾光随行。到沈阳后才分别返京。 1986 年还是在哈尔滨,此番是国际红学会,住友谊宫,我和黑龙江大学的刘敬圻同住一室,两人曾到端木先生的房间去讨教,说起写红学文章要打破那些僵化的旧框 , 尝试新的思路和方法 , 端木老笑着却是认真地说 : 我看你们两个文章就很有新意嘛!这当然是对我们很亲切的鼓励。以后,在北京我曾去过和平门端木的家,记不准是什么时候、为什么去,大约是九十年代之初 , 似乎是与顾平旦兄同去的 , 也许和 1993 年平湖的“红楼梦出海纪念亭”有关。其时端木老的健康状况一直欠佳,平湖之会他没有去 , 但仍为纪念亭撰了一联 , 联语曰“绛雪融融 , 青埂流芳别乍浦;炉烟袅袅,红楼寻梦到长崎。”会上 , 我交了一篇《红楼梦与东方女性之谜》的文章,结尾处特地敬录了纪念亭上启功先生的题碑和端木、其庸两位先生的题联 , 以志不忘。今天,如果去海红亭 , 依然可以看到镌刻的端木老的题联手迹。 使我特别难以忘怀的场景还有端木老的一次讲话,那是 1991 年 10 月《学刊》五十期纪念座谈会,在北京金朗大酒店二楼,不大的会场里坐满了人,记得会议已开始 , 行动不便的端木老由编辑部的四个小伙用一张大藤沙发抬着 , 高高举起越过众人到前面,满面笑容地说 : 许多别的会我都推掉了 , 这个会我一定要来 , 一百期还要来!他的激情感染了全场,老作家对红楼梦、对红学的“一往情深”极其生动、鲜明地呈现出来,令我至今印象深刻。 1993 年 8 月,上海书店出版了端木老《说不完的红楼梦》,是由柯灵主编的文史书系之一本。作者不乏周振甫、俞平伯等大家 , 篇幅和开本虽小 , 含金量却高。这本书 , 端木老亲自签了名送给了我,扉页上写 : “启祥女士存正 端木蕻良赠 一九九四年五月”,我十分珍惜,今天翻看倍觉亲切。虽则手上也有新近出的印制装帧更为考究的《红泥煮雪录 ---- 端木蕻良说红楼梦》,但我更喜爱原先这本平朴的小书,先生的手迹弥足珍贵 , 还有书首的八幅照片让我时时忆想起老人亲切慈祥的笑容。 到了 1995 年,也就是离辞世仅一年,端木老还为河南的《中原红学》写了《红学与女性》一文。这张报纸想来当时曾寄过给我,只是我素来不存资料 , 已无印象。近日文彬兄特地嘱托河南新乡红学会的张胜利女士将报纸复印寄我,展读之下 , 感愧不已。端木老在文中说,喜欢《红楼梦》的 , 女性不亚于男性;研究《红楼梦》的女性也不乏其人。他从越剧说到红学史上的轶闻,说到当代的研红女性,提到了三个人 , 一是哈尔滨师大的一位女同志 ( 未提其名 ) ,再就是我和朱淡文,对淡文的曹学论著尤为赞赏,多有同感并郑重推荐。于今 , 三人之中 , 哈师大的冯宇(据我了解,应当也只能是她)已经作古( 2002 年去世),淡文病重。为了他们和其他女学人 , 也为了自己,我必须来此向端木老表达感念和景仰之情。 端木老在文中提到了我和当年呈送他的《红楼梦开卷录》一书。从那时到现在二十多年过去了 , 自己少有长进 , 愧对前辈。回顾往昔,读端木老的著述,多获教益,在潜移默化之中,其实已经融进了自己对《红楼梦》的诸多感悟。这里仅举一例以见一斑。 就说对秦可卿这一艺术形象的解析以及与此相关的诸如情与欲、梦与醒、虚与实、天上与人间种种关系的看法,端木老有十分精到的见解。在《说不完的红楼梦》书中的“可卿之谜”一节里,他明确提出从作品的艺术效果和作家的思想境界来看 , “曹雪芹删去贾珍‘扒灰’的细节,决不会仅仅由于脂砚的主张”,批者并不能代表曹雪芹的思想。他说,试想如果在小说里“放进贾珍这个不堪的人物,来和秦可卿作出‘更衣’‘遗簪’这样恶劣的事来 , 请问,那样一个可卿,如何可以和神仙姐姐的可卿复合在一起呢 ? ”“宝玉和秦可卿的特殊关系,必然要排除掉‘更衣’‘遗簪’等情节后 , 才符合曹雪芹的艺术思想,才符合塑造艺术形象的规律 , 也才符合曹学芹对于‘灵’与‘肉’的哲学思想”。如果允许那样的情节存在,“那么 , 宝玉也就侧身于狗儿猫儿打架之列 , 再不成其为宝玉了!”“在曹雪芹笔底下 , 行文舒展曼衍,情节蚀骨销魂,奇峰叠起,异遇层出 , 收到了极大的艺术效果 ….. 曹雪芹是何等作者?这种改写 , 盖有深意在焉者也。” 这是一位真正的作家、一位与曹雪芹心灵相通的知音的见解。在端木老看来 , 在这个亦真亦幻、虚实相生的节点上,“太虚幻境就从这儿展开出去,这里哪儿再容得有描写贾珍这个不过是猫儿狗儿一类人物的笔墨呢?”“这些所以重要,是它明显地表达了曹雪芹对于情欲的见解。从此开始 , 展开了百回大书。对于‘情’、‘欲’的关系、生理的和社会的各个方面的因素,都有不同凡响的见解和卓越的剖析”。类似的意见在书中《曹雪芹的情欲观》《从〈警幻仙姑赋〉说到〈洛神赋〉》等文中都有表述,比如说曹雪芹任情适性,反对矫情,主张灵肉一致;他发现了感情的宇宙、感情的天地、感情的海洋。他以警幻为万艳千红的表率、情欲的女神,教给宝玉“并不是按照仙家箓条行事 , 而是从人世间的自然活动开始”;“意淫”之说体现了作家“涵天盖地的胆量”、“为提高人性素质而争到底的勇气”。也因此,端木老对 87 版红楼梦电视剧的第一个重要意见就是不赞成实写“天香楼”这段戏 , 不赞成删削太虚幻境和警幻仙子。认为剧作忽视了雪芹的删改之文 , “落到用金子换称砣的处境了”“可卿是太虚幻境中挂了号的,没有太虚幻境就等于使《红楼梦》掉了魂儿”;“秦可卿是天上人,又是地上人”,“在天上的秦可卿,命运可以自主,在地上的秦可卿,命运不但不能自主 , 而且被人撕成碎片 …… ”。总之,电视剧“要空灵一点儿 , 把‘情’字作为贯穿一切的线索”。“因为情是有辐射线的,而且富于穿透力。” 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中,像《红楼梦》那样“大旨谈情”、把情之真谛贯穿一切的 , 罕有其匹。端木老正是以他这种富于穿透力的洞见来体察《红楼梦》。当然也涵盖了秦可卿这个人物。笔者在 2006 年写过一篇《秦可卿形象的诗意空间》的文章,是有感于“秦学”走红、揭秘盛行,而着意阐发这一形象审美品格的。文中主张依凭作家改塑的实际描写,在虚与实、真与假、情与欲的区别和关联中 , 把握艺术形象的深层意蕴,将秦可卿作为情的化身、美的象征 , 着力开拓作家赋予这一形象的诗意和美感。我对人物的认知和分析 , 是在前贤和时彦的教益包括端木老这样的前辈启发下作出的。 在这篇文章里我还有意识地尝试引入艺术意象之说,来阐释秦可卿这一形象的独特性。“意象”是与“典型”、“意境”并列的一种能使作品臻于艺术至境的基本形态,是新时期文学理论建设的重要成果。近日 , 我在重读端木老著作时 , 惊喜地发现他老人家早就觉察到这一点,提出“意象手法”之见了。他说在古典小说中 , 看不进去热闹的《封神榜》,又不喜欢《儒林外史》那冷清的白描 , “说真的,我一直不认为《红楼梦》是纯粹的写实手法,我对于它的艺术有我自己的看法,无以名之,试名之曰意象手法。至于合适不合适。我不想去管它。总之,我认为是这样。”端木老在此未曾展开,却已点到了“意象”这一超越于写实的艺术方法了。我初读是深受触动,划了红线和圈点 , 完全认同单用现实主义的典型论是无法充分阐释《红楼梦》的,加入意境论也不够,有人用象征主义似亦未洽。其后 , 我读到文论界朋友成系统的有学理依据的关于艺术意象的论著,便尝试引入意象之说 , 力求使《红楼梦》某些审美疑团得到相对合理的充分的阐释。 我写秦可卿之文的 2006 年 , 端木老离世已经十年了 , 无从再向他老人家请益问学。但我想,以意象之说阐释《红楼梦》,把秦可卿形象作为情的化身和美的象征来呵护,不容玷污和亵渎太虚幻境这一清净之界,是符合端木老心愿、符合他相关的论说和创见的。 端木老留给我们有关曹红之学的精神遗产是丰富的,多方面的。本文仅述此点滴,以告慰先生在天之灵。 2012 年 9 月 26 日 附记:这是 纪念端木蕻良诞辰一百周年学术研讨会上发言文字稿, 所引端木老的话 , 均出自《说不完的红楼梦》一书。
个人分类: 学术问题评论(07-11)|2953 次阅读|0 个评论
阳台的麻雀
fanzhj 2012-9-17 00:07
注:本文是上学期英语课的作业之一,在这里附上汉语翻译稿,权作博客除草之作。 我倚在阳台的门框边,静静地注视着这一群可爱的小生灵,它们在啄食我放在花盆里面的谷粒。几乎每天清晨或者提前一天夜里我都会往花盆里撒一些谷粒,让这些鸟雀们自由啄食,这种习惯已经持续了很多年了。我注视它们的时候,经常会想这样一个的问题:当年我那只小麻雀会在其中吗?而思绪也情不自禁地飞回那个遥远的冬天。 那年是 1996 年,我 12 岁,刚刚上初中,这一年我的人生轨迹发生了很大变化,所以我记得很清楚。为了供应我上学,父母不得不出外打工,通常一年才回来一两次,所以我一直跟祖母相依为命。那年冬天的第一场雪就来势凶猛,狂风卷着雪花,在不停的咆哮,我能清晰看到雪花从我们的小破屋的门缝里不断灌进来。祖母和我坐在一个用泥巴糊成的炉子旁边,里面烧着的不是煤,而是捡来的干柴。在炉子上面,放着一个搪瓷缸在烧水。屋子里的窗台上,摆着几个花盆,那里面有祖母喜欢养的菊花,担心它们的根被冻坏了,所以冬天都要搬进屋里。忽然,我听见屋子里几声若隐若现的叫声,像小鸡的声音,断断续续,好像很微弱。祖母说快去找找,好像是什么鸟雀。 在花盆的旁边,我们看到了这只可怜的小东西。与此同时,它也发现了我们发现了它,于是就开始跳,有时飞一下,不过是由地上飞到花盆沿上,或由花盆上飞下来。看它这么飞了两三次,我看出来:它并不会飞得再高一些,它的左翅的几根长翎拧在一起,有一根特别的长,似乎要脱落下来。我试着往前凑,它跳一跳,可是又停住,看着我,小黑豆眼带出点要亲近我又不完全信任的神气。看的出来它已经疲惫不堪了,我尽可能向它示好,慢慢接近它,它也没有打算反抗,乖乖地卧在我的手里面,它的身体是那样的弱小,绒绒的羽毛还带有一点温热的体温。祖母这时候已经找来了一个旧的竹子编的鸟笼子 ,并在里面垫了一些干草和棉絮。 “ 快,把它放在这里面,多么可怜的小东西! ” 祖母喃喃的说。 “ 可怜的小东西,一年四季都在寻找人们残留的东西充饥,遇到大冬天找不到食物,就饿死了。多么可怜! ” 祖母仍然在嗫嚅,她好像在对那只小鸟说话,又好像在对自己说话。 小麻雀在我们家活得很好,祖母经常给它喂一些碎米粒或者馒头渣,像对待自家孩子那样小心翼翼。我能看出这只可怜的鸟儿已经恢复了它本来应该有的神气,两只眼睛炯炯有神,而且还喜欢上蹿下跳,不停地在笼子里拍打翅膀并大声鸣叫。我很喜欢这只鸟,经常在小伙伴面前炫耀。 但是,祖母有一天却跟我说: “ 放了它吧! ” 我不忍心丢掉这只可爱的小东西,说什么也不答应。 祖母搂着我,语重心长的说: “ 它也是一条生命,咱们不能总关着它。时间久了,它会死的。天空和原野才是它的真正的家。听话,乖乖,放了它吧! ” “ 那它要是再饿了或者冷了怎么办? ” 我反驳道。 “ 咱们对它好,它已经康复了。我相信,它是有灵性的,它肯定会经常来看咱们的。 ” 祖母回答道。 非常不舍地,我打开了鸟笼子,这只麻雀先是在笼子里愣了一会儿,然后一下子就冲到了门前那棵桃树的树梢上,冲着我们大声的鸣叫。 “ 看,它跟你道别呢!也许还会回来的。 ” 祖母望着那只鸟抚摸着我说。果然,很快它就飞向更高的一棵树,然后飞向更远的蓝天。 也就是在这一年的冬天,祖母因为除外捡柴被一辆拖拉机撞倒了。在送往医院的路上,我抱着满脸是血的祖母大声的哭喊着祖母,我无论如何不能没有祖母啊,祖母拼力睁开眼睛,看着我,嘴角喃喃地蠕动着, “ 乖,乖,别哭,奶奶不行了 …… 舍不了 …… 也许 …… 我还会回来看你呢 …… 别哭 ……” ,我分明看到祖母的眼角流下了晶莹的泪花。没能赶到医院,祖母就永远睡着了,无论我如何声嘶力竭地哭喊,都无法唤回我的亲爱的祖母了。 在后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都精神恍惚,心中总感觉祖母还在我的身边,她一定在关注着我,而且我似乎能听到她在轻声跟我说话。你在哪里?我的祖母。我多少次望着深邃的天空或者空旷的原野大喊,但始终看不到我祖母的影子了。 后来,我被父母带出了农村,去到他们打工的地方上学。又一次谈起祖母,母亲说了一件奇怪的事,在祖母的遗体即将入殓的那个凌晨,突然有一只麻雀闯进了灵堂了,在那里叫得不停,赶了好几次都不离开。我突然如有所悟,是的,那肯定是祖母的灵魂,她舍不得这一切,她化作了小鸟回来看咱们来了。 我坚信祖母并没有走,这么多年她就在我的身边,无论我走到哪里,每次看到成群的鸟雀,我总是在想,祖母化作的那只必然也在其中,它一定认得我。我也习惯于在花盆里撒一些谷粒,然后在一旁静静地看着这群可爱的生灵 ……
个人分类: 闲情偶寄|4239 次阅读|0 个评论
怀念Thurston的视频
zjzhang 2012-8-25 19:02
个人分类: 数学|3695 次阅读|0 个评论
凄怆的清秋
热度 17 saraca 2012-8-21 14:13
若不是孩子开学,我还不曾感到秋的来临。 开学了,送孩子上学的路上,秋的气息几乎无处不在。且不说梧桐树的第一片黄叶,单说那些从树缝里、墙角处、铁路栅栏上钻出来的朵朵牵牛花,有白色,紫色,花条纹的,一个个,仰着脸蛋,似乎都在向你打招呼。衬着旁边狗尾草的弧形穗子,有些伤感:秋天的味道在清凉的空气中,有几分凄凉,有几分绝美。 从学校出来,牵着孩子的手顺便拐进了附近的莲花池公园。人来人往的多是晨练还未结束的老人们,太极拳、健身操、各种乐曲伴奏合唱、水泥地上挥舞毛笔.......人生的情趣其实还是蛮多的,只不过,这清秋的滋味,却愣生生地将我的心情拴得有些紧。 我还是很怀念父亲。我想起6年前陪父亲上医院检查时,也正是初秋时节,月饼开始上市。面对检查结果,我表现地很无知,直到医生将我唤到一旁解释了诊断结果上的学术用语,我还是陷在迷茫中。出了医生的办公室,我快步走到父亲身旁,牵着手一起回家。大街上的梧桐叶,变黄,翻飞,落地,空气中写满了清秋的凄怆。我竟然还和父亲说:爸爸,你一定能活到100岁的。父亲笑笑,用力地握紧了我的手。 父亲在医院里经历了一个清秋,在第二个清秋尚未到来就撒手人寰了。当时的我不在父亲身边,只记得守在父亲一旁的侄女说,父亲一直叨念着我们的名字。其实,就在父亲闭眼的那一晚,我梦到了父亲来和我告别。这和母亲离世前的几天,梦景是差不多的。我相信,人与人之间是有感应的,如父子母女之间,第六感、直觉等东西是存在的,哪怕隔着千山万水。 父母亲走了,我沉迷在“子欲养而亲不在”的无望里,竟找不到寄托哀思的合适方式。 在家里,我放上了一张小时候的全家福,不经意看一眼,回味着儿时有父母的快乐。 朋友从烟台来,送给我一副贝壳镶嵌成的梅花一枝,镶在相框里,梅花图旁只提了一个字“梅”!看到那个字,我的心似乎翻滚起来,端庄的字体里,能依稀看到母亲柔韧坚强的形象。母亲的名字里有“梅”,她一辈子都很喜欢梅,尤其喜欢唱“红梅花儿开”!在母亲的歌声里,我看到的更多是来自母亲内心深处蕴藏着的傲雪盛开的梅花气质!端详半天,我将这幅贝壳做成的红梅图,挂在客厅的墙上。 导师退休在家,专攻画画,竟也有几分专业水平。在欣赏老师的习作中,我看到了一副秋霜渐浓中的《菊》,开得热闹而茂盛,空白处留足了想象力的空间。斗胆中,我和老师说,很喜欢这幅。不问原因,老师欣然应允,几天后就将装裱好的《菊》送给了我。我有些舍不得挂起来,我担心熟人看到了老师的作品,都纷纷去求画,那样七旬的老师会很劳累。我把它收藏好,闲暇时,会拿出来看看。我喜欢浓墨泼洒中,菊花盛开时的恣意姿态,傲然、美丽等字眼儿依旧蕴藏其中。 我的母亲一生都很坚强。少时光着脚丫去学堂,小升初考了第一名,却因家庭成分不好,未能上中学。后投奔在昆明成家的姐姐们,找到一份好工作,又因家中父母年事已高,无人照看,而选择留在贫穷的农村。婚后,面朝黄土,背朝天,含辛茹苦地与父亲一道,信心坚定地供养四个孩子上大学;在孩子们离家求学时,独自坚强地与病魔抗争,同时依旧干着重体力活儿。 我的母亲一直很喜欢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她一生擅长编织的笠帽上,常会画上这四种花儿。她的名字,叫菊梅。
个人分类: 怀念|7263 次阅读|33 个评论
怀念山坡上阳光照耀的日子
laa李安安 2012-7-13 15:12
  最近感觉身体和精力不济,静下来,越发怀念小时候山坡上阳光暖暖洒在身上的日子。   小时候的我在农村外婆家,会有青青的石板路,绿绿的大树,纯净的空气和软软的泥土地,我和爷爷捡着落下 的树枝回去生火。      时隔三十年,我每天坐在首都的高楼里,每天担心着空气里不知名的污染,担心着菜里的农药化肥,在高峰期拥挤的上班,两点一线、时光飞逝。      小时候,长辈们告诉我,好好念书,以后出息了,去北京!      现在的我,在北京,我越发的想念麦子地和山坡上自由自在的牛羊。      自然与自己已经渐行渐远,土地的生气感受不到了,冰冷的楼房和人之间疏离越日渐清晰。      大城市有着熟悉的繁华和高楼,更多的机会,爆炸式的消费文化。      村落里有着清贫的静谧和自然,更多的清醒,贫乏的物质和村民们顽强的生命力。      怀念村庄的日子,怀念坐在山坡上,阳光洒在身上的惬意!      而现在的我已经回不去了!
个人分类: 随笔|5 次阅读|0 个评论
那些开花的记忆
热度 4 saraca 2012-7-4 16:05
春城无处不飞花。 漫步街头,眼神总会被墙角旮旯里钻出来的一抹绯红,一片雪白,一缕淡紫,一线浅黄不由自主地牵住,靠近,徘徊半天,拿出相机,如实记录。在电脑上回放欣赏之时,那些花儿,那些雨丝,那些阳光,那些内心深处酝酿多年的思绪竟然如蚕吐丝,丝丝缕缕,悠长悠长...... 图1:路边的荷花玉兰(Magnolia grandiflora)花苞 1. 又见荷花玉兰 最先牵住思绪的是那些散发着淡淡芳香的木兰科植物。在《那些盛开的行道树》的博文里,已提到街边的荷花玉兰对于我来说,摇曳着怀念父亲的绵长思绪。 从三月份看到街边盛开的玉兰花时,一直到五月份街头漫步,听到身旁年过七旬的姨妈看着远处,轻轻地说:“那就是你爹生前很喜欢的荷花玉兰吧!那时他在新大街上种植了不少”。说者与听者,都不再言语。时光的静默中,有种恍惚:人生天地间,若白驹之过隙! 春城街头的玉兰花太多了,无论走到街边、校园、小区、公园,抬头都能看到一朵朵盛开的玉兰花,洁白而芳香!有的花瓣全都开放了,露出红色的花心。我似乎很用心,很在意每一朵玉兰花的样子,不遗余力地将其收入我的相机。唯有路过滇池畔的海埂大道时,由于车位紧张,未能停车拍海埂堤岸的一排玉兰花,略显遗憾和惆怅。但雨后清新空气里,那淡淡的芳香,洁白的花朵,伫立在空旷里,成为脑海中挥之不去的亭亭玉兰。 2. 盛开的荷花玉兰(Magnolia grandiflora) 2. 春城人的缅桂花 从玉兰花芳香里走近视野的是缅桂花(Michelia alba),又叫白兰花或白缅桂。在这些地方俗称里,最喜欢的还是缅桂花,它有白色的,也有淡黄色的,所以“白缅桂”有“以偏概全”之嫌。昆明人都喜欢叫它为缅桂花,一个“缅”字,带出了一些东南亚名族风情。至少,昆明人认为,缅桂花是从缅甸等东南亚国家传进来的。这也有些道理。资料表明,缅桂花原产于印度尼西亚爪哇,东南亚国家广泛种植,栽培历史悠久。我国云南、广东、广西、福建等地常为高大的行道树,而在长江流域等地则为小巧玲珑的盆栽灌木。 图3:盛开的缅桂花(Michelia alba) 缅桂花,也算春城人的情结之花吧!至少,每年夏天,一场大雨后,空气洁净清新,上了年纪的老太太就把自己院内盛开的缅桂花摘下来兜售。数量不多,价格也不贵,按现在的市价,最多也就一元钱两朵。她们挎着的竹篮内,垫一层碧绿叶片,再搁一串串用红线拴好的缅桂花。白色的花瓣略带浅黄,阵阵芳香扑鼻而来,根本不用吆喝叫唤,但凡喜欢缅桂花的人,总会闻香寻来。素洁的花朵,配着老人整齐干净的衣着,慈祥和蔼的笑容,总令人不由地多看两眼。 类似的街头场景,从上世纪30年代文人笔墨痕迹就可觅到,如汪曾祺的《昆明的花》《昆明的雨》等散文都曾提到过。文中提到缅桂花,更多地融入了春城的民俗风情。文中说每到夏天,缅桂花开,房东太太总让养女爬上树,摘花去街边卖,一部分送给左邻右舍。浓郁的生活气息在文字间自然地弥漫开来。 如此富有生活气息的缅桂花,在平常百姓家的院子墙角,碧绿的树叶中,藏着那么一朵朵娇小可爱,芳香阵阵的小白花。有的裹得紧紧的含苞待放,有的花瓣灿然绽放,细长的花瓣犹如舞女的水袖,挥舞自如。那花香自然吸引着人们驻足,自然也会轻哼一曲《茉莉花》:我有心采一朵戴,又怕看花的人儿骂...... 路人喜欢又担心的心情,往往能得到主人的理解和支持。开朗好客的主人,常会主动地摘一盘玉兰花,含苞欲放,水灵芳香,给左邻右舍和亲朋好友送去。收到花儿的人,笑得比花儿还灿烂,高兴地用线栓两朵,挂在胸前的衣扣上,任其芳香陪伴左右。 图4:昆明街头高大的缅桂花树,茂密,芳香阵阵
个人分类: 生活浪花|5146 次阅读|10 个评论
父亲节的背影
sstone2009 2012-6-20 17:09
父亲节不是传统节日,我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有这个节日,也不记得我从什么时候开始关注这个节日的。父亲已经离开多年,我常常只是在清明前才去看望父亲。对这样的节日,似乎在渐渐的淡忘。今年的父亲节那天,陆地说要请我吃饭,我才记起了还有这样的一个节日,我似乎突然意思到,原来我也已经成为父亲多年了。 父亲节已经过去几天了,在我安静下来的时候,我一闭眼,眼前仿佛站着父亲的背影,有点佝偻,默默的在往前行走,渐渐变小,变小,然后消失。父亲的身影在我的眼前消失了,但他的音容却仍然镌刻在我的脑海里,多年来始终没有减弱。 父亲节应该是我每年的一个节点,可以让我看到父亲的背影,也可以让我看到自己作为父亲的责任。父亲节的背影里,有我的父亲,也有我。
个人分类: 家的故事|2693 次阅读|0 个评论
怀念我的父亲
热度 28 ganchunmei 2012-4-22 05:05
在芬兰的这大半年里,经常莫名地想念父亲。每次想到父亲,眼泪就禁不住地流下来。父亲的去世,成为自己心里一辈子的痛。 父亲的一生:面朝黄土背朝天,永远是一身的旧衣服,老实巴交,勤勤恳恳,简简单单;一辈子都呆在生他养他的小山村。 小时候,父亲经常半夜起来给我们盖好被踢的被子。上小学和中学的时候,遇到下雨,他会去学校给我们送伞和雨鞋。每天会做好饭菜等我们放学回家。周末的时候跟着父亲一块去土地里干活,跟着父亲挑粪,父亲挑大的,我挑小的;天干旱的时候,跟着父亲挑一担担的水给土地浇水,依然父亲挑大桶,我挑小桶。每天清晨,我们都是在父亲的歌声中醒来的,因为父亲喜欢唱歌,父亲的声音很洪亮,唱的那些党的歌特别好听;他又喜欢早起,早起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扫地,屋里屋外;于是,每天我们都在父亲的歌声和扫地声中醒来。那时候父亲和我们喜欢看福建东南电视台的《银河之星打擂台》,我们也跟父亲说,等以后我们有钱了,一定要让父亲也去参加这个比赛,肯定能拿奖回来。 初一那年,自己有着子莫名其妙地经常半夜肚子痛,父亲经常半夜背着我去看医生;初二那年,因为鼻炎,父亲带着我看了无数次医生,还跑安福去拿药,都没用,最后是父亲天天去山上挖一种草药,天天煮好,连续吃了一个多月后才治好。 小妹初二那年暑假,由于体育强项,被学校选中参加暑假的体育培训,以参加开学全县的运动会比赛。那时候,小妹每天训练很辛苦,父亲则早早地做好小妹喜欢吃的菜,并准备好从地里摘回来的草莓、西瓜和香瓜,在阳台上远远地望着小妹回家的方向,等待小妹回来。然后父亲还经常鼓励小妹说,不要怕辛苦,好好训练,到时候像电视里一样拿个奖杯回家。 上高中后,有一次返校自己非要骑自行车从家里到县城的学校,父亲不放心我第一次骑自行骑这么远,于是也骑车陪着我到学校,在快到县城的时候,自己还是不小心被另一个骑车的人给撞倒在地。高二那年,父亲和母亲在寝室门口一直等我,给我送吃的和衣服;也不知道直接去教室找我,就一直在路边等,刚好我从那经过,无意中看到他们。高中每月放假回家,父亲总是会特意做我喜欢吃的菜给我吃;也会特意留很大的桔子、西瓜、香瓜和草莓,等我每个月放假回去的时候吃。 大姐怀孕,在家里待产,父亲总是做大姐喜欢吃的饭菜。而大姐因怀孕有时候发脾气,父亲也都接受。等大侄子出生,父亲就一直带着大侄子。到现在家里人都说,大侄子的性格和父亲是非常相像。 每年过年,因为我很多菜都不吃,父亲会特意做一两个我喜欢吃的菜。每年过小年,和父亲一起打扫卫生,准备些对联-父亲写,我们姐妹在旁边玩墨水和毛笔,帮父亲拉红纸并放好已经写好的对联。每年元宵节,我们姐妹坐在楼梯口,捂着耳朵看来家里的龙灯,父亲在厅堂放鞭炮迎接那些龙灯;等龙灯走后,问父亲这是哪里哪里的龙灯,需要给多少钱;然后再回忆说当年生大哥那会,有十多个从各地来的龙灯到家里庆祝,现在的龙灯越来越少,每年就只有村子里的3-4个龙灯;而每次村里的老龙灯都会很晚很晚才到,一般要到11或12点了,那个时候我们早就已经进入梦乡了,只有父亲还守着,等待它的到来。 高考那两天,父亲后来说,本来他和母亲很想去县城陪我的,但又害怕影响我考试,所以他们就一直在家担心了两天。高考完的那个暑假,自己不懂事,老是和父亲吵架,因为觉得父亲做事太慢,太罗嗦。 04年去武汉上大学,母亲送我去学校报到。每周打一次电话回家,父亲总说,要吃好点,不要舍不得花钱,要穿好点。父亲的话总是很亲切。父亲也会说,今年种了多少花生,多少西瓜,多少地瓜,等我暑假回家的时候就已经熟了,可以吃了。自己在学校也一直很努力,并一直想着等自己毕业的时候,一定要让父亲也来武汉玩一趟。当时父亲最大的心愿是可以过六十大寿,自己也一直在计算等父亲60岁的时候,自己已经毕业工作两年,有资本可以好好给一辈子都没过过生日的父亲祝寿了。 但是,07年的6月底,父亲意外出事,在楼上晒被子时候从二楼一不小心摔下来,由于头部先着地,当时就昏迷了并大量出血。之后:先在县城的小医院治疗,有一个多月,不见好转;转到南昌大医院,在重症病房呆了2个星期左右,转到普通病房,继续治疗;当时的情形是,父亲一直昏迷不醒,加之只能靠导管注入食物,本来很瘦的父亲就更加瘦得只剩骨头了;当时护士每天给父亲打点滴的时候,就害怕,因为父亲全身上下已经没地方可以扎了,扎哪里都不出血;身上很多地方也长褥子;最后由于家里已经没钱了,医生说这种情形-“植物人”,一时半会呆在医院也治不好,考虑到我们的经济问题,建议我们回家治疗。8月初,从南昌转回到家里,在家里照顾父亲。 9月,因开学以及保研而返回学校准备材料和面试等系列程序的时候,仅有母亲和大哥在家照顾似乎已成“植物人”的父亲。10月17日,父亲最终还是没能醒来,离开我们。匆忙赶回家,见到的只是躺在棺材里的已经瘦得不成样的父亲...... 父亲去世的时候,57岁...... 父亲见我的最后一面是网络视频,当时父亲在深圳大姐那呆阵子。有一次我和大姐视频,父亲在旁边,看见了我,并说了我的最后一句话“好像瘦了”。而当时大姐没有视频,所以我见到父亲的最后一面是06年在家过年的时候。 父亲一直希望我有机会能出国,现在我在国外了,父亲却再也看不到了...... 现在,每当看到一些新闻报道说“植物人”双亲因亲情而慢慢康复等等,自己就会悔恨,当时为什么要选择保研,而不是留在家里照顾父亲?当时为什么不想尽办法多借点钱,以让父亲能够继续留在大医院观察?或许,当时如果借到钱可以继续留在医院,当时如果自己一直在照顾父亲,是不是父亲就不会去世了? 也后悔自己曾经和父亲吵架;后悔那年的父亲节没有打电话回家;那年端午节没有打电话回家,而父亲在家等我电话等了一天。 有时候想,命运真的太不公平。父亲一辈子都没穿过几套新衣服,没吃过什么好东西,辛苦一辈子,操劳一辈子。为什么仅仅从不到3米到的楼上摔下来,就摔得这么严重?在我还没来得及报答的时候,父亲就这样走了;都还没来得及见最后一面,说最后一句话......在我的所有小小愿望还没有实现的时候,父亲就走了-计划的父亲武汉游、六十大寿...... 甚至父亲去世的时候,连一张平时的照片都没有。最后是大姐想起有一次我们姐妹几个在拍照玩,父亲刚好在旁边,大姐就偷拍了父亲的一张照片,当时父亲还在吃东西。最后,这一张偷拍的照片成为父亲最后的遗像。 现在每年回到家,已经没有父亲熟悉的笑容和声音,只有厅堂的遗像和冰冷的坟墓。自从父亲去世后,每次回家前,心里都会犹豫。因为不敢去面对家里父亲的遗像,不敢相信父亲就这样走了,小小的屋子里到处都有父亲曾经的声影。 而自己经常做梦,梦见父亲在干活,从来不说话。 不知道是否真的有另外一个世界?如果真的有,我希望父亲不要再那么老实巴交,免得受人欺负;希望父亲有一口好的牙齿,这样就能吃所有好吃的东西;希望父亲能有新衣服穿;希望父亲不要再那么辛苦和劳累......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7485 次阅读|28 个评论
工科男生的草稿(一)写在思念的边上
热度 1 zhangjinfang 2012-4-12 16:15
其实我现在感觉还能看到爷爷的背影从村西往村东走,貌似还能听到电话里的种种嘱托。离开悲伤的日子已经匆匆第三周了,不敢想,一想就悲戚满满,又不能忘,要是忘了自己都不可原谅自己。在这荒野风大的日子,用这样不算成熟的文字,连并之前的记录,写几言自己的感怀与心伤。 《遥祭》 2012.03.18 清明几步遥, 旧山无赖, 急急添新冢; 慈颜何处觅, 声声泪下, 梦里或可逢; 风雨七十载, 漫看故园栏圈, 处处有雪飘, 少了踽踽归行影; 晴天霹雳一日间, 从此阴阳两相隔; 空有黑蝶四乱飞。 《追思》 2012.04.02 浊泪滴尽清明祭, 荒野风乱觅恩心; 渠南圈北身先去, 音容笑貌梦依稀; 屈指易数情殇日, 仿若不曾永别离; 青冢默默孤山寂, 侧畔层层朵花稠; 斯人远走难还复, 惟存思念以永恒。
个人分类: 怀念|1717 次阅读|2 个评论
清明
sstone2009 2012-4-4 20:28
2012年4月3日清晨,天已明,街清路宽,我携妻儿祭扫天国亲人,思情何堪?小记以寄怀。次日成稿并录。 清明时节西郊忙, 两界忙于叙离情。 岸边油菜今又黄, 一季石湖一季景。 弥陀山庄就在旁, 清早驱车望老父。 年年相见泪盈眶, 稚儿不懂我所思。
个人分类: 诗词欣赏|2330 次阅读|0 个评论
怀念我文革期间的老师
fqng1008 2011-9-8 10:22
教师节快到了,昨晚有学生打电话来要看我,我告诉他说搬家后很不方便,我们接受了他们的情意,就不必前来。过去在百仕达,每年的教师节前都有几个学生一起来相聚,我们忙进忙出但心情格外的好。今年不方便,接到电话就十分开心,也愿他们进步快乐! 刚刚看到 海上升明月 的博文“ 影响我一生的老师 ”,我在文后留言:“懂得感激的人是值得尊敬的,尤其是对于老师的感激!对比之下,相当惭愧,我得在教师节来临之际怀念那些引导我前进的师辈们!” 姚老师是我父亲的学生,他毕业于一所工科学校,文革前来我们马坪小学教语文,而且是我的班主任。我那时候刚刚进入四年级(1965年),他对语文教学非常认真,大家的进步都很快。记得那时候学校常常把优秀作文贴到十字街的板报栏,我的一篇仿照课文写的“摘棉花”(记录了学校组织的一次劳动课),被他用毛笔字抄写后贴出来,我兴奋了好长一段时间。他还有时让我到他家帮忙改作业,那可是手把手教出来的,对我这个四年级的学生来说却倍感荣欣的。虽然他后来也发纸要我们写大字报,但都是走过场,我们这些四年级的学生也只能找个葫芦画瓢,响应一下伟大号召。我初中毕业的时候(1970年冬),他已经到马坪农机厂工作,第二年夏天他到武汉出差还顺便带我去见世面,我在那里第一次看到长江水原来是黄色的,电车是带辫子的,雄伟的长江大桥果真壮观! 车站中学熊校长虽然没有带过我的课,但给我留下了终生的感激。那是文革期间的一次搜家,我们从半夜里被“咚咚咚”的捶门声惊醒,一开门就把父亲带走了,接着是翻箱倒柜。我几次都想把窗台上的一本写有“大盗盗国小盗盗钩”感想的日记本收起来,但始终迈不开双脚,眼睁睁地看着造反派收走了。此后,我和全家都一直处在紧张的煎熬之中。时隔半年,被关押了三个月后放出来的父亲碰到他曾经的学生熊校长,熊告诉父亲半年前审查过我的那个日记本,他把它烧了,不然就会大祸临头。父亲一听,非常感激地致谢,让我们家躲过了一场可以预测的浩劫。 还是文革期间,一天传来消息,曾经教过我们的吴老师被抓走了。我们这些学生在一起议论纷纷:这个老师也太反动了,竟然“造谣”说美国人的生活比我们好,不需要我们去解放!时隔多年以后,我们才知道美国人的生活就是比我们好,吴老师其实说了一句“反动的”真话,却如一个晴天霹雳,把大多数人的“正义感”都调动了起来,恨不得批深批透,再踏上一只脚,让他永世不得翻身! 刚刚上初中的时候,一天,教政治课的张老师不知什么原因,忽然讲起了哲学观:你们一天天长大,但也是一天天向死亡迈进!课堂一下子炸了锅,顿时变成了现场批判会,什么诅咒“红色接班人”,什么污蔑“早晨的太阳”,还直接找到了教务处要求严惩,最后学校把他弄走了,究竟受到什么处理我至今也不知道。那是一个敏感的时代,大家阶级斗争的弦都绷得紧紧的,随时准备着出击...... 初中时,教数学的周老师是我们的班主任,她有一次跟我们讲解“形而上学”:什么是形而上学呢?就是你看见他背着书包上学去了,实际上他半路里又溜到一边去玩了。我和一个叫旭东的同学在下面窃窃私语,似乎觉得她讲得不对,但什么是正确的也拿不准。如果现在就好了,上网一查就清楚了,也不至于蒙在鼓里多年...... 因为出身不好,我一直没有加入红卫兵。那时候太渴望进步了,很想和大家一道都是革命队伍的人。还是这位周老师找我谈话,要我写一份深刻的认识,让组织上了解我的迫切要求。我回家后激情澎湃,上纲上线地写了五大页,自以为认识深刻。不想被父亲看见了,他读了之后坚决不让我上交,而且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教导。我好不容易有了进步的机会,就和父亲发生了强烈的冲突,哭闹着非交不可。当然,还是父亲强制将我的“认识”撕毁了,我恨了他很久很久......
个人分类: 感悟人生|2845 次阅读|0 个评论
漫山遍野的牵牛花
热度 10 saraca 2011-9-5 08:08
牵牛花,其蔓延性的草质藤本并不起眼。然而,入秋前后,在灌丛或坡地,在庭院或阳台,都会看到牵牛花的美丽倩影。柔弱的藤蔓,牵引着一朵朵或紫、或白、或粉、或红的喇叭花,在秋高气爽的日子里,开得异常热闹。 牵牛花,又名喇叭花,属于旋花科,牵牛花属(Pharbitia)植物。原产美洲,现全世界广泛栽培,我国大部分地区都很常见。在北方,喜欢它的人,会记得在初夏播种,搭架花藤,任其攀爬盛开,秋末之余,把成熟的果实摘下来,保留种子。在南方,更常见的则是野外或路边,无人刻意去栽种,年年开花,年年结果,竟也有几分“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的感叹。 提到牵牛花,脑海里浮现的总是在昆明植物所读书时的情景。记得牵牛花开时,天蓝云白,秋风乍起时,就会听到窗外一排高大的梧桐树叶随风飘落的簌簌声。路边枯黄的草坡、庭院前的篱笆墙,东一群,西一簇地盛开着一朵朵喇叭花。薄纸质的花冠,色彩多姿,竟也有五六种颜色。那些盛开的花儿,凭着紧紧缠绕的细茎,蔓延了一片,成为了秋风中的盛景。 那时,恰逢“99”世博会开幕,世人蜂拥而至。体弱的母亲也被我们兄妹动员了来凑热闹。人山人海,人们争相在各展馆看“西洋镜”和“稀奇”。诺大的世博园,供游客休息小坐、喝水放松的一个缓冲空间很难觅。由于出游准备不充分,一天下来,一家人都很累,更别提带病多年的母亲。 从喧嚣的世博园回到安静的黑龙潭植物园,母亲带着3岁的楚楚在植物园小住了几天。每天散步时,总会看到草坡上竞相开放的牵牛花,枫香大道上灿烂若霞的红叶。但凡和别人说起游览世博园的话题,母亲总会略带自豪地说:“我姑娘在的植物园才值得一游呢!连三岁的孩子都会说,与其去世博园,还不如在植物园玩呢!”这句话,在2000年母亲去世前的近一年光景中,她重复了两三次。 如今的我有幸在美丽的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工作。每每带着小女饭后去百花园散步,就会情不自禁地想:要是妈妈能和我们一块散步该多好啊!母亲去世后,一句“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在"的古语反复低吟在内心深处。很长一段时间里,我总是处于沉默静思中,反复回味着母亲说过的话,回忆着和母亲在一起的美好时光,绝望地重温着母爱的余温。 后来,我喜欢上一首歌,叫《丁香花》。刚听的时候,感触很深,觉得那歌词简直就是替我写给母亲的一样。“那坟前开满鲜花是你多么渴望的美啊. 你看那漫山遍野,你还觉得孤单吗?”抒情的旋律中,仿佛看到秋日熠熠的阳光下,多姿多彩的牵牛花开遍了整个山坡的浪漫景象......
个人分类: 生活浪花|12364 次阅读|22 个评论
怀念郭预衡先生逝世一周年
黄安年 2011-8-5 06:35
怀念郭预衡先生逝世一周年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11 年 8 月 5 日发布 昨天是郭预衡先生逝世一周年的日子,他的为人为学 , 都是我们的楷模。静悄悄地离开了我们,学校和学院没有为他设立灵堂 , 校报正值假期,也没有及时报道 , 但是他给我们留下的印象却是永恒的。现在重发《沉痛悼念著名学者郭预衡先生》( 2010 年 8 月 5 日)博文 , 并附 怀念郭预衡先生博文中相关文章和报道。 ******************** 沉痛悼念著名学者郭预衡先生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10 年 8 月 5 日发布 惊悉我们十分崇敬的老师郭预衡先生不幸于 2010 年 8 月 4 日深夜病逝于北京 262 医院,终年九十岁 (1920 年 11 月 —2010 年 8 月 ) 。我们的心情极其悲痛,一时难以理清思绪。去年教师节前在郭先生家见到他的情景时刻浮现在我们的眼前 , 先生走得太早了。先生的为人、为学是我们这些后学的学习楷模,先生是人民教师的光辉榜样,先生给我们留下的丰厚学术遗产值得我们认真的研究和继承。 下面重发吕启祥发表在《文史知识》今年 2010 年第 1 期上的文章,以表达我们的怀念之情。所附照片拍摄于 2009 年 9 月 3 日郭先生家书房中。最后一幅书法为先生所写。 ************************ 润物无声 ---- 记受教于郭预衡先生之点点滴滴 吕启祥文 面前翻开的是郭预衡先生的近著《中国散文史长篇》, 2007 年 10 月出版 , 上下两册九十四万字。较之时下市面上许多装帧豪华、印制精美的图书包括学术书 , 本书可谓平朴素淡,从封面到内容 , 有一股清爽之气和朴实之风。内封的作者介绍 , 寥寥数语 , 郭先生的“头衔”,仅有“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一个 , 简净明确 , 与流行的那些职务职称一大串再加荣誉功名一大堆的介绍比较 , 我以为繁富者反倒会“相映失色”。这样的“简介”与郭先生其人其书相一致 , 标举着一种风格,数十年来 , 一以贯之。 就在这个简介里 , 明白无误地写着郭先生“ 1920 年生”,明年( 2010 )就是先生的九十整寿了 , 距郭先生给我们上课的上世纪五十年代末至六十年代初已经过去了整整半个世纪。作为郭先生教过的成千上万学生中的一个 , 近年来我很想写点什么 , 因为随着时光的流逝,早年受教的某些片断反而清晰,内在的理路渐次悟得。近年郭先生说 : “你们也老大不小的了”。可不 , 我们这一届大多已七十开外 , 都已进入晚年 , “朝花”倘若“夕拾”或将更有意味。虽有此想我却迟迟不能下笔,原因在于自忖并非写此类文章的称职之人,从未进入中国古代文学史专业的教学和研究之门。于今先生九十将届,我这个门外的学生是否可以而且应该写一点受教得益之点滴呢!思忖再三 , 终于贾勇提笔。盖因郭先生既是学者,更是教师 , 为数众多的学生不见得都治先生之学或教书 , 但不论从事何种工作均可从先生之教中获得滋育和润泽。况且我自 1957 年考进北师大中文系,一年级分量最重时数最多的中国古代文学史课程就是郭先生执教,每周四节 , 持续约一年半 , 以后不断有机会听他讲课和发言 , 即此而言,说是郭先生的学生 , 绝非冒牌,亦非谬托。 郭先生在 1941 年进入辅仁大学国文系 , 曾受业于余嘉锡、沈兼士、赵万里、刘盼遂、孙楷第、顾随等文史大家。毕业后任余嘉锡先生的助教,治目录校勘之学 ; 同时被史学大师陈垣先生破格录取为史学研究生。那时尚无今人所追求的学位观念 , 考时不甚在意,四题只答了两题。其后陈垣先生问及 , 并说 , “两题最多只能给你五十分 , 但我给你七十分 , 文章好 , 可以中举。” 47 年研究生毕业。之后就在辅仁大学、北京师大任教。对于日后刚踏进大学之门的本科生来说 , 得到郭先生这样的教师上课,是一种福分。 1957 年北京高等学校的氛围凡过来人当不会忘记,我们算幸运,秋季入学时反右高潮已过 , 但革命的批判的大环境依然笼罩。郭先生其时不到四十岁 , 但在我们心目中却是“准”老先生。难能可贵的是在那样的环境和气氛下 , 郭先生凭借他的学养和定力,很大程度上消减和弱化了对待文学遗产简单偏激机械划线的时弊,给了我们以相对健全的、富于启发性的文学史教育。今天想来 , 至少有以下数端值得回味和咀嚼。 首先,从郭先生讲课和讲座中所得的不单是或主要的不是知识 , 而是方法。讲课所涉及的作家作品文学现象纷纭多样难免淡忘,然而隐含其中的观察和分析问题的方法却贯穿始终 , 潜移默化,渗入人心。印象最深的是关于陶渊明和李清照这两个作家的讨论和讲评。其时学术环境虽稍为宽松,然而对古典遗产仍倡导“愈是精华愈要批判”之指针。选择这两位作家似有解剖“麻雀”的示范意义。陶渊明在一般人包括我们这些幼稚的青年学生心目中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隐士、田园诗人。当时有人批评他的消极退隐、或说是求官的“终南捷径”,《桃花园记》不过是乌托邦式的复古倒退;有人为了肯定田园诗,就强调他热爱劳动、同情人民。总之竭力想往现实主义或者反现实主义的模子上套。郭先生则始终坚持从作家作品的实际出发 , 采取了实事求是的分析态度 ,既不全盘肯定,也不轻易否定,始终遵循鲁迅论作家要顾及“全人”的见解,指出陶渊明有“飘飘然”的一面 , 也有“金刚怒目”的一面 , 这“悠然见南山”和“猛志固常在”是同一个人 , “倘有取舍,即非全人 , 再加抑扬,更离真实”(鲁迅语)。郭先生在讨论会上有一个总结性发言 , 就陶渊明在当时历史条件下对于当政者、对人民、对劳动的态度做了全面的分析 , 充分评价了其作品的价值和对后世的影响。这篇发言整理成文并刊登出来。 58 年写的文章半个世纪后的今天看去依然屹立,令人钦服。在郭先生的启示下,我也去翻看鲁迅的相关文章,鲁迅提到在陶渊明的全集中 , 有时却很摩登,那《闲情赋》中就有“愿在丝而为履 , 附素足以周旋”的句子,竟想摇身一变,化为“阿呀呀,我的爱人呀”的鞋子。读到这里,我不禁哑然失笑 , 古人在我心目中遽然亲切鲜活起来。评论作家要顾及“全人”之说也就不是抽象的道理了。 至于李清照,在当时“左”的风气下 , 郭先生依然毫不含糊地对其作品的艺术价值和社会意义给予相当充分的评价,认为她不仅在宋代词人中独树一帜,在整个抒情诗领域中也是有地位的。她的作品感情饱满,朴素自然 , 哪怕是叠字叠句这种最体现人工的地方 , 也能做到不落痕迹。郭先生明确表示 , 所谓“现实主义”或者“浪漫主义”这类帽子于李清照都不相宜。说实在的 , 当时肯定李清照的艺术性是要顶住一定压力的,在《文学遗产》第 290 期上就有文章指责“某些人”重视李清照的艺术性而忽视了思想性 , 这“某些人”就包括郭先生。批评者把所谓思想性和艺术性捆绑在一起 , 要么不能欣赏李清照的艺术成就,要么为了肯定李词的艺术性而刻意拔高其思想性。针对此类批评 , 郭先生从李清照的身世遭际、时世变迁、具体作品出发进行了分析 , 指出“硬套”的方法只能得出牵强附会的结论,思想性和艺术性既有统一 , 也有矛盾 , 分析各种复杂的矛盾 , 正是文学批评的任务。从 59-61 年间,关于李清照,郭先生就有短论长文共三篇收入文集,足见他的关注和用力。而从郭先生的讲课和发言中 , 我们这些学生的艺术感受力得到了某种程度的呵护,不至于被完全钝化和粗砺化 ---- 我们都是喜爱李清照的呀;同时 , 我们也初步懂得了什么叫“分析”,面对文学现象以及社会生活现象必须具备的一种基本能力和方法。 其次,从郭先生学开阔了我们的眼界,领略了一种“史家”风度。上文说过 , 郭先生的课不是以“多多益善”的灌输为能事的 , 他用以拓宽学生知识疆界的办法是“比较”,在比较中见特色,在比较中见高低,横向比较、纵向比较 , 将平面化为立体,以时空构成坐标。对于一群刚刚进入大学的青年学子而言 , 文学作品是读过一些的 , 对作家也有些了解 , 但比较零碎和表浅,亟待提升和整合。比方说《庄子》的《庖丁解牛》是名篇 , 中学读过 ; 在大学课堂上自然用不着重复讲解,然而我们却知道了在先秦的其他著作里,也有这个解牛的故事,比如《管子·制分篇》、《吕氏春秋·精通篇》都有取象于牛的故事,比较之下,可以见出虽则都有深于取象这一战国文章的共同特征,但其详略、精粗、生动传神程度差别很大。一经比较 , 高下立见。又比方说 , 关于唐宋八大家 , 过去我们仅从《师说》认识了韩愈,从《醉翁亭记》认识欧阳修 , 现在不仅了解了他们的主要作品,得窥“全人”,而且还由比较中深化了对他们的认识。正如郭先生所说 , 韩愈是杰出的散文家 , 古文运动承前启后的集大成者,但未必是很好的思想家和政治家。欧阳修对韩愈是十分推崇的 , 但对于韩愈在遭贬后所写缺乏骨气的《谢表》很表痛心 , 觉得无异于“庸人”,“虽韩文公不免此累”。欧阳修则不然 , 身在谪贬之中,从不作“戚戚怨嗟”的文章,却大讲山水之乐。可见对于《醉翁亭记》不能孤立表浅地看作是文人寄情山水,其实蕴含着作者的志节。欧阳修是一个正直敢言开一代风气的大作家,于诗、词、文、赋都有突出成就,于经学、史学、金石之学都有独到见解,而且是个有胆有识,达于进退穷通之理的政治家。从比较中 , 我们看到韩愈是欧阳修的隔代前辈,而在为文为学为人诸方面,后者都超越了前者。 “比较”其实体现着一种“史”的意识 , 即面对一篇作品或一个作家,总要问一问它比以前有什么不同、有什么新的特色?从殷商之文的粗率质直,到西周《尚书》多训诫、《春秋》寓褒贬、《国语》记教诲,《左传》《战国策》的叙事完整富于辞采,各有特点。而特点之生 , 关乎作家,更关乎时代。《史记》是实录,却被称为谤书 , 大抵在专制政权下,敢说真话即算诽谤,可见“实录”之难得,《史记》也便成为“绝唱”,它充满了感愤不平之气,又称“无韵之离骚”。郭先生看重时代社会对作家的影响 , 但从来不赞成通史资料加文学现象那种“两张皮”的叙述,从来不把思想性艺术性分割为两大块来讲解。他最服膺鲁迅《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以为时代背景应包括社会状况、风俗世态,把时代特征、社会风尚、作家性情水乳交融地溶合在一起 , 这大约是鲁迅计划撰写的中国文学史中的一章。有关鲁迅对文学史和具体作家作品的许多精彩见解,贯穿在郭先生的教学中。在给我们这一届上课之前,郭先生曾奉派去匈牙利讲学一个时期,据说所讲的课程就是鲁迅。 关于开阔眼界指点门径,还有一件可记之事,那就是郭先生曾开“小灶”讲过《书目答问》。记得是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困难时期”,系里为部分社会工作过多耽误课程的学生而设,有补课充电的性质,请郭先生来讲,每周一次 , 均在周末,持续约一个学期,我是认真听了的。现在想来 , 讲《书目答问》是郭先生的主张,该书也按经史子集分类 , 但所录相当部分为《四库》未有或其本子优于《四库》者。虽则是为初学者介绍必读而易得之书目,先生也是以史家眼光慎为选择的。 再次 , 郭先生也是文章家。如果以为先生史家风范高屋建瓴,不擅于赏析作品讲究文章那就错了。固然,郭先生的文章和著述数量也许并不太多 , 那是因为他把主要的精力都放在了教学上 , 上课、面对学生几乎占据了他所有的时间。记得启功先生在世时曾不无幽默地说“我姓系不姓所”(系指中文系,所指古籍所),以彰其本职工作为教学 , 郭先生更是一辈子 “ 姓系 ” (当时中文“系”未曾升格为文学“院”),年复一年地教课,而且大量是本科生的课,郭先生是有经验老教授上第一线的突出代表,他的著述也围绕着教学 , 他主编的《中国文学史》和配套的《长编》都是为教学服务的,都考虑到学生的接受甚或自学的需要。这些著述也和前面提到他讲授的文学史课程一样有自身的特点,首尾贯通,瞻前顾后,点面兼顾,以简驭繁,无数青年学生和读者由此受益。 窃以为,在一定意义上 , 教基础课比上专题课更难 , 编写高水平的教材比结撰个人专著更难。因为后者可以回避自身不熟悉、不喜爱、不擅长的问题或领域,可以扬长避短;而前者则不能 , 必须面对所有基本的包括自己不喜爱不擅长的问题 , 尤其要求胸中有全局 , 手下有分寸,取舍有依据。一个负责任的教师在课堂上不能只顾个人口味,写教材只想个人出彩,而使学生的知识残缺 , 先天不足。本来 , 以郭先生的学养和才华 , 他也许可以写出更多具有个人特色的著述,然而他却把人生岁月都奉献给了学生,给了教学。如今,在教学分科越来越细的情况下 , 能够从古到近把中国文学史课程教下来的教师大约很少了 , 能够尽心竭力面向本科生长期讲授基础课的教授也很难得了。在高校,随心所欲,天马行空的教授还少吗!笔者一点不反感而且倾心赞赏才气横溢个性独特的先生 , 却担心那些并无真才实学亦无敬业之心的教授“忽悠”我们的学生。 新时期以来,郭先生以极大精力倾注于《中国散文史》的著述,自八十年代上册出版至 1999 年底下册出齐,共上中下三册, 150 万字 , 历时十五年。他在《后记》中引先贤之言反求诸己 , 谦称 “ 天下之书 , 实未遍读 ; 习见之书 , 也未尽读 ” ;采铜于山 , 心向往之 , 而入山不深 , 以旧钱充铸,亦时有之。这实在是甘苦之言 , 历代散文,卷轶浩繁,边界模糊;要厘清脉络,提纲述要 , 诚非易事。究其实,郭先生对他书中涉及的所有作品都仔细通读过不止一遍 , 才谨慎下笔。新世纪以来,学人或有领异标新的独到之见 , 但公认郭著乃此一领域内最有参考价值的通史性著作。 我最爱读、也倍感亲切的是郭先生收在《古代文学探讨集》里的文章,此书 1981 年出版 , 里面像《东鲁春风,南华秋水》、《史家之笔 , 策士之辞》、《行云流水,姿态横生》那样带点随笔性的文章,从容洒脱,深入浅出;有关陶渊明、李清照、韩愈、欧阳修等作家论和文学史问题则带有更多的理论性 , 但一点也不枯燥 , 分析论证,引人入胜。除去著史,郭先生文章都不长,简约干净 , 辞少义丰,间有谐谑之笔。这样的文章,其实是颇有鲁迅风的。 郭先生从未教过我们如何写作,只不过心仪他的文章,仿效而已。有一次 , 大约也是六十年代初 , 系里组织大家写批判国际修正主义的文章,我写过一篇题为《恶鬼的眼泪》的短文 , 自以为费了心思,题目还是从鲁迅杂文里借来的 , 拿去给郭先生看 , 他说太艰涩,别人看不明白。这让我多少悟得了功夫不到 , 刻意求之 , 欲速不达。 复次 , 郭先生还是书家。郭先生的字和启先生颇有几分相近,但更为瘦劲,上课时书写在黑板上那粉笔字真是洒脱漂亮之至。彼时百余人上大课,女生喜欢往前坐,自己有一半是为了那赏心悦目的板书。那时节,启先生的名气未响,当年也没有求墨宝的风气,所以无论是启先生还是郭先生 , 都没有向他们求过字。到了九十年代之初,我得到郭先生写的一幅手卷 , 是苏轼《定风波》词中的句子 , “竹杖芒鞋轻胜马。一蓑烟雨任平生。”东坡是他喜爱的作家,手卷未裱,收藏至今。 令人大惑不解的是在郭先生学问成熟精力未减之际,忽然学校让他退休了。之前 , 听说博士导师第一批嫌他年龄小 , 第二批又嫌他老了 , 真叫人哭笑不得。把博士导师当作职称也是“中国特色”,成为教授之上生出的又一个阶层,名分待遇都高人一筹,不和国际接轨。倘若排除非学术因素,在北师大中文系郭先生排在前列理所当然,这是我们众多局外人的共识,常觉耿耿以至愤愤。对此,郭先生本人看得很淡,他所写的东坡词句也许可以照见他的心境。他也从不参加任何博士论文的答辩。 上世纪因为住在校园里 , 所以常能碰到郭先生 , 不必登门 , 就可路遇,有时在菜市场甚至公交车上都会碰到。郭先生的生活起居其平朴简单无异于普通百姓。半个多世纪以来他的住房可谓“一成不变”,永远是那间容积有限被书塞满(早已溢出来充塞于其他居室)的屋子,只要一进此屋我脑际就立即浮现“审容膝之易安”的句子 , 室仅容膝一点也不夸张,先生则安之若素 , 来访者坐在行军床上 ( 已经堆满了书 , 遇来客要临时腾出一块坐处 ) ,先生坐在仅有的一张空椅上 ( 第二、三张椅子也早堆满了书 ) ,两人落坐膝盖几能相触。如果写字则要拉开折叠桌 , 那就只能站无处坐了。先生外出长期乘坐公交车 , 近年为了安全才改“打的”。自从我搬出校园,见到郭先生的机会就很少了,一年之中 , 大抵只有一两次或根本没有。 今年以来见过两次 , 一次在春节随同师大王宁教授和老同学张凤瑞 , 一次在九月初教师节前 , 我与外子同去 , 给先生照了相。看上去郭先生依旧清健,腰板挺直,腿脚利索。他每每戏称自己“老年痴呆”,记忆不如从前是事实 , 但许多往事依然清晰,比如春节那次他开玩笑说 , 他的两个研究生“一个李白 , 一个杜甫”(指 78 年入学的万光治和熊宪光 , 今为四川师大及西南师大教授,个性不同)。最近这次他告诉说曾摔过一交 , 但无碍,去原地“调查研究”因何摔倒,却无结果,自嘲是“书生之愚”;又说他少年时在河北玉田老家练过拳,颇有功底 , “本想习武的 , 哪知后来却弄了文!” 练拳之事我是第一次听说,想来郭先生行动轻捷尤其是他的书法至今劲道不衰 , 与臂腕有力、关节灵活大有关系。文武之说 , 是他的自我调侃。 告辞出来,心中唯愿先生清健如昨、幽默如常。 写于 2009 年教师节 ---- 国庆节 ( 载于《文史知识》 2010 年第 1 期第 105-111 页 )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82200 ************************88   郭预衡,教授。直隶(今 河北 ) 玉田 人。 1920 年 11 月生, 1955 年加入 中国共产党 。 1945 年毕业于北平 辅仁大学 国文系, 1947 年又毕业于北平辅仁大学史学研究所。建国后,历任辅仁大学讲师,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教授、中文系副主任、古籍研究所副所长,北京市文艺学会第一、二届副会长。擅于古代散文的研究。与 刘盼遂 共同主编《中国历代散文选》,著有《古代文学探讨集》、《中国散文史》、《历代散文丛谈》等。《中国散文史》(上册)曾获北京市第二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1991 年);《中国散文史》(上、中、下)曾获华东地区古籍优秀图书一等奖( 2001 年),又曾获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高等教育)一等奖( 2001 年)。《中国古代文学史》曾获华东地区优秀图书特等奖( 2000 年)。 http://baike.baidu.com/view/315883.htm?fr=ala0_1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15do=blogid=350248 附怀念郭预衡先生博文中相关文章和报道 : * 读采访郭预衡先生报道有感,黄安年的博客, 2009 年 11 月 23 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73122 ) * 教师节前看望郭预衡、聂石樵、邓魁英老师,黄安年的博客, 2009 年 9 月 4 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53302 ) * 沉痛悼念著名学者郭预衡先生 图 6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10 年 8 月 5 日发布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50248 * 有感于“很多人对郭预衡先生并不熟悉”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10 年 8 月 7 日发布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51078 * 缘何德高望重的知名学者郭预衡先生既非“博导”也非“资深”教授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10 年 8 月 8 日发布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51174 * 郭预衡先生的几幅照片 图 4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10 年 8 月 9 日发布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51237 * 弘扬郭预衡先生的严谨治学、潜心治学精神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10 年 8 月 9 日发布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51342 * 建议开辟思念郭预衡先生的网站专栏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10 年 8 月 11 日发布 http:// * 郭预衡先生我们永远怀念您 图 9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10 年 8 月 10 日发布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51725 * 转发 : 陈鸿彝教授悼念郭预衡先生的挽联和在学术交流网的留言 黄安年转发陈鸿彝教授 黄安年的博客 /2010 年 8 月 13 日发布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52779 * 推荐学术交流网上悼念郭预衡先生文章和挽联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10 年 8 月 17 日发布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53918 * 受权发布:启蒙发昧念师恩 ------- 敬悼郭预衡先生 吕启祥(中国艺术研究院) 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10 年 9 月 23 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66045 * 怀念恩师二三事 黄安年推荐熊宪光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10 年 9 月 7 日发布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60277 * 郭预衡主编《中国古代文学简史》提要 图 17 黄安年辑 郭预衡主编 黄安年的博客 /2010 年 8 月 10 日发布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51770 * 《中国历代散文选》提要 图 32 黄安年辑 刘盼遂 郭预衡主编 黄安年的博客 /2010 年 8 月 10 日发布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51787 * 郭预衡主编 《中国古代文学史长编》提要(一)图 26 黄安年辑 郭预衡主编 黄安年的博客 /2010 年 8 月 11 日发布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52057 * 郭预衡主编 《中国古代文学史长编》提要(二)图 25 黄安年辑 郭预衡主编 黄安年的博客 /2010 年 8 月 11 日发布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52063 * 郭预衡主编 《中国古代文学史长编》提要(三)图 20 黄安年辑 郭预衡主编 黄安年的博客 /2010 年 8 月 11 日发布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52073 * 郭预衡著《中国散文史》提要 图 30 黄安年辑 郭预衡著 黄安年的博客 /2010 年 8 月 12 日发布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52362 * 启蒙发昧念师恩 ------ 敬悼郭预衡先生 图 9 受权发布吕启祥(中国艺术研究院)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11 年 2 月 2 日发布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15do=blogid=409787
个人分类: 学术问题评论(07-11)|2414 次阅读|0 个评论
怀念母亲葛华奠老人逝世七周年
黄安年 2011-8-5 06:31
怀念母亲葛华奠老人逝世七周年
怀念母亲葛华奠老人逝世七周年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11 年 8 月 5 日发布 今天是我的岳母、吕启祥的母亲葛华奠老人逝世七周年忌日。母亲在世时的近照一直挂在我们的卧室内,如果母亲还健在的话 , 今年已经 102 岁了。现在重发 2009 年《纪念母亲葛华奠老人百年诞辰( 1909-2009) )的思念文章。照片一张,为母亲遗容。 ********************* 纪念母亲葛华奠老人百年诞辰( 1909-2009) 黄安年、吕启祥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09 年 10 月 2 日发布 今天 (2009 年 10 月 2 日 , 己丑年农历八月十四日 ), 是我的岳母,吕启祥的母亲葛华奠老人百年诞辰( 1909-2009 )。她生在清皇朝宣统元年 , 历经辛亥革命、民国建立、军阀混战、国民政府、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文革动乱、开改革开放、新世纪到来等不同时期的风云变幻,饱经风霜,累积了太多的人生阅历。她生在浙江萧山的一个农村家庭 , 先后在上海、香港、广州等地居住 ,1968 年底以来一直和我们在北京同住 , 直到 2004 年她去世。 十年前 , 还在母亲健在的 1999 年,启祥就写了《母亲今年九十整》一文 , 作为她的专著《红楼梦寻味录》的代后记,母亲生前看到了这篇文章。 文章详尽地谈到了我们的伟大的母亲: “母亲生于 1909 年,今年整整九十岁了。 母亲延展了我的学术生命,开拓了我的人生阅历。我不愿按常例在母亲百年之后才来写祭悼文字 , 怀念生前、赞颂美德,因为她已无知无觉;我只愿她在有生之年看到这篇文字,明白她在儿女心目中的位置,了解自己的人生价值,则其欣慰当何如! 母亲并无高学历,然而她有文化、有教养;母亲并非完全的职业妇女,然而她有事业心和社会责任感;母亲亦非纯粹的家庭妇女,然而她不惮琐屑、坚韧耐劳,恪尽为室为家为亲为长的一切天职。总之,母亲是个普普通通的老太太,却以她的普通平凡支撑起我们的生活和事业。虽然我们并不出色,但如若没有母亲这个后盾,只怕连这点事情都做不成。 十多年前在《红楼梦开卷录》的后记里 , 我曾述说自己怎样阴差阳错地走进了红学这个圈子 ; 以后在《红楼梦会心录》后记里 , 又曾慨叹自身功力和悟性俱差 , 学术之路跋涉艰难。两次都叙及之所以还要为文以至出书 , 多半是凭借师长学友的教诲和关爱。如今《红楼梦寻味录》编就 , 又到了写后记的时候 , 除了一如既往地感念师友和读者而外 , 我不能不提及我的母亲了 , 可以这样说 , 我之所以有点读书的时间、思考的空间,很大程度上仰赖她创造的条件。如果说,时间就是生命,人生就是一本大书,那么母亲不仅给予了我自然生命,同时也延展我的学术生命。 当代一位著名作家说得好,“《红楼梦》就是人生,《红楼梦》帮助你体验人生”,你的一切经历经验都能从《红楼梦》里找到参照和共振。依据我自身的“涉红”经历,在《开卷录》后记里也说过 , “对于《红楼梦》这部书,总要有一定的人生经验,才能领略它的好处;翻转来,它又能使人间接地认识社会,阅历人生。”我自身的闻见有限、阅世不深,母亲将近一个世纪的人生阅历自然而然地成为我领会和感悟《红楼梦》的一种参照和依托。 她所走过的九十年的岁月虽无惊天动地的大事,却也充满了离合悲欢、升沉起伏。如今人们见了她常道“老太太有福气”,实则母亲中年丧夫、晚年失子,按传统观念并无福气可言,照现代说法也是一种坎坷人生。父亲在五十年代初 44 岁已病故,当年四个孩子都尚在学,其难可知,母亲不等不靠,毅然走出家庭,自食其力,从头学起,辛苦劳累,在所不计。至七十年代末弟弟突发恶性脑瘤,英年早逝,这一打击对七十开外的老母何其沉重,一度意绪萧索,了无生趣,终于走出低谷,依旧坚韧地面对生活。此外亲属子女几十年来所遭受的种种沉浮变故,都使她身心承受种种压力,养成一种处变不惊、居安思危的人生态度。《红楼梦》中所谓乐极生悲、否极泰来、祸福相倚、好了归一的意蕴,正是从生活中浓缩出来的至理真谛。母亲对于升沉荣辱的平常心态往往是我领悟红楼意蕴的一种最切近生动的启示和参照。 所谓处世说到底就是处人,就是处理人际关系。都说《红楼梦》把人物写活了,很大程度是因为把人际关系写活了。偌大家族,上下左右、纷繁复杂、变幻莫测。处身其中,一方面是风波迭起,险象丛生;另方面亦有挚爱真情,天然韵趣。凡利名之心、货财之欲、一己之私膨胀,必定尔虞我诈、关系紧张;反之,则能将矛盾纠葛、误解积怨缩小,乃至化解。《红楼梦》写的似乎是一言一笑一饮一馔的生活琐事 , 若要处置得当,进退有据,分寸得宜,却有很深的学问。 体察作品中人物关系,每每不期而然地联系到母亲,她堪称处理人际关系的模范,自尊亲长者至后生晚辈、远亲近邻、新朋故交无不交口称道。算来母亲曾经搬过无数次家,变换过多种人文环境,不论在乡下、在上海、在香港、在广州、在北京,到任何地方她都能与邻居和睦相处、以诚相待。在家庭中,她侍奉我祖母至九十高龄,平素持家以俭、薄己厚人、宽容忍让,我叔叔和姑姑现在都已八十开外,还因母亲当年“长嫂代母”的风范,至今对她敬爱有加、关切备至。在亲子关系上,母亲的观念亦不泥于传统,从不视子女为私有,一任我们天南地北求学就业,比方五六十年代,我们有的分到东北,有的到了海南,有的到西北,当年都是比较偏远的地方、穷地方,她视为当然,从不阻拦。 而自 1968 年至今的这三十年间,母亲退休来到北京,和我同住。在这漫长的岁月里,我和外子前十年的下乡、下厂、劳动、运动,近二十年间的教学、研究、出差、开会,无不以母亲作可靠的后盾,其间劫难欢愉,无不同当共享,特别是自我女儿出生,从小学、中学、大学、以至留学,无不渗透着老人的心血和期盼。确切地说,母亲在晚年成就了我们的事业和孩子的学业,使我们的家庭成为一个有老有小、互爱互补的和谐之家。我深切地感受到母亲处理人际关系中自奉甚俭、待人至厚、不图回报的一贯准则。她永远心态平和,处处着想他人,连对自己的子女亲属也是如此。 虽则我并不曾和母亲讨论《红楼梦》 , 但她这种不慕虚荣、淡泊名利的平常心态,甘愿付出,不图回报的处人原则,透过九十岁的人生经历和三十载的共同生活,给予了我一种铺垫和参照,使得我在寻求作品真味和人生真谛时多了一份心得、一份印证。 今年因了偶然的机会得见《山阴天乐乡葛氏宗谱》亦即我外祖的家谱 , 其中有一篇外祖父的传 , 传中有云“君之文虽不得志于科举,而贡献社会,裨益乡土”,“中年以后,居沪为久,门墙桃李遍及江南。民二十后复执笔商务印书馆”,日寇侵华,“于一 . 二八前夕,毅然返里,在籍笔耕,对人绝口不言贫字,而于乡村公益,排难解纷,莫不倡导”,“清风亮节,安贫乐道”。可见母亲之为人品性渊源有自。传中又云“君文笔博雅弘达,乡先贤汤公寿潜而后,当首屈一指,积稿满箧,日本第一次侵略上海,悉付之一炬,半生心血,尽成劫灰”。在《会心录》后记中 , 我曾有憾于无从感应先辈的余泽流风 , 以文事论确乎如此 , 若以做人而言 , 则仍可从母亲身上感受其余绪。母亲不求子女闻达而安于平常 , 不希望我们做官而鼓励我们做事。在我想来 , 笔耕心织 , 当属做事,是符合先人心愿的吧。 新的世纪将何如?自己不能预知,更不能预支。只愿在此衷心祝愿母亲平安跨入新世纪,并在新世纪里安享晚年。即便此书在本世纪内不可能面世,这篇后记无论如何要在她九十周岁的 1999 年秋写出;即便此文不及发表,我也会在她老人家寿辰之际呈上,以达成本文开头所说的愿望。 写于 1999 年 8 月, 2001 年 3 月修订” *********************************888 2004 月 8 月 5 日 , 我在学术交流网发布短文说到 , 我们多么期望老人家再过一个多月就能够亲眼看到日夜盼望的活泼可爱的来自美国曾外孙在她的身边玩耍,多么希望她老人家能亲眼在北京看到奥运会的举行,那时我们将同时为她举行白岁老人的生日庆典。我们还多么希望她老人家能健康长寿见证跨入 21 世纪第二个十年的祖国更加日新月异的变化。但是这一切都被 2004 年 7 月 28 日傍晚一场突如其来的意外所中断,老人因大面积脑出血已经重度昏迷住院 6 天了,为了抢救老人的生命,中国航空中心医院内二科的大夫和护士群体尽了最大的努力并且已经创造了该院经抢救延长如此危重病人时间的奇迹,但是不依人们意志为转移的无法挽回的事实终于出现在 8 月 5 日下午 3 点 28 分 , 经全力抢救无效我们的妈妈终于没有痛苦安详地离开我们而去。在这个悲痛的时刻,母亲 (1909 年 8 月 14 日 -2004 年 8 月 5 日 ) 近一个世纪的平凡而伟大的人生历程不断在我们的脑海中浮现,我们将永远怀念我们的母亲。遵照老人生前遗愿,在她走以后不举行任何形式的遗体告别仪式和追悼会,不给任何人带来不便。 遵照母亲生前关于后事一切从简的遗嘱, 2004 年 8 月 6 日上午母亲遗体在昌平殡仪馆火化,骨灰暂时寄安放在殡仪馆骨灰堂里。 2004 年 11 月 10 日上午我们按照母亲生前的意愿,将她老人家的骨灰在苏州凤凰公墓特八区和父亲的墓地合葬。每年母亲的忌日 , 我们都在网上祭奠,今年秋 , 我们将去苏州凰凰山公墓为母亲和父亲扫墓。 在母亲百年诞辰之际,我们初步收集了母亲一生不同历程中和家人、亲友合影的部分照片集结在一起在博客上发布,作为我们对母亲的深切怀念。好友许令仪老师主动提出要专门为我们提供的照片和文字进行艺术整合,几经修改,正值十一庆典,衷心感谢令仪老师的辛勤付出。 母亲永远活在儿女和亲友的心中! 吕启祥、黄安年 2009 年 10 月 2 日于母亲百年诞辰之日 下面发布的照片分 ( 一 )26 幅 , (二) 26 幅 , (三) 28 幅。另外一批照片待过后一些日子续发。诚挚欢迎亲友提供有关母亲在世时照片。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15do=blogid=259276
2511 次阅读|1 个评论
怀念社科院美国所主办的《美国大观》杂志
黄安年 2011-6-23 11:32
怀念社科院美国所主办的《美国大观》杂志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11 年 6 月 23 日发布 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主办的《美国大观》杂志,是通俗性综合月刊, 90 年代中创办 ,2002 年终刊。《美国大观》编辑部地址:北京市张自忠路3号东院,国内统一刊号:CN11- 3210 / C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 7 - 3736 。该刊具有通俗性、可读性、知识性、务实性特色,图文并茂,受到广大读者欢迎。杂志依托社科院美国所及其联系的高校研究机构美国问题研究者,有着一支专业素养较高、对美国实际较为了解、重视知识普及作者队伍。随着美国热的持续升温,美国大观的内容越来越有助于广大读者大众了解一个真实而丰富多彩的全方位的美国 , 遗憾的这样的刊物在 2002 年停刊了 , 此后美国所的办刊与普及型、知识性脱钩,而类似《美国大观》的杂志在国内也见不到了。 了解一个真实的美国不能仅仅靠学术专著、丛书和论文,也不能仅仅指望媒体需求的宣传和刻意的导向 , 还需要有类似《美国大观》这样的杂志,现在难以指望美国所恢复《美国大观》杂志,人们指望何时再生类似的《美国大观》杂志呢? 下面是笔者 2001-2002 年间为该刊撰写的八篇通俗性短文目录: 1, 《狗道主义》,《美国大观》 2001 年第 5 期,第 20-21 页。《美国的‘狗道主义’》,《作家文摘》第 12 版《域外风采》, 2001 年 6 月 12 日摘自,《美国大观》 2001 年第 5 期。 2, 《怀特普莱斯市的今与昔》,《美国大观》, 2001 年第 7 期,第 26-28 页。 3, 《世界“赌城”之最 ---- 拉斯韦加斯》,《美国大观》 2001 年第 9 期,第 28-29 页。 4, 《各色赌城》,《美国大观》 2001 年第 10 期,第 26-27 页。 5, 《在美国过万圣节》,《美国大观》 2001 年第 11 期,第 22-23 页。 6, 《“伦敦桥”的“克隆”身》,《美国大观》, 2002 年第 1 期,第 36-37 页。 7, 《再访尼克松图书馆》,《美国大观》 2002 年第 3 期,第 31 页。 8, 《老年公寓见闻》 , 《美国大观》, 2002 年第 4 期。
个人分类: 学术问题评论(07-11)|4867 次阅读|0 个评论
怀念
热度 1 saraca 2011-5-29 19:39
家里3周前养了一只小黑兔。那是经不住女儿的一而再,再而三的请求,我们去景洪买回来的。从春节到谷雨,小女一直在央求:妈妈,我们什么时候买一只小兔子啊?到了4月底,小女的念叨变为:妈妈,我的心愿是到了9月份的生日,一定要有一只小兔子哦!听她反复念叨,看着她特别期盼的神情,我不由自主地说:好啊,这次考试还不错,周末去景洪买兔子吧!于是,周六女儿就提着一只小兔子,小心翼翼地带回了家,连去朋友家做客吃饭,也把小兔子带在身边。 兔子带回来了,小院子里充满了欢乐。可怜可爱的小兔子,原本是那街上堆兔子当中看上去最机灵,最健康活泼的一只,回到家里,就害了眼病,左眼红肿,裹满了黄色的分泌物,眼睛都睁不开。可怜之余,到镇上买了金霉素眼膏每天给小兔子涂3次药,每次都是孩子小心地去抱兔子,我给它涂药,三天后基本好了。 小兔子活蹦乱跳,给孩子带来了快乐和希望。每天早上,送女儿进了校门,我就会骑车到菜市场买两棵白菜,作为兔子的主食。每天女儿会给它准备好几片菜叶子,把院子里的4道门都关好,这才去上学。放学了,第一件事就是满院子的找小兔子,稚嫩的声音充满了大人的口吻:小黑黑,你在哪里啊?小主人回来啦,快过来吃菜吧!可爱的小黑兔,吃起菜叶子来一点都不含糊,一片菜叶子,连嚼三下,菜开始吞咽,小黑眼睛也滴溜溜地转个不停。两周以后,小黑兔就长大了一倍的样子。 上周,同事因出差,把她养了近半年的大白兔送过来寄养。这时候,院子里可就热闹了,大兔子追着小兔子,在院子里兜圈,赛跑,实在跑不过,小黑兔还会藏在树根下,墙缝里,杂草丛中,看到它们俩追逐嬉闹,大白兔不给小黑兔吃食,女儿就开始爱怜小黑兔,追赶斥骂大白兔不准欺负小黑兔。呵呵,那斥骂的口吻像极了学校老师责骂不交作业的学生。同时,喂食的时候,总是把小黑兔关在笼子里喂食,大白兔放在院子里喂养。大白兔可真行,能啃玉米棒子,能啃食地里的作为饲料的喜旱莲子草,甚至连种植的薄荷和鱼腥草都可以喀嚓喀嚓地吃个不停。厨房门敞开的时候,还会去偷吃袋子里的西红柿、木瓜、番石榴。等我去翻找这些水果的时候,总有一两个已经被大白兔啃食过了。 在小女的教训下,大白兔不再偷食厨房的蔬菜水果了。看到小主人回来,总是乖乖地躺在墙边阴凉的地方。小黑兔呢,依旧受到了小主人的细心照顾,让它尽量呆在笼子里睡觉,吃菜。放学归来,小女就会把它放出来。 上周五,小女放学回来,给我电话,声音很低,情绪低落。我问她怎么啦?半天才说,小黑兔死了。我有些伤心,难过,郁闷。我从来没有饲养过小动物,也从来没有接触过小动物的死亡或者处理?该怎么办呢?女儿却说,已经和小雪商量好了,明天找铲子为小黑兔安葬。我的心,掠过了一些不愉快。 回到家,果真看到了小黑躺在笼子里,一动也不动。大白兔躺在院子墙边,安安静静。夕阳西下,高温多湿的版纳,只能把小黑及时埋在竹林里。摘了一片魔芋的大叶片,给小黑裹上,把小黑放在竹林下。安息吧,小黑。 一晚上,我都非常烦闷。面临着兔子的意外之死,实在费解。同时,暗下决心,以后再也不养小动物了,虽然很可爱,但如果一旦发生意外,会让我非常难过。 当天晚上,接到了家里的电话,说的是我的舅舅头天晚上去世了。心里的黯然更加沉重了,11年前,自己的母亲也是在5月27日晚上去世的。人,但凡面临亲人的生死离别,总是无限的惆怅与无奈。 深切的怀念我远逝的母亲,我刚离去的舅舅,还有小黑兔。祝福他们在世界的另一端平安!
个人分类: 生活浪花|3264 次阅读|2 个评论
唱给天堂母亲的一首歌
热度 34 tangchangjie 2011-4-5 11:37
今天是清明节, 自唱自录了一首歌(见附件),是母亲生前喜欢听、曾给我指点唱法的一首歌。母亲一生喜欢唱歌,快乐时唱,艰难时也唱;她的告别追思会是用音乐会方式办的,那是她人生聆听的最后一次音乐会,愿今天的歌声也飘到母亲的天堂。       唱欣欣向荣 1951年,我从乡下回到母亲身边;新中国急需人才,母亲在一所干部培训学校做平凡的基层工作,当时那校园里常看见欢送志愿军新战士出征。在繁忙工作之后,母亲的歌声总是比她还先进家门,我们孩子们会循声迎娘。那时的歌,都是那种歌唱年轻共和国,歌唱生活欣欣向荣、令人精神振奋的歌。       唱理想和希冀 那时的机关里实行供给制,没有工资,每月发几袋面粉和少数零钱。母亲把面粉换成较便宜的糙米和杂粮(1:2或更多),以儿媳、长嫂和母亲的三重身份,撑起了一个大家庭的半边天,还由近及远地资助了和支持了亲朋中的一批年轻人走出山乡、走进学校和部队,工作之余的持家要计算到粒米滴水,母亲的歌声还是不断,哼的是那种充满理想、充满希冀的歌。       唱繁荣富强 后来机关实行工资制,年年加薪,生活一年比一年好;母亲的歌声更多更欢快了,经常哼的是苏联的歌曲,“喀秋莎”、“遥远的地方”、“田野轻悄悄”,等等。50年代的机关里,常有周末联欢会,母亲偶尔会上台唱一首,大院里的孩子们会评论谁唱得好,我的兄弟姐妹当然会(朴素而盲目地)认为咱妈唱得最好。没有周末晚会时,还在读书的叔叔阿姨们会拿出手风琴、提琴、二胡、笛子、口琴,在院子里自娱自乐,办一场家庭音乐会,母亲和我们兄弟姐妹一起唱,从心底里唱出来的是“我们亲爱的祖国,从今走向繁荣富强”。       用歌声告诉我,乌云总会散去 。 四人帮倒台之前的那几年,家里比较艰难(全国人民都难);母亲下到了工厂,弟弟们当知青,在那需坐几天车,再走几天山路的深山老区。   有一次,我出差路上回家,为安慰孤独的母亲,绝口不提在井下工作的几年旧事,给母亲讲,我开着厂里当时最先进的曲轴磨床,比几辆解放牌汽车还要贵;母亲设法帮我买到了厂里急需而又特别紧俏的刀具和量具;   我请母亲帮我寻找当时正参加组装的高频淬火设备外文资料,母亲说外语在于坚持和应用,讲她年轻时用英语作抗日讲演,还得过奖章,还问我这个数学系的学生是否忘了微积分,她有种感觉,觉得文革中走出学校的几届大学生早晚会被起用;   我给母亲讲在厂里如何教唱国际歌,母亲轻声地用两种唱法给我唱了国际歌和几首苏联歌曲,有的铿锵,有的婉转,唱得真好(不是小时候的盲目评价)。   我明白,母亲在用歌声告诉我,不要担心她,她还能撑得住;告诉我,知识总是有用的;告诉我,乌云总会散去。       唱出来会好受一些 。退休后的母亲,承担了“研究孙”的任务,轮子女而游居,到过大江南北。有一年暑假,我的腰椎旧伤复发,在自制的牵引床上匍匐了一个月,因部分神经受压,一天会痉挛几次,每一次痉挛,竹席上都留下一个由痛汗浸出的人影。看我咬破了嘴唇,母亲给我一面按摩,一面擦汗,一边把头回过去,说,痛就叫出来,或者唱出来,出点声音就好受一些 ….,母亲那回头的泪脸,至今留在我心头。       逢我熬夜,就点唱歌 母亲最后的那几年,唱歌艰难了。那时我作科研项目常熬夜,只要熬上两天,母亲就说想听音乐,要听我唱歌。常点苏联歌曲,也点这首“祖国,慈祥的母亲”,偶尔会指点唱法。我明白,其实我唱得并不好,母亲是要我休息;奉母令而唱歌,既是尽孝,也是休息。       音乐会方式的告别会 。母亲的告别会兼追思会是用音乐会方式开的,尽管已过去多年,情景还历历在目。家乡的葬仪服务公司听说母亲一生喜欢音乐,建议采用试推的音乐会方式。亲人们都因痛苦和忙累,声音都嘶哑了,服务公司请来了第三方的乐队和歌手。几个小时中,唱奏了多首思念母亲,歌唱母亲、以及亲情友情的乐曲和歌曲,舒缓了亲朋的悲痛。       什么叫人心有秤 追思会时,母亲的新老同事来了,老上级来了,多年前受助读书的亲友也来了,到会人数有两百多。母亲一生低调,少有豪言壮语,这时只是一个普通的小区居民,是一个乐观豁达、笑对艰难的普通中国妇女,竟有这么多人怀念她;老领导回忆母亲做事之认真,工人说母亲为厂里发工资而竭虑,受助者还记得母亲的那一手漂亮柳体字写的鼓励信,看了来宾们纵横的眼泪,听了受资助者的涕零诉说,我才知道,什么叫积善成德,什么叫人心有秤。 多年的愿望 追思会组织者选用了母亲的健康的彩色照,纯白的头发,红润的脸色,慈祥的面目;小区里的邻居议论,让这位老奶奶演电视剧里的老妈妈不用化妆;望着母亲慈祥的面容,那时就有了一个心愿,待嗓音恢复, 要把思念唱成一首歌,我在外头唱,母亲在里头听;把思念编码成穿越两界的数字化消息,我在现实世界发,她在虚拟世界收 ,....   过了这么多年,总觉自己唱得还不好,但岁月不饶人,唱歌亦渐难,拖到今天,才了此心愿。   歌词很美,是人人认可的大道理,是子女对母亲的心声,而在这里,还是一个老人对一位更老的人的承诺: “ 谁不爱自己的母亲,用那滚烫的赤子心灵, 谁不爱自己的母亲,用那闪光的美好青春, ……     录音方法简单,在卡拉OK上唱,在电视机的音-视频输出口,接上有录像功能的MP4,从记录的音像中取出mp3, 用GoldWave 做了简单处理,在右声道中加了小幅的和声伴 唱。 看视频 : (1)在iPad、PC和 安卓3.X设备 上, 可点击 这里 。 (2)在PC上和 安卓4.X设备上,可 点击下列视频插件: ( 科学网采用了土豆网的云视频服务,有时会有10秒钟的广告)    下载附件: (1)卡拉OK视频(14M, 左键打开 或 右键另存为 ) 祖国慈祥的母亲.avi (2)MP3 5M, 右键-另存为,改扩展名为 *.MP3 祖国慈祥的母亲-学唱.mp3 点击即可播放 (暂时在iPad设备上不能下载) 诗歌散文旅游系列 其他博文,(几篇嵌有自唱录音的博文) 唱给天堂母亲的一首歌 ( 祖国,慈祥的母亲 视 频 文、图) 那些异乡赏月的情怀 ( 视频 《望月 》 , 诗、歌、文、图) 兰花草、年轻朋友来相会 与毕业生晚会 (视 频 文) 当那一天来临 (进行一曲贺七岁 --祝科学网求知之旅一路顺风 ) (视 频 文) 其它相关博文 震撼与感动,自信而不自大,自豪而不自满----国庆看阅兵 春  运时节  在飞机上   的遐思       (现实与科幻)     火热春运今又是,换了空间 沿着江山起起伏伏温柔的曲线---清明看花           看    蜀韵  、闻书香、遥想当  年手抄本-- 书博会有感  (  图  文        ) 久违了的巴蜀夜雨、灌区黄花和水利设施 (现实与科幻 ) 农家乐里看博客-国庆大假见闻)         香港WISE2010照片   忙碌的十一月--又把聚会当作一次分手(几张照片) 绿色照片(摄于南昌及庐山) 其它系列博文的入口     唐常杰博客主页   科学博客主页
个人分类: 人生哲理|20620 次阅读|70 个评论
朱光亚:我们时代的大英雄
热度 8 suqing1961 2011-3-13 22:21
杨虚杰,苏 青 刊载于2011年第7期《科技导报》 2011年2月26日,雪落京城,寂静无声。上午10时30分,一颗科学巨星陨落,杰出的科学家、我国核科学事业的主要开拓者之一朱光亚先生逝世。 朱光亚87载辉煌的人生,仿佛在告诉无数莘莘学子,一代学人曾经是怎样用科学、用智慧报效祖国,用忠诚和情怀践行践诺。和平年代,这样一位杰出的科学家,同样是我们仰慕的大英雄。 1. 少年早慧 在多子女的大家庭中,排行第三者,常常有突出的禀赋,这是否有科学依据不得而知,而朱光亚的确是在两个哥哥之后出生,他的聪明、早慧,很早就显现出来,让父母和两位哥哥都感到惊讶。 1924年12月25日,朱光亚出生于湖北省宜昌市一个职员家庭。父亲朱懋功,勤奋、朴实而睿智,早年毕业于平汉铁路法语学校,先后在轮船公司、邮局工作。母亲万怀民,出身平民家庭,具有中华民族女性的传统美德,既善良又聪慧。这是一个注重子女教育的家庭,在那个时代,朱光亚兄妹五人,均受到良好的高等教育,殊为不易。 1927年,作为公务员,父亲从宜昌调到收入较丰厚的在武汉由外国人办的邮局工作,朱光亚一家从宜昌迁到汉口。长江边上的童年生活给朱光亚留下了深刻印象,但他随后开始读书生涯,却给老师和同学留下了深刻印象。 1931年,6岁的朱光亚在汉口市立第一小学上学了。在这里,他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每天放学回家,都先复习功课,完成作业后再出去玩耍。那时,汉口还没有电灯,朱光亚效率很高,常常在天黑之前就完成作业,令哥哥们羡慕。学习中遇到困难,他也总要刨根问底,从小养成的做任何事都认真的习惯自此伴随了他一生。由于天资聪颖、敏而好学,他的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11岁那年就以优异成绩考上师资力量强、管理严格的圣保罗中学。在这所教会学校里,三年的初中学习为朱光亚打下了良好的英文功底,培养了他阳光、积极的气质。那时,他在班上个子最小,然而学得最好,成绩最优异,他的学习秘窍是“苦读出真知”。 1938年,抗日战争爆发后,侵华日军逼近武汉,刚刚初中毕业的朱光亚经历了颠沛流离,目睹了生灵涂炭,他和两个哥哥辞别父母亲人,乘着一条破船,溯长江而上,被迫来到“大后方”重庆读书。从此以后,朱光亚开始了向未来不平凡人生迈进的征途:高中,大学,出国深造,一直到后来用知识和才学报效祖国。 不能不说的是朱光亚在沙坪坝南开中学就读的一年半时光。南开中学校长张伯苓先生是我国著名教育家,历史上,南开中学培养了如叶笃正等一大批著名的科学家。抗日战争爆发后,南开中学由天津迁往重庆。1940年,朱光亚在合川崇敬中学、江北清华中学读到高二后,考入南开中学。在南开中学的一年半时间里,朱光亚受益于数学、物理、化学老师的教育、培养,开始对自然科学有了美好的憧憬。其中我国著名的声学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魏荣爵给朱光亚以重要影响。资料显示,1938年至1944年,魏先生曾任教于重庆南开中学,在这里他不仅影响了朱光亚,还同时培养了邹承鲁、郭可信等一大批学者。魏先生讲授的物理学,使同学们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后来,魏荣爵与朱光亚差不多同时在美国拿到博士学位,并先后回国。魏先生在一次接受记者采访时谈到:朱光亚是个极为认真刻苦的学生,性格严肃内向,物理作业书写规范,非常整洁,他甚至建议把朱光亚的作业交给书店作为物理课本使用。 认真、规范这一点似乎贯穿了朱光亚后来的整个科研生涯。在担当“两弹一星”研制重担后,他起草或修改过的文件,总是用简明而通俗的语言,把复杂的问题阐述得十分清楚,而且概念准确、逻辑严密,行文字斟句酌,一个数据、一个术语,乃至一个外文字母、一个标点符号,都要做到准确无误。这些都能让人深深体会到这位科学家一丝不苟、严谨求实的作风,也让人想到一个人在青少年时期养成好习惯的重要。   正是因为受魏先生的影响,朱光亚开始对物理学情有独钟,1941年,他要考大学了,当时在父母的劝说下,为生计考虑,不得不报考容易就业的工科专业,但这并非朱光亚自己所愿。这一次,好像天遂人愿,朱光亚因患疟疾中断了考试,在后来各院校的补录考试中,他不顾家人反对,报考了重庆中央大学(南京大学前身)物理系,结果被重庆中央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同时录取,并且是上海交大当年考分最高的学生。朱光亚选择了中央大学物理系就读,那一年他还不足17岁,他的大哥正在那里读大学三年级。   1942年夏天,朱光亚在昆明西南联合大学读书的中学同学专程跑到重庆,告诉他西南联大要在重庆招收大学二年级插班生,朱光亚报名应试,顺利地转到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从大学二年级起,朱光亚先后受教于周培源、赵忠尧、王竹溪、叶企孙、饶毓泰、吴有训、吴大猷等著名教授。西南联大,是抗战时期国内最好的高等学府,曾创造中国教育史上的教育奇迹。在这里,朱光亚不仅开始就读于他为之倾心的物理学,还开始了他爱国报国,为民族复兴而学习、研究的征程。正如西南联大校歌所唱:千秋耻,终当雪!中兴业,须人杰。 2. 幸遇恩师 1942年,朱光亚插班到西南联大物理系读二年时,与后来的很多物理大家相遇。他们中有前一年转学来的邓稼先,而朱光亚毕业留校后,李政道也作为插班生来到这里,同时在这里学习的还有1942年考取王竹溪教授研究生的杨振宁。这4位物理大师在后来的岁月里各自为祖国为物理学做出了卓越贡献,不能不说是这是一个值得记取的历史片段。 在西南联大,沐浴着科学大师的教诲,朱光亚流连在中国现代物理学的最高层。一次,朱物华教授考无线电学,有的同学还在担心不及格,朱光亚却得了空前绝后的100分。只要是认为有用的知识,他都如饥似渴,孜孜以求。同学们对他的评价是:不计收获,只顾耕耘。 在西南联大的日子里,朱光亚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发生了重大变化,他参加了进步学生组织,与地下党员保持着接触,在政治上向共产党靠拢,听取地下党的秘密指示。 1945年,朱光亚大学毕业被遴选留校做助教,成为一名年轻的优秀物理学家。他扎实的理论知识、出色的研究能力、严谨稳健的学风,深受吴大猷等老师们的赏识,他和吴大猷先生由此也结下了深厚的私人感情。这段友情改变了朱光亚的命运,一直持续到2000年吴大猷先生去世,成为朱光亚、李政道、杨振宁等当时西南联大学生与恩师吴大猷先生共享的一段佳话。 1945年夏,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结束。美国在广岛和长崎投下的两颗原子弹,震惊了全世界,也震动了蒋介石。为了扩大军事实力和提高中国在世界的形象,蒋介石指示兵工署署长俞大维:中国也要做原子弹。俞大维遂找来吴大猷、曾昭伦、华罗庚3位科学家,对他们说:“蒋主席指示搞原子弹,你们要什么给什么,房子、地、钱,要什么都给!”吴大猷、曾昭伦、华罗庚3位科学家说:现在不缺这个,最缺的是人才,缺制造原子弹的物理学家、数学家和化学家。于是,3位教授很快拟订了一份培养计划,开始遴选数学、物理学、化学专业的翘首人才赴美考察学习。在物理学方面,吴大猷选拔了朱光亚和李政道;其他被选中的还有学数学的孙本旺,学化学的唐敖庆、王瑞酰。 为使这5位青年在去美国之前增加对原子物理和原子核物理的了解,吴大猷先生专门为他们开了量子力学课。在学习这门新课期间,李政道和朱光亚互相切磋,互相帮助,建立了深厚友情。其时,已任大学助教的朱光亚刚21岁,李政道则年仅19岁。1950年,朱光亚从美国学成回国。22年后的1972年,李政道先生首次回到祖国,朱光亚专门去机场迎接。老朋友重逢,百感交集,激动不已。 在征求了地下党组织的意见后,1946年8月,朱光亚与李政道、唐敖庆一起,随同华罗庚先生从上海登船,飘洋赴美,等待他们的并不是完美的结局。其时,国内时局大变,一切都不是当初可以预料的。 行前,朱光亚向在南京担任国民政府外交官的大哥辞行,表述了自己不情愿为蒋介石政府考察原子弹研制的心情。大哥安慰他说:不要考虑那么多了,这是个难得的学习机会,各取所需嘛,先把技术学到再说。 3. 不辱使命 1946年9月,在华罗庚的带领下,朱光亚、李政道、唐敖庆抵达旧金山,先行而来的曾昭抡告诉他们:“嗨,在美国学习原子弹技术是没门了,你们就各奔前程吧。”鉴于美国对这一高新技术实行封锁政策,不向任何国家开放原子弹研制技术,加之抗战胜利后国内形势很快发生巨变,考察组只好解散,各奔东西。朱光亚等人根据曾的建议,或是到美国的大学任教,或是选择好的专业学习深造。旧中国制造原子弹一事,就这样不了了之。 朱光亚选择留在老师吴大猷教授的母校密执安大学学习、执教。1946年9月,他随吴先生来到密执安大学,一边作为吴先生的助手做理论物理课题,一边在研究生院攻读博士学位,开展实验核物理研究。这一段不寻常的学习、研究经历,对后来朱光亚回国组织参加原子弹研制工作影响重大。 在密执安大学,朱光亚学习勤奋刻苦,各科成绩全是A,连续4年获得奖学金。由于卷面条理清楚、整洁干净,老师认为批阅他的卷子是件愉快的事情,“是一种享受”。朱光亚赢得了教授们的好评和喜爱,教授们称他为“KY”(光亚),同学们则反映他“做起实验来很拼命”。在这里,他还遇到西南联大的学长、著名的物理学家张文裕和王承书夫妇,在他们的建议下,朱光亚选择了当时尚未出名、但有实践经验、动手能力颇强的青年物理学家M.L.Wieden Beck副教授作自己的博士生导师,学习实验核物理。 入学的第二年,也就是1947年,朱光亚在国际著名科技期刊《物理评论》上发表了“符合测量方法:(I)β能谱”、“符合测量方法:(II)内变换”等学术论文,在核物理这门正迅猛发展的尖端学科领域留下了中国人的探索足迹。1949年6月,他通过了博士学位论文答辩,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那一年他25岁。 当时,在美国的中国留学生和旅美学者有两大组织,一是北美基督教中国学生会,另一个是留美中国科学工作者协会。朱光亚是这两大组织的积极分子。当新中国成立的消息传来,旅美留学生们为之欢欣鼓舞,集会庆祝。这时候,是回国参加祖国建设,还是留在美国,成了每一个中国留学生日思夜想的重要问题,也是当时留学生之间交流的中心话题。朱光亚和许多进步师生一样,积极鼓动大家回国效劳。从目前查到的文字记录看,1949年11月、12月间,朱光亚与曹锡华等人在密执安大学所在的安城,多次以留美科协的名义组织召开中国留学生座谈会,分别以“新中国与科学工作者”、“赶快组织起来回国去”等为主题,介绍国内情况,讨论科学工作者在建设新中国中的作用,动员大家“祖国迫切地需要我们!希望大家放弃个人利害,相互鼓励,相互督促,赶快组织起来回国去。” 此时,朱光亚早已决定回国,已经做好回国前的各项准备。1950年2月,他拒绝了美国经济合作署(ECA)的旅费救济,抢在美国对华实行全面封锁之前,自筹经费,取道香港,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在回国的轮船上,朱光亚牵头组织起草了《给全美中国留学生的一封公开信》,51名回国留学人员签署了自己的名字。这封公开信于1950年2月27日寄往纽约的留美学生通讯社,刊登在3月18日出版的《留美学生通讯》第三卷第8期上,在海外中国留学生和学者中引起强烈反响。密执安大学许多中国留学生取得学位后,也都纷纷冲破阻力回到新中国,用自己的才学为国家做出了贡献。这封信还传到英国和法国,那里的留学生深受鼓舞,后来为我国核武器事业作出杰出贡献的程开甲院士就是当时留学英国毅然回国留学生中的杰出代表。 20世纪50年代初,朱光亚曾在北京大学物理系任副教授,后奔赴朝鲜参加与美国进行的停战谈判。1953年春天,随着全国院系调整,他又作为骨干调到东北人民大学(现吉林大学),在新组建的物理系先后任副教授和教授、系副主任和代理系主任,兼普通物理教研室主任。在1955年调回北大之前,朱光亚在东北人民大学培养了许多优秀人才,为后来的国防科技事业尤其是“两弹一星”研制储备了大批人才。 1955年,就是在赴美学习原子弹研制技术整整9年后,朱光亚终于以他特有的才华,开始拥有了为新中国核事业作出独特而巨大贡献的机会。 4. 脱颖而出 20世纪五六十年代,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形势和某些大国的核讹诈,毛主席、党中央高瞻远瞩,果断做出发展核武器、打破核垄断的战略决策。1955年1月,发展原子能事业,研制核武器的决策被正式确定下来,实施原子能计划被列为新中国科学技术发展12年科学技术规划的重中之重。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1955年,朱光亚奉命调回北京大学,担任物理研究室副主任,参与组建原子能专业,与同时调去的胡继民、虞福春、卢鹤绂教授一起担负起了为新中国培养第一批原子能专业人才的重任。不到半年,物理系正式成立;同年秋,国家又有计划地在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复旦大学遴选了97名已学完基础课的大三学生,集中在北京大学物理系转学核物理专业。这批学生1956年夏季毕业,随后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核工业的创建、发展中成长起来,其中的大部分人成为学科带头人,有的还成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朱光亚一边抓管理,一边给学生讲授在美国留学时研究的原子能谱,他还时常给师生介绍国外核物理研究动态。早在1951年,商务印书馆就出版了朱光亚的学术专著《原子能和原子武器》,这是新中国最早介绍核武器方面知识的著作之一。回国后,朱光亚一直没有放弃专业,他同时又在多方面证明了自己在所学专业领域的才干。 1957年,朱光亚奉命又调到原子能研究所(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前身)工作。这个所有着新旧交替的历史,云集着一大批从国外归来有才学的科学家。当时,钱三强任所长,王淦昌、彭桓武任副所长,朱光亚在这里任研究室副主任,与室主任何泽慧一起带领青年人从事中子物理和反应堆物理研究。 1958年,苏联援建的重水反应堆和回旋加速器交付使用。在堆、器旁建立了中子晶体谱仪及飞行时间谱仪后,朱光亚参与了由苏联援建的核反应堆建设和启动工作,与何泽慧等人一起指导技术人员开展核物理实验,在重水反应堆上从事中子物理与堆物理的实验研究。这些工作为20世纪60年代的“两弹”突破做了必要的技术和人才储备。 1959年2月,国家确定自行设计、研究潜艇核动力堆,在朱光亚领导下,自行设计、制造并安装了国内第一座轻水零功率装置,并展开堆物理实验工作和相关实验研究,为掌握研究性重水堆物理实验技术做了开创性工作。 后来,朱光亚兼任研究所的学术秘书,协助钱三强所长工作,他深厚的学术造诣、卓越的组织才能以及优秀的人品,给钱三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钱三强此时还担任了二机部副部长职务。 1959年6月,苏联单方面撕毁与我国签订的“国防新技术协定”,撤走了专家,我国的原子弹科研项目被迫停顿,正在试生产的企业陷于瘫痪,凛冽的寒潮席卷了中国大地。 “自己动手,从头做起,准备用8年时间,拿出自己的原子弹!”周总理向二机部部长宋任穷传达了党中央的决策。于是,宋任穷委托钱三强帮助挑选一位“科学技术带头人”。 钱三强推荐了朱光亚。 1959年7月1号,朱光亚被任命为我国核武器研制的科学技术领导人,任二机部核武器研究所(第九研究所)副所长。此时,他年仅35岁,回到祖国正好是第10个年头。从此,他置身于发展核武器这一关乎祖国命运伟大工程的最前沿,与王淦昌、彭桓武、郭永怀、程开甲、邓稼先、陈能宽等科学家一起,共同组织原子弹的研制攻关。 正如李政道所言,作为核武器研究的主要科技负责人,朱光亚“善于从全局的角度考虑问题,善于在复杂的局面中抓住关键,善于综合大家的各种建议形成正确意见,善于引导大家沿着正确的方向推动科学技术稳步、快速、创新发展,是一位真正的战略科学家。”在核武器研究这个高层技术决策岗位上,朱光亚承上启下,出谋划策,制定计划,组建队伍,组织协调,综合平衡,在研究方向的确定、技术路线的选择、试验方案的审核、科技力量的调度、工作进度的安排等方面,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在这个重要岗位上,20世纪60年代重大的、向中央报告的文稿、研制规划、计划等,基本上都出自朱光亚的手。现在,在核武器研究院躺着的1961-1962年的若干卷科技档案,存有很多由朱光亚撰写或仔细修改或批阅的文稿,有些修改细致到数据、术语乃至一个字符。 在中国核武器发展历史上,被称为“纲领性文件”的重要杰作《原子弹装置科研、设计、制造与试验计划纲要及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和《原子弹装置国家试验项目与准备工作的初步建议及原子弹装置塔上爆炸试验大纲》(后被称为《两年规划》),就是在刘杰、李觉、吴际霖等领导下,由朱光亚于1962年主持编写的。这些文件的重要性在于科学地提出了争取在1964年下半年或1965年上半年爆炸第一颗原子弹的奋斗目标,明确论证核爆炸试验应分两步走:第一步先以塔爆方式进行,第二步再以空投方式进行。后来的实践证明,这是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案,对于中央正确决策起到了关键作用。 1962年11月,毛泽东对《两年规划》做出批示:“很好。照办。要大力协同做好这件工作”。从此,我国的核武器研制工作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1962年12月,周恩来总理在中南海主持召开专委会,审议《两年规划》。这是38岁的朱光亚第一次参加这样的重要会议。轮到他发言时,总理亲切地招呼朱光亚:“请坐到前边来!”这是朱光亚第一次面见总理,他在总理对面坐下,激动万分。身材高大、精力充沛的朱光亚思维敏捷,谈吐清晰,给周总理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讲得很好,很好!”周总理赞赏地对朱光亚说:“核武器研究所的同志们做了大量艰苦的努力,党和人民是清楚的。” 会后不到两年时间,1964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试验成功。接着,一环扣一环地实现了研制原子航弹、导弹核弹头、氢弹头的“三级跳”计划。 为加快我国首次核试验的技术准备工作,按照钱三强的要求,朱光亚还起草了关于迅速成立核试验基地研究所并安排国家试验各项准备工作的建议。从此,我国有了一支与核武器研制队伍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核试验科技队伍,逐步建立起了完整的核试验技术体系。 5. 科技帅才 邓小平曾说过:“‘两弹一星’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新中国研制成功“两弹一星”是一个艰苦的历程,是无数科研人员用艰辛与智慧铸造的。美国杰出的物理学家奥本海默由于在“曼哈顿计划”中表现出了卓越的管理才能,被称为“原子弹之父”。在中国,朱光亚堪得此称号。 作为中国科技界难得的优秀领军人才,朱光亚参与领导了“两弹”研制工作,获得了其他“两弹一星”元勋和上级领导的好评。钱三强称赞他是“有本事的人”;王淦昌先生夸他“真了不起”;彭桓武称赞他“细致安排争好省,全盘计划善沟通,周旋内外现玲珑”;程开甲称赞他“深思熟虑,把握航道”;他的上级领导刘杰、李觉则说他是“杰出的科技帅才”。 有几个细节能够传神地表现朱光亚的才干。 苏联专家撤走后,核武器研究所决定由朱光亚向全体科技骨干进行技术“交底”,使大家对自己承担的研究任务目标和途径方法有个基本了解。朱光亚提出,就从苏联专家所作报告中留下的“残缺碎片”研究起。经过夜以继日的艰苦奋斗,在交织着继承和否定的科学探索中,终于形成了一份较完整的资料。1960年6月,朱光亚向全所技术人员讲明了研制原子弹的技术和要求,详尽介绍了整理出来的材料。宋任穷对此曾评价说:“使我们一开始就能从理论、实践、设计、生产几方面齐头并进地同时展开工作,起到了引路的作用。争取了一些时间……从那时起,中国真正开始了完全自力更生研制核武器,闯出一条独特的具有中国自己特色核武器发展道路。   为落实毛主席关于“原子弹要有,氢弹也要快”的重要指示,1963年第一颗原子弹刚完成理论设计,朱光亚和彭桓武就组织邓稼先、周光召、黄祖洽、于敏等人制定了突破氢弹原理的工作大纲。经过艰苦的攻关,于敏领导的理论设计小组终于掌握了氢弹聚变的关键物理因素,形成了突破氢弹原理的理论设计。朱光亚等人立即组织全所力量群策群力,不断完善理论方案,形成了切实可行的氢弹设计方案。1965年12月,朱光亚又代二机部起草了上报中央专委的专项请示,并向周总理主持的中央专委会议汇报了有关氢弹设计的技术关键问题。1966年12月,我国氢弹原理试验获得圆满成功;半年后,第一颗氢弹空投爆炸成功,在我国核武器发展史上又竖起了一个里程碑。 核试验是研制发展核武器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是研究核战争中充分发挥和有效防护核武器杀伤破坏效应必不可少的手段。朱光亚参与了应该建设一个什么样的核试验基地和许多关于核试验技术发展的重要决策,他同时是核试验基地和核试验技术发展的领路人。 核试验从空中转入地下,是核武器研究发展的客观需要。作为承担核武器科研、试验、研制等任务的主要科技领导人,朱光亚积极建议并参与领导了我国核试验方式从空中到地下的转变,使我国核试验技术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早在1964年,他就根据周总理和中央专委的指示,提出要在抓紧进行原子弹核航弹试验准备工作的同时,开展地下核试验的技术研究和准备工作。他参与组织指挥了我国首次地下核试验和首次地下竖井核爆炸试验,并取得了成功。在他的领导下,经过广大科技人员十多年的顽强拼搏,刻苦攻关,20世纪80年代终于实现了将核试验转入地下的目标,为核武器技术快速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在我国争分夺秒实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试验前,朱光亚还做了一件特殊的工作。 1963年7月,美、英、苏三国代表在莫斯科准备签订《关于禁止在大气层、外层空间和水下进行核试验条约》(简称《部分禁试条约》),该条约不包括禁止地下核试验。这就是说,美、英、苏等已拥有核武器的国家可以继续通过地下核试验来改进和发展他们的核武器,而中国为建立自己的核力量将开始在大气层进行核试验却是不符合此条约规定的,因而是不允许的。很显然,这些国家想扼制中国的核试验。当时,美国出席莫斯科会谈的代表曾公开称:这次3国之所以能够达成协议,是因为“我们能够合作来阻止中国获得核能力”。在《部分禁试条约》即将签订前,周恩来总理派二机部刘杰部长找科技人员讨论并征求意见,为我国政府的严正声明提供资料,并且要求在7月23日《部分禁试条约》签订前拿出意见来。朱光亚具体负责这项工作,他组织人员查阅资料、进行讨论,自己连夜起草,及时提供了有理有据、义正辞严的提纲。 在我国铸造核盾牌的伟大工程中,核试验的每一次成功,都倾注有朱光亚的心血与汗水;核武器发展的每一点进步,都凝结有朱光亚的智慧和决心。我国仅用40多次核试验就达到了外国几百次乃至上千次试验才达到的技术水平,朱光亚功不可没。1999年9月18日,他与其他22位科学家一起荣获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的“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6. 领衔期刊 1994年11月至2003年7月,朱光亚在担任中国科协主席、名誉主席期间,曾兼任《科技导报》主编一职近10年,他谦逊的工作作风和高瞻远瞩的视野给编辑部工作人员留下了深刻印象。 2004年9月,刚刚卸任《科技导报》主编的朱光亚,专门为刊物新开设的“卷首语”栏目撰写文章“发挥‘后发优势’,努力实现我国科学技术的快速崛起”。 朱光亚认为,经过几十年的奋斗和发展,中国已经积累了比较好的科技基础,科技人力资源总量已经处于世界第一位,具备了比较完整的学科布局,与世界科技建立了很好的联系。只要把这些条件利用好,把积蓄的力量组织起来,解决好科技与经济的结合,中国一定能够实现科学技术的快速崛起。 朱光亚建议制订适合中国特点的科技发展战略。他指出,世界发达国家及新型工业国家在发展科技方面有许多共性的做法:重视基础研究,重视教育,重视科技与经济的结合,加大科研投入,积极吸收世界先进成果,敏锐把握高科技的发展方向。他强调,任何先进的东西只有与本土优秀的文化相结合,才能激发出前所未有的创造力。这位“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举例说,在研制“两弹一星”时,我国科学家就建立了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组织方法,所以取得了突破。他认为,现在中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其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也非常符合中国文化传统中的整体观念及思辨思维习惯。所以,他强调,“在我们的科技发展战略中,也要把中国特色研究透。”   朱光亚对世界发达国家和新兴国家的崛起过程颇有研究,他认为韩国、芬兰这些新兴国家之所以能够实现快速崛起,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发挥“后发优势”方面做得比较好。他对所谓“后发优势”的解释是:一是在风险大的新兴领域,别人探了路,我们可以在发展前景逐渐清晰的条件下,以较少的资源投入和较低的风险,迅速赶上继而超过;二是引进、吸收先进技术,通过改进创新,迅速后来居上。 现在看来,朱光亚先生的论断已经得到了印证。中国近年来的快速崛起就证明了这一点。 朱光亚高瞻远瞩、善于从大局上思考问题。他参加了我国历次国家科技中长期发展规划的研究制定工作,是新世纪第一个国家科技中长期规划总体战略专家顾问组3位召集人之一。他还是国务院高技术协调领导小组成员,国家“863计划”制定和实施工作的主要领导人之一,负责其中两个重要研究领域的指导工作,并直接指导了载人航天工程的前期论证工作。在这些工作中,朱光亚的全局观念都得到了充分体现。在指导国家高技术工作时,他强调,高技术的跟踪和发展研究工作,在紧密追踪国际最新技术成果和发展方向的同时,必须根据国家的发展需要,不断调整研究方向和任务。 7. 践行践诺 李政道先生曾经开玩笑说:“当初蒋介石派出去学做原子弹的几位,只有光亚是派对了,他回来是做原子弹了,选我是选错了,我没有做原子弹,仅在纯物理的领域工作,其他几位也都没有去做原子弹。”朱光亚从事核科技科技事业近50个春秋,从风华正茂到耄耋老人,一直都在思考和奋斗。2009年8月,温家宝总理在看望朱光亚时说:“光亚同志,您是我学习的榜样。您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国家和人民,做出了很大贡献。国家和人民都惦记您。”朱光亚则在给总理的信中提出了两点建议:一是把握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机遇,大力推进自主创新,推动我国尽快走上创新驱动的发展轨道,切实提高我国科技、经济的竞争力;二是科研诚信问题不容忽视,应在制度上有鼓励严谨求实的政策,有防止科研不端行为的机制和措施。 正如温总理所说:“从我认识您起,就觉得老人家的品质非常优秀,勤勤恳恳,默默耕耘,无私奉献,忠于国家和人民。”总理给予朱光亚高度评价,“这种品质和精神,值得我们和后人永远学习。” 1950年回国途中,朱光亚与51名爱国留美同学联名写下了饱含激情的《致美国留学同学的公开信》,呼吁大家回国参加祖国建设,“把我们的血汗洒在祖国的土地上,灌溉出灿烂的花朵”。从那时起,朱光亚就一直是这样做的。 这是一个科学家的践行践诺。 朱光亚奋斗的足迹就是服从“只要祖国需要”。刚回国时,新中国百废待兴,许多事情需要去做。只要是国家的需要,朱光亚都是义不容辞、义无反顾地去做。从抗美援朝在板门店谈判中担任翻译,到远赴吉林大学任教,以及后来从事核武器研制工作,朱光亚把自己的全部学识全都奉献给了祖国的国防科技事业。 我国一共进行了40多次核试验,朱光亚是亲临核试验现场次数最多的领导。据相关同志回忆,只有极少数几次核试验,因为其他特殊工作冲突,他未能亲赴试验现场。 我国最早进行地下核试验时,还有很多要摸索的问题,比如放射性泄露等等,为了弄清原因,在第二次核试验以后,朱光亚和程开甲就决定亲自进入爆后的坑道实地进行观察。爆后的坑道不仅狭窄、温度高,放射性剂量很大,还随时伴有塌方,他们“深入虎穴”仔细观察每一个爆后现象,获得了大量的地下核试验现象的第一手资料。 一次惊心动魄的飞机空投大气层核试验险情,因为朱光亚的果断处理而化险为夷。那是1971年,带有核弹的飞机飞临靶场上空,驾驶员连试3次都无法将核弹按照预定计划空投出去。指挥部里一片沉默。在此之前,所有的空投试验都是成功的,这一次是“零时”试验,是关键的一次,进行的是实弹空投。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情况,大家一时不知如何是好。作为现场最高领导,朱光亚沉着镇定,凭着深厚的理论基础和广博的学识,凭着对核弹性能的深刻了解,他果断指示驾驶员带弹返航。他的建议得到了中央专委的批准,一次因机械故障导致的重大意外险情终于被化解了。 20世纪70年代初,朱光亚调到国防科委机关工作。他站在一个更高的起点上,目光始终盯着世界科技飞速发展的前沿。他指出:“高技术的跟踪和发展研究工作,在密切注意追踪国际先进水平、新技术成果和最新的发展方向的同时,必须有创新精神,必须重视高技术发展战略的深化和动态研究,不断调整研究方向和任务。” 他参与组织实施我国第一座核电站的筹建及研究开发,以及我国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的制定和实施,为核能技术的和平利用和跟踪世界高技术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1994年,朱光亚以全票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首任院长。在艰苦的工作条件下,朱光亚以他惯有的严谨、扎实的工作作风和团结协作的精神,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领导大家筹建了医药卫生学部,并选出了该学部首批院士,还完成了其他6个学部增选第一批院士的工作。在他担任院长的4年间,中国工程院从无到有地建立起了一套比较完善和规范的增选制度、原则以及实施办法,保证了院士增选工作的顺利进行以及工程院的健康发展。 8. 时代英雄 所谓“英雄”,乃指那些不怕困难,不畏艰险,为人民利益而英勇奋斗,令人钦佩的人。按此释义,朱光亚无愧于我们这个时代大英雄的称号。 1964年10月16日下午3时,罗布泊上空一团火球闪过,沉雷怒吼,巨大的原子弹蘑菇云在大漠上空升腾。 朱光亚等人从主控站后撤时,情急之中司机驾车走错了路,没能按时赶到设在山包之上的观测区。此时,朱光亚正好转过身来,一眼就看到正在向上升腾的蘑菇云,一向刚强的他一时百感交集,不禁潸然泪下。 没有人能够体会此时此刻朱光亚翻江倒海的心境:从旧中国时漂洋过海远赴异国寻梦,到今天自己亲手参与为新中国造出了第一颗原子弹,这是一个怎样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啊! 据说,在当晚试验基地举行的庆功“宴会”上,大家高兴得互相祝酒,很多人都喝得酩酊大醉,平时内敛的朱光亚也开怀畅饮,而且是平生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喝醉了。 这是英雄功成业就的洒脱,这是英雄醉卧沙场的豪迈。 谨以此文深切悼念、无限缅怀我们心中的时代大英雄:朱光亚院士。
个人分类: 学者风采|4204 次阅读|5 个评论
怀念何兹全老师
黄安年 2011-2-17 19:22
怀念何兹全老师
怀念何兹全老师 黄安年受权发布李沣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11 年 2 月 17 日发布 我于 1958 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当时系主任是白寿彝先生,系副主任是何兹全先生。由于白先生当时任人大常委,社会活动很多,历史系的工作实际由何先生主持。何先生当时的职称是副教授,历史系那麽多教授,为什么作为系领导的何先生却是副教授?当时很不明白。五十年后看了何先生书,才知道内中的政治缘由。原来何先生进师大历史系时,学校怀疑他与国民党的 CC 系有关,所以给了他个副教授,说过过再改。但这一压,就将近三十年。副教授领导正教授长达三十年,何先生不计较,照样愉快地过生活做学问,可见他的心胸多么宽宏大量。 在师大当学生时,何先生给我们的第二个印象是追求真理。在当时中国历史分期问题上争论很大。范文澜先生主张西周说,郭沫若先生主张春秋战国说,因这两位先生在当时史学界地位很高,尤其范文澜先生,在史学界占有统治地位,因此大、中、小学的中国史教学都依据此说。但这时如何先生自己所说,斗胆提出了魏晋封建说,而且把这个主张坚持到现在。中国历史分期问题从五十年代争论到现在,还没有结论,如有的学者说的“现在是西周封建说东山再起,魏晋封建说卷土重来。”说明他始终不渝主张的东西,还是有可靠的根据和顽强的生命力的。 北师大历史系毕业后参军入伍,从此我的生活进入了一个与历史基本无关的领域,因此与师大历史系,与何先生也就没有任何联系了。退休后我写鸟文化的书《话说画眉》,经常去北京图书馆(现国家图书馆)查资料, 2006 年夏,图书馆的公告上有何兹全教授的讲座,我怀着莫大的兴趣去听了何先生的讲座,也是想看看多年不见的老师。时年何教授已经 95 岁,研究了一辈子历史,但他讲座的题目却是现代国际政治关系问题——世界一体化,而且受到年轻人的热烈欢迎。可见他人老心不老, 95 岁的老人啦,还有一颗强烈的忧国忧民、追求真理的心。 再次见到何先生是 2008 年。在这两年中,何先生的生活中出现了重大的变故和不幸。与他同生活共患难六十多年的师母郭良玉去世,他唯一的儿子,时任北京大学副校长的何芳川英年早逝,九十六、七岁的老人受到如此大的打击,不知他是怎么样熬过来的。这时我正在撰写《探寻寿光古国》一书,我与同学郑一奇去看望他,并请他为我的书题写书名,他欣然命笔,谦虚地说,我的字可不好。 2009 年何先生因身体不适住过医院,但无大碍,但出院后手脚不如以前灵活了。前两天去看他,他送我最近出版的《大时代的小人物——何兹全》一书,在书上题写了“李沣同志存念,何兹全敬赠”,他的右手颤抖的厉害,是用左手写的。我对落款“何兹全敬赠”想了许久,何先生今年 99 岁高龄,虚岁已是百岁老人,在史学界德高望重,是公认的大家,最近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了他的两本书,一本是《中国文化六讲》,扉页上写着“史学大师”;一本是《大时代的小人物 - ——何兹全》,扉页上写着“被誉为史学泰斗”。 1992 年何先生去日本东京大学访问,尾形勇教授称他为“中国史学界的长老”。就是这么一位大学问家,给他的一位普通的学生,给他的一个晚辈题字时,用“敬赠”二字,可见这位大家把自已看得多么平凡,也可见普通的小人物在他心中所处的重要位置。《大时代的小人物》这个书名,足可以证明他视自已为“小人物”。尾形勇教授说他是“中国史学界的长老”后,他说:“这‘长老’二字自然是就我年龄而言,非指学问造诣。”就是他从骨子里觉得他是个平凡的小人物,而不是什么大家,这与我们现实中生活中,不择手段争名造势、过度包装的主流趋势比起来,他确实显得像个桃花源中人,与时代潮流不太吻合。但用中华民族传统的道德标准评价,无疑正是这位老学者身上凝结着中华民族的道德精华,那些花里胡稍的时尚,只是过眼之云,而这些小人物身上的传统美德将永远铭刻在中华民族的心底里。 附照片三张
个人分类: 教育改革思考(07-11)|3686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是什么让你渐渐放弃了频繁联系曾经形影不离的人
realplane 2011-2-15 13:33
文字朴实,感情真挚。 想念那些一起快乐过的兄弟,还有那些朋友,已如流云般遥远淡漠的朋友。 Here comes: “曾经我们一起上课,一起自习,一起回家 ,一起走街串巷去寻找某个美味的小吃 坐在一个教室,看着一样的窗外,乘一辆公交车,穿梭在同样的街道 我们讨论共同认识的人,一起听过的歌,一起看过的电影,一起逛过的商场 随便一个生活学习中的小插曲都因为有我们共同的朋友而显得充满乐趣, 这些都是不在一个圈子里生活的人无法理解的小快乐。 然后,我们各奔东西了。 不在一个城市。 尽管通讯那么方便,但是很多是无法通过简单的声音来传送的。 我开始不懂你学习的内容, 不了解你那里的生活习惯, 听不懂你那里的方言, 不知道你每天会坐几号线,几路公交, 不知道你那里物美价廉的小吃在哪里, 不熟悉你的新朋友圈子, 不知道你会去什么KTV, 不知道你有没有开始喝酒抽烟, 不知道你买的新款衣服是什么样子, 不知道你最近在听什么歌, 不知道你的感情状况, 不知道有没有像我这样的朋友, 不知道有没有欺负你, 不知道你有没有渐渐淡忘我, 不知道。。。不知道。。。 我不可能每时每刻都给你短信,询问你在做什么, 即便是最要好的姐妹,最在乎的人,甚至父母 因为不在一个生活圈子, 你不想说了,说了我也不会懂。 因为不再一个生活圈子, 我也不说了,我怕只是我的多虑。 很多东西,我们不可以再一起笑了, 笑点不同了。 很多事情,我们开始不理解了, 虽然抱着宽容的态度,虽然我了解你, 但是我不了解你生活的环境, 并且我知道,环境是非常容易改变一个人的。 不知道你是不是还是喜欢白色,黑色, 不知道你是不是还一直想买一件浅色牛仔裤, 不知道我们一起买的东西你还在不在用, 不知道你换手机了没有, 你新买的笔记本我居然没看过, 你的床单是什么颜色? 你的背包呢? 好吧,我可以不知道, 只要你过的好。 虽然不再直接联系,但是你的签名和状态, 你上传的照片,我都会看。 不再每天“骚扰”你, 是因为我知道你过的好。 ”
个人分类: 经典转帖|1636 次阅读|0 个评论
思父
hxdai2008 2011-1-10 17:05
重阳日暮残月照,独上高楼,思绪寄天际。 遥想家翁往日事,黯今千言谁与诉? 犹记慈父劳作苦,养儿育女,何言享清福? 仙游还念佑子嗣,离恨儿女梦中寻。
个人分类: 人生感悟|1810 次阅读|2 个评论
怀念挚友冯承柏
黄安年 2011-1-9 10:22
怀念挚友冯承柏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11 年 1 月 9 日发布 明天是我的挚友冯承柏先生逝世四周年,下面整理我的博客上发布的相关文章和图片,表示我对承柏兄的怀念之情。 * 痛失知音沉痛哀悼冯承柏先生 , 黄安年的博客 ,2007 年 11 月 1 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10096) * 纪念冯承柏教授逝世一周年:推荐罗宣文:恩师冯承柏教授逝世一周年祭 , 黄安年的博客 ,2008 年 1 月 10 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14271) * 推荐韩铁文章:敏锐、广博、深邃怀念冯承柏老师,黄安年推荐韩铁文章 , 黄安年的博客 ,2008 年 1 月 11 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14302) * 痛失知音沉痛哀悼冯承柏先生 ( 纪念集版 ) 黄安年文 《春思秋怀忆故人 -- 冯承柏教授纪念集》 /2008 年 10 月;黄安年的博客, 2008 年 10 月 21 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43518 ) * 《春思秋怀忆故人冯承柏教授纪念集》提要 冯承柏教授纪念集编委会编稿 , 黄安年辑介 黄安年的博客, 2008 年 10 月 24 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43913 ) *80 年代和冯承柏教授在一起的时候 , 黄安年的博客 ,2009 年 1 月 12 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09786) * 《冯承柏文集》正式出版 ,黄安年的博客, 2009 年 5 月 11 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31164 ) * 《冯承柏文集》提要 ( 文字版 ) ,黄安年的博客, 2009 年 5 月 18 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32650 ) * 《冯承柏文集》提要 (照片版) ,黄安年的博客, 2009 年 5 月 18 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32654 ) * 忆 1986 年武汉之行,黄安年的博客, 2010 年 4 月 9 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10342 ********************8 以下是网上部分文章目录供参阅 * 深切缅怀冯承柏先生 http://library.tute.edu.cn/gndt.asp?ID=231 * 深切缅怀西方博物馆历史与理论研究的开拓者冯承柏 http://www.docin.com/p-24458587.html * 一位学识渊博高风亮节的学者我们所敬仰的冯承柏先生 http://news.nankai.edu.cn/xsjw/system/2008/01/10/000013281.shtml * 冯承柏:我的生活历程未完成的自传 时间 :2008 年 10 月 25 日作者:冯承柏来源 : 黄安年的博客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6f61420100bhmy.html * 冯承柏先生论著分类目录 http://history.nankai.edu.cn/history/aspweb/news/news129.asp * 小记上世纪 80 年代中国美国学代表团访问美国 http://www.ahrac.com/mgjw/mgwh/927.html
个人分类: 学术问题研究(10-11)|3186 次阅读|0 个评论
怀念史铁生
yiyunge 2011-1-4 10:31
今早读张欣的博文,得知不同寻常的文学家史铁生已远离我们而去。一个用心感受生活乐趣的凡人,一个用笔感悟生命真谛的哲人,悄悄地在2010年的最后一天远离我们而去。史铁生1972年腿瘫之后,一直在轮椅上思考人生,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精神食粮。对生与死的思考,是那样的严肃,犹如经书。先生留下的《我与地坛》,在我们的思维中打下了烙印。 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间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先生的上面一段文字值得我们深思。死是必然的,死之前怎样实现人生的价值?每个都有一本难念的经,途径因人而异。不过我们都得笑对人生,像先生那样寻找生命的真谛。经济迅速发展,整个社会都在浮躁中漂浮。就拿我们的殿堂大学来说,很少有人真正静下心来汲取知识,思考人生。 网络主宰了我们的生命。我们的灵魂在网络之中穿梭,漂浮不定。影视游戏贯穿我们的生活,别无他爱。作为一个参与者和旁观者,时常痛心不已。给自己一个安静的空间,认真思考自己的人生;给自己一个安静的空间,读几本有意义的书。现在宅男宅女很潮,我不知他们宅在里面做什么。做学问、做研究不是这样宅出来的,外面的空间更大,出来翻几个筋斗。 怀念史铁生,想起了他的人生,便写了这些。希望能给我的同侪提个醒,历史的舞台已走向了我们,厚积薄发,把握自己的青春,施展自己的才华。给力!
个人分类: 未分类|3507 次阅读|0 个评论
《怀念李慎之》(续一、二)提要
黄安年 2010-12-28 07:57
《怀念李慎之》(续一、二)提要 黄安年辑,李普主编 黄安年的博客 /2010 年 12 月 28 日发布 书名 : 《怀念李慎之》(续) 出版: 李慎之生前友好资源捐助印制 封面摄影: 朱厚泽 本书分上下册于 2003 年出版 , 续一二册,出版于 2006 年 1 月。续一册收录怀念文章 30 篇 , 续二册收录怀念文章 49 篇 , 挽诗联和电函、报道等三份 , 另有附录 4 篇,含《李慎之文集》编年目录。 附照片 19 张为笔者翻拍自该书。
个人分类: 书目提要评论(07-11)|7619 次阅读|0 个评论
《怀念李慎之》(下)提要
黄安年 2010-12-28 07:29
《怀念李慎之》(下)提要 黄安年辑,李普主编 黄安年的博客 /2010 年 12 月 28 日发布 书名 : 《怀念李慎之》(下) 主编 : 李普 出版: 李慎之生前友好资源捐助印制 顾问 : 李锐 封面摄影: 朱厚泽 本书分上下册于 2003 年出版 , 续一二册,出版于 2006 年 1 月。下册收录怀念文章 60 篇 , 挽诗联和电函 18 份 , 照片 12 幅 , 另有附录 7 篇,含李慎之年表和李慎之著作年表。 附照片 24 张为笔者翻拍自该书。
个人分类: 书目提要评论(07-11)|6674 次阅读|0 个评论
《怀念李慎之》(上)提要
黄安年 2010-12-27 16:03
《怀念李慎之》(上)提要 黄安年辑,李普主编 黄安年的博客 /2010 年 12 月 27 日发布 书名 : 《怀念李慎之》(上) 主编 : 李普 出版: 李慎之生前友好资源捐助印制 顾问 : 李锐 封面摄影: 朱厚泽 本书分上下册于 2003 年出版 , 续一二册,出版于 2006 年 1 月。上册收录怀念文章 73 篇 , 照片 7 幅 , 杜润生在序一中说 : 他主张个人要保持独立之精神 , 自由之思想 , 反对专制主义。慎之同志无私无畏,坚持真理;深谋远虑,为国为民,值得我们学习。壮志未酬,斯人已去 , 风范永存,后继有人。于光远在序二中写道 : 我和李慎之有着真诚的友谊。这里所说的真诚的涵义中 , 包括彼此不掩盖在许多看法上的不同。 李慎之才思敏捷,很会写文章。他写的文稿通常都给我看看。我收到之后,通常先看一遍,有时做出初步反应 , 然后保存着 , 准备再仔细研究研究。 附照片 18 张为笔者翻拍自该书。
个人分类: 书目提要评论(07-11)|7462 次阅读|1 个评论
纪念毛主席诞辰117周年
caotiansheng 2010-12-26 08:39
今天是已故伟大领袖毛主席他老人家诞辰,我想念他老人家!特发此博,表达一下感谢他老人家在那个时代给我的哺育的心情,他的思想、作风、品格、领袖气质、胸怀、博大、无私,永远是我所景仰的。 我对那些对毛主席表示任何不恭敬的人表示微笑。
个人分类: 高尚同类|2766 次阅读|3 个评论
施履吉先生二三事
secondary 2010-12-21 10:52
12月14日中午12时许,著名细胞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施履吉先生离开了我们,享年九十四岁。第二天,上海气温骤降,天空飘起了大雪,到傍晚已是满树银花,灯光下显得格外晶莹。 施先生是我岳父的同学、室友,两人还有个共同的业余爱好:玩半导体收音机。岳父在世时经常说起施先生,到最后几年他记忆力明显减退,但对年轻时的好友反而格外想念。每年春节我们回南京家中团聚时,岳父总是再三交待外孙女“向施爷爷问好”,以致岳母常常嗔怪道:“单今天早上你就说了五遍!” 尽管有这层关系,我们平时也不常走动。施老在细胞所(后与生化所合并为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我在植生所(后与昆虫所合并为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两所不在一个园区。雷打不动的是每逢春节的拜年,而施先生和师母倪祖梅老师总要给我们渐渐长大的女儿塞压岁钱。 给我印象很深的是施先生的一次会议发言。大概是在1998年,几家生命科学研究所在江苏常熟召开发展战略研讨会。施先生的发言非常生动,他说我们就是要搞“狼心狗肺”,大意是指异种器官在医学上是有价值的,尤其是猪的器官。他是仪征人,乡音很重,而我是扬州人,两地相距不足30公里。我听他讲话特别亲切:乡而不土,幽默中透出睿智。 他提倡的另一件事是合成生物学。很早他就说,只研究一个基因不一定能了解这个基因的功能,往往是很多基因一起工作。谈到近年启动的转基因重大专项,他认为应该尝试染色体转移。他一直对大片段转移和人工染色体感兴趣,早在合成生物学热起来之前,他就在讲这个问题,讲合成生命,而且说起来就显得特别兴奋,希望我们有人能将他建立的实验系统继承下去。 两个月前我和夫人去医院看望他,那时他的身体情况已经非常令人担忧了。见到我们来,他只说了一件事——合成生物学,以至于看望病人的常规问候语都显得多余。当时我们真不忍心听他讲,怕他太吃力,怕他太激动。听倪老师说,他为这次见面特地做了功课,还写了几行字。大概是因为手抖,字迹已经不易辨认了。我想,老人在最后的日子里,真的是把生命科学看得比自己的生命还重要。 2005年12月我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在家休息的施先生听到这个消息后非常高兴,提议待来年春暖花开时请我和另一位新当选院士吃饭,三家小聚。然而由于大家都忙,此事一拖再拖,到后来施老的身体已经不允许过多的户外活动了。没能满足老人家这个小小的愿望,我一直感到内疚,觉得自己没有尽到责任。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在上海生命科学大院里,曾经活跃着一批上世纪三十至五十年代从海外学成回国的科学家,施履吉先生是其中的一位。他们是我国现代生物学的奠基者,是微观生物学或曰实验生物学各分支学科的开路先锋。他们追求科学真理,热爱祖国和人民,虽饱经沧桑而热情不减。他们精力最为旺盛的阶段是在困难中度过的,等到我们国力发展、科研条件大为改善时,他们又提携后生,把希望留给了我们。
个人分类: 未分类|16306 次阅读|6 个评论
他去了所向往的地方
罗帆 2010-10-4 13:12
这次,我们大学同学在常州聚会,谈笑之间,大家似乎都在回避一位同学的名字。阿凡不小心说出来时,立刻出现一阵沉默。很快,有人把话题岔开了。其实,每个同学都没有忘记老汪。 在大学时,我与本班同学的交往不多,和有的男同学几乎没说过话。但是,与老汪的几次交谈却记忆犹新。 老汪是部队干部子弟,在北京出生。文革期间,他的父亲因为莫名其妙的原因,被下放到湖北某农场劳动,他们举家南迁。在那里,他度过了难以忘怀的少年时代。当时的生活,酸甜苦辣,五味俱全。后来,他们家在父亲落实政策后回到了北京。报考大学时,志在蓝天的梦想,使他选择了北航。他不止一次地对我说,他很怀念湖北,那里有他生活过多年的地方。他热爱大自然,喜欢爬山涉水。他留恋湖北的大江大湖,将来一定要回去看看,到时候会去找我,我欣然答应了。 登上顶峰一览众山小 老汪的身材高大,性格开朗。冬天,他喜欢穿一件军大衣,有些满不在乎的样子。他的眉毛很浓,眼睛细长,鼻下故意留的胡子有点翘。说话的时候,他常眯着眼看人,偶尔,眼中会流露出一丝顽皮的笑。他重友情,在伟仔离校前,特意和杨宏一起去照相馆与伟仔合影留念。据说,男生们侃大山时,老汪喜欢抬杠,但详情不知。 老汪(左)、杨宏与伟仔合影 离校前拍毕业照的时候,我因故没有按时去。等我后来赶去时,只有几位同学在场,彼此留下了临别赠言和联系方式。后来,老汪向女同学要我的联系电话,但她说没有。其实,我给所有的女同学都留下了联系方式。她以为我到武汉工作后不希望被人打扰,就没有告诉他。 毕业后,老汪与阿凡骑自行车游览了北戴河。然后,老汪回到了阔别多年的湖北。据说,他与一位表兄弟扛着汽车轮胎去游长江。也许,气势磅礴的长江让他们太迷恋了 他们再也没有回来,岸边只留下了脱下的外衣裤和两双鞋。 之后,亲朋好友们沿着长江找了很久很久,但什么也没有找到。 如果老汪当年在武汉找到我,我会陪他去游东湖看长江,但一定不会让他去游长江。我曾自恃水性好,独自横渡湘江,但从来不曾挑战水情复杂的长江。在大自然的面前,人是多么渺小啊! 假如当初我没有不辞而别,假如那位同学将电话号码告诉老汪,假如我能在武汉接待他,也许他就不会去游长江,也就不会失踪了。这种想法,后来折磨了我很久。 有一段时间,一想起老汪,不禁泪如泉涌。他刚刚走出大学校门,只有 21 岁,多么美好的青春年华啊!然而,这世上没有卖后悔药的。 不少同学说,他们曾经梦见过老汪,还有人在旅途中发现某个人很像老汪,但仔细看时却不能确认。 在《最后的夏天》里,阿凡回顾了他们两人毕业那年暑假的北戴河之行: 去时从北京出发,经通县、三河、玉田、丰润、滦县、昌黎至北戴河。当日晚达丰润,宿于县城。翌日傍晚即闻海涛之声。返还之日中午启程,亦经昌黎。途中耽搁,宿滦县。天明发,正午及唐山,稍停,疾往丰润。至玉田已暮,留县城。次日复经三河、通县,乃回北京。 在班级网站里,那篇文章没有写完,始终待续。最后一句是:很久以后,你对自己说,别生活在过去里,不论是浓浓的感动,还是淡淡的惆怅。 生活在长江边,不时会看到滚滚长江东流去的情景,就会不由自主地想起老汪。 昨天,当我乘车从汉口越过长江去武昌时,看到洪水已经退了。蓝天之下,曾经被淹没的大片树木,依然挺立在大江两岸,青翠欲滴。 想起那个无情的夏天,心中的悲伤渐渐地淡化。也许,老汪只是去了所向往的地方。
个人分类: 人物写生|4706 次阅读|11 个评论
怀念为中华民族危亡英勇奋战的所有军人(三)
黄安年 2010-9-6 08:43
怀念为中华民族危亡英勇奋战的所有军人 ( 三 ) 黄安年文 许令仪、王之伦供图 黄安年的博客 /2010 年 9 月 6 日发布 笔者在《说说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9 月 3 日 ) 》(黄安年的博客 2010 年 9 月 3 日)博文中提到:今天是抗日战争纪念日 65 周年 , 这个纪念日的确定既是 1946 年中国国民政府规定的 , 也是 1951 年新中国政务院的规定 , 因为是两岸的共同节日。抗战的胜利是国共两党为了挽救中华民族危亡的合作对敌浴血奋战的胜利,也是国际反法西斯战争的最终胜利,虽然我们没有规定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日 , 由于中国抗战是国际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最后一个重要战场,随着这一战场的结束 , 最后一个法西斯政权日本投降,因而 9 月 3 日这一天自然也是我国欢庆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纪念日。 (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58811 ) 历史事实真相需要维护。由于紧接着抗日战争结束后有开始了国共两军开战,许多当年抗战将领成了反共将领 , 在谈及抗战时我们无须淡忘他们对于抗战所做出的历史功绩 , 实事求是 , 在历史问题上我们需要实事求是 ! 笔者收到网上流传多起国军奋勇抗战的照片和文字说明 , 现在选择其中部分发布如下 , 作为资源共享 , 需要说明其中有关文字说明是配图时原先有的 , 并不代表笔者的观点和文字表达方式 , 请网友自行判断 。 。配图来源不详 , 与文字说明的关系也不清晰交代。 笔者重申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的全民族抗战,不分党派和政治主张,为抗战英勇奋战的军民都值得我们怀念,至于各个具体战役的胜败得失和功过则见仁见智。在这个问题上也讲和谐为好。 感谢许令仪老师、王之伦先生提供所传的照片。 ( 一 )26 张。(二) 26 张,(三) 29 张。
个人分类: 世界历史研究(07-11)|3228 次阅读|1 个评论
怀念为中华民族危亡英勇奋战的所有军人(二)
黄安年 2010-9-6 08:01
怀念为中华民族危亡英勇奋战的所有军人 ( 二 ) 黄安年文 许令仪、王之伦供图 黄安年的博客 /2010 年 9 月 6 日发布 笔者在《说说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9 月 3 日 ) 》(黄安年的博客 2010 年 9 月 3 日)博文中提到:今天是抗日战争纪念日 65 周年 , 这个纪念日的确定既是 1946 年中国国民政府规定的 , 也是 1951 年新中国政务院的规定 , 因为是两岸的共同节日。抗战的胜利是国共两党为了挽救中华民族危亡的合作对敌浴血奋战的胜利,也是国际反法西斯战争的最终胜利,虽然我们没有规定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日 , 由于中国抗战是国际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最后一个重要战场,随着这一战场的结束 , 最后一个法西斯政权日本投降,因而 9 月 3 日这一天自然也是我国欢庆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纪念日。 (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58811 ) 历史事实真相需要维护。由于紧接着抗日战争结束后有开始了国共两军开战,许多当年抗战将领成了反共将领 , 在谈及抗战时我们无须淡忘他们对于抗战所做出的历史功绩 , 实事求是 , 在历史问题上我们需要实事求是 ! 笔者收到网上流传多起国军奋勇抗战的照片和文字说明 , 现在选择其中部分发布如下 , 作为资源共享 , 需要说明其中有关文字说明是配图时原先有的 , 并不代表笔者的观点和文字表达方式 , 请网友自行判断 。配图来源不详,与文字说明的关系也不清晰交代。笔者重申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的全民族抗战,不分党派和政治主张,为抗战英勇奋战的军民都值得我们怀念,至于各个具体战役的胜败得失和功过则见仁见智。在这个问题上也讲和谐为好。 感谢许令仪老师、王之伦先生提供所传的照片。 ( 一 )26 张。(二) 26 张,(三) 29 张。
个人分类: 世界历史研究(07-11)|2753 次阅读|0 个评论
怀念为中华民族危亡英勇奋战的所有军人(一)
黄安年 2010-9-5 17:32
怀念为中华民族危亡英勇奋战的所有军人 ( 一 ) 黄安年文 许令仪、王之伦供图 黄安年的博客 /2010 年 9 月 5 日发布 笔者在《说说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9 月 3 日 ) 》(黄安年的博客 2010 年 9 月 3 日)博文中提到:今天是抗日战争纪念日 65 周年 , 这个纪念日的确定既是 1946 年中国国民政府规定的 , 也是 1951 年新中国政务院的规定 , 因为是两岸的共同节日。抗战的胜利是国共两党为了挽救中华民族危亡的合作对敌浴血奋战的胜利,也是国际反法西斯战争的最终胜利,虽然我们没有规定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日 , 由于中国抗战是国际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最后一个重要战场,随着这一战场的结束 , 最后一个法西斯政权日本投降,因而 9 月 3 日这一天自然也是我国欢庆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纪念日。 (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58811 ) 历史事实真相需要维护。由于紧接着抗日战争结束后有开始了国共两军开战,许多当年抗战将领成了反共将领 , 在谈及抗战时我们无须淡忘他们对于抗战所做出的历史功绩 , 实事求是 , 在历史问题上我们需要实事求是 ! 笔者收到网上流传多起国军奋勇抗战的照片和文字说明 , 现在选择其中部分发布如下 , 作为资源共享 , 需要说明其中有关文字说明是配图时原先有的 , 并不代表笔者的观点和文字表达方式 , 请网友自行判断 。感谢许令仪老师、王之伦先生提供所传的照片。 ( 一 )26 张。
个人分类: 世界历史研究(07-11)|3644 次阅读|2 个评论
月圆之时,怀念我的双亲
saraca 2010-8-25 01:01
月圆之时,怀念我远走的双亲。尤其是每年农历七月的月圆之时,我都会想到回家,给祖宗,给远走的父母,点上一柱清香,磕上一个响头,静静地告慰自己在天之灵的父母双亲。 父母是人生的第一老师,父母是一辈子中最疼爱自己的那两个人,不用海誓山盟,不用对天发誓,不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又些许的更改。父母的爱,永远不会褪色。 日渐走远的父母,在天之灵的父母,成了我心中默默怀念,静静回忆的主题。母亲比父亲走的早,是10年前的端午前夕。想起母亲的样子,总是我儿时的一副慈祥模样,中等的个头,整洁的衣服,一脸微微的笑容,给放学回家,周末归校的我们一种温暖,一种对家的眷恋和不舍。很少对我们给予呵斥,责骂的父母,在为人处世上慢慢地潜移默化着我们姐弟四人幼小的心灵。该上学时,一定会把学费提前准备好;放假时,总是在我们做完作业时,带我们走向自己的自留地。也许秋老虎的太阳烤晒,收获稻谷时稻穗的痒痒和疲劳,总能让我们到了学校努力学习,一心跳出农门,不再面朝黄土,背朝天。单纯的想法,造就了认真的读书郎。兄妹四个,依次成功跳出了农门。我的姐姐在烧香时,口中呢喃的就是:感谢父母,愿父母在天之灵得到安慰。
个人分类: 生活浪花|11 次阅读|0 个评论
家书难寄——写在毕业典礼之后
热度 1 邵宇飞 2010-7-3 17:16
夏天,终于来了。 白日里的阳光愈发的明亮,晃得人睁不开眼睛。鸟雀们在天空中飞来飞去,又纷纷落到实验楼前的小花园里。小花园里葱葱郁郁,树影斑驳,青草簇拥着石阶。实验楼后面的草坪,碧妆平剪,水润鲜泽,被打理得犹如一位恬静可人的少女。夜晚,月亮升起来,高悬于顶,光辉倾洒在院子里。而路旁的街灯也睁开了眼睛,含情脉脉地注视着依偎在肩头的牵牛花这便是金属研究所的夏天,一如往年。只是,我如今才可以从容地欣赏她清丽淡雅的容颜。可究竟,过去的几个夏天里,我在忙碌什么呢?我的眼睛注视着哪里呢?我的心又栖息在何处呢? 五年前的夏天,父亲正奇迹般地康复着,已经可以扶着拐杖走路了,甚至可以散步百十来米。我告诉他已经顺利考入了金属所。他一边为我高兴,一边告诉我不必惦记家。家里自有亲戚邻里照应,我确也没太担心,再说自己的确是个不够细心体贴的人。 临入所前一个月,我回到家中。给家里带了什么东西?和父亲母亲说了什么话?这些都记不清了。只记得有口无心地说了一句话,让父亲很伤心,以至于痛哭流涕。父亲以前是村里乡里的实权人物,个性强势,从不服软,很少落泪,两次脑出血之后,生活难以自理,性情也改变很多,很容易哭。我终究是不够懂事,说话信口开河,而且没在家里待几天就又要去工作了。总之,没有好好陪陪父亲。临出家门的时候,父亲要送我到院子的大门口。我不以为意,自己匆匆先走了。那天晚上给家里打电话,母亲说父亲因为没有亲自看着我出门,又哭了一场。我笑着说没什么。我如何知道,那天清早的交谈竟是我和父亲之间的最后一次交谈。 入所一个月后,夏天已过,秋意渐浓。九月二十八号清晨,父亲第三次脑出血。又回到了熟悉的病房,只是这次没人能看到希望。十几天之后,父亲失去了意识,只能依靠呼吸机维持生命。能借到的钱越来越有限。母亲终日以泪洗面。最后,我还是放弃了。我对父亲的感情远不如父亲对我的感情那样强烈、那样无法阻挡。当我幼时重病难愈,几乎连同我爷爷奶奶在内的所有人都劝我父亲放弃的时候,我父亲没有放弃,最后我得以死里逃生。而这次当所有人劝我放弃的时候,我到底还是放弃了。我对不起我的父亲。 父亲被葬在村南水库边的林地里他的童年就是在那里度过的。那里的一座石桥是父亲在任村支部书记时修建的。修了桥,他很高兴,觉得办了一件实事。桥修好了以后,他还特意在桥头摄影留了纪念。 父亲有记日记的习惯。一些手稿被我珍藏着。读过父亲的手稿,发现自己以前对父亲的了解是那么的肤浅。我是那样依恋脚下的热土,视为笃诚温情的恋人、淳厚博爱的母亲。。。我漫步在小山下,披着银色的月光。中秋之夜,万籁俱寂,只有小溪不停地发出叮咚的声响。 劳累一天的人们早已进入梦乡,远处星星点点地亮着几盏灯火。。。。父亲初中毕业后去了部队,没有读高中,也没有读大学。那时候正值文革,也没有大学可以读。不过,父亲敏而好学,喜欢新鲜事物。01年夏天,村委会弄来了一台电脑,很旧的486,父亲对这个东西非常感兴趣,问我怎么使用。我年少轻狂,没有耐心教他。父亲生气了,索性不再问我。如果父亲还在,此时我也许正在把笔记本里的论文、毕业答辩的照片给他看,也许正在教他使用笔记本上网。这种父子天伦之乐会很温馨吧?只是偶尔想想罢了,人已不在了。 下实验室几年来,一边是家运衰颓,房舍变卖,一边是自己挣扎于课题,被唾骂、被挥斥。常常在睡梦中惊醒,继之以长久的伤心。几年前,有女同学抱怨父母对她不似未出嫁时那样体贴。我几乎是羡慕地看着她的神情。每到春节临近时,又有同学问我为什么不早点回家。家,我哪里有家呢。我倒是宁愿把自己投入那份自苦自奋的奔忙,让自己不去多想。在死寂的实验室中,在浩淼的文献中,消磨掉一个又一个沉默的夏天。 终于,在入所后的第五个夏天,毕业了,成为了家族里第一个博士。想笑,想哭。我想把自己四篇SCI论文背后的愤懑说给父亲听,我想把自己三次获奖之后的喜悦说给父亲听,我想给他看我的博士水晶纪念照,我想告诉他我所见到的上海北京,我想告诉他我找到了一个端庄贤惠的妻子,已经组成一个新的家庭,我想告诉他我过去多么不懂事,我想和他在原来自家院子门前点起一堆麦秆火,喝着茶水,唠着家常,头顶一片星空,我想 我在金属所的最后一个夏天,到底还是来了。这个夏天时而燥热,时而阴冷。我看见一个个熟悉的身影和自己家人真情相拥,实验楼前的广场上到处是灿烂的笑容;我看见一团团蒲公英蓬松的种子在风中飞舞,数不清的生命麻木地飘向远处的天空。而这个夏天里的我,心中的征尘未洗,笔下的家书难寄,却又要开始一段新的人生旅程。 2010-6-13 夜
个人分类: 故乡|7480 次阅读|14 个评论
科技界的智侠郭汉英 (范洪义文)
redspring 2010-6-15 09:06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范洪义 前几天,我在宁波访问时,遇见楼森岳,惊悉 郭汉英 老师仙逝,不禁嘘唏,感慨中国科技界失去了一位精英。 我与郭汉英交往不多,交谈更少,但正因为少,故谈话内容现在能清晰记得,第一次是在游合肥包河公园看到碑刻时,他教我如何鉴识和欣赏书法。他又问起我在量子论方面做了什么研究,是否只是纯哲学思考;偶尔谈起科技界存在不正之风时,他对我说,你写论文的同时,要学会保护自己。第二次是我在北京理论所高科技中心办事时遇到他,他一见面就鼓励说,我孩子说你讲课讲得好。第三次是我在理论所讲学,见他也在听众席中。 尽管我与他没有科研合作过,我一向十分敬重 郭汉英 老师,因为从他身上我看到了科学家的良心和良知,正直和豪爽,睿智和好学,博学和专攻,如果论说中国科技界是否有大侠,那么郭汉英就是一位智侠。他颖悟洞彻,好深湛之思,其言谈举止中的幽默乐趣,求知探讨的思索表情,眼角眉梢的灵气流盼,我现在闭目静思,都浮现在脑海里。 我也是一个钻研理论物理的人,致力于探求物理理论的美与和谐,尽管钻研的方向与郭汉英的不同,但相信温庭筠的过陈琳墓诗中的词客有灵应识我这七个字对所有与郭汉英心灵相通的人,此时此刻读来,会倍觉惆怅与惋惜;就是在若干年以后,也会长使英雄泪沾襟。 爱因斯坦曾指出:对于一个毕生追求一点真理的人来说,如果他看到有别人真正理解并欣赏自己的工作,那就是最美的回报了,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在引用与跟踪郭汉英的理论,以告慰他的英灵。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4230 次阅读|1 个评论
fireflylhl 2010-5-9 13:55
多久不写信,不读信了?没有人会在意吧。 而我却是有六年了。 今天翻大学的旧物,又犯了怀旧的老毛病,每一样每一样都打开,翻看。 2003年的录取通知书,背面写着月饼那是中秋节食堂给的福利;助学贷款时,妈妈的身份证复印件,1989年,30多岁的妈妈很年轻(还有今天是母亲节),比我现在看起来都年轻;2004年5月的转正通知书,党龄这样的算起来就快整整六年了;某年圣诞节,宿舍姑娘们买的小礼物,隔壁姑娘写的祝福语,我的是两个发套,其中一个上边有一只粉色的小鱼,从没用过却已经碎了;2005年去打工子弟学校支教,孩子送的小卡片;历年的考试安排表 然后就是那一叠信,黑色的皮筋捆着,静静的躺在盒子的一角。 给自己说,就从里边抽一封。然后抽到了那封信。很厚。从博林中学寄过来的,看字体就知道是我同铺的张霞。可是背面却写着猜猜我是谁,张霞怎么玩这么幼稚的游戏?打开信,却是三封,叠成不一样的形状,外加一张草稿纸。草稿纸上歪七扭八的字,酒未到、先成泪。残灯明灭枕头欹,谙尽孤眠滋味,却是让我去图书馆考证是谙尽还是识尽,怀念我可爱的老桌刘翠宣同志啊!一下子想起我们一起摇头晃脑背诵诗词的日子,我买了宋词你买了唐诗,那本宋词我现在还带在身边,放在宿舍的书架上,而那些读过背过的诗词,竟然全都随着时间的流逝蒙上了灰尘。叠得最不成样子的就是你的信,可是读你的信,看你那熟悉的丑八怪字,感觉到的却是满满的简单的快乐。你说复习班人人都很用功,不像206班只有一个梁会力一个赵雷,可是我怎么没感觉到你的压力,反而是对我们这群书呆子的嘲讽呢?你说元旦的时候大家都给小梁子打长途电话,让他手机爆掉;你说寒流要来了,你前天内裤昨天秋裤今天就大毛裤了,进化速度飞快,要我也别忘了加衣服。你这个丫头,读你的信,笑着却又哭着。 叠得简简单单的就是大虾的,一如你的为人,简单大方。一个又一个的问题,熟悉学校的生活不?和同学相处怎么样?吃的怎么样?有没有参加社团活动?没有了笑,只有感动到家的泪水。大虾,我很好,现在也很好,你好吗? 还有秀子的。你这个家伙,到现在还是最了解我的。你说很多同学问你有没有收到我的信,感觉像是被我甩了一样,但是你一直相信着我,还为我找借口。你问我有没有找到和我一起分吃一个馒头的人?学校有没有海带丝卖?你说信封上那个很傻的问题是我老桌提的,你真想在后边回答她是小狗;你说刘翠宣是真的对我好的人,我知道,我一直都知道,要不怎么今天看着你们的信,哭到暴露了本来面目呢? 信是感情的一次颠簸流亡,辗转到收信人的手中,算是流亡的胜利终结。我想我会好好保存它们,让那份情永远的静静的待在,某个角落。 那天老桌的QQ上说,怀念以前的烧饼。其实我们最怀念的,是那段再也回不去的单纯岁月。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2709 次阅读|2 个评论
怀念江西美国史研究中心创始人李融校长
黄安年 2010-5-3 15:46
怀念江西美国史研究中心创始人李融校长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10 年 5 月 3 日发布 江西美国研究史中心,是我国 90 年代唯一在师范专科学校创立的民助官办的美国研究机构 , 迄今在师专系统中恐怕也只此一家。民助说的是,中心主要由美籍华人万心蕙教授提供图书和无偿赞助必要资金筹建,官办说的是,中心设立在九江师专图书馆内、专职和兼职人员是九江师专配备的,中心主任是九江师专校长兼任的。江西美国研究中心的创办,既离不开一心一意效力中心的美籍华人万心蕙教授,也缺不了全心全意建设中心的李融校长。(见 由九江师专客座教授、美籍华裔万心蕙女士提议并赞助 , 经我校领导研究决定 , 并报请上级有关部门批准 , 为促进我省美国史的研究 , 服务于我国现代化建设和世界史教学 , 于 1988 年 10 月 20 日正式成立了 江西美国史研究中心 。由校长李融副教授兼任该研究中心负责人 , 万心蕙教授担任指导 , 首批成员有政史系、外语系教师及图书馆人员 , 共十余名同志。 载江西美国史研究中心成立 -- 《九江师专学报》 1989 年 01 期 http://emuch.net/journal/article.php?id=CJFDTotal-JJSZ198901003 ) 万心蕙教授祖籍江西九江芦山区莲花乡,对于家乡教育事业有着特殊的感情 ,1986 年起来九江师专义务讲学 , 并且开始设立万心蕙奖学金, 1987 年开始,她和她的丈夫王霈先生用多年来省吃俭用以工资积蓄的钱,资助九江师专筹建江西美国史研究中心, 1988 年 10 月正式成立。 1990 年万心蕙又在九江师专设立了王霈奖励基金,以奖励从事美国史研究的中心成员及支持中心工作和发展的有关同志。(李融:《万心蕙的爱国精神永存》,黄安年的博客 2010 年 4 月 27 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16513 ) 我和李融是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同学,他 1953-1957 级,我 1954-1958 级,比我高一班,当时他任系团总支宣传委员 , 我任班团支部书记 , 两人有着社会工作上的密切联系。大学毕业后他被分配到江西德安地区的中学任教,我们之间很少联系 , 我 1986 年起在中国美国史学会的秘书处工作 , 因而和万心蕙教授、李融教授的交往也多了起来。 1989 年 1 月 3 日 , 我收到李融 1988 年 12 月 27 日写给我的信,信的全文如下 : 黄安年同学:您好 ! 85 年我赴京时,在母校匆匆见了一面 , 就再也没有见过面或联系过。想您近来全家都好吧! 我校前不久在美籍华裔万心蕙女士倡议并赞助下 , 成立了江西省美国史研究中心 , 暂由我兼任负责人,并与中国美国史研究会秘书处取得了联系 , 正在办理入会手续 , 并得到了他们热情提供了许多宝贵信息和资料。(我们是与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李世洞先生联系的。)经过他们的介绍,我们知道了您是副秘书长,也是北京师范大学美国史研究所的负责人(这是在研究会的《通讯》上看到的),还得知根据研究会的计划 , 为迎接明年举行的年会 , 由您在负责编辑三本重要资料 : 中国各地图书馆馆藏的有关美国史书目;中国报刊上有关美国研究的论文目录索引;国内学者所撰写的美国史论文集。 我写信给您的目的是希望能与您并通过您与母校的美国史研究所建立联系和交流关系 , 特别是想得到您及师大美国史研究所的帮助和支持。 目前,我们急于想得到以下信息资料 : 1 ,国内所发表的历年美国史研究论文目录索引(目前您搜集到多少就给我们多少); 2 ,目前我们尚缺的、而武汉大学历史系也无剩的下列资料 : 1 )《美国史译丛》总第一期; 2 )《美国历史研究资料》总第一、二、三、四、五、六、七、九及二十九期 ; 3 )《中国美国史研究会通报》第一、二、九、十、十一、十五、十九、二十五、二十七、三十、四十一期。 3 ,美国史学会( AHA )主席的历年演说集(原文版) 此外,您个人历来来所发表的论著,我们也想得到赐教。   以上资料如果并能寄给我们的话,需要收费(包括邮寄费),请将款数告诉我 , 我会立即汇上。   来信或邮寄刊物资料请迳寄   江西省九江市三里街九江师专校长室我收   盼复。    祈颂   元旦快乐    并请代向历史系各位老师 , 先生们请安 , 代向各位老同学如庄建镶、陈曦文、王酉梅等问好,不另。    李融草    88 . 12 . 27 (依据原件)   这封信显示了他作为中心主任亲自动手集中开张中的基本资料收集工作。 1989 年 1 月 6 日 , 我给他寄去了相关资料及我所主编的《史学选译》第 8-14 期。 1989 年 1 月 14 日 , 我又收到李融 1 月 11 日给我写了一封长信,全文如下: 安年同志:您好 ! 昨天接到您元月五日的复信 , 用一句话概括读后的心情 : 大喜!您能震耳欲聋热情地大力支持帮助中心的工作 , 我们全体同志都分享了这一喜悦,并对您表示由衷地感谢! 关于购买师大收藏有关美国问题的书目一事,已随信将款项(包括邮资在内)汇出 , 汇款单寄您收 , 并请代转师大图书馆,并请师大图书馆将购书发票及邮费发票一并寄我收。以便我们报销。 关于我校图书馆与师大图书馆建立图书交流关系一事,对我校来说 , 是求之不得的事。但不知怎样办理此事?是否要签订一项协议 ? 同谁联系此事?盼能详示,以便我可布置校图书馆办理落实此事。 武大历史系的几份资料和通报 ( 上次所开列的第四十一期通报可除外,因为武大已补寄给了我们 ) 李世洞老师处已缺,故只好请您按所开列期数复印一套寄给我们,如需复印费(因为考虑到数量较多)可来信告知,我会及时汇上。 其他事项,我们已根据您所提供的信息渠道,去与有关同志或单位联系了。只有一点要澄清的即上海情报所译出的美国史学会主席演说集是从哪一年到哪一年的 ? 他们的书大概何时出 ? 哪里发行 ? 早已出版的( 1948-1962 )在哪里可以购到 ? 时间关系 , 暂写到此。需要重申的是 : 我们希望今后能继续巩固与发展我们之间的联系 , 尤其是有关的资料 ( 如今后的《史学选译》等 ) 和信息方面,能保持经常化、制度化。待万心蕙女士捐赠的书到后 ( 现已寄出 205 本 ) ,我们打算编一书目,届时将寄给您一份。 最后提一句,即万心蕙女士将于今年 4 月 20 日回国,进行短期讲学和指导研究 , 准备先应邀到北京参加燕京大学校友会后再到九江我校工作一段时间。据她来信说 , 在京期间准备到各及社会科学院、北图等图书馆去看看美国问题的图书资料情况 , 其他单位据她说没有问题 , 只是怕社会科学院美国史研究所进不去 , 不知兄有无关系 , 能帮助疏通;我的同班同学杜婉言在社科院历史所 , 但不是搞世界史和美国史 , 能否请兄先帮忙联系疏一下,如果可行 , 请您示告,我可回复万心蕙女士。 祈颂 教安 请向龚书铎主任 , 刘宗绪学兄,及其他各位老师和学友们请安问好 ! 也请代问师母及阖家问好 ! 李融草上 1 . 11 (依据原件) 另 : 刚拜读完 1989 年 1 月 4 日光明日报上您所撰写的文章建设富有时代气息的当代世界史。文中提到师大着学期开设了当代世界选修课,不知是否能讲讲稿或讲义寄一份给我们作参考 ? 文中还提到三年前北京历史学会和北京图书馆、商务印书馆联办的面向世界系列讲座,不知是否有文字材料或音像材料 ? 如有的话 , 能否帮忙弄一份 ( 或一套 ) ?以上二项如需要购买 , 请价格和邮资示告,我们会即汇上。 信中提到万心蕙女士 4 月来北京一事,我在《心蕙精神 永载史册纪念美籍华裔教授万心蕙先生》 , 黄安年的博客 2007 年 11 月 25 日中已经作了说明 , 1987 年她回国途经北京时曾来师大参观有一面之交 , 知我在北师大毕业后于历史系任教并从事美国史研究从而有了一般联系。后来通过张子善教授 ( 前北京辅仁大学历史系主任张星烺教授之子 ) 热心联系 , 我协助张先生为她具体操办了在北京师大设立奖学金事宜并任奖学金委员会委员 , 接着又作为她的代理人为中国美国史研究会设立奖学金而多方联系 , 这样我们间的交往就更多、更密切了。 (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11600 ) 近日我的《记万心蕙教授 1989 年北京行( 1989 年 4 月 25 日 5 月 2 日)》 ( 黄安年的博客 2010 年 4 月 29 日发布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17768 )有详细叙述。 1989 年 2 月 17 万心蕙女士给我写了一封长信( 3 月 1 日收到),信中说 : 你二月九日的信,我十四日就收到了 , 北京到此的信真是很快 , 但从这寄到九江就大不相同了。 李融也来信,说你们已联系好 , 并寄去了资料等 , 如此支持 , 谢谢!这次我去九江 , 预备较详的讲些美国地理与历史的影响 , 印第安人到北美考古发展 , 印第安人在中美南美的早期高度文化 , 及美国境内文化 , 语言的分布,以及他对美国文化的贡献 . 美国殖民史则自欧洲背景讲起 , 各种移民到美后的移动及其影响 , 不同的宗教派别,及十八世纪的宗教复信运动 , 及宗教与美国文化 , 再讲讲大革命与立宪诸问题 , 因为九江师专是请我每年回去,所以美国立国以后的事等明年再讲。关于他们研究的题目,我建议大家集中研究罗斯福新政、外交等个方面,以便大家彼此帮忙,集体合作 , 关此 , 他们尚未回信。 信中还说 : 九江师专对我极为信任与支持 , 请我以后每年回去,所以我可以有个长期的打算,再加除北京、上海几个大城市外 , 我去的兰州、山东、山西等地几乎没有美国史英文书 ( 中文也极少 ) 。江西是穷省 , 更不用提 , 外汇也没有 , 我只好承担全部英文历史书的供应 , 很幸运,半年来 , 在这个上月都市居然买到了不少旧书与便宜的书 , 约共三百多本 , 分六次还运寄去 ( 航空太贵 ) ,但他们到现在还未接到九月下旬寄出的第一批,美国邮局对海运既不肯保险 , 也不肯挂号,当然不肯追查,托朋友到北京海关及国际邮局去问 , 他们也不肯查 , 说也可能寄到广州了 . 我想大帆布邮袋的几盒书 , 每袋是四十多公斤,丢书不会的 , 但海关要是一本一本查起来,不知要到那年才能查完那三百本书 , 再者他们 不懂历史 , 随意扣留 , 那就更糟了。所以我非常担心,如再有两个星期接不到九江收到的信,只好寄信给国务院请他们帮忙,只是是否有效 , 不得而知。 1989 年 3 月 12 日 , 我收到万心蕙教授写给我的信( 23 日收到),信中说 我给师专买的书都是旧书 , 如 Paper Bag 翻印的便宜书 , 新书太贵 , 而且要函购、税、邮费、手续费,又加上好几块 , 并且要等好久,有时一两个月 , 再寄来中国 , 实在不尚算 , 这里旧书铺,只两三家 , 又非文化中心 , 所以买书是可遇而不可求 , 好在他们那什么都没有 , 可以随便买。承你们盛情约讲印第安人对美国文化的影响 , 几早期宗教对美国文化的影响 , 但勉为其难 , 我知道的也有限。 (原信详细摘要) 1989 年 5 月 4 日 , 万心蕙写信( 10 日收到)说 : 我于二日下午六时半安抵南昌。省教委与师专政史系主任来接 , 飞机误了一个小时 , 回九江已太晚 , 开车困难 , 故到江大招待所过了一夜。次日坐小车回九江,下午二时左右到达师专,到九江后给我一个很大的震动的是得知李融校长一年病得不像样子,他给我的通信中没有提到任何自己的病情 , 实际已有一年不能上班,肺、肝、颈脊椎都有病 , 现虽略有见好 , 但仍很弱 , 吸烟也不肯戒去 , 我在作他戒烟的工作 , 但成败很难说。(以上见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17768 ) 记得 1989 年 4 月 5 日 , 李融校长写信给我,邀我 7 月 25 日到 8 月 5 日间去九江参加在庐山的讲学活动 ,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 6 月 26 日来信 , 活动停办 , 那次没有成行。 4 月 7 日 , 他又汇寄邮购和资料复印费。 1990 年 3 月间,为和九江师专联合举办讲习班一事与李融校长往返信件商议。其后,李融又邀请我去九江师专和江西美国中心看看并讲学。 1990 年 8 月 6 日 , 万心蕙教授写信给我( 18 日收到)说 : 很高兴你预备专程到九江看看我们的书籍及讨论合作。那儿收到的一千二百本书 ( 前一目录只列出了 800 本 ) ,江西能用的人太少 , 真是可惜!希望你们师生能用 , 我家中还有二三百本 , 尚未能寄出。你们特别需要那一类书 , 我如能在旧书铺买到 , 也可购买 , 只是新书太贵 , 海运要等四、五个月。你能到九江来 , 或其后学生能来 , 对我们中心的声誉可抬高 , 那些书原是为全国任何能用的人用的。你们研究生到师专 , 也可带着师专老师学生学习研究 , 当然也欢迎你们借阅,只是我们要用的书 , 尚希归还。 以上只是我个人意见 , 一切尚请于李校长商讨。 师专政史系老师似尚无人能用英文材料 , 中文收藏又不多 , 可能有需要时还得去用你们的材料。英文系目前只一两个人对研究有兴趣,但缺少北京知识及研究经验 , 当希你去时能指导一二 , 不知你是否可在他们开学以后去 , 并可给两个讲演,引起打击对美国史的兴趣。 以后你见到别的学校机关的同行,当希介绍我们中心的书籍,能有越多人用越好 ! (原信影印照片) 1990 年 9 月 19 日 , 收到李融来信 , 再次邀我去九江师专讲学 , 20日 , 我复信说准备11月中旬去。 10 月 15 日又收到来信商议确切时间。 10 月 26 日 , 我回信商议去九江时间改在 12 月初。 11 月 25 日我去上海参加学术会议 ,1990 年 12 月 1-5 日 , 我来到九江师专了解江西美国研究中心情况并做学术讲演 , 接待我的正是九江师专校长、九江美国研究中心主任李融。 11 月 30 日 15 : 24 分我乘 85 次列车由上海到南昌 ,12 月 1 日 8 : 01 抵达南昌 , 上午参观滕王阁。 11 : 47-15 : 30 分乘坐 385 次抵达九江,李融和方良老师来接。晚上去李融家 , 在他家我的印象与普通教师一样,十分俭朴,甚至比有些教师的生活水平还要低些,他的身体正如万心蕙教授所言相当的糟糕,甚至每况愈下。 12 月 2 日上午由方良老师陪同参观庐山 , 下午参观九江师专校园,尤其是九江美国研究中心图书室。这个图书室从无到有 , 是李融校长亲自主持下建立起来的 , 图书的主要部分是万心蕙教授亲自采购并由美国邮寄过来的 , 经过工作人员的编制目录上架,已经初具规模 , 一个师专有着如此专业的图书室在全国尚属首家。 12 月 3 日上下午和晚上, 12 月 4 日上午,我为师专同学连续作了四场学术讲座,下午在参观了琵琶亭、镇江楼、浔阳楼和东林寺后 , 与九江中心同事座谈。晚上宴别。 12 月 5 日早晨 7 : 17 乘坐 390 次列车由九江 10 : 30 抵达南昌,转上海 , 在上海停留 2 天后 ,12 月 7 日晚 7 : 55 离开上海 12 月 8 日下午 2 : 10 抵达北京。 12 月 11 日 , 李融写信给我 (21 日收到 ) ,信中说 : 想你已安抵北京了吧!再次诚挚感谢您。在百忙中挤出时间、还要自己倒贴旅费、不辞辛劳地来浔讲学 , 指导工作 , 使我们得到了不少教益。我已代表中心、外语系、政史系向学校写了一份汇报 , 并以简报通讯形式写了一份给研究会秘书处,希望在今年最后一期通报上刊出 ( 随信寄上一份给您 ) 。另外,还以学校、中心等名义给师大历史系主任寄上一份。我还写信给万心蕙教授,把情况向她作了汇报 , 并告诉她您有这个打算――让您和张宏毅的研究生在社会调查时来九江用中心的资料 , 当然最好是在5-7月间她在这里时来.我想她会感到高兴的。随信寄上美国历史学家组织1961-1986(中缺一年)的历任者名单,请麻烦您组织研究生帮忙查出个人的简历,复印后寄来。另外,学校卢副校长看过汇报后 , 希望您能把您的讲稿复印给我们。供教学参考 , 不知能否赐教? 信中所说的汇报 , 主要内容如下: 中国美国史研究会秘书长、北京市历史学会秘书长、北京师大历史系副教授黄安年于 12 月 1 日至 4 日应邀赴九江师专 , 对江西美国史中心、政史系和外语系部分师生做学术讲演,并进行关于今后开展校际协作的考察和论证。讲课内容有四个方面: 1 ,现代世界历史的多样化统一; 2 ,美国两党制不适合中国国情; 3 ,中国美国史研究的热点和现状; 4 ,三十年代大危机的思考,兼评 90 年代美国的复兴和衰落。黄安年同志以马列基本观点为指导 , 广泛涉猎美国政治、外交、社会、经济、科技以至军事、文化等历史的纵横 , 既扼要评介国内外主要历史各家的观点,又明确表明了自己的看法和依据。讲课后还回答了师生们踊跃提出的几十个问题。讲学引起了听课的近二百名师生的很大兴趣并博得普遍的好评。讲学期间,黄安年同志还仔细查看了美籍华裔学者万心蕙教授赠送给江西美国史研究中心的两千余册英文图书资料 , 对万教授的爱国之举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并对发挥中心图书的利用率等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见影印照相复制件,参见《中国美国史研究会通报》,第 49 期第 38 页, 1990 年 12 月) 这次九江行,李融十分看重 , 在他看来涉及研究会秘书处对于九江中心工作的评估 ,李融校长在《 万心蕙的爱国精神永存》一文中详细地谈及江西美国史研究中心的创建和发展,虽然说的是万心蕙教授的贡献 , 但是万心蕙教授的援助行动离不开李融校长的全力配合和组织落实 , 如果没有李融的积极支持和身体力行 , 江西美国史研究中心的创建和发展是不可能的。他写道 : 江西美国史研究中心的创建和发展,是 万 教授又一个赤诚无私的奉献和一片心血的结晶。说到她成立中心时,她说:看到国内各省大学几乎全无美国史书籍,于是我建议在九江师专设立江西美国史研究中心,书由我送。本着资源共享的原则,这份书籍是奉献给全国有做学术研究或翻译的人用的。八年来,由 于万 教授的鼎力相助,中心的藏书量有了一定的规模,仅英文图书就有 3000 余册,另有数百册图书分别存放于云南大学、湖北大学、烟台师院、中国社科院及天津南开大学等地;此外还有各种杂志 137 本和几十份地图。这使我校图书馆的英文藏书的数量和质量都达到了较高水平。这数千册图书资料 都是万 教授耗资巨(数)万美元,跑遍达拉斯附近的新旧书店精心选购,亲手打包又花费巨资(邮资与书价等值,另加 8% 的税款)邮寄来的,她还为每一本书查明其美国国会图书馆编排的书号,并亲自打制了书卡 ( 注明书号,作者姓名、书名、出版单位和出版地等 ) 。我们统计(了)一下,前后总共寄了 61 批书(不包括寄存外单位的书),每批三大包,按照美国邮局限制的最高标准,每包重 33 磅 ,每次寄一批书要驱车百里到达拉斯邮局,还要搬上搬下,这一切是何等的繁重、麻烦和细致的工作啊!对一位年逾七旬已身患重病的老人来说,更不待言。这些书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史料价值,有的属于国内鲜见版本。到目前为止,除本校师生外,已有北京大学、北京师大、南京大学、湖北大学和烟台师院的一些教授以及北大、南大的许多研究生和江西师大的学生多次前来查借图书资料。现略摘引部分专家学者和同志参观查阅藏书后的留言和评价: 中国美国史研究会代理会长、中国社科院美国所研究员 严四光 先生的留言是:琳琅满目。 中国美国史研究会秘书长、北京师大历史系 黄安年 教授写道: 万心蕙 教授的赠书数量多,涉猎面广、内容丰富、代表性强、使用价值高,不仅在师专中独一无二,在一般本科院校中也属佼佼者。 南京大学 历史系 博士生导 师李庆余 教授写道:贵中心藏书丰富、涉及面广我在此搜集了不少图书、对今后的教学、研究很有用。 北京师大历史系张宏毅副教授写道:就我在美国种族问题及一般民主问题方面所接触的资料而言,贵中心所藏也属丰富之列,使我读到了若干本过去从未接触到的书籍,抄录了一些相当有用的论据和论点,加深了对有关问题的认识, 一些来中心的研究生交口称赞中心藏书丰富,接待热情,真可谓山不在高、有仙则灵。 在 万 教授的指导下,中心编有全部英文藏书目录《江西美国史研究中心英文书目录》一、二、三、四册,供需要者查找使用。 (李融文 万心蕙的爱国精神永存,黄安年的博客 2010 年 4 月 27 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16513 , 参见玖梅史《心蕙兰质 ---- 九江师专客座教授、美籍华人万心蕙女士创办江西美国史研究中心纪实》,《中国美国史研究会通报》,第 57 期第 27-28 页, 1992 年第 4 期)) 江西美国史研究中心的创始人是李融校长,对于这一点 , 万心蕙教授在李融教授与江西美国史研究中心一文 ( 《中国美国史研究会通报》,第 65 期第 13 页, 1994 年第 4 期)中是这样谈李融的: 策划、筹办、广泛联系 , 推动出版 , 是李融教授对江西美国史研究中心的极大贡献。他带病奔波,开会 , 写文章,接待学者,可谓尽心尽力。 最初建议设这个中心是我提出的。动因在于我走过祖国几个外省高校(包括重点大学)后发现 , 这些学校有美国史研究生,而几乎没有美国史英文版书籍,遂想提供一些以方便学者研究提高研究质量。于是便向请我每年回去将学的九江师专提出捐书成立研究中心的建议。最初所想的 , 也只是设个书库 , 任各地学者来用 , 我去时也可带领学生做写研究工作。 李融教授当时是九江师专的校长,后因病辞去职务。在赢得校内其他领导的同意及江西省教委的批准后 , 即亲赴武汉全国美国史学会秘书处联系加入 , 得到他们很多支持。返校后他又组织研究队伍,商洽在校刊中开辟专栏。后又被邀请为中华美国学会会员 , 并推为理事。为建设、发展九江师专的美国史研究 , 他深谋远虑,费心操持。他的待人热诚更是为来访师生所共知。 在师专师生发表论文 , 译作方面,我尽了一点力。但去年出版社奴役与自由一书 , 却完全是由他主动提出并组织编写的。为使该书得以出版 , 他克服重重困难,殆精竭虑,我丝毫都未协助。 出乎我的意料 , 几年来竟搜集得近三千本有关美国的书籍,并已出三本目录。出目录也是由李融教授倡议 , 宾随后到全国史学会上散发。去年十月社科院美国所及北京各校图书馆筹划设立全国机动联网书目,江西美国史研究中心成为除北京以外被邀请的四个单位之一。此外,他还不顾身体虚弱,坚持到北京参加筹办会。这种一心为学术服务的精神 , 这真是难能可贵。 当然,除他个人之外,九江师专领导班子以及图书馆工作人员亦功不可没。他们在划拨经费、添置设备、聘用专人管理、佐助发表研究成果方面一直予以大力支持。中心得以发展与此密切相关。 目前这个中心仍然面临两个严重问题 , 一是用书人员及研究人员对其的利用率不尽人意。近年来虽有北京大学、北京师大、南开大学、湖北大学及烟台师范学院等师生来收集资料 , 借阅书籍,但尚未达到我们所希望的文献由全国各地更多的普通人共享,并佐助学术质量提高的目的。二是吸引真正对学术研究抱有兴趣的学者前来中心从事研究工作的希望尚未如我们所愿。当然,这里的名份、薪金 , 一时还难以与其他高校相比 , 但研究环境堪称优越。我们希望有甘于清贫的学者能不耻下顾。九江师专季刊登出的研究论文 , 屡为高校文摘及人民大学资料复印中心选用 . 看来 , 有价值的作品 , 还是会被确认的 . 没有李融教授 , 这个为研究美国史服务的中心很难成立 , 这并非过誉之词。 现在万心蕙教授和李融校长先后离我们而去 , 江西美国史研究中心近况不得而知,美国研究和学校发展的现状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国家教育部批准,由原九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九江财经高等专科学校、九江医学专科学校和九江教育学院合并组建的包括文学、法学、史学、理学、教育学、管理学、工学、医学等多学科、多层次、多规格的综合性本科层次的普通高校 九江学院已经成立,九江学院(九江师专校区)座落在集名山、名江、名湖为一体的我国江南历史文化名城九江市市区。 我们殷切期望 江西美国史研究中心发扬当年万心蕙教授和李融校长的创业精神 , 在原有基础上发展壮大,为九江和江西地区乃至全国的美国史研究的普及与提高作出新贡献。 附相关照片14 幅。
个人分类: 美国问题研究(07-11)|5272 次阅读|1 个评论
怀念我的外婆
xscjack 2010-4-30 22:42
怀念我的外婆 怀念我的外婆 怀念我的姥姥 2008年3月17号,在南京读博士的我已熬完了差不多4个年头,晚上接到老家的大哥打来的电话,说姥姥摔了一跤,可能不行了,问我是不是要回来看看,3月17号晚上我乘夜车回家,3月18号上午我回到安徽寿县农村老家。 见到生命垂危呼吸困难、但是神智依然清醒的姥姥,我泪如雨下,在场的人和我一起呜咽了 姥姥您在生命中整整陪伴了我41个年头,今天你不行了,让我这当外孙的怎能不心酸、怎能不伤心啊! 姥姥你好!我9岁那年,一个寒冬的夜晚,我睡在你的床头,给您焐脚,你说我像小狗子一样怪,你还记得吗? 姥姥你好!我13岁时到镇上去上初中,放学后,你送一个咸鸭蛋给我吃,在物资还不太宽裕的年代,我吃的是多香啊! 2007年春节我去看望你,你非常自信的说你87岁了,2008年春节,88岁的时候你却糊涂了,你怎么这么快就不行了呢?姥姥你生命中的最后几年 姥姥你好!记得2004年春节回家,我去看望你,我还夸奖你呢?!我祖父不争气,1966年在他61岁时就去世了;我奶奶1960年就死于饥荒了;姥爷在他42岁时就生病死了、你38岁即一个人带着大舅、小舅、二姨、三姨和小姨他们几个,姥姥你多不容易啊?! 姥姥,小舅不争气,一直不和你来往,过些年他该回心转意了?! 姥姥你好!单位2010年1月22号聘外孙我为教授了,我不能用我的教授津贴孝顺您了,再到春节我就在您的坟前磕个头、上些纸钱、上柱香吧!
个人分类: 按类别|633 次阅读|1 个评论
回忆许少鸿教授(1)
许少鸿 2010-4-28 12:47
许少鸿教授逝世后,我们收到了许多悼念的信函和文章,他的同学、同事、朋友、学生和亲友从不同时代、不同角度回忆了他的人品。为了留下他曾经在这世界上走过的足迹,我从中选择了一部分与描述他的独特品格和为人原则的文字,做了一份纪念文集。虽然原希望它比较简洁,然而最后它还是比较长。为了符合科学网上传文件大小的要求,把这个文集分成两部分上传,这是第一部分。 为了对许少鸿的一生有一个简单的介绍,选用了《互动百科》网站中人物栏目对许少鸿的介绍。它比较简单而全面,只是缺少1985年到上海以后的情况,所以我加了一点儿这部分内容。其中的插图也有所增减。 许少鸿教授的夫人 朱文曼 回忆许少鸿教授
个人分类: 消息|4769 次阅读|0 个评论
怀念资深教授陶大镛先生
黄安年 2010-4-26 10:32
怀念资深教授陶大镛先生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10 年 4 月 26 日发布 世界经济学界权威、资深教授陶大镛先生在遭受多年的病魔后,于 2010 年 4 月 18 日 16 时 38 分在北京不幸逝世,享年 93 岁。我和先生虽然直接交往的次数很少 , 但在我心目中一直对他十分的崇敬。 陶先生逝世的消息,我是从昨晚北京电视台新闻中获悉的 , 北京师范大学发布在校园网的讣告很少有人看到 , 我一般两周去一次学校 , 也不看校园网,陶先生悼念灵堂安排在经济学院的会议室 , 说不上学校当局是否特别地重视。 陶先生不仅在北京师范大学而且在全国高校和经济学界知名。还在 1957 年那场 大鸣大放 的引蛇出洞运动中,他因六教授的教授治校主张而闻名全国 , 这六教授中北京师范大学就有陶大镛和黄药眠两位先生,此外还有费孝通、钱伟长等 , 全部被打成右派份子 , 从此 教授治校也几乎成了反党的代名词。我当时对他被划为右排极其惋惜,他 27 岁任正教授, 1957 年时年仅 39 岁 , 从 1948-1956 年间他出版了 15 部经济学的著作,从内容看明显是十足地道的大左派,怎么一夜之间变成了大右派,实在有点令人费解,不过这些只有暗暗地记在心中。 1961-1966 年间 , 我在学校科研部门工作 , 负责联系政治教育系,陶大镛先生尚在蒙难之际,自然没有机会和先生交往。记得先生当时曾在政教系资料室工作 , 系里从未提起他的研究成果 , 似乎消失在政教系, 1961 年全国文科教材会议自然也没有他的份,按照他成名之早 , 本来是该有他参与其中的。在他蒙冤的 22 年的文革初期那段时间 , 我有幸和他在劳改队里一同劳动过一个短时期,因为我在 1966 年文革开始的最初时期,被当作修正主义苗子、黑帮爪牙而勒令劳动改造三个月,那时的他才 48 岁 , 已是全国大名鼎鼎的大右派和反动学术权威。文革后期,我在学校文科学报编辑部工作过两年左右 , 那时是不能采用右派和摘帽右派的文章的 , 记得我曾主张采用钟敬文 ( 也被错划为右派 ) 先生的一篇文章,但被代理主编告知:我们得先采用左派的文章,于是作罢。不过我却斗胆提议采用也曾被划为右派的陶先生的得意门生时在图书馆工作的杨国昌先生的一篇研究资本论的文章,终被采纳,算是一种自我安慰。 改革开放后 , 他成为全国第一批招收博士生的博士生导师, 90 年代又是学校认定的第一批文科六位资深教授之一 ( 另外 5 人是白寿彝、何兹全、黄药眠、钟敬文和启功 ) 。那时一系列荣耀和头衔接踵来到陶先生身上 , 时隔 22 年开始了陶先生的第二春 ,1979 年陶先生已经 60 岁了 , 他的对社会工作和教学研究工作几及拼命地抢时间,已经耗费了宝贵的 22 年 , 先生分秒必争的心情使我更增加了一份对他的崇敬之意。我曾想 , 如果先生这 22 年没有被折腾,他还将有何等的辉煌啊!从 1981-1985 年 , 先生先后有 7 部著作面世,其后除了文集再也没有专著出版了。他的社会工作和社会活动越来越多,终于积劳成疾躺倒了,陶大镛夫人牛平青老师见到我多次说:他太累了 , 太忙了。不过即使在医院院他还和往日一样关心世界经济大事。 我研究的重点是美国经济史和陶先生的世界经济有关联 ,1998 年我系申请世界近代现代国别史博士生授予点失利,而经济系早有陶先生领衔的世界经济博士点 , 当时学校允许相近学科可以跨系申报博士生导师授予权 , 陶先生对我一直很关心,他有意希望我到经济系申报,加盟世界经济史中的美国史研究 , 不过在我了解经济系申报博士生导师授予权的名额有限 , 如果我申报可能使他人受损后,我婉言谢绝了这个动议,尽管如此 , 我还是从心底里感谢先生对我的关爱。其后 , 我一直通过牛老师转达我对先生的敬意和祝愿先生健康长寿。 在先生谢世之时,写上这些回忆 , 以表达我的哀悼心情和怀念之意。 附报道 : ************************ 怀念资深教授陶大镛先生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10 年 4 月 26 日发布 世界经济学界权威、资深教授陶大镛先生在遭受多年的病魔后,于 2010 年 4 月 18 日 16 时 38 分在北京不幸逝世,享年 93 岁。我和先生虽然直接交往的次数很少 , 但在我心目中一直对他十分的崇敬。 陶先生逝世的消息,我是从昨晚北京电视台新闻中获悉的 , 北京师范大学发布在校园网的讣告很少有人看到 , 我一般两周去一次学校 , 也不看校园网,陶先生悼念灵堂安排在经济学院的会议室 , 说不上学校当局是否特别地重视。 陶先生不仅在北京师范大学而且在全国高校和经济学界知名。还在 1957 年那场 大鸣大放 的引蛇出洞运动中,他因六教授的教授治校主张而闻名全国 , 这六教授中北京师范大学就有陶大镛和黄药眠两位先生,此外还有费孝通、钱伟长等 , 全部被打成右派份子 , 从此 教授治校也几乎成了反党的代名词。我当时对他被划为右排极其惋惜,他 27 岁任正教授, 1957 年时年仅 39 岁 , 从 1948-1956 年间他出版了 15 部经济学的著作,从内容看明显是十足地道的大左派,怎么一夜之间变成了大右派,实在有点令人费解,不过这些只有暗暗地记在心中。 1961-1966 年间 , 我在学校科研部门工作 , 负责联系政治教育系,陶大镛先生尚在蒙难之际,自然没有机会和先生交往。记得先生当时曾在政教系资料室工作 , 系里从未提起他的研究成果 , 似乎消失在政教系, 1961 年全国文科教材会议自然也没有他的份,按照他成名之早 , 本来是该有他参与其中的。在他蒙冤的 22 年的文革初期那段时间 , 我有幸和他在劳改队里一同劳动过一个短时期,因为我在 1966 年文革开始的最初时期,被当作修正主义苗子、黑帮爪牙而勒令劳动改造三个月,那时的他才 48 岁 , 已是全国大名鼎鼎的大右派和反动学术权威。文革后期,我在学校文科学报编辑部工作过两年左右 , 那时是不能采用右派和摘帽右派的文章的 , 记得我曾主张采用钟敬文 ( 也被错划为右派 ) 先生的一篇文章,但被代理主编告知:我们得先采用左派的文章,于是作罢。不过我却斗胆提议采用也曾被划为右派的陶先生的得意门生时在图书馆工作的杨国昌先生的一篇研究资本论的文章,终被采纳,算是一种自我安慰。 改革开放后 , 他成为全国第一批招收博士生的博士生导师, 90 年代又是学校认定的第一批文科六位资深教授之一 ( 另外 5 人是白寿彝、何兹全、黄药眠、钟敬文和启功 ) 。那时一系列荣耀和头衔接踵来到陶先生身上 , 时隔 22 年开始了陶先生的第二春 ,1979 年陶先生已经 60 岁了 , 他的对社会工作和教学研究工作几及拼命地抢时间,已经耗费了宝贵的 22 年 , 先生分秒必争的心情使我更增加了一份对他的崇敬之意。我曾想 , 如果先生这 22 年没有被折腾,他还将有何等的辉煌啊!从 1981-1985 年 , 先生先后有 7 部著作面世,其后除了文集再也没有专著出版了。他的社会工作和社会活动越来越多,终于积劳成疾躺倒了,陶大镛夫人牛平青老师见到我多次说:他太累了 , 太忙了。不过即使在医院院他还和往日一样关心世界经济大事。 我研究的重点是美国经济史和陶先生的世界经济有关联 ,1998 年我系申请世界近代现代国别史博士生授予点失利,而经济系早有陶先生领衔的世界经济博士点 , 当时学校允许相近学科可以跨系申报博士生导师授予权 , 陶先生对我一直很关心,他有意希望我到经济系申报,加盟世界经济史中的美国史研究 , 不过在我了解经济系申报博士生导师授予权的名额有限 , 如果我申报可能使他人受损后,我婉言谢绝了这个动议,尽管如此 , 我还是从心底里感谢先生对我的关爱。其后 , 我一直通过牛老师转达我对先生的敬意和祝愿先生健康长寿。 在先生谢世之时,写上这些回忆 , 以表达我的哀悼心情和怀念之意。 附报道 : ************************ 陶大镛 简历   陶大镛( 1918-2010 ),男, 1918 年出生于上海。 2010 年 4 月 18 日去世。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经济学院名誉院长。 1940 年毕业于中央大学经济系。 1942-1946 年先后担任中山大学讲师、广西大学和交通大学副教授、四川大学教授。 1946-1948 年应英国文化委员会邀请,在曼彻斯特大学和伦敦大学从事经济史的研究工作。 1949 年在香港任达德学院教授、《文汇报》经济周刊主编,后赴东北解放区。建国后,历任北京大学、辅仁大学教授,《新建设》月刊主编。 1954 年以后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于 2010 年 4 月 18 日 16 时 38 分在北京不幸逝世,享年 93 岁。   主要业绩:   陶大镛长期从事教学和学术研究,著述甚多,在经济学领域的贡献主要有:(一 ) 关于新民主主义经济问题,他曾在留英期间撰写了《战后东欧的经济改造》( 1948 年中华书局版)和《新民主国家论》( 1948 年世界知识社版)等论著,全面介绍东欧各人民民主国家在社会经济改造方面的成就,对于正在争取解放的各界人士认识新中国的前景起了积极作用。建国后,他又撰写了《人民经济论纲》 (1951 年十月出版社版),对《共同纲领》所规定的人民经济各项重大决策,从理论上作了阐述。(二 ) 在世界经济方面,他是我国从事这项研究的开拓者之一。他的主要著作有《世界经济讲话》( 1950 年三联书店版)和《世界经济与独占资本主义》( 1950 年中华书局版)等,居于我国最早问世的一批世界经济学著作之列,他系统地阐述了世界经济的研究对象、方法以及世界经济的基本问题和发展趋势,为这一新兴学科在中国的建立做出了贡献, 1980 年他被推选为中国世界经济学会副会长。(三)在《资本论》研究方面,他一直运用《资本论》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来研究现代资本主义发展中的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建国前夕著有《战后的资本主义》( 1949 年三联书店版),建国初期著有《什么是帝国主义》( 1954 年上海人民出版社版)、《现代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法则》( 1955 年中国青年出版社版)等。近年新著有《现代资本主义经济研究》( 1985 年湖南人民出版社版), 1981 年被选为中国《资本论》研究会副会长。(四)在经济思想史方面,他也有深厚的造诣,写过许多文章,主要著作有《亨利乔治经济思想述评》、《罗斯托的经济成长阶段论》等,现为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名誉会长。主编《外利乔治经济思想述评》、《罗斯托的经济成长阶段论》等,现为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名誉会长。主编《外国经济思想史新编》、《马克思经济思想史》等。   科研项目:   主持国家社科规划八五重点项目《现代资本主义经济研究》   主持国家社科规划九五重点项目《世界经济新格局研究》   论文及著作:   《战后东欧的经济改造》,中华书局, 1948 年   《新民主国家论》,世界知识社, 1948 年   《战后的资本主义》,三联书店, 1949 年   《社会主义思想史》,三联书店, 1949 年   《世界经济讲话》,三联书店, 1950 年   《世界经济与独占资本主义》,中华书局, 1950 年   《列昂节夫〈政治经济学〉的主要内容》,学习出版社, 1951 年,第一著者   《人民经济论纲》,十月出版社, 1951 年   《关于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几个问题》,中南人民出版社, 1954 年,第一著者   《斯大林关于资本主义体系总危机的理论》,中国青年出版社, 1954 年   《什么是帝国主义》,上海人民出版社, 1955 年   《怎样学习政治经济学》,上海人民出版社, 1955 年   《两个平行的世界市场》,世界知识社, 1955 年   《现代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法则》,中国青年出版社, 1955 年   《社会主义经济简史》,中国青年出版社, 1956 年   《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特征》,湖南人民出版社, 1981 年   《亨利乔治经济思想述评》,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2 年   《社会发展史》,人民出版社, 1982 年,主编   《马克思经济理论探索》 ,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3 年,主编   《人类社会的过去、现在和将来》,北京出版社, 1985 年,主编   《社会主义思想史略》,中国青年出版社, 1985 年   《现代资本主义经济研究》湖南人民出版社, 1985 年   《陶大镛文集》(上、下卷)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2 年   《陶大镛文集》(世界经济卷)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8 年   共计著作 20 余部,论文 100 多篇。   国内外科技职务: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一届经济学科评议组成员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二届经济学科评议组成员   社会兼职:   曾任第五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委员,   第六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   第六、七、八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其中担任第七届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北京市第九届人大常务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委员会副主席(名誉副主席),   中国世界经济学会副会长,   中国《资本论》研究会副会长,   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副会长(名誉会长)。 http://baike.baidu.com/view/320975.htm **************************** 陶大镛同志遗体在京火化 2010 年 04 月 25 日 11:23 来源:   胡锦涛温家宝贾庆林李长春习近平李克强周永康王刚王兆国王岐山刘淇刘延东李源潮张高丽乔石朱镕基尉健行吴官正蒋树声杜青林张梅颖丁石孙许嘉璐等表示哀悼和慰问   著名经济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第六至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第七届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民盟第五至七届中央副主席,北京市第九、第十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陶大镛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 2010 年 4 月 18 日在北京不幸逝世,享年 92 岁。昨天上午,陶大镛同志遗体送别仪式在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   胡锦涛、温家宝、贾庆林、李长春、习近平、李克强、周永康、王刚、王兆国、王岐山、刘淇、刘延东、李源潮、张高丽、乔石、朱镕基、尉健行、吴官正、蒋树声、杜青林、张梅颖和丁石孙、许嘉璐等通过各种形式表示沉痛哀悼并向其亲属表示深切慰问。   陶大镛同志 1918 年 3 月出生于上海,通过刻苦自学考取中央大学经济系学习。 1946 年至 1949 年,陶大镛在英国和香港期间,主要从事经济史和经济思想史方面的研究。    1949 年,陶大镛同志决定回国参加工作。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后,他担任中央出版总署编译局计划处处长。从 1957 年到 1979 年的 22 年间,陶大镛同志受到错误批判。    1979 年,陶大镛接受了筹建北京师范大学经济系的任务,并任系主任。从 20 世纪 80 年代起,陶大镛同志在全国人大、全国政协、民盟中央以及北京市人大、民盟北京市委担任多项重要社会职务。   陶大镛同志病重期间和去世后,袁贵仁、柳斌杰、张宝文、郭金龙、杜德印、阳安江和张健民、于均波、武光等以不同方式表示慰问。   陶大镛同志亲属、生前友好及中央和北京市有关部门负责同志也到八宝山送别。(记者王皓) http://cpc.people.com.cn/GB/64093/64387/11447153.html ********************88888 陶大镛:勤力端方写人生 向小园 刊发时间: 2009-11-20 08:41:42  光明日报     北京安贞医院一间四壁洁白的病房里,陶大镛先生静静地躺在床上。清癯的面容,在睡梦中仍是凝神思考的模样。   这位 92 岁的著名经济学家,缠绵病榻已五年余。虽然生活被浓缩在这一方不足十平方米的空间里,虽然喉管切开术使他只能依靠人工喉艰难发声,然而,不会被束缚和局限的,是一位学者对新知新事的无限渴 求。   儿子陶晓永来看他了。老人醒来,用目光发出无声的指令。于是,陶晓永俯在父亲耳边,讲起国际金融危机的最新演变,讲起中国的经济发展态势。老人凝神听着,浑浊的眼里渐渐有了神采。   这是陶大镛留给儿子和女儿的必做功课。精神稍好的时候,他需要以这样的方式为自己充电。于他而言,人生每一分钟都是宝贵的,片刻不能虚度。他的生命,也似一块在智慧长河里浸满养分的海绵,纵使不再澎湃,却始终润泽丰盈。 老教授中的少壮派   在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的网站上,名誉院长陶大镛的字样位居页首。教师们说,这代表了陶先生在大家心目中的地位。从 30 年前初创北师大政治经济学系,到一路成长为经济系、经济学院,直至今天的经管学院,陶大镛一直是这个队伍的学术引路人。   不止如此。中国世界经济学会名誉会长、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名誉会长、中国《资本论》研究会名誉会长每一个称号,都俨然是陶大镛学术成就的灼灼勋章。   在经济学领域里,陶先生成名很早、成果丰硕,以至于有些和他年龄相差无几的著名学者,都自谦和他在学术上差一辈。陶大镛的首位博士生、中国世界经济学会副会长李翀教授说。   未做助教直接担任讲师, 27 岁即任正教授,陶大镛创下的这项纪录一度传为佳话。 1942 年,刚从中央大学毕业不久的陶大镛因战乱流落广东坪石镇,结识了中山大学经济系主任王亚南。因为相同的学术旨趣和深厚的理论功底,陶大镛被王亚南破格提拔为讲师,在中山大学讲授经济学。此后三年间,他先后任教于广西大学、重庆交通大学、四川大学, 1945 年即升任教授,人称老教授里的少壮派。自此,他的学术之舟风正帆满,加速前行。    1946 年,应英国文化委员会之邀,陶大镛赴曼彻斯特大学和伦敦大学研修。这次到国外去,要看看蜕变中的欧洲,怀着这样的热情,两年多的旅欧岁月里,他一面研究发达国家经济发展史,一面关注东欧各人民民主国家的社会经济改造,笔不停挥地撰写了《战后资本主义》《战后东欧的经济改造》《新民主国家论》《社会主义思想史》等著作,为即将解放的新中国选择经济道路提供了参考。而他最主要的学术贡献世界经济研究,也在这一时期悄然滥觞。   研究经济现象的世界性,这在当时的国际学界亦属前沿。陶大镛发现,西方学者多停留在现象分析层面,却把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制度的斗争彻底撇开,甚至妄图以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现象作为人类经济的全体。在经过大量观察和条分缕析之后,他立足于一般经济规律,摸索出一套独到的研究方法,从纷繁芜杂的表象中拎出了世界经济发展的总规律和总动向。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出版的《世界经济讲话》《世界经济与独占资本主义》等大部头中,他满怀信心地宣告:战后的世界经济,在激变中,也在改造中。这一个变的历程,将把人类历史推向崭新的阶段去。这两本著作是我国最早的世界经济专著,直接促成了这一新兴学科在我国的建立。因此,中国世界经济学会首任会长钱俊瑞、著名经济学家杜厚文等都曾称陶大镛是我国世界经济学科最早的开创者之一。   开创者的脚步永不停歇。此后的岁月里,他在此领域着力甚勤,先后发表了《论世界经济的研究对象》等长文,汇集成洋洋五十余万言的《陶大镛文集世界经济卷》,完成了《世界经济新格局研究》等重要课题。 1980 年中国世界经济学会成立之时 , 他被推举为副会长;他的研究方法与理念,一直影响至今。 真理之声是封锁不住的   在学界,陶大镛对《资本论》的精研和喜爱,可谓有口皆碑。   在他的文集里,专辟有《资本论研究》一章,从《资本论》的理解、应用、教研等各个方面详加论述,可见用功之深。   作为一个商务印书馆排字工人的儿子,陶大镛在战乱与贫困中度过童年,刻苦自学考入中央大学经济系。国难、家难激发着他为国民找寻出路的豪情,然而,大学课目里的有闲阶级经济学却令他备感茫然和隔阂。直到有一天,因为偶然借阅到一本苏联列昂节夫写的《政治经济学基础教程》,他的眼前亮起了曙光。   我激动地读完了这本书,我懂得了人怎样变成能说话的工具,我懂得了儿童的鲜血怎么会变成金属货币,我更懂得了资本主义的工厂又怎么会变成苛罚的拷问室。从这时起,我不再为资产阶级的庸俗经济学所麻醉,我狂热地开始追求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真理了。从这时起,我不再消极地憎恨旧社会,我勇敢地愿为新社会的创建而努力了欣喜不已的陶大镛一口气研读了能找到的几乎所有政治经济学新书,还四处凑钱,托香港友人买了三大卷本的英译《资本论》寄来。   足足有两个多月,我一天也没有放松学习,全神贯注地来读这部无产阶级的圣经了我深深感到,长期以来,尽管资产阶级学者对《资本论》采取了漠视、蔑视乃至仇视的态度,但真理的声音是封锁不住的。一口气读完《资本论》后,陶大镛写了《我是怎样读〈资本论〉的》一文发表,并给自己起了个新笔名卡奇以寄托志向。卡尔马克思、伊里奇列宁,两位革命导师的精神就以这样的方式嵌入了他的生命。   就是这部《资本论》,后来历经了一段漂泊的旅途,险些成为陶大镛心中永远的痛。   经济学家关梦觉是陶大镛的至交好友, 1941 年,他借走了《资本论》卷一,约定短期归还。孰料未几皖南事变爆发,两位老友顿失联系,一晃近十年之久。 1949 年,两人终于得见,欣喜之余,陶大镛言语间满是对心爱书本的牵念。而此时,这本《资本论》尚被关教授交托他人保管。两年之后,关梦觉特意携书北上,完璧归陶。一丢十余载,转手几万里,这部巨著终于回家了。那时的喜悦和激动,实在无法用笔墨来形容。陶大镛专门撰文,以作纪念。 这里必须根绝一切犹豫    1957 年,席卷而来的反右风潮使许多知识分子蒙受苦难。 39 岁的陶大镛也难逃此劫因为在一次会议上提了些被视作别有用心的建议,他和费孝通、钱伟长、黄药眠等人一同被扣上了右派帽子,成为名噪一时的六教授事件主角。   命运似乎和他开了个无情的玩笑解放之前,陶大镛曾与四川大学彭迪先、李相符教授一起声援昆明一二一惨案被害的进步学生,被蒋介石政府以左派三教授的名义实施迫害。此刻,从三教授到六教授,从左到右,他被撤消职务、监督改造、受尽磨难,一蹉跎就是 20 余年。   然而,陶大镛以超乎想象的坚韧挺了过来。文革时,虽然被剥夺了发表文章的权利,他还是在牛棚里偷偷写下了上百万字的书稿。他的耳畔似乎回响着马克思推崇的句子这里必须根绝一切犹豫,这里任何怯懦都无济于事。   坚强来自内心的信念,他曾多次对我们讲,他对马克思主义的追求不会因为人生际遇而动摇,因为这是他披沙沥金寻得的真理。陶大镛的弟子、北师大经管学院副院长赵春明教授说。   早在读书时代,陶大镛胸中就燃烧着爱国救亡的火光。 1939 年,他在中央大学加入了地下党领导的抗日救亡工作团,发起并领导地下党外围组织中苏问题研究会,还曾经邀请周恩来、邹韬奋、潘梓年等人为学生们作专场报告。即使在留英访学的三年里,他也心牵国家存亡,团结起一批留学进步人士,声援祖国的解放战争。    1949 年,新中国成立在即的喜讯传到英伦。陶大镛特意来到海格特公墓的马克思墓前,献上一束鲜花以示告别与庆贺,然后,火速携眷回国。   执教香港达德学院商学系、主编新中国第一个综合性学术杂志《新建设》、兼任《光明日报》经济周刊主编他把新鲜的学术空气带回了祖国,也在革命建设实践中愈发服膺真理。   陶先生如果听到我们歪曲或者贬损马克思主义,会非常生气。然而,他绝不反对学术探索,自己也身体之,力行之。他是一个坚定而不僵化的马克思主义者。北师大经管学院分党委书记沈越教授说。他记忆犹新的是,改革开放之初,学界对于经济特区尚有误解与猜测。陶先生专程赴深圳作了为期几天的考察,之后,他开始在各种会议上发表演说、提交论文,为深圳的效益和速度叫好,称经济特区是符合发展潮流的一大创举。这在当时产生了很大反响一个公认的最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站到了创新的阵营里去,说明这种创新并非离经叛道。 早春寒意消,园丁快育苗    1957 年,陶大镛在一次会议上发出呼吁:早春寒意消,园丁快育苗,而这句话正是他半生倾情教育事业的写照。   此时的陶大镛,正在北师大进行着自己的育苗事业。 1954 年,北师大成立不久的政治教育系,急需一个学贯中西而又富有声望的学术带头人,留洋归来正活跃于经济学界的陶大镛自然成了不二人选。 1979 年,一副更重的担子落到了他肩上北师大决定在政治教育系基础上组建政治经济学系、哲学系和马列主义研究所。陶大镛接受了筹建政治经济学系的任务,积极组建师资队伍,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很快就建起了全国高等师范院校中第一个经济系,这对于我国师范院校学科建设的完善意义深远。   可以说,北师大经济学科的每一步成长,都离不开陶先生,他对教育是那样特点鲜明、观点突出,感染着我们每个人。和他共事多年的王同勋教授感慨。   对博士生严把质量关,决不批量化生产,这是陶大镛育人的一大特点。 1981 年 , 北师大第一批获准招收世界经济专业博士生,陶大镛教授也成为我国第一批博士生导师, 28 年来,他门下的博士生尚不足 10 人。   经管学院副教授胡松明是陶大镛的关门弟子,他对导师的严格体会至深。因为健康的缘故,先生已经不能给我讲课了,但他坚持让我做读书笔记,每周带去医院见他。有一次他借给我两本英文原著让我啃下来,我看得很困难,灵机一动,偷偷跑到图书馆去看中文译本。一周后向先生汇报读书心得,我根据中译本谈了很久,先生立即提出质疑:你看得有这么快吗?是不是在看中文版本?我承认了,先生很生气:不读原著,何谈研究?二手文献怎么靠得住!我只好一字一句地重新攻读原著。这种痛苦的训练过程,对我以后的文献阅读帮助很大。   严格的学术训练,使他培养的每位博士生都成了学术中坚。   他曾和北师大多位教授联名提议设立教师节,多次在各种场合呼吁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他撰写长文,明确提出科教兴国要首先国兴科教,反对将教育推向市场,力主提高我国教育投入;他参与制订《教师法》,为提高教师待遇和教师队伍质量建言献策;他长期关注农村基础教育,很早就提议对小学生免收学费,少收杂费对陶大镛来说,关心教育不只是为了一批学生、一所学校,而是为了整个国家的前途命运。 大器晚成,要一辈子这样努力下去   在夫人牛平青眼中,陶大镛是一个为事业完全忘我的人,勤奋是他最大的特点。   在伦敦的时候,他经常去大英图书馆,一块三明治一壶水就是午餐。在马克思常坐的那排书架前,他似乎能够汲取到特别丰富的养分。牛平青回忆。   赵春明十分理解先生的勤奋,因为先生曾语重心长地转送他这样一段话:搞学术,一定要持之以恒。不要急于求成,不要赶时髦。大器晚成,要一辈子这样努力下去。这是王亚南当年对先生的提点,已成他奉行不二的座右铭。   回国之后,陶大镛一直身兼数职,还先后在全国人大、全国政协、民盟中央担任要职。生活更加忙碌了,他牺牲掉一切业余爱好,依旧见缝插针地研读、书写,每天深夜 12 点后方睡,连看报纸都只能在睡前烫脚时同步进行。   这样不停歇的努力,终使陶大镛视野宏观,才华横溢。沈越回忆了自己与先生的初识:在一次全国性学术会议上,我关于德国经济研究的发言引起了先生关注,他在回京的火车上和我长谈,我惊讶地发现,虽然这非他的研究领域,但他却能敏锐地捕捉其价值所在,他给我的启发,竟然比我多年求师得来的还要多。   正人君子陶大镛,这是学界对陶先生的一致评价。你可以不同意陶先生的观点,但你不能不佩服他的人格。他始终如一,从无虚伪。李翀感慨。   端方、刚正、敢于直言,牛平青说,先生始终摆脱不了有些天真的书生意气,而这种真性情更滋养了他内心的善良。就在住院不久后的一天,先生谈及中国亟待解决的三农问题,竟至老泪纵横:研究了一辈子经济,还没能让所有农民都过上富足日子,我心里惭愧啊。听到老人借人工喉哽咽发声,连护工都没能忍住眼泪   现在的陶大镛,依然有心愿未竟。在病魔摧垮身体之前,他正在构思几件事情:写一部《大时代小故事》,浓缩经风历雨的人生智慧;创办《太平洋导报》,以适应世界经济发展态势的需求他的心,因为这些愿望而始终热烈。 http://www.gmw.cn/content/2009-11/20/content_1010563.htm
10371 次阅读|2 个评论
怀念大师混沌理论之父---洛伦茨
zuozw 2010-4-16 08:00
两年前的今天(2008.4.16) 爱德华诺顿洛伦茨(Edward Norton Lorenz)因病去世。 1961年在利用电脑模拟空气流动模型时罗伦兹发现初始值的微小变化会最终结果并且结果可能相差特别大,得出长期天气预报具有不可预测性或不准确性。随后几年罗伦兹发表了《Deterministic nonperiodic flow》、《The nature and theory of the general circulation of the atmosphere》和《Three approaches to atmospheric predictability》等经典论文,提出了著名的混沌理论(Chaos Theory)。可以用蝴蝶效应形象地说明混沌理论:蝴蝶效应:一只蝴蝶在巴西轻拍翅膀,会使更多蝴蝶跟著一起振翅。最后将有数千只的蝴蝶都跟著那只蝴蝶一同挥动翅膀,其所产生的飓风可以导致一个月后在美国得州发生一场龙卷风。混沌理论揭示了系统初始条件的微小变化经过系统不断地放大,对未来状态带来巨大的差异,说明了决定系统可以产生随机结果,简单的模型可以获得明确的非周期结果。混沌理论对数学、物理等基础科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人类社会和生活也有着巨大的影响,是继牛顿之后让人类对自然的看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附上维基百科上关于洛伦茨的简历。 Biography Lorenz was born in West Hartford, Connecticut. He studied mathematics at both Dartmouth College in New Hampshire and Harvard University in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From 1942 until 1946, he served as a weather forecaster for the United States Army Air Corps. After his return from the war, he decided to study meteorology. Lorenz earned two degrees in the area from the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where he later was a professor for many years. He was a Professor Emeritus at MIT from 1987 until his death. During the 1950s, Lorenz became skeptical of the appropriateness of the linear statistical models in meteorology, as most atmospheric phenomena involved in weather forecasting are non-linear. His work on the topic culminated in the publication of his 1963 paper Deterministic Nonperiodic Flow in Journal of the Atmospheric Sciences, and with it, the foundation of Chaos theory. His description of the Butterfly effect followed in 1969, Kyoto Prize for basic sciences, in the field of 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s, in 1991, the Buys Ballot Award in 2004, and the Tomassoni Award in 2008. In his later years, he lived in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He was an avid outdoorsman, who enjoyed hiking, climbing, and cross-country skiing. He kept up with these pursuits until very late in his life, and managed to continue most of his regular activities until only a few weeks before his death. According to his daughter, Cheryl Lorenz, Lorenz had finished a paper a week ago with a colleague. On April 16, 2008, Lorenz died at his home in Cambridge at the age of 90, having suffered from cancer. Awards 1969 Carl Gustaf Rossby Research Medal, American Meteorological Society. 1973 Symons Memorial Gold Medal, Royal Meteorological Society. 1975 Fellow,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U.S.A.). 1981 Member, Norwegian Academy of Science and Letters. 1983 Crafoord Prize, Royal Swedish Academy of Sciences. 1984 Honorary Member, Royal Meteorological Society. 1989 Elliott Cresson Medal, The Franklin Institute 1991 Kyoto Prize for his boldest scientific achievement in discovering deterministic chaos .. 2004 Buys Ballot medal. 2004 Lomonosov Gold Medal Work Lorenz built a mathematical model of the way air moves around in the atmosphere. As Lorenz studied weather patterns he began to realize that they did not always change as predicted. Minute variations in the initial values of variables in his twelve variable computer weather model (c. 1960) would result in grossly divergent weather patterns. This sensitive dependence on initial conditions came to be known as the butterfly effect. Lorenz went on to explore the underlying mathematics and published his conclusions in a seminal work titled Deterministic Nonperiodic Flow, in which he described a relatively simple system of equations that resulted in a very complicated dynamical object now known as the Lorenz attractor. Publications Lorenz published several books and articles. A selection: 1955 Available potential energy and the maintenance of the general circulation. Tellus. Vol.7 1963 Deterministic nonperiodic flow. Journal of Atmospheric Sciences. Vol.20 : 130141. 1967 The nature and theory of the general circulation of atmosphere. World Meteorological Organization. No.218 1969 Three approaches to atmospheric predictability. American Meteorological Society. Vol.50 1972 Predictability: Does the Flap of a Butterfly's Wings in Brazil Set Off a Tornado in Texas? 1976 Nondeterministic theories of climate change. Quaternary Research. Vol.6 1990 Can chaos and intransitivity lead to interannual variability? Tellus. Vol.42A 2005 Designing Chaotic Models. Journal of the Atmospheric Sciences: Vol. 62, No. 5, pp. 15741587
个人分类: 科研心得|4557 次阅读|2 个评论
怀念德高望重 一生“劳碌命”的学术前辈张梦白先生
黄安年 2010-4-6 22:53
怀念德高望重 一生劳碌命的学术前辈张梦白先生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2010 年 4 月 6 日发布 今年是张梦白先生( 1910 年 10 月 22 日 -2002 年 7 月 26 日)的百年诞辰,他是中国美国史研究会顾问,东吴大学校友总会会长、苏州大学历史系教授,这位令我十分敬重的德高望重的学术前辈,为我国学术界、世界史和中国美国史研究、海内外学术文化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虽然他离开我们已经近八年 , 但是他的人格魅力和音容笑貌一直深深地打动着我。 我是通过中国美国史年会和在理事会秘书处的工作有幸结识张先生的 , 记得最早一次是在 1982 年苏州会议上见到他的(见《中国美国史研究会苏州年会 (1982) 合影》,黄安年的博客 2010 年 3 月 20 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04728 ) , 已经 72 高龄的他,和我年龄相差了 26 岁,但是我们之间谈得很投机 , 他平易近人,没有一点架子。为中国美国史研究会苏州年会 (1982) 的顺利举行,他亲自出马、筹备年会,他那温文尔雅的举止,勤勉操劳、无私奉献的精神给我的印象极深。刘绪贻先生在代表理事会做的《美国史理事会 1980 年 10 月以来的工作情况》中专门谈到 : 1982 年年会地点选定在苏州,时间定在 1982 年 6 月上旬,由于苏州是旅游胜地,而且又是旅游季节 , 找开会地点是很困难的。这次在江苏师院领导的支持下,本会理事张梦白同志为此花费了许多时间与精力 , 并派专人到南京寻求江苏省科学院的支持。(见《中国美国史研究会通报》第 12 期 ,1982 年 6 月),记得那次会议上他除了忙于会务,学术讨论外 , 还陪我们一起参观寒山寺、虎丘、西园、留园、东山、灵岩山、天平山等旅游地,他那渊博的学识、细柔的苏州声调、清瘦的身材、健康的身体使人们羡慕不已。 1986 年 8 月中旬的中国美国史年会兰州会议(见《中国美国史研究会第五届年会 ( 兰州 ) 合影》黄安年的博客 2010 年 3 月 24 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05795 ) , 我有幸再次当面向张先生请教, 8 月 13 日晚,我时任研究会副秘书长,受命为张梦白先生起草第二天大会上午举行的大会开幕词,在征询了他对于开幕词的基本思路后 , 即为他起草了讲演稿,这次合作也给我印象深刻。在开幕词的最后,他说 : 东道主已经为我们开好这次年会创造了很好的条件,让我们同心协力开好这次会议 , 完成本届年会的任务。我们这届年会是在我国改革的潮流和对外开放蓬勃发展的大好形势下召开的 , 中央又倡导要有一个宽松和谐的环境和学术气氛,本届年会要认真地自由地探索美国历史上的各方面的问题 , 相互切磋,交流信息 , 活跃思想 , 打破禁区,实事求是地总结美国历史经验 , 创造性地发展马克思主义。今年正好是五一国际劳动节一百周年,美国是五一的发源地,根据一百年来的新情况探讨美国工人运动的新问题和新经验也是本届年会学术讨论中的一项重要课题。本届年会上还要交流从事美国历史教学和研究工作的经验,大会最后一天还要在充分酝酿的基础上改选新一届理事会。通过大会、分组讨论和会下自由交流 , 我相信我们一定能进一步活跃学术自由讨论空气,更好地增进会员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 , 推动我国的美国史学术研究和教学工作。(全文请见《中国美国史研究会通报》第 34 期 ,1986 年 9 月) 这次会后,已经76 岁的张先生还发兴和我们同走敦煌丝绸之路。现在我手里还保存了 1987 年 1 月 9 日收到先生 1 月 5 日写的一封亲笔信,内容如下: 张梦白先生的亲笔信( 1987 年 1 月 5 日)(原件见所附照片影印件) 安年同志: 盛暑一别,今已严冬。前承惠寄在甘肃所摄照片,年前又蒙赐下尊著《美国总统和第一夫人》,十分感激。半年来忙得不亦乐乎,课务较重(四年级选课外,手头有两届研究生),政协、党派和学术会议频繁,内外接待工作不断(李政道由美返校,欧阳可亮日本来苏等等,他们都是数十年前东吴中学部的学生),加上经常出差,颇有应接不暇,顾此失彼之苦,真不知如何是好。东吴大学校友(总)会于十二月初正式成立,放在苏大,我又增加不少负担。屡拟握笔,向你致谢,辄为事阻,非常抱歉,务希鉴谅,为幸! 所嘱事,虽曾去函联系,至今未有回音,不知你自己有无其他得力人士的推荐或有效的路子,常在念中。 研究会要我组织人力,搞一期有关美国宪法二百周年的译丛,已在积极组译中,有若干篇已将译稿交来,当在寒假期间校阅。我校历史系同意与研究会协作,各负担一半费用,知念特此附告。 昨日由苏来宁,出席江苏省社科联理事会,抽中午时间赶快给你写信,表示谢忱。 余不一一,专此祝 新年快乐,春节安康! 张梦白手启 1987 年 1 月 5 日午于 南京华东饭店新楼 信中说到所嘱事系指学校鼓励联系出国访学事宜,后来斯坦福大学历史系向我发来访学两年的邀请信函,导师是著名的美国史专家卡尔戴格勒, 1989 年正当学术访问成行之机,因众所周知的风波事件而作罢。 从先生信中可以想象他是如何的千头万绪,在这种情况下 , 还 抽中午时间赶快给你写信,见缝插针, 实在使我十分感愧。 1990年11月,1993年8月张先生先后又参加了在开封--郑州举行的第六届年会(见《中国美国史研究会第六届年会(1990年开封-郑州)合影》,黄安年的博客2010年3月25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06075 )和在威海举行的美国现代化历史经验国际学术讨论会暨中国美国史研究会第七届年会(见《美国现代化历史经验国际学术讨论会暨中国美国史研究会第七届年会(1993 年威海 ) 合影》黄安年的博客 2010 年 3 月 26 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06476 ) 威海会议前后 , 时任理事会秘书长的我,又收到了先生的两封亲笔信,一封写于 1993 年 7 月 18 日 , 我是在 7 月 22 日收到的 , 信的全文如下: 张梦白先生的亲笔信(1993 年 7 月 18 日)(原件见所附照片影印件) 安年同志:恕我不另行修书,将致友伦同志函的 copy 寄上,供台阅 梦白 前接 8 月 1-5 日在威海市开会的通知后,我犹豫了数天,自问对研究会没有什么贡献,深感惭愧,但又心想,我年事日高,待下次开会,不知体力是否再容许运行,因即复函参加。随后因经费不易落实,又苦恼了几天,今大体解决,当可成行,向同志们学习。 我近年仍然非常之忙 , 除继续为别位老师的研究生授课外 , 各种事情又繁又杂 , 实在花色品种太多,终日忙忙碌碌一事无成。美国宪法史资料选译(下)原想早日完成,只因无法坐停下来,尚未校完,只能以后再说,真是抱歉万分! 今春三月间,应台北东吴大学校长章孝慈邀请,前往访问,共逗留十天,晤及许多旧友,亦有缘与不少新知相识。除访问台北东吴校本部及城区部两处外,曾往访淡水淡江大学、台中东海大学,途经新竹时也顺道去了清华和交大还参观不少场馆并游览许多名胜。往返全程十七八天,只身远行,往返顺利,一切平安,堪以自慰。此行眼界大开,收获不少,感受亦多,确是机会难得。 我原拟会毕折往青岛一行(有亲戚在),兹因此间八月七日起另有他约,必须赶回,已迳函威海,通知改变行程,勿念,余面叙,祝暑安! 张梦白 敬启 1993.7.13 先生说 : 我犹豫了数天,自问对研究会没有什么贡献,深感惭愧,但又心想,我年事日高,待下次开会,不知体力是否再容许运行,因即复函参加。随后因经费不易落实,又苦恼了几天,今大体解决,当可成行,向同志们学习。 ,这时先生已经83 岁高龄,只要健康条件允许,出来走动当然是件很好的事 , 也是年轻学者学习的难得机会。我们从先生的信中可以看出他与时俱进 , 身体健康,精力旺盛,年老心不老的心态。 这封信再次谈到 我近年仍然非常之忙, 除继续为别位老师的研究生授课外 , 各种事情又繁又杂 , 实在花色品种太多,终日忙忙碌碌, 作为学者的他和作为社会活动家的他一身二任的无私奉献和苦恼。先生说到台湾之行时画龙点睛:此行眼界大开,收获不少,感受亦多,确是机会难得。事隔17 年两岸开放已成燎原之势,张老所说 确是机会难得是千真万确的。 在威海会议期间,先生不仅参加会议学术活动 ( 见附照片 ) ,还和会议代表一起参观 刘公岛(附照片中先生和我的合影)。会后我收到先生寄给我的另一封信, 是对我 1993 年 8 月 13 日寄给张先生照片的回信,他的信是 1993 年 8 月 16 日写的 , 我在 8 月 19 日收到他的来信。 信的全文如下: 张梦白先生的亲笔信(1993 年 8 月 16 日)(原件见所附照片影印件) 安年同志: 会后一别, 匆匆旬余,顷接寄来照片,颇足留念 , 谢谢! 五日晚抵烟台时,询及车票,据答返程软卧可无问题, 但结果送来由烟台赴宁的之硬下 , 我想中途可以补票 , 不意至深夜又云该票另有需要 , 换成赴沪之硬上。幸上车后有各位宁、沪同志照顾。并蒙时殷弘同志情让下铺,免得上下麻烦,深为感激。 会前会后, 全赖你们各位安排 , 辛劳可知,召开一次大会 , 真不容易,与会代表 , 均甚感激。 返后又是诸事栗栗,无法休整。一生劳碌命,不务正业,惭愧之至。幸体力尚可, 希勿为念。 就近晤及友好时,望代致意。 专复顺颂 时祺                           张梦白手启                          1993年8月16日     张先生信中谈及威海返程票紧张和会务安排疏散困难是实际情况, 对于一位已经 8 3岁高龄的著名学术老人,我们作为会务的工作人员自当尽心做好服务 , 但时有心有余而力不足之感,实在有愧于张老 , 好在他能体谅工作人员的辛劳,也使我们心理压力减轻不少。     张老信中还说到:返后又是诸事栗栗,无法休整。一生劳碌命。这一生劳碌命的主题贯穿于1987 及 1993 年信中,反映了他为学术事业和社会和谐发展事业终生忙碌,一贯到底、无怨无悔,令我感动不已。 笔者和张先生还有一次在苏州的短暂交往, 1996 年 8 月 , 笔者来苏州为江苏省中学教师讲学期间曾顺访先生。那时先生为之奔波的存菊堂已经于 1994 年 10 月 18 日落成,成为他为苏州大学建设和发展的又一重要贡献。(见附张先生在存菊堂前照片) 经年的劳累使张先生积劳成疾, 2002 年 7 月病逝的消息传来,十分悲痛,曾写下了《忆德高望重的学术前辈张梦白先生》短文 ( 发表在学术交流网 2002 年 11 月 22 日 ) ,文中公布了张老生前给我亲笔信中的两封( 1987 年, 1993 年 7 月),以表达对张老怀念之情。 2005 年 10 月,中国美国史研究会第十一届年会在苏州举行,这是美国史年会中除武汉外 , 唯一第二次在同一城市举行的地方。张先生这时候离我们已经三年过去,但是张先生对苏州大学、对中国的学术事业和文化交流的贡献却始终深深印在我的心中。 在张先生诞辰百年的清明时节,写下上述点滴回忆, 怀念张先生, 张梦白先生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附照片和信件影印件共 11 张。 ****************************** 附张梦白先生学术简历(载《中国美国史研究会会员简介》,第 15-16 页, 1988 年 12 月) 张梦白 江苏常州人, 1910 年生, 1930 年东吴大学文学士, 1949 年美国哥伦比亚法学研究硕士,大学毕业后从事教学工作至今。先后主讲世界通史外,有《中国近代外交史》、《二十世纪世界史》、《美国史》、《美国外交政策史》、《专业英语》、《外国历史文献选读》等。近年招收美国史硕士研究生,已毕业三届五名,现尚有六名。苏州大学历史系教授、苏州铁道师范学院兼职教授。社会职务较多。曾任江苏师范学院和苏州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等。现任中国美国史研究会理事、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江苏分会理事、江苏哲学社会科学联合会学术顾问、江苏历史学会名誉会长等多种。 1984-85 年由康奈尔大学提名,被选为卢斯学者前往该校讲学、研究,同时应邀访问其他 14 所高校,作公开讲演 20 次,效果较好,被誉为中国人民的友好使者。 1985 年 10 月由美国斐陶荣誉学会 (Phi Tau The Scholastic Honor Society) 选为会员。 中英文文章有:《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前奏》、《关于年代学上的一些问题》、《修改联合国宪章是第三世界反霸斗争的需要》、 Stimson Doctrine of Non Recognition, Higher Education in China 1949 等。亦有未正式发表文章被美国的作者在著书中所引用。译书有《爱尔兰史》上、下册、《爱尔兰共和国 / 北爱尔兰》、《罗斯福外传》等。正从事美国史和美国宪法的翻译工作。 又据《美国史研究通讯》 1993 年第 3 期第 25 页《本会顾问简介》,摘载如下: 张梦白 男, 1910 年 10 月生,原籍江苏常州人,久居苏州。历任东吴大学暨附中、江苏师院、苏州大学历史系教授。 1978-83 年兼任副主任。 40 年代曾任上海大同大学暨附中兼职教授。 今年先后收到英国剑桥国际传记中心颁发的 1991-1992 年度国际名人证书,以表彰其在教育方面的贡献。另一证书载明将其传略列入该中心顶于年内出版的有成就的杰出人士第 16 卷中。 学术交流网 (www.annian.net)/ 学术问题评论 /2002 年 11 月 22 日首发 http://www.annian.net/show.aspx?cid=24id=1892 ********************** 无尽的思念怀念张梦白老师 徐惠德(苏州大学原校党委副书记)   记得著名诗人臧克家曾诗云: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有的人活着,他已死了。张梦白先生虽然离开我们已快五周年了,但他的光辉形象永远留在苏大校园内,永远留在苏大师生的记忆中,他六十多年的教学与社会活动生涯,为我校历史增添了绚丽的光彩。梦白师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辛勤耕耘桃李满天下的优秀园丁   梦白师诞生于 1910 年 10 月 22 日,于 2002 年 7 月 26 日逝世,一辈子没有离开过教学战线。   记得 1957 年秋季我们刚跨入江苏师范学院历史系求学的时候,梦白师年方四十八,是当时历史系教授中年龄排列第五,可能是最年轻的一位。他上课声音宏亮,充满活力和激情。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他善于观察、了解学生,和学生打成一片。因而他能在半年多的教学中,差不多能把我们年级一百多位同学叫出名字来。   众所周知,从上世纪五十年代我们入学之后起,全国上下政治运动社会实践活动频繁。当时师生每年都要参加夏收夏种、秋收秋种。在劳动中,梦白师总是同学生有说有笑,我们都愿意同他亲近。    1959 年为迎接建国十周年,历史系师生承担了江苏省建国十年史的部分编写任务。我们年级一些同学奔赴无锡,宿居道长巷。同去的老师中就有梦白师。那时公交车很少,外出采访时,梦白师总是同我们一起步行。平时和我们实行三同(同吃、同住、同劳动的简称)。我们小组负责编写无锡茂新面粉厂厂史。茂新面粉厂是中国最大的民族工商业荣氏企业(荣毅仁父亲荣德生及其伯父荣宗敬)的发祥地,编写这部厂史必须有广博的知识积累。梦白师曾多次到厂里来给我们进行指导,使我们学到了不少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   梦白师上课时,经常有那末的口头禅,而且语调特别重。因此当听到那末时,思想开小差的同学足以振奋精神,聚精会神地听课。这也是梦白师留给学生最为突出的形象之一。   梦白师自 1930 年毕业获东吴大学文学士学位后,便进入东吴附中任教。以后从东吴附中到东吴大学,从东吴大学到江苏师范学院,从江苏师范学院到苏州大学,一直从事世界史教学,可谓桃李满天下。由于有这样深厚的教学根底和他的爱生情怀,凡是海内外学子回母校时,都要拜见梦白师,他成了海内外学子怀念师恩的代表人物,追忆母校学习生活的历史见证人。   梦白师自 1978 年后任历史系副主任、系学术委员会主任、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副主任等职。 1987 年,梦白师 78 岁那年退休后,仍致力于培养研究生工作,一直到 1996 年 87 岁时才离开研究生教学岗位。他在教育战线上整整耕耘了 67 年。   呕心沥血架构两岸及海外友好交往的桥梁的光荣使者   梦白师从上世纪 80 年代古稀之年开始,便不畏辛劳,多方接触,以其师长的影响和魅力与世界各地的校友进行沟通,谱写了一曲曲感人肺腑的乐章。   建国前,梦白师曾被学校派遣去美国留学深造,学成归国时,有一段人生道路上值得追忆的历史佳话: 1949 年 9 月梦白师在返回祖国的途中,在轮船上获悉新中国成立的喜讯。到达香港时,广州刚解放,陆路交通中断。当时有人劝他去台湾,这样进退都有余地。梦白师毫不迟疑,断然从海上绕道北上。到达天津上岸时,当他得知政务院(现国务院)和外交部急需原版美国白皮书时,他便无私献出,为新中国捧上了海外归来学子的一颗赤诚之心。为此事,文革期间,造反派要他交待 1949 年建国前回国的动机时,他斩钉截铁地回答:我是中国人,我爱我的祖国,浩然正气溢于言表。这大概是梦白师古稀之年后,坚持活动于海内外,呕心沥血架构友好交往桥梁的思想原由。    1978 年和 1979 年,梦白师在香港《大公报》上发表了《东吴大学旧址新貌》等文章,把母校今日的新的信息介绍给海外校友,唤起了校友追忆母校的童心。 1980 年他为福建广播电台写了《统一中国,繁荣中国》的对台广播稿,呼吁凡我同胞,都应该以民族大义为重,为统一祖国,繁荣中华着想,争当统一中国的功臣。    1984 年访美期间,梦白师日夜操劳,共访问了 16 所高校,作了 20 多场公开演讲,参加了无数次的座谈会,会见了华裔、华侨、港胞、台胞等各界在美的朋友计 2000 多人次,加深了彼此的了解,增进了祖国同海外游子及美国人民的友谊,被美国媒体誉为中国人民的友好使者。   上世纪 80 年代初,梦白师为了动员两岸及海外校友为学校发展出力,他到处写信,亲赴各地联络,终于成立了被中共中央统战部认可的东吴大学校友会,梦白师被选为总会会长。在他的倡议下,费孝通、雷洁琼、孙起孟、赵朴初、谈家桢、顾翼东等知名校友都参加了校友会的领导工作。北京、上海、天津、浙江、辽宁、黑龙江、广东、山东、南京、西安、武汉、福州、重庆、杭州、南通、无锡、芜湖、苏州等地也相继成立了校友会,或开始开展校友活动。与此同时,同台湾东吴大学及美国的校友也建立了经常的联系。蒋纬国在初中、高中、大学阶段都受教于梦白师,在蒋氏给梦白师的信中,盛赞老师恒诚不渝之精神令人感佩。 1993 年梦白师访台,师生拥抱在一起,曾为媒体传为两岸师生情的佳话。蒋纬国的同窗,美国东吴大学美东校友会会长吴天锡,从上世纪 80 年代后期,到 90 年代吴氏因车祸谢世之前,每年都要同一批校友回苏州母校叙旧,每次都要亲自宴请母校领导,以表达校友对母校的深厚感情。   自东吴大学校友会成立之后,校友们饮水思源,纷纷为母校发展出力。校友中应邀担任苏州大学名誉教授、客座教授、兼职教授的有李政道、周维善、许国璋、倪征、沈关生、朱鹤荪等 10 余人。陆鸿钰、顾翼东、吴大琨、徐迟、陆亨俊、倪征、高文彬等知名校友,都纷纷在梦白师的促进下回母校讲学、作报告。    1993 年,台北东吴大学校友会会长陆润康(原台湾地区财政部长)邀请梦白师赴台参加校庆活动。他在短短 10 天中,先后会见了台湾东吴大学校长章孝慈,董事长王绍堉,原东吴大学校长杨其铣,并转交了苏州大学校长邀请章校长来我校访问的信函。同年 9 月,章孝慈校长来苏大访问时,学校委派梦白师和我分别代表东吴大学校友会及苏州大学专程去上海迎接。章校长在苏州访问期间,不管是苏大领导还是苏州市领导安排的各项活动,梦白师都亲临参加陪同。大家无不对这位耄耋老人的可贵精神肃然起敬。    1995 年在纪念我国抗日战争及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50 周年之际,梦白师主动建议,邀请参加过东京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审判日本战犯的中国检察官首席顾问倪征及中国检察官秘书高文彬,来校作东京审判报告。当时, 90 高龄的倪老刚从海牙国际法院大法官任上退下。自这次活动后,倪老和母校接上了关系,并为苏大作出了多方面的有目共睹的贡献,这些和梦白师当初的牵线搭桥是分不开的。    2000 年台湾东吴大学举行百年校庆庆典时,特为梦白师发了邀请函,并尊请梦白师在庆典上作校史报告。在台时,梦白师被尊为上宾,不仅特邀在庆典上讲话,还邀他为台北东吴大学植树,在营火晚会上点火。所有这一切,都反映了梦白师在台湾东吴校友中的地位和崇高威望,反映了两岸校友间的深情厚谊。   可以这样说,梦白师晚年的社会活动,是以团结两岸及海外校友情系苏大、是以动员两岸及海外校友支持和发展苏大为主线的。他的业绩将永远载入苏大史册。   无私奉献堪为楷模的志愿者   作为教授,在年逾古稀之后,仍为学校事业发展不遗余力,无私奉献,梦白师堪为师生景仰的楷模。    1 、为学校设立及引进了多项奖学金   关心学校发展,情系广大学子,是梦白师一贯的品格。无论什么时候,只要他参加海外校友的活动,都会想着学校,想着学生。通过他设立及引进的每一项奖学金:顾念椿张梦白奖学金、陆鸿钰孙纫秋奖学金、盛振华奖学金、吴献书顾栖霞奖学金、张尔馨奖学金,其背后都有一段动人的故事。以上这些奖学金,除了他自己同其夫人顾念椿的名义设立的顾念椿张梦白奖学金之外,其余奖学金都是梦白师从海外引进的。   人们不禁要问,设立顾念椿张梦白奖学金,是否他家里很有钱?不!梦白师一生教书从事教育,张师母顾念椿长期从事幼教工作,是苏大幼儿园的退休老师。用现在的话来说,他俩是工薪阶层,是不可能十分富裕的。据我所知,设立顾念椿张梦白奖学金的资金,除少量是他俩的积蓄外,绝大部分是海外校友多年来赠予梦白师的尊师金。记得在捐赠时,由于资金还凑不足整数,他竟把还未到期的银行存款利息一起算了进去。就凭这一点,梦白师奖掖学子的拳拳之心,便可光鉴日月。其他从海外引进的这些奖学金的资助者中,没有一位是有钱的企业家,大多是教授、学者。要不是梦白师的努力及他们对母校的感情,在苏大设奖学金是不太可能的。    2 、倡议建造东吴之家   现在的东吴之家在东吴宾馆内,原来建造的东吴之家在现今的王健法学院一带。那是梦白师在筹备东吴大学建校九十周年活动时的动议。目的是想通过建造东吴之家让海内外校友增强对母校的凝聚力、向心力。让校友回母校,感受宾至如归的温馨。   当梦白师的这个动议传到海内外后,台湾的校友蒋纬国及台湾东吴大学董事长王绍堉等首先响应,不久便以台北东吴大学校友会的名义捐款 8 万美金。继而国内及旅美校友也纷纷献出爱心。最后在学校的努力下,终于在原老图书馆及六宅头之东,建成了令校友十分满意的东吴之家。校庆时,蒋纬国、王绍堉等九位台湾校友,发来了热情洋溢的贺词:欣逢母校东吴九十吉庆,怀杏坛而忆春风,企黉墙驰思化雨,愿淬励以承薪火,期光耀吾校德辉,法古今圣贤,促两岸统一并颂校政日隆,同学鹏程万里。    3 、存菊堂的来历   建造存菊堂,是梦白师为学校建设和发展所作的又一重要贡献。   存菊堂,是美藉华人杨存国先生及朱菊萍女士夫妇俩姓名中各取一字而命名,由东吴老校友赵朴初书写。   可以这样说,没有梦白师,就不会有苏州大学的存菊堂。   苏州藉的朱菊萍女士是位旅美华人,其时年已七、八十岁。一次偶然的机会,在同台北东吴大学董事长王绍堉(梦白师的学生)会晤时谈起,自己旅居海外几十年,在有生之年很希望为故里苏州作点贡献造一座纪念性的建筑。当梦白师得知这一信息后,立即示意对方,是否可在苏州大学选址捐建。朱菊萍女士很快便反馈了表示认可的信息。在建造过程中,远在美国的朱女士很不放心,曾专程派人到苏大来暗访工程进展及质量的情况。梦白师得悉后,更是为工程日夜操心,亲临过问,唯恐有什么闪失。存菊堂建成后,梦白师亲自诚邀赵朴初先生为存菊堂题字。    1994 年 10 月 18 日在存菊堂落成典礼上,朱菊萍女士及其亲属紧握梦白师的手,感谢他实现了其报效故土的心愿。   如今斯人已远去,但当我们伫立在存菊堂前时,仿佛仍能见到梦白师的音容笑貌,让人无限感慨!   梦白师的一生,是奉献的一生,是报效祖国的一生,是为苏州大学增光添彩的一生。他的名字将永垂苏大青史。他的精神是一本启迪后人的谈不完的书。 (转载自 2008 年第一期《东吴上海会讯》) http://www.dwlaw.com.cn/xxlist1.asp?idd=52id=82 *************************88 怀念张梦白先生 张梦白先生于 2002 年 7 月 26 日逝世,享年 92 岁。老人家生前是我校历史系教授、东吴大学校友总会会长、苏州市海外联谊会副会长;他曾为苏州市政协常委,是苏州市知名度很高的人物。送别之时,海内外校友云集苏州。东吴大学校友总会和苏州分会撰写挽联:养正气法完人敬业劝学联谊双溪七十春秋永念系母校,沐春风沾夏雨恩深情长感被四海三千桃李放声哭梦师。用典东吴大学校训校歌,赞颂张老品德业绩,寄托校友哀思。张老驾鹤西归,留下了他丰硕的学术成果,留下了他牵线搭桥引来海内外捐建的多项建筑物和奖学金,留下了他和师母捐设用来嘉惠后学的张梦白顾念椿奖学金,留下了他爱国爱校爱生、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许多佳话,也给我们留下了绵延不尽的思念。   张老担任东吴大学校友总会会长是众望所归。他曾担任过东吴大学校长室秘书处主任秘书,又讲授美国史等课程,桃李遍天下。蒋纬国在东吴附中和东吴大学念书,张老两度为其师。张老和费孝通、赵朴初、雷洁琼、孙起孟、倪征 等同窗同事,情谊至深,几十年如一日,互相关心,在海内外校友中诸老并称,风范同景。当年他和费孝通、赵朴初等五位青年教师在东吴校园内栽种的几棵香樟树如今根深叶茂,已成为校园中一道历史韵味浓长的独特的风景线,象征着我校这棵百年大树底蕴深厚又充满生机。他与台北东吴大学董事长王绍堉是好友,与多任台北东吴大学校长交往,不仅老东吴校友尊敬他,台北东吴大学校友也尊他为师。 1996 年,一位在马来西亚发展事业、毕业于台北东吴大学的杨先生慕名来校看望张老,见过后他动情地说,台北东吴大学是我的母校,大陆东吴大学是我的祖校,张梦白先生是我的祖师,见到祖师十分荣幸。      张老 1987 年送走最后一名研究生,从教师岗位上正式退休,时年 77 岁。在此后的日子里,他不计报酬义务服务、全身心扑在东吴校友联谊工作上,每天坚持到校友会办公室处理事务。校友来访每位必见,校友来信每件必复。他独特的东吴大学历史背景、他的人格魅力、他对东吴大学历史资源的辩证理解与扬弃,使他身不由己地被尊奉为东吴大学标志性人物,成为东吴大学校友寻梦追梦圆梦连结苏大的桥梁。他拥有历史,但又不囿于历史。他是东吴老人,又是苏大赤子。他情系东吴,更爱苏大。张老告诉过我们,新中国诞生的那一天,他正在留学归国途中的轮船上。在浩瀚的太平洋上,他看到了新中国朝阳喷薄而出的第一缕阳光。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从那一刻起,他立志要为新中国的教育事业奉献自己的一生,也正是从那时起,他开始了执着的追求。特别是进入晚年后,他把全部精力倾注在为校友服务为苏大服务的努力中,把满腔的热情和深邃的睿智融进了联谊双溪推进祖国统一民族振兴的事业中。他以他的人生理想、人格魅力和勤勉操劳,感动着吸引着众多校友情系东吴,热爱苏大。他是东吴与苏大的感情连结点。张老曾以 80 以上高龄两访台北东吴大学。台北东吴大学是 1951 年由东吴大学旅台同学会逐步发展建校的,根在苏州。第二次访问台北东吴大学时,张老已是 90 岁了。如此高龄出境访问,上级有关部门是特批的。 2000 年春,他与市、校领导一起赴台参加了 3 月 16 日台北东吴大学举行的建校百年庆典活动。在整个庆典活动中,他是当然明星。登台亮相讲话、种植纪念树、不停地与师生合影等,也让他忙了一阵子,台北东吴大学更多的师生也有幸目睹了他们耳闻传说中的东吴大学祖师的风采。 张老晚年参与组织的令他最高兴的重大活动有三次。一次是东吴大学建校 90 周年纪念活动。这次纪念活动是我校与东吴大学校友总会一起组织的。几十年来首次举办较大规模的东吴大学纪念活动,让海内外校友欢欣鼓舞。重返母校,一个个象返老还童似的,老夫聊发少年狂的不在少数。费孝通先生在纪念大会上作压台讲话,兴致所至,讲起当年的校园故事来,竟一发不可收拾。一直到他的秘书上台提醒他预定的午餐已过了半个小时,他还余兴未尽。那次活动让校友们还感欣慰的是,大家看到了一个忙里忙外、精神矍铄的张梦白先生。   第二次是赴北京等地会见校友,通报苏大百年校庆筹备情况,听取校友建议。 2000 年 1 月中旬,张老以 90 高龄飞赴北京会见校友。 1 月的北京寒气袭人,但新华社办公大楼会议室里却是春意盎然。一群老人,鹤发童心,其乐融融。到会的有当年参与东京审判日本战犯,后来又以 80 以上高龄担任海牙国际法院大法官的著名法学家倪征 先生、原中央监察部副部长冯梯云、新华社原副总编姚云、中国著名妇科医学专家宋鸿钊院士、北京理工大学校长朱鹤孙教授等二十多位校友。大家对张老九十高龄仍来北京会友,十分激动。他们时而执手相问,时而感叹唏嘘,时而神采飞扬,交谈着,问侯着。费孝通、赵朴初、孙起孟、雷洁琼四老由于健康原因未能到会相聚,第二天,张老急着逐个上门看望。   第三次是苏州大学百年校庆活动。 2000 年 5 月 18 日,我校百年校庆盛典揭幕。这是四校合并后的新苏大的一次盛会。海内外新老校友、领导代表和社会贤达群贤毕至、高朋满座。张老协助学校接待东吴校友。他是苏大校庆中的几个大忙人之一。许多大的庆典活动要他出场,校友们要一一见面。而且,东吴大学校友在东吴饭店和市会议中心分两处下榻,他来回奔波于两头。他还特别关心台北东吴大学的校友。董事长王绍堉是老朋友当然要陪,刘源俊校长是他后来访问台北东吴大学时结识的新朋友也要亲自关照,还要接受其他来宾和媒体的采访和询问,每天忙到深夜才歇。两天下来,嗓子终于失声了。为了保护他,我们想着法子编着借口想让他歇下来,可他偏偏象个孩子过年似的,哪里热闹往哪里赶。校友们惊叹他一个 90 岁的老人清瘦的身躯里竟然积聚着如此巨大的能量。校庆,让我校焕发出更加蓬勃的生机,让各前身学校的校友们以新的理念倾情倾力认同关注和支持母校。校庆也让张老实现了多年的宏愿,以盛典的方式迎接校友重返母校,欢聚一堂。他满足又兴奋,居然在连续十来天,每天十几小时的忙碌中挺了过来,真让人难以想象精神的力量竟有如此神奇,信念的光彩竟会那样绚丽。      张老是仁者,又是智者,他是我的良师益友。 1995 年至 2002 年,我主持学校党委统战部工作。当时,校发展规划办还未建立,各前身学校校友会和学校海外联谊会的工作由我们归口负责帮助协调。张老自然是我们要重点关心的。时光流逝,我们之间的感情与日俱增,从开始的相敬如宾发展到后来的相知互助,让我比别人更深地感受到了他的人格魅力。张老是全校师生尊敬的长者,他的内心世界丰富博大精深。他是个愿意与人分享快乐,甘愿独担忧愁的人。他要提出一项要求或者发表一种工作见解,必定是委婉的,末了还要回一句啥道理格。他以自己独特的儒雅刻意塑造一种和谐的工作环境,唯恐因为自己的随意而影响或伤害了什么。而张老对于我,却是有何心事都愿意对我一吐为快的。历史的、现实的、家庭的、社会的,都会讲。可以这样说,东吴园,东吴校友的逸闻轶事,我是知道得较多的后辈人,因为张老人称我校历史的活字典。张老对我的信任也帮助我得到了广大校友的信任,使我在与校友们的交往联谊和工作协调时自如了许多。张老的工作作风给人印象最深的当数敬业勤勉,举轻若重,事必躬亲,而他的原则性和敏感性也只有我们接触深的人才会更多地体会到。例如, 1999 年,台湾有人试图在校友会名称上做政治文章。他得知后,在最短的工作时间里以校友总会的名义,及时通知各地校友会表明态度,提醒注意,以防不明就里造成政治上的失误。诸葛一生唯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张老是兼有的。校友们乐意把他与费孝通等同誉为著名社会活动家,他是当之无愧的。      张老 2002 年 6 月 15 日病倒住进了医院。住院期间,省市校各方面领导和校友都去看望,校友们的慰问信雪片似地飞来。上海校友会负责人黄履中、向平、俞仁良等受托代表各地校友会来苏看望慰问。看到张老的病情知道他来日不多了,不禁一个个流下泪来。因为我们的感情,也为了那一份责任,我和部里的同事每天都到病房看望他。他在弥留的日子里,只要从深睡或昏迷中醒来,总要问张部长来过没有,这让我十分感动和感激。其实,我要感激他的,又何止于这份感情。学校海外联谊工作多次受到省市领导的批示表扬和主管部门的嘉奖,张老的贡献是最大的。面对张老,想到即将阴阳相隔,内心沉痛至极,徒叹人生奈何!   张老走了,一去已近五年。人间平地亦崎岖,叹银汉何曾风浪。祝张老一路走好。   (张雪根) http://alumni.suda.edu.cn/article/20081215144705472.shtml
个人分类: 学术问题研究(10-11)|7616 次阅读|0 个评论
清明节,怀念我的导师戚宜欣博士
hongbin 2010-4-6 11:25
又是一年的清明节了,导师离开我们已经快10个年头了。不过,导师的音容笑貌还象是昨天一样时不时地涌现出来。想起师从他的短短三年,既是我的兄弟,又是我的师长;一起吃饭,一起研讨,一起坐在实验室的办公桌前的点点滴滴,怀念你啊!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4421 次阅读|0 个评论
mirror - 是“怀念”还是“纪念”?
liwei999 2010-3-30 18:42
是怀念还是纪念? (877 bytes) Posted by: mirror Date: March 29, 2010 07:25PM 小吴老师写了篇文章《怀念大师叶企孙》 ,很是感慨。 做老师的胸怀最要紧的是希望、期待着学生超越自己,其次是不怕同僚比自己高明。我请来教你们的先生个个都比我强是办学的根本。有一代错了,就要从零开始。所以北清也都是从零重新开始的大学,而且很可能是一代又一代地重新开始。 言归正传,以小吴老师的辈分,对叶老先生能否够上怀念呢?镜某以为不够。与怀念接近的有怀旧、怀古、怀乡等等的,分析起来,怀需要有个亲身经历的因素。 辨词历来都是很讲究的事情。很多事情国人在当初都没有搞好。所以也就同时造就了国人崇拜原装的现象。比起这个怀念的用法来说,义务的用法简直就是乱了套了。现在终于是有了一些修正,把志(自)愿与义务给区别开了些。恐怕要公民能够理解好义务的概念还需要一段时间的努力。原因也很简单,要理解好义务,必须要解释好权利。而权利恰恰又是前辈们没有翻译好的一个概念。
个人分类: 镜子大全|2985 次阅读|0 个评论
残缺的纪念
fqng1008 2010-3-21 14:58
父亲辞世7年了。我多次整理他的手稿,总因为残缺不全,未能成册,就这样年复一年,让这些遗物静静地躺在书架上。今天重又打开它,我突然改变了思路:残缺就残缺吧。生活和记忆常常就是残缺的,为什么不能留下一本残缺的纪念呢? 一 父亲一生勤学好文,写过不少东西,年轻时也发表过一些作品,如《土地翻身》、《一年之季在于春》、《春姑娘下凡》等诗词,《援朝劝妻》、《新卖棉纱》等唱本,《黑石山的故事》、《小梅》等小说。他的中文底子比我深厚得多,生命也一直在坎坷中度过,是他那个风雨飘摇时代的见证人。那些浸渍过鲜血和泪水的岁月,早已和他的生命融为一体,他曾经努力地升华过,真挚地追求过,终因生存的压力太大,生活的苦难太深,身体的疾患太重,最后未能锤炼出警世之作。我相信,以他对下层平民生活的深刻理解和亲身体验,写出一部当代的《悲惨世界》也是有希望的。 他的书稿一叠一叠的,好多个长篇有头无尾,不少业已散失。我想,如果他在世的时候有结集的想法,如果他的身体不因疾苦折磨得过于羸弱(他去世前一年已成天昏睡,严重的肺功能不全造成的缺氧,使他被喊醒不一会,又会昏沉过去),文稿肯定不是今天的样子。作为一位编辑,我深深地为他遗憾,为创造过他的现实遗憾。 在整理和校对的过程中,我一遍又一遍地通读父亲的遗墨,仿佛他坐在我的面前,娓娓地讲述一个又一个亲切而又熟悉的故事,就象小时侯在乡下的小路上,在冬夜无灯的房间里,在夏夜门前的板床上,他肚子里似乎有讲不完的故事,而且我能够清楚地分辨不少的张冠李戴,移花接木,并回到那个山重水复的乡下老家。当然,这些书稿还十分粗糙,没有经过精雕细凿,也缺乏那种超凡脱俗的气质,以及高屋建瓴式的批判和发人深省的思考,但那里面有我们所熟悉的人物,熟悉的故事,以及熟悉的环境,因而也就有了与我们血肉相关的联系。遗憾的是,他酝酿了半生的自传体小说,已经写出了不少章节,最后却没能在他的遗物中找到。汇聚在这本集子里的不少是应世之作,甚至缺乏相应的生活体验。他的真正的深思熟虑的东西,是自己的亲身经历及其相关思索,因为余悸在心,他始终没能突破自我,而将其扼杀在襁褓之中。 二 1924年农历4月11日,父亲出生于应山县余店区聂家塆的一个农民家庭,是这个家里盼了很久的独儿子。他自幼强记博闻,聪明过人,但乡村的封闭和落后,匪患的侵扰和恐怖,农民的质朴和淳厚,熏陶了他诚挚的乡情,却没有能培养出他勇往直前的性格和超然物外的大气。 1937年,抗日战争的烽火使他有机会了解到山外的世界,开始了对新思想、新知识的追求,正如他在小说中写到的:13岁那年暑天,到大城市读书的洋学生回来了。男的西装、马蹄袖、大分头、大皮鞋;女的旗袍、束腰、齐耳发、方头戈口皮鞋。他们站在戏台上,轮唱着风在吼,马在啸扮演着街头剧《放下你的鞭子》,他发现星球外面的来人,震惊了。尔后,在暑假的20多天里,两位中学生姐姐给他补习了阿拉伯数字和加减乘除、整数和分数,以及地理和常识。当然,他的古文还是读得不错的。那年,从省城避难回来的老太爷(美籍华人聂华苓的爷爷)出了一个多难兴邦说的作文题,试试乡童们的才气。据说,老太爷把他的那一篇拿到手里一看,立即摇头晃脑地诵读起来,还不断发出入了、入了的赞誉声,事后将他留在府上布置功课督促了上十天。这件事,父亲对我讲过几次。老太爷是宣统末年的进士,入了意指可以考上县试的秀才。 清新之气的导入,诱发了父亲到外面求学闯世界的想法。最先是延安的抗大一期招生,因为大雪封山,他们随毛大队长行军100多里而不得不返回。第二年又和几位老乡(包括二爷爷的儿子耀威叔)一起踏上了去大后方重庆求学的艰难历程。路途中,枪林弹雨的洗礼,学生兵服役的考验,长途跋涉的艰辛,身无分文的尴尬,流浪千余日,行程上万里,进进退退,坎坎坷坷,那是一条含辛茹苦的求学之路。到达重庆之后,他睡过猪鬃仓库,吃过别人扔在地上的橘皮,求过许多认识和不认识的人,最后分配在国立九中读书。其后,又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他常跟我们讲,在那段流浪和求学的日子里,有许许多多头悬梁,锥刺股的勤学故事,他以自己的刻苦努力,完成了知识结构从旧学向新学的转型。抗战胜利后,他怀着教育救国的理想(见骈文复员同学会宣言)返回故里,开始了教书生涯。在此期间他虽然到河南许昌读过革命大学(1948年),两次投考过武汉大学,但最终还是回到桃李林中。他教过乡村小学,也在黄陂县中学教过英文、数学、化学,解放后成为应山县中学最早的教师之一。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知识分子,尤其是教育界的知识分子,不知不觉地成了历次政治运动的靶子。父亲生性耿直,加上解放初发表了一些作品获得了可观的稿酬(当时的稿酬较高),受到了《湖北日报》、《长江文艺》的热情接待,便成了小县城里的名人。随后,由于他和省里某些人的一丝接触,不明不白地牵连成胡风分子,继而被打成右派,并以极右分子的罪名判刑劳教4年,入了另册。至此,一个成长于千辛万苦、颠沛流离的学子,一个胸怀教育救国理想,以极大热情哺育桃李的耕耘者,一个有较好前程的中学教师,突然坠落悬崖,开始了整整20年的牛鬼蛇神生涯。在34~54岁这段人生最富于创造性的岁月里,他却年复一年地陷入没完没了的被改造的泥泞。 然而,生活对人的改造也是威力无比的。在那段日子里,父亲学了木匠、泥瓦匠、油漆匠、理发匠的手艺,能熟练地从事每一项农活;他能左右开弓,对着镜子为自己理发;他能对着医书为病人开方子,若不是受到限制,他或许成为济世活人的乡村医生;他常为节约5分钱而绕行山路十几里,为节约一把柴草吃未炒热的饭菜。他身陷囹圄时,正值自然灾害肆虐、极左思潮泛滥之际,不仅食不果腹、衣不遮体,还有残酷的精神折磨,多少人惨死,多少人病残,父亲就因为染上肺结核病得不到控制而多次吐血,虽然死里逃生,却留下诸多隐患。恢复后因为肺部病灶大面积钙化,残存的肺组织负荷过重,又造成肺气肿,引起严重的肺功能不全。到80年代,一位呼吸病专家看过他的胸片后,惊奇地说:这个人还能在地上走动,真是奇迹!实际上,奥秘全在于他的极度瘦弱:1.65米高的个子只有70多斤体重,机体耗氧量自然就少得多了。 老年不唱夕阳曲,珍惜流年夜枕戈,这是父亲对自己老年生活的写照。1978年,我考上了大学,父亲也得到了平反改正,再一次回到教书岗位。他50多岁重新焕发青春,对工作全力以赴,对学生极端负责,真正成了老先进了。然而,好景不长,退休年龄旋即而至,身体也垮了,他只好依依不舍地离开了讲台。这时,他才真正感受到岁月不多,重又握起笔写了一点东西,直到1992年8月21日,严重的肺脏疾病夺去了他的生命为止。 三 父亲是千千万万普通人中的一个,他的一生是普通人的一生,但也是拼搏的一生,思考的一生。直到临终前,他还在反思:如果当初没有迈出山村,他也许可以同许多同龄人一样,平平静静过日子,守那一片山地,做那一方手艺,多子多孙,几世同堂,那将是另外一重天地;如果当年不是选择教书,而是进入军队(他有过多次这样的机会),生命又将是一幅什么样的图景呢?当然,他并不后悔,自己的路是自己走的,这一步一步的路和自己的生命不可分割,无论渺小的个体在时局中怎样变幻,也无论酸甜苦辣、是非得失怎样曲折,都是自己的收获。实际上,无论干什么事,走什么路,原无高低贵贱之分,我们能够托身为人,就已经有质的升华了,再加上能身临其境,细细品味和咀嚼人生,则更幸福得无以复加,还有什么值得抱怨和后悔的呢? 然而,反思也是多方面的。面对父亲用一生精力(或经历)而画上的巨大问号,我有一个强烈的感受:他似乎应该而且完全可能为我们、为这个人类的世界留下更有价值的精神遗产。虽然父亲的遗憾已无法挽回,但对于我们后人,对一切活着的人是否有借鉴作用呢?分析原因,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他对自己缺乏足够的自信,对事业缺乏足够的热情和义无返顾的精神。生命价值的理想色彩,常常被动物本能或生存惰性所冲淡。一个人的成功与否,在于他为理想付出了多少努力,走了多远的路程。成功需要冲破许多现实的俗念,正如他在小说中抄录的那段左拉的名言:我们永远不应该抛弃一个事业,如果它要20年、30年,甚至一生或好几代的工夫,我们也献给它,一点也不吝惜。如果是弄错了,我们要重新尝试,不论多少次;如果是必要的话,我们一定要再走我们已经走过的路,阻塞与障碍只是路上不可避免的休憩与困难。一个事业可以说是神圣的孩子,若不领它到分娩的时候,我们是有罪的。它是我们的血肉,我们没有权力拒绝它的创造,我们的全部力量,我们的整个灵魂。我们的灵魂和我们的精神都是属于它的。此外,还有身体的因素,父亲的身体也制约了他的发展。他曾经说过,写作是一件十分艰辛的工作,进入状态往往使人彻夜难眠,那是以生命为代价的工作。 也许,远大理想总和现实存在着很大的距离,因而让大多数普通人随波逐流,最终放弃理想,只有孤注一掷的人才能到达彼岸。也许,人生每时每刻都有那么充分的多项选择,普通人常常三心二意,东一榔头西一棒子,为了眼前的得失而放弃更重要的选择,或者只想做简单的工作,不想花大气力做难度大的、一时看不到效益的更有价值的工作。正因为如此,普通人往往不是缺少才能,也不是缺少机遇,而更重要的是缺少意志;只有意志坚定者才能成为伟人。当然,我并不是说普通人不好,伟人就如何了不起,更何况两者之间不过是说不清楚的人为划分,机遇也在其中发挥巨大作用。在这里,我只想探讨形成两者差距的内在因素,因为我自己也是如此,正在得过且过、碌碌无为的道路上勇往直前,正在患得患失、随波逐流的道路上蹉跎光阴。所以,这反思更主要是针对自己,是提醒自己,鞭策自己:做学问比钻营重要,而且要力戒急功近利的浮躁。 四 刚写好这个前言,母亲以她顽强的毅力度过了最后的岁月,手术、化疗后复发的结肠肿瘤夺取了她的生命。因此,我的哀思进一步延伸,纪念进一步沉重,因为母亲是更为普通的人,她只以自己的行为让后人和周围的人追念,没有留下什么精神遗产(但她留在了父亲的笔下),我挑选了她的一些照片印在这里,好让更多的人记住她。下面,是我在她的追悼会上宣读的祭文: 1999年8月13日上午10时17分,母亲因病逝世,永远离开了我们,享年75岁。 母亲生于1925年农历3月13日,出身于杨寨区徐家亚园的一个农民家庭,自幼未曾上学,1938年报名参加中国战时儿童保育院,经湖南、广东、广西、云南、贵州等地辗转上万里,奔波于大后方的山山水水,在迁徙中学习文化,磨砺意志。她13岁才开始识字,接受现代教育,后就读于安顺市(贵州省)军医护理学校(战后迁往上海)。1948年返回家乡,先后从事教师、护理工作,1952年到应山县卫生院,后调李店卫生所、广水卫生院、县人民医院(即原县卫生院)、马坪卫生所、新河卫生所、长岭卫生院,1976年退休。她几十年勤恳工作,埋头苦干,其护理技术和医德医风受到广大患者和同事的好评。 母亲的一生是坎坷的一生。她13岁就背井离乡,远离家人,在抗日战争的炮火中漂流颠簸,生活极不稳定。后来父亲经历三反五反、整风反右的冤案,母亲更是携带我们兄妹,饱受欺凌,艰难度日。文化大革命中,母亲本人也受到冲击,进学习班,受批判,蒙受莫须有的罪名,遭到许多不公正待遇。直到退休和我们参加工作,她才真正安定下来,有了较为宽舒的晚年。可是,前年年底她又患上不治之症,继续与疾病进行殊死的斗争。正如父亲生前所说的,母亲是我们家里的第一功臣。面对种种艰难困苦,母亲从不向命运低头,用她柔软的身体和顽强的精神,带领我们走过了一个又一个急流险滩。 母亲的一生是勤劳的一生。母亲出生在农村,自幼参加田间劳动和承担大量家务;儿童保育院时期,短短几年,从识字到掌握扎实的文化知识,一切在于勤奋学习。尤其是父亲被冤枉劳改4年,后又遣送回乡劳动,母亲更是一边工作,一边以微薄的收入照顾我们兄妹,除了精打细算,节衣缩食,就只能是劳苦有加。我们清楚地记得,无论是3年自然灾害时期,还是平时,她总是看着我们吃了、穿了,才想到自己,把我们安排好了,她才休息。 母亲的一生是忠诚的一生。她忠诚自己的工作,无论派往哪里,多苦多累,无论白天黑夜,加班加点,她从无怨言,从不计较,对技术精益求精,对患者服务周到。她忠于自己的家庭,对父亲矢志不渝,对我们满腔母爱,对老人尽责尽孝。在这一点上,父亲始终心存感激,他曾含着眼泪告诉我们:你们的母亲是平凡而又伟大的母亲!的确,我出生的时候,父亲被弄成胡风分子在地区学习班;大妹妹出生不久,他又被划成右派,蹲了监狱;小妹妹出生时,他还在30里外的老家监督劳动。这一切,母亲都默默地承受下来。尤其是1958年夏,县医院和公安局的人逼着母亲选择离婚还是下派的时候,她毅然选择了后者,第3天就带着我步行90里,跟随一部板车到达了应山县西隅马坪。正如父亲所说:你母亲和你们是我的希望,是我能够活着出来的动力。那时候,有多少人绝望了,惨死在狱中!我们的母亲继承和发扬了中国妇女勤劳、贤良、坚强、质朴的美德,是传统道德的楷模。 别了,母亲!千言万语说不尽我们的无穷思念,千呼万唤表达不了我们的缅怀之情。在给您送别的追悼会上,我们可以骄傲地说:敬爱的母亲,您的大恩大德与天地同在,您的崇高精神永垂不朽! 1999年8月
个人分类: 谈情说爱|3183 次阅读|0 个评论
相见、怀念、相忘
秋天的布鲁斯 2010-3-1 19:42
相见、怀念、相忘 有感于苹果的博文 怀念不如相忘于江湖 ( 链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96928 )中的洒脱,感慨朋友间的相处,相亲相爱、共结连理固然是最被期望的结局,但不论什么原因不能走到一起时,相见还不如怀念,怀念真的不如相忘于江湖。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4524 次阅读|1 个评论
副社长走了,社长总编辑副总编辑编辑室主任等纷纷撰写诗文
热度 1 JYH64J98Y99H 2010-1-5 13:12
小夏,何时再聊《资本论》? 闻玉银 已经习惯了, 30 年来一直叫你小夏! 第一次遇见你是在 1980 年。 9 月的一个下午,我去资料室。我叫夏里原,刚毕业,才分到这里。我叫闻玉银,经济学教研室的。一见如故。 你对平均利润率下降的规律怎么看?《资本论》第三卷的内容。已经不记得,我要找的资料有没有找到,对话却以这样的方式开始了。后来的 20 年中,劳动价值论、原始积累、循环与周转、虚拟资本、股份公司几乎成了我们讨论所有经济学问题的出发点。当然,我们讨论最多的总是马克思为什么说地球是圆的? 你说过,要弄懂马克思,首先要弄懂黑格尔。对于黑格尔,我是文盲,只有听你宣讲的份。听你讲绝对精神,听你讲《小逻辑》,听你讲《大逻辑》有一次,我们从黑格尔聊到了拿破伦和嬴政。你说,当拿破伦横扫欧洲时,黑格尔在人群中嘟囔了一句骑在马上的绝对精神;我说,秦始皇出巡,没出息的刘邦说大丈夫当如是也,血气方刚的项羽却说彼可取而代之。我们相视一笑。 你说过,《资本论》不能只读三卷,而要读四卷。我知道,是指考茨基整理的《剩余价值学说史》。因为是依据马克思手稿整理的,其逻辑性不但无法与一卷相比,甚至远逊于三卷。一般人都望而却步,而你啃下来了,还作了许多笔记。 你说过,读马克思,不仅要读《共产党宣言》以后的东西,还要读以前的。所以,你和我谈过《德意志意识形态》,就连被人们称为天书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你也津津有味。 有人说你述而不作。我却知道,你写了几十本读书笔记。前几年,我们聊到退休后干什么,你说,那就有时间把过去的笔记整理一下了,说不定能整出个大动静来!没承想,这是我们近 6 年唯一聊到《资本论》,也是最后一次聊《资本论》 我们对美国经济学的认识,是从读萨缪尔逊开始的。 小夏,萨老 12 月 13 日也走了,有空找他聊聊? 小夏,何时我们再聊《资本论》? 一个可爱的人走了 写在夏社谢世之后 海若 想写一写他的音容笑貌, 想记一记他的至理名言, 想忆一忆他的人生哲学, 想说一说他的可爱之处 看着电脑屏幕, 曾经的一幕幕, 犹如昨日重现, 在眼前回闪着。 在泰山半山腰, 他笑称小 C 和小 H 像两个大蚂蚁在攀爬着; 在泰山山脚下, 他说他很爱看军事节目。 在徐州街头, 他说人要适应任何环境并顽强地生存下去; 在紫金山麓, 他说年轻人要多运动并要会玩。 在酒桌上, 他说除了学问做得好还不行,还要注意交际; 在会议桌上, 他说以前他多会谈酒桌文化,现在他更关注老子的处事哲学。 在某次发排定稿单签字上, 他说书的书名要让人一眼看出是讲什么的; 在某次演讲稿定稿上, 他说你给谁拟稿你就是谁,你把握住高度我就放心了。 想要继续写下去, 但泪水早已止不住往下流; 想要定下心来, 但内心早已乱如麻。 上帝早就说过, 好人总会上天堂的。 一个可爱的人离开了, 上帝也会觉得可惜的。 不过,他也太累了, 这回终于可以解脱了, 但愿这位可爱的人在天堂, 得到永远安息。 微笑 即使心在痛 王 晓 峰 阴冷的早晨,站在灵堂的门口,紧紧攥着寄托哀思的小白花,远远地望着微笑的夏社:您真就这样走了吗?! 肃穆的人群,一直排到灵堂外面,压抑着几度失控的悲痛,深深地、虔诚地拜别夏社:您真的就这样走了! 微笑,即使你的心在痛;我们需要眼观上苍,并微笑面对。 夏延微笑地和您道别:爸爸这次要出很长很长时间的差,要去很远很远的地方。 夏延哽咽地向您承诺:爸爸,您放心,我会照顾好妈妈、爷爷、奶奶! 这个使人心生敬爱的女孩,传承着您的厚道与宽容,似乎在一瞬间,完成了由稚嫩到坚韧的蜕变这是您所慰藉的吧! 逝者安息,生者前行,哀而不伤这是您所希望的吧! 因为,您是那样的爱笑,爽朗的、开怀的、带点孩子气的大笑。 纵然,世间繁华斑斓,缤纷造物,您始终怀着一颗童心处事待人。 哪怕,市场变幻莫测,任重道远,您依然甘之若饴,从不放弃。 我以为,这就是信仰。 我相信,您不会就这样离去!您用心地守护在亲人们的身边,为他们挡风遮雨 我相信,您不会就这样离去!只要我们用心,就能感受到您的存在,一如往昔! 2009 年 12 月 5 日 夜 王政红 他走了, 他走了? 他真的走了 夜寒冷 大地沉静 空气凝结。 连云港 轿车缓缓驶出, 夏社,我们回家了 夏社,我们过桥了 夏社,你醒醒吧,我们到家了 两颗凝噎的心 用那稚哑的嗓子 一路上 不停地轻轻呼叫 南京二桥的这一边, 北风萧萧 撕裂着昏黄的灯火, 唯有路边等你归家的车队 焦急的双灯  急速地跳跃闪烁。 家中, 刚刚开刀出院的妻子, 双手紧捂初愈的伤口, 颤抖的凝噎 让人痛楚的心    点点煎熬。     哭吧,哭出来吧。    妈妈,坚强些, 有,有我呢。 女儿稚嫩的脸上 强忍着滚下的泪珠 叔叔,今夜 我要陪爸爸, 不能让爸爸 孤独。 夏社,你真的走了? 你没有。 你咯咯的笑声, 你铿锵的言语, 你戴着圆圆镜片的笑脸, 你肩挎公文皮包的身姿, 在我心中 团团奔涌。 福满地上的灿烂星空, 天山顶上的雷电暴雪, 我们曾经手挽手走过, 牛粪芨芨草  有我们多少的梦想, 有我们多少的欢乐。 从四川成都国展中心 到河南焦作宾馆, 有多少的会议室里, 我们曾经肩并肩坐过, 圆桌加方桌呀, 撒出了我们多少的智慧    成就了我们多少收获。 六整个 365 日 我们熟悉于对门办公室里忙碌的大声电话 我们习惯于会议间的分析探讨 我们开心于取绰号的温暖幽默 我们更企盼 岁末庆功宴上 我们一起再吹豪爽的集结号。 夏社,你真的走了? 夜寒冷。 窗外,北风萧萧,落叶飘零 窗下,悲泣的海马  7458     一动不动地趴着      默默等待 夏社, 你真的走了 播种千里原野的激情和智慧 痛悼夏里原先生 戴联荣 为什么我们的心中又流淌出诗歌 因为黑压压的人群发泄着压抑的悲伤 因为白花花的花圈抒发出无忌的哀思 是一股爱的惋惜和责怪 是一种爱的口碑和力量 诗歌,遇上不赚钱的时代 诗歌,被高考排斥太久 诗歌,又是那么无比珍贵的祭礼 诗歌,久违了的不舍真情和纯朴爱心 为什么我们的眼中都含着泪水 因为我们尊敬这一匹生猛威风的骏马 因为我们倾慕他的厮杀英姿和昂扬斗志 因为我们需要他冲破和跨越市场藩篱 驰骋在千里走单骑的郊野 笑傲在险象环生斗智斗勇的江湖 为什么我们的心中有太多的悲伤 因为舍不得他壮年早逝异乡 因为哀念他劳累过度以身殉职 因为牢记他对同仁真诚的尊重和帮助 因为缅怀他推崇的水哲学精神 为什么我们要自创精神食粮来怀念他 因为年轻幼小的心灵需要启蒙 因为人类的智慧和创造需要超越 因为他的生命化成了 热烈的夏日清泉 灌溉和滋润着 千里万里的精神原野 他与水一道跋涉千山万江 他和水一起绕过峻岭暗礁 永远活在友爱的人们心中 平缓宽容 柔中有刚 百折不回 奔腾不息 铿锵激荡 一个宅心仁厚的灵魂可以走多远 周海忠 一条汉子走了,走得那么突然,让许多人惊讶,许久许久缓不过神来。但事实就是那么残酷,他真的走了。 他曾说,进入出版江湖并无心理准备。但一旦进来,他忘记了已是五十开外的年龄,那种拼命的干劲分明像一个刚进岗位的小伙;他似乎习惯于临时出差,忘记了家的所在;他天天忙忙碌碌,不经意间能看到他与人交往前的备课;只是再苦再累,他努力不让你看到曲折艰辛。他一直在忘我的角色中,忘我的境界中。 他喜欢吟诵的一句诗是大风起兮云飞扬。那是对出版界群雄竞逐而天下乱的直白言说和深刻理解啊。大风歌的背后,多少豪迈多少无奈多少未酬壮志 他常在嘴边的一个词是咔嚓。一如他的说话风格、办事风格,快刀乱麻,雷厉风行,从不拖泥带水,不在背后议论,总喜欢摆上桌面,咔嚓了事。咔嚓之后,误解消除,恩怨不生 他喜欢养猫,偶尔和家有宠物的员工谈起这一话题,莫不惊讶这个看似不顾家的男子汉实际上是如此有爱心。爱猫如此,可以想见他爱家人有多深,对同事有多真 他爱运动,出差的行囊,乒乓球拍是必备的附件。他以球会友,以此为工作交流的特殊方式。每一个动作都追求完美的人,工作自然会殚精竭虑,从不惜力 记得他离去的前几天,还带亲自我们一起去兴化、泰州出差,谈工作不知不觉到深夜,那几天特别冷,周二早起时说都冻感冒了,有点头疼。一上车,他又抖擞精神,谈笑风生。回来后就是开会,然后他出差,接着出差。最后是他的长差,他走了,一个难得的好人走了,一个没有架子的领导走了,一个可以交心的朋友走了,一个为了出版事业拼命的人走了! 不知道一个人的灵魂可以走多远,不知道一个宅心仁厚的灵魂可以走多远。一个好人一定会去天堂,天堂很远,他在天之灵一定会期待告慰! 夏社,一路走好!你未竟的事业 惊闻夏里原社长猝世,痛哭心碎! 白莉 已经是夜里十一点了,要去睡了,突然有个短信,是社长的: 南京师大出版社副社长夏里原同志 2009 年 12 月 5 日 傍晚不幸突然去世。 怎么可能?!我不能相信,也不肯相信!赶紧打电话跟老同事核实。等到证实!但实情不详!泪水,伴着心碎的疼痛奔涌出来。怎么可能?!前几日还在校园里碰到他和周兄,照例开一通玩笑,还责怪他减肥减这么多,是给我们胖子压力。。。。他们叫我一起去吃饭,我断然回绝:真的已厌倦应酬,喜欢回家吃稀饭咸菜!挥手作别,走出几步,心中忽生不舍,回头,恰巧夏兄也回头向我笑着,挥了一下手!我突然内心一沉,急忙转过头,向校门走去。那天,不到 100 米 的路,我感觉走了很长,多少年的回忆突然涌上来,曾经的奋斗、努力和付出。。。。以为淡忘了,但忽然发现,依旧如在昨日;想起了英年早逝的庞兄,快一年了。。。。走出校门时,眼角已是泪! 此刻,我边打字,边流泪!昨日,是庞兄的周年忌日,一直在内心为他祷告,多想去他的墓地祭拜,回忆一下当年我们创业的艰辛而又快乐的故事!无奈,教学、课题,忙不完的事。只能留在心里,祷告祝福天堂的兄弟! 我是相信人是有灵魂的!此时此刻,我能感觉到夏兄的灵魂,他依旧在我们的空中徘徊着。他必定是不舍得,不舍他挚爱的妻子!他宠爱的女儿!他一起共事的兄弟姐妹们!大家都那么喜欢他 ! 他应该知道的!难道,他真的是累了,累得连上苍都不忍,招他去彻底的好好休息了?!!! 夏兄,一路走好! 重 燃 生 命 之 光 怀念夏里原副社长 徐蕾 拥挤的告别室将所有人心中的不舍与思念、感怀与情感凝固成一片寂静,在那里,你安详地睡着,大家都静静地注视着你,单一的脚步声夹杂着刻意压低的呜咽在空气中盘旋,你就躺在我们的中间,熟悉而又陌生。 这里有你相儒以沫三十载的发妻、刚工作一个月的爱女、年近九旬的双亲,有你插队的知青老插、大学的同窗、集体宿舍的邻居、援藏时的同伴、并肩的战友与同行一双双婆娑不舍的眼神闪着最后的渴望,一张张截然不同的面孔却都有相似的惋伤。 在这里呜咽着 , 深深的悼念你 那天出差您走得太早,您不忍叫醒睡梦中的妻儿,为术后尚待恢复的妻子准备好一周的饭菜后就走了;那天您走得太匆忙,转辗千里的您,未来得及带上厚些的冬装就走了;那天您走得太急,极度疲劳的您,还未来得及歇一歇脚、未留下哪怕是一句话。 几十年前的老邻居来给您送行了,那些年您几次背起老病号的他奔向医院病房;邻 居 老师家的煤气包空了,总是你扛上。援藏的同伴也来送送您,那年进藏,你曾连续十几天为高原反应严重的同伴烧菜做饭、端水送茶。肩并肩的同事们都来送您了,您曾踌躇满志,立下了三年打基础五年迈大步的志向;这些年,您时常带领着年轻人,哪里有需要,您随时就冲上;这些年,您 身心表里,物无遁藏 。 沉重的脚步停了,心怀祈祷的我们沉默了,就连那间熟悉的办公室也沉默了,未曾再有过哪怕是一个电话的生响您就这样带着存于我们心中的眷念悄悄地对我们挥了挥手,从不带一丝的委屈与疲惫静静地走啦。 在这里倾诉着 , 永远的怀念你 同窗好友说,没想到第一次接到关于你私事的电话,竟然是你走了;没想到您每次给同学朋友打电话,都是为了他人、为了出版市场;没想到同行里豁达幽默、健壮康强的你,却走得这么早、这么匆忙。 这一次您要茫茫远航,女儿饱含泪水的双眸默默地诉说着对爸爸的不舍,但其中蕴藏的坚定仿佛在说:爸爸,您放心地走吧,家里有我,女儿已长大。 这一次您要永久地睡下,同仁们酸心结肠,不约而同地挽起了臂膀,微颤的身躯分明在讲:夏社,您就安心地睡吧,您的未酬壮志有我们共当,集结号由我们吹响。 人间生死两茫茫,这一次您竟重重地倒我们的身旁,但佛陀说:有生有灭,即落于有,不生不灭,又落于无。 亲爱的同行,不要忧伤不会 彷徨 。我们要 用你给予的热情和笑容 , 去播撒信赖 、 爱助的火种 ; 用你给予的 勤勉 和 豪爽,重燃 生命之 光! 让活着的声音不再谙哑 , 让生存的留言放出光芒 ! 怀念逝者 祝福生者 万 斌 对于一个出版人,有时怀念也是奢侈的,需要时间。忙好 2010 年年度选题的申报,同事流露出的对夏社的怀念,又把我带到那令人难以相信的时段,甚至更久的一年前。 2008 年 12 月,那个熟悉的庞宏,那么年轻,走了。以前,由于生活习惯相似,每次出差、开会,都是我们两个同住一个房间,有时还会约好带上运动鞋,早上一同起来运动。中午他有时会喊我一道去食堂吃饭。他是一个很自律、要求完美的人,在紧张的工作之余还在刻苦读博。他也是很思辨、讲原则的人,看问题的角度、分析问题的思路常常给了我很多启发。他走了以后,想找人代替他,很难、很难了。 2009 年 5 月,张留芳我们的原社长,一个智者、一个战略家走了。想当年因为出版社的一则招聘广告,我投了简历,经过笔试、面试,张留芳社长、李晏墅总编和王政红副总编录用了我这样一个没有关系背景的人,那份知遇之恩只有用后来的努力工作来报答。张留芳社长对形势、事态的把握,对战略、战术的部署令人印象深刻。面对当时图书出版的现状和行政干预的压力,他那句让开大路,占领两厢的掷地有声的战略口号,至今还常常在耳边回响。他在生病期间曾经答应我们:有空了可以写些东西,留作我们今后工作、生活的参考。我给他送过几次书和稿纸。他去世的前几天,我跟社领导们一起去看望他,还跟他讲:你会好的,我们还在等着看您的书!可惜就像他当初带着对出版的不舍一样,这次永远地离开了我们。 2009 年 12 月,一个噩耗让我们很难将他与那个充满活力、来去匆匆的夏里原副社长联系在一起。印象中的夏社一直是忙碌的:忙于开定货会、忙于跑系统、忙于和客户见面、忙于进出书店。他也是个急性子,急于将出版社的销售码洋提上去、急于人教社图书的市场占有率的扩大、急于销售网络和渠道的建立以及急于借鉴其他领域的有效销售手段,他的危机感很重,他的敬业精神像红舞鞋一样让他忘记了自己,就一直这样转下去,直至生命之弦不能承受。 还有我们聘请的两位社外审读专家: 2008 年 9 月,柯维中老师由于突发的交通事故走了; 2009 年 9 月,顾福生老师因病离开了。他们或在繁忙的科研、教学任务之余,或不顾年老的身体,默默地帮助出版社编书、审稿,解了出版社很多燃眉之急,为我社图书质量把关。他们深厚的学术功底、一丝不苟的治学态度,给我们后生树立了榜样;他们谦和的待人态度更是让我们心存温暖。 一年多来,我们的心时时被这些让人难以接受的事实刺痛。这次夏社的去世又触发了我们被深藏、不堪回首的情感。实际上,在夏社的身前和身后是一群积极向上、智慧能干、刻苦奋发、多才多艺、可敬可爱的南师大出版人,他们勇于迎接挑战,勇于承担责任,不计回报,在为南京师大出版社的发展默默地奉献着。 上苍,请给这群南京师大出版人多一点关爱吧! 他们很努力:不断要求自己既要社会效益,又要经济效益;既要是理论家,在某个领域具有一定的学术高度,又要是实干家,通过踏踏实实的努力将设想变成现实;既要能静下心来,埋头编书,做好服务,又要能动起来,融入社会,寻求到资源,实现图书价值;既要能感性交朋友,又要能理性追求出版社利益的最大化 他们很辛苦:编辑平时一坐好几个小时,用眼过度、颈椎病是他们的长期困扰,为赶书稿挑灯到深夜;发行人员常年在外奔波,常常顾不了家,由于应酬引起脂肪肝、高血压;行政人员是一个萝卜一个坑,各负其责,一个人的事情别人很难接上手,调休都很困难,加班加点更是司空见惯 他们的压力很大:出版社改制的压力,出版业态改变和新技术引进的压力,传统管理环境与市场经济各种冲突的压力,上规模、上效益的压力。具体如编辑的选题、编校质量的压力,发行的销售、回款压力,行政的不能出错、以免造成损失的压力 尽管有这些不幸接踵而至,尽管面临如此多的辛苦和压力,但南师大出版人仍然无怨无悔地坚守着这块阵地,精诚团结,将出版当成终身的事业来追求。有了这样一群人,前人未了的事业一定会被很好地继承,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的前程一定会辉煌。 祝愿逝者进入天堂,再没有了辛苦和压力! 祝福生者得到更多的关爱,珍重自己,为了家人、为了出版事业! 仅以此文感念那些为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的发展作出过贡献的人,我们会永远记住他们! 2009.12.24 悼匆忙离去的夏社长 丁亚芳 夏社长走得太匆忙,匆忙得令人难以接受。现在回想起来,似乎属于他的、与他联系在一起的记忆和印象都显得特别匆忙。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他几乎有三百天都在出差的途中。他经常像个出征的战士似的,斜背着挎包,带着简单的行囊,匆匆出发,然后,匆匆返回,匆匆地布置工作,匆匆接待客人,在接待客人的同时又匆匆安排着又一趟差事。 12 月 5 日,正如他生命中往常的若干个日子一样,他刚从北京出差回来,没来得及与家人见个面,没来得及与同事道个别,就又匆匆踏上了去连云港的路程。谁能料到,这次的匆匆出差竟是他生命的最后一站,这次他走上的竟是一条不归路!现在,他的办公桌上还摊开着未处理完的文件,饮水杯里残留着喝剩的浓茶,烟灰缸边搁置着未吸完的半枝香烟,座椅上似乎还散发着主人的温热,可夏社长再也回不来了。 他自己是否觉察到自己人生的匆忙?显然,这匆忙不是他的选择。他才 53 岁,正值年富力强,里里外外,都是顶梁柱角色。他家里,已届耄耋之年的双亲,刚做完手术还没恢复的妻子,尚未成家立业的女儿这些都是他无法割舍的亲人,他没来得及知会一声,叮嘱几句,那离去的匆忙一定使他心有不舍。在社内,人教社教材的推广,图书市场的开拓,合作伙伴的交流活动这些都是他无法放得下的事情,他没来得及安排一下,交待几句,那离去的匆忙一定使他内心不安。他性格热情豪爽,喜欢在匆忙之余与同事一边喝着小酒,一边海阔天空地神聊国内外的热门话题,甚至马克思的《资本论》或黑格尔的《小逻辑》;或者一边行路爬山,一边畅快淋漓地侃谈民生大计与方物风情,他还有许多没来得及与朋友分享的笑话趣谈,那离去的匆忙一定使他心存不愿。这些不舍、不安和不愿,都是因为这可怕的离去,都是因为这离去的匆忙。如果有一个冥冥中的主宰,安排了他生命的如此匆忙,那我们不得不说,这同样是一种过于匆忙的安排,匆忙得有些粗糙! 上个周末,我去营销部改签一本图书定稿单的印数,在社领导的签字栏里,夏里原那三个亲笔字赫然映入眼帘,字体刚劲有力,但依然显得十分匆忙。匆忙是他的性格,匆忙是他的风格,匆忙是他的命运,匆忙是他留给人的最深刻的印象。 还记得那天的告别仪式中,夏社长静静地躺在花丛中,那么从容,那么安详,那么平和,似乎忘记了属于他的匆忙。是的,他终于可以躺下来歇息了,匆忙此后再也不属于他。但今天忽然想到,匆忙似乎同样没有离开他。简直不能相信,他那副从容乐天不知疲倦的面容竟然从所有熟悉他、尊敬他的人们眼前消逝了半个月。两个多星期了,却像是转瞬之间,原来,与他联系在一起的时日仍然显得这么匆忙! 2009 , 12 , 19 追忆快乐时光 唐一 记得?三年前的今天您和我说的第一个话题就是乒乓球,与您的接触和交流也还是乒乓球。你我都属于球痴,深知乒乓球对于我们已不仅仅是一个运动健身的项目,她是一种语言,是诠释人格的另一种语言:周密、计算、进退、取舍、竞争、顽强。 您的肩上承载得太多,太重所以,球场上的您一削、一拉、一吊、一挡、高调、前冲都充满激情。将一切压力都释放得那么的彻底,同时也淋漓尽致的展现您个人魅力。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您,是那样的豁达,那样的爽朗,还原于没有粉饰的欢乐。鲜活而充实的 今年的 11 月 21 日 是我们共同度过的快乐一天。已经成为我记忆中的定格,您运筹帷幄、排兵布阵、场上拼搏用智慧和汗水带领着出版社乒乓团队登上了团体冠军奖台,那座晶莹剔透的冠军奖杯里还映显出您的欣忭神彩。 夏社,您走了 安静地走了 但,留下了在一起的快乐时光! 2009 年 12 月 18 日
个人分类: 杂七杂八|5215 次阅读|0 个评论
悼家林
suqing1961 2009-12-27 14:53
2009 年 11 月 8 日 ,中国科技期刊编辑学会副秘书长兼青年工作委员会主任李家林不幸因病逝世。我与家林 2004 年 9 月学会第 5 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相识,之后常在学会工作中交流交往,多蒙他指教、相助。家林兄为人忠厚,热情似火,极为敬业,他领导的青年工作委员会最为活跃,每年都要举办许多学术活动。我对他的人品和工作作风敬佩有加。忆及往事,不胜感伤,谨作短诗四首,以表追思怀念之情 。 (一) 有缘结识方五年,家林怎忍赴黄泉? 昔日多蒙君指教,再有疑难讨谁言? (二) 常忆青年科技坛,家林主持风采扬。 音容笑貌今犹在,阴阳两隔倍感伤。 (三) 投身编辑即为家,勤勉敬业乐无涯。 学会青委幸得君,神州遍开学术花。 (四) 莫道人死无所有,品行口碑天地久。 德技双馨李家林,常被人忆即不朽。 2009 年 11 月 14 日
个人分类: 亲友情谊|5162 次阅读|2 个评论
《朝华午拾:温哥华,我的梦之乡》
热度 2 liwei999 2009-12-23 19:53
立委按:值此全世界的目光聚焦在温哥华冬季奥运会的时候,置顶旧文,表达作者对自己的第二故乡,这个全世界最适合人居住的城市的情人般的怀念和依恋。 《朝华午拾:温哥华,我的梦之乡》 作者:立委 立委重返温哥华(2007夏,Downtown Vancouver) From 5 sta 14年前的立委(1993,West Vancouver) 山明水秀纤尘不染的北 温水库 离开温哥华整整十年了,旧地重游,感触良多。温哥华象一个青春永驻的梦中女郎,丝毫不减她的颜色和芬芳。 导师当年为吸引我跟他念博士,告诉我说:believe me, 温哥华是世界上五个景色最秀美的城市之一。我至今也不清楚除了巴黎,他心目中的另外三个最美的城市都是谁,但温哥华景色甲天下在我心中是毫无疑义的。我在 《朝华午拾:哦,加拿大!》 中记述过第二故乡温哥华对于我和我们全家的意义:“海外漂泊十多年,温哥华是唯一有归宿感的城市。我们在温哥华确立身份。更重要的是,温哥华是甜甜的出生之地。加拿大是一个海纳百川的伟大国家,风光无限的温哥华是加拿大的明珠。总也忘不了温哥华的海湾、森林和皑皑白雪的山峦。温哥华是少有的都市生活和自然风景联系得如此和谐的城市。” 这次旅行,我首先去温哥华 downtown 盘桓半日,沿着 Canada Place 的国际会议中心面向海湾的走廊大厅漫步。水面有三三两两的水上飞机和游艇,远处是头顶雪峰的山峦,这正是我的梦之乡,不差分毫,它伴随我漂流各地。 温哥华downtown的海湾美景 我给还在住院的老爸打手机请安,爸爸问:你现在哪里? 我在温哥华 downtown Waterfront 的海湾啊。 哦,那里我去过,对面是北温,很漂亮。变化一定很大吧,还认识么? 爸爸,一点没变。只增加了一个建筑,会议中心的扩建工程。 老爸当是经济起飞中的中国呢,改天换地,日新月异。不用说都市北京上海,就是我家乡的中小城市芜湖和南陵,每搁五年十年,就完全变样了。每次回国探亲,我都感受到这种巨变的冲击,一边为祖国的腾飞而祝福,同时无法抑制地泛起一种惆怅。故国不再是我梦中的故国,家乡也不再是我心中的家乡。我在 《朝华午拾:乡愁是一张无形的网》 中记述过这种游子的惶惑:站在熟悉又陌生的北京大街上,看着熙熙攘攘的人流,不可救药地感觉到,这个世界已然与我无关。这就是曾经留给我那么多温馨回忆的城市么?我梦牵魂萦的北京,如今形如陌路!在我引为自豪的故都,我不能理解身边的喧嚣,也无法排解莫名的惆怅。 而我的第二故乡温哥华,却没有变化,山水是原来的山水,建筑是原来的建筑,连身边的人流也象以前一样的朴实而悠闲。随着全世界移民不断慕名而来,大温哥华地区的边缘城市仍在不断开发拓展,但原有的温哥华格局基本不变。唯一感到的变化是驰名世界的 SkyTrain 增加的一条环城线路,以及为了迎接2010年冬季奥运会正在修建的地铁。这种变化受到熟悉和倚赖温哥华交通系统的居民和故人的欢迎,四通八达的温哥华公交让人们的生活更加方便。 温哥华的公交系统(BC Transit)堪称都市典范,它由空中飞车(SkyTrain: )), 大巴以及海上巴士(Sea Bus: ))组成,蜘蛛网一样无缝连接大温哥华的10多个城市。主要干线等待时间五分钟不到,空中飞车两三分钟一趟。乘 SkyTrain 和 SeaBus 远眺雪山和市景,是温哥华旅游不可或缺的内容。如此便利的公交系统造福了温哥华人,也造福子孙后代,免受由于个人汽车的过度消费而带来的污染、能源和交通事故的困扰。在温哥华,私家车真地是奢侈品。温哥华的老人、学生和不少上班族几乎全部倚赖这套公交系统而生活,只是到了周末或假期旅游,租车和 shared cars 才流行起来。温哥华的城市布局和公交系统的配套设计,符合我心目中的未来世界环保城市的理念,作为老温哥华人,我感到骄傲。 温哥华SkyTrain 当年做学生的时候,我和Mary就是用公交月票玩遍了温哥华。温哥华是有山有水,花草繁盛的花园城市,坐在公车上随兴之所至,任意而行,沿路走马观花也是莫大的享受和消闲。到了周末,我们一个方向一个方向地拓展公交线路的极限,享受免费旅游的乐趣(反正月票已购)。这样单纯的生活一直延续到 Mary 找到报社工作要上夜班,我们才咬牙买了第一辆车,10年的老车 Mazda 626. 这辆车勤勤恳恳服务了我们近两年,帮助我们应对了甜甜刚出生时的种种需要,后来就毛病不断,遇到红灯就熄火,直到有一天我们下决心把它处理了,又重新回到安全可靠而低廉的 BC Transit。 这次回温哥华一周,时间仿佛凝固,人生被定格,我又回到了十多年前。我买了张八元的 Day Pass,随着公交线路,探访我的母校 SFU, 我们居住过的公寓和我们经常 shopping 和休闲的所在。一切的一切,那么熟悉而自然。 我先从 downtown 乘 SkyTrain 到本拿比市中心 MetroTown, 这是甜甜的出生之地。当年为了给母女加强营养,我们特意选择了紧挨 MetroTown 商业中心和 SkyTrain 的公寓。虽然是市中心,一点也不喧闹。公寓附近就是花园式图书馆和野味十足的中央公园。甜甜生来好动,刚会走路,就闹着出来。多少次,我领着孩子,在草地上嬉耍。记得刚一岁左右,第一次带她到公园,她看见有大孩子在草地上玩球,兴奋得手舞足蹈,跌跌撞撞非要给他们拾球,参与意识十分强烈。 甜甜出生的公寓 未满周岁的乖乖女甜甜(1996) 从 MetroTown 坐上去母校 SFU 的巴士,继续我的怀旧之旅。司机还是那样朴实热诚,门卫还是那样彬彬有礼,沿路的风景还是那样迷人。母校坐落在本拿比市北部面临峡谷的山巅,校园主楼设计巧妙,曾获建筑大奖。我离开SFU以后,主楼的左侧兴建了风格类似的 extension project, 以适应大学扩建的需要。这样的扩建丝毫不改变原有的总体建筑格局,对于浪迹天涯的游子,这样最好,仿佛一切回到从前。我沿着熟悉的道路,回到我所在的语言学系。我认识的老教授大多没在办公室,只是系秘书Rita在。故人相见,分外亲热,Rita 埋怨说,Wei, you can't just come like this, at least should give us a pre-warning so we may have a departmental social or something for a get-together. 我笑着说,本来就是路过,遇到谁就是谁了。Rita 告诉我,目前在校的老人大概只有我的同学 Trude 了。Trude 是我的德国籍金发师姐,留校做了教授,为人豪爽泼辣。一个电话打到她在另一栋楼的办公室,Trude 说,她10分钟后要赶一个会议,一边互相通报近况,一边埋怨我的不速之访,难道来前发个email也那样难么,怎么着,我们也得聚一聚,还有我们的同门师妹,澳大利亚籍的Janine,她现在是著名作家了,刚出版了一本长篇小说,她的一篇短篇浪漫小说还获了大奖呢。Janine 很有意思,博士毕业到电脑系继续她的计算语言学博士后的生涯,发表了很多论文,然后跟我一样到小公司做了研发副总(是导师开的公司)。干了两年,辞职回家做家庭主妇,游山玩水,从游记到小说,笔耕不辍,把自己学的专业完全放下,自得其乐。Trude 告诉我,Janine 最近刚到南韩领养了一个四个月的男孩,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跟Rita和Trude匆匆告别,我心中忽然涌起一丝流浪者的悲凉。我的师姐师妹从欧洲澳洲远道而来,她们喜欢温哥华,就留在了温哥华,过着平顺安逸的日子。而我的命运就注定漂流? 重返母校SFU 立委15年前求学SFU与中国同学的合影 从 SFU 乘车下山,来到 Lougheed Center,才发现有点不认识了。这是此行唯一感觉变化较大的地区,盖因新增添的空中飞车环城线路经过此地,使得原来的小镇繁华了。15年前初到温哥华,我们就是住在这个小镇上。沿着 North Road 走过两个街区寻访旧地,一切又熟悉起来,那条僻静浓荫的棉花木(Cottonwood)小街,15年来,依然故我,让人亲切得心颤。 我们居住过的公寓,依然那样整洁清新。记得来的时候,赶上了温哥华少有的一场大雪。公寓内暖气充足,我们着单衣坐在地毯上欣赏雪景,看着落地窗户后的松树披上银妆,别有一番情趣。窗后就是一个树林,大自然显得如此贴近。有一次,Mary 突然发现林子里窜出一个非常俏皮可爱的动物,激动地打电话跟朋友说:温哥华的小熊怎么会这样小巧可爱啊。朋友告诉我们,这是北美特有的动物 raccoon (浣熊), 确实非常可爱,可也很淘气呢,它饿了会找你乞食。 公寓的管理员是个德国籍老太太 Ann, 从早到晚在公寓里收拾,她丈夫帮助打理草坪和树木,两个人把公寓保持得纤尘不染。当年我们在英国曼城贫民窟灰头土脸胆战心惊地生活一年后,来到天堂一样的温哥华,满怀着新生活的欢喜。承蒙我的中国同学的帮助,住进了这个公寓的 bachelor's suite (所谓“单身公寓”,就是那种客厅和卧室合一的单间)。Ann 对我们的到来表示欢迎,到处跟人说,她的公寓新来了一对漂亮友善的华人小两口(a cute Chinese couple, very nice)。 我来到公寓按门铃,Ann 居然还在这个公寓,但已经退休。我说,你还记得15年前在您的公寓居住过的华人小 couple 么?Ann 说,当然记得,不过今天很不巧,她的孙子病了,需要照顾,不能接待我,嘱咐我下次一定来访。我有点悻然,围绕公寓溜达,看见 Ann 的丈夫跟15年前一样,在打理花草。他大概至少80多岁的老人了吧,可一点也不糊涂,聊起来也还记得我。 我们15年前来加居住的第一个公寓,依然那样整洁清新 公寓管理员 Ann 的丈夫,一个德国籍老头儿,仍然忙活着修整花草 从公寓出来,天已擦黑,发现附近多了一家小川菜馆,女招待漂亮而礼貌。进去吃了晚饭,感觉菜也做得很地道,酒足饭饱出来,给老朋友打电话。老朋友的女儿,当年10岁不到,父亲给她买了电脑,一出问题,就打电话找立委叔叔。如今,医学院快毕业了,实习两年,拿到牌照就可以开诊了。老朋友相见,分外亲热。老朋友跟我说:美国是挣钱的地方,钱挣够了,还是回温哥华来养老吧。温哥华可是退休的好地方啊,别的不说,全民公费医疗,解除了老人们多大的负担。何况女儿行医,你们招呼起来也方便。到了周末,我们就聚聚,打牌啊,BBQ 啊,不是很好嘛。我笑着点头。 立委与老朋友合影 老友jxh曾经写道: 引用: 你的故乡应该有你熟悉的人。你动他们不动。你回去的时候,能看到熟悉的脸听到熟悉的话。...... 你的故乡应该有你熟悉的山水草木。你动它们不动。你回去的时候,能看到如从前一样的青松绿茶,灿烂鲜花,能听到从前一样的流水潺潺。......少了这些,不管你在那里住了多久,你都不会把它当做故乡。所以如果你从来不认识你的邻居,你就没有故乡;如果你的邻居都是移动的,你也没有故乡;如果你从来就住在高楼林立不见山水的地方,你也没有故乡。 这样看来,温哥华是地地道道的故乡了。温哥华,我们一定要回来的。 记于2007年七月二日 更多的温哥华之行的图片: 相关篇什: 《朝华午拾: 把明天交给上帝》 《朝华午拾:哦,加拿大!》 《朝华午拾》总目录(置顶)
个人分类: 朝华午拾|10946 次阅读|4 个评论
多年未见的雪,我的泪
fxf 2009-11-11 22:30
  这么温厚的雪,我多年未见;这么洁白的雪,我多年未见。 下了一天一夜的雪终于休息了,我们全家来到学校的小花园玩耍。看到这么厚的雪,我马上想到的是温暖,想着如果能盖这样一张被,该是如何的暖和,该是如何的得意。已经许多年没有见过这洁白如糖的雪了,甜甜的感觉涌上来,要不是怕女儿模仿,恨不得抓一把塞到嘴里,回味一下童年的感觉。 太原是个污染相对严重的城市,见到这样白净的雪真的不容易,(不过,最近几年,太原的环境好多了)老家大同虽然污染也很严重,但二十多年前的农村还是干净的,那个时候,下了雪,我是经常大把大把地往嘴里塞的,那感觉就像吃白沙糖。   刚出来,满眼的雪淞,令人眩目,这么好看的雪淞不太容易见到,一树一树的琼玉素挂,如天堂里的圣树,似佛国里的慧枝,嫦娥的广寒宫应该是这样的吧,如果是这样,我甘愿做吴刚,如果不是,我可不去,有嫦娥陪也不行。 好大的雪,一脚下去,深深地上来,直奔膝盖处,好不惬意。小花园中原来那个丑陋的假山也化做一坐玉山,大模大样地坐在哪里,惹人亲近。女儿还是小心翼翼的,一脸惊喜,却不知如何是好;妻子忙着选景拍照,全忘记了如何侍弄这雪。 看来,只有等我下手了。我选一个无人染足的地方,一个后仰躺了上去,雪的凉快马上透过衣服钻进来,但我不觉得冷,我随意打一个滚,留下肥胖的一个坑,象熊瞎子躺过一样。女儿眼馋地瞅着我,我伸手把她拉过来,一下子扔放到雪里,小家伙一下子陷下去,兴奋地笑出了声,妻子忙着给我们拍照,一不小心,却让我抱放到雪地里,她留下的坑显然没有我的大而深。妻子快意的笑声让我想起她大学时的样子,让我想起大学时我们的样子。 遇到好的风景,我本能地会想到最亲近的人,一个人实在是享受不了,年轻的时候,会马上想到心中的姑娘,今天会马上想到家中的亲娘。幸亏有了手机,马上给娘亲一个电话,和她汇报这雪的样子,妈妈说大同下得也不小,她在电视看到了,说太原的雪下得很大。我的娘亲是个没文化的农村妇女,但很有情趣,我已经数不清她折腾家中老屋的次数了,小时候放学一回家,经常看到的是她在重新摆放家俱,而不是在做饭。 妈妈今天显得好安静,问候没几句,就压低声音要和我说悄悄话,我原以为家中的弟妹又有什么事情让人牵挂,却原来是一个让我瞬间发懵的噩耗,邻居大我三四岁的三亲哥三天前让车撞死了。我一下子搞不清楚,只是一个劲地说好可怜、好可怜,妈妈说他留下一儿一女。三亲哥从小和我很熟悉,今年国庆节我回老家时,还在村口遇到我,和我聊了一会儿,一眼的关怀,曾经告诉我妈妈说,如果我买房需要钱,可以找他。 三亲哥家境不好,初中因为不想学习,曾经辍学一年,最后又返回学校,最后考上大学,分派到大同的一个矿区。分到矿区后,一开始不太好,还回到我们县城卖过一段时间的猪肉。近三四年,单位好了一些,他的日子也开始好起来了,可是我今年见到他,看他好象得了白殿风,一脖子的变色的皮肤。他在我的印象中,是一个有骨气的人,一个勤快的人,一个有操守的人,一个本分的人。可是,就在前三天,坐出租办公事,和一辆大车撞了,司机没事,他却看不到人间了,也看不到他的儿女了。 妈妈之所以要压低声音,是怕三亲的娘亲,隔壁的二妈妈听到,老人家苦了一辈子,老伴前几年去了,一个人信心十足地活着。可是,现在我们怎么敢让她承受这一切呢?三亲哥有一个二哥,在县城教书,还有一个小妹四亲,和我最熟悉,她比我大一岁,小时候上早自习经常做伴的。国庆节见了我,还是那么的可亲,她将如何承受这一切?我们也许除了哭泣,再也没有其它的办法了吧? 堆了雪人,回去的时候,我发现有许多树的枝桠被雪压折了,露出青青的内里,似乎还冒着热气,湿湿的样子,是泪吧。
个人分类: 关于生活|4045 次阅读|1 个评论
在缅怀中感受科学大师的力量
suqing1961 2009-11-6 22:34
杨书卷,苏青 本文刊载于《科技导报》 2009 年第 21 期 半月科技风云 栏目 10 月 31 日 ,中国科协名誉主席、两弹一星元勋 钱学森院士 ,走完了他的世纪人生。此前一天,中国现代生物学研究和教育先驱 贝时璋院士 以 107 岁高龄在京逝世。双星陨落,举国哀恸。两位耄耋之年的科学巨擘相继离世,象征着中国的一个科学时代在历史的景深中远去。 2007 年度《感动中国》人物组委会在给钱学森的颁奖词中说:在他心里,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从 1934 年赴美留学到 1955 年冲破重重阻力回国,再到后来被誉为中国的航天之父、导弹之父和火箭之父,钱学森身上彰显的是对科学的不懈追求和对祖国民族的无限热爱。贝时璋开创了中国生物物理学、放射生物学和宇宙生物学,在这些领域居功至伟;我们要为国家争气 ! 这是贝老留给中国科学界最后的遗言。 钱学森、贝时璋代表了一个伟大时代的一种精神:留学海外,学成归国,报效祖国,服务人民,追求真理,鞠躬尽瘁。我们耳熟能详的名字还有 赵忠尧、郭永怀、彭桓武、钱三强、华罗庚、侯祥麟、黄昆 如今,他们瑰丽的人生已经汇入国家从积弱积贫到繁荣富强的壮阔历史波澜之中。钱学森、贝时璋那一代科学家开创建立的精神传统,令吾辈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今天,我们缅怀两位科学大师,就是要学习继承他们身上这种优秀的品质,从他们 身上这种生动鲜活的爱国精神、科学传统和人文情怀中吸收营养 。 钱学森、贝时璋两位科学大师生前一直关注我国科技事业发展, 863 计划结出的丰硕成果应该能让他们感到欣慰:随着第一台国产千万亿次超级计算机天河一号 10 月 29 日 在长沙 国防科技大学 亮相,中国成为继美国之后世界上第二个研制成功千万亿次级超级计算机的国家。高性能计算是与理论和实验并行的第3大科学引擎,千万亿次超级计算机的问世,成为中国提升综合国力和科技竞争力的重要标志( 10 月 29 日 新华网)。 对我国未来科学版图超前部署的 973 计划再绘新蓝图。 10 月 19 日 ,中国 973 计划和重大科学研究计划 2009 年项目实施会在北京举行。其中, 973 计划批准立项 84 个,重大科学研究计划批准立项 39 个。本次批准的 973 项目和重大科学研究计划,涵盖重要的科学前沿领域,对进一步解决国家未来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瓶颈问题、提升原始性创新能力将发挥重要作用。项目将于 2010 年正式实施,未来 5 年,国家预计将对这批项目投入 32 亿元( 10 月 20 日 《科技日报》)。 令人振奋的还有我国科学家在新能源方面的研究成果。南京东南大学教授 崔铁军和程强 将人造黑洞的理论付诸实践,首次制造出可以吸收周围光线的人造电磁黑洞。人造黑洞模拟宇宙黑洞的性质,可把所有阳光都吸收进去,再直接传输到位于中心的太阳能电池里,是一种把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全新方式,可以极大地提高太阳能的转换效率。这个黑洞目前在微波频率下工作,崔铁军相信,不久后就能将其拓展到吸收可见光范围。人造黑洞的理论由美国科学家 Narimanov 和 Kildishev 在 2009 年年初提出( 10 月 15 日 英国《新科学家》)。 新能源被视为未来新技术革命将取得突破的领域。美国总统 奥巴马 正在以能源、环境为核心内容,调整前政府的科学政策,在新能源和环保问题上施以新政,以期重新领导世界。 10 月 27 日 ,当美国迄今最大的太阳能发电站德索托下一代太阳能中心 正式投入使用时,奥巴马竟亲临现场参观,使建造此太阳能中心的佛罗里达州立刻成为全美瞩目的焦点。随着需求的不断增长,美国规定一定比例的能量必须来自于可再生能源,由此,近年来美国太阳能发电站的规模在不断增加。预计在不久的将来,德索托发电量第一的宝座很快就会被其他太阳能电站所取代( 10 月 26 日 新浪网)。 奥巴马发展清洁能源的决心已定,许多国家都以美国政府为风向标,在此领域努力的成果卓然可见。在法国南部,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反应堆建设工程正在如火如荼进行。几十位来自世界各国的最顶尖核能科学家汇聚一堂,组成实力强劲的国际科研团队,计划到 2018 年制造出一个人造太阳( 10 月 26 日 英国《新科学家》)。人造太阳的称谓来自于核聚变的原理与太阳相仿,反应堆利用氢的两种重同位素氘和氚产生大量能源,不仅可实现碳的零排放,而且产生的辐射性废物比当前的核裂变反应堆要少许多,距人类清洁能源的梦想堪称咫尺之遥。 不过,另外一项能源政策氢经济论的前景却不容乐观。能量转换效率的巨大差距意味着建立于以电解水制氢为主要基础的氢经济是不经济的。日前,美国能源部长 朱棣文 正式宣布,政府停止支持氢燃料电池电动车的研发,在随后拨款 24 亿美元支持的下一代电池和电动车生产资金中,氢燃料电池及其电动车未给 1 美元。这似乎给同时诞生于美国的氢经济论正式画上了休止符( 10 月 22 日 《科学时报》)。 科学的疆域正不断进行新的开拓,今天的科技工作者面临更加宏阔的研究探索领域。今天,我们有幸得以与钱学森、贝时璋这样的科学大师交错生活在同一个时空,他们不朽的人格魅力和伟大精神对我们更是一种期许,让我们不仅心向往之,更鼓舞我们承继他们开创的光荣传统,努力创造新世纪国家民族科技成就新的辉煌。
个人分类: 编辑心得|5207 次阅读|2 个评论
娄成后院士生前发表的最后一篇文章
suqing1961 2009-10-20 23:30
今天中午,从科学网上惊悉娄成后院士不幸逝世噩耗,不胜悲痛。老先生是 10 月 16 日凌晨 1 时 在北京逝世的,享年 98 岁。 这几个月里,我还一直通过娄院士的秘书张蜀秋老师,与老先生多次电子邮件交往联系。今年 8 月 28 日,《科技导报》 2009 年第 16 期卷首语栏目专门发表了娄院士的文章持续改善农业的水资源利用,不料此文竟成先生绝笔。 6 月初,娄院士致函我社,将他多年来对我国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一些思考整理成文,惠赐《科技导报》。老先生在信中写道:在全球面临诸多困难的形势下,我国的农业也面临巨大挑战。国家将三农问题放在政府工作的重要地位,温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我国农业用水严重匮乏,作为长期从事农业科学研究的工作者,虽然年事已高,不能更多地参与具体事务,但愿意从科学与人文结合的角度,根据中国传统农业的优势,提出农业生产方面关于农业用水的建议,供讨论与参考。 先生大作洋洋一万三千多字,从科学与人文结合的视角,探讨了高等植物对现代人类的特殊贡献、我国领域内水的时空分布、农业现代化的初建、现代农业用水的开源节流、我国传统农业生产技术在农业现代化中的地位等重要问题,内容十分丰富。读罢掩卷,一代科学宗师拳拳爱国忧民之心跃然纸上。 由于《科技导报》没有合适的栏目刊登老先生的大作,我遂抽取这篇文章的精华部分,准备删减加工后放在卷首语栏目发表。娄院士非常随和,很快回复同意了我的意见,认为我提炼得很好,并认真审核、修订了经我编辑加工后的稿子。娄老同时还发给我了他的生活近照和签名手迹。老先生的签名潇洒飘逸、刚劲有力,你没法想象这是一位年近百岁的老人书写的。 9月 23 日 ,收到刊有自己那篇文章的样刊和稿费后,娄老又委托张秘书专门复函告知我。张老师还说:娄先生近月身体不太好,正住院治疗,他让我转达对贵刊的致意!我当时没有太在意,只是简单回复张老师,请她代我向娄先生问好。没想到,娄先生的问候竟成遗言。 娄成后院士祖籍浙江 绍兴 , 1911 年 12 月 7 日 生于天津,上个世纪三十年代曾留学美国 明尼苏达大学 植物系,获哲学 博 士 学位;四十年代曾任英国 伦敦大学 生物物理研究室客座教授和清华大学教授。新中国成立后,他一直在北京农业大学(现中国农业大学)任教, 1980 ~ 1982 年曾任大学副校长。他在植物的感应性与信息的电波传递、植物体内的物质运输、植物细胞间的交通与细胞内含物的再分配再利用、植物根冠间信息传递的研究、生物调节物质作用机制与农业应用的研究等领域取得丰硕研究成果。娄老是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中国农大生物学院教授,我国著名植物生理学家、农业科学家、教育家,曾任第六、七届全国政协委员。 据我所知,娄成后院士是在《科技导报》发表文章年龄最长者,以下就是我在这篇博文中提到的他那篇文章持续改善农业的水资源利用。经与张老师核实,这也是娄成后院士生前发表的最后一篇文章。 谨以此博文沉痛哀悼、深切缅怀娄成后院士。 补记: 10月21日早晨,张蜀秋老师接到我头一天发出的唁函后随即给我回信。她告诉我,上次收到《科技导报》样刊时,娄先生已在住院,他看到《科技导报》时特别高兴,并说还有些想法和建议,等出院后再给我们刊物写文章;娄先生对我们刊物有很高的评价,并希望专家学者多给我们提供高质量的、最新研究成果的稿件。 我想,我们只有更加努力,才能不辜负娄先生等老一辈科学家的殷切期望。 持续改善农业的水资源利用 水在农业生产发展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我国领域内的水资源总量大约为全球大陆的中等份额,但时空分配不均,降水主要集中在盛夏季节,而且东南多、西北少,不时出现南涝、北旱的灾害。中华文明发源于黄河流域,即使是缺雨季节,仍能靠河水灌溉,较稳定地收获粮食,因而得以摆脱渔猎的巡游生活,从而建立起集众定居的村落,使得农牧产业与社会文化得以持续发展。为了更好地利用水资源,几千年来,我国先后修建了都江堰、郑国渠、大运河等水利工程,构建了维护、调节、供应广阔耕地水资源的灌溉水系,发展了多耕多靶、锄不厌数的精耕细作农业。新中国成立初期,土地改革实现了耕者有其田,之后建立了大型农场,变单干为集体经营,继而发展成人民公社,完全废除了土地个体经营,打击了农民自主积极性;一段时期,我们曾过分地在湖泊岸边、草原、山坡等不宜耕作的地区开拓农田,不顾土壤特性,强行推广深耕、密植等措施,从而加快了水土流失,引发土地荒漠化,造成生态失衡,可谓得不偿失。 当前,我国农业发展急需重点解决水资源问题。除了应继续发扬光大 精耕细作外,在耕地面积日益减少的情况下,从作物的育种、育苗、耕作、施肥、收获,直至作物产品的加工、包装、运输、销售等,都应寓科学于农、 寓工于农, 精细管理生产的每一个环节。鉴于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 非常不均匀,年降水量呈南高北低状态,所以,实施南水北调工程,兴建由长江上、中、下游三条向北输水通道,在一定地区与季节范围内不失为行之有效的措施。由于我国全年的降水量过于集中在热季,因而需想方设法提高对灌溉水资源的开源节流在时间上,可将热季过多的降水积存在地表上下的各种库藏中;空间上,则可设法将非耕地的降水挪用到耕地上来。另外,还应积极推广滴灌、微喷等作物浇灌技术,以尽量减少地表的水分消耗。 此外,在 保留、革新我国农业生产发展中积淀下来的许多行之有效的特有节约水资源的措施,如分行区种、分畦筑垄、育苗移栽、多茬复种、精耕细作、有机沤肥、筑库储水、修堰分流、沟渠网络、灌溉增产、表层覆盖、护土保墒外,还可通过下述三项措施为我国农业水资源开源节流。 一是推广大棚温室育苗,以提高水资源利用的时空效率。 早在西汉时期,我国已经开始利用温室或窑洞栽培农作物。历代皇朝的内廷、官园,都建有温室、花洞,冬季培养果蔬、花卉等不时之物。如今,农业现代大棚温室具有高度机械化、全坡拱型的薄膜框架,空间成倍扩大,棚内光、温、水、肥可以任意调节,自动管理。实践证明,利用大棚温室育苗移栽,可以争取至少三分之一的大田生长时间,特别是在北方旱区,既节水,又充分利用了太阳光能。此外,水产养殖 也可先在 温室 育好种苗,再放养到海湾预置的养殖场中培育,其收获将远胜于外海捕捞。 二是推广育苗移栽技术,以提高农作物的复种指数。 早在公元前十世纪,我国的农田就已采用区种技术分区耕种和休闲、轮流备用。发生缺苗时,用临近野生稻苗即所谓的别稻来弥补、替代,随后发展为专为育苗移栽用的秧田。水稻秧田育秧程序异常繁琐,占用功时过多;现由旱地育秧发展到大棚温室育苗,可以调控光、温、水、肥的供应,用立体框架分格放置培育秧苗的小屉,单位面积培育出的幼苗足以供应 200 倍以上大田面积的栽培所需,且育出的秧苗经锻炼后还可短期低温储存,以备急需。 我国耕地面积不足美国或印度的一半,因此,需要增加复种面积来补偿,即温带实行一年两作,热带一年三作,或蔬菜作物套种多作。北方农区可以在春天提早进行工厂化育苗和机械化移栽,以延长生育期,节约水分消耗,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新兴大棚温室也可以同时进行多种作物的间、套作,借以提高复种指数。 三是实行大田表层覆盖减耕与弃耕植树培草技术,以提高水土保持等功能。 大田的表层结构是土地与空间进行物质、能量、信息交换的界面。原来曾被绿色植被覆盖的表土层的微细团粒,保留着植物枝叶合成的有机物和根系吸收的无机矿质等肥料,比较容易让降水渗透进耕层土壤,并能避免让水从表面轻易蒸发出去。为了维护表土层的结构,根据各地农区的不同情况,历史上曾经采用诸如沙石、绿荫覆盖等措施。近年来倡导的残茬覆盖免耕,弃耕还林,植草,封山休牧,也是保持水土的有效措施。 过去,我国过多地开发耕地,砍伐山坡草木,破坏了植被覆盖,致使水土流失加重;沙荒入侵,导致水域储水量降低,生态失衡;滥施化肥,使得作物尽管产量徒增但品质下降,且水源遭到污染;大田表层遇旱硬结,遭水坨泥,枉费耕耘劳力。因此,农村首先要挽救生态失衡,防范水土流失,实施耕地表层覆盖减耕,恢复作物与耕地间的良性循环。但是,在不同地区和季节利用表层覆盖培育农作物的种类、采取的手段与达到的目的是不一样的,要注意区别对待。西部农区荒山陡坡,容易水土流失、塌方堰塞、沙化入侵,因而采用弃耕植树培草,建立植被覆盖,凝结土壤,防护风雨侵蚀,成效显著。京津城郊的大棚温室、地膜覆盖,专营果蔬、花卉外输销售,目前已具规模。因此,覆盖耕作其应用在不同场合下有多种多样的方式,诸如植被、暄土、残茬、铺砂、地膜、棚罩等覆盖。同时,覆盖耕作还具水土保持、蓄热保墒、防灾减灾、免除中耕、延伸生长季节、缩短夏季换茬时间、增产增收等多种功能。
个人分类: 学者风采|10369 次阅读|4 个评论
毛泽东为啥能受到人民永久的怀念?
lih65 2009-9-11 17:53
林伟 2009年09月10日13:10 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又到一年9月9日,今年是毛泽东逝世33周年。近日由新华出版社出版了《魅力毛泽东》一书,从政治、军事、文化、交往、读史、爱好等多个角度解读毛泽东,高度凝炼地概括了这位历史巨人的辉煌人生。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特从书稿中选取精彩内容,与网友共同缅怀伟人的雄才大略、领袖气质和人格魅力。(2009年9月9日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由此,让我想起了这样几件小事:1942年,在延安发生了一件影响很大的事情。这年8月的一天,雷电交加,正在边区政府小礼堂开会的一名县干部不幸触电身亡。有个农民便说,老天爷不开眼,雷打死县干部,为什么不打死毛泽东?这事传到毛泽东耳里后,当他了解到老百姓是因为赋税太重而不满时,他立即下令,减低税费,更认真地领导抗日民主根据地的经济建设,使边区的大生产运动蓬蓬勃勃地开展起来不仅改善了人民生活,官兵关系、上下级关系也进一步融洽。1955年仲夏,毛泽东来到杭州,搞社会调查。当他了解到杭嘉湖平原的余杭地区的老百姓深受血吸虫之苦时,心情沉痛,眼里盈满泪水,并指示:血吸虫病对人民的危害更大,一定要想法帮助人民解除苦难,一定要消灭血吸虫病!   1958年6月30日,当他看到《人民日报》报道江西余江县消灭了血吸虫的喜讯时,心情激动不已,浮想连翩,夜不能寐。欣然挥笔,写下了《送瘟神》这篇著名的诗篇。1960年冬天,当他听到浙江省委书记霍士廉关于丽水、金华一些县区饥荒严重,老百姓没有饭吃,甚至饿死了一些人的汇报时,他心情沉重地说:这是犯罪啊!并斩钉截铁地说:要坚决惩治官僚义。   1976年7月28日,重病中的毛泽东一听到唐山强烈地震,导致24万人死亡的消息时,泪流满面这些小事都充分反映了毛泽东心贴群众、心想群众、心系群众、心装群众的伟人情怀。而在人类历史上,像毛泽东这样深切地同情、关怀、爱护并切实帮助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劳动人民的领袖人物,又有几多?   由此可见,为什么毛泽东能得到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这样广泛、挚烈的爱戴和深切而持久的怀念呢?这不仅因为他为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作出过杰出的贡献,而且还因为他具有极为高尚的人格和品德,因为他心中始终装着人民。   正因如此,半个多世纪以来,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他为人民谋幸福,他是人民的大救星。的歌曲,一直广为流传,因为她表达人民的共同心声,表达人民对毛泽东的衷心爱戴。 (今年9月9日是新中国缔造者毛泽东逝世33周年忌日。毛主席纪念堂9日接待的瞻仰人数超过2万。早晨7点半,来自全国各地的瞻仰者就开始在纪念堂前排起长长的队伍。这说明,毛泽东新中国缔造者仍被崇敬。)-----博主添加   所以,我感到,在毛泽东逝世33周年的日子里,我们不仅要缅怀毛泽东的丰功伟绩、革命精神和思想风范,更要学习毛泽东的亲民之心、爱民之情、为民之志。人民的地位最高,亲民是我们的本分;人民的恩情最深,爱民是我们的责任;人民的利益最大,为民是我们的目的。因此,对于党员干部来说,亲民、爱民、为民是天职,是本分,是责任,是使命,是德行。只有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才是对毛泽东最大的缅怀,也才是对毛泽东精神的最好传承。 -----以下博主添加 33年过去了,共和国人民对开国领袖依然深怀景仰和爱戴之情。   毛主席纪念堂前,来自全国各地的人们在炎炎烈日下排起了长龙,几乎每人手上都拿着一枝黄菊花,他们要把花献给安息在这里的一代伟人。纪念堂解说员告诉记者,自1977年纪念堂落成并对外开放以来,32年间,先后有一亿七千万人来到这里瞻仰缅怀伟人。   无论过去、现在或将来,毛泽东永远受到人们的景仰和爱戴。   60年前,在他现在安息位置正北方向大约1公里远的天安门城楼上,这位人民领袖豪迈地宣告了新中国的诞生。从此,他开始了领导这个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国家长达四分之一世纪之久的奋斗历程。   毛主席纪念堂二楼设有毛泽东革命业绩纪念室,目光所及,一件件珍贵文物,一份份翔实史料,似在无言地诉说着这位人民领袖的一世辉煌   这位出生于湖南韶山一户农民家中的旷世奇才,青年时代便显露出兼济天下造福苍生的远大抱负。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惊天一问,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豪迈胸怀,显示了雄视千古的无畏气魄。在中国现代史半个多世纪风云变幻的进程中,毛泽东始终处于时代潮流的中心,中国革命的轨迹同他的个人经历不可分割地交织在一起。恰如他的战友、党的第二代领导核心邓小平所言:没有毛主席,至少我们中国人民还要在黑暗中摸索更长的时间。   作为20世纪全球最有影响力的政治家之一,毛泽东的影响显然超出了国度。他领导中国在国际舞台上恢复甚至放大了久违的自信心抗美援朝,打出军威国威,中国从此有了一个相对安定的国际环境;在极度困难的国内外环境下研制出两弹一星,大大提升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打开国门迎接美国总统尼克松,把一个两极世界改变成大三角关系。巴基斯坦前总理布托留下过这样的评价:像毛泽东这样的人百年不遇,甚至是千年不遇。他是世界为之震惊的辉煌的新秩序的最杰出的建筑师。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经历60年历史巨变的新中国,离不开毛泽东等新中国缔造者的奠基之功。正如著名党史专家金冲及接受采访时所说,新中国成立60年来已经和正在做着三件事: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因为毛泽东等共和国第一代领导集体的努力,新中国在第一个30年里实现了以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统一为标志的站起来,并为后来的富起来、强起来打下了坚实基础。   天安门城楼上的巨幅毛主席画像,自开国大典以来悬挂了60年。这幅画像早已连同天安门成为共和国的名片,成为共和国人民的永恒记忆。与其说毛泽东给新中国留下至今不曾消退的印记,不如说新中国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已经并将继续融入毛泽东那一代革命者的理想和追求。   33年前的9月9日,已经离我们很远,但这个特殊的日子却令亿万中国人无法忘却,它是一位伟人的忌日,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奋然前行、续写共和国辉煌新篇章的开端。
个人分类: 观点述评|3002 次阅读|2 个评论
怀念我的小学老师 (Best wishes to my primary school Teacher
baoyu 2009-9-10 17:14
(图片来自网络,谢谢) 怀念我的小学老师们 (Best wishes to my primary school Teachers) by Baoyu 从 1990 到 1996 年,我的小学是在新店乡山东营小学念的。期间六载,没上育红班(学前班);上了两个一年级。并不是当时成绩不好才留级,而是校长不同意,具体原因不得而知。有时想一想,如果早一年升学毕业,我的求学之路肯定大不一样,也不会遇到一个又一个的教育革新(这是后话,以后专门撰文)。 小学任课老师一览表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语文 冯梅然 1 李道元 1 冯梅然 1 王付勤 1 王付勤 1 数学 冯梅然 冯梅然 冯梅然 陈绍斌 2 陈绍斌 自然 —— —— 祝恒久 冯梅然 —— 地理 —— —— —— 冯梅然 —— 历史 —— —— —— —— 冯梅然 音乐 魏玉英 魏玉英 祝恒久 —— —— 美术 祝恒久 3 祝恒久 —— —— —— 体育 杨奇恒 冯全宗 冯全宗 冯全宗 冯全宗 思想品德 祝恒久 祝恒久 陈政道 —— —— 1 、他们是各年级时的班主任。 2 、绍斌老师一开始担任副校长,我上三年级后担任校长。 3 、祝恒久老师做了20多年的校长;三年级后(1994年),由绍斌老师继任。 —— 表示此课程不开。 冯梅然 冯老师和我一个村庄,每天骑车 2 公里上下班。二年级语文课上要练毛笔字,三年级数学课要学珠算,都是您不厌其烦亲手示教和纠正大家的错误。珠算课上的教具是一个塑料算子的大算盘,可挂在黑板上,算子并不滑落。毛笔字练习簿上您圈出的红圈(表示写得好)也是记忆犹深,同学们称之为“鸡蛋”。 三年级到五年级要上早学;放学后要回家吃饭,于是和同庄的伙伴们就跟在您的自行车后面,一路跑步回家。所以三年级能够参加全乡的长跑比赛,也得感谢您每天早上的“带动”啊。 李道元 道元老师也和我一个庄子,他家在庄前,我家在庄后。他的语文课声情并茂,写得一手好板书。他的毛笔字在全南阳市也是数一数二的。练字三十年如一日,每次想起他,就会想到王献之八大缸水和铁杵磨针的典故。 陈政道 政道老师那时担任全校大部分班级的思想品德课,《狼来了》、《少年英雄王二小》、《火烧圆明园》、《邱少云》、《赖宁的故事》……,让童年时光不再寂寞和荒芜。所以每次新课本发下来,思想品德总是最先看完。您拿着课本,深情地朗读着,不时挥动着食指来给大家做讲解已定格在同学们的心中。 杨奇恒 听高年级同学说您的数学课讲的很好。无缘听您的数学课,不过在体育课上得到了补偿——室外天气不好时,您就会给大家讲故事,武侠、神话、传奇,信手拈来、滔滔不绝,扫兴的下课铃声总是让大家意犹未尽,感叹不已。是您教会了我们广播操。 冯全宗 您系统地给我们上了体育课。齐步走、正步走、俯卧撑、仰卧起坐、垒球、跳远、跳绳,都是您最先教给我们的。也是您选了我和另外十多个同学进行早间长跑集训,为那时十二月份的全乡长跑比赛做准备。 魏玉英 是您对我们进行了最早的音乐启蒙,让我们对这些歌曲耳熟能详:《春天在哪里》、《红星闪闪》、《井冈山下种南瓜》、《北京的金山上》、《娃哈哈》、《朝花夕拾》、《涛声依旧》…… 固然每次都要到琴房把笨重风琴抬到教室,但大家兴致都很高,男生争先恐后地去抬琴。您组织全校的歌咏比赛,组队让我们参加全乡的歌咏比赛并获得一等奖,无不包含您的心血和汗水。 陈绍斌 您的数学课是首屈一指的。当时我担任数学课代表,每次放学后把作业收齐交到您的办公室;之后您还要加班批改,第二天再分发下去。 祝恒久 是您教我们唱国歌,向国旗敬礼;是您教我们认识神奇美丽大自然。虫鱼花草、风雨霜雪、力热电磁,您使我们对这些神奇的现象不再陌生和熟视无睹。 王付勤 您师范毕业就来到了我们小学,还指定我做班长(之前我都是学习委员呵)。当时是五年级,作了班长,就被同学们“孤立”了;虽然我没打过一次小报告,也没有“滥用职权”。 您教我们唱《打靶归来》、《小白杨》和《花好月圆》,“春花和秋月它最美丽,少年的情怀是最真心,人生如烟云它匆匆过,呀要好好地去珍惜”。那时懵懂的少年,无法体会歌曲中的深意,多年之后明白了“唯有情义地久天长”。
个人分类: 我的大学|1799 次阅读|5 个评论
人民为什么怀念毛泽东
lih65 2009-8-28 17:02
人民为什么怀念毛泽东 丁咚 文/来源:鸣蝉网中文论坛 只有到天安门广场上毛主席纪念堂,看看每天排队等候瞻仰毛主席遗容的长长的人流,才能深深地体会到人民对毛主席的虔诚态度和深厚感情。在中国,可以说没有一个人受到人民如此持久、如此广泛、如此诚心的怀念。你还可以通过广大的下层人民把毛主席的遗像、像章以及塑像当作图腾或者神仙膜拜,认识到毛泽东作为一个历史人物,已经超越了一个凡俗的人的意义,成为人民心中的神话。 毛泽东是一个有个性、有胆识、有才情、有韬略、充满矛盾和内心冲突的伟大人物,在二十世纪的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浓重的印记。不错,他是个开国者,他参与领导中国人民赢得抗日战争、推翻四座大山,将土地收归国有,分给农民,建立了社会主义国家。他建立了一个崭新的国家机器,将一切剥削阶级、贵族阶级踏在脚下,人民翻身做了主人。这些作为毛泽东的历史功绩,在教科书中被一代代人学习、传承。 但在另外一些人看来,在那些被专政、被革命、被打倒、被斗争的人看来,他一生中某些阶段的某些作为令人痛苦、令人痛恨,在提到他时咬牙切齿,嗤之以鼻。 历史上有很多这样的人物,他们立下了盖世大功,也曾犯下难以饶恕的罪行,但在岁月涤荡以后,往往变成一个简单的历史符号,一个被记录在纸媒上的抽象的人。很少有人在死后还能长久地被人怀念、活生生的留在人民心中,并且时间越久远、那些历史事实变得越来越无关紧要,反倒他的某些精神品格、某些人格特质永存人心,被历史所铭记,被人类所缅怀。而毛泽东就是这些稀有的人物之一。 罕见的平民情怀。毛泽东青年时期的引路人易培基曾经对人说过,毛泽东将来要当平民天子,一言点中要害。毛泽东的一生敬重人民,依赖人民,拯救人民,解放人民,做人民的朋友,将自己视为人民意志的化身。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毛泽东以他特有的气魄将人民推上了历史的舞台。他认为,革命是什么人去干的呢?革命的主体是什么呢?就是中国的老百姓。......就是占人口百分之九十的工人农民。我们的权力是谁给的是工人阶级给的,是贫下中农给的,是占人口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广大劳动群众给的。因此,共产党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实现人民当家做主。老百姓可以骂我们,我们却不能骂他们,因为他们是主人。 人民对毛泽东的怀念,包含了对现世中官民对立的失望。对大量官员颠倒乾坤,搞不清为老百姓和为党关系的不满。对某些官员榨取民脂民膏、贪腐受贿却不干人事的痛恨。 对道的追求。毛泽东是个富于理想主义精神的人物,终生追求道,追求终极性的价值理念。他一生所做的事,概括言之,可以分为三类,解放中国,解放和改造人,对共产主义的追求。解放中国自不必说,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历史将永远记住他的功绩。解放和改造人,既救民于水火,又将人民推向深渊。他提出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人民当家做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等理念,从理论到实践,他将这些理想变成现实。他发起的反右派运动、人民公社运动乃至文化大革命都蕴含了他解放和改造人的良好初衷。但他对共产主义的盲目追求,却为中国带来了灾难性后果。他曾对实践共产主义提出明确要求,我们要把六亿人民带成共产主义作风,人民公社大协作,自带工具、粮食,工人敲锣打鼓,不要计件工资,这些都是共产主义萌芽,是资产阶级法权的破坏,希望大家对这些问题的看法吹一下,把实际中的共产主义道德在增长的情况下也吹一下,他的共产主义理想世界是六亿神州尽舜尧。毛泽东以巨大的激情将这些理想付诸实践,但在现实中显然遇到了巨大的阻力,他把这些归结为人的问题,因此发动对人的改造,成为他实现共产主义理想的必由之路,也因此为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人民对毛泽东的怀念,包含了对当今社会过于现实主义的倾向、对官场的庸俗主义的风气的失望,对大量官员丧失价值追求、道德底线,放弃人格改造,一味追求实利的不满,对某些官员不屑于理想,等而下之,与社会恶势力,与道德败坏者,与形形色色的老板沆瀣一气,狼狈为奸的痛恨。 体制内的造反派。毛泽东痛恨一切体制内的官僚主义习气,他无数次痛批官员脱离群众,并公开号召人民造反,是一个体制内的革命家。他多次强调,革命成功了,一部分党员却不愿意再前进,有些人后退了,反对革命了。为什么呢?做了大官了,要保护大官们的利益。他们有了好房子,有汽车、薪水高,还有服务员,比资本家还厉害。有些官僚主义者甚至骑在人民头上拉屎拉尿,成了小蒋介石。他对解放后正在形成的官僚体制强烈不满,认定中国的官僚体制将带来清规戒律,压抑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官僚体制还将培育起一个官僚主义者阶层。他在诗中表达,今日呼唤孙大圣,只缘妖雾又重来,神州岂止千重恶,赤县原藏万种邪,他渴望金猴奋起千钧棒,玉宇澄清万里埃,一声鸣唱,万怪烟消云落。文化大革命寄寓了他的这些理想,希望踢开党委闹革命,通过体制内的造反,将社会上的官僚和脱离群众的知识分子,赶到工厂农村,促动他们灵魂深处闹革命,重建价值体系、道德观念和革命意志,从而解放受官僚主义者压迫的人民。 人民怀念毛泽东,包含了对社会上的贫富差距拉大、社会不公平、不平等现象加剧的失望,对大量官员脱离群众、高高在上、损公肥私、比资本家还厉害的官僚习气的不满,对某些官员滥用公权、骑在人民头上拉屎拉尿、压迫人民群众、形成特殊利益集团和特权阶层的痛恨。 战略上藐视纸老虎。毛泽东在与美国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的谈话中提出他的著名论断,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斯特朗问到如何看待美国使用原子弹时,毛泽东回答:原子弹是美国反动派用来吓人的一只纸老虎,看样子可怕,实际上并不可怕。当然,原子弹是一种大规模屠杀的武器,但是决定战争胜败的是人民,而不是一两件新式武器。最后谈到蒋介石发动的这场大规模内战的前景,毛泽东充满信心地说:拿中国的情形来说,我们所依靠的不过是小米加步枪,但历史最后将证明,这小米加步枪比蒋介石的飞机加坦克还要强些。虽然在中国人民面前还存在着许多困难,中国人民在美国帝国主义和中国反动派的联合进攻之下,将要受到长时间的苦难,但是这些反动派总有一天要失败,我们总有一天要胜利。这原因不是别的,就在于反动派代表反动,而我们代表进步。正是以这样的英雄气概,毛泽东领导解放了全中国;同样,中国也才在刚刚解放、百废待兴的困难局面下,毅然决定出兵朝鲜,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并最终赢得朝鲜战争的胜利。以后屡次受到帝国主义的战争威胁,毛泽东始终不卑不亢地予以坚决反击,即使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期,印度依仗美苏的支持,不断侵扰中印边境地区,毛泽东敢于以硬碰硬,取得中印边界战争的完胜。 人民怀念毛泽东,包含了对昔日中国政治强人在面对外辱时慷慨激昂的斗争精神的由衷敬佩,对今天以和平为借口特别是以经济发展为理由在面临外患时采取绥靖主义路线,一味害怕战争、片面反对战争、在强敌面前甘拜下风的失望和不满。
个人分类: 历史掌故|1950 次阅读|0 个评论
怀念高中的政治老师
Moonkey 2009-6-1 17:55
一说到政治,给人的印象就是很严肃的事情;而高中的我,则是很苦恼的事情,因为这是高中的必考科目。 不过,在我高二的时候,一个年纪挺大的老师,让我彻底的改变了这种想法。 他讲课从不带课件,只是和我们一样,拿着同样的政治课本。但是,他讲的东西,课本上我们怎么也找不到,却好像是课本上的那个理论。 他总是从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点滴讲起,慢慢的和那些枯燥的理论联系起来。最让人觉得不可思议的是,其间他还插讲些在在我们那个年纪觉得有点粉色的笑话。 很多粉色的笑话都不记得啦,但是有一个我至今都记得。就是:那泥巴捏一个你,捏一个我,然后用水和泥巴,再捏一个你,捏一个我,那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那个时候,我看到班上的女孩脸都红呢。 可惜快乐就是很短暂的,在高二下学期,由于高考的压力,政治老师换了一个古板的老师。成天让我们死记硬背那些高考可能考的那些条条,我有恢复了对政治的初印象。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839 次阅读|0 个评论
怀念导师顾必冲教授
热度 2 罗帆 2009-5-25 11:20
2009 年 2 月 18 日凌晨 2 时 48 分,我的导师顾必冲教授在上海不幸逝世。 得知消息时,已经是一个多月之后了。当时觉得很意外,也很悲伤。 春节前,收到顾老师的短信,说他准备回武汉过年,我说等他回来就去拜年。除夕前,我发短信问候,他回复说因故不回武汉了,留在上海和子女一起过年。是啊,儿子女儿都在上海工作,年轻人工作忙假期短,老两口在那里过春节应该更好些。 元宵节时,收到了顾老师祝福的短信,我很快回了短信,祝他和师母身体健康、心情畅快。没想到,那竟然是师生之间最后一次对话 ! 真后悔当初没有打电话。 顾必冲教授出生于 1938 年 8 月,上海崇明人, 1961 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起重运输机械专业,留德学者。 1961 年~ 2000 年,先后在武汉水运工程学院港机系、武汉交通科技大学机械与材料学院任教, 2001 年之后在武汉理工大学物流工程学院任教, 1988 年晋升为教授, 1995 年被批准为博士生导师。顾必冲教授曾任中国工程机械学会港机分会秘书长、名誉秘书长,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物流工程分会常务委员,湖北省机械工程学会理事,湖北省机械工程学会物流工程专业委员会秘书长。顾必冲教授长期从事港口机械、起重运输机械、液压传动、港口机械可靠性等专业领域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主编了《港口机械液压和液力传动》和《起重运输机械可靠性》教材,以及《港口起重运输机械设计手册》和《港口机械管理手册》。他先后主持了多项科研项目,获得了多项科研成果, 1993 年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他为教育事业付出了毕生的精力,从教 40 多年,培养了大批专业技术人才,其中很多学生已成长为相关领域的精英。 当年报考 2000 级博士时,我所在的武汉交通科技大学还没有管理学博士点。因为想跟着佘廉教授继续从事预警管理方面的研究,所以报考了佘老师与顾老师合招的博士研究方向 : 机械故障诊断与交通灾害预警管理。 虽然,我本科学的是理工科,但毕竟已经改行多年,攻读工学博士是一次严峻的挑战。 顾老师德高望重,和蔼可亲,给予我充分的信任和自主权。从培养计划的制订开始,他总是耐心地与我商量,要我多征求佘老师的意见。 在学习机械故障诊断课程时,他不仅给了我很多指导,而且让他的高足周强老师带我多次去实验室了解机械故障诊断和监测系统的原理和技术,给了我很多启发和帮助。 2003 年初,我打算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顾老师大力支持,马上为我写了热情洋溢的推荐信。 那年,我申报正高失败。当我知道自己落选的主要原因是科研经费不如他人时,不禁感到郁闷。顾老师知道后,安慰我说 : 没关系,我相信你明年一定能评上 ! 秋天,我申请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民航灾害的预警机理与方法研究 被批准了,两位导师成了我的课题组主要成员,给了我可贵的心理支持。 后来,我想毕业后出国做访问学者,出去见见世面。顾老师又热心地给我写了推荐信,关爱之情溢于言表。 我的博士论文题目是《航空灾害成因机理与预警系统研究》,因为主要是从管理的角度研究,开题和答辩都难免会遇到一些质疑。顾老师为我设想可能出现的问题,指导我如何考虑机械工程领域专家的思维角度。初稿完成后,病中的顾老师戴着老花镜看得非常仔细,提出了中肯的修改意见。 历经四年的苦读, 2004 年 6 月,我终于顺利答辩,并且获得了优秀成绩。 与博士论文答辩委员会合影(右3为顾必冲教授) 2004 年 10 月,我被评为管理学教授。 2004 年 11 月,远赴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做访问学者。 虽然,我基本上是跟从佘老师开展科研工作,但我的每一点进步,也离不开顾老师的指点和鼓励。每次我汇报自己的工作和学习情况时,顾老师都会发出爽朗的笑声。 本想当面向顾老师汇报最近的工作进展,告诉他, 我们的基金项目结题后 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评为 优 ,可惜未能如愿。 下面列出我在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部分论文,以表示对顾老师的敬佩 、 感激和怀念之情。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部分论文 : 罗帆,陈小佳,顾必冲 . 基于贝叶斯网络的航空灾害成因机理探析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 31 ( 8 ): 934-938 , EI 收录 罗帆,佘廉,顾必冲 . 航空公司交通灾害预警指标体系的构建 .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 交通科学与工程版 ) , 2004.6 , 28 ( 3 ): 362-364 , EI 收录 罗帆,佘廉,顾必冲 . 民航机组行为失误的心理分析 .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 交通科学与工程版 ) , 2002 , 26 ( 2 ): 191-194 , EI 收录 罗帆,佘廉,顾必冲 . 民航交通灾害预警管理系统框架探讨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科版), 2001 , 14 ( 4 ): 33-36 Luo Fan, Gu Bichong,She Lian. Discuss on the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Patterns of the Three-parts Logistic Enterprises. Proceeding of the 4th ICMH/LS. China Railway Publishing House,2002.11: 257-260
个人分类: 人物写生|5450 次阅读|0 个评论
怀念林琳
liangjin 2009-5-21 22:51
林琳安卧于爱丁堡已两年了,每当想到她时还是心痛。前几天是她的冥辰纪念日,因故未来得及上网,现贴上我两年前为她的离世写上的一篇悼文(有改动),以托哀思。 悼唁林琳 我从芜湖开会回来,接到了朋友从北京给我打来的电话,她问我收到爱丁堡来的一个特殊电话估计会是什么事?我心里一懔,有了一种不祥的感觉,但内心又顽固的拒绝承认,直到得到朋友的证实:林琳已离我们而去。我一时无语,许久不能平静,过去的一幕幕似电影般闪过,感受到的唯有心痛。 林琳和文军夫妇是我在爱丁堡交往的好友,兴趣相投,情谊绵深。他们是我爱丁堡回忆的精彩章节。林琳的聪慧和才华让我钦佩,她的为人和生活态度更让我敬重。原以为,她的工作、生活都很滋润,怎料到天妒红颜,夺我挚友,让我的这篇章节平添上了一段哀婉的乐曲。然而,林琳在我记忆里顽强留下的却是她永远的笑声。 我回国后第一次返爱丁堡,林琳高兴地为我安排了一次游玩,那是一次和许多朋友在山水间恣意畅心,我们都开心得不得了,不过当时已注意到她时时的不适,她没介意,我们也没介意。临走时,听说她住院了,特意去医院看了她,她还是说没事,小问题,虽然我已注意到她脸色很差。那次看她,她和我谈得更多的还是我的当时遇到的生活之坎。回国后不久,就听说她的病很重,医生给她估计的时间只有三个月。知道消息时,我整个人都傻了,想着我怎么这么差劲?我的问题在她面前还是个问题吗?第二次回爱丁堡看她时,林琳那爽朗的笑容使我几乎相信奇迹正在发生,而她已经挺过来了,三个月,哼,早过了。她玩笑地说,我得的病可是名人病,帕瓦罗蒂、黄菊都是同样的病呀。她还积极地准备着第二年3月来上海旅行。我也一直盼望着在上海陪她玩。后来,她来电话说去不了上海了,电话里的林琳仍然笑声连连虽有疲意却听不出病态,就像取消了一次小小的约会,将上海之行延期而已。我却没有意识到这竟是她给我留下的绝响。今天,我唯一可以安慰林琳来上海这个未竟心愿的是托朋友印一张上海标志性的东方明珠照片随她而去。林琳最终没能让奇迹再延续,辗转挣扎了两年,带着太多的不甘和遗憾在人生成熟收获的美好季节过早的仙去,剥夺了我们生活中她的笑声,这不能不让人扼腕长叹。 我多次对朋友们说过,林琳是我见过的最坚强最勇敢的人。她以她的笑声为我们诠释了什么是坚强,什么是勇敢。我们自己或多或少地遭遇到生活中的某些挫折,也或多或少的抱怨过上天的不公。而林琳面对巨大的病痛,谈笑风生,坦然面对,积极治疗,虽败犹荣!对比她,我只有汗颜。但林琳留给我们的正是这样一笔精神财富,这也正是我们得以欣慰的地方。面对生老病死,人生不可抗拒的命运,我们只有珍惜生活的每一分,每一秒,开心地面对这每一分,每一秒。 今天她离我们而去,我们有太多的理由挥泪痛惜,但我想,生性豁达开朗的林琳一定不愿意看到我们的眼泪。愿大家,愿文军节哀。 我相信,快乐的林琳在另一个世界里也一定是快乐的。林琳,一路快乐! 以此短文表达和我一样心念的在爱丁堡留足过的同仁们的哀思,让我们一起来悼念我们的好友林琳。
个人分类: 忆海拾珍|5628 次阅读|4 个评论
怀念武汉(二)
talentwang1982 2009-5-10 23:01
怀念武汉 怀念那穿城而过奔腾不息的长江 那是大武汉的气魄 怀念东湖边自己和朋友留下的脚印 不知道那印记是否依然清晰 怀念武汉 最怀念的是地大 怀念在坐在操场边看夕阳的悠闲与恬适 那是生命中舒缓的乐章 怀念夜幕下的校园 灯火闪烁,却又静谧幽深 怀念八月校园淡淡的桂花香 丝丝缕缕飘进我的宿舍 怀念下雪时操场上的雪人 和那群打雪仗的风一样的少年 怀念那段激扬的岁月 还有那段岁月的主人翁
个人分类: 生活.情感|2979 次阅读|0 个评论
母校专业老师两三事
liudongyang 2009-5-8 21:42
母校河南科技学院建校六十周年,已在河南日报上发布校庆一号公告。回忆在新乡的日子,把记忆深处留存的可敬可爱的恩师的点滴记录下来,
个人分类: 读书买书|25 次阅读|0 个评论
梦回
chaliez 2009-4-29 13:48
来到北京已有些日子了,隐隐的内心深处怀念彩云之南。有好几次梦回藏区了。我常常和别人说:美丽的地方是用来怀念的。 机缘使然, 还是命中注定? 云南的两年改变了我对景色的看法,我本不是热爱旅游的人,在去云南之前的确如此。但是在云南经历了不同的风景,有些风景他说没有人家说的那么好,而她说原来比想象的更好。我真的不知道如何是好了,想想他们说得都有道理,但那是我自己的感受吗?他们是否误导了我的感受,影响了我看风景的方式?然后我看到了美丽的风景。更确切的说我是在感受风景,而不是在看风景。我赋予她们感情,她们也赋予我感情。恰如那些因为阴雨而无法看到雨崩晴朗景色的人一样,他们说:唉,什么也看不到!,但是我却看到了烟雨下的隐隐的山的影子和静谧的村庄。然后说:原来雨中的雨崩也可以是这个样子的!真是有另一番风味。植物园里的树叶大部分都落下了,好像树也变的不那么悦目了,但是我看到地上那一层的各色的叶子,感到有一种感觉的,如果风起了的那一刻,片片落叶轻轻的离开地面,伴随着如同流水一样的沙沙声,那又是何等的激动呀! 最近为什么经常梦回彩云之南,许是上面的原因吧,实实在在的景色已经是看不到了,但是她们赋予我的感情依然在,我赋予她们的感情也依然在。 梦回一种美丽,梦回一种怀念 植物所 2005.11.20
个人分类: 感悟|3418 次阅读|0 个评论
[悼文]钱老,一路走好~
moviez 2009-4-20 23:13
第一时间闻此噩耗,沉痛不已! 记忆中第一次近距离接触您老人家是去给您搬家,行事匆忙,都没有机会聆听您的教诲,印象中您是一位身体略显虚弱但精神还好的老人,安详的笑容依然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可惜没有留下什么照片,现在这一奢想已然无法实现! 上次见您应该是您90华诞纪念报告会,您的杰出弟子和朋友后辈都来给您庆祝,以精彩的学术报告的形式祝愿您健康长寿,因为您不希望隆重的生日给大家添麻烦,不愿意折腾大家,这才有了前面的一幕幕,我们这些小字辈的力学人随着前辈的思绪追忆过去,把握现在,畅想未来,那时候您坐在轮椅上,完成了最后的赠书仪式,那时您确是坚强地跟病魔做博弈,大家并没想您亲历现场,但您还是坚持来了,您喜欢、高兴来看看您的朋友和弟子孙们可是谁曾想那是诀别,您的安详永远定格在学生的记忆中! 后来,零星听到您的一些消息,残忍的病魔随时都有可能把您从我们的世界夺走,可是谁都没想到竟是今天,自私的我们多么希望您还在我们身边,哪怕是一天,一夜。。。 您还是走了,告别了大工这片热土,这块您深爱的土地,这个让您倍感自豪的校园,我们知道您是不舍的,苍天与大地为证! 钱老,你放心地走吧,天堂路走好,我等后辈必奋发图强,自强不息,未竟的事业让我们来完成吧~ 一路走好,钱老,永别!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4648 次阅读|1 个评论
与父共舞 Dance With My Father
jjczhang 2009-4-6 22:43
我是多么想再跟父亲跳一次舞。从来没有想过父亲会离开我。每当听到这首歌, 我都禁不住留泪想起我父亲. 在2007年的圣诞除夕,从医院回到家的父亲躺在他熟悉的床上,目睹所有子女, 慢慢地闭上眼睛, 走完了人生的最后一程.从来没有想过父亲会离开我, 不幸的是他永远地离开了我们. 在这清明之季, 我深深怀念我的父亲和母亲, 永记他们的爱. 是他们把我高高举起! 尽管我们为他举行了当地最隆重的葬礼, 但仍然不能表达我们对他的爱. 曾经听过另一首描写父亲的中文儿童歌. 其中的歌词包括爸爸是个好爸爸... 打起屁股啪啪啪.... 似乎好爸爸太严厉了. 自己也是孩子们的爸爸. 我的体会是父亲要把孩子高高举起,给他们创造最好的条件与机会,培养他们成人. 推荐 Dance With My Father 这首歌. It really moves me! 歌词:   Back when I was a child, 小时候,   Before life removed all the innocence, 天真懵懂。   My father would lift me high, 父亲会把我高高举起,   And dance with my mother and me, 跟我和母亲一起翩翩起舞。   And then... 然后,   Spin me around til I fell asleep, 抱着我转圈,直到我入睡。   Then up the stairs he would carry me, 父亲会把我抱上楼。   And I knew for sure I was loved 我知道父亲深深爱着我。   If I could get another chance, 如果我还有一次机会,   Another walk, another dance with him, 跟父亲散步,与父亲共舞,   Id play a song that would never ever end 我会放一首永远不会结束的曲子。   How Id love love love... 我是多么想   To dance with my father again. 再跟父亲跳一次舞。   When I and my mother would disagree, 当我不想听母亲话的时候,   To get my way I would run from her to him. 我就会跑到父亲跟前。   Hed make me laugh just to comfort me, 他会想办法让我笑起来,安慰我。   Then finally make me do just what my momma said. 但是最后让我照母亲的话去做。   Later that night when I was asleep, 那一晚在我睡觉的时候,   He left a dollar under my sheet. 他在我的床单下放了一块钱。   Never dreamed that he would be gone from me. 从来没有想过父亲会离开我。   If I could steal one final glance, 如果我能再看父亲一眼,   One final step, 再迈出一步舞步,   One final dance with him, 再跟父亲跳最后一支舞。   Id play a song that would never ever end 我会放一首永远不会结束的曲子。   Cause Id love love love... 因为我是多么想   To dance with my father again. 再跟父亲跳一次舞。   Sometimes Id listen outside her door 有时候我会在母亲的门外,   And Id hear how my momma cried for him 听见她思念父亲的哭声。   I pray for her even more than me... 我为母亲祈祷hellip;   I pray for her even more than me..... 我为母亲祈祷...   I know Im praying for much too much, 我知道我的要求有点过分,   But could you send back, 但是你能不能   The only man she loved. 把她唯一深爱的男人送回来?   I know you dont do it usually, 我知道你一般不会这么做,   But dear Lord shes dying, 但是我的主啊,   To dance with my father again. 她是多么想再和父亲共舞啊!   Every night I fall asleep 每晚入睡以后,   And this is all I ever dream... 同样的梦境重复出现hellip; 你可以在下列网址听到这首歌: http://www.1949diy.cn/post/123.html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596 次阅读|1 个评论
怀念陈士其老师
黄安年 2009-4-5 09:32
怀念陈士其老师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09 年 4 月5 日发布 陈士其老师是老吕 55 年前在广东师训班的同学 , 毕业后一起被分配到海南的中学任教 , 其后断断续续保持联系 , 退休后联系就更多了。士其老师每次来北京一般都会见面的 , 至于和他的儿子昊扬在北京外经贸大学学期和毕业后的联系更为频繁。陈士其老师在世时多次邀我们赴海口故地重游,但是一直错过机会 , 我们这次海南行在 4 月 2 日返回北京 , 正好与范基宁老师和昊扬 4 日扫墓擦肩而过。在海口的陈士其老师家中,范老师为我们专门放了怀念陈士其老师的 VCD 录像 , 征得范老师的同意,我们将录像中某些照片放在网上 , 以表示我们的怀念之情。
个人分类: 摄影图片集锦(09A)|4391 次阅读|0 个评论
怀念吕启泰小弟
黄安年 2009-4-4 21:30
怀念吕启泰小弟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09 年 4 月 4 日发布 我的内弟吕启泰 1943 年 7 月生于浙江余姚山头埠 ,1967 年 9 月毕业于郑州粮食学院 , 在粮食部湖北科学研究设计院任职 , 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 , 是粮食战线优秀的技术员 , 有着创新发展的巨大潜力 , 不幸于 1978 年 9 月起患重病 , 先后经北京同仁医院、北京医院、宣武医院等医院见检查确诊为脑部主干区占位性病变 ( 脑瘤 ) ,无法手术,随后转往上海华山医院医治, 1979 年 7 月 31 日凌晨 2 点谢世,终年仅 46 岁。 1979 年 7 月 31 日晚,我代表母亲和老吕,乘 119 次赶赴上海奔丧 , 协助弟妹石妩兰处理后事,在上海期间于龙华火葬场火化并举行告别仪式。 8 月 6 日陪同弟妹乘东方红 18 号赴武汉 ,8 月 9 日起转向粮食部湖北科学研究设计院所在地安陆, 8 月 10 日举行了隆重的追悼会, 8 月 12 日我返回北京。 小弟离开我们已经整整三十年了 , 在清明之际,将小弟的相关照片和材料发布在网上 , 《清明忆亲人(照片辑集)》及《亲人生前照片图片(辑集)》(一) ( 二 ) 中有他的相关照片。表示我们对小弟的深切怀念之情。
个人分类: 摄影图片集锦(09A)|3823 次阅读|0 个评论
怀念我的姥爷
热度 1 张三火 2009-4-4 15:14
又一个清明节来临,禁不住深深的想起德高术精懂得养生的外祖父。 诊所在4月6日(法定假日里)依然上班,让我想到忙碌行医一生的外祖父不曾有过节假日。听母亲说,她小时候很怕过年,因为过年接神的时候,别人家都是父亲带着孩子们放鞭炮,很热闹,而母亲家只有姥姥带着三个女儿。因为此时,姥爷一定是奔波于病家在给人治病,却顾及不上自己的小家。回想我小时候同姥爷生活在一起的情景,真的想不起有什么节日、有多少时光姥爷是清闲的,总是不断的外出往诊,还要带上沉重的诊箱。想那年代农村的医疗条件和水平,让姥爷这一代中医付出的真是太多太多了 谨载此文纪念我的姥爷和为农村医疗卫生事业付出过艰辛和努力的中医! 名老中医白广山传 白广山( 1904 年 ~1993 年)原名白 廣 珊 ,吉林省梨树县著名中医。清代末年(光绪 30 年)出生于吉林省梨树县河山乡的一个书香门第家庭,自幼聪明敏慧,读书过目成诵。其父知书达理,上晓天文,下谙地域风水,见多识广,在当地很有名气。白老先生受其父影响,爱好象数星纬之道,并精通易学。其十六时拜师学医,至二十岁学成医术,便悬壶于家乡。 中华民国时期,国民党政府一度想废除中医,白老先生当时初涉医林,他博览群书,深深叹服祖国医学理论的深奥及其科学性,发出呼吁,极力维护造福于人类、具有几千年历史、久经考验的中医学。后来,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了东三省,白老先生不幸被抓去充当日军的后备医护人员,在那里他接触到西方医学知识,开拓了视野。在以后的医疗实践中,白老先生始终坚持中西医汇通,撷取中、西医精华,服务于临床,指导实践。 解放后,白老先生曾担任梨树县小城子医院分院院长、杨船口分院院长,后又任小城子乡大房身卫生所所长达三十年。他将毕生的精力献给了医学事业,工作一丝不苟,本着救死扶伤的精神,为众多的百姓解除疾苦,挽回生命无数,长期以来被当地人们誉为中国的白求恩。 白老先生治学态度严谨,临床辨证准确,遣方用药灵活。其行医数十年,广泛地接触临床,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总结出许多独到的临证经验和学术见解。 勤求古训,探究医源。白老先生认为,要成为一名有所作为的医生,必须刻苦学习,勤奋努力,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方能领会中医学的要旨。他不仅精心研究《内经》、《神农本草经》、《伤寒》、《金匮》、《千金方》等古典医著,深入探求医源,而且涉猎群书,博采众长。他认为医学是非常精深的,行医是非常艰苦的,非勤奋刻苦之人不能成器。所以数十年来,他都把书籍当成良师益友,常年手不释卷,既使经历了十年浩劫,那些早已发黄了的书卷仍然得以保存并完好无缺。 深入实践,学以致用。白老先生从事医学临床实践六十余年,曾活人无数。他深入广大农村,涉及内、外、妇、儿各科,运用所学理论不断摸索,不断创新,总结出大量的临床治疗经验。 在内科方面,他针对最常见的胃脘痛、头痛之证,深入钻研,创立了胃痛散一方,对于虚寒型、气滞型胃脘痛,疗效显著。头痛一病,最为普遍,而且证候多样复杂,经过反复观察、不断实践,白老先生在古方川芎茶调散的基础上,根据不同证候灵活加减,运用于实证头痛,并配合针灸,收到卓著疗效。 对于外科创伤及疮疡疾患的治疗,白老先生更具特色,他自行研制的刀口药能够止痛、止血、生肌,疗效卓著。用于治疗疮疡的平疡散采用黄连、黄柏、雄黄、儿茶、冰片等药配制而成,清热解毒,去腐生肌,效果神奇。 在妇科方面,对不孕证、月经不调等常见病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临床治疗中,他巧妙而灵活地运用元胡,组方独特,收效显著,从而成为他治疗妇科病的独特用药法之一。 此外,在儿科的痘、疹、惊、疳等方面也积累了许多保贵的治疗及护理经验。 可见,白老先生善于总结经验,不拘泥于前人,主张医为活法,不可循规蹈矩。 不求名利,重视医德。白老先生谨记唐代大医学家孙思邈的教诲无欲无求、一心赴救,对待病人不分贫贱富贵,一视同仁,全力救治。为了解除病人之苦,多少个新春佳节不能与亲人共渡,甚至在妻子临产、孩子生病之时,他还在外面为他人奔波。农村的艰苦条件,使多少仁人志士望而却步,可白老先生却放弃了几次调升到城市的机会,安心扎根农村,为基层百姓服务。在开办村级卫生所的初期,由于资金紧张,药源缺乏,有时连常用的方药都开不全,白老先生想方设法,历尽艰辛,亲自采药、炮制,还不辞劳苦地制作出许多丸、散剂,以方便群众。他主办的卫生所曾多次受到县、地区卫生局的表彰,为当地的卫生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1980 年,这位当时已 76 岁高龄的老人才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退休后,方圆百里的人们,经常上门求医,白老先生坚决拒收诊费,义务为患者治病,就连给患者带的药也只是收取成本费。当地人们无不交口称赞他的高尚医德。 长于养生,老有所为。自青年时代起,白老先生就非常重视养生之道,认为人要心胸豁达,性格开朗,饮食有节,起居有常,要辟除偏嗜。并把运动作为养生的要诀,认为散步是必须做的而且是最佳的运动健身方式。在晚年还自编了一套健身棍操,每日操练,无论刮风下雨,从不间断。因此,得以年逾八旬之时,仍能骑自行车运动,神采奕奕,谈笑风生,耳聪目明。经常关心国事,每日必读报纸,还自修日语,并亲自整理医案,记录下一生中宝贵的临床经验,留给后人。 1993 年 1 月,年届九旬的白老先生在家中无病而卒。临终前,嘱咐家中后人要勤奋研读医书,不要以医谋利,不可照搬经验方诊治疾病,要多留心脉诊。 白广山先生把一生的精力都献给了他所热爱的医学事业,他高超的医技和高尚的医德永远激励着后学。 (说明:此文是首届吉林省医史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 白广山先生是笔者的外祖父,也是笔者学习中医的启蒙老师。笔者的母亲幼承家学,随父学医,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成为第一批具有正规行医资格的中医,长于中医儿科。)
个人分类: 中医研讨|6675 次阅读|8 个评论
永存的记忆
dongkell 2009-4-2 18:53
永存的记忆 天空蔚蓝文 李良的博客(090402) 一、二、三, 夜幕下天真无邪的双眸, 仰望天空,数着星星。 这是稚气的童年,无尽的怀念!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阳光烂漫的田园, 书声琅琅,回荡期间。 一群朝气的少年,无线的希望! 老师再见!, 老师说:明天继续补课, 我们同声反抗道:校长要求我们减负。 又一锐气的少年,无言的感叹! 到西部去,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 八零后,迅速成长的一代, 民族的希望,人民的脊梁! 此乃霸气的青年,无私的贡献! 残碎的记忆, 成长的轨迹。 我不知道三十年前的月亮与三十年后有什么不同? 因为我仅二十四岁! 注:偶不会写诗,文笔烂死了。
个人分类: 诗词共赏|653 次阅读|0 个评论
写给我的大外甥
wangdh 2009-3-30 01:50
写给我的大外甥 (王德华 2009.3.3 ) 还在睡梦中,电话突然响了。是太太的,拿起来就觉得气氛不对。先是说了点儿子的事情,儿子不是很适应南方的气候,又病到了。过了一会儿,告诉我一件痛心的事情:我的大外甥走了。周若波,一个刚刚 39 岁的农村男子汉,我的大外甥,丢下孩子和妻子走了。劳累了一天的他,回到家里,喝了点酒,躺在炕上休息,突然病发,家里没有人在身边,等家里人干完活回家发现后送到医院已经晚了。没有留下什么话,就走了。 嘴里不自觉地劝说着那边已经唏嘘不停的太太,脑子里早已经是一片空白了。嘴里喃喃着,放下电话,许久,回过神来,才思索刚才的事情,摇摇头、掐掐自己的手,这是真的吗?怎么,我的大外甥真的走了? 腮帮子上感觉凉凉的,眼睛再也睁不开,许是泪珠子滚下来了。说不出来的滋味,痛,心痛,有点喘不上气来的痛。机械地擦着淌下来的鼻涕,拨拉着滚下来的泪珠子。愣在床上,坐到了天亮。 有几个年头了,一直没有回老家看看,自然也就没有见到若波了。每年给家里打电话的时候,问问他的情况。知道他日子过得很紧巴,不过也在渐渐好转。心里一直挂念着他那一家子。有段时间,太太还想回去,花点钱,帮他修理一下房子的。 每次回家,到每家串门的时候,都是若波骑着自行 车带着 太太走东家串西家的。这孩子一直很清瘦,但浑身似乎有使不完的力气。农村娃,长得结实。 在我小时候,每到周末或假期,就到姐姐家里去,去照看他。后来,就领着他和妹妹到田野里玩。记得秋天用犁耕翻收获过的花生地的时候,我经常带着他们兄妹俩跟在人家耕地的后面,捡拾偶尔被犁出来的花生。那个时候,应该是跟他在一起最长的时间了。 后来若波上学了,孩子很聪明,成绩很突出。记得考初中的时候,要到乡里去上学,他们村里只有三四位小朋友被录取,他是被录取的当中年龄最小的一个。由于年轻,自己没有很好管理自己,也可能是睡懒觉,据说是突然被惊吓,就患了病。自然后来就退学了,很是遗憾。农村孩子唯一的一条跳出龙门的路,他没有走完。这就改变了他后来的命运。 若波小的时候,喜欢住姥姥家。有段时间,长年待在我们家里,给家里增添了许多欢乐。小时候的他,很是淘气,几次在土炕上开火车当司机,把自己的胳膊弄脱臼了,严重的时候还戴过绷带呢。晚上睡姥爷的被窝里,姥爷有时候抱着玩,有时候不听话的时候也吓唬他几句,只要说送他回家,他就静静睡着了。 后来若波结婚成家了。在民工大潮中,由于身体不是很好,在村里的年轻人都外出打工的时候,家里不同意他出去。这样,经济上他家里一直不是很好,日子过得很紧巴。想是受了不少的委屈和压力,都老大不小了,还脱不了贫,心理压力够大的。那段日子里,我还每年回去一趟,每次都看看他,鼓励一下他,也调和一下他和父母的关系。孩子很尊重我,我的话,他还是听的。记得一次,太太悄悄给他塞了 50 元钱,大小伙子不好意思就收起来了。我看着,心里酸酸的。 每年的清明节,或者大年三十,我不在家,一般都是若波到我父母的坟前,给姥爷姥姥烧烧纸、磕磕头的。唉,现在他也跟着走了。今年的清明,他们在一起过了。 人就是这样,在这个世界上,就是一个匆匆的过客,有的辛苦一生,有的享受一世,有的埋怨一生,有的称霸一世。满足也罢,遗憾也罢,成功也罢,失利也罢,无论你腰缠万贯,还是你穷困潦倒,在这个时刻,都到了同一个终点。赤条条来到这个世上,也赤条条离开这个世界。留恋也罢,厌世也罢,这条路走到头了。终点都是那同一个地方。 心里很痛,很想找个地方哭一场。遗憾的是这一辈子我怎么也看不到他了;痛心的也是再也见不到他了。我大姐走得早,很早就没妈的孩子,现在去看妈妈了。我也只能祝福他一路走好。好好休息吧,我的若波。有机会,舅舅会到你的坟前给你添把土的。舅舅想你啊! 写这些文字,为了若波。为了那份心里的痛楚,为了那份永久的遗憾。 (王德华 2009.3.3 写 于 Atlanta )
个人分类: 人生漫笔|8927 次阅读|3 个评论
【院子·狗·毛驴·鸡】之公鸡母鸡
邵宇飞 2009-3-15 22:47
我们村子里几乎家家都养鸡。理所当然地,只有我家的鸡看着最顺眼。 听说我很小的时候,家里还养过几只白鹅。但是我实在是不记得了。我的印象里,只喂过鸡。喂鸡,是我小时候每天都惦记的事。因为我妈每天要干的活很多,我非常担心她在鸡食上敷衍了事,以至于鸡吃不饱。整个小学阶段六年的时间里,我觉得自己每天做的最有意义的事情就是放学后去田地里挖一篮野菜,带回家,剁碎,活上麦稃或别的什么,搅匀了,端到鸡舍给鸡吃,然后再在水槽里添上新鲜的水。做了这些,心里才踏实。如果是深秋以后,那就简单了,因为园子里都清理干净了,公鸡母鸡可以在园子里随意走,刨食散落的玉米粒。不过也还是要按时喂鸡,否则冬天太冷,仅靠那些玉米粒提供的能量是远远不够的。 人常说,一唱雄鸡天下白。我家的公鸡职业操守很差。无论是白天、晚上,还是半夜一两点钟,想起来就咯咯来几声。难道是因为我家在村头,四下荒凉,孤独了?不能啊,好几只小母鸡陪着呢。或者是因为担心黄鼠狼、老鹰袭击?给自己壮壮胆儿?这倒是有可能。 要说,它们能活下来也挺不容易的。春天,姐妹兄弟好几十号,一起破壳而出。小瘟小疫一折腾,就死了不少。再加上老鼠偷猎,老猫袭击,不一定什么时候就失踪一两个。剩下的,也都是跌跌撞撞地往前混日子。一到晚上,我看见一团团毛绒绒小球样的小鸡仔挤在一起相互取暖,心里酸酸的。 等到一年终了,小鸡们长大了,他们才稍稍安全些,至少不用怕老鼠老猫了。不过,就像小男孩小女孩长大以后,承受的社会压力不同一样,公鸡、母鸡所承受的来自我老妈的压力也是不同的。母鸡,一般不会有大问题;至于公鸡,春节的时候,要么和母鸡在一起,要么和土豆在一起。年前总会有那么几天,刀头鸡血横淌,灶旁翎毛乱飞。公鸡们,显然是知道自己的宿命的,否则也不会在秋天的时候,玩命地争斗。只有最厉害的才会被留下来,其余的统统上菜板。这就是命,这就是我老妈划给它们的宿命。 秋天一到,曾经的好兄弟就要拼个头破血流了。不为功名,不为利禄,更不为SCI论文和耀眼的头衔,只为了那群同年生的小母鸡和往年 留下的老母鸡们,只为了生存和繁衍。争斗开始了,杀得兴起,啄得眼红。有种没种都得上,胆大胆小都跑不了。眼睛给啄瞎了一只,那又怎样?还得上!还是那句话,为了孩子,为了孩子他妈。 胜者为王,古来如此。你看它,胸脯挺着,神情倨傲。见鸡啄鸡,见人啄人。这时候的胜利者,已经不是我当初嘬嘬喂食时候的那个怯怯小鸡仔了。它甚至连我都啄,尤其是在我蹲茅厕的时候。忍了几次之后,我们之间的冲突终于全面爆发。我用扫帚打它,它飞起来啄我眼睛。我跑,它追。最后,我唤狗来救命。狗汪汪一通恐吓,公鸡优雅地退了。这样的情景一年年地上演。只不过是凶悍的公鸡年年换,忠诚的老狗始终是那一条。 所以,我对成年的公鸡几乎没有什么好感,虽然我还得喂食给它们。不过公鸡的智力实在有限。一天,一个亲戚带着她的小孩儿到我家串门。大人在屋里说话,小孩儿跑到外面去玩,不幸遭遇公鸡。公鸡虽然有心啄他,但却迟迟未敢下手。原因是小孩儿太小了,站着和公鸡一边高。它死活也没想明白这是什么东西。小孩儿发现公鸡盯着他看,也愣住了,不知如何是好。于是。实力严重不对称的两方居然僵持住了!我趁势赶紧把小孩儿抱回屋里眼睛给啄瞎了可不是闹着玩的。 客观得说,公鸡,尤其是鸡王,还是很有老大风范的。每次吃食的时候,它都让母鸡先吃,自己在旁站着看,或者有什么好东西,比如虫子、白菜帮子,它啄几下,唤来母鸡一起吃。有那么一年冬天,不知哪里飞来一只老鹰,巨大无比。它站在小树上的时候,我和一同学甚至开始还以为是一个人在爬树。它光临我家鸡舍。公鸡在天敌面前,抗争了,可还是死了。脑袋被老鹰揪了下来,还未起飞,我就追了过去。我用石头打它,它飞跑了。我追它,追过小树林,追过小河沟,追到村后的小山冈。最后,它飞远了。回到家,鸡的尸体还在。我有些气恼它为什么不赶紧躲,可我还是佩服它没有赶紧躲,毕竟其余的鸡是安全的。 我父亲很用心地修了一个鸡舍,一排短木离地一尺,架在鸡舍里,既方便鸡休息,又便于鸡排泄。今年春节时,发现鸡舍还在,只是里面住的鸡却不再熟悉。
个人分类: 故乡|6765 次阅读|4 个评论
那些人,那些事(四)—筹备晚会的趣事
cutefay 2009-3-5 20:25
十月份的时候,我们就忙着筹备12月份的元旦晚会了,准备了两个月的时间,当时我们系还真出了不少质量很高的节目呢,主要的原因是我们化学系的人才很多,并且大家肯花时间和心思准备节目。根据各个班级上报的节目,我发现非唱歌类的节目不够数,报独唱的人太多,于是,我就又组织我们班的同学排了个小品,还有组织那些报名独唱的一些人联合起来搞个情歌对唱,另外,我还教我们班的同学跳交谊舞,我们班出了个交谊舞集体舞的节目。总之那两个月的课余时间,大多都花在晚会上了。 虽然那次晚会花了我不少时间和精力,但是筹备晚会的那段时间让我有太多的收获。在很多人一起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努力奋斗的时候,最容易建立牢固的友情,所以,往往部队里的战友的关系是最铁的。在那段日子里,我跟我们系很多人,尤其是我们班的很多人建立起深厚的友谊。 那个小品就是我以前博文里描述的《嫦娥征婚》的小品,小品共有十多个演出人员,除了我之外,其他的全是男演员,他们都很听我的指挥和安排,这个小品只排了两三个星期,但是效果还是很不错的,大家的表现力真是很棒。而我们班的这些男演员,全都是读的硕士,他们比我先毕业走了。昨天晚上回顾小品视频的时候,不禁怀念起这些男同学们。而交谊舞集体舞的那些演员们,却绝大多数都是硕博连读的,这些人我还都能经常见到。 在排练的过程中,总是有很多很快乐的事情,其中还有一次我们班班长故意躲在我们要排练的礼堂的走廊暗处一个角落里想吓唬我,可惜他找错对象了,我可是很不容易被吓到的人。当时我经过昏暗的走廊的时候,看了他一眼,就继续向前走。结果他大失所望,他精心策划的阴谋就被我这样给毁灭了。想起来真好玩! 我还组织几个报名独唱的人一起来搞个情歌对唱,结果对唱缺一个女生,橙子就(在这系列第一篇中有描述,唱歌很棒、并且很聪明的一个才子)跟我说,我的音色跟他以前在清华的时候经常和他对唱的一个唱得很好的女生的音色很像,他想让我试着跟他一起对唱。我以前没有在晚会中唱过歌,但我想尝试一下,就答应他了。结果我们俩一起排练的时候他才发现,哦,虽然我跟那个女孩音色很像,但是我唱歌比她差多了。后来我们就放弃对唱了,他直接从清华请来那个女孩跟他一起对唱了。橙子和我都是天蝎座的,两个人内在性格很像,属于无话不谈的类型的,并且他跟我说话很直接,他毫不留情地打击了我唱歌的积极性。从那之后我才明白:唱歌,还是很看天分的,并不是勤奋练习能够学好的。 当时晚会之前还有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是我犯了一个笨笨的错误。晚会的前几天召开了一次工作人员会议,就是给每个人安排好具体做什么事情。学生会的人比较多,很多同学我还都不认识,只知道名字。在开会之前,我把每个人要做什么事情全都写好打印出来发给大家,方便会上讨论,有不合理的地方改正。在讨论的时候,有人跟我说:安排的负责女更衣室的那个人是个男生。啊!我看他的名字是个女生名字,没想到是男生啊!于是我就在会上又安排一位女生来负责女更衣室。这件事情把我们班的一位来开会的男生笑翻了,他回去跟我们班另一位男生说了这件事情,我们班那位男生开玩笑地说:她怎么不安排我来负责女更衣室呢?如果安排了我,我可不告诉她我是男生!真是汗啊!
个人分类: 今菲昔比|4442 次阅读|3 个评论
我们在川农的大学生活
dragon513 2008-12-30 22:47
网上流传做得很好的东西,与校友分享! http://www.56.com/p76/v_NTE0NDc3Njk.html
个人分类: 心得偶记|2649 次阅读|0 个评论
肖庄记忆
fxf 2008-12-30 14:33
肖庄北边是一条小河,时断时流,河床一路向东奔跑,在村庄的东北角,半圆的转向,直直的冲向南去,流入村南稍大的河,如母亲曲着的左臂,把肖庄揽在怀中。整个村庄,西边是人工的沟渠,北、东、南就是这两条无名河,一渠二河,形成村界,与邻近的村庄有了区分。 北河也就是东河,是南河的支流,北河的南岸是矮小的大片灌木,野鸡出没,獾兔奔突,人进入里面,很自然的警觉起来,根本不晓得什么时候,会有小动物被惊起,扑愣愣的动静,还有点儿吓人。我经常随着外祖父背上柳筐,用镰刀削灌条,回来编织各种各样家用的、农用的筐篮。我不会编织,只能打打下手,偷偷欣赏外祖父粗壮的手指,在这时候是如何变得灵巧起来的,左穿右别,一个个精致而结实的筐篮,在他微闭的眼角下,悄悄诞生了。 无事的时候,我会和伙伴们到北河边捡雉尾,挖狗獾,野鸡虽说是鸡,却比家鸡灵敏多了,看着肥笨的样子,可根本抓不住它,只能眼瞅它带着五彩的羽毛在你的头顶低飞,然后钻入密密的灌木,没有了踪影,幸运的时候,可以拾到一两支漂亮的雉尾,象模象样地插到背后领口里,装装戏台上的杨宗保,想想穆桂英应该是谁家的丫头。狗獾的牙好厉害,竟然能把铁锹咬断,跑起来更是迅速,很难抓得到,一旦抓到了,就可以见识它那厚厚的脂肪了,真是肥的流油,一点没错。 北河转向南之后,就成了河水清澈的东河,北河是混浊的,东河清可见底,常有鱼苗穿梭其中,几簇支离的水草柔软如发,伸手进去,草的柔软可以摸到,鱼儿也许会被你的手指吸引,过来轻轻啄吸,痒痒的舒服。 在东河游泳,是夏季里最快乐的事,小学的时候,老师经常带我们去那里洗澡,男生和女生分开,老师隔在中间,远远的观察,注意着安全。实际上,东河的水很浅,就是小学生站在里面,也只能过肚脐,而且水流很缓,只不过我们淘气罢了,常把某一个同学,硬摁到水里,看他憋气到多久,被戏耍的同学一般是好人缘儿,没人缘的人是没有这种待遇的,所有的欢乐在清爽的水里漫延,就是今天想起来,心情也是为之一新。 北河向东河转向的地方,树林最密,杂草乱生,是肖庄最神秘的地方,我从来没有进去过,也就没有搞清楚河水为什么转向之后,混浊顿成清澈,而今天,我已经没有这样的机会了,因为河已不在,无论水。 顺着东河一直下去,就到了宽阔的南河,南河上有一座小桥,两棵大白杨并排躺在树桩上,水涨的时候桥就浸在水中,过桥的时候需要扶着两边的铁索,稍不小心,就会掉入水中,不深的河水,有着厚厚的淤泥。 南河的北岸是玉米地,成片的玉米碧绿到下一个村庄。南岸生长的不再是灌条,而是沙棘,我们管它叫酸溜溜,它能结红色的小果果,吃起来酸甜可口,夏秋的时候,满眼的红果果,在扎人的硬刺里,累累的样子,招人的口水。沙棘里没有多少小动物,却有诱人的大蘑菇,尤其是俗称的鸡腿蘑菇,状如站立的鸡腿,晒干之后,稍配肉片,香味浓郁,醮着吃黄糕或莜面,那感觉不是外人可以体会的。一场大雨过后,沙棘里到处是提着筐篮采摘蘑菇的男女,不用多少功夫,就会筐满篮溢,也少不了让沙棘的尖刺划破衣服和皮肤,蘑菇的上面再搭些红红的酸溜溜,我们就可以回家了。 肖庄就坐落在这样的环境里,袅袅的炊烟,轻淡白净,在家雀唧唧咋咋的吵闹中,飘散向天空,与远天的细云,微微招手。绿色的白杨星辰般洒落在村落里,白杨的旁边是清嫩的菜园,菜园里少不了鲜艳的七彩的花,也有几把藤椅闲躺在白杨下,总会有几只淡黄色的小鸡奔来跑去。墙角拴着的大黑狗威严地扫视着沙堆上的白猪,白猪不管那一套,呼呼地睡着大觉,梦里定是菜园里嫩绿的菜叶,可惜,曲折的短墙将一切围了起来,它只能透过围墙空型的图案,做做美梦。菜园子,是主人一个夏季的欢乐,即使线团似的小鸡也不可能进去,何况它嘴阔身长的老猪。 肖庄吸引着生活其间的人们,过路的行人,也常会停下车来,坐在村边的大青石上,吸上几口旱烟,喝上几口村人送上的井拨凉水,拉拉家常,乘机了解一下村里年青人的情况,说不定,一门亲事,就在闲聊中发了嫩芽。 肖庄人口不多,一千二百人左右,是个小村庄的规模,可肖庄的孩子们,学习是好样的,有出息的人很多,上学上的出色的,周围的村子是不能比的,这是肖庄最为自豪的一个方面。肖庄里任何一个院落发生的故事,都会马上成为全村的故事,而且马上会有一个比较稳定的评论出来,所以,无论谁家发生了纠纷,根本不用找人评理,村里人自动就把理评出来了,这时,必有一位老人或者嘴快的年青人,将评出的理劈哩啪啦当面说出来,不遮不掩,谁是谁非,清清白白,有错的人是可以辩解几句的,回应的人可是不少,认识到错误的肖庄人不会恼羞成怒,会有知心的朋友说几句俏皮话来圆场的,纠纷的结果,常常变成一次集体的幽默戏。可是,也有意外,那就是小伙子们闹矛盾,偶尔会失去控制,撕打一番,到了明天,就一起喝顿酒,一切成为过去了。 肖庄人最见不得小孩受制,一个失去父母任何一方的孩子都会自然成为全庄人的孩子,无论是吃饭还是穿衣,人们会自然想着他,生怕他受了委屈,孩子稍有受了制的表情,肖庄人的眼泪就开始在眼圈里打转,柔情的女人们,转身就会泪流满襟。肖庄人的重感情,尤其是亲情,是出了名的,嫁女儿一般不会嫁的太远,嫁出去的女儿,也会隔三差五地回娘家住上一段时间。 今天的肖庄改变了许多,围绕村庄的两条小河已经没有水了,村里的孩子已经没有会游泳的了,只能在父辈的回忆中畅想一下。北河种满了玉米,河边的灌木也被庄稼替代了,估计野生的动物们是呆不下去了。南河的沙棘还在,只是没有了那么多的蘑菇,也很少有人有兴趣去采蘑菇。 肖庄的小学已经没有了往日的风采,家里稍有富余的人,就全家搬到城里,或者让八九岁的孩子一个人到城里的学校念书,这是需要很大的勇气和费用的,可是肖庄人说了,无论如何要念好书,要不没有别的出路,再说这种时代没文化是不成的。在对待读书这一件事上,肖庄人延续了往日的重视和热情,谁家的孩子考试出色,常常成为村里人的谈资,优秀孩子的父母会受到在大庭广众下的夸奖,我能够想象出得到夸奖父母的骄傲,憨厚的农民一生中没有多少机会受到夸奖的,在儿女读书这件事上,能够体会到受赞扬的愉悦,他们是自豪的,这样的愉悦更加坚定了送孩子外出读书的信心,他们认为再受罪也值得,孩子们也往往很有出息,最终会在城里找到工作,成为城里人。 如今肖庄的早晨,鸟儿们还在,村里的树木还在,缕缕的炊烟还在,农忙时的辛苦还在,只是增添了许多新的活动,新的想法,新的人生考虑。我的血液里有肖庄人的影子,每每想到善良的他们, 我 总有奇怪的感情,湿润的双眼中,隐约是村大队遗址上的教堂,这教堂到底是如何在他们心里建立起来的,我没有能力说清楚,它可是通过自愿捐资、义务出工修建的,村人最为推崇的学校也从未收到过这样的捐助!类似的难解很多,而且我感觉会越来越多。
个人分类: 淡蓝的花儿|3972 次阅读|0 个评论
玫瑰花开
fxf 2008-12-29 22:52
微紫的夜色渐渐散去,娇嫩的红日飘了飘,大地便潜水艇似的从暗夜中浮上来,水样的昨日记忆向四面八方流走,新的一天又开始了,熟悉的声音和味道再次笼罩了我们的生活。窗台上,玫瑰花还没有开,我焦急地等待了许久,别人却不以为然,因为没有人知道我的秘密,我曾许下心愿,玫瑰花开的时候,我会去见她。   对于过去,我们会有五彩的记忆,而现在,记忆不能够代表新的生活。新的生活很是简单和强硬,简单的操作起来如同列车驶上了轨道,方向和方式是确定的,脱轨是不可能的,因为列车自身不会去寻求脱轨,生活也不会。这时候能够飞腾的只是一些想象的片断和梦呓,所有关于生活元素的可能凝固了,虽然这些想法十分的个人化,但我相信它具有普遍性,不能轻易地定论这是无病呻吟。   如果这种类似的情绪是弥漫的,在个人以后的生活中是延续的,在人群之中是共性的,你就不能无视它的存在和意义。而且它具有传染性和隐秘性,一个整体的气氛如果有些让你失望或讨厌,那么生活本身就有了问题,问题的产生又是必然的,因为我们有思考的习惯,有追寻的天性。这里面肯定有我们自己的责任或者说原因,但我们又很难说为什么,笼统地用无聊来概括,那是相当懒惰和无能的作法。痛苦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变得如此具体,如此让人看不起,所有的真实被隐藏起来,所有的注意力都指向了外面,而自己就在这种转移中快乐或牵挂着。   突破有可能吗?夜深人静时,独处时,面对自然时,面对文字时,内心的突破会蠢蠢欲动,我相信你也有这样的时候,就如同流行歌曲总有打动你的那一首,只有你自己明白它在表达什么,在渲染什么,虽然歌者可能没有想那么多,正如书的作者,自己可能还没有意识到,你却读出了它的背后,读出了你能够抚摸的东西。说到强硬更是觉得沉重,生活本身拥有了多少坚实的要求,这些要求使你的轨道一次又一次符合了生活本身,强硬要求了简单,简单加重了强硬。我们只是在这间隙中游弋,希望有飞翔的可能,飞翔的愉悦,于是丰富也就诞生了,诞生在相对狭小却绝对无穷的空间,这你明白,应该明白。关于强硬我想再说几句,漫长的时间里,强硬是无法轻易摆脱的,事实上也是不能完全摆脱的,无论谁都摆脱不了,拥有了生命的同时,你就得面对强硬,这就是强硬之所以称之为强硬的理由,当然强硬中也有乐趣在,但毕竟这种乐趣是妥协的,是条件累累的,是不彻底的,而我们多么希望有通透的乐趣,种种艺术性东西的出现成为对抗强硬的重要武器,人人有选择的权利和机会,努力选择吧,把握机会吧,否则为强硬完全左右了,便没有多少趣味了。做人无趣是件很失败的事,比其它的失败更具有挫折性,更具破坏性,挫折了你的活力,破坏了你的欢乐。我的重复你不要太在意,你明白我是在强调,你只要理解成我是在强调就成了,否则,我也没办法,我在这里只能这样,只要这样。   玫瑰花的颜色越来越多样,我渐渐忘记了它本来应有的本色,因为新近产生的色彩并不比本色逊色,不是吗?肯定或怀念本色是自然的情怀,但不是唯一的、正确的情怀,玫瑰花有多种的可能,正如生活的多样性。静静地,只有安静地去等待、去洒水。所有的等待中都有着理想的成分,都有着柔软的部分,生命深处的意义。不能简单地否定意义的存在,它是具有的,哪怕是短暂的、模糊的。当然也有长久的、清晰的,那是一部分人和另一部分人的区别,谁也逃避不了被归类,你总会属于一种,不管你喜欢与否、承认与否,你必将被归类,因此就有了追寻。追寻自己喜欢或属于的一类,因为寂寞虽然听起来很矫情,却很真实。谁没有寂寞过?没有人,即使野兽也有寂寞的时候,这是伴随生命而在的唯一永恒。曾几何时,我们希求美好的永恒,可结果是失望频频,而成长就在失望发生,这种成长是相当无奈的,是相当没有激情的,但每个人又不得不接受,我们谁也没有办法拒绝一些自然的事情。   她走时,什么也没有说,什么也没有留下,连廉价的痛苦也没有,将属于她的东西全部带走了,我有的只是一个空的感觉。心好象一个蜡作的容器,存放过人物之后会落下一个印记,印记有深有浅,依据感觉的不同而差别着。对于自己重要的人物一般放在心上,人物消失后,会有一个空空的印记,感觉如同坠入虚空的谷,一切失去了,过去现在和未来都失去了,存在也变得如此虚空,虚空的只想不存在,虚空的只想一切没有发生过,多希望本没有把什么人物放在心上,不要什么印记,可一切又已经发生,这就是心之为心的特色。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玫瑰花,开放的时间和地点不会相同,玫瑰花的韵味不会相同,这时候最是个人化,但毕竟也有相似的内容,这是我们的沟通所以可能的原因。不同的人物,不同的玫瑰花,不同的领域,不同的玫瑰花,但无论是谁,无论是哪里,开放是必然的,开放之后怎么样,那是另一回事,但玫瑰花必定开放。我欣赏着我的玫瑰,等待着,祈祷着,希望它再次开放,当然再一次的开放已不是目的,目的是去见一个人,希望玫瑰花开放,给自己一个充足的理由,如果不能够开放,我没有足够的理由,没有足够的理由就没有足够的信心,没有信心就没有真实的我,没有真实的我就没有玫瑰花艳丽的开放。每每夜里的时候,我守着心中的玫瑰,看着窗台前的玫瑰,我流着泪,希望它们开放,希望用泪水浇灌所有干涸的泥土,希望玫瑰花心里心外同时开放,内心的急切不可能左右心外的规律,于是等待变得如此漫长,祈祷变得如此柔弱。这时候屋角会响起音乐,音乐的响起如同拉开面前的窗帘,光明和外面的世界显露出来,远处的风景依旧迷离,近处的树木依旧挺拔,而光明却也冷,你知道问题得不到解决,一切没有作用。好象我们慢慢变得具体起来,具体得线条横生,模糊不在。   为什么是玫瑰花呢?也许有人要问,为什么呢?我问自己为什么呢?玫瑰花能够如此给予我一个最大的理由吗?是的,能够,回答相当的肯定。因为简单和强硬之间最美的莫过于艳丽和柔软,玫瑰花具备这两者,而且非常自然地融合了它们。艳丽是你来去走动的最大原因,柔软是你欢快起来的主要武器,你慢慢会明白的,艳丽是如何地作用于你,柔软是如何是安抚于你。有作用是非常功利的词,但是相当客观的表述,它阐明了一切风行蓬勃的背后动力,好好想想吧,你的艳丽在哪里。安抚也是如此的动人,好似一双纤手滑过一缎蚕绸,柔软会如此地丰富你的体验,会如此地让你坦然面对强硬,你会在许多优美的作品中发现这一种柔软,它们使强硬变得如此不重要,变得如此可笑和荒唐。玫瑰花站立在我们面前,安静地打着朵,它的力量和意义都在开放中,我们需要玫瑰花,需要它的开放。   玫瑰花终于开放了,我见到了要见的人。玫瑰花开放哪一天,晴空的样子,只有几缕丝一样的云在蓝天上闲散,我在阳光中,颤抖地注视着它的开放,先是一片绿叶的抖动,然后是花朵的摇摆,接下来是一瓣一瓣的展开,竟然有着露珠样的水滴。玫瑰花开,天娇不败,一切具有了理由和意义,我好开心,我在床上打着滚,我开始喝那瓶葡萄酒,我开始洗澡,我开始计划,我开始行动,我开始呐喊,我开始飞。不要笑我,你的玫瑰花开的时候,你可能比我更激动,更疯狂,守着你的玫瑰,不要轻易走开,它必有开放的一天,你也必有你的玫瑰。   她安静地坐在那里,我见到她的时候,她正是我想象中的样子,是我计划中一次又一次希望的样子,她身上闪着玫瑰花的影子,她身旁的玫瑰花却还没有开放。   我好惊讶。
个人分类: 淡蓝的花儿|4023 次阅读|1 个评论
借着你的祝福
wido 2008-12-18 21:51
再次看见博客,就好像那不是自己的。 忽然在主页上看到自己获得了入围奖,非常意外,高兴是自然的。 曾想一口气把《农村环境关乎中国环境的未来》这个系列写到完美,但是却抽不出那么多时间,诸事未绪。而今看到残缺的文章,又不知该如何下手。然而看到自己入围了,总得感谢那些支持我的人,背后无人则无法到今日。 首先,我想对婷婷说声感谢。这个成绩90%是她的。没有她,我没有完全的力量前行。这一年经历了很多事,失去了一些东西,得到一些东西,但是身边未曾走远的是她。我很想发一个奖给她,借着自己的爱和勇气,告诉她,她已经完美。 其次,感谢我的父母、兄弟、朋友和亲人,特别一提的是我的师姐和师兄。身后的这一群人让我快速成长、成熟。但是唯一遗憾的是,成长也有弊端,这个只有在成熟之后才能体会。其实,成熟的人往往幼稚,懂得多的人往往迟钝。在成长过程之中,失去很多东西,不可避免,为了生活,无人不变。 思路忽然断了,写不下去了,就到这里。但是对农村环境的关注我将不会停止,八亿多人的幸福,只要我们一起努力将能够实现。借着你的祝福,鼓起勇气前行,至幸福的终点。
个人分类: 青春无处安放|3815 次阅读|0 个评论
深切哀悼陈述彭院士——先生西去,天地同哀,愿先生一路走好
caozd 2008-11-26 17:11
早上突然收到周成虎老师发来的邮件——陈述彭先生已于昨日仙逝(2008年11月25日20时05分在北京逝世,享年88),心头顿感一阵刺痛,立刻登录中科院地理资源所主页,陈先生的讣告赫然在目(http://www.igsnrr.ac.cn/moban/showCommonTopic.jsp?id=10292),很快科学网上便出现了缅怀陈先生的文章(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48375,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48428)。其中一篇是我师兄柏延臣发表的《沉痛悼念陈述彭先生》。 很多次在科学网上看到某某院士过世的消息,虽不甚唏嘘,然或许缘于未曾亲历,故而也不觉得有什么大不了的,今先生西去的消息足实让我感受到切肤悲痛,一方面故然是为我国科学事业又痛失一位良师,更重要的是三年博士求学期间或直接或间接的感受到的陈先生的高尚人格。 陈先生是我的导师的导师,传统意义上我应该称先生为师祖,无论是在地理资源所求学期间多次聆听到的先生的关于地球信息科学发展的报告,还是传统意义上的衣钵传承,亦或是作为地球信息科学一位普通青年学子对开拓这一事业的前辈科学家的敬仰,陈先生的仙去都让我深切感受到丝丝悲痛。我不信有冥世,更不信有来生,但此时,只是衷心希望先生能在西去天堂路上能了无牵挂,来世再续科学梦想! 闭目思来,还清楚记得我的导师多次提到他作为您的学生期间发生的一些小趣事;倾耳听去,去年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的迎中秋会上您风趣而又朗朗的声音犹在耳旁回荡。今年地理所的大喜之一——吴传钧院士过90岁大寿时在广场上照合影时,我恰好路过,当时想下一位在人群簇拥下的应该是您了吧,虽然之前听我导师说过您经常睡不着觉—往往到凌晨三四点才能入睡,早上七八点又会醒来,而且醒来后就再也无法入睡。这毛病是您以前时常工作到午夜的习惯落下的,只是现在岁数大了,使这种状况越来越严重而已。当时虽感觉您的健康状况不会好到哪儿去,但也从来没有怀疑过您能过一个90岁大寿,毕竟实验室历次重要会议上您都基本有出席,而且走路很稳,声音也很洪亮。 唉,只叹天不假年,使先生早去,万物同悲,天地同哀哪!!! 愿先生一路走好,您所开创的事业一定会兴旺蓬勃!!! 在科学网上开号已有几个月,从来都是只看不言,更不曾撰写过半句文章,因为自认笔下功底尚浅,与其现世不如藏拙的好!今先生西去,悲从中来,也顾不得这许多,但凭纷杂思绪胡写几句,聊表一下对先生的无限哀思!!!
个人分类: 未分类|5058 次阅读|0 个评论
怀念我的母亲(转自大哥的博客)
麦立强 2008-11-24 13:34
下文摘自大哥的博客,读之,深深唤起作为孩子对母亲的深切怀念及儿女们化悲痛为力量的决心。 怀念我的母亲 母亲离我们而去了,我心里无比的悲痛和伤心,我有许多话想和妈妈倾诉,可是我们亲爱的妈呀,您还能听到吗?沉思很久很久,决定把妈的慈祥、妈的善良、妈的豁达以及妈的辛苦倾诉出来,子女的一点安慰、对妈的思念! 妈妈于1948年出生在距离我家不远的一个小村---小周庄,自幼命运就不太好。在妈很小的时候,我姥就双目失明,丧失劳动能力,妈就开始了烧锅做饭,蒿草拾柴等力所能及的事情。天有不测风云,妈年轻的时候,灾难又一次降临在妈的头上,我的外祖父积劳成疾,撒手人间,留下了我失明的外婆、大舅、二舅、妈妈、大姨还有襁褓中的小姨,家庭的负担落在了妈的身上,生活非常艰苦。 妈19岁的时候,和爸组成温暖的家,后来做了5个子女的母亲,开始谱写人间母爱的篇章。妈索所付出的艰辛是巨大的,无复用文字叙述完毕,还需慢慢诉说。 爷爷患气管炎病已经有些时候了,爸妈起早摸黑拼命挣钱(工分),一来可为爷爷换些药和营养品,二来可以养家糊口,记得我七八岁的时候我们一人还挤在两间土打的屋子里。1979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的优惠政策得到落实,我家分到一处新的宅基地,因为没有钱盖房,我爸乘上去新疆挖药的列车,家里的重担重重的压在了妈的身上,,既要照顾多病的爷爷、抚养我们嗷嗷待哺的子女,又要干地里的农活,并且一干就是三年。值得庆幸的事,爸1982年从新疆带回的700多元,建起了一栋里生外熟的瓦房,在当时已经算是好的了,妈为此高兴了许久。 1984年村里进行的又一轮的土地承包,队里有一个苹果院决定承包下去,顶责任田,因为苹果院低洼,土质差,离庄远,交通不便,产量又低,村民们都不愿要,我爸当时是队长,和妈商量了一下,决定承包的该苹果园,当时有人开玩笑的说:看你家以后吃啥,别人吃白面,你家连杂面也没得吃。爸妈义无返顾,坚持承包。正是这个英明的决策,改变了我家的生活。为了争口气,爸妈请来了县里的王师傅(后来成了爸不可多得朋友)做技术指导,教我们修枝、施肥、打药、管理以及水果储存等技术,我家的果园在爸妈,姐和姐夫的辛勤劳动下,越来越好,收入也越来越高。苹果、李子、桃子石榴等水果应有尽有,既饱了口福,又提高了收入。当然其中的辛酸和困难也不在少数,有一年夏天,我和妈一起到王竹圆买桃子,桃子没有买多少,天却下起了大雨,把我们淋了个湿透,妈因此却患了一场病;除草,收庄稼,买水果,养猪喂羊,收麦打场等农活使得妈不吃饭,晚吃饭,少吃饭的事情数不胜数。长久的超负荷劳动,同时也透支了生命,1998年秋天,也就是我儿子0岁的那一年妈被检查确诊为风湿型心脏病。按理说应该好好休息啦!可是妈是个闲不这的人,她心里装着这个家,装着我们。十年来妈一直为我们操劳,直到去世的那一刻,还在地里辛勤劳动着。妈付出的太多太多,我们刚刚成家立业的时候,就离开了我们,一点的福也没有享,我们的心很痛很痛。我愿用我的一切换取妈的生命,可一切都不能改变这残酷的现实。我放声痛哭、痛心疾首、默默承受着失去亲人的痛,我祈祷、我祝福、我们愿妈妈安息吧,愿您的灵魂步入最美的天堂! 值得妈妈欣慰的是她的子女都很争气,也很孝顺。我以优异的成绩考上的学,并分配的工作,以自己不懈的努力考上的会计师、注册税务师;我的弟弟更胜一筹,以不懈的努力拼搏,以其聪明才智取得的博士学位,并成为武汉理工大学最年轻的教授之一,成为我县的赤子;我的小妹也考上的大学,在广州某企业任会计主管;大姐、大妹也是我们三里五村的好女儿,好媳妇。妈养育我们成人,培养我们成才,教育我们做人,我们将牢记妈的教诲,以感恩的心,回报社会,孝敬父亲,怀念母亲。 爸妈的婚姻是完美的、无可挑剔的。在我的记忆中,没有吵过架,没有生过气,连红脸的时候就很少很少。妈是急性子人。而爸是慢性子人,有时候,妈发火了,爸总是不急不躁,即使妈说的不对,也不理争,等妈气消的时候,再讲事实,摆道理,以理服人。妈也和爸一样,宽宏大量,从不斤斤计较。 妈通情达理,待人和蔼,孝敬老人,在乡里人缘较好,得知妈去世的消息,我村的男女老少、亲戚朋友无不落泪,,让人感动的是我村里有的麦立民的老人,他的爱人得了半身不遂,老两口听说妈去世了,他拉着爱人来到妈的棺材前痛哭,他们诉说妈的恩情,同情妈的不幸命运。 苍天有眼,妈 您走的很安静,没有受一丁点罪,苍天为您洒下的眼泪、大雁为您送行、飞机为您送行!您的子女将化悲愤为力量去完成您的愿望,妈,您安息吧! 妈,您的子女想您,我们可怜的爸爸想您,您知道吗?您能听到我们的声音吗?妈呀妈. 二〇〇八年六月四日 摘自大哥的博客 http://6129009.blog.hexun.com/24523311_d.html
个人分类: 私人空间|3055 次阅读|1 个评论
【大学咖啡】(3)西西349
luohuiqian 2008-11-15 23:30
: 第一章 初识门庭(3)西西349 我的大学生活可以用一个数字来概括,那就是 349 。我们西西 349 可以用八个数字来概括,那就是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在记忆的刻痕中,有一个数字永不褪色,那就是 349 。 在我们的西西 349 。有那么八个人,他们用真诚和信任演绎出北师大四年的传奇。 成熟稳重的开飞,总是独具领导才能,把我们宿舍我们班团结成一个凝聚的集体。来自四川恐龙之乡的他,勤奋刻苦、善于交际,不仅学习牢居年级前茅,生活上更是左右逢源。 最为年长的海军,看似一副吊儿郎当的样子,整天喊着要金钱和美女来腐蚀他。可实际上却能言善辩、洞察世事,大大咧咧是其外表,金玉其内才是他的本质。 来自重庆名校的小川自称是美貌与智慧的代表、英雄与侠义的化身,身手不凡的他对事情总是有独到新颖且又入木三分的看法。他的名言是:勇锐盖过怯懦,进取压倒苟安。喜欢足球这类充满竞争的运动。和熙熙有着共同的爱好。 熙熙同样来自重庆,全系唯一和我同姓的人。实际上我们宿舍是按照姓名拼音分配的,所以我们 349 都是 L 开头的姓,熙熙就依次为创意为 349 设计了舍徽。宽厚忠实、真诚恳切、出生官宦之家却不显纨绔之风,这就是熙熙,一个让你感到非常亲切的好朋友。 真正的贵族公子是林范,父亲姓林母亲姓范。一口浓重的闽南语,每天给父母打一次电话,总是充斥着吼的、吼的,没有人能听明白,除了小 P 之外。林范的特点是玩具与时俱进,常换常新,他的名言是:男人和男孩最大的差别就在于他们的玩具不同。 小 P ,来自闽南鱼米之乡。复杂的家庭经历、坎坷的人生道路、桀骜的理性思想共同构成了他的性格。看似孤癖不爱说话,心思却异常慎密、敏捷过人。喜欢古龙,纵酒探花、潇洒人生,写着一手好诗,英文造诣更是深厚! 永丰,我上铺的兄弟, 349 唯一的北方人。没有东北大汉的膘肥和强悍,却有东北人刚毅的性格,是条汉子!无论生活遇到多大的痛苦,他都能忍住泪水忍住悲伤。爽快和利落让他在小姑娘们面前落得一个称号:警察叔叔。 在入北师大的第一天,八个朝气蓬勃的面孔凝聚成了一张珍藏的照片。在离开北师大的那一天,我们彼此展开笑颜。 我的大学生活可以用一个数字来概括,那就是 349 。 我们西西 349 可以用八个数字来概括,那就是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且看我在毕业晚会上编写的话剧《大学咖啡》总结语: 一名党员,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 两次四星级宿舍荣誉,在西西楼创造了男生宿舍的神话; 三人位列年级前十,在全年级 140 号人中,我们都是优秀者; 四大巴蜀才子,开飞、小川、熙熙、海军四人傲视群雄; 五人保送研究生,实际上是八人全部读研,五人保送; 六个人还是单身贵族,单身光荣,一人吃饱,全家不饿; 四年来共吃团圆饭七七四十九次,创北师大百年记录; 政治局会留有我们八个位子,豪言壮语还是需要的! 更多相关博文请访问 【 若水阁 】(参赛科学博客) , 欢迎 投票 支持我的博客! http://www.penrosent.cn/
个人分类: 大学咖啡|1599 次阅读|0 个评论
吃水不忘挖井人
wangdh 2008-10-3 02:18
由党和国家领导人国庆节为先烈献花篮所想到的 吃水不忘挖井人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2008 年 10 月 1 日,天安门广场首次举行向人民英雄纪念碑敬献花篮仪式,深切缅怀为国捐躯的先烈们。 新华网北京 10 月 1 日电: 鲜花敬献英灵,伟业告慰先烈。今天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59 周年纪念日。今天上午,党和国家领导人胡锦涛、吴邦国、温家宝、贾庆林、李长春、习近平、李克强、贺国强、周永康等,同首都各界代表一起来到天安门广场,向人民英雄纪念碑敬献花篮,深切缅怀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英勇献身的革命先烈。 今天一大早,首都各界代表 5000 多人从四面八方聚集到天安门广场,前来参加向人民英雄纪念碑敬献花篮仪式。 军乐队奏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雄壮的国歌声在广场上空回荡。 随后,全场肃立,向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和共和国建设事业英勇献身的烈士们默哀。 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绕行一周,深情瞻仰人民英雄纪念碑。碑座四周的大型浮雕,记载着近代以来中国人民顽强不屈的奋斗历程。胡锦涛等边走边看,向人民英雄致以深深的敬意。 首都各界代表排成纵队,依次登上纪念碑基座。他们当中,有身经百战的老战士代表,有胸佩奖章的劳动模范代表,有为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做出突出贡献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代表,有来自基层的工人、农民、科技工作者、大中学校师生代表,有军容严整的人民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官兵,有身着鲜艳服装的少数民族代表,有戴着红领巾的少年儿童在这个庄严的时刻,人们怀着崇敬的心情瞻仰人民英雄纪念碑,共同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 昨天晚上央视《新闻联播》节目也播出了这个新闻。这是非常好的一个举措。在我的记忆中,似乎这还是头一回。这是继 5.12 汶川大地震为遇难者降国旗举国致哀后,又一次重大活动。这体现了当今的执政党思想和作风的一种转变。不忘先烈,不忘先祖,不忘曾经为国家做出贡献的人,这是后人需要具备的一种品德,是需要提倡和发扬的。中央做出了榜样,各级政府都应该这样做。不是今年这样做,要形成一种制度,年年这样做。 吃水不忘挖井人,这么朴素的道理,当今竟然有不少人忽视甚至忘记了这一点,让人有些寒心和伤感。 新中国的建立,是无数烈士的身躯换来的;飘扬的五星红旗,是烈士献血染红的。在国庆纪念日,我们应该怀念他们,应该籍慰他们的亡灵。 改革开放崛起的中国,也是各行各业的人们努力奋斗的结果。思想的解放,体制的改革,每前进一步,都需要多少人的努力。这些人我们也不能忘。 具体到一个单位,一个集体,我们今天取得的成绩和辉煌,也是几代人奋斗的结果,是几代人的积累和耕耘的结果。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我们凉爽的同时,要记住栽树的人。想当年的科教界,在什么都低下、什么都不足、受到各种干扰的条件下,有那么一批人却坚持科研,坚持教育,直到盼来了科学的春天,然后是几乎从零做起 有了这个过程,才有了今天的成绩。我们的老师们可能没有发表 CNS(Cell, Nature, Science) 的论文,甚至没有在国际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也可能没有承担过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记得国家基金委好像是 1985 年才开始面向全国资助科学研究的) 但 他们的贡献一点都不必我们小。他们培养了我们,他们给我们铺了路,他们在国家困难的时候,撑起了中国科学和教育的天。没有昨天,哪有今天。没有改革开放,哪有机会留洋?我们今天有经费了,有先进的仪器设备了,也可以发表 SCI 论文了,是否我们就比他们水平高?比他们能力强?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这似乎也应该是自然规律。即使在胜于蓝的同时,我们是否应该问问:我们身上还有老一辈科学家的精神吗?老一辈科学家的贡献,我们也不能忘记。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历史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历史机遇。我们要学会继承和发扬,学会记忆和怀念,学会奉献和发展。 (王德华 2008.10.2 ) (说明:图片来自网络)
个人分类: 个人随感|4574 次阅读|1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6 12:5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