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耳蜗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为什么助听器还不够完美?[2018翻译,科普]
dameng 2018-8-25 18:01
“Nicholas A. Lesica, Why do hearing aids fail to restore normal auditory perception? Trends in Neurosciences. Opinion Article. 2018. April. https://doi.org/10.1016/j.tins.2018.01.008 ” 版权归TrendsinNeurosciences或原作者。 翻译的目的只是为了让中文读者能了解知识,仅供个人交流学习。 最近和助听器企业有些接触,故而特别开始关注助听器方面的研究进展。找到如此一篇观点文章,一般的专业文章的受众很小,翻译的价值时间比的确太低。而这种观点文章却不同,有一定的科普性质。今儿花了几个小时把它摘译录下来,因为我明显感觉到身边很多朋友会有兴趣。有些理解得不好,就直接放英文了。 但是需要提前说明的是,很难有人是各方面的专家,在这个交叉领域,不仅是学科交叉,还有工业界、学术界的交叉,医生听力师和病人的互动,以及病况的复杂多样性。没有十全十美,但总要有个样子,希望在中文听力学领域也逐渐营造严谨的、有智慧的讨论氛围,像这篇文章那样。 以下开始翻译: ------------------------------------------------------------------------------- 听力损失是一种常见的影响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的问题。助听器仍是一项解决方案,但是,不幸的是,即便最新的助听器设备对于噪声环境下的言语感知的帮助仍甚微。一般认为听力损失主要是由于灵敏度的降低,但人们也知道听力损失会引起的声诱发的神经活动的复杂失真,而这种变化并不能通过声学放大这一种方式来矫正。 听力损失是个严重的亟待解决的问题 据估计全球约有听力损失者5亿人。听力损失不仅仅带来不方便,并且可能引起认知疾病。尽管如此,仅有10%-20%的有明显损失的老年人使用助听器。原因很多(心理原因、社会因素等),但是有一个最重要的因素是现在的设备在噪声环境下没什么效果。使用者常常抱怨“我听见你说话了,但听不懂”,助听器如果不能再常见的社交环境中帮助言语理解,那还是远远不够的。 为什么正常人耳可以做得很好?简单的答案:放大、压缩和频率分析 耳蜗将传入耳的声振动信号转换为电信号,通过听神经(AN)传入大脑(图1A)。沿着耳蜗的基底膜(BM)随着声音振动。随着基底膜运动,相接触的内毛细胞(IHC)将释放神经递质到周围的听神经纤维进而诱发神经活动(图1B)。 微弱声音驱动基底膜产生的运动不足以诱发听神经兴奋,因此需要外毛细胞(OHC)对基底膜的被动运动进行主动增强(图1B)。OHC的放大程度随着声音的变大而减小,这就实现了对声音的压缩。这个压缩使得跨度在六个数量级范围内的声级能够在听神经的有限的动态范围内被编码(图1C,黑色线)。 基底膜的力学特性沿着它的长度逐渐变化,产生了所谓tonotopy-声音频率和耳蜗最敏感位置点之间的系统性对应关系。因为Tonotopy,耳蜗内不同位置处的基底膜运动的幅度和随后的听神经活动反映了当前输入声音在各个频率的功率。在对低频声特别灵敏的耳蜗区域,输入声音的频率成分也会反映在基底膜运动和听神经活动的相位锁定现象中,这变现为以信号周期为基础的活动模式。因此耳传送给大脑的声音信号是经过频率分析的(图1D)。 什么是听力损失?简单的答案:灵敏度降低 听力损失的致病原因包括基因、耳毒药物、噪声下暴露、和老化。最常见的听力损失形式与灵敏度的损失有关,包括对微弱声不能再诱发听神经兴奋、强声诱发的听神经活动也比健听耳诱发的少(图1C,灰色线)。这种灵敏度的损失通常是由于外毛细胞功能缺失导致。This loss of sensitivity most often results from the dysfunction of OHCs, which can suffer direct damage (sensory hearing loss) or be impaired indirectly due to degeneration of the stria vascularis, the heavily vascularized wall of the cochlea that provides the energy to support active amplification (metabolic hearing loss). 听力损失的效应通常最先在耳蜗的高频敏感区出现,在这个区域外毛细胞的放大量最大。While a number of attempts have been made to identify distinct phenotypes of hearing loss, a recent systematic analysis of a large cohort revealed a continuum of patterns from flat loss that impacted all frequencies equally to sloping loss that increased from low to high frequencies. 助听器恢复了灵敏度,但未能恢复正常感知 多数现在的助听器主要通过 多通道宽动态范围压缩 来代替缺失的外毛细胞放大压缩功能。这可以增强对微弱声音的感知,但是不幸的是,不足以恢复噪声环境下中的言语感知。很多助听器还包含一些附加功能-指向性麦克风、移频等 – 这个可以被用于某些场合,但总体上收效甚微。 在当今助听器设计中隐含的一个假设是,听力损失主要通过简单地将神经兴奋恢复到应有的量级来解决。然而,这是一个简单粗暴的做法:听力损失不仅仅削弱了神经响应,它还引起了神经响应的失真。言语感知不仅依赖于神经活动的整体量级,还依赖于随时间变化的神经元之间的特定兴奋模式。现在助听器不能恢复正常感知的部分原因是不能够恢复这些模式中的某些重要方面(图2,关键图) 耳朵在做着什么?正解:非线性信号处理 认为耳朵在对输入信号做简单的频率分析的观点是不充分的,因为耳蜗是高度非线性的。外毛细胞提供的放大和压缩是一种非线性,但这是相对简单的,并且从理论上来说可以用现在的助听器恢复。然而每个外毛细胞可以调节的基底膜运动不仅限于该细胞接触到的耳蜗区域,还有其他区域也会受影响。故而,声音进入健康耳后会受到有跨频率交互的复杂非线性处理的影响。由于这种交互作用,声音中任何特定频率的放大程度不仅取决于对应频率的功率还受到其他频率的功能的影响。 由于跨频率交互,听神经对某个声音的兴奋模式会与单纯的信号频率分析得出的模式在若干方面有所不同(图3A,黑色线)。其中一个是畸变产物的产生:输入声信号中两个频率的交互作用可能在对第三个频率更灵敏的耳蜗位置产生额外的基底膜运动和听神经兴奋,而输入声音中实际上并没有那第三个频率的成分。另一个是抑制,即某个位置的外毛细胞减弱相邻位置基底膜运动的能力。这个抑制提供了尖锐的频率调谐,导致基底膜上的一个局部赢者通吃交互,可使得声信号中的主要频率得到放大。这种高灵敏度对噪声环境中至关重要,否则语音中的重要频率成分可能被掩盖(obscured)。 什么是听力损失?正解:神经响应模式的严重失真 跨频率交互的损失 因为跨频率交互取决于外毛细胞,所以引起灵敏度降低的外毛细胞功能障碍也会减弱跨频率交互。结果导致,从受损耳传向大脑的听神经响应模式与健康耳的模式(图3A,灰色线)会有很多不同。不幸的是,这些受损的模式不能给噪声环境中的感知提供足够的基础:没有跨频率交互提供的非线性处理,不同声音诱发的模式的可区分度更差并且对噪声的抵抗力越差。 外毛细胞放大和压缩使基底膜的频率调谐更尖锐,因此听神经纤维对他们偏爱的频率的选择性变得更高(图3B,黑色线)。这种尖锐的调谐使得每个神经纤维的全部动态范围能被用于一个窄的频率范围,进而不同的频率所诱发的响应可以被用于轻松地把它们区分。然而,当外毛细胞功能受损后,基底膜就失去了尖锐的调谐特性并且听神经纤维只能使用更窄的动态范围来应对更宽的频率范围(图3B,灰色线)。对于复杂声音例如语音,这会导致听神经纤维之间响应模式的模糊化(smearing),进而使得大脑在区分相似声音诱发的模式时遇到困难,特别是在噪声环境中(图3C)。 外毛细胞损伤还会引起单个纤维的偏好频率向被动基底膜运动的更低的偏好频率偏移(图3B,箭头)。因为外毛细胞损伤通常始于对更高频灵敏的耳蜗区域,这导致tonotopy性质产生失真而耳蜗大多只对低频更灵敏(图3D)。这种失真很大程度的减少了大脑接收到的高频信息,而这些高频信息对于噪声环境中的语音感知至关重要。 隐性听力损失 听力损失不仅会对外毛细胞产生影响,还可能有些听力损失会影响听神经本身。特别是,近期的研究使人注意到一种未知的听神经退化形式:对外周轴突或内毛细胞突触端(the peripheral axon or the IHC synaptic terminal)的伤害(图4A),进而引起功能损伤。这种突触病变会在听神经细胞体本身损伤前很久就能发生,并且已经被命名为“隐性听力损失”(hidden hearing loss),因为它的效应还没有在标准临床听力检测中确认。这些检测仅测量对微弱声的灵敏度,然而隐性听力损失似乎to be selective for那些有高兴奋阈限的只对强声敏感的听神经纤维。 即便在健康耳中,外毛细胞放大也不足以把输入的声音压缩到单个听神经纤维的动态范围内。因此,在宽声级范围内的差别灵敏度通过动态范围分解来实现——神经纤维之间的并行处理,每个神经纤维有不同的兴奋阈限并且在一个相对小的范围内最灵敏(图4B)。因为高阈值的纤维提供对强声的差别灵敏度,它们的损失会对噪声环境中的言语感知产生重要的影响。强声使得低阈值的纤维过饱和而导致它们最大程度兴奋,进而不能再对声音幅度的细小变化产生灵敏反应(图4C;注意声音频率信息仍可能通过这些纤维的时域模式被传递)。因此,当高阈值纤维出问题时,强声幅度中的变化就不能在耳传给大脑的信号中得到很好的表达。连接人类的隐性听力损失与感觉缺陷的直接证据还欠缺;然而,从人类中获得间接证据与从动物中获得的直接证据有很大程度的一致性,并且这一领域的新的研究热潮看似会在不远的将来取得进展。 大脑可塑性 听力损失的影响也从耳扩展到了大脑本身。一个被大量观察到的听力损失的效应是抑制音(inhibitory tone)的降低。抑制音是mediated by changes in GABAergic and glycinergic neurotransmission throughout the central auditory pathway.听力损失减弱了从耳到大脑的信号,随后t downregulation of inhibitory neurotransmission is thought to be a form of homeostatic plasticity that effectively amplifies the input from the ear to restore brain activity to its original level. 抑制的降低能改进一些感知方面(例如,对微弱声的检测),但也可能有负面的后果。 与助听器特别相关的一个效应是响度重振(loudness recruitment),随着声级升高大脑兴奋异常快速增长(并且,因此,感觉为响度快速增长)。响度重振破坏了声级中对语音感知至关重要的起伏变化,并且当与听力损失同时存在时,会使得声音中仅有一个很小范围的声级是可听且舒适的。听力损失伴随的可塑性还可能在其他方式上对语音感知带来伤害;例如,如果像常见的听力损失在不同频率上程度不同,可塑性可能导致大脑中tonotopic映射关系重组,进一步对灵敏度损失最大的频率的表达带来失真。 中枢处理障碍 最常见的有明确中枢成分的听觉障碍是时域处理损伤(The most commonly observed auditory deficit with a distinct central component is impaired temporal processing),例如,不能检测到一个持续声中间的短暂停——这对大脑中的兴奋和抑制间的平衡依赖很高。时域处理损伤会降低对 双耳间时间差 的灵敏度,并且妨碍使用空间线索解决从一群说话人中分离出某一个讲者的所谓鸡尾酒会问题的能力。助听器在改进声音定位上建树甚少,实际经常由于引入了失真的双耳线索而把情况弄糟。 即便不考虑定位问题,时域处理也对语音感知至关重要。很多噪声环境中的语音感知似乎是通过在“谷”(噪声弱的短暂时间段内)中聆听来解决的。时域处理也让我们可以把多讲者依赖 发音音高 来区分,这对解决鸡尾酒会问题很重要。听力损失损伤了感知音高中细小变化的能力,并且重要的是损伤了基于发音音高来区分两个说话人的能力。音高处理障碍部分源于前面说到过的耳蜗功能障碍,但中枢大脑区域的变化似乎也有一定作用。 从听觉处理障碍在往上说:认知因素的作用 前面提到的听力损失的外周和中枢效应导致语音的神经表达失真。然而,这些感觉问题困扰着很多人,特别是年长的人们,他们遇到的困难经常不能简单通过听力损失程度来预测,即便把对弱声和强声的处理障碍都考虑进来也是如此。近年来,语音感知的神经表达失真的终极影响,以及尝试修正它的效力,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认知因素。 过去十年中,已经开始建立语音感知中听觉和认知处理间交互的理解的概念模型。在主动聆听时,中枢听觉系统的神经兴奋模式被送到语言中心,该中心将兴奋模式与已经存储的不同语音元素的表达进行匹配。在健康的听觉系统中,当在安静环境下听语音时,输入的神经兴奋模式和适当的存储表达进行自动基于音节对音节的匹配,并且需要很少的认知过程。然而,当在噪声背景中听语音时,输入的神经兴奋模式将被失真,特别是在一个受损的听觉系统中,并且与存储的表达之间的匹配将不再清楚。对于长期听力损失来说,由于存储表达变得更不稳健,这个问题可能更复杂。 当输入神经兴奋模式和存储表达间的匹配不清晰时,认知处理开始工作:执行功能专注于集中注意力在感兴趣的说话人而忽略其他声音,进而减少背景噪声干扰;工作记忆存储存储几秒的神经兴奋模式来将跨多个音节的信息进行整合;词汇环路利用文脉线索来收窄可能的匹配范围并且推测没听到的词。这个模型解释了为什么年老听者的语音感知性能的变异性是通过认知功能差异来解释的;高的认知功能可以弥补输入神经响应模式的失真,而低的认知功能会把情况搞糟。 重要的是,认知功能对语音感知的影响即便在使用助听器时依然存在。现代助听器使用的很多高级处理策略会引起输入语音的失真。有高认知功能的听者可能能够忽略这些失真而利用音质中的改进,而那些有低认知功能的听者可能觉得这些失真分散了他们的注意力。我们对认知功能对助听器收效的影响的了解在近些年有了很大进展;然而很多问题仍然需要解决,已经有一些事项需要在设计新设备时予以考虑(箱1)。 结语和展望 为了恢复正常听觉感知,助听器不能只提供放大功能,还应该将输入声音转换并矫正神经响应中的失真,这些失真可能来自于耳蜗中跨频率交互的损失、隐性听力损失、大脑可塑性和中枢处理障碍。当然,说着容易做着难。首先,对于严重耳蜗损伤——例如,在内毛细胞缺失的“死区”——完全恢复感知可能不现实。认知在轻中度损伤者中,设计合适的转换方法来恢复理想的神经响应也是超级难题。 幸运的是,有若干近期的进展可能有助于改进。我们对听力损失引起的失真的理解在快速发展,并且随着对这些失真的本质了解得更清楚,设计响应的处理方案就更加容易了。向其他医学领域一样,可能也需要考虑利用新的机器学习技术。深度神经网络可以从数据中直接学习复杂的非线性关系,这可能会帮助人类工程师找到新的方案。这些方法需要的数据量超出了现有的实验能力,但是大规模神经兴奋记录的新技术可能能满足它们。 神经活动的大规模记录也可能被用于解决另一个大挑战:idiosyncratic nature of hearing loss。每个个体的耳蜗损伤模式都不同,进而引起了唯一的神经响应失真。然而,因为神经响应的研究通常是基于多个个体间的小规模记录的平均,我们还没有最优的办法处理个性化的单一个体数据。大规模记录可能对单一个体中完整兴奋特性记录来帮助解决这个问题。这个信息应该也会帮助改进我们通过非侵入式或微小侵入式临床测试来推断耳蜗病变背后的模式的能力。 既然助听器可能继续是未来一些年听力损失处置的主要手段,那么继续改进设备力图达到恢复正常听觉感知仍至关重要。这个目标将是有挑战性的,并且对于重度听力损失者来说助听器可能永远都不足够。然而,如果下一代设备的设计能将听力损失按照对大脑中的兴奋模式的失真的处理,而不是耳中的灵敏度损失,对轻中度听力损失的巨大提升有可能的。随着可穿戴设备的社会接受度的提升,政策的变化,和非处方个人放大产品的发展,我们有机会在不远的未来为数以百万级的人的健康福祉提供帮助。 -------------------------------------------------------------------------------------------------------------- 本文最早发布于“彩虹色的橙子”微信公众号,欢迎关注。
4805 次阅读|0 个评论
心理声学学术讨论群
dameng 2013-9-24 16:05
心理声学是研究听觉系统对声音信号中基本元素的感知能力的学科,又名听觉心理学。 我成立了一个围绕心理声学讨论听觉研究的学术讨论组,目前包含在国内外从事相关研究的研究生、博士后、教师、助听器人工耳蜗公司研发人员、听力师、康复师等各方面的研究者。 欢迎对听觉学术研究感兴趣的朋友加入,QQ群号:249971192。加入时建议留言:所在单位+研究方向。 注意:本群仅对从事听觉相关方面的研究者开放,非诚勿扰,敬请谅解。 加入我们,在听觉研究的道路上,你不再孤单。
5745 次阅读|0 个评论
我的美国博士后导师即将鞠躬谢幕
xpzhan 2010-9-12 12:58
立古德夫(David K Ryugo)教授于2001年初邀请我来美国做博士后。当时,他刚刚得到非正式消息,即将获得耳蜗核颗粒细胞项目的继续资助。此前该项目被NIH连续支持十多年,而我博士毕业后从寿天德教授转做视觉。因为考虑研究工作的连续性,我把到美国做博士后作为重返听觉的契机,所以联系了立古教授。当时其实也有其它的备选offer, 但因为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在医学领域的良好口碑和学术声望,所以决定来巴尔的摩。 立古教授出生于日本,三岁来美国,父亲是加州大学irvine分校的农学教授。他17岁考入耶鲁大学,毕业后参军入伍两年,考入加州大学攻读博士学位, 后入哈佛大学从江渊声教授(Nelson Kiang)做博士后。在哈佛大学,他后来晋升为tenure-track助理教授。此时,由于家庭负担的考虑,他就离开了波士顿,接受了霍普金斯一个副教授的职位。在霍普金斯,临床和基础研究有更好的合作氛围,他如鱼得水;作为当年的青年才俊,在里根政府的白宫荣获总统青年科学家奖。不久,他升为教授。 以我对他本人和美国社会的了解,在1970年代,他参军入美军和娶德裔美女妻子是他为了融入美国主流社会,而他做得非常成功。他以作为美国人自豪,并不以日裔美国人自居,不会说日语,但却能说几句法语。他比较“色”,“Sh*t”经常挂在嘴上。有一次,他用精子描述颗粒细胞的形态,引起了人的误解,被他辅导的那位台湾妹妹告他性骚扰。还有一次午餐上,他兴致勃勃谈论当年加州大学的校花想给他提供性服务,被他拒绝。事实上,他不仅学术上非常严谨,生活也很有情趣,为人很好。在我报到的第一天,他甚至连厕所也给我介绍一番;把我介绍给同事,目光面对我时,会突然减慢语速。。。 立古教授的工作主要在两个方向:1)通过对单个细胞的标记染色,了解耳蜗核的颗粒细胞区的神经构筑和对听觉信息处理的机制,也就是用大鼠模型探讨经典非听觉神经通路对听觉形成的贡献;2)人工耳蜗对聋猫听力恢复的神经机制。这个工作是对人工耳蜗用于恢复失聪病人听力神经机理的研究。 有关耳蜗核颗粒细胞的研究,是由西北大学Mugnaini E开创的。 Mugnaini 的工作可能受他在小脑上的工作的启发,因为耳蜗背核与小脑在个体发育上起源于同一群细胞,而且具有相似的神经构筑。立古教授的工作在于他用形态学的手段发现一系列与听觉“不相干”的核团投射到耳蜗核的颗粒细胞区域。立古教授对这个问题的敏锐,也可能受 Palay教授的影响,因为他在哈佛大学从Palay学电镜。Palay是当时小脑研究的绝对权威,他的关于小脑的电镜结构一书,被称为小脑研究的“圣经”。这一工作,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意大利科学家Golgi发明Golgi染色法和西班牙科学家Cajal(与Golgi 分享1906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在小脑上的早期工作,可见非常经典。立古教授的工作被重视也源于1990年代中末期,霍普金斯大学听觉研究中心的主任Eric Young 证明脊髓背根第二、第三神经节神经元能调制耳蜗核神经元。在2000年初,听觉界初步共识是,这一独特神经机制可能对赋予声刺激的“意义”有关。并且,这一机制对于耳廓能运动的动物,可能与确定声音方位有关。然而,所有以动物为模型的研究都是为人类健康为目的的。越来越多的工作表明,灵长类的耳蜗颗粒细胞区并不发达,所以猫和老鼠的工作也许对人类的语言和听觉研究没有多大的借鉴作用。2005年,当需要继续申请延期该项目时,他遭遇到极大的挫折。而我当时注意到生物自降解纳米材料在动物实验中的广泛前景,建议他在下一次申请时,在方法上搞点创新。他比较保守,但后来采纳了我的意见,我则为他做了些初步结果,证明方向上是可行的。果然,在2006年初,他的最后一次申请得了高分,拿到了项目资助。此时,我觉得这个方向气数已尽,而他也不愿在退休倒计时时做些微冒险,所以决定离开。 我虽然离开,但是留下了大量的数据。他把他全部的资源用于另一个项目的延期上。那个聋猫的项目非常独特。2005年底,他发了一篇 Science文章,并召开了新闻发布会,上了电视;不知为何后来纽约时报的专文中,并没有提他的论文,而是报道与他的工作类似但发表在PNAS上的论文。该文报到了人工耳蜗能使聋猫耳蜗核听神经Held氏结构的突触后膜形态和功能得以恢复。也许纽约时报并不满足于Science的科学发布方式。Science有5000个新闻outlet,如果他们认为某项工作对于公众有兴趣,会通过自己的方式发布新闻。为此, Science制止了霍普金斯提前发布新闻。立古教授对于这个项目延期,信心满满。因为人工耳蜗对于人类意义非凡,目前全球有超过20万的患者接受移植手术,使他们告别无声世界。那美轮美奂的千手观音,每每让我为那些舞者不免感到怜惜。多年前有传闻说,此领域的开拓者将荣膺诺贝尔奖。我个人认为这个发明比David Hubel和Torsten Wiesel在视觉上的工作更有意义,而后者早在1981年获诺贝尔奖。2005年春我参加ARO(国际耳鼻喉科学学会?)年会,观察到该领域的工作一下子比以往多起来,而立古教授主要使用电镜的手段显得过时。结果也常常似是而非。他不得不与NIH合作,对该遗传性聋猫进行基因测序,以期了解影响突触功能恢复的生化本质。分子生物学不是他的特长,工作量不是一个项目所能完成的,况且目前并不是深入猫类分子生物学的时机,而他的工作大致手段策略如此;电镜在过去50多年主要是作为科研的辅助手段,唯一的例外是De Duve 对溶酶体的发现,使他获1974年诺贝尔奖,虽然电镜本身的发明者,德国科学家 Ernst Ruska 也于1986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最后,他用两个RO1的资源也未能救活一个RO1。这样的结果非常有讽刺意味,因为他30年前在与Nelson Kiang的一篇Science论文中证明,耳蜗核有对耳蜗的直接投射,这项工作以及耳声发射现象的发现说明人工耳蜗虽然实用,但与真正的耳蜗还有差距,研究手段和实验设计需非常考究,否则意义不大。事实上,耳蜗移植病人不能判断声源,会产生恐怖的感觉(例如,看见对面来人同你打招呼,声音可能“出现”在你的背后)。对于立古教授有点时运不济的就是,他的工作走在了生理学、分子生物学以及当前其它学科的前面,这并不为评委们接受;曾几何时,他也利用过自己的权力枪毙了不少Grant 。对于耳聋动物听神经突触后膜(post-synaptic densities, or PSDs)的可塑性,以目前的研究手段是一个难以逾越的难题。但是他的关于突触后膜这个亚细胞水平可塑性研究的开创性工作是非常有意义的科学遗产。 今年夏天,他决定半退。实验室从鼎盛时15人到目前三人。近四十年研究生涯,累计研究经费高达1700万美元,发表论文100多篇。他行将将鞠躬谢幕,也标志一个成功科研模式的终结。
个人分类: 人物纪事|1108 次阅读|1 个评论
中医、西医和耳鸣
xpzhan 2010-7-4 13:49
小时候不知是哪位好心的大夫说我患有慢性鼻炎,中成药一吃就是十年,后来还是在上大学时,在庐山生活了两周,无法吃药,鼻炎竟奇迹自然而愈。最近遭遇过敏性鼻炎,经咨询医生,才明白年幼时已有这毛病。伴我十年霍胆丸的药味仿佛又要我来几个喷嚏。 妻子对于中药的无副作用论笃信不已。十年前她犯过一毛病,中草药一吃就是两年,吃足了苦头。她就像神农尝百草,一味一味地尝下来,始终没见效果。后来到了上海,换了医生来了个中西医结合,那毛病才慢慢地好起来。 二十年前,我的母亲患了胃病,请了当地著名的老中医。我按照他的指示,取流动的河水,在药罐之间舀99次;一边舀,一边流泪,然后开始为母亲煎药。折腾了几个月,母亲后来被诊断为喷门癌晚期,不得不做全胃切除术。母亲后来不治,舀水99次成为我永远的记忆。 等我长大成人,由于久病成良医,也拜公费医疗所赐,每次到医院,不是先报告病情,而是先要求医生开什么药。这种习惯使我来美国后遭遇了看病难。因为医生要看病人经诊断或者经化验后下药;在药店,没有医生的处方,绝对不可能买到处方药。就算是你知道你的药能治他人的病,用你的药去帮助他人,此番好心却构成违法! 虽然中医说不清耳鸣,中医最易治的也是耳鸣。在许多中医文献里,耳鸣既是无关紧要的病,或是其它病的病征。 五年前我有一论文幸被有百年历史的比较神经外科学杂志(Journal of Comparative Neurology)接受。由于该文涉及几个来自脊髓背根通向耳蜗核(听神经到达中枢的第一个神经核团)的神经通路和耳蜗核内微回路;此通路本来与包括听觉的多感觉的初级整合有关,使人的听觉系统与任何其它声音处理机器有根本区别。这一系统让我联想到与头颈部感觉有关的耳鸣。我也了解到,颈部针灸能够消除耳鸣,因而迫切想在自己的论文中加进一点老祖宗的功德是为研究背景。检索发现耳鸣在中医中的界定从中医经典黄帝内经开始,就是一个含糊不清的术语。提了几千年的耳鸣与现代耳鸣的研究完全绝缘。两年前,因为听力损伤和耳鸣是伊阿战争第一大病源,我有机会参加一个耳鸣的研究项目,对耳鸣有了更多的了解。耳鸣本质上是一个复杂的神经现象,涉及众多的脑内结构和化学本质。耳鸣也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病理现象,在中国至少有三亿人有耳鸣体验。耳鸣分型细分下来其实也很复杂,有些是中枢性的,有些是外周性的。中枢的耳鸣可能涉及一些与经典听觉系统、传递声音信息无关的神经结构,例如腹隔核;而外周性耳鸣,可能涉及耳蜗毛细胞的形态、以及支配头颈部的外周神经,即所谓体感性耳鸣。最根本的问题就是,目前对于任何一种耳鸣,尚不知它发生的确切神经回路和生理本质。相对其它研究领域,国际上耳鸣尚处于一个非常初始阶段,几个做得好一点的专家尚未在一些重大问题上取得一致。对于这样复杂的病理现象,中医似乎把耳鸣一律归于肾虚。 中医不科学最基本的地方就是对病情的界定。由此而来治疗也就模糊不清。表面上,中医有一些原则,如某几味药能治疗这个或那个,实际上中医师治病实践成了最原始的临床实验:每个疗程换几味药――没完没了地换,没完没了地试。只要你有耐心,只要你有对它没有好处也无副作用的信心,只要你一不怕苦二不怕涩什么怪味都能忍受,只要你有财力,只要你有时间对贻误治疗时间在所不惜,只要医疗保险公司不干预。由于病人对中医的盲目、绝对信任和狂热,中药的许多所谓效果,实际上发挥的是所谓心理安慰剂作用罢了;在相当的程度上,中医药处于劳而无功的无谓状态。中医在现代社会的存在,在某种程度上造成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 首发于博客中国: http://www.blogchina.com/20051231111049.html 本文自发表以来在海内外广泛转载与讨论,重贴有改动: 新语丝: http://www.xys.org/xys/ebooks/others/science/dajia7/zhongyi45.txt 中华网: http://club.china.com/data/thread/1011/142/01/73/9_1.html 万维论坛: http://bbs.creaders.net/health/bbsviewer.php?trd_id=361411language=big5 新浪: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de823d30100937a.html 医学捌号楼: http://www.med8th.com/humed/6/20060715zyxyye.htm 肝胆脉 搏 论坛百科 : h ttp://www.hbvhbv.com/forum/thread-584721-1-47.html 聚友博客: http://blog.myspace.cn/e/403206372.htm 医学评论网: http://www.yxpl.net/index.php?action=viewtid=644PHPSESSID=922064b4a5d81224da2f20da60465351 人人网: http://page.renren.com/note/427845590?pid=600002131 MACD技术分析论坛 : http://bbs.macd.cn/thread-984054-1-1.html http://artemicrophone.blogspot.com/2008/05/blog-post_421.html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4b19784010004ld.html#comment
个人分类: 随想杂谈|4987 次阅读|1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4 14:4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