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科学网 标签 候选人 相关日志

tag 标签: 候选人

相关日志

[转载]中国工程院2019年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及解读
redtree 2019-5-2 12:10
中国工程院2019年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公布 来源: 中国工程院 发布时间:2019/4/30 14:52:15  中国工程院2019年院士增选候选人提名工作于3月31日结束。经中国工程院主席团审定,最终确定的有效候选人共531位。根据《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工作实施办法》的规定,现予以公布。 中国工程院  2019年4月30日 中国工程院2019年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 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46人) 序号 姓名 出生年月 专业 工作单位 提名渠道 01 曹喜滨 1963年02月 飞行器设计(包括总体、结构等) 哈尔滨工业大学 院士提名 02 陈  新 1960年02月 机械电子工程 广东工业大学 中国科协 03 冯江华 1964年11月 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 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 院士提名 04 高仕斌 1964年11月 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 西南交通大学 院士提名 05 何大军 1962年12月 专用机械设计与制造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六研究院 中国科协 06 胡  震 1967年10月 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〇二研究所 中国科协 07 黄长强 1961年06月 武器系统与应用工程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工程大学 院士提名 08 焦宗夏 1963年04月 机械电子工程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院士提名 09 李克强 1963年01月 车辆设计与制造 清华大学 院士提名 10 李志强 1965年03月 机械成形加工工程及自动化 中国航空制造技术研究院 中国科协 11 励行根 1962年12月 特种设备设计与制造 宁波天生密封件有限公司 中国科协 12 刘  宏 1966年12月 机械电子工程 哈尔滨工业大学 院士提名 13 单忠德 1970年01月 机械成形加工工程及自动化 机械科学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院士提名 14 邵新宇 1968年11月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华中科技大学 院士提名 15 沈功田 1963年10月 特种设备设计与制造 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 院士提名 16 宋保维 1963年07月 武器系统与应用工程 西北工业大学 院士提名 17 谭永华 1963年06月 航空宇航推进理论及工程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六研究院 院士提名 18 童水光 1960年09月 机械设计及理论 浙江大学 中国科协 19 王国庆 1966年04月 机械成形加工工程及自动化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一研究院 院士提名 20 王海福 1966年11月 火炮自动武器及弹药(战斗部)工程 北京理工大学 院士提名 21 王建华 1954年02月 电器设计制造 西安交通大学 院士提名 22 王清远 1965年01月 工程力学 成都大学 中国科协 23 王树新 1966年09月 机械设计及理论 天津大学 院士提名 24 王维俊(女) 1964年03月 电机设计制造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系统工程研究院 院士提名 25 王向明 1962年12月 专用机械设计与制造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 院士提名 26 王永庆 1965年02月 飞行器设计(包括总体、结构等)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 院士提名 27 王云鹏 1966年12月 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院士提名 28 王增全 1962年02月 动力机械设计制造 中国北方发动机研究所 中国科协 29 王中原 1958年06月 兵器发射理论与技术 南京理工大学 院士提名 30 吴希明 1964年09月 飞行器设计(包括总体、结构等) 中航直升机有限责任公司 院士提名 31 吴玉厚 1955年07月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沈阳建筑大学 中国科协 32 向锦武 1964年02月 飞行器设计(包括总体、结构等)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院士提名 33 项昌乐 1963年04月 机械设计及理论 北京理工大学 院士提名 34 肖龙旭 1962年06月 控制理论与工程 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研究院 院士提名 35 徐  青 1960年10月 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第七〇一研究所 院士提名 36 徐向阳 1965年05月 机械电子工程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中国科协 37 许  波 1966年01月 飞行器设计(包括总体、结构等)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四研究院 院士提名 38 严新平 1959年07月 运载工具运用工程 武汉理工大学 院士提名 39 杨树兴 1962年11月 武器系统与应用工程 中国兵器工业第二〇三研究所 院士提名 40 苑伟政 1961年02月 机械电子工程 西北工业大学 院士提名 41 张卫东 1958年02月 飞行器设计(包括总体、结构等)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八研究院 院士提名 42 张卫华 1961年04月 运载工具运用工程 西南交通大学 院士提名 43 郑津洋 1964年11月 特种设备设计与制造 浙江大学 院士提名 44 朱广生 1963年01月 飞行器设计(包括总体、结构等)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一研究院 院士提名 45 朱  坤 1966年02月 飞行器设计(包括总体、结构等)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三研究院 院士提名 46 祝小平 1963年09月 飞行器设计(包括总体、结构等) 西北工业大学 院士提名 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69人) 序号 姓名 出生年月 专业 工作单位 提名渠道 01 陈  钱 1964年11月 光电子技术 南京理工大学 院士提名 02 陈山枝 1969年02月 通信与网络技术 中国信息通信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院士提名 03 陈性元 1963年11月 计算机应用技术 北京信息科学技术研究院 院士提名 04 陈耀武 1963年11月 测试计量技术 浙江大学 院士提名 05 程承旗 1961年03月 传感器与遥感技术 北京大学 院士提名 06 邓中亮 1965年09月 通信与网络技术 北京邮电大学 院士提名 07 方  向 1963年12月 测试计量技术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院士提名 08 郭启全 1962年09月 计算机应用技术 公安部十一局 院士提名 09 何  力 1957年08月 激光技术与红外技术 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院士提名 10 胡向东 1964年09月 计算机系统结构 国家高性能集成电路(上海)设计中心 院士提名 11 黄卡玛 1964年06月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四川大学 院士提名 12 贾  焰(女) 1960年04月 信息安全技术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院士提名 13 江碧涛(女) 1967年08月 计算机应用技术 中国人民解放军61646部队 院士提名 14 姜秋喜 1960年07月 信号处理技术与水声工程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院士提名 15 孔志印 1964年08月 信息安全技术 中央军委办公厅某研究所 院士提名 16 蓝羽石 1954年09月 计算机应用技术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八研究所 院士提名 17 李建东 1962年10月 通信与网络技术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中国科协 18 李劲东 1963年08月 传感器与遥感技术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五研究院总体部 院士提名 中国科协 19 刘德明 1957年01月 光电子技术 华中科技大学 院士提名 20 刘  丁 1957年03月 自动化系统技术 西安理工大学 中国科协 21 刘清宇 1968年04月 信号处理技术与水声工程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研究院 院士提名 22 龙  腾 1968年01月 信号处理技术与水声工程 北京理工大学 院士提名 23 罗先刚 1970年12月 应用光学 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 院士提名 24 马  晶 1956年04月 通信与网络技术 哈尔滨工业大学 院士提名 25 马秋禾(女) 1961年09月 计算机应用技术 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 院士提名 26 梅刚华 1955年12月 精密仪器技术 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 院士提名 27 尼玛扎西 1964年05月 计算机应用技术 西藏大学 中国科协 28 年夫顺 1962年08月 精密仪器技术 中电科仪器仪表有限公司 中国科协 29 潘爱华 1967年01月 电子技术 南京信息技术研究院 院士提名 30 齐润东 1962年10月 导航制导与控制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二研究院 院士提名 31 沈向洋 1966年10月 人工智能 微软(中国)有限公司 院士提名 32 时龙兴 1964年08月 微电子技术 东南大学 院士提名 33 宋爱国 1968年11月 机器人技术 东南大学 中国科协 34 苏东林(女) 1960年03月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院士提名 35 苏金树 1962年11月 计算机系统结构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院士提名 36 孙凝晖 1968年03月 计算机系统结构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院士提名 37 孙向东 1963年04月 传感器与遥感技术 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研究院 院士提名 38 唐晓斌(女) 1961年06月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电子科学研究院 院士提名 39 王飞跃 1961年11月 控制理论与技术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院士提名 40 王海峰 1971年11月 人工智能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院士提名 41 王明健 1961年07月 信息安全技术 北京信息科学技术研究院 院士提名 42 王文海 1967年08月 自动化系统技术 浙江大学 院士提名 43 王岩飞 1963年05月 传感器与遥感技术 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 院士提名 44 王耀南 1957年11月 机器人技术 湖南大学 院士提名 45 王涌天 1957年08月 应用光学 北京理工大学 院士提名 46 王跃林 1959年04月 微电子技术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院士提名 47 魏毅寅 1962年09月 导航制导与控制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 院士提名 48 吴  枫 1969年07月 计算机应用技术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院士提名 中国科协 49 吴汉明 1952年06月 微电子技术 芯创智(北京)微电子有限公司 院士提名 50 谢  军 1959年11月 通信与网络技术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五研究院总体部 院士提名 51 谢胜利 1956年12月 控制理论与技术 广东工业大学 院士提名 52 杨  强 1961年12月 人工智能 深圳前海微众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院士提名 53 杨知行 1946年01月 通信与网络技术 清华大学 院士提名 54 姚富强 1957年05月 通信与网络技术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院士提名 55 于海斌 1964年10月 自动化系统技术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院士提名 56 云晓春 1971年02月 信息安全技术 国家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中心 院士提名 57 张宝东 1962年12月 信息安全技术 中国人民解放军32065部队 院士提名 58 张宏科 1957年09月 通信与网络技术 北京交通大学 院士提名 59 张  凯 1963年11月 激光技术与红外技术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 院士提名 60 张  平 1959年04月 通信与网络技术 北京邮电大学 院士提名 61 张文军 1963年10月 通信与网络技术 上海交通大学 院士提名 62 张小民 1955年06月 激光技术与红外技术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 院士提名 63 张修社 1965年03月 通信与网络技术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研究所 中国科协 64 张雨东 1964年04月 应用光学 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 院士提名 65 郑庆华 1969年01月 人工智能 西安交通大学 院士提名 66 郑纬民 1946年03月 计算机系统结构 清华大学 院士提名 67 周建华(女) 1962年12月 传感器与遥感技术 中国人民解放军32020部队 院士提名 68 朱健强 1964年05月 激光技术与红外技术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院士提名 69 庄越挺 1965年06月 人工智能 浙江大学 院士提名 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65人) 序号 姓名 出生年月 专业 工作单位 提名渠道 01 包亦望 1957年04月 无机非金属材料 中国建材检验认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科协 02 柴立元 1966年09月 冶金环境工程 中南大学 院士提名 03 陈代杰 1957年04月 制药工程与工艺 上海交通大学 中国科协 04 程  新 1962年12月 无机非金属材料 济南大学 中国科协 05 邓龙江 1966年11月 功能材料 电子科技大学 院士提名 06 董  瀚 1962年03月 金属材料 上海大学 中国科协 07 董绍明 1962年10月 无机非金属材料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院士提名 08 范代娣(女) 1966年01月 制药工程与工艺 西北大学 院士提名 09 冯志海 1965年01月 复合材料 航天材料及工艺研究所 院士提名 10 傅正义 1963年01月 无机非金属材料 武汉理工大学 院士提名 11 高雄厚 1963年04月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研究院 中国科协 12 宫声凯 1956年07月 金属材料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院士提名 13 郭学益 1966年10月 有色金属冶金 中南大学 中国科协 14 韩恩厚 1961年08月 材料失效与防护工程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院士提名 15 胡伯平 1957年10月 功能材料 北京中科三环高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院士提名 16 黄  辉 1961年02月 含能材料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 院士提名 17 黄险波 1965年03月 有机高分子材料 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院士提名 中国科协 18 黄玉东 1965年11月 复合材料 哈尔滨工业大学 院士提名 19 姜启川 1949年09月 材料合成与加工 吉林大学 院士提名 20 蒋军成 1967年09月 化工安全技术与工程 常州大学 中国科协 21 介万奇 1959年02月 材料合成与加工 西北工业大学 院士提名 22 李贺军 1957年12月 复合材料 西北工业大学 院士提名 23 李红霞(女) 1965年10月 钢铁冶金 中钢集团洛阳耐火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院士提名 24 李晓刚 1963年10月 材料失效与防护工程 北京科技大学 院士提名 25 林  民 1958年08月 无机化工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院士提名 26 刘风琴(女) 1962年12月 有色金属冶金 北京科技大学 中国科协 27 刘日平 1963年11月 金属材料 燕山大学 院士提名 28 刘正东 1966年10月 钢铁冶金 中国钢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院士提名 29 吕  剑 1963年12月 有机化工 中国兵器工业第二〇四研究所 院士提名 30 聂  红(女) 1962年12月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院士提名 31 潘  峰 1963年08月 功能材料 清华大学 院士提名 32 彭  寿 1960年08月 无机非金属材料 中建材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院士提名 33 钱春香(女) 1966年03月 无机非金属材料 东南大学 中国科协 34 邱显扬 1957年06月 矿物加工 广东省科学院 院士提名 35 任其龙 1959年01月 化学工程 浙江大学 院士提名 36 孙宝德 1963年04月 有色金属冶金 上海交通大学 院士提名 中国科协 37 汤慧萍(女) 1966年11月 粉末冶金 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 中国科协 38 涂善东 1961年11月 化工安全技术与工程 华东理工大学 院士提名 39 王富耻 1948年11月 金属材料 北京理工大学 院士提名 40 王  华 1965年05月 冶金热能工程 大理大学 院士提名 41 王昭东 1968年12月 金属压力加工 东北大学 院士提名 42 魏世忠 1966年06月 过程工程 河南科技大学 中国科协 43 武高辉 1955年03月 复合材料 哈尔滨工业大学 院士提名 44 肖志国 1962年10月 无机非金属材料 路明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院士提名 45 肖忠良 1957年02月 含能材料 南京理工大学 院士提名 46 邢丽英(女) 1965年02月 复合材料 中国航空制造技术研究院 院士提名 47 熊  翔 1963年02月 复合材料 中南大学 中国科协 48 徐  坚 1961年06月 有机高分子材料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院士提名 49 许友好 1965年09月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中国科协 50 严  密 1965年10月 功能材料 浙江大学 院士提名 51 杨  超 1971年08月 化学工程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院士提名 52 杨  槐 1965年04月 有机高分子材料 北京大学 院士提名 53 杨立荣 1962年08月 精细化工 浙江大学 院士提名 54 杨为民 1966年04月 化学工程与技术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 院士提名 55 应汉杰 1969年07月 生物化学工程 南京工业大学 院士提名 56 张福成 1964年08月 金属压力加工 燕山大学 院士提名 中国科协 57 张立新 1968年06月 生物化学工程 华东理工大学 院士提名 58 张平祥 1965年03月 功能材料 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 院士提名 59 张淑芬(女) 1960年04月 精细化工 大连理工大学 院士提名 60 张一敏 1954年10月 矿物加工 武汉科技大学 院士提名 61 张治民 1956年06月 材料合成与加工 中北大学 中国科协 62 赵跃民 1961年09月 矿物加工 中国矿业大学 院士提名 63 赵中伟 1966年09月 有色金属冶金 中南大学 院士提名 64 周少雄 1955年12月 功能材料 中国钢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院士提名 65 朱建勋 1960年07月 材料合成与加工 中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科协 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69人) 序号 姓名 出生年月 专业 工作单位 提名渠道 01 程杰成 1962年09月 石油和天然气工程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 院士提名 02 董书宁 1961年02月 矿山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 中国煤炭科工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科协 03 窦立荣 1965年08月 油气资源和勘探 中国石油国际勘探开发有限公司 院士提名 04 杜时贵 1962年05月 矿山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 绍兴文理学院 院士提名 05 葛世荣 1963年04月 煤炭开发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院士提名 06 苟锐锋 1959年01月 电气工程 中国西电集团有限公司 院士提名 07 郭旭升 1965年04月 油气资源和勘探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勘探分公司 院士提名 08 胡千庭 1957年10月 矿业的安全和环境工程 重庆大学 中国科协 09 胡晓棉(女) 1963年10月 核物理工程技术 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 院士提名 10 胡振琪 1963年05月 矿山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 中国矿业大学 中国科协 11 黄  震 1960年08月 热能动力工程 上海交通大学 院士提名 12 姜在兴 1962年03月 油气资源和勘探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中国科协 13 靳  平 1966年08月 核能工程 西北核技术研究所 院士提名 14 李  浩 1955年10月 非能源矿产开发 万向三农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科协 15 李  宁 1958年07月 石油和天然气工程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院士提名 16 李文昌 1962年04月 矿产资源与地质勘查 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 院士提名 17 李  中 1972年09月 石油和天然气工程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海南分公司 中国科协 18 李子颖 1964年01月 矿产资源与地质勘查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 院士提名 19 林  君 1954年07月 地质与矿产探测 吉林大学 院士提名 20 凌  祥 1967年06月 能源新技术 南京工业大学 院士提名 21 刘池阳 1953年04月 油气资源和勘探 西北大学 院士提名 22 刘乃震 1959年05月 石油和天然气工程 中国石油集团长城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中国科协 23 刘清友 1965年10月 石油和天然气工程 成都理工大学 院士提名 24 刘泉声 1962年08月 煤炭开发 武汉大学 院士提名 25 陆佳政 1969年02月 电气工程 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 院士提名 26 路保平 1961年12月 石油和天然气工程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中国科协 27 罗  琦 1967年10月 核能工程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院士提名 28 吕古贤 1949年09月 地质与矿产探测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院士提名 29 吕俊复 1967年07月 热能动力工程 清华大学 中国科协 30 倪明江 1949年06月 热能动力工程 浙江大学 院士提名 31 潘一山 1964年05月 矿业的安全和环境工程 辽宁大学 院士提名 32 石智军 1955年05月 矿业的安全和环境工程 中煤科工集团西安研究院有限公司 院士提名 33 舒印彪 1958年07月 电气工程 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 院士提名 34 孙焕泉 1965年01月 石油和天然气工程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 院士提名 35 孙友宏 1965年07月 矿产资源与地质勘查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中国科协 36 谭国俊 1962年08月 煤炭开发 中国矿业大学 中国科协 37 汤  彬 1964年03月 核技术及辐射物理 东华理工大学 中国科协 38 唐传祥 1969年07月 粒子加速器技术与工程 清华大学 院士提名 39 唐菊兴 1964年09月 矿产资源与地质勘查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中国科协 40 田东风 1958年09月 核物理工程技术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 院士提名 41 王成山 1962年11月 电气工程 天津大学 院士提名 42 王德明 1956年08月 矿业的安全和环境工程 中国矿业大学 中国科协 43 王  东 1978年01月 电气工程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工程大学 院士提名 44 王国海 1955年10月 电气工程 哈尔滨电机厂有限责任公司 中国科协 45 王  虹 1959年08月 煤炭开发 中国煤炭科工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科协 46 王家臣 1963年01月 煤炭开发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院士提名 47 王树民 1962年11月 能源新技术 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中国科协 48 王  佟 1959年05月 矿产资源与地质勘查 中国煤炭地质总局 中国科协 49 王伟胜 1968年03月 能源新技术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国科协 50 王香增 1968年12月 石油和天然气工程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院士提名 51 王运敏 1955年10月 非能源矿产开发 中钢集团马鞍山矿山研究院有限公司 院士提名 52 王招明 1955年07月 油气资源和勘探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塔里木油田分公司 院士提名 53 吴爱祥 1963年01月 非能源矿产开发 北京科技大学 院士提名 54 熊盛青 1963年06月 地质与矿产探测 中国自然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 院士提名 55 许世森 1965年10月 热能动力工程 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院士提名 56 杨春和 1962年01月 非能源矿产开发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院士提名 57 杨仁树 1963年10月 煤炭开发 北京科技大学 院士提名 58 姚  敏 1965年03月 能源新技术 神华宁夏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院士提名 59 于  斌 1962年09月 煤炭开发 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院士提名 60 袁宏永 1965年01月 热能动力工程 清华大学 院士提名 61 张传飞 1957年07月 核物理工程技术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 院士提名 62 张来斌 1961年09月 石油和天然气工程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院士提名 63 张志俭 1963年10月 核能工程 哈尔滨工程大学 院士提名 64 赵金洲 1962年10月 石油和天然气工程 西南石油大学 院士提名 65 赵贤正 1962年10月 油气资源和勘探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大港油田分公司 院士提名 66 赵振堂 1961年05月 粒子加速器技术与工程 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 院士提名 67 朱维耀 1960年03月 石油和天然气工程 北京科技大学 中国科协 68 朱伟林 1956年05月 油气资源和勘探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 院士提名 69 朱真才 1965年10月 煤炭开发 中国矿业大学 中国科协 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60人) 序号 姓名 出生年月 专业 工作单位 提名渠道 01 陈  军 1956年10月 摄影测量与航天测绘 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 院士提名 02 杜修力 1962年12月 土木工程抗灾与防护工程 北京工业大学 院士提名 03 冯夏庭 1964年09月 岩土工程 东北大学 院士提名 04 葛耀君 1958年06月 桥梁工程 同济大学 院士提名 05 龚  剑 1960年11月 结构工程 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院士提名 中国科协 06 洪开荣 1965年08月 地下工程与隧道工程 中铁隧道局集团有限公司 院士提名 07 胡亚安 1965年02月 港口、水道、海岸及近海工程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院士提名 08 贾金生 1963年01月 水工结构工程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院士提名 中国科协 09 姜卫平 1972年06月 大地测量与测量工程 武汉大学 院士提名 10 金  峰 1966年09月 水工结构工程 清华大学 院士提名 11 李爱群 1962年07月 土木工程抗灾与防护工程 北京建筑大学 院士提名 12 李成名 1968年07月 地图制图与地理信息工程 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 中国科协 13 李国强 1963年02月 结构工程 同济大学 院士提名 14 李宏男 1957年08月 工程力学 大连理工大学 院士提名 15 李久林 1968年08月 结构工程 北京城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中国科协 16 李满春 1964年06月 区域规划 南京大学 院士提名 17 李清泉 1965年01月 大地测量与测量工程 深圳大学 院士提名 18 李术才 1965年12月 地下工程与隧道工程 山东大学 院士提名 19 李晓江 1955年12月 城市规划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院士提名 中国科协 20 练继建 1965年08月 水利水电工程 天津大学 院士提名 21 林松涛 1962年10月 结构工程 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中国科协 22 刘汉龙 1964年03月 岩土工程 重庆大学 院士提名 23 刘加平 1967年01月 土木工程材料 东南大学 院士提名 24 吕西林 1955年01月 结构工程 同济大学 院士提名 25 马  栋 1963年08月 地下工程与隧道工程 中铁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科协 26 马  军 1962年07月 市政工程 哈尔滨工业大学 院士提名 27 倪  阳 1963年05月 建筑设计及其理论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院士提名 28 沙爱民 1964年01月 道路与铁路工程 长安大学 院士提名 29 邵韦平 1962年05月 建筑设计及其理论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国科协 30 孙一民 1964年08月 建筑设计及其理论 华南理工大学 院士提名 31 唐洪武 1966年09月 水力学与河流动力学 河海大学 院士提名 32 田军仓 1958年03月 农田水利工程 宁夏大学 中国科协 33 童小华 1971年02月 地图制图与地理信息工程 同济大学 院士提名 34 王明洋 1966年01月 土木工程抗灾与防护工程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 院士提名 35 王沛芳(女) 1973年11月 农田水利工程 河海大学 院士提名 36 王仁坤 1962年10月 水工结构工程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院士提名 37 王  炜 1959年12月 交通规划 东南大学 院士提名 38 王卫东 1969年01月 岩土工程 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国科协 39 王旭东 1967年02月 建筑历史与理论 故宫博物院 中国科协 40 徐恭义 1963年02月 桥梁工程 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科协 41 徐  建 1958年08月 结构工程 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院士提名 42 叶浩文 1960年01月 结构工程 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 院士提名 43 殷跃平 1960年07月 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 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 院士提名 44 余志武 1955年05月 结构工程 中南大学 院士提名 45 俞孔坚 1963年04月 城乡规划与风景园林 北京大学 院士提名 46 曾光明 1962年12月 市政工程 湖南大学 院士提名 47 张春生 1964年04月 水工结构工程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国科协 48 张建仁 1958年09月 桥梁工程 长沙理工大学 院士提名 49 张金良 1963年05月 水力学与河流动力学 黄河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院士提名 中国科协 50 张  琨 1962年09月 结构工程 中国建筑第三工程局有限公司 中国科协 51 张喜刚 1962年03月 桥梁工程 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院士提名 52 赵国堂 1964年02月 道路与铁路工程 中国铁路总公司 院士提名 53 赵万民 1955年02月 城市规划 重庆大学 院士提名 54 赵燕菁 1962年06月 城市规划 厦门大学 院士提名 55 周创兵 1962年11月 水利水电工程 南昌大学 院士提名 56 朱合华 1962年10月 地下工程与隧道工程 同济大学 院士提名 57 朱宏平 1965年11月 土木工程抗灾与防护工程 华中科技大学 院士提名 58 朱  颖 1963年06月 道路与铁路工程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院士提名 59 庄惟敏 1962年10月 建筑设计及其理论 清华大学 院士提名 60 宗敦峰 1962年11月 水利水电工程 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科协 环境与轻纺工程学部(50人) 序号 姓名 出生年月 专业 工作单位 提名渠道 01 白敏冬(女) 1965年05月 海洋环境科学工程与技术 厦门大学 中国科协 02 曹宏斌 1971年10月 多介质环境协同保护与综合治理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中国科协 03 柴发合 1955年04月 大气环境保护与治理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院士提名 04 陈嘉川 1962年01月 植物纤维科学与造纸工程 齐鲁工业大学 中国科协 05 陈  卫 1966年05月 食品科学 江南大学 院士提名 06 陈文兴 1964年12月 纤维材料科学与工程 浙江理工大学 中国科协 07 笪良龙 1967年05月 海洋环境科学工程与技术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潜艇学院 院士提名 08 端义宏 1963年09月 天气预报和动力气象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院士提名 09 方向晨 1960年05月 大气环境保护与治理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 院士提名 10 冯  起 1966年03月 流域或区域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中国科协 11 高吉喜 1964年03月 生态环境评价与规划 生态环境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 院士提名 12 高  翔 1968年10月 大气环境保护与治理 浙江大学 院士提名 13 胡洪营 1963年07月 水环境保护与治理 清华大学 中国科协 14 黄  和 1974年11月 发酵与轻工生物技术 南京工业大学 院士提名 15 黄  霞(女) 1963年05月 水环境保护与治理 清华大学 院士提名 16 江连洲 1960年01月 粮油科学与技术 东北农业大学 中国科协 17 金征宇 1960年05月 粮油科学与技术 江南大学 院士提名 18 林亲录 1966年04月 粮油科学与技术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中国科协 19 马建中 1960年05月 胶原材料科学与皮革工程 陕西科技大学 院士提名 20 马延和 1961年10月 发酵与轻工生物技术 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 院士提名 21 欧阳志云 1962年09月 生态环境评价与规划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院士提名 22 乔方利 1966年08月 海洋预报与物理海洋工程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 院士提名 23 邱学青 1965年12月 轻工化学工程 华南理工大学 院士提名 24 全  燮 1960年06月 水环境保护与治理 大连理工大学 院士提名 25 任发政 1962年08月 食品科学 中国农业大学 院士提名 26 任洪强 1964年05月 水环境保护与治理 南京大学 院士提名 27 沈学顺 1967年10月 天气预报和动力气象 国家气象中心 中国科协 28 陶肖明(女) 1957年09月 纺织工程 香港理工大学 院士提名 29 汪华林 1968年10月 多介质环境协同保护与综合治理 华东理工大学 院士提名 30 王华平 1965年07月 纤维材料科学与工程 东华大学 中国科协 31 王军成 1953年01月 海洋环境科学工程与技术 山东省科学院海洋仪器仪表研究所 院士提名 32 王  桥 1957年08月 环境监测与环境信息 生态环境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 院士提名 33 王双飞 1963年09月 植物纤维科学与造纸工程 广西大学 院士提名 34 王兴国 1962年10月 粮油科学与技术 江南大学 院士提名 35 吴德星 1952年05月 海洋预报与物理海洋工程 中国海洋大学 院士提名 36 吴明红(女) 1968年03月 多介质环境协同保护与综合治理 上海大学 院士提名 37 吴振斌 1956年08月 水环境保护与治理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院士提名 38 席北斗 1969年10月 固体废物处置与资源化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院士提名 39 肖长发 1953年12月 纤维材料科学与工程 天津工业大学 院士提名 40 谢明勇 1957年02月 食品营养科学与技术 南昌大学 院士提名 41 徐祖信(女) 1956年04月 水环境保护与治理 同济大学 院士提名 42 杨  敏 1964年02月 水环境保护与治理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中国科协 43 于良民 1964年06月 海洋化学工程 中国海洋大学 院士提名 44 余  刚 1965年02月 多介质环境协同保护与综合治理 清华大学 中国科协 45 张国良 1956年09月 纤维材料科学与工程 中复神鹰碳纤维有限责任公司 中国科协 46 张名位 1966年04月 食品营养科学与技术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中国科协 47 张小曳 1963年06月 应用气象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院士提名 48 赵谋明 1964年09月 食品科学 华南理工大学 院士提名 49 周广胜 1965年08月 应用气象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院士提名 50 周少奇 1965年04月 水环境保护与治理 贵州科学院 中国科协 农业学部(57人) 序号 姓名 出生年月 专业 工作单位 提名渠道 01 柏连阳 1967年12月 农业昆虫学、杂草学与鼠害学 湖南省农业科学院 院士提名 02 陈万权 1962年09月 植物病理学 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 中国科协 03 陈  志 1955年03月 农业机械化工程 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 院士提名 04 程安春 1965年05月 预防兽医学 四川农业大学 中国科协 05 邓华凤 1963年02月 作物种质资源与遗传育种 湖南省农业科学院 院士提名 06 董红敏(女) 1964年09月 环境生态学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 中国科协 07 董双林 1956年05月 水产养殖 中国海洋大学 中国科协 08 番兴明 1963年03月 作物种质资源与遗传育种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中国科协 09 高俊平 1960年08月 花卉学 中国农业大学 中国科协 10 韩霁昌 1966年12月 农业水土工程 陕西省土地工程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院士提名 11 韩振海 1963年04月 果树学 中国农业大学 中国科协 12 何中虎 1963年07月 作物种质资源与遗传育种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院士提名 13 侯水生 1959年10月 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 中国科协 14 侯喜林 1960年05月 蔬菜学 南京农业大学 中国科协 15 胡培松 1964年05月 作物种质资源与遗传育种 中国水稻研究所 院士提名 16 焦新安 1964年11月 预防兽医学 扬州大学 院士提名 17 金梅林(女) 1954年03月 预防兽医学 华中农业大学 院士提名 18 康相涛 1962年08月 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 河南农业大学 院士提名 19 李建生 1954年10月 作物种质资源与遗传育种 中国农业大学 院士提名 20 李立会 1963年10月 作物种质资源与遗传育种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院士提名 21 李培武 1961年11月 农产品加工与贮藏工程 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 院士提名 22 梁正伟 1962年03月 农业生态学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中国科协 23 刘  娣(女) 1963年06月 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院士提名 24 刘少军 1962年07月 水产养殖 湖南师范大学 院士提名 25 刘仲华 1965年03月 茶学 湖南农业大学 院士提名 26 谯仕彦 1963年04月 动物饲养与饲料学 中国农业大学 中国科协 27 尚书旗 1958年09月 农业机械化工程 青岛农业大学 中国科协 28 施季森 1952年11月 林木遗传育种 南京林业大学 院士提名 29 孙其信 1962年08月 作物种质资源与遗传育种 中国农业大学 院士提名 30 田世平(女) 1957年03月 果树学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院士提名 中国科协 31 万书波 1962年10月 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 院士提名 32 王  涛 1959年11月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中国科协 33 吴义强 1967年07月 木材科学与技术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中国科协 34 徐明岗 1961年01月 土壤学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南亚热带作物研究所 中国科协 35 许为钢 1958年10月 作物种质资源与遗传育种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院士提名 36 薛长湖 1964年11月 农产品加工与贮藏工程 中国海洋大学 院士提名 37 杨传平 1957年04月 林木遗传育种 东北林业大学 院士提名 38 杨代常 1954年11月 植物生物工程 武汉大学 院士提名 39 杨  宁 1964年10月 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 中国农业大学 院士提名 40 姚  斌 1967年10月 动物饲养与饲料学 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 院士提名 41 尹飞虎 1954年12月 农业水土工程 新疆农垦科学院 院士提名 中国科协 42 应义斌 1964年03月 农产品加工与贮藏工程 浙江大学 院士提名 43 尤民生 1954年10月 农业昆虫学、杂草学与鼠害学 福建农林大学 院士提名 44 喻景权 1963年11月 蔬菜学 浙江大学 院士提名 45 袁寿其 1963年04月 农业机械化工程 江苏大学 院士提名 46 张国范 1954年04月 水产养殖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院士提名 47 张海洋 1963年12月 作物种质资源与遗传育种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中国科协 48 张佳宝 1957年09月 土壤学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院士提名 49 张启翔 1956年12月 花卉学 北京林业大学 院士提名 50 张  涌 1956年03月 临床兽医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院士提名 51 张友军 1968年07月 农业昆虫学、杂草学与鼠害学 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 院士提名 52 赵  明 1955年07月 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院士提名 53 赵新全 1959年11月 草业科学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中国科协 54 周光宏 1960年06月 农产品加工与贮藏工程 南京农业大学 院士提名 55 周明国 1954年10月 农药学 南京农业大学 中国科协 56 周  卫 1966年08月 植物营养学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院士提名 57 周雪平 1965年07月 植物病理学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院士提名 医药卫生学部(70人) 序号 姓名 出生年月 专业 工作单位 提名渠道 01 陈士林 1961年11月 中药学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 院士提名 02 陈  薇(女) 1966年02月 军事预防医学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 院士提名 03 丁列明 1963年12月 临床药理学 贝达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院士提名 04 董念国 1963年09月 胸心外科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中国科协 05 段金廒 1956年10月 中药资源与鉴定学 南京中医药大学 院士提名 中国科协 06 端  青(女) 1955年09月 军事医学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 院士提名 07 范先群 1964年06月 眼科学与耳鼻咽喉科学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院士提名 08 封志纯 1956年12月 儿科学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 中国科协 09 付  丽(女) 1958年09月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 院士提名 10 高  月(女) 1963年12月 中药药理学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 院士提名 11 郜恒骏 1965年07月 生物医学工程 上海生物芯片有限公司 院士提名 12 龚启勇 1963年10月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院士提名 中国科协 13 郭  姣(女) 1961年11月 中西医结合 广东药科大学 院士提名 14 郝定均 1959年01月 骨外科 西安交通大学附属红会医院 中国科协 15 何建行 1963年02月 胸心外科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院士提名 16 何晓顺 1964年08月 普通外科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中国科协 17 贺浪冲 1957年08月 制药工程学 西安交通大学 院士提名 18 胡  豫 1964年04月 血液病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院士提名 中国科协 19 黄晓军 1964年08月 血液病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院士提名 20 季加孚 1959年12月 普通外科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院士提名 21 江  涛 1964年03月 神经外科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院士提名 22 姜保国 1961年04月 骨外科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院士提名 23 蒋建东 1958年11月 药理学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 院士提名 24 景在平 1954年11月 普通外科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院士提名 中国科协 25 孔令义 1964年03月 中药化学 中国药科大学 中国科协 26 李青峰 1964年10月 整复外科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院士提名 27 李校堃 1964年02月 微生物与生物技术药学 温州医科大学 院士提名 28 刘  良 1957年07月 中医内科学 澳门科技大学 院士提名 29 刘良明 1962年10月 创伤与野战外科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 院士提名 中国科协 30 卢宠茂 1961年04月 普通外科 香港大学深圳医院 院士提名 31 陆前进 1962年06月 皮肤病与性病学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院士提名 32 吕  毅 1963年04月 普通外科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中国科协 33 毛  颖 1967年08月 神经外科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院士提名 中国科协 34 钱忠明 1950年11月 药理学 南通大学 院士提名 35 钦伦秀 1966年09月 肿瘤学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院士提名 36 任建安 1963年06月 普通外科 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总医院 院士提名 37 任  进(女) 1958年04月 药代动力学与毒理学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院士提名 38 尚  红(女) 1960年10月 临床检验诊断学 中国医科大学 院士提名 39 沈洪兵 1964年05月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南京医科大学 院士提名 40 史伟云 1959年04月 眼科学与耳鼻咽喉科学 山东省眼科研究所 院士提名 41 唐佩福 1964年03月 骨外科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院士提名 42 田金洲 1956年12月 中医内科学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院士提名 43 田  伟 1959年02月 骨外科 北京积水潭医院 院士提名 44 王辉山 1965年06月 胸心外科 中国人民解放军北部战区总医院 院士提名 45 王  阶 1956年01月 中医内科学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院士提名 46 王军志 1955年09月 生物药学 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 院士提名 47 王  俊 1963年11月 胸心外科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院士提名 48 王宁利 1957年05月 眼科学与耳鼻咽喉科学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院士提名 49 王  琦 1943年02月 中医内科学 北京中医药大学 院士提名 50 王喜军 1961年12月 中药资源与鉴定学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中国科协 51 王小宁 1958年02月 生物技术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院士提名 52 温  浩 1957年09月 普通外科 新疆医科大学 院士提名 53 邬堂春 1965年07月 职业卫生与环境卫生学 华中科技大学 院士提名 54 吴效科 1966年12月 中西医结合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中国科协 55 夏宁邵 1964年07月 微生物与生物技术药学 厦门大学 院士提名 中国科协 56 夏  强 1966年09月 小儿外科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院士提名 57 肖建如 1963年02月 骨外科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院士提名 中国科协 58 肖  伟 1959年10月 中药制药学 江苏康缘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院士提名 59 徐兵河 1958年02月 肿瘤学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院士提名 60 徐瑞华 1967年02月 肿瘤学 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院士提名 61 杨惠林 1960年03月 骨外科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院士提名 62 杨跃进 1958年03月 心血管病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院士提名 63 于布为 1955年05月 麻醉学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院士提名 64 张辰宇 1966年10月 医学细胞生物学 南京大学 院士提名 65 张卫东 1966年05月 中药化学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 院士提名 中国科协 66 张  学 1964年07月 医学遗传学 哈尔滨医科大学 院士提名 67 张学军 1955年08月 皮肤病与性病学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院士提名 68 赵家军 1961年05月 内分泌与代谢病 山东省立医院 院士提名 69 周学东(女) 1957年04月 口腔医学 四川大学 院士提名 中国科协 70 朱立国 1961年09月 中医外科学 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 中国科协 工程管理学部(45人) 序号 姓名 出生年月 专业 工作单位 提名渠道 01 曹建国 1963年08月 机械与运载工程管理 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 院士提名 02 常兆华 1963年07月 医药卫生工程管理 上海微创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中国科协 03 陈  劲 1968年01月 新兴交叉领域工程技术创新管理 清华大学 院士提名 04 陈景河 1957年10月 能源与矿业工程管理 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院士提名 05 董尔丹 1959年03月 医药卫生工程管理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院士提名 06 樊启祥 1963年12月 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管理 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 院士提名 07 方东平 1963年12月 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管理 清华大学 中国科协 08 冯仲科 1962年05月 农业工程管理 北京林业大学 中国科协 09 高自友 1963年09月 机械与运载工程管理 北京交通大学 院士提名 10 胡明春 1963年02月 信息与电子工程管理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四研究所 中国科协 11 黄季焜 1962年09月 农业工程管理 北京大学 中国科协 12 焦方正 1962年10月 能源与矿业工程管理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院士提名 13 金会庆 1956年11月 医药卫生工程管理 安徽三联学院 中国科协 14 金晓剑 1959年04月 能源与矿业工程管理 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科协 15 李明华 1962年08月 机械与运载工程管理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一研究院 院士提名 16 李贤玉(女) 1965年04月 信息与电子工程管理 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研究院 院士提名 17 李彦宏 1968年11月 新兴交叉领域工程技术创新管理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中国科协 18 林  鸣 1957年10月 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管理 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院士提名 19 刘仓理 1961年12月 机械与运载工程管理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 院士提名 20 刘  辉 1960年04月 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管理 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科协 21 刘中民 1956年11月 医药卫生工程管理 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 院士提名 22 陆化普 1957年02月 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管理 清华大学 院士提名 23 孙丽丽(女) 1961年09月 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管理 中国石化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院士提名 24 孙  昕 1955年01月 能源与矿业工程管理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中国科协 25 谭旭光 1961年02月 机械与运载工程管理 山东重工集团有限公司 院士提名 26 唐立新 1966年08月 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管理 东北大学 院士提名 27 王安建 1953年04月 能源与矿业工程管理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院士提名 28 王传福 1966年02月 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管理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科协 29 王  坚 1962年10月 新兴交叉领域工程技术创新管理 阿里巴巴(中国)有限公司 院士提名 30 王  俭 1957年06月 新兴交叉领域工程技术创新管理 公安部 院士提名 31 王  军 1963年11月 机械与运载工程管理 中国中车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科协 32 王自力 1964年10月 机械与运载工程管理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院士提名 中国科协 33 魏一鸣 1968年03月 环境与轻纺工程管理 北京理工大学 中国科协 34 吴燕生 1963年07月 机械与运载工程管理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院士提名 35 吴子丹 1955年09月 环境与轻纺工程管理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 院士提名 36 徐玖平 1962年09月 能源与矿业工程管理 四川大学 院士提名 37 杨  宏 1963年11月 信息与电子工程管理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五研究院载人航天总体部 院士提名 38 姚  林 1965年10月 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管理 鞍钢集团有限公司 院士提名 39 姚  燕(女) 1957年12月 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管理 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院士提名 40 于  勇 1963年10月 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管理 河钢集团有限公司 院士提名 41 张来勇 1962年11月 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管理 中国寰球工程有限公司 中国科协 42 张新国 1958年11月 机械与运载工程管理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院士提名 43 郑  健 1962年03月 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管理 中国铁路总公司 中国科协 44 朱  明 1958年01月 农业工程管理 农业农村部规划设计研究院 院士提名 45 朱石坚 1955年03月 机械与运载工程管理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工程大学 院士提名 41岁即获院士提名,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解读 来源: 知领公众号 发布时间:2019/4/30 15:49:33 中国工程院2019年院士增选候选人提名工作于3月31日结束。经中国工程院主席团审定,最终确定的有效候选人共531位,平均年龄57岁。 各学部候选人如下: 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46人),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69人),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65人),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69人),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60人),环境与轻纺工程学部(50人),农业学部(57人),医药卫生学部(70人),工程管理学部(45人)。 候选人单位 从统计结果来看,排名前7的单位分别是: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同济大学。 来自高校的总数为247人,占比接近半数。尽管当选院士的只是少数,但是院士候选人人数对高校来说,仍然具有重要意义,体现了各高校最高层次科学家的厚度。 从公布的有效候选人统计结果来看,候选人主要来自各大著名高校、中国科学院、企业、解放军系统以及其他科研单位,其中普通高校(不含军校)及其附属医院266人,占比达到50%;企业共有114人,占比21%;解放军系统(含军校)共有30人,占比达到5%;中国科学院29人,占比为5%。 年龄 从候选人的年龄来看,平均年龄为57岁,40余岁的有效候选人有12人,年龄最小的只有41岁。 候选人主要集中在50~59岁,共有378人,超过65岁的候选人有14人。 性别 从候选人的性别上来看,男性占绝大多数,女性候选人占比为7%,有37人。 提名渠道 从提名渠道上来看,单独通过院士提名有388人,单独通过中国科协提名有121人,同时通过院士和中国科协提名的有22人。
个人分类: 人物|1446 次阅读|0 个评论
闲谈美国选举的那些事
jiangjiping 2019-1-22 07:55
闲谈美国选举的那些事 蒋继平 2019年1月21日 今天是美国著名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诞生纪念日, 美国政府各部门都放假一天。金博士在世的时候, 极力推动民主运动, 倡导人人平等的公平人生理念。碰巧的是, 昨天的邮箱中又收到了两张选票,是选举州长的选票。 此时此刻, 我想起了美国的民主体制, 尤其是民主选举政府各级领导人的那些事。 自从大约20年前成为美国公民以来, 我就是一个具有合法选举权的公民。在此期间, 我收到了大量的选票,获得了许多选举的机会。 可是, 非常实事求是地说, 我从来没有利用这些展示公民权利的机会, 行使一个公民应该有的权利和责任, 说起来还真是一个不尽职的公民。 那么, 我为什么不去投票选举领导人呢? 首先, 对候选人的情况不熟悉。 因为平时很少与政府部门打交道, 所以,对政府部门的各位官员知之甚少, 根本不了解他们的言行举止和施政理念以及人生价值观。 选票上列出好几位候选人的名单, 我连一个都不知道谁是谁, 因而, 不想浪费时间去研究他们的资料和决定选谁来当州长。 谁当州长对我没有多大影响。 其次, 文化习俗不一样。 候选人喜欢的价值观可能与我的不一样。 我是少数族裔, 与主流社会的文化习俗有着明显的差异。 所以, 我的选择对于选举结果毫无任何影响。我从来不做浪费时间和精力的事。 以上的两点是我不去投票的主要原因。 我经常在思考,被西方世界极力推荐的民主选举到底有什么优势?民主选举是否一定能保证选出来的都是非常优秀的管理人才? 我自己对这两个问题的答案是: 1. 民主选举的优势在于让大众关注社会问题。 这是因为候选人都要在公众场合做演讲, 简明自己的施政理念和采用的方式方略。 这些方式方略是否符合大多数人的利益,是否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和发展。大众在听取了这些演说后可以决定自己的选择。 2. 民主选举产生的领导人不一定是最好的管理人才。 这是因为选民不可能对每个候选人的实力有具体的了解。有的候选人被选上靠的是团队的拉票活动产生的影响。 基于此种想法, 我认为对于一个国家的治理,采用什么方式选举领导人不是一个重要的考量因素,而是要确保在领导岗位上的人具有真才实学的能力, 和为民办事的意愿, 具有真正领导好一方的雄才大略。要做到这点, 对领导人的评估和监督是最重要的一面, 需要有制衡的法规。 说到底, 一个国家的总体情况还是取决于这个国家的公民素质, 而不是几个官员的能力。 所以, 办好教育, 提升公民的整体素质比用什么方式选领导人更重要。
个人分类: 美国万象|2338 次阅读|0 个评论
围观中科院院士候选
热度 6 cgh 2017-8-1 16:37
围观中科院院士候选 为什么科学网的吃瓜群众没有反应,谨言慎行了呢? 其中不乏科学网的热门人物啊,比如颜宁、程代展等。。。 --------- http://www.casad.ac.cn/doc/17271.html 关于公布2017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初步候选人名单的公告 时间:2017-08-01 【字号: 小 中 大 】 2017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通信评审工作已经结束。根据《中国科学院院士章程》和《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工作实施细则》的规定,现将初步候选人名单予以公布。 中国科学院 2017年8月1日 2017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初步候选人名单 (共157人,分学部按姓氏笔画为序) 数学物理学部(23人) 序号 姓名 年龄 专业 工作单位 1 马余刚 49 原子核物理 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2 王力军 51 精密测量物理 清华大学 3 王小云(女) 50 基础数学 清华大学 4 王玉鹏 52 凝聚态理论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5 方复全 52 数学 首都师范大学 6 包 刚 53 应用数学和计算数学 浙江大学 7 汤 涛 54 计算数学 南方科技大学 8 李儒新 47 光学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9 何国威 54 流体力学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10 张继平 58 基础数学 北京大学 11 陈志明 51 计算数学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 12 季向东 54 粒子物理、核物理 上海交通大学 13 赵 刚 56 天体物理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 14 赵红卫 51 加速器物理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15 南仁东 72 天体物理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 16 姜宗林 62 高超声速气体动力学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17 徐红星 48 分子光谱和纳米光学 武汉大学 18 高原宁 54 粒子物理实验 清华大学 19 龚新高 55 计算物理 复旦大学 20 韩占文 51 天体物理 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 21 程崇庆 60 数学 南京大学 22 傅吉祥 48 基础数学 复旦大学 23 蔡荣根 52 引力理论和宇宙学 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 化学部(25人) 序号 姓名 年龄 专业 工作单位 1 马大为 53 有机化学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2 马於光 53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华南理工大学 3 王利祥 52 高分子化学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4 帅志刚 54 物理化学 清华大学 5 刘买利 58 分析化学 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 6 李峻柏 52 物理化学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7 李景虹 49 分析化学 清华大学 8 杨万泰 60 高分子化学 北京化工大学 9 杨金龙 51 物理化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10 吴骊珠(女) 49 有机化学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11 迟力峰(女) 59 物理化学 苏州大学 12 张东辉 50 物理化学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13 陈 军 49 无机化学 南开大学 14 陈学思 57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15 岳建民 55 有机化学(天然有机化学)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16 赵宇亮 54 分析化学、放射化学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17 俞书宏 49 无机化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18 施剑林 53 无机化学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19 郭子建 55 化学生物学 南京大学 20 黄维扬 46 无机化学 香港理工大学 21 常俊标 53 有机化学 河南师范大学 22 彭孝军 54 精细化工 大连理工大学 23 谢在库 53 石油化工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24 谢作伟 53 有机化学 香港中文大学 25 谢素原 49 无机化学 厦门大学 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32人) 序号 姓名 年龄 专业 工作单位 1 马 兰(女) 58 神经生理和药理学 复旦大学 2 王以政 59 神经生物学 军事医学科学院 3 王 岩 55 骨外科学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4 王建安 55 心血管病学 浙江大学 5 卞修武 53 医学(病理学) 第三军医大学 6 刘奕志 54 眼科学 中山大学 7 刘耀光 63 植物遗传学 华南农业大学 8 许瑞明 52 生物物理学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9 杨正林 51 临床遗传学 四川省人民医院、四川省医学科学院 10 何祖华 54 植物病理与生理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11 宋尔卫 47 肿瘤学 中山大学 12 张 旭 54 泌尿外科学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13 张克勤 58 农业植物病理学 云南大学 14 陆 林 50 精神病学与临床心理学 北京大学 15 陈化兰(女) 48 兽医学、病毒学 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 16 陈晔光 52 细胞生物学 清华大学 17 季维智 67 生殖与发育生物学 昆明理工大学 18 屈良鹄 63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中山大学 19 种 康 55 植物生理学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20 顾东风 58 预防心脏病学与流行病学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21 徐安龙 54 比较与进化免疫学 北京中医药大学 22 徐 涛 46 生物物理学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23 黄荷凤(女) 59 妇产科学 上海交通大学 24 董 晨 49 免疫学 清华大学 25 蒋华良 52 药物科学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26 谢道昕 54 植物学 清华大学 27 蔡秀军 53 外科学(腹部外科) 浙江大学 28 樊 嘉 59 肿瘤学(肝癌基础与临床)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29 滕皋军 54 影像医学、介入放射学 东南大学 30 颜 宁(女) 39 膜蛋白结构生物学 清华大学 31 魏辅文 53 保护生物学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32 瞿 佳 61 眼科学 温州医科大学 地学部(27人) 序号 姓名 年龄 专业 工作单位 1 丁 林 51 构造地质学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2 王二七 67 构造地质学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3 王东晓 48 物理海洋学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4 王焰新 53 水文地质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5 史培军 58 自然地理学 北京师范大学 6 刘 禹 53 树木年轮与全球变化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 7 孙和平 61 地球物理、大地测量 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8 成秋明 57 数学地质、矿产普查与勘探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9 朱 敏 51 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10 张宏福 54 岩石地球化学 西北大学 11 张良培 55 测绘科学与技术 武汉大学 12 杨经绥 67 岩石大地构造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13 邵明安 60 土壤物理学 中国科学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 研究中心 14 邹才能 53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15 陆雅海 54 土壤学 北京大学 16 侯增谦 56 矿床学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17 胡瑞忠 58 矿床学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18 徐义刚 50 岩石学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19 谈哲敏 52 天气动力学 南京大学 20 黄建平 54 大气科学 兰州大学 21 彭建兵 64 工程地质与地质灾害 长安大学 22 鲁安怀 54 矿物学 北京大学 23 窦贤康 51 空间物理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4 樊 杰 56 经济地理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25 潘永信 53 固体地球物理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26 戴民汉 52 海洋生物地球化学 厦门大学 27 戴永久 52 大气科学 中山大学 信息技术科学部(20人) 序号 姓名 年龄 专业 工作单位 1 尤肖虎 54 通信与信息系统 东南大学 2 毛军发 51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上海交通大学 3 王怀民 55 分布计算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4 王建宇 58 光电技术 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5 王金龙 54 短波通信 中国人民解放军理工大学 6 冯登国 52 通信与信息安全 北京信息科学技术研究院 7 龙桂鲁 55 量子直接通信与算法 清华大学 8 刘益春 54 氧化物半导体材料与器件 东北师范大学 9 江风益 53 发光材料与器件 南昌大学 10 吴朝晖 50 计算机应用 浙江大学 11 李   陟 55 制导控制、系统工程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二院 12 杨德仁 53 半导体材料 浙江大学 13 陆 卫 55 红外光电子学 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14 郑志明 63 信息科学/数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15 胡以华 55 电子对抗 中国人民解放军电子工程学院 16 郭世泽 48 网络空间安全 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 第五十四研究所 17 高小山 53 数学机械化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 18 崔铁军 51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东南大学 19 程代展 71 系统与控制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 20 管晓宏 61 系统工程 西安交通大学 技术科学部(30人) 序号 姓名 年龄 专业 工作单位 1 马 骋 53 船舶推进理论与设计技术 海军装备研究院 2 毛 明 54 兵器科学与技术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第二〇一研究所 3 王铁军 55 应用力学 西安交通大学 4 卢天健 52 固体力学 西安交通大学 5 叶志镇 62 材料物理与化学 浙江大学 6 田永君 54 超硬材料 燕山大学 7 刘昌胜 50 生物材料 华东理工大学 8 孙 军 58 材料科学 西安交通大学 9 朱美芳(女) 51 材料学 东华大学 10 吴宜灿 52 核能中子物理与安全技术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11 宋永华 53 电气工程 浙江大学 12 张怀武 57 电子材料与元器件 电子科技大学 13 张清杰 58 材料科学与工程 武汉理工大学 14 李 杰 59 土木工程(防灾工程) 同济大学 15 杨 伟 54 飞行器设计与飞行控制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 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 16 杨孟飞 54 空间技术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17 芮筱亭 60 兵器发射理论与技术 南京理工大学 18 周仲荣 51 机械工程 西南交通大学 19 欧阳明高 58 汽车动力系统 清华大学 20 范瑞祥 52 运载火箭总体设计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一院 21 段文晖 50 计算材料科学 清华大学 22 段 进 56 城乡规划学 东南大学 23 赵天寿 56 工程热物理 香港科技大学 24 赵阳升 61 矿业工程 太原理工大学 25 贾金锋 51 材料物理 上海交通大学 26 郭万林 56 力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7 郭烈锦 53 能源动力工程多相流及氢能 西安交通大学 28 曹一家 48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湖南大学 29 滕锦光 53 结构工程 香港理工大学 30 魏悦广 57 固体力学及跨尺度力学 北京大学
个人分类: 杂谈|15052 次阅读|6 个评论
[转载]中国工程院发布院士增选第二轮候选人名单
ericmapes 2017-6-16 18:20
中国工程院发布院士增选第二轮候选人名单 来源: 中国工程院 发布时间:2017/6/1616:30:17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7/6/379632.shtm 中国工程院2017年院士增选第一轮评审工作已经结束,各学部经过审阅材料、专业组评审、学部评审和投票等程序(医药卫生学部采用通信评审、工程管理学部候选人在相关专业背景学部评审),产生了进入第二轮评审的候选人205位,根据《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工作实施办法》的规定,现予以公布,欢迎社会各界监督。 对候选人的投诉意见,请致信我院增选工作办公室进行反映。投诉受理截止日期为7月31日。 根据工作安排,7月1-30日,进入第二轮评审候选人的材料将在其单位进行公示。如有对候选人的意见或投诉,也可在此期间通过我院网站的投诉窗口和投诉专用电话进行反映。 中国工程院 2017年6月16日 中国工程院2017年院士增选 进入第二轮评审的候选人名单 (按照候选人姓名拼音排序) 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24人) 序号 姓名 出生年月 专业 工作单位 提名渠道 01 邓宗全 1956年10月 机械设计及理论 哈尔滨工业大学 院士提名 02 冯煜芳 1963年01月 火炮自动武器及弹药工程 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装备研究院 院士提名 03 付梦印 1964年11月 武器系统与应用工程 南京理工大学 院士提名 04 何琳 1957年11月 水声工程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工程大学 院士提名 05 黄庆学 1960年12月 机械设计及理论 太原理工大学 院士提名 中国科协 06 黄长强 1961年06月 武器系统与应用工程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工程大学 院士提名 07 李春明 1964年03月 军用车辆工程 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 院士提名 08 李圣怡 1946年04月 机械电子工程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院士提名 09 刘宏 1966年12月 机械电子工程 哈尔滨工业大学 院士提名 10 单忠德 1970年01月 机械成形加工工程及自动化 机械科学研究总院 院士提名 11 邵新宇 1968年11月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华中科技大学 院士提名 12 孙逢春 1958年06月 车辆设计与制造 北京理工大学 院士提名 13 王国庆 1966年04月 机械成形加工工程及自动化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一研究院 院士提名 14 王振国 1960年06月 航空宇航推进理论及工程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院士提名 15 吴光辉 1960年02月 飞行器设计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 院士提名 中国科协 16 吴希明 1964年09月 飞行器设计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 院士提名 17 夏长亮 1968年04月 电机设计制造 天津工业大学 院士提名 18 向锦武 1964年02月 飞行器设计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院士提名 19 项昌乐 1963年04月 机械设计及理论 北京理工大学 院士提名 20 徐青 1960年10月 船舶设计制造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〇一研究所 院士提名 21 许波 1966年01月 飞行器设计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四研究院 院士提名 22 杨树兴 1962年11月 武器系统与应用工程 中国兵器工业第二〇三研究所 院士提名 23 周志成 1963年06月 飞行器设计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五研究院 院士提名 24 朱广生 1963年01月 飞行器设计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一研究院 院士提名 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25人) 序号 姓名 出生年月 专业 工作单位 提名渠道 01 曹必松 1946年10月 电子技术 清华大学 院士提名 02 陈杰 1965年07月 控制理论与技术 北京理工大学 院士提名 03 戴琼海 1964年12月 控制理论与技术 清华大学 院士提名 04 邓中亮 1965年09月 信息与通信网络技术 北京邮电大学 院士提名 05 贾焰(女) 1960年04月 信息安全技术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院士提名 中国科协 06 江碧涛(女) 1967年08月 计算机应用技术 中国人民解放军61646部队 院士提名 07 蒋昌俊 1962年05月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东华大学 院士提名 08 蒋亚东 1964年02月 传感器技术 电子科技大学 院士提名 09 刘永坚 1961年11月 雷达技术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装备研究院 院士提名 10 刘泽金 1963年10月 激光技术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院士提名 11 陆军 1964年11月 信息与通信网络技术 中国电科电子科学研究院 院士提名 12 罗先刚 1970年12月 应用光学 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 院士提名 13 罗毅 1960年02月 光电子技术 清华大学 院士提名 14 马晶 1956年04月 信息与通信网络技术 哈尔滨工业大学 院士提名 15 宁滨 1959年05月 控制系统工程 北京交通大学 院士提名 16 苏东林(女) 1960年03月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院士提名 17 孙凝晖 1968年03月 计算机系统结构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院士提名 18 谭久彬 1955年03月 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 哈尔滨工业大学 院士提名 19 王沙飞 1964年10月 信号处理技术 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某研究所 院士提名 20 王耀南 1957年11月 控制理论与技术 湖南大学 院士提名 21 吴剑旗 1966年07月 雷达技术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 院士提名 22 姚富强 1957年05月 信息与通信网络技术 中央军委装备发展部第六十三研究所 院士提名 23 于海斌 1964年10月 控制系统工程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院士提名 24 张文军 1963年10月 广播与电视技术 上海交通大学 院士提名 25 郑纬民 1946年03月 计算机系统结构 清华大学 院士提名 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23人) 序号 姓名 出生年月 专业 工作单位 提名渠道 01 柴立元 1966年09月 冶金环境工程 中南大学 中国科协 02 戴厚良 1963年08月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 院士提名 03 董绍明 1962年10月 无机非金属材料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院士提名 04 宫声凯 1956年07月 金属材料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院士提名 05 黄小卫(女) 1962年01月 有色金属冶金 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 院士提名 06 介万奇 1959年02月 材料合成与加工 西北工业大学 院士提名 07 李红霞(女) 1965年10月 钢铁冶金 中钢集团洛阳耐火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院士提名 08 吕剑 1963年12月 有机化工 中国兵器工业第二〇四研究所 院士提名 09 聂祚仁 1963年01月 粉末冶金 北京工业大学 院士提名 10 潘复生 1962年07月 金属材料 重庆大学 院士提名 11 彭金辉 1964年12月 有色金属冶金 昆明理工大学 院士提名 12 沈政昌 1960年05月 矿物加工 北京矿冶研究总院 院士提名 13 涂善东 1961年11月 化学工程与技术 华东理工大学 院士提名 14 汪传生 1960年02月 高分子化工 青岛科技大学 院士提名 中国科协 15 吴锋 1951年06月 材料科学与工程 北京理工大学 院士提名 16 许并社 1955年12月 功能材料 太原理工大学 院士提名 17 杨超 1971年08月 化学工程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院士提名 18 张立群 1969年12月 有机高分子材料 北京化工大学 院士提名 19 张联盟 1955年01月 功能材料 武汉理工大学 院士提名 20 张平祥 1965年03月 功能材料 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 院士提名 21 赵跃民 1961年09月 矿物加工 中国矿业大学 院士提名 22 郑裕国 1961年11月 生物化学工程 浙江工业大学 院士提名 23 周济 1962年02月 无机非金属材料 清华大学 院士提名 中国科协 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27人) 序号 姓名 出生年月 专业 工作单位 提名渠道 01 陈炳德 1955年11月 核能工程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院士提名 02 程杰成 1962年09月 石油和天然气工程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 院士提名 03 邓建军 1964年04月 核科学技术应用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 院士提名 04 郭旭升 1965年04月 油气资源与勘探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勘探分公司 院士提名 05 胡千庭 1957年10月 矿业的安全和环境工程 重庆大学 院士提名 06 黄震 1960年08月 热能动力工程 上海交通大学 院士提名 07 姜伟 1955年11月 石油和天然气工程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院士提名 08 雷增光 1961年04月 核材料与核燃料 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 院士提名 09 李文昌 1962年04月 矿产资源和地质勘查 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 院士提名 10 林君 1954年07月 地质与矿产探测 吉林大学 院士提名 11 凌祥 1967年06月 能源新技术 南京工业大学 中国科协 12 刘清友 1965年10月 石油和天然气工程 西华大学 院士提名 13 陆佳政 1969年02月 电气工程 湖南省电力公司 院士提名 14 骆仲泱 1962年05月 能源新技术 浙江大学 院士提名 15 毛景文 1956年12月 矿产资源和地质勘查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院士提名 16 饶宏 1961年02月 电气工程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院士提名 17 孙金声 1965年01月 石油和天然气工程 中国石油集团钻井工程技术研究院 院士提名 18 汤广福 1966年08月 电气工程 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 院士提名 19 唐立 1965年12月 核科学技术应用 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 院士提名 20 王国法 1960年08月 煤炭开发 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院士提名 21 王双明 1955年05月 矿产资源和地质勘查 陕西省地质调查院 院士提名 22 王香增 1968年12月 石油和天然气工程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中国科协 23 王运敏 1955年10月 非能源矿产开发 中国中钢集团马鞍山矿山研究院有限公司 院士提名 24 王招明 1955年07月 油气资源与勘探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塔里木油田分公司 院士提名 25 吴爱祥 1963年01月 非能源矿产开发 北京科技大学 院士提名 26 杨仁树 1963年10月 煤炭开发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院士提名 27 张来斌 1961年09月 石油和天然气工程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院士提名 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22人) 序号 姓名 出生年月 专业 工作单位 提名渠道 01 陈军 1956年10月 摄影测量与航天测绘 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 院士提名 02 陈同滨(女) 1953年07月 历史遗产保护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 院士提名 03 陈湘生 1956年06月 地下工程与隧道工程 深圳市地铁集团有限公司 院士提名 04 邓铭江 1960年06月 水利水电工程 新疆额尔齐斯河流域开发工程建设管理局 院士提名 中国科协 05 方秦 1962年05月 结构工程 中国人民解放军理工大学 院士提名 06 顾冲时 1962年11月 水工结构工程 河海大学 院士提名 07 何川 1964年06月 地下工程与隧道工程 西南交通大学 院士提名 08 孔宪京 1952年01月 水工结构工程 大连理工大学 院士提名 09 李华军 1962年02月 港口、水道、海岸及近海工程 中国海洋大学 院士提名 10 李术才 1965年12月 地下工程与隧道工程 山东大学 院士提名 11 刘汉龙 1964年03月 岩土工程 重庆大学 院士提名 12 吕西林 1955年01月 结构工程 同济大学 院士提名 13 马军 1962年07月 市政工程 哈尔滨工业大学 院士提名 14 孙立军 1963年01月 道路与铁路工程 同济大学 院士提名 15 吴志强 1960年08月 城乡规划与风景园林 同济大学 院士提名 中国科协 16 吴智深 1961年06月 结构工程 东南大学 院士提名 17 谢先启 1960年12月 土木工程抗灾与防护工程 武汉航空港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院士提名 18 徐建 1958年08月 结构工程 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院士提名 19 许唯临 1963年10月 水力学与河流动力学 四川大学 院士提名 20 俞孔坚 1963年04月 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 北京大学 院士提名 中国科协 21 岳清瑞 1962年01月 结构工程 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院士提名 22 张建民 1960年03月 岩土工程 清华大学 院士提名 环境与轻纺工程学部(18人) 序号 姓名 出生年月 专业 工作单位 提名渠道 01 陈坚 1962年05月 发酵与轻工生物技术 江南大学 院士提名 02 高吉喜 1964年03月 环境生态保护与修复 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院士提名 03 贺泓 1965年01月 大气污染防治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院士提名 04 蒋兴伟 1959年03月 海洋环境科学工程与技术 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 院士提名 05 罗胜联 1962年02月 环境工程 南昌航空大学 中国科协 06 任发政 1962年08月 食品科学 中国农业大学 院士提名 07 任洪强 1964年05月 水污染防治 南京大学 院士提名 08 单杨 1963年2月 食品工程 湖南省农业科学院 院士提名 09 孙润仓 1955年02月 轻工化学工程 北京林业大学 院士提名 10 汪华林 1968年10月 环境工程 华东理工大学 院士提名 中国科协 11 王琪(女) 1949年07月 轻工装备 四川大学 院士提名 12 吴丰昌 1964年08月 环境基准与标准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院士提名 13 肖长发 1953年12月 纤维材料科学与工程 天津工业大学 中国科协 14 徐卫林 1969年04月 纺织工程 武汉纺织大学 中国科协 15 徐祖信(女) 1956年04月 水污染防治 同济大学 院士提名 16 张小曳 1963年06月 应用气象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院士提名 17 赵谋明 1964年09月 食品科学 华南理工大学 院士提名 18 朱利中 1959年10月 环境工程 浙江大学 院士提名 农业学部(23人) 序号 姓名 出生年月 专业 工作单位 提名渠道 01 包振民 1961年12月 水产养殖 中国海洋大学 院士提名 02 陈立云 1949年12月 作物种质资源与遗传育种 湖南农业大学 院士提名 03 程式华 1958年11月 作物种质资源与遗传育种 中国水稻研究所 院士提名 04 胡培松 1964年05月 作物种质资源与遗传育种 中国水稻研究所 院士提名 05 蒋剑春 1955年02月 林产化学加工工程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 院士提名 06 金梅林(女) 1954年03月 预防兽医学 华中农业大学 院士提名 07 康相涛 1962年08月 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 河南农业大学 院士提名 08 康振生 1957年10月 植物病理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院士提名 09 李建生 1954年10月 作物种质资源与遗传育种 中国农业大学 院士提名 10 李培武 1961年11月 农产品加工与贮藏工程 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 中国科协 11 刘少军 1962年07月 水产养殖 湖南师范大学 院士提名 12 刘仲华 1965年03月 茶学 湖南农业大学 中国科协 13 王汉中 1963年12月 作物种质资源与遗传育种 中国农业科学院 院士提名 14 许为钢 1958年10月 作物种质资源与遗传育种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 院士提名 15 杨宁 1964年10月 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 中国农业大学 院士提名 16 姚斌 1967年10月 动物营养与饲料学 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 中国科协 17 张福锁 1960年10月 植物营养学 中国农业大学 院士提名 18 张国范 1954年04月 水产养殖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院士提名 中国科协 19 张守攻 1957年07月 森林培育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院士提名 20 张献龙 1963年03月 作物种质资源与遗传育种 华中农业大学 院士提名 21 张涌 1956年03月 临床兽医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中国科协 22 赵春江 1964年04月 农业信息化工程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院士提名 23 邹学校 1963年07月 蔬菜学 湖南省农业科学院 院士提名 医药卫生学部(27人) 序号 姓名 出生年月 专业 工作单位 提名渠道 01 陈士林 1961年11月 中药资源与鉴定学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 院士提名 中国科协 02 陈薇(女) 1966年02月 生物药学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生物工程研究所 院士提名 03 程涛 1963年08月 医学细胞生物学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 中国科协 04 董家鸿 1960年03月 普通外科 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 院士提名 05 高天明 1960年10月 生理学 南方医科大学 中国科协 06 果德安 1962年04月 中药化学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院士提名 07 黄晓军 1964年08月 血液病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院士提名 08 贾伟平(女) 1956年11月 内分泌与代谢病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 院士提名 09 蒋建新 1962年12月 野战外科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院士提名 10 李兆申 1956年10月 消化系统病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 院士提名 11 刘良 1957年07月 中医内科学 澳门科技大学 院士提名 12 马丁 1957年04月 妇产科学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院士提名 13 钱忠明 1950年11月 药理学 复旦大学 院士提名 14 乔杰(女) 1964年01月 医学细胞生物学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院士提名 15 沈洪兵 1964年05月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南京医科大学 院士提名 16 沈华浩 1963年01月 呼吸系统病 浙江大学 院士提名 17 石炳毅 1951年05月 泌尿外科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〇九医院 院士提名 18 石远凯 1960年08月 肿瘤学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院士提名 19 田伟 1959年02月 骨外科 北京积水潭医院 院士提名 中国科协 20 田志刚 1956年10月 免疫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院士提名 21 王俊 1963年11月 胸心外科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院士提名 22 王锐 1963年05月 药物化学 兰州大学 院士提名 中国科协 23 王升启 1961年10月 军事医学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放射与辐射医学研究所 院士提名 24 萧伟 1959年10月 中药制药学 江苏康缘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科协 25 张英泽 1953年06月 骨外科 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 院士提名 26 赵铱民 1956年10月 口腔修复与正畸学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院士提名 27 朱兆云(女) 1954年03月 民族药学 云南省药物研究所 院士提名 中国科协 工程管理学部(16人) 序号 姓名 出生年月 专业 工作单位 提名渠道 01 陈晓红(女) 1963年05月 能源与矿业工程管理 湖南商学院 院士提名 02 董尔丹 1959年03月 医药卫生工程管理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院士提名 03 范国滨 1958年04月 信息与电子工程管理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 院士提名 04 高自友 1963年09月 机械与运载工程管理 北京交通大学 院士提名 05 韩贵清 1954年05月 农业工程管理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院士提名 06 韩建国 1958年04月 能源与矿业工程管理 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院士提名 07 刘合 1961年03月 能源与矿业工程管理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院士提名 08 卢春房 1956年05月 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管理 中国铁路总公司 院士提名 09 唐立新 1966年08月 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管理 东北大学 院士提名 10 汪寿阳 1958年07月 信息与电子工程管理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 院士提名 11 王金南 1962年05月 环境与轻纺工程管理 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 院士提名 12 吴子丹 1955年09月 环境与轻纺工程管理 国家粮食局 中国科协 13 杨宏 1963年11月 信息与电子工程管理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五研究院 院士提名 14 姚燕(女) 1957年12月 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管理 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 院士提名 15 朱明 1958年01月 农业工程管理 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 院士提名 16 朱石坚 1955年03月 机械与运载工程管理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工程大学 中国科协
个人分类: 社会热点时评|400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中国工程院2017院士增选候选人名单公布
ericmapes 2017-4-21 17:25
中国工程院2017院士增选候选人名单公布 作者:陆琦来源: 科学网www.sciencenet.cn 发布时间:2017/4/2117:02:11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7/4/374210.shtm 中国工程院2017年院士增选候选人提名工作于3月31日结束。经中国工程院主席团审定,最终确定的有效候选人共533位,平均年龄为55.78岁。各学部候选人情况如下: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54人,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63人,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70人,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72人,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61人,环境与轻纺工程学部48人,农业学部58人,医药卫生学部67人,工程管理学部40人。 中国工程院2017年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 (按照候选人姓名拼音排序) 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54人) 序号 姓名 出生年月 专业 工作单位 提名渠道 曹喜滨 1963年02月 飞行器设计 哈尔滨工业大学 院士提名 陈新 1960年02月 机械电子工程 广东工业大学 中国科协 邓宗全 1956年10月 机械设计及理论 哈尔滨工业大学 院士提名 冯江华 1964年11月 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 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 中国科协 冯煜芳 1963年01月 火炮自动武器及弹药工程 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装备研究院 院士提名 付梦印 1964年11月 武器系统与应用工程 南京理工大学 院士提名 高峰 1956年12月 机械设计及理论 上海交通大学 院士提名 高仕斌 1964年11月 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 西南交通大学 院士提名 何琳 1957年11月 水声工程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工程大学 院士提名 赫晓东 1961年11月 工程力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院士提名 黄庆学 1960年12月 机械设计及理论 太原理工大学 院士提名 中国科协 黄松 1947年08月 车辆设计与制造 东风汽车公司 院士提名 黄田 1953年07月 机械设计及理论 天津大学 中国科协 黄长强 1961年06月 武器系统与应用工程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工程大学 院士提名 焦宗夏 1963年04月 机械电子工程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院士提名 李春明 1964年03月 军用车辆工程 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 院士提名 李圣怡 1946年04月 机械电子工程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院士提名 梁晓庚 1960年06月 控制理论与工程 中国空空导弹研究院 中国科协 刘春跃 1962年03月 水下兵器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七五〇试验场 院士提名 刘宏 1966年12月 机械电子工程 哈尔滨工业大学 院士提名 刘永泉 1963年06月 航空宇航推进理论及工程 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公司沈阳发动机研究所 中国科协 马玉山 1968年12月 动力机械设计制造 吴忠仪表有限责任公司 中国科协 毛献群(女) 1970年02月 船舶设计制造 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七〇八研究所 院士提名 单忠德 1970年01月 机械成形加工工程及自动化 机械科学研究总院 院士提名 邵新宇 1968年11月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华中科技大学 院士提名 沈功田 1963年10月 特种设备设计与制造 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 院士提名 孙逢春 1958年06月 车辆设计与制造 北京理工大学 院士提名 谭永华 1963年06月 航空宇航推进理论及工程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六研究院 院士提名 陶智 1963年12月 航空宇航推进理论及工程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院士提名 童水光 1960年09月 专用机械设计与制造 浙江大学 院士提名 中国科协 王国庆 1966年04月 机械成形加工工程及自动化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一研究院 院士提名 王家序 1954年05月 机械设计及理论 重庆大学 院士提名 中国科协 王云鹏 1966年12月 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院士提名 王增全 1962年02月 军用车辆工程 中国北方发动机研究所 中国科协 王振国 1960年06月 航空宇航推进理论及工程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院士提名 吴光辉 1960年02月 飞行器设计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 院士提名 中国科协 吴希明 1964年09月 飞行器设计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 院士提名 夏长亮 1968年04月 电机设计制造 天津工业大学 院士提名 向锦武 1964年02月 飞行器设计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院士提名 项昌乐 1963年04月 机械设计及理论 北京理工大学 院士提名 谢东钢 1956年11月 机械成形加工工程及自动化 中国重型机械研究院股份公司 院士提名 徐青 1960年10月 船舶设计制造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〇一研究所 院士提名 许波 1966年01月 飞行器设计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四研究院 院士提名 严俊 1957年09月 船舶设计制造 武昌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科协 严新平 1959年07月 运载工具运用工程 武汉理工大学 院士提名 杨树兴 1962年11月 武器系统与应用工程 中国兵器工业第二〇三研究所 院士提名 苑世剑 1963年01月 机械成形加工工程及自动化 哈尔滨工业大学 院士提名 苑伟政 1961年02月 机械电子工程 西北工业大学 院士提名 张兵 1966年04月 武器系统与应用工程 中国船舶工业系统工程研究院 院士提名 张卫东 1958年02月 飞行器设计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八研究院 院士提名 张扬军 1967年06月 动力机械设计制造 清华大学 院士提名 赵红卫(女) 1969年11月 运载工具运用工程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 中国科协 周志成 1963年06月 飞行器设计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五研究院 院士提名 朱广生 1963年01月 飞行器设计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一研究院 院士提名 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63人) 序号 姓名 出生年月 专业 工作单位 提名渠道 曹必松 1946年10月 电子技术 清华大学 院士提名 陈杰 1965年07月 控制理论与技术 北京理工大学 院士提名 陈山枝 1969年02月 信息与通信网络技术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院士提名 陈性元 1963年11月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北京信息科学技术研究院 院士提名 程承旗 1961年03月 遥感技术 北京大学 院士提名 戴琼海 1964年12月 控制理论与技术 清华大学 院士提名 邓中亮 1965年09月 信息与通信网络技术 北京邮电大学 院士提名 樊仲维 1965年07月 激光技术 中国科学院光电研究院 院士提名 何力 1957年08月 红外技术 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协 胡向东 1964年09月 计算机体系结构 上海高性能集成电路设计中心 院士提名 贾焰(女) 1960年04月 信息安全技术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院士提名 中国科协 江碧涛(女) 1967年08月 计算机应用技术 中国人民解放军61646部队 院士提名 蒋昌俊 1962年05月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东华大学 院士提名 蒋亚东 1964年02月 传感器技术 电子科技大学 院士提名 李得天 1966年06月 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 兰州空间技术物理研究所 院士提名 刘德明 1957年01月 信息与通信网络技术 华中科技大学 院士提名 中国科协 刘丁 1957年03月 控制系统工程 西安理工大学 中国科协 刘清宇 1968年04月 水声工程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装备研究院 院士提名 刘永坚 1961年11月 雷达技术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装备研究院 院士提名 刘泽金 1963年10月 激光技术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院士提名 刘增良 1958年04月 人工智能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 院士提名 陆军 1964年11月 信息与通信网络技术 中国电科电子科学研究院 院士提名 罗先刚 1970年12月 应用光学 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 院士提名 罗毅 1960年02月 光电子技术 清华大学 院士提名 马建峰 1963年10月 信息安全技术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院士提名 马晶 1956年04月 信息与通信网络技术 哈尔滨工业大学 院士提名 马秋禾(女) 1961年09月 计算机应用技术 中国人民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 中国科协 梅刚华 1955年12月 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 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 中国科协 孟洛明 1955年05月 信息与通信网络技术 北京邮电大学 中国科协 宁滨 1959年05月 控制系统工程 北京交通大学 院士提名 任建岳 1952年10月 应用光学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协 时龙兴 1964年08月 微电子技术 东南大学 院士提名 苏东林(女) 1960年03月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院士提名 苏金树 1962年11月 计算机系统结构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院士提名 孙凝晖 1968年03月 计算机系统结构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院士提名 孙向东 1963年04月 遥感技术 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装备研究院 院士提名 谭久彬 1955年03月 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 哈尔滨工业大学 院士提名 王飞跃 1961年11月 控制理论与技术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院士提名 王建华 1962年12月 信息安全技术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电子技术研究所 院士提名 王沙飞 1964年10月 信号处理技术 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某研究所 院士提名 王岩飞 1963年05月 遥感技术 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 院士提名 王耀南 1957年11月 控制理论与技术 湖南大学 院士提名 王跃林 1959年04月 微电子技术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院士提名 魏毅寅 1962年09月 导航制导与控制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 院士提名 吴剑旗 1966年07月 雷达技术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 院士提名 谢军 1959年11月 信息与通信网络技术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五研究院 院士提名 辛耀中 1956年03月 控制系统工程 国家电力调度控制中心 中国科协 徐秋霞(女) 1942年09月 微电子技术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院士提名 许荣庆 1958年03月 雷达技术 哈尔滨工业大学 院士提名 杨林 1970年10月 信息安全技术 中央军委装备发展部第六十一研究所 院士提名 姚富强 1957年05月 信息与通信网络技术 中央军委装备发展部第六十三研究所 院士提名 于海斌 1964年10月 控制系统工程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院士提名 郁文贤 1964年10月 雷达技术 上海交通大学 院士提名 张宝东 1962年12月 信息安全技术 中国人民解放军保密委员会技术安全研究所 院士提名 张春熹 1965年01月 传感器技术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院士提名 张宏科 1957年09月 信息与通信网络技术 北京交通大学 院士提名 张文军 1963年10月 广播与电视技术 上海交通大学 院士提名 张学军 1968年09月 应用光学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协 张永生 1963年12月 遥感技术 中国人民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 院士提名 郑纬民 1946年03月 计算机系统结构 清华大学 院士提名 周建华(女) 1962年12月 遥感技术 中国人民解放军卫星导航定位总站 院士提名 周明全 1954年11月 计算机应用技术 北京师范大学 院士提名 中国科协 朱健强 1964年05月 激光技术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中国科协 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70人) 序号 姓名 出生年月 专业 工作单位 提名渠道 鲍晓军 1963年04月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福州大学 院士提名 柴立元 1966年09月 冶金环境工程 中南大学 中国科协 程春生(女) 1962年06月 精细化工 中化国际(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科协 戴厚良 1963年08月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 院士提名 邓龙江 1966年11月 功能材料 电子科技大学 院士提名 董绍明 1962年10月 无机非金属材料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院士提名 傅正义 1963年01月 无机非金属材料 武汉理工大学 院士提名 宫声凯 1956年07月 金属材料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院士提名 韩恩厚 1961年08月 金属材料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院士提名 胡伯平 1957年10月 功能材料 北京中科三环高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院士提名 黄险波 1965年03月 材料科学与工程 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科协 黄小卫(女) 1962年01月 有色金属冶金 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 院士提名 黄玉东 1965年11月 复合材料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中国科协 姜宏 1961年01月 无机非金属材料 海南大学 中国科协 姜启川 1949年09月 材料合成与加工 吉林大学 院士提名 姜涛 1963年10月 钢铁冶金 中南大学 院士提名 蒋开喜 1963年08月 有色金属冶金 北京矿冶研究总院 院士提名 介万奇 1959年02月 材料合成与加工 西北工业大学 院士提名 康永林 1954年11月 冶金工程与技术 北京科技大学 中国科协 李东波 1965年06月 有色金属冶金 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中国科协 李红霞(女) 1965年10月 钢铁冶金 中钢集团洛阳耐火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院士提名 李晓刚 1963年10月 金属材料 北京科技大学 院士提名 李鑫钢 1961年07月 化学工程 天津大学 中国科协 林民 1958年08月 无机化工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院士提名 刘日平 1963年11月 金属材料 燕山大学 院士提名 刘长令 1963年11月 精细化工 中化国际(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院士提名 刘正东 1966年10月 金属材料 中国钢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院士提名 娄延春 1963年04月 材料合成与加工 沈阳铸造研究所 院士提名 中国科协 卢春喜 1963年02月 化学工程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中国科协 吕剑 1963年12月 有机化工 中国兵器工业第二〇四研究所 院士提名 聂红(女) 1962年12月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院士提名 中国科协 聂祚仁 1963年01月 粉末冶金 北京工业大学 院士提名 潘复生 1962年07月 金属材料 重庆大学 院士提名 裴雨辰 1966年03月 复合材料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三〇六研究所 院士提名 彭金辉 1964年12月 有色金属冶金 昆明理工大学 院士提名 乔金樑 1959年03月 有机高分子材料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 院士提名 任其龙 1959年01月 化学工程 浙江大学 院士提名 沈政昌 1960年05月 矿物加工 北京矿冶研究总院 院士提名 涂善东 1961年11月 化学工程与技术 华东理工大学 院士提名 汪传生 1960年02月 高分子化工 青岛科技大学 院士提名 中国科协 王宝忠 1956年01月 金属压力加工 中国第一重型机械股份公司 中国科协 王华 1965年05月 冶金热能工程 昆明理工大学 中国科协 王吉坤 1943年10月 有色金属冶金 云南冶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院士提名 王利 1966年09月 金属材料 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院士提名 魏飞 1962年12月 化学工程 清华大学 院士提名 魏世忠 1966年06月 金属压力加工 河南科技大学 中国科协 吴锋 1951年06月 材料科学与工程 北京理工大学 院士提名 武高辉 1955年03月 复合材料 哈尔滨工业大学 院士提名 肖志国 1962年10月 无机非金属材料 路明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院士提名 徐坚 1961年06月 有机高分子材料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院士提名 许并社 1955年12月 功能材料 太原理工大学 院士提名 严密 1965年10月 功能材料 浙江大学 中国科协 杨斌 1965年05月 有色金属冶金 昆明理工大学 院士提名 中国科协 杨超 1971年08月 化学工程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院士提名 杨中民 1971年11月 无机非金属材料 华南理工大学 院士提名 中国科协 叶国安 1964年09月 核化工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院士提名 张立群 1969年12月 有机高分子材料 北京化工大学 院士提名 张联盟 1955年01月 功能材料 武汉理工大学 院士提名 张敏华 1963年09月 化学工程 天津大学 院士提名 张平祥 1965年03月 功能材料 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 院士提名 张淑芬(女) 1960年04月 精细化工 大连理工大学 院士提名 张志炳 1955年09月 化学工程 南京大学 中国科协 赵跃民 1961年09月 矿物加工 中国矿业大学 院士提名 赵中伟 1966年09月 有色金属冶金 中南大学 中国科协 郑裕国 1961年11月 生物化学工程 浙江工业大学 院士提名 周济 1962年02月 无机非金属材料 清华大学 院士提名 中国科协 周少雄 1955年12月 功能材料 中国钢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院士提名 朱建勋 1960年07月 材料合成与加工 中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院士提名 朱知寿 1966年03月 金属材料 中国航发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 中国科协 宗保宁 1963年06月 化学工程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中国科协 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72人) 序号 姓名 出生年月 专业 工作单位 提名渠道 陈炳德 1955年11月 核能工程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院士提名 程春田 1965年02月 水电工程 大连理工大学 院士提名 程桦 1956年09月 煤炭开发 安徽大学 中国科协 程杰成 1962年09月 石油和天然气工程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 院士提名 邓建军 1964年04月 核科学技术应用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 院士提名 窦立荣 1965年08月 油气资源与勘探 中国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公司 院士提名 苟锐锋 1959年01月 电气工程 中国西电集团公司 院士提名 郭旭升 1965年04月 油气资源与勘探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勘探分公司 院士提名 胡千庭 1957年10月 矿业的安全和环境工程 重庆大学 院士提名 胡晓棉(女) 1963年10月 核科学技术应用 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 院士提名 胡振琪 1963年05月 矿山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中国科协 黄震 1960年08月 热能动力工程 上海交通大学 院士提名 姜伟 1955年11月 石油和天然气工程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院士提名 蒋兴良 1961年06月 电气工程 重庆大学 院士提名 靳平 1966年08月 核科学技术应用 西北核技术研究所 院士提名 雷廷宙 1963年11月 能源新技术 河南省科学院 院士提名 雷增光 1961年04月 核材料与核燃料 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 院士提名 李华 1962年11月 核科学技术应用 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 院士提名 李文昌 1962年04月 矿产资源和地质勘查 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 院士提名 李夕兵 1962年09月 非能源矿产开发 中南大学 中国科协 李孝堂 1961年06月 热能动力工程 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 院士提名 中国科协 林柏泉 1960年05月 矿业的安全和环境工程 中国矿业大学 中国科协 林君 1954年07月 地质与矿产探测 吉林大学 院士提名 凌祥 1967年06月 能源新技术 南京工业大学 中国科协 刘池阳 1953年04月 油气资源与勘探 西北大学 院士提名 刘乃震 1959年05月 石油和天然气工程 中国石油集团长城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中国科协 刘清友 1965年10月 石油和天然气工程 西华大学 院士提名 刘泉声 1962年08月 煤炭开发 武汉大学 院士提名 陆佳政 1969年02月 电气工程 湖南省电力公司 院士提名 骆仲泱 1962年05月 能源新技术 浙江大学 院士提名 吕古贤 1949年09月 矿产资源和地质勘查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院士提名 毛景文 1956年12月 矿产资源和地质勘查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院士提名 彭云彪 1965年04月 矿产资源和地质勘查 核工业二○八大队 中国科协 秦勇 1957年06月 油气资源与勘探 中国矿业大学 中国科协 饶宏 1961年02月 电气工程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院士提名 史进渊 1956年10月 热能动力工程 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研究院 中国科协 舒歌群 1964年03月 热能动力工程 天津大学 中国科协 苏学斌 1968年12月 非能源矿产开发 中核通辽铀业有限责任公司 院士提名 孙焕泉 1965年01月 石油和天然气工程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 中国科协 孙继平 1958年12月 矿业的安全和环境工程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院士提名 中国科协 孙金声 1965年01月 石油和天然气工程 中国石油集团钻井工程技术研究院 院士提名 汤广福 1966年08月 电气工程 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 院士提名 唐立 1965年12月 核科学技术应用 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 院士提名 王国法 1960年08月 煤炭开发 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院士提名 王继仁 1956年08月 矿业的安全和环境工程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中国科协 王家臣 1963年01月 煤炭开发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中国科协 王金华 1957年02月 煤炭开发 中国煤炭科工集团有限公司 院士提名 王驹 1964年12月 核安全、防护和环境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 院士提名 王群书 1956年10月 核科学技术应用 中国核试验基地 院士提名 王双明 1955年05月 矿产资源和地质勘查 陕西省地质调查院 院士提名 王佟 1959年05月 矿产资源和地质勘查 中国煤炭地质总局 中国科协 王香增 1968年12月 石油和天然气工程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中国科协 王运敏 1955年10月 非能源矿产开发 中国中钢集团马鞍山矿山研究院有限公司 院士提名 王招明 1955年07月 油气资源与勘探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塔里木油田分公司 院士提名 吴爱祥 1963年01月 非能源矿产开发 北京科技大学 院士提名 熊盛青 1963年06月 地质与矿产探测 中国国土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 中国科协 许世森 1965年10月 热能动力工程 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国科协 杨青巍 1961年06月 核能工程 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 中国科协 杨仁树 1963年10月 煤炭开发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院士提名 张传飞 1957年08月 核科学技术应用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 院士提名 张闯 1944年09月 核科学技术应用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院士提名 张凤久 1964年05月 石油和天然气工程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院士提名 张金昌 1959年01月 地质与矿产探测 中国地质科学院勘探技术研究所 中国科协 张来斌 1961年09月 石油和天然气工程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院士提名 张善文 1955年09月 油气资源与勘探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 院士提名 张喜乐 1964年12月 电气工程 保定天威保变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科协 张晓鲁(女) 1952年03月 热能动力工程 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公司 院士提名 张志俭 1963年10月 核能工程 哈尔滨工程大学 院士提名 赵金洲 1962年10月 石油和天然气工程 西南石油大学 中国科协 赵贤正 1962年10月 油气资源与勘探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大港油田分公司 中国科协 郑玉平 1964年08月 电气工程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 中国科协 周爱民 1957年04月 非能源矿产开发 长沙矿山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中国科协 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61人) 序号 姓名 出生年月 专业 工作单位 提名渠道 曹万林 1954年04月 结构工程 北京工业大学 中国科协 陈军 1956年10月 摄影测量与航天测绘 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 院士提名 陈同滨(女) 1953年07月 历史遗产保护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 院士提名 陈湘生 1956年06月 地下工程与隧道工程 深圳市地铁集团有限公司 院士提名 邓铭江 1960年06月 水利水电工程 新疆额尔齐斯河流域开发工程建设管理局 院士提名 中国科协 杜修力 1962年12月 土木工程抗灾与防护工程 北京工业大学 院士提名 方秦 1962年05月 结构工程 中国人民解放军理工大学 院士提名 高宗余 1964年01月 桥梁工程 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院士提名 中国科协 葛耀君 1958年06月 桥梁工程 同济大学 院士提名 龚剑 1960年11月 结构工程 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院士提名 中国科协 顾冲时 1962年11月 水工结构工程 河海大学 院士提名 郭彦林 1958年10月 结构工程 清华大学 院士提名 何川 1964年06月 地下工程与隧道工程 西南交通大学 院士提名 洪开荣 1965年08月 地下工程与隧道工程 中铁隧道集团有限公司 院士提名 胡亚安 1965年02月 港口、水道、海岸及近海工程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院士提名 贾金生 1963年01月 水工结构工程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院士提名 姜卫平 1972年06月 大地测量与测量工程 武汉大学 院士提名 金伟良 1961年01月 结构工程 浙江大学 院士提名 孔宪京 1952年01月 水工结构工程 大连理工大学 院士提名 李成名 1968年07月 地图制图与地理信息工程 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 中国科协 李国强 1963年02月 结构工程 同济大学 院士提名 李华军 1962年02月 港口、水道、海岸及近海工程 中国海洋大学 院士提名 李清泉 1965年01月 大地测量与测量工程 深圳大学 中国科协 李术才 1965年12月 地下工程与隧道工程 山东大学 院士提名 李义天 1957年08月 水力学与河流动力学 武汉大学 院士提名 中国科协 林鸣 1957年10月 桥梁工程 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科协 刘汉龙 1964年03月 岩土工程 重庆大学 院士提名 刘加平 1967年01月 土木工程材料 东南大学 中国科协 刘瑞朝 1965年08月 土木工程抗灾与防护工程 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工程兵防护工程研究所 院士提名 刘耀林 1960年09月 地图制图与地理信息工程 武汉大学 院士提名 刘之平 1958年02月 水力学与河流动力学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院士提名 中国科协 吕西林 1955年01月 结构工程 同济大学 院士提名 马栋 1963年08月 地下工程与隧道工程 中铁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科协 马军 1962年07月 市政工程 哈尔滨工业大学 院士提名 梅洪元 1958年07月 建筑设计及其理论 哈尔滨工业大学 院士提名 孟庆林 1963年10月 建筑环境工程与建筑技术 华南理工大学 院士提名 沙爱民 1964年01月 道路与铁路工程 长安大学 中国科协 邵益生 1958年01月 城市规划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院士提名 孙立军 1963年01月 道路与铁路工程 同济大学 院士提名 孙一民 1964年08月 建筑设计及其理论 华南理工大学 院士提名 唐新明 1966年12月 摄影测量与航天测绘 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卫星测绘应用中心 院士提名 汪双杰 1962年04月 道路与铁路工程 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国科协 王贵祥 1950年10月 建筑历史与理论 清华大学 院士提名 王炜 1959年12月 交通规划 东南大学 中国科协 吴信才 1952年12月 地图制图与地理信息工程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中国科协 吴志强 1960年08月 城乡规划与风景园林 同济大学 院士提名 中国科协 吴智深 1961年06月 结构工程 东南大学 院士提名 谢先启 1960年12月 土木工程抗灾与防护工程 武汉航空港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院士提名 徐恭义 1963年02月 桥梁工程 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院士提名 中国科协 徐建 1958年08月 结构工程 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院士提名 许唯临 1963年10月 水力学与河流动力学 四川大学 院士提名 叶浩文 1960年01月 结构工程 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 院士提名 殷跃平 1960年07月 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 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 中国科协 余志武 1955年05月 结构工程 中南大学 院士提名 俞孔坚 1963年04月 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 北京大学 院士提名 中国科协 岳清瑞 1962年01月 结构工程 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院士提名 张鸿 1962年03月 桥梁工程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中国科协 张建民 1960年03月 岩土工程 清华大学 院士提名 张宗亮 1963年05月 水工结构工程 中国电建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院士提名 中国科协 赵万民 1955年02月 城市规划 重庆大学 院士提名 庄惟敏 1962年10月 建筑设计及其理论 清华大学 院士提名 环境与轻纺工程学部(48人) 序号 姓名 出生年月 专业 工作单位 提名渠道 白敏冬(女) 1965年05月 海洋环境科学工程与技术 厦门大学 中国科协 曹宏斌 1971年10月 环境区域污染控制技术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院士提名 柴发合 1955年04月 环境区域污染控制技术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院士提名 陈嘉川 1962年01月 制浆造纸工程 齐鲁工业大学 中国科协 陈坚 1962年05月 发酵与轻工生物技术 江南大学 院士提名 陈卫 1966年05月 食品科学 江南大学 中国科协 陈文兴 1964年12月 纤维材料科学与工程 浙江理工大学 中国科协 冯起 1965年03月 环境生态保护与修复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筹) 中国科协 高吉喜 1964年03月 环境生态保护与修复 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院士提名 顾行发 1962年06月 环境信息技术 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 中国科协 贺泓 1965年01月 大气污染防治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院士提名 胡小松 1961年02月 食品科学 中国农业大学 院士提名 黄霞(女) 1963年05月 水污染防治 清华大学 院士提名 蒋兴伟 1959年03月 海洋环境科学工程与技术 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 院士提名 金征宇 1960年05月 食品工程 江南大学 中国科协 李维京 1955年10月 气候预测与气候变化 国家气候中心 院士提名 路建美(女) 1960年10月 水污染防治 苏州大学 院士提名 罗胜联 1962年02月 环境工程 南昌航空大学 中国科协 马建中 1960年05月 皮革化学与皮革工程 陕西科技大学 院士提名 宁平 1958年02月 大气污染防治 昆明理工大学 中国科协 乔方利 1966年08月 海洋预报与物理海洋工程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院士提名 邱学青 1965年12月 轻工化学工程 华南理工大学 院士提名 全燮 1960年06月 水污染防治 大连理工大学 院士提名 任发政 1962年08月 食品科学 中国农业大学 院士提名 任洪强 1964年05月 水污染防治 南京大学 院士提名 单杨 1963年2月 食品工程 湖南省农业科学院 院士提名 孙润仓 1955年02月 轻工化学工程 北京林业大学 院士提名 万金泉 1965年10月 制浆造纸工程 华南理工大学 中国科协 汪华林 1968年10月 环境工程 华东理工大学 院士提名 中国科协 王华平 1965年07月 纤维材料科学与工程 东华大学 中国科协 王军成 1952年12月 海洋环境科学工程与技术 山东省科学院 院士提名 王琪(女) 1949年07月 轻工装备 四川大学 院士提名 王双飞 1963年09月 制浆造纸工程 广西大学 中国科协 王兴国 1962年10月 食品工程 江南大学 中国科协 吴丰昌 1964年08月 环境基准与标准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院士提名 席北斗 1969年10月 固体废物污染防治与资源化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院士提名 肖长发 1953年12月 纤维材料科学与工程 天津工业大学 中国科协 谢明勇 1957年02月 食品科学 南昌大学 院士提名 徐卫林 1969年04月 纺织工程 武汉纺织大学 中国科协 徐祖信(女) 1956年04月 水污染防治 同济大学 院士提名 许振成 1953年04月 环境区域污染控制技术 环境保护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 中国科协 于良民 1964年06月 海洋化学工程 中国海洋大学 院士提名 俞汉青 1966年10月 水污染防治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院士提名 张小曳 1963年06月 应用气象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院士提名 赵谋明 1964年09月 食品科学 华南理工大学 院士提名 周广胜 1965年08月 应用气象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院士提名 周少奇 1965年04月 水污染防治 贵州科学院 中国科协 朱利中 1959年10月 环境工程 浙江大学 院士提名 农业学部(58人) 序号 姓名 出生年月 专业 工作单位 提名渠道 柏连阳 1967年12月 植物保护 湖南省农业科学院 中国科协 包振民 1961年12月 水产养殖 中国海洋大学 院士提名 陈代文 1962年08月 动物营养与饲料学 四川农业大学 院士提名 陈立云 1949年12月 作物种质资源与遗传育种 湖南农业大学 院士提名 陈松林 1960年10月 水产养殖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院士提名 中国科协 程式华 1958年11月 作物种质资源与遗传育种 中国水稻研究所 院士提名 端青(女) 1955年09月 预防兽医学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 中国科协 范国强 1964年06月 森林培育 河南农业大学 中国科协 郭天财 1953年06月 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 河南农业大学 院士提名 何中虎 1963年07月 作物种质资源与遗传育种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院士提名 中国科协 胡培松 1964年05月 作物种质资源与遗传育种 中国水稻研究所 院士提名 胡志超 1963年01月 农业机械化工程 农业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 中国科协 蒋剑春 1955年02月 林产化学加工工程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 院士提名 金梅林(女) 1954年03月 预防兽医学 华中农业大学 院士提名 景蕊莲(女) 1958年04月 作物种质资源与遗传育种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中国科协 康相涛 1962年08月 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 河南农业大学 院士提名 康振生 1957年10月 植物病理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院士提名 李付广 1966年08月 植物生物工程 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 中国科协 李建生 1954年10月 作物种质资源与遗传育种 中国农业大学 院士提名 李培武 1961年11月 农产品加工与贮藏工程 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 中国科协 李召虎 1967年07月 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 中国农业大学 院士提名 廖明 1968年11月 预防兽医学 华南农业大学 中国科协 刘孟军 1965年04月 果树学 河北农业大学 中国科协 刘少军 1962年07月 水产养殖 湖南师范大学 院士提名 刘世荣 1962年03月 森林生态学 国际竹藤中心 院士提名 刘仲华 1965年03月 茶学 湖南农业大学 中国科协 鲁成 1957年12月 特种经济动物饲养 西南大学 中国科协 荣威恒 1952年07月 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 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 中国科协 沈其荣 1957年08月 土壤学 南京农业大学 院士提名 施季森 1952年12月 林木遗传育种 南京林业大学 院士提名 田世平(女) 1957年03月 园艺学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中国科协 万方浩 1955年07月 农业昆虫与有害生物防治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中国科协 万书波 1962年10月 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 院士提名 王汉中 1963年12月 作物种质资源与遗传育种 中国农业科学院 院士提名 王红宁(女) 1963年08月 预防兽医学 四川大学 中国科协 许为钢 1958年10月 作物种质资源与遗传育种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 院士提名 薛长湖 1964年11月 水产品加工与贮藏工程 中国海洋大学 院士提名 杨代常 1954年11月 植物生物工程 武汉大学 院士提名 杨宁 1964年10月 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 中国农业大学 院士提名 姚斌 1967年10月 动物营养与饲料学 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 中国科协 尹飞虎 1954年12月 农业水土工程 新疆农垦科学院 院士提名 应义斌 1964年03月 农产品加工与贮藏工程 浙江大学 中国科协 袁寿其 1963年04月 农业机械化工程 江苏大学 院士提名 张福锁 1960年10月 植物营养学 中国农业大学 院士提名 张国范 1954年04月 水产养殖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院士提名 中国科协 张佳宝 1957年09月 土壤学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院士提名 张启翔 1956年12月 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 北京林业大学 中国科协 张守攻 1957年07月 森林培育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院士提名 张献龙 1963年03月 作物种质资源与遗传育种 华中农业大学 院士提名 张涌 1956年03月 临床兽医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中国科协 张友军 1968年07月 农业昆虫与有害生物防治 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 院士提名 赵春江 1964年04月 农业信息化工程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院士提名 赵明 1955年07月 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院士提名 周光宏 1960年06月 农产品加工与贮藏工程 南京农业大学 院士提名 周继勇 1963年09月 预防兽医学 浙江大学 院士提名 周卫 1966年08月 植物营养学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中国科协 周雪平 1965年07月 植物病理学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中国科协 邹学校 1963年07月 蔬菜学 湖南省农业科学院 院士提名 医药卫生学部(67人) 序号 姓名 出生年月 专业 工作单位 提名渠道 曹洪欣 1958年02月 中医基础学 中华中医药学会 院士提名 陈杰 1955年12月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院士提名 陈士林 1961年11月 中药资源与鉴定学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 院士提名 中国科协 陈薇(女) 1966年02月 生物药学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生物工程研究所 院士提名 程涛 1963年08月 医学细胞生物学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 中国科协 程翼宇 1958年11月 制药工程学 浙江大学 院士提名 丁列明 1963年12月 临床药学 贝达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院士提名 董家鸿 1960年03月 普通外科 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 院士提名 杜冠华 1956年12月 药理学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 中国科协 段金廒 1956年10月 中药资源与鉴定学 南京中医药大学 院士提名 中国科协 范先群 1964年06月 眼科学 上海交通大学 院士提名 封志纯 1956年12月 儿科学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总医院 中国科协 高天明 1960年10月 生理学 南方医科大学 中国科协 高月(女) 1963年12月 中药药理学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放射与辐射医学研究所 院士提名 中国科协 郭国祯 1956年05月 军事预防医学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院士提名 果德安 1962年04月 中药化学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院士提名 黄晓军 1964年08月 血液病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院士提名 季加孚 1959年12月 普通外科 北京肿瘤医院 院士提名 贾伟平(女) 1956年11月 内分泌与代谢病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 院士提名 姜保国 1961年04月 骨外科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院士提名 蒋建新 1962年12月 野战外科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院士提名 孔令义 1964年03月 中药化学 中国药科大学 中国科协 匡海学 1955年12月 中药化学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中国科协 李锦滔 1960年01月 肾脏病 香港中文大学威尔斯医院 院士提名 李萍(女) 1960年03月 中药学 中国药科大学 院士提名 中国科协 李青峰 1964年10月 整复外科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院士提名 李兆申 1956年10月 消化系统病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 院士提名 刘良 1957年07月 中医内科学 澳门科技大学 院士提名 刘平 1953年08月 中西医结合 上海中医药大学 中国科协 刘长庭 1954年12月 航空、航天、潜海与潜水医学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院士提名 卢光明 1957年06月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 中国科协 马丁 1957年04月 妇产科学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院士提名 钱忠明 1950年11月 药理学 复旦大学 院士提名 乔杰(女) 1964年01月 医学细胞生物学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院士提名 秦岭 1959年07月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香港中文大学 院士提名 任进(女) 1958年04月 药理学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院士提名 申宝忠 1961年01月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 院士提名 沈洪兵 1964年05月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南京医科大学 院士提名 沈华浩 1963年01月 呼吸系统病 浙江大学 院士提名 石炳毅 1951年05月 泌尿外科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〇九医院 院士提名 石远凯 1960年08月 肿瘤学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院士提名 史伟云 1959年04月 眼科学 山东省眼科研究所 院士提名 田金洲 1956年12月 中医内科学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院士提名 田伟 1959年02月 骨外科 北京积水潭医院 院士提名 中国科协 田志刚 1956年10月 免疫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院士提名 屠鹏飞 1963年04月 中药资源与鉴定学 北京大学 中国科协 王辉山 1965年06月 胸心外科 中国人民解放军原沈阳军区总医院 院士提名 王俊 1963年11月 胸心外科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院士提名 王宁利 1957年05月 眼科学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院士提名 王锐 1963年05月 药物化学 兰州大学 院士提名 中国科协 王升启 1961年10月 军事医学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放射与辐射医学研究所 院士提名 王喜军 1961年12月 中药资源与鉴定学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中国科协 吴吕爱莲(女) 1957年07月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香港大学 院士提名 肖小河 1963年08月 临床药理学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〇二医院 院士提名 萧伟 1959年10月 中药制药学 江苏康缘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科协 徐兵河 1958年02月 肿瘤学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院士提名 徐瑞华 1967年02月 肿瘤学 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院士提名 徐湘民 1958年07月 医学遗传学 南方医科大学 院士提名 杨跃进 1958年03月 心血管病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院士提名 余争平 1962年01月 军事预防医学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 院士提名 庾石山 1962年08月 药物化学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 院士提名 张辰宇 1966年10月 医学细胞生物学 南京大学 院士提名 张英泽 1953年06月 骨外科 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 院士提名 赵铱民 1956年10月 口腔修复与正畸学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院士提名 周学东(女) 1957年04月 口腔内科学 四川大学 中国科协 朱兆云(女) 1954年03月 民族药学 云南省药物研究所 院士提名 中国科协 邹全明 1963年02月 生物药学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 中国科协 工程管理学部(40人) 序号 姓名 出生年月 专业 工作单位 提名渠道 陈进行 1955年07月 能源与矿业工程管理 中国大唐集团公司 中国科协 陈劲 1968年01月 信息与电子工程管理 清华大学 院士提名 陈晓红(女) 1963年05月 能源与矿业工程管理 湖南商学院 院士提名 董尔丹 1959年03月 医药卫生工程管理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院士提名 樊启祥 1963年12月 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管理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 中国科协 范国滨 1958年04月 信息与电子工程管理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 院士提名 高自友 1963年09月 机械与运载工程管理 北京交通大学 院士提名 耿汝光 1957年02月 机械与运载工程管理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 院士提名 韩贵清 1954年05月 农业工程管理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院士提名 韩建国 1958年04月 能源与矿业工程管理 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院士提名 胡传平 1960年06月 信息与电子工程管理 公安部第三研究所 中国科协 金晓剑 1959年04月 能源与矿业工程管理 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院士提名 中国科协 李明华 1962年08月 机械与运载工程管理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 院士提名 李耀基 1962年06月 能源与矿业工程管理 云南磷化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科协 刘保延 1955年05月 医药卫生工程管理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数据中心 院士提名 刘合 1961年03月 能源与矿业工程管理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院士提名 刘建功 1956年10月 能源与矿业工程管理 河北工程大学 中国科协 刘振亚 1952年08月 能源与矿业工程管理 国家电网公司 院士提名 刘中民 1956年11月 医药卫生工程管理 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 中国科协 卢春房 1956年05月 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管理 中国铁路总公司 院士提名 陆化普 1957年02月 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管理 清华大学 院士提名 中国科协 陆铭华 1963年03月 信息与电子工程管理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潜艇学院 院士提名 罗云波 1958年04月 农业工程管理 中国农业大学 院士提名 孙殿军 1962年04月 医药卫生工程管理 哈尔滨医科大学 中国科协 唐立新 1966年08月 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管理 东北大学 院士提名 汪寿阳 1958年07月 信息与电子工程管理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 院士提名 王金南 1962年05月 环境与轻纺工程管理 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 院士提名 王志刚 1957年02月 能源与矿业工程管理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院士提名 魏一鸣 1968年03月 环境与轻纺工程管理 北京理工大学 中国科协 吴子丹 1955年09月 环境与轻纺工程管理 国家粮食局 中国科协 谢玉洪 1961年02月 能源与矿业工程管理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中国科协 杨宏 1963年11月 信息与电子工程管理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五研究院 院士提名 姚燕(女) 1957年12月 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管理 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 院士提名 于勇 1963年10月 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管理 河钢集团有限公司 院士提名 袁宏永 1965年01月 能源与矿业工程管理 清华大学 中国科协 张大伟 1957年09月 能源与矿业工程管理 国土资源部矿产资源储量评审中心 院士提名 张鹭鹭(女) 1964年03月 医药卫生工程管理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 院士提名 朱道立 1945年12月 信息与电子工程管理 上海交通大学 院士提名 朱明 1958年01月 农业工程管理 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 院士提名 朱石坚 1955年03月 机械与运载工程管理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工程大学 中国科协
个人分类: 社会热点时评|553 次阅读|0 个评论
专业化学术推广的系统论述
zjnjnu 2016-7-6 16:27
药品市场营销为什么要做专业化学术推广?什么是专业化学术推广?在请临床医生进行业务代表产品和销售技巧培训的过程中,专家也反复强调了专业化学术推广的价值和意义,并结合自身经历阐述了临床医生对专业化学术推广代表的看法和要求。这两件事再次引发了我对专业化学术推广的思考,并借此机会对此进行一次系统的论述。 1、 什么是专业化学术推广 所谓专业化学术推广,即是以“循证医学”为基础,以药物本身相关元素为出发点,引发处方医生不断的兴趣、认知和掌握该药物正确使用方法的系统市场推广过程。通过专业的推广团队将药品在医药领域的研究成果和临床实践的最新信息,在拜访和专家推介时及时提供给医生;并通过学术传播方式,使医生了解产品特点,提升在同类产品中的地位,并推荐和指导临床医生用药,让医生形成处方习惯,同时将医生和患者对于药品的反映及时反馈给企业,形成企业、医生和患者之间的沟通桥梁。归纳起来就是:以学术为基础,以专业为标准,以推广为手段。其中的核心是学术,因学术而专业,因专业而可信。 2、 专业化学术推广的背景和意义 企业生产、经营或终结点都是市场,一切活动都是围绕着市场而展开。因此市场营销环境的好坏对医药企业的生产和经营决策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过去的二十年,国内一些制药企业和医院投机钻营,走起歪门邪道。另外, 1988 年,西方医药代表这个名词开始录入中国药业词库,同时也将西方“挂金销售”带入了中国医药市场。 1995 年后,医药代表成为了行贿医生的售药者之代名词。当第一个医药代表通过给医生回扣取得惊人业绩后,其他药企纷纷效尤,自此以后,回扣战略(挂金销售)开始盛行并成为中国医药市场上的一种重要的营销手段,且愈演愈烈。近年来,随着患者“看病难,吃药贵”的呼声接踵而至,医患的矛盾和纠纷遍布各地。针对这一情况,国家相继出台了“治理商业贿赂”等相关政策,并制定新医改方案,药品销售尤其是面向医院销售的处方药销售开始面临严峻的考验。身处医药企业终端销售一线的医药代表的一举一动开始受到极大的限制;医疗体制改革更令无数医药代表的生存发展陷入了危险境地。如何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摆脱困境并求得生存成为了医药代表必须考虑的问题;同时如何在新医改下使得企业能够保持足够的业绩增长,形成差异化的核心竞争力让企业管理者烦恼不断。 这时,在经过不断的市场融合和行业借鉴后,学术推广开始被提上医药营销的议程,一些医药行业培训咨询专业公司在医药培训市场上应运而生。医药企业和医药代表们开始努力使自己成为学术专家和信息专家,开始通过推广自身高附加值的个性化服务来获取业绩,比如:通过组织医生开展学术交流会推荐企业产品;向医生提出同类竞争产品研究的阶段;讲解国际上对此类疾病治疗的研究水平以及最新进展;指出学术文献的来源和出处,论证自己产品的先进性以及可能出现的副作用;反馈医生使用药品中发现的问题和向医生提供不良反应的解决方案等等。至此,经过专业化学术推广的提升,医药代表才逐步成为跨越在医药企业和医生之间的桥梁;而专业化学术推广逐步成为了医药营销的主要且重要手段。 由此,近年来采取专业化学术推广政策的企业的确获得了良好的成绩。学术推广打造了营销力,带动了企业管理的升级,它的意义主要在于: 1 )促进合理用药; 2 )企业管理升级; 3 )信息传递准确; 4 )拥有专家集群; 5 )铸就品牌金身; 6 )顺势成就规模。 促进合理用药: 世界卫生组织调查指出,全球的病人有 1/3 死于不合理用药,而不是疾病本身。 WHO 的 《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建议报告》 就目标这一项提出的建议中,有两点: 1 )确保在中国生产和使用的所有药品都安全、有效且质量可控; 2 )促进医务人员和消费者使用有效性、安全性、适用性和成本效果好,且有高质量证据的药品。医生获取药品专业知识的渠道有限,对于药品知识投入学习的时间和经费也有限,与满足社会安全合理用药的现实需求有很大的差距,因此通过学术推广带来的医护群体知识结构提高对于社会具有重要的价值。这也是学术推广能够在未来大行其道的理论空间。 企业管理升级: 对于市场来讲,学术推广的开展有利于企业对基层销售平台的根本了解。对于市场来说,学术推广不仅体现在为基层服务上,更能体现在市场管理上。在过去,企业管理者对市场的感受来自直接的部下或代理商,而通过学术推广得到市场的真实信息来自最基层的销售代表和处方医生。过去企业对于市场的管理是通过销售实现的,无论对于代理商还是医生,熟悉的只是产品和朝夕相处的一线企业代表,他们对于企业的认识抽象而不具体,一旦销售人员发生问题,就有可能中断联系。 另外,企业通过学术推广不断地强化着代理商、医药代表专业知识的积累,来自市场的专业化水准的提高反过来促进着企业管理方方面面的改变。不搞学术推广工程,好多的部门都不用建,好多的事都不用管,好多的方法都不用会,好多的钱都不用花,搞了学术推广增加了企业管理的难度,才发现营销还是两重天。推崇学术推广的企业一定是实力相当的企业,这种实力不仅仅是经济实力,还彰显企业的管理能力。一个企业是否能够实行学术推广,考验的是整个企业的知识结构。如果过去还能凭胆魄创建企业,那么现今就需要凭专业水准去发展企业。 信息传递准确: 产品的概念需要传递,传播的环节越多、传播的路径越长,信息流失越多。解决传播的途径有许多方法,学术推广无疑是其中最直接的一种,由企业的专职人员与临床医生直接沟通,信息保真度高。通过对医生和消费者的洞察,对竞争产品的分析,得出自己的竞争优势和市场机会,然后对学术证据进行结构化处理,提炼出核心观点和关键信息,在关键信息的基础上概括出新的概念,形成完整的逻辑关系,做出清晰的产品定位,这样的内容才能够打动专业的目标医生。过去,企业需要传播的信息是线性逐层传递的,而学术推广的信息是立体传播的,医生接受信息以及反馈的渠道不再单一。很多的时候,不是我们的产品缺乏说法,而是基层代表或处方医生根本不知道该产品的处方理由。企业辛辛苦苦做出来的卖点,企业花大力气搞出来的科研成果并未被终端及时准确地了解。学术推广相当于介入治疗,准确地把企业塑造的概念传递给临床一线,从而把广泛的医学新知传递给准确的目标群。 拥有专家集群: 一支医学专家集群对品种的推广和发展意义不庸置疑。一个好产品的周围,应该有一批甚至一大批医学专家围绕。企业想让自己的产品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就必须与专家建立起牢固的关系,更多地考虑如何让专家从与自己的合作中成长起来,最终成为该治疗领域或研究领域的权威。没有这个支持就无法拉动基层医生的响应,这个企业临床促销的信任度就值得怀疑。 铸就品牌金身: 学术推广是企业实力的表现,是企业崛起、腾飞的标志。能够启动学术推广的企业绝对不是在生存的泥潭中挣扎的企业,而是需要二次蜕变以实现企业的 “ 更上一层楼 ” 的企业。企业通过奋斗,已经获取了改造升级的基础条件,自身能够质疑原来销售模式的缺陷,希望解决制约企业再次进步的瓶颈,需要引进或升级学术推广来变革销售模式,形成更立体、更丰富、更先进的营销营运体制。另外,我们知道品牌的构成有两个层次:一个是产品品牌;一个是企业品牌。这两个层次对于企业认清当下的客观需求,是非常重要的战略抉择依据。 顺势成就规模: 中国大多数民营企业的生命周期只有 3-10 年,没有一个持续的高效运营模式,很难让企业做大做强。“十一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培育一批临床急需、疗效突出的有特色的大品种、大品牌、大企业”;重点要建立具有较强国际竞争能力的医药产业,部分领域进入世界领先行列,为向医药强国转变打下坚实的基础。数据显示:中等企业正在较快崛起。顺政策之势、顺时运之势、顺调整之势、顺积蓄之势,许多企业历经艰难困苦终于有所建树,摆脱了生存的困境,正在发展的快车道上高歌猛进,利用时代赐予的转型之期使企业成就更大的规模。如果医药企业真的能够按照学术推广模式的要求进行新产品的策划和推广,产品就有可能取得上述优势,从而真正实现企业的快速发展,成就行业规模。 3、 怎样开展专业化学术推广 上面讲述了专业化学术推广的定义、背景和意义,那么对于医药企业具体开展专业化学术推广,则需要牢牢把握住学术推广的一个核心和三个关键点。 一个核心:专业的产品知识提炼 怎么才叫专业的提炼?简单说来,让医学专家认可的就是专业的;自己说的挺带劲儿,医生听了都懒得反驳、懒得提问的就是不专业。例如为产品写个议论文,需有论点有论据,结构清晰逻辑合理。有时候产品比较新,新到课本上没有,比如一个治疗肿瘤的生物制品,属于非常前沿的东西,因为太前沿了,临床上还没有如何应用的方案,比如和现在的放化疗如何结合,多长时间一个疗程等,企业做推广的时候要在这个方面下功夫,就是提供方案。我们现在大多数的企业因为是招商模式,所以对产品的提炼是针对招商的,也就是常规的那几句话“独家、医保、市场大、空间大、严格的市场保护”等,而对于产品本身的治疗特性的提炼几乎没有,即便有也大多比较粗糙。 例如神经科有个产品叫黛力新,经过近 20 年的市场专业化学术推广,不断细化产品的每一个适应症,配套各种临床推广工作,已经在神经内科、消化内科、心血管内科等第一梯队科室形成了良好的临床认知。那么随着产品的继续发展,进一步全面推广骨科或内分泌等二线科室,则需要不断提炼产品的核心五要素,骨科与“幻肢痛”,内分泌科与“常规药物治疗依旧出现血糖不明原因的波动”这种临床表现较为突出且临床医生还尚未有系统处理办法的情况着手,围绕这些话题配套相关的推广资料,通过不断的信息传递和推介会,进而让医生认可。 三个关键点:专业的营销队伍,专业的沟通工具和专业的推广表现 专业的营销队伍: 学术推广代表企业产品信息传递的毛细血管,是与临床医生接触的第一线人员。医学部和市场部把产品搞明白后通过对销售人员进行系统的培训,把销售人员全部培养成产品高手,能够和医生对话,能够独立组织中小型学术推广会议,只有这样才能让企业的产品能够为临床医生认知并为患者提供治疗服务。 专业的沟通工具: 临床推广需要很多工具物料,这里面学问也很大,因为医学上的论文摘要、图表、参考文献、对问题的表述都有约定俗成的习惯,你如果不按那个规矩来,就是不专业的表现。一句话来讲:内容科学、细节完善、创意美妙、设计精致,这些是对物料的基本要求。 专业的推广表现: 推广的形式多样,除了学术会议外,还有大型公关活动,患者教育,软文广告等等。一个大型学术会议的主题是否和学术主流相吻合,是否和产品的特点相契合,参会人员的满意度高不高,现场环境氛围是否能够烘托主题,这些都是专业化的内容。组织活动最能考验一个团队的组织能力和执行能力,这就是专业性的表现。不同的产品有不同的产品策略,不同的产品策略决定不同的推广形式,在关注形式的同时,我们还需要更加关注内容和表现策略。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目的,凸显效果,提升品牌。 4、 专业化学术推广的未来 可以预期的是,未来进行专业化学术推广的医药企业将会越来越多,推广的方式也越来越多样化。那么如何在鱼龙混杂的学术推广中形成复合自身企业品种发展的推广方式需要不断摸索和升级。另外,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现代社会人与人交流,我们习惯性的是突出自己的看法,缺失了对他人情感的顾及,就好比学术推广一味强调自己品种的这样好那样好,丝毫不顾及对方是否真的需要或关注这个方面,使得推广人员和医生之间相互不信任,如履薄冰,小心翼翼,人与人之间的人情关系也越来越淡漠。而临床上因为医生和患者缺少了换位思考的沟通方式,从而引发了医患之间的不断纷争。之前上映的一部医生题材的电视剧——《青年医生》,也反复呈现了医患沟通的场景,突出了医患沟通重要性的主题。而未来的学术推广,仅从笔者的看法来讲,只要我们牢牢的抓住一点,即一切从临床医生的学术需求和患者治疗体验出发,将会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其实说白了,在医药销售这个环节中,医药企业推广人员看似是卖方,临床医生看似是买方,但归根结底,传统的买卖双方其实都只能算是服务者,我们共同服务的主体是第三方的患者。或许在后续我们向医生进行产品的学术推广过程中,一切从患者的治疗体验出发,从临床医生解决棘手问题的角度出发,将能获得良好的预期效果。最后,学术推广的道路虽然曲折,任重道远,同行人员还需在不断摸索中匍匐前进,但总会走向灿烂明天!
个人分类: 专业资料|9040 次阅读|1 个评论
“非升即走”:折射大学“青椒”窘境
热度 2 idmresearch 2016-4-22 20:15
所谓高校教师“非升即走”(up or out)制度,是高校给予教师候选人一定的期限,如果在规定的限期内不能获得晋升就必须离开的一种高校教师选拔与聘任制度。国外大学尤其是研究型大学对准给予终身教职的教师大多采用“非升即走”的选拔制度。这是因为对研究型大学而言,教师声誉是其社会声誉的重要来源,提高选拔标准,确保教师的“最优化”是其保持较高学术声誉的关键举措。同时,为了避免较低学术能力和“不思进取”的教师群体有“滥竽充数”的表现,许多高校也更愿意选择实行“非升即走”的聘任制度。 (一)“非升即走”的国外视域 以美国为例,美国的高校将教师职务分为四个层次,即教授、副教授、助理教授以及讲师,而岗位任用的形式有终身制(tenure)、终身教职轨(tenure-track)和非终身制三种。一般将教授和副教授定为终身制岗位,将助理教授(也有高校包括副教授和讲师)定为终身制轨道岗位,将讲师定为非终身制岗位。非终身制岗位又分为固定聘期岗位和临时聘用岗位。这就是在美国的大学里普遍实行的终身教职制度。评上终身教职的教师相当于有了“铁饭碗”,一般都不能被解雇(除非学校取消相关专业的设置),而非终身制岗位的教师实行“非升即走”制度,即在规定的期限内没有被评上终身教职的教师则必须走人。因此,终身制岗位的教师很少有晋升或考核的压力,在晋升为终身制职衔之前压力非常大。事实上,这种类似于高校“非升即走”的规则在诸如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机构中也是普遍实行的 。 具体而言,在美国,讲师的聘任期一般为1年,助理教授聘期多为3年,连续工作6年且成就显著者可升为副教授,并获得终身雇佣的资格 。教授受聘时一般立即获得终身雇佣资格。哈佛大学自1941年来就开始实行“非升即走”的制度,与大部分美国高校一样,哈佛大学对讲师的聘任期限一般为1年,助理教授的聘任期限一般为5年,副教授的聘任期限一般为3年,只有正教授才享有终身制。由于副教授职务是非终身制的,是由助理教授晋升而来,受聘时间在三至五年,年限的确定主要依据工作资历和在本校首次聘任时获得的教师职务,副教授连续聘用不得超过八年,所以如果在聘期内不能晋升为教授,就必须离开。教师的职称晋升问题由学校的“特设委员会”统一受理。教授能否晋升需由委员们讨论后提出意见,最后交由校长拍板。这种制度能够使得平庸者无法滥竽充数,真才实学的教师享有上升的空间而变得更加努力。然而,基于每年提升教授名额的限制,即使有真正才能的学者也可能难以避免会在聘期结束之后因竞争失败而遗憾离开。 (二)“非升即走”的国内视域 近年来,我国对新进教师实行“非升即走”聘任制度的高校逐渐增多。回顾往昔,北京大学于2003年推出教师人事改革方案,改革的核心内容就是在教师聘任和晋升中实行“非升即走”策略,形成“竞争”与“流动”的“汰劣”机制。对于北京大学的这场改革,有学者称之为“以哈佛大学为参照系,开放学术职位,引入外部竞争机制,加速师资队伍吐故纳新的速度,为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奠定‘一个好的师资聘任和晋升的体制基础’” 。然而,时隔十多年,再看高校实行“非升即走”的人事制度已经不足为奇。2015年,厦门大学以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为核心,深化新型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其中,在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方面,厦门大学为提高师资引进标准,严格准入条件,设置“研究型助理教授”岗位,实行终身教职准聘制度和校内合聘制度,引入“虚拟编制”,实行“非升即走、非升即转”,进一步深化了人事分配制度改革 。诸如此类对新进教师设定“考察期”的高校逐步增多,且以公立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更为常见。 不可否认,高校对教师实行“非升即走”的聘用制度在一定程度上通过“以压力转化动力”的机制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青年教师的科研潜力,有利于促进更多更好学术成果的产出,对高校而言无疑是选取并留住“最优秀”人才的有效手段之一。然而,在中国高校实行“非升即走”聘任制度也受到社会各界不同程度的质疑,尤其是对在现有高校教师评价体制下实行“非升即走”制度容易使教师走向学术科研功利主义的担忧。原因在于“国外大学对教师的管理和评价与我国存在诸多根本的不同。国外对大学教师的管理和考核由独立运行的教授委员会和学术委员会进行,看重的是教师的学术能力与贡献,而不是看论文的数量和是否发表” 。因此,实行“非升即走”的另一个直接的“不良反应”就是促使青年教师将更多精力投入到科研而无暇顾及教学。这种利益的博弈易使高校“青椒”身陷两难的困境。在各高校正要“大力发展一流本科教育”的今天,纷纷实行“非升即走”制度的利与弊值得深思。 ( 作者信息: lyy ,同济大学讲师。注:“青椒“指大学青年教师的别称。) 参考文献: 陈钊. 信息与激励经济学 . 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5:184. 徐辉,方展画分卷主编. 高等教育 . 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 2000:318. 顾建民. 自由与责任——西方大学终身教职制度研究 . 浙江教育出版社,2007:277. 厦门大学深化人事制度改革 . 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193/201505/186930.html. 海外网:如何破解高校教师“非升即走”难题? . http://opinion.haiwainet.cn/n/2014/0730/c456475-20908417.html .
个人分类: 规划参考|7590 次阅读|3 个评论
中国工程院2015年院士增选进入第二轮评审的候选人名单
idmresearch 2015-12-17 23:49
机构 人数 清华大学 6 解放军总参谋部 5 中国农业科学院 4 湖南大学 4 哈尔滨工业大学 4 北京理工大学 4 中国农业大学 3 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3 中南大学 2 中国医学科学院 2 中国矿业大学 2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2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 2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 2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 2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 2 浙江大学 2 西北工业大学 2 同济大学 2 四川大学 2 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2 解放军总医院 2 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 2 华中科技大学 2 华南理工大学 2 华东理工大学 2 湖南省农业科学院 2 复旦大学 2 东南大学 2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2 重庆大学 1 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1 中粮集团有限公司 1 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1 中海油研究总院 1 中国中医科学院 1 中国中钢集团公司 1 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 1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1 中国医学科学院 1 中国医科大学 1 中国铁路总公司 1 中国水稻研究所 1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1 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 1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1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1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1 中国石油大学 1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1 中国煤炭科工集团有限公司 1 中国铝业公司 1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1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 1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1 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1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1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1 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 1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1 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1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1 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 1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1 中国海洋大学 1 中国钢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1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 1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 1 郑州大学 1 浙江工业大学 1 长沙理工大学 1 长春理工大学 1 云南省地质调查局 1 云南民族大学 1 扬州大学 1 新疆额尔齐斯河流域开发工程建设管理局 1 西南交通大学 1 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 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1 西北大学 1 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 1 武汉市市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1 武汉理工大学 1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1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1 温州医科大学 1 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 1 天津大学 1 沈阳农业大学 1 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1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1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1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 1 上海交通大学 1 陕西省地质调查院 1 山西焦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1 三一集团有限公司 1 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 1 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 1 宁夏大学 1 南通大学 1 南京农业大学 1 南京林业大学 1 南京理工大学 1 南京大学 1 南方医科大学 1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1 浪潮集团有限公司 1 空军装备研究院 1 解放军总后勤部 1 解放军电子工程学院 1 解放军第五七一九工厂 1 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1 解放军第三〇九医院 1 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1 解放军第二炮兵装备研究院 1 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 1 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 1 环境保护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 1 华北电力大学 1 湖南商学院 1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1 河南农业大学 1 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 1 河北农业大学 1 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 1 海军装备研究院 1 海军潜艇学院 1 海军工程大学 1 哈尔滨工程大学 1 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 1 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 1 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 1 国家车辆驾驶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1 国防科工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 1 国防大学 1 贵州大学 1 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 1 钢铁研究总院 1 东北石油大学 1 电子科技大学 1 大连理工大学 1 灿芯创智微电子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1 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 1 北京邮电大学 1 北京师范大学 1 北京矿冶研究总院 1 北京科技大学 1 北京交通大学 1 北京化工大学 1 北京工业大学 1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1 北京大学 1 澳门科技大学 1 鞍钢矿业集团 1 (各学部名单按照姓名拼音排序) 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 24 人) 序号 姓名 年龄 专 业 工作单位 01 陈学东 50 特种设备设计与制造 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 02 笪良龙 48 水声工程 海军潜艇学院 03 邓宗全 58 机械设计及理论 哈尔滨工业大学 04 付梦印 50 武器系统与应用工程 南京理工大学 05 高峰 58 机械设计及理论 上海交通大学 06 何琳 57 船舶海洋工程力学 海军工程大学 07 侯晓 51 航空宇航推进理论及工程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 08 姜澄宇 67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西北工业大学 09 李崇坚 62 电力电子及控制设备 中国钢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10 李德群 69 机械成形加工工程及自动化 华中科技大学 11 李魁武 71 火炮自动武器及弹药(战斗部)工程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 12 李圣怡 69 机械电子工程 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13 邱志明 53 武器系统与应用工程 海军装备研究院 14 孙聪 54 飞行器设计(包括总体、结构等)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 15 孙逢春 57 车辆设计与制造 北京理工大学 16 田红旗(女) 55 运载工具运用工程 中南大学 17 王华明 53 机械成形加工工程及自动化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18 王振国 55 航空宇航推进理论及工程 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19 肖龙旭 53 控制理论与工程 解放军第二炮兵装备研究院 20 许波 49 飞行器设计(包括总体、结构等)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 21 杨德森 58 水声工程 哈尔滨工程大学 22 易小刚 51 专用机械设计与制造 三一集团有限公司 23 张卫华 54 运载工具运用工程 西南交通大学 24 周志成 52 飞行器设计(包括总体、结构等)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 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 27 人) 序号 姓名 年龄 专 业 工作单位 01 陈纯 59 计算机应用技术 浙江大学 02 陈杰 49 控制理论与技术 北京理工大学 03 戴琼海 50 控制系统工程 清华大学 04 樊邦奎 56 信息与通信网络技术 解放军总参谋部 05 姜会林 69 应用光学 长春理工大学 06 姜秋喜 54 信号处理技术 解放军电子工程学院 07 蒋亚东 51 传感器技术 电子科技大学 08 蓝羽石 60 计算机应用技术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 09 廖湘科 51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10 刘永坚 53 雷达技术 空军装备研究院 11 马晶 59 信息与通信网络技术 哈尔滨工业大学 12 宁滨 56 控制系统工程 北京交通大学 13 孙凝晖 47 计算机系统结构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14 谭久彬 60 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 哈尔滨工业大学 15 田捷 55 计算机应用技术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16 王恩东 48 计算机系统结构 浪潮集团有限公司 17 王沙飞 50 信号处理技术 解放军总参谋部 18 王耀南 57 控制理论与技术 湖南大学 19 吴汉明 63 微电子技术 灿芯创智微电子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20 吴建平 61 计算机系统结构 清华大学 21 吴剑旗 48 雷达技术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 22 吴伟仁 61 信息与通信工程 国防科工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 23 杨知行 69 广播与电视技术 清华大学 24 余少华 52 信息与通信网络技术 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 25 张平 56 信息与通信网络技术 北京邮电大学 26 张雨东 51 应用光学 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 27 郑辉 58 信息与通信网络技术 解放军总参谋部 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 23 人) 序号 姓名 年龄 专 业 工作单位 01 陈芬儿 57 精细化工 复旦大学 02 陈建峰 49 化学工程 北京化工大学 03 顾松青 68 有色金属冶金 中国铝业公司 04 黄小卫(女) 53 有色金属冶金 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 05 李贺军 57 复合材料 西北工业大学 06 李卫 57 功能材料 钢铁研究总院 07 刘中民 50 煤化工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08 龙军 58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09 吕剑 51 有机化工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 10 毛新平 50 金属压力加工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11 潘峰 51 功能材料 清华大学 12 潘复生 52 金属材料 重庆大学 13 彭金辉 50 冶金工程与技术 云南民族大学 14 钱锋 54 化工系统工程 华东理工大学 15 沈政昌 55 矿物加工 北京矿冶研究总院 16 王富耻 66 金属材料 北京理工大学 17 王迎军(女) 60 生物材料 华南理工大学 18 王玉忠 54 有机高分子材料 四川大学 19 吴锋 64 功能材料 北京理工大学 20 谢建新 57 金属压力加工 北京科技大学 21 张联盟 60 功能材料 武汉理工大学 22 张新明 69 金属压力加工 中南大学 23 郑裕国 53 生物化学工程 浙江工业大学 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 27 人) 序号 姓名 年龄 专 业 工作单位 01 程树康 69 电气工程 哈尔滨工业大学 02 邓建军 51 核科学技术应用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 03 邓运华 52 油气资源与勘探 中海油研究总院 04 葛世荣 52 煤炭开发 中国矿业大学 05 顾大钊 57 矿山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 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06 康红普 49 煤炭开发 中国煤炭科工集团有限公司 07 雷增光 54 核材料与核燃料 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 08 李根生 53 石油和天然气工程 中国石油大学 09 李建刚 53 核科学技术应用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10 李宁 56 石油和天然气工程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11 李文昌 53 矿产资源和地质勘查 云南省地质调查局 12 刘池阳 62 油气资源与勘探 西北大学 13 刘吉臻 63 热能动力工程 华北电力大学 14 刘扬 57 石油和天然气工程 东北石油大学 15 罗安 57 电气工程 湖南大学 16 倪明江 66 热能动力工程 浙江大学 17 潘一山 51 矿业的安全和环境工程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18 饶宏 54 电气工程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19 汤广福 48 电气工程 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 20 唐立 49 核科学技术应用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 21 王成山 52 电气工程 天津大学 22 王双明 60 矿产资源和地质勘查 陕西省地质调查院 23 王运敏 59 非能源矿产开发 中国中钢集团公司 24 武强 55 矿山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 中国矿业大学 25 杨春和 53 非能源矿产开发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26 赵振堂 54 核科学技术应用 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27 朱伟林 59 油气资源与勘探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 22 人) 序号 姓名 年龄 专 业 工作单位 01 陈军 58 摄影测量与航天测绘 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 02 陈政清 67 工程力学 湖南大学 03 邓铭江 55 水利水电工程 新疆额尔齐斯河流域开发工程建设管理局 04 冯夏庭 50 岩土工程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05 孔宪京 63 水工结构工程 大连理工大学 06 吕西林 60 结构工程 同济大学 07 孟建民 57 建筑学 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08 彭永臻 66 市政工程 北京工业大学 09 任辉启 62 土木工程抗灾与防护工程 解放军总参谋部 10 谭述森 73 大地测量与测量工程 解放军总参谋部 11 田军仓 57 农田水利工程 宁夏大学 12 王复明 58 岩土工程 郑州大学 13 王建国 57 建筑设计及其理论 东南大学 14 王炜 55 城市规划(含城市交通规划) 东南大学 15 吴志强 54 城乡规划与风景园林 同济大学 16 吴智深 54 结构工程 东南大学 17 谢先启 54 土木工程抗灾与防护工程 武汉市市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18 岳清瑞 53 结构工程 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19 曾光明 52 市政工程 湖南大学 20 张建民 55 岩土工程 清华大学 21 张喜刚 53 桥梁工程 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22 郑健龙 61 道路与铁路工程 长沙理工大学 环境与轻纺工程学部( 16 人) 序号 姓名 年龄 专 业 工作单位 01 贺泓 50 大气污染防治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02 贺克斌 52 大气污染防治 清华大学 03 李家彪 54 海底探测与开发工程 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 04 任发政 52 食品科学 中国农业大学 05 任洪强 51 水污染防治 南京大学 06 单杨 52 食品工程 湖南省农业科学院 07 施楣梧 58 纺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 解放军总后勤部 08 汪华林 46 环境工程 华东理工大学 09 王琪(女) 65 轻工装备 四川大学 10 王桥 57 环境信息技术 环境保护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 11 吴丰昌 50 环境基准与标准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12 吴清平 52 食品安全科学技术 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 13 杨志峰 51 环境规划与环境影响预测技术 北京师范大学 14 岳国君 52 发酵与轻工生物技术 中粮集团有限公司 15 张远航 57 环境区域污染控制技术 北京大学 16 赵谋明 50 食品科学 华南理工大学 农业学部( 23 人) 序号 姓名 年龄 专 业 工作单位 01 包振民 53 水产养殖 中国海洋大学 02 曹福亮 57 森林培育 南京林业大学 03 陈松林 54 水产养殖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04 陈志 60 农业机械化工程 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05 程式华 56 作物遗传育种 中国水稻研究所 06 金宁一 59 预防兽医学 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 07 康振生 57 植物病理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08 李天来 59 蔬菜学 沈阳农业大学 09 刘孟军 50 林木遗传育种 河北农业大学 10 沈建忠 52 基础兽医学 中国农业大学 11 沈其荣 57 土壤学 南京农业大学 12 宋宝安 52 农药学 贵州大学 13 唐华俊 54 土地资源 中国农业科学院 14 田克恭 51 预防兽医学 河南农业大学 15 童光志 52 预防兽医学 中国农业科学院 16 万建民 55 植物生物工程 中国农业科学院 17 王保海 63 农业昆虫与有害生物防治 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 18 王汉中 51 作物遗传育种 中国农业科学院 19 张福锁 54 植物营养学 中国农业大学 20 张洪程 64 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 扬州大学 21 张新友 51 作物遗传育种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22 朱明 57 农产品加工与贮藏工程 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 23 邹学校 51 蔬菜学 湖南省农业科学院 医药卫生学部( 27 人) 序号 姓名 年龄 专 业 工作单位 01 董家鸿 55 普通外科 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 02 付丽(女) 56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 03 高天明 54 生理学 南方医科大学 04 高长青 55 胸心外科 解放军总医院 05 顾晓松 61 医学组织工程学 南通大学 06 黄从新 64 心血管病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07 黄璐琦 47 中药资源与鉴定学 中国中医科学院 08 贾伟平(女) 58 内分泌与代谢病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 09 蒋建东 56 药理学 中国医学科学院 10 蒋建新 52 野战外科 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11 李松 51 药物化学 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 12 李校堃 51 微生物与生物技术药学 温州医科大学 13 李兆申 58 消化系统病 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 14 刘良 57 中医内科学 澳门科技大学 15 宁光 52 内分泌与代谢病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16 钱忠明 64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复旦大学 17 乔杰(女) 51 医学细胞生物学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18 尚红(女) 54 临床检验诊断学 中国医科大学 19 石炳毅 64 泌尿外科 解放军第三〇九医院 20 石远凯 54 肿瘤学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21 孙颖浩 54 泌尿外科 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 22 王军志 59 生物药学 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 23 王小宁 57 基础医学 解放军总医院 24 张学 50 医学遗传学 中国医学科学院 25 张英泽 62 骨外科 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 26 张志愿 64 口腔颌面外科学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27 赵铱民 58 口腔修复与正畸学 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工程管理学部( 14 人) 序号 姓名 年龄 专 业 工作单位 01 柴洪峰 58 信息与电子工程管理 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 02 陈晓红(女) 52 能源与矿业工程管理 湖南商学院 03 丁烈云 59 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管理 华中科技大学 04 耿汝光 58 机械与运载工程管理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 05 胡晓峰 58 信息与电子工程管理 国防大学 06 金会庆 58 医药卫生工程管理 国家车辆驾驶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07 金智新 55 能源与矿业工程管理 山西焦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08 凌文 52 能源与矿业工程管理 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09 刘合 54 能源与矿业工程管理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10 卢春房 59 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管理 中国铁路总公司 11 邱菀华(女) 68 机械与运载工程管理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12 邵安林 51 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管理 鞍钢矿业集团 13 汪寿阳 56 信息与电子工程管理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 14 向巧(女) 52 机械与运载工程管理 解放军第五七一九工厂 (里瑟琦智库研究助理詹思远整理。里瑟琦智库官方邮箱 research@shrbic.com ;里瑟琦智库官方网站: http://www.idmresearch.com )
个人分类: 智库数据|9024 次阅读|0 个评论
院士名额太少导致学术腐败
热度 43 dwchen 2015-8-1 17:10
中科院院士候选人名单终于千呼万唤始出来。从300多名名申请者中通过通信评审,选出157个有效候选人,成功率约为50%。然后,从157人中最终增选不超过65人,历年平均数据一般为50人,成功率约为30%。根据乘法原理,申请中科院院士成功率约为15%。中国工程院当选的概率更低,首先从521位有效候选人中产生了进入第二轮评审的候选人203位,成功率为40%,近年来最终当选都没有超过60人,总的成功率约为12%。 而且两院每两年选一次,使得当选院士更加困难。院士当选者一般平均年龄约60多岁。现有两院院士1500多名,两年内正常死亡约100多人,基本与新当选院士持平。总之,中国院士总数增长极其缓慢,与我国高等教育大发展,博士教授数量快速增加的现状相当不协调,严重不匹配、极其不和谐。 院士当选太难,名额太少,导致院士成为严重 稀缺资源。严重稀缺资源的竞争自然是不择手段,因此导致了学术腐败,学术霸权和学术等级等等问题。中国学术界的各种恶性竞争(项目竞争、头衔竞争、论文竞争、获奖竞争),总的矛盾根源就是对院士稀缺资源的竞争,相当于高考指挥棒对应试教育的引领作用。 反之,看美国仅仅3亿人口,人口不到中国的4分之一,院士竟然有5000多人,是中国院士的3倍。记得我当年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访问,该校有美国科学院院士140多人,美国工程院院士80多人。在我访问的计算机系,院士就有10多人。在UC Berkeley的计算机系,我发现院士办公室与其他教授并无不同,院士本身也无任何特权,也需要亲力亲为做研究。所以说,院士多了,自然就没有特权,自然就与其他教授平等了,也没有啥副部级待遇了。 根据中国的人口,参考美国院士数量,我认为中国应该有2万院士:科学院院士1万人,工程院院士1万人。建议以后每年增选1次院士,1次中科院增选200人,工程院增选200人。这样50年后,我国的院士数量应该能达到2万。到时,各种诟病的学术腐败应该降低到很低的比例,学术自由,学术平等才有可能做到。
个人分类: 院士大会|5335 次阅读|129 个评论
[转载]中科院院士增选157人名单
xinliscau 2015-8-1 16:31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1832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麻省理工学院博士候选人告诉你:美国高校怎样培养博士生?
jiangxinduyin 2015-6-15 19:51
美国高校是如何培养博士生的?博士生既是科研人员,也是未来的大学教师。因此,美国的研究性大学很重视博士生培养,为之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在过去的五年里,我在美国三所研究性大学求学,包括马萨诸塞州剑桥市的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以及位于加州的斯坦福大学。在这篇短文里,我想谈一些这几年在学校里的见闻,供感兴趣的朋友参考。需要说明,我就读于政治系,因此,下面提到的情况对其他学科(尤其是自然科学和工程类学科)不一定适用。 美国社会科学的研究生训练,主要有三方面的内容:课程和论文训练、研讨会(seminar),以及对学生职业发展的支持。大部分人比较关注课程设置与论文,对后两方面的培养关注得比较少,但它们其实也非常重要。 课程和论文 美国的社会科学院系一般要求博士生完成两项目标:一、在修课的基础上通过博士生资格考试;二、通过毕业论文答辩。许多院系还要求学生在第二年完成一篇“第二年论文”(second year paper),作为毕业论文的一次预演。以我所在的麻省理工学院政治系为例,博生需要完成两年共16门课的课程任务。学生也可以选修或旁听更多课程,不必付费;而且,只要学生的学术导师同意,选课几乎没有院系的限制。许多同学在整个博士生涯中选修了20至25门课程。 在这头两年里,学生一般不需要做除了修课以外的任何工作,靠学校提供奖学金(fellowship)基本上就可以衣食无忧了。学校希望博士生们在这两年心无旁骛地汲取知识,尽量不要受到经济因素的干扰。最近几年,由于一些学校或院系财政状况吃紧,或者招收的本科生数目上升,它们也开始要求一二年级的研究生承担一些教学或助研任务。 我们暂时不讨论课程设置的问题。在麻省理工学院,一门三学分的核心课程,一般每周有两次一个半小时的主课(教授主持)和一次一小时的复习课(助教主持)。也就是说,一门核心课程,通常学生们一周要见面三次。哈佛大学和斯坦福大学的情况也类似。 大部分教授给博士生授课是很用心的,我们从许多网上的公开课视频里就可以感受到这一点。网络课堂缺少两个重要元素,一是课堂里的互动;二是在助教和同学的帮助下按时完成作业的硬约束。我认为后者更重要。 以我自己的亲身经历来讲,博士阶段的每门课程,每周需要15-20小时以上的课外时间用于阅读、复习和完成作业。我也是这样要求我参与授课的学生们的。麻省理工学院要求低年级博士生每学期选修四门课。哈佛的要求是三门。斯坦福大学采用三quarter制,要求学生每个quarter选三到四门课。在这几所学校,不少学生还在额外旁听一到两门课。 总的来说,博士生们的课业压力是很大的。我确实从学习和研究中得到许多快乐,但是这些年下来,我深信以快乐为宗旨的教育,恐怕达不到期望的效果。我的一位老师对一年级博士生的要求只有两个字:No Whining(不要抱怨)。 博士生一开始对做研究没有什么概念。主要的办法当然是阅读前人的作品,辅之以工具类课程的严格训练。最近一两年,我们系有一个小创新,即在为一年级开设的一门《研究设计》课中,指导学生撰写研究计划,申请美国国家科学基金(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 NSF)的博士奖学金。这项教学实验还是比较成功的——先后有三位一年级同学得到了NSF的资助。这不仅是博士生们值得夸耀的荣耀、给系里节省了资源;更重要的是,它可以培养博士生们独立开展研究和日后申请研究经费的能力。 在第二年末,系里期望学生能完成一篇可被发表的论文,这是所谓的“第二年论文”。在现实中,绝大多数论文达不到发表的要求。在学术生涯的起点,总难免要生产一些糟糕的文章,但这样的练习也很有价值。与国内不少学校的情况相反,我所知的几所学校对博士生发表论文的数量都没有任何硬性要求。因此,博士生没有什么动力发表水准不高的论文。 经过一到两个月紧张的复习,博士生要通过资格考试,包括笔试和口试,主要考察博士们对本领域文献的掌握程度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博士阶段,除了学生自己,几乎没有人关心他或她的考试成绩——教授不太关心,未来的雇主则根本不关心。 每个院系的考试安排略有不同,哈佛大学政府系是在第二年末进行的;斯坦福大学政治系则将两门资格考试安排在两个学期。我们系把资格考试安排在第三学年初,分两天对博士生选择的两个领域进行考察,每个领域一天(八小时)。按照领域的不同,可能是三篇2500字左右的写作,或是一个很长的习题集。 考试很紧张。我记得单单考试的两天,我就丢了一公斤以上的体重。直到现在,我也没有再在8小时以内写过那么多英文。斯坦福政治系的考试,每次(一个领域)长达52小时——跨越一个周末——答题者有时被要求完成三篇8000字的文章,我觉得那太长了。 考试确实能检验学习效果。不过我还是认为资格考试浪费过多时间了。比较可取的办法,可能是把资格考试安排在第二学年末的暑假前进行。另外,考试时间其实可以缩短到3到5个小时。这样,第二年结束后暑假可以用来想博士研究的题目。麻省理工的经济系就是这样做了,效果很好。这项改革在政治系被提了几次,可是每次都被否决。最反对这项改革的,正是面临考试的低年级学生们。 通过资格考试的博士生被称为“博士候选人”(PhD Candidate)。此后,他们就得以研究为主业了。不过,从第三年起,他们也被要求承担助研(research assistant,RA)或助教(teaching assistant,TA)的任务。前者要帮助教授完成指定的研究任务(一周10小时左右)。许多时候,老师们愿意与学生们合作。一方面学生参与研究的积极性更高,完成任务更利落;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学生的职业发展——如果幸运地话,学生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走完发表论文的全过程。 在和教授合写论文的过程里,博士们可以学到很多东西。除了研究和撰写论文以外,还包括如何与学术杂志的编辑沟通、如何回应匿名审稿人的批评等等。老师们对学生的独立研究一般也很支持。我写完第一篇达到发表质量的文章后,先后有五位老师为我逐字逐句地修改语病和提出建议。我身边的大部分同学都有这样的经历。一位老师曾告诉我,老师们对学生的关心程度,与学生的努力程度是正相关的。他说得很有道理。 助教不仅要批阅作业,往往还需要承担辅助教学任务,如上面提到的每周一小时的复习课。对于助教,他们备课的时间往往超过每周10小时。不过助教工作除了能让博士生赚取生活费外,也让他们获得了宝贵的教学经验。我们系要求博士生在毕业前至少任助教两次。由于学校的本科生比较少,当助教的机会很难得,大家都希望有机会教那些对自己的能力有提升的课程。由于助教的劳动力供给很大,教授们不得不开会讨论,来匹配博士生们的研究兴趣、过去的助教经历和他们教课意愿。在其他很多学校,由于本科生人数比较多,则经常会出现助教人手不够的情况。 毕业论文毫无疑问是博士生生涯的重头戏。为了督促博士生们合理安排时间,系里一般要求博士生在三年级结束前开题。此时,博士生的论文委员会正式成立。论文委员会由三至五名成员组成,俗称为导师。与其他领域不同,在社会科学领域,导师与学生的关系是比较平等的。导师可以在中途更换,但学生要及时与老师们沟通。 在开题后的两到六年内,博士生完成一次中程答辩和一次毕业论文答辩。博士候选人通过论文委员会的毕业论文答辩后,就可以正式拿到博士学位了。 后两次答辩的时间是比较随意的。在美国,社会科学的博士教育实际上已经不是所谓的“宽进、严出”,也不单纯是“严进、严出”,而是 “严进、找到工作后出”。有一位教授曾和我开玩笑说:一个博士是否能拿到博士学位,是由两个委员会决定的,一个是本人的论文委员会,另一个是求职院校的聘用委员会(hiring committee)。 同时,麻省理工学院对学校博士生中途离校持非常宽松的态度。我在经济系的一位好友Bill去华尔街工作了。他可能是我上的那节课上最聪明的学生。他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没有任何人反对。我的同班同学Peter离校创业,老师们都很支持,也随时欢迎他回来取得学位。Peter的创业很成功,所以目前看起来,他回来的可能性不大了。这种全力支持的态度一开始挺让我吃惊的,因为招收一名博士生,系里实际上为之要花费数十万美元。但换个角度想,学校愈尊重学生的个人选择,学生对学校的感情愈深,日后也许会做出惊人举动。谁知道哪? 研讨会系列 在我看来,博士生阶段最重要的训练,是在研讨会里完成的。虽然研讨会几乎完全自愿出席(在哈佛和斯坦福,研讨会有时会作为课选修,但基本上也不存在实质上的考核机制),但没有人忽视它的重要性。 哈佛大学或麻省理工学院的研讨会大致有两类。一类是正式的研讨会,多邀请其他院校的教授来讲他们最新的研究。另一类是非正式的研讨会,常常由学生自己组织,自己参与,自己选择演讲的题目,教授有时会出席点评。这两类研讨会都很重要。我认为后者尤其重要,因为博士生们可以真正参与到研究过程里面来,学习接受批评、回应批评,和在批评的基础上改进研究。 也有一些研讨会是两者的混合,既邀请外校学者,也给本校的学生机会。在哈佛和斯坦福,还有一些研讨会是闭门的,只有本校该方向的老师和学生可以参加,并讲述自己的学术论文。 大部分研讨会有免费食物,由学校或院系出资。博士生们不富裕,而且常常没时间做饭,免费食物是他们参加研讨会的很重要的动力。不过我听说,提供免费食物是私立学校特有的现象。 我特别感激与经济系及哈佛政府系合办的政治经济学早餐(Political Economy Breakfast)。我的一位导师几乎每次都出席。如果他和其他早餐会的成员认可了一项研究,我们大概就知道这项研究八九不离十了。因此,我们都很珍惜在早餐会演讲的机会。我曾担任过早餐会的主持人(负责协调演讲人和给参与者买早饭)。开学以前,我把讲座邀请发到邮件列表,不到两小时,十几个演讲的空位就被众人一抢而空了。老师们的出席很重要。一方面,他们的研究经验远胜过学生,提的意见往往也更有价值;另一方面,他们出席可以保证研讨会的凝聚力。 类似由学生主讲的研讨会在麻省理工学院有不少,我经常参加的有经济系的发展经济学午餐会和斯隆商学院的组织经济学午餐会。发展经济学和组织经济学圈内最有名的几位学者每周都会准时参加。 这些早餐会或午餐会,有点像我在北大参加的导师的组会。我现在仍然觉得北大的组会帮助很大,因为我的导师曾手把手地教我如何做研究;而在剑桥,大部分时候得靠自己——自己选题、自己分析、自己准备演讲。不过,因为这里热烈而善意的批评环境给学生的压力更大,因此也更锻炼人吧。这样的训练特别重要,因为对别人的工作提出挑战,以及迎接同行的挑战,是学者日后工作中的家常便饭。 我们系里的另一个非正式研讨会叫做GSWIP(Graduate Student Work in Progress,意为研究生们的半成品),类似北大的博士生论坛。如它的名字那样,讨论的形式比较轻松,教授们一般也不会出席。虽然演讲的质量常不如前面提到的早餐会,但大部分糟糕的研究想法基本能被众人挡下来。 剑桥的研讨会有一个很突出的特点,即跨校合作。许多社会科学领域的正式、非正式研讨会(甚至课程)都是跨校合办的。一个例子当然是上面讲的早餐会,还是比较有名的政治经济学论坛和应用理论论坛(由A. Shleifer、P. Aghion和D. Acemoglu等人合办)。此外还有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和波士顿大学三校博士生合办的中国研究论坛。许多同学就是通过这个论坛成为合作者的。从地理上说,清华和北大的距离比剑桥两校更近(哈佛和麻省理工相距3.5公里或两站地铁),可是很少听说两校合办周期性的讲座或研讨会。这是很遗憾的。 在一位教授的提议下,我们系最近几年还有一项创新,叫Idea Conference(出主意的会)。它的作用是帮助三年级(或更低年级)的博士生选题。在这个很轻松的会议上,每个参与的博士生有五分钟时间向全系的教授和学生讲一个在考虑中的想法,供大家批判。目前很难判断这个会的成效。不过我觉得这是个很好的主意,因为许多想法要么从一开始就是错的,要么不够重要。在博士阶段,有人阻止你做一件浪费时间的事情,往往比有人建议你做一件对的事情,更加难能可贵。 职业发展支持 最后,有必要讲一下老师们和学校对博士生职业发展各方面的支持。我认为,这也是美国高校在研究生教育方面比较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很多改进是细微的,不需要重大的体制改革,但对心理常常很脆弱的博士生来说,是莫大的鼓励和宽慰。我举几个例子。 学术导师制度。我接触的几所学校都有学术导师制度。学术导师的职责在第一、第二年给予博士生学术(包括选课)、生活、心理等各方面的指导。通常,学术导师也要为学生的学术不端行为负责。在大部分情况下,学术导师是根据学生的兴趣分配的,但更换起来也不困难。 我的学术导师虽然后来没有做我的论文委员会主席,但在过去几年里给予了我大量帮助,例如指导我选课,帮我规划资助的来源,建议合适的研究路径,甚至在突发情况下,指导我如何应对媒体采访等等。 另外,每学期末教授全会要对每位博士生的学习和研究状况进行评估。他们互相分享每位学生取得的成果和碰到的困难,适时和有限度地对博士生进行鼓励或提醒——祝贺和提醒有时是书面的,因此是很严肃的事。这样做的好处是大部分教授对大部分学生的情况比较了解,也增加了不同领域的教授与博士生之间合作的机会。 “开门”政策(open door policy)。麻省理工学院的开门政策是有名的。但它其实不是项政策,而只是项惯例:教授在学校时一般把办公室的门开着,意思是欢迎学生随时打扰。这项惯例说起来简单,其实对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来说,是巨大的负担——反过来,这是学生巨大的福利。 在我们系,相近领域老师和博士生的办公室紧挨着,所以学生和老师几乎处于持续的交谈状态。我曾问一位年轻老师他是怎样完成自己的研究的。他告诉我,他每天起床来学校前工作3小时,晚上回家后再工作4小时,白天就基本交给学生们了。这种时间上的付出是惊人的。这也许是麻省理工学院与其他学校的不同之处。学校的本科生比较少也是这个惯例能持续的原因之一吧。 学术交流和研究基金。最近几年,国内的学校积极鼓励博士生赴海外访学或参加会议,效果很明显。在美国的研究生院也有类似的制度。例如,我们系每年给每位博士生提供800美元的学术会议支持。钱不算多,但也不少了。系里同时要求博士生在赴会前将论文上传去公开的工作论文服务器。我认为这个细节做得很好,比较巧妙地督促学生完成学术任务,但并没有增添繁琐的官僚手续。 系里同时还提供每年500美元的研究经费,前提是提交一份简短的研究计划。只要认真申请,几乎所有人都能得到这笔经费。这笔钱虽然也不多,但可以用来完成一些小的数据搜集工作了。在斯坦福大学政治系,每位博士生每年可以直接获得约1000美元的职业发展经费,用于参加会议和学术研究。 职业发展计划。美国高校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也很重要,大致有几方面的内容。首先,由专人负责(教授们轮流担任)为求职的博士生提供服务,包括指导准备申请材料、提供面试建议、预约试演讲的时间(每人至少有一次全系老师参加的试演讲)、如何与未来的雇主讨价还价等等。我甚至还听说,我们系的一位教授亲自为学生挑选西装。拿我自己的亲身经历来讲,我的老师们曾帮我逐字修改申请材料,还在麻省理工和斯坦福为我安排了好几次规模不等的试演讲,对我后来找工作很有帮助。 第二,给博士生创造环境、提供经费,鼓励他们为系里以及低年级学生开设短期课程、组织论坛、协调外请演讲人等等。这些技能都是博士生日后会用到的。 第三,我们系还给博士生参与院系决策的机会。例如,学生代表会参与聘用新教师的过程。这件事听起来很神奇,我在其他地方都没有观察到这个现象。例如,在参与招聘新教师的过程里面,作为学生代表,我读过上百人的申请材料和他们的推荐信;同时在听取其他同学意见的基础上,参与委员会的工作,对教授全会提出了聘用建议。允许学生参与这样重大的决策显然是有成本的。一般来说,学生对相关领域的理解比教授要浅薄得多,未必能够正确评估候选人的潜力。不过这样做也有好处。一方面,教授会议可以听到一些来自学生的声音,这对维持和提升教学质量很重要;另一方面,对参与的学生是个开眼界的好机会——通过这个机会,他们可以了解到自己该为就业市场做什么样的准备;也可以帮助他们理解一个学术机构是如何运作的。当然,这种制度之所以可能,也是因为聘用新教师的过程比较公开、透明。 结语 过去十几年,中国社会科学的研究生培养有了长足进步。很多学校已经采取了非常先进的教学手段,也为培养博士生投入了大量资源。我自己因此受益良多。许多我尊敬的老师和同事,是中国本土毕业的博士,他们的研究水平一点也不比海外院校的毕业生逊色。 不过我相信,国内的社会科学博士生培养仍然有改进的空间。我很同意饶毅和谢宇两位老师的看法:名牌大学未必能培养出好的研究者。我自己的体会是,如果一所学校做对了什么,是因为它把研究生的成长和职业发展放在了特别重要的位置。对博士生培养是全方位的,不仅包括撰写和发表论文的能力,还包括沟通表达能力、教学水平,和其他一些重要的技能。一些成本相对较低的改进,也许可以产生很大的正面效果。上面提到的一些做法,也许可以作为参考。 最后,我还想强调,博士生的生活是非常艰辛的。外部支持是有利因素,但归根结底,我们需要坚忍的内心、强大的意志和不竭的好奇心,来走过这一段奇妙的旅程。 本文转自 :博士圈 更多好文可关注微信公众号号:doctorforum
358 次阅读|0 个评论
从提名渠道看2015年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
热度 3 xuxavier 2015-6-13 13:41
近日,中国工程院公布了 2015 年度院士增选第二轮候选人名单(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5/6/320776.shtm )。仔细与有效人选名单(其中院士提名 316 名,中国科协推荐 205 名,见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5/5/318948.shtm )对比,惊讶发现科协推荐的仅有 17 名进入第二轮,成功率仅为 8.29% ;而院士提名的有 186 名进入第二轮,成功率为 58.86% ,是科协推荐的成功率的 7.1 倍,占第二轮人选的 91.62% !
2973 次阅读|3 个评论
这是对其他处级以上干部的最大不公!
热度 55 mdzhao 2015-5-18 21:25
日前,中国工程院公布了经院主席团审定的 521名2015年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 ,同时公布的还有《 中国工程院院士候选人党政机关领导干部身份认定规则 》和《 致中国工程院有效候选人及其所在单位的一封信 》。据了解,这是工程院院士章程修订后的首次增选。作为这次候选人名单公布最大的一个亮点就是,处级以上干部不能作为院士候选人,几乎所有的报道都强调了名单中无处级以上干部候选人。 然而,当人们在看完这个候选人名单后,却引来一片质疑声,有人发现某个候选人是研究院院长,正局级;某个候选人是大学校长,正厅级,至于高校中的学院院长、系主任等处级以上候选人就更多了。于是工程院赶紧祭出刚公布还在试行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候选人党政机关领导干部身份认定规则(试行)》,解释说,按此规定只有按公务员法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党政机关处级以上领导干部才不能作为院士候选人,还强调了军队系统参照执行,而高校研究院等等,属于公益事业单位,并非参公管理单位。言下之意,此处长非彼处长,此厅长更非彼厅长。这倒也说得过去,中国历来就有白马非马一说,高校处长非处长完全说得通。 不过,偶今天难得要为党政机关的那些处级以上干部叫一次屈,凭什么高校研究院的处长们可以参加院士的竞争,却把党政机关干部的竞争权力给剥夺了呢?要说机关的处长们凭借权力有更多暗箱操作的空间,可高校的校长处长们在拼权力拼人脉方面可一点都不输啊!如果说校长院长的位置离教育科研更近一些的话,难道教育厅厅长、环保局局长离教育和科研不近吗?要是说党政机关的干部不允许搞科研,为什么高校的干部就允许搞科研呢? 曾见到一些校长任命的报道中都会专门强调其行政级别,专门到网上去搜了最近刚任命清华大学校长的报道:“3月26日,中共中央组织部副部长潘立刚在清华大学宣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任职决定:邱勇担任清华大学校长( 副部长级 )。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袁贵仁以及中共北京市委有关领导同志出席宣布大会并讲话。邱勇,男,1964年7月出生,1985年3月入党,1994年8月参加工作,清华大学化学系物理化学专业博士研究生毕业,中国科学院院士。曾任清华大学副校长,2014年9月至今任清华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副校长( 正局级 )。”(见 http://news.xinhuanet.com/edu/2015-03/26/c_127623578.htm ) 看看,这个任命还专门用括号突出了校长和副校长时候的级别。现在看来,当大学校长还是好啊,在需要行政级别的时候,他就是部长局长,当部长局长不能当院士的时候,一转脸他就不是部长局长了! 啥时候是不是也给党政机关的干部们一个非部长局长的身份呢?既然校长们使得,为什么他们就使不得呢?这实在太不公平了啊!
个人分类: 杂谈|22696 次阅读|96 个评论
研究生复试经历
热度 3 ncepuztf 2015-4-2 22:26
问题是现实和人们期望的某种局面之间的差距。 系里的研究生复试是个问题,要从130多候选人中选出70多个。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系部在学校的指导下设计了解决方法:笔试和面试(又分为专业面试和英语面试) 每一部分达到及格分数才能算通过。 由于研究生规模稳定,而导师队伍日益庞大,近年学生明显紧缺,不够分的了。 为了不至于浪费名额,英语口试的起点原则上为及格线,用来拉开分数距离而不作为一票否决的准则,专业面试也基本如此。这样 一票否决基本依靠笔试,事实上也是如此,相当一部分同学遭笔试淘汰。 笔试过后,上个周日面试搞得轰轰烈烈,学生多了,复试的老师不够用了,我被分到了英语面试组。 为了以示公正,面试过程全程录像,仅我系就为此买了7部摄像机(这玩意后续怎么处理?就为这点事,岂不是资源的浪费,好奇的脑补下原因,没想通) 门外是一群在背诵自我介绍的同学,里面是正在进行的面试。 其实老师的英语也都不怎地,学生的就更不用说了,主要原因是很少机会用这玩意儿。 听完学生流利和不流利的自我介绍背诵,问几个关于家庭、学校、专业、爱好等方面的问题。 一般来说,除了“Where are you from?”之类的简单问题,稍微复杂点的多数卡了,专业课程也只会说一两个,明显是知道但说不出来,憋得难受的样子。如果问最喜欢哪门课程,学生明显是知道哪个英文名字答哪个,不喜欢也得喜欢,总比答不上来强吧。 除了固定的几个攻略上常见的问题,一些问题是随机的。 一个女生自我介绍的年龄和身份证不符,问原因(英语),学生一下难受的够呛,后来用汉语解释说是为了妹妹出生少罚款(罚款多少和二胎间的年龄差距有关)改大了年龄,这也是让我们长了见识。 一个男生的名字非常女性化,就问名字的来历,原来是从爸爸妈妈的名字各取了一个字。(这种取法未来是不是会非常流行?不过不建议取明显看上去与性别不符的名字,容易引起误会或困惑) 还有个女生复试前联系了组长想让她当导师,组长说了她的名字,说你联系过我;我看了看学生的名字,发现也联系过我,于是我们问她还联系过别人没,学生回答联系过好多。像这个学生发短信给多个老师“求导”这种事(关键是我们都回了让她好好复试,言外之意过了会接收),是不是别的学生也这样干?我的邮箱里还有类似的几封电邮,就不看了吧! 这样奋战一整天,总算告一段落,最后是签字,汇总分数。有的老师喜欢用手机或EXCEL汇总,这样做其实效率比较低。利用数字的规律口算则快很多,记忆中好像是初中(或小学)学过的数列处理知识。比如英语面试5个评委的分数为:14,15,16,15,17。以15或16为基准多退少补,平均分马上就可以算出,15+2/5=15.4 或16-3/5=15.4。 这一天也许对于老师来说累这么几小时,可结果却决定一些学生一生,从这个意义上说:考研也是台上几分钟,台下十年功啊!
个人分类: 科教|3090 次阅读|7 个评论
科网博主印象排名(搞笑版)
热度 20 yurongming 2015-1-7 10:50
在李侠博主的英明指导下,在绿色协会会长蒋科学博主的组织倡议下,在广大科网博主的热烈拥护下,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十八大会议精神(这也太扯了,呵呵),决定对人文社会科学类博文博主进行一个简单排名,各奖项暂拟以下博主为代表候选人,遗漏不足之处,请大家多多点拨、举荐,欲参选相关奖项的博主也可携本人代表作品到蒋科学博主处报名登记。钦此。 一、幽默搞笑奖:黄秀清、隔壁家的二傻子、吴宝俊、赵燕 授奖理由:四位才俊为死水的科网博客圈注入清新的活力,给大家增添了许多的快乐。 二、诲人不倦奖:王小平 授奖理由:坚持以各种儒道佛家思想感化众生,孜孜不倦。 三、忧国忧民奖:周可真、黎在珣、赵京 授奖理由:以天下苍生为念,其志可钦、其情可嘉。 四、典雅贤淑兼风景独好奖:曾泳春 授奖理由:两耳不闻科网事,一心浸入伊甸园。 五、古典大家奖:陈湘明、卫军英、柏舟、钟炳、李泳 授奖理由:几大家有目共睹,各有擅长。如陈君的达观大气,卫君的逸朗绵长,柏、钟君的深蕴悠扬,李君的寂守寒窗。 六、现代诗人奖:平果 授奖理由:将哲理融入情思,执着于现代诗歌的创作与探索。 七、年轻才俊奖:曾新林、陈楷翰、雷栗、杨月琴 授奖理由:洋溢着青春的激情与活力,出人意料的见解及激昂的情怀令人为之一震。 八、孤芳自赏奖:黄安年、林中祥 授奖理由:有学者的深厚蕴藉,也有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勇气与决心。 九、预言大师奖:高山 授奖理由:对国际形势有全盘在握的大局观,据说尚有未卜先知之能。 十、含蓄深沉奖:孟津、武夷山、姚小鸥 授奖理由:娓娓道来,将情怀于无声处浸入人的心田。 十一、唯恐不乱奖:杜立智、肖重发 授奖理由:煽风点火、挑拨离间,无人能出其右者也,为搅动科网这潭死水功不可没焉。(备注:两博主如有抗议,俺立马取消此奖项) 十二、哲理深思奖:彭思龙、蒋劲松、李侠 授奖理由:具有外星人的俯瞰视觉,寻幽览胜,将人带往宇宙最深邃之境。 十三、勤发不倦奖:许培扬 授奖理由:天道酬勤,内容甚少而精,为科网博文点击量作出卓越贡献。 十四、毛老粉丝奖:高建新 授奖理由:为神是怎么诞生的,作出了最好的注脚。 十五、摄影艺术奖:李学宽、张晓良、张珑、赵美娣 授奖理由:将“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的眼睛”展示得淋漓尽致,令人心旷神怡。 总结辞:主写自然科学及科研类的不参与排名,近期写博太不活跃的可能没关注到;有博主精擅十八般武艺者,只能割爱任选一项。就只这印象中,如来一个总排名,似乎还真的是排不准哩。 增补一项,怎么把俺们最可爱的科网编辑MM给忘了尼。 能量注射奖:全体科网编辑 授奖理由:红花在手,天下我有;能量大不大,就看小红花。(当然,时有狡猾之徒骗过编辑MM,望眼睛贼亮贼亮的大众们多多检举揭发) 重要提示:建议编辑mm将本博文置顶,以方便各位获奖博主及时领奖。(刚从喻海良博主博文得到启发)
个人分类: 其他|4105 次阅读|64 个评论
[转载]该如何惩罚普京
jiangtisheng 2014-3-26 09:42
按: 阿列克谢·A·纳瓦尔尼(Alexey A. Navalny)是一位俄罗斯律师,反贪污活动人士以及反对党政治家。2013年7月17日,阿里克谢·纳瓦尔尼注册成为莫斯科市长选举的候选人。 阿列 克谢·A·纳瓦尔尼 著 2014年03月24日 莫斯科——我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正在遭到软禁。我是在参加一个集会的时候被拘留的,该集会是为了声援上个月入狱的反普京抗议者。 去年9月,我作为一个支持改革和民主的反对派候选人竞选莫斯科市长,尽管无法在国有媒体上露面,我仍然获得了将近三分之一的选票。在我呼吁和乌克兰保持友好关系,并且遵循国际法之后,今天,我的博客以“极端主义”的罪名被封杀了。直到不久前,这个博客每月都有逾200万的访问者。 多年以来,我一直对记者们说,普京总统的支持率将很快达到巅峰,然后下滑。我说,俄罗斯的经济陷入停滞,俄罗斯人很快就会对总统的空头支票感到厌倦。当时我相信,不可能会出现一个“团结在国旗周围”的军事冒险——它在俄罗斯被称为“小规模战争”。俄罗斯不再有敌人。 然后,在2月28日,俄罗斯正是在这样一个“小规模战争”中出兵乌克兰的。我承认我低估了普京找到敌人的才华,低估了他要像沙皇一般大权在握,像“终身总统”那样统治下去的执着。 作为一个公民和爱国者,我绝不会支持不利于俄罗斯、降低俄罗斯人生活水平的行动。不过我还是要推荐两个做法,如果成功施行了,我相信会受到大多数俄罗斯人的欢迎。 首先,尽管普京的入侵已经导致了欧盟对21名官员进行制裁,美国对七名官员进行制裁,但这些官员中的大部分都不太有影响力。他们在俄罗斯之外的国家没有大笔资产,对普京来说无关紧要;制裁他们不会让俄罗斯改变政策。西方政客虽然言辞强硬,但他们的制裁措施在俄罗斯却遭到了嘲笑,甚至被看作是对普京一伙人的默默鼓励,这些人似乎拥有某种神奇的免疫力。 其实,西方国家可以对穿梭于俄罗斯和西方之间、享受着奢华生活方式的克里姆林宫亲信们施以重击。这意味着冻结寡头的金融资产,扣押他们的财产。 这种制裁应当主要针对普京的核心圈子、掠夺国家财富的克里姆林宫黑手党,他们包括伏尔加集团(Volga Group)的掌门人格纳迪·N·季姆琴科(Gennady N. Timchenko);知名商人、普京以前的柔道陪练伙伴阿尔卡季·罗滕贝格和鲍里斯·罗滕贝格(Arkady and Boris Rotenberg);金融家尤里·V·科瓦尔恰(Yuri V. Kovalchuk),他被认为是普京的御用银行家;俄铁( Russian Railways)总裁弗拉基米尔·I·亚库宁(Vladimir I. Yakunin);寡头罗曼·A·阿布拉莫维奇(Roman A. Abramovich)和阿利舍尔·B·乌斯曼诺夫(Alisher B. Usmanov);以及俄罗斯石油公司(Rosneft)总裁伊格尔·I·谢钦(Igor I. Sechin),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Gazprom)主席阿列克谢·B·米勒(Alexey B Miller)。 制裁还必须打击一些媒体业寡头,他们的媒体机构是政府的传声筒,此外,还要针对普京的整个“战时内阁”进行制裁,他们包括电视宣传主脑,顺从上意的杜马议员,以及普京的统一俄罗斯党(United Russia Party)的高层。 入侵乌克兰已经导致俄罗斯的精英阶层两极分化,其中许多人认为这是鲁莽之举。施以有力的制裁,比如阻止他们前往自己在伦敦的豪华公寓,将表明普京的荒唐行径会带来沉重代价。 其次,西方政府必须调查属于其管辖范围内的、来自俄罗斯的不义之财。我2011年成立的反贪基金会(Anti-Corruption Foundation)揭露过几十起贪污大案。在90%的案子中,俄罗斯的腐败之徒都是在西方洗钱的。可悲的是,美国、欧盟和英国的执法机构却阻碍了我们对这种掠夺犯罪的调查。 普京本周声称:“在公众的心中和意识里,克里米亚一直是俄罗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其实,即便那些最具民族主义情结和最亲苏联的人,多年来也已经逐渐打消了让克里米亚回归俄罗斯的念头。 然而,普京自私地把民族主义情绪推高到了狂热水平;帝国主义吞并行动是他用来巩固其政权的一个战略选择。只有抓住跟外部敌人作斗争的大旗,才能把公众的目光从腐败和经济停滞这样的实际问题上转移开,并将他们动员起来。 普京的轻率行径真正令人担忧的地方在于,驱使他这么做的,是一种对乌克兰公众的报复欲,因为他们对亲克里姆林宫的政府进行了反抗。理智的人都知道,用某个地方的全民公投来决定主权归属的事情一旦开了先例,对俄罗斯来说是很危险的,因为这个联盟有80多个不同的地区,160多个族群,至少讲100种语言。 俄罗斯和克里米亚异口同声地说,这个半岛历来更亲莫斯科而不是基辅,这倒是事实。不过,只有普京的铁杆支持者才会赞同,应该在枪口下实现统一。反对派已经表达得非常清楚。上周末在莫斯科举行的反战抗议活动是两年以来最大的一次,规模超过了亲克里姆林宫派纠集的任何反抗议活动。 国际社会有一个普遍错觉,就是普京虽然腐败,但他的领导是必要的,因为他的统治压制了黑暗的民族主义势力,否则这些势力就会在俄罗斯掌权。西方也应该承认,他们低估了普京的邪恶意图。现在是时候终结这种让他可以为所欲为的危险错觉了。
1596 次阅读|0 个评论
选举班干部这件事儿
wonsure 2014-3-5 11:07
有时候,行政命令更有效,至少不浪费时间,不搞幌子。 现在上过大学的人,应该都有选举班干部的经历。 选举一般都有候选人,候选人怎么产生就不说了,最终结果也一般不会出候选人范畴。 不被提名候选人的话,想被选上不太容易,除非学衡阳的人大代表或者美国的总统,提前想法四处拉票。无缘无故,谁会让你得好处呢?! 选举分为差额选举和等额选举。差额选举还是有点意义的,有竞争,所以候选人可能会和选举人搞点关系,至少面子上能过去。 选票一般要超过一定的数量才有效,如果因票数原因未选出足够人数时,需要继续选举,直到选出所有的班干部。这样的话,就是你再不喜欢某人,你可能也得投他的票,不然,你不能离开会场。等额选举更是如此,如果想不浪费时间,选所有候选人就行了,哪怕你怎么不情愿,反正最后结果就是那样。如果选票有猫腻的话,你更没办法。 现在的选举大致就是这个样子。 所谓的“班干部”,就是这样产生的。 他们做错事了,是你选出来的,你能有怨言吗? 他们出成绩了,其实也有你的功劳,你是不是应该感到无比的欢喜和自豪?
2317 次阅读|0 个评论
【2013中华之光】候选人:星云法师
热度 5 lily201268 2013-11-14 22:05
请关注、转发: 央视中华之光,网络票选传播中华文化年度人物,请投星云大师,大师一生致力推动中华文化,净化人心,不辞辛劳 ,只为让中华文化发光发亮!请广为转发,谢谢! http://news.cntv.cn/special/2013zhzg/ 如果星云大师被选,这是新中国建立以来,首位宗教人士以正面访谈介绍的形式出现在中央电视台,非常有助于佛教这股“正能量” 的传播。无论我们出于弘法还是护法,请各位力挺大师,帮助转发投票!!!点击网址就可以打开网络链接,找到大师的头像就可以 投票了。
3965 次阅读|13 个评论
不仅科学界在闹腾诺奖候选人,运动员也在被折腾并快乐着呢!
热度 1 wangxh 2013-11-4 17:49
不仅不仅科学界在闹腾“诺奖候选人”,运动员也在被闹腾并快乐着呢! 这不,国家田径队运动员都到了井冈山, 参加奥运会动员大会 【视频】 ——包括大名鼎鼎的刘翔,运动员们、教练员们全都红军打扮,全副武装,举起拳头,向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先烈宣誓。 这一幕到让俺想起了重庆人民“红歌颂党”的壮观场面……
个人分类: 社会|3079 次阅读|1 个评论
第一名了,谁说我当不了院士候选人?^_^
热度 11 大毛忽洞 2013-10-28 11:58
第一名了,谁说我当不了院士候选人?^_^ 就像科研项目有国家级、省部级和校局级一样, 就像科研成果有国家级、省部级和校局级一样。 院士候选人也有三级: 国家级院士候选人; 省部级院士候选人; 校局级院士候选人。 当不了国家级院士候选人; 可以当个省部级院士候选人; 当不了省部级院士候选人; 可以当个校局级院士候选人。 我现在就可以找几个院士, 请求他们为我写个信, 推荐我当校级院士候选人。 (几乎没有操作难度) 先下五洋捉鳖, 吃饱喝足之后, 再上九天揽月。 今年当选不了,那就明年, 明年当选不了,那就后年。 《愚公移山》说: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子又生孙,孙又生子; 子又有子,子又有孙; 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看看,我后面真有院士候选人。
个人分类: 逻辑学和奇谈怪论|4785 次阅读|32 个评论
对南京大学院士候选人闻海虎和王牧争论焦点的科学点评
热度 122 大毛忽洞 2013-10-22 22:53
对南京大学院士候选人闻海虎和王牧争论焦点的科学点评 闻海虎小组(简称为闻海虎)的文章内容到底有没有造假?这应该是他们争论的焦点,这也应该是NatureCommun.最关心的问题。为此,我到Nature Commun.网站,下载了闻海虎的Nature Commun.文章。我试图以Nature Commun.文章(简称为NC文章)为依据,以科学内容为准绳来点评他们争论的焦点。 他们争论的具体内容是围绕扫描电子显微镜的测量数据及其分析方法,以及实验数据在文章中的取舍问题。我不是研究超导的,但是,我对扫描电子显微镜及其功能是很精通的^_^,我也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过很多样品。此外,我对热处理也很熟悉,也知道淬火和退火是如何关联的。在Nature Commun.编辑部得出结论之前,我先亮出我的观点和结论。 如果正巧和NatureCommun.编辑部的调查结论一样,就说明英雄所见略同。^_^ 如果我的结论和Nature Commun.编辑部的相反,那说明我的水平还不行,但是,我将仍然坚持我的观点。 其他的问题,例如,学生署名和撤销署名,学生邮箱错误等,这些和文章内容是否造假,没有什么关系。所有这些婆婆妈妈的问题,都不是要害问题。我不会讨论这些问题的。 为了便于读者阅读,我把王牧的话标记为 红色 ,闻海虎的话标记为 蓝色 。我的点评就用黑色。王牧和闻海虎的原话,都来自他们各自的博文及其附件。 王牧原话: 闻海虎为通讯作者发表在 2013 年 5 月 21 日 Nature Commun. ( 自然 - 通讯 ) 上的文章涉嫌造假的主要事实如下: (1)在从未进行过能谱测量的样品区域随手标上不同颜色的点,声称进行过化学成分测量 该文章声称在图 4c (Fig.4c) 标注的红点和蓝点处(共 50 个)分别做了微区化学成分测量。正文写到: “… we did the localanalysis on 50 randomly selected specific points, marked by the red spots (onbackground) and blue spots (on the domains) in Fig. 4c …” 。该图图示也写到 “… the SEM image of the sample SFC in another region.The red spots and blue spots mark the positions where the local compositionsare analyzed… ” 。但是,这些都不是事实 ! 闻海虎的原话: 在我们的文章的Fig.4c 和Fig .4d里面,都是在讨论随炉慢冷的SFC样品的测量数据。前面说了,EDS技术完全不适合直接分析其它淬火样品(如S350样品等),因为这些样品的超导斑块很小,我们文章里没有包含一个SFC样品之外的数据点。我在7月份与他查对50个数据点的原始数据的时候就明确地告诉他这一点。然而在投诉信中,王某提供的图依然不仅包含了SFC样品的数据点,还有意掺杂了大量其他不同性质样品的很多数据点 (至少多了一套S350样品的数据和部分S250样品,大约有31个错误的点)。图1左边是我们测量的所有的SFC数据点(空心),右边是他用来投诉我们的图。可以看见,左边的图相分离非常明显;而右边的数据点非常杂乱,蓝色点一直延伸到红色点,混杂在一起,根本看不见有任何相分离。 大毛忽洞点评: 一般而言,淬火样品中的晶粒(相)细小,而退火样品中的晶粒(相)粗大。 闻海虎的样品也是这样,淬火样品 (S250和S350)中的相(超导斑块)细小,而退火样品(SFC)中的相(超导斑块)大。 一个合金相(超导斑块),无论它出现在哪个样品中,都是这个相(超导斑块)。就像一块金子,无论它在土里,还是在水里,我们去测量它的成分,都是一样的。 由于淬火样品中的相(超导斑块)太细小,比用来在其上产生X射线的电子束还细小,因此,在这样的样品(S250和S350)上进行能谱分析(EDS),电子束就会打在超导斑块以外,就会产生其他相的信号,测量效果不好。 电子束的斑束大小受到仪器设备的限制,不能再小了。但是,通过热处理(退火),可以让相(超导斑块)长大。但是,长大的相(超导斑块)已经出现在退火样品(SFC)中,然而,长大的相(超导斑块)和在淬火样品(S250和S350)中的相(超导斑块)是一个东西。 闻海虎巧妙地利用热处理手段,获得了大的 超导斑块,实现了相成分的能谱分析(EDS)。这么巧妙的手段,没有什么必要在文章中故意隐瞒。 闻海虎在NC文章中,确实表明能谱分析( EDS )就是测量的退火样品(SFC)。为了告诉读者测量点的具体位置,NC文章把红色点标注在基体相,把蓝色点标注在方块相(超导相)。一目了然,我看明白了。 需要强调的是,闻海虎可能不是测量的那张标注了红色点和蓝色点照片所对应的样品,这是无所谓的事情。只要能保证所有的样品制备条件都一样,测量哪个样品的红色点和蓝色点都无所谓,给哪个样品拍摄照片也是无所谓的。 王牧原话: 事实是 : 这幅图是在 10.0 千伏下得到的高分辨背散射电子图像,而在测量微区化学成分的 EDS 状态下根本无法得到这么高的空间分辨率。 M 确认拍摄该照片时并没有做该样品的 EDS 微区化学成分测量。图 4c 中标注的 25 个红点和 25 个蓝点涉嫌伪造。 大毛忽洞点评: 闻海虎的 NC 原文中的图 3 的图题为: Figure 3 Back-scatteredelectron images of SEM measurements on the cleaved surface of three typicalsamples. 由此可见, 闻海虎已经明确告诉读者,他的照片是背散射图像。 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样品的形貌,主要有二次电子扫描方式和背散射扫描方式。前者适合于观察表面不平整的样品,给出的信息是表面的几何形貌,后者适合于观察表面比较平整的样品,给出的信息是样品表面的元素分布。背散射的机理是,入射到样品的电子束,被样品(表面)反射回来,反射信号的强度与入射线入射到样品表面处的元素有关。原子序数越大,得到的背散射信号就越强。因此,根据扫描电子显微镜的背散射照片,可以看出样品表面的元素分布,根据黑白衬度,可以大致判断出相(化合物)分布。 闻海虎通过背散射扫描图像,获得了样品表面的元素分布图。我想,闻海虎对自己的样品应该很熟悉了,当看到这张背散射扫描图像时,已经能知道样品中有两个相。我也能看出,样品中有两个相:方块相和基体相。 至于为什么闻海虎要把背散射照片下面的仪器参数剪掉,也许是怕那些字不清楚,也许是个人爱好。需要强调的是,NC文章的图3交代了背散射条件。 上面的图c(文章中的图)和原始图没有什么差别。原始照片的标尺是2微米,闻海虎修剪后的照片,标尺也是2微米。这才是读者解读照片最重要的技术参数。从这里完全看不出闻海虎有造假的意图。 闻海虎在背散射图像中把方块相和基体相标记出来(示意出来),下一步就要准备打能谱了( EDS )。 研究微观结构的人,都是这种标准的套路。 看到这里,我也想用能谱分析附件( EDS )测量一下,想知道那些方块相和基体相到底包含些什么元素及其元素相对含量(化合物)? 王牧原话: (2)肢解、变造数据,并谎称图4d上所有数据来自同一样品 该文章声称:图 4d (Fig.4d) 中所有点都来自同一样品,并且就是 Fig.4c 中标出的 50 个点。但是 , 这不是事实 , 而且图 4d (Fig.4d) 还涉嫌变造数据。 闻海虎 NC 文章: To strengthen these conclusions,we did the local analysis on 50 randomly selected specific points, marked bythe red spots (on background) and blue spots (on the domains) in Fig. 4c. The statistics on these data are given in Fig. 4d.Interestingly, the data are rather converged and fall into mainly two groups,one with the composition of aboutK0.68Fe1.78Se2 and another one around K0.8Fe1.63Se2. 大毛忽洞点评: 闻海虎并没有强调 50 个数据来自同一个样品,他说那些数据是针对红色点和蓝色点测量的,红色点和蓝色点在样品中位置如图 4c 所示。 如果数据来自不同的退火样品( SFC ),这更有说服力。只要能得到支持自己观点的数据,来自几个样品是无所的,实际上,样品越多越好。 王牧原话: 事实是 : 在该图的 50 个数据点中, 48 个数据点来源于至少 4 到 5 个样品,并且 2 个数据点没有出处。在这些样品中没有一个样品上测量过 50 个数据点。而且,所测样品中大量弥散的原始实验数据涉嫌被有意图地删除(例如,样品 I 共测 42 个点,被删除 13 个点;样品 III 共测量了 24 个点,被删除了 16 个点)。闻海虎在这样处理变造数据后,推论出文中的结论: “… Interestingly,the data are rather converged and fall into mainly two groups, one with thecomposition of about K 0.68 Fe 1.78 Se 2 andanother one around K 0.8 Fe 1.63 Se 2 … ” 。 闻海虎说: SFC 样品 1 ,上面共测量了 7 个点; SFC 样品 2 上测量到的 42 个点;SFC 样品 3 上测量了 30 个点。 大毛忽洞点评: 显然, 闻海虎的能谱分析( EDS )测量点数大于50个点,而且测量了3个样品。从科学上讲,这比测量一个样品要好,是应该表扬的。 可能 闻海虎缺乏实验数据处理的艺术,如果是我,就会先画个大圈,然后再画个小圈,如图所示。 如果是我,要画三个圈,把中间的地盘也圈起来。否则,会让别人捡了便宜。 1986年柏诺兹和缪勒发现了35K 超导 的鑭钡铜氧体系,他们发表文章时,题目里有“可能”二字,但是,文章内容完全是肯定的语气。这就是科学研究的艺术。 密立根测量电子电荷的时候,前后用了11年的时间,积累无数的数据。但是,密立根发表文章的时候,不可能把全部数据都拿出来,也没有必要把全部数据都拿出来。 我的观点: 单从这篇 NC 文章看,闻海虎还算是一个老老实实做学问的人。 我的结论: Nature Commun.编辑部不会因为王牧举报造假而撤销 闻海虎的文章,可能需要刊登一个勘误或更正。 (以上结论只针对闻海虎和王牧争论的内容,其他的俺不懂。NC编辑部因为其他问题,而把 闻海虎的 NC文章撤销,与俺的点评没有关系)
个人分类: 背景和内涵|80893 次阅读|469 个评论
南京大学的“孪生”院士候选人:闻海虎VS王 牧
热度 16 大毛忽洞 2013-10-21 22:16
南京大学的“孪生”院士候选人:闻海虎VS王 牧 闻海虎 和 王 牧 都参选2013年中科院院士选举, 而且都是数学物理学部(凝聚态物理)。 两人都是南京大学物理学院的, 而且水平差不多(量化打分,靠有效数字的取舍?)。 有一年吉林大学化学系一次上了四个院士, 这与当年的唐敖庆有关。 现在南京大学还没有人(影响力)可以和当年的唐敖庆相比。 如果在第三方(例如,中纪委)的公正监督下, 两个候选人互相“挤水分”倒也是一个伟大创举! 闻海虎 和 王 牧 两位候选人对比: 出生年月: 闻海虎 (1964年) 王 牧 (1962年) 研究地盘 VS : 闻海虎 (南京大学超导材料和物理研究中心主任) (曾任物理所超导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王 牧 (固体微结构物理 国家重点实验室 副 主任) 学者番号VS: 闻海虎 (待查证)VS王 牧(长江学者,1999年) 首席番号 VS : 闻海虎 (超导材料科学及应用中的基础问题研究,2006,973首席) 王 牧 ( 光电功能晶体的结构性能、分子设计、微结构设计和制备过程的研究, 2001 , 2005 , 973 首席 ) 国家杰出基金项目 VS : 闻海虎 ( 1998 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 ) 王 牧 ( 1994 年获首届 “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 国家三大奖 VS : 闻海虎 ( 2004 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一项(第一获奖人) ) 王 牧 ( 2007 年作为第一完成人因 “ 晶体生长 机制与动力学若干问题的研究 ” 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 下面是从南京大学官方网站截取的 闻海虎 和 王 牧自我介绍材料(应该是自己认可的)。
个人分类: 背景和内涵|41456 次阅读|27 个评论
[转载](转)中科院不再公布进入第二轮评审的院士候选人名单为哪般?
hustfliee 2013-9-14 13:28
希望中国大陆的民主和科学不要走倒退路!勇敢向前进,不要怕跌倒! 中科院不再公布进入第二轮评审的院士候选人名单为哪般?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cpac=blog 中国科学院与中国工程院2013年 院士 增选基本同时进行,工程院院士已于7月1日公布“进入第二轮评审的候选人名单”, 但是,中科院迄今还没有向社会各界公布“进入第二轮评审的候选人名单”(每个学部约25人), 这是什么原因?院士增选本就应该在阳光下进行,藏着掩着总不是回事,丑媳妇总要见公婆的面。 中国工程院在其7月1日公告中说:【2013年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第一轮评审工作已经结束,各学部经过候选人材料审阅、专业组评审、全学部评审和投票等程序(医药卫生学部采用通信评审、工程管理学部候选人在相关专业背景学部评审),从560位有效候选人中产生了进入第二轮评审的候选人173位,根据《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工作实施办法》的规定,现予以公布,欢迎社会各界监督。】 这个通告说的很明确,公布“进入第二轮评审的候选人名单”是为了让社会各界监督。 中科院迟迟不公布这个名单, 难道是为了避免社会各界监督?2009年中科院院士增选,张曙光这样毫无学术建树的腐败官员竟然用了2300万成功进入第二轮评审的25名候选人名单,差一票就获得总数的三分之二票成功当选,现在公审张曙光让中科院蒙羞,就怕中科院无论如何推脱责任也得不到社会各界的谅解了。及时把“进入第二轮评审的候选人名单”公布出来,请社会各界为科学院监督把关,或许可以还挡掉几个张曙光这样的腐败分子,省得日后东窗事发,科学院再次被动。 中科院经历了几届院长,每次院士增选总是及时公布每轮候选人名单,唯独这次迟迟不向社会公布这个名单,究其原因,原来是中科院于2012年12月悄悄修改了院士增选工作实施细则,第二轮初选名单公示已经去掉了“同时在学部网页和有关媒体上公布”的内容。 http://www.casad.cas.cn/document.action?docid=12476 改为“院士工作局将初步候选人名单印发全体院士”,对社会各界严格保密, 看你们如何监督如何举报?待到生米煮成熟饭再端出来,社会各界不爱吃(含沙饭、夹生饭)也得吃。科学院与院士是全国人民养着的,2012年12月 修改后院士增选工作实施细则不仅剥夺了公民的监督权,而且剥夺了他们的知情权。 在中国这样大环境下,暗箱专业丑事定多,权学交易、钱学交易、单位间平衡交易,凡此种种,过去发生不少。新人新政策? 新政策是好是坏?就看选出什么样的新院士?就看又有多少“半吊子科学家”被戴上院士帽到处招摇当学霸?大家拭目以待吧!民主与透明,潮流滚 滚,科学院理应领引潮流,岂能逆流而动?请三思!
1923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2013年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进入第二轮评审的候选人名单
zguangbin 2013-7-1 07:33
(各学部名单按照姓名汉语拼音字母排序) 2013年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第一轮评审工作已经结束,各学部经过候选人材料审阅、专业组评审、全学部评审和投票等程序(医药卫生学部采用通信评审、工程管理学部候选人在相关专业背景学部评审),从560位有效候选人中产生了进入第二轮评审的候选人173位,根据《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工作实施办法》的规定,现予以公布,欢迎社会各界监督。 投诉受理截止日期为7月31日,匿名投诉原则上不予受理。 中国工程院 2013年7月1日 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21人) 序号 姓名 年龄 专业 工作单位 1 陈学东 48 特种设备设计与制造 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 2 笪良龙 46 水声工程 海军潜艇学院 3 樊会涛 50 飞行器设计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 4 冯煜芳 50 火炮自动武器及弹药工程 第二炮兵装备研究院 5 侯晓 49 航空宇航推进理论及工程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 6 姜澄宇 65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西北工业大学 7 蒋庄德 57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西安交通大学 8 李崇坚 60 电力电子及控制设备 中国钢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9 李德群 67 机械成形加工工程及自动化 华中科技大学 10 李骏 55 车辆设计与制造 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 11 李魁武 69 火炮自动武器及弹药工程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 12 刘峰 49 人机与环境工程 空军装备研究院 13 邱志明 51 武器系统与应用工程 海军装备研究院 14 王振国 53 航空宇航推进理论及工程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15 吴光辉 53 飞行器设计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 16 肖龙旭 51 控制理论与工程 第二炮兵装备研究院 17 徐芑南 77 船舶设计制造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 18 杨华勇 52 机械电子工程 浙江大学 19 易小刚 49 专用机械设计与制造 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20 尤政 49 机械电子工程 清华大学 21 张军 47 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24人) 序号 姓名 年龄 专业 工作单位 1 陈纯 57 计算机应用技术 浙江大学 2 褚健 50 控制系统工程 浙江大学 3 丁文华 57 广播与电视技术 中央电视台 4 樊邦奎 54 信息与通信网络技术 解放军总参谋部 5 费爱国 57 计算机应用技术 空军装备研究院 6 桂卫华 62 控制科学与技术 中南大学 7 何友 56 信息与通信工程 海军航空工程学院 8 姜会林 67 应用光学 长春理工大学 9 廖湘科 49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10 刘泽金 49 激光技术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11 陆军 48 雷达技术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 12 谭久彬 58 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 哈尔滨工业大学 13 王沙飞 48 信息安全技术 解放军总参谋部 14 韦乐平 67 信息与通信网络技术 中国电信集团公司 15 吴建平 59 计算机系统结构 清华大学 16 杨小牛 52 信号处理技术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 17 姚富强 56 信息与通信网络技术 解放军总参谋部 18 余少华 50 信息与通信网络技术 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 19 张广军 48 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 张平 54 信息与通信网络技术 北京邮电大学 21 张雨东 49 应用光学 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 22 赵沁平 65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23 郑辉 56 信息与通信网络技术 解放军总参谋部 24 郑纬民 67 计算机系统结构 清华大学 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18人) 序号 姓名 年龄 专业 工作单位 1 陈芬儿 55 精细化工 复旦大学 2 陈建峰 47 化学工程 北京化工大学 3 丁文江 60 金属材料 上海交通大学 4 顾松青 66 有色金属冶金 中国铝业公司 5 韩恩厚 51 金属材料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6 蹇锡高 67 有机高分子材料 大连理工大学 7 介万奇 54 材料合成与加工 西北工业大学 8 李凤生 67 含能材料 南京理工大学 9 李楠 75 无机非金属材料 武汉科技大学 10 李元元 54 粉末冶金 吉林大学 11 李仲平 48 复合材料 航天材料及工艺研究所 12 聂祚仁 50 粉末冶金 北京工业大学 13 钱锋 52 化工系统工程 华东理工大学 14 王吉坤 69 有色金属冶金 云南冶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15 谢建新 55 金属压力加工 北京科技大学 16 张宝砚(女) 70 高分子化工 东北大学 17 张建春 55 高分子化工 解放军总后勤部 18 朱建勋 52 材料合成与加工 中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21人) 序号 姓名 年龄 专业 工作单位 1 蔡美峰 70 非能源矿产开发 北京科技大学 2 陈勇 56 能源新技术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3 邓运华 50 油气资源与勘探 中海油研究总院 4 顾大钊 55 矿山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 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5 郭剑波 53 电气工程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6 胡千庭 55 矿业的安全和环境工程 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 7 康红普 47 煤炭开发 中国煤炭科工集团有限公司 8 雷增光 52 核材料与核燃料 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 9 李宁 54 石油和天然气工程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10 李丕龙 50 油气资源与勘探 中国中化集团公司 11 李阳 54 石油和天然气工程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12 刘扬 55 石油和天然气工程 东北石油大学 13 毛景文 56 矿产资源和地质勘查 中国地质科学院 14 倪明江 64 热能动力工程 浙江大学 15 欧阳晓平 52 核科学技术应用 西北核技术研究所 16 饶宏 52 电气工程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17 宋永华 49 电气工程 浙江大学 18 夏佳文 48 核科学技术应用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19 杨春和 51 非能源矿产开发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20 赵文智 54 油气资源与勘探 中国石油勘探与生产分公司 21 赵振堂 52 核科学技术应用 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19人) 序号 姓名 年龄 专业 工作单位 1 陈政清 65 工程力学 湖南大学 2 杜修力 50 土木工程抗灾与防护工程 北京工业大学 3 杜彦良 56 道路与铁路工程 石家庄铁道大学 4 冯夏庭 48 岩土工程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5 郭仁忠 56 地图制图与地理信息工程 深圳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委员会 6 胡春宏 51 水力学与河流动力学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7 李决龙 54 建筑环境工程与建筑技术 海军海防工程研究中心 8 林宗坚 70 摄影测量与航天测绘 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 9 马军 50 市政工程 哈尔滨工业大学 10 聂建国 54 结构工程 清华大学 11 钮新强 50 水工结构工程 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 12 彭永臻 64 市政工程 北京工业大学 13 任辉启 60 土木工程抗灾与防护工程 解放军总参谋部 14 田军仓 55 农田水利工程 宁夏大学 15 王建国 55 建筑学 东南大学 16 吴庆洲 68 建筑历史与理论 华南理工大学 17 肖绪文 60 结构工程 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 18 张喜刚 51 桥梁工程 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19 郑健龙 59 道路与铁路工程 长沙理工大学 环境与轻纺工程学部(15人) 序号 姓名 年龄 专业 工作单位 1 陈立奇 68 海洋化学工程 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 2 贺克斌 50 大气污染防治 清华大学 3 刘文清 59 环境监测技术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4 宋君强 50 大气科学工程与技术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5 吴德星 61 海洋预报与物理海洋工程 中国海洋大学 6 吴清平 50 食品安全科学技术 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 7 徐卫林 44 纺织工程 武汉纺织大学 8 杨志峰 49 环境生态保护与修复 北京师范大学 9 俞建勇 49 纺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 东华大学 10 张偲 49 海洋生态工程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11 张嗣良 72 发酵与轻工生物技术 华东理工大学 12 张远航 55 环境区域污染控制技术 北京大学 13 赵杰文 68 食品工程 江苏大学 14 朱蓓薇(女) 56 食品工程 大连工业大学 15 朱利中 53 环境工程 浙江大学 农业学部(18人) 序号 姓名 年龄 专业 工作单位 1 曹福亮 55 森林培育 南京林业大学 2 陈学庚 66 农业机械化工程 新疆农垦科学院 3 程式华 54 作物遗传育种 中国水稻研究所 4 金宁一 57 预防兽医学 军事医学科学院 5 康振生 55 植物病理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6 李德发 59 动物营养与饲料学 中国农业大学 7 李天来 57 蔬菜学 沈阳农业大学 8 万建民 53 植物生物工程 中国农业科学院 9 王保海 61 农业昆虫与有害生物防治 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 10 王庆煌 49 种质资源学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11 吴普特 50 农业水土工程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12 印遇龙 57 动物营养与饲料学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 13 张福锁 52 植物营养学 中国农业大学 14 张国范 59 水产养殖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15 张守攻 56 森林经理学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16 张新友 49 作物遗传育种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17 赵春江 49 农业信息化工程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18 赵振东 70 作物遗传育种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 医药卫生学部(22人) 序号 姓名 年龄 专业 工作单位 1 董家鸿 53 普通外科 解放军总医院 2 高长青 53 胸心外科 解放军总医院 3 韩德民 62 耳鼻咽喉科学 首都医科大学 4 韩雅玲(女) 60 心血管病 沈阳军区总医院 5 胡盛寿 56 胸心外科 中国医学科学院 6 黄从新 62 心血管病 武汉大学 7 李松 49 药物化学 军事医学科学院 8 李校堃 49 微生物与生物技术药学 温州医科大学 9 林东昕 57 医学遗传学 中国医学科学院 10 罗永章 51 微生物与生物技术药学 清华大学 11 马丁 56 妇产科学 华中科技大学 12 宁光 50 内分泌与代谢病 上海交通大学 13 孙颖浩 52 泌尿外科 第二军医大学 14 田志刚 56 免疫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15 王辰 50 呼吸系统病 卫生部北京医院 16 王广基 60 药代动力学 中国药科大学 17 王军志 57 生物药学 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 18 王琦 70 中医基础学 北京中医药大学 19 王锐 50 药物化学 兰州大学 20 王小宁 55 生物技术 解放军总医院 21 夏照帆(女) 59 烧伤外科 第二军医大学 22 张志愿 62 口腔颌面外科学 上海交通大学 工程管理学部(15人) 序号 姓名 年龄 专业 工作单位 1 曹耀峰 59 能源与矿业工程管理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 2 陈晓红(女) 50 能源与矿业工程管理 中南大学 3 丁烈云 57 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管理 东北大学 4 凤懋润 71 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管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 5 韩贵清 59 农业工程管理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6 胡晓峰 56 信息与电子工程管理 国防大学 7 黄维和 55 能源与矿业工程管理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8 林茂光 64 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管理 广州军区空军工程建设局 9 邵安林 49 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管理 鞍山钢铁集团公司 10 吴启迪(女) 65 信息与电子工程管理 同济大学 11 向巧(女) 50 机械与运载工程管理 解放军第五七一九工厂 12 杨善林 64 信息与电子工程管理 合肥工业大学 13 郑健 51 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管理 铁道部经济规划研究院 14 周大地 66 能源与矿业工程管理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 15 周建平 56 机械与运载工程管理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 转自: http://www.cae.cn/cae/html/main/col673/2013-06/30/20130630170230008381266_1.html
1628 次阅读|0 个评论
工程院院士增选进入第2轮评审的候选人
热度 1 Sibiling 2013-7-1 01:11
2013年560位院士有效候选人中产生了进入第二轮评审的候选人173位,其名单如下: 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21人) 序号 姓名 年龄 专业 工作单位 1 陈学东 48 特种设备设计与制造 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 2 笪良龙 46 水声工程 海军潜艇学院 3 樊会涛 50 飞行器设计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 4 冯煜芳 50 火炮自动武器及弹药工程 第二炮兵装备研究院 5 侯晓 49 航空宇航推进理论及工程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 6 姜澄宇 65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西北工业大学 7 蒋庄德 57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西安交通大学 8 李崇坚 60 电力电子及控制设备 中国钢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9 李德群 67 机械成形加工工程及自动化 华中科技大学 10 李骏 55 车辆设计与制造 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 11 李魁武 69 火炮自动武器及弹药工程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 12 刘峰 49 人机与环境工程 空军装备研究院 13 邱志明 51 武器系统与应用工程 海军装备研究院 14 王振国 53 航空宇航推进理论及工程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15 吴光辉 53 飞行器设计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 16 肖龙旭 51 控制理论与工程 第二炮兵装备研究院 17 徐芑南 77 船舶设计制造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 18 杨华勇 52 机械电子工程 浙江大学 19 易小刚 49 专用机械设计与制造 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20 尤政 49 机械电子工程 清华大学 21 张军 47 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24人) 序号 姓名 年龄 专业 工作单位 1 陈纯 57 计算机应用技术 浙江大学 2 褚健 50 控制系统工程 浙江大学 3 丁文华 57 广播与电视技术 中央电视台 4 樊邦奎 54 信息与通信网络技术 解放军总参谋部 5 费爱国 57 计算机应用技术 空军装备研究院 6 桂卫华 62 控制科学与技术 中南大学 7 何友 56 信息与通信工程 海军航空工程学院 8 姜会林 67 应用光学 长春理工大学 9 廖湘科 49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10 刘泽金 49 激光技术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11 陆军 48 雷达技术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 12 谭久彬 58 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 哈尔滨工业大学 13 王沙飞 48 信息安全技术 解放军总参谋部 14 韦乐平 67 信息与通信网络技术 中国电信集团公司 15 吴建平 59 计算机系统结构 清华大学 16 杨小牛 52 信号处理技术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 17 姚富强 56 信息与通信网络技术 解放军总参谋部 18 余少华 50 信息与通信网络技术 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 19 张广军 48 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 张平 54 信息与通信网络技术 北京邮电大学 21 张雨东 49 应用光学 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 22 赵沁平 65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23 郑辉 56 信息与通信网络技术 解放军总参谋部 24 郑纬民 67 计算机系统结构 清华大学 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18人) 序号 姓名 年龄 专业 工作单位 1 陈芬儿 55 精细化工 复旦大学 2 陈建峰 47 化学工程 北京化工大学 3 丁文江 60 金属材料 上海交通大学 4 顾松青 66 有色金属冶金 中国铝业公司 5 韩恩厚 51 金属材料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6 蹇锡高 67 有机高分子材料 大连理工大学 7 介万奇 54 材料合成与加工 西北工业大学 8 李凤生 67 含能材料 南京理工大学 9 李楠 75 无机非金属材料 武汉科技大学 10 李元元 54 粉末冶金 吉林大学 11 李仲平 48 复合材料 航天材料及工艺研究所 12 聂祚仁 50 粉末冶金 北京工业大学 13 钱锋 52 化工系统工程 华东理工大学 14 王吉坤 69 有色金属冶金 云南冶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15 谢建新 55 金属压力加工 北京科技大学 16 张宝砚(女) 70 高分子化工 东北大学 17 张建春 55 高分子化工 解放军总后勤部 18 朱建勋 52 材料合成与加工 中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21人) 序号 姓名 年龄 专业 工作单位 1 蔡美峰 70 非能源矿产开发 北京科技大学 2 陈勇 56 能源新技术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3 邓运华 50 油气资源与勘探 中海油研究总院 4 顾大钊 55 矿山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 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5 郭剑波 53 电气工程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6 胡千庭 55 矿业的安全和环境工程 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 7 康红普 47 煤炭开发 中国煤炭科工集团有限公司 8 雷增光 52 核材料与核燃料 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 9 李宁 54 石油和天然气工程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10 李丕龙 50 油气资源与勘探 中国中化集团公司 11 李阳 54 石油和天然气工程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12 刘扬 55 石油和天然气工程 东北石油大学 13 毛景文 56 矿产资源和地质勘查 中国地质科学院 14 倪明江 64 热能动力工程 浙江大学 15 欧阳晓平 52 核科学技术应用 西北核技术研究所 16 饶宏 52 电气工程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17 宋永华 49 电气工程 浙江大学 18 夏佳文 48 核科学技术应用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19 杨春和 51 非能源矿产开发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20 赵文智 54 油气资源与勘探 中国石油勘探与生产分公司 21 赵振堂 52 核科学技术应用 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19人) 序号 姓名 年龄 专业 工作单位 1 陈政清 65 工程力学 湖南大学 2 杜修力 50 土木工程抗灾与防护工程 北京工业大学 3 杜彦良 56 道路与铁路工程 石家庄铁道大学 4 冯夏庭 48 岩土工程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5 郭仁忠 56 地图制图与地理信息工程 深圳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委员会 6 胡春宏 51 水力学与河流动力学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7 李决龙 54 建筑环境工程与建筑技术 海军海防工程研究中心 8 林宗坚 70 摄影测量与航天测绘 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 9 马军 50 市政工程 哈尔滨工业大学 10 聂建国 54 结构工程 清华大学 11 钮新强 50 水工结构工程 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 12 彭永臻 64 市政工程 北京工业大学 13 任辉启 60 土木工程抗灾与防护工程 解放军总参谋部 14 田军仓 55 农田水利工程 宁夏大学 15 王建国 55 建筑学 东南大学 16 吴庆洲 68 建筑历史与理论 华南理工大学 17 肖绪文 60 结构工程 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 18 张喜刚 51 桥梁工程 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19 郑健龙 59 道路与铁路工程 长沙理工大学 环境与轻纺工程学部(15人) 序号 姓名 年龄 专业 工作单位 1 陈立奇 68 海洋化学工程 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 2 贺克斌 50 大气污染防治 清华大学 3 刘文清 59 环境监测技术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4 宋君强 50 大气科学工程与技术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5 吴德星 61 海洋预报与物理海洋工程 中国海洋大学 6 吴清平 50 食品安全科学技术 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 7 徐卫林 44 纺织工程 武汉纺织大学 8 杨志峰 49 环境生态保护与修复 北京师范大学 9 俞建勇 49 纺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 东华大学 10 张偲 49 海洋生态工程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11 张嗣良 72 发酵与轻工生物技术 华东理工大学 12 张远航 55 环境区域污染控制技术 北京大学 13 赵杰文 68 食品工程 江苏大学 14 朱蓓薇(女) 56 食品工程 大连工业大学 15 朱利中 53 环境工程 浙江大学 农业学部(18人) 序号 姓名 年龄 专业 工作单位 1 曹福亮 55 森林培育 南京林业大学 2 陈学庚 66 农业机械化工程 新疆农垦科学院 3 程式华 54 作物遗传育种 中国水稻研究所 4 金宁一 57 预防兽医学 军事医学科学院 5 康振生 55 植物病理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6 李德发 59 动物营养与饲料学 中国农业大学 7 李天来 57 蔬菜学 沈阳农业大学 8 万建民 53 植物生物工程 中国农业科学院 9 王保海 61 农业昆虫与有害生物防治 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 10 王庆煌 49 种质资源学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11 吴普特 50 农业水土工程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12 印遇龙 57 动物营养与饲料学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 13 张福锁 52 植物营养学 中国农业大学 14 张国范 59 水产养殖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15 张守攻 56 森林经理学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16 张新友 49 作物遗传育种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17 赵春江 49 农业信息化工程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18 赵振东 70 作物遗传育种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 医药卫生学部(22人) 序号 姓名 年龄 专业 工作单位 1 董家鸿 53 普通外科 解放军总医院 2 高长青 53 胸心外科 解放军总医院 3 韩德民 62 耳鼻咽喉科学 首都医科大学 4 韩雅玲(女) 60 心血管病 沈阳军区总医院 5 胡盛寿 56 胸心外科 中国医学科学院 6 黄从新 62 心血管病 武汉大学 7 李松 49 药物化学 军事医学科学院 8 李校堃 49 微生物与生物技术药学 温州医科大学 9 林东昕 57 医学遗传学 中国医学科学院 10 罗永章 51 微生物与生物技术药学 清华大学 11 马丁 56 妇产科学 华中科技大学 12 宁光 50 内分泌与代谢病 上海交通大学 13 孙颖浩 52 泌尿外科 第二军医大学 14 田志刚 56 免疫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15 王辰 50 呼吸系统病 卫生部北京医院 16 王广基 60 药代动力学 中国药科大学 17 王军志 57 生物药学 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 18 王琦 70 中医基础学 北京中医药大学 19 王锐 50 药物化学 兰州大学 20 王小宁 55 生物技术 解放军总医院 21 夏照帆(女) 59 烧伤外科 第二军医大学 22 张志愿 62 口腔颌面外科学 上海交通大学 工程管理学部(15人) 序号 姓名 年龄 专业 工作单位 1 曹耀峰 59 能源与矿业工程管理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 2 陈晓红(女) 50 能源与矿业工程管理 中南大学 3 丁烈云 57 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管理 东北大学 4 凤懋润 71 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管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 5 韩贵清 59 农业工程管理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6 胡晓峰 56 信息与电子工程管理 国防大学 7 黄维和 55 能源与矿业工程管理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8 林茂光 64 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管理 广州军区空军工程建设局 9 邵安林 49 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管理 鞍山钢铁集团公司 10 吴启迪(女) 65 信息与电子工程管理 同济大学 11 向巧(女) 50 机械与运载工程管理 解放军第五七一九工厂 12 杨善林 64 信息与电子工程管理 合肥工业大学 13 郑健 51 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管理 铁道部经济规划研究院 14 周大地 66 能源与矿业工程管理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 15 周建平 56 机械与运载工程管理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 资料来源: http://www.cae.cn/cae/html/main/col673/2013-06/30/20130630170230008381266_1.html
11722 次阅读|3 个评论
[转载]2013年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进入第二轮评审的候选人名单
cardiaclabs 2013-7-1 00:06
2013年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进入第二轮评审的候选人名单 http://www.cae.cn/cae/html/main/col673/2013-06/30/20130630170230008381266_1.html
2171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2013年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进入第二轮评审的候选人名单
gaojiange 2013-6-30 20:14
2013年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第一轮评审工作已经结束,各学部经过候选人材料审阅、专业组评审、全学部评审和投票等程序(医药卫生学部采用通信评审、工程管理学部候选人在相关专业背景学部评审),从560位有效候选人中产生了进入第二轮评审的候选人173位,根据《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工作实施办法》的规定,现予以公布,欢迎社会各界监督。 投诉受理截止日期为7月31日,匿名投诉原则上不予受理。 中国工程院 2013年7月1日 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21人) 序号 姓名 年龄 专业 工作单位 1 陈学东 48 特种设备设计与制造 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 2 笪良龙 46 水声工程 海军潜艇学院 3 樊会涛 50 飞行器设计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 4 冯煜芳 50 火炮自动武器及弹药工程 第二炮兵装备研究院 5 侯晓 49 航空宇航推进理论及工程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 6 姜澄宇 65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西北工业大学 7 蒋庄德 57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西安交通大学 8 李崇坚 60 电力电子及控制设备 中国钢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9 李德群 67 机械成形加工工程及自动化 华中科技大学 10 李骏 55 车辆设计与制造 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 11 李魁武 69 火炮自动武器及弹药工程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 12 刘峰 49 人机与环境工程 空军装备研究院 13 邱志明 51 武器系统与应用工程 海军装备研究院 14 王振国 53 航空宇航推进理论及工程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15 吴光辉 53 飞行器设计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 16 肖龙旭 51 控制理论与工程 第二炮兵装备研究院 17 徐芑南 77 船舶设计制造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 18 杨华勇 52 机械电子工程 浙江大学 19 易小刚 49 专用机械设计与制造 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20 尤政 49 机械电子工程 清华大学 21 张军 47 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24人) 序号 姓名 年龄 专业 工作单位 1 陈纯 57 计算机应用技术 浙江大学 2 褚健 50 控制系统工程 浙江大学 3 丁文华 57 广播与电视技术 中央电视台 4 樊邦奎 54 信息与通信网络技术 解放军总参谋部 5 费爱国 57 计算机应用技术 空军装备研究院 6 桂卫华 62 控制科学与技术 中南大学 7 何友 56 信息与通信工程 海军航空工程学院 8 姜会林 67 应用光学 长春理工大学 9 廖湘科 49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10 刘泽金 49 激光技术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11 陆军 48 雷达技术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 12 谭久彬 58 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 哈尔滨工业大学 13 王沙飞 48 信息安全技术 解放军总参谋部 14 韦乐平 67 信息与通信网络技术 中国电信集团公司 15 吴建平 59 计算机系统结构 清华大学 16 杨小牛 52 信号处理技术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 17 姚富强 56 信息与通信网络技术 解放军总参谋部 18 余少华 50 信息与通信网络技术 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 19 张广军 48 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 张平 54 信息与通信网络技术 北京邮电大学 21 张雨东 49 应用光学 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 22 赵沁平 65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23 郑辉 56 信息与通信网络技术 解放军总参谋部 24 郑纬民 67 计算机系统结构 清华大学 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18人) 序号 姓名 年龄 专业 工作单位 1 陈芬儿 55 精细化工 复旦大学 2 陈建峰 47 化学工程 北京化工大学 3 丁文江 60 金属材料 上海交通大学 4 顾松青 66 有色金属冶金 中国铝业公司 5 韩恩厚 51 金属材料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6 蹇锡高 67 有机高分子材料 大连理工大学 7 介万奇 54 材料合成与加工 西北工业大学 8 李凤生 67 含能材料 南京理工大学 9 李楠 75 无机非金属材料 武汉科技大学 10 李元元 54 粉末冶金 吉林大学 11 李仲平 48 复合材料 航天材料及工艺研究所 12 聂祚仁 50 粉末冶金 北京工业大学 13 钱锋 52 化工系统工程 华东理工大学 14 王吉坤 69 有色金属冶金 云南冶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15 谢建新 55 金属压力加工 北京科技大学 16 张宝砚(女) 70 高分子化工 东北大学 17 张建春 55 高分子化工 解放军总后勤部 18 朱建勋 52 材料合成与加工 中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21人) 序号 姓名 年龄 专业 工作单位 1 蔡美峰 70 非能源矿产开发 北京科技大学 2 陈勇 56 能源新技术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3 邓运华 50 油气资源与勘探 中海油研究总院 4 顾大钊 55 矿山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 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5 郭剑波 53 电气工程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6 胡千庭 55 矿业的安全和环境工程 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 7 康红普 47 煤炭开发 中国煤炭科工集团有限公司 8 雷增光 52 核材料与核燃料 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 9 李宁 54 石油和天然气工程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10 李丕龙 50 油气资源与勘探 中国中化集团公司 11 李阳 54 石油和天然气工程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12 刘扬 55 石油和天然气工程 东北石油大学 13 毛景文 56 矿产资源和地质勘查 中国地质科学院 14 倪明江 64 热能动力工程 浙江大学 15 欧阳晓平 52 核科学技术应用 西北核技术研究所 16 饶宏 52 电气工程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17 宋永华 49 电气工程 浙江大学 18 夏佳文 48 核科学技术应用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19 杨春和 51 非能源矿产开发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20 赵文智 54 油气资源与勘探 中国石油勘探与生产分公司 21 赵振堂 52 核科学技术应用 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19人) 序号 姓名 年龄 专业 工作单位 1 陈政清 65 工程力学 湖南大学 2 杜修力 50 土木工程抗灾与防护工程 北京工业大学 3 杜彦良 56 道路与铁路工程 石家庄铁道大学 4 冯夏庭 48 岩土工程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5 郭仁忠 56 地图制图与地理信息工程 深圳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委员会 6 胡春宏 51 水力学与河流动力学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7 李决龙 54 建筑环境工程与建筑技术 海军海防工程研究中心 8 林宗坚 70 摄影测量与航天测绘 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 9 马军 50 市政工程 哈尔滨工业大学 10 聂建国 54 结构工程 清华大学 11 钮新强 50 水工结构工程 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 12 彭永臻 64 市政工程 北京工业大学 13 任辉启 60 土木工程抗灾与防护工程 解放军总参谋部 14 田军仓 55 农田水利工程 宁夏大学 15 王建国 55 建筑学 东南大学 16 吴庆洲 68 建筑历史与理论 华南理工大学 17 肖绪文 60 结构工程 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 18 张喜刚 51 桥梁工程 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19 郑健龙 59 道路与铁路工程 长沙理工大学 环境与轻纺工程学部(15人) 序号 姓名 年龄 专业 工作单位 1 陈立奇 68 海洋化学工程 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 2 贺克斌 50 大气污染防治 清华大学 3 刘文清 59 环境监测技术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4 宋君强 50 大气科学工程与技术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5 吴德星 61 海洋预报与物理海洋工程 中国海洋大学 6 吴清平 50 食品安全科学技术 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 7 徐卫林 44 纺织工程 武汉纺织大学 8 杨志峰 49 环境生态保护与修复 北京师范大学 9 俞建勇 49 纺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 东华大学 10 张偲 49 海洋生态工程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11 张嗣良 72 发酵与轻工生物技术 华东理工大学 12 张远航 55 环境区域污染控制技术 北京大学 13 赵杰文 68 食品工程 江苏大学 14 朱蓓薇(女) 56 食品工程 大连工业大学 15 朱利中 53 环境工程 浙江大学 农业学部(18人) 序号 姓名 年龄 专业 工作单位 1 曹福亮 55 森林培育 南京林业大学 2 陈学庚 66 农业机械化工程 新疆农垦科学院 3 程式华 54 作物遗传育种 中国水稻研究所 4 金宁一 57 预防兽医学 军事医学科学院 5 康振生 55 植物病理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6 李德发 59 动物营养与饲料学 中国农业大学 7 李天来 57 蔬菜学 沈阳农业大学 8 万建民 53 植物生物工程 中国农业科学院 9 王保海 61 农业昆虫与有害生物防治 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 10 王庆煌 49 种质资源学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11 吴普特 50 农业水土工程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12 印遇龙 57 动物营养与饲料学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 13 张福锁 52 植物营养学 中国农业大学 14 张国范 59 水产养殖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15 张守攻 56 森林经理学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16 张新友 49 作物遗传育种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17 赵春江 49 农业信息化工程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18 赵振东 70 作物遗传育种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 医药卫生学部(22人) 序号 姓名 年龄 专业 工作单位 1 董家鸿 53 普通外科 解放军总医院 2 高长青 53 胸心外科 解放军总医院 3 韩德民 62 耳鼻咽喉科学 首都医科大学 4 韩雅玲(女) 60 心血管病 沈阳军区总医院 5 胡盛寿 56 胸心外科 中国医学科学院 6 黄从新 62 心血管病 武汉大学 7 李松 49 药物化学 军事医学科学院 8 李校堃 49 微生物与生物技术药学 温州医科大学 9 林东昕 57 医学遗传学 中国医学科学院 10 罗永章 51 微生物与生物技术药学 清华大学 11 马丁 56 妇产科学 华中科技大学 12 宁光 50 内分泌与代谢病 上海交通大学 13 孙颖浩 52 泌尿外科 第二军医大学 14 田志刚 56 免疫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15 王辰 50 呼吸系统病 卫生部北京医院 16 王广基 60 药代动力学 中国药科大学 17 王军志 57 生物药学 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 18 王琦 70 中医基础学 北京中医药大学 19 王锐 50 药物化学 兰州大学 20 王小宁 55 生物技术 解放军总医院 21 夏照帆(女) 59 烧伤外科 第二军医大学 22 张志愿 62 口腔颌面外科学 上海交通大学 工程管理学部(15人) 序号 姓名 年龄 专业 工作单位 1 曹耀峰 59 能源与矿业工程管理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 2 陈晓红(女) 50 能源与矿业工程管理 中南大学 3 丁烈云 57 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管理 东北大学 4 凤懋润 71 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管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 5 韩贵清 59 农业工程管理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6 胡晓峰 56 信息与电子工程管理 国防大学 7 黄维和 55 能源与矿业工程管理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8 林茂光 64 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管理 广州军区空军工程建设局 9 邵安林 49 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管理 鞍山钢铁集团公司 10 吴启迪(女) 65 信息与电子工程管理 同济大学 11 向巧(女) 50 机械与运载工程管理 解放军第五七一九工厂 12 杨善林 64 信息与电子工程管理 合肥工业大学 13 郑健 51 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管理 铁道部经济规划研究院 14 周大地 66 能源与矿业工程管理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 15 周建平 56 机械与运载工程管理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
个人分类: 观点碰撞【天下交通】|3418 次阅读|0 个评论
腐败星三男一女:隋亚刚,工程师局长曾为院士候选人
热度 3 xupeiyang 2013-6-21 16:24
 工程师局长曾为院士候选人   58岁的隋亚刚,被控制时的身份系北京市公安局公安交通管理局调研员,此前他曾经担任过北京市公安局公安交通管理局副局长等职。   多个项目获国家级一等奖   根据新华社等媒体的消息,隋亚刚在任期间曾负责的工作包括奥运专用指路标识系统、三级指挥体系、城市智能交通管理指挥控制系统等,这些中有的还荣获了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2003年,北京市评选第八批“北京市有突出贡献的科学、技术、管理专家”,市委政法委推荐了隋亚刚,对他的身份介绍,是北京市公安交通管理局信息通讯处高级工程师。   此外,隋亚刚还是北京交通大学的兼职教授。在其落马前一年,根据中国工程院网站记载,2011年5月,56岁的隋亚刚经过“院士提名,省、市、自治区遴选”,入选了2011年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不过其在第二轮被刷下。 http://politics.caijing.com.cn/2013-06-21/112934841.html 腐败女星 曹淑杰,人社部办公厅原副主任 曹淑杰,人社部办公厅原副主任,利用职务便利,用公款报销其个人消费发票共13万余元,被提起公诉。(中国法院网) @ 京华时报 :【中国动态调查委员会主任被曝包养18岁情妇】网上流出疑似中国动态调查委员会主任兼党组书记李广年艳照,知情网友称,“他包养一个18岁情妇,下一个火的也许就是他。据说这个情妇的日均待遇不低于纪英男,这就是腐败分子,他还有多个其他情妇。”By华商网 http://url.cn/EDWqc8 // 【中调委宗旨:成为党和国家主要领导的第三只眼睛】深入开展行业和地方动态的调查研究……把真实信息、科学严密的调查研究成果为党和政府主要领导和机构提供科学决策参考依据……真正成为党和国家主要领导的第三只眼睛。工作内容有学术交流、国情调研、行业调查、业务培训、内参编辑和咨询服务等。 ◇×
个人分类: 名人传记|3329 次阅读|6 个评论
2013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候选人中国医学科学院4人
xupeiyang 2013-5-31 11:00
中国医学科学院成立于1956年,是我国唯一的国家级医学科学学术中心和综合性医学科学研究机构。北京协和医学院由美国洛克菲勒基金会于1917年创办,是我国最早设有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和护理本科教育的重点医学院校。医科院与协和医学院实行院校合一的管理体制,医科院为协和医学院提供雄厚的师资和技术力量,协和医学院为医科院培养高层次的人才,相互依托,优势互补,教研相长。 杜冠华 56 药理学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 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56年12月出生。现任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药物研究所副所长,药物筛选中心主任,兼任中国药理学会秘书长,国家863计划主题专家,亚洲西太平洋地区药理学家联合会执行委员会委员。1978―1982 年毕业于山东医科大学药学院,获学士学位; 1986―1989 年毕业于同济医科大学,获医学硕士学位;1992―1995年毕业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获博士学位。1995―1998 年University of Liege, Belgium博士后,研究神经生物化学。1998年就职于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药物研究所。1998年回国后主要从事药物发现的理论和技术研究,特别是在高通量药物筛选、神经药理学和心脑血管药理学领域进行了大量研究工作,主持建立了我国第一个高通量药物筛选体系。 近几年来,主持完成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1035计划、科技部公益重大项目等国家科研项目十余项,研究工作取得良好进展。主持完成的“高通量药物筛选技术体系的研究和应用”成果,经初评为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和中华医学科技进步三等奖;利用研究的技术体系,开展药物筛选工作,为本单位和国内科研机构进行药物筛选60余万样品次,发现一批具有研究开发价值的活性化合物,有些已经进入深入研究阶段。 张其清 59 医用生物材料与植入科学 中国医学科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 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天津大学工学博士。曾任加拿大多伦多大学药学院和芬兰亚托大学科学和技术学院访问教授。现任厦门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研究中心主任(特聘教授),福建省高校生物医学工程重点实验室和厦门市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医学科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生物材料及人工器官研究室和天津市生物医学材料重点实验室主任;福州大学生物和医药技术研究院院长(特聘教授)。兼任人工器官及材料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山东省医用高分子重点实验室、湖北省纳米科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出生缺陷与生殖健康重庆市重点实验室和清华大学深圳研究院等多个重点实验室的兼职教授、客座研究员或学术委员会委员;还兼任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医疗器械产品、国家生物材料标准化分技术委员会、国家“863”、“973”、攻关计划、国家科学技术奖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13个部门的评审和验收专家;美国、欧洲、中国生物材料学会,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组织工程学科组等国内外25 个学术团体的负责人、理事、会员等;JACS、Biomaterials等国内外41个核心刊物的审稿专家、编委、特约编委和首席专家/首席执行编委等。多年来,围绕临床中急需解决的由创伤、感染、肿瘤、退行性疾病等引起的组织病缺损治疗和诊断的重大问题,系统开展了植入治疗和诊断用医用生物材料的研究和产品开发,在具有引导/诱导组织再生功能生物材料、控制释放药物体系和纳米生物器件等交叉领域形成了研究特色和学科方向。共承担过国家自然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面上和国际合作)、国家“攻关”、“863”计划、“973”计划(子课题)、国家重点科技项目、国家火炬计划、国家支撑计划重点项目、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重大科学研究计划(子课题)、博士点基金等60多项,申请专利65项(获授权26项);发表论文242篇,论著3部;论文已被引用1685次(自引182次)论文已被CHEM REV (IF=35.957) 和PROG POLYM SCI ( IF= 23.753)等杂志引用1685次(自引182次);签订了转化合同4项,在国内率先开发成功了两种可吸收外科缝线、一种消毒剂和一种引导组织再生膜产品;获国家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3个,卫生产品注册证1个,开发出了3个系列共10几个规格的产品,产品已在全国20几个省市推广;获科技奖10多项;还组建了天津市生物医学材料重点实验室,创建了厦门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研究中心及生物材料系和福州大学生物和医药技术研究院并被列为“211”和“985”建设的学科或平台;已经培养硕士生122名,博士生41名,指导博士后2名。曾被授予全国中青年医药科技之星、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第二届天津青年科技奖和天津市“五一”劳动奖章等17个荣誉称号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顾东风 54 遗传流行病学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教授、美国中华医学基金会杰出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血管病研究所,副院所长。循证医学部和群体遗传学研究室主任。先后毕业于南京医科大学和北京协和医科大学研究生院,分别在美国(1990-1992)、加拿大(1997)和英国研修(1999-2000)。长期从事心血管流行病学、病因学和人群防治研究。先后承担大规模前瞻性“全国高血压调查随访研究”、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代谢综合征的发病趋势和综合控制研究”等,以及心血管遗传流行病学等项目。发表包括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在内的SCI收录论文160余篇。牵头的“中国心血管疾病发展趋势和防治策略研究”等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中华医学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华预防医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各1项。国际心血管流行病学与预防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人体健康科技促进会副会长;中国高血压联盟理事、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分会常委等。国际杂志:Journal of Hypertension杂志,Human Genetics 杂志等3个国际杂志编委;中华预防医学杂志、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和中国循环杂志副主编;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等5项杂志编委。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专家(慢性病)委员会、卫生部心血管病防治专家委员会专家成员;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专家组成员。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专家,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赫 捷 52 胸外科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院长,肺癌中心主任、手术委员会副主任、胸外科主任,中国抗癌协会食管癌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肺癌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华胸心血管外科学会常委兼食管疾病学组组长,北京市胸外科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肺癌杂志》副主编,《中华医学杂志》、《中华外科杂志》、《中华胃肠外科杂志》、《癌症》等核心期刊编委,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赫捷教授1984年毕业于白求恩医科大学医学系,同年分配至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肿瘤研究所胸部肿瘤外科参加工作,1988年至1993年在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攻读硕士、博士学位,1995年至1997年赴美国俄亥俄大学医学院和印第安纳大学医学院从事博士后工作。赫捷教授长期以来主要从事肺癌、食管癌等胸部肿瘤疾病的早诊早治、外科治疗及综合治疗,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精湛的手术技术,对胸部肿瘤的综合治疗有独到的见解,引领食管癌、肺癌综合治疗的大型研究,并取得较大成果。在胸部肿瘤的基础研究,特别是肺癌、食管癌的相关基因研究,分子分期、分型和分子预后方面,赫捷教授所领导的团队亦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建立了转化医学的平台,形成了临床研究与基础研究密切结合的研究特色。赫捷教授承担包括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肺癌综合治疗研究项目在内的多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目前致力于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肺癌综合治疗的多中心合作临床研究。得到了国家重点学科建设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重点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基金支持。赫捷教授在cancerresearch等杂志上发表SCI论文多篇,获专利成果4项,其工作得到了国际同行的认可。目前已培养硕博士研究生13名(含外籍2名),在读硕博研究生共13名,博士后1名。目前为卫生部十一五国家规划研究生教材《肿瘤学》编委,八年制临床医学《肿瘤学》的副主编。
个人分类: 科学名人|3946 次阅读|0 个评论
让院士候选人讲半小时,小同行专家再问一小时
热度 17 lin602 2013-5-23 11:52
公布的院士候选人水平如何,其实让他讲半小时他的研究亮点(注意,不是计数),再让小同行专家问他一小时甚至半小时(不能作假),他回答,水平就基本知道了。 如果将这些问答上到网上,水平如何更清楚。
3612 次阅读|27 个评论
[转载]2013年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
shehp 2013-5-23 11:25
2013年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候选人提名、遴选工作于4月25日结束。经形式审查和中国工程院主席团审定,有效候选人共560人,现予公布。 自即日起,每位有效候选人的提名材料将按《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候选人材料公示办法》的要求在其工作单位公示,公示时间为一个月。 中国工程院 2013年5月22日 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 52 人) 序号 姓名 年龄 专 业 工作单位 提名、遴选渠道 1 曹喜滨 50 飞行器设计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中国科协 2 陈学东 48 特种设备设计与制造 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 院士提名 3 笪良龙 46 水声工程 海军潜艇学院 解放军总政治部 4 邓宗全 56 机械设计及理论 哈尔滨工业大学 院士提名 5 樊会涛 50 飞行器设计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 6 范多旺 58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兰州交通大学 甘肃省 7 范光照 63 机械电子工程 台湾大学 院士提名 8 冯顺山 60 火炮自动武器及弹药工程 北京理工大学 工业和信息化部 9 冯煜芳 50 火炮自动武器及弹药工程 第二炮兵装备研究院 中国科协 10 付梦印 48 武器系统与应用工程 北京理工大学 院士提名 11 桂林 50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武汉重型机床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 12 侯晓 49 航空宇航推进理论及工程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 13 胡德金 66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上海交通大学 教育部 14 黄庆学 52 机械设计及理论 太原科技大学 中国科协 15 黄荣顺 47 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 中国民用航空局 院士提名 16 黄松 65 军用车辆工程 东风汽车公司 院士提名 17 姜澄宇 65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西北工业大学 工业和信息化部 18 蒋庄德 57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西安交通大学 教育部 19 康熊 58 运载工具运用工程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 中国铁路总公司 20 李崇坚 60 电力电子及控制设备 中国钢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国资委 21 李德群 67 机械成形加工工程及自动化 华中科技大学 教育部 22 李骏 55 车辆设计与制造 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 国资委 23 李魁武 69 火炮自动武器及弹药工程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 24 李圣怡 67 机械电子工程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院士提名 25 刘峰 49 人机与环境工程 空军装备研究院 解放军总政治部 26 宓传龙 61 电器设计制造 中国西电集团公司 国资委 27 聂海涛 48 飞行器设计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 28 邱志明 51 武器系统与应用工程 海军装备研究院 解放军总政治部 29 唐志共 48 飞行器设计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 院士提名 30 王华明 51 机械成形加工工程及自动化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中国科协 31 王家胜 69 飞行器设计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 32 王为民 50 机械电子工程 中国东方电气集团有限公司 国资委 33 王振国 53 航空宇航推进理论及工程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解放军总政治部 34 吴光辉 53 飞行器设计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 国资委 35 吴生富 49 机械成形加工工程及自动化 中国第一重型机械集团公司 国资委 36 吴玉厚 57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沈阳建筑大学 辽宁省 37 夏飞 69 船舶设计制造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 38 夏长亮 45 电机设计制造 天津大学 院士提名 39 肖龙旭 51 控制理论与工程 第二炮兵装备研究院 解放军总政治部 40 谢东钢 56 机械成形加工工程及自动化 中国重型机械研究院股份公司 中国科协 41 徐芑南 77 船舶设计制造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 院士提名 42 徐小力 61 机械电子工程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北京市 43 颜鸿森 62 机械设计及理论 成功大学(台湾) 院士提名 44 杨宝奎 69 飞行器设计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 45 杨华勇 52 机械电子工程 浙江大学 教育部 46 杨绍普 50 工程力学 石家庄铁道大学 河北省 47 易小刚 49 专用机械设计与制造 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院士提名 48 尤政 49 机械电子工程 清华大学 教育部 49 张兵志 57 军用车辆工程 解放军总装备部 解放军总政治部 50 张军 47 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工业和信息化部 51 张立彬 57 机械电子工程 浙江工业大学 浙江省 52 张卫华 52 运载工具运用工程 西南交通大学 教育部 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 60 人) 序号 姓名 年龄 专 业 工作单位 提名、遴选渠道 1 曹必松 66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清华大学 教育部 2 陈纯 57 计算机应用技术 浙江大学 院士提名 3 陈林森 52 光电子技术 苏州大学 江苏省 4 陈文元 68 传感器技术 上海交通大学 院士提名 5 褚健 50 控制系统工程 浙江大学 院士提名 6 戴琼海 48 控制系统工程 清华大学 教育部 7 丁文华 57 广播与电视技术 中央电视台 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 8 樊邦奎 54 信息与通信网络技术 解放军总参谋部 院士提名 9 费爱国 57 计算机应用技术 空军装备研究院 解放军总政治部 10 顾坚 56 信息安全技术 公安部网络安全保卫局 公安部 11 桂卫华 62 控制科学与技术 中南大学 院士提名 12 郝燕玲(女) 69 导航制导与控制 哈尔滨工程大学 工业和信息化部 13 何克清 65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武汉大学 院士提名 14 何友 56 信息与通信工程 海军航空工程学院 解放军总政治部 15 胡向东 48 计算机系统结构 上海高性能集成电路设计中心 院士提名 16 黄卡玛 49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四川大学 院士提名 17 姜会林 67 应用光学 长春理工大学 吉林省 18 姜秋喜 52 信号处理技术 解放军电子工程学院 院士提名 19 蒋昌俊 51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同济大学 教育部 20 蒋亚东 49 电子技术 电子科技大学 院士提名 21 孔志印 48 计算机应用技术 解放军总参谋部 院士提名 22 蓝羽石 58 计算机应用技术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 国资委 23 李得天 47 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 24 廖湘科 49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院士提名 25 刘泽金 49 激光技术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解放军总政治部 26 陆军 48 雷达技术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 国资委 27 孟洛明 58 信息与通信网络技术 北京邮电大学 教育部 28 尼玛扎西 49 计算机应用技术 西藏大学 西藏自治区 29 聂在平 66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电子科技大学 院士提名 30 宁滨 54 控制系统工程 北京交通大学 院士提名 31 欧珠 52 计算机应用技术 西藏大学 西藏自治区 32 齐润东 50 雷达技术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 33 谭久彬 58 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 哈尔滨工业大学 院士提名 34 王恩东 46 计算机系统结构 浪潮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省 35 王桂强 53 应用光学 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 公安部 36 王沙飞 48 信息安全技术 解放军总参谋部 院士提名 37 王笑京 56 计算机应用技术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 交通运输部 38 韦乐平 67 信息与通信网络技术 中国电信集团公司 院士提名 39 魏少军 55 微电子技术 清华大学 院士提名 40 吴汉明 61 微电子技术 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北京)有限公司 北京市 41 吴建平 59 计算机系统结构 清华大学 院士提名 42 吴剑旗 46 雷达技术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 国资委 43 吴巍 56 信息与通信网络技术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 国资委 44 杨小牛 52 信号处理技术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 国资委 45 杨知行 67 广播与电视技术 清华大学 中国科协 46 姚富强 56 信息与通信网络技术 解放军总参谋部 解放军总政治部 47 叶甜春 47 微电子技术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中科院 48 游志胜 67 计算机应用技术 四川大学 中国科协 49 余少华 50 信息与通信网络技术 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 国资委 50 云晓春 42 信息安全技术 国家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中心 工业和信息化部 51 张宝东 50 信息安全技术 解放军保密委员会技术安全研究所 解放军总政治部 52 张广军 48 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工业和信息化部 53 张平 54 信息与通信网络技术 北京邮电大学 院士提名 54 张文军 49 信息与通信网络技术 上海交通大学 院士提名 55 张小民 58 激光技术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 56 张雨东 49 应用光学 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 中科院 57 张中兆 61 信息与通信网络技术 哈尔滨工业大学 院士提名 58 赵沁平 65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院士提名 59 郑辉 56 信息与通信网络技术 解放军总参谋部 解放军总政治部 60 郑纬民 67 计算机系统结构 清华大学 院士提名 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 74 人) 序号 姓名 年龄 专 业 工作单位 提名、遴选渠道 1 蔡小平 49 高分子化工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吉林石化分公司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2 蔡玉良 51 无机非金属材料 中国中材国际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国资委 3 陈芬儿 55 精细化工 复旦大学 院士提名 4 陈建峰 47 化学工程 北京化工大学 院士提名 5 丁文江 60 金属材料 上海交通大学 院士提名 6 杜磊 70 含能材料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 院士提名 7 高金森 49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中国石油大学 教育部 8 顾松青 66 有色金属冶金 中国铝业公司 国资委 9 郭文叁 57 无机非金属材料 安徽海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安徽省 10 韩恩厚 51 金属材料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中科院 11 胡伯平 55 功能材料 北京中科三环高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院士提名 12 胡曙光 55 无机非金属材料 武汉理工大学 院士提名 13 华炜(女) 58 化学工程 中国石化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燕山分公司 中国科协 14 黄小卫(女) 51 有色金属冶金 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 院士提名 15 黄小义 51 材料合成与加工 中国人民银行印制科学技术研究所 中国人民银行 16 蹇锡高 67 有机高分子材料 大连理工大学 院士提名 17 姜宏 52 无机非金属材料 海南大学 海南省 18 介万奇 54 材料合成与加工 西北工业大学 院士提名 19 康永林 58 金属压力加工 北京科技大学 中国科协 20 李保卫 52 过程工程 内蒙古科技大学 内蒙古自治区 21 李春龙 51 钢铁冶金 包头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内蒙古自治区 22 李凤生 67 含能材料 南京理工大学 中国科协 23 李贺军 55 复合材料 西北工业大学 工业和信息化部 24 李楠 75 无机非金属材料 武汉科技大学 院士提名 25 李小松 51 化学工程 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青海省 26 李元元 54 粉末冶金 吉林大学 院士提名 27 李仲平 48 复合材料 航天材料及工艺研究所 院士提名 28 刘中民 48 煤化工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中科院 29 毛炯辉 53 金属材料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国资委 30 聂祚仁 50 粉末冶金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市 31 潘峰 49 功能材料 清华大学 院士提名 32 潘复生 50 金属材料 重庆大学 院士提名 33 彭金辉 48 有色金属冶金 昆明理工大学 云南省 34 彭寿 52 无机非金属材料 安徽省薄膜太阳能电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安徽省 35 钱锋 52 化工系统工程 华东理工大学 教育部 36 乔金樑 54 有机高分子材料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 37 邱显扬 56 矿物加工 广东省工业技术研究院 广东省 38 沈政昌 53 矿物加工 北京矿冶研究总院 院士提名 39 史玉升 51 材料合成与加工 华中科技大学 中国科协 40 宋宝珍(女) 71 无机非金属材料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院士提名 41 宋修明 56 有色金属冶金 铜陵有色金属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安徽省 42 苏志国 58 生物化学工程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中科院 43 孙丽丽(女) 51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中国石化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中国科协 44 唐芳琼(女) 66 纳米材料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中科院 45 汪传生 53 高分子化工 青岛科技大学 山东省 46 王富耻 64 金属材料 北京理工大学 院士提名 47 王吉坤 69 有色金属冶金 云南冶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院士提名 48 王继扬 66 功能材料 山东大学 院士提名 49 王新华 62 钢铁冶金 北京科技大学 院士提名 50 王玉忠 52 有机高分子材料 四川大学 教育部 51 翁端 55 无机非金属材料 清华大学 院士提名 52 吴彬(女) 43 高分子化工 新疆天业(集团)有限公司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53 吴冲浒 67 有色金属冶金 厦门钨业股份有限公司 福建省 54 武高辉 58 复合材料 哈尔滨工业大学 工业和信息化部 55 肖志国 50 无机非金属材料 路明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院士提名 56 谢建新 55 金属压力加工 北京科技大学 院士提名 57 熊惟皓 61 粉末冶金 华中科技大学 教育部 58 许并社 57 功能材料 太原理工大学 山西省 59 许仲梓 54 无机非金属材料 南京工业大学 江苏省 60 严大洲 50 有色金属冶金 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国资委 61 杨斌 48 有色金属冶金 昆明理工大学 云南省 62 殷敬华 66 有机高分子材料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中科院 63 尹衍升 58 材料合成与加工 上海海事大学 上海市 64 张宝砚(女) 70 高分子化工 东北大学 院士提名 65 张福明 45 钢铁冶金 北京首钢国际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北京市 66 张建春 55 高分子化工 解放军总后勤部 解放军总政治部 67 张立群 43 有机高分子材料 北京化工大学 院士提名 68 张联盟 58 复合材料 武汉理工大学 院士提名 69 张新明 67 金属压力加工 中南大学 院士提名 70 张一敏 58 矿物加工 武汉科技大学 湖北省 71 张忠铧 43 金属材料 宝钢集团有限公司 国资委 72 周济 51 功能材料 清华大学 中国科协 73 周清跃 52 金属材料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 中国铁路总公司 74 朱建勋 52 材料合成与加工 中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国资委 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 60 人) 序号 姓名 年龄 专 业 工作单位 提名、遴选渠道 1 蔡美峰 70 非能源矿产开发 北京科技大学 院士提名 2 陈勇 56 能源新技术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中科院 3 程春田 48 水电工程 大连理工大学 教育部 4 程桦 56 煤炭开发 安徽大学 安徽省 5 程杰成 50 石油和天然气工程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 院士提名 6 邓建军 49 核科学技术应用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 7 邓运华 50 油气资源与勘探 中海油研究总院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8 董连慧 56 矿产资源和地质勘查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9 窦立荣 47 油气资源与勘探 中国石油海外勘探开发分公司 院士提名 10 冯伟忠 58 热能动力工程 上海外高桥第三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上海市 11 葛世荣 50 煤炭开发 中国矿业大学 院士提名 12 顾大钊 55 矿山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 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院士提名 13 郭剑波 53 电气工程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国资委 14 胡千庭 55 矿业的安全和环境工程 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 院士提名 15 姜伟 57 石油和天然气工程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16 康红普 47 煤炭开发 中国煤炭科工集团有限公司 国资委 17 雷增光 52 核材料与核燃料 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 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 18 李根生 51 石油和天然气工程 中国石油大学 教育部 19 李浩 57 非能源矿产开发 国投新疆罗布泊钾盐有限责任公司 国资委 20 李建刚 51 核科学技术应用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院士提名 21 李宁 54 石油和天然气工程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院士提名 22 李丕龙 50 油气资源与勘探 中国中化集团公司 国资委 23 李卫国 66 核科学技术应用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中科院 24 李阳 54 石油和天然气工程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 25 李子颖 49 地质与矿产探测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 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 26 刘建功 56 煤炭开发 冀中能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河北省 27 刘扬 55 石油和天然气工程 东北石油大学 黑龙江省 28 罗安 55 电气工程 湖南大学 教育部 29 吕古贤 63 矿产资源和地质勘查 中国地质科学院 国土资源部 30 毛景文 56 矿产资源和地质勘查 中国地质科学院 国土资源部 31 缪协兴 53 煤炭开发 中国矿业大学 院士提名 32 穆钢 56 电气工程 东北电力大学 吉林省 33 倪明江 64 热能动力工程 浙江大学 教育部 34 欧阳晓平 52 核科学技术应用 西北核技术研究所 解放军总政治部 35 饶宏 52 电气工程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国资委 36 石永康 74 核材料与核燃料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院士提名 37 石智军 58 矿业的安全和环境工程 中煤科工集团西安研究院 中国科协 38 宋永华 49 电气工程 浙江大学 院士提名 39 王德明 56 矿业的安全和环境工程 中国矿业大学 中国科协 40 王国法 52 煤炭开发 中国煤炭科工集团有限公司 院士提名 41 王继仁 56 矿业的安全和环境工程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辽宁省 42 吴应湘 57 能源和电气科学技术与工程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中科院 43 伍永平 51 煤炭开发 西安科技大学 陕西省 44 夏佳文 48 核科学技术应用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中科院 45 谢玉洪 52 油气资源与勘探 中海石油有限公司湛江分公司 中国科协 46 信赢 59 电气工程 北京云电英纳超导电缆有限公司 北京市 47 徐丙垠 51 电气工程 山东理工大学 山东省 48 杨春和 51 非能源矿产开发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院士提名 49 杨理践 56 能源新技术 沈阳工业大学 辽宁省 50 杨孟琢 73 核安全、防护和环境 环保部核与辐射安全中心 院士提名 51 杨其国 51 热能动力工程 哈尔滨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国资委 52 于斌 50 煤炭开发 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山西省 53 张伯明 64 电气工程 清华大学 教育部 54 张闯 68 核科学技术应用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协 55 张洪涛 63 矿产资源和地质勘查 中国地质调查局 国土资源部 56 张子敏 66 矿业的安全和环境工程 河南理工大学 河南省 57 章明川 69 热能动力工程 上海交通大学 教育部 58 赵文智 54 油气资源与勘探 中国石油勘探与生产分公司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59 赵晓路 67 能源新技术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中科院 60 赵振堂 52 核科学技术应用 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院士提名 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 74 人) 序号 姓名 年龄 专 业 工作单位 提名、遴选渠道 1 陈发明 54 道路与铁路工程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交通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2 陈生水 50 水工结构工程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水利部 3 陈同滨(女) 59 建筑历史与理论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 院士提名 4 陈湘生 57 地下工程与隧道工程 深圳地铁集团有限公司 院士提名 5 陈晓光 52 道路与铁路工程 新疆交通科学研究院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6 陈政清 65 工程力学 湖南大学 院士提名 7 杜修力 50 土木工程抗灾与防护工程 北京工业大学 院士提名 8 杜彦良 56 道路与铁路工程 石家庄铁道大学 河北省 9 冯树荣 49 水利水电工程 中国水电顾问集团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 国资委 10 冯夏庭 48 岩土工程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中科院 11 傅学怡 67 结构工程 悉地国际设计顾问(深圳)有限公司 院士提名 12 高宗余 49 桥梁工程 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国资委 13 葛耀君 55 桥梁工程 同济大学 院士提名 14 顾冲时 50 水工结构工程 河海大学 院士提名 15 郭春喜 50 大地测量与测量工程 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 国土资源部 16 郭仁忠 56 地图制图与地理信息工程 深圳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委员会 院士提名 17 郭彦林 54 结构工程 清华大学 中国科协 18 韩振勇 48 桥梁工程 天津城建集团有限公司 天津市 19 何川 49 地下工程与隧道工程 西南交通大学 院士提名 20 胡春宏 51 水力学与河流动力学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院士提名 21 蒋树屏 61 地下工程与隧道工程 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 国资委 22 金峰 46 水工结构工程 清华大学 院士提名 23 金伟良 52 结构工程 浙江大学 教育部 24 孔宪京 61 水工结构工程 大连理工大学 中国科协 25 李爱群 50 土木工程抗灾与防护工程 东南大学 教育部 26 李成名 44 地图制图与地理信息工程 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 国土资源部 27 李宏男 55 结构工程 大连理工大学 教育部 28 李决龙 54 建筑环境工程与建筑技术 海军海防工程研究中心 解放军总政治部 29 李晓江 57 城乡规划与风景园林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住房城乡建设部 30 李义天 55 水力学与河流动力学 武汉大学 中国科协 31 李引擎 59 土木工程抗灾与防护工程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国资委 32 李宗津 61 结构工程 香港科技大学 院士提名 33 林宗坚 70 摄影测量与航天测绘 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 院士提名 34 刘旭锴 48 桥梁工程 天津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 天津市 35 刘耀林 52 地图制图与地理信息工程 武汉大学 教育部 36 罗继杰 61 建筑环境工程与建筑技术 空军工程设计研究局 解放军总政治部 37 马军 50 市政工程 哈尔滨工业大学 工业和信息化部 38 梅洪元 54 建筑设计及其理论 哈尔滨工业大学 院士提名 39 孟建民 55 建筑设计及其理论 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院士提名 40 聂建国 54 结构工程 清华大学 院士提名 41 钮新强 50 水工结构工程 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 院士提名 42 潘一玲(女) 53 市政工程 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北京市 43 彭永臻 64 市政工程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市 44 任辉启 60 土木工程抗灾与防护工程 解放军总参谋部 解放军总政治部 45 任伟新 53 桥梁工程 土木工程防灾减灾安徽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安徽省 46 孙立军 50 道路与铁路工程 同济大学 教育部 47 唐玉恩(女) 69 建筑学 现代建筑设计集团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院士提名 48 田军仓 55 农田水利工程 宁夏大学 宁夏回族自治区 49 汪孝安 59 建筑学 现代建筑设计集团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上海市 50 王复明 56 岩土工程 郑州大学 河南省 51 王国锋 54 摄影测量与航天测绘 中国公路工程咨询集团有限公司 国资委 52 王建国 55 建筑学 东南大学 院士提名 53 王兰民 53 岩土工程 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 地震局 54 王明孝 48 摄影测量与航天测绘 兰州军区测绘信息中心 解放军总政治部 55 王明洋 47 土木工程抗灾与防护工程 解放军理工大学 解放军总政治部 56 王晏民 55 大地测量与测量工程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 北京市 57 吴澎 56 港口、水道、海岸及近海工程 中交水运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中国科协 58 吴庆洲 68 建筑历史与理论 华南理工大学 院士提名 59 吴志强 52 城乡规划与风景园林 同济大学 院士提名 60 吴智深 52 结构工程 东南大学 院士提名 61 伍法权 57 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中科院 62 肖绪文 60 结构工程 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 63 谢先启 52 土木工程抗灾与防护工程 武汉市市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湖北省 64 许唯临 49 水力学与河流动力学 四川大学 院士提名 65 杨光华 51 岩土工程 广东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广东省 66 岳清瑞 51 结构工程 中国冶金科工集团有限公司 国资委 67 曾光明 50 市政工程 湖南大学 教育部 68 张继贤 48 摄影测量与航天测绘 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 国土资源部 69 张喜刚 51 桥梁工程 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院士提名 70 张宗亮 50 水利水电工程 中国水电顾问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 院士提名 71 郑健龙 59 道路与铁路工程 长沙理工大学 湖南省 72 周海涛 58 道路与铁路工程 交通运输部 交通运输部 73 周少奇 48 市政工程 贵州科学院 贵州省 74 朱合华 50 地下工程与隧道工程 同济大学 中国科协 环境与轻纺工程学部( 51 人) 序号 姓名 年龄 专 业 工作单位 提名、遴选渠道 1 曹秀痕(女) 49 制浆造纸工程 中国人民银行印制科学技术研究所 中国人民银行 2 陈洪章 51 发酵与轻工生物技术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中科院 3 陈坚 51 发酵与轻工生物技术 江南大学 教育部 4 陈立奇 68 海洋化学工程 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 国土资源部 5 陈曦 48 环境生态保护与修复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中科院 6 单杨 50 食品工程 湖南省农业科学院 湖南省 7 董超华(女) 68 大气科学工程与技术 中国气象局国家卫星气象中心 气象局 8 端义宏 49 天气预报和动力气象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气象局 9 龚顺生 71 大气探测 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 院士提名 10 贺克斌 50 大气污染防治 清华大学 教育部 11 黄霞(女) 50 水污染防治 清华大学 院士提名 12 金凤燮 68 发酵与轻工生物技术 大连工业大学 辽宁省 13 李家彪 52 海底探测与开发工程 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 国土资源部 14 李嘉禄 66 纺织工程 天津工业大学 天津市 15 李里特 65 食品工程 中国农业大学 教育部 16 李乃胜 55 海底探测与开发工程 青岛国家海洋科学研究中心 院士提名 17 李培武 52 食品安全科学技术 中国农业科学院 农业部 18 李培英 58 海洋环境科学工程与技术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院士提名 19 林而达 66 应用气象 中国农业科学院 中国科协 20 刘文清 59 环境监测技术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中科院 21 罗胜联 51 水污染防治 南昌航空大学 江西省 22 欧阳志云 50 环境规划与环境影响预测技术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中科院 23 全燮 53 水污染防治 大连理工大学 中国科协 24 邵建中(女) 58 纺织化学与染整工程 浙江理工大学 中国科协 25 宋君强 50 大气科学工程与技术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解放军总政治部 26 孙润仓 58 日用化学工程 华南理工大学 院士提名 27 陶肖明(女) 55 纺织工程 香港理工大学 院士提名 28 王金南 51 环境规划与环境影响预测技术 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 环境保护部 29 王军成 60 海洋环境科学工程与技术 山东省科学院 山东省 30 王琪(女) 63 轻工装备 四川大学 教育部 31 王桥 55 环境信息技术 环境保护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 环境保护部 32 王全杰 62 皮革化学与皮革工程 烟台大学 山东省 33 王晓昌 59 水污染防治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陕西省 34 王晓蓉(女) 73 环境毒理与风险评价技术 南京大学 院士提名 35 吴德星 61 海洋预报与物理海洋工程 中国海洋大学 院士提名 36 吴兑 61 应用气象 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 气象局 37 吴清平 50 食品安全科学技术 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 广东省 38 吴永宁 50 食品安全科学技术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 卫生计生委 39 吴振斌 56 环境生态保护与修复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中科院 40 徐卫林 44 纺织工程 武汉纺织大学 湖北省 41 薛纪善 69 天气预报和动力气象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院士提名 42 杨志峰 49 环境生态保护与修复 北京师范大学 教育部 43 俞建勇 49 纺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 东华大学 院士提名 44 岳国君 50 发酵与轻工生物技术 中粮集团有限公司 国资委 45 张偲 49 海洋生态工程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中科院 46 张嗣良 72 发酵与轻工生物技术 华东理工大学 院士提名 47 张统 49 水污染防治 解放军环境工程设计与研究中心 解放军总政治部 48 张远航 55 环境区域污染控制技术 北京大学 院士提名 49 赵杰文 68 食品工程 江苏大学 江苏省 50 朱蓓薇(女) 56 食品工程 大连工业大学 辽宁省 51 朱利中 53 环境工程 浙江大学 教育部 农业学部( 64 人) 序号 姓名 年龄 专 业 工作单位 提名、遴选渠道 1 白晨 53 作物遗传育种 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 内蒙古自治区 2 曹福亮 55 森林培育 南京林业大学 院士提名 3 陈代文 50 动物营养与饲料学 四川农业大学 四川省 4 陈立云 63 作物遗传育种 湖南农业大学 湖南省 5 陈松林 52 水产养殖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农业部 6 陈学庚 66 农业机械化工程 新疆农垦科学院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7 陈亚宁 55 环境生态学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中科院 8 陈志 58 农业机械化工程 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科协 9 程式华 54 作物遗传育种 中国水稻研究所 农业部 10 崔治中 69 预防兽医学 山东农业大学 山东省 11 党占海 58 作物遗传育种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 甘肃省 12 董双林 57 水产养殖 中国海洋大学 教育部 13 番兴明 50 作物遗传育种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云南省 14 郭进考 61 作物遗传育种 石家庄市农林科学研究院 河北省 15 郭天财 60 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 河南农业大学 河南省 16 韩霁昌 46 农业水土工程 陕西省地产开发服务总公司 陕西省 17 韩振海 50 果树学 中国农业大学 教育部 18 郝晋珉 52 土地资源 中国农业大学 院士提名 19 何建国 50 水产养殖 中山大学 教育部 20 何中虎 49 作物遗传育种 中国农业科学院 农业部 21 黄宏文 56 果树学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 中科院 22 金宁一 57 预防兽医学 军事医学科学院 院士提名 23 康振生 55 植物病理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院士提名 24 李德发 59 动物营养与饲料学 中国农业大学 院士提名 25 李天来 57 蔬菜学 沈阳农业大学 辽宁省 26 李文信 61 园艺学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 广西壮族自治区 27 李召虎 45 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 中国农业大学 院士提名 28 林占熺 69 农业生物工程 福建农林大学 福建省 29 刘孟军 48 果树学 河北农业大学 院士提名 30 曲音波 59 微生物工程 山东大学 中国科协 31 沈建忠 50 基础兽医学 中国农业大学 院士提名 32 沈其荣 55 土壤学 南京农业大学 院士提名 33 唐华俊 52 农业信息化工程 中国农业科学院 农业部 34 田可川 49 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畜牧科学院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35 佟金 56 农业机械化工程 吉林大学 教育部 36 童光志 50 预防兽医学 中国农业科学院 农业部 37 宛晓春 53 茶学 安徽农业大学 安徽省 38 万建民 53 植物生物工程 中国农业科学院 院士提名 39 王保海 61 农业昆虫与有害生物防治 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 西藏自治区 40 王庆煌 49 种质资源学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农业部 41 王有年 62 果树学 北京农学院 北京市 42 王泽生 59 蔬菜学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福建省 43 危起伟 52 渔业资源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院士提名 44 吴普特 50 农业水土工程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中科院 45 熊范纶 72 农业信息化工程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院士提名 46 徐子伟 56 动物营养与饲料学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浙江省 47 许为钢 54 作物遗传育种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河南省 48 叶尔夏提·马力克 68 畜牧学 乌鲁木齐市绒山羊研究所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49 印遇龙 57 动物营养与饲料学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 院士提名 50 尤民生 58 农业昆虫与有害生物防治 福建农林大学 福建省 51 于贵瑞 53 应用生态学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中科院 52 于健 54 农业水土工程 内蒙古自治区水利科学研究院 内蒙古自治区 53 喻景权 49 蔬菜学 浙江大学 中国科协 54 张福锁 52 植物营养学 中国农业大学 教育部 55 张国范 59 水产养殖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 56 张洪程 62 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 扬州大学 江苏省 57 张孟臣 56 作物遗传育种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 河北省 58 张润志 48 农业昆虫与有害生物防治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中科院 59 张守攻 56 森林经理学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院士提名 60 张新友 49 作物遗传育种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河南省 61 赵春江 49 农业信息化工程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北京市 62 赵匀 69 农业机械化工程 东北农业大学 黑龙江省 63 赵振东 70 作物遗传育种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 院士提名 64 邹学校 49 蔬菜学 湖南省农业科学院 湖南省 医药卫生学部( 89 人) 序号 姓名 年龄 专 业 工作单位 提名、遴选渠道 1 艾措千 57 民族医学 青海金诃藏医药集团有限公司 青海省 2 蔡宝昌 60 中药制药学 南京中医药大学 江苏省 3 陈士林 51 中药资源与鉴定学 中国中医科学院 院士提名 4 丛海波 52 中医外科学 威海市文登中心医院 山东省 5 董家鸿 53 普通外科 解放军总医院 解放军总政治部 6 段金廒 56 中药资源与鉴定学 南京中医药大学 中国科协 7 付丽(女) 54 肿瘤学 天津医科大学 天津市 8 高天明 52 生理学 南方医科大学 广东省 9 高长青 53 胸心外科 解放军总医院 院士提名 10 葛坚 60 眼科学 中山大学 教育部 11 顾晓松 59 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 南通大学 江苏省 12 果德安 51 中药化学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中科院 13 韩德民 62 耳鼻咽喉科学 首都医科大学 院士提名 14 韩雅玲(女) 60 心血管病 沈阳军区总医院 院士提名 15 韩忠朝 60 血液病 中国医学科学院 卫生计生委 16 郝小江 61 药物化学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中科院 17 侯春林 68 骨外科 第二军医大学 中国科协 18 胡盛寿 56 胸心外科 中国医学科学院 院士提名 19 黄从新 62 心血管病 武汉大学 院士提名 20 黄河 52 血液病 浙江大学 教育部 21 黄跃生 55 烧伤外科 第三军医大学 院士提名 22 贾伟平(女) 56 内分泌与代谢病 上海交通大学 院士提名 23 姜洪池 63 普通外科 哈尔滨医科大学 黑龙江省 24 蒋建东 54 药理学 中国医学科学院 卫生计生委 25 蒋建新 50 野战外科 第三军医大学 院士提名 26 金由辛 69 医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中科院 27 匡海学 57 中药化学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黑龙江省 28 李伯刚 66 制药工程学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中科院 29 李龙 51 小儿外科 首都儿科研究所 北京市 30 李松 49 药物化学 军事医学科学院 院士提名 31 李校堃 49 微生物与生物技术药学 温州医学院 浙江省 32 李玉林 63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吉林大学 教育部 33 李云庆 51 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 第四军医大学 解放军总政治部 34 李占全 61 心血管病 辽宁省人民医院 辽宁省 35 梁繁荣 56 针灸学 成都中医药大学 四川省 36 林东昕 57 医学遗传学 中国医学科学院 院士提名 37 刘保延 58 中医基础学 中国中医科学院 卫生计生委 38 卢宠茂 52 普通外科 香港大学 院士提名 39 罗永章 51 微生物与生物技术药学 清华大学 院士提名 40 吕圭源 58 中药药理学 浙江中医药大学 浙江省 41 马丁 56 妇产科学 华中科技大学 院士提名 42 尼玛次仁 53 民族医学 西藏藏医学院 西藏自治区 43 宁光 50 内分泌与代谢病 上海交通大学 上海市 44 乔杰(女) 49 医学细胞生物学 北京大学 院士提名 45 钦伦秀 46 肿瘤学 复旦大学 教育部 46 秦岭 53 骨外科 香港中文大学 院士提名 47 尚红(女) 52 临床检验诊断学 中国医科大学 辽宁省 48 邵志敏 51 肿瘤学 复旦大学 教育部 49 石炳毅 62 泌尿外科 解放军第三〇九医院 解放军总政治部 50 苏定冯 60 药理学 第二军医大学 院士提名 51 孙诚谊 50 普通外科 贵阳医学院 贵州省 52 孙立忠 52 胸心外科 首都医科大学 北京市 53 孙颖浩 52 泌尿外科 第二军医大学 院士提名 54 唐家琪 67 军事医学 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 解放军总政治部 55 田志刚 56 免疫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院士提名 56 涂瑶生 56 中药制药学 广东省中医研究所 广东省 57 王辰 50 呼吸系统病 卫生部北京医院 院士提名 58 王广基 60 药代动力学 中国药科大学 院士提名 59 王季石 54 血液病 贵阳医学院 贵州省 60 王阶 57 中医内科学 中国中医科学院 院士提名 61 王军志 57 生物药学 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 院士提名 62 王琦 70 中医基础学 北京中医药大学 院士提名 63 王锐 50 药物化学 兰州大学 中国科协 64 王升启 50 军事医学 军事医学科学院 解放军总政治部 65 王小宁 55 生物技术 解放军总医院 院士提名 66 王峥涛 57 中药资源与鉴定学 上海中医药大学 上海市 67 温浩 55 普通外科 新疆医科大学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68 吴开春 52 消化系统病 第四军医大学 院士提名 69 吴吕爱莲(女) 55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香港大学 院士提名 70 吴一龙 57 肿瘤学 广东省人民医院 广东省 71 夏宁邵 48 生物技术 厦门大学 教育部 72 夏照帆(女) 59 烧伤外科 第二军医大学 院士提名 73 肖小河 49 中药学 解放军第三〇二医院 中国科协 74 熊利泽 50 麻醉学 第四军医大学 中国科协 75 徐克 59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中国医科大学 辽宁省 76 叶健(女) 52 法医学 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 公安部 77 张侃 64 特种医学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中科院 78 张祥建 52 神经病学 河北医科大学 河北省 79 张学 48 医学遗传学 中国医学科学院 卫生计生委 80 张耀洲 49 生物技术 天津市国际生物医药联合研究院 天津市 81 张英泽 60 骨外科 河北医科大学 河北省 82 张志愿 62 口腔颌面外科学 上海交通大学 上海市 83 赵春华 50 老年病学 中国医学科学院 卫生计生委 84 赵堪兴 67 眼科学 天津市眼科医院 天津市 85 赵铱民 56 口腔修复与正畸学 第四军医大学 解放军总政治部 86 朱宝泉 66 微生物与生物技术药学 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 国资委 87 朱兆云(女) 59 民族药学 云南省药物研究所 云南省 88 卓家同 55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广西壮族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广西壮族自治区 89 左建平 52 药理学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中科院 工程管理学部( 36 人) 序号 姓名 年龄 专 业 工作单位 提名、遴选渠道 1 曹广晶 49 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管理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 2 曹耀峰 59 能源与矿业工程管理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 3 柴洪峰 56 信息与电子工程管理 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人民银行 4 陈晓红(女) 50 能源与矿业工程管理 中南大学 院士提名 5 丁烈云 57 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管理 东北大学 教育部 6 凤懋润 71 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管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 院士提名 7 耿汝光 56 机械与运载工程管理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 8 韩贵清 59 农业工程管理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黑龙江省 9 何浩明 65 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管理 瓮福(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贵州省 10 胡晓峰 56 信息与电子工程管理 国防大学 解放军总政治部 11 黄维和 55 能源与矿业工程管理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12 金会庆 56 医药卫生工程管理 国家车辆驾驶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安徽省 13 李善同(女) 68 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管理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14 林茂光 64 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管理 广州军区空军工程建设局 解放军总政治部 15 鲁贵卿 55 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管理 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 院士提名 16 马庆国 67 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管理 浙江大学 教育部 17 邱菀华(女) 66 机械与运载工程管理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院士提名 18 邵安林 49 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管理 鞍山钢铁集团公司 院士提名 19 石勇 56 信息与电子工程管理 中国科学院大学 中科院 20 束国刚 49 能源与矿业工程管理 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 国资委 21 王安建 60 能源与矿业工程管理 中国地质科学院 国土资源部 22 王信 55 能源与矿业工程管理 兖矿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省 23 吴季松 68 环境与轻纺工程管理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院士提名 24 吴启迪(女) 65 信息与电子工程管理 同济大学 院士提名 25 席酉民 56 能源与矿业工程管理 西安交通大学 教育部 26 向巧(女) 50 机械与运载工程管理 解放军第五七一九工厂 院士提名 27 杨善林 64 信息与电子工程管理 合肥工业大学 教育部 28 杨志强 55 能源与矿业工程管理 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甘肃省 29 张基尧 68 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管理 国务院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委员会 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公室 30 张晓鲁(女) 61 能源与矿业工程管理 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 院士提名 31 张新国 54 机械与运载工程管理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 32 张忠法 67 农业工程管理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33 真才基 52 信息与电子工程管理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国资委 34 郑健 51 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管理 铁道部经济规划研究院 中国铁路总公司 35 周大地 66 能源与矿业工程管理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36 周建平 56 机械与运载工程管理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 解放军总政治部 出处: http://www.cae.cn/cae/html/main/col673/2013-05/21/20130521165642405552206_1.html
502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2013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
shehp 2013-5-23 11:19
2013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 (共391人,分学部按姓氏笔画为序) 数学物理学部 (68人) 序号 姓名 年龄 专业 工作单位 1 马中骐 73 理论物理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2 马余刚 45 原子核物理 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3 马建平 51 理论物理 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 4 王力军 47 光学 清华大学 5 王玉鹏 48 凝聚态物理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6 王 牧 50 凝聚态物理 南京大学 7 王贻芳 50 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8 王晋军 49 实验空气动力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9 王楠林 49 凝聚态物理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10 尤建功 50 数学 南京大学 11 方 忠 42 凝聚态物理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12 方福全 48 数学 首都师范大学 13 邓小刚 52 空气动力学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14 卢炬甫 65 天体物理 厦门大学 15 叶友达 49 空气动力学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 16 叶向东 50 基础数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17 叶沿林 57 核物理 北京大学 18 史生才 48 天体物理 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 19 丘成栋 61 数学 清华大学 20 吕 力 51 凝聚态物理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21 朱诗尧 67 物理、光学 北京计算科学研究中心 22 向 涛 50 凝聚态理论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23 江 松 50 应用数学、计算数学 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 24 祁力群 67 运筹学 香港理工大学 25 孙笑涛 50 数学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 26 孙 鑫 74 凝聚态物理 复旦大学 27 杜江峰 44 量子调控、原子分子物理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8 李有泉 50 凝聚态理论和理论物理 浙江大学 29 李 锋 52 流体力学、飞行器设计 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 30 李嘉禹 50 基础数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 31 李儒新 43 光学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32 励建书 53 数学 香港科技大学 33 何国威 50 流体力学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34 佘振苏 50 流体力学 北京大学 35 邹冰松 49 中高能核物理 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 36 辛周平 53 基础数学 香港中文大学 37 汪景琇 69 太阳物理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 38 沈 健 45 凝聚态物理和磁学 复旦大学 39 张平文 46 计算数学 北京大学 40 张 旭 44 数学 四川大学 41 张新民 54 粒子物理和宇宙学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42 陈十一 56 力学 北京大学 43 陈仙辉 50 凝聚态物理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44 陈恕行 72 数学 复旦大学 45 邵启满 50 概率统计 香港中文大学 46 欧阳颀 57 凝聚态物理 北京大学 47 罗民兴 50 理论物理学 浙江大学 48 周向宇 48 基础数学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 49 周兴江 47 凝聚态物理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50 郑仕标 43 量子光学 福州大学 51 郑伟谋 67 物理 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 52 宗传明 50 数学 北京大学 53 赵政国 56 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54 柳卫平 50 核物理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55 段海豹 57 数学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 56 闻海虎 48 凝聚态物理 南京大学 57 耿 直 56 统计学 北京大学 58 徐红星 44 纳米光学和等离激元光子学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59 黄 涛 73 理论物理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60 龚新高 51 计算物理学 复旦大学 61 盛政明 46 等离子体物理 上海交通大学 62 符 松 54 流体力学 清华大学 63 董锦明 70 凝聚态理论 南京大学 64 韩占文 47 天体物理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云南天文台 65 韩厚德 74 计算数学 清华大学 66 程崇庆 56 数学 南京大学 67 樊 菁 47 稀薄气体动力学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68 戴子高 48 天体物理 南京大学 化学部 (52人) 序号 姓名 年龄 专业 工作单位 1 丁奎岭 47 有机化学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2 于吉红(女) 46 无机化学 吉林大学 3 王利祥 48 高分子化学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4 王柯敏 55 分析化学 湖南大学 5 王梅祥 52 有机化学 清华大学 6 王 琛 48 物理化学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7 方维海 57 物理化学 北京师范大学 8 帅志刚 50 理论化学 清华大学 9 冯小明 49 有机化学 四川大学 10 刘文剑 47 物理化学 北京大学 11 刘会洲 51 化学工程 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 12 刘买利 54 分析化学 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 13 刘 育 59 有机超分子化学 南开大学 14 刘振宇 59 煤化学与化工 北京化工大学 15 安立佳 48 高分子物理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16 孙红哲 48 生物无机化学 香港大学 17 李玉良 63 无机化学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18 李永舫 64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19 李峻柏 48 物理化学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20 杨万泰 56 高分子化学 北京化工大学 21 杨 丹(女) 47 有机化学 香港大学 22 杨秀荣(女) 67 分析化学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23 杨忠志 72 物理化学 辽宁师范大学 24 杨金龙 47 物理化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5 杨 柏 50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吉林大学 26 杨 震 53 有机化学 北京大学 27 来鲁华(女) 49 物理化学 北京大学 28 吴 玮 50 物理化学 厦门大学 29 汪 信 64 化学工程(应用化学) 南京理工大学 30 张东辉 46 物理化学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31 张洪杰 59 无机化学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32 张 涛 49 化工(工业催化)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33 张新荣 56 分析化学 清华大学 34 陈国南 64 分析化学 福州大学 35 邵元华 50 分析化学 北京大学 36 岳建民 51 有机化学(天然有机化学)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37 赵新生 55 物理化学 北京大学 38 施章杰 38 有机化学 北京大学 39 顾忠伟 63 高分子化学 四川大学 40 徐春明 48 化学工程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41 梁 宏 48 生物无机化学 广西师范大学 42 彭孝军 50 精细化工 大连理工大学 43 韩布兴 55 物理化学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44 谢在库 49 石油化工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45 谢作伟 49 金属有机化学 香港中文大学 46 谢素原 45 无机化学 厦门大学 47 谢 毅(女) 45 无机化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48 裘式纶 65 无机化学 吉林大学 49 谭仁祥 52 天然产物与药物化学 南京大学 50 熊仁根 51 无机化学 东南大学 51 潘才元 73 高分子化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52 鞠熀先 48 分析化学 南京大学 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 (88人) 序号 姓名 年龄 专业 工作单位 1 马 兰(女) 54 神经生物学 复旦大学 2 马克平 54 生态学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3 王 文 45 进化遗传学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 4 王以政 55 神经生物学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5 王拥军 47 中医学(中医骨伤科学) 上海中医药大学 6 王松灵 50 口腔医学 首都医科大学 7 王 岩 51 骨外科学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8 王 俊 37 生物信息学 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 9 王喜军 51 中医药学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10 王福生 50 感染性疾病与传染病学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二医院 11 卢光琇(女) 74 生殖医学 中南大学 12 仝小林 57 中医内科学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13 朱学良 50 细胞生物学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14 任 东 50 昆虫与植物协同演化 首都师范大学 15 邬堂春 47 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 华中科技大学 16 孙 兵 52 免疫学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 17 孙树汉 60 遗传学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 18 杜冠华 56 药理学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 19 李汉璋 63 生理学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20 李 宁 61 外科学(普通外科) 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 21 李亦学 57 生物信息学 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22 李 蓬(女) 47 生理学和生物化学 清华大学 23 杨 晓(女) 46 基础医学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生物工程研究所 24 杨维才 49 植物学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25 汪道文 56 心血管疾病内科学 华中科技大学 26 沈中阳 50 器官移植 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 27 宋纯鹏 51 植物生理学 河南大学 28 宋微波 54 动物学 中国海洋大学 29 张大兵 45 作物遗传学 上海交通大学 30 张立新 42 光合作用与叶绿体分子生物学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31 张 旭 51 神经科学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32 张克勤 54 农业植物病理学 云南大学 33 张辰宇 46 生理学、分子代谢、分子诊断 南京大学 34 张灼华 49 神经科学 中南大学 35 张其清 59 医用生物材料与植入科学 中国医学科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 36 张学军 57 皮肤病学 安徽医科大学 37 陆 林 46 精神病学 北京大学 38 陈义汉 48 医学 同济大学 39 陈子江(女) 53 妇产科学 山东大学 40 陈化兰(女) 44 兽医学 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 41 陈国强 49 病理生理学 上海交通大学 42 陈晔光 48 细胞生物学 清华大学 43 陈盛禄 74 蜜蜂学 浙江大学 44 邵 峰 41 感染与免疫的分子机制 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 45 昌增益 48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北京大学 46 金 力 50 进化遗传学 复旦大学 47 周广胜 47 生态学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48 周 专 56 生物物理学 北京大学 49 周 琪 43 发育生物学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50 屈良鹄 59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中山大学 51 赵家军 52 内分泌代谢病学 山东省立医院 52 赵继宗 67 神经外科学 首都医科大学 53 哈木拉提·吾甫尔 53 民族医学 新疆医科大学 54 施一公 46 生物物理学 清华大学 55 施焕中 48 呼吸病学 首都医科大学 56 姜 泊 56 消化内科学 南方医科大学 57 桂建芳 57 鱼类遗传育种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58 顾东风 54 遗传流行病学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 59 顾 江 64 病理学 汕头大学 60 钱 前 51 作物种质资源 中国水稻研究所 61 徐国良 48 分子遗传学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62 徐 涛 42 生物物理学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63 凌 锋(女) 61 神经外科 首都医科大学 64 高 福 51 病原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65 郭亚军 57 肿瘤免疫学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 66 唐纪良 56 植物病理学 广西大学 67 黄荷凤(女) 55 妇产科学 浙江大学 68 曹务春 49 流行病学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 69 曹晓风(女) 48 植物表观遗传学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70 曹谊林 59 医学(组织工程学) 上海交通大学 71 戚益军 40 植物学 清华大学 72 阎锡蕴(女) 56 纳米医学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73 彭宝淦 49 脊柱外科学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总医院 74 蒋华良 48 药学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75 韩泽广 49 基础医学 上海交通大学 76 韩家淮 53 细胞生物学 厦门大学 77 韩 斌 50 作物遗传与基因组学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78 程和平 50 细胞生物学和生物物理学 北京大学 79 窦科峰 57 器官移植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80 赫 捷 52 胸外科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81 蔡秀军 49 外科学(腹部外科) 浙江大学 82 裴端卿 48 干细胞与再生医学 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 83 谭力海 49 心理学 香港大学 84 谭华荣 57 微生物代谢与调控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85 樊 嘉 55 肝癌基础与临床 复旦大学 86 黎晓新(女) 63 眼科学 北京大学 87 薛勇彪 50 植物分子遗传学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88 瞿 佳 57 眼科学 温州医学院 地学部 (75人) 序号 姓名 年龄 专业 工作单位 1 王成善 61 沉积学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 王会军 49 大气科学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3 王 赤 46 空间物理学 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 4 王学求 51 勘查地球化学 中国地质科学院 5 王椿镛 67 固体地球物理学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6 方小敏 49 构造地貌与环境变化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7 史文中 50 测绘科学与技术 香港理工大学 8 史培军 54 自然地理学 北京师范大学 9 冯学尚 49 空间物理学 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 10 成秋明 53 数学地质、矿产普查与勘探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11 朱永官 45 环境土壤学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12 朱伟林 57 海洋地质学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13 朱 敏 47 古生物学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14 刘 禹 49 树木年轮与全球变化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 15 孙文科 57 地球物理学/重力学 中国科学院大学 16 孙立广 68 生态地质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17 孙和平 57 地球物理学、大地测量学 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18 孙 革 69 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沈阳师范大学 19 李志林 53 测绘科学 香港理工大学 20 李建平 44 气象学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21 李献华 51 同位素地球化学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22 杨经绥 63 岩石大地构造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23 杨树锋 66 构造地质学 浙江大学 24 吴立新 46 物理海洋学 中国海洋大学 25 吴福元 50 岩石学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26 沙金庚 64 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27 沈树忠 51 古生物学和地层学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28 张人禾 50 气象学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29 张水昌 51 油气地球化学与石油地质学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30 张立飞 50 变质岩石学 北京大学 31 张宏福 50 岩石地球化学 西北大学 32 张良培 51 测绘科学与技术 武汉大学 33 张忠杰 49 固体地球物理学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34 张培震 57 地震动力学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35 张喜光 64 化石生物学 云南大学 36 陆雅海 50 土壤微生物学 中国农业大学 37 陈大可 55 物理海洋学 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 38 陈中原 60 自然地理学 华东师范大学 39 陈发虎 50 环境变化 兰州大学 40 陈均远 73 古生物学和演化生物学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41 陈衍景 51 矿床学 北京大学 42 陈 骏 58 地球化学 南京大学 43 邵明安 56 土壤物理学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44 林 珲 59 地理信息科学 香港中文大学 45 易 帆 56 空间物理学 武汉大学 46 金之钧 55 石油地质学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47 周成虎 48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48 周启星 50 环境科学(环境地球化学) 南开大学 49 庞忠和 51 水文地质学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50 郝守刚 71 古生物学 北京大学 51 郝 芳 49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52 胡瑞忠 54 矿床学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53 侯先光 64 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云南大学 54 侯增谦 52 矿床学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55 宫辉力 56 信息水文地质 首都师范大学 56 骆永明 50 土壤环境与污染修复 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 57 袁东亮 47 物理海洋学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58 袁运斌 41 大地测量学 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59 夏 军 58 水文学及水资源 武汉大学 60 徐义刚 46 岩石学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61 徐 星 43 古生物与地层学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62 高 抒 56 海洋地质学 南京大学 63 高 锐 63 地球物理与深部构造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64 郭正堂 49 新生代地质与环境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65 谈哲敏 48 气象学 南京大学 66 黄建平 50 大气科学 兰州大学 67 黄润秋 49 工程地质学 成都理工大学 68 曹晋滨 48 空间物理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69 崔 鹏 55 自然地理学与水土保持学(山地灾害)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70 彭平安 52 有机地球化学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71 葛全胜 50 自然地理学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72 谢树成 45 地球生物学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73 潘永信 49 地球物理学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74 戴民汉 48 海洋生物地球化学 厦门大学 75 鞠洪波 56 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信息技术科学部 (50人) 序号 姓名 年龄 专业 工作单位 1 马龙生 72 精密光谱 华东师范大学 2 马 林 47 雷达系统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四研究所 3 王飞跃 51 智能控制、复杂系统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4 王立军 66 光电子学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5 王永仲 68 光学工程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械工程学院 6 王永良 48 信号与信息处理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预警学院 7 王建宇 54 光电技术 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8 王 巍 46 导航、制导与控制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九研究院 9 毛军发 47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上海交通大学 10 尹 浩 53 通信网络与信息系统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第六十一研究所 11 田 捷 53 模式识别、生物医学图像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12 冯登国 48 信息安全与密码学 北京信息科学技术研究院 13 吕 建 53 计算机软件 南京大学 14 朱嘉麟 72 半导体 清华大学 15 刘大有 70 计算机应用技术 吉林大学 16 刘伍明 53 量子光学与量子信息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17 刘 明(女) 49 微电子技术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18 刘增良 55 军事信息学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 19 许京军 47 非线性光学与技术 南开大学 20 李建中 62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哈尔滨工业大学 21 李 陟 51 导航、制导与控制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第二研究院 22 李景镇 72 光学工程 深圳大学 23 吴伟仁 59 测控通信、航天系统总体 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 24 吴朝晖 46 计算机 浙江大学 25 张化光 54 控制科学与工程 东北大学 26 张书练 67 激光、精密测量 清华大学 27 张 荣 49 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 南京大学 28 陆建华 49 通信与信息系统 清华大学 29 陆贵文 55 微波及天线技术 香港城市大学 30 陈武凡 63 医学成像科学与图像分析 南方医科大学 31 林 闯 64 计算机网络 清华大学 32 罗 毅 53 电子科学与技术 清华大学 33 周志鑫 47 信号与信息处理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第二部技术局 34 房建成 47 导航、制导与控制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35 赵葆常 74 光学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36 郝 跃 55 微电子学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37 相里斌 46 光学 中国科学院光电研究院 38 凃国防 59 通信与信息系统 中国科学院大学 39 姜 杰(女) 52 导航、制导与控制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一研究院 40 洪 伟 50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东南大学 41 祝明发 68 计算机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42 骆清铭 47 生物医学光子学 华中科技大学 43 高小山 49 计算机科学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 44 郭世泽 44 计算机应用技术(网络安全)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第五十四研究所 45 黄 如(女) 43 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 北京大学 46 曹希仁 68 控制系统理论 上海交通大学 47 龚旗煌 48 非线性光学、超快光子学 北京大学 48 蔡开元 48 导航、制导与控制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49 谭铁牛 49 模式识别与计算机视觉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50 潘成胜 50 计算机网络 大连大学 技术科学部 (58人) 序号 姓名 年龄 专业 工作单位 1 丁 汉 49 机械电子工程 华中科技大学 2 王秋良 47 电工理论与新技术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3 方心虎 72 导弹总体设计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一研究院 4 方岱宁 55 固体力学 北京大学 5 卢天健 48 固体力学 西安交通大学 6 叶志镇 58 材料物理与化学 浙江大学 7 田永君 50 超硬材料 燕山大学 8 冯开明 60 核聚变反应堆理论与设计 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 9 成会明 49 材料科学与工程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10 向锦武 49 飞行器设计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11 庄景云(女) 72 高温合金 中国钢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12 刘吉平 62 材料学 北京理工大学 13 刘维民 50 润滑材料与技术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14 齐 飞 45 工程热物理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15 闫楚良 65 飞机结构寿命与可靠性 国机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16 江 涌 50 高级自动寻的飞行器设计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二研究院 17 李东旭(女) 56 挠性航天器动力学与控制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18 李行伟 60 环境水力学、水利工程 香港科技大学 19 李应红 50 航空推进技术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工程大学 20 李 杰 55 结构工程 同济大学 21 李国英 49 水利水电工程 水利部 22 杨 合 50 航空宇航制造工程 西北工业大学 23 吴学仁 66 断裂力学、疲劳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 24 邱 勇 48 有机光电材料 清华大学 25 何雅玲(女) 49 传热传质学 西安交通大学 26 何满潮 57 矿山工程岩体力学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7 邹志刚 58 材料学 南京大学 28 张立德 74 材料科学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固体物理研究所 29 张怀武 53 电子材料与器件 电子科技大学 30 张柏楠 51 空间飞行器设计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31 陆俭国 76 电气工程 河北工业大学 32 陈王丽华(女) 64 材料科学 香港理工大学 33 欧阳明高 54 汽车动力系统 清华大学 34 金红光 56 工程热物理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35 周仲荣 47 机械设计及理论 西南交通大学 36 郑泉水 52 力学 清华大学 37 赵亚溥 49 固体力学、物理力学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38 姜宗林 58 流体力学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39 洪友士 61 力学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40 宣益民 56 工程热物理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41 贾金锋 47 材料物理 上海交通大学 42 徐世烺 59 结构工程 浙江大学 43 高德利 55 油气钻探与开采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44 高 濂 67 无机材料 上海交通大学 45 郭万林 52 纳米力学、固体力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46 唐春安 55 岩土工程 大连理工大学 47 益小苏 59 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学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 48 谈和平 60 工程热物理 哈尔滨工业大学 49 桑建华 56 隐身技术、飞机设计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 50 曹一家 44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湖南大学 51 常 进 46 航天应用技术和空间遥感 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 52 常 青 55 建筑学 同济大学 53 崔福斋 67 生物材料 清华大学 54 彭练矛 50 材料物理 北京大学 55 韩杰才 47 材料科学与工程 哈尔滨工业大学 56 蒙大桥 55 核材料与工艺技术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第七研究所 57 滕锦光 49 结构工程 香港理工大学 58 潘树明 76 磁性材料 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 出处: http://www.cas.cn/xw/zyxw/gdxw/201305/t20130520_3842080.shtml
1006 次阅读|0 个评论
企业高管工程院院士候选人
热度 4 xupeiyang 2013-5-23 10:30
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执行总裁 易小刚 中国第一重型机械集团公司董事长 吴生富 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 束国刚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 黄维和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副总经理 耿汝光 鞍山钢铁集团公司副总经理 邵安林 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副总经理 张晓鲁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副总经理 张新国 560名有效候选人当中,年龄最小的42岁,年龄最大的77岁。人员构成中,来自高校及科研院所的人员仍占据多数。来自企业的总工程师、总设计师,科技项目专家组组长、总指挥、首席科学家等也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
个人分类: 名人传记|2727 次阅读|4 个评论
两院院士候选人名单上少了一个重要内容
热度 24 lin602 2013-5-23 09:39
刚刚看了一下科学院与工程院院士今年的候选人名单,见: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60508-692609.html 我觉得应该添加一个重要的栏目: 近十年或二十年院士候选人所担任的行政职务及时间。 如果将这个栏目加上去,所有的内容填写真实,我们再来分析一下中国两院院士产生的条件与土壤。我们会发现什么?也能够得出中国科学技术不可能为世界一流的‘科学结论’。
7211 次阅读|40 个评论
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 - 2013年增选有效院士候选人名
热度 3 pttianya 2013-5-23 07:45
2013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 (共391人,分学部按姓氏笔画为序) 数学物理学部 (68人) 序号 姓名 年龄 专业 工作单位 1 马中骐 73 理论物理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2 马余刚 45 原子核物理 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3 马建平 51 理论物理 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 4 王力军 47 光学 清华大学 5 王玉鹏 48 凝聚态物理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6 王 牧 50 凝聚态物理 南京大学 7 王贻芳 50 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8 王晋军 49 实验空气动力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9 王楠林 49 凝聚态物理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10 尤建功 50 数学 南京大学 11 方 忠 42 凝聚态物理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12 方福全 48 数学 首都师范大学 13 邓小刚 52 空气动力学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14 卢炬甫 65 天体物理 厦门大学 15 叶友达 49 空气动力学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 16 叶向东 50 基础数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17 叶沿林 57 核物理 北京大学 18 史生才 48 天体物理 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 19 丘成栋 61 数学 清华大学 20 吕 力 51 凝聚态物理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21 朱诗尧 67 物理、光学 北京计算科学研究中心 22 向 涛 50 凝聚态理论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23 江 松 50 应用数学、计算数学 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 24 祁力群 67 运筹学 香港理工大学 25 孙笑涛 50 数学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 26 孙 鑫 74 凝聚态物理 复旦大学 27 杜江峰 44 量子调控、原子分子物理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8 李有泉 50 凝聚态理论和理论物理 浙江大学 29 李 锋 52 流体力学、飞行器设计 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 30 李嘉禹 50 基础数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 31 李儒新 43 光学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32 励建书 53 数学 香港科技大学 33 何国威 50 流体力学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34 佘振苏 50 流体力学 北京大学 35 邹冰松 49 中高能核物理 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 36 辛周平 53 基础数学 香港中文大学 37 汪景琇 69 太阳物理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 38 沈 健 45 凝聚态物理和磁学 复旦大学 39 张平文 46 计算数学 北京大学 40 张 旭 44 数学 四川大学 41 张新民 54 粒子物理和宇宙学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42 陈十一 56 力学 北京大学 43 陈仙辉 50 凝聚态物理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44 陈恕行 72 数学 复旦大学 45 邵启满 50 概率统计 香港中文大学 46 欧阳颀 57 凝聚态物理 北京大学 47 罗民兴 50 理论物理学 浙江大学 48 周向宇 48 基础数学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 49 周兴江 47 凝聚态物理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50 郑仕标 43 量子光学 福州大学 51 郑伟谋 67 物理 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 52 宗传明 50 数学 北京大学 53 赵政国 56 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54 柳卫平 50 核物理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55 段海豹 57 数学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 56 闻海虎 48 凝聚态物理 南京大学 57 耿 直 56 统计学 北京大学 58 徐红星 44 纳米光学和等离激元光子学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59 黄 涛 73 理论物理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60 龚新高 51 计算物理学 复旦大学 61 盛政明 46 等离子体物理 上海交通大学 62 符 松 54 流体力学 清华大学 63 董锦明 70 凝聚态理论 南京大学 64 韩占文 47 天体物理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云南天文台 65 韩厚德 74 计算数学 清华大学 66 程崇庆 56 数学 南京大学 67 樊 菁 47 稀薄气体动力学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68 戴子高 48 天体物理 南京大学 化学部 (52人) 序号 姓名 年龄 专业 工作单位 1 丁奎岭 47 有机化学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2 于吉红(女) 46 无机化学 吉林大学 3 王利祥 48 高分子化学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4 王柯敏 55 分析化学 湖南大学 5 王梅祥 52 有机化学 清华大学 6 王 琛 48 物理化学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7 方维海 57 物理化学 北京师范大学 8 帅志刚 50 理论化学 清华大学 9 冯小明 49 有机化学 四川大学 10 刘文剑 47 物理化学 北京大学 11 刘会洲 51 化学工程 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 12 刘买利 54 分析化学 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 13 刘 育 59 有机超分子化学 南开大学 14 刘振宇 59 煤化学与化工 北京化工大学 15 安立佳 48 高分子物理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16 孙红哲 48 生物无机化学 香港大学 17 李玉良 63 无机化学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18 李永舫 64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19 李峻柏 48 物理化学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20 杨万泰 56 高分子化学 北京化工大学 21 杨 丹(女) 47 有机化学 香港大学 22 杨秀荣(女) 67 分析化学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23 杨忠志 72 物理化学 辽宁师范大学 24 杨金龙 47 物理化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5 杨 柏 50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吉林大学 26 杨 震 53 有机化学 北京大学 27 来鲁华(女) 49 物理化学 北京大学 28 吴 玮 50 物理化学 厦门大学 29 汪 信 64 化学工程(应用化学) 南京理工大学 30 张东辉 46 物理化学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31 张洪杰 59 无机化学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32 张 涛 49 化工(工业催化)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33 张新荣 56 分析化学 清华大学 34 陈国南 64 分析化学 福州大学 35 邵元华 50 分析化学 北京大学 36 岳建民 51 有机化学(天然有机化学)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37 赵新生 55 物理化学 北京大学 38 施章杰 38 有机化学 北京大学 39 顾忠伟 63 高分子化学 四川大学 40 徐春明 48 化学工程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41 梁 宏 48 生物无机化学 广西师范大学 42 彭孝军 50 精细化工 大连理工大学 43 韩布兴 55 物理化学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44 谢在库 49 石油化工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45 谢作伟 49 金属有机化学 香港中文大学 46 谢素原 45 无机化学 厦门大学 47 谢 毅(女) 45 无机化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48 裘式纶 65 无机化学 吉林大学 49 谭仁祥 52 天然产物与药物化学 南京大学 50 熊仁根 51 无机化学 东南大学 51 潘才元 73 高分子化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52 鞠熀先 48 分析化学 南京大学 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 (88人) 序号 姓名 年龄 专业 工作单位 1 马 兰(女) 54 神经生物学 复旦大学 2 马克平 54 生态学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3 王 文 45 进化遗传学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 4 王以政 55 神经生物学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5 王拥军 47 中医学(中医骨伤科学) 上海中医药大学 6 王松灵 50 口腔医学 首都医科大学 7 王 岩 51 骨外科学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8 王 俊 37 生物信息学 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 9 王喜军 51 中医药学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10 王福生 50 感染性疾病与传染病学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二医院 11 卢光琇(女) 74 生殖医学 中南大学 12 仝小林 57 中医内科学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13 朱学良 50 细胞生物学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14 任 东 50 昆虫与植物协同演化 首都师范大学 15 邬堂春 47 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 华中科技大学 16 孙 兵 52 免疫学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 17 孙树汉 60 遗传学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 18 杜冠华 56 药理学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 19 李汉璋 63 生理学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20 李 宁 61 外科学(普通外科) 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 21 李亦学 57 生物信息学 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22 李 蓬(女) 47 生理学和生物化学 清华大学 23 杨 晓(女) 46 基础医学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生物工程研究所 24 杨维才 49 植物学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25 汪道文 56 心血管疾病内科学 华中科技大学 26 沈中阳 50 器官移植 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 27 宋纯鹏 51 植物生理学 河南大学 28 宋微波 54 动物学 中国海洋大学 29 张大兵 45 作物遗传学 上海交通大学 30 张立新 42 光合作用与叶绿体分子生物学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31 张 旭 51 神经科学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32 张克勤 54 农业植物病理学 云南大学 33 张辰宇 46 生理学、分子代谢、分子诊断 南京大学 34 张灼华 49 神经科学 中南大学 35 张其清 59 医用生物材料与植入科学 中国医学科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 36 张学军 57 皮肤病学 安徽医科大学 37 陆 林 46 精神病学 北京大学 38 陈义汉 48 医学 同济大学 39 陈子江(女) 53 妇产科学 山东大学 40 陈化兰(女) 44 兽医学 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 41 陈国强 49 病理生理学 上海交通大学 42 陈晔光 48 细胞生物学 清华大学 43 陈盛禄 74 蜜蜂学 浙江大学 44 邵 峰 41 感染与免疫的分子机制 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 45 昌增益 48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北京大学 46 金 力 50 进化遗传学 复旦大学 47 周广胜 47 生态学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48 周 专 56 生物物理学 北京大学 49 周 琪 43 发育生物学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50 屈良鹄 59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中山大学 51 赵家军 52 内分泌代谢病学 山东省立医院 52 赵继宗 67 神经外科学 首都医科大学 53 哈木拉提·吾甫尔 53 民族医学 新疆医科大学 54 施一公 46 生物物理学 清华大学 55 施焕中 48 呼吸病学 首都医科大学 56 姜 泊 56 消化内科学 南方医科大学 57 桂建芳 57 鱼类遗传育种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58 顾东风 54 遗传流行病学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 59 顾 江 64 病理学 汕头大学 60 钱 前 51 作物种质资源 中国水稻研究所 61 徐国良 48 分子遗传学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62 徐 涛 42 生物物理学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63 凌 锋(女) 61 神经外科 首都医科大学 64 高 福 51 病原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65 郭亚军 57 肿瘤免疫学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 66 唐纪良 56 植物病理学 广西大学 67 黄荷凤(女) 55 妇产科学 浙江大学 68 曹务春 49 流行病学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 69 曹晓风(女) 48 植物表观遗传学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70 曹谊林 59 医学(组织工程学) 上海交通大学 71 戚益军 40 植物学 清华大学 72 阎锡蕴(女) 56 纳米医学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73 彭宝淦 49 脊柱外科学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总医院 74 蒋华良 48 药学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75 韩泽广 49 基础医学 上海交通大学 76 韩家淮 53 细胞生物学 厦门大学 77 韩 斌 50 作物遗传与基因组学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78 程和平 50 细胞生物学和生物物理学 北京大学 79 窦科峰 57 器官移植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80 赫 捷 52 胸外科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81 蔡秀军 49 外科学(腹部外科) 浙江大学 82 裴端卿 48 干细胞与再生医学 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 83 谭力海 49 心理学 香港大学 84 谭华荣 57 微生物代谢与调控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85 樊 嘉 55 肝癌基础与临床 复旦大学 86 黎晓新(女) 63 眼科学 北京大学 87 薛勇彪 50 植物分子遗传学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88 瞿 佳 57 眼科学 温州医学院 地学部 (75人) 序号 姓名 年龄 专业 工作单位 1 王成善 61 沉积学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 王会军 49 大气科学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3 王 赤 46 空间物理学 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 4 王学求 51 勘查地球化学 中国地质科学院 5 王椿镛 67 固体地球物理学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6 方小敏 49 构造地貌与环境变化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7 史文中 50 测绘科学与技术 香港理工大学 8 史培军 54 自然地理学 北京师范大学 9 冯学尚 49 空间物理学 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 10 成秋明 53 数学地质、矿产普查与勘探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11 朱永官 45 环境土壤学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12 朱伟林 57 海洋地质学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13 朱 敏 47 古生物学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14 刘 禹 49 树木年轮与全球变化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 15 孙文科 57 地球物理学/重力学 中国科学院大学 16 孙立广 68 生态地质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17 孙和平 57 地球物理学、大地测量学 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18 孙 革 69 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沈阳师范大学 19 李志林 53 测绘科学 香港理工大学 20 李建平 44 气象学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21 李献华 51 同位素地球化学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22 杨经绥 63 岩石大地构造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23 杨树锋 66 构造地质学 浙江大学 24 吴立新 46 物理海洋学 中国海洋大学 25 吴福元 50 岩石学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26 沙金庚 64 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27 沈树忠 51 古生物学和地层学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28 张人禾 50 气象学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29 张水昌 51 油气地球化学与石油地质学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30 张立飞 50 变质岩石学 北京大学 31 张宏福 50 岩石地球化学 西北大学 32 张良培 51 测绘科学与技术 武汉大学 33 张忠杰 49 固体地球物理学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34 张培震 57 地震动力学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35 张喜光 64 化石生物学 云南大学 36 陆雅海 50 土壤微生物学 中国农业大学 37 陈大可 55 物理海洋学 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 38 陈中原 60 自然地理学 华东师范大学 39 陈发虎 50 环境变化 兰州大学 40 陈均远 73 古生物学和演化生物学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41 陈衍景 51 矿床学 北京大学 42 陈 骏 58 地球化学 南京大学 43 邵明安 56 土壤物理学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44 林 珲 59 地理信息科学 香港中文大学 45 易 帆 56 空间物理学 武汉大学 46 金之钧 55 石油地质学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47 周成虎 48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48 周启星 50 环境科学(环境地球化学) 南开大学 49 庞忠和 51 水文地质学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50 郝守刚 71 古生物学 北京大学 51 郝 芳 49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52 胡瑞忠 54 矿床学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53 侯先光 64 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云南大学 54 侯增谦 52 矿床学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55 宫辉力 56 信息水文地质 首都师范大学 56 骆永明 50 土壤环境与污染修复 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 57 袁东亮 47 物理海洋学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58 袁运斌 41 大地测量学 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59 夏 军 58 水文学及水资源 武汉大学 60 徐义刚 46 岩石学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61 徐 星 43 古生物与地层学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62 高 抒 56 海洋地质学 南京大学 63 高 锐 63 地球物理与深部构造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64 郭正堂 49 新生代地质与环境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65 谈哲敏 48 气象学 南京大学 66 黄建平 50 大气科学 兰州大学 67 黄润秋 49 工程地质学 成都理工大学 68 曹晋滨 48 空间物理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69 崔 鹏 55 自然地理学与水土保持学(山地灾害)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70 彭平安 52 有机地球化学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71 葛全胜 50 自然地理学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72 谢树成 45 地球生物学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73 潘永信 49 地球物理学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74 戴民汉 48 海洋生物地球化学 厦门大学 75 鞠洪波 56 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信息技术科学部 (50人) 序号 姓名 年龄 专业 工作单位 1 马龙生 72 精密光谱 华东师范大学 2 马 林 47 雷达系统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四研究所 3 王飞跃 51 智能控制、复杂系统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4 王立军 66 光电子学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5 王永仲 68 光学工程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械工程学院 6 王永良 48 信号与信息处理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预警学院 7 王建宇 54 光电技术 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8 王 巍 46 导航、制导与控制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九研究院 9 毛军发 47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上海交通大学 10 尹 浩 53 通信网络与信息系统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第六十一研究所 11 田 捷 53 模式识别、生物医学图像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12 冯登国 48 信息安全与密码学 北京信息科学技术研究院 13 吕 建 53 计算机软件 南京大学 14 朱嘉麟 72 半导体 清华大学 15 刘大有 70 计算机应用技术 吉林大学 16 刘伍明 53 量子光学与量子信息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17 刘 明(女) 49 微电子技术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18 刘增良 55 军事信息学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 19 许京军 47 非线性光学与技术 南开大学 20 李建中 62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哈尔滨工业大学 21 李 陟 51 导航、制导与控制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第二研究院 22 李景镇 72 光学工程 深圳大学 23 吴伟仁 59 测控通信、航天系统总体 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 24 吴朝晖 46 计算机 浙江大学 25 张化光 54 控制科学与工程 东北大学 26 张书练 67 激光、精密测量 清华大学 27 张 荣 49 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 南京大学 28 陆建华 49 通信与信息系统 清华大学 29 陆贵文 55 微波及天线技术 香港城市大学 30 陈武凡 63 医学成像科学与图像分析 南方医科大学 31 林 闯 64 计算机网络 清华大学 32 罗 毅 53 电子科学与技术 清华大学 33 周志鑫 47 信号与信息处理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第二部技术局 34 房建成 47 导航、制导与控制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35 赵葆常 74 光学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36 郝 跃 55 微电子学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37 相里斌 46 光学 中国科学院光电研究院 38 凃国防 59 通信与信息系统 中国科学院大学 39 姜 杰(女) 52 导航、制导与控制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一研究院 40 洪 伟 50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东南大学 41 祝明发 68 计算机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42 骆清铭 47 生物医学光子学 华中科技大学 43 高小山 49 计算机科学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 44 郭世泽 44 计算机应用技术(网络安全)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第五十四研究所 45 黄 如(女) 43 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 北京大学 46 曹希仁 68 控制系统理论 上海交通大学 47 龚旗煌 48 非线性光学、超快光子学 北京大学 48 蔡开元 48 导航、制导与控制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49 谭铁牛 49 模式识别与计算机视觉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50 潘成胜 50 计算机网络 大连大学 技术科学部 (58人) 序号 姓名 年龄 专业 工作单位 1 丁 汉 49 机械电子工程 华中科技大学 2 王秋良 47 电工理论与新技术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3 方心虎 72 导弹总体设计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一研究院 4 方岱宁 55 固体力学 北京大学 5 卢天健 48 固体力学 西安交通大学 6 叶志镇 58 材料物理与化学 浙江大学 7 田永君 50 超硬材料 燕山大学 8 冯开明 60 核聚变反应堆理论与设计 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 9 成会明 49 材料科学与工程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10 向锦武 49 飞行器设计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11 庄景云(女) 72 高温合金 中国钢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12 刘吉平 62 材料学 北京理工大学 13 刘维民 50 润滑材料与技术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14 齐 飞 45 工程热物理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15 闫楚良 65 飞机结构寿命与可靠性 国机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16 江 涌 50 高级自动寻的飞行器设计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二研究院 17 李东旭(女) 56 挠性航天器动力学与控制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18 李行伟 60 环境水力学、水利工程 香港科技大学 19 李应红 50 航空推进技术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工程大学 20 李 杰 55 结构工程 同济大学 21 李国英 49 水利水电工程 水利部 22 杨 合 50 航空宇航制造工程 西北工业大学 23 吴学仁 66 断裂力学、疲劳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 24 邱 勇 48 有机光电材料 清华大学 25 何雅玲(女) 49 传热传质学 西安交通大学 26 何满潮 57 矿山工程岩体力学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7 邹志刚 58 材料学 南京大学 28 张立德 74 材料科学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固体物理研究所 29 张怀武 53 电子材料与器件 电子科技大学 30 张柏楠 51 空间飞行器设计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31 陆俭国 76 电气工程 河北工业大学 32 陈王丽华(女) 64 材料科学 香港理工大学 33 欧阳明高 54 汽车动力系统 清华大学 34 金红光 56 工程热物理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35 周仲荣 47 机械设计及理论 西南交通大学 36 郑泉水 52 力学 清华大学 37 赵亚溥 49 固体力学、物理力学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38 姜宗林 58 流体力学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39 洪友士 61 力学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40 宣益民 56 工程热物理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41 贾金锋 47 材料物理 上海交通大学 42 徐世烺 59 结构工程 浙江大学 43 高德利 55 油气钻探与开采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44 高 濂 67 无机材料 上海交通大学 45 郭万林 52 纳米力学、固体力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46 唐春安 55 岩土工程 大连理工大学 47 益小苏 59 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学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 48 谈和平 60 工程热物理 哈尔滨工业大学 49 桑建华 56 隐身技术、飞机设计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 50 曹一家 44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湖南大学 51 常 进 46 航天应用技术和空间遥感 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 52 常 青 55 建筑学 同济大学 53 崔福斋 67 生物材料 清华大学 54 彭练矛 50 材料物理 北京大学 55 韩杰才 47 材料科学与工程 哈尔滨工业大学 56 蒙大桥 55 核材料与工艺技术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第七研究所 57 滕锦光 49 结构工程 香港理工大学 58 潘树明 76 磁性材料 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 2013年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 2013年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候选人提名、遴选工作于4月25日结束。经形式审查和中国工程院主席团审定,有效候选人共560人,现予公布。 自即日起,每位有效候选人的提名材料将按《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候选人材料公示办法》的要求在其工作单位公示,公示时间为一个月。 中国工程院 2013年5月22日 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 52 人) 序号 姓名 年龄 专 业 工作单位 提名、遴选渠道 1 曹喜滨 50 飞行器设计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中国科协 2 陈学东 48 特种设备设计与制造 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 院士提名 3 笪良龙 46 水声工程 海军潜艇学院 解放军总政治部 4 邓宗全 56 机械设计及理论 哈尔滨工业大学 院士提名 5 樊会涛 50 飞行器设计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 6 范多旺 58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兰州交通大学 甘肃省 7 范光照 63 机械电子工程 台湾大学 院士提名 8 冯顺山 60 火炮自动武器及弹药工程 北京理工大学 工业和信息化部 9 冯煜芳 50 火炮自动武器及弹药工程 第二炮兵装备研究院 中国科协 10 付梦印 48 武器系统与应用工程 北京理工大学 院士提名 11 桂林 50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武汉重型机床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 12 侯晓 49 航空宇航推进理论及工程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 13 胡德金 66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上海交通大学 教育部 14 黄庆学 52 机械设计及理论 太原科技大学 中国科协 15 黄荣顺 47 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 中国民用航空局 院士提名 16 黄松 65 军用车辆工程 东风汽车公司 院士提名 17 姜澄宇 65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西北工业大学 工业和信息化部 18 蒋庄德 57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西安交通大学 教育部 19 康熊 58 运载工具运用工程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 中国铁路总公司 20 李崇坚 60 电力电子及控制设备 中国钢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国资委 21 李德群 67 机械成形加工工程及自动化 华中科技大学 教育部 22 李骏 55 车辆设计与制造 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 国资委 23 李魁武 69 火炮自动武器及弹药工程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 24 李圣怡 67 机械电子工程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院士提名 25 刘峰 49 人机与环境工程 空军装备研究院 解放军总政治部 26 宓传龙 61 电器设计制造 中国西电集团公司 国资委 27 聂海涛 48 飞行器设计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 28 邱志明 51 武器系统与应用工程 海军装备研究院 解放军总政治部 29 唐志共 48 飞行器设计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 院士提名 30 王华明 51 机械成形加工工程及自动化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中国科协 31 王家胜 69 飞行器设计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 32 王为民 50 机械电子工程 中国东方电气集团有限公司 国资委 33 王振国 53 航空宇航推进理论及工程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解放军总政治部 34 吴光辉 53 飞行器设计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 国资委 35 吴生富 49 机械成形加工工程及自动化 中国第一重型机械集团公司 国资委 36 吴玉厚 57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沈阳建筑大学 辽宁省 37 夏飞 69 船舶设计制造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 38 夏长亮 45 电机设计制造 天津大学 院士提名 39 肖龙旭 51 控制理论与工程 第二炮兵装备研究院 解放军总政治部 40 谢东钢 56 机械成形加工工程及自动化 中国重型机械研究院股份公司 中国科协 41 徐芑南 77 船舶设计制造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 院士提名 42 徐小力 61 机械电子工程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北京市 43 颜鸿森 62 机械设计及理论 成功大学(台湾) 院士提名 44 杨宝奎 69 飞行器设计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 45 杨华勇 52 机械电子工程 浙江大学 教育部 46 杨绍普 50 工程力学 石家庄铁道大学 河北省 47 易小刚 49 专用机械设计与制造 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院士提名 48 尤政 49 机械电子工程 清华大学 教育部 49 张兵志 57 军用车辆工程 解放军总装备部 解放军总政治部 50 张军 47 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工业和信息化部 51 张立彬 57 机械电子工程 浙江工业大学 浙江省 52 张卫华 52 运载工具运用工程 西南交通大学 教育部 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 60 人) 序号 姓名 年龄 专 业 工作单位 提名、遴选渠道 1 曹必松 66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清华大学 教育部 2 陈纯 57 计算机应用技术 浙江大学 院士提名 3 陈林森 52 光电子技术 苏州大学 江苏省 4 陈文元 68 传感器技术 上海交通大学 院士提名 5 褚健 50 控制系统工程 浙江大学 院士提名 6 戴琼海 48 控制系统工程 清华大学 教育部 7 丁文华 57 广播与电视技术 中央电视台 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 8 樊邦奎 54 信息与通信网络技术 解放军总参谋部 院士提名 9 费爱国 57 计算机应用技术 空军装备研究院 解放军总政治部 10 顾坚 56 信息安全技术 公安部网络安全保卫局 公安部 11 桂卫华 62 控制科学与技术 中南大学 院士提名 12 郝燕玲(女) 69 导航制导与控制 哈尔滨工程大学 工业和信息化部 13 何克清 65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武汉大学 院士提名 14 何友 56 信息与通信工程 海军航空工程学院 解放军总政治部 15 胡向东 48 计算机系统结构 上海高性能集成电路设计中心 院士提名 16 黄卡玛 49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四川大学 院士提名 17 姜会林 67 应用光学 长春理工大学 吉林省 18 姜秋喜 52 信号处理技术 解放军电子工程学院 院士提名 19 蒋昌俊 51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同济大学 教育部 20 蒋亚东 49 电子技术 电子科技大学 院士提名 21 孔志印 48 计算机应用技术 解放军总参谋部 院士提名 22 蓝羽石 58 计算机应用技术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 国资委 23 李得天 47 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 24 廖湘科 49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院士提名 25 刘泽金 49 激光技术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解放军总政治部 26 陆军 48 雷达技术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 国资委 27 孟洛明 58 信息与通信网络技术 北京邮电大学 教育部 28 尼玛扎西 49 计算机应用技术 西藏大学 西藏自治区 29 聂在平 66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电子科技大学 院士提名 30 宁滨 54 控制系统工程 北京交通大学 院士提名 31 欧珠 52 计算机应用技术 西藏大学 西藏自治区 32 齐润东 50 雷达技术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 33 谭久彬 58 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 哈尔滨工业大学 院士提名 34 王恩东 46 计算机系统结构 浪潮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省 35 王桂强 53 应用光学 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 公安部 36 王沙飞 48 信息安全技术 解放军总参谋部 院士提名 37 王笑京 56 计算机应用技术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 交通运输部 38 韦乐平 67 信息与通信网络技术 中国电信集团公司 院士提名 39 魏少军 55 微电子技术 清华大学 院士提名 40 吴汉明 61 微电子技术 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北京)有限公司 北京市 41 吴建平 59 计算机系统结构 清华大学 院士提名 42 吴剑旗 46 雷达技术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 国资委 43 吴巍 56 信息与通信网络技术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 国资委 44 杨小牛 52 信号处理技术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 国资委 45 杨知行 67 广播与电视技术 清华大学 中国科协 46 姚富强 56 信息与通信网络技术 解放军总参谋部 解放军总政治部 47 叶甜春 47 微电子技术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中科院 48 游志胜 67 计算机应用技术 四川大学 中国科协 49 余少华 50 信息与通信网络技术 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 国资委 50 云晓春 42 信息安全技术 国家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中心 工业和信息化部 51 张宝东 50 信息安全技术 解放军保密委员会技术安全研究所 解放军总政治部 52 张广军 48 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工业和信息化部 53 张平 54 信息与通信网络技术 北京邮电大学 院士提名 54 张文军 49 信息与通信网络技术 上海交通大学 院士提名 55 张小民 58 激光技术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 56 张雨东 49 应用光学 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 中科院 57 张中兆 61 信息与通信网络技术 哈尔滨工业大学 院士提名 58 赵沁平 65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院士提名 59 郑辉 56 信息与通信网络技术 解放军总参谋部 解放军总政治部 60 郑纬民 67 计算机系统结构 清华大学 院士提名 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 74 人) 序号 姓名 年龄 专 业 工作单位 提名、遴选渠道 1 蔡小平 49 高分子化工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吉林石化分公司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2 蔡玉良 51 无机非金属材料 中国中材国际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国资委 3 陈芬儿 55 精细化工 复旦大学 院士提名 4 陈建峰 47 化学工程 北京化工大学 院士提名 5 丁文江 60 金属材料 上海交通大学 院士提名 6 杜磊 70 含能材料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 院士提名 7 高金森 49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中国石油大学 教育部 8 顾松青 66 有色金属冶金 中国铝业公司 国资委 9 郭文叁 57 无机非金属材料 安徽海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安徽省 10 韩恩厚 51 金属材料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中科院 11 胡伯平 55 功能材料 北京中科三环高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院士提名 12 胡曙光 55 无机非金属材料 武汉理工大学 院士提名 13 华炜(女) 58 化学工程 中国石化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燕山分公司 中国科协 14 黄小卫(女) 51 有色金属冶金 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 院士提名 15 黄小义 51 材料合成与加工 中国人民银行印制科学技术研究所 中国人民银行 16 蹇锡高 67 有机高分子材料 大连理工大学 院士提名 17 姜宏 52 无机非金属材料 海南大学 海南省 18 介万奇 54 材料合成与加工 西北工业大学 院士提名 19 康永林 58 金属压力加工 北京科技大学 中国科协 20 李保卫 52 过程工程 内蒙古科技大学 内蒙古自治区 21 李春龙 51 钢铁冶金 包头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内蒙古自治区 22 李凤生 67 含能材料 南京理工大学 中国科协 23 李贺军 55 复合材料 西北工业大学 工业和信息化部 24 李楠 75 无机非金属材料 武汉科技大学 院士提名 25 李小松 51 化学工程 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青海省 26 李元元 54 粉末冶金 吉林大学 院士提名 27 李仲平 48 复合材料 航天材料及工艺研究所 院士提名 28 刘中民 48 煤化工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中科院 29 毛炯辉 53 金属材料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国资委 30 聂祚仁 50 粉末冶金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市 31 潘峰 49 功能材料 清华大学 院士提名 32 潘复生 50 金属材料 重庆大学 院士提名 33 彭金辉 48 有色金属冶金 昆明理工大学 云南省 34 彭寿 52 无机非金属材料 安徽省薄膜太阳能电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安徽省 35 钱锋 52 化工系统工程 华东理工大学 教育部 36 乔金樑 54 有机高分子材料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 37 邱显扬 56 矿物加工 广东省工业技术研究院 广东省 38 沈政昌 53 矿物加工 北京矿冶研究总院 院士提名 39 史玉升 51 材料合成与加工 华中科技大学 中国科协 40 宋宝珍(女) 71 无机非金属材料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院士提名 41 宋修明 56 有色金属冶金 铜陵有色金属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安徽省 42 苏志国 58 生物化学工程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中科院 43 孙丽丽(女) 51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中国石化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中国科协 44 唐芳琼(女) 66 纳米材料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中科院 45 汪传生 53 高分子化工 青岛科技大学 山东省 46 王富耻 64 金属材料 北京理工大学 院士提名 47 王吉坤 69 有色金属冶金 云南冶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院士提名 48 王继扬 66 功能材料 山东大学 院士提名 49 王新华 62 钢铁冶金 北京科技大学 院士提名 50 王玉忠 52 有机高分子材料 四川大学 教育部 51 翁端 55 无机非金属材料 清华大学 院士提名 52 吴彬(女) 43 高分子化工 新疆天业(集团)有限公司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53 吴冲浒 67 有色金属冶金 厦门钨业股份有限公司 福建省 54 武高辉 58 复合材料 哈尔滨工业大学 工业和信息化部 55 肖志国 50 无机非金属材料 路明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院士提名 56 谢建新 55 金属压力加工 北京科技大学 院士提名 57 熊惟皓 61 粉末冶金 华中科技大学 教育部 58 许并社 57 功能材料 太原理工大学 山西省 59 许仲梓 54 无机非金属材料 南京工业大学 江苏省 60 严大洲 50 有色金属冶金 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国资委 61 杨斌 48 有色金属冶金 昆明理工大学 云南省 62 殷敬华 66 有机高分子材料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中科院 63 尹衍升 58 材料合成与加工 上海海事大学 上海市 64 张宝砚(女) 70 高分子化工 东北大学 院士提名 65 张福明 45 钢铁冶金 北京首钢国际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北京市 66 张建春 55 高分子化工 解放军总后勤部 解放军总政治部 67 张立群 43 有机高分子材料 北京化工大学 院士提名 68 张联盟 58 复合材料 武汉理工大学 院士提名 69 张新明 67 金属压力加工 中南大学 院士提名 70 张一敏 58 矿物加工 武汉科技大学 湖北省 71 张忠铧 43 金属材料 宝钢集团有限公司 国资委 72 周济 51 功能材料 清华大学 中国科协 73 周清跃 52 金属材料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 中国铁路总公司 74 朱建勋 52 材料合成与加工 中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国资委 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 60 人) 序号 姓名 年龄 专 业 工作单位 提名、遴选渠道 1 蔡美峰 70 非能源矿产开发 北京科技大学 院士提名 2 陈勇 56 能源新技术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中科院 3 程春田 48 水电工程 大连理工大学 教育部 4 程桦 56 煤炭开发 安徽大学 安徽省 5 程杰成 50 石油和天然气工程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 院士提名 6 邓建军 49 核科学技术应用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 7 邓运华 50 油气资源与勘探 中海油研究总院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8 董连慧 56 矿产资源和地质勘查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9 窦立荣 47 油气资源与勘探 中国石油海外勘探开发分公司 院士提名 10 冯伟忠 58 热能动力工程 上海外高桥第三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上海市 11 葛世荣 50 煤炭开发 中国矿业大学 院士提名 12 顾大钊 55 矿山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 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院士提名 13 郭剑波 53 电气工程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国资委 14 胡千庭 55 矿业的安全和环境工程 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 院士提名 15 姜伟 57 石油和天然气工程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16 康红普 47 煤炭开发 中国煤炭科工集团有限公司 国资委 17 雷增光 52 核材料与核燃料 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 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 18 李根生 51 石油和天然气工程 中国石油大学 教育部 19 李浩 57 非能源矿产开发 国投新疆罗布泊钾盐有限责任公司 国资委 20 李建刚 51 核科学技术应用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院士提名 21 李宁 54 石油和天然气工程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院士提名 22 李丕龙 50 油气资源与勘探 中国中化集团公司 国资委 23 李卫国 66 核科学技术应用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中科院 24 李阳 54 石油和天然气工程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 25 李子颖 49 地质与矿产探测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 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 26 刘建功 56 煤炭开发 冀中能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河北省 27 刘扬 55 石油和天然气工程 东北石油大学 黑龙江省 28 罗安 55 电气工程 湖南大学 教育部 29 吕古贤 63 矿产资源和地质勘查 中国地质科学院 国土资源部 30 毛景文 56 矿产资源和地质勘查 中国地质科学院 国土资源部 31 缪协兴 53 煤炭开发 中国矿业大学 院士提名 32 穆钢 56 电气工程 东北电力大学 吉林省 33 倪明江 64 热能动力工程 浙江大学 教育部 34 欧阳晓平 52 核科学技术应用 西北核技术研究所 解放军总政治部 35 饶宏 52 电气工程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国资委 36 石永康 74 核材料与核燃料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院士提名 37 石智军 58 矿业的安全和环境工程 中煤科工集团西安研究院 中国科协 38 宋永华 49 电气工程 浙江大学 院士提名 39 王德明 56 矿业的安全和环境工程 中国矿业大学 中国科协 40 王国法 52 煤炭开发 中国煤炭科工集团有限公司 院士提名 41 王继仁 56 矿业的安全和环境工程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辽宁省 42 吴应湘 57 能源和电气科学技术与工程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中科院 43 伍永平 51 煤炭开发 西安科技大学 陕西省 44 夏佳文 48 核科学技术应用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中科院 45 谢玉洪 52 油气资源与勘探 中海石油有限公司湛江分公司 中国科协 46 信赢 59 电气工程 北京云电英纳超导电缆有限公司 北京市 47 徐丙垠 51 电气工程 山东理工大学 山东省 48 杨春和 51 非能源矿产开发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院士提名 49 杨理践 56 能源新技术 沈阳工业大学 辽宁省 50 杨孟琢 73 核安全、防护和环境 环保部核与辐射安全中心 院士提名 51 杨其国 51 热能动力工程 哈尔滨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国资委 52 于斌 50 煤炭开发 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山西省 53 张伯明 64 电气工程 清华大学 教育部 54 张闯 68 核科学技术应用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协 55 张洪涛 63 矿产资源和地质勘查 中国地质调查局 国土资源部 56 张子敏 66 矿业的安全和环境工程 河南理工大学 河南省 57 章明川 69 热能动力工程 上海交通大学 教育部 58 赵文智 54 油气资源与勘探 中国石油勘探与生产分公司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59 赵晓路 67 能源新技术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中科院 60 赵振堂 52 核科学技术应用 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院士提名 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 74 人) 序号 姓名 年龄 专 业 工作单位 提名、遴选渠道 1 陈发明 54 道路与铁路工程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交通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2 陈生水 50 水工结构工程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水利部 3 陈同滨(女) 59 建筑历史与理论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 院士提名 4 陈湘生 57 地下工程与隧道工程 深圳地铁集团有限公司 院士提名 5 陈晓光 52 道路与铁路工程 新疆交通科学研究院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6 陈政清 65 工程力学 湖南大学 院士提名 7 杜修力 50 土木工程抗灾与防护工程 北京工业大学 院士提名 8 杜彦良 56 道路与铁路工程 石家庄铁道大学 河北省 9 冯树荣 49 水利水电工程 中国水电顾问集团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 国资委 10 冯夏庭 48 岩土工程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中科院 11 傅学怡 67 结构工程 悉地国际设计顾问(深圳)有限公司 院士提名 12 高宗余 49 桥梁工程 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国资委 13 葛耀君 55 桥梁工程 同济大学 院士提名 14 顾冲时 50 水工结构工程 河海大学 院士提名 15 郭春喜 50 大地测量与测量工程 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 国土资源部 16 郭仁忠 56 地图制图与地理信息工程 深圳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委员会 院士提名 17 郭彦林 54 结构工程 清华大学 中国科协 18 韩振勇 48 桥梁工程 天津城建集团有限公司 天津市 19 何川 49 地下工程与隧道工程 西南交通大学 院士提名 20 胡春宏 51 水力学与河流动力学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院士提名 21 蒋树屏 61 地下工程与隧道工程 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 国资委 22 金峰 46 水工结构工程 清华大学 院士提名 23 金伟良 52 结构工程 浙江大学 教育部 24 孔宪京 61 水工结构工程 大连理工大学 中国科协 25 李爱群 50 土木工程抗灾与防护工程 东南大学 教育部 26 李成名 44 地图制图与地理信息工程 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 国土资源部 27 李宏男 55 结构工程 大连理工大学 教育部 28 李决龙 54 建筑环境工程与建筑技术 海军海防工程研究中心 解放军总政治部 29 李晓江 57 城乡规划与风景园林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住房城乡建设部 30 李义天 55 水力学与河流动力学 武汉大学 中国科协 31 李引擎 59 土木工程抗灾与防护工程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国资委 32 李宗津 61 结构工程 香港科技大学 院士提名 33 林宗坚 70 摄影测量与航天测绘 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 院士提名 34 刘旭锴 48 桥梁工程 天津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 天津市 35 刘耀林 52 地图制图与地理信息工程 武汉大学 教育部 36 罗继杰 61 建筑环境工程与建筑技术 空军工程设计研究局 解放军总政治部 37 马军 50 市政工程 哈尔滨工业大学 工业和信息化部 38 梅洪元 54 建筑设计及其理论 哈尔滨工业大学 院士提名 39 孟建民 55 建筑设计及其理论 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院士提名 40 聂建国 54 结构工程 清华大学 院士提名 41 钮新强 50 水工结构工程 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 院士提名 42 潘一玲(女) 53 市政工程 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北京市 43 彭永臻 64 市政工程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市 44 任辉启 60 土木工程抗灾与防护工程 解放军总参谋部 解放军总政治部 45 任伟新 53 桥梁工程 土木工程防灾减灾安徽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安徽省 46 孙立军 50 道路与铁路工程 同济大学 教育部 47 唐玉恩(女) 69 建筑学 现代建筑设计集团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院士提名 48 田军仓 55 农田水利工程 宁夏大学 宁夏回族自治区 49 汪孝安 59 建筑学 现代建筑设计集团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上海市 50 王复明 56 岩土工程 郑州大学 河南省 51 王国锋 54 摄影测量与航天测绘 中国公路工程咨询集团有限公司 国资委 52 王建国 55 建筑学 东南大学 院士提名 53 王兰民 53 岩土工程 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 地震局 54 王明孝 48 摄影测量与航天测绘 兰州军区测绘信息中心 解放军总政治部 55 王明洋 47 土木工程抗灾与防护工程 解放军理工大学 解放军总政治部 56 王晏民 55 大地测量与测量工程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 北京市 57 吴澎 56 港口、水道、海岸及近海工程 中交水运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中国科协 58 吴庆洲 68 建筑历史与理论 华南理工大学 院士提名 59 吴志强 52 城乡规划与风景园林 同济大学 院士提名 60 吴智深 52 结构工程 东南大学 院士提名 61 伍法权 57 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中科院 62 肖绪文 60 结构工程 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 63 谢先启 52 土木工程抗灾与防护工程 武汉市市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湖北省 64 许唯临 49 水力学与河流动力学 四川大学 院士提名 65 杨光华 51 岩土工程 广东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广东省 66 岳清瑞 51 结构工程 中国冶金科工集团有限公司 国资委 67 曾光明 50 市政工程 湖南大学 教育部 68 张继贤 48 摄影测量与航天测绘 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 国土资源部 69 张喜刚 51 桥梁工程 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院士提名 70 张宗亮 50 水利水电工程 中国水电顾问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 院士提名 71 郑健龙 59 道路与铁路工程 长沙理工大学 湖南省 72 周海涛 58 道路与铁路工程 交通运输部 交通运输部 73 周少奇 48 市政工程 贵州科学院 贵州省 74 朱合华 50 地下工程与隧道工程 同济大学 中国科协 环境与轻纺工程学部( 51 人) 序号 姓名 年龄 专 业 工作单位 提名、遴选渠道 1 曹秀痕(女) 49 制浆造纸工程 中国人民银行印制科学技术研究所 中国人民银行 2 陈洪章 51 发酵与轻工生物技术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中科院 3 陈坚 51 发酵与轻工生物技术 江南大学 教育部 4 陈立奇 68 海洋化学工程 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 国土资源部 5 陈曦 48 环境生态保护与修复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中科院 6 单杨 50 食品工程 湖南省农业科学院 湖南省 7 董超华(女) 68 大气科学工程与技术 中国气象局国家卫星气象中心 气象局 8 端义宏 49 天气预报和动力气象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气象局 9 龚顺生 71 大气探测 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 院士提名 10 贺克斌 50 大气污染防治 清华大学 教育部 11 黄霞(女) 50 水污染防治 清华大学 院士提名 12 金凤燮 68 发酵与轻工生物技术 大连工业大学 辽宁省 13 李家彪 52 海底探测与开发工程 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 国土资源部 14 李嘉禄 66 纺织工程 天津工业大学 天津市 15 李里特 65 食品工程 中国农业大学 教育部 16 李乃胜 55 海底探测与开发工程 青岛国家海洋科学研究中心 院士提名 17 李培武 52 食品安全科学技术 中国农业科学院 农业部 18 李培英 58 海洋环境科学工程与技术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院士提名 19 林而达 66 应用气象 中国农业科学院 中国科协 20 刘文清 59 环境监测技术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中科院 21 罗胜联 51 水污染防治 南昌航空大学 江西省 22 欧阳志云 50 环境规划与环境影响预测技术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中科院 23 全燮 53 水污染防治 大连理工大学 中国科协 24 邵建中(女) 58 纺织化学与染整工程 浙江理工大学 中国科协 25 宋君强 50 大气科学工程与技术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解放军总政治部 26 孙润仓 58 日用化学工程 华南理工大学 院士提名 27 陶肖明(女) 55 纺织工程 香港理工大学 院士提名 28 王金南 51 环境规划与环境影响预测技术 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 环境保护部 29 王军成 60 海洋环境科学工程与技术 山东省科学院 山东省 30 王琪(女) 63 轻工装备 四川大学 教育部 31 王桥 55 环境信息技术 环境保护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 环境保护部 32 王全杰 62 皮革化学与皮革工程 烟台大学 山东省 33 王晓昌 59 水污染防治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陕西省 34 王晓蓉(女) 73 环境毒理与风险评价技术 南京大学 院士提名 35 吴德星 61 海洋预报与物理海洋工程 中国海洋大学 院士提名 36 吴兑 61 应用气象 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 气象局 37 吴清平 50 食品安全科学技术 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 广东省 38 吴永宁 50 食品安全科学技术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 卫生计生委 39 吴振斌 56 环境生态保护与修复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中科院 40 徐卫林 44 纺织工程 武汉纺织大学 湖北省 41 薛纪善 69 天气预报和动力气象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院士提名 42 杨志峰 49 环境生态保护与修复 北京师范大学 教育部 43 俞建勇 49 纺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 东华大学 院士提名 44 岳国君 50 发酵与轻工生物技术 中粮集团有限公司 国资委 45 张偲 49 海洋生态工程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中科院 46 张嗣良 72 发酵与轻工生物技术 华东理工大学 院士提名 47 张统 49 水污染防治 解放军环境工程设计与研究中心 解放军总政治部 48 张远航 55 环境区域污染控制技术 北京大学 院士提名 49 赵杰文 68 食品工程 江苏大学 江苏省 50 朱蓓薇(女) 56 食品工程 大连工业大学 辽宁省 51 朱利中 53 环境工程 浙江大学 教育部 农业学部( 64 人) 序号 姓名 年龄 专 业 工作单位 提名、遴选渠道 1 白晨 53 作物遗传育种 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 内蒙古自治区 2 曹福亮 55 森林培育 南京林业大学 院士提名 3 陈代文 50 动物营养与饲料学 四川农业大学 四川省 4 陈立云 63 作物遗传育种 湖南农业大学 湖南省 5 陈松林 52 水产养殖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农业部 6 陈学庚 66 农业机械化工程 新疆农垦科学院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7 陈亚宁 55 环境生态学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中科院 8 陈志 58 农业机械化工程 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科协 9 程式华 54 作物遗传育种 中国水稻研究所 农业部 10 崔治中 69 预防兽医学 山东农业大学 山东省 11 党占海 58 作物遗传育种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 甘肃省 12 董双林 57 水产养殖 中国海洋大学 教育部 13 番兴明 50 作物遗传育种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云南省 14 郭进考 61 作物遗传育种 石家庄市农林科学研究院 河北省 15 郭天财 60 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 河南农业大学 河南省 16 韩霁昌 46 农业水土工程 陕西省地产开发服务总公司 陕西省 17 韩振海 50 果树学 中国农业大学 教育部 18 郝晋珉 52 土地资源 中国农业大学 院士提名 19 何建国 50 水产养殖 中山大学 教育部 20 何中虎 49 作物遗传育种 中国农业科学院 农业部 21 黄宏文 56 果树学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 中科院 22 金宁一 57 预防兽医学 军事医学科学院 院士提名 23 康振生 55 植物病理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院士提名 24 李德发 59 动物营养与饲料学 中国农业大学 院士提名 25 李天来 57 蔬菜学 沈阳农业大学 辽宁省 26 李文信 61 园艺学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 广西壮族自治区 27 李召虎 45 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 中国农业大学 院士提名 28 林占熺 69 农业生物工程 福建农林大学 福建省 29 刘孟军 48 果树学 河北农业大学 院士提名 30 曲音波 59 微生物工程 山东大学 中国科协 31 沈建忠 50 基础兽医学 中国农业大学 院士提名 32 沈其荣 55 土壤学 南京农业大学 院士提名 33 唐华俊 52 农业信息化工程 中国农业科学院 农业部 34 田可川 49 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畜牧科学院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35 佟金 56 农业机械化工程 吉林大学 教育部 36 童光志 50 预防兽医学 中国农业科学院 农业部 37 宛晓春 53 茶学 安徽农业大学 安徽省 38 万建民 53 植物生物工程 中国农业科学院 院士提名 39 王保海 61 农业昆虫与有害生物防治 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 西藏自治区 40 王庆煌 49 种质资源学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农业部 41 王有年 62 果树学 北京农学院 北京市 42 王泽生 59 蔬菜学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福建省 43 危起伟 52 渔业资源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院士提名 44 吴普特 50 农业水土工程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中科院 45 熊范纶 72 农业信息化工程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院士提名 46 徐子伟 56 动物营养与饲料学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浙江省 47 许为钢 54 作物遗传育种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河南省 48 叶尔夏提·马力克 68 畜牧学 乌鲁木齐市绒山羊研究所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49 印遇龙 57 动物营养与饲料学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 院士提名 50 尤民生 58 农业昆虫与有害生物防治 福建农林大学 福建省 51 于贵瑞 53 应用生态学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中科院 52 于健 54 农业水土工程 内蒙古自治区水利科学研究院 内蒙古自治区 53 喻景权 49 蔬菜学 浙江大学 中国科协 54 张福锁 52 植物营养学 中国农业大学 教育部 55 张国范 59 水产养殖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 56 张洪程 62 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 扬州大学 江苏省 57 张孟臣 56 作物遗传育种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 河北省 58 张润志 48 农业昆虫与有害生物防治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中科院 59 张守攻 56 森林经理学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院士提名 60 张新友 49 作物遗传育种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河南省 61 赵春江 49 农业信息化工程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北京市 62 赵匀 69 农业机械化工程 东北农业大学 黑龙江省 63 赵振东 70 作物遗传育种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 院士提名 64 邹学校 49 蔬菜学 湖南省农业科学院 湖南省 医药卫生学部( 89 人) 序号 姓名 年龄 专 业 工作单位 提名、遴选渠道 1 艾措千 57 民族医学 青海金诃藏医药集团有限公司 青海省 2 蔡宝昌 60 中药制药学 南京中医药大学 江苏省 3 陈士林 51 中药资源与鉴定学 中国中医科学院 院士提名 4 丛海波 52 中医外科学 威海市文登中心医院 山东省 5 董家鸿 53 普通外科 解放军总医院 解放军总政治部 6 段金廒 56 中药资源与鉴定学 南京中医药大学 中国科协 7 付丽(女) 54 肿瘤学 天津医科大学 天津市 8 高天明 52 生理学 南方医科大学 广东省 9 高长青 53 胸心外科 解放军总医院 院士提名 10 葛坚 60 眼科学 中山大学 教育部 11 顾晓松 59 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 南通大学 江苏省 12 果德安 51 中药化学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中科院 13 韩德民 62 耳鼻咽喉科学 首都医科大学 院士提名 14 韩雅玲(女) 60 心血管病 沈阳军区总医院 院士提名 15 韩忠朝 60 血液病 中国医学科学院 卫生计生委 16 郝小江 61 药物化学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中科院 17 侯春林 68 骨外科 第二军医大学 中国科协 18 胡盛寿 56 胸心外科 中国医学科学院 院士提名 19 黄从新 62 心血管病 武汉大学 院士提名 20 黄河 52 血液病 浙江大学 教育部 21 黄跃生 55 烧伤外科 第三军医大学 院士提名 22 贾伟平(女) 56 内分泌与代谢病 上海交通大学 院士提名 23 姜洪池 63 普通外科 哈尔滨医科大学 黑龙江省 24 蒋建东 54 药理学 中国医学科学院 卫生计生委 25 蒋建新 50 野战外科 第三军医大学 院士提名 26 金由辛 69 医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中科院 27 匡海学 57 中药化学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黑龙江省 28 李伯刚 66 制药工程学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中科院 29 李龙 51 小儿外科 首都儿科研究所 北京市 30 李松 49 药物化学 军事医学科学院 院士提名 31 李校堃 49 微生物与生物技术药学 温州医学院 浙江省 32 李玉林 63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吉林大学 教育部 33 李云庆 51 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 第四军医大学 解放军总政治部 34 李占全 61 心血管病 辽宁省人民医院 辽宁省 35 梁繁荣 56 针灸学 成都中医药大学 四川省 36 林东昕 57 医学遗传学 中国医学科学院 院士提名 37 刘保延 58 中医基础学 中国中医科学院 卫生计生委 38 卢宠茂 52 普通外科 香港大学 院士提名 39 罗永章 51 微生物与生物技术药学 清华大学 院士提名 40 吕圭源 58 中药药理学 浙江中医药大学 浙江省 41 马丁 56 妇产科学 华中科技大学 院士提名 42 尼玛次仁 53 民族医学 西藏藏医学院 西藏自治区 43 宁光 50 内分泌与代谢病 上海交通大学 上海市 44 乔杰(女) 49 医学细胞生物学 北京大学 院士提名 45 钦伦秀 46 肿瘤学 复旦大学 教育部 46 秦岭 53 骨外科 香港中文大学 院士提名 47 尚红(女) 52 临床检验诊断学 中国医科大学 辽宁省 48 邵志敏 51 肿瘤学 复旦大学 教育部 49 石炳毅 62 泌尿外科 解放军第三〇九医院 解放军总政治部 50 苏定冯 60 药理学 第二军医大学 院士提名 51 孙诚谊 50 普通外科 贵阳医学院 贵州省 52 孙立忠 52 胸心外科 首都医科大学 北京市 53 孙颖浩 52 泌尿外科 第二军医大学 院士提名 54 唐家琪 67 军事医学 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 解放军总政治部 55 田志刚 56 免疫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院士提名 56 涂瑶生 56 中药制药学 广东省中医研究所 广东省 57 王辰 50 呼吸系统病 卫生部北京医院 院士提名 58 王广基 60 药代动力学 中国药科大学 院士提名 59 王季石 54 血液病 贵阳医学院 贵州省 60 王阶 57 中医内科学 中国中医科学院 院士提名 61 王军志 57 生物药学 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 院士提名 62 王琦 70 中医基础学 北京中医药大学 院士提名 63 王锐 50 药物化学 兰州大学 中国科协 64 王升启 50 军事医学 军事医学科学院 解放军总政治部 65 王小宁 55 生物技术 解放军总医院 院士提名 66 王峥涛 57 中药资源与鉴定学 上海中医药大学 上海市 67 温浩 55 普通外科 新疆医科大学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68 吴开春 52 消化系统病 第四军医大学 院士提名 69 吴吕爱莲(女) 55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香港大学 院士提名 70 吴一龙 57 肿瘤学 广东省人民医院 广东省 71 夏宁邵 48 生物技术 厦门大学 教育部 72 夏照帆(女) 59 烧伤外科 第二军医大学 院士提名 73 肖小河 49 中药学 解放军第三〇二医院 中国科协 74 熊利泽 50 麻醉学 第四军医大学 中国科协 75 徐克 59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中国医科大学 辽宁省 76 叶健(女) 52 法医学 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 公安部 77 张侃 64 特种医学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中科院 78 张祥建 52 神经病学 河北医科大学 河北省 79 张学 48 医学遗传学 中国医学科学院 卫生计生委 80 张耀洲 49 生物技术 天津市国际生物医药联合研究院 天津市 81 张英泽 60 骨外科 河北医科大学 河北省 82 张志愿 62 口腔颌面外科学 上海交通大学 上海市 83 赵春华 50 老年病学 中国医学科学院 卫生计生委 84 赵堪兴 67 眼科学 天津市眼科医院 天津市 85 赵铱民 56 口腔修复与正畸学 第四军医大学 解放军总政治部 86 朱宝泉 66 微生物与生物技术药学 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 国资委 87 朱兆云(女) 59 民族药学 云南省药物研究所 云南省 88 卓家同 55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广西壮族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广西壮族自治区 89 左建平 52 药理学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中科院 工程管理学部( 36 人) 序号 姓名 年龄 专 业 工作单位 提名、遴选渠道 1 曹广晶 49 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管理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 2 曹耀峰 59 能源与矿业工程管理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 3 柴洪峰 56 信息与电子工程管理 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人民银行 4 陈晓红(女) 50 能源与矿业工程管理 中南大学 院士提名 5 丁烈云 57 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管理 东北大学 教育部 6 凤懋润 71 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管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 院士提名 7 耿汝光 56 机械与运载工程管理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 8 韩贵清 59 农业工程管理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黑龙江省 9 何浩明 65 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管理 瓮福(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贵州省 10 胡晓峰 56 信息与电子工程管理 国防大学 解放军总政治部 11 黄维和 55 能源与矿业工程管理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12 金会庆 56 医药卫生工程管理 国家车辆驾驶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安徽省 13 李善同(女) 68 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管理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14 林茂光 64 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管理 广州军区空军工程建设局 解放军总政治部 15 鲁贵卿 55 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管理 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 院士提名 16 马庆国 67 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管理 浙江大学 教育部 17 邱菀华(女) 66 机械与运载工程管理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院士提名 18 邵安林 49 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管理 鞍山钢铁集团公司 院士提名 19 石勇 56 信息与电子工程管理 中国科学院大学 中科院 20 束国刚 49 能源与矿业工程管理 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 国资委 21 王安建 60 能源与矿业工程管理 中国地质科学院 国土资源部 22 王信 55 能源与矿业工程管理 兖矿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省 23 吴季松 68 环境与轻纺工程管理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院士提名 24 吴启迪(女) 65 信息与电子工程管理 同济大学 院士提名 25 席酉民 56 能源与矿业工程管理 西安交通大学 教育部 26 向巧(女) 50 机械与运载工程管理 解放军第五七一九工厂 院士提名 27 杨善林 64 信息与电子工程管理 合肥工业大学 教育部 28 杨志强 55 能源与矿业工程管理 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甘肃省 29 张基尧 68 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管理 国务院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委员会 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公室 30 张晓鲁(女) 61 能源与矿业工程管理 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 院士提名 31 张新国 54 机械与运载工程管理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 32 张忠法 67 农业工程管理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33 真才基 52 信息与电子工程管理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国资委 34 郑健 51 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管理 铁道部经济规划研究院 中国铁路总公司 35 周大地 66 能源与矿业工程管理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36 周建平 56 机械与运载工程管理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 解放军总政治部 http://www.cas.cn/xw/zyxw/gdxw/201305/t20130520_3842080.shtml 科学院 http://www.cae.cn/cae/html/main/col673/column_673_1.html 工程院
7449 次阅读|3 个评论
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工程院 院士候选人]
热度 1 huangfuqiang 2013-5-22 09:12
序号 姓名 年龄 专 业 工作单位 提名、遴选渠道 1 曹必松 66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清华大学 教育部 2 陈纯 57 计算机应用技术 浙江大学 院士提名 3 陈林森 52 光电子技术 苏州大学 江苏省 4 陈文元 68 传感器技术 上海交通大学 院士提名 5 褚健 50 控制系统工程 浙江大学 院士提名 6 戴琼海 48 控制系统工程 清华大学 教育部 7 丁文华 57 广播与电视技术 中央电视台 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 8 樊邦奎 54 信息与通信网络技术 解放军总参谋部 院士提名 9 费爱国 57 计算机应用技术 空军装备研究院 解放军总政治部 10 顾坚 56 信息安全技术 公安部网络安全保卫局 公安部 11 桂卫华 62 控制科学与技术 中南大学 院士提名 12 郝燕玲(女) 69 导航制导与控制 哈尔滨工程大学 工业和信息化部 13 何克清 65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武汉大学 院士提名 14 何友 56 信息与通信工程 海军航空工程学院 解放军总政治部 15 胡向东 48 计算机系统结构 上海高性能集成电路设计中心 院士提名 16 黄卡玛 49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四川大学 院士提名 17 姜会林 67 应用光学 长春理工大学 吉林省 18 姜秋喜 52 信号处理技术 解放军电子工程学院 院士提名 19 蒋昌俊 51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同济大学 教育部 20 蒋亚东 49 电子技术 电子科技大学 院士提名 21 孔志印 48 计算机应用技术 解放军总参谋部 院士提名 22 蓝羽石 58 计算机应用技术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 国资委 23 李得天 47 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 24 廖湘科 49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院士提名 25 刘泽金 49 激光技术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解放军总政治部 26 陆军 48 雷达技术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 国资委 27 孟洛明 58 信息与通信网络技术 北京邮电大学 教育部 28 尼玛扎西 49 计算机应用技术 西藏大学 西藏自治区 29 聂在平 66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电子科技大学 院士提名 30 宁滨 54 控制系统工程 北京交通大学 院士提名 31 欧珠 52 计算机应用技术 西藏大学 西藏自治区 32 齐润东 50 雷达技术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 33 谭久彬 58 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 哈尔滨工业大学 院士提名 34 王恩东 46 计算机系统结构 浪潮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省 35 王桂强 53 应用光学 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 公安部 36 王沙飞 48 信息安全技术 解放军总参谋部 院士提名 37 王笑京 56 计算机应用技术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 交通运输部 38 韦乐平 67 信息与通信网络技术 中国电信集团公司 院士提名 39 魏少军 55 微电子技术 清华大学 院士提名 40 吴汉明 61 微电子技术 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北京)有限公司 北京市 41 吴建平 59 计算机系统结构 清华大学 院士提名 42 吴剑旗 46 雷达技术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 国资委 43 吴巍 56 信息与通信网络技术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 国资委 44 杨小牛 52 信号处理技术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 国资委 45 杨知行 67 广播与电视技术 清华大学 中国科协 46 姚富强 56 信息与通信网络技术 解放军总参谋部 解放军总政治部 47 叶甜春 47 微电子技术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中科院 48 游志胜 67 计算机应用技术 四川大学 中国科协 49 余少华 50 信息与通信网络技术 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 国资委 50 云晓春 42 信息安全技术 国家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中心 工业和信息化部 51 张宝东 50 信息安全技术 解放军保密委员会技术安全研究所 解放军总政治部 52 张广军 48 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工业和信息化部 53 张平 54 信息与通信网络技术 北京邮电大学 院士提名 54 张文军 49 信息与通信网络技术 上海交通大学 院士提名 55 张小民 58 激光技术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 56 张雨东 49 应用光学 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 中科院 57 张中兆 61 信息与通信网络技术 哈尔滨工业大学 院士提名 58 赵沁平 65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院士提名 59 郑辉 56 信息与通信网络技术 解放军总参谋部 解放军总政治部 60 郑纬民 67 计算机系统结构 清华大学 院士提名
个人分类: 其它方面|9434 次阅读|2 个评论
这个必须转载,2013院士候选人之工程院
热度 3 zw373737 2013-5-22 08:51
一个70后 50 云晓春 1971 42 信息安全技术 国家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中心 工业和信息化部 工作单位 科学院有效人数 工程院有效人数 两院有效人数 清华大学 20 17 37 北京大学 26 2 28 浙江大学 9 10 19 上海交通大学 9 8 17 南京大学 15 1 16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10 1 11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6 5 11 复旦大学 7 3 10 中国医学科学院 4 6 10 哈尔滨工业大学 3 7 10 同济大学 3 6 9 华中科技大学 4 4 8 四川大学 3 5 8 中国农业大学 1 7 8 吉林大学 4 3 7 武汉大学 3 4 7 大连理工大学 2 5 7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 5 7 厦门大学 5 1 6 香港理工大学 5 1 6 首都医科大学 4 2 6 第二军医大学 2 4 6 香港中文大学 4 1 5 香港大学 3 2 5 东南大学 2 3 5 湖南大学 2 3 5 中南大学 2 3 5 第四军医大学 1 4 5 北京化工大学 2 2 4 西安交通大学 2 2 4 中国海洋大学 2 2 4 中国石油大学 2 2 4 北京理工大学 1 3 4 西北工业大学 1 3 4 中国矿业大学 1 3 4 北京科技大学 0 4 4 南开大学 3 0 3 北京师范大学 2 1 3 兰州大学 2 1 3 南方医科大学 2 1 3 香港科技大学 2 1 3 中国科学院大学 2 1 3 电子科技大学 1 2 3 东北大学 1 2 3 山东大学 1 2 3 西南交通大学 1 2 3 中山大学 1 2 3 华东师范大学 2 0 2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 0 2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2 0 2 北京邮电大学 0 2 2 第三军医大学 0 2 2 华东理工大学 0 2 2 华南理工大学 0 2 2 天津大学 0 1 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0 1 1 2011七校教科研人数 学校 教科研人数 清华 5239人 浙大 13138人 北大 12462人 上交 12914人 复旦 7670人 中科大 1566人 南大 1856人 这次浙江大学送了10个候选人。 清华17 浙大10 上海交大8 哈工大7 复旦3 北大2 2013 年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候选人提名、遴选工作于4月25日结束。经形式审查和中国工程院主席团审定,有效候选人共560人,现予公布。 自即日起,每位有效候选人的提名材料将按《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候选人材料公示办法》的要求在其工作单位公示,公示时间为一个月。 中国工程院 2013 年5月22日 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52人) 序号 姓名 年龄 专 业 工作单位 提名、遴选渠道 1 曹喜滨 50 飞行器设计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中国科协 2 陈学东 48 特种设备设计与制造 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 院士提名 3 笪良龙 46 水声工程 海军潜艇学院 解放军总政治部 4 邓宗全 56 机械设计及理论 哈尔滨工业大学 院士提名 5 樊会涛 50 飞行器设计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 6 范多旺 58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兰州交通大学 甘肃省 7 范光照 63 机械电子工程 台湾大学 院士提名 8 冯顺山 60 火炮自动武器及弹药工程 北京理工大学 工业和信息化部 9 冯煜芳 50 火炮自动武器及弹药工程 第二炮兵装备研究院 中国科协 10 付梦印 48 武器系统与应用工程 北京理工大学 院士提名 11 桂林 50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武汉重型机床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 12 侯晓 49 航空宇航推进理论及工程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 13 胡德金 66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上海交通大学 教育部 14 黄庆学 52 机械设计及理论 太原科技大学 中国科协 15 黄荣顺 47 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 中国民用航空局 院士提名 16 黄松 65 军用车辆工程 东风汽车公司 院士提名 17 姜澄宇 65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西北工业大学 工业和信息化部 18 蒋庄德 57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西安交通大学 教育部 19 康熊 58 运载工具运用工程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 中国铁路总公司 20 李崇坚 60 电力电子及控制设备 中国钢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国资委 21 李德群 67 机械成形加工工程及自动化 华中科技大学 教育部 22 李骏 55 车辆设计与制造 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 国资委 23 李魁武 69 火炮自动武器及弹药工程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 24 李圣怡 67 机械电子工程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院士提名 25 刘峰 49 人机与环境工程 空军装备研究院 解放军总政治部 26 宓传龙 61 电器设计制造 中国西电集团公司 国资委 27 聂海涛 48 飞行器设计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 28 邱志明 51 武器系统与应用工程 海军装备研究院 解放军总政治部 29 唐志共 48 飞行器设计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 院士提名 30 王华明 51 机械成形加工工程及自动化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中国科协 31 王家胜 69 飞行器设计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 32 王为民 50 机械电子工程 中国东方电气集团有限公司 国资委 33 王振国 53 航空宇航推进理论及工程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解放军总政治部 34 吴光辉 53 飞行器设计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 国资委 35 吴生富 49 机械成形加工工程及自动化 中国第一重型机械集团公司 国资委 36 吴玉厚 57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沈阳建筑大学 辽宁省 37 夏飞 69 船舶设计制造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 38 夏长亮 45 电机设计制造 天津大学 院士提名 39 肖龙旭 51 控制理论与工程 第二炮兵装备研究院 解放军总政治部 40 谢东钢 56 机械成形加工工程及自动化 中国重型机械研究院股份公司 中国科协 41 徐芑南 77 船舶设计制造(蛟龙号)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 院士提名 42 徐小力 61 机械电子工程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北京市 43 颜鸿森 62 机械设计及理论 成功大学(台湾) 院士提名 44 杨宝奎 69 飞行器设计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 45 杨华勇 52 机械电子工程 浙江大学 教育部 46 杨绍普 50 工程力学 石家庄铁道大学 河北省 47 易小刚 49 专用机械设计与制造 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院士提名 48 尤政 49 机械电子工程 清华大学 教育部 49 张兵志 57 军用车辆工程 解放军总装备部 解放军总政治部 50 张军 47 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工业和信息化部 51 张立彬 57 机械电子工程 浙江工业大学 浙江省 52 张卫华 52 运载工具运用工程 西南交通大学 教育部 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60人) 序号 姓名 年龄 专 业 工作单位 提名、遴选渠道 1 曹必松 66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清华大学 教育部 2 陈纯 57 计算机应用技术 浙江大学 院士提名 3 陈林森 52 光电子技术 苏州大学 江苏省 4 陈文元 68 传感器技术 上海交通大学 院士提名 5 褚健 50 控制系统工程 浙江大学 院士提名 6 戴琼海 48 控制系统工程 清华大学 教育部 7 丁文华 57 广播与电视技术 中央电视台 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 8 樊邦奎 54 信息与通信网络技术 解放军总参谋部 院士提名 9 费爱国 57 计算机应用技术 空军装备研究院 解放军总政治部 10 顾坚 56 信息安全技术 公安部网络安全保卫局 公安部 11 桂卫华 62 控制科学与技术 中南大学 院士提名 12 郝燕玲(女) 69 导航制导与控制 哈尔滨工程大学 工业和信息化部 13 何克清 65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武汉大学 院士提名 14 何友 56 信息与通信工程 海军航空工程学院 解放军总政治部 15 胡向东 48 计算机系统结构 上海高性能集成电路设计中心 院士提名 16 黄卡玛 49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四川大学 院士提名 17 姜会林 67 应用光学 长春理工大学 吉林省 18 姜秋喜 52 信号处理技术 解放军电子工程学院 院士提名 19 蒋昌俊 51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同济大学 教育部 20 蒋亚东 49 电子技术 电子科技大学 院士提名 21 孔志印 48 计算机应用技术 解放军总参谋部 院士提名 22 蓝羽石 58 计算机应用技术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 国资委 23 李得天 47 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 24 廖湘科 49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院士提名 25 刘泽金 49 激光技术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解放军总政治部 26 陆军 48 雷达技术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 国资委 27 孟洛明 58 信息与通信网络技术 北京邮电大学 教育部 28 尼玛扎西 49 计算机应用技术 西藏大学 西藏自治区 29 聂在平 66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电子科技大学 院士提名 30 宁滨 54 控制系统工程 北京交通大学 院士提名 31 欧珠 52 计算机应用技术 西藏大学 西藏自治区 32 齐润东 50 雷达技术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 33 谭久彬 58 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 哈尔滨工业大学 院士提名 34 王恩东 46 计算机系统结构 浪潮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省 35 王桂强 53 应用光学 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 公安部 36 王沙飞 48 信息安全技术 解放军总参谋部 院士提名 37 王笑京 56 计算机应用技术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 交通运输部 38 韦乐平 67 信息与通信网络技术 中国电信集团公司 院士提名 39 魏少军 55 微电子技术 清华大学 院士提名 40 吴汉明 61 微电子技术 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 ( 北京 ) 有限公司 北京市 41 吴建平 59 计算机系统结构 清华大学 院士提名 42 吴剑旗 46 雷达技术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 国资委 43 吴巍 56 信息与通信网络技术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 国资委 44 杨小牛 52 信号处理技术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 国资委 45 杨知行 67 广播与电视技术 清华大学 中国科协 46 姚富强 56 信息与通信网络技术 解放军总参谋部 解放军总政治部 47 叶甜春 47 微电子技术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中科院 48 游志胜 67 计算机应用技术 四川大学 中国科协 49 余少华 50 信息与通信网络技术 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 国资委 50 云晓春 42 信息安全技术 国家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中心 工业和信息化部 51 张宝东 50 信息安全技术 解放军保密委员会技术安全研究所 解放军总政治部 52 张广军 48 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工业和信息化部 53 张平 54 信息与通信网络技术 北京邮电大学 院士提名 54 张文军 49 信息与通信网络技术 上海交通大学 院士提名 55 张小民 58 激光技术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 56 张雨东 49 应用光学 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 中科院 57 张中兆 61 信息与通信网络技术 哈尔滨工业大学 院士提名 58 赵沁平 65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院士提名 59 郑辉 56 信息与通信网络技术 解放军总参谋部 解放军总政治部 60 郑纬民 67 计算机系统结构 清华大学 院士提名 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74人) 序号 姓名 年龄 专 业 工作单位 提名、遴选渠道 1 蔡小平 49 高分子化工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吉林石化分公司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2 蔡玉良 51 无机非金属材料 中国中材国际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国资委 3 陈芬儿 55 精细化工 复旦大学 院士提名 4 陈建峰 47 化学工程 北京化工大学 院士提名 5 丁文江 60 金属材料 上海交通大学 院士提名 6 杜磊 70 含能材料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 院士提名 7 高金森 49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中国石油大学 教育部 8 顾松青 66 有色金属冶金 中国铝业公司 国资委 9 郭文叁 57 无机非金属材料 安徽海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安徽省 10 韩恩厚 51 金属材料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中科院 11 胡伯平 55 功能材料 北京中科三环高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院士提名 12 胡曙光 55 无机非金属材料 武汉理工大学 院士提名 13 华炜(女) 58 化学工程 中国石化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燕山分公司 中国科协 14 黄小卫(女) 51 有色金属冶金 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 院士提名 15 黄小义 51 材料合成与加工 中国人民银行印制科学技术研究所 中国人民银行 16 蹇锡高 67 有机高分子材料 大连理工大学 院士提名 17 姜宏 52 无机非金属材料 海南大学 海南省 18 介万奇 54 材料合成与加工 西北工业大学 院士提名 19 康永林 58 金属压力加工 北京科技大学 中国科协 20 李保卫 52 过程工程 内蒙古科技大学 内蒙古自治区 21 李春龙 51 钢铁冶金 包头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内蒙古自治区 22 李凤生 67 含能材料 南京理工大学 中国科协 23 李贺军 55 复合材料 西北工业大学 工业和信息化部 24 李楠 75 无机非金属材料 武汉科技大学 院士提名 25 李小松 51 化学工程 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青海省 26 李元元 54 粉末冶金 吉林大学 院士提名 27 李仲平 48 复合材料 航天材料及工艺研究所 院士提名 28 刘中民 48 煤化工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中科院 29 毛炯辉 53 金属材料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国资委 30 聂祚仁 50 粉末冶金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市 31 潘峰 49 功能材料 清华大学 院士提名 32 潘复生 50 金属材料 重庆大学 院士提名 33 彭金辉 48 有色金属冶金 昆明理工大学 云南省 34 彭寿 52 无机非金属材料 安徽省薄膜太阳能电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安徽省 35 钱锋 52 化工系统工程 华东理工大学 教育部 36 乔金樑 54 有机高分子材料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 37 邱显扬 56 矿物加工 广东省工业技术研究院 广东省 38 沈政昌 53 矿物加工 北京矿冶研究总院 院士提名 39 史玉升 51 材料合成与加工 华中科技大学 中国科协 40 宋宝珍(女) 71 无机非金属材料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院士提名 41 宋修明 56 有色金属冶金 铜陵有色金属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安徽省 42 苏志国 58 生物化学工程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中科院 43 孙丽丽(女) 51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中国石化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中国科协 44 唐芳琼(女) 66 纳米材料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中科院 45 汪传生 53 高分子化工 青岛科技大学 山东省 46 王富耻 64 金属材料 北京理工大学 院士提名 47 王吉坤 69 有色金属冶金 云南冶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院士提名 48 王继扬 66 功能材料 山东大学 院士提名 49 王新华 62 钢铁冶金 北京科技大学 院士提名 50 王玉忠 52 有机高分子材料 四川大学 教育部 51 翁端 55 无机非金属材料 清华大学 院士提名 52 吴彬(女) 43 高分子化工 新疆天业(集团)有限公司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53 吴冲浒 67 有色金属冶金 厦门钨业股份有限公司 福建省 54 武高辉 58 复合材料 哈尔滨工业大学 工业和信息化部 55 肖志国 50 无机非金属材料 路明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院士提名 56 谢建新 55 金属压力加工 北京科技大学 院士提名 57 熊惟皓 61 粉末冶金 华中科技大学 教育部 58 许并社 57 功能材料 太原理工大学 山西省 59 许仲梓 54 无机非金属材料 南京工业大学 江苏省 60 严大洲 50 有色金属冶金 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国资委 61 杨斌 48 有色金属冶金 昆明理工大学 云南省 62 殷敬华 66 有机高分子材料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中科院 63 尹衍升 58 材料合成与加工 上海海事大学 上海市 64 张宝砚(女) 70 高分子化工 东北大学 院士提名 65 张福明 45 钢铁冶金 北京首钢国际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北京市 66 张建春 55 高分子化工 解放军总后勤部 解放军总政治部 67 张立群 43 有机高分子材料 北京化工大学 院士提名 68 张联盟 58 复合材料 武汉理工大学 院士提名 69 张新明 67 金属压力加工 中南大学 院士提名 70 张一敏 58 矿物加工 武汉科技大学 湖北省 71 张忠铧 43 金属材料 宝钢集团有限公司 国资委 72 周济 51 功能材料 清华大学 中国科协 73 周清跃 52 金属材料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 中国铁路总公司 74 朱建勋 52 材料合成与加工 中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国资委 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60人) 序号 姓名 年龄 专 业 工作单位 提名、遴选渠道 1 蔡美峰 70 非能源矿产开发 北京科技大学 院士提名 2 陈勇 56 能源新技术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中科院 3 程春田 48 水电工程 大连理工大学 教育部 4 程桦 56 煤炭开发 安徽大学 安徽省 5 程杰成 50 石油和天然气工程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 院士提名 6 邓建军 49 核科学技术应用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 7 邓运华 50 油气资源与勘探 中海油研究总院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8 董连慧 56 矿产资源和地质勘查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9 窦立荣 47 油气资源与勘探 中国石油海外勘探开发分公司 院士提名 10 冯伟忠 58 热能动力工程 上海外高桥第三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上海市 11 葛世荣 50 煤炭开发 中国矿业大学 院士提名 12 顾大钊 55 矿山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 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院士提名 13 郭剑波 53 电气工程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国资委 14 胡千庭 55 矿业的安全和环境工程 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 院士提名 15 姜伟 57 石油和天然气工程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16 康红普 47 煤炭开发 中国煤炭科工集团有限公司 国资委 17 雷增光 52 核材料与核燃料 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 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 18 李根生 51 石油和天然气工程 中国石油大学 教育部 19 李浩 57 非能源矿产开发 国投新疆罗布泊钾盐有限责任公司 国资委 20 李建刚 51 核科学技术应用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院士提名 21 李宁 54 石油和天然气工程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院士提名 22 李丕龙 50 油气资源与勘探 中国中化集团公司 国资委 23 李卫国 66 核科学技术应用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中科院 24 李阳 54 石油和天然气工程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 25 李子颖 49 地质与矿产探测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 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 26 刘建功 56 煤炭开发 冀中能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河北省 27 刘扬 55 石油和天然气工程 东北石油大学 黑龙江省 28 罗安 55 电气工程 湖南大学 教育部 29 吕古贤 63 矿产资源和地质勘查 中国地质科学院 国土资源部 30 毛景文 56 矿产资源和地质勘查 中国地质科学院 国土资源部 31 缪协兴 53 煤炭开发 中国矿业大学 院士提名 32 穆钢 56 电气工程 东北电力大学 吉林省 33 倪明江 64 热能动力工程 浙江大学 教育部 34 欧阳晓平 52 核科学技术应用 西北核技术研究所 解放军总政治部 35 饶宏 52 电气工程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国资委 36 石永康 74 核材料与核燃料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院士提名 37 石智军 58 矿业的安全和环境工程 中煤科工集团西安研究院 中国科协 38 宋永华 49 电气工程 浙江大学 院士提名 39 王德明 56 矿业的安全和环境工程 中国矿业大学 中国科协 40 王国法 52 煤炭开发 中国煤炭科工集团有限公司 院士提名 41 王继仁 56 矿业的安全和环境工程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辽宁省 42 吴应湘 57 能源和电气科学技术与工程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中科院 43 伍永平 51 煤炭开发 西安科技大学 陕西省 44 夏佳文 48 核科学技术应用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中科院 45 谢玉洪 52 油气资源与勘探 中海石油有限公司湛江分公司 中国科协 46 信赢 59 电气工程 北京云电英纳超导电缆有限公司 北京市 47 徐丙垠 51 电气工程 山东理工大学 山东省 48 杨春和 51 非能源矿产开发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院士提名 49 杨理践 56 能源新技术 沈阳工业大学 辽宁省 50 杨孟琢 73 核安全、防护和环境 环保部核与辐射安全中心 院士提名 51 杨其国 51 热能动力工程 哈尔滨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国资委 52 于斌 50 煤炭开发 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山西省 53 张伯明 64 电气工程 清华大学 教育部 54 张闯 68 核科学技术应用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协 55 张洪涛 63 矿产资源和地质勘查 中国地质调查局 国土资源部 56 张子敏 66 矿业的安全和环境工程 河南理工大学 河南省 57 章明川 69 热能动力工程 上海交通大学 教育部 58 赵文智 54 油气资源与勘探 中国石油勘探与生产分公司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59 赵晓路 67 能源新技术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中科院 60 赵振堂 52 核科学技术应用 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院士提名 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74人) 序号 姓名 年龄 专 业 工作单位 提名、遴选渠道 1 陈发明 54 道路与铁路工程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交通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2 陈生水 50 水工结构工程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水利部 3 陈同滨(女) 59 建筑历史与理论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 院士提名 4 陈湘生 57 地下工程与隧道工程 深圳地铁集团有限公司 院士提名 5 陈晓光 52 道路与铁路工程 新疆交通科学研究院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6 陈政清 65 工程力学 湖南大学 院士提名 7 杜修力 50 土木工程抗灾与防护工程 北京工业大学 院士提名 8 杜彦良 56 道路与铁路工程 石家庄铁道大学 河北省 9 冯树荣 49 水利水电工程 中国水电顾问集团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 国资委 10 冯夏庭 48 岩土工程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中科院 11 傅学怡 67 结构工程 悉地国际设计顾问(深圳)有限公司 院士提名 12 高宗余 49 桥梁工程 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国资委 13 葛耀君 55 桥梁工程 同济大学 院士提名 14 顾冲时 50 水工结构工程 河海大学 院士提名 15 郭春喜 50 大地测量与测量工程 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 国土资源部 16 郭仁忠 56 地图制图与地理信息工程 深圳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委员会 院士提名 17 郭彦林 54 结构工程 清华大学 中国科协 18 韩振勇 48 桥梁工程 天津城建集团有限公司 天津市 19 何川 49 地下工程与隧道工程 西南交通大学 院士提名 20 胡春宏 51 水力学与河流动力学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院士提名 21 蒋树屏 61 地下工程与隧道工程 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 国资委 22 金峰 46 水工结构工程 清华大学 院士提名 23 金伟良 52 结构工程 浙江大学 教育部 24 孔宪京 61 水工结构工程 大连理工大学 中国科协 25 李爱群 50 土木工程抗灾与防护工程 东南大学 教育部 26 李成名 44 地图制图与地理信息工程 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 国土资源部 27 李宏男 55 结构工程 大连理工大学 教育部 28 李决龙 54 建筑环境工程与建筑技术 海军海防工程研究中心 解放军总政治部 29 李晓江 57 城乡规划与风景园林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住房城乡建设部 30 李义天 55 水力学与河流动力学 武汉大学 中国科协 31 李引擎 59 土木工程抗灾与防护工程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国资委 32 李宗津 61 结构工程 香港科技大学 院士提名 33 林宗坚 70 摄影测量与航天测绘 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 院士提名 34 刘旭锴 48 桥梁工程 天津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 天津市 35 刘耀林 52 地图制图与地理信息工程 武汉大学 教育部 36 罗继杰 61 建筑环境工程与建筑技术 空军工程设计研究局 解放军总政治部 37 马军 50 市政工程 哈尔滨工业大学 工业和信息化部 38 梅洪元 54 建筑设计及其理论 哈尔滨工业大学 院士提名 39 孟建民 55 建筑设计及其理论 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院士提名 40 聂建国 54 结构工程 清华大学 院士提名 41 钮新强 50 水工结构工程 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 院士提名 42 潘一玲(女) 53 市政工程 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北京市 43 彭永臻 64 市政工程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市 44 任辉启 60 土木工程抗灾与防护工程 解放军总参谋部 解放军总政治部 45 任伟新 53 桥梁工程 土木工程防灾减灾安徽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安徽省 46 孙立军 50 道路与铁路工程 同济大学 教育部 47 唐玉恩(女) 69 建筑学 现代建筑设计集团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院士提名 48 田军仓 55 农田水利工程 宁夏大学 宁夏回族自治区 49 汪孝安 59 建筑学 现代建筑设计集团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上海市 50 王复明 56 岩土工程 郑州大学 河南省 51 王国锋 54 摄影测量与航天测绘 中国公路工程咨询集团有限公司 国资委 52 王建国 55 建筑学 东南大学 院士提名 53 王兰民 53 岩土工程 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 地震局 54 王明孝 48 摄影测量与航天测绘 兰州军区测绘信息中心 解放军总政治部 55 王明洋 47 土木工程抗灾与防护工程 解放军理工大学 解放军总政治部 56 王晏民 55 大地测量与测量工程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 北京市 57 吴澎 56 港口、水道、海岸及近海工程 中交水运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中国科协 58 吴庆洲 68 建筑历史与理论 华南理工大学 院士提名 59 吴志强 52 城乡规划与风景园林 同济大学 院士提名 60 吴智深 52 结构工程 东南大学 院士提名 61 伍法权 57 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中科院 62 肖绪文 60 结构工程 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 63 谢先启 52 土木工程抗灾与防护工程 武汉市市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湖北省 64 许唯临 49 水力学与河流动力学 四川大学 院士提名 65 杨光华 51 岩土工程 广东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广东省 66 岳清瑞 51 结构工程 中国冶金科工集团有限公司 国资委 67 曾光明 50 市政工程 湖南大学 教育部 68 张继贤 48 摄影测量与航天测绘 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 国土资源部 69 张喜刚 51 桥梁工程 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院士提名 70 张宗亮 50 水利水电工程 中国水电顾问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 院士提名 71 郑健龙 59 道路与铁路工程 长沙理工大学 湖南省 72 周海涛 58 道路与铁路工程 交通运输部 交通运输部 73 周少奇 48 市政工程 贵州科学院 贵州省 74 朱合华 50 地下工程与隧道工程 同济大学 中国科协 环境与轻纺工程学部(51人) 序号 姓名 年龄 专 业 工作单位 提名、遴选渠道 1 曹秀痕(女) 49 制浆造纸工程 中国人民银行印制科学技术研究所 中国人民银行 2 陈洪章 51 发酵与轻工生物技术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中科院 3 陈坚 51 发酵与轻工生物技术 江南大学 教育部 4 陈立奇 68 海洋化学工程 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 国土资源部 5 陈曦 48 环境生态保护与修复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中科院 6 单杨 50 食品工程 湖南省农业科学院 湖南省 7 董超华(女) 68 大气科学工程与技术 中国气象局国家卫星气象中心 气象局 8 端义宏 49 天气预报和动力气象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气象局 9 龚顺生 71 大气探测 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 院士提名 10 贺克斌 50 大气污染防治 清华大学 教育部 11 黄霞(女) 50 水污染防治 清华大学 院士提名 12 金凤燮 68 发酵与轻工生物技术 大连工业大学 辽宁省 13 李家彪 52 海底探测与开发工程 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 国土资源部 14 李嘉禄 66 纺织工程 天津工业大学 天津市 15 李里特 65 食品工程 中国农业大学 教育部 16 李乃胜 55 海底探测与开发工程 青岛国家海洋科学研究中心 院士提名 17 李培武 52 食品安全科学技术 中国农业科学院 农业部 18 李培英 58 海洋环境科学工程与技术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院士提名 19 林而达 66 应用气象 中国农业科学院 中国科协 20 刘文清 59 环境监测技术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中科院 21 罗胜联 51 水污染防治 南昌航空大学 江西省 22 欧阳志云 50 环境规划与环境影响预测技术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中科院 23 全燮 53 水污染防治 大连理工大学 中国科协 24 邵建中(女) 58 纺织化学与染整工程 浙江理工大学 中国科协 25 宋君强 50 大气科学工程与技术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解放军总政治部 26 孙润仓 58 日用化学工程 华南理工大学 院士提名 27 陶肖明(女) 55 纺织工程 香港理工大学 院士提名 28 王金南 51 环境规划与环境影响预测技术 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 环境保护部 29 王军成 60 海洋环境科学工程与技术 山东省科学院 山东省 30 王琪(女) 63 轻工装备 四川大学 教育部 31 王桥 55 环境信息技术 环境保护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 环境保护部 32 王全杰 62 皮革化学与皮革工程 烟台大学 山东省 33 王晓昌 59 水污染防治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陕西省 34 王晓蓉(女) 73 环境毒理与风险评价技术 南京大学 院士提名 35 吴德星 61 海洋预报与物理海洋工程 中国海洋大学 院士提名 36 吴兑 61 应用气象 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 气象局 37 吴清平 50 食品安全科学技术 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 广东省 38 吴永宁 50 食品安全科学技术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 卫生计生委 39 吴振斌 56 环境生态保护与修复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中科院 40 徐卫林 44 纺织工程 武汉纺织大学 湖北省 41 薛纪善 69 天气预报和动力气象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院士提名 42 杨志峰 49 环境生态保护与修复 北京师范大学 教育部 43 俞建勇 49 纺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 东华大学 院士提名 44 岳国君 50 发酵与轻工生物技术 中粮集团有限公司 国资委 45 张偲 49 海洋生态工程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中科院 46 张嗣良 72 发酵与轻工生物技术 华东理工大学 院士提名 47 张统 49 水污染防治 解放军环境工程设计与研究中心 解放军总政治部 48 张远航 55 环境区域污染控制技术 北京大学 院士提名 49 赵杰文 68 食品工程 江苏大学 江苏省 50 朱蓓薇(女) 56 食品工程 大连工业大学 辽宁省 51 朱利中 53 环境工程 浙江大学 教育部 农业学部(64人) 序号 姓名 年龄 专 业 工作单位 提名、遴选渠道 1 白晨 53 作物遗传育种 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 内蒙古自治区 2 曹福亮 55 森林培育 南京林业大学 院士提名 3 陈代文 50 动物营养与饲料学 四川农业大学 四川省 4 陈立云 63 作物遗传育种 湖南农业大学 湖南省 5 陈松林 52 水产养殖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农业部 6 陈学庚 66 农业机械化工程 新疆农垦科学院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7 陈亚宁 55 环境生态学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中科院 8 陈志 58 农业机械化工程 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科协 9 程式华 54 作物遗传育种 中国水稻研究所 农业部 10 崔治中 69 预防兽医学 山东农业大学 山东省 11 党占海 58 作物遗传育种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 甘肃省 12 董双林 57 水产养殖 中国海洋大学 教育部 13 番兴明 50 作物遗传育种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云南省 14 郭进考 61 作物遗传育种 石家庄市农林科学研究院 河北省 15 郭天财 60 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 河南农业大学 河南省 16 韩霁昌 46 农业水土工程 陕西省地产开发服务总公司 陕西省 17 韩振海 50 果树学 中国农业大学 教育部 18 郝晋珉 52 土地资源 中国农业大学 院士提名 19 何建国 50 水产养殖 中山大学 教育部 20 何中虎 49 作物遗传育种 中国农业科学院 农业部 21 黄宏文 56 果树学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 中科院 22 金宁一 57 预防兽医学 军事医学科学院 院士提名 23 康振生 55 植物病理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院士提名 24 李德发 59 动物营养与饲料学 中国农业大学 院士提名 25 李天来 57 蔬菜学 沈阳农业大学 辽宁省 26 李文信 61 园艺学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 广西壮族自治区 27 李召虎 45 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 中国农业大学 院士提名 28 林占熺 69 农业生物工程 福建农林大学 福建省 29 刘孟军 48 果树学 河北农业大学 院士提名 30 曲音波 59 微生物工程 山东大学 中国科协 31 沈建忠 50 基础兽医学 中国农业大学 院士提名 32 沈其荣 55 土壤学 南京农业大学 院士提名 33 唐华俊 52 农业信息化工程 中国农业科学院 农业部 34 田可川 49 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畜牧科学院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35 佟金 56 农业机械化工程 吉林大学 教育部 36 童光志 50 预防兽医学 中国农业科学院 农业部 37 宛晓春 53 茶学 安徽农业大学 安徽省 38 万建民 53 植物生物工程 中国农业科学院 院士提名 39 王保海 61 农业昆虫与有害生物防治 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 西藏自治区 40 王庆煌 49 种质资源学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农业部 41 王有年 62 果树学 北京农学院 北京市 42 王泽生 59 蔬菜学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福建省 43 危起伟 52 渔业资源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院士提名 44 吴普特 50 农业水土工程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中科院 45 熊范纶 72 农业信息化工程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院士提名 46 徐子伟 56 动物营养与饲料学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浙江省 47 许为钢 54 作物遗传育种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河南省 48 叶尔夏提 · 马力克 68 畜牧学 乌鲁木齐市绒山羊研究所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49 印遇龙 57 动物营养与饲料学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 院士提名 50 尤民生 58 农业昆虫与有害生物防治 福建农林大学 福建省 51 于贵瑞 53 应用生态学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中科院 52 于健 54 农业水土工程 内蒙古自治区水利科学研究院 内蒙古自治区 53 喻景权 49 蔬菜学 浙江大学 中国科协 54 张福锁 52 植物营养学 中国农业大学 教育部 55 张国范 59 水产养殖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 56 张洪程 62 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 扬州大学 江苏省 57 张孟臣 56 作物遗传育种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 河北省 58 张润志 48 农业昆虫与有害生物防治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中科院 59 张守攻 56 森林经理学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院士提名 60 张新友 49 作物遗传育种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河南省 61 赵春江 49 农业信息化工程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北京市 62 赵匀 69 农业机械化工程 东北农业大学 黑龙江省 63 赵振东 70 作物遗传育种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 院士提名 64 邹学校 49 蔬菜学 湖南省农业科学院 湖南省 医药卫生学部(89人) 序号 姓名 年龄 专 业 工作单位 提名、遴选渠道 1 艾措千 57 民族医学 青海金诃藏医药集团有限公司 青海省 2 蔡宝昌 60 中药制药学 南京中医药大学 江苏省 3 陈士林 51 中药资源与鉴定学 中国中医科学院 院士提名 4 丛海波 52 中医外科学 威海市文登中心医院 山东省 5 董家鸿 53 普通外科 解放军总医院 解放军总政治部 6 段金廒 56 中药资源与鉴定学 南京中医药大学 中国科协 7 付丽(女) 54 肿瘤学 天津医科大学 天津市 8 高天明 52 生理学 南方医科大学 广东省 9 高长青 53 胸心外科 解放军总医院 院士提名 10 葛坚 60 眼科学 中山大学 教育部 11 顾晓松 59 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 南通大学 江苏省 12 果德安 51 中药化学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中科院 13 韩德民 62 耳鼻咽喉科学 首都医科大学 院士提名 14 韩雅玲(女) 60 心血管病 沈阳军区总医院 院士提名 15 韩忠朝 60 血液病 中国医学科学院 卫生计生委 16 郝小江 61 药物化学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中科院 17 侯春林 68 骨外科 第二军医大学 中国科协 18 胡盛寿 56 胸心外科 中国医学科学院 院士提名 19 黄从新 62 心血管病 武汉大学 院士提名 20 黄河 52 血液病 浙江大学 教育部 21 黄跃生 55 烧伤外科 第三军医大学 院士提名 22 贾伟平(女) 56 内分泌与代谢病 上海交通大学 院士提名 23 姜洪池 63 普通外科 哈尔滨医科大学 黑龙江省 24 蒋建东 54 药理学 中国医学科学院 卫生计生委 25 蒋建新 50 野战外科 第三军医大学 院士提名 26 金由辛 69 医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中科院 27 匡海学 57 中药化学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黑龙江省 28 李伯刚 66 制药工程学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中科院 29 李龙 51 小儿外科 首都儿科研究所 北京市 30 李松 49 药物化学 军事医学科学院 院士提名 31 李校堃 49 微生物与生物技术药学 温州医学院 浙江省 32 李玉林 63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吉林大学 教育部 33 李云庆 51 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 第四军医大学 解放军总政治部 34 李占全 61 心血管病 辽宁省人民医院 辽宁省 35 梁繁荣 56 针灸学 成都中医药大学 四川省 36 林东昕 57 医学遗传学 中国医学科学院 院士提名 37 刘保延 58 中医基础学 中国中医科学院 卫生计生委 38 卢宠茂 52 普通外科 香港大学 院士提名 39 罗永章 51 微生物与生物技术药学 清华大学 院士提名 40 吕圭源 58 中药药理学 浙江中医药大学 浙江省 41 马丁 56 妇产科学 华中科技大学 院士提名 42 尼玛次仁 53 民族医学 西藏藏医学院 西藏自治区 43 宁光 50 内分泌与代谢病 上海交通大学 上海市 44 乔杰(女) 49 医学细胞生物学 北京大学 院士提名 45 钦伦秀 46 肿瘤学 复旦大学 教育部 46 秦岭 53 骨外科 香港中文大学 院士提名 47 尚红(女) 52 临床检验诊断学 中国医科大学 辽宁省 48 邵志敏 51 肿瘤学 复旦大学 教育部 49 石炳毅 62 泌尿外科 解放军第三〇九医院 解放军总政治部 50 苏定冯 60 药理学 第二军医大学 院士提名 51 孙诚谊 50 普通外科 贵阳医学院 贵州省 52 孙立忠 52 胸心外科 首都医科大学 北京市 53 孙颖浩 52 泌尿外科 第二军医大学 院士提名 54 唐家琪 67 军事医学 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 解放军总政治部 55 田志刚 56 免疫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院士提名 56 涂瑶生 56 中药制药学 广东省中医研究所 广东省 57 王辰 50 呼吸系统病 卫生部北京医院 院士提名 58 王广基 60 药代动力学 中国药科大学 院士提名 59 王季石 54 血液病 贵阳医学院 贵州省 60 王阶 57 中医内科学 中国中医科学院 院士提名 61 王军志 57 生物药学 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 院士提名 62 王琦 70 中医基础学 北京中医药大学 院士提名 63 王锐 50 药物化学 兰州大学 中国科协 64 王升启 50 军事医学 军事医学科学院 解放军总政治部 65 王小宁 55 生物技术 解放军总医院 院士提名 66 王峥涛 57 中药资源与鉴定学 上海中医药大学 上海市 67 温浩 55 普通外科 新疆医科大学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68 吴开春 52 消化系统病 第四军医大学 院士提名 69 吴吕爱莲(女) 55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香港大学 院士提名 70 吴一龙 57 肿瘤学 广东省人民医院 广东省 71 夏宁邵 48 生物技术 厦门大学 教育部 72 夏照帆(女) 59 烧伤外科 第二军医大学 院士提名 73 肖小河 49 中药学 解放军第三〇二医院 中国科协 74 熊利泽 50 麻醉学 第四军医大学 中国科协 75 徐克 59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中国医科大学 辽宁省 76 叶健(女) 52 法医学 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 公安部 77 张侃 64 特种医学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中科院 78 张祥建 52 神经病学 河北医科大学 河北省 79 张学 48 医学遗传学 中国医学科学院 卫生计生委 80 张耀洲 49 生物技术 天津市国际生物医药联合研究院 天津市 81 张英泽 60 骨外科 河北医科大学 河北省 82 张志愿 62 口腔颌面外科学 上海交通大学 上海市 83 赵春华 50 老年病学 中国医学科学院 卫生计生委 84 赵堪兴 67 眼科学 天津市眼科医院 天津市 85 赵铱民 56 口腔修复与正畸学 第四军医大学 解放军总政治部 86 朱宝泉 66 微生物与生物技术药学 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 国资委 87 朱兆云(女) 59 民族药学 云南省药物研究所 云南省 88 卓家同 55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广西壮族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广西壮族自治区 89 左建平 52 药理学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中科院 工程管理学部(36人) 序号 姓名 年龄 专 业 工作单位 提名、遴选渠道 1 曹广晶 49 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管理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 2 曹耀峰 59 能源与矿业工程管理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 3 柴洪峰 56 信息与电子工程管理 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人民银行 4 陈晓红(女) 50 能源与矿业工程管理 中南大学 院士提名 5 丁烈云 57 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管理 东北大学 教育部 6 凤懋润 71 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管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 院士提名 7 耿汝光 56 机械与运载工程管理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 8 韩贵清 59 农业工程管理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黑龙江省 9 何浩明 65 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管理 瓮福 ( 集团 ) 有限责任公司 贵州省 10 胡晓峰 56 信息与电子工程管理 国防大学 解放军总政治部 11 黄维和 55 能源与矿业工程管理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12 金会庆 56 医药卫生工程管理 国家车辆驾驶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安徽省 13 李善同(女) 68 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管理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14 林茂光 64 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管理 广州军区空军工程建设局 解放军总政治部 15 鲁贵卿 55 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管理 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 院士提名 16 马庆国 67 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管理 浙江大学 教育部 17 邱菀华(女) 66 机械与运载工程管理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院士提名 18 邵安林 49 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管理 鞍山钢铁集团公司 院士提名 19 石勇 56 信息与电子工程管理 中国科学院大学 中科院 20 束国刚 49 能源与矿业工程管理 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 国资委 21 王安建 60 能源与矿业工程管理 中国地质科学院 国土资源部 22 王信 55 能源与矿业工程管理 兖矿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省 23 吴季松 68 环境与轻纺工程管理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院士提名 24 吴启迪(女) 65 信息与电子工程管理 同济大学 院士提名 25 席酉民 56 能源与矿业工程管理 西安交通大学 教育部 26 向巧(女) 50 机械与运载工程管理 解放军第五七一九工厂 院士提名 27 杨善林 64 信息与电子工程管理 合肥工业大学 教育部 28 杨志强 55 能源与矿业工程管理 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甘肃省 29 张基尧 68 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管理 国务院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委员会 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公室 30 张晓鲁(女) 61 能源与矿业工程管理 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 院士提名 31 张新国 54 机械与运载工程管理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 32 张忠法 67 农业工程管理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33 真才基 52 信息与电子工程管理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国资委 34 郑健 51 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管理 铁道部经济规划研究院 中国铁路总公司 35 周大地 66 能源与矿业工程管理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36 周建平 56 机械与运载工程管理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 解放军总政治部
个人分类: 制造服务技术|5297 次阅读|3 个评论
[转载]2013年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医药卫生学部 89 )
nhulgq 2013-5-21 23:33
医药卫生学部( 89 人) 序号 姓名 年龄 专 业 工作单位 提名、遴选渠道 1 艾措千 57 民族医学 青海金诃藏医药集团有限公司 青海省 2 蔡宝昌 60 中药制药学 南京中医药大学 江苏省 3 陈士林 51 中药资源与鉴定学 中国中医科学院 院士提名 4 丛海波 52 中医外科学 威海市文登中心医院 山东省 5 董家鸿 53 普通外科 解放军总医院 解放军总政治部 6 段金廒 56 中药资源与鉴定学 南京中医药大学 中国科协 7 付丽(女) 54 肿瘤学 天津医科大学 天津市 8 高天明 52 生理学 南方医科大学 广东省 9 高长青 53 胸心外科 解放军总医院 院士提名 10 葛坚 60 眼科学 中山大学 教育部 11 顾晓松 59 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 南通大学 江苏省 12 果德安 51 中药化学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中科院 13 韩德民 62 耳鼻咽喉科学 首都医科大学 院士提名 14 韩雅玲(女) 60 心血管病 沈阳军区总医院 院士提名 15 韩忠朝 60 血液病 中国医学科学院 卫生计生委 16 郝小江 61 药物化学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中科院 17 侯春林 68 骨外科 第二军医大学 中国科协 18 胡盛寿 56 胸心外科 中国医学科学院 院士提名 19 黄从新 62 心血管病 武汉大学 院士提名 20 黄河 52 血液病 浙江大学 教育部 21 黄跃生 55 烧伤外科 第三军医大学 院士提名 22 贾伟平(女) 56 内分泌与代谢病 上海交通大学 院士提名 23 姜洪池 63 普通外科 哈尔滨医科大学 黑龙江省 24 蒋建东 54 药理学 中国医学科学院 卫生计生委 25 蒋建新 50 野战外科 第三军医大学 院士提名 26 金由辛 69 医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中科院 27 匡海学 57 中药化学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黑龙江省 28 李伯刚 66 制药工程学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中科院 29 李龙 51 小儿外科 首都儿科研究所 北京市 30 李松 49 药物化学 军事医学科学院 院士提名 31 李校堃 49 微生物与生物技术药学 温州医学院 浙江省 32 李玉林 63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吉林大学 教育部 33 李云庆 51 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 第四军医大学 解放军总政治部 34 李占全 61 心血管病 辽宁省人民医院 辽宁省 35 梁繁荣 56 针灸学 成都中医药大学 四川省 36 林东昕 57 医学遗传学 中国医学科学院 院士提名 37 刘保延 58 中医基础学 中国中医科学院 卫生计生委 38 卢宠茂 52 普通外科 香港大学 院士提名 39 罗永章 51 微生物与生物技术药学 清华大学 院士提名 40 吕圭源 58 中药药理学 浙江中医药大学 浙江省 41 马丁 56 妇产科学 华中科技大学 院士提名 42 尼玛次仁 53 民族医学 西藏藏医学院 西藏自治区 43 宁光 50 内分泌与代谢病 上海交通大学 上海市 44 乔杰(女) 49 医学细胞生物学 北京大学 院士提名 45 钦伦秀 46 肿瘤学 复旦大学 教育部 46 秦岭 53 骨外科 香港中文大学 院士提名 47 尚红(女) 52 临床检验诊断学 中国医科大学 辽宁省 48 邵志敏 51 肿瘤学 复旦大学 教育部 49 石炳毅 62 泌尿外科 解放军第三〇九医院 解放军总政治部 50 苏定冯 60 药理学 第二军医大学 院士提名 51 孙诚谊 50 普通外科 贵阳医学院 贵州省 52 孙立忠 52 胸心外科 首都医科大学 北京市 53 孙颖浩 52 泌尿外科 第二军医大学 院士提名 54 唐家琪 67 军事医学 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 解放军总政治部 55 田志刚 56 免疫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院士提名 56 涂瑶生 56 中药制药学 广东省中医研究所 广东省 57 王辰 50 呼吸系统病 卫生部北京医院 院士提名 58 王广基 60 药代动力学 中国药科大学 院士提名 59 王季石 54 血液病 贵阳医学院 贵州省 60 王阶 57 中医内科学 中国中医科学院 院士提名 61 王军志 57 生物药学 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 院士提名 62 王琦 70 中医基础学 北京中医药大学 院士提名 63 王锐 50 药物化学 兰州大学 中国科协 64 王升启 50 军事医学 军事医学科学院 解放军总政治部 65 王小宁 55 生物技术 解放军总医院 院士提名 66 王峥涛 57 中药资源与鉴定学 上海中医药大学 上海市 67 温浩 55 普通外科 新疆医科大学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68 吴开春 52 消化系统病 第四军医大学 院士提名 69 吴吕爱莲(女) 55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香港大学 院士提名 70 吴一龙 57 肿瘤学 广东省人民医院 广东省 71 夏宁邵 48 生物技术 厦门大学 教育部 72 夏照帆(女) 59 烧伤外科 第二军医大学 院士提名 73 肖小河 49 中药学 解放军第三〇二医院 中国科协 74 熊利泽 50 麻醉学 第四军医大学 中国科协 75 徐克 59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中国医科大学 辽宁省 76 叶健(女) 52 法医学 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 公安部 77 张侃 64 特种医学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中科院 78 张祥建 52 神经病学 河北医科大学 河北省 79 张学 48 医学遗传学 中国医学科学院 卫生计生委 80 张耀洲 49 生物技术 天津市国际生物医药联合研究院 天津市 81 张英泽 60 骨外科 河北医科大学 河北省 82 张志愿 62 口腔颌面外科学 上海交通大学 上海市 83 赵春华 50 老年病学 中国医学科学院 卫生计生委 84 赵堪兴 67 眼科学 天津市眼科医院 天津市 85 赵铱民 56 口腔修复与正畸学 第四军医大学 解放军总政治部 86 朱宝泉 66 微生物与生物技术药学 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 国资委 87 朱兆云(女) 59 民族药学 云南省药物研究所 云南省 88 卓家同 55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广西壮族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广西壮族自治区 89 左建平 52 药理学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中科院 http://www.cae.cn/cae/html/main/col673/2013-05/21/20130521165642405552206_1.html
个人分类: 稻田拾穗|4733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全国肝病科普咨询专家候选人公示
xuxiangtian 2013-5-21 19:59
(2013年05月02日16:46 来源: 人民网- 健康卫生频道 ) 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科学技术普及部、人民日报社人民网、健康报、吴阶平医学基金会联合开展的“全国肝病科普咨询专家选拔及培训活动”,经过自愿报名、单位审查、活动组织单位形式审查、专家评审、统一培训考试,共有216位专家被确定为首批全国肝病科普咨询专家候选人,现予以公示。 名单如下:(排名不分先后顺序) 姓名 性别 职称工作单位 安纪红 女 主任医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 白平昌 男 主任医师山西省中医院胜利分院 曹祥梦 男 副主任医师山东省胜利石油管理局胜利医院 陈翠英 女 主任医师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五医院 陈海滨 女 副主任医师安徽省蚌埠市第五人民医院 陈 红 女 主任医师甘肃省兰州大学第一医院 陈立刚 男 副主任医师福建省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陈 禄 男 副主任中医师江西省南康市中医院 陈士俊 男 主任医师山东省济南市传染病医院 陈书杰 男 主任中医师河南省舞钢市人民医院 陈素玲 女 副主任医师山西省长治医学院附属和平医院 陈小中 男 副主任医师湖南省炎陵县中医院 陈新月 女 主任医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 陈兴华 男 副主任医师湖北省大冶市人民医院 陈永平 男 主任医师浙江省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陈宇萍 女 主任医师河北省保定市传染病医院 陈 悦 男 主任医师湖北省十堰市太和医院 戴 炜 男 主任医师广东省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 党中勤 男 主任中医师河南省中医医院 邓亮忠 男 副主任医师江西省吉安市第一人民医院 董 蕾 男 主任医师陕西省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杜建新 男 副主任医师河南省平顶山市第二人民医院 段军民 男 副主任医师河南省开封市传染病医院 段永杰 男 主任医师山西省稷山县人民医院 段钟平 男 主任医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 冯少春 男 副主任医师甘肃省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 符政远 女 主任医师湖南省怀化市第一人民医院 甘楚林 男 副主任医师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吗 甘建和 男 主任医师江苏省苏州大学附一院 高得勇 男 副主任医师上海市松江区中心医院 高 峰 男 主任医师山西省阳泉市阳煤集团总医院 高 蕾 女 主任医师解放军第八一医院 高文军 男 主任医师广东省中山市第二人民医院 高远征 男 副主任医师山东省滨州市中心医院结防院 谷 斌 男 副主任医师湖南省郴州市第二人民医院 顾生旺 男 副主任医师江苏省淮安市解放军第八二医院 郭雅玲 女 主任医师陕西省西安市第八医院 韩宝英 女 主任医师河南省安阳第五人民医院 韩 涛 男 主任医师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 韩星罡 男 主任医师山东省诸城中医医院 韩 英 女 主任医师陕西省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 何金秋 男 主任医师江西省南昌市第九医院 何文艳 女 副主任医师河北省中国石油中心医院 贺永文 男 主任医师湖北省武汉协和医院 侯金林 男 主任医师广东省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南方医院 侯瑞芳 男 主任医师河南省鹤壁市人民医院 胡爱荣 男 副主任医师浙江省宁波市第二医院 黄求生 男 副主任医师湖南省湘潭市中心医院 黄文琪 男 副主任医师解放军第一七四医院 黄象安 男 主任医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 黄智铭 男 主任医师浙江省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姬广森 男 主任医师河南省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 贾秋龙 男 主任医师河南省新乡市传染病医院 江家骥 男 主任医师福建省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院 江 杰 男 副主任医师湖北省鄂州市中心医院 姜 凯 男 副主任医师解放军总医院 蒋忠胜 男 主任医师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人民医院 康 涛 女 主任医师四川省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 雷成多 男 副主任医师甘肃省定西市第二人民医院 李 嘉 女 主任医师天津市第二人民医院 李金科 男 主任医师湖北省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人民医院 李居富 男 主任医师山东省淄博市第一医院 李良平 女 主任医师四川省人民医院 李 路 男 副主任医师河北省邯郸市传染病医院 李 铭 男 副主任医师安徽省阜阳市第二人民医院 李若鸿 男 主任医师辽宁省丹东市传染病医院 李绍臣 男 副主任医师河北省廊坊市人民医院 李 炜 男 副主任医师江西省宁都县人民医院 李 学 男 主任医师河北省武警河北总队医院 李亚利 男 主任医师河南省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 李永生 男 副主任中医师安徽省淮北市中医医院 李友生 男 主任医师河北省邯郸市传染病医院 李玉芳 女 主任医师教授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 李长政 男 副主任医师北京市第二炮兵总医院 李正良 男 副主任医师西安一四一医院 梁 群 女 副主任医师湖北省武汉市亚心七医院 梁瑞敏 男 主任医师山西省中医医院 梁兆俭 男 主任医师山西省介休市人民医院 林爱清 女 主任医师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林大力 男 主任医师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传染病医院 林明华 女 主任医师福建省福州市传染病医院 林 艳 女 主任医师吉林省吉林省中医药科学院 刘 黎 女 主任医师湖北省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天佑医院 刘思珠 男 副主任医师陕西省商南县医院 刘 霞 女 主任医师河南省濮阳市人民医院 刘晓彦 女 副主任医师河南省开封市中医院 刘中明 男 主任医师湖北省钟祥市中医医院 柳忠生 男 主任医师内蒙古通辽市传染病医院 龙庆华 男 主任医师江西省宜春市人民医院 龙湘珍 女 主任医师湖南省衡阳市第三人民医院 卢静平 女 主任医师甘肃省平凉市人民医院 鲁晓岚 女 主任医师陕西省西安交大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 陆伦根 男 主任医师上海交大附属第一人民医院 陆 伟 女 主任医师天津市第一医院 陆忠华 男 副主任医师江苏省无锡市第五人民医院 路青华 女 主任医师青海省第四人民医院 骆训武 男 主任医师广东省东莞市黄江医院 吕桂香 女 主任医师吉林省四平市传染病医院 吕美德 男 主任医师吉林省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 马洪德 男 副主任医师河南省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 马建忠 男 副主任医师甘肃省临夏州人民医院 马全义 男 副主任医师河南省南阳市肝胆病医院 买凤云 女 主任医师河南省焦作市第三人民医院 毛德文 男 教授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孟庆华 女 主任医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 南月敏 女 主任医师河北省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 牛传振 男 副主任医师山东省烟台市传染病医院 欧书强 男 主任医师江西省萍乡市第二人民医院 欧阳钦 男 副主任中医师浙江省温州市中医院 潘兴南 男 主任医师解放军180医院南京军肝病中心 潘 业 男 副主任医师福建省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庞永立 男 主任医师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第二人民医院 彭忠田 男 主任医师湖南省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钱宜丹 男 主任医师湖北省宜昌市第三人民医院 邱秀霞 女 副主任医师天津市第一医院 瞿章书 男 副主任医师湖南省湘西自治州人民医院 任 红 男 主任医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尚 佳 女 主任医师河南省人民医院 邵 铭 男 主任中医师江苏省中医院 申保生 男 主任医师河南省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沈 玲 女 副主任医师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第二人民医院 盛庆寿 男 副主任医师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 石国晨 男 主任医师河北省冀中能源邢台矿业集团总医院 石 荔 女 副主任医师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 史保生 男 副主任医师河南省鹤壁市传染病医院 宋建功 男 主任医师河南省宜阳县人民医院 宋树芬 女 主任医师山东省青岛市传染病医院 苏国权 男 主任医师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五医院 孙学勤 男 副主任医师陕西省韩城市人民医院 谭华炳 男 主任医师湖北省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人民医院 汤 雄 男 主任医师江西省九江市第三人民医院 陶 晨 男 主任医师江苏省南京市第二医院 田发勋 男 副主任中医师河南省襄城县人民医院 汪 静 女 主任中医师四川省泸州医学院附属中医院 汪茂荣 男 主任医师解放军第八一医院 王爱平 女 主任医师吉林省北华大学附属医院 王炳元 男 主任医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王福祥 男 主任医师哈尔滨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 王贵强 男 主任医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王宏光 男 主任医师吉林省吉林市人民医院 王建国 男 主任医师湖南省益阳市传染病医院 王鲁文 男 副主任医师湖北省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王 凯 男 主任医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王全楚 男 主任医师解放军第153中心医院 王若飞 男 主任医师江苏省武警江苏总医院 王书训 男 副主任医师河南省商丘虞城县人民医院 王 昕 男 副教授河南省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 王义国 男 主任医师山东省山东大学附属山东省千佛山医院 魏 来 男 主任医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魏连军 男 主任医师安徽省砀山县人民医院 魏兆勇 男 副主任医师河南省安阳钢铁有限公司职工总院 乌 云 女 主任医师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韦 嘉 男 主任医师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 吴成久 男 副主任医师四川省巴中市中心医院 咸建春 男 主任医师江苏省泰州市人民医院 向光明 男 副主任医师四川省广元市中心医院 肖广辉 男 主任医师黑龙江省佳木斯市传染病医院 谢德武 男 主任医师辽宁省鞍山市传染病医院 徐列明 男 教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 徐天敏 男 主任医师江苏省常州市第三人民医院 徐向田 男 教授 山东省山东医专肝病研究所 徐小元 男 主任医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徐学俊 男 主任医师山东省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 许 青 女 主任医师湖北省武汉市医疗救治中心 阎 明 男 主任医师山东省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颜学兵 男 主任医师江苏省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 杨宝山 男 主任中医师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杨保华 男 主任医师山东省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杨 俊 女 副主任医师河南省西峡县人民医院 杨 晴 女 副主任医师广东省珠海市人民医院 杨少奇 男 主任医师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 杨志林 男 副主任医师四川省广元市中医院 姚展成 男 主任医师广东省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叶卫江 男 主任医师浙江省中医院 易建华 男 副主任医师湖北省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于春虎 男 主任医师山东省菏泽市第三人民医院 于建国 男 主任医师教授解放军第八十八医院 于书云 男 主任医师天津市滨海新区塘沽传染病医院 于岩岩 女 主任医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余琼华 女 主任医师湖北省湖北科技学院附属二院 袁 宏 女 主任医师甘肃省兰州大学第一医院 袁建国 男 副主任医师山东省聊城市人民医院 展玉涛 男 主任医师首都医大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张炳勇 男 主任医师河南省人民医院 张定琳 男 主任医师山西省运城市第二医院 张 帆 男 主任医师河南省河南科技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张国范 女 副主任医师河南省南阳医专第一附属医院 张红旭 男 主任医师河南省漯河市中心医院 张家伟 男 副主任医师河南省周口市中心医院 张 流 男 副主任医师贵州省贵阳市第五人民医院 张 敏 女 副主任医师解放军302医院 张瑞星 男 主任医师河北省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 张淑芹 女 主任医师吉林省肝胆病医院 张文华 男 主任医师甘肃省武威肝病研究所.武威肿瘤医院 张新宇 男 主任医师辽宁省鞍山市传染病医院 张义元 男 主任医师山东省阳谷县人民医院 张专才 男 主任医师解放军第253医院 赵彩彦 女 主任医师河北省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 赵和平 男 主任医师解放军150中心医院 赵建学 男 主任医师江苏省中医院 赵文霞 女 主任医师河南省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赵 英 女 主任医师河北省唐山市传染病医院 赵语华 男 主任中医师河北省迁安市中医院 赵长青 女 副主任医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 甄 真 女 主任医师河北省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 郑功泽 男 主任中医师河南省濮阳市中医院 郑瑞丹 男 主任医师解放军第175医院 郑晓行 女 副主任医师吉林省四平市中心人民医院 钟华斌 男 副主任医师江西省瑞金市人民医院 周利民 男 主任医师四川省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 周小茜 女 主任医师四川省内江市人民医院 周晓琳 女 副主任医师湖北省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 周智勇 男 副主任医师江西省景德镇市第一人民医院 朱理珉 女 主任医师天津市武警后勤学院附属医院 朱子彬 男 主任医师内蒙古包钢第三职工医院 庄险峰 男 主任中医师河北省河北中医肝病医院 公示期间如有任何问题,请与本次活动办公室联系。电话:010-63051066、63058120,传真010-63051016,联系人:周海洋、段淑丽、沈昭英。 公示时间:2013年4月26日-5月4日。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科学技术普及部 人民日报社人民网 健康报 吴阶平医学基金会 2013 年4月25日 http://health.people.com.cn/n/2013/0502/c14739-21346833.html
个人分类: 新闻快递|2925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中科院公布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
lycdenmark 2013-5-20 21:00
中科院公布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 ​ 本报北京5月19日讯(记者丁佳) 记者今天从中国科学院获悉,2013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候选人推荐工作已经结束。经过院士推荐和归口初选部门推荐,并经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席团审议,确认2013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为391位。有效候选人名单将于5月20日在 中国科学院网站 和 中国科学院学部网站 登载。 据了解,中科院院士每两年增选一次。2013年中科院院士增选工作于今年1月启动,计划增选院士的名额不超过60名。此次增选有效候选人的平均年龄为53.7岁。有效候选人产生后,由各学部参加增选的全体院士通过通信评审、会议评审和选举,并经确认、批准和备案等程序后产生新院士。2013年中科院院士增选最终结果将在今年年底公布。 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席团 关于公布2013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的公告 2013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候选人推荐工作已于2013年4月30日结束。经过院士推荐和归口初选部门推荐,并经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席团审议,确认2013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为391人,现将名单予以公布。 根据《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工作实施细则》规定,将于近期在有效候选人所在单位公示本单位有效候选人和相同专业的外单位的其他有效候选人的有关情况;5年之内调动工作单位的,将同时在调出单位公示;公示单位名单、公示方式和时间等汇总情况将在学部网页上公布。公示时间为1个月(从公示之日算起)。由各学部参加增选的全体院士通过通信评审、会议评审和选举,并经确认、批准和备案等程序后产生新院士。当选院士名单将于年底前向社会公布。 如对候选人公示材料内容的真实性有不同意见,请于2013年9月15日之前,将书面意见以真实身份署名,寄至中国科学院学部工作局(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北一条15号,邮编:100190),不受理其他方式和匿名意见。 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席团 2013年5月20日 2013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 (共391人,分学部按姓氏笔画为序) 数学物理学部 (68人) 序号 姓名 年龄 专业 工作单位 1 马中骐 73 理论物理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2 马余刚 45 原子核物理 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3 马建平 51 理论物理 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 4 王力军 47 光学 清华大学 5 王玉鹏 48 凝聚态物理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6 王 牧 50 凝聚态物理 南京大学 7 王贻芳 50 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8 王晋军 49 实验空气动力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9 王楠林 49 凝聚态物理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10 尤建功 50 数学 南京大学 11 方 忠 42 凝聚态物理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12 方福全 48 数学 首都师范大学 13 邓小刚 52 空气动力学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14 卢炬甫 65 天体物理 厦门大学 15 叶友达 49 空气动力学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 16 叶向东 50 基础数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17 叶沿林 57 核物理 北京大学 18 史生才 48 天体物理 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 19 丘成栋 61 数学 清华大学 20 吕 力 51 凝聚态物理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21 朱诗尧 67 物理、光学 北京计算科学研究中心 22 向 涛 50 凝聚态理论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23 江 松 50 应用数学、计算数学 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 24 祁力群 67 运筹学 香港理工大学 25 孙笑涛 50 数学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 26 孙 鑫 74 凝聚态物理 复旦大学 27 杜江峰 44 量子调控、原子分子物理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8 李有泉 50 凝聚态理论和理论物理 浙江大学 29 李 锋 52 流体力学、飞行器设计 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 30 李嘉禹 50 基础数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 31 李儒新 43 光学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32 励建书 53 数学 香港科技大学 33 何国威 50 流体力学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34 佘振苏 50 流体力学 北京大学 35 邹冰松 49 中高能核物理 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 36 辛周平 53 基础数学 香港中文大学 37 汪景琇 69 太阳物理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 38 沈 健 45 凝聚态物理和磁学 复旦大学 39 张平文 46 计算数学 北京大学 40 张 旭 44 数学 四川大学 41 张新民 54 粒子物理和宇宙学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42 陈十一 56 力学 北京大学 43 陈仙辉 50 凝聚态物理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44 陈恕行 72 数学 复旦大学 45 邵启满 50 概率统计 香港中文大学 46 欧阳颀 57 凝聚态物理 北京大学 47 罗民兴 50 理论物理学 浙江大学 48 周向宇 48 基础数学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 49 周兴江 47 凝聚态物理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50 郑仕标 43 量子光学 福州大学 51 郑伟谋 67 物理 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 52 宗传明 50 数学 北京大学 53 赵政国 56 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54 柳卫平 50 核物理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55 段海豹 57 数学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 56 闻海虎 48 凝聚态物理 南京大学 57 耿 直 56 统计学 北京大学 58 徐红星 44 纳米光学和等离激元光子学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59 黄 涛 73 理论物理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60 龚新高 51 计算物理学 复旦大学 61 盛政明 46 等离子体物理 上海交通大学 62 符 松 54 流体力学 清华大学 63 董锦明 70 凝聚态理论 南京大学 64 韩占文 47 天体物理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云南天文台 65 韩厚德 74 计算数学 清华大学 66 程崇庆 56 数学 南京大学 67 樊 菁 47 稀薄气体动力学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68 戴子高 48 天体物理 南京大学 化学部 (52人) 序号 姓名 年龄 专业 工作单位 1 丁奎岭 47 有机化学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2 于吉红(女) 46 无机化学 吉林大学 3 王利祥 48 高分子化学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4 王柯敏 55 分析化学 湖南大学 5 王梅祥 52 有机化学 清华大学 6 王 琛 48 物理化学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7 方维海 57 物理化学 北京师范大学 8 帅志刚 50 理论化学 清华大学 9 冯小明 49 有机化学 四川大学 10 刘文剑 47 物理化学 北京大学 11 刘会洲 51 化学工程 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 12 刘买利 54 分析化学 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 13 刘 育 59 有机超分子化学 南开大学 14 刘振宇 59 煤化学与化工 北京化工大学 15 安立佳 48 高分子物理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16 孙红哲 48 生物无机化学 香港大学 17 李玉良 63 无机化学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18 李永舫 64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19 李峻柏 48 物理化学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20 杨万泰 56 高分子化学 北京化工大学 21 杨 丹(女) 47 有机化学 香港大学 22 杨秀荣(女) 67 分析化学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23 杨忠志 72 物理化学 辽宁师范大学 24 杨金龙 47 物理化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5 杨 柏 50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吉林大学 26 杨 震 53 有机化学 北京大学 27 来鲁华(女) 49 物理化学 北京大学 28 吴 玮 50 物理化学 厦门大学 29 汪 信 64 化学工程(应用化学) 南京理工大学 30 张东辉 46 物理化学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31 张洪杰 59 无机化学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32 张 涛 49 化工(工业催化)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33 张新荣 56 分析化学 清华大学 34 陈国南 64 分析化学 福州大学 35 邵元华 50 分析化学 北京大学 36 岳建民 51 有机化学(天然有机化学)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37 赵新生 55 物理化学 北京大学 38 施章杰 38 有机化学 北京大学 39 顾忠伟 63 高分子化学 四川大学 40 徐春明 48 化学工程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41 梁 宏 48 生物无机化学 广西师范大学 42 彭孝军 50 精细化工 大连理工大学 43 韩布兴 55 物理化学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44 谢在库 49 石油化工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45 谢作伟 49 金属有机化学 香港中文大学 46 谢素原 45 无机化学 厦门大学 47 谢 毅(女) 45 无机化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48 裘式纶 65 无机化学 吉林大学 49 谭仁祥 52 天然产物与药物化学 南京大学 50 熊仁根 51 无机化学 东南大学 51 潘才元 73 高分子化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52 鞠熀先 48 分析化学 南京大学 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 (88人) 序号 姓名 年龄 专业 工作单位 1 马 兰(女) 54 神经生物学 复旦大学 2 马克平 54 生态学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3 王 文 45 进化遗传学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 4 王以政 55 神经生物学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5 王拥军 47 中医学(中医骨伤科学) 上海中医药大学 6 王松灵 50 口腔医学 首都医科大学 7 王 岩 51 骨外科学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8 王 俊 37 生物信息学 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 9 王喜军 51 中医药学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10 王福生 50 感染性疾病与传染病学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二医院 11 卢光琇(女) 74 生殖医学 中南大学 12 仝小林 57 中医内科学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13 朱学良 50 细胞生物学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14 任 东 50 昆虫与植物协同演化 首都师范大学 15 邬堂春 47 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 华中科技大学 16 孙 兵 52 免疫学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 17 孙树汉 60 遗传学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 18 杜冠华 56 药理学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 19 李汉璋 63 生理学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20 李 宁 61 外科学(普通外科) 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 21 李亦学 57 生物信息学 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22 李 蓬(女) 47 生理学和生物化学 清华大学 23 杨 晓(女) 46 基础医学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生物工程研究所 24 杨维才 49 植物学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25 汪道文 56 心血管疾病内科学 华中科技大学 26 沈中阳 50 器官移植 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 27 宋纯鹏 51 植物生理学 河南大学 28 宋微波 54 动物学 中国海洋大学 29 张大兵 45 作物遗传学 上海交通大学 30 张立新 42 光合作用与叶绿体分子生物学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31 张 旭 51 神经科学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32 张克勤 54 农业植物病理学 云南大学 33 张辰宇 46 生理学、分子代谢、分子诊断 南京大学 34 张灼华 49 神经科学 中南大学 35 张其清 59 医用生物材料与植入科学 中国医学科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 36 张学军 57 皮肤病学 安徽医科大学 37 陆 林 46 精神病学 北京大学 38 陈义汉 48 医学 同济大学 39 陈子江(女) 53 妇产科学 山东大学 40 陈化兰(女) 44 兽医学 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 41 陈国强 49 病理生理学 上海交通大学 42 陈晔光 48 细胞生物学 清华大学 43 陈盛禄 74 蜜蜂学 浙江大学 44 邵 峰 41 感染与免疫的分子机制 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 45 昌增益 48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北京大学 46 金 力 50 进化遗传学 复旦大学 47 周广胜 47 生态学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48 周 专 56 生物物理学 北京大学 49 周 琪 43 发育生物学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50 屈良鹄 59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中山大学 51 赵家军 52 内分泌代谢病学 山东省立医院 52 赵继宗 67 神经外科学 首都医科大学 53 哈木拉提·吾甫尔 53 民族医学 新疆医科大学 54 施一公 46 生物物理学 清华大学 55 施焕中 48 呼吸病学 首都医科大学 56 姜 泊 56 消化内科学 南方医科大学 57 桂建芳 57 鱼类遗传育种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58 顾东风 54 遗传流行病学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 59 顾 江 64 病理学 汕头大学 60 钱 前 51 作物种质资源 中国水稻研究所 61 徐国良 48 分子遗传学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62 徐 涛 42 生物物理学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63 凌 锋(女) 61 神经外科 首都医科大学 64 高 福 51 病原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65 郭亚军 57 肿瘤免疫学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 66 唐纪良 56 植物病理学 广西大学 67 黄荷凤(女) 55 妇产科学 浙江大学 68 曹务春 49 流行病学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 69 曹晓风(女) 48 植物表观遗传学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70 曹谊林 59 医学(组织工程学) 上海交通大学 71 戚益军 40 植物学 清华大学 72 阎锡蕴(女) 56 纳米医学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73 彭宝淦 49 脊柱外科学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总医院 74 蒋华良 48 药学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75 韩泽广 49 基础医学 上海交通大学 76 韩家淮 53 细胞生物学 厦门大学 77 韩 斌 50 作物遗传与基因组学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78 程和平 50 细胞生物学和生物物理学 北京大学 79 窦科峰 57 器官移植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80 赫 捷 52 胸外科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81 蔡秀军 49 外科学(腹部外科) 浙江大学 82 裴端卿 48 干细胞与再生医学 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 83 谭力海 49 心理学 香港大学 84 谭华荣 57 微生物代谢与调控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85 樊 嘉 55 肝癌基础与临床 复旦大学 86 黎晓新(女) 63 眼科学 北京大学 87 薛勇彪 50 植物分子遗传学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88 瞿 佳 57 眼科学 温州医学院 地学部 (75人) 序号 姓名 年龄 专业 工作单位 1 王成善 61 沉积学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 王会军 49 大气科学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3 王 赤 46 空间物理学 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 4 王学求 51 勘查地球化学 中国地质科学院 5 王椿镛 67 固体地球物理学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6 方小敏 49 构造地貌与环境变化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7 史文中 50 测绘科学与技术 香港理工大学 8 史培军 54 自然地理学 北京师范大学 9 冯学尚 49 空间物理学 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 10 成秋明 53 数学地质、矿产普查与勘探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11 朱永官 45 环境土壤学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12 朱伟林 57 海洋地质学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13 朱 敏 47 古生物学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14 刘 禹 49 树木年轮与全球变化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 15 孙文科 57 地球物理学/重力学 中国科学院大学 16 孙立广 68 生态地质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17 孙和平 57 地球物理学、大地测量学 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18 孙 革 69 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沈阳师范大学 19 李志林 53 测绘科学 香港理工大学 20 李建平 44 气象学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21 李献华 51 同位素地球化学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22 杨经绥 63 岩石大地构造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23 杨树锋 66 构造地质学 浙江大学 24 吴立新 46 物理海洋学 中国海洋大学 25 吴福元 50 岩石学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26 沙金庚 64 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27 沈树忠 51 古生物学和地层学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28 张人禾 50 气象学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29 张水昌 51 油气地球化学与石油地质学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30 张立飞 50 变质岩石学 北京大学 31 张宏福 50 岩石地球化学 西北大学 32 张良培 51 测绘科学与技术 武汉大学 33 张忠杰 49 固体地球物理学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34 张培震 57 地震动力学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35 张喜光 64 化石生物学 云南大学 36 陆雅海 50 土壤微生物学 中国农业大学 37 陈大可 55 物理海洋学 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 38 陈中原 60 自然地理学 华东师范大学 39 陈发虎 50 环境变化 兰州大学 40 陈均远 73 古生物学和演化生物学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41 陈衍景 51 矿床学 北京大学 42 陈 骏 58 地球化学 南京大学 43 邵明安 56 土壤物理学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44 林 珲 59 地理信息科学 香港中文大学 45 易 帆 56 空间物理学 武汉大学 46 金之钧 55 石油地质学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47 周成虎 48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48 周启星 50 环境科学(环境地球化学) 南开大学 49 庞忠和 51 水文地质学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50 郝守刚 71 古生物学 北京大学 51 郝 芳 49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52 胡瑞忠 54 矿床学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53 侯先光 64 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云南大学 54 侯增谦 52 矿床学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55 宫辉力 56 信息水文地质 首都师范大学 56 骆永明 50 土壤环境与污染修复 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 57 袁东亮 47 物理海洋学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58 袁运斌 41 大地测量学 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59 夏 军 58 水文学及水资源 武汉大学 60 徐义刚 46 岩石学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61 徐 星 43 古生物与地层学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62 高 抒 56 海洋地质学 南京大学 63 高 锐 63 地球物理与深部构造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64 郭正堂 49 新生代地质与环境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65 谈哲敏 48 气象学 南京大学 66 黄建平 50 大气科学 兰州大学 67 黄润秋 49 工程地质学 成都理工大学 68 曹晋滨 48 空间物理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69 崔 鹏 55 自然地理学与水土保持学(山地灾害)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70 彭平安 52 有机地球化学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71 葛全胜 50 自然地理学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72 谢树成 45 地球生物学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73 潘永信 49 地球物理学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74 戴民汉 48 海洋生物地球化学 厦门大学 75 鞠洪波 56 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信息技术科学部 (50人) 序号 姓名 年龄 专业 工作单位 1 马龙生 72 精密光谱 华东师范大学 2 马 林 47 雷达系统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四研究所 3 王飞跃 51 智能控制、复杂系统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4 王立军 66 光电子学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5 王永仲 68 光学工程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械工程学院 6 王永良 48 信号与信息处理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预警学院 7 王建宇 54 光电技术 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8 王 巍 46 导航、制导与控制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九研究院 9 毛军发 47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上海交通大学 10 尹 浩 53 通信网络与信息系统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第六十一研究所 11 田 捷 53 模式识别、生物医学图像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12 冯登国 48 信息安全与密码学 北京信息科学技术研究院 13 吕 建 53 计算机软件 南京大学 14 朱嘉麟 72 半导体 清华大学 15 刘大有 70 计算机应用技术 吉林大学 16 刘伍明 53 量子光学与量子信息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17 刘 明(女) 49 微电子技术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18 刘增良 55 军事信息学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 19 许京军 47 非线性光学与技术 南开大学 20 李建中 62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哈尔滨工业大学 21 李 陟 51 导航、制导与控制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第二研究院 22 李景镇 72 光学工程 深圳大学 23 吴伟仁 59 测控通信、航天系统总体 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 24 吴朝晖 46 计算机 浙江大学 25 张化光 54 控制科学与工程 东北大学 26 张书练 67 激光、精密测量 清华大学 27 张 荣 49 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 南京大学 28 陆建华 49 通信与信息系统 清华大学 29 陆贵文 55 微波及天线技术 香港城市大学 30 陈武凡 63 医学成像科学与图像分析 南方医科大学 31 林 闯 64 计算机网络 清华大学 32 罗 毅 53 电子科学与技术 清华大学 33 周志鑫 47 信号与信息处理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第二部技术局 34 房建成 47 导航、制导与控制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35 赵葆常 74 光学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36 郝 跃 55 微电子学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37 相里斌 46 光学 中国科学院光电研究院 38 凃国防 59 通信与信息系统 中国科学院大学 39 姜 杰(女) 52 导航、制导与控制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一研究院 40 洪 伟 50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东南大学 41 祝明发 68 计算机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42 骆清铭 47 生物医学光子学 华中科技大学 43 高小山 49 计算机科学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 44 郭世泽 44 计算机应用技术(网络安全)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第五十四研究所 45 黄 如(女) 43 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 北京大学 46 曹希仁 68 控制系统理论 上海交通大学 47 龚旗煌 48 非线性光学、超快光子学 北京大学 48 蔡开元 48 导航、制导与控制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49 谭铁牛 49 模式识别与计算机视觉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50 潘成胜 50 计算机网络 大连大学 技术科学部 (58人) 序号 姓名 年龄 专业 工作单位 1 丁 汉 49 机械电子工程 华中科技大学 2 王秋良 47 电工理论与新技术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3 方心虎 72 导弹总体设计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一研究院 4 方岱宁 55 固体力学 北京大学 5 卢天健 48 固体力学 西安交通大学 6 叶志镇 58 材料物理与化学 浙江大学 7 田永君 50 超硬材料 燕山大学 8 冯开明 60 核聚变反应堆理论与设计 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 9 成会明 49 材料科学与工程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10 向锦武 49 飞行器设计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11 庄景云(女) 72 高温合金 中国钢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12 刘吉平 62 材料学 北京理工大学 13 刘维民 50 润滑材料与技术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14 齐 飞 45 工程热物理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15 闫楚良 65 飞机结构寿命与可靠性 国机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16 江 涌 50 高级自动寻的飞行器设计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二研究院 17 李东旭(女) 56 挠性航天器动力学与控制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18 李行伟 60 环境水力学、水利工程 香港科技大学 19 李应红 50 航空推进技术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工程大学 20 李 杰 55 结构工程 同济大学 21 李国英 49 水利水电工程 水利部 22 杨 合 50 航空宇航制造工程 西北工业大学 23 吴学仁 66 断裂力学、疲劳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 24 邱 勇 48 有机光电材料 清华大学 25 何雅玲(女) 49 传热传质学 西安交通大学 26 何满潮 57 矿山工程岩体力学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7 邹志刚 58 材料学 南京大学 28 张立德 74 材料科学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固体物理研究所 29 张怀武 53 电子材料与器件 电子科技大学 30 张柏楠 51 空间飞行器设计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31 陆俭国 76 电气工程 河北工业大学 32 陈王丽华(女) 64 材料科学 香港理工大学 33 欧阳明高 54 汽车动力系统 清华大学 34 金红光 56 工程热物理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35 周仲荣 47 机械设计及理论 西南交通大学 36 郑泉水 52 力学 清华大学 37 赵亚溥 49 固体力学、物理力学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38 姜宗林 58 流体力学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39 洪友士 61 力学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40 宣益民 56 工程热物理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41 贾金锋 47 材料物理 上海交通大学 42 徐世烺 59 结构工程 浙江大学 43 高德利 55 油气钻探与开采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44 高 濂 67 无机材料 上海交通大学 45 郭万林 52 纳米力学、固体力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46 唐春安 55 岩土工程 大连理工大学 47 益小苏 59 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学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 48 谈和平 60 工程热物理 哈尔滨工业大学 49 桑建华 56 隐身技术、飞机设计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 50 曹一家 44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湖南大学 51 常 进 46 航天应用技术和空间遥感 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 52 常 青 55 建筑学 同济大学 53 崔福斋 67 生物材料 清华大学 54 彭练矛 50 材料物理 北京大学 55 韩杰才 47 材料科学与工程 哈尔滨工业大学 56 蒙大桥 55 核材料与工艺技术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第七研究所 57 滕锦光 49 结构工程 香港理工大学 58 潘树明 76 磁性材料 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
个人分类: 科技|8149 次阅读|0 个评论
2013中科院院士候选人按单位列出391位
热度 1 zw373737 2013-5-20 14:26
工作单位 姓名 专业 安徽医科大学 张学军 皮肤病学 北京大学 叶沿林 核物理 北京大学 佘振苏 流体力学 北京大学 张平文 计算数学 北京大学 陈十一 力学 北京大学 欧阳颀 凝聚态物理 北京大学 宗传明 数学 北京大学 耿 直 统计学 北京大学 刘文剑 物理化学 北京大学 杨 震 有机化学 北京大学 来鲁华(女) 物理化学 北京大学 邵元华 分析化学 北京大学 赵新生 物理化学 北京大学 施章杰 有机化学 北京大学 陆 林 精神病学 北京大学 昌增益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北京大学 周 专 生物物理学 北京大学 程和平 细胞生物学和生物物理学 北京大学 黎晓新(女) 眼科学 北京大学 张立飞 变质岩石学 北京大学 陈衍景 矿床学 北京大学 郝守刚 古生物学 北京大学 黄 如(女) 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 北京大学 龚旗煌 非线性光学、超快光子学 北京大学 方岱宁 固体力学 北京大学 彭练矛 材料物理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李汉璋 生理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王晋军 实验空气动力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曹晋滨 空间物理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房建成 导航、制导与控制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祝明发 计算机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蔡开元 导航、制导与控制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向锦武 飞行器设计 北京化工大学 刘振宇 煤化学与化工 北京化工大学 杨万泰 高分子化学 北京计算科学研究中心 朱诗尧 物理、光学 北京理工大学 刘吉平 材料学 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 邵 峰 感染与免疫的分子机制 北京师范大学 方维海 物理化学 北京师范大学 史培军 自然地理学 北京信息科学技术研究院 冯登国 信息安全与密码学 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 江 松 应用数学、计算数学 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 潘树明 磁性材料 成都理工大学 黄润秋 工程地质学 大连大学 潘成胜 计算机网络 大连理工大学 彭孝军 精细化工 大连理工大学 唐春安 岩土工程 电子科技大学 张怀武 电子材料与器件 东北大学 张化光 控制科学与工程 东南大学 熊仁根 无机化学 东南大学 洪 伟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福州大学 郑仕标 量子光学 福州大学 陈国南 分析化学 复旦大学 孙 鑫 凝聚态物理 复旦大学 沈 健 凝聚态物理和磁学 复旦大学 陈恕行 数学 复旦大学 龚新高 计算物理学 复旦大学 马 兰(女) 神经生物学 复旦大学 金 力 进化遗传学 复旦大学 樊 嘉 肝癌基础与临床 广西大学 唐纪良 植物病理学 广西师范大学 梁 宏 生物无机化学 国机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闫楚良 飞机结构寿命与可靠性 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 陈大可 物理海洋学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王 琛 物理化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李建中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哈尔滨工业大学 谈和平 工程热物理 哈尔滨工业大学 韩杰才 材料科学与工程 河北工业大学 陆俭国 电气工程 河南大学 宋纯鹏 植物生理学 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 冯开明 核聚变反应堆理论与设计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王喜军 中医药学 湖南大学 王柯敏 分析化学 湖南大学 曹一家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华东师范大学 陈中原 自然地理学 华东师范大学 马龙生 精密光谱 华中科技大学 邬堂春 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 华中科技大学 汪道文 心血管疾病内科学 华中科技大学 骆清铭 生物医学光子学 华中科技大学 丁 汉 机械电子工程 吉林大学 于吉红(女) 无机化学 吉林大学 杨 柏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吉林大学 裘式纶 无机化学 吉林大学 刘大有 计算机应用技术 兰州大学 陈发虎 环境变化 兰州大学 黄建平 大气科学 辽宁师范大学 杨忠志 物理化学 南方医科大学 姜 泊 消化内科学 南方医科大学 陈武凡 医学成像科学与图像分析 南京大学 王 牧 凝聚态物理 南京大学 尤建功 数学 南京大学 闻海虎 凝聚态物理 南京大学 董锦明 凝聚态理论 南京大学 程崇庆 数学 南京大学 戴子高 天体物理 南京大学 谭仁祥 天然产物与药物化学 南京大学 鞠熀先 分析化学 南京大学 张辰宇 生理学、分子代谢、分子诊断 南京大学 陈 骏 地球化学 南京大学 高 抒 海洋地质学 南京大学 谈哲敏 气象学 南京大学 吕 建 计算机软件 南京大学 张 荣 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 南京大学 邹志刚 材料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宣益民 工程热物理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郭万林 纳米力学、固体力学 南京理工大学 汪 信 化学工程(应用化学) 南开大学 刘 育 有机超分子化学 南开大学 周启星 环境科学(环境地球化学) 南开大学 许京军 非线性光学与技术 清华大学 王力军 光学 清华大学 丘成栋 数学 清华大学 符 松 流体力学 清华大学 韩厚德 计算数学 清华大学 王梅祥 有机化学 清华大学 帅志刚 理论化学 清华大学 张新荣 分析化学 清华大学 李 蓬(女) 生理学和生物化学 清华大学 陈晔光 细胞生物学 清华大学 施一公 生物物理学 清华大学 戚益军 植物学 清华大学 朱嘉麟 半导体 清华大学 张书练 激光、精密测量 清华大学 陆建华 通信与信息系统 清华大学 林 闯 计算机网络 清华大学 罗 毅 电子科学与技术 清华大学 邱 勇 有机光电材料 清华大学 欧阳明高 汽车动力系统 清华大学 郑泉水 力学 清华大学 崔福斋 生物材料 山东大学 陈子江(女) 妇产科学 山东省立医院 赵家军 内分泌代谢病学 汕头大学 顾 江 病理学 上海交通大学 盛政明 等离子体物理 上海交通大学 张大兵 作物遗传学 上海交通大学 陈国强 病理生理学 上海交通大学 曹谊林 医学(组织工程学) 上海交通大学 韩泽广 基础医学 上海交通大学 毛军发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上海交通大学 曹希仁 控制系统理论 上海交通大学 贾金锋 材料物理 上海交通大学 高 濂 无机材料 上海中医药大学 王拥军 中医学(中医骨伤科学) 深圳大学 李景镇 光学工程 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 王 俊 生物信息学 沈阳师范大学 孙 革 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首都师范大学 方福全 数学 首都师范大学 任 东 昆虫与植物协同演化 首都师范大学 宫辉力 信息水文地质 首都医科大学 王松灵 口腔医学 首都医科大学 赵继宗 神经外科学 首都医科大学 施焕中 呼吸病学 首都医科大学 凌 锋(女) 神经外科 水利部 李国英 水利水电工程 四川大学 张 旭 数学 四川大学 冯小明 有机化学 四川大学 顾忠伟 高分子化学 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 吴伟仁 测控通信、航天系统总体 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 沈中阳 器官移植 同济大学 陈义汉 医学 同济大学 李 杰 结构工程 同济大学 常 青 建筑学 温州医学院 瞿 佳 眼科学 武汉大学 张良培 测绘科学与技术 武汉大学 易 帆 空间物理学 武汉大学 夏 军 水文学及水资源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郝 跃 微电子学 西安交通大学 卢天健 固体力学 西安交通大学 何雅玲(女) 传热传质学 西北大学 张宏福 岩石地球化学 西北工业大学 杨 合 航空宇航制造工程 西南交通大学 周仲荣 机械设计及理论 厦门大学 卢炬甫 天体物理 厦门大学 吴 玮 物理化学 厦门大学 谢素原 无机化学 厦门大学 韩家淮 细胞生物学 厦门大学 戴民汉 海洋生物地球化学 香港城市大学 陆贵文 微波及天线技术 香港大学 孙红哲 生物无机化学 香港大学 杨 丹(女) 有机化学 香港大学 谭力海 心理学 香港科技大学 励建书 数学 香港科技大学 李行伟 环境水力学、水利工程 香港理工大学 祁力群 运筹学 香港理工大学 史文中 测绘科学与技术 香港理工大学 李志林 测绘科学 香港理工大学 滕锦光 结构工程 香港理工大学应用 陈王丽华(女) 材料科学 香港中文大学 辛周平 基础数学 香港中文大学 邵启满 概率统计 香港中文大学 谢作伟 金属有机化学 香港中文大学 林 珲 地理信息科学 新疆医科大学 哈木拉提·吾甫尔 民族医学 燕山大学 田永君 超硬材料 云南大学 张克勤 农业植物病理学 云南大学 张喜光 化石生物学 云南大学 侯先光 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浙江大学 李有泉 凝聚态理论和理论物理 浙江大学 罗民兴 理论物理学 浙江大学 陈盛禄 蜜蜂学 浙江大学 黄荷凤(女) 妇产科学 浙江大学 蔡秀军 外科学(腹部外科) 浙江大学 杨树锋 构造地质学 浙江大学 吴朝晖 计算机 浙江大学 叶志镇 材料物理与化学 浙江大学 徐世烺 结构工程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王椿镛 固体地球物理学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张培震 地震动力学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王成善 沉积学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成秋明 数学地质、矿产普查与勘探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郝 芳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谢树成 地球生物学 中国地质科学院 王学求 勘查地球化学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杨经绥 岩石大地构造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侯增谦 矿床学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高 锐 地球物理与深部构造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四研究所 马 林 雷达系统 中国钢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庄景云(女) 高温合金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第七研究所 蒙大桥 核材料与工艺技术 中国海洋大学 宋微波 动物学 中国海洋大学 吴立新 物理海洋学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朱伟林 海洋地质学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 吴学仁 断裂力学、疲劳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 益小苏 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学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 桑建华 隐身技术、飞机设计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二研究院 江 涌 高级自动寻的飞行器设计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第二研究院 李 陟 导航、制导与控制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九研究院 王 巍 导航、制导与控制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一研究院 姜 杰(女) 导航、制导与控制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一研究院 方心虎 导弹总体设计 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 李 锋 流体力学、飞行器设计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高 福 病原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叶向东 基础数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杜江峰 量子调控、原子分子物理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陈仙辉 凝聚态物理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赵政国 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杨金龙 物理化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谢 毅(女) 无机化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潘才元 高分子化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孙立广 生态地质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齐 飞 工程热物理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李嘉禹 基础数学 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孙和平 地球物理学、大地测量学 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袁运斌 大地测量学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王立军 光电子学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王利祥 高分子化学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安立佳 高分子物理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杨秀荣(女) 分析化学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张洪杰 无机化学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朱永官 环境土壤学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张东辉 物理化学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张 涛 化工(工业催化)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王会军 大气科学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李建平 气象学 中国科学院大学 孙文科 地球物理学/重力学 中国科学院大学 凃国防 通信与信息系统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周成虎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葛全胜 自然地理学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胡瑞忠 矿床学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 刘 禹 树木年轮与全球变化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李献华 同位素地球化学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吴福元 岩石学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张忠杰 固体地球物理学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庞忠和 水文地质学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郭正堂 新生代地质与环境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潘永信 地球物理学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王秋良 电工理论与新技术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周 琪 发育生物学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马中骐 理论物理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王贻芳 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张新民 粒子物理和宇宙学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黄 涛 理论物理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金红光 工程热物理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朱 敏 古生物学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徐 星 古生物与地层学 中国科学院光电研究院 相里斌 光学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徐义刚 岩石学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彭平安 有机地球化学 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 裴端卿 干细胞与再生医学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 汪景琇 太阳物理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云南天文台 韩占文 天体物理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袁东亮 物理海洋学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固体物理研究所 张立德 材料科学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李玉良 无机化学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李永舫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李峻柏 物理化学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韩布兴 物理化学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成会明 材料科学与工程 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 王 赤 空间物理学 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 冯学尚 空间物理学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 王 文 进化遗传学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刘维民 润滑材料与技术 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 马建平 理论物理 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 邹冰松 中高能核物理 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 郑伟谋 物理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何国威 流体力学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樊 菁 稀薄气体动力学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赵亚溥 固体力学、物理力学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姜宗林 流体力学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洪友士 力学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沙金庚 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沈树忠 古生物学和地层学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陈均远 古生物学和演化生物学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方小敏 构造地貌与环境变化 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 刘会洲 化学工程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李儒新 光学 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王建宇 光电技术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王以政 神经生物学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朱学良 细胞生物学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张 旭 神经科学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徐国良 分子遗传学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韩 斌 作物遗传与基因组学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孙 兵 免疫学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岳建民 有机化学(天然有机化学)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蒋华良 药学 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马余刚 原子核物理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丁奎岭 有机化学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徐 涛 生物物理学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阎锡蕴(女) 纳米医学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 孙笑涛 数学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 周向宇 基础数学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 段海豹 数学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 高小山 计算机科学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崔 鹏 自然地理学与水土保持学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邵明安 土壤物理学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桂建芳 鱼类遗传育种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刘 明(女) 微电子技术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谭华荣 微生物代谢与调控 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 刘买利 分析化学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王玉鹏 凝聚态物理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王楠林 凝聚态物理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方 忠 凝聚态物理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吕 力 凝聚态物理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向 涛 凝聚态理论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周兴江 凝聚态物理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徐红星 纳米光学和等离激元光子学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刘伍明 量子光学与量子信息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赵葆常 光学 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 骆永明 土壤环境与污染修复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杨维才 植物学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曹晓风(女) 植物表观遗传学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薛勇彪 植物分子遗传学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马克平 生态学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张立新 光合作用与叶绿体分子生物学 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 史生才 天体物理 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 常 进 航天应用技术和空间遥感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王飞跃 智能控制、复杂系统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田 捷 模式识别、生物医学图像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谭铁牛 模式识别与计算机视觉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张柏楠 空间飞行器设计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 叶友达 空气动力学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何满潮 矿山工程岩体力学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鞠洪波 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 中国农业大学 陆雅海 土壤微生物学 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 陈化兰(女) 兽医学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周广胜 生态学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张人禾 气象学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 孙树汉 遗传学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 郭亚军 肿瘤免疫学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二医院 王福生 感染性疾病与传染病学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窦科峰 器官移植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 刘增良 军事信息学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邓小刚 空气动力学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李东旭(女) 挠性航天器动力学与控制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生物工程研究所 杨 晓(女) 基础医学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 曹务春 流行病学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械工程学院 王永仲 光学工程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工程大学 李应红 航空推进技术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预警学院 王永良 信号与信息处理 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 李 宁 外科学(普通外科)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第二部技术局 周志鑫 信号与信息处理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第六十一研究所 尹 浩 通信网络与信息系统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第五十四研究所 郭世泽 计算机应用技术(网络安全)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王 岩 骨外科学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总医院 彭宝淦 脊柱外科学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徐春明 化学工程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高德利 油气钻探与开采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谢在库 石油化工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金之钧 石油地质学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张水昌 油气地球化学与石油地质学 中国水稻研究所 钱 前 作物种质资源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 顾东风 遗传流行病学 中国医学科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 张其清 医用生物材料与植入科学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 杜冠华 药理学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赫 捷 胸外科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柳卫平 核物理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仝小林 中医内科学 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李亦学 生物信息学 中南大学 卢光琇(女) 生殖医学 中南大学 张灼华 神经科学 中山大学 屈良鹄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个人分类: 制造服务技术|14253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中科院公布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
nhulgq 2013-5-20 11:36
佩服,学习 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 (88人) 序号 姓名 年龄 专业 工作单位 1 马 兰(女) 54 神经生物学 复旦大学 2 马克平 54 生态学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3 王 文 45 进化遗传学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 4 王以政 55 神经生物学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5 王拥军 47 中医学(中医骨伤科学) 上海中医药大学 6 王松灵 50 口腔医学 首都医科大学 7 王 岩 51 骨外科学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8 王 俊 37 生物信息学 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 9 王喜军 51 中医药学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10 王福生 50 感染性疾病与传染病学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二医院 11 卢光琇(女) 74 生殖医学 中南大学 12 仝小林 57 中医内科学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13 朱学良 50 细胞生物学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14 任 东 50 昆虫与植物协同演化 首都师范大学 15 邬堂春 47 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 华中科技大学 16 孙 兵 52 免疫学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 17 孙树汉 60 遗传学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 18 杜冠华 56 药理学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 19 李汉璋 63 生理学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20 李 宁 61 外科学(普通外科) 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 21 李亦学 57 生物信息学 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22 李 蓬(女) 47 生理学和生物化学 清华大学 23 杨 晓(女) 46 基础医学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生物工程研究所 24 杨维才 49 植物学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25 汪道文 56 心血管疾病内科学 华中科技大学 26 沈中阳 50 器官移植 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 27 宋纯鹏 51 植物生理学 河南大学 28 宋微波 54 动物学 中国海洋大学 29 张大兵 45 作物遗传学 上海交通大学 30 张立新 42 光合作用与叶绿体分子生物学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31 张 旭 51 神经科学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32 张克勤 54 农业植物病理学 云南大学 33 张辰宇 46 生理学、分子代谢、分子诊断 南京大学 34 张灼华 49 神经科学 中南大学 35 张其清 59 医用生物材料与植入科学 中国医学科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 36 张学军 57 皮肤病学 安徽医科大学 37 陆 林 46 精神病学 北京大学 38 陈义汉 48 医学 同济大学 39 陈子江(女) 53 妇产科学 山东大学 40 陈化兰(女) 44 兽医学 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 41 陈国强 49 病理生理学 上海交通大学 42 陈晔光 48 细胞生物学 清华大学 43 陈盛禄 74 蜜蜂学 浙江大学 44 邵 峰 41 感染与免疫的分子机制 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 45 昌增益 48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北京大学 46 金 力 50 进化遗传学 复旦大学 47 周广胜 47 生态学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48 周 专 56 生物物理学 北京大学 49 周 琪 43 发育生物学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50 屈良鹄 59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中山大学 51 赵家军 52 内分泌代谢病学 山东省立医院 52 赵继宗 67 神经外科学 首都医科大学 53 哈木拉提·吾甫尔 53 民族医学 新疆医科大学 54 施一公 46 生物物理学 清华大学 55 施焕中 48 呼吸病学 首都医科大学 56 姜 泊 56 消化内科学 南方医科大学 57 桂建芳 57 鱼类遗传育种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58 顾东风 54 遗传流行病学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 59 顾 江 64 病理学 汕头大学 60 钱 前 51 作物种质资源 中国水稻研究所 61 徐国良 48 分子遗传学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62 徐 涛 42 生物物理学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63 凌 锋(女) 61 神经外科 首都医科大学 64 高 福 51 病原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65 郭亚军 57 肿瘤免疫学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 66 唐纪良 56 植物病理学 广西大学 67 黄荷凤(女) 55 妇产科学 浙江大学 68 曹务春 49 流行病学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 69 曹晓风(女) 48 植物表观遗传学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70 曹谊林 59 医学(组织工程学) 上海交通大学 71 戚益军 40 植物学 清华大学 72 阎锡蕴(女) 56 纳米医学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73 彭宝淦 49 脊柱外科学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总医院 74 蒋华良 48 药学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75 韩泽广 49 基础医学 上海交通大学 76 韩家淮 53 细胞生物学 厦门大学 77 韩 斌 50 作物遗传与基因组学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78 程和平 50 细胞生物学和生物物理学 北京大学 79 窦科峰 57 器官移植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80 赫 捷 52 胸外科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81 蔡秀军 49 外科学(腹部外科) 浙江大学 82 裴端卿 48 干细胞与再生医学 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 83 谭力海 49 心理学 香港大学 84 谭华荣 57 微生物代谢与调控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85 樊 嘉 55 肝癌基础与临床 复旦大学 86 黎晓新(女) 63 眼科学 北京大学 87 薛勇彪 50 植物分子遗传学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88 瞿 佳 57 眼科学 温州医学院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3/5/278036.shtm
个人分类: 稻田拾穗|3625 次阅读|0 个评论
有的院士候选人一看就不行
热度 11 xupeiyang 2013-5-20 11:19
有的同志胆子真够大的,竟敢申报中科院院士。 以前评院士,我也劝过好几位领导同志和年轻教授,你不行,没有什么东西,别去申报。 中科院公布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 ​ 本报北京5月19日讯(记者丁佳) 记者今天从中国科学院获悉,2013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候选人推荐工作已经结束。经过院士推荐和归口初选部门推荐,并经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席团审议,确认2013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为391位。有效候选人名单将于5月20日在 中国科学院网站 和 中国科学院学部网站 登载。 据了解,中科院院士每两年增选一次。2013年中科院院士增选工作于今年1月启动,计划增选院士的名额不超过60名。此次增选有效候选人的平均年龄为53.7岁。有效候选人产生后,由各学部参加增选的全体院士通过通信评审、会议评审和选举,并经确认、批准和备案等程序后产生新院士。2013年中科院院士增选最终结果将在今年年底公布。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3/5/278036.shtm 2013中科院院士候选人按单位列出391位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66153do=blogid=691744
个人分类: 科学名人|3448 次阅读|15 个评论
2013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
热度 1 wufee 2013-5-20 10:05
2013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 数学物理学部 (68人) 序号 姓名 年龄 专业 工作单位 1 马中骐 73 理论物理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2 马余刚 45 原子核物理 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3 马建平 51 理论物理 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 4 王力军 47 光学 清华大学 5 王玉鹏 48 凝聚态物理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6 王 牧 50 凝聚态物理 南京大学 7 王贻芳 50 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8 王晋军 49 实验空气动力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9 王楠林 49 凝聚态物理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10 尤建功 50 数学 南京大学 11 方 忠 42 凝聚态物理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12 方福全 48 数学 首都师范大学 13 邓小刚 52 空气动力学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14 卢炬甫 65 天体物理 厦门大学 15 叶友达 49 空气动力学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 16 叶向东 50 基础数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17 叶沿林 57 核物理 北京大学 18 史生才 48 天体物理 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 19 丘成栋 61 数学 清华大学 20 吕 力 51 凝聚态物理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21 朱诗尧 67 物理、光学 北京计算科学研究中心 22 向 涛 50 凝聚态理论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23 江 松 50 应用数学、计算数学 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 24 祁力群 67 运筹学 香港理工大学 25 孙笑涛 50 数学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 26 孙 鑫 74 凝聚态物理 复旦大学 27 杜江峰 44 量子调控、原子分子物理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8 李有泉 50 凝聚态理论和理论物理 浙江大学 29 李 锋 52 流体力学、飞行器设计 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 30 李嘉禹 50 基础数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 31 李儒新 43 光学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32 励建书 53 数学 香港科技大学 33 何国威 50 流体力学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34 佘振苏 50 流体力学 北京大学 35 邹冰松 49 中高能核物理 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 36 辛周平 53 基础数学 香港中文大学 37 汪景琇 69 太阳物理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 38 沈 健 45 凝聚态物理和磁学 复旦大学 39 张平文 46 计算数学 北京大学 40 张 旭 44 数学 四川大学 41 张新民 54 粒子物理和宇宙学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42 陈十一 56 力学 北京大学 43 陈仙辉 50 凝聚态物理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44 陈恕行 72 数学 复旦大学 45 邵启满 50 概率统计 香港中文大学 46 欧阳颀 57 凝聚态物理 北京大学 47 罗民兴 50 理论物理学 浙江大学 48 周向宇 48 基础数学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 49 周兴江 47 凝聚态物理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50 郑仕标 43 量子光学 福州大学 51 郑伟谋 67 物理 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 52 宗传明 50 数学 北京大学 53 赵政国 56 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54 柳卫平 50 核物理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55 段海豹 57 数学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 56 闻海虎 48 凝聚态物理 南京大学 57 耿 直 56 统计学 北京大学 58 徐红星 44 纳米光学和等离激元光子学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59 黄 涛 73 理论物理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60 龚新高 51 计算物理学 复旦大学 61 盛政明 46 等离子体物理 上海交通大学 62 符 松 54 流体力学 清华大学 63 董锦明 70 凝聚态理论 南京大学 64 韩占文 47 天体物理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云南天文台 65 韩厚德 74 计算数学 清华大学 66 程崇庆 56 数学 南京大学 67 樊 菁 47 稀薄气体动力学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68 戴子高 48 天体物理 南京大学 化学部 (52人) 序号 姓名 年龄 专业 工作单位 1 丁奎岭 47 有机化学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2 于吉红(女) 46 无机化学 吉林大学 3 王利祥 48 高分子化学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4 王柯敏 55 分析化学 湖南大学 5 王梅祥 52 有机化学 清华大学 6 王 琛 48 物理化学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7 方维海 57 物理化学 北京师范大学 8 帅志刚 50 理论化学 清华大学 9 冯小明 49 有机化学 四川大学 10 刘文剑 47 物理化学 北京大学 11 刘会洲 51 化学工程 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 12 刘买利 54 分析化学 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 13 刘 育 59 有机超分子化学 南开大学 14 刘振宇 59 煤化学与化工 北京化工大学 15 安立佳 48 高分子物理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16 孙红哲 48 生物无机化学 香港大学 17 李玉良 63 无机化学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18 李永舫 64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19 李峻柏 48 物理化学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20 杨万泰 56 高分子化学 北京化工大学 21 杨 丹(女) 47 有机化学 香港大学 22 杨秀荣(女) 67 分析化学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23 杨忠志 72 物理化学 辽宁师范大学 24 杨金龙 47 物理化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5 杨 柏 50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吉林大学 26 杨 震 53 有机化学 北京大学 27 来鲁华(女) 49 物理化学 北京大学 28 吴 玮 50 物理化学 厦门大学 29 汪 信 64 化学工程(应用化学) 南京理工大学 30 张东辉 46 物理化学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31 张洪杰 59 无机化学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32 张 涛 49 化工(工业催化)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33 张新荣 56 分析化学 清华大学 34 陈国南 64 分析化学 福州大学 35 邵元华 50 分析化学 北京大学 36 岳建民 51 有机化学(天然有机化学)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37 赵新生 55 物理化学 北京大学 38 施章杰 38 有机化学 北京大学 39 顾忠伟 63 高分子化学 四川大学 40 徐春明 48 化学工程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41 梁 宏 48 生物无机化学 广西师范大学 42 彭孝军 50 精细化工 大连理工大学 43 韩布兴 55 物理化学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44 谢在库 49 石油化工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45 谢作伟 49 金属有机化学 香港中文大学 46 谢素原 45 无机化学 厦门大学 47 谢 毅(女) 45 无机化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48 裘式纶 65 无机化学 吉林大学 49 谭仁祥 52 天然产物与药物化学 南京大学 50 熊仁根 51 无机化学 东南大学 51 潘才元 73 高分子化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52 鞠熀先 48 分析化学 南京大学 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 (88人) 序号 姓名 年龄 专业 工作单位 1 马 兰(女) 54 神经生物学 复旦大学 2 马克平 54 生态学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3 王 文 45 进化遗传学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 4 王以政 55 神经生物学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5 王拥军 47 中医学(中医骨伤科学) 上海中医药大学 6 王松灵 50 口腔医学 首都医科大学 7 王 岩 51 骨外科学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8 王 俊 37 生物信息学 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 9 王喜军 51 中医药学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10 王福生 50 感染性疾病与传染病学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二医院 11 卢光琇(女) 74 生殖医学 中南大学 12 仝小林 57 中医内科学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13 朱学良 50 细胞生物学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14 任 东 50 昆虫与植物协同演化 首都师范大学 15 邬堂春 47 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 华中科技大学 16 孙 兵 52 免疫学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 17 孙树汉 60 遗传学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 18 杜冠华 56 药理学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 19 李汉璋 63 生理学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20 李 宁 61 外科学(普通外科) 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 21 李亦学 57 生物信息学 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22 李 蓬(女) 47 生理学和生物化学 清华大学 23 杨 晓(女) 46 基础医学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生物工程研究所 24 杨维才 49 植物学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25 汪道文 56 心血管疾病内科学 华中科技大学 26 沈中阳 50 器官移植 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 27 宋纯鹏 51 植物生理学 河南大学 28 宋微波 54 动物学 中国海洋大学 29 张大兵 45 作物遗传学 上海交通大学 30 张立新 42 光合作用与叶绿体分子生物学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31 张 旭 51 神经科学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32 张克勤 54 农业植物病理学 云南大学 33 张辰宇 46 生理学、分子代谢、分子诊断 南京大学 34 张灼华 49 神经科学 中南大学 35 张其清 59 医用生物材料与植入科学 中国医学科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 36 张学军 57 皮肤病学 安徽医科大学 37 陆 林 46 精神病学 北京大学 38 陈义汉 48 医学 同济大学 39 陈子江(女) 53 妇产科学 山东大学 40 陈化兰(女) 44 兽医学 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 41 陈国强 49 病理生理学 上海交通大学 42 陈晔光 48 细胞生物学 清华大学 43 陈盛禄 74 蜜蜂学 浙江大学 44 邵 峰 41 感染与免疫的分子机制 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 45 昌增益 48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北京大学 46 金 力 50 进化遗传学 复旦大学 47 周广胜 47 生态学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48 周 专 56 生物物理学 北京大学 49 周 琪 43 发育生物学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50 屈良鹄 59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中山大学 51 赵家军 52 内分泌代谢病学 山东省立医院 52 赵继宗 67 神经外科学 首都医科大学 53 哈木拉提·吾甫尔 53 民族医学 新疆医科大学 54 施一公 46 生物物理学 清华大学 55 施焕中 48 呼吸病学 首都医科大学 56 姜 泊 56 消化内科学 南方医科大学 57 桂建芳 57 鱼类遗传育种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58 顾东风 54 遗传流行病学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 59 顾 江 64 病理学 汕头大学 60 钱 前 51 作物种质资源 中国水稻研究所 61 徐国良 48 分子遗传学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62 徐 涛 42 生物物理学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63 凌 锋(女) 61 神经外科 首都医科大学 64 高 福 51 病原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65 郭亚军 57 肿瘤免疫学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 66 唐纪良 56 植物病理学 广西大学 67 黄荷凤(女) 55 妇产科学 浙江大学 68 曹务春 49 流行病学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 69 曹晓风(女) 48 植物表观遗传学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70 曹谊林 59 医学(组织工程学) 上海交通大学 71 戚益军 40 植物学 清华大学 72 阎锡蕴(女) 56 纳米医学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73 彭宝淦 49 脊柱外科学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总医院 74 蒋华良 48 药学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75 韩泽广 49 基础医学 上海交通大学 76 韩家淮 53 细胞生物学 厦门大学 77 韩 斌 50 作物遗传与基因组学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78 程和平 50 细胞生物学和生物物理学 北京大学 79 窦科峰 57 器官移植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80 赫 捷 52 胸外科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81 蔡秀军 49 外科学(腹部外科) 浙江大学 82 裴端卿 48 干细胞与再生医学 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 83 谭力海 49 心理学 香港大学 84 谭华荣 57 微生物代谢与调控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85 樊 嘉 55 肝癌基础与临床 复旦大学 86 黎晓新(女) 63 眼科学 北京大学 87 薛勇彪 50 植物分子遗传学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88 瞿 佳 57 眼科学 温州医学院 地学部 (75人) 序号 姓名 年龄 专业 工作单位 1 王成善 61 沉积学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 王会军 49 大气科学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3 王 赤 46 空间物理学 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 4 王学求 51 勘查地球化学 中国地质科学院 5 王椿镛 67 固体地球物理学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6 方小敏 49 构造地貌与环境变化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7 史文中 50 测绘科学与技术 香港理工大学 8 史培军 54 自然地理学 北京师范大学 9 冯学尚 49 空间物理学 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 10 成秋明 53 数学地质、矿产普查与勘探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11 朱永官 45 环境土壤学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12 朱伟林 57 海洋地质学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13 朱 敏 47 古生物学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14 刘 禹 49 树木年轮与全球变化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 15 孙文科 57 地球物理学/重力学 中国科学院大学 16 孙立广 68 生态地质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17 孙和平 57 地球物理学、大地测量学 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18 孙 革 69 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沈阳师范大学 19 李志林 53 测绘科学 香港理工大学 20 李建平 44 气象学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21 李献华 51 同位素地球化学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22 杨经绥 63 岩石大地构造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23 杨树锋 66 构造地质学 浙江大学 24 吴立新 46 物理海洋学 中国海洋大学 25 吴福元 50 岩石学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26 沙金庚 64 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27 沈树忠 51 古生物学和地层学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28 张人禾 50 气象学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29 张水昌 51 油气地球化学与石油地质学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30 张立飞 50 变质岩石学 北京大学 31 张宏福 50 岩石地球化学 西北大学 32 张良培 51 测绘科学与技术 武汉大学 33 张忠杰 49 固体地球物理学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34 张培震 57 地震动力学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35 张喜光 64 化石生物学 云南大学 36 陆雅海 50 土壤微生物学 中国农业大学 37 陈大可 55 物理海洋学 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 38 陈中原 60 自然地理学 华东师范大学 39 陈发虎 50 环境变化 兰州大学 40 陈均远 73 古生物学和演化生物学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41 陈衍景 51 矿床学 北京大学 42 陈 骏 58 地球化学 南京大学 43 邵明安 56 土壤物理学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44 林 珲 59 地理信息科学 香港中文大学 45 易 帆 56 空间物理学 武汉大学 46 金之钧 55 石油地质学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47 周成虎 48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48 周启星 50 环境科学(环境地球化学) 南开大学 49 庞忠和 51 水文地质学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50 郝守刚 71 古生物学 北京大学 51 郝 芳 49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52 胡瑞忠 54 矿床学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53 侯先光 64 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云南大学 54 侯增谦 52 矿床学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55 宫辉力 56 信息水文地质 首都师范大学 56 骆永明 50 土壤环境与污染修复 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 57 袁东亮 47 物理海洋学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58 袁运斌 41 大地测量学 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59 夏 军 58 水文学及水资源 武汉大学 60 徐义刚 46 岩石学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61 徐 星 43 古生物与地层学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62 高 抒 56 海洋地质学 南京大学 63 高 锐 63 地球物理与深部构造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64 郭正堂 49 新生代地质与环境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65 谈哲敏 48 气象学 南京大学 66 黄建平 50 大气科学 兰州大学 67 黄润秋 49 工程地质学 成都理工大学 68 曹晋滨 48 空间物理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69 崔 鹏 55 自然地理学与水土保持学(山地灾害)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70 彭平安 52 有机地球化学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71 葛全胜 50 自然地理学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72 谢树成 45 地球生物学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73 潘永信 49 地球物理学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74 戴民汉 48 海洋生物地球化学 厦门大学 75 鞠洪波 56 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信息技术科学部 (50人) 序号 姓名 年龄 专业 工作单位 1 马龙生 72 精密光谱 华东师范大学 2 马 林 47 雷达系统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四研究所 3 王飞跃 51 智能控制、复杂系统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4 王立军 66 光电子学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5 王永仲 68 光学工程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械工程学院 6 王永良 48 信号与信息处理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预警学院 7 王建宇 54 光电技术 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8 王 巍 46 导航、制导与控制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九研究院 9 毛军发 47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上海交通大学 10 尹 浩 53 通信网络与信息系统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第六十一研究所 11 田 捷 53 模式识别、生物医学图像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12 冯登国 48 信息安全与密码学 北京信息科学技术研究院 13 吕 建 53 计算机软件 南京大学 14 朱嘉麟 72 半导体 清华大学 15 刘大有 70 计算机应用技术 吉林大学 16 刘伍明 53 量子光学与量子信息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17 刘 明(女) 49 微电子技术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18 刘增良 55 军事信息学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 19 许京军 47 非线性光学与技术 南开大学 20 李建中 62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哈尔滨工业大学 21 李 陟 51 导航、制导与控制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第二研究院 22 李景镇 72 光学工程 深圳大学 23 吴伟仁 59 测控通信、航天系统总体 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 24 吴朝晖 46 计算机 浙江大学 25 张化光 54 控制科学与工程 东北大学 26 张书练 67 激光、精密测量 清华大学 27 张 荣 49 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 南京大学 28 陆建华 49 通信与信息系统 清华大学 29 陆贵文 55 微波及天线技术 香港城市大学 30 陈武凡 63 医学成像科学与图像分析 南方医科大学 31 林 闯 64 计算机网络 清华大学 32 罗 毅 53 电子科学与技术 清华大学 33 周志鑫 47 信号与信息处理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第二部技术局 34 房建成 47 导航、制导与控制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35 赵葆常 74 光学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36 郝 跃 55 微电子学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37 相里斌 46 光学 中国科学院光电研究院 38 凃国防 59 通信与信息系统 中国科学院大学 39 姜 杰(女) 52 导航、制导与控制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一研究院 40 洪 伟 50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东南大学 41 祝明发 68 计算机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42 骆清铭 47 生物医学光子学 华中科技大学 43 高小山 49 计算机科学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 44 郭世泽 44 计算机应用技术(网络安全)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第五十四研究所 45 黄 如(女) 43 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 北京大学 46 曹希仁 68 控制系统理论 上海交通大学 47 龚旗煌 48 非线性光学、超快光子学 北京大学 48 蔡开元 48 导航、制导与控制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49 谭铁牛 49 模式识别与计算机视觉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50 潘成胜 50 计算机网络 大连大学 技术科学部 (58人) 序号 姓名 年龄 专业 工作单位 1 丁 汉 49 机械电子工程 华中科技大学 2 王秋良 47 电工理论与新技术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3 方心虎 72 导弹总体设计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一研究院 4 方岱宁 55 固体力学 北京大学 5 卢天健 48 固体力学 西安交通大学 6 叶志镇 58 材料物理与化学 浙江大学 7 田永君 50 超硬材料 燕山大学 8 冯开明 60 核聚变反应堆理论与设计 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 9 成会明 49 材料科学与工程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10 向锦武 49 飞行器设计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11 庄景云(女) 72 高温合金 中国钢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12 刘吉平 62 材料学 北京理工大学 13 刘维民 50 润滑材料与技术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14 齐 飞 45 工程热物理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15 闫楚良 65 飞机结构寿命与可靠性 国机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16 江 涌 50 高级自动寻的飞行器设计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二研究院 17 李东旭(女) 56 挠性航天器动力学与控制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18 李行伟 60 环境水力学、水利工程 香港科技大学 19 李应红 50 航空推进技术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工程大学 20 李 杰 55 结构工程 同济大学 21 李国英 49 水利水电工程 水利部 22 杨 合 50 航空宇航制造工程 西北工业大学 23 吴学仁 66 断裂力学、疲劳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 24 邱 勇 48 有机光电材料 清华大学 25 何雅玲(女) 49 传热传质学 西安交通大学 26 何满潮 57 矿山工程岩体力学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7 邹志刚 58 材料学 南京大学 28 张立德 74 材料科学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固体物理研究所 29 张怀武 53 电子材料与器件 电子科技大学 30 张柏楠 51 空间飞行器设计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31 陆俭国 76 电气工程 河北工业大学 32 陈王丽华(女) 64 材料科学 香港理工大学 33 欧阳明高 54 汽车动力系统 清华大学 34 金红光 56 工程热物理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35 周仲荣 47 机械设计及理论 西南交通大学 36 郑泉水 52 力学 清华大学 37 赵亚溥 49 固体力学、物理力学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38 姜宗林 58 流体力学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39 洪友士 61 力学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40 宣益民 56 工程热物理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41 贾金锋 47 材料物理 上海交通大学 42 徐世烺 59 结构工程 浙江大学 43 高德利 55 油气钻探与开采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44 高 濂 67 无机材料 上海交通大学 45 郭万林 52 纳米力学、固体力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46 唐春安 55 岩土工程 大连理工大学 47 益小苏 59 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学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 48 谈和平 60 工程热物理 哈尔滨工业大学 49 桑建华 56 隐身技术、飞机设计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 50 曹一家 44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湖南大学 51 常 进 46 航天应用技术和空间遥感 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 52 常 青 55 建筑学 同济大学 53 崔福斋 67 生物材料 清华大学 54 彭练矛 50 材料物理 北京大学 55 韩杰才 47 材料科学与工程 哈尔滨工业大学 56 蒙大桥 55 核材料与工艺技术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第七研究所 57 滕锦光 49 结构工程 香港理工大学 58 潘树明 76 磁性材料 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
个人分类: 生活杂志|29948 次阅读|1 个评论
[科研笔记]入选美国科学院院士:不存在候选人自己申请程序
liuli66 2013-5-2 08:39
高尔文·莫莉(美国国家科学院新闻办公室高级媒体官员): 新成员入选美国科学院,是为了表彰他们的杰出贡献和持续的原创研究成果。 由于新入选的成员是通过选举产生的,所以不存在成员申请入会的过程和程序。 此外,只有美国国家科学院的正式成员才可以提交正式提名。 提名递交后会对被提名人进行广泛和仔细审查。 每年增选美国籍院士不超过84人,外籍院士不超过21人。 (来源:《新京报》20130502 A15;转载的电子版: http://news.ifeng.com/mainland/detail_2013_05/02/24843912_0.shtml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3/5/277451.shtm ) LIULI按:美国科学院选举院士的做法,所谓best practice,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记得1980年院士(学部委员)选举,采取的就是[匿名]“推荐制”,而不是后来的“申请制”。
137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第五批甘肃省优秀专家候选人名单(共100人)
尕海湿地 2013-4-30 14:05
第五批甘肃省优秀专家候选人名单(共100人) 甘肃日报        马谦(女)临夏州医院副主任医师   夏玉林临夏州文化局二级编剧   罗玲萍(女)临夏州种子公司高级农艺师   何有录临夏回民中学中学高级教师   魏志贞天水市秦城区林业局高级农艺师   霍称芳天水市北道区畜牧兽医服务中心高级畜牧师   李刚天水金驼工贸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   林文白银市水电勘测设计院高级工程师   刘继祖白银市种子公司高级农艺师   王永祯景泰县林业局治沙试验站高级工程师   赵得璧靖远县一中中学高级教师   李前华亭煤电公司煤化厂高级工程师   李云霞(女)华亭县东华小学小学高级教师   赵守健静宁县医院副主任医师   文?洲平凉市农业技术推广站高级农艺师   高嶙定西市安定区关川河流域治理指挥部高级工程师   马占川漳县农业技术推广站推广研究员   蒲育林定西市旱作农业科研推广中心研究员   吴有仓临洮县电力局工程师   郑锦志嘉峪关市第一中学中学高级教师   杨椿嘉峪关市医院副主任医师   胡发成武威市畜牧兽医技术服务中心高级畜牧师   甘国福武威市农业技术服务中心高级农艺师   魏久道武威二中中学高级教师   郭开同凉州区人民医院副主任医师   马长源肃州区畜牧兽医技术服务中心高级畜牧师   蔡建茂酒泉市人民医院副主任医师   赵玮璋酒泉中学中学高级教师   孔东升张掖市林业科学技术推广站高级工程师   王国华(女)甘州区委党史资料征集办公室副编审   郝铠张掖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高级农艺师   乔红霞(女)庆阳市种子管理站高级农艺师   杨汉卿庆阳市农机化技术推广站高级工程师   张志峰庆阳市人民医院副主任医师   张鑫智庆阳市中医院副主任检验师   李晓林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主任医师   苏孝林兰州歌舞剧院国家一级演员   方震兰州市口腔医院主任医师   李志强兰州联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经济师   滕汉玮兰州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高级农艺师   包富贵甘南州畜牧兽医科学研究所畜牧师   赵彦恒甘南师范学校高级讲师    李俊臻甘南州林业技术综合服务中心高级工程师   崔长庆武都一中中学高级教师   祁治林武都县油橄榄产业开发办公室高级工程师   朱红陇南地区蔬菜果树开发总站高级农艺师   李小平酒泉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工程师   张曼丽(女)兰石集团换热设备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   刘继东甘肃煤田地质局高级工程师   曹万智甘肃省建材科研设计院高级工程师   郝保安兰州电机有限责任公司副主任医师   彭平兰州真空设备有限责任公司高级工程师   魏周荣甘肃长通电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工程师   陆晓民兰州同健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经济师   马炳烈天水长城开关厂高级工程师   谢俊文靖远煤业有限责任公司高级工程师   郭万喜甘肃煤田地质研究所高级工程师   寿焕根兰州科庆仪器仪表有限责任公司高级工程师   栗震亚甘肃省人民医院主任医师   张钲兰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主任医师   李徐生兰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主任医师   孟蕾(女)甘肃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医师   刘勤江甘肃省肿瘤医院主任医师   江永清甘肃省林业科学技术推广总站高级工程师   马立鹏甘肃省三北防护林建设局高级工程师   金社林甘肃省农科院研究员   李国梁甘肃省园艺技术指导站高级农艺师   张榕(女)甘肃省草原总站高级畜牧师   吴自勤甘肃省种子管理总站高级农艺师   陈秀蓉(女)甘肃农业大学教授   王国珍兰州理工大学教授   党建武兰州交通大学教授   张海钟河西学院教授   何忠茂兰州有色金属建筑研究院高级工程师   王立红甘肃省第七建筑工程集团公司高级工程师   骆惠琴(女)甘肃省国土资源规划研究院高级工程师   李含琳中共甘肃省委党校教授   王旭东敦煌研究院副研究馆员   高凯甘肃省文联文学院文学二级   彭长城甘肃人民出版社编审   刘广齐甘肃省体育局体工一大队国家级教练   贺德衍兰州大学教授牛锋西北民族大学教授   杨蜀黔兰州化学工业公司高级工程师   李静群长庆石油勘探局高级工程师   雷群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高级工程师   刘尚礼兰州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高级工程师   杨立明甘肃省地震局研究员   王玉琳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研究员   支拴喜甘肃省电力试验研究所高级工程师   李建东玉门石油管理局水电厂高级工程师   蒲小宣中国核工业总公司五0四厂高级工程师   赖远明中科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研究员   田军(已故)中科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曹永刚铁道部第一勘察设计院高级工程师   姚守忠中国核工业总公司四0四厂高级工程师   姚军中国农科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研究员   龚光碧兰州石化公司石化研究院高级工程师   张强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研究员   李忠甘肃万维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高级工程师 http://www.gansudaily.com.cn/20031227/2/2003C27A00061002.htm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2081 次阅读|0 个评论
2013两院院士候选人犹抱琵琶半遮面
热度 9 zw373737 2013-3-29 10:29
2013 年两院院士部分候选人 省级推荐 福建 福州大学的陈国南和郑仕标教授等 2 人被初选为 2013 年中科院院士候选人, 福建农林大学的尤民生教授、林占熺研究员、省农科院的王泽生教授级高工和福建省冶金控股有限公司的吴冲浒教授级高工等 4 人被遴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候选人。 广西 唐纪良教授和梁宏教授推荐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候选人, 卓家同主任医师和李文信研究员提名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候选人。 中国科协下的学会推荐 中国光学学会 拟推荐中国科学院院士候选人名单如下: 序号 姓名 工作单位 1 罗毅 清华大学 2 魏志义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3 骆清铭 华中科技大学 中国化学会 经过提名、专家组评审程序,拟向中国科协推荐以下中国科学院院士候选人: 李永舫 男 汉 1948 年 8 月 中国科学院化学院究所 研究员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张新荣 男 汉 1956 年 7 月 清华大学化学系 教授 分析化学 刘文剑 男 汉 1966 年 3 月 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 教授 物理化学 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 公示名单如下(排名不分先后): 张宏福(西北大学) 孙卫东(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陈衍景(北京大学) 张立飞(北京大学) 中国动物学会 推荐中国海洋大学宋微波教授为中国动物学会推荐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候选人。 中国植物学会 推荐清华大学戚益军教授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候选人。 中国微生物学会 推荐两院院士候选人公示。 东秀珠,女,汉族, 1958 年出生,博士学位,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 曲音波,男,汉族, 1953 年出生,博士学位,山东大学教授。 邵峰,男,汉族, 1972 年生,博士学位,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研究员。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 向中国科协推荐提名两院院士候选人的公示 拟推荐 昌增益、李蓬、戚益军 三位上报中国科协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候选人,拟推荐 余龙 上报中国科协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候选人。 中国遗传学会 推荐的复旦大学余龙教授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候选人。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 推荐 大连理工大学全燮教授 为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候选人。 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 推荐 唐春安教授(大连理工大学) 作为我学会上报中国科协的中国科学院院院士候选人。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 推荐清华大学欧阳明高为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推荐中国科学院院士候选人。 中国水利学会 武汉大学李义天 教授获得被推荐到中国科协参加 2013 年度中国工程院院士遴选的资格。 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 拟提名大连理工大学孔宪京教授和中国水电四局席浩教授级高工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候选人。 中国电子学会 推荐中国科学院院士候选人 学部:信息技术科学部 编号 姓名 性别 民族 出生年月 工作单位 技术职称 专业 推荐机构 1 洪伟 男 回 1962.10 东南大学 教授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微波分会 提名中国工程院院士候选人 学部: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 编号 姓名 性别 民族 出生年月 工作单位 技术职称 专业 推荐机构 1 杨知行 男 汉 1946.1 清华大学 教授 通信与信息系统 学术工作委员会 学部: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 编号 姓名 性别 民族 出生年月 工作单位 技术职称 专业 推荐机构 1 周济 男 汉 1962.2 清华大学 教授 材料 元件分会 中国计算机学会 推荐 林闯 (清华大学)、 吴朝晖 (浙江大学)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候选人。 中国航海学会 拟推荐 吴澎 同志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候选人。 中国航空学会 拟推荐桑建华、曾元松、欧阳绍修三位同志至中国科协,参加中国科协组织的 2013 年两院院士初遴选。 三位推荐人选基本情况如下: 桑建华,研究员, 1956 年生人,中航工业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副所长,长期从事隐身技术、飞机设计相关工作,申报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 曾元松,研究员, 1971 年生人,中航工业北京航空制造工程研究所副所长,长期从事航空制造工程研究工作,申报中国工程院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 欧阳绍修,研究员, 1956 年生人,中航工业陕飞公司副总经理,长期从事飞机设计相关工作,申报中国工程院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 中国石油学会 拟推荐高德利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候选人,孙丽丽、谢玉洪、方向晨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候选人。 高德利,男,汉族, 1958 年 4 月出生,博士学位,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校学术委员会主任,教授,油气钻探与开采专业,主要成就:长期研究“油气田定向钻井理论与设计控制技术”,并获得显著的应用实效。 谢玉洪,男,汉族, 1961 年 2 月出生,博士学位,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湛江分公司总经理,教授级高工,油气资源与勘探专业,主要成就:创造性地提出“动态生气 - 耦合成藏 - 近源聚集”生烃 - 油气成藏理论,并获得显著的应用实效。 孙丽丽,女,汉族, 1961 年 9 月出生,学士学位,中国石化工程建设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教授级高工,石油与天然气化工(工程设计)专业,主要成就:主持攻关形成适应大型高酸天然气净化的系列工程技术,填补我国大型高酸天然气净化工程领域的空白。 方向晨,男,汉族, 1960 年 5 月出生,博士学位,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院长,教授级高工,石油与天然气化工专业,主要成就:创造性地应用加氢催化反应工程研究取得成果,主持开发了多项具有引领性意义的炼油加氢新技术。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 拟推荐朱合华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候选人,报送中国科协参加 2013 年度中国工程院院士遴选。 朱合华,男,汉族, 1962 年 10 月出生,博士学位,同济大学校务委员、教育部土木信息技术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地下工程与隧道工程 ( 城市地下空间与工程 ) 专业,主要成就:在地下空间与工程的数字化、软土盾构隧道衬砌结构非线性分析方法和地下工程信息化施工反馈控制技术方面,先后提出了建养一体数字化技术、梁—接头非连续设计模型和微扰动施工控制技术,做出了创新性工作。他是数字地下空间与工程的倡导者和开拓者,在地下空间规划、地下工程施工安全和地下结构全寿命维护管理的数字化理论与技术应用方面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中国生物工程学会 向中国科协拟推荐清华大学的陈国强教授和山东大学的曲音波教授作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候选人。 中国纺织工程学会 拟向中国科协推荐总后勤部军需装备研究所施楣梧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和 浙江理工大学邵建中 教授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候选人, 中国材料研究学会 2013 年度推荐中国科学院院士候选人 1 名,信息如下: 学部:技术科学部 序号 姓 名 性别 民族 出生年月 工作单位 技术职称专业 推荐单位 1 田永君 男 汉 1963.3.12 燕山大学 教授 超硬材料 中国材料研究学会 中国颗粒学会 推荐曹军骥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作为我会上报中国科协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候选人。 中国人工智能学会 推荐 东北大学张化光 教授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候选人。 中国体视学学会 拟推荐中国科学院院士候选人名单如下: 姓 名:田捷 工作单位: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等等 学部:地学部 推荐学会:中国地理学会 编号 姓名 性别 民族 出生年月 工作单位 技术职称 专业或专长 提名单位 1 崔鹏 男 汉 1957-09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研究员 自然地理学 中国地理学会 2 董治宝 男 汉 1966-06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研究员 风成过程 中国地理学会 3 顾朝林 男 汉 1958-05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教授 人文地理学 中国地理学会 4 王铮 男 汉 1954-12 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研究所 研究员 地理学 中国地理学会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19830 次阅读|19 个评论
中国地理学会拟推荐2013年度中国科学院院士候选人名单
热度 1 wufee 2013-3-18 13:33
中国地理学会 拟推荐 2013 年度中国科学院院士候选人名单 学部:地学部推荐学会:中国地理学会 编号 姓名 性别 民族 出生年月 工作单位 技术职称 专业或专长 提名单位 1 崔鹏 男 汉 1957-09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研究员 自然地理学 中国地理学会 2 董治宝 男 汉 1966-06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研究员 风成过程 中国地理学会 3 顾朝林 男 汉 1958-05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教授 人文地理学 中国地理学会 4 王铮 男 汉 1954-12 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研究所 研究员 地理学 中国地理学会
4416 次阅读|2 个评论
【微博】科学网知名博主被推荐为2013年院士候选人
热度 7 pukin 2013-3-17 17:09
【微博】科学网知名博主被推荐为2013年院士候选人
科学网知名博主王铮老师被中国地理学会推荐为2013年中科院院士候选人,祝王老师好运!
个人分类: 博客新闻|458 次阅读|8 个评论
更高效的民主选举
duke01361 2013-3-15 10:17
更高效的民主选举 西方国家的办事效率确实慢!这可以透过他们选举总统这件事情窥见一斑。 他们选举个“破总统”也需要几个“总统”候选人一起搅和!这些候选人还得在国内到处“白话”一番,争取民众支持! 其实,这真的很没必要!反正国家总需要一个人当总统,谁当还不都是一码事? 他们那种选举真的是劳民伤财!不但消耗了国民很多宝贵的娱乐时间,而且最终也只能是费劲巴黎地选出一人当“总统”! 这是何必?!我觉得他们应该对此加以改进!首先把“总统”人选确定下来就好!然后走个过场,对外宣布就好!我们老百姓只关心自己的生活,真的不在乎哪家那个小谁当总统! 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个人分类: Funny Things|1599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韩寒入围“中国科学年度新闻人物”引争议】
flly 2013-1-15 09:03
【韩寒入围“中国科学年度新闻人物”引争议】日前,由中国科学报社、科学网等多家媒体共同主办的“2012中国科学年度新闻人物”评选已进入终评阶段,最终结果将于本月19日左右公布。之前,作家、赛车手韩寒和袁隆平、马云、雷军等科技界人士以及“打假斗士”方舟子共三十名候选人一起入围,引发争议。 难道是因为他编书了吗???
个人分类: 杂感|1506 次阅读|0 个评论
热烈祝贺科学网博主何作庥院士荣获首届新语丝科学精神奖
热度 4 xupeiyang 2013-1-13 14:28
科学网博主何作庥院士领取第一届新语丝科学精神奖 首届新语丝科学精神奖授予中国科学院院士、理论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何祚庥,以表彰他长期以来在反对伪科学、邪教和伪环保,批评中医,普及和推广可再生能源等方面的贡献。   颁奖仪式于2013年1月13日下午2点在北京时尚廊书店举行,何祚庥院士在发表获奖感言后,做了关于中国核电站开发问题的报告。   新语丝科学精神奖用于奖励在帮助中国公众理解科学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人士,每年评选一次,每年一月份颁发,奖给一个人,奖金一万瑞士法郎。该奖由新语丝编委会评选,奖金由位于瑞士的科学期刊出版公司MDPI公司赞助(mdpi.com)。   获奖者简介:何祚庥,1927年出生于上海,195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1959~1960年在苏联杜布纳联合研究所参加粒子物理的研究。1961~1965年参与我国原子弹、氢弹理论研究。1965~1966年间参加了层子模型的研究工作,是层子模型的四个主要完成人之一。1974~1979年研究复合粒子量子场论。1980年之后从事粒子和宇宙相关问题的研究。1980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目前为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参与揭露“特异功能”、“邱氏鼠药”、“水变油”等伪科学,1999年率先批判邪教。近年来活跃于反对伪环保、批评中医、推广可再生能源等领域。 ◇× 第一届新语丝科学精神奖评选结果于1月13日14时,在位于北京市朝阳区的时尚廊书店揭晓。“反伪科学斗士”何祚庥荣获这一奖项。   新语丝科学精神奖用于奖励在帮助中国公众理解科学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人士。该奖每年评选一次,奖金一万瑞士法郎。 何祚庥发表获奖感言   何祚庥,粒子物理、理论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主要从事理论物理学、科学史、自然辩证法、哲学、政治经济学等方面的科学研究并取得多项重要成果。曾参与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氢弹的研制开发,是揭批伪科学的坚强斗士。作为第一位获奖者,何祚庥表示当下中国最缺的就是科学精神,他很高兴新语丝能设这个奖项,也很荣幸自己能获奖。 主持人司马南   颁奖典礼由独立学者司马南主持,新语丝网站创办人方舟子介绍了新语丝科学精神奖的由来及其评选机制。 新语丝网站创始人方舟子 颁奖典礼现场 司马南主持人 新语丝科学精神奖 一、 该奖用于奖励在帮助中国公众理解科学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人士。 二、 该奖每年评选一次,奖给一个人,奖金一万瑞士法郎(或等值美元、人 民币)。 三、 该奖由新语丝编辑部评选,每年一月份颁发。欢迎各界人士提名候选人, 候选人名单和推荐理由请寄: xinyusi@yahoo.com 。 四、 该奖奖金由位于瑞士的科学期刊出版公司MDPI公司赞助(mdpi.com)。  ·方舟子·  中国科学院院士何祚庥挑起的“人类无须敬畏大自然”的大讨论,过了一个多月,还没有平息下去。那些反对何院士的观点的人,似乎早就对何院士抱有成见。在报刊文章中不好明说,在网络文章就很坦率,在批驳何院士之前,往往要先揭一揭何院士的“历史污点”。例如章立凡《略谈我之自然观——从何祚庥、汪永晨“敬畏自然”之争说起》一文,是主张敬畏大自然的,文中不称呼何院士为物理学家,却说他是“自然辩证法的专家”,讥讽说:  “他还根据毛泽东关于‘物质无限可分’的观点(这观点源自中国古代诡辩派哲学家惠子),提出存在‘无限可分’的‘层子’(夸克)以及‘亚层子’、‘无子’、‘前子’、‘毛子’等的理论,但至今不被国际物理学界所承认;数年前何院士的一篇文章引发了重大事件,虽然我当时并不反对其观点,但后来就很少拜读大作了。”  网上有一位“五岳散人”,是支持何院士的观点的,然而也说:  “何博士当年是‘毛子’的发明人,好象底牌不是那么干净,每次出来都被人抓住当年的痛脚胖揍。”  何院士的确是“层子模型”的四个主要贡献人之一,因此在1982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按美国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温伯格在《最初三分钟》一书中的说法,“层子模型”类似于国外物理学家稍早提出的夸克模型,章立凡也将层子等同于夸克,但是,与夸克模型有关的工作已三次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章立凡说它“至今不被国际物理学界所承认”,真不知从何说起?  至于“亚层子”、“无子”、“前子”、“毛子”等等,倒是没有获得物理学界的承认,但是也并非何院士发明的。美国另一位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格拉肖在1977年夏威夷第7届国际粒子物理研讨会上提议将亚夸克粒子命名为“毛子”以纪念毛泽东。“亚层子”、“无子”、“前子”我不知道是谁提出的,我曾问过何院士,他说都是别人提出的,是国内外物理学家提出的许多种复合粒子模型中的几种。  这些名称的发明权被栽到何院士头上,始见于邪教网站上一篇攻击何院士、否定夸克的存在的伪科学文章。该文列了何院士发表于《哲学研究》1982年第6期的文章《层子、轻子也是不可穷尽的》做为参考文献,以表明言之有据。我手上有何院士的这篇文章,在这篇短文中,何院士是如此说的:“当前有一大批著名的理论物理学家纷纷转入比层子、轻子更深层次物质的研究,提出了一大堆有关更深层次物质的命名,如前子、无子、毛子……等等。”有正常阅读能力的人,都不会因此认为是何院士首先提出了“前子、无子、毛子”。他不过是在介绍别人的观点而已。  何院士的这篇文章其实是在讨论一个哲学命题,认为“粒子不可穷尽性”不应理解为像惠子所说的那样可以无限分割,而应理解为“即使是粒子半径极小,接近于零,也存在着内在矛盾,由于‘耦之中又有耦焉,其变遂至于无穷’。”这种观点是否成立,当然可以讨论,但如果对之进行人身攻击,则大可不必。物质是否无限可分,毕竟是个哲学问题,并不是什么可笑的事。  邪教网站的文章之所以如此慷慨地授予何院士那么多发明权,目的则是为了丑化何院士,想让读者以为何院士除了会根据政治需要杜撰术语,在专业上一无所长。可笑的倒是,这篇断然否定夸克的存在、有点科学常识的人即知其非的伪科学文章,在网上流传极广,被反复用以攻击、嘲笑何院士,受其蛊惑者中还包括许多与邪教誓不两立的人,为“众口铄金、积毁销骨”提供了一个新例证。  网上有关何院士的谣言还有一些。例如,许多人骂他当年建议拆除北京城墙,邪教网站甚至造谣说他因此逼死了建筑学家梁思成夫妇。事实是,1955年,何院士大学毕业后不久,曾写过一篇《论梁思成对建筑问题的若干错误见解》,那是批评梁思成在建筑设计上的复古主义,特别是不计成本提倡造价十分昂贵的“大屋顶”。这事还是何院士近年来在回忆中主动提及,才引起别人的注意。不管他在年轻时候对梁思成的批评是否有理,那都与拆除北京城墙无关,更与1972年梁思成之死无关。王军《城记》一书(三联书店出版)详细介绍了北京城墙被拆除的经过,提及许多位当年的建议者、支持者,并无何祚庥。  我写这篇文章澄清谣言的目的,主要倒不是要替何院士讨个公道。何院士长期以来批伪科学、批邪教,尽干得罪人的事,对这类造谣、污蔑想必已经习惯,不需要别人替他讨公道。我主要是想提醒读者,切勿轻信、传播无可靠来源的信息,在写作时要有起码的严谨,尤其是在事关一个人的声誉时,更应慎重。你可以因为某种原因而讨厌某个人,但是不要因此而轻信谣言、以讹传讹去污蔑那个人。否则,败坏的却是你自己的学术声誉。 2005.2.19. (载《北京科技报》2005.2.23.) (XYS20050222) ◇× 第十一届PSI-新语丝网络文学奖获奖名单   截止2012年10月31日,第十一届“PSI-新语丝”网络文学奖活动共收到来稿112篇。经《新语丝》编辑部投票表决,评选结果如下: 一等奖(奖金一千美元或等值人民币) 刘振墉《抗战亲历杂记》 二等奖(奖金五百美元或等值人民币) 邱贵平《畏罪》 于怀岸《安魂曲》 三等奖(奖金二百美元或等值人民币) 牛马《那片绿油油的麦田》 阿W《我和这些女人们》 曹雪芳《三江源》 爪哇岛《向一株叫苏轼的植物学习》 周海亮《水》 卢江良《好大一方肉》 帅士象《消失的竹林》 杨犁民《像村庄一样美》 花椒《死亡的味道》 简默《马路市场》 本次评奖活动由PSI留学生服务公司( www.psiservice.com )赞助
个人分类: 科学名人|6290 次阅读|8 个评论
5.85 万=13年=一个著名科学家的一生
热度 3 xuancewang 2013-1-5 10:18
“段振豪单独贪污5.85万,被判13年。” “博士,研究员,百人,杰青,中国科学院地球深部重点实验室主任,院士推荐候选人”所有的头衔加起来不值5.85万. 合理的不合法,合法的不合理?
2670 次阅读|3 个评论
“捐精院士”段振豪获刑13年
热度 20 xupeiyang 2013-1-4 08:28
警示世人,教训深刻。 “捐精院士”涉嫌贪污百万公款一审获刑13年 http://www.dzwww.com/xinwen/guoneixinwen/201301/t20130104_7872471.htm 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段振豪等待进入法庭受审。   段振豪,曾入围中科院院士有效候选人,曾任中国科学院地球深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却因为妻子的举报而名誉扫地,进而在纪委介入后被查出经济问题。2013年元旦前,一中院以贪污罪判处其有期徒刑13年,目前其已提起上诉。
个人分类: 学术不端|4891 次阅读|22 个评论
[转载]中科院2013年院士增选启动
zbming168 2013-1-3 19:47
[转载]中科院2013年院士增选启动
 本报讯(记者商西)两年一度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工作于1月1日正式启动,此次增选院士名额不超过60名。中科院学部强调,在整个增选过程中,候选人应始终处于绝对被动状态。   《关于推荐中国科学院院士候选人的通知》已于新年前一天挂在中科院网站上。通知介绍,经学部主席团会议确定,2013年院士增选名额不超过60名。     学部重申,“院士”称号是学术界对院士本人取得的科技成就和实际贡献的认可,是学术性荣誉称号,而非职务或职称,不应由个人申报,增选实行“推荐制”而非“申报制”,同时强调,要注重考察候选人的学术水平、学术贡献和学风道德,在整个增选过程中,候选人应始终处于绝对被动状态。   根据规定,每名院士最多推荐2名候选人。候选人获3名及以上院士推荐的,至少有2名院士所在学部与候选人相同方有效,65周岁以上的候选人需6名及以上院士推荐。另,2007、2009和2011年连续3次被推荐为有效候选人而未当选的,本次将被停止候选人资格。   通知特别提醒院士,当坚守增选工作的公平公正,自觉抵制不正之风和不当行为,不受情面影响,客观公正地独立判断。如遇不当行为,及时报告学部常委会,如发现所推荐的候选人出现违法违纪等严重问题,及时通知学部并取消推荐。   在2011年的增选中,经材料公示、通信评审、会议评审暨选举、后续审查确认、审议批准等环节,中科院新增了51名新院士。 印象当中,院士不是一级教授吗?一级教授不是职称吗?怎么只是学术性荣誉称号了?搞不懂啊,教授一二三四级究竟是怎么分级别的?高人指点迷津。
2567 次阅读|0 个评论
院士评选:候选人“绝对被动”是好做法
热度 35 陈安博士 2013-1-3 18:42
  2013年又有好消息,院士再度紧锣密鼓地开始评选了。   这次看到新闻上说:候选人“绝对被动”。我认为这是个好趋势,为之鼓掌。   据说美国的院士评选就是“绝对被动”的,听说而已,俺既没有被候选过,也没有选过人,嘿嘿。在这种制度下,候选人对于自己是否候选都不知道,朋友推荐了自己没?不知道,选的票数是多少?不知道,谁选了自己谁在选举时诋毁了自己?不知道。   而以前我国的院士选举,连不是这个圈子的人都知道很多秘密投票会议的细节,不知道这国家的密是怎么保的?!俺甚至听说:出现过刚投完票,票数信息就短信发到候选者手机上的事情。   而每次观摩院士候选人的公示材料,发现其中不少(抑或全部100%)都是候选者自己写的,虽用了第三人称,但是自我撰写的痕迹依然非常明显,不需要“狄仁杰先生”也能看得出来。   联想到我国的最高国家科学技术奖都需要候选人(全是白发苍苍的老爷子们啊)前往答辩,在很多年轻人面前谦卑地说明自己够资格获得这个奖,让人不禁为之一哭啊。   好在,中科院负责院士评选的机构终于意识到这个问题,不再让候选人们自吹自擂,而是置于“绝对被动”的位置,俺为之动容,并下决心撰文以颂之。   国际上的很多奖项和称号都是评选者根据某个范围内某些人学术成就的大小进行遴选的,在有多个候选人的情况下,最后的名单肯定是需要投投票产生。不过,一般情况下不会让候选人自己在申请中撰写自己的学术成就,一方面,这样做本质上是一种羞辱;另外一方面,如果评选者没有能力评价候选人的成就大小,那就干脆别设这种奖。   接下来俺们开始使用排比句——   1,“绝对被动”是对评选者(对于院士而言是已经是院士的先生女士们)的尊重。   作为有投票权的人,当然应该知道对推荐的候选人进行投票是自己进入这个团队的基本责任。即便里面有些人会因为个人原因而执行“逆淘汰”,也不至影响到全体的选择。而如果一个群体对自己都没有信心,这个群体就会不断地受到质疑,总有一天出现群体崩盘的局面。所以,即便为了个人在科学界的“尊重”二字,也会战战兢兢地拿起自己的投票权。   2,“绝对被动”是对候选者的尊重。   很多学者都会“敝帚自珍”,觉得自己做的小东西是天大的科学发现,也所以,在自我评价成果的时候,往往会比实际的要夸大N倍(N大于2小于正无穷),让自己去为代表性成果写什么“判词”,是鼓励个人的自我吹嘘,使得N在此时比往日更加增大了一些。不让候选者自吹自擂正是对他们表达最大尊重的表现。   3.“绝对被动”是对观众们的尊重。   几乎成了习惯,每次不管什么称号和奖励的评选,都会演变成“中国式关系”大行其道以及个人拼命往自己脸上贴金的表演机会,让观者无不鄙夷不已,平素里看上去人模人样的诸位大佬,在此时全成了表演艺术家,本来一向留给后生和旁人的严谨印象也变得虚伪无比,观众们虽然有傻的,但是总有些不傻的,如此玩法,大家迟早会散去。在我国,本来科学精神就没有很好地建立起来,还想指望受尊重的科学家能或多或少地带动大家提升“科学精神”呢。评选不能让关心科学、关心科学界的人失望。   4,“绝对被动”也是对公平规则的尊重。【这个就不展开了】   不过,“绝对”还是“相对”?是规则设计中就可以做到“绝对”?还是仅仅告知候选者不要主动参与进来,让你参与的话你就可以参与。具体的机制设计的细节在新闻里没有说清楚,我们姑且认为规则的设计里就完全避免了候选者的任何“主动性”,然后再从细节看今年的院士选举这场大戏吧!   期待着规则能够降临科学界。
个人分类: 事论|12839 次阅读|59 个评论
邢志忠同学靠后站。方舟子同学能辞去“科学网”年度人物候选吗?
热度 7 陈安博士 2012-12-28 19:16
  方舟子同学大怒,在科学网评选年度科学人物时,他老人家认为自己因“打假道歉”而入选是一种羞辱。   我看了下,科学网确实挺幽默的。   方舟子大怒后想辞去候选人的角色,科学网允许他辞“职”吗?   可以等等看。   又看了科学网用论文点击量来评选“十大”,很有喜感的是,科学网特别喜欢的几位先生名列前茅,比如施啊、饶啊、施的学生颜啊,真好玩。什么大亚湾,什么邢志忠、曹俊啦,都属于科学网第三层次的网民,你们做出来的东西自然也就没啥点击量,往后站吧!   我觉得,在成果方面还应该加上鸿飞研究员在USA的最新成果,排序方面也最好放在施、饶之后,位列“小三”,如果缺少点击量,能否在科学网上宣传下,增加点击还不是一句话的事儿啊。小颜MM属于鸿飞的后辈低人,成果就放在鸿飞的后面,当老四更好。    科学网评选“十大最受关注论文”【 按点击量排序 】   【Blog主人按1:看来,除了生物之外,其他领域基本要退出被关注的行列了。】 国内1 . 蛋白结构生物学研究取得系列进展    【 Blog主人按 2:这是多篇加起来算总数还是其中一篇就领袖群伦了?这个第一来之不易,科学网编辑部也很为难了!】 作者 :清华大学 施一公 课题组 施一公课题组2012年在《自然》等期刊发表七篇论文,分别解析Beclin1 、 GadC、UVR8、酵母蛋白酶Yca1、老年痴呆症相关蛋白等的晶体机构,并揭示了揭示TALE蛋白的一些新功能。 国内2. 揭示TALE蛋白特异性识别DNA分子机制 作者 :清华大学 颜宁 课题组 课题组选择了一个经过改造的TALE蛋白dHax3,进行结构生物学和生物化学研究,最终获得了2.4埃和1.85埃的未结合DNA和结合DNA的TALE蛋白结构。 国内3 .量子信息领域研究获进展    【Blog主人按3:粉丝们抓紧多点击几次第4篇论文,把该上来的抬上来吧!】 作者 :中国科技大 潘建伟 课题组 潘建伟团队首次实现拓扑量子纠错 、 首次实现高效长寿量子存储、首次实现量子信息百公里隐形传输。 国内4. 求偶过程分子机制研究获进展 作者 :北京大学 饶毅 课题组 研究发现鱆胺神经元投射到蘑菇体——蘑菇体是果蝇的嗅觉记忆中枢。蘑菇体分为萼和几个小叶,它参与了嗅觉的学习和记忆、求偶以及运动等 国内5. 钙离子提高T细胞对外来抗原的敏感性 作者 :中科院上海生化所 许琛琦 课题组 T细胞被抗原活化后,细胞外的钙离子会流入细胞内,细胞内钙离子浓度会在数秒之内提高10倍,并维持几个小时 国内6. 急性髓系白血病治疗研究获进展 作者 :上海血研所 陈竺 、 陈赛娟 课题组 冬凌草甲素活化caspase-3;并可与该类白血病特异的致癌蛋白AML1-ETO结合,使产生截短的AML1-ETO,后者扮演着肿瘤抑制因子的作用 国内7. 研究称熬夜加班已成科研常态    【 Blog主人按4: 难得,还有一篇科学网博主的研究也受了关注。】 作者 :大连理工大学 王贤文 课题组 他们利用一个国际学术期刊数据库,通过追踪论文下载时间数据来考察科学家的工作规律,得出该结论 。 国内8. 发现水稻分蘖重要调控新机制 作者 :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李家洋 课题组 水稻的分蘖是决定产量的一个重要农艺性状。研究发现水稻TAD1 直接调控MOC1,这对于水稻产量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国内9. 大亚湾中微子实验发现电子反中微子消失    【 Blog主人按5:老邢们的工作是“老九”,臭不?据说这项工作还入了《科学》年度成果。在国内,咱得按点击量算,能到老九也不容易了! 】 作者 :大亚湾中微子实验国际合作组 该实验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精度,测得第三种中微子振荡模式的振荡幅度为9.2%,误差为1.7%,无振荡的可能性只有千万分之一。 国内10. 科学家发现乙肝癌变关键风险基因    【Blog主人按6:生物之外,再无科学!大致是这么个规律吧,中国真的到了“生物”年代!】 作者 :复旦大学 余龙 课题组 研究确定人的STAT4和HLA-DQ基因是乙肝患者罹患肝癌的关键易感基因
个人分类: 人论|5263 次阅读|13 个评论
[转载]2012中国科学年度新闻人物候选人之”辞“
qinq0618 2012-12-28 16:40
辞“2012中国科学年度新闻人物”候选人   ·方舟子·   中国科学报社联合人民网、新浪网、科学网搞“2012中国科学年度新闻人物”评选,列了30个候选人,其中有一个是我,推荐我的理由相当怪异,如下:   推荐理由:为打假道歉   7月,方舟子公开质疑厦门大学医学院傅瑾教授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造假一事,最终以“厦大出面回应傅瑾博士文凭的确造假”而揭开事件真相。此后他又将“炮火”瞄准该校“闽江学者”李勇教授。之后没多久,方舟子表示“搞错了”,并接连两次在微博上向两个“李勇”道歉。   这指的是我在微博上指出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八闽学者”李勇还在匹兹堡大学当助理教授,怀疑他是否真的全职回国。一个小时后我发现匹兹堡大学有两个从事生物医学研究的助理教授都叫李勇,一个已回国去了厦大,一个未回国,所以我马上就连发了两条微博澄清、道歉。就这么件一个小时内我就发现并更正的失误,竟被该评选的组织者当成了我在2012年做过的最重大的事,至于我在2012年做过的其他事情,包括揭露的多起重大学术造假,都不值一提。组织者不看我打对了多少假,却抓住一个失误大做文章,幸灾乐祸地冠以“为打假道歉”的标题,这是什么心态?该有多么变态?   更变态地是组织者竟把韩寒也列为候选人,其推荐理由云:   推荐理由:作家写科普遭网友围观   由韩寒主编的大型科普书《地球往事》11月出版。擅长写杂文和小说的韩寒,此番涉足科普领域让不少网友好奇。有质疑者认为,他高中都没读完,能编专业丛书?也有网友认为,韩寒充分证明了现代作家必备的素质,开得了车,懂互联网,还要懂科学。   连韩寒的出版人路金波都承认这部所谓“大型科普书”是别人写的,韩寒只是挂名“主编”,韩寒最多写了篇简短的序言(鉴于韩寒已被证明无写作能力,那篇序言也很可能是别人代笔)。这正是韩寒肆无忌惮地造假的又一证明。让一个不学无术的高一退学生“主编大型科普书”,这是对科普出版的讽刺,评选组织者却说是韩寒“写”科普,还借别人之口称赞韩寒“懂科学”,这是对科普工作的讽刺。   一方面是对揭假者求全责备,冷嘲热讽,一方面是对造假者无比宽容,推崇备至,该评选组织者的这种心态,正是当今中国病态的科研环境和社会风气的体现。本人不敢以那样的理由当“科学年度新闻人物”,更不敢与骗子、造假者同列,有请组织者把我的名字从候选人中删除。
1427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博士后进站面试,该讲些什么?
yngcan 2012-12-6 14:47
上周,我安排了2位申请博士后的候选人进行进站面试。在面试前,这两位候选人也进行了一定的准备,制作了精美的ppt,但答辩效果远不尽如人意,害的在场的面试老师反复追问一些“细节”问题,而这些问题本应该在ppt中反映出来的。这种情况并非仅出现在这两位候选人身上,以前许多准博士甚至已经获得博士学位者来答辩的时候,也犯有同样的错误,看来是个普遍问题。所以本文想从国内合作导师和面试老师的角度谈谈这个问题,希望对在国内准备参加博士后进站面试的各位有一定的帮助。但本文不准备探讨任何答辩技巧,只是告诉你哪些需要讲,哪些可以忽略。 博士后指的是一些新近获得博士学位的人(一般在获得博士学位四年以内),在他成为正式的专职研究人员之前,经过竞争而获得有关部门提供的津贴,在一所水平较高的研究机构做一段研究工作,以取得科研经验,这一般称为“博士后研究人员”,简称“博士后”。博士后不是比博士更高一级的学位,所以称某人为某某博士后是很搞笑的称呼;博士后也不适用于在职人员(当然拿到博士学位4年以内的人员可以辞职后再申请),有些地方招收在职博士后实在是匪夷所思的事情。 首先,要介绍自己的研究经历,这是被接受为博士后研究人员的根本,几乎所有的候选人也知道要讲这个内容,所以这个内容往往不是漏讲了,而是被讲得太多了。有些候选人像进行博士论文答辩一样,将整个博士论文从头讲一遍,这是非常不合适的!因为博士后录取机构并不想考核你的博士学位论文是否合格,你的博士学位是由你攻读学位的机构授予的,与博士后录取机构无关。这里,人家是在你能获得博士学位的基础上接纳你做博士后的,这是博士后进站,而不是博士出门。因为是研究经历,所以应该范围更广一些,甚至可以从你小时候对科学研究如何热爱开始(如果有的话)。如果你的研究非常连续,比如从本科学位论文开始就在进行这方面的探讨,不妨从那个时候开始讲起。如果只是在读研究生的时候才真正接触科研工作,也可以从这个时候开始讲。有些候选人可能硕士与博士是分开读的,或者研究内容不连续,也不妨将读两个学位的研究工作谈一谈。当然,谈的时候,不能以学术报告的方式进行,更不能以流水账的形式进行,应该将主要结论和自己的学术贡献明确表达出来,同时在讲的时候要贯穿你研究的科学问题,并说清楚为什么要做这个研究。如果之中能穿插一些“感人至深”的故事,表达你对科学研究的热爱,以及你研究工作的艰辛,对打动面试人员是大有裨益的。 其次,要脱离研究生思维模式,策划一个博士后研究计划。做博士后,不是读第二个博士学位。在读博士的时候,导师重在指导,学生的研究有时候甚至需要接受导师手把手的指导;而博士后导师一般称为合作导师,也就是说,这个时候学生与导师的关系,更重要的是合作关系,而不是单方面接受指导。如果导师因为项目而招收项目博士后,你应该充分理解导师的项目内容,并在研究计划中明确指出,能帮这个项目解决什么问题,这些问题可以你独立完成,也可以与导师合作完成。如果导师明确指出,不是项目博士后,而是自由研究项目,这个时候你就应该好好把握了。导师愿意招收这样的博士后,说明他是更看重学术合作的,甚至你目前的工作和特长与导师完全不是一个研究方向,只是有某些相关而已。由于导师看重合作,所以你必须对导师的情况有足够的了解,好好阅读并研究导师及其研究组已经发表的工作,然后与自己的特点进行碰撞,看能否激起新的火花。如果真能碰撞出一些火花而且得到导师的认可,这博士后两年的日子就比较顺利了,因为这是强强联合呀。如果导师无法认可你的想法,说明你还没有真正了解导师的工作,那就还需要继续努力。当然,甚至有些导师乐意让你去做一些你自己认为重要的事儿,而这些事儿导师并非能特别明白,这个时候你自己的压力就比较大了。如果恰好你是一个比较独立的人,而且对自己充满了自信,不妨给自己一个机会,当然这个时候你就应该写出一个完整、可行的工作计划,让导师从科学鉴赏的角度进行评判。这个研究计划需要在面试前就与导师进行充分沟通并准备好,而在进行面试的时候,应该作为重点内容进行讲述。遗憾的是,大多数博士后候选人忽略了这个方面的内容,总是一笔带过,让人觉得很不靠谱,甚至怀疑你的研究能力。 最后一点,作为参考,是要注意提供一些辅助性的资料和背景。博士后研究人员不再是学生,是有期限的工作人员,在博士后研究期间可计算工龄,可享受国家规定的优惠待遇,有些单位还享受同本单位正式职工一样的其他待遇。因此,博士后招聘与招研究生是不太一样的。作为候选人,应该将自己的导师及导师的研究进行简单介绍,这对于面试老师分析和评判你的学术地位有一定的作用。如果是挂名牛导师的,最好将实际指导自己的导师进行介绍,以体现出对指导教师的尊重。如果连对自己的导师都羞于讲出口,很难获得别人对你的好感。另外,要简单介绍一下自己的家庭情况,比如婚否、是否有小孩?配偶在什么地方工作?是否有很大的生活压力?有些候选人,特别是女性候选人,一直纠结是否应该讲自己结婚了,害怕会影响录取。还有些候选人,因为配偶或者结婚对象在某个城市而决定到某个城市申请博士后工作,害怕讲出来让人觉得居心不良。其实,大可不必这样考虑,这些因素都完全是可以理解的,不用偷偷摸摸、躲躲闪闪。如果因为你没有实话实说,之后被人家揭穿,估计对你的影响会更大。换一个角度考虑,如果这个单位真的很介意你能说出的这些光明正大的理由,那么这样的单位不去也罢。否则,你以后可能会后悔选择读了这个博士后。当然,如果你在此之前已经与合作导师进行了充分的沟通,关于家庭情况的介绍在做报告时也可以忽略。 总之,在进行博士后进站面试时,这三个方面都是需要涉及到的。特别是博士后研究计划,一定需要好好准备。对于刚从博士阶段出来的学生,准备这样的研究计划的确有一点难度的,这里有一个窍门:你的博士论文中不是有一个结论与展望吗?展望部分不应该是别人做不了你自己也做不了的事儿吧(我一般告诉自己的博士生,展望部分应该是可以做但因时间或资源问题暂时没有做的,不能是impossible missions),在做博士论文的时候不是还有许多遗憾吗?那你自己做做这些展望和曾经的遗憾不就可以了吗?大家一定要明确,不管是什么原因选择做博士后,要使自己未来有很好的发展,博士后阶段一定要好好把握,不能敷衍了事混日子,做一些博士工作的简单重复,博士后工作应该超越于博士研究。我们这里一位老教授甚至用“脱胎换骨”来比喻,我想也应该是有些道理的。 【博文完成后添加的内容】:上述三点,是我从合作导师和面试人员的角度来做一个善意的提示,并不是绝对的。如果不同意,可以说出你的理由,而不要为辩论而辩论,最后会偏离这个主题。当然,你也可以完全不采纳,而按照自己的理解来准备进站面试报告。但我提醒一下:我们做报告,特别是面试报告,最好要清楚听众和观众关心什么,而不是你自己觉得什么重要、什么不重要。有好几个网友对介绍家庭情况提出质疑,认为是隐私话题,这里不想扩展开来讨论。我只想说,隐私并不是一个非常清晰的概念,视人而异,视情况而异,所以是无法争论清楚的。比如,女孩子的年龄不能问,但任何招聘肯定首先要知道应聘者的年龄。日本的博士后,有没有配偶,给的奖学金或者工资是不一样的,能申请到的住房也不一样的。在中国,现在博士后资源紧张,是否结婚分配的住宿资源也是有些差别的。我一直觉得:与人交往,应该以诚相待。博士后与合作导师之间的关系如果简单归并为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以后就休怪导师对你不尽情意了。与导师也可以交朋友,可以合作得更深,关系相处得更好,这需要的是心与心的交流,诚恳最重要。有时候导师问这些问题,并不是想打探你的隐私,而是体现的一种人文关怀。
个人分类: 生活中的科学|8 次阅读|0 个评论
网上评教中排在后50名的教师不得推荐为“教学之星”“教学新秀”
热度 1 maczone 2012-11-20 21:35
钟老师,您在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教学评价中,同级教师407人,排名363名,符合”在近两年来的学生网上评教中排在后50名的教师不得推荐为“教学之星”、“教学新秀”候选人“,取消参加本年度参加教学新秀的参赛资格,特此通知。如有疑问,请致电22183127。 “教学新秀”评审表_钟云飞.pdf
个人分类: 工作|2983 次阅读|1 个评论
关于享受湖北省政府专项津贴人员推荐人选的公示
热度 2 毛宁波 2012-10-12 14:28
根据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开展 2012 年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享受省政府专项津贴人员推荐选拔工作的通知》(鄂人社函 518 号)要求,经个人申请、院(系)推荐、校学术委员会专家评议、学校审定,拟推荐余维初同志为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毛宁波同志为享受省政府专项津贴人员候选人,现予以公示。如对推荐人选有异议,请于 10 月 15 日前向学校监察处或人事处反映。 人事处 2012 年 10 月 12 日
个人分类: 中国大学逸事|4264 次阅读|4 个评论
为什么是莫言?
热度 1 xupeiyang 2012-10-12 13:17
诺贝尔文学奖是如何评选出来的? 莫言获日本人大江健三郎提名 每年9月,征求提名次年诺贝尔奖候选人的邀请发往世界各地团体和被认为有资格提名的个人。提名莫言的是1994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日本作家大江健三郎,很有分量。从200位被提名作家中选出5位,瑞典文学院18位院士花3个月读完所有作品后投票表决。 【山东高密整理“莫言旧居”,打造“红高粱文化”景点】莫言生在红高粱之乡,靠红高粱成名,红高粱之乡也靠他出名。高密市文联主席张家骥说,“当地的旅游单位也在整理莫言旧居,想作为红高粱文化品牌的一个景点挖掘出来。”图为1912年建成的高密市平安村的莫言家的老宅。 关于诺奖的两大疑问 诺贝尔文学奖是如何评选出来的 从200位被提名作家中选出5位决选名额,18位院士花三个月读完所有作品 首先,并非任何人都有资格作为诺贝尔奖提名人,团体提名和自我申请不被接受。文学奖的提名人资格是:①瑞典文学院院士和各国相当于文学院士资格的人士;②高等院校文学教授和语言学教授;③诺贝尔文学奖得主;④各国作家协会主席。 每年9月,征求提名次年诺贝尔奖候选人的邀请发往世界各地,近年来仅文学奖评委会每年就发出600多份邀请,寄给各国相关团体和被认为有资格提名的个人。而这次提名莫言的是1994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大江健三郎,很有分量。 评奖机构瑞典文学院由18名终身任职的院士组成,他们精通英、法、德多门语言,都是著名作家和学者,其中包括历史学家及专业语言学家。曾任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主席长达17年的谢尔·埃斯普马克戏称,“我们这个俱乐部,18个人都是学养深厚、才智卓绝的大家,但也都是极其固执的老家伙,你以为其中一两位可以主导整个局面?不,他们绝对做不到!” 据谢尔介绍:“每年诺贝尔文学奖初评委员会由院士中的5位组成,他们工作量巨大,要看很多作家的书,眼睛都快读伤了。自2月至5月,先从全球200位被提名作家中选出二十来人,5月底再筛选出5个决选名额,通常这5名作家来自不同国家,甚至不同大洲。” 6月起,院士们开始放假,“看这5名作家的全部作品,成了18位院士整个夏天的‘暑假作业’,这5个名字,只有这18位读者知道,我们必须小心地守住秘密。当9月开会再聚时,所有院士都已看过作品了,经过3周激烈讨论,最后由全体院士投票决定今年的获奖者。”谢尔说。(据南方人物周刊) 什么样的“喜好”左右着诺奖评委 近十年里描写二战或是种族主义的作品占了一半,关注理想主义倾向 让我们回顾一下近两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得奖作品,找一找诺奖的获奖规律。 语言是首要因素 诺贝尔文学奖有一个怪现象让读者很难忽略,自1895年诺贝尔文学奖开设以来,获奖作家多来自欧洲和北美,亚洲仅有印度的泰戈尔,日本的川端康成、大江健三郎和以色列的阿格农获奖。难道是亚洲作品真的在艺术价值上低于欧美作品?答案是否定的,回顾这100多年来的亚洲文学,好作品数不胜数。那么,到底是什么让亚洲作品难以在诺奖中站稳脚跟?语言,就成为了首要因素。 亚洲作品很少以全英文书写,评审学识再丰富也不可能了解世界各地的特有文化。于是,翻译就成为了其中很重要的一点。翻译者对于作品的理解越深刻,作品自然翻译得越好,反之,必然会降低原有作品的艺术价值。 群体记忆的描写 从近十年来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品中,我们不难发现,描写二战或是种族主义的作品就占了一半。2007年的获奖作品《呼吸秋千》与2009年的《金色笔记》就是典型。《呼吸秋千》讲述了“二战”结束时与纳粹政权合作过的德国人受到的非人待遇;而《金色笔记》,其中的一部分则描写主人公作为作家在非洲的经历,涉及殖民主义和种族主义问题。 群体记忆是一个群体对自己特定文化经历的记忆。有人认为,这是赤裸裸的对亚洲文学的不公。其实,这样判断有失偏颇,就像抗日战争对中国民众造成的影响一样,对于欧美来说,二战、种族主义都是他们社会和个人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描写以群体记忆事件的作品,自然就更容易唤起读者的共鸣,也获得了诺奖的青睐。 理想主义的亮色 诺贝尔的最后遗嘱中,提到诺贝尔文学奖对于“理想倾向”的重视。 我们如何去理解“理想主义倾向”?陕西青年学者陈仓认为,“就作品本身来说,诺贝尔文学奖的指向是作品的‘理想倾向’,很在意是否关注人类精神困境,作品的社会影响力。”要么是作品中主人公对真、善、美有强烈的追求,要么,是作家在作品中要肯定、倡导一种符合人性发展、人道主义的生存方式。 【诺贝尔文学奖错失的23位大师】有心人整理出文学奖错过的20位文学大师:列夫·托尔斯泰、易卜生、哈代、契诃夫、卡夫卡、乔伊斯、昆德拉、博尔赫斯、纳博科夫、卡尔维诺、庞德、普鲁斯特、里尔克、高尔基、格里耶、左拉、瓦雷里、劳伦斯、曼杰什坦姆、伍尔夫。似还应加上中国的鲁迅(婉拒)、老舍(突然辞世)、沈从文(现代作家中成书最多的一个)等。 ◇×
个人分类: 诺贝尔奖|3101 次阅读|22 个评论
抽风,该抽诺贝尔奖的莫言疯了【附:中国科学界的几个阵痛周期】
热度 43 陈安博士 2012-10-6 00:17
  几乎每年的8号开始,和中国人最没啥关系可是全世界就中国人最热心的一个评选又要开始了,那就是著名的诺贝尔奖项的陆续揭晓。   科学家里中国的这帮家伙笃定没戏,可是,我们敬仰还不成,高锟、钱永健这帮看上去象中国人的人得了我们也跟着乐呵乐呵一下还不行。   今年文学奖,有赌博网站说莫言有戏,前20年很多年份都说王蒙有戏,而我看过王蒙的大部分作品,连个典型小说形象都没写出来,天天玩弄文字游戏,真有戏才怪呢。   莫言的大部分作品我也看过,说实话,比王蒙还是要强一些。最近的小说《蛙》写计划生育的中国事儿,倒都是些山东省计划生育行当流传已久的故事,写得还不错,但是其间前后矛盾的地方有,看似没交代清楚的地方也有,我猜测应该是作品写着写着就写恶心了,也就懒得把作品完善了,是啥样就啥样了。   因为诺贝尔奖的高度保密性,所以不到最后一刻,谁都不敢说自己猜得对,这一点和中国的各类奖项有极大的不同,我们即便是玩游戏,也绝对不按规则玩——那显得多没本事,结果早就是行内明情的了。但是大家都是演员,每当结果出来都会表现出很诧愕的样子,好似那结果真的保了密。   也所以,今年说不定有中国人的名字呢,不管是在斯德哥尔摩的雪地发还是奥斯陆的森林发,总得给我们一个惊讶吧,即使不是惊喜的话。 附:《中国科学界的几个阵痛周期》(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53483do=blogid=476080 )   1, 院士阵痛周期 。两年一度,每次从开始呼吁全国科学家申请(或推荐)到尘埃落定之后一个月。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差不多一个时候,这个有点热闹重叠,如果一个是单数年评选,一个是双数年评选,每年全国的科学家伙都有热闹看,那该多娱乐呀。   俺们的建议:能不能八年一回?或者十五年一回?再或者去世一个补充一个。当然,最后这个策略怕引来中国科学家的雇佣杀手潮,所以不是好策略。   2, 诺贝尔奖评选阵痛周期 。好在没有让中国的科学家帮着推荐一说,否则中国科学家每年的热闹要多很多,而且大家天天净琢磨着推荐,更没人干活了。   如果中国大陆人偶尔得一个,看我们怎么得瑟,我私下里认为全国人民会一起瑟成秋风扫的落叶一般飞舞的感觉。   俺们的建议:既然盼了60多年始终也没盼来啥,能不能干脆不盼了?!当然,也曾经盼来过N次耳光,高锟呀啥的,得奖的人看样子是中国人,仔细一查护照,才发现还真不是。   3, 科技部大项目申请与评审阵痛周期 。一弄好几千万上亿的,逮谁都会侧目看一眼——毕竟那钱不是科技部部长家里的存款。   俺的建议:既然这么多年使劲重点支持那些潜在的大牛人,现在的中牛们,结果还是没弄出啥大动静来,干脆撒胡椒面得了,广泛提高科学家伙们的工资,取消科技部得了。   4, 基金申请与评审阵痛周期 。重点项目同科技部,几乎无任何公平可言,全国的科学家伙算是都看透了。不过好在小钱分得有时候还有点公平性,所以,每年就看着可怜的科学家小朋友们跟着满怀希望和兴奋地期待了。不过,总体而言,这个胡椒面撒得还行,从目前情况,个人判断,大项目资助出的东西确实不如小项目,我的意思是说,单个项目比。   俺的建议:不管哪个基金,应该完全取消重点和重大项目,今后只经营面上项目,把这块地彻底种好吧,就别明知却继续让荒草疯长了。   5, 美国科学院院士评选阵痛周期 。按说这事和中国没任何关系,不过老天爷或上帝佛祖啥的,谁会知道呢?!那一年,一位老参选中国科学院院士的女教授不也当上了外籍院士了嘛,然后挟鬼子自重,继续参评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们毫不犹豫地将其继续拒之门外——你以为你真牛了啊,我们说你牛你才算真牛!我们不说,你宇宙科学院院士也没用。袁隆平已经被我们搞得脸上无光,只好去工程院去混个明显次一等的院士。不信你比袁隆平更牛?!还反了你们了。   俺的建议:中国应该专门设立一个机构代理美国科学院院士的评选,这样,中国有能力发动全体15亿国人关注,把揭晓的事情当新闻联播的直播看,这样,美国想当院士的科学家还不乐疯了啊——从来没这么多人理过这些寂寞的科学家。
个人分类: 事论|10189 次阅读|82 个评论
关于拟推荐毛宁波等三位同志为湖北名师候选人的公示
热度 3 毛宁波 2012-7-19 05:44
关于拟推荐毛宁波等三位同志为湖北名师候选人的公示
根据省教育厅《关于开展 2012 年度湖北名师评选工作的通知》(鄂教师 号)精神,经教师个人申请、院(系)推荐、专家评选、学校审定,拟推荐毛宁波、刘德华、罗顺社三位同志为 2012 年度湖北名师候选人,现予以公示。如对推荐人选有异议,请于 7 月 23 日前向学校监察处或人事处反映。 联系电话: 8060992 ( 监察处 ) ; 8062063( 人事处 ) E-mail : szk217@163.com 长江大学 人事处 二 〇 一二年七月十七日 http://rsc.yangtzeu.edu.cn/newsshow.jsp?id=585
个人分类: 中国大学逸事|3271 次阅读|3 个评论
2012年度吴瑞奖学金面试工作圆满结束
rwmf 2012-7-3 15:24
2012 年度吴瑞奖学金面试工作圆满结束 2012 年吴瑞奖学金候选人面试工作已经结束。本次面试分别于 6 月 30 日和 7 月 2 日在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院和北京大学进行。我们邀请到了来自美国及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上海复旦大学、北京大学的知名教授作为评委共同进行。候选人的研究范围涵盖生命科学研究的各个领域,同时不乏交叉学科的研究等。候选人数量及质量创历年之最。 吴瑞奖学金评委会将根据参赛选手的函评和面试成绩进行综合评定,评选结束后我们将公布获奖名单 。 吴瑞纪念基金会 2012-7-3
5152 次阅读|0 个评论
[活动预告]什么样的前沿?――科研与碳交易在巴西
chadwick 2012-6-16 00:01
清华大学STS博士论坛第五十七讲 题 目:什么样的前沿?――科研与碳交易在巴西 主讲人:章邵增(美国加州大学Irvine分校人类学系博士候选人) 主持人:王程韡(清华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所讲师) 时 间:2012年6月19日(星期二)15:30-17:30 地 点:清华大学明斋241会议室 主讲人简介 :章邵增,美国加州大学Irvine分校人类学系博士候选人。目前的研究主题为巴西的“保林碳汇”(REDD+,即Reduced Emissions from Deforestation and Forest Degradation)问题。在一年半的人类学田野调查过程中,其研究聚焦于巴西的科研人员群体,其中重点关注他们1)如何进行与保林碳汇相关的研究工作和试验性碳交易项目,2)如何参与巴西碳交易市场的建设,以及3)他们的研究工作和碳交易市场建设如何融会贯通、偕同发展。本次讲座的内容,将围绕碳交易项目中的基准线(baseline)展开。着重探讨这些科研人员如何处理研究对象(毁林趋势)和碳交易政策趋势中的各种不确定性问题,包括他们为推动碳交易市场的建立而主动造成的政策不确定性;以及在面对各种不确定性问题时,他们的科研活动和市场建设活动都呈现出的预见性或投机性(speculation,无贬义),而且是不断在跨越科研和市场两个领域的,正是这种跨领域的投机活动使得科研和新兴市场建设互相融合、互为动力、共同发展。 欢迎大家前来聆听!
4211 次阅读|0 个评论
博士后到底是什么?-记一次博士后沙龙
热度 14 y555120 2012-6-2 00:22
我是博士后,但是我内心的感觉是不上不下,没有归属感,四不像,什么活都干,却没有时间认真搞科研。 最近学校组织了一次沙龙,邀请了学校“青年拔尖人才计划”候选人来和博士后们讨论如何才能像他们一样优秀。各位年轻教授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说出各自的观点,每个人人的经历都不一样,但是结果都相近,虽然成功不能复制,但是过程经历值得借鉴。 1. 他们都有一个和谐的家庭。双方都能理解各自做的事情,而且都相互支持和理解,这便是无后顾之忧。 2. 学习都比较好。一直都有比较好的学习环境,而且都有国外学习经历。 3. 都有自己最坚持的东西。不管做什么,结合自己的能力,给自己定位,选题,然后就是坚持,不管遇到什么样的困难,都要坚挺。 我能记住的他们说的话如下: 课题冷门好,同行少,相互支持的比较多,容易获得基金支助。 不管你做什么,一条路走到黑。 找到你自己喜欢的东西。 多发国际期刊的文章。 琐碎的事情很多,主要靠晚上搞自己的研究。 找一个适合自己的单位很重要,不要勉为其难。 我觉得这次博士后沙龙很重要,让我认识到,别人的成功道路无法复制,自己以后的成功还是要靠自己,自己优秀了才会引起重视,自己不争气就等着自生自灭吧,没有人会来培养你。 所谓尽人事、听天命。
个人分类: 科学研究|9892 次阅读|29 个评论
重庆市出席党的十八大代表候选人初步人选名单
热度 1 tarimriver 2012-5-23 02:38
( 共 50 名,按姓氏笔画为序 ) 么 宁,女,汉族, 1978 年 5 月生,黑龙江哈尔滨人,大学学历,法学硕士, 2000 年 7 月参加工作, 2000 年 5 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重庆市检察院公诉二处处长,全国青联委员。 马正其,男,汉族, 1959 年 3 月生,重庆永川人,中央党校研究生学历, 1976 年 10 月参加工作, 1977 年 4 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重庆市委常委,市政府副市长、党组副书记,重庆行政学院院长 ( 兼 ) ,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 王亚非,女,汉族, 1955 年 4 月生,重庆渝中人,市委党校大专学历, 1970 年 7 月参加工作, 1999 年 11 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重庆演艺集团艺术总监,党的十七大代表。 王显刚,男,汉族, 1963 年 3 月生,重庆江津人,中央党校研究生学历, 1981 年 8 月参加工作, 1985 年 9 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重庆市委移民工委副书记,市移民局局长、党组书记,党的十七大代表。 文绍英,女,汉族, 1968 年 2 月生,重庆江津人,大专学历, 1986 年 9 月参加工作, 2003 年 2 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重庆市永川区朱沱镇港口社区党总支书记。 邓和才,男,土家族, 1948 年 6 月生,重庆石柱人,初中学历, 1985 年 4 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大歇镇双坝村党总支书记,农民。 冉元智,女,土家族, 1963 年 7 月生,重庆巴南人,研究生学历, 1986 年 7 月参加工作, 1985 年 5 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重庆市巴南区动物卫生监督所所长,党的十七大代表。 代小红,女,汉族, 1966 年 11 月生,重庆綦江人,研究生学历,工学硕士, 1990 年 6 月参加工作, 1985 年 6 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重庆市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委书记 ( 正厅局长级 ) 。 向晓波,男,汉族, 1962 年 12 月生,重庆石柱人,研究生学历,工学硕士, 1984 年 8 月参加工作, 1995 年 12 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中国四联仪器仪表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党委副书记,重庆川仪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副书记。 刘 伟,男,汉族, 1961 年 3 月生,湖北武汉人,研究生学历,工学硕士, 1978 年 12 月参加工作, 1984 年 12 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重庆市财政局局长、党组书记。 刘 英,女,汉族, 1963 年 9 月生,重庆南川人,研究生学历, 1981 年 8 月参加工作, 1984 年 8 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重庆阿兴记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 非公企业 ) 董事长、党总支书记,重庆市工商联常委,渝北区工商联副主席 ( 兼 ) ,市饮食行业协会会长。 刘 强,男,汉族, 1961 年 12 月生,重庆巴南人,市委党校研究生学历,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 1984 年 6 月参加工作, 1984 年 9 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重庆市渝中区委书记,党的十七大代表。 刘学普,男,土家族, 1957 年 10 月生,重庆石柱人,中央党校研究生学历, 1980 年 4 月参加工作, 1982 年 11 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十七届中央候补委员,重庆市政府副市长、党组成员。 严克美,女,汉族, 1983 年 4 月生,重庆巫山人,大学学历,教育学学士, 2006 年 4 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重庆市巫山县当阳乡红槽村党支部书记,农民。 杜和平,男,汉族, 1963 年 6 月生,四川苍溪人,大学学历,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 1984 年 7 月参加工作, 1991 年 5 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重庆市委组织部副部长 ( 正厅局长级 ) 、市委巡视办副主任 ( 兼 ) 。 李安艳,女,汉族, 1967 年 1 月生,重庆綦江人,高中学历, 1988 年 1 月参加工作, 1991 年 1 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重庆市綦江区赶水镇一居社区党支部书记。 杨大可,男,汉族, 1974 年 8 月生,重庆云阳人,大专学历, 2005 年 7 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重庆市云阳县双土镇无量村党支部副书记,云阳县大果水晶梨专业合作社理事长、产业党支部书记,农民。 杨永权,男,汉族, 1958 年 12 月生,重庆江津人,中央党校大学学历, 1976 年 2 月参加工作, 1978 年 3 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重庆市南岸区南坪镇党委书记。 杨培增,男,汉族, 1957 年 6 月生,河南濮阳人,研究生学历,医学博士, 1975 年 6 月参加工作, 1999 年 11 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党委委员、眼科学教研室主任、眼科实验室主任,眼科学市级重点实验室主任,重庆市眼科研究所所长。 杨跃章,男,汉族, 1959 年 12 月生,山东寿光人,高中学历, 1977 年 7 月参加工作, 1996 年 2 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重庆保安集团万州区有限公司保安队长,工人。 何玉林,男,汉族, 1945 年 11 月生,四川遂宁人,大学学历, 1969 年 9 月参加工作, 1983 年 5 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系重庆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教授。 沐华平,男,汉族, 1965 年 7 月生,江苏兴化人,研究生学历,工学博士, 1986 年 9 月参加工作, 1984 年 11 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重庆市经济信息委主任、党组书记。 张 轩,女,汉族, 1958 年 5 月生,河北滦县人,大学学历,法学学士, 1975 年 8 月参加工作, 1979 年 4 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十七届中央候补委员,重庆市委副书记,市委党校校长,党的十七大代表。 陈国齐,女,土家族, 1965 年 4 月生,重庆黔江人,高中学历, 2004 年 7 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系重庆市黔江区金溪镇长春村二组村民,农民。 陈和平,男,汉族, 1956 年 4 月生,江西清江人,大学学历,经济学学士, 1974 年 7 月参加工作, 1985 年 7 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重庆市政府党组成员、秘书长,市政府办公厅主任、党组书记,市政府参事室主任,党的十七大代表。 范照兵,男,汉族, 1958 年 4 月生,湖北天门人,大学学历,农学学士, 1982 年 1 月参加工作, 1981 年 4 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重庆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重庆社会主义学院院长 ( 兼 ) ,党的十七大代表。 罗 莉,女,汉族, 1972 年 6 月生,重庆长寿人,大专学历, 1993 年 9 月参加工作, 2002 年 6 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系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四川维尼纶厂分检车间主任技师,工人。 罗成友,男,汉族, 1953 年 1 月生,重庆沙坪坝人,大专学历, 1978 年 10 月参加工作, 1984 年 6 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系重庆日报记者,党的十七大代表。 周 旭,男,汉族, 1962 年 6 月生,重庆巴南人,研究生学历,管理学博士, 1983 年 8 月参加工作, 1985 年 10 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重庆市教委主任、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 周 勇,男,汉族, 1964 年 9 月生,重庆武隆人,研究生学历,管理学博士, 1981 年 7 月参加工作, 1985 年 4 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重庆市长寿区委书记。 周月华,女,汉族, 1969 年 8 月生,重庆北碚人,大专学历, 2008 年 4 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系重庆市北碚区柳荫镇西河村乡村医生,农民。 周亚平,男,汉族, 1963 年 5 月生,重庆巴南人,大专学历, 1981 年 11 月参加工作, 1997 年 5 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重庆钢铁股份有限公司中厚板厂厚板线热轧作业区党支部书记、副作业长、首席轧钢压下手,工人,党的十七大代表。 周晓琳,女,苗族, 1985 年 11 月生,重庆彭水人,大学学历,文学学士, 2008 年 9 月参加工作, 2007 年 12 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重庆市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汉葭街道党工委组织委员,曾任大学生村官。 郑向东,男,汉族, 1968 年 11 月生,四川隆昌人,研究生学历,管理学博士, 1990 年 7 月参加工作, 1988 年 12 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重庆市巫溪县委书记,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 夏祖相,男,汉族, 1958 年 9 月生,重庆江津人,研究生学历, 1978 年 2 月参加工作, 1981 年 12 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重庆市农委主任、市委农工委书记。 徐松南,男,汉族, 1956 年 6 月生,安徽枞阳人,中央党校研究生学历, 1974 年 8 月参加工作, 1979 年 6 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重庆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党的十七大代表。 徐留平 ,男,汉族, 1964 年 10 月生,江苏扬中人,研究生学历,管理学博士, 1988 年 6 月参加工作, 1987 年 1 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党组副书记,中国长安 汽车 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的十七大代表。 徐敬业,男,汉族, 1951 年 9 月生,河南济源人,中央党校研究生学历, 1969 年 2 月参加工作, 1970 年 7 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十七届中央纪委委员,重庆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党的十七大代表。 翁杰明,男,汉族, 1963 年 5 月生,上海人,研究生学历,文学博士, 1983 年 8 月参加工作, 1986 年 6 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重庆市委常委、秘书长,市直机关工委书记 ( 兼 ) ,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 黄奇帆 ,男,汉族, 1952 年 5 月生,浙江诸暨人,大普学历,工商管理硕士, 1968 年 9 月参加工作, 1976 年 3 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国务院三建委副主任,重庆市委副书记,市政府市长、党组书记,市国资委党委书记 ( 兼 ) ,党的十七大代表,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 黄蓉生,女,汉族, 1955 年 12 月生,四川成都人,研究生学历,法学博士, 1974 年 7 月参加工作, 1975 年 4 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西南大学党委书记,党的十七大代表。 康厚明,男,汉族, 1963 年 3 月生,重庆永川人,初中学历, 2002 年 5 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重庆建工集团第一市政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路面工程处农工班班长,工人、农民工,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 彭智勇,男,汉族, 1963 年 2 月生,重庆大足人,研究生学历,教育学博士, 1988 年 7 月参加工作, 1992 年 3 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重庆市九龙坡区委书记,党的十七大代表。 彭瑶玲,女,汉族, 1963 年 1 月生,四川渠县人,研究生学历,工学硕士, 1983 年 7 月参加工作, 1996 年 9 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重庆市规划设计院副院长、总工程师。 程志毅,男,汉族, 1963 年 2 月生,四川南部人,大学学历,理学硕士, 1983 年 7 月参加工作, 1981 年 12 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重庆市城乡建委主任、党组书记。 廖 明,男,汉族, 1972 年 4 月生,重庆合川人,市委党校大专学历, 1992 年 7 月参加工作, 1995 年 5 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系重庆铁马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数控加工中心操作工,工人。 谭 冲,男,汉族, 1963 年 10 月生,重庆万州人,研究生学历, 1989 年 7 月参加工作, 1987 年 10 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力帆实业 ( 集团 ) 股份有限公司 ( 非公企业 ) 党委书记。 谭家玲,女,汉族, 1966 年 2 月生,重庆九龙坡人,大学学历,公共管理硕士, 1984 年 8 月参加工作, 1986 年 8 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重庆市南川区委书记,党的十七大代表。 燕 平,男,汉族, 1958 年 12 月生,重庆渝北人,市委党校研究生学历,经济学学士, 1975 年 8 月参加工作, 1984 年 4 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重庆市江北区委书记。 滕宏伟,男,汉族, 1964 年 8 月生,安徽颖上人,研究生学历,工学博士, 1986 年 7 月参加工作, 1984 年 5 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重庆市交委主任、市交通党委副书记。
3811 次阅读|2 个评论
上海市出席党的十八大代表候选人初步人选名单
热度 2 tarimriver 2012-5-21 20:02
(共83名) 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党员 : 1 、刘云耕 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党组书记 2 、冯国勤 市政协主席、党组书记 3 、 韩正 十七届中央委员,市委副书记,市长、市政府党组书记 4 、殷一璀(女)十七届中央候补委员,市委副书记,中国浦东干部学院第一副院长 5 、吴志明 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市政协副主席、党组副书记 6 、杨雄 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上海综合保税区管委会主任,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管委会主任 7 、屠光绍 市委常委,副市长、市政府党组副书记 8 、李希 十七届中央候补委员,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市委党校校长 9 、杨振武 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10 、杨晓渡 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市社会主义学院党组书记 11 、徐麟 市委常委,浦东新区区委书记 12 、焦扬(女) 市妇联党组书记 13 、钟燕群(女)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党组成员,市总工会主席、党组书记 14 、沈晓明 副市长,市红十字会会长,市张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主任 15 、潘敏 团市委书记、党组书记 16 、吴尧鑫 市市级机关工作党委常务副书记 17 、杨建荣 金山区委书记 18 、金建忠 嘉定区委书记 19 、彭沉雷 崇明县委书记 20 、高亢 青浦区委书记 21 、卞百平 长宁区委书记 22 、方惠萍(女) 闸北区委书记 23 、孙潮 闵行区委书记 24 、陈寅 杨浦区委书记 25 、徐逸波 黄浦区委书记 26 、盛亚飞 松江区委书记 27 、许德明 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工作党委书记 28 、王坚 市国资委党委书记、市国资委主任 29 、陈克宏 市科技工作党委书记 30 、薛明扬 市教育卫生工作党委书记,市教委主任 31 、徐建光 市卫生局党委副书记、局长,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党委副书记、局长 32 、林湘 市合作交流工作党委书记、市政府合作交流办主任 33 、周波 市政府副秘书长,市发展改革委主任、党组书记,上海综合保税区管委会副主任 34 、周国雄 市经济和信息化工作党委书记 35 、潘志纯 市金融工作党委书记 36 、崔明华 市社会工作党委书记 37 、黄胜强 上海海关关长、党组书记 38 、安路生 上海铁路局党委副书记、局长 国有企业及其他企业领导干部党员: 1 、马新生 百联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2 、吉晓辉 上海国际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行长 3 、刘绍勇 中国东方航空集团公司总经理、党组副书记 4 、许立荣 中国海运(集团)总公司董事、总经理、党组成员 5 、张维华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 6 、陈虹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裁、副董事长 7 、金壮龙 十七届中央候补委员,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8 、朱芝松 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上海航天局)党委副书记、院长 ( 局长 ) 9 、姚欣 上海聚力传媒技术有限公司党总支书记、总裁 10 、徐征 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董事长、总裁 11 、徐乐江 十七届中央候补委员,宝钢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常委 12 、黄迪南 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裁 13 、盛莉(女)诺基亚西门子通信技术 ( 北京 ) 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党支部书记、中国区运营管理人力资源经理 三、公检法司安及律师党员: 1 、王 琍(女) 市人民检察院第二分院民事行政检察处处长 2 、应勇 市高级人民法院院长、党组书记 3 、陈峥(女) 市公安局城市轨道和公交总队二级警长 4 、徐晓青 徐晓青律师事务所党支部书记、主任 四、教科文卫体界及其他公益性事业单位党员: 1 、于井子(女) 普陀区人民医院护理部副主任兼 “ 于井子 ” 护理小组护士长 2 、王曦 中科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所长 3 、黄薇(女) 上海人类基因组研究中心党支部书记、常务副主任 4 、印海蓉(女) 上海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首席播音员、主持人 5 、慎海雄 新华通讯社上海分社社长、党组书记 6 、奚美娟(女) 中国文联副主席,上海话剧艺术中心一级演员 7 、包涵(女) 复旦大学 ( 主页 ) 高分子科学系党委副书记 8 、刘恩芳(女) 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 9 、杨荣(女) 上海市实验小学校长 10 、何敏娟(女) 同济大学 ( 主页 ) 教务处处长 11 、洪汉英(女) 上海中医药大学 ( 主页 ) 辅导员 12 、张杰 十七届中央候补委员,上海交通大学 ( 主页 ) 校长 五、生产和服务业一线工人、农民和乡村、街道、社区及基层党政机关非领导干部党员: 1 、马珏(女) 上海地铁第一运营有限公司一号线客服党支部书记、人民广场区域站站长 2 、马卫星(女) 上海巴士二汽 49 路车队党支部书记、工会主席 3 、朱虹(女) 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涤纶部短丝联合装置高级技师 4 、朱慧慧(女) 上海国际机场股份有限公司航站区管理部旅客服务科现场问询 “ 翔音组 ” 室主任 5 、孙跃明 奉贤区南桥镇杨王村党委书记、村委会负责人 6 、严林妹(女) 崇明县公路管理署乡道管理科科长 7 、李君(女) 上海华谊丙烯酸有限公司丙烯酸车间党支部副书记、副主任 8 、李斌 上海电气液压气动有限公司液压泵厂数控工段工段长、总工艺师 9 、杨如明(女) 虹口区凉城社区(街道)党工委委员、秀苑居民区党总支书记 10 、陆静(女) 上海上勤高级楼宇管理有限公司通信服务部党支部书记、部长 11 、金锋 交通运输部上海打捞局工程船队潜水队队长 12 、柏万青(女) 静安区静安寺社区(街道)老年协会会长,柏万青志愿者工作室负责人 13 、洪刚 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加工部部件作业区班组长 14 、徐小平 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发动机厂维修科经理 15 、徐爱蓉(女) 市电力公司青浦供电公司营业厅经理 16 、谭金凤(女)宝山区月浦镇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党支部副书记、主任
2541 次阅读|1 个评论
四川省出席党的十八大代表名单
tarimriver 2012-5-19 12:33
  四川省出席党的十八大代表候选人初步人选名单   (共 81 名)   一、党员领导干部 48 名(按姓氏笔画为序)   王志强(电子科技大学党委书记)   王抒祥(省电力公司总经理、党委副书记)   王怀臣(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   王建军(广安市委书记)   刘成鸣(攀枝花市委书记)   刘作明(阿坝州委书记)   刘宏建(南充市委书记)   刘奇葆(十七届中央委员,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   刘国强(泸州市委书记)   李 刚(巴中市委书记)   李伟(省机场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副书记)   李佳(女,资阳市委书记)   李静(女,眉山市委书记)   李向志(德阳市委书记)   李昌平(藏族,省委常委、农工委主任、民工委   副书记)   李春城(省委副书记、省委民工委书记)   李登菊(女,省委常委、省总工会主席)   李鹭光(中石油川渝地区石油企业协调组组长、西南油气田分公司总经理、党委副书记、四川石油管理局局长)   杨冬生(宜宾市委书记)   杨洪波(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厅长、党组书记)   吴靖平(绵阳市委书记)   冷刚(省水利厅厅长、党组书记)   张彤(团省委书记、党组书记)   张邦举(荣县县委书记)   陈光志(省委常委、秘书长、统战部长、省直机关   工委书记、省委保密委主任)   武勇(成都铁路局局长、党委副书记)   罗 强(广元市委书记)   侍俊(省政府省长助理、党组成员,省公安厅厅长、党委书记)   赵宪庚(十七届中央候补委员,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党委常委、院长)   赵爱明(女,十七届中央候补委员,省国资委主任、党委书记)   胡昌升(甘孜州委副书记 )   柯尊平(省委常委、组织部长)   钟勉(省委常委、省政府副省长)   侯雄飞(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省委外宣办 省政府新闻办 主任)   徐孟加(雅安市委书记)   高烽(省交通运输厅厅长、党组书记)   唐 坚(乐山市委书记)   黄新初(省委常委、成都市委书记)   崔保华(遂宁市委书记)   斯泽夫(中国东方电气集团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 法定代表人 、党组副书记,东方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   葛红林(成都市委副书记、市政府市长)   蒋巨峰(十七届中央委员,省委副书记、省政府省长、党组书记)   焦伟侠(达州市委书记)   曾 健(长宁县委书记)   曾万明(内江市委书记)   谢世杰(四川省委原书记、省人大常委会原主任)   雷洪金(自贡市委书记)   翟占一(凉山州委书记)   二、生产和工作第一线的党员 33 名(按姓氏笔画为序)   丁爱谱(女,攀枝花市东区长寿路街道健康路社区党员)  马剑霞(女,彝族,雷波县大坪子乡中心校校长)   王坚(女,四川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客舱服务部经理、党总支部副书记)   王文华(富顺县富世镇文化站站长)   王汝萍(女,绵阳市涪城区工区街道绵州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   王顺友(苗族,木里县马班邮路乡邮员)   王家元(筠连县腾达镇党委委员、腾达镇春风村党支部书记)   王慧敏(女,宜宾百货大楼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   韦琼英(女,彝族,峨边县杨河乡卫生院院长)   文建明(营山县城南镇党委书记)   冉雪梅(女,雅安市人民医院儿科护士)   向巧(女,苗族,中国人民解放军 5719 厂党委   副书记、厂长)   刘荣富(成都彩虹电器 集团 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却吉尼玛(藏族,武警四川省消防总队甘孜州支队   副支队长兼炉霍县公安消防大队大队长)   李仕贵(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副所长)   肖业刚(中国第二重型机械集团公司重型装备事业部重机厂工人)   吴菊芬(女,仁寿县委群众工作部副部长、县政府   信访局副局长)   何俊明(四川科创药业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   余永武(什邡市七一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   张山(女,省陆上运动学校及国家飞碟队射击双向飞碟教练员兼运动员)   张 济 (四川航天技术研究院 7105 厂 7306 所 党委书记)   罗玮(女 , 广元市千堆雪饮品有限公司职工)   泽仁旺姆(女,藏族 , 阿坝日报社办公室副主任、阿坝县四洼尼姑寺下派干部)   胡海(资中县木偶剧团党支部书记、团长)   钟利萍(女 , 内江坤鑫纺织有限责任公司细纱分厂乙班轮班长)   秦福荣(峨眉山 - 乐山大佛风景名胜区管委会党委书记)   聂海涛(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副所长兼副总设计师)   黄明安(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钒公司轨梁厂二轧钢作业区轴承预装班班长)   黄德春(安岳县偏岩乡鹤鸣村农民,安岳县德春机电职业技术培训学校校长、国际焊工 )   梁劲松(沱牌舍得集团有限公司 9396 车间职工)   蒋敏(女,羌族,成都市公安局反恐怖工作支队   政治协理员)   蓝海鹰(女,新津县卫生局党组书记、局长)   翟婉明(西南交通大学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3794 次阅读|0 个评论
学生关于师生关系的误区
热度 3 changliu8888 2012-5-17 12:03
科学网上只要一有苦大仇深的同学振臂一呼,就有很多人响应。编辑把这种师生关系的八卦文也喜欢精选。每次精选这样的文字,我想就会掉很多好老师的胃口,赶走一群有实力的博主。最近看到一些文章,觉得国内的很多错误观念造成师生关系的不平衡。 首先,老师叫学生打杂是万万不对的。学生的责任是学习,是做科研,是帮组里作科研,是出成果。打杂,比如倒水,勤务,复印,都不是学生的工作。美国也有教授给学生派活,大多是参与写proposal。这是和科研和教育学生没有冲突的。 从这些文章中,看出同学也有很多误区。主要有如下四个: 有些学生说自己是“上博士”,好像入了博士们就是自动会成为博士,就可以提前封“准博士”了。其实博士是要用答辩的成功来完成的。上n年博士,作“博士候选人”,并不意味任何人欠了谁一个博士学位。博士是要自己读出来的。做科学要发现问题回答问题。做技术要回答人造系统的问题,作工程要做出里程碑。上研一就把毕业证看成十拿九稳的同学,当然会觉得导师的任何批评都是和自己作对。 研究生阶段是一个个人的选择。研究生阶段的任务就是念书,作课题。念书要交学费。做课题要老师指导,也要交学费。做研究生如果免学费又可以得到生活补贴,那是非常享受的事情。补贴多少都没有可抱怨的。很多美国的硕士生都是父母供学费。现在同学抱怨钱,好像做研究生是一种“奖学”,而不是”求学“。中国国力强,可以给学生读研提供补贴,这不是任何国家都可以作到的。 研究生就是一种”准工作“。任何人进研究生院,选导师,都是自己的选择。本科成绩好的可以选到好导师,成绩差地流落到差导师,这是天经地义的。就像有的人毕业去“好工作”,有的人去“差工作”。如果导师不好,也要沟通,也要做出点事情。不要怨天尤人。 和导师关系搞不好地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很多学生觉得自己很”牛“,很有点子。这种想法是非常可怕的。即使一个学生的点子确实好,但是要自觉超过老师是说明思想的固执。看看我写的”突破创新禁区“,就会知道"ideas are disposable, execution is everything". 认为自己牛,要借课题组的资源开展自己的“研究”的同学,非常需要小心。老师再差,也不能自动认为自己知道的更多。这种“牛气”,会成为师生关系的重要软肋,从一开始就把关系搞砸。 另:我不在乎学生的抱怨,但对精选同学的抱怨文字感到非常不舒服。科学网不要变成一个给有问题的学生出气的回音室。
个人分类: 教育研究|264 次阅读|4 个评论
[转载]全军和武警部队推荐确定党的十八大代表候选人预备人选综述
whyhoo 2012-5-6 09:10
今年下半年,我们党将召开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这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攻坚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是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做好十八大代表选举工作,对确保大会的圆满成功意义重大。推荐确定代表候选人预备人选,是选举十八大代表的重要基础。 全军和武警部队各级党组织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中央军委和胡主席的指示要求,坚持把十八大代表选举工作作为一项重大而严肃的政治任务,严格履行党章,发扬党内民主,认真扎实推进。近日,军队出席党的十八大代表候选人预备人选,已由19个选举单位经过推荐提名、组织考察、确定初步人选并公示、党委全会圈选投票等步骤产生。 广大党员普遍反映,这次确定十八大代表候选人预备人选,严格落实中央和军委的规定程序和要求,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积极参与,各级党委充分听取各方面意见,确实是一次最实际的党性党风党纪和民主集中制教育,是一次发扬党内民主的生动实践。 广泛宣传 科学组织 充分调动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参与推荐提名 自下而上地推荐提名代表人选,是整个代表选举工作的最基础环节。各选举单位结合实际采取多种措施,激发和调动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参与热情。 广泛宣传发动是搞好推荐提名工作的前提。各级党组织普遍采取召开党委扩大会、支委会和动员会等形式,认真传达中央和军委的文件精神,讲清十八大代表的标准条件、产生程序步骤、代表构成要求和选举工作纪律,引导大家深刻认识选举十八大代表的重要意义、把握程序要求、增强政治责任感。总政下发选举工作需要把握的问题,编印选举工作流程图,就有关问题答记者问并在解放军报刊发。总参、总政和北京军区领导为机关和部队上党课作辅导,印发选举工作资料,动员大家积极参与党内民主实践。济南、南京军区等单位还组织军级单位组织处长进行集训,培训选举工作明白人。 各级普遍通过报纸、闭路电视、军营广播、局域网络、板报橱窗等多种形式,宣传推荐提名工作,扩大党员的知晓率。总后、总装和武警部队等单位把有关代表选举工作的文件精神、本单位先进党组织和优秀党员的典型事迹编印成宣传手册,下发部队。不少基层党支部还组织了“增强党性观念,推好代表人选”主题党日活动。广大党员一致表示,要认真履行党章赋予的民主权利,投好庄严而神圣的一票。 各级针对部队的不同情况,采取灵活措施,创新方式方法,确保党员都能参加推荐提名工作。空军加强对调整改革中撤销、合并、转隶等单位党员参与推荐提名的全程跟踪,以党支部为单位进行登记交接,有效提高了党员参与率。不少院校推迟放寒假时间,保证教员和学员党员都能表达自己的意愿。许多医疗单位针对上班“三班倒”、人员难集中的情况,利用交接班时间组织支部党员大会推荐提名。 基层党组织普遍采取召开党员大会、党小组会等形式,组织党员进行推荐提名。对上学、出差、住院和转业待安置党员等,党支部采取打电话、发短信、派人传达等方式听取意见,对一些年高体弱、行动不便或卧床治疗的离退休干部党员,所在单位党组织以电话或登门访问等方式征求意见,力求使每名党员都能表达意愿。 从北国边关到南海前哨,从远洋护航舰艇到雪域高原执勤点,全军和武警部队广大党员以饱满的精神和主人翁姿态,积极行使民主权利,踊跃参与推荐提名。据统计,全军和武警部队100%的基层党组织、99%以上的党员,参加了十八大代表人选的推荐提名。 严格程序 优中选优 确保确定的预备人选具有先进性和代表性 中央和军委强调,十八大代表应是共产党员中的先进分子,具有政治先进性和党员代表性。各选举单位都以对党的事业高度负责的态度,严格落实代表条件和构成要求,做到规定的程序一步不少,要求做的工作一项不漏。各级普遍注意把先进事迹突出、受到组织表彰,在党员群众中拥有较高威信的先进模范党员作为推荐对象,坚持好中选好、优中选优。 ——在推荐提名上。各选举单位坚持自下而上、上下结合、反复酝酿、逐级遴选。基层党委根据多数党支部和党员的意见遴选上报推荐人选,团级以上党委根据多数党组织的意见召开党委全会集体研究确定上报人选。军事科学院、国防大学、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和军委办公厅等单位采取全额推荐的办法,由各基层党组织依据总政分配的名额,按照差额要求在选举单位范围内进行推荐提名。海军和广州军区党委明确,对党员有反映、群众有意见的,坚决不作为推荐人选。 ——在组织考察上。各选举单位均按要求发出考察预告,普遍组成由党委常委带队,组织、干部、纪检等部门参加的考察组,以不少于30%的差额比例,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重在党性,突出政治先进性,对考察对象的政治表现、工作实绩、作风和廉洁自律以及党员公认程度等方面的情况,进行严格细致的考察。对所有被提名的人选,都征求了所在单位党委、纪委、支部、党小组和党代表的意见。 ——在初步人选公示上。各选举单位按照军委和总政要求,将初步人选情况下发到旅团级单位,公示到所属党支部和全体党员。不少单位通过本级政工网对初步人选进行同步公示。沈阳、兰州军区边防部队克服营连高度分散、交通和通信不便的困难,将公示内容传达到每一个边防哨所。各单位普遍设立反馈意见的联系电话和意见箱,认真受理群众的来信来访。 ——在预备人选的确定上。各选举单位按照多于15%的差额比例,召开党委全会充分酝酿讨论后,用圈选投票的办法确定候选人预备人选。 各选举单位组织部门领导普遍反映,这次推荐提名代表人选,充分发扬党内民主,广泛征求意见,层层酝酿推荐,严格落实标准条件,上报的人选都是党员中的优秀分子。总部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告诉记者,全军和武警部队确定的预备人选中,90%以上的同志受过三等功以上奖励,中央及国家有关部门、军委和大军区级单位授予荣誉称号的达30多人,其中有不少是享誉全国全军的英雄模范和知名专家。预备人选的文化程度也大幅提升,具有研究生学历的占44.9%。 搞好结合 创先争优 以推荐确定预备人选为契机推进党的建设 党的十八大代表选举工作,是党员依据党章行使民主权利、参与党内政治生活的一项重要实践活动,也是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契机。军委和总政明确,要结合代表选举工作,深入学习贯彻党章,加强民主集中制学习教育和党性党风党纪教育,使选举代表的过程,成为增强党性观念、转变领导作风、推进建设发展、提高军队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过程。 各单位在动员广大党员积极参与推荐提名的同时,抓住契机组织党员重温党章,认真学习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和制度,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第二炮兵和成都军区开展以“增强党性观念、正确行使民主权利”为主要内容的专项教育,引导党员明确权利和义务,增强党的意识和责任意识。 各选举单位把严肃选举工作纪律作为“讲政治、顾大局、守纪律”学习教育活动的重要内容,引导党员干部严守政治纪律、组织人事纪律等各项纪律,严防政治上的自由主义,营造风清气正的选举环境,以推荐确定预备人选的新风正气影响和带动部队风气建设。 选好一个代表,宣传一个典型,树立一面旗帜,形成一种导向。各级结合十八大代表人选推荐提名工作,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和向优秀共产党员学习活动,进一步掀起创先争优热潮。不少党员深有感触地说,在参与推荐提名代表人选的过程中,受到了教育,看到了自身的不足,更加激发了创先争优的劲头。 党内民主增活力,精神昂扬迎盛会。广大官兵纷纷表示,要把十八大代表选举工作中焕发出的政治热情,转化为高举旗帜、听党指挥、履行使命的实际行动,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原文见 http://news.mod.gov.cn/headlines/2012-05/06/content_4364300.htm
个人分类: 国防|1200 次阅读|0 个评论
为什么“神”女必须已婚,有孩子?
热度 1 xupeiyang 2012-3-26 07:45
为什么“神”女必须已婚,有孩子?
女航天候选人必须已婚,有孩子,年龄超过25岁。这是为了确保她们身体和心理素质更成熟。
个人分类: 科普知识|2432 次阅读|1 个评论
【微博】2013年,中南大学将出现中国科学院最年轻的院士
热度 12 曹聪 2012-3-24 14:41
候选人
个人分类: 微博|6152 次阅读|22 个评论
浙江大学推荐2011年度长江学者候选人名单(50+20)
热度 2 crickxiang 2012-3-13 16:00
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候选人(排序不分先后, 红色表示已经是杰青 )   所在院(系) 姓名 1 航空航天学院 黄志龙 2数学系 盛为民 3数学系楼向阳 4物理系 王浩华 5物理系 王晓光 6化工系 申有青 7高分子系 陈红征 8化学系 李浩然 9化学系 方群 10地球科学系 陈汉林 11环资学院 贺纪正 12海洋系 党宏月 13基础医学系 欧阳宏伟 14药学院 陈忠 15药学院 侯廷军 16基础医学系 李晓明 17附属二院 梁廷波 18附属邵逸夫医院 俞云松 19附属二院 田梅 20附属邵逸夫医院 金洪传 21生命科学学院 金勇丰 22生研院 仓勇 23生研院 叶升 24动物科学学院 汪以真 25农学院 叶恭银 26农学院 沈志成 27农学院 娄永根 28农学院 林福呈 29光电系 童利民 30控制系 苏宏业 31计算机学院 徐冬溶 32计算机学院 何晓飞 33材料系 钱国栋 34 高分子系 计剑 35化工系 郑津洋 36机械系 张晓晶 37光电系 徐之海 38能源系 邱利民 39能源系 周昊 40电气学院 文福拴 41建工学院 罗尧治 42光华法学院 邹克渊 43经济学院 黄英 44管理学院 吴晓波 45人文学院 汪维辉 46人文学院 朱良志 47人文学院 姜生 48外语学院 刘海涛 49心理与行为科学系 沈模卫 50光电系 刘承 长江学者讲座教授候选人(排序不分先后) 所在院(系) 姓名 1化工系Siegfried Stapf 2化工系黄力夫 3电气学院 金耀初 4建工学院 韩杰 5建工学院 梁坚凝 6数学系 周定轩 7物理系 傅国勇 8附属二院 饶建宇 9生工食品学院 康景轩 10农学院 陈思学 11环资学院 徐志红 12信电系 刘坚能 13控制系 Steven Low 14生仪学院 平琲琲 15求是高等研究院 高为元 16经济学院 Tony S. Wirjanto 17经济学院 李克 18公管学院 魏也华 19管理学院 张晓波 20基础医学系 Dick F. Swaab
个人分类: 浙江大学|1363 次阅读|2 个评论
驳妻妾共处 共和党候选人金里奇辩论破口大骂
陈安博士 2012-1-21 15:20
  【Blog主人按1:在周立波前妻出来控诉周立波吸毒罪行的那次(发现携带了证据),俺们就说:对于一个男人来说,后院起火很可怕,同样可怕的是“前”后院起火。】   【Blog主人按2:金里奇遇到了类似的事情,前妻快速他老人家当年曾经想大奶二奶和平共处的想法。】   【Blog主人按3:当然,大家还可以回忆一下《竞选州长》,现在看,真是挺深刻呢,马克吐温这小子】   politico网站称,在星期四举行的辩论会上,共和党总统候选人金里奇对媒体火力全开。报道称,星期四晚上举行的共和党辩论会上,金里奇一开场就对媒体“狂吼”。他批评美国广播公司播出了该公司与他前妻的一段采访录像,金里奇称此举意在破坏他的名声。而CNN在这次辩论中将矛头直指金里奇,也使他十分恼火。   担任这次辩论的主持人,CNN记者约翰将第一个问题抛给了金里奇,约翰问他,美国广播公司对他前妻的采访内容是否属实,在采访中作为妻子的马瑞妮称,金里奇曾经要求过开放性婚姻。辩论中,金里奇表示,这些纯粹是一派胡言。“辩论一开始,你们对我问这种问题,我感到很震惊,每一个候选人都有自己的痛苦之处,在南卡初选前2天,你们拿我前妻的问题大做文章,卑鄙至极。”   他继续说:“我的两个女儿曾写信对美国广播公司说,对前妻的采访不属实,希望它们停止播放,而CNN确借机利用这个问题来刁难我。”报道称,金里奇不是第一次直面批评媒体,在这次辩论中他的批评赢得了观众的掌声。辩论中,其他的参选人也对此不得不发表看法,罗姆尼对主持人约翰称:“我们应该就一些实质性的问题发问。”桑托姆则表示,“美国是一个非常宽容的国家”。辩论结束后,CNN记者约翰向金里奇表示,自己对他并无恶意。两人进行了很好的交谈。   报道称,在这次辩论中,罗姆尼的挑战就是挡住来自金里奇和桑托姆的最后猛攻 ,对于其他候选人来说,抓住这次机会为自己尽可能的拉到更多的支持。在辩论的后半场,桑托姆的攻击性表现的最为强烈。   提到罗姆尼时,桑托姆表示:“当他担任马萨诸塞州州长时,他提出了罗姆尼医疗制度,这不是一个自下而上的自由市场制度, “该制度是一个悲惨的失败,但他还一直支持它” 桑托姆还批评金里奇在过去支持罗姆尼的医疗方案。“20年来,我一直为医改而努力,但是金里奇和罗姆尼确沆瀣一气。”尽管桑托姆在辩论中, 表现抢眼,但是他能不能在南卡初选前为自己赢得时间和空间不得而知。   事实上,对罗姆尼最大的挑战而是来自主持人约翰,约翰要求罗姆尼给出自己公布个人退税记录的时间表。辩论中,罗姆尼已经答应2012年4月公布退税记录,但拒绝透露公布的年限。罗姆尼说:“我会公布很多年的记录,但是公布多少年不得而知。”当约翰再次逼问罗姆尼是否像父亲乔治•罗姆尼那样公布12年的税表,罗姆尼回答:“也许吧。”这个答案引起了台下一片嘘声。  
个人分类: 人论|2698 次阅读|0 个评论
乡村聊斋 三则
热度 4 lujiangxiao 2012-1-21 06:43
今天周末, 吃午饭时不免和学生闲聊一会. 听到几个故事与大家分享.不好意思,咱这春节不热闹. 故事1 天天办喜事 话说这学生来自江浙一代很富有的地方. 可富的地方也搞拆迁, 村里人为了多搞些补偿想尽办法. 政策说有村里"户口" 的人每人有多少平米的补偿. 于是乎村里天天办喜事,七十多的人也再娶个老婆, 因为多一口人就能多若干万的补偿. 故事2)补偿不合理 学 生他老爸认为赔偿不合理, 就当了钉子户,于是政府就派人来做思想工作. 那人很会说话, 说实际上拆迁和补偿是两个分开的过程, 你若不同意补偿,应该先签字同意拆迁, 这样政府才能接你的案子, 考虑给你增加补偿. 老爸想想也对就照他说的做了.后来房就拆了, 补偿的事还要研究. 儿子把他骂死: 已经拆了还补个皮亚! 故事3) 保险系数 那边当村官可能有油水, 所以候选人直接给选民钱, 说好几万一票. 旁边一个村更蝎虎, 说要拿出两亿来发发才行. 江南人帐算得精, 有一个村的候选人算好了给什么样的人应该给多少钱, 一共该买多少票, 只要比对方多一票就行了.村里人还是很朴实讲信用的. 收了钱肯定投你的票. 本来已经万无一失, 可是一开票却落选了, 对方多了两票. 一查原来是他老爸被对方收买, 给了三十万投了对方的票. 儿子气死了, 说你收这三十万让我丢了几千万. 可老爸也实惠, 说我投你的票一个钱没有,而且你当了村长我也没多少油水. 还不如直接拿这三十万花花. 想想对方真是高手, 动摇户被对方争取时一般都能知道,多给点钱打发就行了.可是自己老爸反水是怎么也不会想到的. 所以没有问也没给钱. 早知道不如外边多买几票打个保险系数.
3382 次阅读|6 个评论
世界顶尖生物学家的定义(中国标准和候选人名单)
热度 4 xupeiyang 2012-1-7 09:02
评选依据: 《国家中长期生物技术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年)》力争到2020年,在生物能源、重大疾病治疗等领域造就3—5名世界顶尖科学家。 评选标准: 1 2020年前有望获得生理学或医学诺贝尔奖; 2 已是院士或2020年前有望获得院士(中外均可,中国院士优先考虑); 3 兼任省、部级以上官员的生物学家、医学家优先考虑; 4 SCI论文累计被引频次和累计影响因子(中国新指标)、H指数(国际统一指标); 5 国内外获奖(要看数量和级别); 6 7 8 9 10 候选人: 王振义院士 获国家最高科技奖 陈竺 院士 部长 陈赛娟院士 2011年获法国大奖 屠呦呦2011年获拉斯克临床医学奖,仅次于诺贝尔奖 赵玉沛 2011年新院士 詹启敏 2011年新院士 朗景和 2011年新院士 于金明 2011年新院士 施一公 2011年落选院士 饶毅 2011年落选院士 王晓东美国科学院院士 (如果改入中国籍,优先考虑) 到2020年力争造就3—5名世界顶尖生物学家,太保守啦!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80034do=blogquickforward=1id=526439 大家推荐吧
个人分类: 科学名人|2223 次阅读|4 个评论
在院士评选过程中可否公开对院士候选人的推荐理由
热度 2 Hemh 2011-12-10 17:42
饱含争议的院士评选终于尘埃落定,经过重重筛选,新院士们终于诞生,对此表示祝贺。但此次院士评选,似乎充满诸多不可思议(不了解其他领域,所以只限定于生命科学与医学部),先是呼声很高的北大生科院院长饶毅老师未进入第二轮,接着是清华大学生科院院长施一公老师未能入选(普遍认为是由于他们 2010 年联名在 science 上发表的那篇评论惹怒了一些人)……小博只是在学研究生,资质尚浅,本不该对此品头论足(实际上不是品头论足,只是作为生命科学的一员,表达一下自己的观点,也算是为我们国家的科学发展“建言”)。饶毅老师一直对国内的可以发展十分关注,因此敢于直言科研体制的弊端,作为中国文化和科研体制的“受害者”,饶老师多次写博客呼吁改革,当然也遭到一些人的驳斥。 对于院士评选,我不觉得美国的评选机制也就适合我们,如果我们的院士评选也是秘密进行,恐怕更难做到公正和公平。相反,我个人认为,我们可以借鉴每年评选“感到中国人物奖”的方式(这个奖项的评选个人认为很少存在争议),在以后的院士评选过程中,评选委员也可以给我们的每一个候选人写推选词(理由)。使我们的院士评选更加公开透明,让全国略懂科研的人都能够看懂,我们评选的每一届院士们为什么值得国家授予其如此高的荣誉称号,享受如此好的各种待遇。我想不管是处于什么原因,能被评为“院士”,一定能够给予大家一个信服的理由,否则,这也是对全国人民的一种不负责任。怎样才能让大家信服呢?我认为,每一届的评选委员会应该将每一个候选人的学术成就,公布出来,以及对其重要性作出评论。比如 *** 候选人在哪年第一个(最好是全世界第一个)发现了 X 基因参与了什么生理调控,有什么样的重要意义……, *** 候选人发明了 Y ,对现在产生了什么影响……。就像鲁白老师对饶毅老师的介绍那样,让读了的人都知道了饶毅老师的学术成就,就避免了很多人认为的饶毅老师回国后就没有什么重要研究发现的误解。也应该有他们发表的论文,当然,论文发表的期刊档次和论文数量的多少仅仅只能作为一个参考,不能因为一个科学家发表了 2 篇《 Nature 》就能评选院士。因为好的工作也不一定都发表在 CNS 上。我想这样的方式,即使以我在大学学的那点化学知识,应该也能看懂化学领域院士候选人的学术成就。这样就比少数一些内行的人发表评论(怀疑)而评审委员会作解释的好的多,其他人也可以很清楚地明白哪些人可以评院士,哪些人尚需要努力。 对于饶毅老师和施一公老师的落选,我身边的师兄姐们也表示不理解(也包括我吧)。但是另一方面,他们都觉得,这就是中国的现状,饶等人既然已经回来,就应该去适应,而不是批评。对此,我却不持相同观点,正因为我们的现状如此,才需要有人去呐喊,去呼吁,特别是像饶老师和施老师这样的人。可惜的是,我们的大学生在校园里都学会了默默的适应。我觉得这是我们大学所缺失的重要一环,对我们社会责任感和民族责任感的培养。作为一个刚刚进入研究生的我,或许发表这样的博文并不合适。也希望我的“老板”不要看到这篇博文,虽然他于这些事毫无关系,也没有听到过他做任何评论,但是他会知道这个下午我没有做实验和看文献,而是在做无关的东西。
4619 次阅读|2 个评论
科学网是阻挡院士候选人们成为院士的重要屏障
热度 12 陈安博士 2011-12-9 19:53
  本年度院士选举,科学网联合推出的三位院士候选人至此全部落马。   可以得出一个基本结论:科学网是阻挡院士候选人正式成为院士的屏障。哈哈!   先是饶毅候选人第一轮被干掉,大怒,宣言再不和院士们玩,而且要盯着院士们,争取把他们从论文发表期刊的影响影子方面比下去。所以,新科院士们,可要做好未来被比的心理准备哟——   第二是施一公候选人。饶毅在把自己牺牲的考虑下,其实也许希望如此可以保证哥儿们施一公的成功。然后,江湖传言施一公最后一轮得了第一的选票数,旋即被更多的江湖传言所否证。最后结果是饶毅牺牲了一个,也没有换取施一公的成功,这一“以一怒换院士”的策略没有获得成功。   第三是王飞跃候选人。正当江湖传言王飞跃已经当选院士的时候,突然新语丝爆出“热议”,把王飞跃烤得够呛。但是,依然有很多人说他当选了。而今天的结果出来了,找了找,没找到。看来,科学网又害了一位院士候选人。   于是,各位科学网网友和博主,想当院士,别来这里,至少今年的经验和教训已经证明了俺的这一结论。   也所以,科学网得及时推出“网士”了,再不推,大家觉得院士当不了,网士也当不上,会失望滴,我必定会成为其中之一。   要不,先赏我一个“网士”当当,然后再选拔更多网士。   我相信,网士并不如烟——
个人分类: 趣论|3998 次阅读|26 个评论
人大候选人是怎么出来的?
热度 5 剑走偏锋 2011-12-5 15:34
人民代表理所当然要代表选民。 但中国的所谓人民代表是怎么出来的?谁也搞不清。前段时间有些人想自荐参加选举,但有关部门说这不合法,要通过部门协商或多少人以上推荐。 今天中午吃饭,在食堂门口看到了区人大候选人名单,基本上是各单位的头头门。记得上届我们单位的头头也是候选人。所以现在大家对投票几乎没兴趣!上届虽然领导不断动员,但我们周边的同事,几乎都没去投票---这也是我们的无声抗议!省得那些所谓代表还真以为自己得票率高,能代表选民! 针对中国所谓的人民代表,实际上是官员与老板代表--有个统计,说中国人大70%多都是处级以上官员。 叫官员代表当人大代表,怎么叫这些人却监督政府?去监督官员? 又是球员,又当裁判,社会不腐败了才怪! 还有人民代表有什么权力?说得似乎权力很大,但都是空的。本来议员的产生就是为了监督政府乱用钱!但现在的人大代表呢,只是对政府报告举举手,然后参加会议拿点礼品!政府各部门的经费支出,根本没有具体地公开,而人大代表也看不懂。政府乱招待,乱采购,乱给优惠,乱批土地,乱拨经费----几乎就没人管。 所以,要解决中国之腐败,首先要让人民来监督政府,而最大监督就是对政府金钱与权力的监督!除了通过新闻法,让人民可以办媒介,按法律合法监督外,最重要的是制度监督--通过议会进行监督。 这首先要专门制定《人民代表大会法》,对人民代表大会的权力进行详尽的规定,比如,同级财政拨款部门的人员工资标准、编制人数,财政开支详情、有关收入来源、对外援助、税收的优惠与变动等等,都要由议会来监督。 其次是人民代表要由人民来选举产生,并对选民负责,官员与公务员不能当人民代表,因为他本身就要由人大来监督!人民代表候选人要通过自荐或他荐来产生,并通过统一部门让他们有渠道来发布自己的观点,让选民认识他们,让选民来选择他们!
个人分类: 观察与思考|3263 次阅读|6 个评论
[转载]美国总统候选人
dongzg101 2011-12-1 22:51
http://www.chnqiang.com/article/2011/1201/mil_54932.shtml
1124 次阅读|0 个评论
有关投庄严一票的小小说
热度 2 BMK 2011-11-15 23:49
我的博文《投下庄严的一票》上传后,各方面意外地有不同反响。有朋友用手机发来短信,是一篇不错的小小说,抄录如下,供网友们分享: 投票站前彩旗飞舞,人头攒动。投票站挂出了红底白字的醒目横幅:“珍惜民主权力,投好庄严一票。”于是领了选票在候选人姓名旁果断地划了叉,在下面端端正正地写上了“好庄严”三个字,并圆圆地画了一个圈,郑重投入票箱。回家的路上问邻居,“‘好庄严’是谁呀?”“我也没听说过,不过既然号召大家投他一票,一定错不了。”
2823 次阅读|3 个评论
参选人大代表“代表候选人”的经历
热度 10 zls111 2011-11-7 10:28
看了 李维音 先生的文章《“ 你想干什么?” “我在履行公民的义务 !” 》,想着还是来写些东西,从我的经历来叙说下这件事情。 最早是在微薄上看到很多人在竞选“代表候选人”,蛮激动的,有人参与说明大家关注。但是人数不多,并且每个人参与的经历都不容易,我就在想要是我有机会参与我也想参加下,其实没抱多大希望。尽管我对民主的理解不是很清楚,但是我的心是向着大家的,我想为人民服务,代表人民群众利益的人太少了(可能有些地方好些,总得情况不乐观),多少人还在水深火热之中,包括我自己。 10月26号 上午九点突然接到通知让我们推荐代表候选人,当时看了下飞信也没在意,中午吃完饭就回寝室睡觉了,躺在床上就想到这件事情,可以找人推荐我呀。我就立马和室友商量,室友说好,我们觉得这个有意义。我就立马打电话咨询是怎么个推荐法,原来只要本小组有10个人推荐就能成为代表候选人。接着我就问,这个事情什么时候截止,组长说,今天下午五点就截止,这么急呀。上午通知,下午就截止。我就管不了那么多,拿出手机打电话,拉票,我想我也找不到比这个更民主的办法,一下子了联络了身边10个人,他们也相信我。于是经过一下午的忙碌,到截止时间有10个人推荐我,再是签名,让推荐人签名,写自己简历。 后来听他们说,我的代表候选人是上了。但是一直没听到其他消息,不过心里在想,我竟然是代表候选人,应该能知道更多的事情,我就在等着。身边的人说,你这个时候应该去宣传,但我咨询过,代表候选人到候选人的决定权不在我们这些民众手里,宣传有啥用。我就继续等着,中间一点消息也没有,我也没看到我的信息在什么地方公布过,按道理说,代表候选人的信息要公开的。 接着是 11月3号 下午2点半收到邮件,“004选区候选人名单已经出炉,请大家根据情况排序并于下午5点前返还排序信息。”,立马打开名单,发现自己不在上面,我就郁闷了。从10月26号成为代表候选人到这段时间,我怎么啥都不知道,就出来个候选人名单。中间什么通知我也没接到过,代表候选人原来也是那么回事呀。哎,,反正我是简单的见识了下这个选举,多半是无奈。 选举还是得继续,毕竟我还是有投票权的。但是候选人里多半是辅导员,多半是所谓的“干部”,早就对这些的头衔麻木不仁了。心里想好了,到时让我投票的话,我只有投弃权票了,因为我对那些候选人一个也不认识,我也不知道这些人是怎么产生的,由谁决定的。至少我还有说“不”的权利,要是选民证不给我发,这个机会也就没了。 昨天又得到一些消息, #人大代表选举# 刚才听说,我是在院里小组讨论时没有通过,给的理由是:“其他的候选人优势更明显”,后来我们院的所有候选人都被学校淘汰了。 #人大代表选举# 刚才看到选举信息,我们研究生是004选区,代表候选人有179名,最后的候选人有2名,产生一位人大代表。从我现在了解到,从179名到2名,经历了三轮删选,第一轮是院系内部决定,再是研究生院决定,接着是出了9个名单,为第二轮候选人选举,接下来我们收到一个大家排序的任务,第三轮是从9个中选出2个出来,最后决定2名知道是不是根据大家排序决定的?
2838 次阅读|21 个评论
参与是民主的基础
热度 6 zhaodl 2011-11-5 09:52
在别人的怀疑中,我组织的民主推荐理事长工作告一段落!感谢所有参与此项工作的同仁!参与,是民主实现的基础!真的感谢你参与!包括自荐的单位和人,以及参与酝酿的常务理事。 2011年11月4日,是一个值得记住的日子!我在我校内期刊中心艰难地实行民主之外,第一次在校外涉及“位置的问题上”比较全面地实行了一次民主。今天上午,9:30 ,陕西省科技期刊编辑学会常务理事会,在吐哈石油大厦四楼会议室召开。在理事长简单说明了一下理事会换届工作以后,我对今天的协商产生下一届理事长和秘书长候选人的常务理事会的议程和要求进行了说明,并得到大家确认。 之后,我首先提出:民主不是形式,至少在我们这不是形式,民主在于每一个个体的觉悟。在坐的各位常务理事,只要是代表自己、代表自己所代表的那一类会员来投票,就是行使民主的权力。第二,民主并不是一个完美的东西,为了体现民主,测验的结果当场公布,但是并不代表就一定按得票多少来决定,集中是民主的辅助。当然:集中应该最大限度地尊重民意的倾向!一般来讲,没有重大问题,集中会尊重民意。 在开始候选人续聘的时候,我按着规定:只有理事长或秘书长候选人才有资格“续聘”,及本人亲自来说明,所以拒绝了本人没有到会的自荐单位的陈述。但是,在续聘过程过程中,有一个单位的理事长续聘完以后,秘书长候选人没有来,本单位的其他人进行了补充。这一点我认为不公平,不是秘书长的可以补充,那么理事长和秘书长没有到场的应聘单位的其他人应该有资格阐述。所以,到后边我提议,给其发言的机会。 不管如何,我实现了我的承诺——民主推荐,结果当场公布。后边在与主管部门协商后,成立换届筹备领导小组。换届后,我就可以卸任了。我在中午的酒桌上明确表示:我卸任后不见得就会消失——有为则有位。你如果对于别人没有用,那只能是累赘。有价值,不用是别人的是损失。看着吧,看我以后是否会没有事干,不是干,是玩。 酒后,匆匆记录。
个人分类: 社会生活|2243 次阅读|14 个评论
【人大参选】选区工作人员来电
热度 3 wangshu 2011-10-26 11:54
刚第一选区的工作人员,一位和蔼可亲的朱阿姨给我打电话,选区和中科院理解,赞赏和敬佩我和我的团队的参与,优秀,勇气,宣传,政治觉悟等,详细解释了我的落选原因,比如说上级要求女性,非党员,曾连任,非学生等要求,同时希望我退选和不再网络发言。 非常理解一线工作人员以及现行程序,感谢自始中科院和中关村街道办的支持,表示我和我的团队将在当局给予的空间下宣传和行动,任何行为都将与当局密切沟通,友好拒绝了退选和放弃宣传,同时向朱阿姨询问本选区将给予我们的空间范围,以及申请我们计划将我们的全程拍摄纪录片和学术讨论的事宜。 阿姨说很理解我们的想法和行为,将向上级请示。并约好有空与我们这些年轻人好好聊聊。我觉得我们和阿姨等能成为很好的朋友。
个人分类: 参选人大|2887 次阅读|3 个评论
【人大参选】成为了初步候选人,但在“酝酿协商确定”中被刷了
热度 1 wangshu 2011-10-25 22:26
【人大参选】成为了初步候选人,但在“酝酿协商确定”中被刷了
请大家随意分享,转载,本选区有化学所、过程所、华清园、中关村二小,科源小区。 ========================= 10月25日我成为了海淀区中关村第一选区的初步候选人的公示贴出来了,另两位分别是过程所副所长马光辉教授(女)和陈岳琴律师事务所主任的陈岳琴律师(女),公示所注日期为10月21日,即我提交申请表的当天下午。 据本所的几位老教师讲,化学所已经有近20年也没有人大代表,这也是中科院第一次有自荐候选人进入初步候选人,也是第一次有中科院学生进入初步候选人,我们已经创造了历史,这是我们民主的进步,我们中科院的进步,非常感谢200多位本选区选民的推荐和600多公民的声援。 但是如所有人所料,我在最终候选人的“酝酿协商确定”中被刷了(虽然还没有公示),理由很多。我和我的团队不会放弃,争取申诉和投票时另选他人。 另,我们的团队还需要一些志愿者,尤其是在过程所,中关村二小,科源小区和华清园小区的,非常感谢。 请联系 topliuchao@gmail.com
个人分类: 参选人大|1953 次阅读|1 个评论
【参选人大代表】落选正式候选人名单,不离不弃。
热度 2 wangshu 2011-10-25 11:51
【参选人大】中关村第一选区人大代表候选人已公布,好消息是我过了第一轮,说明我的条件、政审、推荐表和资料等满足所有的候选人条件;坏消息是第二轮中的正式候选人都是组织推荐人,原因是海淀区选举委员会中关村分会员认为候选人需要女性、无党派人士、曾连任,优秀人士等。好吧,我的团队和我都不会放弃,请于11月8日在正式候选人名字前面打X,另选的姓名前面画圈,写上你所心目中的人大代表的名字。总结起来就是三部曲:打叉画圈填姓名。 要对得起支持我的200多位本选区选民和600多位公民。
个人分类: 参选人大|3822 次阅读|2 个评论
刘超的人大代表候选人基本情况清样稿
热度 2 wangshu 2011-10-20 21:50
今天上午10点整交给本所综合处负责老师 ~~~~~~请随意分享、转载,感谢。 ======= 海淀区选举委员会中关村 选举分会 第一 选区 推荐的区(县)人大代表候选人基本情况登记表 推荐人情况介绍 刘超同志,男,25岁,党员,出身于山西农村,2007年毕业于西北大学获得理学学士学位,现为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和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联合培养博士生。 现担任中科院化学研究所2007级硕博班班班长、西北大学北京校友会理事会理事、青年工作委员会常务副主任。曾获得西北大学化学系优秀毕业生称号、多项校级奖学金、“首届西安诗歌节”优秀组织奖、陕西省“高新杯”创业大赛铜奖、西北大学“陕鼓杯”创业大赛二等奖;曾担任西北大学化学系学生会副秘书长、现代教育技术中心虫虫乐园网站学生负责人,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木香园网站网站站长兼总编、化学研究所研究生会文艺部副部长、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记者团记者;曾参加 “三下乡”陕西商州农村活动、北京大学TECC社团YAPM分支2010年贵州兴义支教;担当国际青年成就组织(JAChina)、北京市红十字会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之家、西北大学青年志愿者协会和中国科学院青年志愿者工作部等志愿者。 正直、热情、善良,勤奋和负责,广大师生、朋友和校友间拥有良好的口碑、很高的声誉。 ================ 推荐理由 刘超同志一直以优秀党员标准要求自己,学业优秀,工作负责,遵纪守法,热心公益,具有坚实的科学素养、开阔的学术眼界,扎实的群众基础,关心同志、团结群众,是值得信赖的伙伴。我们坚信以刘超同志良好和广阔的社会活动资源,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完全具有开展人大代表工作的能力,真正做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想群众所想,担群众所思。鉴于此,本选区53位选民一致推荐刘超同志成为本选区候选人。 =================== 个人简历 2003年至2007年,西北大学化学与材料学院应用化学专业,获学士学位。 2007年至今,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2007级有机化学专业硕博连读。 2009年至今,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有机化学专业博士生(北京分子科学国家实验室(筹)联合培养博士生项目)。 西北大学期间获化学系优秀毕业生并于2005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校期间积极参加各项社会实践,曾任化学系学生会副秘书长、现代教育技术中心虫虫乐园网站学生负责人,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木香园网站网站站长兼总编、广东久阳电力建设集团见习经理秘书和西北大学校团委2005年“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获得过各项校级奖学金,“首届西安诗歌节”优秀组织奖,陕西省“高新杯”创业大赛铜奖,西北大学“陕鼓杯”创业大赛二等奖。 中国科学院及北京大学读书期间,在美国化学会下属的《物理化学期刊C》上发表全文论文,目前尚有三篇论文在投,两篇正在准备。同时积极参加各项社会实践和公益活动,曾任班长、化学研究所研究生会文艺部副部长、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记者团记者、西北大学北京校友会理事会理事、青年工作委员会常务副主任等职务。 十年来一直热心于公益事业,捐献全血累计1400毫升。志愿参与维护中文维基百科、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FTP等网站。2010年参加北京大学TECC社团YAPM分支贵州兴义支教活动。同时是国际青年成就组织(JAChina)志愿者、北京市红十字会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之家、西北大学青年志愿者协会和中国科学院青年志愿者工作部志愿者。 本人一直以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以“博学笃志 格物明德”为为学信条,以成为弘毅之士为人生理想,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赢得了老师的肯定、同学的好评和朋友的信任。 现有50位本选区选民推荐本人成为本选区候选人。
个人分类: 当下|4627 次阅读|3 个评论
请推荐刘超成为人大代表候选人
wangshu 2011-10-19 19:41
请随意分享、转发和宣传,非常感谢。 ========== 中午大部分人都不在实验室 几分钟就拿到了 10个签名 感谢大家的关心和支持 有你们这些善良 正直 热情的人真好, 已经满足候选人推荐条件 , 在推荐理由一栏需要写上“共计XX人推荐刘超成为人大代表候选人”,为了能够初审过关, 如 果你是中关村第一 选 区的有效选民,包括 化学所,过程所、中关村二小,华清园小区和科源小区等五个地方 ,而且愿意推荐我成为本选区人大代表候选人,请在本文后回复以下内容(复制粘贴即可)。 本人郑重推荐刘超成为本选区第十五届人大代表候选人。 如果 您不是本选区的 人 ,但是仍然希望声援我,回复以下内容(复制粘贴即可)。 本人强烈支持刘超成为第十五届人大代表候选人。 本帖将作为推荐我的正式电子签名,请大家慎重考虑。 感谢大家的支持,即使推荐表交上去,但是初审能否通过,仍然是另一码事; 初审结束后,无论通过与否,我都将写出参选承诺,中心思想是以 中科院研究生的身份为中科院研究生们说话 ,诉求更好的利益。 刘超 2011-10-19 14:04
个人分类: 当下|5461 次阅读|0 个评论
游戏也得有规则
skdhf 2011-10-17 20:13
又到了人大换届选举,到处都贴出了选民的名字。时代的进步赋予了我们选举权,看到自己的 名字自豪之余还有些困惑——选谁? 看惯了资本主义制度下选举的热闹场面,虽然也不知道候选人是怎么捏造出来的,可至少知道是谁,看到他们到处演讲和表演,耗尽唾沫星子大肆宣传自己以及自己的方针政策,不管我们心里对此表现出不屑还是漠不关心。但自己真去行驶选举权了,我们还是希望稍微了解候选人,为什么要选他们,即使因为帅或漂亮也好。造成我们不知道选谁的原因可以推测一下:第一,我们历来奉行低调原则,什么事都是逆来顺受,因此不鼓励自己去争取,也就不鼓励到处卖弄自己赢得票数。第二,候选人也不是谁都能当的,提名之人都是功成名就之人,普通老百姓怎么能有幸相识。第三,相关规定如此。 说完了选谁的问题,再来扯一下为什么要选?选出的代表们到底能不能代表选民们行使权力,我们有难了,被欺负了能不能为我们站出来?而且代表们能干什么我们也不知道,我相信像我一样愚昧的人不只一个。当下,我们对选举已经提不起精神,选代表只是少数群体的游戏,大多数人都是陪玩的,既然这样我们干嘛还要参与,而且哪天自己选出的代表出卖了人民,那我们岂不也有责任?岂不寝食难安!当然这只是极端情况,最常见的是选出的代表代表不了我们。 也有些候选人实属无奈,属于被选,稀里糊涂就成了候选人。在自己都管不住的情况下,怎么敢代表别人,凭什么代表别人?我们需要的不是代表们代表行使我们的权力,我们需要的是开明的法律赋予我们民权,并保护我们行使民权。
2520 次阅读|0 个评论
职称评定杂想
fjlrs 2011-10-13 17:16
今年的职称评定珊珊来迟。10年来记得有1年不评,而去年或许是11月才评,但一般要在9月评。根据总部的十二五职称发展规划,本所十二五期间好象只有1个正高晋升名额,去年推荐的2位正高候选人均败北而归,其中还有1位是院十大优秀人才,今年估计他们还会申报,明年也许我也可以加入其中。副高名额每年推荐3名,但好象都能过堂,最后以3名/年的速度发展,照此速度俺的压力还是比较大的。
3292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普京今日开展 访华之旅 总统候选人身份引关注
dongzg101 2011-10-11 14:14
普京今日开展访华之旅 总统候选人身份引关注 2011年10月11日 01:50 来源: 中国新闻网 5504 人参与 145 条评论 打印 转发 资料图:俄罗斯总理普京。 中新网10月11日电 俄罗斯总理普京今日将展开访华之旅,并与中国总理温家宝举行中俄总理第十六次定期会晤。此行是普京宣布参选下届俄罗斯总统之后的首次外访,其政治意义引发世界媒体解读,此外,适逢《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签署10周年,两国如何推动各领域合作,也备受关注。 胡锦涛等中国领导人将同普京举行会见 据中国外交部介绍,普京于10月11日至12日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并与温家宝总理举行中俄总理第十六次定期会晤。 普京访华期间,除总理定期会晤外,胡锦涛等中国领导人还将同普京举行会见,两国领导人将就双边关系和共同关心的国际及地区问题深入交换意见。 今年是《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签署10周年。今年6月,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时,与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举行了元首会晤,双方一致决定将中俄关系提升为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并确定了两国关系下一个10年的发展方向、规划和各领域合作目标。 分析认为,普京此次访华,正是为了进一步落实两国元首达成的共识,推动中俄在各领域的务实合作并在总体上进一步推进两国关系的发展而来。 总理定期会晤聚焦务实合作具体议题 中俄总理定期会晤机制自1996年成立以来,已成为指导和协调两国各领域务实合作的重要平台,并取得丰硕成果。据介绍,本次总理会晤将全面总结第十五次总理定期会晤以来两国各领域合作取得的成果,并对下一阶段双方合作做出规划和部署。 10日,中俄总理定期会晤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在京举行,为即将于11日举行的中俄总理第十六次定期会晤“做铺垫”。 中国国务院副总理、中俄总理定期会晤委员会中方主席王岐山在会上表示,上次两国总理会晤以来,双方各领域合作加速发展。中国已成为俄罗斯第一大贸易伙伴,今年双边贸易额有望突破700亿美元。 “总的来看,中俄经济合作势头强劲。”王岐山说。 根据两国元首达成的共识,双方将努力在2015年将双边贸易额提高到1000亿美元,到2020年提高到2000亿美元。 专家认为,此次中俄两国总理定期会晤将聚焦于双边务实合作的具体议题,其成果不局限体现在某一个或几个领域有重大突破,而在于全面、总体地落实已达成的协议,从而全面推进各领域务实合作。 能源合作料将是主要议题 据报道,此次陪同普京访华的是一个由160位工商界领袖组成的代表团,成员包括俄罗斯多家国有能源巨头的CEO,如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俄罗斯国有石油公司以及俄铝联合公司等。 舆论分析认为,讨论双方能源合作的项目将是这次政府间会谈的主要议题之一。 在普京访华期间,中俄能源谈判代表工作会晤也将举行。中俄能源合作是两国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2008年,中俄建立副总理级能源谈判机制,由王岐山副总理和谢钦副总理分别担任双方能源谈判代表。 据中国外交部介绍,机制自成立以来运转高效顺畅,双方迄已举行七次正式会晤和一次工作会晤,推动两国能源合作不断取得新成果。此次会晤双方将就能源各领域合作深入交换意见,进一步推动合作向前迈进。 外媒关注普京访华“象征意义” 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日前表示,支持普京担任2012年总统大选的候选人。在大选前夕,普京以这样一种特殊身份访问中国,引起世界媒体解读。有分析认为,这次访华是普京重返外交第一线的开始,重要性已经超越了普通的总理级别的访问。 路透社分析说,普京担任总理时工作重点放在国内,此次出访看来是为重新执掌俄外交政策作铺垫。 法新社称,对于中国来说,普京早就是常客。从1999年开始,他就以俄罗斯总统和总理的不同身份,多次访问过中国。但是这次访华的意义多少有些不同。 乌克兰国家通讯社称,虽然普京此次访问只是工作性质,但仍具有重要意义。这将是他宣布准备重返总统岗位后首次国外访问,但没有必要将他的此次访问视为具有重要的政治象征意义,因为他出席的只是每年一度的中俄第十六次政府首脑会谈。 中国专家认为,作为“总统候选人”,除了推动务实合作,普京还会将就推动中俄关系未来发展的战略设想与中国领导人进行探讨与交流。 不过也有专家指出,这只是时间上的巧合,此次中俄总理级会晤主要内容仍是务实合作,这是定期会晤机制的一部分。即使普京回归克里姆林宫,也不会对中俄关系产生重大影响,双方关系仍然会按照目前的趋势发展。 相关新闻: · 普京访华多位能源巨头随行 中俄或签349亿元大单 · 普京今携160人代表团访华 能源合作将成双方会晤重点 相关专题 · 2012俄罗斯大选
889 次阅读|0 个评论
感觉一个可以解决的问题
Chuanlin 2011-10-11 11:22
问题背景描述:某某地方要进行人大代表的选举,就是要从一定的选民中推举几名人大代表。 科学问题描述:在第一轮推荐的过程中,假设我所在的组共有25名选民,每个人最多推荐两位。得票高于10票的作为代表候选人。问该组最终最多可以有几位候选人。
2566 次阅读|0 个评论
推荐了两位刘姓第三届博主委员会委员候选人
热度 8 famingkuang 2011-9-14 20:49
向编辑部敬重推荐: 刘洋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1750 刘晓瑭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93156 二人为第三届科学网博主委员会委员候选人。
个人分类: 博客风云|3722 次阅读|19 个评论
[转载]饶毅:从2011年8月17日后将不再成为候选人
dhwang 2011-8-26 13:46
转载饶毅博文: 从今以后不候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精选 已有 86592 次阅读 2011-8-17 09:05 | 系统分类: 人物纪事 | 关键词:中国科学院 院士 候选人 鉴于推崇中国科学院前身中央研究院生命科学方面代表性科学家林可胜等、敬佩中国科学院第一批学部委员如神经生理学家冯德培等、尊重50年代以来在国内艰苦环境中坚持做好科学研究的院士、感谢其学部委员(特别是冯德培、邹岗等)在80年代对我的支持和现有院士近年在我回国工作后多方面的支持,我于2011年初接受推荐候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在表达了的尊重和感谢后,从2011年8月17日后将不再成为候选人。 2011年3月5日写 2011年8月17日添加日期 有关林可胜、冯德培、邹岗的文章: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37do=blogid=3847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37do=blogid=3233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37do=blogid=3434
个人分类: 人物专访|1895 次阅读|0 个评论
【院士系列2】中科院取全球科学家候选,多少现有院士会被迫离开
热度 4 陈安博士 2011-8-26 01:03
  俺们就喜欢假设,尤其是那些不可验证的假设,俺们更喜欢了,这样,俺想说成啥就说成啥,反正都没意义。   如果中国科学院牛起来,把全世界的科学家都当成候选人,限定名额,每个学部最多100人,那么,当前是中国科学院院士的先生们是不是全都得灰溜溜地撤走呢?   如果是,那当不当的也就那么回事儿了。   否则,就是“中国的科学,世界的笑柄。”   当然,何院士说了,中国科学院院士,得对中国科学有贡献才行。这话也有一定的道理,不过,也有一定的没道理,看怎么理解。反正1949年后第一批和第二批的学部委员时代没这回事,由于第二批和第一批的差别时间是2年,当时其实是特别照顾没赶上在第一时间报效祖国的那些大牛们,因为下一次再选就是1980年,可能有些老先生熬不到这时候,所以,得抓紧时间选。   那个时候,也许有的人刚刚偷渡回国呢,浑身还都是水呢,肯定来不及对中国的科学有贡献。按照何氏院士评选标准,那肯定是不够格的。   院士这玩意儿,就是智力和影响为上,没那能耐,就别去玩。中国科学院院士的最大问题是,没资格玩的人玩得起劲,有资格玩的人也许也在里面,也许在外面,不过似乎玩得不甚起劲,甚或懒得玩。   顺便说一句,我过2年就要申请当院士啦,到时候,谁不选我谁就是嫉贤妒能,你们都提前听好喽! 1, 2011年将要评上院士(生命科学部)的各位要彻底杯具了 链接地址: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53483do=blogid=479655 2,赏你个院士干干! 链接地址: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53483do=blogid=479659 3,谁在我跟前提“院士”二字我跟谁急! 链接地址: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53483do=blogid=479660 4, 【陈氏微博】更应该让不受人待见的教授当院士 链接地址: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53483do=blogid=479661 5,再说美科院院士袁隆平没有当上中科院院士的老事儿 链接地址: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53483do=blogquickforward=1id=479663
个人分类: 事论|4319 次阅读|8 个评论
[转载]别人都觉得一次没上没关系,但是在我这里是绝对不能接受的
热度 1 blsm 2011-8-21 17:26
作者:吴瑶 来源:南方都市报 饶毅专访:不要院士荣誉对我个人影响不大 我觉得这样做会让这个体系的风气有所收敛 8月17日,2011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初步候选人名单公布,145人的名单上没有出现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饶毅的名字。随后,饶毅在自己的博客上发出一篇题为《 从今以后不候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的声明,称“从2011年8月17日后将不再成为候选人”。 饶毅是目前国内生命科学界的领军人物之一。2007年,45岁的饶毅放弃了美国西北大学讲席教授、神经科学研究所副所长的职位回到中国,出任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当时引起了不小的震动,他的回归被认为是“中国科技界吸引力增强的标志之一”。 饶毅也以大胆敢言而著称,回国前就曾对中国教育科研领域存在的弊病直言不讳,回国后,更多次在国内媒体发表文章痛陈此中沉疴。8月15日,饶毅还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了一篇题为《改变科学界浮躁的一个步骤——回国博士后从助理教授做起》的文章,呼吁“在对科学工作者增加支持的情况下,降低职称”。 饶毅为何做出不再候选的决定?他是怎样看待中科院院士这个头衔的?昨日(19日)下午,饶毅在北大生命科学学院大楼的办公室里接受了南都记者的采访。 早就预计到会落选 南方都市报(以下简称“南都”):当初你是出于什么考虑接受了增补院士的推荐呢? 饶毅(以下简称“饶”):接不接受推荐的过程有两个层面的考虑,一个是院士制度本身需不需要存在的问题,我认为院士制度本身是对一些科学工作者工作的肯定,另外,学术权威对行政权力来说也是一种平衡,因此院士制度的存在具有很大的合理性。 具体到个人,我在说明里也提到中国科学家有过一些很好的传统,提到了林可胜、冯德培、邹刚等几个院士。后两位在上世纪80年代我出国前给过我很多支持。我回国以后,还有很多院士支持过我,所以(有院士)来问愿不愿意接受推荐,我就接受了。 南都:你说这份声明写于2011年3月5日。为什么在3月份的时候就把声明写好了? 饶:自己预计到了。(是基于怎样的判断做出这种预计的?)首先是中国文化传统中的部分,在美国我们是不断合作做事情,大家相互支持。在中国有这样做的,但是还有很大一部分是对付别人,踩别人一脚的,这是中国文化传统不太好的一部分。 还有以前的老院士是很有自尊的,后面有相当一批人可以说自尊心不够强,为了得到一些东西,包括院士的职位,就算趴在地上也要钻进去。 他们自己是这样一个心态,他就认定你也会这样做。 我觉得这件事情发生的可能性很大,不能等到发生的时候再去写,早点写,可以改。我写这个没有人知道,我这个判断不能让任何人知道。提前说了,很可能会被理解成是在威胁别人。 别人都觉得一次没上没关系,但是在我这里是绝对不能接受的。 南都:你得知结果之后是什么反应,算是应了当初的预料吗? 饶:我知道我的结果可以发了,因为已经写好了。 既然写了这么久,我就会想意义在哪里。其实意义挺大,因为这些人都没有想过有人会是这种态度。我认为全国一定要有这种人,而且有这种人一定是在北大,北大历史上经常会出现些古怪的教授,比起他们来我的古怪是很轻微的。 不要院士荣誉对我个人影响不大 南都:你可能在体制内有不受欢迎的地方,你会不会因此做出一些改变? 饶:我也在体制内,我的教学科研改革都在体制内。而院士这个体制也是多一个荣誉少一个荣誉的问题,对不同的人来说重要性不一样。不要院士荣誉对我个人来说影响不大。在生物学界乃至自然科学界多数人都知道情况,我在什么地位大家都很清楚。 南都:你做出不再候选中科院院士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对这个体系的风气失望了吗? 饶:(落选之后)你说我完全高兴不可能,但是我觉得我这样做,会让这个体系的风气有所收敛,知道下次要去找好的、对的人,对打压别人会有所顾忌。而且我觉得评选中科院院士的体系大体上是比较公正的,但总有一些像我们这样的人,你不管做什么事情都会被否定,就是因为做得太好了,从来不跟别人低低头、多笑两下。 很多国内生物学教授都不去听生物学报告,但看到有院士作学术报告就去听。你说这是去听报告还是…… 不是院士制度本身的问题 南都:你还提到过,当时决定接受推荐,是抱着先加入,然后从内部改善的初衷? 饶:我的意思是这个制度应该存在一段时间,我对他们是尊重的。同时我认为其他人不应该再有我这个态度,我(一个人)有这个态度也就算了——好的人应该加入,从中改变,现在是其他人入虎穴,我在外面。 另外,也不是说改善什么,就是希望有更多好的人进去(中科院)。质量改善就是最大的改善。做得好的人会尊重自己,质量也会高,有自尊的人评选的时候不会去接受好处。 我这次提出的声明,其实可以帮他们约束,让他们多考虑一些学术上的事。 院士是终身的,就看尊重不尊重自己,如果接受搞关系,就是不尊重自己。 南都:院士评选中出现这种情况是本身制度的问题还是整个都是这样? 饶:大家都知道,很多时候不是院士制度本身的问题,其他单位做事情也是这样做的。就跟很多人骂高考,可是换一个方式做怎么做?推荐信、业余爱好?那也会出现造假。如果大家不都非得想上北大清华,再改就容易了。 所以院士制度也是,怎么改,哪些可以改,不是这个制度本身的问题,而是大环境的、文化的问题,文化不改,还是会跟以前一样。 南都:回国之初到现在的状况和当初设想的一样,会影响你的信心吗? 饶:大体想到了,唯一没想到的是中国人背后做小动作捅刀子,我想到了一点,但没想到这么多,有些人做的太过分。 我觉得中国可以很好地发展科学和教育,这不影响我继续做,相信中国会越做越好。我一直有个说法,认为中国的问题这么多,就是中国最有希望的原因。大家都在抱怨,都知道问题在哪里,都知道怎么做,那么就可以做出规划来改变。所以我能看到希望,改一点就往前走了一点。
个人分类: 科研感悟|2566 次阅读|0 个评论
围观“饶教授落选院士”
热度 5 lzxun123 2011-8-19 17:29
尽管许多媒体尤其是科学网上的许多文章,都在激情地为饶教授鸣不平,更多的是想当然地质疑此次评选甚至院士制度,但我一直只是在十万八千里外围观。这并非是因为与我无关,而是因为下面几个方面的原因。 在王德华老师看来,饶教授永远(?)退出院士评选只是一种 “赌气和懦弱”,在我看来,除了赌气外,还有浮躁、脆弱。饶教授似乎很需要这个“院士”,是为了证明自己的优秀,还是为了挤掉那些试图“滥竽充数”的候选人,抑或其它?我不得而知,也就不好发表看法。 院士的评选肯定要考虑学科的均衡,如果一些学科的优秀人才过于集中,必然会出现一些非常优秀的人才落选的局面。所以,即便饶教授的成就超过其它领域的当选候选人,只要没有超过同一学科中那些进入第二轮的候选人,落选就是必然的。 锋芒毕露的未必是顶尖高手,内敛低调的未必就平庸。我们常说内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尤其是涉及专业性比较强的学科,只要圈内行家的声音才有重量。外行人的叫喊有可能是一种不得要领的鼓噪,而不是一针见血的评点。正是因为缺少必要的内涵,有时候众多质疑声有可能犹如秋天清晨的雾气,太阳一出,立马作鸟兽散状。 任何评选都不可能做到尽善尽美。就是饶教授来主持这类的评选,要做到让人心服口服的可能性也是不大的。即便是公信力很高的诺贝尔奖在其历史上,也不时会留下一些遗珠之憾。再说,饶教授此次落选,并不意味者永远落选,此次晋级的候选人也有“二进宫”甚至“三进宫”…… 1993 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穆利斯虽然没有被当选为美国科学院或美国工程院院士,但他近年在 世 界各地的杂志、剪报照片上展示给我们的是他和夫人乐观、自信的笑容,而不是苦艾、怨愤之脸。 下面的图片转帖自邢峥博客 http://blog.sciencenet.cn/u/zxing 这并非说公众不该质疑院士评选,而是说我们更需要有含金量的质疑;也不是说落选者不可以表达自己的不满,而是说,作为公众科学家应该头脑冷静地更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异议。否则,受到伤害的可能只是当事人。至于那些隔靴连痒都搔不到的谴责、质疑对谴责、质疑者来说只是一种时间精力的浪费,当然你说我就是要消费它们,那就是另外一回事啦。 下面附一篇来自新华网的相关文章 饶毅落选真的是“院士的悲哀”吗 来源: 新华网 作者刘少华 8月17日,2011年中科院院士增选初步候选人名单公布,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院长饶毅落选。饶毅称早已预计到结果并表示不再参选院士。网友称饶毅落选是中国院士的悲哀。据悉,饶毅曾撰文质疑中国中长期科技规划,也曾批评科学界浮躁、教授搞关系奔经费不搞学术等问题。(8月18日《北京晨报》) 海归的身份和北大的光环,无疑让饶毅的落选充满了一丝悲情。在各类评奖“官员当家”、“潜规则”不断的现实语境下,饶毅“不再参选院士”的豪言壮语也颇能引发公众的共鸣。但反过来想,如果饶毅进入了初选名单,他还会如此毅然决然吗? 这个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公平,中科院院士的评选也是如此。只要中科院院士的评选过程公开、评选标准严格、评委独立公正,我想评选结果是能服众的。“水稻杂交之父”袁隆平三次落选中科院院士曾引发对中科院院士评选的强烈质疑,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这何尝不说明中科院院士评选对自身标准的坚持呢? 其实饶毅的落选和其他落选的科学家没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中科院院士说到底名誉的效应恐怕要大于能力。当选了,固然可喜,但落选了,并不意味着低人一等,学术水平不行。规则之下,难免有遗珠之憾。饶毅或许就是那颗珍珠。 透过今年的中科院院士增选初步候选人名单在网上公开,我们看到了中科院院士评选的可喜进步。饶毅落选,或是遗憾,但却无须夸大。饶毅落选是中国院士的悲哀,这有些夸大其辞,饶毅悲哀,那落选的那些人哪一个不悲哀? 一个饶毅改变不了中科院院士的评选规则,更何况在强手如林的院士候选人中,饶毅到底算不算得不上顶级高手,谁也不知道。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假如中科院院士评选真的不公正,饶毅落选岂不是一种解脱?
个人分类: 争鸣|3656 次阅读|7 个评论
饶毅教授想弄什么“门”出出名?
热度 11 sz1961sy 2011-8-19 01:15
一、饶毅教授何许人也? 百度一下,找到饶毅相关新闻约5810篇( http://news.baidu.com/ns?word=%C8%C4%D2%E3tn=newsfrom=newsie=gb2312bs=%C8%C4%D2%E3sr=0cl=2rn=20ct=0prevct=no ),仅仅8月份就有这么多新闻大谈饶毅先生的事: * 北大院士饶毅 饶毅简介 商都网 2011-8-18 21:11 饶毅简介 饶毅资料,饶毅教授为2011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2011年8月18日,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初步候选人名单发布:北大院士饶毅落选,饶毅宣布从今以后不候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北大院士饶毅 本文由商都网友花开彼相惜发帖. * “顶级海归”落选或让院士观感“一地鸡毛” 四川新闻网 2011-8-18 16:12 新一轮候选人名单公布后,享有国际盛誉的神经学科学家、北大生命科学院院长饶毅落选。17日,这个“顶级海归”在科学网上发博客称,“从今以后不候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对于饶毅的落选,昨日,中科院新闻发言人李婷表示,“具体原因并不是很清楚。”(8月18日《新京报》) * 北大高端海归炮轰院士增选 光明网 2011-8-18 15:06 在此前中科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中,饶毅曾名列其中,但在昨天公布的初步候选人名单中,饶毅已经出局。 这篇博文的落款时间为“2011年3月5日写,2011年8月17日添加日期。”昨天晚上本报记者就此采访到了饶毅教授,他表示,此番表明态度希望能有一定作用:“第一,... (37条相同新闻) * 方舟子:饶毅为何落选院士 新浪 2011-8-18 16:52 饶毅在第一轮就被淘汰,只能说明:“中国选院士,科研成就并不重要” 【背景】8月17日,2011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初步候选人名单公布,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饶毅不在榜上。同日,饶毅发表博文称:“从今以后再不候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对落选院士,他称“早就预计到”,... (3条相同新闻) * 北大生命科学院院长落选中科院院士引发争议 新华报业网 2011-8-18 16:34电 8月17日,2011年中科院院士增选初步候选人名单公布,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院长饶毅落选。饶毅称早已预计到结果并表示不再参选院士。网友称饶毅落选是中国院士的悲哀。据悉,饶毅曾撰文质疑中国中长期科技规划,也曾批评科学界浮躁、教授搞关系奔经费不搞学术等问题。 ... (11条相同新闻) * 我曾经这样评审教授 和讯网 2011-8-18 08:28 看了饶毅先生的博文《减少中国科学界浮躁的一个必要步骤》,觉得写得非常好。中国目前的职称的确出问题了,毛病太多,不好一一写出。 前几年我接到一个大学给我几份评职称的材料,都是报化工类的教授职称。其中一个教师是近期从国外引进的“人才”,发表的文章的确是在好的外文杂志上,好像有十多篇还是二十多篇, * 饶毅:从此不再参评院士 21CN 2011-8-18 06:44 今天清晨,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初步候选人名单发布:饶毅出局。没有太多的等待,另一只鞋子紧接着落地,饶毅宣布,从此不再参选院士。两只鞋子立时引发了公众无数关注。这或许是一种揶揄。3天前,饶毅撰写长篇博客文章,呼吁降低科学界职称。今天,他自己的晋升戛然而止:止步于院士第一轮评审。饶毅,... * 饶毅落选院士引热议 一场耐人寻味的讨论 新华网 2011-8-18 07:21 此前呼声颇高的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饶毅的出局,意外成了舆论关注的焦点。 饶毅是海内外知名的神经科学家,回国前已经成就斐然,在美国学界也颇负盛名。与同期归国的其他几位优秀科学家不同,他是喜欢在媒体上讲话的知识分子,... (38条相同新闻 ) * 北大饶毅:从今不候选院士(图) 21CN 2011-8-18 01:05 博客作者是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饶毅,在中科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中出现过,但在中国科学院昨天公布的初步候选人名单中落眩昨晚,饶毅在接受北京晨报(微博)记者采访时表示,“早就预计到了这个结果”,“任何学生物的人都会知道原因”。截至记者发稿... 责任编辑:AP0015 分享心情 ... * 落选北大院长:不再参选 北京晨报 2011-8-18 00:46 有网友称,饶毅落选是中国院士的悲哀,他放弃了美国国籍,为人坦荡,学术贡献大过很多中科院院士。方舟子对此也评论说:“我觉得饶毅居然第一轮就被刷下来,纯属侮辱人。连肖传国当年都进入了院士选举第二轮。” 何祚庥:评选不像考试那样简单 ... (171条相同新闻) * 台当局:台学者论文如挂“China”一律不承认 环球网 2011-8-17 10:09 据中广新闻报道,清华大学教授江安世以果蝇“脑内嗅觉神经网路地图”而名扬国际,他和北京大学教授饶毅联名发表论文,“被对方要求”通讯地名必须改为“中国台湾(Taiwan, China)”。 台“教育部次长”林聪明表示,已经发文给各大学,台湾学者发表的研究、论文如果挂名“China”,...( 6条相同新闻) * 饶毅:从今以后不候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生物通 2011-8-17 09:42 摘要: 鉴于推崇中国科学院前身中央研究院生命科学方面代表性科学家林可胜等、敬佩中国科学院第一批学部委员如神经生理学家冯德培等、尊重50年代以来在国内艰苦环境中坚持做好科学研究的院士、感谢其学部委员(特别是冯德培、邹岗等)在80年代对我的支持和现有院士近年在我回国工作后多方面的支持,我于... (60条相同新闻) *“刹车”不灵谁敢放行? 光明网 2011-8-16 16:08 饶毅这篇文章很多地方都很“绕”,但绕来绕去,还是把对转基因主粮“产业化”有异议的人,绕成了阻碍转基因“技术进步”。这是让国内众多专家学者及公众很难接受的。 转基因技术研究与“产业化”,本来不是一回事儿。就像原子弹技术研究与使用一样,这是两个性质完全不同的问题。... * 饶毅:改变科学界浮躁回国博士后从助理教授做起 东北网 2011-8-14 09:28 改变科学界浮躁的一个步骤 回国博士后从助理教授做起 中国科学界浮躁的原因有很多,改变这一局面有一个可行的办法:在对科学工作者增加支持的情况下,降低职称。 具体而言,博士后起步的教职应该是助理教授,... (21条相同新闻) * 专访:谢晓亮的科学人生 生物通 2011-8-9 04:15 在那一个月里,谢晓亮与北大生科院饶毅院长和苏晓东教授开始着手组建生物动态光学成像中心(BIOPIC),得到了北大校方的大力支持。在短短一年内,各项准备工作就绪,2010年12月,BIOPIC 正式宣布成立,由谢晓亮主持中心工作。 “生物学新的发展趋势是从定性的科学转变为定量科学,... (2条相同新闻) * 北大教授称转基因争论需警惕“投机”和“反智” 中国日报 2011-8-8 11:35...包括转基因食物及其来源植物栽培;我们需要摒弃渗透到中文媒体的反智思潮。 限制投机、回击反智,有利于我国新型科学技术的健康发展、有利于新技术在产业的安全应用。(作者为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 饶毅) 分享新浪微博腾讯微博人人网开心网天涯QQ空间百度空间 (14条相同新闻) * 我国教育人才队伍建设纪实 求是理论网 2011-8-5 15:32 特别是在中央的高度重视和直接关心下,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国家重点建设高校引进了杨振宁、林家翘、姚期智、丘成桐、田刚、施一公、饶毅等一批海外一流人才,对加快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发挥了重要作用。 通过各方面持续不断的共同努力,高校高层次人才队伍得到进一步壮大,... (3条相同新闻) * 转基因商用:精英论战为公众带来什么 人民网 2011-8-4 08:45 北大前校长许智宏、北大生科院院长饶毅、留美专家曹明华、化名作者柯贝等专业人士先后发声;《人民日报》、《文汇报》、《东方早报》等作为平台,纷纷加入论战行例。 自转基因技术诞生以来,争论似乎就没有停止过。专家们“华山论剑”,本是专业系统为决策提供依据的必要方式。... (12条相同新闻) * 中国创新需要一场万里“长征” 搜狐 2011-8-3 15:51 在医药领域,饶毅和施一公分别是遗传学和结构生物学方面的专家,他们与其他研究员被认为是各自领域的世界领导者,中国企业和大学也已经发现了好几种全新的化合物;在电信领域,华为公司在无线传输领域所做的创新研发也在全球处于领先地位。 “一场史诗般的产业革命已经把中国引领到了当前的发展状态,...(10条相同新闻) 二、饶毅教授近来忙什么事? 从上述频频在媒体中深度爆光主题上看,饶毅教授近来在二件事上特别热心参与: 一件倡导“转基因食物安全论”,另一件是反对中国科学院院士选举制度。 第一件事,公众发现饶毅教授和全球写“转基因食物安全论”最著名科普作家(己出版3本转基因著作)、笔名为“方舟子”的美国生物公司咨询科学家活动有关,因此大家在论坛、微博及博客中认为饶毅教授和方舟子同美国生物公司的商业利益有或多或少关系。 第二件事,公众突然发现饶毅教授更加“有备而战”:自已1月份满怀信心地成为那4百多名增补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候选人之一,3月份就知道自已会在第一轮中被淘汰,由此看来这中国科学院院士候选人选举流程泄密比起诺贝尔奖评选而言,太多漏洞了!当然,最出名的还是饶毅教授的“落选宣言”预写版,让人有肃然起敬的感觉。 三、饶毅教授想弄什么“门”? 讨论了这么多,咱们回归主题: 近期,郭美美炫富事件让“红十字会”忙不开交,闹出了个“门”,不管你信不信的王发言人闹出了个“铁道门”,还有什么“故宫门”、“艳照门”等等。那么,从饶毅教授近期的出名主题上看,他似乎是要背靠美国生物公司的商业利益、开闹“院士门”,有如他的好战友方舟子:对于公众指责其妻子硕士论文涉嫌九成抄袭,结果发狠在新浪微博上发毒誓似地讲:如果有机构认定刘菊花的硕士论文抄袭,他将把余生献给中国硕、博士论文抄袭的打假伟大事业中。 结果大家看到:方舟子真的吓坏了很多机构(不敢再有机构就刘菊花的硕士论文一事公开声张一句)。不过,不知道饶毅教授这次是否也具有方舟子同样杀伤力,大家察目以待。 沈阳(sz1961sy) ‎星期五,‎2011‎年‎8‎月‎19‎日 1:14:59 写于北京家中
个人分类: 微博疯话|2448 次阅读|15 个评论
中科院公布145位院士初步候选人(2011年8月15日更新)
liubinWNLO 2011-8-18 19:10
科技日报讯:2011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通信评审工作已经结束。根据《中国科学院院士章程》和《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工作实施细则》的规定,各学部对本学部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进行了通信评审,选出初步候选人145位。现予公布。 中国科学院学部是严肃严谨之科学荣誉团体。院士增选工作严格按照增选程序进行。广大院士对社会上的不正之风深恶痛绝,反对增选工作中的不当行为。请相关个人、单位、部门自重自爱,一旦发现并查实有不正当行为者,我们将严肃处理。欢迎社会各界监督。 中国科学院 2011年8月15日 2011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初步候选人名单 (共145人,分学部按姓氏笔画为序) 姓名 年龄 专业 工作单位 数学物理学部(21人) 王广厚71原子分子与团簇物理南京大学 王顺金73核物理、理论物理四川大学 叶友达47空气动力学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 向 涛48凝聚态理论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 张继平52基础数学北京大学 张维岩55激光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理论物理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 张富春65凝聚态物理香港大学 张肇西70粒子物理理论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 陈十一54力学北京大学 陈永川47应用数学南开大学 欧阳颀55凝聚态物理北京大学 武向平50天体物理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 郑伟谋65物理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 赵政国55原子核与粒子物理实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莫毅明55数学香港大学 袁亚湘51运筹学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 高鸿钧47凝聚态物理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鄂维南47数学北京大学、普林斯顿大学 黄 涛71理论物理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景益鹏47天体物理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 潘建伟41量子信息、原子分子与光物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化学部(23人) 于吉红(女)44无机化学吉林大学 马大为47有机化学、化学生物学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方维海55物理化学北京师范大学 王利祥46高分子化学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田 禾48精细化工华东理工大学 刘云圻62物理化学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刘忠范48物理化学北京大学 刘 育57有机化学南开大学 孙世刚56物理化学厦门大学 安立佳46高分子物理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严纯华50无机化学北京大学 张俐娜(女)70天然高分子与高分子物理武汉大学 张洪杰57无机化学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李亚栋46无机化学清华大学 杨秀荣(女)65分析化学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杨学明48物理化学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杨 柏48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吉林大学 岳建民49有机化学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侯雪龙56有机化学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赵进才50环境化学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席振峰48金属有机化学北京大学 谢作伟47有机化学香港中文大学 韩布兴53物理化学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30人) 王 岩49外科学解放军总医院 王松灵48口腔医学首都医科大学 王海燕(女)73内科学(肾脏内科)北京大学 朱 军62作物遗传育种浙江大学 朱玉贤55植物生理学北京大学 张 旭49神经科学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张学军55皮肤病学安徽医科大学 张学敏47医学军事医学科学院 张明杰44结构生物学香港科技大学 李 林50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陈孝平58肝脏外科华中科技大学 陈晔光46细胞生物学清华大学 哈木拉提·吾甫尔51民族医学新疆医科大学 施一公44生物物理学清华大学 赵玉沛56外科学(普通外科)北京协和医院 赵继宗65神经外科学首都医科大学 徐 涛40细胞生物物理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徐安龙48比较与进化免疫学中山大学 郭亚军55肿瘤学第二军医大学 钱 前49作物种质资源中国水稻研究所 高 福49结构免疫学、病原微生物学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康 乐52昆虫学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黄路生46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江西农业大学 彭少麟54生态学中山大学 舒红兵44细胞生物学武汉大学 葛均波48心血管内科复旦大学 韩家淮51细胞生物学厦门大学 慈龙骏(女)76荒漠化防治、景观生态学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黎志康57植物遗传育种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瞿 佳55眼科学、视光学和视觉科学温州医学院 地学部(25人) 万卫星52空间物理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王二七61构造地质学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王会军47大气科学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王成善59沉积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王椿镛65固体地球物理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石广玉68大气物理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刘丛强55地表地球化学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李建平42气象学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李献华49同位素地球化学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杨树峰64构造地质学浙江大学 陈 骏56地球化学南京大学 陈发虎48环境变化兰州大学 陈晓非53固体地球物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周成虎46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周忠和46古生物学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侯增谦50矿床学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郝 芳47石油与天然气地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郭华东60遥感科学与应用中国科学院对地观测与数字地球科学中心 高 山49地球化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崔 鹏53自然地理学与水土保持学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黄润秋47工程地质成都理工大学 龚健雅54测绘科学与技术武汉大学 傅伯杰53自然地理学、景观生态学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焦念志48生物海洋学厦门大学 舒德干65古生物学及进化生物学西北大学 信息技术科学部(共18人) 马龙生70精密光谱华东师范大学 尹 浩51通信与信息系统总参谋部第六十一研究所 王飞跃49智能控制、复杂系统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王立军64光电子学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田 捷51模式识别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应明生47计算机科学理论清华大学 张书练65激光和精密计量清华大学 李树深48半导体器件物理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李景镇70光学工程深圳大学 杨学军48计算机体系结构与系统软件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郑建华54密码学中国人民解放军保密委员会技术安全研究所 金亚秋64电磁散射与空间遥感信息复旦大学 郝 跃53微电子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徐宗本56智能信息处理西安交通大学 徐秋霞(女)68半导体器件与集成技术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曹希仁66控制系统理论上海交通大学 梅 宏48计算机软件北京大学 黄 维48有机光电子学南京邮电大学 技术科学部(共28人) 王汉功70武器系统与运用工程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工程学院 卢天健46固体力学西安交通大学 叶志镇56材料物理化学浙江大学 刘治国67功能材料南京大学 刘维民48润滑材料与技术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朱 荻57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何满潮55矿山工程岩体力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吴学仁64断裂力学、疲劳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 张统一61力学香港科技大学 李东旭(女)54飞行器设计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李行伟58环境水力学、环境水利工程香港科技大学 李应红48航空推进技术空军工程大学 李国英47水利水电工程黄河水利委员会 沈保根58磁性材料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郑 平75工程热物理上海交通大学 金红光54工程热物理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俞大鹏52无机材料科学北京大学 南策文48复合材料清华大学 徐世烺57水利与土木结构工程浙江大学 郭烈锦47热能工程西安交通大学 崔福斋65生物材料清华大学 曹一家42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湖南大学 彭练矛48材料物理北京大学 赖远明48土木工程(寒区工程)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翟婉明47载运工具运用工程西南交通大学 雒建斌49机械设计及理论清华大学 滕锦光47结构工程香港理工大学 魏炳波47材料科学与工程西北工业大学
3137 次阅读|0 个评论
从今以后不候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热度 535 饶毅 2011-8-17 09:05
鉴于推崇中国科学院前身中央研究院生命科学方面代表性科学家林可胜等、敬佩中国科学院第一批学部委员如神经生理学家冯德培等、尊重50年代以来在国内艰苦环境中坚持做好科学研究的院士、感谢其学部委员(特别是冯德培、邹岗等)在80年代对我的支持和现有院士近年在我回国工作后多方面的支持,我于2011年初接受推荐候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在表达了的尊重和感谢后,从2011年8月17日后将不再成为候选人。 2011年3月5日写 2011年8月17日添加日期 有关林可胜、冯德培、邹岗的文章: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37do=blogid=3847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37do=blogid=3233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37do=blogid=3434
251962 次阅读|671 个评论
[转载]2011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初步候选人145位:完整名单
热度 1 rensl 2011-8-17 07:52
关于公布 2011 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初步候选人名单的公告 http://www.casad.cas.cn/tzgg/201108/t20110816_3322930.html 2011 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通信评审工作已经结束。根据《中国科学院院士章程》和《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工作实施细则》的规定,各学部对本学部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进行了通信评审,选出初步候选人 145 位。现予公布。 中国科学院学部是严肃严谨之科学荣誉团体。院士增选工作严格按照增选程序进行。广大院士对社会上的不正之风深恶痛绝,反对增选工作中的不当行为。请相关个人、单位、部门自重自爱,一旦发现并查实有不正当行为者,我们将严肃处理。欢迎社会各界监督。 中国科学院 二〇一一年八月十五日 2011 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初步候选人名单 (共 145 人,分学部按姓氏笔画为序) 数学物理学部: 21 人 化学部: 23 人 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 30 人 地学部: 25 人 信息技术科学部: 18 人 技术科学部: 28 人 数学物理学部( 21 人) 序号 姓名 年龄 专业 工作单位 1 王广厚 71 原子分子与团簇物理 南京大学 2 王顺金 73 核物理、理论物理 四川大学 3 叶友达 47 空气动力学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 4 向 涛 48 凝聚态理论 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 5 张继平 52 基础数学 北京大学 6 张维岩 55 激光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理论物理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 7 张富春 65 凝聚态物理 香港大学 8 张肇西 70 粒子物理理论 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 9 陈十一 54 力学 北京大学 10 陈永川 47 应用数学 南开大学 11 欧阳颀 55 凝聚态物理 北京大学 12 武向平 50 天体物理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 13 郑伟谋 65 物理 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 14 赵政国 55 原子核与粒子物理 实验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15 莫毅明 55 数学 香港大学 16 袁亚湘 51 运筹学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 17 高鸿钧 47 凝聚态物理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18 鄂维南 47 数学 北京大学、普林斯顿大学 19 黄 涛 71 理论物理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20 景益鹏 47 天体物理 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 21 潘建伟 41 量子信息、原子分子与光物理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化学部( 23 人) 序号 姓名 年龄 专业 工作单位 1 于吉红(女) 44 无机化学 吉林大学 2 马大为 47 有机化学、化学生物学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3 方维海 55 物理化学 北京师范大学 4 王利祥 46 高分子化学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5 田 禾 48 精细化工 华东理工大学 6 刘云圻 62 物理化学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7 刘忠范 48 物理化学 北京大学 8 刘 育 57 有机化学 南开大学 9 孙世刚 56 物理化学 厦门大学 10 安立佳 46 高分子物理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11 严纯华 50 无机化学 北京大学 12 张俐娜(女) 70 天然高分子与高分子物理 武汉大学 13 张洪杰 57 无机化学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14 李亚栋 46 无机化学 清华大学 15 杨秀荣(女) 65 分析化学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16 杨学明 48 物理化学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17 杨 柏 48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吉林大学 18 岳建民 49 有机化学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19 侯雪龙 56 有机化学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20 赵进才 50 环境化学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21 席振峰 48 金属有机化学 北京大学 22 谢作伟 47 有机化学 香港中文大学 23 韩布兴 53 物理化学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 30 人) 序号 姓名 年龄 专业 工作单位 1 王 岩 49 外科学 解放军总医院 2 王松灵 48 口腔医学 首都医科大学 3 王海燕 ( 女 ) 73 内科学 ( 肾脏内科 ) 北京大学 4 朱 军 62 作物遗传育种 浙江大学 5 朱玉贤 55 植物生理学 北京大学 6 张 旭 49 神经科学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7 张学军 55 皮肤病学 安徽医科大学 8 张学敏 47 医学 军事医学科学院 9 张明杰 44 结构生物学 香港科技大学 10 李 林 50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11 陈孝平 58 肝脏外科 华中科技大学 12 陈晔光 46 细胞生物学 清华大学 13 哈木拉提 . 吾甫尔 51 民族医学 新疆医科大学 14 施一公 44 生物物理学 清华大学 15 赵玉沛 56 外科学(普通外科) 北京协和医院 16 赵继宗 65 神经外科学 首都医科大学 17 徐 涛 40 细胞生物物理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18 徐安龙 48 比较与进化免疫学 中山大学 19 郭亚军 55 肿瘤学 第二军医大学 20 钱 前 49 作物种质资源 中国水稻研究所 21 高 福 49 结构免疫学、 病原微生物学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22 康 乐 52 昆虫学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23 黄路生 46 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 江西农业大学 24 彭少麟 54 生态学 中山大学 25 舒红兵 44 细胞生物学 武汉大学 26 葛均波 48 心血管内科 复旦大学 27 韩家淮 51 细胞生物学 厦门大学 28 慈龙骏 ( 女 ) 76 荒漠化防治、景观生态学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9 黎志康 57 植物遗传育种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30 瞿 佳 55 眼科学、视光学和视觉科学 温州医学院 地学部( 25 人) 序号 姓名 年龄 专业 单位 1 万卫星 52 空间物理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2 王二七 61 构造地质学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3 王会军 47 大气科学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4 王成善 59 沉积学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5 王椿镛 65 固体地球物理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6 石广玉 68 大气物理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7 刘丛强 55 地表地球化学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8 李建平 42 气象学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9 李献华 49 同位素地球化学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10 杨树峰 64 构造地质学 浙江大学 11 陈 骏 56 地球化学 南京大学 12 陈发虎 48 环境变化 兰州大学 13 陈晓非 53 固体地球物理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14 周成虎 46 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15 周忠和 46 古生物学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16 侯增谦 50 矿床学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17 郝 芳 47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中国地质大学 ( 武汉 ) 18 郭华东 60 遥感科学与应用 中国科学院对地观测与数字地球科学中心 19 高 山 49 地球化学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20 崔 鹏 53 自然地理学与水土保持学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21 黄润秋 47 工程地质 成都理工大学 22 龚健雅 54 测绘科学与技术 武汉大学 23 傅伯杰 53 自然地理学 , 景观生态学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24 焦念志 48 生物海洋学 厦门大学 25 舒德干 65 古生物学及进化生物学 西北大学 信息技术科学部(共 18 人) 序号 姓名 年龄 专业 工作单位 1 马龙生 70 精密光谱 华东师范大学 2 尹 浩 51 通信与信息系统 总参谋部第六十一研究所 3 王飞跃 49 智能控制、复杂系统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4 王立军 64 光电子学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5 田 捷 51 模式识别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6 应明生 47 计算机科学理论 清华大学 7 张书练 65 激光和精密计量 清华大学 8 李树深 48 半导体器件物理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9 李景镇 70 光学工程 深圳大学 10 杨学军 48 计算机体系结构与系统软件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11 郑建华 54 密码学 中国人民解放军保密委员会技术安全研究所 12 金亚秋 64 电磁散射与空间遥感信息 复旦大学 13 郝 跃 53 微电子学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14 徐宗本 56 智能信息处理 西安交通大学 15 徐秋霞 ( 女 ) 68 半导体器件与集成技术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16 曹希仁 66 控制系统理论 上海交通大学 17 梅 宏 48 计算机软件 北京大学 18 黄 维 48 有机光电子学 南京邮电大学 技术科学部(共 28 人) 序号 姓名 年龄 专业 工作单位 1 王汉功 70 武器系统与运用工程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工程学院 2 卢天健 46 固体力学 西安交通大学 3 叶志镇 56 材料物理化学 浙江大学 4 刘治国 67 功能材料 南京大学 5 刘维民 48 润滑材料与技术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6 朱 荻 57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7 何满潮 55 矿山工程岩体力学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8 吴学仁 64 断裂力学、疲劳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 9 张统一 61 力学 香港科技大学 10 李东旭(女) 54 飞行器设计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11 李行伟 58 环境水力学、环境水利工程 香港科技大学 12 李应红 48 航空推进技术 空军工程大学 13 李国英 47 水利水电工程 黄河水利委员会 14 沈保根 58 磁性材料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15 郑 平 75 工程热物理 上海交通大学 16 金红光 54 工程热物理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17 俞大鹏 52 无机材料科学 北京大学 18 南策文 48 复合材料 清华大学 19 徐世烺 57 水利与土木结构工程 浙江大学 20 郭烈锦 47 热能工程 西安交通大学 21 崔福斋 65 生物材料 清华大学 22 曹一家 42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湖南大学 23 彭练矛 48 材料物理 北京大学 24 赖远明 48 土木工程(寒区工程)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25 翟婉明 47 载运工具运用工程 西南交通大学 26 雒建斌 49 机械设计及理论 清华大学 27 滕锦光 47 结构工程 香港理工大学 28 魏炳波 47 材料科学与工程 西北工业大学
个人分类: 业内资讯|9159 次阅读|1 个评论
方舟子打段振豪履历造假
热度 4 xupeiyang 2011-7-16 11:15
中科院院士候选人段振豪被传“包二奶”一事升级。7月13日下午,科普作家方舟子通过个人微博披露,段振豪履历涉嫌造假。 http://www.ebiotrade.com/newsf/2011-7/2011714170914375.htm 院士候选人的隐私事关科研经费公益性 http://www.ebiotrade.com/newsf/2011-7/201171492004333.htm
个人分类: 学术不端|2756 次阅读|3 个评论
到底是哪三人角逐2011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呢?
热度 18 pukin 2011-7-15 21:18
刚才看到科学网首页“ 三人角逐2011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的新闻,怀着好奇的心情点进去看看是哪三位老先生角逐这个最高奖项奖,结果大失所望,三位候选人没有在公示的名单里。 既然三位角逐国家最高科技奖的候选人仍处在保密中,那我就斗胆猜一猜2011年哪两位科学家有可能获得这个科技界的最高荣誉 自从2000年该最高奖项颁发以来,除2004年该奖空缺以外,共有18位德高望重的老先生获得此殊荣(平均年龄80岁以上),获奖的学科领域大概是这样分布的: 1、航天领域:2位(王永志、孙家栋) 2、数学领域:2位(吴文俊、谷超豪) 3、物理领域:2位(黄昆、叶笃正) 4、生物医学领域:4位(吴孟超、王忠诚、王振义、吴征镒) 5、农业领域:2位(袁隆平、李振声) 6、信息技术领域:2位(王选、金怡濂) 7、化学化工领域:2位(徐光宪、闵恩泽) 8、材料领域:1位(师昌绪) 9、地质环境领域:1位(刘东生) 这18位获奖人有两个显著特点 : 1、年龄大。这是必需滴,这个奖就是奖给70岁以上老人滴。这18位获奖者最年轻的是2001年获奖者王选,当年只有64岁,最大的是师昌绪,当年获奖年龄是90岁。 2、都是院士。如果不是院士就别想得这个奖。 根据以上两个特点,我斗胆列一下2011年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候选人名单(排名不分先后): 1、欧阳自远院士 (月球探测工程首席科学家) 2、汪品先院士 (海洋领域10年一个没有,该轮到我了吧) 3、王元院士 (谷超豪摸得,我是不是也摸得啊) 4、周光召院士 (两弹一星的元勋,前科学院院长) 5、戚发轫院士 (俺是神州1-5号的总师) 6、曾庆存院士 (大气物理领域的牛人) 7、候云德院士 8、梁栋材院士
个人分类: 博客新闻|6584 次阅读|25 个评论
不对院士候选人做私德的道德审判,那公德呢?
热度 40 nli2233 2011-7-12 23:57
跟风一个,谈谈院士候选人最近爆出的性丑闻。 大概的背景是: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所研究员段某是以为非常优秀杰出的科学家,今年申报院士。他的在美国的发妻在网上爆料,说他海龟后,在国内养小三小四,还跟自己的女博士生有过不正当关系,此外,发妻还爆料,他曾经用科研经费为小三报销路费,而且小三还为他生了一个女儿。发妻的爆料在网上,有一些证据,个别的还带有段研究员签名。段某在回答记者采访的时候表示,发妻的指控大多不是事实。段某说,自己已经起诉离婚。不过,段某承认自己跟若干女子有过婚姻外性关系。 科学网就此话题发表看法的不少,有人主张,私德是人家段研究员私人生活问题,不应该公开受到道德审判(比如李虎军博主),还有人不断地站在段研究员的角度,设身处地地为他想,看看院士评选还有没有戏了(比如刘进平同志)。 这件事让我想起不太相关的另一个事件。在饶毅施一公发表文章抨击中国科研文化后,蒲慕明先生有不同意见,认为现在重要的是科研人员加强自身的修养。在科学网上,这还引发了李侠老兄跟肖重发小弟的论争。李侠坚持制度更重要,重发则认为蒲先生的观点更有道理。尽管我更倾向于支持重发的观点,但李侠在文章里对自律和他律的区分,我是非常赞赏的。根据李侠的观点大意,自律更多地依赖于个人修养,他律则是有关的法律规则条例起作用。 把李肖之争跟当前的段研究员事件联系起来,我们可以这么想,段研究员的私德部分,与自律有关;公德部分,与他律有关。或许,对于私德部分,本着尊重隐私权利的精神,不适合在网上公开议论,但对于公德部分,则不应该有这个限制。 段研究员事件涉及到的公德部分,主要有两个:第一个是用科研经费给小三报销路费;第二个是跟自己的女学生发生关系。第一件事,如果查有实据,段的做法是应该受到批评和谴责的。第二个,则是涉嫌跟学生做学业有关的交易,是严重的失职。 段研究员做过美国名校的教授,应该知道,在美国,师生之间恋爱关系是绝对不允许的,更不用说深入到肉体关系了。一旦发生这样的事儿,别说评院士了,连教职一般都是保不住的。我跟好几个在美国大学做教授的朋友交流过,我们共同的做法是,有女学生女同事来办公室的时候,我们一定会把办公室的门大开着的,为的就是避嫌。在不少大学,教师入校工作的时候,都会得到类似的衷告。在这个问题上,段研究员恐怕是走得太远了。 不过,在这个问题上对段研究员进行谴责,也不能全归咎于段研究员。这是因为,在国内,师生恋不但不被公开禁止,还往往被传为佳话。不光现实生活中如此,文艺作品里,也往往如此。生活中,人们对此比较宽容甚至欣赏,不过大家忘了,师生恋可能带来对其他学生的不公平。 就公德部分,希望段研究员事件能让我们重新思考:(1)如何加强管理对科研经费的使用,杜绝挪用现象。(2)是否应该在中大学和授予学位的研究机构,明文规定,禁止师生恋。 再回到私德部分,前面说本着尊重隐私的精神,不适合在网上公开议论。不过,那是在一般情况下。现在不同,现在是评院士期间,由于中国特色下院士的光环被无限放大了,院士候选人都变成了公共人物,也就是名人。当名人的代价之一,就是个人隐私不再是“个人”的了。无奈,但就是没有办法。
个人分类: 心有所感|12498 次阅读|50 个评论
院士候选人段振豪事件 媒体勿搞道德审判
热度 114 lihujun 2011-7-12 11:13
近日,网络上出现指责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中科院院士候选人段振豪“养二奶,小三,小四,养私生女”的帖子。有媒体大肆渲染,并刊登网贴上的几名女子照片(更何况身份未经核实),我认为极为不妥。即使网贴属实,这也是段振豪的私生活,媒体不要随意搞道德审判。 媒体需要关注的是,段振豪是否真的如网贴所指,挪用了科研经费?而且,在没有证据之前,不能轻易下结论。
个人分类: 个人作品|29040 次阅读|118 个评论
[转载]2011年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进入第二轮评审的候选人名单 (转)
woodysummer 2011-7-1 08:14
中国工程院2011年院士增选第一轮评审工作已经结束,各学部经过候选人材料审阅、专业组评审、全学部评审和投票等程序(其中工程管理学部候选人在相关背景学部进行评审),从485位有效候选人中产生了进入第二轮评审的候选人163位,根据《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工作实施办法》的规定,现予以公布,欢迎社会各界监督。 投诉受理截止日期为8月15日,匿名投诉信原则上不予受理。 中国工程院 2011年6月30日 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21人) 序号 姓名 年龄 专业 工作单位 提名渠道 1 笪良龙 44 水声工程 海军潜艇学院 部委遴选 2 丁荣军 49 电力电子及控制设备 南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 院士提名,部委遴选 3 甘晓华 54 航空宇航推进理论及工程 空军装备研究院 部委遴选 4 郭东明 52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大连理工大学 部委遴选,中国科协遴选 5 何正嘉 68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西安交通大学 院士提名 6 黄庆学 50 机械设计及理论 太原科技大学 省、市、自治区遴选,中国科协遴选 7 姜澄宇 63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西北工业大学 部委遴选 8 蒋庄德 55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西安交通大学 部委遴选 9 李德群 65 机械成形加工工程及自动化 华中科技大学 部委遴选 10 林忠钦 53 机械成形加工工程及自动化 上海交通大学 部委遴选 11 刘连元 69 飞行器设计(包括总体、结构等)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一研究院第十四研究所 院士提名,部委遴选 12 芮筱亭 54 兵器发射理论与技术 南京理工大学 院士提名 13 孙聪 50 飞行器设计(包括总体、结构等)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 部委遴选 14 唐长红 52 飞行器设计(包括总体、结构等)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第一飞机设计研究院 院士提名,部委遴选,中国科协遴选 15 田红旗(女) 51 运载工具运用工程 中南大学 中国科协遴选 16 吴光辉 51 飞行器设计(包括总体、结构等)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 部委遴选 17 肖龙旭 49 控制理论与工程 第二炮兵装备研究院 部委遴选 18 熊诗波 72 机械电子工程(或工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太原理工大学 院士提名 19 杨绍卿 70 火炮自动武器及弹药(战斗部)工程 中国兵器工业第二○三研究所 院士提名 20 张军 45 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部委遴选 21 朱英富 69 船舶(与海洋机构物)设计制造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〇一研究所 院士提名,部委遴选 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22人) 序号 姓名 年龄 专业 工作单位 提名渠道 1 陈志杰 48 通信与信息网络技术 空军装备研究院 院士提名,部委遴选 2 褚健 48 控制系统工程 浙江大学 院士提名 3 段宝岩 56 雷达技术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院士提名,部委遴选 4 高文 55 计算机应用技术 北京大学 院士提名,部委遴选 5 何友 54 信息与通信工程 海军航空工程学院 院士提名,部委遴选 6 姜会林 65 应用光学 长春理工大学 省、市、自治区遴选 7 李天初 65 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部委遴选 8 刘泽金 47 激光技术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部委遴选 9 吕跃广 47 信号处理技术 总参谋部第五十四研究所 院士提名,部委遴选 10 马佳光 69 光电子技术 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 部委遴选 11 苏毅 69 激光技术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 部委遴选 12 孙凝晖 43 计算机系统结构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院士提名,部委遴选,中国科协遴选 13 王清月 72 激光技术 天津大学 院士提名 14 王耀南 53 控制理论与技术 湖南大学 院士提名,部委遴选,中国科协遴选 15 吾守尔·斯拉木 69 计算机应用技术 新疆大学 省、市、自治区遴选 16 杨秉新 71 光电子技术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第五〇八所 院士提名 17 杨小牛 50 通信与信息网络技术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六研究所 部委遴选 18 姚富强 54 通信与信息网络技术 总参谋部第六十三研究所 院士提名,部委遴选 19 余少华 48 通信与信息网络技术 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 院士提名,部委遴选 20 张广军 46 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部委遴选 21 赵沁平 63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教育部 院士提名,部委遴选 22 郑纬民 65 计算机系统结构 清华大学 院士提名,部委遴选,中国科协遴选 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18人) 序号 姓名 年龄 专业 工作单位 提名渠道 1 陈祥宝 55 复合材料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 院士提名,部委遴选 2 丁建生 56 有机化工 国家聚氨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烟台万华合成革集团有限公司 省、市、自治区遴选 3 丁文江 58 金属材料 上海交通大学 院士提名 4 韩恩厚 49 金属材料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部委遴选 5 介万奇 52 材料合成与加工 西北工业大学 院士提名 6 李卫 53 功能材料 中国钢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部委遴选 7 李言荣 48 功能材料 电子科技大学 部委遴选 8 李元元 52 粉末冶金 华南理工大学 院士提名 9 龙军 54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院士提名,中国科协遴选 10 钱旭红 49 有机化工 华东理工大学 部委遴选 11 邱冠周 62 矿物加工 中南大学 院士提名 12 谭天伟 47 生物化学工程 北京化工大学 部委遴选,中国科协遴选 13 王海舟 71 钢铁冶金 中国钢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院士提名 14 吴锋 60 功能材料 北京理工大学 院士提名 15 徐惠彬 51 功能材料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院士提名 16 张宝砚(女) 68 高分子化工 东北大学 院士提名 17 张建春 53 高分子化工 总后勤部军需装备研究所 院士提名,部委遴选 18 张新明 65 压力加工 中南大学 院士提名 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20人) 序号 姓名 年龄 专业 工作单位 提名渠道 1 蔡美峰 68 非能源矿产开发 北京科技大学 院士提名 2 蔡希源 58 油气资源与勘探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院士提名,部委遴选 3 程树康 65 电气工程 哈尔滨工业大学 院士提名 4 邓运华 48 油气资源与勘探 中海油研究总院 院士提名,部委遴选 5 郭剑波 51 电气工程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部委遴选,中国科协遴选 6 何学秋 49 矿业的安全和环境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 部委遴选 7 李阳 52 石油和天然气工程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院士提名,部委遴选,中国科协遴选 8 李晓红 52 矿业的安全和环境 武汉大学 院士提名,部委遴选 9 毛景文 54 矿产资源和地质勘查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院士提名,部委遴选 10 缪协兴 51 煤炭开发 中国矿业大学 院士提名,部委遴选 11 倪明江 62 热能动力工程 浙江大学 部委遴选 12 苏万华 69 热能动力工程 天津大学 院士提名,中国科协遴选 13 孙龙德 49 石油和天然气工程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院士提名,部委遴选 14 王双明 56 矿产资源和地质勘查 陕西省地质调查院 院士提名,省、市、自治区遴选 15 武强 51 矿山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院士提名 16 夏佳文 46 核科学技术应用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院士提名,部委遴选,中国科协遴选 17 徐銤 74 核能工程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院士提名 18 张伯明 62 电气工程 清华大学 院士提名,部委遴选 19 张玉卓 49 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院士提名,部委遴选 20 赵宪庚 57 核科学技术应用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 部委遴选 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17人) 序号 姓名 年龄 专业 工作单位 提名渠道 1 陈明宪 60 桥梁工程 湖南省人民政府 院士提名,省、市、自治区遴选,中国科协遴选 2 崔愷 53 建筑设计及其理论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 院士提名,部委遴选,中国科协遴选 3 杜修力 48 土木工程抗灾与防护工程 北京工业大学 院士提名,省、市、自治区遴选 4 杜彦良 54 道路与铁路工程 石家庄铁道大学 院士提名,省、市、自治区遴选 5 范期锦 66 港口、水道、海岸及近海工程 交通运输部长江口航道管理局 部委遴选,中国科协遴选 6 龚晓南 66 岩土工程 浙江大学 院士提名 7 蒋树屏 59 地下工程与隧道工程 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 部委遴选 8 李建成 46 大地测量与测量工程 武汉大学 院士提名,部委遴选 9 李决龙 52 建筑环境工程与建筑技术 海军海防工程技术室 部委遴选 10 刘加平 54 建筑环境工程与建筑技术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院士提名,省、市、自治区遴选 11 吕西林 56 结构工程 同济大学 院士提名 12 缪昌文 53 土木工程材料 江苏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院士提名,省、市、自治区遴选 13 钮新强 48 水利水电工程 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 院士提名,部委遴选 14 王超 52 水文学与水资源 河海大学 院士提名,部委遴选,中国科协遴选 15 肖绪文 58 结构工程 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 部委遴选 16 张喜刚 49 桥梁工程 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院士提名,中国科协遴选 17 周绪红 54 结构工程 兰州大学 院士提名,部委遴选 环境与轻纺工程学部(14人) 序号 姓名 年龄 专业 工作单位 提名渠道 1 陈立奇 66 海洋化学工程 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 院士提名 2 董超华(女) 66 大气科学工程与技术 中国气象局国家卫星气象中心 部委遴选,中国科协遴选 3 段宁 61 环境区域污染控制原理与技术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清洁生产中心 部委遴选 4 贺克斌 48 大气污染防治 清华大学 部委遴选 5 瞿金平 54 轻工装备与控制 华南理工大学 部委遴选 6 陆汉城 66 天气预报和动力气象 解放军理工大学 部委遴选 7 施楣梧 54 纺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 总后勤部军需装备研究所 院士提名 8 陶肖明(女) 53 纺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 香港理工大学 院士提名 9 王如松 63 环境规划与环境影响预测技术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院士提名,部委遴选 10 谢剑平 51 烟草科学与工程 中国烟草总公司郑州烟草研究院 部委遴选 11 曾光明 48 固本废物污染防治与资源化 湖南大学 院士提名 12 张远航 53 环境区域污染控制原理与技术 北京大学 院士提名,部委遴选 13 朱蓓薇(女) 54 食品科学 大连工业大学 省、市、自治区遴选 14 朱利中 51 环境区域污染控制原理与技术 浙江大学 院士提名,部委遴选 农业学部(18人) 序号 姓名 年龄 专业 工作单位 提名渠道 1 曹卫星 52 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 南京农业大学 院士提名 2 陈剑平 48 植物病理学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省、市、自治区遴选,中国科协遴选 3 陈如凯 70 作物遗传育种 福建农林大学 院士提名 4 高焕文 72 农业机械化工程 中国农业大学 院士提名 5 康绍忠 48 农业水土工程 中国农业大学 院士提名,部委遴选 6 李坚 68 木材科学与技术 东北林业大学 院士提名 7 李德发 57 动物营养与饲料学 中国农业大学 院士提名 8 李景富 67 蔬菜学 东北农业大学 院士提名,省、市、自治区遴选 9 李天来 55 蔬菜学 沈阳农业大学 省、市、自治区遴选 10 万建民 51 植物生物工程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院士提名 11 吴孔明 46 农业昆虫与有害生物防治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部委遴选,中国科协遴选 12 吴普特 48 农业水土工程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院士提名,部委遴选 13 印遇龙 55 动物营养与饲料学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 部委遴选 14 喻树迅 57 作物遗传育种 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 部委遴选 15 张国范 57 水产养殖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部委遴选 16 张守攻 53 森林经理学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院士提名,部委遴选 17 赵振东 68 作物遗传育种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省、市、自治区遴选 18 朱有勇 55 植物病理学 云南农业大学 院士提名,省、市、自治区遴选 医药卫生学部(21人) 序号 姓名 年龄 专业 工作单位 提名渠道 1 丛斌 53 法医学 河北医科大学 院士提名,省、市、自治区遴选 2 樊嘉 53 肿瘤学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院士提名,部委遴选 3 韩德民 60 耳鼻咽喉科学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院士提名,省、市、自治区遴选 4 韩雅玲(女) 58 心血管病 沈阳军区总医院 院士提名,部委遴选 5 黄从新 60 心血管病 湖北省人民医院 院士提名,省、市、自治区遴选 6 黄璐琦 43 中药资源与鉴定学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 院士提名,部委遴选 7 黄跃生 53 烧伤外科 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院士提名 8 郎景和 71 妇产科学 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院 院士提名 9 李兆申 54 消化系统病 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 部委遴选,中国科协遴选 10 罗永章 49 微生物与生物技术药学 清华大学 部委遴选,中国科协遴选 11 马丁 54 妇产科学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院士提名 12 钱忠明 60 药理学 香港理工大学 院士提名 13 沈祖尧 51 消化系统病 香港中文大学 院士提名 14 田志刚 54 免疫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院士提名,部委遴选 15 王广基 58 药理学 中国药科大学 院士提名 16 王学浩 69 普通外科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院士提名 17 徐建国 59 医学微生物学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 院士提名 18 于金明 53 肿瘤学 山东省肿瘤防治研究院 省、市、自治区遴选,中国科协遴选 19 詹启敏 52 医学细胞生物学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研究所 院士提名 20 张志愿 60 口腔颌面外科学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院士提名,省、市、自治区遴选 21 赵春华 48 医学细胞生物学 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 部委遴选 工程管理学部(12人) 序号 姓名 年龄 专业 工作单位 提名渠道 1 曹耀峰 57 能源与矿业工程管理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 院士提名,部委遴选 2 范如玉 68 能源与矿业工程管理 解放军第二十一试验训练基地 部委遴选 3 凤懋润 69 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管理 交通运输部 院士提名,部委遴选,中国科协遴选 4 胡文瑞 61 能源与矿业工程管理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院士提名,部委遴选 5 金智新 51 能源与矿业工程管理 山西焦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省、市、自治区遴选 6 刘正光 68 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管理 艾奕康有限公司 AECOM 院士提名 7 邱菀华(女) 64 机械与运载工程管理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院士提名,部委遴选 8 吴启迪(女) 63 信息与电子工程管理 同济大学 院士提名 9 于康震 51 农业工程管理 农业部 部委遴选 10 张晓鲁(女) 59 能源与矿业工程管理 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 部委遴选 11 赵晓哲 47 信息与电子工程管理 海军大连舰艇学院 部委遴选 12 郑静晨 51 医药卫生工程管理 武警部队总医院 部委遴选,中国科协遴选
个人分类: 科研笔记|3247 次阅读|0 个评论
科学网各位大侠,俺们一起救救南科大吧!
热度 41 陈安博士 2011-6-18 11:35
  当然,朱校长觉得他一直在挽救中国的教育,只有他救别人的份儿。   也因此,本文纯属自作多情,科学网各位博主就当俺描述了一个共产主义理想好不?如果您一定当真,下面许诺的工资别跟我要   成立5个学院:   1,数学物理学院   2,化学学院   3,生命科学学院   4,信息技术学院   5,管理学院   院长:年薪80万   候选人【可考虑安排1个院长2个副院长】:   1,曹广福【可特批在广州居住】,吕喆【必须从哈尔滨搬家】,邢志忠【合同里必须保障每天一篇博客宣传南科大】,刘俊明【必须以博文作为教科书】   2,孙学军【按海龟待遇,多加20万年薪】,王鸿飞【必须保证在《科学时报》每期登载南科大宣传软文一篇】,王志明【欢迎带国际期刊入住】   3,王德华【实验用小白鼠等各类动物需自带】,饶毅【欢迎携家眷同来】,贾伟【可携带割草机前来,承包下校园绿化工程 】   4,唐常杰【可以批准在课堂上讲四川话】,李小文【欢迎携黄老邪一起入住,发俩人工资】,吴渝【川渝帮女干将】   5,曹聪【合同注明即便之后离开也不能谈论南科大】,李宁【合同里注明不准谈论院士问题】,周可真【哲学是需要的】   教师候选 【自愿报名,先来先得】      俺们申请管理学院兼职教授,年薪的不要,吃住行免费就够了。
个人分类: 人论|6112 次阅读|72 个评论
中南大学7人入围工程院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全国第二
热度 3 xhisaac 2011-5-30 16:22
33 田红旗(女) 51 运载工具运用工程 中南大学 中国科协遴选 13 桂卫华 60 控制理论与技术 中南大学 院士提名,部委遴选 18 李劼 47 有色金属冶金 中南大学 院士提名 36 邱冠周 62 矿物加工 中南大学 院士提名 59 张新明 65 压力加工 中南大学 院士提名 18 李夕兵 48 非能源矿产开发 中南大学 院士提名,部委遴选 64 张灼华 47 医学遗传学 中南大学 部委遴选 另外 何教授也同时入围,所以准确而言有8人参选。 9 何清华 65 机械电子工程 湖南山河智能机械股份有限公司院士提名,省、市、自治区遴选 中南大学很惹眼,虽然中科院院士方面无人入围,但是工程院候选人仅次于清华,排名全国第二。 两院合计候选人,排名第7,比复旦多1人,是唯一插入”2+5“集团(清北+华五)的学校。 希望最终会有好结果。 田校长上次进入第二轮,本次是成为副校长后参选,希望大增,几率70%; 邱校长上次只差一点点,这次机会仍然非常大,几率70%; 桂卫华是2009何梁何利获得者,几率50% 张新明是俄罗斯科学院院士,几率40% 两位校长助理以及张副校长我不太熟悉,可能几率小一点。 另外 何清华教授以山河智能的身份入围,第一次参选,入选的几率比较小。
6447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2011年数理学部院士候选人陈永川:成功与命运
热度 5 tangminqian 2011-5-28 18:38
2011年数理学部候选人陈永川:我不贪什么,但我并不希望还为一日三餐而烦恼 高校发展信息网论坛( http://bbs.walledu.com ) 大学论剑 详细出处请参考: http://bbs.walledu.com/viewthread.php?tid=36312 成功与命运 2011年05月03日   刘广起:我在天津商学院斗胆开了一个讲座,内容是关于走向成功之路的话题,没有成功的人物却侈谈成功,似乎缺乏说服力,但是,出乎意料地引起各系各专业大学生的关注。由此可见,关于成功的话题是青年们的热门话题。下面请你谈谈什么是成功?成功的条件是什么,以及如何走向成功?   陈永川:成功,我觉得,当你的目标实现了,差不多就是成功了。以前我的目标是到城里当个工人,这个目标实现了,那么这就是成功。后来我的目标是考大学,我这个人不会考试,结果考上了四川大学,我觉得这很好,是一种成功。成功就是自己设置的合理目标的实现。考北京大学没考上,考上了四川大学,就认为是不成功,这不利于个人的发展。   我认为,人应当做个平凡的人,但要做不平凡的事,这不平凡的事不是不现实的事。一定要做平凡的人。有的人就是要荣华富贵、飞黄腾达、出人头地,这是片面的, 这个理解是不对的。你干什么事情,做好了, 就是成功了。   成功也是积累起来的。有的人把成功与出风头相提并论,这是一种谬误。   刘广起:在这个问题上,我想与你探讨,我有个观点,成功不是个人心理感觉,而是社会的肯定。   陈永川:这样就没办法追求了。因为可能有人定义我为成功,有人定义我为不成功,所以我只能说我自己觉得差不多。   刘广起:你这是从激励机制的角度来界定的。   陈永川:我同意你的看法,是社会定价,你不能说你成功就成功了,你也不能说你不成功,人家却非说你成功了,不成功也不行啊。   刘广起:中国有个成语叫做“以成败论英雄”。这个“成”是社会定价,这个“败”是社会定位。不是心理感觉,不能说你心理感知你是个英雄就是个英雄, 英雄还是社会定价的。   另外,由社会定价观引发出的另一个思考:如果一个人在事业上成功了,结果仍然过着十分清苦的生活,那么这种成功是否带有某种可悲性。这就是所谓社会定价与社会回报的问题。   陈永川:我不贪什么,但我并不希望还为一日三餐而烦恼。但还有许多人还为生计而烦恼。中国现在还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我相信将来进一步发展的结果,那些有成就的人生活不会成问题。   在美国有叫做中产阶级的,这是美国的一个结构,是美国真正强大的一个基本因素。做医生的,做教授的,做秘书的,做职员的都过得很好。所以美国的打工族层次很高,受的教育很高,待遇也很高,他们就决不仅仅是打工者了。美国的阶级构成,两头小中间大,符合社会发展趋势。   刘广起:美国学者提出过一个概念,不论是物质财富或者是家庭幸福,每一件美好事物的80%,都是为20%或更少的人所拥有,即使将全国财产平均分配给每一个人,不出几年,这些财富仍会回复到原先的定律。   陈永川:社会不均衡是绝对的,我觉得出路还是促使广大中产阶级的崛起和强大,让社会的不均衡成为公众可以接受的差异。   刘广起:中国是个官本位社会,以官阶作为社会总价值体系,三百六十行第一等公民就是官阶层。同期毕业生,凡是当了官的,就是处境最好的,不是当官的,尽管学业上有所成就,也是相形见拙。   张锦:现在这种情况有所改变,深圳高科技领域有贡献的专家,可以获得高额奖金,年薪十几万元人民币。   刘广起: 但这并未根本改变官本位体制,只是某种补充或点缀。   陈永川:这没有办法,在相当长的历史阶段,官都要处在社会结构的关键地位。有人对我讲,香港科技大学校长可以解聘任何一位系主任,系主任也可以解聘任何一名教师,这是不是官本位?我见到美国能源部一位官/员,因为与美国副总统的一个观点“过不去”,马上就被解雇了,立刻成了平头百姓。   刘广起:看来只要有国家这个体制存在,官永远就是本位的。   陈永川:美国也是一样,我们那个实验室,当官就可以提工资,只要当三年就不降了。因为都是当官的自己定的。当官的提工资幅度也比较大。我想不仅人类如此,动物界恐怕也如此。   中国的官本位,我想并不影响你去做事情。1995年初,我与国外的一个朋友在国内考察信息产业,当时他对我说:“在中国没有容易的事情,但是没有办不到的事情。”他还说:“现在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没有中国这样多的机会。” 这是很有趣的现象,旁观者看到了机会,当事者只盯着官。   刘广起:现在的博士正处在物以稀为贵的历史阶段,将来博士成了堆,就不会再享有这么多的荣宠了吧。   陈永川:我想这不会很远了吧。譬如说我,今年红,明年红,不会永远红下去。中国有个奇怪的现象,就是需要什么,你就能拿到什么。现在需要硕士,他们马上就能拿到硕士,将来硕士不行了,他们马上又可以拿到博士。   刘广起:陈博士,你在美国生活了八年,你的观念可能是两种价值体系的融合,是两种文化观念撞击后的产物。   陈永川:这一点我有感受,我知道中国人怎么想,也知道美国人怎么想,能够感知两种文化的反差。   刘广起:下面我很想跟你谈谈有关命运的话题。“命运”全方位地盘踞在中国人的头脑中,在圣贤留下的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无不关注命运,现今那些刚刚步入社会的青年人,也为命运的迷茫弄得夜不安眠,因此很想听听你的看法。   陈永川: 人信命不外有两个因素:一个是他曲折坎坷的时候,他信命;另一个是他成功的时候,怀着感激的心情,感谢上帝,感谢前世的修行。不管哪一种出发点,都应该把对命运的看法变成一种积极的动力。   人还是需要对命运做抗争。我不完全信命的。美国有些很著名的科学家,他们也都信命,但我感到这是他们基于对社会人生很深的理解,具有很宽广的胸怀,是一种崇高的境界,他们信仰上帝似乎就是信仰某种道义。   刘广起:这是对命运的一种主观评判,是一种道义寄托,而不是对客观存在的认知。   陈永川: 对“客观”,我感觉没有办法讨论。我在奥本海默研究所,身边的一些美国同事非常相信上帝的存在,而且宣称他还可以跟上帝对话。当然,也有些美国人只相信上帝的存在,而认为“可以与上帝对话”是骗人的。对此,我搞不清楚,也不想搞清楚。我只希望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看得重一些。   刘广起:中国人虽然把命运看得很重很神秘,但很少落实,美国人似乎落实到了上帝头上。   陈永川:我觉得只要一个人有一个美好的信仰,崇高的信仰,不管上帝存不存在,关系都不大。我看到美国一些人经常到教堂去,但并不真的信仰,该干什么还干什么,我不太愿意与这种人交往。   中国人善于思考,美国人却显得很浅薄。   刘广起:这是不是体现着某种人格分裂。   陈永川:美国人一方面以为没有宗教社会就乱套了,一方面又常常违背上帝的意志。   刘广起:“上帝”也象其它许多命题是不需要论证的,只需要简单的接受,简单的对待。   我读过一本书《上帝与新物理学》,是英国保罗.戴维斯的著作。作者指出:为了在我们现今的社会中建立秩序,人们对科学及理性思维的重要性备加称道,但在个人层面上,大多数人仍然觉得宗教教育要比科学论点来得更有说服力。   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尽管外表上很科学化,但骨子里任是属于宗教的,人们转向这些非理性的崇拜,并不是为了求得心智上的启蒙,而是为了在一个艰难而无常的世界中获得精神上的安慰。   陈永川:英国作家的见解到挺适合解读美国公众的心态的   刘广起:美国人好说“运气”。   陈永川:对,“祝你好运”。   刘广起:不过,我以为“运气”和“命运”本不是一个概念。“命运”之“命”,是生命体的“基因”、“本常”或“注定”。“运”则是被注定了的生命体在宇宙社会的遭遇。而“运气”似乎并没有如此的“重负”特征。谈说者面对他的时候,还是可以潇潇洒洒的。   陈永川:二者既不同,又相通,有某种质的一致性。但两个国度的人却有着截然相反的心态。正如你所分析的,中国人命运的重负感很强。结果容易导致悲观论。美国人的运气观却显得很松,有“还有下一把”的潜意识存在,不把运气状况看成是一生的走向,从而减轻了心理负担。   人也不可能万事如意,万事如意是造不出人才的。从这个角度看,失去一些运气,也不完全是坏事。   刘广起:还是请你谈谈自己的真实的命运感受吧。   陈永川: 我的成功,我觉得也有偶然因素在里面,就是所谓的运气吧。这主要是我遇到了陈省身,在一个就是在美国遇到一个很好的导师----世界著名数学大师、美国科学院院士----诺塔教授。两个伟大人物指导我帮助我,不成功才怪呢。陈省身曾对我讲过,你现在万事具备只需一个好运气。运气也不是什么神秘的力量,就是各种因素的偶然综合。我相信运气。   刘广起:在你的事业进取过程中,你对个人奋斗有何感受?   陈永川:我在美国八年最深得体会:一是个人奋斗,二是寄人篱下。美国的教育体系有个很好的方面,就是对人才给予肯定和高度评价,但当你得到肯定之后,是否重视你就是另一回事了。在美国有一种说法叫“玻璃天花板”,你虽然看得到什么东西,但就是跳不上去,就是因为有这天花板在限制你。对我个人来讲,我在美国已经到顶上,他们的体制限制了你的发展。我在美国可以成为一个优秀的科学家,可以发表论文,但他们决不可能让你组织一个科研队伍,很难有自己的事业,所以我决计回国奋斗,立身祖国。   刘广起:我感到你有一种信仰。就是相信“因果律”,这是我从胡适的《人身大策略》中得到的,胡适称之为“科学的人身观”。换句话说,就是你相信个人奋斗能给你带来应有的回报。   陈永川:不管是中国,还是西方,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成就是一点一滴的积累,回报却可能稍滞于后,俗一点说,象银行储蓄——零存整取。   我认为当今的知识精英应该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赚万贯钱。这“赚万贯钱”体现了个人与社会的双重良心。   刘广起:谈到个人奋斗,势必引发出一个反题,面对不可抗拒的力量,只得做无可奈何的认输。   陈永川:认输不等于绝望,我在美国既是个很好的赢家,也是个很好的输家,这是美国朋友给我的评价。该认输就认输。   至于谈到“不可抗拒的力量”,我没有这种心理感受。不过我想,你没有必要与不可抗的力量对抗,你只需做好你的事情,你只取得你应得的回报。比如,社会的不公平,你想一下,把社会上的事情都扯平,这就是与不可抗的力量对抗,失败是必然的。   譬如我自己,1984年毕业于四川大学计算机系,1987年进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读数学博士,在我的同学中,多数是来自世界各地的天才或神童,竞争是不可名状的激烈。在学期间我就在美国最高级别的刊物“美国科学院通讯”上发表题为《树的计数》的研究论文,诺塔教授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认为“此文统一了许多已知的结论,并使一些难题迎刃而解,这一算法已引起广泛重视,被认为是一次权威性的工作。”结果,一毕业我即被聘为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奥本海默研究员。奥本海默是美国原子弹之父,为了纪念他而设立了这一荣誉职位。我被授予“在科学研究中具有杰出领导作用的”青年科学家的荣耀。在我被选中以后,有位美国的申请者不服,认为美国把这样好的机会给了外国人,违背了美国利益。美国参议院为此特别派了调查小组来了解这件事,对我的材料进行了仔细的审查,得出的结论是:“评审委员会的选择完全是基于择优录取。”我再次得到了肯定,由此又享受到了其他同事没有的一些特权。   我的例证,是不是可以证明这样几个道理:你无法抗拒竞争本身;你完全有可能成为竞争中的赢家;你也无法抗拒竞争本身;你也全有可能是个输家。麻省理工学院历届毕业生,包括本届我的同学们,只有我一个人入选奥本海默研究员,那么其他人怎么想,怎样去面对。我也一样,在另外一些事情上我输了,我就认输,但对赢家我表示由衷的肯定。
个人分类: 教育人物与历史|4530 次阅读|0 个评论
祝贺导师入选工程院院士候选人
热度 6 neilchau 2011-5-28 13:34
刚发现,今年入围“ 中国工程院院士有效候选人 ”当中,居然还有我的前导师——吴文君老师。 其实,我对吴老师知之甚少,因为我只做了他一年的学生。 说来话长,2007年本科毕业前,学校进行推荐保研。当时保研的规定是: 大学四年的各科综合成绩占50%,英语6级占50%,综合成绩排在本专业前15%的人可以推荐直接读研,并且那15%里面的前75%必须保送到本校,后25%才可以保送外校。学校的这个规定确实够狠,可以说为了留住优秀的学生,不择手段,所以当时遭到了很多人的反对,但胳膊最终还是拧不过大腿的。由于我的英语6级成绩比较高,当时有幸跨入保研行列,但不幸进入了保研人的前75%,所以只能保送本校了。记得,当时我们环境科学专业好像保送了大概16个人,只有后面的四人如愿保送到外校读硕士,一个去了大连理工(硕士毕业后去了昆士兰读博),一个去了华南理工(硕士毕业后去了瑞士读博),一个去了兰州大学,一个去了河海大学。当时专业排名应该在前五的,有两名猛女,为了抗议学校的保研政策,坚决放弃保研。后来一个考回到了自己的家乡——烟台的一个中科院xxx所;另一个考到了厦门大学。 保研后,接下来就是选导师了。学校当时还有个政策,你可以选择全校的任何导师,跨学院跨专业都没关系,只要有导师要你。于是,我开始在全校范围内找导师,当时搜索导师的条件有两个:一方面学术水平要高,另一方面人要好。最后,找到了吴文君老师,吴老师的学术水平当然不低,据说他老人家人又特别好。他搞天然产物农药,生物农药,农药问题搞好了,自然也解决了部分环境问题,所以跟本科专业还是沾点边的。 我跟吴老师的接触不多,能记住的见面次数甚至可以数得过来。面试时,第一次见到吴老师,他老人家身材不高,精神矍铄,思维活跃,我稀里糊涂答了那么多,他却能够一下抓住重点。后来被吴老师收到门下,大四下半学期闲着没事,找他想早点开始试验,他却说不用着急。直到那年暑假,才进实验室,开始练手。当时所做的是从土壤微生物中筛选活性成分,听师兄师姐们说,那些土壤是他开车亲自从青藏高原上取回来的冻土,可惜一个暑假我也没做出什么像样的东西来,浪费了吴老师的土样,说来惭愧。 吴老师的办公室位置很特殊,正好在农药研究所的正中间。办公室的门时刻敞开着,任何人有问题可以随时去找他,只要他不出差,一般都会在里面办公。当时的我,比较胆小,如果真有问题了首先会去找师兄师姐们,而不会去麻烦吴老师。后来出国签字时,找过他一次,他老人家真是忙,一边跟我说话,一边还不时快速翻阅着手头的文件,那么快的速度我还是第一次见,猜想他的工作效率一定很高。当他看到我出国后的方向是Sustainable energy时,脸上有一丝失望,我赶忙解释说,因为我本科就是学环境的,他也就没再说什么,不过我知道他肯定不太高兴。在吴老师的门下,研一上了一年课,实验基本没怎么多,后来就联系出国了。出国前也不好意思去跟他老人家正式告别,一直是个遗憾。 现在,看到他老人家进入工程院院士候选人,着实为他高兴,向他祝贺。曾听人说,按常规:吴老师拿过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后,很快就应该成为院士。但吴老师却迟迟没有,不知道原因出在哪里?看看今年的其他工程院院士候选人,不少都是公司或局所的这长那长,吴老师跟他们竞争,形势不容乐观。即便是跟本校的吴普特研究员相比,人家还是中科院系统的,除了部位遴选还有院士提名呢。不管怎么说,还是祝福他老人家能够顺利走好!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6802 次阅读|15 个评论
我不能不说:工程院院士有效候选人郑家奎,你为了什么?
热度 35 wenmingwang 2011-5-27 21:01
十年的伤疤,如今揭开,过中滋味只有经历过的人才能体会。 我本不想管这个事情,心想都过去这么多年就算了,但为什么把别人的工作说成是自己的呢?我不站出来说明事实真相,是对科学的不负责、对其他候选人的不敬,也是对中国工程院的亵渎。在你的材料中有如下这一段文字: 六、重要科技奖项 序号 基本信息 本人作用和主要贡献(限 100 字) 1 水稻雄性不育 K 型新质员源的创制、研究与应用,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排名:第一, 2001 年,证书号码: F-201-2-01-01 ,主要合作者:王文明、蒋开锋等。 在王文明等人发现不育胞质的基础上,首创了 ” 粳质籼核 ” 杂交稻;研究证实了 K 胞质有利于提高杂交稻产量、品质和繁殖制种产量;从线粒体 DNA 等方面论证了 K 型不育胞质的多样性;培育了 3 个不育系和系列组合。 如果你实事求是地说你的“本人作用和主要贡献”,任何人也无可厚非:为什么把“ 首创了 ” 粳质籼核 ” 杂交稻;研究证实了 K 胞质有利于提高杂交稻产量、品质和繁殖制种产量;从线粒体 DNA 等方面论证了 K 型不育胞质的多样性;培育了 3 个不育系和系列组合。”说成是你“ 本人作用和主要贡献”呢?那明明是我做的,其中对线粒体的研究是我的博士论文的一部分,最初三个K型不育系K青A、K17A和K19A都是我亲手培育的。你的贡献应该是“K型杂交水稻的繁育和推广”,而不是所列出的这些。为什么不实事求是呢?如果你实事求是,我不会否认你的贡献;我相信该项成果如果不是你后期的工作,是不成立的;但是,是谁做的,无论在什么时候都必须分清楚。 附件是你的申报材料,从农科院公示上下载的。 zjk (1).doc 我忽略了一点:该提名书没有郑家奎的签字,他可以不承认。请大家帮个忙,去 http://www.chinawestagr.com/homePage/showAffiche.asp?id=124 把附件下载下来,可能到时候需要大家帮我证明一下,我没有篡改他的材料,以免他们抵赖。多谢了!
13918 次阅读|52 个评论
[转载]2011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公布---地学部
毛宁波 2011-5-27 07:29
2011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候选人推荐工作已于2011年4月30日结束。经过院士推荐和归口初选部门推荐,并经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席团审议,确认2011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为314人。现予公布。 根据《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工作实施细则》规定,将于近期在有效候选人所在单位公示本单位有效候选人和相同专业的外单位的其他有效候选人的有关情况。5年之内调动工作单位的,将同时在调出单位公示。公示时间为1个月(从公示之日算起)。 根据《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投诉信处理办法》规定,如对候选人公示材料内容的真实性有不同意见,请于2011年9月15日之前,将书面意见以真实身份署名,寄至中国科学院院士工作局(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北一条15号,邮编:100190)。不受理其他方式和匿名意见。 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席团 地学部(共52人) 序号 姓名 年龄 专业 工作单位 1 万卫星 52 空间物理学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2 王二七 61 构造地质学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3 王会军 47 大气科学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4 王成善 59 沉积学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5 王学求 49 勘查地球化学 中国地质科学院 6 王椿镛 65 固体地球物理学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7 冯志强 47 石油地质勘探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 8 史培军 52 自然地理学 北京师范大学 9 石广玉 68 大气物理学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10 刘丛强 55 地表地球化学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11 宇如聪 49 大气动力学 中国气象局 12 庄国顺 64 大气化学 复旦大学 13 成秋明 51 数学地质、矿产普查 与勘探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14 朱伟林 55 海洋石油地质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15 何大明 52 水文地理学 云南大学 16 张小曳 48 大气气溶胶与全球变化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17 张立飞 48 岩石学 北京大学 18 张忠杰 47 固体地球物理学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19 李子颖 47 铀矿地质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 20 李建平 42 气象学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21 李献华 49 同位素地球化学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22 杨树锋 64 构造地质学 浙江大学 23 沙金庚 62 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24 陈鸣 54 矿物学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25 陈中原 58 自然地理学 华东师范大学 26 陈发虎 48 环境变化 兰州大学 27 陈仲良 57 气象学 香港城市大学 28 陈晓非 53 固体地球物理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9 陈骏 56 地球化学 南京大学 30 周成虎 46 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31 周忠和 46 古生物学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32 侯增谦 50 矿床学 中国地质科学院 33 宫辉力 54 信息水文地质 首都师范大学 34 段振豪 51 计算地球化学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35 赵志新 64 地球物理学 中国地质科学院 36 赵思雄 71 大气科学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37 郝芳 47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38 夏军 56 水文学及水资源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39 郭华东 60 遥感科学与应用 中国科学院对地观测与 数字地球科学中心 40 高山 49 地球化学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41 高抒 54 海洋地质学 南京大学 42 崔鹏 53 自然地理学与水土 保持学(山地灾害)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43 黄思训 64 大气科学 解放军理工大学 44 黄润秋 47 工程地质学 成都理工大学 45 龚健雅 54 测绘科学与技术 武汉大学 46 傅伯杰 53 自然地理学、景观 生态学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47 焦念志 48 生物海洋学 厦门大学 48 舒德干 65 古生物及进化生物学 西北大学 49 葛全胜 48 自然地理学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50 蔡运龙 63 地理学 北京大学 51 樊杰 50 经济地理与区域 可持续发展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52 濮祖荫 74 空间物理学 北京大学
个人分类: 中国能源|2565 次阅读|0 个评论
兰大校长周绪红凭什么竞选院士?
热度 4 冯用军 2011-5-26 21:23
在院士候选人及其相关组织“跑院士”、贿选、拉票等公开的秘密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持续发酵和成为常态的时候,其实,我批评与不批评对两院而言,影响都不大。因为,选院士这一行为本身就是贪污腐败的温床,院士本身就是特权的象征。其实,早在10年前,我就提出,应该废除院士制度,让院士成为一种学术道德声誉而非巧取豪夺权钱实利的招牌。 我曾经基于我们做的《中国两院院士调查报告》,发表了1篇文章《 竞选两院院士10大秘笈 》,提出了10点,为很多一心想申报院士的人指了条明路,也帮助很多人今年成功成为两院院士候选人: 当选院士基本路径: 好大学(至少是211)+理工农林医专业+中科院求学或研究经历+博士学位+海归(最好有)+处级以上职位(工程院最好是省部级)+国家3大奖2等奖及以上+良好人脉关系(尤其是有院士推荐)+申报单位的经济实力和公关能力(高校300万+省市区200万,至少要500万的跑路费) “跑院士”已经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而是一个强大的利益组织集体在攻关,还有专门的成果包装公司和推介公司。只要你有院士投票权,院士增选活动一开始,邀请开会的、邀请讲学的、邀请考察的、邀请荣誉博士的,纷至沓来,不绝于途,而且很多就是靠这种门道混上去的院士更是装得盆满钵满、双手笑纳。 中国院士研究院: 如果你能做到以上10点,不想当院士都难。 兰大人才贡献力和科技贡献力连年下降,但是现任兰大校长周绪红却能竞选院士,真是怪事年年有,今年特别多。 1999年8月至2002年5月任湖南大学副校长、党委常委;2002年5月至2006年6月任长安大学校长、党委常委;2006年5月至今任兰州大学校长(副部长级)。   现兼任中国钢结构协会副会长,中国公路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标准化协会轻型钢结构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力学学会结构工程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钢结构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清华大学结构工程与振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工程技术学部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工程与材料科学部评审组成员,国家科技进步奖评审专家;国家标准《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中国标准化协会标准《轻型房屋钢结构设计规程》、《矩形钢管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编制组主要起草人和建设部行业标准《低层轻型钢结构装配式住宅技术要求》编制组负责人;《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杂志主编、《建筑结构学报》、《钢结构》、《建筑钢结构进展》和《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杂志编委,《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杂志编委会主任委员。   长期从事结构工程学科钢结构和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方向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主持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计划重大项目、国家国际科技合作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重点科研项目、高等学校博士点专项科研基金项目、高等学校万名骨干教师计划项目和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国家和部省级科研项目20余项。   主持和参加的项目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湖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高校科技进步一等奖、陕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湖南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陕西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主编和参编教材与专著8部,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00余篇。
个人分类: 国家教育科学院|620 次阅读|14 个评论
[转载]科学时报——2011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公布
AIPBeijing2010 2011-5-26 15:03
2011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公布
个人分类: 杂谈|1666 次阅读|0 个评论
院士侯选人也可能上当受骗
热度 2 bioysy 2011-5-26 07:35
工程院致信候选人防骗 本报讯 昨日,中国工程院也向所有有效候选人发出一封信,提醒候选人,根据往年经验可能会有人假冒中国工程院某领导、某院士或院机关工作人员的名义,以各种借口向候选人推销所谓的书籍、礼品或纪念品;甚至冒充工程院学部工作局或其他部门工作人员名义约见候选人等。工程院提醒候选人谨防上当受骗。 .............................. 打开网页,看到这条消息,觉得比较有意思.骗子无处不在,不管你能耐多大!
个人分类: 未分类|3300 次阅读|4 个评论
2011年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候选人--按单位排序
热度 1 yuliping 2011-5-25 21:59
姓名 年龄 专业 工作单位 提名渠道 张宝砚(女) 68 高分子化工 东北大学 院士提名 刘正光 68 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管理 艾奕康有限公司 AECOM 院士提名 郭文叁 55 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管理 安徽海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省、市、自治区遴选 李增智 65 森林保护学 安徽农业大学 省、市、自治区遴选 彭 寿 50 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管理 安徽省薄膜太阳能电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省、市、自治区遴选 高 文 55 计算机应用技术 北京大学 院士提名,部委遴选 张远航 53 环境区域污染控制原理与技术 北京大学 院士提名,部委遴选 于常海 56 生物技术 北京大学 院士提名 聂祚仁 48 粉末冶金 北京工业大学 省、市、自治区遴选 杜修力 48 土木工程抗灾与防护工程 北京工业大学 院士提名,省、市、自治区遴选 彭永臻 62 市政工程 北京工业大学 省、市、自治区遴选 张 军 45 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部委遴选 张广军 46 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部委遴选 徐惠彬 51 功能材料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院士提名 邱菀华(女) 64 机械与运载工程管理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院士提名,部委遴选 吴季松 66 环境与轻纺工程管理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循环经济研究中心 院士提名,中国科协遴选 谭天伟 47 生物化学工程 北京化工大学 部委遴选,中国科协遴选 胡思继 72 机械与运载工程管理 北京交通大学综合运输研究所 院士提名 全永燊 69 城市规划(含城市交通规划) 北京交通发展研究中心 院士提名,省、市、自治区遴选 谢建新 53 压力加工 北京科技大学 院士提名 蔡美峰 68 非能源矿产开发 北京科技大学 院士提名 孙逢春 53 车辆设计与制造 北京理工大学 院士提名,部委遴选 吴 锋 60 功能材料 北京理工大学 院士提名 王富耻 62 材料合成与加工 北京理工大学 部委遴选 王有年 60 果树学 北京农学院 省、市、自治区遴选 杨志峰 47 环境生态保护与修复 北京师范大学 院士提名,部委遴选 隋亚刚 56 控制系统工程 北京市公安局公安交通管理局 院士提名,省、市、自治区遴选 赵春江 47 农业信息化工程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省、市、自治区遴选 徐小力 59 机械电子工程(或工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省、市、自治区遴选 张 平 52 通信与信息网络技术 北京邮电大学 中国科协遴选 王 琦 68 中医内科学 北京中医药大学 院士提名 彭 成 47 中药药理学 成都中医药大学 省、市、自治区遴选 潘家华 54 气候预测与气候变化 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 部委遴选 金凤燮 66 发酵与轻工生物技术 大连工业大学 省、市、自治区遴选 朱蓓薇(女) 54 食品科学 大连工业大学 省、市、自治区遴选 郭东明 52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大连理工大学 部委遴选,中国科协遴选 蹇锡高 65 有机高分子材料 大连理工大学 院士提名 程杰成 48 石油和天然气工程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 院士提名 吴永平 51 煤炭开发 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省、市、自治区遴选 苏定冯 58 药理学 第二军医大学 部委遴选 李兆申 54 消化系统病 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 部委遴选,中国科协遴选 肖龙旭 49 控制理论与工程 第二炮兵装备研究院 部委遴选 慈林林 60 计算机应用技术 第二炮兵装备研究院 院士提名 冯煜芳 48 火炮自动武器及弹药(战斗部)工程 第二炮兵装备研究院第二研究所 院士提名 黄跃生 53 烧伤外科 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院士提名 李云庆 49 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 第四军医大学 部委遴选 李少谦 54 信息与通信工程 电子科技大学 院士提名 李言荣 48 功能材料 电子科技大学 部委遴选 李 坚 68 木材科学与技术 东北林业大学 院士提名 李景富 67 蔬菜学 东北农业大学 院士提名,省、市、自治区遴选 刘 扬 53 石油和天然气工程 东北石油大学 省、市、自治区遴选 黄 松 63 军用车辆工程 东风汽车公司 院士提名 俞建勇 47 纺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 东华大学 中国科协遴选 何德玶 71 功能材料 东南大学 院士提名 王 炜 51 城市规划(含城市交通规划) 东南大学 院士提名,部委遴选 陈如凯 70 作物遗传育种 福建农林大学 院士提名 陈芬儿 53 精细化工 复旦大学 院士提名 樊 嘉 53 肿瘤学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院士提名,部委遴选 蒋国梁 63 放射生物学及放射医学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部委遴选 党占海 56 作物遗传育种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省、市、自治区遴选 陈庆铿 64 生理学 高雄长庚纪念医院 院士提名 蒋林涛 64 通信与信息网络技术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 部委遴选 胡传平 51 控制系统工程 公安部第三研究所 部委遴选 王桂强 51 应用光学 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 部委遴选 叶 健(女) 50 法医学 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 部委遴选 杜兰萍(女) 51 土木工程抗灾与防护工程 公安部消防局 部委遴选 吴清平 48 食品科学与工程 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 省、市、自治区遴选 石德顺 48 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 广西大学 省、市、自治区遴选 黄日波 52 发酵与轻工生物技术 广西科学院 省、市、自治区遴选 李杨瑞 54 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 省、市、自治区遴选 林茂光 62 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管理 广州军区空军工程建设局 部委遴选 杨林江 49 土木工程材料 贵阳高新兰亭高科有限公司 省、市、自治区遴选 宋宝安 48 农药学 贵州大学 省、市、自治区遴选,中国科协遴选 张道炽 68 复合材料 桂林空军学院 部委遴选 邹节明 68 中药制药学 桂林三金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省、市、自治区遴选 胡晓峰 54 信息与电子工程管理 国防大学 部委遴选 刘泽金 47 激光技术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部委遴选 庄钊文 53 信号处理技术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院士提名,部委遴选 宋君强 48 大气科学工程与技术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部委遴选 闪淳昌 68 能源与矿业工程管理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部委遴选 周大地 64 能源与矿业工程管理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 院士提名 陈立奇 66 海洋化学工程 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 院士提名 陈 军 54 地图制图与地理信息工程 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 院士提名,部委遴选 丁建生 56 有机化工 国家聚氨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烟台万华合成革集团有限公司 省、市、自治区遴选 端义宏 47 天气预报和动力气象 国家气象中心(中央气象台) 部委遴选 吴侔天 59 运动医学 国家体育总局反兴奋剂中心 部委遴选 蒋兴伟 52 海洋技术工程 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 院士提名,部委遴选 吴冲浒 65 有色金属冶金 国家钨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厦门钨业股份公司 省、市、自治区遴选 李 浩 55 能源与矿业工程管理 国投新疆罗布泊钾盐有限责任公司 部委遴选 查宗祥 60 地图制图与地理信息工程 国土资源部信息中心 部委遴选 李善同(女) 66 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管理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部委遴选 张基尧 66 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管理 国务院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 院士提名,部委遴选 汪易森 66 水利水电工程 国务院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委员会专家委员会 院士提名,部委遴选 边信黔 69 控制系统工程 哈尔滨工程大学 部委遴选 刘 宏 44 机器人技术 哈尔滨工业大学 部委遴选 武高辉 56 复合材料 哈尔滨工业大学 部委遴选 程树康 65 电气工程 哈尔滨工业大学 院士提名 马 军 48 市政工程 哈尔滨工业大学 部委遴选 杨其国 49 热能动力工程 哈尔滨汽轮机厂有限责任公司 院士提名,部委遴选 姜洪池 61 普通外科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省、市、自治区遴选 赵晓哲 47 信息与电子工程管理 海军大连舰艇学院 部委遴选 李决龙 52 建筑环境工程与建筑技术 海军海防工程技术室 部委遴选 何 友 54 信息与通信工程 海军航空工程学院 院士提名,部委遴选 笪良龙 44 水声工程 海军潜艇学院 部委遴选 姚献平 60 精细化工 杭州市化工研究院 省、市、自治区遴选 孔 平 54 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管理 河北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省、市、自治区遴选 刘玉岭 69 材料科学与工程 河北工业大学 省、市、自治区遴选 丛 斌 53 法医学 河北医科大学 院士提名,省、市、自治区遴选 王 超 52 水文学与水资源 河海大学 院士提名,部委遴选,中国科协遴选 许为钢 52 作物遗传育种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省、市、自治区遴选 张新友 47 作物遗传育种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省、市、自治区遴选 韩贵清 57 农业工程管理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省、市、自治区遴选 匡海学 55 中药化学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省、市、自治区遴选 易振明 56 机械成形加工工程及自动化 湖北三环锻压设备有限公司 省、市、自治区遴选 黄从新 60 心血管病 湖北省人民医院 院士提名,省、市、自治区遴选 王耀南 53 控制理论与技术 湖南大学 院士提名,部委遴选,中国科协遴选 曾光明 48 固本废物污染防治与资源化 湖南大学 院士提名 何清华 65 机械电子工程(或工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湖南山河智能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院士提名,省、市、自治区遴选 谢庭生 68 土地资源 湖南省经济地理研究所 省、市、自治区遴选 陈明宪 60 桥梁工程 湖南省人民政府 院士提名,省、市、自治区遴选,中国科协遴选 蔡光先 60 中医内科学 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 省、市、自治区遴选 钱旭红 49 有机化工 华东理工大学 部委遴选 李元元 52 粉末冶金 华南理工大学 院士提名 张肖宁 60 道路与铁路工程 华南理工大学 部委遴选 瞿金平 54 轻工装备与控制 华南理工大学 部委遴选 毕英佐 66 预防兽医学 华南农业大学 省、市、自治区遴选 李德群 65 机械成形加工工程及自动化 华中科技大学 部委遴选 周东祥 68 无机非金属材料 华中科技大学 院士提名,部委遴选 马 丁 54 妇产科学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院士提名 王 桥 53 环境信息技术 环境保护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 部委遴选 娄延春 48 机械成形加工工程及自动化 机械科学研究总院沈阳铸造研究所 部委遴选 林 君 56 地质与矿产探测 吉林大学 院士提名 陈 坚 49 发酵与轻工生物技术 江南大学 部委遴选 赵杰文 66 食品工程 江苏大学 省、市、自治区遴选 袁寿其 48 农业机械化工程 江苏大学 省、市、自治区遴选 缪昌文 53 土木工程材料 江苏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院士提名,省、市、自治区遴选 万林生 60 有色金属冶金 江西理工大学 省、市、自治区遴选 凤懋润 69 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管理 交通运输部 院士提名,部委遴选,中国科协遴选 范期锦 66 港口、水道、海岸及近海工程 交通运输部长江口航道管理局 部委遴选,中国科协遴选 赵沁平 63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教育部 院士提名,部委遴选 范如玉 68 能源与矿业工程管理 解放军第二十一试验训练基地 部委遴选 陆汉城 66 天气预报和动力气象 解放军理工大学 部委遴选 钱立志 47 武器系统与应用工程 解放军炮兵学院 部委遴选,中国科协遴选 王小宁 53 生物技术 解放军总医院 院士提名 侯树勋 68 骨外科 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 院士提名 宋修明 54 冶金环境工程 金隆铜业有限公司 省、市、自治区遴选 王 健 40 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 聚光科技(杭州)股份有限公司 省、市、自治区遴选,中国科协遴选 李 松 46 药物化学 军事医学科学院 院士提名,部委遴选 殷作如 50 煤炭开发 开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省、市、自治区遴选 张文学 54 能源与矿业工程管理 开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省、市、自治区遴选 朱光武 67 传感器技术 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 部委遴选 罗继杰 59 建筑环境工程与建筑技术 空军工程设计研究局 部委遴选 甘晓华 54 航空宇航推进理论及工程 空军装备研究院 部委遴选 陈志杰 48 通信与信息网络技术 空军装备研究院 院士提名,部委遴选 费爱国 55 计算机应用技术 空军装备研究院 院士提名 胡 斌 45 专用机械设计与制造 昆明中铁大型养路机械集团有限公司 部委遴选 周绪红 54 结构工程 兰州大学 院士提名,部委遴选 王 锐 48 药物化学 兰州大学 中国科协遴选 王继仁 54 矿业的安全和环境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省、市、自治区遴选 姜廷顺 61 控制系统工程 辽宁省大连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 院士提名 肖志国 48 无机非金属材料 路明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院士提名 胡千庭 53 矿业的安全和环境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重庆研究院 中国科协遴选 丁荣军 49 电力电子及控制设备 南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 院士提名,部委遴选 鲍家声 75 建筑设计及其理论 南京大学 院士提名 谭仁祥 50 药物化学 南京大学 部委遴选 张辰宇 44 医学细胞生物学 南京大学 院士提名 李 宁 59 普通外科 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 部委遴选 芮筱亭 54 兵器发射理论与技术 南京理工大学 院士提名 施季森 59 林木遗传育种 南京林业大学 省、市、自治区遴选 曹卫星 52 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 南京农业大学 院士提名 何金海 69 气候预测与气候变化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院士提名,省、市、自治区遴选,中国科协遴选 王学浩 69 普通外科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院士提名 蔡宝昌 58 中药制药学 南京中医药大学 省、市、自治区遴选 田军仓 53 农田水利工程 宁夏大学 省、市、自治区遴选 彭 凡 48 机械成形加工工程及自动化 宁夏共享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省、市、自治区遴选 于康震 51 农业工程管理 农业部 部委遴选 朱 明 53 农产业加工与贮藏工程 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 部委遴选 李乃胜 53 海底探测与开发工程 青岛国家海洋科学研究中心 院士提名 业渝光 65 海底探测与开发工程 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 部委遴选 张永成 57 作物遗传育种 青海大学 青海省农林科学院 省、市、自治区遴选 林大泽 47 矿业的安全和环境 青海山金矿业有限公司 省、市、自治区遴选 杨知行 65 广播与电视技术 清华大学 中国科协遴选 郑纬民 65 计算机系统结构 清华大学 院士提名,部委遴选,中国科协遴选 陈国强 47 高分子化工 清华大学 中国科协遴选 潘 峰 47 功能材料 清华大学 院士提名 翁 端 53 功能材料 清华大学 院士提名 张伯明 62 电气工程 清华大学 院士提名,部委遴选 贺克斌 48 大气污染防治 清华大学 部委遴选 罗永章 49 微生物与生物技术药学 清华大学 部委遴选,中国科协遴选 吴宗鑫 73 核能工程 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 院士提名 何建坤 65 能源与矿业工程管理 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 部委遴选 魏 飞 48 化学工程 清华大学化工系 院士提名,部委遴选 魏少军 53 微电子技术 清华大学微电子学研究所 院士提名 易小刚 47 机械设计及理论 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省、市、自治区遴选 李登海 61 作物遗传育种 山东登海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省、市、自治区遴选 董树亭 58 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 山东农业大学 院士提名,省、市、自治区遴选 赵振东 68 作物遗传育种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省、市、自治区遴选 凌沛学 47 生物药学 山东省药学科学院 省、市、自治区遴选 于金明 53 肿瘤学 山东省肿瘤防治研究院 省、市、自治区遴选,中国科协遴选 董 川 47 环境区域污染控制原理与技术 山西大学 省、市、自治区遴选 金智新 51 能源与矿业工程管理 山西焦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省、市、自治区遴选 刘仁生 58 矿物加工 山西潞安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省、市、自治区遴选 马建中 51 皮革化学与皮革工程 陕西科技大学 省、市、自治区遴选 王双明 56 矿产资源和地质勘查 陕西省地质调查院 院士提名,省、市、自治区遴选 张积耀 57 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管理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省、市、自治区遴选 史进渊 54 热能动力工程 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研究院 省、市、自治区遴选 包起帆 60 运载工具运用工程 上海国际港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省、市、自治区遴选 吴欣之 61 结构工程 上海建工(集团)总公司 省、市、自治区遴选 林忠钦 53 机械成形加工工程及自动化 上海交通大学 部委遴选 陈文元 66 微电子技术 上海交通大学 院士提名 丁文江 58 金属材料 上海交通大学 院士提名 张志愿 60 口腔颌面外科学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院士提名,省、市、自治区遴选 宁 光 48 内分泌与代谢病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省、市、自治区遴选 沈晓明 48 医药卫生工程管理 上海市人民政府、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院士提名 冯伟忠 56 热能动力工程 上海外高桥第三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省、市、自治区遴选 朱宝泉 64 微生物与生物技术药学 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 院士提名,部委遴选 王峥涛 55 中药资源与鉴定学 上海中医药大学 省、市、自治区遴选 汪 建 57 生物技术 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 省、市、自治区遴选 张玉卓 49 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院士提名,部委遴选 王 俭 50 能源与矿业工程管理 神华宁夏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省、市、自治区遴选 姚兴佳 62 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沈阳工业大学 省、市、自治区遴选 王学军 57 动力机械设计制造 沈阳鼓风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省、市、自治区遴选 吴玉厚 55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沈阳建筑大学 省、市、自治区遴选 韩雅玲(女) 58 心血管病 沈阳军区总医院 院士提名,部委遴选 李天来 55 蔬菜学 沈阳农业大学 省、市、自治区遴选 杜彦良 54 道路与铁路工程 石家庄铁道大学 院士提名,省、市、自治区遴选 孙立忠 50 胸心外科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省、市、自治区遴选 赵继宗 65 神经外科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省、市、自治区遴选 韩德民 60 耳鼻咽喉科学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院士提名,省、市、自治区遴选 晏志勇 52 水利水电工程 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中国水电工程顾问集团公司) 部委遴选 郦能惠 70 水工结构工程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院士提名 钮新强 48 水利水电工程 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 院士提名,部委遴选 游志胜 65 计算机应用技术 四川大学 院士提名 王玉忠 50 有机高分子材料 四川大学 部委遴选 王锋鹏 66 药物化学 四川大学 院士提名 刘 进 54 麻醉学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部委遴选 李仕贵 45 作物遗传育种 四川农业大学 省、市、自治区遴选 郑家奎 50 作物遗传育种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高粱研究所 省、市、自治区遴选 张和民 50 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 四川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 省、市、自治区遴选 黄庆学 50 机械设计及理论 太原科技大学 省、市、自治区遴选,中国科协遴选 熊诗波 72 机械电子工程(或工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太原理工大学 院士提名 韩振勇 46 桥梁工程 天津城建集团有限公司 省、市、自治区遴选 王清月 72 激光技术 天津大学 院士提名 苏万华 69 热能动力工程 天津大学 院士提名,中国科协遴选 李嘉禄 64 纺织工程(含纺织装备与控制) 天津工业大学 省、市、自治区遴选 卢彦昌 46 药物化学 天津金耀集团有限公司 省、市、自治区遴选 陈敖宜 66 结构工程 天津市建筑设计院 省、市、自治区遴选 刘旭锴 46 桥梁工程 天津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 省、市、自治区遴选 赵堪兴 65 眼科学 天津市眼科医院 省、市、自治区遴选 张大宁 66 中医内科学 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 省、市、自治区遴选 付 丽(女) 52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院士提名 郑 健 49 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管理 铁道部工程设计鉴定中心(铁道部经济规划研究院) 部委遴选 吕西林 56 结构工程 同济大学 院士提名 吴启迪(女) 63 信息与电子工程管理 同济大学 院士提名 朱道立 65 机械与运载工程管理 同济大学 部委遴选,中国科协遴选 谭述森 69 大地测量与测量工程 卫星导航定位总站 部委遴选 李校堃 47 微生物与生物技术药学 温州医学院 省、市、自治区遴选 何浩明 63 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管理 瓮福(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省、市、自治区遴选 叶尔夏提•马力克 66 畜牧学 乌鲁木齐市绒山羊研究所 省、市、自治区遴选 何克清 63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武汉大学 院士提名 李晓红 52 矿业的安全和环境 武汉大学 院士提名,部委遴选 李建成 46 大地测量与测量工程 武汉大学 院士提名,部委遴选 陈 晓 71 金属材料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研究院 院士提名 李世普 64 生物材料 武汉理工大学 院士提名 余少华 48 通信与信息网络技术 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 院士提名,部委遴选 郑静晨 51 医药卫生工程管理 武警部队总医院 部委遴选,中国科协遴选 段宝岩 56 雷达技术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院士提名,部委遴选 刘加平 54 建筑环境工程与建筑技术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院士提名,省、市、自治区遴选 何正嘉 68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西安交通大学 院士提名 蒋庄德 55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西安交通大学 部委遴选 黄玉美(女) 69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西安理工大学 省、市、自治区遴选 蒋百灵 51 金属材料 西安理工大学 省、市、自治区遴选 姜澄宇 63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西北工业大学 部委遴选 介万奇 52 材料合成与加工 西北工业大学 院士提名 李贺军 53 复合材料 西北工业大学 部委遴选 吴文君 66 农药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部委遴选 尼玛扎西 47 计算机应用技术 西藏大学 省、市、自治区遴选 刘务林 58 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 西藏自治区林业调查规划研究院 省、市、自治区遴选 夏庆友 46 特种经济动物饲养 西南大学 部委遴选 汪孝安 57 建筑设计及其理论 现代设计集团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省、市、自治区遴选 唐玉恩(女) 67 建筑设计及其理论 现代设计集团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省、市、自治区遴选 傅成玉 60 能源与矿业工程管理 现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原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院士提名,部委遴选 陶肖明(女) 53 纺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 香港理工大学 院士提名 钱忠明 60 药理学 香港理工大学 院士提名 沈祖尧 51 消化系统病 香港中文大学 院士提名 吾守尔.斯拉木 69 计算机应用技术 新疆大学 省、市、自治区遴选 陈晓光 50 道路与铁路工程 新疆交通科学研究院 省、市、自治区遴选 武 钢 52 电气工程 新疆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省、市、自治区遴选 陈学庚 64 农业机械化工程 新疆农垦科学院机械装备研究所 部委遴选 董连慧 54 矿产资源和地质勘查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 省、市、自治区遴选 温 浩 53 普通外科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省、市、自治区遴选 董金春 58 通信与信息网络技术 熊猫电子集团有限公司 部委遴选 王 信 53 能源与矿业工程管理 兖矿集团有限公司 省、市、自治区遴选 刘宏民 52 机械成形加工工程及自动化 燕山大学 省、市、自治区遴选 朱有勇 55 植物病理学 云南农业大学 院士提名,省、市、自治区遴选 李文昌 49 矿产资源和地质勘查 云南省地质调查局 省、市、自治区遴选 姜会林 65 应用光学 长春理工大学 省、市、自治区遴选 郑健龙 57 道路与铁路工程 长沙理工大学 院士提名,省、市、自治区遴选 蒋树屏 59 地下工程与隧道工程 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 部委遴选 陈 纯 55 计算机应用技术 浙江大学 院士提名 褚 健 48 控制系统工程 浙江大学 院士提名 倪明江 62 热能动力工程 浙江大学 部委遴选 龚晓南 66 岩土工程 浙江大学 院士提名 朱利中 51 环境区域污染控制原理与技术 浙江大学 院士提名,部委遴选 马庆国 65 机械与运载工程管理 浙江大学 中国科协遴选 张立彬 55 专用机械设计与制造 浙江工业大学 省、市、自治区遴选 郑裕国 49 生物化学工程 浙江工业大学 省、市、自治区遴选 陈剑平 48 植物病理学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省、市、自治区遴选,中国科协遴选 吕圭源 56 中药药理学 浙江中医药大学 省、市、自治区遴选 王复明 54 岩土工程 郑州大学 省、市、自治区遴选 朱建勋 50 材料合成与加工 中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部委遴选 王运敏 55 非能源矿产开发 中钢集团马鞍山矿山研究院有限公司 部委遴选 何学秋 49 矿业的安全和环境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 部委遴选 杨绍卿 70 火炮自动武器及弹药(战斗部)工程 中国兵器工业第二○三研究所 院士提名 林宗坚 68 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管理 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 部委遴选 马运义 68 船舶(与海洋机构物)设计制造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研究所 院士提名 朱英富 69 船舶(与海洋机构物)设计制造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〇一研究所 院士提名,部委遴选 庄灿涛 68 地质与矿产探测 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 部委遴选 毛景文 54 矿产资源和地质勘查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院士提名,部委遴选 王安建 58 能源与矿业工程管理 中国地质科学院全球矿产资源战略研究中心 部委遴选 殷跃平 50 矿山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 中国地质调查局 院士提名,部委遴选 潘桂棠 69 矿产资源和地质勘查 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 部委遴选 李 骏 53 车辆设计与制造 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 院士提名,部委遴选,中国科协遴选 郭剑波 51 电气工程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部委遴选,中国科协遴选 汤广福 44 电气工程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院士提名 张晓鲁(女) 59 能源与矿业工程管理 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 部委遴选 杨小牛 50 通信与信息网络技术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六研究所 部委遴选 陆 军 46 雷达技术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电子科学研究院 部委遴选 罗文德 70 纤维材料科学与工程 中国纺织工业设计院(中国昆仑工程公司) 院士提名 周自全 70 航空宇航系统工程与理论 中国飞行试验研究院 院士提名 李 卫 53 功能材料 中国钢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部委遴选 刘 浏 60 钢铁冶金 中国钢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部委遴选 王海舟 71 钢铁冶金 中国钢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院士提名 赵宪庚 57 核科学技术应用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 部委遴选 苏 毅 69 激光技术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 部委遴选 李华军 49 港口、水道、海岸及近海工程 中国海洋大学 院士提名,部委遴选 张新国 52 机械与运载工程管理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中国航空研究院 部委遴选 陈祥宝 55 复合材料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 院士提名,部委遴选 杨 伟 48 飞行器设计(包括总体、结构等)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 部委遴选 唐长红 52 飞行器设计(包括总体、结构等)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第一飞机设计研究院 院士提名,部委遴选,中国科协遴选 张恩和 72 航空宇航推进理论及工程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发动机设计研究所 院士提名 孙 聪 50 飞行器设计(包括总体、结构等)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 部委遴选 齐润东 48 雷达技术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二研究院科技委 部委遴选 杨宝奎 67 飞行器设计(包括总体、结构等)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三研究院 部委遴选 袁家军 48 机械与运载工程管理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 部委遴选 杜 磊 68 含能材料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八研究院 院士提名 李得天 45 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五研究院第五一〇研究所 部委遴选 李仲平 46 复合材料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一研究院第七○三研究所 部委遴选 刘连元 69 飞行器设计(包括总体、结构等)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一研究院第十四研究所 院士提名,部委遴选 陈善广 48 人机与环境工程 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 部委遴选 王开华 64 核能工程 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公司 院士提名 段 宁 61 环境区域污染控制原理与技术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清洁生产中心 部委遴选 陈 志 56 农业机械化工程 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科协遴选 徐建国 59 医学微生物学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 院士提名 李天初 65 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部委遴选 姚 燕(女) 53 无机非金属材料 中国建筑材料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 院士提名 陈祥福 68 岩土工程 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 院士提名 肖绪文 58 结构工程 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 部委遴选 李云贵 48 结构工程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部委遴选 陈同滨(女) 57 建筑历史与理论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 院士提名 崔 愷 53 建筑设计及其理论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 院士提名,部委遴选,中国科协遴选 田志刚 54 免疫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院士提名,部委遴选 徐龙伢 47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部委遴选 于贵瑞 51 应用生态学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院士提名,部委遴选 黄季焜 48 农业工程管理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部委遴选 伍法权 55 矿山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部委遴选 张 闯 66 核科学技术应用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院士提名,部委遴选 马佳光 69 光电子技术 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 部委遴选 陈 勇 54 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中国科学院广州分院 院士提名 宋宝珍(女) 69 无机非金属材料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院士提名,部委遴选 陈洪章 49 发酵与轻工生物技术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部委遴选 张国范 57 水产养殖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部委遴选 王 涛 51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部委遴选,中国科协遴选 余增亮 67 生物化学工程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部委遴选,中国科协遴选 刘文清 57 环境监测与标准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部委遴选 孙凝晖 43 计算机系统结构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院士提名,部委遴选,中国科协遴选 韩恩厚 49 金属材料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部委遴选 夏佳文 46 核科学技术应用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院士提名,部委遴选,中国科协遴选 陈建敏 52 复合材料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部委遴选 吴剑峰 48 热能动力工程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部委遴选 程兆谷 69 激光技术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部委遴选 赵振堂 50 核科学技术应用 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院士提名 王如松 63 环境规划与环境影响预测技术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院士提名,部委遴选 王子健 57 环境毒理与风险评价技术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院士提名,部委遴选 汪寿阳 52 信息与电子工程管理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 部委遴选 吴普特 48 农业水土工程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院士提名,部委遴选 刘永定 66 环境生态保护与修复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部委遴选 吴振斌 54 环境生态保护与修复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部委遴选,中国科协遴选 杨春和 49 矿山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院士提名,部委遴选 冯夏庭 46 岩土工程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部委遴选 陈小龙 47 无机非金属材料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院士提名 印遇龙 55 动物营养与饲料学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 部委遴选 任建岳 58 应用光学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部委遴选 杨秉新 71 光电子技术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第五〇八所 院士提名 葛世荣 48 机械设计及理论 中国矿业大学 部委遴选 缪协兴 51 煤炭开发 中国矿业大学 院士提名,部委遴选 孙继平 52 矿业的安全和环境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院士提名,部委遴选,中国科协遴选 武 强 51 矿山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院士提名 张守攻 53 森林经理学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院士提名,部委遴选 顾松青 64 有色金属冶金 中国铝业公司 部委遴选 李旺兴 48 有色金属冶金 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郑州研究院 院士提名 康红普 45 煤炭开发 中国煤炭科工集团有限公司 部委遴选 王国法 50 煤炭开发 中国煤炭科工集团有限公司 院士提名 高焕文 72 农业机械化工程 中国农业大学 院士提名 康绍忠 48 农业水土工程 中国农业大学 院士提名,部委遴选 李德发 57 动物营养与饲料学 中国农业大学 院士提名 沈建忠 48 基础兽医学 中国农业大学 中国科协遴选 刘秉华 66 作物遗传育种 中国农业科学院 部委遴选 翟虎渠 60 农业工程管理 中国农业科学院 部委遴选 陈化兰(女) 42 预防兽医学 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 院士提名 喻树迅 57 作物遗传育种 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 部委遴选 林而达 64 应用气象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 部委遴选 金继运 60 植物营养学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部委遴选 吴孔明 46 农业昆虫与有害生物防治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部委遴选,中国科协遴选 万建民 51 植物生物工程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院士提名 吴 兑 59 应用气象 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 部委遴选 董超华(女) 66 大气科学工程与技术 中国气象局国家卫星气象中心 部委遴选,中国科协遴选 王明孝 46 摄影测量与航天测绘 中国人民解放军68029部队 部委遴选 吴光辉 51 飞行器设计(包括总体、结构等)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 部委遴选 蔡希源 61 油气资源与勘探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院士提名,部委遴选 李 阳 52 石油和天然气工程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院士提名,部委遴选,中国科协遴选 乔金樑 52 有机高分子材料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 部委遴选 龙 军 54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院士提名,中国科协遴选 曹耀峰 57 能源与矿业工程管理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 院士提名,部委遴选 刘家明 50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石化工程建设公司 部委遴选,中国科协遴选 钱荣钧 66 油气资源与勘探 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 院士提名 李 宁 52 石油和天然气工程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院士提名 孙龙德 49 石油和天然气工程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院士提名,部委遴选 黄维和 53 能源与矿业工程管理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部委遴选 高雄厚 48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研究院 部委遴选,中国科协遴选 胡文瑞 61 能源与矿业工程管理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院士提名,部委遴选 金少鸿 64 药物分析学 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 院士提名 王军志 55 生物药学 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 部委遴选 王清印 58 水产养殖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部委遴选 胡春宏 49 水力学与河流动力学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院士提名,部委遴选,中国科协遴选 康 熊 56 运载工具运用工程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 部委遴选 黄 强 65 运载工具运用工程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机车车辆研究所 部委遴选 周清跃 50 金属材料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金属及化学研究所 部委遴选 宓传龙 59 电器设计制造 中国西电集团公司/西安西电变压器有限责任公司 部委遴选 谢剑平 51 烟草科学与工程 中国烟草总公司郑州烟草研究院 部委遴选 王广基 58 药理学 中国药科大学 院士提名 郎景和 71 妇产科学 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院 院士提名 胡盛寿 54 胸心外科 中国医学科学院 阜外心血管病医院 院士提名,部委遴选 金 奇 52 医学微生物学 中国医学科学院病原生物学研究所 院士提名 张 学 46 医学遗传学 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 部委遴选,中国科协遴选 赵春华 48 医学细胞生物学 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 部委遴选 韩忠朝 58 生物技术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 院士提名,部委遴选 詹启敏 52 医学细胞生物学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研究所 院士提名 刘家健 67 药物化学 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四川抗菌素工业研究所 部委遴选 徐 銤 74 核能工程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院士提名 黄源芳 71 水电工程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 院士提名 刘利人 66 水电工程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 部委遴选 陈文斌 54 水利水电工程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 部委遴选 蔡玉良 49 无机非金属材料 中国中材国际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部委遴选 李丕龙 48 油气资源与勘探 中国中化集团公司 部委遴选 刘长令 47 精细化工 中国中化集团沈阳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部委遴选 仝小林 55 中医内科学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中国科协遴选 曹洪欣 53 中医基础学 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生院 院士提名 黄璐琦 43 中药资源与鉴定学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 院士提名,部委遴选 郑书忠 54 精细化工 中海油天津化工研究设计院 部委遴选 邓运华 48 油气资源与勘探 中海油研究总院 院士提名,部委遴选 邢 继 46 核能工程 中核集团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部委遴选 张 鸿 49 桥梁工程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部委遴选 张喜刚 49 桥梁工程 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院士提名,中国科协遴选 田红旗(女) 51 运载工具运用工程 中南大学 中国科协遴选 桂卫华 60 控制理论与技术 中南大学 院士提名,部委遴选 李 劼 47 有色金属冶金 中南大学 院士提名 邱冠周 62 矿物加工 中南大学 院士提名 张新明 65 压力加工 中南大学 院士提名 李夕兵 48 非能源矿产开发 中南大学 院士提名,部委遴选 张灼华 47 医学遗传学 中南大学 部委遴选 田大伦(女) 71 森林生态学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院士提名 徐恭义 48 桥梁工程 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部委遴选 朱 颖 48 道路与铁路工程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部委遴选 吴汉明 59 微电子技术 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北京)有限公司 省、市、自治区遴选 丁文华 55 广播与电视技术 中央电视台 部委遴选 杨培增 54 眼科学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省、市、自治区遴选 姚富强 54 通信与信息网络技术 总参谋部第六十三研究所 院士提名,部委遴选 王建新 59 计算机应用技术 总参谋部第六十一研究所 院士提名 吕跃广 47 信号处理技术 总参谋部第五十四研究所 院士提名,部委遴选 黄永勤(女) 55 计算机系统结构 总参谋部某研究所 院士提名 孔志印 46 信息安全技术 总参谋部某研究所 院士提名 张建春 53 高分子化工 总后勤部军需装备研究所 院士提名,部委遴选 施楣梧 54 纺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 总后勤部军需装备研究所 院士提名 张兵志 55 军用车辆工程 总装备部装甲兵装备技术研究所 部委遴选 我对排名进行了简单整理,这样可以一目了然看出一个单位有几个院士。 2011.5.25 俞立平 于宁波
个人分类: 科学计量|16969 次阅读|1 个评论
2011年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石油勘探开发相关的候选人
热度 2 毛宁波 2011-5-25 19:56
2011年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石油勘探开发相关的候选人
2011年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候选人提名、遴选工作已经结束。经形式审查和中国工程院主席团审定,有效候选人共485人,现予公布。 自即日起,每位有效候选人的提名材料将按《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候选人材料公示办法》的要求在其工作单位公示,公示时间为一个月。现将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58人)粘贴如下, 红色是与石油勘探开发相关的候选人。长江大学校友邓运华榜上有名。 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58人) 序号 姓名 年龄 专业 工作单位 提名渠道 1 蔡美峰 68 非能源矿产开发 北京科技大学 院士提名 2 蔡希源 61 油气资源与勘探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院士提名,部委遴选 3 陈 勇 54 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中国科学院广州分院 院士提名 4 程杰成 48 石油和天然气工程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 院士提名 5 程树康 65 电气工程 哈尔滨工业大学 院士提名 6 邓运华 48 油气资源与勘探 中海油研究总院 院士提名,部委遴选 7 董连慧 54 矿产资源和地质勘查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 省、市、自治区遴选 8 冯伟忠 56 热能动力工程 上海外高桥第三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省、市、自治区遴选 9 郭剑波 51 电气工程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部委遴选,中国科协遴选 10 何学秋 49 矿业的安全和环境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 部委遴选 11 胡千庭 53 矿业的安全和环境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重庆研究院 中国科协遴选 12 黄源芳 71 水电工程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 院士提名 13 康红普 45 煤炭开发 中国煤炭科工集团有限公司 部委遴选 14 李 宁 52 石油和天然气工程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院士提名 15 李 阳 52 石油和天然气工程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院士提名,部委遴选,中国科协遴 选 16 李丕龙 48 油气资源与勘探 中国中化集团公司 部委遴选 17 李文昌 49 矿产资源和地质勘查 云南省地质调查局 省、市、自治区遴选 18 李夕兵 48 非能源矿产开发 中南大学 院士提名,部委遴选 19 李晓红 52 矿业的安全和环境 武汉大学 院士提名,部委遴选 20 林 君 56 地质与矿产探测 吉林大学 院士提名 21 林大泽 47 矿业的安全和环境 青海山金矿业有限公司 省、市、自治区遴选 22 刘 扬 53 石油和天然气工程 东北石油大学 省、市、自治区遴选 23 刘利人 66 水电工程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 部委遴选 24 毛景文 54 矿产资源和地质勘查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院士提名,部委遴选 25 缪协兴 51 煤炭开发 中国矿业大学 院士提名,部委遴选 26 倪明江 62 热能动力工程 浙江大学 部委遴选 27 潘桂棠 69 矿产资源和地质勘查 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 部委遴选 28 钱荣钧 66 油气资源与勘探 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 院士提名 29 史进渊 54 热能动力工程 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研究院 省、市、自治区遴选 30 苏万华 69 热能动力工程 天津大学 院士提名,中国科协遴选 31 孙继平 52 矿业的安全和环境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院士提名,部委遴选,中国科协遴选 32 孙龙德 49 石油和天然气工程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院士提名,部委遴选 33 汤广福 44 电气工程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院士提名 34 王国法 50 煤炭开发 中国煤炭科工集团有限公司 院士提名 35 王继仁 54 矿业的安全和环境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省、市、自治区遴选 36 王开华 64 核能工程 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公司 院士提名 37 王双明 56 矿产资源和地质勘查 陕西省地质调查院 院士提名,省、市、自治区遴选 38 王运敏 55 非能源矿产开发 中钢集团马鞍山矿山研究院有限公司 部委遴选 39 吴剑峰 48 热能动力工程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部委遴选 40 吴永平 51 煤炭开发 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省、市、自治区遴选 41 吴宗鑫 73 核能工程 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 院士提名 42 伍法权 55 矿山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部委遴选 43 武 钢 52 电气工程 新疆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省、市、自治区遴选 44 武 强 51 矿山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院士提名 45 夏佳文 46 核科学技术应用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院士提名,部委遴选,中国科协遴选 46 邢 继 46 核能工程 中核集团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部委遴选 47 徐 銤 74 核能工程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院士提名 48 杨春和 49 矿山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院士提名,部委遴选 49 杨其国 49 热能动力工程 哈尔滨汽轮机厂有限责任公司 院士提名,部委遴选 50 姚兴佳 62 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沈阳工业大学 省、市、自治区遴选 51 殷跃平 50 矿山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 中国地质调查局 院士提名,部委遴选 52 殷作如 50 煤炭开发 开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省、市、自治区遴选 53 张 闯 66 核科学技术应用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院士提名,部委遴选 54 张伯明 62 电气工程 清华大学 院士提名,部委遴选 55 张玉卓 49 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院士提名,部委遴选 56 赵宪庚 57 核科学技术应用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 部委遴选 57 赵振堂 50 核科学技术应用 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院士提名 58 庄灿涛 68 地质与矿产探测 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 邓运华,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高级地质师。1985年毕业于江汉石油学院,1988年毕业于北京石油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研究生部。2007年8月以来在中海油总公司工作,任副总地质师。   在渤西地区,邓运华同志面对连续钻探30口井没有大发现的困境,提出“地层—断层产状配置决定油气富集部位”的新认识并指导井位布置,高效发现岐口17-2等油气田5个,为渤西年产原油60万吨、天然气1亿立方米奠定了基础。创造性地提出“凸起上组合富集型、凹陷下组合富集型,油气运移中转站模式”等新认识,指导渤中、莱北等地区的勘探,对蓬莱、旅大、曹妃店等7个大油田、17个中型油田和一批小油田的发现和评价起了重要的指导作用,为渤海油田成为我国第一大海上油田作出了重要贡献。   邓运华长期从事油气地质勘查与研究工作,出色地完成了重大地质勘查和科学研究任务,很好地组织和领导了油气勘查工作,成果突出,经济、社会效益显著。从事油气勘探工作21年来,他先后主持完成的国家和部门重大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二、三等奖3项,中海油科技进步一、二等奖5项,并被评为天津市劳动模范。
个人分类: 中国能源|5387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2011年度中科院院士候选人
lysyxcs 2011-5-25 12:23
数学物理学部(共55人) 序号 姓名 年龄 专业 工作单位 1 尤峻汉 74 天体物理 上海交通大学 2 王广厚 71 原子分子与团簇物理 南京大学 3 王 牧 48 晶体生长物理学 南京大学 4 王顺金 73 核物理、理论物理 四川大学 5 邓小刚 50 流体力学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 6 卢炬甫 63 天体物理 厦门大学 7 史生才 46 天体物理 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 8 叶友达 47 空气动力学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 9 叶向东 48 动力系统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10 叶沿林 55 核物理 北京大学 11 向 涛 48 凝聚态理论 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 12 庄鹏飞 53 核物理 清华大学 13 祁力群 65 运筹学 香港理工大学 14 何红建 46 粒子物理理论 清华大学 15 佘振苏 48 流体力学 北京大学 16 张 旭 42 数学 四川大学 17 张继平 52 基础数学 北京大学 18 张维岩 55 激光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理论物理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 19 张富春 65 凝聚态物理 香港大学 20 张肇西 70 粒子物理理论 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 21 李 锋 50 流体力学、飞行器设计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一研究院 22 李有泉 48 理论物理 浙江大学 23 李重生 64 理论物理 北京大学 24 李嘉禹 48 基础数学 中国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 25 杜东生 71 理论物理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26 汪卫华 47 凝聚态物理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27 汪景琇 67 太阳物理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 28 邵启满 48 概率统计 香港科技大学 29 陆坤权 71 凝聚态物理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30 陈十一 54 力学 北京大学 31 陈永川 47 应用数学 南开大学 32 陈志明 45 计算数学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 33 周向宇 46 数学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 34 孟 杰 45 核物理、理论物理 北京大学 35 宗传明 48 基础数学 北京大学 36 欧阳颀 55 凝聚态物理 北京大学 37 武向平 50 天体物理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 38 范更华 54 数学 福州大学 39 郑伟谋 65 物理 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 40 姚凯伦 67 凝聚态物理 华中科技大学 41 段海豹 55 数学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 42 赵 刚 50 天体物理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 43 赵政国 55 原子核与粒子物理 实验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44 徐洪杰 56 核科学技术 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45 莫毅明 55 数学 香港大学 46 袁亚湘 51 运筹学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 47 高鸿钧 47 凝聚态物理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48 盛政明 44 等离子体物理 上海交通大学 49 鄂维南 47 数学 北京大学、普林斯顿大学 50 黄 涛 71 理论物理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51 景益鹏 47 天体物理 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 52 程崇庆 54 数学 南京大学 53 潘建伟 41 量子信息、原子分子 与光物理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54 戴子高 46 天体物理 南京大学 55 魏悦广 51 固体力学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化学部(共45人) 序号 姓名 年龄 专业 工作单位 1 于吉红(女) 44 无机化学 吉林大学 2 马大为 47 有机化学、化学生物学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3 马光辉(女) 46 生物化工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4 方维海 55 物理化学 北京师范大学 5 毛在砂 67 化学反应工程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6 王利祥 46 高分子化学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7 王彦吉 63 刑事科学技术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8 王柯敏 53 分析化学 湖南大学 9 帅志刚 48 物理化学 清华大学 10 田 禾 48 精细化工 华东理工大学 11 刘云圻 62 物理化学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12 刘忠范 48 物理化学 北京大学 13 刘 育 57 有机化学 南开大学 14 孙世刚 56 物理化学 厦门大学 15 孙红哲 46 无机化学 香港大学 16 安立佳 46 高分子物理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17 严纯华 50 无机化学 北京大学 18 吴 玮 48 物理化学 厦门大学 19 张俐娜(女) 70 天然高分子与高分子物理 武汉大学 20 张洪杰 57 无机化学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21 张新荣 54 分析化学 清华大学 22 李永舫 62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23 李玉良 61 无机化学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24 李亚栋 46 无机化学 清华大学 25 李前树 69 物理化学 华南师范大学 26 李峻柏 46 物理化学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27 杨芃原 62 分析化学 复旦大学 28 杨秀荣(女) 65 分析化学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29 杨学明 48 物理化学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30 杨金龙 45 物理化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31 杨 柏 48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吉林大学 32 杨 震 51 有机化学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33 陆小华 51 化学工程 南京工业大学 34 陈国南 62 分析化学 福州大学 35 陈接胜 46 无机化学 上海交通大学 36 岳建民 49 有机化学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37 侯雪龙 56 有机化学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38 俞书宏 43 无机化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39 赵宇亮 48 分析化学、放射化学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40 赵进才 50 环境化学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41 席振峰 48 金属有机化学 北京大学 42 寇 元 63 物理化学 北京大学 43 梁 宏 46 生物无机化学 广西师范大学 44 谢作伟 47 有机化学 香港中文大学 45 韩布兴 53 物理化学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共71人) 序号 姓名 年龄 专业 工作单位 1 孔祥银 46 医学遗传学和医学 基因组学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上海交通大学 2 王书荣 71 神经生物学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3 王 文 43 遗传学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 4 王 岩 49 外科学 解放军总医院 5 王松灵 48 口腔医学 首都医科大学 6 王明鑫 56 生化专业 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 7 王海燕(女) 73 内科学(肾脏内科) 北京大学 8 王喜军 49 中医药学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9 任 东 48 昆虫学 首都师范大学 10 刘耀光 57 作物遗传学 华南农业大学 11 孙之荣 64 生物信息学与系统生物学 清华大学 12 孙树汉 58 遗传学 第二军医大学 13 朱永官 43 环境土壤学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14 朱玉贤 55 植物生理学 北京大学 15 朱 军 62 作物遗传育种 浙江大学 16 何祖华 48 植物生理学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17 吴清玉 59 心脏外科学 清华大学 18 张大兵 43 作物遗传学 上海交通大学 19 张 旭 49 神经科学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20 张其清 57 医用生物材料与植入科学 中国医学科学院 21 张学军 55 皮肤病学 安徽医科大学 22 张学敏 47 医学 军事医学科学院 23 张明杰 44 结构生物学 香港科技大学 24 李 林 50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25 李素芝 57 高原病 西藏军区总医院 26 杨安钢 57 免疫学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27 杨 晓(女) 44 发育遗传学 军事医学科学院 28 杨维才 47 植物学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29 沈中阳 48 肝脏移植 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 30 邵一鸣 54 医学病毒学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31 陈子江(女) 51 妇产科学 山东省立医院(山东大学附属 省立医院) 32 陈孝平 58 肝脏外科 华中科技大学 33 陈晔光 46 细胞生物学 清华大学 34 周广胜 45 生态学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35 金会庆 54 预防医学(流行病学) 安徽三联事故预防研究所 36 哈木拉提·吾甫尔 51 民族医学 新疆医科大学 37 施一公 44 生物物理学 清华大学 38 胡 兰(女) 43 遗传学 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 39 赵玉沛 56 外科学(普通外科) 北京协和医院 40 赵劲民 48 骨科学 广西医科大学 41 赵继宗 65 神经外科学 首都医科大学 42 郝小江 59 天然药物化学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43 饶 毅 49 神经科学、发育生物学 北京大学 44 凌 锋(女) 59 神经外科学 首都医科大学 45 徐安龙 48 比较与进化免疫学 中山大学 46 徐 涛 40 细胞生物物理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47 格日力 58 临床医学 青海大学 48 郭亚军 55 肿瘤学 第二军医大学 49 钱 前 49 作物种质资源 中国水稻研究所 50 高 福 49 结构免疫学、病原微生物学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51 康 乐 52 昆虫学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52 曹晓风(女) 46 植物表观遗传学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 研究所 53 曹谊林 57 医学(组织工程学) 上海交通大学 54 梁秉中 70 骨外科,显微外科,骨质 疏松研究 香港中文大学 55 梁雪儿(女) 49 病理学 香港大学 56 黄路生 46 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 江西农业大学 57 彭少麟 54 生态学 中山大学 58 彭宝淦 47 骨外科学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总医院 59 舒红兵 44 细胞生物学 武汉大学 60 葛均波 48 心血管内科 复旦大学 61 蒋建东 52 药理学 中国医学科学院 62 蒋澄宇(女) 46 呼吸分子病理学 中国医学科学院 63 韩泽广 47 医学遗传学 上海交通大学 64 韩家淮 51 细胞生物学 厦门大学 65 慈龙骏(女) 76 荒漠化防治、景观生态学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66 裴端卿 46 干细胞生物学 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 健康研究院 67 谭华荣 55 微生物遗传学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68 黎志康 57 植物遗传育种 中国农业科学院 69 黎晓新(女) 61 眼科学 北京大学 70 薛红卫 41 植物分子遗传学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71 瞿 佳 55 眼科学、视光学和视觉科学 温州医学院 地学部(共52人) 序号 姓名 年龄 专业 工作单位 1 万卫星 52 空间物理学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2 王二七 61 构造地质学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3 王会军 47 大气科学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4 王成善 59 沉积学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5 王学求 49 勘查地球化学 中国地质科学院 6 王椿镛 65 固体地球物理学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7 冯志强 47 石油地质勘探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 8 史培军 52 自然地理学 北京师范大学 9 石广玉 68 大气物理学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10 刘丛强 55 地表地球化学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11 宇如聪 49 大气动力学 中国气象局 12 庄国顺 64 大气化学 复旦大学 13 成秋明 51 数学地质、矿产普查 与勘探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14 朱伟林 55 海洋石油地质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15 何大明 52 水文地理学 云南大学 16 张小曳 48 大气气溶胶与全球变化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17 张立飞 48 岩石学 北京大学 18 张忠杰 47 固体地球物理学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19 李子颖 47 铀矿地质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 20 李建平 42 气象学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21 李献华 49 同位素地球化学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22 杨树锋 64 构造地质学 浙江大学 23 沙金庚 62 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24 陈 鸣 54 矿物学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25 陈中原 58 自然地理学 华东师范大学 26 陈发虎 48 环境变化 兰州大学 27 陈仲良 57 气象学 香港城市大学 28 陈晓非 53 固体地球物理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9 陈 骏 56 地球化学 南京大学 30 周成虎 46 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31 周忠和 46 古生物学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32 侯增谦 50 矿藏学 中国地质科学院 33 宫辉力 54 信息水文地质 首都师范大学 34 段振豪 51 计算地球化学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35 赵志新 64 地球物理学 中国地质科学院 36 赵思雄 71 大气科学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37 郝 芳 47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38 夏 军 56 水文学及水资源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39 郭华东 60 遥感科学与应用 中国科学院对地观测与 数字地球科学中心 40 高 山 49 地球化学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41 高 抒 54 海洋地质学 南京大学 42 崔 鹏 53 自然地理学与水土 保持学(山地灾害)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43 黄思训 64 大气科学 解放军理工大学 44 黄润秋 47 工程地质学 成都理工大学 45 龚健雅 54 测绘科学与技术 武汉大学 46 傅伯杰 53 自然地理学、景观 生态学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47 焦念志 48 生物海洋学 厦门大学 48 舒德干 65 古生物及进化生物学 西北大学 49 葛全胜 48 自然地理学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50 蔡运龙 63 地理学 北京大学 51 樊 杰 50 经济地理与区域 可持续发展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52 濮祖荫 74 空间物理学 北京大学 信息技术科学部(共36人) 序号 姓名 年龄 专业 工作单位 1 马龙生 70 精密光谱 华东师范大学 2 尹 浩 51 通信与信息系统 总参谋部第六十一研究所 3 王小云(女) 44 信息安全 清华大学 4 王飞跃 49 智能控制、复杂系统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5 王永仲 66 光学工程 军械工程学院 6 王立军 64 光电子学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 与物理研究所 7 王建宇 52 光电技术 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8 王 巍 44 导航制导与控制 中国航天电子技术研究院 9 田 捷 51 模式识别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10 刘伍明 51 光学与量子信息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11 吕 建 51 计算机软件 南京大学 12 朱嘉麟 70 半导体 清华大学 13 许京军 45 光子学与技术 南开大学 14 应明生 47 计算机科学理论 清华大学 15 张书练 65 激光和精密计量 清华大学 16 张 荣 47 半导体材料与器件物理 南京大学 17 李建中 60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哈尔滨工业大学 18 李树深 48 半导体器件物理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19 李景镇 70 光学工程 深圳大学 20 杨学军 48 计算机体系结构与系统软件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1 杨德仁 47 半导体材料 浙江大学 22 陆贵文 53 微波及天线技术 香港城市大学 23 陈武凡 61 医学成像科学与图像分析 南方医科大学 24 郑建华 54 密码学 中国人民解放军保密委员会 技术安全研究所 25 金亚秋 64 电磁散射与空间遥感信息 复旦大学 26 赵葆常 72 光学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 研究所 27 郝 跃 53 微电子学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8 骆清铭 45 生物医学光子学 华中科技大学 29 唐远炎 67 计算机、模式识别、图像处理 重庆大学、澳门大学 30 徐宗本 56 智能信息处理 西安交通大学 31 徐秋霞(女) 68 半导体器件与集成技术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32 曹希仁 66 控制系统理论 上海交通大学 33 梅 宏 48 计算机软件 北京大学 34 黄 维 48 有机光电子学 南京邮电大学 35 程代展 65 系统与控制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 36 董胜波 50 导航、制导与控制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二研究院 技术科学部(共55人) 序号 姓名 年龄 专业 工作单位 1 丁 汉 47 机械电子工程 华中科技大学 2 丁玄同 63 核聚变等离子体物理 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 3 方岱宁 53 固体力学 北京大学 4 王汉功 70 武器系统与运用工程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工程学院 5 王其亨 64 建筑历史与理论 天津大学 6 王秋良 45 超导电工学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7 卢天健 46 固体力学 西安交通大学 8 叶志镇 56 材料物理化学 浙江大学 9 刘治国 67 功能材料 南京大学 10 刘维民 48 润滑材料与技术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11 向锦武 47 飞行器设计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12 朱 荻 57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13 江 涌 48 高级自动寻的飞行器设计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二研究院 14 闫楚良 63 飞机寿命与可靠性科学 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北京蓝天时代飞机强度研究所 15 何满潮 55 矿山工程岩体力学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16 吴学仁 64 断裂力学、疲劳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 17 张立德 72 材料科学 中国科学院固体物理研究所 18 张柏楠 49 空间飞行器设计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五研究院 19 张统一 61 力学 香港科技大学 20 李东旭(女) 54 飞行器设计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1 李行伟 58 环境水力学、环境水利工程 香港科技大学 22 李宏男 53 土木工程(结构工程) 大连理工大学 23 李应红 48 航空推进技术 空军工程大学 24 李国英 47 水利水电工程 黄河水利委员会 25 杨 锐 46 材料科学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26 沈保根 58 磁性材料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27 陆 卫 49 红外光电子学 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28 陈仙辉 48 材料物理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9 林家浩 70 结构工程 大连理工大学 30 郑 平 75 工程热物理 上海交通大学 31 金红光 54 工程热物理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32 俞大鹏 52 无机材料科学 北京大学 33 南策文 48 复合材料 清华大学 34 段广仁 49 控制理论与应用 哈尔滨工业大学 35 段 进 50 建筑学(城乡规划设计与理论) 东南大学 36 赵阳升 55 采矿工程 太原理工大学 37 倪晋仁 48 水利工程,环境工程 北京大学 38 唐春安 53 岩土与采矿工程 大连理工大学 39 徐世烺 57 水利与土木结构工程 浙江大学 40 殷敬华 64 高分子材料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41 郭烈锦 47 热能工程 西安交通大学 42 崔福斋 65 生物材料 清华大学 43 常 进 44 航天应用技术和空间遥感 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 44 常 青 53 建筑学 同济大学 45 曹一家 42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湖南大学 46 彭练矛 48 材料物理 北京大学 47 韩祖南 62 导弹总体技术 第二炮兵装备研究院 48 蒙大桥 53 核材料研究及应用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第七研究所 49 赖远明 48 土木工程(寒区工程)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 与工程研究所 50 管晓宏 55 系统工程 西安交通大学 51 翟婉明 47 载运工具运用工程 西南交通大学 52 雒建斌 49 机械设计及理论 清华大学 53 滕锦光 47 结构工程 香港理工大学 54 魏炳波 47 材料科学与工程 西北工业大学 55 魏钟铨 73 飞行器总体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八研
7990 次阅读|0 个评论
你今年又报院士啦?
热度 6 xupeiyang 2011-5-25 08:35
XXX 教授:你好。 你的论文被引率太低,你的H指数不高。你没有国际学科同行公认的科学贡献,学术影响力不行。 前几年, 我就告诉你了,你当不了院士,能当一个普通教授就很好啦。 上次没有通过,怎么今年又报了?一年时间学术成就有那么大的变化吗? 中国工程院候选院士名单遭疑 央企高管政府高官在列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1/5/247697.shtm 5月25日,中国工程院发布2011年度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名单共485人,提名材料将公示一个月。中石化董事长傅成玉、上海市副市长沈晓明等央企高管和政府高官在列。 除企业高管外,上海市副市长沈晓明、原国务院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张基尧、原安监总局副局长闪淳昌、原教育部副部长吴启迪等政府高官也在候选人之列。 针对这份名单,网上已现各种声音,有人质疑评选标准,有人认为是院士官僚化的表现,也有人觉得“学而优则仕,仕而优则学”,没有什么不合理。 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公布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1/5/247616.shtm 2011年中科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公布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1/5/247503.shtm
个人分类: 科技评价|3149 次阅读|6 个评论
[转载]2011年中科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公布
piaojian 2011-5-24 22:45
2011年中科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公布 共314人;公示时间为1个月 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席团关于公布2011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的公告 2011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候选人推荐工作已于2011年4月30日结束。经过院士推荐和归口初选部门推荐,并经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席团审议,确认2011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为314人。现予公布。 根据《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工作实施细则》规定,将于近期在有效候选人所在单位公示本单位有效候选人和相同专业的外单位的其他有效候选人的有关情况。5年之内调动工作单位的,将同时在调出单位公示。公示时间为1个月(从公示之日算起)。 根据《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投诉信处理办法》规定,如对候选人公示材料内容的真实性有不同意见,请于2011年9月15日之前,将书面意见以真实身份署名,寄至中国科学院院士工作局(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北一条15号,邮编:100190)。不受理其他方式和匿名意见。 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席团 数学物理学部(共55人) 序号 姓名 年龄 专业 工作单位 1 尤峻汉 74 天体物理 上海交通大学 2 王广厚 71 原子分子与团簇物理 南京大学 3 王牧 48 晶体生长物理学 南京大学 4 王顺金 73 核物理、理论物理 四川大学 5 邓小刚 50 流体力学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 6 卢炬甫 63 天体物理 厦门大学 7 史生才 46 天体物理 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 8 叶友达 47 空气动力学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 9 叶向东 48 动力系统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10 叶沿林 55 核物理 北京大学 11 向涛 48 凝聚态理论 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 12 庄鹏飞 53 核物理 清华大学 13 祁力群 65 运筹学 香港理工大学 14 何红建 46 粒子物理理论 清华大学 15 佘振苏 48 流体力学 北京大学 16 张旭 42 数学 四川大学 17 张继平 52 基础数学 北京大学 18 张维岩 55 激光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理论物理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 19 张富春 65 凝聚态物理 香港大学 20 张肇西 70 粒子物理理论 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 21 李锋 50 流体力学、飞行器设计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一研究院 22 李有泉 48 理论物理 浙江大学 23 李重生 64 理论物理 北京大学 24 李嘉禹 48 基础数学 中国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 25 杜东生 71 理论物理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26 汪卫华 47 凝聚态物理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27 汪景琇 67 太阳物理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 28 邵启满 48 概率统计 香港科技大学 29 陆坤权 71 凝聚态物理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30 陈十一 54 力学 北京大学 31 陈永川 47 应用数学 南开大学 32 陈志明 45 计算数学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 33 周向宇 46 数学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 34 孟杰 45 核物理、理论物理 北京大学 35 宗传明 48 基础数学 北京大学 36 欧阳颀 55 凝聚态物理 北京大学 37 武向平 50 天体物理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 38 范更华 54 数学 福州大学 39 郑伟谋 65 物理 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 40 姚凯伦 67 凝聚态物理 华中科技大学 41 段海豹 55 数学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 42 赵刚 50 天体物理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 43 赵政国 55 原子核与粒子物理 实验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44 徐洪杰 56 核科学技术 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45 莫毅明 55 数学 香港大学 46 袁亚湘 51 运筹学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 47 高鸿钧 47 凝聚态物理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48 盛政明 44 等离子体物理 上海交通大学 49 鄂维南 47 数学 北京大学、普林斯顿大学 50 黄涛 71 理论物理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51 景益鹏 47 天体物理 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 52 程崇庆 54 数学 南京大学 53 潘建伟 41 量子信息、原子分子 与光物理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54 戴子高 46 天体物理 南京大学 55 魏悦广 51 固体力学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化学部(共45人) 序号 姓名 年龄 专业 工作单位 1 于吉红(女) 44 无机化学 吉林大学 2 马大为 47 有机化学、化学生物学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3 马光辉(女) 46 生物化工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4 方维海 55 物理化学 北京师范大学 5 毛在砂 67 化学反应工程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6 王利祥 46 高分子化学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7 王彦吉 63 刑事科学技术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8 王柯敏 53 分析化学 湖南大学 9 帅志刚 48 物理化学 清华大学 10 田禾 48 精细化工 华东理工大学 11 刘云圻 62 物理化学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12 刘忠范 48 物理化学 北京大学 13 刘育 57 有机化学 南开大学 14 孙世刚 56 物理化学 厦门大学 15 孙红哲 46 无机化学 香港大学 16 安立佳 46 高分子物理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17 严纯华 50 无机化学 北京大学 18 吴玮 48 物理化学 厦门大学 19 张俐娜(女) 70 天然高分子与高分子物理 武汉大学 20 张洪杰 57 无机化学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21 张新荣 54 分析化学 清华大学 22 李永舫 62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23 李玉良 61 无机化学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24 李亚栋 46 无机化学 清华大学 25 李前树 69 物理化学 华南师范大学 26 李峻柏 46 物理化学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27 杨芃原 62 分析化学 复旦大学 28 杨秀荣(女) 65 分析化学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29 杨学明 48 物理化学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30 杨金龙 45 物理化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31 杨柏 48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吉林大学 32 杨震 51 有机化学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33 陆小华 51 化学工程 南京工业大学 34 陈国南 62 分析化学 福州大学 35 陈接胜 46 无机化学 上海交通大学 36 岳建民 49 有机化学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37 侯雪龙 56 有机化学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38 俞书宏 43 无机化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39 赵宇亮 48 分析化学、放射化学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40 赵进才 50 环境化学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41 席振峰 48 金属有机化学 北京大学 42 寇元 63 物理化学 北京大学 43 梁宏 46 生物无机化学 广西师范大学 44 谢作伟 47 有机化学 香港中文大学 45 韩布兴 53 物理化学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共71人) 序号 姓名 年龄 专业 工作单位 1 孔祥银 46 医学遗传学和医学 基因组学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上海交通大学 2 王书荣 71 神经生物学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3 王文 43 遗传学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 4 王岩 49 外科学 解放军总医院 5 王松灵 48 口腔医学 首都医科大学 6 王明鑫 56 生化专业 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 7 王海燕(女) 73 内科学(肾脏内科) 北京大学 8 王喜军 49 中医药学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9 任东 48 昆虫学 首都师范大学 10 刘耀光 57 作物遗传学 华南农业大学 11 孙之荣 64 生物信息学与系统生物学 清华大学 12 孙树汉 58 遗传学 第二军医大学 13 朱永官 43 环境土壤学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14 朱玉贤 55 植物生理学 北京大学 15 朱军 62 作物遗传育种 浙江大学 16 何祖华 48 植物生理学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17 吴清玉 59 心脏外科学 清华大学 18 张大兵 43 作物遗传学 上海交通大学 19 张旭 49 神经科学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20 张其清 57 医用生物材料与植入科学 中国医学科学院 21 张学军 55 皮肤病学 安徽医科大学 22 张学敏 47 医学 军事医学科学院 23 张明杰 44 结构生物学 香港科技大学 24 李林 50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25 李素芝 57 高原病 西藏军区总医院 26 杨安钢 57 免疫学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27 杨晓(女) 44 发育遗传学 军事医学科学院 28 杨维才 47 植物学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29 沈中阳 48 肝脏移植 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 30 邵一鸣 54 医学病毒学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31 陈子江(女) 51 妇产科学 山东省立医院(山东大学附属 省立医院) 32 陈孝平 58 肝脏外科 华中科技大学 33 陈晔光 46 细胞生物学 清华大学 34 周广胜 45 生态学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35 金会庆 54 预防医学(流行病学) 安徽三联事故预防研究所 36 哈木拉提·吾甫尔 51 民族医学 新疆医科大学 37 施一公 44 生物物理学 清华大学 38 胡兰(女) 43 遗传学 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 39 赵玉沛 56 外科学(普通外科) 北京协和医院 40 赵劲民 48 骨科学 广西医科大学 41 赵继宗 65 神经外科学 首都医科大学 42 郝小江 59 天然药物化学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43 饶毅 49 神经科学、发育生物学 北京大学 44 凌锋(女) 59 神经外科学 首都医科大学 45 徐安龙 48 比较与进化免疫学 中山大学 46 徐涛 40 细胞生物物理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47 格日力 58 临床医学 青海大学 48 郭亚军 55 肿瘤学 第二军医大学 49 钱前 49 作物种质资源 中国水稻研究所 50 高福 49 结构免疫学、病原微生物学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51 康乐 52 昆虫学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52 曹晓风(女) 46 植物表观遗传学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 研究所 53 曹谊林 57 医学(组织工程学) 上海交通大学 54 梁秉中 70 骨外科,显微外科,骨质 疏松研究 香港中文大学 55 梁雪儿(女) 49 病理学 香港大学 56 黄路生 46 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 江西农业大学 57 彭少麟 54 生态学 中山大学 58 彭宝淦 47 骨外科学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总医院 59 舒红兵 44 细胞生物学 武汉大学 60 葛均波 48 心血管内科 复旦大学 61 蒋建东 52 药理学 中国医学科学院 62 蒋澄宇(女) 46 呼吸分子病理学 中国医学科学院 63 韩泽广 47 医学遗传学 上海交通大学 64 韩家淮 51 细胞生物学 厦门大学 65 慈龙骏(女) 76 荒漠化防治、景观生态学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66 裴端卿 46 干细胞生物学 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 健康研究院 67 谭华荣 55 微生物遗传学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68 黎志康 57 植物遗传育种 中国农业科学院 69 黎晓新(女) 61 眼科学 北京大学 70 薛红卫 41 植物分子遗传学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71 瞿佳 55 眼科学、视光学和视觉科学 温州医学院 地学部(共52人) 序号 姓名 年龄 专业 工作单位 1 万卫星 52 空间物理学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2 王二七 61 构造地质学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3 王会军 47 大气科学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4 王成善 59 沉积学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5 王学求 49 勘查地球化学 中国地质科学院 6 王椿镛 65 固体地球物理学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7 冯志强 47 石油地质勘探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 8 史培军 52 自然地理学 北京师范大学 9 石广玉 68 大气物理学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10 刘丛强 55 地表地球化学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11 宇如聪 49 大气动力学 中国气象局 12 庄国顺 64 大气化学 复旦大学 13 成秋明 51 数学地质、矿产普查 与勘探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14 朱伟林 55 海洋石油地质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15 何大明 52 水文地理学 云南大学 16 张小曳 48 大气气溶胶与全球变化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17 张立飞 48 岩石学 北京大学 18 张忠杰 47 固体地球物理学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19 李子颖 47 铀矿地质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 20 李建平 42 气象学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21 李献华 49 同位素地球化学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22 杨树锋 64 构造地质学 浙江大学 23 沙金庚 62 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24 陈鸣 54 矿物学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25 陈中原 58 自然地理学 华东师范大学 26 陈发虎 48 环境变化 兰州大学 27 陈仲良 57 气象学 香港城市大学 28 陈晓非 53 固体地球物理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9 陈骏 56 地球化学 南京大学 30 周成虎 46 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31 周忠和 46 古生物学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32 侯增谦 50 矿藏学 中国地质科学院 33 宫辉力 54 信息水文地质 首都师范大学 34 段振豪 51 计算地球化学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35 赵志新 64 地球物理学 中国地质科学院 36 赵思雄 71 大气科学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37 郝芳 47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38 夏军 56 水文学及水资源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39 郭华东 60 遥感科学与应用 中国科学院对地观测与 数字地球科学中心 40 高山 49 地球化学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41 高抒 54 海洋地质学 南京大学 42 崔鹏 53 自然地理学与水土 保持学(山地灾害)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43 黄思训 64 大气科学 解放军理工大学 44 黄润秋 47 工程地质学 成都理工大学 45 龚健雅 54 测绘科学与技术 武汉大学 46 傅伯杰 53 自然地理学、景观 生态学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47 焦念志 48 生物海洋学 厦门大学 48 舒德干 65 古生物及进化生物学 西北大学 49 葛全胜 48 自然地理学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50 蔡运龙 63 地理学 北京大学 51 樊杰 50 经济地理与区域 可持续发展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52 濮祖荫 74 空间物理学 北京大学 信息技术科学部(共36人) 序号 姓名 年龄 专业 工作单位 1 马龙生 70 精密光谱 华东师范大学 2 尹浩 51 通信与信息系统 总参谋部第六十一研究所 3 王小云(女) 44 信息安全 清华大学 4 王飞跃 49 智能控制、复杂系统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5 王永仲 66 光学工程 军械工程学院 6 王立军 64 光电子学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 与物理研究所 7 王建宇 52 光电技术 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8 王巍 44 导航制导与控制 中国航天电子技术研究院 9 田捷 51 模式识别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10 刘伍明 51 光学与量子信息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11 吕建 51 计算机软件 南京大学 12 朱嘉麟 70 半导体 清华大学 13 许京军 45 光子学与技术 南开大学 14 应明生 47 计算机科学理论 清华大学 15 张书练 65 激光和精密计量 清华大学 16 张荣 47 半导体材料与器件物理 南京大学 17 李建中 60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哈尔滨工业大学 18 李树深 48 半导体器件物理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19 李景镇 70 光学工程 深圳大学 20 杨学军 48 计算机体系结构与系统软件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1 杨德仁 47 半导体材料 浙江大学 22 陆贵文 53 微波及天线技术 香港城市大学 23 陈武凡 61 医学成像科学与图像分析 南方医科大学 24 郑建华 54 密码学 中国人民解放军保密委员会 技术安全研究所 25 金亚秋 64 电磁散射与空间遥感信息 复旦大学 26 赵葆常 72 光学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 研究所 27 郝跃 53 微电子学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8 骆清铭 45 生物医学光子学 华中科技大学 29 唐远炎 67 计算机、模式识别、图像处理 重庆大学、澳门大学 30 徐宗本 56 智能信息处理 西安交通大学 31 徐秋霞(女) 68 半导体器件与集成技术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32 曹希仁 66 控制系统理论 上海交通大学 33 梅宏 48 计算机软件 北京大学 34 黄维 48 有机光电子学 南京邮电大学 35 程代展 65 系统与控制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 36 董胜波 50 导航、制导与控制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第二研究院 技术科学部(共55人) 序号 姓名 年龄 专业 工作单位 1 丁汉 47 机械电子工程 华中科技大学 2 丁玄同 63 核聚变等离子体物理 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 3 方岱宁 53 固体力学 北京大学 4 王汉功 70 武器系统与运用工程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工程学院 5 王其亨 64 建筑历史与理论 天津大学 6 王秋良 45 超导电工学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7 卢天健 46 固体力学 西安交通大学 8 叶志镇 56 材料物理化学 浙江大学 9 刘治国 67 功能材料 南京大学 10 刘维民 48 润滑材料与技术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11 向锦武 47 飞行器设计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12 朱荻 57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13 江涌 48 高级自动寻的飞行器设计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二研究院 14 闫楚良 63 飞机寿命与可靠性科学 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北京蓝天时代飞机强度研究所 15 何满潮 55 矿山工程岩体力学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16 吴学仁 64 断裂力学、疲劳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 17 张立德 72 材料科学 中国科学院固体物理研究所 18 张柏楠 49 空间飞行器设计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五研究院 19 张统一 61 力学 香港科技大学 20 李东旭(女) 54 飞行器设计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1 李行伟 58 环境水力学、环境水利工程 香港科技大学 22 李宏男 53 土木工程(结构工程) 大连理工大学 23 李应红 48 航空推进技术 空军工程大学 24 李国英 47 水利水电工程 黄河水利委员会 25 杨锐 46 材料科学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26 沈保根 58 磁性材料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27 陆卫 49 红外光电子学 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28 陈仙辉 48 材料物理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9 林家浩 70 结构工程 大连理工大学 30 郑平 75 工程热物理 上海交通大学 31 金红光 54 工程热物理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32 俞大鹏 52 无机材料科学 北京大学 33 南策文 48 复合材料 清华大学 34 段广仁 49 控制理论与应用 哈尔滨工业大学 35 段进 50 建筑学(城乡规划设计与理论) 东南大学 36 赵阳升 55 采矿工程 太原理工大学 37 倪晋仁 48 水利工程,环境工程 北京大学 38 唐春安 53 岩土与采矿工程 大连理工大学 39 徐世烺 57 水利与土木结构工程 浙江大学 40 殷敬华 64 高分子材料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41 郭烈锦 47 热能工程 西安交通大学 42 崔福斋 65 生物材料 清华大学 43 常进 44 航天应用技术和空间遥感 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 44 常青 53 建筑学 同济大学 45 曹一家 42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湖南大学 46 彭练矛 48 材料物理 北京大学 47 韩祖南 62 导弹总体技术 第二炮兵装备研究院 48 蒙大桥 53 核材料研究及应用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第七研究所 49 赖远明 48 土木工程(寒区工程)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 与工程研究所 50 管晓宏 55 系统工程 西安交通大学 51 翟婉明 47 载运工具运用工程 西南交通大学 52 雒建斌 49 机械设计及理论 清华大学 53 滕锦光 47 结构工程 香港理工大学 54 魏炳波 47 材料科学与工程 西北工业大学 55 魏钟铨 73 飞行器总体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八研究院
个人分类: 关注牛人|4110 次阅读|0 个评论
热烈祝贺科学网博主施一公、饶毅和王飞跃老师入选院士候选人
热度 8 neilchau 2011-5-23 16:51
据我所知,“ 2011年中科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公布 ”中,似乎只有三位科学网的博主: 施一公老师、饶毅老师和王飞跃老师 。不知道,还有哪位也是科学网上的博主? 今年的中科院院士入选为有效候选人的有314位,既然都是选举产生的,怎么候选人还分有效、无效?两院院士,每两年增选一次,按规定每次增选的好像都不能超过60人。今年入选的314位,哪60位能够成功突围,进入院士俱乐部,我们拭目以待 据了解,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潘建伟教授, 2009年年仅39岁的他就成为最年轻的院士候选人 。现在都2011年了,怎么今年还是候选人。看来进入院士俱乐部的门槛一定很高,竞争那是相当惨烈。 随着中国科技人员整体素质的提高,入选院士的门槛肯定也会水涨船高。所以,新当选的院士,其学术水平跟十几年前入选院士的学术水平,不在一个层次上也是理所当然的。 说了半天,差点忘了祝贺我们“科学网大学”(科学网就是一所谓虚拟大学,所以科学网的博主都是这所大学的老师或学生了)的三位准院士,祝贺他们跨到院士俱乐部的门槛上。最后能否成功,就看最后的一跃了
个人分类: 放松心情|7081 次阅读|22 个评论
[转载]2011年中科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公布
Geomechanics 2011-5-23 13:38
2011年中科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公布 共314人;公示时间为1个月 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席团关于公布2011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的公告 2011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候选人推荐工作已于2011年4月30日结束。经过院士推荐和归口初选部门推荐,并经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席团审议,确认2011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为314人。现予公布。 根据《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工作实施细则》规定,将于近期在有效候选人所在单位公示本单位有效候选人和相同专业的外单位的其他有效候选人的有关情况。5年之内调动工作单位的,将同时在调出单位公示。公示时间为1个月(从公示之日算起)。 根据《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投诉信处理办法》规定,如对候选人公示材料内容的真实性有不同意见,请于2011年9月15日之前,将书面意见以真实身份署名,寄至中国科学院院士工作局(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北一条15号,邮编:100190)。不受理其他方式和匿名意见。 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席团 数学物理学部(共55人) 序号 姓名 年龄 专业 工作单位 1 尤峻汉 74 天体物理 上海交通大学 2 王广厚 71 原子分子与团簇物理 南京大学 3 王牧 48 晶体生长物理学 南京大学 4 王顺金 73 核物理、理论物理 四川大学 5 邓小刚 50 流体力学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 6 卢炬甫 63 天体物理 厦门大学 7 史生才 46 天体物理 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 8 叶友达 47 空气动力学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 9 叶向东 48 动力系统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10 叶沿林 55 核物理 北京大学 11 向涛 48 凝聚态理论 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 12 庄鹏飞 53 核物理 清华大学 13 祁力群 65 运筹学 香港理工大学 14 何红建 46 粒子物理理论 清华大学 15 佘振苏 48 流体力学 北京大学 16 张旭 42 数学 四川大学 17 张继平 52 基础数学 北京大学 18 张维岩 55 激光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理论物理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 19 张富春 65 凝聚态物理 香港大学 20 张肇西 70 粒子物理理论 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 21 李锋 50 流体力学、飞行器设计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一研究院 22 李有泉 48 理论物理 浙江大学 23 李重生 64 理论物理 北京大学 24 李嘉禹 48 基础数学 中国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 25 杜东生 71 理论物理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26 汪卫华 47 凝聚态物理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27 汪景琇 67 太阳物理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 28 邵启满 48 概率统计 香港科技大学 29 陆坤权 71 凝聚态物理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30 陈十一 54 力学 北京大学 31 陈永川 47 应用数学 南开大学 32 陈志明 45 计算数学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 33 周向宇 46 数学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 34 孟杰 45 核物理、理论物理 北京大学 35 宗传明 48 基础数学 北京大学 36 欧阳颀 55 凝聚态物理 北京大学 37 武向平 50 天体物理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 38 范更华 54 数学 福州大学 39 郑伟谋 65 物理 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 40 姚凯伦 67 凝聚态物理 华中科技大学 41 段海豹 55 数学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 42 赵刚 50 天体物理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 43 赵政国 55 原子核与粒子物理 实验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44 徐洪杰 56 核科学技术 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45 莫毅明 55 数学 香港大学 46 袁亚湘 51 运筹学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 47 高鸿钧 47 凝聚态物理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48 盛政明 44 等离子体物理 上海交通大学 49 鄂维南 47 数学 北京大学、普林斯顿大学 50 黄涛 71 理论物理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51 景益鹏 47 天体物理 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 52 程崇庆 54 数学 南京大学 53 潘建伟 41 量子信息、原子分子 与光物理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54 戴子高 46 天体物理 南京大学 55 魏悦广 51 固体力学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化学部(共45人) 序号 姓名 年龄 专业 工作单位 1 于吉红(女) 44 无机化学 吉林大学 2 马大为 47 有机化学、化学生物学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3 马光辉(女) 46 生物化工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4 方维海 55 物理化学 北京师范大学 5 毛在砂 67 化学反应工程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6 王利祥 46 高分子化学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7 王彦吉 63 刑事科学技术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8 王柯敏 53 分析化学 湖南大学 9 帅志刚 48 物理化学 清华大学 10 田禾 48 精细化工 华东理工大学 11 刘云圻 62 物理化学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12 刘忠范 48 物理化学 北京大学 13 刘育 57 有机化学 南开大学 14 孙世刚 56 物理化学 厦门大学 15 孙红哲 46 无机化学 香港大学 16 安立佳 46 高分子物理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17 严纯华 50 无机化学 北京大学 18 吴玮 48 物理化学 厦门大学 19 张俐娜(女) 70 天然高分子与高分子物理 武汉大学 20 张洪杰 57 无机化学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21 张新荣 54 分析化学 清华大学 22 李永舫 62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23 李玉良 61 无机化学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24 李亚栋 46 无机化学 清华大学 25 李前树 69 物理化学 华南师范大学 26 李峻柏 46 物理化学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27 杨芃原 62 分析化学 复旦大学 28 杨秀荣(女) 65 分析化学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29 杨学明 48 物理化学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30 杨金龙 45 物理化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31 杨柏 48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吉林大学 32 杨震 51 有机化学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33 陆小华 51 化学工程 南京工业大学 34 陈国南 62 分析化学 福州大学 35 陈接胜 46 无机化学 上海交通大学 36 岳建民 49 有机化学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37 侯雪龙 56 有机化学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38 俞书宏 43 无机化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39 赵宇亮 48 分析化学、放射化学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40 赵进才 50 环境化学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41 席振峰 48 金属有机化学 北京大学 42 寇元 63 物理化学 北京大学 43 梁宏 46 生物无机化学 广西师范大学 44 谢作伟 47 有机化学 香港中文大学 45 韩布兴 53 物理化学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共71人) 序号 姓名 年龄 专业 工作单位 1 孔祥银 46 医学遗传学和医学 基因组学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上海交通大学 2 王书荣 71 神经生物学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3 王文 43 遗传学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 4 王岩 49 外科学 解放军总医院 5 王松灵 48 口腔医学 首都医科大学 6 王明鑫 56 生化专业 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 7 王海燕(女) 73 内科学(肾脏内科) 北京大学 8 王喜军 49 中医药学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9 任东 48 昆虫学 首都师范大学 10 刘耀光 57 作物遗传学 华南农业大学 11 孙之荣 64 生物信息学与系统生物学 清华大学 12 孙树汉 58 遗传学 第二军医大学 13 朱永官 43 环境土壤学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14 朱玉贤 55 植物生理学 北京大学 15 朱军 62 作物遗传育种 浙江大学 16 何祖华 48 植物生理学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17 吴清玉 59 心脏外科学 清华大学 18 张大兵 43 作物遗传学 上海交通大学 19 张旭 49 神经科学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20 张其清 57 医用生物材料与植入科学 中国医学科学院 21 张学军 55 皮肤病学 安徽医科大学 22 张学敏 47 医学 军事医学科学院 23 张明杰 44 结构生物学 香港科技大学 24 李林 50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25 李素芝 57 高原病 西藏军区总医院 26 杨安钢 57 免疫学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27 杨晓(女) 44 发育遗传学 军事医学科学院 28 杨维才 47 植物学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29 沈中阳 48 肝脏移植 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 30 邵一鸣 54 医学病毒学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31 陈子江(女) 51 妇产科学 山东省立医院(山东大学附属 省立医院) 32 陈孝平 58 肝脏外科 华中科技大学 33 陈晔光 46 细胞生物学 清华大学 34 周广胜 45 生态学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35 金会庆 54 预防医学(流行病学) 安徽三联事故预防研究所 36 哈木拉提·吾甫尔 51 民族医学 新疆医科大学 37 施一公 44 生物物理学 清华大学 38 胡兰(女) 43 遗传学 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 39 赵玉沛 56 外科学(普通外科) 北京协和医院 40 赵劲民 48 骨科学 广西医科大学 41 赵继宗 65 神经外科学 首都医科大学 42 郝小江 59 天然药物化学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43 饶毅 49 神经科学、发育生物学 北京大学 44 凌锋(女) 59 神经外科学 首都医科大学 45 徐安龙 48 比较与进化免疫学 中山大学 46 徐涛 40 细胞生物物理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47 格日力 58 临床医学 青海大学 48 郭亚军 55 肿瘤学 第二军医大学 49 钱前 49 作物种质资源 中国水稻研究所 50 高福 49 结构免疫学、病原微生物学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51 康乐 52 昆虫学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52 曹晓风(女) 46 植物表观遗传学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 研究所 53 曹谊林 57 医学(组织工程学) 上海交通大学 54 梁秉中 70 骨外科,显微外科,骨质 疏松研究 香港中文大学 55 梁雪儿(女) 49 病理学 香港大学 56 黄路生 46 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 江西农业大学 57 彭少麟 54 生态学 中山大学 58 彭宝淦 47 骨外科学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总医院 59 舒红兵 44 细胞生物学 武汉大学 60 葛均波 48 心血管内科 复旦大学 61 蒋建东 52 药理学 中国医学科学院 62 蒋澄宇(女) 46 呼吸分子病理学 中国医学科学院 63 韩泽广 47 医学遗传学 上海交通大学 64 韩家淮 51 细胞生物学 厦门大学 65 慈龙骏(女) 76 荒漠化防治、景观生态学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66 裴端卿 46 干细胞生物学 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 健康研究院 67 谭华荣 55 微生物遗传学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68 黎志康 57 植物遗传育种 中国农业科学院 69 黎晓新(女) 61 眼科学 北京大学 70 薛红卫 41 植物分子遗传学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71 瞿佳 55 眼科学、视光学和视觉科学 温州医学院 地学部(共52人) 序号 姓名 年龄 专业 工作单位 1 万卫星 52 空间物理学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2 王二七 61 构造地质学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3 王会军 47 大气科学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4 王成善 59 沉积学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5 王学求 49 勘查地球化学 中国地质科学院 6 王椿镛 65 固体地球物理学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7 冯志强 47 石油地质勘探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 8 史培军 52 自然地理学 北京师范大学 9 石广玉 68 大气物理学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10 刘丛强 55 地表地球化学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11 宇如聪 49 大气动力学 中国气象局 12 庄国顺 64 大气化学 复旦大学 13 成秋明 51 数学地质、矿产普查 与勘探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14 朱伟林 55 海洋石油地质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15 何大明 52 水文地理学 云南大学 16 张小曳 48 大气气溶胶与全球变化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17 张立飞 48 岩石学 北京大学 18 张忠杰 47 固体地球物理学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19 李子颖 47 铀矿地质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 20 李建平 42 气象学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21 李献华 49 同位素地球化学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22 杨树锋 64 构造地质学 浙江大学 23 沙金庚 62 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24 陈鸣 54 矿物学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25 陈中原 58 自然地理学 华东师范大学 26 陈发虎 48 环境变化 兰州大学 27 陈仲良 57 气象学 香港城市大学 28 陈晓非 53 固体地球物理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9 陈骏 56 地球化学 南京大学 30 周成虎 46 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31 周忠和 46 古生物学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32 侯增谦 50 矿藏学 中国地质科学院 33 宫辉力 54 信息水文地质 首都师范大学 34 段振豪 51 计算地球化学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35 赵志新 64 地球物理学 中国地质科学院 36 赵思雄 71 大气科学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37 郝芳 47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38 夏军 56 水文学及水资源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39 郭华东 60 遥感科学与应用 中国科学院对地观测与 数字地球科学中心 40 高山 49 地球化学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41 高抒 54 海洋地质学 南京大学 42 崔鹏 53 自然地理学与水土 保持学(山地灾害)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43 黄思训 64 大气科学 解放军理工大学 44 黄润秋 47 工程地质学 成都理工大学 45 龚健雅 54 测绘科学与技术 武汉大学 46 傅伯杰 53 自然地理学、景观 生态学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47 焦念志 48 生物海洋学 厦门大学 48 舒德干 65 古生物及进化生物学 西北大学 49 葛全胜 48 自然地理学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50 蔡运龙 63 地理学 北京大学 51 樊杰 50 经济地理与区域 可持续发展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52 濮祖荫 74 空间物理学 北京大学 信息技术科学部(共36人) 序号 姓名 年龄 专业 工作单位 1 马龙生 70 精密光谱 华东师范大学 2 尹浩 51 通信与信息系统 总参谋部第六十一研究所 3 王小云(女) 44 信息安全 清华大学 4 王飞跃 49 智能控制、复杂系统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5 王永仲 66 光学工程 军械工程学院 6 王立军 64 光电子学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 与物理研究所 7 王建宇 52 光电技术 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8 王巍 44 导航制导与控制 中国航天电子技术研究院 9 田捷 51 模式识别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10 刘伍明 51 光学与量子信息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11 吕建 51 计算机软件 南京大学 12 朱嘉麟 70 半导体 清华大学 13 许京军 45 光子学与技术 南开大学 14 应明生 47 计算机科学理论 清华大学 15 张书练 65 激光和精密计量 清华大学 16 张荣 47 半导体材料与器件物理 南京大学 17 李建中 60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哈尔滨工业大学 18 李树深 48 半导体器件物理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19 李景镇 70 光学工程 深圳大学 20 杨学军 48 计算机体系结构与系统软件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1 杨德仁 47 半导体材料 浙江大学 22 陆贵文 53 微波及天线技术 香港城市大学 23 陈武凡 61 医学成像科学与图像分析 南方医科大学 24 郑建华 54 密码学 中国人民解放军保密委员会 技术安全研究所 25 金亚秋 64 电磁散射与空间遥感信息 复旦大学 26 赵葆常 72 光学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 研究所 27 郝跃 53 微电子学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8 骆清铭 45 生物医学光子学 华中科技大学 29 唐远炎 67 计算机、模式识别、图像处理 重庆大学、澳门大学 30 徐宗本 56 智能信息处理 西安交通大学 31 徐秋霞(女) 68 半导体器件与集成技术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32 曹希仁 66 控制系统理论 上海交通大学 33 梅宏 48 计算机软件 北京大学 34 黄维 48 有机光电子学 南京邮电大学 35 程代展 65 系统与控制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 36 董胜波 50 导航、制导与控制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二研究院 技术科学部(共55人) 序号 姓名 年龄 专业 工作单位 1 丁汉 47 机械电子工程 华中科技大学 2 丁玄同 63 核聚变等离子体物理 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 3 方岱宁 53 固体力学 北京大学 4 王汉功 70 武器系统与运用工程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工程学院 5 王其亨 64 建筑历史与理论 天津大学 6 王秋良 45 超导电工学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7 卢天健 46 固体力学 西安交通大学 8 叶志镇 56 材料物理化学 浙江大学 9 刘治国 67 功能材料 南京大学 10 刘维民 48 润滑材料与技术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11 向锦武 47 飞行器设计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12 朱荻 57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13 江涌 48 高级自动寻的飞行器设计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二研究院 14 闫楚良 63 飞机寿命与可靠性科学 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北京蓝天时代飞机强度研究所 15 何满潮 55 矿山工程岩体力学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16 吴学仁 64 断裂力学、疲劳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 17 张立德 72 材料科学 中国科学院固体物理研究所 18 张柏楠 49 空间飞行器设计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五研究院 19 张统一 61 力学 香港科技大学 20 李东旭(女) 54 飞行器设计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1 李行伟 58 环境水力学、环境水利工程 香港科技大学 22 李宏男 53 土木工程(结构工程) 大连理工大学 23 李应红 48 航空推进技术 空军工程大学 24 李国英 47 水利水电工程 黄河水利委员会 25 杨锐 46 材料科学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26 沈保根 58 磁性材料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27 陆卫 49 红外光电子学 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28 陈仙辉 48 材料物理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9 林家浩 70 结构工程 大连理工大学 30 郑平 75 工程热物理 上海交通大学 31 金红光 54 工程热物理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32 俞大鹏 52 无机材料科学 北京大学 33 南策文 48 复合材料 清华大学 34 段广仁 49 控制理论与应用 哈尔滨工业大学 35 段进 50 建筑学(城乡规划设计与理论) 东南大学 36 赵阳升 55 采矿工程 太原理工大学 37 倪晋仁 48 水利工程,环境工程 北京大学 38 唐春安 53 岩土与采矿工程 大连理工大学 39 徐世烺 57 水利与土木结构工程 浙江大学 40 殷敬华 64 高分子材料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41 郭烈锦 47 热能工程 西安交通大学 42 崔福斋 65 生物材料 清华大学 43 常进 44 航天应用技术和空间遥感 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 44 常青 53 建筑学 同济大学 45 曹一家 42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湖南大学 46 彭练矛 48 材料物理 北京大学 47 韩祖南 62 导弹总体技术 第二炮兵装备研究院 48 蒙大桥 53 核材料研究及应用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第七研究所 49 赖远明 48 土木工程(寒区工程)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 与工程研究所 50 管晓宏 55 系统工程 西安交通大学 51 翟婉明 47 载运工具运用工程 西南交通大学 52 雒建斌 49 机械设计及理论 清华大学 53 滕锦光 47 结构工程 香港理工大学 54 魏炳波 47 材料科学与工程 西北工业大学 55 魏钟铨 73 飞行器总体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八研究院 《科学时报》 (2011-05-23 A3 专题)
167 次阅读|0 个评论
想当院士,要看看院士候选人的科学贡献
热度 9 xupeiyang 2011-5-23 13:26
中科院只公布院士候选人的名单是不够的,应该提供他们的更多的信息和资料,需要了解他们发表的科技成果获奖情况、发表论文数量、论文被引用情况、H指数、学术影响力等,特别是他们做出了什么国际公认的科学贡献?这些数据和资料在院士申报材料中都有,党和人民肯定希望公布他们的详细资料。 如果真的不能公布,我们可以通过数据库检索和分析,基本了解每位院士候选人的情况。 最近特忙,我一定尽力提供他们的相关信息吧。 2011年中科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公布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1/5/247503.shtm 中科院医学部增选候选人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88817do=blogid=447190 1 孔祥银 46 医学遗传学和医学基因组学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上海交通 大学 2 王书荣 71 神经生物学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3 王 文 43 遗传学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 4 王 岩 49 外科学 解放军总医院 5 王松灵 48 口腔医学 首都医科大学 6 王明鑫 56 生化专业 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 7 王海燕(女) 73 内科学(肾脏内科) 北京大学 8 王喜军 49 中医药学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9 任 东 48 昆虫学 首都师范大学 10 刘耀光 57 作物遗传学 华南农业大学 11 孙之荣 64 生物信息学与系统生物学 清华大学 12 孙树汉 58 遗传学 第二军医大学 13 朱永官 43 环境土壤学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14 朱玉贤 55 植物生理学 北京大学 15 朱 军 62 作物遗传育种 浙江大学 16 何祖华 48 植物生理学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17 吴清玉 59 心脏外科学 清华大学 18 张大兵 43 作物遗传学 上海交通大学 19 张 旭 49 神经科学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20 张其清 57 医用生物材料与植入科学 中国医学科学院 21 张学军 55 皮肤病学 安徽医科大学 22 张学敏 47 医学 军事医学科学院 23 张明杰 44 结构生物学 香港科技大学 24 李 林 50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25 李素芝 57 高原病 西藏军区总医院 26 杨安钢 57 免疫学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27 杨 晓(女) 44 发育遗传学 军事医学科学院 28 杨维才 47 植物学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29 沈中阳 48 肝脏移植 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 30 邵一鸣 54 医学病毒学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31 陈子江(女) 51 妇产科学 山东省立医院(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 32 陈孝平 58 肝脏外科 华中科技大学 33 陈晔光 46 细胞生物学 清华大学 34 周广胜 45 生态学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35 金会庆 54 预防医学(流行病学) 安徽三联事故预防研究所 36 哈木拉提·吾甫尔 51 民族医学 新疆医科大学 37 施一公 44 生物物理学 清华大学 38 胡 兰(女) 43 遗传学 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 39 赵玉沛 56 外科学(普通外科) 北京协和医院 40 赵劲民 48 骨科学 广西医科大学 41 赵继宗 65 神经外科学 首都医科大学 42 郝小江 59 天然药物化学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43 饶 毅 49 神经科学、发育生物学 北京大学 44 凌 锋(女) 59 神经外科学 首都医科大学 45 徐安龙 48 比较与进化免疫学 中山大学 46 徐 涛 40 细胞生物物理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47 格日力 58 临床医学 青海大学 48 郭亚军 55 肿瘤学 第二军医大学 49 钱 前 49 作物种质资源 中国水稻研究所 50 高 福 49 结构免疫学、病原微生物学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51 康 乐 52 昆虫学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52 曹晓风(女) 46 植物表观遗传学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53 曹谊林 57 医学(组织工程学) 上海交通大学 54 梁秉中 70 骨外科,显微外科,骨质疏松研究 香港中文大学 55 梁雪儿(女) 49 病理学 香港大学 56 黄路生 46 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 江西农业大学 57 彭少麟 54 生态学 中山大学 58 彭宝淦 47 骨外科学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总医院 59 舒红兵 44 细胞生物学 武汉大学 60 葛均波 48 心血管内科 复旦大学 61 蒋建东 52 药理学 中国医学科学院 62 蒋澄宇(女) 46 呼吸分子病理学 中国医学科学院 63 韩泽广 47 医学遗传学 上海交通大学 64 韩家淮 51 细胞生物学 厦门大学 65 慈龙骏(女) 76 荒漠化防治、景观生态学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66 裴端卿 46 干细胞生物学 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 67 谭华荣 55 微生物遗传学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68 黎志康 57 植物遗传育种 中国农业科学院 69 黎晓新(女) 61 眼科学 北京大学 70 薛红卫 41 植物分子遗传学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71 瞿 佳 55 眼科学、视光学和视觉科学 温州医学院
个人分类: 科技评价|5804 次阅读|16 个评论
[转载]2011年中科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公布
热度 1 Flyingriver 2011-5-23 12:27
2011年中科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公布 2011-05-23 11:31:56 来源: 网易探索   有 1 人参与 手机看新闻 转发到微博 ( 0 ) (function() { var options = { sourceUrl: "http://news.163.com/", source: encodeURIComponent("网易新闻"), title: encodeURIComponent("2011年中科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公布"), link: encodeURIComponent(document.location.href) }; NTES.ready( function() { WbApp.initShareTipsSm(options,"wb-article-sharewraper-sm"); }); })(); 2011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候选人推荐工作已于2011年4月30日结束。经过院士推荐和归口初选部门推荐,并经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席团审议,确认2011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为314人。现予公布。 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席团关于公布2011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的公告 2011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候选人推荐工作已于2011年4月30日结束。经过院士推荐和归口初选部门推荐,并经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席团审议,确认2011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为314人。现予公布。 根据《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工作实施细则》规定,将于近期在有效候选人所在单位公示本单位有效候选人和相同专业的外单位的其他有效候选人的有关情况。5年之内调动工作单位的,将同时在调出单位公示。公示时间为1个月(从公示之日算起)。 根据《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投诉信处理办法》规定,如对候选人公示材料内容的真实性有不同意见,请于2011年9月15日之前,将书面意见以真实身份署名,寄至中国科学院院士工作局(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北一条15号,邮编:100190)。不受理其他方式和匿名意见。 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席团 数学物理学部(共55人) 序号 姓名 年龄 专业 工作单位 1 尤峻汉 74 天体物理 上海交通大学 2 王广厚 71 原子分子与团簇物理 南京大学 3 王牧 48 晶体生长物理学 南京大学 4 王顺金 73 核物理、理论物理 四川大学 5 邓小刚 50 流体力学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 6 卢炬甫 63 天体物理 厦门大学 7 史生才 46 天体物理 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 8 叶友达 47 空气动力学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 9 叶向东 48 动力系统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10 叶沿林 55 核物理 北京大学 11 向涛 48 凝聚态理论 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 12 庄鹏飞 53 核物理 清华大学 13 祁力群 65 运筹学 香港理工大学 14 何红建 46 粒子物理理论 清华大学 15 佘振苏 48 流体力学 北京大学 16 张旭 42 数学 四川大学 17 张继平 52 基础数学 北京大学 18 张维岩 55 激光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理论物理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 19 张富春 65 凝聚态物理 香港大学 20 张肇西 70 粒子物理理论 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 21 李锋 50 流体力学、飞行器设计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一研究院 22 李有泉 48 理论物理 浙江大学 23 李重生 64 理论物理 北京大学 24 李嘉禹 48 基础数学 中国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 25 杜东生 71 理论物理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26 汪卫华 47 凝聚态物理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27 汪景琇 67 太阳物理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 28 邵启满 48 概率统计 香港科技大学 29 陆坤权 71 凝聚态物理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30 陈十一 54 力学 北京大学 31 陈永川 47 应用数学 南开大学 32 陈志明 45 计算数学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 33 周向宇 46 数学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 34 孟杰 45 核物理、理论物理 北京大学 35 宗传明 48 基础数学 北京大学 36 欧阳颀 55 凝聚态物理 北京大学 37 武向平 50 天体物理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 38 范更华 54 数学 福州大学 39 郑伟谋 65 物理 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 40 姚凯伦 67 凝聚态物理 华中科技大学 41 段海豹 55 数学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 42 赵刚 50 天体物理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 43 赵政国 55 原子核与粒子物理 实验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44 徐洪杰 56 核科学技术 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45 莫毅明 55 数学 香港大学 46 袁亚湘 51 运筹学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 47 高鸿钧 47 凝聚态物理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48 盛政明 44 等离子体物理 上海交通大学 49 鄂维南 47 数学 北京大学、普林斯顿大学 50 黄涛 71 理论物理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51 景益鹏 47 天体物理 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 52 程崇庆 54 数学 南京大学 53 潘建伟 41 量子信息、原子分子 与光物理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54 戴子高 46 天体物理 南京大学 55 魏悦广 51 固体力学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化学部(共45人) 序号 姓名 年龄 专业 工作单位 1 于吉红(女) 44 无机化学 吉林大学 2 马大为 47 有机化学、化学生物学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3 马光辉(女) 46 生物化工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4 方维海 55 物理化学 北京师范大学 5 毛在砂 67 化学反应工程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6 王利祥 46 高分子化学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7 王彦吉 63 刑事科学技术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8 王柯敏 53 分析化学 湖南大学 9 帅志刚 48 物理化学 清华大学 10 田禾 48 精细化工 华东理工大学 11 刘云圻 62 物理化学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12 刘忠范 48 物理化学 北京大学 13 刘育 57 有机化学 南开大学 14 孙世刚 56 物理化学 厦门大学 15 孙红哲 46 无机化学 香港大学 16 安立佳 46 高分子物理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17 严纯华 50 无机化学 北京大学 18 吴玮 48 物理化学 厦门大学 19 张俐娜(女) 70 天然高分子与高分子物理 武汉大学 20 张洪杰 57 无机化学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21 张新荣 54 分析化学 清华大学 22 李永舫 62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23 李玉良 61 无机化学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24 李亚栋 46 无机化学 清华大学 25 李前树 69 物理化学 华南师范大学 26 李峻柏 46 物理化学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27 杨芃原 62 分析化学 复旦大学 28 杨秀荣(女) 65 分析化学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29 杨学明 48 物理化学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30 杨金龙 45 物理化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31 杨柏 48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吉林大学 32 杨震 51 有机化学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33 陆小华 51 化学工程 南京工业大学 34 陈国南 62 分析化学 福州大学 35 陈接胜 46 无机化学 上海交通大学 36 岳建民 49 有机化学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37 侯雪龙 56 有机化学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38 俞书宏 43 无机化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39 赵宇亮 48 分析化学、放射化学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40 赵进才 50 环境化学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41 席振峰 48 金属有机化学 北京大学 42 寇元 63 物理化学 北京大学 43 梁宏 46 生物无机化学 广西师范大学 44 谢作伟 47 有机化学 香港中文大学 45 韩布兴 53 物理化学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共71人) 序号 姓名 年龄 专业 工作单位 1 孔祥银 46 医学遗传学和医学 基因组学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上海交通大学 2 王书荣 71 神经生物学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3 王文 43 遗传学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 4 王岩 49 外科学 解放军总医院 5 王松灵 48 口腔医学 首都医科大学 6 王明鑫 56 生化专业 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 7 王海燕(女) 73 内科学(肾脏内科) 北京大学 8 王喜军 49 中医药学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9 任东 48 昆虫学 首都师范大学 10 刘耀光 57 作物遗传学 华南农业大学 11 孙之荣 64 生物信息学与系统生物学 清华大学 12 孙树汉 58 遗传学 第二军医大学 13 朱永官 43 环境土壤学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14 朱玉贤 55 植物生理学 北京大学 15 朱军 62 作物遗传育种 浙江大学 16 何祖华 48 植物生理学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17 吴清玉 59 心脏外科学 清华大学 18 张大兵 43 作物遗传学 上海交通大学 19 张旭 49 神经科学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20 张其清 57 医用生物材料与植入科学 中国医学科学院 21 张学军 55 皮肤病学 安徽医科大学 22 张学敏 47 医学 军事医学科学院 23 张明杰 44 结构生物学 香港科技大学 24 李林 50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25 李素芝 57 高原病 西藏军区总医院 26 杨安钢 57 免疫学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27 杨晓(女) 44 发育遗传学 军事医学科学院 28 杨维才 47 植物学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29 沈中阳 48 肝脏移植 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 30 邵一鸣 54 医学病毒学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31 陈子江(女) 51 妇产科学 山东省立医院(山东大学附属 省立医院) 32 陈孝平 58 肝脏外科 华中科技大学 33 陈晔光 46 细胞生物学 清华大学 34 周广胜 45 生态学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35 金会庆 54 预防医学(流行病学) 安徽三联事故预防研究所 36 哈木拉提·吾甫尔 51 民族医学 新疆医科大学 37 施一公 44 生物物理学 清华大学 38 胡兰(女) 43 遗传学 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 39 赵玉沛 56 外科学(普通外科) 北京协和医院 40 赵劲民 48 骨科学 广西医科大学 41 赵继宗 65 神经外科学 首都医科大学 42 郝小江 59 天然药物化学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43 饶毅 49 神经科学、发育生物学 北京大学 44 凌锋(女) 59 神经外科学 首都医科大学 45 徐安龙 48 比较与进化免疫学 中山大学 46 徐涛 40 细胞生物物理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47 格日力 58 临床医学 青海大学 48 郭亚军 55 肿瘤学 第二军医大学 49 钱前 49 作物种质资源 中国水稻研究所 50 高福 49 结构免疫学、病原微生物学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51 康乐 52 昆虫学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52 曹晓风(女) 46 植物表观遗传学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 研究所 53 曹谊林 57 医学(组织工程学) 上海交通大学 54 梁秉中 70 骨外科,显微外科,骨质 疏松研究 香港中文大学 55 梁雪儿(女) 49 病理学 香港大学 56 黄路生 46 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 江西农业大学 57 彭少麟 54 生态学 中山大学 58 彭宝淦 47 骨外科学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总医院 59 舒红兵 44 细胞生物学 武汉大学 60 葛均波 48 心血管内科 复旦大学 61 蒋建东 52 药理学 中国医学科学院 62 蒋澄宇(女) 46 呼吸分子病理学 中国医学科学院 63 韩泽广 47 医学遗传学 上海交通大学 64 韩家淮 51 细胞生物学 厦门大学 65 慈龙骏(女) 76 荒漠化防治、景观生态学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66 裴端卿 46 干细胞生物学 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 健康研究院 67 谭华荣 55 微生物遗传学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68 黎志康 57 植物遗传育种 中国农业科学院 69 黎晓新(女) 61 眼科学 北京大学 70 薛红卫 41 植物分子遗传学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71 瞿佳 55 眼科学、视光学和视觉科学 温州医学院 地学部(共52人) 序号 姓名 年龄 专业 工作单位 1 万卫星 52 空间物理学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2 王二七 61 构造地质学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3 王会军 47 大气科学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4 王成善 59 沉积学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5 王学求 49 勘查地球化学 中国地质科学院 6 王椿镛 65 固体地球物理学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7 冯志强 47 石油地质勘探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 8 史培军 52 自然地理学 北京师范大学 9 石广玉 68 大气物理学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10 刘丛强 55 地表地球化学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11 宇如聪 49 大气动力学 中国气象局 12 庄国顺 64 大气化学 复旦大学 13 成秋明 51 数学地质、矿产普查 与勘探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14 朱伟林 55 海洋石油地质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15 何大明 52 水文地理学 云南大学 16 张小曳 48 大气气溶胶与全球变化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17 张立飞 48 岩石学 北京大学 18 张忠杰 47 固体地球物理学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19 李子颖 47 铀矿地质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 20 李建平 42 气象学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21 李献华 49 同位素地球化学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22 杨树锋 64 构造地质学 浙江大学 23 沙金庚 62 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24 陈鸣 54 矿物学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25 陈中原 58 自然地理学 华东师范大学 26 陈发虎 48 环境变化 兰州大学 27 陈仲良 57 气象学 香港城市大学 28 陈晓非 53 固体地球物理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9 陈骏 56 地球化学 南京大学 30 周成虎 46 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31 周忠和 46 古生物学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32 侯增谦 50 矿藏学 中国地质科学院 33 宫辉力 54 信息水文地质 首都师范大学 34 段振豪 51 计算地球化学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35 赵志新 64 地球物理学 中国地质科学院 36 赵思雄 71 大气科学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37 郝芳 47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38 夏军 56 水文学及水资源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39 郭华东 60 遥感科学与应用 中国科学院对地观测与 数字地球科学中心 40 高山 49 地球化学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41 高抒 54 海洋地质学 南京大学 42 崔鹏 53 自然地理学与水土 保持学(山地灾害)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43 黄思训 64 大气科学 解放军理工大学 44 黄润秋 47 工程地质学 成都理工大学 45 龚健雅 54 测绘科学与技术 武汉大学 46 傅伯杰 53 自然地理学、景观 生态学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47 焦念志 48 生物海洋学 厦门大学 48 舒德干 65 古生物及进化生物学 西北大学 49 葛全胜 48 自然地理学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50 蔡运龙 63 地理学 北京大学 51 樊杰 50 经济地理与区域 可持续发展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52 濮祖荫 74 空间物理学 北京大学 信息技术科学部(共36人) 序号 姓名 年龄 专业 工作单位 1 马龙生 70 精密光谱 华东师范大学 2 尹浩 51 通信与信息系统 总参谋部第六十一研究所 3 王小云(女) 44 信息安全 清华大学 4 王飞跃 49 智能控制、复杂系统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5 王永仲 66 光学工程 军械工程学院 6 王立军 64 光电子学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 与物理研究所 7 王建宇 52 光电技术 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8 王巍 44 导航制导与控制 中国航天电子技术研究院 9 田捷 51 模式识别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10 刘伍明 51 光学与量子信息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11 吕建 51 计算机软件 南京大学 12 朱嘉麟 70 半导体 清华大学 13 许京军 45 光子学与技术 南开大学 14 应明生 47 计算机科学理论 清华大学 15 张书练 65 激光和精密计量 清华大学 16 张荣 47 半导体材料与器件物理 南京大学 17 李建中 60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哈尔滨工业大学 18 李树深 48 半导体器件物理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19 李景镇 70 光学工程 深圳大学 20 杨学军 48 计算机体系结构与系统软件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1 杨德仁 47 半导体材料 浙江大学 22 陆贵文 53 微波及天线技术 香港城市大学 23 陈武凡 61 医学成像科学与图像分析 南方医科大学 24 郑建华 54 密码学 中国人民解放军保密委员会 技术安全研究所 25 金亚秋 64 电磁散射与空间遥感信息 复旦大学 26 赵葆常 72 光学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 研究所 27 郝跃 53 微电子学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8 骆清铭 45 生物医学光子学 华中科技大学 29 唐远炎 67 计算机、模式识别、图像处理 重庆大学、澳门大学 30 徐宗本 56 智能信息处理 西安交通大学 31 徐秋霞(女) 68 半导体器件与集成技术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32 曹希仁 66 控制系统理论 上海交通大学 33 梅宏 48 计算机软件 北京大学 34 黄维 48 有机光电子学 南京邮电大学 35 程代展 65 系统与控制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 36 董胜波 50 导航、制导与控制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二研究院 技术科学部(共55人) 序号 姓名 年龄 专业 工作单位 1 丁汉 47 机械电子工程 华中科技大学 2 丁玄同 63 核聚变等离子体物理 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 3 方岱宁 53 固体力学 北京大学 4 王汉功 70 武器系统与运用工程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工程学院 5 王其亨 64 建筑历史与理论 天津大学 6 王秋良 45 超导电工学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7 卢天健 46 固体力学 西安交通大学 8 叶志镇 56 材料物理化学 浙江大学 9 刘治国 67 功能材料 南京大学 10 刘维民 48 润滑材料与技术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11 向锦武 47 飞行器设计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12 朱荻 57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13 江涌 48 高级自动寻的飞行器设计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二研究院 14 闫楚良 63 飞机寿命与可靠性科学 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北京蓝天时代飞机强度研究所 15 何满潮 55 矿山工程岩体力学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16 吴学仁 64 断裂力学、疲劳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 17 张立德 72 材料科学 中国科学院固体物理研究所 18 张柏楠 49 空间飞行器设计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五研究院 19 张统一 61 力学 香港科技大学 20 李东旭(女) 54 飞行器设计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1 李行伟 58 环境水力学、环境水利工程 香港科技大学 22 李宏男 53 土木工程(结构工程) 大连理工大学 23 李应红 48 航空推进技术 空军工程大学 24 李国英 47 水利水电工程 黄河水利委员会 25 杨锐 46 材料科学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26 沈保根 58 磁性材料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27 陆卫 49 红外光电子学 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28 陈仙辉 48 材料物理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9 林家浩 70 结构工程 大连理工大学 30 郑平 75 工程热物理 上海交通大学 31 金红光 54 工程热物理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32 俞大鹏 52 无机材料科学 北京大学 33 南策文 48 复合材料 清华大学 34 段广仁 49 控制理论与应用 哈尔滨工业大学 35 段进 50 建筑学(城乡规划设计与理论) 东南大学 36 赵阳升 55 采矿工程 太原理工大学 37 倪晋仁 48 水利工程,环境工程 北京大学 38 唐春安 53 岩土与采矿工程 大连理工大学 39 徐世烺 57 水利与土木结构工程 浙江大学 40 殷敬华 64 高分子材料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41 郭烈锦 47 热能工程 西安交通大学 42 崔福斋 65 生物材料 清华大学 43 常进 44 航天应用技术和空间遥感 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 44 常青 53 建筑学 同济大学 45 曹一家 42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湖南大学 46 彭练矛 48 材料物理 北京大学 47 韩祖南 62 导弹总体技术 第二炮兵装备研究院 48 蒙大桥 53 核材料研究及应用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第七研究所 49 赖远明 48 土木工程(寒区工程)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 与工程研究所 50 管晓宏 55 系统工程 西安交通大学 51 翟婉明 47 载运工具运用工程 西南交通大学 52 雒建斌 49 机械设计及理论 清华大学 53 滕锦光 47 结构工程 香港理工大学 54 魏炳波 47 材料科学与工程 西北工业大学 55 魏钟铨 73 飞行器总体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八研究院 (来源:科学时报) (本文来源:网易探索) 责任编辑:NN050
6015 次阅读|2 个评论
2011年度湖北名师候选人推荐人选的公示
热度 5 毛宁波 2011-5-17 20:26
2011年度湖北名师候选人推荐人选的公示
根据省教育厅《关于推荐教育部第六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候选人的通知》和《关于开展 2011 年度湖北名师评选工作的通知》精神,经教师个人申请、院(系)推荐、专家评选、学校审定,拟推荐何幼斌为教育部第六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候选人,毛宁波、罗顺社为 2011 年度湖北名师候选人,现予以公示。 对推荐人选如有异议,请于 5 月 18 日前向学校监察处或人事处反映。 联系电话: 8060992 ( 监察处 ) ; 8062063( 人事处 ) E-mail : szk217@163.com 人 事 处 2011 年 5 月 16 日 http://rsc.yangtzeu.edu.cn/rsc/tz/11516469H01HG6J277B461.html
个人分类: 地震勘探原理国家精品课程|3416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北京市育才学校陈宏程老师入围第五届“母亲河奖”候选人名单
bjchc 2011-5-12 08:42
中国共青团网: 2011 年 4 月 13 日,由全国保护母亲河行动领导小组主办的第五届“母亲河奖”评选表彰活动初评在京举行,揭晓了第五届“母亲河奖”候选人名单,北京市育才学校陈宏程老师榜上有名。此次评委由共青团中央、全国绿化委员会、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环境保护部、水利部、农业部、国家林业局等保护母亲河行动主办单位有关工作人员和青年参考报社、欧莱雅(中国)有限公司两家协办单位代表组成,确保评选工作公开、公平、公正。 陈宏程,北京市育才学校教师,北京市动物学会理事。 2004 — 2010 年,连续 7 年获根与芽成就奖, 2009 、 2010 年获首届根与芽指导教师成就奖、全国优秀科技教师、北京市十佳优秀科技教师。 2003 年成立了中国大陆地区第一批国际环保社团——先农坛根与芽小组,带领学生开展保护古树和文物活动,持续开展北京市城区河道徒步考察、建立小区宠物厕所、走进北京光爱学校牵手流浪儿童、“传播科学理念,创造低碳生活”、“伸出援手,走进汶川”等活动,进行了北京动物园水禽湖水华爆发和治理、北京市常用绿化植物对臭氧污染的影响及调控对策、北京市另类宠物、北京市自行车出行、北京市垃圾分类、汉石桥湿地水环境等调查研究。直接参加和指导根与芽、自然之友、美境行动、自然大学乐水行、可再生能源、绿家园等环保活动,影响学生近万人。“母亲河奖”是“保护母亲河行动”设立的唯一奖项。 2000 年正式启动,每两年举办一届,今年是第五届;第五届“母亲河奖”评选表彰活动在 2010 年 10 月正式启动,社会各界踊跃参与,以组织推荐、自荐等方式积极申报。“母亲河奖”是全国保护母亲河领导小组在我国保护母亲河、保护生态环境领域设立的权威奖项,是青少年生态环保事业的唯一奖项。据悉,第五届“母亲河奖”将评选出 10 名个人奖及 5 个组织奖。主要表彰那些在保护江河湖泊项目中有杰出成就、在宣传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方面有突出贡献、并在推进环保技术发明创新方面有卓越表现的个人和生态环保组织。来源: http://www.qnck.net.cn/node_6231.htm
2775 次阅读|0 个评论
美国总统候选人的面相
热度 2 伍加 2011-5-12 04:06
【社会观察(13)】 美国总统候选人的面相 伍加,2011年5月11日,周三 中国的面相占卜术也许是一门学问,可惜我在这方面没有研究。“看面相,定未来”这样的做法虽然有点玄,但是全世界不论哪个国家、哪个民族都自觉或不自觉地在这样做。自从电脑联网装上视频摄像头之后,网恋的现象更加风行;这是因为通过视频,人们有了远程相面的机会。现在许多单位招聘时不仅需要笔试,还要有面 试。这面试就是相面,就是通过考察候选人的长相和举止来决定是否录用的有效办法。就拿我们学校来说,要招聘一位新教师,不仅院长、主任要与应聘者面谈,招聘委员会要集体相面,咱们一般教师也有机会去为应聘者相相面,然后在评分表上写上自己的评分。于是把每个人对应聘者的相面评分加在一起,这就决定了应聘者 的成功或者是失败。 据说中国古代许多皇帝长得就有帝王相。拿汉高祖刘邦来说,他没有读过几天书,估计就是个小学毕业水平,可是他写出的三句诗绝对具有帝王霸气:“大风起兮云飞 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勇士兮守四方!”大气磅薄,震天动地,气吞山河,千古传唱。刘邦在年轻时没有做过官,只做了个小吏,就是泗水亭长。可是当时的 万元户吕公却看上了他,非要把女儿吕雉嫁给刘邦。吕雉的母亲死活不同意,说:“人家县令大人来求婚你都不同意,你怎么却把女儿下嫁给这个穷小子?”吕公说:“此人有帝王之相。” 有位云游和尚路过刘邦家求口水喝,吕雉不仅给他喝水,还让他吃了顿饭。这和尚对她说:“夫人有贵人相。”吕雉赶紧把儿子拉过来也让和尚给相相面,和尚说: “夫人贵出此男”,意思是说你要将来大富大贵,就是因为你有这个儿子啊。刘邦回家后听吕雉说了和尚相面一事,非常惊奇,一溜小跑,追上那位和尚要他给自己 相面。那和尚对刘邦说,你有龙颜贵相,贵不可言。刘邦听了后自然心里高兴,天生我材必有用,他日皇袍可加身。 后来刘邦因为擅自放走了囚犯,躲到芒砀山里。吕雉经常到山里给刘邦送点吃的,虽然刘邦东躲西藏,行踪不定,每次吕雉都能找到他。人们感到很好奇,问吕雉为什 么总能找到刘邦,吕雉说刘邦头上有云气聚集,只要她瞄准有云气的地方,到那里一准能找到刘邦。这样一说,刘邦更加相信自己不是凡人,这也造就了他一生自信的气质特点。 这些故事也许都是瞎编,是司马迁、班固之流的附会之作。但是不能否认,历史上许多名人都十分重视面相,在考察和选拔干部时善于看面相,定升降。比如曾国藩、 蒋介石、毛泽东都有以面相取人的故事,曾国藩还有一本专著研究相面,书名叫《冰鉴》。有些讲究的人不仅要看面相,还要看骨相,即骨骼的形状。比如看头部的天庭、枕骨、太阳骨;看面部的眉骨和颧骨,如果这五种骨相都完美无缺,此人必是国家栋梁之材。 这些面相、骨相之术太玄妙太复杂了,可能有其合理的因素,但是它有一个大问题:这种理论似乎只对黄种人有效,对其他种族的人恐怕就不灵了。食草动物和食肉动 物的消化器官不同,由此形成的生活习性也不同。同理,不同种族的遗传基因不同,白种人、黑种人的骨骼结构、肌肉分布不同于黄种人,对不同种族的人不能只用一种看面相理论。这几年在美国各地都有一个令人恐怖的人体解剖展览,从广告画上可知,那些被解剖的尸体都是黄种人。终究有一天,在亚洲的某个展览馆里,人们会看到许多人体标本来自于白种人或黑种人; 这不仅让黄种人满足一下对不同种族人体结构的好奇心,也能让有志于发展面相骨相理论的人进行实验研究,创造出放之于四海而皆准的“普适”面相理论。 在“普适”面相理论出现之前,人们看面相时只能采用朴素的直观主义方法,这就是根据个人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结构,对被相面的人进行一个粗略的总体评价。当美国 人的好处之一就是每四年都有一场大戏看,每四年都有一次集中为多个总统候选人实践相面理论的机会。虽然美国总统大选的大戏要到明年才正式开幕,可是有许多 演员现在已经跃跃欲试,崭露头角。所以,我们不妨现在就根据他们的官方照片来个模拟相面。这种比葫芦画瓢的方法可能不会灵验,但它的好处是咱也不必为结果 承担任何责任,毕竟是隔皮断货、隔山打牛嘛。 * 弱眉强须。 紫须剑眉,声音洪壮。 声多如钟,偶有锣音。 * 伏亦不伉,跳亦不扬,近蠢。 鼻高口阔,眼角入鬓,必掌刑名。 * 眼鼻口过于集中,心直口快,言多必失。 声音纤细,内功薄弱。 移情多变。 活泼有余,稳重不足。 * 天庭饱满。 鼻高口阔。 顶见于面,终司钱谷:出贵征也。 * 鼻骨犯眉,堂上不寿。 颧骨与眼争,子嗣不立。 金形带木,刀剑随身。 喜高怒重,过目辄忘,近粗。 * 脸大而缺天庭。 眼神飘忽,静若荧光,动若流水,尖巧而喜淫; 静若半睡,动若鹿骇,别人而深思。 一为败器,一为隐流。 富而不贵。 伍加,2011年5月11日,周三 http://blog.creaders.net/invictus/
个人分类: 胡说八道|4149 次阅读|2 个评论
学生就业面试需要做好哪些准备?
WeiQin 2011-5-3 21:49
1. 写一份完美的简历(参考STAR策略,用真实数据和例子表明自己的能力)。 2.第一印象很重要,注意礼仪和着装。 3. 见到面试官,主动打招呼,握手,自我介绍(这时候只是名字),保持微笑和自信。 4. 准备好自我介绍(参考elevator pitch),然后保持良好互动,眼神交流,记笔记(允许的话)。 5.准备好回答100个可能问到的问题。如:为什么你是最优秀的候选人,为什么选这家公司,这个职位等。忌讳答非所问。回答要简单直接(参考STAR策略)。 6. 面试前要对公司文化历史,职位要求,个人期望值等做全面分析和了解。充分利用好你的人际网络资源。 7. 准备好20个你要问的问题。 忌讳只答不问。 覃伟 2011于荷兰瓦格宁根大学
3069 次阅读|0 个评论
牛!‘长江学者级’副处
热度 4 lin602 2011-4-13 21:53
前年在飞机上,旁边坐着一位大学副院长(副处级),聊天中知道是一位‘长江学者’。 今年见一大学的竞聘副处长的候选人中,又见到一位‘长江学者’。当然,现在还不知道结果,不过有一点是肯定的,这位‘长江学者’自己报名了,也通过初审了,开始进行与其他候选人PK的步骤。 曾经记得,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国务院一个工资调整的文件,大学正处的最低工资265元,大学的副教授最低一级工资275元。这个数据是绝对没有错的。 我校以前分房子,正处级最多住三室一厅,教授与副厅可以住四室一厅。 现在我们已经落后了,看不懂。
4296 次阅读|3 个评论
中国科学网大学校花候选人(一):水仙女神
热度 7 xqhuang 2011-4-10 10:54
中国科学网大学校花候选人(一):水仙女神
中国科学网大学校花候选人(一):水仙女神 科学网大学由愚人节玩笑,到如今已经得到官方“认可”(见上图),得益于各位博主的努力和科学网领导的支持,期望《科学网大学》能梦想成真! 刘立老师提出要评“ 中国科学网大学的校花 ”,已有不少博主积极响应,推人荐花,献言献策。根据科学网大学校花遴选委员会刘立主任的指示,科学网将陆续推出“中国科学网大学的校花候选人”,今天推出的是第一位候选校花-水仙女神(见下图,应候选人的要求,先选择一张背影照片,入选第二轮后,她会华丽转身!),希望大家多多发表意见。
个人分类: 乱七八糟|4140 次阅读|12 个评论
美联邦政府因70亿预算谈不拢被迫关门
热度 3 冯用军 2011-4-9 20:36
导语: 美国白宫官员7日说,由于政府临时预算到期日将至、两党谈判尚无结果,白宫方面当天启动应对联邦政府关门的应急计划。政府关门听起来像天方夜谭,但对于美国来说却并不稀奇,美国政府不但可以关门,而且还关过许多次。 联邦政府也能“关门”? 美国政府可以关门,政府不过是一种对社会管理的“产品” 在美国,政府不过是一种对社会进行管理的“产品”。每次大选,各总统候选人都提出不同的政纲,告诉选民自己领导的政府是一种什么“产品”,让选民象消费者一样进行选择。总统当选后,他的政府作为一个“产品”,其“定价”也要买卖双方合意才行。政府所为“产品”的制造者,估价出制造成本,据此向国会要预算。 议员代表民众对“产品”评估,花钱过多选民可以选择“不买” 美国国会议员们则作为民选代表,对这个产品的“成本”估价进行核定,既要检查定价是否合理,又要衡量选民的支付能力。如果国会不批准预算,那就好像消费者向制造商说:“你的东西太贵,我不买了。”于是大家要讨价还价。比如,是否可以通过消减“产品”的若干性能而降低价格等等,都可以拿到桌面上来。 联邦政府为何“关门”? 预算几乎年年花超,奥巴马政府债务缠身国会不愿再“批钱” 在美国每个财年(上年10月1日~当年9月30日)结束前,总统要签署13个拨款法案,也就是下一财年的政府开支。但有时总统提出的预算在国会很难通过,通常情况下是总统的预算开支太大,国会在对待总统的预算上会要求削减。而总统班子若不同意按照国会的要求削减预算,就会出现预算缺口。总统与国会之间会就此进一步协商,若在最后期限前不能达成妥协,政府就会关门。 今年,由于奥巴马向国会提交的2011财年预算方案会造成15000亿美元的财政赤字,在2010财年结束时也没得到国会的批准,因此,从2010年10月1日起,美国政府一直在《应急预算方案》的支持下运转,而这个预算在3月4日已经到期,此后已经接连通过紧急追加预算,而目前概预算方案也将即将到期,若不能在期限前达成最终的预算案,政府就得“关门”。 联邦政府何时“关门”? 国会预算审批难并非一朝一夕,法律规定政府花钱超支就得关门 《美国宪法》第一条第九款规定“除依照法律规定拨款外,不得从国库中提出任何款项,一切公款的收支报告和账目应定期公布”。针对宪法的该款规定,美国1870年通过了《反预算过度法》(ADA),明确了政府应该如何获得和使用预算,禁止政府超预算花钱,任何联邦公务员违反《反预算过度法》将被处以最高两年的监禁并罚款5000美元。在国会未能通过政府预算案的情况下,政府应该暂停除国防、基础医疗和社保等紧急公共服务外的机构。 联邦政府“关门”有何影响? 政府“关门”并非全关,涉及国家安全和社会保障部门照常运行 根据《反预算过度法》,行政管理和预算局(OMB)负责联邦政府关门期间的管理、协调工作,人事局(OPM)则为政府各部门提供人事管理的技术支持,尤其是政府关门期间公务员的工资和福利管理。政府关门并非所有部门都关门,根据法律,在政府关门期间,“在紧急情况下,如果某个部门不履行职责,会造成对人民生命和财产的直接危害”,这些部门要保持运转。 非紧急型公共服务停摆,1995年造成20万护照申请延期,368个国家公园关闭 2004年9月20日,国会调研局(CRS)就政府关门的原因、程序及影响向国会提交了一份报告,该报告对1995年12月16日~1996年1月5日政府关门造成的影响进行了评估。 虽然整体上国家运行并未遭受重创,但在还是造成了一些具体影响:609个有毒废弃物搜集点的消毒、搜集工作停顿;酒类、烟草、武器和爆炸物品的申请程序延缓或停止,对3500件破产案的审理暂停,400名边境巡警在内的联邦司法人员的招考工作取消;368个国家公园景点关闭,每天损失1420万美元旅游收入;每天有2万~3万个签证无法处理,20万份护照申请延误,给旅游业和民航业造成巨大损失;在华盛顿180亿美元的联邦合同中,有37亿美元由于拨款缺口受到影响。 结语 表面上看,奥巴马和国会间的此次争吵是因为70亿美元的支出:放在联邦预算的背景下,这笔钱仅够联邦政府用17个小时。为了17个小时的预算争吵数天甚至关闭政府,这也并非一场简单的两党政治秀。 资料来源: http://news.163.com/special/reviews/governmentshutdown.html
个人分类: 国家评价研究院|2090 次阅读|6 个评论
我推荐的2位非双百博主1位入选
冯用军 2011-3-11 21:50
那就是丁甜mm,^_^:有目共睹、众望所归 顾问委员口号:集聚智慧群策群力 凝练思想越办越好 科学网好 恭喜科学网第二届博主顾问委员会履行,也预祝自己更好地履行“全国科学网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职责O(∩_∩)O哈哈~ 各位网友: 科学网编辑部就设立“顾问博主委员会”一事,经过公开征集意见和个别博主咨询两个阶段,现已基本成熟,现正式发布。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顾问博主委员会”是编辑部获取咨询建议的一种重要途径,但不是唯一途径。任何博主都可以点击博客频道页面( http://www.sciencenet.cn/blog/ )右下角的“求助与建议”按钮联系我们。对于因各种原因未能接受邀请的博主,编辑部表示充分理解,并继续希望您们提出宝贵建议。 科学网编辑部 2010年7月7日 科学网顾问博主委员会工作细则(试行) 1)目标:在确保博客平台安全运行的前提下,促进多元化特色,提升科学网博客的活力和博文的质量;推动编辑部和博主之间的有效互动,体现自由和责任的统一。 2)首届组成:编辑部向博客排行总点击量前100名的资深博主和均排行前100名的资深博主(双百博主)以及第二届全国科学博客大赛获奖者,发出了邀请。最终我们确定了由121名博主组成的科学网首届顾问博主委员会。 第一届顾问博主委员会名单请见下文。 3)任期:六个月。 4)改选:半年后,我们仍然向“双百博主”发出邀请;同时由第一届顾问博主委员会推选出20名顾问博主(候选对象为非双百博主)。两者共同组成新一届的顾问博主委员会。 5)退出:顾问博主可选择自愿退出;空出席位本届不再增补。 6)程序:科学网编辑部将对现有管理规则没有覆盖的问题或者超过12位(占全体顾问博主的10%)以上顾问博主的提议问题(提议汇总资料请发邮件至 blog@stimes.cn ),向全体顾问博主征集不同的解决方案,然后由全体顾问博主对不同的解决方案进行投票作出决定。 超过二分之一的顾问博主参与投票即为有效投票;得票超过二分之一的结果即为有效结果 。 7)保密:对于单个顾问博主的意见实行保密制度;对于全体顾问博主的意见统计和汇总结果,将对全体顾问博主开放。 8)决策:科学网编辑部拥有博客平台的最终管理权。在特殊情况下编辑部 不能接受表决的有效结果时 ,需向全体顾问博主做出合理的解释。 9)修改:对于本规则的修订,需获得三分之二以上的顾问博主同意方可实施。 附:科学网第一届顾问博主委员会名单 1 黄安年 http://www.sciencenet.cn/u/ 黄安年/ 2 王鸿飞 http://www.sciencenet.cn/u/hongfei/ 3 杨学祥 http://www.sciencenet.cn/u/ 杨学祥 4 武夷山 http://www.sciencenet.cn/u/Wuyishan 5 周可真 http://www.sciencenet.cn/u/ 周可真 6 陈安 http://www.sciencenet.cn/u/ 陈安博士 7 王德华 http://www.sciencenet.cn/u/wangdh 8 许培扬 http://www.sciencenet.cn/u/xupeiyang 9 李小文 http://www.sciencenet.cn/u/lix 10 吴宝俊 http://www.sciencenet.cn/u/dabaoski/ 11 何毓琦 http://www.sciencenet.cn/u/ 何毓琦 12 蒋高明 http://www.sciencenet.cn/u/ 蒋高明 13 吴中祥 http://www.sciencenet.cn/u/ 可变系时空多线矢主人/ 14 马臻 http://www.sciencenet.cn/u/zhenma 15 曹广福 http://www.sciencenet.cn/u/gfcao 16 任胜利 http://www.sciencenet.cn/u/rensl 17 陈龙珠 http://www.sciencenet.cn/u/ 陈龙珠 18 王志明 http://www.sciencenet.cn/u/zmwang 19 刘进平 http://www.sciencenet.cn/u/Bobby/ 20 王鹰 http://www.sciencenet.cn/u/ywang69 21 桂耀荣 http://www.sciencenet.cn/u/yaoronggui 22 陈儒军 http://www.sciencenet.cn/u/chrujun 23 孙学军 http://www.sciencenet.cn/u/ 孙学军/ 24 张学文 http://www.sciencenet.cn/u/zhangxw 25 蔣勁松 http://www.sciencenet.cn/u/jiangjinsong/ 26 曹聪 http://www.sciencenet.cn/u/ 曹聪/ 27 张志东 http://www.sciencenet.cn/u/ 张志东/ 28 马昌凤 http://www.sciencenet.cn/u/macf/ 29 迟菲 http://www.sciencenet.cn/u/cutefay/ 30 王应宽 http://www.sciencenet.cn/u/wangyk/ 31 鲍得海 http://www.sciencenet.cn/u/ 隔壁家的二傻子/ 32 冯用军 http://www.sciencenet.cn/u/ 冯用军/ 33 李泳 http://www.sciencenet.cn/u/yonglie 34 陈海春 http://www.sciencenet.cn/u/ 红色牧师 35 李飞 http://www.sciencenet.cn/u/lifei 36 唐凌峰 http://www.sciencenet.cn/u/lingfeng 37 沈阳 http://www.sciencenet.cn/u/sz1961sy 38 吕喆 http://www.sciencenet.cn/u/boxcar 39 李宁 http://www.sciencenet.cn/u/nli2233 40 黎在珣 http://www.sciencenet.cn/u/lzxun123 41 王号 http://www.sciencenet.cn/u/sheep021 42 武际可 http://www.sciencenet.cn/u/ 武际可 43 王晓峰 http://www.sciencenet.cn/u/slowlight 44 廖景平 http://www.sciencenet.cn/u/liaojp 45 廖永岩 http://www.sciencenet.cn/u/rock6783 46 刘红 http://www.sciencenet.cn/u/ 元宵 47 李维 http://www.sciencenet.cn/u/liwei999 48 郑融 http://www.sciencenet.cn/u/RongZheng 49 孙常全 http://www.sciencenet.cn/u/sunx0053 50 陈良尧 http://www.sciencenet.cn/u/ 陈良尧/ 51 朱猛进 http://www.sciencenet.cn/u/zhumengjin/ 52 贾伟 http://www.sciencenet.cn/u/weijia2009 53 唐常杰 http://www.sciencenet.cn/u/tangchangjie 54 陈湘明 http://www.sciencenet.cn/u/tashaxing 55 罗会仟 http://www.sciencenet.cn/u/Penrose 56 杨志 http://www.sciencenet.cn/u/minnongda 57 吴渝 http://www.sciencenet.cn/u/ 吴渝 58 金拓 http://www.sciencenet.cn/u/jintuo 59 徐磊 http://www.sciencenet.cn/u/AlecXu 60 刘耀 http://www.sciencenet.cn/u/liuysd 61 方唯硕 http://www.sciencenet.cn/u/wfangimm 62 邢志忠 http://www.sciencenet.cn/u/xingzz 63 饶海 http://www.sciencenet.cn/u/RAOH 64 张天翼 http://www.sciencenet.cn/u/tianyizhang6 65 刘广明 http://www.sciencenet.cn/u/lgmxxl 66 郭向云 http://www.sciencenet.cn/u/Guoxiangyun 67 徐耀 http://www.sciencenet.cn/u/ICF2009 68 梁进 http://www.sciencenet.cn/u/liangjin 69 张显峰 http://www.sciencenet.cn/u/ 张显峰 70 陈国文 http://www.sciencenet.cn/u/yatou 71 王晓明 http://www.sciencenet.cn/u/Synthon 72 籍利平 http://www.sciencenet.cn/u/jlpemail 73 王铮 http://www.sciencenet.cn/u/ 王铮 74 刘玉平 http://www.sciencenet.cn/u/ 刘玉平 75 万跃华 http://www.sciencenet.cn/u/wanyuehua 76 苏青 http://www.sciencenet.cn/u/suqing1961 77 李侠 http://www.sciencenet.cn/u/ 老李 78 王飞跃 http://www.sciencenet.cn/u/ 王飞跃 79 周涛 http://www.sciencenet.cn/u/pb00011127 80 葛肖虹 http://www.sciencenet.cn/u/ 葛肖虹 81 韩健 http://www.sciencenet.cn/u/SNPs 82 陈绥阳 http://www.sciencenet.cn/u/chensuiyang 83 刘全慧 http://www.sciencenet.cn/u/qhliu 84 鲍永利 http://www.sciencenet.cn/u/baoyongli800 85 杨海涛 http://www.sciencenet.cn/u/hty333 86 陈大钦 http://www.sciencenet.cn/u/fjirsmdqchen 87 吕琳媛 http://www.sciencenet.cn/u/babyann519 88 郭桅 http://www.sciencenet.cn/u/mullergw 89 刘红 http://www.sciencenet.cn/u/lh64 90 张立 http://www.sciencenet.cn/u/asterzhang 91 万赟 http://www.sciencenet.cn/u/ywan 92 王孝养 http://www.sciencenet.cn/u/DrWangXY 93 陈学雷 http://www.sciencenet.cn/u/ 陈学雷 94 李建立 http://www.sciencenet.cn/u/ 李建立 95 王进 http://www.sciencenet.cn/u/csruwangjin2 96 杨芳 http://www.sciencenet.cn/u/yangfangimr 97 张旭 http://www.sciencenet.cn/u/cwhm 98 盖鑫磊 http://www.sciencenet.cn/u/caxinra 99 田仁飞 http://www.sciencenet.cn/u/tianfei906 100 柳东阳 http://www.sciencenet.cn/u/liudongyang 101 陈永金 http://www.sciencenet.cn/u/tarimriver 102 金小伟 http://www.sciencenet.cn/u/yuewenzhu 103 张亮生 http://www.sciencenet.cn/u/zls111 104 耿文叶 http://www.sciencenet.cn/u/longfo 105 曾纪晴 http://www.sciencenet.cn/u/harmonism 106 肖继耘 http://www.sciencenet.cn/u/xiaojiyun 107 吴呈瑜 http://www.sciencenet.cn/u/jerry916 108 孔晓飞 http://www.sciencenet.cn/u/KONGX 109 舒佰坡 http://www.sciencenet.cn/u/jove20020 110 刘玉仙 http://www.sciencenet.cn/u/cosismine 111 徐耀阳 http://www.sciencenet.cn/u/yaoyangxu 112 王玉锋 http://www.sciencenet.cn/u/wangyf1970 113 张文卓 http://www.sciencenet.cn/u/sturman 114 杨晔 http://www.sciencenet.cn/u/stunme 115 王春燕 http://www.sciencenet.cn/u/wangproject 116 黄锦芳 http://www.sciencenet.cn/u/hjf306 117 吉宗威 http://www.sciencenet.cn/u/jizw0704 118 乔贝贝 http://www.sciencenet.cn/u/woxinfei 119 刘立 http://www.sciencenet.cn/u/liuli66 120 孟 津 http://www.sciencenet.cn/u/jinsblog/ 121 赵星 http://www.sciencenet.cn/zhaoxing ( 补充说明:因统计过程中的延时,现将孟津、赵星两位博主补充加入顾问博主名单。) 注:因部分网友对试行规则提出了积极建议,现在标红处进行了进一步的修改。 各位网友: 为了更科学地维护科学网博客平台,编辑部通过广泛征询博主意见,于2010年7月正式组建首届科学网博主委员会。半年来,首届科学网博主委员会121位顾问博主为科学网博客的管理和建设出谋划策,给编辑部的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支持和帮助。编辑部非常感谢121位顾问博主在首届任期内所做出的积极贡献! 第二届顾问博主委员会选举工作已于2月28日启动。 第二届顾问博主委员会改选方式,遵循科学网顾问博主委员会工作细则(试行)http://bbs.sciencenet.cn /home.php?mod=spaceuid=45do=blogquickforward=1id=342166中第4项: 4)改选:半年后,我们仍然向“双百博主”发出邀请;同时由第一届顾问博主委员会推选出20名顾问博主(候选对象为非双百博主)。两者共同组成新一届的顾问博主委员会。 通过向“双百博主”和第一届顾问博主委员会委员以及第一届顾问博主委员会推选出的非双百博主候选人逐一征求意见,科学网第二届顾问博主委员会正式成立。 “顾问博主委员会”是编辑部获取咨询建议的一种重要途径,但不是唯一途径。任何博主都可以通过发送邮件至blog@stimes.cn或点点击博客频道页面(http://www.sciencenet.cn/blog/)右下角的“在线咨询”联系我们。对于因各种原因未能接受邀请的博主,编辑部表示充分理解,并继续希望您们提出宝贵建议。 科学网编辑部 2011年3月11日 附:科学网第二届顾问博主委员会名单 鲍得海 http://blog.sciencenet.cn/?5190 鲍海飞 http://blog.sciencenet.cn/?278905 鲍永利 http://blog.sciencenet.cn/?52239 曹广福 http://blog.sciencenet.cn/?40247 陈安 http://blog.sciencenet.cn/?53483 陈斌 http://blog.sciencenet.cn/?504218 陈国文 http://blog.sciencenet.cn/?66009 陈海春 http://blog.sciencenet.cn/?38949 陈龙珠 http://blog.sciencenet.cn/?39070 陈儒军 http://blog.sciencenet.cn/?39626 陈绥阳 http://blog.sciencenet.cn/?40049 陈湘明 http://blog.sciencenet.cn/?249679 迟菲 http://blog.sciencenet.cn/?200071 戴洪兴 http://blog.sciencenet.cn/?462620 丁甜 http://blog.sciencenet.cn/?89391 冯用军 http://blog.sciencenet.cn/?45571 盖鑫磊 http://blog.sciencenet.cn/?112358 葛肖虹 http://blog.sciencenet.cn/?39465 郭向云 http://blog.sciencenet.cn/?39232 何毓琦 http://blog.sciencenet.cn/?1565 胡锋 http://blog.sciencenet.cn/?43547 胡业生 http://blog.sciencenet.cn/?40486 黄安年 http://blog.sciencenet.cn/?415 黄庆 http://blog.sciencenet.cn/?2317 黄秀清 http://blog.sciencenet.cn/?480705 嵇少丞 http://blog.sciencenet.cn/?51597 籍利平 http://blog.sciencenet.cn/?255 贾伟 http://blog.sciencenet.cn/?265898 蒋高明 http://blog.sciencenet.cn/?475 蒋新正 http://blog.sciencenet.cn/?352782 金小伟 http://blog.sciencenet.cn/?200056 黎在珣 http://blog.sciencenet.cn/?3017 李宁 http://blog.sciencenet.cn/?71485 李世春 http://blog.sciencenet.cn/?2321 李万春 http://blog.sciencenet.cn/?40007 李维 http://blog.sciencenet.cn/?362400 李侠 http://blog.sciencenet.cn/?829 李霞 http://blog.sciencenet.cn/?4600 李学宽 http://blog.sciencenet.cn/?254303 李永丹 http://blog.sciencenet.cn/?281175 李泳 http://blog.sciencenet.cn/?279992 梁建华 http://blog.sciencenet.cn/?51231 梁进 http://blog.sciencenet.cn/?39446 廖俊林 http://blog.sciencenet.cn/?460310 林中祥 http://blog.sciencenet.cn/?279177 刘广明 http://blog.sciencenet.cn/?359436 刘进平 http://blog.sciencenet.cn/?39731 刘立 http://blog.sciencenet.cn/?71079 刘洋 http://blog.sciencenet.cn/?134 刘玉平 http://blog.sciencenet.cn/?27691 刘玉仙 http://blog.sciencenet.cn/?215715 吕喆 http://blog.sciencenet.cn/?111635 罗帆 http://blog.sciencenet.cn/?42818 马磊 http://blog.sciencenet.cn/?472423 马臻 http://blog.sciencenet.cn/?71964 马志飞 http://blog.sciencenet.cn/?258217 毛宁波 http://blog.sciencenet.cn/?339326 苗元华 http://blog.sciencenet.cn/?214181 彭思龙 http://blog.sciencenet.cn/?39416 齐霁 http://blog.sciencenet.cn/?296123 青秀玲 http://blog.sciencenet.cn/?266709 任胜利 http://blog.sciencenet.cn/?38899 沈海军 http://blog.sciencenet.cn/?39356 沈阳 http://blog.sciencenet.cn/?190 孙常全 http://blog.sciencenet.cn/?356017 唐凌峰 http://blog.sciencenet.cn/?2068 万跃华 http://blog.sciencenet.cn/?57081 王德华 http://blog.sciencenet.cn/?41757 王飞跃 http://blog.sciencenet.cn/?2374 王号 http://blog.sciencenet.cn/?45556 王进 http://blog.sciencenet.cn/?2644 王晓峰 http://blog.sciencenet.cn/?3176 王晓明 http://blog.sciencenet.cn/?2361 王孝养 http://blog.sciencenet.cn/?402046 王鹰 http://blog.sciencenet.cn/?39176 王铮 http://blog.sciencenet.cn/?2211 王志明 http://blog.sciencenet.cn/?57000 吴宝俊 http://blog.sciencenet.cn/?200147 吴云鹏 http://blog.sciencenet.cn/?392525 吴中祥 http://blog.sciencenet.cn/?226 武际可 http://blog.sciencenet.cn/?39472 武京治 http://blog.sciencenet.cn/?299127 武夷山 http://blog.sciencenet.cn/?1557 谢广明 http://blog.sciencenet.cn/?100463 信忠保 http://blog.sciencenet.cn/?58729 邢志忠 http://blog.sciencenet.cn/?3779 徐耀 http://blog.sciencenet.cn/?303939 许浚远 http://blog.sciencenet.cn/?67397 许培扬 http://blog.sciencenet.cn/?280034 杨海涛 http://blog.sciencenet.cn/?66090 杨秀海 http://blog.sciencenet.cn/?56669 杨学祥 http://blog.sciencenet.cn/?2277 曾庆平 http://blog.sciencenet.cn/?281238 张檀琴 http://blog.sciencenet.cn/?39774 张旭 http://blog.sciencenet.cn/?275634 张志东 http://blog.sciencenet.cn/?2344 赵明 http://blog.sciencenet.cn/?40615 周可真 http://blog.sciencenet.cn/?126 周耀旗 http://blog.sciencenet.cn/?472757 朱宏伟 http://blog.sciencenet.cn/?96754 朱猛进 http://blog.sciencenet.cn/?295006
个人分类: 和谐世界研究院|2014 次阅读|0 个评论
热烈祝贺科学网第二届顾问博主委员会正式成立
热度 5 xupeiyang 2011-3-11 16:20
通过向“双百博主”和第一届顾问博主委员会委员以及第一届顾问博主委员会推选出的非双百博主候选人逐一征求意见,科学网第二届顾问博主委员会正式成立。 科学网编辑部 2011年3月11日 附:科学网第二届顾问博主委员会名单 鲍得海 http://blog.sciencenet.cn/?5190 鲍海飞 http://blog.sciencenet.cn/?278905 鲍永利 http://blog.sciencenet.cn/?52239 曹广福 http://blog.sciencenet.cn/?40247 陈安 http://blog.sciencenet.cn/?53483 陈斌 http://blog.sciencenet.cn/?504218 陈国文 http://blog.sciencenet.cn/?66009 陈海春 http://blog.sciencenet.cn/?38949 陈龙珠 http://blog.sciencenet.cn/?39070 陈儒军 http://blog.sciencenet.cn/?39626 陈绥阳 http://blog.sciencenet.cn/?40049 陈湘明 http://blog.sciencenet.cn/?249679 迟菲 http://blog.sciencenet.cn/?200071 戴洪兴 http://blog.sciencenet.cn/?462620 丁甜 http://blog.sciencenet.cn/?89391 冯用军 http://blog.sciencenet.cn/?45571 盖鑫磊 http://blog.sciencenet.cn/?112358 葛肖虹 http://blog.sciencenet.cn/?39465 郭向云 http://blog.sciencenet.cn/?39232 何毓琦 http://blog.sciencenet.cn/?1565 胡锋 http://blog.sciencenet.cn/?43547 胡业生 http://blog.sciencenet.cn/?40486 黄安年 http://blog.sciencenet.cn/?415 黄庆 http://blog.sciencenet.cn/?2317 黄秀清 http://blog.sciencenet.cn/?480705 嵇少丞 http://blog.sciencenet.cn/?51597 籍利平 http://blog.sciencenet.cn/?255 贾伟 http://blog.sciencenet.cn/?265898 蒋高明 http://blog.sciencenet.cn/?475 蒋新正 http://blog.sciencenet.cn/?352782 金小伟 http://blog.sciencenet.cn/?200056 黎在珣 http://blog.sciencenet.cn/?3017 李宁 http://blog.sciencenet.cn/?71485 李世春 http://blog.sciencenet.cn/?2321 李万春 http://blog.sciencenet.cn/?40007 李维 http://blog.sciencenet.cn/?362400 李侠 http://blog.sciencenet.cn/?829 李霞 http://blog.sciencenet.cn/?4600 李学宽 http://blog.sciencenet.cn/?254303 李永丹 http://blog.sciencenet.cn/?281175 李泳 http://blog.sciencenet.cn/?279992 梁建华 http://blog.sciencenet.cn/?51231 梁进 http://blog.sciencenet.cn/?39446 廖俊林 http://blog.sciencenet.cn/?460310 林中祥 http://blog.sciencenet.cn/?279177 刘广明 http://blog.sciencenet.cn/?359436 刘进平 http://blog.sciencenet.cn/?39731 刘立 http://blog.sciencenet.cn/?71079 刘洋 http://blog.sciencenet.cn/?134 刘玉平 http://blog.sciencenet.cn/?27691 刘玉仙 http://blog.sciencenet.cn/?215715 吕喆 http://blog.sciencenet.cn/?111635 罗帆 http://blog.sciencenet.cn/?42818 马磊 http://blog.sciencenet.cn/?472423 马臻 http://blog.sciencenet.cn/?71964 马志飞 http://blog.sciencenet.cn/?258217 毛宁波 http://blog.sciencenet.cn/?339326 苗元华 http://blog.sciencenet.cn/?214181 彭思龙 http://blog.sciencenet.cn/?39416 齐霁 http://blog.sciencenet.cn/?296123 青秀玲 http://blog.sciencenet.cn/?266709 任胜利 http://blog.sciencenet.cn/?38899 沈海军 http://blog.sciencenet.cn/?39356 沈阳 http://blog.sciencenet.cn/?190 孙常全 http://blog.sciencenet.cn/?356017 唐凌峰 http://blog.sciencenet.cn/?2068 万跃华 http://blog.sciencenet.cn/?57081 王德华 http://blog.sciencenet.cn/?41757 王飞跃 http://blog.sciencenet.cn/?2374 王号 http://blog.sciencenet.cn/?45556 王进 http://blog.sciencenet.cn/?2644 王晓峰 http://blog.sciencenet.cn/?3176 王晓明 http://blog.sciencenet.cn/?2361 王孝养 http://blog.sciencenet.cn/?402046 王鹰 http://blog.sciencenet.cn/?39176 王铮 http://blog.sciencenet.cn/?2211 王志明 http://blog.sciencenet.cn/?57000 吴宝俊 http://blog.sciencenet.cn/?200147 吴云鹏 http://blog.sciencenet.cn/?392525 吴中祥 http://blog.sciencenet.cn/?226 武际可 http://blog.sciencenet.cn/?39472 武京治 http://blog.sciencenet.cn/?299127 武夷山 http://blog.sciencenet.cn/?1557 谢广明 http://blog.sciencenet.cn/?100463 信忠保 http://blog.sciencenet.cn/?58729 邢志忠 http://blog.sciencenet.cn/?3779 徐耀 http://blog.sciencenet.cn/?303939 许浚远 http://blog.sciencenet.cn/?67397 许培扬 http://blog.sciencenet.cn/?280034 杨海涛 http://blog.sciencenet.cn/?66090 杨秀海 http://blog.sciencenet.cn/?56669 杨学祥 http://blog.sciencenet.cn/?2277 曾庆平 http://blog.sciencenet.cn/?281238 张檀琴 http://blog.sciencenet.cn/?39774 张旭 http://blog.sciencenet.cn/?275634 张志东 http://blog.sciencenet.cn/?2344 赵明 http://blog.sciencenet.cn/?40615 周可真 http://blog.sciencenet.cn/?126 周耀旗 http://blog.sciencenet.cn/?472757 朱宏伟 http://blog.sciencenet.cn/?96754 朱猛进 http://blog.sciencenet.cn/?295006
个人分类: 科学博客|1716 次阅读|6 个评论
毛遂自荐——我推举我自己
热度 17 cosismine 2011-3-1 20:10
今天收到科学网的信,说是因为我是第一届顾问博主,所以被邀请推举2名博主作为第二届20名增选顾问博主候选人,我推举我自己,可以吗? 被选为第一届顾问博主,是因为我参加的团队在上次的域名杯的比赛中获得了优秀团队奖。但可惜没有到双百名单里面,换届的时候,没有当然的资格,只能争取增选的顾问博主候选人了。 这么些年,已经习惯于关注科学网的网事,很多事情都是从科学网上知道。是真的喜欢科学网这么一方水土,尽管争争吵吵,但人都是真心真意,可以开诚布公地谈自己的所好,所恶,平民一介,却能够在这里发出自己真实的声音,因而真心想呵护好这片天地,为这里的健康发展作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这应该是我希望自己继续当选顾问博主的原因吧。 当然,还有一个原因是喜欢这种被信任的感觉。顾问博主,科学网的网事,也就是公共事务中,所发表的意见,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所以才被选为顾问博主,这让我很自豪。虽然没有任何的报酬,也没有任何的权势,对自己的社会地位,也没有很大的影响,一年到头,不过是一支青花瓷笔。。。。。但其中的信任却是无价的,是我们人之为人的内在价值所在,因而也是自己所追逐的方向。我甚而至于感到,这种信任,以及被信任里所寄予的荣誉,比那些争权夺势而引起的种种委员,都有更大的价值吧......所以,那支青花瓷笔,可能类似于一支一支放在纳什面前的那支笔,是对人本身的敬意......所以,很看重这份荣誉,很看重这份信任,很希望自己的简历里有这么一笔,科学网的顾问博主。 附加的原因,很喜欢自己在科学网事中所发的议论能得到大家的承认,在种种争议中,所发表的意见被争议双方所采纳,诸如用洁尔阴洗洗脸,与辱骂同行等意见被大家推举上过首页。因为真诚,还交了很多朋友。在科学网升级之后,大家找朋友的时候,苏青老师以“刘老师好”来找我交朋友,让我感到那种厚重的理解。 一些零碎的原因,比方泄气时在科学网上得到的鼓励和支持,比方分享我的点滴感悟,比方被人评论为网上的女中豪杰......虽然和科学网顾问博主无关,但却是科学网之所以让人寄予希望,因而值得自己为之付出心血的原因所在。 我还有一个推荐名额,敢问那位博主和我有相近的看法,并愿意为科学网的建设出力的,愿意被我推举?也欢迎大家推举我。
4453 次阅读|17 个评论
Wiley-Blackwell上海办公室诚聘
热度 1 whocj 2011-2-28 21:38
Wiley-Blackwell生命科学部上海办公室目前有如下职务空缺: 作者服务经理 我们寻找一名具有宽广生命科学知识背景的候选人,负责我们本地和国际期刊的作者服务,以及与中国相关科研机构和研究人员进行联络,以便扩展我们的本地化服务,更好地满足作者和编辑的需要。 申请人应该拥有生命科学领域的硕士或博士学位(最好是分子生物学、分子医学、生物技术或其他相关领域,但并不仅限于这些领域)。我们希望申请人之前已在国际主要的学术期刊上发表过论文,普通话流利,并能用自如地用英语进行口头或书面交流。自我管理和领导才能也是需要的。如果有出版从业经验和国外博士后研究经历者,优先考虑。 作者服务培训生 我们在为国际著名的高影响力期刊《 Journal of Separation Science 》、《 Electrophoresis 》 和 《 Proteomics 》的编辑部寻找一名作者服务培训生。申请人将会得到期刊出版相关的直接经验,如约稿、期刊运作、同行评议、为中国和国外的作者和审稿人提供支持 、选择合适的文章进行推广等等。 申请者需要拥有在生物化学或分子生物学专业的硕士或博士学位,能够自我激励、具有良好的组织能力和书面/口头沟通技巧、善于与人交往、思维灵活、熟悉相关的文字和图形软件,普通话流利,并能熟练地使用英语进行交流。如果有出版从业经验和国外博士或博士后研究经历者,优先考虑。 欢迎感兴趣的应聘者发送邮件至 hrasia@wiley.com 进行申请。请在邮件主题中注明您申请的职位名称并附上您的简历,同时说明您目前的年薪水平以及期望的年薪水平。 详情请至: http://as.wiley.com/WileyCDA/Section/id-406620.html
5180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阿里缘何高票当选连任
chile 2011-1-17 18:48
本报记者 肖连兵   今天是突尼斯共和国政治生活中十分重要的日子,在经过昨天数百万的选民投票,5年 一届的总统选举有了结果。在4位候选人中,现任总统、执政党宪政民主联盟的候选人本 ·阿里以94.49%的选票,再次当选突尼斯总统。今年68岁的本·阿里,在执政17年后再次 当选连任,原因何在在突尼斯共和国,记者经过大选前后9天的采访,得到了 答案。   从伦敦飞往突尼斯的途中,记者问一位非洲开发银行的职员为何去突尼斯,他说,非洲 开发银行的总部过去在科特迪瓦,后来迁至突尼斯。科特迪瓦曾是一个经济发达、社会安 定的国家。但这些年来,由于政治上的不稳定,导致政局动乱。与其相反,突尼斯政治稳定 ,被国际社会公认为是经济发展最迅速,社会最安全的非洲国家之一。   突尼斯的一位高官告诉记者,本·阿里在政治体制问题上,没有盲目照搬西方的民主 政治,而是注重把政治民主进程与国情结合起来,对政治改革采取了循序渐进的方针,并在 改革中特别重视他所领导的宪政民主联盟的执政能力建设。华为公司突尼斯分公司近来 年在突尼斯的业务突飞猛进,总经理韩俊生介绍说,这得益于突尼斯的投资环境不断地改 善,呈现出公平竞争的局面。这种局面的形成与本·阿里惩治腐败是分不开的。过去,一 位负责通信建设的部长在接受一家外国公司邀请去该国考察后,采购了该公司的设备,总 统知道此情后,当即决定撤消这位部长的职务。   除了良好的社会政治环境,本·阿里的政绩使他赢得社会各阶层的支持。一位在公交 公司工作的司机拿着手机对记者说“我有住房,有汽车,有电话。”话语间显得很满足。 他投了本·阿里的票,在选举前,他就坚信本·阿里当选。的确,在本·阿里执政这些年里 ,经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国民经济一直保持5%的增长率,老百姓安居乐业。   旅游局局长易卜拉欣对本·阿里赞不绝口。他说,本·阿里制定了符合国情的经济发 展战略。突尼斯是一个矿产资源不足的国家,但有阳光、沙滩和地中海独特的宜人气候, 于是本·阿里把发展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成效十分显著。只有980万人口的突尼 斯每年接待近600万的外国旅游者。在只有16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800多家星级酒店。 突尼斯已成为中国的旅游目地国。作为执政党的一员,他感到十分自豪。他认为本·阿里 获胜是民心所向。   本·阿里的妇女支持率十分高。对外新闻署的官员玛尔基女士对本·阿里的3大业绩 尤为称道一是国家实行小学义务教育,使文盲率越来越低,国民素质得到了提高;二是提 倡男女平等,鼓励成年女性参加工作,现在像她这样的“职业妇女”越来越多;三是实行计 划生育政策,鼓励每对夫妇只生两个孩子。   本·阿里更受到青年人的爱戴。在旅游新城———阿玛麦特的一家大型家庭度假酒 店采访时,接待记者的是一位青年人。他自豪地说“这家酒店由私人企业投资,总额达到 1亿多美元,这一带共有40多家高档酒店。在非洲,突尼斯是相当发达的国家。”在苏斯市 ,一位负责旅游咨询的青年人告诉记者,他刚从大学毕业,他表示支持本·阿里,因为本· 阿里给青年人创造了受高等教育和就业的机会。本报突尼斯10月25日电
1437 次阅读|0 个评论
2009年吴阶平医学奖候选人的学术成就
xupeiyang 2009-9-13 20:51
http://www.sciencenet.cn/htmlnews/2009/9/223309.shtm 2009年吴阶平医学奖候选人公布 五位候选人为王正国、陈可冀、张涤生、彭淑牖及黎介寿 据吴阶平医学基金会网站消息,吴阶平医学奖是由吴阶平医学基金会设立,经卫生部和科技部批准的我国医药卫生领域个人奖项,主要奖励在医学临床、科研、教育、公共卫生和卫生事业管理等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取得显著成果的个人。评审委员会由15位著名医学专家组成,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韩启德院士担任评审委员会主席。 2009年吴阶平医学奖提名和候选人初审工作已经结束。评审委员会对被提名人进行了初审,初审通过5名候选人。分别为(按姓氏笔划排序): 王正国,创伤医学和野战外科专家,解放军文职特级,技术一级,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野战外科研究所研究员、解放军交通医学研究所名誉所长,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专家组成员、中华医学会常务理事,国际交通医学学会副主席、西亚地区主席,亚洲创伤学会主席等。 陈可冀,中西医结合医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任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西苑医院心血管病中心主任、中央保健委员会专家组副组长、中华医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药典委员会执委、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及中国老年学学会名誉会长等。 张涤生,整复外科、显微外科和颅面外科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上海市整复外科研究所名誉所长、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终身教授。 彭淑牖,外科学专家,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外科主任医师,外科研究所所长,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大外科主任,2004年被美国外科学院授予荣誉院士,2008年10月20日欧洲外科学院通知彭淑牖入选为该院荣誉院士(中国大陆唯一)。 黎介寿,外科学专家,医学教育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副院长,解放军普通外科研究所所长,同时兼任内地和香港9所医学院校的客座教授、兼职或名誉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联系导师。国际外科学会国家级会员、欧洲肠外与肠内营养学会会员、欧洲消化道外科学会会员。 王正国 男,汉族,安徽合肥人,1935年12月12日出生于福建漳州,大学本科毕业,中共党员,中国工程院医药卫生工程学部主任,重庆市科协二届副主席,重庆市医学会副会长,第三军医大学野战外科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1950年12月入伍,1956年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先后任军事医学科学院野战外科研究所研究实习员、助理研究员,第三军医大学野战外科研究所助理研究员,赴美高级访问学者,研究员等职。1994年遴选为中国工程院医药卫生工程学部院士。1997年12月至2002年12月任重庆市科协一届副主席,2002年12月起任重庆市科协二届副主席。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华医学会理事,中华医学会创伤学分会主任委员,总后卫生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常委,第三军医大学技术职称评审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创伤杂志》(中、英文版)总编辑。曾先后被南斯拉夫军事医学科学院,国内第一、二、四军医大学,清华大学,天津医科大学,山东大学医学院,暨南大学,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福建医科大学,解放军卫生装备研究所,《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编辑部,《中华创伤骨科杂志》编辑部等单位聘为名誉(客座/兼职)教授或高级学术顾问;被天津市政府聘为特聘专家。 我国冲击伤、创伤弹道学、交通医学研究的主要创始人之一,著名的创伤医学和野战外科专家,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4项,国家发明三等奖1项,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二等奖15项,重庆市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200余篇,编著、主编专著20余部,参编10余部。先后荣立二等功2次、三等功1次,1999年3月17日,经江泽民主席亲自签发,中央军委通令给王正国同志记一等功1次。1996年获军队专业技术重大贡献奖,1997年获香港何梁何利基金医学科学技术奖,1998年获美国Michael DeBakey国际军医奖(成为该奖设立以来至今获此殊荣的唯一亚洲人),获重庆市首届争光贡献奖,2000年获陈嘉庚医学科学奖和国际交通医学重大贡献奖,2002年获第四届中国光华工程科技奖。 王正国2001年被中共中央组织部授予全国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1983年以来,招收培养硕士研究生7名,博士研究生40名,博士后7名。 序号 学者 学者单位 研究领域 文献篇数 基金论文数 核心期刊论文数 第一作者篇数 总被引频次 平均被引频次 总下载频次 1 王正国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附属大坪医院 外科学;基础医学;生物学; 445 250 292 52 2703 6.0742 16115 2 王正国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 外科学;基础医学;特种医学; 339 103 142 71 1135 3.3481 5001 3 王正国 中国工程院 外科学;医学教育与医学边缘学科;特种医学; 18 0 3 17 74 4.1111 339 4 王正国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基础医学;外科学;心血管系统疾病; 7 5 5 0 60 8.5714 202 5 王正国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附属新桥医院 临床医学; 1 1 0 0 30 30.0000 83 陈可冀 序号 学者 学者单位 研究领域 文献篇数 基金论文数 核心期刊论文数 第一作者篇数 总被引频次 平均被引频次 总下载频次 1 陈可冀 中国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 中药学;中医学;中西医结合; 352 72 133 105 2970 8.4375 15583 陈可冀 序号 学者 学者单位 研究领域 文献篇数 基金论文数 核心期刊论文数 第一作者篇数 总被引频次 平均被引频次 总下载频次 1 陈可冀 中国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 中药学;中医学;中西医结合; 352 72 133 105 2970 8.4375 15583    陈可冀,男,汉族,1930年10月出生于福建。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著名中西医结合内科、心脑血管科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54年7月毕业于福建医学院,1991年当选为 中国科学院 学部委员(院士)。现任 中国中医科学院 首席研究员,卫生部 中日友好医院 全国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中心主任;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名誉会长; 中华医学会 常务理事及老年医学学会主任委员; 中国老年学学会 名誉会长;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席团成员;中国科协荣誉委员;中央保健委员会专家小组副组长;教育部中医内科学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人事部博士后管委会专家组成员;世界中医药联合会高级专家顾问委员会副主席;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北京市人民政府医药专业顾问;国家药典委员会委员及多种学术团体、杂志的理事、编委等。世界卫生组织传统医学专家咨询团顾问。第七、八、九届全国政协委员。  从事中西医结合内科特别是心脑血管病临床及研究50年,积累了丰富临床经验,为我国中西医结合的奠基者及开拓者。20世纪50年代后期与已故郭士魁名老中医一起,首先倡导活血化瘀为主治疗冠心病,并进行冠心二号等复方系统临床和基础研究,得到国内外认同和推广应用;其基础研究与心血管科和有关科室从整体、细胞和基因蛋白表达分子水平科学阐释了活血化瘀治疗冠心病的作用机理,阐明血瘀证实质。针对冠心病介入治疗(PCI)后再狭窄这一冠心病防治领域的国际难点,他首先运用活血化瘀中药进行多中心干预研究,临床和实验皆证实疗效,为再狭窄药物预防提供了新的有效途径。他首先用活血中药川芎有效成分川芎嗪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获得显效,现为城乡常用药物之一。他还首先倡导用温阳益气活血法和附子活性成分去甲乌药硷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证实有显著提高心率作用。组织全国制定血瘀证诊断标准及冠心病辨证标准及临床疗效评价标准,被广泛应用,其研究成果辐射全国。  其血瘀证与活血化瘀研究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证效动力学研究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清代宫廷原始医药档案研究荣获古籍整理金奖,并先后荣获多项省部级科技成果奖;荣获爱因斯坦世界科学奖,首届立夫国际中医药学术奖,求是杰出集体奖及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先后培养博士、博士后和学术继承人70余名。曾多次到欧美、日本、东南亚及东北亚各国讲学和访问,促进了国内外中西医结合学术交流和持续发展,扶植和造就了一大批新生力量。 早期主要成就   陈可冀长期从事中医、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及老年医学的研究,在活血化瘀及芳香温通方药治疗冠心病的理论及疗效研究方面,在补益脾肾方药延缓衰老理论及临床研究方面,在清代宫廷医疗经验的继承研究方面,均取得丰硕成果;在著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整理方面,在中医、中西医结合人才培养方面,在促进中西医结合学术交流方面,成就尤为突出。他医德高尚,治学严谨,亦为人们所称颂。   一、系统全面继承著名老中医的学术经验   自1955年底,陈可冀应调到中医研究院学习和研究中医,至今已近40年,他对祖国医药学宝库,进行不懈地探索、挖掘。从古医籍到现代医学最新文献,从《 黄帝内经 》到近代著述,他都进行了系统的学习。有人曾认为他的成功在于天资聪明,智慧超凡,记忆力过人。陈可冀引用诸葛亮的一句名言说: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事业的成功要靠有志趣,有目标;肯学习,能坚持。   陈可冀在中医和中西医结合研究上的成就,还得益于几位名老中医的教诲和指导。他曾做过已故名老中医冉雪峰的助手和关门弟子,曾向北京名老中医王易门学习并同他共事两年余,1959年进行中医脉象现代化研究他又拜蒲辅周老中医为师,他曾多年随岳美中老中医临诊,1960年后他集中精力从事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研究又拜著名老中医赵锡武为师,并同著名老中医郭士魁合作共事20余年,志同道合,亲如家人。   在中医学术的继承上,中医研究院根据老中医岳美中的建议,安排陈可冀集中地继承、整理岳老的学术经验。经过多年的努力,他先后主持整理出版了《岳美中论医集》(已有日译本出版)、《岳美中医案集》(1982年获全国优秀科技图书奖)及《岳美中医话集》(卫生部部级成果奖)。这些医籍忠实而生动地反映了岳老的学术造诣与卓越技艺,令人屡读不厌。陈可冀还参加整理出版了《冉雪峰医案》、《赵锡武医疗经验》等学术专著。   由于陈可冀有机会跟随数位全国著名老中医学习和共事多年,能够在学术上做到博采诸名家之长,枝叶交融,自成一体。他的成就,深受老中医们的赞赏,著名老中医岳美中教授曾写诗称赞他:英年绩学展鸿猷,中西结合喜善收,鸟影不移参邈邃,梅枝独侑企风流。   二、致力于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研究   心血管病是当前我国人口死亡的第一位原因,也是国内外瞩目的研究课题。自50年代,陈可冀就开始进行中医、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的研究,30多年来取得了卓越成就,不仅在国内医学界享有盛誉,在国际上也有一定影响。   1.为国内最早从事中医脉象的客观检测研究者之一。早在19571958年间,陈可冀与章宗穆研究员合作,依据中医传统学术思想,在中国科学院声学教授马大猷的协助下,制成以酒石酸钾钠为换能原件的寸关尺脉搏描记仪,由著名老中医蒲辅周、杨树干把脉,对400例17种脉象图与心冲击图、心电图及心音图作了同步描绘,为我国早期之压电晶体式脉象仪。在此基础上,在黄宛教授和张锡钧教授的指导下,陈可冀进行了高血压弦脉特点及其产生机制的研究,将弦脉分为三级,临床及在他自己身上静脉滴注去甲肾上腺素等试验证明,弦脉形成与儿茶酚胺水平及血管敏感性有关,后发表于《中华内科杂志》(1962年)。由于他在中医脉诊研究和中医学术继承方面取得成就,获奖出席1959年全国群英会。   2.高血压中医辨证论治研究。60年代前后,西方降压药有长足之发展,但调节症状效果似欠佳。陈可冀在著名老中医赵锡武、郭士魁及黄宛教授指导下,对262例高血压病分八型辨证论治,证明降压幅度虽不甚大,但缓解证候确较好。若能合理进行科际整合,相信患者是欢迎的,他以后的实践证实了这一点。其中针对肝风型之天麻钩藤饮不仅具有调节大脑第二信号系统功用,更有温和降压和改善脑血循环之效果,平肝熄风,解除头晕、耳鸣有效,可以减少西药降压药之剂量。陈可冀对高血压病的中医辨证分型论治作了规律性总结,指出了中医药调节平衡缓解症状的优越性,可以补西药单纯降压之不足。1959年冬,他在西安召开的全国第一届心脏血管疾病学术会议上就高血压病中西医结合治疗作了专题报告。    3.脂质代谢与心血管病关系的探索。1963年,在陈可冀的倡议下,西苑医院心血管病研究室对当时尚健在的年龄在63岁以上、素食史达1472年的北京各寺院中的僧尼的高血压和动脉硬化性心脏病、血脂水平及中医证候特点进行研究,设有同龄之对照组。结果证明,长期过分严格素食和膳食之不平衡,可致内源性脂质代谢障碍,虽形体未必肥胖,但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并不降低,与赛利调查欧洲僧侣资料略有差别。这107例北京广济寺等寺院之长期食素者,心肾阴阳两虚及肝风证候一般较突出。   4.博采众长,整理发扬名老中医治疗心血管病之经验。1962年以后,陈可冀集中进行冠心病中西医结合研究工作,总结了中医治疗冠心病的辨证论治、活血化瘀、芳香温通、宣痹通阳、补肾助阳及含黄酮类中药的应用等几条途径。在1972年全国防治肺心病、高血压病、冠心病会议上他介绍了这一研究成果,对于推动全国进行这项研究工作的中西医结合起了积极作用。19611962年间,陈可冀结合郭士魁的经验写成《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治疗规律探讨》一文,发表于《中医杂志》(1962年),注意到郭士魁在辨证施治基础上,善用血府逐瘀汤、失笑散、丹参饮和活血通脉汤,注重活血化瘀的治疗经验,同郭士魁一起,进行了一系列活血化瘀临床研究。   中西医结合的事业任重道远,在发展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不和谐的声音,但是陈可冀院士始终坚持科学研究的道路,每一项研究都扎扎实实,一项事业只要坚持就一定能开花结果。2009年10月20日是陈院士80大寿,祝他老人家身体健康,合家幸福。 张涤生 序号 学者 学者单位 研究领域 文献篇数 基金论文数 核心期刊论文数 第一作者篇数 总被引频次 平均被引频次 总下载频次 张涤生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外科学;口腔科学;基础医学; 218 26 50 46 702 3.2202 3881 张涤生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外科学;口腔科学;基础医学; 20 6 14 6 22 1.1000 728   男,1916.6.12生, 江苏 省 无锡 市人,中国工程院院士、整复外科、显微外科及颅面外科专家,中国第七届光华工程奖获得者。   1941年毕业于南京前国立中央大学医学院。现任上海市整复外科研究所名誉所长、教授,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终身教授。   曾任上海第九人民医院整复外科主任,中国修复重建外科学会主任委员,第十届国际显微外科学会会议主席(1989),第三届世界美容外科学术会议主席 (2002),第三届亚太颅面外科会议主席(2003)等,是中国整复外科创始人之一及开拓者。   20世纪60年代在国内首先开展显微外科动物实验;创制治疗肢体淋巴水肿的烘疗机;并在70年代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在国内外首创前臂皮瓣一期再造阴茎手术,距趾关节移植重建颞颌关节强直等手术;在国内首先开展游离肠段移植再造食管,大网膜游离移植治疗颅骨暴露坏死等手术,并开展颅面畸形外科,胸骨裂心脏外露等首创性手术。 论文及获奖 张涤生领衔的的上海整复外科研究所拥有晚期烧伤、显微外科与四肢创伤、颅面外科、淋巴水肿和美容外科五大分支,成为专家实力雄厚、技术领先、特色显著、设备先进的国内外整复外科中心之一, 1982年评定为上海市重点发展学科。1955年评为上海领先专业学科。张涤生先后荣获上海市先进工作者,上海市教育战线先进工作者,上海市先进科技工作者,上海市劳动模范,国家教委科技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先后获得国家级,省部级,市级科技进步奖项25项。   1996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1999年获上海市医学荣誉奖。2000年获何梁何利奖,2008年6月荣获中国第七届光华工程奖 。   主编《整复外科学》、《修复重建外科学》、《实用美容外科学》、《颅面外科学》、《整形外科手术图解》、《张涤生整复外科学》等9部著作,参加中外文出版参考书专章编写共30余册,发表论文200余篇。另外还担任《The Princip and practice of Microsurgery》(1984)、《The Chinese Experiences of Plastic Surgery and Burn》(1987) 2本英文专著的主编。 人物经历   1916年6月12日,祖籍无锡的张涤生在吉林长春市诞生。张涤生从小好学,少年时代曾一度酷爱文学,梦想将来读文科,做一个记者或者作家。虽然后来志向改变,但良好的文学素养,使他这个外科医生不仅手术做得漂亮,而且能写能讲,从医60余年来,著书立说等身,培养后人无数。   艰苦磨练 成就神刀   1935年,张涤生考入南京国立中央大学医学院,求学期间加入了进步组织南京学联,参与抗日活动。七七卢沟桥事变后,张涤生积极投身学生抗日救亡后援团,被委任为救护队队长。1941年毕业时,他被分配前往贵阳市图云关的中国红十字会救护总队,成为一名抗日救亡医疗工作者。1944年,张涤生又加入印度战区的远征军,在美军43流动手术队当外科医师。日军投降、战争结束后,张涤生受到表彰,于1946年被公派赴美留学,学习整形外科。学成归国后,张涤生先后在上海同济大学医学院附属中美医院(今长征医院)、同济医院工作,1952年晋升为教授,任颌面外科主任。   1951年12月,朝鲜战争爆发。张涤生又一次奔赴战场,任上海市抗美援朝医疗手术队副大队长兼颌面外科中队队长,在烧伤、战伤、冻伤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1958年,张涤生参加抢救罕见大面积烧伤病人邱康财成功,受到卫生部表彰,在中国整复外科史上写下重要的一笔。1961年,张涤生在广慈医院(今瑞金医院)成立整形外科,1966调任上海第二医学院(今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整复外科主任,1977年起担任第九人民医院院长。1982年,张涤生应邀赴美访问。   36年前,张涤生赴美是为了学习进修,36年后,张涤生的再访却使九院整形外科在美国一举成名。我国在整形外科专业方面的成就,已经可以和美国平起平坐! 从此,在张涤生的推动下,我国整形外科专业走上了世界舞台,不断前进,终于达到令天下英雄竞折腰的高度。   开拓创新 填补空白   张涤生是我国整复外科、显微外科奠基人之一与开拓者,也是我国颅面外科、淋巴医学的创始人。   20世纪60年代,我国长江流域和南方各省流行丝虫病。丝虫病到了晚期,患者发生肢体的淋巴水肿,下肢粗肿,形成了象皮腿。当时对于象皮腿的治疗,国外都采用手术切除的办法,但效果不好。张涤生受民间烘烤疗法的启发,亲自设计了安全、方便的电热烘箱,后又改进为微波治疗仪,使有效率提高到95%左右,迄今已治疗5000余例。张涤生的烘绑疗法被国际淋巴学会所承认,认为是世界上治疗肢体象皮肿最好的保守疗法之一,在不少国家推广应用。   1976年,张涤生为中国创造了第一例肠游离移植再造食管手术。1976年,张涤生又完成了中国第一例眶距增宽症的矫治手术。1982年,张涤生成功地进行了世界第一例一次性阴茎再造手术。消息传开,轰动了国际医学界。因为过去阴茎再造手术,整个手术至少要半年或一年,而且要经过三至五次手术。国际医学界将该手术称为张氏阴茎再造术、中国卷筒技术。1996年,张涤生以80岁高龄,创新性地完成了中国医学史上第一例胸骨缺损移植修复手术,震撼了世界。   科学童心 伟大爱心   1996年,张涤生光荣地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之所以能在当时并不红火的整复外科获得如此高的荣誉,除了张涤生的勤奋、努力和机遇,要归功于他的科学童心和伟大爱心。   张涤生秉性好奇,对各种东西都感兴趣,且勇于探索。在他毕生从事的医学实践过程中,还常怀着一种强烈的敢为天下先的执著欲望,力求不断创造新技术,开拓新领域。要做到这点,须不断更新开拓自己的知识范围及其深度。不但要掌握自己专业的新知识技术,还应随时了解相关专业的新发展,甚至不太相关的科学进展。在他的生活中,报刊杂志、电视广播等都可以成为信息来源,都是他开拓性思维的源泉。张涤生创制的烘疗机来源于学习祖国医学文献,以后又利用微波代替电热,可以说就是一个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例证。他发明的张氏阴茎再造术,灵感则来源于火车上邻座小女孩的剪纸!   张涤生对病人,则怀有一颗赤子之心,时刻把病人的利益放在首位。行医道路不可能是一条坦途,病人病情可以千变万化,各有不同,疑难杂症又是那么千奇百怪,但这才是考验医生技术和医德水平的试金石。要做一名能获得广大病人信赖的医生,还得要树立勇于探索,敢担风险的崇高精神。跳一跳可以摘下果子,但有时虽跳了可还够不着,这时就得想方设法,取一块砖石来垫脚,或请人托一把。张涤生很少对病人说不、没办法,他在遇到疑难重危病人时,虽介于可治和不可治的矛盾中,但总是想办法跳一跳,把不可治转化为可治。这种敢担风险,无私无畏,成就了他医学生涯中的无数个第一。   科普先行 惠泽大众   张涤生一贯认为向群众作科普宣传工作,是每一个科技工作者应尽的义务,是义不容辞的责任。早在1948年,他的老友裘法祖教授担任本刊主编时,他就经常为本刊和其他报刊撰写文章。从中,张涤生获得了两点认识:第一点是写科普文章需要把一些医药常识或疑难杂症,特别是某些新医学科的发展,用朴实无华的文字,短短两三千字道出主题、指出方针,使一般群众易于阅读,这可并非易事,非得多想多练多写。另一方面,对作者来说,科普文章也是一个展示特长、向病人宣传的窗口。这是一件利人利已的好事!   张涤生一生写了约百余篇科普文章,2003年又以院士名义出版了一本科普小册子《整形与美容》,以通俗的文字介绍了整形外科和美容外科的范围、内容和知识,使广大群众可以对这门外科新专业有所认识,使他们可以寻医问药,投医有门。   保健之道 贵在养生   如今,张涤生已迈入耄耋之年,他自嘲满头银发稀落,脸部散散的皱纹,眼睛也缩小不少,同时又自夸:只要理过发,穿上西装,打扮一下,走起路来还是腰背挺直、步履轻快,绝大部分人见到我,都猜我只有70余岁! 张涤生至今仍每年上两三次手术台,亲自为一些疑难病例做手术。   张涤生认为自己并没有特别的养生之道,因为养生之道存在于日常生活之中,总的来说,贵在自我养生。张涤生在读书的时候,虽不是运动员,但每天都认认真真参加晨操,经常跑步。可以说勤锻炼,坚持锻炼就养生之本。张涤生迄今还保持做早操的习惯,但内容进行了调整,什么部位不好,就练哪一部位。   大学毕业后,张涤生参加了抗日战争,到过印缅战场,在枪林弹雨中做救治工作,后又参加抗美授朝医疗队,这不但锻炼了体魂,而且还培养了他临危不惧、坚忍不拔的意志。如今张涤生无论春夏秋冬,每天早晚都坚持用泠水洗脸,这是预防感冒的有效方法之一。   张涤生患颈椎和腰椎增生症已20余年了,这是外科医生的职业病,有个阶段经常感到头晕、颈腰部肌肉僵直疼痛,走路不稳,以致住院休息两个月。但现在稳定下来了,照常工作。不过参加会议或做手术,低头工作时得带上颈托和腰托以加强自我保护。   张涤生为患者做手术超过万例,但自己也挨过几刀。1988年他做了胆囊切除手术,1998年又做了肺癌切除手术,现在仍然健康地工作和生活着。这除了要感谢医护人员外,也是他对疾病采取乐观态度的结果。谁都难说一生之中不会和病魔打交道,一旦病魔来访,就得安然相处,除靠医生的药物进行治疗外,最重要的是树立战胜病魔的信心,以乐观的心情来接受治疗。   年事高了以后,张涤生的工作生活有了些改变。早上6时起身,晚10时左右睡觉。上午到医院上班,下午睡个午觉,起来后再看看报纸、写写东西。近两年来还出版了三本书。晚上不工作已有十年以上了,看看电视。饮食不挑剔,荤素不拘,多鱼类少吃肉,吃个半饱是常事。所以张涤生说:保健之道,贵在养生。 彭淑牖 序号 学者 学者单位 研究领域 文献篇数 基金论文数 核心期刊论文数 第一作者篇数 总被引频次 平均被引频次 总下载频次 1 彭淑牖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 肿瘤学;外科学;临床医学; 459 49 201 131 2221 4.8388 17058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外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博士后导师。 教学与科研成果   1952年起开始从事外科学临床、教学、科研工作,曾留学于英国。截止到2009年,已培养研究生博士32名,硕士33名。承担了承担省级以上科研项目7项,其中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在肝、胆、胰、脾、胃、肠等整个普通外科临床实践中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如高难度肝癌、高位胆管癌、胆囊癌及肝移植的手术。特别是中晚期胆囊癌的肝胰十二指肠切除术(HPD)16例,中位生存期、3年生存率都得到明显提高;肝门胆管癌切除率82.5%,高于目前32.5%~60%的水平。获省级以上鉴定6项,获省部级以上奖励15项,16项国家专利。参与撰写的主要学术专著有17本,主编卫生部和实用医学杂志社出版的医学影象像教材6部。发表论文178篇 。 主要职务   中华医学会外科分会常务委员   中华创伤学会委员   中华外科学会肝外科学组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肝癌专业委员会胆道癌学组主委   中国抗癌协会胰腺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外科研究所所长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大外科主任   清华大学医学院一附院消化医学中心顾问   香港中文大学曹光彪外科客座教授   美国外科学院荣誉院士(2004)   英国皇家外科学院荣誉院士(2006)   欧洲外科学院荣誉院士(2009) 所获荣誉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吴孟超肝胆外科医学奖   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全国五一劳动奖 黎介寿 序号 学者 学者单位 研究领域 文献篇数 基金论文数 核心期刊论文数 第一作者篇数 总被引频次 平均被引频次 总下载频次 黎介寿 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 外科学;临床医学;肿瘤学; 1096 228 364 105 6399 5.8385 47997 黎介寿 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 外科学;肿瘤学;临床医学; 81 19 34 3 246 3.0370 3917 (1924.10.11- )中国工程院院士,普通外科专家,医学教育家。湖南省浏阳市人。1949年毕业于国立中正医学院。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副院长,解放军普通外科研究所所长、南京大学临床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经长期探索与大量动物实验,攻克肠移植技术难关,在防治感染与促进功能恢复、排斥反应的监控等方面创造了新技术、新经验,成功地进行了亚洲首例全小肠移植与首例肝肠联合移植,使我国成为当时国际上8个能开展肠移植的国家之一。独创一系列国际最好水平的肠外瘘治疗原则与方法,推广全国。在国内率先研究临床营养支持,提出一系列改进措施,在我国积极推广,提高了危重病人的抢救水平,影响深远。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军队科技进步一、二等奖多项,发表论文362篇,主编专著7部。现任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副院长、科学委员会主任,解放军普通外科研究所所长。南京大学、第二军医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博士生导师、博士后联系导师,同时还是山东医科大学、华西医科大学、浙江大学、青岛大学、第三军医大学教授或名誉教授, 2000年被评为江苏省优秀研究生导师。曾任解放军医学科学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江苏省医学会副会长。是国际外科学会国家级会员、欧洲肠外与肠内营养学会会员、欧洲消化道外科学会会员,同时还是中华外科学会委员、中华外科学会营养支持学组组长、中华创伤学会常务理事、中华外科学会胃肠学组顾问。是肠外与肠内营养杂志主编,兼任解放军医学杂志、中华普通外科杂志、中华创伤杂志等10余种学术刊物的编委或顾问。擅长于腹部外科,精于临床营养支持,对治疗肠外瘘、短肠综合症等复杂疑难疾病与危重病人有丰富的经验与卓越效果。1994年完成了亚洲第一例人同种异体小肠移植术,2003年4月又完成亚洲首例肝肠联合移植术、10月进行了亲体供肠移植,从而完成了肠功能障碍的系列研究。发表学术论文600余篇,担任13卷巨著《手术学全集》总主编,主编《肠外瘘》、《临床肠外及肠内营养支持》、《围手术期处理》等专著8部,参与21部著作的撰写工作。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三等奖、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和二等奖、军队医疗成果一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江苏省科技进步一等奖、高等教育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等各类重大科技成果34项。先后获何梁何利奖励基金医学与药学奖、国家科学大会奖、中国人民解放军专业技术重大贡献奖各一次,荣立二等功二次、三等功四次,荣获总后勤部、南京军区有突出贡献的医学专家、培养人才先进个人、有突出贡献的名老医学专家、培养科技人才先进个人等10余次。   1996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2009年5月又和他弟弟黎磊石又荣获一等功
个人分类: 有待分类|2764 次阅读|0 个评论
2009年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进入第二轮评审的候选人名单
ranfen 2009-7-9 12:15
2009年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进入第二轮评审的候选人名单 (各学部名单按照姓名拼音排序) 2009 年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第一轮评审工作已经结束。从 449 位有效候选人中,产生进入第二轮评审的候选人 163 位。根据《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工作实施办法》的规定,现予公布。投诉受理截止日期 8 月 15 日。 中国工程院 2009年7月8日 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19人) 姓名 年龄 专业 工作单位 提名、遴选渠道 董春鹏 66 水下兵器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五研究所 部委遴选,中国科协遴选 段正澄 75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华中科技大学 院士提名 樊会涛 46 飞行器设计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 部委遴选 甘晓华 52 航空宇航推进理论及工程 空军装备研究院 部委遴选 郭东明 50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大连理工大学 部委遴选,中国科协遴选 侯世明 71 飞行器设计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四研究院 院士提名 黄松 61 车辆设计与制造 东风汽车公司 院士提名,部委遴选,中国科协遴选 金东寒 48 动力机械设计制造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一研究所 院士提名,部委遴选 李崇坚 56 电力电子及控制设备 中国钢研科技集团公司 部委遴选 林忠钦 51 机械成形加工工程及自动化 上海交通大学 部委遴选 刘永才 66 飞行器设计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三研究院 部委遴选,中国科协遴选 陆俭国 72 电器设计制造 河北工业大学 院士提名 孙聪 48 飞行器设计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 部委遴选 孙逢春 51 车辆设计与制造 北京理工大学 院士提名,部委遴选 田红旗 (女) 49 运载工具运用工程 中南大学 中国科协遴选 杨绍卿 68 武器系统与应用工程 中国兵器工业第二○三研究所 中国科协遴选 杨兆升 71 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 吉林大学 院士提名 张卫华 48 运载工具运用工程 西南交通大学 部委遴选 朱英富 67 船舶(与海洋机构物)设计制造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研究所 部委遴选 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19 人) 姓名 年龄 专业 工作单位 提名、遴选渠道 陈志杰 46 通信与信息网络技术 空军装备研究院 院士提名,部委遴选 邓中翰 40 微电子技术 北京中星微电子有限公司 省、自治区、市遴选,中国科协遴选 丁晓青 (女) 69 计算机应用技术 清华大学 院士提名,部委遴选 段宝岩 54 雷达技术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原西军电) 院士提名,部委遴选,中国科协遴选 桂卫华 58 控制理论与技术 中南大学 部委遴选 黄永勤 (女) 53 计算机系统结构 总参谋部某研究所 院士提名,部委遴选 李世鹤 68 通信与信息网络技术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部委遴选 刘泽金 45 激光技术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部委遴选 吕跃广 45 信号处理技术 总参第五十四研究所 院士提名,部委遴选 马佳光 67 光电子技术 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 部委遴选 彭翰生 72 激光技术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 院士提名 王耀南 51 控制理论与技术 湖南大学 院士提名,部委遴选,中国科协遴选 魏钟铨 71 信息与通信工程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八研究院 院士提名 吴建平 55 计算机系统结构 清华大学 院士提名,部委遴选,中国科协遴选 吴曼青 43 雷达技术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 院士提名,部委遴选 于全 43 通信与信息网络技术 总参谋部第六十一研究所 院士提名,部委遴选 赵沁平 61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教育部 院士提名,部委遴选 郑纬民 63 计算机系统结构 清华大学 院士提名,中国科协遴选 周万幸 47 雷达技术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四研究所 部委遴选 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 18人) 姓名 年龄 专业 工作单位 提名、遴选渠道 陈祥宝 53 复合材料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 院士提名,部委遴选 付贤智 51 无机化工 福州大学 省、自治区、市遴选 李言荣 46 功能材料 电子科技大学 院士提名,部委遴选 李元元 50 粉末冶金 华南理工大学 院士提名 刘炯天 46 矿物加工 中国矿业大学 部委遴选,中国科协遴选 钱旭红 47 精细化工 华东理工大学 部委遴选 邱冠周 60 矿物加工 中南大学 院士提名,部委遴选 谭天伟 45 生物化学工程 北京化工大学 部委遴选,中国科协遴选 王海舟 69 钢铁冶金 中国钢研科技集团公司 部委遴选 王耀华 59 材料合成与加工 解放军理工大学 部委遴选 翁宇庆 69 金属材料 中国金属学会 部委遴选,中国科协遴选 徐惠彬 49 功能材料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院士提名,部委遴选 张宝砚 (女) 66 高分子化工 东北大学 院士提名 张建春 51 高分子化工 总后勤部军需装备研究所 院士提名,部委遴选 张生勇 69 精细化工 第四军医大学 院士提名,部委遴选 周玉 53 无机非金属材料 哈尔滨工业大学 院士提名 周克崧 68 材料合成与加工 广州有色金属研究院 院士提名,省、自治区、市遴选 宗保宁 46 化学工程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部委遴选,中国科协遴选 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20 人) 姓名 年龄 专业 工作单位 提名、遴选渠道 蔡美峰 66 非能源矿产开发 北京科技大学 院士提名,部委遴选 程树康 63 电气工程 哈尔滨工业大学 院士提名 李阳 50 石油和天然气工程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公司 院士提名,部委遴选,中国科协遴选 李夕兵 46 非能源矿产开发 中南大学 部委遴选 李晓红 50 矿业的安全和环境 重庆大学 院士提名,部委遴选 林集明 68 电气工程 中囯电力科学研究院 院士提名,中国科协遴选 马永生 47 油气资源与勘探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院士提名,部委遴选 毛景文 52 矿产资源和地质勘查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院士提名,部委遴选 欧阳晓平 48 核科学技术应用 西北核技术研究所 部委遴选 沈平平 68 石油和天然气工程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院士提名 万元熙 69 核科学技术应用 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 院士提名,部委遴选 武强 49 矿山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院士提名 于俊崇 68 核能工程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院士提名,部委遴选 袁亮 49 煤炭开发 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院士提名,省、自治区、市遴选 岳光溪 63 热能动力工程 清华大学 部委遴选,中国科协遴选 张伯明 60 电气工程 清华大学 院士提名 赵文智 50 油气资源与勘探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勘探与生产分公司 院士提名,部委遴选 赵宪庚 55 核科学技术应用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 院士提名,部委遴选 周守为 58 石油和天然气工程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院士提名,部委遴选 庄灿涛 66 地质与矿产探测 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 院士提名,部委遴选 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19 人) 姓名 年龄 专业 工作单位 提名、遴选渠道 程良奎 73 岩土工程 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院士提名 崔愷 51 建筑学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 部委遴选,中国科协遴选 杜彦良 52 土木工程抗灾与防护工程 石家庄铁道学院 省、自治区、市遴选 郭仁忠 52 地图制图与地理信息工程 深圳市国土资源和房产管理局 院士提名 何华武 53 道路与铁路工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 部委遴选 李建成 44 大地测量与测量工程 武汉大学 院士提名 吕西林 54 结构工程 同济大学 院士提名 聂建国 50 结构工程 清华大学 院士提名,中国科协遴选 秦顺全 45 桥梁工程 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 院士提名,部委遴选,中国科协遴选 全永燊 67 城市规划(含城市交通规划) 北京交通发展研究中心 院士提名,省、自治区、市遴选 任辉启 56 土木工程抗灾与防护工程 总参工程兵科研三所 部委遴选 任南琪 50 市政工程 哈尔滨工业大学 院士提名,部委遴选 王超 50 水文学与水资源 河海大学 院士提名,部委遴选,中国科协遴选 杨永斌 54 结构工程 云林科技大学 院士提名 张建云 51 水文学与水资源 水利部、交通部、电力工业部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院士提名,部委遴选,中国科协遴选 张泽明 68 土木工程抗灾与防护工程 总装备部工程设计研究所 部委遴选 张正宇 71 岩土工程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院士提名 钟登华 45 水利水电工程 天津大学 院士提名,部委遴选,中国科协遴选 周绪红 52 结构工程 兰州大学 部委遴选 环境与轻纺工程学部(12人) 姓名 年龄 专业 工作单位 提名、遴选渠道 陈坚 47 发酵与轻工生物技术 江南大学 院士提名 陈立奇 64 海洋化学工程 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 部委遴选 侯立安 51 环境工程 第二炮兵工程设计研究所 部委遴选,中国科协遴选 蒋兴伟 50 海洋技术工程 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 院士提名,部委遴选 孟伟 52 环境区域污染控制原理与技术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院士提名,部委遴选 曲久辉 51 水污染防治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院士提名,部委遴选 石碧 51 皮革化学与皮革工程 四川大学 部委遴选 孙宝国 48 食品工程 北京工商大学 省、自治区、市遴选 奚旦立 70 纺织化学与染整工程 东华大学 院士提名 谢剑平 49 烟草科学与工程 中国烟草总公司郑州烟草研究院 部委遴选 徐祥德 66 气象科学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部委遴选,中国科协遴选 张嗣良 68 发酵与轻工生物技术 华东理工大学 部委遴选 农业学部(21 人) 姓名 年龄 专业 工作单位 提名、遴选渠道 曹福亮 51 森林培育 南京林业大学 院士提名,省、自治区、市遴选 曹卫星 50 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 南京农业大学 院士提名,部委遴选 陈剑平 46 植物病理学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省、自治区、市遴选,中国科协遴选 陈温福 53 作物栽培与作物育种 沈阳农业大学 省、自治区、市遴选 何启伟 68 蔬菜学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 院士提名,省、自治区、市遴选,中国科协遴选 康绍忠 46 农业水土工程 中国农业大学 院士提名,部委遴选 李玉 65 微生物工程 吉林农业大学 省、自治区、市遴选 李德发 55 动物营养与饲料学 中国农业大学 院士提名,部委遴选 刘旭 55 作物学 中国农业科学院 部委遴选 刘务林 56 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 西藏自治区林业调查规划研究院 省、自治区、市遴选 罗锡文 63 农业机械化工程 华南农业大学 省、自治区、市遴选 麦康森 50 水产养殖 中国海洋大学 部委遴选,中国科协遴选 南志标 57 草业科学 兰州大学 院士提名 王保海 57 农业昆虫与有害生物防治 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 省、自治区、市遴选 熊范纶 68 农业信息化工程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部委遴选 于康震 49 预防兽医学 农业部 部委遴选,中国科协遴选 张改平 48 预防兽医学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省、自治区、市遴选 张守攻 51 森林经理学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部委遴选 赵匀 65 农业机械化工程 浙江理工大学 省、自治区、市遴选 周定国 59 木材科学与技术 南京林业大学 院士提名 邹学校 45 蔬菜学 湖南省农业科学院 院士提名,省、自治区、市遴选 医药卫生学部(21 人) 姓名 年龄 专业 工作单位 提名、遴选渠道 程京 45 医学生物物理学 清华大学 院士提名 丁健 56 药理学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部委遴选 付小兵 48 外科学 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 院士提名,部委遴选,中国科协遴选 韩德民 58 耳鼻咽喉科学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院士提名,省、自治区、市遴选,中国科协遴选 黄璐琦 41 中药资源与鉴定学 中国中医科学院 院士提名 蒋国梁 61 肿瘤学 复旦大学 部委遴选 郎景和 69 妇产科学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院士提名,部委遴选 廖万清 70 皮肤病与性病学 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 院士提名 林东昕 53 医学遗传学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 院士提名,部委遴选 刘又宁 63 呼吸系统病 解放军总医院 部委遴选 钱忠明 58 药理学 香港理工大学 院士提名 田志刚 52 免疫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院士提名,部委遴选 王辰 46 呼吸系统病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院士提名,省、自治区、市遴选 王学浩 67 普通外科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院士提名 王振宇 44 消化系统病 香港大学 院士提名 吴以岭 59 中医内科学 河北省中西医结合医药研究院 院士提名,省、自治区、市遴选 夏照帆 (女) 55 烧伤外科 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 院士提名,部委遴选,中国科协遴选 徐建国 57 医学微生物学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 院士提名 杨宝峰 51 药理学 哈尔滨医科大学 省、自治区、市遴选,中国科协遴选 周良辅 67 神经外科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中国科协遴选 朱宝泉 62 微生物与生物技术药学 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 院士提名,部委遴选 工程管理学部(14 人) 姓名 年龄 专业 工作单位 提名、遴选渠道 凤懋润 67 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管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 院士提名,部委遴选 胡文瑞 59 能源与矿业工程管理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院士提名,部委遴选,中国科协遴选 花禄森 68 机械与运载工程管理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科学技术委员会 院士提名,部委遴选 栾恩杰 68 信息与电子工程管理 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 部委遴选 王安 50 能源与矿业工程管理 中国中煤能源集团公司 院士提名,部委遴选 王陇德 62 医药卫生工程管理 中华预防医学会 院士提名 王天义 62 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管理 河北钢铁集团 省、自治区、市遴选 夏国洪 69 信息与电子工程管理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 院士提名 杨善林 60 信息与电子工程管理 合肥工业大学 院士提名,部委遴选 叶天竺 68 能源与矿业工程管理 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 部委遴选 袁家军 46 机械与运载工程管理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 部委遴选,中国科协遴选 张基尧 64 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管理 国务院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 院士提名,部委遴选 赵晓哲 45 信息与电子工程管理 海军大连舰艇学院 部委遴选 郑健 47 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管理 铁道部,铁道部工程设计鉴定中心(铁道部经济规划研究院) 部委遴选
个人分类: 未分类|13768 次阅读|0 个评论
诺贝尔物理学奖候选人
liuxiaod 2009-6-7 21:08
俄罗斯新西伯利亚物理研究所的Khriplovich在1969年提出强相互作用渐近自由和对称自发破缺理论,比西方学者早4年,可惜在90年代以前不为西方学者熟悉,现在他已72岁,他的学术成就已经被欧美学者承认, 参见 http://cerncourier.com/cws/article/cern/29840/2 ,估计会得诺奖,特立此存照。
个人分类: 物理大发现|4316 次阅读|2 个评论
祝贺动物学及野生动物相关专业17位学者入选2009年两院院士候选人
李丕鹏 2009-5-21 21:08
候 选 人 名 单 (排名不分先后,相关信息摘录自网络报道) 姓 名 年 龄 专 业 工 作 单 位 吴孔明 44 昆虫学 中国农业科学院 宋微波 50 动物学 中国海洋大学 张树义 45 兽类学、动物生态学 华东师范大学 徐安龙 46 比较与进化免疫学 中山大学 桂建芳 53 鱼类遗传育种学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贾晓平 59 渔业资源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李德发 55 动物营养与饲料学 中国农业大学 李思发 71 水产养殖 上海海洋大学 刘家富 68 水产养殖 福建省宁德市水产技术推广站 刘务林 56 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 西藏自治区林业调查规划研究院 麦康森 50 水产养殖 中国海洋大学 王保海 57 农业昆虫与有害生物防治 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 相建海 63 动物(水产)生物工程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杨忠岐 57 农业昆虫与有害生物防治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张国范 55 水产养殖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张润志 44 农业昆虫与有害生物防治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张学成 68 水产养殖 中国海洋大学 .................................................................................................................... 简 要 统 计 一、单位入选人数 单 位 入选人数 单 位 入选人数 中国海洋大学 3 中国农业科学院 1 中国农业大学 1 上海海洋大学 1 华东师范大学 1 中山大学 1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2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1 中国科学院动物所 1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所 1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1 西藏自治区林业调查规划研究院 1 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 1 福建省宁德市水产技术推广站 1 17人中高校 8人,国家科研机构6人,地方科研机构3人。 二、学科专业入选人数 专业 入选人数 水产养殖 5 农业昆虫与有害生物防治 3 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 1 动物(水产)生物工程 1 动物营养与饲料学 1 鱼类遗传育种学 1 渔业资源 1 比较与进化免疫学 1 兽类学、 动物生态学 1 昆虫学 1 动物学 1 .................................................................................................................... 候 选 人 介 绍 (注:选用此部分的目的是供学生熟悉和了解院士候选人的一些情况,激励学生努力学习。 所有资料查自网络,以介绍为首选,如未查到介绍时选用事迹报道。此外,由于未找到个别候选人的简历介绍和全面的事迹介绍,采用了连接方式) 吴孔明 来源 : 农大校友录。作者 : 农大校友会 吴孔明( 1964.8 ? ),男,河南省固始县人,中共党员, 1984 年毕业于河南农学院植物保护专业,现为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研究员,兼植物病虫害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博士生导师。 吴孔明 1987 年取得浙江农业大学农学硕士学位, 1994 年 7 月取得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农业昆虫学专业 农学 博士学位; 1987 至 1992 年在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工作,现在中国农科院工作,主要从事棉花害虫的生物学及控制技术和 Bt 棉花环境生态安全性的研究;先后主持科技部攀登计划棉铃虫迁飞扩散规律研究专题, 973 计划植保项目植物害虫天敌间的协同进化机制子项目,九五 863 计划转 Bt 抗虫基因棉花害虫发生规律及控制技术的研究课题,十五 863 计划 Bt 棉花生态安全性课题和九五科技攻关计划棉花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课题,十五科技攻关计划棉花重要病虫害可持续控制技术研究课题及 Rockefeller 基金会课题等研究项目。他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研究论文 100 余篇,获国家和省部级科技成果奖励 7 项。 吴孔明 1995 年被评为中国农科院优秀青年, 1997 年当选中国农业科学院跨世纪学科带头人并获中国昆虫学会第 2 届青年科技奖, 1998 年被国务院授予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1999 年被农业部授予农业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荣誉称号, 2001 年被中国农业科学院授予院文明职工标兵荣誉称号, 2002 年获中国植物保护学会青年科技奖及农业部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他还担任国家第一届转基因生物安全委员会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第九届生命科学部专家评审组成员、中国科协第三届病虫害防治专家组成员,农业部第三届农业有害生物抗性风险评估与对策专家组成员、中国植保学会常务理事兼青年工作委员会主任和中国昆虫学会常务理事,《植物保护》、《昆虫知识》和《植保技术与推广》编委等职。 宋微波 摘录自百度百科 http://baike.baidu.com/view/1627826.html?fromTaglist ( 最近承担或完成的主要课题和 近期主要学术论文未录 ) 宋微波 教授 留德博士,博士生导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生命学科专家组成员,教育部长江学者计划特聘教授( 1999 2004 ),《 J. Eukaryot. Microbiol. 》及《 Protozool. Monographs 》编委,中国原生动物学会副理事长。主要从事原生动物生物学及病害学研究。先后主持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 973 课题、教育部重点项目等多项,发表 学术论文 240 余篇 ,其中 SCI 收录 100 余篇 。 所主持完成成果曾先后获教育部和国家海洋局科技进步成果一等奖四项,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一项。 2004 年获中国青年科学家奖。 张树义 由于在 google 检索未找到 张树义 博士的系统性文字介绍,有关其个人简历和科学研究等情况连接华东师范大学网页 http://life.ecnu.edu.cn/teachers/zsy.htm 徐安龙 文章来源: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徐安龙, 1963 年出生于江西。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1992 年获得美国伊利诺斯大学分子免疫学博士学位。 1992 年至 1994 年在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 从事 博士后研究,主要从事红血细胞病的分子生物学研究。 1994 至 1996 年就职于美国加州圣迭戈联合制药公司,任研究员,主要负责抗肿瘤药和抗炎症药的筛选和开发。 1996 年回国后主要从事医药功能基因及其分子机理的基础与应用研究。获得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863 计划和攻关项目的资助。发表论文近 100 篇 , 被 SCI 收录的有 42 篇 , 他引 100 多次。已申请中国发明专利 14 项,国际发明专利( PCT ) 4 项。现任主要职务: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新药评审专家,国家药典委员会专家委员,国家十五 863 海洋生物技术主题专家组副组长;广东省生化与分子生物学学会理事长,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生物防治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南海海洋生物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先后获得广东省青年科技奖、中国青年科技创新杰出奖。 2004 年入选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桂建芳 转录自: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学科组长介绍 http://www.ihb.ac.cn/person.aspx?id=12 桂建芳,男,汉族, 1956 年 6 月 28 日 出生,中共党员,理学博士,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1999 年至 2007 年任水生所常务副所长、所长;现为淡水生态与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水产学会副理事长,中国海洋湖沼学会副理事长,农业部第八届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武汉市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湖北省遗传学会和湖北省生物工程学会副理事长,中国鱼类学会理事,中国遗传学会理事;《水生生物学报》主编,《 Cell Research 》、《 Pakistan Journal of Zoology 》、《实验生物学报》、《遗传学报》、《遗传》、《动物学研究》、《海洋与湖沼》、《中国水产科学》编委;国家科学技术部 973 计划 重要养殖鱼类品种改良的遗传和发育基础研究 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水产原良种审定委员会副主任。 1982 年 1 月毕业于武汉大学细胞生物学专业,获学士学位; 1984 年 12 月在武汉大学遗传学专业获硕士学位,同年到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工作; 1995 年 6 月在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获理学博士学位。 1991 年 12 月至 1994 年 9 月曾在美国俄亥俄医学院和加州大学圣迭戈校区进行工作访问和博士后研究,主要研究 RNA 剪接与细胞周期调控的关系。现在主要从事与鱼类育种生物技术相关的遗传、细胞和发育生物学研究。已在《 Nature 》、《 PNAS 》、《 Mol.Biol.Evol. 》、《 Dev.Biol. 》、《 J. Virol.. 》、《 Dev. Comp. Immunol. 》、《 Gene 》、《 Aquaculture 》、《 J. Mol. Evol. 》、《 J.Fish Biol. 》、《中国科学》和《科学通报》等国内外核心刊物上发表研究论文 220 多篇,其中 SCI 刊源论文 90 多篇,被 SCI 引用 1000 多次,在国内外作大会或特邀报告 60 多次,出版论著 6 部。已培养毕业博士 38 名,硕士 5 名,出站博后 6 位,毕业的博士中获中国科学院院长特别奖 1 名,优秀奖 2 名。作为主持人培育出水产新品种 1 个(异育银鲫中科 3 号),获湖北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1 项( 2003 年),湖北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1 项( 2005 年),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三等奖 1 项( 1995 年),国家八五科技攻关重大成果奖 1 项( 1996 年),作为第二完成人获湖北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1 项( 2004 年),参与完成的成果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1 项( 1995 年);授权专利 5 项。 1988 获中国青年科技奖, 1989 年获中国科学院青年科学家奖二等奖, 1990 年获湖北省青年科技精英称号, 1994 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 1995 年获中国科学院青年科学家奖一等奖, 1996 年获香港求是科技基金会杰出青年学者奖, 1997 年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 1998 年获中国科学院优秀研究生导师奖, 1998 年获中国科学院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 2003 年获中国科学院优秀研究生导师奖, 2003 年获湖北省五一劳动奖章, 2004 年获湖北省劳动模范, 2004 年获科技部国家重点实验室计划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主持的学科组已创建了进行鱼类雌核生殖和性反转分子机理研究体系,克隆鉴定出一批与鱼类性别决定及分化相关基因和内分泌调控相关基因;建立了研究鱼类抗病毒基因的细胞模型,鉴定出一批参与鱼类抗病毒和免疫反应的基因,尤其是干扰素系统基因。近期的主要研究方向为鱼类发育遗传学和遗传育种工程。研究工作主要集中两个方面,一是在鱼类生殖和免疫相关基因的鉴定和功能研究方面,试图揭示鱼类雌核发育和卵子发生的调控机理,阐述鱼类早期胚胎发育过程中基因的时空表达,鉴别鱼类抗病基因;二是在水产动物分子遗传标记的鉴定和应用方面,试图找到用于区分水产动物不同种群或不同品系的分子标记,并将其应用于生态遗传和遗传育种研究。此外,还致力于鱼类细胞工程技术研究,如细胞培养和基因组操作等。 贾晓平 转录自百度百科 http://baike.baidu.com/view/1896108.html?fromTaglist    贾晓平  1949 年 11 月生,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研究员;中国渔业水域污染事故技术审定委员会主任,中国水产学会理事,中国海洋学会理事。他长期从事海洋渔业环保研究工作,在渔业生态环境保护、渔业环境质量监控、海洋渔业环境污染监控技术、海洋渔业环境影响评价、海洋污染渔业损失调查与评估及海洋有机污染物的生物地球化学研究等方面做出了卓有成效的贡献。他提出和建立了生态背景特征研究 -- 数值模拟 -- 类比分析相结合的污染影响效应评价方法与模式;创建了贻贝观察体系监测系统与分析技术。他先后主持和参与了国家专项、国家攻关、部省重点等科研项目多项。多项研究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和国内领先水平。近年来他的科研成果产生的直接经济效益达? 5000 ?多万元。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农业部科技进步奖、中国水产科研院科技进步奖多项。发表论文 50 多篇。 1991 年被评为全国渔政先进工作者; 1997 年获农业部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 1998 年获广东省第五届丁颖科技奖; 1999 年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李德发 转录自百度百科 http://baike.baidu.com/view/874001.html 李德发,男,出生于 1953 年 12 月,院长,教授。 1992 年 1 月从中国农业大学畜 牧学 博士后流动站,现工作单位中国农业大学。 李德发 博士 1992 年获国家技术监督局科技进步二等奖; 1996 年获国家八五攻关先进个人奖; 1996 年农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 1999 年获北京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2000 获亚澳动物科学协会杰出研究奖; 2000 年获中 国优秀 博士后奖; 2000 获宝钢教育理事会优秀教师奖; 2000 获中国高校科学技术二等奖; 2001 获国家九五攻关先进个人奖; 2001 获中国高校科学技术一等奖; 2003 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003 获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李德发 博士 1989 年获美国堪萨斯州立大学动物营养与饲料加工学博士学位, 1990 年回国,现任国家饲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院长,农业部饲料工业中心主任,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营养学分会名誉会长,动物营养与代谢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从事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的研究、技术集成与转移、工程支持和人才培养工作多年,是我国该学科学术带头人之一。主要研究单胃动物营养、营养与代谢调控、营养与免疫、饲料生物学价值评定和饲料加工工艺等。倡导将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生产实际紧密结合。 1996 年创建农业部饲料工业中心,并在此基础上,于 2000 年组建国家饲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2004 年 10 月成立农业部饲料效价与安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主持国家攻关课题 4 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5 项,国家和农业部专项工程建设项目 4 项。是国家十五攻关课题畜禽规模化养殖营养调控关键技术主持人。 2004 年 9 月 李德发 教授被聘为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 973 计划)畜禽肉品质性状形成的营养代谢与调控机理项目首席科学家。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1 项,省部级科技奖 6 项,国际学术奖 1 项。 1996 年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 1998 年获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入选百千万工程一、二层,神农计划首选人才。 2000 年入选中国农业大学新世纪人才工程优秀中青年学术带头人, 2000 年被人事部评为中 国优秀 博士后(全国共十名)。获宝钢教育基金理事会 2000 年度优秀教师奖。已发表论文 400 余篇,其中 80 余篇被 SCI 收录,英文期刊和著作引用 183 次。 1999 、 2000 连续两年 SCI 收录论文数农学类全国个人第一名(中国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 2001 年度和 2005 年度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资助的首席专家。已申请专利六项。主编论著《猪的营养》、《现代饲料生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加工技术》、《中国饲料大全》、《饲料工业手册》和《配合饲料制造工艺与技术》、《大豆抗营养因子》等 10 余本,已 毕业 博士后 8 名,博士研究生 36 名,硕士研究生 27 名。 李思发 转录自百度百科 http://baike.baidu.com/view/706267.htm 上海水产大学首 席 教授 男, 1938 年 4 月出生,江苏镇江人。毕业于上海水产学院, 1979 年至 1981 年加拿大曼尼托巴大学、海洋渔业部淡水研究所访问学者。现为上海水产大学首 席 教授,博士生导师。青岛海洋大学兼职教授 和 博士导师。 1990 年被评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获国务院特殊津贴。曾任大水面鱼类增养殖教研室主任、农业部水产增养殖生态、生理重点开放实验室主任,现任该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兼任全国水产原、良种审定委员会副主任,农业部渔业专家组成员,国际水产养殖遗传研究网指导委员会中国委员,世界自然保护联盟( IUCN )淡水鱼类组专家,国际科学基金会( IFS )顾问,国内 2 家和国际 3 家学术刊物编委等。 80 年代前主要从事内陆水域鱼类增养殖教学和研究, 80 年代后订书机从事水产动物种质资源和种苗工程研究。先后主持国家攻关项目 7 项,国际合作研究项目 4 项。目前主持的项目有:中华绒螫蟹种质鉴定技术、尼罗罗非鱼选育、鱼类种质标准、团头鲂选育及团头鲂良种选育和开发利用。曾获农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二项、三等奖一项,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二项。国内外发表专著 7 部、译著一部,论文 100 余篇。制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五项。 刘家富 转录自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局网页 http://www.fjof.gov.cn/article.htm1?id=4546 一条鱼育出大产业 记省优秀共产党员刘家富 他是渔民的后代,学的是鱼类学与水产资源专业,对水产事业有着特殊的感情。 他从事水产工作 30 多年,是一位年过花甲而又有着旺盛斗志的人。 他从 1987 年以来的十几年里,先后被中共宁德地委授予优秀共产党员,获宁德地区拔尖人才称号,被评为闽东十佳科技人才,被宁德市政府授予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先进个人称号;被省水产厅评为水产科技推广先进个人、八五期间科教兴渔先进个人,被我省五单位联合授予福建省十佳农业科技推广工作者称号,被省政府评为有突出贡献的农业科技工作者;获原国家科委全国重大科技成果推广突出贡献者称号,获农业部的科技进步三等奖和农牧渔业丰收奖三等奖,被农业部授予全国农业技术推广先进工作者,被国家科技部与农业部授予全国星火计划先进个人,被中国水产学会授予全国优秀水产科技工作者称号。 他先后组织实施了《大黄鱼养殖产业关键技术研究》、《大黄鱼病害防治技术研究》、《大黄鱼健康养殖技术》、《大黄鱼染色体组操作技术培育单雌良种及应用技术研究》、《香鱼人工育苗技术研究》及其成果转化、《三都湾赤潮监控区》等一大批省、部级科技项目。他就是省优秀共产党员刘家富。 大黄鱼是我国海洋四大主捕对象之一,也是我省最具地方特色的海产经济鱼类。由于从上世纪 70 年代中期到 80 年代初期的过度捕捞,资源严重衰竭,成了珍稀鱼种。 1983 年,刘家富大胆提出了利用官井洋这一内湾性大黄鱼产卵场的独特自然条件,开展大黄鱼人工繁殖及其增养殖应用技术研究的设想,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通过 1985 年的初试,这一课题终于被列为省、部级七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 水产界的人都清楚,当时国内外对于大黄鱼的人工繁殖和人工增养殖的研究罕见报道,只是对大黄鱼的卵子和仔稚鱼的形态特征有过研究,攻关难度之大不言而喻。但是,刘家富凭着自己工作 10 多年来搜集、整理的大量技术资料和积累的鱼类人工繁殖及养殖经验,对此充满了信心,他毅然挑起了课题主要攻关者的重担。他为课题设计了至今仍不失其先进性的技术路线和技术方案,并倾全力组织实施。 他在进行海区采卵的同时,就开始天然大黄鱼的保活、驯化与人工培育亲鱼的试验,大大缩短了研究周期,终于在 1987 年 5 月成功地培育出成熟的亲鱼,并首次催产成功。这一成果达到国内外领先水平,得到专家们的高度评价。 在开展大黄鱼人工育苗的同时,刘家富就一直在考虑,如何使大黄鱼成为我国海水养殖的新品种。于是,他与课题组的同志一起,在十分简陋的条件下,从 1985 年起,花了整整 7 年的时间,进行大黄鱼海区网箱养殖和土池人工养殖试验,获得了大量技术数据,为大批量养殖生产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时间进入了上世纪 90 年代。当大黄鱼人工繁殖与育苗技术研究课题在 1991 年结束后,当大家对该成果应用众说纷纭,许多人怀疑大黄鱼养殖可行性之时,刘家富凭着自己的前瞻思维,力排众议,把目光瞄准上大黄鱼养殖技术的深化研究与成果应用和推广上。他于 1991 年 3 月,向上级有关部门领导写了建议意见,呼吁开展大黄鱼产业开发,首次提出创立闽东大黄鱼支柱产业的设想。该建议引起了省人大常委会领导温秀山等的高度重视,报省人大常委会建议立项。此后,省水产厅、科委、计委加大力度,支持他进行大黄鱼养殖中间试验与深化研究。 1992 年,当项目取得批量培育在规格鱼种的重大进展,正要转入首轮批量养成试验阶段之时,由于上头的项目变故,经费渠道受阻。在这课题面临中途夭折的关键时刻,刘家富没有退却,他主动申请成立了宁德地区水产养殖技术推广试验场。靠着借贷来的少量经费,一班人因陋就简,继续开展人工育苗和养殖技术开发试验,先后获得大黄鱼的网箱、土池养殖及秋季、夏季人工育苗成功。 1996 年,我市的大黄鱼养殖产业开始兴起,原省科委与水产厅成立了大黄鱼养殖产业化领导小组与工作小组。刘家富作为工作小组的主要成员,针对产业发展中的布局、养殖技术、种质、病害、饲料等问题,积极献计献策。同时,他作为省大黄鱼技术服务队队长,承担占全省大黄鱼养殖面积 95% 以上的宁德、福州两地区的技术服务任务。他还先后主讲了农业部、省科委及重点养殖县(市)组织的大黄鱼养殖技术培训班,承担了大黄鱼养殖的示范基地建设与病害防治技术研究课题,技术服务与咨询遍及省内外。 在他和社会各界的努力下,大黄鱼养殖终于成为闽东经济的支柱产业。 1999 年,养殖网箱 12 万个,产量 1.5 万吨,产值 10 亿元以上; 2002 年,养殖网箱 30 多万个,产量 4 万吨。同时,大黄鱼养殖还带动了渔网具制作、土木工程、饲料等渔需物资的供应、技术服务、交通运输、内外贸易、餐饮服务等诸多相关行业的发展。直接与间接的从业人员达 20 多万人,为闽东地区的脱贫致富奔小康做出了重大贡献。(闽东日报) 刘务农 转录自 中国西藏新闻网 http://www.chinatibetnews.com/xizang/renwu/2003- 08/05/c ontent_15329.htm 高原生态的活地图记自治区林勘院研究员、野生动植物专家刘务林 作者 : 李文健 主人翁小传:刘务林,男,汉族, 1953? 年出生于山西省兴县,研究员,自治区林勘院常务副院长。进藏工作 24 年来,一直从事林业生态及野生动植物、西藏生态保护的考察研究。曾多次主持完成国家林业部、西藏自治区重点科研项目以及国际合作研究项目。先后发现西藏地区濒危动物 7 种,并主持建立多处自然保护区,发表有关科普文章 300 余篇。多次获得国家、自治区科技进步奖,被国务院评为有突出贡献的农业科技工作者,被林业部授予全国林业优秀科研工作者称号。 年轻的青藏高原令世人向往,吸引着众多人的目光。这片富饶而神秘的土地,以其博大的胸怀,展现了从热带到寒极的独特自然景观:茂密的原始森林,广袤的雪山草原,星罗棋布的高原湖泊,峭壁千仞的冰峰雪岭还有那高原特有的野生动植物。 在西藏这片 120 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一位对西藏的山川河流、野生动植物家族浸含深情, 20 多年如一日,足迹踏遍了全区 74 个县市的大山、大沟、大川,在国际、国内野生动植物界享有盛名的科研专家,他,就是被称为高原生态地图的生物学研究员、自治区林勘院常务副院长刘务林。 1979 年的春天,刘务林从山西省林业学校毕业后,只身来到西藏。那一年,他 26 岁。参加工作后,刘务林感到自己仅仅经过林业学校学习的知识远远不能适应工作的需要,他利用业余时间,刻苦研读有关林业、野生动植物栖息生存等有关方面的书籍,后来他又先后到林业部西南林学院、北京林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野生资源学院研究生班学习进修,为了更好地与国际野生动植物研究机构合作,他又前往美国纽约州保罗史密斯林学院留学一年,掌握了关于生态方面的知识,全面系统地了解熟悉了国内外野生动植物和生态保护研究领域的情况。 作为每个行业的学者,都想将自己学科的精华展示于世人,为人类作出贡献。刘务林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去做的。羌塘,藏语意为北方空地,她以空旷、博大、幽僻、荒寂而著称于世,使得这里聚集了大量的野生珍稀动物,可谓神秘莫测。谈起在羌塘草原的经历,刘务林感慨万千。 1996? 年 6 月,刘务林与国内外科学家们一起深入到藏北,参加关于藏羚羊的考察,不幸遇到了百年不遇的雪灾。千里之内,茫茫一片雪海,在海拔 5000? 多米的羌塘草原里,科考队员们面临着死亡的威胁。刘务林与国内外科学家们绞尽脑汁寻求突围路线。经过 9 天 9 夜的艰难跋涉,饱尝艰辛的每天一包方便面充饥的日子后,刘务林带领的一组队员终于冲出了雪海,与前去营救的部队会合。涉足世界上海拔最高的羌塘大地,并不是刘务林所遇到的最大艰难险阻,更为同行们与知情人称赞的是他为深入了解掌握被誉为世界生物的发祥地之一的雅鲁藏布大峡谷的考察,先后 6 次徒步进入全国惟一不通公路的墨脱县考察研究,攀悬崖、穿密林、抢越泥石流、勇闯飞石区对刘务林来说已经习以为常。同时他还要面对蚂蝗、毒虫、毒草、瘴气的袭击,以至连偏僻的墨脱县的老百姓对他的名字也耳熟能详。 西藏万丽千奇的风格,一旦离开原始的自然美,就失去了一切。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利用西藏野生动植物资源,刘务林于 1987? 年 1990? 年主持了由自治区林勘院主持,西北濒危动物研究所等单位组成的西藏珍稀野生动物考察队。他们跋山涉水,冒着生命危险,完成了 47 种珍稀野生动物的分布区及数量调查,发现了滇金丝猴、水鹿、黑颧等珍稀野生动物在西藏分布的新记录。与此同时,刘务林还与同事们一起承担并完成了西藏麝类动物资源及利用现状研究和西藏熊类动物资源及利用现状研究课题,有关专家给予了较高的评价,获得国家林业部和自治区科技进步一等奖。 刘务林在进行科研的同时把自己的科研成果写成论文或著书出版,到目前为止,他已经发表有关科普文章 300 余篇,其中《西藏野生植物资源的开发与保护》、《雅鲁藏布大峡谷生物多样性研究》等 27 篇论文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获得了较高的评价;他还有《西藏珍稀野生动物与保护》等 6 部专著问世;更令人欣慰的是,经过刘务林和他的同事们的科考研究,我区已经有多处野生动植物分布区建立了国家、自治区级保护区,为我区动植物领域的研究和可持续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麦康森 转录自百度百 http://baike.baidu.com/view/1627830.htm?func=retitle 麦康森 教授 1958 年 10 月生,广东化州人, 1985 年毕业于青岛海洋大学,获农学硕士学位。 1990 年赴爱尔兰国家大学学习, 1995 年获博士学位后回国。现任青岛海洋大学水产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国际鲍鱼协会理塥、中国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研究会副理事长、二十一世纪山东省农业发展青年论坛副主席和山东省趱协委员等职,教育部长江学者计划特聘教授 , 《 Aquaculture Research 》等学术刊物的编委。长期从事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的教学、研究与开发工作。先后主持了教育部优秀教师基金、跨世纪人才培养基金和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 973 、国家 863 、科技攻关等一系列科研项目。被聘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 863 计划海洋生物技术主题专家组成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学科评审专 家组成员和 973 评审专家组成员。共发表学术论文 90 余篇。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 8 项,国际奖 1 项。 麦 康森 教授在 2007 年 11 月中国水产学会学术年会中就曾预言,国内的水产饲料和其他动物饲料都存在添加三聚氰胺的问题,包括奶粉。在 2008 年 9 月出现的问题奶粉,一月后又出现问题鸡蛋,印证了此预言。值得我们深思!   王保海 摘录自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网页,详细内容连接 http://www.taaas.org/news_view.asp?newsid=95 主要成就、贡献 该同志从事农业科研工作 25 年,行程 26 万余公里,考察西藏七地(市) 71 县,采集标本 6.5 万余号,有新种和西藏特有种 1260 余种。紧密结合生产实际研究了农业三大害虫,麦长管蚜,西藏飞蝗,麦红蜘蛛的发生规律及其综合防治。有效控制了三大害虫的为害,每年挽回粮食损失上千万斤。同时开展了昆虫区系演化等应用基础研究,其论点被十多个专家和刊物引用或摘录。获各种奖 23 项(次),发表论文 78 篇,主著专著 5 部,参加撰写 7 部,有 70 多个国家有其研究专著、论文或文摘。国家突出贡献专家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贴。 主要获奖成果: 1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西藏农业病虫及天敌资源调查研究; 2 、国家自然科学四等奖,西藏昆虫区系及其演化和夜峨研究(填补西藏获国家自然科学奖空白); 3 、西藏科技进步一等奖,西藏农业病虫及天敌资源调查研究; 4 、西藏科技进步一等奖。西藏昆虫区系及演化和夜峨研究; 5 、国家农业部科技丰收二等奖,西藏优质油菜大面积丰产栽培; 6 、贵州省科技进步二等奖,西南地区叶蝉和雄尾螨区系与分类研究; 7 、中国林科院科技推广一等奖, ABT 生根粉推广; 8 、西藏科技进步三等奖,麦蚜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研究; 9 、西藏科技进步三等奖,西藏麦类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研究; 10 、西藏科技进步三等奖,西藏蔬菜病虫种类调查及主要病虫防治研究; 11 、西藏科技进步三等奖,西藏特有昆虫发生与为害调查研究; 12 、西藏科技进步四等奖,麦长腿红蜘蛛发生规律研究; 13 、西藏科技进步四等奖,西藏飞蝗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研究; 14 、西藏农牧科学院特等奖、西藏昆虫、蜘蛛分化中心的形成及开发利用研究。 15 、全国优秀科技图书二等奖,《中国蝶类志》; 16 、北方十省(区)优秀科技图书一等奖,《西藏夜峨志》; 17 、北方十省(区)优秀科技图书一等奖,《西藏昆虫区系及其演化》; 18 、中南五省区优秀科技图书一等奖,《西藏昆虫区系及其演化》; 19 、中国八五科学技术成果、西藏飞蝗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研究; 20 、中国青藏高原青年科技奖。 21 、西藏拉萨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千亩冬小麦连片高产栽培试验研究; 22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西藏农作物品种资源考察参加者; 23 、国家农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西藏农作物品种资源考察参加者。 相建海 转录自中国海洋学会网页 http://www.cso.org.cn/cso/article/list.asp?id=202 相建海  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男, 1946 年 5 月生。中科院海洋研究所所长,中科院实验海洋生物学开放室主任。 1969 年南开大学生物系毕业。 1980 年派出到西德康斯坦茨大学。南京大学、青岛海洋大学、上海水产大学兼职教授。甲壳动物学会理事长、海洋学会、海洋湖沼学会、水产学会等学会的副理事长、常委。国家攀登计划 B 海水增养殖生物优良种质和抗病力的基础研究副主持人,国家九五 863 项目海洋生物技术主题( 819 )第二届专家组组长,十五 863 计划资源环境技术领域第一届专家委员会主任。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海水重要养殖生物病害发生和抗病力的基础研究首席科学家。发表论文、专著和报告近百篇,专利 3 项, 1994 年以来先后被评为中科院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全国优秀留学回国人员、山东省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全国科技先进工作者等称号 杨忠岐 转录自中国科技创新网 http://www.zgkjcx.com/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1933 杨忠岐,男, 1952 年 4 月出生,籍贯陕西省岐山县。现为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首席专家,中国林科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国家林业局森林保护学重点实验室主任,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 1990 年 7 月博士研究生毕业于西北农业大学,专业为昆虫学。曾在芬兰赫尔辛基大学学习昆虫学 2 年( 1981 - 1983 ),在美国学习生物防治 1 年半( 1986 - 1988 )。在西北林学院工作多年,先后任讲师、副教授、教授, 1993 年起兼任西北林学院科研处处长。 1996 年 3 月调入中国林科院森林保护研究所(现为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工作至今,主要从事森林保护学研究,研究方向为森林害虫生物防治和天敌昆虫分类。 现为中国昆虫学会副理事长,北京昆虫学会副理事长,国际林联东北亚森林保护学分会主席;国家林业局高级专家组成员、森林有害生物防治专家组成员、基因安全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学科评审组成员;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委员,北京市人民政府顾问,北京市有害生物防控指挥部成员;中国林科院学位委员会委员。 张国范 转录自中国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网页 http://www.qdio.ac.cn/01yjsgk/0404ZhangGuoFan.htm 张国范, 1954 年 4 月出生,海洋生物学家,中共党员,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副所长、海洋生物技术中心主任。 1978 年 7 月本科毕业于厦门大学海洋系, 1978 年 8 月至 1980 年 8 月在国家海洋局海洋环境保护研究所工作, 1982 年 12 月硕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1982 年 12 月至 2000 年 9 月在大连水产学院任讲师、副教授、教授,其中 1992 年 12 月在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获得博士学位, 2000 年 10 月至 2006 年 9 月任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博导,生物技术中心主任; 2006 年 10 月至今任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生物技术中心主任。 张国范长期从事贝类养殖与遗传育种方面的研究,取得较好的研究成果。特别是在皱纹盘鲍杂交技术、雌雄同体形贝类遗传育种体系研究等方面, 创立了贝类家系育种新途径,构建了新的育种模式,并在实践中得到验证。作为主要研究人员,在研究成果取得重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时,申报中国发明专利 12 项,已授权 6 项(均第 1 名),申报国际发明专利 1 项,发表论文 60 篇(其中 SCI8 篇);并且获得 1994 年辽宁省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 1994 年获国务院政府津贴; 1995 年辽宁省优秀青年科学家称号, 1995 年 农业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1996 年首批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 1997 年大连市跨世纪学术带头人; 2000 年获大连市优秀人才奖, 2000 年获辽宁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2001 年获辽宁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2001 年获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一等奖; 2004 年青岛市优秀共产党员; 2005 年山东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2005 年山东省富民兴鲁劳动模范, 2005 年青岛市突出贡献人才奖; 2006 年获辽宁省海洋与渔业科技先进个人。 目前主要社会兼职:国家 863 计划海洋生物主题专家组成员,全国水产原良种审定委员会成员,中国贝类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中国水产科学编委,中国水产学会、海洋湖沼学会、中国动物学会理事。 张润志 转录自北京支部生活 网页 http://bjzbsh.bjdj.gov.cn/ShowArticle.asp?ArticleID=20618 虫博士张润志 张润志是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的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由于科研工作的需要,他长期从事艰苦的野外工作。 1997 年,他获得中国科学院野外工作先进个人称号, 1999 年获得中国科学院青年科学家二等奖。 张润志和新疆结下了不解之缘。 10 多年来,张润志去过新疆 30 多次,不是走马观花参观访问,而是扑下身子做农业害虫防治和技术推广工作;不是住几天,而是一住就是三四个月,最长一次达八个月;不是住宾馆吃大餐,而是跑到田间地头和农民朋友打成一片。 为了防治农业害虫和技术推广,新疆 86 个县,张润志的足迹踏过 80 个县。在别人看来,到野外作业,一去就是几个月,是一件很苦的事情。张润志没觉得这是一件苦差事,相反,和西部的人们一道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做一点工作,他觉得是很自豪和光荣的事情。张润志说,如果自己还算为西部的发展做出了一点贡献的话,西部的土地能记住,就足够了。 张润志说,害虫防治到底能产生多大效益,谁也说不清。棉蚜虫等害虫,能让棉花产量减产 10% 到 20% 。新疆是我国最重要的商品棉基地,棉花产量占全世界的 1/12 ,其产量的增减直接影响全球的棉花价格,也关系到我国的国际贸易。张润志研制的新疆棉花害虫生态治理技术,得到新疆自治区人民政府的采纳并予以大面积推广应用。有人估计,这个项目创造直接经济效益超过 3 亿元,节省农药 2000 吨。 张润志到过的很多地方不光路途遥远,而且生活条件很差,有时候还要自己做饭吃,做一顿饭一连吃好几天,身边没有同事朋友陪伴,没有商场可逛。有人问,一个人一住就是几个月,什么感觉?张润志说,很寂寞。 为什么张润志还对新疆这么情有独钟他坦言,一开始就是为了去那里做试验,后来对西部和西部的人们有了感情,打心眼里希望那里的发展再快一些、人们更富裕一些。 张学成 摘录自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命学院网页,详细信息连接 http://222.195.158.131/hysm/005184.htm 主要学术成就: 长期潜心从事大型藻类和微型藻类生物工程基础研究,系统地进行了龙须菜等江蓠属海藻的遗传学研究,螺旋藻等微型藻类的生物学研究,编著了我国首部《海藻遗传学》等专著和 130 篇学术论文,丰富了海藻遗传学理论体系,为以上物种种质改良和栽培 / 养殖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在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中,将产、学、研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取得了一大批创新性的科研成果。作为主创人员参与了龙须菜的南移栽培并取得成功,开创了我国继海带紫菜之后的第三大海藻栽培业,创立了我国北方螺旋藻生态养殖模式、小球藻生态调控模式和盐生杜氏藻在线养殖控制理论,促进了我国北方微藻产业的建立和发展。 一、在大型藻类生物工程基础理论和应用上的建树 江蓠属红藻是重要的产琼胶藻海藻。从 20 世纪 80 年代开始,以江蓠属的龙须菜、提克江蓠和细基江蓠等物种为材料,进行了系统的遗传学研究。包括诱变和突变体筛选,不同性状的藻体受控杂交和遗传分析和杂种优势研究等。学术创新主要体现在:成功地进行了互补和基因内重组实验,首次发现了龙须菜的基因内精细结构;证明了龙须菜的性别是由一对等位基因决定的,通过体细胞重组可产生二倍的配子体,通过杂交形成多倍的孢子体;首次发现和报道了大型海藻中的跳跃基因及其遗传规律。从 1998 年起,率先在国内进行江蓠属海藻分子生物学研究,包括用 RAPD 和 ISSR 做为品系、性别和世代的分子标记, EST 分析,龙须菜不同世代基因表达差异分析,构建 cDNA 文库,并克隆了藻红蛋白( PE )基因、磷酸甘油醛脱氢酶基因和 small GTP 基因,并进行了这些基因的结构功能分析,进行龙须菜遗传多样性的研究。另外,还研究了龙须菜 a- 半乳糖苷酶活性及不同时代和性别的琼胶质量的对比分析。揭示了龙须菜色素组成,发现了龙须菜藻胆蛋白及藻胆体在光谱和荧光动力学上的新特性,进一步加深了对藻类光合机理的认识。这些创新性的研究成果使我国江蓠遗传学研究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建立了江蓠遗传育种学研究方法与理论,丰富了海藻遗传学理论体系。同时,在江蓠遗传学研究过程中建立起了藻类诱变育种技术体系,所取得的研究成果不但为龙须菜新品种选育、工业化养殖和提高琼胶质量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和实验参考,对其它海藻(如条斑紫菜)的良种选育也起到了指导作用。 从 1987 年起,作为主创人员参与了龙须菜南移栽培试验,在福建省连江和三沙地区栽培成功,参与了龙须菜优良 [ 品系 KFGL981 的筛选和分子鉴定,由于该品系的推广,目前在广东、福建等省年栽培面积超过 10 万亩,年产量超过 20 万吨(干品),成为我国继海带和紫菜后的第三大海藻栽培业,龙须菜栽培业不但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而且使水域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为我国海水养殖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 二、在微型藻类生物工程基础理论和应用上的建树 在微藻生物工程理论研究中,主要涉及三方面的内容:微藻的诱变和突变体筛选,通过营养生理研究,系统掌握了各种营养元素和环境因子变化对螺旋藻生长繁殖的影响规律,为在工业化养殖中降低成本和进行生态调控奠定了基础;螺旋藻高值化开发应用的基础研究,深入研究了螺旋藻及其生物活性成分的药用价值及作用机理,临床研究证明了螺旋藻作为益生元在构建肠道良性微生态和调节肠菌群失调症中的促进作用,实验确证了螺旋藻多糖和藻蓝蛋白对病毒和肿瘤的免疫抑制作用,并进一步开展了作用机制研究,研究成果有力地推动了螺旋藻药物和相关产品的深度开发;微藻分子生物学研究,建立了一整套适用于螺旋藻分子生物学研究的方法体系和研究平台,首次建立了螺旋藻遗传转化体系,克隆了螺旋藻的藻蓝蛋白基因、 rDNA 基因、 rbcL 基因和氢代谢相关基因等重要功能基因,大量功能基因,以及这些基因多样性和分子进化研究。建立了以集胞藻和酵母表达牙鲆生长激素和鲑鱼降钙素的表达体系,为微藻作为表达药用基因的生物反应器打下了实验基础。 在进行基础研究的同时, 张学成 教授始终注意将科研与开发、生产密切结合,创立了我国北方的螺旋藻产业。从 1995 年起,在山东省滨州市无棣县建立了我国北方首家螺旋藻养殖基地 ?? 无棣县生物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通过诱变和良种选育培育出良种 S66 ,这一品种在 10 年的工业化养殖中始现出优质、高产、抗逆等优良品质。因地制宜选育良种,优化培养基配方,创立了一整套适合我国北方地区螺旋藻养殖的生态调控模式。 张学成 教授根据我国北方地区的气候和当地的环境条件,选育出生长快、适温性广、抗逆性强的螺旋藻良种 S66 , 1995 年实验性养殖成功, 1996 年在 30000 平方米 的半封闭式养殖池中进行了大规模生产, 10 年来该品种始终保持优良性状。同时,根据当地的水质条件,经过一系列的实验室研究和大田试验,优化了培养基配方,改造后的配方既保证了藻粉的质量,还使成本降低了 50% ,大大提高了我国螺旋藻藻粉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该公司目前已形成年产螺旋藻藻粉 40 吨的产能。 推动产品深度开发,创造出可观的经济效益。以螺旋藻大规模养殖为基础, 张学成 教授积极推动了以螺旋藻制药为代表的相关产业的兴起和产业链的延伸。为了保证螺旋藻药用系列产品开发中原料的质量,系统研究并确定了 g- 亚麻酸及蛋白质等物质在螺旋藻 S66 中积累的适宜生态条件。 1998 年,无棣县生物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成为国家海洋药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试验基地,成为我国北方重要的药用微藻供应基地和微藻养殖技术辐射中心。在 张学成 教授的支持和积极推动下, 1998 年,山东天顺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研制成功螺旋藻胶囊与片剂,成为首批被国家卫生部批准的螺旋藻药准字产品,列入国家中药保护品种。 2002 年取得国家 GMP 认证。其原料药就是以 S66 为出发藻种,通过生态调控而获得的高 g- 亚麻酸、高蛋白含量的螺旋藻藻粉。项目实施后,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投产后,该公司螺旋藻药品的产值达 3.5 亿元,销售收入 3.2 亿元,实现利税 5500 万元。目前螺旋藻药品的市场年销售额近 3 亿元,公司的销售额达 8000 万元。除了制药产业外,以螺旋藻为原料的保健品、食品、酒等产品也相继开发成功。 目前无棣生物工程公司的微藻养殖业和山东天顺药公司的螺旋藻制药已经成为当地重要的支柱产业,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为农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和致富的机会。黄河三角洲有大面积的盐碱地,无法耕种,但是这里的土地资源丰富,气候适宜,无工业污染,地下水丰富,对于微藻养殖实理想之地。通过 10 年来在无棣发展螺旋藻和小球藻工业化养殖,开辟了一条在黄河三角洲发展新型养殖业的新路。 山东天顺药业公司是我国首批得到螺旋藻药准字号批号的企业, 1998 年投产以来,产品深受患者青睐,尤其是非典期间和以后,更是供不应求。公司既创造了经济效益,又对保障人民健康做出了贡献。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 如有遗漏或错误,敬请指出,并予以修改。
个人分类: 研究生教育|10588 次阅读|1 个评论
[zz]2009年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土木学部)
luoyunbiao 2009-5-20 17:40
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54 人) 姓名 年龄 专业 工作单位 提名、遴选渠道 查宗祥 58 地图制图与地理信息工程 国土资源部信息中心 部委遴选 陈同滨 (女) 55 城乡规划与风景园林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 院士提名 陈政清 61 桥梁工程 湖南大学 院士提名 程良奎 73 岩土工程 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院士提名 崔愷 51 建筑学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 部委遴选,中国科协遴选 杜修力 46 土木工程抗灾与防护工程 北京工业大学 省、自治区、市遴选 杜彦良 52 土木工程抗灾与防护工程 石家庄铁道学院 省、自治区、市遴选 鄂栋臣 69 大地测量与测量工程 武汉大学 部委遴选 傅学怡 63 结构工程 中建国际(深圳)设计顾问有限公司 部委遴选 郭仁忠 52 地图制图与地理信息工程 深圳市国土资源和房产管理局 院士提名 何华武 53 道路与铁路工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 部委遴选 胡 越 45 建筑设计及理论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 省、自治区、市遴选 胡春宏 47 水力学与河流动力学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院士提名,部委遴选 霍 明 56 道路与铁路工程 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部委遴选 李华军 47 港口、水道、海岸及近海工程 中国海洋大学 院士提名 李建成 44 大地测量与测量工程 武汉大学 院士提名 李金城 45 道路与铁路工程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部委遴选 林宗坚 66 摄影测量与航天测绘 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 部委遴选 刘加平 52 建筑环境工程与建筑技术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院士提名,省、自治区、市遴选 吕西林 54 结构工程 同济大学 院士提名 马 军 46 市政工程 哈尔滨工业大学 部委遴选 缪昌文 51 土木工程材料 江苏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院士提名,省、自治区、市遴选 聂建国 50 结构工程 清华大学 院士提名,中国科协遴选 秦 荣 73 工程力学 广西大学 院士提名 秦顺全 45 桥梁工程 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 院士提名,部委遴选,中国科协遴选 全永燊 67 城市规划(含城市交通规划) 北京交通发展研究中心 院士提名,省、自治区、市遴选 任辉启 56 土木工程抗灾与防护工程 总参工程兵科研三所 部委遴选 任南琪 50 市政工程 哈尔滨工业大学 院士提名,部委遴选 邵益生 51 城市规划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部委遴选 沈保汉 71 岩土工程 北京市建筑工程研究院 院士提名 时匡 62 建筑设计及其理论 苏州科技学院 省、自治区、市遴选 孙永明 64 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 宁夏回族自治区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 省、自治区、市遴选 谭述森 67 大地测量与测量工程 卫星导航定位总站 部委遴选 王 超 50 水文学与水资源 河海大学 院士提名,部委遴选,中国科协遴选 王 炜 49 城市规划 东南大学 部委遴选 王建国 51 建筑设计及其理论 东南大学 院士提名 王世江 53 水利水电工程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水利厅 省、自治区、市遴选 王亚勇 65 土木工程抗灾与防护工程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院士提名,部委遴选 吴庆洲 64 建筑历史与理论 华南理工大学 院士提名 吴晓平 56 大地测量与测量工程 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 部委遴选 吴欣之 59 结构工程 上海建工(集团)总公司 省、自治区、市遴选 吴志强 48 城市规划 同济大学 院士提名 辛平 58 道路与铁路工程 甘肃省交通厅 省、自治区、市遴选 杨林江 47 土木工程材料 贵阳高新兰亭高科有限公司 省、自治区、市遴选 杨永斌 54 结构工程 云林科技大学 院士提名 张琨 46 结构工程 中国建筑第三工程局有限公司 部委遴选 张建云 51 水文学与水资源 水利部、交通部、电力工业部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院士提名,部委遴选,中国科协遴选 张泽明 68 土木工程抗灾与防护工程 总装备部工程设计研究所 部委遴选 张正宇 71 岩土工程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院士提名 张仲卿 69 水工结构工程 广西大学 省、自治区、市遴选 钟登华 45 水利水电工程 天津大学 院士提名,部委遴选,中国科协遴选 周璧华 (女) 68 土木工程抗灾与防护工程 解放军理工大学 部委遴选 周厚贵 46 水利水电工程 中国葛洲坝集团公司 部委遴选 周绪红 52 结构工程 兰州大学 部委遴选
个人分类: 未分类|8148 次阅读|0 个评论
珍贵照片:奥巴马从孩子到美国总统候选人成长历程(图)
sxzx 2008-11-5 00:26
珍贵照片:奥巴马从孩子到美国总统候选人成长历程(图) 作者:三峡在线 大家都知道,11月4日,美国总统大选日。美国总统大选今天已经开始投票。三峡在线看到新华网的如下报道: 美国东部时间4日零时(北京时间4日13时)左右,新罕布什尔州两个小镇迪克斯维尔山口和哈特的选民率先开始投票,标志着四年一度的美国总统选举投票正式开始。 新华社记者在迪克斯维尔山口镇的投票现场看到,有19名选民到现场投票,未到场的2人此前已通过邮寄方式提前投票。主持投票的官员托马斯当场公布了计票结果。结果显示,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奥巴马以15票对6票在此地战胜共和党对手麦凯恩。前来投票的选民和组织投票的一些官员高呼奥巴马的名字,并报以热烈的掌声。小镇的投票活动吸引了不少媒体记者前来采访。 托马斯随后对新华社记者说,奥巴马在一直由共和党占上风的地方大幅领先麦凯恩,实在令人意外,但从另一方面讲,这也是意料之中。目前经济形势很不好,人心思变,大家希望奥巴马能给国家带来变化。还有一位选民告诉记者,这个结果是一个风向标,表明奥巴马获胜已是大势所趋。 11月3日晚,在美国弗吉尼亚州的马纳萨斯,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奥巴马(中)参加竞选集会。当晚,奥巴马在马纳萨斯举行总统大选前的最后一场竞选活动,为他长达1年多的竞选划上句号。新华社记者侯俊摄 11月3日,在美国佛罗里达州坦帕,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约翰麦凯恩在竞选活动中发表讲话。当天距美国总统选举投票日只剩一天,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奥巴马和共和党总统候选人麦凯恩均马不停蹄地做最后的竞选拉票活动。新华社/法新 就如同上面提到的主持投票的官员托马斯所说的那样:奥巴马在一直由共和党占上风的地方大幅领先麦凯恩,实在令人意外,但从另一方面讲,这也是意料之中。目前经济形势很不好,人心思变,大家希望奥巴马能给国家带来变化。或许如那位选民所讲的那样:这个结果是一个风向标,表明奥巴马获胜已是大势所趋。 三峡在线觉得,对于奥巴马来说,一位黑人极有可能在这一天创造历史:他将成为美国有史以来的第一位黑人总统! 众所周知:由于美国总统选举实行选举人团制度,因此总统大选日的投票结果,产生的实际上是代表50个州和哥伦比亚特区的538位选举人。真正的总统选举是在12月第二个星期三之后的第一个星期一举行(2008年是12月15日)。届时,各州和哥伦比亚特区被推选出的选举人将前往各州的首府进行投票。获270张选票以上的候选人将当选总统,并于次年1月20日宣誓就职。 所以,对于最后结果,我们或许还有一个漫长的等待。三峡在线觉得,但对于奥巴马来说,无论最后是否获胜,他能够从一名黑人小孩成长到今天的总统候选人,可以说已经创造了奇迹。在此,我们祝福并期待他能够获胜 下面这样一组珍贵的照片,记录了奥巴马从孩子到美国总统候选人成长历程,让我们一起来分享吧: 这估计应该奥巴马最小的一张幼年照了 奥巴马的小自行车 站得高,看得远!看来他从小就明白呀! 在海边张开双臂 这个漂亮女人应该是他的妈妈吧? 从小就喜欢棒球? 跟爷爷奶奶在一起 父子俩 奥巴马与继父、妈妈和妹妹 与爷爷斯坦利在一起 奥巴马在夏威夷上初中时与同学们合影 奥巴马当年曾经是校篮球队成员 在老家 奥巴马在哥伦比亚大学上学时与佬佬、佬爷合影 任《哈佛法律评论》董事长时的奥巴马,人太多了!三峡在线觉得最中间的那个应该就是他吧? 在芝加哥大学法学院教书 任伊利诺斯州议员时,奥巴马深入群众中去。 难得一见的婚纱照 奥巴马与妈妈在一起 童心未泯!奥巴马陪女儿萨莎玩碰碰车。 奥巴马与女儿 浪漫时刻!拥吻妻子。 幸福的一家人 2008年11月3日,在北卡罗来纳州夏洛特市举行的竞选集会上,奥巴马提到外祖母时潸然泪下。奥巴马现年86岁的外祖母邓纳姆因癌症医治无效,于2日在夏威夷去世。 要是觉得不错,请点后面的投票投我一票吧 : 投票
个人分类: 社会时评|3380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6 06:0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