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语言研究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转载]时态语气“了” as an aspect particle and as a modal particle
carldy 2014-12-17 09:41
“了” as an aspect particle and as a modal particle 时态助词“了” 与语气助词“了”的用法 Youxuan Wang 2012-01-23 了 拼音 : liǎo / le 部首 : 乛 笔顺 : 52 This article will first distinguish the two ways in which the word “ 了 ” is used: (a) used as an aspect particle ( 时态助词 shítài zhùcí ), and (b) used as a modal particle ( 语气助词 yǔqì zhùcí ). It will then proceed to explain how they actually used as different types of particle. Non-native speakers find this distinction too subtle to be noticeable, and native speakers who have no training in linguistics find this distinction too intuitive to be worthy of an explanation. However, the student of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is not to be intimidated by the illusory complexity. You only need to know the difference between an aspect particle and a modal particle – The former is a word which is immediately suffixed to a verb to mark the tense of the verb; and the latter is used at the end of a sentence to express an attitude towards what is said in the sentence. By implication, “ 了 ” as an aspect particle and “ 了 ” as a modal particle are actually two different words, and the fact that they look identical and sound identical is merely a coincident. the way each of these two particles is actually used in sentences – You need pay special attention to two issues: (i) word order; and (ii) collocation. In other words, you need take note of where in the sentence each of the two particles is used; and you need pay attention to the question as to whether/how they should be collocated with other words to form a question, an affirmation and/or a negation. This article attempts to explain these two main questions. 1. How to Distinguish Them? 1A. “了” as an aspect particle: • it directly follows the verb; • it expresses a sense of completion , WITHIN the context of the sentence; • it is not used/ required in negative sentences (e.g. negative replies to questions with le ); • it is usually followed by a specific object (eg. something quantified, or not too general), eg.: 我吃 了 三碗饭 wǒ ch ī le sānwǎn fàn 。 I have eaten three bowls of rice. 你到 了 办公室,就给我打电话 nǐ dàole bàngōngshì, jìu géiwǒ dǎdiànhuà 。 Call me as soon as you've arrived in your office. 他洗 了 澡,就去睡觉 tā xǐle zǎo, jìqù shuìjiào 。 He finished taking his bath, and then went to bed. (He went to bed as soon as he finished taking his bath.) 1B. “了” as a modal particle: it comes at the end of the sentence (or sometimes at the end of a clause); it usually expresses a response to a change or unexpected/ undesirable circumstance ; when used with a negative ( 不 or 没有 ) it means, ‘no longer’ . (Note that, by contrast, “了” as an aspect particle, never collocates with “不” or “没有” ). Examples: 我弟弟今年十二岁 了 wǒ dìdi jīnnián shí'èr su ì le 。 My younger brother has celebrated his 12 th birthday this year. (Implication: this is a change in his life.) 对不起,他刚走 了 duìbùqǐ, t ā gāng zǒu le 。 Unfortunately, he has just gone. (Implication: This is something unexpected to the listener.) 我昨天很忙,今天不忙 了 wǒ zuótiān hěn máng, jīntiān bù máng le 。 We was very busy yesterday, but not busy today. (Implication: There is a change in my diary: I’m not as fully booked as yesterday.) 我没有钱 了 wǒ méiyǒu qián le 。 I have run out of money. (Implication: I wasn’t short of cash previously.) (Note that, here, in the sentence “ 我没有钱 了 ” , “ 没有 ” is not an adverb negating the completion of a past action. It is a verb in its own right, meaning “ lack ” or “ having no possession of ” ; and as such, it does not warrant the omission of the particle “了”.) In short, when used as a modal particle, “了” does not mark the tense of a verb, but expresses an attitude towards some change or something unexpected. 2 . How to use them? 2A . As aspect particle (a) When the predicate consists in a verb-object phrase (VOP), “了” is inserted between the verb and object , e.g.: 写字 xiězì 写了字 xiěle zì 上课 shāngkè 上了课 shāngle kè 唱歌 chànggē 唱了歌 chàngle gē (b) As is often the case, if the noun in the VOP is countable, it is to be quantified by means of a measure word: 我 写 了 一百个 字 wǒ xiěle yībǎigè zì 。 I have writ ten down a hundred word s . 我 上 了 一堂 课 wǒ shàngle yītáng kè 。 I have attend ed one session of class. 我 唱 了 一首 歌 wǒ chàngle yīshǒu gē 。 I have s u ng one song. (c) If the countable noun is not quantified, then, (c.i) 了 must be used twice: once between the verb and the object, and once again at the end of the entire VOP (or at the end of the entire sentence, if the VO-phrase is at the end of the sentence). 我 写 了 字 了 wǒ xiěle zì le 。 I have written (down some words). 我 上 了 课 了 wǒ shàngle kè le 。 I have attended class. 我 唱 了 歌 了 wǒ chàngle gē le 。 I have sung. unless (c.ii) the VOP is followed by another statement: 我 写 了 字 就 看 书 wǒ xiěle zì jìu kànshū 。 (I finished writing and then started reading.) I started reading once I had completed my writing. 我 上 了 课 就 打 球 wǒ shàngle kè jìu dǎqíu 。 (I finished my class and then started playing a ball game.) I started playing (basket-)ball once I had finished class. 我 唱 了 歌 就 跳 舞 wǒ chàngle gē jìu tiàowǔ 。 (I finished singing, and then started dancing.) I started dancing once I had finished singing. (d) A case in which the aspect particle “ 了 ” does not appear right after a verb: when the verb is immediately followed by another verb to form a predicate complex with two verbs in series ( 连谓 ). In this case, the actions indicated by two verbs in a series are both completed, and “ 了 ” is used summarily after the second verb. It is not to be used after the first verb; nor is it used twice. 他 去 上 班 了 tā qù shàngbān le 。 He has gone to work. 他们 开始 上 课了 tāmén kāishǐ shàngkè le 。 They have started (to have) their class session. 她 去 同学家 看 朋友 去了 tā qù tóngxuéjiā kàn péngyǒu qùle 。 She went to her (former) classmate's home to meet friends. If you haven't learnt about the construction of predicates in series ( 连谓结构 ) , the easiest way of understanding it at this stage is to think of this English sentence: I came to see you. 连谓结构 is used to write Chinese sentences which translates such English sentences. (e) In two obvious cases, the use of “ 了 ” is not necessary. This is because the notion that the action has been completed or event has taken place has been made explicit by means of a complement of a result indicating the completion, or by means of an adverbial of time spelling out the point of time for the particular action/event in question. For instance, when the notion of completion has been made adequately by the word 完 wán (used as a complement of result immediately following the relevant verb), the “了” can be optionally omitted for sake of stylistic brevity, e.g.: 他吃完晚饭就去看电影。 Alternative, we can say: 他吃了晚饭就去看电影。 Otherwise, stylistically speaking, the word “ 了 ” is used redundantly in the following sentence: 他吃完 了 晚饭就去看电影。 Likewise, if the time of the past action in question has been clearly indicated by an adverbial of time such as “ 昨天下午 ” (or “ 今天下午 ”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this evening) , “ 前天 ” , “ 去年 ” , “ 以前 ” etc, “了” would be superfluous. In the Hanyu Jiaocheng , part 1, Book 2 (IIa: p.1) , Zhang Dong says to Tian Fang “ 今天下午 我们 跟政法大学的代表队 比赛 ”, explaining why he failed to call Tian Fang back. Here, the “ 了 ” is, stylistically speaking, quite appropriately omitted. If Zhang Dong were not sensitive to stylistic norms, he could have said something clumsy like the following sentence: 今天下午 我们 跟政法大学的代表队 比 了 赛。 The adverbial of time “ 今天下午 ” warrants the omission of “ 了 ”, if the phrase “ 今天下午 ” in effect refers to a time in the past. (f) If you want turn an affirmative sentence which contains the aspect particle “了” into a negative sentence, you can do so by prefixing the adverb “没有” to the verb whilst dropping the aspect particle, e.g.: 他 吃 了 晚饭 就 去 看 电影。 他 没有 吃 晚饭 就 去 看 电影。 We should never use “不” to negate a verb in the past tense or present perfect tense. For this purpose, we use “没有”; and when using “没有” , we also drop “ 了 ” . To sum up, syntactially speaking, an aspect particle is an integral part of the verb phrase and it serves to indicate the tense of the verb. If the notion of completion is already adequately expressed by the use of the word 完 as a complement of result or by the use of certain adverb of time, “ 了 ” can/should be dropped. 2.B. As modal particle (a) “ 了 ” is usually used at the end of a sentence, e.g: 田芳去哪儿 了 Tián F ā ng qù nǎ'ér le? Where has Tian Fang gone to? (Where is Tian Fang? ) 你下午做什么 了 nǐ xiàwǔ zuò shěnme le? What did you do this afternoon? 我踢足球 了 wǒ tī zúqíu le 。 I went to play football. 你们队又输球 了 吧 nǐmén duì yòu shūqíu le ba ? You lost again, didn’t you? 你学会开车 了 吗 nǐ xuéhuì kāichē le ma ? Have you taken driving lessons and can you drive now? (b) “ 了 ” is not to be used in a negative answer to an affirmative-negative question (…… 了没有? ) , e.g.: 田芳回来了没有 Tián Fāng huíláile méiyǒu ? Has Tianfang come back home? · 回来了。 (affirmative answer.) · 没有回来。 (negative answer.) 张东又给我来电话了没有 Zhāng Dōng yòu géi wǒ láidiànhuàle méiyǒu ? Did Zhangdong ring me again ? · 张东 又来电话了。 (affirmative answer.) · 张东 没有又来电话。 (negative answer.) 你通过考试了没有 tā tōngguòle kǎoshì méiyǒu ? Did you pass your examination? · 我通过考试了。 (affirmative answer.) · 我没有通过考试。 (negative answer.) At any rate, a modal particle is not an integral part of the verb phrase. It does not serve to mark the tense of the verb. Instead, it expresses a response or an attitude towards the proposition expressed by the entire statement. For this reason, it appears at the end of the sentence. 3. Conclusion: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the use of the word “ 了 ” as aspect particle and “ 了 ” as modal particle: As aspect particle, it indicates that an action (referred to by the verb it immediately follows) is completed. Hence, it is used right after the verb. (It modifies the sense of the verb which it follows.) As modal particle, it expresses the speaker's judgement or opinion about the occurrence of a new situation that the entire statement describes. Hence, it is used at the very end of the sentence to modify the meaning of the entire proposition. (It modifies the meaning of the basic statement it is attached to.) They both share the sense of completeness, though. The aspect particle indicates the completion of an action, whiles the modal particle indicates a change in situation which the entire sentence describes and also expresses a response on the speaker's part. Exercises: Wang, Youxuan. 'Exercises: “了” as an aspect particle and as a modal particle'. Intensive English Blog. 2012-01-25. URL: http://intensive-chinese.blogspot.com/2012/01/exercises-in-using-particle-liao3.html . http://intensive-chinese.blogspot.com/2012/01/used-as-aspect-particle-and-as-modal.html H. Modal particle le 了 used to sum up after a series of actions The modal particle le 了 can be used in the narration of a past situation to mark the end of a series of actions before going on to a new one. In order to maintain the continuity of the narration, it is used at the end of each series of actions, not after each action within the series. The following example shows how the modal particle le 了 marks the end of each series of actions within the bigger picture of what happened after the woman made the phone call. 8.1 Tā dǎwándiànhuà, liúxiàqián, náqǐshūbāo, jiùchūqu le . Zǒudàoxuéxiàodàménkǒur, tāpèngjiànZhāngMěiyīng le .GēnXiǎoZhāngshuō- le yìhuǐrhuà, tājiùqùgōnggòngqìchē-zhàn le . Zǒudàochēzhàn, chēháiméiyǒulái, tājiùdàopángbiānr de xiǎoshūdiànqùmǎibào.Mǎi- le bào, chēyělái le , tājiùshàngchēhuíjiā le . 她打完电话,留下钱,拿起书包,就出去 了 。走到学校大门口儿,她碰见张美英 了 。跟小张说了一会儿话,她就去公共汽车站 了 。走到车站,车还没有来,她就到旁边儿的小书店去买报。买了报,车也来 了 ,她就上车回家 了 。 When she finished the phone call, she left the money, picked up her bag and left. When she got to the school gate, she ran into Meiying Zhang. After taking with her for a little while, she went to the bus stop. When she got to the bus stop, the bus had not arrived, so she went to the little bookstore nearby to buy a newspaper. After she got the paper, the bus came. She got on the bus and went home. Note that the first modal particle le 了 marks the end of a series of actions before the woman went out. This series of actions presents a picture of what she did after making the phone call and before she went out. Le 了 may not be used after each action is completed, or it would break the continuity of the narration. The next series of two phrases presents the picture of her going toward the school gate, where the action was stopped by an accidental meeting with a friend. Therefore, the second modal particle is used there to mark the end of that sequence. The third series of actions presents the picture of what happened after she ran into her friend. This series was concluded by her leaving to head for the bus stop. Therefore the third modal particle le 了 is used. The next series of actions presents the picture of what she did while waiting for the bus. This sequence is concluded with the coming of the bus and was therefore marked by the fourth modal particle le 了 at the end of lái 来 . The whole narrative was concluded by her getting on the bus and finally heading home, which was marked by the last modal particle le 了 . 8.2 Tā dǎwándiànhuà le , liúxiàqián le , náqǐshūbāo le , jiùchūqu le . Zǒudàoxuéxiàodàménkǒur le , tāpèngjiànZhāngMěiyīng le .GēnXiǎoZhāngshuō- le yìhuǐrhuà, tājiùqùgōnggòngqìchē-zhàn le . Zǒudàochēzhàn le , chēháiméiyǒulái, tājiùdàopángbiānr de xiǎoshūdiànqùmǎibào le .Mǎi- le bào, chēyělái le , tājiùshàngchēhuíjiā le . 她打完电话 了 ,留下钱 了 ,拿起书包 了 ,就出去 了 。走到学校大门口儿 了 ,她碰见张美英 了 。跟小张说了一会儿话,她就去公共汽车站 了 。走到车站 了 ,车还没有来,她就到旁边儿的小书店去买报 了 。买了报,车也来 了 ,她就上车回家 了 。 The example above shows how the continuity would be broken by using the modal particle le 了 at the end of each action. Consequently, such narration is unacceptable. Different languages have their own ways to deal with this problem. The following example shows one of the ways English maintains the continuity of a narrative. Note that in 8.3 the subject ‘she’ is not repeated as it is in 8.4. It shows how one sentence alone is used to present a series of actions, which maintains the flow of ideas. 8.4, however, repeatedly uses the subject, ‘she’. As a result, 8.4 is broken into many sentences and becomes a poor and unacceptable narrative. 8.3 When she finished the phone call, she left the money, picked up her bag and left. 8.4 She finished the phone call. She left the money. She picked up her bag. She left. “This sense of summing up a situation or bringing a particular topic to a close before going on to a new one by the use of end-of-sentence/clause le 了 may also be found with nominal comments. Compare the following pairs of sentences: 孩子今年五岁。 Háizi jīnniánwǔsuì . 孩子今年五岁了。 Háizi jīnniánwǔsuì le . The child is 5 years old. 今天星期六。 Jīntiān xīngqī-liù . 今天星期六了。 Jīntiān xīngqī-liù le . It’s Saturday today. The first example of each pair only expresses a fact: ‘the child is 5 years old’ or ‘today is Saturday’. The addition of end-of-sentence le 了 conveys the sense of eventually reaching the present situation or position: the child is (now) 5, and today is (finally) Saturday.” (Yip Po-Ching and Don Rimmington: 2004, p. 321) http://comet.cls.yale.edu/mandarin/content/Lele/grammar/lele-3h.htm
个人分类: 语言学探讨 Linguistics|1774 次阅读|0 个评论
再读钱冠连教授的《证伪法的改造与语言研究》
carldy 2014-7-28 17:34
证伪法的改造与语言研究 ——西方语言哲学研究之九 钱冠连   摘要: Popper 的证伪论(或证伪法)长于重大的理论创造,能够挽救有意义的科学命题,但有重大缺陷(完全抛弃归纳法等)。考虑到中国语言学界的传统特点与现状,本文提供两个可操作的“证伪最简模型”,模型之一指出:何时启动证伪程序,如何避免提出明显荒唐的猜想。模型之二是对证伪法的改造:它加进了局部性归纳,又保住了证伪法长于重大理论假设或猜想的优势,还便于具体操作。 关键词: 证伪、最简模型、改造 今天提出科学哲学家Popper的证伪论,对其进取精神与重要缺陷进行认真的吸取与改造,对于突破我们自己的语言研究,有着一定的推动作用。 一、证伪论的内容简介 Popper (Popper, K.R.)指出: 作为与假科学相对的科学,其真谛不在于它提出了一些假设等待证据在某种高的程度上被证实,而在于它的假设能够被证据反驳。这就是说,它们真正地要面对这样的可能性:被验证,因不合经验终被否定。如此说来,科学的方法不是从积累的材料中机械地归纳出一般来,而是形成大胆假设,然后(此假设)服从严格的验证,这是一种猜想与被反驳之法。科学家提出一个有趣的猜想随后被推翻并不为错,错的是提出一个猜想而不允许被反驳或者面对反驳的证据而死守那个猜想。 (Popper 1959; 参见Blackburn 1994: 136) Popper 尔(Popper, K.R. 1959)证伪论是“科学哲学的核心概念”。他从演绎主义的立场出发,反对逻辑实证主义的归纳主义。他认为科学知识不是个别知识,而是普遍知识,不是单称陈述(如“这只天鹅是白的”),而是全称命题(如“所有的天鹅都是白的”,省略形式“天鹅是白的”。即:“任意的X,假定X有性质P” )。单称陈述仅是个别的经验判断。也就是说,科学知识是普遍有效的全称陈述,不能用归纳法从个别事实或单称陈述中得出。他的一个极具震撼力的观点是: 从有限不能证明无限,从过去不能证明未来( 参见Blackburn,S. 1994: 136 ;涂纪亮 1996:330-331)。 未来与无限充满了随机因素。 当某事物运动的一个变化周期(尽管这个周期非常非常长)尚未完结时,不能给那个事物定性,不能对它作出全称陈述。 能满足“普遍有效性”的经验事实必须攘括从过去到未来的全部的或穷尽性数量的事实。但这样做是不可能的,从这里就注定了证实一个全称陈述是毫无希望的。所以,他断言:“理论要得到经验的证实在逻辑上是不可能的。”(Popper, K.R. 1959,参见涂纪亮 1996:330-331) 爱因斯坦在赞同Popper的信中说:“理论不会从观察的结果中构造出来,它们只能被发明。”(参见赵南元 1994:76) 休谟指出:“单个的观察陈述不管数量多大,它们在逻辑上不可能蕴含无限性的普遍陈述。”(Bryan Magee 1988) —— 不能认为有限的实践(经验)可以代替无限的事实,过去的实践(经验)不能代替未来的事实。归纳法的不可靠之一就在如此。等待整体呈现完成过后再去归纳,归纳就得无限期地被迫搁置起来。因为某些事物的整体呈现的过程也许是无限的。这是归纳的局限性之二。 归纳是对准经验事实的归纳,而经验事实总是随时间或地点的变化而变动不定的。这就是归纳法的局限的根源。 那么,科学发现与科学理论的出路在哪里?Popper认为,科学理论虽然不能被事实所证实,然而可以被经验事实所证伪。证伪论的名称由此而来。这意味着科学规律尽管不能证明,但可以检验:通过反驳它们的一系列尝试,它们得以检验。 这就是说,一个猜想或假设被证实尚无法安身立命(不是科学真谛),最可靠的倒是被反驳。一个假设被反驳掉,反而是科学真谛,这一点使许多科学家无法接受(下面还要提及)。 提出大胆的理论假设(猜想)或科学发现的假设,然后等待证伪,如不能被证明为伪,在证伪之前的一刻,这个假设的理论或科学发现就应该被认为是可行的或为真的(以上简介参见钱冠连 2002)。科学家和语言学家有了这点幸运就足够了。 二、它的进取精神与重大缺陷 Popper 认为,归纳推理从来就不曾理性地被证实过。钠经过随机选样一万次,燃烧时吐出黄色火苗,不能据此推论出,所有的钠燃烧都吐出黄色火苗。……归纳论证简直就没有理性的力量(Inductive arguments simply have no rational force),——归纳论证过程中,前提不能衍推出结论,只是意在支持结论。于是,Popper 就寻求完全依赖演绎论证。一方面,我们从来没有哪怕一点点儿正面的理由认为一个假设为真或者可能为真;我们却只能用演绎论证来表明那个假设为伪。只要我们观察到一只黑天鹅,于是我们就可演绎地推测出“所有的天鹅是白的”为伪(此处引号为本文作者所加)。这便是Popper科学哲学的重点与难点。够得上认可的推理,就是抛弃所相信的东西或抛弃一些假设(It is only the rejection of beliefs or hypotheses that can have the sanction of reason. Popper 1959; Newton-Smith 2001:110;黑体为本文作者所置)。 对不了解Popper科学哲学的证伪论的人来说,或者对于只习惯于归纳法的人来说,上面用黑体标明的一些论述,是不可思议的,甚至是非常荒谬的。下面的论述中,这样的不可思议的论述更有甚之,但却放射出进取精神的光芒。 Popper 认为,我们不能也不应该靠归纳推理推进工作。他宣称,一个好的科学家从来不如此。Popper式的科学家,应有丰富的想像,只须作出一个大胆的猜想,而且,越大胆越好(The Popperian scientist, equipped with a fertile imagination, simply makes a bold conjecture and the bolder the better.) 此后,他就以观察和经验寻求反驳,反驳那个猜想。如能找到一个反例(a contrary instance)那个猜想即被证伪,随即便被抛弃。在此情况下,科学家又开始一个新的猜想。如果一个猜想在实验中未能被证伪,那么它就被认为“证实”了(If a conjecture is not falsified in a test, it has been “corroborated”)。按Popper定义,证实不会提供任何理由以便认为那个假设在将来有任何站得住的可能性。那个假设只是报告,它尚未被证伪。(Popper 1959; Newton-Smith 2001:111) 为什么许多科学家会认为证伪法是不能接受的呢? 理由之一:研究者一辈子活着的希望在哪里?你说科学活动的方法,是提出大胆的理论,越大胆越好,此后,科学家的任务就是寻求反驳(反驳这些理论)。一辈子仅仅是献身于找到理论然后发现此理论为伪,这个科学家不是发疯了吗?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倒霉的使命呢?哪一个科学家会以这样的任务为他一生的使命呢?如果某一位科学家不为科学的真理而只为某一个自己的理论不被淘汰而活着,那他就不会赞成证伪论。哪一个科学家希望自己最珍爱的理论最终也将被证伪?如果科学家发现的全部东西只是某一理论为伪,那么他殚精竭力的研究还有什么样的希望呢?窃以为,科学家的这些责问是可以理解的,但这些说法并不是真正的科学精神。理由很简单:科学家发现某一个理论为伪,也是功劳。而且,抱着一个珍爱的但错误的理论到底,这绝不是科学家的幸福,而是与科学相悖的愚昧。 理由之二,Popper的证伪论可能导致怀疑主义。 理由之三,许多我们认为是科学的东西,原来并非是可证伪的( much of what we count as science turns out not to be falsifiable , Newton-Smith 2001:111 ) 。 Popper 的证伪法的重大缺陷在于完全拒绝归纳法。这一点是不符合人类的思想的规律的。人类科学史表明,一,归纳是一种可行的推理方法:由一系列具体的事实概括出一般原理,与演绎法相对;二,人们通过归纳法也能得到相对的真理。 窃以为,证伪法的进取精神在于,“如能找到一个反例(a contrary instance)那个猜想即被证伪,随即便被抛弃。在此情况下,科学家又开始一个新的猜想。” 一个真正的科学家会从被证伪的前一个理论中学会更谨慎,更科学的态度,开始另一个新的猜想。其实,我们许多科学家其中包括一些中国的语言学家,有的自觉,有的则在不自觉的状态下,不断地猜想——提出一个命题,不断地以少许反例去对自己的命题进行证伪,不断地抛弃,不断地尝试提出新的命题。抛弃了的命题是大多数,相对而言,尝试成功(如果以发表之后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之内还没找到反例为标志的话)的是少数。只是他本人并未觉得这就是证伪法。如此而已!同时,Popper的证伪论还是给了人许多希望。他指出:“如果一个猜想在实验中未能被证伪,那么它就被认为‘证实’了”。这就够幸运的了。这就足够了!我们一生还能怎么样呢?那些认为Popper证伪论不过瘾,使人失望的看法,正好表明,他们总是以为自己能发现一个永恒的真理。Popper 向我们推荐一个没有过高奢望的、也是一种科学的诚实态度:一个假设尚未被证伪,就是被证实了,就是一个可信度高的理论。还要怎么样呢?无论是西方的上帝还是中国的观音都不能向任何一个人施舍一个永恒的真理。如果一个科学家(一个语言学家)相信自己能创造一个永恒的真理,那他当初实在是不应该立志当科学家或者语言学家。Popper主张大胆猜测,严格反驳,原因就在于理性可能是错的。所以科学的发展必须经过严格的证伪与反驳。“这样科学知识的增长就是猜想与反驳的过程。这一过程为表示为:问题(P1)—各种尝试性的理论(TT)—消除错误(EE)—新的问题(P2)。即科学家就某一问题(P1)提出各种尝试性的理论(TT),然后通过排除错误而筛选出具有较高逼真度的理论(EE),最后随着科学的发展,这一新的理论被证伪,又出现新问题(P2),从而开始新一轮的循环。科学的发展实质上就是一个不断证伪、不断批判、不断革命的过程,其根本精神就是批判与理性。”(转引自程志民江怡 2003:200)这就是证伪论的进取精神。应该说这是一个以科学进步为第一生命的过程,而不是以自己的声誉为第一生命的过程——以自己的声誉为第一位的人,理论上很可能是抱残守缺者。 本文对Popper的证伪法的改造,就从容忍归纳入手。 三、两个“证伪法最简模型”及其要点 为了观察归纳与演绎的区别,观察归纳与证伪方法(属于演绎法)的区别,我们首先看看归纳的最简要的过程(见图1): 解说:归纳法:从一套经验性事实(以○表示)出发,得到一个新结论( 以◎表示 )。这个新结论可以是经验性的,也可以是理论性的。Popper认为归纳法不可靠因而完全抛弃归纳,是一个失误。归纳法也会得到相对的、局部的认识与真理,因而实证性研究是相当有用的。丢掉它是毫无根据的。后来有人指责“Popper犯了一个逻辑错误,……这使归纳法恢复使用。因此归纳法好像是不可或缺的,当人们把它从门口抛出去,它又从窗户钻进来。”(布鲁诺·雅2000: 176或见Bruno1992) 我认为这个嘲笑是偏激的。本文提出的第二个最简模型中,因为容忍了局部的归纳才能避免提出一个明显荒谬的假设。 两个可操作的“证伪法最简模型”的前提是,都要从一个已知的理论出发(去提出一个新的理论假设或猜想)。这一点很重要。“爱因斯坦相对性的理论不是出于实验,也不源于经验,而是基于一个原理。”(布鲁诺·雅2000: 91或见Bruno 1992) 如果一个研究者不接受从理论到理论这个路子( 爱因斯坦相对性的理论就是这个路子,正是我们中国学者最不敢、最不习惯接受的一条路子。当然,这只是人文科学研究中的 一条路子而已,不是全部),他是绝不敢也绝不会使用演绎与证伪方法的。 为了说明一个已知理论的重要,我们还要指出一个事实:“实验总是以一种思想作为出发点的。伽里略使一个球在斜面上滚动,以发现落体定律,如果没有一种 预想的观念 ,就不可能进行这样一种试验。”(布鲁诺·雅 2000: 182 或见 Bruno1992 ,黑体由本书作者所置)请见证伪法最简模型之一 : 解说:从一个理论前提出发,一步到位地(不必等到搜集经验事实之后)猜测出一个新的理论结论(一个假设或猜想),等待被少许的反例去证伪,即等待被反驳(左右两个问号代表可能出现的少许的反例,随时准备对新的理论结论进行反驳 );在这个新理论结论之下,还可以再演绎出(衍生出)一套新范畴与新概念,它们也等待着被少许的反例去证伪,即等待被反驳。可以看出,可能出现的少许反例站在新假设或者猜测旁边, 此时证伪程序才开始启动。也就是说,证伪程序在一个假设形成之后才启动。 反驳可能使这一新的猜想被证明为伪。一个谬误的全称命题因此而得到纠正。正因为一个假设面临着时时被反例推翻的考验,那些居然没有被推翻的理论猜想才是真正有生命力的理论。而且这种理论往往是重大的理论创造。“令人折服的重大科学理论都要首先经过事实的反驳” (布鲁诺·雅 2000: 176 或见 Bruno1992 ,黑体由本书作者所置) 下面,我们再看证伪法最简模型之二: 解说:(1)证伪法最简模型之二,在起点与终点(形成一个猜想及此后的再衍生)的解释上,在证伪程序何时启动与怎么证伪以及证伪的结果上,与上图(证伪法最简模型之一)完全一样。( 2 )两个模型 不同之处在于,模型之二在一个猜想最终提出之前,增加了少许事实的支持——这里体现了对证伪法的改造,从而可能弥补了也许是完全谬误的一步到位 (因为在着意搜集经验事实之前就一步到位地提出了猜想)。为了保证不出明显为谬误,猜想的提出者在脑子里总会有 早先保存的少许相关事实 (以※号表示)支持这一新理论假设。这里我们发现了, 在演绎中混合着局部归纳,在猜测中结合着局部归纳的过程。 这样提出的假设或者猜想更经得起证伪的考验。 两个证伪法最简模型的 两个要点 :( 1 )两个模型中,证伪程序都是在一个理论假设提出之后才启动。( 2 )为了保证不轻易出现一看就荒唐的猜想,(语言)研究者不应该抛弃归纳法,反而应该运用早先就保存在大脑中的少许的相关事实支持猜想,从而形成了在演绎中混合着局部归纳,在猜测中结合着局部归纳的过程(所以嘲笑“归纳法又从窗户钻进来”是错误的)。 掌握两个要点的好处是:理解如何具体操作证伪法:知道何时启动证伪程序,懂得如何避免提出一看就是荒唐的猜想。 说明最简模型之二的语言理论猜想的一个例子 Chomsky 猜想,人类习得与使用语言的能力的普遍性特征表明,人类语言习得一定有某些遗传成分( some genetic component ),也就是说,婴儿有学习复杂语言的先天倾向( human babies are predisposed towards ),而动物没有(参见Baghramian,M.1999:290)。 他的猜想所根据的事实是极为有限的。他认为,有如下几点可显示人类习得与使用语言的能力的普遍性特征。第一,没有任何其他的生物体使用如人的语言那样的东西。第二,几乎所有的人都是在五岁之前就学会了他们的母语。第三,纵观世界上各种语言,种种语言能力的发展和语言技巧的习得的阶段,看来或多或少都是步调统一的(uniform)。第四,所有语言的说话人看来都是没多大困难地、接触语言使用甚为有限、极少或者几乎没有得到纠正的情况下,习得了复杂的语言技巧的。这样,年岁的幼儿,在极少训练的情况下,一听到复杂的句子就能理解。第五,任何一个语言说话人,从非常年轻的时候起,对于他们以前从未碰到过的句子,就能做出正确的判断。 他做出这个猜想(人类语言习得一定有某些遗传成分)时,做过实验——把一个个的脑袋打开察看过遗传成分并找到过这些遗传成分吗?没有。他不是也绝不可能通过穷尽性的经验事实归纳出一个结论,做出了这一猜想。但是,如果没有在使用演绎之中的局部的归纳即用五个事实支持他的猜想,这种猜想就是一个明显的荒唐。证实的事实太有限,猜想毕竟是猜想。所以剩下的事情就是等待反例去证伪。 还要补充的是: 证实与证伪之间的不对称性 ( 解释见下 ) 有着巨大的优越性,有利于科学研究,当然也有利于语言研究。例如,为了证实“所有天鹅是白的”将世上所有的天鹅都搜集到面前的做法,是一个愚蠢的幻想。怎么办呢?聪明的办法是以几个有限的反例去证伪,例如,一旦发现世上有一只天鹅是黑的,“所有天鹅是白的”结论便推翻了。于是,修改的判断便会是另外的样子:天鹅既有白的,也有黑的。这实质上挽救了一个有意义的命题。这就用证伪论帮助自己做出了一个正确的结论,避免了一个谬误。 证伪论的聪明之处就在于,以极少避开极多。 Popper 认为,从假说与事实相符(即所谓的证实)进而推论假说正确的方法是极有危险性的,这很可能 暗含事先肯定结果 的错误。而从证伪角度,只要找出任何一个事实与假说不相符的情况就可推翻假说。这就是证实与证伪之间的不对称性。——简单地说, “ 证实,所需证据量大(大到无法穷尽)、找证所费时间长(长到无穷);而证伪,所需证据量小(有限,甚至几个反例就够了),找证所费时间短(有限的时间)。”(钱冠连 2002)所以,只要一个反例就能证伪而没有被证伪,那个假设就值得很大程度的信赖了。“以极少避开极多”之法,肯定是聪明之法。 面对一个要否定的全称科学命题,如何挽救它呢? 严格奉行可证实性原则就会把科学理论中的全称命题摈弃于有意义命题之外(因为你得不到穷尽性的事实,就会被迫摈弃这个命题)。Popper为了挽救科学命题,提议将证实原则改为证伪原则:一个命题是有经验意义的,即在原则上可证伪的。上面白天鹅的例子就是一个挽救的例子。这里再举一个小例子:先有全称命题“汉语中所有的句子都包含主题与述谓”,如果将汉语中所有的句子都搜集拢来走证实之路,注定是劳而无功的。用证伪法,找到一个反例,如汉语里的“大姑娘了!”(词组加句调即可成句,“大姑娘”之后没有后续的述谓或评论),就能证明原命题为伪。但原全称命题还是有意义,予以挽救。于是将其修改成:“汉语中,句子既可包含主题加述谓,也可仅持有单一成分。”如果这种挽救熟练地运用于语言研究中,会避免许多谬误,提出可信度较高的命题。事实上许多人成功地使用了证伪法,只是不自觉而已。 Popper 认为,既然任何假设的证实都是不可能的,科学假说永远不能被证实为真,我们能做的 只是增加一个假说的可信度,或者提出更多的假说去与某个假设竞争,淘汰可信度低的假说。 结论: 证伪的功能在于,以极少避开极多(表现了证实与证伪之间的不对称性)的办法去证伪一个全称判断,并将这个被证伪了的全称命题(如果它有意义)修改成一个可信度较高的命题(即挽救了一个有意义的命题)。 考 虑到中国语言学界的传统特点与现状,本文提供两个可操作的“证伪最简模型”。模型之一指出:何时启动证伪程序,如何避免提出明显荒唐的猜想。模型之二是对证伪法的改造:它加进了局部性归纳,又保住了证伪法长于重大理论假设或猜想的优势,还便于具体 操作。 值得重申的是,中国语言学家如果用证伪论去改造自己的语言研究,利用证伪论长于重大的理论创造的特点,在应用归纳的同时也尝试演绎与猜想,对于中国语言学界说不定是一个有意义的推动。 参考文献 Baghramian, M. 1999. Modern Philosophy of Language, Counterpoint, P.O. Box 65793,Washington, D.C. Blackburn,S. 1994. Oxford Dictionary of Philosophy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Bryan Magee. 1988. 《开放社会之父》,南砚译,湖南人民出版社。转引自赵南元, 1994: 72. Bruno J. 1992. Invitation a la philosophie des sciences, ( c ) Editions du Seuil. 见(法)布鲁诺·雅:《科学哲学》,张莹 译,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0 年 4 月版。 Newton-Smith W.H. 2001 Karl Popper, in A Companion to Analytic Philosophy by A. P. Martinich and David Sosa, Blackwell Publishers Ltd 108 Cowley Road Oxford OX4 1JF UK. Popper, K. R. 1959. The Logic of Scientific Discovery . Hutchinson, London. 程志民 江怡 2003《当代西方哲学新词典》,吉林人民出版社。 涂纪亮 1996《现代西方语言哲学比较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赵南元 1994《认知科学与广义进化论》,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钱冠连 2002 证伪论与语言研究——西方语言哲学研究之七,现代外语,2002(2) The Reconstruction of Falsification Linguistic Researches in China Q ian Guanlian (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Foreign Studies, Guangzhou, 510420, China ) Abstract: The falsification method proposed by K. R. Popper is good at grant theoretical creativities, able to rescue some significant propositions of sciences, although fraught with great disfigurements shown mainly in utterly rejecting induction and so on. On the basis of the traditional features and the status quo in linguistic researches at home, this paper provides the readers with the two operating “models for falsification in the simplest way”, making an attempt on reconstructing the falsification. One of the two is to demonstrate when a falsification procedure starts and how an obviously absurd hypothesis can successfully be avoided. The other is the reconstruction of the falsification, which adds local induction to the falsification procedure and keeps on the strong point inherent in the falsification to put theoretically important hypotheses. Key words: falsification, models in the simplest way, reconstruction 证伪法的改造与语言研究 ——西方语言哲学系列研究之九 作者简介:钱冠连(1939—)男, 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专职教授, 博士生导师,全国语言文字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外语分会;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副会长。研究方向:理论语言学、西方语言哲学、语用学。主要作品: 《美学语言学:语言美和言语美》、《汉语文化语用学》、 《语言全息论》。现正主持教育部 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 2002 年项目“语言:人类最后的家园:人类基本行为的哲学与语用学研究”。
个人分类: 我所景仰的学者 My Respected Scholars|4273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汉语“有”字句 存疑
carldy 2014-5-20 22:48
【“有”字句】   “有”字句是由“有”做谓语构成的句子。动词“有”的基本意义主要有两项。一是“存在”,二是“领有”。    一 “存在”的“有”   “有”和“在”都表示存在,可是它们的结构形式却不相同。“有”表示的是处所、时间存在着人或事物。基本结构是:   处所、时间词语+有+名词性词语   例如:   (1)教室里有很多学生。   (2)唐代有位著名诗人,叫李白。   “在”前的名词性词语一般是确指的,“有”后的名词性词语往往不是确指的。所以名词性词语前常常用“数量名”结构。比较:   词典在书架上。(确指)——书架上有几本词典。(不确指)   人在屋里。(确指)——屋里有两个人。(不确指)    二 “领有”的“有”   1.作谓语时,基本结构是:     名词性词语(多是有生命的)十有十名词性词语   例如:   (3)人人都有两只手。   (4)我有很多朋友。   (5)他有一个幸福的家庭。   2.“有”还可以表示具有某种新情况发生和出现。这时“有”后常常附有表示变化意义的“了”;“有”的宾语常常是动词在性词语,也有名词性的。其基本结构是:   名词性词语十有(了)十动词/名词   例如:   (6)最近,他的汉语有了明显的进步。   (7)近几年,教育又有了很大的发展。   (8)她又有男朋友了。   “有”前有副词“又”时,“有”后一般都要加“了”。   *她又有男朋友。   *我又有机会。   “有”后接“过”可以表示“曾经具有”的意义。例如:   (9)他有过去国外的机会,可是他放弃了。   (10)过去,她曾经有过这种经历。   3.一般的“有”不受程度副词修饰,但是当宾话表示的是主语的属性,宾语多为抽象名词时,“有”可以接受程度副词的修饰。   例如:   (11)这次社会实践很有意义。   (12)这个青年非常有头脑。   (13)小王很有领导才能。    三 “有”的否定形式   “有”只能接受“没”的否定,不能接受“不”的否定。对提问进行否定回答时,不能单独用“没”。否定后,不是在特定的场合下(反驳、对比、强调等),宾语前一般不用不确指的数量词语。   例如:   (14)我没有时间,不能陪你上街了。   (15)你有中国朋友吗?——没有。  *你有中国朋友吗?——没。   (16)我没有自行车。    *我没有一辆自行车。    四 “有”的疑问形式   可以在句尾加“吗”,也可以用“有没有”的形式。但是用“有没有”提问时,除特殊场合外(反驳、对比、强调等),宾语前一般不用表示不确指意义的数量词语。例如:   (17)他到现在还没有住处吗?   (18)你有没有这三种书?(确指数量)   (19)今年夏天我们有假期没有?   (20)在美国,有很多中国饭店吗?   (21)在美国,有没有很多中国饭店?(不确指数量) 2004-09-24 选自:卢福波著《对外汉语教学实用语法》 http://www.pep.com.cn/xgjy/hyjx/hyxxzy/hyxx/yffd/201009/t20100901_855484.htm
个人分类: 语言学探讨 Linguistics|1545 次阅读|0 个评论
捧读《译苑笔耕墨迹:萧立明论著精选》有感
热度 1 carldy 2010-7-11 01:20
今天爱人从中南大学回来,给我带回来萧立明老师赠送的礼物:《译苑笔耕墨迹:萧立明论著精选》(屠国元主编 湖南人民出版社 长沙 2010)。 这是导师七十华诞特辑。呈现在我眼前的是精装本,扉页上又看到了导师那潇洒飘逸的题字。字如其人。萧老师的字体是让我顶礼膜拜的萧体:飘逸有劲,刚柔相济。看到熟悉的墨迹,萧老师那亲切的面容马上浮现在我眼前、爽朗的笑声似乎又萦绕在我的耳际。翻开书,阵阵墨香,沁人心脾,我好像又回到萧老师的身边,聆听他谆谆教诲。 这里把屠国元教授(萧老师学生当中的佼佼者之一,现任中南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撰写的序言摘录一些,也让科学网空间增添华丽篇章,以飨读者。 今年是我院资深望重的教授 萧立明 先生的七十华诞。近 45 年的教学和科研经历,使他成为学术界的一个值得尊重的长辈。他担任过三届高校外语系的系领导,多个学术团体的常务理事、副会长,湖南省高校高级职称的评委,以及其他组织的评委主任,荣获省部级各种奖励八次。 1994 年,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颁发的特殊津贴。他的成才之路和学术研究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因此,我们将他的学术成果进行选编,一方面纪念他七十华诞,一方面希望对后学有所启迪。 从学术角度来看, 萧立明 先生的学术发展大致分为三个阶段:革新传统阶段、博采众长阶段和与时俱进阶段。这本选集,就按照这三个阶段来展示他的教学和科研成果。 萧立明 教授于 1965 年以全优成绩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外语系(英语专业)。按照当时的计划经济,分配到湖南省历史悠久的岳云中学。学校领导翻阅他的档案,一进校就分配他担任高中和初中各一个教学班的英语教学任务。教学效果不用说,因为早在大学期间,他的教学实习成绩就是班上最优秀的。在文化革命中和以后的复课,中学英语每班每周只有两节,学校要他担任九个班的教学任务。课堂教学压力并不大,但是近 500 学生,批阅作业则是一个大问题。由于他记忆力好,因此学会了一心二用的本领。也就是在学生早自习时,一边领学生读课文 , 一边批改作业。这在当时的岳云中学,传为美谈。岳云中学是湖南历史最悠久的中学之一,图书馆的藏书是一般中学所没有的。他借阅了当今流行的《牛津高级英语字典》编者何恩贝( Hornby )的一本专著《英语动词句型与惯用法》。反复阅读后,他发现过去在大学啃的英语语法大典只能搞深层次的学术研究,对指导教学的使用价值不高。因此他破除了原来以词法为基础的英语语法研究的思路,专注于英语的句法。后来发生的文化革命,使他不能把自己的想法付诸教学实践。 1979 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以后,他被调到衡阳师专,也就是现在的衡阳师范学院,开始他长达 35 年多的高校教学生涯。他所面对的教学对象是文革后第一批通过高考入校的学生,他们有的本身就是中学英语教师。针对这些英语基础本来不错的学生,如何满足他们的求知需求,就是一个问题。如果按照传统的英语教学法是不可能做到的,因为英语的基本语法和基本词汇,学生早就掌握了。因此,他突出英语句法和惯用法对学生施教,同时针对学生的弱点加强听说训练。也就是在这个时候,他加入了中国民主同盟。有一次,在《中央盟讯》的期刊上,他读到名家的一篇关于治学的文章。从此他树立了教学以科研为指导,科研以教学为基础的治学方针。教学之余,他全力展开科研工作。 1983 年前后,他翻译了两本书,正式出版:《痛苦与狂喜》(人民美术出版社)和《嗜人鲨纪实》(海洋出版社);还发表了十几篇论文。这些公开发表的,都是跟基础英语有关的英语学习与教学的论文。 由于他喜欢读书,跟学校图书馆的同事关系很好。有一次,同事告诉他,图书馆有一批旧图书待处理,对本校教师可以无偿赠送。他在旧书堆里,发现两本影印的外国图书: Suzette Haden Elgin 的 What is Linguistics ; Eugene A. Nida 的 Translating Meaning 。读这两本书竟然成了他从事教学和科研的新起点。如所周知,当代国外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在中国是姗姗来迟的。 萧立明 教授接触到新的学术观点,经过自己的思考,首先对传统的教学进行一番革新。他认为,我国过去的英语教学太注重知识化,而不注重实用。所以对基础英语教 学他开始向传统的语法翻译法的教学思想进行一个突破。他担任代理主任后,将原来的传统的基础英语的教科书改成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的教材,因为这套系列教材是以结构情景教学法为指导思想的,跟英国的《新概念英语》编者的外语教学思想比较接近。使用的效果是很好的。在此基础上,他构思了以结构为先导的英语教学思想。与此同时,他撰写了他的第一本学术专著:《英语结构要义》,遗憾的是该书迟至 1990 年才在台湾书林出版公司出版。这本书以句法为纲,使大学生只用半个学期,最多一个学期的时间,就能了解英语的结构体系,以便以更多的精力放到英语的习得的过程中去。本文集收录的第一部分,就是他的英语句法研究。 1984 年 10 月底,萧立明教授调到长沙铁道学院外语系工作。当时,外语系的全学期教学任务已经排定,学校根据他的一些特长,安排他两项工作。一是去张家界进行考查,二是准备迎接以后将要担任的湖南省自学考试的命题工作,因为铁道学院成为湖南省英语自学考试的主办单位。他到张家界考察过两次,后来撰写了《湘西明珠张家界》的电视剧本。由于各方面的原因,电视拍摄的效果上不了档次,但在一定范围内,仍深有影响。后来他又接受湖南电视台的邀请,翻译了两个电视片的解说词:《索溪秀色》和《白鹭天堂》,后者曾获得法国嘎纳影视节的奖励。 1985 年上学期,外语系安排了他担任高年级翻译理论与实践课程。由于受课时的限制,同时他研究 Nida 的翻译理论还不成熟,因此将我国当时的翻译理论与实践进行浓缩,编写了英译汉的简明翻译教程。本文集的第二部分就是他对我国英译汉规则与技巧的归纳概括。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国内学术界的繁荣和国外学术思想的引进,他有了更广阔的学习和研究的空间。首先,他对国外语言学基本理论,同时对语言学各分支,即音位学、形态学、句法学、语义学、语用学、语篇语言学、应用语言学、社会语言学、认知语言学等进行了系统的学习,思路更加开阔。不过他始终没有背离自己求知的主要目标,那就是英语教学法和翻译学研究。 对于英语教学法,众说纷纭,理论丛出,但他所考虑的是如何付之实践。他在铁道学院担任系领导之前,全院非英语专业四级统考最高通过率为 16.9% 。也许因为如此,外语系在全校的教学评估为全院倒数第一。他 和黄永安 教授担任系领导之后,由他主管科研和大学英语教学等工作,只用一年的时间,全院的四级通过率一下上升到 47% 。这些都是发生在上世纪 80 年代中期铁道学院的事情。他根据教改实践所写的有关教学改革的论文,曾在铁道部有关部门的教学论文评选中获得二等奖。 1991 年, 萧立明 教授调到中南工业大学。学校要他担任第一届理工专业教改试点班的英语教学任务。这时候,他对大学英语的教学法已经有了较全面的思考。他认为,英语专业也好,非英语专业也好,从语言教学的规律来说,是没有什么根本差别的。他认真学习了美国应用语言学家克拉申的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制定了一条他认为适合中国大学生的英语教学思路:英语教学以功能内容为纲,以语言结构为先导,以输入强化为手段。他用该思路进行教学实践,没有增加任何课时,成绩卓著。试点第一年教学结束后,学生四级通过率为 86.5% ,第三学期达 100% ,第四学期,也就是大 学英语教学结束时,原通过四级的学生参加六级考试,通过率为 60% 。这一成绩,《湖南日报》也作过相关报道。为此,他领导的教改小组获得了当年湖南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二等奖。这一成绩充分验证了他科研以教学为基础的理念是正确的。由于他注重实践,不首先定调子,做一个重大课题来探讨,所以这方面留下的论文不多。本编著因篇幅有限,没有作为系列学术成果来展示,只能在序言中,将实际情况略作介绍。 萧立明 教授历来担任我院英语本科生和研究生的翻译教学,教学任务的改变,也使他只能把科研的定位放在翻译研究上。当时,我国翻译界是最活跃的学术园地。有的学者对我国传统翻译理论进行整理,提出中国自成体系的翻译理论;有的学者热衷于引进西方的翻译理论;还有些学者提出新时代的中国翻译学。 萧立明 教授不偏向那一种倾向,而是博采众长,通过吸收和消化,确定自己的研究课题。他经常拜访和请教恩师 刘重德 先生和在我院任教的我国翻译前辈 沈宝基 教授,他们都坚信辩证论译的翻译思想,使他逐步形成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翻译理论的思想,并进行长期的研究。本书收录他公开发表的系列论文,是他三十多年的研究成果。 1990 年台湾书林出版有限公司出版了一套八卷集翻译理论丛书,将他的《翻译新探》列为首卷,迄今仍在港澳台高校流通,在互连网上交流。 针对自己的本科生翻译教学, 萧立明 教授将我国翻译界在处理英译汉的常用规则和技巧加以整理,建立新的理论框架。这个框架是,把过去一些教科书和翻译指南列举出来多种方法分成两类,规则与技巧。规则是通过英汉语比较,指出英语表达基本上可以在汉语中找到较确切的对等语的各种语言现象。技巧是通过英汉对比,指出英汉语之间存在的差异,为了使译文忠实、通顺、流畅,我国翻译界常采用的具体方法。他把这一新框架实施到自己教学中去,通过教学实践不断翻新补充,历时 18 年之后才正式出版。现已成为普及英汉翻译理论与实践的畅销书,互联网相关信息多达二十多条。 他更高层次的语言学和翻译理论研究是跟研究生教学联系在一起的。我院自 1985 年正式获得英语语言文学硕士授予权以来,他一直开设两门硕士生专业课程:翻译学和英汉比较研究。由于教学的需要和他自己的热衷追求,同时民间学术团体给他带来更加活跃的学术氛围,他的研究又上了一个台阶。这就是他在恩师 刘重德 先生指导下,和学界同仁一起创立的国家级民间学术团体: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我校是学会的挂靠单位,由 于刘 先生当时年近 80 ,其他同仁又相隔遥远,因此具体的筹备工作全部落在他身上。学会成立后,他担任了常务副会长。除了跟常务理事筹划全国学术研讨会以外,日常的秘书处工作也都落在他身上。他坚决执行 刘 先生民主办会思想,在广大会员中,他的为人有口皆碑。 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是一个学术性很强的民间社会团体,因此他能接触更多的国内专家。他持博采众长的态度向大家学习,认真进行英汉比较研究,同时从英汉比较研究的角度再进一步探讨翻译理论。对英汉比较研究,他的方法又跟别人不同。我国知名学者,如张 今先生 和潘文国 先生,他们都是以语法为纲来进行研究的。 萧立明 教授则从语言学的角度来进行比较研究。他根据国外最新语言学的一些理论,把语言结构分成静态层平面和动态层面两大层次来进行比较。他的研究成果后来正式出版,纳入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十五规划中的高等院校语言文学专业研究生系列教材。该书 2002 年出版,到现在已经重印了四次。最近出版社又邀请他修订补充,足见它所起的学术作用。本书收录他从静态层面进行英汉比 较的成果。 近 15 年的英汉比较研究,使他对翻译理论又有了新的认识。早在 1985 年,他也受国内 一些学者的影响,主张建立翻译学,与此同时,也按照系统论的观点,构建自己的研究框架。这个框架体现他在《中国科技翻译》的一篇论文中,这篇论文就是《论科学的翻译与翻译的科学》。后来,他发现要完成整个研究,非个人能力所能为,因而事实求是地改变计划,先从语言学的主要分学科去进行探讨,于是产生了多维译论的学术研究成果。本书收录了他从八个分学科去探讨翻译的研究成果。 新世纪到来后,他正式退休,但学术追求则与时俱进。退休后他工作清闲多了,有更多的时间对自己教学成果和科研成果加以整理和修订。近九年来,他平均每年都有一部专著、编著或译著付梓出版。著作的水平进一步提高。例如说,他的《新译学论稿》,为广大学子所接受。由于把翻译理论跟翻译实践紧密结合,他的译著跟 25 年前相比,有较大的提高。本书收录了他翻译的世界名著《无名的裘德》新译本中的部分章节,读者可以将收录部分跟他在 25 年前翻译的《痛苦与狂喜》进行比较。根据 萧立明 教授自己的说法,翻译没有理论指导是盲目的语言转换行为。懂一门外语的人,谁都可以做到,但结果只会步入字句对等的泥坑中去。他以中国传统理论为指导,具体说来,是以 钱锺书 先生的化境理论作为最高的追求目标,同时又借鉴国外语言学翻译理论来具体操作。他认为翻译是一个复杂的思维过程。所以出版社原来签约要他将所承担部分在半年内完成,但他却用了一年时间才完成。 以胡锦涛同志为首的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的理念,这是我国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新阶段的一个里程碑。这一思想是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学术界也是如此,不仅自然科学的发展要遵循这一必由之路,人文科学的发展也必须遵循这一必由之路。编者在选编过程中发现, 萧立明 教授追求知识和进行教学与科研的过程,也基本上遵循这一客观规律的,所以才会有出版 31 部作品和发表 50 余篇论文的突出业绩。因此,编者在他七十华诞,推出这本选集,也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潜在威力,在我院教学与科研实践中得以发挥的一个侧面。但是,由于时间仓促,个人水平有限,难以全面概括他的学术成就,也许疏漏之处甚多,请 萧立明 教授海涵,同时也请学界同仁和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屠国元) 【备注】这里附上用照相机抓拍的书内刊发的萧老师照片: 萧老师,学生在此敬祝您: 健康长寿。
个人分类: 我所景仰的学者 My Respected Scholars|3204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20:2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