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群体性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转载]985、211大学生为何愤懑焦虑:“预备中产”之殇
zhz19850108 2016-11-25 19:46
一、预备中产阶层的愤懑 今年九月份开始的这一轮房价暴涨有意思的地方是产生了有别于以往的社会情绪,就是“预备中产阶层”的绝望感,以往这种绝望是以自嘲、调侃的性质隐晦表达的,而这次则变成了一种公然的清醒的群体性绝望,并且彻底告别了对房市崩溃的幻想,认清了今日中国资本化和阶层固化的现实。投射在舆论场上,就是微信朋友圈里关于985、211毕业生生存处境的几个100000+,包括《一个非典型985毕业生的大学简史》、《我上了985、211,才发现自己一无所有》,这几个文本从个人生活史的角度构筑了“预备中产阶层”的社会史,可以当做后人理解我们这个时代某一群体社会情绪转折点的原始文本。 “预备中产阶层”是我自己发明的一个概念,其特征是受过良好的高等教育(985、211毕业生),在大众媒体时代掌握知识和话语权,却没有相应的经济支撑(焦点在房产)的青年群体,他们对中产阶层生活方式进行模仿,对大资本控制展现批判精神,对底层表达仪式性同情。而今天弥漫在这批青年中的不满,是因为预备中产“转正”为中产阶层的渠道被凝滞了。 改革开放三十年,我们面临的一直是“后发展问题”,不管是黑猫白猫,只要能抓到老鼠就是好猫,埋头赶超就行了。通过积极融入全球化和打开中国市场,承接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有了后来的经济赶超。 但这两年我们开始面临了中国经济后进发展的拐点,“后发展问题”变成了“发展后问题”,发展后怎么办?一方面是高速的经济发展难以为继,另一方面是老的改革红利被瓜分完全,大家都在保护自己拿到的那点东西,这就形成了固化的结构。 而最近985、211年轻人的牢骚是“发展后问题”的一个表征。这种群体性愤懑首先表现为纵向上的“转正”路径断裂,通俗而言,一样的智力和能力,十年前咬咬牙努力一把,也能在北京、上海等超一线城市拥有体面的生活,十年后发现不行了,凭什么?这里其实已经蕴含了中产和预备中产的对立可能性,十年前转正的中产阶层如今可能成为反对异地高考的主力军,他们实质上的反对的对象是谁呢? 横亘在中产阶层和预备中产阶层之间的,并不仅仅是纵向时差上的鸿沟,也包括横向同龄人对比产生的落差。 985、211较之普通院校,出身中产家庭的学生比例是可观的,因为今天的教育体制,包括以自主招生为代表的弱化高考运动,乃至高考本身,都开始向中产阶层倾斜。 而当出身工农家庭的学生以更高的天资,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好不容易和中产家庭的孩子坐在同一课堂里的时候,才发现即便闯过了高考这一关,苦读十二年也不能改变命运,社会流动机制背信弃义,这也是为什么985、211学生的幻灭感尤为强烈。纵向的鸿沟仅仅让人遗憾没能早生几年,而横向的你和你同桌之间的差距则直接激发了心理失衡感。 “转正”机制失灵了,超一线城市的中产阶层和预备中产阶层之间立起了两道栅栏:户口和房产。如果中国房市崩溃,北京户口制度取消,受损程度最严重的是哪一批人?中产阶层。所以在社会流动性问题上,中产阶层已成为现存社会结构及其价值理念最坚定的维护者,当预备中产阶层绝望后,也是这套东西最坚决的反对者。如果这个假设成立,那么我们可以预见到,未来可能出现预备中产阶层和中产阶层在舆论场上的对冲。 于是,预备中产阶层和他的出身中产的同学、早几年毕业的学长发生了分化。由此岔开去说,这种群体性愤懑导致今天大学内部的政治气候变化,十年前大学生的主流信仰是新自由主义、市场经济,而今天,青年群体中的左派开始展开对资本的批判,今年七月份,赵薇事件中“资本操纵舆论”的指责即是一种表现。 二、北京焦虑被放大为中国问题 然而,这种对阶层固化的愤怒很快被营销号收编,如法炮制,批量生产,年轻人的抱怨成了营销号的一门生意。随后话题又被转化为985、211学生到底该不该抱有那点可笑的自负,出现了一批揶揄嘲讽的驳文,很快把那点可怜的反抗意识消解殆尽,文化工业在大家无意识的过程中完成了对反抗的消解。 今天预备中产阶层的愤懑似乎成为严峻的社会问题之一,大众传媒和文化工业是我们理解这个现象的入口。 在和中文系一位同学胡珉瑞的讨论中,他这样说: “一定程度上预备中产阶层的焦虑是被传媒放大的。无论从原因还是过程来看都是如此。房价的上涨,通过直接经验作用于大学生是不可能的。媒体在社会情绪的酝酿上起了很大的作用。当下全国楼市一面是二三线城市在艰难去库存,另一面是1.5线以上的城市疯涨,对于全国的系统性金融风险来说,前者更为可怕,而后者的声音则更大,这是非常不合理的。 “从过程上来看,预备中产阶层转正的艰难不仅存在于当下。早在我们父辈的时代,工作都是分配,顺利留在大城市并且顺利成为中产的比例较当代只少不多。但是当代青年却更能表达出这种焦虑。不能否认资本蔓延的时代,要打破阶层壁垒的难度正在增大。但是这背后也有资讯发达,致使预备中产阶层,或者是在这个时代根本无法成为中产的人盲目追求更高阶层的生活。 “在这种焦虑的表达过程中,真正底层的声音被忽略,常常形成一种中国问题就是北京问题的错觉。传媒和知识被掌控,导致社会问题在公众视野里被扁平化。事实上,将北京置于整个中国来看,它仍然是幸运的。北京之所以能焦虑,同样是交通和资讯发展的结果,让无数人站在这里,试图抛弃身后的中国,瞭望新的中国。” 三、时代生活理想的单调化 而以大众传媒为入口,我们也能理解很多其他问题。 在预备中产阶层的焦虑中,除了拿不到户口、买不起房,出镜率最高的就是找不着对象。毕业以后,我们遗憾地失去了“穷学生也可找个女友在月下散步,慢慢也会生出感情来”的特权,甚至在毕业之前,就开始面对残酷的婚恋市场。 尽管每一个时代,都有优势男性通过地位和财富攫取性权力,其他人安分地在自身的阶层内婚丧嫁娶,但我们在文学艺术中发明了爱情,在想象中抹平阶层鸿沟。现代社会许下自由的承诺,在社会流动性充足的时代,阶层跃迁和自由恋爱可以被同时实现,那时候鲤鱼跃龙门是可期许的,凤凰男也还未被污名化。同一时期文化工业批量生产自由恋爱的神话,不仅仅是为了遮蔽阶层鸿沟,而是社会结构和社会心理的反映。 而到了这个预备转正渠道被凝滞的时代,文化工业发现再给人不切实际的幻想将威胁日益固化的结构,于是开始向古代世界寻找智慧,门当户对重新成为中产阶层的恋爱共识,在朋友圈被大言不惭地宣扬。为了不显得那么赤裸,会加上定语“精神上的”或者改用“势均力敌”这样隐晦的说法,但并不能改变其本质。它仍会扭扭捏捏地说金钱买不到爱情,但中产主导的影视作品中被人推崇的容貌、打扮、教养、气质、视野,本质上仍是阶层生活方式的衍生品。爱情被置换为消费,消费能力依靠的是阶层,以“斩男色”命名的口红经济开始席卷朋友圈就是一个例证。 富足而善良的中产阶层蜷缩在美丽新世界中,当消费不能餍足他们的精神,现代迷信,牛鬼蛇神,比如已传为笑谈的朝阳仁波切,开始粉墨登场。尼采在百年前就厌弃这些软弱、庸碌的“最后之人”,然而他们何以成为一个社会的生活理想? 如我的同学所言,只占据人口百分之十几的中产阶层和预备中产阶层掌控了传媒和知识。借由文化工业的布道,他们的生活方式成了现代生活的样板,旅行、美食、摄影、咖啡厅、马拉松……传媒桎梏了我们对于美好生活的想象,也让“根本无法成为中产的人盲目追求 更高 阶层的生活。”同时,占据人口多数的工农在传媒中被边缘化被放逐,他们只能以快手里的底层、凋敝的农村、赤贫的下岗工人等面目返场,满足中产阶层的仪式性同情,还有暗自庆幸。 传媒对大都市以外生活状态的呈现成了一个自我实现的预言,它引导预备精英涌入单一选择,这不仅是经济上的诱引,更重要的是精神世界的殖民,关于大都市平台、机遇、人脉、眼界、生活方式的神话被建立,小城小镇乡村生活成了落后封闭的符号,回不去的精英身后是荒颓的故乡。 一部关于回乡创业或基层选调的青春片,并不能获得文化工业资本和传播技术的加持,因为它不符合市场和消费的逻辑,只能依靠政府吭哧吭哧投入行政经费,生产一些备受中产阶层嘲讽的土鳖产品。今天的文化工业里只有一种理想青春,那是何以笙箫默里的青春,主角连名字都比你更具诗情。当现实社会的愤懑和冲突日渐凸显,影视作品和朋友圈却雾涣风月了阶层。 四、马克思和韦伯的对抗 最后,让我们先回到马克思和韦伯的经典教导中。 马克思是根据生产资料所有制划分阶级的,那里没有中产阶级,只有小资产阶级,指的是拥有少量生产资料,不事剥削也不被人剥削的知识分子、小商人、小手工业者等。拥有房产的中产本是小资,可能也背负着房贷,但一线城市的房价暴涨是以榨取全国范围内的人才、资本和资源为基础的,房产增值是一种剥削。985、211毕业生穿梭在城市写字楼,错觉自己有别于在田间工厂劳作的父辈,有别于富士康写下“眼睁睁看着它在你怀里/被日夜打磨,冲压,抛光”的同辈。 阶级理论所要处理的是人在经济秩序中所处的位置,韦伯并不认同经济决定论,他用“地位”置换了马克思的“阶级”,认为真正划分社会群体的不是所有制,而是共同的生活风格和社会声望。文化工业编织了一张以消费群体为对象的传媒网络,勾勒出以中产阶层的、大都会的、受教育人群的标准生活方式,驯服了站在阶层流动管道口上的985、211学生,同时又将消费力羸弱的工农区隔在外,划定了文化圈的界线。于是,中产阶层和预备中产阶层共享了一套文化及生活方式,在舆论场上共享价值观和话语权,拥有相似的社会声望和社会地位。 然后,我们能够看到中产阶层和预备中产阶层奇特的关系,他们在马克思意义上是分裂的,而在韦伯意义上又是一体的。这种悖谬的关系如梦魇般缠绕着这对群体,他们在朋友圈呈现了同样的旅行、美食和自拍,在现实的经济秩序和社会政策中采取了不同的立场;他们面对彼此时产生隐然的对抗,感到隔膜,而面对权贵和大资本能够凝聚同样的愤怒(丁莹北苑车祸),面对底层形成相同的悲悯(《残酷底层物语:一个视频软件的中国》)。 但遗憾的是,传媒议程以中产阶层和预备中产阶层为主体来设置视角,公共领域中的议题大都是喧嚷而空虚、热闹而健忘的,中产阶层的保守,预备中产阶层的牢骚,都难以形成社会行动力乃至改造社会的力量。 一部分预备中产阶层另辟蹊径,通过后现代、亚文化的方式去抵抗,然而今天主流的政治结构,仍然是哈贝马斯的世界,而非福柯的世界。一些亚文化似乎能够形成了与主流叙事软对抗的历史架构。但最后发现,这种后现代的反抗,大多数时候不过是知识圈热衷的意义建构,并没有真实的社会效能。其实,预备中产阶层对房价和户口的愤怒也是一样的。 那么最后,我们该如何描述中产和预备中产这对关系呢?用李敖在《北京法源寺》里的话作结吧: “你同她好像是一块硬币,两人各占一面,她朝天的时候你就朝地、她朝上的时候你就朝下、她走运的时候你就倒霉,你生来就和她完全相反,但又被命运硬铸在一起,难解难分。如果同铸在一块硬币上的比喻恰当,那么,你和她正好一体两面,代表了你们那时代,如果没有了她那一面,这块硬币,也不能在市面上当一块钱用了。不错,虽然在市面上这块钱不能用了,但它变成了变体,在博物院和古董店里反倒更有价值。但那种价值只有博物院古董店的价值、是历史的价值,不是现实的价值、实用的价值。”——李敖《北京法源寺》 来源:澎湃新闻网
个人分类: 转载文章|1391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自发进化》节选(51)
罗非 2016-3-1 09:41
从羔羊到兰博 然而,想想一种文化缺乏女性力量的后果。还记得我们在第7章全怪基因中谈到的倭黑猩猩吧?它们不像在其他种类的黑猩猩社会中,雄性会束缚并且欺负体型更小的其他雄性和雌性;雌性倭黑猩猩会互相团结,并且在此过程中,彻底消除了群体性欺侮现象。这并不是说雌性控制了雄性,而是它们用自己集体的团结平衡了雄性的力量。 黛安•艾斯勒在她后来出版的《国家的真正财富》一书中,启迪性地引用了美国社会活动家、早期女权运动领袖伊丽莎白•卡迪•斯坦顿的话:“这个世界上还从来没有过一个真正有道德的国家,因为在妇女退化的过程中,生命之源本身从源头上就被毒害了。” 这种毒害可以从当今的美国社会中感同身受。在这里卑劣的行径不仅得到了容忍,而且还被有意地培养了,以至于温顺的人在这里完全就没有希望。可怜的耶稣。如果他现在复活了的话,他自己都不会认出自己的。在过去的两个世纪中,宗教权威们已经设法把他的形象从羔羊(Lamb-o)变成了兰博(Rambo)。从圣经的记载中我们可以得知,耶稣实际上体现了一种阳刚与阴柔特质的平衡。耶稣有足够的力量掀翻换钱人的桌子,有足够的坚定去忍受被钉十字架,然而他却宣扬爱,祝福缔造和平的人。与此相反,那些持有“上帝、枪与勇气”立场的基督徒们却把更多的能量用在从精神上欺负温顺者上,而不是用在维护他们的遗产上。 From Lamb-o to Rambo Yet, consider the consequences of a culture devoid of feminine power. Remember the bonobo chimps we talked about in Chapter 7, It’s in Your Genes? Unlike other chimp societies in which males bond and bully smaller males and females, bonobo females bond with each other and, in the process, eliminate communal bullying all together. It’s not that the females dominate the males, but rather they use their collective solidarity to counterbalance male power. In her more recent book, The Real Wealth of Nations, Riane Eisler offers an enlightening quote from Elizabeth Cady Stanton, an American social activist and leading figure in the early women’s rights movement: “The world has never yet seen a truly virtuous nation, because in the degradation of women, the very fountains of life are poisoned at the source.”21 That poison can be seen and felt in present-day American society where meanness is not only tolerated, but cultivated so that the meek really don’t stand a chance. Poor Jesus. If he returned now, he wouldn’t recognize himself. Over the last two centuries, the religious right has managed to transmogrify his image from Lamb-o to Rambo. From Biblical accounts, we know that Jesus actually embodied a balance of masculine and feminine traits. Jesus was forceful enough to overturn the moneychangers’ tables, steadfast enough to endure crucifixion, and yet he preached love and blessed the peacemakers. In contrast, those Christians who adopt the “God, Guns, and Guts” posture spend more energy on spiritually bullying the meek than in safeguarding their inheritance.
个人分类: 科普|391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收拾人心
胡业生 2012-8-8 16:17
中国进入社会矛盾多发期,各种群体性冲突或抗议事件,在许多地方屡有发生。近段时间,群体性冲突事件开始出现新的变化,呈现新的特征、新的行为方式。某些事件的冲突性甚至达到一个新的级别,不论是情绪还是行为的激烈程度,都堪称近年少见。 从诸多事件的发生来看,环境问题常常成为导火索,但核心原因是政府行为失当。在一些攸关民众利益的问题,或政府的决策过程中,政府表现出对民意的轻视、傲慢,有时是蛮横与霸道,令人不满。一些地方的政府又不注意去疏导社会情绪,甚至不认为这是需要正视的问题,于是社会情绪长期压抑和累积,一旦遇到 “引信”,便爆发出来。 客观地说,各个地方的政府行为逻辑,有其共性的一面,未必是哪个地方表现得更为严重和糟糕,事件发生后,一些地方还可能体现出一定程度的克制与隐忍。但是这都没有能缓解或避免群体性冲突事件的发生。 冲突可能是因为利益,也可能不是,拿钱摆平不可能一直奏效下去。有时候,理性协商与对话,被认为是解决冲突的有效方式。这个判断可能需要重新审视。这不是说不要协商与对话,而是在一些冲突事件中,民众走上街头根本不是为了跟政府讲道理,也不是为了将政府拉回到谈判桌前,行动的意义直接地来自身体行动本身。 面对这种局面,政府可用的有效手段,其实相当匮乏,某种程度上,底线之上已经无计可施。不仅如此,政府事实上处于进退失据的困境:进,强力弹压,只会激化矛盾,让局面更加不可收拾;退,应为不为、无所作为,很可能意味着自动放弃维护社会秩序的政府职责。 任何社会都不可能完全避免矛盾和冲突,一般来讲,政府能够有效维护社会秩序的基础,是政府的政治与道义的合法性。只要合法性足够坚实,哪怕使用限度以内的必要暴力,也不会产生颠覆性的后果。但若合法性资源稀薄,历史经验表明,政府怎么做都会遭致普遍的反对。 对于不断发生的群体性冲突事件,现在到了从政治和道义合法性方面来思考问题的时候了。目前许多地方政府的种种不当行为,以及“捂盖子”、“不出事就是没问题”、“花钱买平安”等错误做法,就是在回避问题,主动制造与社会的紧张与对抗,实际上就是在耗损合法性资源,与民心渐行渐远。 经济发展的成就,不能等同或代替合法性资源的获取。新的政治和道义合法性资源从哪里来,政府将如何重新树立公共权威性,都是重大的时代问题,关系到中国社会的前景。 合法性资源不是可以无限透支,修复合法性的时间也不是无限多。当务之急,是赶快收拾人心,重塑合法性,这是为人民、国家和历史负责的正确做法。
1645 次阅读|0 个评论
领军人才的成长规律
热度 5 liuboshanxi 2011-12-18 20:28
领军人才的成长规律 在现代科学技术领域中,领军人才的出现不是一种个别现象,而是具有连带性、群体性等基本特征。为此,探寻领军人才的成长现律具有重要意义。 1.领军人才的人格特征 领军人才是某个领域最顶尖的人才,他们总能站在时代发展的最前沿,具有很强的预见能力及创新能力。领军人才所能发挥的这种作用与其个体特征具有很大关系,具体来说,领军人才所具备的特殊人格特征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几方面: 高目标的成就动机和坚忍的个性心理品格 。心理学研究成果表明,影响个人内在动机和努力程度的主要因素有:成就目标、兴趣、自我效能、冒险精神、工作压力、自我竞争意识,以及态度与价值观等。领军人才对高目标有很强的成功渴望,这种持久而强烈的渴望逐渐内化为超乎常人的成就动机。而要达到其成就目标,领军人才一般个性品格坚忍、意志坚定、毅力持久,具有较强的克服困难、面对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 优化的知识结构体系和宽广的视野 。领军人才的知识结构往往是三层次的。蛛网式的知识结构:知识结构内核层由基础知识、外语知识、计算机知识来构成,知识结构中间层往往由相关学科的综合知识来构成,知识结构外围层由本专业的前沿知识来构成。这是国内外学者公认的、比较好的知识结构。丰富的经历和宽广的视野对形成领军人才合理的知识结构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独特的人格惑力 。领军人才不仅仅要具有站在科学技术领域前沿的能力和意识.而且还需要具有领导一个团队、开拓一个领域、引发一场改革的能力和魄力。因此,独特的人格魅力和强烈的感召力、影响力,往往是领军人才获得团队 心理认同的最佳途径。 2.领军人才的成长阶段 领军人才的成长不是一蹴而就的。随着现代科学技术领域研究水平的日渐深人,领军人才的成长一般从本科阶段就需要精心呵护和关照。根据追溯研究,现代领军人才的成长大致可以分为基本素质养成、专业能力形成、创新能力激发、领军人才完型等四个阶段。 基本素质养成阶段 。大学本科阶段(18~22岁)是人生求知欲最为旺盛的年龄段,是综合素质形成的关键时期。这一阶段的重点是帮助学生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浓厚的专业兴趣和正确的人生目标。 专业能力形成阶段 。研究生阶段(23~29岁)是创造力集成的年龄区,是专业定型和专业能力形成的主要时期。这一阶段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对学科国际前沿的跟踪能力和独立科研能力。 创新能力激发阶段 。30~40岁是事业上取得成果的最佳年龄段,绝大多数的重大科技创新成果是由处于这一年龄段的杰出人才创造出来的。这一阶段的重点在于激发潜力,促进成就动机的形成,良好的环境和较高的期望对领军人才的 发展尤为重要。 领军人才完型阶段 。41~60岁是组织协调能力和团队指挥能力的成熟阶段,这一阶段领军人才的各类素质已经基本定型,其不仅继续进行创新活动,更重要的是能带领和指挥一个或数个团队进行创新活动。这一阶段的重点在于提供进一步发展的机遇和方向,促使优秀人才进一步提升和发展,使之能成长为领军人才。
个人分类: 怎样创建成功的科研人生|5741 次阅读|5 个评论
第七届全国应急管理理论与实践研讨会第一分会场报道
陈安博士 2011-11-24 03:44
   2011年11月5日下午2:00,第七届全国“应急管理——理论与实践”第一分会场(群体性突发事件及社会心理研究)在华南农业大学行政楼三楼会议室举行。来自广东、山东、北京、安徽等地的各位专家学者围绕群体性突发事件及其社会心理研究展开了广泛的交流和热烈的讨论。    会议分为上、下两个半场。上半场报告由来自华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的张玉教授主持。    上半场于下午两点正式开始。    来自广东行政学院的王玉明老师做了题为“暴力抗议环境污染的群体性事件的成因分析——基于对十大典型环境事件的研究”的报告。他通过对十大典型环境群体性事件的分析,指出这些群体性事件是地方政府、污染企业和受害民众三方经济利益冲突和生态伦理冲突的结果,即表现为政府的GDP至上与民众的环境生存权之冲突、企业利益至上与民众的环境生存权之冲突。从深层来看,这是政府奉行GDP至上与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冲突。报告结束后,来自华南农业大学的孔繁玲老师从成因分析要素选择等方面对报告进行了简短评述。    来自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的张书维博士做了题为“集群行为的社会心理学视角:一个理论整合模型”的报告。他首先指出,集群行为指突发情境下的一群个体为了达到某些特定的目标而联合起来采取的社会行动。其次,他认为社会心理学对集群行为机制的研究分为早期、去个体化、速生规范、社会认同和群际情绪五个主要阶段,而理论发展基本遵循了两条路径:由非理性到理性再到情绪情感中介的转变;解释变量由个体水平上升到群体水平。最后,他认为一些正性的集群行为也需要在今后的研究中得到更多关注。在报告结束后,来自山东大学的张江华老师高度评价了张博士的研究成果,并从管理心理学的角度对报告做了简短评述。    来自南华大学应急与预警管理研究所的龙云博士做了题为“农村突发事件中公众心理危机的非正式制度因素识别与应对研究”的报告。在报告中,她首先分析了现阶段农村突发事件的发展趋势和特点,接着分析了现阶段公众心理危机应对效率低下的原因,并指出非正式制度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最后,她介绍了非制度因素识别的方法以及各类不同的非制度因素,并同时给出应对公众心理危机的若干可行策略。来自北京大学的胡天翊博士充分肯定了龙云博士的研究成果,并从危机心理学角度对报告进行了简单评述。    来自华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的唐斌博士做了题为“群体性事件网络传播的主体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1997年-2010年的数据分析”的报告。他通过对1997-2010年我国网络传播主体在规模、分布、年龄、学历以及社会地位等的时序变化分析发现,我国网络传播主体存在着总体规模庞大,呈持续超量发展的态势;分布集中,中心区域聚集现象长期存在;年龄结构青年化,并呈现出青少年化趋势;以及社会地位处于相对弱势状态,其主要表现为职业的不稳定性以及学历与收入水平的低下等基本特征。他同时指出,这些特征对我国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发展及其传播过程中的相关主体的心理、行为均产生了重要影响。来自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詹新博士对报告作了简单评述。    来自中山大学管理学院的龚会博士做了关于“救援人员应对非常规突发事件的抗逆力模型的研究进展”的报告。在报告中,龚会博士分析了非常规突发事件的特点,并指出非常规突发事件通常会对救援人员造成巨大的心理影响,接着提出了“抗逆力”的概念,并基于此概念提出了各种不同类型的救援人员应对突发事件的抗逆力模型,并利用此模型进行了若干实例分析。来自华南农业大学的张程围绕“抗逆力”模型的应用范围等和龚会博士进行了进一步沟通,并对报告做了简短评述。    上半场报告于下午15:00结束,在短暂的茶歇后,下半场报告正式开始。下半场报告由来自山东大学管理学院的张江华副教授主持。    来自华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的张玉教授做了“论回应性公共政策执行的可接受性——以群体性事件中‘越级上访现象’的逻辑演进为分析文本”的报告。报告中,张玉教授首先指出,现阶段群体性突发事件和越级上访现象呈大幅度上升趋势,接着从几个不同的角度详细分析了越级上访现象的成因,并以此为例对回应性公共政策执行的可接受性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一般性分析框架。来自南华大学的龙云博士从管理心理学的角度对报告进行了简单评述。    来自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的张昊宇同学进行了题为“基于进化博弈理论的我国应急协调机制研究”的报告。他首先介绍了进化博弈理论,并与传统的博弈理论进行对比,接着,他介绍了基于进化博弈论的应急协调理论模型,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进行了实践分析,最后,对该模型的有效性、优缺点进行了分析。来自中山大学的龚会博士针对模型的应用范围等问题报告进行了点评。    来自北京大学心理学系的胡天翊博士做了题为“信息特征在危机沟通中的作用”的报告。在报告中,她首先指出危机沟通的定义、特征、种类和沟通策略等进行了阐述,在此基础上,她详细分析了信息的不同特征在危机沟通中发挥的不同作用,并结合实际危机沟通案例对信息特征在危机沟通中的作用进行分析。来自广东行政学院的王玉明老师对报告进行了简短评述。    来自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火灾国家重点实验室的詹新博士做了题为“人格特质中尽责性对建筑疏散人员行为选择的影响”的报告。在报告中,他指出人格特质是在组成人格的因素中,能引发人们行为和主动引导人的行为,并使个人面对不同种类的刺激都能做出相同反映的心理结构。并且,人格特质中的尽责性体现了个体在控制、管理和调节自身冲动的方式,可以用于评估个体在目标导向行为上的组织、坚持和动机,最后,他结合合肥某高校教学楼组织疏散实验进行了案例分析。    分会场的报告结束后,张玉教授和张江华副教授针对第一会场的各个报告做了精彩总结和点评。    第一会场报告于下午16:40正式结束。 【张昊宇】
个人分类: 专论—应急管理|4989 次阅读|0 个评论
类比
热度 1 yanghualei 2011-11-5 08:46
如果在处理某些问题的时候,一直没有眉目,这时类比可能会给你带来突破。如从比考察对象大的尺度的物体上进行类比,从比考察对象小的尺度上进行类比;也可以与考察对象同一个尺度上的物体进行类比。如考察某个群体为什么会自闭,咱可以先考察某个个体为什么会自闭,也可以考察某个国家为什么会自闭 。同样也可以考察其他物种为什么会聚群或排外,咱也可以考察无生命的物体为什么会结合在一起。咱可以从自然中寻找突破,也可以从社会中寻找突破;咱可以从物理中寻找解决的办法,也可以从心理上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在考虑为什么这两个区域易于连接在一块,而另两个区域倒不利于连接在一块,咱可以从个体间为什么这两个人易于结交成朋友,而另两个人易于成为敌人,而其他的易于成为陌生人。如同样一个小事件,在一个区域内很容易被遗忘,进而冲淡,而在另一区域易形成群体性行为。 一 个质量均匀的木棍,中间有一个支点,如果两端发展过快,同时中部相对于两端发展过慢,则木棍很容易被折断,就这两个两端的区域会分裂,这源于连接这两段的纽带较弱,如果中部发展较好,两端的区域就不会向外界倾斜,而是向中间靠拢,这时候区域的发展将更紧凑,团结更有力 。这源于发展过快的两端意味着质量过大,而中间意味质量较弱,故容易折断或分裂。心里一直有几个不明白的问题,为什么某些个体对某些个体采取开放接纳的策略,而对另一些个体采取封闭隔离的策略。有时候这是一种社会的心理疾病,在考察某些问题的时候,如一个不愿于融合的个体和群体,源于几方面的原因:一是想过原先自由的生活,害怕被打破,不愿意改变,故不愿于与别人交往,害怕差异性;二是想改变,但适应不了,而采取封闭自己的回避态度。
个人分类: 交叉科学|5162 次阅读|2 个评论
共识可以这样涌现
热度 1 yanghualei 2011-10-12 08:05
共识怎么达成的,首先澄清共识是合作,但合作不一定是共识。这里面的机理太有意思了,共识就是行为的一致性。我是这样想的, 如果系统内从多元化达成共识,必须有外部力作用,或者是外部环境发生改变。否则共识这种群体性行为不会涌现 。你可以从铁磁化上寻找依据,或者从不带电的物体怎么带电上寻找灵感,其微观机理可以近似看做共识形成的机理。环境给以系统一个对某方向有偏好的力作用,当这个力超过某个阈值时,多元化的行为将逐渐趋于一致,而一致后的行为方向,可能与系统的施力方向相同、相反或者正交。即共识的机理是, 外部环境朝着某方向持续的作用,系统的内部机制趋势系统内达成共识,就是没有外部压力时,或者压力不朝大的方向改变时,共识不会达成。
个人分类: 交叉科学|2826 次阅读|5 个评论
[转载]朝胜观察385:弱
热度 3 Wuyishan 2011-5-13 10:47
朝胜观察385:弱 发布时间: 2011-05-13 | 作者:左朝胜 http://www.stdaily.com 2011年05月13日 来源: 科技日报 作者: 左朝胜 顶级的政府,人民都感觉不到政府的存在;第三流的政府,让人民感到畏惧;最次的政府,让人民轻蔑。政府诚信不足,就失去了人们的信任。   手握公权的政府,面对手无寸铁的老百姓,该当如何施政,真的需要“如履薄冰,如临深渊”   报载:大运前夕,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在官网公布文件规定,5月1日至9月30日,严禁农民工通过群体性上访等非正常手段讨要工资,否则造成严重后果或恶劣影响的,追究其刑事责任。   一石激起千层浪,没有料到,媒体的反应比农民工还要强烈。你是谁啊?一个区区住建局,竟敢以执法者的口气妄言“追究其刑事责任”。   深圳是个城市管理水平较高的城市,政府自然是个强势政府。朝胜因工作的关系,偶尔不得不与该政府官员打点交道,至少感到不是那么可亲可敬。依朝胜看来,大学生开个运动会,说破大天也就是个“玩玩”而已,至于弄得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吗?可是,深圳市委书记说,“一个很重要的目的都想借此来展示一下这个城市的风貌……寄希望于通过大运会的举办,让我们改革开放城市的风貌,能够得到积极充分的展示。”瞧瞧,领导的境界就是比咱高。不过,展示你就展示呗,用得着 “买菜刀实名制、禁租房客打110”吗?对此,各大媒体、各大同行都已评说得入骨三分了,朝胜不再狗尾续貂。   要说的是,政府需要如此的强势吗?对此,老子的道德经中曾阐述:“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翻译过来的意思就是:顶级的政府,人民都感觉不到政府的存在;其次,人民亲近并且称赞这个政府;第三流的政府,让人民感到畏惧;最次的政府,让人民轻蔑。政府诚信不足,就失去了人们的信任。最好的政府也最悠闲,很少对人民发号施令,事情办成功了,老百姓都会说“我们本来就是这样的。”   以此标准,在中国很多方面都名列前茅的深圳,这一回的表现,大概只能算作第三流的政府了。   政府手中掌握着政权。“文革”中,永远健康的“副统帅”曾如此解释,“政权,就是镇压之权!”手握公权的政府,面对手无寸铁的老百姓,该当如何施政,真的需要“如履薄冰,如临深渊”!   广州也举办过一届亚运会,其工程之浩瀚、“维稳”之艰巨、扰民之无奈、众口之难调,决不在深圳举办大运会之下。朝胜作为旅居广州的区区小民,对广州市政府的做派还是比较认可的。除了深夜施工、围蔽堵车等无法避免的弊端之外,政府还是想方设法地考虑到老百姓的生计。比如,开始曾开放免费地铁,不料白发苍苍的老伯婆婆都离家出走挤上地铁尝一尝“头啖汤”。百姓怨声载道,媒体冷嘲热讽。政府见势不妙,马上检讨叫停。改为亚运会后发放交通补贴,据悉总共发了5.3亿元。至于其他被百姓媒体批评的大事小情,也是时有发生。但是,手握“镇压之权”的广州政府,一直示民以弱,能解释的就解释,能检讨的就检讨,能忍受的就忍受,能化解的就化解。别管心中如何窝火,脸上还是笑笑。外松内紧,内紧是自己的事儿。外松,一定要做给市民看。   最近,广州又发生一件考验政府的事情。地铁公司公布,将对地铁一号线的16个车站进行总体翻新改造,将原来一站一景的地铁站被换成了统一的灰色,花费预计9277万元。这事儿引起了广州市16中高一学生陈逸华的不满,每天放学后,他都会在烈士陵园站出口举着自制横幅,反对地铁一号线“统一化”翻新。目前他已经征集到了几百个市民的签名支持。他举横幅收集签名的照片也在微博上被转发了上万次。好事的媒体在网上也做了相关调查,参与调查的网友中,有94.99%的网友不支持广州地铁站的统一化行动,认为此举抹杀了广州地铁站的特色,劳民伤财。   谁都知道,地铁是政府的公司,近一亿的花销肯定经过政府的首肯。一个高一的学生,吃饱了饭就手举横幅向政府的公司叫板,这比饿着肚子的“农民工讨薪”事件严重多了。然而,政府压根没有考虑“追究其刑事责任”。先是地铁方面请中学生陈逸华平等对话,对话不成,地铁方面又解释十几年前修建地铁的建材如今找不到了。广州居然又有好事的市民,不辞辛劳地帮助地铁找到了十几年前的建材。最后,地铁方面表示,此次是局部翻修而非全部翻修。一号线翻修工程首批4个站完成后,将继续听取各方意见,完善优化方案,在尽量保持总体风格的基础上,达到安全、节能、环保和节约的效果。   这便是,一个孩子和一个政府的较量。孩子示强,胜了,胜在民意;政府示弱,也胜了,胜在民心。   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本篇文章来源于 科技网|www.stdaily.com 原文链接: http://www.stdaily.com/kjrb/content/2011-05/13/content_304680.htm
个人分类: 东鳞西爪|2813 次阅读|5 个评论
2011年教育博士招生试题
tangminqian 2011-4-4 09:19
教育学综合(2011年3月26日) 一、(选作4题) 1. 论教学中发展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的关系。 2. 论学校体育对学生发展的意义。 3. 论学校教育对学生品德发展的意义。 4. 论欧洲中世纪大学产生的意义。 5. 论19世纪德国大学对世界高等教育的贡献。 二、论述题 1. 论如何认识以人为本的教育价值观和以社会为本的价值观。 2. 论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研究型大学群体性崛起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启示。 教育管理(2011年3月27日) 一、 1. 我国高等学校行政组织的特点。 2. 我国高等学校实施学分制的困难。 3. 我国高等学校学生资助的主要渠道及其作用。 4. 我国高等学校战略规划的主要任务。 5. 我国高等学校党委书记与校长的关系。 二、 1. 论我国高等学校去行政化改革。 2. 论高等学校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2658 次阅读|0 个评论
加快建立环境污染损害鉴定评估管理制度
热度 1 kejidaobao 2011-3-18 15:48
文/易 斌,朱忠军,刘 平,于云江,孙 鹏,张天柱,周宜开,徐顺清,彭良斌 中国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期,环境污染健康损害问题日益增多,环境污染健康赔偿或补偿难题成为导致社会群体性事件暴发的诱因,政府的公信力严重受损。在环境污染损害问题日益突出的形势下,加快建立环境(生态)损害责任制度,建立健全环境(生态)损害评估管理制度已刻不容缓。 1 环境污染损害鉴定评估管理的现状 环境污染损害鉴定评估的管理尚属空白。在司法系统内,以 《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2005年)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司法鉴定管理制度,不包含对环境污染损害鉴定评估的管理。在全国范围内,至今没有一家经司法部授权的专门的环境污染损害司法鉴定机构。在环保系统内,环境事件处理处置中的鉴定评估工作机制没有建立,也没有专门的鉴定评估机构,更没有针对鉴定评估活动的监管措施。 环境污染损害鉴定评估工作基础能力亟待加强。从损害判定方面看,不少特殊损害领域的辨别标准和鉴定方法尚属空白。从鉴定评估技术规范方面看,没有统一性的程序与技术体系,鉴定评估结论的可比性差、公信力不足。从专业队伍及能力方面看,专业鉴定队伍严重匾乏,多数鉴定评估任务找不到合适的鉴定机构和鉴定人。从管理方面看,由于缺乏监管,无法对相应从业机构和人员进行指导和监督,参与鉴定评估的机构和人员的技术水平参差不齐、责任意识不强,错鉴、误检、以及由此引发的重鉴现象屡屡发生。 2 建立健全环境污染损害鉴定评估管理制度的需求迫切 是健全环境法律责任制度的需要。环境污染损害鉴定评估是环境司法工作的重要技术支撑,相关技术能力和评估机构的发展是适应国家法制建设、推动环境司法工作深入开展的重点领域。 是转变环境管理思路、推行环境经济政策的需要。随着环保工作的深入,我国环境管理手段正由主要针对常规污染物的达标、减排为目标的排放控制管理,向以损害为出发点的风险控制管理转变,由以行政管理为主向综合运用经济、法律、社会等多种方式转变。“十二五”期间将大力推动环境污染风险与损害评估管理,深入开展相关基础能力建设及科研工作。 是环境维权的需要。明确污染责任、量化损失大小,是处理赔偿或补偿问题、维护环境权益的前提。随着人们环境权益意识的日益增强,环境争议问题越来越多,社会各界对环境污染损害鉴定评估的规范化管理投以了极大的关注,迫切需要建立科学、客观的环境污染损害鉴定评估制度和机制。 3 建议 我国在渔业水污染事故鉴定管理、医疗事故鉴定管理和司法鉴定管理等领域进行了较长时间的探索与实践,形成了适合我国国情的、相对成熟的管理制度体系,为环境污染损害鉴定评估管理制度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根据已有经验,结合我国国情及现有政策条件,对建立环境污染损害鉴定评估管理制度提出以下建议。 1) 遵循的原则。一是明确管理责任主体。由环保部门逐步健全损害鉴定评估相关工作机制、相关技术体系,对鉴定评估活动进行技术监督,由司法部门对鉴定评估机构、相关专业人员进行备案管理,并做好两部门间的协调配合。二是采取鉴定评佑机构与监测、检测单位和机构分离的模式。鉴定评估机构可以将监测、化学分析、损害诊断等技术活动委托给其他专门性实验室或技术单位完成,充分利用已有相关行业专业机构。同时,应重点要求环保系统内符合一定条件的监测单位、科研院所必须接受环境监测、检测委托任务。三是鉴定结论实行专家合议制。环境污染损害的综合评估,需要环境科学、环境工程、环境监测、化学、医学、农业、林业、畜牧兽医、环境法学、经济学等相关学科领域的专门技术人才参与,应采取专家组作出鉴定评估结论的工作模式,经合议根据半数以上专家鉴定组成员的一致意见形成鉴定结论。同时,加盖鉴定机构的鉴定评估用章、由鉴定机构独立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2) 法律法规为环境污染损害鉴定评估制度建设提供保障。在加快完善环境污染损害赔偿有关法律和政策的基础上,制定环境污染损害鉴定评估管理办法,明确环境污染损害鉴定评估的管理主体及其职能定位,为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制度保障,并协调处理好环境污染损害鉴定评估管理与现行司法鉴定管理的关系。 3) 加快制订发布相关技术规范。加快相关技术规范的研究和论证,制定专门性的技术规程,对环境污染损害鉴定评估的适用范围、评估方式、认定原则等内容进行规定。 4) 推动环境污染损害鉴定评估机构的全面建设。现阶段以环保系统内部的监测机构、科研单位等为依托,联合组建专门的环境污染损害鉴定评估机构,接受各级环保部门临时性移交的鉴定评估任务,也可接受人民法院、以及社会性委托,从事鉴定评估业务(开展人民法院委托的鉴定评估工作时应依照司法鉴定的已有规定进行)。在条件成熟时,对环境污染损害鉴定评估机构实施统一的司法鉴定资质管理。 5) 开展试点示范、培训、交流和宣传活动。鼓励具有条件和基础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开展环境污染损害鉴定评估管理试点示范工作;开展技术培训,提高从业人员专业素质。 ——摘自中国科协调研宣传部《调研动态》2010年第17期
个人分类: 栏目:科技工作大家谈|3970 次阅读|1 个评论
习惯性遗忘是群体性行为
yanghualei 2011-2-19 22:49
习惯塑造井底之蛙,对比较逐渐失遗,而习惯性遗忘是群体性行为 ,而群体往往是具备某类性质的个体在时空和事件上的聚集。 数学中的证明越趋于文字叙述,而哲学中的证明越趋于符号表述 ,数学是理科的课代表,哲学史文科的必修课,难道学科真的越趋于融合。 给出一个定义就客观上确定这个被定义的客体所具备的性质以及所具有的关系 ,如具备什么的结构,归属于哪一类,与那种客体对立、独立以及并列,其单位是啥,其包含什么,其被谁包含,与其他种类的差别等,一个定义实质上定义了一群事物的性质和关系,给系统重新的组合、分类、划分结构以及缔结关系等。 达芬奇其将几何和透视以及解剖应用于绘画,同时观察和发明结合起来。更让人惊奇的式其传世之作很多是接卸、建筑以及解剖方面的,说明其重视研究的前期工作以及研究的工具, 谙熟A非A以及非A是A的思想,即一事情的解决归结为另一事情的解决,一件事的解决实质上就解决了另一件事。 有些人会让我们以一个新的方式审视生活,爱迪生就是其中一位,他使得人类不在依赖自然光源,他使得过去的事件逼真的尽收眼底; 有时候想成为啥并不一定成为啥,喜欢啥也并不代表一定能取高分 ,爱迪生一直想成为一名科学家,但其却成为了一名出色技术家。
个人分类: 自然哲学|3874 次阅读|0 个评论
应急预案,就在身边
zhaopei 2010-9-13 12:55
以前总觉得应急预案、紧急疏散这些词语只在CCTV中出现,周一早上地铁口的经历让我觉得应急就在我们每个人身边。 惠新西街北口,早上7:30,早高峰又赶上周一,不知什么原因,A口安检后刷卡进站时仅开放两个入口,队伍乱哄哄地排到了安检处,已经有人在作势砸另一侧既没有做成入口,也没有做成出口的刷卡机;仅有的两个刷卡机入口处有一位女警察站在那里,没看清是否在说着什么。 安检处见势不妙,迅速拦截了安检通道,3分钟内东西两侧汇流的人群已堆积约有2-300人,鸭子圈一样吵闹。 还好约5分钟后刷卡机后人群后正常,人们蜂拥而上直接越过安检通道,总算慢慢腾腾地将人群消化完了。 建议: 1、刷卡机定时常规检测; 2、如偶有故障,及时使用广播、电子屏、公告牌等形式公布信息,尽量减少不明真相的群众数量。 3、忙时加强警力。
个人分类: 大千世界|2761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8 17:0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