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半途而废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可惜了那些半途而废的科研项目
热度 3 outcrop 2016-12-29 09:30
前两天看到刘攀博主的博文《 MIT 又新出黑科技:一个随意变身的模块机器人! 》,第一个想到的就是科学网李海源博友前几年做的东西《 自组装模块化群体机器人系统 Sambot 》;当时觉得是个很有意思的项目,特别关注了。 李海源博友做这个项目,至少是4年前;如果持续至今,也许超越MIT的展示效果并不困难。但遗憾的是随着李海源博友的毕业,这个项目似乎没继续下去:北航自组装机器人课题组的官网打不开了,QQ留言了两天也没有回复;不知道这个项目是转入了地下还是就此别过。 这类看起来不错的科研项目出现半途而废的情况在中国可能不在少数;特别是科研项目结题之后,不能工业化或者商业化的话,都没有了继续的动力——而科研成果的工业化商业化,也许是我们的一个短板——但我不明白为什么。记得硕士的时候跟一家工厂合作做过一个管理系统,硕士毕业之后厂里的总工跟我要了这套系统的源代码,我也给了;但我知道这套玩意如果我不去努力部署,是没法上线的;但终究还是没有去折腾的动力。。。也许是个人心态的问题,也许是科研模式的问题。 若干年后,曾经的项目可能换个马甲,重新上阵,继续新一轮的轮回。 这类半途而废的科研项目耗费的是智力和金钱,带来的是故纸和 遗憾 。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7185 次阅读|6 个评论
山东省高校改革岂能半途而废
热度 1 xuecw 2010-7-13 11:24
六七年前山东省有几所大学作为山东省改革试点单位,推行教师全员聘任改革,职称评审权下放到学校,不再经过省级学科委员会;不再给教师发放职称证书;行政人员实行职员制,不再有研究员系列的职称。 这项改革短时间内就推开了,且部分行政干部由于职称评审权利的下放,一下子解决了教授职称,一些行政干部为了同时解决职称问题而也开始象征性地兼课,以期解决职称问题。由于职称名额饱和,达到省上的名额限制,使得一些多年从事一线教学的教师职称难以晋升,近几年每年全校有许多老师待评,而名额,比如文科,也只有2-3个 ,且标准拔高得俨然自己像985高校似的(给教师徒增失望而已),而且动辄就停止评审,或推迟评审。一些教师想流动吧,可是原来的副教授职称也由于没有职称证书不被他校认可而流动不了。 本来中国高校学术行政化就比较严重,尤其是省属高校,有权力学术水平就见涨,那几年的省级相关课题也大都名落官员身上,孔孟之乡学而优则仕、仕而高则学优是有历史传统的,连山东省教育厅长也抨击过学术过分行政化问题。于是几年前就传言要继续改革,决定推行处级以上干部和教授职称分开制度,行政人员不能两者兼得。这一制度看起来不错,一些学校也嚷嚷过一段时间。三年过去了,还是没有动静。 是上级没有决心,还是下级学校领导觉得革命革到自己头上难办了?一线的教师期待着,千万别半途而废,这可是检验改革是真改革还是叶公好龙、检验上级领导和学校校长们是否有魄力的重要一环。参与上次改革的相关学校的校长也要主动一些,别说我快退休了不愿得罪人的话。别应了教师们总结的一句话: 撼教师易 撼行政难!
个人分类: 高教评论|4151 次阅读|1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7 06:3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