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宝岛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宝岛环视(二十一)——嶙峋石梯坪
jlxt33 2010-8-29 12:04
花莲之长虹桥和石梯坪 在 三仙台和北回归线 处已经领略了一番炫目的太平洋了,其实从南到北170公里的海岸线,满眼都是浩瀚的太平洋,一路上,我们就是在这样一边是山一边是洋的路上行驶,走过了景致不同的山海之旅,实乃非亲临不能感受其万一也。 天然的胜景之地,另一道靓丽的风景就是骑车一族,他们全副武装,用力向前,晒得黝黑发亮,累了就在路边喝点水歇歇。 从北回归线处继续北上,进入花莲后,在山上的一个名为虹桥山庄的地方用午餐,在此处欣赏了两处小而有趣的风景。 在绿色的山中最醒目的就是这座通体红色的大铁桥了,这座单拱桥连接了连个重要的县,桥的一侧就是阿美族的聚居地。 桥下的河流叫做秀姑峦溪,很美的名字吧?我国西部很多地方喜欢将湖叫做海,比如洱海,而在台湾大概水太多了吧,常常把河流叫做溪,比如台湾最长的河流叫做浊水溪。 秀姑峦溪是东部第一大河,长虹桥位于下游,河流穿山越岭来到这里,汇入大海,可以清晰地看到入海的分界点。 入海口的那个绿色的岛,叫做睡美人,当车子通过大桥后,可以清晰地看到那个美人。 车行不多时,便来到著名的石梯坪。 太阳光毫无遮拦地洒落下来,沿着步道,看着眼前掠过的各类植物和石头雕塑,奔向那蔚蓝。 陆地上的岩石伸入大海中,形成大大小小的湾澳,其形如阶梯一般,排排长短不一, 清光绪年间统领吴光亭率兵开路至此,见这里岩石形状如阶梯,便命名为石梯坪, 沿用至今。 隆起的珊瑚礁有些呈块状附着在岩外上,有些呈崎岖外形,独具风味。 这里岩层材质不同,密度不同,软硬不同,经海水侵蚀,怪石嶙峋。小小的圆洞,是螃蟹和热带鱼的乐园,这里还盛产龙虾。 大海用平静的情怀迎接我们,碧波万顷,银光闪闪,涟漪荡漾,尽管有些未能欣赏白浪滔天的壮观,不过这旖旎的风光也别有滋味。 各式各样的岩层和礁石甚是吸引人,也不知这些黑黑的礁石是如何长到这些白色的岩石上的。
个人分类: 行者足迹|4902 次阅读|9 个评论
宝岛环视(二十)——时光倒流的中央公园
jlxt33 2010-8-26 14:35
高雄之四中央公园及街景 接着上回说到的捷运中央公园站,再说说中央公园。 这里绿草茵茵,小桥流水,旱地喷泉,很是悠闲舒适。 在绿树丛中,看到蒋公塑像,仿佛有些破败了。 塑像的正下方是总统蒋公遗嘱,读着反共复国的遗愿,不胜令人唏嘘。 左侧是蒋的名言或曰语录,曾是一代台湾人的座右铭。 蒋介石的白色恐怖或威权时代,共产党或疑似共产党是首当其冲被镇压的,其次就是台独分子,在两蒋时代,台独一直是违法的地下活动。美丽岛事件是民主人士的民主运动,实际上,都是后来以台独为党纲的民进党的先驱。如若蒋公地下有知,看到或听到现在台独是未来,而不可言统一时,将会作何感慨? 在这塑像傍边就是这么多的晨练的老人家,或者是一些匆匆而过的上班族。 公园的周围是新 堀江商圈,有大立精品百货、汉神百货等商家。在这商味浓厚的中心有这么大的一片清净的绿色,实属难得。 从大立精品百货旁进去,就是我们居住的酒店凯莎琳大酒店。 下面倒叙回早晨,看看随拍的一些街景吧。 从这巷子中,可以看到这里的建筑风格与广东或福建的基本相同,都是骑楼式的建筑,自家的车子就停放在自家的骑楼下或门前的路边。感觉高雄的停车位好像不紧张,路边很多都可以停放,也没有收费咪表。 抬头一看,川国演义!跟在广州多次光临的饭店,一样的字,包括字体,没去问下是不是分店,下面还写着麻辣谢师宴2888;傍边是北平天福楼,好像回到了60多年前。 在丈量过码头后,我们来到了相对主干的道路上,很宽阔平直,树木葱郁,还有早起觅食的鸟儿。 突然一声惊讶:咦?这里的摩托怎么都一样啊?定睛看,原来是派出所的巡逻车,呵呵。 最后看一张小学外墙转弯处的留念。 从图片上可以解读三个要点:1.小学校的名称和性质;2.两岸都很重视创造力的培养;3.两岸都提倡全民动员制止犯罪。但是有一个词没弄明白,也没好意思问导游,有谁知道标语中所说的鸡婆是什么意思,请赐教。 关于高雄先说到这里,更多故事和影像,以后或许会出现。
个人分类: 行者足迹|3324 次阅读|3 个评论
宝岛环视(十九)——沉重的捷运美丽岛站
jlxt33 2010-8-24 14:27
高雄之三地铁站 台湾的地铁叫捷运,也有其道理,因为一条线路不全部在地下,也有些站在地上。高雄是继台北之后第二个拥有捷运的城市, 2008 年才通车,但其车站都是很有特色的公共建筑。 来到高雄后,经过捷运站时,我们的领队,也就是旅行社派出的全陪导游,积极地给我们介绍高雄捷运美丽岛站,建议我们一定去看看;台湾的导游什么也没说,后来我才理解了。 本来看夜景可能更能体现其特色,可是我们去看电影了。 我一定要去看看,第二天早晨逛了逛高雄码头,看了看街景后,不知怎么就走到了看电影的大远百了来,傍边刚好有地铁站,就去乘地铁了。 如图所示,高雄的捷运线分为红线和橘线,在美丽岛站交汇,可以换乘。 开始乘车的站是 R8 三多商圈站,我们只乘坐两站,每人 20元 新台币。这是站台的情景,请特别注意当时是早晨 7 : 45 ,应该是上班高峰吧?站内就这么稀稀拉拉几个人,难怪导游告诉我们高雄地铁严重亏损,面临破产。 很快就到了 R10 美丽岛站( Formosa Boulevard ),这是世界上最大的圆形车站,直径 140 米。 这个站名是纪念 1979 年发生在这里的美丽岛事件,现在被称为台湾民主运动的开端。这个地方是大港浦,原本命名为大港浦站,直到现在仍有人认为应该改回原命名,车站应该跟政治分开。当然这些在站里打瞌睡或候车的人们也许不会时时去怀念那个事件,但这里确实承载了这沉重的历史,包括等下看到的壮观。 这个壮观就是这个换乘大厅的穹顶了。这个圆形穹顶直径 30 米、面积 600 平方米,是全球最大的单件玻璃公共艺术作品,由意大利裔美籍艺术家 Maestro Narcissus Quagliata 设 计绘制的, 究竟叫什么,我也没弄清楚, 有的叫光之穹顶,有的叫生命之光,也有的叫台湾之光,反正都跟光有关了,就看怎么理解了。 这个圆形穹顶据说是由水、土、光、火四种元素组成,而中间的两个圆柱分别代表了阴和阳。 因为赶时间,匆匆看了一圈,拍了些照片就赶路了,没有细细体会其中的韵味,不过也能稍稍理解一点儿。蔚蓝的海洋和浴火重生的凤凰以及绿色的植物,都可以体现出那种海洋与生命间的互动。 据介绍,这个穹顶依据创作主体分为四大区域,共 16 个小区域, 1252 扇窗,每面窗有 2~9 片窗面,而每片窗面由 3~100 块玻璃镶嵌而成。每块玻璃都是一小段故事,彼此交织连接,通过天体、人物、大自然、高雄特有的生物等诉说着人的故事,演绎着人生于世的情感层面。 设计师的创作理念是:通过这件作品传达人性的价值,人与人、环境、以及万物之间的关系;人天合一的境界,以及人心在仇恨斗争中失去的部分。 这个地铁站处于高雄中山路和中正路的交汇处,在四个路口分别有一个奇特的玻璃建筑,在阳光下闪烁着玻光,这就是地铁的四个出口,其设计意义也极为重要。 据说在夜晚的灯光下,通体透明,更能显示美丽的身影和设计理念。这些建筑的设计构想是波浪、帆船、漩涡以及合掌祈祷,分别代表了:透明的跃动、港湾停泊群聚、非对称平衡展现集中又散发的捷运特性、缅怀前辈的事迹并凝聚力量祈许未来。 这些理念是多么美丽啊,可是看下株式会社高松伸建筑设计事务所的建筑师的想法吧。将这个车站当做一座象徵性的纪念碑来设计,为台湾民主牺牲奉献的灵魂祈祷,也如四艘船组成的舰队驶入海洋,符合高雄这处海港城市意象。让车站再次承载了历史和政治的重任。 不管怎么说,这都算是国际级的设计和施工了,据说这些玻璃外观并不是依照所谓自由曲线,而是严谨的几何变化构成,而这四座出入口共约 3200 片的胶合强化玻璃是以 几近钻石切割的方式进行切割的。 同样地,高雄市政府为了纪念或强化,将中山路火车站以南称为美丽岛大道,真的让人感到沉重。 站在这路口,看着四座闪耀的纪念碑,还有眼前或等待或呼呼而过的人和车,难道不是一幅有趣的画面吗?是不是可以说伟大的艺术品和标志性的历史事件就发生在当下呢?是不是跟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呢?每一个无论多么渺小的人都是立足于历史堆叠出的文明之上的,不是吗? 感慨还没发完呢,叫我赶紧返回的催促声就来了。于是赶紧跑下去,从那个堂皇的大厅穿过,赶那返回驻地的车,我们在 R9 中央 公园下车。匆匆赶路中,拍了几张做留念。 出入通道上,间或会出现的风格相似的抽象派艺术作品。 出站口的滚梯中间是不断的流水,也算是中央公园的一景,叫做水广场。 在中央公园看看的出站口外观,采立体弧线型设计,简单俐落的构造,展现结构力学与美学,更增加空间开放感,并与外头的中央公园绿地相互映衬,使得户外的阳光与宁静自然溜进地下车站,游客一出车站大厅即可享受到与天地共生的清新。轻巧的组构方式及金属材质不仅体现站体雄伟磅礴之气势,更充分衬托出飞扬的设计意象。 这迅速跑过的三个捷运站,总感觉跟广州的不同。想一下,最主要的不同,好像是没看到车上车下的各类广告;站台上的隔离门上只有简单的提示,不仅没广告,也没更多的提醒;仿佛艺术气息更浓烈些,至少强烈过商业气息。 快快穿过公园, 终于在 8 : 30 跑回了酒店 ,匆匆填一下辘辘饥肠,上车出发了。 在车上还想着中央公园呢,连接刚才在美丽岛站的感受,仿佛时空交错了。预知详情,请见下回分解,呵呵!
个人分类: 行者足迹|3488 次阅读|3 个评论
宝岛环视(十八)——风情西子湾
jlxt33 2010-8-22 16:28
高雄之二西子湾和打狗英国领事馆 高雄的行程中包括的旅游景点就是西子湾和打狗英国领事馆。 西子湾总让我想到西湖,仿佛具有那种浓妆淡抹总相宜的风情。 打狗英国领事馆,总让我觉得好笑,怎么叫这么一名儿啊?是原本这样呢还是后人不喜欢英国人而叫的呢? 到了西子湾后,就沿着弯折的石梯上向山上走,到半山时,就见到了这座红砖建筑,大名鼎鼎的打狗英国领事馆。打狗的来历: 这里最早是平埔族 原 住民(马卡道族)的居住地,因盛产竹子得名takau(平埔族语,意为竹林),汉语音译为打狗,这便是高雄最早的名称。日据初期,日本人认为打狗这个地名不雅,便将之改为发音相近的高雄(日语发音为taka-o)。 再说说这座领事馆的历史: 清咸丰十年(公元1860年)签订了天津条约,中国被迫开放五口通商,第三年又增加台湾的打狗港(即今高雄港)。英国于同治五年(公元1866年)在此处的哨船头小丘上,设立领事馆,处理关税及商务。这栋西洋式建筑是英商天利洋行所建,由英国首任驻打狗领事郇和承租(下图就是这位领事的简介)。是台湾现存西式近代建筑中的第一号洋楼,同时也是清代外国人在台湾正式建造的第一座领事馆,困守镇北,是高雄市弥足珍贵的古迹。 现在这里是高雄史迹文物馆,陈列珍贵的高雄历史资料、图片、实物及模型等,这些说明或展品让人感到分离,算了,不说了,要不真成祥林嫂了。 走出展厅外, 仁立于城门,令人感叹时空的转换,颇能激发历史省思之情,但是真正能省思历史的又有几人呢?一楼开设这种不知内容为何的概念馆,不过这里可以清晰地看到红砖的外观、竹节下水管这些清朝末年的建筑特色。 沿着领事馆的周围走走,发现它确实建在峭壁上,从这悬崖边上不太结实的餐桌上就可以看出来。 当然还有些雕塑之类的人文景观。 更值得远眺的是著名的西子湾。 西子湾位于高雄市西侧,在清朝初年期间,名为洋路湾、洋子湾,又名为斜湾;北靠万寿山,南隔高雄港与旗津半岛相望,是一处以黄澄沙滩、碧蓝海水浴场、迷人的夕阳美景及天然礁石闻名的湾澳;浑然山海衬着繁忙进出高雄港的各国船只,可谓最具港都特色的风景区。西子湾的夕阳是台湾八大胜景之一,可惜我们虽是下午观光,但没看到夕阳,看到了这高高耸立的灯塔。 长长的防波堤是西子湾的标志,可以感受到徜徉堤上,海风吹拂,眺望海洋的那种 心旷神怡。 防波堤北侧是西子湾海水浴场及建于1980年的国立中山大学校园。 堤外就是高雄港第一港口船只进出的水道,大小船只棋布在海面上,大船入港衬着呜呜船笛的景色在眼前历历上演。 高雄港曾经是世界第三大港,但现在只位于第十三了,然而那各式的船只和塔架仍然显示着生机。岸边是各式各样的建筑和码头,那个高高的绿色外形像个高字的建筑就是高雄的地标高雄85大楼,仅次于台北101的台湾第二高楼。 出的领事馆大门,毗邻的就是十八王公庙,香火鼎盛,具有雕楼画梁的闽式建筑风格。 美丽多情的西子湾就这样留在脚步匆匆的身后了,有缘下次见吧!
个人分类: 行者足迹|4463 次阅读|5 个评论
宝岛环视(十七)——祥和的码头
jlxt33 2010-8-21 12:37
高雄之一祥和的码头 高雄市是台湾的两个直辖市之一。 明显地这里的街道比其他地方的宽些,楼高些,因为这里是稍晚些规划建设的,道路也很平直,典型的棋盘街。 我们停留的第一个地点就是真爱码头,爱河的水与蓝天融为一体。 两岸有高高低低的现代化建筑;傍边有休闲咖啡屋。 阳光太明媚了,温度属实有些高。没在这里逗留很久,计划着晚上来这里乘爱之船游爱河,看大船。然而,晚上去了诚品书店,又看了电影《暮光之城蚀》,被迫放弃了爱河。 不过,仍是放不下高雄港,第二天清晨,决定用脚丈量一下高雄港,沿着街巷走过,没有走到原先预计的高雄港门楼处,意外地体会了晨光下的码头。 在木栈道旁的绿荫中,不时闪现着扭腰、拍打的老人家的身影。 为骑自行车做运动的人们修建了专用道路,偶尔会看到一些年轻人骑车经过。 还有在人行道上跑步的中年人,也见到老人家坐在路边的木凳子上看报纸。 再看看码头上废弃的铁轨,岸边停泊的游船,是不是给人一种祥和宁静之感呢? 确实,这里的人很少,整体很安静,自己都不忍大声讲话破坏了这种安宁,其实也不必大声。
个人分类: 行者足迹|3073 次阅读|2 个评论
宝岛环视(十六)——辉煌妈祖庙
jlxt33 2010-8-17 12:30
台南古迹之四妈祖庙 在参观安平古堡前,看到一座辉煌壮观的庙宇,上写圣母安澜,不知为何,又不在行程安排中,匆匆跑进去转了一圈。 旁边的这个简介,说明了这里是天后宫,也就是通常说的妈祖庙。 据说妈祖是世界三大宗教信仰之一。台湾的妈祖信仰十分普遍,台胞三分之一以上信仰妈祖,台湾全岛共有大小妈祖庙510座,仅台南就有116座。妈祖庙的名字很多,有的叫天妃宫、天后宫、妈祖庙;有的叫天后寺、天后祠、圣母坛;也有的叫文元堂、朝天宫、双慈亭、安澜厅、中兴公厝、纷阳殿、提标馆等。 福建、台湾、广东及东南亚的林氏宗亲都称妈祖为:姑婆、姑婆祖、天后圣姑、天上圣母姑婆等。 妈祖娘娘一直被台、港、澳渔民和航海者奉为海上保护神,在台湾同胞心目中占着重要地位,影响也最为深刻。 澳门的名称Macau,就是妈祖的意思,当时葡萄牙人问正在妈阁庙前晾晒东西的澳门人,这是什么地方?他们就回答说是妈阁,葡萄牙人以为这个地方就叫妈阁,于是就称澳门为Macau了。 从这里的陈设和装潢就可以知道妈祖的地位之崇高了。这两幅镶嵌在玻璃框中的彩塑浮雕向人们讲述的了妈祖救苦救难的事迹。最后一张是金碧辉煌的天花板一角(拍的不是很清晰,窥一斑,见全豹嘛)。
个人分类: 行者足迹|5108 次阅读|1 个评论
宝岛环视(十五)——百味安平古堡
jlxt33 2010-8-14 16:42
古迹台南之四安平古堡 在赤嵌楼时就多次见到安平古堡,两者都是荷兰人占领时所建,成犄角形守卫台江。其命运和赤嵌楼一样波折丛生,不但数度易主,建筑外貌和用途也几经变更。 来到这里发现,除了这块石碑外,全部都叫做热兰遮城(Zeelandia)。 这座城原本是由荷兰人于1643年建成并命名的,为荷兰人在台湾最早建立的城堡,充作统治台湾和对外贸易的总枢纽。 当时分为内外两城,整座城是由巴达维亚(Batavia)进口砖块,用糯米汁、糖浆、砂与牡蛎壳粉调成混凝土构筑而成,十分坚固。 这段残存的古城墙,是当时外城南墙的一段,墙上古榕盘踞,凭添许多盎然生机。 内城看起来基本是这样的,可以看到两层。其实地下还有一层,深一丈多,是一个方形的仓库,是用糖汁调和牡蛎壳粉垒砖而成,技术相当精致。 地面上有两层。一层是高三丈多、厚六尺余的城墙,用沙土埋填筑城,是放大炮的位置。向上相连的部分,壁厚四尺,其胸壁则 以一块半砖头的厚度筑成三尺高。其实这个地点并不适于建筑城堡,可能是筑城时,鉴于附近只有裸体的土人和善良的中国农人,并无凶恶的敌人,故只留意贸易上的方便,并未考虑到位置是否适当。 城墙傍边矗立着郑成功的塑像,下面写着民族英雄。可见郑成功于这座城堡的渊源。当年郑成功收复台湾时,曾在这里与荷兰人对峙9个月,最终迫使荷兰人投降。为了纪念家乡,将这座城堡改称为安平镇,作为郑氏府邸。 清朝时,政治中心移至內地,本城改为军装局。1873年,英国军舰来犯,船炮命中城内军火库引发爆炸,城墙随之而毁,渐成废墟。此后一度沦为居民修建房舍、朝廷建造亿载金城的砖石来源,情景堪怜。 现在看到的建筑是日本人建的,包括红砖墙和上面的日式房舍。1895年,日本统治开始,由于热兰遮城已荒废,仅存南面的城壁,第二年,日本政府进行整理,在城上建盖日式住房,作为海关官长公馆,并在城下四周建了几幢职员宿舍。1930年4月30日,日本政府为了准备10月举行的台湾文化三百年纪念大殿,而拆除官舍和城下宿舍。而在城上改建新式洋楼,以供展览场所并接待外宾。 光复后,又称为安平古堡。这座建筑也就是我们参观的安平古堡文物陈列馆。 这座文物馆中,主要介绍了荷据时期安平的历史和风貌、当时战斗的武器及用具、还有双方签订的协议等。 下面的照片是展览中拍摄的,可以初步体会百味中的个中滋味。 进入展厅,中央的玻璃罩中就是当时城堡的模型,似乎没什么特别之处。 抬头望去,墙上一排油画,不仅再现了当时的城堡, 也描绘了热兰遮城变成安平镇的过程。截取最后一副油画给各位欣赏,并请仔细看下面的文字介绍。 接着再看右手边玻璃橱中展示的台南地区的人文背景的介绍。一张张毛笔字书写的说明和一幅幅国画说明一个事实,台湾是山地民族或原住民的台湾,汉人跟荷兰人一样是入侵者,台湾的历史是400年。这里只用两张照片,有兴趣的可以读读介绍中的文字,第二张是平埔族先人猎鹿的场景。 在台湾景点尤其是古迹的历史介绍中,有几个很有意思的说法,荷兰占领和日本占领时期叫做荷据时期或西荷时期(在荷兰之前,西班牙人曾段时间占领台湾,荷兰人赶走了西班牙人,我们游览时值世界杯,所台湾导游开玩笑,足球场上或许西班牙人打败荷兰人)、日据时期,更温和的叫做荷治时期、日治时期;郑成功收复台湾统治台湾、清政府统治台湾叫做郑领台湾、清领台湾,尤其这个治和领字意涵颇深。 在这个陈列馆的另一间房中,主要陈列了郑成功军队与荷兰军队的战斗,主要是武器,可见两者的差距;还有一些用具。 陈列馆的大厅中除了郑成功的塑像外,就是墙上高悬的荷兰专使求和息战图和双方缔结的协议。 参观完文物后,匆匆跑到瞭望塔看看周围的街景。 看着红砖碧瓦的庙堂、正在修葺的琉璃瓦牌楼,还有那一幢幢不很高大的民居,跟广东的县城没有什么明显的差别,这也是我这次旅游最大的感慨,真的没有觉得到了台湾,因为从语言、建筑、习俗等感觉跟在广东没差别,到了香港反而会觉得好像与众不同。但是想想眼前、思思两岸间正在发生的变化,真的不知道将来会怎样,仿佛台湾真的在远离。 带着这种沉重,走进了热兰遮城博物馆。这座博物馆用声光电和各种尺寸的屏幕,以及图表、模型、实物等详细介绍了热兰遮城,包括历史和建筑方法及技术。 博物馆的历史脉络由下面的照片可以清晰了解。 一进门,墙上巨大的年表,表明了这里的历史沿革,从1604年(明万历32年)开始韦森郎军舰抵澎,这算是台湾历史的开端;此后的重大事件包括荷兰东印度公司赴台、占澎湖;热兰遮城动工到建成;郑成功攻台 博物馆的展示中也有这样的灯箱介绍,这一切都在诉说着李登辉、陈水扁一再声称的台湾400年奋斗史,他们就是带领台湾出埃及的摩西,现在很多台湾人有意或无意地在强调福尔摩沙这个殖民者起的名字,也在寻找带领台湾走出困境的摩西。这座博物馆中,没有台湾只有福尔摩沙,包括台湾海峡也叫做福尔摩沙海峡。 最后再看一张照片吧,这是对热兰遮城(安平古堡)的介绍。 从博物馆昏暗的灯光中走出来,在直照下来的阳光下,感觉睁不开眼,浑身发冷,心情抑郁,一路小跑到了旅游车上,仿佛才有点暖和了。
个人分类: 行者足迹|5948 次阅读|8 个评论
宝岛环视(十四)——曲折延平郡王祠
jlxt33 2010-8-13 19:29
古迹台南之三明延平郡王祠 顶着台南夏日正午的烈日,我们来到了明延平郡王祠。 原来是纪念郑成功的,户外庭院中有泉州市赠送给台南市的郑成功策马出征的花岗岩石像,重达200多吨。 明永历16年(1662年),延平王郑成功于现在的安平逝世,台湾人缅怀他驱荷开台之功及孤忠亮节之操,建庙祭祀,称为开台圣王庙,当清朝统治台湾后,为避免忌讳改称开山王庙。 同治13年(1874年),福建船政大臣沈葆桢因牡丹社事件,钦差到台湾筹防,以郑氏明之遗臣,非国朝之乱臣贼子,故藩仗节守义,忠烈昭然,遇有水旱祈祷辄应,尤属有功台郡,奏请清廷追谥并建专祠祭祀,以顺舆情。第二年,光绪元年,准予台湾府城建立专祠,并谥忠节,随后就捐赠收集银两,在开山王庙原址扩建为福州风格的建筑,就是明延平郡王祠。 日治第二年,即明治29年(1896年),台南县知事日本人矶贝静藏建议台湾总督桂太郎呈奏日本政府,于明治30年列为县格神社,称为开山神社,为日治时期府城最早神社,也是台湾各神社中唯一奉祀汉人神明者。 台湾光复后,废开山神社,仍称为延平郡王祠,并于1947年重修,至1963年,祠体日渐颓废,决定拆除旧有的福州特色的寺庙,用钢筋混凝土为主重建为 三进双护龙的 北 方宫殿式样,次年竣工,成为台湾地区唯一由官方兴建的纪念郑成功的专祠。另在开山神社旧址建民族文物馆一座。 沿着这牌楼走进去,就是专祠大殿。 正殿神龛,郑成功塑像端坐其中,郑氏清瘦的剑庞上蓄有短须,神态坚毅庄重;陪祀一旁为甘辉、张万礼二位将军。 祠两侧的红色柱子走廊中陈列着很多人的牌位,还有一些包括水井、车子、轿子等用具。 炎炎烈日下,也没仔细欣赏这里的物件,匆匆走一遍,在前往郑成功纪念馆的草地上,看到了沈葆桢的遗像。这在台湾是个比郑成功还著名还重要的人物。 跑进凉爽的纪念馆,从郑成功的出生到收复台湾到逝世。 在这里我第一次知道了郑成功的母亲是日本人,所以他也算日本人,也算日本的民族英雄。 这篇小小的传记记述了郑成功的父母的出生、相遇、相恋,孩子们的出生,一家人的悲欢离合,很是有趣,感兴趣的朋友可以仔细阅读,虽然有点反光,还是可以看清的。 录得清朝沈葆祯题联曰:开干古得未首有之奇,洪荒留此山川;作遗民世界极一生无可如何之遇,缺恨还诸天地,可看做是郑成功人格经历的写照。
个人分类: 行者足迹|4862 次阅读|1 个评论
宝岛环视(十三)——沧桑赤嵌楼
jlxt33 2010-8-12 13:57
古迹台南之二赤嵌楼 赤坎,很熟悉的名字,当然不是这座楼。 这个古意盎然的名字。不仅是台南市的同义词,更是府城居民眼中最著名的精神象征之一。三百多年来,赤嵌楼历经沧桑,其外貌和用途几经变更,活生生是一部台湾近代史的缩影,更为台南历史变迁做了最好见证! 在南门口的石刻简介上,可以了解这座楼的前世今生。照录如下: 赤嵌楼乃普鲁民遮城旧址,城为荷兰人于明永历七年(西元一六五三年)就赤嵌地方所建,国人因以地名城焉。永历十五年(西元一六六一年),郑成功光复台湾,先克此城,辟为公廨。后得台湾城(即今之安平古堡)改赤嵌城为承天府署。永历十八年(西元一六六四年)府裁,拨充火药军械库。 清乾隆十五年(西元一七五零年)台湾县知县鲁鼎梅将此楼开放,岁时洒扫,俾供览胜。城濒沧海,景色妍丽,夕阳西照,登临远眺,波光辉映,云影徘徊,不觉心旷神怡也,以故赤嵌夕照旧列为台阳八景之一。 至嘉庆十年(西元一八零五年)楼渐倾颓。知县潘庆辰(光绪四年七年任)沈受谦(光绪十年十三年任)先后就该城遗垒创建海神庙、文昌阁、五子祠及蓬壶书院,而五子祠及蓬壶书院颓废已久,惟余两楼翼然,今考据重修,恢扩轩敞,先贤名迹,本地风光,允为古都之巨观云。 当然这市政府写的简介,字数不能太多,还要考虑其他因素。事实上这里的故事更多。 第一个故事就是荷兰人为何要修这个楼?公元1652年,早期移民台湾的汉人,因不满荷兰人的统治,在郭怀一得率领下起义;隔年荷军平定民变后,为免再度发生暴动,遂在台江内海东岸兴建普鲁民遮城作为防御,和位于西岸的热兰遮城遥遥相对,形成掎角之势。 第二个故事就是荷兰人建的的城中,怎么就出现了中式建筑?清同治初年,民众为了镇压红毛番(荷兰人)留下的邪气,在城基中央建大士殿,这是首次出现中式建筑。中法战争期间,巡抚刘铭传恐旁生事端,下令拆除荷式城堡,大士殿受到波及也被拆毁。沈葆桢于光绪元年揍准兴建海神庙;光绪12年,知县沈受谦为提倡文教,陆续在当地建造了蓬壶书院、五子祠(祭祀朱熹、程颐、程颢、张载、周敦颐五位宋儒)、文昌阁等;隔年,顺应百姓要求,在文昌阁西侧重建大士殿。至此,赤嵌楼集庙、殿、祠、阁、院五种中国传统建筑于一地,可谓盛况空前。 第三个故事就是日本占据台湾后,这里的状况如何呢? 日本人来了以后,将赤嵌楼改为陆军卫戍医院。后来,蓬莱书院因地震倾毁,只剩门厅;五子祠也毁于台风。1935年, 大士殿又被日本人拆除。此时的赤嵌楼跟现在的景观相去不远。 台湾光复后,赤嵌楼的用途再次变更,成为台南市历史文物馆。1965年,市政府重修赤嵌楼,主要是将木结构改为钢筋混凝土。1982年赤嵌楼被列为台闽地区国家 一级古迹,之后又历经若干次小规模整修。 这座楼是收复台湾的见证,在进入景区大门后,右手边就是这段历史的雕塑。石基上写着郑成功议和图,但以前更多的人愿意称为郑成功受降图,两者的含义还是不同的,对不对? 楼前的那九块貔貅石碑,用汉文或满文记录了乾隆年间平定台湾的大事件,包括平定事件、生擒逆贼、表彰功臣等内容。 清乾隆51年(1786),天地会在台起义,北路由林爽文领军,南路由庄大田负责。全岛闻风响应,清兵溃败,此为著名的林爽文事件。由于声势浩大,清廷备受威胁。于是在第二年九月,命令当时的陕甘总督福安康率军渡海平乱。福安康登陆后,短短三个月便将乱事平定。乾隆高兴地写诗纪念,并褒奖有功之臣。 这里也是自然美景之地,从石雕上可以看看赤嵌夕照之胜景。 从这幅石雕旁的介绍,可以看的内心翻滚。照录如下: 赤嵌楼原位于台江内海西岸,隔着台江与对岸的热兰遮城,形成犄角,共扼台江险要。 当时的赤嵌楼建于小丘之上,丘之东北二方有缓坡,可直达北边的禾寮港,禾寮港即郑成功大军登陆后最初驻扎的所在;由于汉人在此聚居,多以稻草竹架建造简单寮舍,故称禾寮。小丘之南,有房舍直达大井头,是台江主要的渡口。小丘之西有港道,每当潮水高涨时,海水直达赤嵌楼城下,因此,直到清代中叶,仍有赤嵌夕照的美景之说。于今台江淤塞、潮声已远,登海神庙,临窗望去,车水马龙、屋舍栉比,令人徒生沧海桑田之感。 还是看下赤嵌楼的正脸吧,这里面有些古旧物品的展览,还有介绍赤嵌楼的经历的照片、荷兰人和郑成功对这里的开发情况。 郑成功收复台湾,被赐姓朱,成为国姓爷,台南有个镇就叫做国姓。 二楼是海神庙,展示了与海有关的文物资料和说明,包括各类战船模型等,也有沈葆桢上奏朝廷的奏折。 海神庙旁边的楼就是文昌阁,这里介绍了科举制度、五文昌与魁星信仰以及台湾的书院文化。 楼上供奉着魁星,魁星以魁字象形,右手执笔、左手握墨斗,一足踏鳌首、一足踢星斗,皆取独占鳌头、状元及第之意,夺魁乃为莘莘学子所祈求,故香火不断,远近知名。 这里颇为壮观的是各类考生为了夺魁而对魁星倾诉的愿望,不仅有台湾考生也有大陆的学子,还有各类家长为孩子祈求好运;有大量的祈福牌挂在这里,也有笔墨书写的愿望,甚至就是酒店的便笺,更有甚者,直接将准考证挂在这里。可见香火之旺! 文昌阁楼下则为荷兰建筑之原始入口。 在赤嵌楼的左后方角落里,短短的一座平房就是蓬壶书院的门厅。很是破败了,但墙上的教化依旧:慎交友、正文礼、崇经史、务实学、端学则、明大义。 在海神庙、文昌阁的城垣下还有20多块各式石碑;在步道上也放置着一些石器,包括石砣、技勇石、石臼等。石砣是昔日郊商用来称重的秤砣;技勇石是武生考试时举重用的哑铃。
个人分类: 行者足迹|4492 次阅读|4 个评论
宝岛环视(十二)——走进台南
jlxt33 2010-8-11 18:28
古迹台南之一走进台南 从嘉义到台南的高速路两旁都是绿油油的农田和点缀其间的房舍。 台南在我的头脑中就是绿营民进党的大本营,台独势力的基地。 陈水扁就出生在台南一个小村庄,我们的台湾导游还指给我们看陈的家乡。 在欣赏风景和与导游的聊天中进入了台南市区。 这街景看起来有点凌乱,但是不是觉得也不陌生呢? 就在转到景点的路口,看到一名警察在处理一起交通意外。看样子还是很严重的事故,没有看到当事人,大概被送院治疗了吧。不过道路没有封锁,车行缓慢,还可前进。 在台南的一整天,可以说是古迹游,这倒是出乎我的意料。 从这张导览图上可以看出这里的古迹还是很多的,我们游览了赤嵌楼、延平郡王祠、安平古堡。 比较遗憾的是没有到孔子庙拜拜,只是在车上远远地看到红色的门。 台南孔子庙是全台最早的文庙,建于明朝永历19年(1665年),是目前台湾岛历史最悠久,建筑群最壮观的孔庙,也是全台唯一有泮宫石坊的文庙。孔庙庙门以一「全台首学」的金字横匾做为登堂之阶,在大门左侧立有一块下马碑,以满汉文并刻「文武官员军民人等至此下马」12字,庄严肃穆。 南台湾的行程包括后来的高雄,一直纠缠在台湾地位、历史传统、中华文化和台湾本土文化中,统合不断地闪现。郑成功、沈葆桢是不断被重复的名字,到处都写着民族英雄。可是总感觉去中国化的意识处处体现。很想设身处地地体会一下台湾人的感觉。或许龙应台在北大的演讲可以代表相当部分台湾人对国家、民族和身份的感受和认知吧。
个人分类: 行者足迹|2628 次阅读|1 个评论
宝岛环视(十一)——梦幻日月潭
jlxt33 2010-8-10 17:02
日月潭与阿里山一样,是从小印在脑海中的台湾的代名词。 一直都觉得如梦如幻,美丽如仙境。 这天在阴沉沉的云下,旅行车绕着山在行走。 终于来到了南投,来到了日月潭,关于日月潭的句子实在太多了,我只想用心体会这里的美。 极目四望,山水相连,满眼绿色。 未及细细打量,便来到了这个岸边码头。 快步走上木头栈道,经过几艘较大的游船,登上我们的船出发了。很多船的后面悬挂着一个立体的鱼形状的旗子,向船老大打听,云山雾绕般不直言,我觉得跟日本的一些装饰有些相似。 船在行进中,船老大不断地给我们讲解日月潭的历史和现状。不知不觉地来到了湖的南岸,拾阶而上,到了玄光寺,从这里可以看到日月潭的全貌。对于过去知道的句子和现在听到的介绍,才有了真正的感受。 日月潭是台湾的天池,海拔760米,湖周35公里,水域9平方公里多,为全岛最大的天然湖泊,也是全国少数著名的高山湖泊之一。日月潭本来是两个单独的湖泊,成为双潭,潭中有一小岛,此岛以北湖形如日轮,以南似新月,所以才称为日月潭。 后来建了电站,在下游筑坝,水位上升,两湖就连为一体了,湖形变得像一张枫叶。在未建水电站前,日月潭的湖水面积为4.4 平方公里,平均水深约4 米,湖面海拔726.8 米;电站建成后提高水位30 余米,潭边低地尽被水淹,湖水面积扩大了70%,达到7.73 平方公里,平均水深达19.1 米。所以我们没看出日月之形也不足为奇了。 环湖皆山,湖水澄碧,湖中有天然小岛浮现,圆若明珠,形成青山拥碧水,明潭抱绿珠的美丽景观。这个小岛就是分割日潭与月潭的岛,原本叫做珠仔岛,后来为了庆祝台湾光复,改名为光华岛,现在叫做拉鲁岛。 之所以叫拉鲁岛,跟一段美丽的传说相连。 古时环湖一带称为水沙连,皆因潭景雾薄如纱,水波涟涟而得名。原是高山族邵族人的聚居地。相传300年前嘉义县的邵族祖先集体出猎,发现一只体型巨大的白鹿窜向西北,于是尾随追踪。他们追了三天三夜,白鹿在高山富林中失去踪影。人们又在山中搜寻了三天三夜。第四天,他们越过山林,面前豁然开朗,只见千峰万岭、翠绿森林的重重围拥之中,一派澄碧湖水正在晴日下静静地闪耀着宝蓝色的光芒。碧水中有个树木茂密的圆形小岛,把大湖分为两半,一半圆如太阳,其水赤色;一半曲如新月,其水澄碧。于是他们把这大湖称为日月潭,那小岛叫做珠仔屿。他们发现这里水足土沃,森林茂密,宜耕宜狩,于是决定全社迁居此地,带头的部落首领就是今日邵族酋长毛王爷毛信学的祖先。 顺便说下邵族,现在人口283人,他们重要的一个任务就是繁衍后代,我们后来到邵族人开的茶叶店品尝了阿里山的高山茶叶、观看了民族舞蹈。这些女孩子除了身着民族服装外,挑染过的头发很是时尚。 这个岛现在相当于归还给邵族人,作为他们的圣地,重大节日时(类似于汉族的春节)在这里祭祀,招待客人。这个小岛真的好小,外面用了种植植被的浮岸使之看起来大一些,在绿色掩映中,有一头白色神鹿,目光炯炯的瞭望者来往的游船和游人。 也有人在这周围垂钓、捕捉海鲜。 在这蓝绿色的湖水中行进,望着水中群山的倒影,设若没有游船的马达声,在雾气飘渺中宛若置身于仙境般。 岸边或山上偶然出现的建筑,仿佛都有历史意义,船老大的讲解时不时地把我拉回人间来。 这个小小的亭子本不起眼,但这是老蒋和夫人每年来这里时观赏景色之处,亭子下面的防卫设施依旧。 远望青龙山巅,有座九层高塔,名曰慈恩塔,据称是蒋介石为了感恩母亲而建。蒋氏父子在台湾传承了中华民族的孝道,后面还将介绍到蒋经国为母亲建的桥。 这座塔仿辽宋古塔式样,为八角宝塔。船老大说塔基至塔顶高45米,加上青龙山高955米,恰恰为1000米。登塔远眺,日月潭风光通览无遗。有人说在塔上可望见西子湖畔六和塔尖,或许这是传说,但深情可见。 我们停船游览的是玄光寺。寺中塑唐三藏法师全身,曾是玄奘法师灵骨暂藏之所。寺后有石径,登1300多级台阶到达山腰的玄奘寺,是为纪念玄奘法师而建的寺庙。寺中大殿三层,三楼有小塔曰玄奘塔,玄奘法师的头顶灵骨就安藏于塔中。由于时间所限,我们只到达了玄光寺。 在 日 月潭留下的一个遗憾是没有去看看文武庙。据说这里集诸神之大成,居中为孔子,此外有文昌帝君、关公、神农大帝、三官大帝、元始天尊,乃至魁星、城隍、土地公、海龙王等等。很想看看这么多神仙们聚在一起是何等胜景。而且风光不减巫山峡说的也是从这里望潭水的感觉。 其实最大的遗憾就是时间太匆匆,两个小时真正浮光掠影般走过,感觉还像是梦幻。 当然现实中最直接的感受就是味觉的体验了。不能不提的就是这位从18到80都在这里卖香菇茶叶蛋的老妈妈,她卤的蛋真是美味,别具一格的美味。要问何等美味,您亲自来品尝吧!
个人分类: 行者足迹|4892 次阅读|5 个评论
宝岛环视(十)——台北故宫博物院
jlxt33 2010-8-8 18:12
台北故宫博物院是世界十大博物院之一。一定得去拜访啊。 沿着蜿蜒的道路,看到路边有块不是很醒目的石头,刻着国立故宫博物院。继续蜿蜒前行,来到了群山环抱的故宫博物院。 在阳明山脚下,是六根白色柱子支撑的巨大牌坊,气势宏伟。 台北故宫博物院始建于1962年,是仿照北京故宫 样式设计建筑的宫殿 式建筑,1965年落成,1966年启用,为纪念孙中山先生百年诞辰而命名为中山博物院,现在正门上方的牌匾仍为中山博物院,后改为国立故宫博物院。 台北故宫博物院 建筑设计吸收了中国 传统的宫殿建筑形式,淡蓝色的琉璃瓦 顶覆盖着米黄色墙壁,洁白的白石栏杆环绕在青石基台之上,风格清丽典雅。 进入馆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孙中山先生的坐姿铜像。 很快我们每人领到一个接收耳机,以接收导游的讲解,这样可避免过度的喧哗,而且也不容易找不到队伍;如果是一个人的话,也可以借讲解接收机,在根据展品旁的标示按相应的键就可以听到解说。 紧接着就上到二楼开始参观了,具体的参观路线不记得了,边听导游的讲解边看展品。 台北故宫博物院的镇馆三宝,我们都看了。 翠玉白菜,这可以位列第一的镇馆之宝,绝大多数的游客都是冲着这件宝贝来的。这原本是嫁妆,表示家世清白和子孙绵延的涵义。也因为太珍贵了,这里的人太多了,即使导游不大声讲,也能听到各种语言;人们挤来挤去,根本不可能对着放大镜欣赏白菜上的蛐蛐儿。 第二位的是肉形石,对大自然的造化真是叹为观止,怎么可能这么逼真呢? 第三位的是毛公鼎。鼎上有铭文32行、共497个字,是迄今为止铭文最多的重器,自然便成了稀世瑰宝。当时的青铜器不但以质地、古旧程度论价,而且还按照铭文的字数加价,一个字可以加一两黄金。 鼎是国家的象征,所以当时国民政府拿走了不少青铜器; 台北故宫 博物院的甲骨文占全中国甲骨文的一半;还有历朝历代精美的瓷器,名窑毕备;君子爱佩玉,因此大量的玉器被运到了台湾;还有价值连城的书画既受到文人的重视也易于运载,能拿的基本上都拿了,现在有趣的是电子版的《清明上河图》,可以触摸着放大在墙上的投影中看动态的风景 这里的藏品有70多万件,绝大部分是从北京故宫运来的,也有后来购回来的或者接受的捐献,分别用不同的编号注明了。 走马观花般地快步走着看,两个小时不觉得就过去了,感觉看了很多,但什么也没看仔细,于是在每个驻足的地方都拿一张简介。这些简介分中文、英文、日文,而且规格大小一样,易于收藏。 从这里可以看出两岸的分与合。这里的70万件的藏品是中华文化艺术的宝库,北京故宫中的100万件藏品也是无可匹敌的。著名的三希堂帖,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有三希中的二希,而台北藏有其中的一希;郭熙的《早春图》,现在台北,北京没有;北京有《清明上河图》,台北仅有清代的仿本。只有二合一,才真正体现国之瑰宝。 所幸,两岸已在努力了。去年举办了两岸故宫雍正展; 今年两会上 温家宝总理提到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一半在杭州一半在台湾,意有所指。经过双方的努力,两岸终于要在 2011 年举办《山水合壁:黄公望与富春山居图特展》,令人期待。相传《富春山居图》本来是要烧掉以殉身的,从火里救出来就成了两半,前一半因为有一山一水一丘一壑称为《剩山图》;后一半叫《无用师卷》 因为这幅画是黄公望在 72 岁的时候为了无用师和尚所绘。真伪两件《富春山居图》都曾为乾隆所激赏。此次两岸跨过鸿沟,将两图合一,无论是象征意义或者实质意义,都意味着两岸逐渐走上合一的条件已经越来越近。
个人分类: 行者足迹|4222 次阅读|3 个评论
宝岛环视(九)——中台禅寺
jlxt33 2010-8-4 12:31
歌声中的台湾太多了,比如阿里山、娜鲁湾,基隆港、澎湖湾,甚至很多故事的小城都是很熟悉的地方 其实台湾影响卓著的还有行善积德、救苦救难的宗教团体,比如最早到达灾难现场的慈济会和证严法师,还有诲人不倦的星云大师 这次台湾行,感受很深的是沿途大小庙宇数不胜数,除了偶遇的现代化建筑风格的台北善导寺外,正式参观了更加现代化的中台禅寺,这里没有香火,只有鲜花。 沿着高速公路,在丛山中穿行,到达南投县埔里镇,远远地就望到了那金色的穹顶,远望恰似一位修行人澄心静坐于群山之中,散发着包容大千的磅礴气象。 拾阶而上,是开阔的广场,荷塘上金色的铜质小桥,沿途石雕的祥瑞,还有博物馆 中台禅寺规模庞大外观融中西工法,寺顶高耸壮观,更是让信众们赞叹,整个新建筑乍看下仿佛金字塔形态,实为佛教建筑另一钜作。是一座积现代化建筑、现代化科学技术为一体的、不同于传统寺庙格局的佛教圣地。其建筑理念是融合艺术、文化、科学及弘法功能,充分展现佛法五化内涵。 寺庙由住持惟觉大和尚亲自领导、发起筹建,并由其弟子、著名建筑师、台湾101大楼设计者、李祖原居士设计。占地30余公顷,于1992年开始筹建规划,历时10年,耗资达30亿元新台币,于2001年9月1日正式落成开光启用。 走近正门,抬眼望去,让人觉得走近了禅宗圣地,这里的线条基本都是笔直,这是体现直了成佛的顿悟法门。 一楼为四大天王殿。四天王殿为中台禅寺主体的殿堂,弥勒菩萨供奉于殿堂中央,弥勒菩萨的背後有身著甲胄、合掌擎剑的韦驮菩萨。 四天王为守护佛法的神明,分别是东方持国天王、南方增长天王、西方广目天王及北方多闻天王,神像手中分别拿著象征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法器;分镇在殿堂四周,神像皆以山西黑花岗雕制;四天王像高度约12公尺,重达100多吨,四天王的金刚严肃的眼神令人为之震慑。 四天王殿的周围还有18罗汉在修行。从四天王殿直上阶梯即可到达大雄宝殿,位于主体建筑的二楼。中台禅寺大雄宝殿整体的空间设计以红、灰为主色。 大雄宝殿即是佛教丛林道场中供奉佛像的正殿,镇坐于殿堂中央的是由印度红花岗岩雕琢而成的释迦牟尼佛,侍立两旁的多闻阿难尊者与苦行迦叶尊者代表著修行的精神。 这层还有供奉地藏王的地藏殿以及供奉关公的伽蓝殿。殿内的说明和经文均采用 喷砂电脑科技所浮雕完成。 五楼为大庄严殿、九楼大光明殿及十六楼的万佛殿,这些需预约参观,这种建筑风格不同于传统寺庙的平面排列。同时在五楼及九楼分别设有大禅堂、上禅堂为中台四众弟子薰修教理,禅坐静心之场所。 中台禅寺还具备其它寺庙绝对没有的星象馆、藏经馆、艺术馆、图书馆、资讯馆、体育馆、游泳馆和计算机大厅等附加设施,古老的佛法和现代的科技在中台禅寺得到最完美的结合! 这座建筑高度达140米,运用现代科技,以佛法理念为设计灵魂和根本,最大限度地融合了古代丛林园艺、艺术、文化及佛教建筑精髓。当然这精髓只有少数人能真正体会,我们匆匆过客,只能体会那种金碧辉煌。 据称,中台禅寺是台湾规模最大、最现代化、最气派的佛教庙宇,是著名的佛教圣地之一,拥有百万信徒,在台湾具有相当的影响力,号称东南亚最大的禅宗道场。 如此先进和清净的地方,自然有其独特之处,鄙人以为这里是真正的借花献佛。 为避免香火对空气和建筑的不良影响,这里不允许上香,游客可用一些鲜花之类供佛,供佛的鲜花盛在小瓷碟里,显得格外的清雅别致。当然,信众在这里依然是合掌加额,伏地跪拜。 宗教的力量或许是不可估量的,或许作为自然界中渺小的人总得有点儿信仰,有点畏惧,才可能抑制无限的欲望,清净自己的内心。 附 齐豫的《大悲咒》
个人分类: 行者足迹|4314 次阅读|4 个评论
宝岛环视(八)——三仙台 北回归线:歌声中的台湾(3)
jlxt33 2010-8-3 11:15
(3)三仙台 北回归线 从垦丁出发后,就直接向台东进发了。一路上,车子的右侧都是一望无际的蔚蓝的太平洋,这是我第一次体会到洋与海的不同。 这一路上,同样牵引我们眼球的是在寻找绿岛,这个人间的天堂、世间的地狱。其实我们都不能确定自己是否看到了那个小岛,位于太平洋中距离台东33公里的小岛。萦绕在心头的是浪漫的《绿岛小夜曲》,期待能实地去看看。 就在寻觅绿岛的过程中,欣赏了美得不得了的海岸,游览了常规的景点。 在路边休息时,发现这里也是一个小小的景点,叫做大武港口,可以欣赏海岸和背后的大武群山。 有意思的是这个村的名字大鸟村和车站候车厅下的介绍,还有具有原住民特色的雕塑。 据导游介绍,台湾的很多地名都与动物有关,包括著名的基隆港,原名叫鸡笼,是乾隆皇帝给改的名字。 比较令人费脑子的地方是水往上流,都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可是我们看了仿佛水真的往上流,究竟如何您自己去了判断吧。不过周围的景观还是不错的。 三仙台其实是三仙台自然保护区中的一个离岸小岛,位于台东县,由突出的海岬与离岸小岛构成,岛上有三块巨石,传说八仙过海时吕洞宾、何仙姑、铁拐李曾登临此处。 沿着这样的丛林小路,就来到了连接三仙台岛与台湾本岛的八拱桥,桥如长龙卧波,气势壮观。 这个小岛在涨潮时被隔离成岛,在落潮时,有礁石与本岛相连,可行走而过。但是曾经发生过游人被海浪吞噬的事件,于是修了这座八拱桥,不管怎么说都似乎与周围的景色不太搭调。 站在桥上放眼四处,景色迷人,陶醉其中,那水蓝得仿佛不是蓝色,好像是用颜料调出来的,可是仿佛颜料又无法调配哦。 三仙台的海岸也叫做砾石滩,这些石头就是常说的麦饭石,五颜六色的,有绿色的、棕红色的在这里捡石头是违法的,可被处罚50万新台币以下的罚款。在这里记住了一句话:除了脚印,什么也别留下;除了照片,什么也别带走。 据当地人讲, 三仙台就像是俊俏的美男子静静的在蔚蓝的太平洋仰泳,额头、鼻梁、嘴唇及下巴等轮廓相当清晰,不同的角度看三仙台别有不同情趣,当然这要进入成功镇市区才能看得到。 在这里稍微陶醉了一下,沿着蔚蓝的海岸出发了,径直来到了北回归线处,这个标志塔中间有条缝,就是热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 从这里可以看到无边的大洋,还有梯田,当然这个时候不是梯田最好的时候,不过隐隐还是有些轮廓的。 附录:蔡琴的 绿岛小夜曲 这绿岛像一只船 在月夜里摇呀摇 情郎哟你也在我的心坎里飘呀飘 让我的歌声随那微风 吹开了你的窗帘 让我的衷情随那流水 不断的向你倾诉 椰子树的长影 掩不住我的情意 明媚的月光更照亮了我的心 这绿岛的夜已经这样沉静 情郎哟你为什么还是默默无语
个人分类: 行者足迹|5065 次阅读|5 个评论
宝岛环视(七)——恒春 垦丁:歌声中的台湾(2)
jlxt33 2010-8-2 12:57
(2)恒春 垦丁 拿到旅游行程时,看到恒春二字,似乎很熟悉,可一时想不起。直到从高雄出发,沿着台湾海峡一直向南行走时,导游说这几天还没给大家唱歌呢,我们的掌声响起来了,导游说唱段月琴吧。 (注:这是隔着窗玻璃拍的,颜色有些失真) 当这熟悉的旋律响起时,把我拉回了过去的岁月 大学的迎新晚会上,一位来自唐山的同学唱了这首歌,后来成为我的好朋友后,聊起来这首歌,她说是台湾的歌,我们不知道为什么唱唐山谣,她也不知道什么是唐山谣,更不用说什么是恒春的传奇和落山风了。 这次导游告诉了我们,光绪三年官方设置招垦局,募得粤籍客家人作为壮丁在此搭寮垦荒,得名为垦丁寮。在这里开垦,思念家乡,唐山就是指大陆家乡,垦丁位于恒春半岛,所以叫做恒春的传奇。从这里走一遍确实可以感受到以前的荒凉和艰难。 现在垦丁作为蒋经国建立的第一个National Park,既保护这里的环境和植被也开发了很多的旅游资源,风景宜人,步移景换。 最先来到的是猫鼻头公园。猫鼻头位于台湾南端的西侧岬角,是台湾海峡与巴士海峡的分界点。 由于这里有一块珊瑚礁石崩落,外形像一只趴着的猫,而得名猫岩,分界点刚好位于猫的鼻子上。 这里的地质主要为珊瑚礁,由于海水的侵蚀,形成了多种多样的地形地貌,是天然的大自然地理教室。 比如这种著名的裙礁,是沿着海岸线发育成的珊瑚礁岩,受海浪作用,形成许多海蚀沟,构成像百褶裙一样的地貌,称之为裙礁。 还有海蚀礁柱、海蚀穴等地貌以及多种多样的植物。 随后我们沿着巴士海峡前行,去往台湾的最南端鹅銮鼻。途中海岸美景不胜收,经过了一块著名的礁石尼克松石,虽然隔着窗玻璃、车速有点快角度不是很好,但算是留做纪念吧,因为尼克松对于两岸而言都是不可不说的人物。 鹅銮鼻是台湾八景之一,这里有中华民国领海最南的标志,还有百年灯塔以及蒋介石的铜像,后两者合称亚洲之光。 当然最美的是自然景色,比如这大片的草地、各种热带植物,还有沿着石板步道经过的热带雨林植物地带,沿着木板步道观赏珊瑚礁和植物、眺望大海和舰艇 垦丁丰富的海洋生态都是拜黑潮暖流所赐,温暖的黑潮使垦丁海域的月均温度为21-30摄氏度,适合珊瑚生长,也带来了南洋的海飘植物,形成了蓊郁珍贵的热带海岸林。 这里不得不说的一个景观是大尖山,正式名称为大石尖为垦丁地标之一,为一整块岩石凸起于草原上,为垦丁半岛区最高点。形状随观察的角度和距离不同而各异奇趣。地质上属于垦丁泥岩层中的砾岩块,由于它比周围的泥岩坚硬,经多年侵蚀后,形成孤岩独立。由山顶可俯瞰恒春半岛全境,景观优美,上山下山全程约需3-4小时,但是现在法律禁止攀登了。下面两张照片分别是从猫鼻头和鹅銮鼻拍摄的大尖山,可见其形状之不同,返回北上时也经过了它的的脚下,体会到了横看成岭侧成峰。 诚然,这里的魅力和内涵不是走马观花所能体会的,最后一个一定想要解决的问题是何谓落山风。百度的解释如下: 落山风是恒春半岛冬季特有的天气现象。每年十月到翌年三月,冬季的冷气团沿着中央山脉,当吹到恒春半岛时,因通过石门狭谷、大武山谷、与满州乡山脉谷地,风力突然增强,加上半岛地势陡降,面海广阔,强风形成直扑之势,当地居民称之为落山风。在落山风的季节里砂尘蔽天,有若台风,常会影响车辆的行驶。早期当地的房屋窗户也多采用窄小低矮的设计,居民也会戴上帽子或方巾防止风沙,形成当地特殊的景观。 附:郑怡 月琴 作词:赖西安 作曲:苏来 唱一段思想起 唱一段唐山谣 走不尽的坎坷路 恰如祖先的步履 抱一支老月琴 三两声不成调 老歌手琴音犹在 独不见恒春的传奇 落山风 向海洋 感伤 会消逝 接续你的休止符 再唱一段唐山谣 再唱一段思想起
个人分类: 行者足迹|3565 次阅读|5 个评论
宝岛环视(六)——忠孝东路:歌声中的台湾(1)
jlxt33 2010-8-1 15:05
前言:昨晚回来,一下飞机就收到一个令人堵心的消息,听听音乐放松神经。在我们这代人的记忆中,台湾的校园歌曲和流行歌曲都有深刻的印象,其中很多地方是从歌声中来的,这次台湾行经过了几处歌声中地方,就说说吧。 ========================================== (1) 忠孝东路 童安格的歌中留着上大学时的痕迹,特别是让生命去等候,等候下一个漂流,那时真的不知能有多少次等候,有多少个漂流。正如现在的我在睡梦中惊醒,感叹悔言无尽,恨我不能说服自己,接受一切教训。这首让生命等候的第一句就是走在忠孝东路,闪躲在人群中,印象这里是繁华熙攘的,可以隐藏自己。 到台湾的第一个早晨,5:40迎着初升的太阳走了出去,从重庆北路出发,很随意的走,看到了一些高楼的顶部,很快看到了台北车站的顶,想去看看这个巨大的车站,没想到走到了忠孝西路,于是一路走到了歌声中的忠孝东路。 忠孝西路上的新光三越据说是台湾的第三高楼,晨曦中的路人和车辆都比较少,可以随意的溜达。 台北车站是四位一体的车站,为台湾铁路纵贯线、台湾高速铁路、台北捷运红线和蓝线的转运车站,是大台北地区最大的交通转运中心。 车站整体建筑地上六层、地下四层,地上一楼为大厅楼层,设有东、南、北、西每面各三个出口,二楼是精致的美食料理,三楼以上是行政办公吧,地下也连接复杂。每天至少有二十万旅次进出,三铁加上五条地下街及高达七十多个出口,站体设施盘根错节,车站简直是一座大迷宫,天天都有人迷走! 就在这迷宫中,我居然发现了职工艺文展,包括书法、国画等。 站在忠孝西路和东路的分界处的天桥上,看下东西两侧吧,正对面的是台北著名的101大楼。 走过这个十字路口就是忠孝东路了,不过这个十字路口也挺有意思。一边是监察院,一边是找不到楼名的巨型大楼。 监察院外面的人行道挺宽阔的,遇到几个显然是夜蒲早归的年轻人,公交车也没到高峰,稀稀落落的,出租车也在傍边的小巷中等客人。 就在这个汽车站的对面是一幢现代化的建筑,叫做善导寺,建于1925年,傍边九层楼高的慈恩楼建于1986年。大雄宝殿四个字是赵朴初题写的,慈恩楼中珍藏了很多图书和艺术品,一周四日开放免费参观。 要回到酒店跟大家一起吃早餐、继续后面的行程,因此没有看到这里商店开门也没看到人潮熙攘的繁闹,只是走过了一条安静的宽阔的著名的街道。 附:童安格的《让生命等候》 走在忠孝东路 闪躲在人群中 在我的内心深处 隐瞒着一段错误 我在恐惧中逃避 那无名的谴责 恨我不能提起勇气 面对一切报应 让生命去等候 等候下一个漂流 让生命去等候 等候下一个伤口 走在忠孝东路 徘徊在茫然中 在我的人生路途 选择了多少错误 我在睡梦中惊醒 感叹悔言无尽 恨我不能说服自己 接受一切教训
个人分类: 行者足迹|6117 次阅读|5 个评论
宝岛环视(五)——教育的联想
jlxt33 2010-7-30 11:06
今晚就要回国了,在外溜达了半个月,除了游山玩水,也参观了数所大学、中学和小学,没事就瞎想,感慨颇多,临走前匆匆写几句。 这些学校都很着力强化国际学生的招收,例如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有一半外国学生,一方面出于商业角度,更多地出于多元文化的考虑。这不由得让我想到台湾的教育,虽然没机会参观学校,只是经过了几所大学,远眺了一下海边的国立中山大学,但是通过与导游的交谈,了解到台湾的教育体系跟大陆的大同小异,包括九年义务教育等。 据导游讲,台湾的大学招生不足,也曾见报道说台湾的高中生只要参加考试,即使交白卷也可读大学。所以台湾有的大学面临关门,因此,有人提议开放大陆学生到台湾上大学,提上议事日程也不是一时半日了。为了保护台湾的利益,提出了那么苛刻的条件,最后还是没有通过开放。 个人小心眼,觉得要是我的话,有才有钱选择到海外上大学,真的不知道为什么要到台湾,难道这里的学习条件真的得世界第一吗?学费是当地学生的两倍,不能打工不能够留台工作,虽然我未必想留下来,但这条歧视政策真的令人反感。鄙人孤陋寡闻,不知其他地方是否有这样的条款,签证时会考虑是否有移民倾向,那是另外一回事了,对不对? 这次行走,不止一次听到朋友们讲起台湾人瞧不起大陆人。我说这是台湾人的孤陋寡闻或夜郎自大(我也考虑了其他原因,以后再说),在台湾时看了一个政论节目,说难道台湾民进党的县市首长到大陆走一圈就会被洗脑转性吗?分析为什么他们来过之后就会愿意开放和合作呢?主要原因是看到了一个跟他们头脑中印象中完全不同的活力的大陆。 还看到报纸上一篇评论,题目是《看大陆游客如何破坏两岸关系》,真是脑子进水的说法。首先这个题目就有意思,好像两岸关系已经被破坏了,而且是大陆游客造成的;其次文章中列举的破坏两岸关系的例子,比如大声喧哗等,这如何破坏两岸关系呢?更搞笑的是公交车上不给老人让座,也归结为大陆游客在破坏两岸关系,事实上,大陆游客基本上都在旅行车、景点和购物点,根本不可能到公交车上去。我也只是在高雄的一个早晨溜达后特意坐了两站地铁出去,返回来一站地,因为早,根本没什么人,别说需要让座了,一个人占俩座都富余。导游也说了,地铁(台湾称捷运)因为没人坐,连年亏损。真不知从何谈起大陆游客不让座而破坏两岸关系,明眼人就能看出来到底谁在破坏两岸关系。 扯远了,这似乎跟教育本身没关系,但谁又能说跟教育没关系呢?
个人分类: 行者足迹|3860 次阅读|2 个评论
宝岛环视(四)——视听感受(更新)
jlxt33 2010-7-17 00:45
前言:现在正坐在新加坡南洋高级培训中心(即南洋理工大学的招待所)的台灯下,从早晨5点起床到晚上7点进驻酒店整整14个小时,齐鲁名士又带着参观了实验室和学校,10点半返回酒店的,想着看看电视就休息了,可是插电就来的一个电视台,不知是什么台,想换换台,一换,什么也没了。想到了在台湾的电视,就先写写台湾的视听吧,新加坡的体会明天再看把。 ============================================== 在台北住了两晚,可接收的电视台有100多个,包括美日韩等电视频道,也有CCTV-1,2,4,9,少儿,音乐台。台湾本地的电视台种类繁多,包括多个宗教频道、购物频道等,很多都是带颜色的,到台湾的第一天,刚好立法院讨论ECFA的事,蓝绿又打起来了,一位蓝营的立委头部被打破,到医院缝了8针,一位绿营的立委被推下台,肋骨受伤。各电视台的新闻节目和评论节目连篇累牍地播出和讨论,很是热闹,当然不同立场的电视台表达的观点是不一样的,虽然都说嘉宾言论不代表本台立场,也有电视台请蓝绿双方的立委到场,现场PK,颇有趣。看起来言论倒是挺自由的,可是这个动不动就打起来,不管是真打还是假打,也不管是真反对还是假反对,总觉得有点儿那个。同样不同颜色的报纸的报道也不尽相同。 后来问了台湾的导游,台北的民众可以看到多少电视台,他说有113个,不过没有中央电视台(CCTV),好像也不买凤凰了。 在嘉义和花莲各住了一晚的汽车旅馆,不但不简陋,而且嘉义的超豪华,关于酒店的事以后再介绍。比较受刺激的是电视节目,或许是由酒店的性质决定的,这两个旅馆都有成人台,而且是开机的默认频道,让我们真的尴尬了一回,然后立即想到那些带孩子的妈妈怎么办呢?第二天,孩子自己说纯洁的心灵受到了伤害。 也看了看台湾的报纸,更是颜色分明,当然是政治观点了,至于娱乐和体育都差不多。有意思是当时正值章鱼保罗预测世界杯的结果呢,各相关国家表明了或欣喜或仇恨的观点,名嘴说了,要是在台湾一定给它老人家修座庙,供着。政治观点不同,也不像看电视的感觉,每天吵个不停,其实普通百姓还是过普通的日子,只是政客或者名嘴们奉行语不惊人死不休,每天没完没了的吸引眼球。大家都是匆忙地上班过生活,只是最后一天在立法院门前看到有一些拉横幅抗议的人,整体上很安静。 台湾游有风景也有名胜还有购物,除了睡觉,所有的时间加起来也没有坐车的时间多,环岛一圈,近1000公里,坐在车上,除了休息,也得娱乐,听歌唱卡拉OK,司机师傅选得的歌,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歌曲,当然少不了邓丽君的歌,《何日君再来》居然被两岸都列为禁歌;还看了一部美国大片,名字不记得了;更多的是看纪录片,看了宋美龄、张学良、两蒋、毛泽东的片子,对于我们来说都可以客观地看待和接受不同的观点,有什么样的说法也不足为奇了,不过还是更深刻地体会到,同一件事或者是同一件历史事件,真的可以进行不同的描述得到不同的结论,好像都是对的,都是真相,可是谁又能说自己说的是真相呢?仿佛走进了不可知论了。 最震撼的是书店和电影。在高雄的那个晚上,去大远百的诚品书店和威秀(view show)电影城(都是连锁店,在台北等地也有)。 诚品书店的名声早已如雷贯耳了,一直想去探访,没想到在意外中发现了诚品,畅销书、专业书、幼儿读物等一应俱全,最吸引人的是读书的环境和感觉,原木地板和楼梯很干净,大家席地而坐,读自己喜欢的书,也有设计感很强的座椅,还有小沙发和台灯等优雅的读书之处,就跟在自己的书房阅读一样自在。有几套化学科普读物和教程很有趣。在这里一次砸下近1800NT,购得7本书。 之后看了全球同步上映的暮光之城蚀,座椅、声效等跟广州也不相上下,关键是便宜,每两人668新台币,包括电影票两张,500mL可乐两杯,爆米花1包,热狗包1个。 留下一点儿遗憾,原本计划到台北的西门町看看琼瑶小说中的浪漫之地,还想到台北的诚品旗舰店或者口碑最好的敦南店,但是最后一天太累了,只好放弃了,这样也好啊,给自己一个再来一次的理由。
个人分类: 行者足迹|3101 次阅读|3 个评论
宝岛环视(三)——多姿的台北机场
jlxt33 2010-7-14 17:54
上一篇说到了台北机场,离开时也是这里,而且记忆清晰,这节就接着说说机场吧。 1.蓝色的机场 整个机场的外观就是海蓝色的,中华航空的服务台也是蓝色的,透着温馨。 还有蓝绿色的办票柜台和行李托运处。 拿到了登机牌,感觉真的要离开了,虽然一路上说等着自由行了,我们再来度假,甚至连行程都想好了,但是此时却更多地觉得不知何时再来了。 来到了出境口,与台湾的导游道别了,才发觉这里与众不同,是不是没有那么紧张啊? 2.台湾的机场 交了许可证,就表明我们出境了,直接看到就是Duty Free店。全陪的领队导游,交代清楚登机口是D2后,告诉我们两边都是一样的免税店,往D2方向走就行了,抓紧时间买东西吧,就走了,我们也就自己逛了。 还有一个多小时,我走向了反方向的C登机口,又走了D方向,还真发现很多惊喜哦。 在海关的后面是台北花卉博览会的标志,有吉祥物和主题,通道的上方悬挂着花博会的五个宝宝哦,表明这是台北的机场。 高耸到顶的蓝色玻璃幕墙上是台湾的风景和著名的101大楼,傍边的休息区放置着青花瓷的台灯,告诉人们这里的台湾的机场。 再向左望去,是台湾好的牌楼,下面有位身着唐装的女孩在斟茶,原来这里是销售台湾茶叶的专柜,紧邻牌楼的是大大的门面,各式的茶叶应有尽有。 3.现代的机场 桃园国际机场,原名是中正国际机场,后来才改名的。无论叫什么毕竟是国际机场。比如令人炫目的数不清的国际著名的奢侈品、豪华的VIP休息室、免费的上网服务、IT售卖专区、舒适的餐饮区域和翻了一两番的餐饮。这些好像不足为奇。 4.贴心的机场 这里有清晰的指示和标识,很贴心。 还有祈祷室呢;保健咨询服务不只是卖药哦,是不是很舒适和贴心呢? 两个吸烟室,不仅设于室外,而且都有绿色植物相伴,够不够贴心啊? 这么温馨可爱的装扮的地方吸引了我的目光,原来是育婴室,里面有宝宝睡觉的小床、母亲哺乳的房间和沙发、热水机、洗漱用具、各种型号的尿不湿、电话机、读物而且一边一个,够不够贴心啊? 还不够,是吗?那么Hello Kitty 梦幻乐园候机室(位于C3登机口)够不够贴心啊?这里有游乐室、滑梯等游戏、不断播放动画片的小剧场、缓降梯等安全设备、当然也有各式Hello Kitty 的纪念品、用品、食品和玩具。我的最后800多块的新台币就交给这个温馨的地方了。 5.文化的机场 当然最震撼我心的是这里处处洋溢的文化氛围,浓烈得就在你的身边,优雅得让你禁不住走近。 比如这里的故宫博物院和历史博物馆,进去看一看都是一种中华文化的熏陶,都是美轮美奂的精品;如果您又购买了,那也是为文化保护做了贡献。 让我们看一下历史博物馆的介绍吧,您是否感受到了那种责任? 眼前闪耀的是对陶瓷艺术的推介,不但可以看,还可以体验呢,够不够China啊? 除了贴心的梦幻乐园主题候机室之外,还有更令人啧啧赞叹的主题候机室呢。这个意境悠远舒缓的灯箱把我拉了过来,原来是台湾印象候机室。琉璃创作的荷田景观,唤回了大家孩童时代的美好回忆荷风舞动、蛙鸣蝉叫的人间仙境,傍边紧邻的是三间台湾印象相关的介绍和商品。 在电梯上看着,忽然以为是孙悟空要出场了呢,定睛一看,原来是嬉游记,这是个艺文体验馆主题候机室,有国画、书法、生肖、台湾布袋戏布偶等 更重要的是体验,您可以自己绘画团扇、写书法,这位先生就是刚刚写好字,交给服务员刻印呢。 当然这里中华文化元素不止这些,还可看到剪纸、油伞等,还有阿里山神木等主题候机室没来得及看。 这就是无法尽述的多姿多彩的台北桃园机场,只有实在看过才有实在的体会。
个人分类: 行者足迹|8777 次阅读|6 个评论
宝岛环视(二)——飞跃海峡
jlxt33 2010-7-14 09:32
怀着期待与矛盾的心情出发了。 下午1:40集中乘车前往广州白云机场,大约四十分钟后到达。 这个算是现代化的机场来过无数次了,该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了,不过总觉得今天与众不同,还是留个纪念吧。 这是我们办票的柜台,乘坐的是中华航空的CI522航班,直航台湾桃园国际机场。 然后就要过关了,先是检验检疫,然后是海关,海关禁止拍照哦。( 可以期待一下桃园机场的出境哦) 沿着长长的通道就到了我们的登机口,比较有意思的是登机顺序。 透过落地窗玻璃看到华航的集装箱正在上飞机,除了集装箱和机翼上的Logo不同外,还有什么不同吗?这种情形两年前好像都不能想象。 登机了,身着藕荷色中式制服的空姐在机舱门口迎接,标准的职业微笑令人舒心,柔软的国语您好!里边请~~~不绝于耳。 落座后,耳边传来三语播音(国语、英语、台语相当于闽南话)的安全事项。 基本正点起飞,看着屏幕上显示的飞行路径、高度和温度;品味着青春靓丽的空姐送上的餐饮,盒子中鸡排饭是大大的两块鸡排哦,还有一个小圆面包和一小盒黄油,居然还有一小袋榨菜。 顺便报告一下回程的飞机餐吧,不变的是面包、黄油和橙汁;主食、配菜和甜点都不同,当然也没有榨菜了。 看看窗外的景色,一如既往的晴空万里,渐渐地如血的残阳出现了,看到了从下面飞过的飞机、还有海面上的大船,但是我却无法分清天与海的界限,似乎没有地平线。 飞跃台湾海峡,思绪不可能不飞跃。 不要说50年前,即使是10年前、5年前,这样的飞跃,是不是会被击落? 当然或许不会被击落,那么就是起义或者叫叛逃,黄植诚、李大维当年回来的情形还历历在目,不过林贤顺的宣传的弱化了许多;或许很多人还会记得春晚的一位台湾主持人黄阿源;要么就是劫机成为反共义士,或许也有人还没有忘记恐怖劫机者卓长仁。 汪道涵和辜振甫会载入两岸的史册,还有小三通、台商包机、大三通、直航、ECFA,数不尽的事件,虽然中间不知道有多少起伏波折,总体是走向开放、和解、和平的。 正是这么长时间的磨砺、这么多人的智慧、这么多年的努力和付出,才有了我们这些平民百姓可以直航(注意:不是直飞)台湾。 脑子里不断地跳跃着各种各样的图景,眼睛望着蓝得无法形容的台湾海峡,渐渐地看到了山脉、看到了各色的屋顶、看到了海边的三个巨大的发电的风车,还有大桥和高楼虽然耳朵难受的不行,还是不忍放弃舷窗外的夕阳下的景色,就这样从南飞到了北。 半个多小时的降落从高空俯瞰了美丽的台湾岛的西部,用眼睛摄录了那绿色的蜿蜒和蓝色的曲折。 空中飞行一个半小时,安全降落了。 有一队乘务员列队走过。 先到台湾银行兑换新台币,很方便吧;傍边就是海关,是不是很温馨和贴心呢? 过海关时,我们每人有入境许可证,盖章过关,回来时,盖章收回。我们的通行证上,没有台湾的痕迹。 出来后,一位黑黑的结实的台湾导游接待我们,上大巴时,已经晚上八点了(很方便的就是没有时差)。天已经黑透了,赶往驻地了,没有看清机场。离开时,有一个多小时,在机场各处溜达,先发两张外观吧,是隔着玻璃拍的,有点儿变色,机场的外墙玻璃是蓝色的,这里看着发绿了。
个人分类: 行者足迹|5148 次阅读|6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10:5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