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杨文祥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读丁甜《采桑子——朝鲜半岛局势》有感
pww1380 2010-12-19 18:09
美韩演习,美日演习,延坪炮击,半岛陷危机! 中国焦虑,世界焦虑,难民悲泣,老美竟暗喜: 看世界,重心正东移。全球谋霸业,战略重心勿偏离。半岛酿危机,布下战略调整好时机!你倡你的六方会谈,我派我的航母战机,试问今日亚洲,究竟谁坐头交椅?! 立足全球看半岛,危机里面有玄机名为两韩冲突,实是老美布局! 参考文献: 1 .丁甜.采桑子 《朝鲜半岛局势》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95067
个人分类: 各抒己见(Airing Our views)|3312 次阅读|1 个评论
“吼”,好一个“吼”!——赫英《秦腔》赞
pww1380 2010-12-18 14:33
吼, 好一个吼! 这个吼, 点中了秦腔的命脉与精髓。 这个吼, 道尽了秦腔的风貌与气韵。 这个吼, 震响了一个天惊石破的霹雳, 使萎靡的世界不再萎靡, 令慵懒的人们扬鞭奋起。 这个吼, 激活了无声文字的生命, 这个吼, 振起了通篇诗作的灵动 吼, 好一个吼! 参考文献: 1 . 赫英 . 秦腔 .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94159
个人分类: 海内天涯(Mutual Understanded Friendship from|2735 次阅读|0 个评论
读鲍海飞《写给孩子的诗歌-下雪啦!》有感
pww1380 2010-12-18 14:09
能够给予孩子美好心灵和真善美的熏陶的父母是最伟大的父母。有这样父母的儿童是最幸运也是最幸福的儿童。 只有拥有一个伟大父母群体的民族,才有光明的未来。 未来不仅在我们的手中,也在我们每个人的心灵里,更在我们与自己的子女在精神层次的互动之中。 参考文献: 1 . 鲍海飞 . 写给孩子的诗歌 - 下雪啦!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94092
个人分类: 各抒己见(Airing Our views)|2872 次阅读|1 个评论
赫英《峭壁》拜读与欣赏
pww1380 2010-12-16 23:16
笔端之上, 缣帛之间, 浩然之气, 弥漫环宇。 阳刚之气, 顶天立地。 这正是中国, 最缺乏也最亟需的人间正气! 另外,这首诗让我又想起了当年悼念周总理的那首著名诗篇洒血祭雄杰,扬眉剑出鞘。 参考文献: 1 . 赫英 . 峭壁 .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93425
个人分类: 海内天涯(Mutual Understanded Friendship from|3005 次阅读|1 个评论
寄远——赠兄(七)
pww1380 2010-12-16 22:34
波诡云谲过眼烟, 闲坐书城万仞山。 东迎紫气望朝日, 西看夕阳霞满天。 参考文献: 1 . 杨文祥. 寄远 —— 赠兄(四)及其评论 .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90100
个人分类: 海内天涯(Mutual Understanded Friendship from|3020 次阅读|1 个评论
古句集成和鲍兄
pww1380 2010-12-16 10:49
古句集成和鲍兄 作者 杨文祥 先生佳作,绝妙好词! 诗言志,歌咏言。绝代佳作,必出自逍遥之大道,必发自“自由之意志,独立之思想”。 为先生特立独行风采之感召,集古诗成句,加之狗尾之续貂,和诗一首,敬乞不吝赐教。 圣代无隐者, 英灵尽来归, 遂令东山客, 不得顾采薇。 歌罢行路难, 又张云海帆。 我辈蓬蒿人, 亦羡彩蝶飞。 参考文献: 1 . 鲍得海的博客 ( 留言). http://www.sciencenet.cn/u/ 隔壁家的二傻子/
个人分类: 海内天涯(Mutual Understanded Friendship from|3660 次阅读|0 个评论
写在哈拉哈河源头
pww1380 2010-12-15 20:13
写在哈拉哈河源头 篱风 (杨文祥) 青山翠谷, 拥抱着一道, 秀美的小河。 绕过一片片如诗似画的山林, 流过一道道如梦似幻的峡谷, 径直向一个不知名的地方流去…… 呵, 哈拉哈河。 我的, 哈拉哈河。 你是一首, 写不尽的情诗, 你是一曲, 无声的恋歌, 你是一幅, 展不到尽头的画卷, 你是一道 静静流淌的小河…… 呵, 哈拉哈河。 我的, 哈拉哈河。 你不是情诗, 你不是恋歌, 你不是画卷, 你更不是一道小河! 你是一个, 离家出走的游子。 你是一块, 母亲身上的骨肉。 多少年的凄风苦雨, 多少年的颠沛流离, 那是怎样的无奈啊, 又失去了少不更事的你。 呵, 哈拉哈河。 我的, 哈拉哈河。 你何时能够, 浪子回头, 你何时能够, 回到生你养你的土地? 呵, 哈拉哈河, 我的, 哈拉哈河。 你这终于归来的游子, 快让母亲把你看个仔细。 黑瘦的面容, 褴褛的旧衣, 啊, 你那大半个身躯, 究竟遗失在哪里?!!! 注: 哈拉哈河是目前我国同外蒙的界河, 河岸原始植物群落丛生,河水蜿蜒流淌在崇山峻岭之间。哈拉哈河 发源于我国大兴安岭西侧阿尔山地区的松叶湖,流 经杜鹃湖,同时还汇集了苏呼河和古尔班河等支流,干流由东向西经阿尔山市的伊尔施镇流入外蒙,全长399公里,我国境内流长136公里。上游10多公里为暗河,在石塘林地下流淌。 在外蒙注入贝尔湖后,返回境内,流入内蒙呼伦贝尔草原上的呼伦湖。
个人分类: 栏杆拍遍(Facing the Distressing Landscape)|7860 次阅读|3 个评论
未名湖的遐想——心中的梦,明天的希望
pww1380 2010-12-11 13:21
未名湖的遐想 ——心中的梦,明天的希望 篱风 (杨文祥) 如诗如画, 燕园学府的明珠。 沉静幽深, 民族智慧的渊薮。 人文关怀, 人类文明和人类思想的海洋。 啊, 未名湖, 心中的梦, 明天的希望。 几曾在湖畔的座椅上捧卷晨读, 几曾在博雅塔下徘徊惆怅, 几曾在湖边小山上流连忘返, 几曾在林中的古木下沉思默想 . . . . . . 啊, 未名湖, 心中的梦, 明天的希望。 这里, 洋溢着江南园林的诗情画意, 这里, 浸透着古老文明的睿智哲思。 这里, 曾是中央帝国末代天朝的禁脔, 这里, 曾目睹了中华文明的兴衰荣辱。 也是在这里, 中国这艘千年古船, 终于艰难地扬起了, 驶向现代文明海洋的风帆。 啊, 未名湖, 心中的梦, 明天的希望。 荏苒冬春, 中国, 曾在这里欢欣。 寒暑流易, 历史, 曾在这里悲泣。 沧桑阅尽, 我们, 在这里求索 . . . . . . 告别了农业文明落日的辉煌, 跨越了工业文明慷慨悲歌的梦幻, 就是在未名湖畔, 我看到了信息文明的曦光, 隐约闪现在 东方的地平线。 啊, 未名湖, 心中的梦, 明天的希望。 中国, 这艘被长期禁锢在封建港湾的古船。 中国, 这张历经数千年风雨吹打的风帆。 尽管锈迹斑斑, 尽管百孔千疮。 敝帚自珍, 凭谁问, 枯木无从逢春, 古船不能重现辉煌? 韬光养晦, 谁能说, 古老的东方文明, 不闪烁着信息文明的价值之光? 故乡月明, 我深信, 深邃的中华智慧, 蕴含着, 对宇宙大道的理解, 对人类命运的思考。 啊, 未名湖, 心中的梦, 明天的希望。 满载着, 百年的血泪, 百年的屈辱, 百年的苦难。 满载着, 历史的辉煌, 今日的信念, 明天的期盼。 满载着, 人类的使命, 民族的梦想, 面向信息文明的彼岸, 中国, 这只久锁深港的古船, 又一次扬起了, 远航的风帆。 啊, 未名湖, 心中的梦, 明天的希望 . . . . . . 注:此指我在北大完成的博士论文——《信息资源价值研究》,即后来由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信息资源价值论——信 息文明的价值思考》。 参考文献: 1 .赫英. 未名湖,抹不掉的梦 .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92155
个人分类: 吹过竹篱的清风:现代诗歌集|3909 次阅读|2 个评论
信息文明之光(8):科学网,中国学者的精神家园
pww1380 2010-12-9 16:12
科学网,中国学者的精神家园 ——从与鲍海飞先生的往来切磋中所想到的 杨文祥 昨日拜 读了鲍海飞先生的诗词佳作《古城遐思》,深有所感,遂有以诗评诗的拙作《读鲍海飞诗作 古城遐思 》一诗的写作。此诗发表后,通过博文评论与鲍海飞老师进行了有益的切磋与交流,从而使该诗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 此事令我感触颇深。在科学网这一块净土上,中国的学者们可以构建起属于自己的精神家园。在这里,同好之间可以排除种种世俗利害的纠缠所难免的烦恼,轻松愉快地进行学术的乃至文学艺术诸方面的相互切磋与交流。这不正是我们这些人所梦寐以求的吗?这种具有一定学术高度和文化品位,建立在平等、无私和学术 - 艺术资源——基础资源与创意资源共享的基础之上的相互切磋与交流不正是本博客——《信息文明之光》所关注的信息文明价值观构建的具体实践吗? 当然,这里首先考虑到的还是我与鲍海飞先生的这一往返两次寥寥数语的网络对话或许能对各位诗词爱好者朋友有所借鉴和参考。与此同时,也对鲍先生的指教致以敬意。 为此,在尚未征求鲍先生意愿的情况下,将我们的往来切磋贴在下面供朋友们一阅。由于我们的这一往来是公开发表在这个博客上的,因此,根据我的理解,鲍先生对此不会有异议。 1] 标题: 发表评论人: BaoHaifei 删除 回复 真好诗!谢谢杨兄和!问好! 博主回复:你的《古城遐思》写得很好。这里的这首诗也是读了你的《古城遐思》尔后有感而发。 2] 标题: 发表评论人: BaoHaifei 删除 回复 "敌楼"改做'城楼'要好些? 博主回复:好的。谢谢。我再考虑一下。 (2010-12-8 日 中午 ) 根据宋 曾巩《瀛州兴造记》的有关记载,敌楼也称谯楼,为城墙上御敌的城楼。近人将其解释为城墙上用于了望敌情的了望楼。在这首诗里我依其古意,强调其不是一般的城楼,而是与来犯之敌直接交锋的城楼,这样就可以与下句 “ 金戈铁马 ” 形成较好的上下文相互呼应的修辞关系。 (2010-12-8 日下午 ) 今天我又斟酌了一下。昨天我关注的是 “ 敌楼 ” 与下句的关联和照应。今天我又反复吟咏和通览了数遍之后,从全诗的角度,特别是从 “ 敌楼 ” 句与上句 “ 千年古都 ” 的关联度的角度上看, “ 敌楼 ” 在语意层次上就远不如 “ 城楼 ” 更合适一些。为此,遵嘱修改为 “ 城楼 ” 。 (2010-12-9 日下午 14 : 17)
个人分类: 信息文明之光:晓星熹微 (Twilight Star )|3820 次阅读|1 个评论
艺林撷英(26):摄影作品短评一则——这里是秋的梦幻
pww1380 2010-12-6 19:39
艺林撷英(26):摄影作品短评一则——这里是秋的梦幻 杨文祥 在美学和审美理论的角度上,我始终相信发现美是创造美的前提。为此,在感谢作者为我们展示了一片如梦的秋色的同时,更羡慕作者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参考文献: 1.齐霁 . 远去的秋的背影.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90156
个人分类: 他山之石(Jades from Other Mountain)|2720 次阅读|0 个评论
艺林撷英(25):读者的感动——诗歌短评三则
pww1380 2010-12-5 20:25
艺林撷英(25):读者的感动——诗歌短评三则 杨文祥 1 .富有生活气息,栩栩如生地描绘了父、母、子三口之家的情感互动。 ——评《爸爸让我去站岗》 2 .写的是妈妈眼中的宝宝。笔下写的是宝宝,抒发的是心中的母爱。 世界上最伟大的情感和最令人感动的情感就是母爱。 ——评《 紧紧拉着妈妈的手 》 3 .世界上最神圣的情感,是母亲对子女的深情。 ——评《 宝贝 》 参考文献: 1 .赫英: 爸爸让我去站岗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90246 2 .赫英: 紧紧拉着妈妈的手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90178 3 .赫英: 宝贝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88961
个人分类: 海内天涯(Mutual Understanded Friendship from|3143 次阅读|3 个评论
艺林撷英(16):集句——致远
pww1380 2010-12-2 20:33
艺林撷英( 16 ): 集句——致远 杨文祥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何当扬帆去, 故乡济南游。 参考文献: 1.尉吉勇.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曲解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82694
个人分类: 心香一瓣(Devotional Joss Stick)|2982 次阅读|1 个评论
艺林撷英(15):短歌行——答兄长
pww1380 2010-12-2 20:17
艺林撷英( 15 ):短歌行——答兄长 杨文祥 人生苦短, 手足情深。 故土北望, 泪满青衿。 参考文献: 1.杨学祥. 兄弟.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89475
个人分类: 心香一瓣(Devotional Joss Stick)|3431 次阅读|1 个评论
艺林撷英(7):拜读赫英诗作“是谁拉起了小提琴”
pww1380 2010-11-23 07:20
艺林撷英(7):拜读赫英诗作“是谁拉起了小提琴” 篱风 (杨文祥) 是谁拉起了小提琴, 在这寂静的山林? 天籁之音, 大自然的韵律, 一颗在真、善、美的境界中 激动着的心...... 参考文献: 1.赫英. 是谁拉起了小提琴.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86258
个人分类: 吹过竹篱的清风:现代诗歌集|2909 次阅读|2 个评论
感悟与哲思(4):我们是谁?我们来自哪里?我们要到哪里去?
pww1380 2010-11-22 20:26
感悟与哲思(4):我们是谁?我们来自哪里?我们要到哪里去? 作者 杨文祥 “我们是谁?我们来自哪里?我们要到哪里去?”这是一组永远都不可能得出确切答案的问题。 然而,正是这一组问题,自人类形成那天起,就催促人类启动了一个永远都不可能穷尽的探索历程。这一历程就是人类智慧的生成与发展之旅。
个人分类: 天地悠悠(Lasting Forever Heaven and Earth)|3006 次阅读|0 个评论
感悟与哲思(1):“人生意义”刍议
pww1380 2010-11-18 19:58
“感悟与哲思(1):“人生意义”刍议 作者 杨文祥 人生的意义是什么? ” 姚远博士的这个问题本身就十分有意义。这是每一个有思想的人都不免扪心自问却又常常不得其解的问题,也是一个历代思想者都无法回避,任何时代也都无法穷尽的问题。本文试作刍议如下: 意义即价值,这是一个建立在一种相对关系 —— 价值关系基础之上的相对概念。 人生的意义即指人的生命意义。 人的生命是一个由形成到消亡,由生到死的完整的生命历程。 人生的意义即存在于这一过程之中。 具体说来,这一意义既存在于人类社会及其历史实践与其自然环境的关系之中,即 “ 天人之际 ” ,也存在于每一个个体生命与其生存环境和作用对象之间的相互关系之中。前者是人类整体的人生意义,后者是人类个体的人生意义。 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他人相互作用的互动过程中,必然相互产生这样那样的影响,形成或好或坏的后果(结果)。 这一影响和结果(后果) 以及对这一影响和后果的预期 就是意义。 因此, “ 人生的意义是什么? ” 这个问题的答案就存在于人类文明历史进程的完整历程之中,存在于每一个人类个体生命的生命过程之中。 本文认为,不但人类整体的文明历史进程有其不可替代的价值和意义,每一个人类生命个体也都有其独特的价值和意义。只不过在通常情况下,这一意义并非这一生命主体本身的自觉意识,除非把这一问题作为价值哲学的专门问题作一严肃认真的理论思考。 总之,生命过程是一个由一系列相互连接的具体过程结构而成的个体生命与其生存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人际环境)进行互动的能动过程。这种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互动过程贯穿在整个生命过程的始终。 没有没有意义的生命,也没有没有生命的意义。
个人分类: 各抒己见(Airing Our views)|4356 次阅读|2 个评论
艺林撷英(3):天路
pww1380 2010-11-17 10:24
艺林撷英(3): 天路 ——从原始文明不断走向信息文明的跃迁之路 篱风 (杨文祥) 西藏铁路以其不可比拟的海拔高度和建设难度堪称名副其实的天路。 这一条天路的构筑,不仅是当代中国人的伟绩和壮举,也是全世界华人的骄傲,更是当代中国综合国力的象征和人类物质文明建设水平历史高度的现实标志。 一个能够在物质世界的极顶地带建设一条与云端比高的天路的伟大民族,必然也有同样的能力和心智在精神世界构筑一条通向理想境界的天路。 物质世界天路的建设是一个热血、汗水、泪水和人类智慧融为一体的凝结过程。精神世界天路的建设则是一个人类心理、情感、生存意志和人类智慧融为一体的心路历程。遥望远在天边的西藏天路,我深切地感受到中国人热血沸腾心潮澎湃的心路历程。而这物质天路和精神天路的凝聚与统一就是中华民族在人类文明历史进步的漫漫征途上所走过的一条通向理想境界的天堂之路。 回想当年我们为西藏铁路的建成而兴奋不已欢呼雀跃的时刻,不知道是否曾细心地体会到整个中华民族在这一刻内心的激情和热血的律动?不知道是否曾即景生情,遥想到汉唐盛世那流光溢彩的农业文明的历史辉煌?回想起那错失工业文明崛起机遇的历史遗憾以及这一失足所导致的那不堪回首的百年屈辱与长达一个多世纪的血雨腥风? 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曲折跌宕,演化发展的历史过程,是中华民族刻骨铭心难以忘却的心路历程,是足以让后世子孙自豪、 感动、 遗憾、痛惜,百感交集的历史记忆。 高高蜿蜒在青藏高原上的天路是当代中国工业化建设的辉煌成就,也是走向信息化进而开展信息文明建设的物质基础。而由此引发的绵绵不绝的历史记忆则是当代中国留给后世的精神财富,是中华民族历尽历史的风雨与坎坷为人类文明的进步铺就的一条由物质走向精神,由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走向信息文明的历史记录。 历史是不能忘却的。忘记了历史,也就毁灭了人类走向明天的梦想与希望。而把昨天、今天和明天连接在一起的历史记忆,就构成了人类从物质文明走向精神文明,由原始文明不断走向信息文明的天国之路。 写于 2006-07-06 日 20:34 ,修改于 2010-11-17 日 10 : 26 am 参见: http://blog.tianya.cn/blogger/post_read.asp?BlogID=474749PostID=5950028
个人分类: 吹过竹篱的清风:游记随笔集|3831 次阅读|2 个评论
信息文明之光(4):《信息资源价值论:信息文明的价值思考》作者
pww1380 2010-11-14 23:36
信息文明之光(4): 《信息资源价值论:信息文明的价值思考》作者告白 作者 杨文祥 《信息资源价值论——信息文明的价值思考》一书于2007年5月由科学出版社出版。作者目前已经退休,离开了教学岗位。作者认为,无论是作为退休教师还是作为本书的作者,都有责任和义务对这部没有任何“可读性”的论著做一必要的诠释,以便关注信息文明和信息资源管理学研究的同人对其进行指正和批评。当然,更希望自己的学生和有志于这一领域研究的青年学者在这些远非成熟的学术思考的基础上,把关于信息资源和信息文明的理论探索引向深入,为人类文明从物质型文明转向精神型文明的划时代跃迁累积足够的理性支持。 对《信息资源价值论》一书的理论诠释是一组由或长或短的随笔性文字构成的系列文章。这组文章日后将在这一园地陆续刊出,冠之以 《信息文明之光—— 信息资源价值论学术思想诠释》 作为这组系列文章的总题名。 岁月催人,来日无多。为此作者在此仅作诠释,无意争鸣,更不想因此而停下自己匆匆探索的脚步,尽管这些脚步是如此地蹒跚而凌乱。 互见: http://blog.tianya.cn/blogger/post_read.asp?BlogID=474749PostID=27960961
个人分类: 信息文明之光:晓星熹微 (Twilight Star )|3411 次阅读|0 个评论
信息文明之光(2):祝愿中华文明的精神之鹤在信息文明的长空自由
pww1380 2010-11-1 20:04
信息文明之光(2): 祝愿中华文明的精神之鹤在信息文明的长空自由翱翔 作者 杨文祥 鹤在中华文明传统文化里具有极为特殊的地位。 鹤,其实是中华文明寻求人类精神自由的精灵,尽管它从不发表什么振聋发聩的宣言。 它那对白云和蓝天的依恋,对隐秘在远方的世界本真、生命之源和生命本义锲而不舍地寻觅和追求,无时不使人感受到自由的真谛。      湖畔传来一声清脆的鹤鸣,随即便在天际留下一道仙踪鹤影 ......      信息时代全球化的空间是这个中华文明的精灵自由飞翔的蓝天。愿这个自由的精灵,在信息文明这无垠的长空,伴随白云翩然起舞,最后也幻化为一朵洁白无暇的白云在蓝天碧海漫游。 我深知,那是信息文明的信使、生命的呼唤和人的自由意志的灵光。 写于 2006-6-13:11:00 AM at Residency at Ziyuan (Purple Garden) , 2010-10-20 修改, 2010-11-01 再修改 参见 : 祝愿中华文明的精神之鹤在信息文明的长空自由翱翔 http://blog.tianya.cn/blogger/post_read.asp?BlogID=474749PostID=5676880
个人分类: 信息文明之光:晓星熹微 (Twilight Star )|3266 次阅读|0 个评论
信息文明之光(1):信息文明与21世纪的精神家园
pww1380 2010-10-28 19:23
信息文明之光(1):信息文明与21世纪的精神家园 作者 杨文祥 精神家园是人们对人生最美好的事物和最高价值的精神寄托。这是人类以人的状态存在的最真切的理由。      一旦失去自己的精神家园,人类失去的不仅仅是天国乐园,更是人类自己。在人与物已经不再有任何区别的地带,宇宙将进入一个新的轮回,人类文明的历史将不得不重新起步。      人类曾在无知和愚昧的漫漫长夜中摸索前行,也曾满怀对真、善、美、自由的憧憬构建起自己的精神家园。然而,物质工具理性与人文价值理性的失衡,使人类对物的贪欲如同癌细胞般地疯狂扩张。于是,在物欲狂潮中无论是追风逐浪还是随波逐流,都只能与自己的精神家园渐行渐远 ......      物欲是人类的物质桎梏,在它的束缚和驱使下,人类非但不能在自然面前实现自身的自由,反而自掘坟墓,把自己赖以生存的现实基础 —— 自然生态破坏殆尽。物欲更是人类的精神枷锁,使人们沉醉在假、丑、恶汇聚的欲海中无力自拔。     信息文明既是对物质型文明的充分发展,又是对畸形物质文明的历史否定。当今世界以信息和知识为基础的信息和知识时代还只是信息文明的初级形式。信息文明的真义在于由知识升华为思想,再由思想在人的知、情、意的精神沃土上培育出灿烂的智慧之花,结出真、善、美、自由的精神之果。而这一万紫千红硕果累累的百花园就是 21 世纪人类的精神家园。   要实现人类精神世界的丰富和充实,找回人类在物质世界面前所曾拥有的那种恬淡和自然,其前提是须摆脱物欲这一物质桎梏和精神枷锁。这一前提用中华文明传统文化的语言来表述就是 “ 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 ;用马克思的语言来讲,就是 “ 打破旧世界的精神锁链 ” , “ 让思想冲破牢笼 ” 。   没有精神世界的丰富和充实,就没有对物质世界的淡泊情怀。而耿耿于怀于物欲的追求,就无以摆脱物欲这一物质桎梏和精神枷锁。桎梏不脱,枷锁不除,就无以赢得精神的自由,更不可能实现 “ 让思想冲破牢笼 ” 这一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基础之上的具有历史意义的文明进步。      总之,信息文明是人类真、善、美、自由这些古往今来普世的精神价值充分实现的历史文明。信息文明是人类个体自由、全面、充分发展和完善与人类社会的自由、全面、充分发展和完善相统一的历史文明。信息文明是人类智慧的充分发展和人的潜能的充分释放相统一的历史文明。信息文明是人的价值和人的尊严充分实现的历史文明。信息文明是人类的精神家园与共产主义理想境界相统一的历史文明。信息文明是人类的精神追求、社会理想与历史实践相统一的历史文明形态。 互见:信息文明与21世纪的精神家园 http://blog.gmw.cn/u/136789/index.html 主要参考文献: 1 . 《信息资源价值论 —— 信息文明的价值思考》杨文祥著;科学出版社, 2007 年出版
个人分类: 信息文明之光:晓星熹微 (Twilight Star )|3527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4 07:1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