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改命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儒家视野中的中国“改命”史及其未来
周可真 2010-7-15 05:27
死生有命,富贵在天是儒家之言,儒家之所以宣扬这种观念,是为了维护当时宗法等级制社会的现实秩序,防止处于贫贱地位的人们起来犯上作乱;但是,儒家并不认为统治这个社会的君主的权力是不可改变的,相反,儒家 死生有命,富贵在天的信念内在地包含着这样一种改命思想: 上天只授予有道德的君主以权力来治理天下,反之,如果君临天下者不能敬德保民,而是象夏桀、商纣那样昏庸残暴地鱼肉百姓,那末,上天就会收回对他们的成命,剥夺他们的统治权力,这就叫做天命靡常,所谓汤武改命的道理正在于此。 这就是说,在儒家, 死生有命,富贵在天是与天命靡常不可分割的,它们是同一思想的两个方面,而其思想的实质和核心是在于把富贵与道德联系在一起,认为不道德的富贵不仅是天所不佑,而且一定会被上天剥夺的,而上天对不道德的富贵的剥夺是通过汤武改命之类的造反行为来实现的。 中国历史上的改朝换代都具有汤武改命的性质,任何一个被推翻的旧朝都是如夏桀、商纣之类的昏庸残暴君主所统治的天下,任何一个新朝的建立和持续存在都是由于改命者的敬德保民。这就是中国宗法等级制社会演进的历史。 因此,中国历史上的改命者在举行改命的起义时,都必定要控诉旧朝的种种鱼肉百姓的缺德行为,以论证其推翻其旧朝的改命行为的合理性;而改命者在建立新朝之后,都必定要实行各种敬德保民的政策,以聚天下人心,因为改命者相信民之所欲,天必从之,故只有敬德保民才能使自己的天下长治久安。 中国的改命史也表明了这样一个事实:历次改命都没有改变有贫富之分、贵贱之别的社会的等级秩序,而至多只是贫与富、贵与贱互换其位的改朝换代而已。凡贫贱者参加改命的起义,都是如曾经说过苟富贵,毋相忘的陈胜那样仅仅为了改变自己的贫贱地位而使自己成为富贵而已。韩英所谓打倒地主老财,建立一个穷人当家作主的新中国,这个就是我们现在流血牺牲要实现的梦想( 参见拙文:《 现在的中国是不是一个穷人当家作主的新中国? 》 ),正是表达了处在贫贱地位的人们梦想自己当家作主而成为富贵的愿景;他们不惜流血牺牲地起来打倒地主老财的造反行为也是属于汤武改命性质的行为,其最终目的不过是要实现穷人当家作主,即要达到贫与富、贵与贱的互换其位。以这种观点来看中国改革开放前后的变化,则可以做出这样的解释: 改革开放以前,改命者的工作重点在于实行各种敬德保民的政策,以进一步证明其改命的合理性;改革开放以来,改命者的工作重点在于逐步实现其当初改命时要建立一个穷人当家作主的新中国的梦想 这里所谓穷人,并不是指现在的穷人,而是指当年的改命者;所谓穷人当家作主,并不是指现在的穷人当家作主,而是指当年的改命者当家作主;而 在儒家语境中,当家作主即是当家做富贵。 至于今日,当年改命者穷人当家作主的梦想终于成真了。 但是,按照儒家的观念,不道德的富贵不仅是天所不佑,而且一定会被上天剥夺的,而上天对不道德的富贵的剥夺是通过汤武改命之类的造反行为来实现的。 因此,现在的富贵如要保持其富贵的地位,则除非其敬德保民;若为富不仁,则必然趋向于重新发生贫与富、贵与贱互换其位的改命。 按 :最近几年来儒家思想一直都受到当局的力挺,所以本文才以儒家思想来解释自古及今的中国改命史和预测其未来。
个人分类: 儒家.儒学|4525 次阅读|13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8 05:3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