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康奈尔大学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海外观察】追求卓越:康奈尔大学战略规划(2010-2015)
热度 19 duanezh 2015-7-19 10:13
本提纲是康奈尔大学制定中长期规划过程中的一份公开性“工作文件”,是该规划的提纲征求意见稿。该文本由战略计划顾问委员会(Ed Lawler教授任主席)在四个工作组的协助下草拟而成。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康奈尔大学中长期规划(2010-2015)。仅供兄弟单位规划和高教同行参考。 一、核心问题 在资源有限的条件下,康奈尔大学应当如何保持和提高学术卓越度? 二、核心价值 从过去到现在: “让 任何 人都能在这里学到想学的科目。”(“Anyperson can find instruction in any study”) 核心价值 ·追求知识 ·支持学者自由开放地研究和表达 ·保持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的卓越 ·用知识来启发我们自己和影响世界 ·认可和奖励成就、创造和创新 ·给予个体尊严、敬意和公正 ·尊重差异和多样性 ·造就一个合作的大学共同体 ·大力引进高水平学者 三、大学使命(来自2008年战略计划) 康奈尔是一所私立大学,是常春藤大学之一,纽约州赠予校园土地。康奈尔的使命就是发现、保存以及传播知识;创造有影响力的作品;在康奈尔校内外营造敢于质疑的文化氛围。同时,致力于通过公共服务提高全体学生、纽约州居民以及全世界人民的生活质量和水平。 四、学校愿景(来自2008年战略计划) 康奈尔是一所承担着公共使命而又与众不同的私立大学,它致力于发展成为21世纪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的典范。康奈尔将高质量的教育水平与广博的知识领域完美结合,追求高标准,营造开放、合作和创新的校园文化氛围,拥有横跨城郊且优美、富有生机的校区,各类教育项目从纽约州延伸至全球,所有一切都将为康奈尔师生们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五、目标 力求在未来十年里跻身全国乃至全球前十强的研究性大学。 六、大学的总体目标 (1)尽可能地为那些值得投入精力的、有前途的、背景迥异的学生提供入学接受教育和毕业的机会。为所有的学生(本科生、研究生和专业学位学生)提供创新的、有特色的、高质量的教育。 (2)保持和提高在研究、学术和创新上的世界领导地位。 (3)继续努力招聘、培养和保持杰出的、多样化的师资力量以及出色的、多样化的、为师生提供良好服务的员工。 (4)提高对公共事务中的参与度,在教育、研究以及临床项目方面加强与地方、州、全国以及国际社会的联系,使之与康奈尔所承担的公共使命相匹配。 (5)建立和保持能够提升和支持学术卓越性的组织结构和程序。 七、 目标和行动 (一)提升教育卓越度 目标1:为康奈尔的学生们提供更统一、共享的教育经历 原因: 康奈尔在同类院校中是教育最多样化的研究型大学。目标是鼓励学生通过早期在康奈尔获得的集中的或共通的知识经历,更好更充分地利用它的教育多样性。这些经历包括,住宿学院的生活和学习项目,学校的普通课程或学院的主题课程。教育理念是,在建立学院(College)特色教学的基础上,在大学(University)层面推进一个共享程度更高的(Shared)本科生教育。 措施: (1)形成一系列全校范围的核心能力,以指导教学和学生培养项目的开展; (2)在头两年内创造一系列旨在提高学生核心能力的普通学术体验,包括住宿生活、学习项目和正式课程; (3)要求学院重新评估学生培养项目,用适合特定学院、学科或跨学科领域的方法,在课程上作适当调整,以提升学校的核心能力; (4)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跨越学院和项目界限,并且消除各种障碍,为学生选课提供便利(去除收费政策和学院限制)。 目标2:创造和维持一种文化氛围,使各学术单位都不断促进高质量的教学 原因: 像多数顶尖的研究型大学一样,康奈尔拥有支持研究和学术的浓厚氛围,但它同样需要支持出色教学的文化氛围。高质量的教学是院系和项目的核心职责,也是每位教师专业活动的关键组成部分。这意味着,教师承担科研等其他工作要适量,在职业生涯中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保证一定的教学量;学校要确保最好的学者参与授课,因为他们对学生有很大的教育影响力,同时会对年轻教师产生榜样作用。此外,学校应从上到下持续推广重视教学的价值观。 措施: (1)确保所有的学术单位有评估系统,可以收集不同类型的学生反馈和同行评估,信息全面,并将信息反馈给教师以促进他们不断改进教学; (2)加强学校层面(比如教学中心)和学院层面的资源支持,以便教师获得最新的教学方法,实施高效的教学; (3)对致力于教学创新、频繁跟学生互动、教学严格的教师要加大奖励力度; (4)学术领导(教授、系主任和院长)要明确强调教学的重要性,并确保教师及其教学项目不断改善以提高教学效果;(比如,在资源分配和薪酬的决定上) (5)重新审视教师削减课程和买断(Buy out)课程的政策,重新评估责任替代(如从事学校管理工作和参与委员会)和经济回报替代(暑期薪酬和研究经费)对课程削减的影响; (6)确保那些有教学合同在身的高层管理人员仍然能积极和用心地投入教学。 目标3:构建能够促进学校以及学院和项目教学创新的组织结构 原因: 教师不在教学创新上投入更多时间有很多的原因。因为他们往往会考虑时间投入的机会成本(比如,这些时间可以用于从事研究和其他专业活动)。优秀的科研在国家层面很有市场,但却没有一个与之相媲美的优秀教学的市场,这就要求学校在政策和实践上都要更特别地强调教学的重要性。 措施: (1)加强副教务长对本科生教育的权力行使(管理和财务),以促进和支持教育创新; (2)鼓励教师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和新的技术,认识到不同的教学方法适用于不同的学科和项目; (3)建立支持新课程建设所需的基金,鼓励教师从学生需求出发创新课程建设,开展跨学科教学,为这些教师提供暑期薪酬或其他形式的支持; (4)在教师教学学分认定上采取更加灵活的机制,以鼓励更多涉及跨院系和跨学科的团队教学课程; (5)鼓励和支持课堂外的教育创新(例如服务性学习 ),充分利用康奈尔校园生活环境和服务社会相关的项目。 目标4:增强国际交流对学生的影响力 原因:国际交流是康奈尔的一个特色,尤其是国际交流与服务学习以及其他方式的学习相结合。康奈尔学生能够并且的确做到了“参与全球”。文化意识和文化敏感度就是国际项目和经历所赋予学生的“核心能力”。不过,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我们到底想要学生从这些经历中得到些什么。 措施: (1)评估海外学习项目的学费、经济资助和管理结构,以确保它们是学校财力允许的、可持续发展的,并且是高质量的; (2)扩大非学分的交流机会,比如国际实习、全球服务学习和暑期工作经验,并保证这些项目包含重要的教育内容; (3)评估康奈尔国际学生的合适比例,这要考虑到申请学生的质量,多元的国家和文化背景对康奈尔学生的教育意义,以及吸引优秀国际学生的成本; (4)确保教师对国际项目(包括国际学习)的参与度和投入足够保证学生教育经历的高质量; (5)和国外顶尖的大学建立校际合作,促进学生入境和出境交流的双向流动,但对此类项目一定要做到精心选择。 目标5:努力吸引和教育优秀的、多样化的学生 原因: 吸引优秀的、多样化的学生是成为顶尖大学的关键因素,拥有多样化的学生群体对于康奈尔的“多样性和差异化”的核心价值而言是不可或缺的。多样性在教育上大有裨益,因为它让学生可以和不同的人接触,拥有在多样的、合作的群体中居住和学习的经历。这在一个全球化、文化多样性的社会和世界里尤为重要。优秀的、高质量的院系和教师对于吸引学生至关重要。以下是康奈尔更好地强调大学的优势,以吸引最有前途和多样化的学生的一些方法。康奈尔强调项目的广度和综合性,以及和杰出的教师们近距离接触的机会。在招收学生时,需要持续有效地把师资和研究机会对学生的吸引力放在首位。 措施: (1)保持择优录取、不考虑家庭收入的招生方式,在同类院校中保持对学生经济资助的竞争优势; (2)为了大幅度增加少数族裔和来自其他文化的学生的数量,发展促进多样化的战略和计划,完善提高少数族裔学生维持率和改善少数族裔学生学业表现的机制; (3)重新设计大学网站,重点宣传康奈尔学生拥有大量和教师近距离接触的机会,课程以及项目的多样化; (4)在招生上,强调康奈尔能够给学生提供学术研究(如校长研究奖学金)、出国学习、参与社会活动、实践性学习、教师咨询与指导,学生们能够受益于康奈尔生机勃勃的学习环境; (5)实施更有效的方法,让教师在招生录取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增加拔尖学生招生人数; (6)建立一定的渠道(比如,通过特许学校和非营利性机构)增加少数民族学生的招生数量; (7)探讨是否可以把一些命名奖学金用于更有效地吸引优秀学生申请就读康奈尔; 目标6:提高研究生院和专业项目的能力,以招收和培养最好的学生 原因:研究生的质量对院系和项目的地位、招生以及师资队伍的稳定都至关重要。提高研究生的多样性,对于吸引学生进入学术领域也非常重要。 措施: (1)为研究生提供丰厚的奖学金和健康福利待遇; (2)向博士生开放更多的研究员职位,尤其是在高质量、对大学很重要的学科和领域,这对保持竞争力很重要; (3)论证将研究生学费降低到兄弟院校水平的可行性; (4)在研究生培养上建立更有影响力和条理性的网站,重点宣传康奈尔的研究基础设施、优秀的师资力量以及跨学科合作的机会; (5)在未来五年中增加少数群体学生在研究生中的比例,树立学生群体多样性的目标,并且有计划地去实现它,尤其要逐步提高女性和少数族裔学生的比例; (6)只要学术上是合理的,就要强化各学科研究生的集聚,形成一些跨学科的研究生团队,加强博士研究生(PHD)的科研; (7)建立有效的机制,以支持研究生发展成为大学教师; (8)拓展专业硕士学位,这些项目既要建立在市场基础上,又要与康奈尔的学术优势相吻合,同时还要考虑到它不会对现有的高质量项目产生不利影响; (9)在学校层面建立定期评估专业硕士项目的质量和影响力的机制。 (二)提升研究、学术和创造力上的卓越度 目标1:增加能够取得国际声誉的学术系或学科领域的数量 原因: 从短期来说,即使是在资源有限的时期,保持学术卓越也势在必行。从长期来说,一个卓越的高等院校必须在一定数量的学术系、学科或领域中达到领先地位。在1995年国家研究委员会(NRC)的排行榜中,康奈尔的19个研究领域在全美排行前十,如今康奈尔有4个专业学院在各自领域排行数一数二。针对未来的评估,还需要建立一系列清晰易懂的标准。 措施: (1)按照国家研究委员会(NRC)标准,使康奈尔25个研究领域达到美国同行的前十位,并且保持每个专业学院的现有排名位置; (2)支持、嘉奖那些在所在学科或领域取得世界领先地位的系科; (3)进一步完善评估数据库、标准和过程,更好地评估研究质量、院系以及教师创造力; (4)要求院系制定战略性计划,以追求学术卓越和提高领先地位; (5)有选择地对显示出较强增长能力以及有潜力取得新的学术高度的院系给予重点投入。 目标2:学校层面制定并实施计划,以打造和维持以下领域的世界领先地位:人文与艺术、生命科学、物理学和工程学、社会科学以及康奈尔专业学院和项目(Professional Schools and Programs) 原因: 康奈尔必须要在学科广度和综合性的基础上,在一些有代表性的院系取得并维持学术成就。这意味着在现有系科或项目的发展中确立优先级非常重要。促进系科之间的协调与合作也非常重要。康奈尔有几所专业学院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以及对世界的影响力方面融合得非常好,这是康奈尔的历史,康奈尔应该继续加强对这些专业学院的培育。虽然让每个院系都达到它所在领域的高峰不切合实际,但每个单位都应该有雄心勃勃而又切合实际的抱负。 措施: (1)为了促进学术创新,继续运行好生命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内部顾问小组(internal advisory groups),为人文与艺术学科、物理和工程学科设立内部教师顾问小组,不断提高这些顾问组的教师多样性; (2)制定并定期完善计划,使院系之间在教育和研究上的联系更加紧密; (3)在学科和领域上建立更多的跨学院合作(比如,筹划指导委员会、共建系科、合并系科等),这些可能会大力促进学术的卓越发展和声誉提高; (4)鼓励专业学院和项目提高学术质量,并建立起与基础学科的互惠互利的纽带; (5)撤销和压缩低质量的学术系科或项目,除非他们对大学很重要,并且在较短时间内有走强的可能; (6)在生命科学和物理学,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应用研究和基础学科等方面,促进和支持在前沿领域研究和合作研究的新行动。 目标3:在确保基础学科卓越的同时,加强对新兴的跨学科领域的支持 原因: 建立在优秀学科基础上的跨学科研究是康奈尔的历史传统优势。这对保持学术和研究的领先地位很重要,对解决社会挑战(如贫困、环境等)大有裨益,同时也是突出康奈尔鲜明特色的一个方法。强调强势学科是强势跨学科或项目的必要条件,强调这一点也很重要。 措施: (1)鼓励院系招收教师时不局限于招聘单位,教师遴选委员会(faculty search committees)成员应当来自多个院系或学科; (2)确保对低级别教师(juniorfaculty)给予支持和鼓励,让他们的学术工作超越传统的院系框架,让他们清楚意识到跨学科或跨院系研究将在续签、终身教职和职位晋升上产生很重要的影响; (3)提高学院和教务长办公室发现和优先培育教师开展跨学科研究的能力,提高基层单位促进跨学科研究的主动性; (4)采取更为有效的措施,鼓励和支持跨学科研究项目申请校外研究基金,在项目申请过程中做好辅助工作; (5)在大学基金(University funds)的支持下,定期评估跨学科项目,确保研究人员来自多个学术单位,对优秀人才具有吸引力; (6)审视现有的校园种子资金(seed funds)是否能够有效地用于激发新的跨学科行动。 目标4:大力改善全校对研究经费的管理和支持服务 原因: 学校需要降低管理对研究人员的负担,促进他们提高申请研究基金的能力。可以增加大学资金对教师的支持,获得研究基金后再偿还给学校。整个大学应该努力实践,去鼓励和维持一种实践性的、以解决问题为导向的、合作的、以顾客为中心的管理服务。这种服务的准则就是积极地与研究人员协商和合作。 措施: (1)找出管理上的障碍,以促进研究基金的成功申请和研究工作的开展,并实施解决方案以最大程度地消除这些障碍; (2)完善并实施财务会计和科研管理系统,以便澄清和满足所有利益相关者(stakeholders)的需要,他们包括学校以及各单位的管理人员、教师以及辅助职员; (3)加强外部研究需求趋势的研究,充分了解社会需求,但是不可一味迎合社会需求; (4)完善和维持有效的科研管理架构,以便更好地开展科研管理,如科研提议、财务管理、合同管理、协议管理,数据整合以及招聘管理; (5)对科研管理者提出明确的目标期望和资格能力要求,各学院都必须培养或聘用能完全胜任的人担任此类职务; (6)为了支持学术研究的卓越发展,按照现有业绩标准、顾客满意度,以及研究人员和院系科研管理人员的评价,对科研管理工作进行评估; (7)积极呼吁相关机构为高等教育提供资金支持,保障学术自由的原则得到更好的落实,提升学校开展基础研究的能力。 目标5:维持和有选择性地加大对研究、学术和创造活动的核心基础设施的资金投入,包括图书馆和共享科研设备 原因:学校面临的财务挑战给这些公共资源带来了明显的压力,而这些公共资源对于优秀教师的聘任和留任,康奈尔学术声誉的维护都至关重要。康奈尔在图书馆方面具有众所周知的优势,并且在建设“领先水平”的公共研究设施的过程中形成了在全国乃至全球的领导地位。 目标5a:校图书馆 原因:图书馆是所有院系实现卓越发展的基础。对于需要查阅书籍和专著的人文科学研究者来说,它是最重要的设施。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研究者则有电子资源和开放的期刊数据库之类的特殊需求。然而,近来图书馆资产预算的削减和出版成本的增加对康奈尔图书馆的优势地位构成了威胁, 并 影响 到 优秀教师(尤其是人文学科学者)的聘用。必须优先发展图书馆,以保证其在同类院校中处于优势水平。 措施: (1)设想校图书馆应采取哪些措施,为教师开展学术研究、取得学术成果提供支持; (2)加深全校教师和图书馆馆长之间的交流,从而确定哪些图书的库存需要优先扩增。加强对新兴领域、所获资助较少领域和跨学科领域的支持。对包括数据库、虚拟资源和数字文化在内的新需求,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应对。 (3)维持与其他图书馆的合作伙伴关系,以满足康奈尔师生的需要,提升教师的学术成果和学术生产力; (4)了解研究生和专业学位学生对图书馆的需求,为他们提供更好的服务资源,以支持他们的工作。 目标5b:公共研究设施 原因:康奈尔应努力保持其领导地位,为地区、全国乃至全球的学术界开发和提供核心研究设施。只有采取以下措施才能做到这一点: 措施: (1)维持并促进自然科学及社会科学核心公共设施的建设,并考虑到地区、全国乃至全球学术界的研究需求、外部资助机会和成本收益方面的内容; (2)对学校关于公共研究的投资进行常规评估,确保这些设施能在国内外领域最大程度地发挥其对学术成果和学校声誉的影响作用; (3)在利用核心资源支持共享研究设施过程中,优先投入资金,利用外部资助,强化现有的公共设施,发挥其对校内外诸多研究团队的影响作用,巩固康奈尔的学术地位。 目标6:鼓励伊萨卡校区师生与魏尔·康奈尔医学院师生之间开展创造性的、互惠互利的合作 原因:由于医学院(位于纽约市区)与主校区地理位置相隔较远,又面临特殊的挑战性,在开展科研、教学和临床项目时要充分利用公用资源比较困难。这些问题既有历史的原因,也有管理上的原因。从历史来看,康奈尔伊萨卡校区与医学院相关学术领域之间的关联很少;从管理上看,学院间的合作存在着某些阻碍。这种情况正逐渐改变,一方面是因为电子通讯和跨校区传输的新发展,另一方面是因为基础研究和应用生物科学之间(如重要的早期临床研究),以及工程学和医学之间交叉融合的增长。近期合作的加强主要表现在联合研讨会,生物医学的合作种子基金,以及教师的跨校区任职。这些合作能提升研究成果的附加价值,巩固学校在教师聘任和留任方面的优势地位。在未来的五年里继续保持这种发展势头是非常重要的。下列措施列举出了促进教师之间有效合作的重要步骤。 措施: (1)建立相关机制,促进研究生在两个校区开展学术研究和选修课程,这些机制包括课程分布、学生住房和健康保险等; (2)明确生命科学和其他学科在哪些方面有共同的和互补的利益,鼓励相关教师在两个校区组织联合研讨会(joint seminars); (3)调查妨碍合作的主要管理问题,并采取措施解决这些问题; (4)推动教师联合招聘和联合聘任,这将有利于康奈尔伊萨卡项目和魏尔康奈尔项目的相互促进。 (三)提高社会服务的卓越度 目标1 : 为大学的社会服务构建统一的标准和清晰的组织架构 原因: “社会服务”指的是康奈尔大学的师生员工通过一整套方式,为解决社会上的各种挑战性问题(如环境、健康、贫困等)作出有意义的贡献。然而,学校的教育和学术研究活动都相当独立和分散。社会服务包括各种正式的继续教育项目,转化研究,临床项目,技术转移,实践项目(如服务学习),国际服务项目,以及教师作为公共知识分子参与政治活动。尽管这些不同的项目和活动之间的相互联系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但并不需要确立新的集中管理架构,对学术的独立发展加以过多的限制。对社会服务的管理应该立足于“自下而上”的原则,鼓励自主地发展。 措施: (1)“赠地”大学的使命是宽泛和包容的,它既是面向全国的和国际的,也面向本地区和本州的社会公众的; (2)了解并关注捐赠学院、政府规定成立的学院和医学院的教师在社会服务方面所做出的努力; (3)建立一个综合的、便于操作的网络门户平台,发布包括继续教育在内的社会服务项目和活动信息 ; (4)更好地利用电子媒体和其他媒体,提高社会公众对康奈尔大学社会服务成果的认知度和认可度; (5)在不引入新的集中管理架构的前提下建立全校范围的整体机制,促进不同形式、不同种类社会参与活动(如扩展项目,技术转让,转译研究,临床项目,跨国项目,服务学习)之间的相互联系; (6)对以县(康奈尔所地处的县)为基础开展的扩展活动的组织结构进行重新评估,并确定此模式是否符合未来发展要求。 目标2:大力加强继续教育项目与校内研究和人才培养的联系 原因: 继续教育项目 的优势来自学校在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以及学校及其教师与利益相关者建立并维持持久合作关系的能力。重视 继续教育项目 与校内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的关系纽带,明确 继续教育 的界限,提高 继续教育 质量,使学校各项公众参与项目更加集中和连贯。 措施: (1)重视符合实际、符合科学要求的 继续教育项目和活动,满足利益相关者(从本地社区到全纽约州乃至全球领域)的教育和信息需求; (2)以学术研究为主线,促进继续教育项目与学校科研,包括生命科学、工程学和药学的基础和应用研究相结合; (3)投资建设与学校科研和人才培养联系紧密、互惠互利的继续教育项目,减少其他项目的投入; (4)建立学校基础人才培养和继续教育之间的战略伙伴关系。 目标3:对所有的继续教育项目和活动开展严格的系统的评估 原因:建立一套全校通用的评估标准,采取一系列方法提升所收集评估信息的质量和影响力,以利于各项继续教育项目和活动的发展。 措施: (1)建立一套明确的标准,对项目进行测评,强调项目的质量、对学校的重要性及社会影响力; (2)常规评估还包括对各项继续教育项目进行“外部考核”; (3)建立一套覆盖全校的完整机制,收集有关继续教育项目和活动的质量和影响力方面的数据和信息,开展项目测评。 目标4:加强大学和利益相关者(如企业、中小学、非盈利组织和政府)之间的合作伙伴关系,这种合作能够充分发挥和进一步加强康奈尔的科研优势 原因:与利益相关者(stakeholders)的伙伴关系是学校明确相关政策,引导教师开展科研的一个重要依据。好的拓展项目会加强教师和学校利益相关者的双向互动。 措施: (1) 建立相关机制,促进技术和知识向社会公众传播,向需要的人提供获取技术知识的渠道; (2) 鼓励康奈尔研究人员和应用技术的商业机构保持良好的关系; (3)支持并促进教师与所在地区学校的合作,推动纽约市中小学提高教育质量; (4) 探索与州、地区乃至全国产业经济的新伙伴关系,促进经济发展; (5) 巩固康奈尔教育、研究和继续教育项目在纽约市的根基。 目标5: 让社会服务活动成为康奈尔教育的一大特色 原因:鉴于康奈尔作为一所承担赠地学院使命的私立大学所拥有的地位和历史,康奈尔有其独特的能力将社会服务活动与面向学生的教育和研究项目结合起来。 措施: (1)探讨“世界服务”(engagingthe world)能否 、 是否应该 、 以及怎样成为学生培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2)促进教师参与面向学生的社会服务项目,加强教师对此类项目的领导; (3)确保学生能够快速便捷地了解、获取社会服务活动机会(如服务学习、实习机会)的相关信息,实现社会参与的教育目的; (4)完善学校相关机制,协调校外教学、课堂外教学与面向教师和学生的专业领域和服务学习机会之间的关系; (5)对康奈尔提供实习机会、工作机会和其他校外学习项目的相关组织结构进行评估,并提出改进措施。 (四)促进师资队伍的卓越发展 总体原因:老教师退休,师资队伍需要更新换代;适应并应对激烈的竞争;减少宝贵教师资源的流失;加强师资队伍的多样性;充分发挥作为一所小而精的院校的优势。 目标1:继续开展合理稳健的教师招聘活动,维持现有的师资规模,在部分领域扩充师资力量 原因:与兄弟院校相比,康奈尔的很多学术系规模相对较小,维持现有的师资规模或是在个别院系有选择性地扩大师资规模,在富有潜力、充满机遇的领域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十分重要的。 措施: (1)在未来的五年里强调“以青年教师为主”的教师招聘战略(聘用取得博士学位的新人和“后起之秀”)。必须注意的是,该战略并不是在任何时期对所有学术系都适用; (2)对于重要的学科领域,若有相当比例的高素质教师在未来十年临近退休,要提前在五年之内找到相当数量的合适人选填补这些空缺岗位; (3)支持和促进高水平、双校区(康奈尔的2个校区)教师的聘任,以弥补学校地理位置的种种劣势; (4)建立常规、系统和透明的机制,对各学科领域的教师岗位进行重新安排; (5)优先提高对新教师聘任和新教师发展的资金投入。 目标 2 :快速提高教师的多样性(diversity) 原因:鉴于多样性是学校的核心价值,并对学生培养具有重大意义,建设多样化的师资队伍是未来五年康奈尔的一项优先事务。一支多样性的师资队伍对于学生和社会的多样性发展而言也非常重要。未来的5-10年对于康奈尔来说是一个充满机遇的特殊时期,由于大批师资将要更新换代,学校可以借机提高师资队伍的多样性。 措施: (1)院系应当在性别、种族、民族方面确立师资队伍多样性的目标,既要考虑建立起一个符合所有条件的人才库,也要考虑院系内部教师融合的重要性。 (2)放宽对教师岗位的限制,尽可能扩大教师队伍规模 ; (3)从岗位的界定,到候选人名单、面试名单的筛选,再到最终的决策,在整个招聘过程中,各个学院和部门都要重视师资队伍的多样性发展; (4)对于有利于提高教师性别、种族、民族多样性的高素质教师,迅速采取积极措施,降低其离职率; (5)建立更好的校级及院级资金投入机制,鼓励和促进在招聘、培养、维持性别、种族、民族多样化师资队伍方面的积极努力。 目标3:保持教师福利待遇的竞争优势 原因:过去十年,学校投入了大量资源以提高教师薪酬,在同等院校中具有竞争优势。学校必须继续保持这种优势。 (1)保证教师的工资待遇高于同等院校的中间水平或与之相当; (2)对额外福利进行定期检查和常规评估,以适应竞争需要; (3)列出一批能与康奈尔相匹敌的兄弟院校,以之为基准,对康奈尔研究项目的启动资金和后续资金支持进行评估和检查。 目标4:建立一套新的机制或政策奖励表现突出的教师 原因:除了工资外,一切可能形式的认可和奖励对于维持和培养杰出的教师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相对温和的奖励措施可能会产生意外丰厚的收获。这也意味着对学术研究、教学和社会服务质量的评估方式及标准要得到充分理解,必须适应特定的学科领域特点。 (1)建立教务长奖励基金,对学术成就进行特别的物质奖励(如奖金、暑期项目津贴、研究项目的种子基金); (2)评估院系内部工资是否具有一定的差异,以便对有望成为所在学科或领域领导者的教师提供足够的激励; (3)全校共同努力为各类国家奖项提名候选人; (4)对获得杰出的学术成就奖励和荣誉的教师给予特别的认可和宣传表彰; (5)制定全校范围的准则,各学院对教师进行定期评估,确保对教学研究和社会参与的评估认证奖励按照严格的标准进行。 目标5:通过更多的对话和活动促进学校形成令人振奋的学术氛围 原因:学术/文化环境是康奈尔吸引和留住员工的关键。在教师离职谈话中,消极的学术文化经常会被提及。稳定有影响力的女性教师群体也很重要。 措施: (1)出台新的措施,促进教师、学生、员工就重要的学术文化问题在学科内或跨学科领域开展建设性对话; (2)促进教师之间开展有利于文化交流的跨部门、跨学院或交叉学科合作; (3)在学校建设新型的教师俱乐部,确保在校园的所有地方都能开展“对话”; (4)系主任要尽可能地创造并维持积极的院系文化环境,使教师参与进来,以系或项目的同事的身份一起交流学术和工作方面的建设性意见。 [注释:参见职员的卓越性部分的目标6] (五)组织管理的卓越性 提高组织管理工作的卓越性,必须与规划案中的其他层面相适应。组织管理工作是指学校通过何种方式对各种资源进行有效的经营管理,为学术建设目标的实现提供后盾,包括人力资源、预算和财务管理、基础设施建设和技术支持等内容。以下是职员卓越性层面的预案。为了反馈和评价大学社区的状况,修订后的规划将把草案中的纲领性文件与组织管理各个层面的工作相结合。 促进职员素质的卓越发展 总体原因:卓越的职员是学校取得一切学术和非学术发展成果的关键因素。在某些部门,职员间的竞争十分激烈并日益增强。尽管某些部门的职员人数有所增加,但是由于退休、转职和解雇,近期学校的职员总人数依然明显减少,那些全身心投入工作的员工也因此感受到了不确定性和工作压力的增加。 目标1:在学校预算约束的前提下,尽可能稳定重要职位上的优秀职员 原因: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稳定优秀职员、保证重要岗位的连贯运转显得更加重要。 措施: (1)明确学校所需的岗位,对学校各级组织进行管理评估,从总体上认清哪些是关键岗位,哪些岗位是可以合并的; (2)明确这些岗位对职员有怎样的期望及技术才能要求,岗位的定义(如:职业描述、头衔、隶属关系)要准确,要能反映预期结果,在保证员工充分行使权力的同时也要考虑到相应的责任; (3)划分职业层级,提供培训机会,使职员拥有更好的发展机遇; (4)进行职员年度工作表现评估。对职员在当前岗位上的表现进行准确如实的测评,并为其职业发展制定相关计划; (5)实行按工作表现逐年持续加薪的方案。 目标2: 吸引有才能、多样化的人员到康奈尔工作 原因: 多样性是学校应具备的基本特征,无论是职员、教师还是学生都应多样化发展。目前在有些工作岗位上,女性职员和少数民族的职员构成比例明显过低。 措施: (1)确保岗位和候选人评估按照有效的程序进行,对多样性的影响作为决定是否聘用的考虑因素之一; (2)制定明确的多样性猎头计划,停止招募不能反映职员多样性的候选人; (3)制定明确的目标,使目前多样性较低的职位得到多样化发展,促进其员工在性别、种族、民族方面的多样化,并与这些部门一起制定多样性发展计划; (4)对岗位的描述和职业发展范式的设计要准确,让新员工能充分了解他们即将从事的岗位,以及未来的职业发展机遇; (5)让所有的新员工都能融入组织,并收集反馈信息,对其发展进行常规评估; (6)为所有的新员工指定一名指导员/咨询员,对他们进行为期三个月的指导,让新员工了解学校对他们的期望; (7)确保工资与岗位责任挂钩,高于一般学校的平均水平或与之相当。 目标3:要求所有的管理人员进行基本的管理技能培训,并在日常工作中不断提升管理技能 原因:职员潜力的提升和发挥,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管理人员的素质及其对下属职员的培训。 措施: 1 、要求人力资源部对所有管理人员进行跟踪监管,就其开展的培训情况向领导进行年度汇报; 2 、确保培训的有效性和相关性,培训的设计要面向管理部门的需求。如有必要,可以建立一套机制对培训进行评估并促进其改进。 目标4: 为员工提供多种途径的工作技能培训 原因: 为员工提供职业发展机会,提升他们的聪明才智和生活水平,是成为一个好的用人单位的重要条件。在给员工提供职业发展机会的同时,也必须防止员工滋生沮丧情绪,例如一个员工接受了晋升职位的培训后却没有被提升。 措施: (1)通过人力资源部为员工提供工作技能培训课程,并跟踪培训情况,定期向院系或部门领导汇报基本情况; (2)更好地利用在线短期课程进行培训,培养员工必备的技能和才干; (3)鼓励员工参与学校的“健康和幸福”项目; (4)将培训与特定的发展计划相结合(通过年度工作评估实现)。 目标5:创造更具灵活性和适应性的工作环境和职员队伍 原因:维持高效的管理工作和健康的职员队伍是至关重要的。大学在本质上是多样化的,这意味着不同的部门单位可以有不同的发展方向和组织结构。积极、健康的职员队伍能创造更多的价值,而且生病和重新聘任耽误的时间也较少。 措施: 1 、根据学校近期职员队伍的缩减情况,对职务的描述和任务的分配过程进行重新评估; 2 、建设更加团结、更有凝聚力的工作团队或工作环境,在这样的团队和环境中,职员明确地为工作结果承担共同的责任,并且具有互补技术和能力,能够相互替代; 3 、为促进职业发展,如果有必要的话,鼓励管理人员为员工的休息时间作一些活动安排,如考虑如何鼓励他们在休息日锻炼身体; 4 、改进目前的离职谈话程序,利用从离职者身上得到的相关数据改进人力资源计划。 目标6:与伊萨卡市和汤普金斯县当地公众合作,使其成为充满活力的居住地和工作地 原因:这对于教师、职员、学生的招收和稳定是十分重要的。 措施: (1)为大学社区的所有成员提供能够负担得起的住房条件和便捷易行的交通条件; (2)鼓励教师和职员保持并提高当地学校的教育质量而投入时间和精力; (3)在学校社区范围内倡导代表当地社区的“志愿者主义”,建立相关统计系统,更好地追踪教师、职员和学生为校外社区志愿服务的情况。 (作者:康奈尔大学教务长办公室,本文系张端鸿在复旦大学工作期间组织学生共同编译而成,稿件由张端鸿负责最终审校,感谢陈殷华、王建开老师对翻译提出的修改建议。本文仅供同行交流参考,如有指正意见或需转载请与博主联系,联系方式:zhangdh@tongji.edu.cn。)
个人分类: 海外观察|25045 次阅读|29 个评论
[转载]纽约聘请康奈尔大学专家打造“东部硅谷” 201202
pikeliu 2012-2-18 16:52
作者:李大玖 来源:新华网 发布时间:2012-2-17 17:01:20选择字号:小 中 大 纽约聘请康奈尔大学专家打造“东部硅谷” 纽约市长迈克尔·布隆伯格2月16日提名计算机专家丹尼尔·胡滕洛赫尔担任康奈尔纽约科技园首任主要负责人,为纽约市打造“东部硅谷”的宏伟计划揭开序幕。 胡滕洛赫尔现任康奈尔大学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学院院长,是计算机与信息技术领域的专家,也曾是一位成功的硅谷企业家。 布隆伯格说,纽约市正在快速成为数码领域的中心,而此次科技园区负责人选的确定将帮助纽约市向这一宏伟目标迈进。 “在这个完美团队的领导下,科技园将帮助我们吸引和培养更多人才,以激励我们在科技领域的发展,”布隆伯格说。 康奈尔纽约科技园由康奈尔大学与以色列工学院同纽约市政府合作建立,主要致力于工程和计算机科学方面的研究和应用,以带动纽约市高科技产业发展。这一项目位于纽约曼哈顿和皇后区之间的罗斯福岛,2015年破土动工,将于2017年完成第一阶段园区建设。 更多阅读 纽约斥资20亿美元建高科技中心 作者:徐绍亮 来源:科学网 www.sciencenet.cn 发布时间:2011-12-26 15:25:34选择字号:小 中 大 纽约斥资20亿美元建高科技中心 《自然》杂志2011年12月20日报道,纽约已同意投资20亿美元建立科学与工程研究院,以此来鼓舞纽约的科技工业并激发创业热潮。该研究院将由康奈尔大学和以色列理工学院负责运营管理。 美国纽约市长Michael Bloomberg之前表示,要将纽约打造成像硅谷一样的高科技中心。经过逾时1年的竞争,康奈尔大学和以色列理工学院的方案最终从7个竞标申请中脱颖而出。Bloomberg说:“在所有的申请中,康奈尔大学和以色列理工学院的方案是最大胆的,最雄心勃勃的。”他表示,新校园将会是一个“创新与发现温床”。 根据方案,校址选在纽约东河的罗斯福岛,一期建设将于2017年完结,可容纳75个全职教师和300个研究生。明年9月将开始招生,第一批课程将在临时地点进行。 初期,研究院将吸引计算机科学家、电气工程师、经济学家和企业家,围绕健康生活、建筑环境和连接媒体三个学科制定规划,学生可以进行硕士或博士学习。 在未来的30年中,康奈尔大学和以色列理工学院计划扩大学校至可容纳280个教师和2500个研究生,这将使纽约市内的工程研究生的数量几乎增加一倍。该设施将为创业公司提供孵化器和经营空间,并为在纽约创办3年的公司提供1亿5千万美元的起步资金。(科学网 徐绍亮/编译) Nature | News Cornell to build New York science campus Graduate school will focus on health care, sustainability and connective media. Brendan Borrell 20 December 2011 Article tools Print Email Rights and Permissions Share/bookmark Connotea Facebook Delicious Twitter Digg Friendfeed Look out Boston and San Francisco. These traditional hubs of innovation have a challenger in the shape of New York City, which has just signed off on a US$2-billion graduate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school to stimulate the region’s technology industry and inspire a flood of start-up companies. After a year-long competition that brought in 7 proposals from 17 leading institutions around the world, mayor Michael Bloomberg’s team selected a bid from Cornell University and the Technion-Israel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in Haifa to build a new science campus on Roosevelt Island in New York's East River. The first phase of building is scheduled for completion by 2017, with the campus due to open its doors to 75 full-time faculty members and 300 graduate students. Yet enrolments could begin as soon as next September, with the school slated to kick off its first classes at a temporary off-site location. The graduate science campus will be built on Roosevelt Island in New York City and operated by Cornell University and the Technion-Israel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Cornell University “Of all the applications we received, Cornell and Technion’s was far and away the boldest and most ambitious,” Bloomberg said at a press conference at the Weill Cornell Medical College in midtown Manhattan, just across the East River from Roosevelt Island. The new campus, he said, will be a “beehive of innovation and discovery”. With $100 million in city funding for infrastructure upgrades and a $350-million donation to Cornell already in hand, work on the campus should begin apace, involving levelling of an old hospital and remediation of polluted land before the school's trapezoid glass buildings can be erected. The initial phase will draw in computer scientists, electrical engineers, economists and entrepreneurs, who will develop programmes around three multidisciplinary themes: healthier life, the built environment and connective media. Students will be able to work towards either a master's in applied sciences or a master's or PhD in traditional disciplines. Over the next three decades, Cornell and Technion plan to expand the school to include 280 faculty and 2,500 graduate students, which will almost double the number of graduate engineering students in the city. The facility will offer incubator and spin-out space for start-up companies and a $150-million fund for start-ups that stay in the city for three years. Scientists and engineers at the campus will also work with mathematics and science teachers at local schools. “I am excited for New York and I am excited for science,” says Jay Walker, a Cornell graduate and inventor who is chairman of Walker Digital, a privately owned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lab in Stamford, Connecticut. “You are a product of your environment, and New York as an environment is an extraordinary, challenging place to think differently, adapt quickly and be global.” Surprise announcement The press conference came one month earlier than expected and just three days after another front-runner, Stanford University in California, withdrew its application. Bloomberg said that the Stanford proposal “didn’t fit for the time being”, but believes that the university would still benefit from “having a branch in New York City”. Bloomberg and his team will continue to mull proposals from 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 Columbia University and New York University for other, more modest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campuses in Manhattan, Brooklyn and Harlem. Back on Cornell’s home turf of Ithaca, some 350 kilometres away in upstate New York, faculty members were surprised by the sudden turn of events. “It’s been a big topic of conversation around the department,” says Cornell computer scientist David Bindel. One big question is how the school plans to get graduate students recruited and classes up and running by the September deadline. He speculates that some Ithaca-based faculty members could spend part of their year in New York City. “It’s a tremendous logistical challenge,” he says. Nevertheless, Bindel is excited at the prospect of strengthening academic and industrial collaborations and exploring new funding opportunities in the city. Journal name: Nature DOI: doi:10.1038/nature.2011.9685 Related stories and links From nature.com Cities: Building the best cities for science 20 October 2010 Cities: The urban equation 20 October 2010 Nature's Science and the City special From elsewhere Cornell in NYC
个人分类: 美国科技与教育|0 个评论
老科学家的婚姻爱情(6)郭永怀的故事
热度 3 sqdai 2010-9-18 04:53
做学生的,想问老师问题,最难启齿的是什么?问他们的婚姻爱情经历!我一直想写一写我的导师的这一侧面,觉得其中一定有感人肺腑的情节,但是,在师母(也是我的研究生时代的英语老师) 李佩 先生跟前,几次想开口询问,总是噎回来了。幸好在最近的几种郭永怀传记片中, 李 先生谈及了她与 郭 先生相识相知相爱相随相伴的点滴情节,可大致拼成一些画面。还是影视记者厉害啊! 此情绵绵 永无尽期记郭永怀 - 李佩伉俪 郭永怀 先生是我最崇敬的一位科学家, 李佩 先生是我最钦佩的一位女学者,他们相随相伴了二十载。他们之间有些什么动人的故事呢? 相识绮色佳 郭永怀先生拿到博士学位后,应师兄西尔斯( W.R.Sears )之邀,来到位于风景如画的小镇绮色佳的康奈尔大学,成为该校航空研究生院的五位奠基人之一。当时他早已过了而立之年,由于一直潜心钻研学问,在感情上还是一片空白。 正在此时,风华正茂的李佩来到绮色佳,到康奈尔大学社会及发展学院就读。李佩出生于镇江的一个书香门第,家学渊源,学问颇佳,端庄贤淑。有一次,她听说航空研究生院有一位年青的华裔学者做航空方面的报告,很好奇,就跑去听了,从此与郭永怀相识。 相知在校园 李佩对这位身材颀长、学识渊博、踏实朴素的学者留下了深刻印象;郭永怀也开始留意这位谈吐优雅、风姿绰约的女学生。他们逐渐越走越近,互相到住地拜访。郭永怀经常谈的是航空领域的新进展,但他也不是一个只会读书的书呆子。李佩很快发现,郭永怀对古典音乐情有独钟,他们就买来一个老式留声机和好些唱片,共同欣赏贝多芬、莫扎特、柴可夫斯基 。在美妙的音乐声中,两颗心开始靠近。 情定秋色中 在秋天里,他们收获了爱情,一起在小镇里构筑了爱巢,日子过得宁静而幸福,每月的薪酬绰绰有余,足可维持小康生活。郭永怀继续埋头于书本,他的创造力如喷涌的泉水,几个重要的学术成果(如后人称为 PLK 方法的传世之作)就在那时问世。李佩治家井井有条,家里的氛围简朴而有生趣,晚饭后,喝着咖啡,一起听着留声机传出的天籁之音;偶尔到近处走走。时不时地还有好友(如钱学森、西尔斯、谈镐生等)来访。过了两年,他们的爱情结晶可爱的女儿郭芹降生,更是给这个家带来了无限温馨。 相携回故园 新中国成立的消息打破了这个幸福家庭的平静。郭永怀在出国之时就怀有学成回归报效祖国的凌云志,对此,李佩完全理解。钱学森前来造访时,两对夫妇满怀热情地谈论:怎样尽快回国施展宏图。钱学森遭软禁的消息没有使郭永怀 - 李佩夫妇退缩,他们加紧了回国的准备。 1955 年,经过艰苦斗争,钱学森一家四口终于冲破藩篱回国。行前,钱和郭悄悄约定,相期早日重逢在北京。郭永怀随后提出了归国申请,当局的种种刁难,朋友的盛情挽留,都挡不住归心似箭的他们。在不久后的朋友们组织的烧烤聚会上,郭永怀拿出了他多年研究的文稿付之一炬,使得朋友们大吃一惊,纷纷表示惋惜,连李佩也感到一时难以理解。只见郭永怀淡定地说:不要紧,这些文稿的内容早就装进我的脑海里了,谁也夺不走! 这时,先期回国钱学森的飞鸿到达,钱对郭说:快来,快来!彷佛是弟弟在向哥哥(钱比郭小两岁)招手,快快回家!还告诉他带点什么回家,最要紧的是:带书来,带人来! 1956 年 9 月 30 日 ,祖国的国庆节前夕郭永怀一家终于踏上了归国的远洋轮船。但是,临起锚时,上来了几个 FBI 的人,要同行的张文裕教授开箱检查,为此耽误了启航。李佩先生后来说:这时我才领悟到,郭永怀先前的焚稿之举何等有远见!(郭永怀的行囊里只有一堆不违禁的衣物、书籍和唱片) 10 月,郭永怀与同行的一批学者终于踏上了祖国的土地,这时离开郭永怀负笈西渡正好十六年!接待人员递给郭永怀一封钱学森的信,信中竭诚欢迎好友夫妇回归,并已为他们安排好了一切。郭永怀准备大干一番了! 相伴中关村 郭永怀夫妇很快住进了中关村的宿舍。报到之后,郭永怀马上受命担任中科院力学研究所副所长,成为钱学森的左臂右膀;不久,他又与钱学森、钱伟长一起共同创办了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研究班。李佩先生学的社会学当时派不上用场,但她不愿过相夫教女的平淡生活,她就任中科院西郊办公室副主任,开始为中关村的发展操劳。 郭永怀马不停蹄地参加制订我国的科技发展规划,接着与钱学森等人一起,泛舟昆明湖,确定了我国力学学科发展方向。由于钱学森已担任国防研究的领导,另一位副所长钱伟长在反右运动后遭贬,郭永怀实际上担负了中科院力学所的主要领导责任,事无巨细,一一过问(细致到新建图书馆的灯光设计)。 1958 年开始,郭永怀在钱学森随极力推荐下,介入两弹一星研制,就任九院副院长,益发繁忙起来。他开始了每周六天半上班制。 我到北京就读后,我们研究生和助手 常到郭 先生家里走走。每次去, 郭 先生会从书房里出来,笑着跟我们打招呼,谈了一些学习上的事情后就退回书房做功课了,接下来就是师母与我们海阔天空地聊天,但话题很少离开力学所和科学院。 到了北京之后多年, 郭 先生一家甚至没有到不远的颐和园一游。翻遍 郭 先生的影集,找不到他们一家在公园里的合影!而 李佩 先生对此毫无怨言,默默地支撑着这个科学家之家。 郭 先生是个重情义的人,当年他的三位哥哥,含辛茹苦地把他培养成人,他知恩图报,回国后每月给他们邮寄 80 元生活费, 李 先生总会按时邮寄,从不让 郭 先生操心。 当时,我们几个学生都很年青,看到 郭 先生家那种其乐融融的温馨气氛,从心底里感到羡慕。 李 先生就是一位成功男士后面的女人,而她自己也是一位 成功 女士。我到京后不久,她开始在中科院研究生院外语教研室任职,成为一位著名的外语教授。 情殇寒冬夜 1960 年代,郭先生频繁出差,往返于大西北与北京之间。李先生明白他在从事研制尖端武器的伟大事业,除了暗暗关切、默默支持以外,从不明里过问。 1968 年 12 月 5 日 ,原知道郭先生要从青海核弹研究基地返京,却迟迟没回家。经过漫长的翘首以待,等来的竟是惊天噩耗!当领导把飞机失事的消息告诉李佩时,她懵了,但挺住了没哭。后来,郭先生的专职司机说,他没见李先生掉过一滴眼泪。其实,李先生掉泪的时候他没看见。后来有人告诉我,李先生痛心疾首地哭过,而且在那些日子里,她曾接连多日彻夜难眠!相伴二十载的爱人撒手西去,而且还正当英年,他还能为祖国做多少贡献!她能不流泪吗? 然而, 李佩 先生极其坚强,她从不在外人面前露出丧夫之痛。她把对 郭 先生的怀念之情深深地埋在心底!我们做学生的看得出来。她尽可能把家里的布置保持原样。那架从美国带回来的钢琴还在原来的地方,他们夫妇和我们一群年青人,曾坐在一起听小郭芹在这架钢琴上弹奏美妙的乐曲 。 李 先生用百倍的努力投入工作,在她担任中科院研究生院外语教研室主任期间,教过的学生成千上万!至今,她年逾九旬,仍在教老年人学英语,为中关村老年协会义务组织系列知识讲座。她心中明白,这是纪念 郭永怀 先生的最佳方式! 令人难以忘怀的 郭永怀 先生!令人百倍崇敬的 李佩 先生! 写于 2010 年 4 月 5 日 清明节 http://blog.lehu.shu.edu.cn/sqdai/A179764.html
个人分类: 名人纪实|15825 次阅读|9 个评论
康奈尔大学风景
热度 1 zhouda1112 2010-8-15 10:05
个人分类: 随想|7512 次阅读|6 个评论
人在伊萨卡(Ithaca):初到美国
zhouda1112 2010-7-19 05:09
到达康奈尔大学(Cornell, Ithaca)的时间是昨天下午,来参加为期半个月的第六届康奈尔大学概率暑期学校。这是我第一次来到美国,也是平生第一次走出国门。此时此刻,整个人还在较为痛苦的时差调整过程当中。伊萨卡和北京的时差正好是12个小时。 此次的行程是从北京飞芝加哥,再从芝加哥到雪城(syracuse),最后乘坐事先预定好的Ithaca airline limousine到达康奈尔大学。毕竟是第一次,所以整个旅程都倍感新鲜。从北京到芝加哥的航班上,我身边是个墨西哥人。我的英语听力本来就不怎么顺,加上他的西班牙口音,交流有些障碍。但是他非常喜欢中国,所以不住的想跟我交流,而我不住的在说“Excuse me”,希望他能再说一遍。也有些时候,他讲的关于中国历史的人物和事件,特别是跟墨西哥有关的一些,我反而不知道,显得略微尴尬。这位兄弟也是学技术出身,听说我是学数学的,就问我知不知道拉普拉斯变换。另外,他除了夸中国人好客,就是夸中国女人漂亮。我问他原因,他比划了半天,我估计他的意思就是“中国人长得跟他们那里的人不一样”,因为不一样,所以漂亮。以前上新东方的时候,听老师讲过西方人的审美,貌似也是这个道理,长得不一样或者特别,就是美。 说说“空姐”吧。其实叫空乘更好,因为此次乘坐的美国航空(AA)的航班清一色的“空嫂”。当我们习惯了国内竟是些年轻貌美的空姐时,会觉得不习惯。实际上,反过来想想,为什么空乘就一定要“年轻貌美”呢?美国航空的乘务员基本上都着装随意,身材极端走样;跟乘客的沟通很随意,甚至开开小玩笑。应该说,空乘是我此次接触的第一批美国人。我到目前为止见到的美国人,都是看起来普普通通的善良美国人。我在此很难把自己的真实感受讲得很明白。举个例子,在机场,我见到一对年轻人。说年轻,我估计都不到二十。男孩到处是纹身,女孩的嘴巴上穿了N个环。但他们带着他们刚出身的宝宝。看得出他们很爱这个孩子。或许你会从他们的形象上猜测他们的一些不良嗜好,但是他们俩给予那个孩子非常悉心的关爱,他们像普通的父母那样,哄孩子睡觉,换尿布,逗孩子开心。我甚至不会再用异样的目光去看他们的纹身和嘴环,我反而觉得他们很可爱。我丝毫感觉不出他们为如此年轻就有了孩子而懊恼沮丧,而且他们把宝宝料理得那么好。这是我看到众多美国家庭中的一个。但我的感受都是类似的,他们都很自然地展示人性中美好质朴的一面。 先写到这里吧,待到下次继续,头有点晕。此刻,住所的窗外好像是在上演一场婚礼。很热闹。。。
个人分类: 随想|14180 次阅读|3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14:1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