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自然规律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做好生态项目必须遵循的规律
热度 1 蒋高明 2011-11-1 00:25
做好生态项目必须遵循的规律 □蒋高明 生态项目,顾名思义就是以恢复生态、保护生物多样性为目的的工程项目或综合项目。其中包括国家级项目,如三北防护林工程、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退牧还草工程、自然保护区工程等;国际援助项目,如联合国环境开发署、计划署在西南地区开展的生物多样性保护项目等;民间项目,如阿拉善生态协会、一些大型企业资助的荒漠化防治工程等;非政府组织(NGO)项目,如全球环境基金、大自然协会支持的小额贷款或赠款项目等。生态项目中,以国家项目为主,其资金来源最多、持续时间最长、影响最广。 巴音胡舒项目的最初资金来源于中央财政。自2000年开始,“中国科学院西部行动计划”连续两期资助、后由“中科院方向性项目”支持至今。这些费用主要用于科学家的研究活动,而涉及具体的工程如围栏建设、打井架电、奶牛站建设、公路修建、移民搬迁等,则使用国家工程项目经费。这需要与地方政府密切配合,即科学家出思路,政府出资金,牧民实际参与。 政府项目与NGO项目的一个明显区别是:政府项目决策多是自上而下,即国家通过专家论证启动一些大型生态项目,将资金下拨到不同的实施单位(各级地方政府的主管部门),实行专款专用,资金监控审计严格,“打酱油的钱不能买醋”;而NGO项目多是按照赠款人或项目负责人的意愿,直接与农牧民结合,资金使用灵活,但缺乏与政府的有效沟通。 几十年来,在中国有不同主体实施的众多生态项目,为什么有的产生了实际效益,能够坚持下来,有些就不了了之了?现在,就以巴音胡舒生态项目为例,谈谈笔者的体会。 第一,要充分考虑到限制生态项目成败的关键因素。一般进行生态项目时,资金是有保证的,但关键技术可能就存在问题。往往干什么的吆喝什么,有不同专业背景的专家都会强调自己的技术,还有些领导喜欢引进洋技术,争来争去就会延误实施生态项目的宝贵时间。巴音胡舒项目启动时,一些牧民、司机和基层领导就告诉笔者“沙地恢复其实很容易,封起来就长草”,但到了关键场合他们就不说话了。他们碍着面子,总以为我们是中科院来的,可能技术上更具备优势。其实,我们能够掌握的也是一些常规技术。因为关键因素(牲畜限制春季返青)没有找对,也走了一些弯路如造林失败,打井舍饲仅发挥了一两年的效益等。 第二,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平衡不同群体的利益需求。政府官员、企业家、科学家、农牧民,各自有各自的利益需求,做好生态项目必须要考虑这些客观因素。一般地,政府官员多要政绩;企业家要的是效益;科学家要的是科研成果;农牧民最现实,他们往往考虑的是眼前的经济效益。这样的话,做好生态项目的前提条件就要与上述不同的人群进行沟通。对农牧民来讲,无论多好的生态项目必须以能提高他们的收入为前提,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尤其不能忽视弱势群体的利益需求。 第三,充分尊重自然规律,该自然界做的事情人类最好不要干涉。许多人认为,对于生态项目,只要花钱没有办不了的事。其实不然,领导同志可能在具体生态保护与生态建设方面是外行,搞不好就会花钱办不了事,还给自然界帮倒忙。上世纪80年代,就有人动员全国青年力量在大西北种植南方的树木,显然违背了自然规律,花了很多冤枉钱。即使现在的生态项目,依然用国外来的物种或者国内其他地方的物种,带来生物入侵的问题。巴音胡舒之所以在短期内恢复成功,就是充分尊重生态规律,在前八九年,容易长草的地方先恢复了草;中间几年则是大量灌木恢复;最近一两年乔木物种明显增加了。群落演替都是自然发生的,用的成本很低,但效果最佳。 第四,要尊重市场规律,不能搞形象工程。好的生态项目必须有好的经济效益才能调动农牧民的积极性,这一点对项目实施者来讲非常重要。科学家做学问是内行,但做市场就是外行。如果不懂市场规律,盲目上规模,让上面看着高兴,就只能造成亏损。巴音胡舒几年前就有这样的教训,一下子上了五万只规模的草原鸡,但市场没有开发好,从养殖、运输、屠宰、冷藏、销售都要自己搞,侵占了“市场链”其他人的利益,造成亏损。下一步我们拟引进有实力的企业,尤其有销售能力的企业,发展草原有机食品,很快将走出困境。 第五,科学家要敢于讲真话,不能人云亦云。生态项目是与大自然打交道,一些客观规律人类还在认识之中,自然界出现的现象科学家必须认真对待。如草原上种的树木死亡了,就可能是半干旱区的草原不适合造林;减少了牲畜破坏后,草自然生长出来,甚至比人类种植的草生长得还要好,就说明大自然的选择比科学家更高明。当时,巴音胡舒自然恢复效果达到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水平,但同行的一些科学家就不愿承认现实,担心有人会说“我们什么都没有做就恢复好了”不好交差,还要坚持他们自己种植的乔木、灌木、草本植物或农作物。更有甚者,还有人认为我们坚持的自然力恢复是不科学的,后来美国《科学》杂志报道了巴音胡舒成功案例,才开始承认我们的成果。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进行生态项目必须尊重自然规律,尊重市场规律;要平衡不同群体的利益需求;一切从实际出发,以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的恢复效果为最高目标;不能搞形象工程和面子工程。上述经验对于NGO进行的生态项目或其他夭折的生态项目均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科学时报》 (2011-10-28 A3 深度) 更多阅读 中科院浑善达克治沙记:一个生态项目的生存样本
个人分类: 自然与社会|2234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利比亚:“沙里亚法”与“一夫四妻”
dongzg101 2011-10-25 22:47
利比亚:“沙里亚法”与“一夫四妻” 10月23日,利比亚全国过渡委员会在班加西举行盛大仪式,宣布“全国解放”,并承诺将在“1周至1个月时间”筹组过渡政府,并“真正努力尽快准备选举”,选出取代全国过渡委员会的正式国会。 这些原本是包括联合国在内,许多关注者所期待的,毕竟一个早已被联合国和众多国际组织、国家所承认的“新政府”至今还没有正式政府,终究不成体统,且过渡政府不成立,根据此前公布规则在过渡政府执政8个月后举行的选举,也就只能被无限期推迟。如今,至少可以看到一个粗糙的转型时间表了。 但另一些声音则未必是许多人所乐于听见的:过渡委员会主席贾利勒在仪式上公开宣布,未来利比亚将实行伊斯兰教法治国(即所谓“沙里亚法”),卡扎菲时代废除的一夫多妻制将被恢复,而有消息称,鉴于《可兰经》反对房贷取息,利比亚未来可能引进“伊斯兰银行”,取代传统的商业银行体系。 这一切都不免让人担心,利比亚的未来是否如许多人所憧憬的,从此走向民主、自由和文明。 必须看到,卡扎菲时代的一些“进步措施”,有上世纪60-70年代阿拉伯复兴社会运动兴起,世俗主义抬头的大背景,也有他本人出身底层和贝都因部族,又经过西式军校教育,受教法传统束缚较小的因素(如废除一夫多妻,就和贝都因人的传统有很大关系),而整个利比亚社会,却仍然有非常浓厚的宗教传统气息,这种气息在卡扎菲时代不过被强力压制,一旦强权解体便喷薄而出,相对于自由派和其它主张,这种传统显得更有组织性和生命力,在新社会中占据上风并不足奇。 贾利勒本人一直就是个宗教保守派,在卡扎菲政权任职时就曾主张教法治国,在过渡委中,他的这一派得到更多地方和部族实力派的认同,而执委会主席贾布里勒的自由派主张则曲高和寡。卡扎菲死后几天,贾布里勒已多次扬言“将辞职”,事实上此前他也因组阁问题多次心灰意冷,贾布里勒的黯然神伤和贾利勒的高调,或许预示着宗教影响在未来利比亚政治生活中的抬头。 民主和自由其实并不完全一一对应,比如伊朗的世俗民主较为健全,却是个恪守宗教传统的伊斯兰国家。未来利比亚会否也走上这条道路? 很难说。从目前情况看,卡扎菲的死消除了新政府的大患,却也让原本建立在“打倒卡扎菲”基础上的过渡委各派共识无所依托,新的共识——或者说团结、妥协,将在什么基础上达成,甚至能否达成,仍待谨慎观察。从这个意义上,我们不妨将“沙里亚法”和“一夫四妻”等,当做一个信号,而非一定将成为的现实。 值得一提的是,“阿拉伯之春”迄今成事的三国,宗教传统势力均起到重大作用(突尼斯的伊斯兰复兴党、埃及的穆斯林兄弟会,和利比亚的“教法治国”),而从这些宗教势力在过渡期的表现看,有趋于保守的痕迹:突尼斯的复兴党为争取选举上台,承诺不实行沙里亚法,不恢复一夫多妻;兄弟会曾承诺宗教平等,但近来埃及教派冲突有加剧现象;到了利比亚,则出现了“解放日”公然宣布沙里亚法和多妻制的事。 “阿拉伯之春”意味着中东世界的剧变,但这种剧变究竟向什么方向,却值得人们认真研究和思索。
1229 次阅读|0 个评论
南方频遭重特大旱灾的自然原因和社会原因
热度 2 杨学祥 2011-9-28 08:17
南方频遭重特大旱灾的自然原因和社会原因 杨学祥 吴玉成研究员最近讨论了南方频遭重特大旱灾的原因,重点在于社会原因。事实上,自然原因更为重要,1998年有人就提出预警,但被相关部门的权威所忽视。最大的社会原因是相关管理部门坚持己见,压制正确的科学预见,在灾害预测问题上无所作为。对比以下两篇文章可见一斑。 南方频遭重特大旱灾的原因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9月27日 18:40 《中国经济报告》杂志   吴玉成   近些年特别是新世纪(16.50,1.34,8.84%)以来,我国南方的一些省份频繁遭受重特大干旱灾害,使旱灾地区的经济社会、居民的生产生活遭受了严重的影响和损失。2006年川渝地区发生的特大干旱,造成灾区粮食损失超过150亿斤、因旱临时饮水困难人口超过1500万人、旱灾直接经济损失近120亿元;2010年发生在西南的云南、贵州、广西、四川和重庆五省(区、市)的特大干旱曾造成超过2500万人临时饮水困难、旱灾直接经济损失仅云南省就超过180亿元;2011年,我国南方的安徽、江苏、湖南、湖北、贵州、四川及重庆等省份又遭遇了严重干旱灾害。我国南方频繁遭受重特大干旱灾害似有常态之势。南方本是我国丰水地区,为何频频遭受重特大干旱灾害?深入分析认识这一问题,对于做好我国南方地区的抗旱减灾工作、尽可能减轻干旱灾害的影响和损失十分必要而重要。   干旱和干旱灾害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干旱是自然气候要素波动的产物,世界的任何角落都会发生干旱,而干旱灾害是自然气候要素波动与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相互作用的结果。干旱灾害的发生必然由干旱所引起,但干旱的发生并不一定就会导致干旱灾害,干旱灾害的发生与否及其严重程度与人类社会所采取的应对策略及措施密切相关。干旱属于自然范畴,人类社会尚无法左右干旱的发生发展,而减轻干旱灾害人类还是有可为的,关键是充分分析认识产生干旱灾害的社会原因。本文将重点分析认识南方频繁遭受重特大干旱灾害的社会原因,进而提出减轻干旱灾害影响和损失的对策措施。   一、南方干旱灾害频发的原因分析   1.南方干旱灾害的基本情况   众所周知,我国南方水多、北方水少,但这并不意味着南方不会发生干旱,一旦发生干旱,两个最为突出的问题是农作物因旱减产及造成大量人口因旱临时饮水困难。对于我国南方的许多地区,一年四季均有作物生长,尽管水资源相对丰富,但由于降水季节分布不均、与农作物生长需水并不匹配,同样存在干旱灾害脆弱性较强的问题。   根据相关文献报道,我国南方地区的干旱灾害并不少见。如湖南省是我国水资源大省之一,其水资源量全国各省排名第六,而就在刚刚过去的20世纪里,共发生干旱灾害83次,平均1.17年发生1次,几乎1年1次,其中全省性大旱9次,约每10年发生1次。又如,云南省同样为我国水资源大省,其水资源量全国各省排名第三,20世纪发生较大旱灾9次,而本世纪的前10年里,仅特大干旱灾害就发生了2次,其较大旱灾大有频发之势。   2.南方频繁遭受重特大干旱灾害的社会原因   (1) 靠天收的农田比例高   目前,我国灌溉耕地率约为46%左右,但各地灌溉耕地率差异甚大。总体讲,我国北方灌溉耕地率高于南方,而频遭特大干旱灾害袭击的贵州省,其灌溉耕地率只有17%左右,雨养耕地率高达83%。尽管我国南方水资源相对丰富,但由于降水的时程分布与作物生长需水不匹配,大量靠天收的农田遭受严重干旱灾害便难以避免。   (2)水利工程设施薄弱   虽然我国已建成水库8.5万余座,总库容达到了河川径流量的26%左右,但地区间相差悬殊,如北方省份水库库容相当于河川径流量的58%左右,而南方的贵州省这一数据仅为8%左右,对河川径流调节能力低下,遭遇干旱更易于导致干旱灾害的产生。除此之外,我国的水库大多建于上个世纪70年代以前,存在设计规划不够完善、先天不足且后期老化失修、农田灌溉配套设施不足等问题,均制约和影响了水利工程设施抗旱作用的发挥。   (3)植被破坏严重   新中国成立以来,伴随着人口的成倍增加,促使南方地区人多地少的矛盾更加突出,历史上曾经失控的开荒造田使植被遭受严重破坏。尽管乱砍乱伐等严重破坏植被的行为已得到有效控制,但由于我国南方丘陵山区比例大、土壤层薄,植被恢复过程漫长。植被遭到破坏直接加剧了旱灾形成的风险,流域或地区具有完好的植被,不仅可以较好的涵养水分,而且能够使雨水更长的时间滞留于流域或地区之内,使其干旱灾害脆弱性明显降低,特别是对于山丘区更多的南方地区更是如此。   (4)地下水资源开发工作薄弱   由于南方地区地表水资源相对丰富,地下水资源开发问题在许多地区未能受到足够的重视。无论是应对2010年西南五省区特大干旱灾害还是2011年南方数省区的特大干旱,通过临时钻探打井开发地下水对于解决广大旱区因旱临时饮水困难及生活生产均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同时也明显暴露出地下水开发工作薄弱问题。如无论是云南还是贵州,在应对干旱过程中均存在临时勘察地下水、确定井位,随即跟进钻探成井,充分说明对地下水资源及其开发尚未做到心中有数,因而会导致干旱灾害程度进一步发展。   (5)经济基础薄弱致使应对干旱的能力偏弱   应对干旱的能力不仅受旱区的自然地理气候条件影响,很大程度还受控于社会经济实力,另外,城市较农村具有更强的应对干旱的能力。而我国南方的一些省份,不仅经济实力薄弱,而且城市化水平也较低。国家统计年鉴数据表明,2010年,我国大陆的31个省区,人均GDP排名20以后的省区有6个为南方省区,分别是贵州、云南、广西、四川、江西和安徽省;从城市化程度方面看,这些省区均属于城市化水平较低的省区,如在全国城市化率排名20以后的11个省区中,属于南方省区的占了8个,分别是贵州、云南、广西、四川、江西、安徽、重庆和湖南省。   (6)其他   影响地区应对干旱能力的其他方面还包括干旱预警水平、全体社会成员的节水意识、抗旱减灾政策法规建设、以及社会全体成员的干旱灾害风险意识等。目前,我国各省区的干旱预警能力普遍偏低,各级政府的干旱预警能力建设基本处于起步阶段;水资源的有限性、可宝贵性及不可替代性在全社会成员中并未得到广泛普及,全社会成员中更未形成自觉节水的风气;有关抗旱减灾方面的政策法规较为缺失,尤其是缺少具有较强可操作性的适用于各级地方政府的抗旱减灾政策法规;社会全体成员干旱灾害风险意识尚未得到真正的提高等等。这些均影响和制约着当今社会应对干旱能力的提高。   二、我国南方干旱灾害频发的应对策略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的不断增长,社会需水逐渐增加,加之受全球气候变暖影响,社会的干旱灾害脆弱性渐强,从工程与非工程措施两个大的方面着眼,尽最大限度减轻包括南方各省区在内的社会干旱灾害脆弱性十分重要和迫切。主要的具体对策措施包括如下一些方面。   1.尽早完善水利工程基础设施,尽可能减少靠天收的农田的比例   长期以来,由于各种原因所致,水利工程设施不完善特别是农业水利工程设施不完善,是我国普遍存在的问题,由此,致使在应对近些年来频发的重特大干旱过程中十分被动。值得欣慰的是,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已经决定,在未来十年成倍增加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并明确指出,通过十年的努力,基本建成完善的防洪抗旱减灾体系。尽管南方水资源丰富,但由于坡耕地多等原因,靠天收的耕地比例远高于北方,因此通过全面规划,加强和完善农业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尽量减少南方各省份特别是安徽、江苏、四川、湖南及江西等粮食主产省份靠天收的耕地的比例,对于避免今后再次发生重特大干旱灾害十分重要,同时也是保障全国粮食安全所必需的。   2.高度重视南方省区地下水开发工作   地下水的开发工作在地表水资源相对丰富的南方省份普遍未能受到足够的重视。尽管南方省份的地表水资源丰富,但由于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均与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及人口不断增加需水要求平稳的矛盾已日趋凸显,近年来南方省份一再遭受重特大干旱灾害已充分说明了这一事实。近年来,在应对历次南方省份重特大干旱的关键时期,地下水所起的关键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如在抗击2010年西南五省区特大干旱灾害的过程中,不论是在贵州还是云南,许多地区都是通过临时打井解决了旱区居民和大牲畜的因旱饮水困难问题,但很多地区都是在地表水源枯竭后才着手地下水的利用问题,这暴漏了对地下水重视不够的问题,如果不是这样,对于应对西南特大干旱灾害一定会更加主动。加强南方地区地下水尤其是广大山区地下水资源的勘查、规划开发和抗旱应急后备水源建设十分重要和必要,必将使未来应对干旱灾害更加从容。   3.未雨绸缪,落实两个制度   我国是世界上干旱最为频发及干旱灾害损失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然而,到目前为止,被动抗旱的局面并未得到彻底改变。抗旱处于被动局面的主要原因在于抗旱规划及抗旱预案的制度尚未形成。抗旱规划所要解决的问题在于,从长远战略的角度适应自然,为抗旱减灾宏观决策提供支撑;抗旱预案侧重于解决干旱一旦发生后的应急问题,最大限度地减轻干旱所造成的影响和损失。   4.做好植被保护和植被恢复工作   尽管南方诸省区降水相对丰富,但其植被由于上世纪后半叶的过度开荒造田以及无节制的砍伐树木而遭到严重的破坏,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使得重特大干旱灾害发生的风险加强。良好的植被不仅对缓解干旱起到重要作用,对于缓解洪水灾害也同样起到重要作用。我国南方的一些省份具有水旱灾害并存或时而旱涝急转的特点,做好植被保护和植被恢复工作意义十分重大。   5.尽早建立健全抗旱减灾政策法规   健全的抗旱减灾政策法规体系是市场经济环境中做好抗旱减灾工作的重要保障。抗旱减灾属于关系到我国粮食安全、饮水安全以及经济发展安全的重要的公益性事业,但抗旱减灾的效益是通过减灾增效实现的,受益对象是社会的全体成员,因此在市场经济环境中,自愿主动进行投入承担抗旱减灾的责任的企业或个人不多见也并非不正常。完全依靠行政命令开展抗旱减灾工作在当今社会环境中既不科学也不可持续,尽早建立健全抗旱减灾的政策法规体系、明确社会成员的责任与义务,不仅是做好抗旱减灾工作的重要保障,也是法制化社会建设的需要。   6.提高社会全体成员的干旱灾害风险的意识   干旱与其它诸如火山、地震以及洪水等相比,具有显著的不同。干旱具有发展缓慢、累进成灾、影响面广泛、很少直接迅速造成人员伤亡等特点。因此,对于干旱灾害,人们经常是“好了伤疤忘了疼”,干旱灾害风险意识淡薄甚至是干旱灾害风险意识缺失,尤其是生活在都市里的人更是如此。提高社会全体成员的干旱灾害风险意识的根本在于提高其节水意识,尽早建成节水型社会,对于应对重特大干旱、避免发生重特大干旱灾害具有战略意义。   (作者系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防洪抗旱减灾研究所研究员,本文受中国水科院科研专项项目“我国重特大干旱灾害发生规律及应急对策研究”资助) http://finance.sina.com.cn/review/hgds/20110927/184010550031.shtml 长江五省大旱:南旱北涝争论的由来和终结 2011-5-30 05:32 长江五省大旱:南旱北涝争论的由来和终结 杨学祥 据新华社电 今年以来,尤其是4月份以后,长江中下游地区降水严重偏少,江河来水不足,水位持续偏低,致使部分省份遭受不同程度旱灾,当地群众生产生活受到影响。记者27日从民政部救灾司获悉,据江苏、安徽、江西、湖北、湖南5省民政厅报告,截至5月27日,共有3483.3万人遭受旱灾,423.6万人发生饮水困难,506.5万人需救助;饮水困难大小牲畜107万头(只);农作物受灾面积3705.1千公顷,其中绝收面积166.8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149.4亿元。其中,湖北、湖南两省受灾较为严重【1】。 1999年和2010年旱灾记录 1999年,我国种植业生产遭受了南涝北旱、东北春季低温、长江流域“凉夏”、台风、早霜、冻害等多种自然灾害的袭击,特别是北方大部地区出现了接近1997年的大范围、长时间的旱灾,长江流域发生了较为严重的洪涝灾害,给种植业造成较大损失。据有关部门核实,1999年全国农作物受灾总面积7.5亿亩左右,与上年大体相当。其中成灾4亿亩,绝收1亿亩,分别比上年增加2300多万亩和减少1200多万亩。全年因灾损失粮食700亿斤、棉花60多万吨、油料180多万吨,与上年基本持平。总体分析,今年农业自然灾害属中等偏重发生年。 我在2010年末和2011年初相继指出,根据潮汐11年周期和地球自转12年周期,2010年与1998年(最热年、厄尔尼诺转换为拉尼娜、极端灾害年)、2011年与1999年的情况大致相同:关注1999年灾害重演,关注2011年的防灾重点:一、干旱 ;二、洪涝;三、低温冻害;四、风雹;五、地震【2,3】。 2010年初,中国西南地区五省区市旱情正不断加剧,而在我国北方地区,2.7亿人口遭受沙尘天气侵扰,部分城市更是阳春三月飞雪连连。据民政部门统计,截至3月23日,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5省受灾人口6130.6万人,农作物受灾面积503.4万公顷,直接经济损失236.6亿元。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天气异常再次引起人们对气候突变的关注。学界关于我国气候正向“南旱北涝”转变争论再度升温。 早在2003年,美国人曾预测到我国西南地区大旱。美国国防部委托美国全球商业网络咨询公司(简称“GNB”)完成的这份报告写道,“中国南部地区在2010年前后将发生持续整整10年的特大干旱。中国北方将水患不断,南方一片干旱……”   报告经媒体披露后,“南旱北涝”的观点被学界重新提起。匡耀求说,“报告提出后,我对气候变化可能出现的格局进行研究,结果和报告提出的观点很相似。”钱维宏当时也曾称中国有可能转向“南旱北涝”。   “近期的旱情说明报告的预测有一定科学根据,部分预测已经得到实践的检验。”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天灾预测专业委员会委员杨学祥对导报记者表示。他近日撰文公开指出,“2010年开始我国南方可能进入干旱时期,并将在2014-2016年达到高潮。”   匡耀求也认为,“未来,中国气候确实可以用'南旱北涝’来概括。而且,干旱可能不止持续10年。中间可能不会是连续的,隔一两年会有起伏。现在是受到了厄尔尼诺的影响,如果没有厄尔尼诺的影响,干旱可能是在广东、福建一带,涝的地方是新疆北部和长江流域以北地区。” 杨学祥认为,中国正缺乏像GNB这样的综合性研究,甚至漠视这种综合性研究。“中国科学家还没有超脱专业局限,不能从全局看待全球变化。一些科学家在气候变化方面有很多论述,可惜他们的观点几乎影响不到气象界。”杨学祥说【4】。 2003年的争论:北涝南旱将取代南涝北旱? 1. 南涝北旱与北涝南旱的转换即将发生观点【5】   未来的5到10年内,我国的气候将发生大的转折,冬季逐渐转冷,降水带也将向北方推移。在日前召开的“世界气象日”座谈会上,国家气候中心的赵振国研究员宣布了我国短期气候预测的研究成果。根据研究结果,我国气候具有周期性,大约30年为一个周期,发生气候变化。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气候进入了一个暖周期,主要表现在冬季气温偏暖。   赵振国介绍说,在未来的5到10年间,受海温、副热带高压、厄尔尼诺现象和拉尼娜现象等气候因素的共同影响下,我国气候将发生周期性的转折。从一个30年的“暖周期”进入另一个30年的冷周期,这主要表现在冬季温度的逐渐下降,而我国持续“暖冬”现象也可能得到转变。此外气候周期的转折也会带来降水带的北移,北方雨水少而南方雨水多的现象将会有360度的变化,北方降水增多,南方降水减少,目前我国“北旱南涝”的局面会被“北涝南旱”所替代。   未来5到10年,我国的气候将发生大的转折,降水特点将是北方多雨,南方少雨。北京市气象台高级工程师王贵田昨天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北方将在2004年以后可能会进入一个相对的多雨期。   王贵田认为,无论是气候的变化还是降水带的北移,都将是一个长期过程。从北京目前的状况来考虑,有些专家做过一些长期的预测,在2004年以后北方可能会进入一个相对的多雨期。北京主要的多雨期是50、60年代,到70年代后期一直到90年代降水持续偏少,实际上后20年比前20年的降水总量每年缺100到200毫米。从序列的预报考虑,有一些专家认为,在2004年以后北方可能会出现一个相对雨水多一些的高峰期。说到这里,王贵田拿出一张很专业的气象图,指着一条曲线对记者说:从温度自身的曲线变化规律看,应该是由高温向低温转化的过程。究竟什么时候转,从做的工作上看,有可能2005年以后未来的10年左右开始往低温发展,降水可能多一些。王贵田说,北京的年降水量才600毫米,而南方的年降水量都1000毫米以上,未来5到10年将会有所改变【6】。 2. 南涝北旱将延续10-30年的观点【7】    在3月31日开幕的气候变化国际科学讨论会上,气象专家们对近年来中国“南涝北旱”的气候问题进行了学术探讨。国家气象中心主任章国材说,从目前的研究结果来看,20世纪80年代形成并持续至今的“南涝北旱”状况处于相对稳定时期,这一现象将在未来10-30年内继续影响中国大部分地区。   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特别顾问丁一汇教授指出,中国在上个世纪50至70年代一直是北方降水多,南方降水少。从80年代开始,中国气候出现了大转折,南方降水增多,北方降水减少,导致了目前“南涝北旱”的状况。   丁先生说,特别是90年代以来,“南涝北旱”现象尤为明显。据统计,1997年夏季中国北方持续少雨高温,该年农作物受灾面积达5亿多亩,黄河累计断流222天。1998年南方的长江流域发生特大洪涝灾害,全国有1.8亿人次受灾,直接经济损失达290多亿元。   对于出现这种气候现象的原因,丁教授认为,夏季来自印度洋的季风近年来呈减弱趋势,带给中国北方地区的水蒸汽总量减少。同时,受中高纬度大气环流反向运动的影响,贝加尔湖以南的低气压近年来逐渐转变为高气压,南下进入中国的冷空气变得干燥,致使冬季北方降水减少。   除了自然原因以外,一些专家指出人类活动也是造成“南涝北旱”的因素之一。中国南方较集中的工业生产造成的“黑碳”和硫化物的大量排放,由于黑碳吸收太阳的辐射能力很强,造成大气升温,气流上升,进而导致降水增多。而在北方,大量工业用煤的情况没有南方明显。(2003-4-2) 3. 南涝北旱与北涝南旱的转换不能下结论的观点【8】 内蒙古自治区气象台气象专家副台长康玲告诉记者:“北涝南旱”的说法有待考证。就从内蒙古地区今年的气候谈起,“北涝南旱”一说倒是与内蒙古局部地区气候特征相类似。因为内蒙古地区的气候十年九旱,今年的降水也属正常范围内的变动,而且降水主要集中在7月份和8月份,主汛期以七下八上(即7月下旬和8月上旬)为主。尽管雷阵雨和冰雹要比往年突出,但气候特征一年与一年是并不完全相同的。比如去年赶着汛期时降水就比较少,而今年汛期内内蒙古的东部地区还比较干旱。至于“北涝南旱”一说,人们的议论是如此,但并没有准确的科学依据。搞气象分析是件严肃的工作,都得有完全与事实相符的资料分析论证才能得出结论。那么,“北涝南旱”一说是否空穴来风?康玲说这要经过长期的数据分析、对比、测算及国家气象权威部门的综合分析结果统一认证,现在下结论还为时过早! 4. 王涌泉的类似预测 在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翁文波科学发展基金、天灾预测专业委员会和北京凯利华信息咨询公司编辑的《2003年天灾预测研讨会议文集》(2003年5月)中,刊登了王涌泉的文章《当前大灾预测及管理体制改革》(76-78页)。这篇文章是王涌泉在2002年全国天灾预测总结会议上的发言。 王涌泉指出,检查中国灾害史,分析认为现在可能正面临又一次重大自然灾害转折变化。即使按照旱期最长的考虑,最迟2010年前后海滦河流域也可能出现大洪水。不然,近几年就可能出现。黄河流域在干旱期的中后段和末期,正是出现大洪水和特大洪水的时候。现在已经到了这种时候。南方将出现大旱。当海河、黄河等北方河流转向多水时,当北方干旱减轻时,一定要警惕江淮及其以南出现大旱。南方大旱和北方大旱历史上曾经多次交错出现。 2004年以后南方旱灾接连不断 2004年我国南方大部遭遇53年来最严重的干旱。中国气象局预测减灾司司长章国材在旱情通报会上介绍,9月以来,发生在我国南方的严重干旱已经造成经济损失40多亿元,720多万人出现了饮水困难,但由于未来10天该区域仍没有明显降雨,旱情还将加剧。中国气象局的统计显示,10月全国降水量较常年同期明显偏少,华南和长江中下游地区发生大范围秋旱,两广等地旱情严重。广东、广西、海南、湖南及江苏、安徽6省区降水量偏少幅度都在85%以上。9月1日—10月30日,少雨程度最为严重的广东、广西、湖南、海南4省区平均降水量仅有88.1毫米,这是195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小值。持续少雨导致南方秋旱快速发展。据10月30日干旱监测显示,旱区已扩展至几乎整个长江中下游和华南地区,其中广西、广东大部、海南、福建西南部、湖南大部、湖北东部、江西西北部南部、苏皖中南部等地达到重旱标准,其中广西、广东、湖南、江苏局部地区达到特重旱标准【9】。 2007年长沙出现50年一遇特大干旱【10】。据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统计,截至8月3日,全国耕地受旱面积1.66亿亩,比多年同期平均值多2500万亩,其中作物受旱1.47亿亩,还有753万人、508万头大牲畜因旱发生临时性饮水困难。国家防总办公室副主任程殿龙介绍,江西、黑龙江、湖南三省耕地受旱面积占全省耕地总面积的比例分别达到44%、35%、33%,旱情尤为严重【11】。 自2009年秋以来,云南持续干旱造成全省农作物大面积受灾,初步统计显示,干旱导致云南省农作物受灾面积占总面积86%,其中绝收面积307.3千万公顷,小春作物预计减产50%,甘蔗减产20%,经济林果受灾面积2551千公顷,绝收600千公斤,直接经济损失达50.4亿元【12】。 2000年进入拉马德雷冷位相以后,中国南方干旱有逐渐增强趋势,但“南涝北旱”向“南旱北涝”转换的问题还需要经十年的验证。但是,全球变暖理论不应该成为“南涝北旱”和“南旱北涝”转换的问题的理论障碍,争论应该实事求是【13】。 2011年长江中下游干旱再次证明:拉马德雷冷位相对应中国南旱北涝,拉马德雷暖位相对应中国南涝北旱,赵振国的冷暖30年变化周期和南涝北旱向南旱北涝转化的理论,初步得到证实。 自主独立的科学研究关系国家兴亡 早在1998年,当新闻媒体和政治家们向即将来临的全球变暖灾难开战的同时,科学界本身对此问题还没有达到一致。许靖华根据历史上的全球气候变化周期中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证明全球小气候最适期(公元前2900—2200年,1800—1250年,700—60年,公元600—1280年,1820年—)人类社会繁荣发展而全球小冰期(公元前3400—2900年,2200—1800年 ,1275—700年,60—公元600年,1280—1820年)导致农业减产,饥荒和民族大迁移。许靖华尖锐地指出,也许当前最重要的任务不是用计算机拉模拟温室效应对全球气候的影响,而是进行水利和农业研究以确保不断增长的人口的粮食供应。 他认为,全球气候变化有1200年的周期循环,与人类历史兴衰一一对应。古气候研究表明,近4000年以来于4个全球气候变冷时期,即在公元前2000年、公元前800年、公元400年及公元1600年左右的几个世纪——这种准周期性与太阳活动周期性变化有关。全球温度变化影响了地区降水形式:在气候变冷期,欧洲北部变得更潮湿,而中低纬度地区变得更干旱。这两种变化形式都不利于农业生产。历史记载表明,历史上民族大迁移是由于庄稼歉收和大面积饥荒,而不是逃离战争,公元2和3世纪的日耳曼部落的大迁移就是一个例子【14】。 西方科学家至今尚未找到全球变暖导致人类文化衰亡的历史证据。欧洲减排温室气体的计划是为欧洲能源计划服务的,是压制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圈套和科学陷阱。 科学是第一生产力,在科学高度发展的今天,中国科学院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不可替代:科技发明和科学管理应该齐头并进,傻子过年看邻居的东施效颦时代必须结束,适合中国经济发展的道路有待于中国科学的创新【15】。   5月28日,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全体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应邀作关于科技发展问题的报告。温家宝在中国科协全国代表大会作报告强调,科技工作者要承担起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使命。他强调,我们国家要真正强大起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必须要有强大的科技,有众多高水平人才,这是国家发展的力量所在、后劲所在。没有科技的发展,就没有中国的发展;科技发展的未来,决定着中国的未来。温家宝指出,加快科技发展是全面参与国际竞争并赢得主动的迫切要求,是抢抓新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机遇,实现经济科技跨越式发展的战略任务,是实施“十二五”规划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解决制约我国发展的瓶颈和事关全局的重大问题,从根本上讲,一要靠改革开放,二要靠科技进步。这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两大根本动力。   温家宝强调,作为一个大国,我们必须有自己的基础研究和前沿研究。没有基础和前沿领域的原始创新,科技创新就没有根基。原始创新是我国科技发展的灵魂,是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是支持国家崛起的筋骨。要进一步重视和加强基础研究和前沿研究。坚持从国情国力出发,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着眼于科学前沿和国家战略需求,把握可能发生革命性变革的重要研究方向,选择具有一定基础和优势、对国家发展具有全局和长远影响的关键领域,有效组织力量开展攻关,力争在科学上取得原创性突破。要加大对基础和前沿研究的支持力度,提高基础和前沿研究投入占科技投入的比重。国家财政要为基础和前沿研究提供长期稳定支持,保障研究的连续性、稳定性。要依托高水平国家科研机构和研究型大学,建设一批多学科综合交叉的科学研究中心,稳定支持和培养造就一批创新能力强、潜心研究的优秀人才队伍。要改革评价体系,为从事基础和前沿研究的科研人员营造一个能充分发挥自主性、创造性、长期潜心研究的环境。   温家宝强调,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崇尚理性、勇于探索、追求真理,这是科学技术与生俱来的禀性,也是科学精神的实质。科技不仅是知识和技能,更是一种文化、一种精神。一个具有科学精神的民族,才是真正有生机、有希望的民族。要努力提高全民族科学素质。在科技领域,大力营造敢为人先、敢于创造、敢冒风险、敢于怀疑批判和宽容失败的环境,鼓励自由探索,发扬学术民主,提倡学术争鸣【16】。 参考文献 1. 长江五省大旱直接损失149亿元 167千公顷绝收。2011-05-29 03:22:00 来源: 新京报(北京)。 http://money.163.com/11/0529/03/756LK11V00253B0H.html#fr=end 2. 杨学祥。关于旱灾的警告记录:1999年灾害可能重演。2011-1-31 04:29 科学网。://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409278 3. 杨学祥。2011年和1999年的相似性:共同的预见。表于 2010-12-18 7:15:15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94724 4. 梁士兴。西南大旱引发学界“南旱北涝”之争。2010年03月25日21:20来源:经济导报。 http://news.hexun.com/2010-03-25/123112612.html 5. 我国气候将发生大转折 北涝南旱将取代南涝北旱。《北京娱乐信报》2003年3月22日。 http://www.china.com.cn/chinese/2003/Mar/298051.htm 6. 北京未来几年多雨 南涝北旱短期不会改变。2003-04-03。 http://www.3qu.com/beijing/vision/2003040301.htm 7. 气象专家:中国“南涝北旱”短期内不会改变。问天网(2003 04-02 07:53)责任编辑:潆绕。 http://www.tq121.com.cn/news/article_view.php?article_id=5655 8. “北涝南旱”将取代“南涝北旱”? 2003/08/11 内蒙古商报电子新闻网。 http://www.nmgsb.net/sbnewshtml/3/2003-08-11/20030811174035.html 9. 黄建华。我国南方遭受53年来罕见干旱经济损失超40亿元。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1月03日06:29 北京青年报。 http://news.sina.com.cn/c/2004-11-03/06294122595s.shtml 10. 组图:长沙出现50年一遇特大干旱。2007年08月07日01:22 新华网。 http://news.sina.com.cn/c/p/2007-08-07/012213605952.shtml 11. 国家防总统计显示赣黑湘旱情严重。2007年08月05日02:18 新晚报。 http://news.sina.com.cn/c/2007-08-05/021812328188s.shtml 12. 云南干旱灾区小春作物大面积绝收(组图)。来源:中国新闻网 2010年03月21日14:47。 http://news.sohu.com/20100321/n270981265.shtml 13. 杨学祥。争论的由来和发展:“南旱北涝”的预测为什么被忽视? 2010-4-2 06:53 科学网。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308222 14. 许靖华. 太阳、气候、饥荒与民族大迁移. 中国科学, D辑. 1998, 28(4): 366~384 15. 杨学祥。我心目中的中国科学院:引领中国的科技潮流。2011-5-20 10:07科学网。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446085 16. 吴晶晶。温家宝参加科协大会 强调营造敢于批判环境。2011年05月28日19:23 新华网。 http://news.sina.com.cn/c/2011-05-28/192322547595.shtml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449391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2474 次阅读|2 个评论
“南水北调”、“南旱北涝”和拉马德雷冷位相
热度 2 杨学祥 2011-6-8 03:25
“南水北调”、“南旱北涝”和拉马德雷冷位相 杨学祥 2003 年时任国家气候中心气候预测室主任赵振国提出,在未来的 5 到 10 年间,受海温、副热带高压、厄尔尼诺现象和拉尼娜现象等气候因素的共同影响下,我国气候将发生周期性的转折。从一个 30 年的“暖周期”进入另一个 30 年的冷周期,这主要表现在冬季温度的逐渐下降,而我国持续“暖冬”现象也可能得到转变。此外气候周期的转折也会带来降水带的北移,北方雨水少而南方雨水多的现象将会有 360 度的变化,北方降水增多,南方降水减少,目前我国“北旱南涝”的局面会被“北涝南旱”所替代。这场学术争论由于赵振国的退休而无果而终【 1-3 】。 2004 年我国南方大部遭遇 53 年来最严重的干旱。中国气象局预测减灾司司长章国材在旱情通报会上介绍, 9 月以来,发生在我国南方的严重干旱已经造成经济损失 40 多亿元, 720 多万人出现了饮水困难,但由于未来 10 天该区域仍没有明显降雨,旱情还将加剧。中国气象局的统计显示, 10 月全国降水量较常年同期明显偏少,华南和长江中下游地区发生大范围秋旱,两广等地旱情严重。广东、广西、海南、湖南及江苏、安徽 6 省区降水量偏少幅度都在 85% 以上。 9 月 1 日 — 10 月 30 日 ,少雨程度最为严重的广东、广西、湖南、海南 4 省区平均降水量仅有 88.1 毫米,这是 1951 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小值。持续少雨导致南方秋旱快速发展。据 10 月 30 日 干旱监测显示,旱区已扩展至几乎整个长江中下游和华南地区,其中广西、广东大部、海南、福建西南部、湖南大部、湖北东部、江西西北部南部、苏皖中南部等地达到重旱标准,其中广西、广东、湖南、江苏局部地区达到特重旱标准。 2007 年长沙出现 50 年一遇特大干旱。据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统计,截至 8 月 3 日 ,全国耕地受旱面积 1.66 亿亩,比多年同期平均值多 2500 万亩,其中作物受旱 1.47 亿亩,还有 753 万人、 508 万头大牲畜因旱发生临时性饮水困难。国家防总办公室副主任程殿龙介绍,江西、黑龙江、湖南三省耕地受旱面积占全省耕地总面积的比例分别达到 44% 、 35% 、 33% ,旱情尤为严重。 自 2009 年秋以来,云南持续干旱造成全省农作物大面积受灾,初步统计显示,干旱导致云南省农作物受灾面积占总面积 86% ,其中绝收面积 307.3 千万公顷,小春作物预计减产 50% ,甘蔗减产 20% ,经济林果受灾面积 2551 千公顷,绝收 600 千公斤,直接经济损失达 50.4 亿元。中国西南干旱持续到 2010 年 3 月【 4 】。 据《瞭望》采访资料认为,中国干旱的格局已经改变。以前说干旱一般都在北方,现在不分南北方了 ,东、南、西、北均有旱情出现。而且,这几年旱的主要都是南方了,北方虽然也旱,但是北方旱情反而没有南方突出了。种种因素叠加之下,南方富水地区已现干旱常态化的迹象【 5 】。 早在 2010 年中国西南大旱发生后,关于“南涝北旱”和“南旱北涝”的转换问题就曾引发热烈的讨论。长年从事重大气候灾变系统化研究的浙江省气象科学研究所专家田清鉴根据长期的研究提出,长江流域处于季风活动区,丰水期与枯水期差别明显。长江月均流量变化在 84200 立方米 / 秒~ 68000 立方米 / 秒之间,最低时流量仅 46200 立方米 / 秒。“这种丰水年与枯水年的变化存在 15 ~ 20 年的长周期变化。上世纪 80 年代到 2001 年,长江以丰水年为主。从 2002 年开始的 15 ~ 20 年间将是枯水年。” 田清鉴之前曾担忧道,到时候,“南水北调”的东线和中线工程将无水可调。若强行调水,必然引起长江下游地区海水倒灌,破坏生态平衡【 5 】。 1977-1999 年为拉马德雷暖位相,与上世纪 80 年代到 2001 年长江丰水年(南涝北旱)对应; 2000-2030 年为拉马德雷冷位相,与从 2002 年开始的 15 ~ 20 年间长江枯水年(南旱北涝)对应【 4 】。长江丰水年和枯水年周期不能忽视。 相关部门拒不承认“南旱北涝”规律和现实,其关键在于“南水北调”的决策与“南旱北涝”相冲突。调谁的水,解谁的渴?田清鉴之前曾担忧道,到时候,“南水北调”的东线和中线工程将无水可调。若强行调水,必然引起长江下游地区海水倒灌,破坏生态平衡。    参考文献 1. 西南大旱的现实成因与历史镜鉴。 2010-4-3 12:02:24 来源:人民网。编辑:松凝,实习编辑:韩广潮。 http://www.022net.com/2010/4-3/451541132567277.html 2. 我国气候将发生大转折 北涝南旱将取代南涝北旱。《北京娱乐信报》 2003 年 3 月 22 日 。 http://www.china.com.cn/chinese/2003/Mar/298051.htm 3. 杨学祥。“南旱北涝”的预测为什么被忽视。刊发时间: 2010-04-02 11:18:02  光明网 - 光明观察。 http://guancha.gmw.cn/content/2010-04/02/content_1084527.htm 4. 杨学祥,杨冬红。中国的“南旱北涝”与“拉马德雷”冷位相对应。 2010-4-3 18:29 科学网。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308614 5. 李杨。调谁的水 解谁的渴。来源:半岛网 - 半岛都市报 2011 年 06 月 07 日 03:13( 责任编辑: Newshoo) http://roll.sohu.com/20110607/n309433298.shtml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4204 次阅读|2 个评论
自然因素是长江流域50年一遇旱情的首要原因
热度 2 杨学祥 2011-5-24 05:39
自然因素是长江流域 50 年一遇旱情的首要原因 杨学祥 据沈阳晚报 2011 年 05 月 24 日 报道,三峡大坝合龙的时间是 1997 年,首次通航的时间 1998 年,首次发电的时间是 2003 年。由 2002 年的 135 米 、到 2005 年的 155 米 再到去年的 175 米 ,三峡终于蓄水成库了。编者在百度搜索里搜索“长江 旱”字眼,从 1997 年到 2011 年的 15 年间,结果搜到以下纪录:    1999 年,长江三峡库区主要气候灾害为冬干春旱及伏秋旱。    2001 年,长江流域及其以北地区受旱范围广、持续时间长、旱情严重。    2003 年 7 月,长江中下游的酷热,在不断改写各地气象纪录。    2004 年 8-10 月,长江以南的大部分地区遭遇了 1951 年以来最为严重的干旱事件。    2005 年入冬以来,湖北省遭遇 125 年来最长冬旱。    2006 年 8 月,正值汛期的长江中上游出现罕见枯水位,创下近 60 年来同期最低。    2007 年 12 月,长江流域遭遇 50 年来最严重的秋旱。    2009 年 9 月,长江流域汛期流域内降水量总体偏少,灾情较往年加重。 2011 年,长江流域遭遇 50 年一遇旱情 。 历史记录表明,长江流域自 1999 年以来旱情逐渐加剧,与三峡蓄水过程同步,这是巧合还是必然?事实上,长江流域自 1999 年以来旱情逐渐加剧,也与 2000 年世界进入拉马德雷冷位相同步,与中国的“南涝北旱”到“南旱北涝”的 60 年周期同步。 人类不能改变自然规律,只能遭到自然规律的报复。 2003 年赵振国提出近 5 年到十年,中国气温由 30 年暖周期向 30 年冷周期过度,“南涝北旱”向“南旱北涝”转变;主流气象专家辩称,在全球变暖大背景下,“南涝北旱”持续不变 。按照主流气象专家的观点, 2011 年长江流域遭遇 50 年一遇旱情与自然变化规律相反,人为破坏变成了主要原因。事实上,中国的旱涝自然规律和未来变化趋势究竟如何?国内外都有明确的预测。 2004 年 2 月 22 日 的英国《观察家报》,披露了美国国防部的一份关于全球气候变化预测的“重要”报告:《气候突变的情景及其对美国国家安全的意义》的美国国防部报告。   报告中特别提到了 2010 年的中国气候状况:中国南部地区在 2010 年前后将发生持续整整 10 年的特大干旱。中国现在“南涝北旱”的降水分布型,到时候可能变成“北涝南旱”的降水分布型 。 2003 年 3 月,在中国气象局召开的“世界气象日”座谈会上,国家气候中心的赵振国介绍说,在未来的 5 到 10 年间,受海温、副热带高压、厄尔尼诺现象和拉尼娜现象等气候因素的共同影响下,我国气候将发生周期性的转折。从一个 30 年的“暖周期”进入另一个 30 年的冷周期,这主要表现在冬季温度的逐渐下降,而我国持续“暖冬”现象也可能得到转变。此外气候周期的转折也会带来降水带的北移,北方雨水少而南方雨水多的现象将会有 360 度的变化,北方降水增多,南方降水减少,目前我国“北旱南涝”的局面会被“北涝南旱”所替代 。可惜, 2004 年以后,这一正确的预测就销声匿迹了,学术观点需要现实的权力来支撑 。 非主流科学家气候变化的准 60 年周期有多方面的论述,可惜,他们的观点几乎影响不到气象界 。 概率统计知识告诉我们:概率小的事件不一定就不发生。重大灾害事件都是小概率事件, 50 年一遇,百年一遇,甚至千年一遇,我们能因为其发生可能性小就不加预防吗?突发灾害预防,防的就是小概率事件 。 气象专家罗勇发现了下面的规律:我国降水集中的地区在有规律地变化着,存在着 20 年左右的周期。未来 10 年多雨区可能会重新回到北方,也就是可能在 2010 年左右形成了‘南旱北涝’的局面。从“南涝北旱”到“南旱北涝”,一个轮回 70 年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大气科学系教授钱维宏在实验室里对记者说:“ GBN 报告里预测, 2010 年前后,中国的降水类型将由‘南涝北旱’可能变成‘北涝南旱’,这个结论,我在 1 年前就得到了。”   他首先分析了我国 1961 年~ 2000 年间近 500 个气象站收集到的有关气温和降水的资料。钱教授发现在 1979 年左右,我国夏季降水出现了一个明显的变化: 1979 年以前,我国夏季的降水很明显是北方多而南方少; 1979 年以后,逐渐转变为了南方多,北方少,也就是现在的“南涝北旱”。“过去近千年和近 500 年的中国东部旱涝分析,揭示出长江与黄河流域的旱涝变化是相对立,并且还是以 70 年为周期交替出现。”韩国汉城的定量观测降水是从 1777 年开始的,从这里收集的 200 多年的数据来看,东亚地区的降水也刚好有 60 ~ 70 年的周期变化 。 近 30 年来全球迅速增温的事实是显而易见的,但人类的力量并不能改变自然规律。拉马德雷现象的周期交替反复证明自然力量的存在。值得借鉴的是, 1947-1976 的拉马德雷冷位相曾使许多气象学家惊呼小冰期的到来。 2000 年“拉马德雷”进入“冷位相”再次提醒人们:全球变暖的势头将逐渐减弱,一个寒冷多震时期将在未来 30 年内发生。海洋巨震将深海冷水翻到表面,吸收二氧化碳,减弱温室效应,是气候变冷的放大器。对于能源和资源日益匮乏的地球而言,这是人类面临的最大威胁 。 没有任何证据表明,地球走出了第四纪大冰期;但是有证据表明,自 80 年代后期到 90 年代初,南极海冰面积又呈现逐渐增多的趋势 , 90 年代左右东太平洋进入一个凤尾鱼丰富的低温阶段。南极海冰增减变化转折点超前于东太平洋海温高低变化转折点,东太平洋海温高低变化转折点又超前于拉马德雷冷暖位相变化。这既反映了准 60 年周期太阳活动变化的能量传递过程,也是全球气候变冷的最初信息和前兆。全球变暖很快会成为过去,人类将遭受到大自然突然变冷的报复 。 许靖华根据历史上的全球气候变化周期中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证明全球小气候最适期人类社会繁荣发展而全球小冰期导致农业减产,饥荒和民族大迁移 。 早在 1998 年,当新闻媒体和政治家们向即将来临的全球变暖灾难开战的同时,科学界本身对此问题还没有达到一致。许靖华根据历史上的全球气候变化周期中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证明全球小气候最适期(公元前 2900 — 2200 年, 1800 — 1250 年, 700 — 60 年,公元 600 — 1280 年, 1820 年—)人类社会繁荣发展而全球小冰期(公元前 3400 — 2900 年, 2200 — 1800 年 , 1275 — 700 年, 60 —公元 600 年, 1280 — 1820 年)导致农业减产,饥荒和民族大迁移。许靖华尖锐地指出,也许当前最重要的任务不是用计算机拉模拟温室效应对全球气候的影响,而是进行水利和农业研究以确保不断增长的人口的粮食供应。 他认为,全球气候变化有 1200 年的周期循环,与人类历史兴衰一一对应。古气候研究表明,近 4000 年以来于 4 个全球气候变冷时期,即在公元前 2000 年、公元前 800 年、公元 400 年及公元 1600 年左右的几个世纪——这种准周期性与太阳活动周期性变化有关。全球温度变化影响了地区降水形式: 在气候变冷期,欧洲北部变得更潮湿,而中低纬度地区变得更干旱。 这两种变化形式都不利于农业生产。历史记载表明,历史上民族大迁移是由于庄稼歉收和大面积饥荒,而不是逃离战争,公元 2 和 3 世纪的日耳曼部落的大迁移就是一个例子 。 据任振球的研究,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使地球冬至时的公转半径发生相当稳定的准周期变化,与全球尤其北半球气温变化的间隔 60 年振动相一致。在 20 世纪初的低温期和 60~70 年代相对偏冷期,当时( 1901 和 1960 年)地球冬至时的公转半径分别延长了 94( 相当于日地距离的 0.6%) 和 57 万公里;在 30-40 年代和 80 年代后的暖期,地球冬至时的公转半径( 1940 和 2000 年)分别缩短了 76 和 44 万公里。 2000-2020 年地球冬至时的公转半径由极小值变为极大值,他推测 2020 年前后全球气候将进入相对冷期 。 韩延本分析了美国宇航局公布的起自 19 世纪中期的全球及南北半球的温度异常变化资料,得到它们存在约 60 年的准周期性波动的初步结果。该周期是它们的中周期波动的主要周期分量之一,它对调制温度的总体变化趋势可起到重要作用。分析表明,该周期分量是时变的,周期长度在 19 世纪略超过 60 年,之后缓慢变短,到 20 世纪后期月在 55 年至 60 年间。所谓人类活动造成的温室效应的加剧似乎并未有打乱这一周其分量的存在 。 汪品先院士指出,大约在 1 万年前“新仙女木事件”结束时,格陵兰上空的气温在近 50 年内上升 7 摄氏度,而且这类快速变化还反复发生。历史纪录表明,全球气候变化主要受自然控制,温室效应气体排放加剧了全球变暖进程,人类必须在气候剧烈波动时期做好预防气候变暖和变冷的两种准备 。 陆、海、气中的能量相互作用和物质相互交换是全球变化的主要原因。 2000 年世界进入拉马德雷冷位相意味着一个变冷的自然趋势的到来,类似于 1946-1976 年的变冷情况应该得到合理的解释。 2000 年拉玛德雷进入冷位相、 1998 年地球扁率开始增大和 1999 年地球自转开始加速,表明地球系统正在发生一致性的转折。自 1999 年开始,连续五年的地球自转加速和地震活动增强应引起世界关注。 显然,中国科学家关于全球在 2020 年附近变冷和 2010 年中国进入“南旱北涝”的研究早于西方,这是有据可查的。值得注意的是,“秘密报告”的变冷时间表与中国科学家预言的变冷时期完全一致,这显然不能用巧合来解释。根据地球的轨道周期, 2020 年冬至时日地距离达到 60 年周期中的最大值, 2010-2030 年地球处于冷周期,正像 1946-1976 年地球处于冷周期一样。极端情况并不一定发生,趋势变化一定存在 。 2010 年云南出现 60 年一遇特大干旱,重庆 100 万亩农作物遭冬旱,广西干旱也令人注目。南旱北涝初见端倪 。 2011 年长江流域遭遇 50 年一遇旱情是“南旱北涝”自然规律的进一步发展,三峡蓄水加剧了长江下游的干旱进程,是次要因素。 历史证据和自然规律表明,拉马德雷冷位相与中国“南旱北涝”有很好的对应关系。 参考文献 1. 三峡合龙 15 年长江“上火” 9 年。来源:沈阳晚报 2011 年 05 月 24 日 03:02 http://roll.sohu.com/20110524/n308326599.shtml 2. 杨学祥。曹操三笑和主流气象学家三辩。 2010-4-2 12:44 科学网。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308320 3. 杨学祥。南旱北涝初见端倪:云南出现 60 年一遇特大干旱。 2010-2-14 12:25 科学网。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294993 4. 李健。美五角大楼“秘密报告”: 2010 年中国气候突变。 2004 年 07 月 07 日 00 时 00 分 来源 : 中国青年报。 http://news.tom.com/1002/20040707-1068715.html 5. 杨学祥。美五角大楼“秘密报告”与 2010 年中国气候突变。发表于 2010-1-30 12:03:04 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91374 6. 我国气候将发生转折 北涝南旱将取代南涝北旱。 2003-03-29 河南兴农网。 http://www.hnnw.net/meteo/do/detail.php?id=1028 7. 杨学祥。美国专家的虚心和中国专家的傲慢。发表于 2010-2-7 15:13:52 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93346 8. 许靖华 . 太阳、气候、饥荒与民族大迁移 . 中国科学 , D 辑 . 1998, 28(4): 366-384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5766 次阅读|3 个评论
冷静看待人类对南极臭氧洞修复的胜利
热度 2 杨学祥 2011-4-7 06:25
冷静看待人类对南极臭氧洞修复的胜利 杨学祥 新华网 2010 年 9 月 19 日 消息:联合国近期出台了一份评估报告,报告指出,全球臭氧以及南北极臭氧已经停止损耗。联合国科学家说,地球上层大气的保护性臭氧层已经停止变薄,到本世纪中期能有很大程度的恢复。而这要归功于不准使用有害化学物质的禁令。本周发表的《 2010 年臭氧层消耗科学评估》报告说, 1987 年出台淘汰氯氟烃——用于冰箱、气溶胶喷雾和一些包装用泡沫材料中的物质——的国际协定作用很成功。世界气象组织的研究负责人莱恩·巴里说:“ 1987 年签署的《蒙特利尔议定书》旨在控制臭氧层消耗。议定书已生效,它在过去的几十年里阻止臭氧层迸一步消耗。它保护了我们。”他对记者说:“全球臭氧以及南北极臭氧已经停止损耗,不过尚未递增。”【 1 】 时间不过半年,北极臭氧洞首次出现的噩耗粉碎了人类修补臭氧洞的神话:据国家卫星气象中心监测数据显示,风云三号卫星臭氧总量探测仪在北极上空监测到一个明显的臭氧低值区,在该低值区内臭氧总量是正常情况下平均值的一半左右,部分地区的臭氧总量达到了臭氧洞的标准 (220DU) 。导致北极臭氧洞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今年春季极寒冷的极涡内生成了极地平流层云,在太阳紫外线的作用下释放出破坏臭氧的卤素原子。 德国物理学家马库斯·雷克斯表示,北极 30 个臭氧监测站获得的初始数据显示,今年冬季臭氧浓度下降的情况比以往更严重。他说,在春天来临之前,“第一个北极臭氧洞也许已经形成,这种发展速度非常惊人,可能将被载入史册。目前下定论还为时尚早,不过请静候我们的进一步消息”。据专家说,臭氧浓度较低的地区可能向南最远已经延伸到纽约上空,他们发出警告说,皮肤癌风险或将提升【 2 】。   中新网 4 月 6 日 电 据台湾《中国时报》报道,联合国“世界气象组织” 5 日表示,从去年冬季至今年 3 月底,由于大气平流层气温过低等因素,北极上空的臭氧层有 40% 受损,破损程度改写先前的 30% 纪录,创下历史新高。   “世界气象组织”指出,北极地表温度在刚过去的这个冬季非同寻常的暖和。但在大气层的高处,却非常寒冷,从而引发史上最为严重的平流层臭氧耗竭。另外,工业产生的化学物质也对臭氧层造成损害,在冬季尤为严重。 紫外线照射可致皮肤癌,臭氧层能过滤人类所受的紫外线照射。尽管 1987 年各国政府签订《蒙特利尔公约》,试图保护臭氧层,鼓励厂商少用伤害臭氧层的化学物质“氟氯碳化合物”,但臭氧层仍破损连连。氟氯碳化合物广泛用于电冰箱、冷气机、灭火器及喷雾发胶【 3 】。 联合国 2010 年 9 月关于全球臭氧以及南北极臭氧已经停止损耗的庆功报告余音未尽,北极臭氧洞形成的的惊人警报却不期而至。 1987 年签署的《蒙特利尔议定书》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臭氧洞是自然成因,还是人为制造?我们必须重新审视臭氧洞的成因【 4-8 】。 恩格斯的如下论述,至今仍是指导环境科学的至理名言:“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每一次胜利,在第一步都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效果,但是在第二步和第三步却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意料的影响,常常把第一个结果又取消了。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以及其它各地的居民,为了得到耕地,把森林都砍光了,但是他们梦想不到,这些地方今天竟因此成为荒芜不毛之地,因为他们使这些地方失去了森林,也失去了积聚和贮存水分的中心。”【 9 】 臭氧洞的修复是否又重蹈历史覆辙? 人类修复臭氧洞的努力遭遇尴尬【 6 】,修补南极臭氧洞的成功将成为童话【 4 】。 6 年前的预测如今已经成为事实。 参考文献 1. 联合国报告:地球臭氧层停止变薄。 2010 年 09 月 19 日 11:09:04 来源:新华国际。 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0-09/19/c_12585052.htm 2. 中国监测到北极首现臭氧洞 发展速度惊人 ( 图 )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11-03-30 14:50:29 青岛新闻网。 http://www.qingdaonews.com/gb/content/2011-03/30/content_8719260.htm 3. 北极上空 40% 臭氧层破损创历史新高。 2011 年 04 月 06 日 08:21 中国新闻网。 http://tech.sina.com.cn/d/2011-04-06/08215371650.shtml 4. 杨学祥。修补南极臭氧洞的成功将成为童话。 2004-11-30 04:58 环保时空。 http://www.ep.net.cn/CGI-BIN/UT/topic_show.cgi?id=16772h=1bpg=5age=0 5. 周长庆,高景泰。我国科学家杨学祥提出新观点 : 臭氧空洞 " 元凶 " 是太阳风。科技文萃。 1999, (8) 。 http://d.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kjwc199908034.aspx 6. 杨学祥。人类修复臭氧洞的努力遭遇尴尬。 2006-10-25 上海热线 绿色论坛。 http://www.envir.gov.cn/forum/20068918.htm 7. 杨学祥。停止排放氟利昂后的北极臭氧洞:重新审视成因。 2011-4-1 07:03 科学网。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428523 8. 杨学祥。地球历史上出现最大臭氧洞是火山爆发造成 (转载)。 2009-9-24 19:02 科学网。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257627 9.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1 。 158-160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3834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美国诺奖得主:人类折腾不死地球
杨学祥 2010-12-24 15:02
美国诺奖得主:人类折腾不死地球 2010年09月15日07:14新华报业网-南京晨报 字号:T|T   美国《新闻周刊》杂志9月12日报道,《美国学者》季刊的封面出现了一个不合理的观点:地球对你是否驾驶混合动力车毫不在意。杂志中还有一篇以地球知道什么为标题的文章。根据199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劳克林的观点,人类对地球破坏以及为地球做出的贡献在长期范围内并不重要;对于地球而言,长期的变化才重要;我们必须根据地质时代来思考地球过去的变迁。   联系近期闹得沸沸扬扬的全球变暖骗局,昨天,记者采访了气候研究专家。对此,专家认为,从历史长河来看,气候变暖确实是地球自身的因素,但这一百多年则主要是人类活动造成的。   谁的观点?   一位美国专家说地球变暖与人类关系不大   根据199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劳克林的观点,人类对地球破坏以及为地球做出的贡献在长期范围内并不重要;对于地球而言,长期的变化才重要。   举例来说,全球每年降雨量大约是1米。自从工业革命以来,全球的降雨量大约为200米。冰河时代结束以后,地球的降雨量相当于地球海水的四倍,而自从恐龙灭绝以后,地球降雨量可以填满海洋20000次。然而,地球的降雨量在不同地质时代并没有显著的变化。   这名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承认,许多有责任心的人担心燃烧化石燃料(煤炭、石油等)提高了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有可能提高地球平均温度,从而改变全球气候。各国政府已经采取重要举措减缓气候变暖的进程。但劳克林说:从地球自身的时间跨度来看,地球并不在乎什么政府和立法。   购买混合动力车、关掉空调和冰箱、拔掉手机充电器等措施并不会对最终的结果造成影响。他表示,地球会在地质时代自发调节气候变化,不需要其他人的许可和为自己的行动作出解释。虽然人类行为可以导致气候变化,但主要的冰川事件是以10万年为期限定期发生。在温度以缓慢和稳定的方式降低以后,地球又会突然变暖,恢复到类似现在的温度。   持这观点多为美国人他们是排放大国资助科学家进行此类研究   持有这一观点的主要是美国的一部分科学家,对于变暖原因出现的争议,南京大学研究大气的科学家余志豪教授并不惊讶。   就全球变暖的原因,现在分为两派,一派是多数人或者是主流的观点,认为是工业化过程当中大量燃烧化石燃料造成的温室气体的增加,最后造成了气候变暖;还有一派,主要是美国科学家为主,认为,全球变暖、变冷,与人类活动关系不大,是地球自身的冷暖周期的自然变化过程。余志豪说,在联合国成立政府间气候组织进行全球变暖研究的同时,美国也有一些科学家在进行这一研究,但结果截然相反。其中,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组织支持气候变暖说,这一观点得到全世界大多数科学家的认可。   余教授介绍,美国部分科学家持有这一观点并不奇怪,因为从美国的老布什开始,到克林顿、到小布什,几任总统都对二氧化碳减排持异议。由于美国是第一能源消耗大国,同时也是第一排放大国,因此限制二氧化碳减排,将会影响美国的经济发展,于是美国便在国内资助科学家进行研究并得出结论:地球变暖,人类活动并非主要因素,而是地球周期规律使然。   真的与人无关?   从历史数据来看,近代人类活动影响很大   长时间来看:   间冰期也曾遭遇极度严寒   自2009年底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前发生气候门事件以来,以及其后的冰川门事件,导致部分科学家和媒体对气候变化的关键科学问题提出了疑问,极端的意见甚至认为,全球气候变暖是一场闹剧和骗局。   气候变化科学问题争论和质疑的焦点,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近百年来以变暖为主要特征的全球气候变化是否真实?二是这一变暖现象在多大程度上是由人类活动导致的?   对此,余志豪教授介绍,从历史的长河来看,全球的平均气温总是在起起伏伏,在冷热交替中进行的。全球气候在漫长的地质年代中曾有数次冷暖变化,气候寒冷时,降雪量增加,发育大规模的冰川,巨大的冰盖掩盖地球,称为冰期;当气候变暖时,冰川大规模消退,叫做间冰期。   在5.7亿到6.8亿年前的先寒武纪里,地球经历了第一纪冰川期。那次冰川大规模覆盖了澳洲、欧洲、美洲和亚洲部分地区,之后进入了温暖的间冰期;到了4.1亿到4.7亿年前,地球遭遇第二纪冰川期。此次冰川覆盖了非洲、南美洲、欧洲、北美洲北部地区;此后,经历了1亿年左右的温暖气候,在2.3亿到3.2亿年前,地球进入第三纪冰川期,冰川覆盖面积扩大至整个南半球。著名的第四纪冰川期是从250万年前开始到1万年前结束。   但间冰期也不是温暖如春,余志豪教授介绍,比如在13-14世纪,也就是元明朝代,距今已经六七百年,天气一下子变得异常寒冷。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全球变暖是自然变化的结果。   这一百年:   人类活动让全球升温0.74℃   但是,要看到一点,就是19世纪以前,人类的活动是微乎其微的,自从工业革命开始后,人类活动骤增,全球气温飙升,结束了自明代以来的寒冷天气。   余教授表示,人类活动产生的全球变暖的客观事实是无法否认的。根据中国气象局发布的观测结果显示,中国从1908年到2007年的近百年来地表平均气温升高了1.1℃。中国气候变暖趋势与全球的总趋势基本一致,因为最新的科学研究成果表明,全球地表平均温度在1906年到2005年的近百年来升高了0.74℃,预计到21世纪末仍将上升1.1-6.4℃。其中,20世纪中叶以来全球平均温度的升高,主要是由化石燃料燃烧和土地利用变化等人类活动排放的温室气体导致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增加所引起的。   从这个时间段来说,人类工业革命后,全球气温急剧升高,说明人类活动影响了气候的变化,因此说,工业生产要对全球变暖负责,这也是大多数科学家呼吁减排的原因所在。   人为活动加剧变暖   除了人为活动   无法解释地球急剧变暖   此外,针对全球变暖骗局一说,国家气象局局长郑国光曾发文指出,自工业革命以来,由于煤、石油等化石能源的大规模使用,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浓度持续增加。全球大气平均二氧化碳浓度已从工业革命前的280ppm增加到2008年的385ppm,明显超过了65万年以来的自然变化范围。近30年对太阳辐射的卫星观测表明,太阳活动没有发生明显的趋势性变化,而且太阳活动的自然变化对全球大气升温的贡献还不到温室气体作用的1/10。强烈的火山爆发虽会对地球大气起降温作用,但这种事件出现频率低、影响时间短。   他认为,大量的科学研究表明,如果仅考虑太阳活动、火山爆发等自然因子,是无法解释20世纪中叶以来的全球气候变暖现象;只有考虑人类活动的作用,特别是大气温室气体浓度的大幅增加,才能再现近50年来全球气候的变暖趋势,全球气候变暖趋势不应质疑。   平均温度升高了1.2℃南京已出现21个暖冬   家住鼓楼的江正英老人,今年82岁了,对于南京越来越热的现实,她深有感触。不要说解放前了,就是在上世纪80年代,到了冬天,下雪后,屋檐下挂的都是冰棱子,现在整个没有了。江奶奶说,以前天气很冷,到了冬天,家家户户都会围在火盆前烤火取暖。南京的玄武湖常常会结上厚厚一层冰,湖面被冰封住是经常的事,小孩子都能在上面走,如今这场景已经看不到了。江奶奶说,现在冬天不冷了,很多场景再也看不到了。   市民的感受得到了气象专家的证实。全球变暖在南京体现最明显的是冬季,江苏省气候中心发布的2009~2010年冬季气候影响评价显示,南京冬季平均气温4.7℃,偏高1.0℃。自1986年以来,南京已出现了21个暖冬。   在分析了1951年至2005年南京气温变化情况后,专家发现,南京年平均温度升高了1.2℃,其中,春冬季升温明显,冬季升高了1.7℃,而春季升高了1.8℃。   人类活动加速地球升温步伐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候研究专家李栋梁介绍,美国有相当一部分人不太认同人类活动的影响,对于这一争议,他认为可以理解,从学术上来说,应该允许有这种观点的存在。   李教授表示,从19世纪中叶到现在100多年时间里,对于地球的长河来说,这一段是微乎其微的。从地球正常的周期变化来看,地球变暖是自然因素的结果。这100多年来,是人类活动叠加在自然因素里,从而加速了升温的步伐,他认为,即便没有人类活动,地球也照样能变暖、变热。   一个可以解释的例子是,现在的城市的温度要比乡村高,说明人类活动对气温影响是现实存在的。研究发现,大气的平流层,也就是底层大气在变暖,而高空大气在变冷。底层大气距离地面最近,这就是为什么人类感到温度在升高,从这点来说,是可以理解的。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候问题专家江志红教授认为,从历史上来看,气温是冷热交替变化的,有时温度升高能达到10℃,这一百年来,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导致的全球升温才0.6-0.8℃,连1℃都不到。不过,可以肯定的是,这一百年来,地球的变暖,则是人类活动引起的。   专家建议   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尽管全球变暖有着争议,但在采访中,多位科学家表示,人类不可麻痹大意,要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余志豪表示,联合国政府间气候组织每隔几年出一期的报告研究是属实、可靠的。在全球变暖这个问题上,人类活动和自然因素,孰轻孰重,哪一个才是最重要的,虽然科学研究方面存在着不同的看法,但是要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他解释说,即便美国喊得再凶,但至今也没拿出足以令人信服的证据。控制温室气体,人类即便做了白做也是值得的,因为一旦二氧化碳失控,导致全球变暖不可挽回了,结局会很糟糕。   另外,有专家认为,在控制温室气体的同时,还应该鼓励继续进行观测、研究,找出更准确、更科学的结论。   (南京晨报 戚在兵) http://finance.qq.com/a/20100915/001621.htm
个人分类: 科普文章|3246 次阅读|2 个评论
中国人:诺贝尔奖又被错过了,寒冷的冬季却不能幸免
杨学祥 2010-10-7 11:54
中国人:诺贝尔奖又被错过了,寒冷的冬季却不能幸免 杨学祥 学者吕喆最近指出,这几天又到了公布那个贼NB的诺贝尔奖(又名炸药奖)获奖者名单的节气了。这段时间,热心于科学及其奖励的中国人将再次掀起一轮对诺贝尔奖关注的热潮,我们或许一如既往地看到榜上无名的失落和对未来N年可望获奖的强烈期待。 诺贝尔奖又被中国人错过了,寒冷的冬季中国人却不能幸免。 据报道,北半球严寒的冬季不仅使欧洲今年冬天可能面临千年一遇低温,就是中国等亚洲地区也可能难以幸免。欧洲人认为,这种异常气候与干扰大洋暖流活动的拉尼娜现象有关。中国人有何高见? 年年期盼中国获得诺贝尔奖,年年对全球面临的科学问题毫不关心(当然也就毫无作为),机会总被错过,灾害总不能幸免。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70473 在同一个地球,在同一个世界,原因是什么? 能够提醒诸位的是,千年一遇低温可能带来严重的自然灾害,你做好准备了吗? 君子敏于事而慎于言,你做到了吗?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3972 次阅读|3 个评论
地球自愈力超人类破坏力:决定未来的是自然力量而不是人类
杨学祥 2010-9-28 09:52
科学家:地球比想象坚强 自愈力超人类破坏力 2010年09月14日 10:16:31  来源: 环球网 【字号 大 小 】 【 留言 】 【 打印 】 【 关闭 】 全球变暖:北极熊母子被困浮冰在海上漂流 http://news.xinhuanet.com/tech/2010-09/14/c_12550296.htm http://news.xinhuanet.com/tech/2010-09/14/c_12550296_2.htm 据美国《新闻周刊》杂志9月12日报道,《美国学者》季刊的封面出现了一个不合理的观点:地球对你是否驾驶混合动力车毫不在意,杂志中还有一篇以地球知道什么为标题的文章。根据199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劳克林的观点,人类对地球破坏以及为地球做出的贡献在长期范围内并不重要;对于地球而言,长期的变化才重要;我们必须根据地质时代来思考地球过去的变迁。 举例来说,全球每年降雨量大约是1米(相当于金毛猎犬的高度)。自从工业革命以来,全球的降雨量大约为200米(相当于胡佛水坝的高度)。冰河时代结束以后,地球的降雨量相当于地球海水的四倍,而自从恐龙灭亡以后,地球降雨量可以填满海洋20000次。然而,地球的降雨量在不同地质时代并没有显著的变化。 劳克林说:在想象中,破坏地球简单,但做起来很难。与人为因素造成的影响相比,大规模火山爆发和流星撞击等各种类型的灾难对地球的破坏力更大,但地球仍然存在,是一个幸存者。 这名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承认,许多有责任心的人担心燃烧化石燃料提高了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有可能提高地球平均温度,从而改变全球气候。各国政府已经采取重要举措减缓气候变暖的进程。但劳克林说:从地球自身的时间跨度来看,地球并不在乎什么政府和立法。 http://news.xinhuanet.com/tech/2010-09/14/c_12550296.htm 科学家:地球比想象坚强 自愈力超人类破坏力 2010年09月14日 10:16:31  来源: 环球网 【字号 大小】【留言】【打印】【关闭】 购买混合动力车、关掉空调和冰箱、拔掉手机充电器等措施并不会对最终的结果造成影响。有朝一日,地底下的所有化石燃料都会被耗尽。在此以后的1000年里,地球将把燃烧化石燃料产生的大部分二氧化碳在海洋中分解。劳克林说:海洋曾经分解的二氧化碳量是大气中含量的40多倍。经过分解,未来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会仅仅比现在的浓度稍微高一点。随后,在数万年里,地球将把多余的二氧化碳转化为岩石,最终使海洋和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恢复到人类出现之前的水平。从人类的角度出发,这一转换过程需要非常漫长的时间,而从地质时代的角度出发,这只是沧海一粟,非常短暂。 克劳林认为,人类可以通过减少生物多样性的方式造成伤害。因为地球无法使恐龙再次复活。目前,大多数物种灭绝的原因都来自于人口压力(对动物栖息地的破坏、使用灭虫剂等方式)。如果想降低人类灭绝物种的速度需要显著降低全球人口数量。但这种情况将无法实现。 克劳林说:地球科学家是极端保守主义者。他们更为关注现在和不久的将来出现的变化,采取各种测量方法证明全球正在变暖、海水正在酸化、化石燃料即将耗尽等等事情,尽管这些是在地质年代不证自明的事情。 他表示,地球会在地质时代自发调节气候变化,不需要其它人的许可和为自己的行动作出解释。虽然人类行为可以导致气候变化,但主要的冰川事件是以10万年为期限定期发生。在温度以缓慢和稳定的方式降低以后,地球又会突然变暖,恢复到类似现在的温度。 在6百万年以前,地中海是干枯的。9千万年以前,北极还有短吻鳄。而在3亿年前,北欧还是一片沙漠。克劳林说:我们确定的是,人类与这些巨变毫无关系。(记者李雪) http://news.xinhuanet.com/tech/2010-09/14/c_12550296_2.htm 决定臭氧洞增减的是自然力量而不是人类 2004-11-30 前沿网站 http://qy.swjtu.edu.cn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像20世纪80年代南极臭氧洞扩大现象匆匆而来,21世纪初南极臭氧洞扩大现象又匆匆而去。氟利昂破坏臭氧的理论面临新的考验:能在大气中滞留50年以上的氟利昂为什么突然失去了破坏臭氧的功能?      由于公众对生态环境的关注,商业战争往往打出绿色环保的旗帜。曾庆存院士指出,一开始提出人类使用氟里昂是破坏臭氧层罪魁祸首论调的是一些与杜邦公司竞争的公司,当时杜邦公司是氟里昂这种制冷剂的主要供应商。杜邦公司还为此出了一本书,专论臭氧空洞根本就是骗局。后来,杜邦公司研制成功了氟里昂的代用品,它马上反咬一口,提出氟里昂是破坏大气臭氧层的罪魁祸首,以此限制别的公司使用氟里昂。可以显见,这些论调都是西方一些垄断资本家和政客玩弄的把戏。温室效应也好,对臭氧层的破坏也好,是科学家作为科学研究而提出来的,是值得肯定和无可厚非的。但这些学术探讨性的观点有时就被编造成了所谓的科学根据,被西方一些发达国家用来压制别的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 。      人类已经把 1500 万吨以上的氯氟烃排放到大气中。进入大气中的氯氟烃,只有一部分参与臭氧层破坏作用,大部分还在大气中游荡,因而,虽然现在很多地方已停止生产和使用氯氟烃,臭氧层仍然会继续遭到破坏。何况,除了氯氟烃外,工业废气、汽车和飞机的尾气、核爆炸产物、氨肥的分解物,其中可能含有氮氧化物、一氧化碳、甲烷等几十种化学物质,都是破坏臭氧层的因素。由于进一步的科学研究显示大气臭氧层损耗的状况更加严峻,1990年通过《蒙特利尔议定书》伦敦修正案。1992年通过了哥本哈根修正案,其中受控物质的种类再次扩充.完全淘汰的日程也一次次提前。从这里我们不仅可以看到人类日益紧迫的步伐,而目也发现,即使如此努力地弥补我们上空的臭氧洞,但由于臭氧层损耗物质从大气中除去十分困难.预计采用哥本哈根修正案.也要在2050年左右平流层氢原子浓度才能下降到临界水平以下.到那时,我们上空的臭氧洞可望开始恢复 。      事实与氟里昂理论的预测完全相反。从2000年南极臭氧洞的最大面积2830万平方公里,到2004年南极臭氧洞最小面积1200万平方公里,只用了四年的时间。南极臭氧洞扩大现象的来去匆匆,证明南极臭氧洞是一种自然现象,人类的作用是有限的。这使人类花费巨资修补臭氧洞的成功成为猴子捞月亮似的童话。中国市场经济报(科技周刊)记者熊德早在1997年就预言了这个童话似的谎言 。      1.1978-2000年南极臭氧洞的快速扩大      科学家在南极地区最早发现了严重的臭氧层破坏。南极是一个非常寒冷的地区,终年被冰雪覆盖,四周环绕着海洋。1985 年,英国科学家法尔曼等人在南极哈雷湾观测站发现:在过去10-15年间,每到春天南极上空平流层的臭氧都会发生急剧的大规模耗损。极地上空臭氧层的中心地带,近95%的臭氧被破坏。从地面向上观测,高空的臭氧层已极其稀薄,与周围相比像是形成了一个洞,直径上千千米,臭氧洞就是因此而得名的。臭氧洞可以用一个三维的结构来描述,即臭氧洞的面积、深度及延续时间。      1987年10月,南极上空的臭氧浓度下降到了1957-1978年间的一半,臭氧洞面积则扩大到足以覆盖整个欧洲大陆。从那以后,臭氧浓度下降的速度还在加快,有时甚至减少到只剩30%,臭氧洞的面积也在不断扩大。1994年10月观测到臭氧洞曾一度蔓延到了南美洲最南端的上空。近年臭氧洞的深度和面积等仍在继续扩展,1995年观测到的臭氧洞的天数是77天,到1996年几乎南极平流层的臭氧全部被破坏,臭氧洞发生天数增加到80天。1997年至今,科学家进一步观测到臭氧洞发生的时间也在提前,1998年臭氧洞的持续时间超过100天,是南极臭氧洞发现以来的最长记录,而且臭氧洞的面积比1997年增大约15%,几乎可以相当三个澳大利亚的面积。这一迹象表明,南极臭氧洞的损耗状况正在恶化之中。      卫星观测表明,此洞覆盖面积有时比美国的国土面积还要大。到 1998 年臭氧空洞面积比 1997 年增大约 15%,几乎相当于三个澳大利亚大。前不久,日本环境厅发表的一项报告称,1998 年南极上空臭氧空洞面积已达到历史最高记录,为 2720 万平方公里,比南极大陆还大约 1 倍。      美、日、英、俄等国家联合观测发现,近年来,北极上空臭氧层也减少了 20%。在被称为是世界上第三极的青藏高原,中国大气物理及气象学者的观测也发现,青藏高原上空的臭氧正在以每 10 年 2.7% 的速度减少。根据全球总臭氧观测的结果表明,除赤道外,1978 - 1991 年总臭氧每 10 年间就减少 1% - 5%。      据新华社伦敦2000年9月8日电 美国宇航局的科学家说,9月3日南极上空的臭氧层空洞面积达到2830万平方公里,相当于美国领土面积的3倍。这是迄今观测到的最大的臭氧层空洞。      据美宇航局7日发表的新闻公报介绍,有关数据是由宇航局地球观测卫星上的全臭氧绘图分光计测得的。在此之前,人们观测到的最大臭氧层空洞是1998年9月19日出现的,面积为2720万平方公里 。      2.2002-2004年南极臭氧洞的快速缩小      2002年9月,南极臭氧洞已经不可思议地缩减到原来的1/3大小,并且在近日一分为二。迄今为止仅有的解释是,空前的大规模气候变化将同温层变暖,于是抑制了能对臭氧层产生破坏的大气中化学物质的反应,同时还能引入一部分新的臭氧。新增加的臭氧可以帮助阻挡有害的紫外线辐射,这对于企鹅和居住在南半球南部的人来讲无疑都是喜讯。      在过去的6年当中,臭氧洞的面积一直稳定在大约2400万平方公里左右。然而,在过去的两周里,臭氧洞的面积下降到1500万平方公里,是从1988年以来的最小数值。9月29日,根据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大气物理学家Paul Newman提供的数据,臭氧洞面积下降到仅仅200万平方公里。在今年9月,臭氧洞开始拉长,并且向南极方向移动。上周,它开始分裂,形成了两部分,一部分在南极海岸朝向非洲的地方,另一部分靠近南美。      人造卫星上的臭氧监测仪,是由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和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层管理署管理使用的,它从1979年就被开始用来观察臭氧洞。但是过去臭氧监测仪一直都没有观察到类似今年发生的这种变化。      气象学家将臭氧洞的奇怪表现归因为全球范围内的大气环流。气流仅限于较低大气层,其能穿过同温层,进而改变臭氧的分布模式,在南半球,现在的环流尤其明显。研究人员认为,这能使同温层变暖,就会降低化学物质对臭氧层的破坏,通过抑制能促进化学物质反应的冰云粒子的形成,气流能通过携带富含臭氧的空气来修复部分空洞。      目前大家都在试图找出这其中的原因。但是,新增加的臭氧只能临时性的缓解问题。只有靠大气层中的那些可以破坏臭氧层的污染物的缓慢自净,以及持续减少排放这些化学物质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      中新网2002年9月19日电:据英国《独立报》18日报道说,澳大利亚科学家发现,南极上空臭氧层上的臭氧洞已开始萎缩,并将在2050年消失。报道说,据科学数据显示,大气层中破坏臭氧层的氯含量正在减少,因为自1987年的蒙特利尔环保协议之后,全球禁止在冰箱和空调中再使用氟氯碳化物(CFCs)。《独立报》说,负责此项研究的是澳大利亚大气科学家弗雷泽。他认为,这是个大新闻,也正是人们等待的好消息 。      中新网2003年8月1日电 科学家表示,他们首次发现确切证据显示南极臭氧层正在恢复到原来的健康状况。一个美国科学家小组发现,臭氧层受到破坏的速度正在出现显著下降。然而,科学家们也表示,臭氧层巨洞的完全弥合也至少需要50年的时间。这些研究结果是科学家们对过去20年来通过卫星和地面仪器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得出的。研究人员表示,1987年签署的首个全球环境保护条约《蒙特利尔议定书》是造成臭氧层逐渐弥合的原因之一 。      新华网圣地亚哥2004年11月11日电 根据智利气象局9日的报告,自九月中旬以来,南极上空的臭氧层空洞面积已经减少了50%,目前为1200万平方公里。报告指出,当前臭氧层空洞的面积远远小于过去十年间10月底的平均值,与2002年同期的观测结果相当。      数据显示,南极臭氧层空洞在每年10月面积达到最大。最新的观测结果似乎表明臭氧层空洞扩大的趋势今年有所抑制。本次报告中的数据来自智利的地面观测站,并得到空间卫星观测结果的证实 。      3.南极臭氧洞的形成机制      南极臭氧洞的发现和观测,是臭氧层损耗现象最直观的证明,也是研究臭氧层损耗成因最重要的自然背景。南极臭氧洞成因有多种假设,其中主要有:      a、与太阳活动周期有关的自然现象      b、火山活动的影响      c、当地天气动力学过程的影响      d、人为活动的影响如氯化物的排放进入大气平流层层      各种假设均有一定的说服力和自身的特点,目前还不能完全肯定某一种而否定另一种。但不管怎样,归根到底是物理和化学的作用。化学作用是影响臭氧浓度最根本的动力,物理过程影响着化学过程的效率,因为物理过程创造和影响化学作用过程的外部环境。物理过程(动力学过程)可能是南极臭氧季节性变化的主导因素,其他的自然因素可能为臭氧的化学消耗提供或创造适宜的环境或者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臭氧的浓度。但是,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臭氧的动态平衡已经形成,并为地球上的万灵生存提供免遭紫外伤害的保护伞。显然,没有人为活动的影响,臭氧损耗不可能象今天这样显著。况且,人类文明发展至今,人类在自然界面前不再仅仅是自然的产物,而且能够并且有意识或无意识地作为一种新的地质力量参与自然界的作用。在这种意义上,人为活动对臭氧损耗以至于整个环境的影响尤其重要,它有可能导致人类对文明发展的重新估量和定向。      根据科学家科考结果,科学家们推断:携带北半球散发的氯氟烃的大气环流,随赤道附近的热空气上升,分流向两极,然后冷却下沉,从低空回流到赤道附近的回归线。      在南极黑暗酷冷的冬季(6-9月份),下沉的空气在南极洲的山地受阻,停止环流而就地旋转,吸入冷空气形成极地风暴漩涡。旋涡上升至臭氧层成为滞留的冰晶云,冰晶云吸收并积聚氯氟烃类物质。      当南极的春季来临(九月下旬),阳光照射冰云,冰晶融化,释放吸附的氯氟烃类物质。在紫外线的照射下,分解产生氯原子,与臭氧反应,形成季节性的臭氧空洞。      因为北极没有极地大陆和高山,仅有一片海洋冰帽,形不成大范围的强烈的极地风暴,所以不易产生象南极那样大的臭氧洞。但是,北极上空的臭氧在不断地减少 。南极基地风暴与9-11月地球自转速度变化有密切关系 。      4.南极臭氧洞与拉马德雷现象的关系      哥斯达黎加气象协会气象分析预报部主任加沃纳?斯托茨日前在这里接受本社记者采访时指出,据最新气象卫星云图预测,从 2000 年开始,拉马德雷正在进入冷位相阶段,这将使拉尼娜现象的影响加剧,对全球气候产生重大影响。      拉马德雷现象是美国海洋学家斯蒂文?黑尔于 1996 年发现的,在气象和海洋学上被称为太平洋十年涛动(ODP)。科学研究的初步结果表明,ODP 同南太平洋赤道洋流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被喻为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的母亲,拉马德雷一词在西班牙语中的意思也正是母亲。      拉马德雷是一种高空气压流,分别以暖位相和冷位相两种形式交替在太平洋上空出现,每种现象持续 20 年至 30 年。近 100 多年来,拉马德雷已出现了两个完整的周期。第一周期的冷位相发生于 1890 年至 1924 年,而 1925 年至 1946 年为暖位相;第二周期的冷位相出现于 1947 年至 1976 年,1977 年至 90 年代后期为暖位相。      当拉马德雷现象以暖位相形式出现时,北美大陆附近海面的水温就会异常升高,而北太平洋洋面温度却异常下降。与此同时,太平洋气流由美洲和亚洲两大陆向太平洋中央移动。当拉马德雷以冷位相形式出现时,情况正好相反。      在谈到拉马德雷与厄尔尼诺和拉尼娜之间的关系时,斯托茨介绍说,如果暖位相的拉马德雷与厄尔尼诺相遇,将使其更强烈,出现的次数更频繁;假如冷位相的拉马德雷与拉尼娜现象相遇,那么拉尼娜将显示强劲的势头,出现频繁 。      对比可知,在1978-2000年南极臭氧洞快速增大时期,正处于拉马德雷现象的暖位相;在1957-1976年和2002-2004年南极臭氧洞快速收缩时期,正处于拉马德雷现象的冷位相。由此可见,南极臭氧洞与高空气压流密切相关,它首先是一种自然现象。或许,人类修补南极臭氧洞的努力有点象猴子捞月亮,真正决定臭氧洞增减的是自然力量而不是人类。时间会告诉我们最终的结论。      参考文献   1.熊德。真凶是太阳风?很可能!咋全赖氟里昂?有名堂! 中国市场经济报(科技周刊). 1997年7月24日第五版.   2.保护臭氧层。 http://www.acca21.org.cn/news/news07-03.html   3.一分为二的南极臭氧洞。摘自《科学时报》。 http://www.lckp.com/dqtm/hbdg/51.htm   4.英报称南极臭氧洞已开始萎缩并将在2050年消失。 http://www.sina.com.cn 2002年09月19日09:51 中国新闻网 http://news.sina.com.cn/w/2002-09-19/0951732570.html   5.科学家称南极臭氧洞逐渐弥合 完全恢复尚需50年. http://news.tom.com 2003年08月01日11时10分。来源:中国新闻网 http://news.tom.com/Archive/1003/2003/8/1-40214.html   6.王洋。南极臭氧洞面积减小50% 目前为1200万平方公里。2004-11-12 10:14:02来源:新华网。编辑:刘蕊 http://www.northeast.com.cn/kjnews/80200411120251.htm   7.南极臭氧洞的形成原因。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http://www.edu.cn/20030911/3090749.shtml   8.杨学祥, 陈殿友. 构造形变、气象灾害与地球轨道的关系. 地壳形变与地震,2000,20(3):39-48   9.李强。哥专家称拉马德雷现象进入冷位相期。 http://qy.swjtu.edu.cn/read.asp?sid=7id=25009 南极臭氧洞与拉马德雷现象的关系 作 者:杨学祥  上传日期:2004-11-25 臭氧洞是一种自然现象:南极臭氧洞与拉马德雷现象的关系                杨学祥 摘要:对比可知,在1978-2000年南极臭氧洞快速增大时期,正处于拉马德雷现象的暖位相;在1957-1976年和2002-2004年南极臭氧洞快速收缩时期,正处于拉马德雷现象的冷位相。由此可见,南极臭氧洞与高空气压流密切相关,它首先是一种自然现象。或许,人类修补南极臭氧洞的努力有点象猴子捞月亮,真正决定臭氧洞增减的是自然力量而不是人类。时间会告诉我们最终的结论。 关键词:南极臭氧洞,南极涡旋,高空气流,拉马德雷,暖位相,冷位相 1. 1978-2000年南极臭氧洞的快速扩大   科学家在南极地区最早发现了严重的臭氧层破坏。南极是一个非常寒冷的地区,终年被冰雪覆盖,四周环绕着海洋。1985 年,英国科学家法尔曼等人在南极哈雷湾观测站发现:在过去10-15年间,每到春天南极上空平流层的臭氧都会发生急剧的大规模耗损。极地上空臭氧层的中心地带,近95%的臭氧被破坏。从地面向上观测,高空的臭氧层已极其稀薄,与周围相比像是形成了一个洞,直径上千千米,臭氧洞就是因此而得名的。臭氧洞可以用一个三维的结构来描述,即臭氧洞的面积、深度及延续时间。1987年10月,南极上空的臭氧浓度下降到了1957-1978年间的一半,臭氧洞面积则扩大到足以覆盖整个欧洲大陆。从那以后,臭氧浓度下降的速度还在加快,有时甚至减少到只剩30%,臭氧洞的面积也在不断扩大。1994年10月观测到臭氧洞曾一度蔓延到了南美洲最南端的上空。近年臭氧洞的深度和面积等仍在继续扩展,1995年观测到的臭氧洞的天数是77天,到1996年几乎南极平流层的臭氧全部被破坏,臭氧洞发生天数增加到80天。1997年至今,科学家进一步观测到臭氧洞发生的时间也在提前,1998年臭氧洞的持续时间超过100天,是南极臭氧洞发现以来的最长记录,而且臭氧洞的面积比1997年增大约15%,几乎可以相当三个澳大利亚的面积。这一迹象表明,南极臭氧洞的损耗状况正在恶化之中。   卫星观测表明,此洞覆盖面积有时比美国的国土面积还要大。到 1998 年臭氧空洞面积比 1997 年增大约 15%,几乎相当于三个澳大利亚大。前不久,日本环境厅发表的一项报告称,1998 年南极上空臭氧空洞面积已达到历史最高记录,为 2720 万平方公里,比南极大陆还大约 1 倍。   美、日、英、俄等国家联合观测发现,近年来,北极上空臭氧层也减少了 20%。在被称为是世界上第三极的青藏高原,中国大气物理及气象学者的观测也发现,青藏高原上空的臭氧正在以每 10 年 2.7% 的速度减少。根据全球总臭氧观测的结果表明,除赤道外,1978 - 1991 年总臭氧每 10 年间就减少 1% - 5%。   据新华社伦敦2000年9月8日电 美国宇航局的科学家说,9月3日南极上空的臭氧层空洞面积达到2830万平方公里,相当于美国领土面积的3倍。这是迄今观测到的最大的臭氧层空洞。   据美宇航局7日发表的新闻公报介绍,有关数据是由宇航局地球观测卫星上的全臭氧绘图分光计测得的。在此之前,人们观测到的最大臭氧层空洞是1998年9月19日出现的,面积为2720万平方公里 。 2. 2002-2004年南极臭氧洞的快速缩小   2002年9月,南极臭氧洞已经不可思议地缩减到原来的1/3大小,并且在近日一分为二。迄今为止仅有的解释是,空前的大规模气候变化将同温层变暖,于是抑制了能对臭氧层产生破坏的大气中化学物质的反应,同时还能引入一部分新的臭氧。新增加的臭氧可以帮助阻挡有害的紫外线辐射,这对于企鹅和居住在南半球南部的人来讲无疑都是喜讯。   臭氧洞的形成是由一些污染物引起的,例如过去常用于电冰箱和空调的含氯化合物等。在过去的6年当中,臭氧洞的面积一直稳定在大约2400万平方公里左右。然而,在过去的两周里,臭氧洞的面积下降到1500万平方公里,是从1988年以来的最小数值。9月29日,根据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大气物理学家Paul Newman提供的数据,臭氧洞面积下降到仅仅200万平方公里。在今年9月,臭氧洞开始拉长,并且向南极方向移动。上周,它开始分裂,形成了两部分,一部分在南极海岸朝向非洲的地方,另一部分靠近南美。   人造卫星上的臭氧监测仪,是由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和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层管理署管理使用的,它从1979年就被开始用来观察臭氧洞。但是过去臭氧监测仪一直都没有观察到类似今年发生的这种变化。   气象学家将臭氧洞的奇怪表现归因为全球范围内的大气环流。气流仅限于较低大气层,其能穿过同温层,进而改变臭氧的分布模式,在南半球,现在的环流尤其明显。研究人员认为,这能使同温层变暖,就会降低化学物质对臭氧层的破坏,通过抑制能促进化学物质反应的冰云粒子的形成,气流能通过携带富含臭氧的空气来修复部分空洞。   目前大家都在试图找出这其中的原因。但是,新增加的臭氧只能临时性的缓解问题。只有靠大气层中的那些可以破坏臭氧层的污染物的缓慢自净,以及持续减少排放这些化学物质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   中新网2002年9月19日电:据英国《独立报》18日报道说,澳大利亚科学家发现,南极上空臭氧层上的臭氧洞已开始萎缩,并将在2050年消失。报道说,据科学数据显示,大气层中破坏臭氧层的氯含量正在减少,因为自1987年的蒙特利尔环保协议之后,全球禁止在冰箱和空调中再使用氟氯碳化物(CFCs)。《独立报》说,负责此项研究的是澳大利亚大气科学家弗雷泽。他认为,这是个大新闻,也正是人们等待的好消息 。   中新网2003年8月1日电 科学家表示,他们首次发现确切证据显示南极臭氧层正在恢复到原来的健康状况。一个美国科学家小组发现,臭氧层受到破坏的速度正在出现显著下降。然而,科学家们也表示,臭氧层巨洞的完全弥合也至少需要50年的时间。这些研究结果是科学家们对过去20年来通过卫星和地面仪器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得出的。研究人员表示,1987年签署的首个全球环境保护条约《蒙特利尔议定书》是造成臭氧层逐渐弥合的原因之一 。   新华网圣地亚哥2004年11月11日电 根据智利气象局9日的报告,自九月中旬以来,南极上空的臭氧层空洞面积已经减少了50%,目前为1200万平方公里。报告指出,当前臭氧层空洞的面积远远小于过去十年间10月底的平均值,与2002年同期的观测结果相当。      数据显示,南极臭氧层空洞在每年10月面积达到最大。最新的观测结果似乎表明臭氧层空洞扩大的趋势今年有所抑制。本次报告中的数据来自智利的地面观测站,并得到空间卫星观测结果的证实 。 3. 南极臭氧洞的形成机制   南极臭氧洞的发现和观测,是臭氧层损耗现象最直观的证明,也是研究臭氧层损耗成因最重要的自然背景。南极臭氧洞成因有多种假设,其中主要有:   a、与太阳活动周期有关的自然现象   b、火山活动的影响   c、当地天气动力学过程的影响   d、人为活动的影响如氯化物的排放进入大气平流层层   各种假设均有一定的说服力和自身的特点,目前还不能完全肯定某一种而否定另一种。但不管怎样,归根到底是物理和化学的作用。化学作用是影响臭氧浓度最根本的动力,物理过程影响着化学过程的效率,因为物理过程创造和影响化学作用过程的外部环境。物理过程(动力学过程)可能是南极臭氧季节性变化的主导因素,其他的自然因素可能为臭氧的化学消耗提供或创造适宜的环境或者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臭氧的浓度。但是,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臭氧的动态平衡已经形成,并为地球上的万灵生存提供免遭紫外伤害的保护伞。显然,没有人为活动的影响,臭氧损耗不可能象今天这样显著。况且,人类文明发展至今,人类在自然界面前不再仅仅是自然的产物,而且能够并且有意识或无意识地作为一种新的地质力量参与自然界的作用。在这种意义上,人为活动对臭氧损耗以至于整个环境的影响尤其重要,它有可能导致人类对文明发展的重新估量和定向。   根据科学家科考结果,科学家们推断:携带北半球散发的氯氟烃的大气环流,随赤道附近的热空气上升,分流向两极,然后冷却下沉,从低空回流到赤道附近的回归线。   在南极黑暗酷冷的冬季(6-9月份),下沉的空气在南极洲的山地受阻,停止环流而就地旋转,吸入冷空气形成极地风暴漩涡。旋涡上升至臭氧层成为滞留的冰晶云,冰晶云吸收并积聚氯氟烃类物质。   当南极的春季来临(九月下旬),阳光照射冰云,冰晶融化,释放吸附的氯氟烃类物质。在紫外线的照射下,分解产生氯原子,与臭氧反应,形成季节性的臭氧空洞。因为北极没有极地大陆和高山,仅有一片海洋冰帽,形不成大范围的强烈的极地风暴,所以不易产生象南极那样大的臭氧洞。但是,北极上空的臭氧在不断地减少 。南极基地风暴与9-11月地球自转速度变化有密切关系 。 4. 南极臭氧洞与拉马德雷现象的关系   哥斯达黎加气象协会气象分析预报部主任加沃纳斯托茨日前在这里接受本社记者采访时指出,据最新气象卫星云图预测,从 2000 年开始,拉马德雷正在进入冷位相阶段,这将使拉尼娜现象的影响加剧,对全球气候产生重大影响。   拉马德雷现象是美国海洋学家斯蒂文黑尔于 1996 年发现的,在气象和海洋学上被称为太平洋十年涛动(ODP)。科学研究的初步结果表明,ODP 同南太平洋赤道洋流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被喻为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的母亲,拉马德雷一词在西班牙语中的意思也正是母亲。   拉马德雷是一种高空气压流,分别以暖位相和冷位相两种形式交替在太平洋上空出现,每种现象持续 20 年至 30 年。近 100 多年来,拉马德雷已出现了两个完整的周期。第一周期的冷位相发生于 1890 年至 1924 年,而 1925 年至 1946 年为暖位相;第二周期的冷位相出现于 1947 年至 1976 年,1977 年至 90 年代后期为暖位相。   当拉马德雷现象以暖位相形式出现时,北美大陆附近海面的水温就会异常升高,而北太平洋洋面温度却异常下降。与此同时,太平洋气流由美洲和亚洲两大陆向太平洋中央移动。当拉马德雷以冷位相形式出现时,情况正好相反。   在谈到拉马德雷与厄尔尼诺和拉尼娜之间的关系时,斯托茨介绍说,如果暖位相的拉马德雷与厄尔尼诺相遇,将使其更强烈,出现的次数更频繁;假如冷位相的拉马德雷与拉尼娜现象相遇,那么拉尼娜将显示强劲的势头,出现频繁 。   对比可知,在1978-2000年南极臭氧洞快速增大时期,正处于拉马德雷现象的暖位相;在1957-1976年和2002-2004年南极臭氧洞快速收缩时期,正处于拉马德雷现象的冷位相。由此可见,南极臭氧洞与高空气压流密切相关,它首先是一种自然现象。或许,人类修补南极臭氧洞的努力有点象猴子捞月亮,真正决定臭氧洞增减的是自然力量而不是人类。时间会告诉我们最终的结论。 参考文献 1.保护臭氧层。 http://www.acca21.org.cn/news/news07-03.html 2.一分为二的南极臭氧洞。摘自《科学时报》。 http://www.lckp.com/dqtm/hbdg/51.htm 3.英报称南极臭氧洞已开始萎缩并将在2050年消失。 http://www.sina.com.cn 2002年09月19日09:51 中国新闻网。 http://news.sina.com.cn/w/2002-09-19/0951732570.html 4.科学家称南极臭氧洞逐渐弥合 完全恢复尚需50年. http://news.tom.com 2003年08月01日11时10分。来源:中国新闻网。 http://news.tom.com/Archive/1003/2003/8/1-40214.html 5.王洋。南极臭氧洞面积减小50% 目前为1200万平方公里。2004-11-12 10:14:02来源:新华网。编辑:刘蕊。 http://www.northeast.com.cn/kjnews/80200411120251.htm 6.南极臭氧洞的形成原因。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http://www.edu.cn/20030911/3090749.shtml 7.杨学祥, 陈殿友. 构造形变、气象灾害与地球轨道的关系. 地壳形变与地震,2000,20(3): 39-48 8.李强。哥专家称拉马德雷现象进入冷位相期。 http://www.enviroinfo.org.cn/Climate_Weather/b041805.htm http://www.envir.gov.cn/forum/20044598.htm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64605
个人分类: 科普文章|26792 次阅读|3 个评论
极端灾害主要源于自然,人类作用影响有限
杨学祥 2010-8-21 10:41
极端灾害主要源于自然,人类作用影响有限 杨学祥 杨爱伦最近指出,近来,极端天气事件接二连三的肆虐全世界的每个角落,其数目之频繁、破坏规模之大,可谓触目惊心。中国从年初的西南五省大旱、长江洪水、东北水患,一直到甘肃省舟曲县突降暴雨引起的泥石流将县城淹没,造成令上千人死亡的国难。现在四川则因洪水告急。在国外,巴基斯坦大洪水,俄罗斯持续高温引起的森林大火接踵而来的气候灾难,再一次给全世界政府拉响警钟必须加强应对气候变化,要提高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更要逐步摆脱煤炭、石油等化石燃料,从而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但与来势汹汹的极端气候形成鲜明对比的,却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努力的步履艰难。日前,在德国波恩结束的联合国气候变化谈判会议,又一次以僵局收场。上月底,美国参议院搁置了其国内气候立法的进程,这意味着短期内美国不会有全国性的减排目标【 1 】。 极端天气是否是由人类引起,目前争论很大,减排应对灾害频发更是远水解不了近渴。全球变暖仅仅是气候变化的一个趋势,无法预知灾害的发生规律,预防灾害必须从认识灾害发生的自然规律开始。 世界气象组织世界气候研究划( R )负责阿斯拉尔( Ghassem srar )说:巴基斯坦大和俄罗斯大火之间有关联。阿斯拉尔还表示,气候专家在几周前对俄罗斯和巴基斯坦能发生气候灾难做出预测。阿斯拉尔进步解释说世界气象组织通研究得出结论全球大气变率( atmospheric variability )发生改变原因主要与全球变暖有直接关联,简单地说大气层气流发生变化受到封锁和转移其直接后果导致大量降和异常高温。 与之观点相反,世界气象组织另位气候专家巴杜尔( mar addour )在接受路透社采访时分析了目前巴基斯坦和俄罗斯自然灾难原因:是拉尼娜气候现象使太洋地区季风活动异常强烈。巴基斯坦洪灾源于强烈季风雨,洪灾目前导致死亡数千万受灾。俄罗斯欧洲部分遭受高温热浪也受季风活动直接影响,并受到来自中东暖气流影响。俄罗斯在过去 6 周内持续高温天气,日平均气温超 30 摄氏度 ,数气温超 40 摄氏度 。莫斯科气温打破高温纪录,该国大面积森林大火造成 50 多人死亡,上千万人受影响。气候专家巴杜尔补充说至于极端气候事件否也有人为原因,目前结论还为时早。世界气象组织专家同样无法预测拉尼娜气候现象持续时间,但从以往经验来看,拉尼娜会持续到 9 到 12 个月,也就是有能持续到 2011 年初【 2 】。 根据全球几位著名气候气象学家的研究,近期的俄罗斯热浪、干旱和森林大火并不是全球变暖的标志。这与之前广泛报道的一位俄罗斯科学家的观点相左。 但是,根据美联社的报道,这些专家们也同时一致认为,现在的气候现象确实显示出有变暖的趋势。   世界气象组织主席亚历山大白德瑞斯基( Alexander Bedristsky )说,俄罗斯最近突发的极端天气现象以及其他自然灾害,包括巴基斯坦最近的洪水和法国 2003 年的热浪,都是全球变暖的标志。   但位于科罗拉多州的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的气候气象学家凯文特伦伯斯( Kevin Trenberth )说:我认为他们不完全正确。我认为正确的说法应该是,现在所有的天气气候现象都是自然变化和全球变暖的一部分。   当全球变暖的支持者或反对者试图单方面利用某一种论据或其他的独立事件进行辩驳时,分歧就发生了。   我们不能确定每一个现象都是由于人类活动引起的气候变化所造成的,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气候气象学家迈克尔曼恩( Michael Mann )说。但是,现在这些极端现象发生频率增加,我们可以归因于人类活动造成的气候变化。   例如,气候科学家们可以说,在一段时间内频繁发生更多的飓风是由于全球变暖造成的,但是却不能解释其中一些密集的飓风现象是否与升高的温度有关。现在,我们能够从统计学上观察到全球变暖,但是无法适用于单个的独立事件。加州斯坦福卡耐基科学研究院的全球生态学家肯卡德拉( Ken Caldeira )说。   曼恩说,如果把这些极端天气事件的发生看做掷骰子的话,掷出六点就好比发生一次破纪录的高温天气。在全球变暖的情况下,骰子掷出六点的机会就大大增加。   出现单次极端天气现象将变得越来越普遍,曼恩说。但是,不管全球变暖是否存在,接连两次或多次出现单独的极端天气现象也将是可能的。   例如,日高温记录的数字已经超过了日低温记录的数字,比没有气候变化的情况下多出一倍,曼恩说。   一个主要的发现就是,这些极端天气现象正在变得越来越普遍。曼恩说。有预测认为,俄罗斯热浪是一千年一遇的极端现象。但是伴随着全球变暖,现在有可能变成十年一遇的现象。   但是,当我们想把各种现象与全球变暖联系起来的时候,整个事情就变得更加复杂。   要试图建立起所有这些联系将是十分困难的,而且也很难去量化。特伦伯斯说,但是,现有的证据有力表明,全球变暖确实在这中间起到了作用。 但是,我们可以说全球变暖加剧了本来就要发生的一些气候现象。例如:干旱更加频发,时间持续更久而且导致森林大火的风险加大。他说【 3 】。 人类不能改变自然规律,只能影响自然变化的进程:加快或是减缓,加剧或是减轻。灾害总是会发生的,什么时候发生,在那里发生,不是人说了算,由自然规律决定。只有认识自然规律,按自然规律办事,才能减少灾害的损失,使人类得以生存。以为减排温室气体就可以预防高温洪涝灾害的发生,这有悖于人类的历史:人类洪荒时期的大洪水与温室气体排放无关, 1 万年前的冰川融化和海平面上升是自然变化的结果。这次冰期向间冰期的转变中,海平面上升了 130 米 ,沧海桑田,人力不及。自然的变化无法阻挡,只能适应。 人类排放到大气中的温室气体,短期内无法清除,如果它起作用的话,减排也无能为力,因为减排仅仅是减少排放,与植物的光合作用不同,动物和人类不排放温室气体就无法生存。人类应该致力于整治环境污染,减少能源和资源的浪费,实实在在地解决能源问题和粮食问题。对于面临绝境的饥民和灾民,减排不过是画饼充饥,是强国的分赃游戏:同意他的规则,你就永远受穷;不同意他的规则,你就被武力消灭【 4 , 5 】。 全球变暖是个筐,什么问题都能装。中国的科学界只能听到一种声音,缺乏学术争论的科学精神,只要记住全球变暖,就能找到解决一切问题的灵丹妙药【 6-9 】。管理者万万不要被效颦的东施所迷惑。 科学,就不会是一种声音: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参考文献 1. 杨爱伦。极端天气警醒人类应对气候变化。 2010 年 08 月 20 日 09:3221 世纪经济 http://finance.ifeng.com/roll/20100820/2534473.shtml 2. 谢菲。极端天气导致多灾多难。国际财经时报。 2010-08-20 易阔每财经 . http://www.yikuo.com/news/2010-08-20/2_2010820124514220147774.htm 3. 森林。科学家表示 俄森林大火可能与气候变化无关。 2010-08-20 15:09:00  来源 : 人民网 ( 北京 ) 。 http://news.163.com/10/0820/15/6EHQBK2A000146BC.html 4. 杨学祥 . 如果你控制了粮食,你就控制了所有人 . 发表于 2010-8-5 6:47 :21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50100 5. 杨学祥 . 气候恐怖主义正在袭击中国:请君入瓮 . 发表于 2010-8-2 11:33:21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49345 6. 杨学祥。全球变暖:从科学到神话。国家气候中心。关于我们 - 相关消息专栏。 http://ncc.cma.gov.cn/Website/index.php?ChannelID=83NewsID=792 7. 全球变暖:从科学到神话(修改稿) 杨学祥 2005-3-17 上海环境热线 . 绿色论坛 。 http://www.envir.online.sh.cn/forum/20055077.htm 8. 杨学祥 . 全球变暖:从科学到神话 . 2005-3-16 光明网 - 光明观察 - 学术观点 . 。 http://guancha.gmw.cn/show.aspx?id=1844 9. 杨学祥。全球变暖:从科学到神话。 2005-3-16 光明网博客。 http://blog.gmw.cn/u/466/archives/2005/7152.html
个人分类: 学术争论|4128 次阅读|2 个评论
又一份不合格的答卷:西南大旱和美国气候“秘密报告”
杨学祥 2010-4-1 08:13
又一份不合格的答卷:西南大旱和美国气候秘密报告 杨学祥 1. 一份美国五角大楼秘密报告 2004 年 2 月 22 日 的英国《观察家报》,披露了美国的一份关于全球气候变化预测的重要报告。罗勇在美国全球商业网络咨询公司 (GlobalBusinessNetwork ,简写为 GBN) 的网站上找到了这份题为《气候突变的情景及其对美国国家安全的意义》的报告。   报告中关于 2010 年全球气候变化的预测主要有:   亚洲和北美洲的年平均温度下降达 5 华氏度 (2 . 8 摄氏度 ) ,北欧下降 6 华氏度 (3 . 3 摄氏度 ) 。整个澳洲、南美洲和非洲南部的关键地区年平均温度上升达 4 华氏度 (2 . 2 摄氏度 ) 。   在欧洲和北美洲东部人口密集的农业产区和水资源供给地区,干旱将持续几十年。   冬季暴风雪和大风增强,西欧和太平洋北部将遭受更强烈的大风天气。   报告中特别提到了 2010 年的中国气候状况:   季风降水可靠性的降低将对中国产生重大影响。   中国南部地区在 2010 年前后将发生持续整整 10 年的特大干旱。中国现在南涝北旱的降水分布型,到时候可能变成北涝南旱的降水分布型。   夏季风可以为中国带来降水,但也会引起负面效应,如洪水可使水土流失更加严重。由于水汽蒸发冷却作用的降低,会引起寒冬延长,夏季高温增加。   这份报告是美国国防部出资 10 万美元,委托 GBN 公司完成的。研究的出发点是设想全球气候变化可能导致的最坏的可能性,并提出应对之策。据罗勇研究员介绍, GBN 公司在美国很有名,该商业网络公司受雇于政府或企业,从事各种咨询评估,提供决策依据 。 2. 中国气象精英的答卷 看完报告,罗勇说,当时的第一反应就是:以前我们很少考虑到,气候会在慢慢地渐进发展的过程中发生意料之外的突然变化,比如在全球气温不断升高的趋势中,是不是会出现突然降低的可能?这一点中国科学家没有认真研究过,由此可能带来的后果也没有预计。   另一方面,目前气候学家对于气候变化的研究,更多地只是涉及气候变化对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的影响等等,这份报告提醒我们,气候问题不再是一个简单的科学问题,而是一个关系到国家安全的问题。因为气候突然变冷,会导致农业产量降低,引起食物短缺;洪水和干旱这些气候极端事件将导致淡水供应和水质降低;冰和风暴将导致战略性化石能源的供应中断。这些都会直接关系到国家安全。   不管这个报告产生的影响如何,也不管将来气候的实际变化如何,作为一个科学家,我觉得我应该做点什么,至少在这方面应该给国家提供一个科学决策的依据。毫无疑问, GBN 的报告,引起了中国科学家们求证的强烈兴趣。   很快,在一批气候学家的努力下, 3 月 4 日 ,以 GBN 的报告为出发点,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战略研究领导小组和中国科学院地学部,联合组织召开了气候变化应对战略研讨会。在这次会议上,专家们肯定地指出, GBN 报告里所引用的科学依据,均是得到绝大多数同行科学家公认的研究成果,但是正像作者在报告中明确指出的, 该报告的目的不是预测气候将如何变化,而是描绘出如果我们对气候变化没有做好准备的话,气候变化将对人类社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必须指出的是, GBN 报告描述的情景仅是极端的情况,也许发生在某些地区,但不会是全球所有地区,而且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很小。    5 月 10 日 ~ 12 日,香山科学会议第 232 次学术讨论会,主题为气候变化的应对战略。专家建议应当把气候变化问题上升到国家安全的高度来对待,加强对气候变化与国家安全对策的研究,建立国家应对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机制,并纳入国家重大突发事件的应急反应系统中。    6 月 29 日 ~ 30 日,青年科学家论坛在北京科技会堂举行,主题为气候系统模式发展与气候变化应对战略。 GBN 的报告再次成为会上大家关注的焦点之一。   罗勇说, GBN 的报告中对于全球气候预测的基本思路是,气候突然变冷、变干、风暴增加,从而给人类造成巨大伤害。根据我的研究, GBN 预测的情景发生的可能几乎为零。 罗勇说, GBN 报告中关于中国的预测内容,大部分措辞比较模糊,只有一条明确指出了时间和地点,那就是在 2010 年前后,中国南部地区将发生持续整整 10 年的特大干旱;同时还说,中国现在的南涝北旱的降水分布型,到时候可能变成北涝南旱的降水分布型。 罗勇发现了下面的规律: 1951 年~ 1960 年,我国夏季的降水主要集中在东北和华北; 1961 年~ 1970 年,我国夏季降水主要集中在华北,东北开始减少; 1971 年~ 1980 年,我国夏季降水集中地区继续向南移动,北方开始减少; 1981 年~ 1990 年,我国夏季降水集中在江淮流域;而 1991 年~ 2000 年,我国夏季降水主要集中在长江以南地区,形成现在的南涝北旱型分布。可以看得出来,我国降水集中的地区在有规律地变化着,存在着 20 年左右的周期。未来 10 年多雨区可能会重新回到北方,也就是可能在 2010 年左右形成了南旱北涝的局面。罗勇说。 我们把中国温室气体的排放数值,拿到这几个模式中综合计算,得到了一个戏剧性的结论。如果按照现在全球温室气体的高排放量,而不加以控制的话,那么,经过计算得到的情况是,到 2010 年前后,我国夏季降水的分布类型还是现在的南涝北旱,没有发生变化。那么, GBN 报告中所说的 10 年干旱,也就不存在了。 但是,如果各国政府加大对温室气体排放的监管,通过种种手段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那么,到 2010 年的时候,我们发现,我国降水分布的类型刚好和 GBN 报告中预测的一样,即变成了南旱北涝,南方可能将真的面临干旱 。 赵振国和钱维宏等人也发现了:南涝北旱向南旱北涝的转换规律 ,赵振国等人还发现了中国气温 30 年暖周期向 30 年冷周期转换规律 。可惜这些规律没有得到权威人士的重视和认同,南涝北旱依然是政府重大气象决策的根据,比如南水北调。 正是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上,我才能说我国南北气候的转型是肯定要发生的。钱教授说,根据 70 年的周期来预算的话,从 1979 年开始的南涝北旱,到 2015 年左右将转变为南旱北涝,但具体时间还将与人类活动的影响有关 。这个警报应该受到重视。 3. 2010 年北半球低温暴雪和中国西南大旱的启示 2004 年我国南方大部所遭遇的 53 年来最严重的干旱。中国气象局预测减灾司司长章国材在旱情通报会上介绍, 9 月以来,发生在我国南方的严重干旱已经造成经济损失 40 多亿元, 720 多万人出现了饮水困难,但由于未来 10 天该区域仍没有明显降雨,旱情还将加剧。中国气象局的统计显示, 10 月全国降水量较常年同期明显偏少,华南和长江中下游地区发生大范围秋旱,两广等地旱情严重。广东、广西、海南、湖南及江苏、安徽 6 省区降水量偏少幅度都在 85% 以上。 9 月 1 日 10 月 30 日 ,少雨程度最为严重的广东、广西、湖南、海南 4 省区平均降水量仅有 88.1 毫米,这是 1951 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小值。持续少雨导致南方秋旱快速发展。据 10 月 30 日 干旱监测显示,旱区已扩展至几乎整个长江中下游和华南地区,其中广西、广东大部、海南、福建西南部、湖南大部、湖北东部、江西西北部南部、苏皖中南部等地达到重旱标准,其中广西、广东、湖南、江苏局部地区达到特重旱标准 。 2007 年长沙出现 50 年一遇特大干旱 。据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统计,截至 8 月 3 日 ,全国耕地受旱面积 1.66 亿亩,比多年同期平均值多 2500 万亩,其中作物受旱 1.47 亿亩,还有 753 万人、 508 万头大牲畜因旱发生临时性饮水困难。国家防总办公室副主任程殿龙介绍,江西、黑龙江、湖南三省耕地受旱面积占全省耕地总面积的比例分别达到 44% 、 35% 、 33% ,旱情尤为严重 。 自 2009 年秋以来,云南持续干旱造成全省农作物大面积受灾,初步统计显示,干旱导致云南省农作物受灾面积占总面积 86% ,其中绝收面积 307.3 千万公顷,小春作物预计减产 50% ,甘蔗减产 20% ,经济林果受灾面积 2551 千公顷,绝收 600 千公斤,直接经济损失达 50.4 亿元 。中国西南干旱至今还在持续之中。 人们看到的另一个事实是,哥本哈根全球气候大会的全球变暖讨论刚刚结束,北半球就集体遭遇了几十年难遇的极寒严冬。 2009 年 12 月中旬开始,先是整个欧洲突现极寒天气,多国同时遭遇暴雪低温。受暴雪、冻雨等天气影响,欧洲部分地区气温跌至 零下 20 ℃ ,已有六个国家打破低温纪录,积雪厚度近 1 米 。 在美国东部地区,北达科他州 1 月 4 日气温达到全美最低的 零下 46 摄氏度 。佛罗里达州杰克森维尔和奥兰多气温降至零下 6.7 度与零下 2.8 度,双双创下新纪录。美国 50 个州中有 46 个州遭遇暴风雪, 12 个州积雪超过 30 厘米 ,积雪最深的威斯康辛州达 50 厘米 。 在亚洲,中国的一些地区正经历过去 20 年来最寒冷的天气。中国北方在新年之初普降大雪,北京和天津地区的日降雪量,均突破 1951 年以来的 1 月份历史极值。韩国首都首尔市 1 月 4 日的积雪已高达 25.7 厘米 ,这是韩国自 1937 年开始进行积雪量观测以来的最新纪录 。 2010 年北半球的低温暴雪和中国西南干旱的实践表明,气象界主流科学在全球气候问题上向全世界人民交上了一份不合格的答卷。西方媒体称,天气与人们开了一个很大的玩笑,全球大雪代替了全球变暖,哥本哈根刚走酷寒就来了。这是对全球持续变暖模式的巨大讽刺。 4. 一份不合格的答卷:暴雨为城市管理者亮出黄牌警告 旱涝交替考验了人类调控能力,对干旱是如此,对洪涝也是如此,对洪涝的错误决策导致干旱的严重发生 。 有人曾在香港大公报撰文说,中国人特别擅长干大事:城市的大街建得豪华、整洁、漂亮,小街就破烂、杂乱、简陋;长江上建起了大坝,南水可以北调,城市的下水道却修不好;从东北盆地到西北沙漠,都建起了大油田,而小煤矿的频频矿难却无法遏制。干大事,有高度,有亮度,可以作为业绩显身扬名。其后果是全国的水利工程与污水横流同在,城市的金碧辉煌与能源短缺并存。城市的地下水道改造工程是小事吗?合理的设计就是一座大型有机肥料工厂,不仅解决了城市水污染,而且解决了农村的土地退化。谁重视这些基础科学的研究 ? 这篇 2005 年写的文章,可能早已被人遗忘,尤其是城市管理者,可能闻所未闻。官照样日复一日地升,日子照样一天一天地过。平静似水,似水平静。可谁能想到,由于地下排水不畅,顷刻汇聚的雨水一改往日的平静,变成杀人的利器,重庆济南被暴雨重创,天灾人祸共酿死亡和伤痛。 7 月 17 日 ,重庆受暴雨袭击,这场 115 年一遇的暴雨造成 42 人死亡, 12 人失踪,直接经济损失 27 亿元。一天后,山东省会济南又遭厄运, 34 人在暴雨中遇难 。人们不禁要问:城市管理者的责任何在? 暴雨中的济南洪水要么积在市区低洼处,要么流入北部小清河,逢雨必淹成了济南市民的常识。 7 月 18 日 从下午 5 时开始, 3 小时内最大降水量 180 毫米 ,这个数据是济南有气象记录以来历史最大值。银座购物广场北出口紧靠护城河,河水也倒灌了进去,银座购物广场成了泄洪的大坑。暴雨后银座地下购物广场全被淹没,水深达 1.7 米 ,积水直到 20 日才全部排完。事实上,今年除重庆和济南外,四川、湖北、江苏、陕西、辽宁、河南、安徽、云南、新疆等多个省市自治区也遭遇大暴雨,淮河、嘉陵江和长江的水位频繁冲击警戒线 。 暴雨的突发性和不确定性,使城市的地下水管道和排涝系统成为必需设防的安全保障。济南和重庆暴雨致灾,关键是城市排水系统没有达到安全标准。逢雨必淹的潜规则恰恰反映了城市管理者的无所作为和侥幸心态。国内外的历史教训,城市管理者是否熟记在心? 飓风 卡特里娜 的中心在 2005 年 8 月 29 日 经过密西西比州,造成至少 125 人死亡,超过 90 万户家庭电力供应中断。飓风 卡特里娜 的中心没有经过新奥尔良市,因此这座墨西哥湾港口城市的建筑没有遭到严重破坏,但由于地势低于海平面, 80 %的城区被洪水淹没。当地时间 8 月 31 日中午 ,新奥尔良市官员和军方工程师说,由于市内的洪水水位和庞恰特雷恩湖的水位已基本持平,当前洪水已经停止上涨。但是,红褐色的洪水中充满了下水道的污水、汽油和垃圾,其危险性依然很大。遭洪水重创的新奥尔良市可能得好几个月才能恢复正常 。 美国历史上破坏最严重的飓风 卡特里娜 把南部墨西哥湾沿岸 4 州变成了人间地狱,布什总统已经亲临现场视察灾情。受灾最重的密西西比州州长黑利 巴伯 8 月 31 日 说,沿海遭飓风袭击最严重地区 90 %的建筑已 完全消失 。在路易斯安那州首府新奥尔良市,市长雷 纳金预计,飓风可能造成数千人死亡。在墨西哥湾, 20 个海上石油钻井平台失踪, 8 家炼油厂关闭,美国政府决定动用战略石油储备缓解危机。忽视海洋灾害将付出沉重的代价 。 对于美国遭遇飓风灾难,罗马尼亚哈尔吉塔县官员德努茨 阿法塞说: 大自然证明,不管你多么富有,经济多么发达,你都无法对抗它。 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 8 月 31 日 指责说,布什这个 牛仔 没有处理好飓风危机,疏散民众不力。他在现场直播的内阁会议上说: 美国政府没有疏散计划,令人难以置信。这个世界第一大国插手伊拉克如此之深,却让自己的人民在水上漂来漂去。 新奥尔良市防洪堤决口,美军空投沙袋堵口失败 面对这些状况,荷兰专家特德 斯勒伊特深表惊讶,他说: 我不想显得过于挑剔,但很难想像这发生在西方 ( 发达 ) 国家,看起来 ( 美国 ) 防范和疏散方案没有真正到位 。 最近几年,关于海洋灾害的警告不绝于耳。据 8 月 4 日 英国经济学家网站报道,英国的科学家们近期研究发现近年来发生的飓风存在越来越强烈的趋势,飓风给沿海地区带来的人员财产损失也越来越大,因此未来人们有必要远离沿海地区居住。英国曼彻斯特科技学院的气候学家凯利 伊曼纽尔的研究显示,自 1970 年以来发生在大西洋和太平洋的主要风暴持续的时间和强度与之前相比大约都增加了 50% 。这种趋势和海水表面平均温度的升高有密切联系,而且也和这段时间全球大气平均温度的上升息息相关 。 2004 年 12 月 26 日 死亡近 30 万人的印度洋海啸让人们惊魂未定,联合国大学的报告又给沿海城市居民敲响警钟。置身中国经济中心城市上海,看看当地的地下空间利用状况,用 淋漓尽致 来形容绝不为过。地铁和购物中心等设施让人们在地下同样能感受到都市繁华。但联合国大学 2005 年 1 月 14 日 公布的一份报告指出,地下空间更容易因海啸和暴雨而淹没,如上海这样的沿海城市应采取更多相应保护措施 。 报告称,中国上海、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美国洛杉矶和尼日利亚拉各斯等有数百万人口的大城市,近年来地下发展近乎 疯狂 ,建设了大量地铁、地下购物中心、地下停车场和地下公共设施,却忽视了地下是洪水袭击潜在目标的事实。由于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可能上升,自然灾害也会更加频繁。紧急情况发生时,疏散位于地下的人群困难更大。联合国大学高级学术项目官员斯里莰萨 黑拉特说: 我们对地下建筑物过剩的后果了解不足。很多时候,建筑物会完全坍塌。 根据全球变暖导致的海平面上升和全球气候变化的准 60 年周期,我们预测海洋灾害加剧,中国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要做战略上的转移 ,至今却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中国科学界是唯《自然》杂志和《科学》杂志马首是瞻的,《自然》杂志发表的伊曼纽尔观点,应该引起中国科学界、新闻界、工商界和政府管理部门的关注。人口和经济中心应该逐渐向内陆转移 。 中国商界的科学素质是值得怀疑的:面对印尼地震海啸和美国新奥尔良市飓风灾难,中国商人的投资依然积聚在中国沿海;面对国际气象组织关于全球变暖和海平面上升的警告,中国沿海城市的房价却一路飙升。科学对他们而言不值一文,这种状况要持续多久?暴雨后银座地下购物广场全被淹没,这不过是大自然的一个小小的警告! 中国城市管理者被大批商人所包围,以至于金钱成为衡量价值的唯一标准,科学工作者的理智呼声被商业的喧嚣所掩盖 。重庆济南暴雨为城市管理者亮出黄牌警告:科学的呼声不仅可以避免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可以挽救鲜活的无辜生命 。 5. 积极应对冷暖和旱涝的转变 冷暖转换和旱涝交替是自然规律,不变是相对的,变是绝对的,一成不变的事物是不存在的。变不仅仅是量的增加,而且是质的转换。在气候问题上,冷暖互变的规律不仅符合气候变化的历史,也将指导气候变化的未来。全球直线变暖否定冷暖互变,违背自然规律。 旱涝交替考验了人类调控能力,对干旱是如此,对洪涝也是如此,对洪涝的错误决策导致干旱的严重发生 。 大海之所以浩瀚,因为它不拒绝江河溪流;人类之所以缺水,应为不注重日积月累,反而浪费严重。注满你的水窖,注满你的地下室,及时补充地下水,干旱的时候,你还会缺水吗? 洪涝灾害本身也有利有弊,即在人类蒙受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的同时,大陆也得到充分的地上水和地下水的补充。近 30 年,中国北方洪涝灾害的减少与干旱灾害的加重是并行的。恢复自然的生态平衡,扩大地表和地下蓄水空间,蓄存洪涝时期的淡水来应对干旱时期的淡水危机,才能从根本上改变人类与水争夺存在空间的矛盾。 逢洪排涝,遇旱挖井,这是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拆了东墙补西墙,到头来小利换来大弊,行成恶性循环。逢洪蓄水才能遇旱不慌,人类必须尊重自然规律 。 对干旱和洪涝的错误判定和举措是人类向大自然交出的两份不合格答卷,警钟长鸣,管理者要深思熟虑。 参考文献 1. 李健。美五角大楼秘密报告: 2010 年中国气候突变。 http://news.tom.com 2004 年 07 月 07 日 00 时 00 分 来源 : 中国青年报。 http://news.tom.com/1002/20040707-1068715.html 2. 杨学祥。美五角大楼秘密报告与 2010 年中国气候突变。 2004-7-7 光明网论文发表交流中心。 http://bsg.gmw.cn/u/466/archives/2004/5138.html 3. 我国气候将发生转折 北涝南旱将取代南涝北旱。 2003-03-29 河南兴农网。 http://www.hnnw.net/meteo/do/detail.php?id=1028 4. 孙林海,赵振国。我国暖冬气候及其成因分析。气象。 2004 Vol.30 No.12 。 57-60 页。 5. 黄建华。我国南方遭受 53 年来罕见干旱经济损失超 40 亿元。 http://www.sina.com.cn 2004 年 11 月 03 日 06:29 北京青年报。 http://news.sina.com.cn/c/ 2004-11-03 /06294122595s.shtml 6. 组图:长沙出现 50 年一遇特大干旱。 2007 年 08 月 07 日 01:22 新华网。 http://news.sina.com.cn/c/p/2007-08-07/012213605952.shtml 7. 国家防总统计显示赣黑湘旱情严重。 2007 年 08 月 05 日 02:18 新晚报。 http://news.sina.com.cn/c/2007-08-05/021812328188s.shtml 8. 云南干旱灾区小春作物大面积绝收 ( 组图 )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10 年 03 月 21 日 14:47 。 http://news.sohu.com/20100321/n270981265.shtml 9. 严寒中升温的全球变暖怀疑论。 2010-01-14 12:12 来源:外滩画报。 http://news.xinmin.cn/rollnews/2010/01/14/3347955.html 10. 杨学祥, 杨冬红。再论关注地下蓄水空间。刊发时间: 2010-03-30 10:01:11  光明网 - 光明观察。 http://guancha.gmw.cn/content/2010-03/30/content_1082174.htm 11. 杨学祥。我国基础科学的尴尬。科技潮。 2005 ,( 9 ): 23-26 http://www.bjkw.gov.cn/wcm/bjkw/ztrd/ztrd_wz.jsp?art_id=32247mag_id=153year=2005issue=9 12. 重庆济南被暴雨重创 天灾人祸共酿死亡和伤痛。 2007 年 07 月 25 日 10 时 42 分 南方报业网 - 南方都市报 http://news.tom.com/2007-07-25/07AI/09739936.html 13. 王辉,康炘冬。美开始历史上最大搜救 受灾地区九成建筑消失 ( 图 ) 。 2005 年 09 月 02 日 。来源 : 北京娱乐信报 http://news.tom.com/1003/3295/200592-2437983.html 14. 杨学祥。忽视海洋灾害的代价:飓风把美国南部沿岸 4 州变成了人间地狱。 2005-9-2 绿色论坛 . http://www.envir.online.sh.cn/forum/20056504.htm 15. 布什乘 空军一号 空中视察灾区 直言 太可怕 。 http://news.tom.com 2005 年 09 月 02 日 03 时 06 分 来源 : 新闻晨报 http://news.tom.com/1003/3295/200592-2437959.html 16. 祁仁。英国科学家预言飓风越来越强 人们应远离沿海居住。 20050805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http://www.chinainfo.gov.cn/data/200508/1_20050805_115994.html 17. 杨学祥 ,杨冬红 。英国科学家:人们应远离沿海居住。 2005-8-12 光明网论文发表交流中心。 http://bsg.gmw.cn/u/466/archives/2005/8556.html 18. 杨学祥,杨冬红。印尼海啸敲响了沿海大城市地下空间安全的警钟。 2005-1-16 光明网论文发表交流中心。 http://bsg.gmw.cn/u/466/archives/2005/6726.html 19. 杨学祥。沿海城市的沉没与沿海经济。 2006-3-25 光明网论文发表交流中心。 http://bsg.gmw.cn/u/466/archives/2006/10997.html 20. 杨学祥 . 一份不合格的答卷:暴雨为城市管理者亮出黄牌警告 . 2007-7-30 光明网论文发表交流中心 . http://bsg.gmw.cn/u/466/archives/2007/14757.html 21. 杨学祥。旱涝灾害交替考验人工调控能力。 2005-8-4 光明网博客。 http://blog.gmw.cn/u/466/archives/2005/8493.html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5658 次阅读|0 个评论
物极必反和旱去涝来:把握西南旱区的蓄水时机
杨学祥 2010-3-28 07:22
物极必反和旱去涝来:把握西南旱区的蓄水时机 杨学祥,杨冬红 新浪网 2004 年转载南方某家报纸的消息,内容为美国专家预测 2010 年中国南部地区的将发生特大干旱,持续有整整 10 年,而中国北方将水患不断。去年入秋以来,我国西南大部分地区干旱少雨,旱情不断加重,特别是今年以来,旱灾呈现持续时间长、干旱面积大、影响程度重的特点,部分地区遭受了六十年甚至百年一遇的特大旱情。云南、四川、贵州、广西、重庆五省市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正如美国专家所预测, 2010 年,中国南部果然遇到了特大干旱。那会不会也如预测所说,将持续整整 10 年呢? 北京大学大气科学系钱维宏教授最近对这个问题有一个明确的答复:美国有一个报告,讲到全世界未来气候的分布,对国家安全的影响,其中提到了中国南北的干湿的转变问题。我想写报告的这些人肯定也是看过好多文献,才能把这个事情总结出来,说不定有些信息也来自于中国科学家发表的一些文章。不是美国科学家个人预期发表文章,也得有一些组织和一些人做归列工作,我想美国国防部找的公司可能具有了这样的做法和能力,有这样的人组织这个事了 。 气候预测专家赵振国在 2004 年提出了 30 年气温周期理论。根据这一理论,在未来的 5 到 10 年间,受海温、副热带高压、厄尔尼诺现象和拉尼娜现象等气候因素的共同影响下,我国气候将发生周期性的转折。从一个 30 年的暖周期进入另一个 30 年的冷周期,这主要表现在冬季温度的逐渐下降,而我国持续暖冬现象也可能得到转变。此外,气候周期的转折也会带来降水带的北移,北方雨水少而南方雨水多的现象将会有 360 度的变化,北方降水增多,南方降水减少,目前我国北旱南涝的局面会被北涝南旱所替代 。这一预测正在变为现实。 根据地球的轨道周期,任振球研究员指出, 2020 年冬至时日地距离达到 60 年周期中的最大值, 2010-2030 年地球处于冷周期,正像 1946-1976 年地球处于冷周期一样 。极端冷事件频发不仅是周期论者的警告,也得到全球变暖论者的认同。 2004 年 12 月 26 日 印尼苏门答腊 9.1 级地震发生后, 2005 年 3 月 29 日 、 2007 年 9 月 12 日 又连续发生 2 次 8.5 级以上地震发生,印度洋板块北推印度大陆向青藏高原挤压态势愈演愈烈。这一构造背景导致 2006 年四川特大干旱和 2008 年 5 月 12 日 四川汶川 8 级地震。我们称 2006 年的四川干旱为构造干旱 。 2009 年 9 月 2 日 印尼爪哇岛发生里氏 7.4 级强烈地震, 2010 年 3 月 6 日 苏门答腊西南以远地区发生 7.1 级地震,表明该地区地应力积累依然强烈。 著名气象学家汤懋苍的地热涡理论曾受到国际气象界的关注,在富集地热的地区,有地下水源则含水热气生成巨量云层,降雨充沛,如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的墨脱地区;缺水则干燥热气蒸腾,烘烤尽土壤水分,造成赤地千里,其前提条件是长期无降水,所形成的干旱称为构造干旱 。无降水的干旱为地表缺水的表层干旱,称为气象干旱,一旦有了降水就会得到缓解。而构造干旱是地下缺水的深度干旱,即使有少量降水也无法缓解。构造干旱的特点是面积大,范围广,时间长,与地热带、构造带和地震带分布和地震周期有关。 能产生降水再循环的不仅有陆地植物的蒸发作用,还有热点和构造活动的释热释气作用。雅鲁藏布江大峡弯是地球强构造活动的热点,也是全球降水量最多,热带森林纬度最高的气候变化启动区 。热点和构造活动对气候的影响有两个方面,其一是增大温度梯度加强大气对流,其二是把地下水和地幔水带到大气参加降水循环,对比马宗晋等给出的 20 世纪中国大陆及邻区五个地震活动幕的时空分布 和高庆华等给出的 20 世纪中国七大江河流域严重洪涝灾害发生年份 ,可以明显看到地震活动与特大洪涝灾害之间的对应关系。对比全球地震带,沙漠带,构造活动带和水系分布图可以发现,沙漠区主要分布在无地震,少水系、构造相对稳定的地台和地盾,如撒哈拉大沙漠、阿拉伯半岛和澳大利亚西部 。 由此可见,热点和构造活动的释热释气是降水再循环不可忽视的一个环节。地热不仅能造成干旱,而且能造成洪涝。沙漠区主要分布在无地震,少水系、构造相对稳定的地台和地盾,表明地热在降水过程中的不可替代作用。旱震理论讨论的干旱与地震关系,指的是构造干旱与地震的关系,其认定和发展对预测干旱和预测地震均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目前中国西南干旱主要发生在青藏高原东部边界四川盆地和云贵高原的构造活动地区,是构造干旱和气象干旱叠加的结果,简单的人工降雨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人们必须做好长期抗旱的准备。 2004 年美国 GBN 报告预测中国南部地区在 2010 年前后将发生持续整整 10 年的特大干旱。 2010 年以后,中国北方水患不断,南方一片干旱,这不是空穴来风。 干旱的周期可能与地震的周期有关。据最新研究,地震会发生连锁反应,一场地震可能是千里之外的另一场地震的原因。美国地震学家分析了近 20 年发生在南加州的数以千计的地震中余震的数据后,得出地震波可激发地震这一结论。他们的研究可能改变了关于以前余震发生原因的预测 。 美国地质学家发现, 1990 年以来, 15 次 7 级以上的大地震中, 12 个产生表面波(即地震波沿地表或地球内部界面迅速向远方传递),在其他大洲的断层系统上引发了较小型地震。美国地质勘探局的专家帕森斯解释说,科学家早就知道强震的表面波会迅速向远方传递,不过他们此前认为这些所谓的表面波移动引发地震只是特例,但让人惊讶的是,这种地震一直在发生 。 这些沿着地表或地球内部界面游走的地震波被称为面波,经过遥远的距离后也未缩小的原因在于地球表面是球面:在震中同一半球传播时是扩散,在另一半球是集中。地震波在传播过程中的能量密度变化,与单位时间扩散的大圆周长 C 成反比。设地震的总能量为 Q ,能量密度为,穿过的面积为 S=Cl = 2 Rlsin , l 为单位弧长, R 为地球半径,则有 = Q/S = Q/ (Cl) = Q/ (2Rlsin) (1) 其中,圆心角为震中和地心连线与大圆上任一点和地心连线的夹角。同样,在球壳中点源喷射造成的球面对流,也会有扩散、集中、返回的震荡过程(见图 1 和图 2 )。 由( 1 )式可知,在 = 0 和 = 时,能量密度为无穷大,在 = /2 时,即经过地表最大圆时,能量密度最小。这就是说,假定地震波能量在传播中无损耗,震中的地心对称点处的能量密度最大。该公式表明,能量密度在震中同一半球中,随震中与地心连线的长度增加而减少;在震中的另一半球,能量密度随震中与地心连线延长线的长度增加而增加。 举例来说, 2004 年 12 月发生在印尼苏门答腊外海的强震,就在遥远的阿拉斯加、加州与厄瓜多尔引发了地震。厄瓜多尔(西经 80 ,南纬 0 )恰恰就是印尼苏门答腊(东经 100 ,南纬 0 )的地心对称点。这是一个很有说服力的解释。点源激发在球面上的震荡和对流对余震和强降水都存在激发作用(见图 1 和图 2 )。 图 1 点源激发震荡在球面上的能量密度变化 ( 杨冬红, 2009) 2003 年 23 日 22 时左右,重庆井喷发生。井喷事故压井方案的实施时间从 26 日上午推迟到 27 日上午 10 时。整个井喷事件历时 84 小时,大约 17.5 至 21 百万立方米石油天然气喷入大气中,其环境效应不仅仅是硫化氢中毒。据气象部门提供的消息, 2004 年 9 月 2 至 5 日,川东北地区的达州、南充、巴中等市普降暴雨,多数地方降雨量超过 100 毫米,这次降雨是今年以来四川境内雨量最大、强度最强、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其中,达州市渠县累计降雨量已超过 360 毫米,是百年一遇的特大暴雨。开县受灾最为严重惨遭 200 年一遇特大暴雨洪灾,部分地区为 500 年一遇。 由此看来, 2003 年 12 月 23 日 重庆开县井喷、 2004 年 9 月 2-7 日重庆开县又遭受暴雨洪水的袭击、 2006 年重庆大旱高温和 2008 年四川强震可能有因果关系(见图 2 和图 3 )。 图 2 点源喷发在球壳中的部分对流 ( 杨冬红, 2009) 图 3 点源喷发在球壳中的整体对流 ( 杨冬红, 2009) 潮汐震荡的特点是,在地球和月亮的中心连线上,面对月亮的地球球面上的点及其地心对称点的潮汐最大,与点源激发在球面上的震荡特征相同。这是潮汐易于激发地震活动的一个原因。本文在这里只是提出问题,并不是严格的论证。证据在于更多资料的积累 。 严重旱涝可能起源于强震、强火山喷发、强井喷、强地下气体喷发产生大气环流的周期效应,短周期是大气的部分对流,长周期是大气的整体对流,天文因素具有周期性反复的控制作用。 气候预测专家赵振国在 2004 年提出的 30 年的暖周期与 30 年的冷周期交替变化的理论以及北旱南涝与北涝南旱交替变化的理论语拉马德雷(亦称太平洋十年涛动,英文缩写 PDO )冷暖位相变化准 60 年周期一一对应 。 从长期变化的角度而言,在洪涝周期大量蓄水是解决干旱时期用水短缺的最好时机;相反,在洪涝时期排水抗洪是导致干旱时期严重缺水的根本原因。 在自然界的旱涝循环中,雨期把大陆变成到处是沼泽湖泊,地下水也得到最大限度的补充。旱期到来的时候,动植物就可以靠丰富的地表水和地下水来维持生存,直到下一个雨期。人到来之后,与淡水争夺生存空间。旱期排水造田减少了陆地蓄水面积,雨期为保护农田则修堤筑坝,让淡水沿江河白白流回大海。久而久之,地表水被排尽,地下水被抽干,它们都得不到自然的补充而失去流动与自净化能力。水草肥美的草原最终变为沙漠。自然界是生涝以备旱,人类是排涝以生旱。违反自然规律必然受到自然的惩罚。不仅撒哈拉地区是这样,中国的沙漠随都城的东迁而东迁,埃塞俄比亚首都随土地沙漠化和干旱而八次南迁,都表明人类活动加剧了土地沙漠化。其主要原因是大面积热带雨林、地表水和地下水遭到严重破坏,使植被失去了生存的基础。要恢复自然界的旱涝平衡,就必须给人类生存必需的物质淡水、空气和其它生物留有足够的存在空间,如中国目前实行的退田还湖、退田还林措施 。 在南涝北旱时期在南方大量蓄水并引水北流,在南旱北涝时期在北方大量蓄水并引水南流,这是顺应自然规律利用自然资源最有效的方法。水利工程的最大效益就是根据自然的旱涝循环,调节调度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宏观解决旱涝交替发生的灾害问题。 在抗击西南干旱的同时,注意预防短期的和长期的洪涝灾害也应该提到议事日程。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拆了东墙补西墙,解决了燃眉之急,毁了百年大计,这是智者所不为之事。 我们在 2004 年 5 月指出,我们必须改变与水源争地的旧观念,利用一切可能的空间蓄水保水,特别注重利用沙漠、沼泽、湿地等闲置空间蓄水,在人与水相互依存中求得发展。只有在地表和地下储备足够的水,才能实行旱涝灾害的人工调控 。 我们在 2005 年 1 月指出,在中国北方的干旱时期,远距离南水北调是解决北方缺水问题的唯一方法。中国气候由南涝北旱向南旱北涝转型给解决中国北方缺水问题带来不能错过的百年机遇,它不仅能解除中国北方近 30 年的旱灾威胁,而且为 30 年后的另一次南涝北旱提供全新的解决方案:全面扩大北方的地表和地下蓄水。退田还湖,恢复湿地,回灌地下水,将洪涝时期的淡水储存起来,应对干旱时期的淡水危机 。 洪涝灾害本身也有利有弊,即在人类蒙受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的同时,大陆也得到充分的地上水和地下水的补充。近 30 年,中国北方洪涝灾害的减少与干旱灾害的加重是并行的。恢复自然的生态平衡,扩大地表和地下蓄水空间,蓄存洪涝时期的淡水来应对干旱时期的淡水危机,才能从根本上改变人类与水争夺存在空间的矛盾 。 参考文献 1. 北大教授钱维宏 : 西南干旱与海洋升温有关。 2010 年 03 月 22 日 20:43 新浪嘉宾访谈。 http://news.sina.com.cn/c/2010-03-22/204319917057.shtml 2. 我国气候将发生转折 北涝南旱将取代南涝北旱。 2003-03-29 河南兴农网。 http://www.hnnw.net/meteo/do/detail.php?id=1028 3. 任振球 . 当代气候变暖若干问题商榷 . 见 : 丁一汇主编 , 中国的气候变化与气候影响研究 . 北京 : 气象出版社 .1997.43-48. 4. 杨冬红 , 杨学祥 . 潮汐和地震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 . 沙漠与绿洲气象。 2007 , 1 ( 4 ): 5-12 。 5. 杨学祥。气象干旱和构造干旱。发表于 2009-2-9 7:56 :33 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13723 6. 杨学祥 . 气候波动、沙漠化与人类知识结构 ..   中国学术期刊文摘(科技快报) . 2000 , 6 ( 8 ): 1003~1005 7. 汤懋苍,钟大赉,李文华等 . 雅鲁藏布江大峡湾是地球热点的证据 . 中国科学, D 辑, 1998 , 28 ( 5 ): 463~468 8. 马宗晋,杜品仁 . 现今地壳运动问题 . 北京:地质出版社 .   1995 , 99~102 9. 高庆华,张业成,张春山 .  论我国洪涝灾害不断加剧的地质环境因素 .  见:邓乃恭,雷伟志主编 . 大陆构造及陆内变形暨第六届全国地质力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北京:地质出版社 . 1999 , 180~184 10. 杨学祥,陈殿友 . 构造形变、气象灾害与地球轨道的关系 . 地壳形变与地震 . 2000 , 20 ( 3 ) 11. 杨学祥 . 全球变暖、构造运动与沙漠化 . 地壳形变与地震 . 2001, 21 ( 1 ): 15~23 12. 赵刚。余震发生原因有新说法:或跨半个地球。来源:青年参考 发布时间: 2008-6-4 10:20:1 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htmlnews/2008/6/207495.html 13. Naomi Lubick ( 柯江华 / 译 , 曾少立 , 杨光 / 校 ). 埋藏的地震锁链 . 科学 (Scientific American Chinese Edition). 2003, (5):10-11. 14. 杨学祥,杨冬红 . 面波在球面上传播时的能量密度变化:由逐渐变小到逐渐变大 . 发表于 2008-6-19 20:44:51 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9687 15. 杨学祥。地震波的球面传播图示:点源激发震荡在球面上的能量密度变化。发表于 2010-3-28 5:01:00 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06746 16. 杨学祥,杨冬红。 高度关注国家的气候安全:气象灾害正在发生。发表于 2010-3-26 15:38:18 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06431 17. 杨学祥 . 土地沙漠化 全球性环境问题 . 科学新闻周刊 . 2000 , ( 46 ): 18 18. 杨学祥 . 气候波动周期、沙漠化与人类知识结构 . 中国学术期刊文摘 , 2000 , 6 ( 8 ): 1003~1005 19. 杨学祥 . 全球变暖、构造运动与沙漠化 . 地壳形变与地震 . 2001 , 21 ( 1 ): 15~23 20. 杨学祥。中国水危机的源头与根治方法。 2004/5/29 12:22:00 光明网博客。 http://blog.gmw.cn/u/466/archives/2004/4756.html 21. 杨学祥,杨冬红 解决中国北方干旱问题的百年机遇 :关注南涝北旱向南旱北涝转型合理利用大自然的旱涝转换规律。 2005/1/31 13:17:00 光明网博客。 http://blog.gmw.cn/u/466/archives/2005/6834.html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5029 次阅读|4 个评论
绝妙逻辑推论出来的自然规律(补充:光线弯曲)
热度 1 wliming 2010-3-6 21:23
形式逻辑的威力是非常强大的,有人可能以为形式逻辑只是一种数学规范,可是,形式逻辑却能推论出惊人的自然规律来。我在这里举几个例子。 1. 我们交换一下微观世界的两个全同粒子(比如电子,氢原子等等),我们也许并不知道会产生什么效果。然后,我们把这两个粒子再交换一下,现在我们知道,这两个粒子必定回到了原来的位置。也就是说, 两次交换,微观世界不变 。如果我们把交换记为符号 P, 那么, P 2 =1 , 于是,P = +1, 或者 -1. 也就是说,现在我们知道交换一次的效果了,微观世界要么什么也不改变,要么改变一个符号。也许你还没感到这个结果的奇特,现在我告诉你,这是个自然规律,P = +1 对应玻色子,P= -1对应费米子。于是,我们在逻辑之下得到了两类微观粒子。我们甚至还可以推论出这两类粒子的统计规律。 2.说点大家都懂的。我们知道,电流产生静磁场(能引起磁针偏转)。但是,电流不过是电荷的定向移动,跟着这些定向移动的电荷来看问题,电荷是静止的,静磁场就没有了。可见,静磁场这东西本质上是不存在的,它不过是电场的一种运动效果。由于许多电荷的移动可以千差万别,我们 可能 找不到一个观察系来抵消静磁场,于是,静磁场就成了一个假冒的物理实在。这个观点也是狭义相对论揭示出来的。 3. 通常,一个物体是可以吸收光子的。我们要问,一个电子能否吸收光子呢?有人可能说,当然也可以。我们想想,如果一个电子真的吸收了一个光子,那么,这个电子内部必定包含了更多的物质,也就应该具有更多的静止质量。可是,我们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电子。所以,我们推论,一个电子不可能吸收光子。这件事情当然还可以用动量能量守恒定律来证明。类似的结果还有,一对正负电子不可能湮灭为一个光子。 4. 光线弯曲。我们通常都认为光走直线。可是,你在一个加速的箱子里面来看一束横向的光线,光线显然是弯曲的。可见,光线是不是直线取决于你的参照系。在地面上,一个自由下落的箱子内部,所有的物体都失重,好像都不受地球引力一样,这个自由下落的箱子参照系其实是个惯性系!于是,光线在它里面是直线。那么,在地面上的人来看,箱子里面的光线显然是曲线,正如一个抛体走过一条抛物线一样。这就是光线弯曲的来由。 没有逻辑的中国传统文化,以及辩证法这类伪逻辑,绝对没有这个能力。
个人分类: 物理学|2571 次阅读|20 个评论
应对气候变化所花的钱比气候变化造成的损失要多得多: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汇编(7)
热度 1 杨学祥 2009-12-12 07:03
应对气候变化所花的钱比气候变化造成的损失要多得多: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汇编(6) 气候变暖损失:每年3万亿遏制气候变暖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2月11日 07:39 广州日报   在各国政府官员和学者云集丹麦哥本哈根为气候变化问题唇枪舌剑的同时,会场外的经济学家和评论人士也在为这次气候峰会的意义本身争论不休。日前,哥本哈根舆论中心负责人比约恩朗姆伯格(Bjorn Lomborg)在美国《时代》周刊网站上发表评论文章称,用于应对气候变化所花的钱,可能比气候变化造成的损失要多得多。   朗姆伯格引述欧洲气候经济学家理查德托尔(Richard Tol)的另类观点:如果为了控制气温增幅而征收巨额碳排放燃料税,至本世纪末,每吨二氧化碳大约征收4000美元,那么到2100年,大规模的征税将使得世界GDP减少12.9%,这相当于每年损失40万亿美元。   换句话说,为了要避免每年3万亿美元的经济损失,反而造成每年40万亿美元的经济损失。   文字:王希怡   朗姆伯格指出,很多人都在担心哥本哈根峰会无法就具体减排措施达成共识。事实上,那些忙着抗议示威的人士,还有那些抓破脑袋想找到捷径可宣布哥本哈根峰会取得胜利的政客们都应该省省力气。即使峰会失败了,这种失败可能也是一种被隐藏的祝福。因为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人们最不需要的是纸上谈兵和道义上的姿态。   气候治理走入死胡同   朗姆伯格认为,从1992年的里约热内卢到13年后的京都,再到如今的哥本哈根之路,人们似乎达成一种共识遏制气候变暖的唯一方法是对二氧化碳排放近乎严苛的控制。然而随之而来的,是一系列未能实现的目标,以及越来越多的人不再认为气候变化值得担心。   为什么这条路似乎走入了死胡同?朗姆伯格表示,人们就应对气候变化所提出的解决办法,花费似乎超过这个问题本身所造成的损失。   据估计,如果我们不对气候变暖采取任何措施,那么到本世纪末,其带来的破坏相当于每年给全球造成3万亿美元的损失。为了逆转这一灾难,工业国家提出全球平均气温增幅与前工业时代相比不超过2℃的目标,而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则必须严格控制温室气体排放。   治病方法比疾病更糟   朗姆伯格认为,这是一个相当富有野心的目标,不过很多专家都认为它将带来巨大改变。但问题是,治病的方法可能比疾病本身更糟糕。   联合国气候小组首席撰稿人、气候经济学家理查德托尔在提交给哥本哈根舆论中心的一份论文中指出,为了实现气温增幅不超过2℃的目标,主要发达国家必须征收巨额碳排放燃料税,至本世纪末,大约每吨二氧化碳征收4000美元(每升汽油征收9美元)。   托尔指出,到2100年,如此大规模的征税将使得世界GDP减少12.9%,这相当于每年40万亿美元。换句话说,我们为了要避免每年3万亿美元的经济损失,而造成了每年40万亿美元的经济损失。   应对气候变化 花费以万亿美元计   本报讯 估算人类应对气候变化的成本是一件复杂的事情,不同的考量标准会导致不同的结论。但是大致来说,经济学家基本同意,人类要为气候变化买单,所花的钱要以万亿美元来计算。   由于各国对温室气体排放的预测和时间表各有不同,加上主要变量数据不完整,因此得出的结论也千差万别。例如,在未来数十年里,降雨量、降雪量、雷暴密度和海平面高度与现在相比会有什么样的变化?这些变化对某一国家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各国引进低碳技术、碳税的速度如何?尽管存在上述不确定的因素,经济学家依然有一个大体的共识:气候变化最终将耗费人类数以万亿美元计算的金钱。如果温室气体排放增加,这个数字还要进一步上升。   伦敦经济学院格拉瑟姆气候变化和环境研究所的萨姆芬克豪瑟认为,遏制温室气体排放的行动越晚,应对气候变化的成本就越高。他说:讨论成本,这是个时间问题。例如,如果未来50年海平面只是缓慢上涨,那么建造海坝则没有意义。但是我们知道的是,随着温度的上升,成本以非直线的态势上升。   不过,从另一个角度说,人类花费在遏制气候变化的巨额资金,也将会带来经济效应,以及制造新的就业机会。这将在多大程度上减少应对气候变化的成本?经济学家认为,这依然难以估算。(熙怡)   发展中国家   应对气候变化   发展中国家   需花1500亿   欧盟估计,在2020年之前,发展中国家每年需要1500亿美元用于适应和遏制气候变化。 (熙怡)   影响   气温上升5~6℃   全球GDP损失   5%~10%   2006年,英国经济学家尼古拉斯斯特恩发布的《2006年斯特恩评论》指出,人类前工业时代地球平均气温升高2~3℃,造成的损失将达到世界生产总值的3%。   如果平均气温升高5~6℃,可致世界平均GDP损失5%~10%,贫穷国家的损失可超过GDP的10%。   联合国跨政府气候变化小组(IPCC)的数据显示,按照目前的趋势估计,地球在本世纪平均气温将升高4℃,此外还需加上二十世纪地球平均气温升高了0.74℃。 (熙怡)   遏制   二氧化碳浓度   450ppm   需增投10.5万亿   遏制温室气体排放的行动主要聚焦在更有效地利用煤、石油、天然气和改用清洁可再生能源。   欧盟等国家已经设立将地球平均气温增幅控制在2℃以下的目标,这意味着必须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控制在450ppm的水平。而2030年前要达到这一目标,全球需要在现有投资的基础上新增10.5万亿美元的投资额。   其中,约4.7万亿美元直接投向减少交通运输领域的碳排放,主要用于购买更节能但更昂贵的运输工具。此外,约2.5万亿美元投向建筑节能,1.7万亿美元投向清洁能源发电厂。 (熙怡)   适应   适应气候变化   每年需要花费   40亿~1090亿   为适应用水压力、洪水、极端天气、海平面上升等气候变化因素,在未来20年内,人类每年要花40亿~1090亿美元。   2007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估计,到2030年之前,人类每年要花49亿美元至1710亿美元适应气候变化。   这些数字是基于以下措施所需的成本估算得出,其中包括:应对自然灾害的基础设施建设、农业援助、保障用水供应、保护沿海地区等。   但今年伦敦皇家学院的马丁帕里发表论文指出,这些数字可能只占实际成本的一半甚至三分之一,理由是保护生态系统、能源、旅游等的成本尚未被纳入。 (熙怡) http://finance.sina.com.cn/world/gjjj/20091211/07397089082.shtml 人类能够影响气候但无法控制气候 0 推荐自然变动现象会导致全球气候出现短期变化 新模型为潮汐作用等自然因素影响全球气候短地变化提供了证据 作者:杨学祥,杨冬红 关键字:全球变暖,自然波动,厄尔尼诺,拉尼娜,潮汐 今后十年会更热,其中2009年之后的年份中至少一半会创气温新高。这是英国科学家根据最新改进的计算机模型对地球气候进行的预测。根据世界气象组织的统计数据,过去十年是地球有记录以来最热的十年,其中1998年平均气温超过地球长期平均气温近0.6摄氏度,创造历史纪录。但这一纪录可能不会保持太久。英国哈德利气候预测与研究中心的道格?史密斯等人8月9日在美国《科学》杂志上报告说,未来十年中,虽然最初一两年全球变暖步伐会稍微放缓,但之后会加速,其中2009年以后的年份至少有一半会比1998年还要热。以前科学家预测未来几十年全球气候走势所使用的各种模型,更多的是考虑太阳辐射及温室气体等因素,通常忽略了厄尔尼诺现象、洋流波动、海洋热含量异常等,而这些气候系统内部的自然变动现象会导致全球气候出现短期变化,尤其是局域性变化。史密斯等人使用的新模型既考虑了气候系统的内部变动,也考虑了外部因素导致的各种变化。他们利用这一模型对过去几十年的气候进行了分析,并将分析结果与实际发生的气候进行数据对比。结果显示,新模型能更准确地预测全球气温 。 我们在2007年7月22日指出,1988年和2007年的旱、涝、震灾害,都是月亮惹的祸,国内外不同领域的科学家,提供了大量的科学理论和实践证据。这些证据比全球变暖的一个时髦标签要科学的多。因为全球变暖是一个长期趋势,它不能解释每一年气候的千变万化。2006年重庆干旱用全球变暖来解释,2007年重庆洪涝还用全球变暖来解释,难道科学就这么简单 ? 以前科学家预测未来几十年全球气候走势所使用的各种模型,更多的是考虑太阳辐射及温室气体等因素,通常忽略了厄尔尼诺现象、洋流波动、海洋热含量异常等,而这些气候系统内部的自然变动现象会导致全球气候出现短期变化,尤其是局域性变化 。史密斯等人使用的新模型能更准确地预测全球气温,在于他们考虑了自然因素对全球气候短期变化的影响。潮汐对厄尔尼诺现象、洋流波动、海洋热含量异常等有重要的影响,史密斯等人使用的新模型为潮汐作用等自然因素影响全球气候短地变化提供了证据。 我们在2007年6月18日指出,综合分析表明,目前全球气候处于10万年冰期与间冰期变化周期中的暖期末期、1000~1500年小冰期与小气候最适期变化周期中的暖期初期(15~19世纪小冰期刚过去100年)和60年气候变化周期中的暖期高峰。变暖的强劲趋势还能维持10年,在经过公元2020年小变冷高峰之后,公元2060年全球气候可能在大的暖期背景下又迅速变暖。尽管对变暖的原因还存在争议,对波动变化还存在怀疑,但预计的变化并没有超出历史自然波动的水平。汪品先院士指出,大约在1万年前新仙女木事件结束时,格陵兰上空的气温在近50年内上升7oC,而且这类快速变化还反复发生。历史纪录表明,全球气候变化主要受自然控制,人类温室效应气体排放加剧了全球变暖进程,人类必须在气候剧烈波动时期做好预防气候变暖和变冷的两种准备 。 根据林振山等人的日食-厄尔尼诺系数理论,2007-2018年可能发生强厄尔尼诺(暖事件)的年份有2008-2009年、2011年、2015年、2018年;可能发生强拉尼娜(冷事件)的年份有2013-2014年、2016-2017年 。可见此期间全球以暖事件为主。 美国华盛顿大学应用数学系的Charles Camp和Ka Kit Tung表示:为了精确评价人类排放源对地球气候的影响,科学家们首先必须能够量化阳光辐射的自然变化对气温变化的影响。Camp和Tung表示:由于科学界对于阳光输出是否存在一个长期趋势一直有争议,所以科学家们利用卫星对11年循环内的周期变更进行了测量。为了评估摆动力如何影响地球气候,Camp和Tung对比了阳光最强年和阳光最弱年的地球表面温度的测量值。科学家们经过研究发现:阳光活动高的时期比阳光活动低的时期温度高出0.2℃,而且这个变暖趋势具有极地放大的效果。研究人员还表示:该项研究首次统计记录了阳光周期的一个全球一致的温度反应。该项研究结果发表在最新一期《地球物理学研究通讯》上 。这为太阳辐射变化影响全球气候提供能够了准确的数值证据。 从能量的级别来看,地球每年吸收太阳能量的数量为10的24次方焦耳,地表热流每年为10的21次方焦耳,潮汐能量每年为10的19次方焦耳,地震火山每年释放的能量为10的17-18次方焦耳,人类活动每年释放的热能为10的20次方焦耳。太阳能量比其他能源高3个数量级以上,是地球气候变化中无可替代的主要能源。 人类活动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是目前科学界争论的一个焦点。但可以肯定的是,目前的气候数据已足够证实,人类作用对气候的影响具有全球性,而且这种影响仍在不断加剧。德国海德堡环境物理研究所科学家巴勃罗?威尔德斯提出一种新方法利用时间非线性分析法证实人类活动影响气候。相关文章发表在近期出版的《物理学评论》杂志上。科学家此前在大气和海洋循环模型框架内利用计算机模拟计算所得的结果是对这种人类活动影响气候观点的最有力支持。然而,虽然该计算方法能很好地描述各种不同的远古气候状况,却不能描述20世纪的气候变化。有科学家因此对上述计算方法提出异议,因为人类至今还没有对气候变化有完整的认识,这样的模拟结果不能认为绝对可信。虽然可能性很小,但不排除在模型中没有考虑到的、存在于大气、海洋、生物圈和宇宙之间的某种因素,这种因素完全可以改变理论模拟的结果 。 我们在2006年8月30日指出,全球变暖导致的海平面上升,破坏了地壳的重力均衡,引起加载的海洋地壳均衡下沉(如同轮船加载,吃水线加深一样),由此而发生的深海强震和海啸又迫使深海冷水上翻到海洋表面,引发全球变冷。同样,全球变暖导致云层厚度增加,阻挡太阳辐射进入地表,又导致全球变冷(大量降水可以形成酸雨,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带入大海和大陆,减弱温室效应);飓风产生于海洋表面高温,最终导致深海冷水上翻,海洋表面降温。这都是大自然的自组织和自调节作用。没有考虑云层厚度、潮汐强弱、深海强震的多寡等对气候变化有重大影响因子的数学气候模拟,其可靠性应当受到质疑 。 我们也注意到了水蒸气在温室效应和云层光反射效应中的双重身份,认为关键的问题是其浓度的变化,从而导致温室效应的可逆变化:这是全球气候冷暖波动的自然原因,人不能控制水蒸气的大气浓度。两极以及高纬度的夜光云也在温室效应高潮期导致高纬度地区气候变冷。我们认为,这是目前气候模型的最大漏洞 。 大气中更多的水蒸气意味着更多阳光被反射;全球更多的降雨意味着更多二氧化碳被化为酸雨回归大陆和大海。人类可以控制人为排放的二氧化碳数量,但人类不能控制大气中水蒸气的增加。温暖的大气中蕴涵更多水蒸气是全球变暖到全球变冷的转折点,人类活动不能改变自然规律 。 巴勃罗?威尔德斯使用了自己不久前研制的时间非线性分析法论证人类对气候的影响。起初,他使用了近150年来的全球气温数据和两个影响温度变化的自然因素:太阳活动和火山喷发,并利用神经元网络算法处理这些数据。然后,巴勃罗?威尔德斯扩展了神经元网络算法,在自然模型中加入了随时间缓慢变化的外部作用,最后获得了外部作用曲线。巴勃罗?威尔德斯最终获得的结果是:100年前的外界作用几乎是零,而到了20世纪外界的影响越来越强,特别是近40年的影响更大;这一结果与人类对气候的影响非常吻合,首先是与温室气体的排放对气候的影响很吻合。从巴勃罗?威尔德斯的结论可以得出两个观点:第一,利用一种即使非常复杂的自然现象,也不可能描述气温曲线,必须加入外界的作用;第二,这种外界作用与人类工业发展的速度相吻合,也就是说人类活动对气候影响的确存在。巴勃罗?威尔德斯认为,这个结果不是理论计算模型的假象,而是从数据中得出的必然结果。为此,他使用了各种数据处理方法和不同的算法进行验证。结果发现,在所有的情况中,不断增长的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是存在的。有关专家指出,该理论方法不仅独立证实了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还能够使人们对气候的变化有进一步认识 。 巴勃罗?威尔德斯的论证并不是无懈可击的。首先,他并不能保证没有遗漏任何一种自然因素,例如潮汐作用。其次,外界作用与人类工业发展的速度相吻合,并未排除外界作用是其他因素造成的。目前增温的不仅仅是地球,火星也在急剧增暖。2007年4月5日出刊的英国《自然》杂志报道称,火星也有全球变暖的现象,且速度快地球四倍。这显然与人类活动无关 。 人类对全球气候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城市的热岛效应,大气中温室气体的人为增加,热带雨林的人为砍伐,土地沙漠化的人为加剧,大气和海洋的人为污染等等。但是,人类不能控制气候,至少到目前为止,旱涝灾害、飓风灾害、沙漠化灾害、海啸灾害等等,人类无法抗拒。制止全球变暖,控制海平面上升,人类还找不到一种可行的方法。 美国加里佛尼亚大学地质系科研人员在最新一期的美国《科学》杂志上发表论文指出,他们分析了保存在南极冰川中的气泡后发现,大约在3亿年前的古生代晚期,是地球上冰川气候正在向温室气候的过度时期,在这一时期内,地球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从250ppm(ppm表示每百万个空气分子中二氧化碳分子的数量)逐渐增加到1000ppm,再到3000ppm,几乎增加了11倍,同时,随着气温的逐渐升高,地球植物也变得越来越具有抗旱特性。通过对该图的分析发现,在古生代晚期时代的千百万年里,就曾发生过二氧化碳引起的全球性温室效应,而且这一现象不仅仅在人类出现之前发生过,甚至在哺乳动物之前就曾发生。研究人员还指出,今天,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为360ppm,是近50万年里最高的时期。今后,如果人类将地球上所有的矿物资源耗尽,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将增加到3亿年前古生代晚期时2000ppm的水平 。 由以上数字可见,人类活动对全球气候的影响仍然低于自然界本身的调控能力,人类不能改变自然规律 。 Pirazzoli(1987)认为,如果从潮位资料中扣除地壳运动的影响,那么1950年以来北大西洋的平均海面几乎是稳定的,而且从上世纪末以来的上升量也仅仅是几厘米(小于6厘米)。他用一个图示显示了二氧化碳浓度变化、气温变化、海面变化之间可能存在的非同步性。按Pirazzoli的说法,最近几十年里,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其他所谓温室效应气体的增加与海面之间并无显著的相关性。从18000年前到公元1850年,大气二氧化碳浓度从200ppm增加到 265ppm,到1950年又增加到310ppm,到1985年又增加到345ppm;全球温度变化,从18000年前到公元1850年,全球温度增加5-8度,到1950年又增加0.5-1度,到1985年没有增加;全球海平面变化从18000年前到公元1850年增加100米,到1950年又增加0.1米,到1985年没有增加 。 威尔森(H. Wilson)和汉森(J. Hansen)等应用全球大量气象站观测资料,将1880-1993年逐年气温对1951-1980年的平均气温求矩平值。计算结果为,全球平均气温从1880-1940这60年中增加了0.5℃,1940-1965年降低了0.2℃,然后从1965-1993年又增加了0.5℃。北半球的气温变化与全球形势大致相似,升降幅度略有不同。从1880-1940年平均气温增暖0.7℃,此后30年降温0.2℃,从1970-1993年又增暖0.6℃ 。温室效应宣传者删掉了30年降温的历史事实。 由自然因素引起的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变化的范围为280-3000ppm。问题是,很少有人知道气候的历史。没有历史知识的人最容易上当受骗,现在,气候危机的渲染掩盖了被战争屠杀民族的悲惨呼声,英国首相布莱尔转移世界舆论的技巧真够绝,大多数人被蒙骗了,包括最近英国被洪水袭击的居民:气候外交仅仅是布莱尔的策略,他根本没有认真对待气候问题 。 人类的存在,动物的存在,就是将植物通过光合作用生成的碳水化合物和氧气再次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有机肥料,成为生物界物质循环中的一个重要链条。由于人类的能动作用和过度需求,这一链条畸形发展,破坏了生态平衡,使大气中二氧化碳和甲烷浓度剧增。人类要把相同的二氧化碳和甲烷从大气中排出,将耗费数量级大致相等的能量。能量从何而来?   许多环保主义者在抨击全球变暖的罪魁祸首时,经常会想到靠汽油行驶的汽车。然而,在一些科学家看来,还有比汽车对环境造成更大破坏的事物,它们就是牛和羊。科学家已经通过研究发现,甲烷在全球气候变化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的温室效应远远大于二氧化碳,其加速全球变暖的威力是二氧化碳的20倍。而目前,英国大气层中约有四分之一的甲烷都是由牛羊等牲畜排放的。据估计,英国约有1000万头牛,每头牛每天排放的甲烷约为100至200升。这些甲烷从温室效应上来说,相当于4000克二氧化碳,而一辆越野车一天行驶53公里所排放的二氧化碳也只有3419克。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预计,到2030年,全世界牛羊等牲畜的数量还将增加60%。因此由这些牲畜排放的大量甲烷,也日益引起人们的担忧 。 化石燃料和可再生能源,大部分是太阳能的转化形式。减缓气候变暖的唯一希望是人类对可再生能源的充分利用,以目前的科学技术,制止全球变暖是不可能的。即使到了科技充分发展的时代,如果自然力量使全球变冷或变暖,人类也无法制止,就像人类无法制止太阳的自然演化一样。与其寄希望于人类制止海平面上升,不如将人类居住地远离沿海地区 。 像历史上人类用石头人头雕像制止海平面上升一样,遏制全球变暖是一项耗力甚多收效甚少的计划,向大自然开战,人类至今没有成功的先例。与其抗争自然,不如适应自然。当地球不再适于人类居住,除了一走了之,别无选择。制止地球环境变坏,就像使其他行星环境变好一样,远非人力所及。地球历史上发生过5次生物大灭绝,它们与人类活动毫不相关,原因在于自然条件发生了重大变化,人类也会面临同样的变化。当然,减少人为破坏和恢复生态的自然平衡是延续人类生存时间的唯一途径 。 假若有谁坚持认为人类能控制气候,就请他从制止沙漠化、消除旱涝和平息飓风做起。飓风在西太平洋称为台风,在印度洋称为热带气旋,它能把自身的气流推进到海拔至少1.5万米的高空。1979年的太平洋蒂普台风是有史以来最大的一场台风,它带动足有8级的大风在半径超过1000公里的广大地区肆虐。即便是一场寻常强度的飓风,也挟带着相当于约1.5万亿瓦电力的能量,差不多是全世界总发电能力的一半 。即使有相应的有效手段,全世界总发电能力只能平息两场寻常强度的飓风。控制气候的能源从何而来? 人类排放的二氧化碳仅仅是全球变暖的导火索,全球变暖这个火药桶的爆炸仍然是基于其自然原因:寒带暖化导致冻土融化,保存在冻土中的甲烷大量释放到大气;海洋变暖导致海洋中水、二氧化碳和可燃冰(固体甲烷)排向大气;这些活动都会增加大气中的温室气体,人类无法制止这种自然排放 。此外,山地冰川和两极冰盖融化,使冰面反射太阳光的作用消失,加快两极变暖。一旦全球变暖的导火索被点燃,全球变暖将按照自然的规律变化,人类已经无力控制。 一份英国周刊称,西西伯利亚大面积的冻土正出现史无前例的解冻,将加速全球变暖的进程。最近,从俄罗斯这一地区考察归来的科学家称,这块全球最大的冰冻泥炭沼正在逐渐融化变成一个个的浅湖。这是它自11000年前形成以来的首次解冻。这块地区总面积100万平方公里,相当于法国和德国面积的总和。随着它的解冻,将会有上亿吨甲烷气体(温室气体的一种)被释放到大气中。这一研究是由牛津大学的朱迪斯?马昆德和俄罗斯托姆斯克大学的植物学家谢尔盖?克尔伯丁共同完成的。克尔伯丁在研究报告写道:生态滑坡是不可逆转的。而这种现象无疑是与气候变暖相关。他还补充道,整个西西伯利亚的副极地地区都已经开始解冻。而这一切都是在近三四年时间内发生的。这一发现使气候学家非常担忧。他们警告说未来的全球气温预测很可能会就此改变。东安格利亚大学气候研究部的资深科学家戴维?崴勒告诉记者:这些自然系统一旦开始变乱,就无法停止。而我们也很可能会因此而面临灭顶之灾。到那个时候就没有退路了。他还说:这个问题很严重。永久冻结带一旦解冻就无法再恢复。人类活动在这种变化中起着关键作用,而冻土解冻对气温上升的影响远比人类活动释放出来的温室气体的影响要大 。 科学研究的目的是发现自然规律,承认自然规律,按照自然规律办事。人不是神,人的能力不是万能的,适应自然变化才能有效地保护人类自己。在联合国讨论气候变化的关键时刻,科学工作者有责任阐明全球气候发展的自然规律。 丢掉人为制止全球变暖和遏制海平面上升的幻想,发现全球变暖的自然规律,研究气候进一步恶化的人为影响,保护环境应该从消除人类对气候的负面影响和承认气候的自然发展规律开始。人类可以引爆火药桶,但是,人类不能引爆石头。全球变暖,关键在于自然有使全球变暖的内在原因,人为引发是次要因素。 参考文献 1.张忠霞。科学家称今后十年天气会更加炎热。2007年08月10日 16时22分 来源:新华网 http://tech.tom.com/2007-08-10/06NL/30173584.html 2.杨冬红, 杨学祥. 又是月亮惹的祸:重演1988年旱、涝、震灾害成事实. 光明网 - 光明观察 - 学术观点. 2007-7-22 http://guancha.gmw.cn/show.aspx?id=5285 3.杨学祥. 科学与宗教:从2050年上海被淹到2060年世界末日. 2007-6-18光明网 - 光明观察 - 学术观点. http://guancha.gmw.cn/show.aspx?id=4756 4.杨学祥. 牛顿的末世预言。新知客。2007,(8):113. 5.杨冬红,杨学祥,刘财。2004年12月26日印尼地震海啸与全球低温。地球物理学进展。2006,21(3):1023-1027 6.张丽颖。《地球物理学研究通讯》:美科学家利用数学评价新的气候变化。来源: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发布时间:2007-8-10 9:30:54 http://www.sciencenet.cn/htmlnews/2007810102546819186650.html?id=186650 7.董映璧。德国科学家证实人类活动影响气温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10日 09:46 科技日报 http://tech.sina.com.cn/d/2007-08-10/09461668459.shtml 8.杨学祥. 给全球变暖说泼点冷水. 2006-8-30光明网 - 光明观察 学术观点. http://guancha.gmw.cn/show.aspx?id=402 9.杨学祥。全球变暖还是变冷。科技潮,2006,(9):20-22 http://www.bestinfo.net.cn/wcm/bjkw/ztrd/ztrd_wz.jsp?art_id=39833mag_id=153year=2006issue=9 10.杨冬红,杨学祥. 云团朦胧带:水蒸气双重身份的最新证据(2). 2007-4-26光明网论文发表交流中心. http://www.gmw.cn/03pindao/lunwen/show.asp?id=12977 11.杨冬红,杨学祥. 雨量增加有人为痕迹存在:自然规律不能人为改变. 2007-7-26光明网 - 光明观察 - 随笔杂谈 http://guancha.gmw.cn/show.aspx?id=5393 12.宗和。火星变暖速度比地球快四倍。2007年04月06日 11:17 金羊网-新快报 http://tech.sina.com.cn/d/2007-04-06/11171452704.shtml 13.董映璧。地球3亿年前曾发生过大规模温室效应。2007年01月18日 11:15 科技日报 http://tech.sina.com.cn/d/2007-01-18/11151341775.shtml 14.杨学祥,杨冬红. 自然辩证法:关注大自然的自我调节能力. 2007-1-24光明网论文发表交流中心。 http://www.gmw.cn/03pindao/lunwen/show.asp?id=11943 15.杨学祥. 大气层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反复升降和气温的剧烈变化. 2007-1-9光明网论文发表交流中心。 http://www.gmw.cn/03pindao/lunwen/show.asp?id=11794 16.Pirazzoli, P. A. ,Summary of major achievements of the Project IGCP-200. in Pirazzoli, P. A., ed., IGCP-20 Summary Final Report, CNRS-Intergeo. Paris, 1987,1-4. 17.黄建民,徐之华。气候变化与自然灾害。气象出版社,2005年12月,第6页。 18.杨学祥, 杨冬红. 关注全球变暖却忽视洪水 英国气候预测遭遇尴尬. 2007-7-25光明网 - 光明观察 - 随笔杂谈 http://guancha.gmw.cn/show.aspx?id=5370 19.牛羊打嗝放屁污染超汽车 科学家为牲畜找新食谱。2007年07月11日 09:12 大洋网-广州日报 http://tech.sina.com.cn/d/2007-07-11/09121609531.shtml 20.杨学祥. 一份不合格的答卷:暴雨为城市管理者亮出黄牌警告. 2007-7-30光明网论文发表交流中心. http://www.gmw.cn/03pindao/lunwen/show.asp?id=13934 21.杨学祥. 地球供养不起资本主义. 2007-3-2光明网 - 光明观察 -网络评论. http://guancha.gmw.cn/show.aspx?id=3700 22.《华夏地理》:飓风科学。2006年09月12日 13:23 来源:《华夏地理》2006年第8期 http://tech.sina.com.cn/d/2006-09-12/13231132153.shtml 23.杨学祥. 对冰期和小冰期气候变化因素的探讨. 自然杂志. 2000, 22(6):358~362 24.Cesilia 编译。西伯利亚万岁冻土解冻 将释放亿吨甲烷。TOM科技。 http://tech.tom.com/1121/1122/2005815-240908.html http://blog.gmw.cn/u/466/archives/2007/14873.html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3053 次阅读|4 个评论
不能一走了之:“千秋功罪,任人评说”
杨学祥 2009-11-26 06:30
曹广福教授再别科学网,他的留言值得深思:结果比动机重要。我们常常怀疑一个人做某种事情的动机,这是不恰当的,动机装在他的心里,你怎么可能真正了解?同样一件事,不同的人做可能出于不同的动机,我们不是当事人肚子里的蛔虫,无法了解他的动机,所以我不赞成好心做了坏事之类的说法。凭什么你做了坏事是出于好心,而我做了坏事就是动机不纯?同样的,别人做了好事也没必去揣摩当事人是否出于某种企图,只看他带来什么后果就行了。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73502 中国科学研究没有显著的创新成果,问题在于 中国人过于纠缠人情是非,不关心自然规律及其对人类的作用。中国人的最大成功就是营造一个适于个人生存的社会关系网,这张网耗费了一个人的毕生精力,齐家、治国、平天下,算是一个中国人最大的事业成功,而这种成功对人类历史的贡献有限,因为人类的进步主要是对生产力的发展,主要是对自然规律的认识。中国封建社会长达数千年的反复轮回,就是明证。 中国网民众多,真正关心自然规律的就很少,因此能给历史留下的东西也很少,时光流逝,物是人非,中国人总是在人情是非上兜圈子,封建守旧,依然固我。因为任何对自然规律的新认识都会被埋没在人情是非的争吵之中,守旧和中庸是一种最好的最难受到致命攻击的生存策略: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 动机的猜测是一种莫须有的罪名,因而仅仅被当做一种可能,不必太看重。曹广福教授的留言值得深思:结果比动机重要。一个正确的科学观点很容易被同行检验,这是一个科学家更容易比一个政治家为大多数人所接受的原因。 人情是非有纠葛,物理祸福无奈何。要走出人情是非的困境,只能是敞开胸怀,千秋功罪,任人评说。 当石油枯竭,燃气不足,电力匮乏,供热困难,摩天大楼是天堂还是地狱?暴雪灾害仅仅是一次小小的预演。自然环境和自然规律值得重视。 和钟兄《雪中四绝》 人情是非有纠葛, 物理祸福无奈何。 大雪封山难为路, 千里银装又如何? 弃自然,行飞车, 省时高效风险多。 车行无道人自困, 天不生灾人生祸。 本文引用地址: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72200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4218 次阅读|5 个评论
“全球暖化不是一个筐”(转载及点评)
杨学祥 2009-8-13 07:49
南大教授王元作客市民学堂时说 全球暖化不是一个筐 新城市 传播先进文化 构建和谐社会 市民学堂 全球暖化(即全球气候变暖)带来了暴风雪、飓风、高温等极端天气现象,这已经成了共识,但说全球暖化是人类活动造成的,目前还缺乏有力的证据。8月1日,南京大学大气科学系教授王元作客第120期新城市市民学堂时说,虽然全球暖化给人类生活带来了众多危害,但全球暖化不是一个筐,不能什么东西都往里装,尤其不该成为发达国家干涉发展中国家发展的借口。 国内外科学家的研究显示,全球暖化已经是不争的事实。王元说,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后,全球温度明显升高。全球暖化带来的暴雨、干旱、雾霾、寒潮等极端天气影响也越来越多。科学家认为两个方面原因造成了全球暖化: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就自然原因而言,科学家觉得主要是海洋的作用、陆地的作用、火山活动、太阳活动和气候系统本身的变化,其中太阳活动是导致全球暖化的最重要因素。温室气体、土地利用、城市化和气溶胶的使用,则是导致全球暖化的人为因素。 实际上,目前还没有证据证明全球暖化是人为原因造成的。王元说:关于全球暖化的结论,是从8万数据里面挑出来2万数据分析得出的,而这2万多数据都来自于欧洲,很少来自于亚洲、非洲和南半球。还有,中国近2000年来有冷有暖,元朝是暖期,那时候根本没有工业化,没有大量的二氧化碳排放,怎么能说全球暖化是由人类活动造成的,是二氧化碳造成的?对中国而言,我们需要明媚的阳光、洁净的空气、肥沃的土地和清澈的江河,但也需要发展,要在可持续发展中解决温室气体排放等环境问题。王元说。 下期预告:8月15日,中国科学院研究员安兴本,将走进大行宫会堂,在第121期市民学堂上,为市民讲述旅游文化。本报记者 宋广玉 http://njrb.njnews.cn/html/2009-08/04/content_310837.htm 全球变暖争论与国家经济安全 杨学祥 光明观察刊发时间: 2007-3-12 11:23:06 http://guancha.gmw.cn 争论是科学的生命,没有争论的科学是死亡了的科学,是无法向前发展的。近些年来,随着全球气温的异常变化,全球变暖的学说可以说是路人皆知,在这样的背景下,还有一种完全相反的观点:全球气温并不会持续变暖,而是将进入变冷期 。 新华网南京3月10日电(记者凌军辉)记者9日从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获悉,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由该所主持的湖泊沉积与环境变化研究成果显示,全球气候变暖很可能是一种自然周期变化的结果,与人类活动没有必然的联系,不久的将来,全球气候有可能逐渐变冷。参与这个项目的沈吉告诉记者,从上个世纪初以来,气候变化的频率正逐渐加快,由此造成的温度、降水等气候突变的可能性也在增大。现在全球正处于过渡期,气候突变的可能性也最大。我认为全球气温有可能突然变冷,虽然这有点超出人们的通常判断,但积极做好相应的准备应该是非常必要的 。  很多科学家认为,二氧化碳排放增多带来的温室效应是全球迅速变暖的主要原因,前不久公布的联合国研究报告也是这么说的。不过,英国电视四台却发出了不同声音。该台即将播放的纪录片称,人造的全球性变暖是现代社会的最大骗局,太阳才是真凶。纪录片还称全球变暖是一个价值数十亿美元的全球产业,它由狂热的反工业化环境主义者制造,由科学家兜售的可怕故事来筹资,还获得了政治家和媒体的舆论支持。由于此片显然跟联合国公布的研究报告唱起了反调,因而还未播出就引起了西方媒体的关注。这个名为伟大的全球变暖丑闻的纪录片将于3月8日播出,它想要表达的最重要的信息是,人类行为造成全球变暖的故事是一个谎言。纪录片的导演马丁?德金说:没有几个电影可以改变历史,但我想这是一个转折点。再过5年,温室效应是全球变暖主要原因的说法将彻底成为一句废话。 据报道,纪录片得到了一批专家的支持,包括9名气象学、海洋学、生物地理学等方面教授的参与。这些专家来自知名的研究机构和学府,如美国的麻省理工学院、法国巴黎的巴斯德研究所、丹麦国家航天中心等 。 全球变暖原因有多种说法,这是正常的科学的争论。国内外媒体的归纳并不完全,除温室效应说外,大致有以下几种: 太阳变化说:成立于1989年、由46个工商业公司组成的美国全球气候联合会认为,全球变暖是客观存在的。该组织几乎包括了美国工业界的所有重要成员,以及对布什政府很有影响力的一个智库乔治马歇尔研究所。该研究所1989年曾发表报告称,太阳密度的周期变化可以抵消与温室气体有关的气候变化,也就是说,全球变暖该怪太阳。美国俄克拉何马州参议员英赫夫前不久也将全球变暖形容为被误解得最厉害的题目,并称太阳应为地球变暖负大部分责任。俄罗斯《观点报》6日援引英国学术杂志的文章说,新研究显示,地球变得越来越暖的原因是,太阳辐射处于近1000年来最强烈的时期,而且太阳辐射增强对臭氧层和云层的影响所带来的气候变化,可能比太阳光的影响更大 。 宇宙射线说:《英国皇家学会学报》今年2月的一篇文章说,宇宙射线可能在云层形成的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丹麦气象科学家亨利克斯文斯马克表示,有实验显示,人类对全球变暖的影响可能比许多科学家以前所认为的小得多 。 动物废气说:联合国粮农组织日前发表的报告说,全球10.5亿头牛排放的废气,是导致全球变暖的最大元凶。牛群的屁等排泄物会产出100多种污染气体,其中氨的排放量占全球总量的2/3,氨正是导致酸雨的原因。牛屁中有大量甲烷,其暖化地球的速度比二氧化碳快20倍 。 潮汐调温说:提出温室效应的美国科学家季林(Keeling),在2000年又提出潮汐气候效应。季林认为,地球、月亮和太阳相对位置的变化会引起潮汐强度的逐渐变化,其周期为1800年。潮汐大时,有更多来自海洋深处的冷水被带到海面。这些冷水可以冷却海洋上的空气;潮汐小时,海洋深处的冷水很难被带到海面,世界就变得暖和。据季林的计算,大约在1425年即小冰期的末期,潮汐达到了最大值,从那以后逐渐减弱,直到3100年潮汐又达到最大值。这个周期是过去1万年气候变迁的主要动力。这个效应使地球的温暖期从小冰期末期一直持续到24世纪 。(潮汐有13.6天、27.21天、27.55天、29.53天、2.2年、11年、22年、55年、60.6年、220年、1800年和5000年的强弱变化周期。) 海震调温说:2004年12月26日印尼地震海啸发生后,异常寒流突袭全球。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理事郭增建的深海巨震降温说是一种合理的解释。海洋及其周边地区的巨震产生海啸,可使海洋深处冷水迁到海面,使水面降温,冷水吸收较多的二氧化碳,从而使地球降温近20年。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气温上升与人类活动使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有关,同时也与这一时期没有发生巨大的海震有关 。(巨震指赤道两侧各40o范围内的8.5级和大于8.5级的海震。) 海洋调温说:海洋是地球最大的能量储存库。全球变暖导致的海平面上升,破坏了地壳的重力均衡,引起加载的海洋地壳均衡下沉(如同轮船加载,吃水线加深一样),由此而引发的深海强震和海啸又将迫使深海冷水上翻到海洋表面,从而将会引发全球变冷。这就是海洋的调温作用。在温暖的中生代,海洋底层温度为15摄氏度,第四纪冰期到来时海洋底层温度为摄氏0度,而目前海洋底层温度为摄氏2度。目前海洋蓄能库的热能状况与中生代温暖期相去甚远,离超寒冰河期仅一步之遥。强潮汐、海洋巨震和强飓风周期性地将深海冷水翻到海洋表面,吸收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使地球气候变冷。仅当海底温度达到摄氏15度以上时,海洋调温作用才能减弱到中生代的水平。 天文冰期理论:南斯拉夫科学家米兰科维奇用地球轨道偏心率周期(10万年)、黄赤交角周期(4万年)和近日点进动周期(2万年)计算地球不同纬度接受太阳能的变化,得出的地球轨道控制地球冰期和间冰期转换的结论,该结论被证实是20世纪最大科技成就之一。 目前的科学水平只能准确预测一周以内的天气变化,对未来气候的预测充满变数,对地震的预测更存在争论。气候的预测历史恰恰证明了人类预测的不准确性:媒体多次披露,对于气候冷暖变迁这一全球重大问题的预测,科学界可谓出尔反尔。20世纪70年代,一批欧美的著名学者曾聚会于美国布朗大学,专门召开了一次当前的间冰期何时结束和如何结束的研讨会。学者们举出实例证明,目前的地球气温已经在开始下降,从暖到冷的变化很快,如果人类不加以干涉,当前的暖期将会较快结束,可以预期不出几千年,也许只有几百年,全球冰期以及相应的环境变迁就会来临。出于对所面临威胁的忧虑,会议的两位发起者甚至还向当时的美国总统尼克松写信发出警报 。这种一场虚惊的预测闹剧不能重演了,它会给正在走向衰退的世界经济雪上加霜。 德国著名的马克斯普朗克学会的气象学索兰基教授说:气候变暖确实不假,但我们没必要那么紧张。在整个地球演化史上,有过远比现在还温暖的气候,如在白垩纪,温室气体远比现在多,高达5倍,造就的气候与生态环境也并不坏,水草繁茂,巨大恐龙横行。这一观点我们提出过多次。用恐怖大片的艺术手段来影响粉丝,这不是科学争论的正确方法,因为正确的科学观点不是通过公民投票来解决的。真理一开始总是掌握在少数人手里。 环境问题已经演变为政治问题。目前,欧洲正笼罩在气候变暖威胁论中,很多媒体甚至把矛头指向中国。有学者认为,种种复杂的讨论背后,也许存在着更深层次的问题。法国著名地球物理学家,克劳德?阿勒格雷去年批评那些鼓吹全球变暖的人是受到了金钱的驱动,而不是为了科学的健康发展。美国参议员英赫夫呼吁人们小心评价所听到的宣传,因为那些环境保护的极端分子所做的是关掉一部叫做美国的机器。电影侏罗纪公园的作者克莱顿前不久写了本书,认为全球变暖的形势并未到达灾难的程度,现在存在着科学政治化和学术研究商业化的趋势,值得警惕。不过,也有西方媒体指出,一部分对主流意见持怀疑态度的科学家在某种程度上受到了一些工业公司,如能源公司的资金支持,自然说话也向着这些公司。沃顿经济气候预测联合会的一份调查就显示,如果美国按照《京都议定书》行动,那么每年要花掉3000亿美元。俄纽带新闻网的文章说,瑞典科学家埃利尔表示,如果现在限制一些发展中国家减少燃料的使用,将对这些国家经济造成重大打击。因此,在让这些国家放弃使用便宜的燃料前,应首先找到造成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 。 温室效应说并没有解释历史上温室气体减少和气候由间冰期转为冰期的原因,并没有给出全球变暖到何时为止的大致时间,这与地球气候历史不相符合,原因不明,何谈预测?谁彻底否定了米兰科维奇的天文冰期理论?拿出证据来!气候冷暖变化说是正常的,符合历史的;全球永久变暖说是违背历史的,是不正常的,是人为刻意地篡改气候历史,是带着科学面具的恐怖主义。污染需要治理,环境需要改善,高风险、高消费、高速度的西方生产和生活方式需要改变,节约型循环型和谐社会需要建立。但是,减排二氧化碳涉及动物和人类生存,要慎重对待,不能因噎废食。 随着全球资源和能源的危机加剧,减排温室气体的压力可能变为压制、限制、打击发展中国家经济的种种借口,甚至成为经济强国霸占世界资源、侵占弱小国家的托词。跟风派开门揖盗,将给国家安全造成威胁。目前,欧洲正笼罩在气候变暖威胁论中,很多媒体甚至把矛头指向中国。这是一个危险的预兆!像美国这样的强国都不能承受减排二氧化碳之重,有人要通过减排来压垮中国。 两会期间,中科院院士、郑州大学教授霍裕平在京接受采访时表示,引人关注的全球变暖恐慌是炒作,中国政府不应为此降低能源消耗 。这是理智的呼声,是一个人民代表不跟风西方舆论,坚持独立科学观点的表现。全球变暖不仅仅是气象学家的事,任何有科学常识的人都应该根据自己的知识作出独立的判断。跟风某一科学观点不是科学,而是愚昧。减排论者可以大谈其观点,反跟风论者也可以大谈其观点,让人们根据理性来判定是非取舍。允许减排论者放火,不许反跟风论者点灯。这是哪家的学术自由与政治公平? 世界有许多比减排二氧化碳更重要的事情,如恐怖袭击、伊拉克战争、资源能源危机、水环境危机、环境污染、美国面临经济衰退、世界面临禽流感爆发威胁等等。禽流感是正在逼近的全球灾难。 研究表明,流感世界大流行的七大特征为:处于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及其边界;前一年或前两年为中等强度以上的拉尼娜年(1886-1987年,1898-1899年,1916-1917年,1955-1956年,1967-1968年,1975-1976年);20世纪50-70年代同时为中国强沙尘暴年;前后一年或当年为中国东北地区冷夏年(20世纪50-70年代同时为严重低温冷害年,如1957年,1969年,1976年);当年为中等强度以上的厄尔尼诺年(1888-1889年,1899-1900年,1918-1919年,1957-1958年,1968-1969年,1976-1977年);当年为太阳黑子谷年m或峰年M,m-1年,m+1年或M+1年(太阳黑子谷年:1889年,1901年,1976年;太阳黑子峰年:1917年,1957年,1968年);当年为冬季或夏季强潮汐南北震荡持续天数异常年(1957、1958、1969、1977、2008、2009年) 。 2000年进入拉马德雷冷位相,2006年或2007年为太阳黑子谷年,2007年拉尼娜可能在3-5月发生,2008年预测为厄尔尼诺年,2008年夏季强潮汐南北震荡持续天数异常年。如果2007年拉尼娜事件发生,则流感世界爆发就进入拉马德雷冷位相灾害链程序。禽流感的爆发已经对玉米市场造成损害,2007年拉尼娜年为禽流感孕育年,2008年厄尔尼诺年可能为人类禽流感爆发年 。这不仅对养殖业和玉米市场,而且对全球经济也将产生巨大的冲击。 据《新闻晨报》报道: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前主席格林斯潘周一表示,美国的预算赤字依然值得高度关注。他同时警告称,美国经济有可能在今年年底步入萧条。格林斯潘通过卫星连线在一次商务会议上就有关美国经济的问题作答时表示,美国经济有可能在2007年最后几个月陷入萧条,但很难对经济衰退发生的具体时间作出预测。格林斯潘称,美国经济自2001年以来一直保持扩张,目前有迹象显示,本轮经济周期已接近尾声。他说,当经济远离上一次衰退时,推动下一次衰退的力量不可避免地积聚起来。事实上,人们已经开始看到此类迹象,以美国为例,企业利润率已趋于稳定,这是经济周期进入最后阶段的前期征兆。他表示,尽管美国经济可能在2007年的最后几个月出现萧条,但大部分预测者并未作出这样的判断,而是认为2008年以后经济增速会有所放缓 。 流感世界大流行将成为美国经济衰退的冲击因素之一,其对世界经济的影响不言而喻。世界银行与亚洲开发银行2005年11月3日发布评估报告说,一旦禽流感大暴发,全球经济将进入衰退,仅在亚洲,就可能造成2830亿美元经济损失。同一天,联合国秘书长科菲安南说,禽流感疫情有望改变亚洲、非洲等地居民的生活方式。世界银行3日发表的隔年年度报告说,禽流感目前在亚洲仅限于农村地区,但随着可能采取的隔离以及旅游限制措施,2006年的经济增长将充满风险。这份报告的撰写者、经济学家米兰布拉姆哈特说:目前看来,禽流感带来的经济损失主要在扑灭家禽与监控系统的额外投入,但潜在破坏力却不容低估。在亚洲开发银行的估算中,人际禽流感暴发将使新加坡GDP两个季度内下挫10.4%,4个季度内下挫22.4%,约损失239亿美元。香港则将在4个季度内损失344亿美元,中国内地地区为806亿美元 。 如果2007年3-5月发生拉尼娜事件,2007年春季禽流感的全球蔓延趋势就值得世界关注!建设一个强大的中国,就必须与真实的灾难和险阻作斗争,而不能与幻影作斗争。气温变化是快速与短暂的,海温的变化才是缓慢和长久的。当海底温度上升到摄氏15度,海洋调温作用才会减弱,我们才会受到类似白垩纪的全球变暖威胁,更何况那时的恐龙正处于兴旺时期,威胁只存在于某些人的宣传中。科幻的恐怖论可以休矣! 参考文献 1.杨学祥。全球变暖还是变冷。科技潮,2006,(9):20-22 http://www.bestinfo.net.cn/wcm/bjkw/ztrd/ztrd_wz.jsp?art_id=39833mag_id=153year=2006issue=9 2.凌军辉。一研究显示:全球变暖不一定是人为因素造成。2007年03月10日17:04 来源:新华网 http://it.sohu.com/20070310/n248637740.shtml 3.寇维维,纪双城,常殷,青木,段聪聪,柳玉鹏。温室效应还是太阳活动加剧-地球变暖谁是真凶? 环球时报。光明观察刊发时间: 2007-3-10 11:45:48 show.aspx?id=3850 4.叶檀。全球变暖系利益集团炒作本身就是恶炒。光明观察刊发时间: 2007-3-6 11:41:35 show.aspx?id=3766 5.吴艳霞。全球变暖说法有利益集团在炒作?中国科学院院士霍裕平委员直言政府不应为此降低能耗。文章来源: 燕赵都市报。光明观察刊发时间: 2007-3-6 11:38:52 show.aspx?id=3765 6.杨学祥. 钟南山院士:可能在2月后会出现流感高峰. 2007-2-27光明网论文发表交流中心。 http://www.gmw.cn/03pindao/lunwen/show.asp?id=12304 7.杨冬红,杨学祥,刘财。2004年12月26日印尼地震海啸与全球低温。地球物理学进展。2006,21(3):1023-1027 8.杨学祥.冷静看待气候变暖. 2007-2-11光明网 - 光明观察 学术观点. show.aspx?id=3439 9.杨学祥,杨冬红. 2007年2-6月强潮汐预警:关注厄尔尼诺年的低温冷害. 2006-11-21上海环境热线.绿色论坛.http://www.envir.gov.cn/forum/20069382.htm 10.杨学祥。全球强寒流袭击的现状及趋势。2007-2-12光明网论文发表交流中心。 http://www.gmw.cn/03pindao/lunwen/show.asp?id=12192 11.杨学祥. 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灾害链预警:厄尔尼诺结束拉尼娜将发生. 2007-2-22上海环境热线.绿色论坛. http://www.envir.gov.cn/forum/2007/200711106.htm 12.杨学祥. 厄尔尼诺、拉尼娜和流感世界大流行进入拉马德雷冷位相灾害链程序. 2007-2-18上海环境热线.绿色论坛. http://www.envir.gov.cn/forum/2007/200711098.htm 13.赵珂。格林斯潘警告:美国经济可能今年底步入萧条。2007年02月28日 17时15分 金羊网-羊城晚报 http://news.tom.com/2007-02-28/001G/33319411.html 14.世行:禽流感一旦暴发将致全球经济衰退。时间:2005年11月05日06:39来源:北青网北京青年报 http://news.sohu.com/20051105/n227398506.shtml http://guancha.gmw.cn/show.aspx?id=3895
个人分类: 科普文章|4310 次阅读|0 个评论
未来五年地球将比预期的更热?
杨学祥 2009-7-30 10:29
影响地球气候的不仅仅是太阳黑子和厄尔尼诺事件,还有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变化周期(18.6年),拉马德雷变化周期。最近10年气温降低的原因,除了太阳黑子低值和没有强厄尔尼诺事件发生外,2005-2007年月亮赤纬角达到极大值,潮汐南北振荡变强,海洋深部冷水上涌,冷空气活动强烈,处于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低温冻害频繁发生。 自 1998 年以后, 全球气温呈波动下降趋势,难以恢复 到 1998 年的水平, 1998 年 6 月至 2000 年 8 月的强拉尼娜事件( 1999 年全球强震频发)和 2004 年 12 月 26 日 印尼地震海啸事件功不可没。 2004 年 12 月 26 日 印尼地震海啸后,全球低温冻害和暴雪灾害频繁发生。 郭增建的深海巨震降温说是一种合理的解释 。英国科学家关于 2009 年到 2014 年之间有几年将会比迄今为止温度纪年史上最热的 1998 年还要热的预测能否实现,取决于此期间强地震海啸发生的情况而定。 2007 年预测为拉尼娜年和太阳黑子极小值年, 2008 年预测为厄尔尼诺年,因此, 2008 年流感爆发的 几 率增大。 鉴于全球变暖旧模型对近两年气候预测的失误,鉴于郭增建的 深海巨震降温说 理论对近两年自然气候的变化抵消了全球气候变暖效应这一客观事实解释和预测的成功,没有考虑地震海啸等自然因素的全球变暖新模型应该再次改进:仅当该模型能准确地预测地震海啸,未来全球气候的准确预测才成为可能。准确预测地震海啸是准确预测全球气候变化的试金石。 气候潮汐循环说和海震调温说,阐明了冷气候、强潮汐和强震相互对应的物理机制,对 2000 年地球进入拉马德雷冷位相后的气候预测有重大科学意义。 规律表明,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全球强震、低温、飓风伴随拉尼那、全球性流感伴随厄尔尼诺将越来越强烈 。 参考文献 1. Doug M. Smith, Stephen Cusack, Andrew W. Colman, et al. Reports: Improved Surface Temperature Prediction for the Coming Decade from a Global Climate Model . Science, 2007, 317: 796 799. 2. 杨冬红 , 杨学祥 . 海洋中和海洋边缘巨震是调节气候恒温器理论的检验 . 西北地震学报 . 2005, 27(1): 96 3. 杨学祥,杨冬红,安刚,沈柏竹。连续 18 年暖冬终结的原因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05 , 35 (增刊: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论文集): 137-140 4. 杨冬红,杨学祥。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全球强震和灾害 。西北地震学报。 2006 , 28 ( 1 ): 95-96 5. 杨冬红,杨学祥,刘财。 2004 年 12 月 26 日 印尼地震海啸与全球低温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6 , 21 ( 3 ): 1023-1027 6. 杨学祥。全球变暖还是变冷 。科技潮, 2006 ,( 9 ): 20-22 7. 郭增建 . 海洋中和海洋边缘的巨震是调节气候的恒温器之一 . 西北地震学报 . 2002, 24(3): 287 8. 马宗晋 , 杜品仁 . 现今地壳运动问题 . 北京 : 地质出版社 , 1995. 10, 99-102. 9. Charles D. Keeling and Timothy P. Whorf. The 1800-year oceanic tidal cycle: A possible cause of rapid climate change . PNAS, 2000, 97(8): 3814-3819 10. 杨学祥 , 韩延本 , 陈震 , 乔琪源 . 强潮汐激发地震火山活动的新证据 . 地球物理学报 . 2004, 47 ( 4 ) : 616-621. 11. Elizabeth S. Cochran, John E. Vidale, and Sachiko Tanaka. Earth Tides Can Trigger Shallow Thrust Fault Earthquakes . Science, 2004, 306: 1164-1166. 12. 杜品仁 . 18.6a 地震轮回及其成因初探 。地球物理学报 , 1994, 37 ( 3 ) : 362-369. 13. 胡辉,赵洪声,和宏伟。日月影响与云南未来地震趋势研究 。云南天文台台刊。 2003 ,( 4 ): 49-55 14. 张家诚 , 李文范 . 地学基本数据手册 . 北京 : 海洋出版社 , 1986. 186-188 15. 杨学祥 . 厄尔尼诺事件产生的原因与验证 . 自然杂志 . 2004 , 26 ( 3 ) : 151 - 155 16. 杨学祥 . 2001 年发生厄尔尼诺事件的天文条件 . 地球物理学报 . 2002 , 45( 增刊 ):56-61 17. 杨学祥 . 地球流体的差异旋转与气候变化 . 自然杂志 . 2002 , 24 ( 2 ) : 87 - 91 18. 杨学祥 , 陈殿友 , 李守春 . 干旱、地震与月球赤纬角变化 . 西北地震学报 , 1999 , 21 ( 1 ): 44~47 杨冬红,杨学祥 . 厄尔尼诺事件和拉尼娜事件的成因与预测 . 沙漠与绿洲气象 . 2008,2(5): 1-10 杨冬红,杨学祥。全球变暖减速与郭增建的海震调温假说。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8 Vol. 23 (6): 1813 ~ 1818 附文: 美科学家研究预测:未来五年地球将比预期的更热 2009年07月30日 07:36 来源:科技日报 刘霞 据英国《每日电讯报》7月28日报道,气象专家表示,在未来5年,随着太阳黑子活动的增加和厄尔尼诺现象的暴发,全球温度上升的速度将超过预期,相关研究发表在美国《地球物理研究快报》上。 英国《卫报》28日的报道指出,气温在1998年夏季达到峰值,此后相对凉爽的10多年让一些对全球变暖持怀疑态度的人士声称,全球气温已趋于稳定或已开始下降,但新的研究驳斥了这一观点。 美国海军研究实验室的朱迪思黎恩和美国宇航局戈达德太空研究所的大卫林德在该研究中首次评估了4个因素对全球气温的协同影响。这4个因素是:包括二氧化碳和气溶胶排放的人类活动、太阳热浪、火山活动以及令太平洋每隔几年就在暖冷之间转换的厄尔尼诺南方波动现象。 该研究认为,过去7年中全球气温之所以相对稳定,主要是因为太阳黑子处在11年活动周期的低谷时期,太阳发射的光线相对较少,另外也没有出现强烈的厄尔尼诺事件,因此掩盖了二氧化碳和其他温室气体排放造成的气候变暖这个事实。 但从今年开始,太阳活动会不断增加;同时,厄尔尼诺事件会引发暴雨和热浪,使全球气温飙升的速度达到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预测的150%。 黎恩和林德解释说,一个非常强烈的厄尔尼诺事件造成了1998年全球的平均极端高温,未来如果再发生一次厄尔尼诺事件,气温将会在1998年的基础上再次飙升。 该研究发表的前几天,气象专家宣称,全球正进入一个新的厄尔尼诺暖流期。这表明,明年全球温度可能比黎恩和林德所认为的更高,今年秋冬季可能更热,这将迫使各国决策者在今年12月份的哥本哈根气候变化谈判上达成有意义的协议。 (责任编辑:徐晶慧) http://sci.ce.cn/yzdq/qx/qxxw/200907/30/t20090730_19662162.shtml
个人分类: 学术争论|2252 次阅读|0 个评论
科学争论:科学家的最佳预测也许错了
杨学祥 2009-7-24 08:34
全球变暖:科学家的最佳预测也许错了 ScienceDaily (July 15, 2009) 翻译:马志飞 没有人确切知道由于二氧化碳的排放到底导致地球的气温升高了多少,但一项新的研究表明,科学家对全球变暖的最佳预测可能是不正确的。 这项发表在《 Nature Geoscience 》上的研究发现,在地球发展史中,有详细史料记载的迅速全球变暖时期所产生的热量,只被理论气候模型解释了大约一半。在 7 月 13 日发布于网上的此项研究,包含了一段对约 5500 万年前的快速气候变暖期记录资料的分析,这段时期就是我们所熟知的古 - 始新世大暖期( PETM )。 一言以蔽之,理论模型不能解释我们所观察的地质记录,该研究的合作者之一、莱斯大学的地球科学教授、海洋学家 Gerald Dickens 说,气温和碳与这个气候模型的关系似乎有一些根本性的错误。 由于一些仍然未知的原因,在古 - 始新世大暖期,地球大气层中的碳含量迅速上升。因此,这个已经发现了数以百计来自世界各地的沉积岩芯样品的古 - 始新世大暖期,对于现今的地球而言,可能是最好的古气候相似模拟。 除了大气中的碳含量迅速增高,全球表面温度也在古 - 始新世大暖期急剧上升。在相对较短的约 10000 年的地质时期,全球平均气温上升了大约 7 摄氏度 - 13 华氏度。 许多调查结论来自于对过去二十年里深海钻探获取的岩芯样品的研究。海洋学家通过研究这些样品,就可以看到碳循环在古 - 始新世大暖期的变化。你顺着岩芯走,一切都是一样的,一样的,然后,当你通过这一时期时你就会突然发现,碳化学是完全不同的, Dickens 说, 这不仅记录了时间,而且还记录了在世界各地的位置。 根据古 - 始新世大暖期的海洋酸浓度调查结果和海洋、空气、植物和土壤之间有关碳循环的计算, Dickens 和其合作者,夏威夷大学的 Richard Zeebe 、加州大学圣克鲁兹分校的 James Zachos ,得出结论: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在古 - 始新世大暖期增加了约百分之七十。 这是很有意义的,因为它并不代表增加了一倍气体二氧化碳。自从开始了工业革命,二氧化碳水平被认为已经上升了约三分之一,这主要是由于燃烧化石燃料造成的。如果目前的化石燃料消费量继续保持不变,那么在下一个或两个世纪,从化石燃料中释放的二氧化碳含量将翻一番。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增加一倍是经常谈论的一个界限,而且,今天的气候模型包括被广泛接受的对气候的敏感性价值观也增加了一倍。 研究人员发现,依据这些已经被接受的价值观念和古 - 始新世大暖期的碳数据,该模型只能解释地球 5500 万年前气候变暖程度的大约一半。 Dickens 说,结论就是,除二氧化碳之外,还有其他东西在古 - 始新世大暖期造成了巨大的热效应。这类模型(目前,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 IPCC )对 21 世纪的气候变暖的最佳估计也采用同样的模型)所不包括的一些反馈循环或其他进程,在古 - 始新世大暖期引发了很大一部分热效应。 期刊参考: 1 .Zeebe 等 . 单靠二氧化碳的力量不足以解释古 - 始新世大暖期。自然地球科学, 2009 年;内政部: 10.1038/ngeo578 改编自莱斯大学提供的材料。 本文引用地址: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45213 人类能够影响气候但无法控制气候 杨学祥 杨冬红  刊发时间:2007-08-13 16:30:45 光明观察    今后十年会更热,其中2009年之后的年份中至少一半会创气温新高。这是英国科学家根据最新改进的计算机模型对地球气候进行的预测。根据世界气象组织的统计数据,过去十年是地球有记录以来最热的十年,其中1998年平均气温超过地球长期平均气温近0.6摄氏度,创造历史纪录。但这一 纪录可能不会保持太久。英国哈德利气候预测与研究中心的道格史密斯等人8月9日在美国《科学》杂志上报告说,未来十年中,虽然最初一两年全球变暖步伐会稍微放缓,但之后会加速,其中2009年以后的年份至少有一半会比1998年还要热。以前科学家预测未来几十年全球气候走势所使用的各种模型,更多的是考虑太阳辐射及温室气体等因素,通常忽略了厄尔尼诺现象、洋流波动、海洋热含量异常等,而这些气候系统内部的自然变动现象会导致全球气候出现短期变化,尤其是局域性变化。史密斯等人使用的新模型既考虑了气候系统的内部变动,也考虑了外部因素导致的各种变化。他们利用这一模型对过去几十年的气候进行了分析,并将分析结果与实际发生的气候进行数据对比。结果显示,新模型能更准确地预测全球气温 。   我们在2007年7月22日指出,1988年和2007年的旱、涝、震灾害,都是月亮惹的祸,国内外不同领域的科学家,提供了大量的科学理论和实践证据。这些证据比全球变暖的一个时髦标签要科学的多。因为全球变暖是一个长期趋势,它不能解释每一年气候的千变万化。2006年重庆干旱用全球变暖来解释,2007年重庆洪涝还用全球变暖来解释,难道科学就这么简单 ?   以前科学家预测未来几十年全球气候走势所使用的各种模型,更多的是考虑太阳辐射及温室气体等因素,通常忽略了厄尔尼诺现象、洋流波动、海洋热含量异常等,而这些气候系统内部的自然变动现象会导致全球气候出现短期变化,尤其是局域性变化 。史密斯等人使用的新模型能更准确地预测全球气温,在于他们考虑了自然因素对全球气候短期变化的影响。潮汐对厄尔尼诺现象、洋流波动、海洋热含量异常等有重要的影响,史密斯等人使用的新模型为潮汐作用等自然因素影响全球气候短地变化提供了证据。   我们在2007年6月18日指出,综合分析表明,目前全球气候处于10万年冰期与间冰期变化周期中的暖期末期、1000~1500年小冰期与小气候最适期变化周期中的暖期初期(15~19世纪小冰期刚过去100年)和60年气候变化周期中的暖期高峰。变暖的强劲趋势还能维持10年,在经过公元2020年小变冷高峰之后,公元2060年全球气候可能在大的暖期背景下又迅速变暖。尽管对变暖的原因还存在争议,对波动变化还存在怀疑,但预计的变化并没有超出历史自然波动的水平。汪品先院士指出,大约在1万年前新仙女木事件结束时,格陵兰上空的气温在近50年内上升7oC,而且这类快速变化还反复发生。历史纪录表明,全球气候变化主要受自然控制,人类温室效应气体排放加剧了全球变暖进程,人类必须在气候剧烈波动时期做好预防气候变暖和变冷的两种准备 。   根据林振山等人的日食-厄尔尼诺系数理论,2007-2018年可能发生强厄尔尼诺(暖事件)的年份有2008-2009年、2011年、2015年、2018年;可能发生强拉尼娜(冷事件)的年份有2013-2014年、2016-2017年 。可见此期间全球以暖事件为主。   美国华盛顿大学应用数学系的Charles Camp和Ka Kit Tung表示:为了精确评价人类排放源对地球气候的影响,科学家们首先必须能够量化阳光辐射的自然变化对气温变化的影响。Camp和Tung表示:由于科学界对于阳光输出是否存在一个长期趋势一直有争议,所以科学家们利用卫星对11年循环内的周期变更进行了测量。为了评估摆动力如何影响地球气候,Camp和Tung对比了阳光最强年和阳光最弱年的地球表面温度的测量值。科学家们经过研究发现:阳光活动高的时期比阳光活动低的时期温度高出0.2℃,而且这个变暖趋势具有极地放大的效果。研究人员还表示:该项研究首次统计记录了阳光周期的一个全球一致的温度反应。该项研究结果发表在最新一期《地球物理学研究通讯》上 。这为太阳辐射变化影响全球气候提供能够了准确的数值证据。   从能量的级别来看,地球每年吸收太阳能量的数量为10的24次方焦耳,地表热流每年为10的21次方焦耳,潮汐能量每年为10的19次方焦耳,地震火山每年释放的能量为10的17-18次方焦耳,人类活动每年释放的热能为10的20次方焦耳。太阳能量比其他能源高3个数量级以上,是地球气候变化中无可替代的主要能源。   人类活动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是目前科学界争论的一个焦点。但可以肯定的是,目前的气候数据已足够证实,人类作用对气候的影响具有全球性,而且这种影响仍在不断加剧。德国海德堡环境物理研究所科学家巴勃罗?威尔德斯提出一种新方法利用时间非线性分析法证实人类活动影响气候。相关文章发表在近期出版的《物理学评论》杂志上。科学家此前在大气和海洋循环模型框架内利用计算机模拟计算所得的结果是对这种人类活动影响气候观点的最有力支持。然而,虽然该计算方法能很好地描述各种不同的远古气候状况,却不能描述20世纪的气候变化。有科学家因此对上述计算方法提出异议,因为人类至今还没有对气候变化有完整的认识,这样的模拟结果不能认为绝对可信。虽然可能性很小,但不排除在模型中没有考虑到的、存在于大气、海洋、生物圈和宇宙之间的某种因素,这种因素完全可以改变理论模拟的结果 。   我们在2006年8月30日指出,全球变暖导致的海平面上升,破坏了地壳的重力均衡,引起加载的海洋地壳均衡下沉(如同轮船加载,吃水线加深一样),由此而发生的深海强震和海啸又迫使深海冷水上翻到海洋表面,引发全球变冷。同样,全球变暖导致云层厚度增加,阻挡太阳辐射进入地表,又导致全球变冷(大量降水可以形成酸雨,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带入大海和大陆,减弱温室效应);飓风产生于海洋表面高温,最终导致深海冷水上翻,海洋表面降温。这都是大自然的自组织和自调节作用。没有考虑云层厚度、潮汐强弱、深海强震的多寡等对气候变化有重大影响因子的数学气候模拟,其可靠性应当受到质疑 。   我们也注意到了水蒸气在温室效应和云层光反射效应中的双重身份,认为关键的问题是其浓度的变化,从而导致温室效应的可逆变化:这是全球气候冷暖波动的自然原因,人不能控制水蒸气的大气浓度。两极以及高纬度的夜光云也在温室效应高潮期导致高纬度地区气候变冷。我们认为,这是目前气候模型的最大漏洞 。   大气中更多的水蒸气意味着更多阳光被反射;全球更多的降雨意味着更多二氧化碳被化为酸雨回归大陆和大海。人类可以控制人为排放的二氧化碳数量,但人类不能控制大气中水蒸气的增加。温暖的大气中蕴涵更多水蒸气是全球变暖到全球变冷的转折点,人类活动不能改变自然规律 。   巴勃罗威尔德斯使用了自己不久前研制的时间非线性分析法论证人类对气候的影响。起初,他使用了近150年来的全球气温数据和两个影响温度变化的自然因素:太阳活动和火山喷发,并利用神经元网络算法处理这些数据。然后,巴勃罗?威尔德斯扩展了神经元网络算法,在自然模型中加入了随时间缓慢变化的外部作用,最后获得了外部作用曲线。巴勃罗?威尔德斯最终获得的结果是:100年前的外界作用几乎是零,而到了20世纪外界的影响越来越强,特别是近40年的影响更大;这一结果与人类对气候的影响非常吻合,首先是与温室气体的排放对气候的影响很吻合。从巴勃罗?威尔德斯的结论可以得出两个观点:第一,利用一种即使非常复杂的自然现象,也不可能描述气温曲线,必须加入外界的作用;第二,这种外界作用与人类工业发展的速度相吻合,也就是说人类活动对气候影响的确存在。巴勃罗?威尔德斯认为,这个结果不是理论计算模型的假象,而是从数据中得出的必然结果。为此,他使用了各种数据处理方法和不同的算法进行验证。结果发现,在所有的情况中,不断增长的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是存在的。有关专家指出,该理论方法不仅独立证实了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还能够使人们对气候的变化有进一步认识 。   巴勃罗?威尔德斯的论证并不是无懈可击的。首先,他并不能保证没有遗漏任何一种自然因素,例如潮汐作用。其次,外界作用与人类工业发展的速度相吻合,并未排除外界作用是其他因素造成的。目前增温的不仅仅是地球,火星也在急剧增暖。2007年4月5日出刊的英国《自然》杂志报道称,火星也有全球变暖的现象,且速度快地球四倍。这显然与人类活动无关 。   人类对全球气候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城市的热岛效应,大气中温室气体的人为增加,热带雨林的人为砍伐,土地沙漠化的人为加剧,大气和海洋的人为污染等等。但是,人类不能控制气候,至少到目前为止,旱涝灾害、飓风灾害、沙漠化灾害、海啸灾害等等,人类无法抗拒。制止全球变暖,控制海平面上升,人类还找不到一种可行的方法。   美国加里佛尼亚大学地质系科研人员在最新一期的美国《科学》杂志上发表论文指出,他们分析了保存在南极冰川中的气泡后发现,大约在3亿年前的古生代晚期,是地球上冰川气候正在向温室气候的过度时期,在这一时期内,地球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从250ppm(ppm表示每百万个空气分子中二氧化碳分子的数量)逐渐增加到1000ppm,再到3000ppm,几乎增加了11倍,同时,随着气温的逐渐升高,地球植物也变得越来越具有抗旱特性。通过对该图的分析发现,在古生代晚期时代的千百万年里,就曾发生过二氧化碳引起的全球性温室效应,而且这一现象不仅仅在人类出现之前发生过,甚至在哺乳动物之前就曾发生。研究人员还指出,今天,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为360ppm,是近50万年里最高的时期。今后,如果人类将地球上所有的矿物资源耗尽,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将增加到3亿年前古生代晚期时2000ppm的水平 。   由以上数字可见,人类活动对全球气候的影响仍然低于自然界本身的调控能力,人类不能改变自然规律 。   Pirazzoli(1987)认为,如果从潮位资料中扣除地壳运动的影响,那么1950年以来北大西洋的平均海面几乎是稳定的,而且从上世纪末以来的上升量也仅仅是几厘米(小于6厘米)。他用一个图示显示了二氧化碳浓度变化、气温变化、海面变化之间可能存在的非同步性。按Pirazzoli的说法,最近几十年里,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其他所谓温室效应气体的增加与海面之间并无显著的相关性。从18000年前到公元1850年,大气二氧化碳浓度从200ppm增加到 265ppm,到1950年又增加到310ppm,到1985年又增加到345ppm;全球温度变化,从18000年前到公元1850年,全球温度增加5-8度,到1950年又增加0.5-1度,到1985年没有增加;全球海平面变化从18000年前到公元1850年增加100米,到1950年又增加0.1米,到1985年没有增加 。   威尔森(H. Wilson)和汉森(J. Hansen)等应用全球大量气象站观测资料,将1880-1993年逐年气温对1951-1980年的平均气温求矩平值。计算结果为,全球平均气温从1880-1940这60年中增加了0.5℃,1940-1965年降低了0.2℃,然后从1965-1993年又增加了0.5℃。北半球的气温变化与全球形势大致相似,升降幅度略有不同。从1880-1940年平均气温增暖0.7℃,此后30年降温0.2℃,从1970-1993年又增暖0.6℃ 。温室效应宣传者删掉了30年降温的历史事实。   由自然因素引起的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变化的范围为280-3000ppm。问题是,很少有人知道气候的历史。没有历史知识的人最容易上当受骗,现在,气候危机的渲染掩盖了被战争屠杀民族的悲惨呼声,英国首相布莱尔转移世界舆论的技巧真够绝,大多数人被蒙骗了,包括最近英国被洪水袭击的居民:气候外交仅仅是布莱尔的策略,他根本没有认真对待气候问题 。   人类的存在,动物的存在,就是将植物通过光合作用生成的碳水化合物和氧气再次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有机肥料,成为生物界物质循环中的一个重要链条。由于人类的能动作用和过度需求,这一链条畸形发展,破坏了生态平衡,使大气中二氧化碳和甲烷浓度剧增。人类要把相同的二氧化碳和甲烷从大气中排出,将耗费数量级大致相等的能量。能量从何而来?   许多环保主义者在抨击全球变暖的罪魁祸首时,经常会想到靠汽油行驶的汽车。然而,在一些科学家看来,还有比汽车对环境造成更大破坏的事物,它们就是牛和羊。科学家已经通过研究发现,甲烷在全球气候变化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的温室效应远远大于二氧化碳,其加速全球变暖的威力是二氧化碳的20倍。而目前,英国大气层中约有四分之一的甲烷都是由牛羊等牲畜排放的。据估计,英国约有1000万头牛,每头牛每天排放的甲烷约为100至200升。这些甲烷从温室效应上来说,相当于4000克二氧化碳,而一辆越野车一天行驶53公里所排放的二氧化碳也只有3419克。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预计,到2030年,全世界牛羊等牲畜的数量还将增加60%。因此由这些牲畜排放的大量甲烷,也日益引起人们的担忧 。   化石燃料和可再生能源,大部分是太阳能的转化形式。减缓气候变暖的唯一希望是人类对可再生能源的充分利用,以目前的科学技术,制止全球变暖是不可能的。即使到了科技充分发展的时代,如果自然力量使全球变冷或变暖,人类也无法制止,就像人类无法制止太阳的自然演化一样。与其寄希望于人类制止海平面上升,不如将人类居住地远离沿海地区 。   像历史上人类用石头人头雕像制止海平面上升一样,遏制全球变暖是一项耗力甚多收效甚少的计划,向大自然开战,人类至今没有成功的先例。与其抗争自然,不如适应自然。当地球不再适于人类居住,除了一走了之,别无选择。制止地球环境变坏,就像使其他行星环境变好一样,远非人力所及。地球历史上发生过5次生物大灭绝,它们与人类活动毫不相关,原因在于自然条件发生了重大变化,人类也会面临同样的变化。当然,减少人为破坏和恢复生态的自然平衡是延续人类生存时间的唯一途径 。   假若有谁坚持认为人类能控制气候,就请他从制止沙漠化、消除旱涝和平息飓风做起。飓风在西太平洋称为台风,在印度洋称为热带气旋,它能把自身的气流推进到海拔至少1.5万米的高空。1979年的太平洋蒂普台风是有史以来最大的一场台风,它带动足有8级的大风在半径超过1000公里的广大地区肆虐。即便是一场寻常强度的飓风,也挟带着相当于约1.5万亿瓦电力的能量,差不多是全世界总发电能力的一半 。即使有相应的有效手段,全世界总发电能力只能平息两场寻常强度的飓风。控制气候的能源从何而来?   人类排放的二氧化碳仅仅是全球变暖的导火索,全球变暖这个火药桶的爆炸仍然是基于其自然原因:寒带暖化导致冻土融化,保存在冻土中的甲烷大量释放到大气;海洋变暖导致海洋中水、二氧化碳和可燃冰(固体甲烷)排向大气;这些活动都会增加大气中的温室气体,人类无法制止这种自然排放 。此外,山地冰川和两极冰盖融化,使冰面反射太阳光的作用消失,加快两极变暖。一旦全球变暖的导火索被点燃,全球变暖将按照自然的规律变化,人类已经无力控制。   一份英国周刊称,西西伯利亚大面积的冻土正出现史无前例的解冻,将加速全球变暖的进程。最近,从俄罗斯这一地区考察归来的科学家称,这块全球最大的冰冻泥炭沼正在逐渐融化变成一个个的浅湖。这是它自11000年前形成以来的首次解冻。这块地区总面积100万平方公里,相当于法国和德国面积的总和。随着它的解冻,将会有上亿吨甲烷气体(温室气体的一种)被释放到大气中。这一研究是由牛津大学的朱迪斯马昆德和俄罗斯托姆斯克大学的植物学家谢尔盖克尔伯丁共同完成的。克尔伯丁在研究报告写道:生态滑坡是不可逆转的。而这种现象无疑是与气候变暖相关。他还补充道,整个西西伯利亚的副极地地区都已经开始解冻。而这一切都是在近三四年时间内发生的。这一发现使气候学家非常担忧。他们警告说未来的全球气温预测很可能会就此改变。东安格利亚大学气候研究部的资深科学家戴维崴勒告诉记者:这些自然系统一旦开始变乱,就无法停止。而我们也很可能会因此而面临灭顶之灾。到那个时候就没有退路了。他还说:这个问题很严重。永久冻结带一旦解冻就无法再恢复。人类活动在这种变化中起着关键作用,而冻土解冻对气温上升的影响远比人类活动释放出来的温室气体的影响要大 。   科学研究的目的是发现自然规律,承认自然规律,按照自然规律办事。人不是神,人的能力不是万能的,适应自然变化才能有效地保护人类自己。在联合国讨论气候变化的关键时刻,科学工作者有责任阐明全球气候发展的自然规律。   丢掉人为制止全球变暖和遏制海平面上升的幻想,发现全球变暖的自然规律,研究气候进一步恶化的人为影响,保护环境应该从消除人类对气候的负面影响和承认气候的自然发展规律开始。人类可以引爆火药桶,但是,人类不能引爆石头。全球变暖,关键在于自然有使全球变暖的内在原因,人为引发是次要因素。    参考文献    1.张忠霞。科学家称今后十年天气会更加炎热。2007年08月10日 16时22分 来源:新华网 http://tech.tom.com/2007-08-10/06NL/30173584.html    2.杨冬红, 杨学祥. 又是月亮惹的祸:重演1988年旱、涝、震灾害成事实. 光明网 - 光明观察 - 学术观点. 2007-7-22 show.aspx?id=5285    3.杨学祥. 科学与宗教:从2050年上海被淹到2060年世界末日. 2007-6-18光明网 - 光明观察 - 学术观点. show.aspx?id=4756    4.杨学祥. 牛顿的末世预言。新知客。2007,(8):113.    5.杨冬红,杨学祥,刘财。2004年12月26日印尼地震海啸与全球低温。地球物理学进展。2006,21(3):1023-1027    6.张丽颖。《地球物理学研究通讯》:美科学家利用数学评价新的气候变化。来源: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发布时间:2007-8-10 9:30:54 http://www.sciencenet.cn/htmlnews/2007810102546819186650.html?id=186650    7.董映璧。德国科学家证实人类活动影响气温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10日 09:46 科技日报 http://tech.sina.com.cn/d/2007-08-10/09461668459.shtml    8.杨学祥. 给全球变暖说泼点冷水. 2006-8-30光明网 - 光明观察 学术观点. show.aspx?id=402    9.杨学祥。全球变暖还是变冷。科技潮,2006,(9):20-22 http://www.bestinfo.net.cn/wcm/bjkw/ztrd/ztrd_wz.jsp?art_id=39833mag_id=153year=2006issue=9    10.杨冬红,杨学祥. 云团朦胧带:水蒸气双重身份的最新证据(2). 2007-4-26光明网论文发表交流中心. http://www.gmw.cn/03pindao/lunwen/show.asp?id=12977    11.杨冬红,杨学祥. 雨量增加有人为痕迹存在:自然规律不能人为改变. 2007-7-26光明网 - 光明观察 - 随笔杂谈 show.aspx?id=5393    12.宗和。火星变暖速度比地球快四倍。2007年04月06日 11:17 金羊网-新快报 http://tech.sina.com.cn/d/2007-04-06/11171452704.shtml    13.董映璧。地球3亿年前曾发生过大规模温室效应。2007年01月18日 11:15 科技日报 http://tech.sina.com.cn/d/2007-01-18/11151341775.shtml    14.杨学祥,杨冬红. 自然辩证法:关注大自然的自我调节能力. 2007-1-24光明网论文发表交流中心。 http://www.gmw.cn/03pindao/lunwen/show.asp?id=11943    15.杨学祥. 大气层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反复升降和气温的剧烈变化. 2007-1-9光明网论文发表交流中心。 http://www.gmw.cn/03pindao/lunwen/show.asp?id=11794    16.Pirazzoli, P. A. ,Summary of major achievements of the Project IGCP-200. in Pirazzoli, P. A., ed., IGCP-20 Summary Final Report, CNRS-Intergeo. Paris, 1987,1-4.    17.黄建民,徐之华。气候变化与自然灾害。气象出版社,2005年12月,第6页。    18.杨学祥, 杨冬红. 关注全球变暖却忽视洪水 英国气候预测遭遇尴尬. 2007-7-25光明网 - 光明观察 - 随笔杂谈 show.aspx?id=5370    19.牛羊打嗝放屁污染超汽车 科学家为牲畜找新食谱。2007年07月11日 09:12 大洋网-广州日报 http://tech.sina.com.cn/d/2007-07-11/09121609531.shtml    20.杨学祥. 一份不合格的答卷:暴雨为城市管理者亮出黄牌警告. 2007-7-30光明网论文发表交流中心. http://www.gmw.cn/03pindao/lunwen/show.asp?id=13934    21.杨学祥. 地球供养不起资本主义. 2007-3-2光明网 - 光明观察 -网络评论. show.aspx?id=3700    22. 《华夏地理》:飓风科学。2006年09月12日 13:23 来源:《华夏地理》2006年第8期 http://tech.sina.com.cn/d/2006-09-12/13231132153.shtml    23.杨学祥. 对冰期和小冰期气候变化因素的探讨. 自然杂志. 2000, 22(6):358~362    24. Cesilia 编译。西伯利亚万岁冻土解冻 将释放亿吨甲烷。TOM科技。 http://tech.tom.com/1121/1122/2005815-240908.html http://guancha.gmw.cn/content/2007-08/13/content_654838.htm try { showAd(3,0,1); } catch(ex){}
个人分类: 学术争论|6778 次阅读|2 个评论
上帝也不能违背的自然规律
liufeng 2008-11-7 14:45
作者:刘锋 记得有一个驳斥上帝存在的例子是上帝能不能造出一块他自己也不能举起来的石头,如果他造不出来,这说明上帝不是万能的,如果他造出来,因为这块石头他无法举起来,所以他仍然不是万能的。 这是个有趣的例子,西方宗教认为上帝是全知全能的。我不知道这个上帝是过去式,现在式的还是未来式,如果是现在和过去式,我暂时还不相信他的存在,但未来就不好说了,如果人类永远发展下去,在无穷长的那个时间点是不是能够达到全知全能。 即使上帝真的出现,仍然有一条自然规律不能违背:即在一个时间点上,他无法同时实现互斥的规律或现象。 所谓互斥就是相互割裂,互不影响,互不相容,如黑与白,向东运动和向西运动,膨胀和收缩等等等等,上帝也许可以让万有引力变成万有斥力,可以让老年人变年轻,可以让大海分开,但他不可能让一匹白马同时是一匹黑马,让我们唯一的那个太阳从地球东边升起,同时也从西边升起。 回到文章开头那个例子,上帝能不能造出一块他自己也不能举起来的石头,仔细分析这个需求,如果上帝抓住其中的漏洞是可以完成的,第一步上帝先造出来一块石头,第二步上帝举石头,举不起来, 您看不是完成了么。问题出在那里? 只要时间上错开,上帝的确可以完成任何事情,但这道题目的本意是上帝能不能举起一块他举不起来的石头,不是语言的游戏,是我们让上帝在一个时间点上完成一个互斥的任务。 上帝可以造出一匹全黑同时全白的马么?不能, 上帝可以让铁球飞近地球的同时远离地球么?不能 上帝是万能的,可以修改任何一个自然法则,但有一个自然法则不能违背:不能同时做互斥的事情。 这个上帝也不能违背的规律是不是说明在上帝之外还有更强的自然法则?我不知道。。。。。。。。
个人分类: 观点评述|5338 次阅读|10 个评论
2008年金融危机敲碎了市场经济的神话
杨学祥 2008-10-29 13:43
  一个姓丁的年轻女子在湖南图书城遍寻一套名叫《资本论》的书,结果没找全,脱销了。枯燥、深奥的《资本论》为什么突然间这么畅销呢?全是金融危机闹的。此前快报报道过,《资本论》在德国也卖得很火,成为今年热门的圣诞礼物。对于《资本论》畅销,专家分析说,主要原因是国际上普遍认为这一轮经济危机是自由市场造成的,并且认为结束危机完全靠市场不行,必须有国家干预,而马克思一百多年前写的《资本论》已经清楚地描述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周期和将来遇到的问题,现在看《资本论》很有现实意义 。 与 2008 年金融危机可以对比的是, 1991 年下半年,美国人大卫科茨访问过苏联,曾直接观察到苏联解体过程中的若干情况。大卫科茨根据当时的见闻和大量的历史资料,对苏联解体这一本世纪中重大的历史事件作了一次系统的分析。他写的《自上而下的革命》一书概括了这个研究成果。这本书以翔实的资料说明了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等国在试图建立资本主义制度的过程中给国家和民族带来的灾难 。 现在关于苏联解体的解释,西方有个主流观点,它包括两个方面:第一,计划经济是走不通的。早在 80 年代,苏联的计划经济就开始崩溃了,所以苏联别无选择,只有实行市场化和私有化。第二,这是苏联人民的选择。在社会主义国家,一旦给人民真正的民主和自由,人民就会提出废除社会主义而建立资本主义制度。苏联是进行社会主义试验最长的国家,曾取得过举世瞩目的成就。用上述观点来说明解体的原因,在大卫科茨看来,是缺乏说服力的,因为这不符合历史 。 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国家之间有着重要的区别。当资本主义面临大萧条的危机时,作为统治阶级的资本家倾注全力拯救这个制度,因为另一种制度与他们不共戴天,社会主义意味着他们永不再能作威作福。像资本主义一样,社会主义国家也有一个统治集团,它统治着社会并在其中占有特权地位。但是,与资本主义不同,社会主义国家统治集团不拥有生产资料。而且,根据官方意识形态,社会主义国家的统治集团在管理经济和政府时要无私地服务于劳动人民的利益。但是,这个统治集团并不想在社会主义制度这一棵树上吊死,更不用说什么传统。各种各样的偶然事件和主要人物的个性都在事态发展中起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其中根本的结构性因素是,社会主义没有能形成一个与之利害共存的统治阶级,这样的统治阶级应能保卫自己所统治的社会。一旦社会陷入略微严重一些的社会经济危机,统治集团的绝大部分马上抛弃旧制度,倒向资本主义。如果这种分析是正确的,这就说明为什么这样一个表面上看起来稳定的和比较成功的社会经济制度竟然如此迅速和如此平缓地垮台了 。 经济发展也要遵从自然规律。 第三次世界经济长波上升期出现在 1890 至 1913 年,第四次世界经济长波的上升期发生在 1945 至 1973 年,第五次世界经济长波应起始于 20 世纪 90 年代末,也就是说 21 世纪头 20 年是第五次世界经济长波的上升期 。拉马德雷的冷位相为 1890-1924 年、 1947-1976 年,暖位相为 1925-1946 年、 1977-1999 年。对比可知,世界经济长波的上升期对应拉马德雷的冷位相,世界经济长波的下降期对应拉马德雷的暖位相。由于 1914 年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使第三次世界经济长波上升期提前结束。这一一对应的变化,明确反映了全球气候变化对世界经济的重要影响 。美国挑起的这场金融战争将提前结束 21 世纪头 20 年的第五次世界经济长波的上升期。 美国在 20 世纪三十年代所经历的大萧条显然比七十年代中期开始的苏联危机要严重得多,但是并没有导致政治经济崩溃。世界资本主义虽然在大萧条中受了沉重打击,但是所有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都设法生存了下来,接受了改革,但并不触动基本制度 。这一时期就是 1925-1946 年的拉马德雷的暖位相时期,即第三次世界经济长波下降期( 1914-1944 )。相比之下,苏联的领导阶层轻易地抛弃了马克思理论, 2008 年的金融风暴是对他们这些不学无术的经济理论外行的莫大嘲笑。 我在 2004 年指出,世界经济发展受自身制度的缺欠和自然变化的影响呈波浪式的变化规律。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家忽视了经济发展的波浪式规律,片面地认为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应该不断高涨,因而在自然规律形成的经济衰退面前张皇失措,甚至怀疑社会主义制度本身出现了问题,导致苏联最终解体。这是一个历史性的教训 。 2008 年世界金融风暴再次验证了这一观点的正确性。 当格林斯潘用一句我错了宣告自由市场经济体系的确存在无法避免的缺陷时,全世界的目光又会集中到 马克思一百多年前写的《资本论》 。 周俊生指出, 美国国会把格林斯潘请到国会问责,面对惨不忍睹的现实,一直以高傲形象示人的他终于低下头颅,承认自己在担任美联储主席期间,确实出现了很多方面的失误,特别是过于相信自由市场自我调节的力量,终于酿致了今天的巨大损失 。 2008 年世界金融危机表明,缺乏政府管理和计划的经济也是行不通的。 马克思一百多年前写的《资本论》再次敲碎了市场经济的万能神话。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著作资本论因金融危机脱销。 2008 年 10 月 29 日 03:15 都市快报。据三湘都市报。 http://news.sina.com.cn/c/2008-10-29/031516544257.shtml 2. 〔美〕大卫科茨。美国人对苏联解体的分析。 http://www.cccpism.com/tl/tl/teen.htm 3. 湖北大学世界经济学科课题组(课题组成员:柳剑平、肖德、程崇祯、彭斯达、陈汉林、孙铭;执笔:肖光恩、周先平)。第五次世界经济长波与我国面临的战略机遇。 http://www.gmw.cn/content/2004-07/27/content_65180.htm 4. 杨学祥 . 经济发展也要遵从自然规律 : 世界经济发展的波浪式规律苏联解体的历史教训 . 光明博客。 http://blog.gmw.cn/u/466/archives/2004/5365.html 5. 周俊生。格林斯潘是否应该接受审判。 2008 年 10 月 29 日 来源:解放网 - 新闻晨报。 http://forex.hexun.com/2008-10-29/110590670.html
个人分类: 学术争论|3056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8 07:0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