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万年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转载]五千年还是一万年——中华文明史新探
热度 1 lulingkxw 2018-8-15 21:20
五千年还是一万年——中华文明史新探 2012-06-01 18:14:00 |分类: 探索发现 | R | 五千年还是一万年——中华文明史新探 作者:史 式 来源:《新华文摘》 内容提要 :本文以详实的史料和严谨的推理,论证了中华文明史不是 5000 年,而是 10000 年,之所以出现 5000 年之说,一是有关文献记载的缺失;二是一些西方学者对东方文明的偏见和贬低;三是我们自己对自己的历史研究不够。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中华大地大量的考古发现,无可辩驳地印证了中华 10000 年文明史的真实性。现在,我们的专家和学者们,是应该重写中华 10000 年文明史的时候了。 中华文明史究竟有多长?传统的说法是上下五千年。但从 20 世纪 70 年代起,考古工作不断有新的发现,说明南北各地一些文明源头都在五千年以上。 1997 年 8 月,“海峡两岸史学家合撰中华民族史第四次学术研讨会”曾经提出“中华文明史可追溯到万年前”的论点。会后,由笔者和台湾著名史学家黄大受教授共同起草和《重写中华古史建议书》,主张中华古史应从一万年前写起。此建议书已获海内外百余位历史学家、考古学家、人类学家、民族学家、民俗学家签名赞同,公开发表。现将我们探讨这一问题的经过摘要发表,以就教于海内外各位专家与广大读者。 五千年说探源 近百年来,我们一提到自己的历史,就会说“上下五千年”、“中华文明五千年”。如果要问五千年这个数字是怎么来的?我们可以肯定地回答:是传统的说法,是沿用司马迁在《史记》中以黄帝为古史开端的旧说,此外别无来源。因为是在一百年前,中国的考古工作还未启步,用碳十四测定古物年代的方法尚未发明,西方学者对于中国古史的一些说法尚未传入中国。 黄帝在世的时间是在五千年前,这话是不是司马迁说的?不是。司马迁撰《史记》,不列三皇,而把黄帝列在《五帝本纪》之首,以黄帝作为我们的人文初祖,这是不错的。至于黄帝在世的具体时间,他并没有说过。他在《史记·三代世表》中说:“予读牒记,黄帝以来皆有年数。”但对《五帝本纪》并不记年,大概他认为那些年数并不可靠,故不采纳,说明他治学严谨,不轻信无根据的史料。既然如此,后世所用的黄帝纪元,其年数又从何而来? 现在一些历史工具书都有中外大事年表,表中就有黄帝在位的年数。据《辞海》所附“辛亥革命时期所用黄帝纪元对照表”的说明,这个年数的来源如下: “各纪年中,以《民报》所用年代为多数革命党人所接受。武昌起义后湖北军政府文告,即以此为据,各省响应的文告亦多采次说。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时,通电各省,以黄帝纪元 4609 年为中华民国元年。” 然则《民报》所用的年代又从何而来?原来是从古籍中有关的数字推算而来的。这个推算的经过是: 一、首先根据宋代的邵雍《皇极经世》一书所称尧元年为甲辰年,再经卢景贵考定这一年相当于公元前 2357 年。邵雍即邵康节,并非史学家,而是一位精通“象数之学”的哲学家。《皇极经世》又是一部“术数”书,其可信的程度也就可想而知。而且所谓“考定”又缺少可靠的数据。 二、既知尧元年为公元前 2357 年,再据晋代皇甫謐的《帝王世纪》推算,认为尧以上共有五帝,历时 341 年。其中黄帝在位 100 年,少昊金天氏 84 年,颛顼高阳氏 78 年,帝喾高辛氏 70 年,帝挚 9 年。一次推算,黄帝元年应为公元 2698 年。这位皇甫謐又非史学家,而是晋代的一位医生,精通针灸之学,他的《帝王世纪》,是一部业余著作。是否可信,先看这五帝在位的年数,我们也就不难推想。别说这是五帝在位的年数,就说这是五帝的寿命,也很难使人相信。请问:在四千多年前,人类的寿命能到 100 岁么? 所谓“黄帝纪元”,不过是大胆地猜测估计而已,全无可信的根据。从黄帝纪元即公元前 2698 年算起,到今年( 1999 )一共是 4697 年,不足五千年而接近五千年,这就是“五千年”说的真正来源。《民报》当时采用黄帝纪元,不过是“古为今用”,是清朝末年革命党人为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宣传需要而提出来的,并未经过慎重的考证,当然不足信。 五千年说除了传统的旧说之外,还有什么新说?也许有人会提出东北红山文化遗址距今正好五千年,又我国著名考古学家苏秉琦先生也有“五千年的古国”之说。但是这些新说都是 80 年代、 90 年代才出现的,而“上下五千年”之说从辛亥革命时期就开始了。因此,传统的旧说是五千年说唯一的来源。 以黄帝为古史开端的缺失 司马迁以刑余史臣,发愤著书,成一家言,创千秋沿用之体例,开创之功,自不可没。这是就整部《史记》而言。但其中以黄帝为古史开端一事,则颇为缺失。我们诚不愿苛责古人,但是为了探讨古史真相,不能不对其缺失,略加探讨。 司马迁忽视早于黄帝的女娲、伏羲、神农,独尊相对晚出的黄帝,尊为人文初祖,作为古史的开端。无论出于什么原因,以黄帝为古史开端的说法,脱离了历史的真实,至少对后世留下了两方面的后遗症。 一是造成了中华文明、中华历史的一元论。造成了一个始祖——黄帝,一条母亲河——黄河,一块发源地——中原地区的历史观。这与史实不符。且不说尽数十年的考古发现已经彻底打破了这种一元论,就是在考古工作尚未起步,老一辈学者还是根据古籍考证古史的时候,蒙文通先生就在《古史甄微》一书中指出华夏——汉族是由河洛、江汉、海岱三个族群融合而成。徐旭先生就在《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一书中指出汉族是由华夏、东夷、苗蛮三个集团融合而成。此后,林惠祥先生的《中国民族史》更把汉族的来源考定为四合一——由华夏族系、东夷族系、荆吴族系、百越族系融合而成。不管三合一或四合一,总之不是一元的。 司马迁既建立了一元论的历史观,就不得不为人文初祖黄帝编造家谱,使得本来属于不同族群的古圣先王,统统定位为黄帝一人之子孙,这实在是《史记》一书中之败笔。他在《五帝本纪》中本已承认“百家言黄帝,其文不雅驯,缙绅先生难言之”,他记黄帝事迹,只好“则其言尤雅者”,那又怎能为这种面目模糊不清的传说人物编造家谱!为传说人物编家谱,是既不必要又不可能之事。《史记》与《大戴礼记·帝系篇》编造的黄帝家谱,皆不能自圆其说。例如他们皆以尧及禹为黄帝的四世孙,舜为八世孙。结果闹出大笑话,即舜娶尧的女儿是娶自己的曾祖姑,舜让位给禹是让给自己的四世祖。要把分属于各个不同地区不同族群的知名人物都编排为一个人的子孙,列出一张滴水不漏的世系表,这是难以办到的。即使能够办到,也于历史事实无干,只不过是玩了一场文字游戏而已。 二是自设限制,斩断历史。既写历史,就应该从头写起。如写一个人的传记,应从出生开始,不能从他功成业就之时开始。世界上许多民族都有自己的神话传说,都会记载在本民族的史书上。只有《史记》与众不同,既无神话,又无传说,开篇第一句就是“黄帝者,少典之子。”此“黄帝”,是“抚万民”的“天子”,和司马迁生存时代的汉武帝是同样“抚万民”的天子。既然如此,黄帝在位之前的中华文明发展史就被砍掉了,中华民族的童年时代也被砍掉了。许多美丽动人的神话,丰富多彩的传说,在《史记》中是找不到的。过去我们文学界有一种议论,认为中国上古时代缺少神话与史诗。拿我们短短几则“愚公移山”、“精卫填海”的神话故事与内容丰富的希腊神话相比,未免逊色。一部《诗经》,不过是各地的民歌选集,自然赶不上人家一唱几个月的壮丽史诗。我们就史籍而言,事实的确如此,若把眼光转向民间,到少数民族特别是南方少数民族中去搜求,就会大吃一惊,觉得保存在民间,停留在口头上的神话与史诗十分丰富。过去不为人所知,是由于“正史”不收,得不到承认之故,本来应该是宠儿的力作竟然成了弃儿。 以黄帝为古史开端的框架,正是自设限制,斩断历史。世界上任何民族在建立王朝建立国家之前,必然有一段为时甚久的文明发展史与民族形成史。我们的史书从黄帝写起,则此前的文明发展史与民族形成史就被砍掉了。任何民族都有一段为时甚久的母系制社会史,我们的史书从已经进入父系制社会的黄帝写起,前段的母系制社会就被砍掉了。在我们中华民族的历史舞台上,第一位出场的主角——黄帝,就被描绘为一位垂手拱衣而天下治的大皇帝,一切发明创造,都集中在他一个人身上,一切文治武功,都记在他一个人账上,这不显得太突然了吗?正象民间传说中的“老子”,一出娘胎就是一个白胡子老头,所以叫“老子”。其实真正的历史并非如此。在黄帝之前必然还有一段长久的文明发展史与民族形成史。现在的考古发现已经可以证实,这一段时间长达数千年。由于我们的史书既以黄帝作为古史的开端,就不得不把前此的几千年尽力压缩,压缩到黄帝在世的百年之内,这怎能不令人感到突然!要想让历史恢复本来面目,以考古发现为根据,使人为压缩的历史逐渐还原,那就应该让古史实事求是地向前延伸,不能再以黄帝作为古史的开端。 西方学者的说法 自从西方人取得了海上霸权,他们的舰队可以自由航行全球各地之后,西方学者对于世界许多民族的历史与文化,就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关心。我们虽不能说这些学者都带有为侵略行动服务的目的而进行研究工作,但是他们的白种人优越感与种族偏见多多少少总会有一些。故当他们对我们的历史与文化提出新论点的时候,我们实在应该多加考虑,不可轻信。 1894 年伦敦大学教授拉克伯里( Terrien de Lacouperie )编撰《中国古文明西来论》一书(《 Western Origin of the early Chinese Civilization 》)就是一个例子。他以巴比伦古史与中国古史相比附,认为中国民族来自巴比伦。其结论近于武断,所举的论据也比较勉强,难以服人。如说巴比伦的楔形文字为中国的八卦与文字之源,中国小麦系自巴比伦传人,一年四季、治闰月、 12 甲子循环, 60 年为一纪等皆来自巴比伦。巴比伦的酋长奈亨台( Nakunte )于公元前 2282 年率领巴克( Bak )族东迁。此酋长即黄帝,巴克族即中国所谓“百姓”。此说认为中华文明、中华民族全部外来,与本土并无渊源,把黄帝以前女娲、伏羲、神农等史事一笔抹杀。对于尊重古籍的中国学者而言,应该说是难以接受。但是经过日本学者的鼓吹,传入中国,竟然流传一时,连章太炎等人也都相信。 “西来说”经过十余年的论争,直到我国考古工作起步,仰绍古文化遗址发现,才渐渐销声匿迹。何炳松氏《中华民族起源之新神话》一书对“西来说”严厉批评:“欧洲人震于中国立国之悠久,及其在世界史上地位之重要也,于是大运神思,力言中国文化渊源西土,以示西洋人之有功于中国。”拉克伯里之倡“西来说”是否有此动机,暂置不论,但他研究中华文明的态度很不慎重,则无可讳言。 近百年来,在世界四大古文明中,如按时间长短排列,则埃及居第一位,其文明史长达六千余年;次为巴比伦,五千余年;再次为印度,五千年;最后为中华文明,四千余年。有些对我们有偏见的西方学者,甚至不承认我们的文明史有四千余年,认为只有三千余年。文明史的长短是怎么计算的?四大古文明的次序是怎么排出来的?这就决定于对“文明”这个概念如何解释,而这种解释权却长期掌握在西方学者的手中。他们认为:要说一块地方,一个族群已经进入“文明”,必须同时具备四个条件,缺一不可。四个条件是: 一、已经有了有系统的文字。 二、已经有了青铜器(包括生产工具和武器)。 三、已经有了城市(兼具防御功能与交易功能)。 四、已经有了神庙(指大型的宗教性建筑物)。 不问这个族群的生活方式(农业、渔业还是游牧)、不问这个地方的地理环境(山区、草原还是平原),不顾各个民族社会发展的道路千差万别,反正是一刀切。合乎我的规定者始予承认,否则一概摈之于“文明”的大门之外。正如林河先生 1998 年 2 月 24 日给我的来信中所说: “关于‘文明’的定义,西方的框架是片面的,是按照西方的情况提出来的,破绽很多。如非洲的古国贝宁,有很发达的青铜文明,但却没有文字,你能说他没有文明吗?青铜器固然灿烂辉煌,但你能说良渚文化的玉器不灿烂辉煌吗?城堡是游牧民族互相征战的产物,对和平的农业民族来说,城堡却并不重要。” 西方文化的根源是游牧民族的文化,其基本精神与农耕民族的文化大异其趣。按照他们的标准来衡量进入“文明”的时间,对于源于农耕民族文化的中国、印度等古文明来说,必然大吃其亏。在四大古文明排次序的时候,印度文明和中华文明老是排在后面,原因在此。看来,要想争取公平的待遇,我们应该有发言权,世界上很多民族也应该有发言权,不能老是被动地接受别人的裁定。 中华文明史究竟有多长?西方学者的说法是: 一、在 20 世纪初期,他们提出了“中华文明西来说”,认为中华文明源于巴比伦古文明,全长是四千余年(从公元前 2282 年算起)。 二、在 20 世纪中期,他们又以进入“文明”时代的条件来限制我们。根据他们所定的标准,我们的文明史只能从“盘庚迁殷”算起,全长只有 3400 年。 三、到 20 世纪晚期,情况有了很大的变化。感谢数十年来我国考古工作者默默无闻地埋头苦干,大量的考古发现终于逼迫西方学者一再改变他们对中华文明的看法。要问中华文明史究竟有多长 ? 对于这个问题,他们只能表示:暂不发言。 请阅 1992 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中文本《剑桥中国秦汉史》的“总编辑序”,即可了解他们“暂不发言”的原因。此书由英国的崔瑞德( D · Twitchett )与美国的费正清( JohnK.Fairbank )共同担任主编,其代表性是无可怀疑的。 “总编辑序”中说: 当十多年前开始计划编写《剑桥中国史》时,本来当然打算从中国历史的最早时期写起。但是,在我们着手写这部丛书的几年时间中,我们不论对中国史前的知识,或是对公元前第一个千年的大部分时期的知识,都因大量的考古发现而发生了变化;这些发现始于 20 世纪 20 年代,而自 70 年代以来取得了越来越大的发展。这一大批新材料一再改变了我们对早期史的看法,而且至今还没有对这些新的证据和传统的文字记载作出任何普遍公认的综合。尽管屡次作出努力,试图计划并写出能够总结我们早期中国知识现状的一卷或几卷著作,但事实证明现在尚不能做到这一点。很可能还需要 10 年功夫,才能对所有的新发现进行可能有一定持久价值的综合。因此,出于无奈,我们在编写《剑桥中国史》时,就从秦汉这两个最早的帝国政体开始。 他们当然知道“秦汉两朝的各种制度文学和艺术、社会形态及其思想和信仰都牢牢地扎根于过去,如果没有这段更早历史方面的某些知识,就无法了解它们。”他们很想做,但是做不到,“非不为也,是不能也。”他们从秦汉写起,是“出于无奈”,不得已而为之。西方学者有时候很自信,有些盛气凌人;有时候又坦率得很可爱,居然说出“出于无奈”这样的真心话,这种坦诚的态度是可贵的。 自己的历史自己写 自己的历史应该自己写,这本来是最简单的道理。拨开层层迷雾,让历史恢复本来面目,更是史学家无可推卸的神圣天职。 写一部新史书,这并不是很渺茫的事。海内外很多学者都作了大量的准备工作。而且,新史书的框架、脉络可概括为:“超百万年的文化根系,上万年的文明启步,五千年的古国,两千年的中华一统实体,这就是我国历史的基本国情。” 在新史书中,除了用不多的篇幅简述“超百万年的文化根系”,介绍元谋人、巫山人、蓝田人、北京人时代的自然环境与早期人类的生活情况之外,从一万年前开始,就进入了中华文明史的范围,中华民族史的范围。距今一万、五千年、两千年是三个重要的里程碑。 大约在一万年前,我们的先民逐渐从渔猎、采集生活转入农耕生活,开始定居,进入母系社会。因为食物有了保障,农闲之时可以发明创造,改进工具,发展生产。从此跨入了“文明”的门槛。这是传说中的女娲、伏羲、神农时代。从距今五千年到距今一万年,南北各地都发掘出许多古文化遗址,说明我们的农耕文明已经开始传播。南方的主要农作物是稻,北方是粟。我们何时进入文明时代,有大量的出土文物可以证明,不需要别人来为我们鉴定。 大约在五千年,陆续出现了一些方国——城邦国家,由于争夺耕地与牧场,发生了大规模的战争,母系制社会让位于父系制社会,青铜器与铁器先后出现。这是传说中的以黄帝为首的五帝时代,与部落联盟式的夏、商、周三个王朝。从距今五千年到距今两千年,许多方国互相吞并,由多到少,最后成为一个统一的封建国家。距今距今五千年到距今两千年,许多方国互相吞并,由多到少,最后成为一个统一的封建国家。距今两千年到现在,许多史事众所周知,不必赘述。 因为大家听惯了“上下五千年”或“五千年文明古国”的说法,猛然听到我们说“中华文明一万年”或“中华万年史”,可能会认为两说不能并存。其实“一万年”和“五千年”只不过是我国历史上两个不同阶段而已。一万年是文明史,是中华文明从启步(开始)到逐渐形成的历史。五千年是国家史,是从许多方国逐渐合并成为统一的封建国家的历史。 五千年的中国史,过去已经写得很多了,包括大陆、台湾与海外,少说些,也有一百部以上;一万年的中华文明史或中华民族史,至今连一部也没有。为什么没有?这也很容易理解。因为直到本世纪 70 年代以后,足以证明中华文明已有万年的证据才陆续出土。湖南城头山(不是彭头山)古文化遗址的报道是 1994 年 2 月 21 日才发表的,距今不过五年。如果证据不足而贸然动手撰写万年史,岂不成了说大话。现在条件成熟,又到了世纪之交,新世纪写新史书,自是一件盛事。此时不写,更待何时! 在过去只知“上下五千年”的时候,我们总认为中华文明产生于黄河腹地,中华民族来自黄土高坡,我们的文明是大陆文明、黄色文明,有封闭保守的缺点,因而羡慕人家的海洋文明、蔚蓝色文明之富有开拓进取的精神。但是通过对七千年前河姆渡古文化遗址的发掘,了解到我们的先民“饭稻羹鱼、断发文身”的百越族群在那时候已以轻舟出海,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海洋民族。百越族群通过逐岛漂流,活跃在广阔无边的太平洋上,移居到东南亚和太平洋上诸岛。现代的遗传学家通过对 DNA 的分析,已经证实了这一点。 过去我们的考古工作没有开展,许多发明创造找不到源头。西方学者就指手划脚,认为都是从外面传进来的。例如水稻栽培,就被说成是从印度传来,因为印度考古发现在 7000 年前已经有了人工栽培稻谷。不久之前,湖南澧县彭头山古文化遗址中出现了距今 9000 年的人工栽培稻谷,就用事实说明了问题。许多在五千年历史中说不清道不明的疑难问题。在万年史中就一一迎刃而解。因为能够代表中华文明的许多事物,正是在这一段时期孕育而成的。 过去认为中华文明起源于西北,逐渐向南传播。虽有少数学者如老一辈史学家卫聚贤先生曾经提出中华文明发源于东南发展于西北的说法,因为缺少证据,并未造成多大影响。现在考古发现一再证实,如蚕丝、茶叶、瓷器、漆器等等足以代表中华文明的事物,无不起源于南方。 我们常说历史人物在思想上会受到历史的局限,却很少想到自己在考虑问题的时候,也会受到史书的局限。由于传统史书的误导,我们每每会自认为是黄土高原的儿女,安土重迁,不思进取,所以事事落后于人,缺少足够的自信力、自尊心与自豪感。如果读了一部新史书,知道在八九千年以前,我们的先民已经在江汉平原上开辟了富庶的鱼米之乡;知道在六七千年以前,我们的先民已经在东南沿海各地陆续出海航行于太平洋上;知道全世界人类 200 项最重要的发明创造,追本穷源,一半以上都是中华文明的产物;知道一万年来,中华文明一直遥遥领先,我们落后于人的时间,不过百分之四而已,则每一位中华儿女,将有何感想?这些史事,能不振聋发聩;这些史事,能不激动人心! 我们缅怀往事(一万年来的往事),遥望将来( 21 世纪已在眼前),如果不决心振作,,如果不决心振作,奋勇前进,担负起永远愧对历代祖先与后世子孙。鉴往可可以知来,我们一定能从一部前所未有的相对真实的新史书中汲取力量,得到鼓舞,从黄土高坡走向蓝天碧海,海阔任鱼跃,天高任鸟飞! (本文刊载于 1999 年 6 月 10 日《团结报》, 1999 年第 9 期《新华文摘》转载)
个人分类: 中华文明起源|623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3400万年前南极冰河形成的原因
stonewho 2013-4-10 08:19
3400万年前,南极洲在始新世/渐新世边界上广泛发生的冰河作用以及与此相关的气温变冷,是地质地层中所记录的最基本的全球气候事件之一。这一冰河作用的诱发因素一般被认为是南极洲与澳大利亚之间的“塔斯马尼亚通道”的开通和南极洲与南美洲之间的“Drake通道”的开通。用偶合大气环流和动态冰层模型所做的新的模拟表明,尽管“南大洋”通道的开通有可能曾经引起南半球气候明显变冷,但其他因素在引起从“温室气候”向“冰室气候”的转变中一定也在起作用。主要因素可能是在新生代结束时大气中CO2浓度的下降。
1237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基因突变率表明人类在6.2万年至9.5万年间离开非洲
crossludo 2013-3-23 13:35
一项最新的 化石骨骼遗传物质分析 表明,我们的早期人类祖先或许在6.2万年至9.5万年前就离开了非洲,这比之前研究预测的时间要晚10多万年。 这些新发现与之前的评估相一致,但是却推翻了最近的一项研究,那项研究推断人类第一次大批离开非洲至少是在20万年以前。德国杜宾根大学的生物学家艾丽萨-米特内克是研究的合著者,她说道:“最新研究结果与我们从考古学所了解的知识相一致。”究竟什么时间人类第一次离开非洲开拓殖民地一直都是一个饱受争议的话题。所有的估计都依靠一个数字:基因突变率。通过了解基因的变化率并且把不同种族或者群体的人类基因差异数量相加,科学家们能够创造一个“分子种”来解密多久之前他们拥有共同的祖先。 基因突变率表明人类在6.2万年至9.5万年间离开非洲 最新的研究根据现代人类家族的 细胞核DNA的突变率 进行评估,那是预测共同祖先时期的另一种方法。这种方法认为人类以50%的速率出现基因突变,这就意味着要达到现代人类的基因差异,人类至少已经离开非洲超过20万年。米特内克告诉《生命科学》道,那与考古学和其它的证据并不相符。为了查明这一问题,研究人员从欧洲和亚洲的11具古人类化石骨骼中提取了线粒体DNA。借助放射性碳年代测定法,其中最古老的大约有4万年年历史。研究团队研究发现,基因突变率表明人类在6.2万年至9.5万年间离开了非洲。 研究人员判断, 线粒体DNA为了避开虚假突变错过了许多真正的突变 。那就会导致我们低估突变率并且对人类离开非洲的时间等问题做出更长的评估。昆士兰大学的一位遗传学家PeterVisscher在写给《生命科学》的一封邮件中说道,现在尚不清楚的是哪种方法最可靠。这种争辩也会继续,但是很快有可能对现代的突变率达成一致,因为全世界正在进行着如此多的测序研究。
个人分类: 进化生态|1757 次阅读|0 个评论
“朋友江湖”:小心驶得万年船
热度 1 罗岚 2013-2-5 10:50
逆水行舟,可以激发人的潜力,比顺风、顺水的情形不可同日而语:伴随危险,结果也许可以导致“舟”的技术革命。 欧洲几乎使用电磁炉,很少使用燃气;美国和中国的厨卫几乎是燃气的天下。到了美国半月左右,一天煮咖啡,忘记了时间,咖啡渣在锅里差点被烧起来 —— 糊味唤起记忆:炉子上还煮了咖啡!为此,专门买了个刷子,刷咖啡渣,“刷盘子、刷锅子”的声音堪称“美妙”!从此,只要厨房在煮东西,自己的房门就不敢关上了;第二天,住的 TOWN 里响起了消防车的警报声,不知道哪家起火了 —— 是不是 TOWN 附近又有博士领了社保卡呢?博士、博士后在欧洲、美国逗留 10 天以上就可以申请社会保险 —— 这样的身份当然是社会的最底,自然有生存危机;所以,很多博士、博士后都忽略或者放弃这个权利;美国大学里,仍有华人学者十年左右还没领绿卡、不在乎身份,也许是无法接近移民局、也或许是不想在美国社会垫底。回到中国租的房子里(没钱、没权买房,即使是在中国也被认为不成功),前几天早上,煤气炉的煤气自己灭了 —— 因为太早的早上不开门窗,厨房门紧闭着,不知是哪股气流吹灭了火苗?幸亏及时看到了,好长时间不敢打火,怕“爆炸”,以致那天的早餐有些耽搁! 中国的年又到了,真真正正体会“年”这个怪物;事事有节奏、有韵律一些,在年底整理一下思绪,站在自己垫好台阶上继续逆水而上 —— 如果来年想轻松,只要用“顺风顺水”的朋友,到“顺风顺水”地方;但是,千万不忘记险恶环境下的逆水行舟者,他们是值得尊敬的,否则某部分“人”不仅仅落后动物,甚至落后植物!
3087 次阅读|3 个评论
一年
热度 1 zhudingju 2012-12-29 13:29
一年 朱定局2012-1229 千年, 只是一瞬间, 如同闪电, 点亮了电线。 万年, 只是一瞬间, 如同惊雷, 惊醒了人间。 亿年, 只是一瞬间, 如同风吹, 有了第一片落叶。 百年, 只是一瞬间, 美丑善恶, 尽在眼前。 十年, 只是一瞬间, 得失成败, 弹指之间。 一年, 只是一瞬间, 凝视间, 已过万万年。
3146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你患有大脑“肥胖症”吗?
Ripal 2012-12-20 19:46
[转载]你患有大脑“肥胖症”吗?
科学还不能提供人类大脑结构变化的确切证据 有一天,我们一家人要到外面吃饭,妻子让我上网查一下附近有没有好的餐厅。20分钟后,她问我,你找到餐厅了吗? 我说,什么餐厅?你看看这个网站有多酷! 盖瑞·斯莫尔教授是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脑神经学家。他一生的研究都是为了更好地理解大脑如何运作。最近10年,他最关心的一个课题是数字技术对人类大脑与行为的影响,而研究的动机正是来自生活中的平常小事。妻子写博客,儿子玩游戏,女儿发短信,在一个脑神经学家的眼中,这些小事意味深长。 虽然科学还不能提供人类大脑结构变化的确切证据,但按照他的假设,大脑的功能在过去20年间的改变,很可能比过去数千年的变化更大。数字技术对于大脑进化的意义,可以与30万年前人类祖先第一次学会使用工具相提并论——工具的使用导致了大脑额叶与前额叶皮层区的急剧变化,从而促进了语言与社交功能的进化。 他做过一个实验,研究经常上网的人和从未上网的人的大脑在使用搜索引擎和读书时的不同反应。结果发现,当阅读书面文字时,上网高手与上网生手没有表现出任何区别。而当在Google上搜索时,两组实验对象的大脑神经激活表现则明显不同——上网高手在大脑左前区的一个特定网络,即被称为背外侧前额叶皮层的区域(其功能是控制我们的决策和整合复杂信息的能力)很活跃,而上网生手的大脑在这一区域的活动甚微。但是,在互联网上仅活动5天之后(每天1小时),Google就在他们的大脑中激活了这一区域。 这个实验说明,比起传统的书本阅读,网络搜索能引发更积极的大脑活动。这是否意味着网络会让人变得更聪明,而不是像批评家们一直在抱怨的,Google让人变得愚蠢呢? “未必。”盖瑞教授说,“也有可能是绝大多数人对阅读更有经验,因此完成任务更有效率,需要的大脑活动相应也少。” 在他看来,这个实验的警示意义在于:如果大脑对于每天1小时的网络搜索刺激就如此敏感,那么当我们为此花上更多的时间又将发生什么?年轻人每天平均花11个小时在高科技玩具与设备上,他们的大脑又会发生什么变化? 斯坦福大学的一项研究发现,我们在电脑前每度过1小时,用传统方式与他人面对面交流的时间就减少将近30分钟。随着控制人类交流的大脑神经回路的退化,我们的社交技巧将变得笨拙不堪,我们经常会曲解甚至忽略微妙的非语言信息。 不久前,纽约州立大学的心理学教授史蒂芬·克奇做过一个实验。实验对象是200个17岁到23岁的年轻人,他们的任务是识别一个人从中立表情迅速变到快乐表情或者悲伤表情。结果发现,绝大部分人更容易识别快乐表情。但是,在他们玩一段时间的暴力游戏后,就丧失了识别能力。 数字技术将人类的一切东西推上了快车道。为了适应环境,我们的大脑正在学会如何更有效率地处理更多的信息。尤其是年轻的“数字土著”,正在发育中的大脑比成熟大脑对周围环境的刺激更加敏感,也更脆弱。他们的大脑正在为高速的网络搜索、网络社交发展新的神经布线。他们的心智反应更快,更适应信息过载和多任务处理的文化。他们能同时用6种不同的媒体进行34个对话,一些视频游戏还可以改善他们的周边视觉能力。但是,与此同时,他们大脑中颞叶的移情功能、额叶部位的复杂推理功能都在退化。 与很多科学家一样,盖瑞·斯莫尔对于数字技术的忧虑在于,人们在获得信息的速度和广度的同时,也在失去一些对人类来说更加意义深远的东西,比如深度思考的能力、集中注意力的能力、面对面交流的能力、独处的能力、不被刺激的能力…… 注意力匮乏症:每天至少有1/3的时间里,我们都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人类从来是走神的专家。有人开玩笑说,生活本身就是一种走神,让我们不至于老想到死亡。 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有一个游戏。在一张白纸上画一个点,然后尽可能长久地盯着它看。詹姆斯认为,人的大脑无法长久地聚焦在一个点,或者任何一个不动的物体上,哪怕只有几秒钟。因为它如此的渴望变化、惊喜,以及对无知的探险。它会不断寻找新的角度来聚焦这个点:形状的差异、与纸的关系、喻义上的想象,比如它像不像一只眼睛或苍蝇? 从某种角度而言,大脑对信息的渴求,与对性、美食、海洛因没什么区别。这些寻求刺激的欲望是由大脑的神经传递素多巴胺控制的。它能产生非常强烈的冲动,使我们不顾痛楚或疼痛也要满足自己猎奇求新的欲望。 1971年,当计算机还像卡车那么大时,经济学家郝伯特·西蒙(Herbert A. Simon)就对现代人的注意力匮乏症做出了最好的诊断:信息消耗的是接收者的注意力。因此,信息的聚敛必然意味着注意力的匮乏与欲求。 注意力涣散是很多精神疾病的征兆,包括精神分裂症、多动症。但是,在这个信息爆炸的年代,现代人多少都患有一定程度的注意力匮乏症。 加州大学的一个研究结果显示,现代都市人群平均每天被340亿个字节的信息轰炸。许多人在网上工作,一干就是好几个小时,中间也不休息,但平均每隔3分钟会被打断一次。即使不被打断,他们也会自己打断自己。而手头的工作每被打断一次,至少需要15分钟才能恢复注意力。 正如英国作家阿兰·德波顿所说,只要坐在计算机前,你很容易就忘了自己要做什么,因为总会有比你手头的工作更刺激,或更有趣的事情冒出来。他说自己真正的工作时间是在洗澡或上床的时候。 注意力的持续分散会令我们的大脑处于高度紧张。我们不断忙碌,追踪一切,分散心力关注每件事以及每个地方。我们时刻在扫描周围的环境,时刻对新接触的一丁点令人兴奋的消息保持警觉。苹果公司的前雇员林达·斯通将现代人的这种精神状态称为“持续性的局部注意力”,与之相伴随的是一种“多任务处理”的强迫症,我们想更快,一次性处理更多的事情。我们把电脑放在跑步机上,这样既能锻炼,又能处理工作。我们一边开车一边发短信,酿成了许多悲剧。对现代人来说,花一个小时只做一件事情,比如安安静静地读一本书,或者练习某种乐器,似乎变得越来越不现实了。 一心多用:打网球时用3个球 心理学家爱德华·哈洛威尔(Edward M. Hallowell)说,一心多用就像打网球时用3个球。你以为自己同时在做两件事情,其实只是在两个任务之间快速切换,每切换一次就浪费一点时间和效率。 神经学家发现,我们的大脑是通过不同的通道处理不同的信息的——语言通道、视觉通道、听觉通道等等。每一种通道每次只能处理一定量的信息流。如果某个通道负载过多,大脑就会变得低效率,容易出错。比如开车时打手机,两种任务在一系列通道上制造冲突——开车和拨号都是手动任务,观察路况和阅读手机屏幕则同时占用视觉通道。事实上,即使通过无线耳机说话也是很危险的。如果对方在手机中跟你描述一种视觉场景——比如一个装满家具的房间,这种视觉信息就会占据你的视觉通道,从而妨碍你观察路面情况的能力。 除非多种任务是在完全不同的通道中进行,比如叠衣服(视觉—手动)的同时听股票信息(词汇任务)。但现实中符合这种情况的很少。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与执行多任务相比,大脑在执行一个连续性任务时表现更佳。 但是,到了网络上,多任务处理的欲望会变得很难克制。一个意外的搜索结果、一封陌生人的邮件、一个朋友刚刚更新的状态,一段Youtube搞笑视频……这些小小的随机的兴奋和刺激会一次次启动大脑中的多巴胺分泌系统,刺激越多,思考越快;思考越快,则自我感觉越良好。很多人每次上网平均要打开8个窗口,每隔25秒钟从一个链接跳到另一个链接,就像巴甫洛夫的狗。 一开始,我们的大脑能以加快信息处理速度的方式来适应这种压力。它会本能地向肾上腺发出分泌皮质醇和肾上腺素的信号。短期看,这些应激激素可以提高能量水平并增强记忆力,但随着时间推移,它们对大脑的伤害很大。实验证明,压力下的动物在海马回(hippocampus)的记忆细胞比正常状态下小得多。 海马回呈马蹄形,分布在大脑颞叶内侧,管理人对新信息的学习和记忆。但是,当我们进行“多任务处理”时,一旦大脑负载过重,它的信息处理区域会从海马回(负责记忆)转移到纹状体(负责机械性任务),从而导致理解困难,甚至一旦完成任务就忘得一干二净。 人脑一次性到底能处理多少信息? 心理学家认为,人类大脑每秒钟只能处理110字节的信息,一生也不过1730亿个字节。与计算机相比,这个速度实在低下。所以,注意力就像精神上的金钱,是一种有限资源。你选择如何使用这些注意力,很大程度上也选择了你的精神状态、工作效率、事业前景。 为了生存,人类发展出了两种注意力。一种是由外界刺激驱动的注意力,自下而上的,比如有人在你背后摔一个玻璃杯,立刻会引起你的注意力。另一种是自上而下,主动控制的注意力,就像你用来强迫自己阅读福克纳小说的精神力。 MIT的脑神经学家罗伯特·戴斯蒙(Robert Desimone)发现,大脑中控制注意力的是前额叶皮质区(计划中心)的神经元。这些神经元同时释放信号,经共振形成伽马波(信号上下波动,就像正弦),能主动选择注意力的方向。 当我们的大脑被某种新鲜的刺激所吸引时——这种情况很容易发生,比如监视器上一个新的或者闪光的东西出现,就会自动赢得大脑的注意力——前额叶皮质区的神经元能同时发送竞争性的信号。伽马波可以在一个嘈杂的环境中穿行,但必须付出很大的努力才能避开那些强大的噪音,比如Twitter,或者facebook信息,将注意力集中到某一个具体的目标任务上。不过,大脑只有有限的能力避开这些刺激,所以,如果环境里的刺激过多,比如你在看一篇文章的同时,还打开了各种聊天窗口,则聚焦任务很可能会失败。 这位科学家认为,在不久的将来,我们有可能利用光线脉冲同步这些神经元,从而解决精神分裂症或者注意力匮乏问题,会比服用药物的副作用小很多。患者只要戴一个类似于助听器的小设备,让低波长光线照射头颅即可。 大脑怎么减肥? 就像节食一样,控制大脑对新鲜刺激的渴望是可能的,但必须经过严格管理和自我控制。 事实上,将注意力集中到某件事情上,能带来一种愉悦感。这种情形类似于精神上的俯卧撑,能起到大脑减肥的效果。我们可以设想未来的健身房,除了锻炼肌肉外,我们还可以通过一个连接大脑的装置,根据伽马波的路线锻炼怎么集中注意力。 当然,也有低科技的办法,比如冥想。已经有研究证明,佛教中的冥想训练能提高前额叶皮质区神经元同步信号的能力,强度比常人高出30倍。 另外,打盹20分钟到30分钟也能刷新你的大脑,极大改善你的注意力状态。但最佳状态要在小睡60分钟后才出现,因为60分钟恰好是大脑进入快速眼动睡眠所需要的时间。 还有一些简单的小技巧。比如大脑很难不注意到声音,尤其是别人的声音,所以你去哪里都可以带一个耳塞。当身处吵闹的地铁时,戴上耳机就能建造一个属于自己的“刺激庇护所”。 你也可以制定严格的时间管理制度,比如每天花90分钟集中精力在你最重要的任务上。然后,当前额叶皮质需要休息时,处理一下电子邮件,打打电话,喝杯咖啡,然后再集中精力做另外一件事情。 或者安排技术免疫日——周一无邮件日,周二无计算机日,周三无短信日等等,省下来的注意力可以用来提高工作效率,改善人际关系。 神经兴奋类药物也是一种解决方案,比如治疗多动症的药物Adderall。《Slate》上有一篇文章描述了作者试用这种药时的感受,“就像被一只放射性蜘蛛咬了一口”,他连赢了数场乒乓球赛,吞下了好几本厚厚的教科书,大脑中那个总是让他心痒痒是否有新电子邮件的开关好像被关掉了。但是也有人指出,这种药物会阻碍创造性的思维,只适合在一些进行一些机械任务时服用。长期服用Adderall的后果和对速度上瘾的后果是一样的——神经回路逐渐耗干。 ■
2068 次阅读|0 个评论
八方亲朋忙祝贺
uvard 2012-10-26 08:28
庆典 百年庆典今日开, 四海校友乐满怀; 八方亲朋忙祝贺, 万年辉煌继开来。 --鲍毅
个人分类: 随笔小记|2189 次阅读|0 个评论
无题
热度 1 cinderela 2012-10-9 19:49
人活着的孤独、寂寞都不算什么,因为总有个终了!如果人真的有不死的灵魂,而在此世没有寻到那心意相通的人!死后的万年孤寂该怎么办?现在明白了为什么以前民间有冥婚,离开彼世也要找个伴相陪,因为谁也不知道身前身后,漫漫荒古,人究竟要承受什么?只单影孤终不如有个同类,所以要生同寝,死同穴。
3106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雪爪鸿泥 吉光片羽 泥河湾遗址群考古或证人类新起源
crossludo 2012-8-25 16:08
泥河湾遗址群考古或证人类新起源 泥河湾小长梁遗址。资料照片 坐西向东,马圈沟遗址开掘剖面峰削壁立,200万年历史如云烟过眼。 致力于旧石器古人类研究的基层文保工作者成胜泉站在这座高逾五米的剖面下,手指沿着青灰色的“泥河湾层”缓慢划过,“这是第四纪标准地层。”细腻的泥屑泛起,每一点人类的遗迹都隐藏在这漫长的时间旷野里,雪爪鸿泥,吉光片羽。 在他周边的100平方米内,曾发掘出石器、化石1700多件。 在他周边的一公里内,发现了距今200万年的人类遗迹,对亚洲人类的起源与演化,提出新的命题。 在他周边的两千平方公里内,遍布着150多处早期人类遗址,其中40处达百万年以上。密度中国仅有,世所罕见。 这是河北阳原泥河湾遗址群,一个记录了东方人类起源、演变过程的天然博物馆,一个有着百年发掘史却仍是国际学术争论热点的“考古圣地”。这些发现使一些学者相信,东方人类从这里走来! 文明之源:人类也可能从中国泥河湾走来 马圈沟第三文化层的开掘剖面下,野草稀疏。200万年前的某天,我们的祖先在这里饕餮了猛犸象之后,心满意足地放下了“餐叉”。 “餐叉”的科学称谓是“刮削器”,旧石器时代的进食工具之一。“出土时,恰恰有一件刮削器在大象的肋骨化石上。”这个结果让当时包括成胜泉在内的所有考古专家兴奋不已,一个鲜活的史前进餐场面呼之欲出。 在泥河湾马圈沟遗址,已发掘的一、二、三文化层两面相对,四至七文化层从上而下层层深入,剖面上最高点到最低点的距离达13米之高。2001年发掘时,第三文化层的探方内散落着以象的骨骼为主,间有石制品、动物遗骨的遗物密集分布区域。骨骼分布集中而无序,在它们之间,散落着石核、石片、刮削器等工具。另三件用来制造“餐具”的石锤散落在外围。尤为引人注意的是,在多数动物的遗骨上都有十分清晰的被古人类砍砸和刮削的痕迹。 像一封写给未来的书信,语气恳切,信息明确:我们在这里。 “这封信”告诉人们,这里是东方人类的发祥地之一,是东北亚先民漫长演化征途的出发地。相对于被称作人类摇篮的东非奥杜维峡谷,这里的价值和地位,毫不逊色。 在此之前,距今136万年的泥河湾小长梁遗址曾因出土过加工技术精细、进步的“细小石器”,引发了我国著名古人类学家贾兰坡院士的大胆推断:“泥河湾地层才是最早人类的脚踏地。”而马圈沟遗址发掘后,将人类在东北亚存在的事实推演至200万年前左右。当前学界还有学者认为,泥河湾尚可以发现更早的人类遗迹。 “这已经证明了这个时期人的存在,找到猿人化石也只是时间问题。”终生致力于泥河湾考古研究、中科院古人类和古脊椎动物研究所退休研究员卫奇认为,虽然发现猿人化石“可遇不可求”,但他仍对此充满信心:“北京人‘头盖骨’的发现是20世纪中国对世界考古界的一大贡献。同样,泥河湾人的发现将是本世纪中国对世界考古界的一大贡献。” 文脉延续:人类演化的全记录 穿过阳原县东井集镇一直向西,一条干枯的河床将人们引向旧石器中期的人类文化遗址,侯家窑。这是一处大型旷野遗址,在山西境内的部分,被称为许家窑。 脚下这条被称作“梨益沟”的河床,10万年前水流丰沛。“侯家窑人”在这里饮水完毕,挥动着打制的石球飞索猎马。 19件人类头骨化石和1000余枚直径从八九厘米到20厘米不等的石球曾在这里出土。前者是泥河湾遗址群的首次出土,后者在数量上居世界同期遗址第一位。 侯家窑呈现出泥河湾遗址的典型性——方圆极小的范围内隐藏着大量的、密集的文化遗存。“当时发掘出的马牙(化石)太多了,已经不论个数了,论斤。”成胜泉说。 这也带来了泥河湾考古发掘的特点——对同一遗址的发掘广义上会持续几十年,次数多、时间跨度大。侯家窑的首次发掘是在1976年,由贾兰坡、卫奇主持,最近一次是2006年—2007年。现有的挖掘剖面正前方留下了一条“探沟”,末端已经出现了青灰色的泥石湾层。即将到来的9月份,成胜泉新的开掘工作将从这里开始。 包括侯家窑在内,150余座遗址在历史年代的链条上环环相扣,延绵不绝:200万年前的马圈沟遗址、136万年前的小长梁遗址,100万年前的东谷坨、霍家地、许家坡、岑家湾遗址,78万年前的马梁遗址、10万年前的侯家窑、板井子、雀儿沟遗址,2.8万年前的新庙庄遗址,1万年前的虎头梁、油房遗址,5000年前的姜家梁墓葬群。延续不断的人类史前历史隐藏在60公里长的泥河湾古盆地内,大象无形。 旧石器考古学家、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副所长高星研究员这样评价:“从早期简单古朴的打制石器、狩猎者食用后残留的动物骨骼,到1万多年前精美的细石器、装饰品、有结构的灶膛和北方最早的陶片等,泥河湾记录了早期东方人类文化与技术演变的各个环节。” 站在小长梁遗址纵观整个泥河湾盆地,这段评价变得更加具象化。青灰色的泥河湾地层在山梁间数里绵亘,一卷史册徐徐打开。200多万年前至5000年前古人类狩猎、用火、采集、进食全过程,200万年前的“第一餐”、10万年前的飞索猎马、1万年前的陶器制造、5000年前的农业生产的场景依次铺陈,人类起源、发展、演变的全过程从来没有叙述得如此清楚、直白。 “这是东北亚人类演化翔实的历史记录,是一部无字但又气势磅礴的史书。”高星说。 保护开发:不用力是失责,太用力是伤害 在卫奇位于泥河湾的家里,大大小小的石器布满书桌。每一块粗糙的原始石器,都配有一张制作精细的卡片,记载着编号、类型、层位、位置、高程、大小、重量。 在一张标示着“东谷坨早更新世旧石器遗址”的石片上,记者看到了用笔画出的黑色箭头和红色圆点。卫奇解释:“箭头代表出土时向北的边角,红点代表出土时的最高点。”他认为,遗址是不可再生的资源,这样精细的记录,能还原每一块文物都回出土时的情况。 不只专家执著,在泥河湾,记者接触的每一位基层干部、群众都对各个遗址如数家珍。珍贵稀有的历史遗存给人们带来了强烈的文化自豪感,“让世界认识泥河湾,让泥河湾走向世界”成为人们迫切的愿望,泥河湾保护和推广由此有了一种巨大的地方张力。 2001年,泥河湾遗址群被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泥河湾被列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规模位居全国前列的旧石器博物馆今年早些时候也在河北阳原落成并对外开放。现在,泥河湾正在积极申请国家地质公园和世界文化遗产。 在更大的视野下,形成一个统筹科考、挖掘、保护、合理利用的文化建设、旅游开发整体性规划,是泥河湾的当务之急。解决遗址保护和可持续性利用的矛盾,找到远古文化遗产与当代社会发展的链接点,提升科研成果的产出和遗址的影响力,是学者、文保工作者、地方政府都关注的方向。 “实践证明,如果只谈保护,使其与当地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经济发展出现矛盾,这种保护是难以为继的。建设考古遗址公园是应该思考的方向。但遗址公园不是游乐场,能不能建、怎么建应该有规划、论证和严格的程序。比如说,在核心保护区,是不能有任何与遗址保护无关的建筑的;在建设控制地带,建设项目也要有限制,以保持遗址的完整性和原始风貌,并防止地下可能的遗存被破坏。”高星认为。 “遗址目前最大的破坏来自自然的应力。”高星如是说,“裸露着的包含珍贵化石和文化遗存的地层堆积会随着时光流逝而不断坍塌、流失,尤其是在考古发掘后留下的陡直剖面上。在这样重要而又脆弱的部位,应该进行人为干预,比如建遮雨棚、排水槽等。但这种干预不能过度,不能修一个金碧辉煌的现代建筑,破坏了遗址的原貌。” 深知搭建遮挡的分寸难以把握,卫奇提出了一个方法论式的考古原则——“常年考察,有限开掘。”在书桌前,他握着一块百万年前的东谷坨石片,“不宜大规模挖掘,但每一次挖掘都要说明问题”。 不用力是失责,太用力是伤害。同样,记录了200万年人类演进史的泥河湾的未来,也握在这一代人的手中。
个人分类: 科研考古|2304 次阅读|0 个评论
心术论
xiaopang1224 2012-7-23 13:17
仁慈博学胸宽广 心怀事业万年长 仁爱行医有作为 术精有理美名扬
2557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云南发现1万年前古人类新种群:具有杂交特征
flly 2012-3-22 09:17
本报讯 (记者仲玉维)近日,中澳科学家关于云南“马鹿洞人”的重大发现备受关注,不愿具名的研究人员称,“马鹿洞人”可能是一个过去未知的新人群。   云南发现1万年前“马鹿洞人”   如今亚洲有世界一半以上人口,但现代人如何在亚洲大陆出现,他们又是如何进化的,科学界对此还知之甚少。   昨日,云南“马鹿洞人”考古队中方科学家、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相关负责人表示,“马鹿洞人”研究重大突破是:“马鹿洞人”距今1万多年,但他身上保存着距今十万年前早期智人的特征,他属于晚期智人时代的古人类。“属于当时人群中的少数民族。”   据悉,从理论上,人类起源分四大阶段: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猿人),早期智人(古老型智人),晚期智人(解剖学上现代人)。   研究人员认为,“马鹿洞人”可能是人类进化晚期一个旁支,可能代表东亚地区一种未知的已灭绝的古代人群,具有晚期智人和早期智人之间的镶嵌特征,目前正在进行确认工作。   这个研究由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共同合作完成,历时4年。   混合现代人和古代人特征   今年3月中旬,国际知名学术期刊集《公共科学图书馆(综合)》发表关于“云南鹿洞人”、“广西隆林人”的一篇长达28页的论文。随即,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给予高度评价。   论文摘要中,有两句话阐述其重要性,“马鹿洞人”可能代表一种新的过去未知的人群;“马鹿洞人”可能是随着欧亚大范围迁移的融合产生的,具有非洲、西方等人群的杂交特征。   发现的化石有“高度独特”、混合了现代人和古代人的特征,生活在距今14500年到11500年前之间,以猎食大型鹿科动物为生,因此而得名“马鹿洞人”。   研究人员称,1989年,中国人类学家在云南马鹿洞又发现了三具化石,一直到2008年,才开始由中国和澳大利亚合作共同研究。    ■ 探索   云南特殊环境成为避难所   头骨扁圆形、眉骨突出、脸形短而平、鼻子宽大,没有现代人的下巴,还有巨大的臼齿。这是论文中关于“马鹿洞人”的描述。   中方项目负责人介绍,“马鹿洞人”所处的年代正是人类从狩猎采集时代向农业时代过渡阶段。但是这个距今1万多年前的“马鹿洞人”,却有10万年以上人类的特征,这是很少见的。   据专家进一步分析,之所以古老特征保留比较多,与云南本身的环境、温度、潮湿、海拔关系密切,使得具有古老特征的人类进化得慢一些。   研究者认为,在这个被称为“古老物种的避难所、新物种的起源地”的云南,成为不同人群迁移的相对集中的通道,其他地方无法生存的物种却能在此地生存。   与此同时,“马鹿洞人”的发现显示,现代人在东亚地区起源和演化要比先前所知的复杂很多。   “这类化石可能代表早期智人幸存最晚的记录,或可能代表东亚地区一种未知的已灭绝的古代人群。”负责人说。   ■ 观点争锋   1 “马鹿洞人”比同期人落后   对于这次研究的“马鹿洞人”,云南“马鹿洞人”考古队中方科学家认为最显著的意义在于,“马鹿洞人”是晚期智人,但具有早期智人特征。但要说这种人是中国人的祖先,有点夸张。“可以理解为,马鹿洞人是当时人群中的少数民族。”   “这个人种,后来很可能灭绝了。”这位要求匿名的中方科学家说,“马鹿洞人”所出现的年代,同时期中国多个地方都有晚期智人,他们要比“马鹿洞人”先进得多。   专家认为,人类起源的两种学说中,“非洲起源说”,由于化石材料充分,有更多的证据,但他并不认为“马鹿洞人”就来源于非洲。   这位专家表示,近年来,东亚地区特别是中国的现代人起源研究不断有新发现。尽管起源于亚洲的证据不如非洲的多,但肯定现代人起源是非洲还是其他地区都为时尚早。   2 “马鹿洞人”是普通中国人   就“马鹿洞人”研究发现的意义,到底有多大?昨日,本报记者采访到对古人类研究50多年的一位专家,他对上述专家的观点,表达了不同看法。   “我认为,“马鹿洞人”是一个普通的中国人,没有什么特别的。进化过程中,其身上兼有‘早期智人’和‘晚期智人’特点很普遍,司空见惯。”该专家表示。   他表示,通过阅读这个详细的论文判断,研究的标本本身普通,标本破碎,从照片看不出来具体的特征,虽然论文提到“马鹿洞人”古老性的特征,但是否真正具有古老型的特征,还不好说。   他说,论文中也暗示“马鹿洞人”可能是在移民过程中,由非洲而来,未能延续下来,但并不能证明“现代人的起源”为非洲起源一说。   “我认为‘马鹿洞人’的这些古老的特征,是中国古老的人传下来的,有的人多一点,有的人少一点(特征),代表了那个时候,有这么高这么胖的这么个人,长的什么样而已。”该专家说。   对于人类的起源,目前国际公认的有两种:非洲起源说和多地区起源说。据专家表示,在中国发现的晚期智人头盖骨多被认为距今4万年左右,而超过4万年的晚期智人化石,在中国出土的较少。   对于中国境内的人群究竟来源于哪里,目前仍期待更多的实物证据出现。    三种人群特征对比   ●早期智人特征:   以马坝人为例。头骨呈卵圆形,额骨右侧的颧突保存,眉脊的外侧下延,颧骨也较前突,鼻骨较宽,鼻梁侧面观稍呈凹形。其颜面上部相当扁平。颅顶正中有类似矢状脊的结构,属高眶型。   ●晚期智人特征:   以柳江人为例。眼眶宽阔而低矮,鼻短而宽。头骨属中头型。颧骨较大而前突。鼻骨低而宽,鼻梁稍凹,鼻根点并不低陷。鼻梨状孔下像不成锐缘而低凹。鼻前窝浅。鼻前棘小。犬齿窝不明显。   ●“马鹿洞人”特征:   没有现代人的下巴,有巨大的臼齿。眉脊粗壮,十分醒目,而左右眉脊间呈波状;眉额沟显著,在眉脊与额骨间,形成一条横向凹宽的沟;头骨较厚,最厚处为7毫米 http://news.qq.com/a/20120322/000098.htm 以此来看,为什么那个专家不愿意提名字呢?大概还是投石问路吧。
1284 次阅读|0 个评论
月球,平静之下或藏暗涌
kejidaobao 2012-3-21 14:50
本刊记者/李 娜 地球的自然卫星——月球,被称为灰色的死亡星球,其火山和地质构造活动发生在遥远的过去。但最新研究显示,月球的平静表面之下似乎暗流涌动:月球内部可能仍有大部分熔岩组成,其冷却和收缩使月球地貌产生了一些细小变化。 月球表面出现狭小地堑 月球主要的火山和地质构造活动早已完成,这一点已经被月球表面长期没有大面积地貌变化而证明。但是,来自NASA月球勘测轨道飞行器(LRO)的最新图像最近却显示出以前人们疏于观察的一些较小的变化。一些地区显示出既深又狭、坡度较大的小壕沟,这些小壕沟都是在相对近期形成的。 一组研究人员分析了LRO的最新高清图片发现,月球的表面正在被拉伸,从而出现上述那些小而狭窄的壕沟,这些壕沟通常长度大于宽度,被称为地堑。这种地质活动出现的时间被认为是在5000万年前,尽管这种活动不是特别近期的,但是它推迟了月球构造发生大面积变化的最后时间,此前这个时间被认为是在12亿年前。相关研究发表在Nature Geoscience上。 2010年8月,这个研究团队利用LROC的图像,识别出月球表面发生收缩的物理信号,月球表面出现片状斜坡,这些地堑是月球在不久以前全面收缩的证据,或许到现在这种收缩还在继续。研究团队看到狭长地堑遍布于月球,所以得出结论:月球因为内部渐渐冷却而正在收缩。 根据这些斜坡的尺寸,可以发现月球中心到月球表面的距离收缩了大约300英尺。这些意料之外发现的地堑,同时也提供了自相矛盾的证据——因为月球表面地区也正在被拉伸。“这种拉伸告诉我们,月亮现在仍然是活跃的”,NASA哥达德太空飞行中心LRO工程科学家Richard Vondrak说,“LRO让我们更进一步地观察这个过程”。 随着LRO任务的进展及覆盖面的提高,科学家将会获得更多关于这些新的地堑是多么常见,以及附近还有哪些其他类型的地貌构造等方面的更好图片。研究团队发现的地堑体系可以帮助科学家重新确认月球表面的压力状态。 这项研究受LRO项目资助,目前直接下设在位于华盛顿的NASA总部的科学任务董事会下。LRO项目目前由NASA的哥达德太空飞行中心负责。 内部熔岩冷却收缩形成地堑 研究者指出,月球内部或许仍处于大面积熔融状态,正是熔岩的冷却和收缩在小范围内形成了月球表面的新地貌。 “我们认为月亮内部的温度仍然很高,但月球外部却由于内部不断冷却而处于整体收缩状态”,这项研究的领衔作者之一、来自华盛顿史密森国家航空航天博物馆的Thomas Watters说,这些地堑表明,在月球表面某些局部,收缩的作用力被某种拉伸力超越,从而导致月球表面不同断层之间的沉降,形成了地堑,“这意味着月球收缩的作用力不会太大,否则这些地堑就不会形成了。” 月球表面的地貌大致上分为月海和高地。月海是月球上颜色较深的地带,是由玄武岩组成的盆地,是早期火山喷发熔岩流的产物。高地有更多陨石坑,同时也包含了更多地质构造活动的信息。月球正对地球的一面有更多的月海,而背对地球的一面——月背则有待更多探索。 陨石坑可用于测量月球表面地貌年龄:因为陨星撞击在过去更加常见,被撞击的痕迹越明显,证明年代越久远。同理,陨石坑的缺失也说明了这些地堑是近期形成的,因为月球没有大气层,因此不像地球上那样利用风化作用可消除陨石坑的痕迹。此次正是在分布有更多陨石坑的月背发现了大量新的地堑。 这项研究的论文作者指出,从LRO图片可以看出这些地堑相对年轻。因为这些地堑都比较浅,有些深度只有1米左右。假如年代久远,这些浅的沟壑会随着时间推移而被碎屑填满。另外,这些新发现的地堑缺口横跨陨石坑或者扭曲了附近陨石坑的边缘,表明这些地堑形成的时间比月球受撞击形成陨石坑的年代更晚。小型地貌变化广泛发生于大面积地区,再次揭示这些陨石坑的变化时间要比最初熔岩流更晚。 研究者排除了撞击力形成地堑的可能性,因为附近没有新近出现的陨石坑。这意味着这些年轻的地堑一定是形成于地质构造过程。与相同地貌的比较表明,这些地堑与月球的收缩同时存在,这可能发生于月球内部的冷却和收缩。阿波罗登月任务中通过仪器测量到的较浅月震也证明了地质活动的存在,正是地质活动形成了地堑。 根据所有符合月球信息和进化历史的模型来分析,月球内部过去比现在无疑温度更高。但是很难确切地知道它是怎样熔化以及月球内部怎么分化的。但这项研究的论文作者认为,新发现或许说明月球在刚形成时并未完全处于熔融状态。因为如果月球最初全部熔融,5000万年前内部就会产生更大收缩压力,从而不会被月球表面局部拉伸力超越,也就不会产生这种地堑。当然,火山活动也与这种收缩压力有关,但是地堑形成时及以后,再没发现任何火山爆发的证据。研究者认为,推论出月球在形成时并未全部熔融,是对于月球演化史而言具有重要意义的发现。 无论月球内部具体如何,这些新发现的地堑确实表明月球并不像表面看去那么平静。随着LRO和其他任务诸如重力恢复及月球内部实验室(GRAIL)的进一步研究,人们可能会更精确地掌握月球的连续变化,同时提升我们对于这颗地球卫星表面及内部的理解。(本文为编译报道)■
个人分类: 科技风云|2684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美国黄石公园沉睡64万年火山不断隆起 恐会喷发
热度 1 maokebiao 2012-2-9 12:23
  据香港《文汇报》援引外媒报道,美国黄石国家公园一座沉睡了64万年的超级火山,于过去7年来以破纪录速度隆起,恐怕会发生史上第4次爆发。若真的爆发,厚达30厘米的火山灰将笼罩1600平方公里的区域,届时美国将有2/3地区无法居住,航空交通瘫痪,数百万计居民无家可归,植物也可能消失殆尽。   黄石公园位于美国怀俄明州,报道指,该座超级火山在过去210万年中,总共爆发过3次。科学家自1923年起,开始纪录火山隆起速度,单是过去3年每年就上升了7.6厘米,前所未见。由于数据不够全面,研究人员暂不敢断言第4次爆发何时发生,不过若爆发,影响将比去年4月爆发的冰岛火山还要大。 (来源:科技日报) media_span_url('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2-02/09/c_111502682.htm') //
1638 次阅读|1 个评论
爱我中华
willertang 2011-4-15 15:29
爱我中华 华夏福韵同曲谱,神州强魂共版图; 炎黄励志写春秋,再造万年大唐土。 ——风采楼2011.4.15
个人分类: 我诗我歌|1960 次阅读|0 个评论
(诗歌)恋爱中的男人是幸福的
fengzhigu123 2011-3-7 23:36
题记 :一位关系非常好的玩伴坠入爱河,和他通电,话题通篇不离他所爱的人,除了赞美还是赞美,除了肯定只剩肯定,言语间透露出的幸福就像午后落日的余晖映在飘渺回还的河流中,一股浪漫和温馨随着水波涟漪激荡开来。作诗一首以记之,唯有祝福。 仿佛是在雾中,仿佛踩莲而来 仿佛是在微笑,仿佛飞天舞袖 走来的,是他爱的人 是与他前世并排生长的那棵树 也是爱他的人 是一对对看万年不厌的树 假如你们并肩行走 假如你们密语轻柔 假如你们手挽着手 假如你们相偎依靠 请不要忘记这刻的美丽 是前世万次回眸的缘分 是一个纯真韶华的女子 和一个真实诚恳的男子 恋爱中的男人是幸福的 恋爱中的她充满别样魅力 恋爱中的你们只要愿意—— 光亮可以超过太阳 恋爱,请像太阳一样燃烧 请像红酒一样渲染 像他们说的,更是你们想的 将恋爱进行到底
个人分类: 诗流成河|2632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3 11:5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