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冷冬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极端寒冷的天气可能还会出现:关注强潮汐组合
杨学祥 2009-11-24 06:46
点评: 潮汐组合 C : 11 月 17 日 为日月 大潮, 19 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最大值南纬 25.79403 度,两者叠加,潮汐南北震荡强烈,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与强烈寒潮相对应,表明其激发作用。 11月22日起,申城告别了连日阴雨寒冷的天气,开始了阳光明媚的暖冬,与强潮汐结束相对应。12月初的强潮汐组合值得关注。 申城将暖到本周五 气象专家:极端寒冷的天气可能还会出现 2009-11-23 16:38 来源:新民网 记者:徐媛媛 共 0 条评论 关键字: 升温,极端寒冷 try { new Swiff('http://image.xinmin.cn/template/script/v2/mootools/res/flvplayer.swf', { id:'608', name:'608', width: 480, height: 380, params: {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 }, vars: { file:'http://stream.xinmin.cn/200911/091123weather.flv', image:'', bufferlength : 15, autostart: 'false', controlbar: 'bottom', abouttext:'xinmin.cn', aboutlink:'http://www.xinmin.cn', stretching:'exactfit' } }).write(); } catch(e){alert('core.js on found');} 申城回暖 新民网 实习生 陈炅玮 拍摄制作 阳光下,树影斑驳 新民网 徐媛媛 摄 不少市民将外套脱下拿在手上 新民网 徐媛媛 摄 老人们在花园里晒太阳 新民网 徐媛媛 摄   【新民网独家报道】11月22日起,申城告别了连日阴雨寒冷的天气,开始了阳光明媚的暖冬。23日,新民网记者从上海中心气象台获悉,今日申城温度持续回升,最后定格在15.1℃。   灿烂的阳光洒遍整个申城,爱美的女孩子们又乐呵呵地穿起了她们好看的裙子和可以突出美腿的丝袜。新民网记者在申城的街头看到,随着天气的好转,人们面上的表情也轻松了很多,谈笑风生的路人多了起来;也有市民忘了换上秋装,走了一半感觉热了,便脱下外套搭在胳膊上;午后,不少老人来到威海路上的一个小花园里,开始坐着晒太阳。   冬天里的秋天是否是个正常的现象呢?上海气象局首席服务官满莉萍告诉记者,现在的天气与往年同期是差不多的,虽然已经入冬,但并不一定每一天都要在10℃以下。满莉萍表示,未来3-5天里,上海都会是这样的好天气,25日最高温度有望达到18℃。不过,本周末,受弱冷空气影响,还会有一次降水,气温略有下降。   温度回升的速度较快,让人不免猜测,这是否与今年是暖冬有关。满莉萍则表示,总体来说,今年冬季要比常年略偏暖,但不一定是暖冬。今年阶段性低温出现的频率将会增多,延续时间较长,因此,还是会出现极端寒冷的天气的。只不过今冬的平均气温会略微上升。目前,厄尔尼诺海流的位置并不明显,这也是我们所称的伪厄尔尼诺现象,它目前的强度仅是中等偏弱。满莉萍说。(新民网记者 徐媛媛) (新民网编辑:徐媛媛) http://sh.xinmin.cn/minsheng/2009/11/23/2964190.html 厄尔尼诺进展: 2009年11月23日和16日海温异常(矩平)对比 2009 年 9-11 月为弱潮汐时期,月亮近地潮和日月大潮的时间差超过 3 天。 11 月为弱潮汐时期的最后一个月。从潮汐变化而言,潮汐激发地震和冷空气活动较弱。但是,每年 4 月 9 日 - 7 月 28 日 ( 110 天)及 11 月 18 日 - 1 月 23 日 ( 66 天)为地球自转加速阶段,有利于厄尔尼诺现象的形成; 1 月 25 日 - 4 月 7 日 ( 72 天)及 7 月 30 日 - 11 月 6 日 ( 109 天)为地球自转减速阶段,有利于拉尼娜现象的形成。 2009 年 11 月 18 日 之 2010 年 1 月 23 日 ( 66 天)为地球自转加速阶段,有利于厄尔尼诺现象的形成。厄尔尼诺加速发展会导致地震增强。 潮汐组合 A : 11 月 3 日 为日月大潮, 5 日为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北纬 25.85534 度, 11 月 7 日 为月亮近地潮,比月亮远地潮的强度增大 35% 。三者弱叠加,潮汐南北震荡较强烈,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 潮汐组合 B : 11 月 9 日 为日月小潮, 12 日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南纬 0.00001 度。赤道潮汐变化较大。 潮汐组合 C : 11 月 17 日 为日月 大潮, 19 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最大值南纬 25.79403 度,两者叠加,潮汐南北震荡强烈,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 潮汐组合 D : 11 月 25 日 为日月小潮, 11 月 26 日 月亮赤纬角达到最小值南纬 0.00071 度,赤道潮汐变化最大。 本文引用地址: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63252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3778 次阅读|0 个评论
冷冬还是暖冬:上海今年暖冬却不暖 关注拉马德雷突变
杨学祥 2009-11-16 07:57
上海本世纪最早冬天来临 周二难见飘雪 今冬不会太冷 2009-11-15 17:49 来源:新民网 记者:徐媛媛 共 0 条评论 关键字:入冬,降雪  【新民网独家报道】 申城已经冷了3天,11月15日傍晚又有冷空气抵沪,上海又将出现大风大雨大降温。新民网记者从上海中心气象台获悉,申城或已于13日入冬,这也是本世纪以来最早一次入冬。   周二上海大部分地区仍以降雨为主 难见飘雪   由于一波一波的强冷空气的到来,让人们早早地从箱底翻出了厚厚的羽绒服,准备过冬。据中央气象台预报,15日-17日,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及西北地区东部将出现一次较大范围的阴雨雪天气过程。16日前后,安徽、湖北、湖南北部、江苏南部和江西北部等地将出现今冬以来首次雨转雪或雨夹雪天气。   上海气象局首席服务官韩昌表示,17日(周二)凌晨申城还将有小雨,西部地区可能出现小雨夹雪,时间短暂,而大部分地区都将以降水为主,因此,市民难见像北方那样的飞雪美景。   18日再次出现霜冻 19日-20日还有一次明显降水   据上海中心气象台消息,今天夜里到明天受冷暖空气的共同影响,申城风雨将逐渐增大,累积雨量可达大雨程度。双休日后的第一个工作和学习日,看来申城的交通又要面临考验。明天气温7-9℃。   周二(17日)前期申城西部地区有可能出现小雨夹雪天气;市区伴有5-7级北到东北风,长江口区和沿江沿海地区风力有7-8级,上海市沿海海面和洋山港区为8-9级;18日白天有阳光露脸,夜里又将转雨,市区极端最低气温将降至4-5℃,郊区在2-4℃,部分地区将出现霜冻。   预计19-20日本市还有一次较明显降水过程,但不会下雪。韩昌表示,19-20日的气温有所回升,又将高于6℃,因此暂时不会出现雪天。   今年出现本世纪最短秋季和本世纪最早冬天   今日白天风力小于昨日,以4-5级为主。气温略有回升,徐家汇最高气温12.1℃,区县的最高气温在10.9-12.0℃之间。从13日起,申城平均气温一直在10℃以下。气象学上,若连续5天平均气温低于10℃,便可理解为气象学上的入冬。韩昌说,今日平均气温肯定是低于10℃了,目前预测,16日和17日的气温都将低于今日,可以说,申城很大可能已于13日入秋(应为入冬--转载者)。   据悉,申城近30年的平均入冬时间是11月28日,且从2000年以后从未有过11月入冬的情况。韩昌表示,如果13日入冬,则是本世纪最早一次入冬,同时,今年的秋天也是本世纪最短的一次,秋高气爽的天气仅仅维持了35天。   厄尔尼诺卷土重来 今年暖冬却不暖   从气象学上说,今年应是个厄尔尼诺年,是个暖冬,而这大风大雪的天气,怎么也不像是暖冬的表现。韩昌解释到,虽然是暖冬,但不一定每个地区都是暖冬,今年申城的温度可能会比暖冬时的温度低。此外,据有关报道称,今年的暖冬很有可能出现在云南。   同时,韩昌表示早冬并不等于至寒,他说,今年的基础温度不会太低,不会再像2008年初那样一个月平均气温都在0℃上下,因此,雪灾的发生机率很小。(新民网记者 徐媛媛) (新民网编辑:王洋) http://news.xinmin.cn/sg/2009/11/15/2919125.html 中国北方冷冬寒潮预报的经验教训 杨学祥,杨冬红 连日来,中国部分地区遭遇罕见暴雪,河北、山西、河南等地的暴雪过程整体已达 60 年一遇标准,局部地区突破百年一遇。截至目前,根据各省报道的灾情统计,共有 38 人因灾死亡。记者 13 日从民政部救灾司了解到,截至 11 月 13 日 11 时 ,北方地区降雪过程造成冀晋鲁豫鄂陕宁 7 省区 470 多万人受灾。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气候影响评估室主任张强说, 10 月下旬以来,大气环流出现强烈调整,冷空气活动加强,且中心由西半球移向东半球。东移冷空气加强南下,引发我国北方地区出现强降温和大范围雨雪天气。张强认为,厄尔尼诺事件的发展对近期北半球中高纬地区遭遇寒流和暴风雪袭击,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今年 3 月开始,赤道中东太平洋海表温度由正常向偏暖方向发展,到 6 月偏暖幅度达 0.5 摄氏度 ,进入厄尔尼诺状态,目前仍呈缓慢上升趋势 。 我们在 2009 年 10 月 14 日 提出了 2009 年发生冷冬的四大原因: 一、 2009 年太阳黑子低值将迎来一个冷冬 二、 2009 年发生的 8 级地震和海啸可能导致冷冬 三、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厄尔尼诺年和拉尼娜年易发生冷冬 四、 2009 年 12 月至 2010 年 2 月为强潮汐时期可能导致冷冬 五、结论和预警 1952-2008 年,长江中下游冬季最大连续冰冻天数超过 4 天次数共 8 次, 1955 年(拉尼娜年,太阳黑子低值年,日月同纬)、 1957 年(厄尔尼诺年,太阳黑子高值年)、 1964 年(拉尼娜年,太阳黑子低值年,日月同纬)、 1969 年(厄尔尼诺年,太阳黑子高值年,月亮赤纬角最大值)、 1972 年(厄尔尼诺年)、 1977 年(厄尔尼诺年,太阳黑子低值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 1984 年(拉尼娜年,太阳黑子低值年)、 2008 年(拉尼娜年,太阳黑子低值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拉尼娜、厄尔尼诺、太阳黑子极值、潮汐强度与长江中下游冬季最大连续冰冻天数有很好的相关性,有 7-8 年的滞后期。 我们认为,导致气候变冷的原因有四个:其一,历史记录表明,在拉马德雷的冷位相时期,厄尔尼诺年和拉尼娜年易发生低温冷害。 2000 年拉马德雷已经进入冷位相,这意味着一个新的变冷时期正在开始。其二, 2009 年 9 月 30 日 南大洋发生了地震海啸。其三、 2008-2009 年处于太阳活动低值时期。其四、 2009 年 12 月至 2010 年 2 月为强潮汐时期。 我们在 2009 年初就关注下一次不寻常的厄尔尼诺事件,因为它会给全球带来流感全球大流行、低温冻害、干旱洪涝等重大灾害 。 2008 年 1 月中国南方发生罕见的冰雪冻灾, 2008 年 5 月 12 日 中国四川汶川发生 8 级地震, 2009 年 4 月全球甲型流感在墨西哥开始向全球蔓延。低温冻害、强震和流感爆发还将频繁发生。低温冻害、强震和流感爆发三大预警正在被证实的 。 在冷冬预测的问题上,有两个关键性的问题值得关注; 其一,在拉马德雷暖位相时期,厄尔尼诺事件对应中国暖冬, 1986-2004 年中国部分省份连续 18 年暖冬就发生在 1977-1999 年拉马德雷暖位相时期(暖冬滞后 5 年);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拉尼娜和厄尔尼诺事件对应中国的冷冬和严重低温冻害。拉马德雷冷暖位相的转换并没有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这是严重低温冻害被忽视的原因。 其二, 2008 年 1 月中国南方严重冰雪冻灾和 2009 年 11 月中国暴雪灾害之前,美国都发生了暴雪灾害。西半球的暴雪为东半球暴雪敲响了警钟。 我们在 2007 年 11 月 20 日 指出, 11 月 24-26 日和 12 月 22-24 日月亮近地潮、日月大潮与月亮赤纬角最大值三者叠加,潮汐南北震荡最强; 12 月 10 日 月亮赤纬角最大值与日月大潮叠加,潮汐南北震荡较强。请关注 2007 年 11 月 24-27 日和 12 月 22-24 日最强潮汐组合, 12 月 10 日 较强潮汐组合。此期间发生的地震、火山、暴风、强冷空气活动等将形成不可抗拒的重大灾害事件 。 我们在 2007 年 12 月 9 日 6 时 19 分 发布了 2007 年 12 月 10 日 和 22-24 日强潮汐预警:从 12 月 1 日 至 8 日,北半球中纬度地区频繁发生 4-5 级地震, 7 日地震频率加快。全球强震向北半球中高纬度转移的趋势值得关注。自 2007 年 8 月以来, 7 级强震就在低纬度接连发生,低纬度地壳的能量释放已近尾声。请关注 2007 年 12 月 22-24 日最强潮汐组合, 12 月 10 日 较强潮汐组合。此期间发生的地震、火山、暴风、强冷空气活动等将形成不可抗拒的重大灾害事件。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是世界人口最稠密的地区,强震预防关系重大 。 预测实践表明,在强潮汐南北震荡的作用下,极地的冷空气并不是均衡地四面出击,而是集中力量突破一点,逐渐扩大到全球。 2007 年 12 月 22-24 日的强潮汐南北震荡,突破点在美国,从 21 日起,暴风雪陆续袭击了科罗拉多、怀俄明、得克萨斯、堪萨斯、伊 利诺伊、明尼苏达、威斯康星和密歇根等州,而英国和中国的冷空气活动相对较弱,仅仅出现严重的大雾天气。在后续的时间里,欧洲和中国的冷空气活动应该加强。据预报,二十八日前后将有一股较强冷空气影响河北,同时也会带来雨雪和大风降温天气,必须关注这一变冷趋势 。 12 月 30 日 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 12 月 22 日 冬至之后,太阳由南回归线向赤道靠近,太阳潮使地球扁率变大,自转变慢,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加强这一效应。因此,冬至到春分,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将成为强化冷空气和地震活动的主角, 2007 年末 2008 年初全球最强的潮汐运动将使中国的冬季逐渐转冷,防寒防震不可松懈 。 2008 年潮汐 A 组合是, 2008 年 1 月 6 日 月亮赤纬角达到当月最大值 -27.93813 度, 2008 年 1 月 8 日 为日月大潮,两者叠加,潮汐南北震荡强,地震强 。在 2008 年 1 月 5-6 日, 6 级以上强地震、火山、寒流、暴风雨、强暴风雪频繁发生,这种状况将因 8 日日月大潮而加强,并可能持续到 10 日左右 。 继 2007 年 12 月 22 日 - 2008 年 1 月 4 日 (冬至、月亮近地潮、日月大潮、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地球近日点)全球最强的潮汐使今年入冬以来最强的冷空 气将影响中国大部地区之后 , 10-13 日中国的冷空气活动逐渐增强,并在 19-22 日的潮汐 C 组合达到高潮。要做好预防大风、暴雪、地震和低温冰冻等自然灾害的准备 。 如预测所言, 2007 年 12 月 21 日 美国暴雪后 20 天, 2008 年 1 月 10 日 续发了中国南方 50 年一遇的冰雪冻灾。 1 月 7 日 美国和加拿大暴雪后 13 天,强潮汐又再次降临。 同样, 2009 年 11 月中国暴雪灾害前,美国刚刚发生暴雪:人民网 2009 年 10 月 30 日 电 美国中西部的科罗拉多州和怀俄明州等地近日连降暴风雪,部分地区积雪超过了 一米 ,很多学校和商店因此关门。这是当地今年入秋后遭遇的第一场大范围暴风雪。气象部门表示,降雪还会持续一段时间,对当地的公路交通造成严重影响。美联社报道,截止 29 日下午,丹佛国际机场上的积雪也超过了 30 厘米 ,再加上强风不断,数百个航班因此被迫取消。当地气象部门介绍说,过去三天来, 怀俄明州的降雪量已经打破了当地 10 月份常年的降雪总量,而科罗拉多州的降雪量也创造了自从 1997 年以来的最高记录。我们及时将美国暴雪与中国首次寒潮作了对比 。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气候影响评估室主任张强说, 10 月下旬以来,大气环流出现强烈调整,冷空气活动加强,且中心由西半球移向东半球。东移冷空气加强南下,引发我国北方地区出现强降温和大范围雨雪天气。张强认为,厄尔尼诺事件的发展对近期北半球中高纬地区遭遇寒流和暴风雪袭击,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 预测经验表明:美国暴雪的前兆和厄尔尼诺的拉马德雷突变作用不容忽视。 参考文献 1. 北方数省遭暴雪 38 人亡。 2009-11-14 02:54:00  来源 : 华商网 - 新文化报 ( 吉林 ) 。 http://news.163.com/09/1114/02/5O22O55P000120GR.html 2. 杨学祥,杨冬红。 2009 年发生冷冬的四大原因。发表于 2009-10-14 15:05:18 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62321 3. 杨学祥。 2009 年厄尔尼诺事件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发表于 2009-8-21 6:32:29 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50622 4. 杨学祥 , 杨冬红 . 强厄尔尼诺敲响了拉马德雷冷位相灾害链的警钟 . 发表于 2009-6-8 12:54:49 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36921 5. 杨学祥 . 未来全球灾害的根源:不同寻常的下一次厄尔尼诺事件 . 发表于 2008-7-19 8:16:41 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2668 6. 杨学祥,杨冬红。拉马德雷冷位相能给世界带来什么? 2008-4-26 9:17:40 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3024 7. 杨学祥。灾害链规律不容忽视。文汇报。科技文摘专刊(第 683 期)。 2008 年 3 月 2 日 第五版。 http://whb.news365.com.cn/kjwz/200803/t20080302_1777631.htm 8. 杨学祥。正在被证实的三大预警:低温冻害、强震和流感爆发。发表于 2009-5-15 7:20:23 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31961 9. 杨学祥。 暖冬还是冷冬:拉马德雷突变。发表于 2009-9-24 5:46:52 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57471 10. 杨学祥 . 12 月 22-24 日的强潮汐作用:美国暴风雪和中国英国大雾 . 2007-12-25 上海环境热线 . 绿色论坛。 http://www.envir.gov.cn/forum/2007/200712093.htm 11. 杨学祥 . 今年入冬以来最强的冷空气将影响中国大部地区 . 2007-12-26 上海环境热线 . 绿色论坛。 http://www.envir.gov.cn/forum/2007/200712097.htm 12. 杨学祥 , 杨冬红 . 三次超强热带风暴袭击孟加拉国与强潮汐有关 . 2007-11-20 光明网 - 光明观察 . 经济?科技。 http://guancha.gmw.cn/content/2007-11/20/content_699897.htm 13. 杨学祥 . 2007 年 12 月 10 日 和 22-24 日强潮汐预警 . 2007-12-9 上海环境热线 . 绿色论坛。 http://www.envir.gov.cn/forum/2007/200712060.htm 14. 杨学祥 . 严防潮汐 B-D 组合激发的自然灾害 . 2008-1-11 光明博客。 http://blog.gmw.cn/u/466/archives/2008/15740.html 15. 杨学祥 . 2008 年潮汐 A 组合正在得到证实 . 2008-1-7 上海环境热线 . 绿色论坛。 http://www.envir.gov.cn/forum/2008/200812115.htm 16. 杨学祥。中国首次寒潮将爆发和美国特大暴风雪(转载及点评)。发表于 2009-10-30 7:29:17 科学网。 http://news.sina.com.cn/w/p/2009-10-30/044918938086.shtml 本文引用地址: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70888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4322 次阅读|0 个评论
南京和昆明:冰火两重天
杨学祥 2009-11-14 13:56
下周南京可能雪花飘飘 初雪日这么早50年罕见 2009年11月14日 09:30:56  来源: 现代快报 昨天,苏北地区迎来了今年首场初雪天气,而江苏省气象台再次发布重要天气报告,16日,南京可能迎来一次雨雪天气,时间之早50年罕见,从目前看,积雪的可能不大,17日,该市的最低气温可能只有-2至-1℃。有关专家分析,随着厄尔尼诺现象的逐渐产生,它可能成为今冬气候总导演。 下周可能跌入冰窟窿 北风小了,冷雨也逐渐停了,但是寒冷却一日胜过一日。昨天早晨,南京最低气温只有2.6℃。气象专家说:虽然冷空气达不到寒潮的级别,但是冷空气来得频繁,而且持续时间长,尤其是下午的气温,昨天首次没有超过5℃,已经是个典型的冬日午后气温了。与气温跌跌不休相比,湿度却是达到了近期的最高,整个城市仿佛湿漉漉一般,小风一吹,不禁让人将身上的衣服裹裹紧。从气象标准来看,南京的冬天都是从后往前数的,专家说,入冬标准是连续5天日均气温在10℃以下,所以一般都是5天后,才将首日定为入冬日,从目前情况看,11、12、13日,南京已经连续三天日平均气温满足这个条件,而从后期预报来看,天气回暖已经不大可能,到下周,甚至会出现零下的低温,因此,入冬几成定局。与往年相比,今年冬天提早了10-15天左右,而秋天更是压缩到只有一个多月的时间。在9月干暖天气和11月寒冷天气的双重夹击下,今年的秋季显得很急促,还没有等回过味来,就掉进了冰窟窿。 冷空气频繁,全省雨雪飘飘 省气象台的监测显示,昨天在江苏北部地区,已经出现了今年首场降雪,局部地区甚至有积雪天气。省气象台副台长魏建苏告诉记者,近期江苏频频遭遇冷空气影响,13日夜里到14日,全省阴到多云,西北风4级左右转东北风5级阵风6级,15-16日,受北方冷空气和暖湿气流共同影响,全省将有雨雪天气,苏南地区有中到大雨,江淮之间有中到大雨夹雪或雪,淮北地区有小到中雪,全省同时伴有大风天气,陆上5-6级阵风7-8级,江湖河面7级阵风8-9级,近海海面8-9级阵风10级。17-18日,全省天气逐渐转好,温度明显下降。最低温度沿江苏南地区-2℃~2℃,其他地区-5℃~-3℃。 南京雨夹雪还是纯雪? 南京会不会出现今年首场初雪,省气象台专家介绍说,降雪的条件非常苛刻,首先是低温条件,地面温度需要1-2℃左右,其次,冷暖空气实力要搭配合理。从目前情况来看,南京这两个条件都挺充分,随着冷空气的南下,最低气温正在向这个标准靠拢,而冷暖势力也都非常配合,即使没有雪,也会下雨。省气象台首席预报员韩桂荣告诉记者,问题的关键是,南京的地理位置很特殊,历来都是南北雨雪的分界线,是否下纯雪就有点难以判断了,因为雨夹雪和纯雪,温度条件仅有1℃的差距。从目前预报来看,16日下午到夜里会有雨夹雪天气,不排除雨夹雪转雪的可能性,由于冷空气过境比较匆忙,因此17日天气就会很快转好,出现积雪的可能性不大。17日后,人们需要注意冰冻天气以及低温,南京最低可能只有-1至-2℃。 历史资料显示,南京最早的初雪日出现在1959年的11月9日,这次的降雪时间之早虽然没有突破历史极值,但从近50年的资料来看,也是极为罕见的。 ■分析 看不见的手可能是今冬气候导演 今年南京的气候已经初步显示出不正常的状态,10月气温之高历史罕见,而11月就遭遇到历史罕见的寒潮以及雨雪天气,天气变化极快,气温变化大,全国的气候也是如此。特别近期北方出现的暴雪天气,已经引发严重影响。省气象台专家告诉记者,具体地说,形成暴雪天气的原因是暖湿气流强盛,强度为历史所罕见。大范围雨雪天气需要具备较好的水汽条件和动力条件,近期大气环流出现的调整,使得水汽条件和动力条件都比较好。中国东部地区面临着海洋,近期偏东风把大量的水汽从海洋上输送过来;南方前一段时间副热带高压比较强,阻挡了南方水汽向北输送,最近副热带高压开始减弱,南方水汽也就可以比较顺利地输送了。这次冷空气过来速度不是非常快,慢慢地南下,把暖湿空气抬升,给降雪、降雨提供了较好的动力条件。 在这些具体的气象原因背后,则是一只看不见的手在导演厄尔尼诺事件。从今年3月开始,赤道中东太平洋海表温度由正常向偏暖方向发展,到6月偏暖幅度达0.5摄氏度,进入厄尔尼诺状态,目前仍然呈现缓慢上升的趋势。研究表明,当发生厄尔尼诺事件后,这种海温异常偏暖的状况,对北半球中高纬地区秋末至冬季的气候往往产生一定的影响,比如北美和中国北方的降雪频次增多。 ■提醒 今冬要提防气温先抑后扬 今年南京的低温来得特别早,先是一波强寒潮影响后,出现0.2℃低温,而到下周,甚至有雨雪和零下的低温天气。但是气象专家认为,现在的低温与整个冬季是否寒冷没有绝对的联系,特别是当有厄尔尼诺出现以及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气候的变化更加难以捉摸。有关专家认为,今年的气候可能很像1960年和1987年。1960年10月下旬后期,华北地区出现强降温和雨雪天气,是1951年以来初雪最早的一年。强冷空气一直延续到11月初,并影响到长江中下游地区,造成长江中下游部分地区初霜冻异常偏早。气象专家说,厄尔尼诺对南京的冬天还是有影响的,比如1960-1961年的冬季,气温先抑后扬,冷暖交替,让人无所适从。 南京三日天气 今天阴转多云,2~12℃ 明天阴有小到中雨,4~7℃ 后天阴有雨夹雪或雨,雨雪量中到大,1~5℃(刘峻 ) http://www.js.xinhuanet.com/xin_wen_zhong_xin/2009-11/14/content_18230607.htm 厄尔尼诺影响大气环流 昆明今年或出现暖冬 www.yn.xinhuanet.com   2009年11月14日 11:13:16  来源:春城晚报 时间:11月13日 地点:新闻路 表情:落叶笑了 记者 王宇衡 摄 已经过了立冬节气,可除了此前短暂的一次冷空气外,昆明仍一路晴朗。昆明还要热到什么时候?今年冬天天气如何?近日,记者针对这些市民们最近都特别关注和疑惑的问题,专访了云南省气象局首席预报员、正研级高工刘瑜。 降雨量锐减雨季结束早 9月1日至11月10日,全省只有10个县市区的降雨量在正常范围内,其余114个县市区降雨量属于偏少到特少,比历年同期偏少20%~98%。其中最少的是开远市,降雨量比往年偏少98%。昆明的降雨量也仅有37毫米,比往年同期偏少8成以上。 全省124县市的平均降水量只有118毫米,而多年的降水平均值为244毫米,偏少54%。同时在这段时期内,全省有50个县市区的降雨量跌破历史最少纪录,其中就包括昆明,还有沾益、丘北、蒙自、玉溪、保山等。 另外,雨季结束早更增加了旱情。截至目前,全省124个县市区都已经结束了雨季。全省73%的县市区都偏早至特早就结束了今年的雨季。   平均气温突破历史纪录 在气温方面,全省气温偏高的幅度特别大,范围特别广。全省只有保山龙陵和临沧双江属于正常偏高的范围:气温比历史同期偏高0.4℃。其余县市区气温的偏高都超过0.5℃以上,达到偏高至特高的程度。 和降水一样,今年云南省的气温也创造了新的纪录。9月1日至11月10日,全省65个县市区突破历史最高气温纪录,包括昆明、沾益、丘北、文山、蒙自、大理、楚雄、临沧等地。 全省秋季平均气温达到19.3℃,比历史同期的17.8℃偏高1.5℃。与有气象记录以来同期最高气温的2005年相比,也高出0.5℃,当年云南省的平均最高气温也只达到18.8℃。   厄尔尼诺送来暖冬 究其原因,与之前本报报道过的金秋最热的原因一脉相承:今年6月以来,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持续偏高,全球进入了厄尔尼诺状态,影响了大气环流,使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面积偏大、强度偏强、西伸脊点偏西、中高径向环流偏北,这一系列异常最终导致冷空气活动范围偏北和偏东。同时,中低纬地区的南部,气压高度场明显偏高,导致南部低纬地区的对流偏弱,最终导致冷暖空气无法在云南上空汇合。这些原因造成今年入秋以来,云南省大部分地区多以平直西风气流影响为主,北方冷空气活动偏北、偏东、偏弱,南方对流活动较常年同期偏弱,使云南大部地区出现了高温、干旱、少雨天气。 从大气环流状况看,赤道中东太平洋的海水偏高的态势仍将维持偏暖状况,继续影响大气环流的正常分布。在这种情况下,受被称为淘气孩子的厄尔尼诺影响,云南可能会出现暖冬。(记者 陈洁 通讯员 刘瑜) http://www.yn.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9-11/14/content_18231801.htm
个人分类: 科普文章|4276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国北方冷冬寒潮预报的经验教训
杨学祥 2009-11-14 08:05
中国北方冷冬寒潮预报的经验教训 杨学祥,杨冬红 连日来,中国部分地区遭遇罕见暴雪,河北、山西、河南等地的暴雪过程整体已达 60 年一遇标准,局部地区突破百年一遇。截至目前,根据各省报道的灾情统计,共有 38 人因灾死亡。记者 13 日从民政部救灾司了解到,截至 11 月 13 日 11 时 ,北方地区降雪过程造成冀晋鲁豫鄂陕宁 7 省区 470 多万人受灾。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气候影响评估室主任张强说, 10 月下旬以来,大气环流出现强烈调整,冷空气活动加强,且中心由西半球移向东半球。东移冷空气加强南下,引发我国北方地区出现强降温和大范围雨雪天气。张强认为,厄尔尼诺事件的发展对近期北半球中高纬地区遭遇寒流和暴风雪袭击,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今年 3 月开始,赤道中东太平洋海表温度由正常向偏暖方向发展,到 6 月偏暖幅度达 0.5 摄氏度 ,进入厄尔尼诺状态,目前仍呈缓慢上升趋势 。 我们在 2009 年 10 月 14 日 提出了 2009 年发生冷冬的四大原因: 一、 2009 年太阳黑子低值将迎来一个冷冬 二、 2009 年发生的 8 级地震和海啸可能导致冷冬 三、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厄尔尼诺年和拉尼娜年易发生冷冬 四、 2009 年 12 月至 2010 年 2 月为强潮汐时期可能导致冷冬 五、结论和预警 1952-2008 年,长江中下游冬季最大连续冰冻天数超过 4 天次数共 8 次, 1955 年(拉尼娜年,太阳黑子低值年,日月同纬)、 1957 年(厄尔尼诺年,太阳黑子高值年)、 1964 年(拉尼娜年,太阳黑子低值年,日月同纬)、 1969 年(厄尔尼诺年,太阳黑子高值年,月亮赤纬角最大值)、 1972 年(厄尔尼诺年)、 1977 年(厄尔尼诺年,太阳黑子低值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 1984 年(拉尼娜年,太阳黑子低值年)、 2008 年(拉尼娜年,太阳黑子低值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拉尼娜、厄尔尼诺、太阳黑子极值、潮汐强度与长江中下游冬季最大连续冰冻天数有很好的相关性,有 7-8 年的滞后期。 我们认为,导致气候变冷的原因有四个:其一,历史记录表明,在拉马德雷的冷位相时期,厄尔尼诺年和拉尼娜年易发生低温冷害。 2000 年拉马德雷已经进入冷位相,这意味着一个新的变冷时期正在开始。其二, 2009 年 9 月 30 日 南大洋发生了地震海啸。其三、 2008-2009 年处于太阳活动低值时期。其四、 2009 年 12 月至 2010 年 2 月为强潮汐时期。 我们在 2009 年初就关注下一次不寻常的厄尔尼诺事件,因为它会给全球带来流感全球大流行、低温冻害、干旱洪涝等重大灾害 。 2008 年 1 月中国南方发生罕见的冰雪冻灾, 2008 年 5 月 12 日 中国四川汶川发生 8 级地震, 2009 年 4 月全球甲型流感在墨西哥开始向全球蔓延。低温冻害、强震和流感爆发还将频繁发生。低温冻害、强震和流感爆发三大预警正在被证实的 。 在冷冬预测的问题上,有两个关键性的问题值得关注; 其一,在拉马德雷暖位相时期,厄尔尼诺事件对应中国暖冬, 1986-2004 年中国部分省份连续 18 年暖冬就发生在 1977-1999 年拉马德雷暖位相时期(暖冬滞后 5 年);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拉尼娜和厄尔尼诺事件对应中国的冷冬和严重低温冻害。拉马德雷冷暖位相的转换并没有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这是严重低温冻害被忽视的原因。 其二, 2008 年 1 月中国南方严重冰雪冻灾和 2009 年 11 月中国暴雪灾害之前,美国都发生了暴雪灾害。西半球的暴雪为东半球暴雪敲响了警钟。 我们在 2007 年 11 月 20 日 指出, 11 月 24-26 日和 12 月 22-24 日月亮近地潮、日月大潮与月亮赤纬角最大值三者叠加,潮汐南北震荡最强; 12 月 10 日 月亮赤纬角最大值与日月大潮叠加,潮汐南北震荡较强。请关注 2007 年 11 月 24-27 日和 12 月 22-24 日最强潮汐组合, 12 月 10 日 较强潮汐组合。此期间发生的地震、火山、暴风、强冷空气活动等将形成不可抗拒的重大灾害事件 。 我们在 2007 年 12 月 9 日 6 时 19 分 发布了 2007 年 12 月 10 日 和 22-24 日强潮汐预警:从 12 月 1 日 至 8 日,北半球中纬度地区频繁发生 4-5 级地震, 7 日地震频率加快。全球强震向北半球中高纬度转移的趋势值得关注。自 2007 年 8 月以来, 7 级强震就在低纬度接连发生,低纬度地壳的能量释放已近尾声。请关注 2007 年 12 月 22-24 日最强潮汐组合, 12 月 10 日 较强潮汐组合。此期间发生的地震、火山、暴风、强冷空气活动等将形成不可抗拒的重大灾害事件。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是世界人口最稠密的地区,强震预防关系重大 。 预测实践表明,在强潮汐南北震荡的作用下,极地的冷空气并不是均衡地四面出击,而是集中力量突破一点,逐渐扩大到全球。 2007 年 12 月 22-24 日的强潮汐南北震荡,突破点在美国,从 21 日起,暴风雪陆续袭击了科罗拉多、怀俄明、得克萨斯、堪萨斯、伊 利诺伊、明尼苏达、威斯康星和密歇根等州,而英国和中国的冷空气活动相对较弱,仅仅出现严重的大雾天气。在后续的时间里,欧洲和中国的冷空气活动应该加强。据预报,二十八日前后将有一股较强冷空气影响河北,同时也会带来雨雪和大风降温天气,必须关注这一变冷趋势 。 12 月 30 日 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 12 月 22 日 冬至之后,太阳由南回归线向赤道靠近,太阳潮使地球扁率变大,自转变慢,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加强这一效应。因此,冬至到春分,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将成为强化冷空气和地震活动的主角, 2007 年末 2008 年初全球最强的潮汐运动将使中国的冬季逐渐转冷,防寒防震不可松懈 。 2008 年潮汐 A 组合是, 2008 年 1 月 6 日 月亮赤纬角达到当月最大值 -27.93813 度, 2008 年 1 月 8 日 为日月大潮,两者叠加,潮汐南北震荡强,地震强 。在 2008 年 1 月 5-6 日, 6 级以上强地震、火山、寒流、暴风雨、强暴风雪频繁发生,这种状况将因 8 日日月大潮而加强,并可能持续到 10 日左右 。 继 2007 年 12 月 22 日 - 2008 年 1 月 4 日 (冬至、月亮近地潮、日月大潮、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地球近日点)全球最强的潮汐使今年入冬以来最强的冷空 气将影响中国大部地区之后 , 10-13 日中国的冷空气活动逐渐增强,并在 19-22 日的潮汐 C 组合达到高潮。要做好预防大风、暴雪、地震和低温冰冻等自然灾害的准备 。 如预测所言, 2007 年 12 月 21 日 美国暴雪后 20 天, 2008 年 1 月 10 日 续发了中国南方 50 年一遇的冰雪冻灾。 1 月 7 日 美国和加拿大暴雪后 13 天,强潮汐又再次降临。 同样, 2009 年 11 月中国暴雪灾害前,美国刚刚发生暴雪:人民网 2009 年 10 月 30 日 电 美国中西部的科罗拉多州和怀俄明州等地近日连降暴风雪,部分地区积雪超过了 一米 ,很多学校和商店因此关门。这是当地今年入秋后遭遇的第一场大范围暴风雪。气象部门表示,降雪还会持续一段时间,对当地的公路交通造成严重影响。美联社报道,截止 29 日下午,丹佛国际机场上的积雪也超过了 30 厘米 ,再加上强风不断,数百个航班因此被迫取消。当地气象部门介绍说,过去三天来, 怀俄明州的降雪量已经打破了当地 10 月份常年的降雪总量,而科罗拉多州的降雪量也创造了自从 1997 年以来的最高记录。我们及时将美国暴雪与中国首次寒潮作了对比 。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气候影响评估室主任张强说, 10 月下旬以来,大气环流出现强烈调整,冷空气活动加强,且中心由西半球移向东半球。东移冷空气加强南下,引发我国北方地区出现强降温和大范围雨雪天气。张强认为,厄尔尼诺事件的发展对近期北半球中高纬地区遭遇寒流和暴风雪袭击,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 预测经验表明:美国暴雪的前兆和厄尔尼诺的拉马德雷突变作用不容忽视。 参考文献 1. 北方数省遭暴雪 38 人亡。 2009-11-14 02:54:00  来源 : 华商网 - 新文化报 ( 吉林 ) 。 http://news.163.com/09/1114/02/5O22O55P000120GR.html 2. 杨学祥,杨冬红。 2009 年发生冷冬的四大原因。发表于 2009-10-14 15:05:18 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62321 3. 杨学祥。 2009 年厄尔尼诺事件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发表于 2009-8-21 6:32:29 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50622 4. 杨学祥 , 杨冬红 . 强厄尔尼诺敲响了拉马德雷冷位相灾害链的警钟 . 发表于 2009-6-8 12:54:49 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36921 5. 杨学祥 . 未来全球灾害的根源:不同寻常的下一次厄尔尼诺事件 . 发表于 2008-7-19 8:16:41 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2668 6. 杨学祥,杨冬红。拉马德雷冷位相能给世界带来什么? 2008-4-26 9:17:40 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3024 7. 杨学祥。灾害链规律不容忽视。文汇报。科技文摘专刊(第 683 期)。 2008 年 3 月 2 日 第五版。 http://whb.news365.com.cn/kjwz/200803/t20080302_1777631.htm 8. 杨学祥。正在被证实的三大预警:低温冻害、强震和流感爆发。发表于 2009-5-15 7:20:23 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31961 9. 杨学祥。 暖冬还是冷冬:拉马德雷突变。发表于 2009-9-24 5:46:52 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57471 10. 杨学祥 . 12 月 22-24 日的强潮汐作用:美国暴风雪和中国英国大雾 . 2007-12-25 上海环境热线 . 绿色论坛。 http://www.envir.gov.cn/forum/2007/200712093.htm 11. 杨学祥 . 今年入冬以来最强的冷空气将影响中国大部地区 . 2007-12-26 上海环境热线 . 绿色论坛。 http://www.envir.gov.cn/forum/2007/200712097.htm 12. 杨学祥 , 杨冬红 . 三次超强热带风暴袭击孟加拉国与强潮汐有关 . 2007-11-20 光明网 - 光明观察 . 经济科技。 http://guancha.gmw.cn/content/2007-11/20/content_699897.htm 13. 杨学祥 . 2007 年 12 月 10 日 和 22-24 日强潮汐预警 . 2007-12-9 上海环境热线 . 绿色论坛。 http://www.envir.gov.cn/forum/2007/200712060.htm 14. 杨学祥 . 严防潮汐 B-D 组合激发的自然灾害 . 2008-1-11 光明博客。 http://blog.gmw.cn/u/466/archives/2008/15740.html 15. 杨学祥 . 2008 年潮汐 A 组合正在得到证实 . 2008-1-7 上海环境热线 . 绿色论坛。 http://www.envir.gov.cn/forum/2008/200812115.htm 16. 杨学祥。中国首次寒潮将爆发和美国特大暴风雪(转载及点评)。发表于 2009-10-30 7:29:17 科学网。 http://news.sina.com.cn/w/p/2009-10-30/044918938086.shtml
个人分类: 学术争论|6626 次阅读|0 个评论
冷冬预测得到证实:多国均打破最早下雪纪录(转载)
杨学祥 2009-11-13 15:03
多国均打破最早下雪纪录 大气环流调整是主因 http://news.online.sh.cn 2009-11-13 09:08:12 :新闻晨报 专家:今年同处中高纬地区的大范围降温降雪,大气环流调整是主因 韩小妮 □10月12日至13日,德国迎来今年的第一场大雪,打破最早下雪的纪录。 □晨报记者 韩小妮 这两天,北京、河北、山西、河南和山东等地出现历史同期罕见的暴雪天气,其中北京迎来22年来最早的降雪。而气象学家发现,与我国北方同处北半球中高纬地区的一些国家也出现了类似的现象。早在10月中旬,德国、奥地利、瑞士和波兰等国便迎来了今年的第一场大雪,打破最早下雪的纪录。 今年的冬天怎么来得那么早?对此,国家气候中心专家分析说,大气环流调整经向环流加大,冷空气活动强是北半球中高纬地区普降大雪的主要原因。与此同时,厄尔尼诺现象也起到了间接影响。 多国打破最早下雪纪录 昨天,中央气象台预报,未来三天我国东部地区仍将被雨雪天气笼罩,山东、辽宁等地有暴雪,河南、湖北将出现冻雨,多个城市发布了暴雪橙色警报。受强冷空气影响,今年10月31日至11月1日,我国吉林、辽宁、河北、北京等地都出现明显的雨雪天气。吉林东部部分地区降下10-18毫米的暴雪。 与此同时,与我国北方同处北半球中高纬地区的一些国家,也迎来最早的降雪。10月12日至13日,德国、奥地利、瑞士和波兰等国迎来今年的第一场大雪,打破最早下雪的纪录。10月27日至29日,美国中西部部分地区积雪超过一米。其中,怀俄明州的降雪量超过当地10月份常年的降雪总量,科罗拉多州的降雪量也创造了自1997年以来的最高纪录。10月27日至11月2日,北半球中高纬地区又再次经历不同程度的寒潮天气过程。 大气环流调整是主因 除了降雪,北半球中高纬地区的一些国家同时提前进入了冬季。对此,国家气候中心专家表示,大气环流在10月中旬的调整和冷空气活动加强,是北半球中高纬地区遭遇寒流和暴风雪袭击的直接原因。 专家分析说,9月份以来,大气环流一直平稳以纬向为主。然而到10月末,大气环流突然调整为经向环流,这大大利于强冷空气南下,与底层来自海上比较丰沛的暖湿气流交汇,进而影响我国东部地区,引发雪雨天气。 针对近来北半球中高纬地区的大范围降雪,专家表示,10月下旬以来,大气环流再次强烈调整,冷空气活动再次加强,且中心由西半球移向东半球。受其影响,北美大陆再次遭遇低温和暴风雪袭击,同时东移冷空气加强南下,引发我国东部地区出现强降温和异常雨雪天气。 厄尔尼诺推波助澜 除了大气环流调整,厄尔尼诺现象的发展也对北半球中高纬地区遭遇寒流和暴风雪袭击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监测结果显示,赤道中东太平洋自2009年6月开始的厄尔尼诺现象目前处于稳定发展阶段。而有关研究表明,当发生厄尔尼诺现象后,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异常偏暖的状况,对北半球中高纬地区秋末至冬季的气候往往产生一定的影响,比如使北美地区和我国北方的降雪频次增多。1960年和1987年冬季新疆、内蒙古等地曾出现雪灾,而今年10月以来我国天气气候异常的特征与1960年和1987年同期的演变具有相似性。专家称。 : 沈燕 http://news.online.sh.cn/news/gb/content/2009-11/13/content_3202415.htm 学者杨学祥 发表于 2009-10-14 15:05:18 2009年发生冷冬的四大原因 杨学祥,杨冬红 一、2009年太阳黑子低值将迎来一个冷冬 对宇宙飞船测量数据的分析确定,太阳的辐射输出变化于0.1~0.3% 的水平上。大量观测数据表明,地质环境记录的气候变化与由地球轨道引起的太阳辐射量的变化有较好的一致性。这一问题的争论焦点是,地球接收到的太阳能量变化是否足以引起地球气候长周期(冰期和间冰期)和短周期(小冰期与小气候最适期)的相互转变。科学家Eddy等人估计,太阳常数变化引起的气候响应与正常发生的变化相比是很小的太阳常数的变化至多使地球表面的温度受到零点几度的扰动,问题的关键在于能够激发低层大气发生变化的机制。 2009年是国际天文年,广东天文学会近日通过研究发现,去年初我国部分地区发生异常低温冰雪气候,可能与近期太阳黑子稀少及其周期偏长有关,而今年太阳黑子至今仍是低迷状态,广东地区或许又将迎来一个冷冬。 近两年,不少地方气候异常,去年初我国南方地区遭遇罕见的冰雪天气,广州等地连续两年出现几天乃至十几天气温低于10摄氏度的少见低温天气。有专家认为,这与地球厄尔尼诺有关。但广东天文学会的专家认为,可能与近期太阳黑子稀少及其周期偏长有关。太阳黑子,是指太阳光球层上出现的暗黑斑点,它是太阳活动最明显的标志。黑子多寡通常用太阳黑子相对数表示,相对数越大,表示太阳黑子越多,其规律呈现11年左右的周期。近两年,太阳活动及其黑子的异常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太阳黑子特别少;二是太阳黑子周期有逐渐延长的趋势。而2007年太阳黑子相对数为7.5;2008年,太阳黑子相对数为3.7。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云南台在2009年8月,连续31天观察不到太阳黑子,太阳黑子的相对数为0。同时,太阳黑子周期,通常为11年。但第23个太阳黑子周期(注:自1755年开始对太阳黑子活动进行标号统计)从1996年开始(注:以黑子活动最少年为周期起点),已过去13年,却至今仍未经常看到太阳黑子明显地成群出现。当今太阳黑子周期之长,为十八世纪以来之最。 近两年太阳黑子处于百年来最低迷状态。据悉,太阳黑子低谷年,会引起太阳某些辐射强度降低,从而引起地球大气环流的变化,甚至引起地球气候异常。太阳黑子与冷害有关吗?广东天文学会通过探源溯流,认为两者的相关性是颇高的。统计资料显示,1996年,是太阳黑子低谷年,全年太阳黑子相对数只有8.6。1996年初,广州以及广东的天气偏冷。当年广州的2月平均气温只有12摄氏度,比常年平均值低2.3摄氏度,也是全年最低气温的月份。1986年是太阳黑子低谷年,全年太阳黑子相对数只有13.4。1986年末至1987年初,我国不少省、市出现低温天气。此外,1964年,1954年也曾是太阳黑子低谷年,并出现显著气温偏低现象 。我们也有类似的统计结果。 二、2009年发生的8级地震和海啸可能导致冷冬 萨摩亚群岛地区北京时间9月30日凌晨发生8级地震并引发海啸,南太平洋大海啸的确实死亡人数前天已增加到176人。根据历史记录,就全球灾害变化的趋势而言,萨摩亚8级地震引起的南太平洋大海啸可能导致全球气温的逐渐降低,引发低温冻灾,增大流感爆发的强度。 2004年12月26日印尼地震海啸后,全球低温冻害和暴雪灾害频繁发生。郭增建的深海巨震降温说是一种合理的解释:海洋及其周边地区的巨震产生海啸,可使海洋深处冷水迁到海面,使水面降温,冷水吸收较多的二氧化碳,从而使地球降温近20年。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气温上升与人类活动使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有关,同时这一时期也没有发生巨大的海震。巨震指赤道两侧各40o范围内的8.5级和大于8.5级的海震。根据郭增建的理论,2005年全球气温将因为印尼地震海啸而降低。客观实践已经做出了公平的检验。世界都公认1998年为人类有记载以来最热的一年,西方科学家也承认了这一客观事实:过去两年里,自然气候的变化抵消了全球气候变暖效应并将继续促使气温在2008年保持缓慢变化的趋势,2008年是近十年最冷的一年,2005年也没有突破1998年的高温纪录。 三、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厄尔尼诺年和拉尼娜年易发生冷冬 统计表明:中国北方的严重低温冷害都发生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厄尔尼诺年,如1957、1969、1972、1976年;中国南方的严重低温冻害都发生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太阳黑子低值年和拉尼娜年(或厄尔尼诺年),如1954年12月15日至1955年1月21日湖南发生严重低温冷害,1964年2月8日-26日湖南发生低温冻害;1977年1月21日,湖南雨雪日数持续10天,强寒潮冷空气入侵,其来势凶猛,不仅带来大雪,还使得降温剧烈,各地最低温异常低,降到-10℃至-18℃,且以武汉的-18.1℃为历史最低,纪录一直保持至今。 1889年以来,全球大于等于8.5级的地震共21次。在1889-1924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发生6(国外数据:2)次,在1925-1945年拉马德雷暖位相发生1(1)次,在1946-1977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发生11(7)次,在1978-2003年拉马德雷暖位相发生0次,在2004-2008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已发生3次。规律表明,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是全球强震的集中爆发时期和低温期。2000年进入了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2000-2035年是全球强震爆发时期和低温期。郭增建的深海巨震降温说是拉马德雷冷位相与低温冻害对应的物理原因。 2008年1月发生的中国南方罕见的冰雪冻灾处于2000-2030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2007-2008年拉尼娜事件中;2009年至2010年的厄尔尼诺事件有可能导致冷冬。 四、2009年12月至2010年2月为强潮汐时期可能导致冷冬 美国科学家相信,即使没有温室效应, 地球自己的卫星月球也会使地球的温度上升。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海洋学研究所的查尔斯. 季林2000年在美国科学院院刊上指出,月球通过影响地球上的潮汐使地球的温度上升。 季林认为,地球、月亮和太阳相对位置的变化会引起潮汐强度的逐渐变化,其周期与邦德提出的气候周期是一致的。当日、地、月排成一线且相互距离最小时,日月引潮力相互加强而变为最大,地球海洋潮汐规模也最大,这时就有更多来自海洋深处的冷水被带到海面。这些冷水可以冷却海洋上的空气。当日、地连成的直线与月、地连成的直线相互垂直时,太阳潮汐减弱月球潮汐,使地球海洋潮汐变小,这时海洋深处的冷水很难被带到海面,世界就变得暖和。据季林的计算,大约在1425年即小冰期的末期,潮汐达到了最大值,从那以后逐渐减弱,直到3100年潮汐又达到最大值。这个周期是过去1万年气候变迁的主要动力。这个效应使地球的温暖期从小冰期末期一直持续到24世纪,而后随着潮汐的增强,地球的气候将逐渐变冷。 除了1500-1800年潮汐长周期外,潮汐中周期为准60年、54-56年、22年、18.6年和11年。特别是54-56年周期(拉马德雷周期),在全球气候变化中起非常明显的作用。2009年12月至2010年2月为强潮汐时期,可能导致冷冬发生。 五、结论和预警 1952-2008年,长江中下游冬季最大连续冰冻天数超过4天次数共8次,1955年(拉尼娜年,太阳黑子低值年,日月同纬)、1957年(厄尔尼诺年,太阳黑子高值年)、1964年(拉尼娜年,太阳黑子低值年,日月同纬)、1969年(厄尔尼诺年,太阳黑子高值年,月亮赤纬角最大值)、1972年(厄尔尼诺年)、1977年(厄尔尼诺年,太阳黑子低值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1984年(拉尼娜年,太阳黑子低值年)、2008年(拉尼娜年,太阳黑子低值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拉尼娜、厄尔尼诺、太阳黑子极值、潮汐强度与长江中下游冬季最大连续冰冻天数有很好的相关性,有7-8年的滞后期。 我们认为,导致气候变冷的原因有四个:其一,历史记录表明,在拉马德雷的冷位相时期,厄尔尼诺年和拉尼娜年易发生低温冷害。2000年拉马德雷已经进入冷位相,这意味着一个新的变冷时期正在开始。其二, 2009年9月30日南大洋发生了地震海啸。其三、2008-2009年处于太阳活动低值时期。其四、2009年12月至2010年2月为强潮汐时期。 最新报告表明,变异的厄尔尼诺最终没有给美国带来暖冬,这一点在10月初开始得到确认,持续寒冷潮湿的天气使美国滞后的大豆作物面临威胁,根据美国美国农业部报告显示,截止10月4日,美国大豆落叶率79%,收割进度15%,作物优良率67%,这表明美国仍有大部分的大豆面临威胁,根据最新的天气预报,美国大豆的生长优良率可能会有较大幅度的下降 。中国的冷冬预测正在得到证实。 我们在2009年初就关注下一次不寻常的厄尔尼诺事件,因为它会给全球带来流感全球大流行、低温冻害、干旱洪涝等重大灾害 。 2007年末我们就发布了拉尼娜能给我们带来什么的预警:2007年拉尼娜事件给我们带来的不仅是秋汛和冻害,还有流感的季节性流行。如果发生强拉尼娜事件,流感世界大流行的几率就会增加,如果2008年再发生强厄尔尼诺事件和严重低温冷害,世界流感大流行就不可避免。忽视预防流感将使我们付出惨重的代价 ! 2008年1月中国南方发生罕见的冰雪冻灾,2008年5月12日中国四川汶川发生8级地震,2009年4月全球甲型流感在墨西哥开始向全球蔓延。低温冻害、强震和流感爆发还将频繁发生。低温冻害、强震和流感爆发三大预警正在被证实的 。 冷冬还是暖冬,我们正在接受实践的检验 。 参考文献 1. 吴玲,李建基。广东天文学会研究发现:近两年太阳黑子百年来最低迷 今年可能又是一个冷冬。 http://search.zhnews.net/zjwb/text.php?ud_key=42036ud_date=2009-10-13 2. 孙晓飞。中信建投:USDA报告好于预期 油脂走向价值回归之路。2009年10月13日14:54来源:和讯特约(和讯财经原创)。 http://futures.hexun.com/2009-10-13/121325682.html 3. 杨学祥。2009年厄尔尼诺事件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发表于 2009-8-21 6:32:29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50622 4. 杨学祥,杨冬红.强厄尔尼诺敲响了拉马德雷冷位相灾害链的警钟. 发表于 2009-6-8 12:54:49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36921 5. 杨学祥. 未来全球灾害的根源:不同寻常的下一次厄尔尼诺事件. 发表于2008-7-19 8:16:41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2668 6. 杨学祥,杨冬红。拉马德雷冷位相能给世界带来什么? 2008-4-26 9:17:40 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3024 7. 杨学祥。灾害链规律不容忽视。文汇报。科技文摘专刊(第683期)。2008年3月2日第五版。 http://whb.news365.com.cn/kjwz/200803/t20080302_1777631.htm 8. 杨学祥。正在被证实的三大预警:低温冻害、强震和流感爆发。发表于 2009-5-15 7:20:23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31961 9. 杨学祥。 暖冬还是冷冬:拉马德雷突变。发表于 2009-9-24 5:46:52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57471 本文引用地址: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62321 本文引用地址: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69858 本文引用地址: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70416
个人分类: 灾害预测|4683 次阅读|0 个评论
今冬中国气温较去年偏低:2009年厄尔尼诺事件能给我们带来什么
杨学祥 2009-11-12 10:25
2009 年厄尔尼诺事件能给我们带来什么? 杨学祥 世界气象组织 8 月 19 日 表示,厄尔尼诺现象已经在太平洋东部出现,将至少对 2009 年剩余时间产生影响,甚至有可能持续到 2010 年第一季度。 世界气象组织女发言人穆尼奥斯当天在日内瓦联合国欧洲总部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 : 在 6 月和 7 月,科学家在赤道东太平洋观测到了海面温度上升。 6 月底,海面温度普遍超过正常温度 0.5 至 1 摄氏度, 7 月份也是类似的情况。这种升温足以让科学家们得出厄尔尼诺现象已经出现的结论。 厄尔尼诺现象是指太平洋东部热带海域的海水温度异常升温,导致全球气候模式发生变化的一种异常气候现象。穆尼奥斯表示,根据模型预测和专家的共识,此次厄尔尼诺现象将至少持续到 2009 年底 。 我们在《拉尼娜呈减弱趋势: 3 月 16 日和 26 日海温异常比较》一文中指出,每年 1 月 25 日 - 4 月 7 日 ( 72 天)及 7 月 30 日 - 11 月 6 日 ( 109 天)为地球自转减速阶段,有利于拉尼娜的形成;每年 4 月 9 日 - 7 月 28 日 ( 110 天)及 11 月 18 日 - 1 月 23 日 ( 66 天)为地球自转加速阶段,有利于厄尔尼诺的形成 。目前处于 1 月 25 日 - 4 月 7 日 ( 72 天)地球自转减速阶段的后期,拉尼娜现象开始减弱,并可能在 4 月 7-9 日发生逆转,符合拉尼娜现象持续到春季的大多数预测。 4 月 9 日 - 7 月 28 日 ( 110 天)为地球自转加速阶段,有利于厄尔尼诺的形成。拉尼娜现象消失快于预期,近期美洲中强地震值得关注。伴随厄尔尼诺现象的出现,环太平洋地震带的地震可能加剧 。 每年 11 月 18 日 - 1 月 23 日 ( 66 天)为地球自转加速阶段,有利于厄尔尼诺的形成 。 根据上述计算和预测实践,厄尔尼诺至少会持续到2010年1月末。 人们对台风、地震和洪水是非常敏感的,因为它们是造成重大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的直接原因。台风、地震和洪水又与什么有关?研究表明,厄尔尼诺和拉尼娜是全球灾害的最强信号。我们在 2009 年初就关注下一次不寻常的厄尔尼诺事件,因为它会给全球带来流感全球大流行、低温冻害、干旱洪涝等重大灾害 。 1. 厄尔尼诺和拉尼娜是全球气候异常的最强信号 2. 厄尔尼诺和拉尼娜是流感爆发和生物灾害的准确信号 3. 厄尔尼诺和拉尼娜是环太平洋地震带地震增强的信号 4. 2009 年严重秋旱可能发生 5. 在 2009-2030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亚太区可能爆发世纪大天灾 参考文献 1. 付旭。世界气象组织证实厄尔尼诺现象已再次出现。 2009 年 08 月 19 日 22:59 国际在线专稿。 http://news.ifeng.com/world/200908/0819_16_1310310.shtml 2. 杨学祥,杨冬红 . 拉尼娜呈减弱趋势: 3 月 16 日 和 26 日海温异常比较 . 发表于 2009-3-27 5:55:57 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22731 3. 杨学祥,杨冬红 . 拉尼娜将迅速减弱: 2009 年 3 月 23 日 和 30 日海温异常比较 . 发表于 2009-3-31 6:05:51 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23498 4. 杨学祥 . 拉尼娜结束: 2009 年 3 月 30 日 和 4 月 6 日 海温异常比较 . 发表于 2009-4-7 5:43 :19 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24734 5. 杨学祥 . 厄尔尼诺事件的警报已经拉响 . 发表于 2009-4-4 7:04 :58 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24283 6. 杨学祥 . 拉尼娜现象持续到 4 月 7 日 的预测得到证实 . 发表于 2009-4-8 5:13 :25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24933 7. 杨学祥 . 拉尼娜天气将不会恢复:厄尔尼诺出现不可逆转 . 发表于 2009-4-17 6:27:01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26565 8. 杨学祥 , 杨冬红 . 强厄尔尼诺敲响了拉马德雷冷位相灾害链的警钟 . 发表于 2009-6-8 12:54:49 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36921 9. 学者杨学祥 . 警钟:重温 20 世纪 50 年代的灾害历史 . 发表于 2009-6-7 9:04 :55 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36655 10. 杨学祥 . 做好迎接厄尔尼诺事件的准备:严重秋旱可能发生 . 发表于 2009-7-9 9:11 :14 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42586 11. 杨学祥。厄尔尼诺和拉尼娜是全球灾害的最强信号。发表于 2009-8-11 11:28:02 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48694 12. 杨学祥。面对灾害的抉择:亚太区可能爆发世纪大天灾。发表于 2009-2-1 11:28:37 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12411 13. 杨学祥 . 未来全球灾害的根源:不同寻常的下一次厄尔尼诺事件 . 发表于 2008-7-19 8:16:41 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2668 14. 杨学祥 .  预防气候灾害要有战略眼光:早预报早准备遇事不慌 . 2008-1-28 上海环境热线 . 绿色论坛。 http://www.envir.gov.cn/forum/2008/200812174.htm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50622 北京出现22年来最早降雪 冷空气活动强是主因   10月以来中国天气气候异常的特征与1960年和1987年的同期演变有相似性,专家分析预计,今年冬季中国气温较去年偏低气温,冷暖起伏大,新疆、内蒙古、东北等地应有针对性的做好农作物、人、畜安全越冬和防御流感的工作。 http://news.xinmin.cn/domestic/gnkb/2009/11/11/2897912.html
个人分类: 灾害预测|3808 次阅读|0 个评论
冷冬预测得到证实:宁夏北部出现50年最大日降雪量
杨学祥 2009-11-12 09:44
宁夏北部出现50年最大日降雪量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1月12日00:44 中国广播网   中广网银川11月11日消息 (记者许新霞 许大为 马玲艳)11月9 日夜间到11日下午14 点,宁夏出现明显雨雪天气,降雪量最大的永宁县达到了33.7毫米,北部大部分地区出现五十多年来最大日降雪量。暴雪给交通运输和人们生活等各方面带来了很大的不便。   据宁夏气象台精细天气预报,此次雨雪天气是受蒙古南下较强冷空气和高原偏南暖湿气流影响造成的,全区大部地区积雪深度为2到9厘米,永宁县积雪最深,达14厘米。宁夏气象台副台长、高级工程师周虎分析说,一般季节转换的时候都是雨雪交加,由雨转成雪。但这次天气变化过程,气温骤降,直接就变成雪,大气中含水量比较大,所以容易造成降雪量大的情况出现。 暴雪造成宁夏河东机场从10日15点30分被迫关闭,一直到11日上午8时才开放。11日上午,记者在银川汽车站售票窗前看到,车站到处都挤满了退票的旅客,车站对提前预购票的旅客全额退票。车站站长荀平介绍说,当天只发出了七八个班次的客车,正常时候这个车站日发送客车班次600多个。这次车站旅客滞留最多时达到了近2000人,非常少见。据宁夏气象台副台长、高级工程师周虎分析说,由于此次降雪量大,宁夏部分地区出现积雪,容易毁坏设施温棚,造成部分陈旧温棚的垮塌。同时,连续的低温、寡照天气也会导致棚内作物长势弱、抗逆能力差等,容易发生冻害。剧烈的冷暖变化还容易导致体弱者呼吸道及心脑血管疾病多发;对部分体弱家畜、家禽的健康也构成了一定威胁,容易造成园林花卉及林木遭受冻害。   他建议交通运输部门要做好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公众注意出行安全和防寒保暖;注意加强设施农业的防护和管理,加固和整修温棚,及时清扫棚面积雪,并适时拉帘,采取棚内加温等措施,防御降温和积雪对设施农业的危害;灌区要加快冬灌进度,争取在土壤封冻前灌完;供暖部门要做好供暖工作,学校、家长要注意学生的安全,尤其是农村中小学,要关注室内采暖煤气安全问题,防止安全事故发生;市政部门要做好园林、花卉的防风、防冻工作,尤其是要做好耐寒性较差林木的防寒工作;卫生防疫部门要加强对呼吸道及心脑血管等疾病的监测和防治工作;山区各地要积极抓住这次降雪量较大的有利时机,做好窑窖蓄水工作。   此次暴雪虽然对人们的生产生活造成了很大不便,但也有有利的一面。据有关专家介绍,目前宁夏正值灌区冬灌期,此次降雪不仅有效地补充了冬灌用水,也有利于冬灌后土壤水分的保存;降雪有利于山区土壤增墒、保墒,为来年春季农业生产奠定基础,也有利于冬小麦冬前生长和顺利越冬;降雪降温对农林病虫害的越冬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降雪有效地提高了空气湿度,改善空气质量,使森林火险等级明显下降。 http://news.sina.com.cn/c/2009-11-12/004419027048.shtml 拉马德雷是一种高空气压流,亦称太平洋十年涛动,分别以暖位相和冷位相两种形式交替在太平洋上空出现,每种现象持续 20 年至 30 年,周期为 50-70 年。近 100 多年来,拉马德雷已出现了两个完整的周期。 1889-1924 年为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 1925-1945 年为拉马德雷暖位相时期, 1946-1976 年为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 1977-1999 年拉马德雷暖位相时期, 2000 年进入了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石家庄市 54 年以来最大的一场降雪再现了拉马德雷周期。 自从 2004 年 12 月 26 日印尼苏门答腊 8.7 级强震发生以来, 8.5 级以上强震、中国严重低温冻害、流感世界大流行都显现了拉马德雷周期和拉马德雷突变,人们必须对前 30 年的经验作重新检验【 2-6 】。 表 1 强震、低温冻害和流感世界大流行的拉马德雷周期 时期 1890-1924 年 1925-1946 年 1947-1976 年 1977-1999 年 2000-2030 年 拉马德雷周期 冷位相 暖位相 冷位相 暖位相 冷位相 世界流感大流行 1889 年 1900 年(弱) 1918-1919 年 1957-1958 年 1968-1969 年 1977 年(局部) 2009 年 8.5 级以上强震 6 次 1 次 11 次 0 次 3 次 中国严重低温冻害 1954 、 1957 、 1964 、 1969 、 1972 、 1976 年 1977 、 1984 年 (滞后拉马德雷冷位相 7 年) 2008 年 (滞后拉马德雷冷位相8 年) 参考文献 1. 杜阵。石家庄遭遇 54 年最大降雪 市内交通基本瘫痪 ( 图 ) 。 2009 年 11 月 11 日 08:59 中国广播网。 http://news.sina.com.cn/c/p/2009-11-11/085919022627.shtml 2. 杨冬红 , 杨学祥 . 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全球强震和灾害 . 西北地震学报 .2006,28 ( 1 ): 95-96 3. 杨学祥。灾害链规律不容忽视。文汇报。科技文摘专刊(第 683 期)。 2008 年 3 月 2 日第五版。 http://whb.news365.com.cn/kjwz/200803/t20080302_1777631.htm 4. 杨冬红,杨学祥,刘财。 2004 年 12 月 26 日印尼地震海啸与全球低温。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6 , 21 ( 3 ): 1023-1027 5. 杨学祥。正在被证实的三大预警:低温冻害、强震和流感爆发。发表于 2009-5-15 7:20:23 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31961 6. 杨学祥。 暖冬还是冷冬:拉马德雷突变。发表于 2009-9-24 5:46:52 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57471 本文引用地址: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70405
个人分类: 灾害预测|3326 次阅读|0 个评论
冷冬预测得到证实:北京22年来最早降雪冷空气活动强是主因
杨学祥 2009-11-12 09:17
北京出现22年来最早降雪 冷空气活动强是主因 2009-11-11 15:10 来源:中国新闻网  共 0 条评论 关键字: 降雪,冷空气活动,高度场 据国家气象局网站消息,今冬11月1日,北京出现22年来最早的降雪。厄尔尼诺事件的发展对北半球中高纬地区遭遇寒流和暴风雪袭击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11月1日,北京迎来今年入冬以来首场降雪。 中新社发 武仲林 摄   中新网11月11日电 据国家气象局网站消息,今冬11月1日,北京出现22年来最早的降雪。对此,国家气候中心气候影响评估室主任张强认为,大气环流调整经向环流加大,冷空气活动强是主要原因,厄尔尼诺事件发生起间接影响。   张强介绍,9月以来大气环流一直平稳以纬向为主,10月末突然调整为经向环流,致使东亚地区中高纬度高度场偏低,东亚大槽偏强,从而利于强冷空气南下与底层来自海上比较丰沛的暖湿气流交汇,影响中国东部地区,引发雪雨天气。   同时,厄尔尼诺事件的发展对北半球中高纬地区遭遇寒流和暴风雪袭击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另外,大气对海温的相应较慢,南方涛动指数不稳定。西太平洋海面水温下降慢,副热带高压系统西伸偏西、偏强。西太平洋和南海热带气旋虽然活跃,但受副热带高压系统的阻挡,热带气旋活动偏南,只能影响华南南部,不能影响到中国南方干旱区。典型厄尔尼诺事件影响,应该是西太平洋海温偏冷,副热带高压偏弱,受厄尔尼诺影响中国南方应该多雨。   张强指出,前期中国东部地区干旱并非受厄尔尼诺影响。自10月中旬后,大气对海温的相应加快,而较稳定。厄尔尼诺影响对中国气候的影响开始逐步显现。   10月以来中国天气气候异常的特征与1960年和1987年的同期演变有相似性,专家分析预计,今年冬季中国气温较去年偏低气温,冷暖起伏大,新疆、内蒙古、东北等地应有针对性的做好农作物、人、畜安全越冬和防御流感的工作。 http://news.xinmin.cn/domestic/gnkb/2009/11/11/2897912.html 学者杨学祥 发表于 2009-10-14 15:05:18 2009年发生冷冬的四大原因 杨学祥,杨冬红 一、2009年太阳黑子低值将迎来一个冷冬 对宇宙飞船测量数据的分析确定,太阳的辐射输出变化于0.1~0.3% 的水平上。大量观测数据表明,地质环境记录的气候变化与由地球轨道引起的太阳辐射量的变化有较好的一致性。这一问题的争论焦点是,地球接收到的太阳能量变化是否足以引起地球气候长周期(冰期和间冰期)和短周期(小冰期与小气候最适期)的相互转变。科学家Eddy等人估计,太阳常数变化引起的气候响应与正常发生的变化相比是很小的太阳常数的变化至多使地球表面的温度受到零点几度的扰动,问题的关键在于能够激发低层大气发生变化的机制。 2009年是国际天文年,广东天文学会近日通过研究发现,去年初我国部分地区发生异常低温冰雪气候,可能与近期太阳黑子稀少及其周期偏长有关,而今年太阳黑子至今仍是低迷状态,广东地区或许又将迎来一个冷冬。 近两年,不少地方气候异常,去年初我国南方地区遭遇罕见的冰雪天气,广州等地连续两年出现几天乃至十几天气温低于10摄氏度的少见低温天气。有专家认为,这与地球厄尔尼诺有关。但广东天文学会的专家认为,可能与近期太阳黑子稀少及其周期偏长有关。太阳黑子,是指太阳光球层上出现的暗黑斑点,它是太阳活动最明显的标志。黑子多寡通常用太阳黑子相对数表示,相对数越大,表示太阳黑子越多,其规律呈现11年左右的周期。近两年,太阳活动及其黑子的异常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太阳黑子特别少;二是太阳黑子周期有逐渐延长的趋势。而2007年太阳黑子相对数为7.5;2008年,太阳黑子相对数为3.7。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云南台在2009年8月,连续31天观察不到太阳黑子,太阳黑子的相对数为0。同时,太阳黑子周期,通常为11年。但第23个太阳黑子周期(注:自1755年开始对太阳黑子活动进行标号统计)从1996年开始(注:以黑子活动最少年为周期起点),已过去13年,却至今仍未经常看到太阳黑子明显地成群出现。当今太阳黑子周期之长,为十八世纪以来之最。 近两年太阳黑子处于百年来最低迷状态。据悉,太阳黑子低谷年,会引起太阳某些辐射强度降低,从而引起地球大气环流的变化,甚至引起地球气候异常。太阳黑子与冷害有关吗?广东天文学会通过探源溯流,认为两者的相关性是颇高的。统计资料显示,1996年,是太阳黑子低谷年,全年太阳黑子相对数只有8.6。1996年初,广州以及广东的天气偏冷。当年广州的2月平均气温只有12摄氏度,比常年平均值低2.3摄氏度,也是全年最低气温的月份。1986年是太阳黑子低谷年,全年太阳黑子相对数只有13.4。1986年末至1987年初,我国不少省、市出现低温天气。此外,1964年,1954年也曾是太阳黑子低谷年,并出现显著气温偏低现象 。我们也有类似的统计结果。 二、2009年发生的8级地震和海啸可能导致冷冬 萨摩亚群岛地区北京时间9月30日凌晨发生8级地震并引发海啸,南太平洋大海啸的确实死亡人数前天已增加到176人。根据历史记录,就全球灾害变化的趋势而言,萨摩亚8级地震引起的南太平洋大海啸可能导致全球气温的逐渐降低,引发低温冻灾,增大流感爆发的强度。 2004年12月26日印尼地震海啸后,全球低温冻害和暴雪灾害频繁发生。郭增建的深海巨震降温说是一种合理的解释:海洋及其周边地区的巨震产生海啸,可使海洋深处冷水迁到海面,使水面降温,冷水吸收较多的二氧化碳,从而使地球降温近20年。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气温上升与人类活动使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有关,同时这一时期也没有发生巨大的海震。巨震指赤道两侧各40o范围内的8.5级和大于8.5级的海震。根据郭增建的理论,2005年全球气温将因为印尼地震海啸而降低。客观实践已经做出了公平的检验。世界都公认1998年为人类有记载以来最热的一年,西方科学家也承认了这一客观事实:过去两年里,自然气候的变化抵消了全球气候变暖效应并将继续促使气温在2008年保持缓慢变化的趋势,2008年是近十年最冷的一年,2005年也没有突破1998年的高温纪录。 三、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厄尔尼诺年和拉尼娜年易发生冷冬 统计表明:中国北方的严重低温冷害都发生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厄尔尼诺年,如1957、1969、1972、1976年;中国南方的严重低温冻害都发生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太阳黑子低值年和拉尼娜年(或厄尔尼诺年),如1954年12月15日至1955年1月21日湖南发生严重低温冷害,1964年2月8日-26日湖南发生低温冻害;1977年1月21日,湖南雨雪日数持续10天,强寒潮冷空气入侵,其来势凶猛,不仅带来大雪,还使得降温剧烈,各地最低温异常低,降到-10℃至-18℃,且以武汉的-18.1℃为历史最低,纪录一直保持至今。 1889年以来,全球大于等于8.5级的地震共21次。在1889-1924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发生6(国外数据:2)次,在1925-1945年拉马德雷暖位相发生1(1)次,在1946-1977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发生11(7)次,在1978-2003年拉马德雷暖位相发生0次,在2004-2008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已发生3次。规律表明,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是全球强震的集中爆发时期和低温期。2000年进入了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2000-2035年是全球强震爆发时期和低温期。郭增建的深海巨震降温说是拉马德雷冷位相与低温冻害对应的物理原因。 2008年1月发生的中国南方罕见的冰雪冻灾处于2000-2030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2007-2008年拉尼娜事件中;2009年至2010年的厄尔尼诺事件有可能导致冷冬。 四、2009年12月至2010年2月为强潮汐时期可能导致冷冬 美国科学家相信,即使没有温室效应, 地球自己的卫星月球也会使地球的温度上升。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海洋学研究所的查尔斯. 季林2000年在美国科学院院刊上指出,月球通过影响地球上的潮汐使地球的温度上升。 季林认为,地球、月亮和太阳相对位置的变化会引起潮汐强度的逐渐变化,其周期与邦德提出的气候周期是一致的。当日、地、月排成一线且相互距离最小时,日月引潮力相互加强而变为最大,地球海洋潮汐规模也最大,这时就有更多来自海洋深处的冷水被带到海面。这些冷水可以冷却海洋上的空气。当日、地连成的直线与月、地连成的直线相互垂直时,太阳潮汐减弱月球潮汐,使地球海洋潮汐变小,这时海洋深处的冷水很难被带到海面,世界就变得暖和。据季林的计算,大约在1425年即小冰期的末期,潮汐达到了最大值,从那以后逐渐减弱,直到3100年潮汐又达到最大值。这个周期是过去1万年气候变迁的主要动力。这个效应使地球的温暖期从小冰期末期一直持续到24世纪,而后随着潮汐的增强,地球的气候将逐渐变冷。 除了1500-1800年潮汐长周期外,潮汐中周期为准60年、54-56年、22年、18.6年和11年。特别是54-56年周期(拉马德雷周期),在全球气候变化中起非常明显的作用。2009年12月至2010年2月为强潮汐时期,可能导致冷冬发生。 五、结论和预警 1952-2008年,长江中下游冬季最大连续冰冻天数超过4天次数共8次,1955年(拉尼娜年,太阳黑子低值年,日月同纬)、1957年(厄尔尼诺年,太阳黑子高值年)、1964年(拉尼娜年,太阳黑子低值年,日月同纬)、1969年(厄尔尼诺年,太阳黑子高值年,月亮赤纬角最大值)、1972年(厄尔尼诺年)、1977年(厄尔尼诺年,太阳黑子低值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1984年(拉尼娜年,太阳黑子低值年)、2008年(拉尼娜年,太阳黑子低值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拉尼娜、厄尔尼诺、太阳黑子极值、潮汐强度与长江中下游冬季最大连续冰冻天数有很好的相关性,有7-8年的滞后期。 我们认为,导致气候变冷的原因有四个:其一,历史记录表明,在拉马德雷的冷位相时期,厄尔尼诺年和拉尼娜年易发生低温冷害。2000年拉马德雷已经进入冷位相,这意味着一个新的变冷时期正在开始。其二, 2009年9月30日南大洋发生了地震海啸。其三、2008-2009年处于太阳活动低值时期。其四、2009年12月至2010年2月为强潮汐时期。 最新报告表明,变异的厄尔尼诺最终没有给美国带来暖冬,这一点在10月初开始得到确认,持续寒冷潮湿的天气使美国滞后的大豆作物面临威胁,根据美国美国农业部报告显示,截止10月4日,美国大豆落叶率79%,收割进度15%,作物优良率67%,这表明美国仍有大部分的大豆面临威胁,根据最新的天气预报,美国大豆的生长优良率可能会有较大幅度的下降 。中国的冷冬预测正在得到证实。 我们在2009年初就关注下一次不寻常的厄尔尼诺事件,因为它会给全球带来流感全球大流行、低温冻害、干旱洪涝等重大灾害 。 2007年末我们就发布了拉尼娜能给我们带来什么的预警:2007年拉尼娜事件给我们带来的不仅是秋汛和冻害,还有流感的季节性流行。如果发生强拉尼娜事件,流感世界大流行的几率就会增加,如果2008年再发生强厄尔尼诺事件和严重低温冷害,世界流感大流行就不可避免。忽视预防流感将使我们付出惨重的代价 ! 2008年1月中国南方发生罕见的冰雪冻灾,2008年5月12日中国四川汶川发生8级地震,2009年4月全球甲型流感在墨西哥开始向全球蔓延。低温冻害、强震和流感爆发还将频繁发生。低温冻害、强震和流感爆发三大预警正在被证实的 。 冷冬还是暖冬,我们正在接受实践的检验 。 参考文献 1. 吴玲,李建基。广东天文学会研究发现:近两年太阳黑子百年来最低迷 今年可能又是一个冷冬。 http://search.zhnews.net/zjwb/text.php?ud_key=42036ud_date=2009-10-13 2. 孙晓飞。中信建投:USDA报告好于预期 油脂走向价值回归之路。2009年10月13日14:54来源:和讯特约(和讯财经原创)。 http://futures.hexun.com/2009-10-13/121325682.html 3. 杨学祥。2009年厄尔尼诺事件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发表于 2009-8-21 6:32:29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50622 4. 杨学祥,杨冬红.强厄尔尼诺敲响了拉马德雷冷位相灾害链的警钟. 发表于 2009-6-8 12:54:49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36921 5. 杨学祥. 未来全球灾害的根源:不同寻常的下一次厄尔尼诺事件. 发表于2008-7-19 8:16:41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2668 6. 杨学祥,杨冬红。拉马德雷冷位相能给世界带来什么? 2008-4-26 9:17:40 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3024 7. 杨学祥。灾害链规律不容忽视。文汇报。科技文摘专刊(第683期)。2008年3月2日第五版。 http://whb.news365.com.cn/kjwz/200803/t20080302_1777631.htm 8. 杨学祥。正在被证实的三大预警:低温冻害、强震和流感爆发。发表于 2009-5-15 7:20:23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31961 9. 杨学祥。 暖冬还是冷冬:拉马德雷突变。发表于 2009-9-24 5:46:52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57471 本文引用地址: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62321 本文引用地址: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69858
个人分类: 灾害预测|4239 次阅读|0 个评论
河南山东等6省区将有大到暴雪 局部降温20℃(转载)
杨学祥 2009-11-10 17:03
河南山东等6省区将有大到暴雪 局部降温20℃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1月10日12:04 中国新闻网 我国迎大范围雨雪天气  中新社北京十一月十日电 (记者 阮煜琳) 十日早晨,北京、天津、河北、山西等地银装素裹,北京部分区域积雪厚达十七厘米。在大风降温雨雪天气的侵袭下,河北、京津、内蒙古、山西、山东、河南、湖北等地气温普遍跳水,内蒙古部分地区二十四小时降温幅度达到了二十一摄氏度。中央气象台预报,未来三天,全国大部仍是降温雨雪天气,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北、河南、山东等地部分地区还将遭受有大到暴雪袭击。   目前,影响中国的较强冷空气已经到了江南地区,受其影响,九日开始,内蒙古、京津、河北、山西等地雪花纷飞。据统计,截止十日早六时,北京海淀区积雪深度达十七厘米。河北、山西等地局部地区积雪深度超过十厘米。   在冷空气和雨雪天气的侵袭下,气温也随之下降。九日十四时,东北、华北一直到江南北部普遍降温,河北、京津、山西、山东、河南、湖北等地气温大跳水,降温幅度达到十度以上,其中,济南、太原降十六度。而内蒙古部分地区,二十四小时降温幅度达到了二十一度。   中央气象台预报,未来三天,中国大部地区将有明显雨雪天气过程,新疆、西北、内蒙古、华北、黄淮、东北等地有小到中雨雪或雨夹雪,其中,内蒙古河套地区、陕西大部、山西大部、河北南部、河南北部、山东北部等地部分地区有大到暴雪。黄淮中南部、江淮、江汉、江南、华南以及西南地区东部等地有小到中雨或阵雨,其中,江苏、河南、江西、福建等地部分地区有大雨。   受冷空气东移南下影响,未来三天,新疆北部、西北地区中东部、内蒙古大部、东北、华北、黄淮、江淮、江南北部等地将有大风降温天气,部分地区降温幅度可达八摄氏度。   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十日发布的全国感冒指数落区预报图显示,未来两天,从南到北、从西到东,中国大部分地区均沦为感冒易发区域。气象专家提醒,此次冷空气累计降温幅度大,影响范围广,降水持续时间长。部分地区可能出现强烈降温,要注意防寒保暖,预防感冒。(完) 专题:我国大部遭遇雨雪袭击 http://weather.news.sina.com.cn/news/2009/1110/48294.html
个人分类: 科普文章|2619 次阅读|0 个评论
今年秋冬可能还有异常天气(转载)
杨学祥 2009-11-10 16:13
昨天南京闪雷5000次 今天偏北大风7级 2009-11-10 08:38 来源:现代快报 共 0 条评论 关键字: 秋雷,大雾,气象专家 气象专家说,江苏省夏秋季的雷暴主要发生在12点到18点,由午后的强对流造成,傍晚到午夜的雷电频数也占有一定的比例。快报记者 刘峻 强冷空气南下,让南京天气陡然变脸,大雨、大雾、大风纷纷登场,甚至让人们在11月份听到了隆隆的秋雷声。 罕见秋雷成因复杂   昨天中午,远远的天边传来几阵闷雷声。阴云慢慢涌上了天空,一场急雨噼噼啪啪就落了下来。这个雨怎么看都不像秋雨,雨滴又大,雨水也很急。气象专家说,眼下虽然已经进入立冬节气,但是南京仍然属于秋季,雷暴还是属于秋雷。秋雷确实很不常见,甚至可以说有点罕见,历史上在11月出现雷电数量并不多。气象统计显示,从昨天早晨到下午4点左右,雷电其实就没有停过。总共有5000余次闪雷,属于中等强度雷电。   根据气象资料记载,南京其实从秋分以后,冷空气势力不断增强,已进入了雷始收声水始涸的季节,一般很少打雷和下大雨,以前南京一个秋季雷暴也不过平均2-3天,而今年仅11月,就出现了两天。气象专家介绍,这个季节打雷虽正常但并不多见。原因有两方面,一是冷空气已经到达南京,暖湿气流这两天也一直很强势,二是地面温度高,湿度大,上下大气层形成气温差,冷暖空气碰撞结合以及上次对流强烈,因此就形成了秋雷。   气象专家说,江苏省夏秋季的雷暴主要发生在12点到18点,由午后的强对流造成,傍晚到午夜的雷电频数也占有一定的比例。冬春季节的雷暴主要发生在18点到24点这一时间段,春季雷暴应主要由太阳落山以后的辐射冷却形成的对流引起。而昨天的秋雷发生的时间段则不在这两个范围之内,足见这次雷暴形成原因之特殊。    雨大雾浓出行不便   昨天的雨水一度让市民出不了门,梧桐树的落叶更是铺满了街道,由于雨水下得密,整个城市看起来雾蒙蒙的。位于江宁的国家观测站统计显示,13点-17点,短短4个小时内,降雨量已经达到了12.2毫米,从雨量上来说,是中雨,但是雨强已经达到了大雨。这一点也很是让市民意外,今年入秋以来,雨水一度偏少了9成,猛然来一场大雨,让人觉得冷暖空气这次真是不得了。气象专家说,这次雨下这么大,很大程度是由于前期良好的水汽。前天和昨天,江苏等我国许多地区都出现了漫天的大雾,给交通带来了较为严重的影响。气象专家说:大雾的形成,就是水汽丰富的一个标志。前天晚上和昨天,南京地区连续发布大雾黄色预警信号,南京的能见度最低仅有800米,已经达到了大雾的级别,开车上高速公路的时候,需要加倍小心。由于水汽条件非常好,因此冷空气南下后,下大雨就在情理之中了。    昨晚大风刮个不停,今天的主角仍是大风   昨天,南京地区发布了大风警报。昨晚,坐在办公室里的记者听见窗外呼啸的风声。秋雷暴渐渐散去后,大风将成为天气的主角。从预报来看,今天南京偏北风力有可能达到5-6级。气象专家说,在城区里,由于有太多的高层建筑,因此风力可能还不算太显著,但是在城郊地区,则需要防风,同时要注意广告牌等物体,避免落下砸伤行人。有关专家说,这一次冷空气移动速度比较缓慢,因此温度也是徐徐下降,昨天下午,南京的气温已经降至18℃,到13-14日,才可能迎来这次冷空气带来的低谷气温,最低气温只有5-6℃。与此同时,阴雨天气还没有走远,今天天气短暂转好,但从明天夜里起,还将有一次明显的降雨过程。    ■预测    今年秋冬可能还有异常天气   今年夏季气候就不怎么正常,而入秋后,天气更是异常。先是大范围无雨干燥天气,而后遭遇强寒潮,许多地区出现降雪。11月1日,北京出现22年来最早的降雪,1951年以来仅次于1960年和1987年第三早的初次降雪。国家气候中心专家称,今年北半球一些国家提前进入冬季,大气环流调整和厄尔尼诺事件是主要原因。专家分析,厄尔尼诺事件对北半球中高纬地区遭遇寒流和暴风雪袭击将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1960年和1987年冬季新疆、内蒙古等地曾出现雪灾,而今年10月以来我国天气气候异常的特征与1960年和1987年同期的演变具有相似性。专家称。1960年10月下旬后期,华北地区出现强降温和雨雪天气,是1951年以来初雪最早的一年。强冷空气一直延续到11月初,并影响到长江中下游地区,造成长江中下游部分地区初霜冻异常偏早。气象专家说,厄尔尼诺对南京的冬天还是有影响的,比如1960-1961年的冬季,气温先抑后扬,冷暖交替,让人无所适从。快报记者 刘峻   强冷空气南下,让南京天气陡然变脸,大雨、大雾、大风纷纷登场,甚至让人们在11月份听到了隆隆的秋雷声。昨天的降雨一直持续到深夜,仿佛要将这一个月来的欠账还清,而昨夜呼啸的风声,也在提醒市民:今天要多穿点! http://news.xinmin.cn/rollnews/2009/11/10/2887994.html
个人分类: 科普文章|3619 次阅读|0 个评论
冷冬预测和北半球提前入冬
杨学祥 2009-11-10 07:41
受大气环流调整和厄尔尼诺影响 北半球提前入冬 来源:中国气象报社 发布时间: 2009年11月09日   中国气象报记者郭起豪 通讯员郭战峰报道 11月1日,北京出现22年来最早的降雪。同时,与我国北方同处于北半球的中高纬地区,也多次遭受寒流和暴风雪袭击。国家气候中心专家称,今年北半球一些国家提前进入冬季,大气环流调整和厄尔尼诺事件是主要原因。   受强冷空影响,今年10月31日至11月1日,我国吉林东部、辽宁东北部、河北北部、北京等地出现明显的雨雪天气。北京地区出现自1951年以来仅次于1960年和1987年第三早的初次降雪。其中,吉林东部部分地区降10~18毫米暴雪,积雪深度达10~30厘米。   而与我国北方同处北半球中高纬地区的一些国家10月中旬以来也提前进入了冬季。10月12日至13日,欧洲的德国、奥地利、瑞士和波兰等国家迎来今年的第一场大雪,打破最早下雪纪录。10月27日至29日,美国中西部部分地区积雪超过一米,怀俄明州的降雪量超过了当地10月份常年的降雪总量,科罗拉多州的降雪量也创造了自1997年以来的最高记录。10月27日至11月2日,北半球中高纬地区再次经历了不同程度的寒潮天气过程,北美北部和西部、欧洲东部和北部、亚洲中高纬部分地区连降暴风雪。   大气环流在10月中旬的调整、冷空气活动加强,是北半球中高纬地区遭遇寒流和暴风雪袭击的直接原因。国家气候中心专家表示。   进入10月以来,北美、大西洋和欧洲西部的冷空气活动频繁,不断出现强降温和雨雪天气。10月中旬,大气环流调整,有两次强冷空气加强南下,给欧洲、北美的部分地区带来强降温和大雪天气。10月下旬以来,大气环流再次调整,致使冷空气活动再次加强,北美大陆再次遭遇低温和暴风雪袭击,同时也引发强降温和异常雨雪天气在我国出现。   专家分析,厄尔尼诺事件对北半球中高纬地区遭遇寒流和暴风雪袭击将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监测结果显示,赤道中东太平洋自2009年6月开始的厄尔尼诺事件目前仍处于稳定发展阶段。有关研究表明,厄尔尼诺事件的发生对北半球中高纬地区秋末至冬季的气候往往产生明显影响。例如,北美地区的降雪频次明显增多,对北半球中高纬地区遭遇寒流和暴风雪袭击起到推动作用。   1960年和1987年冬季新疆、内蒙古等地曾出现雪灾,而今年10月以来我国天气气候异常的特征与1960年和1987年同期的演变具有相似性。专家称。1960年10月下旬后期,华北地区出现强降温和雨雪天气,是1951年以来初雪最早的一年。强冷空气一直延续到11月初,并影响到长江中下游地区,造成长江中下游部分地区初霜冻异常偏早。1960年12月至1961年1月,内蒙古中西部和新疆北部降水异常偏多,部分地区出现异常雨雪冰冻天气。   1987年,赤道太平洋处于厄尔尼诺事件中,10月末至11月初,华北大部普降初雪。1987年12月至1988年2月,新疆北部、内蒙古古大部、甘肃、青海东部、四川大部及西藏东部等地降水较常年同期明显偏多,部分地区降水偏多1倍以上。1988年1月至4月,新疆塔城、哈密、阿克苏、喀什和克孜勒苏等地先后出现雪灾。1988年2月中旬至5月,青海东部多雪;2月下旬至3月上旬,湖北和四川出现大雪,都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灾害。   (责任编辑:苏玉君) http://www.cma.gov.cn/qxxw/xw/200911/t20091109_49847.html 学者杨学祥 发表于 2009-10-14 15:05:18 2009年发生冷冬的四大原因 杨学祥,杨冬红 一、2009年太阳黑子低值将迎来一个冷冬 对宇宙飞船测量数据的分析确定,太阳的辐射输出变化于0.1~0.3% 的水平上。大量观测数据表明,地质环境记录的气候变化与由地球轨道引起的太阳辐射量的变化有较好的一致性。这一问题的争论焦点是,地球接收到的太阳能量变化是否足以引起地球气候长周期(冰期和间冰期)和短周期(小冰期与小气候最适期)的相互转变。科学家Eddy等人估计,太阳常数变化引起的气候响应与正常发生的变化相比是很小的太阳常数的变化至多使地球表面的温度受到零点几度的扰动,问题的关键在于能够激发低层大气发生变化的机制。 2009年是国际天文年,广东天文学会近日通过研究发现,去年初我国部分地区发生异常低温冰雪气候,可能与近期太阳黑子稀少及其周期偏长有关,而今年太阳黑子至今仍是低迷状态,广东地区或许又将迎来一个冷冬。 近两年,不少地方气候异常,去年初我国南方地区遭遇罕见的冰雪天气,广州等地连续两年出现几天乃至十几天气温低于10摄氏度的少见低温天气。有专家认为,这与地球厄尔尼诺有关。但广东天文学会的专家认为,可能与近期太阳黑子稀少及其周期偏长有关。太阳黑子,是指太阳光球层上出现的暗黑斑点,它是太阳活动最明显的标志。黑子多寡通常用太阳黑子相对数表示,相对数越大,表示太阳黑子越多,其规律呈现11年左右的周期。近两年,太阳活动及其黑子的异常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太阳黑子特别少;二是太阳黑子周期有逐渐延长的趋势。而2007年太阳黑子相对数为7.5;2008年,太阳黑子相对数为3.7。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云南台在2009年8月,连续31天观察不到太阳黑子,太阳黑子的相对数为0。同时,太阳黑子周期,通常为11年。但第23个太阳黑子周期(注:自1755年开始对太阳黑子活动进行标号统计)从1996年开始(注:以黑子活动最少年为周期起点),已过去13年,却至今仍未经常看到太阳黑子明显地成群出现。当今太阳黑子周期之长,为十八世纪以来之最。 近两年太阳黑子处于百年来最低迷状态。据悉,太阳黑子低谷年,会引起太阳某些辐射强度降低,从而引起地球大气环流的变化,甚至引起地球气候异常。太阳黑子与冷害有关吗?广东天文学会通过探源溯流,认为两者的相关性是颇高的。统计资料显示,1996年,是太阳黑子低谷年,全年太阳黑子相对数只有8.6。1996年初,广州以及广东的天气偏冷。当年广州的2月平均气温只有12摄氏度,比常年平均值低2.3摄氏度,也是全年最低气温的月份。1986年是太阳黑子低谷年,全年太阳黑子相对数只有13.4。1986年末至1987年初,我国不少省、市出现低温天气。此外,1964年,1954年也曾是太阳黑子低谷年,并出现显著气温偏低现象 。我们也有类似的统计结果。 二、2009年发生的8级地震和海啸可能导致冷冬 萨摩亚群岛地区北京时间9月30日凌晨发生8级地震并引发海啸,南太平洋大海啸的确实死亡人数前天已增加到176人。根据历史记录,就全球灾害变化的趋势而言,萨摩亚8级地震引起的南太平洋大海啸可能导致全球气温的逐渐降低,引发低温冻灾,增大流感爆发的强度。 2004年12月26日印尼地震海啸后,全球低温冻害和暴雪灾害频繁发生。郭增建的深海巨震降温说是一种合理的解释:海洋及其周边地区的巨震产生海啸,可使海洋深处冷水迁到海面,使水面降温,冷水吸收较多的二氧化碳,从而使地球降温近20年。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气温上升与人类活动使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有关,同时这一时期也没有发生巨大的海震。巨震指赤道两侧各40o范围内的8.5级和大于8.5级的海震。根据郭增建的理论,2005年全球气温将因为印尼地震海啸而降低。客观实践已经做出了公平的检验。世界都公认1998年为人类有记载以来最热的一年,西方科学家也承认了这一客观事实:过去两年里,自然气候的变化抵消了全球气候变暖效应并将继续促使气温在2008年保持缓慢变化的趋势,2008年是近十年最冷的一年,2005年也没有突破1998年的高温纪录。 三、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厄尔尼诺年和拉尼娜年易发生冷冬 统计表明:中国北方的严重低温冷害都发生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厄尔尼诺年,如1957、1969、1972、1976年;中国南方的严重低温冻害都发生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太阳黑子低值年和拉尼娜年(或厄尔尼诺年),如1954年12月15日至1955年1月21日湖南发生严重低温冷害,1964年2月8日-26日湖南发生低温冻害;1977年1月21日,湖南雨雪日数持续10天,强寒潮冷空气入侵,其来势凶猛,不仅带来大雪,还使得降温剧烈,各地最低温异常低,降到-10℃至-18℃,且以武汉的-18.1℃为历史最低,纪录一直保持至今。 1889年以来,全球大于等于8.5级的地震共21次。在1889-1924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发生6(国外数据:2)次,在1925-1945年拉马德雷暖位相发生1(1)次,在1946-1977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发生11(7)次,在1978-2003年拉马德雷暖位相发生0次,在2004-2008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已发生3次。规律表明,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是全球强震的集中爆发时期和低温期。2000年进入了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2000-2035年是全球强震爆发时期和低温期。郭增建的深海巨震降温说是拉马德雷冷位相与低温冻害对应的物理原因。 2008年1月发生的中国南方罕见的冰雪冻灾处于2000-2030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2007-2008年拉尼娜事件中;2009年至2010年的厄尔尼诺事件有可能导致冷冬。 四、2009年12月至2010年2月为强潮汐时期可能导致冷冬 美国科学家相信,即使没有温室效应, 地球自己的卫星月球也会使地球的温度上升。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海洋学研究所的查尔斯. 季林2000年在美国科学院院刊上指出,月球通过影响地球上的潮汐使地球的温度上升。 季林认为,地球、月亮和太阳相对位置的变化会引起潮汐强度的逐渐变化,其周期与邦德提出的气候周期是一致的。当日、地、月排成一线且相互距离最小时,日月引潮力相互加强而变为最大,地球海洋潮汐规模也最大,这时就有更多来自海洋深处的冷水被带到海面。这些冷水可以冷却海洋上的空气。当日、地连成的直线与月、地连成的直线相互垂直时,太阳潮汐减弱月球潮汐,使地球海洋潮汐变小,这时海洋深处的冷水很难被带到海面,世界就变得暖和。据季林的计算,大约在1425年即小冰期的末期,潮汐达到了最大值,从那以后逐渐减弱,直到3100年潮汐又达到最大值。这个周期是过去1万年气候变迁的主要动力。这个效应使地球的温暖期从小冰期末期一直持续到24世纪,而后随着潮汐的增强,地球的气候将逐渐变冷。 除了1500-1800年潮汐长周期外,潮汐中周期为准60年、54-56年、22年、18.6年和11年。特别是54-56年周期(拉马德雷周期),在全球气候变化中起非常明显的作用。2009年12月至2010年2月为强潮汐时期,可能导致冷冬发生。 五、结论和预警 1952-2008年,长江中下游冬季最大连续冰冻天数超过4天次数共8次,1955年(拉尼娜年,太阳黑子低值年,日月同纬)、1957年(厄尔尼诺年,太阳黑子高值年)、1964年(拉尼娜年,太阳黑子低值年,日月同纬)、1969年(厄尔尼诺年,太阳黑子高值年,月亮赤纬角最大值)、1972年(厄尔尼诺年)、1977年(厄尔尼诺年,太阳黑子低值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1984年(拉尼娜年,太阳黑子低值年)、2008年(拉尼娜年,太阳黑子低值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拉尼娜、厄尔尼诺、太阳黑子极值、潮汐强度与长江中下游冬季最大连续冰冻天数有很好的相关性,有7-8年的滞后期。 我们认为,导致气候变冷的原因有四个:其一,历史记录表明,在拉马德雷的冷位相时期,厄尔尼诺年和拉尼娜年易发生低温冷害。2000年拉马德雷已经进入冷位相,这意味着一个新的变冷时期正在开始。其二, 2009年9月30日南大洋发生了地震海啸。其三、2008-2009年处于太阳活动低值时期。其四、2009年12月至2010年2月为强潮汐时期。 最新报告表明,变异的厄尔尼诺最终没有给美国带来暖冬,这一点在10月初开始得到确认,持续寒冷潮湿的天气使美国滞后的大豆作物面临威胁,根据美国美国农业部报告显示,截止10月4日,美国大豆落叶率79%,收割进度15%,作物优良率67%,这表明美国仍有大部分的大豆面临威胁,根据最新的天气预报,美国大豆的生长优良率可能会有较大幅度的下降 。中国的冷冬预测正在得到证实。 我们在2009年初就关注下一次不寻常的厄尔尼诺事件,因为它会给全球带来流感全球大流行、低温冻害、干旱洪涝等重大灾害 。 2007年末我们就发布了拉尼娜能给我们带来什么的预警:2007年拉尼娜事件给我们带来的不仅是秋汛和冻害,还有流感的季节性流行。如果发生强拉尼娜事件,流感世界大流行的几率就会增加,如果2008年再发生强厄尔尼诺事件和严重低温冷害,世界流感大流行就不可避免。忽视预防流感将使我们付出惨重的代价 ! 2008年1月中国南方发生罕见的冰雪冻灾,2008年5月12日中国四川汶川发生8级地震,2009年4月全球甲型流感在墨西哥开始向全球蔓延。低温冻害、强震和流感爆发还将频繁发生。低温冻害、强震和流感爆发三大预警正在被证实的 。 冷冬还是暖冬,我们正在接受实践的检验 。 参考文献 1. 吴玲,李建基。广东天文学会研究发现:近两年太阳黑子百年来最低迷 今年可能又是一个冷冬。 http://search.zhnews.net/zjwb/text.php?ud_key=42036ud_date=2009-10-13 2. 孙晓飞。中信建投:USDA报告好于预期 油脂走向价值回归之路。2009年10月13日14:54来源:和讯特约(和讯财经原创)。 http://futures.hexun.com/2009-10-13/121325682.html 3. 杨学祥。2009年厄尔尼诺事件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发表于 2009-8-21 6:32:29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50622 4. 杨学祥,杨冬红.强厄尔尼诺敲响了拉马德雷冷位相灾害链的警钟. 发表于 2009-6-8 12:54:49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36921 5. 杨学祥. 未来全球灾害的根源:不同寻常的下一次厄尔尼诺事件. 发表于2008-7-19 8:16:41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2668 6. 杨学祥,杨冬红。拉马德雷冷位相能给世界带来什么? 2008-4-26 9:17:40 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3024 7. 杨学祥。灾害链规律不容忽视。文汇报。科技文摘专刊(第683期)。2008年3月2日第五版。 http://whb.news365.com.cn/kjwz/200803/t20080302_1777631.htm 8. 杨学祥。正在被证实的三大预警:低温冻害、强震和流感爆发。发表于 2009-5-15 7:20:23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31961 9. 杨学祥。 暖冬还是冷冬:拉马德雷突变。发表于 2009-9-24 5:46:52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57471 本文引用地址: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62321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4275 次阅读|4 个评论
广东今冬不太冷:不会有严重低温寒冷灾害(转载)
杨学祥 2009-11-7 10:44
广东今冬不太冷 http://gd.news.sina.com.cn 2009年11月07日04:14 信息时报 今日导读   信息时报讯 (记者 赵安然 通讯员 杨绮薇) 广东省气候中心昨日发布2009/2010年今冬明春气候趋势预测报告,受厄尔尼诺现象影响,全省大部分地区冬季气温略偏高,最冷时段出现在1月上旬中期、1月中旬后期和2月上旬,但不会有严重低温寒冷灾害。由于总降水量属于正常偏少,今冬明春全省除西南部外,其余大部地区可能会出现冬春连旱。   寒冷灾害几率很小   省气候中心副主任吕勇平介绍,2009年6月赤道中东太平洋进入厄尔尼诺状态并逐渐加强,预计将发展成为一次中等偏强的厄尔尼诺事件,并可能维持至2009/2010年冬季,受其影响,华南区域出现异常天气气候事件概率将加大,气温或比正常略高。预计冬季广东东北部地区气温正常略偏低,其余地区气温略偏高,期间全省发生严重低温寒冷灾害的可能性很小,但部分地区会出现阶段性低温天气,最冷时段出现在1月上旬中期、1月中旬后期和2月上旬。今冬极端最低气温为北部-2~1℃,中部2~5℃,南部5~7℃。与常年相比,各地极端最低气温正常略偏高。   另外,2010年大部分地区春季平均气温正常略偏高,春季西北部低温阴雨年景为中等偏重,其余为中等偏轻,倒春寒属偏轻年景。   大部地区冬春连旱   吕勇平还表示,今年冬季降水量总体正常至略少一至两成。具体为北部为150~190毫米,南部沿海为60~120毫米,其余为100~150毫米。明年春季总降水珠江三角洲部分地区略多,其余大部分地区略偏少一至两成。   由于总降水量大部地区正常略少,全省除西南部外,其余大部地区可能会出现冬春连旱。 http://gd.news.sina.com.cn/news/2009/11/07/714867.html
个人分类: 科普文章|3523 次阅读|0 个评论
寒潮早来今冬会不会很冷? 今冬异常气候可能多(转载及点评)
杨学祥 2009-11-5 07:35
寒潮早来今冬会不会很冷? 今冬异常气候可能多 news.longhoo.net来源:金陵晚报 2009-11-4 16:42:57 评论 进入论坛   【龙虎网报道】两场冷空气前后脚来到,酿成四十年来最强的寒潮,一下子将南京打入冷宫,虽然寒冷只是短暂的几天,但是过山车似的天气骤降,让人们不约而同对于即将到来的冬天感到担心,极度的冰寒,大范围的雨雪,这些最近几年冬天出现过的极端天气是否会在今年重演,早来的寒潮是不是就是今冬寒冷的讯号?   今冬寒潮会不会更凶猛?   尽管南京曾在1972年10月20日就出现过寒潮,对于南京来说,今年寒潮到来的节奏还不算异常,然而对于全国来说,在10月下旬11月上旬就爆发如此大规模的寒潮则是三十年一遇,而寒潮带来的大幅度的降温更是四十年来最强的。   冬天还没有到来,寒潮就如此凶猛,那么等真正的冬天来到之后,会不会将南京一举拖到冰天雪地之中,气象专家表示,冬季寒潮的强度和一年中首次寒潮的强度没有太大的关系,今年冬天会不会出现更凶猛的寒潮,还要看北方冷空气的势力,近年来,不少冷空气的势力主体都在北面,不愿南下,因此会否有更强的寒潮袭来,目前还不好说。   今冬会否出现严重冰冻?   才刚刚步入11月,南京就创下0.2℃,接近冰点的低温,随着季节向冬季迈进,气温的一步步下降,会不会出现2008年年初那样大范围的低温冰冻天气?   对此气象专家表示,目前还无法给出准确的冬季气候预测,有人认为,冬前打一棒,冬后没指望,指冬季前期偏冷,冬季来到后反倒不冷,也有人认为冷空气的势力是逐渐增强的,后来的冷空气的实力肯定还会追加,今年寒冷也并非没有可能。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厄尔尼诺现象已在今年6月份发生,从理论上来讲,厄尔尼诺发生的年份,中国出现暖冬的几率比较大,但是并不能将厄尔尼诺和暖冬简单画上等号,有的厄尔尼诺年份,南京也曾出现过冬季气温偏低的情况。   今冬异常气候可能会多   虽然厄尔尼诺并不能给今年冬天南京是暖是冷做出直接的判断,但是在专家眼里,它却是一个强信号,它出现的年份,世界的年际气候将变得异常。   面对着厄尔尼诺的继续发展,美国海洋与大气管理局,日前在他们的网站发布了全美12月至明年2月的冬季气候展望,他们认为:受厄尔尼诺现象影响,美国中西部地区的冬季气温,将普遍高于往年平均值,而南部气温将低于正常年份,且降雪量较大。   在英国,气象部门表示,今年的厄尔尼诺现象,很有可能会使英国变得更加炎热而干旱,并可能对英国和西北欧产生其他不可预见的天气影响。在南半球的澳大利亚,气象局上周表示,厄尔尼诺将导致下半年澳大利亚东部到中部地区降雨量低于平均水平,包括新南威尔士州和昆士兰州,将遭受天气干燥影响。   而对于南京来说,专家认为,今冬是暖是冷还有待冬天结束后再作判断,但是目前的天气状态和厄尔尼诺都已带来一个信号那就是今年的冬天,天气不会那么平稳,天气的极端变动和异常气候可能会多。 http://news.longhoo.net/gb/longhoo/news/nanjing/dushi/userobject1ai1031261.html 2009年发生冷冬的四大原因 杨学祥,杨冬红 发表于 2009-10-14 15:05:18 一、2009年太阳黑子低值将迎来一个冷冬 二、2009年发生的8级地震和海啸可能导致冷冬 三、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厄尔尼诺年和拉尼娜年易发生冷冬 四、2009年12月至2010年2月为强潮汐时期可能导致冷冬 五、结论和预警 1952-2008年,长江中下游冬季最大连续冰冻天数超过4天次数共8次,1955年(拉尼娜年,太阳黑子低值年,日月同纬)、1957年(厄尔尼诺年,太阳黑子高值年)、1964年(拉尼娜年,太阳黑子低值年,日月同纬)、1969年(厄尔尼诺年,太阳黑子高值年,月亮赤纬角最大值)、1972年(厄尔尼诺年)、1977年(厄尔尼诺年,太阳黑子低值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1984年(拉尼娜年,太阳黑子低值年)、2008年(拉尼娜年,太阳黑子低值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拉尼娜、厄尔尼诺、太阳黑子极值、潮汐强度与长江中下游冬季最大连续冰冻天数有很好的相关性,有7-8年的滞后期。 我们认为,导致气候变冷的原因有四个:其一,历史记录表明,在拉马德雷的冷位相时期,厄尔尼诺年和拉尼娜年易发生低温冷害。2000年拉马德雷已经进入冷位相,这意味着一个新的变冷时期正在开始。其二, 2009年9月30日南大洋发生了地震海啸。其三、2008-2009年处于太阳活动低值时期。其四、2009年12月至2010年2月为强潮汐时期。 最新报告表明,变异的厄尔尼诺最终没有给美国带来暖冬,这一点在10月初开始得到确认,持续寒冷潮湿的天气使美国滞后的大豆作物面临威胁,根据美国美国农业部报告显示,截止10月4日,美国大豆落叶率79%,收割进度15%,作物优良率67%,这表明美国仍有大部分的大豆面临威胁,根据最新的天气预报,美国大豆的生长优良率可能会有较大幅度的下降 。中国的冷冬预测正在得到证实。 我们在2009年初就关注下一次不寻常的厄尔尼诺事件,因为它会给全球带来流感全球大流行、低温冻害、干旱洪涝等重大灾害 。 2007年末我们就发布了拉尼娜能给我们带来什么的预警:2007年拉尼娜事件给我们带来的不仅是秋汛和冻害,还有流感的季节性流行。如果发生强拉尼娜事件,流感世界大流行的几率就会增加,如果2008年再发生强厄尔尼诺事件和严重低温冷害,世界流感大流行就不可避免。忽视预防流感将使我们付出惨重的代价 ! 2008年1月中国南方发生罕见的冰雪冻灾,2008年5月12日中国四川汶川发生8级地震,2009年4月全球甲型流感在墨西哥开始向全球蔓延。低温冻害、强震和流感爆发还将频繁发生。低温冻害、强震和流感爆发三大预警正在被证实的 。 冷冬还是暖冬,我们正在接受实践的检验 。 参考文献 1. 吴玲,李建基。广东天文学会研究发现:近两年太阳黑子百年来最低迷 今年可能又是一个冷冬。 http://search.zhnews.net/zjwb/text.php?ud_key=42036ud_date=2009-10-13 2. 孙晓飞。中信建投:USDA报告好于预期 油脂走向价值回归之路。2009年10月13日14:54来源:和讯特约(和讯财经原创)。 http://futures.hexun.com/2009-10-13/121325682.html 3. 杨学祥。2009年厄尔尼诺事件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发表于 2009-8-21 6:32:29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50622 4. 杨学祥,杨冬红.强厄尔尼诺敲响了拉马德雷冷位相灾害链的警钟. 发表于 2009-6-8 12:54:49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36921 5. 杨学祥. 未来全球灾害的根源:不同寻常的下一次厄尔尼诺事件. 发表于2008-7-19 8:16:41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2668 6. 杨学祥,杨冬红。拉马德雷冷位相能给世界带来什么? 2008-4-26 9:17:40 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3024 7. 杨学祥。灾害链规律不容忽视。文汇报。科技文摘专刊(第683期)。2008年3月2日第五版。 http://whb.news365.com.cn/kjwz/200803/t20080302_1777631.htm 8. 杨学祥。正在被证实的三大预警:低温冻害、强震和流感爆发。发表于 2009-5-15 7:20:23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31961 9. 杨学祥。 暖冬还是冷冬:拉马德雷突变。发表于 2009-9-24 5:46:52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57471 本文引用地址: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62321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4723 次阅读|0 个评论
厄尔尼诺现象使气候异常 今年出现暖冬几率增大(转载及点评)
杨学祥 2009-10-28 08:07
转载者按:暖冬还是冷冬,由于拉马德雷冷暖位相的转变,这个问题值得研究。 厄尔尼诺现象使气候异常 今年出现暖冬几率增大 news.longhoo.net来源:金陵晚报 2009-10-27 16:13:14 评论 进入论坛   【龙虎网报道】因为近在眼前的干旱秋热,一度盛传的厄尔尼诺现象,再次引起了关注。时隔3年多,这个小男孩重新跑回地球撒娇。近期,南北半球不同国家,都在针对其淘气预测今冬气候。而在我国,暖冬的趋势,呼声成倍增加。   小男孩卷土重来   近5年来,南京人已经习惯了秋季的少雨。如果扩大区域的话,南方城市对此也已处变不惊。例如,在2004年,同样是10月份,南京一直处于无雨状态。由于对农业及运输业的影响相对较小,对这一现象的兴趣,更多来自于对冬季气候的预测。   解释南方出现干旱情况原因时,国家气候中心首席预报员陈丽娟向记者介绍。今年6月开始,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洋大气,就进入了厄尔尼诺状态,目前还处于维持和发展阶段,预计将形成一次厄尔尼诺事件。因此,厄尔尼诺背景,可能也是南方地区高温干旱原因之一。   实际上,今年夏天,厄尔尼诺现象初显,长江以南地区降雨偏多。世界气象组织在8月发出警告,厄尔尼诺现象已经在太平洋东部出现。组织发言人穆尼奥斯说:今年的6月和7月,科学家在赤道东太平洋观测到了海面温度上升。6月底,海面温度普遍超过正常温度0.5至1摄氏度,7月份也是类似的情况。   通常,厄尔尼诺现象出现的主要特征,是赤道太平洋海水温度比平时高出0.8℃,并至少持续4-6个月的时间。而厄尔尼诺大约每隔2-7年出现一次,上一次出现是在2006年。   各地将遇气候异常威胁   作为最强的年际气候异常信号,厄尔尼诺现在正在整世界地跑,其让原来干燥的地方多雨,多雨的地方干燥。由于对世界各地产生不同影响,因此,科学家们不得不提早做出预测和应对。   美国海洋与大气管理局,日前在他们的网站发布了全美12月至明年2月的冬季气候展望,他们认为:受厄尔尼诺现象影响,美国中西部地区的冬季气温,将普遍高于往年平均值,而南部气温将低于正常年份,且降雪量较大。在英国,气象部门表示,今年的厄尔尼诺现象,很有可能会使英国变得更加炎热而干旱,并可能对英国和西北欧产生其他不可预见的天气影响。   在南半球的澳大利亚,气象局上周表示,厄尔尼诺将导致下半年澳大利亚东部到中部地区降雨量低于平均水平,包括新南威尔士州和昆士兰州,将遭受天气干燥影响。   每年的圣诞节,是西方隆重的节日,因此,受厄尔尼诺的影响,美国的不少超级雪迷,就打算去南部各州过白色圣诞节。南京大学余志教授告诉记者,厄尔尼诺对于我国来说,可能会使冬季出现暖冬的几率增大。   我国暖冬几率成倍增加   如果厄尔尼诺爆发,其一个表现就是洪涝、干旱明显增多。因此,疑惑就来了:南京10月份到现在都是久热无雨,这种干旱,是否就是厄尔尼诺带来的气候异常?   专家认为,厄尔尼诺目前只是初现端倪,尚未达到真正的爆发标准,即海面的升温未到超过平均水平1℃的水准;另外,厄尔尼诺在各地的气候异常现象的表现是不同的,很难说目前南京的久晴无雨的罪魁祸首就是厄尔尼诺现象,但是可以肯定,厄尔尼诺一旦爆发,那全球的气候异常现象将会增多,而且和北美类似,我国暖冬的可能性无疑会加大。   另一方面,2007年日本科学家发现小男孩是厄尔尼诺的一个变种,其表现是:太平洋海水暖流,并没有像典型的厄尔尼诺出现时那样,完全沿赤道从西向东流动。而是停留在中间区域,这使得暖流留在太平洋中部、东部和西部的水温依然较冷。今年10月5日,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的科学家,又在《自然》杂志上重新指出这个变种在今年年底有可能发生。并且,新型厄尔尼诺将使得气候更加干燥,并带来严重的旱灾,可能会使得今年中国冬季的气温,高于以往平均水平。   如果今年厄尔尼诺现象如期上演,今年我国的暖冬几率就会成倍增加,但在南北方表现不同。要想知道今年是否可以在南京过上一个有雪的圣诞节,还需要看11月份的气候情况。但是,值得期待的是,2006-2007年冬季由于遭遇厄尔尼诺,南京遇到了有雪的圣诞节。 http://news.longhoo.net/gb/longhoo/news/nanjing/dushi/userobject1ai1026649.html 2009 年发生冷冬的四大原因 杨学祥,杨冬红 一、 2009 年太阳黑子低值将迎来一个 冷冬 对宇宙飞船测量数据的分析确定,太阳的辐射输出变化于 0.1~0.3% 的水平上。大量观测数据表明,地质环境记录的气候变化与由地球轨道引起的太阳辐射量的变化有较好的一致性。这一问题的争论焦点是,地球接收到的太阳能量变化是否足以引起地球气候长周期(冰期和间冰期)和短周期(小冰期与小气候最适期)的相互转变。科学家 Eddy 等人估计,太阳常数变化引起的气候响应与正常发生的变化相比是很小的太阳常数的变化至多使地球表面的温度受到零点几度的扰动,问题的关键在于能够激发低层大气发生变化的机制。 2009 年是国际天文年,广东天文学会近日通过研究发现,去年初我国部分地区发生异常低温冰雪气候,可能与近期太阳黑子稀少及其周期偏长有关,而今年太阳黑子至今仍是低迷状态,广东地区或许又将迎来一个 冷冬 。 近两年 , 不少地方气候异常,去年初我国南方地区遭遇罕见的冰雪天气,广州等地连续两年出现几天乃至十几天气温低于 10 摄氏度 的少见低温天气。有专家认为,这与地球厄尔尼诺有关。但广东天文学会的专家认为,可能与近期太阳黑子稀少及其周期偏长有关。太阳黑子,是指太阳光球层上出现的暗黑斑点,它是太阳活动最明显的标志。黑子多寡通常用太阳黑子相对数表示,相对数越大,表示太阳黑子越多,其规律呈现 11 年左右的周期。近两年,太阳活动及其黑子的异常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太阳黑子特别少;二是太阳黑子周期有逐渐延长的趋势。 而 2007 年太阳黑子相对数为 7.5 ; 2008 年,太阳黑子相对数为 3.7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云南台在 2009 年 8 月,连续 31 天观察不到太阳黑子,太阳黑子的相对数为 0 。同时,太阳黑子周期,通常为 11 年。但第 23 个太阳黑子周期(注:自 1755 年开始对太阳黑子活动进行标号统计)从 1996 年开始(注:以黑子活动最少年为周期起点),已过去 13 年,却至今仍未经常看到太阳黑子明显地成群出现。当今太阳黑子周期之长,为十八世纪以来之最。 近两年太阳黑子处于百年来最低迷状态。据悉,太阳黑子低谷年,会引起太阳某些辐射强度降低,从而引起地球大气环流的变化,甚至引起地球气候异常。太阳黑子与冷害有关吗?广东天文学会通过探源溯流,认为两者的相关性是颇高的。统计资料显示, 1996 年,是太阳黑子低谷年,全年太阳黑子相对数只有 8.6 。 1996 年初,广州以及广东的天气偏冷。当年广州的 2 月平均气温只有 12 摄氏度 ,比常年平均值低 2.3 摄氏度 ,也是全年最低气温的月份。 1986 年是太阳黑子低谷年,全年太阳黑子相对数只有 13.4 。 1986 年末至 1987 年初,我国不少省、市出现低温天气。此外, 1964 年, 1954 年也曾是太阳黑子低谷年,并出现显著气温偏低现象 。我们也有类似的统计结果。 二、 2009 年发生的 8 级地震和海啸可能导致冷冬 萨摩亚群岛地区北京时间 9 月 30 日凌晨 发生 8 级地震并引发海啸, 南太平洋大海啸的确实死亡人数前天已增加到 176 人。根据历史记录,就全球灾害变化的趋势而言,萨摩亚 8 级地震引起的南太平洋大海啸可能导致全球气温的逐渐降低,引发低温冻灾,增大流感爆发的强度。 2004 年 12 月 26 日 印尼地震海啸后,全球低温冻害和暴雪灾害频繁发生。 郭增建的深海巨震降温说是一种合理的解释: 海洋及其周边地区的巨震产生海啸,可使海洋深处冷水迁到海面,使水面降温,冷水吸收较多的二氧化碳,从而使地球降温近 20 年。 20 世纪 80 年代以后的气温上升与人类活动使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有关,同时这一时期也没有发生巨大的海震。巨震指赤道两侧各 40 o 范围内的 8.5 级和大于 8.5 级的海震。根据郭增建的理论, 2005 年全球气温将因为印尼地震海啸而降低。客观实践已经做出了公平的检验。世界都公认 1998 年为人类有记载以来最热的一年,西方科学家也承认了这一客观事实:过去两年里,自然气候的变化抵消了全球气候变暖效应并将继续促使气温在 2008 年保持缓慢变化的趋势, 2008 年是近十年最冷的一年, 2005 年也没有突破 1998 年的高温纪录。 三、 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厄尔尼诺年和拉尼娜年易发生冷冬 统计表明:中国北方的严重低温冷害都发生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厄尔尼诺年,如 1957 、 1969 、 1972 、 1976 年;中国南方的严重低温冻害都发生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太阳黑子低值年和拉尼娜年(或厄尔尼诺年),如 1954 年 12 月 15 日 至 1955 年 1 月 21 日 湖南发生严重低温冷害, 1964 年 2 月 8 日 -26 日湖南发生低温冻害; 1977 年 1 月 21 日 ,湖南雨雪日数持续 10 天,强寒潮冷空气入侵,其来势凶猛,不仅带来大雪,还使得降温剧烈,各地最低温异常低,降到 -10 ℃ 至 -18 ℃ ,且以武汉的 -18.1 ℃ 为历史最低,纪录一直保持至今。 1889 年以来,全球大于等于 8.5 级的地震共 21 次。在 1889-1924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发生 6 (国外数据: 2 )次,在 1925-1945 年拉马德雷暖位相发生 1 ( 1 )次,在 1946-1977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发生 11(7) 次,在 1978-2003 年拉马德雷暖位相发生 0 次,在 2004-2008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已发生 3 次。规律表明,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是全球强震的集中爆发时期和低温期。 2000 年进入了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 2000-2035 年是全球强震爆发时期和低温期。 郭增建的深海巨震降温说 是拉马德雷冷位相与低温冻害对应的物理原因。 2008 年 1 月发生的中国南方罕见的冰雪冻灾处于 2000-2030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 2007-2008 年拉尼娜事件中; 2009 年至 2010 年的厄尔尼诺事件有可能导致冷冬。 四、 2009 年 12 月至 2010 年 2 月为强潮汐时期可能导致冷冬 美国科学家相信,即使没有温室效应 , 地球自己的卫星月球也会使地球的温度上升。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海洋学研究所的查尔斯 . 季林 2000 年在美国科学院院刊上指出,月球通过影响地球上的潮汐使地球的温度上升。 季林认为,地球、月亮和太阳相对位置的变化会引起潮汐强度的逐渐变化,其周期与邦德提出的气候周期是一致的。当日、地、月排成一线且相互距离最小时,日月引潮力相互加强而变为最大,地球海洋潮汐规模也最大,这时就有更多来自海洋深处的冷水被带到海面。这些冷水可以冷却海洋上的空气。当日、地连成的直线与月、地连成的直线相互垂直时,太阳潮汐减弱月球潮汐,使地球海洋潮汐变小,这时海洋深处的冷水很难被带到海面,世界就变得暖和。据季林的计算,大约在 1425 年即小冰期的末期,潮汐达到了最大值,从那以后逐渐减弱,直到 3100 年潮汐又达到最大值。这个周期是过去 1 万年气候变迁的主要动力。这个效应使地球的温暖期从小冰期末期一直持续到 24 世纪,而后随着潮汐的增强,地球的气候将逐渐变冷。 除了 1500-1800 年潮汐长周期外,潮汐中周期为准 60 年、 54-56 年、 22 年、 18.6 年和 11 年。特别是 54-56 年周期(拉马德雷周期),在全球气候变化中起非常明显的作用。 2009 年 12 月至 2010 年 2 月为强潮汐时期,可能导致冷冬发生。 五、 结论和预警 1952-2008 年,长江中下游冬季最大连续冰冻天数超过 4 天次 数共 8 次, 1955 年(拉尼娜年,太阳黑子低值年,日月同纬)、 1957 年(厄尔尼诺年,太阳黑子高值年)、 1964 年(拉尼娜年,太阳黑子低值年,日月同纬)、 1969 年(厄尔尼诺年,太阳黑子高值年,月亮赤纬角最大值)、 1972 年(厄尔尼诺年)、 1977 年(厄尔尼诺年, 太阳黑子低值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 1984 年(拉尼娜年,太阳黑子低值年)、 2008 年(拉尼娜年,太阳黑子低值年) 。 拉马德雷冷位相 、拉尼娜、厄尔尼诺、太阳黑子极值、潮汐强度与长江中下游冬季最大连续冰冻天数有很好的相关性,有 7-8 年的滞后期。 我们认为,导致气候变冷的原因有四个:其一,历史记录表明,在拉马德雷的冷位相时期,厄尔尼诺年和拉尼娜年易发生低温冷害。 2000 年拉马德雷已经进入冷位相,这意味着一个新的变冷时期正在开始 。其二, 2009 年 9 月 30 日 南大洋 发生了地震海啸。其三、 2008-2009 年处于太阳活动低值时期。其四、 2009 年 12 月至 2010 年 2 月为强潮汐时期。 最新报告表明,变异的厄尔尼诺最终没有给美国带来暖冬,这一点在 10 月初开始得到确认,持续寒冷潮湿的天气使美国滞后的大豆作物面临威胁,根据美国美国农业部报告显示,截止 10 月 4 日 ,美国大豆落叶率 79% ,收割进度 15% ,作物优良率 67% ,这表明美国仍有大部分的大豆面临威胁,根据最新的天气预报,美国大豆的生长优良率可能会有较大幅度的下降 。中国的冷冬预测正在得到证实。 我们在 2009 年初就关注下一次不寻常的厄尔尼诺事件,因为它会给全球带来流感全球大流行、低温冻害、干旱洪涝等重大灾害 。 2007 年末我们就发布了拉尼娜能给我们带来什么的预警: 2007 年拉尼娜事件给我们带来的不仅是秋汛和冻害,还有流感的季节性流行。如果发生强拉尼娜事件,流感世界大流行的几率就会增加,如果 2008 年再发生强厄尔尼诺事件和严重低温冷害,世界流感大流行就不可避免。忽视预防流感将使我们付出惨重的代价 ! 2008 年 1 月中国南方发生罕见的冰雪冻灾, 2008 年 5 月 12 日 中国四川汶川发生 8 级地震, 2009 年 4 月全球甲型流感在墨西哥开始向全球蔓延。低温冻害、强震和流感爆发还将频繁发生。低温冻害、强震和流感爆发三大预警正在被证实的 。 冷冬还是暖冬,我们正在接受实践的检验 。 参考文献 1. 吴玲,李建基。广东天文学会研究发现:近两年太阳黑子 百年来最低迷 今年可能又是一个 冷冬 。 http://search.zhnews.net/zjwb/text.php?ud_key=42036ud_date=2009-10-13 2. 孙晓飞。中信建投: USDA 报告好于预期 油脂走向价值回归之路。 2009 年 10 月 13 日 14:54 来源:和讯特约(和讯财经原创)。 http://futures.hexun.com/2009-10-13/121325682.html 3. 杨学祥。 2009 年厄尔尼诺事件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发表于 2009-8-21 6:32:29 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50622 4. 杨学祥 , 杨冬红 . 强厄尔尼诺敲响了拉马德雷冷位相灾害链的警钟 . 发表于 2009-6-8 12:54:49 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36921 5. 杨学祥 . 未来全球灾害的根源:不同寻常的下一次厄尔尼诺事件 . 发表于 2008-7-19 8:16:41 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2668 6. 杨学祥,杨冬红。拉马德雷冷位相能给世界带来什么? 2008-4-26 9:17:40 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3024 7. 杨学祥。灾害链规律不容忽视。文汇报。科技文摘专刊(第 683 期)。 2008 年 3 月 2 日 第五版。 http://whb.news365.com.cn/kjwz/200803/t20080302_1777631.htm 8. 杨学祥。正在被证实的三大预警:低温冻害、强震和流感爆发。发表于 2009-5-15 7:20:23 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31961 9. 杨学祥。 暖冬还是冷冬:拉马德雷突变。发表于 2009-9-24 5:46:52 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57471 本文引用地址: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62321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4775 次阅读|0 个评论
暖冬还是冷冬:厄尔尼诺现象今冬将对美国各地气候造成不同影响 (转载及点评)
杨学祥 2009-10-17 08:29
厄尔尼诺现象今冬将对美国各地气候造成不同影响 2009年10月16日 10:16:17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华盛顿10月15日电(记者任海军)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15日公布报告说,厄尔尼诺现象将是影响美国今冬气候的主要因素。受其影响,美国中西部地区的冬季气温将普遍高于往年平均值,而南部气温将低于正常年份。 这份覆盖今年12月至明年2月的冬季气候展望报告认为,厄尔尼诺现象将在冬季几个月内增强,并对美国气候产生持续影响。届时,美国中西部大部分地区的气温将高于往年平均值,东南部以及宾夕法尼亚州以南大西洋沿岸各州的气温则将低于平均值,东北部受厄尔尼诺现象影响较小。 报告还说,美国西北部今冬将比正常年份温暖、干燥,同样的情况也可能发生在包括2010年冬奥会主办城市温哥华在内的加拿大西南地区。 不过,美国气象预测网站AccuWeather.com14日发布的预测认为,厄尔尼诺现象今冬将减弱,美国可能将迎来近年来最冷、暴风雨最多的冬季。 厄尔尼诺现象是太平洋赤道附近海域大范围水温升高引起的一种异常气候现象,经常造成一些地区干旱,另一些地区降雨过多。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曾指出,厄尔尼诺等极端气候现象正变得越来越频繁,其强度也在不断增加。 http://news.xinhuanet.com/tech/2009-10/16/content_12244452.htm 2009 年发生冷冬的四大原因 杨学祥,杨冬红 一、 2009 年太阳黑子低值将迎来一个 冷冬 对宇宙飞船测量数据的分析确定,太阳的辐射输出变化于 0.1~0.3% 的水平上。大量观测数据表明,地质环境记录的气候变化与由地球轨道引起的太阳辐射量的变化有较好的一致性。这一问题的争论焦点是,地球接收到的太阳能量变化是否足以引起地球气候长周期(冰期和间冰期)和短周期(小冰期与小气候最适期)的相互转变。科学家 Eddy 等人估计,太阳常数变化引起的气候响应与正常发生的变化相比是很小的太阳常数的变化至多使地球表面的温度受到零点几度的扰动,问题的关键在于能够激发低层大气发生变化的机制。 2009 年是国际天文年,广东天文学会近日通过研究发现,去年初我国部分地区发生异常低温冰雪气候,可能与近期太阳黑子稀少及其周期偏长有关,而今年太阳黑子至今仍是低迷状态,广东地区或许又将迎来一个 冷冬 。 近两年 , 不少地方气候异常,去年初我国南方地区遭遇罕见的冰雪天气,广州等地连续两年出现几天乃至十几天气温低于 10 摄氏度 的少见低温天气。有专家认为,这与地球厄尔尼诺有关。但广东天文学会的专家认为,可能与近期太阳黑子稀少及其周期偏长有关。太阳黑子,是指太阳光球层上出现的暗黑斑点,它是太阳活动最明显的标志。黑子多寡通常用太阳黑子相对数表示,相对数越大,表示太阳黑子越多,其规律呈现 11 年左右的周期。近两年,太阳活动及其黑子的异常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太阳黑子特别少;二是太阳黑子周期有逐渐延长的趋势。 而 2007 年太阳黑子相对数为 7.5 ; 2008 年,太阳黑子相对数为 3.7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云南台在 2009 年 8 月,连续 31 天观察不到太阳黑子,太阳黑子的相对数为 0 。同时,太阳黑子周期,通常为 11 年。但第 23 个太阳黑子周期(注:自 1755 年开始对太阳黑子活动进行标号统计)从 1996 年开始(注:以黑子活动最少年为周期起点),已过去 13 年,却至今仍未经常看到太阳黑子明显地成群出现。当今太阳黑子周期之长,为十八世纪以来之最。 近两年太阳黑子处于百年来最低迷状态。据悉,太阳黑子低谷年,会引起太阳某些辐射强度降低,从而引起地球大气环流的变化,甚至引起地球气候异常。太阳黑子与冷害有关吗?广东天文学会通过探源溯流,认为两者的相关性是颇高的。统计资料显示, 1996 年,是太阳黑子低谷年,全年太阳黑子相对数只有 8.6 。 1996 年初,广州以及广东的天气偏冷。当年广州的 2 月平均气温只有 12 摄氏度 ,比常年平均值低 2.3 摄氏度 ,也是全年最低气温的月份。 1986 年是太阳黑子低谷年,全年太阳黑子相对数只有 13.4 。 1986 年末至 1987 年初,我国不少省、市出现低温天气。此外, 1964 年, 1954 年也曾是太阳黑子低谷年,并出现显著气温偏低现象 。我们也有类似的统计结果。 二、 2009 年发生的 8 级地震和海啸可能导致冷冬 萨摩亚群岛地区北京时间 9 月 30 日凌晨 发生 8 级地震并引发海啸, 南太平洋大海啸的确实死亡人数前天已增加到 176 人。根据历史记录,就全球灾害变化的趋势而言,萨摩亚 8 级地震引起的南太平洋大海啸可能导致全球气温的逐渐降低,引发低温冻灾,增大流感爆发的强度。 2004 年 12 月 26 日 印尼地震海啸后,全球低温冻害和暴雪灾害频繁发生。 郭增建的深海巨震降温说是一种合理的解释: 海洋及其周边地区的巨震产生海啸,可使海洋深处冷水迁到海面,使水面降温,冷水吸收较多的二氧化碳,从而使地球降温近 20 年。 20 世纪 80 年代以后的气温上升与人类活动使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有关,同时这一时期也没有发生巨大的海震。巨震指赤道两侧各 40 o 范围内的 8.5 级和大于 8.5 级的海震。根据郭增建的理论, 2005 年全球气温将因为印尼地震海啸而降低。客观实践已经做出了公平的检验。世界都公认 1998 年为人类有记载以来最热的一年,西方科学家也承认了这一客观事实:过去两年里,自然气候的变化抵消了全球气候变暖效应并将继续促使气温在 2008 年保持缓慢变化的趋势, 2008 年是近十年最冷的一年, 2005 年也没有突破 1998 年的高温纪录。 三、 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厄尔尼诺年和拉尼娜年易发生冷冬 统计表明:中国北方的严重低温冷害都发生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厄尔尼诺年,如 1957 、 1969 、 1972 、 1976 年;中国南方的严重低温冻害都发生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太阳黑子低值年和拉尼娜年(或厄尔尼诺年),如 1954 年 12 月 15 日 至 1955 年 1 月 21 日 湖南发生严重低温冷害, 1964 年 2 月 8 日 -26 日湖南发生低温冻害; 1977 年 1 月 21 日 ,湖南雨雪日数持续 10 天,强寒潮冷空气入侵,其来势凶猛,不仅带来大雪,还使得降温剧烈,各地最低温异常低,降到 -10 ℃ 至 -18 ℃ ,且以武汉的 -18.1 ℃ 为历史最低,纪录一直保持至今。 1889 年以来,全球大于等于 8.5 级的地震共 21 次。在 1889-1924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发生 6 (国外数据: 2 )次,在 1925-1945 年拉马德雷暖位相发生 1 ( 1 )次,在 1946-1977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发生 11(7) 次,在 1978-2003 年拉马德雷暖位相发生 0 次,在 2004-2008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已发生 3 次。规律表明,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是全球强震的集中爆发时期和低温期。 2000 年进入了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 2000-2035 年是全球强震爆发时期和低温期。 郭增建的深海巨震降温说 是拉马德雷冷位相与低温冻害对应的物理原因。 2008 年 1 月发生的中国南方罕见的冰雪冻灾处于 2000-2030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 2007-2008 年拉尼娜事件中; 2009 年至 2010 年的厄尔尼诺事件有可能导致冷冬。 四、 2009 年 12 月至 2010 年 2 月为强潮汐时期可能导致冷冬 美国科学家相信,即使没有温室效应 , 地球自己的卫星月球也会使地球的温度上升。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海洋学研究所的查尔斯 . 季林 2000 年在美国科学院院刊上指出,月球通过影响地球上的潮汐使地球的温度上升。 季林认为,地球、月亮和太阳相对位置的变化会引起潮汐强度的逐渐变化,其周期与邦德提出的气候周期是一致的。当日、地、月排成一线且相互距离最小时,日月引潮力相互加强而变为最大,地球海洋潮汐规模也最大,这时就有更多来自海洋深处的冷水被带到海面。这些冷水可以冷却海洋上的空气。当日、地连成的直线与月、地连成的直线相互垂直时,太阳潮汐减弱月球潮汐,使地球海洋潮汐变小,这时海洋深处的冷水很难被带到海面,世界就变得暖和。据季林的计算,大约在 1425 年即小冰期的末期,潮汐达到了最大值,从那以后逐渐减弱,直到 3100 年潮汐又达到最大值。这个周期是过去 1 万年气候变迁的主要动力。这个效应使地球的温暖期从小冰期末期一直持续到 24 世纪,而后随着潮汐的增强,地球的气候将逐渐变冷。 除了 1500-1800 年潮汐长周期外,潮汐中周期为准 60 年、 54-56 年、 22 年、 18.6 年和 11 年。特别是 54-56 年周期(拉马德雷周期),在全球气候变化中起非常明显的作用。 2009 年 12 月至 2010 年 2 月为强潮汐时期,可能导致冷冬发生。 五、 结论和预警 1952-2008 年,长江中下游冬季最大连续冰冻天数超过 4 天次 数共 8 次, 1955 年(拉尼娜年,太阳黑子低值年,日月同纬)、 1957 年(厄尔尼诺年,太阳黑子高值年)、 1964 年(拉尼娜年,太阳黑子低值年,日月同纬)、 1969 年(厄尔尼诺年,太阳黑子高值年,月亮赤纬角最大值)、 1972 年(厄尔尼诺年)、 1977 年(厄尔尼诺年, 太阳黑子低值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 1984 年(拉尼娜年,太阳黑子低值年)、 2008 年(拉尼娜年,太阳黑子低值年) 。 拉马德雷冷位相 、拉尼娜、厄尔尼诺、太阳黑子极值、潮汐强度与长江中下游冬季最大连续冰冻天数有很好的相关性,有 7-8 年的滞后期。 我们认为,导致气候变冷的原因有四个:其一,历史记录表明,在拉马德雷的冷位相时期,厄尔尼诺年和拉尼娜年易发生低温冷害。 2000 年拉马德雷已经进入冷位相,这意味着一个新的变冷时期正在开始 。其二, 2009 年 9 月 30 日 南大洋 发生了地震海啸。其三、 2008-2009 年处于太阳活动低值时期。其四、 2009 年 12 月至 2010 年 2 月为强潮汐时期。 最新报告表明,变异的厄尔尼诺最终没有给美国带来暖冬,这一点在 10 月初开始得到确认,持续寒冷潮湿的天气使美国滞后的大豆作物面临威胁,根据美国美国农业部报告显示,截止 10 月 4 日 ,美国大豆落叶率 79% ,收割进度 15% ,作物优良率 67% ,这表明美国仍有大部分的大豆面临威胁,根据最新的天气预报,美国大豆的生长优良率可能会有较大幅度的下降 。中国的冷冬预测正在得到证实。 我们在 2009 年初就关注下一次不寻常的厄尔尼诺事件,因为它会给全球带来流感全球大流行、低温冻害、干旱洪涝等重大灾害 。 2007 年末我们就发布了拉尼娜能给我们带来什么的预警: 2007 年拉尼娜事件给我们带来的不仅是秋汛和冻害,还有流感的季节性流行。如果发生强拉尼娜事件,流感世界大流行的几率就会增加,如果 2008 年再发生强厄尔尼诺事件和严重低温冷害,世界流感大流行就不可避免。忽视预防流感将使我们付出惨重的代价 ! 2008 年 1 月中国南方发生罕见的冰雪冻灾, 2008 年 5 月 12 日 中国四川汶川发生 8 级地震, 2009 年 4 月全球甲型流感在墨西哥开始向全球蔓延。低温冻害、强震和流感爆发还将频繁发生。低温冻害、强震和流感爆发三大预警正在被证实的 。 冷冬还是暖冬,我们正在接受实践的检验 。 参考文献 1. 吴玲,李建基。广东天文学会研究发现:近两年太阳黑子 百年来最低迷 今年可能又是一个 冷冬 。 http://search.zhnews.net/zjwb/text.php?ud_key=42036ud_date=2009-10-13 2. 孙晓飞。中信建投: USDA 报告好于预期 油脂走向价值回归之路。 2009 年 10 月 13 日 14:54 来源:和讯特约(和讯财经原创)。 http://futures.hexun.com/2009-10-13/121325682.html 3. 杨学祥。 2009 年厄尔尼诺事件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发表于 2009-8-21 6:32:29 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50622 4. 杨学祥 , 杨冬红 . 强厄尔尼诺敲响了拉马德雷冷位相灾害链的警钟 . 发表于 2009-6-8 12:54:49 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36921 5. 杨学祥 . 未来全球灾害的根源:不同寻常的下一次厄尔尼诺事件 . 发表于 2008-7-19 8:16:41 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2668 6. 杨学祥,杨冬红。拉马德雷冷位相能给世界带来什么? 2008-4-26 9:17:40 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3024 7. 杨学祥。灾害链规律不容忽视。文汇报。科技文摘专刊(第 683 期)。 2008 年 3 月 2 日 第五版。 http://whb.news365.com.cn/kjwz/200803/t20080302_1777631.htm 8. 杨学祥。正在被证实的三大预警:低温冻害、强震和流感爆发。发表于 2009-5-15 7:20:23 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31961 9. 杨学祥。 暖冬还是冷冬:拉马德雷突变。发表于 2009-9-24 5:46:52 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57471 本文引用地址: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62321
个人分类: 科普文章|4509 次阅读|0 个评论
今年可能又是一个“冷冬”(转载及点评)
杨学祥 2009-10-14 07:54
广东天文学会研究发现:近两年太阳黑子百年来最低迷 今年可能又是一个冷冬    本报讯 (记者吴玲通讯员李建基)今年是国际天文年,广东天文学会近日通过研究发现,去年初我国部分地区发生异常低温冰雪气候,可能与近期太阳黑子稀少及其周期偏长有关,而今年太阳黑子至今仍是低迷状态,广东地区或许又将迎来一个冷冬。   近两年太阳黑子稀少    近两年,不少地方气候异常,去年初我国南方地区遭遇罕见的冰雪天气,广州等地连续两年出现几天乃至十几天气温低于10摄氏度的少见低温天气。有专家认为,这与地球厄尔尼诺有关。但广东天文学会的专家认为,可能与近期太阳黑子稀少及其周期偏长有关。    据了解,太阳黑子,是指太阳光球层上出现的暗黑斑点,它是太阳活动最明显的标志。黑子多寡通常用太阳黑子相对数表示,相对数越大,表示太阳黑子越多,其规律呈现11年左右的周期。近两年,太阳活动及其黑子的异常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太阳黑子特别少;二是太阳黑子周期有逐渐延长的趋势。    而2007年太阳黑子相对数为7.5;2008年,太阳黑子相对数为3.7。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云南台在2009年8月,连续31天观察不到太阳黑子,太阳黑子的相对数为0。    同时,太阳黑子周期,通常为11年。但第23个太阳黑子周期(注:自1755年开始对太阳黑子活动进行标号统计)从1996年开始(注:以黑子活动最少年为周期起点),已过去13年,却至今仍未经常看到太阳黑子明显地成群出现。当今太阳黑子周期之长,为十八世纪以来之最。    近两年太阳黑子处于百年来最低迷状态。据悉,太阳黑子低谷年,会引起太阳某些辐射强度降低,从而引起地球大气环流的变化,甚至引起地球气候异常。   太阳黑子与冷害有关    太阳黑子与冷害有关吗?广东天文学会通过探源溯流,认为两者的相关性是颇高的。    统计资料显示,1996年,是太阳黑子低谷年,全年太阳黑子相对数只有8.6。1996年初,广州以及广东的天气偏冷。当年广州的2月平均气温只有12摄氏度,比常年平均值低2.3摄氏度,也是全年最低气温的月份。1986年是太阳黑子低谷年,全年太阳黑子相对数只有13.4。1986年末至1987年初,我国不少省、市出现低温天气。此外,1964年,1954年也曾是太阳黑子低谷年,并出现显著气温偏低现象。 http://search.zhnews.net/zjwb/text.php?ud_key=42036ud_date=2009-10-13 地震、海啸、低温和流感:灾害链变化的趋势 杨学祥 中新网 10 月 5 日 电 受大海啸袭击的萨摩亚灾民依然心有余悸。尽管家园的重建工作已经展开,他们宁可继续在高处避难也不肯回去。当局担心,他们目前过于拥挤的居住环境将引发大规模的致命传染病。据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南太平洋大海啸的确实死亡人数前天已增加到 176 人。另有 12 人依然下落不明,他们恐怕也凶多吉少。据了解,当地灾区的重建工作已开始进行,倒在道路和海滩上的建筑瓦砾残骸也已经清除。萨摩亚国家卫生服务的一名主管菲乌表示,当地每天还是有不少受伤的灾民前往医院接受治疗。而且,接下来的几个星期还可能出现许多感染了肠胃炎和腹泻的灾民,尤其是小孩和老人。因此,死亡人数的上升是在所难免的。萨摩亚红十字会秘书长马瓦拉说,由于人们对灾区爆发传染病的顾虑日益增加,卫生官员前天在阿皮亚举行了会议,讨论解决此问题所应采取的策略。她指出:我们已经接获有关肠胃炎和腹泻正迅速蔓延的消息,而其他疾病爆发的可能性也相当高【 1 】。 就全球灾害变化的趋势而言,萨摩亚 8 级地震引起的南太平洋大海啸可能导致全球气温的逐渐降低,引发低温冻灾。 引人注目暖冬之争终于结束了, 2005 年 3 月中国气象局宣布了刚刚过去的冬天全国的气温状况比上个冬天低了 0.9 度,全国气温接近常年。全国气温较常年冬季偏高的省 ( 市、区 ) 有 10 个,偏低的省份达 18 个 。 虽然直到 2 月中旬,关于冷暖的问题,还在不停的争吵,但是 2 月底,上海率先宣布《上海终结持续 16 年暖冬天气 频繁雨雪致气温偏低》,接着江西跟进宣布《暖冬之说打破 气象专家称 这个冬天很正常 》, 江西省整个冬季气温偏低,与历史资料相比,全省偏低 0.5 ℃ 到 1.2 ℃ 左右。到了三月,宣布并非暖冬的省份越来越多,《二月北京天冷,暖冬被拉下马》、《辽宁今冬属冷冬 平均气温偏低 0.7 ℃》、《频繁寒流终结华东暖冬》、山东省《连续 18 年的暖冬终结》、江苏《我省频遭寒流侵袭 终结 18 年暖冬》和武汉的《这个冬天平均气温不足 5 ℃ 18 年暖冬画句号》。 2005 年南半球夏季出现低温, 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 2 月 3 日 凌晨 的最低气温低至 7 . 1℃ ,白天最高气温在 16℃ 以下。墨尔本的最高气温从 1 日的 36℃ 骤降至 2 日的 13℃ 。这在地处南半球、 2 月份正值夏季的澳大利亚是罕见的。阿根廷首都 布宜诺斯艾利斯 2 月 1 日 早上 气温降到 9 . 4 ℃ ,创 25 年来 2 月份最低温度纪录 。 2004 年 12 月 26 日 印尼地震海啸后,全球低温冻害和暴雪灾害频繁发生。 1 月 10 日 美国内华达山脉地区近日下了近九十年来最大的暴风雪。 2 月 2 日 ,莫斯科和日本的降雪竟然超过了 3 米 。 从春节前一周至 2 月 21 日 的大半个月内,暴雪袭击大半中国。南方沿海、新疆、内蒙、东北、华北、华中等地区相继出现罕见低温、暴雪天气。近年最冷的一个冬天造成的恶劣天气、雪崩以及食物短缺,已经夺去了印度、巴基斯坦与阿富汗山区几百人的生命。 郭增建的深海巨震降温说是一种合理的解释: 海洋及其周边地区的巨震产生海啸,可使海洋深处冷水迁到海面,使水面降温,冷水吸收较多的二氧化碳,从而使地球降温近 20 年。 20 世纪 80 年代以后的气温上升与人类活动使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有关,同时这一时期也没有发生巨大的海震。巨震指赤道两侧各 40 o 范围内的 8.5 级和大于 8.5 级的海震 。根据郭增建的理论, 2005 年全球气温将因为印尼地震海啸而降低 。 2006 年 11 月 15 日 澳大利亚正值夏季,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的部分地区却突降大雪,当地气温也出现大幅下降。造成这次降雪的主要原因是一股来自南极的寒流突然来袭。有专家认为,澳大利亚今年遭遇的反常天气,主要是厄尔尼诺效应造成的 。 澳大利亚地处南半球,时值春夏交接,但在 10 月,澳大利亚先是遭遇百年来最严重的干旱,然后又在 27 日开始猛降温,雪雹齐下。其中,塔斯马尼亚州两周内的温度更是从 33.1 ℃ 急降至最低- 6 ℃ 。塔斯马尼亚州首府霍巴特 27 日晚气温突然骤降至 2 ℃ ,并出现大量霜雪及冰雹。霍巴特附近的威灵顿山区,气温更降至- 6 ℃ ,创下 41 年来 10 月夜间最寒冷纪录。澳大利亚东南部的塔斯马尼亚岛因为这场严寒, 30 多年来第一次迎来了降雪 。 根据郭增建的 深海巨震降温说 理论, 2005 年全球气温将因为印尼地震海啸而降低。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 (NASA) 的科学家认为,一个较弱的厄尔尼诺现象和人类排放的温室气体将使 2005 年成为人类有记载以来最热的一年。孰是孰非,我们等待客观实践的检验 。世界都公认 1998 年为人类有记载以来最热的一年,西方科学家也承认了这一客观事实:过去两年里,自然气候的变化抵消了全球气候变暖效应并将继续促使气温在 2008 年保持缓慢变化的趋势。英国气象学家说,全球变暖将在 2009 年真正开始 。 我们认为,导致气候变冷的原因有两个:其一,历史记录表明,在拉马德雷的冷位相时期,厄尔尼诺年易发生低温冷害。 2000 年拉马德雷已经进入冷位相,这意味着一个新的变冷时期正在开始。 1957 、 1969 、 1972 和 1976 年发生的严重低温冷害恰好在 1947 年至 1976 年拉马德雷 的冷位相。其二, 2004 年 12 月 26 日 印尼发生了地震海啸。这次地震是 20 世纪以来第二大强震,仅次于 1960 年的智利大地震。智利大地震后,全球进入 60-70 年代的低温期,期间共发生 7 次大于 8.5 级地震【 8 】。 综上所述,萨摩亚 8 级地震引起的南太平洋大海啸可能导致全球气温的逐渐降低,引发低温冻灾。由于 2009 年 2 月至 2010 年 2 月为强潮汐时期,地震和强潮汐导致的气候变冷将加剧流感的爆发强度。 参考文献 1. 萨摩亚海啸致 176 人死亡 当局担心爆发传染病。 2009 年 10 月 05 日 09:53 中国新闻网。 http://news.sina.com.cn/w/2009-10-05/095318780674.shtml 2. 于晶波 . 今年暖冬不够暖 . 金羊网 2005-03-03 15:22:57. http://www.ycwb.com/gb/content/2005-03/03/content_858645.htm 3. 王小玲 , 王启祎 . 南半球遭遇夏季低温 . 日期 : 2005-02-22 . 国家气候中心 . http://ncc.cma.gov.cn/Website/index.php?ChannelID=2NewsID=518 4. 郭增建 . 海洋中和海洋边缘的巨震是调节气候的恒温器之一 . 西北地震学报 . 2002, 24(3): 287. 5. 杨冬红 , 杨学祥 . 海洋中和海洋边缘巨震是调节气候恒温器理论的检验 . 西北地震学报 . 2005, 27(1): 96. 6. 张兰。澳大利亚遭遇寒流 夏季时分突降大雪 。 2006 年 11 月 16 日 08:35 来源 : CCTV.com http://news.cctv.com/world/20061116/100434.shtml 7. 崔笑愚。澳大利亚入夏前反常降雪 气温两周骤降 40 度。东方网 2006 年 10 月 30 日 09:55 http://society.eastday.com/eastday/node81844/node81853/node168954/u1a2408907.html 8. 杨学祥,杨冬红,安刚,沈柏竹。连续 18 年暖冬终结的原因。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05 , 35 (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论文集): 137-140 本文引用地址: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59859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3787 次阅读|0 个评论
深圳今年的冬季有点暖(转载及点评)
杨学祥 2009-10-8 08:03
深圳今年的冬季有点暖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0月06日07:11 深圳特区报   【本报讯】(记者 郑向鹏 通讯员 唐历)预计受厄尔尼诺现象影响,我市今年秋冬将继续偏暖少雨,今年10月到明年2月总雨量较常年偏少近四成,冬季气温偏高1.5℃以上,出现显著暖冬及秋冬旱情的概率较大,这是记者昨天从市气象台获悉的。   气象部门预计今年我市汛期于9月下旬结束,10月以后将不会有热带气旋严重影响我市。据目前太平洋热带海温监测资料显示,赤道东太平洋附近海温较常年偏高近1℃,预计偏暖趋势还将持续,并可能出现一次厄尔尼诺现象。此外预计秋冬季节的副热带高压将维持偏强态势,这将抑制冷空气南下,使我市秋、冬季偏暖,降水偏少。   据气象部门统计,截至9月底,今年我市累计雨量比历史同期偏少近二成。预计10月雨量60-80毫米,偏少约三成;11月雨量15-25毫米,偏少约五成;冬季(2009年12月-2010年2月)累计降水为50-80毫米,较常年偏少三到五成,我市将出现中度以上的秋冬气象干旱。   气象部门预计今年我市冬季平均气温约为17℃,比同期偏高约1.5℃,其中12月平均气温为18℃,1月平均气温约为15-16℃,2月平均气温约为17℃。冬季极端最低气温为7-9℃;最冷时段出现在1月下旬中期到2月上旬中期。   今年将出现厄尔尼诺现象,秋冬气象旱情比较明显,气象部门建议我市相关部门提前做好准备,合理调度水资源。特别是今年10月到明年2月天气干燥少雨,发生森林火险的危险性增加,建议加强森林防火相关工作。此外,今年冬季将出现显著暖冬,但冷暖变化比较剧烈,易诱发多种呼吸道、心脑血管疾病,有关部门应注意做好疾病防控。 http://news.sina.com.cn/o/2009-10-06/071116400076s.shtml 地震、海啸、低温和流感:灾害链变化的趋势 杨学祥 中新网10月5日电 受大海啸袭击的萨摩亚灾民依然心有余悸。尽管家园的重建工作已经展开,他们宁可继续在高处避难也不肯回去。当局担心,他们目前过于拥挤的居住环境将引发大规模的致命传染病。据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南太平洋大海啸的确实死亡人数前天已增加到176人。另有12人依然下落不明,他们恐怕也凶多吉少。据了解,当地灾区的重建工作已开始进行,倒在道路和海滩上的建筑瓦砾残骸也已经清除。萨摩亚国家卫生服务的一名主管菲乌表示,当地每天还是有不少受伤的灾民前往医院接受治疗。而且,接下来的几个星期还可能出现许多感染了肠胃炎和腹泻的灾民,尤其是小孩和老人。因此,死亡人数的上升是在所难免的。萨摩亚红十字会秘书长马瓦拉说,由于人们对灾区爆发传染病的顾虑日益增加,卫生官员前天在阿皮亚举行了会议,讨论解决此问题所应采取的策略。她指出:我们已经接获有关肠胃炎和腹泻正迅速蔓延的消息,而其他疾病爆发的可能性也相当高【1】。 就全球灾害变化的趋势而言,萨摩亚8级地震引起的南太平洋大海啸可能导致全球气温的逐渐降低,引发低温冻灾。 引人注目暖冬之争终于结束了,2005年3月中国气象局宣布了刚刚过去的冬天全国的气温状况比上个冬天低了0.9度,全国气温接近常年。全国气温较常年冬季偏高的省(市、区)有10个,偏低的省份达18个 。 虽然直到2月中旬,关于冷暖的问题,还在不停的争吵,但是2月底,上海率先宣布《上海终结持续16年暖冬天气 频繁雨雪致气温偏低》,接着江西跟进宣布《暖冬之说打破 气象专家称这个冬天很正常 》, 江西省整个冬季气温偏低,与历史资料相比,全省偏低0.5℃到1.2℃左右。到了三月,宣布并非暖冬的省份越来越多,《二月北京天冷,暖冬被拉下马》、《辽宁今冬属冷冬 平均气温偏低0.7℃》、《频繁寒流终结华东暖冬》、山东省《连续18年的暖冬终结》、江苏《我省频遭寒流侵袭 终结18年暖冬》和武汉的《这个冬天平均气温不足5℃18年暖冬画句号》。 2005年南半球夏季出现低温,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2月3日凌晨的最低气温低至7.1℃,白天最高气温在16℃以下。墨尔本的最高气温从1日的36℃骤降至2日的13℃。这在地处南半球、2月份正值夏季的澳大利亚是罕见的。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2月1日早上气温降到9.4℃,创25年来2月份最低温度纪录 。 2004年12月26日印尼地震海啸后,全球低温冻害和暴雪灾害频繁发生。1月10日美国内华达山脉地区近日下了近九十年来最大的暴风雪。2月2日,莫斯科和日本的降雪竟然超过了3米。从春节前一周至2月21日的大半个月内,暴雪袭击大半中国。南方沿海、新疆、内蒙、东北、华北、华中等地区相继出现罕见低温、暴雪天气。近年最冷的一个冬天造成的恶劣天气、雪崩以及食物短缺,已经夺去了印度、巴基斯坦与阿富汗山区几百人的生命。 郭增建的深海巨震降温说是一种合理的解释:海洋及其周边地区的巨震产生海啸,可使海洋深处冷水迁到海面,使水面降温,冷水吸收较多的二氧化碳,从而使地球降温近20年。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气温上升与人类活动使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有关,同时这一时期也没有发生巨大的海震。巨震指赤道两侧各40o范围内的8.5级和大于8.5级的海震 。根据郭增建的理论,2005年全球气温将因为印尼地震海啸而降低 。 2006年11月15日澳大利亚正值夏季,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的部分地区却突降大雪,当地气温也出现大幅下降。造成这次降雪的主要原因是一股来自南极的寒流突然来袭。有专家认为,澳大利亚今年遭遇的反常天气,主要是厄尔尼诺效应造成的 。 澳大利亚地处南半球,时值春夏交接,但在10月,澳大利亚先是遭遇百年来最严重的干旱,然后又在27日开始猛降温,雪雹齐下。其中,塔斯马尼亚州两周内的温度更是从33.1℃急降至最低-6℃。塔斯马尼亚州首府霍巴特27日晚气温突然骤降至2℃,并出现大量霜雪及冰雹。霍巴特附近的威灵顿山区,气温更降至-6℃,创下41年来10月夜间最寒冷纪录。澳大利亚东南部的塔斯马尼亚岛因为这场严寒,30多年来第一次迎来了降雪 。 根据郭增建的深海巨震降温说理论,2005年全球气温将因为印尼地震海啸而降低。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科学家认为,一个较弱的厄尔尼诺现象和人类排放的温室气体将使2005年成为人类有记载以来最热的一年。孰是孰非,我们等待客观实践的检验 。世界都公认1998年为人类有记载以来最热的一年,西方科学家也承认了这一客观事实:过去两年里,自然气候的变化抵消了全球气候变暖效应并将继续促使气温在2008年保持缓慢变化的趋势。英国气象学家说,全球变暖将在2009年真正开始 。 我们认为,导致气候变冷的原因有两个:其一,历史记录表明,在拉马德雷的冷位相时期,厄尔尼诺年易发生低温冷害。2000年拉马德雷已经进入冷位相,这意味着一个新的变冷时期正在开始。1957、1969、1972和1976年发生的严重低温冷害恰好在1947年至1976年拉马德雷 的冷位相。其二, 2004年12月26日印尼发生了地震海啸。这次地震是20世纪以来第二大强震,仅次于1960年的智利大地震。智利大地震后,全球进入60-70年代的低温期,期间共发生7次大于8.5级地震【8】。 综上所述,萨摩亚8级地震引起的南太平洋大海啸可能导致全球气温的逐渐降低,引发低温冻灾。由于2009年2月至2010年2月为强潮汐时期,地震和强潮汐导致的气候变冷将加剧流感的爆发强度。 参考文献 1. 萨摩亚海啸致176人死亡 当局担心爆发传染病。2009年10月05日09:53 中国新闻网。 http://news.sina.com.cn/w/2009-10-05/095318780674.shtml 2. 于晶波. 今年暖冬不够暖. 金羊网 2005-03-03 15:22:57. http://www.ycwb.com/gb/content/2005-03/03/content_858645.htm 3. 王小玲, 王启祎. 南半球遭遇夏季低温. 日期: 2005-02-22. 国家气候中心. http://ncc.cma.gov.cn/Website/index.php?ChannelID=2NewsID=518 4. 郭增建. 海洋中和海洋边缘的巨震是调节气候的恒温器之一 . 西北地震学报. 2002, 24(3): 287. 5. 杨冬红, 杨学祥. 海洋中和海洋边缘巨震是调节气候恒温器理论的检验 . 西北地震学报. 2005, 27(1): 96. 6. 张兰。澳大利亚遭遇寒流 夏季时分突降大雪 。2006年11月16日 08:35 来源: CCTV.com http://news.cctv.com/world/20061116/100434.shtml 7. 崔笑愚。澳大利亚入夏前反常降雪 气温两周骤降40度。东方网2006年10月30日 09:55 http://society.eastday.com/eastday/node81844/node81853/node168954/u1a2408907.html 8. 杨学祥,杨冬红,安刚,沈柏竹。连续18年暖冬终结的原因。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5,35(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论文集):137-140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59859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3411 次阅读|1 个评论
暖冬还是冷冬:拉马德雷突变
杨学祥 2009-9-24 05:46
暖冬还是冷冬:拉马德雷突变 杨学祥 一、 问题的提出 晨报 2009 年 9 月 16 日 讯 新一轮厄尔尼诺正初露端倪。日前美国国家气象局研究人员称,最近赤道太平洋 (14.81,-0.32,-2.12%) 地区的海水温度比正常情况下高 0.7 ℃ 至 1 ℃ ,呈现弱的厄尔尼诺现象,这一现象今后数月将继续加强,可能持续到明年年初。而早在今年 6 月,我国气象专家也监测到了类似的现象。今年上半年,拉尼娜事件宣告结束,之后出现了几个月的平稳期,但厄尔尼诺现象很快出现,这有可能影响未来一段时间长江流域的降水、气温等变化。上海市气象局首席服务官满莉萍说,若厄尔尼诺正式成形,那么当年秋冬两季,北方的降水就会比常年减少,南方则增多。气温方面,厄尔尼诺现象当年,本市出现暖冬的几率也比常年明显提高 。 2009 年 3 月 3 日 ,上海市气象局气候中心宣布,今年冬季 (2008 年 12 月至 2009 年 2 月 ) 全市平均气温达 6.6 ℃ ,较常年同期偏高 1.6 ℃ 。在气象学上,当冬季平均气温比常年同期偏高 1 ℃ 时,便称为暖冬,因此去年刚刚摘掉的暖冬帽子今年重新戴回申城头顶,也是申城自 1986 年来出现的第 20 个暖冬。 气候中心分析表示,今年冬季上海平均气温和降水量较常年同期都偏高偏多,尤其是 2 月更是气温特高,降水特多。全市冬季平均气温为 6.6 ℃ ,较常年同期偏高 1.6 ℃ ; 2 月平均气温更是高达 9.2 ℃ ,较常年 2 月异常偏高 3.8 ℃ ,居有历史记录以来的第三位。 2 月上旬申城各站气温均创历史最高,其中徐家汇站 2 月上旬平均气温达到惊人的 10 ℃ ,较常年同期偏高 5.9 ℃ ,十分罕见。气象学上,只要上年 12 月和当年 1 月、 2 月三个月的平均气温较常年 ( 过去 30 年间平均值 ) 偏高 1 ℃ ,就可称为暖冬,今年冬季偏高了 1.6 ℃ ,当然更是暖冬了。气候中心专家沈愈说。 申城自 2005 年终结持续 16 年的暖冬后,曾连续 2 年告别暖冬,而 2007 年暖冬重回申城,且成为申城有气象记录 134 年来最暖的冬天。去年申城遭遇罕见的持续低温雨雪天气,暂时摘掉暖冬帽子,但今年冬季由于 2 月上旬气温创历史最高纪录,虽然中下旬遭遇罕见的连续阴雨天气,但整个冬季的平均气温依然被显著拉高直至远远超过常年同期 1.6 ℃ ,暖冬再度卷土重来。   气象专家表示,上海与全国对于暖冬划定的标准并不相同,全国标准指上年 12 月和当年 1 月、 2 月 3 个月的平均气温较常年 ( 过去 30 年间平均值 ) 高出 0.5 ℃ ,就可以称为暖冬。而在上海则认为当冬季 3 个月的平均气温比常年同期偏高 1 ℃ 时,才称为暖冬。虽然不同界定标准曾引起争议,但上海气象专家仍认为偏高 1 ℃ 的标准对申城而言更为科学合理 。 二、 暖冬出现的时间特征 太平洋十年涛动 (PDO ,亦称拉马德雷现象 ) 是近年来揭示的一种年代际时间尺度上的气候变率强信号,它是叠加在长期气候趋势变化上的扰动,直接造成太平洋及其周边地区(包括我国)气候的年代际变化,影响 ENSO 事件的频率和强度。 1976/1977 年北太平洋出现了一次显著的年代际突变现象,直到 20 世纪 80 年代末,这种现象才引起人们关注。主要表现为准 20 年周期和 50-70 年周期。吕俊梅等人利用英国气象局哈德莱中心的月平均海温距平资料、美国 Scripps 海洋研究所联合环境分析中心 (JEDAC) 的海表和次表层海温观测资料以及 NCEP/NCAR 再分析资料,研究了太平洋年代际振荡 (PDO) 不同背景下 ENSO 循环的特征。结果表明,在 PDO 的暖位相时期, El Nino 事件发生的频率较高,强度较强;反之,在 PDO 的冷位相时期, La Nina 事件发生的频率较高,强度较强 。 表 1 PDO 的冷暖位相下 El Nino 和 La Nina 事件发生年份(吕俊梅 等, 2005 ) PDO 冷暖位相 厄尔尼诺事件年份 拉尼娜时间年份 1909-1924 年(冷) 1911 , 1913 , 1918 1909 , 1910 , 1916 , 1922 , 1924 1925-1945 年(暖) 1925 , 1929 , 1930 , 1940 1938 , 1942 , 1944 1946-1976 年(冷) 1951 , 1957 , 1963 , 1965 1969 , 1972 , 1976 1949 , 1954 , 1955 , 1956 , 1964 1967 , 1970 , 1971 , 1973 , 1975 1977-1999 年(暖) 1982 , 1986 , 1987 , 1991 , 1997 1984 , 1988 , 1999 由于拉马德雷暖位相厄尔尼诺事件多而强,所以对应气候暖期;拉马德雷冷位相拉尼娜事件多而强,所以对应气候冷期。历史记录表明, 20 世纪初期和 60-70 年代的低温期与拉马德雷冷位相对应, 30-40 年代和 80 年代迅速变暖与拉马德雷暖位相对应。 1998 年处于 1977-1999 年拉马德雷暖位相, 2000 年进入拉马德雷冷位相,这是 1998 年最暖和近十年气温下降的原因。 申城的暖冬自 1986 年开始,中间间断 2005 年、 2006 年和 2008 年,共出现 20 个暖冬。与其对应的是, 1947-1976 年为拉马德雷冷位相, 1977-1999 年为拉马德雷暖位相, 2000-2030 年为拉马德雷冷位相。申城的暖冬发生时间与拉马德雷暖位相对应,滞后 9 年。一个明显的规律是,拉马德雷暖位相的厄尔尼诺年对应申城的暖冬, 2000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的到来将间断这个规律,有可能从 2010 年开始。 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厄尔尼诺带来的不是暖冬而是严重低温冻害。在 1947-1976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东北地区发生严重低温冻害的 1957 、 1969 、 1972 、 1976 年都是厄尔尼诺年。 1952 年至 2008 年长江中下游冬季最大连续冰冻天数超过 4 天次 数共 8 次,其中, 1957 、 1969 、 1972 、 1976 年都是厄尔尼诺年。 2008 年长江中下游冬季最大连续冰冻天数最长,预示流感大流行的到来。因此, 2009 年冬季偏冷的可能性大,超常低温将导致流感爆发增强。 从 图 1 中还可以看到, 1952 年至 2008 年长江中下游冬季最大连续冰冻天数超过 4 天次 数共 7 次, 1955 年(拉尼娜年,太阳黑子低值年,日月同纬,冬季强潮汐南北震荡异常 55 天)、 1957 年(厄尔尼诺年,太阳黑子高值年,冬夏季强潮汐南北震荡异常 74 、 45 、 45 天)、 1964 年(拉尼娜年,太阳黑子低值年,日月同纬,冬季强潮汐南北震荡异常 44 天)、 1969 年(厄尔尼诺年,太阳黑子高值年,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夏季强潮汐南北震荡异常 45 天)、 1972 年(厄尔尼诺年)、 1977 年(厄尔尼诺年, 太阳黑子低值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 冬季强潮汐南北震荡异常 44 天 )、 1984 年(拉尼娜年,太阳黑子低值年) 。 拉马德雷冷位相 、拉尼娜、厄尔尼诺、太阳黑子极值、潮汐强度与长江中下游冬季最大连续冰冻天数有很好的相关性(杨冬红, 2009 )。 图 5 长江中下游冬季最大连续冰冻天数历年变化统计表(据丁一汇, 2008 ) 资料来源:丁一汇。透视 大雪灾 。日期: 2008-02-24 来源:文汇报。 http://wenhui.news365.com.cn/kjwz/200802/t20080224_1768467.htm 1955 年至 1984 年长江中下游冬季最大连续冰冻天数超过 4 天次 数共 7 次(厄尔尼诺年或拉尼娜年),与 1947-1976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对应,时间滞后 8 年;申城 1986-2009 年 20 次暖冬发生时间与 1977-1999 年拉马德雷暖位相对应,滞后 9 年。 根据 1947-1976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厄尔尼诺年发生低温冷害的规律, 2009-2010 年的厄尔尼诺事件带给我们的可能是冷冬,而不是暖冬。 三、 冷暖周期互换的机制 根据温室效应,美国和英国学者相继预测 2005 年和 2007 年将成为有史以来最热的一年,结果都以失败而告终。不承认事实不是科学的态度。 据法新社报道, 2007 年 8 月 9 日 发表的一项报告称,过去两年里,自然气候的变化抵消了全球气候变暖效应并将继续促使气温在 2008 年保持缓慢变化的趋势。但是英国气象学家说,全球变暖将在 2009 年真正开始,并称 2009 年到 2014 年之间有几年将会比迄今为止温度纪年史上最热的 1998 年还要热。现有的全球气候计算机模型低估了自然力对气候变化的影响,因此,英国气象局的专家们调整了原有模型,以便更好地反映诸如拉尼娜现象或海洋水温及水流循环的波动等气象规律对气候造成的影响。他们采用反映海洋及大气真实情况的数据替代近似数据,以获得 2005 年到 2014 年这 10 年间的气候变化预测值。预测结果显示,虽然长期来看,人类产生的温室气体会迫使气温升高,但是热带太平洋温度较低的寒流及南极海域对气候变暖的抑制,将抵消这十年中前几年全球气候变暖的效应。英国国家气象局科学家道格史密斯说,这些发现和迄今为止观察到的气候变化模式相吻合。史密斯说,新模型针对全球地表温度得出了远比以往模型精确的预测结果。 该论文发表在《科学》杂志上 。 自然力为什么在 2005-2006 年抵消了全球气候变暖效应,我们早在 2005 年就做了理论证明 ,新闻媒体也作了相关报道 。现在,西方科学家也承认了这一客观事实。 全球变暖和温室效应不能解释 2006 年亚欧大陆遭遇的暴冷冬天,也不能解释 2005 年中国连续 18 年暖冬的终结。 2004 年 12 月 26 日 印尼地震海啸后,全球低温冻害和暴雪灾害频繁发生。郭增建的深海巨震降温说是一种合理的解释:海洋及其周边地区的强震产生海啸,可使海洋深处冷水迁到海面,使水面降温,冷水吸收较多的二氧化碳,从而使地球降温近 20 年。 20 世纪 80 年代以后的气温上升与人类活动使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有关,同时这一时期也没有发生巨大的海震。巨震指赤道两侧各 40 o 范围内的 8.5 级和大于 8.5 级的海震 。 根据郭增建的深海巨震降温说理论, 2005 年全球气温将因为印尼地震海啸而降低。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 (NASA) 的科学家认为,一个较弱的厄尔尼诺现象和人类排放的温室气体将使 2005 年成为人类有记载以来最热的一年 。孰是孰非,我们等待 2005 年客观实践的检验 。现在,西方科学家也承认了这一客观事实:过去两年里,自然气候的变化抵消了全球气候变暖效应并将继续促使气温在 2008 年保持缓慢变化的趋势 。 一项新的研究表明, 1889 年以来,全球大于等于 8.5 级的地震共 18 次。在 1889-1924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发生 6 次,在 1925-1945 年拉马德雷暖位相发生 1 次,在 1946-1977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发生 11 次,在 1978-2003 年拉马德雷暖位相发生 0 次,在 2004-2035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已发生 2 次。规律表明,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是全球强震的集中爆发时期和低温期。 2000 年进入了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 2004-2035 年是全球强震爆发时期 ,根据郭增建的深海巨震降温说理论,全球气温将逐渐降低。 2006 年亚欧大陆遭遇的暴冷冬天提供了新证据。 由此看来,自 1998 年以后,中国气温呈逐渐下降趋势;全球气温也难以恢复到 1998 年的水平, 1998 年 6 月至 2000 年 8 月的强拉尼娜事件和 2004 年 12 月 26 日 印尼地震海啸事件功不可没。 2004 年 12 月 26 日 印尼地震海啸后,全球低温冻害和暴雪灾害频繁发生。郭增建的深海巨震降温说是一种合理的解释。英国科学家关于 2009 年到 2014 年之间有几年将会比迄今为止温度纪年史上最热的 1998 年还要热的预测能否实现,取决于此期间强地震海啸发生的情况而定 。 气候变化和构造运动有很好的相关性,物理机制也很明显:从大间冰期到大冰期, 100 -200 米 的海水层的海水变为两极的 2000 米 巨厚冰盖,破坏了原有的地壳重力均衡,海水和地壳的密度比大约为 1 : 3 ,所以,赤道海洋地壳要上升 33 -66 米 ,两极冰盖要下降 660 米 ,才能达到新的地壳重力均衡,陆海地壳的相对升降导致强烈的地震火山活动。从大冰期到大间冰期情况正好相反。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在末次冰期中形成 2000 米 的 冰盖,在 1 万年前的间冰期冰盖融化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均衡上升了 500 米 ,还将上升 200 米 ,才能达到新的地壳均衡 。   据印度媒体 18 日报道,英国的一组科学家最近正在收集数据,以期弄清全球变暖是如何导致火山喷发频率增加的。有分析认为,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增加使全球变暖,所带来的问题不仅仅是海平面的上升,还会打开火山的盖子。来自英国牛津大学的火山学家大卫□派尔说,首要的问题就是建立一个全球模型,以弄清气候变化是如何影响地质活动的,以及这些过程又是如何反作用于整个系统的。但是目前还不存在这样一个全球模型。他说 : 随着冰川越来越薄,火山爆发的频率可能会增加 。 据英国《自然》杂志网站18日报道,日前在英国伦敦大学学院举行的一个有关火山研究的国际研讨会上,部分与会研究人员指出,火山顶部的冰层融化可能导致更多火山爆发。历史上就有这种先例。大约1.1万年前,地球经历了一段气候变暖、冰川消融的时期。科研证据显示,当时冰岛一带火山活动大大增加,并且从气候变化到火山活动增加之间的反应时间并不长。 研究人员解释说,一方面气候变化会导致冰层融化,冰层压力减小,同时大量融水将影响地理构造,这些都会改变火山内部压力平衡并加剧火山活动;另一方面火山爆发又会喷出大量火山灰,改变大气成分,反过来加剧气候变化。他们目前正试图搜集更多数据,以建立一个气候变化与火山活动之间互相影响的模型。 研究人员认为,联合国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等方面还未特别关注到气候变化可能对火山造成的影响,而对这方面多加注意,将有助于应对可能的风险 。 我在 2005 年 11 月 28 日 指出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现在处于全球变暖的高峰期, 1998 年、 2002 年、 2003 年和 2004 年是 20 世纪以来的第一暖年、第二暖年、第三暖年、第四暖年。 2005 年可能后来者居上,至少是第二暖年。根据气候变化的 1800 年周期,从公元前 398 年气候最冷时期到公元 1425 年小冰期,全球气候经历了一个周期的冷暖转变,下一个最冷时期为公元 3107 年。在此期间,最暖时期为公元 538 年和公元 2337 年 。 900 年的变暖过程,我们已经走过了近三分之二。全球变暖的后果就是冰川融化和海平面上升。以每百年海平面上升 15 厘米 计算, 600 年上升约 90 厘米 。根据冰川地壳均衡原理,海平面上升 90 厘米 ,海洋地壳负荷增大,将下沉 30 厘米 才能达到均衡。海洋地壳排挤出的地下流体,将涌入大陆地壳之下,使大陆地壳均衡上升。如果这种流入是缓慢的,则大陆近似均匀地整体上升,陆内的地震相对平稳;如果这种流入是急剧的,则流体首先涌入大陆边缘,使大陆边缘地区迅速上升,陆内升降幅度差异显著,陆内的地震趋于强烈 。地震带和火山带的同时活跃是不可避免的。 根据冰川地壳均衡原理,海平面上升 90 厘米 ,海洋地壳负荷增大,将下沉 30 厘米 才能达到均衡。海洋地壳排挤出的地下流体,将涌入大陆地壳之下,使大陆地壳均衡上升,产生地震和火山活动。地球表面积为 5.1 亿平方千米,海洋地壳为其三分之二,即 1.7 亿平方千米。洋壳下降 30 厘米 ,挤压 51 万立方千米的地下流体喷出地表,其降温作用不可忽视,连带的自然灾害更不可忽略。 四、 暖冬和冷冬对流感强度的影响 我在 2006 年指出,周期性是我们认识世界和科学实践的主要依据。人类活动不能改变自然规律,只能起加速或减缓作用。有人夸张地认为,全球将进入 6000 万年前的大温暖期,这是误解,人类还没有这么大的加速能力。 近期研究表明,流感大流行有六大特征:处于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及其边界;前一年或前两年为中等强度以上的拉尼娜年; 20 世纪 50 ~ 70 年代同时为中国强沙尘暴年;前后一年或当年为中国东北地区冷夏年( 20 世纪 50 ~ 70 年代同时为严重低温冷害年);当年为中等强度以上的厄尔尼诺年;当年为太阳黑子谷年或峰年,或其前后一年。 1889 ~ 1890 年、 1900 年、 1918 ~ 1919 年、 1957 ~ 1958 年、 1968 ~ 1969 年和 1977 年的流感暴发都满足这 6 大条件,同时,在 1890 年以来,满足这 6 大条件的只有以上 6 次暴发。 按照全球变暖说,准 60 年周期的全球拉马德雷冷位相低温期不再出现,今后流感不会在人类世界暴发。肯定地说,这种预测有极大的危险性。在地球进入 30 年冷周期的预测上,美国国防部的秘密报告与部分中国气象学家的观点是一致的,至多到 2020 年,低温和禽流感就会再度光顾人类世界 。 三年过去了, 1999-2008 年的十年低温期已经得到世界的公认。世界都公认 1998 年为人类有记载以来最热的一年,西方科学家也承认了这一客观事实:过去两年里,自然气候的变化抵消了全球气候变暖效应并将继续促使气温在 2008 年保持缓慢变化的趋势。根据世界气象组织的统计数据, 1998 年是最热的年份,地表温度比这 30 年的平均值高 0.54 ℃ ,名列第一位。 2005 年全球平均地表温度比 1961 年至 1990 年的平均温度 14 ℃ 高出 0.48 ℃ ,名列第二位。 2003 年全球表面温度比常年高 0.45 摄氏度 ,位列第三位。 2006 年地球表面平均温度比 1961 年至 1990 年记录的年平均值高出 0.42 ℃ ,名列第六位。 2008 年温度比 1961 ~ 1990 年的年均 14 ℃ 高出 0.31 ℃ ,名列第十位,成为近十年来最冷的一年。全球最热年的排序: 1998 、 2005 、 2003 、 2002 、 2004 、 2006 、 2007 、 2001 、 2000 、 1999 、 2008 年 。 2009 年 6 月厄尔尼诺和流感大流行的到来是对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本质特征的再次肯定。冷冬的到来将加剧流感爆发的强度,而暖冬则正好相反。 冷冬还是暖冬,我们等待实践的检验。 参考文献 1. 葛志浩。今年申城暖冬可能性较大。 2009 年 09 月 16 日 08:45 新闻晨报。 http://sh.sina.com.cn/news/s/2009-09-16/0845117646.html 2. 吴洁瑾。阔别一年 暖冬重回申城。 2009 年 03 月 04 日 08:21 东方早报。 http://sh.sina.com.cn/news/s/2009-03-04/0821107991.html 3. 吕俊梅 . 琚建华 . 张庆云 . 陶诗言 . 太平洋年代际振荡冷、暖背景下 ENSO 循环的特征 . 气候与环境研究 . 2005, 10(2):238-249 4. 法新社:自然力近年抑制了全球变暖。 2007 年 08 月 13 日 09:13:56 来源:新华网 http://news3.xinhuanet.com/world/2007-08/13/content_6520851.htm 5. 杨冬红 , 杨学祥 . 海洋中和海洋边缘巨震是调节气候恒温器理论的检验 . 西北地震学报 . 2005, 27(1): 96 6. 杨学祥,杨冬红,安刚,沈柏竹。连续 18 年暖冬终结的原因。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05 , 35 (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论文集): 137-140 7. 杨冬红,杨学祥。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全球强震和灾害。西北地震学报。 2006 , 28 ( 1 ): 95-96 8. 杨冬红,杨学祥,刘财。 2004 年 12 月 26 日 印尼地震海啸与全球低温。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6 , 21 ( 3 ): 1023-1027 9. 杨学祥。全球变暖还是变冷。科技潮, 2006 ,( 9 ): 20-22 http://www.bestinfo.net.cn/wcm/bjkw/ztrd/ztrd_wz.jsp?art_id=39833mag_id=153year=2006issue=9 10. 施平。全球異常寒冬引科學家關注 冰川時代可能再臨。 央視國際 ( 2006 年 02 月 05 日 13:33) http://www.cctv.com/news/science/20060205/100962.shtml 11. 郭增建 . 海洋中和海洋边缘的巨震是调节气候的恒温器之一 . 西北地震学报 . 2002, 24(3): 287 12. 春风。美航空航天局:今年将是人类有记载以来最热一年。 2005-02-16 08:13:57 新华网 http://news.xinhuanet.com/st/2005-02/16/content_2581433.htm 13. 未来 30 年是全球强震爆发期。 2005 年 10 月 12 日 02:38 新闻晨报 http://news.sina.com.cn/w/2005-10-12/02387143269s.shtml 14. 杨学祥,杨冬红。自然力抑制了全球变暖:郭增建的海震调温说得到证实。光明观察。刊发时间: 2007-8-14 9:36:13 。 http://guancha.gmw.cn/show.aspx?id=5711 15. 杨学祥,陈殿友。地球差异旋转动力学。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 1998 。 155 16. 专家称全球变暖将导致火山喷发频率变高。来源:环球时报。 2009-09-18 20:55 。 http://world.huanqiu.com/roll/2009-09/581892.html 17. 黄堃。研究人员称气候变化可能加剧火山活动。 2009 年 09 月 19 日 10:35:46  来源:新华网。 http://news.xinhuanet.com/tech/2009-09/19/content_12078644.htm 18. 杨学祥。全球变暖导致地壳均衡运动:解读九江地震不能用惯性思维(定稿)。上传日期: 2005-11-28 上海热线 绿色论坛。 http://www.envir.gov.cn/forum/20056991.htm 19. Charles D. Keeling and Timothy P. Whorf. The 1800-year oceanic tidal cycle: A possible cause of rapid climate change. PNAS, 2000, 97(8): 3814-3819 20. 杨学祥。对全球海面变化均衡模式的改进。地质科学。 1992 ,( 4 ): 404-408 21. 杨学祥。地壳均衡与海面变化。地球科学进展。 1992 , 7 ( 5 ): 22-29 22. 杨冬红,杨学祥。全球变暖减速与郭增建的海震调温假说。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8 , 23 (6): 1813 ~ 1818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9942 次阅读|0 个评论
北方冷空气频繁“突袭”令今冬冷暖不均(转载)
杨学祥 2009-1-30 13:31
今年首波寒潮告结申城天气回暖 北方冷空气频繁突袭令今冬冷暖不均 www.jfdaily.com 2009-01-30 08:12 稿件来源:新闻晨报 □初四,春节长假的第一个雨日,豫园九曲桥上依然游人如织。 晨报记者 杨 眉 现场图片 □晨报记者 葛志浩   北风减弱了,气温上升了,在这个春节逐渐走向尾声时,2009年的第一波寒潮也悄悄地画上了一个句号。未来数日,申城将在没有强冷空气正面骚扰的情况下迎来一段潮湿而略偏暖的日子。昨天下午,市气象局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连接数次迎战寒潮之后,这个冬天已走上了下坡路,总体看来,今冬略偏暖,但离真正的暖冬可能还有点差距。 冷空气频繁突袭今年冬天冷暖不均   冷冬还是暖冬?在这个冬天,这是一个难以回答的问题。   据了解,如果从频繁出现的寒潮来看,这个冬天的确够冷,尤其是除夕夜,市区最低气温零下3.7℃,郊区更是出现了严重的冰冻,咄咄逼人的寒气相伴人们辞旧迎新。但是,如果抛开寒潮,这个冬天似乎又洋溢着温暖的气息,如昨日申城,虽然阴雨连绵,但最高气温很快上升到11℃左右,走在街头已经很难感受到前段时间的那种寒意。   这个冬天,应该已经恢复到了正常的状态,总体上仍应属于略偏暖但非严格意义上的暖冬。对此,市气象局首席服务官告诉记者,今年冬天虽然看起来有点冷暖不均,但它其实已表现出了一些正常的规律。如冷空气分批南下而未明显扎堆、除寒潮之外的时间里气温波动平稳而没有大起大落等等。   从总体上来看,今年冬天甚至还让人感觉有些偏暖。专家说,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与2008年的拉尼娜现象消失有关。 暖气流趁势而入今冬之末略偏暖冬天的威力变得越来越弱,这在未来一段时间还将表现得更为明显。   昨天下午,记者从市气象部门获悉,随着南方暖湿气流的趁势而上,未来三到五天,本市将暂时与冰寒天气绝缘。   资料显示,冷空气势力消散之时,早就在南方觊觎已久的暖湿气流抓住了机会,并在前夜开始以一场小雨给人们一个下马威。而在昨天白天,这场雨几乎没有停过,在阴沉的天空下,空气里弥漫着细小的雨珠,像轻雾一样阻挡了人们的视线。截至昨天下午4点,本市雨势开始减弱,市区累计雨量已达7.8毫米。   通过雷达可以看出,华东大部分地区都受到了暖湿气流的影响,预计接下来一段时间的雨雾天气将比较多见。气象专家表示,由于大气形势发生改变,未来北方冷空气主力多在偏北地区徘徊,因此本市受强冷空气正面袭击的可能性较小,转而出现的天气,将是阴雨与晴好交替出现。预计今天本市仍有小雨,气温在6-9℃,明后两天转为晴到多云,气温在3-11℃左右。相比春节前后,未来的天气偏暖为主。 暖冬在近年来变得扑朔迷离   记者了解到,在气象统计意义上,一年的冬天是从12月起算,至次年的2月,期间的平均气温若比常年(1971-2000年平均值)同期偏高1℃,就可算作暖冬。   历史上,申城从1987年至2003年持续16年暖冬,此后连续两个冬天暂时摘暖帽之后,2006年12月到2007年2月暖冬再现,而且是自1873年有气象数据记录以来最温暖的一冬,无雪、多雾。 2008年初,一场严重雨雪冰冻天气出现,又一次让人暂时遗忘暖冬这个名词。于是,在经历了数次的波折之后,申城是否暖冬这一问题,在近几年来变得扑朔迷离。   不过,气象专家表示,暖冬与否,对市民而言其实已不重要。一方面,暖冬是从长远反映出气候的变化规律,对短期内的指导意义不大;另一方面,暖冬是一个平均的概念,这意味着即便在暖冬里,也有可能出现某一段时间极度寒冷的天气,因此如人们完全用暖冬来衡量冬季衣着,很容易陷入误区,从而被一股强冷空气袭击。 作者:葛志浩 http://www.jfdaily.com/news/xwsh/200901/t20090130_521589.htm
个人分类: 科普文章|1812 次阅读|1 个评论
关于加拿大今年冬季天气的科学预测之争
杨学祥 2008-8-30 17:27
美国《农民年监》 (Farmers' Almanac) 的 2009 年加拿大版本预测,加拿大今年冬季的天气将较往常更为严峻,甚至出现灾难性情况。该份今周已于报摊出售的天文年历表示,加拿大大部分地区将会在摄氏零下 40 度或更低的气温。东部地区也会出现大雪,卑诗省预期是唯一一个较往常更乾燥的地区。已有 192 年历史的《农民年监》是在出版前两年作出相关的天气预测。《农民年监》的加拿大版本大约于 40 年前面世。该本年历根据太阳黑子、行星位置及潮汐活动作出天气预测。 《农民年监》的编辑盖格 (Peter Geiger) 声称,该份天气指引的准确性介乎 80% 与 85% 之间 。 加拿大环境部高级气象学家菲利斯 (David Phillips) 则表示,对于加拿大今年冬季的天气情况,任何人也可作出揣测。但菲利斯可以指出的是,《农民年监》的有关预测完全没有科学根据。菲利斯 28 日表示:「话虽如此,有时候我们的预测并不较为准确。」他续称,加拿大环境部采用大型超级电脑测试诸如海面气温、冰块及降雪情况以及土壤资料的 10 天数据,之后才会预测未来季度的天气。菲利斯指出,其中一项最能预测加拿大今个冬季是否取得严寒天气的预报性事物为加国会否出现厄尔尼诺 (El Nino) 或拉尼娜 (La Nina) 现象。他表示,该两项现象至今仍未见浮现。那意味著加拿大目前正处于 1 个中性境况。自 1950 年以来 23 次入冬前出现中性境况之中, 10 次最终得到较正常更为暖和的气候、 9 次较为寒冷,另有 4 次在两者之间。过去 1 个冬季的天气较为异常,降雪量为有记录以来的第三多,整个夏季则接连下雨 。 美国《农民年监》运用的是天文因素预测法,加拿大环境部采用大型超级电脑测试模拟法。究竟谁的方法更科学更准确,尚需要实践的检验。 2008 年 1 月中国南方遭遇 50 年一遇的冰雪冷冻灾害,拉马德雷冷位相、拉尼娜和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年是灾害发生的原因 。如此看来,多种方法的综合预测可以提高预测精度。 当然,中国还有一个快速判别法:根据太阳黑子、行星位置及潮汐活动作出天气预测,似乎类似周易的算命迷信,是伪科学;采用大型超级电脑测试诸如海面气温、冰块及降雪情况以及土壤资料的 10 天数据,之后才会预测未来季度的天气,运用了现代科学技术,是真正的科学方法。 不过,用计算机算命,是科学还是伪科学? 简单的头脑可以做出最快的决定,但却是最坏的决定。综合多种因素的预测才能更准确。 参考文献 1. 美国《农民年监》预测 . 加拿大今冬天气极劣 .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 . 2008-08-29 22:33 文章来源:加通社。(首发子站:驻加拿大经商参处子站) http://www.mofcom.gov.cn/aarticle/i/jyjl/l/200808/20080805753091.html 2. 杨学祥 .  鉴别 2008 年初冰雪灾害的自然因素与人为作用 . 2008-02-05 11:57:43  光明网 - 光明观察。 http://guancha.gmw.cn/content/2008-02/05/content_732599.htm 3. 杨学祥 .  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强拉尼娜事件导致冰雪灾害 . 2008-02-04 光明网 - 光明观察 . 经济科技。 http://guancha.gmw.cn/content/2008-02/04/content_732105.htm 4. 杨学祥 .  被忽略了的冰雪冻灾警报 . 2008-02-15 15:07:58  光明网 - 光明观察 . 经济科技。 http://guancha.gmw.cn/content/2008-02/15/content_734758.htm 5. 杨学祥 .  灾害预报:学术研究的多样性与国家安全 . 2008-02-17 16:03:44  光明网 - 光明观察 . 经济科技。 http://guancha.gmw.cn/content/2008-02/17/content_735280.htm 6. 杨学祥 .  历史教训:厄尔尼诺和拉尼娜是全球气候异常的最强信号 . 刊发时间: 2008-01-31 15:45:05  光明网 - 光明观察 . 经济科技。 http://guancha.gmw.cn/content/2008-01/31/content_730230.htm
个人分类: 灾害预测|3370 次阅读|2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3 15:0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