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人才选拔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能成为师生,是一种缘分
热度 4 zmpenguestc 2020-7-14 17:45
200余位导师, 近1800名来自全国高校的大三本科生,2000人的推免大群。最终花落谁家,我坚信缘分起一定作用。 这是一种纯粹的、自由的师生互选。导师公布团队的科研方向、承担的科研项目、发表的论文、授权专利和拥有的科研经费数字等,尽可能以最好的方式展现团队的硬实力以及育人的成功模式。 获得推免资格的学生们,也以本科学校、成绩排名、科研经历及获得荣誉等,展示最好的自己。 海选,让人有点雾里看花。 导师,只能从本科学校、专业排名及简历中的文字信息尽可能捕获优等生信息,进而判断是否愿意作为准研究生,将其纳为未来的弟子队列。 学生,也从群里分享的团队及个人信息,如导师头衔、业界名气、科研方向及科研实力等,深挖哪一位老师可以作为自己的研究生导师的理想人选。 那么,老师选什么样的学生重要呢?本科学校的层次、成绩排名、科研及竞赛经历还是学生干部经历?也许这些都不重要,因为群里的学生都很优秀,彼此分不出高低。然而,优秀学生是否适合与你成为师生关系,也许只有一起共事3个月及以上,才会深度学习到简历以外的“语义”信息(如性格),才可能有彼此是否满意的答案。 学生选什么样的导师或团队,如科研方向、科研实力或领域影响力等?我想说,如果仅仅是读一个硕士,可能这些都不重要。因为,科研方向对大部分大三本科生来说,还只是个停留在字面上的抽象的一个概念而已;科研实力,对硕士生来说影响也不大,你只要找到一个有事可做,能有锻炼自己的平台就可。因为,再大的平台,如果你的目标不是很远,对你来说也许只是一个空中楼阁,海市蜃楼。 如果学生本人有更高目标、更长远规划,也许这些选择,就显得很重要了。 其实,这期间也收到了很多同学发来的简历。不是我不回复邮件,因为我知道,即使我不回你,也不会影响你的选择,总会有人回复你。成电没选你,也许还有其他学校选你。 你还没有想好,其实老师也没有想好。也就是说,咱们的缘分还没到。 长按/扫一扫二维码,敬请关注“闻道研学” 相关博文: 如何选出导师满意的学生 导师与研究生——双向选择模式
个人分类: 师生杂谈|17031 次阅读|9 个评论
[转载]院士剖析SCI为主导的论文挂帅
热度 1 Kara0807 2018-9-6 09:58
本文来源:极科网 作者:陆大道 近二十年来我国科技界对建国几十年来形成的卓有成效的方针政策作了大调整。 研究方向由以满足国家需求、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为主转到 “国际前沿”“国际热点”,成果及人才的评价标准;由以应用部门和社会评价转到以SCI(美国《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简称SCI )为主导的论文及其引用频次和影响因子;人才来源由主要依靠国内培养转到大力引进而轻视培养;由充分发挥学术带头人的作用同时强调科研人员的团结合作转到欣赏竞争、崇拜竞争而不讲合作;研究队伍组织(事实上)由依靠集体转到个体化。 但是,与愈来愈巨大的投入相比,我国科技界的实际成果并却不像人们所期待的那样突出,在国际上的实际地位也难以令人满意。科学研究到底给国家的发展做出了多少实际贡献成了问题。巨额投入带来了低产出,以 SCI论英雄、论人才、论业绩,这类量化指标的局限性、欺骗性已开始暴露出来。 以 SCI为主导的论文挂帅对我国科技发展带来怎样严重的影响?原因何在呢? 1. 科技人才价值观被扭曲 现在我国有了大量具有各种头衔光环的人才。论文数量和发表杂志的 “档次”,特别是SCI类的论文,已经成为部分学者衡量自己价值、地位的象征及自己拥有的资源。 论文成为他们思想深处的价值坐标系。在这种坐标系下,热衷于写论文特别是 SCI论文的学者愈来愈多。已经不再强调发挥集体力量了,也没有了热爱科研团队、发挥集体作用的氛围了。无论多大的项目及集体,只是名义上存在,即在申请项目与最后验收时存在。 而一旦项目得到批准,负责人将项目一分解,课题费一分,实际上没有了团队,各干各的。当主角的愈来愈多,很少有人甘当配角、愿意做好辅助工作了。近年来引进大批人才中,部分引进的人才(包括从国内单位引进),对国内工作包括工作单位研究方向与领域不了解,兴趣不大,对研究团队的建设也不关心。但这些人才获得的待遇很不一般。学术竞争的平等性可能也正在消失。 对于勇于承担国家需求与重大任务而言,我们可能正在失去诚实可信赖的人才队伍。 “学术自由”“自由研究”,是常常被管理部门领导人所津津乐道的当今中国的“优势”。但是,学者们被论文“绑架”了,甚至成为文章的奴隶,怎能具有真正的自由。 2. “ 紧跟 ” 与照搬 “ 国际前沿 ” ,学术思想固化在西方的框架与模式之中 不少学者至今仍然称 “国际一流”与“国际热点”,有些学者公开地认为:“现在我们还没有能力对西方人的科学技术进行挑战”,“还是还要按美国人的思想与模式进行研究”等。 将外国人的研究方向奉为自己的的方向,研究领域、科学问题、研究思路等大都是从别人那里 “引进”的。这样的研究成果也较易于被西方“国际主流”所接受、所赞扬。 近年来的各种光环人才的评选,包括最高学术称号的人才,候选人的关键材料几乎都是这样的逻辑内容。无论申请人,还是评委专家们,都非常看重外国人的几行肯定,而基本不强调申请者的成就是否为真正创新,对其理论意义与实际意义并不认真在意。 一部分迷恋 “SCI”的学者,他们极其看不上将全部精力置于国家需求研究的学者,对他们的成果肆意贬低,斥之为“三无”学者(没有国外权威文章,没有国际头衔,英语水平差)。 对一些学科任意斥之为 “三无学科”,有的被严重打压。多年来,一些人才与成果,在各种评奖的关口被那些SCI热衷的权威领导(学者)以一两个量化指标不够或由于没有外国人的好评等而否定了,“封杀了”。今天我们对SCI的迷信、崇拜,SCI“决定论”的理念,甚至比西方人更有过之而无不足。 3. 科研有机体(科研院所)普遍 “ 超重 ” ,内部组织涣散,缺乏创新活力 论文数量和发表杂志的 “档次”等指标,已经成为研究院所、大学及其院系争取资源的权利和工具,领导的政绩观也调整到人才、论文、资源、机构扩大的方向,导致项目、投资、机构饥饿症,许多单位不断扩大原有机构的规模,持续增加职工人数。科研有机体“超重”已相当普遍。 论文造就了大批具有光环头衔的人才,他们由此获得相应的荣誉及地位。自然就可获得对多种资源的支配力即权力。这些人才间只有竞争,难以合作,大都寻求自立门户。 一些大学及院所内小机构林立,各自为政。三人一 “中心”,五人一“学院”。院长、主任“满天飞”。这样组织起来的团队,经常处于变动改组中,形不成人才结构合理的梯队。科研中大多只有“一言堂”,难有学术民主。只有工作布置,没有大家密切合作,很难有学术思想的碰撞。 而没有学术思想的碰撞,何能产生新的科学思想呢?媒体上还有人评价,在大学和科研单位, “官大学问大,权大经费多”,很多经费被“老板”层层包工。搞不到项目和钱,科研水平再高也是白搭。这种“金权势力”大约已经产生了。 一些团队没有了辅助工作人员,全是 “精英”或教授,诸多的次要工作或辅助性工作没人干。在曾经的年代里,经常讲那些无名工匠们的贡献,现在再没有人讲了。这些不是在实际科研活动与合作中磨合、凝练而形成的研究集体,何来很强的创新能力? 4. 脱离实际,离开国家需求 为国家服务的宗旨被许多人基本上抛弃了,通过艰苦的科学实践、寻求理论上的发展和科学上的突破的理念也大大减弱了。过去一些较大和较综合的工作,需要较长的外业调查、试验站观测等工作过程,现在很少有人愿意在外业调查、到实践中去验证,到试验站做实验等等方面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改在网络及新技术下功夫。 不少单位只是表面繁荣。一些国家发展急需的课题,被一些人认为没有理论,不能发表论文,或该领域的问题不是 “国际前沿”等,得不到重视,进展很困难而缓慢。学者们热衷于各种各样机理的揭示,喜欢在微观世界里孤芳自赏。他们写了大量的科学论文,最后与国家社会经济发展关系甚少。 5. 专注的科学研究精神正在丧失,学术带头人整年疲于奔命 建国几十年来在党的领导下逐渐培养起来的以为国家服务为荣的价值观及兢兢业业、踏踏实实的精神,受到了严重的腐蚀。很多优秀的民族都有这种沉稳、专注的特性。 然而今天,我国科技界人心浮躁,急于求成极为普遍。 专注与沉稳的研究精神差不多全丧失了。能踏踏实实做事的人越来越少了。 论文与权力的挂钩,使多少人紧张不安。一些人热衷于论文指标,一些人恐惧。科研人员不断申请课题,一年中大量时间跑这个部、那个委。而项目被上面一批准,任务一分,接着很快就要应付中期汇报评审了。诸多的课题没有完成,又要抢着写新的申请。 不断奔波于找领导、写本子、争课题、应付评审、总结交账之中,真正用于坐下来科学设计和开展研究还有多少时间和耐心呢?科研骨干总是处于高压状态,特别是第一负责人,压力巨大,少数人身体状况下降严重。即使在这种情况下,还要去写本子,争取项目。 6. 科学工作者的民族自信心受到严重损害 受以 SCI为主导的论文挂帅的深重影响,使相当多的学者认为我国科学技术还没有自立门户的可能。据说有少数科学家为了得到外国同行的好评,竭其热情,尽其谦卑。而一旦得到外国专家的几行好评,拿回国内,就以“资源”与“资本”加以利用。 一些机构与学者专家,怎么也看不起中国自己的学者与专家的发明创造。没有高频此被引的 SCI文章,就不能被评上人才头衔,不能获奖。看不起自己的成果与人才,这大概也是近十多年来我国学术界的一大特点。 但是, “紧跟”的结果,即使在人家的“国际前沿”里有所创新,能算是一流吗?人家能认可你是“国际一流”吗?“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是指国家的原始创新,才能成为真正的国际一流。 \0 我们应该承认,许许多多学者长期在写论文的大环境里已 “适应了”,觉得在温暖的被窝里,也很舒服。甚至也很有“成就感”。但他们是没有责任的。他们被误导了,也是被迫如此。 7. “ 论文挂帅 ” 已形成了庞大的价值网络 这个网络覆盖着广大学者、评审(咨询等)专家、科研单位领导、政府科研管理机构、社会、媒体等各个阶层,主导着科研项目的立项、评审、批准、实施、中期评估、验收等所有环节。 一切以 SCI为核心的评价指标所引领,成了科学研究事业发展的“动力”,成为人才发现与人才任用的“温床”。支配这个庞大价值链当然是高层科教管理机构。 尽管以 SCI为主导的论文挂帅带来以上种种负面的后果,许多学者也痛感问题的严重性。但由于各种现实原因,论文挂帅在我国大致已经获得广泛的“认可”。人们觉得已经无法改变这种状况。 有的领导还提出 “不用SCI,那用什么指标来评价呢”的伪命题。 8. 我国科技界的人才选拔与资金投向是否受到 SCI 的间接支配? 西方某些科研制度与 SCI标准的移植,使我国科研队伍逐渐丧失了对西方模式的鉴别能力。 各种项目的立项、验收、评审与奖励,各种头衔人才的选拔,其中包括最高学术头衔的选拔评审和无数重大项目立项与成果评审,这些关系到我们国家命运的科学事业的大事,使用的是一些西方人的方向、理念框架、标准、外国专家做的评价。 我们不禁要提出:这些人才,包括最高 “学术称号”人才,是我们中国人自己选出来的吗?这难道不说明: SCI及西方杂志的编辑部,远程间接操纵了我们的人才选拔,间接支配与操纵了中国大笔资金的投向。 我们在科技领域搞了这么多 “国际前沿”项目,是国际化了,还是被国际化了? 以 SCI为核心的论文挂帅,其客观结果是使我国的科学事业逐渐脱离“中国特色,自主创新”的方向。当然,不可避免地扼杀科技创造力,导致我国科技界贫于创新、贫于思想。 9. 论文已经成为部分科教管理者手中的权力与 “ 武器 ” 论文,特别是 SCI论文,甚至已被权力化了。 部分领导者,他们是论文挂帅的倡导者与实施者,对西方模式与标准的崇拜,成为他们固化的习惯。他们竭力宣传 SCI论文对科学家及其成果科学性的重要意义,作出大量的检索统计,出版大量介绍资助对象的人才与论文、影响因子等指标的报告、宣传物。 对其资助的人才与 SCI成果以及外国人的好评进行广泛赞扬;通过以项目、经费、荣誉为手段,对广大申请经费学者加以鼓励,对部分学者及成果进行贬低乃至封杀。有些管理者,对学术界的不同声音满不在乎。“学术自由”“发挥科学家积极性”等很可能成为他们坚持这样做的理由,也是他们应对中央高层的“挡箭牌”。 10. 我们为何遗忘了 “ 敬业与忠诚 ” :科学家精神的精髓? 在 SCI“决定论”的强烈氛围里,不知道从何时开始,科学家的“爱国情怀”也不提倡了,科研队伍的团结合作也不说了。 有些领导与学者似乎觉得讲爱国、讲团结已不合时宜了,产生了不应该有的 “心理障碍”。 特别需要大力提倡敬业与忠诚的精神。忠诚与敬业,这是全人类的人性最美好最光辉的一面,更是科学家精神的精髓。要强调忠于科学、追求真理,忠于国家与人民,激发学者们的国家情怀。 强调科学家全心全意,为实现理想而奉献一切。不怕吃苦,全心全意,成为国家与社会可信赖的学者。要宣传中华民族及中国科技界科学工作者之间的 “信”字的光荣传统,将其作为学者们安身立命之高尚道德。提倡诚信于信任自己的领导者,倡导学者们之间的互信,以加强研究团队的合作。 文章作者:陆大道 ,中国科学院院士,经济地理学家。 1940年生于安徽桐城(今安徽枞阳),196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地理系,1966年于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获得硕士学位,1980-1982年在原联邦德国波鸿鲁尔大学作访问学者,1992-1993年在德国不莱梅大学和波鸿鲁尔大学任客座教授。曾任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所长,现任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地理学会理事长。
个人分类: 德先生|849 次阅读|2 个评论
怎么又是“长江学者”
热度 18 Taylorwang 2018-7-12 08:32
今年以来,高校有关性搔扰的举报,从网上简单搜索一下,前后一共有四起与 “长江学者”有关,它们是: 华裔女学者罗茜茜实名举报了 12 年前作为她博士生副导师、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博士生导师、长江学者陈小武,称陈小武曾对她以及另外 6 名女性学生进行过性骚扰。 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行政管理学系教授、长江学者,博士生导师张康之,被举报在中国人民大学(下称人大)任教期间,对其和多名学生性骚扰。 南京大学文学语言学系主任、长江学者沈阳教授被实名检举曾在 1996 年任教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期间,对本班级女生高岩实施性侵犯,并导致后者自杀。 张鹏,是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教授,跨学科博士生导师,兼任国际自然保护联盟物种生存委员会委员, 2016 年青年长江学者,就是这样一位学界“重量级”人物,被多名学生曝出,在 2011-2017 年间持续不断地在骚扰女学生和女教师。 长江学者这头衔在大学里凤毛麟角,他们往往是在科研上取得重大成绩的青年才俊。在高校中, 他们的人数可能只占大学所有教工的 1 - 2% ,但他们贡献了今年以来几乎全部在大学发生性搔扰的投诉。 这 “长江学者”的帽子究竟怎么了 ? 是什么原因导致这荒唐的结果? 是因为 “长江学者”的头衔具有轰动效应,故对于高校的性搔扰,只有“长江学者”才给予报导,其它的教授,副教授,讲师等的性搔扰则没有报导价值吗?这原因显然不成立。 院士的头衔及学术地位更高,几乎没有看到一起关于院士性搔扰的报导。 另外比 “长江学者”层次低一点的教授,副教授,若真的存在性搔扰,同样也是各种媒体追逐,争相报导的对象。只是巧合,今年这方面的丑事,都发生在所谓的“长江学者”的身上? 偶尔一起是巧合,接二连三地发生了四起,就难以用巧合来解释了。 虽然 “长江学者”的人数所占比例很低,但这么多的性搔扰案的发生,有可能要从这些“长江学者”的选拨,待遇等机制方面找一找原因。 长江学者,作为院士的后备队,必须肯定,绝大多数长江学者是优秀的学术尖子,品德兼优的代表。他们相对比较年轻。在高智商者云集的高校或科研院所能脱颖而出,往往都是极其聪明的人。目前选拨 “长江学者”的方法,与院士的评选不同,院士的评选要看对社会的贡献,对学科的影响。而“长江学者”最主要看发表的所谓高水平的学术论文,这些论文,往往要求发表在国外的高影响因子的 SCI 杂志上,还要求有足够的数量,往往是越多越好!看来只看发表的论文是不够的,道德品行的评估也非常重要。从这些性搔扰者的所作所为就知道,他们都是一些屡教不改色胆包天的家伙, 他们的胆子那么大,师德的红线那么明显都敢超越,怎能保证他们接受学术规范的约束? 由于发表论文的创新性要求,有些也难以被其它人验证,这也就为他们胆大妄为地发表文章留下了空间。 从待遇上, “长江学者”与院士不同,院士是崇高的学术荣誉,而 “长江学者”是与高额的奖金挂沟的,他们的奖金,往往是同样高校教授工资的 4 - 5 倍。钱多壮色胆,这太多的奖金,也可能也助长了其嚣张的气焰。 这些出事的 “长江学者”,往往是典型的“精致利已主义者”,他们常具备一个相同的特征,就是哪里钱多,就往哪里跑,并 频繁地跳槽,以获得利益的最大化。 他们赚的钱够多,以为谁都向他们一样,有钱就可以摆平一切。 今年,这些 “丑事”集中暴发,也与一些单位领导 只看单位的学术排名,而缺少坚持不懈的师德教育有关。 有单位采用一俊盖百丑的用人方法,对这些所谓的 “学术尖子”师德的不良行为,采取了姑息养奸的做法,希望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其实这样做,没有及时地制止他们的不良行为,有可能真的害了他们,同时也损害了学校的声誉。 应该肯定 “长江学者”的制度与方法,促进了近年来我国学科的发展,提升了我国在国际上的学术地位,也培养了许多优秀的青年才俊。但连续出现的四起“长江学者”的性搔扰事件,应引起大家的反思!
9845 次阅读|52 个评论
社会公平
热度 1 shn2010 2017-3-18 11:20
引言:社会是否公正,取决于社会财富分配是否合理和人才选拔制度是否公正。 一社会财富的分配 1.1 理想的与实际的社会财富分配原则 最理想的社会财富分配状态应该是根据个人对社会的贡献度进行分配。个人为社会所创造的价值越大,对社会的贡献越大,所得到的社会财富越多。 理想与现实总是有差距的。实际上社会财富分配并不完全根据个人对社会的贡献度进行分配,而是存在一个上下偏差。目前我们的社会中,有一些职业,并没有为社会创造多少真正有价值的贡献,但是却获得了巨大的社会财富;仍然有一些职业,为社会创造了许多价值却并没有获得其所应得的社会财富。举个例子,如今的许多歌星影星并没有真正创造多少价值,却动辄身价过亿,唱首歌就数十万的酬劳;再比如有的老师兢兢业业教书育人,却只得到三四千元的月收入。 图1 理想的与实际的社会财富分配原则 1.2 为什么实际的社会财富分配并不完全根据贡献度进行分配? (1)个人对社会的贡献度难以准确定量评价。比如说,一个大学老师的社会贡献度到底有多少就是一个很难准确评价的问题。同样是一节课的时间,一个老师可能让学生昏睡虚度,毫无收获,也可能让学生醍醐灌顶,受益匪浅。而这两种不同的老师,没有考核部门能够准确地确定两者的贡献度的差距。所以,我们不可能很精确地评价老师上一节课应该值多少钱。同样的,一个老师发表一篇文章的贡献到底有多大也不好评价,可能某位老师的一篇论文足以改变整个人类的认知,也可能某位老师的一篇论文只不过是一篇毫无价值的垃圾。 (2)政策制定者会很大程度上影响社会财富的分配。一方面,国家为了鼓励公民参加某些职业,会通过提高其收入的方法。比如,为了鼓励更多的人追求高学历,会提高高学历人才的收入,使得他们的收入也许会高于其为社会所创造的贡献度(千金买马骨)。比如说,我们这些博士来贵州理工,并没有创造很大价值,但是学校为了吸引人才,以及通过教育部评估,就会给我们50万安家费。再比如说,为了鼓励年轻人参军,国家会采用提高军人的待遇,使其获取的财富高于其为社会创造的价值。另一方面,国家的政策修改需要一段时间。众所周知,在我们国家某一段时间里,由于国家政策修改不及时,竟然出现了“造原子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拿手术刀的不如拿剃头刀的”这种现象;当下,由于国家政策修改迟缓,所以出现了教师收入低下的现象。 (3)社会财富的分配相对于个人的贡献度存在一个滞后效应。也就是说,一个人为社会所创造的价值并不能立竿见影地得到社会给予的财富。关于这个滞后效应,可以举几个简单的例子:几乎所有的诺贝尔奖得主都是在做出重要发现之后几十年才获得了诺贝尔奖;农民工往往是在建好房一段时间才能得到工资;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可能要很久以后才会对社会有真正意义上的影响。 (4) 从业人员的数量也会影响社会财富的分配。那些不需要任何专业知识、专业技能、门槛低的职业,能够从事该类职业的劳动力资源丰富,必然导致该类职业的从业人员的收入低于其为社会所创造的价值。相反,能够从事某类职业的专业知识多、门槛高、从业人员少,必然会使得该类人员的收入高于其所为社会创造的价值。这大概就是农民工、环卫工、清洁工的收入低于其所创造的价值的原因之一 1.3 社会财富分配制度不合理的危害 在一个公正的社会财富分配制度之下,一个人在考虑问题、做出选择时,所考虑的是“如何利用自己能力去更好地为社会创造价值”。只有实行这种公平的财富分配制度,才能促进人人在各自的岗位上努力为社会创造价值。于是社会财富越加丰富,人们所能享受到的物质资料越多,社会越加繁荣。 社会财富分配方式的不合理,会导致人们因为“趋利避害”的本能而选择那些“付出少回报多”的行业钻,破坏社会的分工平衡,带来许多的社会问题。下面以目前大学教师为例子加以说明。 “教书育人,培养能够为社会创造价值的优秀人才”是大学老师为社会创造价值的最主要方式。在一个合理的社会里,高校教师的收入也应当与他们对人才培养的贡献成正比,所以高校的教师们更多想到的应该是如何更好地教育学生,更好地为社会培养优秀的人才。然而,因为高校里面的财富分配完全不按照“贡献与回报”这个原则进行,尽心竭力教书育人的教师或许生活清贫甚至入不敷出,每天忙于拉项目赚钱却尽量不给学生上课的老师也许赚得盆满钵满,八面威风。“纯教书不挣钱,只有搞科研搞项目才赚钱。”于是,绝大多数的教师都开始去搞项目搞科研,而对上课只不过成为一种应付。这就是高校里财富分配制度的不合理,所导致中国的教育堕落腐坏。 二、职业的分配与人才选拔原则 2.1 职业有高低贵贱么? 所谓职业,其实就是一个人为社会创造价值以获取社会财富的平台。所以,一个人在择业的时候,首先需要考虑的就是,如何发挥自己的本领,更好地为社会创造价值。 社会中的每一个职业都对社会具有其相应的贡献:公交司机有贡献,快递员有贡献,大学教师有贡献,医生有贡献,饭店服务员有贡献,企业员工有贡献,公司老板有贡献,酒店门卫有贡献,歌星影星有贡献,作家对社会有贡献…… 既然各个职业都对社会具有贡献,而且社会财富的分配按照个人对社会的贡献度进行分配,那么是否选择任何职业都无所谓? 实际上,并不如此。有的职业,需要付出大量的劳动,但是为社会创造的价值却比较小;有的职业,并不需要付出大量的劳动量,却能为社会创造巨大的价值。这就是职业的“高低贵贱”之分。一个酒店的门卫可能工作很辛苦,但是其为社会所创造的价值却并不大;一个建筑工程师在办公室里设计图纸可能没有一个建筑工人在施工现场的劳动强度,但是他所创造的价值也许比建筑工人创造的价值要高;一个作家撰写出一本影响许多人的优秀作品(比如路遥的《平凡的世界》,钱钟书的《围城》等),可能劳动强度也不算大,但是对社会却有很大的贡献度…… 2.2 职业分配的公平原则 因为职业有高低贵贱之分,所以这个社会才会有如此激烈的竞争。那些付出更少劳动而又能够很好地为社会创造价值的职业,是人人都渴望去从事的。而那些那些需要付出大量劳动而却为社会创造的价值极少的职业,则人人都不希望从事。 那么,什么样的人能够获得那些“性价比高”的职业呢?哪些人不得不去从事“性价比低”的职业呢?这就涉及到人才的任用原则。关于此,我们的先人早已给出了答案:“ 天下为公,选贤与能! ”那些对人类社会具有重要意义的职业,就需要选择那些“贤与能”来担任。贤,表示其品德、修养、眼界、追求、信仰等等方面;所谓能,表示其具有为社会创造价值的才能。 2.3 “贤与能”的选拔与培养 怎么选拔“贤与能”?这个可以从我国人才选拔制度中可以得到答案。 在我们人类社会之初,我们的祖先想到的是,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贤与能,然后让他接替自己的职位。这就是我们历史中存在了许久的世袭制。这种世袭制是从上古到春秋末期一直沿用的主要人才选拔手段。某种程度上,那个时代的“世袭制”也就是“用贤”,因为贵族家庭会给后代最好的教育,让后代成为能够治理国家的贤良之辈。虽然说官宦子弟有一些不学无术的“纨绔子弟”,但是我们看到历史上更多的官宦子弟都自小接受良好的教育,从而成为那个时代的杰出人才。 春秋末期,随着孔子将教育从贵族阶层扩散到平民阶层,底层也产生了许多贤与能,他们有参与到国家治理的愿望,统治阶级也希望他们能够帮助自己更好地治理国家,让自己的国家更强大。这个时候就在世袭制的基础上又补充了招贤制和军功制,比如吴起、商鞅、庞涓、孙膑、张仪、苏秦、白起、范睢、李斯等等都是代表,而信陵君、孟尝君、平原君、春申君等则是世袭制的代表。 汉朝统一天下后,从汉文帝开始了察举制。所谓察举制(推孝廉、举贤良),类似于选举制。地方长官将所治理地方有名望的人才推选给中央,经过培养后即可做官。不过,察举制随着时间而发生了腐化。地方长官可能与当地豪强勾结,将当地豪强的子女推荐给中央,而不论其是否真有才能。于是,东汉时,中国历史上出现了考试(左雄)。中央对地方选举出的人才进行考试,如果没有才能的,地方长官受到连坐的惩罚。 东汉结束后,察举制被废,取而代之以九品中正制(曹丕时代的陈群),将社会分为九个品级,高品级的进入统治阶级易,下品则难。这种制度并不能真正选出贤与能。所以,经历南北朝的混乱后,隋文帝终于又开创了新的选贤制度:科举制度。当然,科举制度也一直在演变,比如唐代以诗赋为主(唐玄宗),宋代宋神宗时的王安石变法废除诗赋转而经义、策论等等。 因此,从历史可以看出,其实我们社会的择才制度一直是以“选贤与能”为指导思想,采用在“用亲”与“用贤”两个基本原则。 “拼爹”,古今中外皆是如此,并不是中国特色,更不是社会主义特色 。 图2 中国人才选拔制度与教育的演进 2.4 如何培养“贤与能”? 这就涉及到了学问的获取。我们获取学问的途径主要有:师法自然、师法先贤和师法循吏。所谓师法自然,就是自己去研究社会,研究宇宙,经过自己的思考从而“悟道”。师法先贤,就是阅读经典书籍,向我们人类历史中诞生过的优秀的先贤学习,学习他们在研究自然和社会时所悟出的“道”。师法循吏,就是向自己身边的优秀人才学习,也就是“三人行必有我师”。通过各种渠道的学习,一个人获得更多的学问,在对社会有更正确的认识,并且具备更强的为社会创造价值的才能。 我们当下的教育,介于“师法先贤”和“师法循吏”之间,且最接近与师法循吏,是属于比较低级别的学问获取途径,所以有的人上完大学也并不能为社会创造价值。而有的人虽然没有很高的学历,却在师法自然中悟出了“道”,所以能够在社会中脱颖而出。我们今后的教育,应当是努力让学生学会“师法自然”。 图3 学问的获取途径 三、社会的发展方向展望——兼谈社会阶层固化 (一)关于社会财富分配与择业 目前我们的社会并没有完全按照根据个人创造价值进行分配,其对社会的发展产生了较大的危害。 今后中国社会改革的重要一点就是努力在社会财富分配方式上尽可能达到按个人贡献分类的原则 。对某些并没有创造价值却获得不相称的财富的职业给予限制,对那些对社会具有较大贡献却没有获得相称财富的职业给予支持,增加从业人员的收入。 随着社会的进步,社会财富的分配一定会越来越接近按照个人贡献度的分配这一理想状态。那些对社会具有重要贡献却未获得相应回报的人终究会得到应得的回报;那些对社会并没有真正贡献却取得不匹配的社会财富的职业终究会消亡。现在我们的社会已经没有了“造原子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拿手术刀的不如拿剃头刀的”这种现象,这就是我们这个时代在进步的标志。 因此,在择业的时候,不应该只看到哪个职业当下的收入,而更应该看“从事这个职业,我能够为社会创造多大的价值?” 图4 社会财富分配方式的演进 (二)关于人才选拔制度、拼爹与社会基层固化 人类社会用人原则今后在很长时间里仍将一直是“用亲”和“用贤”并行。 所以,由于自己没有“关系”和“背景”而埋怨社会不公是毫无意义的。现代在网络上有的人愤世嫉俗地骂社会“这是一个拼爹”的时代。其实,古今中外“拼爹”都是正常存在的。子女花父母的钱,父母利用自己的社会资源帮助子女发展,在哪个时代、哪个国家都合乎情理。古今中外,数千年来,统治者都是把自己的皇位传递给自己的子女而不是其他。几百年前甚至还有血统论,贵族的子女恒为贵族,而平民的子女恒为平民。相比之下,当今的时代已经进步很多了。所以,不要埋怨时代如何不公平。能做的就是努力把自己变为“贤与能”,变成一个对社会有价值的人。 不要在埋怨中消磨人生,等青春散场后从一个“愤怒的青年”变成一个“落魄的中年”。 当然,我们社会越进步,择才原则会越来越接近“勿论亲疏,唯才是举”的原则。在这样的先进原则之下,不论是出身富贵,还是出身贫贱,都需要把自己成为“贤与能”,才能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脱颖而出。这将促进中国人才的空前兴旺,相信在未来的几十年里,中国将诞生许多影响世界数百年的思想家和科学家。 为了让自己的后代成为贤与能,所有的家庭都会对后代的教育极度重视。读书不仅不会无用,而是会更有用。由于教育资源不均,家庭条件好的后代能够接受更优质的教育,从而更容易成为贤与能,更容易成为上层阶级;而家庭条件不好的后代只能接受到相对差一些的教育,从而更难成为贤与能,只能继续待在社会底层。因此,社会在某种程度上会逐渐趋于固化。这是古今中外任何时代都无法避免的。当然,社会阶层并不会完全固化,因为贤与能的定义是很广泛的,为社会创造价值的方式是非常多元化的,社会上升通道也是多元化的。俞敏洪、马云、李彦宏等等,只要能够利用自己的才能为社会创造价值,为社会其他人提供便利,自己就能够取得相应的社会财富,从而改变自己的社会地位。 此外,纵使社会阶层固化,也不代表处于底层的我们人生就毫无希望毫无意义毫无幸福,就只能自暴自弃,怨天尤人。因为:人生追求本就是多元化的,入朝为官、进入上流社会并不是绝大多数人的唯一追求;同时,对幸福和成功的定义也将多元化,一个月收入五千的人不必觉得自己没有月收入五万的人幸福。 另外, 作为读书人,所追求的不该只是让自己成为上层社会,过上香车宝马天天换的光鲜亮丽的生活,而是努力去立德立言,让自己的思想不朽。 古今中外,历朝历代,辞官归隐、潜心著书立说的读书人都并不鲜见,他们许多人的思想在他们死后数百年仍然熠熠生辉,而与他同时代的那些富豪却早已被世人所遗忘。
个人分类: 周末随笔|3547 次阅读|1 个评论
人的一半是机器
benlion 2015-9-16 09:49
文化的软件效应或人的一半是机器,就是说人在受到教育和文化影响,产生了自动化和模仿的行为,却并不知道这么做的原因和是否正确。 人性的伦理和科学的知识,构成人类社会进步的文化2翼;然而,存在正反的2股势力,一个是推动人类的知识发展,一个是退回动物的本能欲望。 物理学的基础是数学,生物学的基础是数学、物理和化学,而在生物学,也有相应的前后关系,越往前面的学科越可能成才早,成才最晚的一般是哲学家。 最难的是做哲学家,因宇宙间大量思想和观点已经为历代哲学家探讨了,产生独创的思想,就是历史上没有过的思想却很难;然而,无论是科学、艺术、政治和经济等各领域的进步与发展,关键仍然是新思想的推进,这属于文化和知识根部的创造。 实际上,年轻时代自己想成为哲学家,几乎研究了世界哲学史、科学史和艺术史乃至宗教史的历史上各类思想;然而,却发现自己的思想深度、新颖度都超越不了,却成为了哲学与科学之间的理论,而这于哲学来说只能说是应用。 有几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人皆知道,欧洲近现代化关键在三次思想运动,美国和日本、中国和俄国的现代化也在于哲学家的文化影响力;但是,没有见有类同科学、数学、艺术和新闻的国际大奖。即使,艺术,梵高和贝多芬在世尤其窘困。 爱因斯坦不是因相对论,而是光电效应获诺贝尔奖。 第一个问题: 比较过美国Stephen Elledge院士与美国哈佛George Church教授,以及L.胡德院士后面的推动新学科发展的比之前获3院院士的工作,带来更大的学术和社会影响力。 美国著名E.Endy的合成生物学bio -brick 开创者是助理教授,却是奥巴马总统科学顾问。 因而,问题是究竟是如何评估诺贝尔奖、院士、教授与科学、文化等创造性贡献?前者的头衔和奖励与后者的成就与贡献,不是线性对应关系。 就几年来的观察与分析,需要反思以职称和头衔及奖励的引进人才模式,应该以学术发展和技术开发的前景为模式。 第二个需要思考的问题; 也是这几年的观察与交流,一个观点是:有人建了第一层楼,后来有人建了第二层更高,第二层是人才,究竟什么是尊重人才?以这个思维,还有建第三层、四层的,是否建下面楼层的都不是人才?然而,建筑的楼层越高,越需要地基建得扎实。 或者说莱特发明飞机不重要,发明波音的才重要,那么波音比起后来的是不是也不重要?这里就涉及到一个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科学史和技术史的文化交流与贸易。 可以得出一个观点:不以资历,而只以才学选任人才的人文和体制,才是一个科学和技术发达的社会机制。 - (17/09/2015网络日记,评论整理)-
个人分类: 国际化社会|1779 次阅读|0 个评论
当代人要勇于学做毛遂!
热度 5 SXWZX 2014-5-10 19:14
战国时期,三家分晋后的赵国变得弱小了,已无法抵挡住强大秦国的侵扰; 赵国平原君欲在门客中召贤,选了19位,尚缺一位,毛遂于是自我推荐,愿与主人----平原君一同出使楚国,争取楚国联合抗秦,并如愿相随,且据理力争,拔得头功; 是不是战时求贤若渴,选拔人才、贤能之士的制度就很放的开,还是在过去年代招贤纳才观念和制度就很贤 明,起码在春秋战国,甚至可以容下毛遂这样的人自荐“为官”而不避嫌;但愿不是,可当下当官好处太多了!为官潜规则太多!又是官员提拔制,又是论资排辈,秘书尚且提拔不过来,那还轮得上无名之辈!尤其是一无资历二无票子的小字辈!毛遂的自荐当然就再也没有市场了! 可眼下,就有当今的领导人敢于开风气之先,直言 “让那些看起来无影无踪的潜规则在党内以及社会上失去土壤、失去通道、失去市场。”;如此看来“毛遂”的市场又回来了!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转新华网吴风的评论:让潜规则失去土壤、通道和市场 “让那些看起来无影无踪的潜规则在党内以及社会上失去土壤、失去通道、失去市场。”习近平总书记今年再赴兰考,参加并指导县委常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所说出的一番话,直指时弊,可谓振聋发聩、提神醒脑。潜规则这一概念自多年前有学者提出后,仿佛一下子击中社会的神经。原因就在于,它像一个巨大无比的“污水池”,社会生活人事往来中,很多见不得光、看不见、摸不着、又感受得到的“污泥浊水”,都注入其中。又像闻起来臭、吃起来香的“臭豆腐”,人人痛恨潜规则,但真轮到自己,却又往往首先选择潜规则行事。    譬如公开竞聘选拔干部,光明正大的规则就在那里,公平、公正的理念就在人们心中。然而,很多人首先想到的,不是去做好笔试和面试等准备,而是去找关系、托门路。极个别领导干部则投其所好,大搞权力寻租。孩子幼升小、小升初,有关入学规则都已经公开,教育公平、入学公平的呼声早已不绝于耳。但是,很多人轮到自己面临孩子入学问题时,往往就会想办法、托关系以进好学校,而不是选择对明规则的遵从。诚然,一些潜规则的存在,也与一些“明规则”的不太合理有关。但是,既成规则,就有其进步性,就应当遵守。都没有规则意识,都不去遵守规则,规则就失去效力。如此不守规则的后果是,除了极少数人一时得利之外,整个社会都为此付出巨大成本,社会进步、群众利益都受到损害。    诚然,一些潜规则的存在,也与一些“明规则”的不太合理有关。但是,既成规则,就有其进步性,就应当遵守。都没有规则意识,都不去遵守规则,规则就失去效力。如此不守规则的后果是,除了极少数人一时得利之外,整个社会都为此付出巨大成本,社会进步、群众利益都受到损害。    不能不看到,潜规则形成的巨大源头,在一些领导干部身上;铲除潜规则的钥匙,也攥在领导干部手里。正所谓“上行而下效”,“风成于上,习化于下”。党风政风,影响社风民风。官员奉行潜规则,百姓当然就照此行事。官员关上潜规则的大门,明规则就会起效用。    很多时候,老百姓希望有公平公正的规则主导社会运行,这样不仅使整个社会扬溢清风正气,也会给自己省掉很多麻烦。但是,当一些领导干部搞潜规则时,一些人通过潜规则得到好处或机会时,其他的人因为担心利益受损而被迫从之。甚至在有的地方,老百姓发现,按明规则根本办不成事。在这个意义上,牵着领导干部这个“牛鼻子”,让潜规则失去土壤、失去通道、失去市场,可谓正得民心,也抓住了解决问题的关键。    现实生活中,那些“不跑不送、原地不动”的干部提拔潜规则,那些“权力+钱=条子”的入学潜规则,那些按一定比率给回扣的上项目潜规则,那些对群众吃拿卡要的办事潜规则,那些“跑部钱进”的审批潜规则,等等,除了肥了个人之外,可谓误国害民不浅,更使社会肌体出现腐烂和溃败。只有坚决、干脆、彻底地铲除之,清正、清廉、清明的风气才会充盈其间。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作风建设是立破并举、扶正祛邪的过程,立什么,破什么,需要好好把握。立清风正气、破除潜规则这个社会毒瘤,社会信心、人民信任的蓄水池必定注满一池春水。
个人分类: 时事评论|1463 次阅读|5 个评论
不是每块“天花板”都需要击碎
热度 12 fytc27 2013-3-24 02:27
近日,一条关于“武大博士找工作第一学历遭歧视”的新闻引起多方关注,科学网上也有许多博主写博文发表了自己的观点。“第一学历歧视”现象的确存在,就拿我们实验室来说,去年有一位师姐硕士毕业,硕士期间主要做界面不稳定性的数值模拟,精通 CFD 软件,发表了 1 篇 SCI 和 1 篇国际会议文章。应该说科研方面能力还是不错的,可惜由于本科不是 211 高校,应聘许多单位时,连投简历的第一关都过不了。 昨天有位博主专门批判了“第一学历歧视”和“海外经历优待”两种现存的规则,并认为这是阻挡青年科研工作者成长成才的“天花板”,需要破除击碎!的确,不管是求学还是求业、就业或是创业,都会遇到一些 个人不可抗拒的外在条件或规则 。而大部分规则从一定意义上来讲,都不会是绝对公平的,都可以认为是阻挡部分人的“天花板”。 那是不是所有“天花板”都需要击碎呢?当然不是。 一、“天花板”是怎么产生的? 首先我们要了解“天花板”是怎么产生的。“天花板”就是一种规则, 凡事都有规矩,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程序要有指令才能运行,社会需要有法律才能和谐,人才选拔当然也是有标准和规则的。 “天花板”可以认为是一个“滤波器”或一张“半透膜” ,只有符合这个规则的人才能通过“天花板”,其他不符合的,只能被“天花板”挡着。只要有了规则,对于那些不符合要求的人才来说,这规则自然成了不可逾越的“天花板”。因此,“天花板”的存在是不可避免。 二、哪些“天花板”需要击碎? 存在的不一定是合理的,如果规则不合理,不能达到目的,那就需要去打破它、击碎它!如果这块“天花板”的设置,不是为了选择更优秀更合适的人才,而是为了其他不可告人的目的,比如:单位招考因人设岗,那么请击碎它吧!如果这块“天花板”的设置的位置不合理:太高了,没有人能达到要求,都够不上;太低了,太多人能满足这个条件。那也请击碎它吧! 总而言之,我们要根据这块“天花板”产生的实际效应,来判断是否需要击碎它 ,而不是因为它阻挡了一部分人。 三、“天花板”应该怎样击碎? 一块“天花板”的设立,是 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具有复杂性。比如高考,目前高考是当今中国社会阶层流通的重要通道,也是许多学生改变命运的重要途径,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那采用怎样的“天花板”才是合理的呢?这个真不好说:采用考试的方式,优点是公平公正,但有的好学生也许会发挥失常,这对他们又是不公平的;引入综合测评,这个分应该怎么给,谁来给,这种主观评价会不会有暗箱操作?遇到这种“天花板”,不是说击碎重建就行了,它还会牵涉到其他种种问题,贸然击碎有可能会导致更差的结果。 有的“天花板”得看怎么用 。比如“第一学历”这个问题,这块“天花板”设立完全没有问题,毕竟用人单位在录用一个人时,时间有限,只能用一些客观条件来判断。比如说,当两个博士其余条件都差不多,就是“第一学历”有差别,那选用这块“天花板”也是可取的。而怎么挡也是要视情况而定:如果两个人本科专业一样,学校不一样,那可以选重点学校的;如果本科是非重点学校的是转行进来的,并且对这个专业抱有很大热情,那从进步和上升空间角度讲,选非重点学校的也未尝不是一个好选择。而如果“第一学历”这块“天花板”放在了投简历的第一关,甚至是用人单位为了能少看些简历而设置,那就是不合理的,要击碎它! 有的“天花板”其实是一种成长导向 。比如“海外经历优待”,目前,国外的确在许多学科上是处于领先水平的,而这块“天花板”的设置也可以是认为在引导学术青年工作者们争取到海外进修的机会。去国外进修,只要踏实肯干、积极上进,必然会开阔眼界、增长才干,学到先进的科学技术,回来为祖国的发展做贡献。当这块“天花板”提供的是一种正确的成长导向时,我们就应该把它作为目标,作为成长途径,这样自然而然“天花板”就被我们自己“击碎”了(穿过去了)。 这就是因势利导,把个人成长和国家需求结合在一起,想不成功都难 。而不是说看到别人占便宜了,就喊着要击碎它。当然,在选择人才时,一味的“海外经历”至上,抛开成果不谈,那就是“天花板”使用不当。 总之,“天花板”的存在是必然的,只有不合理的“天花板”才需要去击碎它,而怎么击碎也是很重要的:有的“天花板”不能因为有不合理的一面就彻底否定,同一个“天花板”不同的用法也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效果,有的“天花板”能指引我们成长的方向,可以靠我们自己穿过去。当然,还要补充一句,在谈“天花板”是否需要击碎之前,我们首先要让自己能够到“天花板”,如果我们还在“天花板”下面,那谈“击碎”就没有任何意义了。
7460 次阅读|24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08:4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