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科学网 标签 主题 相关日志

tag 标签: 主题

相关日志

陈贺能老先生做科普报告深受欢迎
peinikanhai 2012-7-13 18:29
陈贺能老先生做科普报告深受欢迎
7月12日上午,中科院陈贺能老先生给北戴河二中学生做科普报告,就清洁能源和未来社会发展主题,风趣、通俗、绘声绘色的进行了阐述,特别是与学生的互动,气氛相当热烈,你来我往,有问有答,不时有掌声响起来。 72岁的陈老不辞辛苦,虽然他在全国已经做了320多场科普报告,虽然他对讲的题目早就成竹在胸,但听说这次听众是初一年级的学生时,他还是利用饭后睡前的有限时间,把课件内容有针对性的做了修改调整充实。这种对听众负责的态度,这种讲究效果不敷衍的精神,让大家钦佩不已。 陈老不仅学识渊博,讲授能力超强,而且在生活方面极其平易近人。吃过饭后,陈老动手协助工作人员把剩饭菜打包。粒粒皆辛苦啊,勤俭节约意识和科学精神融为一体,让我们近距离体会到了大科学家的风范。 这样的科普报告很受欢迎,这样的科学家做科普很得人心,这样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让本人受益匪浅。 陈老,谢谢您。 陈老,您多保重。 陈老,祝福您每天健康快乐,全家幸福平安。
个人分类: 所见所闻|4049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主题:为什么今天我们还需要鲁迅
crickxiang 2012-7-11 10:47
1 鲁迅当年思考、焦虑的问题,到今天恐怕还是新鲜的。 2 对中国文化了解最深入的,鲁迅可能是第一人,是鲁迅发现了中国和中国人。 3 鲁迅认为中国文化最大的弊病是对人的压抑,对个性、对生命、对创造力的压抑。 4 鲁迅批判中国人的劣根性,批判中国人的奴性、面子心理、看客心态、马虎作风,但他的批判不是居高临下,而是带有一种悲悯和无奈。 主题:为什么今天我们还需要鲁迅 主讲:温儒敏 时间:2012年5月17日晚 主办:北大研究生院“才斋讲堂” 编辑:陈芳 温儒敏, 1946年生,籍贯广东紫金。现任北大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北大语文教育研究所所长。国家级精品课“中国现代文学”主持人,教育部授予国家级“教学名师”。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文学理论、比较文学和语文教育的研究与教学。主要著作有《新文学现实主义的流变》(1987)、《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1993)、《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合著,1998)、《中国现代当文学专题研究》(合著,2002)、《文学史的视野》(2003)、《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概要》(2005)等。 精彩摘要: 1、鲁迅的地位 鲁迅是有超越性的思想家,尽管去世几十年,但他当年所思考、所焦虑的问题,到今天恐怕还是新鲜的。近百年来,有那么多知识分子,但对中国文化了解最深入的,鲁迅可能是第一人,是鲁迅发现了中国和中国人。中国人还要发现?是要发现的。鲁迅的眼光不一样,他发现了中国和中国人,特别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形成的一些问题、弊病,现在还大量存在于社会中。 鲁迅的出现是个艺术,鲁迅是我们民族精神普遍溃败时的中流砥柱。鲁迅和陀思妥耶夫斯基、克尔凯郭尔、帕斯捷尔纳克、布罗斯基这些思想家,是同一水准的。 把中国的病根看出来了,这是鲁迅的伟大。 2、鲁迅的批判 鲁迅对人性的了解也是最深的,很敏锐,有时候会觉得他批判性太强,说话很难听,甚至有点过,但有一条,读鲁迅能让我们读懂中国,知人论世,了解国情,了解国民。如果保留点历史感,放在特定的语境来讨论,就会发现鲁迅虽然很偏激、很尖锐,但还是有的放矢,而且只有鲁迅这样,才能更一针见血,深入骨子,打到痛处。 鲁迅永远在严厉批评中国传统文化的弊病,他认为中国传统文化里充满了麻木人心的“僵尸的乐观”,他是很反感的。他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是不尊重人的,中国文化最大的弊病是对人的压抑,对个性、对生命、对创造力的压抑,所以要猛烈地攻打,要冲破这种传统束缚。 3、中国人的劣根性 鲁迅批判中国人的劣根性,批判中国人的奴性、面子心理、看客心态、马虎作风,中国人麻木、卑怯、自私、狭隘、保守、愚昧。但他的批判是建立在自省和自剖基础上,也不是居高临下,而是带有一种悲悯和无奈。 大多中国人不出声,沉默,中国人共同的疾患久矣,我们司空见惯了,见怪不怪,麻木了,但鲁迅却要真实地说出来。 “中国人的性情是总喜欢调和、折中的。譬如你说,这个屋子太暗,须在这里开一个窗,大家一定不容许的。但如果你主张拆掉屋顶,他们就会来调和,愿意开窗了。没有更激烈的主张,他们总连平和的改革也不肯行。”(鲁迅) “中国有两个时代,一个是力争做奴隶的时代,一个是坐稳了做奴隶的时代。”(鲁迅) 以下为演讲实录: 温儒敏:站这里心里有点不安,你们要是听累了觉得没多大意思,悄悄走就是了。今天这个题目,应该请我们中文系的钱理群老师来讲更好,我也想试图讨论一下这个问题。鲁迅不是一个新话题,但我还是想讲讲,觉得说不完的。 鲁迅发现了中国和中国人 读鲁迅其实在了解我们自身 鲁迅是有超越性的思想家,尽管去世几十年,但他当年所思考、所焦虑的问题,到今天恐怕还是新鲜的。 现在社会上,包括学术界,对鲁迅、对五四开始有一些批评,一些颠覆,一些否定。鲁迅当然可以批评,问题是批评要有根据,不能因为鲁迅名气大,你批他就出名。 另外一个倾向是完全把鲁迅生活化。鲁迅以前被搞成神话,现在把他拉下来,说鲁迅跟某人差不多,关心的也就是吃饭、穿衣、抽烟,说他跟许广平算不算包二奶。以前确实把鲁迅摆得很高,现在有意识让他回到“人间”。但如果把鲁迅完全当做普通人,他做的也是平常生活里的那些东西,那我们就不需要鲁迅了。 我选这个题目,有一定的针对性,也是回应上面这些问题,我们今天还需不需要鲁迅?也希望在座的,多少读一点鲁迅,了解一下鲁迅,系统读一些鲁迅的东西。为什么?我是这样看的,近百年来,有那么多知识分子,但对中国文化了解最深入的,鲁迅可能是第一人,是鲁迅发现了中国和中国人。中国人还要发现?是要发现的。鲁迅的眼光不一样,他发现了中国和中国人,特别是我们传统文化中形成的一些问题、弊病,现在还大量存在于社会中,所以鲁迅的眼光、鲁迅的精神是没有过时的。 读鲁迅,是为了了解我们自身,了解我们这个民族,了解我们的文化,了解中国人。鲁迅有一个特点,他的文章并不是知识层面的,而是带有自己痛彻的感触,从生命的体验中总结出来的,读鲁迅可以带给你真正的文化体验。 鲁迅对人性的了解也是最深的,很敏锐,有时候会觉得他批判性太强,说话很难听,甚至有点过,但有一条,读鲁迅能让我们读懂中国,知人论世,了解国情,了解国民。 当然,作为一个作家,鲁迅也并不是完美的。鲁迅的过去,对他来说可能是一个利器,在心理学家看来,不一定是很健康的,鲁迅的心理特征有时候不见得好,可以说鲁迅很悲观,对很多事也很悲观,有时甚至绝望,在某些问题上他多少还过于敏感、多疑,有点“病态”。作为一个文艺家、一个哲学家,最高顶端的那个人往往会带一点“病态”,他跟普通人的感觉是不一样的,所以也可以说他是有些“病态”的。之所以这样,他在文学上才能够发酵,才能够做出精品。 所以鲁迅现在成为我们的重要遗产,而且弥漫在我们的现实生活,成为中国人精神和知识结构的一部分,我们小学就开始读鲁迅的作品,我们应该珍惜鲁迅思考的方式,鲁迅的智慧,以及写作中对语言应用的灵活、辩证、锐利。40多年前,我刚上五年级,一个老乡跟我说,你读鲁迅就学会写文章了,确实是这样。但学习鲁迅会碰到一些障碍,今天我就讨论这些障碍。 怎么看鲁迅批判传统的偏激 鲁迅造成中国文化的断裂? 第一个问题,怎么看鲁迅批判传统的偏激? 现在我们感到精神滑坡,学术界有一部分人,开始找原因,就找到“五四”,认为“五四”有非常大的缺陷,造成了中国文化的断裂。而鲁迅他们这一代人在反传统上的偏激,也是造成中国文化断裂的一个原因,所以导致今天精神滑坡、信仰失落。他们认为中国有两个“断裂”:五四断裂了,接着文化大革命“断裂”了。 现实生活中道德的滑坡,是不是可以简单归咎为“五四”时期造成的“断裂”?这是值得探讨的。中国一百年来的文化转型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课题,不能那么简单化,一定要有充分的历史感。 首先,我们说鲁迅是不是偏激?我认为确实是偏激的,他有时候就是要走偏锋,把话说得很死,非常绝对,到头了。鲁迅对中国文化的批评是非常厉害的,断然的态度,简直要推倒一切,不容商量。我们看他很有名的一句话,也经常被人所引用的,“无论是古是今,是人是鬼,是《三坟五典》,百宋千元,天球河图,金人玉佛,祖传丸散,秘制膏丹,全都踏倒他”(《华盖集·忽然想到(五至六)》),他说中国传统文化那种复杂的形态,全部踏倒他。这样的语言,如果抽出这么一句来看,肯定认为鲁迅是非常偏激的,对传统文化怎么能够这样呢? 又譬如鲁迅最受人非议的是1925年,他给青年开书单的时候,说到这么一段话,“我看中国书时,总觉得就沉静下去,与人生离开;读外国书——除了印度——时就与人生接触,想做点事。中国书虽有劝人入世的话,也多是僵尸的乐观;外国书即使是颓废与厌世的,但却是活人的颓废与厌世,所以主张少看或不看中国书,多看外国书。”这句话遭到很多非议,“不看中国书、多看外国书”,这句话偏激不偏激?非常偏激。 结果鲁迅就被人抓到了,这个问题提出来,鲁迅说这些偏激话语的时候,写这些偏激文章的时候,语境是什么?他是在什么历史条件下说这句话的?他的批判所指是什么,这也是需要考虑的。 我们不能否认鲁迅对传统的批判是激进的,而且鲁迅的思维跟通常人思维有很大不同,他往往有逆反的心理,大家都这样看,他偏那样看,他容易使人惊愕,所以不习惯,但又觉得是一种提醒,别开生面。鲁迅的文章都带有这样有意的逆反,他采取不合作的精神,这大概就是鲁迅的思维方式和话语方式。如果保留点历史感,放在特定的语境来讨论,就会发现鲁迅虽然很偏激、很尖锐,但还是有的放矢,而且只有鲁迅这样,才能更一针见血,深入骨子,打到痛处。所以我们读鲁迅,应该放到历史语境下,同时不要把鲁迅看成是在做国学论证,他在写杂文,是表达自己的感受,一种整体的认识。 我们现在这些颠覆鲁迅的人,往往用摘记法摘一些句子,抽掉历史感,不考虑语境,也不考虑鲁迅为什么采取一种逆反的思维,就抓到一些偏锋的话,把鲁迅看做一个非常不负责任、非常损、非常苛刻的老头,这并不是一个真实的鲁迅。 现在这些年,我们开始强调传统,认为鲁迅、“五四”造成了文化的断裂,说他们激进,搞“文化决定论”,因此中国这一百年这么坎坷。这种看法是不对的,你不能把文化大革命算到胡适、鲁迅那一代人身上。我们现在很多事都是“事后诸葛亮”,用后设的观念去想象历史、剪裁历史,这样是不公平的。 那些把鲁迅说成是对文化传统的虚无主义和偏执狂,常引用的一句话就是鲁迅曾经说过“不要读中国书”。鲁迅为什么要这样说?为什么人家请他写书单,他就说了这么偏激的话呢?那是1925年,“五四”已经过去了,但“尊孔读经”回潮的现象非常厉害,当时是代表守旧的一种观念。鲁迅对当时复古的思潮是不以为然的,所以他不开那个书单,要冲破这种限制,要青年得到思想解放,所以针锋相对地提出“你们不要看中国书,要多看外国书。”这是一个历史背景,他是有针对性的,认为中国当时不是搞国学的时候,而是应该怎么开放,打破思想僵局,让中国文化走进一个相对开放的状态。 另外鲁迅的这篇文章,并不是国学论文,是杂文,他是谈自己的感觉,鲁迅指的中国书、外国书,是有象征意义的。鲁迅是读了太多旧书的人,那是他一种整体的感受。鲁迅永远在严厉批评中国传统文化的弊病,他认为中国传统文化里充满了这种麻木人心的“僵尸的乐观”,他是很反感的。这是他作为一个作家的整体感觉。他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是不尊重人的,缺少活力的。我认为鲁迅的观点大致不差,我们传统文化里有非常优秀的一部分,但也有它的弊病,有不适应当代人的。 鲁迅为什么反感那些做法?那时传统还没有打破,现在我们不太感觉到中国传统那种束缚,现在每个人都是“事后诸葛亮”。当传统作为一个整体,尚未被打破,它阻碍着社会的进步,所以鲁迅要冲破这个“铁屋子”,他认为当时中国是很闷的,就像一个用铁做的、没有窗户的屋子,里边的人都在闷头大睡,他要冲破这个禁锢,所以鲁迅只好采取断然的态度,大声的呐喊,甚至是矫枉过正。 鲁迅把所谓的中国书、中国文化作为一个整体来批判,他对传统文化的封建性、落后性,批判得非常厉害,不留余地,要提醒人们不要把“五四”当落锤点,马上走回头路。这样来看,鲁迅全盘否定传统是有历史理由的。事实上鲁迅对中国文化的了解体验是非常深的,他说自己是从旧日里出来的,叫反戈一击。现在的我们基本上没读多少传统的书,感觉是不一样的。 鲁迅认为中国文化最大的弊病是对人的压抑,对个性、对生命、对创造力的压抑,所以要猛烈地攻打,要冲破这种传统束缚。从这个含义来理解鲁迅对传统的批判,他这种偏激,就会有一定的理解了。鲁迅确实是偏激的,他自己也不否认这一点,他就是要通过这个偏激矫枉过正,来激活思想,来引导当时的解放。鲁迅太了解中国了,太了解中国人了,他总是用很形象的语言来形容中国,比如这段话“中国人的性情是总喜欢调和、折中的。譬如你说,这个屋子太暗,须在这里开一个窗,大家一定不容许的。但如果你主张拆掉屋顶,他们就会来调和,愿意开窗了。没有更激烈的主张,他们总连平和的改革也不肯行。”有时候西方人就纳闷儿,觉得中国人好像戴个面具,匪夷所思。 鲁迅非常了解这一点,他说中国太难改变了,即使搬动一个桌子,改装一个火炉,也要流血,而且即使有了血,也未必能够搬动、能够改装。鲁迅是带着一种体验、一种整体性的把握,所以对中国人、对中国文化的利弊,看得很透。 那个时期,如果不用那种激烈的态度,很容易被社会的惰性所裹胁。改革就是这样,有时候进两步、退一步,有时候进一步、退两步。现在我们都在谈传统文化,但我们应该注意,中国传统文化里,有优秀的成分,也有糟粕的成分。整体上讲,中国的传统文化很难适应现代中国往前发展的方向,中国的现代转型是焦虑的。我们提倡国学研究,应该加强,但应该保持一份清醒,要有一定的批判眼光,吸收其中优秀的文化,也要看到那些负面、糟粕的东西。如果认同这一点,我们就能够理解“五四”那一代人的苦心。 有学者认为从鲁迅开始,那一代人造成了文化的断裂,这话不负责任。鲁迅对传统文化非常了解,做了大量的工作,可以说鲁迅在策略层面上猛烈攻打传统,但操作层面又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不能轻易说鲁迅割断了传统,全盘否定传统,鲁迅不是虚无主义者,五四这一代人也不是。鲁迅活到50多岁,工作30多年,除了写小说、写杂文,2/3的工夫都在整理古籍,在整理中国传统文化,他写过《唐宋传奇集》、《中国小说史略》、《汉文学史纲要》。 鲁迅批判中国传统文化,但他对传统文化的整理研究又达到了近百年来最高水准,而且是开拓性的,他的一些专著,像《中国小说史略》,现在还是学术界的典范。鲁迅攻打传统,又对传统文化进行研究,分析整理,往往有独到的目光,他其实是传统文化最有见地的继承者、价值重估者。那些笼统批评鲁迅偏激和割裂传统的人,其实并不真正了解鲁迅的独特价值。 鲁迅对国民性的批判,是不是触犯了中国人? 第二个问题,也是阻碍我们接近鲁迅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即鲁迅对国民性的批判,是不是触犯了中国人?怎么看鲁迅所谓“骂人”?现在有些人很“爱国”,认为鲁迅把中国人说得太丑恶了。的确,鲁迅笔下的中国人几乎没有一个正面形象,这些人不了解鲁迅批判国民性的具体内涵,也不了解鲁迅是在什么背景下做这种批判的,只是对鲁迅这种批判方式表示反感,不能接受,甚至认为鲁迅触犯了中国人,伤害了民众的自尊。 鲁迅毕生都在批判国民性,批判中国人,这也是他理解文化转型一个很重要的工作,他对中国人的批判是非常犀利的,他写小说、杂文,都不忘揭露批判中国人的劣根性,说得最多的是奴性,他最愤慨的就是中国人几千年形成的奴性。他有句有名的话:“中国有两个时代,一个是力争做奴隶的时代,一个是坐稳了做奴隶的时代。”要么就做奴隶,要么奴隶当不成去争做奴隶,历史在循环。 他批判中国人的面子观念。他批判中国的看客心态,什么叫看客?在旁边看,无关他人的痛痒。批判中国人的马虎作风,中国人做事认真吗?你晚上到街上转一圈,看看那些霓虹灯招牌,三个字缺两个,半年也不会修好,这就是不认真。麻木、卑怯、自私、狭隘、保守、愚昧,这都是鲁迅对中国人的概括。 随便拿出几段话给大家看看,现在的中国人是不是还有这样的情况?群众——尤其是中国的,永远是戏剧的看客,看生活好像是看戏,看戏就不当真的。比如在《娜拉走后怎样》中说“北京的羊肉铺前常有几个人张着嘴看剥羊,仿佛颇愉快,人的牺牲能给与他们的益处,也不过如此。”“在中国,尤其是在都市里,倘使路上有暴病倒地,或翻车捽摔伤的人,路人围观或甚至高兴的人尽有,有肯伸手来扶助一下的人却是极少的。”鲁迅说那个话是在30年代,过了几十年,现在情况是不是好转了?我看某种程度更坏了。 鲁迅认为国民性里最重的一个病是奴性,《药》不是一种麻木而是一种奴性;《孔乙己》的主角我认为是看客;《故乡》里的闰土是麻木,像木偶一样; 鲁迅说: “ 中国人的不敢正视各方面,用瞒和骗,造出奇妙的逃路来,而自以为正路。在这路上,就证明着国民性的怯弱,懒惰,而又巧滑。一天天的满足着,即一天一天的堕落着,但却又觉得日见其光荣。 (《论睁了眼看》)” 《阿Q正传》里也是这样描写的。 中国文化里有三种基本的思维方式,有两种最重要的是教会我们中庸,让中国人无论碰到什么都挺过去,就是软的结果,就是妥协,就是奴隶。 对凡事都讲面子、讲中庸的传统社会心理来说,鲁迅这套是很不符合传统的,特别有悖于常说的“家丑不可外扬”,鲁迅把中国人写得那么丑。作为一个深刻的文学家,一个以批判而为社会文明发展提供清醒思想参照的知识分子,鲁迅对国民性的批判,其实是我们民族改造的苦口良药。所以我们要理解鲁迅的用心,应该承认鲁迅的批评是有启蒙主义的目的,是中国进入现代化“凤凰涅盘”的一个需要。 我们读鲁迅小说,有时感觉是不舒服的,甚至是恶心的,揭短露了丑,但仔细一想,真是细腻,是一种毫无伪饰的真实,没有一点装饰。他的目标就要写出“国民沉默的魂灵”来,大多中国人不出声,沉默,中国人共同的疾患久矣,我们司空见惯了,见怪不怪,麻木了,但鲁迅却要真实地说出来,所以读鲁迅可以发现自己,可以发现我们周遭很多落后的行为习惯,甚至心理模式,民风民性。 鲁迅批判国民劣根性 却带着悲悯和无奈 鲁迅是深刻的,但鲁迅不是居高临下,他是带着自己的生命体验,有一种悲悯和无奈。读钱钟书的书,就看着好笑,很难感受,为什么?因为他缺少鲁迅式的悲悯,《围城》里没有一个主人公他不讽刺的,虽然讽刺得很机智,但有几个人看《围城》被感动呢?这跟鲁迅不一样,鲁迅是另外一种高度。 中国是缺少宗教的国家,悲悯之心是非常珍贵的,悲悯以及无奈表现出这种病态的社会,鲁迅痛彻地感到中国社会存在严重的弊病,所以要批判国民性,“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但鲁迅的文章没有开过药方,药方不是文学家所能开出来的,鲁迅不是写《人民日报》社论,他绝对不会写那种光明的前途,他就是把问题指出来。把病看出来,把中国的病根看出来了,这是鲁迅的伟大。我们今天读鲁迅,应该很看重鲁迅这种批判性的思维,应该感到鲁迅所说的那些病,现在是不是还有?鲁迅为什么那么执着地批判国民性呢?这跟他对中国传统文化、中国现实深刻的认识有关。 1907年,他写过一篇文章,一个国家要厉害,首先人要健康、健全,应该尊重个性的发展,应该把人类的创造力张扬出来。1907年,他就已经提出了“尊重人性、尊重个性,我们这个民族才能够崛起,才能够发展”,鲁迅立人的思想贯穿于上,所以他批判国民性也跟这个有关。 其实对国民性的关注也并不是鲁迅独有,晚清以来,像梁启超、严复等,都提倡过类似口号。鲁迅对国民性的认识是清醒的,但又感到无力,他经常说类似的话,他写的文章如一箭直入大海,射一个箭到大海里,有什么效果?几十年来,不断听到“国民性是一个伪命题”这种说法,但是对鲁迅来说,国民性是批判局限性,我们现在从小灌输的都是正面的东西,何来批判? 有一点值得注意,鲁迅对国民性的批判,不光是给别人动手术,往往也是给自己开刀,鲁迅对国民性的批判建立在“自省”和“自剖”上,他自己也有国民性,中国民众缺少忏悔精神。我们也应该学习鲁迅这种自省的意识,自我解剖的精神。 鲁迅的作品富有批判性,这是一种民族的自我批判,是很痛苦的,我们看鲁迅的东西,会觉得很闷,很沉重,很难受,有一种沉重、悲哀的东西老是缠绕着你,读鲁迅有这种感觉,就接近鲁迅了。鲁迅不相信天堂,不相信黄金地带,他扛住黑暗的闸门,把什么放出来?把青年人放出来,送到另外一个地方去,那另外一个地方,他自己是不去的,他也不知道那个地方怎么样。所以鲁迅不是给十七八岁的少年男女写的,读鲁迅要有一定的生活经验,有一定的人生历练。现在的大学生可能不能喜欢鲁迅的作品,也可以理解,这跟年龄有关系,沉下心来慢慢接近就好了。 接下来讲一下鲁迅“骂人”的问题。我们很不满意鲁迅的一个“理由”就是鲁迅的文章都是“骂”的,譬如他骂梁实秋,骂“学衡派”。我们看怎么“骂”这个问题?现在我们认为鲁迅当然“骂”太过分了,但这个简单化了,我们要放到历史情况去理解,鲁迅骂梁实秋,实际上是替左翼解套,当时不光鲁迅政治化,整个环境都是政治化。他给很多画过像,譬如说梁实秋“资本家的乏走狗”,鲁迅还骂“媚态的猫”、“洋场恶少”、“革命小贩”,喜欢给人起个外号“奴隶总管”。 鲁迅骂过很多人,不光批国民党政府,也批判左联;鲁迅骂的不是某一个人,而是一种社会现象,所以我认为鲁迅没有私仇,只有公敌。 鲁迅对文化转型思考的焦虑 物质进步并不必然带来人素质的提高 第四个问题,鲁迅对文化转型思考的焦虑,有哪些值得我们关注?鲁迅年轻时就对中国文化的转型有很多的思考,青年的鲁迅,并不想当文学家,最早想当水手,后来学开船,最后到日本学医,早期鲁迅写过很多理工科方面的文章,早期的鲁迅对科技有研究,从科技发展来观察人生问题。 1907年,30出头的鲁迅是怎么看这些问题的?那时思想未完全打开,他怎么看世界?上个世纪初,鲁迅接触了西方文化,了解了西方科技,他在想中国的问题。当时中国是非常落后的,经济上不用说,文化上、精神上几乎垮了,不是鲁迅他们造成断裂的。清朝末年以后,中国的精神几乎要垮了,所以当时不少先驱者提出要向西方学习。科技救国,是当时普遍的炒作,也有人看出了西方文明的弊病,认为东方文明最好,最终还是要靠东方文明来“挽救”世界,这种思想现在很多中国人那里依然存在,认为未来的世界就是中国文化的世界。 但鲁迅跟他们看法不一样,比较独立,他不反对学习西方,不反对科技救国,但他更看重“立人”,更看重民族精神的重建。鲁迅对科学改变国家的落后状况寄予了很大的希望,他认为中国要发展,肯定要引进西方科技。但是这种改变,在鲁迅看来,带有正负两个方面,一方面科技带来好处,鲁迅说:“那是照耀世界的神圣之光”,科技带来的物质文明是人类社会进步的一翼;但鲁迅同时又说,不要过高地评价科学对国民精神改造的价值,也不是说科技发展了,生活质量高了,人的素质就提高了。鲁迅甚至怀疑科学、物质文明会不会无节制地发展,有没有可能超出人类的掌控,会不会对人类、对人生造成某种“威胁”。 鲁迅年轻的时候,在思考这个问题,他提醒如果片面追求科学和物质文化,可能带来一个负面的影响和潜在的危害,他也说不清潜在的危害是什么。这些观点过去快一百年了,但是今天还是有提醒作用,他认为提倡科学起码要顾及“致人性之全”。他反对崇拜科学物质文明的同时,忽略了精神解放和重建。他说,如果全国世界都推崇科技、知识,那整个人生、整个社会就会变得很寂寞,没有味道,长此以往,人就变得没有审美,没有敏感明智的思想。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鲁迅已经看到了这些问题,他早期的论文里就提到很多这样的观点,比如,“诸凡事物,无不质化”,所有的东西全都变成物质化了;“灵明日以亏蚀”,人的思想精神越来越亏了;“旨趣流于平庸”,也没有什么追求了;“人唯客观之物质世界是趋”,人看到都是非常实际的,非常现实的;“而主观之内面精神,乃舍置不之一省”,不知道回到自己的内心世界;“物欲来蔽,社会憔悴”,看到的是一个物质社会;“进步已停,于是诈伪罪恶”,各种欺骗、各种虚伪的东西盛行;“弗乘之而萌”就出现了;“性灵之光,愈益就于黯淡”,美好的东西,就也变得暗淡了。鲁迅当时说,科学是必要的,是人类社会进步的一个翅膀,但应该注意“人性之全”。 所以他反对推崇物质科学、物质文明的同时,放松对人的尊重,他说到物欲膨胀的后果,认为物质的发展,科学的发展,可能会引起人的欲望,如果不加注意,就会出现一种“通病”,物欲膨胀带来人文衰弱,是一种世界性的病,是难以控制的。 鲁迅说过的生态问题、诚信问题、道德底线问题、安全感问题,现在都出来了,鲁迅不幸而言中。 鲁迅认为中国的出路还是要创造传统,多向西方学习科学,同时吸取西方的教训,不能以为科学万能,要警惕西方的传染病。 当时鲁迅的思想是超前的,是不合时宜的,在当时并没有引起注意,没有产生大的影响。但作为一个思想家,有价值的是在提醒人们,引进科学物质文明的同时,不要忘记根底在人,不忘记人的解放,民族精神的重建。 鲁迅的一生还提出了很多命题,“五四”时期,年轻人提出尊重发现妇女儿童,中国的文化里,妇女是没有社会地位的,妇女和儿童也是人,现在说起来是常识,但当时不是这样。 黑格尔说中国没有哲学家,中国还是有哲学家的,让我们非常敬佩的太少。鲁迅的出现是个艺术,鲁迅是我们民族精神普遍溃败时的中流砥柱。鲁迅的创作高峰期,是30年代前期,那时他谈到无声的中国,老百姓不识字,没有发言权,识字的人又说不到点子上,所以在当时无声的中国,鲁迅的出现是个艺术。 鲁迅和陀思妥耶夫斯基、克尔凯郭尔、帕斯捷尔纳克、布罗斯基这些思想家,是同一水准的,他们都是人类精神发展史上标志性的人,所以我们今天还是希望鲁迅能够刺激我们变得睿智一点,敏感一点,读懂中国。 我今天的讲演到这里为止,不对的地方请大家批评,谢谢大家。
个人分类: 人生的意义|426 次阅读|0 个评论
7月11日 世界人口日主题“普及生殖健康服务”
xupeiyang 2012-7-11 09:31
7月11日   世界人口日主题“普及生殖健康服务”
7月11日 世界人口日主题“普及生殖健康服务” 世界人口日:我国人口13.47亿 保持低生育 2011年10月31日,世界人口已达到70亿。   7月11日是世界人口日。1987年7月11日,被联合国象征性地认定为地球上第50亿人的南斯拉夫的一个婴儿降生,由此宣布地球人口突破50亿大关。为引起国际社会对人口问题更加关注,1990年联合国大会根据开发计划署理事会第36届会议的建议,决定将每年7月11日定为“世界人口日”。 http://www.china.com.cn/v/news/2012-07/11/content_25872734.htm 上海一对夫妇,妻子至今还是处女,原来他们以为两个人睡在一起,精子可以飞来飞去。
个人分类: 科普知识|3549 次阅读|0 个评论
25年细胞起源之争:滤泡树突状细胞研究动态与文献分析
xupeiyang 2012-7-9 10:08
研究论文引证分析结果: 引文报告 主题=(Follicular Dendritic Cells) 时间跨度=所有年份. 数据库=SCI-EXPANDED. 找到的结果数: 3030 被引频次总计: 112657 去除自引的被引频次总计: 89065 施引文献: 58929 去除自引的施引文献: 56345 每项平均引用次数: 37.18 h-index: 151 http://apps.webofknowledge.com/CitationReport.do?product=WOSsearch_mode=CitationReportSID=Q1EePoHfKpK3hI3jiFhpage=1cr_pqid=1viewType=summary 研究论文计量分析结果: 作者 记录 计数 %,共 3030 柱状图 表格中显示的数据行 所有数据行 TEW JG 99 3.267 % SZAKAL AK 90 2.970 % AGUZZI A 68 2.244 % HEINEN E 47 1.551 % BURTON GF 46 1.518 % CARROLL MC 34 1.122 % MABBOTT NA 32 1.056 % CHOI YS 28 0.924 % KINETDENOEL C 26 0.858 % NAKAMURA S 24 0.792 % 国家/地区 记录 计数 %,共 3030 柱状图 表格中显示的数据行 所有数据行 USA 1219 40.231 % GERMANY 310 10.231 % JAPAN 297 9.802 % ENGLAND 284 9.373 % SWITZERLAND 226 7.459 % FRANCE 185 6.106 % NETHERLANDS 164 5.413 % ITALY 157 5.182 % SCOTLAND 100 3.300 % AUSTRALIA 93 3.069 % 基金资助机构 记录 计数 %,共 3030 柱状图 表格中显示的数据行 所有数据行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43 1.419 % NIH 32 1.056 % EUROPEAN UNION 13 0.429 % SWISS 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 12 0.396 % DEUTSCHE FORSCHUNGSGEMEINSCHAFT 11 0.363 % MINISTRY OF EDUCATION CULTURE SPORT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JAPAN 11 0.363 % WELLCOME TRUST 10 0.330 % EU 9 0.297 % NATIONAL HEALTH AND MEDICAL RESEARCH COUNCIL OF AUSTRALIA 9 0.297 % INSERM 8 0.264 % 机构 记录 计数 %,共 3030 柱状图 表格中显示的数据行 所有数据行 HARVARD UNIV 116 3.828 % VIRGINIA COMMONWEALTH UNIV 108 3.564 % UNIV ZURICH HOSP 71 2.343 % NIAID 64 2.112 % NCI 50 1.650 % UNIV AMSTERDAM 48 1.584 % STANFORD UNIV 47 1.551 % UNIV LIEGE 46 1.518 % UNIV EDINBURGH 40 1.320 % UNIV CALIF SAN FRANCISCO 38 1.254 % 出版年 记录 计数 %,共 3030 柱状图 表格中显示的数据行 所有数据行 2011 183 6.040 % 2008 178 5.875 % 2007 167 5.512 % 2002 164 5.413 % 2009 163 5.380 % 2010 162 5.347 % 2005 161 5.314 % 2006 155 5.116 % 2003 153 5.050 % 2001 152 5.017 % 2000 148 4.884 % 2004 143 4.719 % 1998 135 4.455 % 1996 128 4.224 % 1997 121 3.993 % 1999 115 3.795 % 1995 114 3.762 % 1994 80 2.640 % 1993 73 2.409 % 2012 73 2.409 % 1991 70 2.310 % 1992 68 2.244 % 1985 25 0.825 % 1986 19 0.627 % 1990 15 0.495 % 1987 14 0.462 % 1984 13 0.429 % 1983 9 0.297 % 1988 9 0.297 % 1989 8 0.264 % 1982 6 0.198 % 1980 3 0.099 % 1978 2 0.066 % 来源出版物 记录 计数 %,共 3030 柱状图 表格中显示的数据行 所有数据行 JOURNAL OF IMMUNOLOGY 272 8.977 % BLOOD 90 2.970 % EUROPEAN JOURNAL OF IMMUNOLOGY 86 2.838 %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MEDICINE 74 2.442 % AMERICAN JOURNAL OF SURGICAL PATHOLOGY 61 2.013 % JOURNAL OF VIROLOGY 55 1.815 % AMERICAN JOURNAL OF PATHOLOGY 53 1.749 % IMMUNOLOGICAL REVIEWS 50 1.650 % IMMUNITY 45 1.485 % IMMUNOLOGY 45 1.485 % HISTOPATHOLOGY 42 1.386 % MODERN PATHOLOGY 41 1.353 % JOURNAL OF PATHOLOGY 35 1.155 % FASEB JOURNAL 34 1.122 % LABORATORY INVESTIGATION 34 1.122 %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33 1.089 % HUMAN PATHOLOGY 28 0.924 % SCANDINAVIAN JOURNAL OF IMMUNOLOGY 28 0.924 % 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PATHOLOGY 27 0.891 % AIDS RESEARCH AND HUMAN RETROVIRUSES 25 0.825 % JOURNAL OF LEUKOCYTE BIOLOGY 25 0.825 % CELL AND TISSUE RESEARCH 24 0.792 % ANNUAL REVIEW OF IMMUNOLOGY 23 0.759 % MOLECULAR IMMUNOLOGY 23 0.759 % ANATOMICAL RECORD 22 0.726 % CURRENT OPINION IN IMMUNOLOGY 21 0.693 % PATHOLOGY RESEARCH AND PRACTICE 21 0.693 % PATHOLOGY INTERNATIONAL 20 0.660 % AIDS 19 0.627 % CURRENT TOPICS IN MICROBIOLOGY AND IMMUNOLOGY 19 0.627 % IMMUNOLOGY LETTERS 18 0.594 % INTERNATIONAL IMMUNOLOGY 18 0.594 % LEUKEMIA LYMPHOMA 18 0.594 % NATURE 18 0.594 % JOURNAL OF HISTOCHEMISTRY CYTOCHEMISTRY 17 0.561 % NATURE REVIEWS IMMUNOLOGY 17 0.561 % SCIENCE 17 0.561 % VETERINARY IMMUNOLOGY AND IMMUNOPATHOLOGY 17 0.561 % VIRCHOWS ARCHIV 17 0.561 % CLINICAL AND EXPERIMENTAL IMMUNOLOGY 16 0.528 % ADVANCES IN EXPERIMENTAL MEDICINE AND BIOLOGY 15 0.495 % HISTOLOGY AND HISTOPATHOLOGY 15 0.495 % JOURNAL OF GENERAL VIROLOGY 15 0.495 % PLOS ONE 15 0.495 % RESEARCH IN IMMUNOLOGY 15 0.495 % SEMINARS IN IMMUNOLOGY 15 0.495 % VACCINE 15 0.495 % ARCHIVES OF PATHOLOGY LABORATORY MEDICINE 14 0.462 % ARTHRITIS AND RHEUMATISM 14 0.462 % IMMUNOLOGIC RESEARCH 14 0.462 % 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 14 0.462 % NATURE IMMUNOLOGY 14 0.462 % VIROLOGY 14 0.462 % BRITISH JOURNAL OF HAEMATOLOGY 13 0.429 % JOURNAL OF CLINICAL PATHOLOGY 13 0.429 % JOURNAL OF INFECTIOUS DISEASES 13 0.429 % NATURE MEDICINE 13 0.429 % DIAGNOSTIC CYTOPATHOLOGY 12 0.396 % JOURNAL OF IMMUNOLOGICAL METHODS 12 0.396 % TRENDS IN IMMUNOLOGY 12 0.396 % ACTA CYTOLOGICA 11 0.363 % ANTIGEN DEPOSITORY OF THE IMMUNE SYSTEM FOLLICULAR DENDRITIC CELLS 11 0.363 % JOURNAL OF NEUROIMMUNOLOGY 11 0.363 % 学科类别 记录 计数 %,共 3030 柱状图 表格中显示的数据行 所有数据行 IMMUNOLOGY 1181 38.977 % PATHOLOGY 597 19.703 % CELL BIOLOGY 332 10.957 % RESEARCH EXPERIMENTAL MEDICINE 224 7.393 % HEMATOLOGY 217 7.162 % BIOCHEMISTRY MOLECULAR BIOLOGY 191 6.304 % ONCOLOGY 179 5.908 % VIROLOGY 173 5.710 % LIFE SCIENCES BIOMEDICINE OTHER TOPICS 105 3.465 % SURGERY 99 3.267 % INFECTIOUS DISEASES 96 3.168 % MICROBIOLOGY 79 2.607 % SCIENCE TECHNOLOGY OTHER TOPICS 79 2.607 % VETERINARY SCIENCES 67 2.211 % ANATOMY MORPHOLOGY 61 2.013 % NEUROSCIENCES NEUROLOGY 55 1.815 % DERMATOLOGY 54 1.782 % GENERAL INTERNAL MEDICINE 54 1.782 % MEDICAL LABORATORY TECHNOLOGY 46 1.518 % RHEUMATOLOGY 45 1.485 % BIOTECHNOLOGY APPLIED MICROBIOLOGY 42 1.386 % PHARMACOLOGY PHARMACY 31 1.023 % OTORHINOLARYNGOLOGY 29 0.957 % MICROSCOPY 21 0.693 % GASTROENTEROLOGY HEPATOLOGY 20 0.660 % MATHEMATICAL COMPUTATIONAL BIOLOGY 20 0.660 % ENDOCRINOLOGY METABOLISM 19 0.627 % ALLERGY 18 0.594 % BIOPHYSICS 16 0.528 % GENETICS HEREDITY 16 0.528 % REPRODUCTIVE BIOLOGY 16 0.528 % DENTISTRY ORAL SURGERY MEDICINE 15 0.495 % RADIOLOGY NUCLEAR MEDICINE MEDICAL IMAGING 13 0.429 % RESPIRATORY SYSTEM 13 0.429 % PARASITOLOGY 12 0.396 % DEVELOPMENTAL BIOLOGY 11 0.363 % TRANSPLANTATION 10 0.330 % PEDIATRICS 9 0.297 % ZOOLOGY 9 0.297 % PHYSIOLOGY 8 0.264 % UROLOGY NEPHROLOGY 7 0.231 % CARDIOVASCULAR SYSTEM CARDIOLOGY 6 0.198 % OBSTETRICS GYNECOLOGY 6 0.198 % AGRICULTURE 5 0.165 % OPHTHALMOLOGY 4 0.132 % TOXICOLOGY 4 0.132 % GERIATRICS GERONTOLOGY 3 0.099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ECOLOGY 2 0.066 % INSTRUMENTS INSTRUMENTATION 2 0.066 % PHYSICS 2 0.066 % PSYCHIATRY 2 0.066 % TROPICAL MEDICINE 2 0.066 % http://wcs.webofknowledge.com/RA/analyze.do?APP_RETURN_URL=http%3A%2F%2Fapps.webofknowledge.com%2Fsummary.do%3FSID%3DQ1EePoHfKpK3hI3jiFh%26product%3DWOS%26qid%3D1%26search_mode%3DGeneralSearchSID=Q1EePoHfKpK3hI3jiFhproduct=WOSPRODUCT=WOScanRun=yesmode=AnalyzeviewType=summaryparentQid=1db_id=resultSetID=1ua_url=http%3A%2F%2Fapps.webofknowledge.commaxRecs=100000maxSave=100000HISTORY=field=SJ_%E5%AD%A6%E7%A7%91%E7%B1%BB%E5%88%AB_SubjectCategory_enmaxRows=100threshold=2sortType=Valuex=25y=9 最新研究动态: Cell:新研究解答25年细胞起源争议 近日来自苏黎世大学的神经病理学家们解答了围绕滤泡树突状细胞起源的谜题。滤泡树突状细胞是在许多自身免疫性疾病和感染性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淋巴器官细胞。苏黎世大学研究小组证实滤泡树突状细胞来自定位于血管壁的细胞。由于这些研究发现,科学家们现在拥有了探究自身免疫性疾病、慢性炎症、肿瘤和朊病毒感染等关键特征的手段。相关论文发布在7月6日的《细胞》(Cell)杂志上。 这项发表在Cell杂志的研究阐明了在过去25年里引起争议性讨论的一个问题。识别FDCs来源于多能壁细胞帮助理解了自身免疫性和病原体驱使的慢性炎症疾病、FDC来源肿瘤的生成,以及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和朊病毒感染的发病机制的某些方面,我们有理由期待干扰血管FDC前体的分化有可能在防止朊病毒感染中发挥积极作用。 http://www.ebiotrade.com/newsf/2012-7/201276142647920.htm
个人分类: 热点前沿|4113 次阅读|0 个评论
[zhuan]流体力学的神秘领域,力学学科的新增长点
热度 2 zxczxc0417 2012-7-7 21:25
流体力学其实还有许多神秘的领域待开发。它将成为空气动力学,流体力学学科 bDZ 的新增长点,这里谈谈一些浅薄的体会。希望同仁关心即将举行的会议。 4 刚刚从美国回来的Jamusen的学生刘峰教授讲了他们给NASA做的一个空间站火焰传播课题,该计算结果已经被航天局作为空间站博览会里面接待客人访问时用三维立体眼镜观看的一个展示性成果,其中很令人深思的是,平均连续的火焰在对流减缓,风速很小,重力消失情况下,形成一种“量子化”的传播方式。火焰走走停停,跳跃前进。不稳定波是分块的,扭曲着像蛇一样前进,而且其波长隐含着一个和普朗克常数类似的常数,当重力,风速这些量值增加时,波长就像量子力学里面的几率波(德布罗意波)一样变得很小。直到看不出来了。 $KfKZ 话说回来,过去我们觉得薛定谔方程几率分布函数是复数,不好理解,电磁场却大量用这种表示形式,波音庭矢量的共轭矢量具有互感定律相同的规律。80年代中国电子学报发表了这样的成果,称之为户能定律,当时很多人还不以为然。现在我们在欧拉方程和NS方程的数学描述中也引进了伴随方程,伴随空间,而且这些东西在变分的表示中有它独特的优点,连jiamsen都不把它放过。这里有没有进一步的物理联系。对物理科学更本质的探讨对CFD工作者发出了召唤。 xHu|d 俄罗斯罗蒙洛索夫大学的Dmitrieyv 教授用流体力学推导了非线性薛定谔方程。和我国学者在孤波方面的研究相似,这是一个大穿插。孤波方程是漩涡方程,求解困难,它利用朗道等学者做过的证明,转换成方程和边界条件都相同的扭转长杆大变形扭结的kirchoff方程。得出了漩涡失去稳定的扭结和纠缠的解,用在薛定谔方程的描述里面。 )c!2 其实这些学科过去是一家人,电磁场方程组是麦克斯韦尔约一个世纪前用流体力学三个方程,加一个假设方程而建立的. 鉴于量子力学,电动力学,以及相对论理论的统治地位,有人尝试电磁方程反推流体方程,从规范场论推导NS方程。使用电动力学的推迟势算法加相对论来计算力学问题,倒是可以算出激波的斜角等简单问题,但是由于介质力学方程远要比电动力学与量子力学方程推出的方程复杂。对实际介质力学问题基本没有意义。洛仑兹于是给电磁场方程的位移电流里面加上一些项,以便使电磁方程有物质方程的性质,却未得到主流学者认可。把问题翻过来做却不一样。1998 年美国的Dr. Haralambos Marmanis 精彩的从欧拉方程, NS方程及湍流方程推导出 Maxwell方程。俄罗斯罗蒙洛索夫大学的Dmitrieyv 教授也作了类似工作。(甚至还用流体力学推导了非线性薛定谔方程。和我国学者在孤波方面的研究相似)从不可压流体力学推导新的电动力学方程比原来多出许多高阶小项,这些项到底有什么物理意义?和试验相容程度如何?引起多方关心,也关心把它延拓到可压缩流动里面去。哪怕这种延拓是近似的,只要它与试验相容即可。 ^+# 理论上矛盾焦点在于电动力学方程是协变不变的,属于洛仑兹时空,它满足光速不变假设,而连续介质方程是守恒型的,属于伽利略时空,声速度不但可变,而且可以超越,如此大的差异,所以一般的物理学家就认为这两种方程相似是貌似而神离。本质差异,不能混为一谈。为了解决这个矛盾,本课题将设法探求洛仑兹变换加上非常微小的高阶修正以后,可以变成可压缩流方程简化时的某一种小扰动可压缩变换。这种变换在空间上和洛仑兹变换完全相同,在时间只相差高阶小量。通过分析说明这种差别与现有实验精度测量结果相容。从而把相对论的时空变换与可压缩修正的某种辅助函数近似等同起来。进而研究与电磁场和其他的物质场理论平行的可压缩性介质表达形式。 nQ 这种理论上的延拓有着他的实验基础。物理所的张元仲教授著书说,历史上曾经提出过几种和相对论平行的假设,唯一剩下来还不能够被实验所否定掉就是物质相互流动和运动的假设。 pmxQFr 物质世界本身是复杂和多样的,别的力学性质暂时无需多加涉猎,流体可压缩性的描述可以和不可压缩场的协变不变原理相容就值得分析。如果二者都与现有的实验结果相容,那么谁更正确,就有待于进一步的实验。选择更复杂的介质力学性质,谁更与实验结果相容就会有分晓。从力学的角度来看,这种描述不仅给对微观物质世界认识提供新的武器。同时也是力学学科一个新的生长点。 O\ 本课题将主要致力于从可压缩性方面延拓电磁场和流体场数学描述的内在联系。同时也尝试从非牛顿流体驰豫性方面进一步发展这种描述。当然,力学还有波尔兹曼等更复杂、更深刻的形式,他们与电磁,甚至引力和量子场的关系,也有待发掘。但本课题只能做一个开头。 ."oS 我国数学物理科学有许多积累可资借鉴。除了冯康,刘高联等一批力学家的介质方程哈密尔顿描述之外,在相对论方面,秦元勋教授指出罗伦兹变换的奇点, 意味着方程越过光速以后从椭圆型转变成双曲型,此时粒子随速度增高而减小质量和能量。这正是可压缩流动的特点。杨文熊教授得出一个结论,相对论的质能关系只不过描述了介质方程守恒性和随体导数性质。卢鹤跋院士1996年从连续介质角度出发, 突破真空均匀构造的局限,提出对于相对论的质疑,并对麦克尔荪-莫雷的经典试验给出新的解释.黄志洵教授进行超光速的研究,借鉴Sommerfeld提出的理论,提出利用量子隧道效应来产生光波越过光速时的非线性效应, 并提出利用介质孤波方程代替量子力学方程计算光纤特性的看法。这些都和国际上的研究同步。 u,v_5A 流体中文网论坛 -- 流体力学及相关领域学术问题交流论坛。  r 所以,进一步把前述的电磁场和流体场方程之间的相同结构的规律延拓到可压缩流体和非牛顿粘性中去.研究电磁场方程加洛仑兹变换着一套数学描述改写成空气动力学方程的描述形式以后误差到底有多大,尤其是粘性和压缩性在“误差里面”影响有多大,加上这些强非线性项以后的新数学描述是否能够满足迄今为止的实验结果。从而建立起介质力学和电动力学(甚至引力场论及量子力学),描述微观世界的数学方法的平等地位。并通过进一步实验来进行新一轮的验证。就很有意义 ] 已经有人研究并得出如下电磁和不可压缩流体相互之间相似的表达形式,作为出发点: MIfg6t 微观Maxwell方程组 连续介质力学方程组 = ▽ E = 4pρ      ▽F1= -▽▽n T @E/@t = C.C ▽╳ B - j    para;@F1/@t = V.V▽╳ w - j } para;@B/@t = -▽╳ E @w/@t = -▽╳ F1 Z~)L ▽ B = 0 ▽ww= 0 HO 其中, F1,是力,它包括引力F和压力,惯性力, 以及粘性力的和,j是类似位移电流的项,表示为: $ F1 = -F+(Ww╳V)+1/ρ▽P-1/ρ▽(λ▽V)-1/ρ▽•;{mu } o J = ▽(V•;w)V-V ▽▽phi + 2( F1•;▽) V+ w▽(phi+V.V) /{ 通过计算机推理,可以在波动方程的基础上找到一种类似于洛仑兹变换的函数关系。通过它可以把不可压缩的波动方程变换成可压缩的波动方程,如下所示: 43# |X| |1/(1-b.b)**(1/2) -b/(1-b.b)**(1/2) | |x’| ! |y| = | 1 | *|y’| [ |Z| | 1 | |z’| 3 |T| | b/(1-b.b) 1/(1-b.b) | |t’| h: 其中 bb=v/c 该变换要把不可压流变换成可压缩流动,当然不会是协变不变的,因此和洛仑兹变换不会全等,但是它们之间的误差在尺缩上面是完全一致的,没有误差,而在时间延迟方面的误差是b的二阶量:1/2 t b^2+O(b^3).至今在相对论时间延迟的验证中还没有直接的方法来验证出这个差别。所以可压缩流体的小扰动方程在空间方面的描述和相对论的电磁场描述将没有区别,而在时间方面的描述和相对论差别是高阶小量,对于实验验证来说都是相容的。由这个拟洛伦兹变换反变换构造的‘伽利略时空下的小扰动可压缩电动力学方程组’应当和洛仑兹时空下的现有电动力学方程组结果相差高阶无穷小,而这个差别也只在在时间上发生,并且现有实验观察不出来。 可以对寻找出的这些可压缩性变换,进行误差分析,(他们和洛伦兹变换在空间上完全吻合, 时间上相差二级精度)。分析它与现有电动力学描述方式的差别及对现有试验的相容性。进一步对电动力学方程进行高阶修正,不仅使得它具有小扰动可压缩方程性质。还要进一步寻找是否有跨音速全速势方程或大扰动那样高阶项数更多的非线性形式. 尽管这种形式会带来更多的差别,但是应当满足现有实验的结果。我们研究什么样的介质特性能够使得这个差别足够小。 1(X 进一步,电动力学的强非线性化修正问题不是通过一个变换就可以解决的。需要进一步通过电磁场方程组和不可压流体力学方程等价的性质,仿照流体的小扰动方程求本索原,仿照建立可压缩流场近似场方程的办法,给电磁场’配上’它的状态方程’类似的可压缩性表达形式’. eoO. 还可以设计新的实验,并对理论进行验证 MQ|c' 物理学是不相信没有不同试验结果的新理论描述,所以必须预先设计一种可以测量的实验验证, 要对新方程组下面的物理现象做再验证的分析计算,为试验测量做好准备, 无论是精度还是实验的设备要求都比较高,这也是困难所在. ,  麦克尔荪莫雷实验的声学模拟,说明在声学基础上,可压缩流动介质中,回路声速干涉条文将同样不随风速风向而移动。从而对麦克尔荪莫雷光干涉实验作出新的解释。 QT'kqD  流水对其中的光纤或者细玻璃杆中激光的传播是否发生影响实验. 新实验是在斐索实验基础上重做流水对其中的光纤或者细玻璃杆中激光的传播是否发生影响.以此来解释光的电磁场的传播是否还有更深一层的载体.从而说明新建立方程的守恒性和物质性的必要. Gp 流体中文网论坛 -- 流体力学及相关领域学术问题交流论坛。  z[2\X 通过以上分析可压缩性修正变换和相对论变换的内在联系,评估不同数学描述方式相互间的误差和以及这种差别和现有试验的相容程度,说明在伽利略空间下的可压缩流体介质描述形式和洛仑兹空间下电磁场等物质场方程描述是平行和等价的。寻找电磁场的可压缩并带有非牛顿粘性的描述形式。 q 作为副产品,将要说明相对论的效应,很可能是一种空气动力学里面的压缩性效应,“时空变换”很可能是空气动力学方程的一种简化算法,即对不可压描述进行小扰动修正的一种辅助函数(可压缩变换) +`~) 为了从实验上说明这种等价性,必须从空气动力学角度重新评估和解释麦克尔荪-莫雷实验,因为它“确立”了光速不变原理的地位。需要在流场里面进行对于v/c来说相同精度量级下的声学模拟试验。说明在同样的可比测量精度下,声波也存在相同的效应。 g 如此看来,对寻找到的可以和洛伦兹变换在空间完全吻合, 时间上相差仅二级精度的等效的可压缩变换同样和原电动力学描述方式进行比对,分析差别对现有实验的相容性。 nFh? 如果说先从波动方程出发来寻找这个变换, 后面就可以把它运用到整个方程组里面去, 也就是首先就要从电磁波的达朗贝尔波动方程来找这个拟洛伦兹变换, 因为达朗贝尔方程和不可压流体的波动方程是一样的, 所以这种变换就可以把不可压波动方程变成可压缩波动方程, YYZ 给电磁场’配上’它的’可压缩性的强非线性表达形式’听起来也是很诱人的。但是要求他一定和原方程组的误差和现有实验的相容,提出新的实验对这种新描述进行证明和证伪. NXRc 还可以参照Marmanis和Dmitriev的工作,借助于引入带有松弛效应的非牛顿粘性流体和湍流模型,使得不可压的Navier-stokes(后面简称NS)方程和Maxwell方程完全对应. 分析不相同的部分带来的误差。 DL( 实验上可以进行麦克尔荪莫雷实验的声学模拟,说明在声学基础上,可压缩流动介质中,回路声速干涉条文将同样不随风速风向而移动。原来对麦克尔荪实验的解释还可以有新的说法。 6*\%   斐索流体拖动实验检验了流水对光传播的影响, 新实验是在此基础上重做流水对其中的光纤或者细玻璃杆中激光的传播是否发生影响.做流水对其中的光纤或者细玻璃杆中激光的传播是否发生影响.改造实验室原有水洞试验台,并增加激光在光纤的回路.此实验虽然简单易行,但是可能也会得不出预想结果,那样就引出玻璃纤维或玻璃杆的结构在微观上对物质波动传播如何束缚的问题.使得我们所研究的问题从理论上更加复杂一个层次. s   对新的表达和原有表达在结果上带来的不同将几级精度上出现要给出数据. 以便以后证伪.这里面关键的困难问题首先是可压缩流动至今还没有比较好的漩涡表达形式.从不可压流场和电磁场的四个方程的等价性来看, 实际上是漩涡与力的环量和电场与磁场的等价, 想要把这种关系引深到可压缩性流场和速度与光速比值比较高的情况下的电磁场, 那么就要首先建立可压缩漩涡的表达形式. 在现今这个表达还不是很完备的. 固然可以借鉴P. A. Murad所建立的广义漩涡的表述, 或者借鉴吴介之教授的有关理论, 但是这样一来, 电磁场的表达形式也要相应改变.所以建立可压缩漩涡形式的表达还有困难.首先建立带可压缩性的电磁场的连续性,动量,能量守恒的非线性表达形式. 0   第二个关键问题是可压缩性的表现实际只出现在欧拉项上面,粘性项并没有明显的可压缩因子可以提出来. 粘性项实际是不满足洛仑兹或者近似的洛仑兹变换的,这就要考虑到粘性项影响的差别对理论带来的影响,对实验的精度要做更严密的分析,并且要做数值模拟来说明有可能有粘性项存在,以及为什么它能够被忽略。 ,RR+   实验上,声学干涉的麦克尔荪莫雷试验模拟由于风洞背景噪声比较困难,需要利用小波算法,进行滤波分析。如果在移动车辆中进行麦克尔荪莫雷试验模拟,可以借鉴德国工程师Norbert.Fest已经做过的工作,其人已经表示愿意携带仪器前来进行协作。 9V+ 阐明洛伦兹时空的电磁场等物质场方程是’可压缩’场的一种小扰动方程近似.他和这种小扰动方程空间描述无误差, 时间误差上是2级以上,现有试验还不能判断这样小的误差。这种电磁等微观物质世界的和经典电动力学平行的介质力学描述就应当给它平等的地位,何况连续介质力学还储备了除小扰动方程外更多更好地描述方式。其引入不仅会给对微观物质世界提供新的强非线性数学描述的思路。同时是力学研究的一个新的生长点。 Rm   着重理论上从驰豫性和可压缩性两个方面进一步发展这种描述。并且从实验上检验这些结论(Marmanis和Dmitriev的研究是从不可压缩流动进行的,非牛顿流体的驰豫性质,和流体的可压缩性质还没有牵涉到。)而本课题重新进行的推理说明了物质世界本身复杂性,新的物理理念和数学方法存在可能,可压缩性粘性流体的描述就是其中的一种。于是就可以得到具有空气动力学方程特点的的‘电磁场方程组或者引力场方程组’,它在光速时电磁场方程不会出现无穷大奇点,并且在越过光速时,粒子的质量,能量和速度的关系遵循由椭圆型方程到双曲型的变化规律。现在beta衰变产生中微子的实验结果按照经典的理论估计能量是负的,质量是虚的。而这现象正和我们用小扰动亚波速的椭圆型方程去描述超波速的流动现象一样,如果采用有空气动力学性质的方程组来描述,就自然形成双曲型的描述方法,用不着引入复数质量。虽然消除波速时方程奇点是一个纯理论,但在实际工程有很大应用的领域. 我国的加速器中电子已经加速到和光速仅相差10-4的地步,美国的加速器中电子甚至达到10-8,按照现有理论,再增加能量,无非减小和光速的差别而已。如果考虑一点“可压缩性和方程变成双曲型”的话,我们就不会一味像给拉瓦尔管增加压力一样给加速器里面的粒子做功,同时去寻找能量更加升高的粒子。新理论借用空气动力学原理,把思维反过来,利用反向调节机制给粒子减功,减能,去寻找和亚光速规律不同的另一些粒子。在加速器的年会上这个问题也进行了讨论,我国第一代加速器的设计者中有人觉得可以考虑在加速器上进行这样的实验. (kYH   另一方面,新的方程将更清楚的揭示了声学波动和电磁波波动的关系,以及相对论在里面起的作用,这样对两种不同测量结果的交叉借鉴,也会更具有鲜明物理概念的基础.我们都知道,电磁场好算难测量,那么就隐身飞行器的设计和试验可以转化到声场里面来测量。反过来潜艇和鱼雷的水下水声测量结果的计算和成像也可以用电磁场现成的计算方法来计算。综上所述,利用空气动力学方法对电磁场,引力场方程组进行强非线性化研究,既是跟踪国际上电磁场研究的前沿,又是建立在我国独有特色的以非牛顿粘性可压缩流体方程为依据的基础上,它不仅在电磁场和空气动力学连续介质场之间建立起桥梁关系,而且对高能物理的探索有意义,特别是会对研究质量与能量的关系和转换带来新的思路.所以说,它不仅是一项可以从方程同构带来数值计算和边界条件更新和简化的技术成果,而且他对我们认识世界的构成层次,物理定律的统一性质,甚至可以成为挖掘流动性的物质,孤波,及量子力学方程之间关系的一个出发点,无疑还将会有深刻的理论意义. C-9}
个人分类: 好好学习|4204 次阅读|4 个评论
人畜共患病研究动态与文献分析
xupeiyang 2012-7-6 14:18
研究论文引证分析结果: 引文报告 主题=(human-animal disease) 时间跨度=所有年份. 数据库=SCI-EXPANDED. 找到的结果数: 338 被引频次总计: 7373 去除自引的被引频次总计: 7353 施引文献: 7233 去除自引的施引文献: 7215 每项平均引用次数: 21.81 h-index: 43 http://apps.webofknowledge.com/CitationReport.do?product=WOSsearch_mode=CitationReportSID=T2Hipc3JIIMc5m3@mnApage=1cr_pqid=33viewType=summary 研究论文计量分析结果: 字段: 作者 记录 计数 %,共 338 柱状图 表格中显示的数据行 所有数据行 MUMFORD E 3 0.888 % NAGY PD 3 0.888 % SERVIENE E 3 0.888 % ALI MA 2 0.592 % ARFSTEN DP 2 0.592 % BANETH G 2 0.592 % BROWN L 2 0.592 % CAPUA I 2 0.592 % CHENG CP 2 0.592 % CICERALE S 2 0.592 % 字段: 国家/地区 记录 计数 %,共 338 柱状图 表格中显示的数据行 所有数据行 USA 147 43.491 % ENGLAND 45 13.314 % GERMANY 27 7.988 % AUSTRALIA 24 7.101 % FRANCE 20 5.917 % CANADA 14 4.142 % ITALY 13 3.846 % INDIA 10 2.959 % NETHERLANDS 10 2.959 % PEOPLES R CHINA 9 2.663 % 字段: 基金资助机构 记录 计数 %,共 338 柱状图 表格中显示的数据行 所有数据行 NSF 3 0.888 %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2 0.592 % AMERICAN LEBANESE SYRIAN ASSOCIATED CHARITIES 2 0.592 %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2 0.592 % CHILDREN S INFECTION DEFENSE CENTER ST JUDE CHILDREN S RESEARCH HOSPITAL 2 0.592 % DOD 2 0.592 % NATIONAL INSTITUTE OF ALLERGY AND INFECTIOUS DISEASES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2 0.592 % NATIONAL INSTITUTE OF ALLERGY AND INFECTIOUS DISEASES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 2 0.592 %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2 0.592 %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2 0.592 % 字段: 机构 记录 计数 %,共 338 柱状图 表格中显示的数据行 所有数据行 COLORADO STATE UNIV 8 2.367 % UNIV OXFORD 7 2.071 % UNIV QUEENSLAND 6 1.775 % CTR DIS CONTROL PREVENT 5 1.479 % HARVARD UNIV 5 1.479 % UNIV ILLINOIS 5 1.479 % UNIV PENN 5 1.479 % UNIV WISCONSIN 5 1.479 % UNIV BRISTOL 4 1.183 % UNIV CALIF DAVIS 4 1.183 % 字段: 出版年 记录 计数 %,共 338 柱状图 表格中显示的数据行 所有数据行 2010 48 14.201 % 2009 43 12.722 % 2011 38 11.243 % 2006 26 7.692 % 2007 19 5.621 % 2004 18 5.325 % 2005 18 5.325 % 2008 16 4.734 % 2012 16 4.734 % 2002 15 4.438 % 2003 15 4.438 % 1997 10 2.959 % 2000 10 2.959 % 1999 8 2.367 % 2001 7 2.071 % 1994 6 1.775 % 1992 5 1.479 % 1993 5 1.479 % 1996 5 1.479 % 1995 4 1.183 % 1998 4 1.183 % 1991 2 0.592 % 字段: 来源出版物 记录 计数 %,共 338 柱状图 表格中显示的数据行 所有数据行 JOURNAL OF CLINICAL MICROBIOLOGY 6 1.775 % PLOS ONE 6 1.775 % APPLIED ANIMAL BEHAVIOUR SCIENCE 5 1.479 % PREVENTIVE VETERINARY MEDICINE 5 1.479 % REVUE SCIENTIFIQUE ET TECHNIQUE OFFICE INTERNATIONAL DES EPIZOOTIES 5 1.479 % ILAR JOURNAL 4 1.183 %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EDICAL MICROBIOLOGY 4 1.183 % JOURNAL OF VETERINARY MEDICAL EDUCATION 4 1.183 % ANTHROZOOS 3 0.888 % CLINICAL INFECTIOUS DISEASES 3 0.888 % ECOHEALTH 3 0.888 %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VETERINARY MEDICAL ASSOCIATION 3 0.888 % SCIENCE 3 0.888 % VACCINE 3 0.888 % VETERINARIA ITALIANA 3 0.888 % ZOONOSES AND PUBLIC HEALTH 3 0.888 % 字段: 学科类别 记录 计数 %,共 338 柱状图 表格中显示的数据行 所有数据行 VETERINARY SCIENCES 61 18.047 % MICROBIOLOGY 41 12.130 % BIOCHEMISTRY MOLECULAR BIOLOGY 23 6.805 % NEUROSCIENCES NEUROLOGY 22 6.509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ECOLOGY 21 6.213 % INFECTIOUS DISEASES 21 6.213 % IMMUNOLOGY 19 5.621 % AGRICULTURE 18 5.325 % BIOTECHNOLOGY APPLIED MICROBIOLOGY 18 5.325 % PUBLIC ENVIRONMENTAL OCCUPATIONAL HEALTH 18 5.325 % VIROLOGY 16 4.734 % GENERAL INTERNAL MEDICINE 14 4.142 % FOOD SCIENCE TECHNOLOGY 12 3.550 % PHARMACOLOGY PHARMACY 12 3.550 % CELL BIOLOGY 11 3.254 % CHEMISTRY 11 3.254 % RESEARCH EXPERIMENTAL MEDICINE 11 3.254 % BEHAVIORAL SCIENCES 10 2.959 % LIFE SCIENCES BIOMEDICINE OTHER TOPICS 10 2.959 % PARASITOLOGY 8 2.367 % TOXICOLOGY 8 2.367 % GENETICS HEREDITY 7 2.071 % NUTRITION DIETETICS 7 2.071 % PATHOLOGY 6 1.775 % TROPICAL MEDICINE 6 1.775 % 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 5 1.479 % DEVELOPMENTAL BIOLOGY 5 1.479 % ENDOCRINOLOGY METABOLISM 5 1.479 % RESPIRATORY SYSTEM 5 1.479 % SCIENCE TECHNOLOGY OTHER TOPICS 5 1.479 % SOCIOLOGY 5 1.479 % ANTHROPOLOGY 4 1.183 % ENTOMOLOGY 4 1.183 % GASTROENTEROLOGY HEPATOLOGY 4 1.183 % GERIATRICS GERONTOLOGY 4 1.183 % HISTORY PHILOSOPHY OF SCIENCE 4 1.183 % ONCOLOGY 4 1.183 % PHYSICS 4 1.183 % PLANT SCIENCES 4 1.183 % ENGINEERING 3 0.888 % LEGAL MEDICINE 3 0.888 % PHYSIOLOGY 3 0.888 % PSYCHOLOGY 3 0.888 % CARDIOVASCULAR SYSTEM CARDIOLOGY 2 0.592 % COMPUTER SCIENCE 2 0.592 % DENTISTRY ORAL SURGERY MEDICINE 2 0.592 % EVOLUTIONARY BIOLOGY 2 0.592 % HEALTH CARE SCIENCES SERVICES 2 0.592 % MATHEMATICAL COMPUTATIONAL BIOLOGY 2 0.592 % MATHEMATICS 2 0.592 % OBSTETRICS GYNECOLOGY 2 0.592 % REPRODUCTIVE BIOLOGY 2 0.592 % SUBSTANCE ABUSE 2 0.592 % SURGERY 2 0.592 % ZOOLOGY 2 0.592 % http://wcs.webofknowledge.com/RA/analyze.do?APP_RETURN_URL=http%3A%2F%2Fapps.webofknowledge.com%2Fsummary.do%3FSID%3DT2Hipc3JIIMc5m3%2540mnA%26product%3DWOS%26qid%3D33%26search_mode%3DGeneralSearchSID=T2Hipc3JIIMc5m3@mnAproduct=WOSPRODUCT=WOScanRun=yesmode=AnalyzeviewType=summaryparentQid=33db_id=resultSetID=33ua_url=http%3A%2F%2Fapps.webofknowledge.commaxRecs=100000maxSave=100000HISTORY=field=SJ_%E5%AD%A6%E7%A7%91%E7%B1%BB%E5%88%AB_SubjectCategory_enmaxRows=100threshold=2sortType=Valuex=16y=9 参考文献 http://www.nature.com/news/cost-of-human-animal-disease-greatest-for-world-s-poor-1.10953 人畜共患病成发展中国家最大威胁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2/7/266557.shtm
个人分类: 信息分析|2745 次阅读|0 个评论
绝经与心脏病和中风的关系研究进展与文献引证分析
xupeiyang 2012-7-6 14:05
绝经与心脏病和中风的关系研究进展与文献引证分析
研究论文引证分析结果: 引文报告 主题=(menopause) AND 主题=(heart disease) AND 主题=(stroke) 时间跨度=所有年份. 找到的结果数: 245 被引频次总计: 9272 去除自引的被引频次总计: 9041 施引文献: 7653 去除自引的施引文献: 7543 每项平均引用次数: 37.84 h-index: 37 http://apps.webofknowledge.com/CitationReport.do?product=UAsearch_mode=CitationReportSID=T2Hipc3JIIMc5m3@mnApage=1cr_pqid=29viewType=summary 参考文献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2/7/266553.shtm http://www.telegraph.co.uk/news/uknews/9364002/Early-menopause-linked-to-increase-risk-of-heart-disease-and-stroke.html
个人分类: 引证分析|2528 次阅读|0 个评论
全球卫生观察站的数据储存库(英文)
xuxiaxx 2012-7-6 09:02
这数据储存库内容丰富,也许对大家有可用之处,为之而提供。这份数据储存库的简介是:“全球卫生观察站的数据储存库包含范围广泛的指标清单,可按主题或通过多方查询功能进行选择。该储存库是世界卫生组织的主要卫生统计数据储存库。” 更详细请链接: http://www.who.int/gho/database/zh/
3569 次阅读|0 个评论
整合医学研究进展与文献计量分析报告
xupeiyang 2012-7-2 14:35
整合医学(Integrative Medicine)的概念定义与知识范畴: National Library of Medicine - Medical Subject Headings 2012 MeSH MeSH Descriptor Data Return to Entry Page Standard View. Go to Concept View ; Go to Expanded Concept View MeSH Heading Integrative Medicine Tree Number H02.403.400 Scope Note The discipline concerned with using the combination of conventional (allopathic) medicine and ALTERNATIVE MEDICINE to address the biological, psychological, social, and spiritual aspects of health and illness. 对健康和疾病的生物、心理、社会和精神方面采用常规医学与替代医学相结合的学科。 Allowable Qualifiers CL EC ED ES HI IS LJ MA MT OG SN ST TD History Note 2009 Date of Entry 20080708 Unique ID D055048 MeSH Tree Structures Health Occupations Medicine Adolescent Medicine Aerospace Medicine Allergy and Immunology Andrology Anesthesiology Bariatric Medicine Behavioral Medicine Clinical Medicine + Community Medicine Dermatology Disaster Medicine Emergency Medicine Forensic Medicine + General Practice + Genetics, Medical Geriatrics Integrative Medicine Internal Medicine + Military Medicine Naval Medicine + Neurology Osteopathic Medicine Pathology + Pediatrics + Physical Medicine + Psychiatry + Public Health + Radiology + Regenerative Medicine Reproductive Medicine Social Medicine Specialties, Surgical + Sports Medicine Telemedicine + Travel Medicine Tropical Medicine Venereology Wilderness Medicine 研究论文引证分析结果: 引文报告 主题=(Integrative Medicine) 时间跨度=所有年份. 数据库=SCI-EXPANDED. 被引频次总计: 9420 去除自引的被引频次总计: 8508 施引文献: 8176 去除自引的施引文献: 7819 每项平均引用次数: 7.76 h-index: 42 http://apps.webofknowledge.com/CitationReport.do?product=WOSsearch_mode=CitationReportSID=R23K2C@Mo5OJbP5n5hmpage=1cr_pqid=1viewType=summary 研究论文计量分析结果: 字段: 作者 记录 计数 %,共 1214 柱状图 表格中显示的数据行 所有数据行 ANONYMOUS 27 2.224 % KREITZER MJ 25 2.059 % BEN-ARYE E 23 1.895 % HORRIGAN BJ 20 1.647 % SIERPINA V 17 1.400 % SIERPINA VS 17 1.400 % FRENKEL M 16 1.318 % MAIZES V 14 1.153 % VOHRA S 14 1.153 % KEMPER KJ 13 1.071 % 字段: 国家/地区 记录 计数 %,共 1214 柱状图 表格中显示的数据行 所有数据行 USA 590 48.600 % GERMANY 107 8.814 % CANADA 91 7.496 % PEOPLES R CHINA 90 7.414 % ENGLAND 55 4.530 % AUSTRALIA 47 3.871 % ISRAEL 45 3.707 % SWITZERLAND 30 2.471 % NETHERLANDS 21 1.730 % SPAIN 21 1.730 % 字段: 基金资助机构 记录 计数 %,共 1214 柱状图 表格中显示的数据行 所有数据行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8 0.659 % EUROPEAN COMMISSION 7 0.577 %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6 0.494 % NIH 5 0.412 % 1991 PHARMACY FOUNDATION 4 0.329 % CANADIAN INSTITUTES OF HEALTH RESEARCH 4 0.329 % E DANIELSEN AND WIFE S FOUNDATION 4 0.329 % FRIMODT HEINEKEN FOUNDATION 4 0.329 % GOODWILL FONDEN 4 0.329 % HEDE NIELSEN FAMILY FOUNDATION 4 0.329 % 字段: 机构 记录 计数 %,共 1214 柱状图 表格中显示的数据行 所有数据行 HARVARD UNIV 41 3.377 % UNIV ARIZONA 39 3.213 % UNIV CALIF LOS ANGELES 30 2.471 % UNIV MINNESOTA 30 2.471 % UNIV TEXAS 27 2.224 % TECHNION ISRAEL INST TECHNOL 25 2.059 % UNIV TORONTO 25 2.059 % CHINA ACAD CHINESE MED SCI 19 1.565 % UNIV WASHINGTON 17 1.400 % CLALIT HLTH SERV 16 1.318 % 字段: 出版年 记录 计数 %,共 1214 柱状图 表格中显示的数据行 所有数据行 2010 170 14.003 % 2011 169 13.921 % 2009 151 12.438 % 2008 141 11.614 % 2007 119 9.802 % 2012 82 6.755 % 2006 71 5.848 % 2005 58 4.778 % 2004 45 3.707 % 2002 42 3.460 % 2003 41 3.377 % 1999 26 2.142 % 2001 23 1.895 % 2000 22 1.812 % 1998 20 1.647 % 1997 14 1.153 % 1994 4 0.329 % 1995 4 0.329 % 1992 3 0.247 % 1991 2 0.165 % 1993 2 0.165 % 字段: 来源出版物 记录 计数 %,共 1214 柱状图 表格中显示的数据行 所有数据行 EXPLORE THE JOURNAL OF SCIENCE AND HEALING 88 7.249 % JOURNAL OF ALTERNATIVE AND COMPLEMENTARY MEDICINE 82 6.755 % 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IVE MEDICINE 67 5.519 % ALTERNATIVE THERAPIES IN HEALTH AND MEDICINE 51 4.201 % EVIDENCE BASED 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 MEDICINE 33 2.718 % ACADEMIC MEDICINE 27 2.224 % FORSCHENDE KOMPLEMENTARMEDIZIN 26 2.142 % EUROPEAN JOURNAL OF INTEGRATIVE MEDICINE 22 1.812 % INTEGRATIVE CANCER THERAPIES 21 1.730 % PEDIATRICS IN REVIEW 19 1.565 % COMPLEMENTARY THERAPIES IN MEDICINE 15 1.236 % PRIMARY CARE 14 1.153 % ARCHIVES OF INTERNAL MEDICINE 12 0.988 % JOURNAL OF GENERAL INTERNAL MEDICINE 12 0.988 % JOURNAL OF MANIPULATIVE AND PHYSIOLOGICAL THERAPEUTICS 12 0.988 % JOURNAL OF COMPLEMENTARY MEDICINE 10 0.824 % JOURNAL OF ADOLESCENT HEALTH 9 0.741 % INTERNATIONAL JOURNAL ON DISABILITY AND HUMAN DEVELOPMENT 8 0.659 % MEDICAL TEACHER 8 0.659 % SUPPORTIVE CARE IN CANCER 8 0.659 % ANNALS OF THE NEW YORK ACADEMY OF SCIENCES 7 0.577 % HEMATOLOGY ONCOLOGY CLINICS OF NORTH AMERICA 7 0.577 % 字段: 学科类别 记录 计数 %,共 1214 柱状图 表格中显示的数据行 所有数据行 INTEGRATIVE COMPLEMENTARY MEDICINE 456 37.562 % GENERAL INTERNAL MEDICINE 148 12.191 % HEALTH CARE SCIENCES SERVICES 109 8.979 % ONCOLOGY 80 6.590 % PUBLIC ENVIRONMENTAL OCCUPATIONAL HEALTH 57 4.695 % EDUCATION EDUCATIONAL RESEARCH 55 4.530 % PHARMACOLOGY PHARMACY 54 4.448 % PEDIATRICS 48 3.954 % NEUROSCIENCES NEUROLOGY 44 3.624 % PSYCHIATRY 41 3.377 % NURSING 38 3.130 % REHABILITATION 32 2.636 % RESEARCH EXPERIMENTAL MEDICINE 28 2.306 % BIOCHEMISTRY MOLECULAR BIOLOGY 23 1.895 % PSYCHOLOGY 22 1.812 % SCIENCE TECHNOLOGY OTHER TOPICS 22 1.812 % MEDICAL INFORMATICS 19 1.565 % PHYSIOLOGY 18 1.483 % SPORT SCIENCES 17 1.400 % HEMATOLOGY 16 1.318 % BIOTECHNOLOGY APPLIED MICROBIOLOGY 15 1.236 % OBSTETRICS GYNECOLOGY 15 1.236 % UROLOGY NEPHROLOGY 15 1.236 % ENGINEERING 13 1.071 % CARDIOVASCULAR SYSTEM CARDIOLOGY 12 0.988 % LIFE SCIENCES BIOMEDICINE OTHER TOPICS 12 0.988 % MATHEMATICAL COMPUTATIONAL BIOLOGY 12 0.988 % CELL BIOLOGY 11 0.906 % COMPUTER SCIENCE 11 0.906 % SOCIAL SCIENCES OTHER TOPICS 11 0.906 % VETERINARY SCIENCES 11 0.906 % NUTRITION DIETETICS 10 0.824 % PLANT SCIENCES 10 0.824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ECOLOGY 9 0.741 % GENETICS HEREDITY 9 0.741 % RESPIRATORY SYSTEM 9 0.741 % SURGERY 9 0.741 % BIOMEDICAL SOCIAL SCIENCES 8 0.659 % MEDICAL ETHICS 8 0.659 % ANESTHESIOLOGY 7 0.577 % HISTORY PHILOSOPHY OF SCIENCE 7 0.577 % IMMUNOLOGY 7 0.577 % MEDICAL LABORATORY TECHNOLOGY 7 0.577 % CHEMISTRY 6 0.494 % ENDOCRINOLOGY METABOLISM 6 0.494 % GASTROENTEROLOGY HEPATOLOGY 6 0.494 % ALLERGY 5 0.412 % DERMATOLOGY 5 0.412 % PATHOLOGY 5 0.412 % GERIATRICS GERONTOLOGY 4 0.329 % INFORMATION SCIENCE LIBRARY SCIENCE 4 0.329 % REPRODUCTIVE BIOLOGY 4 0.329 % BEHAVIORAL SCIENCES 3 0.247 % LEGAL MEDICINE 3 0.247 % MATERIALS SCIENCE 3 0.247 % MATHEMATICS 3 0.247 % OTORHINOLARYNGOLOGY 3 0.247 % RADIOLOGY NUCLEAR MEDICINE MEDICAL IMAGING 3 0.247 % RHEUMATOLOGY 3 0.247 % SOCIAL ISSUES 3 0.247 % TROPICAL MEDICINE 3 0.247 % ASTRONOMY ASTROPHYSICS 2 0.165 % BIOPHYSICS 2 0.165 % BUSINESS ECONOMICS 2 0.165 % EMERGENCY MEDICINE 2 0.165 % ETHNIC STUDIES 2 0.165 % GEOLOGY 2 0.165 % GOVERNMENT LAW 2 0.165 % INFECTIOUS DISEASES 2 0.165 % METEOROLOGY ATMOSPHERIC SCIENCES 2 0.165 % MICROBIOLOGY 2 0.165 % OPERATIONS RESEARCH MANAGEMENT SCIENCE 2 0.165 % ORTHOPEDICS 2 0.165 % http://wcs.webofknowledge.com/RA/analyze.do?APP_RETURN_URL=http%3A%2F%2Fapps.webofknowledge.com%2Fsummary.do%3FSID%3DR23K2C%2540Mo5OJbP5n5hm%26product%3DWOS%26qid%3D1%26search_mode%3DGeneralSearchSID=R23K2C@Mo5OJbP5n5hmproduct=WOSPRODUCT=WOScanRun=yesmode=AnalyzeviewType=summaryparentQid=1db_id=resultSetID=1ua_url=http%3A%2F%2Fapps.webofknowledge.commaxRecs=100000maxSave=100000HISTORY=field=PY_%E5%87%BA%E7%89%88%E5%B9%B4_PublicationYear_enmaxRows=100threshold=2sortType=Valuex=24y=4 参考文献: 整合医学:过去、现在和将来 http://cpfd.cnki.com.cn/Article/CPFDTOTAL-ZGZP200709002895.htm http://www.mdweekly.com.cn/article.asp?id=19776 整合医学与个性化治疗 http://tech.hexun.com/2012-06-30/143040128.html 全球著名整合医学研究先驱韦博士 http://fashion.tom.com/1202/2117/AATXOI3E01ATAAAV.html 整合医学初探 http://www.cmt.com.cn/detail/46423.html
个人分类: 信息分析|5217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中国可控核聚变首次点火持续1000秒领先世界
sfw111 2012-6-12 11:57
在中国合肥一个实验大厅里,有一座3层楼高的“铁罐”。它叫EAST,是全世界最先进的探索可控核聚变的装置之一。因为它的成功,中国人站在了核聚变研究的前沿。 可控核聚变或许是能源领域的最大指望。从上世纪60年代以来,利用磁约束实现可控核聚变(托卡马克),是各种实验路径中最有希望的一种。中国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实施大中型托卡马克发展计划。 十几年前,全部用超导系统来形成磁场的装置,世界上还没有先例。中国科学家提交申请,在1998年得到国家项目,建造“实验的先进的超导的托卡马克”,简称EAST,设在合肥的中科院等离子体所。 磁场的快速变化让超导体容易失去超导性。各种极端和复杂的条件,加之要让各种复杂仪器集合在狭小的空间里正常工作,这些都使全超导托卡马克的实现很困难。EAST的每一个子系统,都需要更繁杂的系统来支持,而且需要各种新式的设计。 中国科学家克服困难。2006年,EAST实现了第一次“点火”——激发等离子态与核聚变。很快,它就实现了最高连续1000秒的运行,这在当时是前所未有的成就。 目前,EAST等实验装置仍然继续在等离子体的参数如温度、密度、持续放电时间上取得突破,成为国际上同类装置优先参考的样板。 “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对EAST空腔中等离子体做观测和研究。”中科院等离子体所所长李建刚介绍说,围绕EAST的科学家除了点火、等待、测量和计算,还要摸索未知的理论。 除了EAST,近年我国先后建成HT-7中型超导托卡马克,HL-2A大中型常规导体托卡马克。其中,HL-2A最高电子温度达5500万摄氏度,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凭借出众的技术成就,中国科学家正在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中发挥核心作用。ITER是世界各大国合作的巨型全超导托卡马克装置,也是中国参与的最大国际科学计划。 目前,根据同ITER组织达成的协议,中国承担了ITER装置近8%的采购包,包括包层壁、线圈导体等12个任务,基本涵盖了ITER核心关键部件。其中一些制造任务由中科院等离子体所承担。由于具备全超导托卡马克装置的研制经验,他们生产的ITER超导导体、屏蔽包层等部件的性能在合作七方中处于领先地位。 据介绍,近年来中国对核聚变能源研发投入几乎成指数增长,积极政策的导向使核聚变能源研发处于空前发展时期。(记者 高博)
112 次阅读|2 个评论
儿子幼儿园的“六一”活动和幼儿教育
热度 1 pengfeig1223 2012-6-2 22:35
儿子幼儿园的“六一”活动和幼儿教育
儿子所在的幼儿园是一所普通的民办幼儿园,他们幼儿园的理念是小朋友在幼儿园的三年,要给孩子三个“不同”的“六一”,三个不同的“新年”,儿子今年是中班,已经经历过一次“六一”,一次“新年”,这是他的第二个“六一”,这次六一的主题为 “手拿手、走世界”游园活动,每个班选一个城市、一个地区或者国家,有点像“世博会” 的那个意思,为了搞好“六一”活动,他们老师一个多月前都开始筹备,充分调动各种资源,最后在6月2日上午(周六)成功地举办了游园会。 上午8点右右,游园会正式开始 形象大使1 形象大使2 形象大使3 形象大使4 这个小丑不够丑台湾船歌 台湾船歌 照片是用手机拍的效果比较差。 感叹幼儿园的生活真是人生最美好的一段啊, 全部任务就是如何玩好 ,还有这么多人无私的配合。 相比大、中、小学教育,幼儿园的教育反而是中国最成功的?
个人分类: 杂项|3524 次阅读|2 个评论
二十世纪的中国历史主题
xuxiujiang 2012-5-31 18:15
二十世纪的中国历史是科学与民主不断进步的历史
1836 次阅读|0 个评论
综述文献计量分析有意义吗?(艾滋病文献为例)
xupeiyang 2012-5-31 10:42
综述文献计量分析有意义吗?这是应该讨论的问题。 我分析了一些综述文献的计量分析结果,觉得意义不大,不能说明多少问题,这是综述文献的性质决定的。 看看这个分析结果怎么样? AIDS综述文献的引证分析结果: 引文报告 主题=(AIDS) 精炼依据: 文献类型=( REVIEW ) AND 出版年=( 2009 OR 2000 OR 2011 OR 1997 OR 2008 OR 1998 OR 2010 OR 2012 OR 2007 OR 2006 OR 2005 OR 2004 OR 2003 OR 2002 OR 2001 ) AND 出版年=( 2009 OR 2007 OR 2003 OR 2011 OR 2006 OR 2002 OR 2008 OR 2005 OR 2010 OR 2004 ) 时间跨度=所有年份 数据库=SCI-EXPANDED 找到的结果数: 9425 被引频次总计: 229617 去除自引的被引频次总计: 223505 施引文献: 198346 去除自引的施引文献: 195716 每项平均引用次数: 24.36 h-index: 173 http://apps.webofknowledge.com/CitationReport.do?product=WOSsearch_mode=CitationReportSID=T1P6G2ld5BFIoFj7Oplpage=1cr_pqid=9viewType=summary 检索分析主题=(AIDS) 时间跨度=所有年份 数据库=SCI-EXPANDED 检索结果: 艾滋病(AIDS)总文献量251,006篇,其中综述文献(REVIEW) 15,123篇,计量分析结果如下: 作者分布很分散,这可以理解。 作者 记录 计数 %,共 15123 柱状图 表格中显示的数据行 所有数据行 DE CLERCQ E 30 0.198 % NATH A 25 0.165 % CARBONE A 21 0.139 % KUMAR A 20 0.132 % BOWER M 18 0.119 % LIU XY 18 0.119 % WAINBERG MA 18 0.119 % ANONYMOUS 17 0.112 % ENSOLI B 16 0.106 % TIRELLI U 16 0.106 % MILLER RF 15 0.099 % RICHMAN DD 15 0.099 % WEISS LM 15 0.099 % ZHAN P 15 0.099 % GLOGHINI A 14 0.093 % HAMMER SM 14 0.093 % BREW BJ 13 0.086 % DEZUBE BJ 13 0.086 % GALLO RC 13 0.086 % GAZZARD BG 13 0.086 % LEWIS W 13 0.086 % MONTANER JSG 13 0.086 % SCULLY C 13 0.086 % BERGER JR 12 0.079 % GATELL JM 12 0.079 % GIORDANO A 12 0.079 % MORENO S 12 0.079 % POWER C 12 0.079 % SILVESTRI G 12 0.079 % SINGH S 12 0.079 % SORIANO V 12 0.079 % STEBBING J 12 0.079 % UCKUN FM 12 0.079 % YARCHOAN R 12 0.079 % DALGLEISH AG 11 0.073 % DOMINGO P 11 0.073 % GAIDANO G 11 0.073 % GRAY F 11 0.073 % HIRSCH MS 11 0.073 % KATLAMA C 11 0.073 % MIRO JM 11 0.073 % VACCHER E 11 0.073 % WATSON RR 11 0.073 % BOSHOFF C 10 0.066 % CLOTET B 10 0.066 % COLEBUNDERS R 10 0.066 % GOA KL 10 0.066 % MASLIAH E 10 0.066 % MITSUYA H 10 0.066 % O'BRIEN SJ 10 0.066 % 国家/地区 记录 计数 %,共 15123 柱状图 表格中显示的数据行 所有数据行 美国那么多 USA 7026 46.459 % ENGLAND 1908 12.617 % GERMANY 951 6.288 % CANADA 807 5.336 % FRANCE 741 4.900 % AUSTRALIA 639 4.225 % ITALY 626 4.139 % NETHERLANDS 462 3.055 % JAPAN 440 2.909 % SPAIN 402 2.658 % SWITZERLAND 350 2.314 % INDIA 347 2.295 % 中国第13 PEOPLES R CHINA 274 1.812 % BELGIUM 251 1.660 % SCOTLAND 246 1.627 % SWEDEN 217 1.435 % SOUTH AFRICA 210 1.389 % BRAZIL 198 1.309 % ISRAEL 136 0.899 % GREECE 131 0.866 % NEW ZEALAND 126 0.833 % AUSTRIA 114 0.754 % DENMARK 110 0.727 % WALES 97 0.641 % IRELAND 95 0.628 % NORWAY 94 0.622 % POLAND 89 0.589 % SINGAPORE 87 0.575 % RUSSIA 83 0.549 % FINLAND 79 0.522 % SOUTH KOREA 75 0.496 % PORTUGAL 61 0.403 % THAILAND 58 0.384 % MEXICO 57 0.377 % HUNGARY 54 0.357 % NORTH IRELAND 50 0.331 % CZECH REPUBLIC 48 0.317 % USSR 41 0.271 % ARGENTINA 40 0.264 % TURKEY 39 0.258 % TAIWAN 38 0.251 % UGANDA 37 0.245 % KENYA 36 0.238 % CHILE 32 0.212 % FED REP GER 31 0.205 % IRAN 26 0.172 % NIGERIA 23 0.152 % MALAWI 22 0.145 % PAKISTAN 22 0.145 % MALAYSIA 20 0.132 % 基金资助机构 记录 计数 %,共 15123 柱状图 表格中显示的数据行 所有数据行 前两个机构资助多 NIH 184 1.217 %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132 0.873 % 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 41 0.271 % PFIZER 39 0.258 % GLAXOSMITHKLINE 31 0.205 % WELLCOME TRUST 31 0.205 % EUROPEAN COMMISSION 29 0.192 % NOVARTIS 26 0.172 % BRISTOL MYERS SQUIBB 25 0.165 % NSF 25 0.165 % EUROPEAN UNION 24 0.159 % CANADIAN INSTITUTES OF HEALTH RESEARCH 23 0.152 % 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 20 0.132 %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19 0.126 % ABBOTT 18 0.119 % BOEHRINGER INGELHEIM 18 0.119 % EU 18 0.119 %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NIH 18 0.119 % DEUTSCHE FORSCHUNGSGEMEINSCHAFT 17 0.112 % ROCHE 17 0.112 % US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17 0.112 % CANADIAN INSTITUTES OF HEALTH RESEARCH CIHR 15 0.099 % MERCK 14 0.093 %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NSFC 14 0.093 % CANCER RESEARCH UK 13 0.086 % MINISTRY OF EDUCATION CULTURE SPORT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JAPAN 13 0.086 % NATIONAL INSTITUTE ON DRUG ABUSE 13 0.086 % NATURAL SCIENCES AND ENGINEERING RESEARCH COUNCIL OF CANADA 13 0.086 % RESEARCH FUND FOR THE DOCTORAL PROGRAM OF HIGHER EDUCATION OF CHINA 13 0.086 % AUSTRALIAN RESEARCH COUNCIL 12 0.079 % EUROPEAN COMMUNITY 12 0.079 % NATIONAL INSTITUTE OF ALLERGY AND INFECTIOUS DISEASES 12 0.079 % CNPQ 11 0.073 % GILEAD SCIENCES 11 0.073 % MEDICAL RESEARCH COUNCIL 11 0.073 % NASA 11 0.073 % PFIZER INC 11 0.073 % ASTRAZENECA 10 0.066 % GILEAD 10 0.066 % MRC 10 0.066 % 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10 0.066 %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9 0.060 % BBSRC 9 0.060 % BILL AND MELINDA GATES FOUNDATION 9 0.060 % DEPARTMENT OF DEFENSE 9 0.060 % DFG 9 0.060 % MEDICAL RESEARCH COUNCIL UK 9 0.060 % NIDA 9 0.060 % NIMH 9 0.060 % SWEDISH RESEARCH COUNCIL 9 0.060 % 没有找到中国大陆研究机构,有香港中文大学 CHINESE UNIV HONG KONG 20篇, 0.132 % 机构 记录 计数 %,共 15123 柱状图 表格中显示的数据行 所有数据行 HARVARD UNIV 332 2.195 % UNIV CALIF SAN FRANCISCO 237 1.567 % JOHNS HOPKINS UNIV 193 1.276 % NCI 168 1.111 % UNIV TORONTO 155 1.025 % UNIV WASHINGTON 155 1.025 % UNIV CALIF SAN DIEGO 153 1.012 % UNIV TEXAS 148 0.979 % UNIV CALIF LOS ANGELES 146 0.965 % UNIV OXFORD 129 0.853 % UNIV PENN 128 0.846 % UCL 121 0.800 % UNIV PITTSBURGH 114 0.754 % UNIV MICHIGAN 113 0.747 % YALE UNIV 105 0.694 % UNIV N CAROLINA 104 0.688 % STANFORD UNIV 103 0.681 % EMORY UNIV 102 0.674 % DUKE UNIV 101 0.668 % COLUMBIA UNIV 100 0.661 % UNIV LONDON IMPERIAL COLL SCI TECHNOL MED 99 0.655 % NIAID 95 0.628 % CORNELL UNIV 94 0.622 % UNIV MARYLAND 93 0.615 % CTR DIS CONTROL PREVENT 87 0.575 % UNIV ALABAMA 87 0.575 % UNIV BRITISH COLUMBIA 87 0.575 % UNIV MINNESOTA 87 0.575 % UNIV ILLINOIS 85 0.562 % MCGILL UNIV 84 0.555 % NORTHWESTERN UNIV 84 0.555 % UNIV MIAMI 82 0.542 % UNIV CAMBRIDGE 76 0.503 % MASSACHUSETTS GEN HOSP 75 0.496 % NYU 74 0.489 % MAYO CLIN 73 0.483 % UNIV WISCONSIN 72 0.476 % WASHINGTON UNIV 72 0.476 % UNIV AMSTERDAM 71 0.469 % UNIV CALIF DAVIS 70 0.463 % UNIV MELBOURNE 70 0.463 % INST PASTEUR 67 0.443 % CHELSEA WESTMINSTER HOSP 66 0.436 % UNIV ARIZONA 66 0.436 % UNIV CALIF BERKELEY 66 0.436 % UNIV SYDNEY 66 0.436 % BAYLOR COLL MED 65 0.430 % UNIV COLORADO 65 0.430 % UNIV LIVERPOOL 65 0.430 % UNIV SO CALIF 65 0.430 % 语种 记录 计数 %,共 15123 柱状图 表格中显示的数据行 所有数据行 英文 ENGLISH 14271 94.366 % GERMAN 281 1.858 % FRENCH 226 1.494 % SPANISH 139 0.919 % RUSSIAN 69 0.456 % JAPANESE 40 0.264 % PORTUGUESE 27 0.179 % CZECH 15 0.099 % POLISH 14 0.093 % CHINESE 12 0.079 % HUNGARIAN 8 0.053 % SLOVENIAN 5 0.033 % CROATIAN 4 0.026 % ITALIAN 4 0.026 % TURKISH 3 0.020 % DUTCH 2 0.013 % SERBO CROATIAN 2 0.013 % 出版年 记录 计数 %,共 15123 柱状图 表格中显示的数据行 所有数据行 2009 1242 8.213 % 2011 1196 7.908 % 2008 1147 7.584 % 2010 1146 7.578 % 2007 1009 6.672 % 2006 893 5.905 % 2005 829 5.482 % 2004 745 4.926 % 2003 640 4.232 % 2002 578 3.822 % 2001 536 3.544 % 2000 518 3.425 % 1997 505 3.339 % 1998 504 3.333 % 2012 504 3.333 % 1996 494 3.267 % 1995 428 2.830 % 1999 425 2.810 % 1994 356 2.354 % 1992 332 2.195 % 1991 310 2.050 % 1993 310 2.050 % 1990 90 0.595 % 1988 73 0.483 % 1989 70 0.463 % 1987 51 0.337 % 1986 46 0.304 % 1985 41 0.271 % 1984 28 0.185 % 第一例AIDSC在美国 1983 26 0.172 % 1982 10 0.066 % 1977 8 0.053 % 1979 6 0.040 % 1980 5 0.033 % 1981 5 0.033 % 1978 4 0.026 % 1975 3 0.020 % 1971 2 0.013 % 1972 2 0.013 % 1973 2 0.013 % 1974 2 0.013 % 1976 2 0.013 % 来源出版物 记录 计数 %,共 15123 柱状图 表格中显示的数据行 所有数据行 AIDS 159 1.051 % COCHRANE DATABASE OF SYSTEMATIC REVIEWS 系统评估循证医学数据库 145 0.959 % CURRENT PHARMACEUTICAL DESIGN 130 0.860 % CURRENT MEDICINAL CHEMISTRY 107 0.708 % AIDS REVIEWS 84 0.555 %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TD AIDS 84 0.555 % CURRENT OPINION IN INFECTIOUS DISEASES 80 0.529 % DRUGS 71 0.469 % CURRENT OPINION IN ONCOLOGY 67 0.443 % CURRENT HIV RESEARCH 66 0.436 % CURRENT TOPICS IN MEDICINAL CHEMISTRY 66 0.436 % METHODS IN ENZYMOLOGY 65 0.430 % CLINICAL MICROBIOLOGY REVIEWS 64 0.423 % CLINICAL INFECTIOUS DISEASES 60 0.397 % DRUG DISCOVERY TODAY 57 0.377 % IMMUNOLOGICAL REVIEWS 50 0.331 % CURRENT OPINION IN IMMUNOLOGY 49 0.324 % ADVANCED DRUG DELIVERY REVIEWS 47 0.311 % FRONTIERS IN BIOSCIENCE 46 0.304 % CLINICAL PHARMACOKINETICS 45 0.298 % CURRENT TOPICS IN MICROBIOLOGY AND IMMUNOLOGY 40 0.264 % INDIAN JOURNAL OF MEDICAL RESEARCH 40 0.264 % EXPERT OPINION ON PHARMACOTHERAPY 39 0.258 % JAMA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 39 0.258 % ACS SYMPOSIUM SERIES 37 0.245 % EXPERT OPINION ON THERAPEUTIC PATENTS 36 0.238 % PHARMACOTHERAPY 36 0.238 % JOURNAL OF NEUROVIROLOGY 35 0.231 %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DERMATOLOGY 35 0.231 % ACCOUNTS OF CHEMICAL RESEARCH 34 0.225 % 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 34 0.225 % CURRENT OPINION IN PEDIATRICS 34 0.225 % LANCET INFECTIOUS DISEASES 34 0.225 % MINI REVIEWS IN MEDICINAL CHEMISTRY 34 0.225 % POSTGRADUATE MEDICAL JOURNAL 34 0.225 % SPORTS MEDICINE 34 0.225 % CLINICAL RADIOLOGY 33 0.218 % JOURNAL OF LEUKOCYTE BIOLOGY 33 0.218 % PHARMACOECONOMICS 33 0.218 % PHARMACOLOGY THERAPEUTICS 33 0.218 % SEMINARS IN RESPIRATORY AND CRITICAL CARE MEDICINE 33 0.218 % DRUG SAFETY 31 0.205 % EXPERT OPINION ON DRUG DISCOVERY 31 0.205 % CELLULAR AND MOLECULAR LIFE SCIENCES 30 0.198 % CHEMICAL SOCIETY REVIEWS 30 0.198 % CURRENT OPINION IN RHEUMATOLOGY 30 0.198 % M S MEDECINE SCIENCES 30 0.198 % TRENDS IN MICROBIOLOGY 30 0.198 % CRITICAL REVIEWS IN ONCOLOGY HEMATOLOGY 29 0.192 % CURRENT OPINION IN DRUG DISCOVERY DEVELOPMENT 29 0.192 % FUTURE VIROLOGY 29 0.192 % JOURNAL OF VIROLOGY 29 0.192 % PRESSE MEDICALE 29 0.192 % REVIEWS IN MEDICAL VIROLOGY 29 0.192 % REVIEWS OF INFECTIOUS DISEASES 29 0.192 % SEMINARS IN NUCLEAR MEDICINE 29 0.192 % SPINE JOURNAL 29 0.192 % ANNUAL REVIEW OF MEDICINE 28 0.185 % CHEMIE INGENIEUR TECHNIK 28 0.185 % CURRENT OPINION IN BIOTECHNOLOGY 28 0.185 % JOURNAL OF NEUROIMMUNE PHARMACOLOGY 28 0.185 % LANCET 28 0.185 % ARCHIVES OF INTERNAL MEDICINE 27 0.179 % PROCEEDINGS OF THE IEEE 27 0.179 % TRENDS IN PHARMACOLOGICAL SCIENCES 27 0.179 % AMERICAN JOURNAL OF ROENTGENOLOGY 26 0.172 % CURRENT DRUG TARGETS 26 0.172 % EXPERT OPINION ON BIOLOGICAL THERAPY 26 0.172 % EXPERT OPINION ON DRUG METABOLISM TOXICOLOGY 26 0.172 % EXPERT REVIEW OF MOLECULAR DIAGNOSTICS 26 0.172 % MEDICAL CLINICS OF NORTH AMERICA 26 0.172 % MEDICAL HYPOTHESES 26 0.172 % ANNALS OF PHARMACOTHERAPY 25 0.165 % EXPERT OPINION ON INVESTIGATIONAL DRUGS 25 0.165 % EXPERT REVIEW OF VACCINES 25 0.165 % HISTOPATHOLOGY 25 0.165 % MAYO CLINIC PROCEEDINGS 25 0.165 % REVISTA DE NEUROLOGIA 25 0.165 % SURVEY OF OPHTHALMOLOGY 25 0.165 % TRENDS IN BIOTECHNOLOGY 25 0.165 % TRENDS IN IMMUNOLOGY 25 0.165 % ANTIVIRAL RESEARCH 24 0.159 % CHEST 24 0.159 % CURRENT OPINION IN MICROBIOLOGY 24 0.159 % MEDICINA CLINICA 24 0.159 % MICROBES AND INFECTION 24 0.159 % ANNUAL REVIEW OF PUBLIC HEALTH 23 0.152 % FASEB JOURNAL 23 0.152 %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23 0.152 % NUTRITION REVIEWS 23 0.152 % VACCINE 23 0.152 % ANNUAL REVIEW OF IMMUNOLOGY 22 0.145 % CNS DRUGS 22 0.145 % CURRENT OPINION IN CHEMICAL BIOLOGY 22 0.145 % EXPERT REVIEW OF ANTI INFECTIVE THERAPY 22 0.145 %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ERMATOLOGY 22 0.145 % RENEWABLE SUSTAINABLE ENERGY REVIEWS 22 0.145 % YAKUGAKU ZASSHI JOURNAL OF THE PHARMACEUTICAL SOCIETY OF JAPAN 22 0.145 % BLOOD REVIEWS 21 0.139 % JOURNAL OF 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S AND HUMAN RETROVIROLOGY 21 0.139 % 学科分布很广泛 学科类别 记录 计数 %,共 15123 柱状图 表格中显示的数据行 所有数据行 PHARMACOLOGY PHARMACY 1973 13.046 % IMMUNOLOGY 1472 9.734 % GENERAL INTERNAL MEDICINE 1293 8.550 % BIOCHEMISTRY MOLECULAR BIOLOGY 1259 8.325 % NEUROSCIENCES NEUROLOGY 1060 7.009 % INFECTIOUS DISEASES 1016 6.718 % ONCOLOGY 742 4.906 % CHEMISTRY 666 4.404 % CELL BIOLOGY 624 4.126 % VIROLOGY 589 3.895 % MICROBIOLOGY 584 3.862 % RESEARCH EXPERIMENTAL MEDICINE 540 3.571 % ENGINEERING 425 2.810 % PUBLIC ENVIRONMENTAL OCCUPATIONAL HEALTH 381 2.519 % RADIOLOGY NUCLEAR MEDICINE MEDICAL IMAGING 355 2.347 % PATHOLOGY 345 2.281 % BIOTECHNOLOGY APPLIED MICROBIOLOGY 341 2.255 % SURGERY 340 2.248 % GENETICS HEREDITY 317 2.096 % PSYCHIATRY 304 2.010 % HEMATOLOGY 260 1.719 % PEDIATRICS 257 1.699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ECOLOGY 242 1.600 % TOXICOLOGY 234 1.547 % CARDIOVASCULAR SYSTEM CARDIOLOGY 218 1.442 % GASTROENTEROLOGY HEPATOLOGY 214 1.415 % DERMATOLOGY 200 1.322 % ENDOCRINOLOGY METABOLISM 197 1.303 % COMPUTER SCIENCE 196 1.296 % RESPIRATORY SYSTEM 196 1.296 % NUTRITION DIETETICS 188 1.243 % UROLOGY NEPHROLOGY 187 1.237 % SPORT SCIENCES 182 1.203 % VETERINARY SCIENCES 174 1.151 % MATERIALS SCIENCE 171 1.131 % SCIENCE TECHNOLOGY OTHER TOPICS 168 1.111 % PLANT SCIENCES 164 1.084 % BIOPHYSICS 153 1.012 % HEALTH CARE SCIENCES SERVICES 150 0.992 % PHYSICS 150 0.992 % PSYCHOLOGY 138 0.913 % LIFE SCIENCES BIOMEDICINE OTHER TOPICS 137 0.906 % AGRICULTURE 135 0.893 % DENTISTRY ORAL SURGERY MEDICINE 130 0.860 % MEDICAL LABORATORY TECHNOLOGY 129 0.853 % OBSTETRICS GYNECOLOGY 126 0.833 % ORTHOPEDICS 121 0.800 % PHYSIOLOGY 117 0.774 % OTORHINOLARYNGOLOGY 112 0.741 % FOOD SCIENCE TECHNOLOGY 108 0.714 % RHEUMATOLOGY 107 0.708 % ALLERGY 105 0.694 % GEOLOGY 101 0.668 % PARASITOLOGY 101 0.668 % TROPICAL MEDICINE 96 0.635 % OPHTHALMOLOGY 91 0.602 % REHABILITATION 86 0.569 % ZOOLOGY 76 0.503 % ANESTHESIOLOGY 70 0.463 % BEHAVIORAL SCIENCES 62 0.410 % BUSINESS ECONOMICS 59 0.390 % EVOLUTIONARY BIOLOGY 59 0.390 % GERIATRICS GERONTOLOGY 58 0.384 % POLYMER SCIENCE 55 0.364 % ASTRONOMY ASTROPHYSICS 54 0.357 % ENERGY FUELS 54 0.357 % LEGAL MEDICINE 52 0.344 % MATHEMATICS 52 0.344 % MEDICAL INFORMATICS 52 0.344 % OPERATIONS RESEARCH MANAGEMENT SCIENCE 50 0.331 % REPRODUCTIVE BIOLOGY 50 0.331 % DEVELOPMENTAL BIOLOGY 46 0.304 % EMERGENCY MEDICINE 45 0.298 % MARINE FRESHWATER BIOLOGY 44 0.291 % GEOCHEMISTRY GEOPHYSICS 43 0.284 % SUBSTANCE ABUSE 41 0.271 % TRANSPLANTATION 40 0.264 % MYCOLOGY 38 0.251 % ENTOMOLOGY 37 0.245 % SPECTROSCOPY 35 0.231 % MICROSCOPY 34 0.225 % NURSING 33 0.218 % MATHEMATICAL COMPUTATIONAL BIOLOGY 32 0.212 % WATER RESOURCES 32 0.212 % ANATOMY MORPHOLOGY 31 0.205 % INSTRUMENTS INSTRUMENTATION 31 0.205 % INTEGRATIVE COMPLEMENTARY MEDICINE 28 0.185 % PALEONTOLOGY 23 0.152 % PHYSICAL GEOGRAPHY 23 0.152 % FORESTRY 21 0.139 % EDUCATION EDUCATIONAL RESEARCH 20 0.132 % SOCIAL SCIENCES OTHER TOPICS 20 0.132 % METALLURGY METALLURGICAL ENGINEERING 19 0.126 % THERMODYNAMICS 19 0.126 % MECHANICS 18 0.119 % HISTORY PHILOSOPHY OF SCIENCE 17 0.112 % ACOUSTICS 16 0.106 % AUTOMATION CONTROL SYSTEMS 16 0.106 % FISHERIES 16 0.106 % ELECTROCHEMISTRY 15 0.099 % METEOROLOGY ATMOSPHERIC SCIENCES 15 0.099 % OCEANOGRAPHY 15 0.099 % INFORMATION SCIENCE LIBRARY SCIENCE 14 0.093 % NUCLEAR SCIENCE TECHNOLOGY 14 0.093 % IMAGING SCIENCE PHOTOGRAPHIC TECHNOLOGY 13 0.086 % ANTHROPOLOGY 12 0.079 % MINING MINERAL PROCESSING 12 0.079 % 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 10 0.066 % TELECOMMUNICATIONS 10 0.066 % CONSTRUCTION BUILDING TECHNOLOGY 9 0.060 % REMOTE SENSING 9 0.060 % ROBOTICS 8 0.053 % SOCIAL ISSUES 8 0.053 % OPTICS 7 0.046 % MINERALOGY 6 0.040 % BIOMEDICAL SOCIAL SCIENCES 5 0.033 % CRYSTALLOGRAPHY 5 0.033 % MEDICAL ETHICS 4 0.026 % ARCHAEOLOGY 3 0.020 % GOVERNMENT LAW 3 0.020 % MATHEMATICAL METHODS IN SOCIAL SCIENCES 3 0.020 % ETHNIC STUDIES 2 0.013 % GEOGRAPHY 2 0.013 % WOMEN S STUDIES 2 0.013 % http://wcs.webofknowledge.com/RA/analyze.do?APP_RETURN_URL=http%3A%2F%2Fapps.webofknowledge.com%2Fsummary.do%3FSID%3DT1P6G2ld5BFIoFj7Opl%26product%3DWOS%26qid%3D3%26search_mode%3DRefineSID=T1P6G2ld5BFIoFj7Oplproduct=WOSPRODUCT=WOScanRun=yesmode=AnalyzeviewType=summaryparentQid=3db_id=resultSetID=3ua_url=http%3A%2F%2Fapps.webofknowledge.commaxRecs=100000maxSave=100000HISTORY=Document+Type%3D%28REVIEW%29field=SJ_%E5%AD%A6%E7%A7%91%E7%B1%BB%E5%88%AB_SubjectCategory_enmaxRows=250threshold=2sortType=Valuex=17y=10
个人分类: 信息分析|3014 次阅读|0 个评论
主题标引规则对文献计量分析的影响
xupeiyang 2012-5-31 09:34
主题标引规则对采用医学主题词(MESH)做文献计量分析是有影响的。 1 由于标引深度的控制,有些文献中比较重要的内容就不一定标引出来。 2 标引规则有:上位标引、靠词标引、组配标引等,有些主题概念不能直接反映出来。 3 MESH主题词分为主要叙词、次要叙词,前者用于定性加权(*)标引,如果采用加权标引的主题词进行文献计量分析,局限性和问题就更大。 4 副主题词组配数量是人为控制的,例如:一篇疾病治疗的文献中讲到三种以上治疗方法时,不标引具体的治疗方法,只组配副主题词/治疗,这样在文献计量分析时就统计不到具体的治疗方法,但很可能这几种治疗方法是非常重要的研究内容。 5 还有很多标引规则对文献计量分析的全面性和准确性造成影响,比如:肿瘤文献的标引规则,药物文献的标引规则。以后将具体介绍和讨论。 标引深度分为一级标引和二级标引。?   一级标引?   是指以文章的主题为中心来说的。主题是作者集中力量所要表达的主要思想,但作者所写的东西并非一切都是主题。如:提到前人的研究、介绍性说明,一时的提法和背景等,都不是真正研究的对象。总的来说,一级标引是文章论述的重点,是作者探讨的目的和对象,在医学领域中最常见的是指:? 1. 医学各个学科或专业知识主要论述的课题。? 2. 某种实验研究的直接目的和结果。? 3. 临床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等重要的手段、方法及创新。? 4. 一篇文章中篇幅占得较多的内容。? 5. 尽管篇幅不多,但材料新、有创见并为读者所关心的内容。? 6. 词表和标引规则中规定作为一级标引的概念。? 7. 一级标引词用加权符号 * 表示。? 例: * 肝疾病? 肝疾病/ * 治疗?     * 肝疾病/诊断? 二级标引? 1. 是文献论述的次要主题。? 2. 有时是一级标引的组配标引词。? 3. 为了某种研究目的所提供的载体、条件、方法和手段。例如;某种动物的去势、疾病的化学诱导,同位素标记,人工造瘘,胸腺切除等等。? 4. 治疗学中药物的剂型、剂量、投药方式等。? 5. 文献中的一般特征或附加成分。例如:地名、时代、文献类型、语种等。? 6. 计算机检索的特征词如:人类 ( 包括性别、年龄组 ) 、动物 ( 如:大鼠、小鼠、狗、猫 ) 。 7. 词表中规定应作为二级标引的主题词,如对两种病的鉴别诊断,除在各疾病后组配/诊断外,还要标诊断,鉴别。? 不要标引的内容?   1. 文中提到的常规技术,也未加以讨论,大家已熟知的东西。如;一篇关于心脏病诊断的文章,提到常规的心电描记术;一篇关于糖尿病的文章,提到葡萄糖耐量试验;在组织学和细胞学中,提到常规的显微镜应用等。? 2. 研究工作用的载体在处理中所采用的方式、方法及其数量等。? 3. 文中未加讨论或作者考虑不够成熟的某种概念,如一篇关于氨基酸的文章中提到某种新的,未加证实的氨基酸。? 4. 临床上构成一种变化不定的、不明显的症状群。? 5. 一些非历史性文章中有关历史背景的说明。? MeSH 的主题结构和种类 ①主题词( Descriptors/Main Heading): 主题词用以表达主题事物和内容,该类词是 MeSH 的核心,主题词可以有单词、短语和倒置等形式。 单词主题词: Microtomy ( 超薄切片法 ), Plasmids ( 质粒 ), … 短语主题词: Microspora Infections ( 微孢子门感染 ), … 倒置主题词: Microscopy, Electron ( 显微镜,电子 ) … ②限定词 / 副主题词( Qualifier/ Subheading ) : 限定词或称作副主题词只能与主题词组配使用,提供一种将某主题词特指方面相关文献集中的方法。 ③出版类型词 ( Publication Types , PT ): 出版类型词代替原来的资料副主题词( form subdivision ) , 于 1999 年开始使用,出版类型词描述款目的特征即类型是什么,该类词用于机检系统中对检出文献进行限定。 ④地理词( Geographics ):地理词包括大陆、地区、国家、州和其它地理部分,在树结构表中的 Z 类列出,但字顺表中不包含这类词。地理词可用于机检系统中对检出文献进行限定。 ⑤款目词( Entry term )或“见”参照 ( see references ):款目词主要是主题词的同义词,包括主题词词形、词序以及拼写的不同形式,或是主题词的相关参照词。正式标引以及生成各种标目均不用款目词。在机检系统中,款目词词表是强化 MeSH 词典的一种方式。 MeSH 的选词原则和标引方法 标引常见的、文献特指的、且词表中可直接查到主题词的概念比较容易,但有些新概念、复合概念以及词表没有专指的主题词或款目词,进行主题标引就有一定的难度。 MeSH 对这类情况提供了三种标引方法: ①组配 : 即采用两个或多个主题词标引,如空肠炎( jejunal enteritis ), 可以用“空肠”( jejunal ) 和“肠炎”( enteritis ) 这两个主题词表示。 ②主题词限定 : 是指用规定的副主题词与主题词组合使用,如单胺氧化酶缺乏可以表达为“单胺氧化酶 / 缺乏” ( Monoamine Oxidase/deficiency )。 ③ 先组主题词标引 : 先组主题词实质是主题词与主题词组合表达的概念,由于这种概念的文献量多,使用频率高,将这种组合定为正式主题词,词形也发生了变化。 MeSH 中有大量这类词,如“肝糖原”( Liver Glycogen )“胸外科学” ( Thoracic Surgery ), “心脏移植”( Heart Transplantation ), “心肺转流术”( Cardiopulmonary Bypass )等。为避免应该使用先组词时误用限定词, NLM 增加了一类注释 , 即限定注释 ( 详见: MeSH 的参照系统 ② 注释 ) 。 ④ 使用顺序:在对医学文献信息资源进行主题标引时, MeSH 对提供的三种标引方法规定了使用顺序,即首选先组主题词,次选主题词限定,最后才用组配的方法。这种首选先组、次选限定、后选组配标引方法的选词原则,适用于所有采用 MeSH 进行主题标引的数据库系统,而不管是书目数据库、期刊论文文献数据库或是药学、循证医学、艾滋病等其它专题性数据库。 标引实践证明,标引误差很多与主题分析有关。 有人曾专门做过这方面的调查,发现造成标引误差的因素中有 40% 与主题分析有关。而且值得强调的是,由于不遵守标引规则而形成的误差,往往可以在审核时发现和纠正。但是由于主题分析不准确所形成的标引误差,一般是难以发现的。主题分析是标引的第一步,也是最为重要的一步。   主题分析的误差?    ? 主题分析是标引工作的关键环节,主题分析的结果又是标引的重要依据。主题分析的好环,直接关系到文献的标引质量和检索的效果。如果主题分析不当,即使选词最好,也会影响标引和检索的效果,降低文献检索工具的查全率和查准率。因此,在进行主题分析时,必须注意防止和消除各种主题分析的误差。所谓主题分析误差,是指在主题分析过程中所产生的人为性误差。主题分析的误差有两种:? 1. 提炼误差:这是指从文献中提炼出来的主题概念及其数量,同文献本身所具有的主题概念及其数量之间的差异。这里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提炼与分析出的主题概念是错的,与原文献不符;二是提炼与分析出的主题概念比原文献少了或多了。? 2 ?取舍误差:这是指标引人员对提炼和分析出的主题概念,在选定应标引的主题概念时取舍上的误差。也就是说,应省略的没有省略,不应省略的却省略了,或省略不一致。? 上述误差,主要是由于标引人员的观点、方法和知识水平的不同所造成的。避免和分析这些误差,提高主题分析的质量水平,就必须从以下方面加以注意。? 1. 必须不断提高标引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只有懂得专业知识,又掌握标引方法和技术的人,才能真正标引好该专业的文献。? 2. 同一标引人员标引文献的专业范围,应尽量做到相对稳定。这样做有利于提高文献标引的一致性、准确性,并大大提高主题分析的质量水平和文献标引的速度。? 3. 在标引的一般规则中,明确规定出本部门,本专业的标引范围和重点,规定统一的标引深度和检索深度,以便标引人员在对文献进行主题分析时,选定应标引的主题概念时,在取舍上有章可循。? 标引时,首先分析一篇文献并弄清以下问题: ? 1. 这篇文献的主要论点是什么 ? 用户会用哪些概念去检索这篇文献 ? ? 2. 这篇文献的次要论点是什么 ? ? 3. 哪些概念是文献讨论的而不是仅仅提到 ? ? 4. 结合期刊的专业考虑,这篇文献的倾向和重点是什么 ? 与既定的标引原则有何关系,是关于实验研究的还是临床方面的 ? 是哪个专业的 ? ? 5. 权衡题名和文内泛指的概念和专指的概念,何者更为重要 ? ? 6. 选作标引的概念是否根据文献的实质内容而不是根据标引人员个人的或主观的评价 ? ?
个人分类: 信息分析|3448 次阅读|0 个评论
深度报道的要领
xuxiujiang 2012-5-29 17:36
深度报道的要领就是明确一个主题,展开多个侧面,抓住几个类型,不同侧面要明确重点,有所侧重,那个最能说明问题,就在那个方面报道,有所分工有所取舍,才会脉络清晰,印象深刻
2159 次阅读|0 个评论
手足口病研究文献计量分析
xupeiyang 2012-5-25 14:19
国内文献分析结果: 主题 学科 期刊 作者 时间 地区 手足口病(5322) 肠道病毒属(1278) 危重病(1134) 传染病(1026) 口腔(946) 发热(882) 感染(663) 传染病控制(508) 肺水肿(469) 回顾性研究(446) 小儿肠道病毒感染(2912) 肠道病毒(786) 肠道病毒感染(714) 口腔解剖学(474) 发热(463) 流行病学基本理论与方法(409) 抗病毒药物(405) 影响生长代谢机能药物(363) 小儿传染病(284) 传染病预防(272) 中国实用医药(107)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97) 中国误诊学杂志(76) 中国医药指南(73) 吉林医学(70) 预防医学论坛(66)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64) 现代预防医学(59) 中国热带医学(59) 中国小儿急救医学(59) 许文波(22) 张勇(19) 王玉光(15) 王全意(15) 杜曾庆(15) 黎新宇(13) 黄芳(13) 王芳(13) 潘家华(13) 李静(13) 2012(95) 2011(1860) 2010(1434) 2009(900) 2008(416) 2007(72) 2006(49) 2005(68) 2004(65) 2003(49) 山东(623) 广东(475) 河南(467) 江苏(445) 浙江(296) 北京(253) 河北(245) 广西(244) 安徽(206) 湖北(205) http://www.sinomed.ac.cn/analysis.do 国际文献引证分析结果: 引文报告 主题=(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 时间跨度=1970-2012. 数据库=SCI-EXPANDED. 此报告中的引文均来源于Web of Science收录的文献。执行"被引参考文献检索",可查看Web of Science未收录文献的引文。 找到的结果数: 533 被引频次总计: 7782 去除自引的被引频次总计: 3654 施引文献: 2316 去除自引的施引文献: 1911 每项平均引用次数: 14.60 h-index: 43 http://apps.webofknowledge.com/CitationReport.do?product=WOSsearch_mode=CitationReportSID=X2K2C7AcK@LN5OD2i8Gpage=1cr_pqid=15viewType=summary 国际文献计量分析结果: 作者 记录 计数 %,共 533 柱状图 表格中显示的数据行 所有数据行 CHANG LY 25 4.690 % LIN TY 25 4.690 % SHIH SR 25 4.690 % LIU CC 21 3.940 % CHOW VTK 17 3.189 % SHIMIZU H 17 3.189 % HUANG YC 16 3.002 % TSAO KC 14 2.627 % WANG JR 14 2.627 % CARDOSA MJ 13 2.439 % PERERA D 13 2.439 % POH CL 13 2.439 % ZHANG Y 12 2.251 % HUANG LM 11 2.064 % MCMINN PC 11 2.064 % XU WB 11 2.064 % JIN Q 10 1.876 % SU IJ 10 1.876 % TAN EL 10 1.876 % ABUBAKAR S 9 1.689 % CHAN KP 9 1.689 % MIYAMURA T 8 1.501 % NING HC 8 1.501 % HAGIWARA A 7 1.313 % HSU KH 7 1.313 % 国家/地区 记录 计数 %,共 533 柱状图 表格中显示的数据行 所有数据行 PEOPLES R CHINA 116 21.764 % TAIWAN 104 19.512 % USA 70 13.133 % JAPAN 66 12.383 % MALAYSIA 37 6.942 % SINGAPORE 32 6.004 % ENGLAND 31 5.816 % AUSTRALIA 29 5.441 % FRANCE 19 3.565 % GERMANY 16 3.002 % SPAIN 13 2.439 % SOUTH KOREA 11 2.064 % INDIA 10 1.876 % NETHERLANDS 7 1.313 % THAILAND 7 1.313 % ITALY 5 0.938 % SWITZERLAND 5 0.938 % FED REP GER 4 0.750 % FINLAND 4 0.750 % VIETNAM 4 0.750 % AUSTRIA 3 0.563 % BELGIUM 3 0.563 % DENMARK 3 0.563 % SCOTLAND 3 0.563 % SWEDEN 3 0.563 % 基金资助机构 记录 计数 %,共 533 柱状图 表格中显示的数据行 所有数据行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16 3.002 % NATIONAL BASIC RESEARCH PROGRAM OF CHINA 973 PROGRAM 7 1.313 % NATIONAL SCIENCE COUNCIL 6 1.126 % NATIONAL SCIENCE COUNCIL TAIWAN 6 1.126 %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5 0.938 % WELLCOME TRUST 5 0.938 % MINIST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THE PEOPLE S REPUBLIC OF CHINA 4 0.750 % NATIONAL HEALTH RESEARCH INSTITUTES 4 0.750 % NATIONAL HEALTH RESEARCH INSTITUTES TAIWAN 4 0.750 % NATIONAL ST MAJOR PROJECT 4 0.750 % 机构 记录 计数 %,共 533 柱状图 表格中显示的数据行 所有数据行 CHANG GUNG UNIV 36 6.754 % NATL INST INFECT DIS 25 4.690 % NATL UNIV SINGAPORE 22 4.128 % NATL HLTH RES INST 21 3.940 % NATL CHENG KUNG UNIV 20 3.752 % CHINESE CTR DIS CONTROL PREVENT 19 3.565 % CHINESE ACAD MED SCI 18 3.377 % CHANG GUNG MEM HOSP 17 3.189 % NATL TAIWAN UNIV 16 3.002 % UNIV MALAYA 16 3.002 % UNIV MALAYSIA SARAWAK 16 3.002 % CHANG GUNG CHILDRENS HOSP 14 2.627 % CHINESE ACAD SCI 12 2.251 % CTR DIS CONTROL 12 2.251 % NATL TAIWAN UNIV HOSP 12 2.251 % NATL CHENG KUNG UNIV HOSP 11 2.064 % NATL INST HLTH 10 1.876 % NATL YANG MING UNIV 10 1.876 % PEKING UNION MED COLL 10 1.876 % SINGAPORE GEN HOSP 10 1.876 % ACAD SINICA 9 1.689 % UNIV SYDNEY 9 1.689 % BEIJING INST MICROBIOL EPIDEMIOL 8 1.501 % CHINA MED UNIV 8 1.501 % MINIST HLTH 8 1.501 % 出版年 记录 计数 %,共 533 柱状图 表格中显示的数据行 所有数据行 2011 101 18.949 % 2010 70 13.133 % 2009 40 7.505 % 2012 40 7.505 % 2007 26 4.878 % 2003 25 4.690 % 2008 24 4.503 % 2000 23 4.315 % 2002 23 4.315 % 2006 20 3.752 % 2004 19 3.565 % 1999 16 3.002 % 2001 11 2.064 % 2005 9 1.689 % 1972 6 1.126 % 1998 6 1.126 % 1976 5 0.938 % 1977 5 0.938 % 1980 5 0.938 % 1996 5 0.938 % 1997 5 0.938 % 1973 4 0.750 % 1975 4 0.750 % 1991 4 0.750 % 1995 4 0.750 % 来源出版物 记录 计数 %,共 533 柱状图 表格中显示的数据行 所有数据行 JOURNAL OF CLINICAL MICROBIOLOGY 20 3.752 % 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S 19 3.565 % JOURNAL OF VIROLOGY 17 3.189 % JAPANESE JOURNAL OF INFECTIOUS DISEASES 16 3.002 % ARCHIVES OF VIROLOGY 15 2.814 % PLOS ONE 14 2.627 % VACCINE 14 2.627 % JOURNAL OF CLINICAL VIROLOGY 13 2.439 % JOURNAL OF MEDICAL VIROLOGY 13 2.439 % PEDIATRIC INFECTIOUS DISEASE JOURNAL 13 2.439 % CLINICAL INFECTIOUS DISEASES 11 2.064 % LANCET 11 2.064 %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FECTIOUS DISEASES 10 1.876 % JOURNAL OF VIROLOGICAL METHODS 10 1.876 % VIROLOGY JOURNAL 10 1.876 % JOURNAL OF GENERAL VIROLOGY 7 1.313 % SCANDINAVIAN JOURNAL OF INFECTIOUS DISEASES 7 1.313 % VIRUS RESEARCH 7 1.313 % BMC INFECTIOUS DISEASES 6 1.126 % JOURNAL OF MICROBIOLOGY IMMUNOLOGY AND INFECTION 6 1.126 % PEDIATRICS 6 1.126 % MICROBIOLOGY AND IMMUNOLOGY 5 0.938 % VIROLOGY 5 0.938 % BIOCHEMICAL AND BIOPHYSICAL RESEARCH COMMUNICATIONS 4 0.750 % FUTURE VIROLOGY 4 0.750 % 学科类别 记录 计数 %,共 533 柱状图 表格中显示的数据行 所有数据行 INFECTIOUS DISEASES 119 22.326 % VIROLOGY 116 21.764 % IMMUNOLOGY 82 15.385 % MICROBIOLOGY 65 12.195 % GENERAL INTERNAL MEDICINE 50 9.381 % PEDIATRICS 50 9.381 % DERMATOLOGY 35 6.567 % BIOCHEMISTRY MOLECULAR BIOLOGY 29 5.441 % RESEARCH EXPERIMENTAL MEDICINE 25 4.690 % BIOTECHNOLOGY APPLIED MICROBIOLOGY 23 4.315 % PUBLIC ENVIRONMENTAL OCCUPATIONAL HEALTH 21 3.940 % NEUROSCIENCES NEUROLOGY 17 3.189 % LIFE SCIENCES BIOMEDICINE OTHER TOPICS 15 2.814 % VETERINARY SCIENCES 10 1.876 % PHARMACOLOGY PHARMACY 9 1.689 % BIOPHYSICS 7 1.313 % PATHOLOGY 6 1.126 % CELL BIOLOGY 5 0.938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ECOLOGY 5 0.938 % AGRICULTURE 4 0.750 % GASTROENTEROLOGY HEPATOLOGY 4 0.750 % GENETICS HEREDITY 4 0.750 % RADIOLOGY NUCLEAR MEDICINE MEDICAL IMAGING 4 0.750 % DENTISTRY ORAL SURGERY MEDICINE 3 0.563 % INTEGRATIVE COMPLEMENTARY MEDICINE 3 0.563 % http://wcs.webofknowledge.com/RA/analyze.do?APP_RETURN_URL=http%3A%2F%2Fapps.webofknowledge.com%2Fsummary.do%3FSID%3DX2K2C7AcK%2540LN5OD2i8G%26product%3DWOS%26qid%3D15%26search_mode%3DGeneralSearchSID=X2K2C7AcK@LN5OD2i8Gproduct=WOSPRODUCT=WOScanRun=yesmode=AnalyzeviewType=summaryparentQid=15db_id=resultSetID=15ua_url=http%3A%2F%2Fapps.webofknowledge.commaxRecs=100000maxSave=100000HISTORY=field=SJ_%E5%AD%A6%E7%A7%91%E7%B1%BB%E5%88%AB_SubjectCategory_enmaxRows=25threshold=2sortType=Valuex=21y=3
个人分类: 传染病学|2630 次阅读|0 个评论
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的感慨
热度 2 mimu 2012-5-22 22:09
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的感慨
每年的5月22日是“ 国际生物多样性日 ”(International Day for Biological Diversity),2012 年的主题是“海洋生物多样性”。 身处内陆,关注的更多的是身边的事物,比如长江流域的豚类。 进入二十一世纪,最让人难过的要算长江女神白稽豚的灭绝了, 白鳍豚成为当今世界上第一个由于人类过度活动而导致灭绝的鲸类动物。这实在是中国人的一大耻辱。 拿出自己在1998年7月拍摄的白稽豚淇淇的照片,感慨了很久。 还记得,在不大的水泥池中,98年的时候,孤独的淇淇看起来游得已然很吃力;它粗重的呼吸声,甚至让我有些忽视它的优雅而心生恻隐。我很想在池子边多呆上一段时间,陪可怜的淇淇多说上几句话。我相信,我凝视着它的眼睛,一定读懂了我的想法,变得活跃多了,才一次次击打着水花,才一次次在我身边跃起,展示着它的美丽。 令人担忧的是,目前生活在长江水域的另外一种淡水鲸类---江豚,也屡遭水质污染、螺旋桨击打和排钩的攻击,目前的数量也逐渐减少,尤其是今年以来,江豚死亡数量急剧上升,死亡比例已经对整个种群的生存构成一定的威胁,而中国还没拿出令人信服的措施和行动出来,白鳍豚的悲剧眼见即将重演。 在生物多样性保护这个领域,发多少高点数的SCI文章都是苍白无力的,重要的是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保护好我们身边的这些好伙伴。如果江豚再度灭绝,我们高度颂扬的所谓的SCI文章,甚至看起来会是丑陋的。这方面我所接触到的科研人员是有很高的觉悟的,但是作为个体的研究单元,是无法改变改变这个领域的科研评价体系的。
5555 次阅读|2 个评论
数学主题分类表MSC2010
zjzhang 2012-5-17 18:55
MSC2010.pdf 注: 1. 数学主题分类表是发表英文数学文章所必须的, 写文章的时候加上 MSC ( M athematical S ubject C lassification) 方便主编找审稿人,也方便文章发表后让更多的同行看到. 2. 貌似现在很多人还在用MSC2000的. 这个应该是最新的吧.
个人分类: 数学|7443 次阅读|0 个评论
能让人成熟的不是岁月,而是经历
hustxiaohui 2012-5-15 17:16
虽说已经退出了中心的日常行政职务,但是在这一年多形成的紧张习惯却不能一下子拿掉,总担心电话响,总害怕有这样那样的事要找我。常常是紧张了一天,什么事也没有。对如何阅读,如何思考,却没了主意,静不下来,沉不进去。对目前的“自由”状态还有些不敢相信。只是做了一年半就成这样,要是做个4、5年下来,学术生涯就真的要废废啦。由此也觉得幸好是自己拯救了自己一把。另外,也有些明白,行政和教学两种路数之间的差异来自何处了。 今天的主题倒不是要分析行政与教学之间的关系。而是这一阶段的徘徊中,逐渐明白了一些事情。 如何能够惬意地工作,把它做成自己的事业。 先来说一说我一个新晋大学教师的一天(虽说已经工作近两年,但种种原因使得这半年才算是正常的高校教师的生活)。 今天早上,老公煮了早饭,然后一起吃早餐,他去上班,我来洗碗收拾厨房。9点坐进书房看电脑(详细研究了下“掷出窗外”这个网站,还顺带看了些新闻八卦),12点给自己煮东西吃,看点书(把《江城》的结尾部分结束,开了《天真人类学家》的头),1点半午睡,2点半起,洗漱,再次坐进书房。本来是想把之前准备的一篇论文修改一下,但始终没有勇气打开那个文档,论文的进展出现了问题,我自己觉得写的不好,又想不出如何改进,很是头疼。 看了一会儿耶鲁公开课《聆听音乐》(顺便推荐一下,非常棒)第2课,但因为静不下心来,还是停止了。静不下来得的原因是,我明明知道此刻我最应该做的事情是什么,却偏偏不去做,这一天马上就要过去了,我又不希望一点进展都没有,内心纠结地很。最后想找一个地方疏解一下,哪知QQ的日志功能很弱,半天都不能编辑,我就想起了这个更合适谈论这个话题的地方。 其实,我现在对这份工作越来越喜欢了,早上不用着急去上班,也没有时刻盯着你的工作进度,不准偷懒。还可以以工作的名义看很多书,学生们都是意气风发的少年,向朋友一样地融洽相处,都是积极向上的情绪。可能困难的地方在于,在兼顾兴趣的基础上要出学术研究成果,而研究成果是很严肃的,研究过程是枯燥的,因此不是每个人都能胜任的。既然热爱这份工作,就要直面它的困难,回避只能使工作不喜欢你,到头来,你再喜欢他也没有用。任何一份工作,任何人的事业都不可能像读一部小说那样惬意。 本来是要写一篇东西来记录新的开始,因为时间已经到了下午还没有开始。 能让人成熟的不是岁月,而是经历。没有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就不会成为真正强大的人
个人分类: 杂谈|1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20:4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