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合资公司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草中笋的每日体悟(76)
jiangjiping 2019-4-20 07:13
草中笋的每日体悟(76) (七十六)婚姻就是夫妻开的合资公司 蒋继平 2019年4月20日 避开现代社会的畸形怪胎同性恋婚姻, 异性婚姻就是夫妻开的合资公司。 不管你是因为爱情而结婚, 还是从小青梅足马, 或者经人介绍结的婚, 婚姻是由双方共同组成的一个最基本单元, 夫妻就是这个单元的法定责任人。这个单元就是家庭。现代社会的家庭有几种形式。 只有夫妻双方, 没有孩子, 父母已经不在。 这是创业阶段的合资公司。 父母在,但是自己还没有孩子。 这是子公司。 有孩子, 但是父母已经不在。这是母公司带有分公司。 和外国人构成的婚姻家庭。这相当于中外合资企业。 不管那种婚姻家庭形式, 一个家庭的婚姻状态是夫妻双方经营这个公司的业绩的具体表现。 婚姻稳定, 家庭和睦,孩子表现正常或者出色, 与长辈的关系不错。 那么这对夫妻就是这个合资公司的成功经营者。 离婚的家庭就是宣布公司破产。 那么就是说明这对夫妻不善于合资公司的经营管理。 孩子教育出了问题, 那么就是证明对子公司管理不到位, 也是这个合资公司的一大败笔。 对长辈不孝顺, 那么就有分裂总公司的意图和行为, 很可能造成对这个合资公司的不利下场。 夫妻在婚后双方都出现了婚外情, 但是没有造成离婚的结局, 那么这个合资公司就是等于上市公司了。 丈夫在外面养情人, 包二奶, 那么这个婚姻合资公司的甲方单独在社会上做无偿奉献了。 妻子有明显的婚外情, 以至红杏出墙,那么这个合资公司的业务有点服务行业的味道了。
个人分类: 家庭孩子|1996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相机史话』宾得相机的历史与样片
kd652 2011-10-26 20:18
[转载]『相机史话』宾得相机的历史与样片
宾得的历史      1919年 创立旭光学工业合资公司      1938年 设立旭光学工业株式会社      1952年 国产最初的35毫米单镜头反光照相机“AsahiflexⅠ”上市销售      1954年 独自开发的搭载“快速复原反光镜机构”的“AsahiflexⅡ型”相机上市销售      1955年 设立国内销售公司——旭光学商事株式会社(于2005年4月与宾得株式会社合并)      1956年 在世界最大的照相机展——第五届西德国际摄影电影展览会上首次参展      1957年 搭载宾得棱镜的单镜头反光照相机“Asahi Pentax”上市销售      1960年 独自开发的“快速复原反光镜机构”在照相机业界最先荣获“第二届科学技术厅长官奖”   建立小川工厂(琦玉县)(2002年关闭)      1962年 作为宾得在欧洲的基地,在比利时设立销售公司——宾得欧洲n.v.      1964年 配备TTL测光功能的“Asahi Pentax SP”上市销售      1967年 宾得影廊开馆,该影廊同时设有日本厂商最初主办的照相机博物馆(1993年迁往益子事业所)      1968年 设立益子工厂(现在的益子事业所)(枥木县)      1969年 中画幅单镜头反光照相机“Asahi Pentax 6×7”上市销售      1971年 东京证券交易所1部上市      1972年 荷兰阿姆斯特丹证券交易所CDR上市   参与眼镜市场,“SMC Pentax眼镜片”上市销售      1973年 在香港设立海外生产工厂——旭光学(国际)有限公司(现在的香港宾得有限公司)   参与信息器械领域,自动制图机“光绘机”上市销售      1975年 在台湾设立海外生产工厂——台湾旭光学股份有限公司(现在的台湾宾得司股份有限公司)      1976年 作为在美国的销售基地,在美国设立销售公司——宾得公司(现在的美国宾得)      1977年 参与医疗器械领域,支气管纤维内镜“FB-17A”上市销售         1978年 在加拿大设立销售公司——宾得加拿大公司         1979年 在美国设立医疗器械销售公司——宾得精密仪器公司   在英国设立销售公司——宾得UK         1980年 为了纪念公司创立60周年,上市销售顶级单镜头反光照相机“Pentax LX”         1981年 单镜头反光照相机的累计生产台数在世界上最先突破1,000万台   在东京新宿开设“宾得广场”   在法国设立销售公司——宾得法国   世界最初的TTL自动对焦单镜头反光照相机“Pentax ME-F”上市销售      1982年 在瑞士设立“宾得瑞士”、在瑞典设立“宾得斯堪的纳维亚”、 在荷兰设立“宾得比荷卢”   参与小型相机领域,“Pentax PC35AF”上市销售      1983年 参与新陶瓷领域,人造牙根“APACERAM”上市销售      1984年 中画幅单镜头反光照相机“Pentax 645”上市销售      1985年 在美国设立眼镜制品销售公司——宾得视觉公司   在美国设立信息通信器械销售公司——宾得技术公司   日本最早的“磷灰石骨填补材料”上市销售      1986年 世界最初的变焦小型相机“Pentax Zoom 70”上市销售      1987年 世界最早的内藏TTL闪光灯的AF单镜头反光照相机“Pentax SFX”上市销售   参与电子内视镜领域,内藏CCD感应器的各种“Pentax摄像内镜”上市销售      1988年 开发成形自由的“人造骨材料”   开发带录音功能的静态相机,并参展1988国际摄影电影展览会      1990年 在菲律宾设立正规的照相机生产工厂“旭光学菲律宾公司(现在的宾得菲律宾宿务公司)”      1992年 在菲律宾设立眼镜片的生产工厂“旭光学菲律宾甲米地公司(现在的宾得菲律宾吕宋公司)”      1994年 开发光磁盘用衍射像差校正物镜      1995年 在越南设立光学制品生产工厂——宾得VN      1997年 参与数码相机领域,数码静态相机“Pentax EI-C90”上市销售   世界最初的换镜式AF中画幅单镜头反光照相机“Pentax 645N”上市销售      2000年 开发出世界最初的衍射型DVD/CD复合式镜头,并实现了产品化      2002年 公司由旭光学工业株式会社更名为宾得株式会社   搭载液晶监控器、带数码相机功能的双筒望远镜“DIGIBINO DB100”上市销售      2003年 与中国上海交通大学共同设立开发中心   搭载滑动镜头系统的数码相机“Optio S”上市销售   开始“Globalvoice”业务,利用网络对配送各种音响信息。
个人分类: 摄影|2747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中铝与外资巨头建合资公司 分析称是引狼入中国
maokebiao 2010-7-23 18:01
来源: 中国证券报 开门揖盗 中铝 联手萨帕惹争议    中国铝业(601600)21日宣布,与世界三大铝制造公司之一,也是全球最大的铝型材制造商之一瑞典萨帕集团组建一家各持股50%的合资公司,共同建造组建一家铝型材厂,以开拓国内高铁市场。   这则消息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仅仅是中铝的一次小型投资,但对于铝型材行业,尤其是工业铝型材行业来说,却是一个重磅炸弹。这意味着,在国际市场上长期与中国企业为敌的萨帕,如今傍上了中国最大的铝生产商,撬开了中国市场的大门。而中铝此举则无异于引狼入室。   萨帕是谁?即便是在国内经营铝型材的企业似乎也难以准确的描述出他们的这个强大的竞争对手。然而,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副会长文献军对它却一点也不会感到陌生。中国铝型材此前在美国面临的贸易诉讼,背后的始作俑者正是这家低调的瑞典公司。   我们在美国的官司刚一开打,萨帕的人就来了。文献军回忆道,虽然萨帕方面几番辩称中国铝型材在美面临的双反诉讼与他们无关,但多家应诉企业则表示,正是来自萨帕的压力让美国钢铁工会和铝型材公平贸易委员会联手向美国商务部发起了立案申请。当时,萨帕在美国的市场份额正在遭受来自中国忠旺、 南山铝业 等中国公司的侵蚀。为此,萨帕祭出了双反利器。   然而,萨帕的算盘并没有到此为止。据文献军透露,萨帕之所以在双反案一出就急忙来到协会做沟通,实际上是希望从协会这里打开一道口子,从而在中国市场扩张势力。按照文献军的话来说,萨帕沟通的隐含意思就是:把中国市场给我打开,不然就在美国市场给你们捣乱。   公开资料显示,萨帕在中国拥有两家公司:萨帕铝热传输(上海)公司和萨帕铝型材(上海)有限公司。虽然拥有较先进的技术,但这两家公司在中国市场的规模始终没有做起来,这也是此次萨帕傍上中铝的关键因素之一。   对这样一个在海外市场对中国企业百般刁难的企业,我们的市场大门也要为它毫无保留的敞开么?我们的企业在选择合作对象时是否也该有所考虑?中国忠旺控股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兼副总裁路长青一方面对于萨帕的做法多有微词;另一方面他更加担心中国市场对于外来者的宽容反将种下更多双反调查的苦果。   对此,文献军也持有相同的观点。他曾表示,在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所应对的多个双反案例中,几乎100%的起诉方背后都有强大的同业财团支持,而几乎所有大财团在暗中推进双反调查的同时,也在极力游说中国政府或有关协会组织,希望在高速发展的中国分得一杯羹。这些企业算的很清楚,企图以双反调查撤诉为交换条件,换取在中国市场的立足。萨帕,不过是其中的代表罢了。 (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责任编辑:克伟)
个人分类: 星星点灯|1557 次阅读|1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7 11:2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