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应届生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地理类应届生找工作网站链接
duoduo1208 2015-11-16 15:08
海投网 http://xjh.haitou.cc/bj/uni-0/after/hold/page-6 PS :页面清爽简洁 应届生求职网 http://www.yingjiesheng.com/ PS :信息很全,但是真的好多,翻一遍好累 天文地理招聘(应届生求职网) http://www.yingjiesheng.com/major/dili/guangzhou/list_2.html PS :这是我在应届生求职网里找的一个关于天文地理的模块,可以获得针对性的信息 北京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 http://www.bjbys.net.cn/ 事业单位招聘网 http://www.shiyebian.net/ 北京教师招聘网 http://www.wenwu8.com/news/news_7.html PS :可以当地理老师嘛,但是基本是需要教师资格证的 高校人才网 http://www.gaoxiaojob.com/ 中国硕博英才网 http://www.shuobojob.com/ PS :针对硕士博士的,还是不错滴 中国科学院大学就业网 http://job.gucas.ac.cn/ PS :其实,关于地理类的不怎么多,但是是自己学校的网站嘛 北京大学就业信息网 http://scc.pku.edu.cn/home.action PS :与地理类有关的北京的高校应该就是北大、北师大、地理所、农大、林大了吧,所以这几个学校的网站需要重点关注 清华大学就业指导中心 http://career.tsinghua.edu.cn/jyw/zpxx/mstz_detail.jsp?tzbh=2005000025 中国人民大学就业指导中心 http://career.ruc.edu.cn/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就业信息网 http://career.buaa.edu.cn/homePageAction.dhtml 北京师范大学就业指导中心 http://career.bnu.edu.cn/ 中国农业大学就业信息网 http://scc.cau.edu.cn/scc/ 北京林业大学就业信息网 http://job.bjfu.edu.cn/
3922 次阅读|0 个评论
职业需要“专业”:一个毕业生曾对专业又爱又恨的故事
热度 1 jinybao 2015-3-27 10:20
职业需要“专业”:一个毕业生曾对专业又爱又恨的故事 (《原来大学可以这样读》作者 鲍金勇) 一天,我在微博上看到这样一条信息:“今天面试了一个读食品的应届生,今晚又有一个高三生问我报考食品好不好?这让我陷入思考,如果我可以重来,我会如何选择?答案是:我还会选择‘食品’。”微博主是我的一个学生,已经毕业工作一年多了。我对她的感慨很好奇,于是联系到她,聊了聊她的大学和现在的工作,知道了关于她的“专业”故事。 她叫小叶,高中时身体不太好,平时看了很多医学营养相关的书籍,慢慢地她喜欢上了营养学、食谱、烹饪。于是在高考时想报考医科大学读预防医学或营养相关专业。她当时的高考第一志愿是南方医科大学,结果差2分,第二志愿:华南农业大学,食品专业,第三志愿:深圳大学化工学院,食品专业。一看这样的志愿,基本能判断她是非食品不读了。结果她被华南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营养)专业录取。尽管还是没有考上医科,但是她还是很满意录取结果。进大学的那一刻,她已经开始给自己一个规划,就是:学好食品专业,向营养方向靠近,考取营养师,逐步钻研,成为高级营养师。真让人感动! 大一一开学,她就被五花八门的社团组织迷惑了,参加了N个组织。受到师兄师姐们的影响,对营养师的追求逐步模糊在脑海。N多的活动和无序的学习,成了她大一生活的主调。就这样忙忙碌碌一年时间,她也从师妹转变为师姐,但还是一直对学习漫不经心,总是感觉上课是浪费时间。不过,“营养师”一词还是时常出现在她脑海。大二结束后,她认识到真正的营养学最好有医学基础和背景,但目前所学的专业知识涉及的医学知识和技能培养很少。她自己想过通过考研转到医学营养学方向,但通过对医科大学营养方向考研的了解,得知此方向只招医学生,于是她当初执着做营养师的决心已经死了一半。 不过,机缘巧合,大二暑假她参加的了“益暖中华”谷歌杯第二届大学生公益创意大赛,比赛项目为健康营养信息快车道,这让她实践了一次“营养师”工作。她突然觉得自己对“营养师”的追求不至于那么狂热。慢慢发现自己貌似对食品本身比较感兴趣,比如更关心胡萝卜是如何炒得更好吃而非关注胡萝卜中含有多少营养素。因此,她开始更多关注烹饪、食品制造而非营养学。 上了大三,她开始接触很多专业课,并进行一些实验操作,如有趣的烤鸭制作、菠萝罐头、感官评定实验。一丝兴奋的同时,她开始觉得如此简单的实验,何以对得起“食品科学与工程”这个自己曾经觉得非常神圣的专业。因此,她对食品专业开始有些深痛恶绝,甚至坚信:如果重新选择,自己肯定不选食品专业。 到了大四,她开始考虑该找什么工作了。经过深思熟虑,她给了自己三个关键词:食品企业、技术类岗位、国企。选择食品企业是因为她觉得不能白读四年大学,想选择技术类岗位是因为考虑到技术类工作可取代性不太强,选择国企毕竟稳定。在大四第一个学期,她参加了国家公务员考试、深圳公务员考试,最后都止步于面试。后来开始参加校园招聘会,网投、跑招聘会。很幸运,她第一次参加求职面试就通过了,遇到现在的东家——华润怡宝食品饮料(深圳)有限公司。之后就没有再找工作了,大四第二个学期去那里实习上班了。尽管她对食品专业好感不多,但还是签了怡宝。 进入怡宝公司后,入职身份为管理培训生(MT)。所以4个月的时间里,都是一系列的适应性训练和工作。进行了市场走访、基层参观学习、怡宝训练营、一线实习等内容的工作,慢慢地她喜欢上深圳,喜欢上华润怡宝。在实习的后半段时间里,她觉得自己在包材检测方面学习较好,于是将职位定位在供应商质量管理,主要负责对包材进行检测和供应商的质量监控。包材检测是一份比较枯燥的工作,但她并不怕枯燥,慢慢开始独立工作了。从学校毕业后,头两个月主要是参加集团培训,白天参加培训,晚上她自己还自觉学习SPM体系文件(公司推行的体系)。培训完,她被安排到一线去锻炼,加深了对一线工人和水制造工艺的了解。后来公司总经理的助理需要休产假,要临时选一个新人去顶替,她幸运地被选中。于是之后的6个月里她都在办公室上班,主要负责传达总部、区域、工厂间的信息,委托加工备案,外联,数据统计,以及举办质量年会等。在这半年时间,她加深了对公司运作的了解。工作中要接触很多工艺技术、体系、法律法规等工作内容,她深深地意识到自己的基本功不扎实。于是她迫切地想到一线去锻炼。 在其他毕业生眼里,她似乎已经得道升天,以后的日子就是步步高升。但是她自己很明白,若要在技术质量方向有相当的高度,必须到基层一线历练。于是她觉得既然已经坚定走技术这条路,那么必须走得彻底。如果基层经验积累不足,那么在晋升中非常容易遭遇瓶颈。后来,她决定向总经理表达自己想到基层历练2-3年的想法。总经理认为她做助理做得非常好,让自己的工作非常省心,的确不想让她离开。但还是尊重了她的想法,希望她能够继续成长。于是安排她去到公司紧缺的饮料人才岗位。随后她被派到华东区的饮料工厂参加培训。这种培训是实操性培训,需要和一线员工共同工作生活。比起在办公室的日子,的确辛苦很多,但她不后悔。在工厂培训的三个月,她接触到的工作很多都要用到大学里学到的专业知识,如果基础不扎实,工作起来很有难度。目前她很享受自己的生活和工作,平时会拿起当年大学的专业课书本翻看,同时畅想着自己未来的技术能力发展。 小叶从一开始对专业的喜欢到犹豫,甚至到痛恨,再到喜欢,最后到了坚持。高考前由于自己的身体不好所以开始关注食品营养知识,并希望能考个医学专业或者营养学专业,后来被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营养)专业录取。进入大学后由于慢慢开始接触专业学习,发现自己想要的和实际学习是有一定差距,于是开始犹豫和怀疑。当然这和她实际接触专业的片面性有关系,毕竟每个专业都有高深之处,只要是专业,就有科学。有科学在的地方,一定深奥一定有未知。当她真正进入职场后,发现专业要学的很多,要学精不容易,于是她选择从基层开始干起,而且给自己一个很好的计划,2-3年的基层技术岗位。 大学里,任何专业又有其自己的前景,除非这个专业将成为社会的尾巴,要不都实在!还记得温家宝在两会期间的记者招待会上发表演讲时他身边的高翻吗?这个职业你觉得怎样?如果你再看看小语种翻译的专业,如阿拉伯语、韩语、南非语、塞尔维亚语······是不是感觉很少人会去学。是啊!如果你去学了这些可能并不“热门”的专业,然后从事这样的小语种翻译工作,将会是一个什么样的景象,会不会在温总理旁边翻译“离骚”一段? 什么专业都会有美好的前景,因为它毕竟是社会所需求的,只是不同时期需求不同而已。如果一个人很好地将自己的兴趣和专业结合起来,又在这个专业领域做到前30%,这样的人一定不缺钱,也不缺精神满足。说到袁隆平,很多人会知道,他只是从事农业,行走田间,忙于研究,这让他成了水稻之父。你或你的小孩是什么领域的“袁隆平”呢? 如果你戴着“有色眼镜”去看自己所学的专业,那么你一定会带着一些情绪和不满,因为你看到的和听到的都是一些社会或者身边的人对这个专业不好的评价和声音。如果你戴着“显微镜”去看一个专业,你会很彻底地了解到一个专业,甚至用实习和工作实践的方式来观察,就算最后真不喜欢和不合适,那也是值得的,因为你避开了一条死路。 任何专业、职业都能成就一番事业,关键是你适不适合。如果够“专业”,再加上够专注,就会迎来职业发展。 摘自新书《原来大学可以这样读》 --------------------------------------------------------------------------------------------- 推出微博在线答疑活动【“鲍”来问题,点石成金】 只要在你的微博发布“@鲍金勇+问题”即可解答你的问题。 欢迎关注新书《原来大学可以这样读》豆瓣: http://book.douban.com/subject/25704622/ 豆瓣“应届生求职全攻略丛书书友会”读书小组: http://www.douban.com/group/494585/?ref=sidebar 加入有机会免费获得我的新书!!
1571 次阅读|1 个评论
[应届生][毕业还有15天]公司说不要应届生了,请自己重找工作!!
热度 1 wangpeihere 2014-6-11 16:13
2013年12月22日跟厦门万利达集团公司确定签约三方协议,2014年6月10日(昨天)接到电话,厦门万利达集团公司HR打电话来说,公司策略调整,不准备接收应届生了,请自己重新找工作! 学了这么多年,就想毕业后做做本专业的工作,做硬件工程师,本来想大展拳脚,没想遇到这么不负责的公司。签三方已经半年时间了,都没说要违约,现在离校还有15天,竟然说公司要违约,辞退应届生,有这么坑爹的事情吗?求大家帮助指点!
1975 次阅读|3 个评论
不同专业在求职、工作待遇上的差异性
热度 58 cutefay 2012-12-9 16:49
很多人认为应届生找工作时所在学校是道门槛儿,学校不好,不容易找到好工作。其实,通过之前我自己以及我周边的人找工作的经历发现,专业和行业更是道门槛儿。 就拿生物、化学与经济、管理专业相比吧!一方面,这两类专业比较有典型代表性,另一方面,俺是从生物和化工专业转到管理专业的,所以对这两类专业还都比较了解。 生物和化学等专业的学生,在读本科时,与经济管理专业相比,要学的科目多,学业压力大。例如,生物学专业本科的时候,不仅要生物化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动物学、植物学、微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等生物专业课程,还要学习数理化的相关课程,例如,高等数学、大学物理、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等,再者,还需要上各种实验课,掌握各类实验操作技巧。硕博期间,生物和化学类的学生要每天呆在实验室里做实验,整天接触一堆有毒物质;整天被导师看在办公室里,没办法找个机会出去实习一下;要写出一篇像样的论文来,可能需要积累一年甚至几年的数据。因此,在好点的高校或科研院所,生物或化学学科延期毕业现象严重,毕业对论文发表期刊的要求也高。等等。 再看看经济和管理专业的情况:对于大部分管理专业而言,本科时,学的东西除了数学相关课程之外,其他的基本都是背的科目,期末考试也比较容易过。有部分管理专业的学生需要学的数学相关的课程稍微多一些,例如还需要学运筹学、决策学等,但这与纯数学专业的学的数学相比,还是小儿科。经济学专业学的课程与管理学专业相比稍微要难一些,很多也与数学相关,但也不是很深,相对而言压力也不是很大。 所以经济管理专业的本科学生有大把时间去搞其他的事情。研究生时期也是一样,多数经济管理类的硕士生,因为不用做实验,只花半年时间用于写论文和发论文就行了,其他时间都可以去做其他的事情(只要导师允许)。博士生要在论文上花的时间稍微长一些,但似乎大多数博士生用于做毕业论文的时间不超过一年。而大多数经济管理专业的学生博士毕业只要求发核心期刊就行(生物和化学类专业硕士毕业是要求发核心期刊)。 再说说这两个专业毕业找工作情况! 生物和化学类专业毕业很难找工作,无论是本科、硕士还是博士,尤其是想找到一份自己满意的工作,更不易,尤其是生物专业。因为社会对这类人才的需求还是很小的。我很多本科同学要么转行做其他领域了,要么就继续读到博士走科研这条路。企业招收生物和化学类专业的人还是不多,远远没有每年毕业的生物和化学类专业学生多。 而经济和管理专业毕业生找工作还是比较容易的,社会上对这两个专业的需求也是很大的。企业还是大量需求这两个专业的人才的,只要你有能力,总能找到不错的工作。当然也会有一些经济和管理专业的人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我想,这个是与个人能力有关,一般来说,经济和管理专业中思维敏锐、能说会道、文笔好的人,找工作都不会差到哪儿去。 最后说说待遇问题。 生物和化学类专业的人才普遍待遇偏低,因为这个专业的人如果毕业后还是从事本行业的工作,往往是做科研或者在企业做技术,这两个待遇都不高,毕业后能够给到月薪1万算是不错的了(上海生科院和北生所待遇很好,但一年能挤进去的也没几个人),并且,工资的增长幅度不是很大。 而经济和管理类专业的人才,在整个社会中算是待遇偏高的。最高的要数做金融投资领域的。只要你能进了这个领域,那就意味着有了高收入的保障。即使是在现在中国这经济不景气的时代,也依然待遇比其他行业高很多。我有好多位同龄朋友是从事这个领域的,年收入都至少二十万以上,甚至更高。 有句话叫做“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在当今时代,男女在择业方面确实都怕入错行。昨天偶遇一位多年不见的老朋友(计算机行业的),闲聊时还谈起这个问题,他感慨地说:“有些赚钱少的行业的优秀人才做得再出色,收入可能还不如一个在赚钱多的行业混的不好的人。像生物类专业就是这样,毕业后收入很低。”从我们同龄人毕业后这几年的发展来看,确实如此,但以后可能也会有所改变,拭目以待吧。 总之,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要是读了生物或者化学这样不怎么好的专业,还是比较悲催的,读书很辛苦,工作不好找,工作待遇又差。 PS.现在虽然网上有些地方公布了不同专业的就业率情况,貌似是可以给大家以好不好找工作的参考。但是,一方面,这些数据的可靠程度不高,之前网上有爆料说很多大学为了提高就业率,逼着学生跟一个公司签协议,哪怕是和门口小饭店签协议,于是找不到工作的学生们就被逼找个单位开个就业证明,而实际还是未就业。另一方面, 就业率高低和好不好找工作,是两个问题。我本科和研究生的同学中,没继续深造的同学还没有毕业找不到工作的,也就是就我本科和研究生班级的就业率是100%。而这不代表着大家找合适的工作很容易。很多人都是一直寻觅工作,一直不理想,最后眼看着要毕业了,只好赶紧找个能要自己的地方去工作了,而这个工作可能并不是自己满意的。也就是100%的就业率也并不意味着好找工作,不意味着是否容易找到理想的工作。
个人分类: 菲亦所思|13268 次阅读|180 个评论
找工作体会—2、眼前好的工作未必未来也好
热度 13 cutefay 2012-11-4 18:01
2、眼前好的工作未必未来也好 毕业生找工作时,大外企和大国企往往是首选,因为待遇好,工作稳定,公司名气大。并且,大企业往往有着良好的制度和晋升空间,不像小企业那样待遇和晋升往往是老板一拍脑袋说了算,所以公平性和发展空间还是有的。因此,这样的企业能够成为毕业生的首选,是有道理的。后来通过一些所见所闻发现,其实进大外企和大国企只能算作一种better的发展途径,而不是best的。 在这里,先说说我所了解到的一些企业的待遇情况吧!由于很多是道听途说的,也有一些是几年前的情况,并且可能只是某些职位的薪水,并不能涵盖所有职位,总之,难免有不准确的地方,还请清楚详情的人帮忙指正。我所知道的一些企业中,斯伦贝谢给应届生的工资是最高的之一,据说工资以及各种补助、津贴等加起来,一年差不多有70万。四大、高盛、德意志银行等金融相关的外企,貌似大概能给到一年四五十万。BP等石油公司、百度、腾讯、微软、麦肯锡、贝恩、国内一些大基金公司等,貌似可以给到一年二十多万;中粮、中石油、中石化、玛氏、宝洁、陶氏、诺维信、埃森哲等公司,貌似年薪15-20万左右。 大外企和大国企虽然待遇丰厚,但往往也会有“天花板效应”,就是升到一定程度,就没办法再升了。大外企的天花板效应主要是来自于国籍和种族;而大国企主要是来自关系。因为不是外国人,因为没有关系,所以做到一定位置,就难以再升了。我认识的一位朋友,四十多岁,前些年从大外企辞职,自己办了个小的咨询公司。我们问他为什么要辞职,他说他是中国人能够做到的位置他都做到了,感觉没太多发展了。不过,像他这样从大外企辞职之后自己开公司,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我现在认识的年薪在30万以上的朋友,大多数都不是在大外企和大国企工作,而是在中小企业工作,尤其是年收入超过50万的,更是如此。他们大多是中小企业的中高层,并且他们还经常被猎头公司看中,想挖他们去其他企业,每跳槽一次,收入又增加不少。但我认识的年收入超过100万的人,大多都不是职业经理人了,而是自己当老板或者合伙当老板的。他们往往都是毕业后在中小企业工作,被重用,做一些重要的工作,学到一些有用的本领,以此为契机来发展。 但我认为,在中小企业工作,能够做到像上面提到的那些情况的毕竟还是少数,大多数在中小企业工作的人往往发展还是平平的,或者是在中小企业受到老板不公平的待遇抑或得没有发展前途,而又跳槽到大企业了。 因此,我认为,如果没有特别大的理想,想去企业工作的毕业生,能有机会去大外企或大国企工作,还是去这些地方工作吧。这种发展途径更接近于平常人的发展途径,想通过在中小企业工作来取得发展机会,还是有风险的,需要有坚强的决心和勇气。 还有另外一个方面我想说的是:薪水不高的工作,不见得是不好的工作。我认为找工作除了看薪水,还有两点很重要:1、是否有发展前途。一份工作起薪不高不要紧,要看它未来的发展前景是否好。2、自己是否喜欢。做自己喜欢的工作,往往就不觉得工作那么辛苦了。在这里,顺便为科研工作做个广告:俺认为,搞科研虽然刚开始薪水很低,但大多数普通教授和研究员收入也都还可以,虽然不像学术大佬那样年薪百万甚至更多,但至少比青椒们强很多倍。此外,科研工作是一项探索性工作,从科研工作中总能找到一些兴趣点,有种实现自我的感觉。所以,做科研也是一种不坏的选择。 此外,我认为,无论在什么地方工作,踏踏实实,干一行爱一行,努力奋斗才是有好发展的王道;眼高手低、投机取巧、懒惰等虽然可能成功一时,但经不起考验的。俺认识的一个人,家里通过关系帮他找了好几份工作,每一份工作做一段时间就做不下去了,总是嫌这里不好那里不好的。我想,要是他不改掉这种眼高手低的缺点,现在的工作也干不长或不会干好的。 尽管我当初找工作时有很多想法,但自从我毕业后从事科研工作之后,就想踏踏实实去做些事情,慢慢地,就喜欢上了搞科研的工作。当初博士后出站的时候,也有不少企业给了我offer,待遇比继续搞科研要高不少,但最终我还是想继续搞科研。虽然搞科研有些辛苦,但总觉得这是给自己干的,也就不觉得那么累了。
个人分类: 菲亦所思|6256 次阅读|26 个评论
找工作体会(1)——先别期待太高
热度 12 cutefay 2012-11-4 00:13
前言:最近科学网上有人在讨论毕业生找工作的问题,我也想从我个人的所见所闻中谈谈我的一些小小的感受。于是就想写一系列找工作的体会的博文。 本系列博文分为四个篇章: 1、 先别期待太高 2、眼前好的工作未必未来也好 3、博士毕业后改行也不难 4、工作经验很重要 1、先别期待太高 在 研究生期间,还未到自己该找工作的时候,看着师兄师姐们找工作,看到他们有一些人进了大外企和大国企,或者考上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的时候,对未来自己找工 作也总是充满期待,也总幻想着能找到和他们一样的好工作。而自己找工作的时候才发现,进大外企和大国企,其实不是那么容易。每年9月份开始,会陆陆续续有 数十个大外企和大国企做校园招聘,这个时候总觉得自己的机会很多,几十个企业都投投简历,可能总会有一个给offer的,但大多数人是一个offer也等 不到的,而有的人是手里握着一把offer。所以,如果你觉得自己不是那种班级或者院系里最出类拔萃的人之一,最好先做好心理准备:没有大外企和大国企的 offer。因为这些大外企和大国企一般是在年前找人,所以当到了年底的时候,如果还没有这样的offer,就先别期待着能进这些公司,抓紧时间去寻觅其 他企业吧!至于考公务员,我认为纯粹看运气,要看你报的职位有多少人和你竞争。基本上超过1000人竞争一个岗位,就很难考上了。俺之前考过一次公务员, 因为俺的专业只能报一个限理工科这样比较宽泛的职位,当时这个职位是几千个人考试竞争一个岗位。俺考的分数也不低,如果换成其他职位,超过面试分数线很多 了,而偏偏这个职位的面试分数线非常高。于是就考不中了。 其实,除了这些大国企和大外企,也还是有不少待遇好发展前途也不错的企业的,薪水可能不比那些人人向往的大国企和大外企低。 偶 尔有些师弟师妹们向我请教找工作的经验。在他们没开始找工作的时候,就问我说是进国企好还是进外企好,是考公务员好还是做科研好之类的问题,貌似有太多选 择,不知道该走哪条路,因此很烦恼。我回答说:“这个问题应该在你手头上捏着一把offer的时候,来请教一些人该选哪个offer更好。现在啥也没有, 谈这个没有意义。可能到头来你想的这些单位一个也没有给你offer的。总之,就每条路都试试再说。” 经历找工作我才逐渐明白一个道理:未来之路往往不是你想怎么走就能怎么走的,而是只能从能走的路中选择一条稍微好走的路。人生中,很多事情其实没那么多选择,但只要有一个选择,就要坚持奋斗。 很 多毕业后从事科研工作的人跟我说,他们都是先找其他工作,实在找不到啥合适的,就跟导师商量一下留在本课题组工作。可见,毕业后做科研,在毕业生心目中是 多么不受待见啊!因为毕竟搞科研的薪水跟去大外企和大国企相比,还是差很多的。人都是趋利的,毕业生更倾向于选择那些待遇好的单位也无可厚非。 在 找工作之前,往往先要对自己有个定位,就是清楚自己适合什么样的工作,这应该是找工作的基本前提。而这个定位是别人没办法帮到自己的,因为只有自己才最清 楚自己的能力,哪些事情是自己擅长的或者喜欢的,哪些事情是自己不擅长或不喜欢的。例如,性格内向的人可能不适合做和人打交道的工作,无论是企业还是事业 单位还是公务员,里面总会有一些不同类型的职位,例如总有需要多和人打交道和不需要多和人打交道的工作之分。所以,我认为是企业、事业单位还是公务员,这 不是很重要,重要的是哪些类型的岗位是适合你去做的。但因为事业单位和公务员中的大多数岗位是比较稳定的类型,所以如果性格上喜欢拼搏奋斗,不喜欢安逸, 那可能企业更合适一些;如果是追求稳定的生活,那事业单位或公务员更合适一些。我觉得寻找适合的工作类型和买衣服时选衣服有些相似:买衣服的时候,如果身 材好,肤色好,那往往适合自己的衣服的种类会比较多,往往是很多款式和颜色的都适合自己;而如果身材有缺陷,或肤色有缺陷,那往往适合的款式和适合的颜色 就会比前一种类型的人少些。同理,如果一个人很聪明,情商又高,性格开朗和蔼,积极奋斗,那么适合他工作的类型往往会多一些;缺点或者个性越多,适合的工 作类型就会越少。
个人分类: 菲亦所思|7433 次阅读|38 个评论
北京户口有几类?
热度 2 jefei 2012-4-7 20:29
今天刚冒出这个念头时,自己也觉得挺吃惊的,原本我以为北京户口像家里的户口那样,大家都是一样的,享有一样的权利,稍微想想,觉得北京户口应该也分有好几类。最基本的两类应该就是有住房的户口和无住房的集体户口;而在集体户口中,就我所知的,起码也有两类:我女友在一公司工作,当年签了个五年合同,得了个集体户口,这个集体户口在没有买房之前,孩子不能上北京户口,医疗保险按各公司自己的规定来,与非北京户籍人员一样,公司自己规定的医疗保险可是非常吝啬的,这应该一类;我一师兄找的工作是中科院系统的,也给解决户口,同是集体户口,这个在将来孩子可以得到北京户口,这应该又是一类。 原本以为差别只存在于北京户口和外地户口之间,城市户口与农村户口之间,没想到北京户口内部也是有不同的。“阶级”真是无处不在啊 北京户口有用吗?照我女友的情况看,我真不认为这个北京户口有什么用,现在北京房价这么高,而我们的工资那么低,几年之内是不可能买房的,若真是不顾一切做个房奴,十年之内想做“孩奴”都做不了了。至于经济适用房,申请的人很多,也就是先递上申请排着队,要买上得有买彩票中奖的运气才行。而你不买房,在涉及到户口的事情时,就会被公司多多掣肘... 现在刚毕业的学生找工作,公司给你解决北京户口的同时也会要求你签订一个五年的合同。对于应届毕业生来说,毕业后几年时间应该是建立自己事业的黄金时期,将五年时间花在一个公司/地区,是否合适,真值得多多思量。这个问题估计会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认为只要你事业做的好,兜里有钱,走遍天下都不怕
个人分类: 我的看法|6085 次阅读|4 个评论
需要理解的在职博士生
热度 5 bnuxmh 2011-5-29 23:43
一,在职博士生,在考试进来的时候,其实是没有任何的“绿色通道”,和应届生是一样的公平竞争,倒是因为在职,要花时间备考就不太容易。我考进来的时候,是忙得没有心思也没有时间去特意备考的,几乎没有专门花上一个星期的时间。而且,我一向来就非常不认同博士生入学考试,还像“自考”一样的“死记硬背”。可是,即便如此,很多人却依然认为在职读博,不就是去混个文凭么?不就是去进修一下而已?这倒也是,高校里“卖文凭”的事情也的确很多,成教、自考、各种名目的硕士,都有这种嫌疑。难道博士文凭也因产业化到了“被卖”的地步? 二,在职读博的时候,没有应届生的补贴,这倒也没有什么,但其实也不是太合理,因为在职时候拿的工资,并不比应届生多多少,关键的还有,在回去工作的时候,在享受人才引进待遇的时候,还要除去在职期间的工资,只能得到余下的那一点点。而且,在职的时候还要交学费,虽然这部分学费往往是单位交,但大部分单位都要等毕业后才“报销”,这样也就增加了在职人员的经济负担,特别是当在职博士生较为贫穷的时候这种负担就会翻倍的沉重起来。 三,在职读博似乎遭遇质疑的可能性要大一点。在职了,好像就会不勤奋不上进,就会混呀混。其实大多数在职的都没有混的吧,反正我是几年里,都脱产在校的。要说,混,应届的也会混,这其实主要是与校方管理,与导师有关。当然,之所以得出一个混的印象,恐怕与人们认为在职了,其社会化程度就高了有关,如果这样的话,又可以看出人们对这个“社会”是多么的没有好印象。 四,在一些人眼里,似乎在职了,就只是拿个学位而已,因此在职的无论如何他的出身也只是他自己的单位,他的身份也只能是自己的单位。是这样的么? 五,在职博士生的论文要求似乎要更高一些,延期的可能性要比应届的大不少,导师们往往认为只要在职,就可以延期,就好延期。其实,这会使得在职博士生承受更多的各种各样的只有自己去承受的压力。 哎,早知如此,我就会应届不工作,而直接去读博了。现在也就只能怪自己,当初为什么不咬咬牙,既已 7 年了,再读三年又何妨呢? 其实,写到这里,我也想,重要的不是在职不在职,倒是这个社会不社会,教育不教育,等等问题才是更为关键的。 2011 年 5 月 29 日 晚于北京师范大学
2992 次阅读|4 个评论
忙的时候注意休息
热度 2 wqb 2011-4-27 11:20
这段时间对高校老师来讲是最忙的了。刚刚复试完今年的研究生入学,接着就是修改本科生毕业论文的开题报告(因大部分学生考取研究生参加复试而推迟,今年我院的应届生读研率达到53%,加上出国读研的快到60%了)、硕士研究生的毕业论文。加上自己还有填写必须的表格和必要的工作,时间有点不够用了。坐的时间久了,手都有点麻木,真的要好好锻炼身体了。从今天开始,晚上再恢复出去走几圈吧(年前坚持了一段时间后来放松了),身体的自己的,也是国家的。各位忙碌着得同仁,也希望大家注意休息,健康第一。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2988 次阅读|8 个评论
[转载]转载:应届生求职网的求职信写法
lpfvsfl 2011-4-21 19:00
先生 / 女士您好, 我在《应届生求职网》上看到贵公司的招聘信息,我对《职位名称》职位非常有兴趣,特来应聘。 对照公司及职位的要求,我的情况简述如下: 1 、《建议严格按照招聘信息里列举的条件,一一对应来写,顺序不变》 2 、 3 、 4 、 另外,我还具有《补充描述自己的能力,证明胜任职位》 综上,我认为自己能够胜任,也非常喜欢这份工作。希望得到面试机会,谢谢! 更多我的信息,详见附件简历。 祝工作愉快! 《姓名》 13999999999 ( 010 ) 88888888 《》大学《》专业 XXXX@163.com 对于以上求职信模板的解析: 1、关于态度: 一份求职信中所蕴含的“ 不卑不亢 ”“ 有礼有节 ”的态度是十分重要的。 请注意阅读以上求职信模板,体会这种感觉。过于谦卑的用语,繁琐的表达方式,只会减分。我们要写一份简单、直接、高效、不卑不亢的求职信。 2、关于称呼: 这里写:先生/女士您好, “尊敬的XX公司招聘负责人”等写法,则过于谦卑,HR看到此类称呼的第一感受就是“邮件对面是个涉世未深的小朋友”,给人不成熟的感受。 3、关于信息来源: 所有的HR都关心求职者是从哪里看到他/她发的招聘信息。邮件第一句即表明信息来源,并以此作为开篇之句,引入下面的话题,非常合适。 4、求职原因: 注意归结为两点:一是胜任;二是兴趣。 HR要找的,就是即能胜任工作,又喜欢这份工作的人。 5、描述自己的能力: 一般招聘信息里都列明了职位要求,这里只需一一对应的去写就好。把自己对应的情况写上。 用词注意简洁,清晰,顺序不要变。 最后可以加一句补充,列举HR要求之外的一项自己的能力,目的是为了说明自己胜任职位。例如:“我家住的离公司很近”等等一切可以加分的理由,可以补充一下。 注:即使自己并未完全符合职位要求的条件,仍可以试,诚实描述即可。一般来说,HR多数情况下并强求100%符合要求的人。 6、结尾结论: 结论就是两个:一是胜任;二是兴趣。或:一是兴趣,二是胜任。 7、落款: 姓名、电话(手机在前,座机在后)、学校专业、邮箱、日期 8、邮件标题: 若企业有要求,则严格按照格式写,如: “Java工程师--王小虎--北京理工大学--电子工程专业” 若无要求,则建议写: “应聘《》职位--王小虎” 后面的大学和专业可写可不写,若学校有名,能加分,则写上;否则可不写。 最后: 1、以上模板适用于直接写在email正文里,发送给企业。 2、按照这个模板写,一般花5-10分钟即可完成。包含了HR最想看到的信息,简单、直接、高效。 3、调查下来,以上求职信可以将获得面试电话的概率,提高5倍以上。
1632 次阅读|0 个评论
爱国者冯军的人才观:一+一=王
热度 1 thickdoor 2011-3-2 13:50
爱国者冯军的人才观:一+一=王
3 月 2 日 10 : 30 ~ 12 : 30 ,中关村最早一批“个体户”之一,毕业于清华大学, 1993 创立华旗资讯集团, 1996 年创建爱国者品牌,身为全国政协委员的冯军,以多重含义的“爱国者冯军”为名,通过新浪微博在线征集提案,回答网友提问。 在提案征集过程中,冯军也对于大学生就业创业、公司人才培养、技术创新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插播广告:“飞老虫”是本博主,欢迎大家加我,严重承诺:“加一个关注,还一个粉丝!”。 什么人才都需要 “飞老虫”:爱国者最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有工作经验,来之能战;有潜力的大学应届生,长期培养。爱国者更侧重哪一方面? “爱国者冯军”:这两种优秀人才都需要,一 + 一 = 王。 点评:这个回答很精彩!却忍不住让人想追问,爱国者是怎么做的? 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 “彭 BU 小”提问:现在正值高校毕业生求职的关键时期,您是如何看待如今的就业形势的? “爱国者冯军”:严峻。 点评:其实问谁都是年年严峻,政策措施多的是,大家期待的是根本性变化的希望。 校企合作即可解决? “伊斯赫尔”提问 : 爱国者面对当今大学生就业紧张局势如何看待呢? “爱国者冯军”:校企合作,增加实习安排,逐步从根儿上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 点评:对于技术型人才,校企合作自然是王道,问题在于,我们的大学千篇一律,都往研究型上靠,谁跟企业合作,都不好意思跟教育部要钱。 爱国者将独立试点网络专场招聘 “曹文宝宝”提问 : 您好。现在大学生求职有个普遍的问题:网申(网络申请)的公司,简历基本是石沉大海无人问津。对很多公司来说网上申请形同虚设。能否建议企业做一个专场的招聘给外地无法到达现场而是通过网络申请的学生? 爱国者冯军:好主意,一会儿让人力资源的同事先搞个试点,成功了再与兄弟企业们分享,谢谢好建议! 点评:此事可大可小,无论如何,都是善莫大焉。 重视需求可改变大学体制? “张树龙微博”提问 : 请问我们中国的教育体制将何去何从?能改变现状吗? “爱国者冯军”:多与需求挂钩。 点评:难,不过改变一部分也是可以的,比如给大学分分类,别扎堆起哄研究型了。 别忽悠大学生创业 “爱新百度第二司机”提问:大学生为什么总想创业,不安心工作? “爱国者冯军”:那你认为呢? “飞老虫”提问:您觉得什么样的人适合创业?据您了解,我们的大学生(在校或者应届),适合创业的比例有多少? “爱国者冯军”:有意愿,能坚持的人。 “华丽丽隐身提问”:要达到什么条件,才可以创业? “爱国者冯军”:意愿、经验、机遇、坚持能力。 “ G 小杰 ”提问:请问冯总是如何创办爱国者这个品牌的,成功创业的最基本秘诀是什么,可以给现在想创业的学生点建议不? “爱国者冯军”:只要合法创造价值的事儿,坚持下来就是成功。 点评:冯军对于创业者的意志品质分析无可厚非,问题的另一面是,冲动是魔鬼。对此,网友比他还冷静。 “ plplgaga ”提问:我是一名即将毕业的大学生,请问您对大学生创业有什么样的经验与大家分享 ? “爱国者冯军”:若没有特别好的创业机会,可先就业,再创业。 “施进军”: 99% 的人创业是要失败的,媒体和名人鼓动创业一定要科学和理性。 PS 。尤其是对没有在学校学到真本领的大学生群体。 “老陈笔开发”:大学生毕业应该先积累。 “方伟正”:没有经验,没有团队,没有执行力,望三思而后行,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创新 = 国际象棋 + 中国炮 “方伟正”提问:冯叔,您好!我们中国许多出色的企业原型来自国外,例如腾讯,新浪微博,都是从国外引入的模式进行修改,创新,我想问您的是想创业,是不是应该把目光转向国外,学习,然后在把项目模式带到中国?还有,国企要怎么才能走出困境?爱国者是国内自主创新的企业,我们怎么做才出色? “爱国者冯军”:虚心学习国际象棋,再往里加上中国象棋的“炮”。 “飞老虫”提问:您觉得,国内消费数码产品企业,能战胜一直以创新领先世界市场的国外品牌吗?爱国者能战胜苹果吗?为什么? “爱国者冯军”:首先应感谢苹果的创新榜样,爱国者要虚心向苹果学习,同时中国企业向国际学习的同时,可发挥中国人的优势,力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京华时报”提问:根据“十二五”规划,国家鼓励制造业产业转型升级,对此,爱国者有什么规划? “爱国者冯军”:两条腿走路:加大研发并与更多的研发型的兄弟企业 1+1=11 ;国际化,不但为国内消费者创造价值,同时为全世界提供中国创造的高端产品,赢得全世界对中国品牌的尊重。 点评:看起来,中国从国企到民营,从科学家到企业家,搞创新,都是一个路子。
3645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关于应届毕业生进京指标情况-人事局版
anan 2010-9-8 14:07
一、关于 进京指标 审批的一些知识   在户口审批过程中,批准落户的,会发给北京市人事局的接收函.不批准的,会把所有申报材料退还给公司,公司再退还给学生.   批准落户的.拿着人事局接受函(自己留一份复印件)和 三方协议 交给学校,让学校在 三方协议 上盖章,学校看到接收函,则可以在三方上盖章,表示同意该生的就业选择(因为如果北京市还没同意要你,学校就给你派遣到北京,你的档案和户口就会飘在半空,无法落地,境况非常麻烦)然后返一份给单位,自己留一份.   办完这些手续,就等着毕业,学校给你派遣证和户口迁移卡,拿这些东西去公司报到.然后再和单位签劳动合同什么的;   毕业落户阶段三方协议是很重要的,它不同于劳动合同,三方协议最主要的作用就是约束你的人事关系的转移,三方协议上面的档案转寄地址,户口转移地址就是学校给你派遣档案、户口时用的.   所以,如果单位不能给你解决户口,也就没有资格和你签署三方协议.但单位可以和你签劳动合同,劳动合同就和户口、档案没有关系了,是约束劳动者和单位的关系的.   其实,解决你户口的单位,在和你签完三方协议后,也还要签劳动合同的.因为三方协议就说明你的人事关系的转移的,没有涉及劳动关系.毕业后,学校给你派遣证和户口迁移卡,你就开始报到落户程序.    进京指标 审批材料: (人事局渠道审批)   1)毕业生就业推荐表 (要求学校就业办盖章)   2)毕业生成绩单 (本科要求是学校教务部门盖章,研究生可以是研究生院等校级单位盖章)   3)毕业生培养方式证明 (即统分证明,学校就业分配部门盖章)   4)毕业生品行鉴定 (自己写或是打印,由系里面盖章就行了)   5)国家英语水平考试四级或六级证书原件、复印件各一份 (本科生需要,研究生不需要)   6)身份证复印件 (只有这个是复印件,其他材料都要求原件,二代身份证需要复印正反面)   7)三方协议 (个人信息栏和学校栏必须填写完整,后面毕业生签名处签名,其他空白即可) 二、后期落户办理程序及办理地点介绍   第一步:到海淀人才服务中心报到   1、在海淀人才网www.hdrc.com.cn 查毕业生档案是否已到,如到请记录编号   2、如档案已到,带接收单位填写的保留全民身份调入表1份并加盖单位公章和报到证(原件、复印件各一份)   3、如需在人才服务中心办理集体户口者,请带在网上下载的集体户口申请表并如实加盖单位公章、身份证复印件、1寸黑白大头照片2张、报到证复印件、户口卡及迁移证   办理地点:海淀科技大厦七层、海淀人才服务中心上地分部、海淀人事局业务综合受理大厅人才服务中心窗口   第二步:到海淀区人事局流动调配科报到所需材料   1、海淀人才开具的转入通知   2、报到证   3、户口迁移证   4、北京市人事局接收函复印件   5、存档费等收费收据的复印件   办理地点:海淀区人事局二层毕业生审批窗口(苏州街乙29号)   第三步:到北京市人事局大学生处报到 所需材料   1、海淀区人事局开具的落户介绍信   2、北京市人事局接收函复印件   3、户口迁移证   办理地点:东城区台基厂三条三号北京市人事局大学生处   第四步:到海淀分局开具落户通知单 所需材料   1、海淀区人事局开具的落户介绍信   2、北京市人事局开具的落户介绍信   3、户口迁移证   办理地点:中关村科技园服务中心144窗口(阜成路67号,空军总医院对面)然后到海淀人才服务中心办理手续 三、相关人事问答: 1.集体户口何时可将户口迁出成为个人户口?   问:您好,我想问一下,如果是集体户口,在什么情况下可以将户口迁出,成为个人户口?该怎么做?   答:当自己或配偶购买了房子,可以将本人户口迁到房子所在地派出所;或者经迁入地派出所同意往自己的直系亲属家。10月10日后,在北京办理时只需将户口卡,迁入户的户口本,相关证明等拿到迁入地派出所办理即可。 2.京外生源的 应届毕业生 在北京落户,是否可落为居民户口?有何规定?   问:我是外地生源的 应届毕业生 ,现在户口落在北京某人才市场的集体户口.因为北京有直系亲属,打 算迁出变成居民户口,请问有没有什么规定?需要什么手续?   答:京外生源的应届毕业生在北京落户,只能落在单位的集体户上.待落户工作完成后,您可再与直系亲属 户口所在的派出所说明情况,如果允许转入,是应该可以办理市内户口迁移手续的.当然,还需咨询您落户的人才市场,不同的集体户口管理机构也可能政策有所不同.如果双方都同意,手续并不麻烦 3.应届毕业生可以办北京绿卡吗?绿卡和京户有何区别?有绿卡后如何 办理北京户口 ?   答:应届毕业生应该不能直接办绿卡,应该工作两年以后才行.有了北京绿卡,在很多方面,如买房、学车、子女入学等方面享受市民待遇.拿到绿卡三年以后,经单位申请,北京人事局审查批准后,可以 办理北京户口 4.何为集体户口?集体户口与 北京户口 有何区别?   问:我是应届毕业生,接收单位不能办理 北京户口 ,只能办理集体户口.请问: 何为集体户口?集体户口与 北京户口 有何区别?   答:集体户口指的是在京没有住房(有产权证),户口落在单位在派出所的集体户头上.实际上,户口就分为集体户口和居民户口两种。北京单位接收的京外生源应届毕业生,都要求统一落在单位集体户上 5.什么情况下可以将集体户口转移到我中心?   答:中心人事代理单位档案保存在中心的职工及在中心个人存档的个人,原户口为单位集体户的可以将户口转移到中心集体户.   办理集体户时由单位联系人或本人持下列材料到中心办理:   ⑴《常住人口登记卡》   ⑵ 原户口所在地派出所开具的《市内户口迁移单》   ⑶ 本人的身份证   ⑷ 一寸照片两张(黑白、正面、免冠、大头,如需办理身份证交3张照片) 四、关于户口和派遣的一些问题   08年7月毕业的同学,户口可以保留在学校2年不打回学校.这个也是你需要办一定手续,如果你毕业了户口没解决,一走了之,就麻烦了,学校或者通过机要系统转回你家乡所在地级市的人事局或劳动局.转到人事局和劳动局也不一样,在人事局是干部,在劳动局是工人,这两个身份不同.大学毕业生都是干部,但是你找的工作没有解决户口,学校把户口派遣回老家,也有派遣证,有这个证就可以把你户口重新落到你老家所在的地级市.如果你08年7月毕业了,假设在北京找了一个单位,没有户口,那么你可以有如下选择: 1. 申请户口保留在学校2年   7月毕业的学生,留京的最后期限市08年12月底,注意不是2年,就是说在7-12月你找到一个北京的单位能够解决你的户口,学校仍然可以派遣.而不是2年,在7月之后2年内你可以申请把户口保留在学校,北京之外的城市有单位在这2年内可以给你解决户口,学校仍然可以派遣,注意除了北京,北京是半年,到08年12月底 2. 不保留在学校,转回家   这样的话也需要你去就业中心,毕分办等单位办手续,开派遣证,学校通过机要系统把你的户口转到你家乡的地级市.如果你有派遣证,那么是转到人事局,你有干部身份,如果你不去办理,学校自己给你转回去,你没有派遣证,转到你家乡地级市的劳动局,你就成工人了,丧失了干部身份.干部和工人的区别,中国的特色详情可咨询就业中心.转回家后需要你持派遣证落户,一般是落在人事局所属的人才交流中心,你要不去落户,就没有户口 3. 不申请户口保留在学校,自己也不去办理将户口转回家,那你就麻烦了   有些同学不明白其中的规定,毕业了,找了工作,没有解决户口,自己户口也不管,离开学校一走了之,这样的话不仅你的户口,学校会直接转走,你还没有派遣证,没有干部身份.你自己不去将户口转回家,不回家报到落户,那你就没有户口,你的档案中间也会出现空白,不连贯.特别要强调一下:派遣证的问题,这个证件很重要很重要,建议大家一定要重视. 五:三方协议   第一个问题:在7月份你有如下选择   1.找到了工作,给你解决户口,签了三方,学校发派遣证,派遣证到学校所在地派出所办理户口迁移证,然后拿派遣证到你所在单位落户,档案学校会通过机要系统转到你的单位.各校不可以个人自带档案.   2.找到了工作,没有解决户口.这样就无法签订三方,你有如下选择:   a.向学校申请将档案和户口保留在学校2年,不转回原籍.在2年期间,如果你找到了北京以外的单位,可以解决户口问题,仍然可以给你派遣,当然已经不是应届生了,但是仍然可以派遣.注意:如果要留京,在2008年12月底找到仍然可以派遣,是半年而不是2年,过期就户口就无法留京.   b.转回原籍,你仍然有派遣证,最低转到你家乡所在的地级市人事局.档案学校会给转回去.注意:这需要你自己毕业时候到毕分办去办理,如果你不去办理,一走了之,档案转回家了,但是你的户口没有办理迁移证,户口资料仍然在学校所在地派出所,但是你已经不是这里的户口了,你又没有派遣证可以回家乡落户,就没有户口了.并且如果没有派遣证,档案转回劳动局而不是人事局,丧失了干部身份.   第二个问题:毕业了当然不是应届生,其他参见上面解释.   第三个问题:参见上面解释,2年内找到可以解决户口的单位,仍可签三方. 还有:   1.如果你找了个北京的单位,给你解决户口了,那就最容易不过了,三方各方面都搞定了,学校给发派遣证毕业了到单位报道,户口档案都由公司给你处理   2.如果找了北京的单位,没有解决户口,你也没有办法解决,可以参照上面几条如何转回家去.如果你找的单位没有解决户口,而你想要北京户口,那么可以考虑买个户口.具体的办法是:找一个有剩余户口名额的单位,它如果想卖户口,可能需要几万块,你和它签约,三方各方面搞定了,学校也给你发派遣证,你的就业方向就等于去了这个卖户口的公司,在学校的统计里.你拿派遣证,到这个公司报道,然后办理户口档案人事代理都让它给你处理.但是实际上你并不去这个卖户口的公司上班,而是去你另外找的,不给你解决户口的单位上班,你在那个公司等于是打工的,户口和档案则在卖户口的公司.这是个解决办法,但是务必务必小心,小心被骗.如果你有熟人或通过关系找到有些单位有剩余户口名额,可靠的话就最好了.大概五六万.   最后提醒大家一下:毕业生毕业的时候,是解决户口最容易的时候,如果你的户口一旦转回家去,那想出来就太难了,除非你再考研或者通过单位人才引进,但是人才引进也是很麻烦的.提请大家一定一定注意这个问题,人生大事不可马虎. 来自: 北京户口 (注:这是笔者在找工作过程中发现的一个比较好的关于工作和户口的网站,大家共享) 原文链接地址: http://www.21hukou.com/hukou/374
个人分类: 工作学习|4549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海淀区2010年非北京生源应届毕业生引进接收工作的通知
anan 2010-9-8 13:24
各用人单位: 根据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工作要求,为做好海淀区2010年非北京生源应届高校毕业生接收工作,现就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 引进 范围和条件 用人单位按照学用一致、专业对口的原则, 在下达的 引进 控制数内,接收符合下列条件的 应 届高校毕业生: 1、列入国家统一招生计划的普通高等学校的硕士以上学历研究生培养方式为定向或委培的毕业生,成人教育、自学考试、远程教育、在职进修班、函授班及其它各类同等学历毕业生均不在引进范围; 2、应届毕业并正常参加当年就业派 遣; 3、所学成绩全部合格,主修课程无补考记录,能按时取得相应学位; 4、所学专业与接收单位主营业务一致。 二、办理程序 用人单位应通过网上审核和材料申报的程序办理非北京生源毕业生引进接收。 1、网上审核。用人单位与毕业生达成就业意向后,签署《非北京生源高校毕业生引进协议书》,登陆北京市毕业生就业管理系统网络版(网址为jygl.bjbys.com),注册单位信息,选择申报渠道,设置主管单位,如实填写毕业生信息(所有项目均不得为空),详细填报引进理由,提交海淀区人力社保局审核后,报市人力社保局审批。 2、材料申报。用人单位网上提交毕业生信息审批通过后,打印《非北京生源进京审批表》(一式三份),与所需其他申报材料一并提交区人力社保局审核。审核合格的,报市人力社保局进行审批。由市人力社保局出具《接收函》(一式两份)后,用人单位方可与毕业生签订就业协议。 注:应届生解决北京户口有一定的时间限制,大家一定要抓紧时间,提前准备,这是笔者在找工作过程中最大的体会,祝大家好运!
个人分类: 工作学习|2274 次阅读|0 个评论
如何从学生转变为企业人
caoman 2010-7-26 19:23
天人08年打破以往招聘常规,从全国各大高校招聘了一批没有工作经验的应届毕业生,如何培养这批新人,使其尽快完成从学生到企业人的转变,是一个迫切且艰巨的任务。 为此人力资源部组织了一系列的培训,培训目的不仅仅是让大家尽快通过试用期、融入企业、成为企业人;更重要的目的是打造未来中国能环行业的一批精英、一批优秀的职业经理人。 定位这样一个长远的培训目标,是国家发展的需要,也是世界发展的需要。 大家知道我们国家目前正面临能源危机,而一年之前备受关注的环境危机仍然存在。环境危机是由于滥用资源造成的,资源的过度消耗、浪费又引发了能源危机,两个危机产生的根源是同一个。因此,找到合理利用资源办法,把丢弃的资源转化为能源,就可以将两个危机同时解决。 正是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我国大力提倡发展循环经济。循环经济深层次的科学依据和可操作的办法就是将丢弃的资源拿回来,再利用。 鉴于这种需求,国家势必鼓励一个新兴行业,这个行业承载历史使命就是实现丢弃的资源能源转化,扭转环境危机和能源危机,这个新兴行业就是能环行业。 能环行业的重要性和受关注度度天人可以亲身体会到。天人从事了十多年水处理行业,期间没有引起资本市场的关注,但在从事了能环行业短短三五年的时间内,就引起来了资本市场的青睐,并有幸成为能环行业第一个融入资本市场资金的企业启动上市。同时也有更多的企业纷纷开始转入能环行业,比如大家熟知的五大电力集团。 能环行业发展的如此迫切,承载的使命如此伟大,投身、引领这个行业发展的人在哪里?为了解决环境危机,国家发展了环保产业,十几万环保大军投入,结果环境危机没解决,又衍生了能源危机,在这种情况下,天人团队首当其冲,发挥多年环保产业和近几年能环产业的经验优势,誓将引领能环行业走向快速、正规的发展轨道。 那么,担负着这一重要历史使命的团队应该由什么样的人组成?北京首创作为中国第一水务公司,是环保产业的领头军,他的董事长和总经理都是硕士研究生。能环行业作为环保产业的延伸,涵盖内容更广,人才需求更高,更加需要一批高学历的职业经理人。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这么用心去打造、培养这样一批刚从高校毕业的新人,使其尽快完成从学生到企业人的转变,除了组织严密的企业内训,甚至在新人到来之前就预订了上百万元的专业咨询公司外训。这就是天人公司致力于能环行业的决心和信心,这不仅仅是天人公司发展壮大的需要,更是国家发展能环行业解决两大危机的需要。肩负这样巨大的责任,有这样的决心和信心,还有什么做不成的? 那么,怎么从一个学生变成企业人?不同的身份拥有不同的文化,学校文化和企业文化都是为了提高人的素养和技能,但在两种文化的学习方法、目的及衡量标准方面又有本质的区别,要实现两种身份的转变,首先应该实现两种文化的转变。 在学校学习文化方式主要通过学习书本从而间接的获取别人经验,而学习企业文化的方法则是通过直接的参与获取自己的经验,如果将学习文化比作学游泳,学校文化是站在岸边看别人怎么游,企业文化则是自己跳到水里自己试着游。 在学校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将来实现赚钱、个人价值、尊重三层需求作知识储备,衡量的标准是考试分数;在企业学习的目的则是把储备的知识释放出来变现,衡量标准是创造的利润。企业文化是学校文化变现的工具。 为了可能实现的渺茫的三个需求,大家可以寒窗苦读将近二十年学习学校文化,却很少有人为了眼前马上可以得到这三个需求而花时间去学企业文化,这是一个很大的误区!这就是我们研究为什么应届毕业生到了一个企业很难快速融入企业,因为他不知道要赚钱需要赚钱的工具,需要去学习企业文化知识。 企业文化包括制度文化、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制度文化指的是规章制度、行为准则,物质文化主要指企业的产品,精神文化是企业的信仰,致力于能环行业就是我么的信仰。这三方面的文化是需要我们每一个企业人花力气去学的,要赚钱、实现个人价值和尊重,必须学会它,而学会这些文化需要花费的时间恐怕还不如在学校学习一门课程所费的时间多,实在是一件高回报的事! 从利益的角度看,学生和企业人的身份是截然不同的。家长为了孩子上学不惜代价,这培养了孩子依赖、不劳而获的心理,将孩子培养成了一个只会索取的剥削者,所以现在社会上出现80后现象责任全在父母。但是怪父母解决不了我们的问题,问题在于我们能不能清醒地认识到家长传统的教育方式除了给我们好处外还给我很大的弊端,这些弊端阻碍了我们的独立和发展,父母不可能跟我们一辈子,我们以后还要对自己的子女负责,所以,我们要改,要弥补父母的无心之失。 如何改?利用企业的机制矫正,企业的机制是交换机制,需要你先创造、奉献,提供给你一个好的平台完成你的交换,不存在无偿提供,西方经济学中谈到利益的交换叫供需,中国很早以前就有一个与之相对应的词叫舍得。两个词都强调先付出,后拿来。正是这一机制使得中国企业不愿意接收已经形成只索取不回报心态的应届大学生,一旦接受就意味着企业要为这些应届生再交一到三年的学费,但是应届生总要就业,出现这些问题总要由人解决,所以企业承认这个现状,愿意先付出,愿意为应届生交学费,以使他们转变心态,度过浮躁期,中国教育体制的漏洞企业花钱去弥补。 所有,应届生只有转变心态,加倍的去创造、加倍的去奉献,有了可供交换的结果,才能被企业所认可,才能融入企业,如果还把团队的领导、成员都当成你的父母、亲人,你认为他们给你投资是应该的,你就不会去努力、去创造。不创造就没有结果可交换,不仅不符合天人公司的机制,也不符合全中国甚至全世界的企业机制。 所以我们知道了该怎么对待公司对你的投资、上级对你的投资,这些投资决不是无偿给你的,都是需要你回报的,回报可能是一年以后,也可能是两年以后甚至三年以后,可能回报给同一家企业,也可能不是同一家企业,但最终都要回报给社会。 同样,学校团队和在企业团队成员之间的关系也不一样,从利益角度看,在学校同学之间是一种互助关系,不存在利益交换,而在企业团队中,各成员之间是一种利益的交换关系。从合作角度看,企业中更加强调团队成员之间的配合、步调一致。步调一致的组织代表是军队,其战斗力和执行力也最强大,西方企业推崇的西点军校就是这种军事化培训,世界500强中有100多位领导人是出自这所学校。所以说企业成员之间的相互配合、步调一致要远远大于学校。 有了文化、心态、团队的不同,在学校得到的结果和在企业得到的结果也不一样。从眼 前看学校的得到结果是证,毕业证、学位证.,从长远角度看学校得到的结果还有知识的储存,综合能力的提升。但在企业首先得到最直接的结果是创造的利润,在年底通过个人收入和利润的比较,就可以知道是否你已经成为一个创造者,或者依然那是一个剥削者。 综上所述,通过投资、心态、文化、团队、结果无个方面的转变,做一个掌握企业文化的人、一个创造者、一个与团队步调一致的人、一个懂得回报的人,一个能提交利润的人,就是一个合格的企业人。
个人分类: 管理科学|2811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1 09:4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