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嵩阳书院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登封嵩阳书院
热度 1 Mech 2020-6-18 22:54
嵩阳书院在嵩山南麓,与在嵩山腹地的少林寺相距不远。虽然较为勉强地列入四大书院,但游客不是很多。四大书院中,应天书院、岳麓书院和白鹿洞书院毫无争议,另一个是石鼓书院还是嵩阳书院说法不一。只是石鼓书院已经毁于兵火,嵩阳书院才得以胜出,但现在石鼓书院又重建了,而且据说“修旧如旧”。岳麓书院去过多次,就是三次以上,照片很少,还没有贴过博文。白鹿洞书院去过两次,贴过《 白鹿洞书院遐想 》,也有照片。应天书院和石鼓书院还没有机会去。 嵩山南麓的建筑历史悠久。 484 年 ( 北魏太和八年 ) 建有嵩阳寺,隋朝大业年间改为嵩阳观。 683 年 ( 唐弘道元年 ) 高宗李治游嵩山时,辟为行宫,称奉天宫。五代后周改建为太乙书院。 996 年 ( 北宋至道二年 ) 太室书院。 1035 年 ( 宋景祐二年 ) ,被赐名嵩阳书院。宋代理学的“洛学”创世人程颢、程颐兄弟都曾在嵩阳书院讲学,因此嵩阳书院成为宋代理学的发源地之一。讲学的名儒还有范仲淹、司马光、杨时、朱熹、李刚、范纯仁等。据说司马光的编年史《资治通鉴》第九卷至二十一卷就是在嵩阳书院所著。北宋末年,嵩阳书院因战乱被废,直至清康熙年间才重建。 书院本身建筑分五进,由北向南,往嵩山方向。建筑风格古朴,多为硬山滚脊灰筒瓦房。首先是大门,上面有幅对子 ( 空格是我加的 ) 近四旁 惟中央 统泰华衡恒 四塞关河拱神岳 历九朝 为都会 包伊瀍洛涧 三台风雨作高山 据说是乾隆御笔,我看不像。但文辞确实有些气魄。接近四方的只有中央之地,统领泰山华山恒山衡山,边塞关河礼对神圣的中岳;经历九个朝代成为都市,包容伊瀍洛涧等河流,天山风雨从嵩山而起。 大门 第二进是先圣殿,又名先师祠,供奉孔夫子行教立像。 1686 年 ( 清康熙二十五年 ) 由理学家耿介修建。门前对子为 至圣无域浑天下 盛极有范垂人间 先圣殿 先圣殿远景 第三进是讲堂。里面有书院的课程和学规 ( 分别有照片的截图 ) ,看后可以想象昔日风范。门口对子有些俗,怀疑是今人续貂之作。 满院春色催桃李 一片丹心育新人 讲堂 课程 学规 第四进为道统殿。 1689( 清康熙二十八年 ) 河南巡抚闫兴捐俸银所建, 1739 年 ( 乾隆四年 ) 重建。供奉帝尧、夏禹和周公头像。对联似后人补,而且补得没有很用心。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道统殿一隅与殿前石桥 最后一进是藏书楼。 1684 年 ( 清康熙二十三年 ) 河南巡抚王日藻捐俸银所建, 1739 年 ( 乾隆四年 ) 重修。现在是个小展室,有清代存书和木刻版,还有据称是“武则天祈福金简”的复制品。 藏书楼 两侧还有些配房。连同院落等也拍些照片。 除建筑等之外,嵩阳书院还有其他可观之物,以后专门贴。
个人分类: 风光过眼|4235 次阅读|2 个评论
周末去了少林寺
热度 11 陈安博士 2012-3-20 21:27
周末去了少林寺
  因为到了河南的缘故,周末就去了少林寺。   100元的门票,似乎显贵了,不过现在很多地方的著名景点都是一锤子买卖,所以不要白不要,就把价格弄得很高。   也去了嵩山太室山下的嵩阳书院(门票30元),据说是我国古代四大书院之一,有一棵4500年的柏树,很棒,远远从某个角度望去,甚至可以看得到三尊观音像,俺拍有照片。   还去了中岳庙(门票30元),发现其实比少林寺的规模还大些,但是现在肯定是有些破败了。进门后就是仿天安门的建筑,还有一些意味。   游记肯定得写,但是这几天有课,明天要去河南工业大学报告《应急管理与机制设计的故事》,所以,一下子心闲不下来,只好再等几天了。 这棵大将军柏,4500年,都要成精了,仔细看看中间有观音没? 依然枝繁叶茂,着实大不容易。当然,有些地方也得保护一下,用水泥柱子。 看看细处,确实有点象观音呢,据说有三个层次的观音,厉害吧!
个人分类: 论游—走遍中国|3570 次阅读|30 个评论
嵩阳书院
flly 2010-7-26 21:17
工作的地方离嵩阳书院很近,一直想去看看。可是门票80,既然在门口,就不急着花这个钱了。 今年恰好单位给办了游览证,20元一年,这一年内随便看,立刻找了一个时间去看。 看了以后,有点感想,这是一个很老很老的书院,应该是中国的四大书院之一,可是,却很难得到一些文化的气息,整个建筑都是在强调古物或者仿古物的。和读书有关的也就是那些买了以后可以高考得中的东西。虽说,作为一个游览地,景色应该还不错。但是没有那种书院的气息,令人心有不甘。 书院大门 一边的小景,我很喜欢 古井,可能是蒋当年来视察的时候打的。 古碑,上面的这尊佛像被无数人摸过(这是书院里面啊!) 新笋 拍过很多次松鼠了,每次都是痛恨没有长焦。 唐碑,因碑文是李林甫所撰,被毁多处。 著名的将军柏,现在人们拍照的重点就是树顶被雷击后形似观音的残木。 另一株将军柏 其他仿古的东西就都算了,另外把将军柏的故事附在后面 稀世珍宝汉封将军柏   嵩阳书院内原有古柏三株,西汉元封六年(公元前110年),汉武帝刘彻游嵩岳时,见柏树高大茂盛,遂封为大将军,二将军和三将军。   大将军柏树高12米,围粗5.4米,树身斜卧,树冠浓密宽厚,犹如一柄大伞遮掩晴空。二将军柏树高18.2米,围粗12.54米,虽然树皮斑驳,老态龙钟,却生机旺盛,虬枝挺拔。树干下部有一南北相通的洞,好似门庭过道,树洞中可容五、六人。两根弯曲如翼的庞然大枝,左右伸张,形若雄鹰展翅,金鸡欲飞。每当山风吹起,枝叶摇动,如响环佩,犹闻丝竹之音。三将军柏毁于明末。   关于将军柏树龄一直是个神秘的话题。该树从受封至今,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赵朴初老先生留有嵩阳有周柏,阅世三千岁的赞美诗句。经林学专家鉴定,将军柏为原始柏,树龄有4500年,是我国现存最古最大的柏树。   细心的游人会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二将军柏比大将军柏大得多,为什么被封为第二呢?这里有个先入为主的传说,动人的传说,不知吸引了多少文人的墨客泼墨挥毫,赋诗赞颂,更留给人们以启示。   巍巍将军柏,给嵩阳书院增添了历史的沧桑感和浓郁的感染力。 由于汉武帝的不公,民间流传下来这样的民谣:大封小来小封大,先入为主成笑话。三将军恼怒自焚死,二将军不服肚气炸。大将军笑倒墙头上,自觉有愧头低下。是非颠倒两千载,金口玉言谁评价。 现在本地一般流传的都是两株将军柏的故事,三将军已经被人淡忘。
个人分类: 风景|3705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6 17:2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