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超验主义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读《瓦尔登湖》
热度 2 zywsict 2013-5-19 16:46
花了将近 6 个小时读完了美国著名作家梭罗的代表作《瓦尔登湖》。梭罗于 1817 年 7 月 12 日出生于马萨诸塞州的 康科德镇,他是一名超验主义者,对超验主义者来说,成功生活的秘密就是游离于物质生活之上,将精力贯注在精神之上,在精神上得到升华。超验主义的主要特点就是强调个性,通过直觉将个体灵魂与世界灵魂结合起来。 现将该书的经典语句摘抄。 第一,梭罗认为,大多数人都在拼命地追求着各种生活方式,但却失去了生活的真正目的,如果一个人的时间与精力都用在生存这部机器上,那么留给生活的又是什么呢? 第二,人之所需,不是对付什么,而是做什么,或者说成为什么。 第三,赚足了车费的人最后终能上车,假如到那时他们还没死的话,但到了那时,他们或许已失去了开朗的心情或旅游的欲望。牺牲最美好的年华,辛苦赚钱,为的就是在最没价值的辰光享受那令人怀疑的自由。 第四,如果我们醒来时,生活的境界并没有比睡前高多少,那么这种白天,如果也可以称作白天的话,也没有多少可期待的;反过来说,黑暗也可以结果子,从而证明自己是好样的,不比白天差。 第五,尽管下雨使我无法锄地,但下雨却比锄地本身更有价值,倘若雨下得太久,使地里的种子烂掉,低地的土豆淹死,但它有利于高地的草,既然它有利于草,也必然有利于我。 第六,只有我们失去了这个世界,我们才会发现自己,意识到自己的处境和我们之间的无穷关系。 第七,每个人内心都有一种兽性,只要崇高的天性酣然入眠,这种兽性就会苏醒。 第八,最大的好处和价值却得不到人们的赞许。或许那些最令你惊讶和最真切的事实从没在人们互相之间交流过。 第九,人生之路有千万条,但只有你自己的路,才是你的宿命。那么,你就走自己的路吧。 第十,那看上去是富裕,实则是一切人中最贫乏的一类人,他们积累了一对杂七杂八的东西,却不懂得怎样去利用或摆脱,结果尽是金脚镣,银脚镣,自己锻来自己戴。
个人分类: 读书笔记|4142 次阅读|4 个评论
随想
Augsong 2011-12-1 17:41
心血来潮想给博客空间换一种装扮,看到了各种风格:老北京,水墨江山,红墙,天空,键盘…… 忽然,看到了“自然”,竟然有一种久违的、莫名的激动。 Nature。 由Nature想到了Transcendentalism(超验主义)。 在文学课上,被要求“use three words to conclud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ranscendentalism”时,得到了老师"To be honest, I am quite satisfied with your answer.” 由于工作已和文学基本不沾边,具体哪三个词记不清了,但是,对于爱默生、梭罗等所倡导的超验主义,仍然心存敬畏。 敬,是因为他们的伟大的思想体现着深奥的哲理,辩证思维。很多事物一旦提升到哲学的高度,是站不住脚的,而我清楚地记得第一次读 The American Scholar (《美国学者》)时的那种惊叹。说畏,是因为我只了解这一伟大思潮的皮毛,甚至怀疑自己是否曲解了它的精髓。于是,心中些许忐忑不安。 维基百科上这么说:超验主义(英文:Transcendentalism,也叫“ 新英格兰超验主义 ”或者说“ 美国 文艺复兴 ”)是美国的一种 文学 和 哲学 运动。它兴起于1830年代的 新英格兰 地区,其领导人是 美国 思想家 、 诗人 拉尔夫·沃尔多·爱默生 ,经过不断发展成为 美国 思想史 上一次重要的思想 解放运动 。超验主义强调 人 与 上帝 间的 直接交流 和 人性 中的 神性 ,具有强烈的 批判精神 。其社会目标是建立一个道德完满、真正 民主 自由 的社会,表现了 乌托邦 式的理想色,其精神并成为美国文化中一个重要遗产。 这个解释显然很抽象,很难理解。或许,还是爱默生的 Nature 将这种思想表现得更加到位。还有梭罗的 Waldon (or Life in the Woods 《瓦尔登湖》)。 什么时候能再重温一下这些经典,在繁忙的生活中给自己的心灵放个假。
个人分类: 三言两语|4101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超验主义与瓦尔登湖
laijiangtao 2010-7-27 10:57
超验主义(transcendentalism)的核心观点是主张人能超越感觉和理性而直接认识真理,认为人类世界的一切都是宇宙的一个缩影--世界将其自身缩小成为一滴露水(爱默生语)。超验主义者强调万物本质上的统一,万物皆受超灵制约,而人类灵魂与超灵一致。这种对人之神圣的肯定使超验主义者蔑视外部的权威与传统,依赖自己的直接经验。相信你自己这句爱默生的名言,成为超验主义者座右铭。这种超验主义观点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有助于打破加尔文教的人性恶、命定论等教条的束缚,为热情奔放,抒发个性的浪漫主义文学奠定了思想基础。 美国超验主义也叫新英格兰超验主义或者说美国文艺复兴是美国的一种文学和哲学运动。与拉尔夫沃尔多爱默生和玛格丽特富勒有关,它宣称存在一种理想的精神实体,超越于经验和科学之处,通过直觉得以把握。领导人是美国思想家、诗人拉尔夫沃尔多爱默生。   美国超验主义(American Transcendentalism)是美国的一个重要思潮,它兴起于十九世纪三十年代的新英格兰地区,但波及其他地方,成为美国思想史上一次重要的思想解放运动。它是与拉尔夫沃尔多爱默生以及梭罗相关的一种文学和哲学运动,宣称存在一种理想的精神实体,超越于经验和科学之处,通过直觉得以把握。   一般认为,爱默生是超验主义的倡导者,他的散文,特别是他的演讲,令人感到亲切,富有一种奇异的带有强烈个人色彩的声音;他的散文在端庄凝重的说教之中每每流溢出特有的富有魅力的睿智、幽默感和文学、哲思的深度来。他的言词文本雄辩有力而辉煌,语调变幻莫测,显示出他的深奥的文学技巧来。   1831年,爱默生辞去波士顿第二教堂的圣职到欧洲去旅游。其间,他会见了不少当时的文学名人,诸如英国诗人、散文家瓦特兰德(Walter Savage Landor),诗人柯勒律治(Samuel Taylor Coleridge),华兹华斯(William Wordsworth)和苏格兰散文家、历史学家卡莱尔(Thomas Carlyle)。特别是他在苏格兰乡间会见了卡莱尔之后,开始了两位文学家的终生友情和通信。   1837年,当爱默生作《美国学者》演讲时,另一名超验主义的集大成者梭罗刚从哈佛大学毕业。对于很多人而言,梭罗是一本教科书,通过他,人们可以用自然界发生的事实来理解世界,于是世界便成了一个供人阅读、品味、咀嚼的整体。他希冀过简单的生活。   梭罗说过:我之所以走进林间并不是想生活得便宜些或者更昂贵些,而是想以最少的麻烦做些个人想做的事。因此,他的文字细腻而自然,充满了一个敏感的作家和一个深思熟虑的哲人对大自然的至诚的感受和感动。   比起爱默生的演说和写作,梭罗更多地是实践和行动,在他的性格中,那种崇尚生命和自然、崇尚自由和独立的精神,和那种曾经在美国的开发,尤其是西部的开发中表现出来的勇敢、豪迈、粗犷、野性的拓荒者精神存在某种内在的联系。   从现在的历史资料来看,人们无法了解梭罗是否亲自聆听爱默生的演讲,但梭罗一生实践了爱默生在《美国学者》中的召唤:更多地关注美国本土,追求美国本土的独创性。   作为一场融欧洲与美国思想潮流于一体的思想运动,它催生了美国散文一系列经典之作:《自然》(Nature,1836)、《美国学者》(TheAmericanScholar,1837)、《知识的自然历史》(NaturalHistoryofIntellect,1893)、《瓦尔登湖》(Waldon,orLifeintheWoods,1854 梭罗著),等等。   十九世纪的美国被一些历史学家认为是独特的美国文化诞生和成长的时期,是继政治独立之后美国精神、文化从欧洲大陆的母体断乳而真正独立的时期。正是在这样的特殊时代,以爱默森和梭罗等为代表的超验主义思潮破空出世,成为美国人的精神独立宣言。   超验主义追求人的自由的精神成为美国文化中一个重要遗产。这种思潮发源于单一神教,同时又接受了浪漫主义的影响,强调人与上帝间的直接交流和人性中的神性,其结果是解放了人性,提高了人的地位,使人的自由成为可能。超验主义具有强烈的批判精神,其社会目标是建立一个道德完满、真正民主自由的社会,尽管带有乌托邦的理想色彩。   超验主义的核心观点是主张人能超越感觉和理性而直接认识真理,认为人类世界的一切都是宇宙的一个缩影世界将其自身缩小成为一滴露水(爱默生语)。它强调万物本质上的统一,万物皆受超灵制约,而人类灵魂与超灵一致。这种对人之神圣的肯定使超验主义者蔑视外部的权威与传统,依赖自己的直接经验。   超验主义的主要思想观点有三。首先,超验主义者强调精神,或超灵,认为这是宇宙至为重要的存在因素。超灵是一种无所不容、无所不在、扬善抑恶的力量,是万物之本、万物之所属,它存在于人和自然界内。其二,超验主义者强调个人的重要性。他们认为个人是社会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社会的革新只能通过个人的修养和完善才能实现。因此人的首要责任就是自我完善,而不是刻意追求金玉富贵。理想的人是依靠自己的人。其三,超验主义者以全新的目光看待自然,认为自然界是超灵或上帝的象征。在他们看来,自然界不只是物质而已。它有生命,上帝的精神充溢其中,它是超灵的外衣。因此,它对人的思想具有一种健康的滋补作用。超验主义主张回归自然,接受它的影响,以在精神上成为完人。这种观点的自然内涵是,自然界万物具象征意义,外部世界是精神世界的体现。   爱默生有句名言相信你自己,这句话成为超验主义者的座右铭。这种超验主义观点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有助于打破加尔文教的人性恶、命定论等教条的束缚,为热情奔放,抒发个性的美国式文化奠定了基础。   正因为爱默生的超验主义观点摒弃了加尔文教派神为中心的思想,认为在某种意义上,人就上帝,才使得超验主义明显地烙上资本主义上升期的时代轰烈:一个人一定能够成为他想成为的人。而这种素来被称为美国平民宗教的自立自强,激励了美国民族精神的发展完善。   因此,超验主义者的贡献就在于在理想主义的旗帜下重新审视了美的哲学命题,解放了美国思想,也使美国文学(包括散文创作)从模仿英国及欧洲大陆的风格中脱颖而出,开创了美国文艺复兴时期。   其实,超验主义作为一种并不确切的戏称,也许只在认识论的意义上表现了这一思潮的一个特征,即崇尚直觉和感受,而这一思潮的意义也许更重要地是体现在它热爱自然,尊崇个性,号召行动和创造,反对权威和教条等具有人生哲学蕴涵的方面,它对于美国精神和文化摆脱欧洲大陆的母体而形成自己崭新而独特的面貌产生了巨大影响。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2012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10:4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