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紫金矿业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转载]中国社会转型期:呼唤公民的个人良知
whyhoo 2012-1-7 10:21
最近一段时间,中国大陆接连发生了一些与新闻记者有关的事件。首先是紫金矿业风波发生后,接连有消息显示,紫金矿业曾给一些记者封口费,同时还有一些记者遭到程度不同的威胁;同时,浙江有一家上市公司,由于其内幕交易的丑闻被揭,因此迁怒于揭发这一丑闻的记者,甚至当地的县公安机关还发出全国通缉令;另外,日前南京一个废置的工厂发生爆炸,江苏当地电视记者在进行直播时,遭到当地官员粗暴对待,最后导致直播中断。 金子和污泥同时呈现   上述种种事件,不但再次折射中国大陆新闻监督的艰难,而且也从另一个侧面折射中国社会转型期,人们思维观念和行为模式转变的艰难,尤其是其间在体制无奈下公民个人良知所经受的考验。   中国大陆有一句话流传颇广:“总有一些事情让人泪流满面。”人们如果套用这句话并稍做一下改动,那么似乎可以说:“总有一些记者前赴后继”。虽然环境不尽理想,但从有一批新闻工作者,秉承着新闻职业道德和理念,履行着公众守夜人的职责。但与此同时,也有为数不少的新闻从业人员,拿着红包,说着也许连自己都会脸红的违心话。在这个社会急剧转型的时期,金子与泥沙同时呈现,不但构成当今中国社会的一道景观,而且也促使人们思考今天中国转型期呼吁提升公民个人良知的迫切性。 公民精神和公民良知   必须承认,由于社会转型的原因,无论是体制还是人们的价值观,都处于急剧转变及其带来的某种真空和制约兼有的状态之中。在这种情况下,每个人心中似乎都有一丝无奈。   以体制内人们的处境而言,任何人似乎都难以摆脱一定的束缚,这一点古今中外皆然;就阶段性而言,本身无可非议。然而,无奈不应成为良知泯灭的借口。中国大陆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已经基本形成了一个公民社会的雏形和基础;只不过这一基础还相当脆弱,雏形还相当不完善甚至不完整。更重要的是,虽然中国的公民社会已经出现了不完整的框架,但公民精神则在相当程度上还没有建立起来。   所谓公民精神,就是公民作为平等地享有充分的社会权利的主体,自愿承担相应的社会义务,并且意识到对国家、民族所负有的责任和勇于承担这一责任的主体性精神。与过去的英雄主义教育不同,公民精神及其教育的基础,不是对国家、民族和政治团体的无条件的奉献,而是在确保和维护公民权益和权利的基础上,以一种更为宽泛的理念和行为模式,实施公民对社会公共空间的参与和影响。   公民精神的基础,是公民作为个人的良知。这种良知,与过去时代人们对为人准则的要求有异曲同工之妙,只是它在公民权利和意识的基础上,更多一层现代意义的理解。在这方面,对公民个人良知,显然有上限和下限的要求:就上限而言,人们可以要求公民具有崇高的情怀和奉献精神,但却不可能期待所有的公民都达到这一要求;就下限而言,则可要求每个公民都不可逾越一定的底线,亦即为人的最低底线。   以今天中国大陆转型期的现实而言,当转型期社会价值体系处于动摇,个人价值观极度混乱之际,显然公民精神教育的切入口应为公民个人良知的下限,即呼吁公民守住为人的基本底线,并在这一基础上逐渐向公民良知的上限延伸。这也许是现代公民教育与过去英雄主义教育,至少在方法论上的重要区别之一。只有这样,公民精神教育才可获得长久传播的基础。 无奈不是良知泯灭的借口   三十多年前“文革”结束后,中国许多人就曾有过反思:虽然“文革”有整体大环境的因素,但为什么许多个人不但成为受害者,而且也成为加害者?   这样的思考,在上世纪二战结束后的德国也曾形成一场洗涤德意志民族精神世界的思想运动。三十年前,由《中国青年》杂志发起的“从我做起”大讨论,虽然带有那个时代的某些政治色彩,但就其思想萌芽而言,则无疑已经具备了一定程度的公民精神的元素。   因此,在今天的中国大陆,依然有必要倡导“无奈不是良知泯灭的借口”。一个人也许难以完全说真话,但至少应当做到不说假话;一个人也许难以帮助所有人,但至少应该做到不损害别人。如果说,难以完全说真话和难以帮助所有人是某种无奈,那么说假话和损害他人则就是良知泯灭了。   知所进退和有所为而有所不为,也许就是公民个人良知的最低底线。只有当绝大多数人都学会并愿意遵守这一底线,这个社会才能出现健康向上的力量和希望。   从这个意义上说,今天的中国不需要互相指责,而是需要凝聚更多的共识;这其中的重要共识之一就是:不管有多少无奈,无奈不是良知泯灭的借口。 作者为香港凤凰卫视评论员 原文见 http://www.zaobao.com/special/forum/pages8/forum_zp100731.shtml
个人分类: 社会|1300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唐骏高校演讲"成功可以复制"遭女生"踢馆"
热度 2 zbt92 2011-5-3 08:09
  2011-04-30扬子晚报   4月27日,“学历门”事件后较少在公众场合露面的唐骏现身南京林业大学, 做了一场主题为“我的成功可以复制”的讲座。讲座临到尾声时意外出现,一位 南京大学的大四女生当面质问唐骏的美国绿卡的由来,对“紫金矿业排污事件” 的看法等,该女生还现场请唐骏在她复印好的一沓“西太平洋大学”学位证书上 签字,未果后又与其朋友现场分发“西太平洋大学”的学位证书复印件。   此举让唐骏和南林大组织者均感突然和尴尬。其后,有关南大女生“踢馆” 事件也在南京大学和南京林业大学两校内引起轩然大波,时至今日,两校学生有 关此事是非对错的讨论还在继续。   本是场普通的讲座   唐骏谈感悟:我的成功可以复制   如果不是有南大女生在讲座尾声的“砸场”,唐骏先生在南林大的演讲堪称 完美。学生挤满了不大的报告厅讲座现场,不仅座无虚席,过道两边甚至是讲台 上都挤上了不少听众。而因为唐骏的传奇身份和过人的演讲功力,现场掌声不断。   唐骏演讲的主题是“我的成功可以复制”。唐骏说:“我很普通,普通到连 我自己都很感动。但是,普通人也可以做出不普通的事。”   据南林大校内媒体报道:唐骏认为,成功不是由财富和地位来衡量的,成功 是要超越自己,是在追求其中的过程,是在看自己有没有每天都在进步。唐骏表 示,正是因为有了不懈的努力和追求,他才在北邮的研究生中考第一名;而当在 北邮无法取得出国名额时,又转向北京广播学院(今中国传媒大学)求得出国名 额;也正因为有追求,才有了他后来25年的幸福婚姻。   “唐骏的讲座生动且幽默,让同学们切实感受到成功人士的人生风采,也为 同学们的未来方向指引了一条明路,告诉大家他的成功可以复制,开阔了同学们 的视野,让人受益匪浅。”南林大这篇校内报道称。   没想到平地起惊雷   南大女生发“西太平洋大学学位”证书   演讲完后,唐骏先生接受了现场提问。随着唐骏的讲座临近尾声,现场“意 外”出现,一位一直站在讲台上听讲座的女生冲到唐骏的跟前,利用唐骏面前的 话筒,这位女生说:“我是南京大学的学生,幸亏你没有来南京大学,因为南京 大学的学生不会像南京林业大学的学生那样配合!”意指南林大学生对唐骏“太 客气”。   “踢馆女生”随后表示:由于唐骏演讲的主题是“我的成功可以复制”,所 以她也为各位同学带来了一份礼物一沓西太平洋大学的学位证书复印件,唐骏正 是因为获得这所大学的博士学位而陷入到“学历门”的风波之中,“我觉得唐骏 先生的成功不仅可以复制,还可以复印!”南大女生不无讽刺地表示,为了“让 大家共同分享唐骏的成功”,她请求唐骏在这些复印件上签名。   这位同学随后还提了两个问题,包括质问唐骏的美国绿卡究竟是如何取得的; 第三个问题是唐骏作为新华都CEO,对旗下企业紫金矿业排污事件的看法。   对于女生要求唐骏在西太平洋大学学位证书上签名的要求,唐骏微笑回应: “要签字,我一定会给你签的,最好签在你的身上!”   对于美国绿卡,唐骏提醒女生再上网查资料核实;而对于紫金矿业的污染问 题,唐骏表示:这个问题大家都意识到了,为此企业也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不仅 导致股价大跌,让市值损失200亿元,也给企业发展敲响了警钟,“回去会把你 的意见转达给企业!”   “踢馆事件”中,唐骏虽感意外,但表现还算沉稳。倒是讲座的组织者颇感 愤怒,南大女生提问过程中,南林大一位学生上台意欲阻止,一直微笑的唐骏表 示:“让她靠近,没问题!”也因为“南大女生”的意外加入,组织者待唐骏回 答完三个提问后,便随即宣布讲座结束。随后唐骏被护送离开,而“南大女生” 和随行的几位朋友开始在现场分发西太平洋大学学位证书的复印件,不少学生上 前索取。但不多久,一位南林大学生抢走这些复印件,并质问提问者的素质和品 位,双方由此爆发言语上的冲突。   当事双方唇枪舌剑   “踢馆女生”:没有道德感的人,不应站在高校讲台   昨日下午,记者辗转找到南大“踢馆女生”小杜,一开始她表示不想就此事 接受媒体的采访,“这件事最多就是大学校园里的一个小闹剧而已,不要赋予它 太多的意义”,但经过记者劝说,小杜还是谈起她此次去南林大“踢馆”的由来。   小杜介绍,最开始她是和几个朋友聊到这个事情,“听说唐骏要去南林大开 讲座,大家都觉得挺恶心的,于是想到应该做点什么”。她认为此事和知名网友、 原云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伍皓一次讲座时被人扔五毛那件事的性质类似,“我们 都只是为了表达自己的观点”。   之所以对唐骏如此反感,小杜解释到,“我们不是揪住他的假学历不放,之 所以讨厌他,是因为他做了那么多错事之后,一直都不道歉,而且还来高校宣传 他‘很浮躁’的成功学”,“这个社会已经浮躁了,我们觉得不应该这样”。小 杜认为,唐骏是一个“没有道德感的人”,他不应该站在高校的讲台之上。   “本来说好是一个男生来提问”,小杜介绍,他们几个朋友一起来到南林大 唐骏的讲座现场。“可能是考虑到怕有人问一些敏感问题,话筒一直控制在组织 者手里,提的问题也是事先准备好的提问,那个男生一直在下面跟组织者斡旋, 看能不能得到提问的机会”,但那名男生一直没有得到机会,看唐骏的讲座快要 结束了,小杜于是就冲到唐骏跟前,借讲台上的话筒,抛出了让台上台下都颇为 尴尬的3个问题。   对于唐骏的回答,小杜表示自己很难满意。她说,尤其是关于紫金矿业污染 环境的问题,唐骏回答是这个企业曾经给国家做出过多少贡献,而且事故之后, 企业也因此亏损多少,他没有想到他们还欠社会一个道歉,“这种态度很恶劣”, 小杜表示。对于自己要求对方在西太平洋大学毕业证上签名,唐骏所谓,“最好 签在你的身上”的回答,小杜认为,考虑到唐骏的身份,这样的回应显得过于轻 佻。   讲座组织者:这是第一次见识,提问者侮辱嘉宾   记者多次和南林大唐骏演讲的组织者联系,但要么不接受采访,要么联系不 上。在人人网上,记者看到了出自南林大学生的一篇文章,根据文章分析,文章 的作者应是此次讲座的组织者或是知情人士,特摘录如下。针对南大女生“踢 馆”,这篇回应帖的题目是“那些提问名人的年轻人写于唐骏先生南林大讲座之 后”,题目自含深意,发帖者为“曾冉-小P”。   “我佩服唐骏先生,在这种场合还能包容和蔼地点头说‘没问题,之后可以 帮你签’,然后对于她提的问题中不属实的信息进行更正并给予回答。同时我也 非常不满,一个说自己是‘南大的’学生,就可以如此毫无礼节地进行‘提问’ 吗?   “我参加过不少国际会议以及国家地区会议、论坛,见过来自各行各业著名 的演讲嘉宾。和大家一样我也很喜欢争取提问的机会,但说实话今天是我第一次, 见识到以羞辱演讲嘉宾为目的、以嘉宾的包容忍让作为自己嚣张资本的提问。难 道逼迫唐骏先生在西太平洋大学毕业证书上签字就是一种成功吗?”   在这篇文章的末尾,作者提及他所经历的多次讲座,“在(高校讲座的)每 次提问中,总有一群年轻人,他们把自己当做外交家、政客、记者、评论员或者 是某个群体的神圣代表,却惟独没把自己当做一个普通的学生。在每次问答中, 要么充斥着自大,要么流露出自卑,或者是弱者‘勇敢’的挑战甚至是挑衅”。 “(提问)惟独缺少了睿智而平等的交流。这就是‘中国的下一代领导者们’ (克林顿语)所展现出来的风采吗?”文章的作者诘问。   两校学生热议   南大美眉是作秀还是激情打假?   记者从有关渠道了解到,整个事件被“南大女生”的同行者全程拍摄视频, 随后这段视频还被上传到了多个视频网站。然而出乎记者意料的是,这段视频昨 日下午已被人删除。因“踢馆事件”而起,南京大学和南京林业大学两校学生在 各自学校的论坛上展开热议。   在南京大学小百合论坛上,“爷会飞”表示:“试想唐骏这种人不受到惩罚, 而到处出售自己的‘成功学’,将对社会造成多大的影响?而杜MM这件事,恰恰 就是对唐骏作假的惩罚,让妄图造假的人,有所畏惧。对待作假的人,本就应该 人人喊打,否则道德标准何存?”但也有不少南大学生表示反感这样的做法,认 为提问者有失礼仪且未顾及南林大学生感受。   而在南京林业大学“风雨南林”论坛上,唐骏事件成为热门主题,不少学生 言辞激烈地批评来自南大的“唐突”提问者。   “tianliang504”留言:“这个女的想出名疯了吧”,他表示“最讨厌那种 给人家下不了台面的人”,并认为“自负加自大的人一般都这样”;“hua.hua” 表示:“请唐骏来演讲是有意义的事,每个人都会有瑕疵,这时我们就应该辨证 地看问题,发现他身上的闪光点,那些优秀的、可以复制的点”,他认为“南大 MM这事做的有点过了,起码你要学会如何尊重别人。”   记者注意到,众多的留言中,亦有南林大的一些学生表达不同声音,一位同 学就发表了题为“关于唐骏我们是否该反思”的帖子。 本版撰文 李海勇 谷岳 飞
1789 次阅读|1 个评论
紫金污染事件:县委书记的“到此为止”是权力跋扈
张显峰 2010-7-28 23:13
紫金矿业污染事件的迅速问责,曾经让人误以为事情有了不错的结局。但现在看来远非如此。 事件败露三四天内,当地迅速公布了调查结果。 上杭县县长、副县长、县环保局局长和龙岩市环保局局长等一干官员被免,紫金矿业铜矿湿法厂厂长等三人被抓。看起来,对这一事件的行政问责已足够严厉,结局或许也该到此为止了。 显然,这正是一些当权者期待的迷幻效果。媒体报道说, 在 一次上杭 县机关干部会议上,县委书记透露出问责范围 不再扩大 , 到此为止 的信息 。但恰是这此地无银三百两的权力跋扈,却不免让人对此前的问责结果产生疑问:敢情问责范围是由县委书记划定的?决定谁被问责、如何问责的不是法律与事实,而是县委书记手中的权力? 如果扩大范围、继续追问,又会追出怎样的结果,这当然 有待确凿的事实来回答。但一个基本的事实是,媒体的调查表明 , 这份处罚名单中很多人与此案并无直接关联, 被免的 副县长仅 上任 几个月 ,之前在别的县任职,而 县长 也是刚从 龙岩市统计局局长 位子上到任不久 真正应负责的人却未受到处罚 ,那么,该负责任的是谁?我们有理由期待事件的真相,以及与真相匹配的处理结果。 我相信,只要真心追查真相,真相并不难得。已经公开的报道就有很多可供调查的线索:比如,那些县政府派去的监事始终没有露脸,可否调查他们有没有尽到 监督 公司管理层 有无违法 行为的责任;比如,污染事件发生时紫金矿业的环保整改方案刚刚通过没几天,那么这个方案是怎样通过的,是谁拍的板,审批过程中有没有来自权力的施压;比如,紫金矿业在过去的多起污染事故中屡屡不了了之,背后的保护伞是谁 类似的追问当然是上杭县的书记大人最不愿面对的,因为这意味着他的不再扩大,到此为止的指示精神将面临挑战,更意味着他原本稳操的局面可能失去控制,或许,还意味着他及他的上级的乌纱帽将遭遇风浪。但权力惧怕的,正是我们所要追讨的。因为无数先验的事实已经证明,当权力扭捏作态或者飞扬跋扈的时候,其背后一定藏着公众期待的真相。 到此为止的权力仲裁,相信不是这位县委书记大人独创,太多的事件中往往因为法律怯步于权力的红线前,使得真相不得昭彰,正义难以 伸 张。那么,在追讨真相的同时,有必要深刻反思制度的漏洞,让刚性的法律真正在权力面前硬起来。唯有如此, 类似 这位县委书记的到此为止才可能真的到此为止。
个人分类: 显峰冷言|4553 次阅读|1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11:2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