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动物模型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AMEM | 动物模型虚拟特刊邀请您的免费阅读
WileyChina 2020-11-3 12:46
本期关于 医学实验动物模型 的虚拟特刊, 汇总了发表在 Animal Models and Experimental Medicine(AMEM) 上的20篇论文 ,供各位专家学者学习和交流。 动物模型是采用各种科学技术手段使动物患上人类疾病,在实验室再现人类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过程的研究工具。对阐明疾病的发病机制、传播途径以及宿主免疫反应具有重要作用,是连接实验室基础研究和医院临床试验的桥梁。 实验小鼠是一个普遍的研究对象,其遗传学、解剖学、生理学、免疫学和行为学都被研究得很透彻。因此,提供一个适合小鼠生存的环境似乎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情,但是小鼠的环境富集却非常复杂。生存环境多样性有助于小鼠的正常化,从生活在贫瘠环境的小鼠获得的数据不具有代表性,甚至是不可靠的。除了丰富饲养环境,严格实验动物规程和管理是确保动物实验安全的必要手段。人类意外接触到一些生物危害,比如人畜共患病、过敏原、生物毒素、放射性同位素等是十分危险的。因此实验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实验规范,做好个人防护工作,切断传播途径。 动物模型对于理解疾病的复杂生理机制十分重要,因此动物模型的选择需要经过深思熟虑,必须选择可提供有价值、可靠的实验数据的动物模型,并最大限度保证动物福利。虽然从生理、病理和治疗的角度上来看,许多动物和人类的反应相似,但是物种之间的差异仍然存在。所以在选择和建立动物模型时需要充分考虑到物种之间的差异与相似性,分析数据时要比对试验数据与人类疾病的相关性。下面将介绍一些疾病动物模型。 猪圆环病毒(PCV)属于圆环病毒科,圆环病毒属,猪圆环病毒二型(PCV2)被认为是猪圆环病毒病和猪圆环病毒相关疾病(PCVD/PCVAD)的主要病原体,包括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PRDC)、 断奶后多系统消耗综合征(PMWS)等。目前尚不清楚PCVD/PCVAD的确切机制,且没有治疗PCV2感染的有效疗法,因此体内感染模型对于理解PCV2感染的发病机理十分关键。小鼠已经被广泛应用于阐明病毒-宿主相互作用的体内感染模型,可用于研究动物宿主对PCV2的细胞反应,评估抗病毒剂和候选疫苗。 虽然我们已经在冠状动脉疾病(CAD)治疗方面已取得重要进展,但是它仍然是世界上最致命的疾病。其发病机理尚不明确,被认为涉及多个基因,是先天遗传和后天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由于各种原因,许多实验不能直接在人体内进行,因此建立适合于研究CAD的动物模型十分重要。合适的CAD动物模型需要满足两个条件。首先,它应该与人类的CAD病理生理过程相似,其次是可用于药物评估。目前在使用小鼠、大鼠、兔子、狗和猪创建CAD动物模型方面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是仍存在一些局限性,未来有待突破。 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老年痴呆症成为了各国亟待解决的医学难题。其中阿尔兹海默病(AD)是引发老年痴呆症最常见的原因,但其致病机理尚未阐明,且无有效治疗药物。目前为止,还没有建立与人类相似的AD动物模型。在所有动物中,非人灵长类动物的神经解剖学和神经生物学特征与人类最相似,有望建立非人灵长类的AD动物模型,促进对AD的研究。 想了解更多关于利用动物模型进行的医学研究?欢迎 扫描以下二维码 或 复制链接 免费阅读特刊 ,内含下述相关研究论文,相信您一定会有所收获! 虚拟特刊链接: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toc/10.1002/(ISSN)2576-2095.animal-model 复制链接阅读文章: 1.Mouse models of porcine circovirus 2 infection 原文链接: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me2.12009 2.Overview of the reporter genes and reporter mouse models 原文链接: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me2.12008 3. To develop a novel animal model of myocardial infarction: Aresearch imperative 原文链接: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me2.12010 4.Environmental enrichment and mouse models: Current perspectives 原文链接: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me2.12015 5.Safety considerations for working with animal models involving human health hazards 原文链接: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me2.12019 6. Choosing the right animal model for infectious disease research 原文链接: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me2.12020 7.The role of the gut microbiota on animal model reproducibility 原文链接: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me2.12022 8. The battle against SARS and MERS coronaviruses: Reservoirs and Animal Models 原文链接: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me2.12017 9.Current state of research on non‐\human primate models of Alzheimer’s disease 原文链接: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me2.12092 10.The role of mouse models in colorectal cancer research—The need and the importance of the orthotopic models 原文链接: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me2.12102 11.Postnatal exvivo rat model for longitudinal bone growth investigations 原文链接: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me2.12051 12.Allantoin attenuates deficits of behavioural and motor nerve conduction in an animal model of cisplatin‐\induced neurotoxicity in rats 原文链接: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me2.12070 13.Characterization of inflammation and insulin resistance in high‐\fat diet‐\induced male C57BL/6J mouse model of obesity 原文链接: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me2.12084 14.Characterization of two rat models of cystic fibrosis—KO and F508del CFTR—Generated by Crispr‐\Cas9 原文链接: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me2.12091 15.Epalrestat improves motor symptoms by reducing oxidative stress and inflammation in the reserpine induced mouse model of Parkinson’s disease 原文链接: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me2.12097 16.Optimization of food deprivation and sucrose preference test in SD rat model undergoing chronic unpredictable mild stress 原文链接: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me2.12107 17.A new animal model for uterine torsion and uterine ischemia‐\reperfusion studies, but not fetal hypoxia studies 原文链接: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me2.12027 18.Animal models of acute gastric mucosal injury: Macroscopic and microscopic evaluation 原文链接: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me2.12060 19.Age‐\related rhesus macaque models of COVID‐\19 原文链接: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me2.12108 20.A novel mouse model of adult T‐\cell leukemia cell invasion into the spinal cord 原文链接: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me2.12053 关于期刊 Animal Models and Experimental Medicine (AMEM) 由中国实验动物学会、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实验动物研究所主办,与国际著名出版集团Wiley合作出版。 期刊全文开放获取 (Open Access),保证每篇文章可以第一时间被全世界的读者免费阅读、下载和共享。 AMEM获得了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D类项目资助,并顺利获批了CN刊号与ISSN刊号。 AMEM期刊宗旨及发表范围 AMEM围绕实验动物科学基础和应用研究,聚焦实验动物物种资源、人类疾病动物模型资源、比较医学资源等,展示实验动物科学及实验医学的最新学术、理论、技术、应用成果,以及实验动物在生命科学、医学、生物学、药学、兽医学等交叉学科中的实验研究,拓展实验动物相关设备材料的研发、实验动物管理与法律标准、实验动物福利伦理等新思路,是一本注重学科交叉、注重成果转化、引领实验动物科学及实验医学发展的英文专业期刊。 期刊主要栏目:Reviews 、Commentaries、Original Research Articles、Short Communications、Guidelines and Consensus、Research Highlights 、Meeting Reports、Technical Notes 、AFLAS Focus 、Laboratory Animal Welfare and Ethics 、Letters to the Editor。 AMEM编委会成员 AMEM由中国实验动物学会理事长、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实验动物研究所所长秦川教授担任主编,AAALAC首席执行官Kathryn Bayne,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大卫格芬医学院Marcelo A. Couto教授,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王军军教授,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医学院王克维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实验动物研究所张连峰教授共同担任执行主编,并聘请了来自法国波尔多大学、AAALAC、维也纳兽医大学、昆明理工大学灵长类转化医学研究院、美国明尼苏达大学、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美国北德克萨斯大学、美国梅奥医学中心、南京大学模式动物研究所、中国农业大学生物学院、美国杰克逊实验室、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以及葛兰素史克动物福利与战略办公室主任等15位教授担任期刊副主编。同时,邀请国际国内顶尖学校的40位一流学者担任刊物编委,并聘请了国内资深办刊人担任期刊顾问。 撰写:郁生 改编:Tina
个人分类: 热点研究|870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COVID-19 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fqng1008 2020-7-31 10:59
资料来源:苗晋鑫,宋韶鹤,王峥,苗明三. COVID-19 动物模型研究进展.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 https://kns.cnki.net/kcms/detail/11.4822.R.20200622.1538.016.html COVID-19 是一种新的传染病,由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症冠状病毒 2 (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 SARS-CoV-2 )引起的一种呼吸道疾病。在 SARS-CoV-2 跨大洲的快速传播过程中,已经发现多种突变,其中两个突变( D614G 和 S943P )的变异病毒株具有较高的传染性 。全球疫情仍在持续蔓延,给人类生命和身心健康带来严重威胁,同时对中国和世界经济带来巨大影响,给全球公共卫生安全带来巨大挑战。中国科学家、临床医护研究人员和基础科研人员等联合世界科学家快速报道了一系列针对 COVID-19 的研究,包括临床特点 、 SARS-CoV-2 的致病原 、病毒基因组测序 、经验性的诊疗方案 、抗 SARS-CoV-2 药物和疫苗的研发 等。然而, COVID-19 的发病机制不完全清楚,仍然没有针对 SARS-CoV-2 特异的治疗方法及药物和疫苗。目前 COVID-19 的基础研究集中在致病机制、抗 SARS-CoV-2 药物及疫苗的开发。动物模型的发展有助于深入了解其发病机制,以及加快药物和疫苗的研发,对于阻止 COVID-19 流行蔓延至关重要。本文就近半年来 COVID-19 动物模型制备情况及各种动物模型的特征与使用范围进行总结分析,为将来优化及选择 COVID-19 动物模型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1 非人灵长类 COVID-19 动物模型 非人灵长类( non-human primates, NHP )动物在遗传学上与人亲缘关系极其相近,解剖学、生理学与病理学等与人相似。 NHP 动物模型一直作为实验研究的金标准,是开展药物和疫苗临床前的最后一步。 Yu 等 在正式期刊报道第一篇关于恒河猴感染 SARS-CoV-2 的文章, 106 TCID50/mL HB-01 SARS-CoV-2 病毒株通过气管内感染青年与老年恒河猴,发现青年与老年恒河猴体重减轻和虚弱的临床症状;青年与老年动物都在呼吸道感染后 3 d 病毒载量最高;与青年恒河猴相比, SARS-CoV-2 在老年恒河猴引起更严重的弥漫性间质性肺炎与人肺病理学相似。研究提示,动物年龄可能影响病毒感染后肺疾病的严重程度。 Shan 等 采用 7×106 TCID50 的 IVCAS 6.7512 SARS-CoV-2 病毒株通过气管对恒河猴进行接种实验,在感染后 14 d 出现 7% ~ 8% 体重下降;实时荧光定量 PCR ( RT-qPCR )检测发现喉咙感染后 1 d 和 5 d 病毒载量水平高;组织病理学显示弥漫性间质性肺炎。 Bao 等 和 Deng 等 采用 106 TCID50/mL 的 SARS-CoV-2/WH-09/human/2020/CHN 病毒株感染恒河猴,得到了与 Yu 相似的实验结果。同时,这两项研究分别发现 SARS-CoV-2 可以通过结膜感染引起较轻微的 COVID-19 症状和被 SARS-CoV-2 感染康复后的猴子近期不会再次感染的特征。另一项研究采用 2.6×106 TCID50 的 nCoV-WA1-2020 SARS-CoV-2 病毒株通过气管内、鼻内、眼和口服联合接种恒河猴,发现受感染的恒河猴出现发烧、呼吸不规则、食欲不振、外观苍白和脱水等症状;所有动物的鼻、咽拭子以及支气管灌洗液均能检测到高水平的病毒载量;肺部 CT 显示明显的渗透特征;肺组织损伤与 COVID-19 患者相似,该动物模型反映了中度 COVID-19 的临床症状和呼吸道病理 。以上研究显示不同病毒株和病毒感染途径可能影响肺的疾病。 由于恒河猴具有与人类相近的免疫系统,因此它们对于测试疫苗或药物的反应将很有用。中国科研团队首先报道 SARS-CoV-2 疫苗在临床前动物体内的研究结果,在第 0 d 、 7 d 和 14 d 给恒河猴接种不同剂量( 3 μ g 、 6 μ g )的 Pi CoVacc 疫苗,在第 22 d 时对动物接种 SARS-CoV-2 ,高剂量组( 6 μ g )在恒河猴感染后 7 d ,咽喉、肛门和肺都未检测到病毒,也没有观察到抗体依赖的增强( antibody-dependent enhancement , ADE )现象;肺部组织病理变化显著减少;接种疫苗的恒河猴均未发现发烧和体重减轻等现象;接种疫苗的恒河猴淋巴细胞亚群比例( CD3+ 、 CD4+ 和 CD8+ )以及关键细胞因子( TNF-α 、 IFN-γ 、 IL-2 、 IL-4 、 IL-5 和 IL-6 )与对照组相比均没有显著变化 。此外,第 29 d ,疫苗没有引起恒河猴的肝、心、脾、肺、肾和脑等显著病理学特征。研究提示,在恒河猴中 PiCoVacc 疫苗不仅有保护作用,还具有安全性。 除了以上研究组开发的 NHP 动物模型,其他小组也在努力寻找非人灵长类 COVID-19 动物模型。 Lu 等 采用 3 种 NHP 动物,包括恒河猴、食蟹猴和狨猴进行感染 SARS-CoV-2 的研究。实验感染 12 只恒河猴、 6 只食蟹猴和 6 只狨猴,结果发现 100% ( 12/12 )恒河猴、 33.3% ( 2/6 )食蟹猴体温升高,但是 6 只狨猴体温保持不变。病毒 RNA 在所有猴子的鼻、口咽、肛拭子和血液中均能检测到。所有恒河猴和食蟹猴显示胸部放射异常。但是在尸检时, 2 只狨猴的所有组织中没有检测到病毒。这项研究提示,恒河猴和食蟹猕猴动物模型可用来感染研究和疗效评价。 Rockx 等 通过气管内和鼻内联合接种年轻和成年两组食蟹猴,结果发现所有动物都产生了 SARS-CoV-2 特异性抗体,但没有观察到临床症状。但是通过 RT-qPCR 及鼻、咽和直肠拭子病毒培养物检测,这些动物仍被 SARS CoV-2 感染。年轻动物鼻拭子检测到病毒 RNA 在感染后 2 d 达到峰值,成年动物在感染后 4 d 至 8 d 时被检测到病毒 RNA 。四分之一的动物出现病毒排出现象与无症状人类相似,提示该 COVID-19 食蟹猴模型可以模拟无症状者携带病毒特征。该研究还比较了感染 SARS-CoV-2 的动物与感染 SARS CoV 、 MERS-CoV 的动物,比较发现食蟹猴在感染过程中,能较早检测到 SARS-CoV-2 。 2 啮齿类 COVID-19 动物模型 尽管 NHP 动物模型在形态学、生理学、病理学和临床疾病与人有较高的相似性等诸多优势,但是由于价格昂贵、不易得到和数量有限等使用并不广泛。而啮齿类动物由于价格便宜、易获得和使用、数量充足,且可以进行基因修饰等广泛用于动物实验研究。目前,用于 COVID-19 动物模型有人 ACE2 ( hACE2 )转基因小鼠和叙利亚仓鼠(表 1 )。 2.1 小鼠 COVID-19 动物模型 Zhou 等 对 2019-nCoV (现更名 SARS-CoV-2 )进行了鉴定和表征,揭示其与 SARS-CoV 具有 79.6% 的相同序列。重要的是,多项研究证明 SARS-CoV-2 与 SARS-CoV 使用相同的血管紧张素转化酶 2 ( 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 2, ACE2 )受体进入细胞 。在严重呼吸综合症( SARS )研究中,已经开发了多种 hACE2 转基因小鼠动物模型 。 Bao 等 采用野生 ICR 小鼠和 hACE2 转基因小鼠复制 COVID-19 模型,结果显示 SARS-CoV-2 不感染 ICR 小鼠,易感染 hACE2 转基因小鼠。采用 105 TCID50/50μL 的 HB-01 SARS-CoV-2 病毒株通过鼻内接种于 hACE2 转基因小鼠。与 SARS 研究不同,临床表现轻微, hACE2 转基因小鼠在感染后 5 d 减重 8% ,并且出现弓背和外部刺激反应减弱等症状。 RT-qPCR 检测肺部病毒在感染后 3 d 达到峰值。感染后 21 d , hACE2 转基因小鼠中检测到针对 SARS-CoV-2 S 蛋白的特异性 IgG 抗体。病理组织学显示间质性肺炎,伴有明显的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渗入肺泡间质,巨噬细胞积累肺泡腔中。 Perlman 利用重组 hACE2 的腺病毒载体感染小鼠使小鼠肺细胞表达 hACE2 基因,然后再用 SARS-CoV-2 感染该小鼠模型,发现小鼠体重减轻 20% ,并出现翘毛症状,但没有小鼠死亡 。由于疫情所限,小鼠模型开发不完全,小鼠在遗传水平可操作和完备的免疫学试剂有助于对未来病毒发病机理研究。 2.2 叙利亚仓鼠 COVID-19 动物模型 叙利亚仓鼠对病毒、寄生虫等病原微生物极其敏感的特性,使它常用于感染性疾病的研究 。 Chan 等 最先使用叙利亚仓鼠进行模型制备, 105 PUF 100 m L SARS-CoV-2 鼻内接种叙利亚仓鼠,发现仓鼠被感染后 1~6 d 体重下降约 11% ;从感染后 2 d 开始,动物出现了嗜睡、翘毛、驼背以及呼吸急促等症状,并在感染后 7 d 时开始恢复,但没有动物死亡。就临床体征持续时间和随后的恢复而言,与人类发现的轻度至中度疾病发展相似。 RT-qPCR 检测发现气道组织中的病毒载量从感染后 2~7 d 逐渐降低,肺组织的病毒载量在感染后 2 d 和 4 d 最高,肠道中在感染后 4 d 最高,这些发现与人上下呼吸道感染的表型非常相似。随后的一项研究,同样显示了相似的研究结果 。此外,该研究还发现实验感染 SARS-CoV-2 的叙利亚仓鼠通过直接接触能有效地将病毒传播给未接种病毒的仓鼠,这些被传染的动物也发展出了轻度至中度的疾病,与接种动物相似。 Sia 等 研究发现与近期的报告一致,确定仓鼠支持病毒复制,在感染后 7 d 时迅速清除病毒并引起肺细胞增生。值得注意的是,该研究证实 SARS-CoV-2 在叙利亚仓鼠之间传播主要通过气溶胶而不是通过污染物进行的。 Boudewijns 等 比较了感染 BetaCov/Belgium/GHB-03021/2020 (EPI ISL 407976|2020-02-03) SARS-CoV-2 病毒株的 C57BL/6 小鼠、 Ifnar1-/- 小鼠、 Il28r-/- 小鼠、 BALB/c 小鼠、 SCID 小鼠、叙利亚仓鼠、 STAT2-/- 叙利亚仓鼠和 IL28R-a-/- 叙利亚仓鼠,发现小鼠的肺感染 SARS-CoV-2 受到早期 I 型干扰素的限制;叙利亚仓鼠允许 SARS-CoV-2 感染,并确定 STAT2 信号传导在病毒感染中起双重作用,一方面可以加重肺损伤,另一方面又限制了 SARS-CoV-2 全身性的传播。这些研究提示,叙利亚仓鼠可作为很好的 COVID-19 小动物模型研究 SARS-CoV-2 感染及可能的传播途径。 表 1 SARS-CoV-2 感染和疾病的动物模型 3 雪貂 COVID-19 动物模型 雪貂的上下呼吸道解剖比例和支气管壁粘膜下腺体的密度与人呼吸道状况非常相似,常用于研究呼吸道病毒的实验动物模型 。 Shi 等 分别采用 105 PFU SARS-CoV-2/F13/environment/2020/Wuhan (F13-E) 和 SARS-CoV-2/CTan /human/2020/Wuhan (CTan-H) 两种 SARSCoV-2 病毒株通过鼻内接种雪貂。结果显示,感染后的雪貂体温轻微升高,没有出现其他临床症状,不会造成严重疾病或死亡。两种病毒感染后 8 d 鼻洗液依然能够检测到病毒 RNA ;肺间隔和肺泡腔内 II 型肺细胞、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的数量增加。 Kim 等 采用 105.5 TCID50/mL SARS-CoV-2 NMC nCoV02 病毒株经鼻内接种雪貂。尽管该动物模型未观察到死亡现象,但是利用 RT-qPCR 在感染后 8 d 的雪貂鼻洗液、唾液、尿液和粪便内可检测到病毒 RNA 。重要的是,接触 2 d 后,所有直接接触雪貂的动物都检测到 SARS-CoV-2 ,而相邻笼中 6 个雪貂也有 2 个检测到病毒。这些研究提示,雪貂能模仿 COVID-19 的传播动物模型。 4 猫 COVID-19 动物模型 Wan 等 基于病毒的 S 蛋白与 ACE2 蛋白复合体的三维分子结构预测模型,发现 SARS-CoV-2 能有效识别猫等其他动物的 ACE2 ,这些动物的 ACE2 蛋白与结合病毒的关键残基相同或相似。先前 SARS 的病毒 SARS-CoV 研究表明,家猫能够感染冠状病毒并将其传播给其他猫 。 Shi 等 为了确定从 COVID-19 患者分离冠状病毒( CTan-H )的宿主,经鼻内将 105 PFU CTan-H SARS-CoV-2 毒株接种家猫。感染后 3 d ,两只猫在鼻甲、软颚、扁桃体、肺、小肠中检测到病毒 RNA ,而感染 6 d 在两只动物的鼻甲、软颚、扁桃体,一只动物的气管和另一只动物的小肠中检测到病毒 RNA 。对感染后 3 d 和 6 d 的猫组织病理学显示,鼻、气管黏膜上皮和肺部有大量病变。同时,与接种猫同笼的未接种猫也感染了 SARS-CoV-2 ,表明猫容易受到空气传播的感染 。需要说明的是,以实验室高剂量病毒感染后的家猫会将 SARS-CoV-2 传播给其他猫,暂时没有证据表明自然状态家猫能感染人类。 5 结论与展望 中国学者和世界科学家在近半年内的共同努力下, COVID-19 动物模型开发和制备取得了巨大的进展。研究人员通过非人灵长类、小鼠、叙利亚仓鼠、雪貂、猫和狗 感染 SARS-CoV-2 复制 COVID-19 实验动物模型,其中有些动物显示了不同程度的病理变化及临床症状。比较分析 COVID-19 实验动物模型特征(表 2 ),非人灵长类和 hACE2 转基因小鼠可用于研究对 COVID-19 治疗方案或药物和疫苗评估。转基因叙利亚仓鼠有助于研究限制全身性病毒传播的分子途径。雪貂和家猫拥相对体型较大的优势,有利于重复采样监测病毒载量、免疫反应等研究。由于缺乏与 COVID-19 患者完全一致的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和死亡现象的动物模型,研究人员仍在努力探索开发新的动物模型。随着转基因技术不断发展和对 COVID-19 发病机制不断理解,有望制备对 SARS-CoV-2 更敏感的实验动物模型。现有 COVID-19 动物模型虽然不够完美,只能显现轻度或中度感染,它们可能无法帮助科研人员了解更严重的病例,但这些轻度感染的动物可能用于发病机制、测试药物和疫苗。针对现阶段 COVID-19 动物模型,作者认为,根据实验目的选择合适动物模型,亦可以多种动物模型互补应用,更好的对 COVID-19 了解及疫苗和药物评价与筛选。 表 2 COVID-19 动物模型应用比较 参考文献 Korber B, Fischer W, Gnanakaran S, et al. Spike mutation pipeline reveals the emergence of a more transmissible form of SARS -CoV-2 . bioRxiv, 2020. Huang C, Wang Y, Li X, et al. Clinical features of patients infected with 2019 novel coronavirus in Wuhan, China . Lancet, 2020, 395(10223): 497-506. Khan S, Siddique R, Shereen MA, et al. Emergence of a novel coronavirus,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 ome coronavirus 2: biology and therapeutic options . J Clin Microbiol, 2020, 58(5): e00187--20. Coronaviridae Study Group of the International Committee on Taxonomy of V. The species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related coronavirus: classifying 2019-nCoV and naming it SARS-CoV-2 . Nat Microbiol, 2020, 5(4): 536-544. Zhu N, Zhang D, Wang W, et al. A Novel Coronavirus from Patients with Pneumonia in China, 2019 . N Engl J Med, 2020, 382(8 ): 727-733. Harcourt J, Tamin A, Lu X, et al.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 from patient with 2019 novel coronavirus disease, United States . Emerg Infect Dis, 2020, 26(6): 1266-1273. Jin YH, Cai L, Cheng ZS, et al. A rapid advice guideline for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2019 novel coronavirus (2019-nCoV) infected pneumonia (standard version) . Mil Med Res, 2020, 7(1): 4. Gao Q, Bao L, Mao H, et al. Rapid development of an inactivated vaccine candidate for SARS-CoV-2 . Science, 2020: eabc1932. Yu P, Qi F, Xu Y, et al. Age-related rhesus macaque models of COVID-19 . Animal Model Exp Med, 2020, 3(1): 93-97. Shan C, Yao Y-F, Yang X-L, et al. Infection with novel coronavirus (SARS-CoV-2) causes pneumonia in the rhesus macaques. research square 2020. Bao L, Deng W, Gao H, et al. Reinfection could not occur in SARS-CoV-2 infected rhesus macaques . bioRxiv, 2020. Deng W, Bao L, Gao H, et al. Ocular conjunctival inoculation of SARS-CoV-2 can cause mild COVID-19 in Rhesus macaques . bioRxiv, 2020. Munster VJ, Feldmann F, Williamson BN, et al. Respiratory disease and virus shedding in rhesus macaques inoculated with SARS -CoV-2 . bioRxiv, 2020. Lu S, Zhao Y, Yu W, et al. Comparison of SARS-CoV-2 infections among 3 species of non-human primates . bioRxiv, 2020. Rockx B, Kuiken T, Herfst S, et al. Comparative pathogenesis of COVID-19, MERS, and SARS in a nonhuman primate model . Science, 2020, 368(6494): 1012-1015. Zhou P, Yang XL, Wang XG, et al. A pneumonia outbreak associated with a new coronavirus of probable bat origi n . Nature, 2020, 579(7798): 270-273. Lu R, Zhao X, Li J, et al. Genomic characterisation and epidemiology of 2019 novel coronavirus: implications for virus origin s and receptor binding . The Lancet, 2020, 395(10224): 565-574. Li W, Moore MJ, Vasilieva N, et al. 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 2 is a functional receptor for the SARS coronavirus . Nature, 2003, 426(6965): 450-454. 陈云新, 秦川. ACE2 在 SARS 发病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2008 , 16 ( 3 ): 229-232 . Yang XH, Deng W, Tong Z, et al. Mice transgenic for human 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 2 provide a model for SARS coronavirus infection . Comp Med, 2007, 57(5): 450-459. McCray PB, Jr., Pewe L, Wohlford-Lenane C, et al. Lethal infection of K18-hACE2 mice infected with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 J Virol, 2007, 81(2): 813-821. 杨秀红,邓巍,童攒, 等.人 ACEZ 转基因小鼠对 SARS-CoV 的易感性 .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2007 , 15 ( 6 ): 453-457 . Bao L, Deng W, Huang B, et al. The pathogenicity of SARS-CoV-2 in hACE2 transgenic mice . Nature, 2020. Cohen J. Mice, hamsters, ferrets, monkeys. Which lab animals can help defeat the new coronavirus? . Science News, 2020. Miao J, Chard LS, Wang Z, et al. Syrian hamster as an animal model for the study on infectious diseases . Front Immunol, 2019, 10: 2329. Chan JF, Zhang AJ, Yuan S, et al. Simulation of the clinical and pathological manifestations of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COVID -19) in golden Syrian hamster model: implications for disease pathogenesis and transmissibility . Clin Infect Dis, 2020. To KK, Tsang OT, Chik-Yan Yip C, et al. Consistent detection of 2019 novel coronavirus in saliva . Clin Infect Dis, 2020. Sia SF, Yan L-M, Chin AWH, et al. Pathogenesis and transmission of SARS-CoV-2 virus in golden Syrian hamsters. Research Square . 2020. Sia SF, Yan LM, Chin AWH, et al. Pathogenesis and transmission of SARS-CoV-2 in golden hamsters . Nature, 2020. Boudewijns R, Thibaut HJ, Kaptein SJF, et al. STAT2 signaling as double-edged sword restricting viral dissemination but driving severe pneumonia in SARS-CoV-2 infected hamsters . bioRxiv, 2020. Shi J, Wen Z, Zhong G, et al. Susceptibility of ferrets, cats, dogs, and other domesticated animals to SARS -coronavirus 2 . Science, 2020, 369(6494): 1016-1020. 邓巍,许黎黎,鲍琳琳,等.雪貂感染 H7N9 禽流感病毒动物模型的建立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2014 , 24 ( 1 ): 68-71 . 马树杰,张博,孔宇飞,等. A 型流感病毒感染雪貂造模的研究进展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2019 , 27 ( 2 ): 254-260 . Kim YI, Kim SG, Kim SM, et al. Infection and Rapid Transmission of SARS-CoV-2 in Ferrets . Cell Host Microbe, 2020, 27(5): 704-709. Wan Y, Shang J, Graham R, et al. Receptor recognition by the novel coronavirus from Wuhan: an analysis based on decade-long structural studies of SARS Coronavirus . J Virol, 2020, 94(7): e00127-20. Martina BE, Haagmans BL, Kuiken T, et al. Virology: SARS virus infection of cats and ferrets . Nature, 2003, 425(6961): 915. Halfmann PJ, Hatta M, Chiba S, et al. Transmission of SARS-CoV-2 in domestic cats . N Engl J Med, 2020. Sit THC, Brackman CJ, Ip SM, et al. Infection of dogs with SARS-CoV-2 . Nature, 2020.
个人分类: 比较医学|2397 次阅读|0 个评论
新冠肺炎(COVID-19)的动物模型:小鼠、雪貂和猴
yanjx45 2020-5-31 08:27
新冠肺炎 ( COVID-19 ) 的 动物 模型:小鼠、雪貂和猴 在研究人的病毒性传染病时,为了深入认识发病机理,开发药物和疫苗,通常必须借助于 动物模型 。如果一种病毒在某种动物中的发病机理与在人体中相似,则各种药物和疫苗的开发都可先在动物中进行试验。此类动物实验由于相对成本低廉,方便快捷,特别是 较少受到伦理或法律方面的限制, 相关的研究进展会快得多。 有些病毒病有 天然的动物模型 ,例如 狂犬病 是一种可感染所有 哺乳动物 的 人兽共患病 ,在几乎所有哺乳动物中的发病机制基本相同,所以几乎所有的哺乳动物都可用作狂犬病的动物模型。 狂犬病毒最常用的动物模型是 鼠、兔和狗 。 狂犬病疫苗是继天花疫苗后人类成功开发的第二种疫苗,也是最有效的疫苗之一。 人用狂犬病疫苗在所有的哺乳动物中都可以通用 ,都安全有效 。 有一部分引发人传染病的病毒只专一性地感染人而不感染其他任何动物,其中有些病毒很难甚至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 动物模型 ,使相关的药物和疫苗的研究和开发困难重重。 当前正在全球广泛流行并造成重大危害的 新冠病毒 ( SARS-CoV-2) 来源于野生动物,但它目前主要只感染人。初步研究表明,新冠病毒可感染猫而不易感染狗, 感染的猫通常也不引发症状 ,所以猫也不是新冠病毒合适的动物模型。 普通小鼠 也 可以抵抗新冠病毒的感染。    小鼠 等多种动物 和人的全基因组测序都早已完成 。 结果显示,从进化上的亲缘关系来讲, 非人灵长类动物中的 猩猩 与人的亲缘关系最接近,在理论上是最理想的实验动物模型。但猩猩的来源有限,实验相关费用高昂,所以在必要时常用与猩猩类似的猴来替代。相对而言, 小鼠与人的亲缘关系比狗与人的关系更接近 ,小鼠作为人类疾病的动物模型有较大的参考价值。而且小鼠作为实验动物管理成本很低, 在其他条件相近的情况下,小鼠常是实验动物模型的首选 。 新冠肺炎动物模型 的构建是疫苗和药物从实验室走向临床应用的 技术瓶颈 之一。 研究人员正在研究 COVID-19 的各种动物模型,比如猴、小鼠,甚至雪貂,期望能够回答关于 COVID-19的关键问题,加速开发可以推向临床试验的药物和疫苗。 首批结果已经出来了: 据 NATURE 杂志 3月12日 报导,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实验动物研究所 建立了转基因 小鼠 模型和 恒河猴 新冠肺炎( COVID-19)的疾病模型, 报告了感染含有 人 ACE2基因 的猴子和小鼠 的初步发现。 人源 ACE2也是 新冠病毒( SARS-CoV-2) 借以进入细胞的蛋白 。此项工作 丰富了对 COVID-19病因学和病理学的认识,为进一步研究感染与发病机制、传播途径、药物和疫苗评价等提供了不可缺少的关键支撑。 澳大利亚 动物健康实验室的病毒学家 们 发现, 雪貂 对新冠病毒 SARS-CoV-2易感。目前,研究人员正在研究传染途径,以便之后对潜在疫苗进行测试。雪貂是流感和其他呼吸道疾病的常用动物模型,因为它们的肺部生理与人类相似 。 但是,没有哪一种动物模型是完美的。我们需要的 往往 不是一种动物模型,而是多种动物模型。猴子和小鼠可以揭示不同的感染信息,有助于阐明免疫系统的作用或是病毒的传播方式。 小动物模型 ( 如 小鼠、雪貂、仓鼠 )对于理解 新冠病毒 ( SARS-CoV-2 ) 如何导致疾病以及对疫苗和抗病毒治疗的临床前评估至关重要。 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 (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at Chapel Hill ) 的研究人员走的是 相反的研究途径 :不是对动物进行转基因,而是对病毒进行基因改造: 通过修改 新冠病毒 ( SARS-CoV-2 ) 使其与小鼠 ACE2结合, 按此设想 一个有希望的 新型小鼠 模型 已经被开发出来 。 普通的 实验室小鼠不能感染 SARS-CoV-2,因为病毒 刺突 ( spike ) 糖蛋白不能与人类受体的同源物小鼠 ACE2结合。 2003 年 SARS 病毒( SARS-CoV ) 爆发后研制成功 的人类 ACE2基因转基因小鼠 也 可以感染 新冠病毒( SARS-CoV-2 ) ,但 感染后 其发病机制与在人类身上观察到的不同。例如,受感染小鼠的死亡似乎是 病毒在 中枢神经系统复制的结果,而不是 在 呼吸道。改变的发病机制可能是由于 ACE2基因的表达模式不 相 当。     制作 新冠肺炎 ( COVID-19 ) 小鼠模型的另一种方法, 是 对 SARS-CoV-2的 刺突 蛋白进行修饰,使其能够有 效地与小鼠 ACE2蛋白结合。只需要改变 S蛋白 中的两个氨基酸,就可以感染产生小鼠 ACE2的细胞,而不影响人类细胞的繁殖。 幼鼠经鼻内感染后,在上呼吸道和下呼吸道发现病毒复制,并伴有轻中度疾病。相比之下,接种老年小鼠后,病毒复制不仅在上呼吸道和下呼吸道被检测到,而且与肺部炎症和肺功能丧失有关。 疾病的年龄依赖性与在人类身上观察到的相似 。 作为原理证明,小鼠模型被用来评估疫苗和抗病毒药物的有效性。用携带 SARS-CoV-2 刺突 蛋白基因的委内瑞拉马脑炎 病毒载体疫苗 为小鼠接种后,与对照组小鼠相比,攻毒后观察到病毒在肺部和上呼吸道的复制减少。此外,与未经治疗的小鼠相比, 干扰素 IFN- λ -1预防性和治疗性给药降低了肺 部的 病毒滴度。 这种小鼠模型很有吸引力,因为它不需要培育转基因动物。然而,这并不是一个完美的模型,因为小鼠和人体内 ACE2的组织分布可能存在差异,这可能会影响疾病的结果。这种差异是否会对小鼠模型的有效性产生影响还有待观察。与此同时,其他可能具有其他优势的小鼠模型 也 正在开发中 。 例如, 美国 耶鲁大学医学院 的研究人员 使用 腺病毒相关病毒载体 在小鼠体内产生 了 人类 ACE2。 参考文献: 1, Monkeys and mice enlisted to fight coronavirus , Nature, 579 : 183 ,12 March 2020,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20-00698-x    2 , A mouse-adapted SARS-CoV-2 model for the evaluation of COVID-19 medical countermeasures   bioRxiv , May 7, 2020 . doi: ttps://doi.org/10.1101/2020.05.06.081497   3 , Mouse model of SARS-CoV-2 reveals inflammatory role of type I interferon signaling , bioRxiv , May 27, 2020. doi: https://doi.org/10.1101/2020.05.27.118893 4, A mouse model for COVID-19 , https://www.virology.ws/2020/05/28/a-mouse-model-for-covid-19/
个人分类: 科学普及|11505 次阅读|0 个评论
百奥赛图抗体平台:打造全新抗体药物研发体系
yueleishen 2020-3-7 19:32
平台特点总结: 1. 采用全人抗体 RenMab小鼠开发抗体; 2. 采用 Beacon系统,获得单抗序列时间从3个月缩短到1周; 3. 通过在 RenMab上KO靶点基因,筛出对人、猴、鼠、狗有交叉识别的抗体; 4. 通过靶点 KO,让困难靶点(如GPCR)不再困难; 5. 采用先 in vivo 后 in vitro 逆向筛选流程 , 快速找到高颜值有能力的候选分子; 6. 利用患癌宠物(狗)进一步提高临床转化率; 7. 快速构建抗体稳定表达细胞系; 8. 经验丰富的中美 IND临床申报团队。 团队经验丰富: 过去4年,百奥赛图为合作伙伴完成了多个靶点的临床前抗体药物研发并获得了FDA的临床批件,实践证明基于体内药效评价的抗体药物研发路径非常高效可靠。如今,加上公司具有全球自主知识产权的全人抗体小鼠RenMab的问世,使得百奥赛图的抗体药物研发能力更加强大。 以“临床成功”为指挥棒 公司用“人体临床试验成功”这根指挥棒指挥临床前研究。如果要申报IND,需要看到抗体在宠物身上有效、看到在小鼠肿瘤模型身上有效。这得益于通过对靶点敲除的RenMab小鼠进行免疫, 获得多物种交叉抗体,从而实现在小鼠和宠物上进行药效的互相验证。 规模化高通量开发 百奥赛图将在3-5年内, 与国内外研究机构和医药企业合作, 在 RenMab和RenLite(基于RenMab的common light chain小鼠)上完成1000多个靶点的基因敲除、抗原免疫和抗体开发。通过小鼠体内筛选和宠物临床试验,研究候选抗体分子的药效、PK/PD、毒性、使用剂量、联用效果等,以指导人体临床试验方案的撰写与实施。 百奥赛图独特的抗体开发与药效评价平台,以及近千人的技术团队,让“规模化抗体药物研发”的理想变成了现实,让困难靶点(如GPCR)也不再困难。 对外合作方式 百奥赛图正在逐渐转型成为一家专注于临床前抗体药物研发的Biotech公司。通过与国内外有临床开发能力的医药企业、创业公司、投资机构、以及准备拓展生物药的传统药企建立长期合作伙伴关系,推进临床试验,早日造福病患。
个人分类: 个人随笔|413 次阅读|0 个评论
基础科学研究结果离实际应用还有很长的路
热度 4 wangdh 2020-2-4 17:49
基础科学研究结果离实际应用还有很长的路 王德华 什么是科学研究?什么是基础科学(纯科学)研究?什么是有应用前景的基础研究?什么是应用研究?作为一个科研人,对这些问题应该是知道一些的,但对于大众,就需要进行一些解释了。 对科学的理解存在这些问题,对具体科研成果的理解同样也存在相似的问题。 做科学研究的人都知道,任何一个实验都是有条件的,所获得的数据是有局限性的。根据结果获得的结论或推论也是有前提条件的。超出了实验条件的解读和推论,都是不合适的,甚至是错误的。 实验科学,需要有样本量,需要有处理条件,需要有对照。样本量多大?处理条件是什么?如何分组?如何收集数据?对数据如何统计分析?等等,都对实验结果有影响,进而对实验结论有影响。 所以,如何向大众、向媒体、向社会介绍自己的成果,需要有一个度。同样,媒体如何报道科学家的一些新的发现,如何解读所谓的新的结果、新的结论等,也需要有个度,不能随意扩大,不能说过了头,更不能无边无际地推延。 如生物医学中对肥胖、糖尿病、心脏病、癌症等各种疾病的机理性研究,以及长寿、生殖生理、肾脏生理、消化生理、体温调节等生理功能和调节机理的研究,由于伦理的原因,不能直接在人身上进行实验,一般需要利用实验动物作为实验材料,在各种控制条件下进行有目的性的实验测定。实验动物有很多种,如果蝇、线虫、小鼠等,实验动物还有很多特定的模型,如肥胖病模型、心脏病模型、糖尿病模型等等。 无脊椎动物与脊椎动物、变温动物与恒温动物,由于分类和演化地位的不同,在生理上是有很大差异的,昆虫(果蝇)与哺乳动物(大小鼠)不同(物种差异),更重要的是人类的生理学与实验动物的生理学也是有很多不同的。所以在实验动物中的一些发现(如某种药物的效果实验),不一定在人类身上也有类似的发现。进一步讲,在实验动物中发现的一些结果,不一定适合应用于人类。是否适合应用于人类,还需要很多很多的实验一步一步去验证。 所以,从基础研究成果到实际应用,中间还有很长的一段路。实验动物身上的发现,对人类只是一个启示。科学家在介绍宣传自己成果的时候,要适度。媒体在介绍科学家成果的时候,也要适度,不能为了吸引眼球而夸大其词,甚至没有了底线。大众在理解这些成果的时候,也需要理性,有自己的理解和分辨能力。 大众需要具备一定的科学素质。加强科学知识的普及,加强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的宣传,让大众相信科学但不迷信科学,相信科学家群体但不迷信科学家群体,也是一个很迫切的任务。
个人分类: 科普随笔|7141 次阅读|7 个评论
克隆猴疾病模型来了!这一次,发表在NSR!
热度 2 sciencepress 2019-1-24 11:00
2017年底,世界首批体细胞克隆猕猴“中中”“华华”在中科院神经科学研究所诞生 ,两只可爱的小猴子带着科学家们的殷切期望,迅速风靡网络。一年后的2018年底,这两只小猴子的照片还入选了 Nature 的2018年度科学图片 。 Nature年度科学图片,中中和华华。Credit: Jin Liwang/Xinhua/Zuma 克隆猴诞生之初,研究团队负责人蒲慕明院士和孙强研究员都表示:制备克隆猴不是为了猎奇,更不是为了克隆人,而是为了建立非人灵长类疾病动物模型,为研究人类疾病机制和药物研发带来希望。按照设想,在克隆猴技术的帮助下,研究者可以在短时间(一年)内得到多只遗传背景一致的疾病模型猕猴个体。这些具有特定疾病特征、并且遗传背景一致的克隆猴,可以帮助科学家快速检验特定药物和疗法在灵长类动物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如今,一年过去,克隆猴疾病模型如约而至。而这一次,相关研究成果不再发表于“国际顶刊CNS”,而是发表于中科院主管的国产综合性英文科技期刊 《国家科学评论》 ( National Science Review , NSR),文章于北京时间2019年1月24日在线发表。 NSR封面:5只疾病模型克隆猴(下)及其体细胞供体(右上) 将中国科学家最好的科研成果发表在国产期刊上,是中科院和中国科学家群体对国产期刊的支持与信任。我们也相信,国产期刊会在中国科学家的不懈支持下迅速发展,成为中国科学家展示科研成果、发表学术观点的重要平台。 蒲慕明院士在发布会上介绍《国家科学评论》 此次发表于NSR的文章为一系列两篇。第一篇题为 BMAL1敲除猕猴表现出睡眠紊乱与精神相关异常 (BMAL1 knockout macaque monkeys display reduced sleep and psychiatric disorders) 。研究者使用“基因魔剪”CRISPR-Cas9技术,敲除了猕猴的BMAL1基因。BMAL1基因与生物节律相关,它的功能异常和人类早衰、睡眠障碍、代谢失衡、以及多种神经退行性疾病有关。在敲除了BMAL1的猕猴中,研究者成功检测到了昼夜活动紊乱、睡眠紊乱、焦虑和精神分裂症等表型,为模拟人的节律紊乱相关疾病迈出了关键的一步。 第二篇文章题为 利用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克隆基因敲除猴模型 (Cloning of a Gene-edited Macaque Monkey by Somatic Cell Nuclear Transfer)。在上一篇文章工作的基础上,研究者在BMAL1敲除猕猴中挑选了疾病表型最为显著的一只,以之为体细胞供体,使用一年前问世的体细胞克隆猴技术,克隆得到了5只遗传背景一致的生物节律紊乱猕猴模型。 与中中、华华相比,这5只“新款克隆猴”携带致病的基因突变,表现出睡眠障碍、焦虑、抑郁等症状。但对于科学家们来说,这些疾病模型克隆猴的意义却更加重要。对于这些实验动物可能为人类健康做出的牺牲和贡献,人类理应常怀感激。 位于俄罗斯新西伯利亚细胞学和遗传学研究所的实验动物纪念雕像(图源网络) 在1月23日的“生物节律紊乱体细胞克隆猴模型新闻发布会”上,蒲慕明院士和蒋华良院士分别代表中科院神经科学研究所和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双方的战略合作,将是神经所克隆猴疾病模型与药物所新药研发体系的强强联合。 在上海市松江区即将建成的脑疾病治疗手段研发中心、脑疾病疗效评价中心和新药检测与分析中心,来自世界各地的研究者将以克隆猴疾病模型等先进技术手段为依托,为更多人类疾病,尤其是神经系统疾病带来曙光。 https://www.cell.com/cell/fulltext/S0092-8674(18)30057-6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18-07684-4 Qiu, P. et al. “BMAL1 knockout macaque monkeys display reduced sleepand psychiatric disorders”. National Science Review. DOI:10.1093/nsr/nwz002 https://academic.oup.com/nsr/article-lookup/doi/10.1093/nsr/nwz002 Liu, Z. et al. “Cloning of a gene-edited macaque monkey by somaticcell nuclear transfer ”. National Science Review. DOI:10.1093/nsr/nwz003 https://academic.oup.com/nsr/article-lookup/doi/10.1093/nsr/nwz003 《中国科学》杂志社 Science China Press 公众微信号:scichina1950
个人分类: 国家科学评论|7485 次阅读|2 个评论
“肿瘤”猪猪侠揭秘癌症之谜
热度 5 tangbocau 2017-3-29 09:31
短短几十年,癌症从一个陌生的词汇,变成了路人皆知的“恶魔”,给很多家庭带来无尽的痛苦和沉重的负担。尽管医学不断发展,癌症似乎越来越严重,离每个人也越来越近。不过癌症并非现代社会的新事物,而是地球生命进化的副产物,癌症的“普及”恰恰得益于现代医学的发展。其实癌症并非不可避免,也非不可治愈,当新技术将癌症的秘密一一解开,人类将会很快找到击败癌症的秘诀。 一个“善变”基因让肿瘤疯长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有人发现一些病毒携带癌蛋白,能引发宿主罹患癌症,吸引了大多数肿瘤科学家的注意力。英国伦敦癌症研究所科研人员在研究一种叫猿猴空泡病毒 40 的癌蛋白时,意外发现一个分子量为 53 千道尔顿的蛋白质能引发细胞转化,促使宿主形成肿瘤,似乎是一个新的癌蛋白,进一步研究发现,这一蛋白并非来自病毒,而是来自宿主细胞。几乎在同时,美国、法国和英国等其他几个研究小组也发现了该蛋白。 起初,大家都没有意识到这个蛋白的重要性,不同研究小组分别胡乱给这个蛋白起了不同的名字,后来为了统一,大家同意以其分子量大小进行命名,因此称为 p53 蛋白。不过随后发展起来的更精确的蛋白分子量测定方法显示,人 p53 蛋白实际分子量仅为 43.7 千道尔顿。 随着技术进步,不仅 p53 蛋白的分子量得以修正,而且其真实身份也发生了惊天逆转。 在 p53 蛋白作为癌蛋白被发现的头几年,大量实验数据都显示 p53 蛋白的确能促进肿瘤发生。为了研究 p53 蛋白的致癌机理,很多研究小组都克隆出了编码 p53 蛋白的基因序列,不过有人对这些基因序列进行对比,发现这些序列几乎都不一致,显示这些大多数基因的序列可能发生突变。而且还有人发现一些肿瘤细胞系的 p53 基因并不能正常表达 p53 蛋白,导致这些细胞系实际缺失 p53 蛋白,表明 p53 蛋白可能与肿瘤的抑制有关。 1989 年,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研究人员克隆出一个全新的 p53 基因序列,惊奇地发现该基因不能促进细胞转化和肿瘤生成,通过一系列实验确认了该基因才是正常的 p53 基因序列,原来 p53 蛋白实际是不折不扣的抑癌蛋白。 全世界科学家之所以费了十年时间才彻底查明 p53 蛋白的真实身份,并不能怪科学家们工作不力,要怪只能怪 p53 基因太“善变”。现已登记在册的 p53 基因突变竟然超过 3 万个,其中 70% 以上为错义突变, p53 基因无疑是最“善变”的基因之一了。不过也有些突变的发生频率相对较高,其中第 175 、 248 、 273 和 282 位精氨酸突变发生频率总和超过 20% 。这些突变热点也正是在 p53 蛋白的保守区域,导致其无法发挥正常功能。 除了“善变”, p53 基因被称为基因界的“大腕”,还要归功于其与肿瘤极其复杂的关系。越来越多的癌症患者被检测出携带有 p53 基因的某种突变或多种突变,目前有超过 50% 的癌症均与 p53 基因突变相关,也是迄今发现与人类肿瘤相关性最高的基因。从 1983 年起,科学家们每两年就会举办一次国际 p53 蛋白研讨会,这种专门针对一个蛋白召开国际会议的事并不多见。 一个抑癌蛋白怎么会被误认为是癌蛋白的呢?原来 p53 蛋白的正常功能是调控细胞生长和分裂,一旦发现细胞 DNA 发生损伤,它会调动一系列相关蛋白,让细胞周期停止,并启动 DNA 修复程序,如果 DNA 修复失败,则会开启细胞凋亡程序,彻底清除受损细胞。但是当 p53 蛋白自身发生突变,不能正常发挥职能,一些 DNA 受损的细胞就会不受限制地分化生长,导致肿瘤产生。 小老鼠揭秘癌症有点力不从心 真正坐实 p53 基因是抑癌基因的还有两条国际公认的标准,第一条是携带有该基因突变体的人类个体应该表现出较高的癌变倾向,这点在很多癌症中都得到了证实;第二条则是在动物实验中如果动物缺失该基因,也应该表现出较高的癌变倾向,这就需要求助于基因工程小鼠技术。 1992 年,来自著名的美国贝勒医学院的科研人员在英国《自然》杂志发表论文,报道了首次建立的 p53 基因敲除小鼠,发现双等位基因缺失的小鼠在 6 月龄内表现出各种肿瘤的概率达 75% ,进一步 p53 基因证实 p53 基因是抑癌基因。这也是第一个 p53 基因相关的基因敲除小鼠模型。自此,各国科学家已培育出上百种 p53 基因工程小鼠模型,在 p53 蛋白生物功能、作用机制、调控网络和相关肿瘤发生机理等基础研究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由于小鼠所含有的基因与人的同源性高达 99% ,而且基因工程小鼠操作方便,成本较低,除了肿瘤基础研究之外,科学家们还希望基因工程小鼠肿瘤模型能为人类肿瘤诊断、药物筛选提供帮助。 2000 年以后,各国科学家建立很多用于抗癌药物临床前试验的基因工程小鼠模型,如 2005 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科研人员创建了一种胰腺癌基因工程小鼠模型,该小鼠模型携带了原癌基因 KRAS 和 p53 基因的两个点突变,能完整表现出某些胰腺癌的侵袭前和晚期特征,也能表现出晚期病人的临床症状,研究人员对这些小鼠模型开展了癌症的化学疗法和介入性疗法等一系列临床前研究,为找到胰腺癌的有效治疗手段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由于人的很多癌症缺乏早期诊断方法,一旦发现,往往就是癌症晚期,或者处于扩散期,而且癌症病人本身也比较虚弱,难以对其进行太多检测分析,给癌症的治疗带来极大困扰,因此,建立肿瘤动物模型,无论对研究相关癌症的致病机理,还是对于创建癌症早期诊断、有效治疗和药物筛选等方法都非常必要。 虽然基因工程小鼠模型在开展癌症的基础研究方面发挥出色,但是在建立癌症诊断治疗方法等方面却有点力不从心。这主要因为小鼠的自身条件所限,一方面小鼠的体型太小,只有人类的 1/3000 ,其产生的肿瘤往往也很小,难以进行更精细观察诊断,更不能使用核磁共振成像等现代诊断技术,以建立有效诊断方法;另一方面小鼠的寿命较短,一般只有 24-36 个月,而肿瘤属于典型的慢性病,其自然发展进程需要较长时间的持续观察研究。因此,建立新的大动物模型迫在眉睫。 “二师兄”有了新使命 很多研究表明,猪和人的解剖、生理和遗传相似度非常高,是人类疾病模型的理想材料,而且一些实验用猪的体重可达 60-75 公斤,与成年人相当,而猪的自然寿命可活到 10 年以上,有足够的时间对肿瘤发生、发展、入侵等情况进行长期详细观察,同时,猪的基因工程技术和体细胞克隆技术也相对较为成熟,因此有科学家认为猪可作为理想的肿瘤模型。 不过由于制备成本较高、掌握基因工程猪技术的研究机构偏少等原因,基因工程猪肿瘤模型研究相对滞后。直到 2012 年,德国慕尼黑科技大学科学家才建立了第一个基因工程猪肿瘤模型。研究人员首先对猪间充质干细胞进行了基因突变操作,让猪 p53 基因的第五外显子的发生点突变,从而使猪 p53 蛋白的第 167 位氨基酸由精氨酸变成了组氨酸,这一突变相当于人 p53 蛋白的第 175 位氨基酸突变,正是引发人类癌症的主要基因突变之一,之后他们借助体细胞克隆技术,共获得 15 头携带该突变的 p53 基因敲除猪。不过发表在《公共科学图书馆 · 综合》的论文并没有等到这些基因敲除表现出肿瘤表型。 四年以后,该研究小组在英国《肿瘤发生》杂志上补充报道了 p53 基因敲除猪的肿瘤表型。在携带单个等位基因突变的 p53 基因敲除猪中,只在较大年龄的猪种观察到骨肉瘤,其中最大的有 32 月龄,小于 16 个月月龄的猪则未检测到肿瘤表型,而在携带双等位基因突变的基因敲除猪中,在 7 到 8 个月多个部位都会检测到骨肉瘤症状,表明德国科学家研制的 p53 基因敲除猪可以用于人骨肉瘤模型,开展进一步研究。 除了可以较长时间观察肿瘤的发展情况,转基因猪肿瘤模型的另一大优势就是猪的体重、器官大小与人类相近,可以用于模拟建立快速准确的肿瘤检测、诊断甚至是治疗方法。 2014 年,美国爱荷华大学的研究成果展示了 p53 基因敲除猪在这些方面的应用前景。研究人员沿用了与德国科学家相同的 p53 基因突变位点,基因敲除猪培育方法也基本相同,只是德国科学家是对普通商品猪品种的间充质干细胞进行基因突变操作,而美国科学家则采用了一种叫尤卡坦的小型猪的成纤维细胞,因此美国研发人员通过体细胞克隆技术培育出的也是基因敲除小型猪,由于这种小型猪体重和器官大小更接近于人类,两年可达到 60-75 公斤,相当于一个成年人体重,因此一般更适合用于人类疾病模型研究。 美国研究人员培育的第一代 p53 基因敲除猪均为单等位基因突变,之后通过交配又获得了一些双等位基因突变猪。研究人员对这些基因敲除猪进行了一系列检测,包括 CT 扫描、核磁共振成像、组织病理学等。检测结果显示,单等位基因突变猪和普通对照猪到 30 个月龄都没有检测到肿瘤,而所有双等位基因突变猪则在达到性成熟时就表现肿瘤表型,包括淋巴瘤、骨瘤和肾癌等。这些研究成果发表在著名的《临床研究杂志》上,研究人员详细分析了这些 p53 基因敲除猪肿瘤模型的 CT 扫描、核磁共振成像等人类医学成像技术数据,显示该肿瘤模型将可用于肿瘤检测、诊断和治疗方法优化等方面,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显然,基因工程猪肿瘤模型的研究刚刚起步,需要更多的科学家特别是肿瘤领域的科学家加入到这项研究中。随着研究的深入,基因工程猪肿瘤模型有望为人类癌症的诊断和治疗,甚至最终战胜癌症开辟一条新的道路。 ——此文大部分内容发表在《科学画报》2017年第3期
个人分类: 未来动物园|5915 次阅读|8 个评论
科普文章:高温生理和神经生物学的好模型:长爪沙鼠
热度 3 wangdh 2015-12-12 11:44
高温生理和神经生物学的好模型:长爪沙鼠 张学英 王德华 (《大自然》文章截图) 长爪沙鼠( Meriones unguiculatus )在我国主要分布于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山西、陕西北部、青海和宁夏等地的荒漠、半荒漠以及农牧交错区,在国外见于蒙古国和俄罗斯贝加尔地区。长爪沙鼠在分类学上隶属于 啮齿目、鼠科、沙鼠亚科、沙鼠属,如今 已经被人类驯化为实验动物。欧美等国际学者在实验中使用的长爪沙鼠,其祖先应是1935年从我国东北和蒙古东部捕捉的,1954年被引入美国,后来再被引种到英、法等国。长爪沙鼠自身的某些独特的解剖学、生理学和行为学特征,使其成为在神经生物学等生物医学领域很有特色的实验动物。近几年,我们对野生长爪沙鼠的野外生理学研究中有些新的发现,这些发现可进一步丰富长爪沙鼠作为模型动物的应用前景。 长爪沙鼠的基本生物学特点 长爪沙鼠营穴居生活,群居,每个家群通常有2~18只,包括1个或多个繁殖个体及其幼仔,最多可3代共享一个洞系。长爪沙鼠的洞道系统很复杂,包括洞口、通道、跑道、仓库和住所等。长爪沙鼠在食性上属于食谷类,夏 季主要取食茎叶,秋季贮存种子,冬春季主要以贮存的种子为食。 长爪沙鼠生理代谢特征的地理差异 长爪沙鼠在我国北方从东到西分布范围比较广,横跨典型草原、荒漠草原和沙漠,在不同的栖息地环境表现出能量和水代谢生理的地理差异。相对于东部湿润地区,西部沙漠地区的长爪沙鼠种群具有较低的静止代谢率和总蒸发失水量,即在高温的沙漠长爪沙鼠会降低自身的能量消耗和体水流失。代谢组学研究进一步发现,沙漠中长爪沙鼠 以糖类代谢为主,脂类和蛋白质代谢水平较低,以提高单位耗氧产生的代谢水,适应干旱的沙漠环境。长爪沙鼠在抵抗高温生理学和水代谢方面,很有物种特色。 长爪沙鼠的能量平衡特点 生活在温带地区的小型哺乳动物往往面临着季节性的气候变化,其能量摄入、产热和体重等也相应表现出明显的季节性变化,但也有一些动物体重维持稳定。野外不同季节取样以及半自然环境驯化的实验结果显示,长爪沙鼠的体重在年周期内基本维持稳定。温度、光照和食物可利用性等都是重要的影响其体重和能量代谢等的环境因子。 在实验室内不同光照驯化条件下,长爪沙鼠的能量摄入、产热和体重维持相对稳定。在短光照和低温的共同作用下,长爪沙鼠通过提高食物摄入量和产热能力,并改变消化道的生理和形态可塑性来维持相对稳定的体重。饲喂高纤维食物时,长爪沙鼠便提高能量摄入、降低基础代谢率和产热能力,增加消化道长度和质量,以维持体重的稳定。恢复低纤维食物时,之前表现出的可塑性变化都会恢复到驯化前水平。 小型啮齿动物很容易受到缺水的影响,特别是生活在荒漠和沙漠地区的小型哺乳动物。因此它们在演化过程中形成了一系列生理调节机制。生活在沙漠环境中的长爪沙鼠可通过利用糖代谢产生更多的代谢水,以弥补食物中较低的水含量,还能 降低身体总蒸发失水量并提高尿液渗透压,进一步减少水分散失。研究发现,长爪沙鼠的最大尿液渗透压可达8000 mOsm ( 毫摩尔浓度) ,这个水平在小型啮齿动物中是非常高的,其他啮齿动物 如实验大鼠、小鼠约 为 2000-3000 mOsm ( 毫摩尔浓度) , 但 长爪沙鼠 节水的生理学和分子机理,还不是很清楚。 长爪沙鼠的贮食行为特点 在温带地区,为了应对食物短缺的寒冷冬季,许多野生小型哺乳动物具有贮食行为,即在食物丰富的秋季贮存足够的食物,为冬季生存和早春繁殖做准备。有趣的是,人类也有贮存行为,有些人甚至已发展成严重的“强迫贮存综合症”或“购物狂”。 野外研究显示:长爪沙鼠会在秋季群体贮食,主要是贮存自己领地内的食物;长爪沙鼠几乎是倾巢出动参与贮食,但活跃程度略有不同;遇到外来的食物竞争者时,家群内的有些个体表现出明显的驱赶和攻击行为,另外一些个体负责贮食。这些行为特点提示群内存在合作与分工。实验室研究也发现,长爪沙鼠的贮食行为表现出二型性,即:有些个体贮存较多的食物,而另外一些个体并不贮存食物或者贮存的食物量很少。研究长爪沙鼠的贮食行为机制,有助于揭示不同行为之间合作与分工的演化及调控机制,为人类强迫贮存综合症、购物狂等医学研究提供新的启示。 长爪沙鼠有很多其他实验动物不具备的生理学和行为学特点,研究这一动物模型,不仅可以揭示动物对环境的适应机制等问题,而且有望为了解人类的肥胖机理、认识人类应对气候变化的生理能力以及“购物狂”等行为异常提供新的认识和解决途径。 ( 说明 :本文是《大自然》杂志野生动物模型专栏约稿。文章发表在《大自然》 2015 年第 6 期上。作者张学英博士现为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的副研究员,从事动物贮食行为的神经生物学机理和神经再生研究 。)
个人分类: 科普随笔|7544 次阅读|4 个评论
科普文章:高原低氧适应研究的好模型动物:高原鼠兔
热度 10 wangdh 2015-11-15 16:39
高原鼠兔:高原低氧适应研究的好模型动物 (王德华) ( 说明:《大自然》杂志编辑约稿,希望介绍几种哺乳动物的实验动物。我说实验动物是有固定含义的,一般经过行业程序培育的模型动物,如以褐家鼠为原型的大白鼠(也简称大鼠),以野生小家鼠为原型的小白鼠(也称小鼠)等,还有一些生物医学模型,如心脏病模型、肥胖模型、抑郁症模型等。编辑希望介绍一些野生哺乳动物模型,我说那是潜在的模型,或者说具有应用前景的模型动物。达成一致意见和协议后,根据我们研究组多年的研究情况,以我们研究组研究中常用的几种主要的实验对象为主,组织了我们组的学生老师撰写了4篇文章,分别是:高原鼠兔、布氏田鼠、长爪沙鼠和达乌尔黄鼠。分布于青藏高原的高原鼠兔,作为高海拔低氧适应的模型,分布于内蒙古典型草原区的布氏田鼠,作为肥胖和体重调节的模型,分布于内蒙古草原典型草原和农牧交错区的长爪沙鼠,作为干旱节水适应的模型。分布于我国内蒙古草原等北方地区的达乌尔黄鼠是冬眠物种,作为低代谢和低体温模型。文章已经发表在《大自然》2015第5期,题目是: 不惧严寒和低氧的高原鼠兔 ) 鼠兔,外形虽像鼠,却是兔。兔形目动物有两大类:一类是体型大的兔类;一类是体型小的鼠兔类。鼠兔在分类学上属于兔形目鼠兔科鼠兔属,这个属现今已知有26种,除3种分布在北美(2种)和欧洲(1种)外,大部分分布在亚洲的青藏高原及其毗邻地区。 潜在的新的实验动物 高原鼠兔( Ochotona curzoniae ),也叫黑唇鼠兔,营洞穴生活,一年四季活动,冬天不冬眠,是严格的素食者,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和相邻地区(如尼泊尔等),海拔3200~5000米的范围内。成年鼠兔的体重在150克左右,每年繁殖1~2胎。 兔子是生物医学研究中很常用的实验动物。由于鼠兔具有体型小、繁殖率高和生长快等特点,因此人们很容易想到:如果鼠兔能成为实验动物,一定有很多方便和益处。据报道,鼠兔类的实验动物化开始于20世纪20年代,最早被开发成为实验动物的可能是日本学者开发的阿富汗鼠兔。这个模型主要用于神经生理学、毒理学、药理学、生殖生理学、免疫学和肿瘤研究等学科领域。 在我国,不少学者也认识到高原鼠兔是一种潜在的模型动物。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在上世纪90年代前后进行了多年的实验动物化研究。工夫不负苦心人,他们已经在青海省西宁市建立了高原鼠兔的室内繁殖种群,也获得了一系列相关的生理学和生物化学参数,研究了其生长发育和繁殖规律,以及饲养管理的经验等。然而很遗憾,这个很不容易在实验室内繁殖成功的实验动物,后来没有商业化和大量繁殖,也没有见到利用高原鼠兔模型进行的相关生物医学研究。我在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工作学习期间,曾见过动物饲养房内成功繁殖的白化高原鼠兔,非常漂亮,但是这个白化种群也没能延续下来。可见,一个野生物种的实验动物化是一项多么艰难的工作,需要很多方面的支持,更需要科学家的努力、耐心和坚持。 高原鼠兔的生理学特点 在高原鼠兔适应高寒环境的生理学和生物化学特征方面,已经有很多研究成果了。通过比较高原鼠兔和引入高原大白鼠的子一代在模拟海拔5000米和2300米低氧环境的低压舱内的生理效应,发现大白鼠对低氧环境的变化反应强烈,出现如体重下降、脾脏增大和血红蛋白含量增加等反应;高原鼠兔则不同,其所有变化都表现出以提高氧气利用率为主的适应高原环境的特点,如其低氧性肺血管收缩反应钝化,肺动脉压不高,右心室没有发生肥大,红细胞数、血球压积和血红蛋白含量等也不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产生明显改变等。 高原鼠兔的基础代谢率较高,散热率也高,但体温也高(类似鸟类的体温,达39~41℃)。也许是因为代谢水平高,所以才能保证其高体温,由此导致散热速率也高。动物的体温是由热量产生和热量散失这两个过程的平衡决定的,可以确定的是产热速率一定高于散热速率。除了基础代谢外,高原鼠兔还有一个重要的产热方式——非颤抖性产热,即不经过肌肉收缩,而是由一种被称为褐色脂肪组织(brown adipose tissue, BAT) 的器官产生热量。褐色脂肪组织不同于普通的白色脂肪,脂肪细胞内具有高密度的线粒体、较多的脂肪滴和丰富的毛细血管。控制褐色脂肪组织产热的是交感神经系统,决定产热能力的是褐色脂肪组织细胞内线粒体内膜上的一种叫解偶联蛋白1(uncoupling protein 1,UCP1)的分子。 高原鼠兔体内全年都有褐色脂肪组织存在,夏天含量降低,冬天增加。相应地,褐色脂肪组织线粒体内的解偶联蛋白1及其导致的非颤抖性产热能力也有相似的季节变化。所以,高原鼠兔有很强的抗寒能力。我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曾在有过这样一次经历:当时把代谢测定实验结束后的鼠兔经乙醚麻醉致死,并放在零下20℃左右的冰箱里保存,准备第二天带回西宁继续进行其他测定。第二天一早,我打开冰箱欲取出鼠兔尸体时,却被当时的场面惊呆了——有一只鼠兔竟然是活蹦乱跳的!再细看,它把已经冻成冰块的同伴的尸体啃食了一大块,可见鼠兔抵抗寒冷的能力有多强。同时也表明,严格植食性的鼠兔在极度严寒和食物缺乏时,也会改变食性的,并且有能力改变,生理能力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前几年我们在野外用现代传感器技术检测了高原鼠兔的体温和环境温度的昼夜变化,发现高原鼠兔可以在零下40℃左右的极度严寒的环境中维持稳定的近40℃的高体温。 据日本学者报道,高原鼠兔的体温具有昼夜节律性,昼夜体温可相差0.5℃。有学者曾对美洲鼠兔的研究发现,其体温也很高,但没有昼夜节律性。也有学者通过对阿富汗鼠兔、兔子和小白鼠的比较研究发现,鼠兔没有昼夜节律性。我们最近的研究也发现,高原鼠兔的体温很高,但没有检测到明显的昼夜节律性。鼠兔类动物主要生活在高海拔寒冷地区,常年暴露在低温环境中,昼夜温差较大,食物资源相对贫乏,生存条件严酷,不具有冬眠习性的它们,保持高体温和没有昼夜节律性可能是一种适应策略。这样的策略是需要与其相适应的生理学基础的。调节和影响这些生理学功能的因素和机理还需要我们进一步深入了解。 我们在实验室内的研究表明,温度和光照对高原鼠兔的生理功能都有影响,鼠兔对温度的反应要比对光照的反应更为敏感。高原鼠兔成体体重的季节性变化不显著,体内的脂肪含量虽有季节性波动,但变化不明显。脂肪分泌的血清中的瘦素 (leptin) 含量与脂肪组织含量和体重的变化趋势一致。在寒冷的冬季,一般小型啮齿动物(如田鼠等)都会降低体重以减少总能量消耗;然而高原鼠兔在如此严酷的环境中却能保持体重的相对稳定,其中有何奥秘?我们目前还不得而知。 野外食性研究发现,高原鼠兔喜爱吃棘豆。其他动物一般不会吃棘豆,一旦误食还会产生中毒现象。高原鼠兔有什么特殊的解毒能力吗?相关机理还未得知。 有发展前景的野生动物模型 关于鼠兔,我们不了解的地方太多了。对其了解越多,对这类动物的生理适应能力越惊奇。很多独特的生理生化特性对于人类是很有启发的,这就是能够成为有特点的实验动物的基础。有研究报道,鼠兔对天然吗啡类药物有较强的耐受性 。 也有研究指出,鼠兔在排卵和着床等方面具有特殊性,即所谓的过剩排卵和过剩着床等。在高温环境中(如30℃),鼠兔不能长期存活,高温处理没有检测到热激蛋白(heat shock protein, HSP) 等保护机体免受高温损害的分子标记成分的产生。这些特点可为神经生物学和繁殖生物学模型动物的开发提供可能。 总之,高原鼠兔是适应高原环境的土著动物,在适应机理方面,从基因、分子、器官和组织、系统等不同组织水平到整体水平,都有其独特的适应机制。尽管鼠兔的很多适应机制我们目前还没有发现或理解,但是毫无疑问,高原鼠兔,甚至鼠兔类动物,是很有发展前景的高原医学和高原生理学等领域研究的理想的模型动物。 (照片来自网络。特此说明。)
个人分类: 科普随笔|11997 次阅读|12 个评论
生物标志物研究中,临床样本做的研究一定比用动物实验的高级吗?
热度 3 youhegao 2015-1-23 21:14
用临床样本做的实验更真实,临床样本的获得相对更困难,特别是样本量大的时候整个实验更是艰难。大量临床样本做成的实验往往可以被接受发表到高影响的杂志。动物模型离真实的疾病更远,取样相对容易,实验的成本更低。动物模型做的实验往往被编辑和审稿人认为是低一等的实验。实际情况真的是这样吗?这得从标志物的定义说起。 标志物的最重要的特性是变化,尿里,呼气里都有大量的变化,汗液等也应该有很多的变化,血里变化少些。我们提出应该在变化比较多的地方找标志物。标志物第二个重要的特性是找到的变化必需和疾病 相关 。所以标志物的研究中能体现 确定的相关性 的实验应该被认为是好实验。到底临床实验还是动物实验更能体现相关性呢?临床实验的影响因素很多,尿液受到各种生理的病理的药理的因素影响,所以要找到和疾病确切的相关的标志物,比较困难。需要巨大量的数据。特别是疾病和药物因为伦理上的愿意很难分开,即便大数据理论上也没法分开。所以找到的很多变化有时无法确定是和疾病相关还是和药物相关,因为药物也影响尿液。相比之下,动物模型做的研究往往可以用严格的对照控制影响因素。这样动物模型做的实验找到的变化往往和疾病的相关性更确定。其实这类的研究对于找到有用的标志物更有贡献。虽然动物模型找到的线索还需要在临床样本上验证,但是这并不能改变动物模型实验得出的线索与疾病的相关性更确定的事实。所以强烈建议编辑和审稿人在评价生物标志物发现阶段的研究时,考虑到相关性的确定性,并依此做出判断。不要只看是不是用的临床样本,用了多少例,实验是不是困难来确定是不是接受投稿。 这种认识的改变有利于促进生物标志物领域的发展。 这个观点发表在一个没有什么影响的新杂志。我更喜欢没有影响的杂志,它让人可以真正得到发表的自由,而不是受到编辑和审稿人的限制。这种给编辑和审稿人的进言在高影响的杂志上可能都未必被允许。居高临下的审稿制度在限制着思想的自由表达和创新。开发的互联网发表渠道还没有改变科学发表。但愿以后能连开放获取的费用也省掉,只要发表在各自的博客上可以检索到就能得到同行的认可。 http://medcraveonline.com/MOJPB/MOJPB-02-00035.pdf Are Human Biomarker Studies Always More Valuable than Animal Ones.pdf
4236 次阅读|7 个评论
[转载]王丹:小鼠模型首次缩写慢性丙肝“进化史”
fqng1008 2014-9-6 12:16
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和生物物理研究所唐宏、陈新文研究组合作,利用免疫系统完整的小鼠,成功研制出世界上首个丙型肝炎病毒(HCV)持续感染、能完整反映HCV感染自然史和慢性病毒性肝炎进展的动物模型。相关研究成果于8月27日以封面论文的形式在线发表于《细胞研究》杂志上。专家指出,该模型对于深入研究HCV致病机制,进而推进相关疫苗和药物研发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人员表示,全球现有近2亿人携带HCV,我国约占1/5。慢性丙肝是导致肝硬化和肝癌主要凶手。尽管慢性丙肝的抗病毒治疗效果显著,但用药毒副作用大,停药病毒又反弹,而新药投放速度远赶不上病毒耐药变异株的出现,研发相关疫苗的难度同样很大。在过去10年中,科学家一直在探索HCV感染的动物模型。然而,HCV只感染人类和黑猩猩,试图建立的实验小鼠模型,要么HCV病毒无法复制,要么小鼠的免疫系统有缺陷,要么没有慢性丙肝的病理出现。   参与研究的博士生陈继征介绍,此次研究人员利用转基因技术,使小鼠肝脏细胞表达了HCV进入肝细胞的两个受体分子CD81和OCLN,由此从病人血清中分离的HCV病毒能进入小鼠肝细胞并高度复制。研究显示,小鼠肝脏和外周血均出现了病毒血症,并已持续近2年。   赵洋助理研究员进一步指出,此次研究显示,80%的实验小鼠都能被HCV持续感染,并出现典型的HCV急性感染和慢性病理进展,包括感染后1个月出现的脂肪肝,3个月开始出现的肝纤维化,以及6个月出现的肝硬化。“这在其他动物模型中,包括黑猩猩,都是无法想象的。”   另一位团队成员博士生张超补充说:“我们已经能在小鼠中观察到HCV是如何逃逸免疫系统,抗病毒药物又是如何降低病毒滴度的了。”
个人分类: 肝病手记|1445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张昊凌等: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fqng1008 2013-7-24 08:52
1   豚鼠模型 豚鼠对结核分枝杆菌高度敏感 , 其感染后的病理改变酷似人类 , 且模型存活率高 , 是目前国际公认的建立结核病实验动物模型的最佳选择 。 豚鼠最常见的感染途径是气溶胶吸入 , 也可采用静脉注射的方式 , 如经前肢 、 腹股沟或大腿内侧皮下和腹腔等 。 低剂量结核分枝杆菌就能使豚鼠发展成与人类相似的结构典型的肉芽肿 , 呈现出人类肉芽肿中常见的朗格汉斯多核巨细胞 , 进而发生液化坏死 。 豚鼠模型可复制人类感染结核分枝杆菌的许多方面 , 特别是儿童和免疫功能缺陷患者的结核病 。 因此 , 豚鼠在研究结核分枝杆菌呼吸道传播 、 肉芽肿形成和干酪样坏死方面具有重要价值。也有学者将豚鼠用于研究营养不良与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后细胞免疫反应之间的关系 [ 2 ] 。 此外,豚鼠的迟发型超敏反应( DTH )强烈,广泛应用于抗结核药物和相关生物制剂检测中,已成为人类结核菌素皮肤试验( TST )效能和生物制品鉴定的金标准。对豚鼠皮内或皮下注射低剂量的卡介苗十分有效,且疫苗的保护作用并不依赖其接种途径,通过气溶胶方式接种卡介苗与肠外免疫接种效果相当,都对结核病的发展进程具有重要影响。豚鼠还被用于一些结核分枝杆菌突变株检验实验以鉴定其毒力因子 [ 3 ] 。 近年来,有关豚鼠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的基因克隆和重组表达以及豚鼠感染结核分枝杆菌后相关免疫试剂的研发较多 [ 4 ] 。研究发现,在低剂量气溶胶感染后的豚鼠肺部应用单克隆抗体可出现大量免疫细胞聚集。用流式细胞技术结合免疫组织化学跟踪检测 T 细胞、 B 细胞、异嗜性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结果发现早期参与反应的 T 细胞主要是 CD4 + T 细胞,且感染 30D 后豚鼠肺内这些细胞数量急剧下降,而与肺部病变加剧密切相关的 B 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数量稳定增加。该研究显示,豚鼠感染结核分枝杆菌后,介导保护性免疫反应和宿主免疫病理机制的细胞类型不同 [ 5 ] 。 由于缺乏研究宿主免疫反应的免疫学分析试剂,豚鼠应用受限。然而就病理学研究而言,大量细胞因子和炎性细胞试剂的应用不断增加,为豚鼠模型的研究开辟了新的道路。 2 小鼠模型 小鼠体型小、价格低廉、种群数量庞大、生长繁殖快,易于维持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环境,且测定细胞因子和免疫细胞的试剂、抗体供应充足,加上相对成熟的定向基因敲除技术,因此对其免疫系统的研究比较透彻,已广泛应用于结核分枝杆菌突变、免疫反应、结核病发病机制、抗结核药物疗效评价和疫苗筛选等方面的研究,成为体内研究结核分枝杆菌优先考虑的动物模型。 小鼠对结核分枝杆菌较其他动物不够敏感,其肺内可耐受相对大量的结核分枝杆菌,其他器官无结核病症状。使用相同的感染方式和感染剂量,不同品系的小鼠对结核分枝杆菌的敏感性不同。 C57Bl / 6 小鼠是近交系小鼠中对结核分枝杆菌最敏感的动物;基因敲除小鼠对结核分枝杆菌易感且反应快,是最早进行体内单独抗结核药物检测的模型;严重联合免疫缺陷( SCID )小鼠和裸小鼠由于缺乏 T 细胞和 B 细胞,不能抵抗结核分枝杆菌的感染,常用于检测巨噬细胞抵御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能力 [ 6 , 7 ] 。 给予相对低剂量的结核分枝杆菌气溶胶(约 50CFU )经呼吸道感染小鼠,可成功建立自然复发和药物诱导复发的潜伏期感染动物模型,感染剂量可通过调节暴露感染时间和菌液浓度来实现 [ 8 ] 。小鼠肺部的结核分枝杆菌数量以对数形式增长,然后达峰值,与肺部细胞免疫进展一致 [ 9 ] ,直到第 2 个月达到平稳期。峰值预示感染的持续,也可能是结核分枝杆菌在巨噬细胞内的新陈代谢相对静止。感染初期被认为是急性阶段,适于研究结核分枝杆菌诱导的免疫反应。在慢性感染阶段,小鼠体内细菌的复制速度降低,肺内细菌的数量稳定 [ 10 ] ,代表宿主与病原之间的静态平衡。在慢性感染期内,结核分枝杆菌抗原在小鼠肺内持续积累 [ 11 ] ,免疫抑制可引起疾病复发和结核病暴发。 小鼠感染结核分枝杆菌后形成肉芽肿结构及其过程与人类和其他易感动物不同。人类肉芽肿由淋巴细胞及周围环绕的巨噬细胞组成特异性结构,常发展为干酪样坏死,伴纤维化包裹、钙化,甚至形成空洞。小鼠肉芽肿虽由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组成,但细胞排列不如人类肉芽肿典型,差异小。除非肺组织结核分枝杆菌含量极高,否则一般不形成明显的干酪样坏死,但可引起 T 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且小鼠肺损伤也不能发展为空洞。这主要是由于强烈的细胞反应和产生的初始抵抗控制了结核分枝杆菌增殖和疾病进展 [ 1 ] 。研究发现, Toll 样受体 9 ( TlR9 )激活对结核分枝杆菌引起肺肉芽肿很重要,是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后的保护性免疫标记 [ 12 ] 。 小鼠对结核分枝杆菌抗原产生的 DTH 较豚鼠和兔要轻,而人类的 DTH 比任何实验动物都明显。换言之,发生干酪样坏死在人类只需要低浓度结核分枝杆菌抗原,而在豚鼠和兔中却需要稍高浓度。 对于研究新疫苗中结核分枝杆菌抗原的 DTH ,豚鼠和兔较小鼠更合适。同时,小鼠很少发生干酪样坏死,且对结核分枝杆菌的免疫反应只需 1 周,主要是细胞免疫;而豚鼠呈现明显的干酪样坏死,对结核分枝杆菌的免疫反应更强烈,主要是 DTH 。因此,小鼠比豚鼠更适合研究新疫苗中结核分枝杆菌抗原的细胞免疫 [ 13 ] ,有利于理解不同免疫反应机制的作用。 3  兔模型 实验中使用的兔品系多为新西兰兔,常用于人类感染结核分枝杆菌的替代模型。肺部感染途径以气溶胶多见,也可皮内注射造成皮肤结核模型。兔对牛分枝杆菌极其敏感,且吸入牛分枝杆菌后引起的肺部病变更接近于人类,易形成空洞,引起结核分枝杆菌在支气管播散。近交系兔较非近交系兔对结核分枝杆菌敏感,且肺组织病变明显,形成的干酪样坏死和活菌数量更多,成熟的上皮样细胞更少 [ 14 ] 。但由于缺少合适的反应分析试剂,该模型的免疫学研究受限。 兔模型分为易感和抵抗(常用的是类似于 lURIe 抵抗菌株)模型。易感模型中结核分枝杆菌生长更快,需更高的浓度引起免疫反应。病灶内坏死进展快,但没有液化,这可能是由于模型过早死亡或巨噬细胞还未激活。易感兔的细胞免疫反应弱,因此不断通过组织坏死的免疫反应(引起坏死的 DTH )使细胞内结核分枝杆菌复制停止,然后病灶中央的干酪样坏死范围扩大,局部肺组织破坏。最后,伴随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易感兔模型显示强 DTH ,因为该类模型中的结核分枝杆菌浓度更高,抗原引起的刺激更大。由于 DTH 与细胞免疫有关,局部特异性淋巴细胞引起巨噬细胞感染,或在 TST 时引起嗜菌细胞反应。但引起各反应的抗原浓度是不同的:纯蛋白衍生物( PPD )引起 DTH 的浓度低,而引起细胞免疫的浓度高。兔模型 TST 反应越强烈,空洞形成越多,这可能是由于此类模型含有大量结核分枝杆菌,与临床研究结果一致,即患者的 TST 阳性反应越明显,越易发展为活动性肺结核 [ 15 ] 。 结核性脑膜炎( TBm )是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后最严重的临床表现。选择兔作为结核分枝杆菌的感染模型,比较不同菌株毒力 [ 16 ] 和卡介苗免疫对临床分离的结核分枝杆菌强毒株 HN878 和实验株 H37RV 感染后中枢神经系统的保护力。结果发现,卡介苗对 2 种毒株感染均有保护力,但对 HN878 毒株感染后的保护力弱,不能有效阻止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向肝、脾蔓延,也不能阻止感染引起的体重减轻、肺和脑部病变及临床症状的出现。因此,在使用动物模型检验新研发疫苗的保护效力时,不仅要用结核分枝杆菌标准株 H37RV ,还要用像北京株一样的强毒株 [ 17 ] 。 用 H37RV 气溶胶感染兔以模拟人类结核病的潜伏期感染,发现感染 5 周后所有模型肺部荷菌量达到顶峰,随后感染被控制。持续的低剂量结核分枝杆菌感染 36 周后, 1 / 3 兔模型出现至少 1 个干酪样肉芽肿,同时 72 %兔模型右上肺结核分枝杆菌培养阳性。用地塞米松间断给药可诱导淋巴结复发,停药后一部分兔发展为多中心明显的干酪样肉芽肿 [ 18 ] 。类固醇类药物诱导的免疫缺陷兔模型,也用于再复发和免疫重建炎症综合征( IRIS )的研究。复发和 IRIS 有助于理解免疫缺陷后的发病机制,提高对疾病特殊时期的诊断。 4  非人灵长类模型 非人灵长类( NoN-HUmaN   PRImaTe )对结核分枝杆菌易感,且其具有与人相似的生理和遗传特征,能通过与人相似的感染途径发展类似人类的疾病,无可争议地成为人类结核病基础及临床前研究最理想的动物模型。 非人灵长类最早可在感染后 28 周出现空洞。用低剂量气溶胶感染猕猴、恒河猴,能复制人类结核病潜伏期感染和复发表现。在 TST 和 PPD 特异性淋巴细胞反应检测中,只有 60 %模型发展为急性肺结核。猕猴能通过卡介苗接种获得免疫,通过猴免疫缺陷病毒( SIV )和结核分枝杆菌合并感染模型的研究,对研究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IV )与结核分枝杆菌在同一宿主体内的相互作用具有重要价值。猕猴感染 SIV 后, CD4 细胞数量下降引起结核病复发,但不形成空洞,这与 HIV 合并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患者表现类似 [ 19 , 20 ] 。 建立非人灵长类结核病动物模型有助于进一步研究机体感染结核分枝杆菌后的免疫反应,尤其在评价结核新疫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以及提供临床前免疫数据方面具有独特优势 [ 21 ] 。然而 DTH 在非人灵长类的皮肤反应相对较弱, TST 阳性率低 [ 22 ] 。比较卡介苗对猕猴和食蟹猴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免疫效果,发现未免疫组出现 C 反应蛋白升高、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 IGG 、空洞和干酪样坏死的广泛病变,卡介苗几乎完全阻止了食蟹猴病变的进展,肺部活菌数量以对数形式减少。但猕猴并不能受到卡介苗的有效保护,说明不同品系动物对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保护机制不同 [ 23 ] 。对感染结核分枝杆菌的猕猴,重组卡介苗( RBCG-aG85a )比传统卡介苗诱导出更好的保护效果 [ 24 ] ,这使研究者们对应用非人灵长类模型进行疫苗评价产生了巨大兴趣 [ 25 ] 。 非人灵长类模型数量有限、价格昂贵、操作困难,感染模型的建立依赖 BSl-3 实验室;且非人灵长类对结核分枝杆菌高度易感,容易引起疾病暴发,因此限制了其在临床前期试验(如疫苗检测和药物评估)中的应用 [ 26 ] 。 5   斑马鱼模型 斑马鱼( DaNIo   ReRIo )具有体型短小、易于饲养、繁殖能力强及基因组与人类相似等特点,作为结核病研究的新型替代动物模型,其优势逐渐被认识。 斑马鱼的免疫系统发育完全成熟,具有较为完整的先天性和获得性免疫系统,是继小鼠之后又一个重要的脊椎动物模型。海鱼分枝杆菌和嗜血分枝杆菌对斑马鱼具有高致病性,感染后形成的结核肉芽肿与人类肺结核肉芽肿一样,会发生干酪样液化坏死。 有学者利用斑马鱼和青鳉鱼通过腹腔注射方式感染海鱼分枝杆菌,成功建立了结核病模型,模拟人类结核病形成的肉芽肿,以及由于感染菌株和接种菌量不同所引发的急性或慢性结核病病变 [ 27-29 ] 。 研究发现,肉芽肿的形成过程不但可实时监测,而且结核分枝杆菌可直接进入已形成的肉芽肿。这个出乎意料的发现表明,肉芽肿可控制感染;同时,结核分枝杆菌也可能利用肉芽肿环境为其存活提供保护。鱼类模型的这一特性为人们认识结核分枝杆菌发病机制和宿主反应提供了新范例 [ 30 ] 。 6  结 语 综上所述,结核病感染动物模型各有特点(表 1 ),应根据研究需要选择合适及敏感的实验动物、感染方式和感染剂量。随着对结核病的深入研究,各种检测试剂和实验技术的应用,结核病动物模型在阐明结核分枝杆菌毒力基因及其在宿主体内持续存活并致病的机制,评价结核新疫苗、诊断试剂和替代治疗药物方面将会发挥更大作用,从而使人们更深入了解结核分枝杆菌与宿主之间的相互作用,寻找预防、诊断和治疗结核病的新方法。 参考文献 (略)
个人分类: 比较医学|3116 次阅读|0 个评论
用于研究人类疾病的老鼠模型被指意义有限
热度 4 AlecXu 2013-2-15 18:43
最近刚参加一个学术会议,会议上一位教授空闲时间在网上 溜达的时候 意外发现一篇新发表在PNAS上的重量级文章: Genomic responses in mouse models poorly mimic human inflammatory diseases 摘要如下: A cornerstone of modern biomedical research is the use of mouse models to explore basic pathophysiological mechanisms, evaluate new therapeutic approaches, and make go or no-go decisions to carry new drug candidates forward into clinical trials. Systematic studies evaluating how well murine models mimic human inflammatory diseases are nonexistent. Here, we show that, although acute inflammatory stresses from different etiologies result in highly similar genomic responses in humans, the responses in corresponding mouse models correlate poorly with the human conditions and also, one another. Among genes changed significantly in humans, the murine orthologs are close to random in matching their human counterparts (e.g., R 2 between 0.0 and 0.1). In addition to improvements in the current animal model systems, our study supports higher priority for translational medical research to focus on the more complex human conditions rather than relying on mouse models to study human inflammatory diseases. 文章第一段还说: Murine models have been extensively used in recent decades to identify and test drug candidates for subsequent human trials (1–3). However, few of these human trials have shown success (4–7). The success rate is even worse for those trials in the field of inflammation, a condition present in many human diseases. To date, there have been nearly 150 clinical trials testing candidate agents intended to block the inflammatory response in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and every one of these trials failed (8–11). -------------------- 其实关于使用老鼠研究人类疾病的有效性一直存在不小的争议,生命体作为复杂系统,不同生物种的生物有着不同的分子网络体系并不奇怪,因此人类对于利用老鼠而建的人类疾病的研究模型设计的药物有不同于预期的反应(response)也挺正常。当然现在有实验室专门把这个当作一个课题来研究,整理大量已有的临床数据来证实老鼠模型对于模拟人类疾病(当然这篇文章针对的是炎症相关疾病)并没有太大的现实意义。 然而这不是说用老鼠或者果蝇或者线虫做基础研究就不值得做了。利用动物模型,培养和开发新的,以复杂系统的角度出发的研究手段,还是有它的意义的。只是从动物模型直接得到的什么结果 ,不论论文作者还是 阅读者都要一定要保持谨慎态度,不要 轻易地 推广到认为那些结论对于人类也适用。当然,我们理解 为什么人们会有这样的一厢情愿。可惜 自然就是 没有那么简单,我们也不得不接受这个现实 。
个人分类: 自然科学|5829 次阅读|17 个评论
尾静脉接种细胞的提醒
热度 2 xelindon 2012-9-5 16:16
首先提一个说法,叫肺屏障,简单来说就是肺部的毛细血管阻断了肿瘤细胞在血液中的全身循环。我们经常用人源的肿瘤细胞接种到免疫缺陷小鼠身上观察肿瘤生长,由于肿瘤转移是研究的重点,动物模型也希望能够模拟肿瘤的转移,尾静脉接种肿瘤细胞就是模拟肿瘤转移的方法之一。人源的肿瘤细胞直径一般都远远大于小鼠肺部毛细血管的直径,尾静脉打入的肿瘤细胞只有一条去路,就是经过静脉到达肺循环,而由于自身直径远远大于小鼠肺部毛细血管的直径,只能被阻挡的肺部毛细血管中,进而不能进入体循环。如果是考察肺转移,尾静脉接种还值得考虑,如果想考察全身转移,尾静脉接种方法就很不适合。 由此可见,如果关心的是移植细胞在动物体内全身的分布,一定要考虑移植细胞本身的大小,如果细胞太大(大于~10um)就应当根据考察脏器的不同而选择不同的接种方式,比如希望看到移植细胞是否到达肝脏、脾脏、或四肢、骨骼等部位,就应当避免尾静脉注射,而选择心内注射等其他避开肺循环的注射方法。
8856 次阅读|2 个评论
科学家杂志翻译——有人类遗传物质的动物模型
热度 1 chentielin 2011-11-26 11:12
原文链接: http://the-scientist.com/2011/09/21/opinion-animals-with-human-material/ 重庆医科大学检验系牛智通初译 + 重庆医科大学检验系唐浩校正。水平有限请大家指正。 Opinion: Animals with Human Material 看法:有人类遗传物质的动物模型 Careful oversight is required to ensure that chimeras and transgenic animals continue to serve as powerful biomedical research tools. 为了确保嵌合体和转基因动物能够继续作为一种强大的生物医学研究工具,我们必须对其进行仔细的监视。 By Martin Bobrow | September 21, 2011 Mouse: Wikimedia Commons, Rama, DNA: istockphoto.com Research involving the integration of human DNA, cells, or tissues into animals has been undertaken since the 1960s. Transgenic animals (with one or more human genes in their makeup) and chimeras (with some human cells or tissues amongst their own animal tissues) are now important biomedical research approaches. They are used in studies where it is morally or practically impossible to conduct the experiments in humans, and where alternative approaches, such as computer simulations or cell cultures, are not adequately representative of the system being studied. Such approaches are used to determine the function of human genes by expressing the relevant DNA segment in an animal and observing its effect, or to test, develop, and produce therapies for disease, among other applications. 将人的 DNA, 细胞,组织整合到动物体内的研究始于 19 世纪 60 年代。转基因动物(在它们的组织中含有一个或更多的人类的基因)以及嵌合子 ( 在它们的组织中含有一些人类细胞或者组织 ) 是如今一种重要的生物医学的研究方法。这些研究方法被用于那些在道德伦理上或者是在实际中不可能用于人类的研究中,例如计算机拟态或者细胞培养,它们不能充分地代表正在被研究的系统。它们也可以用作为一种可供选择的研究方法。研究者运用这些研究方法,通过在动物体内表达相关的 DNA 片段并且观察其作用,来确定人类基因的功能,或者运用这些研究方法检测,改进,创造一些治疗方法, , 以及众多其他应用。 Chimeric mice, for example, are used to study human liver diseases such as hepatitis, and to test antiviral drugs. The mice are made by introducing human hepatocytes into the animals’ livers, which can be comprised of up to 95 percent human cells and so are a more accurate model of human liver function than a normal mouse liver. Similarly, mice with “humanised” immune systems are being used to make antibody treatments for human cancer. 例如嵌合子小鼠可以用来研究人类肝脏疾病如肝炎和测试抗病毒药物。通过将人类的肝细胞导入其肝脏产生了这些嵌合子小鼠,这种嵌合子老鼠可含有高达 95% 的人类细胞,因此,这种嵌合子老鼠较普通老鼠而言是一种更加精准的人类肝脏功能模型。同样地,拥有人类化的免疫系统的老鼠可以用来制备治疗人类癌症的抗体。 Non-rodent species are also used. Transgenic goats carrying a human gene, for example, are used to produce a human protein now licensed for use during surgery in patients whose blood otherwise fails to clot correctly. Although these animals have some specific human chemicals and cellular functions, they usually do not outwardly resemble humans in any way—the mice still look like ordinary mice; and the goats, to the naked eye, are goats. Many thousands of such “animals containing human material” have been created without major regulatory or ethical concern. 非啮齿动物同样也被应用。例如,现已批准携带人类基因的转基因山羊生产一种人类的蛋白质,用于治疗手术中凝血异常的患者。尽管这些动物有一些特殊的人类的化学物质和细胞的功能,但是它们通常不再外表上表达任何与人类相似的地方——老鼠看上去依旧是普通的老鼠;山羊仍然是山羊。众多这些带有人类物质的动物被创造出来,而缺乏管控和伦理上的考虑。 Despite this history, research using such animals has received very little public recognition—or even discussion. Instead, film-makers and novelists have found it an easy subject to dramatize and distort, and have portrayed scientists undertaking seemingly bizarre enterprises to create part-human, part-animal beings. (Some even go so far as to endow apes with enough human capabilities to take over the planet.) 尽管存在这样的历史,使用这些动物的研究极少受到公众的认可——即便是讨论。然而,电影制片人和小说家却发现它是一个很容易戏剧化和曲解的话题,并且让科学家担任一个看上去很稀奇古怪并且带有挑战性的角色来创造半人半动物的生物出来。(有些电影制片人和小说家甚至赋予猿猴足够的人类的能力来统治这个星球) To encourage a more informed debate, the UK’s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 recently organized an expert working group study, which I chaired. Our aim was to consider the research use of animals containing human material from scientific, ethical, social, and safety perspectives, and to make recommendations for the future regulation of this research. We addressed difficult questions (such as the extent to which human cells might be substituted into rodent or primate brains, to study therapies for conditions such as stroke) and considered where the line should be drawn to best fulfill ethical, social, and scientific interests, and how effective regulation might be achieved. 为了鼓励一个更有学识的讨论,英国医学科学院最近组织一个由我主持的专家工作小组。我们的目的是从科学,伦理和安全性的角度考虑使用含有人类物质的动物的研究,并为以后监管这些研究提些建议。我们处理困难的问题(例如人的细胞能够在多大程度上替代啮齿动物 和灵长类的大脑的限度问题并且研究一些疾病的治理方法如中风)并考虑在如何起草指导方针,使它最好的满足伦理,社会,以及科学的需要。 An important aspect of our work was to understand which areas of this research might evoke public concern in the United Kingdom, over and above any concerns some people might have generally about the use of animals in medical research. Our public dialogue, involving participants from across the country, and other evidence highlighted three areas that warranted particularly careful consideration: the substitution of an animal’s brain cells with human cells to a degree which might lead to human-like cognitive capacity in the animal; research involving human–derived reproductive cells in an animal, especially where there is a possibility of fertilization; and the creation of animals that resemble humans in important aspects of their outward appearance or behavior. 我们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弄清楚这类研究在哪方面可能会引起英国公众的担忧,除了某些人对医学研究中使用动物的任何一种担忧。包含全国各地的参与者的公共对话以及其他的证据强调我们需要特别考虑的 3 个方面: 1. 用人的细胞来代替动物的脑细胞会达到这样一种程度:即可能是动物拥有类似于人类的认知人力; 2. 涉及到人源性生殖细胞,尤其是可能用于受精的一些研究; 3 可能创造出在外表上或者是在行为上某些重要方面与人类相像的动物的一些研究 We recommended that these areas of research should be subject to careful oversight by a national expert advisory body. Scientific techniques are advancing rapidly, and will undoubtedly bring new means of developing animals which are, in specific aspects, ever more similar to our species. This will increasingly help us to learn more about human and animal biology, as well as to develop new diagnostics and treatments. We also concluded that a small number of experiments should not for now be undertaken, at least until there is greater understanding of their likely outcomes. Potentially controversial science precedes best in an open environment, and to make the most of this research, we need to avoid the public distrust that can result from surprise at unexpected scientific developments. An informed and supportive public voice can also act as a mediator to counter the influence wielded by vocal minorities opposed to all animal research. 我们建议在上述领域的研究必须被国家专家咨询组织严密的监管。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它无疑将提供新的物种方面或者更加像我们的物种方面探索发展的方法。这将帮助我们更好的认识人类自己和动物,同样也能发展出新的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我们同样提出那些很少的实验项目不应该在现在开展,至少要等到我们确切的弄明白可能的后果是什么。在公开场合讨论科学可是我们获得最大的潜在收益,对研究最有益。我们需要杜绝公众不相信它可易在一个意想不到的科学领域获得一个惊喜的现象。一个了解和支持的声音同样也可以扮演一个调解人来还击少数人反对所有动物实验的批评。 Our recommendations were intended primarily for the UK research system, but science is an international endeavor, and we hope that our report will encourage other countries to consider these issues, and catalyze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and guidelines. We hope that by beginning this debate openly now, future decisions about research using animals containing human material can be made by experts who are fully informed both by scientific possibility and by public opinion. Both must be grounded in scientific fact, not science fiction. 我们的意见主要针对英国的研究领域,但是科学的发展需要全世界共同努力,我们希望我们的报告可以鼓励更多的国家来考虑这个问题,促进相关国际标准和指导线的订制。我们呢希望通过现在我们公开进行讨论,未来的研究要使用含有人类物质的动物的决定可以让熟知了相关科学可能性和公众意见的专家作出。所有的这些都必须基于科学,而不是小说。 For more information or to downloads the report visit http://www.acmedsci.ac.uk/p47prid77.html. Professor Martin Bobrow is an Emeritus professor of medical genetics at the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and chair of the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 Working group on “Animals containing human material.”
个人分类: 科学家杂志翻译|4525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美国科学家制造出感染丙肝病毒的小鼠模型,将有助于疫苗研究和药
热度 1 nooney1986 2011-6-14 15:26
针对丙肝病毒(HCV)感染的治疗研究工作,一直受阻于缺少一种有关这种疾病的小型动物模型。据报道,现在美国科学家制造出了首个丙肝病毒感染的具有全功能免疫系统的小鼠模型,该模型将用于抗病毒药物开发和疫苗测试。相关研究发表在近日出版的《自然》杂志上。 领导该研究的洛克菲勒大学丙肝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亚历山大·普洛斯表示,迄今为止,科学家还无法研究丙肝病毒的生命周期,也缺乏小型动物模型来对丙肝疗法进行试验。新的老鼠模型将使我们能更深入地洞悉丙肝病毒的生物学特征,更有效地对丙肝治疗药物进行测试和筛选,得到的结论也将有助于我们在更复杂的有机体(包括人)上进行研究。新的老鼠模型是以前相关研究的集大成者。2006年,洛克菲勒大学病毒和传染病实验室主任查尔斯·莱斯和同事首次成功地在实验室制造出了一种能让动物感染上的丙肝病毒。最近,莱斯、普洛斯和同事发现,丙肝病毒感染需要以前科学家找出的丙肝病毒入口因子CD81和B族I型清道夫受体这两个蛋白以及两个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 1和occludin的帮助。在此前的研究中,洛克菲勒大学的科学家就已经证明,人体CD81和occludin这两种蛋白在丙肝病毒进入老鼠细胞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在新研究中,洛克菲勒大学和斯克里普斯研究所的科学家将一些人体蛋白引入老鼠模型中,并测试老鼠是否会感染丙肝病毒。科学家们将老鼠分为两组:一组表达CD81和occludin两个蛋白,而另一组为对照组。结果发现,人体CD81和occludin在老鼠肝脏上的表达会让老鼠更容易感染丙肝病毒。普洛斯和同事也研发出一种新的报告系统,使他们能更容易探测出活体动物是否感染了丙肝病毒。 全球感染丙肝病毒的人数目前已高达1.3亿。患者肝脏受损,甚至可能罹患肝癌。目前的疗法只有部分效果,副作用也很大,而且对抗丙肝的疫苗目前还没有问世。普洛斯表示:“目前,全球丙肝蔓延的势头非常迅猛,这要求我们尽快研制出更有效的治疗方法和疫苗。成功制造出这个老鼠模型就是好的开始。
1035 次阅读|2 个评论
野生动物研究可以对我们人类有许多启示
wangdh 2010-11-11 00:42
野生动物研究可以对我们人类有许多启示 做生理学或生态学研究,实验模型的选择很关键。著名的 August 原则指出:几乎任何生理学(生物学)问题,都会有一种适合的物种来研究它。所以,问题驱动的科学研究应该是当今生物学研究的主流,而要避免仪器设备驱动的、动物模型驱动的研究。有了问题,选实验模型是正确的思维。根据仪器设备选题,根据现有的实验模型选题,都不是好的选择。 生理学是一个经典学科。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和基因组学时代的到来,传统生理学的发展受到了挑战。但是,生理学与医学的关系是最紧密的。之所以如此,我们国家的生理学教学和研究多局限在医学院校,高校中基础生理学的教学和研究,北京大学是最早的,赵以炳先生功不可没。 当今社会肥胖已逐渐成为全球性的问题。肥胖本身不可怕,最大的问题是可以诱发多种疾病,如糖尿病等代谢疾病。 2010 年 11 月 5 日,来自英国苏格兰阿伯丁大学的 John R Speakman 教授来我所作为今年的第八位秉志论坛的讲座教授,为全所人员做了题为肥胖症的进化:节俭基因还是漂动基因 ( The evolution of obesity: Thrifty genes or Drifty genes? ) 的学术报告。报告很精彩,他从生物进化的角度对人类肥胖问题进行了分析,从远古到当今社会,跟着他进行了一次人类身体脂肪变化的旅行。节俭基因说 ( Thrifty genes )是 1962 年由 J ames V. Neel 提出的, 该假说认为人类的祖先为了适应当时的饥饿环境,会逐渐进化出提高有效储存能量的能力,以提高自身生存的机会。经过长期的进化过程,那些控制能量储存的基因就被选择和保留了下来。这些高效存储能量的基因型个体一旦遇到食物供给极大丰富的生活方式时(如现代社会),便会引起肥胖。 John Speakman 教授对国际上几个典型的饥荒时期的人类死亡率(出生率)的模式进行了分析,结合他们实验室十余年关于野生田鼠的大量翔实的研究数据,对节俭基因说 进行了周密的实验验证,实验结果不支持节俭基因说,他根据自己的实验结果,创新性地提出了新的漂动基因说( drifty gene ) 用此假说可以解释人类肥胖的进化问题。 John 教授的报告从野生动物的整合生理学到人类肥胖问题,从人类的饥荒到野外食肉动物的威胁,从动物的整体能量代谢特征到神经内分泌调控和基因(组学)的调控,完美诠释了动物生态生理学与人类社会关注的(健康、生殖)问题的密切联系,以翔实的数据和新颖的学说展示了动物生理学这门传统学科的魅力。 丰厚的工作积累,明确的研究目的,严密的实验设计,翔实精密的实验数据,敏锐的学术思维,新颖的科学假说,严谨、逻辑、幽默、娴熟的演讲,你会陶醉在一个完美的故事中。这个完美背后,隐藏着智慧、汗水、执着、兴趣和快乐。 好的学术报告,在学习科学知识的同时,也是一种科学生活享受。
个人分类: 研究生教育|7728 次阅读|2 个评论
科研创新:常见心脑血管疾病大动物模型研发公共资源平台构建
xupeiyang 2010-7-31 09:02
国内外相关文献对比分析结论: 国内外文献中检索到用于单病种 心脑血管疾病药效评价的动物模型 的研究报道,国外文献中检索到用于筛选某种心脑血管疾病药物的动物模型平台的报道,未检索到同时涵盖常见 心脑血管疾病的新药临床前药效学评价大动物模型研发公共资源平台的研究报道 。 该课题创新点: 1 建成以导管介入和心外科微创手术技术为核心建模技术及模型标准化、以分子影像学为核心检测技术、符合国际伦理原则和知识产权保护制度要求的新药临床前大动物活体、动态、无创为特色的心脑血管疾病新药药效学评价技术体系,形成产、学、研联盟资源共享平台。 2 采用猴、犬、猪等大动物,运用无创或微创的制模和模型评价的特色方法建立模型,再进行药效学评价; 3 模型评价结合多种紧贴临床的最新检测指标及方法,使模型的药效学评价近于人类医疗情况:遥测动物心电监测、超声心动图、 MRI 、 PET/CT 、植入式血流动力学检测、植入式超声检测等活体、无创的监测和影像学技术评价模型的动态变化 4 平台将建立如下心脑血管疾病大动物模型: ( 1 ) 比格犬冠脉球囊介入法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 ( 2 ) 比格犬前降支血栓栓塞性心肌缺血模型; ( 3 ) 高脂小型猪球囊拉伤及外膜刺激复合法所致颈动脉粥样硬化模型; ( 4 ) 猴胸腔镜微创冠脉结扎致急性心肌缺血模型; ( 5 ) 猴介入血栓栓塞致急性脑缺血模型; ( 6 ) 高血糖猴胸腔镜直视下植入致慢性心肌缺血模型; ( 7 )猴糖脂代谢紊乱模型。 编号: 2010290
个人分类: 创新评论|4752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4 02:5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