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开放大学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2019年06月高教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开放大学;人工智能治理
lgmxxl 2019-7-1 16:16
—— 大学生就业;开放大学;人工智能治理 2019年6月,高等教育方面的大事有:第一,全国人大常委会启动高等教育法执法检查。第二,专业认证受到更多高校重视,2018年全国460个专业通过工程教育认证。第三,2019年高考开考6月7-8日举行,今年全国共有1031万考生。第四,全国高校质量保障机构联盟成立。第五,《2019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就业蓝皮书)》发布,第五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在杭州启动。第六,国家开放大学纪念办学40周年:40年累计培养1440多万毕业生。本月,“那人”为杨福家;“那大学”为南方科技大学;“那事”为全国高校质量保障机构联盟成立;“那政策”为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 “那人”:【杨福家】 杨福家,1936年出生于上海,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协副主席,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教育考试指导委员会委员,宁波诺丁汉大学校长。曾任中国科学院上海原子核研究所所长(1987-2001)、复旦大学校长(1993-1999)、英国诺丁汉大学校长(2001-2012),是享誉世界的中国当代著名核物理学家和教育家。 近日,他在接受中国教育在线总编陈志文采访时,对中国高等教育提出两个建议。一是,我觉得中国高等教育最大的问题就是要对不同类型的高校(研究型大学、一般性大学、职业高校)有不同的评价体系,要鼓励各类高等院校的发展。比如,宁波诺丁汉大学,我提出来它的定位是一般性大学,而不是研究型大学,定位清晰了,事情就好做了。二是,我觉得国内的校长像走马灯一样地换是非常不妥当的。我在英国诺丁汉大学做了十二年校长,而中国校长一般是最多做两届。校长可以一直做下去,因为在这个过程中会有更多的思考。不同校长有不同的治校理念,如果校长换的比较频繁,学校发展的观念就完全不一样了。 “那大学”: 【 南方科技大学 】 当地时间2019年6月10日上午,南方科技大学与英国伦敦国王学院在伦敦签署合作协议,正式启动共同筹建联合医学院。未来双方将在多个医学专业开展教育合作。这将是中国高校与国外一流院校在医学相关专业合作并颁发学位证书的率先探索。联合医学院的设立也将瞄准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助力湾区医疗服务业发展。 根据合作协议,南科大和伦敦国王学院将在南科大共同筹备设立联合医学院,在多个医学学科专业开展深层次教育合作,通过引进顶尖人才团队、聚焦学科融合创新,形成教育、科研和人才接力,培养一流医疗人才,有力地推动深圳在教育、医疗卫生、生命健康等领域的发展,以国际一流的科研成果、医疗服务为粤港澳大湾区铸就国际一流竞争力作出贡献。(自南方科技大学新闻网) “那事”:【全国高校质量保障机构联盟成立 】 高教司吴岩司长对联盟成立给予较高期望,他在成立大会上讲了四个方面意见:树立质量意识,来一场质量革命,打造质量中国品牌,对联盟工作的期待和要求。他对联盟的期待表述为“4个紧紧”:紧紧围绕人才培养质量革命,紧紧培养围绕四个新的建设(新工科、新农科、新医科、新文科),紧紧围绕三个建设(金专、金课、金师),紧紧围绕理论体系的建设。 “那政策”:【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 《意见》对科学研究中的很多细节做了具体规定,如按照对科研成果的创造性贡献大小据实署名和排序,反对无实质学术贡献者“挂名”,导师、科研项目负责人不得在成果署名、知识产权归属等方面侵占学生、团队成员的合法权益。《意见》希望力争1年内转变作风改进学风的各项治理措施得到全面实施,3年内取得作风学风实质性改观,科技创新生态不断优化,学术道德建设得到显著加强,新时代科学家精神得到大力弘扬,在全社会形成尊重知识、崇尚创新、尊重人才、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浓厚氛围,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汇聚磅礴力量。 综合讲来,本月以下三个词汇作为本月高等教育关键词 :大学生就业;开放大学;人工智能治理。 大学生就业:《 2019 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就业蓝皮书)》发布 (根据《光明日报》文章整理) 6月10日,第三方社会调查机构麦可思研究院发布《2019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就业蓝皮书)》(以下简称《报告》),针对大学生就业率、就业趋势、薪酬情况等问题,回应公众关切。 第一,本科就业率持续缓慢下降 深造比例持续上升 报告显示,2018届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为91.5%。其中,本科毕业生就业率(91.0%)持续缓慢下降,较2014届(92.6%)下降1.6个百分点;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率为92.0%,较2014届(91.5%)上升0.5个百分点。近两届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率高于同届本科。 《报告》显示,2018届本科毕业生“受雇工作”的比例为73.6%,连续五届持续下降;“自主创业”的比例(1.8%)较2014届(2.0%)略有下降;“正在读研”(16.8%)及“准备考研”(3.3%)的比例较2014届分别增长3.2个、1.4个百分点。 2018届高职高专毕业生“受雇工作”的比例为82.0%,较2014届下降1.5个百分点;“自主创业”的比例(3.6%)较2014届(3.8%)略有下降;“读本科”的比例(6.3%)连续五届上升,较2014届增长2.1个百分点。 《报告》认为,由于深造的分流,毕业生待就业压力没有明显增加。2018届本科毕业生待就业比例为4.2%,较2014届(4.5%)略有下降;2018届高职高专毕业生待就业比例为7.5%,较2014届(8.1%)降低0.6个百分点。 第二,应届大学毕业生月收入呈现上升趋势 2018届平均月薪4624元 月薪是衡量一个专业就业前景的重要指标。《报告》显示,2018届大学毕业生的月收入(4624元)比2017届(4317元)增长了307元,比2016届(3988元)增长了636元。其中,2018届本科毕业生的月收入(5135元)比2017届(4774元)增长了361元,比2016届(4376元)增长了759元;2018届高职高专毕业生的月收入(4112元)比2017届(3860元)增长了252元,比2016届(3599元)增长了513元。 《报告》称,从近三届的趋势可以看出,应届大学毕业生月收入呈现上升趋势。2018届大学毕业生月收入高于城镇居民2018年月均可支配收入(3271元)。 2018届毕业后在一线城市就业的本科生月收入为6525元,比在“新一线”城市就业的本科毕业生月收入(5117元)高1408元;2018届毕业后在一线城市就业的高职高专生月收入为5121元,高于在“新一线”城市就业的高职高专毕业生月收入(4221元)900元。 其中,2018届本科毕业生月收入最高的学科门类是工学(5485元),最低的是历史学(4348元)。在本科主要专业中,2018届毕业生月收入较高的是信息安全(6972元)、软件工程(6733元)、网络工程(6597元)。 第三,本科工学、管理学毕业生就业率最高 《报告》显示,2018届本科毕业生就业率最高的学科门类是工学(93.1%),其次是管理学(92.7%);最低的是法学(85.1%)。2018届本科毕业生就业率最高的专业类是电气类(95.5%)。2018届本科毕业生就业率排前三位的专业是软件工程(96.8%)、能源与动力工程(96.8%)、工程管理(95.8%)。 2018届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率最高的专业大类是生化与药品大类(93.7%),其次是公共事业大类、材料与能源大类(均为93.3%)。2018届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率最高的专业类是食品药品管理类(94.5%)。2018届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率排前三位的专业是高压输配电线路施工运行与维护(97.1%)、电气化铁道技术(95.9%)、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95.5%)。 此外,《报告》还发布了就业“绿牌红牌”专业目录。目录显示,2019年本科就业绿牌专业包括:信息安全、软件工程、网络工程、物联网工程、数字媒体技术、通信工程、数字媒体艺术。其中,信息安全、软件工程、网络工程、通信工程、数字媒体艺术连续三届绿牌。绿牌专业指的是失业量较小,就业率、薪资和就业满意度综合较高的专业,为需求增长型专业。行业需求增长是造就绿牌专业的主要因素。而绘画、历史学、应用心理学、音乐表演、化学、法学成为2019年本科就业红牌专业。其中,历史学、音乐表演、法学连续三届“亮红牌”。“红牌专业指的是失业量较大,就业率、薪资和就业满意度综合较低的专业。红绿牌专业反映的是全国总体情况,各省区、各高校情况可能会有差别。这与相关专业毕业生供需矛盾有关。”这位负责人说。 第四,大学生自主创业成功率低但收入涨幅高 《报告》称,2018届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为2.7%,较2014届(2.9%)略有下降。其中,高职高专毕业生自主创业的比例(3.6%)高于本科毕业生(1.8%)。此外,有6.2%的2015届大学毕业生三年内自主创业。2015届毕业即自主创业的大学毕业生中,三年后有44.8%的人仍坚持自主创业,比2014届(46.2%)低1.4个百分点。2015届本科毕业生三年内自主创业主要集中在教育行业(19.8%)。2015届高职高专毕业生三年内自主创业主要集中在零售业(14.8%)。 创业艰辛,但它带来的收益明显更高。《报告》显示,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人群月收入优势明显。2015届本科毕业生半年后自主创业人群的月收入为5131元,三年后为11882元,涨幅为132%,明显高于2015届本科毕业生平均水平(半年后为4042元,三年后为7441元,涨幅为84%)。2015届高职高专毕业生半年后自主创业人群的月收入为4601元,三年后为9726元,涨幅为111%,明显高于2015届高职高专毕业生平均水平(半年后为3409元,三年后为6005元,涨幅为76%) 评论与谏言: 就业问题是大学生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但大学生却不能被就业率所绑架。大学更应该关注的培养有工作潜力的人,以及如何培养这样的潜力。 开放大学:国家开放大学 40 年累计培养 1440 多万毕业生 (根据《中国教育报》整理) 6月21日上午,国家开放大学办学40周年纪念大会在京召开。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孙尧出席会议并讲话。孙尧转达了陈宝生部长对国家开放大学办学体系全体师生员工的问候,对40年来国家开放大学办学体系为促进教育公平、深化教育改革、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作出的贡献表示祝贺。 孙尧强调,新时代要有新作为,国家开放大学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按照中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要求,努力践行“教育报国守初心、立德树人担使命”要求,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引导广大师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充分利用5G、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整合共享全国优质教育资源,让更多社会成员和学习者受益。要引领各地开放大学、广播电视大学改革创新、形成合力,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出新的贡献。 40年来,学校始终从中国国情出发,扎根中国大地,坚持面向地方、面向基层、面向农村、面向边远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办学方向和开放的办学理念,坚持质量立校和“名师名教”,追踪利用先进信息技术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建立了一个遍布全国城乡的办学体系网络,形成了一所没有围墙的“互联网+大学”。 40年来,学校累计培养毕业生1440多万,为广大社会成员提供了上亿人次的非学历教育培训。目前,国家开放大学有在校学生近405万人,本科生102万,专科生303万,绝大部分为在职学习学生。中西部学生占55%,农村户籍学生占46%。农民大学生近20万人,部队士官学生13万人,残疾人学生近5000人。在这些毕业生和在学生中,既有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也有各种国家级勋章和荣誉的获得者。年龄结构上,30岁以上的有160万人,40岁以上的学生40万人。 评论与谏言: 开放大学,在历史上作出过巨大贡献。在今天,它仍然是中国高等教育普及化的一支生力军。如何保障其有质量发展是其面对的一个重要课题。 人工智能治理:《新一代人工智能治理原则》发布八项原则 (根据环球网资讯整理) 我国数据资源丰富,应用场景需求迫切,基础研究、技术开发的水平显著提升,人工智能较快发展。与此同时,治理方面的问题也随之出现。 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治理专业委员会发布《治理原则》,以“发展负责任的人工智能”为主题,希望“负责任”贯穿人工智能的研发和应用,促进技术的健康发展。 近年来,人工智能迅速发展,作为引领新一代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人工智能正深刻影响社会生活、改变世界,在引发巨大变革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风险,人工智能该如何健康发展? 6月17日,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治理专业委员会发布《新一代人工智能治理原则——发展负责任的人工智能》(以下简称《治理原则》),提出了人工智能治理的框架和行动指南。这是我国促进新一代人工智能健康发展,加强人工智能法律、伦理、社会问题研究,积极推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的一项重要成果。 第一,治理问题引起广泛关注,学界业界都在探索自律 “自2017年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发布以来,我国人工智能与各行业各领域的融合日益深入,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院长、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治理专业委员会主任薛澜说,人工智能正在对政府管理经济模式、社会结构、国家安全甚至国际关系产生深刻的影响,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治理方面的问题不断出现,引起了科技界、产业界和社会的广泛关注。“很多国际组织、产业联盟和知名企业都在研究制定人工智能相关的准则,我国一些学术组织和产业联盟在这方面非常活跃,业界也在积极探索行业自律。”薛澜说。 为促进新一代人工智能健康发展,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治理专业委员会成立,统筹推进人工智能治理的相关工作,起草这份《治理原则》就是委员会今年的重点工作之一。起草过程中,委员会注重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我们在网络上公开动员公众参与,形成了上百条重要建议。”薛澜说,委员会还多次召开有关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代表参加的座谈会,广泛凝聚了学界、业界和社会的共识。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治理专业委员会委员曾毅介绍,目前全球各国政府、非政府组织和产业界机构已发布了超过40份人工智能准则,这些准则往往是在发布征求意见稿之后听取意见。“《治理原则》是在未发布任何内容的情况下,收集从业人员甚至普通用户对人工智能的期待和愿景,这是《治理原则》最主要的一个特点。” 第二,“负责任”是主题,涵盖人工智能的基础研发到应用 “发展负责任的人工智能”成为《治理原则》的主题,在受访专家看来,“负责任”涵盖了人工智能的基础研发层到应用层,更应成为贯穿人工智能发展的一条主线。薛澜举例说:“比如我们提出的‘和谐友好’等原则,强调无论是人工智能提供的产品还是服务,都应该是负责任的、全面的,应以增进人类共同福祉为目标,应该符合人类的价值观和伦理道德,避免误用,禁止滥用、恶用。” 《治理原则》旨在更好协调人工智能发展与治理的关系,确保人工智能安全可控可靠,推动经济、社会及生态可持续发展,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也构成了《治理原则》的4个主要亮点。 更好协调人工智能发展与治理的关系,实现“双轮驱动”。上海大学教授、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治理专业委员会委员李仁涵说:“人工智能是一个新生事物,发展还是第一位的。推动我国人工智能的发展,也要在发展中解决问题。”他认为,人工智能的健康发展,应该及时纳入治理框架之中。科技部战略规划司副司长张旭表示,要平衡发展和治理的关系,对一些共性问题要加强标准和规范的制定,同时对于差异性的问题,要通过一些具体的规范把《治理原则》的内容更好纳入进来,使示范推广和产品应用更好结合,推动《治理原则》的落地。 确保人工智能安全可控可靠,规避风险隐患。“人工智能的发展仍然存在技术和社会潜在影响的双重‘不确定性’,因此我们要对更高级的人工智能潜在风险持续地开展研究和预判,确保人工智能健康稳健发展。”曾毅指出,现在一些技术开发者没有经过这方面的专业训练,通过创新为社会带来正面效应的同时,对相关的风险不重视或无意识,给社会带来了较大的隐患,希望《治理原则》的发布,推动“自适应”的治理,确保人工智能朝着对全人类、全社会及自然生态有益的方向发展。“我们现在是把这些原则写在纸上,最终希望能写到每一个人工智能开发人员和使用者的心里。”他说。 推动经济、社会及生态可持续发展,促进包容共享。曾毅认为,人工智能作为一项使能技术,应与自然、社会和谐发展。“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发展人工智能,更应该正视发展中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他说,“人工智能应积极促进绿色发展,符合环境友好、资源节约的要求,同时在发展中缩小地域差距,提升弱势群体的适应性,努力消除数字鸿沟,这符合我国人工智能发展的现实需要。” 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倡开放协作。“很多国家的发展阶段不同,人工智能可能也面临着不同的应用场景,这就需要在交流沟通的基础上开展合作研究和对话。”薛澜表示,只有在充分尊重各国人工智能治理原则和实践的前提下,推动形成具有广泛共识的国际人工智能治理框架和标准规范,才能增进人类共同福祉。 第三,人工智能治理原则,今后还将根据变化进行调整 《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报告2019》显示,我国人工智能论文发表量全球领先,企业数量等多项指标居全球第二位。在李仁涵看来,我国数据资源丰富,应用场景需求迫切,基础研究、技术开发的水平都有显著的提升,这些因素共同促进了我国人工智能的较快发展。 曾毅认为,我国人工智能技术快速发展的同时,人工智能治理的能力和水平也在提升。“在数据隐私、安全治理方面,相关部门和全社会都付出了巨大的努力,这一点是有目共睹的。”他举例说,“以《治理原则》提出的‘个人数据授权撤销机制’来说,在全球来看也是非常领先的一个概念。这说明,我们一直非常重视这方面的工作,并且是以非常负责任的态度来推进的。” “考虑到人工智能发展的高度复杂性和不确定性,要按照渐进性的思路推进人工智能的治理。”薛澜表示,《治理原则》是一份框架性文件,对人工智能健康发展主要发挥宏观引导作用,今后还将根据形势的变化和需要,不断进行充实和调整。在薛澜看来,人工智能的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基础性的工作,立法就是其中之一。“我们发布的《治理原则》,也为今后的立法工作提供了重要基础。”他认为,人工智能发展非常快,而立法的周期较长,因此也很难只用法律框架来支撑人工智能的发展,“这就需要相关的原则准则、行业规范,包括从业者的自律,来协同推进其健康发展。” 评论与谏言: “人工智能治理”是一个提前预想的话题,也是一个实在的话题。在大数据时代,在人工智能全面进军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时,如何让人工智能“负责任”委实很重要。
个人分类: 高教史料|93 次阅读|0 个评论
设立开放大学博士学位制度之设想
lxj6309 2016-2-4 17:56
教育部日前发布 《关于办好开放大学的意见》 ,要求切实办好开放大学,坚持质量第一,实现“宽进严出”。 目前的开放大学只有本科以下学历,建议在合适的学科建立开放大学博士学位制度,可以成为含金量最高的学位: 1.实行开放式入学,不设导师。 2.实行学位课考试制度:三至五门学位课,每年一次组织笔试和面试。制定必读参考书书目。每个省一个考场,由各省组织。可以免修外语。不设修业年限。 3.学位论文答辩,在各省之间交叉组织。答辩委员会在开答之前对申请答辩人保密。 4.答辩论文在开答之前在线开放,以一年为期进行公示。可以有效阻止假论文、抄袭论文。 5.全国每年各学科总入学人数1000名以内。第一门考试全放开,规定一个基本参加资格。以第一门考试成绩录取前1000名。(具体人数可以论证,但决不能过多,形成批发现象)
个人分类: 教育|3440 次阅读|0 个评论
创建一个开放大学(2)---社会转型期的分析
zhoumo01 2012-8-18 12:55
创建一个开放大学(2)---社会转型期的分析
创建一个面向时代的开放大学,需要对当前社会的教育需要做分析。我理解的社会转型,是人的观念,生产组织,生活方式的一整套转变。但是在这种转变又是有线索可寻的。主要的线索,就是人的需要的改变。而以教育角度看的社会转型,其实是社会财富从物质财富向非物质财富转变的过程。这里简要分析这种社会转型期对教育的各种需要,这同时就是在线教育潜在的市场所在。 1 社会财富的转变 人类的社会财富,主要分为可当前支配的物质财富,和更为长久的精神财富。其中精神财富主要是由人类的历史发展,逐渐摸索和积淀的各种经验,包括各种各样的知识和文化,知识方面比如科学知识,社会管理知识,生产组织知识;而文化方面,主要包括一些永恒的精神追求,伦理原则,和能激发人的活力和积极性的文化活动。这些东西常常被称为“社会资本”。如果查看历史,可以看到,精神财富比物质财富对于人类而讲更加重要。举例来说,在两次世界大战中战败的德国,每一次都可以在短时间内再次崛起,显然跟他们国家长期积淀的精神财富是有关系的,他们丰富的思想,百年的持续教育所培育的公民素养,科学技术方面的创造力,对他们的崛起是至关重要的。精神财富的存在时间,也远比物质财富更为持久。当代世界里,千年以上的建筑就已经很少见了,但是建筑的方法依然存在。帕台农神庙已经残破不堪,但是其中蕴含的美的原则仍然在现代的建筑设计中起作用。 从这个角度看,我们的社会转型期,其实是一种物质财富向精神财富转变的过程。简而言之,就是把由劳动力经济挣得的血汗钱,转变成更健全的公民,更好的社会制度,原创的科学思想和技术专利,积极的文化生活所激发的人的活力。再从这个角度看教育在社会中的作用,可以发现,教育机构和科学研究机构是社会财富转化的最重要的部门。教育就是把有形的资源,转变成无形的社会财富。从这个角度,可以比较清楚地看到教育应该在社会中发挥的作用。具体的讲,就是这几个方面: (1)健全人格和独立判断力的养成 这个涉及到人的活力和创造力,这是社会创造得以发生的根本源头 (2)科学的创造和技术的创造 科学思想是人类得以支配自然的根本依据,而技术则是实现支配的实际手段,这是人相对于自然的力量的展现 (3)社会生活习俗 诸如公正,诚信,共赢等等支配人的具体行为的原则,并不只是人的道德要求,这样的伦理习惯,同时在减少社会成本,增加社会的健康度。会促使整个社会的效率更高,资源配置更合理 (4)积极的文化体育生活 好的文化体育生活能给人带来活力,保障心理和生理的健康。正能量的社会需求是无限大的。而造成正能量的一个重要源头,就是那些能给人充电的活动。阅读,旅行,一部好电影,一场音乐会,一场球赛.....这些活动对人的正能量是直观重要的,同时他们也维系着个人的幸福感。 这样看,广义的教育,其实就是在这几个方面下功夫。而在线教育,也可以有针对性的对这几个方面进行设计 2 核心观念的转变 每一个历史时代,人类的社会活动之有序,总是需要一种核心的观念在运作。孔夫子为他的时代创造的带阶层的伦理,是那个时代的一种核心观念。西方的中世纪时期,社会生活以上帝的概念为根本出发进行组织,也是一种核心观念。但是到启蒙运动以后,人本的观念就大行其道。这种观念的大致宗旨,是说人类的行为,不应该以人以外的任何概念作为判断,只能以促使人更好的生活作为判断。比如说人的活动不应该受制于上帝,上帝这个概念的合理性,在于它能满足人的心灵需求。人的活动不应该受制于“国家”需要,国家的存在,只是为了满足生活于其中的公民的公共需求。当然,这里会涉及到什么是好的生活的具体判断,比如说,满足各种欲望的生活是不是好生活,是不是应该约束人类需求以求人类和自然的长期共处,所谓的可持续发展。这些具体的判断是需要理性的。但是人本主义的宗旨不变,就是人不应该为具体的人之外的其他概念服务。 人本主义是可以作为一个社会组织的核心观念的,就是它可以统筹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教育方面来讲,人本主义就是讲,教育的目的是促使人的更好生活,而不是为了任何其他目的。教育即不是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崛起“这样的政治抱负,也不是为了满足企业生产需求而制造人才。相反,”教育“,”国家崛起“,”企业生产“ 这些行为都是有同样一个目标,就是促使人更好的生活,满足人生活的方方面面的需要。因而,教育和政府以及企业之间,是一种平等关系,它们服务的侧面不同而已。举例来讲,政府常常只能顾及到公共需要,它的服务层次在于共同性。企业生产则重视物质需求的满足。政府和企业,都不会顾及到你个人具体的生活感受。这样,涉及到人的内在平静和幸福感的一部分,就只能由教育文化宗教来满足。如果教育完全是听从政府和企业的需要行事,那人们的这部分需求就有人提供,人在这样的社会中生活,就是会缺失的。 我们现代的社会转型期,从观念转变上看,就是核心观念从国家和民族本位,转变到人本位。西方人的启蒙,讲的是把人从神解放出来的过程。相对比的,我们这边没有神,没有上帝的概念,宗教的概念不强,束缚中国人的东西,更多的是封建时代为统治需要所搞的民族国家以及从统治出发搞的诸如忠孝等等道德束缚,后期的忠孝行为,常常脱离了人内心最天然的情感,而太多的联系到名声,利益,反倒变成枷锁。有些人就巧妙地利用不忠不孝的大帽子,要挟和毁掉很多人。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近代又遭遇了落后挨打的现实,遭遇外来危机,国家民族的概念更重,到了后来,就变成个人应该无偿为国家奉献一切了。这种国家本位的观念,只在战争等少数短时期有效,在和平年代反倒是个人幸福的阻碍。国家调用一切社会资源,自然能在短期内实现强大的对抗力,但是长期的国家强盛,却只能是因为其公民素养的不断提升。一个强盛到没人敢惹的国家,也只能是因为它造就了一批判断力出众,身体强壮,人格健全的公民。没有任何政治家会傻到跟这样的国家对抗。这样看,这个社会转型期,就是从以前的国家本位,逐渐的恢复到人本位。而教育能在其中起到的作用,就是人本主义的宣传和实践。 其实,人本主义并不只是一种”高尚的道德追求“,之所以会有这种转型的根本原因,还在于人本主义观念自身强大的适应性。它可以包容和处理好更多问题。我坚信,这种概念是经得起竞争和淘汰的。用人本主义观念培育的人,会有更好的活力和创造力,用人本主义观念组织的企业,它的核心竞争力也会更强。当然,前提是得把人本主义原则变成实在的实践指导,而不只是一种课本知识,现实中,挂着人本主义观念,追求经济和政治利益的行为很多。这些挂羊头卖狗肉的行为,容易让人们认为人本观念只是个”虚“的概念。 3 个人需求的转变 社会转型的另一个方面,是因为随着经济发展,人的需求的转变。这里就是马斯洛需求层级了。当人们的温饱解决以后,他就开始逐渐的追求安全感,归属感,尊重,和个人实现。这个很直白的解释了60后,70后,80后,90后逐渐变化的行为。经济快速发展,导致每个年龄段的人的需求的侧重不同,进而就是观念的不同。比如60后会更考虑有个安稳的工作,而90后则会更考虑自己的个性,这样两代人必然就有代沟。 这种需求的转变,是教育必须要考虑的。就是对不同年龄段的人,教育的侧重应该有不同,并且教育的方式得逐渐变化,这样才能满足社会需要。比如,60后的课堂教育和90后的课堂教育就应该有不同,90后的更个性化更为自信,那教师的交流方式和话语方式就得有所转变。在线教育的领域对于这种变化更为敏锐,但是官方的实体教育对这种转变似乎并没有什么重视。 4 经济类型的转变 经济类型的转变和教育是紧密相关的。没有教育和科研的转变,这种经济类型的转变是无法实现的。以技术和创新为核心的理想的经济,大致需要这样几个条件,一是要有原创科学研究支持的技术创新。这个最实际的例子是美国在计算机和信息技术领域的霸主地位。这方面的研究,从理论到技术,基本都是在美国做成的。这导致它在这个领域有无法撼动的绝对话语权。诸如英特尔微软谷歌等等巨无霸,他仅凭专利权就可以压制其他竞争对手,这个领域出现跟他们直接竞争的中国企业,那实在是没有希望的。而这种大规模技术创新的根本,在于科学思想的创新。这对教育和科研都有要求。目前我们的教育,更注重知识和传统,不太重视发展小孩的个人想象力和判断力。像通过标准试题成绩进行学生评价的方式,则只能选出最好的模仿者,常常同时会逆淘汰那些有创造力的学生。而科研体系的量化评价方式,也有同样的毛病,只宜于培养科研领域的中等人才,就是跟在国外先进后面的人,不宜于培养原创人才,这是两个硬伤,是必须要改变的。如果设计在线教育的话,那不得不考虑这个方面,就是如果更好的保护孩子的想象力,进而引导他们发展成创造力。二是要有好的生产组织和管理,这个涉及到社会科学研究作为基础。第三是要有大量跟紧时代的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这要求的是教育和实际生产的更紧密的联系。我们现在的大学教育,理论和实践之间的差距常常非常大,教师们依据统一教材照本宣科成为常态,学生学到的东西和以后他用到东西常常根本没关系。不过也正因为这种问题,未来企业培训的市场会非常大。实际上,就是教育体系把低效率的结果,又转嫁到企业成本里面了。这个角度看,我相信以后的民办教育会有很好的发展,至少他们对企业需求的适应更积极。第四种需要,容易被人忽略,就是农民工的技能提升。中国有2亿农民工,他们是中国经济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他们的普遍技能提升,就相当于整个国家生产力水平的提升,职业教育和专门针对农民工这个群体的特色教育,将会是未来在线教育必然会涉及的领域,而且这个领域有相当大的需要。 5 政治体制的转变 现在有各种政治体制改革的话语。我不晓得是不是在近年会有这种改革,但是长期看是必然的。马斯洛需求理论决定了这种变化。随着温饱的解决,人们会有归属感的需要。而社会归属感的一部分,就是在于对社会事务的参与。表现出来,就是对自己政治权力的要求。逐渐的,人们会收回很多赋予政府的权力,慢慢形成大社会小政府的局面。 但是政治诉求的的达成,是需要公民的素养的。就是得要有一些社会学的教育,告诉他如何合理运用自己的政治权力。我不晓得最终会形成什么样的政治局面,但是在教育上,必然会有这种需要。昨天在麦课网看到他们的通识教育中有社会与制度学院,可能他们也有类似的见解。 最后做一个总结,中国有所谓危机一说,危就是机,这个说法特别好。社会转型期是一个危险的时期,但同时又是充满需求的时期。我想,在线和开放教育领域,不能只依附于现存的实体教育,而更应该瞄准于社会转型期精神财富的创造的方方面面。从商业角度看,有需求就有市场,有市场就有商机。仔细想想看,现在备受谴责的实体教育,其实就同时是在线教育和开放教育的机会。只是,教育这个特殊行业,不能只瞄准于赢利,而更应该是瞄准价值,通过参与社会财富的生产,获得自己应有的报偿。我坚信在线和开放教育领域,以后将在社会生活中扮演至关重要的角色。把握好当前的有利时机,就能实现自己的教育理想,同时获得丰厚的报偿。在这里与大家共勉。
2622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一所新型大学——国家开放大学成立
liuj589 2012-8-7 20:22
转自:http://www.nerc.edu.cn/FrontEnd/News/news_info.aspx?newsid=b0ca29f2-f8dc-4933-8064-6a1e6385d4ff   信息来源:国家开放大学新闻网 发布日期:2012-8-2 国家开放大学揭牌仪式在人民大会堂举行 2012年7月31日,国家开放大学在人民大会堂正式揭牌成立。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为国家开放大学揭牌并发表题为《努力办好中国特色开放大学》的重要讲话。她强调,要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整合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创新教育教学模式,办好中国特色的开放大学,为社会成员提供更加灵活、便捷、公平、开放的学习方式和多层次、多样化的教育服务,为建设学习型社会和教育强国、人力资源强国作出积极贡献。 刘延东说,作为开放大学前身的广播电视大学,自成立以来,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历届领导人的高度重视。经过30多年的发展,我国初步建成了以广播电视大学为主体、覆盖城乡的远程高等教育办学体系,培养了各行各业大批应用型专门人才,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国家现代化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是建成了一个覆盖全国城乡的远程开放教育办学系统;二是形成了社会广泛参与的开放办学体制;三是为社会培养了大批应用型专门人才,累计培养950多万本专科毕业生,开展非学历教育培训6000多万人次;四是发挥了缩小教育差距、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作用。   刘延东表示,当今世界,教育正在发生深刻变革,从局限于封闭的校园向融入社会转变,从只关注学龄阶段的教育向重视终身教育、为人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服务转变,从只关心少数人的教育向重视全民教育转变,从只关注专业教育向重视多样化教育转变。开放教育已经发展成为世界性的趋势和潮流,一种历史的选择。今天的开放大学不是广播电视大学的简单翻牌,而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人的全面发展而进行的一次重大战略转型。完成好新使命新责任,开放大学任重道远。   刘延东指出,在广播电视大学基础上建设现代开放大学,是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学习需求、促进教育公平、克服应试教育弊端和落实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是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形成学习型社会的重要支撑,是教育服务国家发展、提高全民族素质的重要措施。刘延东强调,建设开放大学要坚持科学定位,突出办学特色,强调面向人人,实现校园教育向社会教育延伸,实行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并重,通过学分积累和转换等方式建立与普通高校有效对接的“立交桥”。要深化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建立严格而有弹性的教学管理制度和宽进严出的学习制度,使注册、学习、考试更加灵活方便,健全质量标准和保证体系,全面提高教育质量。要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完善以学习者为中心、基于网络自主学习、远程支持服务与面授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创建友好的数字化学习环境。要加快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着力扩大优质资源种类、总量和覆盖面,为各类人群特别是基层学习者提供更好更多的教育服务。要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吸收先进理念和成功经验,不断提升办学水平和国际影响力。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主持会议 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终身教育体制机制建设组组长郝克明发表讲话   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终身教育体制机制建设组组长郝克明说,开放大学是在广播电视大学的基础上进行的重要战略转型,是对原有学校的功能定位、教学模式、发展机制等方面的重大改革。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的开放大学,有利于整合全国乃至世界的优质教育资源,促进教学质量整体水平的提高,进一步突破传统教育方式的时空限制,为全体社会成员提供更加便捷的学习途径和接受高质量教育的机会。面对科学技术和社会的飞速发展,开放大学是最能够体现开放、灵活、全纳、公平、国际化等先进理念的新的教育模式,也是高等教育体系中最具革新活力和拓展潜能的重要羽翼。开放大学作为一所新型大学,其特色还在于能够努力满足社会成员对于终身学习的多种需求,将优质教育资源传播到包括农村和边远地区在内的各个角落,还是广大社会成员继续教育的重要提供者和学习型社会建设的有力推动者,是教育公平和均衡发展的重要促进者,也是促进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先行者。   郝克明表示,开放大学的成立只能说是战略性转变的开始,未来的发展任重而道远,衷心希望开放大学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再接再厉,进一步加强科学谋划和高标准设计,积极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深化教育改革,为努力建设具有一流水平、中国特色、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开放大学做出积极的贡献。 国家开放大学校长杨志坚发表讲话   国家开放大学校长杨志坚讲话指出,开放大学的建立,并不意味着广播电视大学使命的结束,而意味着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新的开始。国家开放大学作为一所新型大学,在这个过程中,要解放思想,深化改革、锐意创新,全力推进4方面探索:第一,适应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建设需要,探索建设一所面向全体社会成员,以“开放、责任、质量、多样化、国际化”为办学理念,办学组织体系立体覆盖全国城乡,实施注册入学、弹性学习、宽进严出教育制度,为社会成员提供灵活、多样、个性化学习条件,关注特定区域与人群,促进教育公平,没有围墙的新型大学;第二,适应现代信息技术发展趋势,探索建设一所以需求引领、应用切入、协同创新为基本思路,以实现质量更高、规模更大、成本更低为价值取向,以网络核心课程、网络学生空间、网络教学团队、网络学习测评、网络孔子学院为建设重点,全面实现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新型大学;第三,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发展趋势,探索建设一所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并重,以应用性人才培养为目标,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实施学习者基于网络自主学习、远程学习支持与面授相结合的新型学习模式,大力开展职业培训、社区教育、老年教育和公民素质教育的新型大学;第四,适应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需要,探索建设一所以学分银行建设为抓手,以促进各级各类教育纵向衔接、横向沟通为目标,能够实现各种学习成果认证、积累和转换,促进终身教育体系构建的新型大学。 出席会议的嘉宾,图为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司长、中央电大原校长葛道凯   国家开放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并举,实施远程开放教育的新型高等学校。国家开放大学在广播电视大学基础上组建,面向全体社会成员,强调优质教育资源的集聚、整合和共享,强调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探索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稳步发展学历继续教育,缓解我国高等教育尤其是优质学历教育的供求矛盾;大力发展非学历继续教育,满足人们多样化、个性化的受教育需求;将社会优质教育资源输送到广大农村、边疆和少数民族地区,为不同教育水平、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人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务和机会。开展“国家继续教育学习成果认证、积累与转换制度的研究与实践”项目,对国家“学分银行”制度进行全面的探索与实践,从而实现学历与非学历继续教育之间的学分互认与转换,不同类型学习成果之间的沟通与衔接,搭建终身教育的“立交桥”。成立后的国家开放大学将秉持“开放、责任、质量、多样化、国际化”的办学理念,努力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个性化的学习需要,为构建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做出应有的贡献。   会议同时宣布北京广播电视大学、上海电视大学更名为北京开放大学、上海开放大学,这两所学校分别立足于地方,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和城市发展。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主持会议。国务院副秘书长江小涓、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胡祖才、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终身教育体制机制建设组组长郝克明、北京市副市长洪峰,上海市副市长沈晓明,教育部副部长杜玉波、鲁昕、杜占元,部长助理陈顺出席会议。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终身教育组有关专家,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教育部有关司局和直属单位负责人,3所开放大学的校领导和师生员工代表,来自其他42所省级电大以及中央电大八一学院、总参学院、空军学院、西藏学院和残疾人教育学院,大学、行业、企业、城市支持联盟的代表约400人参加了会议。
个人分类: 开放大学|2062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国家开放大学(筹)数字化学习资源中心成立 2012-05
liuj589 2012-8-7 20:17
转自:http://www.hzrtvu.org/n1510c55.shtml 国家开放大学(筹)数字化学习资源中心成立 阅读: 126 次    中央电大校办报道 为进一步推进国家开放大学建设试点工作,加强和推进数字化学习资源建设,创新体制机制,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国家开放大学(筹)数字化学习资源中心近日成立。国家开放大学(筹)数字化学习资源中心采用云计算技术,建设数字化学习资源库,研发多种面向行业的网络学习平台,采用“一库多网”应用模式,支持用户通过互联网计算机和各种移动终端进行访问,实现了资源的云学习和云存储。   目前,国家开放大学(筹)数字化学习资源中心已整合普通高校、电大系统、中高职院校、社会培训机构、教育软件研发机构、港台及欧美教育机构的优质数字化学习资源 20TB ,学历教育及非学历教育课程近 14000 门。其中,学历教育课程 9266 门(含国家精品课程 3912 门,电大系统开放课程 1024 门,高职高专 714 门,国外公开课 850 门,普通高校及网络学院 2766 门);非学历教育课程 4500 门,视频时长 40 万分钟,包含社区教育 16 万分钟,农村教育 11 万分钟,非学历教育培训 13 万分钟,并且形成了社区教育、农村教育、安全教育、企业管理培训专题资源库。   国家开放大学(筹)数字化学习资源中心在全国设立了包括电大系统、普通高校、中高职院校和培训机构等单位 109 个分中心和 10 个典型应用示范中心,组成了一个遍布全国的资源中心体系,并与学习资源提供商、教育软件提供商、出版机构、社会教育机构等单位共同组成数字化学习资源联盟。在保护知识产权的基础上,国家开放大学(筹)数字化学习资源中心面向社会提供数字化学习资源服务,开展规范化的资源交易与共享,初步探索形成了数字化学习资源共建共享的机制与模式。目前,已面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课程近 5000 门,注册用户 6 万多人。其中,中职教育数字化学习平台免费开放中职多媒体课件 3000 多个,访问用户超过 20 万人,访问点击量超过 500 万人次;大学生村官学习网开放课程 3500 门,访问点击量超过 20 万次;中国普法学习网开放学习资源 800 门,访问次数近 10 万次。   下一步,国家开放大学(筹)数字化学习资源中心将加大整合优质资源力度,进一步探索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机制,创新学习资源服务模式,满足开放大学以及普通高校和社会办学机构学历继续教育及非学历教育的资源需求,为各类学习者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为服务全民学习和学习型社会的形成做出贡献。
个人分类: 开放大学|2771 次阅读|0 个评论
创建一所开放大学(1)
热度 2 zhoumo01 2012-7-26 12:20
创建一所开放大学(1)
这是一个通过在线教育平台创建“开放大学”的设计。创办一个大学的关键,主要是考虑它的软环境,硬件需要主要是为了配合软环境的实现。通过分析传统大学的关键因素,可以考虑将这个环境如何搬到网络上实现。 注释: 1 要办好任何一个“教育”而非“培训”机构,那首先要有清楚地教育理念。这个理念是协调各种选择,解决各种问题的指导原则。在现代的背景下,需要人本的教育理念。这个理念很简单,就是说教育的唯一目标就是人本身。高等教育的目标是培养这样的人: 拥有独立思考能力和判断力;拥有健全的人格;相信通过自己的创造性劳动可以获得社会尊重,并且得到自我实现;相信通过自己与他人的积极互动,在与社会的共赢中,可以获得个人幸福,并为他人的幸福创造条件。 高等教育机构的根本目标,就是培养这样的人。教育并不直接为国家需要服务,并不直接为经济体服务,它只通过培养它认定的人才,间接的为社会的其他部分服务。所有的社会机构,终极的目标都是人本身。服务于人的不同侧面的需要。高等教育机构的建设,所需要考虑的就是如何实现一个环境,可以促进人朝这个方面发展。 我们国家的高等教育问题的根源之一,就是在战争背景下继承的国家本位的思想。这种思想认为,个人应该为国家需要贡献一切。反映到教育中,就是“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螺丝钉”。这种思想下,国家统一管理教育成为一种必然。而大学就变成国家制造高等部件的加工厂。人格和个人幸福能力的培养被不同程度的忽视。这样的方式损伤人的积极性,同时也难以发挥人的能动性和创造能力。这种理念只适合战争背景,即当国家可以无条件的调用所有社会资源的时候。而在当前的和平和沟通的背景下,这种理念反倒阻碍人的发展。 2 文化生活环境 人是一个适应性很强的动物。适应是人的培养之所以会成为可能的根本原因。人的观念,习惯会在不同的环境中发生变化,进而保持自己对环境的适应和不被淘汰。要培养何种人,首先要制造那个环境。如果要培养有独立判断力的人,那首先就要求一个人与人的权力距离尽可能低,可以自由说话的环境。要培养民主的习惯,那就要让他在他的解决问题中,把民主方式当做一种自然习惯。高等教育针对的相当于人的启蒙阶段。启蒙的完成并不是通过高喊科学和民主能完成的,而是要创建那种他在其中,自然会使用这两种方式解决问题的环境,促使他形成理性思考的习惯。文化环境是一个大学最根本的东西,是大学和军队这样的机构的本质区别所在,也是一个好大学和次一级的大学的区别。简而言之,在像剑桥那样的学校,学生和老师之间,老师和老师之间,是可以较为平等的,以思考力为基础进行交流,这样就有利于判断力的形成。在哈佛那样的学校,如果你不看书,会被大家得到鄙视。人总是会适应环境,培养人就要设计不同的文化环境。 高等教育所需要的文化生活环境,是通过选择参与其中的人,设计各种文化活动,把背后的理念表达到具体行动中的。比如对教授的选择。一群有独立判断力,而又有各自独特人格的教授,他们通过课堂和其他方式的交流,给学生造成的印象,就促进学生朝这个方向发展。而通过辩论,征文征解,自办杂志,各种小组协作活动,大学管理方可以在其中给出自己的倾向,创造文化生活环境。好的文化生活环境,同时会保证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积极性。而任何的教育机构,当它脱离了这种积极的文化生活以后,必然会导致衰落。当前实体大学的问题,一部分就是这种文化环境的问题:过分的专业化和不合理的评估方式,导致学术文化变成政治文化,诸如“给领导让出第一排”,“教授(领导)说的一定是对的”,"听话,出活“等等”习俗",已经让学术文化被政治文化“殖民”。在这样的文化中,可以培养出一个懂规矩的“仕”,但是即无法培养学术文化中的牛顿和爱因斯坦,也无力培养商业文化里面的乔布斯。 为实现任何教育目标,首先就得创造这种教育理念下的文化生活环境。这个无论是在实体大学,还是未来的开放的在线大学,都是要放在首位考虑的。而在线的大学,因为没有面对面的直接接触,这个考虑就更为重要。”在线课程“和”在线培训“,变成“在线教育”的一大关键,就在于有没有方法实现这个环境。简言之,就是说,当人一进入这个网站,他就会觉得自己应该学习点什么,他会分享他最近看到的好书,有问题像老师和同学请教;他会觉得不看书让他会脸红;他会觉的正直和诚实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3 知识结构和教学安排 大学的软结构中,比较直白的就是知识结构的处理。对知识结构的不同认识,产生不同的教学安排。目前除了像牛津剑桥那些巨无霸,很少有学校能做到相当全面的知识结构。那怎么在一个在线大学里面,实现比较合理的知识分类那?怎么安排课程和教学那? 其实方法很简单,进化! 人类的知识是个很复杂的体系,其实任何的一种分类法,比如现在比较流行的自然科学,人文社科等等都有其局限性。而按照这种分类法产生的教学,也自然就常常有其盲点,常常难以适应各种现实的社会的需要。表现就是很多学生都会发现,他在大学里学的很多课程,在工作的时候根本是用不到。而工作的时候用到的很多东西,在学校里又没有学。每一种特殊的目的,常常都会对知识结构有特殊的要求。把学校按知识结构分成经济学院和物理学院,是一种知识分辨率很低的作法,而同时又产生不必要的壁垒。大的壁垒入所谓的”两种文化“,小的壁垒则是各个分支的知识结构之间的互不流通,还要用所谓的”交叉学科“来代表这一部分。在线学校对于解决这样的问题有天然的优势。在线学校最低一层的结构应当是独立的课程,然后必须支持比较自由的各种”专业和学院“。这些专业和学院是依某些特殊的目的而设计的课程组合,有自己特殊的学习层次和顺序的安排。比如,即可以有专门针对于3D打印机的各个方面设计一个专业,又可以有针对淘宝店的经营设计的课程组合。依据不同的学习需要,可以有相当灵活的组合。同时设计一些淘汰规则,依学习质量进行淘汰,直到优化出最好的学习策略。这样的方法应该是解决知识结构问题的最好方法。 4 自治和独立 管理好一个大学其实很简单,就是把钱交给一位教育家,让他随便花,然后闭上嘴就行了。教育因为有自己完全不同于社会其他部门的目标和规律,自然需要一种自身特殊的方法来进行管理,才能实现其目标。自治和独立对于任何好大学都是必要条件。但是这个条件在中国的大学是难以实现的。一则,高等教育法规定了管理部分可以委派校长。二则,我们的大学是施行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这样两重的”非独立“情况下,选出一个教育家,按自己的教育理念和自己对于教育规律的认识来办学,那将近就是不可能的。现在的很多大学校长,怎么看都像是个CEO,除了教育那一部分,其他做的都挺好。 自治和独立,需要这几个层面。第一就是思想的独立。也就是要有自己独立的教育思想,不受某些外来因素的影响。无论是坚持实用,还是坚持通识和全面发展,只要对自己的思想有清楚地认识,然后坚决的施行,那都能办好一个学校。但是隔三差五的换一个领导者,换一种思路,那事情永远做不好。教育是个长远的事情,其典型的时间单位是20年,也就是接受这种教育思想的学生,从受教育开始到成为社会中坚力量的这段时间。如果一个学校,在教育思想上不能独立和坚持,那是不可能办好的。第二种独立,就是经济上的独立。这个道理最简单,吃人家的嘴短。只有学校靠自己的方式可以实现经济的自持的时候,才能有自己的腰杆。美国那些最好的学校,往往就是私立的学校,这和它们自身的经济的独立肯定有关系。第三个独立,就是管理上的独立。当有一种教育思想以后,必须得有独立的管理权,才能在各个具体事务中实现这种教育思想。从学生招生的设计,到学生课本的选择;从毕业年限的规定,到转专业的规定,这些具体的设计应当是由大学自身依据自己的需要来进行的。没有管理上的自主,教育家也就只能是个写书和演讲的角色。中国的大学普遍是公立大学,是国家出资建立的,表面上似乎应当归国家统一管理。但是事实上,因为国家的钱是出自纳税人的,大学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机构,其归属权应当仍然是社会,而非国家。应当有专门的立法,保障大学的经费和管理的独立。也就是国家要出钱,但是不能参与管理。大学的校长是”代替社会对大学进行管理的,只对社会负责“。但是这样的立法,至少得等到政治体制改革以后,才有可能。 无论如何,要办好一个开放大学,那必须要获得自身的独立。尤其是要获得经济独立和管理独立。这样一种教育思想才能变成事实。怎样才能获得这种独立,这个还是留给大家琢磨吧。
2843 次阅读|2 个评论
科学网大学其实就是开放大学
热度 4 liuli66 2011-10-24 21:55
从 yuxiu老师那里 欣闻我国出现了 开放大学的概念和实体 20世纪80-90年代,AN就与英国OPEN UNIVERSITY的一个教授有交流 据yuxiu老师,我国设立国家开放大学,乃是跟英国学的。 “开放”这个概念好,比如: 政策,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 创新,国际上出现了开放创新理论和模式(自主创新,绝对不是封闭的创新,必定是开放创新) 科研,AN觉得有必要搞开放科研open research(虽然TIANC的科研常常是不知道隔壁实验室在做什么,secretive res?) 科学网大学,无论是否有其名,事实上已经是 国家开放大学系统的一个元素, 也正在发挥着开放大学的功能。
284 次阅读|6 个评论
“开放大学”成功的条件
lgmxxl 2010-9-1 09:43
7 月 23 日 ,中国第一家以开放大学命名的新型大学上海开放大学正式挂牌。据校长张德明介绍说,上海开放大学既是一个办学实体,也是一个各级各类成人教育与培训资源的整合平台。其基本架构设想是:依托上海远程教育集团已经整合完备的上海电视大学、上海教育电视台、上海电教馆、上海电视中等专业学校等教育文化资源,同时融合各区县业余大学、社区学院、电视大学分校和行业职工大学,作为上海开放大学的地区学院和行业学院。 8 月 4 日 笔者又看到计琳记者对上海开放大学采访后写的如下文字在学历教育中建立证书课程体系,将上海市紧缺人才培训融入电大学历课程改造,架构起两类教育间的课程立交;允许成人高校、自学考试的学生带学分转学到电大开放教育学习,架构起学分立交;创建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入学双通道,一张文凭、多种证书,架构起两类教育之间的证书立交。 真为上海开放大学担心!但愿在这些立交畅通的同时,能够把握质量这一重要指标,如果上海开放大学只是套用开放大学的名称,行文凭方便之事,则将是一种悲哀。那么开放大学是什么,应该如何办呢?开放大学成功的条件有那些呢? 世界上最早建立开放大学的国家是英国。 1963 年英国发布《罗宾斯高等教育报告》,该报告探讨了英国高等教育如何为社会服务这一重大问题。报告提出了一个严肃、紧迫、现实、未来的问题:英国高等教育应为所有有能力、教育成绩合格,并愿意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提供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当时英国的正规高等教育机构并不能满足这些要求。英国开放大学也就因时而生, 1969 年 6 月 1 日 获批准, 1971 年 1 月正式开学。英国开放大学的招生对象是成年人;教学依托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灵活的教学方式。英国这一做法立时被许多国家所效法。 40 年的蓬勃发展和骄人业绩,彰显了英国开放大学活力和成功。英国开放大学因之也被称为世界高等教育史上的一次伟大创举。 从英国开放大学的实践来看,开放大学的成功必须立足以下几个关键条件: 第一,办学理念。 1969 年英国开放大学的举办初衷是解决成年人接受高等教育问题,因为当时很多英国成年人错过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时机,社会对高等教育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人们接受高等教育的欲望越来越强,当时的英国高等教育并不能满足这些人的需求。而今天,开放大学在办学理念上必须站得更高,看得更远。针对我国情况来讲,办学理念上必须予以提升。今天的开放大学满足的是人们终身教育的需要;满足人们充实知识、提高能力、更好适应工作、适应社会、提高生活质量的需要;满足国家建设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城市的需要。由此,开放大学的办学理念必须立足于实在知识、实际技能、发展潜力等成年人的实际需要,而不应该建立在学位、学历、学分上。 第二,教学手段。开放大学成立的前提是 60 年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广播、电视技术的发展。而今天的开放大学更要利用所有可资利用的现代化、信息化教育手段。要充分发掘互联网、新媒体的功能,使学生可以在无形的、虚拟的大学中学习。只有做到这一点,学生方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方学习到自己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真正适应成人教育的需要。可以说教学手段是否先进,教育现代化、信息化工具能否充分挖掘将成为开放大学成功的重要条件。 第三,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是否先进、是否前沿、是否实用将直接影响人们对其的信度和需求。开放大学应该大胆破除现有正统高等教育机构的束缚,设立社会需要的学科和专业,满足成人多样化、个性化的发展需求。开放大学切忌按正规大学的模式来上课、来组织教学内容,那样将彻底失去其优势和定位点。 第四,教学质量。开放大学成功与否,最后起决定作用的是教学质量。教学质量的判别标准即是其教学内容是否满足了成人的实际的、当下的需求和潜在的需求。为此,开放大学首先必须要有个性的、满足成人不同需要的高质量的教育教学计划,同时要对教学过程和教学结果进行评估。其次,开放大学必须有一支高质量的、以兼职为主的教师队伍,这些教师应该来自大学、科研院所、工业企业等。这支队伍的建设标准就是教师乐于教育、教学水平高、实践能力强。再次,必须为学生提供时时、处处的学业帮助,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服务。学业帮助教师应该以专职教师为主;学习服务以专职的 Staff 为主,以使学生享受良好的学业和生活帮助。最后,加强对学生的管理和要求。开放大学决不是条件放松的学历学校,它不应成为一部分人方便取得学位的捷径。开放大学提供的学历教育、非学历教育都应该有明确的质量要求。而这种质量的评估应该以社会专业机构的评估为准,以学生的实际评价为准。 本文为《科学时报》2010-09-10A1版登载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0/9/237352.shtm 计琳 . 如何构建终身学习立交桥?上海电视大学迈向开放大学的转型启示 . 中国教育报 . 2010-08-04 ( 3 ) .
个人分类: 教育杂谈|4145 次阅读|1 个评论
七月高教关键词:“零投档”;“零学费”;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海开放大学挂牌
lgmxxl 2010-7-31 09:49
7 月,落实国家教育中长期规划仍是重点。为此中共中央专门召开了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具体研究部署落实规划事宜。 7 月 31 日 国家中长期教育规划正式公布,为下一十年中国教育发展定下了主要的轨迹。 7 月在高等教育领域出现了几个新事物: 7 月 23 日 上海开放大学正式挂牌;今年百所大学遭遇零投档;也是在今年招生中,西安华西大学推出了大学生入学零学费计划;广西医科大学、桂林医学院、右江民族医学院等 3 所院校今年将在广西招收 200 名 5 年制本科免费医学定向生。这些创新的或新显的事物,可能预示着高等教育一个新的时代的到来。但最终选取以下四个做为七月高教关键词: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海开放大学挂牌;零投档;零学费 全国教育工作会议: 改革开放以来第四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于 7 月 13-14 日在北京举行。胡锦涛在会议上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切实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 年 ) 》,确保到 2020 年我国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温家宝在讲话中阐述了中央制定《教育规划纲要》的主要考虑和确定的教育工作方针。他特别指出,《教育规划纲要》提出到 2012 年实现教育财政性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 4% 的目标,表明了党和政府推动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坚定决心。 在本次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提出了 5 项要求,温家宝总理作了 5 点部署。 上海开放大学挂牌 全国第一家以开放大学命名的新型大学上海开放大学正式挂牌。据校长张德明介绍说,上海开放大学既是一个办学实体,也是一个各级各类成人教育与培训资源的整合平台。其基本架构设想是:依托上海远程教育集团已经整合完备的上海电视大学、上海教育电视台、上海电教馆、上海电视中等专业学校等教育文化资源,同时融合各区县业余大学、社区学院、电视大学分校和行业职工大学,作为上海开放大学的地区学院和行业学院。 零投档 今年山东省、河南省等省份近百所高校遭遇零投档。高校的生源危机已经悄然走近。 零投档是对中国高等教育和中国大学的用脚投票。这一现象将持续对中国大学产生深远影响。这些遭遇零投档的大学,主要是地处偏远、专业特色不明显、学费较高、品牌较差的大学。这些大学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将会面临洗牌甚至出局的危险。 零学费 西安华西大学宣布:今年在 2010 级新生中推出万名学子零学费入学计划,新生只要申请零学费入学计划,家里无须供分文学费。据介绍,零学费是指学生入学时无需缴纳学费,也无需再像以往一样靠信贷助学。入学之后的每个寒暑假,学生通过参加学校的社会实践活动,赚取一定的工资,一半收入用来冲抵学费,一半收入学生个人留作生活费。除打工冲抵部分,学校采取减免政策,不再收取其余学费,因此上学无须贷款,毕业后也就不必还贷。
个人分类: 高教史料|4525 次阅读|3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6 16:1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