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公平公正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发现科研创新的社会机制:中国新闻媒体的科技素质急需提高
热度 4 杨学祥 2016-12-29 14:15
发现科研创新的社会机制:中国新闻媒体的科技素质急需提高 杨学祥 中国古代发现人才的渠道:吹尽狂沙始到金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在时事造英雄的时代,长江后浪推前浪,英雄人物风起云涌,接受历史巨浪的考验。我们可以通过古诗词而略知一二。 刘禹锡:《浪淘沙·莫道谗言如浪深》 莫道谗言如浪深, 莫言迁客似沙沉。 千淘万漉虽辛苦, 吹尽狂沙始到金。 古诗文翻译网注释   ⑴浪淘沙:唐代教坊曲名,创自刘禹锡。后也用为词牌名。   ⑵迁客:指谪降外调的官。   ⑶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比喻清白正直的人虽然一时被小人陷害,历尽辛苦之后,他的价值还是会被发现的。淘、漉:过滤。 古诗文翻译网译文 不要说流言蜚语如同凶恶的浪涛一样令人恐惧,也不要说被贬低的人好像泥沙一样永远颓废沉迷。淘金要经过千遍万遍的过滤,要历尽千辛万苦,最终才能淘尽泥沙,得到闪闪发光的黄金。 古诗文翻译网赏析   刘禹锡有《浪淘沙九首》,内容多是写蜀地的淘金劳动。此篇是第八首。   “莫道谗言如浪深,莫言迁客似沙沉。”诗人在这两句诗中以坚定语气表明谗言“如浪深”,“迁客似沙沉”的现象未必是必然发生的。或者说,即使谗言如“浪深”,迁客却也未必就“沙沉”。遭受不公正的迁谪逆境待遇也不都会如泥沙一样沉入江底,也有努力奋争搏击不已的。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这两句诗的字面意思看起来是在写淘金的人要经过“千淘万漉”,滤尽泥沙,最后才能得到到金子,写的是淘金人的艰辛。但是在这首诗中,诗人是在皆以表明自己的心志,尽管谗言诽谤,小人诬陷,以至于使那些清白正直的忠贞之士蒙受不白之冤,被罢官降职,逐出朝廷,贬谪他乡,但是他们并不会因此而沉沦于现实的泥沙之中,也不会改变自己的初衷,历经艰辛和磨难之后,终究还是要洗清冤屈,还以清白,就像淘金一样,尽管“千淘万漉”,历尽辛苦,但是终究总会“吹尽狂沙”,是金子迟早是要发光的。 如果把作品与刘禹锡的政治生涯联系起来看,谗言明显是指那些诋毁永贞党人的谰言,以及对他百般挑剔的流言。他在诗的前两句已明明白白地表露了自己的坚强意志,接着又以沙里淘金这一具体事理联系到正义之身,历尽千辛万苦终归会经受住磨难而显出英雄本色,为天下人认可。这种正义必定战胜邪恶的豪迈信念是刘禹锡一贯思想品格的真实反映。作品通过具体的形象,概括诗人的深刻感受,也给了后人以哲理的启示。 笔者的感受是: 炒金炒房炒文章 你炒黄金他炒房, 君子固穷炒文章。 句句珠玑沉江底, 偶尔冒泡闪闪光。 科学争论是科学创新的摇篮 在科学的平稳发展时期,影响因子是度量科技期刊影响程度的一种可行尺度;但在科学发展的突变时刻,首先发表那些创世之作的刊物未必就是影响因子高的著名刊物,因为著名刊物总被当时旧学说的科技权威所控制,新的学说很难冲破阻力得到承认。事实上,许多创新的惊世之作,不仅没有在著名刊物上发表,而且长期遭到当时名人的压制与批判。魏格纳的《海陆的起源》,哥白尼的日心说,孟德尔的遗传学说等等,莫不如此。 孟德尔是奥地利科学家,现代遗传学的奠基人。 1856 ~ 1863 年孟德尔用豌豆进行杂交试验,总结出两条遗传规律即分离规律和自由组合规律。这一科学成果孟德尔曾在布隆自然科学协会 1865 年 2 月 8 日 和 3 月 8 日 的两次会议上报告过,并于 1866 年以《植物杂交的试验》为题发表在该会会刊的第 4 卷上,但当时并未引起注意。孟德尔的思维和实验太超前了。尽管与会者绝大多数是布隆自然科学协会的会员,其中既有化学家、地质学家和物理学家,也有生物学专业的植物学家、藻类学家。对于孟德尔的发现,当时的名人权威不能理解,一直被埋没了 35 年之久。直到孟德尔逝世 16 年后,豌豆实验论文正式出版后 34 年,他从事豌豆试验后 43 年,他的预言才变成现实。 1900 年,荷兰的德弗里斯、德国的科伦斯和奥地利的切尔马克分别通过各自的研究得出与孟德尔相似的结论后,才在文献中找到孟德尔的早已被人遗忘的论文,孟德尔的发现才被世人承认,称为孟德尔定律。如果仅仅看文章的出身,而不看文章的内容,孟德尔定律就不复存在。 魏格纳是德国气象学家、地球物理学家。 1910 年阿尔弗雷德·魏格纳在偶然翻阅世界地图时,发现一个奇特现象:大西洋的两岸——欧洲和非洲的西海岸遥对北南美洲的东海岸,轮廓非常相似。魏格纳认为这绝非偶然的巧合,于是就形成了一个大胆的假设:推断在距今 3 亿年前,地球上所有的大陆和岛屿都连结在一块,构成一个庞大的原始大陆,叫做泛大陆。 1912 年 1 月 6 日 ,魏格纳在法兰克福地质学会上做了题为“大陆与海洋的起源”的演讲,提出了大陆漂移的假说。 1915 年他出版了《海陆的起源》一书,系统地阐述了大陆漂移说。但由于当时科学发展水平的限制,大陆漂移由于缺乏合理的动力学机制遭到正统学者的非议和压制。直到 20 世纪 80 年代,魏格纳去世 30 年后,海底构造研究证实了海底扩张的预言,板块构造学说才席卷全球,人们终于承认了大陆漂移学说的正确性。 尼古拉.哥白尼,是波兰天文学家。他在 1533 年完成了《天体运行论》这部巨著的初稿。 1542 年 6 月,《天体运行论》和排印工作开始进行,负责这本书出版事宜的奥西安德尔却按自己的意愿写了一篇没有署名的序言,说明书中的学说只是为了计算星历表之便而采用的假设,不一定和实际情况相符。这也是在《天体运行论》出版后几十年时期内很少人重视哥白尼理论的一个重要原因。由于哥白尼的学说触犯了基督教的教义,遭到了教会的反对。他的著作更是被列为禁书。布鲁诺因宣传日心说而被教会处以火刑,伽利略因赞成日心说而被教会监禁,但真理是封锁不住的。 1882 年,罗马教皇不得不承认哥白尼的学说是正确的。这一光辉学说经过三个世纪的艰苦斗争,终于获得成功并为社会所承认。 由此可见,一种创新理论在其初期阶段常常被当作错误观点而被否定,后期阶段则被当作信条而被盲目的崇拜。把流行趋势当作科学评价的标准,用刊物的影响力来评价文章的水平,这本身就是对科学的亵渎与歪曲。孟德尔定律被埋没了 35 年,魏格纳的大陆漂移学说被压制了 60 多年,哥白尼的日心说被封锁了三个世纪,原因就在于当时科学界的低水准,就在于“按图索骥”的假伯乐:大多数人期望的理想模式与真理相差十万八千里。 科学创新首先从少数先知先觉者中开始,不可能立刻就得到多数人的承认。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不适于科学,甚至会扼杀科学。祈求用一种简单的连小学生都会操作的计算模式来来挖掘科学的创新精神,无异于“按图索骥”。好汉识英雄,伯乐识千里马。科学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归根结底取决于科学界有一种慧眼识英雄的机制,有一种自由争论的公平环境:小人物可以挑战大人物,小刊物可以挑战大刊物。如果文章也讲出身,如果大刊物可以封杀一切,科学的公平何在? 现代社会发现创新的新闻渠道 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新闻传播方便快捷,成为创新观点得以广泛传播的主渠道。新闻舆论的公开、公平和公正是社会进步的尺度和窗口,新闻界的科学素质决定了新闻报道的科技含量,与此同时,也为科学争论的“三公”把关护航。 中国科技界很少有公开的科学争论,更少有及时的新观点新闻报道。许多创新被淹没在文山会海,就像金子和珍珠被淹没在江底黄沙之中。这为科技垄断、文章抄袭、论文造假、以权谋私提供了适宜的条件和环境。 提高中国新闻媒体的科技素质迫在眉睫。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1909 次阅读|9 个评论
一招破解学区房难题:按在校成绩升学
热度 4 杨学祥 2015-6-1 22:03
一招破解学区房难题:按在校成绩升学 杨学祥 东方网 2015 年 6 月 1 日 消息:学区房交易持续高涨,其中 5 月徐汇区学区房交易成交量环比四月增长 20% ,房价上涨 3%-5% ,尤其是对口重点汇师小学的学区房出现多人抢房的场面,学区房成交单价最高飙升至 9 万元 / 平方米。 http://www.cs.com.cn/xwzx/hg/201506/t20150601_4725222.html 据新闻报道,北京一小学的学区房卖到了 30 万一平。记者去采访当地的中介,一房产中介说,最近确实有笔交易的单价达到了 30 万,以前也就 20 万多些,但现在房源非常稀少,他们也在想方设法联系房主找房源呢。值得一提的是,新闻里提到的这些学区房都位于老胡同里,面积在一二十平米之间,多数老旧,居住条件差,有的甚至已经不能住人。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37097-783772.html 虽然教育部门从来不承认“学区房” 的说法,但在国家积极推进义务教育阶段“就近入学”的大背景下,现代“孟母”们为了让孩子进入一所心目中的好学校不惜花重金买下“名校”周边的一处房产,于是民间所谓的“学区房”由此诞生。 有网友评论说,土豪们一掷千金买北京优质小学的学区房,买的不仅仅是一个入学名额,买的更是一张票,一张既保证孩子未来前途又对自己事业有利的“票”。诸位起早贪黑带孩子上各种培训班、不希望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家长们,面对这些土豪,难道不觉得你家孩子在未出生时就已经被甩开十万八千里了吗? 有业内专家认为,基础教育是普惠制,不应只向名校倾斜,破解学区房难题不仅要用“短平快”手段扩大优质资源流动,教育部门也要针对薄弱学校的问题,拿出治根治本的对策来。 可是,弱校变强不是一日之功,强弱之分,差别永远存在。学区房的本质是凭借金钱优势争夺优质教育资源,造成新形势新政策下的教育不公。国家管理部门必须有破解问题的良策。 参照高考分省定分数线的惯例,小学生初中和初中升高中也应该考虑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公,按学生所在学校的考试成绩升学。具体的办法是,全省或全市统一命题考试,升学名额按比例均分到每一学校,按学生所在学校的考试名次,择优录取,使名校失去竞争力,学区房也会自然消失。 根据高考移民的教训,分校录取的政策将迫使部分优质考生向弱校流动,提高自己的竞争力。与此同时,弱校生源得到改善,提高质量的可能性也相应增强,形成缩小强弱差别的良性循环。如果对流动考生加以时间限制,学区房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79594.html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2131 次阅读|7 个评论
科学网编辑MM别偏心呀?
热度 1 qsqhopeiggcas 2013-4-20 12:21
个人分类: 建言献策|66 次阅读|2 个评论
贫富差距扩大是社会进步
热度 3 sstone2009 2012-9-15 08:41
搜狐网今天的新闻有一条讲中国的首部《社会管理蓝皮书》,标题用了“贫富差距正扩大”的字眼,大约也是为了吸引眼球。当下有一小部分人习惯使用“贫富差距”说明什么。那么,“贫富差距”能说明什么吗? 据我看,贫富差距只能说明社会进步。 从个人而言,贫富差距意味着能力不同、付出不同,如果每个人的挣钱手段合理合法,那么富裕者的努力,必须得到法律的保护、道德的褒扬,这是文明社会的标志!如果富裕者是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得财富,那么需要社会管理系统进行纠正。在这里,我们不讨论手段的问题,假设财富获得在特定的时代是正当的。那么,个人的富裕是应该得到社会和他人尊重的! 从历史发展而言,原始社会,社会财富极度贫乏,人类的生存状况堪忧,起初,人们并没有财富概念,逐渐地有了剩余食物的积累,有了财富,但是贫富差距并不十分明显,特别是在部族内部,除了保持生存的财富之外,所剩极少。某一个部族相对富裕,则根据《人口原理》规律,这个部族的人口会增加,个人财富仍然十分有限。随着社会进步,人类的生产力不断增加,特别是到了资本主义社会、公司诞生以来,财富积累迅速扩大,贫富差距也必然扩大。从我国六十年来的发展,或者三十年来的发展看,贫富差距的扩大,并不是一种坏现象,而是思想解放、生产力解放、社会财富大量积累的结果。 马克思所阐述的共产主义,是一个理想的社会,这种社会状态下,社会极度富裕,个人拥有财富似乎已经没有必要,也许真的不会存在贫富差距。但今天,我们尚不是共产主义。我们暂无这种理想的现实标本。 从另外一个角度看,由于个人一生消费有限,富裕者的财富必然有大量结余,这些结余实际上仍然是社会财富。我们也希望富裕者大量消费,这便是扩大内需。 正当的贫富差距应当鼓励!一个国家必须要认真对待的是另外两个问题,公平公正和基础保障。 宣扬仇富,是一种社会的倒退,可能会导致另外一种“文革”思想。
个人分类: 随笔|3349 次阅读|9 个评论
一个有益的尝试
tarimriver 2011-1-4 23:18
2010年12月下旬,聊城大学进行了优秀人才评聘和职称晋升工作。为了公平公正的进行这项工作,为了保证优秀人才的晋升,学校采取了系列措施,首先是节奏快,从部署到完成仅用3、4天时间,这久大大减少了一些人为论文成果等的活动空间;其次,不以数量论英雄,你论文发表的再多,如果质量不高也可能评不上。这次学校规定,每人只要拿出三篇代表性论文或著作作为衡量标准,如果三篇论文档次很高,或著作质量很高就很有竞争力;第三,成果质量高低不是学院或学校说了算,而是送出去找专家评,这样公证性就有了保证;第四,在综合评价参评者水平与能力的关键环节,不是学院领导教授们组成专家组,而是从外面请专家来,这样公平性就更高了;第五,在评聘的各主要环节都有人事纪检部门监督,权威性较高。 综合这次评聘的结果,哪些教学水平高科研能力强的人基本都如愿以偿的晋级。这一做法不敢说最好,但广大教职工都持肯定态度,结果具有激励作用,应该得到推广。
个人分类: 触景生情|3030 次阅读|0 个评论
人生有多少不如意?
hefery 2010-8-5 09:27
最近一直没有写,中间发生了很多事情,有好有坏,所以心情很糟。很多时候文字是写给自己看的,也许吧。我可不想当祥林嫂,那么点事就到处说,不像男人。 老师总是安慰我,人总归需要经历看一些挫折的,所以不必太难过,尽管这次的挫折太大了。我记得不知道谁说过一句话,有些事注定要忍受的,如果忍受不了,那就是懦弱的。 去年的这会没能提前毕业,今年的这会又遇上了难以预料的事情,基本把去年的努力全抹去了,也许说的有点过,差不多吧。 如果别人犯了错,并且他知道错了,就是不去改正,你怎么办? 算了,我认了,没有人支持我,也许我会很快离开这里。
个人分类: 遥感|2620 次阅读|2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3 15:2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