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拥堵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北京的拥堵:房价高但还不够高
jiangming800403 2013-12-18 15:36
拥堵是因为房价高还不够高,高房价把大量职工排挤到四五沿线,从而形成了早晚高峰时候的钟摆式人流。但是如果商业地产高到足以把大量的公司企业排挤出内城,那么北京就会不堵了,O(∩_∩)O~
个人分类: 读史方舆|2039 次阅读|0 个评论
2013年度京城最有价值发现
热度 3 cgh 2013-12-16 22:17
2013 年度京城最有价值发现 经济之声《 央广财经评论 》:最近北京市政府办公厅印发了《进一步加强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的工作方案》,提出将制定高峰时段票价差别化方案,并择机出台。《方案》提出,通过价格杠杆分散高峰时段客流压力,降低大客流风险。报道指出,“北京地铁不仅便宜出名, “ 挤 ” 也是出了名的。” 经济之声特约评论员张彬说,北京从 2007 年开始实行单一票价,到今天为止实行了这么多年,一直等于是咬着后槽牙在往里贴补,这种交通的贴补,带来的是低票价,可随之而来的就是大量的人在利用地铁出行,不管有事没事。张彬表示,六成网友不支持已经很说明问题了,说明地铁票早该涨了。按照常规人的思维,消费者的习惯,不收钱才好呢,所以一个涨价竟然有六成网友不支持,还有四成网友支持,可见多少必须要涨。张彬说,目前来讲,很多北京市民不是负担不起地铁涨的几块钱差价,最主要的是他们急需畅通的交通。有一种观点是,北京目前公共交通拥堵现象,根本原因是城市功能分区问题。…… 通篇报道值得获取 2013 年度京城最有价值发现奖的发现就有好几个,让社会学家、管理学家情何以堪啊! 1 、只要有人反对的政策,必定有必要!(发现权属于张彬) 2 、北京人不差钱,哪怕是天天挤公交的人!(发现权属于张彬) 3 、北京的交通拥堵是由闲人占票价便宜的小便宜有事没事去挤公交,甚至可能有占据公交场地锻炼身体的嫌疑!(发现权属于北京市某部门或者张彬) 4 、北京市城市功能分区问题是公共交通拥堵的根本原因!(发现权属于某人或者张彬) (ps:5、收费可以解决北京拥挤问题!(发现权属于北京某部门),于是乎,房产税可以控制北京房子太挤、房价太高,交通拥堵税可以控制北京购车太多,进京费可以解决外地人涌入北京甚至成为新的北京人…… 强烈建议北京市政府从今年开始设立京城最有价值发现奖!
个人分类: 杂谈|3451 次阅读|7 个评论
讨论并决定北京市限制购车及车牌摇号政策的大都是有车一族
热度 2 wya 2013-11-18 09:29
1、他们有了车,便不顾无车一族的艰辛。通过行政命令让后来者不能有车,而使自己的车行驶更通畅。 2、他们有了车,有了车位,便希望车位与摇号挂钩。难道让那些摇号数年不中的没车人白白交数年的车位租赁费才高兴?这些空置的车位是不是浪费了公共资源? 看一个政策是否合理,是否符合老百姓的利益,很简单,就是让决策者自己先体验一下。 让决策者把自己的公车废除,参加摇号,看看他们是否还支持该政策? 如果是民选市长,不知摇号政策还能持续多久?除非他们愿意舍弃数百万张选票和汽车行业的支持。 以汽车拥堵、污染的名义,限制百姓私车用车,一来畅通了官道(官车畅享道路),二来推卸了环保治理(对企业、建筑工地的监管)不力责任和路网基础设施规划不合理的责任。一石双鸟,稳赚不赔! 突然联想到计划生育限制人口过快增长的政策,似乎也是差不多的道理。 如果行政命令都如此有效和符合群众利益,国家治理还真是简单不少。 http://news.163.com/13/1118/02/9DU9907R00014AED.html
个人分类: 社会观察|2010 次阅读|3 个评论
俺为解决北京拥堵出一招儿!
热度 3 wangxh 2013-9-4 13:27
李俊为北京拥堵出了六招儿 ,还希望有人继续补充。俺仅出一招儿即可,绝对保证管用! 其实,当年在北京某高校做访问学者时,就天天琢磨这一 世界-世纪难题 ,后来终于恍然大悟: 把所有在建的大楼、地铁、道路等施工全部停下来 ,不出半月北京就是全世界最享受的大都市!而且除了对虚幻的北京DGP有些影响外,实际上根本没有一点点儿影响!【 还捎带解决了北京的雾霾大问题 】
个人分类: 社会|2581 次阅读|5 个评论
热度 1 cgh 2013-8-6 16:57
“北京市小客车指标调控管理信息系统”的网站域名是:http://www.bjhjyd.gov.cn/,也就是“北京缓解拥堵”的拼音简写。 首先,这个机构和信息系统需要缓解拥堵!很早就有人提出,摇号当天没法登录,得到的回应是网站拥堵。对于网站信息出错和信息泄露的质疑闭口不谈!报道附后。 其次,严重怀疑摇号系统存在造假!自从我关心摇号结果以来,有些名字连续出现在摇号中签结果中,虽然所谓的编号不一样。怀疑来源于,报道显示,很多人反映自己登录上系统却显示别人的信息。也就是说,系统的申请者信息和编号信息(系统唯一标识码)存在脱离现象! 临近8日的申请提交截止日,今日想登录上去看看,却一直打不开网页.还没到摇号那天(26日)就拥堵了?难道需要找人帮缓解拥堵的人缓解拥堵?!
个人分类: 杂谈|2517 次阅读|3 个评论
公共政策应顺应民意,特别是征求利益相关群体的意见--评北京摇号
wya 2013-7-16 10:08
北京等城市的摇号、拍卖车牌等私家车限购政策, 既不公平也不效率, 可以理解为有车一族屁股决定脑袋、拍脑袋的决策! 对于有车一族,自然赞成摇号和限购政策,因为与他们利益无损甚至有益。 对于无车一族,肯定觉得不公平,严重损害其利益,拥有汽车的权利被无限期剥夺,凭什么后来的就不能拥有自己的爱车?都是纳税人,应该拥有同等的购买汽车和使用公共道路的权利。 这类政策的制定,损害的只是无车群体的利益,实施前必须征求无车一族的意见,由他们投票表决。 而且,如此直接的以行政命令干预市场的行为,其合理性与合法性值得商榷。 限购不过是为了缓解拥堵和减少排放。与数百万辆的存量相比,与其限购控制增量,不如增加车辆的使用成本,控制好存量更快、更公平和效率。 户籍制度改革任重道远,连外地车也受歧视! 犯同样的错误,本地车打10板子,外地车打20板子! 呵呵,只有北京的官有这种执法的脑子! 北京非北京人之首都?! http://news.163.com/13/0716/07/93SU4EKR00014JB6.html 市交管局表示将提高对违法外地号牌车辆的处罚力度。交管部门拟对违反限行规定的车辆 从原来的按照本市地方性法规,改为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有关违反禁令标志的规定来处罚 ,这样处罚标准就从原来的罚款100元升格为既罚款又记分。 李先生无奈的表示:“我觉得政策法规都应以人为本的,始终围绕群众工作和 生活 便利性为基准,到今天我感觉限购并没有解决多大拥堵问题,反而影响到很多人的出行便利性 近日中汽协则反对限购政策治理城市交通拥堵和空气污染的做法,中汽协副秘书长师建华说:“限购政策与扩大消费、稳定发展的总体目标不符, 剥夺了广大老百姓购买私家车的平等消费权 ;限购政策将严重影响中国品牌汽车的发展,其治理交通拥堵作用非常有限,也无益于节能减排。”
个人分类: 社会观察|2161 次阅读|0 个评论
北京从本周一开始早高峰交通明显改善,是否因为中小学放假了?
wya 2013-1-29 09:56
如果仅仅因为中小学放假就能导致北京的交通如此顺畅,相关部门就应该好好研究一下,如何科学、有效地满足大都市的家长接送孩子的交通需求。 如果能拿出好办法,其效果恐怕比简单拍脑袋粗暴制定的尾号限行政策的效果有用的多,无论是社会效益、经济效益还是政治效益。 以人为本,科学发展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真正做到科学研究、调研,发现真正规律和矛盾,并以满足群众的需求为目标,制定有效政策,达到官民双赢,才是上上之策。 如果强推“高峰单双号限行”也只是治标不治本!
个人分类: 社会观察|2601 次阅读|0 个评论
今日早高峰的惊诧和两个出租司机的感慨
热度 35 cwufp 2013-1-14 12:10
今天,雾霾笼罩,太阳就像一个3W的电灯泡,无力的红在天上。 吃完早饭,匆匆下楼进车库,担心着周一的早高峰拥堵,还想着要出门办事儿,所以,快步如飞,发动了车子,很快就上了路。到了大屯路与北辰西路的交叉口,眼前的景色让我惊呆,以往在周一和周五几乎不能右拐弯的路口,空荡荡,没几辆车子,我以为我记错了日子,把周末当成了周一。 到了保福寺桥,以往四环出口就堵的热堵路段,今天遇到红灯时也已经上了坡,前面顶多7、8辆车子。 到单位,整理和核实了该拿的资料,站在路边等出租车,马路上车子几乎只有原来的一半,路口排队过红灯的车子也只是以往的一半不到。 出租车来了,我问司机,为啥今天周一车子那么少?司机说,似乎上级要求30%公车停开;办完事,打了另外一个出租车,司机说,好像是上级要求30%公车封存。 哦,原来如此,难怪啊,可难道30%的公车就这么明显吗?实在是让我觉得不可思议。 司机说,作为天天在路上混饭吃的老百姓,十八大后最明显的感觉是道路管制少了,几乎没有遇上过道路管制,而不像十八大之前,到处道路管制,最多的时候能够一天碰上7、8次。 他们都很怀念非洲高峰论坛的日子,虽然过去了好多年,可那时候道路畅通实在是令人难忘,因为封存了大多数公车,路上几乎没啥车子了,哪里也不拥堵。 司机说,这世界也很奇怪,十八大前他们也是这样上班,十八大后领导还是那么上班,没有道路管制好像也能上班,那为啥以前一直要管制? 既然非洲峰会那几天领导们没公车也上班,没听说谁因为没车没上班就丢了公职,为啥不让道路通畅一点呢? 不知道如果公车封存90%会是什么样子,如果减少屁股下的腐败就可以不限行,取消现有的限行制度,我看北京市那些本来没造成道路拥堵的私家车还能大幅度减少,拥堵还能降低。 交通的事情是这样,科研的事情其实也一样,出了问题先考虑保住官门的好处,出方案都是限制百姓的,估计于事无补,甚至越来越糟;反过来,问题立刻烟消云散。 科研路上拥堵,年轻人没希望,能不能拿掉一些从不知道油有多贵,马路上横冲直撞到处占道的“官车”?
5643 次阅读|108 个评论
杨凌(陵)路和车的分布极不平衡
热度 1 jiangming800403 2013-1-2 19:43
杨凌(陵)路和车的分布极不平衡
MF 同志说杨凌车多了, 但是他只看到了事物的一面。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杨凌不仅车多了,路也多了。但是车与路的分布极其不平衡,太多的人和车都拥挤在西农路 - 邰城路、常青路、康乐路、渭惠路等少数几条干道上。而开发区许多新修的大马路,都很开阔,别说车,连鬼都没有。其实新城和老城之间这种车与路的不平衡,我在很多城市都见过,比如北京、天津、济南、西安。但是杨凌这个不足 10 万人口的小城市,这种现象却如此显著,可能还是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和城市结构。 示范区成立 15 年来,发展非常迅速,已迅速崛起为西府上最重要的县级城市,和工业重镇蔡家坡不相上下。而且由于杨凌地处西宝之间的地理位置,与蔡家坡相比,杨凌更具有成为关中西部次级中心城市的潜力。杨凌城市框架迅速拉开,已初步形成了 3 圈式的城市空间结构:内核是沿西农路 - 邰城路、渭惠路展开的十字星结构的科教、文化、商务、行政中心区,类似于杨凌的 CBD; 内核四周是居民小区和城中村为主体的中间圈层;在外是产业带,城区的东部、东南部和东北部是高新区和杨陵工业园,是示范区主要的工业区,城区以西大寨、五泉、揉谷三个乡镇则是现代农业园区,整体上以建设中的杨凌大道为界,构成了东城西郊的空间格局。 但是由于历史原因,示范区经济形成了“两头大、中间小”的局面,产业发展一直相对滞后,经济发展主要依靠基建投资拉动和服务业拉动,从 1997 年到 2011 年,杨陵区地区生产总值 GDP 和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分别增长了 15 倍和 100 倍多一些,分别由 1997 年的 3.83 亿元和 0.53 亿元增加到 2011 年的 60.79 亿元和 50.11 亿元,年均增长 16.8% 和 39.3% ,固定资产投资额占 GDP 的比重,也由 13.8% 增加到 90.5% ,某些年份甚至超过了 100% ,也就是杨凌发展基本处于一种“超前”的状态,当地自身积累无法满足基本建设需求,主要依靠外部资金的注入,这种发展模式本质上是超常规、不稳定、非持续的,而且借的帐总是要还的。由于实体经济规模小,吸纳就业有限,杨凌的人流和经济活动主要集中在内核和中间圈层一带,以内核和中间圈层之间的摆动为主,造成了城区几条道路车满为患,而这些道路均位于老城区,狭窄而难以改造。而迅速摊开的外层产业带并未发挥应有的引力,宽阔的大马路建好后就晒太阳,或成为了附近村民的晒谷场,以及新手上路的练车场。 但凡一个高新区,只有拥有本行业的旗舰企业,才是真正意义的高新区。比如中关村,联想、方正、紫光等新锐力量使中关村成为了神州第一高新区。又比如近在咫尺的西高新,毕竟西安拥有了中国航空、航天动力和控制技术的半壁江山,西高新也成为了我国西部电子、信息、生物等新兴产业的战略高地。但是杨凌有什么? 杨凌其实是国家级高新区之名,县级工业园之实。当然也有很多好东西,杨凌酸奶就不错,野刺梨汽水和桑果饮料也很好,但是这些在陕西省内也没有太大的知名度。更不用说具有国内、国际影响力的拳头产品了。杨凌工业一直是小而散。示范区有几百家公司,大部分都是中小型企业,甚至是 CEO 、 CTO 、 CFO ,还有 C 什么 O 一肩挑的极微型公司。能有几千万产值、几百万纳税额就算大户了。这直接造成了实业的不景气并难以吸纳就业。实际上即使城区除了西农大 - 林学院一线和新老火车站一带比较繁华外,有较多的城市气息外,其他地方也很空旷。不过这一情况目前已经开始改变,直到 2007 年,全区仅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43 户(原口径), 2010 年达到了 61 户,即使国家标准提高后,仍有 46 户达到规模以上标准;工业增加值占 GDP 的比重也突破了 50% 。 杨凌实体产业发展的困难主要在于农业和相关产业进入门槛低、竞争激烈,而杨凌在“天时”和“地利”上均无优势。 从外部条件看,首先杨凌农业产业化起步较晚,而市场已经被开始被一些先行者瓜分,企业在有限的市场中激烈竞争,虎口夺食,成长压力较大;而且杨凌处于关中平原西部,这其实我国农业重心区的西部边缘,而关中平原只有 2000 余万人口,并不拥有培育本土旗舰企业的资源优势和市场空间,纵观我国农林食品行业的大型龙头企业主要是集中在两个区域,一个是具有资源和人口优势的江淮河海平原,另一个是具有资本优势、敢为天下先的东南沿海。即使天府之国的四川盆地和天下粮仓的东北平原也只能居于次席。关中相当于中州大平原的一个尾巴,在江淮河海间也不具备区位优势。 从企业自身看,示范区以中小型企业居多,很多公司依靠一个科研成果或一笔资金起步,几乎白手起家,缺乏可持续研发能力,更缺乏资本支持和品牌策划、市场开拓能力,即使占领市场,也缺乏保持领先地位的能力。更何况涉农产业由于漫长的生产周期和资金占用,规模化、集团化倾向也非常明显,已经逐步由烽烟四起成为诸侯争霸。近年来,示范区也借鸡生蛋与国内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合作,包括果汁巨头——汇源、肉类食品巨头——雨润等大型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均落户杨凌,并将杨凌作为开拓西北市场的桥头堡。特别是饲料、动物营养、动物保健品行业,在神农路东段已经聚集了近十家企业,不仅包括华秦、劲达、石羊等省内知名品牌,还有湘大骆驼、东方希望以及嘉吉普纳特、等国内国际巨头,总产量达到几百万吨,当然西北的饲料市场也会因此狼烟滚滚。但是另一方面这些大型企业的进入可能使杨凌过早的跨越劳动密集型阶段进入技术密集阶段,降低吸纳劳动力的能力。 根据规划, 2020 年杨凌城市建成区要达到 35 平方公里,人口要达到 20 万。 2020 年杨凌城市人口能否达到 20 万我不知道,但是可以肯定,现在所有的房子都建好(如果资金流不断的话,所有在建项目 2014-2015 年可能全部完工)包括已有小区,居民住宅面积将超过 1000 万平方米,容纳 20 万人不成问题。但是即使算上周围四个乡镇的农民,杨凌才 20 万人,城市人口不到 10 万,还有一半是学生;这么多房子建好后依靠本地人根本消化不完。到时候,也够示范区领导头疼的了,因为经济规模已经上去了,再下来各方面都没办法交代。不过,估计用不到那时候,光强书记就退休了。他用 20 年时间只做了一件事——建设一个高新区和一座大学,由于杨凌的发展,他会铭记史册。 杨凌房地产的前途还是应该发展结合发展教育培训和医疗、休闲养老。陕北有钱人很多,经常把孩子送下来读书的。因此,杨凌中小学教育搞好,搞成能与陕西最好的中小学教育水平比肩。学校应该把高新中学办好,即使达不到交大、工大附中的水平,但是应该还是能吸引不少教育移民,至少杨凌房子比西安便宜很多。 杨凌房子真的多了,现在满大街都是首付卖房子的广告,首付4万、2万,日供10几元,估计0首付也快了。我骑车去超市买东西,出来的时候车筐里就是卖方的广告,这发广告的纯粹是应付差事、无的放矢,不看对象。现在买得起房的人,谁还骑自行车呢?还见过给扫大街的阿姨发广告,当然我不是歧视清洁工,人家家里可能已经有了几套房子呢? 杨凌规划
个人分类: 人口与城市化|5821 次阅读|2 个评论
美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的交通管理经验,很绝!
热度 6 scientister 2012-10-18 09:13
纽约的交通信号灯策略,很绝 一次在纽约出差的体会,就是当红灯转为绿灯时,一路全部是绿灯:司机可以铆劲儿狂奔,不担心下一个路口是红灯。当时我觉得奇怪,难道我辈可以在美国的纽约享受中国的常委在北京的交通管制待遇?当路口绿灯转变为红灯时,我发现一路的信号灯全部是红灯,这时我才觉悟到,这是他们的一种信号灯控制策略。 我认为这个策略值得我们学习和研究,就是信号灯联动(联网),纵横单边(分别)统一放行,提高通行效率。如果移植到北京,以长安街为例,就是东西方向同时放行6分钟,然后南北方向同时放行2分钟,如此交替。 长安街上6分钟可以跑6公里,一半就下来了,利害不厉害? 信号灯联动应该不难吧? 不知道北京、中国什么时候可以实现!? ———————————————————————————————— 新加坡的限车策略,很绝 1、所有车牌拍卖; 2、车辆更新后,车牌作废; 3、车辆进入中心城区收费。 这个方法不但解决了拥堵问题,还增加了社会公共基金的积累。 大家以为如何? —————————————————————————— 马来西亚的高速路收费策略,很绝 去云顶高原的路上,经过收费站时,导游问我们,旅游大巴的通行费高还是小轿车的费用高? 全车人都说大巴的过路费高。 导游说,错。 马来西亚的高速公路按照车辆乘坐人数的多少收费,而且更绝的是:乘车人数越多收费越少,人数越少收费越多。所以,旅游大巴的通行费最低;一个司机单人乘坐和驾驶小汽车的通行费最高,差不多是小汽车乘坐2人时的通行费的两倍! 所以经常有小汽车在收费站前免费搭载路人搭顺风车,以节省自己通行费,同时为别人提供方便,实际上提高了整个国家的社会运输能力,和降低社会运行成本。 这个也值得中国,尤其是北京学习。
个人分类: 我的发现|4565 次阅读|8 个评论
汽车引发的不安
热度 1 zyzhai 2012-7-9 08:10
汽车引发的不安 翟自洋 早晨带孩子去小区散步。在小区入口,一对年轻父子在打羽毛球。不巧,球飞到旁边树枝上。就在他们取球的当口,开来一辆汽车,直接靠边停在这棵树下。球取到了,但是本不宽敞的场地显得愈加狭窄,父子俩也就没有继续,回家去了。 旁边一位阿姨看在眼里,走到我面前,愤愤不平:“停车也不看看地方!”。阿姨的意思,这是小区入口,是人们尤其小朋友活动的地方,车停这里,太缺公德。我以善意揣测,车主未必公德缺失,只怕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有意见当面提更好。另外,小区已停得满满当当,未必能找到其他空位了。 这个小区,建于本世纪初,四周的道路原本还算宽敞。眼下,汽车们簇拥着;在小区的一端,狭窄处仅够二三人并排通过。看小区门口的通知,停车费已连年上涨。小区入口处略微宽敞些,是小朋友和家长们聚集游乐处,无奈汽车进进出出,难得清净。围墙之外,是另一个建于上世纪80年代的老小区,道路狭窄处只够一车通行,楼房密集。虽如此,难挡居民购车热情,只三四年时间,眼见车子越来越多,道路稍宽处也被见缝插针停满了车,进、出的汽车常常顶牛。孩子们穿行其间,随行的大人不敢稍有松懈;大人们自己也是提心吊胆。再远处,是另一个老小区,那里住着一个朋友,去年刚买了车,开的却少,最近一停3个月,一是没有用车需要,二是担心车位不保。 现在,想说服出租车师傅开到楼下,殊非易事,即使加价。在小区另一侧,通往主干道,原本有条宽敞马路,两三年工夫,道路两侧全部被汽车占满,余下的只够一辆汽车勉强通行,行人和自行车常常寸步难行。可以想见,一旦发生火灾,消防车只能望洋兴叹。不惟小区,一些城市干道甚至本就狭窄的人行道,两端划满车位,常常停得满满当当,行人、自行车、电瓶车被迫在汽车的夹缝中穿行,险象环生。 最近,身边发生的两起车祸让人唏嘘。同事家所在公寓,拿到驾照没几天的女司机,进地下车库,慌乱中未能及时刹车,当场身亡(据称未系安全带),同车的丈夫和孩子受重伤。妻子所在单位,也是地下车库,也是刚刚拿到驾照,司机误将油门当刹车,将站在车后的妻子压倒,酿成人间惨剧。 前段时间,某小区,因白色宝马横停堵住车库门,急欲出门的黑色宝马司机联系白色宝马司机不得,恼怒之下直接发动汽车,连撞三回,杀出一条路。虽然泄了愤,险因“恶意肇事”被起诉。 勇救全车乘客的司机吴斌和舍身救下同事的警察吴连表,成为英雄的同时,意味着家庭的破碎和家属无尽的悲伤。有人成为英雄的同时,也有人走向英雄的对立面。本地报纸上看到的消息,一乘客与公交司机口角,在行车途中拉扯司机,导致车子撞上建筑物,多位乘客受伤,肇事者因危害公共安全被刑拘。 张玉秀老师提出的车祸引起失独问题,引发深思,成为近期大家关注的一个焦点。 曾经象征现代化的汽车,如今有成为负担之势,牵扯着人们的精力,挤压着本不开阔的城市空间,引发空气污染,推高碳排放,并带来严重安全隐患,走向了改善生活品质、提升幸福感的对立面。 朱镕基总理在2003年的讲话中,不赞成每个人都去买小汽车。离任8年后,朱总理在清华大学演讲时说:“那是我的(任内公开的)最后一次讲话。我拜托大家别拿公款去买小汽车,去补贴小汽车;拜托大家多发展公共汽车,发展公共交通吧。如果这么做了,现在北京就不会那么堵车了。”现如今,无数的汽车仍源源不断从生产线走向市场。日益增多的私家车客观上助推了油价,带动了物价全面上涨。无车者在生活空间被挤压、人身安全担风险的同时,还要被迫承受通货膨胀的代价。 问题在于,我们有没有直面问题的勇气?是选择亡羊补牢,还是继续南辕北辙?
1949 次阅读|1 个评论
解决城市拥堵的绝招儿!
热度 2 wangxh 2011-2-23 20:14
现在各大大小小的城市都在为拥堵而发愁,也想出了各种各样的解决方案,但无一能够解决最终的问题。及其原因就是没有找到“病根儿”,所以所有方法都是治标不治本。 大家肯定有这种感觉:春节期间拥堵情况比平时好得多。所以俺想出一绝招儿,就是马上把目前正在解决城市拥堵问题的各种措施停下来!比如说地铁建设,为什么建设地铁,大家都清楚吧,但是由于建设地铁本身带来城市多少拥堵?再比如扩建城市街道,同样亦同此理。把这些资金用于发展非常不发达的地区兴修道路、铁路等,中国这样的地方多着呢,就是当权者脑袋里有没有啦! 还有,把正在建设的解决城市居民(包括农民工)住房工程停下来,转移到欠发达的中小城市去,因为在北京这样的豪华城市投资1000亿,我们可能什么都看不见,但是这些资金却能够使多少个小城镇变成现代化呢? 这两招儿肯定好用,但是肯定行不通的,因为......现在的中国像一个没有裤子穿的女人投巨资整容!
个人分类: 社会|2503 次阅读|2 个评论
有感于传言北京新车“上牌费”
wya 2010-12-10 10:45
昨天晚上的CCTV新闻台报道了北京关于治理交通拥堵问题的专题,其中提到有传言说可能会收取1万元甚至3.5万元以上的新车上牌费,社会上甚至传言为6万元。 不管最终为多少元,都有失公平原则。北京交通的拥堵不只是新车带来的,已有的存量车同样应该承担责任。如果要收费不应该是新车上牌费,而是汽车拥有费,只要有牌照都需要收费。否则就会令已经有车甚至有多部车的富人、上牌不用自己掏钱的特权阶层等既得利益者再次得益!引发更大的社会不公平!还有就是车市销售的巨大震荡。
个人分类: 社会观察|2983 次阅读|0 个评论
成都快成为堵城了吗?
wido 2010-11-13 23:20
我最近很想写关于成都堵车的文章,但是看过柴静写的这篇以及她所做的面对面访谈之后,我决定放弃了,因为,这里头已经把我想要说明的东西统统说清楚了。 有点遗憾的是,与社会有关这个主题,目前我所有的两篇文章都是转载的,还没有原创。 以下是柴静在牛博网上的原文。 一 以后你出门就随身带副牌吧 星期一下午五点,晚高峰还没来,我坐在副驾驶座上,车以每小时两公里的速度在中关村路向前开,我转头问开车的陆化普,你说中国城市很快要经历严重的整体性交通堵塞,难道这还不算吗? 这位研究交通规划二十多年的清华教授说:中国的拥堵还没上档次呢,北京这种拥堵刚开始,中国的所有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副省级城市,也就三五年,全都得进入这种状态。 他说我们这个国家进入了史无前例的机动车爆炸发展期。长沙现在机动车增长率30%,现在75万辆车,武汉我看了一下是100万辆车,增长率是20%,非机动车没处走,进入人行道 他说:一切都被机动车的洪水冲刷。 按其他国家300-500的千人机动车拥有率计算,北京可预测在五年后会有750万辆车。 他说那会真的瘫痪了。所有城市功能就会瘫痪,所以我的观点,坚决要采取,立即采取果断措施,机动车保有量绝对不能突破这个,我觉得600万都不能突破,甭说700万。 会有人问,有这么严重吗? 他笑一下,说你以后坐车出门就随身带副牌吧。 我愣一下,他举泰国的例子,曼谷前些年放任,结果是什么呢,车在路上走,走不动,大家就下车开始打牌,在路边打牌一打就是几个小时,等着这个车,由于大量尾气排放,大家上街都戴口罩。它付出了极其沉重的代价,经济发展速度减缓.它现在过来了,是痛定思痛,迅速地不惜一切代价建轨道交通,轨道交通建好了,然后大多数人放弃了车,是这样过来的。如果说你还坚持说我不放弃车,也会过去,这是永远过不去的。 二 到了收拥堵费的时候了 我问他,就北京来说,现在一天增加两千辆车,谁拦得住? 他说:这个势头取决于我们有一系列的,我们有多道防线,你比如说第一道,就是收拥堵费 我有点意外,因为我记得三年前他是鲜明反对收拥堵费的。 因为那个时候没到收的时候,收不收完全取决于这个城市的供求关系状态,也就是道路上的交通拥挤程度,当不拥堵的时候,我们收,既没有必要,也很难得到老百姓的支持,但是当你拥挤发展到了这样一个程度,如果不加干预和调节,城市的功能就会大大遭受损害的时候。 会有一种声音说,拥堵我作为车主我就是受害者。我受了害,然后我现在还要再付拥堵费,他心理会觉得不平衡。 这个也不对,这个是缺少一点经济学的概念,你既是受害者,也是加害者。因为由于你整个车队,由于你的加入带来额外的拥堵,那这个拥堵产生的后果不但是付出了时间代价,还有环境污染,还有噪声,还有其他,这个后果你是一个贡献者,所以就应该你支付经济成本。我们每一个城市居民,不应该仅仅考虑自己,也应该考虑这个城市。 他会说你们为什么觉得我们车多了?说你看香港东京的车一点不比我们少,交通密度也挺高,但人家香港就不堵。 香港的公交分担率是89%,也就是说11%的人才是其他的方式。机动车出行比重极小,反过来说,如果大家都能理性用车,很少用车,大家的保有量,大家可以都用车,有车不用。 有人觉得,我买了车不开干嘛? 你买车,我不剥夺你的购车权,我现在我要保护全体人们的利益。尤其要保证城市功能的正常,那我就哪拥堵哪收费,这是新加坡最成功的经验,它现在全方位,全智能化,实时检测每条道路上的速度,车速低于15公里,马上收费。然后收费走的人少了,超过20公里,再放行,就这样一个状态。如果这样的东西也遏制不住,那就是现在这个,尾号管理,尾号管理再发展,严厉一点,不就是单双号,单双号就掉一半。 我确实有点惊着了,但是谁能想象单双号成为常态? 他一笑大家现在觉得不可思议,当北京全面瘫痪之后,大家就会认识到不这样不行了,那你就只能走到瘫痪之后,回过头来说,你看我们不控制不行吧。 三 两条线各干各的,根本没想过衔接的事儿 但开车的人都说,你以为我想开?我倒想坐公交呢?你去西直门地铁试试。 我平常坐地铁都是一号线,没坐西直门转乘过,原因是每次一听到要在这儿转乘,同行的朋友一定会叹口气还是打车吧 陆教授约我转一次。 我上楼梯,下楼,再上,再下,转弯,再转,走啊走,走到了地上,再下去, 我气喘吁吁地问:现在咱们能算到了吗? 他说没到呢?我们还得沿着这个通道继续走。他说,他上次去开交通研讨会,就坐这条线去,最后晚了整整一个小时。 我就不明白了,换乘为什么要绕这么大个弯子,他说明显的两条线离得太远了。 这一点在设计的时候原本可以解决吗? 技术上不难实现,这是一个协调问题。两条线各干各的,所以压根儿就没在一起讨论过两条线的衔接。建完了,然后说,反正我们的得连在一起,就设计了一个长长的通道,这个通道这么长时间,到现在才走到这个地方。 协调一下有什么难么?这在我们局外人看来不就是开个会么。 他说这不仅仅是一个信息沟通的问题,它有利益的分配问题。比如说你这个要进入我这个地方,那不行,我有红线划定,北京13号线建之前,原来方案是要充分利用北京的郊区铁路,但是就是谈不拢,只好自己建一条,有些是沟通信息的层面,有些就是涉及到部门利益 四 这个我回答不好 有轨道的地方,很多人也挤不上去。 我有个同学,住在回龙观,她每天挤不上十三号线,只好想买车,想着买了车没地方停,只好蹭邻居的车上班,每天五点半,冷风里站人家楼下等着。晚上七点再打车到人家单位,在冷风里站人家楼下等着。到了家只剩睡了。 陆化普把回龙观,天通苑,通州都叫睡城,因为城市结构,就是这样一个结构。大家工作都在市里,只能回家睡觉,轨道运输能力是有限的,必定成这样 我不太明白,在做睡城规划的时候,难道没有考虑到交通的问题吗? 可能有它的背景,比如说现在北京市内住房极度困难,急需疏散一部分人到外面去,那大家考虑当前主要矛盾,没有精力考虑我们交通会不会出大问题,如何来解决它,目前这种层面的分析还没有。 这个层面的分析没有?我问你们的工作不就是干这个的吗? 但是由于这样一个脱节的规划模式,交通规划发现了问题,无法反馈到城市规划上面去。所以是很被动。 我问:现在我们规划时候要求要做交通影响性的评价吗? 对。 必须要做的? 要求。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很多像您所说的,大量的项目实际上是在明确的知道会有不良影响的情况下还建设? 他脸上挣扎了一下,欲言又止这个我回答不好。 五 为什么他们在深刻地反思,而我们还在继续走这条路? 我上次采访城市规划设计院的杨保军的时候,他说他在地方上看到了两百米宽的车道。 陆化普:如果支路不畅,主干道也很难发挥作用,这就像排水系统一样,干线管子来了,到了老百姓使用,你必须有配水管,所以你光搞了几条主干道,车子在主干道上很快,到了头儿上,就堵住了。 我问:形成拥堵之后,这不也是很难看的城市形象吗? 他说:因为我们还有任期,所以我觉得对领导干部的考核机制要做一些更精细的研究。因为业绩的创造是在两三年内创造的,然后可能就调任了。那么这个后边的拥挤大家不会认为说,那一任他修了大宽马路拥堵了,而是说现在车多了,反正当时的业绩已经成为一个事实了。缺乏事后评价我觉得有这个问题。 美国人现在对自己小汽车主导方式一个反思说,如果不断地建设道路的话,带来的结果只能是 他接话对,新的更大规模的拥堵。洛杉矶是美国教训最大的一个城市,这个城市无比巨大,低密度开发,公共交通无法运营,高度依赖小汽车,这样一个城市,它的道路面积率37%,中国城市是绝不能模仿和走洛杉矶这样的道路的。因为就连美国城市,洛杉矶都是反面的典型。因为它浪费了大量的资源,首先是土地资源,然后是环境造成的环境破坏,就是我们以更加高昂的代价来支撑这样一个城市。现在美国推进公交主导,自行车叫复兴,鼓励人们走路,这个势头现在已经非常迅猛了。 为什么他们在深刻地反思,而我们现在还在走这条路? 很少有人愿意总结失败的教训,所以失败教训的案例书到迄今为止,世界上都没有一本,我总是期待,我说如果什么时候写出教训这个案例集,可能对大家反思理性化有好处。 你们的工作不就是提供给决策者依据吗? 他想了想,说,咱们是行政长官负责制。
个人分类: 与社会有关|2496 次阅读|2 个评论
开车没有骑车快,究竟怎么回事 ?
niuyy 2010-11-8 08:57
最近确实听到不少这样的感叹和抱怨,究其原因,无非如下两点: 1. 交通确实拥堵,因为车辆增加快,道路增加慢; 2. 目的地太近。既然能骑自行车,就说明目的地不是太远,所以汽车的优势发挥不出来。自行车登上就走了,而且多数情况下已经养成了可以无视交通信号的习惯;汽车还要检查车况,发动预热,出库,等交通信号等等,自然就慢了。目的地只有50米,走路也比开车快,目的地500米,骑车会比开车快,目的地大于5公里,再来看看那个快?
个人分类: 杂论|3770 次阅读|0 个评论
这个创意能解决城市拥堵吗?
zhshbox 2010-10-9 23:07
最近在网上看到兰州医学院彭振华老师的一个专利(如图) ,乍一看好像也很普通,但是仔细推敲,似乎确有奇妙之处,而且好像业界专家的评价也不错.大家也仔细看看.其实彭振华老师并不是学交通的,而我们这些搞交通的,汗颜啊. 个人评价: 其实这个设计的创意不在持有人所说的什么调头的设计或单层的设计,因为这些在交通工程界已经是一些常规的手段;个人认为其真正的创意在于中间田字形交叉人行过街天桥的设计,从效果图上看以看出,该设计确实能有效的避免平面交叉口的几十个冲突点. 彭振华老师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7464db0100lpyz.html 以下内容大部分来自中国交通技术论坛 . 《 城市无红灯无交叉立体快速交通 道路 模式 》 发明专 利 申 请 号:200610060196.9  交通拥堵是世界大都市的一道难题,交通拥堵的主要矛盾在哪里?在交通什字! 解决方法:改, 平面 交通,为立体桥交通; 坚持以人为本,改变重视车、轻视人、车辆优先,行人让路的 以车为本的传统道路模式。 目前,立交桥,多桥,多洞,多样化,需要简化和 规范 。 《城市无红灯无交叉立体快速交通道路模式》是针对这些问题而 设计 的。 《城市无红灯无交叉立体快速交通道路模式》其中包括《中国●单层28向无交叉立交桥》。 中国●单层28向无交叉立交桥 单层28向立交桥,可使16向车辆,12向行人,各行其道,有效地解决了人与车,车与车的44个交叉点无交叉问题。从而提高了交通效率,杜绝了人车交通伤亡事故。使无数人的生命和身体能够幸免于交通事故的伤害。实现人、车与路的和谐。 中国●单层28向无交叉立交桥, 由5个部分组成:将单层,直行拱桥用于十字路口。改变十字路口的平面交通为立体桥交通,避免了两条、四向主车道交叉问题;设4个左转弯道;4个自然右转弯道; 4个斑马线桥;两条行人直行通道(包括非机动车道),设在双向直行车道的中间(隔离墙处),行人从斑马线桥上、下出入,直线穿越十字路口。 结构简单,功能齐全,易于 施工 ,节约财政。 单层28向立交桥,是对 北京 安慧桥,建国门桥等设计的改进与创新! 北京安慧桥等,基本上是属于2+4+4+8式3层立交桥。即3层2桥8环8洞模式。 这种模式的立交桥,基本解决了桥上两层车与车之间的24个交叉点的问题! 桥下第三层仍有车与人的20个交叉点无法解决,成为等待破解的世界难题! 单层28向立交桥,与北京安慧桥相比较,改3层为2层,减少一层主桥和8个桥洞,增设2条行人直行通道,破解了人与车28个方向44个交叉点无交叉的世界难题! 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实现人与车28个方向, 44个交叉点无交叉立交桥。 将若干个,单层28向立交桥(什字路口),及斑马线桥相连结,实现城市主干道全程路段无红灯、无交叉、立体、快速! 中国●单层28向无交叉立交桥, 可使公路立交桥和城市立交桥设计实现:中国化、规范化、人性化、低成本! 用斑马线桥和半地下车行通道这种负向立交,取代城市人行天桥、人行隧道。真正体现以人为本,人平行,车下行。实现:人,不上天桥,人,不下隧道! 负向立交,即车辆下行的实践我国已有探索的先例。北京中关村全长2.6公里,高4米,宽8车道的深槽路段;广东中山市 建设 有波浪式街道。这些都是我国在创新道路模式方面开始进行的十分有益的探索。 发明人:彭振华 中国发明协会会员 原中共兰州医学院纪委书记 手机: 13321224128 Email: pzh887@sohu.com msn hotmail: Pzh1945@hotmail.com 有关新闻报道︰ 06年8月12日,甘肃省电视台公共频道《老照片,新故事》栏目以一个发明人的故事介绍了《城市无红灯无无交叉立体快速交通道路模式》。 06年8月25日,兰州晚报刊登题目:《兰州老人申报国家发明专利 破解城市交通难题》 06年9月6日,甘肃省电视台卫视频道 新闻节目中对《城市无红灯无交叉立体快速交通道路模式》作了介绍。 06年9月,随北京团参加在东莞召开的全国第十六届发明展览会获得铜奖。 06年10月,随甘肃省团在 广州 召开的第八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参展。 06年10月17日交通部科学 研究 院主办《运输经理世界》杂志,在《科技改变交通第八届高交会交通运输高新技术专题》以《破解世界交通难题 28向 无交叉立交桥》为题作了介绍。 06年10月27日甘肃日报 《甘肃省在高交会上成 交额达6亿多元》报道中作了报道。 06年11月20日《广州日报》报道︰《兰州老人计破拥堵,设计28向立交桥》(附图)。 06年11月25日,参加第一届中国发明家论坛并作题为《为实现国际大都市城市交通道路模式的中国化而努力!》的发言。 06年12月1日《甘肃经济日报 》特别报道《彭振华成高交会参展我省第一人》。 06年12月26北京晨报:《甘肃老人为北京解堵支招》为题作了报道(附图)。 专 家 评 价 《中国●单层28向无交叉立交桥》 《城市无红灯立体快速道路中国模式》 著名交通专家段里仁教授︰ 北京交通科学研究所名誉所长段里仁教授说,《中国●单层28向无交叉立交桥》,要比北京乃至全国现有的立交桥在设计水平和理念上高出一筹。这一 方案 可以在特大城市局部区域或大型交通枢纽 改造 、新城市或卫星城建设方面具体 应用 。比如北京一些具体路段可以实现取消红绿灯、车辆半地下行驶。 深圳 交通中心三名专家︰ 06年5月深圳交通中心三名专家共同表示︰技术上,没有问题! 全国政协委员林嘉(马来)︰ 07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扶贫 开发 协会副会长林嘉(马来)向全国政协递交提案。并向交通部及 北京市 推荐此项发明。 甘肃省商务厅组织专家研讨会︰ 07年11月16日,专家们给予了充分肯定,均表示完全可行! 兰州城市建设设计院总 工程 师马国刚︰ 07年11月16日,在甘肃省商务厅组织专家研讨会上表示︰ 思路对、方案好、创新多、优化易。这个半地下的波浪式立体交通模式,可以称得上是一个中国模式! 兰州交通大学桥梁工程系主任孙学先教授︰ 07年11月16日,在甘肃省商务厅组织专家研讨会上表示︰ 运用半地下和半 空间 结构形式,化解了城市交通红绿灯、交叉点等诸多长期以来未能解决的冲突点。 世界发明展览会主席、巴黎市警察局长詹蒂尔︰ 08年5月,巴黎第107届世界发明展览会主席、巴黎市警察局长詹蒂尔表示︰希望能够在全球推广这一前瞻性设计理念!(见欧洲时报) 世界发明展览会评委会主席多雷︰ 第107届世界发明展览会评委会主席多雷教授等两位评委,表示满意,说︰这个设计没有遗憾!
个人分类: 交通安全|5766 次阅读|2 个评论
谁能改善北京的交通拥堵?
cgh 2010-9-21 14:33
谁能改善北京的交通拥堵? 北京今年的雨特别多,感觉又回到了江南,潮热、阴冷、湿润,今日更是来了一场毛毛细雨。 在雨中漫步倒是浪漫之事,可是在雨中和无数人一起堵车就不会有那么好的心情了,2010年9月17日的雨竟然能让北京遭受最严重的道路拥堵。昨天乘717路公交车从国家图书馆到三里河竟然从4:20走到5:20。倒是交警们辛苦了,交通路口基本是他们人工控制红绿灯,否则还不知道乱到什么程度(你会发现很多厉害的司机将车适时插队)。 当然,问题肯定是已经很严重了,央视都已经开始关注了。其实,很早就有人关注,不过更多的人是能开车的富有阶级。在他们眼里,现在越来越多的穷小子买车上路添堵。于是开始限行,让穷小子少开几天。当然也有上层人士呼吁穷人们还是老老实实去坐便宜的公交车和地铁。基本看不到穷人们的意见,似乎比较赞同领导的决策。 有道是,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上层人士以及富有阶层体验的都是专车和专有的交通管制服务,没有一起挤过公共交通。他们不知道现在的公共交通也已经饱和了,穷小子其实不是不想节省两个钱上贡给银行、开发商,现在的公交车真的挤不上去了! 有话语者建议交通部门更合理调度,我看是实在危难了,全城都堵就完全说明不是调度的问题! 其实很简单地分析,人们没事肯定不会去添堵,都是需要到这道上的,那么怎么让这些人不需要到这个拥堵的道上? 城市功能分区是不是有问题?首都北京的规划应该是中国顶尖城市规划专家的杰作吧。你让他们住到天通苑、回龙观,挣钱必须跑到CBD不上这道不行啊。为什么原来可以出现单位的院子?现在倒是好,昌平号称北京的城市后花院,宏伟的蓝图啊。昌平地铁即将开通,能缓解多少交通压力呢? 前几日看到,上海是第七大人口城市,北京竟然没有进入前十。我们是不是除了从城市规划的角度,还应该从更大的尺度看国内发展的规划问题。年轻人挤到北京了,为什么不是去所谓的二三线城市发展?因为他们可能更相信,竞争激烈的北京比那些城市更有发展前景。富有阶级虽然嫌北京挤,但是北京是富人最积聚的地方。有人说,天子脚下还是更安全一点嘛。富人们在地方上被人黑了连吭气的地方都没有,至少北京还是全国最安全、公平的地方。于是乎,北京的人越来越多,当这些人能把北京街道站满,如何谈交通拥堵的解决? 这些问题恐怕不是某个规划师能解决的,甚至不是北京市自身能应对的。 谁能合理配置中国的人力资源,谁就能改善北京的交通拥堵。
个人分类: 杂谈|3342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北京昨天全城瘫痪 918抗议日本关押中国船长!
XUPEIYANG 2010-9-18 08:19
北京昨日全城瘫痪 918抗议日本关押中国船长! 昨晚7时,北四环望和桥,道路拥堵严重。王敬 摄 昨日晚高峰城区路况图(红色为拥堵路段)。视频截图 昨晚九点多,四惠桥,交通拥堵有所缓解。本报记者 薛珺 摄 昨日晚高峰,北京市区拥堵路段峰值超140条,刷新采用限行措施以来最高纪录。交管部门称,两节临近,道路交通已呈现节日交通的趋势,降雨也起了火上浇油的作用。王敬 摄    
个人分类: 有待分类|4629 次阅读|1 个评论
写给交通拥堵的城市-城市爱这车,至少我爱
lightw626 2010-8-9 22:26
我爱这样的车,相信你也会爱-但,交管局可能会头疼,他/她是这样的: 四轮上方车体装有可伸缩支柱,支柱两截,由硬弹簧相连。 当遭遇堵车、车体两侧有低于50cm的护栏时...... 按下dancing键,四支伸缩支柱同时伸出,触地,继续伸长......停! 下面通过弹簧车体开始跳舞:右侧抬,跨过护栏,挪两步,嗯,左侧抬,跨过护栏,放下,嗯,成功! dancing键复位,支柱收回. 重新挂档,踩油门,拜拜了您那,各位慢排,兄弟先走一步了........ 得有多少双眼睛目送咱啊
个人分类: 随笔|2973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4 08:0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