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孔祥瑛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悼念钱伟长先生专辑-故事篇-3:钱伟长-孔祥瑛伉俪的故事
热度 2 sqdai 2010-8-10 18:09
【按】我爱读名人传记,各行各业、中国外国、古人今人、好人坏人,照单全收,恨不得一网打尽,至今,起码浏览了上百部,当然,读得最多的是科学家的传记。读着读着,有一天,我忽然对我国老科学家的婚姻爱情经历发生了兴趣。查阅手头所有的资料后,总结出一条基本规律: 他们的婚姻都长久、稳定、和谐、美满 。 给大家一个挂一漏万的情况汇总。婚姻持续了五十年以上的有:周培源、陈省身、王淦昌、苏步青、钱学森、钱伟长、林家翘、吴汝康、王德宝、华罗庚、王振义、王仁、尹文英、马在田、吴文俊、黄昆、杨槱、吴承康、 ,他们都是院士,其中前七位的婚龄越过了钻石婚的标杆,婚龄最长的当推王淦昌-吴月琴夫妇:长达 78 年。而终生相伴但有一方天不假以年的就更多了,如彭桓武、钱三强、郭永怀等等。资料很难收齐,一来囿于笔者见识,二来因为有的传记作者过于严肃,避而不谈传主的婚姻生活,笔者无从知晓,不能瞎说。 这里讲我国几位老科学家的婚姻小故事。 相濡以沫荣辱与共的钱伟长 - 孔祥瑛伉俪 上个世纪三十年代中后期,清华大学物理系的高材生钱伟长看上了中文系的才女孔祥瑛,共同的求知兴趣和爱国热情把他们紧密地系在一起。 1935 年,北京爆发一二 九学生运动,他们二位都积极参加了抗日救亡运动,得以相识相知。可是钱伟长还没来得及表白自己的爱慕之情,就发生了七七事变,清华被迫南迁昆明。钱伟长没盘缠,只得到天津市耀华中学教物理课,一年后凑足路费,与汪德熙等四好友一起,乘船经香港、海防,再从河内经滇越铁路,于 1939 年到达昆明西南联大。从而与小别一年半的孔祥瑛汇合,两个年青人心心相印,同年 8 月 1 日 终成眷属,简单的婚礼的主婚人是钱伟长的导师 吴有训 先生,同学、朋友傅承义、谢毓章、汪德熙、高潜等人先是积极相助,后又大闹新房。 此后的 61 载岁月里,钱伟长夫妇相濡以沫、荣辱与共。婚后一年,钱伟长只身赴加美留学, 孔祥瑛 老师一人扶养儿子元凯,度过了艰困的抗战时期,当然, 钱 先生也不断从海外接济 孔 老师(一位素不相识的四川老者曾寄给我一张钱伟长给孔祥瑛的一千元法币的汇票复印件,不知他从哪里弄来的)。 1946 年 9 月,他们才得以重逢。 孔 老师写道:久别 7 年重相聚,自有一番凄苦与欢乐。 接着,他们一起熬过了民不聊生的内战时期,迎来了新中国的诞生;一起参与了清华大学的复兴,投入了如火如荼的实践;一起遭受了 钱 先生被错划成右派后的不公平待遇;一起在文革动乱中受苦受难;一起满怀喜悦迎接科学的春天和改革开放的伟大时代。 在钱伟长最落魄的日子里,孔祥瑛不离不弃,劝慰有加; 孔 老师落难之时, 钱 先生也伸出了有力的胳膊,给予抚慰。 1958 年,他们学业优秀的儿子元凯因受钱伟长的牵连而与高等学府失之交臂, 钱 先生悲愤交加。 孔 老师说:不要紧,相信你儿子的能力,不上大学照样会成材!(后来果真如此)。 1966 年文革风云初起,时任清华大学附中校长的 孔祥瑛 老师首当其冲,受到红卫兵的猛烈冲击。她被剃成阴阳头,游街示众。面对这样的人身侮辱, 孔 老师痛不欲生,自身难保的 钱 先生天天劝说,别跟年青学生计较,他们受人愚弄了,而横行霸道的人没有好下场!到了后来,作为反动学术权威的钱伟长受到了更大冲击,终日受到批斗谩骂、进行劳动改造,钱伟长只剩下一个温暖的港湾他的家。但是,就是这个家的房屋,也保不住了!钱伟长一家五口被勒令挤进两个房间,为了给大批书籍留下安身之地,他们被迫变卖了一些家具。过了不久,红卫兵的两派打起了内战, 钱 先生一家所居住的照澜院 16 号靠近清华二校门,那里成了造反派的武斗战场,不时传来枪弹的呼啸声,原住户纷纷避开,但造反派不 许钱 先生一家搬离,要他听候批斗。然而, 钱 先生做学问的积习难改,夜里用棉被挡住窗户,计算笔耕不辍, 孔 老师时不时地送来一杯杯热茶, 。 四人帮垮台,春回大地,钱伟长好像从噩梦中醒来,获得了第二次解放。他在他的《应用数学和力学论文集》序言中写道:四害已除,重新获得了工作的权利。欣逢一九七八年党中央召开全国科学大会,春风拂人,奋起之情油然而生。虽已年近七旬,还能为四化效力,感到无限幸福。我力图夺回已经失去的良好岁月,日以继夜的工作。这时, 孔 老师已经退休,就全力以赴地为 钱 先生做后勤保障工作,照澜院 16 号恢复了往日的宁静,经常响起的是儿孙的欢声笑语。 孔 老师为了让 钱 先生潜心工作,坚持不买电视机,孩子们毫无怨言,经常到邻家去看电视。 钱 先生在家时就专心伏案工作;还经常应邀到全国各地做学术报告, 孔 老师一直陪侍在侧。 钱 先生对柴米油盐一概不管,甚至于不大会用人民币。 1982 年, 钱 先生在无锡主持全国非线性力学学术会议,会后,我们一起游宜兴的善卷洞、张公洞,我看到, 钱 先生一时有兴致,到西瓜摊买西瓜,他开出的价钱竟是时价的十倍,马上给 孔 老师制止了。 1982 年年底,钱先生到上海工业大学当校长后,孔老师一直形影不离,随时照料他的饮食起居,保障他的繁忙工作顺利开展。钱先生是无锡人,爱吃甜食。我就亲见,有一次,钱先生在乐乎搂餐厅吃小碗八宝饭,想来第二碗,就给孔老师善意地劝阻了。 上个世纪末, 钱 先生在赴京开会时罹患小中风,住进北京医院。 钱 先生坚决要求回上海治疗。公开的理由是:你们医院的医疗不民主,我钱伟长死也要死个明白。医院被迫无奈,只得设法把他送回上海,回到华东医院后,老先生挨了资深医生的一顿责备:你不要命啦?病成这样还敢坐飞机? 钱 先生一笑了之。而我们知道, 钱 先生急于回上海的真正原因是:爱妻正病重住院,他不能离开他的老伴!从此,每天下午四点半, 成了老 先生去医院探望 孔 老师的雷打不动的时间。大家可以想象一下,一位年近九旬的老人,风尘仆仆去看望病榻上的白发老妻,这是何等感人的场面! 然而,上苍太无情。老先生的深情没有挽留住 孔 老师,她还是先他而去了。我们发现,整整三年, 钱 先生没有从丧妻之痛中恢复过来,好像一下子老了许多。这几年,情况才有所好转。 这些年来,我经常在各种场合讲述钱伟长的生平事迹和大师胸怀,在较为熟悉的听众群中,我会如实分析如下问题:为什么 钱 先生历经坎坷却斗志不衰、老而弥坚?总结了三大原因:矢志不渝的爱国热情、对科学教育事业的由衷热爱和有幸福美满的婚姻家庭(特别是有荣辱与共的爱妻 孔祥瑛 老师)的支撑。大家看看,我的分析是否有道理? 本文参考资料: 1. 钱伟长,八十自述,海天出版社, 1998 2. 周文斌,孔祥瑛,钱伟长传略,见《钱伟长文选》,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2 : 1 - 31 写于 2009 年 2 月 11 日 http://blog.lehu.shu.edu.cn/sqdai/A56419.html
个人分类: 名人纪实|6209 次阅读|2 个评论
悼念钱伟长先生专辑-消息篇-5:我们为钱先生和孔老师在杭州上天竺法喜讲寺烧香祈福
sqdai 2010-8-10 14:57
今天上午,我结束了在浙江省水利河口研究院的讲学,按原计划,下午出门为钱先生和孔老师烧香祈福。承潘总细致安排,派年青高工俞婷婷陪同前往。 我们本来想到灵隐寺去,听司机小戴说,杭州市民烧香一般不到灵隐寺,而是到更为灵验、清静的上中下天竺的寺庙。我们立即接受了我这位本家的建议,改道前往上天竺法喜讲寺。40分钟后到达目的地,只见隐藏在苍松翠竹中的寺庙确实处于风水宝地。 我和李老师虔诚地请了香,进了寺庙,为我们敬爱的钱先生伉俪敬了三炷香。第一炷香,祝愿他们在天国吉祥如意;第二炷香,敬祝钱先生伉俪的子孙后辈诸事顺遂;第三炷香,代表上海市应用数学和力学研究所全体师生员工,祈祷钱老的三个梦早日梦圆:上海大学早日成为一流大学,我所早日跻身于世界先进研究所之列,《应用数学和力学》杂志越办越好。我的态度极为虔诚,那里的菩萨想必明白了我的心声。 从7月30日开始,我成了我所最年长的在职人员,我代表所里全体人员的祈福,想来大家都会同意的。要紧的是:要尽快化悲痛为力量,各自奋力进取,把我的祈福中所说的梦一步一步地变成活生生的现实。 写这篇短文时,我还没有从祈福的意境中走出来。只想再说一句话:钱先生,请你放心:你的事业后继有人!你会从天国里注视着我们,我们决不会让你失望! 写于2010年8月3日,杭州
个人分类: 名人纪实|6068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7 18:2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