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媒体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世界上本有新闻,看得多了也就没有了新闻
cwhm 2009-9-12 13:07
现在媒体是越来越多了,也越来越多元化了,解放前还只有街头卖报了,卖报了...,解放后,有了人民广播电台,全国人民围着一个收音机转,再后来电台多了,电视台更多了,甚至在我90年代读初中那阵,我们那几乎每个镇上都装有地方电视台,现在卫星电视也普遍了,即使在边缘农村也可以看到各个卫视,再说报纸,现在报刊杂志琳琅满目,还有各大网站,还有散户的各大论坛,个人博客,个人空间......,所以现在的传媒是越来越发达了,几乎伸触到我们生活的每个角落,每时每刻,随时随地在我们的耳边,眼睛边晃悠。 正因为媒体多了,新闻也多了,除了国家大事,社会千奇百怪的事情都可以在传媒上看到。翻翻今天的早报,再看看前天晚报,甚至再往回翻看一年的日报,新闻还是那些新闻。如果新闻就是,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那么新闻无外乎就是换了个时间,换了个人物,换了地点,事还是那个事,今天谁去抢银行,昨天是另外个人抢银行,总之都是一句话,这个社会隔断时间就会有人去抢银行。今年是哪个家庭贫困生的孩子受到政府爱心帮助考上了大学,明年的这个时候还会有这方面的报道,更多的新闻,报纸的80%的新闻都可以找到它的孪生姊妹。 上面话说新闻,再说说历史,媒体承载的就是历史,所以历史也无外乎是一次次的重演,今天的历史或许早几百年在世界的另外一个角落也重演过,杀父篡位,平民起义,艳后乱政等等,一切都在普遍地发生,普遍地重演。 世界上本有新闻,新闻多了也就没有了新闻,世界上本有历史,书写历史的人多了,历史也就是部换了主角,换了地点的电影了。
个人分类: 我思故我在|1657 次阅读|0 个评论
忍无可忍
hanxing128 2009-9-6 17:49
网易娱乐9月6日讯(图文/CFP) 9月4日,笑转2009刘老根大舞台全国巡演南宁站活动在南宁广西体育馆举行。压轴出场的小沈阳在舞台上过足戏瘾:穿露背装演唐僧,和妻子台上打情骂俏;穿古装演 《倩女幽魂》 中的宁采臣,神韵十足,惹得观众疯狂尖叫,更有现场女观众客串小倩角色,和小沈阳互动。小沈阳在当晚的演出中抛弃爱妻,搂着小倩入戏,而女观众小倩则反抱着小沈阳陶醉不已。 (本文来源:ChinaFotoPress ) 今天又在网上看到点关于小沈阳的新闻,实在忍无可忍就说几句吧!说句实话吧,我对赵本山的演小品的天赋真是佩服,那种东西不是一般人可以学会的。就像陈二雷说的神枪手都是天生的,不可能培养出来,培养的再好也成不了神枪手。但是我不知道赵本山为什么收了小沈阳这么个徒弟,难道中国小品这门艺术就让他接下去?简直是糟蹋艺术!用那种低级媚俗的露丑摆怪来让人们咧嘴。更让人气的是我们的这些媒体却大肆渲染这种效应,却不知道你在提高收视率的同时,降低整个社会的欣赏力。悲哀啊!那些病态的媒体!悲哀啊!那些不成熟的粉丝!这些人都怎么了?都病了吗?谁来救救他们?怎么去救他们?
个人分类: 新闻随想|4286 次阅读|4 个评论
當身體成為媒體(二)
LEOLAND 2009-8-19 18:38
曲津華 T 恤媒體的內容,初步歸納了一下,有商標品牌類,有機構名稱類,有景點名勝類,有名人名言類,有勵志類,有調侃類,有自嘲類,也有求偶類偶見于市。一句話,林林總總,洋洋灑灑,面積不大,無限可能也就是說,寫什么的都有,一張白紙,隨意揮灑。 說到內容,就不得不說說T恤媒體的獨特之處其上的文字或圖案都比較簡短,幾個字而已,收的是言簡意賅之效。但凡事都有例外,把這么一個尺多見方的版面弄上很多圖文也是偶有所見,卻始終不入主流。原因就是,這塊媒體先天具有的可移動性,讓讀者看起來,雖不至于轉瞬即逝,卻也極具動感。相信人人都有這種體會,對T恤媒體的閱讀,要點就是要快,瞬間就要收入眼球并辨識入腦。否則,就只有承認拜讀T恤媒體的三大難:一就是閱讀時間短(多是迎面而來), 二是部位敏感(特指面對異性穿T恤者),目光不便久留,說起來還是時間短,三就是不認識了。很多T恤媒體的發布者都格外珍視這塊寶地,不惜以各種手段進行優化,或美化文字字型,或詞意不凡,耐人尋味。這可能是閱讀難度的主要原因。倒是也有不太難的情況,就是在與一個穿T恤媒體的人同向步行,或者同向站于某處(候車、乘車),這是你就可以盡情閱讀人家T恤背後的文字。但可惜的是,閱讀的便利卻可能被其可讀性破壞了除了是外文不懂的情況,主要還是T恤媒體的背後有文有圖的概率不高。本人大學時去中學同學就讀的國內某名校,曾參與了一場接待日本姐妹校大學生來訪的聯歡活動,時值1980年暑假,東洋客人就是統一穿了T恤的,而且其后肩部位也都印了羅馬字母,當時就只有一個感覺老頭衫(=T恤)也可以這樣!這些極具觀賞性和吸引力的T恤,羨煞我等主場眾生。 T 恤媒體的大眾性,使其長期活躍於民間,可以說是無處不見,無時不在。知識經濟時代有信息泛在化 (英文叫ubiquitous)的說法,夏季的T恤就基本符合這個要求。還真是凡事有利弊,T恤一普及,其中的文字也降低了準入門檻,沒有什麽把關的,也就什麽圖文都有了。比較搞笑的幾個例子是,有女孩子穿寫有KISS ME、LONGLY等字樣的T恤,給人招蜂引蝶的感覺,其實穿用者未必知其意。這些還屬民間小事,更嚴重的是時見于明星公眾人物的誤穿,引出一串串風波。除了衣服印有蕩婦字樣或穿人家軍旗圖案的,也還有穿問題T恤公然演劇的。比如,在一部著名京味連續喜劇中,女一號再婚中年主婦就赫然穿著胸前寫有JUICY大字的T恤,跑來跑去地應對三個孩子(有一個孩子本身就是未成年海歸),實為不雅。要說演員不知,編劇服裝道具導演監制都不知嗎?穿印有外文的衣服就不知道要弄清其意思嗎?看來這個國家真的病了。這種尷尬讓老外看見了,不笑死也會牙齒非典型脫落的。就是這個JUICY,我在某年輕時尚女同事的休閑褲子上也看到了,而且其位置竟然是臀后的中部,字體有雞蛋大。想來,這是誰在捉弄不太在乎文字內容的中國人呢?山寨服裝廠?境外華商?也許是老外!這種流於市井的休閑服,不大可能是進口的,上述電視演員的T恤和女同事的休閑褲,估計是產自國內,誰讓我們是服裝大國呢。然而,究竟是誰制造了這些印有外文臟字的垃圾衣服呢?搞不懂。 善良的國人,我們追求自由和個性,但不要把基本的判斷能力也丟了。穿一件衣服,戴一頂帽子,甚至打一把傘,不該看看上面寫了什么嗎?看不懂,可以問;問不到,可以先不用吧。別再稀里糊涂了,行不? 2009-08-15
个人分类: 编辑杂感|2046 次阅读|1 个评论
今天看到得民族问题
moxj 2009-8-18 18:49
上午和克拉玛依的一个兄弟聊天,新疆现在还不通网。哥们郁闷的够呛,和我开玩笑:快点过来解救兄弟们,要是去晚了,以后去新疆和大伙聚会就要增加签证的麻烦了。 对兄弟们这些优秀且年轻的共产党员,我是非常有信心的。是人都难免有情绪。新疆的事情我没多少目击,也没议论。 只反问了一句:咱当年一定要解放台湾的豪情都哪里去了?一个弹丸土耳其能刮起比东太平洋上的莫拉克还大的风浪?台湾同胞正在遭受磨难啊! 党员的觉悟就是不一样,哥们马上回话过来: 一定要解放土耳其!多产石油,支援台湾! 和新疆兄弟的谈话让我重新反思最近的媒体报道:没有所谓的民族矛盾,问题出在三股势力 恐怖主义。 且不说在新疆的这些哥们有多少思乡的情怀,也不提他们的言语里表露了多少对台湾同胞的血浓于水之情。 我先想起 7.5 以后在克拉玛依路边一个维族同胞小摊上买蟠桃的经过: 桃子多少钱? 三块一斤。(公斤) 五块两斤行不行。 你们是老大嘛,当然听你们的了。 就因为最后这句话,司机一路数落维族人,讲他们心里根本没有民族团结意识,强调我们也是老百姓。( 汉族人心里的老百姓和政府是不是有对立的意思 ) 7.5 以后的几天从新疆回来收费站都检查,而且有维族警察参与。其实只是例行公事看看,很简单,但司机还是很不耐烦,对着一个上前的维族警察首先喊了一句: 刚检查过了,还要看什么。 警察没有较真,只给了个不满意的脸色,还是让我们很快走了。 ( 我不知道身边的司机 ---- 一位老共产党员,有多少民族团结的意识 ) 想起一个月以前的这些事情,因为今天在路边看到了一起交通事故:在一个没有设置红灯的路口(公路和社区小路相较)。一个汉族小伙子开车撞倒一个民族阿姨(五十几岁,儿子及其他家属戴伊斯兰人事白色小帽,年轻一点的没有戴,其它看不出和汉族有什么差别),小伙马上把车开到路边。最先上来的是一个汉族中年人,可能是因为同情弱者的原因,没等小伙子从车上下来,中年人就把他往阿姨跟前拽,阿姨已经站起来等在路边(从外表看没有大问题)。我在路边 十米 左右的地方,没听到小伙子第一句讲了什么,阿姨的家属已经从自己开的餐厅跑过来了: 三十多岁的兄弟直接上耳光,嘴里还夹着理直气壮的批评;十几岁的跟过来飞脚狠踹。小伙子很快就剩道歉了,没有了方向。我仅有的一次看热闹不参与。三十多岁的突然回过头打了十几岁的少年一下(可能是他儿子),而后又去教育肇事小伙子 站在路边,我突然想去两年前在新疆工作时司机给我讲的事: 如果在路上和少数民族发生了车祸,不要报警等警察来,先跑了再说,尤其是对方有受伤或出了人命;自己不逃,等警察处理,很可能先把小命丢在路过的民族人事手里。 回想过去很多事情。想起这么多年来党给我的比母乳还要珍贵的教育;想起政治课本里的矛盾普遍存在的至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想起万事万物都在运动的理论;想起物理常识里的不同参考系统,想起人对事物的理解就和事物的运动一样只是相对而言的事情;想起多年来那些可恶的报纸对很多事情的描写,比喻日本、美国、苏联;想起了更不实事求是,肆意渲染、在了解事情很多真相的条件下片段报道,误导群众,制造群众因为只能从不同程度了解事情而引起的矛盾,尤其是不同国家和民族的矛盾,想起了那些比报纸还要可恶很多,违背我党最高圣旨 马克思主义 -- 而一厢情愿、胡乱报道的 CNN 之流;更想起了那些号称门户网站却依然没有马列原则的新闻报道和比它们更令知情老百姓痛恨的 CCTV 之流 (任何问题的存在都是我们可以接受的,更是必须面对的。片面夸大的和随意隐藏都会滋生新的矛盾,对解决矛盾却没有一点推动作用。日记中提及人、事未加引号描写因不能确定是当事人一字不差的原话,但均愿接受我们伟大的党调查,更欢迎有 CCTV 、 MV 、 AV 作风的网络协管们乐此不彼删除日记的时候,来函来信教育、提醒。另一个让我公开这篇日记的原因是:这起车祸后,我在几条大街观察到后半夜,发现民族人营业的餐厅比汉族人开门虽然晚,但关门更晚,在相同的租金等成本下,他们的饭菜结构和需要争取到相同利润付出的艰辛和方式必然和汉族人差别,而不是仅仅的团结和一致。)
个人分类: 观察思考|3158 次阅读|1 个评论
當身體成為媒體(一)
LEOLAND 2009-8-15 09:44
曲津華 媒體是發布信息的具體所在,或者說是信息的載體。當今的媒體,傳統的有圖書報刊、廣播電視和广告牌,新潮的有互聯網站和手機短信等,不太主流的有路面、傘面以及樓梯表面,不太合法的有不干膠貼纸和噴印小廣告等,不一而足。人們之所以發明出如此多的媒體形式,是因為有其需求,其業務鏈條中的各個環節也能各得其所。 按說,上述這些媒體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其存在的理由,或者說是需求,都是來自外部受眾的,都是屬於被動式的媒體。然而,這裡所說的身體之為媒體,卻完全不同身體媒體的發起動機是來自身體的主人,屬於主動式的媒體。外界不太容易左右人家自己的身體,發佈(或說顯 少出現文字和圖形。至于衣服的外表面,既是今天論題的主旨所在,更是給人以無窮遐想的空間。 成為媒體的身體,因先天所限,發布面積不會很大,但也有若干分之一平方米了,不大不小的一塊,用報紙術語來說,就是頭版頭條的黃金位,足以承載信息發布的重任。而且,以身體為媒來發布信息,不僅具有方便性,更具有格外的人性化吸引力兼親和力。不用洞察力過人的人,普通人都會打起用身體做媒體的主意。應該說,隨著西風東漸,人們發現文字比花布帶有更多的信息,而衣服上傳統的花布圖案讓位於各種文字符號,還是從T恤衫開始的,并且至今也是以T恤衫為主的。 人們從T恤媒體上讀出的文字信息,初期是以外文為主,蓋因T恤具有先天的媒體特質,而其又被老外率先開發了出來。舶來的T恤占了衣服媒體的先機,帶動了以后的衣服新觀念。對國門初開當時的大多數人來說,雖還不至于以沒有外文T恤為恥,卻是大都會以擁有其為榮。國人在這方面被點醒了之后,就進入了自制的階段,廠家們自產自銷,穿用者不亦樂乎。雖說T恤文化早已成燎原之勢,但T恤媒體的檔次之別還是存在的,從幾圓、幾十圓到幾百圓,多么夸張的價格都有。以奧運T恤為例,那就是三位數的人民幣,領一時價格之先。 T 恤之成為媒體,有其先天的優勢。除了奧運T恤那樣的特例,一般的也就幾元、十幾元的成本,故普及起來不很費勁,穿用者自然就大眾起來。還有一個原因是天氣方面的,T恤適合人類活動的絕大部分區域和大部分季節,只要不是特別寒冷的地區,可以一直從晚春穿到初秋(可以靈活選擇厚型或薄型布料)。現在的人習慣了穿T恤,有時候在冬季為某件大事也會穿,借以表達同一種愿望或者團隊精神。在這個時段,穿T恤者會選擇一些大號的,套在厚衣服外面人們對其的偏愛由此可見一斑。他們也許感覺到,沒有比T恤更好的衣服媒體了。 要補充的一點是,與T恤衫很相近的一類衣服是有領有扣的那種,廣義上也可以歸為T恤衫。但細分起來,我們也不妨與國際接軌,把它叫做馬球衫(polo shirt),免得人家提起時自己霧水一頭。 2009-08-15
个人分类: 编辑杂感|2314 次阅读|0 个评论
还有人这样说迈克尔.杰克逊么?
cwhm 2009-8-12 22:22
我喜欢上杰克逊是在他去世后,我之前基本上从来没听过欧美音乐,我应该和很多人一样在他去世后才开始被他的音乐感动。《heal the word》,《black or white》就是那永远的经典。 我们被媒体欺骗了太久,他们也很歹毒,恶意中伤杰克逊,一切谎言都在他去世后,不攻自破,先是娈童案的男孩站出来承认当年是敲诈,可为什么真相总要再人去世后才大白天下?从杰克逊的童年经历,他的音乐充满的爱,我们没有理由怀疑他对小孩只有爱。 而肤色给杰克逊带来了多大的包袱,只有他自己知道疾病给他带来的痛苦,他没有理由要撇清自己的种族,我唯一相信的是他可能做过隆鼻手术,但是媒体又把这夸大扭曲到什么程度了,现在又又多少明星,普通人做了美容手术。 英国黑人女孩患白癜风全身脱色变白 作者:聂亮 来源:重庆晚报 发布时间:2009-8-12 17:09:56 变白后的戴瑟尔 7岁时的戴瑟尔 据英国《每日邮报》8月10日报道,现年23岁的英国女孩戴瑟尔德吾尔乌哥特是个地地道道的黑人,不过从5岁开始白癜风使她完全蜕变,在完全没有手术的情况下,历经12年,她现在拥有了一身白皙的皮肤。 戴瑟尔来自南美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共和国的特立尼达岛一个地地道道的黑人家庭,目前是伦敦小有名气的时装设计师。 戴瑟尔5岁时,父亲彼得和母亲夏尔曼偶然发现,她的前臂和额头出现白色斑点,但没有太在意。 一家人认为父亲彼得身为联合国工作人员,全家人跟随他经常在世界各地搬来搬去,戴瑟尔年纪太小水土不服。后来斑点越长越大,父母只好将她送医。经过医生诊断,戴瑟尔患上了据说与巨星迈克尔杰克逊一样的白癜风。 17岁成白皮肤少女 尽管医生找到了病因,但却无法治疗。到7岁时,戴瑟尔腿部和身体其他部位也开始出现白斑,而且斑点面积越来越大。12岁时,父母给她尝试紫外线激光疗法,但是没有任何效果。戴瑟尔回忆当时她已经有80%皮肤变白,决定放弃治疗。 之后,戴瑟尔任由身上的白斑长大蔓延,到17岁时她身上已经看不到半点黑色皮肤,俨然一位白人少女。戴瑟尔说:我没有因为肌肤变白遇到任何麻烦,唯一的麻烦就是很难让人们相信我出生的时候是个黑人女孩。 专家认为是奇迹 对戴瑟尔的情况,英国白癜风协会的医学专家们解释称,白癜风发病率约占普通人群的1%左 右。白癜风会促使免疫系统攻击能够给予皮肤颜色的色素细胞,相对而言天生肤色较深的人群体内色素更易受到攻击。不过,像戴瑟尔这种体内所有色素细胞被白癜 风杀灭殆尽的情况非常神奇,堪称白癜风病人的一个奇迹。
个人分类: 我思故我在|1736 次阅读|0 个评论
上海交大教授涉嫌剽窃禁止记者介入
冯用军 2009-7-29 23:08
来源: http://china.jyb.cn/high/gdjyxw/200906/t20090617_283408.html 转载仅为传播更多信息,欢迎学术讨论,谢绝人生攻击。 上海交大称抄袭事件实为一稿多投 不让媒体介入 www.jyb.cn 2009年06月17日  1){document.write('作者:张国 ');} 作者:张国 来源:中国青年报   中国青年报6月8日报道,上海交通大学研究人员卢大印、林成栋、杨朝军2006年发表的学术论文《中国股市价值策略实证分析》,在发表3年之后,被发现与西安交通大学博士生王程2005年的一篇论文基本雷同,并注明这是一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文章。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对中国青年报记者表示,院方看到报道后第一时间进行了调查。根据学术委员会了解的情况,杨朝军教授对该文的发表并不知情,他所负责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也未资助这篇论文。学生将论文挂上教授的名字,更有助于发表。   该校还认为,卢大印、林成栋的文章系擅自更改题目并一稿多投。现在国内确实存在部分博士生、研究生因为担忧投稿失败,擅自更改题目并多处投稿的状况,(上海)交大安泰(经管学院)将于近期召开专项会议研究管理方案,加大监察力度。   记者追问,如果这起事件的性质不属于抄袭,而是卢大印、林成栋两位作者瞒着杨朝军一稿多投,那么为何要将首先刊发的论文署名西安交通大学博士生王程,这对卢大印、林成栋又有什么好处?院方并未就此作出解释。   该院对外交流与公共关系办公室公共关系主管屈成才说,学院向杨朝军教授询问了情况,没有联系其他作者。记者问,不调查论文全部作者,怎可相信一人的说辞?他说,学院没有联系两名已经毕业的学生,不知道学生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中国青年报记者早在6月7日就向杨朝军教授发去电子邮件提出采访请求,迄今仍无回复。6月15日,记者向学院再次提出,希望采访杨朝军以及负责调查此事的学术委员会成员,屈成才表示不能安排这个采访。他说:在我们没有研究出详细的处理办法之前,不太可能让媒体介入这件事情。   院方表示:请相信我们会积极改变这一现状。(本报记者 张国)
个人分类: Life Comments|2587 次阅读|0 个评论
地震过去了继续扯淡
dilingjun 2009-5-16 01:59
最近在主流媒体上连篇累牍的登载一些所谓主流地震学家的地震不能预测地震能预报说都是伪科学等宏论。看完这些文章后,给人们的感觉是:这些坐在高楼深院里只知道研究板块一碰就会发生地震的人,是永远也不会搞出地震预报的。地震预测真的是永世难题,永久的神话了。要是再来一次地震,老百姓只有瞪眼死的份!但话可说回来了,这些人在申请地震研究课题经费时,绝对不会说他不行的。我要是没猜错的话,他们一定吹得天花滥坠,世界级难题不久一定会在中国的大地上攻克的话是一定会写上的....。就像业内人形容的那样:他们就像一个女人还没生小孩就申请营养费一样,说我生的小孩将来智力可赛过杨振宁、爱因斯坦!然后叫评委打分,根据吹牛程度,发放不同数额的营养费,说的越邪乎银子要的越多。到最后提交成果时,生下的孩子却是脑残!整个学术界每年申报选题和经费不都是这样荒唐可笑吗?这个浮躁的年代,这个物欲横流致学术腐败和堕落的年代,人们所想第一件事情的标准就是:做这件事是否有利于自己,是否能短期内就能获得回报或者利益。所以我敢说,当下的中国没有几个人能够静下心来实实在在地研究地震,更甭说预报了。汶川地震一年后的反思中大家都看清楚了吧?他们除了撰文地震预测是世界性的难题和地震不可预测的托词推卸责任之外,就是利用他们的话语权跟媒体一块用最丰富的语言和煞有介事的态度来描述最没有意义的事情,这也可能就是他们在办公室的生存境界。花着老百姓大把大把的银子,继续扯淡!!!
个人分类: 观点评述|2690 次阅读|1 个评论
文化和土壤:博客是农家肥,媒体是Chemical
大毛忽洞 2009-5-13 09:23
文化和土壤:博客是农家肥,媒体是 Chemical 博客是土壤和粪便的混合物,是一种农家肥。 如果不掺土壤,那就是排泄物,而不是农家肥。 农家肥来自农家小院, 生产方式也很简单: 没有设计师,没有工程师,没有监督员,没有检查员,等等。 写博客也很简单,只要掺足够的土壤,网站管理员是不会干涉的。 当然了,如果有人把新鲜的排泄物贴出来,这让谁都受不了。 因为纯粹的排泄物不是农家肥。 文化就像庄家一样,也需要养料。 从事文化创造和进化工作的,被称为是耕耘者。 这再一次说明,创造文化和种庄家是一样的。 种庄家除了土壤之外,还需要养料。无土栽培对土壤的依赖小了,用一块泡沫塑料就可以代替土壤,但是无土栽培对养料的依赖却增加了。 实践证明,农家肥是庄家最好的养料。 施过农家肥的庄家,不但长势好,而且还抗病虫害和野草。这说明农家肥还具有灭虫和除草的功效。 此外,农家肥还具有抗旱的作用。 在干旱的情况下,施点农家肥也没有什么副作用;如果施化肥,就是火上浇油了。 农家肥的成分不确定,但是主要包括两样东西:粪便和土壤。 如果不掺土壤,粪便永远是粪便,是臭不可闻的东西。 粪便是一种排泄物,只要活着,就必然排泄粪便。 因此,谁都会生产粪便。 粪便只有和土壤掺在一起之后,才能变成农家肥。 媒体更像是 Chemical (化肥,农药,除草剂,激素,等等)。 制造 Chemical 是一种有组织有规模的生产。 不但有设计师,还有工程师,还有监督员,还有检查员,等等。 Chemical 出厂的时候,还有最后的质量控制员。 如果出厂了的 Chemical 质量确实有问题,厂家还要完全追回并且销毁。 据说,也有有机媒体,那可能就是规模化了的农家肥生产基地。
个人分类: 思想和方法|3960 次阅读|1 个评论
科技成果与媒体沟通机制初建 公众了解科学新开“一扇门”
laa李安安 2009-5-5 21:38
  科技期刊与社会媒体似乎关注的焦点是不重合的。一方面每天数以万计的科研成果都在不断地推出,一方面公众对最新的科技成果还是一无所知。 在近日举行的中国科协科技期刊与新闻媒体见面工作研讨会上,中国科协书记处书记冯长根表示,经过两年多的实践,中国科协从2007年1月启动的科技期刊与媒体见面会制度,初步建立了科学技术原创成果与传媒的沟通机制,为社会公众及时了解科学成果打开了一扇门;下一步,科技期刊与新闻媒体需要逐步建立无障碍沟通机制。    科技成果要从学术抽屉走向公众   支撑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力量中,有相当一部分来自科技;但是,这些科技成果内容却不能让老百姓很好的了解到。 冯长根特别提到了作为美国主流媒体之一的《纽约时报》,它对科技新闻的报道给予了特别的关注不但及时报道最新科技事件、科技成果,而且每周固定推出8个版面的科技和健康周刊,介绍科技的最新进展、最新发现和健康知识等,代表了美国主流媒体科技报道的最高水准。   学术期刊将近期发表的优秀论文成果提炼为喜闻乐见的科技新闻向大众媒体发布,使科研成果在第一时间走进公众视听。在国际主流科技期刊Science、 Nature等,已成为一种成熟的运作模式。在我国,截止到2006年底这项工作基本是个空白。中华医学杂志社社长游苏宁说。   长期以来,科技期刊编辑认为,期刊刊载的最新成果在媒体上发布与否不影响期刊评比和质检,相反还需要精力、人力、物力,对于媒体来说;同时,专业论文令记者感到枯燥难懂,不好把握。科技期刊与新闻媒体似乎有一座无形的壁垒,壁垒的两边科技期刊与媒体相安无事,屏蔽了最新科技成果的普及和传播。   其实,媒体在推动科学技术方面的作用是非常独特的。当年媒体对哥德巴赫猜想的传播虽然没有复活新的学科,却催生了一批热爱科学的青年。冯长根介绍说,学术期刊也有很多好文章,不过媒体的受众覆盖面却更大。   我国目前的科技成果大多被科学家锁在抽屉里。中国科技新闻学会副理事长李新彦说,科技期刊从专业角度进行推荐,但由于其专业、生涩的学术语言,普通公众很难读懂,还需要转化成媒体的、让受众喜闻乐见的语言。目前,普通公众很难通过大众传媒了解到最新的科技成果和科技前沿。    科技成果藏在学术抽屉里,也不能适应公众日益对科学技术的最新成果的需要,公众对于日常的科学现象回答不了,它希望有一个窗口,能看到科学殿堂的东西。北京师范大学空间信息研究所所长吴立新对此也深有感触。    科技期刊与新闻媒体沟通平台建立   面对科技成果养在深闺人未识,科技期刊与媒体的无形壁垒,中国科协从2007年1月起启动了科技期刊与媒体见面会制度。它将发表于学术期刊中的原创学术论文所反映的最新科学发现、最新研究成果,提炼成为科技新闻,经过专家评审后,通过科技期刊组织编辑、作者与媒体记者见面的形式,把新的科研成果介绍给大众媒体刊载。   自从2007年1月29日第一次见面会在北京召开以来,每月举办一次,至2009年4月底,共举办26次(其中两次由2个月合并为一次)。《计算机科学技术学报》、《中华医学杂志》、《科技导报》、《中国科学》、《遗传学报》、《地质论评》、《机械工程学报》、《物理学报》等30余种学术期刊参与。经过专家评审,共收到其中20余种次学术期刊推荐的新闻稿321篇,经专家评审后共向新闻媒体推荐新闻稿220篇(其中重点推荐137篇,书面推荐83篇),人民日报、新华社、工人日报、农民日报、科技日报、科学时报等27家新闻媒体参与报道了见面会的相关科技新闻,见诸报端网络共300余篇。这项活动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也获得了公众的广泛好评,并入选《大众科技报》组织评选的2007年中国十大科普事件。    科技期刊与媒体见面会通过建立科技期刊与新闻媒体互动的机制,促进了最新科技成果的科普传播,提高了广大公众的科学素质。太湖地区水稻种植影响环境之说一度在学界盛行,《科技导报》2007年第9期刊载了南京农业大学张卫健教授的论文《稻田生态系统在保障环太湖环境健康与经济持续增长中的重要作用》,该研究结果认为,种植水稻有利于降低太湖地区的区域温度、净化大气,关键是要辩证认识水稻生产目标、科学种植,切实降低农用化学物质的投入量,提高利用效率。新华社记者采访论文作者后发了新闻通稿《科学家为质疑水稻论纠偏》,《科技日报》第二天就在报眼位置转发了这篇通稿的全文,中央电视台二套节目第一时间马斌读报栏目迅即向全国观众介绍了这一最新论文成果。学术期刊与平面媒体、网络媒体、电视媒体的互动,不仅为水稻种植正了名,消除了民众对水稻危害坏境的疑虑,也宣传了环太湖稻田生态系统科技种稻实现水土保持、提高环境质量双丰收的新举措。   虽然我们提供给媒体的东西还太少,覆盖的中国科学技术主流的东西还不太多,媒体见面会的方式还比较单一,冯长根介绍说,但是毕竟这一举措为科技期刊与科技期刊建立了一个沟通的平台。    科技期刊与新闻媒体的双赢之路   科技期刊与媒体见面会无论是对于期刊,还是对于媒体来说,都是一个双赢的局面。中国科技新闻学会副理事长李新彦认为,科技期刊与媒体见面会一方面扩大了科技期刊的影响;另一方面,科技期刊与媒体见面会也扩大了媒体获取新闻的渠道。   对科技期刊来说,引导新闻媒体关注科技期刊学术成果,为新闻媒体提供最新、最准确的研究成果信息,也是扩大科技期刊影响的一种有效形式。《科技导报》就是探寻期刊与媒体双赢的受益者。科技导报社副主编苏青介绍说,在汶川地震发生后,《科技导报》刊载了《陈运泰:地震预报要知难而进》,各大媒体竞相转载,报社的电话也被读者打爆,《科技导报》的影响和知名度也得到了极大地提高,《科技导报》知名度和影响力迅速上升。   对新闻媒体来说,科技期刊与媒体见面会拓宽了他们获取科技新闻的渠道,并且使所获得的科技新闻更加准确、更加可靠、更加迅捷。科技日报主任记者延宏认为,很多年轻的记者通过见面会结识了一批学科专家,对于记者丰富自己的专家库也是不无裨益。   科协搭台,媒体唱戏,科技期刊与媒体见面会制度能够推动社会对科技成果的了解,北京师范大学空间信息研究所所长吴立新认为,科技期刊与媒体见面推动社会对科技成果的了解,同时对于科技工作者个人的成长和科技成果的研究推广也有积极地促进作用。当然,正像冯长根所言,在为新闻媒体提供科技成果的数量、覆盖面等方面,科技期刊与媒体见面会制度提升的空间还很大,距离无障碍沟通的目标,仍有不小的距离,科技期刊与媒体见面会制度依然任重道远。(李安安)
个人分类: 新闻稿|934 次阅读|0 个评论
媒体记者不是无知公众
hefengtong 2009-3-13 11:09
科学网转载了光明日报的一篇评论科学家该怎样对待无知公众。URL: http://www.sciencenet.cn/htmlnews/2009/3/216737.html 对于科学家应该怎样对待无知公众,倒是没啥不同意见。但引起作者评论的,是一位科学家与新闻记者的法律诉讼。我们不应该把科学记者也当作无知公众。首先科学家不应该科学记者看做无知公众,因为记者是传播的一个转换环节,而不是信息的终端。记者自己也不要把无知当可爱,这样只会损害自己的职业。 大众传媒是传送者,不是科学信息的本质或起源。 科研人员在面对媒体记者的时候,总是有一种警惕性。因为沟通的问题以及媒体对噱头的追求,总是不可避免的造成一些信息的丢失和篡改。科学家会认为 大众科学已不再是科学。 而媒体记者如果不是专项记者,很难对所有学科问题都有透彻的了解。由新闻工作者的指导原则,在采访过程中产生了特定含义的产物。媒体和科学家会有一些天然的矛盾。 关注一个核心信息:新闻记者严格地删减冗杂的专家信息。他们选择单独某一个方面,忽略细节并且应用于某一个角度。 改变文章的前后关系:新闻记者把科研结果放在文章开头。他们总是把内容与时事政治和日常经验相关联。 偏向用抽象信息来获得具体信息:专家倾向于提供抽象信息,而新闻记者更倾向具体信息。 偏向通过模糊信息获得明确信息:专家会比较谨慎,例如,比起会发生来他们更喜欢说可能会发生。新闻记者喜欢确定的陈述和忽略限制条件。 当记者面对科学家的时候,首先做的是要做好功课,不能有等着被普及的心态,然后要尊重科学,科学不需要噱头,而是求证。
个人分类: 胡言乱语|4235 次阅读|0 个评论
科學傳播向文懷沙大師學習!
jiangjinsong 2009-3-7 20:41
科學傳播向文懷沙大師學習! (2009-02-27 16:22:44) var $tag='文怀沙,科学传播,杂谈'; var $tag_code='9c3d2bbf91405db84623ee8b24ff041c'; 标签: 文怀沙 科学传播 杂谈 最近兩天,這個老頭可是熱點人物,各個網站上都在熱議此人。 有他的弟子和利益相關人站出來辯護, 也有旁觀者嫌李輝對老先生下手太狠, 更有許多人借機指桑罵槐,譏評時政。 林林總總,非常八卦,非常和諧! 在李輝胡適之風格的考證面前,是非真偽對於有點基本常識的人都很清楚了。 當然,這位風流文人畢竟一大把年紀了,而且各種頭銜已經收穫一籮筐,弟子、朋友、經紀人等巨大的產業鏈也早已打造完成,并取得不錯的收益,即使無法再以國學大師身份獲取超級利益,已有的社會資本也完全可以維持運轉并繼續創造現金流。 如果沒有人站出來指控這些年詐騙財色,提起法律訴訟,此老可無大礙。 除了李輝所強調的誠信等人類基本價值之外,我們可以從此事件中獲得什麽樣的啟示呢? 我暫時想到以下幾個方面,請其他網友補充: 1,身體健康無論如何強調都不過分。爲什麽李輝要不厭其煩地多方考證文某的年齡?不少人認為小題大做。那是因為對文大師來說,高夀是其核心競爭力,對普通 人最具殺傷力。人們一定會猜想此老很有道行,也許精通養生之術,說不定真像其自詡的那樣擅長房中術等等。一個精通古典文學的學者不足為奇,但是一個長壽的 學者就有點詭異而近妖了。活得長最大的好處是:當時的競爭對手,不戰而亡,歷史總是後死者撰寫的。如果不是李輝做這翻費力的考證工作,將來文某也許就是國 學大師了。所以,對於那些長期與論敵纏鬥者來說,文大師的經驗是不必理睬他們,只要活過他們,將來可以把他們說成是自己的學生,說他們曾向自己求教,可以 把當時所有最有名的名人都說是與自己穿一條褲子的, 今天您是不是就開始鍛煉身體,早睡早起,節制飲食,戒掉香煙,不喝可樂,注意養生,只吃八分飽,飯後百步走,? 2,在今天視頻時代,一個人的形象太重要了。請試從電視記者、編導的角度想一想,如果一位很有學問、很有修養的老先生,其貌不揚,僅憑那些普通人無法判斷 高下的專業知識,能給電視臺帶來轟動性的收視效果嗎?所以,文大師如此高齡還堅持每周做面膜,是深諳此道,對視頻時代的傳播學體會很深的。我覺得男性化妝 品可以考慮請文大師代言,效果應該不錯。 中國科學傳播誰有文大師這番功力?各位高手,是不是該捨得花本錢買高檔化妝品,請造型設計師來設計頭髮、鬍子、簽名、博客的風格了? 3,人民渴望大師,如饑似渴!大師的名頭僅此事件也許會變得很糟糕,你才是大師呢!可能變成憤怒的罵人話。但是,媒體之所以如此熱衷炒作大師,還 是因為這是一種極其稀缺的資源,媒體又缺乏識別大師的能力,所以當看到某人疑似大師時,很樂意給人扣上大師的帽子。當然,媒體也是很勢利眼的,一旦發 現不是那麼回事,會以同樣迅雷不及掩耳盜鈴勢扣上騙子的帽子。 有志青年從現在起是不是就該發奮努力,抓緊時間學習,爭取把自己打造成真正的大師? 先從背《古文觀止》開始吧! (不是說笑,文大師真的曾給他的弟子推薦《古文觀止》,還親自挑選篇目,要承認大師的教育思路還是挺正確的。大師當時就對弟子說,你能把這些文章背熟就可以唬人了,這正是大師的心得。大家如果對大師受到的禮遇嫉妒不服氣,想想你的文學功底比大師的確差了不少不是嘛?)
个人分类: 遊戲筆墨|3729 次阅读|3 个评论
媒体不该传播假新闻----从三次重要会议预测失准谈起
黄安年 2009-3-6 15:48
媒体不该传播假新闻 ---- 从三次重要会议预测失准谈起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09 年 3 月 6 日发布 媒体是传播和评论新闻的 , 正确而快速地传播和客观评论新闻是新闻媒体的第一要务 , 说得白一点要求稳、准、快。媒体是不该制造新闻的 , 就是说不能制造或者传播假新闻 , 否则假新闻传播或者制造多了 , 诚信问题也就凸现了。 一些媒体对去年底以来我国三次重要会议的预测失准 , 真使一些媒体大跌眼镜,不管源头是否来自某些媒体,但是使劲传播引导观众预期是没有问题的。 去年的中央全会前,某媒体盛传中央要推出土地私有化的重要决策 , 还进行所谓专题采访,结果落了空 , 查篇中央的会议公报也没有私有化的影子。 去年底的中央纪念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30 周年活动 , 某媒体又盛传中央要推出政治改革方案,还连续做了几个专题节目为推出政治改革方案造势,结果中央会议传出了不折腾的坚定声音。 昨天全国两会召开,会前某媒体又声称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要推出新的经济刺激方案,结果我听完全过程也没有从字里行间发现有新的方案出台。 我感到媒体还是以稳、准、快传播新闻尤其是重要新闻为好 , 制造新闻并不是媒体的事,媒体一边鞭挞伪劣造假事件,另一边有传播加新闻 , 这不是忽悠、折腾老百姓吗?
个人分类: 个人所思所想(09)|3882 次阅读|2 个评论
军队在备战了
dnastar 2009-2-11 22:30
一边是: 中方警告将对日方在钓鱼岛举动作强烈反应 一边又是: 电视直播 | 档案-偷袭珍珠港事件 都在搜狐首页上,这个奥运赞助商, 同期,日本人做董事长的新浪网首页在刊载什么?: 日本拟向中国富裕阶层解禁个人旅游 看来我方十分警惕日本近期的挑衅行为,并已经联想到日本为霸占太平洋二偷袭美国珍珠港的事件,提前发出警惕,告诫军方,首先,一级战备!防止偷袭,可能同时我们会偷袭那几艘日本军舰 新浪网则对此事支字不提,还粉饰太平,真真一个最大的 中文 汉奸网站,不禁让人想起九十年代日本群体到海南嫖娼,所有媒体都愤慨报道,唯有新浪只字不提! 中日虽言和,必有一战
个人分类: 未分类|2420 次阅读|1 个评论
旧船票还能登上新客船吗?
gl6866 2009-1-1 16:21
2005年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了一套后现代交锋丛书,其中有一本叫《麦克卢汉与虚拟实在》,书即将出版之际,要我写一篇导读性的文字,我也就应了下来,下面就是那篇文字。 1965年秋,当代小说家和记者沃尔夫(Tom Wolfe)在《纽约先驱论坛报》发表文章认为,麦克卢汉听起来就像牛顿、达尔文、弗洛伊德、爱因斯坦和巴甫洛夫之后的一位最重要的思想家是现时代的神人(oracle)。我们姑且不论这句评价客观性如何,但却可以看出当年麦克卢汉的影响力是何等了得!然而情况果真是这样吗?眼下这部小书究竟写了些什么?下面我分四个部分来谈谈麦克卢汉的兴衰、复兴、迷思和张力,就算是导读吧。 一 加拿大传播学者麦克卢汉(Herbert Marshall McLuhan, 1911-1980 )在传媒领域中被视为腕儿级人物。上个世纪60年代,他提出的观点:媒介即讯息(The medium is the message)曾经引起震惊和轰动。一些人把它视为神谕;而另一些人,尤其是学院派的正统人物,则认为这不过是哗众取宠而已。他的学说由于自身的理论性不够严谨而且离经叛道,所以在西方强调实证传统的正统学术界一直未能登堂入室。甚至他曾经从教的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在他死前关闭了他所创立的文化与技术研究中心(Center for Culture and Technology),他的一些学生也因他的观点过于偏激而回避他。在互联网兴起的前夜,他悄然离开了这个世界,他的理论也随之遭到了冷遇。然而,随着互联网的兴起,麦克卢汉似乎大有咸鱼翻身而重返舞台的趋势,尤其是1999年他的朋友和门人莱文森(Paul Levinson)出版了麦克卢汉的传记《数字麦克卢汉信息化新纪元指南》(Digital McLuhanA Guide to the Information Millennium),使得麦克卢汉的复兴从某种程度上落到了实处。 麦克卢汉是学文学的。他于1911年出生于加拿大艾伯塔省埃德蒙顿市。1933年,他在加拿大的曼尼托巴大学求学并获文学学士学位。后来又学了工程,可很快就发现他自己对工程并不感兴趣,这才又转回头来继续学文学。1934年,他在同一所大学获得硕士学位。此后不久,他到英国的剑桥大学留学,继续文学方面的研究并攻读英语文学博士学位。1942年,获得剑桥大学文学博士学位。此后,他前往美国并在多所大学执教。1951年,麦克卢汉的处女作《机器新娘:民间传说和工业社会的人》(The Mechanical Bride: Folklore and Industrial Man)问世,书中广泛分析了报纸、广播、电影和广告产生的社会冲击和心理影响,但这本书本身在当时却没有产生多大的影响。在上个世纪60年代之前,麦克卢汉一直默默无闻。在各大学教英美文学期间,据说他不修边幅,丢三落四,在美国严肃的学术界看来,这个加拿大佬更像是个不合时宜的堂吉诃德。1962年和1964年他相继出版了《谷登堡的星云:创建印刷术的人》(The Gutenberg Galaxy: The Making of Typographic Man)和《理解媒介人的延伸》(Understanding Media: The Extensions of Man),尤其是后者使他暴得大名,一时间成为红极一时的明星学者。《旧金山记事报》称他的作品为最为炙手可热的学术财富。而《纽约先驱论坛报》则认为他是继牛顿、达尔文、弗洛依德、爱因斯坦和巴甫洛夫之后的最重要的思想家。一夜成名的麦克卢汉到处演讲,听者如云。记者描述说:他获得了人们以偏执狂似的不可抗拒的信仰所赋予的、罗马祭师才享有的那种魅力。 有人做过统计,追随麦克卢汉左右的大多数是学术圈子以外的人,包括中小学教师、画家、雕刻师、建筑师、工程师、一些头脑发热的商人、广告代理人、图书馆管理人员、电影制片人、电视制片人、公关人员、报纸新闻记者、诗人和嬉皮士等等。在麦克卢汉如日中天时,不少大企业的领袖人物乐于聆听麦氏的宣谕。通用汽车的高层请他说汽车已经成为明日黄花;贝尔电话公司的老总们在他面前承认根本就没有弄懂电话的功能,只有洗耳恭听,请高人指点迷津;房地产设计公司居然也情愿不惜重金,想听麦克卢汉对其企业出路的质疑;还有企业预付定金,请他在电视上对自己的产品说三道四;如此兴师动众,搞得当时加拿大候任总理特鲁多也礼贤下士,每月请麦克卢汉吃上一顿,目的是讨教如何改善自己的电视形象。1969年,《花花公子》(Playboy)杂志也耐不住寂寞,由头牌记者采访麦克卢汉。 可是好景并不长,1970年代末之前他却遭到了冷落。原因之一就在于他无法使自己的技术探究与政治问题相结合。他对政治的理解仅仅是对技术的反应而已,譬如说,民主会在电子通信的去中心化的当下性中崩溃。他的媒体模型没有包括政治活动的角色。譬如说,他曾宣称非裔美国人的文化基本上是以部落关系应对机械化的世界,而且是处在读写能力与新的电子媒介之间这样一个尴尬的局面,对于学究式的论述这样的说法还可以理解,但是关系到形形色色的族群政治以及对于多元化社会的认可而言,他的这些观点根本不具操作性。 所谓后退一步路自宽的论点,不外乎是一种压抑的政策而已,完全没有任何关于美国种族主义的政治经济学的分析,同时也没有承认这样一个事实:无论是哪一种特定的具体化的历史进程中,美国原住民被奴役和被系统灭绝的历史麦克卢汉那种原始主义的、进化论式的观点,在最近的族群身份认同以及后殖民研究的批判性分析中,是站不住脚的。就连莱文森也承认,对于其他那些根本对麦克卢汉思想的影响力不了解的批评者来说,他失败的后果是严重的。从默默无闻,到大红大紫,再到门前冷落,麦克卢汉就这样走完了自己的一生。可以说,其兴也勃焉,其衰也忽焉。 二 随着上个世纪90年代互联网的兴起人类社会迎来了网络社会或信息社会。网络作为一种媒体无疑使得麦克卢汉的格言媒介即讯息得到了进一步的确认。因而,麦克卢汉的遗产对于新一代的学者、记者以及黑客而言,常常被解释成一种宗教性的和先知性的东西。《数字麦克卢汉》的作者莱文森则认为过:对我们数字时代做出让步的书写就在麦克卢汉的书中。而眼下这本小书便是介绍麦克卢汉为什么又开始复兴的奥秘所在。 那么,麦克卢汉的书中究竟都写了些什么能让他复兴呢?在他的成名之作《理解媒介》中,他是这样说的:在我们这样的文化中,长期以来已经习惯于把所有的事物都分裂和切割,以此作为控制事物的手段,如果有人提醒我们说,在事物运转的实际过程中,媒介即讯息,我们难免会感到吃惊。 他进一步解释道,人类有了某种媒介才有可能从事与之相适应的传播和其他社会活动,因此,从漫长的人类社会发展过程来看,真正有意义、有价值的讯息不是各个时代的传播内容,而是这个时代所使用的传播工具的性质、它所开创的可能性以及带来的社会变革。他在另外的场合是这样表述这一观点的:说任何技术或人的延伸创造一个新环境,比说媒介即讯息要更好。再者,这种环境总是无形的,而且其内容总是旧技术。旧技术经过新技术的封装之后变得面目全非了。总而言之,麦克卢汉所持的观点就是媒介决定论或技术决定论,这个论断之所以令世人震惊,是因为社会科学家们长期以来忽略了对媒介本身的观察和研究。几十年来,麦克卢汉的这句格言不但不断地被人引用,而且一直为人们所争论。即使到了信息社会,他的这个论断也还是为大家人所乐道。 美国虚拟实在哲学家海姆(Michael Heim)在他的《虚拟实在的形而上学》(The Metaphysics of Virtual Reality)中,甚至将麦克卢汉与海德格尔相提并论,认为这两个人是20世纪大智者,在欧洲和北美享有盛誉。这两位智慧巨人都将技术看作是20世纪的中心问题:海德格尔给出了技术是一种实在的身份,而麦克卢汉则发现意义都逃不出电子媒介的网眼。未来的学者或许能够发现这两位思想家的不同之处,同时也会发现他们有许多预设是共通的。对于我们而言更重要的在于,就计算机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地位这个问题,我们能从他们身上学到点什么。海德格尔和麦克卢汉都看到了,计算机作为一种竞争对手的人工智能,对我们的危险要小得多,相反,计算机却可以是我们日常思想和工作的亲密伙伴。而《虚拟实在的形而上学》也被美国的《图书馆杂志》(Library Journal)评为迷人的著作,其作者则被评为具有坚实哲学基础的麦克卢汉。 麦克卢汉复兴的另外一个重要原因与其说是学术的毋宁说是经济学的。因而,因人设庙则是必然的,这也多亏了他以前在加拿大的同事与学生,将麦克鲁汉的学说重新在学院中进行建构的结果。莱文森与其他研究麦克鲁汉的作家,一直都在设法维护他的名望与洞见,因此,运用新技术来重塑麦克鲁汉的地位,也就顺理成章了。同时,他们也成为新麦克鲁汉文化经济的见证;多伦多大学也趁机重新设立了麦克鲁汉文化与技术研究计划(McLuhan Program in Culture and Technology);这项计划在1980年麦克鲁汉去世后,就被相当轻率地搁置了。现在则以麦克鲁汉研究室(McLuhan Studies Room)的名义重新开张,还发行了一张《理解麦克鲁汉》(Understanding McLuhan)的光盘。曾经参与他的课程或研究计划的各种人士,也写作或编纂了大量书籍与相关的网页,现在可以用Google搜索一下,有数十万关于麦克卢汉的网页。 1997年,他的儿子艾瑞克(Eric)于1997年编辑出版了《麦克卢汉精粹》(Essential McLuhan)而他的女儿斯苔芬妮(Stephanie)则于2004年出版了《理解我:讲演与访谈录》(Understanding Me: Lectures and Interviews)并据此发行了一部关于麦克卢汉的记录片。所有这一切,正如麦克鲁汉的儿子艾瑞克所言,得益于他的敬仰者对他的构想的再度传播;同时也是因为目前的技术环境条件也很适合,所以新麦克鲁汉主义(Neo-McLuhanism)才有可能被引入文化之中。目前在计算机与通信技术上的发展,使得从事媒介研究等领域的麦克鲁汉支持者,能将他的思想与信息革命整合起来。就这样,麦克卢汉摇身一变又成了数字时代的先知了。 三 麦克卢汉果真能够成为数字时代的先知吗?对于这个问题自然有不同的看法,就像当年美国的著名社会学家默顿(Robert K. Merton)所批评的那样。早在上个世纪50年代当麦克卢汉还是个无名小卒时,他曾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做过一次演讲,其中谈到了各种媒介,从字母表、X光、印刷机、电报、广播和电视。当默顿提问时,麦克卢汉回答到:我不解释,我只探索。就是这句话后来成为一种经典的方法。而默顿则非常气愤,认为他简直就是在胡说八道:你说的每一句话都要打问号!接着默顿就从麦克卢汉的第一段话开始进行批判。默顿就好像一个判官,麦克卢汉则是被告,判官给被告定下铁案,判定他有罪,质问被告为何谋杀做学问的规范程序。这就是上个世纪50年代的事情。而不幸的是,如今面临着麦克卢汉的复兴,同样也有人提出了质疑。 譬如说,著有信息时代三部曲(《网络社会的崛起》(The Rise of Network Society)、《认同的力量》(The Power of Identity)和《千年终结》(End of Millennium))的美国的著名网络社会学家卡斯特尔(Manuel Castells)就宣称媒介的多样性(如有线电视、数字电视和地面转播电视)可以让人们根据各自的生活方式有更广泛的选择,并且直面一个新的动态通信体系。媒介的多样性使麦克鲁汉处于威胁之下。卡斯特尔辩解道:当大众接受到越来越多的素材,并据此建构各自的世界图式时,麦克鲁汉的星云却是个单向通信的世界,而非互动式的尽管麦克鲁汉是个天才,但他却没有阐述信息时代的文化想像。这是因为,文化信息的处理远比单向通信复杂的多。卡斯特尔的反驳认为,第一代乌托邦式的网络用户的文化,持有社区主义的和自由主义的观念,他们从两个完全相反的方向,来建构他们的网络观。第一种网络观是建立在那些仅能有限接触计算机爱好者们,凭借着他们的开拓精神和对商业化的质疑的基础之上的;另一种网络观则盛行于新生代中,他们的反文化的观念形态仍是非主流的;他们信奉多对多交流的原则,并坚信每个人都有各自的声音。然而,从这些新生代却反映出商业利益,因为他们将把主要的公共组织和私人组织的势力延伸至通信的领域。因此卡斯特尔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一旦这个团体有了商业诉求时,它就仍处在个体性的文化中。与麦克鲁汉星云中的大众媒介不同的是,他们在技术和文化上都具有根深蒂固的互动性和个体化的属性。从这个脉络出发,即使麦克鲁汉的名言媒介即讯息也将作废。对卡斯特尔而言,讯息即媒介:讯息的特点就是塑造媒介。例如,音乐电视(MTV)这个媒介是完全按照年轻人这一目标人群口味专门定制的。 本书的作者霍洛克斯(Christopher Horrocks)是英国金斯顿大学(Kingston University in Surrey)艺术史资深讲师,他对麦克卢汉也同样持一种批评的态度。从他另外的两部著作《鲍德里亚导读》(Introducing Baudrillard)和《傅科导读》(Introducing Foucault)来看,他似乎更倾向于一种后现代主义的方式。作为一部思想史和文化研究的著作,这本书既有历史述评,也有概念分析,但主要关注概念的分析部分,尤其是虚拟性(virtuality)这个概念。作者认为,虚拟性这个概念有两层涵义,一是虚拟作为科技的虚拟效果,一是虚拟文本所带来的虚拟实在。而麦克卢汉虽然也嗅到了信息技术的巨大力量,但他的媒介理论则与虚拟性没有什么直接的关联。为什么这么说呢?首先,他没有赶上信息与计算机科学(ICS)和信息与通信技术(ICT)飞速发展的时代所带来的革命性的变革,他属于前互联网时代的人物,因而也就不可能在科技层面上预言新媒介的形态;其次,他的思想与后现代主义或后结构主义仅仅有部分的重叠,但在观念上并不相通。霍洛克斯说,麦克卢汉是个现代主义者,而且在语言和符号理论上持有言语优先于文本,口语比文字更符合人性的观点,他之所以珍惜口头媒介是因为他相信这能为人类社会带来整体性和谐。麦克卢汉所推崇的地球村(global village)基本就是回归口头文化的神话,尽管人类学家和社会学家会问:谁来当村长呢?而麦克卢汉言语是思想的延伸这个论点则刚好是2004年10月8日才去世的法国著名哲学家德里达(Jacques Derrida)所一直批判的语音中心主义(logocentralism)。 总之,麦克卢汉能够在数字时代重整旗鼓不过是个迷思(myth),尽管麦克卢汉的理论曾经像神喻一样神圣,可是作为我们这个时代的理智的导引,却愈发显得滑稽和不合时宜了。不过,也有人认为,万一麦克卢汉说对了呢?难道他就不能成为数字时代的先知吗?所以,我们还是要对麦克卢汉的认识保持一种必要的张力。 四 麦克卢汉果真能够复兴吗?或他果真就没有价值了吗?对这两种不同的立场我们要采取分析的态度,看麦克卢汉究竟能在数字时代走多远。有意思的是,尽管在北美,麦克卢汉在严肃的学术界倍受冷落,但在中国,麦克卢汉在传播学界却是享有盛名。翻开几乎任何一本传播学教材,都能看到专章介绍麦克卢汉的理论。那么,中国的传播学者为什么对麦克卢汉情有独钟呢?搞传播的学者曾对这个现象做过归纳,主要有三点:首先,是对他学术出身的认同。尽管麦克卢汉的观点从纯学术方法上难以理解,但从文学艺术角度就容易理解。而中国的新闻传播学研究开展较晚,研究者中有相当一批人是中文系出身。相同的文学背景使他们更容易接受和理解麦克卢汉艺术化的表达方式。其次,在过去的那些年代里,新闻受文学的影响很深。可以看看我国各家媒体里充满了中文系毕业的记者编辑中便可见一斑。前些年各种报告文学、大特写的风行则是另一种证明。各种文学化、艺术化的方法常常被用来增强这些作品的感染力。第三,我国的新闻传播学界多年来的研究是以新闻学为主,重宣传而轻传播,可以说没有什么实证的传统,虽然近几年情况有所改观,因而不像西方的学者那样非要用实证的方法来检验麦克卢汉的理论后才肯信服。我以为以上三点原因很能说明问题,所以我国传播学界对麦克卢汉的追捧和褒奖是值得同情和可以理解的。 而我们在这里则跳出传播学,从信息哲学的角度给出另外一种分析,或许能够给人以启迪。纵观上个世纪下半叶的科技发展的轨迹可以清楚的看出,以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信息技术在解释、改变和控制世界过程中,必然会设计和创造新的实在。技术倾向于激发原创性思想,形成新的概念而且还会导致不可预见的问题。而虚拟实在就是这样一种新形态的实在。但同样需要指出的是,虚拟实在之所以可能,除了理论,更在于计算机这一工具。虚拟实在哲学家海姆曾说过,计算机是形而上学的实验室。注意,是形而上学(metaphysics)而不是物理学(physics)。另外,我们用形而上学来翻译metaphysics,实际上过于汉化了,《周易?系辞上》中有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于是就用形而上来翻译metaphysics。有人认为,这样理解metaphysics是只悟其意,反误其形。应将metaphysics中的meta译为元而metaphysics就成为元物理学,这似乎更合乎这个词的本义。因为meta-这个希腊语前缀是在之后的意思,亚里士多德的编纂者在编完他的《物理学》之后,将一部分讨论实体、关系等方面内容的学问放在了物理学之后就用了metaphysics这个前缀,认为研究完了物理学之后,就可以探讨这部分内容了。因而确切的理解metaphysics应该是物理学之后的或关于物理学本身的学问。那么之于信息哲学而言,它则是一种元哲学,即metaphilosophy,即在哲学之后,因而也就是关于哲学自身的学问。物理学为什么那么强大?在改变世界的过程中,还没有任何一种学问能够像物理学那样有威力,原因就在于物理学有一套所谓的科学方法。那么在物理学之后的那个metaphysics到了康德那个年代,已经从贵妇人的地位沦落为乞丐,原因就在于它缺乏一套物理学那样的科学方法,只能靠思辨等玄想的方式来维持运行。而计算机自从问世之后,尤其是上个世纪90年代随着互联网的兴起,已经为在物理学之后的那个学问提供了强大的工具。因而虚拟实在这个在哲学之后的话题也就有了相应的工具。它本身属于工具驱动(tool-driven)。或者说,它诞生于哲学与计算机的交汇处(intersection)。没有计算机,虚拟实在就好比外科学没有手术刀。 据此我们可以看出,虚拟实在早已超越媒介的概念。因而,单纯的将虚拟实在理解为媒介则必然会误入歧途。难怪本书作者说,叫媒介未免太沉重。言外之意是在说,麦克卢汉的媒介的概念恐怕已经负荷不起当今虚拟科技时代的重量了。当然,麦克卢汉关于媒介是人的延伸就有那么一种虚拟即实在倾向,这到是符合眼下的新潮流。他意识到时代即将变革的本质,新媒介使异常成为常规。正是来自世界各地的新闻和图片组成的普普通通的信息流,重组了我们的精神生活和情感生活,无论我们是抱着抗争还是接受的态度。麦克卢汉提醒人们应该知道世界上一切文化的变化影响,既看到其革命性的积极效果,也看到由此引发的危机,并且努力寻求解决的方案。 那年因病住院,期间结识了一位第三次更换起搏器的老太太,她告诉我说早在1989年她便与生产起搏器的公司签订了一份终身免费更换的合同。当年的起搏器只有单腔的,功能也很单一。如今该公司又生产出双腔的和三腔的起搏器。而那位老太太现在心脏的条件更应该换双腔的。于是,她的子女便找到公司要求换双腔的。单腔的售价为2万多元,而双腔的则要4万多元,公司同意更换双腔的,但条件是要补缴2万元款项。最终,老太太的子女没有同意交纳额外的2万元,因而她也只能免费更换一个单腔的。从这个故事可以看出,以前的合同或理论只能适合以前的情况。而麦克卢汉的理论就好比一张旧船票,想要登上当今数字时代的新客船则必须补票。补票的费用就是我们的事情了。那么,补还是不补,这是个问题。在数字时代刚刚开始的时候,补票或许能够应付一段,但是随着数字时代航程的延续,再补票是否合算,这同样也是个问题。
个人分类: 评论述评|2661 次阅读|1 个评论
科学网不要走偏了
buffer 2008-12-10 10:27
现在在其他网站上看到的八卦新闻,没想到也能在科学网上看到。 我个人觉得这里应该是个纯科学,纯教育,反映科学工作者工作、生活和思想的地方。 希望科学网能够坚持这样。 否则和其他网站没有两样了,仅仅是打着科学的旗号。
个人分类: 自然与社会|3346 次阅读|2 个评论
媒体的力量
laozu 2008-11-27 17:03
个人分类: 漫画|3763 次阅读|13 个评论
三聚氰胺瞎话(1)建立大陆媒体公众信任很重要
sz1961sy 2008-11-2 03:47
在食品行业接连遭遇信任危机的现在,谁都不想跟这个三聚氰胺扯上什么关系,然而无法否认的是,它已经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 这是本人在11月1日看完CCTV-新闻频道新闻1+1(News 1+1)《解析鸡蛋问题》节目(重播)中白岩松与董倩对话中的一句让自已印象最深一句话。下面白岩松讲这几段精彩再引用:   我觉得有侥幸心理,咱们不能用很大的词,像矿难一样的词,但是也存在一定地方的瞒报或者怎么样这种情况出现,我们姑且不这么认定,我们去看一个事实,比如说问题鸡蛋的事件演进,我们看,韩伟自己称,9月22日,集团自检已经发现了问题,开始召回。10月初,问题饲料厂已经关闭。这是到29号时候称,但是很有意思的是,当地的有关部门、政府有关部门的说法跟他对不上,当地部门说是当地部门查出来的。我们再来注意9月22日这样一个日子,如果我们相信他说的是真实的话,为什么到了10月被人查出来之后才坦诚的公布,是企业的责任还是当地政府的监管责任。好了,即使是9月22日查出来,大家知道三鹿奶粉的事件已经出现了,三鹿奶粉由于瞒报,最后市委书记、省委常委等等全部干掉,这个性质我认为比那个更严重,你是有了那个事件之后依然顶风作案,我再次强调,如果是假如发现存在这种情况,起码他们中间有一个人是说谎,因为这个对不上,就是韩伟和政府有关部门的说法是对不上的。   9月22日的问题,再往后走,慢慢出口,就是到了香港,又转回到我们开始内部清查,如果香港这次没查出来呢?香港没查出来,是不是这个事情慢慢就过去了,我们还存在另外一种稍微善良一点的设想,当时可能就是认为就这批了,这批只要查不出来,咱就过去了,但是下一批开始咱们饲料厂该关的关,咱们严格的检测,不能再出问题了,把这一段扛过去,当然这只是一个猜测。即使这样猜测,你马上又产生一个对于消费者更糟糕的猜测,过去我们吃下过多少曾经当时人家知道有问题,但是我们不知道,吃完了后来人家悄悄地不弄了,我们体内是不是也都要做一次体检? ...就像封口费的事件中,我们看到了很多糟糕的记者,但是也看到了这件事情被弄出来,不就是记者弄出来的吗?而且冒着风险在那里照照片,最后照完之后撒腿直跑,路上直出冷汗,说我如果要是被记者发现了,都能打死我,但是你看还是有良知的记者揭开了这个盖子。   所以我们在我们的食品行当,我就不信,既然是潜规则,所有的人都闭嘴,他们收了谁的封口费,是自己利益的封口费,如果这样一个链条让奶粉企业知道了三聚氰胺有一家企业主动出来,揭开这个盖子,我们不就少受害多了吗?( http://www.022net.com/2008/11-1/436734113245273.html ) 《新闻1+1》这个很敢讲一些本该用很开放心态表述的对话节目、近期让不少人很难受。连新华网也出了一条 《白岩松被指醉酒主持 名嘴思绪混乱搅乱新闻1+1?》 这样的网友评论而被编辑成新闻在各网站中传播。由此可见:中国媒体的信任危机问题,在2008年咱们这个多难兴邦的目子,已经到了什么程度。 作为一名三聚氰胺污染毒奶粉中毒孩子的父亲,自从毒奶粉911事件暴发以来,每天的一件额外负担工作就是记录自已儿子沈瑗杰的病情是否有好转、同时浏览网络上、电视上、报纸上媒体的相关报道。尽管儿子彩超已经不见结晶体、血尿检指标都正常了,然而多年兽医临床经验提醒自已:可能三聚氰胺污染有毒食品源还会再度让儿子身体继续受毒害而再次发病,因此不可掉以轻心 。下面引用一篇由暑名作者:成彪写的《学习港媒好榜样》(来源:《燕赵都市报》)一文,很好地表达了包括笔者本人的心理诉求: 小问题为何产生大危害?公众目前普遍认同的一个原因是:不当的宣传放大了问题,使得公众产生消费恐慌,对奶品、柑橘缺乏消费信心。那么,怎样才是问题食品的妥帖报道呢?笔者最近就发现了堪为榜样的一例香港食物安全中心10月25日公布最新一批食品样本三聚氰胺含量检测结果,其中两种食品样本,包括一批来自大连的鸡蛋的三聚氰胺含量超标。港府已即时展开抽验市面鸡蛋。   这是《香港商报》的报道,而内地媒体转载时,省略了另一外国商家生产的问题饼干。这种忽略看似突出新闻的地方性和切合度,但也放大了内地食品的不可靠性,对国内消费者信心产生无形打击。港媒在报道这起事件时,对待内地问题鸡蛋和国外问题饼干使用了等量笔墨和版面,这样的客观、公正,是对港民健康负责,也是对内地消费信心的保护。   笔者注意到,《香港商报》在报道问题商品时,详细公开了两种商品的产地、品牌、种类,以及三聚氰胺的含量,这种严谨、精细的作风,能够有效避免祸及同类,防止事态的扩大。尤其令人感动的是,记者不厌其烦举例说明食用这些问题商品的后果:10公斤(约3岁)幼童、60公斤成年人每天要吃多少细致到吃多少只鸡蛋、多少包饼(还分大包、小包)摄入量可达安全参考值,这种深入、细致的例说,消除了已食用者的恐慌,也保护了公众的消费信心,对公众、市场、政府无疑都有好处。   再看我们内地的媒体,报道奶品中的三聚氰胺时,镜头、图片多是受结石困扰的孩子,而怎样饮用才算超量这些与消费者、产业相关者休戚相关的元素,却被一些媒体忽略了;报道蛆虫柑橘时,一只白虫被触目惊心地放大,它实际的大小、来处、危害却不是报道重点我们不能说这些报道不真实,也不敢说这是新闻人的故意,但至少他们这样做忽视了不公允、不完整新闻所产生的负面影响,进而造成了误伤结果。    新闻首先是个良心活,然后才是职业活,也只有怀着做人良心、职业良知,才能将新闻处理得恰到好处。在这方面,港媒是我们的榜样,内地新闻人应借此次事件,好好学习香港新闻人的做法。( http://www.nxnet.net/pinglun/llgd/200810/t20081028_347276.htm ) 三聚氰胺污染毒奶粉事件本人写了一些评论与描述自已中毒孩子的诊治过程,渡过了难忘的70天 (2008年8月20日中毒症状出现到10月28日血尿检指标都正常了止), 但是当自已孩子天天会有机会因吃用鸡蛋、饼干而再次被三聚氰胺击中弱小肾脏时,不希望天天在大陆媒体见到的是类似 《专家释疑:孕妇吃含三聚氰胺产品不影响胎儿》、《问题鸡蛋缘何产生 专家:可能是气孔受污染》、《专家:含微量三聚氰胺鸡蛋无大碍》 这一类太缺乏专业水准的所谓专家胡说八道。 因为它们充斥在大陆媒体中,引用一位植生产品研究专家李阿根2008-10-28 在Blog《看央视左海水怪--巨型水怪节目》中评论也许最为确切: 昨日看了央视拾套,走近科学:左海湖水怪节目,发现水怪后两个月内,一直是记者三番几次的充当专家,没有去联系一家生物学、动物学、微生物学或者植物学的专家。一方面,大声说害怕和恐怖,一方面直接用手接触。 感慨,怪不得中国的学者做学问难,原来专业的事情都被记者解决了(不知道神七是不是记者发射的);也怪不得科学斗不过迷信,央视一直在拿着财政补贴宣传迷信活动。(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44449 ) 今天开写此系列,希望提供一些对三聚氰胺污染食物关注的人士有用材料。先写至此。 沈阳(网名:sz1961sy) 2008年11月2日 3时33分写于北京家中 QQ:13022830 MSN: sz1961sy@hotmail.com   家庭博客: http://w.org.cn http://域名资讯网.中国 ( www.DNSNews.cn ) http://数据经济网.中国 ( www.iitv.cn )
个人分类: 三聚氰胺瞎话|1153 次阅读|0 个评论
童年之死:媒体和成人的自扰
bookscent 2008-9-29 21:31
儿子在小学一年级顺利度过了第一个月。 9月1日上学那天,出发前的心情就像面对一个仪式。如果不是恰逢周一早上有例会,我 愿和妻子一同看着儿子走进教室。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这一天。在饱受正统教育的人的心里,这个平平常常的日子成为一生中无法解开的结。 我隐约记得自己刚上小学时的情景。那还是70年代,教室很简陋,课桌是像门板一样的东西,每个孩子都要自己带着板凳。我们是走着上下学。我还记得我的第一本田字格是姐姐跑去给我买的。开始几天我很不乐意去,但很快情况就有了巨变,我 成了人人夸奖的好学生。那时只有语文和算术两门课,我几乎不太费力就能考双百分,我觉得上学很自然、很简单。那一段有着我此生中不会再有的简单和欢乐。 在随后的几十年里,一年级的装备及书包的重量都在跟着GDP一同增长。 余光中在《日不落家》中写道:人的一生有一个半童年。一个童年在自己小时候,而半个童年在自己孩子的小时候。童年,是人生的神话时代,将信将疑,一半靠父母的零星口述,很难考古。 看着儿子一天天长大,我觉得我的这半个童年虽然不再如30年前那般简朴,但同样充满欢乐。我相信儿子的欢乐远不会少于我。 许多家长在感概现在的孩子学习压力大、社会干扰多、游戏和交往匮乏,等等,似乎只有自己所经历的那种童年才是幸福的。这完全是成人掺杂着怀旧的一种偏见。 我曾经拜读过伦敦大学教育学院教育系教授大卫帕金翰(David Buckingham)的那本《童年之死:在电子媒体时代成长的儿童》(After the Death of Chil dhood: Growing Up in the Age of Electronic Media)(张建中译,华夏出版社2005年版)。书的中文题目也许正迎合了上述想法,但其实它并不是这本书的结论。我觉得这本书之所以吸引我,是它的精辟并保持了中立与严谨的态度,它更像一本严肃的专著,而非不负责任的煽情。就如一场辩论会,书中给出了正反两个方面的研究论据。 关于电子媒体时代对儿童的影响,书中引述了艾尔凯德的一个观点,这也成为全书的一大亮点:书报这些旧媒体需要识字才能阅读,这是一种天然的知识障碍(intellectual barrier),而电视的普及消解了这一障碍,让儿童早早地接近了原本属于成人的世界,这对儿童的成长是催赶式的。或者说,当初印刷品将儿童和成人分开,如今重新整合到了一起。此外,随着社会的发展,童年的体制化(institutionalization of childhood)问题也出现了,儿童的教育成了固化的机构按照固化的程序所进行的一种职业化的行为。还有,儿童作为一个新的市场目标,也在受到越来越多的商业化的围追堵截。等等。这些认识是深刻的,但只代表了一个方面。 书中同样也展示了另一方面,认为电子媒体的出现对儿童是一种解放。我更相信这一点。这不仅是面对现实的积极选择,也是事实。 有MP 3播放装置,即便我们再忙,也可以保住儿子听故事的乐趣;当儿子痴迷于电视《哆啦A梦》的想像力时,我们会引导他读书,告诉他更多有趣的故事是在文字里;在电脑上玩了游戏之后,儿子发现去室外和伙伴们嬉戏更有魅力,从此对室外活动更加迫切也更加珍惜,每天都想着出去。玩是人的天性,儿童对快乐的单纯诉求得到了更丰满的满足,这有什么不好吗?每天下班回到小区,看着一群满嘴新词儿的孩子满头大汗沉浸在玩沙包的传统游戏中,我绝不会相信这一代孩子会有什么变异。 如果我们成人能放弃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方式,突破传统的价值理念,就会发现,电视电脑电玩的普及只是有限地改变了游戏的形式,知识障碍的消除莫不是让儿童在更公平的平台上成长。我相信,如果我们真能透彻把握这个娱乐时代的特点,就总会有办法利用电子媒体所提供的可能性,引导孩子全面发展。 媒体对童年之死的话题乐此不疲的夸大,利用话语权咬住所谓典型案例死死不放,不过是为了吸引眼球。这是成年人的自扰,与儿童无关。 《联合国儿童权利保护公约》第13条规定儿童有自由表达的权利,第17条规定儿童有接近各种媒体的权利,第31条中确定儿童有休闲以及参与文化生活的广泛权利。让我们一起回味《童年之死》一书的最后一句话:我们必须有勇气准备让他们来对付这个世界,来理解这个世界,并且按照自身的特点积极地参与这个世界。 电子媒体时代,童年正得到解放。我们不如将担心搁置一旁,以饱满的好奇心看着孩子如何青出于蓝。
个人分类: 开卷有益|6053 次阅读|0 个评论
部分媒体聚焦学术界的偏差
jlpemail 2008-4-14 08:51
部分媒体对于学术界的关注,正面少于反面。 他们的论调大概是:你们学术界花费了经费、人力,出了论文是正常的,出了书籍也是正常的;这些就不需要关注了,而一旦出现了论文造假、抄袭,教授争论或者有不珍惜自己生命的,看到这些,有的记者就比较兴奋。他们乐于看到那些阴暗面,那些东西是他们津津乐道的,乐于传播的。 农民在田间里走动,看见杂草拔掉了,不是新闻,没有人报道。高校、科研单位发现造假论文,处理了,也属于正常现象。本来不应该成为新闻的,可是一旦有人报料,就成了可以大肆炒作的、轰动一时的事件了。这样做的结果,不见得利于学术界的正常建设,因为事件的炒作后果往往导致的不是最初揭发者的初衷。结果是变了味的。 这样的炒作不但没有起到警示作用,反而可能起到了示范作用。这类似于一些曾经热播随后被禁播的所谓破案电视连续剧。他们展示的是犯罪的详细过程,对于罪犯的描写栩栩如生;对于正面形象的刻画反而苍白。 以前段时间热炒的南北教授的争论为例,有些媒体关注的焦点恐怕不是学科建设,而是两个教授吵起来了,还动了粗口。 再以屡见报端的教授、博士、硕士自杀事件为例,(准)高级知识分子的自杀率没有报道显示的那样高,但是这些事件的暴光率高的相当不正常。这样的报道起到的作用之一就是恶性循环,加剧了那种人们不愿意看到的状态。(准)高级知识分子们的生存压力的确有,但采取极端手段解脱的比重毕竟很小。 部分媒体热衷于传播学术界的负面消息、新闻,反映了他们在潜意识中对于学术界的怀疑或者不能正视。另外,有些学术思想的确不容易懂,很难传播,记者们一写报道就出偏差,就被动。 故此,他们的报道聚焦点难免偏颇。极力渲染学术界的负面新闻,并不一定意味着媒体的公正度高。这些报道其实反映了部分媒体以及读者的不良期待瞧,他们又出问题了;虽然我不属于那个圈子,可还是发现了他们的问题。他们并不像以前显示的那样高明。
个人分类: 编作交流场|3920 次阅读|3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5 12:5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