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面对面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狗很勇敢,但并不敢面对
热度 7 SoSoliton 2011-9-20 20:40
段奇清先生在其文章 “ 狗并不怕蹲下 ” 中说了一个关于大军阀张作霖和狗的故事: 一次,张作霖去一个亲戚家,路过一个村子时,突然一条大狗向他冲过来,虽说那时他才十一二岁,但他听人说过:遇到狗来袭击时,跑是跑不过它的。但狗怕人蹲下。你蹲下时,狗以为你要捡东西打他,它就会落荒而逃。 于是他蹲下了。这一招着实管用,他一蹲下,那狗掉头就跑。然而让他没有想到的是,他刚一站起来,那狗就又龇牙咧嘴地追过来。他又赶紧蹲下。几番之后,即便他再次蹲下,那狗也不再害怕了,竟一个猛子扑了过来! 正在他吓得哇哇大叫的时候,那狗却嗷嗷哀叫着跑掉了。原来一位过路的老大爷捡了一粒石子扔了过去,正好打在那狗的前腿上。老人对他说: “ 孩子,蹲下去就要捡东西打它,老不出手,狗就看出了你的破绽,认为你不过是虚张声势,最后吃亏还是你自已。 ” 这则故事有点象成语典故 “ 黔驴技穷 ” ,只不过这只狗从一开始就疯狂进攻,并不象虎一样,看见人这个 “ 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 ” 。但其后的伎俩都是一样的, “ 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 ‘ 技止此耳! ’ 因跳踉大喊,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 张作霖很幸运,没有被那只狗 “ 断其喉,尽其肉 ” ,全仗那位过路的老大爷,该出手时就出手!看来,对待恶狗,一味地退让是不行的!张作霖能从儿时跟狗对峙的经历中悟出如此深刻的道理,由此不难理解他不愧为一代枭雄了。 看了这则故事,我也想起了我遇到的类似经历。一次,我并不是去一个亲戚家,但在路过一个村子时,也发现一条大狗突然向我冲过来,虽说那时我也四十几岁了,但我从来没见过这种狗现象:狗不断地追着我狂吠,但始终跟我保持三五米的距离,我下意识地转过身面对它时,它停止了追击和狂吠,表情也好象友善了很多,还摇起了尾巴。然而让我没有想到的是,我刚一转身继续往前走时,那狗就又龇牙咧嘴地狂叫着追上来。我又赶紧转身面对它,它又停止了追击和狂吠且又摇起了尾巴。几番之后,那狗终于没再追上来,也许自感无趣了! 狗很勇敢,但并不敢面对。
个人分类: 无所事事|4327 次阅读|7 个评论
[转载]科技金融面对面——2011 成都
dongzg101 2011-9-9 05:22
科技金融面对面——2011成都第三届优质科技项目与资本对接会成功召开 科技部门户网站 www.most.gov.cn 2011年09月07日来源:科技部 8月26日,由成都市科技局、成都市金融工作办公室等单位联合举办的“科技金融面对面——2011成都第三届优质科技项目与资本对接会暨物联网成果发布会”在成都世纪城骄子国际会议中心召开。科技部科研条件与财务司、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以及近百家投资机构和科技企业代表出席了本次大会,会议由成都市科技局局长刘筱柳局长主持。条财司邓天佐副巡视员到会致辞。 有关与会专家做了“加强科技与金融结合,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创业板发展与自主创新战略”等主题发言。来自全国的投资机构和金融机构与科技型中小企业代表签署了投资和授信合作协议,签约金额达1.4亿元。在会议期间,举行了物联网成果发布会和优质项目融资路演。
1317 次阅读|0 个评论
央视面对面采访陆教授
zhshbox 2010-11-7 22:46
今天回来,打开电视,不经意间看到央视面对面 柴静正在采访陆化普.看来现在央视真的很重视交通,已经多次就交通问题做专题节目了. 陆教授在节目中主要表达了两个观点: 一:城市规划不合理是造成交通问题的最根本原因 二:再也不能挤占自行车和行人的交通空间了. 其中第二个观点也是我很赞同的,也是我正在研究的. 顶.
个人分类: 慢行交通|3916 次阅读|3 个评论
装修记2:瓷砖
woodenson 2010-9-20 14:13
现在内心挣扎,我的想法很简单,只是想自己在装修时能够省点钱,所以选材确实跑了不少市场,参加了不少团购,也确实找到了一些价格尚可的主材,可是为什么确定了的东西,到交货前总会冒出这样那样的问题?究竟我们应该是坚持合同还是坚持人情?瓷砖,唉,纠结! 话说一个月之前就开始参加团购,虽然没有下订单,但也基本确定了罗丹,款式也选好了,价格也确定了,之后交给我的装修公司mdm,当时是8月25日左右。我以为瓷砖的事情已经搞定,但9月10日突然罗丹的人员打电话,说我要的特价砖需要重新申请才能批准,至少要20天左右才能到货。舍特啊,半个月的时间不告诉我货要推迟,临到用了告诉我!我心里这个窝火!当即回掉罗丹,换宏宇,毕竟在前期调查时,发现宏宇价格比罗丹低,而且还曾经交过一点定金。 于是11日到桥北华东茂,敲定了宏宇。不过麻烦接着就来了,宏宇的经理对我很不错,因为是南大较早的订单,给了我极低的折扣。当我准备把这个订单提交mdm时,宏宇的电话就不断地打来了。也是在此时,我才恍惚明白了mdm和签约主材商间的关系,如果客户在外面买到的主材比mdm低,那么主材商要被重罚。这一方面确保了主材商和mdm的利益,但也使主材商失去了一些扩大业务的机会。说心里话,我对宏宇印象很好,他们直接给了我最低价,而因此却要承担重罚的结果。 规则还是人情?纠结啊。如果按照合同走,按照规则,我能够拿到最低价,mdm也能获得合同利益,主材商会损失;如果按照人情,人家对我很好,我却给人一刀,有点不义。唉,我只是为了少花点钱,怎么搞的象做贼一样忐忑呢。 怎么办呢??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278 次阅读|0 个评论
装修记一:开工前的准备
woodenson 2010-8-13 18:36
8月13日,现场交底,这也预示着我们家装的正式开始。回想近一个月以来的奔波跑路,还是有不少辛酸历程。正如前不久参加一次家装团购会中团长所言:家装绝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绝对是一件痛苦的持久的,而且斗智斗勇的过程。我觉得自己真的是没有投入太多的精力,但已经深深感受到家装中的种种困顿,这是一场战斗! 对于刚刚拿到人生第一套房子的人,其实还是兴奋更多,也正是抱着这种心情,虽然已经预感到后面两三个月会是战火硝烟,但我们还是愿意去乐观面对,上点当受点骗也罢,受点苦流点汗也罢,把自己的窝装好就好。不过,话说回来,在可能的范围内,还是要尽量减少些损失。 在装修公司的选择上,我们最终选择的面对面。这其实并不是我们真的完全相信面对面,只是在对比了百安居等两三个公司后,觉得似乎面对面的层次可能和我们的消费水平差不多。另外就是面对面在南大和园建立了一个服务点,或许他们的投入和付出会比其他公司略好。其实,在我们还没有确定面对面时,已经有无数的装修电话几乎打爆了我们的手机(这一点,我不知道是要谴责南大还是物业抑或开发商,总之是卖掉了我们个人购房信息的人,恼人的很)。有时,我真觉得人总有点受虐狂,别人上赶着要你的,给你打折让利的,你不屑;却偏偏自己去追着别人屁股,上门讨要,最后折扣也低,别人也不重视(当然也不一定,呵呵)。所以,一定要掌握主动权,装修如是,科研其实也是。其实,现在回想,当初的决定还是有些草率,考察也不充分。不过已经确定了,也没有必要后悔,姑且相信面对面是个大公司,应该不会拿南大的一两户砸了招牌。 在签合同时,其实我们也过于草率。当然,我们也有理由相信,这是面对面的某些设计师搞了些小把戏。他们说报价是一个系统,无法提前告知,所以直到我们签合同的当天下午,才见到了正式的报价单,报价比我们的预期高了至少1万。而在这短短的两个小时内,我们又不可能去细究哪些需要哪些应该去除,最后虽然纠缠了下下,还是把大名落上。当然,这也是我们自己的无知和软弱,其实是应该把报价单拿回家好好研习讨论一下,然后再约时间签合同的。此外,尽管面对面说是搞活动,88折,但其实根本没有这个折扣,因为他们管理费、水电改造等其他工程都是全额的,算到最后,能有9折就不错了。而且,这个88折可能一直都有(至少网上查到他们搞了很多次88折),所以也就算不上什么折扣了。 还有就是当把合同签订后,设计师的态度似乎就有些改变了。本该前两天发给我们的立体图纸,催促了两次还是没有,说是要到水电改造期间了;说是今天交底,监理、设计师、施工经理和客户四方现场交底的,监理没来,而设计师居然也不知道监理是谁,还要电话问其他人(虽然我知道,装修公司的监理,本来就是一个摆设,但摆设至少也要现身才对,至少让我看到你们的诚意);此外,至少有两次和设计师的预约上,他们都迟到了半小时以上。正如前人提示的,交钱签约前你是大爷,交钱签约后他是大爷。后面如果再出现这种事情,我可能会采取些措施。 在建材的选择上,尽管不懂,还是想提醒下未来装修的朋友们,应该早些关注。主材的类型、品牌、价位,你了解的越多,装修公司的猫腻就越少。团购会我去过一次,当时还真觉得他们价格很低。但后来上网一查,尤其是一跟踪观察,发现基本上某个团购网站合作的团购品牌都很一致,而且几乎每周都有团购,他们的价格虽说确实也比较低,但根本没有降低到他们所讲的跳楼价、吐血价。或许,选择其中的某些特价款确实是优惠,其他款估计和市场上也差不多。其实,团购会就跟超市每每会打出一两款特价商品一样,其余的价格该高还高,该低还低。当然,这种团购会我参加的还比较少,只是一点粗浅的体会。 话说了不少,总体而言还是高兴多一点。下面的事情还有不少,慢慢再讲。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520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 18:2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