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挑山工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暑假小悟
wangbing187717 2014-10-24 12:49
暑假一直忙忙碌碌,看见手上磨的老茧有一丝欣慰,因为生活这样才充实,不管累不累,其实生活我们要重视它使你乐不乐,最主要的是它能不能让你感到心安!只要心安,那一切都在正轨上前行,你应继续驾驭好航行的方向。 还有一点你可以报怨生活一时,万万不可一世! 说到这里,到底什么是心安呢?最直观的理解,心安就是你干的事没有违背良心,能够感到生活过的踏实。做到心安,实在是有些困难,但是我们应该慢慢地靠近它,最终达到它! 一个男人的一生,在我看来,他就像一个挑山工,不是说大家小学语文课本上学到的 挑山工 ,这里我们不赞扬他黝黑的皮肤,稳健的步伐,以及坚强的脊梁,这些既是勤劳的张显,又是岁月的积淀!我们应该关注他那肩膀上的扁担,以前挑水也用这东西。 关注扁担,关注人生!在我看来,一个人自从出生就挑着一个担子。一端装的是家庭,一端装的是事业。人的成长过程其实就在不断地再往这两端放东西,只是一个人和一个人放的方式不同,放的速度不同,放的东西的质量和性质业千差万别,还有非常主要的一点就是不同的人会在两端选择不同的投入!对于同一个人,每个人生阶段肩膀又放在扁担不同的位置来当它的支点来维持生活,不同的人生阶段又在两端投入的多少不同。要使这个杠杆平衡,你有两种选择,一是改变两边的重量,二是改变支点,你又如何选择呢?这里我们能谈公平吗?显然很难,但是又追求平衡!如果失去平衡,你会感到挑着很累,其实我们大多数人都累着,这就是生活。这里所说的家庭和事业,它们又存在什么关系呢?好像家庭是事业的基础,而事业又是家庭的基础。这就是使人一生下来就感到纠结,该从哪头下手呢?事实证明,不管从家庭下手,还是从事业下手都会产生两种结果,有的人幸福,有的人不幸福。家庭里最主要的是感情,其中包括亲情,爱情。事业里要有技术,本事,朋友伙伴,当今社会,乃至历朝历代我们还要重视自己的知名度,这个的重要在当今显得更加凸现!不仅要有技术,还要提高自己的知名度,这个里面有太多的学问! 现在的我们,如何选择担子的支点,如何给两端装东西,各自装多少,需要平衡还是不平衡,我们在思索!千万不能一直想着而忘记了挑的担子,忘记了往里面投东西呵! 暑期感悟,个人薄见!
2287 次阅读|0 个评论
清明,挑山工,呼哧赫哧
热度 1 yonglishi 2011-4-8 13:54
清明,挑山工,呼哧赫哧
今年,清明节,一个好天气,决定爬爬山,健健身。还没到山门,了不得!车流如洪! 节假日出现这种情形,大家已经司空见惯,我还是希望:假如碰上人少,那心情一定好些。 往山上走去,熙熙攘攘,川流不息。 发现:大量人流的涌来好像干扰了挑山工,他们被熙攘的人群夹裹着,前行的路变得更加困难!我只看见他们挥汗如雨、只听见他们赫哧呼哧;他们依山势而息,就梯级而坐;他们俯饮溪水,干爵点心;他们背负水泥,一包、两包、三包,头顶重量,八十、一百、贰佰;看看,他们身上披着的皮夹克,真的能减轻皮肉的磨损?瞧瞧,他们手中紧握的拐杖,真的能分担肩上的重量? 他们告诉我,一天三趟,一百斤水泥, 40 元!我想:这爬山的人流中,有几人能挣这钱!我想,无论谁,他都会感慨、珍爱朴实人民的辛勤劳动!
3133 次阅读|1 个评论
博士生与农民工可以进行比较
热度 2 wangdh 2010-8-14 01:52
博士生与农民工可以进行比较 (王德华) 曹老师的一篇关于博士生和挑山工的文章引起热议。 无疑,在当今中国关于博士生待遇和农民工问题,是敏感话题。谈这个话题,没有心理准备是不行的,挨砖是必然的。 相信有些博友是误解了曹老师的本意,所发议论也是在误解的基础上所言。不多说。 那么博士生与农民工可以进行比较吗?可以比较。 怎么比较?要看比什么。 进行比较,必须有一个共同的单位 (currency) 。 生态学上为了对各种生物类群在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功能)进行比较,引进了能量 (Energy) 这个概念。把能量作为统一的货币,植物(初级生产者)、动物(消费者)、微生物(分解者)等等不同系统之间,就可以进行一些比较。如在一个草原生态系统中,蝗虫、老鼠和牛羊等种群对植被初级生产的消耗各占的份额是多少?植被生产在不同消费者种群之间的分配是否合理(符合人类经济发展需求和自然系统的持续维持)?通过计算系统之间的能量流动是可以定量化的。 所以,只要确定了统一单位,任何两者之间都可以比较。 人格和尊严 :博士生和农民工在人格上是一样的,在尊严上是等同的。都需要人格上的尊重,尊严上的尊重。 地位 :社会分工不同,导致社会地位不同。社会需要博士生,也需要农民工。虽然地位不同,但没有高低贵贱之别。劳动都需要尊重,都需要社会的认可。 报酬 :虽然可以用数字表示,很容易比较。博士生是技能培训,农民工是劳力支出。前者是生活补助或津贴,后者是劳动报酬。至于付出的劳动是否与报酬相匹配,取决于多种因素,包括政策和管理者本身等因素。报酬的计算有短期(在学期间)和长期(工作之后)之别。博士学位者, 60 岁后可以享受退休待遇;农民工一生靠体力生活,一旦丧失劳动力,就没有了生活保障 (子女孝顺,赡养父母,当另说)。 贡献 :不好比较。农民工花费劳动力有一年的收成,粮食可以养活很多人的命,也可能颗粒无收 (如最近甘南的泥石流灾害)。也许博士生花费巨资后的一项成果可以创造巨大的价值,可以拯救一些生灵,也许花费不少银子后的所谓国际学术期刊论文(或者国内核心期刊论文)几年后都没有人引用过。在饥饿的时候,农民工的贡献明摆着的。再多说一句,也许农民工忍受巨大的身心痛苦和磨练后,给国家培养出了大学生、研究生、博士生、教授、官员,这个贡献怎么算?你的贡献很大,你是父母的血汗钱培养的,怎么说这个理? 您还想比较什么?还有哪些可以比较的?哪些是不可以比较的呢? 其实,我看到曹老师的文章,第一眼看到那照片后,心里就充满了无限的悲哀、凄凉和心痛。如果那是我的父母,我一定会哭得稀里哗啦,这里面的成分谁能分析得透?可是,这就是挑山工的生活。他们为了什么?生活。他们需要什么?公正的待遇,社会的尊重,更需要尊严。 我在大学期间到泰山,见过泰山上的挑山工。泰山挑夫的影子不会忘记,如果你爬过泰山十八盘,就就会明白那是一种什么样的震撼。去过长江小三峡,那赤脚裸身的纤夫的影子,也让你难以忘怀 社会上有多少这样的工作?有多少人在从事这些工作?怎么才算过有尊严的生活? 如果博士生真有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感的话,不应该是谩骂和抱怨。即使导师苛刻,甚至过分,作为处在学习技能和能力培训期间的博士生们,该如何做是很清楚的。跟导师斗,你能得到什么? 每天看着社会都不满意,除了谩骂就是抱怨,几年后你又得到了什么?静下来想想当初自己怎么报考的研究生?怎么进的这个实验室?为什么选择了这个导师?想想家里逐渐年迈的父母,想想家里期盼的妻子和孩子,想想自己的未来,想想自己的追求和事业 是不是有很多的事情需要你做,很多的责任在你的肩上。 当然,发泄是保持心理平衡的重要途径,也是自己的权利。郁闷了,憋急了,找朋友倾诉一下,到 KTV 狂吼一下,摔个杯子,撕几篇读过的文献,都是可以理解的。安静下来,还得认真对待自己的学问,为了自己,为了家庭,为了亲人,为了导师,为了科研事业,也为了国家。您说是吧? 天热,烦躁。冲把脸,昏言几句。 (王德华 2010.8.13 ) **************************** 转载曹老师的图片(谢) (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52458 ) 转几幅网络照片(致谢):
个人分类: 个人随感|12593 次阅读|11 个评论
都是爬山的,没啥不能比!
热度 1 boxcar 2010-8-13 19:54
曹广福老师因为一篇图文并茂的博文博士生们,与他们相比,你还觉得亏吗?【 1 】,又挨骂了,对此俺深表羡慕和同情。羡慕曹老师照片拍得漂亮、博文写得深刻,同情广福兄吃力不讨好,总有人读不懂文章的深意就很冒失地跑过来拍砖(匿名居多)。不过曹老师反应迅速,很快又写出雄文博士生为什么不可以和农民工比?【 2 】,更深入地分析了相关的问题。其实俺早看明白了,研究生待遇这个话题是既吸引眼球更吸引火力的,沾上了多半要挨人骂被拍砖,所以在此前俺在博文杂谈待遇【 3 】中才大耍滑头。今天早上写了篇鼓励导师和研究生说实话的博文,傍晚就借着这股劲儿说几句心底的实话(不耍滑头的实诚话),公然站出来支持一下曹广福老师。因为,在我看来,博士生和挑山工都是爬山的,没啥不能比的。 挑山工们是爬山的,这个我上小学的时候就知道,因为当时学过一篇著名的课文挑山工【5】,当时也曾是深受感动的。可惜我出门旅游次数太少,特别是没到过正在建设和修缮的名山古刹,所以没机会亲眼看到挑山工如何卖力气干活,只能从别人的描述和照片中去体会他们的辛劳。还有一句话攀登科学高峰,也是 20 多年前我上小学时就听过的,当时觉得很崇高很神秘,更是非常神往,以至于小小年纪曾有理想要当科学家,便是也想去攀登一下科学高峰的。科学家们攀登科学高峰是其本分,科学家最大的后备军广大的博士生们自然也应该在攀登科学高峰的路上。所以我才说,农民工和博士生其实都是爬山的,没啥不能比的。 其实,关于研究生(包括博士生)爬山这档子事儿,我也曾写有专门的博文【 4 】,不过该文主要强调的是导师在翻山过程中的职责。现在不妨借着这个话题说说研究生(含博士生)在攀登科学高峰过程中该做什么。如前问所论,导师固然应该带学生去翻山,在关键阶段和节点上发挥难以替代的作用,但绝对不能完全取代研究生的作用。研究生们(特别是博士生们)应该明白自己的职责所在。在攀登科学高峰的过程中,博士生们不是两手空空、很清闲地看浮光掠影,逢良辰遇美景摆 POSE 拍靓照留下美好瞬间,更不能坐着滑竿小轿、摇着折伞优哉游哉地上山,相反,他们应该如挑山工一样是负重登山的。 博士生登山时所负之重,首先是从导师那里受领的科研任务。正常情况下,博士生手头都有导师安排下来的科研课题,无论课题难易、具体安排简繁,都有一定量的工作需要做,特别是一些以前没人做过的新东西要做(创新)。这就是博士生要背扛的砖头石块,把这些东西背到一定的高度,才能有所建树,例如在半山腰修个凉亭、竖个石碑什么的,这叫阶段性成果;最不济的也是把原来不好走的山路铺上一条不断蜿蜒向上石阶,相当于建立一些方法和手段,给后人前进铺路。所以说,博士生其实是科研的挑山工。 其次,博士生负重登山,锻炼的是能力,收获的是成功的欣喜,当然也能顺便获得一些报酬。一个新的挑山工,可能没办法一下子背 200 斤的东西,但经过多次负重登山以后就可以,博士生通过负重攀登科学高峰,可以得到必要的锻炼和磨砺,使自己的科研能力得到大幅度的提升。参加过一些重要的科研课题的研究,取得的每一个进展和每一次成功,都能收获一份成功的喜悦,当署有自己名字的科研成果得到承认之时,就像一个参加过重要工程建设的工人工匠的名字刻在落成后的碑文上一样,颇为荣光。目前国内博士生的待遇总体不高,可能也不尽合理,或许和挑山工赚的那点儿辛苦钱很难说就公平合理一样。 博士生之所以不愿意被拿去和农民工(此处主要涉及挑山工)比较,大概缘于一种具备多重前途选择性所带来的优越感。因为 读过了博士生拿到博士学位以后,博士们在面临就业时是有很多选项的(至少在理论上有),可以在高校里面找个位置去当教师,也可以通过考试和其他多方努力当个端真正铁饭碗的公务员,还可以自主创业当老板,更不用说可以接着从事科学研究工作做博士后等等。相比之下,那些挑山工(农民工)除了每天背 N 多的砖头瓦块石材什么的上山,或者找另一个哥们儿搭伙抬滑竿,以外还能有什么选择?当然,挑山工富裕的是力气,博士生富有的是知识和智力,按照古人留下的那句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老话,博士生难免产生优越感,而不愿意被拿去和挑山工相提并论。可惜,这句话在教育落后、智力稀缺的古代或许还有一定效果,在科学昌明、文化进步、教育都产业化了博士大批量生产的今天,已经显得不那么灵光了。 ~~~~~~~~~~~~~~~~~~~~~~~~~~~~~~~~~ 参考: 【1】 曹广福: 博士生们,与他们相比,你还觉得亏吗?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52458 【2】 曹广福:博士生为什么不可以和农民工比?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52701 【3】 吕喆:杂谈待遇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49188 【4】 吕喆:导师要带研究生们去 翻山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41573 【5】 http://v.youku.com/v_show/id_XOTE0NjQ1Ng==.html
个人分类: 教育|8118 次阅读|8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00:4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