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上半年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难忘的2020上半年
热度 3 rczeng 2020-7-5 09:50
难忘的2020上半年 【心语】 1. 人生走过的每一个脚步都在时空中留下了印记。或许你自己不在意、不留意和不经意。因为岁月已逝,印象模糊。 2. 每一天生活都是一次修行;每一次感动都是一次洗礼。每一篇论文都是一次星际旅行;每一次写作都是一段心灵之旅。 3. 用文字激荡心灵,用语言洗涤灵魂。黎明前开启一扇窗,黑暗中点亮一盏灯。 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是高校教师的三驾马车。冠状病毒疫情给大家带来了全方位挑战,留下了不同以往的一学期。毕业生匆匆离校了,甚至来不及告别,而我心里却从此装满了牵挂。 一、教学是饭碗。 教学是教师的本质 和核心的工作,保质保量完成责无旁贷。“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师者,一言一行,潜移默化影响学生一生。 线上教学是不得已之举。“云端教学”给线上教学带来了朦朦诗意。老师们似乎成了孙悟空,可以腾云驾雾,来去无踪。云上指导学生已成为常态。自从2月初网上开学至6月底线下毕业生答辩,始终紧张而悬着的心随着毕业生的离校而逐渐踏实。今年本科毕业生不能做试验,对于理工科学生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损失,他们/她们丧失了一个绝好的实践学习机会。毕业论文要么改为设计,要么只能写综述。只有极少数学生年前进入实验室,取得试验数据。 如何保障课堂质量和毕业论文质量标准不降低,老师们进行了热烈讨论,也都下了一番功夫。为了不让一个学生掉队,老师们使出十八盘武艺,弓弩枪刀,样样精通。挑灯夜读,或钉钉、学习通、或QQ、微信,进行网上教学和指导。有时联系不上学生,担心学生有什么麻烦事,反复打电话。学生不接,联系同学再打,再不接,联系辅导员打电话。 也常发现学生白天在田地里干活,只能晚上学习的情况。这时候则鼓励学生珍惜这段时光,多为父母干农活,体谅父母劳作的艰辛,思考日后如何回报父母。也有不少家庭遇到特殊情况,如有病人住院,需要看护。因家庭和学校环境的巨大差异,也让学生产生很大的心理落差,面临学业、考研、就业的精神压力。适时给与学生考研指导和心理疏导,推荐学生调剂学校。收到多位同学的感谢,包括录取到日本早稻田大学的一位材料化学学生和录取到山东大学的高分子专业的一位学生。成功地将一位准备研究生“二战”的学生揽入自己门下。 本科毕业论文答辩 本人今年指导本科生毕业论文9人。学生们都按要求完成学业,顺利毕业。最后,我在QQ群里留言: “本科毕业设计工作全部结束,谢谢同学们的配合!祝同学们前程似锦!” 学生:“感谢老师的悉心指导,祝老师工作顺利!” “有时小小的批评有助于你们成长! 工作中注意细节,追求完美,工作与人生都会顺利一些!” 学生:“整个毕设下来,我收获很大,在此感谢老师指点!如果将来在材料设计方面有遇到镁合金防腐方面的问题,我会第一时间想到您的!” “如果能做点实验,效果会好很多,很遗憾疫情影响,耽误了大家的学业。” 老师也面临一些困难,云上上课、指导学生论文、硕士、博士招生、培养方案修订、教学成果申报、招生宣传、招聘面试及其它日常教学工作。有时,工作效率的确不高。比如,仅硕士研究生招生就分5批、博士研究生招生分3批;招聘也搞了3批。特殊情况下,个别学生从不主动联系老师。老师采用多种方式也联系不上学生。学生烦躁,老师焦虑。需要动员多方力量才能恢复畅通渠道。指导硕士毕业研究生5人,评阅硕士论文20多篇。组织系部老师申报并获批校级教学成果奖1项。比较高兴的是,课题组有4位学生考取中科院、985、211博士研究生,这是历年来录取最多的一次。发表论文记录也是历年来最好的。 石榴花心 二、科研是自留地。 种田需种自家田。教学之余,做好科研,才能开拓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若不撇开终是苦,各自捺住即成名”。在那荒无人烟的地方,埋下一颗种子或种下一棵小树,细心培土浇水,静待春日生根发芽。年复一年,小树苗或将长成苍天大树。不毛之地长成一片森林,引来百鸟欢歌,孕育涓涓细流,留下片片荫凉。 (2020年6月29日)2020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ShanghaiRanking's Global Ranking of Academic Subjects)榜中山东科技大学材料学科排名创历史最高水平,进入世界排名301-400位,国内排名74-93,比肩山东省内另外5所高校:中国海洋大学、青岛科技大学、曲阜师范大学、山东师范大学、济南大学。 来山科大10年间,培养毕业硕士、博士研究生28位、在读硕士、博士研究生10位;其中11位(课题组14位)毕业硕士研究生攻读(香港大学、上海交大等)博士学位,研究生获得国家奖学金8人次(课题组10人次),一位学生获评全国高校“百名研究生党员标兵”;发表SCI学术论文110多篇。另外,课题组培养本科生100多位,推荐学生去日本早稻田大学、美国及香港大学、香港城市大学等留学,为材料学科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的一份贡献。 今年完成国家自然学科基金面上撰写和申报。课题组共申报国基4项,发表论文20多篇,其中受邀在Journal of Magnesium and Alloys (JMA, IF 7.115)和金属学报英文版发表综述论文;参与撰写中国材料研究学会科普著作;受聘为Bioactive Materials (BM, IF 8.742)编委;获得Science China Materials (IF6.098)优秀论文1篇。经BM、JMA、金属学报英文版期刊公众号发布论文推文多篇。 三、服务社会能力是个人价值的体现。 各种评审活动成为教授的重要工作内容。每次评审都是一次学习的过程。这些包括项目、基金、学位论文和职称材料评审、人才推荐、招聘、论文审稿、学位论文答辩以及学生推荐信。这些临时性工作都是刚性的,必须按时完成的,基本来自国家科技部、自然科学基金委、编委会期刊编辑部、单位领导、学生等。有些季节性工作需要大片集中时间,如学院硕士论文预评审、科技部“政府间重点专项2019年度第一批视频评审会 ”、国基青年基金评审。参加(上海交通大学、山东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上海大学)博士论文云上答辩及开题报告4次。 课题组发表论文越多,业务审稿量越大。6月份审稿通知、催审信如雪片似飞来,有时一天来了5封审稿通知。不时有焦头烂额之感,不时有审稿失约的情况。2020年1-6月底,审理英文刊稿件53篇,中文稿件4篇。平均每月审稿9.5篇。4、5月最少,每月7篇,一月审稿最多,达14篇。 亮点工作: 1.2月2日提出推迟2020年国家自然学科基金结题和申报截止时间建议,当日上午被国家基金委采纳和公布。 2.6月30日撰写科学网博文“ 新刊异军突起浅析-从材料科学视角来看 ”备受关注,授权中国知网公众号转载。 3.历时5年多的研究“ Microbial ingress and in vitro degradation enhanced by glucose on bioabsorbable Mg–Li–Ca alloy (葡萄糖引起的Mg–Li–Ca合金微生物入侵和体外降解加速)”工作发表在Bioactive Materials(5, 2020: 902-916)。 4.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推荐“第二届全国创新争先奖”候选获奖人 。
个人分类: 随笔|10472 次阅读|7 个评论
朱珍华:2014风光台历(上半年)
热度 1 cswen 2014-1-7 09:15
个人分类: 朱珍华幻灯片|2836 次阅读|1 个评论
2011年7月1日
Smile321 2011-7-1 11:21
2011年7月1日 今天七一了。 2011年上半年过去了,下半年开始了。 已经不是第一次发现:时间是如此飞快, 快得我还来不及反思,来不及感悟,来不及后悔。 一天一天,一年一年,很快的,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多做点事情吧。 让生活多些有意义的回忆, 让生命多姿多彩,有滋有味!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406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2010年上半年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上午试题和答案.pdf
zhaopei 2010-8-26 15:43
请仅参考项目管理部分的选择题。 2-1 , 2-2
个人分类: 3G工程与管理策略|3136 次阅读|0 个评论
上半年小结
xiegming 2010-8-14 11:43
过几天就回北京了,意味着假期即将结束,下半年的事情又要开始了.给自己的上半年简单小结一下: 1. 硕士2人顺利毕业,1个延期.虽然是毕业了,一个还获得了优秀毕业生,但是其实过程很惊险,着实让我急了好几回.延期的学生也一波三折,目前算是明确了明年毕业的科研课题,争取到时候能够顺利毕业吧,房子\妻子\孩子都有了,文凭也不能少. 2. 教授没有评上. 今年是头一次申请,早就知道竞争激烈,一个红心两手准备.知道了教授会投票结果后,我就撤了申请,谁都不容易,明年再来吧. 3. 基金没有获得. 这个更是意料之中的结果,虽然花了大量精力来认真准备申请书.这才是高手如林的竞技场,就把这当成对自己进行激励的一种方式吧.明年继续努力! 4. 本科生课程完美收场. 这个是我最高兴的地方,很多学生做了很多很好的工作,收获盆满钵满.于是报名了学校的教学培训,争取明年再上一层楼. 5. 科研在平稳进展.经过2年的调整,队伍建设比较到位了,下半年该出些成果了.几个博士生的进步也很大,分别在自己原有的层面上有了很大提升,希望他们也能够更自信一些,成熟一些,将来能够骄傲地毕业. 6. 机器人竞赛发展良好.不论是5月的中国水中机器人大赛,还是7月的中国机器人大赛,从各个方面都比去年有了不小幅度的提升.希望明年继续保持这个势头. 7. 身体有所恢复. 遥想当年,踢球我可是满场飞奔的主儿,只有踢足球才能让我感觉到疲惫,其他运动总感觉有劲没有使完.可是最近3年,体质差到了极点,好久也没有踢什么球了,踢也踢不动.今年上半年有了明显改善,虽然不能负当年之勇,但是和同龄人相比,体力就算相当好的了.希望继续保持. 我抬头放眼一望,仿佛看到了一丝曙光~
个人分类: 记忆·感触·工作|4490 次阅读|1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7 15:2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