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西游未记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事出有因
tangwei 2010-11-11 12:25
八戒最近路上哼着《行者》这歌,晚上就老看天上的月亮,惆怅的样子。悟空也看着天,但他看的不是月亮,比月亮远多了,好像看到天外面去了。悟净还是没事整理行李,好像师父教的歌也没怎么见他唱,也许悟净压根就没啥音乐细胞。 三藏也不知道这歌曲编的是对是错了。一切皆有因的,这歌曲能编出来,也是有它的因。 三藏这么想着
个人分类: 有些故事|2609 次阅读|0 个评论
乘客与行者
tangwei 2010-11-10 09:38
“取经的路上,师父有时候骑着白龙马,有时候走路,不说话的时候他都在想什么呢?”八戒走着走着就开始胡思乱想,“师父会不会像我一样也有些无聊会想些乱七八糟的呢?” 这个问题不好问师父,问了,我就真是呆子了。问大师兄?大师兄没空,他在前面抓兔子放兔子玩呢。悟净闷声闷气的,问了也不会说,就会憨笑,无聊的时候他也就会整理整理行李。 这个问题纠结了八戒好几天。 三藏注意八戒好几天了,问道:“八戒,是不是有什么心事?” 八戒说:“师父啊,我这心事倒不是为自己想的心事。” 三藏笑笑说:“那定是无聊的紧,去想别人的心事了。” 八戒这时还是不敢说心里寻思的是啥,就学着悟净的样子憨憨的笑。 三藏前后招招手,喊道:“悟空,悟净,你们也来。最近我编了首歌,名字叫做'行者',教会你们唱吧,免得你们无聊。。。。” 女儿国过去咧,西天的路不需寻 这路途无法停,只有前进前进 被你收的心,念你给的经, 我们很相信 前面盘丝洞到咧,你在想啥捏 悟空不安宁,那八戒睡着咧 被你收的心,念你给的经 我不是不相信 心里有心经,背着金刚经 西天没到咧,我要去取经,取经我的命 我不是不相信 天空有点阴,没有几颗星 那个嫦娥捏 Yes I'm going Paradise I must hurry Paradise Where your life is happy always So I'm going Paradise Going Paradise with us And your life will be happy always —————————————————— 附上最近听的王菲的歌:乘客 林夕的词 高架桥过去了,路口还有好多个 这旅途不曲折,一转眼就到了 坐你开的车,听你听的歌 我们好快乐 第一盏路灯开了,你在想什么 歌声好快乐,那歌手结婚了 坐你开的车,听你听的歌 我不是不快乐 白云苍白色,蓝天灰蓝色 我家快到了,我是这部车,第一个乘客 我不是不快乐 天空血红色,星星灰银色 你的爱人呢 Yes I''m going home I must hurry home Where your life goes on So I''m going home Going home alone And your life goes on 很有故事感的一首歌。林夕的歌词玄妙,就像我们自己亲身经历的一段。王菲的声音飘渺,这个乘客也许走神了。。。。
个人分类: 有些故事|2472 次阅读|0 个评论
师父糊涂了
tangwei 2010-11-9 09:13
也许是天气缘故,也许是其他缘故,不知怎么回事,最近悟空有点情绪不太好。按照医学研究的说法,有些人会有季节性情感障碍。这与白天的长短,或环境光亮程度有关。发作的机率与当月的平均气温、光照周期的长短明显相关。 总而言之,最近悟空有点问题。时而抑郁不言,时而一个人撒腿在原野上奔跑。偶尔也会有兴奋的时候,冲着悟净龇牙咧嘴,或者对八戒恶言相向,很不好的时候还跟八戒厮打几回。 八戒趁悟空在前面探路的当儿,跟师父告状了。 “师父,您也不管管大师兄,大师兄最近老欺负我们。” 三藏摇摇头说:“八戒,你以为猴子自己好受么?又没有什么大事,就算了吧。” 八戒不服气,嘟嘟囔囔的:“师父就是对大师兄偏心,大师兄做错事情也不责备他的。” 三藏看着八戒,认真的说:“八戒,你只需告诉自己——他便是你,你便是他,责怪他便是责怪你自己,原谅他也是原谅你自己。。。。阿弥陀佛。。。。” 八戒念叨着这几句“他便是你,你便是他,责怪他便是责怪你自己,原谅他也是原谅你自己。。。”,再想想,不对啊,什么时候我成了猴子,猴子成了猪了?师父这是真糊涂了吧。 想到这里,八戒抓紧钉耙,一路往前狂奔,大叫着“大师兄,大师兄,大事不好了。。。。”
个人分类: 有些故事|2815 次阅读|0 个评论
神仙娘子
tangwei 2010-11-5 09:14
一个憨厚的后生憨厚的笑着,牵着大红绸子另外一头的新娘子入了洞房。 小竹竿一挑盖头,吃了一惊:哇,娘子,你好漂亮!! 娘子抬头笑笑说:相公,实不相瞒,我是神仙变的。 后生乐了:我何德何能,居然娶到神仙做老婆啊。娘子,以后变点银子花花,我就不用下地干活了。 娘子嫣然一笑:那你干什么呢?每天躺着吃吃喝喝睡睡么?不是像猪一样了么?难道我最后嫁的只是一头猪?相公,你稍微辛苦一些,让我感觉到是依靠你的,不好么? 后生摸摸后脑勺:娘子说的有道理。那么,娘子是不是可以做点神仙的饮食让我享用享用? 娘子格格笑了:相公真以为神仙吃的都是美味吗?我吃了这么多年,清汤寡水的,哪里有人间烟火煮的好吃哦,不然我要到人间干什么? 后生又问:娘子既然是神仙,那是不是会永远这么年轻漂亮? 娘子眨眨眼问:这个倒是不难,但是,我一直这样年轻貌美,你越来越老,也不能相称啊,你老了以后心里不会有压力吗?再说了,我要一直不老,别人该以我为异类,说我是妖怪了。还是要装成越来越老的样子比较好。 后生有点不高兴了:那你是神仙,应该什么都知道的,知道我什么时候心情不好,什么时候心情好,会时时哄得我开心吧? 娘子很认真的看着相公:相公,你们人和人之间都不能完全理解,更何况神仙去理解人呢?我们还是不同种类的啊,你这真是难为我了。 后生看娘子委屈了,只好哄着:好了好了,让我来哄你开心吧。我们以后生一群聪明的孩子吧。 娘子突然就沮丧了:我倒是想生出一群平常的不能再平常的孩子,放在人群中也找不到的那种平常孩子。聪明的人在这世上会活得累。你看看孙悟空和猪八戒,那个过得更逍遥自在? 后生百思不得其解:照你这么说,我有个神仙娘子,跟有个平常的娘子没啥区别啊。 娘子问:本来,你不知道我是神仙,不也将我看成是一个平常的娘子么? 后生听了哈哈大笑:神仙娘子说的句句有道理啊。既然娘子这么坦诚,我也不隐瞒了。其实,我是妖怪变的。 这说着,头一摇,变出个猪头来。 这猪头还没定神,眼前金光一闪,头上一声喝道:呆子,才坐下二分钟不到便睡着了,也不怕着凉。起来活动活动,变个后生模样,去前面人家讨点斋饭来,师父都饿了。
个人分类: 有些故事|3036 次阅读|3 个评论
神仙相助
tangwei 2010-11-2 13:00
悟空又一次把三藏从妖怪洞府带回来了。又是观音帮的忙,悟空觉得很没面子。 突然想起什么,调过脸来跟三藏说:师父,能不能每次不要自我介绍了,什么东土大唐而来,去西天取经的。本来妖怪不知道你是唐僧,你一说,妖怪便知道了。 三藏笑笑说:我不说,妖怪还是会吃我。我开门见山的介绍可以让他们知道自己想要吃的是什么。 悟空:。。。。。。。。 三藏又说:悟空你不要怕。每次我们都化险为夷的。 悟空恨不得哭了:每次我都很害怕的,师父你不知道。 三藏又摸摸悟空毛茸茸的头发:悟空,师父有些话不知道这话当不当讲,会不会泄露天机了。但是既然我想到了,不告诉你,师父觉得对不住你。 悟空:还是不要说了,我怕听不懂你唧唧咕咕的那些东西。 三藏一个白眼翻给悟空:你这猴头,一点好奇心也没有么?我偏要讲。你想想,经书是如来让我们去取的,如果取不到,如来是不是米有面子?我,是观音推荐了去取经的,如果取不到,观音是不是米有面子?八戒、沙僧和你,都是他们推荐给我的,如果你们解决不了问题,取不到经书,他们是不是米有面子?所以啊,你能担待的就担待了,担待不了了,也有人帮你担待,你还怕什么呢,悟空? 悟空:师父您是高人啊。哈哈哈哈。。。。。。 后来,再遇到妖怪,差不多每次最后都有神仙相助了。。。。。
个人分类: 有些故事|2832 次阅读|3 个评论
去了哪里
tangwei 2010-10-25 08:49
三藏外出了几天没有消息。回来后也是无语。 悟空问:师父,您去了哪里? 三藏答曰:去了哪里都无所谓。 悟空又问:那什么有所谓呢? 三藏笑着摸摸悟空的头,悟空一头细软的毛发,在临冬的天气里,摸着格外温暖。只是不小心又碰了悟空的金箍。。。。。。
个人分类: 有些故事|2309 次阅读|1 个评论
我也不懂
tangwei 2010-10-18 10:22
这日,天高云淡,放眼望去,周围几百里一个妖怪也没有。行者和八戒走在最前面,边走边聊。 八戒:大师兄,你说咱们这取经的路究竟走到哪天才算头啊? 行者:呆子,你走你的路,就算告诉你哪天到能有用么?不还是走这么多路? 八戒:呵呵呵呵,大师兄说的有道理。你说,咱们走了这么久也没见师父给咱们讲个什么经啥的啊。 行者拍八戒脑袋一巴掌:就你这呆子,师父讲的你听得懂嘛? 八戒呵呵呵呵傻笑:也是哈,师父念的那些我一句也听不懂的。大师兄啊,你说师父要取的那个什么经书,真的有用吗? 行者:哎呀,你这呆子,想造反不成? 八戒:我这不是不懂嘛。 行者笑得不行:呆子,其实我也不懂。 后面三藏骑着白龙马,马蹄儿得得得得,不紧不慢,沙僧挑着担子,担子上下上下晃着,不紧不慢。。。。
个人分类: 有些故事|2336 次阅读|0 个评论
睡不着
tangwei 2010-10-15 10:43
天气渐凉,虽是在南方,也有不少的落叶。这天晚上又有雾,看不见月亮。悟空在铺上翻来覆去睡不着,弄得铺下垫着的树叶沙沙作响。旁边三藏在打坐。 悟空走到师父旁边,说:师父,我睡不着。 三藏笑笑说:那你看看,咱们附近有没有妖怪啊。 悟空放眼一看:师父,南边三十里地以外有两个妖怪在赶路。 三藏问:悟空,师父问你,你怎知他们是妖怪?还有那天,你说刚过去一个过路的妖怪,究竟怎么看出来的?他们跟会飞的鸟有什么区别? 悟空想也不想,说:妖怪就是妖怪,有妖气的。 三藏又问:师父又闻不到妖气。你得告诉师父一个普遍的法则来辨认妖怪。 悟空挠挠腮帮子:师父啊,这么说吧,但凡是想要抓师父回去吃肉的,就是妖怪了。 三藏眯着眼睛问:他们心里所想,师父怎得知道呢?他们没有抓我的时候,我不知道他们是妖怪,再说,没有干坏事的时候,他们也不能算妖怪吧。等他们抓我的时候,他们成了妖怪了,可这时我知道他们是妖怪又迟了。 悟空狐疑道:师父怎么了?是害怕妖怪了? 三藏摇摇头:师父只是想知道,究竟怎么样才能区分妖怪。你说,那些妖怪也许在心底里认为我们是妖怪呢。 悟空瞪着眼睛:怎么会呢,我们没有吃他们啊。 三藏还摇头:我们吃了他们的果子和食物了啊。吃我们的就是妖怪吗?那大鱼吃小鱼,小鱼也可以说大鱼是妖怪了?如果妖怪说我们是妖怪,他们吃了我们也不为错了。 悟空这时打个大哈欠:哎呀,师父,我现在困了。 三藏又闭上眼睛:那你就歇着吧。去把八戒的脚拿下来,都压着悟净的胸口了,这样悟净会做噩梦的。 悟空照办,帮两个师弟掖好毯子,就在铺上躺下,闭上了眼睛一动不动。只是心里默念:一只羊,两只羊,三只羊。。。。。。。。
个人分类: 有些故事|3054 次阅读|8 个评论
劝人
tangwei 2010-10-12 19:41
悟空问:师父,别人做错了,我们该如何让他们明白? 三藏曰:做错事情的,且将它分成三种。一种算无关紧要的,比如八戒烧饭多加了水了,那就不用管他,烂糊糊的饭,八戒自己也能吃得出来;第二种,便是要提醒一下的。比如上次八戒自己吃了西瓜,只顾着自己吃的痛快。 悟空:这呆子,也不想着师父。 三藏:没想着师父就算了,也没想着你和悟净,象这样的事情就得提醒,再犯的时候,罚他念经。这前面二种,都是与他人无害的错。最讨厌的是第三种,会祸害别人的错。 悟空:就是那些妖怪了,我一棒打死的干净。 三藏笑笑:也有可以规劝好了的。但是,规劝的话总是要按着他的逻辑来,否则他是听不进的。倘若此人先有了自己根深蒂固的观点,你再按着他的逻辑去劝说,这未免成了死循环。总是不能彻底解脱,通向正道。 悟空:那就是说,还得棒喝。 三藏闭着眼睛:阿弥陀佛。犯错之后不听规劝不知悔改,宁愿自己慢慢去尝那错后的恶果,这也是有的。旁人一边看着也是无奈。 悟空:我是看不下去的。 三藏:悲怜这样的人而不嫌弃他们,等待他们慢慢的醒悟。我佛慈悲。 悟空:师父,等不及了,妖怪已经被我打死了。。。。。 三藏:那便是他的劫数了。。。。。。。阿弥陀佛。
个人分类: 有些故事|2589 次阅读|5 个评论
师父出门去
tangwei 2010-8-18 10:50
悟空: 师父要出门去九华山与那的高僧谈经论法。21日才回。 这几日,师父不在,不能调皮,尤其不要跟八戒抢吃的。八戒天性憨厚,又没你本事大,就只有吃东西这一个爱好,排解压力。你就让让他吧。阿弥陀佛。 八戒: 师父要出门去九华山与那的高僧谈经论法。21日才回。 这几日,师父不在,少吃点东西吧。有好吃的想着点大师兄。虽然他本事大,责任也大,这心理的压力没法排解,大师兄那么瘦,你让着他一点。抢你点吃的就算了。回来不要跟我打小报告。阿弥陀佛。 沙僧: 师父要出门去九华山与那的高僧谈经论法。21日才回。 这几日,师父不在,但是对你最放心。你大师兄争强好胜,二师兄好吃懒做,师父也没有办法的。所以,这里先告诫你,他们打起来的时候,你不要去劝架,免得伤你自己。让他们打吧,都是天意,阿弥陀佛。 三藏算好时辰,就骑着白龙马去了九华山。欲知后事如何,等我回来再说
个人分类: 有些故事|2512 次阅读|1 个评论
第一部小说(题目在里面,自己找)
热度 2 tangwei 2010-8-15 14:24
引子 话说唐三藏受了嘱托,去西天取经。路上收了几个徒弟,除了降妖除魔,还有些其他的事儿。。。。 第一回 行者求松箍,三藏念忘经 某晚,月明风清,八戒沙僧都睡了,行者对三藏说:“师父,你给徒儿念个松箍咒吧” 三藏看着天上的月亮说:“悟空,为师没有那么心狠,每次念咒,为师心里也很难受。” 当年悟空与三藏来这西天取经,为的是从五指山下放出来,实属无奈。真是强扭的瓜不甜,强收的徒难留。用这紧箍咒制住悟空,何必? 三藏捻着佛珠,缓缓说道:“悟空,那松箍咒,为师实在不知,不如为师答应你,把紧箍咒给忘记。你看可好?假使你再有头痛,那定不是为师念的了。” 行者不知师父心里所想,高兴的紧,一个跟头跳起来三丈多高,再跪地一拜:“多谢师父。” 三藏笑笑:“悟空,早点睡吧,明日还要赶路。为师念了这段经,也睡了。” 三藏此时念的什么经?《忘经》也。刚刚答应悟空忘记紧箍咒,谈何容易?须从《忘经》中找些法子。这《忘经》中说:欲忘一事,先将与此相关之事皆念起,而后三遍“俱忘咒”,方可一忘俱忘。 于是,三藏开始念起,从五行山收徒,再到一路上的摘果化缘、降妖除怪。。。。三藏大吃一惊,要是这些都忘了,这西天取经之行还能剩下些什么?真所谓: 一路行来皆故事,忘经念罢了情义。 预知后事如何,三藏究竟念没念《忘经》?请先付了此次听书的钱。。。。 第二回 遇得好去处,留下众徒弟 三藏轻轻拿下八戒搁在沙僧身上的一只脚,给他们都掩了掩盖在身上的衣物,坐定在行者身边。行者这会也睡着了,脸上挂着笑。“悟空,为师的说到做到。”三藏转着佛珠开始念咒。。。。。。 天大亮了。三藏睁开眼,看见八戒和沙僧在收拾铺盖。看见旁边睡着个猴子,打扮有些奇怪。 “八戒、沙僧,你们动作轻点,别扰了这猴子睡觉。”三藏嘱咐道。八戒和沙僧伺候师父吃了早饭,三藏就催促:“这取经的路是越走越热,我们乘着早凉吧。”说着就在前面走了。 八戒刚要去推醒猴子,三藏扭头怪道:“这猴子睡觉碍着你们什么了,去吵醒它作甚?” 八戒被这一喝,愣住了,心想:“师父这是什么意思?昨儿大师兄乘我们睡着了跟师父都说啥了?”却也不敢多问,跟着师父往前走了。沙僧从来就是个闷葫芦,不多事,挑着担子跟着走了。 这一路倒也风平浪静,很快来到一个富庶的村子。村子里面的人个个慈眉善目,大家安居乐业。知道是东土大唐来的高僧,村长率领村民用最好的斋饭瓜果招待师徒几人。八戒吃的开心,说:“师父啊,这会不会就是西方极乐世界了?”三藏笑笑不语。八戒悄悄跟沙僧说:“可惜大师兄没来,不知道大师兄睡醒以后能不能找到这儿来。”为了等大师兄,八戒只跟师父说:“师父,这里多好啊,咱们辛苦了一路,多住一天可好?”村民也极力挽留,师徒于是就住下了。 在村子里住了一晚,第二天,八戒仍然没看见行者赶上来。有些担心。三藏将八戒的愁眉看在眼里,心想:“莫不是八戒不肯走了?如若他喜爱这个地方,留下种菜耕地,安居乐业也未必不好,何必跟着我一路辛苦?” 于是问道:“八戒沙僧,你们喜欢这个地方么?” 八戒说老实话:“喜欢,吃的好,住的也好,到处都好,简直就是神仙的日子。”沙僧在一边也憨厚笑着。 三藏又说:“那我们再住一晚。” 晚上,三藏帮他们盖好衣物。就走了,白龙马也没有骑。临行留下一书,写的简单,大意就是:这里或许就是尔等的西方极乐世界,徒弟们有了好的归属,师父欣慰,不必挂念之类。 八戒沙僧醒来有些不知所措。但师父这样连夜走了,如此决绝,想必是深思熟虑的。再想想大师兄,更是心灰意冷,感觉是被抛弃了的。不如在这村子好好生活吧,或者能等到大师兄找来,看大师兄有没有什么办法。 自此,西行的路上,三藏孑然一身了。 端的是:心猿放下真容易,意马任归无果遂。 三藏后来的路上遇到妖怪怎么办?最后有没有取到真经? 第三回 独自取经路 断了众念想 话说这三藏一人去取经,有能耐的徒弟一个也没有了,遇见妖怪野兽咋办?着实让人放心不下。 倒也奇怪,自从没了那些徒弟,妖怪野兽的却也遇不见了。其中的原因么,旁观者是这么想的: 其一:妖怪们都知道唐僧是带了徒弟一行出来的,那些徒弟个个长相奇特,妖怪们好识认(如来当初这安排真是用心良苦)。如今只看见一个又瘦又黑的单个和尚行走,压根就没当他是唐僧。(没了徒弟的照顾,唐僧很快就又瘦又黑的了,见了这样的,妖怪也没啥食欲吧)。 其二:这西行一路,离极乐世界越来越近,到处都可能遇见出来散步的神仙菩萨,太欢实了也许就一个不小心被收了。。。。所以妖怪们不敢轻举妄动。 其三:这越往南走,自然条件越是好,风调雨顺,瓜果食物到处都是。人说环境越好,人就越懒。妖怪也不例外,伸手就是吃的,懒得动弹。 其四:。。。。。。。。 可能性很多,这里不枚举了。 总之,三藏一路行来,无风无波。有人家的时候讨些斋饭,无人家的时候摘些野瓜野果,倒也没有饿着。 只是,晚上,每天晚上,三藏躺下的时候,看着月亮,隐隐的,觉得心里好像有个盒子,也打不开,不知里面有些什么。然后就开始想八戒他们,到底师徒一场,有了感情。把他们放下,究竟是对与不对? 走的越远,想的越厉害了,真有回过头来去寻他们的念头。如果回头去寻,取经又会耽误。 这晚,三藏此时想起《忘经》的用处,于是,将八戒沙僧白龙马的种种念起。当然收这些徒弟的那些场景早已不在三藏记忆当中,跟行者有关的已经一并删去了。剩下的却也念了几个时辰,再想想没有遗漏了,于是三遍“俱忘咒”。 咒一念完。三藏顿时轻松起来。因为,只剩下取经这一个念想了。 东方既白,三藏一觉醒来就赶路。从此便是: 无牵无挂无辛苦,有天有地有真经。 那么,那么,后来呢? 第四回 守持无终始,佛地见佛主 后来,一路无惊无险,当然也很无聊。三藏就在这无聊的路上,守得戒律,持得修行,开得智慧,无须再表。 不知多少日过去,三藏终于来到西方佛地。远远望去: 树古木高,遮天蔽日,瑶草琪花,麻麻密密。 一带高楼,云上如浮,不见梁柱,碧瓦如油。 行至高楼近处,迎面走来一个道童,打扮自是脱尘的打扮。 那人上下打量三藏几眼,问道:“可是大唐来的取经之人?” 三藏答:“贫僧从东土大唐而来,拜求真经。” 道童也没见到传说中的悟空八戒沙僧白龙马一众徒弟。心下生疑。但毕竟在佛主底下主事,能稳得住,只问道:“怎么来早了些时日?” 三藏寻思,自己一路只觉得时间太快,走路太慢,这道童怎么说自己来早了。殊不知,这三藏自别了徒弟,一路没有了妖魔鬼怪的磨难,当然会早到。三藏这里却无话可回。 道童又道:“我且带你进去见佛主,自有分晓。” 一路上,三藏又见得许多仙景仙物仙人,又有许多道的规矩,都一一有人指引着过了,也不细说。 待四大金刚传入,三藏终于得见佛主真容。 通关文牒奉上,三藏作礼,启上道:“弟子玄奘,奉东土大唐皇帝旨意,遥诣宝山,拜求真经,以济众生。望我佛祖垂恩,早赐回国。” 佛主高高在上,笑而不答。与左右菩萨、金刚等眉眼传信。三藏却不敢抬头,只等着。真是:金口未开最难料,真经求得好还家。 这如来葫芦里面有什么药?真经给还是不给? 第五回 虽未达本愿,修行得正果 如来依旧没有开口,只远远用手指一指三藏。 三藏这边心底的匣子忽地就开了。一下子想起来几个徒弟。胸口一震,吐出一口於血。 缓过劲来后,如实禀告:“弟子一路上还有几个徒弟辅佐弟子,餐风饮露,出妖降魔。功劳不浅。只是弟子不忍他们跟着受苦,有解脱之法,安身之处就放了他们去。想这也是我佛慈悲之本意。不知弟子做的对是不对?” 如来依旧不开口,让三藏看他前面的莲花池。莲花池中皆是那千瓣莲花,只露了一小块水面。三藏从这水面看见了花果山,悟空这猴头带着猴子们操练;再看那富庶的村子,八戒沙僧却在干旱的田里一筹莫展;那小白龙却不知在什么水域兴风作浪,快意的很。 如来此时方开怜悯之口,对三藏言曰:“你那大唐皇帝托你西天取经,是何目的?” 三藏答:“救我大唐百姓,普度众生。” 如来曰:“想我为你设计这取经路程,九九八十一难,是故意为难?” 三藏答:“弟子以为是体验、是磨砺。” 如来又说:“本来,这几个徒弟没什么修行,需由你带着,一路经历些妖魔鬼怪人间疾苦,到达圣地,辅佐你西天取经,可得正果,你也算度己亦度人。半道,你一念之下,别了徒弟,把他们都打回原处去了。但念你乃是慈悲之心,无错可究。且你守戒修行,辛苦至此,习得小乘,修成正果,现授你为’东方自觉佛’,受人供奉”。 至此,各菩萨金刚罗汉等纷纷道贺。三藏混混沌沌的应和。又茫茫然跟着道童到后楼休息。 一路困顿劳累,如今休息下来,一下子就睡着了。 真所谓:思有所思,梦有所梦也。三藏睡梦里,看见唐太宗远远奔过来,口呼“御弟,你可回来了。我大唐百姓受苦,御弟将真经取回,终于得以普度了。” 三藏羞愧的紧,不知如何解释,难道跟唐太宗直说:大乘变小乘,度己未度人? 唐太宗这面紧问:“经书呢?经书呢?经书呢?”一面摇晃三藏。 欲知后事如何,稍后。。。。。。 第六回 梦醒原知梦,紧箍咒难忘 三藏被唐太宗这一摇,腾的一下醒了。坐起身来。一看,你知如何?悟空、八戒,沙僧都在左右,白龙马自己摆着尾巴嗅着草香。再看那边日已上三竿了。 八戒笑道:“师父,您这一觉睡的真沉,喊也喊不醒。” 行者在一边递上紫金钵:“师父,刚刚化来的斋饭。” 三藏定下神来。不是在佛地睡着的么?怎么还在此地?不错,几个徒弟都在,这么说,是做了一场连环梦了。梦里有梦,真是奇了,端的如此清楚。到底是什么时候做的梦?是答应悟空忘记紧箍咒之前还是之后?现在认得悟空,那俱忘咒定是未念了,也许是念错了。。。。。 三藏一边用着斋饭,一边蹙眉沉思。 徒弟们待师父用完斋饭,剩下的各自吃了,收拾上路。 一路上,三藏依旧寻思着梦里的事情。此梦皆源于悟空让我念松箍咒,要说怪悟空,好似也不能怪他,只虚惊一场,没有酿成大错。倒是让人悟出些道理,其一:坦途非福也。想那梦中自己一人前去取经,倒是没有遇到妖怪,却也失去了领得大乘真经的机缘。其二:眼前福非福也。想到自己了八戒沙僧在那富庶的村子,却不知被表象所蒙蔽。。。。。 三藏一路自顾悟着,却不知那悟空已与平日不同。不与八戒打诨,八戒只跟沙僧说说笑笑。 走到黄昏之时,一阵凉风吹来,有些寒意。悟空拿了毯子给师父披上。前面渐进峡谷,道路越发不好走。 突然间间的,迎面出现个老者,颤颤巍巍拄着拐杖,看也没有看这师徒几人,只顾自己走着。三藏喊住行者:“悟空,有人行走,前面谷里定是有村落。” 这行者似没听见三藏跟他说话。窜出去抡起金箍棒对着老者就要砸下去。 三藏恨的不行,泼猴看也不看,怎知是不是妖怪?这凶相毕露,必是要杀生了。慌忙中想起紧箍咒来。 不知道之前答应悟空忘记紧箍咒一事是真还是梦,三藏有些动摇。若是真,现在念经岂不是对悟空出尔反尔?若不念,这老者不知是善是恶呢,死在金箍棒下,冤是不冤? 为难啊:从前是真是梦未明,此刻负你负他难夺 第七回 行者忒诡异,定是有其因 三藏犹豫着,眼看金箍棒就要砸在老者头上。 “@##@%…………*……”。三藏到底还是念了紧箍咒。只是心里对悟空说了一万次的对不起,且暗道:“我只慢点念,让悟空收手便罢了,不教他疼的厉害。” 前边行者金箍棒刚要砸到老者头颅之时,那种紧箍的头痛开始了。悟空刷的扔下金箍棒,跳了十丈高来,又落到地上,捂着头直滚。看起来,这次的头疼要比以往念紧箍咒疼的厉害很多。 三藏见已达到效果,便停住了咒。老者此时已吓的昏厥过去。八戒沙僧不知他是人是妖,也不敢前去。只围住师父,保护师父要紧。 却说这行者煞是奇怪,明明紧箍咒停了,却在那里一会翻着筋斗,一会地上狂奔;一边垂头顿足,一边龇牙疯笑,笑声响彻山谷,叫人毛骨悚然。 三藏、八戒、沙僧这时都呆住了。 足足半个时辰,天色也暗下来了。行者闹够了,取了水来,给老者灌下。老者醒过来,依然无话,拄着拐杖颤颤巍巍的又走了。 三藏、八戒、沙僧见行者如此这般,都定住了。 只见行者回转过来,正色朝师父一拜:“师父,徒儿知错了,以后再也不犯浑。天色已晚,徒儿去化点斋饭来。”说完就去了。 这突然的大起大落,就是三藏这样的高僧也回不过神来。只跟八戒沙僧就地坐下。八戒嘟囔:大师兄这是发的什么癫?天都快黑了,他这一走,有妖怪来怎么办? 欲知后事如何,等行者化斋回来再说。 第八回 行者亦有梦,梦里识真缘 各位想必奇怪行者那诡异行径从何而来。还要回到那日行者跟师父说“师父,你给徒儿念个松箍咒吧”这句话开始。 那日行者见师父答应忘记紧箍咒,高兴的不得了,跳起来三丈高,后来喜滋滋的就睡下了。睡梦里,耳边却隐约有师父嘀嘀咕咕的声音。行者想睁眼却也睁不开。 第二日,行者第一个醒来,趁师父和师弟们睡着的时候,行者去摘了些带露的新鲜果子,满心欢喜的给他们做早饭。谁想到,师父醒来竟然不认得他了。想让八戒沙僧给自己说情,拉不下这猴脸。再一想,这不是平时做错事情,让师弟们跟给一个师父不认识了的人求什么情? 看见师父带着八戒沙僧骑马走了,仿佛当自己是路边一个普通的猴子,当时行者的眼泪直掉。这一路行来,虽说时间不长,但也朝夕相处,有了师徒感情,咋咋一丢,还是舍不得。 既然师父不认得自己,行者只能悄悄跟在他们后面,暗中保护师父师弟去西天取经。后来师父留八戒他们在那个村子,夜里独自一人上路。行者心里更是发酸,跟师父跟的也更紧了。 就这么一直连着跟又是几天几夜。晚上也不敢睡觉,生怕自己睡过了,师父又不认得自己,不叫自己起来,就把师父给丢了。 想是时间久了,行者不眠不寐实在太辛苦,这天晚上,行者看见师父睡下,自己靠着棵树还是硬坚持着不睡,可渐渐就感觉要睡着,模糊中就想:要真睡着了,师父走了,我也是没有法子。。。。。 一觉醒来,真的师父不见了,行者疯了似的四处找寻又几日几夜,却怎么也寻不着了。 于是这天地间,忽然多了个游魂似的猴子,哪里有半点齐天大圣的样子。猴子嘴里喃喃到:“我与师父缘分已尽,缘分已尽。。。。想不到这头上的箍竟是我与师父心息相通之所在,师父忘了紧箍咒,连着我也一起忘了。早知如此,何必当初?” “早知如此,何必当初?”不知这猴子说的当初是哪个当初。总之,猴子一路叨叨这一句,回到了花果山做回他的齐天大圣。 齐天大圣后事如何,又怎么回到三藏身边,见下回。 第九回 恍然回旧地,真假自鉴之 想这猴头回到花果山,算是放虎归山了吧,其实不然。这猴子与三藏和师弟们取经路上,得许多的见闻感受,回去向孩儿们说说吧,这孩儿们都直当作故事听,听听就算了的。用江湖上锅盖教不不教主的话来说:一点互动都没有。这样不对等的交流有甚么意思? 再说,从没有任何目标到领取个取经的差事,对一个猴子来说,不好说是不是坏事,但是从有目标的生活沦落为每天看日出日落,吃喝拉撒,也不能就算是幸事。 这猴头每天恹恹地坐在石椅上,干甚么都没有兴趣,只教孩儿们操练,强身健体而已。 这日正操练着,一个小猴跑过来,“大王大王,小猕猴在后山挖地瓜,挖到一面镜子,一闪一闪的会不会是妖怪? 猴头心想,自从西天取经以后才有了妖怪,不取经了,妖怪也没有了,很是奇怪,如今如何又出来个妖怪? 于是来到后山,探个究竟来了。 想必这镜子刺眼的厉害,只见小猕猴一手遮住眼睛,一手捧上镜子献给猴头。猴头有那火眼金睛,自是不怕刺眼,拿着镜子,探头一看。 这一看还了得,刚好看见三藏在那佛地的荷花池边上,黯然神伤的样子。猴子举日的思念,加上这突然的刺激,一下子昏倒过去。 良久,有些水露滴下来,打湿了猴子额头,猴子醒了过来。身边不见孩儿们,只看见八戒一只脚搭在沙僧肚子上,睡的不成样子。师父在自己后面的树下坐着,好像是打坐着睡着了。 难不成那些都是一场梦?真是奇了,端的如此清楚。到底是什么时候做的梦?在跟师父说松箍咒之前还是之后。师父如果醒来,是记得我还是不记得我? 一面忖思着,一面去讨斋饭。 等端了斋饭回来,师父刚刚醒来。样子是什么也没有发生过的样子。行者想问这紧箍咒有没有忘记的事情,却是再也不敢开口,只记得梦里那句“早知如此,何必当初”了。 接下来也就是吃了斋饭,一道上路了。路上行者依旧念着,究竟哪里是梦的开始,师父虽然没有忘了自己,但是有没有忘了紧箍咒?不敢问,却心里有个解不开的结。 到了山谷之处,行者心生一计。此计叫做“苦肉计”。出个岔子来,试试看师父究竟会不会念那紧箍咒。于是变出个老者,再作势要打他。 金箍棒抡起之时,师父没有念,金箍棒开始落下了,师父还没有念,就在金箍棒快要碰到老者之时,行者开始头疼了。 行者从来没有头疼得如此开心,那一蹦十丈高,根本不是疼的,而是开心的。自从梦里认得这金箍是与师父心息相通之物,是师父点化自己之物相当于一个保险之锁。是忘不得的。猴子开心得忘乎所以。让师父和师弟看呆了。 静下来后,更多了一份感动,这次的头疼,的确不如从前,想必师父念的慢,怕自己疼了。 于是,行者向师父双膝跪下,“师父,徒儿知错了,以后再也不犯浑。天色已晚,徒儿去化点斋饭来。”说完就去了。 从此之后,取经路上,行者与师父虽从未交流过自己的梦境,却相处的越发融洽起来,再不互相的猜疑。那紧箍咒虽未忘记,却再也未曾念起过。 第十回 高人闲对弈,天下筹谋时 唐三藏师徒几人如何在取经的路上,坎坎坷坷,妖魔鬼怪。看过西游记鸿篇大作的应该都知道,不用重复。这前面九回的故事都是取经路上的插曲,具体是在哪一章插曲,写与不写对大局也无影响。不值一提。若需起个名字,姑且叫做:西游梦记。 需一提的是,这边两棵紧挨着的柏树下面,有两人在下棋。说是下棋好像也不用分什么胜负。只是一来一往的在棋盘上放下棋子。 那个一身白衣的笑道:“如来,落子不悔啊,你怎的又拿起来重放?”原来这大耳垂的叫做如来。 如来笑到“我动了又如何?” 白衣说:“非君子。” 如来又笑:“君子不君子,谁说了算?说了算的人,要分什么君子不君子!” 白衣又道:“你这棋子换了地方,岂不是让三藏取了两回经?” 如来再笑:“三藏以为是梦里呢。假使我再动一动棋子,三藏取三回经,多做几个梦也未尝不可。” 白衣骂道:“算你狠。我问你,这猴子当年大闹天宫,那么多天庭大将奈何不了他,为何到了取经路上,随便预见一只小妖都要求助菩萨呢?” 如来看看棋盘:“上帝老儿,这是天机,想你也是天人,告诉你无妨。取经之时,距离大闹天宫有多少年之久?且不说小妖勤加修炼。你想想,这些小妖果然是那些有势的神仙疏忽大意,漏下凡尘的么?我如来掌握的竟能如此不堪?” 上帝大笑:“怪不得怪不得,那些妖怪,都是你送了法术派下去故意磨他们师徒的。” 如来漫不经心说到:“治家,治国,治天地,同理。乃人尽其才,物尽其用也。想那三藏第一次取经只修得小乘,未尽其用。我为何要图个别人口中的君子之名却不能物尽其用呢。再有,人才是要磨的,有歌词唱的好: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如来这边哼哼起来。 那边上帝却开始举棋不定,一颗棋子要落不落。。。。。。 ——庚寅年七月初四初稿完成于金陵(恰好是阴历生日,够巧)
个人分类: 有些故事|5533 次阅读|5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10:2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