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论语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孔氏家族的辈分
wdz 2009-8-23 22:09
本文内容摘自《论语力》(于丹、孔健著)。 如果稍加注意,就会发现孔姓名字的前一个字多是 昭宪庆繁祥令德维垂佑 十个字中的某一个字。这是因为孔族取名都要按照行辈用字的规定,一看名字就知道是孔子的第若干代孙。 孔族行辈用字旧称吉字,共50个,是历代留下来的,起源于朱元璋的赐字。在此以前取名并无定规。 明初朱元璋此孔氏八辈8个字供取名用。其后因在洪武元年袭封孔希学为第56代衍圣公、洪武17年又袭封孔讷第57代衍圣公,这样就把希和言旁加上去成为十个字,即:希彦公彦承,弘文惠尚胤(清代为避雍正帝讳,改胤为衍). 明天启间,这10个字仍不够用,由第65代衍圣公孔胤(衍)植奏准后续上20个字,即: 兴毓传继广、昭宪庆繁祥、令德维垂佑、钦绍念显扬 .依此,从56代的希到85代的扬都有固定用字。目前存世的孔姓,辈分最高的约为第71代的昭,最低的是第80代佑。所以我在本章开始时说当前所见不出这十个字。 民国后孔令贻又另立了20个字,于民国八年咨请北洋政府核准公布成为第81代至100代的用字。即: 建道敦安定、 懋修肈彝常 、裕文焕景瑞、永锡世续昌 。次年,以孔德成宗府布告名义公布于孔庙诗礼堂,列出前后各20个字,规定如果有人不依行辈者,必须改正,否则,不准入谱,这也是过去一贯的规定。 在日本,天皇家族也是世代相传,但我认为在中国只有孔子家族能做到这样世代相传,从不乱辈,并传至110代。 孔子子孙的特点是它的名字在出生之前其辈名就起好了。实际上我的本名叫孔祥林,这个祥字就决定了我是第75代。我的父亲叫孔繁宗,繁字也是早就确定了的。还有,我现在有了孩子,名字叫令昊,令字就是76代的人用的辈分字。这样,孔子的子孙直到105代都有了辈分名字。 由此可见,北大教授孔庆东应为孔子第73代,不知道孔令辉是不是孔子后代??
个人分类: 杂碎|1168 次阅读|0 个评论
阅读《论语译注》(七)
wdz 2009-8-21 20:06
2.21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⑴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⑵于有政⑶。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 【译文】有人对孔子道:你为什么不参与政治?孔子道:《尚书》上说,孝呀,只有孝顺父母,友爱兄弟,把这种风气影响到政治上去。这也就是参与政治了呀,为什么定要做官才算参与政治呢? 【注释】⑴书云以下三句是《尚书》的逸文,作《伪古文尚书》的便从这里采入《君陈篇》。⑵施这里应该当延及讲,从前人解为施行,不妥。⑶施于有政有字无义,加于名词之前,这是古代构词法的一种形态,详拙著《文言语法》。杨遇夫先生说:政谓卿相大臣,以职言,不以事言。(说详增订《积微居小学金石论丛〈论语〉子奚不为政解》)那么。这句话便当译为把这种风气影响到卿相大臣上去。 【乱弹】孔子这些话无疑是告诉我们:思想的力量永远比当官做些具体的事更为重要。事实也证明:他的思想在之后几百年发扬光大。现在,中国要建设和谐社会,如果家家都和谐不就行了吗?不等于也为社会做贡献,参与政治了? 2.22子曰:人而无信⑴,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⑵,其何以行之哉? 【译文】孔子说:做为一个人,却不讲信誉,不知那怎么可以。譬如大车子没有安横木的輗,小车子没有安横木的軏,如何能走呢? 【注释】⑴人而无信这而字不能当如果讲。不说人无信,而说人而无信者,表示人字要作一读。古书多有这种句法,译文似能表达其意。⑵輗、軏輗音倪,n;軏音月,yu。古代用牛力的车叫大车,用马力的车叫小车。两者都要把牲口套在车辕上。车辕前面有一道横木,就是驾牲口的地方。那横木,大车上的叫做鬲,小车上的叫做衡。鬲、衡两头都有关键(活销),輗就是鬲的关键,軏就是衡的关键。车子没有它,自然无法套住牲口,那怎么能走呢? 【乱弹】立身处世之本就是信用。所以,现代社会对学术造假、兴奋剂丑闻等极度敏感。 2.23子张问:十世可知也⑴?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 【译文】子张问:今后十代[的礼仪制度]可以预先知道吗?孔子说:殷朝沿袭夏朝的礼仪制度,所废除的,所增加的,是可以知道的;周朝沿袭殷朝的礼仪制度,所废除的,所增加的,也是可以知道的。那么,假定有继承周朝而当政的人,就是以后一百代,也是可以预先知道的。 【注释】⑴十世可知也从下文孔子的答语看来,便足以断定子张是问今后十代的礼仪制度,而不是泛问,所以译文加了几个字。这也字同耶,表疑问。 【乱弹】看到这句话,真的很有感悟。撰写开题报告的时候,导师总是问发展现状了解清楚了吗。孔子在他所处的时代,都能想尽办法了解过去,展望未来。自己在信息如此发达的时代,难到对过去都无法了解吗? 2.24子曰:非其鬼⑴而祭⑵之,谄⑶也。见义不为,无勇也。 【译文】孔子说:不是自己应该祭祀的鬼神,却去祭祀他,这是献媚。眼见应该挺身而出的事情,却袖手旁观,这是怯懦。 【注释】⑴鬼古代人死都叫鬼,一般指已死的祖先而言,但也偶有泛指的。⑵祭祭是吉祭,和凶祭的奠不同(人初死,陈设饮食以安其灵魂,叫做奠)。祭鬼的目的一般是祈福。⑶谄chǎn,谄媚,阿谀。 【乱弹】孔子说的无非就是当为与不当为。在其位要谋其政,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人就要明相位,持经达变。
个人分类: 阅读|611 次阅读|1 个评论
你知道孔子的后代有多少吗?
wdz 2009-8-21 15:41
孔子作为中国的圣人,在各个时代都享受着无比荣耀的待遇。相信很多人很想知道孔子到底有多少后人,也许你看了后还真会吓一跳。 后 面内容摘自《论语力》(于丹、孔健著), http://vip.book.sina.com.cn/book/catalog.php?book=61601 ,孔健:原名孔祥林,孔子第75代直系子孙、孔家滕阳户掌门人。博客地址: http://blog.sina.com.cn/suwangkongzi 在中国孔子也被称为孔夫子,在古代子是对男子的敬称,本名是丘。夫子是长的意思。孔子的子孙直到第7代都是独生子,没有旁系,终于从第8代开始家族繁荣了起来。关于孔家的人数,还没有正确的数字,但在曲阜,自称姓孔的人也很多。 住在曲阜的孔氏家族,一般被分为内孔和外孔。孔子的后裔为内孔,人数不太多。孔末(早先不姓孔,谎称姓孔的人)的子孙和历代在孔子家扛活被授予孔姓的人的子孙称为外孔或伪孔。外孔不能入孔氏的家谱,在曲阜姓孔的人中,外孔既不能入家谱的人为数众多,而且自己到底是内孔还是外孔都不知道的人也很多。 因为姓孔的人太多,要把孔子的直系归结为一支的话是很困难的。因此孔家立下定约,为维护孔子的血脉,整个家族要世世代代继续家谱,让子子孙孙可以寻根溯源,温故而知新。这项伟大工程叫续修家谱. 所谓续修家谱,从宋代之前收录世袭奉祀的直系长孙一人的手抄本孔氏家谱开始,如果不算大修的话,孔氏家族一共经历了六次修谱。自明朝起,《孔子世家谱》虽有六十年一大修,三十年一小修的定约,但《孔子世家谱》实际上只大修了四次:即明天启年间、清康熙年间、乾隆年间和1930年至1937年间。 根据家谱统计,这个被吉尼斯世界纪录列为世界最长家谱的庞大家族,其后裔也亦呈几何数字增长:清康熙年间续修的家谱共计孔子后裔近2万人,乾隆年间为10万余人,到了民国时期已增至56万人,而今,全球已多至400万人。 在我祖父孔庆功的着作《孔子溯源》中:孔子第五十九代衍圣公孔彦晋的二弟孔彦韶在公元1568年迁至滕州,设立滕阳户.我(孔庆功)1935年又代表孔家第五大户滕阳户赴曲阜主修家谱,历时两年多,现滕阳户的的基地在距孔子基地500米之处为证。并且,1996年我们滕阳户在我的资助和主持下率先按60年一修家谱的规矩而修订的家谱,成为解放以来第一部孔氏家谱。
个人分类: 杂碎|1607 次阅读|2 个评论
阅读《论语译注》(六)
wdz 2009-8-19 22:39
2.17子曰:由⑴!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⑵。 【译文】孔子说:由!教给你对待知或不知的正确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智慧。 【注释】⑴由孔子学生,仲由,字子路,卞(故城在今山东泗水县东五十里)人,小于孔子九岁。(公元前542480)⑵是知也《荀子子道篇》也载了这一段话,但比这详细。其中有两句道:言要则知,行至则仁。因之读知为智。如果知如字读,便该这样翻译:这就是对待知或不知的正确态度。 【 乱弹】这就是孔子一直强调的诚实的学习态度。现在,很多人都认为这样自会让人耻笑,于是不懂装懂,最后反而贻笑大方。 记得去年一个亲戚,已经读高中了,问我一个问题,开口就是我要不耻下问你一个问题...当时,我就问他是否明白不耻下问的含义。他就说现在他们班上所有的同学都是这么说的,还问我有错吗。 2.18子张⑴学干禄⑵。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⑶,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⑷寡悔,禄在其中矣。 【译文】子张向孔子学求官职得俸禄的方法。孔子说:多听,有怀疑的地方,加以保留;其余足以自信的部分,谨慎地说出,就能减少错误。多看,有怀疑的地方,加以保留;其余足以自信的部分,谨慎地实行,就能减少懊悔。言语的错误少,行动的懊悔少,官职俸禄就在这里面了。 【注释】⑴子张孔子学生颛孙师,字子张,陈人,小于孔子四十八岁。(公元前503?)⑵干禄干,求也,禄,旧时官吏的俸给。⑶阙殆和阙疑同意。上文作阙疑,这里作阙殆。疑和殆是同义词,所谓互文见义。⑷行名词,去声,xng。 【 乱弹】孔子说的道理很简单,少说多做。但是,真正能做到的人却是少之又少。 2.19哀公⑴问曰: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曰⑵:举直错诸枉⑶,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译文】鲁哀公问道:要做些甚么事才能使百姓服从呢?,孔子答道:把正直的人提拔出来,放在邪曲的人之上,百姓就服从了;若是把邪曲的人提拔出来,放在正直的人之上,百姓就会不服从。 【注释】⑴哀公鲁君,姓姬,名蒋,定公之子,继定公而卽位,在位二十七年。(公元前494466)哀是谥号。⑵孔子对曰《论语》的行文体例是,臣下对答君上的询问一定用对曰,这里孔子答复鲁君之问,所以用孔子对曰。⑶错诸枉错有放置的意思,也有废置的意思。一般人把它解为废置,说是废置那些邪恶的人(把诸字解为众)。这种解法和古汉语语法规律不相合。因为枉、直是以虚代实的名词,古文中的众、诸这类数量形容词,一般只放在真正的实体词之上,不放在这种以虚代实的词之上。这一规律,南宋人孙季和(名应时)便已明白。王应麟《困学纪闻》曾引他的话说:若诸家解,何用二诸字?这二诸字只能看做之于的合音,错当放置解。置之于枉等于说置之于枉人之上,古代汉语于字之后的方位词有时可以省略。朱亦栋《论语札记》解此句不误。 【 乱弹】用人之道,尽在此句当中。不知孟尝君使用了鸡鸣狗盗之辈,何以仍能获得美名。 2.20季康子⑴问:使民敬、忠以⑵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译文】季康子问道:要使人民严肃认真,尽心竭力和互相勉励,应该怎么办呢?孔子说:你对待人民的事情严肃认真,他们对待你的政令也会严肃认真了;你孝顺父母,慈爱幼小,他们也就会对你尽心竭力了;你提拔好人,教育能力弱的人,他们也就会劝勉了。 【注释】⑴季康子季孙肥,鲁哀公时正卿,当时政治上最有权力的人。康是谥号。⑵以连词,与和同。 【乱弹】教育的道理就在于此,要教出什么样的人就要以身作则。
个人分类: 阅读|546 次阅读|0 个评论
阅读《论语译注》(五)
wdz 2009-8-17 11:10
2.13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译文】子贡问怎样才能做一个君子。孔子道:对于你要说的话,先实行了,再说出来[这就够说是一个君子了]。 【乱弹】为什么现在很多人都无法言而有信,就是因为都是先说再做,结果是自食其果。孔子教导我们要做好了再说,才是一个君子。 2.14子曰:君子周而不比⑴,小人比而不周。 【译文】孔子说:君子是团结,而不是勾结;小人是勾结,而不是团结。 【注释】⑴周、比周是以当时所谓道义来团结人,比则是以暂时共同利害互相勾结。比旧读去声b。 【乱弹】团结别人还是勾结他人,看来是区分品德高下的一个标准了。 2.1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⑴,思而不学则殆⑵。 【译文】孔子说:只是读书,却不思考,就会受骗;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会缺乏信心。 【注释】⑴罔诬罔的意思。学而不思则受欺,似乎是《孟子尽心下》尽信书,不如无书的意思。⑵殆《论语》的殆(di)有两个意义。下文第十八章多见阙殆的殆当疑惑解(说本王引之《经义述闻》),微子篇今之从政者殆而的殆当危险解。这里两个意义都讲得过去,译文取前一义。古人常以罔殆对文,如《诗经小雅节南山》云:弗问弗仕,勿罔君子,式夷式己,无小人殆。(无小人殆卽无殆小人,因韵脚而倒装。)旧注有以罔然无所得释罔,以精神疲殆释殆的,似乎难以圆通。 【乱弹】尽信书不如无书无疑是对前半句最好的解释。如现在很多人一味强调西方的好,因为他们相信书中所写的,一味否定祖国,说起来,还真是悲哀。 2.16子曰:攻⑴乎异端⑵,斯⑶害也已⑷。 【译文】孔子说:批判那些不正确的议论,祸害就可以消灭了。 【注释】⑴攻《论语》共享四次攻字,像先进篇的小子鸣鼓而攻之,颜渊篇的攻其恶,无攻人之恶的三个攻字都当攻击解,这里也不应例外。很多人却把它解为治学的治。⑵异端孔子之时,自然还没有诸子百家,因之很难译为不同的学说,但和孔子相异的主张、言论未必没有,所以译为不正确的议论。⑶斯连词,这就的意思。⑷已应该看为动词,止也。因之我译为消灭。如果把攻字解为治,那么斯字得看作指代词,这的意思;也已得看作语气词。全文便如此译:从事于不正确的学术研究,这是祸害哩。一般的讲法是如此的,虽能文从字顺,但和《论语》词法和句法都不合。 【乱弹】看来在孔子所处的时代已经开始进行学术争鸣了。
个人分类: 阅读|562 次阅读|0 个评论
阅读《论语译注》(四)
wdz 2009-8-15 21:26
为政篇第二 (共二十四章) 2.1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⑴居其所而众星共⑵之。 【译文】孔子说:用道德来治理国政,自己便会像北极星一般,在一定的位置上,别的星辰都环绕着它。 【注释】⑴北辰由于地球自转轴正对天球北极,在地球自转和公转所反映出来的恒星周日和周年视运动中,天球北极是不动的,其它恒星则绕之旋转。我国黄河中、下游流域,约为北纬36度,因之天球北极也高出北方地平线上36度。孔子所说的北辰,不是指天球北极,而是指北极星。天球北极虽然不动,其它星辰都环绕着它动,但北极星也是动的,而且转动非常快。祗是因为它距离地球太远,约782光年,人们不觉得它移动罢了。距今四千年前北极在右枢(天龙座)附近,今年则在勾陈一(小熊座)。⑵共同拱,与《左传》僖公三十二年尔墓之木拱矣的拱意义相近,环抱、环绕之意。 【乱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似乎就是这里提出的德。 2.2子曰:诗三百⑴,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⑵。 【译文】孔子说:《诗经》三百篇,用一句话来概括它,就是思想纯正。 【注释】⑴诗三百《诗经》实有三百五篇,三百只是举其整数。⑵思无邪思无邪一语本是《诗经?鲁颂?駉篇》之文,孔子借它来评论所有诗篇。思字在《駉篇》本是无义的语首词,孔子引用它却当思想解,自是断章取义。俞樾《曲园杂纂》说项说这也是语辞,恐不合孔子原意。 【乱弹】我尚未完整看过《诗经》,只看过部分篇章,很是惭愧。但是,现在所流行的很多网络小说思想就不是很纯正了。 2.3子曰:道⑴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⑵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⑶。 【译文】孔子说:用政法来诱导他们,使用刑罚来整顿他们,人民只是暂时地免于罪过,却没有廉耻之心。如果用道德来诱导他们,使用礼教来整顿他们,人民不但有廉耻之心,而且人心归服。 【注释】⑴道有人把它看成道千乘之国的道一样,治理的意思。也有人把它看成导字,引导的意思,我取后一说。⑵免先秦古书若单用一个免字,一般都是免罪、免刑、免祸的意思。⑶格这个字的意义本来很多,在这里有把它解为来的,也有解为至的,还有解为正的,更有写作恪,解为敬的。这些不同的讲解都未必符合孔子原意。《礼记?缁衣篇》:夫民,教之以德,齐之以礼,则民有格心;教之以政,齐之以刑,则民有遯心。这话可以看作孔子此言的最早注释,较为可信。此处格心和遯心相对成文,遯卽遁字,逃避的意思。逃避的反面应该是亲近、归服、向往,所以用人心归服来译它。 【乱弹】孔子提出的以礼服人现在是很难见到了。前几天,看到成都一个骑电动车的仅仅因为吵了几声就把他人殴打致死。 2.4子曰:吾十有⑴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⑵,四十而不惑⑶,五十而知天命⑷,六十而耳顺⑸,七十而从心所欲,不踰矩⑹。 【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有志于学问;三十岁,[懂礼仪,]说话做事都有把握;四十岁,[掌握了各种知识,]不致迷惑;五十岁,得知天命;六十岁,一听别人言语,便可以分别真假,判明是非;到了七十岁,便随心所欲,任何念头不越出规矩。 【注释】⑴有同又。古人在整数和小一位的数字之间多用有字,不用又字。⑵立泰伯篇说:立于礼。季氏篇又说:不学礼,无以立。因之译文添了懂得礼仪几个字。立是站立的意思,这里是站得住的意思,为求上下文的流畅,意译为遇事都有把握。⑶不惑子罕篇和宪问篇都有知者不惑的话,所以译文用掌握了知识来说明不惑。⑷天命孔子不是宿命论者,但也讲天命。孔子的天命,我已有文探讨。后来的人虽然谈得很多,未必符合孔子本意。因此,这两个字暂不译出。⑸耳顺这两个字很难讲,企图把它讲通的也有很多人,但都觉牵强。译者姑且作如此讲解。⑷从心所欲不踰矩从字有作纵字的,皇侃《义疏》也读为纵,解为放纵。柳宗元〈与杨晦之书〉说孔子七十而纵心,不但从字写作纵,而且以心字绝句,所欲属下读。七十而纵心,所欲不踰矩。但纵字古人多用于贬义,如《左传》昭公十年我实纵欲,柳读难从。 【乱弹】这句话是孔子对自己一生的总结,也是很多人孜孜以求的境界。人要达到从心所欲不踰矩,岂不快哉? 2.5孟懿子⑴问孝。子曰:无违⑵。 樊迟⑶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⑷;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译文】孟懿子向孔子问孝道。孔子说:不要违背礼节。不久,樊迟替孔子赶车子,孔子便告诉他说:孟孙向我问孝道,我答复说,不要违背礼节。樊迟道:这是什么意思?孔子道:父母活着,依规定的礼节侍奉他们;死了,依规定的礼节埋葬他们,祭祀他们。 【注释】⑴孟懿子鲁国的大夫,三家之一,姓仲孙,名何忌,懿是谥号。他父亲是孟僖子仲孙貜。《左传》昭公七年说,孟僖子将死,遗嘱要他向孔子学礼。⑵无违黄式三《论语后案》说:《左传》桓公二年云,昭德塞违,灭德立违,君违,不忘谏之以德;六年传云:有嘉德而无违心,襄公二十六年传云,正其违而治其烦古人凡背礼者谓之违。因此,我把违译为违礼。王充《论衡?问孔篇》曾经质问孔子,为什么不讲无违礼,而故意省略讲为无违,难道不怕人误会为毋违志吗?由此可见违字的这一含义在后汉时已经不被人所了解了。⑶樊迟孔子学生,名须,字子迟,比孔子小四十六岁。[《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作小三十六岁,《孔子家语》作小四十六岁。若从《左传》哀公十一年所记载的樊迟的事考之,可能《史记》的三系亖(古四字)之误。]⑷生,事之以礼生和下句死都是表示时间的节缩语,所以自成一逗。古代的礼仪有一定的差等,天子、诸侯、大夫、士、庶人各不相同。鲁国的三家是大夫,不但有时用鲁公(诸侯)之礼,甚至有时用天子之礼。这种行为当时叫做僭,是孔子所最痛心的。孔子这几句答语,或者是针对这一现象发出的。 【乱弹】接下来几章都是谈论孝道的,可惜现在做得这些的人很少了。 2.6孟武伯⑴问孝。子曰:父母唯其⑵疾之忧。 【译文】孟武伯向孔子请教孝道。孔子道:做爹娘的只是为孝子的疾病发愁。 【注释】⑴孟武伯仲孙彘,孟懿子的儿子,武是谥号。⑵其第三人称表示领位的代名词,相当于他的、他们的。但这里所指代的是父母呢,还是儿女呢?便有两说。王充《论衡?问孔篇》说:武伯善忧父母,故曰,唯其疾之忧。《淮南子?说林训》说:忧父之疾者子,治之者医。高诱注云:父母唯其疾之忧,故曰忧之者子。可见王充、高诱都以为其字是指代父母而言。马融却说:言孝子不妄为非,唯疾病然后使父母忧。把其字代孝子。两说都可通,而译文采取马融之说。 【乱弹】养儿一百,常忧九十九,所以无论何时都要想想自己的父母。 2.7子游⑴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⑵。至于⑶犬马,皆能有养⑷;不敬,何以别乎? 【译文】子游问孝道。孔子说:现在的所谓孝,就是说能够养活爹娘便行了。对于狗马都能够得到饲养;若不存心严肃地孝顺父母,那养活爹娘和饲养狗马怎样去分别呢? 【注释】⑴子游孔子学生,姓言,名偃,字子游,吴人,小于孔子四十五岁。⑵养养父母的养从前人都读去声,音漾,yng。⑶至于张相的《诗词曲语词汇释》把至于解作卽使、就是。在这一段中固然能够讲得文从字顺,可是至于的这一种用法,在先秦古书中仅此一见,还难于据以肯定。我认为这一至于和《孟子?告子上》的惟耳亦然。至于声,天下期于师旷,是天下之耳相似也。惟目亦然。至于子都,天下莫不知其姣也。的至于用法相似。都可用谈到、讲到来译它。不译也可。⑷至于犬马皆能有养这一句很有些不同的讲法。一说是犬马也能养活人,人养活人,若不加以敬,便和犬马的养活人无所分别。这一说也通。还有一说是犬马也能养活它自己的爹娘(李光地《论语剳记》、翟灏《四书考异》),可是犬马在事实上是不能够养活自己爹娘的,所以这说不可信。还有人说,犬马是比喻小人之词(刘宝楠《论语正义》引刘宝树说),可是用这种比喻的修辞法,在《论语》中找不出第二个相似的例子,和《论语》的文章风格不相侔,更不足信。 【乱弹】现在这种人也很多,以为给父母吃的就可以了,殊不知老来时的寂寞孤独更是大病。 2.8子夏问孝。子曰:色难⑴。有事,弟子⑵服其劳;有酒食⑶,先生馔⑷,曾⑸是以为孝乎? 【译文】子夏问孝道。孔子道:儿子在父母前经常有愉悦的容色,是件难事。有事情,年轻人效劳;有酒有肴,年长的人吃喝,难道这竟可认为是孝么? 【注释】⑴色难这句话有两说,一说是儿子侍奉父母时的容色。《礼记?祭义篇》说:孝子之有深爱者必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可以做这两个字的注脚。另一说是侍奉父母的容色,后汉的经学家包咸、马融都如此说。但是,若原意果如此的话,应该说为侍色为难,不该简单地说为色难,因之我不采取。⑵弟子、先生刘台拱《论语骈枝》云:《论语》言弟子者七,其二皆年幼者,其五谓门人。言先生者二、皆谓年长者。马融说:先生谓父兄也。亦通。⑶食旧读去声,音嗣,s,食物。不过现在仍如字读sh,如主食、副食、面食。⑷馔zhun,吃喝。《鲁论》作馂。馂,食余也。那么这句便当如此读:有酒,食先生馂,而如此翻译:有酒,幼辈吃其剩余。⑸曾音层,cng,副词,竟也。 【乱弹】和上章一样。 2.9子曰:吾与回⑴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⑵,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译文】孔子说:我整天和颜回讲学,他从不提反对意见和疑问,像个蠢人。等他退回去自己研究,却也能发挥,可见颜回并不愚蠢。 【注释】⑴回颜回,孔子最得意的学生,鲁国人,字子渊,小孔子三十岁(《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如此。但根据毛奇龄《论语稽求篇》和崔适《论语足征记》的考证,《史记》的三十应为四十之误,颜渊实比孔子小四十岁,公元前511480)。⑵退而省其私朱熹的《集注》以为孔子退而省颜回的私,则见其日用动静语默之间皆足以发明夫子之道。用颜回的实践来证明他能发挥孔子之道,说也可通。 【乱弹】估计大智若愚就是形如颜回这样的人,平时学习一定要谨记这种做法。 2.10子曰:视其所以⑴,观其所由⑵,察其所安⑶。人焉廋哉⑷?人焉廋哉? 【译文】孔子说:考查一个人所结交的朋友;观察他为达到一定目的所采用的方式方法;了解他的心情,安于什么,不安于什么。那么,这个人怎样隐藏得住呢?这个人怎样隐藏得住呢? 【注释】⑴所以以字可以当用讲,也可以当与讲。如果解释为用,便和下句所由的意思重复,因此我把它解释为与,和微子篇第十八而谁以易之的以同义。有人说以犹为也。视其所以卽《大戴礼?文王官人篇》的考其所为,也通。⑵所由由,由此行的意思。学而篇第一的小大由之,雍也篇第六的行不由径,泰伯篇第八的民可使由之的由都如此解。所由是指所从由的道路,因此我用方式方法来译述。⑶所安安就是阳货篇第十七孔子对宰予说的女安,则为之的安。一个人未尝不错做一两件坏事,如果因此而心不安,仍不失为好人。因之译文多说了几句。⑷人焉廋哉焉,何处;廋,音搜,sōu,隐藏,藏匿。这句话机械地翻译,便是:这个人到哪里去隐藏呢。《史记?魏世家》述说李克的观人方法是居视其所亲,富视其所与,达视其所举,穷视其所不为,贫视其所不取。虽较具体,却无此深刻。 【乱弹】这大概就是孔子的识人术吧。 2.11子曰:温故而知新⑴,可以为师矣。 【译文】孔子说:在温习旧知识时,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就可以做老师了。 【注释】⑴温故而知新皇侃《义疏》说,温故就是月无忘其所能,知新就是日知其所亡(19.5),也通。 【乱弹】可惜自己始终都做不到啊。 2.12子曰:君子不器⑴。 【译文】孔子说:君子不像器皿一般,[只有一定的用途。] 【注释】⑴古代知识范围狭窄,孔子认为应该无所不通。后人还曾说,一事之不知,儒者之耻。虽然有人批评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9.2),但孔子仍说君子不器。 【乱弹】现在的学术也需要多学科多领域的知识,否则只能是闭门造车。
个人分类: 阅读|550 次阅读|0 个评论
阅读《论语译注》(三)
wdz 2009-8-13 22:39
1.9曾子曰:慎终⑴,追远⑵,民德归厚矣。 【译文】曾子说:谨慎地对待父母的死亡,追念远代祖先,自然会导致老百姓归于忠厚老实了。 【注释】⑴慎终郑玄的注:老死曰终。可见这终字是指父母的死亡。慎终的内容,刘宝楠《论语正义》引《檀弓》曾子的话是指附身(装殓)、附棺(埋葬)的事必诚必信,不要有后悔。⑵追远具体地说是指祭祀尽其敬。两者译文都只就字面译出。 【乱弹】估计现在这样的人都很少了,年轻人往往都是心中无父母了。 1.10子禽⑴问于子贡⑵曰:夫子⑶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⑷异乎人之求之与? 【译文】子禽向子贡问道:他老人家一到哪个国家,必然听得到那个国家的政事,求来的呢?还是别人自动告诉他的呢?子贡道:他老人家是靠温和、善良、严肃、节俭、谦逊来取得的。他老人家获得的方法,和别人获得的方法,不相同吧? 【注释】⑴子禽陈亢(kng)字子禽。从子张篇所载的事看来,恐怕不是孔子的学生。《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也不载此人。但郑玄注《论语》和《檀弓》都说他是孔子学生,不晓得有什么根据。(臧庸的《拜经日记》说子禽就是仲尼弟子列传的原亢禽,简朝亮的《论语集注补疏》曾加以辩驳。)⑵子贡孔子学生,姓端木,名赐,字子贡,卫人,比孔子小三十一岁。(公元前520?)⑶夫子这是古代的一种敬称,凡是做过大夫的人,都可以取得这一敬称。孔子曾为鲁国的司寇,所以他的学生称他为夫子,后来因此沿袭以称呼老师。在一定的场合下,也用以特指孔子。⑷其诸洪颐煊《读书丛録》云:公羊桓六年传,其诸以病桓与?闵元年传,其诸吾仲孙与?僖二十四年传,其诸此之谓与?宣五年传,其诸为其双双而俱至者与?十五年传,其诸则宜于此焉变矣。其诸是齐鲁间语。案,总上诸例,皆用来表示不肯定的语气。黄家岱《嬹艺轩杂着》说其诸意为或者,大致得之。 【乱弹】这就是所谓的气度。一旦修身到一定地步了,人家自然而然会愿意相处、交流,就像学术搞精了,自然有人求教。 1.11子曰:父在,观其⑴志;父没,观其⑴行⑵;三年⑶无改于父之道⑷,可谓孝矣。 【译文】孔子说:当他父亲活着,[因为他无权独立行动,]要观察他的志向;他父亲死了,要考察他的行为;若是他对他父亲的合理部分,长期地不加改变,可以说做到孝了。 【注释】⑴其指儿子,不是指父亲。⑵行去声,xng。⑶三年古人这种数字,有时不要看得太机械。它经常只表示一种很长的期间。⑷道有时候是一般意义的名词,无论好坏、善恶都可以叫做道。但更多时候是积极意义的名词,表示善的好的东西。这里应该这样看,所以译为合理部分。 【乱弹】后来,孔子的大多弟子就为他守了三年孝。子贡更是多守了三年。由此可见,他们师生情谊的深厚。 1.12有子曰:礼之用,和⑴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⑵,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译文】有子说:礼的作用,以遇事都做得恰当为可贵。过去圣明君王的治理国家,可宝贵的地方就在这里;他们小事大事都做得恰当。但是,如有行不通的地方,便为恰当而求恰当,不用一定的规矩制度来加以节制,也是不可行的。 【注释】⑴和《礼记中庸》: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杨遇夫先生《论语疏证》说:事之中节者皆谓之和,不独喜怒哀乐之发一事也。说文云:龢,调也。盉,调味也。乐调谓之龢,味调谓之盉,事之调适者谓之和,其义一也。和今言适合,言恰当,言恰到好处。⑵有所不行皇侃《义疏》把这句属上,全文便如此读: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他把和解为音乐,说:此以下明人君行化必礼乐相须。变乐言和,见乐功也。小大由之有所不行者,言每事小大皆用礼,而不以乐和之,则其政有所不行也。这种句读法值得考虑,但把和解释为音乐,而且认为小大由之的之是指礼而言,都觉牵强。特为注出,以供大家考虑。 【乱弹】去年,北京奥运会就选用了这句话。创建和谐社会,就要这样,大事小事都要恰当。 1.13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⑴也。恭近于礼,远⑵耻辱也。因⑶不失其亲,亦可宗⑷也。 【译文】有子说:所守的约言符合义,说的话就能兑现。态度容貌的庄矜合于礼,就不致遭受侮辱。依靠关系深的人,也就可靠了。 【注释】⑴复《左传》僖公九年荀息说:吾与先君言矣,不可以贰,能欲复言而爱身乎?又哀公十六年叶公说:吾闻胜也好复言,复言非信也。这复言都是实践诺言之义。《论语》此义当同于此。朱熹《集注》云:复,践言也。但未举论证,因之后代训诂家多有疑之者。童第德先生为我举出《左传》为证,足补古今字书之所未及。⑵远去声,音院,yun,动词,使动用法,使之远离的意思。此处亦可以译为避免。⑶因依靠,凭借。有人读为姻字,那因不失其亲便当译为所与婚姻的人都是可亲的,恐未必如此。⑷宗主,可靠。一般解释为尊敬,不妥。 【乱弹】信用是人的第二生命,一定要珍惜,所以一定要慎言谨行。 1.14子曰:君子⑴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⑵焉,可谓好学也已。 【译文】孔子说:君子,吃食不要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却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 【注释】⑴君子《论语》的君子有时指有位之人,有时指有德之人。但有的地方究竟是指有位者,还是指有德者,很难分别。此处大概是指有德者。⑵正《论语》正字用了很多次。当动词的,都作匡正或端正讲,这里不必例外。一般把正字解为正其是非、判其得失,我所不取。 【乱弹】孔子给好学下了一个很明确的定义。 1.15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⑴?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⑵,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⑶其斯之谓与?子曰:赐⑷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⑸。 【译文】子贡说:贫穷却不巴结奉承,有钱却不骄傲自大,怎么样?孔子说:可以了;但是还不如虽贫穷却乐于道,纵有钱却谦虚好礼哩。子贡说:《诗经》上说:要像对待骨、角、象牙、玉石一样,先开料,再糙锉,细刻,然后磨光。那就是这样的意思吧?孔子道:赐呀,现在可以同你讨论《诗经》了,告诉你一件,你能有所发挥,举一反三了。 【注释】⑴何如《论语》中的何如,都可以译为怎么样。⑵贫而乐皇侃本乐下有道字。郑玄注云:乐谓志于道,不以贫为忧苦。所以译文增于道两字。⑶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两语见于《诗经卫风淇奥篇》。⑷赐子贡名。孔子对学生都称名。⑸告诸往而知来者诸,在这里用法同之一样。往,过去的事,这里譬为已知的事;来者,未来的事,这里譬为未知的事。译文用意译法。孔子赞美子贡能运用《诗经》作譬,表示学问道德都要提高一步看。 【乱弹】看来学习还是要有一定的悟性,要学会举一反三。 1.16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译文】孔子说:别人不了解我,我不急;我急的是自己不了解别人。 【乱弹】看来,现在很多人刚好相反了,最害怕别人不了解自己。
个人分类: 阅读|565 次阅读|0 个评论
阅读《论语译注》(二)
wdz 2009-8-12 21:36
学而篇第一(共十六章) 1.1子⑴曰:学而时⑵习⑶之,不亦说⑷乎?有朋⑸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⑹,而不愠⑺,不亦君子⑻乎? 【译文】孔子说:学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实习它,不也高兴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处来,不也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 【注释】⑴子《论语》子曰的子都是指孔子而言。⑵时时字在周秦时候若作副词用,等于《孟子梁惠王上》斧斤以时入山林的以时,在一定的时候或者在适当的时候的意思。王肃的《论语注》正是这样解释的。朱熹的《论语集注》把它解为时常,是用后代的词义解释古书。⑶习一般人把习解为温习,但在古书中,它还有实习、演习的意义,如《礼记射义》的习礼乐、习射。《史记孔子世家》:孔子去曹适宋,与弟子习礼大树下。这一习字,更是演习的意思。孔子所讲的功课,一般都和当时的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密切结合。像礼(包括各种仪节)、乐(音乐)、射(射箭)、御(驾车)这些,尤其非演习、实习不可。所以这习字以讲为实习为好。⑷说音读和意义跟悦字相同,高兴、愉快的意思。⑸有朋古本有作友朋的。旧注说:同门曰朋。宋翔凤《朴学斋札记》说,这里的朋字卽指弟子,就是《史记孔子世家》的故孔子不仕,退而修诗、书、礼乐,弟子弥众,至自远方译文用志同道合之人卽本此义。⑹人不知这一句,知下没有宾语,人家不知道什么呢?当时因为有说话的实际环境,不需要说出便可以了解,所以未给说出。这却给后人留下一个谜。有人说,这一句是接上一句说的,从远方来的朋友向我求教,我告诉他,他还不懂,我却不怨恨。这样,人不知是人家不知道我所讲述的了。这种说法我嫌牵强,所以仍照一般的解释。这一句和宪问篇的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的精神相同。⑺愠yn,怨恨。⑻君子《论语》的君子,有时指有德者,有时指有位者,这里是指有德者。 【乱弹】这句话已经耳熟能详,但是能做到又有几人呢?有人把这句归纳为人生三乐:学习是快乐的,交朋友也是快乐的,同样不怨天尤人也是快乐的。曾仕强教授把第一句解释成:学习一种好品德并使之成为一种习惯,岂不是很快乐的? 1.2有子⑴曰:其为人也孝弟⑵,而好犯⑶上者,鲜⑷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⑸。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⑹与⑺! 【译文】有子说:他的为人,孝顺爹娘,敬爱兄长,却喜欢触犯上级,这种人是很少的;不喜欢触犯上级,却喜欢造反,这种人从来没有过。君子专心致力于基础工作,基础树立了,道就会产生。孝顺爹娘,敬爱兄长,这就是仁的基础吧! 【注释】⑴有子孔子学生,姓有,名若,比孔子小十三岁,一说小三十三岁,以小三十三岁之说较可信。《论语》记载孔子的学生一般称字,独曾参和有若称子(另外,冉有和闵子骞偶一称子,又当别论),因此很多人疑心《论语》就是由他们两人的学生所纂述的。但是有若称子,可能是由于他在孔子死后曾一度为孔门弟子所尊重的缘故(这一史实可参阅《礼记檀弓上》、《孟子滕文公上》和《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至于《左传》哀公八年说有若是一个国士,还未必是足以使他被尊称为子的原因。⑵孝弟孝,奴隶社会时期所认为的子女对待父母的正确态度;弟,音读和意义跟悌相同,音替,t,弟弟对待兄长的正确态度。封建时代也把孝弟作为维持它那时候的社会制度、社会秩序的一种基本道德力量。⑶犯抵触,违反,冒犯。⑷鲜音显,xiǎn,少。《论语》的鲜都是如此用法。⑸未之有也未有之也的倒装形式。古代句法有一条这样的规律:否定句,宾语若是指代词,这指代词的宾语一般放在动词前。⑹孝弟为仁之本仁是孔子的一种最高道德的名称。也有人说(宋人陈善的《扪虱新语》开始如此说,后人赞同者很多),这仁字就是人字,古书仁人两字本有很多写混了的。这里是说孝悌是做人的根本。这一说虽然也讲得通,但不能和本立而道生一句相呼应,未必符合有子的原意。《管子戒篇》说,孝弟者,仁之祖也,也是这意。⑺与音读和意义跟欤字一样,《论语》的欤字都写作与。 【乱弹】对父母孝敬和对兄弟敬爱,在今天这个社会已经很难看到了。 1.3子曰:巧言令色⑴,鲜矣仁! 【译文】孔子说:花言巧语,伪善的面貌,这种人,仁德是不会多的。 【注释】⑴巧言令色朱注云:好其言,善其色,致饰于外,务以说人。所以译文以花言巧语译巧言,伪善的面貌译令色。 【乱弹】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巧言令色,还引以为荣。 1.4曾子⑴曰:吾日三省⑵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⑶乎?传⑷不习⑸乎? 【译文】曾子说:我每天多次自己反省:替别人办事是否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往来是否诚实呢?老师传授我的学业是否复习了呢? 【注释】⑴曾子孔子学生,名参(音森,sēn),字子舆,南武城(故城在今天的山东枣庄市附近)人,比孔子小四十六岁(公元前505435)。⑵三省三字有读去声的,其实不破读也可以。省音醒,xǐng,自我检查,反省,内省。三省的三表示多次的意思。古代在有动作性的动词上加数字,这数字一般表示动作频率。而三九等字,又一般表示次数的多,不要着实地去看待。说详汪中《述学释三九》。这里所反省的是三件事,和三省的三只是巧合。如果这三字是指以下三件事而言,依《论语》的句法便应该这样说:吾日省者三。和宪问篇的君子道者三一样。⑶信诚也。⑷传平声,chun,动词作名词用,老师的传授。⑸习这习字和学而时习之的习一样,包括温习、实习、演习而言,这里概括地译为复习。 【乱弹】记得以前看过《曾国藩》。他就是如此做的,每天写日记,反省自己的过失,所以他有如此大的成就。 1.5子曰:道⑴千乘之国⑵,敬事⑶而信,节用而爱人⑷,使民以时⑸。 【译文】孔子说:治理具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就要严肃认真地对待工作,信实无欺,节约费用,爱护官吏,役使老百姓要在农闲时间。 【注释】⑴道动词,治理的意思。⑵千乘之国乘音剩,shng,古代用四匹马拉着的兵车。春秋时代,打仗用车子,所以国家的强弱都用车辆的数目来计算。春秋初期,大国都没有千辆兵车。像《左传》僖公二十八年所记载的城濮之战,晋文公还只七百乘。但是在那时代,战争频繁,无论侵略者和被侵略者都必须扩充军备。侵略者更因为兼并的结果,兵车的发展速度更快;譬如晋国到平丘之会,据叔向的话,已有四千乘了(见《左传》昭公十三年)。千乘之国,在孔子之时已经不是大国,因此子路也说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11.26)的话了。⑶敬事敬字一般用于表示工作态度,因之常和事字连用,如卫灵公篇的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⑷爱人古代人字有广狭两义。广义的人指一切人羣,狭义的人只指士大夫以上各阶层的人。这里和民(使民以时)对言,用的是狭义。⑸使民以时古代以农业为主,使民以时卽是《孟子梁惠王上》的不违农时,因此用意译。 【乱弹】从中可以看出,很早以前,孔子就在提节约型社会和三农问题了。 1.6子曰:弟子⑴入⑵则孝,出⑵则悌,谨⑶而信,泛爱众,而亲仁⑷。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译文】孔子说:后生小子,在父母跟前,就孝顺父母;离开自己房子,便敬爱兄长;寡言少语,说则诚实可信,博爱大众,亲近有仁德的人。这样躬行实践之后,有剩余力量,就再去学习文献。 【注释】⑴弟子一般有两种意义:(甲)年纪幼小的人,(乙)学生。这里用的是第一种意义。⑵入、出《礼记内则》:由命士以上,父子皆异宫,则知这里的弟子是指命士以上的人物而言。入是入父宫,出是出己宫。⑶谨寡言叫做谨。详见杨遇夫先生的《积微居小学金石论丛》卷一。⑷仁仁卽仁人,和雍也篇第六的井有仁焉的仁一样。古代的词汇经常运用这样一种规律:用某一具体人和事物的性质、特征甚至原料来代表那一具体的人和事物。 【乱弹】孔子认为最重要的是要仁、孝、悌,之后才能学习。所以,做科研也好,做学问也好,最重要是先把人做好。 1.7子夏⑴曰:贤贤易色⑵;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⑶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译文】子夏说:对妻子,重品德,不重容貌;侍奉爹娘,能尽心竭力;服事君上,能豁出生命;同朋友交往,说话诚实守信。这种人,虽说没学习过,我一定说他已经学习过了。 【注释】⑴子夏孔子学生,姓卜,名商,字子夏,比孔子小四十四岁。(公元前507?)⑵贤贤易色这句话,一般的解释是:用尊贵优秀品德的心来交换(或者改变)爱好美色的心。照这种解释,这句话的意义就比较空泛。陈祖范的《经咫》、宋翔凤的《朴学斋札记》等书却说,以下三句,事父母、事君、交朋友,各指一定的人事关系;那么,贤贤易色也应该是指某一种人事关系而言,不能是一般的泛指。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把夫妻间关系看得极重,认为是人伦之始和王化之基,这里开始便谈到它,是不足为奇的。我认为这话很有道理。易有交换、改变的意义,也有轻视(如言轻易)、简慢的意义。因之我便用《汉书》卷七十五《李寻传》颜师古注的说法,把易色解为不重容貌。⑵致有委弃、献纳等意义,所以用豁出生命来译它。 【乱弹】这章把夫妻相处之道也说出来了。同样,告诫我们看人不要看表面。 1.8子曰:君子⑴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⑵。无友不如己者⑶。过,则勿惮改。 【译文】孔子说:君子,如果不庄重,就没有威严;卽使读书,所学的也不会巩固。要以忠和信两种道德为主。不要跟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有了过错,就不要怕改正。 【注释】⑴君子这一词一直贯串到末尾,因此译文将这两字作一停顿。⑵主忠信颜渊篇(12.10)也说,主忠信,徙义,崇德也,可见忠信是道德。⑶无友不如己者古今人对这一句发生不少怀疑,因而有一些不同的解释。译文只就字面译出。 【乱弹】错,人皆有之,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择友要慎重。
个人分类: 阅读|598 次阅读|0 个评论
阅读《论语译注》(一)
wdz 2009-8-11 23:10
最近,一直在听台湾曾仕强教授的讲座。其中,他在一个讲座中提到:中国所有的哲学都是从《易经》出来的。孔子把人分成三类:中人以上,中人,中人以下,同样中国哲学也是分层次的。中人以上要读老子的《道德经》,中人要看孔子的《论语》,中人以下则读《墨子》。 显然,有些人不同意他的观点。但是,无论如何,他提到的这几本书,都是中国哲学的经典,是值得一读的,尤其是《论语》。 以前,很多教授都告诉我们要多读点哲学,可是心里很不以为然。但是上了博士以后,就感觉到非常迫切了。因为,此时的学习和生活的压力都很大,一方面害怕毕不了业,另一方面还要担心家里的事情(一般博士生都成家了,没成家的也都在考虑了)。在这样的双重压力下,要寻求一丝心灵的平静,只有多读哲学寻找答案。 学习中国哲学,首推的,自然是孔子的《论语》。宋朝宰相赵普以半部《论语》治天下的故事更是名满天下。 当然,《论语》从诞生之日起,就有很多人注解。其实,每个人读《论语》的收获肯定是不一致的,所以很难说,哪本书好哪本书差,只有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我之所以读《论语译注》(杨伯崚,1980年,中华书局),是因为杨伯崚先生作为一名语言学家,注解非常详细,译文比较通俗易懂。当然,若是想继续深入研究《论语》的,可以看看这本书 略谈古今论语注释书籍 部分。 附件是《论语译注》的电子版。 论语译注
个人分类: 阅读|646 次阅读|0 个评论
三人行全解,大象,法天地,修身成君子64法则
yangyu 2009-6-9 12:42
三人行全解,大象,法天地,修身成君子64法则 杨发达 13428994634 版权归属杨发达,转载请注明出处! 解密中国龙文化金钥匙
个人分类: 小说文字|26 次阅读|0 个评论
孔子也喜欢听话的学生
famingkuang 2009-5-24 10:24
大家都知道颜回(又叫颜渊)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无论在道德和学问上都是孔门中首屈一指的人物,孔子在他的著作中经常提到他。 论语《为政》篇中这样写道: 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这一段用现代文来讲就是这样的: 孔子说:我经常和颜回一谈就一整天,颜回从来都不反对我的意见,看上去就象毫无主见的人一般。但当他不在我面前的时候却经常检讨自己的思想和行为,结果不但领会了我的意思,而且还有所发挥。其实颜回呀,并不笨。 从这一段我们知道了一个做学问的人该如何与老师相处了。研究生与导师的关系也可以类似的处理。 1 ,学生选导师很重要,选什么样的导师关乎自己一生的命运,千万不可马虎了之。试想,如果颜回不是拜孔子为师,而是拜牛子、马子为师,能有那么大的作为吗?反观我们现在的许多研究生,并非喜欢其导师,也非喜欢其学问和智慧。只为读研究生而读研究生,如何能从内心深处萌生出对导师的尊敬呢? 2 ,一旦选定导师后就要死心塌地的跟着导师,尊敬老师不是表面上的恭恭敬敬,而是出是于内心对老师的知识和智慧的崇敬。对老师表面上的恭敬只能做到一时,只有对老师的知识或智慧的尊敬才能发至内心,才会真正的感人。 颜回的聪明之处就在于不违如愚,老师说什么都认真的听,认真的记,认真的思考,不加批判的吸收。这点很重要,当你的知识面不够宽的时候不要太自以为是,要相信导师的人品、相信导师的知识、相信导师的眼光。不要因为有一点点小聪明就尾巴翘上天,不把导师放眼里,否则,老师如何肯把时间花在你身上?试想,如果颜回不不违如愚般的对老师恭恭敬敬,言听计从,孔子弟子三千,又何以独与颜回吾与回言终日?所以要想得到导师的青睐就必须从内心里尊重导师,从外表上顺从导师,最好能象颜回一样不违如愚。有导师的精心栽培,你才会有出人头地的一天。 这是从师的技巧,也是为人的根本。一个人只有人品的根基正,才能长成参天大树,一些一天到晚埋怨导师的人应该先自省自省。一个人不懂得自省的人是学不到什么真正的东西的,也不可能成为栋梁之材。 3 ,一个好的学生就要象颜回一样要懂得退而省其私,这里的省其私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学问要不断的反省,将学到的知识象牛一样不断的反复咀嚼;二是对自己的为人处事进行检讨。如果能有所得,导师也会高兴的。 4 ,有所为而不忘其师,老师不一定要占有你的功劳,只要你能记得恩师之情就行了。现在有的学生只要有一点点成果就将导师徶在一边,不承认自己是得益于师长,以为自己的学问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与导师毫不相干,导师又何以能尽心尽力的教导于已呢? 颜回有所得也不敢独占其功,能够亦足以发,孔子更加的快乐,也更加爱护颜回了,并在人前人后,无不得意的称赞颜回回也,不愚。颜回有孔子如此精心的栽培想不成功都不行。 颜回的求学方法不失为当代研究生们效仿之法也。
个人分类: 论语|1992 次阅读|16 个评论
论语中“贤贤易色”、“君子不重则不威”等与各大家商榷
famingkuang 2009-5-8 07:48
由于中国人对《论语》过于崇拜,所以就出现了很多腐儒,不但把论语当成了教条,而且也把前人的注解当成了教条,以至论语中有的句子变成莫名其妙,甚至变成十分好笑而让人产生轻孔子的想法。这本不是孔子的错,错只错在后人不懂装懂,乱注论语造成的,南怀瑾可谓是别具慧眼的人,读罢他的《论语别裁》有恍然所悟之感。 ----------------------------------------------------------- 发发读论语: ① 子夏曰: 贤贤 易 色 ,事父母能竭其力,事 君 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贤贤:贤人之所以成为贤人。 色:众人所好之者也,这里不单指美色,就指一切难得而贵重之物; 易色:轻视美色,这里指不以追求美色等俗物为目的。 君:国家也,在古代,君是国的象征,事君就是为国办事,相当于今天的工作。如果一定要把君当作君王、国君,那么事君就变成只有小数几个大臣的事了,这与后面的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是矛盾的,未学者肯定是学堂之门都未进之人,如何能达到事君的高位呢?而子夏所说的不过是一般贤人的美德而已。 综合进来考虑对全句的解释就是: 子夏说:贤人之所以成为贤人,是因为他不以追求美色等俗物为目的,他所追求的是:孝顺父母能竭尽全力,为国家工作能置身度外,与朋友交往能言而有信。这样的人,即使他没有进过一天学堂,我也不能说他没有学问呀。 ②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君子:想要成为君子的人。如果他已经是君子了那么与后面的则是相矛盾的,所以这里的君子是君子之法的意思。 重:厚重,这里指知识渊博。 固:固执,顽固,固有的形象。 无:没有。 综合起来解释就是: 孔子说:想要成为君子的人,如果学识不渊博是树不起威信的,只有不断的学习才能改变他固有的形象,学习应以忠信为主,不能交一无是处的朋友,他所交的朋友至少要有某一方面强过自己,这样的朋友才会成为益友,一旦发现自己有过错是不会忌讳改正的。 附录各大家的批注如下 朱熹《论语集注》: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子夏,孔子弟子,姓卜,名商。贤人之贤,而易其好色之心,好善有诚也。致,犹委也。委致其身,谓不有其身也。四者皆人伦之大者,而行之必尽其诚,学求如是而已。故子夏言有能如是之人,苟非生质之美,必其务学之至。虽或以为未尝为学,我必谓之已学也。游氏曰:三代之学,皆所以明人伦也。能是四者,则于人伦厚矣。学之为道,何以加此。子夏以文学名,而其言如此,则古人之所谓学者可知矣。故学而一篇,大抵皆在于务本。吴氏曰:子夏之言,其意善矣。然辞气之间,抑扬太过,其流之弊,将或至于废学。必若上章夫子之言,然后为无弊也。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重,厚重。威,威严。固,坚固也。轻乎外者,必不能坚乎内,故不厚重则无威严,而所学亦不坚固也。主忠信。人不忠信,则事皆无实,为恶则易,为善则难,故学者必以是为主焉。程子曰:人道惟在忠信,不诚则无物,且出入无时,莫知其乡者,人心也。若无忠信,岂复有物乎?无友不如己者。无、毋通,禁止辞也。友所以辅仁,不如己,则无益而有损。过则勿惮改。勿,亦禁止之辞。惮,畏难也。自治不勇,则恶日长,故有过则当速改,不可畏难而苟安也。程子曰:学问之道无他也,知其不善,则速改以从善而已。程子曰:君子自修之道当如是也。游氏曰:君子之道,以威重为质,而学以成之。学之道,必以忠信为主,而以胜己者辅之。然或吝于改过,则终无以入德,而贤者亦未必乐告以善道,故以过勿惮改终焉。 钱穆《论语新解》: (七)子于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子夏 : 卜商字子夏、亦孔子晚年弟子。   贤贤易色:下贤字指贤人有才德者。上贤字作动词用,尊敬义。易字有两读:一读改易、谓以尊贤心改好色心。一读平易,谓尊贤心平于好色心。今从前读。或说此四字专指夫妇一伦言,谓为夫者能敬妻之贤德而略其色貌。   致其身:致,送达义、致其身,如致命致禀气,谓纳身于职守、事父母能竭其力为孝,事君能致其身为忠。四句分言夫妇、父子、君臣、朋友回伦。   虽曰未学:其人或自谦未学,我必谓之既学矣。   上章孔子言学,先德行,次及文,故《论语》编者次以子夏此章。或谓此章语气轻重太过,其弊将至于废学。然孔门论学,本以成德为重,后人分德行与学问而二之,则失此二章之义矣。     白话试译   子夏说:一个人能好人之贤德胜过其好色之心,奉事父母能尽力,事君上能奉身尽职,交朋友能有信,这样的人,纵使他自谦说未经学问,我必说他已有学问了。      (八)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不重则不威:重,厚重。威,威严。人不厚重,则失威严,不为人敬。   学则不固:此句有两解。一,固者坚固义,人不厚重,则所学不能固守勿失,承上文言。一,固者因陋义,人能向学,斯不因陋,四字自成一句。   今按本章五句分指五事,似当从后解。若依前解,当云学而不固,或虽学不固,始是。   主忠信:此亦有两解。一,行事以忠信为主。一,主,亲义。如人作客,以其所投遇之家为主。与下文友字对照,谓当亲忠信之人。今按:当从前解。后解乃偶然事,分量与其他四事不相称。   无友不如己者:无,通毋,禁止辞。与不如己者为友,无益有损。或说:人若各求胜己者为友,则胜于我者亦将不与我为友,是不然。师友皆所以辅仁进德,故择友如择师,必择其胜我者。能具此心,自知见贤思齐,择善固执,虚己向学,谦恭自守,贤者亦必乐与我友矣。或说:此如字,当作似字解。胜己者上于己,不如己者下于己,如己者似己,与己相齐。窃谓此章决非教人计量所友之高下优劣,而定择交之条件。孔子之教,多直指人心。苟我心常能见人之胜己而友之,即易得友,又能获友道之益。人有喜与不如己者为友之心,此则大可戒。说《论语》者多异解,学者当自知审择,从异解中善求胜义,则见识自可日进。   过则勿惮改:惮,畏难义。过则当勇改,不可畏难苟安。     白话试译   先生说:一个君子,不厚重,便不威严。能向学,可不因陋。行事当以忠信为主。莫和不如己的人交友。有了过失,不要怕改。 南怀瑾《论语别裁》:  饮食男女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这几句话,是接着证明了学问的目的,不是文学、不是知识,是作人做事。子夏比孔子少四十四岁,他的名字叫卜商。孔子死后,在战国开始的初期,他讲学河西,在战国时期一般对时代有影响的大学者,蒙受他的影响很大。所以这也是我们大家要注意的。领导历史、领导国家社会的,到底还是学问思想。   现在引用子夏的话,证明学问是什么。我们看原文贤贤易色,两个贤字,第一个贤字作动词用,因为中国文字有时候是假借的。第二个贤字是名词,指贤人学问修养好的人。易色,古人如宋儒他们,是怎么解释的呢?他们对色字解作女色、女人、男女之色了。(孔子被人叫打倒,就是这样受冤的。)贤贤易色就是看到贤人有学问道德的人,马上跟他学了。易色,女色都不要了,太太都不要了,在恋爱中的,把女朋友都丢掉了。如是女方,男朋友也不要了。如果真如宋儒的说法,我认为孔夫子不是圣人了。因为圣人,是不会违反人情的。孔子在《礼记》里讲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的确是孔子对于人生的看法形而下的,不讲形而上的。凡是人的生命,不离两件大事:饮食、男女。一个性的问题,一个生活的问题。所谓饮食,等于民生问题。男女属于康乐问题,人生就离不开这两件事。有时候看到有关中国文化的文章说食色性也是孔子说的,错了,这句话不是孔子说的,是与孟子同时的告子说的。以后引用文章,不要将错就错,一错再错。   这个性的问题,究竟先天的性或后天的性呢?以后再讨论。但宋儒解释贤贤易色,为了作学问,都可以把自己的妻女或丈夫丢开,这是不通的。   这个色字,很简单,就是态度、形色,下面还有证明,所谓态色就是态度。贤贤易色意思是:我们看到一个人,学问好,修养好,本事很大,的确很行,看到他就肃然起敬,态度也自然随之而转。这是很明白,很平实的,是人的普通心理,不管一个如何坏的人,看到一个好人,总会不自觉地对这好人比较友善,这是人之常情。   事父母能竭其力是讲孝道。这句话有一个问题产生了,子夏为什么提到竭其力呢?重点在这个竭字。过去一般人讲到对父母的孝顺,是非孝不可。其实孝道也要量力而为,孝要竭其力,不要过分了。前一两年,有个年轻人基于天生的(不是教育的)孝心,为了孝养父母,去做了小偷,犯了法,对于这样行孝的人,在心理道德上,我们觉得这个人非其罪也,因为他为了孝顺,为了医母亲的病,结果偷了钱,犯了法,这是可以原谅的。但是在学问修养上看,对他的批评是这个人没有受良好的教养。在道理上来讲,这个青年是好心,但是好心要学识来培植它,使他知道要竭其力而不要做过分的事。中国古人有两句话综合起来的一副对联说:百善孝为先,原心不原迹,原迹贫家无孝子。万恶淫为首,论迹不论心,论心世上少完人。其原心不原迹就只看他的心孝不孝。比如一个人很穷,想买一罐奶粉给父母吃,但实在没有钱,买不起,因此心里很痛苦,只有希望慢慢积蓄点钱再去买。只要有这个心,只要他这份情感是真的,我们就不能说他不孝。原迹贫家无孝子,如果一定要在事实上有表现,那穷人家里就没得孝子了。这个道理非常清楚,我们用这个道理来解释,就是说明事父母能竭其力是尽自己的心力做到了就是孝。   事君能致其身这个君字,成为过去打倒孔家店的口实。他们认为这是专制思想,是捧帝王、捧独裁的古老教条。事实上不是这么回事,我们先要了解中国文化的君字是什么意思。从文字的字形上看,君字古写,头上尹字,尹字的古写是丮。我们的文字,是由图案演变而来的,手里拿一根拐杖,下面一个口,代表一个人,这个人年龄大了,学问道德很高,拿根拐杖,也等于指挥杖,所以凡是拿拐杖的,指挥杖的,都是君。后来才转借变成皇帝的专用,其实中国文化中的君也不是皇帝的专用词,比如我们过去写封信给平辈,不好称他先生,也不好意思称他老弟;乃至一位老师写给学生,这位老师谦虚一点就称学生某某君,如果说君是代表皇帝,就是某某皇帝了,通吗?没有这回事。日本人学我们中国文化,写信通常都是以君为尊称词。   这句事君能致其身的意思是:不论朋友或同事,他跟你感情好,他了解你、认识你,认为非你帮忙不可,而你答应了,那他就是君,你既已答应帮忙朋友完成一件事,要抬轿子就规规矩矩一定尽心,答应了就言而有信。能致其身,竭尽自己身、心的力量。就好比结婚一样,要做到从一而终。否则当初不要答应,既然答应了,讲作人的道理,就要有信。至于替人家做事的道理就是忠,也就是尽自己的力。不可以表面上愿意帮忙,做出部下很恭敬的样子,背地里却一切不同意,反而捣乱扯腿。即使在外面做主管,也常会碰到这些事。这就是作人的臣道不够,简单说就是不诚恳。   所以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白话解释就是看到好的人能肃然起敬,在家能竭心尽力地爱家庭,爱父母。在社会上做事,对人、对国家,放弃自我的私心,所谓许身为国。还有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这句话再三提到,在感情上说,每个人都认为做到了对朋友言而有信。据我自己的反省,虽然很想彻底做到,事实上却很困难。有时候对朋友答应了的事做不到,心里非常难过,为了自己道德的要求,想尽办法去做,所以仔细研究起来,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这句话,实在很不容易。所以子夏说,能够做到这样,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尽管这个人没有读过一天书,我一定说这人真有学问,这不是说明学而时习之并不是说一定读死书吗?   因此,我们不要跟着宋儒一段一段地去解释,整篇连贯读下来,自己就搞清楚了。             没有朋友的上帝   下面讲到学问态度,那就更妙了。引用了孔子的话: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讲到这里,说句笑话,朱文正公及有些后儒们,都该打屁股三百板,乱注乱解错了,所以中国文化,给自己人毁了。我们怎么看出来的呢?不知道诸位是否跟我一样都见过的,清朝末年,老一套的学者,大体上许多都是这样的,他们读了这句君子不重则不威的书,就照宋儒他们的解释学样起来,那样子,用现代的话来讲,对于年轻人真是代沟。那时老头子们在那里谈笑你不要以为老头子们谈笑会有第二个方式,还不是一样谈饮食男女,人事是非。再不然就谈调皮话,不管他学问多高,都是人嘛!人很普通,都是一样。可是那些老头子明明正在谈笑不相干的事,看到我们年轻人一进去,那个眼镜搁在鼻尖上,手拿一根烟筒的老头子,便蹩起嗓子道:嘿!你们来做什么?好好念书去!一副道学面孔。他们认为对年轻后代要重,可是他们不知道重是怎么解释,以为把脸上的肉挂下来就是重,为什么呢?君子不重则不威,硬要重,学则不固,不重呀!学问就不稳固了。   接着无友不如己者,照他们的解释,交朋友不要交到不如我们的。这句话问题来了,他们怎么注解呢?至少学问道德要比我们好的朋友。那完了,司马迁、司马光这些大学问家,不知道该交谁了。照他这样交朋友只能交比我们好的,那么大学校长只能与教育部长交朋友,部长只能跟院长做朋友,院长只能跟总统做朋友,当了总统只能跟上帝做朋友了?无友不如己者嘛!假如孔子是这样讲,那孔子是势利小人,该打屁股。照宋儒的解释,那么下面的过则勿惮改又怎么说呢?又怎么上下文连接起来呢?中国文化就是这样被他们糟蹋了。   事实上是怎么说的?君子不重则不威的重是自重,现在来讲是自尊心,也就是说每个人要自重。君子不重则不威,拿现代话来讲,也可以说是自己没有信心,今天中午有一位在国外学哲学的青年,由他父母陪来找我,这青年说:我觉得我自己不存在。我说:你怎么不存在?他说:我觉得没有我。我说:现在我讲话你听到了吧?既听到了怎么会不存在呢?根据西方哲学家笛卡儿的思想,我思故我在,你能够思想,你就存在,你怎么没有?他说:没有,我觉得我什么都不行。我说:你非常行,比任何人都行。事实上这个孩子是丧失了自信心,要恢复他的自信心就好。   我们要知道,人都天生有傲慢,但有时候,对事情的处理,一点自信都没有,这是心理的问题,也是大众的心理。比如交代一个任务给诸位中间任何一人,所谓见危授命,你有时候会丧失了这个信念,心理非常空虚,在这地方,就须要真正的学问,这个学问不是在书本上,这就是自重。所以一个人没有自信也不自己重视自己,不自尊,学则不固,这个学问是不稳固的,这个知识对你没有用,因此我们必须建立起自己的人格,自己的信心来。   那么无友不如己者,是讲什么?是说不要看不起任何一个人,不要认为任何一个人不如自己。上一句是自重,下一句是尊重人家。我们既然要自尊,同时要尊重每一个人的自尊心,无友不如己者,不要认为你的朋友不如你,没有一个朋友是不如你,世界上的人,聪明智慧大约相差不多,反应快叫聪明,反应慢就叫笨。你骗了聪明的人,他马上会知道,你骗了笨人,尽管过了几十年之久,他到死终会清楚的。难得有人真正笨到被你骗死了都不知道的,这个道理要注意。   所以,不要看不起任何一个人,人与人相交,各有各的长处,他这一点不对,另一点会是对的。有两个重点要注意的:不因其人而废其言,不因其言而废其人。这个家伙的行为太混蛋了,但有时候他说的一句话,意见很好。你要注意,不要因为他的人格有问题,或者对他的印象不好,而对他的好主意,硬是不肯听,那就不对了。有时候不因其言而废其人,这个人一开口就骂人,说粗话,你认为说粗话的、土包子,没有学问,然后把他整个人格都看低了。这都不对,不能偏差,无友不如己者,世界上每个人都有他的长处,我们应该用其长而舍其短,所以过则勿惮改,因为看到了每一个人的长处,发现自己的缺点,那么不要怕改过,这就是真学问。   据心理学的研究,人对于自己的过错,很容易发现。每个人自己做错了事,说错了话,自己晓得不晓得呢?绝对晓得,但是人类有个毛病,尤其不是真有修养的人,对这个毛病改不过来。这毛病就是明明知道自己错了,第二秒钟就找出很多理由来,支持自己的错误完全是对的,越想自己越没有错,尤其是事业稍有成就的人,这个毛病一犯,是毫无办法的。所以过错一经发现后,就要勇于改过,才是真学问、真道德。   那么,我如何来证明这个无友不如己者是这样解释呢?很自然的,还是根据《论语》。如果孔子把无字作动词,便不用这个无了。比如说,下面有的毋意、毋我等等,都用这个毋字。而且根据上下文,根据整个《论语》精神,这句话是非常清楚的,上面教你尊重自己,下面教你尊重别人。过去一千多年来的解释都变成交情当中的势利,这怎么通呢?所以我说孔家店被人打倒,老板没有错,都是店员们搞错了的,这要特别修正的。
个人分类: 论语|1246 次阅读|3 个评论
谈《论语》“学而时习之”的“学”什么?
famingkuang 2009-5-7 08:36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语学而》的这头几句话,我不知什么时候起就已经能倒背如流了,但一直以来都很鄙视它,觉得孔子太虚情假意了,因为从我们亲身体验中知道,学而时习之根本就不是不亦悦乐,叫不亦苦乎还差不多嘛,老师、家长逼着我们读书、作业,半夜才得入睡,五更又得起床,真是一个苦不堪言了得。有何悦之有? 等到认真的读了论语,特别是读了南怀瑾先生的《论语别裁》后方知,我们误会孔子多多矣。 依我们今天的理解,把拿着本书摇头晃脑在念、在读、在写叫做学,那实在是错得太离谱。其实孔子的学不是我们今天这样理解的,孔子的学是学一切做人的学问,是无时、无地都可以进行的,否则三人行,必有吾师就无法理解了。可是我们今天却把读书当成学的唯一途径,才导致了学生学而时习之,不亦苦乎的困境,是与孔子当年提倡的学背道而驰的。 那么孔子提倡的学到底指那些呢? 孔子提倡学的内容是非常广泛的,包括一切做人做事的方法,而做人是放在首位的,只有将人做好了,才可能把事做好。概括来讲就是学三件事: 一曰:孝悌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与,做人的最根本的道理就是要懂得将家建设得和睦昌盛,家是国的缩小,国是家的放大,古代中国有家族,实际上就是一个小国,你能将一个家或家族治理好了,由小及大,你才能去治理一个国家,所以懂得孝悌之道,是做人的根本。 二曰:事君中国古代君即是国;国亦是君。生活在现代的我们关于这点很难理解,但从中国朝代更替来看,就能明白其中的道理,中国古代一个国即是一个姓氏的延续,换了一个姓氏上台,虽然土地还是那片土地、人也还是那些人,但却不是此国而是彼国了,君即代表着国,有了君才会有国,所以中国古代总是:君出国生,君亡国灭。我们今天中国人十分的反感君道,实是不了解中国历史之故也。所以事君用今天的话来讲那就是为国家办事。学事君之道,就是学习治理国家的方法,我们今天到学校读书充其量只是学习事君的一些皮毛而已。 三曰:交友与朋友交,言而有信。交友也就是建立社会关系网,人是社会性动物,必须得学会与人和睦相处,方能生存于这个世界上,所以学会交友也是学的一大任务。 孔子提倡的学是非常广泛的,可以说是包罗万象,但概括起来无非就是孝悌、事君、交友这三条,我们现在的教育片面强调书本知识,实际上学习的只是事君的一些皮毛,也就是说充其量只是学到了一些做事的方法而已,所以我们今天的学生迷茫、厌学就可想而知了。因为我们已经背离了学的本质,只求其皮毛矣。 所以如果我们学到了让家庭和睦的方法、学到了治理国家的方法、学到了与朋友相处的方法,并在实践中提高了自己的生活质量,能不亦悦乎吗?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然也!
个人分类: 论语|1231 次阅读|13 个评论
小发发的吾日三省吾身
famingkuang 2009-4-29 09:19
今天复习《论语》中的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 小发发:我昨晚睡觉前思念了白天的三件事情,一是今天我学习了没有,二是今天我画画了没有,三是今天我玩乐了没有 发发:哈哈,这就是你的吾日三省吾身呀? 小发发:嗯
个人分类: 论语|1195 次阅读|6 个评论
现炒现卖《论语》之——吾日三省吾身
famingkuang 2009-4-28 20:43
原文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原译文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给我的学业是不是复习了呢? 发发译文 曾子说:我每天从三个方面来反省自己的行为。一,为主人办事有没有尽心尽力?二,与人交往做不做到了诚实守信?三,今天有没有学到了新的知识? 发发之详解 三省:大家普遍认为是多次反省,可发发认为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一个人在认真做事,尽心尽力办事的时候是没有多余的时间想私人的事的,除非这个人根本就是拿工资不干活的人,而曾子当然不是这样的人,曾子能做的只是晚上回家后,躺在床上将自己这一天的所作所为来个大回放,然后做一番检讨和总结。 为人谋而不忠乎:这里讲的是一个人的职业操守的问题,就是对自己的职业有没有尽心尽力。而曾子的时代是没有职业这个概念的,那么职业操守是如何体现的呢,那就是忠于国家、忠于君王、忠于上司、忠于长辈,所以我这里用主人来代表。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这里讲的是一个人如何对待私人交往的问题,这里的朋友应该是泛指一切与自己有交往的人,不一定只是自己的亲朋好友。 传不习乎?:这里指的是如何对待学习态度的问题,就是有没有主动学习的欲望?学没学到新的知识?没有学到新知识也就不存在复不复习的问题。只有具有主动学习的欲望并践行之才能提高自己的能力,达到完善自我的目的。 吾日三省吾身,正是指从三个方面反省自己从而逐步完善自己。即:对不对得起国家,对不对得起朋友,对不对得起自己。如果一个人真的做到了上对得起国家,中对得起朋友,下对得起自己,岂不是圣人了?这正是曾子所追求的人生目的。
个人分类: 论语|1135 次阅读|9 个评论
小发发学论语之活学活用
famingkuang 2009-4-27 11:14
在繁体字的推荐下,发发去看了王财贵在北师大的演讲视屏,大彻大悟,终于找到了小发发的语文教材。 发发很欣赏王财贵教授对语文的理解力,并决定做他的超级粉丝,用中国的传统方式教小发发语文。 第一课教的是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第二课教的是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 第一课已经能背诵,第二课正在学。 今天我看他做错了数学题,准备打他,您猜他怎么说:爸爸,请背论语 于是我说:有子曰:。。。。。 我才开头,他马上说:不是这句,前面的那句 我只好从开头背起了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他说:对了,就是最后那句,你还要打我吗?
个人分类: 样样行|1261 次阅读|16 个评论
孔门在何处?—敲开人生智慧的大门(转)
iwesun 2009-4-2 15:10
孔门在何处? 敲开人生智慧的大门 作者:论语破解 按:   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所谓的主观对所谓的客观的决定作用,开始认知终极的科学认知科学。   人类的认知经历唯物和唯心的大战,经历宗教和科学的大战,不断把人类的认知推向终极。   真理教的人不同意这个终极,信仰 今天解决不了的,明天一定能解决。    这是一种技术型思维,并不知道科学是有层次的,把科学和技术混为一谈,把程序和数据混为一谈。    这个线性的科学观,到底能把人类引往何处?最终把人类自身塑造成万灵之灵,宇宙的上帝?   还是跑不出个上帝,尽管这个上帝是人类自身修炼而成的。    人类的认知,无非在探讨本源,但随着这个本源越来越深入,关于本源的可识别信息越来越少,最终的本源,就是一个空,你说它是啥,它就是啥。   终极的本源只剩下一个符号,一个空的符号,基于本源的探讨最总全部回归你赋予的色上,没有色的本源,使无法探讨的。    色本身,也不过是另一个符号,也是一个空的符号,人类的认知,最终会成为一个关于符号的认知,不存在一丁点,关于本质的客观认知。    符号本身没有意义,符号的组合才有意义。   这些问题,最终全部回归到一个根本的问题上,什么是想?   我思故我在,思又是什么?思由何决定?   这就是我问 论语破解 的一个基本问题,什么是想?   想这个问题,涉及到什么叫运动,什么叫作用,什么叫联系,什么叫(信息)传输,什么叫控制?什么叫交流?   终极上看,根本不存在运动、作用、联系、传输、控制甚至交流,这个论路破解已经很理解了。   但这个假的想,到底如何产生的,如何被伪造出来的,这需要我们来回答的。    举个例子,两个人打乒乓球,涉及到乒乓球的运动,物理学可以描述,但一加入了人,物理学就彻底完蛋了,人这个东西,物理学搞不定,因为人会想。    从系统看,如果你的系统里存在人这个一个特殊的东西,会想,那你的物理学,根本不可能推向终极。   佛说, 万物众生皆平等 , 就是系统中不能存在一个消除不掉的特殊的东西。    想是假的,但这个假的东西,是被如何伪造的,佛没说,还得我们自己搞定。    杨正瓴 (这个瓴字很少见,好像袁世凯的国歌里面有这个字)的思路,也基本上和我是吻合,比如《 相对论的滤波器解释 》,比如对电磁场的质疑,完完全全和我想法是吻合的。   最近,我会整理一篇《唯信息论》基础,彻底谈谈这些问题。    物理学的基础,从诞生的一天起,就彻底走歪了。   抛开个体的信息可识别性,谈存在、运动、坐标系等等绝对概念,这些东西就全部都是主观的, 是用虚无谈存在,存在本身就是虚无。    人的权力,只能是用存在(信息)谈存在,这一点决定了物理学的终极。   杨先生在具体问题上已经走得很远了,但要注意,不要过多纠缠这些具体问题,要挖更深的根,彻底把物理学整翻才行,修正主义已经是无效的了,因为物理学已经开始接近终极了,基于一个胡说的东西,你怎么修正,还是胡说。    论语破解 的此篇大作,基本上已经和 天生悟道 的 想尔 大侠,有一拼了。   但仍然不太和我的胃口,就如我批杨玲的生命计算机,真的把这个问题推向终极,不可过多类比,不可引入文化,不必探讨生理和心理,全部基于伪造数据,就要能把全部的问题讲清楚,至于人脑的结构,生化反应,心理倾向,人文主题,都不过是表面文章,没有一点实质。    我们的目标是统一石头和人,你就不能基于人的生理、心理以及文化区讨论这个问题,应该基于更加一般的信息系统来讨论。    否则,又会如老修一般,要去找核子生物和癌细胞去谈心了。    分析想是什么?一定要先从否定想的存在入手, 因为我们都认为石头不会想,石头具有的两个要素变化和稳定,是万物众生都有的,注意,这个变化是指随机的变化, 不具有随机的变化,本质上不能称之为变化。   有了随机的变化,系统如何伪造出稳定,如何伪造出想,这是我们要解决的。毕竟随机的布朗运动,我们目前不能称之为 想。    在人类的终极科学上,东方思维有先天的优势,就是人定胜天和万物众生皆平生,但一定要注意,要把这些映射到形而上里,才可能产生所谓的科学认知,而不是文化的。   这一点东方思维又是存在缺陷和不足的。    科学文化人 ,无论是谈理念,还是谈历史,其根本上都是基于不确定的伪造,仙狗也不过是一条汪汪叫的狗而已,尽管粘了一些仙气。   目标很简单, 就是基于伪造的数据,终结以物理学为代表的科学。   老老实实做一条 只咬人,而不会叫的土狗。   『19.23』叔孙武叔语大夫于朝,曰:子贡贤于仲尼。子服景伯以告子贡。子贡曰:譬之宫墙,赐之墙也及肩,窥见室家之好。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得其门者或寡矣。夫子之云,不亦宜乎!      孙武叔在朝中当着诸大夫的面夸赞子贡,说子贡的学问已经强过他的老师孔子了。子服景伯就把这话传给了子贡。子贡听后就说,我子贡学问的高度就犹如及人肩膀的院墙那样,别人一伸脖子一眼就可以把墙内瞅得明明白白。但孔子的院墙高万丈,你在墙外即使伸断了脖子也将一无所获。除非你能得其门而入,否则你是无法体验出孔子学问的博大精深的。然而世上有几人能得其门而入呢?叔孙武叔夸我比孔子还贤明,我是闻之有愧,万不敢当呀!   入门一词就因子贡得其门而入一语而来,那么这个门在何处呢?      这扇大门远在天边,近在眼前。我可不是跟您玩虚弄玄,我不过陈述一个事实,尽管您可能现在一时很难理解这个事实,但终究您会理解的。   远在天边,近在眼前即指您眼前的世界。您眼前的世界其实是大脑的真实幻化,是依据一定法则对真实世界构建的模型。(证明见附件《心在何处》)这个模型经过宇宙亿万斯年的演绎,已经非常完善,你我生来就坐享其成。   由于自然遗传的作用,我们的大脑天然就把幻化的世界绝对化,当作真实的客观世界,把构建的模型直接当作真实本身。因此人天生压根就意识不到眼前的世界不过是自我大脑对真实的客观世界的主观描绘而已。(证明见附文《从认知科学谈起》)      当然,通过适当的引领和心理训练,人是能够意识到此点的。一旦人觉悟到这一点,恭喜您了,您已经打开了智慧之门(这需要你的心证)。如果您觉悟不到此点,那您永远与哲学无缘,即使您记忆背诵再多的再高深的哲学书,终究是道听途说,仅像电脑硬盘一样,不能活学活用,并与大智慧无缘。   我们眼前所谓的真实世界,哲学上称为表象世界。它其实处于大脑思维的内部,可大脑有特殊的投影功能,导致我们感觉到它的外在性,且感知不到其内在性。由于大脑的投影依据的是自然光线的直线传播原理,如此能在有效范围内将表象与客观真实对应起来。大脑这一功能非常便捷地为自我意识提供了场景,但也使得自我意识直接将场景影像当作客观真实世界。比如,颜色,懂物理的都知道,大自然是无所谓颜色的,颜色是大脑对特定频率的特定反应而已,因此,彩色全是幻化的。如何将表象世界与客观真实世界分离开。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看镜子。镜子能改变光线,但大脑无法改变自身投影运作模式,呵呵。很多人把镜子中的像当作虚像,就因为虚像不对应客观真实。展开下去,就是一本启蒙书,期待有人深入。。。。) 打开孔门的钥匙:观心   心在哪里?心为何物?   心是我们最熟悉的字眼,可心在哪里?你明白自己的心吗? 第一节:感观世界 |眼前的世界之形成      图为人的视觉成像经过。当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带着物体表面的信息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经聚焦在视网膜上形成物象(图一)。   物象刺激了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这些感光细胞产生的神经冲动,沿着视神经传入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即大脑皮层的枕叶部位,在这里把神经冲动转换成大脑中认识的景象(图二)。   这些景象的生成已经经过了加工,是角度感、形象感、立体感等协同工作,并把图像根据摄入的信息在大脑虚拟空间中还原,还原等于把图像往外又投了出去,当然这个外是感觉上的,故用虚线表示。(图三)。   虚拟位置能大致与原实物位置对准,这构成了我们所见到的景物(图四)。   证明眼前的世界是大脑的幻化,是依据一定法则对真实世界构建的模型。   大脑成像依赖光线,闭眼阻挡光线进入,则眼前的世界消失,但常识告诉我们,真实的客观世界不可能随我们的闭眼而消失。故证明眼前的世界属于大脑,独立于真实的客观世界。   为何眼前的世界总与真实的客观世界重合呢?正是这种重合才使得我们一直把眼前的世界等同于真实的客观世界的。   重合的原因是大脑成像后,再进行三位透视直线投影,因为光线在自然界中直线传播,所以该透视能精确符合实际位置。只要我们改变光的传播,则可以将眼前的世界与真实的客观世界分离。   筷子插入水中,筷子折了,常识告诉我们,直筷子是不可能插入水中而弯折的,谁错了。   插入水中的筷子反射的关系在水面处发生了折射,但大脑投影坚持天性中的直线三维投影,所以就发生了错谬。   完全分开眼前的世界与真实的世界。   看镜子,镜子把光线逆转了,但大脑坚持直线投影,故你眼前的世界出现了另一个你。你不用镜子直接看到的你,是眼前的世界与真实的世界两者的重合。你借用镜子看到的关于你的影像,则是两者的分离。这个影像在物理学中叫做虚像,因为与实际不重合。但这个说法没有考虑影像对于脑的意义,这个影像同其它所谓真实的影像是一样的,都是大脑按同样的遗传法则构建的。   更多证明:参照心理学之视觉误差。   眼前的世界就是视觉空间主要依靠眼睛对光所携带的频率、强度等信息的感知而形成,包括空间和色彩,视觉空间让我们形成了信息主体映像。信息主体映像就是我们所看见的东西,我们天生就误以为它们属于客观,其实那是大脑对实在外部世界送来的信息的反馈投影。视觉是大脑严格按遗传特性严格解读外在信息,因此它从整体上看是大脑的幻化,但幻化亦对应真实世界某种真实的信息,因此该幻化亦是真实。同样的,听觉,触觉,嗅觉,味觉也是如此。此外,听觉,触觉,嗅觉,味觉还都以视觉空间中的映像为落脚点,进行组合。即听觉、嗅觉、味觉、触觉都与主体映像相关联匹配,触觉还能加以验证,这就形成了一个感觉复合体。这个感觉复合体我们平常都称为物体或东西。感观空间就是所有感觉复合体的总称,也就是你此时此刻所看到的一切。 第二节:思维空间   眼前的世界并不是僵化的,总出于运动改变中。我们把事物及事物的发展称之为事件。思维空间锚定一些个固定不变的事件,比如大地,天空等,以此安排其它事件,这些逐步形成了空间感觉。思维空间也锚定一些个有变化规律的事件,比如太阳东升西落,原子衰变频率等,把它们作为参考系,以此安排其它事件,这便形成了时间感觉。对于人而言,空间和时间天然感觉其实是相互独立的。人类的经典物理学便是建立在人脑天然的绝对时空观下的,随着物理研究的深入,真实世界的时空观让所有物理爱好者头疼。其实这都是没有看破自身的时空感觉而引起的烦恼。对人而言,时间感觉的出现晚于空间感觉,时间感随着年岁的增长而加强,比如小孩子对时间几乎没有感觉。时间感觉建立在更多空间经验的积累上,过去来源时间刻度的记忆,未来是时间刻度的思维推理。现在勾连着过去与未来,是过去的加权总结,是未来的起点。因此,尽管此时此刻眼前的世界总是狭小有限的,比如你此刻眼里只有这些文字,但思维早通过记忆将无数曾发生的眼前的世界抽象连成一体,构成了你对现在的理解,并通过推理构建了你对未来的预测。这个包含过去现在未来的时空模型,让我们得以井井有条地归纳整理推理预测感观世界中各种事件,不断得出经验。经验在检验中得到不断验证强化,于是又形成各种思维定势。思维定势其实是大脑关于事件的认知惯性。思维定势有助于我们便捷快速地处理大量重复性或普遍性的信息,因此是我们智慧的结晶。当然这些个结晶并不完美,因此遇到特殊性的信息时,也让我们错的不知不觉。   思维空间即是自我意识对感观世界的理解。感观捕捉到一个事件,就激发相应的思维定势,如果大致符合,则感觉为理解,产生熟视无睹。如与思维定势大致不符合,即产生了矛盾,这感觉为惑。脑内空白,没有相关经验可供借鉴,即是无法理解,感到疑问或新奇。孩子们总是对我们熟视无睹的世界发生浓厚的兴趣,原因就在这里。也正因为思维定势的存在,大脑便以此为标准,开始对感观空间进行分别区划,造就了大小远近长短等概念。涉及到情感的,便是善恶好坏美丑等。   思维空间最大的优点:对形象化的感观世界进行抽象化理解。抽象的都作为下意识概念记忆在脑海中,构建了思维定势。思维定势组合成时空,时空加眼前的世界组合成了自我所谓的客观世界。因此,可以说思维空间是依据自身状况对实际所构建的模型,不仅适应自身的需要而且大致符合实际。客观世界说起来复杂,但对于人类来说则是不言而喻的,因为遗传的作用,我们生来就享有这份礼物,天生拥有空间意识和时间意识。我们需要做的仅仅是预测合理的未来,以大致符合实际的发展。因此,我们总在预测中,并根据实际的发展,不断调整自身的预测。这个预测我们通常称为直觉,直觉从根本上来说,是以思维定势为逻辑地推导。人人都有直觉,从这点来看人人都是预言家。只不过有的人对实际的知识更博大精深,因此他的内在思维逻辑非常强大,故一直很灵验。所以他所讲的话被我们当作真理。有的人不管实际,只是跟着感觉装神弄鬼信口开河地说些模棱两可的话,因此他的预言神秘荒诞。每个人对自身的预测都没有十足的把握,未来显得不可把握,因此,人需要这两样的人,即科学与迷信。   思维空间最大的缺憾:人脑对事件的认识和预测构成了对事件独特的解读(也可以说是大脑对事件的建模)。这份解读(模型)与实际不一致。不一致总会导致错谬,因此,人类总会根据实际对这份解读进行优化调整。在这分解读还没有遇到矛盾的时候,我们就信任这份解读。遇到矛盾时,我们就要调整这份解读,使之符合实际。但往往出现这样一种状态,即一份解读惯性化了,就被本能地绝对化。假如实际改变了,但人却会死抱着这份内在解读不放,不知道快速应变实际的改变。这便是痴。痴的本质是解读的思维定势或思维惯性。   思维中的理解:大脑的思维基本逻辑也遵循匹配原则。大量事件间,如果某事件一直重复出现,则思维在经验原则下将其认定为完全理解。这种完全理解从本质上讲,是一份虚假理解,原因在于人脑因为过于熟悉就自以为理解。如太阳、光线、等等,在在处处,人总是活在虚假理解的世界中,如果不是,谁敢言知晓了世界的本质呢?当然,这份虚假理解对于生活是不可缺少的,它让谜一般的世界变得透明,让我们安心而不恐惧。但这份虚假理解导致人不再对其有探索精神,因此它构建了人心思维的边界。思维要想扩大,就必须去打破这些边界,敢于对完全理解发出大胆的疑惑。有人也许会说:这样做不是有病吗。的确如此!老子言:不知知,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圣人不病,以其病病,是以不病。人要想获得真正的解放,就必须向熟知开炮!如果不如此,躺在虚假理解上,必然造就我们内在混乱的思维。说不清,道不明,剪不断,理还乱,这不正是人对自己的感受吗?这也是孔子鼓励人们不耻下问的原因。要杜绝熟视无睹,做到熟视有睹!   追寻本质:与其说在追索本质,还不如说人在追求规律的最大化。人为何本能愿意追求规律呢?规律总让人理解,理解越大越让人越安心。为求安心,人类持之以恒地探究事件间的规律。这是人类科学的本能。一个人如果接粗的事件少,则很可能生活在一个狭隘的世界观里头,那么偏执就不可避免。   追索原因:与其说在追索原因,还不如说人在追求理解的最大化。因此,人追索原因无一例外都终结在一个可以被理解的事件上。例如:我感觉到痛,下意识便去寻找引发痛的原因,结果发现是一苹果砸的,苹果是我所理解的,但苹果不会主动砸我,因此仍要追索砸的原因,原来我在苹果树下,可能苹果熟透了掉下来砸的。物体总落地,这一现象被无数次经历,因此是完全理解的。人追索原因的过程一般就到此终结。后来出了超常态的牛顿,居然发问:苹果为什么会掉下来。结果伟大的万有引力定律被人类找到!我们平常很不屑于回答诸如你为什么能看得见颜色,听得到声音,尝的出味道,闻得到香味,火为什么是热的等这些个问题。因为这些问题对人而言似乎都是不言而喻的。但往往伟大的发现或伟大的真理总隐藏在你最熟悉的地方,要敢于对你对熟悉的地方表达你的疑惑,这才是思维的突破。 第三节:身空间   身体系统中,超出身体系统承受能力范围,身体系统将释放警告信号,我们称之为内源性信号,当身体运转恢复正常,内源性信号消失。由于内源性信号关系到我们的生存,因此它对思维系统而言具有主人的地位,思维系统如同奴隶一样遵从它的意志,并以满足它的意愿为最高准则。比如渴了饿了,我们就条件反射式地去找水喝找食物,我们的思维系统都围绕着如何解渴充饥在运转。   正常工作状态:和谐宁静态。加强工作状态:引发各种兴奋性快感。在受到威胁侵害,需要机体快速行动。人体非正常工作状态:引发各种警报性痛感。   在警报和兴奋模式解除后,大脑为恢复到正常工作状态下,会清除快感和痛感,分泌出类似吗啡一样的物质来中和,使得人获得安逸感。比如第一次坐过山车,起初完全被紧张笼罩,高速下全身处于兴奋状态。运行过程中我们是体验不到安逸感的,只有在车停止后,人意识到安全时,这个时候才能体验的到。做爱也是类似的过程,我们将此体验用肉体快乐表示。吸毒也是模拟了肉体快乐。人贪恋这种感觉,反过来又会加强自身再次体验的动机,这便是瘾性。由于人脑适应能力,对某种强刺激会作出适应性,这个结果会导致同一强刺激下,次数越多快感或痛感程度越低,到最后将对此刺激归结为正常工作状态,不引发快感痛感。这便是腻味。腻味的体验很普遍,过山车做多了,感觉就没有了。麻辣烫吃多了,味觉就麻木爽口了。抽烟抽多了,也只是变成了习惯。因此,肉体快乐是有限的,一个人追求肉体快乐,即陷入肉体欲望之下,最终的结局无一都是腻味。如果执意去追求,就会不断加强刺激,刺激超过身体承受的极限,身体也就被破坏了,因此,这样的人无疑在变相自杀。人在痛感下会作出自动逃避反应,这便是反感。对一刺激腻味后,该刺激只能造就持续的痛感,也势必引发对其的反感,反感有助于消除内在的瘾性。   肉体的瘾性会使人渴求刺激,感观匹配使得我们追寻该刺激相应的刺激物。比如,色狼追逐美女。美女作为性方面的刺激物,色狼仅需看一眼,内心就会其升起肉体快乐。这会造就人对刺激物的贪恋执著。这便是贪。   人体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还形成了正常的欲望。即饮食睡眠排泄与性,这些是保证人正常生理生存不可或缺的。身体机能为防止瘾性,还自发形成了。比如人饿了才有食欲,一饱食欲停止。饱还形成某种警报性痛感,以阻止进食的发生。假如这方面的机能失调,会造成人的贪食症或厌食症,导致胖死或瘦死。   身空间中的欲与贪构成了人行为的基本动机。   二、正常工作状态跟天生神经过程又密切相关,不同神经过程使得人表现出不同的气质特点。   气质:多血质(活泼型):敏捷好动,神经过程平衡而灵活,容易适应环境。其特点是热情并有显著的工作效能,反应迅速,适应性强,注意力好转移,具有明显的外倾性。胆汁质(兴奋型):具有很高的兴奋性和较弱的抑制过程。因此,在行为上表现不均衡性,这种人直率、热情、精力旺盛,但脾气暴躁、情绪易冲动,好挑衅,心境变化强烈,具有外倾性。粘液质(安静型):他们的神经过程均衡,灵活性差,反应比较迟缓;他们的突出特点是安静、稳重、均衡、坚强,他们能较好地克制自己,遵守秩序,善于忍耐,情绪不易外露,具有内倾性。抑郁质(弱型):其神经过程是弱的,不能忍受太大或太小的神经紧张。情绪体验丰富,他们敏感,细腻,具有内向性。这些不是绝对的,伴随人的身体发育锻炼及有意识的作用,人的气质亦会发生相应的改变。 第四节:情感空间:   人脑之感觉定则   感觉仅存在于建立或消除某种稳固神经元链接的过程中,过程结束,感受亦结束。   在思维系统中,一个神经元被建立的过程就生成一份正情感信号,这份正情感信号被我们感知为快乐。一个神经元被消除的过程就生成一份负情感信号,这份负情感信号被我们感知为痛苦。一个事件能引发大量正负情感信号,大量正负情感信号由于处于不同的区域,因此相互间不能冲销而只能相互间叠加,大量正负情感信号相互叠加构成了一份情感,情感被经验化就构成了情感值。一个事件能引发几种不同的情感值,这就是潜意识提供的不同答案,人将选择情感值最大的作为最终答案。如果几种情感值大致相当难以取舍,人就会陷入感情漩涡中。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我们都是被自身情感值所控制。情感是事物对我们自身而言最真实的意义。因此,唯有情感上的才是真实的。自身情感值又来自于过去生活经历,因此从这方面来说,我们的过去无时无刻复活在现实生活中,并决定未来的走势。   可以做这样的想象:我们把特定的神经元链接比喻成一棵树神经树,建立意味着神经树长出了新的枝丫,因此神经树得到强化。消除意味着神经树原有的枝丫要得到修剪。无论强化还是修剪,其最终的目的是使神经树的发展更好地适应个体现实。因此,建立和消除能使得大脑神经得以精细化。快乐促使我们健康成长,痛苦督促我们顺应变化。   神经树彼此交互,构成了一个蔚为大观的神经网络。孩童阶段,发育的不仅是身体,更多的是神经网络。这种发展为每一个孩子带来了欢快的童年,孩子几乎是快乐的同名词,痛苦是稍纵即逝的;当神经网络枝繁叶茂需要修剪时,欢乐与痛苦的交集绘出青涩的年华;当神经网络成熟到只需修剪,不苟言笑的中老年就到了,欢乐反而成了稍纵即逝的稀缺品,对快乐的追忆反衬出人生的沧桑。这是人生先天定下的正常格局,认命又心之不甘,脱离又比蜀道还难。关于如何跳离这人生的正常格局,将在以后进行阐述。   人类的演化为何不把建立解读为痛苦,把消除解读为欢乐,好让我们的人生经历一个从痛苦到大快乐,形成一个越过越开心的大好局面呢?如果是这样,呵呵,那么每一个生物体都会本能地拒绝成长,生物界都会退化而不是进化。快乐是动力,用错了地方可就不得了!   在思维空间中,大脑根据情感经验值,自发对快乐或痛苦进行预测,这又构成了人的高层次动机,即联想动机。   情感值的确是人脑客观物质存在,它能百分百被自身确定。但由于它无法直接向外展示自身,只能通过间接方式传达,再加之情感值也没有什么标准,因此在人与人之间,情感值竟然被当作主观而遭到有心无心的压制,从而造成社会种种心理问题。人脑中的情感值如果被他人认可,这就叫理解。现有的人类科技水平,我们无法精确理解他人,但依据情感值产生的规律,我们能够大致猜测他人的情感,古老的读心术就是这样的学问。   以情感之,以理服之心服口服合情合理等无不展示中国文化的睿智,先哲们早看出了人脑中情感值的客观性,提出了顺从人性的人文观念。但由于我们自身太强调自身情感值的地位,无意识地抹杀他人的情感值,或不屑去理解他人,因此理解不到先哲的这份睿智,有的人理解了,可能又战胜不了自身的情感,而甘愿做一个感性的人。   人类的行为方式是不在乎事情的结果,而在乎事情所带来的感觉。例证:现在我们的生活水准比古代皇帝还要高,为什么我们没有当皇帝的感觉。我们大部分时间其实是为获得自身感觉而努力奋斗。因此,我们被自身的感觉定则所操控,是它的奴隶。在它的奴隶下,注定我们的一生快乐与痛苦相混合,也注定我们一生的困惑。当你找到它的存在,战胜它,你就会成为自我的主人,达到自我的极乐。 第四节:心是何物   心为何物:心包含着感观空间思维空间与身空间情感空间全部关系。你的心就是你看到的世界,你听到的一切,你闻到的一切,你嗅到的一切,你尝到的一切,以及你预测到的一切。心在在处处,皆是。地图一样形象化的是它的感观空间,抽象的是它的思维空间。感受真实的是它的身空间,体验真实的是它情感空间。心是它是大脑天然为实际构建的符合自身现实状态的模型,人的自我意识时刻处于这份模型中,在模型中经历着一切,这便是你的生活。可能你还会本能坚持,你所见所听所闻所尝所触所思,都是实际。那么请你回头,重读第一节。可能你怀疑我,把心就当作人人熟悉的眼前的世界,人人都当作客观世界真实世界实际,太特立独行,开天辟地。但我想说,这种认识在中国文化中早不是什么秘密。唐代《坛经》,有记载:六祖慧能去广州法性寺,值印宗法师讲《涅盘经》,有幡被风吹动,因有二僧辩论风幡,一曰风动,一曰幡动,争论不已。慧能道:不是风动,也不是幡动,仁者心动。   这个故事跟六祖慧能大师,初次见印宗法师讲《涅盘经》的时候,讲堂外面的幡,风吹的,在动,一边就是争执说幡在动,那一边就说是风在动,不是幡动;就起了磨擦,起了争执,彼此互不相让。慧能大师在旁边听到之后,就给他们讲:不是风动,也不是幡动,仁者心动。在坛经中,慧能大师更是直白地指出:成一切相即心。很多人把这当作是禅宗的一个观念,这其实是最大的误读。这不是观念,而是一种非常明了的客观事实而已。如果你对古人的学说没有信心,那么请你回头阅读最新的实验心理学方面的书籍,无数实验证明了此点。   因此,在你仍不对你此刻眼前的世界发生某种怀疑,那么请你放下本书。本书仅对想明了内心,或明了我心想认识自我的人,或认识自我想又通晓人生意义,或通晓人生意义想做好自己成就自我的人,开放。警告对于坚信眼前的世界即真实即实际即客观的人,阅读本节以下内容,发生种种后果,本人概不负责!   综合以上画出心图。   心图   感观世界,为自我意识描画出了真实场景。身空间为自我意识提供了真实目的,情感空间为自我意识提供了真实意义,思维空间为自我意识提供了真实凭借。如果遗传不出大的问题,人人的感观空间和身空间几乎是一致的,这是我们对祖先智慧的无意识继承。正因为如此,我们才能在色形、音声、感觉等等达成广泛的一致。同处一个进化时期,最聪明的人与最笨的人,两者都不会起太大的变化。人与人之间的差别,恰在于思维空间与情感空间。用通俗的话讲,便是理性与感性。 下面的附文从哲学的角度探讨了人的认知问题,意义重大深远,故摘录如下: 附文:   从认知科学谈起 ( http://yangxinyu.bokee.com/1943579.html ) 作者:杨新宇 1.认知科学 1.1.认识的本质建构黑箱模型   如果把外部环境及其变化称做外部世界,那么可以把人的意识活动称做内部世界。为了适应环境和改造环境,人必须使自己的内部世界和外部世界相统一,这样就可以把内部世界作为外部世界的一个模型,通过观察内部世界可以预见和把握外部世界的变化,从而使人能更为主动的适应和改造环境。这种使自己的内部世界和外部世界相统一的过程就是认识过程。   外部世界和内部世界之间的唯一联系是感觉通道,人只能通过眼、耳、鼻、舌、身五种感觉通道提供的信息来了解外部世界,除此之外没有其它的信息。换一个角度来考虑,可以把外部世界看做是内部世界中的一个黑箱,黑箱是不能打开的,相当于人们没有办法通过感觉以外的其它渠道获取外部世界的信息;黑箱通过输出端口传出信息,外部世界则通过感觉通道向内部世界传出信息。同时,外部世界黑箱还有输入端口,人的行为相当于对外部世界黑箱的输入,人通过行为改变世界相当于通过输入端口对黑箱输入影响黑箱的内部结构。   把外部世界看作一个黑箱可以很清晰的显示出,人对外部世界的认识过程本质上是根据黑箱的输出建构一个黑箱内部结构模型的过程。 1.2.认识的基本路线假设检验   怎样建构黑箱模型呢?要回答这个问题先要回答什么是黑箱模型。对于一个只能通过输出通道对外部输出而永远不能打开的黑箱来说,永远不能直接比较它的一个模型是否和黑箱内部的真实情况一致,故不能在绝对的意义上讨论模型是否正确,只能把正确的标准放低。怎样判断一个黑箱模型是否正确呢?唯一的依据就是比较模型的输出和黑箱的输出是否一致,所以黑箱模型的正确是在输出相同意义上的正确,而不能要求黑箱模型和黑箱内部结构绝对一致,一个正确的黑箱模型就是模型的输出和黑箱的输出相同的模型。   所以,一个黑箱模型必须包含一个输出端口,模型运行过程中输出端口产生输出,建构过程就是要通过调整模型的结构使得模型输出和黑箱输出一致。要建构这样一个模型,建模过程自然应该包括建构模型和比较检验两个环节,建构环节产生一个模型,检验环节检查模型输出是否和黑箱输出相同,当模型输出和黑箱输出相同时就接受这个模型,反之就放弃这个模型重新建构;当模型输出和黑箱输出相差很大时,就把模型完全推倒重新建构;当模型输出和黑箱输出虽然不完全相同但比较接近时,可以在原模型的基础上进行修改。建构和检验交替进行,直到得到正确的模型。   人对外部世界的认识本质上是一个黑箱建模过程,必然也遵循同样的建模路线。认识过程使内部世界和外部世界相统一,其实所统一的就是模型输出和感觉信息;所谓能够正确反映外部世界的认识,就是一个输出和感觉信息相同的内部模型。当建成这样一个模型时,人在主观上就会感到能够理解和把握这个事物了。 1.3.认识的复杂性多建模系统   比起简单黑箱的建模过程,认识过程所面对的对象要复杂的多,所以认识的建模过程也非常复杂。认识过程不是用单一模型来模拟外部世界,而是用多种不同类型的模型协作完成建模任务。有的模型可以非常快速的建成,并可以准确地把握当前的感觉信息,但预见能力弱;有的模型预见能力强,但建构慢,失真严重。有的模型适合模拟随时间快速变化的信息,但精度不高;而有的模型适合精确模拟变化较慢的信息,但跟不上快速变化。为了适应复杂的外部环境,必须同时协调使用多种不同特点的模型。   一个模型也可以把它建模的结果输出给另一个模型,第二个模型在第一个模型的基础上建构模型的模型。感觉是认识的出发点,直接面对感觉信息输入的模型处于认识的最初一级,以后的高级认识模型可以不直接面对感觉输入,而把低级模型建模的结果作为自己的输入,在这个基础上建构更高级的模型。由于低级模型已经对原始信息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概括,高级模型可以面对较小的信息量和较有规律的信息,有条件从中提取出更深一层的规律性,所以,模型由初级到高级的发展可以形成越来越深刻的认识。 1.4.举例分析 1.4.1.知觉最初级的外部世界模型   知觉是对感觉信息的最初加工,形成最初级的外部世界模型,是认识过程的第一步,也是以后建构各种高级模型的基础。知觉过程是自动完成的,人在主观上不能直接的觉察到建模过程,但经过分析可以发现建模过程的存在。我们看两个例子。   第一个是立体视觉。把手指在眼前从远到近再从近到远的慢慢运动,可以发现,当手指靠近眼睛时,由于两眼视差大,无法融合成立体图象,看到的是两个手指;手指向远处移动,视差逐渐变小,到一定距离时发生图象融合,捕捉到一幅立体图象,变成一个立体的手指。可见,人双眼所看到的本来是两幅图象,但经过立体视觉过程的重建,形成了一幅立体图象,一幅立体图象是一个独立的知觉单元,是一幅附有深度信息的图象,深度信息是由两幅图象中的视差信息转化来的。双眼图象比较接近外部世界黑箱的原始输出,而立体图象则经过加工,用它可以解释双眼的两幅图象,它既不是感觉信息也不是外部世界本身,而是一个外部世界黑箱的模型。有的时候双眼图象也会错误匹配而形成错误的黑箱模型,这时人会产生错误的立体视觉。   再看一个关于运动知觉的例子。可以做一个实验,两幅图象上各有一个大小相同的黑点,第一幅图中在A点,第二幅图中在B点。当两幅图象以较慢的速度先后呈现在人的面前时,人主观上知觉到的是两幅图象,分别在不同位置有一个黑点;当同样两幅图象以较快的速度呈现时,人主观知觉到的是一个点从A点运动到B点。可见,在这两种情况下,知觉过程把相续的感觉信息按不同方式进行了加工,当运动速度较慢时加工成两幅图象,当运动速度较快时,加工成一幅运动图象,运动图象是由图象和运动信息构成的。人们感觉到一个点运动到另一个点时,图象和运动信息是作为一个整体被知觉到的,是一个完整的知觉单元,而看到两幅图象分别呈现时,两幅图象是作为两个知觉单元。所以,象立体知觉一样,运动知觉是综合了连续的感觉信息而形成的一个新的知觉图象,它也是对感觉信息重新建构的结果,本质上是一个外部世界的模型。有些魔术表演中利用了人的运动知觉,魔术师在看似连续的动作中插入一个非常快速的动作,只要它足够快,并且迅速恢复到原来的运动轨迹,就可以骗过观众的眼睛,让人视而不见。 1.4.2.科学理论高级的世界模型   科学理论是内部模型的外化,是把内部世界中的模型用语言、公式、图表等形式表达出来产生的。理论的作用一方面是可以帮助人进行思考,另一方面人可以通过学习交流直接把别人用假设检验法得到的模型复制到自己的内部世界,这比直接用假设检验的方法建模要快得多。   科学研究是在低级模型的基础上建构高级模型的过程,它研究的是事物之间的联系而不是感觉信息间的联系,其出发点是事物而不是感觉信息。事物和运动是对感觉信息间的联系进行概括产生的,这一步是在知觉过程中完成的,包括科学研究在内的高级认识过程都继承了知觉模型的结果,不再直接考虑感觉信息的问题,而是面对事物和运动等模型结构。   由于科学研究的复杂性,尝试检验式的建模过程在科学研究过程中体现的非常明显,并逐步由不自觉上升为自觉,最终形成了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和证伪原则这样精练的概括。科学的发展过程就是用尝试检验方法修改世界模型的过程,自然科学的每个进步都是对这个模型系统的一次改进或增补。小的改进不论,就是涉及模型基本结构的修改也已经发生了两次。   世界模型的基本结构最初来自对人的知觉经验的总结,其理论形式就是牛顿力学的时空观。人的知觉把感觉信息概括为物体在空间中运动这样的基本模式,将这种模式理论化就是牛顿力学时空观。在牛顿力学中,时间、空间和物体是相互独立的,时空是绝对不变的,只有物质运动。   第一次对世界模型基本框架的修改是相对论,在相对论中,时间、空间和物质不再是相互独立的,物质运动直接影响到相关的时空结构。从人的知觉经验开始被分离开的时间、空间和物质被重新结合起来。这也第一次深刻地证明,人的知觉不仅经常发生一些明显的错觉性的错误,而且还会在基本框架方面发生根本性的错误。这种错误是系统性的,普遍发生在每个人的思想中,即使已经在理论上认识到这个错误,人也仍然没有能力直接在自己的知觉经验中发现这个错误。   第二次对外部世界模型基本框架的修改是量子力学的出现。作者在《量子力学与唯了别学》一文中指出,量子力学直接对一切实体观念提出了挑战,要畅达的理解量子力学必须放弃物质和运动这种基本模型结构(在量子力学中表现为粒子和波),而用事件和事件之间的联系来解释各种物理现象,对世界模型的基本构架进行一次彻底的修改。这一次的修改比相对论更为彻底。相对论只是把从知觉经验开始分离开的时间、空间和物质重新联系起来,而这一次则要把它们同时扬弃,用一套可以同时熔三者于一炉的模型框架代替之。这个修改太大,新的框架与常人的经验相差太远,以至于时至今日还很少有人意识到。   现代物理学的两大基础相对论和量子力学之间还存在着矛盾,这预示着理论物理学还需要继续发展。根据科学发展史上的经验,基础理论方面的突破性进展往往是在彻底地考察原有理论的基本假设的基础上,重组理论基础而产生的。时间、空间和物质等概念本质上是对感觉信息中的某些规律性的概括,方便但不够基本,在日常生活中可以这样做,但在解决物理学的基础问题时就可能带进隐藏的错误。用事件和事件间的联系可以构成一幅新的物理图景,这是一个根本不同于以物质和运动为基础的物理图景,它更为基本,将比以物质和运动为基础的物理图景更有潜力。当然从更基本的基础开始建构模型必然更为复杂,现在还只有一个框架,要实际建成还要解决大量的问题,但由于这个框架具有先天的灵活性,作者认为,当它完善之日,将有条件解决现代物理学基础理论中的一些难题。   现代物理学中的量子力学隐参量理论和超弦理论在学术方向上仍然想把物理学拉回到经典的世界模型框架中来,作者认为,从世界模型基本框架的发展方向看,这些努力最终必然是无法成功的。 2.哲学 2.1.外部世界和外部世界模型   人们所知觉到的外部世界实际上并不是真实的外部世界,而是根据感觉信息建构的一个外部世界的模型,感觉之外到底是什么,或者说引起感觉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其实是无法回答的。常人认为存在一个如知觉模型般的外部世界,这其实只是一个猜想,其正确性是没有保障的。   以上论述本来是一个明显的事实,但却很少被意识到。原因在于,只有在知觉过程中内部世界才直接面对外部世界黑箱的输出,高级认识过程则不再面对感觉信息而是面对知觉所建构的外部世界;知觉是自动完成的,人不能直接觉察到建模过程,而高级认识过程中,人的注意力已经转移到别处,不再考虑知觉模型的可靠性问题。这样一个明显事实就这样隐藏在人们的眼皮底下,反而成了认识的一个最大秘密。   普通人由于没有把外部世界和外部世界模型区分开,而在不经意间产生了很多错误认识。比如,关于外部世界在内部世界之外的印象就是如此产生的。人的身体和感觉器官也是外部世界的一部分。在外部世界中只有一部分模型对内部世界向外输出的行为指令作出反应,其它部分不产生反应。于是可以很自然的根据能否对内部世界的指令作出反应把外部世界模型分为主体和客体两部分,能对内部世界指令作出反应的是主体部分,也就是我们的身体;而其它不能对内部指令作出反应的部分则是客体部分,即模型中的环境。由于身体在环境之内,所以想当然的认为内部世界也在外部世界之内。这个推理背后其实隐藏了两个前提,第一,认为外部世界就是外部世界模型的这个样子;第二,认为内部世界就在外部世界模型中的身体中。其实,这两个前提都是有问题的,身体和环境只是内部世界中的一个外部世界模型,并不是真实的外部世界,外部世界中是否有模型中这样的环境和身体还是一个问题;也不能认为内部世界就在模型中的身体内,因为模型是内部世界的一部分,怎么可能内部世界反倒在模型之内呢?那么,是否可以说内部世界在真实的外部世界中的身体内呢?外部世界中是否有身体还是一个问题,何谈在其内呢?   真实的外部世界和内部世界之间其实只有通过感觉通道的联系,没有任何空间上的关系。从这一点上看,外部世界和内部世界的提法其实是不准确的,更准确的说法应该是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但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提法也有问题,它默认了客观世界是不受主观世界支配的,而这一点其实也是在建构外部世界模型时引入的一个假设,其依据是在人的感觉经验中,内部世界除了对身体有有限的支配能力外,外部世界的其它部分都是不受内部指令支配的。将这一假设绝对化就形成了不受主观支配的外部世界模型,将外部世界等同于外部世界模型,才会产生外部世界也不受主观支配的认识。   再比如,一般认为感觉是由感觉器官接受外界环境刺激产生,这种看法也有问题。从认识过程来看,感觉是直接体验到的,而感觉器官只是外部世界模型的一部分,所以,感觉是比感觉器官更基本的,用感官来解释感觉实际是在用次生的东西解释基本的东西,显然是不合理的。认为感觉是由感觉器官受到刺激引起,只是在外部世界模型中对模型化了的感觉进行的一种解释,和实际情况可能相差很远。可能有人会奇怪,如果感觉不是由感官受到刺激引起,那怎么解释眼疾会造成失明,眼镜可以提高视力等现象呢?其实很简单,正确的外部世界模型必须和感觉信息很好的相符,而以上所举只是外部世界模型和感觉信息相符的具体例子,也是外部世界模型的实用价值的体现。 2.2.对认识模型的认识   一般的思考黑箱建模问题,可以有一些明显的结论。   1.模型只是模型,不能把模型当作黑箱内部结构本身。   2.不管模型输出和黑箱输出符合的多好,黑箱模型都只是在与黑箱输出相同的意义上是正确的,永远不能说模型完全反应了黑箱内部的真实结构。也就是说黑箱模型是不可能被证明的,黑箱模型只有相对意义上的正确,没有绝对意义上的正确。   3.当模型输出和黑箱输出不相同时,则可以肯定这个模型不同于黑箱内部的真实结构,所以,黑箱模型永远不能被证明但可以被证伪。 4.旧的模型被证伪后可以建构一个新模型来解释新发现的现象,但新模型只是一个相对来说更好的模型,在绝对的意义上不会有丝毫进步。   5.相对意义上的正确已经足以使黑箱模型具有实用价值。   6.可能被证伪乃至已经被证伪并不会影响模型的实用价值,只要模型的输出和黑箱输出在一定精度下相符,就可以根据模型预测黑箱未来的输出,并根据这种预测利用黑箱。   比如一个含有电子线路的黑箱,电路的两个端点作为黑箱的输出。   1.如果经过测量发现黑箱内部的电路可以等效为一个1欧姆的电阻,则1欧姆电阻就是黑箱内部结构的一个模型,这个模型当然不是黑箱内部结构本身。   2.只要不打开黑箱,就永远不能肯定黑箱内部的电路是否真的只是由一个1欧姆电阻构成,还是由别的什么更复杂的电路结构组成,即模型永远不可能被证明。   3.反之,如果更精确的测量发现黑箱的某些输出不能用1欧姆电阻来解释,那么倒可以肯定黑箱中的电路不是由一个电阻构成,而否定前面的模型。   4.此时我们可以画出一个更复杂的电路来解释新发现的现象,这就是一个新的模型。新模型虽然能解释更多的现象,但仍然可能被下一批发现否定,仍然只是相对的正确,不是绝对正确。   5.在以后需要一个1欧姆电阻的时候,可以把这个黑箱整体连接到电路中做为一个电阻来使用,而不用管它内部到底由怎样复杂的电路组成,即根据模型利用黑箱。这体现了模型的实用价值。   6.即便是新的测量发现黑箱内部不能完全等价于一个1欧姆电阻,在精度要求允许的场合仍然可以把黑箱装上去当1欧姆电阻使用,即被证伪的模型仍然可以有实用价值。 认识过程也是如此。   1.常人的认识过程本质上是在根据感觉信息建构的一个外部世界的模型,知觉是这一过程的出发点。人们最容易犯的一个错误就是把知觉模型当作了外部世界本身,以为我们知觉到的就是外部世界,其实我们知觉到的只是根据感觉信息建构的外部世界模型,人没有任何办法接触外部世界本身,感觉之外究竟是什么样子我们并不清楚。   2.我们永远不能证明我们所建构的外部世界模型是正确的,不论是知觉所建立的外部世界模型,还是科学理论中的理论化的世界模型都是如此。比如,我们永远不能排除这样一种可能:我们所经历的一切都只是一台巨型计算机所创造的虚拟现实,我们的一切感觉输入都是这台计算机产生的信号,我们所理解的外部世界中的一切规律只是反映了编程者所编制的一些程序,本质上只有信息的传输,根本没有我们以为实有的时间、空间、物质、能量等等。   3.人的认识也是不断被证伪的。随着科学的发展旧的科学理论经常被否定。小的修改不论,根本性的证伪事件也有迈克耳逊干涉实验对以太说和经典时空观的证伪,黑体辐射实验对连续性物质观的证伪等。这些实验都触及了来自知觉经验的世界模型基本框架,所以,现在已经可以肯定的说知觉模型不是外部世界的真实状态。   4.每一次对旧模型的证伪之后都会出现一个新模型取代旧模型,但新模型本身仍然不是绝对正确的,随时可能被更新的模型所代替,科学就这样在否定和建立中向前发展。很多哲学家和科学家都相信,科学将会永远发展下去;从理论上讲,科学将永远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假设检验方法本身不能保证所建构的模型是绝对正确的,模型中永远可能存在着错误,因而永远存在变化发展的可能。即使有一天科学发展出现长期停滞,也不能说科学将不再发展。   5.认识模型的实用性是显然的。如人的所有行为都离不开对周围环境的知觉,这就是在利用知觉模型。最突出的体现了认识模型实用价值的是自然科学,由于自然科学模型概括范围广泛而准确,所以在人们适应环境改造环境的过程中发挥了巨大威力,以至现代人类生活的每个方面都渗透着自然科学的影响。   6.认识模型并不会因为被证伪就失去其实用价值。比如虽然出现了相对论,但牛顿力学在宏观低速条件下的应用却不会受到任何影响,人们在解决实际问题时用的更多的还是牛顿力学而不是相对论。 2.3.真实的认识 2.3.1.关于真实的认识的哲学分析   认识是对感觉经验的一种把握。常人的认识是用假设检验建构的模型来解释感觉经验,是在用假设的存在来解释真实的经验,其正确性是没有保证的,不能说是真实的认识。只有用真实的存在来解释真实的经验,才能达到真实的认识。   什么是真实的存在呢?感觉是一种真实存在的,其真实性是无可怀疑的,因为感觉到一个感觉,这件事本身就是对这一感觉的存在性的直接证明。除此之外,思维过程也是真实的,因为思维本身也是对其自身存在的直接证明。感觉和思维可以概括为经验,感觉是外部经验,思维是内部经验。   所以,用经验解释经验是一种真实认识。   除了经验之外,其它一切都没有如此直接和绝对的证明,其真实性都是可怀疑的,所以,不能肯定它们是真实的存在。   那是否意味着除了经验之外没有其它真实的存在了呢?不能。因为用经验解释经验的办法显然不能解释一切经验,所以在经验之外必然还有其它存在。   但我们只能如此推知还有其它真实的存在,而不能说具体有哪些真实存在。因为说一个非经验的事物存在,其本质是建构出一个模型,说有一个象这个模型一样的东西是真实存在的。但由于我们对那个事物没有直接的经验,所以我们没有办法知道它是否真的和模型一样,模型和那个实际的存在之间是完全可能有差距的,所以,象这个模型一样的东西可能并不真实存在,说它存在只不过是一种猜测和假设,对其正确性是没有把握的。所以,我们只能抽象的说肯定还有其它真实的存在,而不能具体的说还有什么真实存在。   仅仅推知肯定还有其它真实的存在对真实的认识来说是不够的,因为,这种推知其有的真实存在,除了存在性之外,没有其它任何具体的性质,无法用来解释具体的经验。   唯有经验是具体的而又得到证明的真实的存在,所以,唯有用经验解释经验是真实的认识。 2.3.2.真实的认识   经验包括感觉经验和心念活动。如果我们不去猜测外部世界如何如何,而是专注于观察我们自己的心念活动,那么是可以对我们的内部世界获得真实的认识的。我们可以知道我们的每一次快乐和痛苦是由哪一个思想或感觉引起的,也可以知道每一个念头是由以前的哪一个念头引起的。这种对内心世界的认识,其中每一个环节都是真实的,是彻底的用真实解释真实,是真实的认识。 2.3.3.扩展真实的认识   普通人对内部世界的认识是不圆满的。内部世界中可以如实了知的只是一小部分,更多的内容隐藏在觉知不到的暗处。理论上讲,内部世界中的一切都是可以直接经验的,但由于内在的障碍,对深细的心念我们并不能觉察到。这是一种内部世界中的黑暗,它使人不能如实认识自己的内部世界,不能对自己的心念活动有真实的认识。如果采用假设检验的办法来填补黑暗的部分,就象用外部世界模型填补外部世界黑箱一样,则所得到的认识中将包含假设的成分,不再是真实的认识。现代心理学属于这种理论。   要想真实的认识内部世界,必须放弃猜测和假设的方法,通过内省的训练,直接扩展觉知的范围,冲破这些内部世界中的黑暗,觉悟到那些深细的心念。如果不做这种内省,那么这些深细的心念将象外部世界黑箱一样,永远处于如实了知的范围之外。 2.3.4.圆满真实的认识   通过内省可以冲破内部世界中的黑暗,获得对内部世界的真实的认识。但内部世界显然不是全部真实存在,因为内部世界的经验不能解释感觉,所以,必然还有其它存在作为引起感觉的原因。   按照常人的理解,内部世界的一切是可以通过内省认识到的,但引起感觉的原因则不可能直接的经验到,只能用存在外部世界来解释。如果真是如此,那么,真实的认识注定将永远封闭在内部世界之中,通过艰苦的内省获得它也并无太大意义。   如果情况并非象人们认为的这样呢?从真实的角度看,存在于内部世界中的黑暗和感觉之外的黑暗是相似的,它们都是障碍了某些真实的存在,使得我们不能在真实的意义上解释某些经验。由这些不能解释的直接经验,我们可以认识到肯定还有其它真实的存在,但由于障碍无法直接的经验到它们。   是否可能遮蔽着外部世界的黑暗和遮蔽着内部世界的黑暗其实并没有质的区别,只是前者障蔽的更深一些而已呢?如果是这样,那么只要用更深刻的内省冲破这些黑暗,就可以直接经验到引起感觉的原因。也就是说,通过内省将不仅能如实的认识内部世界,还能够如实的认识外部世界,达到对外部世界的真实认识。如果真是如此,那无疑将是激动人心的。   佛教对此做出了肯定的回答。佛教的圣者们用自己的实践证明可以达到对外部世界的真实认识。不仅如此,佛还告诉我们,通过修行,觉悟的范围可以遍及一切,达到对一切的如实了知;不存在黑暗,也不需要任何假设的存在,一切真实的经验都可以用真实的经验解释,真实的认识达到圆满。   在佛教中将没有间隔的直接经验称作亲证或实证,将一切事物称作法,将事物的真实状态称作实相,佛教修行的目的是亲证诸法实相,即通过修行以直接经验的方式如实了知一切事物的真实状态。使人不能如实了知的障碍称为无明,通过修行冲破无明扩展亲证的范围称作觉悟,修行的最高境界是破尽无明达到对一切的如实了知,达此最高境界的人称为佛,觉者。 2.4.真实的认识模型 2.4.1.真实的认识模型   根据真实的认识可以安立真实的认识模型。它不是用假设检验的方法建构的,而是对真实认识的直接描绘和表达。表面上看,真实安立的模型和假设检验建构的模型是相似的,都是用模型代替不能直接经验到的东西,并以此对经验做出解释。但假设检验模型中的东西都是假设的建构,而真实模型中的一切是根据真实认识安立的。假设检验模型只能达到相对的正确,随时可能被新的发现证伪;而真实模型中的一切都代表了通过修行可以直接亲证到的东西,是得到绝对证明的。所以,二者又有着本质的区别。   比如,将对自心的真实认识用语言进行描绘,就是一种真实的认识模型,它是对内部世界的直接描绘,不存在任何假设和猜想,可以达到绝对意义上的正确。再如,佛教是佛根据其实证安立的教法,是从佛的实证境界中平等流出的,是一种真实的认识模型。佛教理论所使用的概念都有真实的意义,可以通过修行直接的经验到,所以佛教理论是可以被绝对证明的。   佛教与世间其它宗教和学问都完全不同,它只陈述真实的认识,所以有些地方在普通人看来会显得很奇怪。比如,佛教中虽然有时也不可避免的要用到时间、世界之类的词,但对诸如宇宙有限无限,世界有边无边,时间有始无始之类的问题则不与讨论,并把这些称为戏论。常人可能觉得难以理解,但如果从认识真实的角度看,则这是很自然的。因为宇宙、世界、时间都是假设的存在,有时出于表达的需要不得不使用这些语言,但要专门讨论这些则决不应该了,因为所讨论的对象本身已属虚妄,再问其有边无边之类的问题不更是迷上加迷了吗? 2.4.2.真实的认识模型的真实性   真实的认识模型能准确的反映真实的认识吗?这涉及到模型的表达形式的问题。比如,语言是一种用来表达思想的模型系统,为了起到交流作用,语言必须有固定的含义,但固定化又会反过来使语言变得僵死,限制了语言的表达能力。所以,用语言来表达可能注定了不能准确的表达真实的认识。那么是否可以严格的说明这一点呢?逻辑学上著名的哥德尔定理揭示出,一切复杂的形式系统都是不完备的。这似乎暗示了一切形式系统都不可能准确的表达真实的认识,但怎样审详的说明这一点还没有做到。   即使理论研究最终严格证明,一切模型都不可能准确表达真实的认识,也还是应该对两种本质上不同的模型做出区分。因为造成真实模型不准确的原因与造成假设检验模型不真实的原因是不同的。
个人分类: 日积月累|1384 次阅读|7 个评论
如果孔子也写博客……
shareworld 2008-10-20 22:30
现在是全民博客的年代,每个人都忙着更新博客。科学网振臂一呼,要比赛啦,立刻应者云集,博客更如雨后春笋,令人目不暇接。这不,科学网又延长了报名日期了,估计是报名的人太多,盛情难却吧! 假设一下,如果孔子还在,也参加了今天的比赛,他会怎样经营自己的博客?几千年前的圣人,能够在这次比赛中摘金夺银,赢回心仪已久的华硕电脑或者尼康相机吗?带着这些问题,我又一次翻阅《论语》,希望能够从中找到答案。嘿,你还别说,真不错,孔子表现相当优秀! 1. 孔子的博客肯定充满了艺术感 为什么这么说呢?孔子说了:质胜于文则野,文胜于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这就是说,孔子肯定不会草率,而是千锤百炼,争取让自己的博客语言流畅,形式优美。如果哪天高兴,说不定还要吟诗两首,以助雅兴!另外,别忘了,孔子还喜欢听音乐,特别是《韶》,更是百听不厌,走路的时候,都要戴着mp3反复地听,听到喜欢的地方,连最爱吃的腊肉都不知道是什么味儿啦! 2. 孔子的博客肯定更新得很快 孔子对于兴趣是非常重视的。他曾经很认真地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如果老先生能够有机会参加了这次比赛,一定将更新博客当做自己最大的乐趣,每隔一段时间,都要派自己最喜欢跑腿的徒弟子贡到网上看看,我的文章好看吗? 晚上,累了一天的孔子,思绪翻腾,写博客吧!键盘上安静的敲击声,一点点转化为页面上的文字,看着自己的作品,孔子很有成就感。看了再看,才洗洗脚睡觉了。 3. 孔子肯定喜欢到别人的博客去看看 闲着没事儿,到别人的博客串门,这不是增加人家的点击率,降低自己的水平吗?可是孔子不这么认为,他奉行一个原则: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如果我想获奖,想让你到我的博客看看,我一定会先到你那里去的!如果每天只顾更新自己的博客,闭目塞听,那早已经不是真正的博客了。所以,等着吧,孔子肯定会跑到你的页面上,和你认认真真地交流一番。如果交流有所收获,那孔子会情不自禁地说:三人行,必有我师,我没有说错吧? 4.孔子肯定不为自己的点击率太低而郁闷 孔老人家对点击率这些东西看得很淡,就好像他看待富贵一样: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对于不该是咱的东西,咱就好像没有看见一样,一点不良反应都没有,有何郁闷?再说了,喜欢自己的这份空间,每天认认真真地对待它,多好啊!就好像他的学生颜回,住在很简陋的地方,还怡然自乐呢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当然了,孔子肯定不必为自己的点击率犯愁,作为这么多学生的导师,只要学习现在的教授,以不准毕业相威胁,相信很多3000多名学生,会没日没夜地留言的。不过话说回来,孔子是那种人吗?不是!孔子相信道德的力量德不孤,必有邻! 我也相信!如果孔子开博客,我会叫上自己的好同学,一道看他的博客等孔子领奖回来,向我们展示笔记本电脑的时候,我们一点都不觉得奇怪,也不觉得羡慕,我们真诚地祝贺他!
个人分类: 我有一个收获|923 次阅读|9 个评论
予欲無言
tsrabbit 2008-9-20 04:10
(转自个人MSN空间) 前些时日在翻阅杨伯峻的《论语译注》。在阳货篇第十七这一节里,孔子和子贡间有这么一段对话子曰:予欲無言。子貢曰:子如不言,則小子何述焉?子曰: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譯文】孔子說:我想不說話了。子貢道:您假若不說話,那我們傳述什麼呢?孔子道:天說了什麼呢?四季照樣運行,百物照樣生長,天說了什麼呢?) 这段对话在《论语》里显得有些特别,因为它没有在字面上直接阐述孔子和其门徒讨论得最多的仁义礼智信方面的话题,而是展现了孔子对高高在上的天道的思考和感叹。而且,对孔子这样一位一生都致力于传播自己道德学说和政治主张的学者,突然开口说出予欲無言这样的话来,相信必是在深入思考之后的有感而发。当下,随着于丹的《于丹论语心得》的热销,对这段话的具体含义也出现了一些争论。不过,我比较赞同的还是朱熹在《论语集注》里所说的:学者多以言语观圣人,而不察其天理流行之实,有不待言而著者。是以徒得其言,而不得其所以言,故夫子发此以警之。朱熹在解释这句话的时候,还是将其与孔子的教学活动联系在了一起。但是,抛开孔子当时的具体心态不谈,这段话还可以从别的角度进行理解语义系统的局限问题。 自从掌握并运用文化这一最高级的生存工具以来,人类便习惯于依赖自己建立的一整套语义系统来认识和描摹自身所处的环境。可是,每个独立的个体对于生命会具有不同的感受,亦即不同的生命经验。所以,在每个独立个体的生存环境和认知系统中,对同一语词的理解和阐发或许会衍生出无限多的可能性。那么,一个语词在经过一系列具有不同生命经验的独立个体的传递后,其被赋予的含义难免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偏差。(这种信息在独立个体间的传递,可以参照一个流行的小游戏猜词秀。很明显,不同的个体对于相同事物的解读和感知是具有差异的。不然,这些游戏便失去其存在的意义了。)那么,作为一种信息的载体而言,人类运用的语义系统是存在先天性缺陷的对一副画或是一段旋律,再完备的语义描述也无法完全替代之。人类的生存体验源自造物主赐予的灵性,相对而言,人类自行设计的文字和语词只是些粗糙的容器,在描摹那些细微而精妙的人类情感体验时,往往显得捉襟见肘它不但无法替代体验的位置,反而沦为了承载体验的不那么完美的器物和媒介。 虽然在感性体验之外,我们也运用理性,建立了一套严密且完备的数学语义系统,并结合物理、化学等基础自然科学来尝试定义和描述我们所处于其中的宇宙运行的客观规律。只是,在造物主看来,我们对自然界进行简单分类并进行描述的努力也许会显得笨拙而可笑:Feynman在其著名的物理学讲义的第一卷中的第35章里就提到: There are many interesting phenomena associated with vision which involve a mixture of physical phenomena and physiological processes, and the full appreciation of natural phenomena, as we see them, must go beyond physics in the usual sense. We make no apologies for making these excursions into other fields, because the separation of fields, as we have emphasized, is merely a human convenience, and an unnatural thing. Nature is not interested in our separations, and many of the interesting phenomena bridge the gaps between fields. 如果真是这样,岂不正如那句犹太谚语所言:人们一思索,上帝就发笑。而人类数千年来智力探索的结果,难道也只是见证了自己在造物主伟大神迹面前的无知和愚妄而已? 庄子正是察觉到了这一点,所以他在《知北游》中写道: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是故至人无为,大圣不作,观于天地之谓也。今彼神明至精,与彼百化。物已死生方圆,莫知其根也。扁然而万物,自古以固存。六合为巨,未离其内;秋豪为小,待之成体;天下莫不沈浮,终身不故;阴阳四时运行,各得其序;惽然若亡而存;油然不形而神;万物畜而不知:此之谓本根,可以观于天矣!(【译文】天地具有伟大的美但却无法用言语表达,四时运行具有显明的规律但却无法加以评议,万物的变化具有现成的定规但却用不着加以谈论。圣哲的人,探究天地伟大的美而通晓万物生长的道理,所以至人顺应自然无所作为,大圣也不会妄加行动,这是说对于天地作了深入细致的观察。大道神明精妙,参与宇宙万物的各种变化;万物业已或死、或生、或方、或圆,却没有谁知晓变化的根本,一切都是那么自然而然地自古以来就自行存在。六合算是十分巨大的,却始终不能超出道的范围;秋天的毫毛算是最小的,也得仰赖于道方才能成就其细小的形体。宇宙万物无时不在发生变化,始终保持着变化的新姿,阴阳与四季不停地运行,各有自身的序列。大道是那么浑沌昧暗仿佛并不存在却又无处不在,生机盛旺、神妙莫测却又不留下具体的形象,万物被它养育却一点也未觉察。这就称作本根,可以用它来观察自然之道了。)自然有它自身的运行规律,人类只是为其规律所支配的一个组成部分。我们的心智和灵性使我们在感知能力上超越了其他物种,却仍然只能用我们自己发明的笨拙方式来雾里看花般地探索我们周遭的世界。我们虽然得到了言说的权利,却失去了与上帝直接对话的机会。 也有人主张:既然道不可言说,那也许只能通过摒弃语义系统,而运用自己最原初的灵性来感悟和体会它了。这正是禅宗的源头《大梵天问佛决疑经》中记载: 尔时如来。坐此宝座。受此莲华。无说无言。但拈莲华。入大会中。八万四千人天时大众。皆止默然。于时长老摩诃迦叶。见佛拈华示众佛事。即今廓然。破颜微笑。佛即告言。是也。我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总持任持。凡夫成佛。第一义谛。今方付属摩诃迦叶。而这也正是拈花微笑一词的出处。所以,禅宗在传道时讲究以心印心,强调开口即错,动念即乖。亦即挣脱文字的束缚,而寻求心灵与心灵间的直接沟通。 想到这里,我仿佛正在面临一个无法绕行的悖论:为了接近本原的心灵之道,需要摒弃那一套约束思想的语义系统;但如果要了解自然运行之道,又不得不借助一套完备的数理语义系统,在有限的层面上了解宇宙的运行规律。穷神知化和见性明心之间的鸿沟难道真的无法跨越? 在能够厘清这个问题之前,我也许只能效仿孔夫子那样自我谓叹:予欲无言,予欲无言了
个人分类: 读书心得|7800 次阅读|4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3 15:0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