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科学网 标签 消费 相关日志

tag 标签: 消费

相关日志

记一次上当的经历
热度 2 sciencepotato 2020-6-7 13:44
一个周末的傍晚,我在小区附近的商场里独自闲逛,被大厅里的耳饰柜台吸引了。   看了看亮闪闪的耳坠,又看了看价格:没几克重的银饰敢卖上千元?真是离谱。   我转身离开。没走几步,有个三十来岁的女子突然从面前冒出来:“美女,我们店里正在搞活动,免费赠送香薰和泡脚精油,免费的。”   “不用了,谢谢。”我保持礼貌的微笑,摇了摇头。她还要说更多,我又转身回到耳饰柜台寻求庇护。   每次面对推销,我内心总是备受煎熬。作为一个不擅长拒绝别人的人,当向推销员们说出“不需要,谢谢”的时候,全身肌肉会紧张地绷紧,总觉得对不住那些勤勉的、笑脸相迎的人们。而也许是因为我拒绝的语气不够坚定不够冷漠,效果常常适得其反——对方反而像得到鼓励似的,更加热情地介绍他们的产品。   我在耳饰柜台前又停留了一分钟,假装被这些贵得毫无道理的耳坠重新吸引,年轻美丽的售货小姐奇怪地瞟了我一眼。   受到两面夹击,我更紧张了。   我用余光扫了一眼刚才的女子,她还站在刚才的地方。但耳饰柜台终究不是避风港,我原本计划去餐馆吃饭,吃完饭还要赶回家寄快递,快递小哥承诺在晚上7点钟准时上门取件。   犹豫了一下,我还是鼓起勇气朝刚才退回来的方向走去。我天真地以为,推销者在被拒绝之后,就不会再做二次努力了。我应该是安全的。   “美女,我们店里的香薰真的是免费送的,不登记你的任何信息,只要你去一下就行,就当帮我完成任务吧!”   “呃……不需要,谢谢……”我试图从她身边走过去,可是她开始跟我并肩以同样的速度行走:“真的是免费送的,不要你花一分钱。我们店每天给我分配的有任务量,你去一下,花不了多长时间。”   “真的不需要……”   “就帮我完成一下任务,求你了。”她开始现出哀求的语气。这句话,仿佛给我戴上了道德的枷锁。只不过去一下店里而已,连这都不肯,似乎有些太冷漠了。   我仔细盯着她的脸,这张擦了厚粉底、画着暗绿色眼影和不均匀眼线的脸已经不再年轻,上面并没有同步流露出同样真诚的表情。看来,这些话,她已经重复了不知道多少遍。她寻觅的目标应该都是像我这样对于说“不”感到心虚的人。   尽管隐约觉得其中有诈,我开始感到有些好奇:一家承诺“免费赠送××”的店,到底会用什么手段来掏出我口袋里的钱呢?毕竟,商家派推销员拉人进店,一般都要登记来者的姓名、电话等信息,只送东西出去、不收回点儿什么,怎么想都觉得不合逻辑。   既然就在商场里,应该不会有什么危险,不妨过去看看。   “你们的店在哪儿?”我问。   她高兴起来,忙不迭地边走边介绍:“电梯上去就是我们店,我们的店是北京同仁堂下面的,你放心就是了。”   店面位置倒是的确如她所说,但是走进去之后,并没有看到“北京同仁堂”那黄底红字的招牌。   一进店就是前台,有个拎着超市购物袋的年轻女孩正在那儿领什么东西,可能就是店家宣称“免费赠送”的那玩意儿。   但推销的女子没在前台停留,而是径直将我引到前台旁边的一个小房间。窄小的房间里摆着一套按摩店常用的躺椅和脚凳,浅紫色的座椅看上去还算干净。但这跟我有什么关系?   看到我困惑又警惕的表情,她解释说要为我介绍一下这家店。介绍?这可是刚才的剧本上没有的内容。   我站在椅边,想听听她要怎么介绍。   “美女,你坐下听我讲嘛!”她热情依旧。   我表示站着听就可以。   “站着多累啊,你坐下嘛!”她坚持道。好吧,坐下就坐下。我侧身坐在椅边。   “你坐正一点嘛!这样吧,你脱下鞋,让我们的老师给你看看。”她身后不知什么时候多了一个年轻的小个子男人,看起来很精明的样子。以前只听说过理发店的Tony老师,没想到按摩店也有“老师”。   但我表示不想让“老师”看脚。   “我们店里的老师都是很专业的,美女你放心好了,给你看一看,不花你多少时间。看完之后马上送你我们的礼物。”她继续承诺。   作为一个意志力薄弱的人,我终于又没能扛住她的再三劝说,于是同意让“老师”看一只脚,想听听他要说些什么。   小个子男人坐在矮凳上,右手戴上透明的一次性手套,手套已经破了,不知道已经重复利用过多少次。   还没等我反应过来,按摩师迅速从地上的一个塑料盒里抠了一块黏糊糊的膏体,抹到我脚上。对方已经拉开了做按摩的架势,嘴里也不闲着。从按摩的作用讲到附近中医药大学的师生都来本店做按摩,又着重讲到本店的价格经济实惠,充值500元可以做10次按摩,平均一次才50元,现在正巧搞活动所以才这么便宜,过了这个村儿就没这个店儿了。   哦,原来是拉人进来办卡的。   说话时,按摩师的脸上没有太多“真实”的表情,总让我觉得戴了一副面具。跟他的绿眼影女同事如出一辙。   正好我刚读过一份关于盲人按摩师的调研报告,自认为对按摩师这个群体多少有一点了解,便跟他聊起学按摩和做按摩的生活。他见我了解业内的情况,开始有点高兴地谈起过去学习的经历,以及从老家出来做这行的不容易。有那么几个瞬间,他脸上的面具消失了,像人们正常聊天时一样有血有肉。   但没过多久,话题又被他引到办卡上。   被他带入办卡的语境之后,我竟然也觉得,平均50元一次的按摩确实挺便宜,要不就办一张?   他看出我的动摇,立马转身冲门外喊了句。一个画着浓妆的高个子女人旋风般冲进来,手里拿着移动POS机和手机,严阵以待,笑眯眯地问:“美女,刷卡还是手机支付?”   我意识到进了圈套,尴尬地摆摆手说:“不好意思,我还不想办卡。”   高个子女人的脸色立马变了,原本瘦长的脸变得更长了:“现在搞活动,500块钱做10次,以后可就没这个价了。”   我把账赖到不在场的老公身上:“先不办了,老公不让我办。”   高个子女人更加气势汹汹:“你连500块钱的主都做不了吗?”   “是的。”把财权推掉,就没有羊毛可薅了,我想。   高个子女人还想说更多,小个子男人摆摆手让她先出去了。   至此,推销的套路终于明了了。   负责拉人的女子每次都提出一个小到让你难以拒绝的请求,比如先是请求你上电梯、去一下店里就好;到店之后,请你看一眼按摩的房间;进到按摩间之后,请你坐下听她讲几句;坐下之后,让你脱鞋,要为你看一下健康状况……直到最后才引入办卡的正题。环环紧扣,当真严密得很。   此后便是拉锯战,由按摩师反复给来者洗脑:按摩有多少好处、本店办卡多么实惠。   高个子女人出去后,按摩师沉默了一小会儿,手还在我脚底板上一圈一圈重复地按。   我想我得赶快走了。以前在某公立按摩院做过一次按摩,当时的确感觉有些效果,但这家店用半欺骗、半强迫的手段要求办卡,而且专业水准不明,又傍名牌,实在让人觉得不靠谱。   这时年轻按摩师又开始喋喋不休。我感到兴味索然,这次探寻该结束了。   我正琢磨着要怎么脱身,忽然看到这个年轻男人一张一合的嘴上已经起了干皮,感到有些于心不忍:这些离乡背井讨生活的人,要用这种不算光彩的手段才能赚到钱,也蛮可怜的。   我决定直接付给他这次“免费按摩”的钱,然后再也不进这家店了。   但按摩师坚决拒绝了。   他大概看出眼前坐着的人抠门儿到不会花500块钱办卡,也可能是之前的闲聊让他不再完全把我当成被宰的对象,于是试探着问:要不你先办个100块钱两次的卡试试效果?这是我们给附近大学生的优惠价。他补充了一句。   那就这样吧。   高个子女人又一次旋风般地闪进来,收走了钱,内心大概还在翻着白眼。   回到前台,她递给我一张印刷粗劣的纸卡片,作为下次按摩的凭证。还给了一个紫色的小包,这就是绿眼影女人最开始哀求着要“免费”送出的“香薰包”。   我拿着它们走出店门,把纸片撕碎,和“香薰包”一起丢进垃圾桶。   几天后,我在另一家商场里闲逛,一个小伙子从旁边迎过来:“美女,我们店里今天搞活动,免费送您一个小礼物,只要您去店里领一下就好……”   我面无表情地摇了摇头,一句话也没说。 (原刊于 2018年6月22日 《中国青年报》08版,原题《你的免费热情我消受不起》)
3281 次阅读|5 个评论
过去的2019年,我们都吃过这些食用油
jxz1963 2020-1-10 16:25
过去的2019 年,我们都吃过这些食用油 多年以来,经常在外面被一些朋友们问到:你们油脂科研设计院的人,都吃什么油脂?我有时随口就说:大豆油、菜籽油、花生油、油茶籽油等都吃,但从来没有认真统计过。 2019 年时,我作了一个简单的记录: 在1-3月时,我们主要用5L福临门葵花籽油(单位过节发的),期间还用了500ml秦南春油茶籽油炒菜(商南老朋友送的); 4-6 月份时,用了5L大豆油(2018年夫人单位过节发的),期间还用了750ml冷榨核桃油炒菜(宝鸡的好朋友送的); 7-9 月份时,用了2.5L的鲁花花生油(超市做活动时买的),期间还用了500ml的牡丹籽油(山西的好朋友送的); 10-11 月份时,用了1.8L长安花高原菜籽油(邦淇朋友送的),期间还用了500ml的油橄榄油(西安一好朋友送的); 11-12 月份时,间隔着开始用一些500ml金龙鱼食用调和油(亲戚送的),500ml文冠果油(辽宁朝阳朋友送的); 同时,家里还有河南产的芝麻香油、甘肃产的亚麻籽油等作为凉拌菜用油。另外,家里的牛、羊油和猪油也时常用来做一些大烩菜之类。 在上半年和10月份以后,又时常每天口服一些山东、宝鸡生产的元宝枫籽油,以补充神经酸,不然脑子会痿缩的。 这就是我们2019年的日常食用油消费情况。
个人分类: 趣味人生|2024 次阅读|0 个评论
我的科普有故事
热度 3 jxz1963 2019-9-17 15:38
我的科普有故事 一、起因 2009 年春节刚过2月20日(还在正月),就接到院领导的指示:要我去一趟北京,说是要开一次重要的会议。到京后才知道,会议是由国家粮食局科技处组织召开的,参会人员比较多。会议的主要议题是研究5月16日在举办的“全国粮食科技活动周”活动。会上决定2009年全国粮食科技活动周的主会场放在西安大雁塔北广场,其中重要的一个内容“食用油科普”方面的内容让我来主笔。 我回西安后,即着手资料的准备,随后又经过几次在北京的讨论和修改并报科技处审阅后,定稿后交国家粮食局印刷几万份在科技周上发放。 从2月20日在北京召开的有关植物油科普宣传的专题会议, 3月初拿出提纲,3月12日在北京讨论手册的内容,到会上才感到全变了“阵”,所有内容都要打乱重写。3月19号又赶到北京,听取专家对科普手稿的意见,并解决科普知识手册的后续完善工作以及科普读物的“通俗化”问题,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要让高中毕业的家庭主妇能读懂你所写的科普内容。 19 号会后,我留在北京继续修改手稿。23日是周一,我一大早我就联系上了在《科学网》上认识的、但从没有谋过面的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总工程师武夷山老师,请他在“科普作品的通俗化”方面给我指点迷津,武老师跟我聊了足足有半个多小时,末了还送我一位北京著名科普作家的电话,让我直接与那位作家联系。 在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里,我还见到了长期从事期刊管理工作,并担任中国科普期刊理事长的宋培元先生,当我与他谈起科普作品的通俗化问题时,他一语道破:“你还用在北京找,你们西安的张行勇写的东西不就很科普嘛,找找他一定没有问题的。” 我当时眼前一亮,让张行勇老师给通俗一下,让我的好朋友杨万生教授再从学术上把把关,这就离完成任务差不远了。 3 月24日的清晨回到西安就找张行勇老师的电话,张行勇老师在当天下午就改写完成了,而杨万生教授也在当天晚上改写完成,我再仔细校对一下,于26日早上发给了领导。 一本植物油科普手册的交稿。为了这本手册的准确性,查了多少个书籍,为了这本手册学术性,与北京的几个专家经常用电话一讨论就是40分钟,有时为了一个观点还你一言我一语地争论不休,直到谁说服了谁才算完事。还好,大家都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那就是把这次植物油科普工作做好。 4 月3日上午,北京的专家又给我打来了电话,说是手册还要再修改一下,这次还好,没有让再去北京。晚上北京的专家说这次修改的差不多了,基本上能定稿了! 《植物油科普知识手册》的交稿,让我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 二、我的科普经历 1 、三万份科普手册发放大众 全国粮食科技活动周于2009年5月16日上午准时在西安大雁塔北广场隆重举行,由我主笔的《科学消费 植物油 》的小册子在现场发放了3万份。 《科学消费 植物油 》小册子的主要内容有:吃什么油好?什么是调和油?如何正确解读食用油的1∶1∶1?什么是浸出油、什么是压榨油?如何科学地评价浸出油和压榨油?什么是色拉油、高级烹调油?什么是转基因油料?转基因油脂安全吗?橄榄油是最好的食用油脂吗?什么是反式脂肪酸? 从这时起,油脂营养与健康科普工作算起,开始了我长达十年的科普之路。 2 、首次作科普报告 2012 年12月28日,陕西省科协学会工作部在西安国电西北水力电力研究院主持召开了“陕西省科协学会科普工作研讨会”,会议由陕西省自然科学学会研究会副会长、秘书长张忠智教授主持,陕西省科协学会工作部张晓黎部长作了重要讲话,随后,由学会邀请的五位专家对与会同仁进行了科普讲座,主要有: 国电西北水力电力研究院原院长、陕西省水力发电工程学会会长郑合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作 “我国水电现状与发展”;陕西省农业厅原厅长、陕西毒理学会理事长史志诚教授作“毒理学与食品安全”; 西安交通大学药学院院长、陕西省药理学会理事长刘俊田教授、博导作“合理用药与安全用药”; 国家粮食局西安油脂科学研究设计院蒋新正高级工程师作“食用植物油脂的科学消费”; 西安交通大学预防医学学院、陕西省预防医学学会理事长周玲教授、博导作“营养与健康”, 与会 48 位陕西省科协工作者参加了本次会议。 3 、给科技期刊编辑们作科普报告 陕西省科技期刊编辑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于2013年11月27日至29日在西安蓝田汤峪杏林酒店举行。28日的大会专题首先听取了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张玉华研究员的主题报告“对陕西省科技期刊的评价分析”。受陕西省科技期刊编辑学会邀请,在本届年会上为168名陕西科技期刊界的编辑们作了一场 “油脂的科学消费” 的科普报告。 本次以“老朋友”的身份在陕西省科技期刊编辑学会的年会上为168名学者们作科普报告,有一定的压力。虽说在场的大多数编辑们都是我以前的同行,有些也是我的好朋友们,但对于这样高素质的群体,我不敢有一丝一毫的懈怠。 虽然说这场报告的时间比较短(约20分钟),但这场报告给我的最大体会是,科技期刊编辑们都全神贯注地听着我的报告,从一个侧面可以看出,这群科技期刊编辑朋友们都十分注重饮食健康与科学素养的提高。 4 、给中科院光机所离退休老同志作科普报告 2016 年10月18日上午十点,应中国科学院科普团西安分团的邀请,在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老年大学为光机所78位老年朋友进行了“油脂的科学消费”科普讲座。 作为首次以中国科学院老科学家科普团的身份进行科普,我的讲稿都通过了中国科学院科普团的严格审查,讲什么?怎么讲?多长时间都要严格遵守相关的规定。 从人为什么吃油、吃多少油合适、油脂的制取方法、转基因大豆、反式脂肪酸、橄榄油和茶籽油、调和油、地沟油的防范等方面进行了一个小时的详细讲解,并与现场老年朋友们进行了互动。 本次科普讲座受到中国科学院西安光机所离退休办的大力支持,得到了离退休老年朋友的普遍欢迎,并获得了中科院科普团西安分团团长陈中仁老师的充分肯定。 5 、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给省情报学会作科普报告 2017 年10月26日下午,应陕西省科技情报学会和陕西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院的邀请,以中国科学院老科学家科普团西安分团专家的身份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太白校区为陕西省科技情报学会培训班学员作“食用油脂的科学消费”科普报告,来自陕西省科研、教学单位的83位科技情报人员聆听了报告。 中国科学院西安分院、陕西省科学院机关工委副书记岳建岭出席报告会并给予指导。报告仍以油脂的安全问题引出话题,详细讲述了食用油脂的科学消费,并现场回答了食用油过量消费引发的潜在健康隐患、吃什么油好等问题。 6 、在西安科技大学给省情报学会再作膳食营养报告 2018 年4月19日,受陕西省科技情报学会和陕西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院的邀请,首次同时以中国科学院西安分院老科学家科普团和中国粮油学会科普团成员的身份,在西安科技大学图书馆为陕西省科技情报学会的78位会员作了一场“膳食营养与科学”的科普报告。 本次科普讲座以《中国居民膳食营养指南2016》(第四版)为基础,从食物多样,谷物为主;吃动平衡,保持体重;多吃蔬菜、奶类及大豆;适量吃鱼、禽、蛋、瘦肉;少盐少油,控糖限酒;杜绝浪费,倡导节约等六个方面进行了科普。 在科普现场还积极与陕西省科技情报学会的会员们进行了互动。 两次报告得到了陕西省科技情报学会和陕西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院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充分肯定。 7 、在纺织城给纺星社区作科普报告 2018 年5月24日上午,应邀为西安市灞桥区纺织城纺星社区40多位中老年朋友作了“食用油脂的科学消费”的科普报告。 在详细讲解了食用油的科学消费报告后,现场回答听众即时的提问,如食用油过量消费引发的潜在健康隐患、吃什么油好、动物油等问题。 一些老年听众听后纷纷表示,这次听报告收获较大,接地气,解答了日常食用油的消费问题,得到纺星社区领导的充分肯定。 8、重阳节与老年朋友谈食用油科普知识 2018 年10月17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重阳节,应邀在西安市灞桥区洪庆社区(田王)为63名老年朋友们一起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忆重阳,话敬老,谈食用油脂的科学消费”的科普讲座。 在详细的科普报告后,现场即时回答了许多老年朋友们关心的相关话题,如食用油过量消费引发的潜在健康隐患、吃什么油好、什么是棕榈油、橄榄油的生产日期如何判定、吃动物油是不是有害等等问题。 从热烈的掌声中能体会出一些老年听众朋友们的热情,本次活动得到西安市灞桥区洪庆社区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充分肯定。 9 、食用油科普讲座走进“宫园壹号” 2019 年8月28日下午,在西安市莲湖区公园壹号社区(龙首塬)与40多名中老年朋友们一起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谈健康,话食油——食用油科普进宫园壹号”的科普讲座。 在详细的科普报告,现场回答了许多中老年朋友们关心的相关话题。 10 、食用油科学消费走进“中科院国家授时中心” 2019 年9月4日下午,应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临潼)的盛情邀请,与100多名老年朋友们一起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谈营养健康,话食用油消费——食用油科学消费走进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的科普讲座。 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是我国“北京时间”的准确报时地点,拥有一大批退休科学家和技术人员,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中科院科普团成员的职责,为此,受中科院国家授时中心的邀请,科普团食用油专题走进了“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进行科普活动。 在进行了详细的科普报告后,现场回答了许多中老年朋友们关心的相关话题,如小麦胚芽油的提取是否对面粉的质量有影响,亚麻籽油好不好,都有什么营养成份等等问题。 三、几点体会 1 、中国科学院科普团领导重视 无论是中国科学院老科学家科普团西安分团的领导,还是国家粮食局、中国粮油学会的领导和专家,都对“油脂的科学消费”的科普工作很重视,无论是从内容、形式,还是学术性、通俗性等方面,都多方评审,严格把关。 每次在对相关单位进行科普前,中国科学院老科学家科普团西安分团的秘书长张行勇、副秘书长石勇强等领导都很重视,有几次都专门派了相关工作人员给予帮助。有一次中国科学院西安分院、陕西省科学院机关工委副书记岳建岭出席报告会并给予指导。 2 、科普报告得到了多方的支持 在食用油科普方面,先后得到了中国科学院老科学家科普团西安分团、国家粮食局科技司、中国粮油学会、陕西省科学技术协会,以及陕西省科技期刊编辑学会、陕西省科技情报学会、陕西省科技情报研究院、中科院西安光机所、中科院国家授时中心、西安市科协,莲湖区、灞桥区相关社区的多方支持。 3 、听众热情很高 十场科普,几万人的科普受众,让我有时感到压力重重,这主要是听众的热情高,问的问题有时候是“五花八门”,有时候是很离题的内容。特别是在中国科学院系统进行科普,面对的都是一些知名的老科学家,他们的提问有时是十分普通的,但要给他们讲清楚科学道理和原理,则是不容易的一件事。 4 、科普效果很好 从十年来的食用油科普工作来看,与许多科普对象建立了感情与联系,时不时还有一些朋友给我打电话询问有关转基因问题,冷榨油问题,橄榄油问题,地沟油的鉴别问题等等。有些科研院所、企业单位在给职工发放福利时,也按我讲的“油要换着品种吃”进行油品的及时更换。改变人们的消费习俗,改变不科学的消费习惯,所有这些改变,都是我们食用油科普的结果。这种结果,是我没有想到的。
个人分类: 趣味人生|5071 次阅读|6 个评论
必需反对996
jiangming800403 2019-4-24 21:29
必需反对996,因为空闲不仅是人类幸福感的需要,也是经济发展的需要。我说过,我喜欢熙熙攘攘的街头,但是熙熙攘攘的街头也意味着经济即将趋于萧条。因为经济繁荣的时候大家都忙于挣钱,没有多少时间闲逛。 但是经济发展的关键在于消费,发展消费经济不仅需要有钱,更需要有闲(有时间),第三产业的消费,更需要时间。第三产业的发展需要人的空闲时间越来越多。如果大家都忙着挣钱,只会让房地产这种不需要时间的消费火上更火。 工作完成不了,说明人手不够,这是好事,因为总理最头疼的事情可能是失业率增加。提高工资并不是最重要的,关键是缩短工时。只有缩短工时,才能促进第三产业发展,最终才能提高工资。 实际上,当学术界,竞争犹如美苏冷战时代的“军备竞赛”,越演越烈,我们很多工作或许都是无效的,比如人类投入很多努力研究和生产在实战中根本使用不了的核武器,最后又研究如何销毁他们。或者,我们的加班也只是装作努力而已,加班可能就像爱尔兰麋鹿不断进化的大角一样,反而增加了公司的水电费。
个人分类: 经济时评|2157 次阅读|0 个评论
伟大的“剁手”与每月经济日
热度 1 ncepuztf 2018-12-20 22:39
中午午餐聊天,大家谈起网购,基本上已是不知不觉。 饭后,总要习惯性问一句:有谁去取快递吗? 年底总结网购花费,自己都吃一惊。 有同事被戏称为 伟大的“剁手”, 不过剁了手就能不网购了吗? 似乎不好使,人工智能已经能让人将“手”解放出来, 阿里会给“剁手”们想办法的,如搞个“精灵”帮忙。 这不,为了培养大家的“剁手”习惯,支付宝特设“ 15 亿”大工程, 引来大家消费,转眼各家又不知不觉中买了不少没用的东西,不信?你回家看看! 各种生产过剩,似乎都意味着人不够用了,有 “人”才 有需求,所以要鼓励 人“生” 。 为了刺激消费,商家搞了“双十一”“双十二”,这样也好,以后干脆 逢双必节 , 双一,双二,双三, … … ,双十二,每月一个集中购物日,或叫 每月经济日 , 简称 … … ,你别笑! 有同事说,有人号召抵制洋节,其实什么节到了中国都还不是变成 购物节 ? 就像马路的保洁,每天要坚持扫,我已经得了支付宝赏金 8 块,不容易。 看了看 ofo 的押金,满了 15 工作日就显示“退款异常”,让重新申请, 消费者就是得有“耐心”,干啥都不容易, 坚持才有成功的希望 ! 要不是戴维坚持, ofo 早就变成 UFO 飞走了! 阿里呀,其实共享单车是个好项目(社会效益),你要不给他一盏神(生)灯?
个人分类: 生活|952 次阅读|3 个评论
人人都在刷“存在感”
lwd8811 2018-6-13 12:52
其实,人人都在刷“存在感” 当今,脚上蹬的,身上穿的,头上戴的,手上拿的都讲究名牌。台面人物的名片要印上许多头衔,地位高的要刷刷题词条幅,出书画画,古今名人的遗迹成为文化遗产,房子有几处,有别墅,开的汽车要名牌上档次。一位车友退休了最近换了新的凯迪拉克,悄悄告诉我,要享受生活。农民买收割机也特别在意要个头大,上档次。人死了要树碑立传,投巨资的墓地彰显主人的尊位。思考这些人类几千年来形成的习俗,说到底是显示人的天性,即人人都在追求一种“存在感”。“存在感”就是要宣示自己是拥有财产、文化、权利和地位的地球人,通过与周围的人比较的优异对周围人的认识施加影响,这种影响反馈回来的感觉就是刷出的“存在感”。 我在想,所有的“存在感”的载体,名牌、手机、别墅、汽车、收割机或墓碑,都是人类的财富,都没有充分利用,都在消耗资金和能源...... 如果——能设计出既能满足人们对“存在感”的迫切需求,同时又可以不断提供能源的产品...... 刘闻铎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2900 次阅读|0 个评论
为什么有钱就得花?
热度 1 jiangjiping 2018-1-31 18:45
为什么有钱就得花? 蒋继平 2018年1月31日 首先请各位读者不要往坏处想, 这里的“花”是动词, 不是名词,不要歪歪的想到女人身上去, 误认为有钱就可以得到女人。 所以, 题目的意思是钱是用来消费的, 不是存在银行的宝藏, 也不是股票市场的数字。 为什么我倡导有钱就得花呢?这与我以前一贯倡导的勤俭持家的观念有很大的矛盾, 对不对? 对, 我一直倡导勤俭持家是发财致富的一个重要因素。不过,我说的勤俭持家不是教人自私小气, 而是要防止铺张浪费, 要把钱用在关键的地方。我产生这样的想法是因为我青年时代是在计划经济环境下长大的, 那时的收入很有限, 而且是固定不变的。 要想办点事, 只有靠省吃俭用来积累一些钱。 今天因为时代不同了, 由计划经济变成了市场经济。时代和环境变了, 人的思想也必须跟着变化。 这叫与时俱进。 说实话, 我突然由“节俭派”变成“消费派”的主要原因是在喂鱼时得到的灵感而导致的。 我家中一个60加仑的大鱼缸中养着一条美丽可爱的鲷鱼。我每天早晚都给它喂鱼食。因为我从来没有养过这种鱼, 不知道它的食量有多大。因而, 我用一个科学家特有的观察力, 每天检查我喂给它的鱼食是否已经被吃掉。要是已经全部吃掉了, 那么我马上会给它添加, 要是还没有吃掉, 那么我就不给它喂新的鱼食, 一直等到它把鱼缸中的鱼食全部吃完才再给它添加新的。这是因为过多的鱼食留在鱼缸中很容易造成鱼缸中水的污染。 我非常喜爱这条鱼, 总是希望它多吃一些, 担心它“省吃俭用”而饿坏了身体。它要是吃得越多, 我就喂的越多,反正不会让它挨饿的。 由此我想到我们人的生存状态。现在我把我们人当成鱼缸中的鱼,钱就是我们的食物,我们人用的钱是有上苍给予的。上苍也非常关爱我们每个人, 总是希望我们生活得幸福快乐,希望我们消费更多的钱。 只有将钱用完了, 上苍才会给我们新的钱。 社会上有一种说法, 越是舍得花钱的人, 越是容易成为富人, 钱越用越多;而越是省吃俭用的人,到后来越是变得越来越穷。我记得小时候在农村听到邻里大妈说:“大吃大用天来送, 省吃俭用鬼作弄。” 我把以上的现象和说法联系起来思考, 觉得这种现象和说法的背后有一定的道理。 首先,钱很容易贬值, 尤其是在通货膨胀率较高的情况下更是如此。 据说30年前的一元人民币与现在的255元人民币同等价值。这样的话, 30年前存在银行的钱到今天已经贬值了255倍。那真的不划算。要是在当时花了, 一家人的生活质量一定会得到很大改善。 其次,及时地将钱花在改善生活质量上,会对人的身心健康起到积极的作用。 身心健康好的人心情就比较好, 情绪和心态好的人具有自信和活力, 办事一般比较顺利。在这样的正能量下, 可以去挣更多的钱。而舍不得花钱的人, 尤其是日常必需品方面也舍不得满足基本需要的人,可能会影响身体健康。 精力不足或者体弱多病都会影响工作效率, 要是生病住院那更是雪上加霜。所以, 舍不得花钱会导致人变得越来越穷。 总之, 虽然我不赞成“今日有钱今日花”享乐主义观念, 但是我主张在条件允许的境况下, 适当的消费是应该的, 是合情合理的,对改善生活质量有正面的作用。 高质量的生活就是幸福生活。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598 次阅读|2 个评论
第十章 第二节 物质极大丰富
lvnaiji 2017-3-16 08:05
马克思在描绘人类社会发展的远景时提出两个标志即两个“极大”:物质极大丰富,精神极大提高。仅就字面而言,极大丰富和极大提高都是相对概念,“极大”永无止境,永远可以再大 。然而,不能对此持形而上学的观点,极大并非机械的、线性的增长。同时,两个“极大”密切相关。就“物质极大丰富”而言,主要指生产和消费两个环节对物质的需求。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对此产生重大影响,并因而改变对“物质极大丰富”的理解。这一新的理解对于推进科学发展观具有指导意义。 一、生产方式改变与物质极大丰富 可以由四方面讨论生产方式的改变与物质极大丰富之间的关系:技术的发展导致对原材料需求的下降、产业结构提升、循环经济,以及由对物质的依赖转向对创新的依赖。 首先考察技术发展的影响,主要指生物技术、纳米技术和信息技术。 生物技术将对物质极大丰富产生重大影响。生物技术与传统的农业(含畜牧业,下同)结合起来,农业将由现在从事初级产品生产,延伸到食品、制药、生物化工、材料、 能源以及环保等 领域,并且参加对海洋和空间的开发。农业用所养植的动物和植物,再加上微生物,用生命来“生产,制造和加工”所需要的物品和过程。先按预定目标,通过 基因工程得到特定的 DNA ,然后各种养份都在 DNA 的指令下,精确到一个分子、一个原子地结合 起来,生产出所需要的物品。在这样的生产中,对能源和资源的利用效率远远超过以往任何人工手段。面对这样的生产方式,现有工业的弱势正在暴露出来,过度耗用资源,造成生态污染。再者,在生物技术中,我们在养活这些“生产工人”的同 时也已经生产出产品,这样更加节约 生产费用。此外,用生命来生产,副产品即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的代谢物如粪便等,以及生产者自己(它们既是生产工人,又是机器设备)都可以很方便地被降解,再进入新的生态循环中,这样就不会或较少产生污染问题,可以大幅度减少化学农药、化学肥料所带来的污染;应用处理废气、废水、废渣的基因工程及微生物技术,可降解生物塑料产品,将解决工业排放、白色垃圾等环保难题,实现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 。 纳米技术一旦完成设计和开发,生产阶段基本上就不需要投入。由一个个原子由下而上生成产品,材料和能量几乎没有浪费,几乎没有废料和排放。工业生产则是由原材料由大而小地切、削、磨,再装配起来,大量消耗材料、能量,还有各种排放。纳米技术的产品还具有自修复和自适应能力,可以降低维护成本。此外,纳米技术可以把一些产品的尺寸做得很小,这也减少了对原材料的需求。 如果说生物技术和纳米技术对于物质极大丰富的贡献主要在材料和生产过程,信息技术的作用则在于通过对信息的采集、分析、集成,提高生产、管理、消费和日常生活的效率和效益。集成,是以信息流将“自动化孤岛”集成起来,联 接 企业内各部门、企业间、以及行业间等等,“压缩过程,去掉多余”,使整个经济及其他人类活动高效低耗运转。 在人类信息整合能力不足时,只有通过规模经济来降低成本,增加效率。实现“大工业、大生产、大市场、大消费、大消耗”。当信息技术发展之后,就可以更加清楚地了解生产销售和最终使用的全部过程,从而极大地节约资源。 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制造可以在设计、生产和修理过程中不断修改,进而可以让消费者参与进来,一直深入到设计过程,亲自试用并要求设计者修改未来的商品,直至满意后再生产, 这大大降低了 试制的盲目性和偶然性,因而也就大大降低了成本,减了资源的浪费。对消费者而言,由于商品完全按自己的要求设计和修改,并经过“试用”,也就不会发生错买而造成浪费。美国进行虚拟核“试验”,不必耗费巨资和承担风险。虚拟现实技术可以应用于经济活动的一切领域,让经济活动经虚拟现实的“检验”后再行实施,各种“如果……将会怎样”的场景都显示出来。 值得注意的是,信息技术的发展对于物质极大丰富还有特殊的贡献。如已往电路交换技术是对信道的占用,这种占用效率低下,不适应高速信息通信量的发展,而且在分配社会资源上保留了传统的“占有”思想。第四代移动通信用正交频分 复用( OFDM )技 术意在将信息分散在相邻的几条路上传输。这里所体现的共享概念后文还要述及。 其次,产业结构提升减少对物质的需求。产业结构提升是由生产到服务,优化物品的耐用性和功能性,而不是最大限度地生产、最大规模地销售以及推销寿命很短的产品,并非以多取胜,而是以优取胜。随着产品使用寿命的延长和产品质量的改善,产品的价值量得到提高,所以会减少需求量。以交换价值为核心的传统线性经济是生产性经济,而以使用价值为核心的服务经济是功能性经济 。生产者不再是推销产品而是推销服务,而使用者的重心则由购买和拥有物品转向购买服务。 以环球嘉年华为例。与国内游乐场游乐设施从购买到报废“从一而终”不同,环球嘉年华大部分机器是租赁来的,“但求所用,不求所有”。游艺机器来自不同国家,设备提供商与环球嘉年华最后进行营业额分成。这样就可以根据市场需求租赁世界上最新的游艺设备,进行最好的组合配置。这种技术整合方式不但可以降低营运成本,减小经营风险,设备的不断更新还可以保证机械运行的安全。更为重要的是,它可以使游艺设备处于流动状态,可以根据人们的需要不断得到更新,以满足人们追求新鲜刺激的休闲目的 。 虚拟企业联盟的情况也是如此。虚拟企业是由若干企业构成的临时性的组织结构,用户也参与其中。在虚拟企业中,人员共有,设备共享,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可以一仆多主,也可以一主多仆。资金、设备、人员等仍分属参与联盟的各个企业,联盟对此并无产权要求。联盟中的每个企业组织只需提供相应的功能即可。于是,组织从对物质的占有转移为对意识、信仰、信念的吸引。 第三, 循环经济促使减物质化。工业化是以高开采、低利用、高排放(两高一低)为特征的线性经济模式,循环经济则是把经济、社会和环境整合起来,在环境问题上要求实现从开环的末端性治理到闭环的全过程控制的变革,在整个经济流程中做到“减量、再用、回收”( 3R 原则)。 目前,一些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提高能效为核心的“行动浪潮”在西方发达国家迅速涌起。在现场根据用 户对各种能源的不同需求,按照“分配得当、各得所需、温度对口、梯级利用”的供能方式,尽力扩大资源和温度利用空间 ,将输送环节的损耗降至最低,从而实现能源利用效能与效率的最大化 。 由上可见,在生产环节,物质的极大丰富不是或主要不是由单纯正向即增加的途径,而是由逆向途径,由对物质资源消耗的极大减少而达到。 第四, 经济与社会的发展由对资源的依赖转向对知识及其创新的依赖。 上述生物技术、纳米技术和信息技术都是高技术,高技术的一大特点就是高知识含量。在信息的采集、集成、管理和运作的背后是知识。对信息的分析和在此基础上作出决策也要依靠知识。 知识不同于物质形态的资源,它可以共享而增值,这就是知识的“溢出效应”。然而扩散或共享的结果也发生了信息的均衡分布,这就是知识资源的耗尽。这种情况与热力学第二定律所揭示的规律相同。加之在网上,信息的流动大大加快,导致信息有效性衰减率增强。这样,一方面知识经济将越来越依赖于信息和知识;而另一方面信息和知识自身的价值将迅速衰减,从而使依赖知识投入的经济增长趋于停滞。由此可见,知识经济的持续增长从根本上说就在于依赖知识的不断创新。除了精神领域某些具有永恒价值的知识外,只有最新创造出来的知识,包括原有知识的综合、集成,才具有价值。由依赖资源到依赖知识,特别是知识的不断创新。“资源有限,创造无限”,人类永不遏制的创造是物质极大丰富的根本源泉。 对于未来社会来说,或许最需要的不是物质极大丰富,而是知识极大丰富和永无遏制的创造。 二、消费方式改变与物质极大丰富 物质极大丰富不是孤立的,而是对应于主体而言。物质是否“极大丰富”要视主体如何“各取所需”而定。 首先,在由生产型经济向功能型经济的转变过程中,在以服务为核心的三产的兴起过程中,消费者最终关心的不是产品和对产品的占有,而是产品的功能,产品本身的物质部分完全可以共享,于是产权日渐淡化。除了私人必需品外,属于公众的物品会越来越多。目前,“共享”一词越来越多地代替意为独占和私有的“占有”。正是在这一潮流中 , ASP ( applicationservice provider ,应用服务供应商)应运而生。 ASP 将软件开发、应用服务和互联网技术整合起来,如同律师事务所和会计事务所一样为用户服务。用户订购 ASP 的服务,以少量的月租费替代大量 IT 基础设施的投资支出,以最快的 速度获得应用服务,免去安装、调试的诸多环节,也免去了设施日常维护和管理的麻烦,却 享受着高质量的 IT 服务和应用服务的自动升级。目前,这种服务已从单纯的财务扩展到销售、库存、采购和生产等各个方面。 ASP 顺应人类对于共享的认同,成为互联网泡沫破裂时商业模式中的奇葩。 物质产品共享,精神世界独有。 公有性和共享性是服务产业的重要理论依据。在信息社会,服务的多样化、个人化并没有削弱这种公有性和共享性,而是在个人占有终端的基础上更大限度地公用和共享资源。“各取所需”正在为“共享物质之所需,各取精神之所需”所取代。由此可以提出另一个“恩格尔系数”:个人所消费的私人物品是有限的,共享的公共物品将越来越多。 其次,由恩格尔系数可知,人类的物质需求是有限的。托夫勒风趣地说:“我们正从‘肠子’前进到‘精神’经济,因为要填满的肠子只有这么多。”在满足了基本的生存要求之后,便在马斯洛需求层次上提出如自我发展和社会认同等较高的需求。同时,几个世纪来,对物质的掠夺和挥霍所带来的后遗症也迫使人类改变消费方式。物质的极大丰富并不建立 在 资源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上。近年来,在一系列新观念的基础上,联合国开发署制定了一套全面衡量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即人类发 展指数( HD I )。中 国结合自己的国情也先后提出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新型工业化,以及具有根本性的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人类的“所需”正在发生变化,主要表现在内容经济、体验经济,以及休闲和诗化生活。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特别是在知识经济背景下,由于生产率的提高,大大缩短了必要劳动时间,为“休闲”的增多创造了条件,从而加快了现代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的历史进程。“休闲”既是对闲暇时间的有效利用,又成为人类获取社会资源与财富的重要途径与手段。休闲经济作为拉动消费需求的增长因素,将推动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由以物质生产为主向以精神生产为主的转换。在休闲的带动下,经济正在由过去有形、单一的物质目标向现代无形、多元的符合经济发展理念的人文关怀的目标转变 。体验消费是人们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得到满足后而产生的一种消费形态,是马克思的“人的全面发展”需求。 沉醉、感悟、感受、回忆等等都可以归结为体验。《体验经济》的作者约瑟夫·派恩二世和詹姆斯·吉尔摩认为,“体验事实上是当一个人达到情绪、体力、智力甚至是精神的某一特定水平肘,他意识中所产生的美好感觉”。这种“美好感觉”不是随着消费过程的结束而终止,而是长久地留在消费者的记忆中 。托夫勒于 1970 年在当时服务业大力发展的基础上就预言:“来自消费者的压力和希望经济继续上升的压力——将推动技术社会朝着未来体验生产的方向发展”。他突破传统经济学家对产业演进的划分方法,把经济产业划分为“制造业、服务业、体验业”,把体验当作一种经济提供物来看待。派恩二世和吉尔摩提出了未来的经济是体验经济,也就是消费者为了满足自己的某种情感或者心理感觉,主动去消费“体验”而形成的消费行为,这种消费就是体验消费 。显然,体验是一种精神和情感上的经历。前述环球嘉年华、旅游(特别是自助游)、各种游戏等都能提供某种体验,在其背后的物质设施则可以共享。 这样的经济和生活的一大特点是由消费有形商品到消费知识。在消费有形商品的情况下,商品的价值止于生产阶段,消费就是消耗价值。商品的价值消耗完毕,消费即告结束。因而需要不断地生产出新的有形商品以供消费,这就构成对物质资源的压力。知识与物质形态的商品不同,在消费知识的情况下,消费继续创造价值,包括创造新的知识,例如在互联网上的下载与上载,于是消费就是生产,不仅减少对物质资源的压力,而且创造出新的可供他人消费的知识。传统生产与消费截然分开的情况在知识经济到来之际将让位于生产与消费合一,生产就是消费,而消费也就是生产。马克思在描绘共产主义时还有一句话:各尽其能,这是各取所需和物质极大丰富的保障。随着对知识的消费等同于生产 ,我们正在迎来各尽所能的时代。 显然,本章第一节中所分析的虚拟现实技术为实现上述“体验”提供了可能。虚拟现实技术的沉浸,主要是以体验为核心的消费;交互,是生产与消费,即体验与创造之间的交汇和过渡;构想,则是以创造为核心的生产。虚拟现实技术横跨并沟通消费和创造,从广度和深度上为物资极大丰富作出特有的贡献 。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虚拟现实技术将最终开辟通往物质极大丰富的道路。 总之,物资极大丰富不在于物资本身的增加,而在于需求的减少和共享,以及需求转向知识、体验和虚拟现实。上述结论有助于推进科学发展观。 郑小民 . 实现共产主义最多只要二十年 . www.people.com.cn/GB/guandian/ 35534/2979043.html-35k . 2004-11-09 . 19:07 自然 . 生物技术也会带来新的问题 . 要求科技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 (意思不明确。意即留有进一步讨论的余地和空间) 诸大建 . 用科学发展观看待循环经济 . 文汇报 , 2004-3-22 程志波 、张善信 . 狂欢后的沉思 .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 2004 , 2 : 27 - 30 韩晓平 . 分布式能源与中国的可持续发展 . 中国能 源网 . www.China5e.com ( 中国能源网 www.China5e.com ) . 2005-03-24 王亭亭 . 休闲产业的发展走势及时代特征 . 光明日报 , 2005-3-8 无疑,这里必须考虑到消费者休闲和体验的能力和水平 . 负面的体验消费如豪赌、吸毒等则正好相反,让人的身心受到伤害,不利于社会的全面发展 廖以臣 . 体验消费及相关产业的政策引导 . 光明日报 , 2005-3-8 这里生产未必等同于创造,知识的生产也会带来负面影响,所以还必须要有精神的极大提高 当然,目前的虚拟现实技术还有很多不足之处 . 主体也可能陷入虚拟现实之中而不能自拔 . 这里也再次看到,相应于物质极大丰富(无论是虚拟还是现实),精神极大提高的极端必要性
个人分类: 科技史|2333 次阅读|0 个评论
非物质财富
热度 1 xuxiujiang 2017-3-6 20:03
所谓的非物质财富是人们花钱消费的即时服务。这种即时服务不消耗任何有形的物质财富,不具备物质财富的传统特征。其与财富的唯一共同点是消费者享用时需要付费。非物质财富和物质财富消费量的总和。就是有关部门公布的GDP。一个国家的国民消费的非物质财富越高,意味着他拥有的闲暇时间越多,表明他的生活水平越高。
2263 次阅读|1 个评论
科普讲座:油脂的科学消费
jxz1963 2016-10-18 21:18
今天上午十点,应中国科学院科普团西安分团的邀请,本人有幸在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老年大学为光机所七十多位老年朋友进行了“油脂的科学消费”的科普讲座。 从人为什么吃油、吃多少油合适、油脂的制取方法、转基因大豆、反式脂肪酸、橄榄油和茶籽油、调和油、地沟油的防范等方面进行了一个多小时的详细讲解,并与现场老年朋友进行了互动。 本次科普讲座受到光机所离退休办的大力支持,得到了离退休老年朋友的普遍欢迎,并获得了中科院科普团西安分团团长陈中仁老师的充分肯定。
个人分类: 我的观点|4196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消费国
jiangming800403 2016-5-28 11:17
未来一个世纪中,40亿人的非洲和三十亿人的南亚、西亚对钢材、水泥的需求比中国多得多。 除了石油天然气以外,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消费国,包括汽车都比美国的市场需求大得多。中国消费品零售市场的差异不比美国小,中美之间的gdp差异主要是第三产业当中的服务业。美国的医疗行业律师行业都可以富可敌国,比10年前中国GDP总量小不了多少。
个人分类: 国际观察|2749 次阅读|0 个评论
22刺激消费岂能“劫贫济富”(1999)
ggjjhh 2016-2-17 05:49
刺激消费岂能“劫贫济富” 高金华 据《中国青年报》5月28日第5版报导,国家拟分收入阶层制定消费政策。这一消费政策的倡导者、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陈淮博士提出:“为了调整高收入阶层的消费行为,对购买特定消费品的收入减免所得税。” 据说这是“国外的成功经验”,在对富人征税时,可以减去其购买房子、汽车等特定消费品的款项,使其应纳税的部分大大减少。在中国“推行这一政策还能够解脱富人很多心头之患。中国现在的富有人群中有一个问题,就是收入来历不明,这样的政策使他们买房、买车支付的资金,可以用来抵扣以后的应税收入,等于其收入光明正大;而且,在投资和消费中给了富有人群一个接通点,对他们有了一个格外的政策优惠补贴,使之成为启动消费的主体。” 笔者认为,这种政策主张及其立论根据是值得商榷的。 首先,我们要正确地分析和借鉴外国的经济政策。 消费作为社会再生产的一个环节在市场经济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了扩大消费、促进经济发展,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可以遵循市场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采取相似(不是完全相同)的经济政策。但人们不应忘记,很多经济政策具有鲜明的阶级性。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的分配政策和消费政策存在着原则上的差别。资产阶级制定政策的根本出发点是维护本阶级的利益,“劫贫济富”是资本主义社会劳动人民抨击政府分配政策和消费政策时常用的语词。社会主义国家的分配政策和消费政策要有利于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而不能只维护高收入阶层的利益。也就是说,必须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有利于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在分析和借鉴外国的经济政策时,我们不能抛弃马克思主义的阶级观点和阶级分析的根本方法。 “减免所得税刺激高收入层特定消费”的政策在某些资本主义国家可能实现政府的预期目标,但它对富人最有利,实行这一政策无疑会产生拉大贫富差距的社会效应。这种政策主张是与社会主义本质格格不入的,也有悖于现有的个人所得税法。 再则,我们要正确地分析和解决中国的经济问题。 目前我国某些商品生产过剩、消费低迷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问题集中表现在生产领域和消费领域。 在生产领域,我们正处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某种商品赚钱各地竞相投资,造成生产能力相对于市场需求的过剩是不争的事实,彩电、VCD等商品的价格大战有目共睹。有良知的经济学家应该看到并向政府和人民指出,目前我国经济发展中折射着早期资本主义社会个别企业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之间矛盾的阴影。虽然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但能否对国民经济发展进行有计划的宏观调控却是发达国家与落后国家的重大差别。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已经搞了几十年的国民经济计划化,如果我们连篇累牍地侈谈市场机制配置社会资源的优越性,就只能导致经济生活的无序状态,影响现代化的进程。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要解决中国某些商品生产过剩、消费不足的问题,我们必须在国民经济的计划调控上多做文章。 在分配领域,尽管来自各种抽样调查的统计数据不可能完全符合社会实际,但改革开放以来贫富差距正在拉大是有目共睹的事实。今年5月13日《科技日报》第3版的文章写到:“据统计我国80%的财富集中于20%的少数人手中。”第二天即5月14日《中国青年报》第6版的文章又表明:“有个未经证实但被各种研究报告广泛引用的数据是,20%的中国人拥有80%的银行居民存款。”“减免所得税刺激高收入层特定消费”政策主张的倡导者也指出:“我们得承认一个现实,即社会财富已经被少部分人更多地占有了。” 分配领域贫富差距拉大直接影响消费需求。就农村来看,1997年9月党的十五大报告强调要“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农民负担过重,直接限制了他们的消费能力。今年3月九届人大二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已经把减轻农民负担提到维护农村稳定的高度。就城镇来看,大批职工下岗,收入减少,本人及家庭的消费水平势必下降;住房、医疗和教育体制改革促使中低收入家庭减少消费、增加储蓄,以便将来买房、看病和供子女上学。就富人阶层来看,有不少人的钱来路不正,他们也不敢随心所欲地消费;套用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的术语,可以说他们的“消费倾向”要比法制化资本主义国家的富人们差得多。所有这一切都表明我国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面临着消费需求不旺的问题。 要解决这些问题,分收入阶层制定消费政策的做法是可以探索的。但决不能立足于为富人解脱“心头之患”,更不能帮助不法分子洗钱。主张“富人用来历不明的钱买房买车抵扣应税收入,既可以使其收入光明正大,又能够启动消费、促进经济发展”,简直是天方夜谭。如果政策允许通过特定消费把来历不明的收入转化为合法收入,“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策就会扭曲为“让不三不四的人先富起来”、“让不法分子先富起来”;实行这种政策,对消费热情的刺激是有限的,对社会稳定的危害是无穷的。 要解决我国生产和消费之间的矛盾,我们必须从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制定正确的产业政策、分配政策和消费政策。 原载:《中国改革报》1999年8月25日第6版。(编辑:黄根兰) 投稿标题:消费政策需要理性决择
个人分类: 已发论文|1657 次阅读|0 个评论
消费及其演化对技术发展的影响(三)垄断,还是自由选择
热度 2 lvnaiji 2016-2-15 11:05
吕乃基 一般来说,消费者获取商品的方式有两种,即被迫的接受和主动的选择。前者是由于少数商品的垄断,后者则是众多商品间竞争的结果。垄断在工业时代或更早即已存在,到高技术时代特别在信息技术中,垄断又有了新的形式,那就是“捆绑”。各种商品间因技术标准、软硬件的关系,以及升级换代等而要求彼此兼容。如果在任何场合都没有主导的技术标准,那么各种商品之间的匹配就会陷入混乱之中。但是,如果某个企业商品的技术标准长期占据主导甚至垄断地位,进而将必须与该商品兼容的配套商品一并销售,这就是以捆绑的方式排除竞争者的相关商品,强使消费者接受其一整套商品。在另一些情况下,其他企业为了生计只得让自己的商品与之兼容,否则就卖不出去,这实际上可以说是一种“弱的捆绑”。其结果是,其他企业所创造的新技术、新功能也都被纳入垄断商品的势力范围中,使之成为无所不能的百宝箱 9 。垄断地位的商品和技术标准如同任我行的吸星大法,或是象黑洞一样,把与之兼容的其他商品都吸引过去。不管是强的捆绑还是弱的捆绑,其结果都是强化了拥有主导技术标准的商品的垄断地位,不仅影响到同一平台上的其他商品,而且影响到升级换代,影响到构筑新的平台,也就是技术的发展。这就是“路径依赖”或“路径锁定”。 “路径依赖”或“路径锁定”是技术发展的重要特点。路径锁定受技术本身和消费方式这两方面的影响,此处主要讨论后者。以垄断的方式迫使消费者接受人工自然就会造成路径锁定。某种商品越具有强势,越具有垄断地位,延续的时间越长,路径锁定就越严重。这可以认为是路径锁定的 深度 。消费者的从众心理易于导致路径锁定;IT领域由于其外部性特征强化了路径锁定的 广度 。 路径锁定,如果锁定的是最好的商品,当然应该欢迎,问题在于某项商品的问世具有很大的偶然性,先投放市场的在技术上未必最优,往往只是由于在时间上领先一步而让消费者先用起来,甚至免费无偿奉送,再加上各种形式的捆绑,从而占领了市场。这样一种商业模式有可能在尽量长的时间内锁定尽可能多的消费者,所谓“一招领先,招招领先”,因而对于某一家企业来说可能是“成功的”,但对于人类社会的长远发展来说则未必成功,因为垄断商品对其他更好的商品设置了进入的障碍。其结果是,技术有可能向人类提供由较差的人工自然所构建的平台。这样的平台会把人类引向何方?因此,人类必须设置健全的纠错机制,其核心是打破垄断和鼓励创新。(顺便指出,笔者并非绝对地反对垄断,只是与反对绝对的竞争一样反对绝对的垄断,譬如说,那中国特色的两桶或三桶油。)
个人分类: 科技|1498 次阅读|10 个评论
生产永远主导消费?
热度 4 lvnaiji 2016-2-5 15:51
吕乃基 设计生产出来的商品在被使用前对于消费者来说只是“外在的、直接的、消极的存在”,是“自在之物”。只有消费才能使之对于消费者来说成为“积极的存在”。只有在消费中,也就是在商品与主体以及与其对象间充分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展示它的一切,商品才能成为“内在的”“为我之物”。商品 的存在方式就是被消费。 例如,不能把软硬件配备相同而由张三和李四各自使用了一年的计算机称为相同的计算机,它们虽然在出厂时是一样的,但随后即因张三和李四狭义消费方式的不同而异,这就是所谓“重构计算机”或“重组计算机”。 3 商品只有充分被消费,方可成为人类继续前进的平台。 然而成为悖论的是,充分消费又会带来问题。在消费过程中, 被对象化于科技黑箱中的主体,譬如比尔盖茨和乔布斯,以其意志、价值观再作用于消费者。这种影响既在生理层面,也在心理层面,而且在消费过程中不断强化。时间越长,使用越熟练,越会形成某种定势,难以割舍,甚至成为消费者本性的一部分。消费者将难以承受改变而需付出的代价。这种代价不仅在于经济方面,而且涉及到习惯、行为方式、思维方式,乃至价值观念等,以及涉及交往方式,譬如智能手机,造成路径锁定,诱导或迫使尔后的技术沿既定方向发展。 由此看来,生产似乎永远主导消费,这一点倒与现在对供给侧的强调相一致。 然而,消费方式正在发生变化。其一,由消费有形商品到消费知识。在消费有形商品的情况下,商品的价值止 于生产阶段,消费就是消耗价值。商品的价值消耗完毕,消费即告结束。因而需要不断地生产出新的有形商品以供消费,这就构成对物质资源的压力。知识与物质形态的有形商品不同,在消费知识的情况下,消费继续创造价值,包括创造新的知识,例如在互连网上的下载与上载,博客与微信的转发与评论,于是消费就是生产,不仅减少对物质资源的压力,而且创造出新的可供他人消费的知识。有人提出,今后是否有足够多的具有高智商的科学家和技术人员来支撑并推进其发展 5 ,现在可以看到,人类正在进入一个互生产和互消费的时代。随着消费和生产走向同一,技术的发展将跨越这一“知识壁垒”。跨越不仅在于数量和质量,而且在于参与者的相互关系。古代,人人都拥有自己的知识,但他们是分散的,互不相关,所创造的知识不可交流不可共享;近代以来,只有少数精英创造知识供大众享用,也无交流可言;现代以来,越来越多的人参与知识的创造并且通过互连网而彼此非线性相关。(值得注意的是,正是由于每个消费者积极主动的参与和彼此间的非线性关系,技术的发展将有可能克服“路径依赖”而走上更健康的发展道路)。消费方式的第二点变化是,消费由为了生计到为了创造,为了休闲。这一点既相应于前述需求层次的提高,也与生产和消费的关系有关。一旦消费就是生产,那么生产也就是消费,就是创造,就是休闲。创造,正在成为生活、工作和休闲的组成部分。 一个疑问是:一方面,除了一小部分人以外,大部分人手头计算机的功能并没有充分发挥出来,这些功能超出大部分人的消费能力,然而另一方面,生产方又在不断提高计算机的运算速度和各项性能 6 。这或许是技术和社会之间的“必要的张力”。
个人分类: 科技|3888 次阅读|7 个评论
论消费及其演化对技术发展的影响
热度 4 lvnaiji 2016-2-1 10:27
吕乃基 摘要: 消费与生产一样,也对技术的发展产生深刻影响,表现在需求层次的提升,具体的狭义消费方式,对于商品的产权关系,以及获得商品的方式等方面。如果说生产在于创造人工自然,那么消费就在于超越之。只有这样,人类才能引导和推动技术继续发展,也就是为人类自身的发展构筑更高的平台。 近代以来,技术与人类的关系逐步成为社会生活中的核心问题,学术界从各个角度加以研究。这一领域可以区分为人类对技术的影响和反过来技术对人类的影响。目前,相关研究存在两个问题,其一,没有从生产和消费这两个阶段作进一步的区分。如在技术对人类的影响上,没有区分两个阶段,只是笼统地说“信息技术或生物技术对人类的影响”等,实际上技术在生产和消费阶段对人类的影响有着甚至相当大的差异。其二,人类对技术的影响主要关注生产阶段,消费对技术影响的研究几乎空白。本文认为,在讨论人类与技术的相互关系中,有必要以技术的商品(主要是消费品)为界,将人类对技术的影响和技术对人类的影响都划分为两个阶段,即生产阶段和消费阶段。在这样的划分中,生产阶段不限于工厂中的制造,而是扩展到之前的全过程,包括科学提供知识、价值判断、可行性论证和设计等,用现在时兴的话语来说,就是整个“供给侧”。消费的含义也有所扩展,从消费品一旦制成到其被取代的全过程,包括获取、占有和通常意义(也就是狭义)下消费实践活动。随着时间的消逝,消费阶段对技术的影响将越来越大、消费过程的创新,将推动技术沿着正确的道路发展。 一 需求演化的影响 消费品,在经济学中,指为了满足购买者当前的需求和已知的需求所生产的有形商品,所以首先要分析需求的演化对技术的影响。需求可以是为了生产或是为了生活,基于上文的说明,本文不讨论为了生产的消费。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人类的需求由物质或生理需求上升到精神或心理需求,这就引导技术所提供的商品由低层次发展到高层次。从根本上说,人类需求层次的提升与技术由基本物理运动经化学运动到生命和意识运动的发展规律相一致 1 ,也就是需求引导技术发展。然而在某些时期,一些人的需求会发生偏离,例如中世纪的西欧和中国文化大革命期间,只要精神需求而否定正常的物质需求,结果引导技术的发展走向歧途。在另一些情况下,一些人的需求长期停留于物质层次,于是技术也得不到发展。对于某一个具体的商品来说也是如此,例如中国人发明火药,主要的需求在精神层次,这就引导技术的发展着重开发火药在燃烧和爆炸时的色彩和声响效果;火药传入西欧后,主要的需求在物质层次,相应技术的发展就走上了枪炮、炸药这样注重爆炸力的道路。由此可见消费需求对于技术发展的重要性。 伴随着人类的需求由物质或生理需求上升到精神或心理需求,以及由货物到服务,从有形到无形这一过程还有三个特点。其一,减少物质资源消耗,有利于技术的可持续发展。其二,考虑到恩格尔系数,人类物质层次的需求是有限的,而精神层次的需求则是无限的。因而,由物质需求上升到精神需求,也就是为能满足精神需求的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无限的市场。例如满足人类交往需求的商品与服务,由古代的交通发展到现代的通讯,目前正朝着空间上的任何一处,时间上的即时,以及内容上的大信息量、高保真和多媒体发展。所谓内容经济以及媒体与互连网的联姻等都是沿着这一方向的成果。其三,由生理需求的雷同或相似走向心理需求的个性化或多样化。需求的多样化必然引导、要求相应的商品和服务也多样化,由近现代的大批量、标准化、可替代,走向个性化及彼此兼容。与自然生态中的情况一样,商品和服务的多样性也有助于由此所构成的平台的稳定和演化。目前,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以及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将引导技术的发展朝健康的方向演化。
个人分类: 科技|1976 次阅读|14 个评论
更新有关我国能源消耗的图片
热度 12 Talky 2015-11-13 19:38
2018年8月29日注:本文数据已经按照英国石油公司2018年报告更新,重新作图,辅之相关讨论。请浏览: 2018-6-19:解读英国石油公司(BP)最新世界能源数据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609047-1119728.html ------------------------------------------------------------------------------------ 更新有关我国能源消耗的图片 近来发现先前我关于我国能源消耗图片的博文保持着较高点击率,感觉网友对这些数据及表现感兴趣。但那些图是在英国石油公司( BP ) 2013 年报告数据的基础上做的,现在已经过去两年,图形可以更新了。下面两张图就是在 BP 公司 2015 年报告基础上画的 中国大陆 2014 年能源结构以及和其他重要耗能国家的比较: 中国大陆 1965 年以来化石能源消费的年变化: 从这两张图可见:中国“雾霾”的首要来源在“烧煤”中排放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 2014 年中国大陆消耗煤炭 1962.4 (百万吨油当量),美国 453.4 ,印度 360.2 。因此中国消耗煤炭是美国的 4.33 倍,印度的 5.45 倍。但是人口呢?中国 2013 年底 13.6782 亿,美国 2013 年 4 月 3.1574 亿,中国也差不多是美国的 4.33 倍。因此,从总量看,中国消耗煤炭惊人,世界第一。但从人均看,中国每人消耗煤炭和美国人持平。但是石油和天然气呢? 所以,不能简单指责我们烧煤多:我们人口多。美国人按人均算,烧煤和我们相当( 1:1 ),大大多烧了石油( 6.96 : 1 )和天然气( 19.7 : 1 )! 11月14日下午17:50增加: 2014年人均能源消耗比较(下载应用了联合国人口署2014年的数据),单位:吨石油当量/人。因为沙特和新加坡的人均耗油量太高,在图中去除了,以便和其他国家比较。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人均消费高是在意料之中,但韩国比较日本人均消费高是较少想到的。
个人分类: 能源|14659 次阅读|22 个评论
现在大学生不认真学习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把读书看成了普通消费
热度 2 jiangming800403 2015-10-30 18:24
现在大学生不认真学习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交学费,他们把读书误认为是一种普通的消费活动,消费者是上帝,完全混淆了学生/老师/学校之间的关系,但是他们的学费大概只能负担大学所有教学支出的1/3。
个人分类: 教学相长|3065 次阅读|5 个评论
真正一流的金融个体与创新实体一道造就了一流的众筹模式:
geneculture 2015-7-20 08:36
个人分类: 百科全书|811 次阅读|0 个评论
没有生产和消费就没有污染和破坏
热度 3 jiangming800403 2015-3-4 13:31
这是正确的废话。也没有营养。所谓中产阶级是钢材和电力的重要的消费者
个人分类: 环境政策与发展|2578 次阅读|25 个评论
中国石油消费正在接近峰值
jiangming800403 2014-12-20 15:50
全球常规油气田的产量完全可以满足世界能源,扣除中国需求的水分,甚至是过剩的。 1980 年代初期,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中国出现了严重的外汇短缺,时值大庆油田和环渤海油田群都进入了井喷时期,中国石油产量突破了一亿吨,开始大量出口创汇。中国石油大量出口(包括欧洲北海油田的被开采)曾经引发国际油价雪崩,进入了长达15年的低谷,并使得苏联冻土带油田在经济上不再具有盈利性,造成苏联国际收支失衡。间接推动了苏联集团的瓦解。 30 你按弹指一挥间,中国目前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油气生产国和进口国,进口量超过2亿吨,占世界贸易量的10%以上。中国需求一直是维持国际油价坚挺的心理因素之一。 我国石油消费应该在4-5亿吨的水平下达到稳定,因为我国不会学西方国家用大量重油来发电。 公路货运是我国最大的用油部门。新世纪的前10年里,公路货运总量增加了近7倍,达到4.34万亿tkm,占总货物周转量的比例也从不足13%增加到30%以上。货运卡车每百吨公里油耗如果按6L计算,柴油密度0.825kg/L,全社会公路货运能耗由3100余万吨增加到2.14亿吨,占总油耗的比例高达50%以上。但这是不正常的,也是无法持续的。我国重工业至少过剩30%-50%,比如说钢铁全社会消费量最多每年4-5亿吨,而现在钢材产量已经达到了每年7亿吨 一旦基本建设冷却,重工业收缩,大宗资源性产品的货运量也会缩减。再加上铁道部一直在建设重载货运专线,将来更多的煤炭、铁矿石、钢铁和建材会通过铁路运输。毕竟与公路相比,铁路货运成本更低,单位运量能耗不到公路的1/10。 一旦中国经济陷入收缩,基本建设和重工业熄火(这几乎是无法避免的),可能有一半的重卡趴窝,中国的柴油消费量也会做自由落体运动式的下跌。 因此,即使未来汽车保有量达到3亿量,由于我国居民出行半径一般较短,乘用车均油耗不会超过每年1吨。乘用车用油量2亿吨到头了。 如果中国卡车(包括工程机械)用油收缩1亿吨,煤炭粮食等部门搞1亿吨的替代燃料,中国石油需求就会从4亿吨减少到2亿吨。中石油、中石化、海油和延长四大集团产油能力差不多也就是2亿吨。 中国经济冷却和大型国有资源性集团的跨行业竞争会引发21世纪原油价格的再一次雪崩,一定的。 1984-1998国际油价连续三次暴跌的经历不仅仅是过眼云烟。当然石油不景气拖垮了苏联,也间接导致了两次海湾战争,风云诡谲啊 泡沫退却,才会发现谁在裸泳。就如同当年冻土带上的油田,页岩气和加拿大的油矿砂或许会成为压垮骆驼的一根稻草。 徐康宁 美国若能源独立,世界将巨变 本文引用地址: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95119-648156.html
个人分类: 经济时评|1901 次阅读|0 个评论
国内最终需求(消费、投资、出口)结构变化对中国碳排放的影响
jackyjjp 2014-12-8 11:10
一、问题的提出 碳排放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未来我国有两种发展趋势,一是在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消费、投资、出口),消费的比重将逐步增加;二是通过优化最终需求结构,加大低碳产品比重,来减少碳排放。我们关心的问题是,上述两种发展趋势会对我国的碳排放产生多大影响?本文对此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分析思路为,基于2010年分部门碳排放数据及投入产出延长表*,保持其他经济技术条件不变**,仅改变国内消费、国内投资、出口的比重,或者仅改变国内最终需求部门结构***,分析上述结构改变对我国碳排放总量的影响。 (注*:2010年是有投入产出表的最近一年。 **:其他条件包括国内最终需求规模、国内直接消耗系数、各部门单位产出碳排放。 ***:部门结构指一单位国内最终需求中,农林牧渔业、采矿业、制造业等各部门的比重。) 二、研究方法及数据 1、投入产出模型 投入产出分析法在研究碳排放与经济发展关系方面有着特殊的优势,这里采用这种方法。关于该方法的详细说明可以参考其他文献(Miller and Blair, 2009; 陈锡康与杨翠红, 2011)。 2、数据来源及处理 (1)投入产出表 :采用2010年中国投入产出延长表。为便于分析,对投入产出表做了部门归并。在此基础上,将投入产出表调整为(进口)非竞争型投入产出表,处理方法见计军平与马晓明(2011)。 (2)碳排放数据 :采用IPCC2006指南部门方法2估算各部门的碳排放,具体估算方法见计军平(2012)。方法说明文档和数据在此下载 http://bbs.pinggu.org/thread-2891828-1-1.html 。 (3)结构变化情景 :设计两组共十二个情景。各情景只调整国内最终需求结构,假定国内最终需求规模、国内直接消耗系数、各部门单位产出碳排放保持2010年值不变。 国内最终需求 组成 结构变化情景 (共四个,见文后表1):以“消费比重增加情景S1”为例说明情景内容。该情景指消费占国内最终需求比重比2010年 增加一个百分点 ,其他两类需求按2010年比重缩减,确保三者之和为100%。其他两个情景S2和S3与此类似。 美国消费情景S4 指我国消费比重调整至与美国2010年消费比重相同,其他两类需求按比例缩减。 国内最终需求 部门 结构变化情景 (共八个,见文后表2):以“农林牧渔业比重增加情景C1”为例说明情景内容。该情景指农林牧渔业占国内最终需求比重比2010年 增加一个百分点 ,其他六个部门按2010年比重缩减,确保七个部门之和为100%。其他情景C2至C7与此类似。 美国最终需求情景C8 指我国最终需求部门结构与美国2010年部门结构相同。 三、结果分析 1、国内最终需求组成结构变化的影响 图1表明,在其他条件保持2010年水平不变的情况下,消费比重增加一个百分点,全年可减少碳排放13.6 MtCO2(百万吨二氧化碳,占2010年碳排放总量的0.19%),而出口增加一个百分点,碳排放将增加17.0 MtCO2(占2010年总量的0.24%),投资比重变化对碳排放的影响较小。2010年,消费占我国国内最终需求的比重为38.70%,而同年美国的比重为77.05%(WIOD, 2013),约是我国的两倍。若我国消费比重增至美国水平,则可减少碳排放521.6 MtCO2,约占2010年我国碳排放总量的6.8%。 为何增加消费比重可减少碳排放 ?因为单位消费引起的完全碳排放比其他两类最终需求要小(见图2),用消费替代其他两类相对高碳的需求,就能减少碳排放。 那为何消费比重翻一番产生的减碳量似乎也不太多 (只占2010年的6.8%)?因为单位消费引起的完全碳排放只比2010年单位国内最终需求平均完全碳排放低11.25%【(1.60-1.42)/1.60=0.1125】。也就是说,即使消费比重达到100%,其他两类需求为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产生的减碳量最多占2010年我国碳排放总量的11.25%。 图1 国内 最终需求组成结构变化对碳排放的影响 图2 2010年中国消费、投资及出口单位国内最终需求完全碳排放 2、国内最终需求部门结构变化的影响 图3表明,在其他条件保持2010年水平不变的情况下,农林牧渔业、其他服务业的国内最终需求增加一个百分点,全年分别减少碳排放40.4 MtCO2和54.3 MtCO2(分别占2010年碳排放总量的0.58%和0.77%),而制造业、电力业增加一个百分点,碳排放将分别增加37.4 MtCO2和460.1 MtCO2(分别占2010年的0.53%和6.56%)。2010年,其他服务业占我国国内最终需求的比重为27.63%,而同年美国的比重为71.84%(WIOD, 2013),是我国的2.6倍。若我国国内最终需求的结构达到美国2010年的结构,则可减少碳排放1945.2 MtCO2,约占2010年我国碳排放总量的25.3%。 为何其他服务业比重从27.63%增至71.84%可产生较大的减碳量 (占2010年的25.3%)?因为其他服务业的单位国内最终需求完全碳排放比2010年均值低51.25%(见图2,【(1.60-0.78)/1.60=0.5125】)。即,如果其他服务业的比重达到100%,剩余部门的比重为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产生的减碳量最多占2010年我国碳排放总量的51.25%。 图3 国内 最终需求部门结构变化对碳排放的影响 图4 2010年中国各部门单位国内最终需求完全碳排放 四、结论 现在回答本文开篇中的问题。 增加消费比重有利于碳减排,消费每增加一个百分点,碳排放总量减少0.19个百分点 。若我国消费比重比2010年增加一倍,达到美国2010年的比重水平,则在其他条件保持2010年水平不变的情况下,由此产生的减排量约占2010年我国碳排放总量的6.8%。若消费比重增至100%,则最多可减排11.25%。 加大低碳产品(其他服务业)比重可大幅减少碳排放,其他服务业每增加一个百分点,碳排放总量减少0.77个百分点 。若我国国内最终需求结构达到美国2010年水平,其中其他服务业比重增至2010年的2.6倍,则在其他条件保持2010年水平不变的情况下,由此产生的减排量约占2010年我国碳排放总量的25.3%。若其他服务业比重增至100%,则最多可减排51.25%。 参考文献 Miller, R. E. and P. D. Blair (2009). Input–Output Analysis: Foundations and Extensions, Second Edition. Cambridge, U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WIOD (2013) . United States National Input-Output Tables. 陈锡康与杨翠红 (2011). 投入产出技术. 北京, 科学出版社. 计军平与马晓明 (2011). 中国温室气体排放增长的结构分解分析. 中国环境科学 31 (12): 2076-2082. 计军平 (2012). 基于投入产出模型的中国碳排放增长驱动因素研究 . 北京:北京大学. (注:碳排放估算方法见 http://bbs.pinggu.org/thread-2891828-1-1.html ) 附:文中表格 表1 国内最终需求组成结构变化情景 表2 国内最终需求部门结构变化情景 更新记录 2014年12月8日:发布。 2014年12月23日想法:利用@Risk软件分析不同结构下的碳排放总量分布。相当于把原先的结果一般化。
个人分类: 我的论文|4750 次阅读|0 个评论
对恒大粮油走差异化高端产品的个人意见
热度 2 jxz1963 2014-9-25 15:21
有朋友在微信里问我如何看待恒大粮油走差异化高端的路线,认为恒大冰泉都没喝过、油看来也是吃不起的节奏啊。 我认为,这种担心从目前看,人们对所谓走高端产品的恒大粮油虽有畏惧,但我认为大家应该有信心: 第一、随着经济的发展、产业的升级,人们所处的事业、职业、行业等都会有许多升级或改变,小康生活和人们向往的高级生活需要恒大粮油差异化的高端产品(非转基因大豆,绿色、有机产品)的有力支撑,消费者不妨可以试着吃一些这样的恒大粮油产品; 第二,我们要用发展的思维考量恒大粮油走高端和差异化的产品理念。30年前“多维营养调和油”问世时,全行业一片反对声,现在主导市场的“调和油”却引领着中国植物油的消费。20年前当金龙鱼主推小包装油时,大家也觉得太浪费、太高端了,现在大家不都是在发展小包装油脂吗? 第三,根据中国营养协会推荐的每人每天25克食用油的标准和吃好油、少吃油的健康理念,就现在人均纯收入2000元的标准,一个三口之家每月消费200元的高端油脂还是不成问题的,也能消费得起一部分恒大粮油的差异化产品。 不知道我说的对不对?大家可以开展正常的、健康的、有意义的讨论。 恒大粮油差异化高端路线能否长久? 来源:中国企业报  记者 张博 2014 年 9 月,中国 食用油 市场风云变幻。一边是中粮联手西王对抗益海嘉里的 金龙鱼 ;一边是全国多地律师以 “ 标识不清 , 涉嫌欺诈 ” 为由起诉金龙鱼等品牌食用油生产企业,一时间,各类消息如石子激水般使原本平静的粮油市场渐起波澜,而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还要数地产巨头恒大巨资挺进食用油市场。 定位高端市场  经销商期望大于消费者   《中国企业报》记者从恒大粮油方面了解到,大豆油、菜籽油等产品最早 10 月份就可以与消费者见面,目前采取直销和进驻商场两种模式。价格方面, “ 恒大绿色大豆油、菜籽油 ” 分别为 21 元每斤,基本上是目前市场上同类产品的 2—3 倍左右,而 “ 恒大有机大豆油 ” 的定价为 239 元每斤,是同类产品的近 30 倍。工作人员向记者表示,目前的这个价格是订货会价格,具体零售价是多少现在还不得而知。   中国科技产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分析师冯超群向记者表示,从定价来看,恒大粮油是决心发力中高端粮油市场,因为这样的价格不是一般百姓能承受的,即使在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可以找到合适的消费人群,但在二、三线城市受众面就会非常小了。如果恒大坚持高端路线,那么将来其对大众消费市场的影响可能非常微弱。 尽管定价远高于同类产品,但这并没有影响经销商对恒大粮油的市场期望,据《中国企业报》记者了解,恒大粮油首次全国订货大会就签下 119 亿元订单,大幅刷新行业纪录。   《中国企业报》记者从多位已经加入或准备加入恒大粮油经销体系的经销商方面了解到,不少经销商比较看好恒大高价位差异化的 营销 路线,他们认为如果恒大能够把 “ 冰泉 ” 的强势营销策略复制到粮油领域,可以让恒大粮油在中国高端粮油市场站稳脚跟。   一位来自安徽的经销商向记者表示,在传统的粮油市场上,消费者对产品价格更为敏感,因此低端产品之间往往会大打价格战,同类产品的利润都不高。而高端粮油市场目前还是一个空白,像恒大粮油这样的高端产品只要市场做起来了,其利润回报的空间也会更大。 “ 目前市场上有机、绿色等高端 粮油 产业越来越多,但一旦价格超过同类产品太多就不太好卖了,因此恒大要想纯粹靠卖粮油获利,我觉得不容易。 ” 冯超群认为, “ 或许恒大的最终目的还是通过发展农牧产业,炒作概念,整合政治资源,达到广告效应,最终带动其主业的发展。 ”    国产大豆压榨亏损严重  提振能力被高估   对国产大豆而言,恒大这种定价更像是一种广告策略,不少业内人士认为恒大粮油将为国内非转基因农产品 (000061, 股吧 ) 的 市场 销售打开一条新路,并刺激国内以大豆为首的非转基因农产品的需求。黑龙江大豆协会副秘书长王小语认为,恒大产品的定价恰好给其它企业留出了发展和转型的时间和空间,它的高价有很大追随和仿效的空间和商机。   但也有业内人士对此表示担忧,虽然国产大豆蛋白含量高,但出油率、出粕率却比不过进口转基因大豆,如果用国产大豆进行压榨,企业的进货成本高、加工成本高都是难以解决的问题。 业内人士表示,近年来市场上余留的商品粮大豆数量很少,导致压榨国产大豆的企业经常面临无原料压榨的局面,竞争激烈的地区限产、停产很普遍。在国产大豆主产区 —— 黑龙江集贤,曾经多达上百家的各类大豆压榨企业,目前仅存 4—5 家,且几乎全部处于停产阶段,部分企业已经停产 2—3 年。据记者了解,黑龙江省富锦地区某油脂厂 2012 年压榨了 10 万吨大豆,而 2013 年压榨量不到 5 万吨, 2014 年以来已经连续停工数月,只能靠拍卖的国储大豆开工。    “ 近年来面对大豆市场价格剧烈波动、市场竞争更为激烈的不利环境,油脂行业已经进入负利润时期。 ” 中国另外一家非转基因大豆油生产企业,九三粮油工业集团旗下某公司负责人向记者表示,压榨企业只有依靠拉长产业链,开发高附加值的下游产品等方式提高非转基因大豆的使用价值,才能增加企业的利润。   另一方面,目前国产大豆除了制作大豆蛋白等深加工产品外,基本全部供给食用市场。因此,有业内人士担忧,如果压榨企业大量收购,很可能导致食用市场上国产大豆及大豆制品价格上涨甚至是短缺。 北京志起未来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志起表示,进入 粮油 加工这样非常成熟的领域,恒大不仅将面临众多的竞争对手,公司在 市场 运作能力以及整个产业链的经营管理水平等方面都将存在极大的考验。    全程管控受质疑  有机绿色考验企业内功   恒大粮油能否真正提振中国非 转基因 大豆产业目前还不得而知,但恒大目前主打的 “ 有机、绿色 ” 等特点已经引来不少业界的质疑声。目前有消息称,恒大已经收购了年加工能力 180 万吨的双鸭山市龙头企业阳霖 油脂 ,进行 大豆 油生产。记者试图联系阳霖油脂,验证这一消息的准确性,但该公司的几部客服电话都处在无人接听的状态。 一位业内人士为恒大算了一笔账:黑龙江省通过绿色(有机) 食品 认证的土地面积在 7200 万亩(其中有机认证的土地 50 万亩)左右,即使全部用来种绿色(有机)大豆,平均亩产 180 公斤,约 1296 万吨绿色认证大豆( 9 万吨有机大豆),出油率按 20%—30% 算,在这些土地全部为恒大种植大豆的情况下,年均产油约 259.2 万吨。根据目前大豆油的出厂价 6000—7000 元 / 吨,换算下来全省所有已认证土地全年的产出才能满足恒大订货会上 119 亿元的订单。   山东省一家 大豆 压榨企业负责人向记者表示, 2014 年的水稻、大豆等农作物的种植、田间管理、收割等环节仍由普通农户完成,刚刚成立 2 个月、员工不足 2000 人的恒大粮油,如何对产品从选种到加工、销售等全产业链各个环节进行全程管控还不得而知。即使从 2015 年播种就开始真正做到全程有机监管,对恒大粮油这家年轻的企业而言难度也是非常大的。   对此,记者也多方联系恒大粮油,希望进一步了解该公司 2014 年的产量、有机认证等问题,但公司工作人员均拒绝了记者的采访,或表示并不知情。 原载:中国食用油信息网 ( http://www.oilcn.com/article/2014/09/43_64228.html)
个人分类: 我的观点|4332 次阅读|5 个评论
住房和公共基础设施属于广义的消费而非投资
热度 2 jiangming800403 2014-7-13 08:29
如果住房(民用住房)公共基础设施计入消费而不是投资, 那么消费仍会占GDP的六成以上, 显而易见,住宅和公共基础设施的目的是满足人的需求, 而不是产生剩余价值, 从本质上奖和汽车、家电等耐用消费品是没有什么不同, 属于广义的消费而不是广义的投资
个人分类: 经济时评|2673 次阅读|2 个评论
逆天,蒋素食天天吃上等猪肉!
热度 20 xqhuang 2014-4-29 08:33
逆天,蒋素食天天吃上等猪肉! 自从社会有传言说:“院士的肉香胜比唐僧肉”,消费院士就成为全社会的时尚。最近又有一名院士被请上桌,我的几个群都在谈论这位“可怜”的院士。 A、听说又逮住一位院士! B、这回怎么个吃法? C、肯定是大火烧烤! D、科学网美食论坛正积极讨论,众美食家议论纷纷。 E、院士肉的诱惑太大了,听说吃素的都想消费。 F、就是那位蒋素食吧? G、他说:院士肉,不吃白不吃,俺也来吃一块。 H、蒋素食是个伪素食主义者。 I、他每天都吃肉,而且要上等猪肉。 J、蒋素食是我朋友,你们不能背后诬陷好人! K、有道理,需要确凿的事实根据。 L、我来提供证据,有图有真相! 插图:冠军获得者赛后谈吃上等猪肉的好处。
个人分类: 乱七八糟|5444 次阅读|50 个评论
物质极大丰富的时代: 消费文化,“庶民的胜利”
热度 2 bigdataage 2014-3-25 13:38
物质极大丰富的时代: 消费文化,“庶民的胜利” 难道瑞士已经提前进入共产主义了吗?据说共产主义社会将是一个“物质极大丰富的时代”。我们显然还没到共产主义,不过一定程度上现在已经是一个物质极大丰富的时代。   也许消费文化还时不时表现得比较庸俗,也许消费者泛滥的同情心还时不时把政策搞坏,但是在更大的时间尺度上,只要有“more”——更多的物质、教育和休闲时间,世界必将进化到人人都是贵族的一天。消费文化,才是真正的“庶民的胜利”。    《反节俭》    詹姆斯·利维斯通   Basic Books   2011年版   我们正处在一个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富足时代,而人类对此有点不太适应。首先身体上不适应,过去食物一直是短缺的,所以人要尽可能地吸收和存储脂肪,而今天的身体仍然这么做,就导致肥胖症的增多。其次大脑也不适应,过去信息短缺,很多人保留对任何印着字的东西都感兴趣的习惯,而今天如果还这么干就根本没时间处理真正有用的信息了。再者很多人在精神上也不太适应,人们很难相信未来会比现在更好,悲观的预测总是很有市场,当今各国也许只有中国人对未来最乐观。   2013年一个有意思的新闻是瑞士准备搞一次全民公投,来决定是否给全民发钱——每人每月两千五百瑞士法郎(相当于一万七千元人民币)。白给,不必工作,只要你是合法居民。提案的支持者说:“全民发工资计划的目的并不是不让人工作,而是让人做自己更想做的工作。”更有意思的是,几乎没人讨论瑞士是不是出得起这笔钱,似乎所有人都认为这点钱不成问题,唯一的担心是这么做会不会减少年轻人工作和学习的动力。   难道瑞士已经提前进入共产主义了吗?据说共产主义社会将是一个“物质极大丰富的时代”。我们显然还没到共产主义,不过一定程度上现在已经是一个物质极大丰富的时代。   世界已经变了。很多适合短缺时代的运行规则,并不适合这个富足时代。总体来说这个时代的贫富差距并没有减少,反而因为全球化、技术进步和更自由的经济制度而加大了,但是有一个现象却是过去任何时候都没有的。 历史上一直都是富人享受安逸,而穷人终日辛苦劳作。但是据2013年出版的Plutocrats 一书(作者Chrystia Freeland,中译本《巨富》)研究总结,现在富人比穷人累得多。他们工作时间超长,压力很大而且极不稳定。有的富豪认为自己必须每天凌晨两点半起床才能跟上世界变化的节奏。八小时工作制几乎成了穷人的特权。 跟上一代富豪相比,新一代富豪的钱大都是自己赚的而不是继承的,七成以上的富豪的钱都是过去十年挣来的。哪怕是处在人口前0.01%的这些人,年收入超过一千万美元,其大部分收入也是来自工资和商业,而不是来自纯资本投资。   与此同时发达国家的“穷人”——美国2013年的贫困线是三口之家年收入不到一万九千五百三十美元——的日子则相当不错。美国并不是一个以高福利著称的国家,但我们仍然经常能听到中产阶级华人移民对福利制度的抱怨。一个华人用自己辛苦挣的钱买了几处投资房出租。租客中有的家庭根本不工作,完全靠福利生活,政府直接给交房租还发钱,拿着食品券偶尔还能吃顿龙虾。这位房东冬天去修房子,发现人家的暖气开得比自己家都高,而且因为正在开party,嫌进出麻烦,连门都不关。他把这件事贴在中文论坛,所有跟帖者都表示了愤慨。这就难怪中产华人往往支持共和党,要求减税:凭什么让我们工作养你们这些不工作的?   就凭现在是物质极大丰富的时代。 事实上,把钱送给穷人消费有利于社会进步。更重要的是,这么做还有利于经济增长。   美国经济史学家詹姆斯·利维斯通(James Livingston)在2011年出版的 Against Thrift(《反节俭》)一书中提出,消费,不管在经济上、政治上还是道德上,都未必就不如工作。这本书总结了过去一百年美国经济增长的种种手段,非常值得当今中国借鉴。   经济学有一个“常识”:投资推动经济增长。资本家运营一个企业是为了获得利润,利润到手之后他并不是全都自己享受,而是把其中一部分投资出去搞扩大再生产,比如买机器和雇用更多的工人。这样不但资本家可以在未来获得更多利润,还刺激了就业。利润,是经济增长的动力。也许并非所有经济学家都认同这个常识,但如果我们关注美国总统大选中的辩论,这是共和党人最喜欢的经济理论。共和党候选人说,你需要对投资减税,这样资本家就会扩大投资,经济和就业就会增长,而且你反过来可以收到更多的税。 也许是根据这个原理,在包括美国在内的很多发达国家,投资收入的税率低于工资之类的所得税。   在消费和投资之间更鼓励投资,这个原理甚至与人类文明的传统美德暗合。你应该推迟享乐,不要有点钱就花了,省下来投资多好。   不过如果我们仔细想想,投资带来增长这个理论的背后其实有一个隐含的假设:市场是无限大的。只有每一笔投资生产出来的产品都一定能卖出去,不断投资才有意义。如果市场已经饱和,又没有新产品被发明出来,还投什么资?从物理学的角度看,投资刺激增长显然是一个简单线性理论,在非线性条件下并不成立。   利维斯通认为投资推动经济增长其实是个神话。不过他不需要发明任何物理学,因为在他看来, 经济学的思想巨变不是谁提一个新理论就能带来的,而必须是新的事实进来,必须是基于经验的——就如同哈勃发现宇宙膨胀和伽利略发现行星运动的模式一样。他要用历史事实来震动经济学。   利维斯通考察美国历史经济数据,认为投资带动增长这件事,只在1919年以前成立。1920年以后,由于技术进步带来的生产自动化等因素,资本投入在单位产品中所占的比重就开始逐渐下降,社会已经不再需要更多的私人投资。1900年几乎所有投资都来自私人公司,而到2000年投资的大头来自政府花费和个人买房,私人公司投资对经济已经不那么重要了。生产率在提高,产出在增加,而本钱并不需要增加,那么结果就是利润增加。这些多出来的利润去了哪里呢?钱并没有被投入生产中,而是被投到了房地产、股市和国外。   这些进入股市和房地产的钱是泡沫和金融危机的根源。很多人抱怨2008年的金融危机是由于银行不负责任地把钱借给根本没有还款能力的人去买房,是由于华尔街的贪婪。但华尔街什么时候不贪婪?次贷问题的根本原因是 钱如果不这么借出去,也没有更好的地方可去 ——是剩余利润实在太多了。传统上对1930年代美国经济大萧条的解释是米尔顿·弗里德曼的说法:中央银行信用紧缩,在该宽松借钱的时候没有做。而利维斯通则认为其实大萧条是剩余利润过多导致的。事实上,整个1930年代银行和私人投资都是紧缩的,可是为什么经济从1933年就开始恢复增长了?    这个增长,以及从此之后美国经济的所有增长,都已经不是因为私人投资所代表的“效率”,而是因为“公平”。罗斯福新政做了两件事来增加工人工资。 首先联邦政府宁可增加赤字也要办一系列的工程项目来创造就业。这种政府“投资”,并不是以获得利润为目的,而是以拉动就业为目的。其次,罗斯福允许 工 会成立,这使得工人跟资本家讨价还价的能力变强了。再加上医保和退休金等福利的增加,从此之后政府在美国经济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给地方和联邦政府工作成了增长最快的就业渠道,到1960年代,18%到20%的劳动力是政府雇用的。   但是到了1970年代中期,美国经济增长突然放慢了。放慢的原因这本书没有仔细说,另一本书—— The Future Babble——的说法是因为当时发生了石油危机。政客们开始研究新的增长办法,达成的共识是用减税的办法刺激私人投资。这就是里根搞的一套。   历史证明里根经济学是好使的。但这一次的经济增长仍然不是私人投资的功劳。如果你仔细看数据,1981年从减税政策中获得最大好处的五十家公司,其后两年的投资反而减少了。 换句话说私人公司被减税之后并没有把省下来的钱投到生产中去。 里根经济学真正的作用是通过扩大财政赤字的方法让消费者有钱去买东西。   但不论如何,里根政策使得工资所占比重在减少,资方所得所占比重在增加。那么为什么到了1990年代经济仍然增长? 这是因为有三个因素抵消了工资减少的效应 :第一是社会福利等转移支付继续增加。第二是美国家庭越来越不爱存款,继续扩大消费。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是信用卡越来越普及,借贷消费成为普遍现象。不过接下来,工资减少的这个趋势却逐渐到了必须出问题的时候,而布什的减税政策加剧了这一点,于是最终导致经济衰退。   这样,利维斯通讲了一个美国经济故事。 这个故事的主题就是,现在是消费,而不是投资,在拉动经济增长。 但利维斯通还不满足于此。他还打算整合一下马克思和凯恩斯的经济学。   马克思的理论说任何商品都有两个价值: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在资本主义出现之前,人们进行生产和商品买卖的目的都是为了获得使用价值,而不是为了升值和存款。这个阶段被马克思称为“简单商品循环”,以C代表商品,M代表金钱,那么这个循环就是C-M-C。而资本主义出现以后,人们把交换价值,也就是获得更多金钱,当成生产和交换的目的,商品循环变成M-C-M,使用价值仅仅被当成获得交换价值的手段。 简单地说就是过去人们做事是为了消费,而现在人们做事是为了让自己的资产升值。 在这个资本主义时代, 如果一个人把自己的所有工资都花了当月光族,他就会受到众人的鄙视;而如果这个人把钱用于购买各种理财产品投资出去,不花钱专门等着升值,他就会受到众人的尊敬。   每次发生金融危机或者经济衰退,就会有一批新一代的马克思主义者站出来说,你看,这证明了马克思是对的。马克思是对的吗? 马克思的学说仍然把私人投资当成经济增长的动力。 马克思主义者对这次美国经济衰退的解释是产业空洞化——传统制造业在减少,资本转而投到金融上。利维斯通对此不以为然:现在都什么时代了,凭什么还非得用传统制造业来测量一个国家的经济能力?   马克思的贡献在于提出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区别,而解释经济危机还得借助凯恩斯。1930年凯恩斯出版《货币论》,提出导致问题的是那些既没有被用于扩大再生产,也没有用于给个人股东分红的剩余利润。这正是利维斯通在此书中强调的关键论点。众所周知,凯恩斯强调需求和消费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而利维斯通告诉我们,凯恩斯还说过发达资本主义社会应该有一种新的道德观。凯恩斯曾经写文章说, 现在工业化和自动化使得我们的劳动时间减少了,这其实不是坏事,而是好事。这说明经济问题被解决了,可以把人解放出来去消费。 凯恩斯说人不应该为钱而工作。攒钱,而不是追求使用价值,其实是一种恶心的病态行为!   这样把马克思和凯恩斯结合起来,利维斯通对这个物质极大丰富的时代提出了四个论点:    第一,产生经济衰退的原因是剩余利润。增加私人投资已经不能带来经济增长,应该靠消费带来增长。   第二,为扩大消费,应该搞财富的再分配,比如增加社会福利。   第三,投资应该社会化。决定一个项目是否上马,不应该只看其能带来多少利润,而应该全社会一起评估它的社会价值,也就是说要追求使用价值。   第四,花钱是道德的,消费文化是个好东西。   这个新道德标准值得专门说说。传统上我们认为人应该勤劳致富,富了以后把钱用于投资。存款很道德,而举债消费就不怎么道德。最起码,一个人花的钱应该都是他自己挣的。有统计表明,美国一对退休夫妇平均一生之中对政府医保项目的贡献只有十四万美元,而他们从这个医保中花掉的钱却高达四十三万美元。这道德么?如果我们假设消费带来增长,那么举债消费和接受社会福利就都是道德的。利维斯通提出,1990年以后美国经济的增长正是家庭债务带来的,债务降低了剩余利润的负面影响。   更进一步,利维斯通提出一个有点惊世骇俗的观点: 消费其实比工作更好。 不过我必须给他补充一点,他这里说的工作纯粹以挣钱为目的。 人工作是为了追求交换价值,而消费追求的是使用价值。 衣服买回来立即失去交换价值,买衣服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换取别人对自己的认同——凭这一点消费就比工作光荣:为增加社会效益而牺牲自己的金钱!从只知道赚钱养家的工人变成一个消费者,这其实是对人的提升。他开始关注别人怎么看自己!这个机制,就足以给整个社会增加爱心。我们消费,在很多情况下纯粹是出于精神上的追求。往大了说就是追求比自己更伟大的东西,这是灵魂的升华。 这就是为什么越是广告泛滥、消费文化发达的地方,人们越有同情心。   事实上,美国之所以会发生民权运动这样的社会进步,很大程度上得归功于消费文化。本来,爵士、蓝调、摇滚这些黑人音乐只在南方少数地区存在,再加上其艺术水平比不上古典音乐,入不了上层社会之耳,也就成不了主流。然而二十世纪以来品味没那么高的普通民众有钱了,成消费者了,而这时候正好唱片出现,黑人音乐才迅速流传开来。对黑人来说,这更意味着整体形象的提升,再加上媒体的广泛报道,黑人在全美国得到了广泛的同情。到1980年超级碗上出现黑人拍的广告,黑人文化正式成为美国主流文化。现在还有谁敢歧视黑人音乐?还有谁敢歧视黑人?马丁·路德·金这样的英雄人物当然有功, 但是给他们带来战略机遇期的是消费者。   消费文化还可以解释更大的社会变革。从1975年到1992年发生在东欧的天鹅绒革命,其本质并不是老百姓反对政府,“革命”没有游击队之类的武装斗争。 利维斯通认为这个革命的根本原因是东欧消费者也想要牛仔裤和流行音乐之类的现代商品, 想要更多的休息时间和更多的艺术,而计划经济政府满足不了。 苏联式经济体制一个重大缺陷是把利润过多地用于扩大再生产,而不是用于消费。 在这样的背景下,后来当选捷克总统的著名持不同政见者哈维尔1978年的文章《无权者的力量》,根本就是一篇消费文化宣言。他说我们想要欣赏流行音乐的权利——不仅仅是本国流行音乐,也要西方流行音乐!哈维尔还代言摇滚乐队,要求把演奏摇滚乐的自由作为基本人权。苏联体制的真正失败之处在于它提供不了这些东西。事实上,当时苏联通过石油出口换来外汇,从西方进口了很多东西,包括童装,来满足国人的需求。可是消费者看到西方电视节目以后想要更多!结果一点点小危机,比如食品价格上升,就会导致大事。   所有这些诉求,都可以用更早的时候美国左派的一个口号来概括:more。早在1907年,美国经济学家Simon Patten就提出经济已经从短缺时代变成了过剩时代,过去是“疼痛经济”,现在则是“快乐经济”。Patten的学生Walter Weyl则在1912年出了一本书, The New Democracy, 提出在这个时代如果能够搞好收入的再分配和生产的社会化,那么就可以不要绝对的社会主义,而变成有条件的社会主义。与此同时,美国劳工联盟创始人Samuel Gompers,作为一个工人领袖,则提出他既不想推翻资本主义制度也不想搞垮大公司,他想要的是“合作社会”(coorperative society)。 这是一种平行的社会结构,发生在纯粹的资本主义之后,但又不是社会主义。 Gompers说工人唯一要的就是more:更高的工资,更好的工作条件,更多的休闲时间等等。快乐经济会使得过去穷而无知的人变得富裕而有知识,那么民主也会加强,简直是一个非常理想的社会形态。   说到这里我们不得不提出这么一个问题:中国怎么没有采纳美国人早在中国建国前就提出来的这个温和的路线图,反而搞了比较极端的社会主义?一个最可能的原因当然是美国是发达国家,而早期的中国远远没有达到“快乐经济”。也许中国曾经有可能走这个路线,只是由于一些历史上偶然的原因没有走成。比如,根据沈志华教授在《处在十字路口的选择:1956-1957的中国》这本书中的说法,1957年国际上一系列突发事件导致中国走了另一条路。 不论如何,先有资本主义,等资本主义富裕到物质极大丰富的时代再搞合作社会,然后再谈搞不搞社会主义, 这个路线图绝对不应该让任何社会主义者感到震惊。   不敢质疑经济学的历史学家不是好作者,但此书对剩余利润的担忧和批评显然不是新思想,凯恩斯以来的整个需求派经济学不都这么说吗?最近Daniel Alpert还出了一本 The Age of Oversupply,也说这个问题,而且还被批评并无新意。也许利维斯通在这方面的贡献是用美国经济史给需求派提供了子弹。另一个可能的批评是: 你如此推动“反节俭”,过度消费会不会导致资源不足和环境崩溃? 但利维斯通真正推崇的是使用价值。今天的很多政府项目其实已经是投资社会化,不是单纯追求盈利,而是把各种因素综合考虑。可是如果不是让钱,也就是市场去配置资源,你这个“投资社会化”到底能否有效运行,利维斯通没有给我们提供更多论证。还有一点,把财富再分配——对富人收更多的税来分给穷人——这一招也不能无限使用,现在美国排在前10%的富人已经承担了过半的联邦税。我认为,提出消费文化是个好东西,是此书的最大亮点,尤其是在这个很多人反对消费文化的时刻。   在我看来,所谓“消费文化”,其实是人类历史上“普通人”的一次进步。过去无论文化、科学、艺术还是政治进步大多是精英推动的,升斗小民整天为最基本的生存条件奔忙,对身外之物没什么可说的。普通人在原始社会是奴隶,在专制社会是农民,在资本主义社会是工人,换句话说,都是给人干活的角色。 而这个物质极大丰富的时代,给普通人带来一个新角色:消费者。 作为消费者的普通人不必被压迫就有话可说。他们不再仅仅作为劳动力被社会选择,他们做选择。 他们的喜好决定哪种艺术能够流行哪种科技能够壮大,以及哪个精英能变富豪。 他们变得有思想有个性,他们追求能取得别人认同的使用价值,并因此把同情心用于推动社会进步。   也许消费文化还时不时表现得比较庸俗,也许消费者泛滥的同情心还时不时把政策搞坏,但是在 更大的时间尺度上 ,只要有“more”—— 更多的物质、教育和休闲时间,世界必将进化到人人都是贵族的一天。消费文化,才是真正的“庶民的胜利”。■    延伸阅读   ●《巨富》    克里斯蒂娅·弗里兰著,周晋译,中信出版社,2013年11月版    ●The Age of Oversupply    Daniel Alpert著, Portfolio,2013年9月版 录入编辑:周子静 原文: http://www.dfdaily.com/html/1170/2014/3/23/1132891.shtml
1828 次阅读|3 个评论
春节看中国经济
热度 2 sstone2009 2014-2-1 11:01
前阶段,国家统计局公布了2013年的经济发展数据,这些数据表明,中国经济总体持续健康增长,GDP增长仍然保持7.7%的较高比例。 数据是很好的证据,但有人顾虑数据的虚假,地方GDP比国家GDP多出2万亿,就十分让人诟病。最近一年多来中央整风、反腐,导致的高档酒类、高档餐饮、会议活动等消费锐减,也导致了一些人对中国经济趋势的看弱。有的公务员似乎也十分“悲观”,严格的作风要求使得灰色收入减少、行事谨慎,担忧工作积极性下降而影响经济活力。 以上几种情况,似乎都很有道理。在中国,数据的虚假确实是十分普遍的现象了,假高假低实在让我们有点不敢相信什么了,但这显然无法抹杀三十年多年来中国的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何况有一些的数据的真实性是不容怀疑的,比如:用电量、高速公路里程、春运人次。至于中央反腐导致的腐败消费减少,这实在是不会对经济有什么负面的影响,反而会加速社会财富的健康、公平分配,会激励社会文明进步,最终必然有益于社会经济发展,如果这样的形势可以保持5年以上,那就是中国经济的大幸了。公务员们的积极性,实在是拿不到台面上来的事,养尊处优惯了这个群体,最近二三十年来,一直在被动获得提升,他们提升的动力主要不是来自自身的进步,而是指标压力、政策要求、社会发展影响、对权力追逐的欲望等等。从近三十年来中国经济的发展看来,经济活力大约在于民间、外资和国家政策束缚的逐渐减少,与公务员的积极性实在是毫无干系,如果担忧公务员的积极性下降会影响经济活力,实在是高看了公务员的智慧了! 对中国经济发展保持乐观,无需把现代经济学学得多么熟练,也大可不必为数据虚假论、反腐危害论等干扰,恰逢正值马年春节,癸巳刚过、甲午新临,这些天里,我所见闻的几件再草根不过的事情,始终是最有力的证据。 一是春运的大潮。据说,此次春运期间的出行人次将达到36亿人次。 二是大型超市的拥挤。除夕前的几天里,苏州的那些大型超市拥挤不堪,如同免费发放物品的场面一般。 三是年初一的灵岩山。午饭后我们到苏州西郊的灵岩山,车停在正门前的停车场,正面因为人流控制,正门未开,从西南侧的旁道上山,右半上山、左半下山,人挤人、人挨人,前面可见之处都是人,两边的商贩一个挨着一个……如此热闹的场景,实在是中国经济的一个侧影。 春节可以看到中国人乐观的传统秉性,可以看到中国市场的无比庞大,这其中做蕴含的中国经济内在潜力则是无穷无尽!更为可观的是,三十多年来的持续发展,中国人由前些年的担忧好日子不长久,渐渐多了些笃定,对未来更加充满了信心。如此,消费的信心正在持续增加,假以时日,在医疗保障、养老问题持续改善之后,消费信心还会更加增长! 春节看中国经济,是看中国人的乐观、信心!是看中国的巨大消费潜力!
个人分类: 草根经济学|2198 次阅读|4 个评论
春节风俗思辨
热度 10 fanxiaoyingz 2014-1-26 23:19
春节风俗思辨 一年一度的春节马上就要到了,对于中国人来说春节是真正意义上的狂欢节、消费节、亲情节,祭祀节,卫生节。这个节日历史悠久不说,它的持续时间竟然长达一个月。“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从腊八开始就已经有过年的气氛,大年三十和初一达到了高潮,到了正月十五达到另外一个高潮。说春节是狂欢节一点不假,在这期间,小孩放鞭炮,游灯笼,大人们敲锣打鼓,扭秧歌,装社火,舞狮子,舞龙灯,踩高跷,杂耍诸戏,唱戏,猜灯谜,人们还贴门神对联贴窗花,烧柏树稍;说春节是消费节一点不假,中国人不管是穷人还是富人,大概一年中五分之一的收入将在春节期间集中消费掉,人们争抢着买猪肉、鸡肉、牛肉、各种蔬菜、礼品、点心烟酒、门神对联、鞭炮、焰火、购买新衣服,增加新家具等等,的确是近乎疯狂的高消费节;一般来说孩子们的奢望在这个期间基本能够满足,尤其是吃喝之风气,基本上一年中最好的东西都放在春节吃喝,而且吃的是严重过量——哪怕在春季遭受饥饿的煎熬也在所不惜,其实我很长时间都不理解中国人在春节期间近乎疯狂的吃喝风。春节是一个亲情节,在春节期间,小孩们要到各个长辈那里叩头拜年,长辈们则必须给孩子们给压岁钱;人们在春节期间集中走访亲戚,基本上所有亲戚都要挨家挨户拜访,而且要拿礼物,而亲戚们一般要用好酒好饭招待客人,然后老人还要给客人的孩子给压岁钱。这种走访增进了亲戚们的交流,带有浓浓的亲情意味,给人以温暖和安慰,加深了社会的融和。说春节是祭祀节也不假,春节期间一般家族会组织给祖先们祭祀,然后人们还会祈祷来年五谷丰登,风调雨顺,万事吉祥;人们还会上香敬财神、灶神、土神、门神、喜神、井神等诸路神明,在年节期间,各路神仙都备享人间香火,人们会挂上红灯笼辟邪,会贴上门神保平安,会点燃柏树枝驱鬼,会点上香火祭祀等。这些仪式表明了人们对自然界的敬畏之心,表明了人类的寂寞和无助。说春节是卫生节也是很有道理的,在春节以前,各家各户都要对屋子大扫除,把墙角柜底,陈年旧货,垃圾尘土、厕所尿壶都做一个彻底的清扫,还要浆洗衣服,拆洗被子床单等,一般需要好几天时间,现代人由于建材进步远比原来干净,但是大扫除的风俗却一点没有改变。 我从小就对中国的春节持有疑问心理,而这种心理与日俱增。我觉得中国人在春节期间表现出来的消费热情,娱乐热情完全和中国人平时勤劳持家、艰苦朴素,节省简约,反对浪费的精神很不相称。为什么?完全和中国人平时那种反对嘻嘻欢乐,反对骄奢淫逸,反对铺张浪费的面貌截然不同,和中国人那种苦行僧的古老形象决然不同。在我的记忆中,中国的老人就是黑衣黑裤,宽袖子大裤裆,面上象老树皮,不苟言笑,正经威面的样子。怎么这样的人也会舍得花钱消费,组织娱乐? 我过了四十多个春节终于明白,其实苦难不是人类的原本目的。无论怎样的人他们都是源自于欢乐的童年,而他们奢望的依然是幸福富裕安康先进快乐的生活。只不过自然界的巨大压力迫使人们抑制欲望,战天斗地,勤劳节俭,从而把自己塑造成了老树皮的样子。然而,人们希望幸福一把奢侈一把的欲望并不能完全消失,于是在农闲季节就出现了春节的集体狂欢的气象。 中国的春节由来已久,而在四千年的演化过程中逐渐地把多种功能积聚到了春节期间。例如休养生息准备来年劳作,例如利用空闲时间缝衣织布打扫卫生,例如祭祀神灵心理慰藉;例如走亲访友,提亲说媒等等。这些功能的完善和推广,逐渐使得汉族、苗族、僮族、瑶族等都举办这个盛大节日,在东亚地区普遍流行。 春节之所以成为高消费节日的原因有这样几个:一个是一年中最冷时候的末期,是一年中农活最少的时候;一个是这个时候的剩菜剩饭都不会腐坏,能够很好保存,所以许多结婚典礼选择冬季举行;一个是冬季由于夜长昼短,外界寒冷,所以人们的心理容易压抑寂寞,往往冬季是死亡季节,大多数老人死于冬季寒冷,人们狂欢也是对这种死亡心理和气氛的一种对抗。只有在冬天,人类才能真正体会到自己的渺小和在宇宙中的孤独。 假如没有春节的反现实主义的狂欢和消费,那么人们将永远处在枯燥、乏味、缺乏亲情、互相憎恨和争斗、没有激情和活力的蒙昧年代。 仅以此文献给即将到来的春节。让我们狂欢吧!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6079 次阅读|21 个评论
回国谈吃
热度 11 xying 2013-6-13 05:43
以前回国都是充大款,什么都是我买单,扮的是衣锦还乡的角色。上次回国改角色了,聚会基本是别人掏腰包。我只掏过两回。一是我妈的寿宴。老太太要得就是“我儿子专程从美国回来给我祝寿”这名,这是非掏不可的。二是几位中学朋友聚会,每次回国都请他们,似乎成了习惯。 这里三人中俩都是当老板的,钱多得让儿子到国外镀金败家去。我在席上说,美国一般家庭只管到中学,华人和老美经济好的也只管到大学。大学毕业都该自食其力了,念研究生的,至少能争取到有奖学金、 TA 、 RA 的才是那个料。最不济的边打工边念书也行。不然花了几百万人民币,在国内就能当个小老板了,不是做研究那块料的,何苦花钱出去镀金,回来还要给人打工?这钱花得不值。他们都不应。下回得改规矩了。咱也就是拿工资挣辛苦钱的,大款得让别人当。 这次同学聚会,我外甥女推荐福州一大酒楼,据说官方请客全在这儿,绝对不丢份。我想四个人能吃多少,就去了。一见,小包间美仑美奂带洗手间,客人走正门,侍者走侧门。小姑娘身着旗袍貌美如花,穿梭似的来回招呼,级别越高越漂亮。最后,小经理头戴耳麦手持电脑,含笑问菜。我摸摸口袋两千块有点不自信了。想要菜单。美女说,“我们是电脑点菜无线传输,我可以报菜名。”唱了一会儿,全然不懂,晕!朋友说这就上千了。我连说不用推荐了,回乡就想吃小时候馋的菜,点了外甥女推荐的杂烩汤和荔枝肉。由老板级常请客的朋友帮忙再点几个。服务员秀色可餐,远观也算一道菜。极品张裕干红葡萄酒就不喝了,点了“红星二锅头”,这是国宴上有过的,再好的酒店也不能说没有。 来帐单,付现金不要发票也有折扣,才四百块。不黑嘛!白白担心一回。教训也是有的:咱放在国内也就是上大排档,小吃店,进中档店看单记数点菜的主,那才吃得舒坦踏实。 回美后,给这边朋友说了。朋友们哈哈大笑说:“老应一到自己掏腰包就点些杂烩汤,红星二锅头之类,要不就是餐几个不要钱的‘秀色’。让别人看着美国真的是经济危机了。回国前说起吃陈老板的,马上列个福州名菜特产如佛跳墙,淡糟炒竹蛏,鸡汤氽海蚌,荔枝肉,醉糟鸡,香露河鳗,太平燕,白蜜黄螺,龙凤大餐之类的清单 ... ” 我笑说:“陈老板腰缠万贯能丢那个份,要替他省几个钱只点小吃?” 陈老板馋的小吃,在南后街三坊七巷的“吉善人家”也吃过。我们一家五个人逛过步行街,来到古色古香的“吉善人家”吃堂菜,把所有知名的福州小吃一一点过,只合两百多块。新店开张打五折,我外甥女掏出网购优惠劵又打八折,连茶水仅八十五元。见到买百元送二十元款,又点了一盘“南煎肝”,才凑足百元。 那几个名菜也吃过。另一天还是在这“吉善人家”楼上雅座,佛跳墙等名菜尽兴品尝。四个人吃得胃满肚圆,还打包回去,也不过四百块。所以请客还得本地人,不然钱都花到服务员的衣服漂亮上去了。有人说,要小心呐!便宜的餐馆里全是地沟油。这儿攒钱奔美国就图个新鲜空气,喝奶没三聚氰胺。我说要都这挑剔,美国食物还多的是转基因,上班族每周只买一次菜,什么都冻在冰箱里,午餐总吃隔夜菜,三明治里火腿有得是防腐剂,快餐店卖的都是垃圾食物,还不担心得睡不着觉?人要是娇气了,被自己吓得比吃进的更招病。 另一个朋友说:“老应,便宜你啦!我回去,光礼品就花了八百多。宰我最多的一席人民币两千四。” 这回到国内考察一下物价,发现差不多的东西,价格差十倍是很普遍的。高端的价格,无论是衣服还是餐饮都比美国贵,低端的比美国便宜多了。各种人都能生活,可各种人都说委屈喊不满,这成了国内生活的佐料。 我们五人花 80 元吃了福州美味小吃大餐以后,下午太阳巨热,不利闲逛,我和外甥女躲进附近的书吧,有空调。点了份果汁 20 元,冰淇淋 20 元,耗到太阳下山,走前买了本翻过的书,总共也花了 80 元,跟午餐比很不值。我外甥女也好吃,开博客发微博网名“坛烧八味”。晚上和“坛烧八味”进水泊梁山音乐酒吧吃海鲜火锅,古式装潢,山寨风格,食物是极好的,连主食面条都是鱼做的。“坛烧八味”掏出网购食劵 68 元了结。三次消费,其实质量都差不多。就看你是那类人,要怎么花钱。享受或遭罪全在于心态。 经济学给予的解释是:在贫富差别大时,富人因为来钱容易,通过奢侈的方式将钱再分配给服务的穷人。所以奢侈对社会财富不一定是浪费,是来钱容易的人对社会的回馈。有钱的朋友就多做一点贡献哈,很光荣的!
个人分类: 闲侃|10305 次阅读|23 个评论
中国M2过百万亿:通胀初期的一种生活理念
热度 6 陈龙珠 2013-4-12 08:35
陈龙珠sh :( 如下是 )值得思考的一种理念。记得2009年夏,发现央府4万亿和各地累计十余万亿抵御全球金融危机投资下去的后果将是 严重 通胀, 而许多原本出口的家具转内销降价相当明显, 便动员家长抓紧去市场选购更新家具:之后一年不到,价钱便接近翻番,价差相当于我们一年的薪酬余额。 ◆ ◆ @东方财富网 【中国货币供应量首超百万亿 专家称适当消费也是理财】央行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中国货币供应量余额(M2)103.61万亿元,首次突破100万亿大关,居世界首位。理财专家称在通胀的情况下,如果没有好的投资机会,适当的消费其实也是保有财富的有效手段 http://t.cn/zT5s7XU
个人分类: 家庭理财|3132 次阅读|9 个评论
中国国内消费和刚需的二元划分
热度 1 acthinker 2013-3-21 19:41
在西方民主国家,私人部门的消费和投资占据很大部分,即使是政府进行二次分配,也依然不会插手市场经济本身的运作。但是,中国的情况是中央集权体制控制下的国家资本主义和商品经济,其经济结构和消费结构都有很大的不一样,这或许也是很多西方观察人士不能理解中国问题的原因。 在中国,消费要分两块,一个是常规上的个人消费,它的特征遵循马斯洛关于人的需求理论,另一块是政府消费,政府机构作为一个实体,既具有提供公共品的义务,作为非民选的机构,其本身也具有强大的内在动机来维持甚至是壮大自身的存在。因此,政府消费里面也分两块,一个是固定资产投资,用于建设公共基础设施和大的国企项目,另一个是官僚阶层的消费,比如公车消费。我们经常会判断消费的走向,以及消费的占比。如果仅仅是按照西方的标准进行统计,私人的消费虽然绝对数目不断提高,但是占比却不一定。如果中国的国家体制和经济格局没有发生变化,目前这种消费格局就一定会继续下去。在农业现代化和城镇化进程中,中国的政府消费不会在短期内萎缩多少,只是内容和表现形式会发生阶段性变迁。 按照需求的弹性,需求可以分为高弹性需求和刚性需求。这里刚性需求我也分为两块,一个是马斯洛刚需,即个人和家庭为了满足基本的安全、生存和健康所发生的需求;另一个则是腐败性刚需,这种刚需往往不是个人独立产生的,而是依附于具有一定权利的官僚机构(政府,机构,公司皆有),在一定的文化背景和政策周期内发展起来的需求表现。对应于腐败性刚需最明显的两块,一个是奢侈品,一个是房地产。这几年白酒行业突飞猛进,每个公司都发了很多财,不能否认,白酒作为一种酒类品种和文化载体,肯定会在消费升级中诞生出很多高端品牌。但是,也不能否认近年白酒行业的高速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腐败性刚需。房地产行业同样如此,在一个价格脱离了社会平均消费水平的情况下,依然保持高速增长,常规经济学都解释不了的问题,也只能用腐败性刚需来解释。 在一个趋势持续的过程中,总会有一种自我实现和膨胀的过程。当政策周期发生改变,或者整个趋势和更高一层基本规律偏离太远时,一定会有一个回归过程。
个人分类: 坐井观天|2121 次阅读|1 个评论
食用植物油的科学消费
热度 9 jxz1963 2012-12-28 17:28
受陕西省科协的邀请,今天上午对近40位科协同仁作了一个 《食用植物油的科学消费》的报告。 详见附件! 食用植物油脂的科学消费 关于食用植物油的安全问题, 1987 年时在西安油脂公司最早是给市民供应没有经过精炼的毛油而引起的恐慌,再后来最严重的一次是 2009 年湖南金浩茶籽油中含有 3 , 4 苯丙芘的超标问题,而今的地沟油则成了人们对中国食品安全热议的话题。 最近,经常接触一些朋友,问及食用油消费、营养与健康方面的一些问题,例如: 如何选购食用植物油?什么品牌的食用油好? 转基因大豆油对人体是否安全? 调和油好不好?什么是 1 ∶ 1 ∶ 1 调和油? 橄榄油是最好的油吗?地沟油是从哪里来的? 反式脂肪酸对人体有危害吗? 一、人为什么要吃油? ( 1 )提供热量 油脂在人体中的消化能力极强,可以达到 95% 以上。一克油脂的热量相当于 2.27 克蛋白质和糖类;在我们日常的食物中,大约含有 20 — 30% 的油脂。 ( 2 )提供必需脂肪酸 人体必需脂肪酸主要指亚油酸、亚麻酸、花生四稀酸等。这些脂肪酸是人体不能缺少的,一但缺少,就会引起人体的一些疾病。 ( 3 )油溶性维生素的载体 如维生素 E 、维生素 D 、维生素 A 等都是油溶性中,只溶解在油性物质中,大家能直观的看见的如维生素 E 胶丸,维生素 D 胶丸,这些都是常见的,都是油性的胶丸。 ( 4 )油中微量成分含有特有的营养(如:植物甾醇 , 磷脂 , 谷维素等)。 ( 5 )植物油能赋予食物优良的口感。比如我们炒菜,油多一些会香,制作糕点,没有油不行。 二、食用油消费过量是影响人们健康的首要问题 随着人们生活逐渐富裕,在我国的食物结构中,油脂提供总能量已经超过 30%, 北京、上海已达到 40% 以上。我国高血脂病人明显增多,并导致心脑血管疾病,如冠心病、脑中风、脑血栓、动脉硬化、高血压等增多,这些都与过量食用植物油有很大关系。 食用油过量的高脂肪膳食是引发高脂血症主因,而高脂血症可引起脂肪肝、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肾性高血压、胰腺炎、胆囊炎等多种疾病。高脂肪膳食还是引发超重、肥胖的主因,是引起糖尿病、高血压的危险因素。 油脂赋予食物良好的口感,高含油食物吃着就感到特别香,如肉制品就比馒头制品口感香,油炸的食物就比蒸煮的食物香,从而导致摄入过量。 因而,要想控制好植物油脂的摄入量,首先要克制人们贪香的不良习惯。 我们每天到底应该吃多少油? 我国食用植物油的品种主要有大豆油、菜籽油、花生油、棉籽油、葵花籽油以及芝麻油、油茶籽油、米糠油、亚麻籽油、玉米油、红花籽油等; 棕榈油主要从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进口; 橄榄油则主要从西班牙等地中海国家进口。 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的每人每天摄入 25 克油脂,而我国实际平均消费油脂达 44 克,超标了 76% ,在许多大中城市则达 65 克,已严重超标。 那么,如果按每人每日摄取 25 克食用油的标准进行控制,一个三口之家一个月油脂消费总量控制在 2.5 公斤以内,就基本可以达到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的每人每天摄入 25 克油脂的标准。 吃什么油好? 食用油分为植物油和动物油两种,必需脂肪酸绝大多数存在于植物油中,所以说食用植物油是最好的,而动物油吃多了,会造成血液中“胆固醇”含量的升高,易诱发心脏病。 植物油是由不同的脂肪酸和甘油构成的,脂肪酸分为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而不饱和脂肪酸又分为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植物油对人体的作用主要是以各种不同的脂肪酸来进行的。 人们最常选购的大豆油、花生油、菜籽油、葵花籽油、棉籽油、油茶籽油、芝麻油、米糠油、玉米油、红花籽油和亚麻籽油等等,都是理想的食用油。 由于每种植物油都有各自的长处,不要只吃一种油,常换着品种吃最好。 烹饪不同的食品,需要不同油温? 炒菜时,切勿将油温加热到锅里的油冒烟,这种做法是不科学的。 高温油不但会破坏食物的营养成分,还会产生一些过氧化物和致癌物质。 通常食用油在高温的催化下,会释放出含有害成分的烟雾,操作者长期大量吸入这类物质不仅会改变人的遗传免疫功能,而且易患肺癌。建议炒菜时,先把锅烧热,再倒油,这时就可以炒菜了,不用等到油冒烟,这样可避免引起烟熏火燎损害健康和促使面部生成皱纹。 煎炸食品时,切勿将油温加热到锅里的油冒烟。 由于油温高,煎炸的食品温度低,冷热相遇经常会热油飞溅和锅内起火,稍有不慎就可能烫伤操作者,严重时会引起火灾。 建议煎炸食品时先把锅烧热,再倒油,等油面微微翻滚,就可以放入食品了。 三、主要油料的加工方法 食用植物油的一般制取方法有压榨法和浸出法。 压榨法 用机械压榨的方式从油料中榨取植物油的方法,它包括热榨法和冷榨法。 浸出法 用食品级六号溶剂从油料中提取植物油的方法。从浸出法制油工艺一百多年历史来看,浸出法制油是国际公认的最先进的生产工艺。 植物油的精炼 采用压榨、浸出等方法制取的植物油俗称毛油,未经过精炼的毛油是不能吃的。在这些毛油中含有大量杂质,如:水分、泥沙、饼粕粉末、纤维、游离脂肪酸、色素、棉酚、含硫化合物、蜡和胶质等,特别是棉酚、黄曲霉毒素等必须经过高温精炼后才能去除。 植物油精炼过程主要包括脱胶、脱酸、脱色、脱臭、脱蜡和脱酯等工序。 粮油加工要“注重纯度,控制精度” 注重纯度就是要求粮油厂在生产中,为确保粮油产品的质量,必须严格按国家标准组织生产,要配备足够的清理和提炼设施,以保证产品的纯度,堵截大米含砂、面粉牙碜和食用植物油酸价过高、混浊沉淀等现象; 控制精度就是为防止加工过程中片面追求成品粮油的过精过细和过度精炼,造成大量营养成分的流失和出品率降低,我们要纠正大米过精、面粉过白、油色过浅的现象,以达到提高纯度,控制精度的目的。 植物油的分级 根据我国油料品种、质量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加工工艺,确定植物油的质量等级,我国食用植物油质量标准体系规定,我国市场上的一般食用植物油(橄榄油和特种油脂除外)共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共 4 个等级,如大豆油、菜籽油、棉籽油、米糠油、玉米油、葵花籽油、玉米油、浸出花生油、浸出油茶籽油等分为一到四级 ; 压榨花生油、压榨油茶籽油、芝麻油等则只有一级和二级之分。 产品的质量级别是评价植物油品质的依据,也是说不同的级别各项质量的限定值不同,级别越高限定值越严格。 四、转基因食品有哪些? 最近《人民日报》发表了陈一鸣和张旸对美国有关民众的采访文章:转基因食品,美国人吃得不少( 1 )。 文章中说, 截至 2011 年,美国投入商业使用的转基因作物只有 8 种,即玉米、大豆、棉花、油菜子、甜菜、苜蓿、木瓜、南瓜。” 文章中特别指出, 美国农业部大豆研究专家马克·艾什称,美国转基因大豆产量占美国大豆总产量的 93% ,约 8450 万吨。美国大豆大部分用于国内,预计 2012 至 2013 年度国内消耗 4720 万吨,向国外出口 3730 万吨,约占总产量的 45% 。美国人消费大量的转基因大豆。 目前,我国每年进口美国、巴西、阿根廷的转基因大豆共计约 5000 万吨以上, 100% 都是转基因,我们超市里的大豆油 95% 都是进口转基因大豆生产的。 什么是转基因? 转基因指的就是基因的转移。转基因有广义和特定的两种含义。广义的转基因就是泛指生物间基因转移。自然界中物种间的天然杂交和自然选择、农业生产中常用的杂交育种,都发生了基因的重新组合,都经过了转基因。例如,我们现在种植的绝大部分作物、吃的几乎所有的食品,并不是自然进化而生的野生品种,经过千百年的人工选育,就是转移基因所创造的新物种或新品种。 转基因技术解决大豆生产两个问题: 第一是解决病虫害的问题,从而减少了农药的使用量,进而提高了产量; 第二是提高了大豆的含油量和含蛋白质量的问题。 转基因油脂安全吗? 转基因油料就是指某些基因受到转移后,形成的生物遗传性状被改变了的油料。目前,大豆、棉籽是我国最主要的转基因油料。 对于转基因大豆的食用安全问题,现在在科技界还有一些争议,美国、加拿大持赞成态度,而欧洲大多持反对态度。由于是一个新物种,对人体健康是否有害尚无定论。我们认为对此应持审慎态度。 国家强制规定,转基因植物油必须在包装上注明,让消费者自己决定是否选择。 可以肯定的是,进口大豆油脂中的转基因成份只是痕量,转基因成份主要在豆粕中,这些豆粕都做成饲料,因而鸡蛋、鸡肉、猪肉和牛肉才是转基因产品。 五、反式脂肪酸对人体不利吗? 在油脂的化学结构中,脂肪酸的氢原子分布在不饱和键的同侧,称作顺式脂肪酸;反之,氢原子在不饱和键的两侧,称作反式脂肪酸。常用植物油的脂肪酸均属顺式脂肪酸。 经过氢化后的植物油产生的反式脂肪酸对人体健康有一定影响。反式脂肪酸摄入量多时可升高低密度脂蛋白,降低高密度脂蛋白,增加患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的危险性。 随着对反式脂肪酸危害的认识,欧美等国家对反式脂肪酸加以限制,规定膳食中反式脂肪酸提供能量的比例不超过总能量 2% 。 牛奶中的天然反式脂肪酸对人体没有危害,我们日常食用的各种植物油中的脂肪酸基本上是不含反式脂肪酸的。应尽可能少吃富含氢化油的食物,如人造奶油、起酥油、曲奇饼干和炸薯条薯片等,生日蛋糕中人造奶油含量最高。 六、橄榄油是最好的食用油吗? 由于橄榄油资源有限,我国市场上的大多数橄榄油都来源于地中海沿岸的西班牙等国家,因而价格也就很高了。当然,经常食用橄榄油有很多好处,如可以软化血管、对心脑血管疾病能有一定的防治作用等。橄榄油富含油酸,对降低低密度脂蛋白 (LDL) 胆固醇有一定作用,但橄榄油中缺乏ω -3 和ω -6 。 专家建议不要长期吃一种植物油,因为每一种植物油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最好的选择是各种植物油经常换着吃。 我国特有的油茶籽油的脂肪酸组成、油中的营养成份及特性与橄榄油都比较相似,油酸和亚油酸总量高达 90% 以上,被誉为“东方橄榄油”。 油茶籽油中含有油酸、亚油酸、亚麻油酸等,可以与橄榄油相媲美。 选购橄榄油时应注意什么? 橄榄油以油橄榄树的果实为原料制取的油脂。 橄榄油包括: a 、初榨橄榄油(特级初榨橄、中级初榨橄榄油和初榨油橄榄灯油); b 、精炼橄榄油; c 、混合橄榄油; 油橄榄果渣油包括: a 、粗提油橄榄果渣油; b 、精炼油橄榄果渣油; c 、混合油橄榄果渣油。 在国际标准和我国的标准中规定“油橄榄果渣油”,在任何情况下,其产品名称都不得标称为“橄榄油”。 由于国内市场的橄榄油、油橄榄果渣油系列产品大部分是进口产品,选购时原装产品一定要注意原产国的生产日期。进口分装产品应注意分装日期。 如果需要采购有原产地标识的橄榄油,一定要看清各国橄榄油原产地认证的标志,欧盟要求只有通过认证的产品才能使用专用的标示图,以便识别。 七、什么是 1 ∶ 1 ∶ 1 调和油? 1 、什么是调和油? 简单地说是几种油调和在一起。据统计我国三大油脂品牌食用调和油产品均占其所有植物油总销量的 40% 。为了规范市场,促进生产,保护消费者的利益,国家即将出台科学合理、可操作性的食用调和油技术标准。 2 、如何正确解读食用油的 1 ∶ 1 ∶ 1 ? 1974 年国际卫生组织下设的油脂委员会鉴于人们(主要是日本和美国等)摄取的脂肪量过多而引起心血管疾病,建议摄取脂肪的能量占总能量的 30% (当时美国人为 40% ),推荐人们食用的所有油脂中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比例为 1 ∶ 1 ∶ 1 ,这个比例是有利于人体健康的。 在人们食用的油脂中并不都是植物油,还有吃肉、鸡蛋及部分蔬菜中所含的脂肪, 1 ∶ 1 ∶ 1 只是通过各种不同脂肪的摄入量,以达到营养的最佳平衡。在此提醒消费者不要误解。 油脂对人体生理功能作用 从营养角度说,油脂对人体的生理功能主要是由不同脂肪酸体现出来。 饱和脂肪酸 (SFA) :不同类型的饱和脂肪酸对血脂的影响不尽相同,目前已将月桂酸、豆蔻酸和棕榈酸等 3 种脂肪酸列入升高血清胆固醇或 LDL- 胆固醇水平的名单中,硬脂酸对升高血清胆固醇或 LDL- 胆固醇的作用不明显。 单不饱和脂肪酸 (MUFA) :单不饱和脂肪酸 ( 又称ω -9) 通常指的是油酸,人体摄入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油脂会降低高密度脂蛋白 (HDL) 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 (LDL) 胆固醇,而单不饱和脂肪酸只会降低低密度脂蛋白 (LDL) 胆固醇,而把高密度脂蛋白 (HDL) 胆固醇留下来。富含单不饱和脂肪酸的植物油有橄榄油和油茶籽油等。 多不饱和脂肪酸( PUFA ):多不饱和脂肪酸是含有 2 个或 2 个以上双键的脂肪酸。一般天然脂肪酸双键是以顺式的形态存在。多不饱和脂肪酸按其结构又可分为ω -6 和ω -3 型多不饱和脂肪酸。 必需脂肪酸:人体生长和健康必需而又不能自身合成的多不饱和脂肪酸被称为必需脂肪酸,如α - 亚麻酸、二十碳五烯酸 (EPA) 和二十二碳六烯酸 (DHA) 等 。 油脂中几种重要脂肪酸的生理功能 亚油酸 它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作为某些生理调节物质(如前列腺素)的前体物质;亚油酸可使胆固醇酯化,从而降低血清和肝脏中的胆固醇水平,对糖尿病也有预防作用;亚油酸能抑制动脉由血栓形成,因而可预防心肌梗塞的发生;亚油酸对维持机体细胞膜功能也起着重要作用。 亚麻酸 分为α - 亚麻酸和γ - 亚麻酸,α - 亚麻酸及其代谢物具有降血脂、降血压、抑制血小板凝聚、减少血栓形成等作用,在医药、保健品等领域有广阔的开发前景。γ - 亚麻酸对血清甘油三酯的降脂作用,是目前报道的降低高血脂较佳和安全性最高的,对降低血清胆固醇效果也很好。 ω -6 型多不饱和脂肪酸 如:亚油酸、γ - 亚麻酸、花生四烯酸,其中亚油酸是由植物合成的,并通过食物供给人体,是维持人体健康所必需的,所以称为“必需脂肪酸”。只要能供给足够量的亚油酸,人体就能合成所需要的其他ω -6 型脂肪酸。 ω -3 型多不饱和脂肪酸 包括α - 亚麻酸、二十碳五烯酸 (EPA) 和二十二碳六烯酸 (DHA) 等。其中α - 亚麻酸是人体无法自行合成,必须由食物中获取,所以α - 亚麻酸是人体“必需脂肪酸”,对脑和视网膜、皮肤和肾功能的健全十分重要。 油脂中ω -3 系脂肪酸和ω -6 系脂肪酸的协调作用 一般来说,食用油脂中ω -6 系脂肪酸含量较高,ω -3 系脂肪酸含量较少。 研究表明,过量的ω -6 对血粘的提高以及引起其它一些现代病有一定关系,要重视两种必需脂肪酸的比例关系。在必需脂肪酸中ω -3 ∶ω -6 达到 1 ∶ 6 以下时ω -6 系脂肪酸的负面作用就会得到抑制。 目前,专家学者们认为人们摄入多不饱和脂肪酸中ω -3 ∶ω -6 约达到 1 ∶ 4 较为适宜。 常见植物油中ω -3 、ω -6 和ω -9 脂肪酸组成( % ) 序号 油脂名称 ω -3 脂肪酸 ω -6 脂肪酸 ω -9 脂肪酸 1 大豆油 4 ~ 6 50 ~ 60 20 ~ 25 2 低芥酸菜籽油 5 ~ 14 15 ~ 30 51 ~ 73 3 花生油 0 ~ 3 30 ~ 40 30 ~ 40 4 棉籽油 0 ~ 1 55 ~ 60 15 ~ 20 5 葵花籽油 0 ~ 1 65 ~ 70 18 ~ 22 6 油茶籽油 1 ~ 3 5 ~ 10 75 ~ 86 7 亚麻籽油 40 ~ 61 10 ~ 15 15 ~ 20 8 米糠油 1 ~ 2 30 ~ 40 40 ~ 50 9 玉米油 1 ~ 3 60 ~ 65 20 ~ 25 10 核桃油 6 ~ 8 55 ~ 65 15 ~ 20 11 芝麻油 1 ~ 3 45 ~ 50 35 ~ 40 12 红花籽油 0 ~ 1 75 ~ 85 8 ~ 10 13 棕榈油 0 ~ 1 15 ~ 20 35 ~ 45 14 橄榄油 1 ~ 3 10 ~ 15 68 ~ 75 油脂中部分伴随物的作用 维生素 E 食用植物油中的维生素是指脂溶性维生素 A 、 D 、 E 和 K ,这些维生素不易溶于水,易溶于油脂,所以称为脂溶性维生素。维生素 E 是具有多种生理活性的物质,是人体必需的营养成分,大豆油、米糠油中富含维生素 E 。 EPA 与 DHA EPA 是二十碳五烯酸, DHA 是二十二碳六烯酸,主要来自海洋动物油中,特别是深海鱼油中。核桃油中富含ω -3 脂肪酸,建议老人每天吃 5 颗核桃或 10 个大杏仁,也可以每周食用二两鱼肉,足以使人体得到ω -3 脂肪酸,以期达到脂肪酸的营养平衡。 花生四烯酸 花生四烯酸在植物油中较少见,在牛乳脂、猪脂肪、牛脂肪中有广泛分布。花生四烯酸在人体中有重要生理功能,它是前列腺素的前体成分。 八、地沟油——不得不说的热门话题 武汉工业学院何东平教授的“每年中国市场有 200 万吨 -300 万吨地沟油流入市场”一说时,国内众多媒体一片哗然,记者们哗然的不是有没有地沟油的问题,而是怀疑倒底有没有 200 万吨 -300 万吨地沟油的问题。当时的情景确实令何教授颇为尴尬,一致有许多媒体对何教授“群起而攻之”。 据中央电视台消息,仅仅时隔一年半的时间,在山东济南、浙江宁波和河南郑州三地,发现的地沟油加工制造商,一次就查获有 100 万吨的地沟油流入各地市场。 这个数字让人感到震惊,同时也让我感到惊讶的是,国内的许多媒体记者们都采用了“每年中国市场有 200 万吨 -300 万吨的地沟油”的说法,何教授可以平反了。同时,这么大数量的地沟油更加坚定了我对地沟油的充分认识,我估计每年中国市场上的地沟油的数量可能还要大于 300 万吨。 地沟油到哪里去了? 中国工程院孙宝国院士对国内有没有地沟油表示怀疑。在中国没有地沟油当然是最好的事情,但地沟油在当代中国确实是存在的,不仅有“收购泔水原料——成批加工——批发销售”这样一个“产业链”,而且在加工生产销售数量上也是庞大的。 在中国,有许多问题是倒着进行了,没有一个在源头查泔水的采集、回收、加工和利用问题,而是采用检测的方法去堵漏已经生产了的地沟油,这个问题值得政府部门思考。 过去让油脂行业头痛的是在油脂中掺伪问题,即在菜籽油中掺杂棕榈油或棉籽油,在芝麻油中参大豆色拉油,这些油脂对人体并没有任何坏处,只不过是以次充好,以假乱真而已。现在出现的“地沟油”则从油的品质上和对人身安全健康产生严重危害,从事件的性质上说,已经到了让人无法容忍的地步。 吃了地沟油会怎样? 有人说:“吃了地沟油当下是不会死人的,地沟油的问题没有办法治理的。”殊不知,有些身体一直很健康的人,进行正常的体检后才发现已经是癌症晚期,这些人的生活习惯和食品安全意识一定要加强,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还有一个更重要的问题,随着城市消费者科学知识的普及,对于地沟油通过一些简单的方法鉴别,城镇居民都是可以理性拒绝地沟油的,而我们淳朴的农民兄弟们就无法拒地沟油了,这部分人群目前已经成了地沟油真正受害者。 不久前凤凰网上看到河南某电视记者因报道地沟油问题,被人“在家门口杀死”的消息,让人感到震惊,中国的记者因报道地沟油问题而丧命“利益集团”之黑手,令人痛心。 2012 年 12 月 28 日于西安
个人分类: 人生阅历|8402 次阅读|26 个评论
棉毛衫裤和“可持续消费”
Talky 2012-11-11 15:34
棉毛衫裤和“可持续消费” 我为留学生开英文课:“中国可持续发展实践”,介绍中国实际情况。突然感觉:上海地区冬天穿着的棉毛衫裤是一个很好的说明中国人可持续消费的标志! 起因是最近一次在大学召开的“中欧”论坛上,来了几十位在上海的外籍人士,包括某副总领事、领事、公司主管、教授等,同时在场的还有亚洲地区发展中国家来培训的学员等等。讨论中一位丹麦人建议中国人要重视“可持续消费”。我回答,请他注意一下中国词汇“小康社会”,说明中国人决不可能发展到享受美国生活方式的程度。这位丹麦人是来校主持“高等教育中实施可持续发展教育( ESD-HE )”培训的,会后他告诉我,坐在他旁边的培训班学员(发展中国家 ~ 来了 22 位)对他耳语说,中国人正在拷贝美国生活方式! 我不同意这个说法,于是在培训班上,举了两个例子:( 1 )上海市超过 2 千 3 百万人,或约 6 百万家庭。目前约 330 万机动车(连同摩托)。不要说美国平均 4 人 3 辆车,就是到达 1 家 1 辆车,上海市的马路上车还开得动吗?( 2 )中国以淮河为界,设置供暖区。因为能源紧缺,根本没有可能把这条线南移。上海地区冬天可以达到零下 5 度以下,也不会有政府支持的供暖计划。只好由各家各户自己用取暖器加热。特别是上岁数的人群,很节省,冬夏开取暖和空调,不过各 10 来天而已! 事后突然想到:上海地区冬天穿着的棉毛衫裤可能是一个很好的说明中国人可持续消费的标志! 但是,也曾听到年轻人不喜欢穿的。是白领,是条件好? 所以想问问网友:在北方,在国外,你们穿棉毛衫裤吗?棉毛衫裤是否中国特色的消费品?
个人分类: 可持续发展|3831 次阅读|0 个评论
消费为什么重要?两则转载
zhoumeng 2012-8-31 03:22
之一 拉动经济增长“三驾马车”中的投资和净出口都和消费形影不离。其一,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可以带动原材料、能源的消费。但是由于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全球经济疲软,以及国际大宗商品投机盛行,造成原油、粮食的市场价格严重偏离其价值,而由投资形成的最终产品的价格就不得不高,政府就不得不施行从紧的货币政策来打压这部分投资需求,进而控制通胀。其二,国外消费需求拉动净出口的增长,但从目前的形势来看,这种需求正在逐渐萎缩,就算人民币短期贬值和出口退税来减轻出口企业的压力,在长期看也会被经济疲软所打败。况且人民币升值的长期趋势不会改变,因为汇率工具也是控制通胀的一把“利器”。 扩大内需,刺激国内消费,对于现阶段的经济形势尤为重要。消费者的消费需求,是实际的需求,可以作为导向引导国内的投资。在资金吃紧的情况下,一个企业的“产品”有没有人要,就会决定这个企业能不能继续走下去,在这过程中,劣质的企业就被淘汰出局,优秀的企业会被留下来,而扮演裁判这个角色的就是需求。刺激消费,还可缓解后奥运效应,在固定资产投资7年来一直保持高增长的情况下能有市场去接它,而不至于一泻千里。刺激消费,还可缓解以出口为导向的经济增长方式所带来的各方面压力,包括人民币升值过快,外汇储备增长过快等。 所以,提高百姓收入,减少利息税,提高个税起征点成为当务之急,财政政策是该松动松动的时候了。刺激消费,不光是影响到了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还是引导投资、缓解出口压力的重要手段,更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马车”。加之7月份CPI同比上涨6.3%,已经连续三个月回落,给提高老百姓实际收入的举措留出了一定的空间。毕竟市场上的货币量增多会对通胀产生一定的压力,但是,由于消费需求增大而造成的产品市场价格升高,会使厂商利润增多,因而增加其产量,进而扩大劳动需求量,最终导致就业量的相应增加,起到了稳定社会的作用。 之二 消费需求是拉动经济发展至为重要的力量。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没有消费就没有经济发展。 经济学对于消费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作了深刻论述。马克思认为,一个完整的生产过程包括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只有产品或者商品进入最后消费环节,实现了“惊险的跳跃”,整个生产过程才算完成,再生产才能顺利进 行。在这里,作为起始阶段的投资是启动环节,最终要接受社会即消费的检验。这种检验有的是直接检验,例如直接生产消费品的行业,其产品能不能被消费者所接受;有的是间接检验,例如对生产资料生产的检验。虽然生产资料没有直接出售给消费者,但无论其中有多少环节,最终都是为生产生活资料服务的,如果大家不消费,生产资料的生产最终也会中断。这是一个由下游产品向上游产品不断进行的传导过程。如同我们当前看到的,一旦直接进入消费的产品出口受到影响,对与之相关产业的影响就会一波接一波地接踵而来。马克思把消费置于十分重要的地位,而且用消费不足来说明经济危机的产生:资本家为了获取更多利润,一方面最大限度地提高剩余价值率,另一方面最大限度地压低工人工资。然而,由于工人不仅是生产者,同时也是消费者,当作为消费者的工人消费不起时,相对过剩的危机就爆发了。 凯恩斯一反古典经济学把生产置于第一位的范式,而是把消费放在了第一位。他发问道,如果不消费,生产还有什么意义呢?由此出发,他对危机的判断是有效需求不足,即有货币购买能力的需求不足。导致有效需求不足的有两种情况:一是没钱消费;一是由于预期挣不到钱,即使有钱也不敢消费,而是把钱存起来以防不测。于是,凯恩斯主张通过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并且发挥政府投资的乘数效应,解决就业和收入问题,振奋人们的信心,提高整个社会的消费倾向,最终遏制经济下滑,推动经济发展。在这里,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只是一种手段,最终还是要落在消费上。 消费需求之所以是重要的,还在于如果投资不能最终转化为消费,就会造成产能过剩、债务增加、经济萧条。消费是市场行为,是社会经济循环的最终环节。投资虽然具有推动经济发展和增加GDP的作用,但依然是中间环节。也就是说,由投资所带来的产品和GDP的增加有可能转化为最终消费,也有可能最终不被消费环节所接受。如果投资形成的产品最终不被社会所接受,就会造成重复建设、产能过剩、资源浪费、债务增加、经济萧条。因此,在启动内需时,投资项目的选择一定要从消费出发,服务于消费、落脚于消费。在制度安排上,应有利于消费拉动而不仅是投资推动。 消费需求之所以是重要的,还在于以消费拉动经济是市场经济的根本要求。如果商品不能被消费者所接受,实现“惊险的跳跃”,那么,摔坏的就不是商品,而是商品生产者。消费者是投资效果的最终检验者。虽然在启动经济的非常时刻需要加大政府投资,但其最终目的是为了振奋民间的投资和消费信心。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经济结构扭曲的根本原因就在于,投资效果并不接受市场和消费者检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促进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必须充分重视消费需求在拉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使投资推动服从于消费拉动。 在当前国际经济形势下,扩大国内消费需求尤为重要。因为这次国际金融危机不同于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那时危机的影响基本局限在亚洲,而我国产品主要销往欧美市场,危机对我国对外贸易和整体经济的影响并不大。在当前国外需求严重下滑的局势下,我们必须致力于国内消费市场的启动和开拓。这不仅是改善经济结构、增强经济发展后劲的根本途径,而且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经济发展成果的内在要求。(李义平/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个人分类: 拾贝转载|4798 次阅读|0 个评论
双规:在规定的时间进行规定的消费——高校中的经济学2
热度 3 lvnaiji 2012-7-17 09:55
吕乃基 两个月前曾上载了“ 高校中的经济学 ”,发现其中还有深意。 日前与同在高校中的友人闲聊,说起各种类型的课题费,还有其他名目繁多的费用,在年末或某个特定的时间前突击花钱,否则上缴,或者明年的到款相应减少。这就是“规定的时间”。 还有“规定的消费”。老师想消费的不给报,给报的往往并非有消费意愿。 课题经费的使用无疑必须按预算进行,还有其他款项也必须专款专用,并经由严格的审计。然而问题在于,现在课题的经费越来越多,并在相当程度上超过课题实际的需要(博主可能会因此招致反对),以及这部分钱在老师的收入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但这笔钱的“线”,却是牵在幕后某人的手上,台前的老师实际上被“双规”捆住手脚。 这是一种扭曲的消费。要是守约,遵守规则,因“双规”的限定,消费者在大多数情况下只能违背自己的意愿,在错误的时间,进行了错误的消费,造成国民经济的巨大浪费。而且在这样错误的拉动下,给生产方和厂家传递了错误的信号,可能把经济的发展引向歧路。 消费者要是想按照自己的意愿消费,只有“变现”一条路:想方设法筹集可以满足规定而得以报销的发票。发票?!成为当下中国除了文件和钱币之外最炙手可热的纸片儿。为此,地下产业链应运而生,而老师则铤而走险,走上犯罪的道路。 解决之途,削减各类课题费和额外经费,大幅增加教师(包括研究生)的基本工资。 顺便说,这也是政府部门深化改革的途径。改造“有关部门”的权力,首先从削减其可支配的资源做起。
个人分类: 经济|4594 次阅读|4 个评论
异类 - 创造力源泉
benlion 2012-7-12 19:23
理论的数学模型包括计算机模拟,预料与分析逻辑推演的结果或预则;然而,实验或试验却往往是在意料之外产生重大的发现。不可完全预测性是宇宙的本体,决定论的理论模型和数学公理,在金融危机的统计学数学模型的推演中,也会因为出发点的错误或误差累积而导致最终结论的错误。 异数是预料之外或不熟悉事件的发生,发现往往来源于直觉的敏感;但是,创造力的另类思维只有发展到主流,才能说是完成了一项发明,新的起点又将从主流之外的异数中产生。沿用到社会学领域,移民精神是对异类的宽容精神,体现在对异类思维和行为的文化、人群的包容能力。 科学与工业文化是一个面向心灵和面向客体的开放系统,系统的自组织化是物流、能流和信息流的一个负熵流过程,一个地区、城市、大学和机构的人才流动是一个重要的信息流;因此,打破本位主义的异类人才流动模式,才是导致一个社会进步的创新机制。
2334 次阅读|1 个评论
还是不要过度消费刘洋
热度 21 outcrop 2012-6-18 10:20
中国第一个女航天员上天了,人间又多了一道美食:刘洋。 这时候,最美女教师似乎已经失去了关注;因为新的消费品又出现了。 每每出现有关注度的人或者事,那么这个人或者这件事,就转化成了一种消费品;精神上的。 刚刚消费完最美女教师,又来开始消费刘洋了。 消费之后,不知道还会剩下一些什么? 最美女教师现在怎么样了?杨利伟现在怎么样了?地沟油现在什么情况了?……反正我觉得已经没他们相关的声音了。 =============================关于博主============================= 博主的主要兴趣是:知识管理;相关兴趣有:语义网、机电及DIY、哲学与心理、信息安全、科幻等。 我的常用博客在科学网 (访问可点链接,下同); 新浪微博是@outcrop ,欢迎互粉;建了一个超级QQ群:17662971,希望能闲聊无白丁,欢迎加入;自己打理着一个 机电工程师 小网站,欢迎来玩。最近在科学网关注“ 科学网大学 ”,欢迎加入 科学网大学群组 讨论、尝试。
个人分类: 科技八卦|4267 次阅读|46 个评论
减肥与消费
热度 2 smallland 2012-5-12 14:58
从动物的进化历史看,生存是基本手段,而生殖是终极目标。当生存成问题,动物一般会暂时忽略其生物学使命而只顾追求眼前的物质利益。所谓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许多人仍脱不了这样的宿命。 研 究人类消费心理的学者发现,人在饥饿时,不光喜欢买过剩的食品,也会影响其整个消费观,会冲动地购买一些根本没用的东西。也就是说,人在饥饿时,就会忽略 长远的规划,只顾眼前利益。从这样的研究看,减肥或许还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因为消费是经济发展的最终动力。在现代物质文明下,特别是发达国家或地区,消 费不仅仅是为了满足食欲和生存必需,购买没用的东西是消费的重要部分。 从另一个角度看, 饥饿可能给人一种身处恶劣环境的原始判断,这样,雌性就可能更加倾向于接受更多的短期交配机会,因为原始的判断可能降低她对雄性的挑剔。所以说,雌性的 减肥可能有利于短期交配关系的发生和发展。从进化功能看,雌性的两种饥饿是存在相关的,当然,雄性的这种关系则是负相关,即,饥饿会促使雄性首先觅食,而不是交配。
2591 次阅读|4 个评论
从1980年到2010年全球天然气消费增加了一倍
热度 1 毛宁波 2012-4-13 08:07
从1980年到2010年全球天然气消费增加了一倍
http://www.eia.gov/todayinenergy/detail.cfm?id=5810
个人分类: 世界能源|3491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悲观经济学家:中国经济崩盘在即?
热度 2 miran 2012-4-9 17:39
[转载]悲观经济学家:中国经济崩盘在即?
2012年 04月 09日 08:42 悲观经济学家:中国经济崩盘在即? 悲观经济学家:中国经济崩盘在即? 悲观经济学家:中国经济崩盘在即? 华尔街日报中文版 沃尔克(Jim Walker) http://cn.wsj.com/gb/20120409/bch084405.asp?source=mostpopular 在 一位经济学家看来,中国的消费热即将结束。他这种与主流相悖的观点认为,中国经济不仅不会增长,可能还会收缩,中国即将迎来一个通货紧缩和支出下降的时代。 沃尔克(Jim Walker) 沃尔克(Jim Walker)是总部位于香港的经济研究公司Asianomics的创始人兼董事总经理。在他看来,那些押注于于中国消费崛起的投资目前正面临着现实的考验。此类投资涉及范围广泛,不仅包括澳大利亚矿企,还包括奢侈手袋制造商,甚至是苹果手机iPhone等等。 虽然很多分析人士近年来大赞中国日益扩大的内需,但沃尔克认为中国消费者不太可能表现出太多韧性,因为中国经济目前呈走软趋势,而宽松信贷这张牌也已经打出。 沃尔克说,我们这种有违主流观点的判断认为,在当前状况有所改变之前,应当作空或减持消费类投资。 MarketWatch上个月就中国经济前景这一问题调查了全球19位主要的投资经理和经纪人,沃尔克是其中最悲观的。 沃尔克曾是经纪公司里昂证券(CLSA)的首席经济学家,也是受访经济学家中预测中国经济未来三年将出现硬着陆的小众人群。 在沃尔克看来,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年增长率将放缓至4%,而经通胀因素调整后的实际GDP增长率将接近持平。而且,他也不排除中国经济出现更严重的放缓局面。 沃尔克说,他并不认为中国经济出现萎缩是完全不可能的事。 阶段性放缓 沃尔克说,部分经济领域会逐渐感受到经济的全面下滑,但中国经济中更广泛的领域已经开始失速。从官方数据中可能会看到未来六个月中国经济形势急剧恶化的迹象。 沃尔克认为,水泥企业和房地产开发商都属于这类一类企业,在经济开始持续进一步下滑之前,这类企业会呈现出一定弹性,原因是早先的预售房产项目可为其提供缓冲。 不过沃尔克说,这类企业中的许多公司最终都逃不过倒闭且被整合的命运。 沃尔克说,房地产和基础设施带动的经济增长即将结束。 沃尔克所追随的是备受争议的奥地利经济学派。他说,正在上演的这一幕是正常商业周期的一部分,在此过程中,商业活动的萎缩和投资都不得不被冲销。 沃尔克认为,低利率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中国这种前所未有却暗藏问题的大规模投资,而政府也不太可能出台另一项刺激计划,这是因为中国已经出现了建设过剩,其中就包括像机场这样的交通运输项目等。 沃尔克说,上次出台刺激计划很容易,因为那时只需要建房屋和基础设施。他指的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时,中国政府为保护中国经济不受影响而提供的庞大信贷刺激计划。 沃尔克说,但这次就不一样了,中国经济系统中有太多分配不当的资本,因此难以对新项目进行融资。 关注企业和贸易伙伴 沃尔克表示他将留意分析师的业绩预期,来进一步判断当前减速的程度。 尽管有前一季度数据作为参考,但分析师在预测中国大企业去年第四季度业绩时仍过于乐观。 沃尔克说,这说明中国经济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中国经济的疲软超过了人们所愿意承认的程度。 汽车销售或钢铁产量数据也有可能显示经济减速的趋势。 沃尔克建议投资者避开那些在中国大陆有大量业务的公司,其中包括推土机生产商和建筑设备生产商。 同样也应避开间接反映中国经济增长状况的市场,其中包括韩国、台湾等亚洲地区贸易伙伴,以及巴西和澳大利亚等以大宗商品为重的市场。 但沃尔克对中国大型公司的看法比较乐观。他说,从很多赴港上市公司的行情来看,它们的股价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对经济减速的担忧。 他认为中国石油(PetroChina Co.)和中国移动(China Mobile Ltd.)这两家国有企业的估值显得比较合理。 实际上并不连贯的增长 对中国表面上连续不断的经济增长,沃尔克也表示怀疑。数据显示,自70年代改革以来中国经济年均增长速度超过9%。 他说,这种不间断的增长可能是官方统计数据掩盖以往低迷时期的结果。他相信90年代早期实际上发生过衰退,并给中国银行系统造成了极大冲击。 沃尔克说,后来的数据显示,到90年代中期,中国银行业的不良资产规模已经相当于资产负债表的25%到40%,远超过英国和美国在大萧条时期的水平。 沃尔克说,对于那些觉得中国经济不可能有周期的人来说,他预计将发生的通货紧缩可能会出乎他们意料。 虽然沃尔克对中国经济的预测并不符合主流观点,但却与一些基金经理不谋而合,这其中就包括Eclectica Asset Management的亨得利(Hugh Hendry)。 亨得利2月份对《巴伦周刊》(Barron’s)说,他相信中国即将出现硬着陆,他正根据这种预期在日本进行与信贷相关的复杂投资。 亨得利看空中国的原因之一在于,公共部门所引导的投资流动令人担忧。这些投资以牺牲储户利益为代价,不遵循利益最大化原则。 Chris Oliver 本文译自MarketWatch ____ 推荐博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文地理与摄影系列: 西域 摄影作品之二 : 图片集锦 精选 《魅力西域》摄影展入选作品之一 : 图片集锦 精选 现代诗歌系列: 【 现代 诗歌】 【 现代 诗歌】 电影鉴赏系列: 电影鉴赏 : 《危险方法》荣格与弗洛伊德的决裂之精神分析学 ; 电影鉴赏《卑鄙的我》:萝莉与大坏蛋奶爸的故事 ; 电影鉴赏 : 《巴黎野玫瑰 》影片赏析; 电影鉴 赏 : 《开往春天的地铁》影片赏析 ; 社会与时政系列: 重 - 庆 事 - 件的成 - 因 - 和 - 走 - 向 ; 大败局:提振、猫腻、公子、剥削、官二代、昏庸、腐败 ; 中国 “ 裸 - 官 ” 报告出炉, “ 太 - 子奶 ” 全面爆发 ; 权力资本结盟牺牲民众利益造就行业性暴富 ; 集体世袭的中国高层:藉助权力赚取财富 ; 看不懂的农村 : 豫北老家农村见闻 ; 发条橙子 : 传说中的暴力亡命 “ 哥 ” 几则 ; 大败局:中国式尊严 ; ž 中国腐败新变向: 向三权( 权钱、权色、权权) 交易的转化与演变 ž 天涯杂谈: 二油裸涨了,官家套套特供了。一周杂谈 ž 二次掠夺?中国空心村土地亟待盘活利用?? 社会文化观察 : ž 打工诗歌的疼痛感:中国现代化进程见证 ž 【诗歌】城市的十字路口 ž 打工诗歌:一种生存的证明 ž 【诗歌】这些年,我携着生存奔跑在路上 ž 是谁制造了郑小琼们? 民工阶层的觉醒与呐喊 ž 屌 丝亚文化之网络群体自嘲进行时
个人分类: 社会观察|157 次阅读|2 个评论
春运大迁徙:推动中国经济滚滚向前
热度 3 yuelugj 2012-1-26 20:41
春运大迁徙:推动中国经济滚滚向前 刘继顺 2012-01-26 据国务院新闻办估计,2012年春节前后40天时间内,将有31.58亿人次流动。若按一人次平均花1000元计,则推动内需31580亿元(人民币)。 旅游研究院报告称,2012年春节黄金周期间,中国内地将接待游客1.85亿人次,预计将实现旅游收入1000亿元(人民币),推动内需至少2000亿元。 宅在家中过年的数亿人,若每人平均消费1000元,差不多万把亿元!怪不得许多小商小贩,仅靠春节一把,一年的生计就不成问题了!“十二月小虾当草鱼”,就是春节消费的真实写照! “有钱无钱,回家过年”,成为了中华民族的共识!不管回家的路是多么的艰难,不管平时生活是多么的节俭,不管是功成还是名败,春节消费绝对不能含糊,不会吝啬!鞭炮是要放的,红包是要给的,香是要烧的,酒也是要喝的! 外国人看不懂不要紧,因为他们不懂怏怏大国的特色。部分华人媒体也看不懂,跟着嚷嚷!说什么中华民族陋习,为什么大家都要去赶这个时段,去当沙丁鱼,挤上那最末一班车? 他们真的不懂呀!中国许多到外地打工谋生/求学者,抛家或离子或离妻或离父母,有的一年仅有春节一次才能与家友相聚,享享团圆之幸福,尽尽儿女之孝心,管管子女之成长,行行周公之礼仪,侃侃颠沛之悲喜。不回家,成吗?! 为什么中国经济一枝独秀?为什么中国内需是那么旺盛? 是春节呀,是春运大迁徙呀!谁说中国人不消费,看看春节就知道! 正是春运大迁徙,推动了中国经济滚滚向前! 若要推动全球经济发展,就让全球都来过春节吧!
个人分类: 地学人生|4210 次阅读|3 个评论
温室效应:现代女性不加节制的消费很可能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
热度 4 chemicalbond 2011-12-27 11:07
【本文大概会招惹女权运动领袖们的拍砖。 当然,本文只是抛砖引玉,希望感兴趣的读者去搜索整理出更多定量的数据。】 今天是圣诞节次日,也是美国商家们最后一搏的时刻。 由于今年的圣诞节正好是星期天,今天便成了法定的假日,极少有人需要上班,加上一个罕见的暖冬,这无疑给商家增添了更多的顾客。 由于难言之隐,我今天无奈地在商场里面消耗了很多时光。不过,由于突发灵感,我悟出了这个温室效应的最新理论:现代女性不加节制的消费是温室效应的一个重要来源。要是它有些合理因素,哪怕不算原创,【也就是独立的贡献了,呵呵】,这时间也没有白费啊 根据不严格的统计,在这个规模宏大的购物浪潮中,女性显然是绝对的主力军,即使偶尔看到几个男同胞,多数人明显是来3陪的(车夫+提包+付款)。自然,绝大多数商店都是为女性开设的,如时装,化妆品,和其它装饰身体各个部位的各类商品,等等非生活必需品。 在我认识的一些中产收入女性中,很多人是把逛街购物作为业余生活的主体,她们甚至有专门的宽大房间来放置自己大量的衣服,五花八门的鞋子,各种品牌和款式的手提包。。。。。。 她们存放那些商品的物理空间远远超过家里男同胞的(N+1)倍。 美国是典型的西方社会,又是全球最大的经济实体。日常消费对美国的经济是决定性的,近年来一直是占GDP的70%左右... ... 如果温室效应真的是全球气候恶化的主要原因,那么女性朋友们,你们在消费的是否曾想过片刻:这其中也有自己不小的贡献呢?
个人分类: 社会观察|2087 次阅读|8 个评论
发展服务业的两难选择
热度 1 huailu49 2011-11-6 08:20
我们经常听到,要大力发展服务业来增加就业,增加 GDP 中的服务业比重;我们也经常听到,由于中间环节太多,导致药品、蔬菜等商品的零售价格长期居高不下。相信中间商的获利,只要不存在瞒报、偷漏税的情节,应当都是与服务业增加值呈正相关的,中间商获利越多,服务业增加值想必也越高,服务业增加值在 GDP 中所占的比重也可能越大。然而这样的服务业比重,无疑又会与广大消费者的利益发生冲突。看来,这就是发展服务业,尤其是生活服务业的两难选择吧。
个人分类: 产业结构|3652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奥巴马总统度假消费150万美元招批评
xupeiyang 2010-12-31 10:55
奥巴马夏威夷假期花费150万美元(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2月31日09:28 中国新闻网 奥巴马在夏威夷领女儿吃冰激凌 奥巴马在夏威夷租用的冬季白宫   中新网12月31日电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美国总统奥巴马全家在夏威夷的阳光假日已花费了150万美元。   一名夏威夷记者做了简单的估算: 视频:奥巴马夏威夷度假请客吃刨冰 来源:山东电视台《早新闻》 var sinaBokePlayerConfig_o = { container: "p_player", //Div容器的id playerWidth:298, //宽 playerHeight:250, //高 autoLoad: 0, //自动加载 autoPlay: 0, //自动播放 as: 0, //广告 tj:0 //推荐 }; sinaBokePlayerConfig_o.autoLoad = 0; sinaBokePlayerConfig_o.autoPlay = 0; SinaBokePlayer_o.addVars("vid", 44303139); SinaBokePlayer_o.addVars("as", 0); SinaBokePlayer_o.addVars("logo", 0); SinaBokePlayer_o.addVars("pid", 1); SinaBokePlayer_o.addVars("head", 0); SinaBokePlayer_o.addVars("tjAD", 0); SinaBokePlayer_o.addVars("tj", 0); SinaBokePlayer_o.addVars("vblog", 2); SinaBokePlayer_o.addVars("singleRss", "http://video.sina.com.cn/iframe/fourlists/p/news/w/v/2010-12-29/085061222157.xml"); SinaBokePlayer_o.showFlashPlayer();   63,000美元:第一夫人及其女儿飞往夏威夷的机票费用   1,000,000美元:奥巴马乘坐其总统专机空军一号的费用   38,000美元:奥巴马在夏威夷海岸租的冬季白宫费用   16,000美元:美国特工及海军海豹突击队的海滨住处租金   134,000美元:24名白宫官员的Moana Hotel酒店费用   251,000美元:警方的加班费   10,000美元:时刻待命的救护车费用   以上所列的清单中还不包括提前前往夏威夷的白宫官员及特工的交通等费用,这笔费用预计为3万多美元。   奥巴马大手笔度假招来不少批评的声音。而白宫目前对本次的总统度假消费不予置评。一名发言人称,这次的消费与之前的总统度假消费相比,是在合理范围之内的。   奥巴马当地时间29日宣布将延长假期,直到下周一才返回。
个人分类: 国际外交|1768 次阅读|0 个评论
留美札记-银行开户与刷卡消费
lxchencn 2010-12-23 21:12
第五篇 银行开户与刷卡消费 先去美国社会安全局申请社会安全号 (social security number,SSN), 相当于中国的户口档案号码 , 数据库是联网和共享的 , 不管你迁移到任何地方 , 这个号码都是唯一的 , 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政府权威号码 , 表明你已经在政府记录了基本个人信息 , 可以查找到个人的住址 、雇主、联系方式、是否美国居民等信息 , 在很多社会活动中都需要填写社会安全号 , 比如报税、考驾照、买保险、上学、买车、贷款、网上购物缴费等 , 先在社会安全局的网站上查到住处附近的一个办事处 , 带上护照、 DS-2019 表、租房合同等资料 , 在进门处先领一个排队号 , 在办事大厅等候 , 当叫到你的号码时再到办事窗口去 , 一个中年女公务员接待我 , 把我的资料复印了一份 , 告诉我会寄给我社会安全号卡 , 是免费办理 , 约两个星期收到社会安全局的信告知约 2 个星期内会办好 , 又过一个星期收到了社会安全号卡 , 我的感觉是简单快捷、程序清楚 . 带上护照、社会安全号、租房合同、 DS-2019 表等去上班附近的 Bank of America 办理银行开户手续 , 先在银行的面谈处签字约谈 , 填上到的时间、办理事由 , 面谈轮到我时一个工作人员会叫我 , 是一个年轻的女工作人员接待我 , 告诉她我是来办理新开户的 , 她很热情的表示欢迎 , 让我填上一些表格 , 我填的部分比较简单 , 就是一些基本信息 , 但表格的说明非常详细 , 我现在也没有去看完和弄清楚 , 都签署名字 , 我一份 , 银行留一份 , 银行工作人员把每份表格的意思向我解释了一遍 , 虽然我听了半懂不懂 , 只好点头了事 , 还照了像 , 很快就拿到了有我照片的银行信用卡 , 上面有卡号、有效期、确认号 , 这些数据在以后的网络支付时是要用的 , 随后寄来了有我姓名地址的支票本 , 都是免费的 , 本来介绍我去开户 , 介绍人和我都有点开户奖励的 , 但由于没有及时去办理和介绍人离开了 , 这个费用就为银行节省了 . 有了这个卡 , 可以在银行里存取钱、 ATM 机上取钱、刷卡消费、网上购物等 , 后来再把工资每月自动转到卡上 , 免了每月拿支票和存储手续了 . 巧的是因为是 Bank of America 银行卡去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参观时还享受一次免费参观的优惠 . 有了银行卡 , 去买菜、商店购物等象美国人一样都刷卡消费了 , 购买电话卡、安装网络都是网络支付的 , 方便简单 , 准备买一个笔记本电脑 , 先到 DELL 电脑公司网站查好型号 , 按网络购买程序填写好购买清单 , 用信用卡网络支付 , 三天就收到了从公司快递寄来的笔记本电脑了 , 再把购买清单等资料寄回公司 , 不久还真收到了公司承诺的购买返还款 250 美元 , 电脑实际只付 500 美元 , 这是第一次在美国体验购物返款 , 还有返还全部购买款的 , 等于是全部免费 , 但其商业用意不太明白 , 也许是广告或增加周转资金 ? 美国还真有免费午餐 , 也感叹美国的商业之发达和做生意之精 , 作为居家过日子 , 经常关注广告也是一个节支持家的好办法 , 在国内对广告的认可不高 , 因此 , 在这里也很少去认真看看广告 , 省钱的机会可能也错过不少的 .
个人分类: 未分类|4485 次阅读|1 个评论
美国的消费
tarimriver 2010-11-30 23:55
有人讲美国节约,好多人都笑了,咱们没有到过美国,不太知道,但根据文字上的东西,也知些皮毛。研究生态足迹曾经比较时髦过,生态足迹是说人在地球上生存就要消费,就要排泄废物,消费的东西是一定空间的生态系统提供,排泄物的分解也需要一定空间的面积,植物、动物叫生态位,人一定生活标准下占有的地球空间叫生态足迹也叫生态占用。按照美国人的生活标准,全球人生存需要3到4个地球,按照欧洲人的标准也要一个半地球。这说明美国人生活不是节俭的那种。 周围去过美国的人也不少,他们认为,美国人吃饭比中国人节俭,最隆重的招待也就是4菜一汤,中国人只能吃半饱,回去还得啃方便面。但其他方面就不一样了,据说,美国人的房子都是恒温的,全年一个温度,这要不要消耗能源? 美国人开车都是大排量的,因为美国的汽油价格相当于中国10年前的价格。汽车开到几成新就仍了,因为花不了几个月的工资就可以买一辆不错的新车,所以,去美国的中国人或什么国人,多是找这样的车开,电视、家具什么的也可以从街上拣来。
个人分类: 触景生情|3832 次阅读|4 个评论
[转载]中国茶的七宗罪
hjf306 2010-11-29 22:31
  对于中国茶业,我一直知之甚少,之前有朋友向我要有关中国茶业方面的文章,而我一直以不懂而拒之,今日写这篇文章也纯属机缘巧合,出于作业需要才对中国茶业市场有一个盲人看象的认识,其实还是非常不懂。   在我们很多普通中国人的心里,也许一直都还认为,茶叶就是中国人的东西,但是这种犹如天朝上国般的认识和愚昧,的确是我辈为之羞耻的事情。虽然我们明明知道,中国的茶叶有几千年历史,中国的茶文化有几千年的历史,中国的茶品种和产区世界文明,可以说中国就是茶的王国世界茶的帝王,也许很多人还在认为中国的茶技术世界一流,中国的茶文化世界一流,中国的茶出口世界一流,中国的茶产品世界一流   但是我怎么也没有想到,我们这么这个发达国家的领袖,茶产区遍布大江南北,但是茶出口产量却连一个肯尼亚都不如;   但是我怎么也没有想到,我们这个改革开放的经济大国,茶生产历经千年历练,但是茶出口价格竟然连斯里兰卡都不如;   但是我怎么也没有想到,我们这个世界的三大文明古国,茶文化早在宋代便鼎盛非凡,但如今茶文化修养竟然连日本都不如;   作为一个普通的中国人,我真的不敢相信这是事实,但是,此刻我还是要细数我们当前茶业的七宗罪,哪怕这是一个众所周知的事实,我也不怕继续重复地叫嚣,以恶心那些自以为是的人们,也恶心那些不可一世的茶业精英们。   为什么世界第一茶品牌不在中国?可悲: 6.7 万家茶厂不如立顿一家规模   在当今世界公认的三大饮料可乐、咖啡、茶叶中,世界茶叶第一品牌被公认为英国立顿。目前,立顿的红茶,每年的销售额现在已经突破 30 多亿美元,几乎相当于我们目前茶叶农业产值的 70% 。我国现有茶厂 6.7 万家,平均每个茶厂年生产茶叶 20 吨,但总的经营额却不如英国 立顿 一家。   与英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茶叶经营分散,生产方式和生产设备落后,管理水平低下,缺乏领军的龙头企业。另外,标准不统一,好茶叶多,但品牌也多,价格上比较混乱。仅以龙井茶为例,目前就有 300 多个品牌在生产。在市场开拓、营销 FromEMKT.com.cn 和广告宣传等方面也相对落后,与中国茶业现状产生强烈对比的是英国茶业,这就导致我国茶叶出口将受制于人,难以开拓市场。   也许有人说我们中国茶叶名牌很多,非常响亮。如西湖龙井、黄山毛峰、信阳毛尖等,应该说这些品牌是非常响亮的,饱含了地方的文化,享誉全国。但是这些恐怕只能我们叫名茶,还不能称之为名牌。根据相关统计,在我国目前六七万家茶厂中,注册品牌的仅有近 1000 家,但提起名茶品牌,却难以让人脱口而出。业内人士将中国茶的这一现状称之为 有种类、有名茶、无名牌的 有名无 姓 时代 。而且在目前的中国,有一个不容忽视的现状, 95% 以上的企业只有产品没有品牌。比如茶叶,只有龙井、碧螺春、铁观音等产品类别,很少有企业品牌,行业如同一盘散沙,难以做大。 为什么世界第一茶出口不在中国?可怜:偌大的中国不及小小的肯尼亚   茶和茶文化都源于中国南部,继而扩展到全国、周边亚欧国家和美洲等更遥远的大陆。经过几千年的发展,茶叶已经从中国国饮,演变为世界三大饮料之一,与咖啡、可可齐名。    1886 年茶叶出口鼎盛之后,中国茶叶在国际市场的地位几经波折,从主导到微不足道,后又随着新中国的发展,重新登上国际舞台的前列。 1949 年,中国茶叶出口 9900 吨,只占有国际市场贸易量约 2% 的份额。 2008 年,中国茶叶出口 29.7 万吨,创汇 6.82 亿美元,均位居全球第三。虽然有望短时间内有望超越斯里兰卡,名列全球第二位,超过肯尼亚而位居第一也指日可待,但是中国茶的内功修炼还有待时日,前途依然茫茫。   为什么世界第一茶消费不在中国?可叹:几千年修炼不如别人百年修为   从目前来看,一直以来我们认为西方人主要咖啡,在喝茶方面一定没有中国人地道,也没有中国人饮量高。但事实恰恰相反,中国人对茶的认识与消费量还比不上发达国家,中国人均茶叶消费比不上欧洲,调查显示,中国人茶叶消费人均才 500 克,英国人却是我们的 4 倍多。虽然说中国人口基数大,但是从市场成熟度来看,中国茶消费市场越远不如英国。 中国茶产品消费的落后与不成熟主要表现在,一方面从消费人群来说,中国茶消费主流还是以中老年人为主,使得在快生活节奏下的年轻消费者很难有时间细细品味茶;另一方面从消费观念来说,在普通中国消费者心里,喝茶是中老人的事情,与年轻人是格格不入的。这导致很多年轻的中国人,日常并没有饮茶的习惯。所以市场教育和茶文化培养,还有需要做很大的努力。 为什么世界第一茶文化不在中国?可笑:茶的祖宗还不如茶的徒弟高明   茶是 21 世纪最大的绿色饮品,这是世界公认的。中国是世界上栽茶、制茶和饮茶最早的国家,也是茶文化的发源地。饮茶之风的兴盛始于唐朝,至今已有 1200 多年历史。   但如今,日本已经成为了茶文化的第一国都,而我国在茶文化领域,对茶文化的研究与普及,竟然不如日、韩及英国等国家。我们有最早的茶种植及饮用史,有公认的世界上最早的《茶经》,自唐朝起,茶与茶文化才开始传到日本。但如今,我们不仅在茶的种植、加工、营销、茶产品的深度开发上,有许多不如人之处,在深入发掘茶的文化内涵、弘扬茶的 和、敬、清、廉 精神,乃至陶冶人的性情、提高人的文明素养方面,也不如国外一些国家。   为什么世界第一茶标准不在中国?可怕:生产标准竟然掌握在别人手里   当前,农药残留问题是影响我国茶叶出口大幅下降的一个重要原因,日本和欧盟都是重要的茶叶消费国,近年来他们相继实施更为苛刻的标准,包括生产过程标准、卫生标准、农药残留等。同时,有的国家还对我们实行双重标准,致使我们的茶产品出口,在国际市场上困难重重。   虽然这些年我们的茶产业已有长足的进步,但离全面达到这些国际标准尚有距离。以中国标准生产的茶叶不能顺应国际标准的需要,一方面说明我们的茶叶生产标准方面存在缺陷,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国际市场消费的高品质潮流。落后的生产标准和产品品质,使得我们不能更好地参与更高层次的国际竞争,也让我们失去了很多市场机会。 为什么世界第一茶技术不在中国?可气:只会简单加工不懂做精茶产品   在发达国家,基本上以红茶消费为主,即便喝绿茶,绝大多数也是从日本进口的。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副所长江用文指出,我国生产的茶叶基本上是初级产品,深加工产品只占 6% 左右。在日本的茶产业中,深加工产品占到约 1/3 ;欧美国家尽管不种植茶树,但茶叶深加工产业非常发达,有装备和技术一流的茶叶加工厂。这些国家十分重视茶叶新产品开发,近 20 年来袋泡茶消费量由占茶叶总消费量的 2% 上升到 90% 。   以红茶为例,中国红茶的优势在工夫茶,但欧美国家消费的红茶则是口味偏重的红碎茶,习惯及口味延续了几代人,要适应中国红茶,是非常艰难的。但是面对巨大的国际红茶市场,我们既没有进行消费的引导和宣传,也没有结合国际红茶的优势进行技术创新,以更好地发扬中国红茶的优势,同时适应、影响国外消费者的口味。这种落后的体制和思想,导致了中国茶业始终停留在历史,没有创新和革新,让中国的茶业发展停滞不前,也让我们丧失了很多成长的机会。   为什么世界第一茶价格不在中国?可耻:千年茶贸易定价权在别人手里   中国是名副其实的 茶祖宗 ,但中国茶在世界上缺乏影响力和美誉度,导致价格低廉,产、收比例颠倒。中国每年出口茶叶 2830 万吨,占年总产量近 1 / 3 ,在全球排第三。但出口的平均价格却只有每公斤 1.9 美元,折合人民币才不到 14 块钱,平均茶价比印度低四成,比斯里兰卡低六成。并以销往非洲等第三世界国家为主。而在这里面,要包含采茶、包装、运输等很多劳动力,所以基本挣不到钱。茶叶界有一句无可奈何的话, 好茶留给自己喝 ,完全是因为在国际上卖不到价钱。     也许看完了这七宗罪,你还不相信,但是我们不得不面对这种现实。虽然皇帝美丽的新衣听起来的确好看,但看起来未必那么斯文,所以我们必须血淋淋地去面对这样的现实和尴尬。其实,我们引以为傲的所有的东西其实都值得质疑,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贝最后我们却留给了历史, 100 年前我们的大清帝国还依靠茶实现了贸易逆差,并且征服了号称日不落的大不列颠帝国, 100 年后我们的茶叶出口主力竟然在亚非拉第三世界,从世界最强走向世界最弱,历史跟我们开了一个大大的玩笑,而我们这些愚民们却还沾沾自喜,以世界茶业产量第一自居,并以世界茶宗自欺欺人。我不知道这是一种怎样的罪过,或者是一种何等的公德,毕竟我们将茶这种 21 世纪健康饮料推向了全世界。
个人分类: 茶道感悟|2744 次阅读|0 个评论
城镇居民自费旅游的地区差距研究
yuliping 2010-11-26 23:10
本文发表于2007.4《价格理论与实践》,作者唐步龙,俞立平 本文分析了我国城镇居民自费旅游消费支出的地区差距及其影响因素, 发现地理及交通因素对居民旅游有一定的影响, 而居民旅游消费支出与可支配收入及地区生产总值关系不大。目前居民旅游消费呈现出某种刚性, 旅游消费仍然处于初级阶段。 2010.11.26 俞立平于宁波 论文
个人分类: 技术经济|3750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国式炫富消费国外遇挫记
gongshiliang 2010-11-20 20:57
中国式炫富消费国外遇挫记 几个同胞,到巴黎一家高档酒吧泡吧,因为点了一款名贵的红酒,而且每人来一支,竟被老板赶了出来。他们莫名其妙:你卖你的,我买我的,这么大的生意不做,你还开什么店! 这是为什么?我猜,是破坏了老外的规矩老外没有那种一人一支的包干喝法。但我总觉得,酒吧老板没有必要发那么大的火。不懂规矩?告诉客人规矩该怎样遵守就是了。假如酒吧老板到咱们这里吃烤鸭,把薄饼卷在鸭皮里面吃,难道我们还能把他赶出去不成? 不就是一桩买卖嘛,他们怎么管得那么宽?有些人的愤愤不平,是可以理解的。 如果问题仅仅出在逾矩与否,好办,下不为例还来得及。中国客人不是也已习惯往替他拉门的外国门童手里塞点小费吗?但我以为,其中肯定有更深层次的文化纠结和冲突。 为了不抽象地把自己并没有彻底想通的道理来影响读者,我希望用以下一桩也不令人愉快的买表事件,来引发大家的思考有个在瑞士留学的中国女孩,受朋友之托去百达翡丽旗舰店购买一款手表。店员竟拿出一张长长的购买申请表格让她填写,涉及购买者姓名、国籍、年龄、联系方式和购买原因及款式、出厂日期等等。店员说:填好表格后,我会及时把它存入客户档案,尽快帮您参加公司的再次审核。通过审核后,您所要买的手表会在一年到三年内送到您手里。女孩嫌其麻烦,便转到江诗丹顿专卖店。她问店员他们是否有和百达翡丽一样的繁琐程序。店员微笑地收起刚想发出的表格,说:抱歉,请坚持选择您喜欢的品牌!在确认朋友决定购买一块普通的百达翡丽飞轮手表后,女孩再次来到百达翡丽旗舰店,在交出填好的表格时,店员问道:不好意思,您知道百达翡丽飞轮手表的特点是什么吗?这也是申请购表的必要条件之一闻此言,女孩差点晕倒!自然,手表也没买成。 后来,女孩就此事求教于艾利克教授:为什么买块表也要诸多繁琐的程序?这无非就是个交易嘛!教授不作解释,径带女孩前往一个看起来颇有历史的制表手工作坊。在目睹一位白发苍苍的技师如何精心雕刻一个全鎏金的镂空表盘后,女孩终于明白:每一块手工制作的表,都是可遇不可求的艺术品,如果盲目地选择顾客,是对这精美工艺的亵渎! 是不是花了大价钱购买别人的劳动成果就算尊重别人的劳动?看来没有那么简单。 不少中国的富翁、准富翁,乃至伪富翁,以拥有国外名牌奢侈品为荣,见到就下手(包括受人之托),至于适不适合自己,不可能管也管不了那么多。这种消费习惯,传递出的正是那个女孩秉持的这无非就是个交易嘛的理念。它所导致的恶果,就是每人一支拉菲、一下子买几块劳力士、一人买十几只爱玛仕那样令老外目瞪口呆的疯狂举动。这是以炫富为特征的消费一定会有的方式。老外之所以看不懂,是因为那些买家丧失了理性;之所以愤怒,是因为那些买家完全只着眼于商品所标签的等级而对其内在的精美工艺表现出的冷漠。这都是不能接受的。其实在中国,也有非常计较买家对于商品的态度的人,比如情愿将书画作品贱价卖给懂行的买家而不肯高价售予无知的顾客。道理是一样的:只有懂行的买家才会对人类劳动和智慧显示出由内而外的尊重! 商品是有生命的,但它只活在欣赏它、懂得合理使用它的人身上。而把购买蕴含艺术创作元素的商品过程仅仅看作是一种简单的交易,是极不成熟的、暴发户式的消费理念,理所当然地要被别人看轻或拒绝。 许多看似完成其实并没有完成的交易,正在考验消费能力旺盛的中国消费者的内在素质。有鉴于此,那些喜欢以中国式消费习惯拉动内需,或带到国外发扬光大的人,能不敛乎? 【 作者:西坡;转引自《新民晚报》 2010-11-20-B6 版,原文题没有完成的交易】
个人分类: 自说自话|3187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谢国忠:未来五年大城市房价平均跌一半
dnastar 2010-10-2 17:51
【财新网】(专栏作家 谢国忠)又到了吃大闸蟹的季节。   煮螃蟹,首先你把蟹放在冷水锅中,它们会觉得又回到了湖里,浑然不觉危险。然后,盖下沉重的锅盖,开火。这时,你可以听见它们抓挠锅壁的声音,开始轻,然后拼命挣扎,然后轻,再后就偃旗息鼓了。几分钟后,你打开锅盖,蟹壳已成金黄。这时,你就可以蘸着醋姜,享受美味了。   现在,中国的炒房人就像在冷水锅中的螃蟹。他们感觉很好,会时不时地伸伸腿。看不到任何危险。殊不知,自己已经被人盖上锅盖、下面点上了火。马上就要被煮熟了,却尚未发觉。   今年4月,我告诉过读者,楼市泡沫即将破灭时,就会通知大家。现在,楼市已经见顶。在今年余下的时间内,它将逐步下跌。到2012年,人民币升值预期可能会逆转,资本会流出,届时楼市会加速下跌。   中国已进入房地产熊市,将持续五年时间。大城市的平均房价很可能会下降一半以上。土地价格将下降更多。在泡沫最大最疯狂的浙江省,价格可能会下降80%甚至更多。    工资与租金   为什么房价会下跌这么多?当泡沫泄气的时候,房价必须下降到工资和投资收益可以支撑的水平。在中国的房地产市场,现在的租金回报率不到3%,它必须回到5%以上,每平方米的单价则不应超过两月的平均工资。   在泡沫时期,准确断言市场顶部是一门艺术。人类跟风投资的弱点是泡沫的助推剂,总到最后时刻才能醒悟。泡沫破裂通常由资本退潮触发。有时,超量供应会超过投机性需求,足以吓跑投机者。多数泡沫是突然破裂的。但也有个别泡沫是逐渐泄漏的。   1997年,外国资金撤出推高了利率,导致香港楼市泡沫破灭,顷刻间,吸光了这个赌场的所有资金。2000年互联网泡沫的破灭,是因为那些上市公司的大股东们手中的股票限售期刚过即大规模抛售,惊醒了投机者。而2007年美国楼市泡沫破灭,是因为次贷到期了,投机者发现还不上钱。    逐渐泄气   房地产泡沫的泄气可以持续很多年。20世纪90年代日经225股票平均指数崩盘后,日本楼市泡沫还膨胀了两年。而且它也不是瞬间破灭的,而是在其后的二十年中,以每年大约8%的速度下跌。台湾受日本影响,房价也在缓慢下跌,直到中国疯狂的投机者复苏了房地产市场。   1998年,中国的房地产泡沫也破灭了。三年内,上海房价下跌了三分之二。广东和海南的烂尾楼随处可见。再近点说,上海的房价从2005年5月至2006年底下跌了三分之一。很多商业区的楼盘甚至下跌了一半。   现在的泡沫始于2007年,由宽松的货币政策和人民币升值预期催生,我原以为,它也会在瞬间破灭。但最近的事态发展改变了我的观点。此次的泡沫可能不会瞬间破灭,而是会慢慢泄气。之前,我以为政府可能会在四季度放松宏观调控,导致房价再次疯涨,泡沫会在2011年下半年或2012年突然破灭。    脱衣秀   政府目前仍然没有放宽二三套房的贷款限制。那些最有潜力的买房者受到了管制,这些买房者其实并没有足够的现金,主要依靠贷款买房,因此,房价不能更上一层楼了。   除了信贷政策,流动性也在收紧。人民币的汇率仿佛是一场脱衣秀。经过多年等待,都没有看到真材实料,对冲基金终于受够了,再也不想等下去了。尽管美国财长盖特纳又一次大声疾呼人民币被低估了,但市场对此已经麻木了。人民币NDF市场并不指望人民币在明年会大幅升值。   这对流入中国的热钱影响极大。存款业的竞争日趋激烈。银行提供的理财产品极像存款,但提供的利息却比央行规定的利息高得多。    经济衰退?   现在中国房地产价格正在慢慢下跌,并将于2012年加快步伐,届时,中国经济也将会受挫。未来十年内,出口、消费和基础设施将会以7%-8%的速度增长。与近年来相比,这个增速相对较慢,但它更有利于提升工资、家庭生活水平和企业利润。   中国人不能用房屋净值贷款来消费。2000多万套空置房的户主们将会越来越穷或是破产。豪车的销售量可能也会减少。但是中产阶级将更具有购买力,因为他们从投机者那里买房的成本会降低。   为了防止房地产泡沫泄气而影响到其他投资领域,政府必须迅速向银行注资。政府有足够的财力和智力这么做。在过去十年,中国拥有强大的楼市和疲软的消费。而未来十年,情况可能刚好相反。   楼市的投机者们就像冷水锅中的大闸蟹,正在挨煮。但是,趁着现在火小、水温低,聪明人还有时间逃出生天。■    (作者为玫瑰石顾问公司董事,经济学家;本文英文版首先发于彭博,财新记者陈璐译)
个人分类: 未分类|1147 次阅读|1 个评论
两岸流行文化的消费与传播
celinehsieh 2010-9-16 14:42
( 2004 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谢慧铃) 【关键词】流行文化 ; 消费 ; 媒体 ; 实践 ; 符码 ; 文化工业 ; 【英文关键词】 popular culture; consumption; media; practice; code; culture industry; 【中文摘要】在信息全球化的时代 , 两岸因为同样的语言、相近的文化 , 使得不同城市居民的面貌看来变得如此相似。人们讨厌庸俗却又害怕落伍 , 追求认同又希望与众不同 , 经由媒介 , 他们掌握流行讯息找到自己的位置 , 透过消费 , 他们藉由流行商品实践时尚生活 , 他们创造、传播、接收、再制流行文化 , 以展现自我与他人的分别。上海、台北作为引领两岸流行文化的城市 , 这两大城市中的居民 , 尤其是青少年 , 他们嗅觉灵敏甚至焦虑落伍 , 以传播学的视角来观察 , 流行文化作为一种社会现象 , 无庸置疑的媒介扮演着推波助澜的角色 , 有关于媒介与流行文化消费的议题在西方早已受到关注 , 在因特网发达的信息环境下 , 纵使中国已经逐渐跟上全球化的脚步 , 但是传播界有关跨地域的次文化研究仍旧不足 , 尤其在两岸流行文化讯息几乎已经同步的情况之下 , 有关于媒介效果的研究应该有助于对整个大中华媒体市场的深入了解。本论文基于文化研究的精神 , 将流行文化细分三个区块 : 外貌───服装与身体、娱乐───流行歌曲与电视剧、休闲───购物与旅游 , 个别定性分析与青少年媒介使用的关系 , 并以定量的调查作为分析左证并作出总结讨论。 【英文摘要】 In the great era of information globalization,citizens in Mainland China and Taiwan are bearing more and more resemblance due to being nurtured by the homologicai language and cultures. People loath philistinism but fear to be outdated.They pursue identity whereas wish to be larruping.Through media,they hold latest information and define themselves;via oorisiAiYiption, they follow the mode and experience fashion.They create,spread,accept and reproduce popular cultures therefore distinguish themsel... 【 DOI 】 CNKI:CDMD:1.2004.139338 下载: http://dlib.cnki.net/kns50/detail.aspx?QueryID=17CurRec=1
个人分类: 媒体报导|3066 次阅读|1 个评论
麻烦的现代化
phd9992000 2010-9-7 10:01
为便于信息化管理,学校开始更换校园卡。 家属区的消费,例如水,电,暖气,借阅图书,看病医疗,统统在卡上进行。一卡在手,校内无碍。确实是件好事。 但因为设施点的分布以及数量太少,也带来了诸多麻烦。当然卡丢了更麻烦。 例如,家里要买水电,先要到一个地方充上钱,然后再换个地方买。因为校园很大,跑起来实在麻烦。-------就不能在一个地方办理完? 用卡买教材。发现不合适想退掉:不行--------因为卡没有这个功能。令人苦笑不得。 卡是为人服务的,而不是人围着卡转。实现信息化、现代化,人为卡役,这是否是应当追求的现代化? 还有设备的维护问题。这些电子设备经常出故障,导致不能正常使用。特别是银行的取款机。时间长了,总结出一条经验:如果没有人排队,千万别高兴得以为你可以第一个办理,反而是机器出故障,事情办不成了。此经验屡试不爽。 现代化确实方便,但需要一定程度的加大投入,并且注重日常维护。和做教师一样,最重要的是责任心,学识倒在其次。
2252 次阅读|1 个评论
资本主义总公式的推导
fanxiaoyingz 2010-7-11 14:56
资本主义总公式的推导 首先来推导资本主义总公式,第一步来推导生产领域的公式: 假设有某个产品,其生产厂家有 P 个,第 i 个生产厂家的每个该商品的剩余价值为 M i ,该厂每年生产的该产品数量为 N i ,那么该产品每年生产的数量 S 为 S=N 1 +N 2 +N 3 +.........N i +......N P ............................... 公式 1 用求和公式就是 S= N i (i=1~p) .......................... 公式 2 所生产的剩余价值总和 M 总 为 M 总 = N 1 M 1 +N 2 M 2 +.........+N i M i +......N P M p ......................... 公式 3 用求和公式就是 M 总 = N i M i (i=1~p) ........................ 公式 4 以上公式, . 公式 1 和公式 2 等价,公式 3 和公式 4 等价,仅仅是书写形式不同而已。 假设某个行业一共生产 T 中商品,每一种商品的生产公式都和公式 1 和公式 3 相同。那么这个行业总商品量公式 S 行总 就是 S 行总 =N 11 +N 12 +N 13 +.........N 1i +......N 1p +...... +N i1 +N i2 +N i3 +.........N ii +......N iP + ........... +N t1 +N t2 +N t3 +.........N ti +......N tP = N i (i=1~tp) .................... 公式 5 那么这个行业总剩余价值公式 M 行总 就是 M 行总 =N 11 M 11 +N 12 M 12 +.........+N 1i M 1i +......N 1p M 1p + +N i1 M i1 +N i2 M i2 +.........+N ii M ii +......N iP M ip + N t1 M t1 +N t2 M t2 +.........+N ti M ti +......N tP M tp = N i M i (i=1~tp) ......................... 公式 6 那么再假设,一个国家(或者说一个市场经济体)中有 F 个行业,每一个行业的商品生产都符合公式 5 ,其剩余价值都附和公式 6 ,那么整个市场经济体生产的总商品数量为 S 国 = N i (i=1~ftp) ................... 公式 7 整个市场经济体生产的总剩余价值为 M 国 = N i M i (i=1~ftp) ...................... 公式 8 其实以上公式并不复杂,仅仅是把商品数量相加,把每个商品生产的剩余价值相加。只不过使用了连加符号而已。 第二步推导消费领域的公式 生产的目的是为了消费,生产的商品能不能兑现为新增加的资本主要在于能不能全部销售掉。而消费的规律和生产的规律是完全不同的。西方经济学认为消费需求是由商品的自身价值、消费者的收入水平、关联商品的价格、消费偏好和价格预期等五个方面决定的。但是我发现,消费本质上是个物理概念,与以上五点的关系并不大,而是最终决定于一个消费常数,不同消费者的消费常数有一定的差别,这些差别范围从十分位到数十倍之间,所以所有消费常数的集合构成一个消费区间,一个商品的消费区间是固定不变的,是个和生产没有关系的自然函数。 例如,一个人一年需要多少粮食呢?一个小孩和老人,他们的消费量很小,一天大约吃二两粮食,即 0.1 公斤,那么一年消费量就是 37 公斤。而一个钢铁工人,每天吃 1.3 公斤粮食,粮食年消费量为 475 公斤粮食。所以粮食最低值和最高值之间就是粮食的消费区间,粮食消费量在 37 475 公斤之间,在此区间内应该有一个平均值,中国人的这个平均值大约是 200 公斤。中国有 13.8 亿人,所以,当中国的粮食产量超过 13.8 475=6555 亿公斤时,粮食出现绝对过剩,当粮食产量不足 13.8 37=510.6 亿公斤时,粮食出现绝对不足(意味着全国人都要饿死),而当粮食产量超过 13.8 200=2760 亿公斤时,中国人达到了温饱水平,粮食产量出现相对过剩。而粮食产量在 510.6 4140 之间时,粮食产量是相对不足。 在中国历史上, 1929 年至 1931 年北方大旱,出现了粮食的绝对不足,中国有近一千万人饿死,而解放后到 1990 年前后,中国的粮食一直是相对不足,中国就一直有乞丐和饥饿的人。而在最近 20 年之内,中国生产的粮食也是只有几年是相对过剩的,基本没有出现粮食绝对过剩的现象。 这里必需增加一个新概念理想平均值:就是说如果让全国所有人都吃饱,那么每年每人平均消费的粮食是一个固定值 理 ,那么 就是 理想平均值。除此之外就存在每年实际平均消费值 i 。 从以上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消费需求的大小决定于需求区间,需求区间包括最小值、最大值、实际平均值和理想平均值等系列概念组成。 第二,在消费区间最低要求以下,消费多数是刚性需求。 第三,在消费区间之内消费是软需求,人们可以通过节约开支、控制需求、使用替代品来抑制需求,也可以通过奢侈消费、超前消费增加需求。在这个区间内的消费符合西方经济学所描述的需求曲线,而在此之外基本不符合。 第四,在消费区间之内的消费可以有一个消费平均值。这个平均值是社会消费水平的反映,但是这个平均值和理想平均值并不一定完全相同。例如粮食,当 i 小于 理 的时候说明社会整体处在饥饿状态,粮食产量是总体不足的,当 i 大于 理 的时候说明总供给大于总需求,粮食生产是充足的; 第五,消费的这些性状是由消费者的物理属性决定的,与生产没有直接的关系。 所以,我把某种商品消费的这种自然的数量(消费需求的大小)称为消费值(暂时这样叫吧),用代号 R 表示,而把其它指标例如最小值、最大值、实际平均值和理想平均值,用 R min , R max , R tver , R 理 表示。这样就可以用以上概念来描述消费公式了。 假定,一个消费单位,这个消费单位可以是一个村子、一个乡、一个县,一个省,一个地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总之是一个相对封闭的市场。这个消费单位的总人数为 W ,那么这个消费单位每年所消耗的商品数量的最小数量为W R min , 每年所消耗的商品数量的最大数量为W R max , 每年所消耗的商品数量的实际数量为W R tver , 每年所消耗的某商品数量的剩余价值为M 均 W R 理 。 M 均 表示该商品的全社会所提供的平均剩余价值。 其中 M 均 = M 总 /S= N i M i / N i ........................... 公式 9 那么,这个消费单位为市场所提供的剩余价值就是 M 均 W R 理 。单个商品提供的剩余价值就是 M i ,单个人提供的剩余价值量就是 M j R i 。而全部消费者提供的总剩余价值量是 M j R j (j=1~w) 。理论上 M j R j =M 均 W R 均 这样,当生产的商品能够全部销售的时候,该商品的生产销售总公式就是: M 均 W R 理 N i M i M j R j (i=1~p,j=1~w) ................... 公式 10 而行业的总的销售生产总公式就是各个商品本性所决定的销售数量和生产数量的平衡体。 假定某个行业有 T 种商品,那么每一个商品的消费常数为R 1 R 2 ...... R T ( 由R Tmin ,R Tmax ,R Ttver ,R T理 组成)。每一种商品的平均剩余价值为M 均 1 , M 均 2 , .......... M 均 T , 那么该行业总的商品剩余价值为 W M 均 j R j 。 这样,行业生产销售总公式就是: W M 均 j R j = N i M i M j R j (i=1~tp,j=1~tw) ..................... 公式 11 同样的道理,整个国民经济的生产消费总公式就是: W M 均 j R j = N i M i M j R j (i=1~ftp,j=1~ftw) ............. 公式 12 公式 12 的本质就是资本主义发展总公式,我把它简称为资本主义发展总公式,因为资本主义的经济制度、科技制度、政治制度和文化制度归根结底都来自于这个公式,它表明了资本主义国家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本质。 在这个公式中 p 是某商品的工厂数量, t 是谋行业的商品种类, f 是该国家的所有行业部门, W 是该国人口数量, R i 是谋商品的消费常数, Mi 为单个商品的剩余价值,之所以用 , 而不用 = 是因为公式两边并不是完全平衡的,而且当平衡的时候也是动态平衡,而不是恒等的。
个人分类: 社会科学|5274 次阅读|0 个评论
“信用卡分期付款暗藏陷阱 实际年利率高达12%” ?
lxwang 2010-7-1 17:19
之前发过一篇关于建设银行信用卡分期付款方式的博文,今天上网的时候浏览到这样一则新闻 信用卡分期付款暗藏陷阱 实际年利率高达12%,估计大家都知道信用卡分期付款肯定要付出比实际消费更多的金额,只是没有计算过多付出的这部分如果按照银行利率来说会这么高,或许很多人也不会去管这些,他们看中的就是这份便利,这种提前消费的观念,所以即使他们知道了实际年利率高达12%,也仍然会继续这种消费方式;而有一部分人确实是被银行的宣传所误解了,他们确实没有想到宣传的这么火又这么新潮的消费方式竟然暗藏陷阱,估计他们就不会选择分期付款了。大家或许不知道,信用卡业务是银行最赚钱的业务,所以各个银行都大力推行自己的信用卡,相信现在很多人,不管有没有去用它,自己手里都会有一张甚至更多的信用卡。对于有的人来说,不管当时是为了礼品还是为了给亲朋好友帮忙而办的信用卡成了其负担,他们会为消费几次免年费以及每个月的还款期而头疼苦恼;而有的人使用信用卡是为了积分,岂不知一般上百元的礼品都需要几十万分,也就是说你需要消费几十万才能领取那价值百元的礼品;有的人使用信用卡套现,甚至赚钱,网上也有相关的帖子,说办个十几张信用卡,套出的钱存银行,还款的时候拆东墙补西墙,每年就会赚多少钱,估计会有人去做,但对于更多的人来说,有那份闲心去干这个,不如干点别的来钱更快。我相信还是有一部分人使用起信用卡来还是得心应手的,信用卡确实给其带来了方便,比如使用信用卡订机票,订房间,特别是对于一些每月拿工资的人,确实可以提前消费一些钱等下月工资发了还上就是了。所以,合理合法地使用信用卡是每个人应该去做的,而银行也应该让我们消费的明明白白! 目前各家银行提供的信用卡分期付款期限有3期、6期、9期、12期、18期和24期。持卡人选择的分期期限不同,手续费也不相同。在12期信用卡分期付款业务中,多数银行的月手续费率为消费金额的0.6%。而在手续费的支付方式上,一些银行采取每月支付,如 建设银行 、农业银行等;而另一些银行,比如 工商银行 、 招商银行 则采取一次性支付手续费的方式。 根据测算,若王先生采用分期缴纳手续费的方式,其12次还款金额都应为1072元,这种还款方式的实际年利率高达11.8%;如果王先生采用首期一次性缴纳手续费的方式,他第一次还款金额应为1864元,其余11次还款分别为1000元,这种还款方式的实际年利率高达12.47%。 无论采用上述哪种还款方式,持卡人需要支付的实际年利率都是一年期 商业 贷款5.31%基准利率的两倍以上。 之前发的博文: 现在使用信用卡的人不在少数了,很多人都想着花明天的钱来享受今天的生活,所以分期付款就是很好的方式。近期我就想买一台数码摄像机,以备去参观世博会的时候能拍摄下值得回味的场面,但是其价格昂贵,一次性拿出这么一笔钱来还真是不容易,就想到用信用卡分期付款。我上建行的网站详细查阅了相关的内容,又和客服进行了沟通,对建设银行信用卡分期付款有了一定的了解,告诉大家:比如我买一台5000元的数码摄像机,按照规定,单笔消费超过一千就可以申请分期付款,期数不同,月分期手续费率也不同,这样的话我就可以打电话给信用卡客服申请对这5000元进行分期付款,我可以申请分12个月还清,每个月手续费率是千分之六,所以每月手续费按5000的千分之六收取,也就是30元,这样一来,我每个月需要还5,0000.60%+5,00012=30+416.7=446.7元,即只需每月归还446.7元,而不需再支付其他费用。当然,分期付款肯定要多付出一些的,5000的话要多给银行付5,0000.60%12=360元。注意,如此消费分期付款不同于房贷等,如果你还了几个月以后有钱想申请一次还清的话,需一次性支付剩余各期本金及分期手续费,也就说提前还款仍然要支付各分期的手续费,提前还款和按各分期付款最终付的都是一样多,就没必要提前还款。 其详细办理流程如下: 步骤一:阅读消费分期业务规则; 步骤二:刷卡后至最近一期账单日前2日期间,致电400-820-0588(非400服务区请拨打021-38690588)转人工服务; 步骤三:提出消费分期申请; 我行受理申请后将在2日内处理完毕,审核通过不再另行通知,持卡人直接按照账单列示金额还款即可,审核不通过将以短信方式告知。持卡人也可在2日后致电400-820-0588(非400服务区请拨打021-38690588)查询。
个人分类: 观点评述,社会杂谈|3986 次阅读|0 个评论
旅行社终于惹祸了
lxwang 2010-6-2 23:01
参加旅游团免不了要被迫消费,这已经形成所谓的潜规则,已是不争的事实,不同的只是有的旅行社稍微收敛一些,做的比较隐秘,而有的则明目张胆,正如现在看到的这则新闻容国团队友被逼购物猝死 前乒乓国手在港酿悲剧,新闻中说是一名女无牌导游把他带到珠宝店购物期间,陈佑铭因拒绝购物而与导游争执,之后被导游出言指骂并企图阻止他离开店铺,致陈佑铭气愤心脏病发,送院时证实不治。我之前也参加过几次旅游团,好的一点是没有被如此明目张胆的逼着消费,属于前一种比较隐秘的一类,可能与几次都是参加了研讨会之后再参与所谓的野外考察的因素有关。这也是我们这个行业的特色吧,每次会后都有野外考察,其实就是旅游,最多算是地质旅游。由于一般会议承办单位都比较重视,选的旅游团都比较正规,当然费用也相对来说比较高一些。一般旅游途中,都会被带入当地所谓的比较有特色的专卖特产的店里,然后说这个有多好多好,大多人觉得来一次也不容易,一般都会选择购买,这样大家也还比较容易接受,当然你购买的时候店员都会问你是哪个导游队里的,这作为给导游回扣的凭证。导游团队里购物的人越多,他们拿的回扣也就更多。网上说一般导游带团几乎不挣什么钱,导游的收入一般都是出自这样的回扣里,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但这样明显不合理,谁愿意被逼着消费啊,这样有种上当吃亏的感觉。
个人分类: 观点评述,社会杂谈|3083 次阅读|1 个评论
现在的土豆可真小啊
hongkuan15 2010-5-14 13:56
最近买菜,发现现在的土豆小了很多,今年的新土豆大小与去年差别很大,小了一半吧!一开始我还以为是小土豆呢,卖菜的大妈说今年产的都这样! 如此大的差别是怎么造成的呢?前不久,南方大旱,这几天又涝了,北方受冷了,新疆还闹了洪水,菜长不好那是肯定的,没法子不涨价! 可是实际情况是因为天气原因吗? 不得而知
个人分类: 未分类|3093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三代中国青年生活调查显示:"80后"生存压力最大
hjf306 2010-5-6 21:29
  70后是职场拼命三郎,加班从不对老板sayno(说不),80后认为离婚和结婚一样值得庆祝,90后初吻发生在中学而初夜希望发生在结婚之后近日,共青团广州市委对广州不同阶层的上世纪70、80、90年代出生的青年,做了一次生活态度大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工作观、消费观、爱情观、公益观四个方面。该次调查,每个年龄群投放100份问卷,回收反馈率达96%。调查结果显示,这三个年代出生的青年在对重大问题的生活态度和心理特质上都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差别。    工作观: 80后认为加班意味没效率   70后觉得加班体现责任心    调查: 80后尤其抵触加班,高达67%的受访者肯定不会为了工作牺牲节假日休息时间,而且不计较加班酬劳,只有20%的受访者偶尔会把没有完成的工作带回家。   70后堪称职场拼命三郎,56%的受访者表示绝对听从老板命令,71%的受访者经常把没完成的工作带回家,48%的人一定会为了工作牺牲节假日休息时间,而且不计较加班酬劳。   Benny是某知名外企的销售人员,他所在的销售团队一共有19个人,其中7人是80后,12人是70后。他感觉与70后同事最大的差别是:要加班时,他们会爽快地说no problem(没问题),我们就急着编各种不能加班的借口。   Benny认为,加班和小时候被留堂一样,总之是发生在坏孩子身上的事,都令人感到羞愧。他觉得,要加班就是你工作时间内做得不够好。同为80后的Roy则认为,加班不是一种健康的值得提倡的生活方式。以是不是加班来评价员工是不是敬业爱岗,是一种病态的评价方式。   然而,70后程先生却觉得,70后对加班不那么抵触,甚至愿意主动加班,是因为有更强的责任心和集体感。    消费观: 70后老公80后老婆   一个热衷储蓄一个爱花钱    调查: 70后是储蓄狂,65%的受访者认为自己是储蓄达人;57%的80后表示自己是月光族,甚至有13%的受访者坦承自己是透支狂。而90后最热衷于网购,87%的受访者几乎所有东西都以网购方式获得。   80后的生存压力最大,66%的受访者日常最大笔消费是还车贷、房贷,同时,又最讲求享受,当他们获得一大笔奖金时,有57%的人会把奖金花在去一个向往已久的地方旅游。   在3个年龄群中,80后的生存压力最大。80后Benny2008年结婚买房几乎花光了父母及岳父母的所有积蓄,他笑言,即使啃了老,还是要做百万负翁,一百多万元房贷分20年还清,心理压力非常大。   80后也是最讲求享受的。今年28岁的林铭丽是个护士,她的丈夫章晓辉是个公务员,今年35岁。结婚3年多,两人最大的矛盾发生在怎样花钱上。   她花钱如流水,我最相信积谷防饥居安思危。章晓辉说,婚前他就知道太太几乎所有的收入都花在买衣饰、护肤品等方面,婚后,他开始怀疑太太患有网购强迫症,几乎每天都要从网上买点东西,大到暖风机,小到一块肥皂,都从网上买,真是鼠标点一点,花钱不眨眼。林铭丽却认为丈夫太过节俭,这么省多委屈自己呀!她认为,努力工作赚来的钱怎么花都值得。    爱情观: 70后爱以貌取人   80后离婚看得开    调查: 90后感情观最为飘忽,51%的受访者认为在中学阶段发生与异性的初吻比较合适,而认为初夜应发生在婚后的受访者达57%。   80后对离婚最看得开,61%认为离婚和结婚一样值得庆祝。   70后最爱以貌取人,以外貌选择另一半的人高达37%;80后择偶更倾向个性,43%;90后择偶更看重爱心,51%。   刚好三十而立,外企白领王小姐决定离婚。她和丈夫是大学同学,婚龄一年零七个月。为什么偏要把离婚说成是人生的挫折呢?她对问卷上的其中一个选项(离婚是)人生的重大挫折明显反感。她见证过自己父母不愉快却勉强维系婚姻,很傻,为孩子,为父母,都是借口,都是被观念害了。   而38岁的张先生却不赞成王小姐的说法,老一辈,不轻易提离婚,面子、传统观念是一方面,更关键的是,婚姻不是过家家,想玩就玩,不玩就散。张先生与太太结婚将近10年,他坦言,在有摩擦、闹矛盾的时候,也想到过离婚。上有老,下有小,我和妻子是家庭支柱,离婚伤害的何止我们两个?!   我想,不一定要结婚吧!21岁的Kary chow感觉离结婚还有点远,不过,她不讳言体验过初吻了,初吻在高一。    公益观: 70后带着子女做公益: 80后爱做亚运志愿者    调查: 80后最具有行动力,亲身参与公益活动占受访者的53%,而且,最常参与文化传承类与扶孤助残类的公益服务。而90后和70后参与公益活动的方式最主要是捐钱捐物。80后、90后都非常期待成为亚运志愿者,95%的80后受访者表示已报名参加亚运志愿服务。   志愿服务是帮助别人,提升自己的捷径。华师大三学生阿wing说,上大学以后,她积极参加各种社团活动,逐渐认识了志愿服务,从最初探望孤寡,到后来去社区帮助低保家庭孩子辅导作业,再到现在时常和志愿队的朋友组织各种活动,去街头慰问流浪者,给他们放电影等。今年2月,她正式成为一名亚运志愿者。   调查数据表明,70后对公益的热衷程度不及80后、90后。但通过采访,记者了解到,70后的下一代反而带动起父母参与公益的热情。   70后邹小姐时常利用节假日陪女儿探访社区的孤寡老人和低保家庭。邹小姐说,她的初衷是为了让女儿知道,社会上还有很多穷苦的人。形式很简单,但孩子收获到开心,不但学会珍惜,而且还懂得关心别人。而她自己则收获到帮助别人的幸福感。 文章转载于人民网 http://health.people.com.cn/GB/11509738.html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2060 次阅读|1 个评论
由GDP说起,浪子回头金不换
jove20020 2010-5-2 16:33
谈起之前先看看《统计局副局长论GDP局限:不能全面反映社会进步》 ------------------------------------------------------------------------------------------------------------------------------------------------------------------------------------------------------------------------------------------------ 统计局副局长论GDP局限:不能全面反映社会进步 中新网5月1日电 新一期《求是》杂志刊登国家统计局副局长许宪春的文章,详细阐述了GDP这一指标的局限性,列出其诸多“不能”。   文章说,在通常情况下,GDP是反映一国经济增长、经济规模、人均经济发展水平、经济结构和价格总水平变化的一个基础性指标,因而是国际上普遍适用的考察国民经济发展变化的重要工具。正确认识并合理使用这一指标,对于考察和评价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状况具有重要意义。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深入发展,仅凭GDP这一指标来评价国民经济的发展状况,并不能得出全面正确的结论。   GDP不能全面地反映经济发展。首先,GDP没有充分地反映公共服务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政府部门提供的行政服务、公共安全服务、教育服务、医疗卫生服务、环境保护服务等公共服务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GDP核算以市场活动为主体,它衡量经济活动的标准尺度是市场价格,由于政府部门提供的公共服务不存在市场价格,目前国际上通行的做法是利用政府部门提供这些公共服务投入的成本来衡量其价值,而这些投入成本远不能反映这些公共服务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其次,GDP不能反映经济发展的质量差异。不同国家的产品质量、拥有的品牌数量差异很大,尤其是经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具有显著差异;不同国家的技术水平、劳动生产率、资本生产率、资源产出率差异很大;不同国家的排放强度也具有很大的差异。GDP没有反映出这些经济发展质量的差异。   第三,GDP不能准确地反映财富的增长。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它所拥有的财富存量,而不仅仅是当期新增加的财富;一个国家的人民生活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国家的人民所拥有的财富存量,而不仅仅是当期新增加的财富。经济增长质量不高会导致财富的巨大损失和浪费,导致财富存量的减少。在这种情况下,财富存量不能与经济增长率保持同步增长,从而GDP不能准确地反映财富的增长。   第四,GDP没有反映非市场性家务劳动。家务劳动对于人民生活来说是必不可少的。经济发展程度不同的国家,家务劳动的市场化程度截然不同。一般来说,发达国家家务劳动市场化程度比较高,而发展中国家家务劳动市场化程度比较低。不管家务劳动市场化程度高低,这些劳动本身都是存在的,但由于GDP只计算市场化的家务劳动,从而导致经济发展程度不同的国家,其GDP具有一定程度的不可比性。   GDP不能全面地反映社会进步。一是GDP没有充分地反映公共服务在社会进步中的重要作用。由于GDP利用政府部门提供这些公共服务投入的成本来衡量其价值,它没有充分反映这些公共服务在社会进步中的重要作用。二是GDP不能反映就业状况。GDP反映的是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但是它并不涉及多少人参与了这种生产成果的创造活动,更不涉及还有多少人希望参与到生产活动中去,因此,它不能反映一个国家的就业状况。三是GDP不能反映收入分配是否公平合理。GDP是一个生产指标,不是一个收入分配指标,它只是利用这几种收入形式反映生产活动成果,不能完整地反映收入初次分配,更不能反映收入再分配,从而不能反映一个国家收入分配是否公平合理。四是GDP不能反映社会福利改善情况。例如,GDP不能反映社会最低生活保障、失业保障、医疗保障、住房保障的改善情况。   GDP不能反映资源环境的变化。GDP是反映经济发展情况的指标,但是经济发展势必消耗自然资源,也往往对环境产生负面影响,例如消耗土地资源、水资源、森林资源、矿产资源;例如水污染,空气污染、土地污染等,GDP没有反映经济发展所带来的资源消耗成本和环境损失代价。GDP也不能全面地反映人类的自觉行动对自然环境的改善。因此,国际上有人提出绿色GDP的概念,这是一个科学的理念,但实际操作起来很困难。目前,国际上还没有一套成熟的方法计算绿色GDP,还没有一个国家的政府统计部门正式发布绿色GDP数据。   GDP不能全面地反映人民生活水平的变化。一是GDP没有充分地反映行政服务、教育服务、医疗卫生服务等公共服务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作用,从而它不能全面地反映这些公共服务的改善对人民生活水平的影响;二是由于GDP不能反映就业状况、收入分配状况和社会福利状况,从而它不能反映这些方面的社会进步所带来的人民生活状况的改善;三是由于GDP不能反映自然环境的变化,从而它不能反映环境损失和环境改善对人民生活质量的影响。   文章最后强调,不能奢望GDP能够满足方方面面的要求,世界上没有哪一个统计指标能够做到这一点。关键是我们要清楚利用GDP能够做什么,不能够做什么,在它的适用范围内,正确地使用它;在超过GDP适用范围的领域要发挥其他合适的统计指标的作用。 来源 http://finance.sina.com.cn/roll/20100502/08013307730.shtml ------------------------------------------------------------------------------------------------------------------------------------------------------------------------------------------------------------------------------------------------ 终于有人出来说话了,前期这个GDP被炒的飞上天,搞笑的就是各省的GDP总和高于国家统计的,大跃进时代之风又盛行,谁之过,还不是那些一味追求数量而不注重质量的结果,从中国GDP构成来看出现这种现象也是理所当然,尤其国家...万亿信贷投资支撑国家经济建设,重复建设的结果,永无休止,GDP上升也是不可避免,也是小博早期在新浪博文中指出要注重产业结构调整,把注重区域经济建设的规划落实到实处,把改善民生的口号废掉,切实执行可行的战略规划,国家要发展,没有战略规划视野,一样会被国际大国牵着鼻子走,最终将断送中国稳定快速发展的机遇,政府对于金融掌控的无能之举必须要快速转变,合理引导资金去向而非强制限制市场发展,市场发展必有市场的规律,一旦离开游戏规则,则暴毙。 房地产行业也一样,国家虽然屡出重拳,在小博看来,短期意义尚可,要谈长期,则是无能之举。中国成为现在的GDP数量大国,没意义,GDP质量强国才可,GDP的构成要进行调整,要发生质的改变,要摆脱过于依赖房地产行业的弊端,中国的人均GDP低的可怜,即使上升,也是少数人占据大部分资源,而多数人只是被上“虚假”的圣衣,收入也罢,消费也罢,没有什么可炫耀的,中国的等级分布甚是明显,很多人享受不到中国发展所带来的胜利果实,环保,民生,医疗,核心技术的品牌建设,等等,国家引导市场而非强制市场, 小博希望未来中国人民的福利待遇得到一个较大的提升,政府若有心,实现的时间应该不会长,寄予厚望。 所谓浪子回头金不换,就看怎么操作了。
个人分类: 社会现象|978 次阅读|0 个评论
从掠夺后代的资源到直接牺牲后代
panfq 2010-4-27 22:16
到美国的中国人,首先感叹的不是美国人的物质财富,而是其美好的自然生态。 国内近二十年的经济发展,伴随着的是环境污染和破坏。近来的沙漠化、沙尘的侵害大家有目共睹。这里面当然也有历史的因素、自然的因素所带来的生态本身的脆弱和承受力的问题。 其中一个大问题是中国人口众多,一些地方超出了自然环境的承受力。所以即使国人再有钱、再富有,也不能享受美国人的到处是别墅,人人有小汽车的生活。这种生活应该让给乡下人,而不是城里人。这一点必须保持清醒的认识。 我们掠夺了后代的资源,进而要为此付出代价、付出牺牲,因此生活要节俭一些,避免过度的铺张浪费。 提前消费环境资源,掠夺后代的所有,结果是,我们为了自己的生活不得不直接牺牲后代,即计划生育。 所以在美国人面前,我有时说,中国人目前为了环境、为了不致全球气候过早变暖,在作出巨大的牺牲。例如你们美国的商场在免费使用塑料袋,中国的商场早已有偿使用。更为重要的是,看看你们出门时带的孩子,地上跑着一个,怀里抱一个,婴儿推车里一个,哦,看错了,是双层的,下面还有一个;仔细一看,妇人的肚子还在鼓着,过几个月又是一个。中国人哪敢超过一个,超生立马下岗。 一次聚会,旁边的一位美国老人告诉我他有八个孩子。我说,你幸福呀,我们的上代曾经有过八个的记录,但我们这一代只能有一个。孩子让上一代提前生完了。 计划生育的政策为何成为国家的强制政策,因为我们要温饱,就要消耗环境资源,乃至掠夺环境。人口太多不仅破坏后代的生存环境,也直接导致不能生产更多的后代,即牺牲后代。 当然这里面也有社会公平问题,正如美国人人均消耗地球能源高出他国一样,中国一部分先富起来的人们也在大肆消耗着比他人多得多的自然资源和能源。所以需要均衡一下,人人树立起节俭消费、爱惜环境的意识。
个人分类: 科学与技术|3576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国国民储蓄过多,消费不足 诺贝尔经济学家获得者菲尔普斯的看法
xupeiyang 2010-4-15 21:40
在谈到中国国民是否储蓄过多消费不足时,菲尔普斯教授认为由于中美两国消费者的消费习惯不同,不能绝对的说美国人过度消费而中国人消费不足。但不可否认的是,中国国民如果进一步提升消费能力将有利于全球贸易发展,特别是促进美国出口贸易量的增加。 http://news.163.com/10/0415/21/64BEO43900014AED.html
个人分类: 经济问题|1530 次阅读|2 个评论
中国人为什么不消费?首因没钱
xupeiyang 2010-4-13 13:58
  过去十年来,中国一直努力提高居民消费,各种刺激手段频频使出来。然而,中国消费在总体GDP中的比例仍然年复一年地下降。当前中国的居民消费与GDP之比为36%,这一比重自1990年以来下降了近15%。与此相应,中国的总储蓄率从 1996年的36%上升到2007年的51%。 11年中,居民的储蓄从19%提高到22%,仅仅提高了3个百分点,且仍低于同期印度的24%;而政府和企业的储蓄率从17%提高到29%,提高了12个百分点,对总储蓄率增长的贡献高达80%。 http://finance.sina.com.cn/roll/20100412/06527729694.shtml
个人分类: 经济问题|1299 次阅读|0 个评论
用什么样的消费拉动经济增长?
flowerofmay 2010-3-20 10:58
中国经济调结构,保增长。调的结构还应该有消费结构。 应该用有效消费来拉动经济增长,而不是浪费。
个人分类: 先天下之忧而忧|11 次阅读|0 个评论
美国式消费能走多远?
hhanb 2010-3-15 09:53
笔者本人没有到过美国,按说不该对美国人的消费说三道四,可是综合各方面的信息,还是可以对美国式消费窥见一般。别的不说,有几件事情就是人所共知的。比如美国人使用的冰箱是全世界最大的,想必喜欢美国电影的人都一定对此印象深刻,有的甚至大到挤满一面墙,当然,美国人喜欢用大个冰箱也是有客观原因的,因为美国家庭居住的地域一般都远离城市中心,采购食品往往都是中长期储备,至少也得维持一个礼拜左右。另外冰箱储存的食物许多都是半成品,加工起来比较方便,这样可以节省就餐时间,降低烹饪劳动的强度。但不管怎么说美国人使用的冰箱大是不争的事实。再比如,美国人喜欢大排量的汽车这也是举世闻名的,不管是凯迪拉克,还是别克都是以排量大、空间大、车体结实而著称。不管出于什么原因,总之一句话美国人有一个共性就是喜欢大消费。此外,还有美国人家的衣橱鞋柜大,人家那衣服不像咱们这样躺着,而是一件一件挂着。那多气派,穿起来也不会起折,还有一点就是许多美国人家的家庭工具库也很大,里面各式各样的工具可以说是应有尽有。工具库的确是有用处的,这也造就了美国人一流的动手能力,可是家家户户都来个大而全、小而全的工具库,那得消耗多少物资能源啊,要排放多少二氧化碳,才能将这些工具一一制造出来。这是我们要追究的。如此说来,美国人完全可以,在适当区域设置专门的工具租赁中心,而不是家家都建一个工具库房。 美国式消费的第二大特点是透支消费,也就是我们中国人常说的寅吃卯粮。比如,所谓的按揭买房帮许多美国穷人享受了不错的住房。按揭消费的确有它的好处,但它最大的弊端就是助长了人们的消费欲望,所以我们看到美国人都不怎么喜欢储蓄,事实上谁都知道存钱不如花钱爽,美国人不仅提前举债消费,现如今还把手伸向了其他国家,比如中国和日本就成了美国最大的债主。于是,我们看到,一架波音飞机,可以换得几亿双中国鞋,在这种严重不对等贸易下,美国人的消费却在不断升级。看上去,我们换得了大把的美元,可实际上满足了美国人举债消费的欲望。眼看着美国人过着物美价廉的好光景,我们却为此付出了巨大的环境、资源与生态代价。就这美国人还成天逼着人民币升值,无形之中汇率又成了美国对付中国的一张牌。 美国式消费的第三个特点是信用卡消费。笔者不是经济学家,更不懂金融,可我还是分明能感受得到,商家是举双手欢迎信用卡消费的,因为人们使用信用卡消费仿佛不是花自家钱似的,花起来不觉得心疼。其实信用卡不过是商家与金融骗子们联合上演的一出闹剧,结果许多人就在这轻易的一刷之间,买会了许多无用的东西,结果不仅浪费了许多物质财富,还增加了巨大的碳排放,唯一收获的就是消费虚荣心得到了满足。 第四就是美国人过度膨胀的个性化的消费价值观,不仅极大地刺激了少数人的消费欲望,为全社会开了引领铺张消费的坏头,还间接导致资源环境与生态的极大浪费。 众所周知,美国是世界上号称最民主最自由的国家,纽约是世界上最标新立异的城市,其实就消费来说同样如此,注重张扬个性的消费可以促进市场的繁荣,挖掘商业创造的活力。 事实证明,随着计算机设计技术的日臻完善,的确在设计制造工艺等各方面,为满足个性化消费创造了条件。如今人们的消费早已今非昔比,最大特点就是以不断变化翻新的款式为第一需要。走在大街上,再也难见千面一孔的景象,反而成了千人千面。划一消费让位于个性消费,虽也算得是现代化标志之一,但它的负面影响也是相当巨大的,最主要的就是造成巨大的资源与环境浪费,加大地球碳排放威胁。个性化消费从设计、生产乃至营销各个环节的成本都远比划一的产品要高得多。 综上所述,本人要问的是,美国式消费究竟能走多远?我们还要不要向这种消费学习。
个人分类: 未分类|3768 次阅读|1 个评论
开题:生命周期评价
MJ2009 2010-2-10 01:45
寒碜了很久,索性就这样开篇吧。说说我目前的课题:生命周期评价(Life Cycle Assessment,LCA)。简单说来,LCA是一种环境评价的方法/工具,但是它的方法学与常见的环境影响评估(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EIA)还是很不相同的,慢慢道来,欢迎提问、拍砖~~ LCA最早萌生于60年代末70年代初,据传可口可乐公司为始作俑者。不过比较公认的说法之一是,1973年,为了表示对美国恢复对以色列军火供应的不满,OAPEC对美国及相关国家进行了持续了半年的石油禁运。美国工业界对此有所反省,有些公司开始考虑对自己的生产线进行耗能评估,即算一算自己的生产过程总共消耗多少能量,如何在整体上进行节约等等。慢慢的,围绕一个产品的“生命周期”进行核算的思路开始演绎,人们开始意识到,如果不能在整个“周期”上进行节约,光盯着某个局部去降低能耗什么的,并不能达到总体上节能的目的。 所谓产品的“生命周期”,简单说来就是“生产—消费—回收/处理”这样一条链。当然,一般情况下一个企业只处于这个链中的一环,即使它关注了自己的这一环的整个过程(比如生产电视机,从最开始生产电路板什么的到最后装配、包装),对于这个产品的LCA来说,仍然可能是片面的。这个一会再谈。 80年代后期,LCA研究慢慢兴起,但是由于缺乏一个统一的方法,难免产生很多混乱。1990年,欧、美分别(独立?)举办了一个LCA的研讨会,前者的主办方是国际环境毒理及化学学会的北美分部(SETAC),后者貌似是PG~~两年后,荷兰莱顿大学的环境研究中心(CML)推出了自己的一套LCA方法学,很快,丹麦、瑞典、瑞士等国跟进,CML在欧洲开始雄踞一方。1994年,ISO开始登台唱戏,一系列国际标准(14040系列)逐渐浮出水面,LCA的研究也逐渐由工业界扩展到学术界,规模和规范都已经有了不小进步。 我对传统的环境评估(EIA)了解有限,但是EIA与LCA确乎是很不同的思路,简单举例如下: 1)LCA看的是“产品”,即在做LCA之前首先要明确的一点是,你的评估对象是个什么“产品”?这一点仍然脱胎于先前的工业界思路,而EIA就没有这种要求。因此对一个新建水电站可以进行EIA,看看它的潜在环境影响,这种事情LCA能否对付?把水电站当作一个“产品”,有点怪怪的,或许勉强也可以吧。 2)LCA看的是这个产品的“生命周期”,一切从原材料开始计算,最终算到这些原材料重新回归到自然环境中,这大概是与EIA的最大不同,也是LCA精髓所在。仍以水电厂为例,EIA看的是这个水电厂“如果”修建起来,“将要”产生什么环境影响(三废,生物多样性,等等)。假如做一个水电厂的LCA(不知道有没有~~),至少得向上追溯到这个水电厂的修建所需要的所有原材料的生产(水泥、砖石、原木……),向下追溯到这个水电厂在计划运转50年(?)后,报废了,将要怎么处理。哈哈,听起来神的很,实际上大部分人都懒得做这么长的“生命周期”,这是后话。 我目前做的是牛奶的LCA,但正如上面所说的,很少有人研究“农场生产--加工运输--被消费者喝掉--牛奶瓶/盒最终回收利用”这么长的一条链的LCA(大部分完整LCA都来自于粗略估计),我做的也就是这条链的开端:“农场生产”这一块。为啥呢,因为农业产品有个特点,生产阶段的环境影响往往比后面的消费、利用都高,比如牛奶生产,大部分的温室气体排放、能源消耗都在农场这个环节,所以备受关注。 呃,先写到这里,谢谢读者的耐心,欢迎提问、拍砖。 今天终于把修改了10遍、屯了半年的文献综述投出去了,第一篇投稿呀,汗一把,等结果吧。是为记。
个人分类: LCA|762 次阅读|3 个评论
科技产品消费对文化发展的制约
gjszhangtong 2010-1-25 22:09
在第一时间消费新科技产品是当代的时尚生活方式,越是年轻的人越有这个倾向。最近在美国举行的国际消费电子展( CES2010 )上,展出了最引人关注的 3D 家庭视频产品,借助着奇幻电影《阿凡达》的人气,引得观众争相体验,估计稍后几年又会形成新的消费潮流。正好笔者有感而发,也想聊聊科技产品消费与文化发展的关系这个话题。它不像以往那样纯粹是人文或社会领域的探讨,而是涉及到科技与文化的关系,还夹杂着当代社会消费倾向和商业战略规划问题。其中需要澄清的是,未来科技产品的生产和消费趋势中,究竟是让技术来适应人,还是让人去适应技术,又或者本来二者就是相互适应的。 广义文化包括了物质创造和精神创造的全部,这里采用相对狭义的概念较为合适,文化主要是指相对独立或包含在物质产品之中的精神创造。可以说,当代由科技和科技产品消费引发的新的文化倾向对总体文化构成了巨大的影响,其中表现之一是对传统文化的削弱和对技术崇拜的增强。以大众影视文化为例,简单直白、内容真诚再加上新技术的运用,逐渐成为当代影视王者的特征。以 3D 合成技术为基础的《阿凡达》同期在中国遇到了包含少量特技的《孔子》,这被有些人看作是两种异质文化的对撞:一个是对西方文化价值观的诠释,一个是对东方文化价值观的诠释;一个是当代反思,一个是古代智慧;一个是新技术的充分运用,一个是少量的新技术运用;一个情节比较简单直白,一个情节比较复杂晦涩。更多更新的技术运用显然在 Fashion 中占据了上风,有影评者直言不讳地讲,人们倾向于认为不看《阿凡达》就是 Outdated ,尽管它值得称道的是 3D 技术,而内容更多是日式动漫中自然生态主义创意的整合。在笔者看来,其中还存在着某种矛盾,即用崇尚技术的表现手段来阐述反对技术统治的内容。不过,这也许暗示了科技与文化的复杂多面关系。 思考科技与文化的关系角度很多,其中之一是科技进步是否必然带来文化的发展。以前曾有个相类似的问题,经济发展是否能带来人们道德品质的提高,引起很多争论,有的人认为经济发展导致竞争甚至是不择手段的竞争,道德水平可能因此而倒退;有的人则认为古人说仓廪实而百姓知礼节,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后,自然更加懂得文明礼貌。看起来,问题要具体分析才行,不能够简单地依靠逻辑来确定结论。一般公认的观念是,科技的发展是无限的,而文化的发展体现在诠释性理解上,因此科技无法诠释文化,文化无法限制科技发展。但是作为生活在现实中的人,文化和文化活动的载体是离不开科技的,科技产品的消费可以影响大众文化。同时从事科技产品开发的人其所思所行也必然构成文化的一部分,为此西方学者常提及技术文化并在技术文化中讨论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这其中人本主义观念常被视为科技与人文的纽带之一。 笔者认为,一方面,应认识到科技可以影响或改变部分文化活动的形式以及文化内容的表现形式,这一点可以从大众对于新科技产品越来越高的消费热情中看到。文化活动形式的改变,实质是人的行为方式改变,它既可能发展出新的文化内容,也可能削弱传统的文化内容。新的文化内容表现形式则可能反过来强化新的文化活动形式,从而削弱传统的文化活动形式。另一方面,也应看到当代科技产品消费与文化发展之间新的相互适应方式:当新科技产品刚推出时,人们因追逐新奇而被动适应其所提供的单一选择;当技术产品成熟、丰富时,人们转变到消费者为王的心态并因追求自由的、个性化的使用而迫使产品细分活化。后一种情况更有利于保持和发展文化。目前这种相互适应还是一个需要依靠时间来完成的、自然的、不确定的演化过程,但如何才能使人们更加自觉主动地认识、理解并实施形式与内容之间的平衡呢?怎样才能让科技产品始终为文化发展服务,始终用文化改造科技产品呢? 应该说,达成平衡是一个艰难的思想、制度、运营的磨合过程,科技服务文化、文化融入科技、科技与文化共同发展,说起来容易但做起来难。很明显,讨论科技产品还使得当代商业发展的逻辑也需要被适当整合进去,才能落实科技与文化的共同发展,因为现实社会中的科技与文化不是处于静止状态,在市场经济背景下科技产品生产和消费的逻辑始终制约着科技与文化的互动,市场、资本这些经济范畴无法跟科技与文化相分离。 观察科技产品消费对文化发展的影响,可以从一件小事为楔子。最近个人更新了电脑设备,从普通屏幕升级到高清屏幕,个人感觉到电脑更新后,一个简单的屏幕分辨率提高就使得单纯文字工作出现某种倒退,进一步联想到科技进步对于所谓读图时代的推波助澜,而读图时代对于社会文化、个人工作生活内容和方式的影响,可能有正面的推动,却也有许多负面的制约。 4 : 3 的尺寸、 1024*768 的分辨率据说是比较符合人的视觉特点的,就是用电子屏幕阅读文字,眼睛看起来比较舒服。而电脑液晶屏幕变成 16 : 9 或 16 : 10 的尺寸、更高的分辨率之后,看电影、看图片是很理想的,但是阅读和写作就可能并非最佳了,更有研究表明,一星期之后 70% 的人才能从普通屏幕过渡到高分辨率的屏幕,但还是有 30% 的使用者对于高分屏不适应。因为字体显示会太小,增加了长期看文字的疲劳感觉,怪不得收到学生作业时,往往用 WORD 打开的时候看到稿件是原文 120% 显示的或者是用小四号字体,原来惯于追新品的学生也觉得字体太小不舒服。 上面的例子指出了科技产品应用功能中的弊端,不过客观地讲,目前的新科技产品对传统型的文化应用功能也不是没有考虑,例如出品了一些专用设备,如笔者也在使用的汉王电子书阅读器等,这些设备围绕其特定功能进行优化,在单一功能上的优势通过忽略其它功能来实现。然而,类似这样专门用途的设备往往专业人士或职业人士才会主动地采购和使用,而大多数青年人正在成长和发展时期,却没有获得合适的设备来训练和帮助他们发展,那么以后由于使用习惯的原因会造成不良现象:即使用大众型的新科技产品,不仅不能发展必须的传统文化技能,还会抵触传统的文化技能。在教育下一代过程中对现代技术产品需要持谨慎态度的情况,以前曾经也存在过,但是由于那些产品可以比较容易地控制其使用,所以影响范围并不大,例如中小学数学教学中对计算设备如计算器的排斥。但是对于电脑这样的影响到人基本生活方式的科技产品,要保持谨慎使用的态度就比较困难了。除了前面提到的传统阅读和写作功能受到技术因素抑制的情况之外,新产品虽然保留了所有的传统应用,但是新的应用对于青少年来说必然更能够满足好奇心和更具有吸引力,新的应用纷繁多样,会让他们看花眼。于是最近当面对诸如是否要发展学生电子书包这样的专用产品时,教育者也不得不对其功能应用保持相当的谨慎。 消费者自身的问题似乎怪不得科技产品提供者,消费者本来就应该根据实际需要而不是好奇心来做出选择。例如按照 IT 界的说法,宽屏和高分辨率的电脑屏幕能够同时进行多任务处理,是为需要大工作面积的人士设计的,如软件开发和图像处理。从产品的市场推广和销售环节看,生产商也是在经过尝试后才决定采用新的技术规格的。那么 IT 领域为何会产生某些不利于文化发展的生产和消费行为呢?笔者认为盲目追新品的状况主要是多媒体应用在其中推波助澜,因为电脑对于当代大多数人来说,它不仅是一个工作的工具,而且是娱乐的中心。从使用时间分配上看,青少年或非专业人士作为娱乐使用的时间要多于作为学习和工作工具使用的时间,于是工作兼顾娱乐就变成了娱乐兼顾工作。早前有观点认为国内消费者更为重视产品的娱乐应用、求新求全(功能)的特点非常突出,这也许是在 IT 产品消费观上不够成熟的明显体现。 国内消费群体的特点成为了商家战略规划的依据,但是同时商家的生产和销售行为也在有意识地强化这一消费特点,如此一来造成问题的原因就不仅在于消费者,生产者也有责任了。国外用电脑首先是考虑实际需要,国内首先是考虑娱乐需要,这样国内消费者就比较追求有较高配置和包含最新技术的设备,反倒对一些与工作有关的、方便的传统技术忽略或置之不理了。商家看到了这种消费趋势,而急于推出各种新技术,可能忽略一些传统应用的需要。过去产品更新换代之始,商家还会推出一些传统型产品来过渡和满足个性需要,不过一般上这种过渡型的传统产品都是在海外市场上市的,反映出国外对于产品的务实需求,而与国内消费比较随大流追新的情况不完全相同。可见国内科技产品生产和消费的特点和弊端对于文化发展的负面影响更大一些。 既然国内科技产品在生产和消费方面的问题客观存在,那么如何克服呢?以 IT 产品为例,方法就是自觉地达成技术产品、技术规格、内容提供、消费适应之间的平衡,平衡所依据的逻辑是既要推动技术合理发展,又要推动文化多元发展,消费者个性需求能够充分反映到商业规划中并通过个性产品消费充分满足,以文化合理地制约技术方向。虽然个人、群体及其文化难免会被技术和商业的逻辑所误导,但是坚持平衡观有助于扭转各种偏差,实现人和技术以文化为中介的相互适应。
个人分类: 科技人文|4388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国筹建金融公司提供个人消费贷款
huangtao07 2010-1-7 12:54
中国首批3家消费金融公司6日获得中国银监会同意筹建的批复,这标志着消费金融公司这种在西方市场经济中已经存在400年之久的金融业态终于在中国破冰。 记者6日从浦东新区金融服务局采访获悉,首批获批的消费金融公司发起人分别为中国银行、北京银行和成都银行,这3家公司将分别在上海、北京和成都三地率先试点。 其中,在上海浦东新区试点的中银消费金融公司注册资本拟为5亿元人民币,由中国银行出资2.55亿元,占股51%;百联集团出资1.5亿元,占30%;陆家嘴金融发展控股公司出资0.95亿元,占19%。 消费金融公司,是指不吸收公众存款,以小额、分散为原则,为中国境内居民个人提供以消费为目的的贷款的非银行金融机构。消费金融服务方式目前在成熟市场和新兴市场均已得到广泛使用,受到不同消费群体欢迎,具有单笔授信额度小、审批速度快、无需抵押担保、服务方式灵活、贷款周期短等独特优势,能刺激居民消费,增加有效需求。 去年7月,银监会公布《消费金融公司试点管理办法》,并正式启动了消费金融公司试点审批程序,开展消费金融公司试点成为中国银监会落实国务院金融国九条的重要举措之一。 在去年年底举行的200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同样强调要扩大内需、刺激消费。会议指出要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实现内需和外需有效互补,同时提出把增加居民消费作为扩大内需的重点。 国泰君安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说,消费金融公司获批筹建,是国内推动金融创新的一大突破,有利于完善金融机构体系,有利于进一步扩大消费、发挥金融对转变发展方式的支持作用。 长期以来,中国经济发展过于依赖投资和出口,过于依赖第二产业,过于依赖物资消耗。国际金融危机使中国经济发展方式问题凸显出来,在保增长的短期目标基本实现后,转变发展方式势必成为下一步工作的重点。 消费金融公司的获批正是基于今年扩大消费政策的有力措施,预计之后还会有一些配套措施的出台。这一创新举措反映了金融领域也在为进一步扩大消费而积极响应,也为信贷消费方面形成利好。海通证券宏观分析师李明亮说。 上海国际金融学院院长陆红军教授认为,试点消费金融公司,反映了中国通过金融创新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新探索;而这种先行先试的金融创新试点也将继续深化,体现了中国在初步克服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后,坚持在金融领域进一步改革创新的决心。 上海市浦东新区金融服务局介绍,作为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核心功能区,在此次消费金融公司率先试点之后,下一步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试点、信贷转让市场、期货保税交割、全国性信托登记平台等金融创新项目都有望在浦东新区先行先试。
个人分类: 历史哲学|3133 次阅读|0 个评论
两个小故事中我们能看出什么?
dilingjun 2009-11-22 13:25
故事一: 假设在一个地方发现了金矿,来了一个人投资建了一个矿场,雇一百个工人为他淘金,每年获利1000万,矿主把其中的50%做为工人工资发下去,每个工人每年收入5万,他们拿一万来租房子,剩下的四万可以结婚,生孩子,成家立业,矿主手里还有五百万,可以做投资。因为工人手里有钱,要安家落户,所以,房子出现需求。于是矿主用手里的钱盖房子,租给工人,或者卖给工人。工人要吃要喝,所以,开饭店,把工人手里的钱再赚回来。开饭馆又要雇别的工人,于是工人的妻子有了就业机会,也有了收入。一个家庭的消费需求就更大了。这样,几年之后,在这个地方出现了100个家庭。孩子要读书,有了教育的需求,于是有人来办学校,工人要约会,要消费,要做别的东西,于是有了电影院,有了商店,这样,50年过去以后,当这个地方的矿快被挖光了的时候,这里已经成了一个10万人左右的繁荣城市。 故事二: 假设同样发现了金矿,同样有人来投资开采,同样雇100工人,同样每年获利1000万,但是矿主把其中10%作为工资发下去,每个工人一年1万。这些钱只够他们勉强填饱肚子,没有钱租房子,没有钱讨老婆,只能住窝棚。矿主一年赚了900万,但是看一看满眼都是穷人,在本地再投资什么都不会有需求。于是,他把钱转到国外,因为在本地根本就不安全,他盖几个豪华别墅,雇几个工人当保镖,工人没有前途,除了拼命工作糊口,根本没有别的需求。唯一可能有戏的就是想办法骗一个老婆来,生一个漂亮女儿,或许还可以嫁给矿主做老婆。50年下去以后,这个地方除了豪华别墅,依然没有别的产业。等到矿挖完了,矿主带着巨款走了,工人要么流亡,要么男的为盗,女的为娼。
个人分类: 观点评述|2384 次阅读|1 个评论
GDP增长背后,拉动内需,所以我们...
cwhm 2009-10-31 17:00
我们往往惊讶西方的物价,比如一颗大白菜折算到人民币都需要20多块,西方房价也很贵,租房子,一个月都是好几百美元,折算到人民币也就好几千呢,所以西方人的日子也不好过。 欧洲的物价在我们的想象中应该是很高的,其实那都是汇率在搞鬼,如果我们不按照现在的汇率把欧元的价格乘以10变成人民币,而是想象假如你生活在欧洲,以 一份欧洲当地的普通老百姓月薪-譬如说每个月1500欧元来衡量,那么欧洲的物价则并非高高在上,相反,很多时候你会发现欧洲的物价在某种程度上甚至要大 大地低于国内的价格,但是在欧洲一但涉及到人工成本所占的比例较高的产品或者服务时则价格就要高出很多了...【源自:http://club.tom.com/item_759_22932_0_7.html?3292882939=86641954】 比如在欧洲, (1)一般麦当劳,肯德基这样店两欧元都可以吃到国内三四十人民币才能吃到的 (2)各种家电,就说微波炉,冰箱,电视,电脑,可能这些全部加起来,只需要一个月左右的工资就可以全部搞定,但是在国内,非得花上一年的工资。 (3)再说旅游,比如从欧洲某个国家到北京的机票,可能只是欧洲国家一个月收入的几分之几,而在中国可能就是你一个多月的工资了。 (4) 还有很多可以想象的空间.... 我觉得中国近二十年的经济高增长,拉动内需是个很重要的马车,你想中国消费动辄就要耗费你大部分的工资,甚至拿出大部分的工资你还消费不起。因为消费是生存的根本,所以,你想生活,过日子,过好日子,就得消费,那么消费了,你就很快没钱了,那么怎么办,就只能赶快拼命的干活,这样我们的劳动潜能就被开发了,我们就创造了增长的GDP. 说到这种拉动经济增长的消费模式,我们就不难明白中国的贫富两极,因为我们的消费指数比较高,所以做商人是最划得来的,所以才有了八十年代的经商下海潮,现在他们都富了,而我们这些从事着普通职业的消费者钱都被无形的转移到了商人手中,所以贫富两极自然要稍微大点。 注:纯一工科出生,看在西方街头的物价所想
个人分类: 我思故我在|2008 次阅读|1 个评论
佩蒂斯:中国内需低迷 贷款政策难辞其咎
fuyuncas 2009-5-16 18:53
作者:迈克尔佩蒂斯 北京大学金融学教授 中国非同寻常的贷款增长已经开始让人们担心有可能会再度爆发90年代时的那种不良贷款危机。第一季度新增贷款6,700亿美元,在短短的3个月里贷款总额就增长了15%,许多评论家都猜测这些钱到底流向了哪里。但很少有人思考这对中国的总体经济改革进程会有什么影响。一句话:影响很大。 要了解影响的原因和方式,首先应先看一看中国目前的增长模式。过去30年里,决策者一贯鼓励高储蓄和高投资。其结果是生产能力远远超出了中国消费者的消费意愿或能力。因此,中国只能依赖出口,尤其是对美国的出口来吸收过剩的产能──尤其是在过去的十年里,美国消费者也很乐意这样做。但对美国消费能力的疑虑表明,中国目前需要进行的一项最重要的改革就是通过扩大内需降低对美国消费者的依赖。 现在的问题是,政府指导或补贴的银行贷款往往都支持了产能的建设。上世纪90年代时就是这种情况。中国的银行主要作为政府的政策部门行事,它们将贷款投入到了经济效益低下的项目中。几乎无法避免的后果是不良贷款急剧增加到足以威胁中国银行体系生存能力的水平。可信度较高的估计认为,不良贷款的损失占到了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的40%至50%以上。 回过头来看,决策者当时采取的对策破坏了消费的增长。从上世纪90年代末到过去十年的大部分时间里,为了改善银行的资产状况,银行监管机构主要采取了两项措施,一是使用政府资源向银行注入资金,二是将存款利率设定到大大低于贷款利率的水平。为了确保银行的高利润,存贷款之间的息差超过了市场自行决定时应有的水平。 这从两个方面打击了消费。显然,通过将大量纳税人的资源用于支付预期损失,监管部门从中国的收入中拿走了本可以进行消费的大部分资金。影响更大的政策是:压低企业贷款利率,以减缓不良贷款的增速,和为了保证银行的盈利能力而将存款利率压得更低。实际上,中国的储户被迫接受低得可怜的储蓄回报率,以帮助银行凭借高息差获得的利润获得资金。 在美国,降低利率会鼓励人们今天消费,不再为明天而储蓄。但在中国,大多数储蓄都是银行存款,储蓄收益是家庭总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降低存款利率会增加储蓄率。由于这些以及其他政策限制了消费,增加了储蓄,其他政策──如以极低的利率向资本密集型制造业大规模发放贷款的政策──迫使国内生产快速增长。这加剧了产能过剩的问题,只有国内消费才可以解决。 同90年代相比,现在的不同之处在于,美国消费者这次不会再帮着消化过剩的产能了。随着美国家庭修复负债过高的局面,很明显美国贸易逆差居高不下且不断扩大的日子已经成为过去时了。为了让产能过剩的经济重新平衡,并保持经济的继续增长,中国国内消费的增长速度需要多年远远超过国内的生产水平。 这就是目前的刺激政策为何如此危险的原因。虽然银行贷款的激增可能暂时缓解全球收缩对中国经济和就业的影响,但它很可能会带来不良贷款再次大幅增加。如果发生这种情况,在短期内中国将被迫再次修复和重建银行资产负债表,要么是向银行直接注资,要么是强迫储户补贴银行,最有可能的情况是这二者的结合。 这些政策将以与过去同样的方式限制今后国内消费的增长,产生的不良贷款数额越高,对消费增长的抑制作用就越大。随着中国无法依靠美国填补中国自身消费与生产间的鸿沟,中国将面临GDP增长受到国内消费增长严格限制的困境。 在这种情况下,任何限制未来中国消费增长的措施都必然会限制中国经济的增长。新增贷款的爆炸式增长就可能会如此。为了换取暂时的反弹而鼓励新一轮大规模资本的不当配置,中国可能会让自己陷入多年的低速经济增长。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1889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国的贫困线有多贫?
huangwd99 2009-4-27 23:37
中国的贫困线有多贫? 来源:南方周末  2009-04-23 14:12:20  作者:吴澧   【颠倒黄白】 要缩小贫富差距,就要考虑平均工资和贫困线的关系 4月9日,媒体刊登了两条万众关心的消息:一是国家统计局公布,2008年全国城镇单位在岗职工的平均工资为29229元;二是世界银行的一份报告,说中国的贫困线太低,远远低于世界标准。 这两条消息由不同机构发布,不同媒体报道。不过,在国外,收入平均数和有关贫困线的资料,却常由同一家机构同时提供。比如,每年8月,美国统计局定时公布上一年全美家庭收入中位数(定义是高于此收入的家庭数量与低于此收入的家庭数量相等)和收入低于贫困线的贫穷人口的一揽子统计报告。 为什么收入和贫穷人口的统计要同时公布呢?因为收入统计数是决定贫困线的标准或基本参考。缩小贫富差距,其实就是让高收入和低收入向主流收入靠拢。 比如,法国的贫困线就定在全国收入中位数的一半,近几年为每人每月650欧元(合人民币5760元)左右。从一些宣传里,我们都知道法国喜欢批评别国人权问题但本国人权状况极糟。不过,他们掩饰得比较好。从贫困线的设定倒看不出来法国有什么问题。美国的反贫穷组织,甚至用这样的欧洲例子,指责美国政府将贫困线定得太低。 美国的贫困线,算法要复杂一些(实际上他们有两种算法,但差别不大)。基线是必需营养和国民饮食习惯的结合既要保证营养,又不能不顾饮食习惯,只让穷人吃便宜的鸡蛋而不许用牛肉补充蛋白质。在食品的基础上,再加上其他生活必需:衣服、居住、交通、电视等。美国的贫困线按家庭人口分出档次,家庭数量最多的四口之家那一档,2007年的贫困线是21203美元,为中位数收入50233美元的42%。单人贫困线为年收入低于10590美元(合人民币 72370元)。 美国的反贫穷组织,力图提高贫困线,为穷人争取更多生活必需。比如,现在很多组织提出,应该把计算机和上网费用算作生活必需,这是生活在21世纪所必须掌握的技能。他们在新世纪初就提出来了,布什政府一直没批准,如今要看奥巴马了。 世界银行的发达国家贫困线为每人每天平均收入低于14.4美元。法国和美国的国内贫困线,都在这标准两倍上下。 自2003年以来,政府显著加大了扶贫力度。最近,国务院扶贫办正在草拟新标准,计划将我国2007年的1067元贫困线提高到1300元。官员说:按实际购买力计算,这将使我国的贫困线首次达到人均日收入1美元的世界银行国际标准。这一说法其实不准确。世界银行有两条贫困线:日收入2美元才是贫困线,用于小康社会;日收入1.25美元的那条,叫作绝对贫困线或极端贫困线,用于黑非洲等二十余个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扶贫办的新标准,仅是将我国的贫困线提升到国际极端贫困线的80%。真的要用与国际接轨的说法,这条新标准,应该称作赤贫线。 统计局公布城镇职工平均工资后,网上一片喧哗,很多人问:这是平均工资吗,我的收入怎么差那么多?有人甚至怀疑统计局编造数字。造成这种怀疑的原因之一,是统计局用了另外的平均数,而不是国外使用的数值较低、比较接近大众感觉的中位数。 2月份新华网采访统计局人口和就业统计司司长冯乃林时,冯司长也说:如果能够同时发布工资中位数,可能更容易被公众理解。他解释道:这需要知道每一单位里每个人的工资,但现在企业只上报工资总额和职工人数,统计局无法计算中位工资,只能用平均数。 既然操作有困难,平均数就平均数吧。如果这个数字能和贫困线联系起来,较高的、国家较有面子的收入统计,岂不应该给贫困民众带来较多福利?不用法国的二分之一,也不用美国的42%,只把贫困线设在平均工资的四分之一,要求不算高吧?如果一个家庭的平均劳力收入低于城镇平均工资的四分之一,即7300 元,就属贫困家庭。对于有两个劳力的三口之家,这相当于世界银行的人均日收入2美元贫困线。 这样一来,穷人感谢社会,扶贫办有功,统计局不必改变数据收集程序,公众对统计局的数据也会比较能接受。 (作者为旅美学者)
个人分类: 转载|1114 次阅读|0 个评论
精英逼良为匪,邪教天理难容
huangwd99 2009-4-26 13:53
精英逼良为匪,邪教天理难容 关于孝子劫人质筹款救母报道的按语 张宏良 看到一对民工兄弟为筹集万元医疗费救治母亲,被迫持刀劫持行人而被捕入狱的视频报道,让人五内俱焚、肝胆欲裂!仅仅因为一万元,一个家庭毁灭了:随着兄弟双双入狱,病危中的母亲医疗费已彻底断绝,按照医院谁救治欠费就扣谁工资的规定,母亲生还的希望十分渺茫;此时在监狱中的张氏兄弟将生不如死,他们连再看一眼母亲,再叫一声妈妈的机会都没有了,筹钱救母更成为永远无法实现的人生奢望。从小便外出打工的张氏兄弟,就这样结束了他们牛马不如、血泪斑斑的打工生涯。可与此同时,我们 2 万亿美元相当于十几万亿人民币的财富却放在美国,当无数美国家庭举起红葡萄酒干杯时,或许他们还不知道,他们一饮而尽的并不是红葡萄酒,而是中国民工的血,是中国民工的泪,还有中国民工母亲的生命! 说美国人民并不知道,是因为美国资本培训出来的邪教精英,无论是代表买办集团的贪腐官员,还是代表西方利益的汉奸学者,几乎异口同声、众口一词地声称,中国民工血汗积累起来的外汇储备只能购买美国国债,不能用于国内发展和人民生活,并且恬不知耻地共同声称这是什么专业学术问题。也就是说,中国人民流血流汗、耗费资源、牺牲环境和健康,积累起来的外汇储备只能交给美国财政部,只能交给美国银行,只能交给美国公司,只能用于美国发展和改善美国人民生活,否则就是不专业不学术。如此的无耻真是让人汗颜,不仅当今世界,恐怕是古往今来,也找不到任何一个国家能够孽生出这么一帮祸国殃民的邪教子孙,所从事的学术专业,就是证明本国老百姓血汗创造的财富,只能供养外国人,而不能供养本国人。 广州,这个中国经济最发达最富裕的地方,这个中国改革开放最成功最骄傲的地方,这个能够把资产超过 4 000亿元的银行随便送给美国人的地方,这个能够用地方财政资金替中国首富黄光裕一次性还款超过 40 亿的地方,居然让两个身体强壮的劳动力,打工多年还挣不下一万元,不仅挣不下能够拯救母亲生命的一万元,甚至连平常回家探亲的路费都没有。两个身体强壮的劳动力,在相当于广州发展水平的世界任何一个地方,苦干苦挣十多年,都能挣下一份不错的家产,可在广州打工的张氏兄弟却两手空空,除了持刀劫持行人呼吁救助(这对老实巴交的穷兄弟至此都没有去抢劫)之外,没有任何其他选择。那些衣冠楚楚的法学精英在大谈绑架罪的量刑起点为 10 年时,是否想过一个最基本的天良问题:这对张氏兄弟是被谁抢劫一空的?他们多年创造的财富即便扣除了剩余价值以后,属于他们的那份劳动收入被谁抢走了? 此前我们多次讲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工人对抗资本的主要手段,工人维护劳动力价格的主要手段,工人保住自己那份劳动收入的主要手段,就是罢工自由。而恰恰是这个主要手段,被改革教的改革精英以改革的名义给改革掉了。当时剥夺工人罢工权利的基本理由,就是罢工自由和四大自由一样,是文革宪法的内容,要彻底否定文革,就必须剥夺罢工自由和四大自由。当罢工自由和四大自由一起被从宪法中删除时,中国的权贵富豪、改革精英一起欢呼这是改革开放的伟大胜利,是民主和自由的伟大进步,是开始进入公民社会的伟大标志。就在这地狱般的欢呼声中,以张氏兄弟为代表的中国工人农民的悲惨命运开始了,中国工资占 GDP 的比例无论是历史纵向比较,还是世界横向比较,都被压低到了世界历史的最低水平。全世界的资本犹如蝗虫般纷纷扑向中国,扑向中国法律强制形成的廉价劳动力。为了把劳动力价格压低到极限,最大限度地增加资本利润,改革精英又采用一轮接一轮的持续改革,彻底摧毁了中国企业的福利保障制度。当时摧毁福利保障制度的理由,是所谓福利保障与企业相分离,后来人们才发现不是分离而是摧毁,分离是换个地方,摧毁是不复存在。于是,中国变成了政治上工人没有罢工权利,经济上没有福利保障的资本天堂,全世界所有资本大鳄,中国所有富商豪强、贪官污吏和改革精英,都把造就了这一资本天堂的老人奉为空前绝后的伟大教主,国内外所有剥削阶级的孝子贤孙一下子全都冒了出来,欢呼伟大教主带领他们终于彻底战胜了那些屁都算不上的卑贱穷鬼。 中国福利保障制度的被摧毁,是 20 世纪末中国最大的人文灾难。中国每年死亡的八百万人口中,大约有百分之六十因看不起病死在家中,按照改革精英最常用的专业说法,就是每年近五百万人属于非正常死亡。张氏兄弟家庭的悲剧不过是数千万中国家庭的不幸缩影。能够象张氏兄弟这样敢于铤而走险,以非常手段引起社会注意的,毕竟是凤毛麟角,绝大多数老百姓都是在绝望中或者自杀了结或者默默死去。前些日子看到一个年轻母亲因无钱给孩子继续治疗,只能抱着孩子从医院楼上一跃而下的报道时,如同现在一样地气血翻涌、难以自持,要知道我们是现代社会啊。此前我们经常讲, 医疗、教育、住房是现代社会的文明底线,是任何国家的任何势力都不敢突破的最后底线。 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苏联东欧敢于推翻共产党、推翻社会主义制度,也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敢于摧毁作为社会主义优越性的福利保障制度,包括俄罗斯在内的许多独联体和东欧国家,哪怕是陷入财政破产的极端困境,都没有取消医疗、住房和教育等福利。中国的改革精英经常用朝鲜和古巴的贫困来反证中国改革的伟大成就,可就是连被他们嘲笑为极度贫困的朝鲜和古巴,都仍然实行福利住房、公费医疗和免费教育。全世界恐怕再也找不出第二个摧毁社会福利保障制度的国家了。在现代社会,政府不能用摧毁老百姓福利保障的方法来降低经济运行成本,就如同父亲不能用和女儿结婚的方法来建立婚姻一样天经地义。可是在丧尽廉耻的猫论指导下,中国改革不仅摧毁了医疗、教育、住房等社会福利制度,甚至把医疗、教育、住房等变成了最大的暴利产业。把社会福利事业变成最大暴利产业,已经不是对人民一般的历史清算和掠夺,而是对人民发动的战争和屠戮,是反人民反文明反人类的刑事犯罪。 以往改革精英总是用所谓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来掩盖他们反人民反文明的历史野蛮行为。目前中国成了全世界最大的债主,借给美国的钱相当于半个中国的总产值,中国富豪更是纵横天下,全世界的赌场都换上了简体中文,中国在财力上已经完全有条件解决人民的医疗、教育和住房问题了。现在仍然出现张氏兄弟这样的悲剧,应该审判的就不仅仅是张氏兄弟,而应该包括那些把张氏兄弟剥夺一空的人。如果说绑架了一个人的张氏兄弟的量刑起点至少 10 年,那么绑架了中国、绑架了亿万百姓的那些人,量刑标准就应该是死罪。可是,比摧毁中国福利保障制度更加可怕的,是那个更加天理难容的法律制度,这是中国改革精英为所欲为、无恶不作的根本原因。在剥夺罢工自由和四大自由的同时,改革精英通过司法改革,建立起了人类历史上闻所未闻的专门迫害穷人的法律制度。其典型特征就是, 判断罪与非罪的界限不再是做什么和怎样做,而是凭借什么去做;如果是凭借权力或凭借资本,无论做什么都不是犯罪;只有凭借体力才是犯罪。 就拿抢劫来说,凭借权力进行抢劫叫做政治进步,凭借资本进行抢劫叫做自由竞争,只有凭借体力进行抢劫才是犯罪。这是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荒谬之极邪恶之极的法律,在任何社会都没有过。为了维护这种极端荒谬邪恶的法律,他们便把所有符合天理人伦的事物全部打上文革的烙印,再肆意妖魔化和彻底否定。比如文革时期法律规定,无论采用什么手段,凡是违背妇女意志发生的性行为都属于流氓罪。无论是凭借权力,凭借金钱,还是凭借体力,都按照流氓罪进行处罚。从而引起了那些天性腐化的流氓恶霸、贪官污吏、改革精英的切齿痛恨,认为文革时期太没有人性,连玩个娘儿们都要遭受迫害。为了报复文革的没有人性,为了恢复有钱能够玩遍天下的富人统治,他们便把数百万中国劳动妇女变成了随意淫弄的廉价妓女,让那些在文革中耀武扬威的老百姓,不仅要付出牺牲福利保障的代价,还要付出牺牲妻女身体和尊严的代价。 犯罪!完全是大规模的集团犯罪!这是有史以来人类社会最恐怖的大规模犯罪!无论是用社会历史任何一个阶段的尺度来衡量,还是用除改革教之外的任何一个政治集团的尺度来衡量,抑或是用世界任何一个宗教的尺度来衡量,都是超越极端的犯罪行为:把老百姓已经拥有的企业、住房、医疗等资产,以及古往今来所有的公共资源,全部剥夺干净;再用暴力手段堵死穷人全部生存空间,整座城市让穷人喝不到一滴水,得不到一寸地;即便要离开城市躲入深山大川也要收钱,凡是有人去的地方就都有人设卡收钱;走投无路的男人要想活下去就只能为别人白干(张氏兄弟打工十几年完全是白干),走投无路的女人要想活下去只能让别人白干(妓女得到的只不过是富人掠夺她们父兄的血汗钱);尽管奴隶社会的奴隶也是白干,但是至少还像猪马牛羊一样,由人管吃管住管生死,而张氏兄弟这样的民工却是地地道道的纯粹白干;虽然中世纪的妇女也要把初夜权交给富人,但毕竟只是一夜,而被逼为娼的数百万中国妇女却要一辈子被人蹂躏。把亿万百姓抢劫一空,把数千万工人抛向街头,把数百万妇女逼为娼妓,把老百姓所有生路都彻底堵死,甚至连喝水走路,像白毛女那样躲进深山老林都要收钱的历史现象,不仅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甚至在宗教关于末法时代、关于地狱的一系列恐怖想像中都从未有过,可见,中国的改革精英已经作恶多端到了何等程度!精英政治已经邪恶到了何等程度! 这种亘古以来的悲惨情景之所以会落到中国人民头上,是改革精英肆无忌惮的祸害中国人民的结果,改革精英之所以能够肆无忌惮地祸害中国人民,显然不像他们自己所说的那样,仅仅是一个社会制度问题,而是一个价值观的问题。把所有罪恶归结为制度问题,恰恰是中国改革精英的拿手把戏。 中国改革精英最大的特点,就是制造一个惊人罪恶,并把这个罪恶归结为是制度问题,然后再打着改革的旗号去制造更大的罪恶,由此循环往复,把人民推入地狱,把罪恶推向极端。 制度问题已经成为所有改革精英从事犯罪活动的主要借口,当所有罪犯都以相同借口进行辩护时,说明他们在竭力掩饰真正的原因。只要大家按照改革精英的思路比较一下就会发现,如果是所谓制度问题,当初的纳粹德国、法西斯意大利,日本军国主义等,无一不是制度问题,可是所有这些国家都没有像中国改革精英这样极端地祸害本国人民,日本精英只是对其他国家人民实行杀光、烧光、抢光的三光政策,而没有对本国人民实行三光政策。可是,中国改革精英的所有改革,几乎无一不是对付中国老百姓的,公开声称改革就是要以老百姓不造反为底线,并且不是以民生保障这个底线,而是以军警保障这个底线。这个改革原则,希特勒没敢实行,墨索里尼没敢实行,东条英机也没敢实行,包括历史上打着改革旗号背叛国家背叛人民而被判处死刑的三个欧洲皇帝都没敢实行。为什么唯独中国的改革精英敢于实行呢?就在于 中国改革精英成功创造了一个新的价值观:非暴力犯罪不属于犯罪,非暴力杀人不属于杀人,非暴力抢劫不属于抢劫;并且最关键的是,他们把暴力严格定义为只是动用体力,只有动用体力杀人才是犯罪;而动用权力杀人,动用资本杀人,动员智力杀人都不属于犯罪。 这是中国精英的一大历史发明,在剥削有理,压迫有理、革命有罪,造反有罪等传统价值观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制度性杀戮有理、追究制度性杀戮有罪的崭新条款。 有了这个价值观做保险,改革精英便开辟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可以随心所欲、为所欲为的作恶时代。从小学到大学,从报刊到电视,天天都在歌颂制度性杀戮,天天都在控诉对制度性杀戮的反抗:中国农民起义和农民革命是罪恶的,欧洲人民革命同样是罪恶的,法国大革命杀掉皇帝路易十六是罪恶的,英国大革命杀掉英王查理一世是罪恶的,俄国革命杀掉沙皇尼古拉二世更是罪恶的。许多人不明白,为什么控诉杀掉路易十六的,控诉杀掉查理一世的,控诉杀掉尼古拉二世的,不是法国人,不是英国人,不是俄罗斯人,而全部是中国人,是中国改革精英在控诉。道理很简单,因为中国改革精英所从事的犯罪活动,是比路易十六、查理一世和尼古拉二世更加严重的背叛国家背叛人民的罪行。他们对法国大革命的控诉,对英国大革命的控诉,对俄国大革命的控诉,对历代中国革命的控诉,其目的,就是要把中国人民永远锁定在自虐自罪的犯罪感中,把中国人民永远锁定在意识形态的被告席上,把马克思主义的暴力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永远变成可怕的道德深渊。只要把这种价值观成功注入社会,他们就能获得永久胜利和永久安宁。因为 人民除了正义和暴力,此外再没有任何反抗手段,只要打倒了暴力的正义性,人民就只能是被精英踩在脚下的一盘散沙,哪怕是把政权交给人民,人民也会轻易丢掉。 当时的法国人民、英国人民和俄国人民正是因为深深懂得这一点,所以夺取政权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告诉反动精英,他们会毫不犹豫地用革命暴力镇压一切残害人民的罪行,而让反动精英相信恶贯满盈的最好方式,就是将残害人民的皇帝及其精英判处死刑。通过临时革命法庭大规模处决反革命,是英法俄三大革命的共同特点,就连其中比较温和的法国大革命,都曾一天处决过一千多个反革命。所以直到今天,无论英国、法国和俄罗斯的历史怎么折腾,却很少有人再折腾本国人民,折腾本国百姓。可见, 人民最大的悲剧,是价值观的悲剧 ,是接受精英集团价值观的悲剧。毛泽东搞文革,文革搞灵魂深处爆发革命,历史意义就在于此。只要社会还承认权力杀人、资本杀人和智力杀人的合理性,人民就永远改变不了被任意屠戮的草芥命运。 张氏兄弟案件另一个让人痛心之处,就是弟弟那句绝望盲目的呼喊:如果我妈妈出了事,我将报复社会。许多媒体报道都提到了这个绝望呼喊。张氏兄弟所代表的老百姓的最大悲剧莫过于此:连最后拼命都不知道找谁,而只是盲目被动地报复社会。从张氏兄弟的绝望和盲目中,让人看到了取消阶级和阶级斗争理论的伟大作用,失去了阶级和阶级斗争意识的底层民众,当走投无路被逼拼命时,斗争目标不是剥削阶级精英集团,而是盲目地报复整个社会,并且这种漫无目标、盲目报复的结果,往往是穷人之间的互相伤害,就像张氏兄弟和那个被绑架的女孩子之间一样。可见,取消阶级和阶级斗争理论的目的,就是为建立剥削社会清除政治障碍,当受害民众盲目报复社会时,既保护了作恶者的安全,又把受害者变成了社会公敌。这是老爷子对中国剥削集团最大的历史奉献,也是对中国老百姓最致命的历史打击,在这个历史打击下,老百姓就不仅在政治上,包括在道义上都处在了被动挨打的可怜地位,甚至变成了一群连脊椎动物都不如的盲目挣扎的低等动物。 哭喊着甘愿一死拯救母亲的张氏兄弟被投入了监狱。后面无论是谁,只要还有一丝人性,不忍看到母亲因无钱治疗而死在自己面前的人,就还会重演类似张氏兄弟这样一幕接一幕的人间惨剧。在张氏兄弟的哭喊声中,中国的改革精英也在叫喊,他们在叫喊张氏兄弟的悲剧不是掠夺的问题,而是政治改革的问题。他们在用张氏兄弟的悲剧,编造新一轮的谎言和欺骗。当初他们告诉人民,只要进行经济改革,就会拥有更加富裕的生活;现在当人民发现,不仅没有拥有更加富裕的生活,甚至连原来已经拥有的一切也都丧失净尽时;他们又告诉人民,关键是要进行政治改革,进行政治改革能够拥有西方的宪政、民主和自由,这才是中国最根本的问题。并且声嘶力竭地告诫人民,继续纠缠住房、医疗、养老和工作等问题,完全是极左分子维护专制集权的政治鼓动和邪恶阴谋。 如果说,经济改革剥夺了人民的经济利益,那么政治改革剥夺的将是人民的政治利益,而眼下人民基本的政治利益,就只剩国家统一的太平日子了。如果再被剥夺,那就真的是国将不国了。 下面是新闻和视频 孝子劫人质筹款救母 不要逼我,不要过来。称为筹母亲治病的 1 万多元手术费,重庆开县来广州的张家两兄弟在离派出所仅 50 米 街面持刀抢劫,挟持女人质与警方对峙近 90 分钟后被民警生擒。 抢劫发生的街面距白云区三元里派出所仅 50 米 , 21 日上午 10 时 10 分许,路面行人川流不息。救命!一阵女子的尖叫声,引起街头报摊女老板的注意。她看到,人行道上,两名男子拦住了一名提着饭盒、手袋的女子,其中一男右手握着一把长约 30 厘米 的尖刀,左手一把拽住女子的长发,女子惊魂不定无法挣扎。另一男手上拿着一张纸,纸上写有筹钱字样。 派出所里跪地哭诉 谁能救救我的妈妈,我没有办法呀,我走上了绝路! 不惜付出一切代价,生命都可以! 算判我十年,我都愿意,要我死,我也愿意。 昨日上午 11 时 40 分,广州市三元里派出所的审讯室里,隔着铁门传出一阵撕心裂肺的喊声。 喊声来自持刀男子的哥哥张均,他跪在地上,不停哭诉:母亲在家中做农活时不慎摔伤,急等一万多元的手术费救命,他和弟弟苦思一夜后才出此下策当街抢劫。 隔着一扇镂空的铁门,他跟记者讲述了这段经历。 记者:为什么要挟持那个女人质?你们认识她吗? 张均:那个女的,我们并不认识。我妈妈还躺在重庆开县医院,正在输氧抢救,正等着手术,我真的没有路可走了,家里几次给电话催医药费。我不能让我妈妈有事呀!我也没办法啊。 记者:你母亲是怎么病的?需要多少手术费? 张均:我妈妈在老家做农活时洒农药,从坡上摔下来,摔得都不能说话。需要 1 万多元钱 的手术费。我昨天想了一夜都没有睡觉。谁来帮一下我妈妈! 记者:家里还有其他人吗? 张均:老家还有 3 岁的孩子和我老婆。 记者:持刀的男子是你什么人?叫什么? 张均:他是我弟弟。叫张述。 (完) 点击下面链接可看到案情实况视频 : http://news.sina.com.cn/s/p/2009-04-23/011617666712.shtml 黄卫东评:愚蠢精英压制老百姓收入,使国人劳动果实要么出口换美元欠条,要么积压,使经济发展缓慢。必须大幅度提高老百姓收入,才能减少国内产品积压,才能使用美元购买商品到国内消费,从而让国内普通劳动者享受自己的劳动果实,使经济发展。我们不存在资源枯竭问题,因为物质资源是不灭的,而是如何发展可再生能源问题。我国有大量失业人员,完全能够发展自己的可再生能源系统,如太阳能热发电系统。参见: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27602 愚蠢精英们逼良为匪,是要中国社会重现王朝覆灭的历史,这必将使它们同时毁灭,而国人也将在这个毁灭中陪葬。
个人分类: 转载|1194 次阅读|1 个评论
破解经济发展困境:太阳能能否为人类提供足够的能源?
热度 1 huangwd99 2009-4-22 22:24
破解经济发展困境:太阳能能否为人类提供足够的能源? 黄卫东 一、 引言 经济发展的关键是保持生产和消费平衡。我国近年来生产过剩严重,消费严重不足,过剩生产能力用于生产商品出口,换来大量美元,由于美元不断贬值,财富损失非常严重,每年超过 1 万亿元(附录 1 )。而且,这种经济发展也偏离了经济发展的目的。经济发电的主要目的在于提高老百姓收入和福利,不是出口换美元欠条,等着美元贬值而使我们的财富消失。最近美国发生金融危机,消费量大量削减,导致我们的产品积压,企业大量倒闭,使我们的经济发展遇到严重困难,也说明了这种发展方式遭遇困境。 给老百姓提供收入,增加国内消费,是解决生产过剩,从而使经济发展的根本方法。但是,提供老百姓收入,遭遇的最大难题是资源枯竭问题。很多人认为,如果中国的消费水平达到发达国家,如日本美国水平,则地球上没有足够的资源供应给我们。这是一种错误观点。根据物质守恒原理,物质不灭,任何物质资源在地球上都不会增加,也不会减少,只是在不同状态和位置上发生变化,例如富矿开采光了,被人类使用,变成废物,又会回归自然,变成含量较低的废物了。 我们需要消耗更多能量去富集利用它,生产原先的产品,因此,所谓资源枯竭问题,归根结底是能源枯竭问题。能量虽然也守恒,但是会耗散,会从高品质能源变成不能被人类利用的低品质能源 (附录 2 ) 。本文着重分析,可以被人类利用的能源来源之一太阳能所能提供的能源,能否解决人类和我国的能源枯竭问题。 太阳能通常指 太阳光 的 辐射能量 。在 太阳 内部进行的由 氢 聚变成 氦 的原子核反应,不停地释放出巨大的 能量 ,并不断向 宇宙 空间辐射能量,包括我们肉眼看到的可见光,这种能量就是太阳能。 太阳内部发生的氢聚合成氦原子反应,可以维持 50 亿年左右的时间,也就是说太阳能够以目前这种能量辐射状态存在 50 亿年。因此,太阳能是人类最稳定可靠的能源来源之一。目前太阳向宇宙空间发射的辐射功率为 3.8x10^23kW ,其辐射能量变化很小,其中约 20 亿分之一到达地球大气层上,与太阳光垂直面上,每平方米为 1367W 。这个数值又叫太阳常数, 根据 1978-1998 年 6 颗卫星上的观测平台近 20 年连续不断的观测结果,得出的太阳常数值为 1366.1 W/m2, 标准差为 425ppm, 0.37% 的波动范围 (1363-1368 W/m2)(Lean and Rind,1998) 。 20 年卫星数据也揭示了太阳常数也存在不同时间尺度的波动。 1957 年国际地球物理年决定采用 1380W/m2 。世界气象组织 (WMO)1981 年公布的太阳常数值是 1368w/m2 。多数文献上采用 1367W/m2 。太阳常数有 周期 性的微小变化,变化范围在 1 % 2 %,这可能与太阳黑子的活动周期有关。 由于日照时间和日照强度不同,世界各地太阳能资源变化很大。我国是太阳能资源相当丰富的国家,从全国来看,绝大多数地区年平均日辐射量在 4 kWh/ ㎡以上,西藏西部最高达 7 kWh/ ㎡。 我国也是世界上直接利用太阳能最多的国家,所生产和使用的太阳能热水器世界第一,占世界 70 %以上。 到达地球大气层的太阳能, 30% 被大气层反射, 23% 被 大气层 吸收,其余的到达地球表面,其功率约为 80 万亿 kW ,也就是说太阳每秒钟照射到地球上的能量就相当于燃烧 300 万吨 煤 释放的热量。目前,人类消耗的能量约为每年 5 10^17kJ ,等于 16 亿 kW 。这说明,人类只需要利用到达地面太阳能万分之 0.2 ,就能满足目前的需要。 但是,我们利用太阳能,需要消耗能量生产转化设施。如果生产转化设施的能量消耗大于建成的设施所获得的太阳能,则我们仍然无法依靠太阳能。 地球 上许多能量来源于太阳能,广义上的太阳能还包括了 风能 , 生物质能 ,潮汐能和水的势能(水电站发电的能量来源)等等,它们的能量间接来自太阳能。狭义的太阳能则限于太阳辐射能的光热、光电和光化学的直接转换。在这些利用方式中,最重要的利用方式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电能能够高效转化为各种能量,特别是高效转化为机械能,驱动各种设备运转。电能可以方便地通过电线传输,因而方便使用。本文主要综述几种主要太阳能发电利用方式转化设施的能量输入与产出关系,回答我们是否能够依靠太阳能解决人类和我国的能源问题。 二、太阳能发电技术介绍 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有两种方式:太阳能转化为热,再将热能发电和直接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光伏发电技术。光伏发电技术离商业化还有更多问题,这里主要分析太阳能热发电技术。 将吸收的太阳辐射热能转换成电能的发电技术称太阳能热发电技术,它包括三大类型:一类是利用太阳热能直接发电,如半导体或金属材料的温差发电、真空器件中的热电子和热离子发电以及碱金属热电转换和磁流体发电等。这类发电的特点是发电装置本体没有活动部件,但目前此类发电量小,有的方法尚处于原理性试验阶段,故下面不作介绍;另一类是利用太阳能加热空气,热空气上升引入到高塔带到叶轮转动发电。由于其发电效率受热力学第二定律和气体温度限制,光电转化效率很难超过 1 %(葛新石,叶宏, 2004 ),这里不加讨论。第三种类型是将太阳热能通过热机带动发电机发电,其基本组成与常规发电设备类似,只不过其热能是从太阳能转换而来。下面对此类发电进行介绍。    利用太阳能,至少可以追溯到 1774 年。当时,法国和英国科学家实验在试管中将阳光聚集在氧化汞上,收集借助于太阳能分解氧化汞产生的气体,在其中点燃蜡烛。他们还利用大玻璃镜进行另一个聚焦太阳光的实验。约一个世纪后, 1878 年,法国人在巴黎建立一个小的太阳能动力站,该装置是利用碟式抛物面反射镜将阳光聚焦到置于其焦点处的蒸汽锅炉,由此产生的蒸汽驱动一个很小的交互式蒸汽机运行。 1901 年,美国工程师研制成功 7350W 的太阳能蒸汽机,采用 70 平方米的聚光集热器,该装置安装在美国加州作试验运行。 19071913 年间,美国工程师还研制成由太阳能驱动的水泵。 1913 年研制成 36 . 8kW 太阳能动力机,安装在埃及开罗附近,从尼罗河提水灌溉农田,这个装置采用长的槽型抛物面反射镜将阳光聚焦在中心管上,其聚光比为 4 . 5 : 1 。 随着石油和天然气的大量开采,油价下跌,在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人们对太阳能动力的兴趣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1950 年,原苏联设计了世界上第一座塔式太阳能热发电站的小型试验装置,对太阳能热发电技术进行了广泛的、基础性的探索和研究。 1973 年,爆发了世界性的石油危机,再一次点燃起人们对太阳能技术研究开发的兴趣。 20 吐纪 70 年代,太阳能电池价格昂贵、效率较低,相对而言,太阳能热发电的效率较高,技术上也比较成熟,因此在石油危机的刺激下,当时许多发达国家,都将太阳能热发电技术作为国家研究开发的重点。据不完全统计,从 1981 ~ 1991 年的 10 年间,全世界建造了装机容量 500kW 以上的兆瓦级太阳能热发电实验电站 20 余座,其中主要形式是塔式和槽式聚光太阳能热电站,最大发电功率为 80MW 。塔式太阳能电站 利用镜面将阳光反射至中央塔,使塔内温度达到 1000 ℃ 以上,产生高温高压气体,驱动发电设备。由于太阳位置变化,需要为每面太阳镜设置跟踪太阳装置。 不久前, 我国首座 70 千瓦塔式太阳能热发电系统 在江苏省江宁县建成并成功发电 。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人们在对当时已建成的太阳能热发电站进行了大量的实验研究和分析后,发表了很多技术性总结报告,得出的基本结论是,太阳能热发电在技术上虽然可行,但单位容量投资过大,且降低造价十分困难。因此,各国都相继改变了原来的发展计划,使太阳能热发电站的建设逐渐冷落下来。例如,美国原计划拟在 19831995 年间,分别建成 50-IOOMW 和 100-300MW 太阳能热发电站,结果都没有实现。    但是,在此期间,也建成了很多试验电站。 20 世纪 80 年代初期,以色列和美国联合组建了 LUZ 太阳能热发电国际有限公司。从成立开始,该公司就一刻不停地集中力量研究开发槽式抛物面反射镜太阳能热发电系统。正当人们开始疑虑太阳能热发电前景的时候,该公司从 1985-1991 年的 6 年间,在美国加州沙漠相继建成了 9 座槽式太阳能热发电站,总装机容量 353 . 8MW ,并投入并网营运。经过努力,电站的初次投资由 1 号电站的 4490 美元/ kW 降到 8 号电站的 2650 美元/ kW ,发电成本从 24 美分/ kWh 降到 8 美分/ kWh 。至此,该公司满怀信心,汁划到 2000 年,在加州建成总装机容量达 800MW 的槽式太阳能热发电站,发电成本降至 58 美分/ kWh 。这一进展,经济上已可与常规热力发电相竞争。遗憾的是, 1991 年 LUZ 公司宣告破产,而使该计划中断停止。近年来,人们又开发使用平面反射镜反射聚光太阳能,通过热吸收驱动汽轮机发电装置。该方法大幅度降低了发电成本,预计在不远的将来,可以达到与化石燃料发电成本相近的水平,从而替代现有的火力发电厂。目前这方面发布的资料还比较少。 对塔式太阳能热发电的研究开发,人们并未因此而完全中止。 1980 年美国在加州建成太阳 I 号塔式太阳能热发电站,装机容量 10MW ,经过一段时间的试验运行后,及时地作了技术总结。在此基础上,又建造了太阳 Ⅱ 号,于 1996 年 1 月投入试验运行。 去年底,世界上最大的塔式太阳能电站( solar tower plant )将于西班牙的安达卢西亚( Andalucian )沙漠诞生。预计电站将于 2009 年 1 月开始运行,其功率可达 20 兆瓦,足以为 11000 户西班牙家庭提供能量。    碟式太阳能热发电系统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太阳能动力系统。近年来,碟式太阳能热发电系统利用圆形抛物面聚焦太阳光,加热工作介质如水,产生高压蒸气驱动发电设备。例如, 1983 年美国加州喷气推进实验室完成的碟式斯特林太阳能热发电系统,其聚光器直径为 11m ,最大发电功率为 24 . 6kW ,光电转换效率为 29 %。 1992 年,德国一家工程公司开发的一种碟式斯特林太阳能热发电系统的发电功率为 9kW ,到 1995 年 3 月底,累计运行了 17000h ,峰值净效率 20 %,月净效率 16 %,该公司计划用 100 台这样的发电系统组建一座 1MW 的碟式太阳能热发电示范电站。    太阳池热发电是利用太阳能加热水池中水,利用热水来驱动发电设备发电。最早是在以色列进行研究开发的。 20 世纪 70 年代,以色列在死海沿岸先后建造了 3 座太阳池太阳能热发电站。美国也曾计划将加州南部萨尔顿海的一部分建成太阳池,用以建造 8006000MW 太阳池太阳能热发电站。但后来,以色列和美国均对其太阳池热发电计划作了改变。可能的原因是太阳池热发电效率低(约 2 %水平),占地面积大。 图 1 、 50KWe 碟形抛物面聚光太阳能发电站,面积 400 平方米 图 2 、碟形太阳能聚光发电原理图 三 、太阳能热发电生命周期能量分析 利用太阳能发电,需要建造发电设施。建造和维护这些设施需要消耗能量。生命周期分析是分析一种产品在它的一生中所对环境造成的负荷评价的一种方法。包括从制造、运输、买卖、使用、废弃、再生为止所产生对环境负荷的综合评价。这里主要分析太阳能发电设施在生命周期内的能量输入输出情况。 太阳能发电系统建设和运行分为 5 个单元阶段 : 原材料获取阶段 ( 包括电站设备制造需要的耗材 ) 、电站建设阶段 ( 包括厂房、冷却塔和管路 ) 、运输阶段 ( 包括原材料和设备运输 ) 、电站运行阶段和废弃处理。 原材料获取阶段考虑了开采和加工各类材料所需要的能耗和排放。生产阶段考虑了电站设备及厂房建设等的能耗和排放。运输阶段考虑两个部分的能耗和排放 : 一部分是原材料运到电站所需设备的制造 ; 另一部分是电站建设材料运送到电站。国外已经为各种材料的生产和运输能耗提供了详细数据,例如,美国能源部支持建设的 GREET 数据库。本文仅介绍几个国内外研究结果。 1 中科院能源所王克红等,分析比较了两种太阳能热发电系统能量消耗,给出的结果是每 MWh 消耗的能量,以标煤重量计算。该文未考虑电站报废阶段固体废弃物处理处置能耗。 表 1  两种太阳能热发电的概况 电站名称 SOLAR ONE SEGS Ⅵ 电站型式 塔式 槽式 站址 美国加州 美国加州 额定功率 /MW 10 30 年运行小时数 /h 2 700 3 019 年净发电量 /10 6 度 27 90. 6 聚光方式 平面反射镜 圆柱抛物面反射镜 镜数 / 面 1 818 960 000 发射镜总面积 /m2 72 540 188 000 汽轮机蒸汽入口 参数 / ℃ bar 1 510 /104 371 /100 总投资 / 亿美元 1. 4 1. 16 投资比 : 美元 /kW 14 000 3 870 使用寿命 / a 30 30 能量回收年限 /a 3.4 2.9 能耗 kg 标煤 /MWh 14 12 根据发电和能耗数据,可以估计系统能量回收年限(就是系统建成后,输出能量等于系统建设输入能量所需要的时间)。计算结果分别是 3.4 年(塔式)和 2.9 年(槽式)。 2 意大利 Molise 大学 Cavallaro 等,研究了碟式太阳能热发电系统能量输入输出情况。根据聚光面积为 400 平方米,功率为 50kW 发电系统结果设计的 1MW 系统是分析对象。系统包括 17 个聚光器及跟踪系统, 5 个 stirling 发动机驱动发电系统。蒸气温度为 550 ℃ ,压力为 4.5MPa 。系统只能白天发电,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效率为 18 %。寿命是 30 年。下图是能量输入输出情况,从图中可以看出,输出能量远远大于输入能量。根据图中数据,估算回收年限仅 1.7 年。 图 3 、碟式太阳能热发电系统输入输出能量 3 西班牙 lechon 等研究( 2008 )塔式和槽式聚光太阳能热发电系统能量输入输出情况,能量回收年限分别不足 1 年和 2 年。该文还提到另外两项研究得到类似结果。 表 2  两种太阳能热发电的概况 额定功率 /MW 17 50 辐射量 kWh/m2/a 1997 2016 聚光器数量 2750 624 聚光器面积 m2 264825 510120 全负荷时间 h 6230 3220 负荷因子 71.1% 43.6% 电站型式 塔式 槽式 年净发电量 /10 6 度 104 187.6 储存能力 16h 7.5h 储存介质 熔融盐 熔融盐 占地面积 ha 150 200 天然气消耗 MWh/a 48206 97691 电能消耗 MWh/a 10757 16338 太阳能收集效率 45.6% 47.6% 发电效率 39.09% 35.72% 净效率 16.07% 15.7 % 寿命 年 25 25 能量回收年限 / 月 11.9 22.9 单位面积净电能 240 312 MJ/m2/ 年 土地面积 万 km2 20.9 16.0 能耗 MJ/kWh 0.18 0.36 四、讨论和结论 从以上结果可以看出,太阳能聚光热发电可以输出净能量,平均每年输出电能,塔式系统为 240MJ/m2 ,槽式系统为 312MJ/m2 。用这两种系统,满足当前全世界能源需要,仅需要土地面积分别为 21 万和 16 万平方公里。与地球 表面积 5.1 亿平方公里相比,需要量很小。未来即使能源需求有较大增加,例如,中国能源达到日本人均水平,按照现有人口数量计算,我们建设太阳能聚光热发电系统来提供所有能源,需要的土地面积约 21.6 万平方公里,其中发电约需要 12 万平方公里(主要计算数据参见附录 1 )。沙漠地球阳光充足,本身没有合适的用途,适宜发展太阳能,我国有沙漠面积 70 万平方公里,有充足的土地资源用于发展太阳能发电系统。 担心资源和能源枯竭是毫无道理的。我们消耗大量资源和能源,为国外服务,换来大量美元欠条,由于始终外贸顺差,我们根本就没有机会使用这些美元欠条,换回给国内老百姓带来福利的物质财富。随着美元的不断贬值,我们用大量物质财富换来的美元所代表的财富不断自然消失。这种愚蠢的经济政策是阻碍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再也不应持续下去了。只有大幅度提高国内普通老百姓收入,扩大国内消费市场,才能消除国内生产过剩问题,才能同时转变贸易顺差为贸易逆差,从而使用美元换回物质财富,为国人服务。一方面我们产品过剩,人员大量失业,另一方面,我们有大量老百姓生活穷困。我们应组织失业人员发展太阳能事业和环保事业,解决能源短缺问题,改善我们的环境。 与化石燃料相比,太阳能生产成本高。太阳能光伏发电成本超过每度电 1 元,美国最大的槽式聚光太阳能热发电成本约每度电 8 美分,均远远大于化石燃料电厂。主要原因是开采化石燃料,所需要的设施很简单,生产成本很低,能耗极低,而且占地面积很小。单纯通过市场经济来竞争,是不可能在化石燃料枯竭之前,使用发展太阳能资源的。未来化石燃料枯竭,我们必须使用替代能源。太阳能能够大量供应,将是满足人类能源需要的较好方法。由于太阳能利用,先期需要投入大量能量,我们必须预先筹谋,否则,在能源资源枯竭以后,再发展太阳能资源,就会因为缺少能源制造太阳能利用设施,而发展缓慢。最近,欧洲计划在撒哈拉沙漠建设太阳能发电系统,规模达到 2.8 亿千瓦,满足欧洲未来能源约一半需要,我国应早日计划,在我国西部发展太阳能发电系统。发展太阳能热发电系统,主要消耗钢铁、玻璃和混凝土等产品,我国当前这些产品生产过剩严重,发展太阳能发电系统,可以充分利用生产能力,防止它们倒闭。 另一方面,我们的土地面积有限,还需要使用土地满足人们多方面需求。因此,我们的太阳能资源有限,我们需要限制人口,但是,太阳能资源所能供应的人口应远远大于目前我国当前人口。我们应通过发展太阳能发电系统,了解太阳能供应能源的可行性,为我们远景发展规划打下良好基础。盲目担心资源枯竭和能源枯竭问题,是完全没有必要的,也无助于解决国家经济发展所遭遇的问题。 附录 1 : 美元贬值赖帐估算,我们每年至少损失 1 万亿元 2 资源不会枯竭,国家该如何积累财富? 3 按照日本人均能源水平估算中国未来达到日本水平,采用槽式太阳能聚光发电系统,所需要的土地面积估算,使用的主要计算数据如下。 日本 2005 年电能消耗量为 1.03 万亿度(来源 http://www.eia.doe.gov/oiaf/ieo/index.html ), 2003 年日本人均能源消耗折算为 4.04t 石油(来源: 世界资源研究所 数据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90%84%E5%9B%BD%E6%AF%8F%E5%B9%B4%E4%BA%BA%E5%9D%87%E8%83%BD%E9%87%8F%E6%B6%88%E8%80%97%E5%88%97%E8%A1%A8 ) ,1t 石油能量为 46GJ 。 日本人口: 1.2757 亿(来源 http://www.stats.gov.cn/tjsj/qtsj/gjsj/2007/t20080626_402488313.htm 日本平均发电效率取 30.5% ,来源于美国 2000 数据 (annul energy review 2000) 中国人口: 13.3 亿人(来源 http://www.cpirc.org.cn/index.asp ) 太阳能单位面积能量为每天 6MJ/m2 ,热利用净效率 60 %。 太阳能聚光热发电可以输出净能量,平均每年输出电能,槽式系统为 312MJ/m 2 。 4 美国 2000 年能源平衡图 5 巨型太阳能电厂 : 世界 13 大太阳热能项目 太阳能发电厂依靠集聚太阳光,把热能转化为电能。有不少集聚太阳光的方法,如抛物槽、装有镜面的电力塔、抛物型碟、 菲涅尔 反射器等。 接下来让我们看看世界上 13 个最大的光伏技术太阳能项目。 1. 位置:美国莫哈韦沙漠 总装机容量: 500 兆瓦,计划扩容至 900 兆瓦 所属公司: BrightSource Energy and Pacific Gas Electric 状态:最早于 2011 年运营 更多信息:这块区域的电力塔是迄今世界上最大的集中太阳能项目。 PGE 与几家公司签订了合同,不久之后将运营超过 2000 兆瓦的太阳能。加州法律要求投资者所有的公用事业公司,至少供应 20% 的可再生能源。 2. 位置:美国莫哈韦沙漠 总装机容量: 500 兆瓦,可能会扩容至 850 兆瓦 所属公司: Stirling Energy Systems and San Diego Gas Electric 状态: 2011 年运营 更多信息: 2 万个抛物型碟分散安装在 4500 英亩沙漠中。每个碟高 40 英尺,能产生 2.5 千瓦电量。 3. 位置:南非阿平顿 总装机容量: 100 兆瓦,可能扩容至 600 兆瓦 所属公司: Eskom . 状态: Eskom 正在考虑是否继续建造这个项目 更多信息:这个项目过去几年一直是纸上谈兵,如果能最终实施,那南非将从第 15 大二氧化碳排放国降至第 25 位。 这个项目使用电力塔方式生产。一圈移动的镜面和日光反射装置追踪太阳变化的位置。镜面将光线反射向中央塔。集中的光线可以达到 600 ?C ,依靠光线融化盐水产生的蒸汽来驱动涡轮发电。 4. 位置:美国莫哈韦沙漠 总装机容量: 553 兆瓦 所属公司: Solel and Pacific Gas Electric 状态: 2011 年运营 更多信息: Solel 是家以色列的公司,此项目用了 120 万块镜面和 317 英里长的真空管道,建成后占地 6000 英亩,为 40 万户家庭提供电力。 5. 位置:美国加利福尼亚 总装机容量: 400 兆瓦 所属公司: Solar Partners 状态:计划 2012 年运营 更多信息:凡帕太阳能发电系统 (ISEGS) 将由三个在中心点连接起来的电力塔组成。这个日光反射装置高 7 英尺,宽 10.5 英尺。工程分三阶段进行,先造好两个 100 兆瓦的塔,再造 200 兆瓦的。 6. 位置:美国莫哈韦沙漠 总装机容量: 310 兆瓦 所属公司: Florida Power Light and Southern California Edison 状态:运营中 更多信息:太阳能发电系统 (SEGS) 由 9 个太阳能电厂的组成,它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单一太阳能发电源。相比之下,至今运营中的最大的光伏太阳能电厂在西班牙,能够产电 20 兆瓦。 40 万块镜面覆盖在 1000 英亩土地上。这些镜面是在 1984 至 1991 年建好的。 7. 位置:西班牙塞维利亚 总装机容量: 11 兆瓦,计划增加至 300 兆瓦 所述公司: Abengoa 负责镜面, ALTAC 负责电力塔 状态:运营中,预定在 2013 年达到 300 万兆瓦产能 更多信息:目前的电力塔坐落在周围的向日葵区域上方 115 米处, 624 块日光反射境将光线对向电力塔。 8. 位置:美国佛罗里达 总装机容量: 300 兆瓦 所属公司: Florida Power Light 状态:预定在 2011 年运营 更多信息:该项目将帮助佛罗里达完成靠 20% 风能和太阳能发电的目标。,目前佛罗里达州的电力供应一半靠天然气, 20% 靠核能。 9. 位置:美国亚利桑那 总装机容量: 280 兆瓦 所属公司: Abengoa Solar and Arizona Public Service Co 状态:预定在 2011 年运营 更多信息:该电厂由西班牙太阳能公司 Abengoa 所建,占地 1800 英亩,提供了 1500 个工作岗位。这个项目为 7 万家庭提供电能,少排放 40 万吨二氧化碳。 10. 位置:以色列内盖夫沙漠 总装机容量: 250 兆瓦 状态:政府尚未确定 更多信息:以色列计划 2016 年达到 5% 太阳能的目标。该国 710 万人口中的 100 多万已经装有屋顶太阳能热水器。 11. 位置:美国莫哈韦沙漠 总装机容量: 250 兆瓦 所属公司: Florida Power Light . 状态:预定在 2011 年运营 更多信息: Beacon 太阳能项目将在 2012 英亩土地上使用 50 万个抛物槽。建成后,该电厂将雇佣约 1000 名工人。 12. 位置:美国加利福尼亚 总装机容量: 177 兆瓦 所属公司: Ausra and Pacific Gas Electric . 状态:预定在 2010 年运营 更多信息: Ausra 将为约 6 万户家庭提供可再生太阳能。作为 Ausra 的客户, Pacific Gas Electric 公司 12% 的能源需求由可再生能源满足。 13. 位置:澳大利亚米尔迪拉 总装机容量: 154 兆瓦 所属公司: Solar Systems and TRUenergy 状态: 2010 年运营, 2013 年达到最大产量 更多信息:完全建成后,太阳能将为 4 万 5 千户家庭提供电力。 2030 年前,米尔迪拉可生产 5000 兆瓦太阳能。
个人分类: 经济|2814 次阅读|6 个评论
美元不贬值,美国也掠夺了他国财富
huangwd99 2009-4-14 12:40
美元作为世界货币,即使不贬值,美国也掠夺了他国财富 黄卫东 主流西方经济学理论认为,各国应储备一定的外汇,以应付外贸需要。例如,经济学家王建在文章中写道:一般认为,防范国际经济风险的重要措施是要有比较雄厚的外汇储备,通常要求外汇储备至少要相当于一国 3个月左右的进口额(http://www.tecn.cn/data/detail.php?id=5208)。 按照这个要求,随着世界贸易的发展,各国贸易量不断扩大,手里持有的美元必然越来越多。问题是,各国手里的美元是拿物质财富换来的,不是美国人免费奉送的,而美国的美元是印刷出来的,这相当于美国拿美元欠条换回了物质财富,而各国手里应保持大量美元欠条,不得兑现。例如,中国2008年全年进出口总额25616亿美元,其中,出口14285亿美元,进口11331亿美元。按照西方经济学理论,应至少储存美元近3000亿美元。这说明即使中国不多储存美元,按照主流西方经济学理论,也必须奉送3000亿美元财富给美国人。未来随着外贸的增加,我们还将奉送更多财富,以增加外汇储备,适应外贸需要。 解决方法有三种,一种是尽量减少储存美元,但是,储存过少外汇,就会带来很大经济代价。美国金融大鳄控制石油等关键物资物价,例如,我国年进口石油约 1.8亿吨,平均每月进口1500万吨,2008年初价格为每桶60美元,约等于每吨375美元,一个月进口石油需56亿美元,到6月涨价为140美元,约等于每吨875美元,一个月进口石油需131亿美元,增加支出75亿美元,持续几个月,如果手里没有足够外汇储备,就会导致石油进口量下降,影响经济发展。 第二种方法是让自己的货币成为国际货币,这需要强大的军事和经济实力,现阶段中国成为国际货币的距离还很远。参见: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23149 。西方各主要大国作为美国盟友,才成为国际货币。而大多数国际,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是无法成为国际货币的。 笔者提出一种新的世界货币方案,能够解决大多数国家在国际贸易中受剥削的处境。其关键是增发货币的机制:根据国际贸易需要,增加货币发行量,将增发的货币按人口平均分配给加入这个体系的每一个国家,各国再换算成自己的货币分给个人,增发货币,人人有份,体现人人平等的原则,避免了少数人无偿获得。具体参见: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239815 。 我国香港回归以后,发行港币,仍然依据美元来发行,具体说来,就是根据储备的美元数量,发行港币。这种发行方式,是将财富送给美国人的愚蠢行为。回归以后,理应改变这种发钞方式。然而,我们的银行发行人民币,也与此类似。国家储备 2万亿美元,于是国内增发等于2万亿美元的人民币。由于增发时,人民币汇率大多大于现有汇率,大多数是按1:8.3汇率发行的,现在汇率变成6.9,则国内与2万亿美元对应的人民币约15万亿,如果兑换成美元,按照现有汇率,已经超过2万亿美元了。不知主管人员是如何考虑这个问题的? 按照西方经济学理论,就会有各种荒谬的事情发生,例如,我们的银行法,禁止银行借钱给自己政府,却能借钱给潜在敌国政府-美国政府,参见: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51775
个人分类: 经济|1813 次阅读|0 个评论
美元贬值赖帐估算,我们每年至少损失1万亿元
huangwd99 2009-4-13 21:50
美元贬值赖帐估算,我们每年至少损失 1 万亿元 通常根据美国物价指数计算通货膨胀率,从而估算美元购买力变化。根据购买力变化,可以估算我们储存 2 万亿美元的损失。美国官方根据市场调查的物价数据发布物价指数(附录 3 ),计算通货膨胀率。美国官方调查物价指数,是通过个人和电话调查 87 个地区 5 万个房屋, 23000 个商店的市场物价数据,加上人口权重计算得到的物价指数,主要反应老百姓在美国居住生活的物价变化。二战后,美国通货膨胀率最高是 1982 年,达到 13 %,最近几年约 3 %。但是,我们使用美元购买的商品,明显与居民不同。 以美元指数来反应我们储存的美元购买力,比美国通货膨胀率要好一些,因为这个指数反应了美元在国际贸易方面的购买力变化。美元指数是通过美元与 6 种国际主要货币的汇率的几何加权平均值。这 6 种货币是欧元、日元、英镑、加拿大元、瑞典克郎、瑞士法郎,其中欧元的权重最大,高达 57.6% 。现代西方国家通常都存在通货膨胀,由于各国通货膨胀率通常都大于 0 ,美元购买力下降幅度应大于美元指数下降的幅度。美元指数从 2001 年 7 月 6 日的 121.02 到 2008 年 3 月 7 日的 72.462 , 7 年不到美元贬值了 40 % ,相当于美元平均每年至少贬值 8% 以上。 准确反映我国储存的美元购买力变化应是中国海关进口商品价格变化。我们国家似乎才开始做,只有 2006 年以后的进口商品价格指数数据,参见: http://www.customs.gov.cn/publish/portal0/tab4370/module3758/info128680.htm 从这个资料来看,在金融危机之前,我们的美元购买力年下降率达到了 8 %水平。但是,这两年我们贸易顺差,我们使用的美元是当时获得的,我们储存的美元的购买力,需要到贸易逆差,我们实际使用以前的美元进口商品时,其价格与我们获得美元时进口商品价格比较,才能得到实际结果。如果一直贸易顺差,没有机会使用美元,我们储存的美元等同废纸。 我们储存 2 万亿美元,按照美元购买力下降 8 %计算,等于每年损失 1600 亿美元,按照现在的 1 美元兑人民币 6.9 元汇率计算,超过 1 万亿人民币。政府将事业单位人员退休推向市场,目的仅仅是为了减少支出几百亿的退休金,却不去改变愚蠢的政策,储存 2 万亿美元外汇储备,免费每年送给美国人 1 万亿人民币。此外,还继续增加美元,等于送给美国人更多的财富。 这里仅计算了美元贬值损失,还有更多其他损失,参见: http://www.chinavalue.net/Article/Archive/2006/11/14/48633.html 如何使用美元减少外汇储备,请参见: 给温总理建议,我们应如何使用外汇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16287 附录 1 美国准备赖帐了,中国会损失 1 万亿美元?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09950 2 林毅夫,应为中国外汇损失负责的经济学家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24073 3 中国政府应利用经济危机赚取 1 万亿美元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22498 4 :见 http://www.bls.gov/news.release/archives/cpi_03182009.htm
个人分类: 经济|1970 次阅读|1 个评论
为什么说美元贬值是赖帐?
huangwd99 2009-4-12 00:24
为什么说美元贬值是赖帐? 有网友理解不了美元贬值赖帐的道理。这里简单解释一下: 美元贬值有两种含义,一种是美元汇率下降,即 1 美元兑换其他货币的数量减少;另一种含义是美元购买力下降,即 1 美元购买商品,由于商品价格上涨而使购买的数量减少。美元汇率下降,如果物价不变,则我们手里的美元购买力不会发生变化。这里主要讨论美元购买力下降情况。 美国 30 年前曾大幅度贬值美元。 通货膨胀年最高曾达到 10 %以上,即 1 年中,美国物价指数上涨 10 %, 1 美元所能买到的同样商品,数量下降 10 %左右。我们出口商品,换来美元,目的是换回我们短缺的物资,不是为了美元,否则,就成了美国人印刷几张纸,就能获得物质财富,就能不劳而获了。 美元是美国政府开出的欠条,这个欠条保证在任何时候在美国市场,按照市场价格兑现为物质财富。如果我们放在手里不用,等一年以后,我们到美国市场兑现美元,由于美国市场物价上涨,我们就会发现美国支付欠条的物资数量减少了,这种行为,实际上就是一种赖帐行为。举例来说,如果 中国出口商品是为了换 美国的 飞机。 http://www.ccthere.com/thread/211025 美元贬值是美国飞机价格从每驾 1 亿上涨到 2 亿美元。中国 拿物质财富换来的 2 万亿美元在美元贬值前 兑现, 也就是飞机价格每驾 1 亿美元时,能买 2 万驾,但是涨价后,就变成只能买 1 万驾。中国损失 1 万驾飞机,相当于 损失 一半财富,美国赖 掉 了 1 万驾飞机。 如果 美国 那一天宣布重新发行一种新货币,取代现在的美元, 将美元 作废 , 则 中国 2 万亿美元就变成了废纸,从而损失了其所能买来的财富,美国就赖掉了中国手里 2 万亿美元在 2008 年所能购买的财富。当然,实际美国不会这样贬值让自己的货币崩溃,但是,美国每年贬 值 美元是一直在做的事情,我们一直不使用美元,其效果相近。如果我们每年还保持外汇顺差, 就 没有机会使用手里的美元, 我们就等于免费送给美国人物质财富。 不仅将以前出口换 2 万亿美元的商品免费送给美国人,还不断免费送给美国人新的财富。因此,国家应改变目前出口顺差的局面, 包括取消出口退税, 尽快将美元欠条换成物质财富。 美国贬值美元,给我们带来财富损失,根本原因还是我们自己。我们根本不应该储备大量美元。美元购买力下降,是历史的必然。现代经济学理论本身就主张采用通货膨胀政策来发展经济。美国国内物价也是不断周期性上涨的,近百年来,美元贬值十分明显,上个世纪初,一辆新汽车,在美国的价格仅几百美元,现在至少上万美元。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初,美元对黄金价格为 1 盎司 35 美元,现在黄金价格已经上涨到每盎司超过 1000 美元。 只有提高普通老百姓收入,提高国内消费能力,才有可能使用美元,减少美元贬值赖帐带来的损失。因为国内生产的产品还大量积压,不提高国内消费能力,即使使用美元增加商品进口,在国内也无法实现销售,从而积压成废品。具体分析参见: 给温总理建议,我们应如何使用外汇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16287 也有网友建议加大国外投资。但是,投资国外的目的,是实现增值,获得更多的美元外汇,从而能够换来更多的物资,这同样需要提高普通老百姓收入来消费。现阶段,投资国外,还要考虑政治因素,否则投资就会因投资所在国社会动乱或政治目的而带来损失。美国将中国看成是战略对手,我们根本不应该到美国或其盟友西方国家去投资。美国政府对付外国企业在美国的投资非常容易,例如,联想投资美国 ibm 电脑部,美国政府就不购买 ibm 电脑,减小联想 ibm 公司在美国电脑市场份额,这必然导致亏本,事实也是这样。我们也不应该投资到我们武装力量控制不了地区,因为西方国家很容易制造动乱,导致我们的投资流失。 贬值货币,国内老百姓储存货币,一样损失财富。美国老百姓常负债度日,由于美元贬值,相当于每年负债自动减少。另一方面,美元贬值,根本原因是美国普通老百姓名义货币收入增长率较大的缘故。单纯增加货币供应量,如果货币到资本家手里,提高的是生产能力,会导致通货紧缩。只有普通老百姓收入增长率较大,大于生产能力增长率,才会导致通货膨胀。 2008 年我国发生的通货膨胀,主要是外界输入的。我们固定人民币与美元汇率,当国外石油、大豆、矿石等我国进口量大物资的物价大幅度上涨,导致国内相关商品涨价。解决的办法,不是简单的升值人民币汇率,而应大幅度提高老百姓收入。简单升值人民币汇率,导致出口减少,就会使大量企业倒闭。这是我们人民币汇率从 1 : 8.3 上涨到 1 : 6.9 以来,实际发生的事情。提高老百姓收入,增加国内购买力,从而减少出口,减少企业倒闭。虽然同样会导致人民币贬值,但是人民币贬值率必然低于老百姓收入增长率,老百姓实际收入仍然会提高。 附录 1 美国准备赖帐了,中国会损失 1 万亿美元?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09950 2 林毅夫,应为中国外汇损失负责的经济学家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24073
个人分类: 经济|3490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国人像美国人那样生活得几个地球?
dilingjun 2009-4-8 20:09
近几年,常在互联网、电视台、报纸上、经济学家的嘴中看到或听到:中国正处在一个前所未有的盛世时代。今天要超德国了,明天超日本了,后天就超美国了云云。尽管我们这些学自然科学,搞地质的人不懂经济学,更不懂那个以勤俭就是罪恶的凯恩斯。但每当听到经济学家们这些赶日超美的盛世豪言时,也不免心潮澎湃,热血沸腾一阵子。但静下心来算算账,琢磨琢磨总觉得有点不对劲。总面积5.1亿平方公里的地球,海洋就占去了71.8%,剩余的1.49亿平方公里为陆地,占地球总面积不过29.2%。甭说土地资源有限,且很多矿产资源不但不可再生,更加有限。仅目前近70亿的世界人口,就已经快让地球超负荷运转了!加之,冠以发展美名的毁灭性开发,使得地球生态系统能够维持的最低底线也已经危险的近在眼前。地球的负担太重,而且疾病缠身!中国的经济学家们似乎看不到这些,他们仅能做到的就是让人们感觉到太平盛世已经来临,人间天堂已不再遥远。提倡享乐主义,超前消费,呼吁我们都像西方人那样生活和消费。并鼓励人们消费!消费!再消费。消费就是爱国成为一种时尚的口号!似乎赶日超美一定会在全国十三亿人民使劲消费中实现似的。中国经济真的能超越美国吗?俾人不敢苟同。俺是搞石油的,是个经济盲,其他矿产资源也不大了解,但说起石油资源,多少还知道一二: 石油是千百万年地质演变过程中赋存于沉积地层中的流体矿产,据权威机构的结论:世界的石油存量剩下约一万亿桶如果还没开发到新的油田 这些石油仅可用约四十年。这一结论的确切性暂且不管,但不管怎么说,即使按现有石油存量再翻一倍也不过七八十来年吧,就好比银行存款,用一天少一天,倘若没有一种很棒的替代能源再现,不用等到用完的一天,恐怕人类的现代文明就已崩溃了,这决非危言耸听。 现在,世界上很多人都在追求美国人的生活方式,殊不知,今天,只占世界人口6%的美国人,每天消耗高达2000万桶石油,耗用了世界石油产量的约三分之一,每日用掉的气油也超过世界总需求量的40%。从这一能耗数字上看,倘若世界上再存活一个美国的话,恐怕大多数国家要以柴草为继了。 据1993年全国油气资源评价,中国石油资源量为800亿吨左右,得到证实的储量极为有限。已探明石油储量约占资源量的20%,约为30亿吨。据世界石油大会估计,中国常规可采石油总资源114.9亿吨,居世界第9位,但人均占有量仅10吨,居世界第41位。能源资源不足已经成为中国未来发展面临的主要瓶颈之一。目前,剩余可采储量连年徘徊不前,令人堪忧。其实中国的资源并不丰富,地大物博的说法根本不准确,中国人口众多,消费量惊人。今天,倘若中国每天消费的石油数额与美国所消费的数额大致相当的话。按目前的开采量大概只能用14年!必须依赖大量得进口。严重的问题是,中国战略性经济资源的对外依赖是和这些资源的严重消耗和浪费连在一起的。按照2003年中国行业内的测算,中国每单位GDP的产出所消耗的能源几乎是日本的10倍,美国的5倍,加拿大的3倍。倘若把中国的能耗降下来,也就相当找到一个大油田!但在公款消费的天国里,让官员们节约一度电、一滴油、一顿饭,把大排量豪车换成小排量轿车可能吗? 除此之外,中国的人均轿车拥有量也是一个被经济学家鼓吹赶日超美的常用指数。按照保守估计,到2010年,中国家用轿车保有总量将达到1466万辆,其中,城镇居民家用轿车保有量约1400万辆。到2020年,中国家用轿车保有量将达到7200万辆。 目前我国不到4000 万辆轿车就已经使高速公路严重堵塞,城市交通更是拥挤不堪,几近瘫痪!现今全世界轿车总量是9亿辆。若像美国一样,中国人两人一辆车,则为七亿辆。可以想像出,假如占全球轿车80%的7亿辆轿车都放在中国,届时堆得像喜马拉雅山一样的轿车山会是一个多么壮观的景象! 其实,几十年前,提倡简朴生活方式的甘地就说过:英国为达到它那种富裕程度曾消耗掉地球上一半的资源,像印度这样的国家和英国人一样得需要多少个地球? 未来学家欧文.拉斯洛警告说,如果全世界人都向美国人那样生活,都这样肆无忌惮地消耗自然财富,地球上的煤和石油将在五年之内用光。而地球则会在这一代人的时间里就流尽最后一滴血。温哥华大学教授比尔.里斯得出的结论则是:如果所有的人都这样的生活和生产那么我们为了得到原料和排放物质还需要20个地球。 去年,中国人均GDP只有全球人均GDP的五分之一,不及美国的二十分之一。实际上,中国人永远不要指望都能够过上美国人那样的生活,无论按人均资源和财富,中国已命中注定赶不上美国。中国人不应该都羡慕美国人的生活:就我们的人均财富而言,我们永远赶不上他们。美国人的生活其实是太奢侈了,他们的生活模式实际上超出了人类正常的需要和水平,他们那种好像是有今天没明天的的疯狂消费本身就是对地球极不负责任,对人类的犯罪!试问:如果世界上每个国家的人都像他们那样消费,可能吗?地球承载得了吗?
个人分类: 观点评述|5685 次阅读|3 个评论
林毅夫,应为中国外汇损失负责的经济学家
huangwd99 2009-4-2 23:32
林毅夫,应为中国外汇损失负责的经济学家 黄卫东 我国储备了近 2 万亿美元,随着美国大量增发美元,准备大幅度贬值美元赖帐,我国的外汇所对应的财富将大幅度缩水,其损失会在短期内达到 1 万亿美元。而且美国长期以来一直贬值美元赖帐,近年来,平均每年贬值 8 %,我们 2 万亿美元储存 8 年,就会损失损失一半,达到 1 万亿美元。我们还无法使用这些美元快速兑现财富。造成今天中国这种尴尬处境的原因是中国政府采纳了林极力推荐的比较优势理论。 林所提倡的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国际贸易的基础是不同商品的生产成本的相对差别,每个国家都应根据 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权取其轻 的原则,集中生产并出口其具有 比较优势 的产品,进口其具有 比较劣势 的产品,从而获得更多的财富。林认为, 如果一个地方劳动力相对多,资本相对少,则应发展劳动力相对密集的产业,生产劳动力相对密集的产品,用劳动力相对密集的技术。反过来,如果资本相对丰富,劳动力相对少,就应该发展资本密集产业,生产资本比较密集的产品,用资本比较密集的技术。 自然 资源也是同样的道理。 林反对赶超战略,认为 遵循比较优势发展战略并不会导致中国永远落后,永远停留在比较低的产业层次上。相反,遵循这种发展战略会使我国资本快速积累,资本相对稀缺、劳动力相对富裕的程度逐渐降低,随着资源禀赋的变动可以不断从国外引进现成而较先进的技术来达到技术和产业结构的升级 。以为压低老百姓工资,牺牲环境资源,压低土地费用等,拼命加大出口,积累美元,就可以买到技术,实现现代化。 我们今天已经积累了近 2 万亿美元,我们能买来技术吗?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一如既往,对中国封锁技术。以市场换技术也是完全失败的。市场让给西方,使自己的企业市场流失而倒闭,从而所掌握的技术也消失。垄断技术意味着超额利润,从自私出发的西方如何会放弃自己的利润。只有自己发展技术,才能打破西方的技术垄断,从而发展自己。 我们拼命压低自己的老百姓工资,最近十年,民工工资几乎没有增长;以极低价格出卖自己的资源和环境,我们有占世界 85 %以上的稀土资源,却低价出售。整个国家环境已完全恶化。人口密集地区湖泊基本污染,无法使用。北方河流大多干枯,有水时,也都是污水,严重恶化了中国人民的生存环境。 由于压低老百姓收入,国内购买力低下,我们的生产能力生产的产品 40 %供应国外,国家还采用出口退税等方式加大出口,导致出口产品在国外价格高于国内。牺牲老百姓,不过增加了一些外汇储备。采用这种方式所增加的生产能力,主要属于外资企业,虽然生产能力在中国土地上,然而资产并不属于中国人,而是属于美国等西方国家联盟。其物质财富的处置权也是属于美国等西方国家。这些出口企业所使用的技术也属于美国等西方国家,其关键设备和关键原材料也大都是美国等西方国家生产的。其市场也是在西方国家。这一切经济活动,除了中国人免费提供劳动之外(为什么这么说,请参见附录 3 ),与中国其实没有多少关系。连中国银行手里的 2 万亿美元也是属于这些企业的,正如温加宝总理所说:这些美元是银行的债务。这种所谓的经济发展,与中国人民有何关系? 现在美国发生金融危机,减少进口,这些面向出口的外资企业就产品积压,工人失业。愚蠢的经济学家们还在误导政府,加大贷款力度,支持这些与中国人们无关,却不断剥削中国人们血汗的企业,等着这些企业倒闭后,给中国的银行带来大量无法偿还的债务,让中国人民承担损失。 正是压低老百姓收入,导致国内市场容量小,从而无法依靠国内市场增加生产能力,发展经济。这是中国经济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之一。我们国家采用林所推荐的的比较优势理论,不断压低劳动力工资,使工资占 gdp 百分比年年下降,从 30 年前占 GDP 比例 50 %以上,下降到目前 35 %左右,远远低于西方发达国家大于 60 - 80 %的水平。在这种理论误导下,中国不增加劳动者收入,使国内消费很低,导致生产和消费严重不平衡,严重依赖美国市场。 现在保存美元会使我们的财富不断损失,然而,减少美元不是一件简单事情。美元首先是企业的,不是国家的。企业是没有办法使用这些美元的,因为国内老百姓没有购买力。国内的低价产品,国内都大量积压,如何能销售国外发达国家的高价商品,况且当初国家通过出口退税资助企业低价出口商品获得美元,进口没有国家资助,进口商品价格高,国内物价低。大量增加使用美元进口商品就会导致企业亏损倒闭。 林作为经济学家,在中国经济发展方面,所提意见大多是误导。例如,林毅夫认为, 如果能够按照比较优势发展产业,由于东部地区的发展优势是制造业,东部大力发展制造业,就会逐渐退出农业和自然资源的生产,转而从中部和西部购买更多的农产品和矿产资源,从而拉动中部和西部的发展 ( http://www.blogchina.com/20080118463957.html )。 东部地区退出农业是非常危险的观点。东部长江三角洲平原、江淮平原和华北平原是我国主要粮食生产基地,退出农业,我国粮食安全难以保证。参见附录 1 林还在石油上误导国人。去年 6 月石油价格升到最高每桶 140 美元附近时, 林毅夫(在 2008-06-9 日)说: 随着需求减少和产量增加,国际市场原油价格可能在 3 年到 5 年后从现在的价格降到每桶 104 至 108 美元 (当时报纸报道 http://finance.sina.com.cn/roll/20080612/05072270614.shtml ,博客中国林毅夫的博客 http://vip.bokee.com/20080612551331.html )。 我们都知道,石油价格很快下降,今年石油价格始终低于每桶 50 美元。当时国内石油行业受误导,大量进口石油,损失巨大。 经济学理论还很不成熟,还不能预测经济活动,这对经济学家来说,是常识。在曼昆《经济学原理》和弗里德曼《经济学》教材中,都清楚的交待,不同经济学家对经济问题的看法,很少相同,还说一个重要原因是人们的价值观不同,也就是说,人们因利益的不同,而采取对自己有利的观点。林先生作为著名的经济学家,应该清楚地知道这一点。我们呼吁林先生对自己在 2008 年六月预测石油价格误导国人一事,给国人作出合理的解释(附录 2 )。至今无回应。 2008 年我们国家发生的诸多事件, 2008 年我国成了多事之秋(附录 5 ),你能联想到其中会存在某种联系。西方人以为它们这些伎俩,会导致中国动乱。善良的人们啊,应早日认清西方资本家贪婪本质。 附录: 1 、 黄卫东:评论林毅夫对我国宏观经济的一些观点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index1.aspx?typeid=8387userid=46995 2 评著名经济学家林毅夫关于石油价格的预测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47060 3 从国产商品在国外比在国内便宜谈起,国家应取消出口退税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51260 4 林毅夫 比较优势发展理论 对国家经济战略的误导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24071 5 为什么 2008 年是我国的多事之秋?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11560
个人分类: 经济|3167 次阅读|5 个评论
林毅夫“比较优势发展理论”对国家经济战略的误导
huangwd99 2009-4-2 23:30
林毅夫 比较优势发展理论 对国家经济战略的误导 来源: 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作者:佚名 编辑: Studa_hasgo122 最近十来年 比较优势 发展 理论 盛行于 中国 经济 学界,引进者林毅夫先生将其发扬光大,对中国宏观经济发生了深刻的影响,东部沿海的经济发展奇迹成就被认为是 比较优势发展理论 的应用效果,在这个经济策略的引导下,东南沿海地区利用了 中国劳动力价格较低的比较优势 ,逐步占领了纺织服装、轻工产品、家用电器等国际市场。中国经济目前已经因为这个理论转型为外向型,国际贸易的总量增长用 GDP 发展论的眼光来看还是令人欣喜的,特别是 2005 年 1-9 月的累计贸易顺差达到了不可思议的 历史 最高 683 亿美元( 1 ),然而高速发展的 GDP 并没有带来高速增长的 GNP ,大量的劳动民众已经对带不来收入增长的经济增长感觉失望,同时过高的外向型经济比重已经开始危及了国家经济安全和国防安全。 看着一天天嚣张的 台独 ,我们不仅仅是打不起的问题,在国际贸易顺差的沉重包袱下恐怕连海峡封锁的勇气也没有了,因为当今中国比拿破仑时代的英国更害怕大陆封锁, 台独 没饿死,恐怕大陆先被饿死了,或者说为了消灭 台独 大陆要付出几亿人被饿死的代价,恐怕 台独们 也因此找到了敢于 台独 的理由。(评:这个观点值得商榷,中国并没有依靠出口生存,工人拿所工资消费的商品是中国生产的,由于外汇不用,所对应的工人工资也是国家银行给的(如果国家没有外汇,同样在国内发这笔钱,效果是相同的),仅仅依靠外贸发展积累并不属于自己,而是属于外企的美元,中国搞外资出口换美元,美元不用,实质是免费劳动,但是一些经济学家却误导政府将美元当财富,害怕出口减少导致的失业和美元减少) 其实,对林先生的 比较优势 理论大可不必顶礼膜拜,那不过仅仅是一个商人的生意理论,林先生把整个中国经济当作了一个巨型公司,把中央人民政府当做了董事会,把中国经济的发展道路当作股东回报率。在林毅夫的经济视野里,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个大公司还不是一个长期专注于某个行业发展的实业公司,才是一个倒来倒去寻求各种 近期比较利益 的商贸公司,类似一个在所谓的 国际大分工 里充当一个货郎贩的小字辈。在林毅夫经济理论的教导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是围绕着增强综合国力水平而发展,而是以最大限度增大国库收入的 赚钱路线 为中心。中华古谚说, 国之上下交相言利,国之危矣 ,这个 交相言利 的理论策源地就是林先生一贯倡导的 比较优势 理论,在这个表面华丽的理论诱导下,我们的经济建设忘记了中华古训 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出自孔子《论语 . 颜渊》) 的立国之本,而是整天在比较来比较去终日寻找赚钱的机会,把国家的经济建设混同于公司的经营发展。 我查阅了近年来林先生的文章,对他的主要观点作了如下归纳:一个是 企业 内生能力的概念;二是比较优势的理论;三是反对赶超型经济的观点 其他的还有些是从他的基本理论中衍生出来的,关于 金融 、农业、制造业、信息业等各行业分析的经济学结论。现在我们先抓主干再说枝叶,行业部分以后一一再进行分析和辩驳。 下面是原文引证 如果一个地方劳动力相对多,资本相对少,则应发展劳动力相对密集的产业,生产劳动力相对密集的产品,用劳动力相对密集的技术。反过来,如果资本相对丰富,劳动力相对少,就应该发展资本密集产业,生产资本比较密集的产品,用资本比较密集的技术。 自然 资源也是同样的道理。 林先生的比较优势理论是面向宏观经济的,主要是针对中国经济布局的,更重要的是对于建国以来重 工业 路线和改革开放以来的市场化路线的效益论证。反对赶超的经济思想和比较优势理论是一个问题的两面,而企业内生理论是微观经济领域的学说,是对中国的国有企业做出的分析,但这个企业内生分析却是以上两个观点的基础。 比较优势 理论是一个时髦的西方经济学词汇,其含义并不深奥,用中国俗话来说就是 因势利导 ,无可厚非这是一种很明智的方法,而林先生的错误关键是在于将 因势利导 -- 比较优势 用错了对象。对于一个企业发展,采用 因势利导 -- 比较优势 发展自己的深厚技术优势或者廉价的人力优势,比如依托技术资源雄厚的大学发展高科技企业,依托资源丰富的山区可以发展绿色农业等等,这个比较优势理论来指导企业发展都是很有应用效果的。但是放在整个国家而言,尤其是中国这样的世界级大国,片面强调比较优势就是理论用错了对象,最起码也是没把中国看成一个 具有多产业的集团公司 ,国际关系的现实决定了中国的很多产业发展不是取决于基础条件而是取决于战略需要,中国能不需要先进的航空产业吗?能不需要先进的机床产业吗?能不需要先进的通信产业吗?中国经济的发展路线一直不是有什么发展什么的问题,而是需要发展什么就得发展什么的问题。中国需要大飞机,需要大飞机发展运输、保卫国防,而林毅夫却宣传 裤子换飞机 ,二十年来我们活生生地卡死了自己已经出生的 儿子 运十 ,买来了二百亿美元的波音飞机,不仅仅是 马凤山们( 3 ) 15 年血汗、 5 亿人民币投入和 200 亿美元波音采购开支的差距,而是美国的波音飞机就不允许你挪作军用,不允许你模仿学习,甚至不给你足量的配件供应,更要命的是 裤子换不来预警机 、 裤子换不来战略轰炸机 ,我们用善良的心去处理了二十年的国际关系,却用这个 比较优势 的花布蒙蔽了民族工业的眼睛( 2 ),换来的是在未来常规战争中有可能出现鸦片战争的 不对称打击 他打得着你你打不着他。 林先生到处宣传的 比较优势发展理论 并没有错误,但用于指导中国经济发展就出了大问题,这里有一个错误的大前提就是 国际大分工 ,我在此可以问问林毅夫先生,这个 国际大分工 到底是天生的还是后天的,如果你说 国际大分工 是先天的,那么今天的美国也不应该成为发达国家,以色列、日本更不应该成为发达国家,而应该还是老牌工业国家英国法国,如果 国际大分工 是后天的,那么你为什么反对 赶超 ,反对 自主 !这个 国际大分工 就是一种荒唐的经济学说法,由于以讹传讹年代久远,已经不可考察当年的出处,但是现在依然误导者中国的经济走向。前一个阶段龙永图和何光远争辩 自主品牌 也是这个问题,龙先生的理论依据就是这个不知道来自何方的 国际大分工 理论,说根据国际大分工的原则世界上就只有 六大三小 这几个大型的汽车企业,中国汽车不需要搞什么自主品牌,那么在此可以问问最近几年韩国 现代 汽车的成就从哪里出来的?!韩国现代相对于美国通用怎么进行 国际大分工 ! 再说说这个 比较优势 发展 理论 的另一面 反对赶超 的问题,毛泽东提出 超英赶美 到底是为了 中国 的战略需要还是 好大喜功 ?!当年中国面对的国际形势非常险恶,在美苏冷战时期美国不断在中国周围发动战争,在抗美援朝战争胜利和一五、二五计划成功完成的鼓舞下,毛泽东为了让中国保持更可靠的独立自主,让中国的民族 工业 再上一层楼,让中国军队永远不再象抗美援朝一样的艰苦卓绝,才提出 超英赶美 的 经济 口号和重工业优先的赶超战略。可以说, 赶超战略 不在于赶超战略的本身,而在于 赶超战略 的战略效果和 赶超战略 的国家安全意义。因此这个 反对赶超 的经济理论,其结论就是引导中国经济建设削弱自己的尖端科技投入,削弱自己的战略支柱产业投入,削弱自己的民族产业,运十下马、 中华之星 搁置的惨痛教训就是这个理论滥觞的结果, 反对赶超 就是要让西方列强永远可以用大炮威胁中华民族的独立自主。被这个理论误导的龙永图竟然说 中国应该夹着尾巴老老实实做 20 年加工贸易 ( 2005-2-25 经济 参考 报《龙永图:中国应该再老老实实搞十年加工贸易》)。 林先生原文:如果一个地方劳动力相对多,资本相对少,则应发展劳动力相对密集的产业,生产劳动力相对密集的产品,用劳动力相对密集的技术。如果世界上的经济发展只有 比较优势发展理论 是合理的,那么按照林先生的总量比较的算法,世界上永远不可能有 以小搏大 、 以弱敌强 ,而人类战争的结果则永远没有悬念,那么国力的比较也是永恒的,因为 比资本 、 比劳动力 、 比资源 嘛,这么一比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永远不要做了,中国人多先天不足嘛。在战争 艺术 中很讲究的一个原则就是 局部战场优势 ,我比你的总兵力小,但在局部交战地点我比你的多就可以战胜你,毛泽东军事思想和拿破仑兵法的核心都在于此。中国再落后再贫困,用 5 个亿人民币就可以搞出来大飞机,用 10 个亿就可以搞出原子弹,用 100 个亿可以让神舟五号让天,这就是局部优势获得成功的 赶超战略 ,这也是对 比较优势发展理论 的反证。在 现代 人类社会的经济运行中,经济行业数量总数已经达到了数千个之多,怎么能有 一个地区资本相对少劳动力相对多 的问题呢,国际竞争和区域竞争也是以行业划分为战场的,经济数量对比需要一个行业一个行业的排队,怎么能资本、劳动力的一股脑算 大锅饭 呢!更何况人民币的国内购买力和美元购买力根本不是一个档次的,人民币一直就被低估,中国实际上到底有资本没资本自己也搞不清楚。   我举两个当代信息产业的例子反证林先生,看看他所说的 比较优势 先天禀赋 的局限性和荒唐性。在当前国际 IT 产业中对微软最有力的挑战就是来自 Linux ,它出自一个没有资本没有公司的芬兰大学生 linos , Linux 的研发就是用无本买卖挑战微软,并因此兴起了开源软件运动 让比尔盖茨对全体员工说 我们离破产只有 18 个月 。 Linux 的发展 历史 既不是资本密集也不是劳动密集,确切地说只有 信息密集 、 智力密集 。   1991 年 11 月, Linus Torvalds 写了个小程序,取名为 Linux ,放在互联网上。他表达了一个愿望,希望借此搞出一个操作系统的 内核 来。这完全是一个偶然事件。但是,在互联网上, Linux 刚一 露头 ,便被广大的牛羚计划的追随者们看中,全部上阵,七手八脚,把它 加工 成了一个功能完备的操作系统,叫做 CNULinux 。 1995 年 1 月, Bob Young 创办了 RedHat (小红帽),以 CNULinux 为核心,集成了 400 多个源代码开放的程序模块,搞出了一种冠以品牌的 Linux ,即 RedHat Linux, 称为 Linux 发行版 ,在市场上出售。这在经营模上是一种创举。 Bob Young 称:我们从不想拥有自己的 版权专有 技术,我们卖的是 方便 (给用户提供支持、服务),而不是自己的 专有技术 。源代码开放程序包括各种品牌发行版的出现,极大的推动了 Linux 的普及和应用。   第二个例子就是微软公司的成功,起步的微软在研发水平上与 IBM 公司相比没有任何 比较优势 ,而在 计算 机诞生时期与苹果公司的激烈竞争迫使 IBM 公司无暇顾及微软的这部分技术领域,就采取了买来集成的手段仓促上马,但 IBM 公司并没有忘记微软这个小不点占据着自己的一个分支领域,采用微软技术的同时也研发了自己的操作系统 OS/2 ,正因为微软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最困难的时候甚至准备要把 10% 股份卖给 IBM 公司来保护自己,坚持将 DOS 系统发展到了 Windows95 并挤垮了 OS/2 ,才诞生了微软这个世界第一软件巨人,如果比尔盖茨相信 比较优势 先天禀赋 ,那他这一生也就是个软件工程师了,盖茨自己就说过计算机产业诞生之初最有可能称霸的是苹果公司之前的 王安公司 ,如果美籍华人王安成功了连苹果公司乔布斯都没饭吃,自己的一生顶多就是个高级软件工程师或者是数学教授。这个当今最著名的 企业 发展案例就不是用 比较优势发展理论 可以阐述清楚的。 最后从中国战略产业发展的视野,来论证林先生企业自生理论的不合理。按照林毅夫教授的定义, 如果一个企业通过正常的经营管理预期能够在自由、开放和竞争的市场中赚取社会可接受的正常利润,那么这个企业就是有自生能力的。否则,这个企业就是没有自生能力的。一个经济中的多数企业是否具有自生能力,关键取决于该经济中的企业在行业和技术上的选择是否与经济的资源禀赋结构相一致。比较优势发展战略就是指要在经济发展的每一个阶段上都选择符合自己要素禀赋结构的产业结构和生产技术。只有在经济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选择符合自己要素禀赋结构的产业结构和生产技术,经济中的多数企业才会具有自生能力,从而能够促进经济体的资本积累、要素禀赋结构的提升,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 林先生的经济学说构架了一个虚拟的经济环境 自由、开放和竞争的市场 ,然后他在自己的这个虚拟经济视野里,一直在从资本升值的分析角度,也就是仅仅从企业利润来关注企业的 生存 自生 ,而忘记了关注企业的社会属性 - 企业产品的社会职能。我们的经济眼光不同于林先生的观察企业都如同一个个投资回报工具的眼光,在我们民族产业经济学者看来,企业的利润不管是来自垄断的市场还是来自自由的市场,企业本身都不仅仅是资本利润的制造工具,每个企业的产品都有它特定的 社会使命 ,食品公司是给社会创造饮食的,家电企业是给社会创造娱乐的家用电器,军工厂是给国家提供国防安全的产品。企业的社会职能还可以延伸为国家职能,看过中国抗日战争时期工业史的人都明白这个道理,没有卢作孚先生的民生公司在 1938 年宜昌三峡大抢运,抗战历史可能要改写,这是企业作为国家职能体现的最好案例,也是对那些 经济是经济、 政治 是政治 的伪学者言论的最好批判。企业的国家职能在日本工业企业中尤其明显,日本没有任何军工企业,军工生产线都是在民营企业中和民品生产线混用,而且经常是在亏损状态中为国家职能而保养维护着,日本汽车企业生产线的加工能力同样可以为坦克的加工而使用,洗衣机生产线可以制造洲际导弹(《环球时报》记者郭斯仁)),三菱公司在这方面做得尤其充足。林先生作为大经济学家想必是看过日本工业军民一体的经济现象,对日本 通产省 和 产经联 的作用应该很清楚,对日本是不是纯粹市场经济也应该是了解的,还高谈什么 企业自生能力 吗?企业自生也好,他生也好,归根结底不是单纯为了自己的利润决定自己的生存,企业自身的社会职能也能决定了自己的生存,难道美国日本就是纯粹的 自由、开放和竞争的市场 吗?林先生看不见美国和欧盟的大飞机研制补贴吗,看不见美国欧盟为此产生的国际争端吗?看不见日本通产省的军工补贴吗?   林毅夫的 比较优势发展理论 走到今天,带来了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歧途,已经成为西方列强削弱中国战略支柱产业的一个工具, 比较优势发展理论 再继续盛行下去将要国之不国,将要难以面对日本军国主义在东海的猖獗挑战。 注: ( 1 )新京报,国家海关总署数据 ( 2 )崔健歌词, 一块红布蒙住了我的眼睛 ( 3 )马凤山,中国航空工业的开创者,运十飞机的总设计师,因运十下马而抑郁去世。 转贴于 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http://www.studa.net
个人分类: 转载|3509 次阅读|0 个评论
如何设计国际货币方案,避免美国赖帐带来损失
huangwd99 2009-4-2 16:49
如何设计国际货币方案,避免美国赖帐带来损失 如何设计国际货币方案,避免美国赖帐带来损失 黄卫东 美国长期以来贬值美元赖帐,近 10 年来,平均每年贬值 8 %。最近又大量增发美元,准备大幅度贬值美元赖帐,引发全世界广泛关注,中国保存 2 万亿美元,现在每年损失就高达 1600 亿美元,如果美国大幅度贬值美元,我们的损失更大,因此,中国人更加关注国际货币走向。美国人贬值美元赖帐,其他国家毫无办法阻止。考虑发行国际货币所要求的条件,其他国家发行类似的国际货币,也是一样(附录 1 )。从人类共同利益出发,未来应使用超主权国际货币。 国际货币的困难在于增发的货币属于谁。因为增发的货币代表财富,现在美国增发的美元属于美国人,美国人就免费获得了其所对应的财富。当前,美国人还不断贬值美元赖帐,减少支付其他国家手里的美元所代表的财富。理论上说,增发货币所代表的财富来自人类新增生产能力,主要来自技术进步带来的效率增加,应属于技术进步(包括生产技术和管理技术)的创造者。但是人类界定它们非常困难,界定成本可能大于新增财富。即使一个国家内部,从来也没有通过界定新增财富创造者,而直接将增发货币送入他们手里。因此,人类难以采用界定新增财富创造者,从而将新增货币直接交给他们的办法,只能采取次优方案。本文提出,未来增发的国际货币应该属于每一个地球人,也就是说按人口分配给各国国家,然后,由各国兑换为自己的货币,发给每一个老百姓。由于我们的生产力高度发展,决定现代人类经济发展速率的是消费能力。另一方面,人类发展经济的目的是提高每个人的福利。直接给每个人分配新增财富,是实现人类发展经济目的的最好手段,同时又是促进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最佳手段,因为人人发钱是增加消费能力的最佳手段。而且,财富的创造者最终会通过市场积累财富,并不会亏待财富创造者。 实现超主权国际货币的最大困难在于人们的认识。现阶段是国际社会主导者美国人的认识。美国人到处推销以自私为基本出发点的自由市场理论,不可能改变自己的自私行为。美国不断发行美元,获得财富,又不断贬值美元使其他国家人们手里的美元贬值,从而减少财富支出。估计现在美国每年赖帐高达 5 千亿美元以上。美国根本不可能放弃自己凭借武力掠夺世界财富的行为。 中国人应尽快崛起,主导人类社会,实施超主权国际货币,为人类做出贡献,而不是做美国的附庸,为富裕的美国人做贡献,免费为美国人服务。在现阶段,我们应建立自己的经济圈,实施局部超主权货币,为人类社会作出贡献。 发行超主权国际货币,其购买力仍然依赖经济实体。本文建议今后实施的超主权国际货币体系中,各国货币与国际货币的汇率是由各国自行决定的。各国可以通过汇率波动来控制进出口。国际外贸商品主要供应者通过商品价格和汇率决定了国际货币购买力。发行国际货币,必须有经济实体或者说国家来支持。中国需要发展独立自主的技术体系和经济体系,才能真正支持超主权货币(参考附录 1 )。指望自私自利的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是不现实的。只有提高自己老百姓收入,从而提高消费能力,才能发挥自己的技术和经济,发展独立自主的经济体系。 发行超主权国际货币,还有一个必要条件是有强大军事力量支撑。虽然现在主导国际社会的美国等西方联盟到处推销所谓民主等普世价值,然而实际实行的是丛林法则,凭借武力,到处掠夺财富。只有拥有覆盖超主权货币经济体系内各国利益的军事实力,才能实行。 在这个体系里,一样会存在贬值赖帐问题。但是各国地位相同,每个国家都可以赖帐,其赖帐方法是尽早使用新增货币,减少国际货币持有量,然后贬值自己的货币或改变汇率,减少其他国家使用国际货币向其购买货物时数量。解决的办法是,设定国际货币在该国的通货膨胀率阈值(就是以国际货币计算商品价格的增长率),一段时间段内高于这个阈值的国家,在增发货币时,不能立刻获得新增国际货币。还可以根据通货膨胀率计算,收回部分国际货币。同样,体系内任何一个国家要退出来,一样要退还以前拿到的国际货币(或许还应考虑通货膨胀率)。在这个体系中,影响最大的是经济体系中最大的国家,因为体系内主要经济体决定了国际货币购买力。 发行国际货币,这是亘古没有之事,涉及国家主权等多方面问题(参考附录 1 ),本文只能简单讨论。 附录: 1 现阶段人民币成为世界货币是痴人说梦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23149 2 黄卫东 论发展国家经济的七大原则,驳斥主流经济学家卖国谬论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3010 3 更多分析参见: http://www.sciencenet.cn/u/huangwd99/
个人分类: 经济|1467 次阅读|1 个评论
中国政府应利用经济危机赚取1万亿美元
huangwd99 2009-3-25 22:21
黄卫东建议:中国政府应利用经济危机赚取 1 万亿美元 我们国家有 2 万亿美元外汇储备,它们并不属于政府,是政府通过中央银行增发人民币,从企业手里兑换来的。这两万亿美元的来源有三种:第一种是国外企业到中国投资,手里只有美元,于是到央行换人民币,到国内建工厂,央行得到美元。 2008 年约 900 亿美元。多年来,通过这种方式获得的外汇约 7 - 8 千亿美元(部分可能被外资企业使用,进口设备到中国)。第二种是企业进出口商品获得美元,其每年增加的数量等于每年的外贸顺差。 2007 年贸易顺差达到 2600 亿美元, 2008 年贸易顺差达到 2960 亿美元。根据国家海关统计资料估算, 外资企业占一半以上,因此,这部分外汇的大部分也属于外资企业。这些外资企业到中国获得大量利润,使国内老百姓购买力低下,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第三种是 国外到我国股市楼市投机的热钱。据估计,达到 1 千 3 百多亿美元(不包括那些合法到国内投资建高楼大厦的资金)。这些热钱是我国楼市高企的重要原因,是我国股市大起大落的重要原因,它席卷了我国老百姓的大量财富,是我国购买力下降,生产过剩加重的重要原因。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我国的 2 万亿美元外汇储备大部分属于外资企业。它们有权用手里的人民币换回美元。 现在经济危机爆发,外企中生产型企业都处境非常困难。它们的流动资金枯竭,拖欠上游供应原料的国内企业货款,大量从银行借贷,无钱还本付息。这是美国金融危机带来的必然结果。随着危机的加深,这些企业没有订单,必然倒闭破产。它们用美元换来的人民币会逐渐枯竭,变成大量积压产品、半成品或原材料等。而这些卖不出去的东西,在市场上只能贱价出售。从而使它们大量亏损。如果我们按照市场规律加快而不是使用行政手段延缓这个进程,就能减少经济危机给中国人民带来的财富损失。例如,减少外资企业倒闭时候的国内债务,从而减少国内企业和银行的亏损。 西方国家一直以来批评中国政府干预过多,不是市场经济。我国政府长期以来干预银行的金融活动,例如,指令性贷款问题,导致我国银行负债率高。金融危机以来,政府推出 4 万亿救市,在金融方面,要求银行加大支持企业力度,放宽贷款限制条件。长期以来,人们都过份看重外企对我国经济的作用,因为外资能源源不断挣美元,增加国家的外汇储备。在金融危机期间,必然大量银行贷款流入外企,用于支持外企。很多人难以看到,很多外企面临市场消失要持续很长时间,甚至再也不会回来,必然倒闭的命运。这样的救助外企,只会给银行带来更多坏帐,给中国人们带来更多损失。 当前,针对我国境内的外资企业,我们只要按市场规律办事,及时清理它们的债务和税,加大管理力度,防止外企违法活动(例如劳动法),取消对外企的各种优惠,包括出口退税政策。企业经营活动的流动资金常常来自银行贷款,在危机期间,很多企业资金紧张,对银行依赖加深。国内银行应收紧对外企企业的贷款条件,这也符合市场规律,因为外企市场萎缩,经营失败可能性加大。不能还本付息的应马上使其破产,如果这些外资企业都破产倒闭,其所获得的外汇就变成了国内企业所有,我们的外汇储备就真正属于中国人。而通过破产这种方式,使外资企业手里的财富价值大大缩水,从而使它们在中国境内的财富大部分消失。相反,如果还是加大贷款力度救助这些外资企业,等它们破产倒闭以后,损失就变成主要由中国的银行和关连企业承担了。 针对股市楼市里的热钱,应立法使股市楼市不能获利,例如,获利收归国家,即使给个人,也应将其划入个人养老帐户。一些国外企业投资国内房地产,抬高了房价,使老百姓大量财富被房地产大鳄卷走,从而消费减少,生产过剩,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通过压低楼市股市,不仅能够让那些国外投机者吸取的财富吐出来,而且能降低房价,使房地产市场恢复正常。股市楼市等 所谓金融市场就是赌场,资本家操纵它骗钱的工具,一个不创造财富的地方。我们根本就没有任何理由引进和参与。可叹我们的愚蠢精英,一方面在国内开股市楼市等赌场,让中外资本大鳄骗走老百姓血汗,另一方面,将中国人民辛苦劳动换来的美元在美国金融市场被美国资本大鳄骗走。使国内消费能力不能增加,经济难以发展。 笔者虽然提出了办法,若能真正实施,顺应市场的自然规律,让 80 %外资企业倒闭,则中国人民收获不会少于 1 万亿美元。然而,我们的经济界精英们被西方经济学洗脑,将外资公司看成是能下金蛋的鸡(获得美元),严加保护,惟恐有失,让他们转变思想,恐怕比登天还难。笔者担心的是,在政府的严加保护下,这些外资企业在经济危机期间,会获得政府通过银行提供的大量贷款,随着危机的深入发展,必然有一些外资企业欠下中国银行的巨额贷款而倒闭,从而给中国的银行带来大量坏帐,使中国人民遭受重大损失。 根据我国海关统计资料,占我国出口企业生产能力一半以上是外资企业。这些企业主要为西方消费者服务。虽然生产能力在中国土地上,然而资产并不属于中国人,而是属于美国等西方国家联盟。其物质财富的处置权也是属于美国等西方国家。这些出口企业所使用的技术也属于美国等西方国家,其关键设备和关键原材料也大都是美国等西方国家生产的。其市场也是在西方国家。这一切经济活动,除了中国人免费提供劳动之外(为什么这么说,请参见附录 1 ),与中国其实没有多少关系。 这些外资企业,除了让中国人提供免费劳动,换来一些国人无法使用的美元废纸外,还给中国留下了环境污染,带走了物质资源,对中国的经济发展只有负面作用(参见附录 1 )。我们不需要它们的投资,因为我们自有外汇 2 万亿美元无法使用,国内银行个人存款高达 20 多万亿无法使用。我们也无法通过引进外资引进技术,由于优惠引进外资,我们开放的 21 个行业都成了外资天下,国内企业大部分倒闭消失,从而使国内企业掌握的原有技术消失。我们不需要这样的企业, 然而,它们在中国土地上,现在它们又处于经济危机带来的困境之中,我们应利用这个机会对付这些企业。 虽然加快外资倒闭会导致失业增加,但是,外资给工人开工资,实际是中国支付的。中国银行提供人民币给外企,自己得到美元,由于美元无法使用,实质是免费送外企人民币。工人消费的商品都来自国内。因此,让外企破产,政府加大失业救济,从而解决由此带来的社会稳定问题。国内有大量过剩生产能力,无须担心通货膨胀问题。只有国内消费能力提高,才能增加生产能力,从而发展经济,减少失业,否则,增加的生产能力生产的产品必然积压导致企业倒闭,生产能力消失。 我们应摒弃美元是财富,资源会枯竭的错误认识。因为美元是欠条,会不断贬值(每年贬值 8 %,每 8 年贬值一半),所以储存美元不是储存财富;我们储存不用,其实际价值就等同废纸。因为物质本身是守恒的,它们在地球上既不会被产生,也不会被消灭,所以不会枯竭。我们不应担心增加老百姓收入,会导致资源枯竭问题。因为物质财富是不断衰减老化的,我们需要不断消耗能源和人力去更新它,使它们对人类有用。发展经济增加财富,就是发展和增加这种更新能力,同时这个过程需要消耗能源,我们需要维护一套能源供应系统。近期人类主要利用化石燃料,包括石油和煤炭等,远期我们应发展技术利用取之不竭的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实现可持续发展。我们需要认真对待矿产资源和能源的供应,但是,我们没有必要因为担心资源枯竭而控制老百姓收入和消费。我们要发展经济,就必须发展和增加物质财富生产能力(更应该称之为财富更新能力),同时必须同步增加老百姓收入和消费能力,从而维护这个生产能力。只要我们正确地认识了财富积累方式,我们就会很容易解决自己的经济问题和发展问题。 附录 1 从国产商品在国外比在国内便宜谈起,国家应取消出口退税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51260 2 更多分析参见: http://www.sciencenet.cn/u/huangwd99/
个人分类: 经济|2528 次阅读|2 个评论
经济危机的本质分析
wangyong77 2009-3-23 18:07
经济危机的本质分析 经济危机爆发与贫富差距有关系,社会上的纸币是守恒的,假如此时政府没有增加纸币,也没有销毁纸币,不考虑纸币的自然损失。为什么到经济危机的时候,人民都无法支付,企业商品积压,就是因为经济的波动造成了贫富差距,加上货币和金融政策的作用及其诱导,大炒家以钱生钱,富人以钱生钱,市场的投机,导致各种价格紊乱,市场紊乱,或者有人过度消费,导致贫富差距拉大,有人从中捞走了许多钱,而对应的必然有人陷入高度负债状态,或者是没有现金用于支付消费,某些物价暴涨也导致人们无力支付,这样经济危机就爆发了。 在考虑发现货币的时候也是如此,当考虑全球化的情况下,这种危机作用和转嫁到更加广泛。当然,炒作、货币战争本身是拉大贫富差距的。 当然经济危机由于有炒作,暴利的伴随,存在泡沫,因为泡沫的存在,使得资本和支付能力发生急剧变化,但是,对于社会危害最大的是无法去消费和运转,更多的本来是有需求的产品也不能得到消费,而且形成有效需求不足-积压产品-失业-有效需求不足的恶性循环。贫富差距的马太效应也是一样的造成这种恶性循环 。 一些金融创新造成了不仅人可以很富有,而且可能出于高度负债状态,这更加大了贫富差距。 经济的泡沫破灭前退出的许多人成为受益者, 破灭后被套牢的人则受害者,这本身也拉大了贫富差距。 这里贫富差距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投资、投机、消费、收入分配、价格突变等等,而且由于可能存在负债的情况,所以贫富差距可以更大,而且还会造成贫富差距的转移。经济危机有时候伴随的金融危机,由于不能偿还债务而造成信用问题,而信用的丧失与贫富差距也有关系,它将支付能力的不足进行了转移。 经济危机来临的时候,政府应该首先保障就业,增加就业机会。失业无法控制,当就业不能作为有效的增加个人支付能力的手段的时候,应该采用各种政府措施,比如,社会保障,按需分配,平均分配等方式来增加个人的支付能力。原则上说,也是当个人不能支付的时候,政府来买单。当然也可以考虑借款贷款的方式。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保障水平、平均分配、按需分配水平应该是提高,按劳分配和按贡献分配的比例应该降低。因为经济发展本身就是为了人民更加安逸,休闲,而不是更加辛劳,劳动量应该逐步减少,而人们的消费应该逐步充实起来。社会生产的逐步自动化使得我们不是要尽力去生产,而是要有效地消费。 解决经济危机,只要想法提高人民的支付能力或者说购买力,比如考虑平均分配和按需分配,经济危机自然消失无踪。 其实政府的各种救市等行为就是将已经耗竭的支付能力补充起来,当然很大程度上是对某个公司或者个人的直接间接的救济(给钱)。政府的救济采用的钱也可能是通过印钞票得来的,相当于让货币贬值了,从每个人手上收税用来弥补。政府的救济效果也是要考虑方案的,比如,要拯救某个企业,是直接给这个企业钱,还是给消费者钱让他们去消费该产品,效果是不一样的,虽然企业,和消费者都是受益者,但是他们分配的利益不一样。
个人分类: 学术研究|1755 次阅读|0 个评论
读书是种高消费
ningyzh 2009-3-22 19:32
读书是种高消费 我国教育原则上中小学属于义务教育,再往高读呢?国家、父母还要投入多少钱!我们整天在学校理直气壮的挥洒着父母的血汗,还浪费着大把时间,混混混,四年大学没了,混混混,一回头,三年硕士没了。大概算算我们混混沌沌的七年花了父母多少钱,一般大学,一般专业,也出去近十万了,这样的花费是不是高消费了!硕士毕业再读个博士,三年的工作收入是没了,再加上学费、生活费等等,一出一进几十万又没了。这样的帐我们不是不会算,是不敢直面我们的良心。 今天看到京华时报的一篇文章《大学生求职明码标价18元/斤》,暂且不论那个学生是一种炒作或是一种别出心裁的应聘方式,只单纯看这一做法,还是会觉得痛心。国家、老师、父母辛辛苦苦把我们培养成高学历人才,结果却论斤买,十几万买猪肉能买多少斤了!学生也有学生的无奈,找不到工作怎么办,连这几百块都没有了。是谁把我们逼入这两难境地?
个人分类: 苧元烟文|3632 次阅读|1 个评论
黄卫东:美元会崩溃吗?
huangwd99 2009-3-12 15:45
三评美国金融危机是我们财富消失的危机,炒作美元崩溃有害 黄卫东 美国发生金融危机,受害的是中国等其他国家,例如,冰岛这个国家因大量投资美国金融市场,美国发生金融危机以后,就国家破产,经济彻底崩溃。所谓次贷危机,就是贷款给无收入或低收入者购房,金融机构将贷款包装做成债券上市,就相当于没有多少价值的字画,被炒作到了天价,美国金融机构将这个废物债券换来了大量真金白银,然后告诉大家,这种债券是垃圾,同时让直接出卖这种债券的银行等金融机构倒闭,从而使其他国家血本无归,而美国则收获了大量财富。 然而,很多人以为美国在此次金融危机中受到重创,美元有崩溃的危险。其理由是,美国实物经济很少, 1990 年制造业还占 GDP 的 18.3% , 2000 年下降到 15.8% , 2005 年下降到 13.4% ,其中还有 40% 是军工产品。其他西方国家类似,如英国制造业从 90 年的 22% 下降到 12% 。就连西方制造业大国德国也从 90 年的 31% 下降到新世纪的 20% 左右。美国目前内外债务总量已高达 53 万亿美元,潜在社保医保亏空更高达 107 万亿美元,而美国的 GDP 仅有 13.5 万亿。其中实实在在的制造业只有 1.7 万亿,比中国还低。 这看起来很有道理,然而,在这背后,我们更应该知道,包括中国占国民产值 40 %的出口部分,主要属于外资企业,虽然生产能力在中国土地上,然而资产并不属于中国人,而是属于美国等西方国家联盟。其物质财富的处置权也是属于美国等西方国家。这些出口企业所使用的技术也属于美国等西方国家,其关键设备和关键原材料也大都是美国等西方国家生产的。其市场也是在西方国家。这一切经济活动,除了中国人免费提供劳动之外(为什么这么说,请参见附录 1 ),与中国其实没有多少关系。美国从来不缺少物质财富生产能力,它有很多替代国家劳动者,国内也有大量失业人员。西方早已忽悠得,让世界其他国家早已把为美国服务当成千载难逢的际遇。越南这样的替代者,本身就不会让美国多增加多少支出。美国等西方国家联盟在中国的经济侵略,早已赚得盆满钵满了。美国的所谓 53 万亿债务,主要是国内债务,其债权属于少数金融大鳄,是美国国内一部分人欠另一部分人。美国金融市场一年的交易额就达到 600 万亿美元。我们的所谓 2 万亿美元外汇储备,实际有多少是属于中国人民的?如果国内的外资都退出中国,恐怕连 10 %都不会剩下来。就是 2 万亿美元都属于中国人,在美国市场又能如何?如果我们不改变当前政策,我们本身就无法使用这 2 万亿美元(附录 2 )。如果不使用美元,将其存放在手上,对美国经济怎么会发生影响?又如何会导致美元崩溃? 金融危机发生以后,实际情况是西方消费减少,而全球西方联盟所控制的生产能力并没有降低,导致了通货紧缩现象,就是说各种商品的美元物价都下降,美元购买力增加了。危机后期,闲置的生产能力逐渐腐烂消失,从而大幅度降低,这时可能短时间内会出现通货膨胀,然而,通货膨胀对中国这样的低收入国家打击更大,对西方国家来说,这样的紧缩和膨胀正是资本追逐利润的良好机会,正是打击其他竞争对手,特别是中俄的良好机会。 西方国家并不担心危机,西方国家对自身需求的必要部分始终牢牢控制在手里,粮食生产,能源生产始终控制得很好。此外,美国还拥有世界上开支最大,遍布全球的军队,牢牢控制着世界局势。今天,我们的生产力已经高度发达,美国人能够很快建立起新的生产能力,能够迅速弥补中国生产能力消失带来的并非必不可少的生产缺口。 今后中国应当经济危机的方向有两个,一个方向是继续现在的政策,出口生产能力逐渐消失, GDP 大幅下滑,失业大量增加,导致生产过剩经济危机,国家有发生动乱的危险,这正是美国引爆此次金融危机的原因(参见附录 3 )。第二个方向是敢于动用国家力量执行有利于自己的政策,合法地赶走外资企业,具体说来,收缩外资企业银根,使外资企业破产倒闭,从而接受外资企业产能。对所有失业民工实行失业保险以度过危机。度过这个危机阶段以后,大幅度增加老百姓收入,从而能够使用外汇,减少外汇储备。同时应大力发展军事,建立自己的势力范围和独立的国家间经济联盟,与西方国家经济活动保持一定距离,避免被西方国家剥削。 我们不应该储备大量外汇,因为美元每年约贬值 8 %,而储备大量美国金融债券和美国国债就更不应该。炒作美元崩溃是十分有害的。它使一些人视购买美国国债是救美元,从而救中国的外汇储备,从而大量购买美国国债。最近中国就持续增持美国国债。手里拿着这些国债,使我们采取措施减少外汇储备都很困难。没有美元现钞,美国资本大鳄进攻中国汇率市场掠夺中国财富的可能性就更大。 附录: 1 从国产商品在国外比在国内便宜谈起,国家应取消出口退税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51260 黄卫东建议:以居民最低工资增长率为标准考核官员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09773 2 美国准备赖帐了,中国会损失 1 万亿美元?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09950 3 为什么 2008 年是我国的多事之秋?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11560 4 美国金融危机是中国外汇财富消失的危机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7536 5 再论美国金融危机是中国外汇财富消失的危机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40711 6 黄卫东:小心美国国务卿克林顿的忽悠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17394
个人分类: 经济|2831 次阅读|0 个评论
黄卫东:评我国持续增持美国国债
huangwd99 2009-3-12 10:51
黄卫东:评我国持续增持美国国债 网友分析,我们的大量外汇储备,最好的方式是购买美国国债(附录1)。这番分析虽然很有道理,但是,美元近年来每年平均贬值8%左右,而美国国债,十年期利率仅2.13%,一年期利率仅0.38%,我们的2万亿美元,如果都购入美国十年期国债,每年损失也高达1200亿美元左右。 我们的根本错误是不该保存大量外汇储备。我们保存大量外汇储备,必然导致今天这个尴尬局面。但是, 如果我们找不到正确的对策, 我们 就 无法大幅度减少外汇拥有量,使我们不得不承受美元不断贬值带来的损失。我们不禁要问:我们为什么会储存如此之多的美元,这些美元又是如何积累的? 我们大量积累美元的根本原因是主流精英们将美元看成是财富了。多年来,我们的主流媒体不断报道,我们的外汇储备又大幅度增加了。我们成了世界上外汇储备最多的国家,被当成改革开放的一大成就,广泛宣传,还嘲笑毛泽东时代我们手里的保存外汇很少,是个穷光蛋。却不知道,恰恰是毛泽东时代对待外汇储备的方式才是正确的,才是对中国 人民 最有利的方式。因为我们出口商品,目的是进口我们所需要的物资,不是美国人用纸印刷的所谓美元(主流精英们顶礼膜拜,称之为美金)。拿着这些美元白条,我们的财富就不断消失。我们出口财富就成了免费送给西方,然而,西方人不但不会感谢我们,还不断地故意以此为理由,敲打被他们骗得团团转的我国主流精英。例如,前不久,美国还在任的财长保尔森指责中国过多外汇储备是美国发生金融危机的原因。 真正的财富是生产能力,但是,光有生产能力,如果消费能力不足的话,超过消费能力之上的过剩生产能力所生产的产品必然积压,从而使过剩生产能力倒闭,经济下滑;或生产的产品出口,不断积累外汇。 我们的精英们以为积累美元是积累财富,提高消费是消耗财富。长期以来,充斥我们媒体的是资源枯竭,我们增加消费,就会导致资源枯竭。我们的石油只能使用几十年,我们的煤只能使用几百年,我们的铁矿石只能使用几十年,我们的磷矿石马上就要枯竭了等等。这些恐怖前景,让人们难以想象,我们该如何对付 。从而不愿意给普通老百姓提高收入,从而增加消费 。然而,只要我们受过中学教育,就应该知道,物质不灭,这些矿物质在地球上是不会消失的,担心资源枯竭是荒谬可笑的。我们需要发展替代能源,从而在未来取代石油,煤炭等化石燃料。我们有用之不竭的太阳能, 从而 有办法解决能源问题。今天,我们近一半的能源是用于生产出口商品,为外国消费者服务 ,换来不断贬值的美元白条,我们一直不使用这些美元白条,就等同免费给外国消费者服务 。事实是,我们在建设阶段,必须使用较多的矿石资源。等到我们建设起来以后,我们的矿石资源使用量 就 会大量减少,同时,我们需要的物资更多的来源于废旧物资的回收利用。今天,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钢铁等金属材料主要来自废旧物资回收。 我们应摒弃美元是财富,资源会枯竭的错误认识。因为美元是欠条,会不断贬值,所以 储存 美元不是 储存 财富;因为物质本身是守恒的,它们在地球上是不会被消灭的,所以不会枯竭。因为物质财富是不断衰减老化的,我们需要不断消耗能源和人力去更新它,使它们对人类有用。发展经济增加财富,就是发展和增加这种更新能力,同时这个过程需要消耗能源,我们需要维护一套能源供应系统。近期人类主要利用化石燃料,包括石油和煤炭等,远期我们应发展技术利用取之不竭的太阳能 等可再生能源 ,实现可持续发展。我们需要认真对待矿产资源和能源的供应,但是,我们没有必要担心资源枯竭。 我们要发展经济,就必须发展和增加物质财富生产能力(更应该称之为财富更新能力),同时同步增加老百姓收入和消费能力,从而维护这个生产能力。 只要我们正确地认识了财富积累方式,我们就会很容易解决外汇过多问题。 我们主要通过三种方式积累外汇。一种方法是吸引外资投资。外资企业进入中国,带来大量外汇,到银行兑换成人民币在国内使用,外汇就变成了国家储备。多年来,我们通过优惠外资的招商引资政策,吸引了大量投资,到2008年,达到7千多亿美元。随着我国外汇储备的不断增加,我们已经不缺少外汇了,中央政府取消了优惠外资政策,但是, 地方政府仍然给予外资低价土地,免厂房使用费、免水电增容费等各种优惠条件,以吸引外资投资,提高GDP。例如,2008年1月28日在昆明市委九届四次全会上,云南省委常委、昆明市委书记仇和提出:要牢固树立招商引资是第一政绩的理念,给昆明市下属各级政府机关下达了招商引资硬指标。我们的外来投资仍然不断增加,2008年增加外来投资近800亿美元。 另外一种方式是贸易顺差带来的外汇储备。当出口大于进口,国家银行用人民币将出口企业换来的美元收购,成为国家外汇储备。国家通过出口退税政策,压低工人工资,福利支出、土地、资源物价等,降低出口商品价格,从而促进出口。我们的很多产品销往国外的价格往往低于国内价格,使我们的贸易顺差不断加大。2007年贸易顺差达到2600亿美元,2008年贸易顺差达到2 95 0亿美元。 还有一种方式是国外到我国股市楼市投机的热钱。据估计,达到1千3百多亿美元。这些热钱 通过各种渠道进入中国, 是我国楼市高企的重要原因,是我国股市大起大落的重要原因,它席卷了我国老百姓的大量财富,是我国购买力下降,生产过剩加重的重要原因。 由于国际上认可美元的特殊地位,而美元是美国人印刷出来的,我们不堵住这些所谓的市场,甚至开放我们的资本市场,就等于打开一个财富流失的大堤。 由于老百姓收入低,消费能力弱,我们无法增加消费品进口量到国内销售,以减少外贸顺差和外汇储备。我国七亿多农民,人均年收入仅4100元,需要应付从日常生活,到教育、医疗、养老、房屋等所有支出,如何有消费能力。由于美国金融危机,导致我们的出口减少,国内生产能力过剩十分严重,工人大量失业,导致我们的购买能力进一步下降。增加消费品进口来减少外汇储备是不可能的。 国内廉价消费品还大量积压,进口国外高级商品,只能积压,导致进口企业倒闭。 我们也无法进口设备和技术来减少外汇储备。虽然国内银行个人存款高达22万亿元人民币以上,但是这些财富属于少数人。据国外一家机构研究,我国0.4%家庭占有财富70%。他们的消费已经饱和,其财富的利用方式主要是投资。然而,在优惠外资政策下,仅有的投资机会都被外资拿走了。这些国内的资金都无法使用,如何使用外汇进口设备到国内投资?在国内生产过剩十分严重情况下,企业即使进口设备和生产线,所生产的产品也只会积压,从而导致生产线停车,企业倒闭,使进口设备和生产线废弃。进口技术提高 生产 率,只会减少劳动人口,增加失业,从而降低消费能力,增加生产过剩。因此,我们不能单纯使用外汇购买设备和技术来减少外汇储备。 当前我国经济的主要问题是生产过剩,大量商品积压,使企业资金枯竭,不断倒闭,使经济滑坡。解决生产过剩的 根本 办法是增加普通老百姓收入,提高有效需求。我们赞成并一直呼吁建立全民社保、医保和免费义务教育等福利制度,降低房价,提高普通劳动者收入在国民收入中比例。但这些政策,不是一时就能推行的,就是立即推行,效果也会滞后,不能救急。给中低收入者发1千元是一项见效快的临时性救急措施。人人发钱也是一种方式,工作量小,还可以避免腐败。与此同时,我们还应取消地方政府各种引进外资投资的优惠政策,以减少外来投资增加的外汇储备。 因此,为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应改变目前以GDP考核地方政府官员的政策,改为以居民最低工资增长率为标准考核官员,从而减少通过外来投资增加的外汇储备,不断提高国内购买力和消费能力,增加外汇使用量,减少外汇储备。 等手里的外汇下降到合理范围时,我们有多种手段减少进口,保持进出口平衡,例如增加进口关税,给出口商品提供出口退税等。 我们应逐步取消出口退税政策,提高资源产品价格和外来投资土地价格, 取消对外资的各种优惠,提高对外资的环保要求, 从而减少外来投资,减少资源财富流失,减少出口顺差。只有在外汇储备不足时,我们才应该使用出口退税 等 政策增加外汇。 我们的汇率应保持不变或逐步缓慢下调,防止外资退出中国时获利,也堵住外资因为汇率上升获利而进入中国的可能性。我们大幅度提高老百姓收入,就可以降低我们的人民币购买力,从而使汇率下调。 为了避免外来热钱进入中国股市楼市等金融市场,操控股市楼市获利,建议制定政策,使股民在股市上的获利主要来自上市企业红利,股票市场上利润应储存到个人养老帐户;建议通过收税等方式限制居民拥有第二套房产。 国内发展经济,应当不断增加自己的生产能力和消费能力,没有消费能力,生产能力生产的产品,要么积压,要么出口换无法使用的美元欠条。发展消费能力,提高老百姓福利,也是经济发展的唯一目的。 当前我国发展所存在的问题是:有大量的事需要人做,但是却有大量人失业。这是压制老百姓收入,导致产品积压,无法销售产生的。唯一的解决办法是提高老百姓工资和福利待遇。国家完全有能力为老百姓提供基本福利:国家能否为老百姓提供医疗保险,是国内是否有足够的受过医学教育的医务人员和医药设施;能否为老百姓提供基本生活保障,是我们能否生产足够多的粮食和衣服;能否提供义务教育,是国内是否有足够的师资力量。现实是我们的失业人员众多,各种设施利用率低。只有提高了老百姓收入和福利保障,才能增加国内消费,才能使国内面向出口的生产能力逐渐转为国人服务,减少出口和外贸顺差,转为外贸逆差,从而使用外汇为国人服务,使外汇储备减少。 我们应该大量减少外汇储备,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们应通过政策逐步挤走外国投资者和各种热钱,提高老百姓收入,减少外贸顺差,逐步过渡到外贸逆差,从而减少外汇储备。在此过程中,我们必须 大量持有外汇现钞,从而能够实施减少外汇储备的措施,应付外资离开中国带走美元等外汇,同时需要持有大量外汇现钞防止美国金融大鳄的经济掠夺。 同时应降低人民币汇率,使外资退出时,减少财富损失。 当前使用外汇购买美国长期国债显然是十分愚蠢,而美国短缺国债利率接近0,购买短期国债也是无利可图的。因此,应尽快持有现钞,以利采取措施减持外汇。 这些道理并不复杂,然而,我国主流经济学界被西方经济学所洗脑,已经难以明白简单的经济学道理,例如,著名经济学教授厉以宁在宣扬中国应成为世界外汇储备最多国家 的荒谬观点(附录6) 。国内没有消费能力,资本家就会破产倒闭,可是我们的资本家们大都反对给普通劳动者提高收入,使资本家们无法扩大再生产,从而获得更多利润。这些短视的精英们,使我们的经济困难越来越严重。我们在危机中煎熬,等待着那些停产的生产线逐步锈蚀成废铜烂铁,从而达到一个新的,但是倒退的经济平衡中。在此期间,我们有大量劳动者无事可干,同时又饥肠辘辘。然而,主流精英们是绝不会承认这一点,也绝不会考虑普通老百姓的艰难困苦,他们还会欢呼他们的伟大经济成就。而在危机中破产倒闭的精英们,即使有所反思,也被挤出了精英队伍。最近,美国又带头搞起了贸易保护,使我们依赖国外市场的40%生产能力处于危险之中,从而使我们的经济处于前所未有的困境,其危险程度也前所未有。如果我们还不能采用正确而有效的措施,我们很可能重演5千年历史中的周期性规律,这对中华民族来说,就是前所未有的灾难。今天的竞争对手不会再给我们重新站起来的机会了。 附录 1 解读中国持续增持美国国债的行为 http://www.wyzxsx.com/Article/Class4/200903/73479.html 2 资源不会枯竭,国家该如何积累财富?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11442 3 美国准备赖帐了,中国会损失 1 万亿美元 ?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09950 4 黄卫东建议:以居民最低工资增长率为标准考核官员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09773 5 西方经济学误导是我们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12825 6 厉以宁: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分析(2008-01-2810:02:25)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7fb18d010087ad.html http://vod.nlc.gov.cn/show.php?id=386 7 更多分析参见: http://www.sciencenet.cn/u/huangwd99/
个人分类: 经济|1478 次阅读|2 个评论
什么样的GDP才算创造了财富?转载
huangwd99 2009-3-7 14:06
什么样的GDP才算创造了财富? 作者:徐昌生 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是什么?是使全社会更快更多地创造财富积累财富。为了表示一国一地财富增加的快慢与多少,人们采用了GDP这个概念。如今这个概念风头正健,地方政府都在把创造更高的GDP当作头等大事来重视,中央政府也把保8争9当作了2009年必须达成的目标来追求。问题是GDP真能表示社会财富的增加吗?我们应当创造什么样的GDP才算真正增加了社会的财富呢?大部分人恐怕对此不甚了了。本文试图从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出发,对GDP与财富的关系做一详细的梳理,旨在让广大读者明白什么样的GDP是有效的,什么样的GDP是无效的,我们在今后的经济工作中应当追求怎样的GDP。 一、物质与财富的区别 先从一个老掉牙的故事说起。说是人类尚处在以物易物的蒙昧时代,某甲制造了两柄犀利的斧头,某乙射死了两只肥壮的野羊,甲只需其中的一柄便足够自己砍伐树木,另一柄只是闲置;乙一时半会也吃不了两只羊,另一只放长了时间就会腐烂变质。于是,两人自发用各自多余的东西进行交换,这样两人便都有了一柄斧头与一只野羊。试想,假如不发生交换,则甲的另一柄斧头并不能派上用场,乙的另一只野羊也无人可以享受,它们并不能满足人类的需要,因此只能算物质;而一旦交换发生,斧头与野羊的数量与质量并未发生任何改变,但它们立刻派上了新的用场,此时,尽管斧头还是那柄斧头,野羊还是那只野羊,但它们能够满足人类的需要,因此,它们就从物质变成了财富。 这个故事包含了一个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双方自愿(不妨碍第三人)的交换总能促进双方财富的增长。这个原理反过来应用,便是:自己生产出来的产品算不算财富并不能一厢情愿,而是只有通过交换被他人(现代社会就是市场)认可后,这样的产品才能变成社会财富,没有人愿意与你交换的产品充其量只能算是物质。 需要说明的是,物质是不会消失的,它可以从一种形态变成另一种形态,这一点我们初中学过的物质不灭定律(后改称质量守恒定律)已经给出了答案。但是,财富却是可以消失的,一种产品从能够满足人们的需要变成了不能满足人们需要的东西,物质仍然存在,但财富消失了。比如,一栋房子被烧毁,从物质层面上看,它只是改变了一种形态,变成了砖头瓦砾断壁残垣;从财富层面上看,它不能再满足人们的居住需要,因此财富已经消失或者至少是减少了。 二、财富与GDP的关系 人类早已走进了货币年代,现实生活中的以物易物已经很少很少,但人们用货币购买他人的产品,其交换本质仍然是和前面的斧头换羊一样。因为,货币是自己的劳动所得,用货币购买别人的产品实质上就是用自己的劳动产品与他人交换,但货币大大地方便了人们的交换。由于有了货币的计量,人们还能对通过交换后财富的增加程度作出比较准确的描述,这就有了GDP的概念。 什么是GDP?它是联合国颁布的国家经济核算体系中的一个指标,主要是反映一定时期内社会经济活动所创造的财富增加值总量。这个概念太文绉绉,一般人不好理解,还是举一个例子更容易使大家明白。 假定有电视机厂商以500元的出厂价卖给经销商,经销商经过选购、贮运、展示等环节后再以600元的零售价卖给了客户,此时GDP的数值就是 600-500=100元。顾客愿意多出100元购买电视机,则说明顾客觉得多花100元是值得的,其获得电视机带来的收益超过了持有100元现金或者用 100元购买的其他物品。这种简单的计算方法,表示了电视机从派不上用场的生产厂家辗转到了迫切需要观看电视的人手里,它的价值得到了提升,因此我们有理由认为社会财富增加了,而这个增加数值100元就是GDP。电视机的其他生产环节或其他产品从第一产业经第二产业到第三产业的不断流转,其GDP的产生道理也是如出一辙,总是表示产品或资源不断地被创造出来和分配到更加需要的人手里。如果全社会这种交换越多,GDP数值就越大,则表明社会的有限资源得到了更加合理的分配与利用,社会的财富就增加得越多,因此地方政府把GDP的快速增长作为自己任期内的目标是非常有道理的。 问题是,既然我们的 GDP概念是源自于交换产生财富这个原理,因此我们在追求GDP时,就必须符合这个原理的基本条件。这个原理的基本条件是:一是交换必须自愿,二是交换必须不妨碍第三人,三是交换必须在两个清晰的产权主体之间真正发生。假定不符合这三个条件,那么所得出的GDP数值的准确性恐怕就得大打折扣,或者说GDP 的数据就会有瑕疵。 三、强制交易的GDP 假定交换的双方不是出于自愿,则强制交换就未必能够促进双方财富的增长。仍延用前文举例,假定甲自己除了有两柄斧头以外,自己也有一只野羊,他肯定并不想与乙交换,而是想去寻找丙换蔬菜或者寻找丁换锄头,可是乙却仰仗自己的蛮力强行与某甲交换,甲因为惧怕乙的淫威,只好同意。彼时乙是增长了财富,但甲的财富却并未增长,只是多了一头吃不了很快要腐烂变质的野羊,也就是说乙财富的增长其实是来自于对甲财富的掠夺。 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例子也不少,而且可以反映在GDP上。比方说,政府要在老城区拆迁建新房,居民们势必提出补偿要求。按照同等地段的价格,应当每平米至少补偿5000元,但政府因为财力有限或者其他的原因,只同意按3000元收购,最终胳膊拧不过大腿,居民在一片牢骚谩骂中搬了出去。政府再以 5000元的价格卖给了开发商,开发商经过设计、施工等若干环节建成新房子,再以7000元的价格卖给了业主。此时,通常的GDP的计算是按照实际发生价格,即每平米的GDP应当是(5000-3000)+(7000-5000),总计为4000元;可是政府如果不强制交易,而是按照市场价5000元收购,则应当是(5000-5000)+(7000-5000),总计为2000元。也就是说,如果按照强制发生的价格,GDP的确是大幅增长,每平米产生 GDP4000元;可是如果当初政府的收购行为是按照公平自愿的原则来进行,则同期社会每平米增加的GDP就只有2000元,远远没有我们所计算的那么多,甚至在某些情况下是负数也不一定。 四、妨碍他人的GDP 假定交换双方自愿,但因为妨碍了第三人,则对当事双方来说也许是增长了财富,但对于整个社会来说则未必是件好事,有可能会造成财富的更大损失。比方说,甲乙两人一个出斧头作为作案工具,一个出野羊作为作案粮食,两个合谋去抢丙的疏菜,结果甲乙双方的财富都有快速增长,但他们的财富不是来自于财富的创造,而是来自于对丙方财富的转移。假定这样的事不为社会坚决制止,则甲乙的行为必将会激发更多的人充实到财富转移的行列中来,社会的财富只会越分越少,过去的打土豪,分田地就有点类似的味道。 现实生活中这样公然的明火执仗已不多见,但也并没有绝迹。假定某钢厂以牺牲周边环境为代价生产出来的钢材非常便宜,每吨所花成本只需1500 元,再以2000元卖给了私人建房者,此时双方是自愿交换,按照正常计算方法应当是每吨钢材产生500元GDP。可是这些钢渣废水却造成了大规模的环境污染,周边的良田颗粒无收,国家为了治理这糟糕的环境,需要按照每吨钢产量500元人工投入来治理方能恢复,则这家钢厂对社会的财富来说,增加量为零,因为钢厂所赚的500元正好被政府派来治理环境的人工费500元抵消。但按照现行GDP的公式,却是两个500元相加,莫名其妙地产生了1000元的GDP。如果国家不治理呢?那么GDP是增加了500元,但农民们是不会答应的,因为他们的农田本来也是要产生GDP的,可是却因为有了钢厂的GDP,使他们减少了GDP,或者干脆说,钢厂所获得的财富实际上是转移了农民财富! 五、出口创造的GDP 前面已经说了,这个世界上有不自愿的GDP,也有妨碍他人的GDP,那么有没有交换没有完成的GDP?有的,而且这种现象比较普遍,但是也最容易被人忽视,恐怕要多费点口舌才能说清楚。 我们大家都知道,在日常生活中创造GDP(其实就是创造财富)有三种途径,俗称三驾马车,即出口、投资和消费。 先说出口,出口实际上是两国之间做交换,原本很正常,同样能够促进双方财富的增长。但是,出口与国内之间的交换却又有不同之处,那就是各自的计价标准并不一样,美国人的产品是以美元为计价单位的,中国人的产品是以人民币为计价单位的,这就涉及到汇率换算。如果汇率不能正确反映两国人民之间交换的真实需要,或者直接地说就是换算比率偏高或偏低,这就会造成双方的交换不平衡,要么是我多给了你,要么是你多给了我,这种贸易顺差一旦数值十分巨大,则说明交换就并没有全部完成。 以我们中国目前的实际情况而言,我们已累计贮备美元超过了2万亿元,也就是说我们给了14万亿元(按7元人民币兑1美元价格粗略计算)的东西给美国,按照交换的原理,美国应该给我们2万亿美元我们需要的东西,这样才会在促进美国人财富增长的同时也促进我们自己的财富增长。美国人当然同意给,我们贮存的大量外汇就是他们给的,我们可以据此到美国的市场去买我们需要的东西。 可是现实的情况是我们并没有用这些外汇去购买美国人的东西,原因就是因为汇率偏低。本来是5元中国生产的东西可换1美元美国生产的东西,但我们政府却硬性规定要7元中国生产的东西换回1美元美国生产的东西,这就导致了出口企业生产繁荣而进口企业生产萎缩。对出口企业而言,他们把7元钱的东西送到美国才卖1美元,美国人觉得非常便宜,故而愿意消费中国的产品,而这些出口企业把换回的1美元再在国内央行换回7元人民币,他们的产品即使卖得很便宜也有钱赚(但如果是1美元只能挽回5元人民币则铁定亏损)。可是对进口企业而言,他们就没有了积极性,他们本打算到美国进口一批机床,可是因为他们必须花7元人民币才能在国内央行兑换1美元,他们觉得按照这样的价格进口设备成本太高,生产出来的产品没有竞争力,只好放弃进口。再说中国人到了国外旅游公务之类也舍不得花钱,虽然他们已经兑换了一些美元,可是他们到了美国按人民币的比价一算,那里的东西价格都高得离谱,他们只好也不用美元。正因为汇率偏低导致中国人都不愿意使用或者说用不起美元,所以,央行的美元就越攒越多,结果到今天居然有2万亿之巨。 (黄卫东注:汇率是产生美元过多的一个表面原因,根本的原因是老百姓低收入导致的消费能力低。即使让人民币升值,减少出口,增加进口,则必然导致国内商品积压增加,企业倒闭增多,中国最近一轮汇率上升,从1美元兑换8.3升高到6.8元,导致大量企业倒闭,就是这种情况。此外,国家搞出口退税补贴外国消费者,也是外汇储备增多的原因) 这2万亿的巨额外汇贮备,相当于美国人给了一张欠我们14万亿元人民币的借条,甚至借条也谈不上,因为美元是可以由美国这个主权国家自行印刷的,它可以不断多印多发使之贬值,其他什么实际的产品也没有给我们,这种交换能算完成了吗(当然,这不能全怪人家)?但是如果按照GDP的计算公式,假定这14万亿出口到美国的产品成本是12万亿元,则整个国家的GDP就增加了2万亿元人民币。从实际的结果看,是我们中国穷人白借了14万亿的东西给美国富人,而且没有利息(黄卫东评:不仅没有利息,而且还收税,美国每年通货膨胀率8%,相当于收8%税),我们的财富大大地减少了(因为都送到美国去了,但却没有从美国拿回相应的东西),但从GDP 的数据上看我们却增加了2万亿,这个GDP 的增加在国内并没有财富与之对应。 所以说,出口创造的GDP只有在外汇收支平衡的基础上才有意义,才算为国内增加了财富,只卖不买或者多卖少买产生了巨额顺差,都表明我们还有相当多的交换没有完成,因此这样的GDP就不能算为社会创造了财富。 六、投资产生的GDP 现在我们的国家非常信奉凯恩斯的一些做法,即在经济不景气的时候,采用政府投资来拉动经济,比如中央政府表态要在3年内投放4万亿元人民币来救市,而且主要领域是诸如铁路一类的基础设施建设。政府增加投资来救市本身无可厚非,如何投资却是一篇值得探讨的大文章。 前面我们反复强调过,交换只有被他人认可,物质才能变成财富,否则物质能不能变成财富或者财富的真实数量就要大打问号。投资实际上是交换过程的过渡阶段,比如投资机器是为了生产市场需要的产品再卖出去,投资房产是为了今后把房产以更高的价格卖给他人居住,投资高速公路是为了今后向过往车辆收费再收回投资。如果是私人投资,我们可以把这种投资视为交换的完成,因为私人投资的目的就是为了赚钱,因此他在投资之前决策是非常谨慎的,如果其最终的产品不被市场所认同(即无人与之交换)则意味着其血本无归,没有多少私人投资会这样冒冒失失。 但是,投资的主体换成了政府,问题的性质就起了变化。比方如,政府想投资办一个企业,这个时候决策的是官员,官员们也是经济人,他们也有自己的利益诉求,他们可能并不切实关心这个企业今后生产的产品是不是能卖出去,能不能够收回投资,而是办这个企业自己能不能得到好处,或者在自己的任期内能不能多出支撑门面的政绩。何况,政府投资的项目有的是垄断,垄断是靠行政强制来获取超额利润,是人们在没有选择下的交换,相当于强制交易的GDP;有的根本不考虑回报,比如修建一个超大规模的体育馆,平均10年或许才能用上一次,而平时的维护费用却高得惊人,如果是私人绝对不会这样草率,这相当于没有完成交换的 GDP。 举个例子或许道理讲得更清晰。比方说,某国有企业投资了8000万修建一个气势宏伟的大门,各种钢筋水泥等供应商的成本是6000万,该企业以 7000万元将原材料采购至工地,再花1000万元的人工费用把它建成,此项工程产生的GDP是(7000-6000)+1000=2000万元。但是,过不了多久,这个企业改制,众多的意向收购者只肯出相关厂房与设备的钱,对于这个大门的收购报价是零,也就是说他们不肯出钱买这座大门,他们认为这个大门对日后的企业经营没有丝毫用处。甚至还有人另外加个负数报价,因为他们认为这个大门太占地方,既要维护成本又不产生效益,应该拆除,这就需要卖方另外支付费用。这个例子说明,虽然按照GDP的计算公式社会是增加了2000万财富,但实际结果是,当初国有企业这项投资推到市场之后并没有人愿意与之交换,不仅是这增加的2000万不是财富,甚至还将原来6000万财富(即本可以用作生产财富的钢筋与水泥等)也变成了一堆钢筋水泥垃圾。 当然,私人投资也会出现失误,但错误的频率与烈度恐怕要比国有企业或者公共财政低得多,因此,这也就是在中央政府投入4万亿救市时,很多经济学家呼吁应该把更多的钱交给民营企业来使用的道理。 七、消费带来的GDP 消费,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是真实自愿且不妨碍第三人的交换,消费的增加意味着社会资源得到了更加有效的分配,意味着大量的产品被生产出来满足了人们的需要,社会的财富总量是实实在在地增加,故其产生的GDP最值得提倡。当国内储蓄总量太多的时候,这意味着有许多的居民没有将自己的劳动成果拿出来与人交换,妨碍了社会财富的进一步增长,因此,储蓄率太高一直被经济学家视为社会创造财富的障碍。 消费的重要还体现在其最终让投资找到到落脚点。倘使大家都不积极主动消费,则意味着当初大量的投资(无论是政府还是私人)所生产出来的产品没有人愿意与之交换,这就使投资活动不能持续,从而抑制了社会财富的大量和快速地创造。已经投资的项目因为产品不能销售,企业难以为继,当初的财富就有可能在一夜之间变成泡沫。当然,这些过剩的产能也可以转向出口,可是国外的经济也不会永远高涨,一旦遇到诸如金融危机之类的事情,他们的居民也舍不得消费,这时企业仍然难逃倒闭的命运。因此,中央把扩大内需激发内需作为一项长期政策是不会有问题的。 需要我们大家思考的是,对于芸芸众生来说,追求生活幸福快乐应当是人生的主要目标,何以会捂紧口袋而不肯消费呢?原来,人的一生有太多的不确定因素,比如生病、遭灾、退休、失业或者孩子上学,这些都是要花钱的,如果有钱的时候不积攒一些,困难来临时就会束手无策。为什么美国人的储蓄率会这样低?不但不存钱,还借钱消费,今天敢花明天的钱,许多人认为这是美国人的传统文化所致。其实,当初美国人的储蓄率也是非常高的,只是随着美国经济的强大,他们设计了一系列的制度来解决了人们的后顾之忧,使他们的国民在失业时有失业救济金,在生病时可以享受医疗保险,在孩子上学时可以接受免费教育等等,这样国内的消费就大大地激发出来了。 参照美国人的经验,我们的政府在投入4万亿进行救市时,有些做法就很值得商榷。如果用来投资基础设施建设,前文已经分析过,这里面有可能会造成太多不必要项目上马,造成太多的社会浪费,其产生的GDP可能存在许多水分,甚至不仅不会增加财富,有可能还会消灭社会财富;如果我们把这些钱用来保障国内居民的失业、医疗和教育时(比方说直接当作农民工失业救济金投入),这种用法既能促进GDP 的产生,更因为有了这种保障,使更多的居民对未来的生活感到安全和放心,他们将会大胆地消费,从而带动其他方面的GDP快速增长,最终能够促进整个社会财富的大幅增加。 八、对GDP概念的修正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发现GDP虽然有许多的缺陷,但的确能够表示社会财富的增加,目前还找不到可替代的更好概念。对于GDP概念的缺陷,我们也并非完全一筹莫展,可以在现行GDP概念的基础上作一些修正,使GDP的概念更臻完美。我们姑且把这个概念叫做GDP的有效累积,它增加了两个要素,一个是有效,一个是累积,它的计算方法是当年的GDP总额,减去无效的GDP和消失的GDP,它比纯粹的GDP概念更能反映一个地方的富足程度与发展速度。 什么叫无效的GDP?什么叫消失的GDP? 现在各地都在搞工业园,省地县甚至乡镇一级也有,招商引资来的企业都在园区内跑马圈地,许多厂房建成以后并未投产就闲置起来,有的企业圈了一块地之后便杂草丛生,这些厂房与围墙的投资虽然也使当地产生了GDP,但周边的老百姓都非常痛心,认为这是极大的浪费。究其本质,这种方式产生的GDP是一种徒有其表的无效GDP。 某地遭受百年未遇的特大洪水,大量房屋被冲毁,大片庄稼被淹没,老百姓哭天喊地痛心疾首。次年,他们硬着头皮或支储蓄或举债务搞灾后重建,建筑运输等业一片繁荣,这一年的GDP是往年的130%,但老百姓反倒感觉自己的生活质量比原来差了一大截。原因很简单,洪水把多年来的劳动成果毁于一旦,而劳动成果就是往年GDP的累积,这些GDP因为洪水瞬间消失。 如果一边是GDP增加,一边是GDP的消失;或者是GDP在不断地增加,但增加的却是一些无效的GDP,那么再高的GDP发展速度也并不能证明社会的财富在增加经济在发展,因为,只有保留下来并为人们所需要的GDP才是真正的财富。一个地方不断出现消失的GDP或者是无效的GDP,只能证明我们过去做了太多的无用功或者我们现在的决策有问题。 令人遗憾的是,我们的生活当中这样的例子仍然比比皆是层出不穷。中国几乎所有的城市都在大兴土木,大马路大广场大公园层出不穷,有的学校斥资数千万修造一个大门,有的城市在几无人烟的郊区大道上通宵亮灯,这些远远超出实际需要的面子工程,难道不是无效的GDP?很多地方的城建规划是朝令夕改,房子是拆了建,建了拆,再拆再建,屡建屡拆,每一次的拆迁过程不都是过去GDP的消失? 如果起用了GDP有效累积这个概念,我们对一地的经济发展状况财富拥有程度就能够做出更加准确的判断,一地 GDP的总有效累积数值越大,表明这个地方越富有;当年的GDP有效累积越多,说明当年此地的经济发展速度越快!因此,启用这个概念就显得非常的必要与迫切,但愿政府与学界能够采纳。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发现一个几乎人人皆知的经济学概念里,其实蕴藏着一系列非常深刻的经济学道理,非经深入研究透彻了解,并不容易明白其中的奥妙,这正是我们喜欢经济学的理由,同时也正是经济学被大多数人所滥用所误解的原因。
个人分类: 转载|1373 次阅读|0 个评论
建议立法制止房地产业暴利投机行为
huangwd99 2009-2-26 23:53
建议立法制止房地产业暴利投机行为 黄卫东 近十年来,我国房地产业大发展,2007年房地产业产值达到近3万亿,占国内产值10%以上。然而,我国的房地产业成了少数人敛财的地方,全国富翁排行榜上有一半以上是房地产商。他们成为富豪的速度前所未有,绝大多数都是几年之间,财富增长成千上万倍。他们的财富来自老百姓,来自不断高涨的房价带来的利润。导致的后果是工人工作一辈子,在城市也买不起住房;农民工在城市工作,却无法在城市定居,使城市化发展缓慢,带来农民工家庭问题和春运交通问题;城市中产阶级的收入也大部投入到住房上,导致购买力低下,是当前国内生产过剩,产品积压不断加重的重要原因之一。 当前美国金融危机,美国新任总统上台于本月17日签署贸易保护法案,很可能引发世界性贸易保护和贸易中断。我国出口形势日趋严重,出口企业倒闭风潮越来越严重。另一方面,我们积累近2万亿美元外汇储备无法使用,因为普通老百姓收入太低,增加商品进口只能积压,增加生产线一样产品积压;而美国不断通货膨胀,使外汇储备对应的财富不断缩水,根据美国通货膨胀率8%计算,每八年美元购买力下降一半,也就是我们储存2万亿美元就损失一半。改变当前低工资出口导向的经济政策,提高老百姓收入,增加消费,从而减少产品积压和生产过剩,已刻不容缓。降低房地产价格,防止房地产上暴利,为老百姓提供价格适中的住房,从而减少居民在住房方面的支出,增加老百姓可用于其他产品的支出,是应对当前国际经济危机的必要措施,也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措施。 根据时寒冰先生的文章,上世纪七十年代,埃及曾经出现了比我们目前还严重得多的住房危机,但是,埃及政府通过建卫星城经济型住宅、建青年公寓(租、售价格都比较低,以收回成本为原则)、低息贷款等措施,解决了这一问题。本着类似的思路,我国于1998年颁布的《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要求各级政府尽快建立起以经济适用房为主和租售并举的住房供应体系。然而,迄今为止,大部分地方走的却是只售不租的路线。房屋的供应结构就决定了,老百姓除了买房,并没有更好的选择。事实上,在西方发达国家,房价之所以走势平稳,是三个方面的结果:一是大量自建房、合作建房的存在,与开发商构成了竞争关系。二是政府保障性住房供应充足。三是开发商所占据的市场份额被自建房、合作建房及政府提供的保障性住房压缩在一个较小的比例内(如新加坡,开发商建造的商品房在整个住房供应体系中的占比不到5%),我国农村农民收入不到城市居民人均收入1/3,却解决了住房问题,其主要原因是农民能够自由建房。 而我国城市现在主要依靠开发商供应住房!开发商通过垄断获得高额垄断利润,是我国商品房价格居高不下的根本原因。我们应开放自主建房,打破房屋建设的垄断,从而制止房地产业的暴利,减少老百姓在住房方面的支出。 此外,我们的房地产业还大量存在投机行为,很多人购买多套房子,炒高房价而获利,使我们的房子购买后大量空置。很多城市商品房空置率超过30%。我国应制定政策限制打击炒房活动,例如在贷款方面,禁止家庭贷款购买第二套住房,制定税收政策,家庭第二套住房加重收税等。学习新加坡,对房地产转让征收100%的资本利得税。从而使炒房者不能获利。 参考: 时寒冰:中国房事困局黑皮书全本 http://shihb.blog.sohu.com/entry/1900675/ 更多分析参见:http://www.sciencenet.cn/u/huangwd99/
个人分类: 立法建议|1355 次阅读|0 个评论
黄卫东:小心美国国务卿克林顿的忽悠
huangwd99 2009-2-26 23:07
黄卫东:小心美国国务卿克林顿的忽悠 2008226 最近有很多论坛转载 一条消息, 中国采购团:采购价值6,400万美元的劳斯莱斯牌汽车 , 这条消息引起很多人反感, 在经济遭遇重重困难的时候,我们的富人大肆到国外购买奢侈品,使很多国人反感 ,是很正常的 。很多人认为他们有钱应购买国货,支持国内企业。还有人认为富人买房才是爱国,我的观点是: 按照这种逻辑, 我们的 房地产 开发商最有钱,在富豪排行榜上占一半以上,他们应买房。但是,我们建房的 目的是什么? 我们建房就为了我们的国土上到处都是漂亮的高楼大厦, 富人们每人占有很多套,而很多老百姓无钱购买,还是没有房子住? 在国家经济发生困难的时候,我们的 富人到国外 花钱 消费,支持国外企业, 其 原因 很复杂 :首先,富人所花的外汇,是我们的外汇储备一部分,但是, 他们所花外汇 是属于这些富人的。其次,富人在国内的消费已饱和了,再买回国内商品回家,并无用处,和房地产商买回房子一样,偏离了商品生产的目的。第三,我们的外汇是不能进口穷人能够买得起的商品,国内自己生产的 低价 商品还大量积压,穷人都消费不起,发达国家生产的高价商品,国内穷人那消费得起。第四, 我国的外汇是企业出口商品换来的,或外资投资来的,大都属于企业, 使用外汇进口商品是企业行为,企业进口商品到国内积压,必然导致企业亏本关门。因此, 当前 普通老百姓低收入 形势下,我们不可能使用外汇储备为穷人服务,就象过高房价的房子,穷人买不起,买得起的富人买下来也只能空置,实现不了商品生产的目的。 很多人对中国购买美国国债意见很大。从道理上来说,一个 还很 贫穷的大国借债给世界上最富的大国,是十分荒谬的。 但是,我们购买国债的 主要原因是 我们 一方面无法花这个美元,买美国国债还有点利息,其实美国人已经将国债利息降低到接近0了,而美国通货膨胀率远远大于美国国债利率(8%对0.38%),对中国来说 ,还是尽快使用为好,否则,放在手上,就象放在手上的冰棍,慢慢就消失了。三五十年以后,相信同样数量的美元能够购买的 劳斯莱斯牌汽车 数量会下降一个数量级。不信者可以找找40年前的 劳斯莱斯牌汽车 价格和现在的价格。一百年前的福特汽车,仅几百美元。 我们将美元放在手里不用,实际上就是借债给美国,美国人不但不付利息,而且还要我们付利息。美国的通货膨胀率就是我们付给美国人的利息率。 其次,很多经济金融界人士到处宣扬,美国遭遇很大困难,美元不救就会大幅度贬值或崩溃,使中国储备的外汇储备变成废纸。因此,要买美国国债救美元。几天前,美国新任国务卿前总统夫人克林顿女士来中国要求中国购买美国国债,威胁中国,如果中国不买美国国债,中国也会在危机中受损,也是这种含义。 这种观点很荒谬。现实是美国发生金融危机,美元过份集中到少数金融大鳄手里,老百姓收入减少,消费能力下降,使进口商品量下降,从而减少了外贸逆差,美国国内的生产能力过剩也增加,这应该使美国物价下降,从而使美国比较容易保持美元购买力,如何会导致美元崩溃。 由于中国老百姓收入低,中国的美元实际上无法使用,放在中国人手里,比购买美国国债,对美国还有利,因为美国不用付国债利息了,还可以收税。美国人要减少美国债务,更应该要求中国政府,不要再实行出口退税政策,从而减少出口,减少美国国内的美元流失。 那为什么美国人还要求中国人拿外汇储备购买美国国债?相信我们的经济学家们肯定不会认为,美国的国务卿是笨蛋。 美国人是在寻找合适的机会进攻中国的汇率, 当然不是现在,因为现在人民币不能自由兑换美元。但是,不代表以后就一直不能,国内外有一大帮经济学家在呼吁,让人民币自由兑换美元,从而升值,以减少出口。一旦自由兑换,而中国银行手里并无多少美元现钞,虽然我们是世界上外汇储备最多的国家,但是,他们都是美国国债,金融债券之类,无法马上兑现。那时候,我们遭遇美国金融大鳄索罗斯之类的洗劫,是十分可能的。过去十多年里,他们洗劫了东南亚、俄罗斯还有他们的祖宗英国,毫不手软。当时就是克林顿先生在美国执政,使这些国家汇率崩溃,大量财富被骗走,经济遭受重创。 中国减少出口的办法应是逐步取消出口退税,难得见到经济学家们提出来,更多的是经济学家们认为应保持出口,减少企业倒闭和失业,必须不断增加出口退税。这真是奇怪的经济学说。一方面要求人民币自由兑换以升高汇率,减少出口,另一方面又要求增加出口退税,增加出口。这里的玄机在于使人民币自由兑换,从而方便金融大鳄的进攻。 美国市场物价波动,或者说中国比较关心的大宗商品的价格波动,很多是国外金融大鳄控制的结果。 最近一轮的石油价格涨跌,完全是资本控制的结果。石油价格从几年前每桶20多美元一路大涨到146美元,然而,半年以后,石油就一路下滑,降到最低时30多美元一桶。 我们国内各路赫赫有名的经济学家们,如林毅夫,谢国忠们纷纷预测价格会在3-5年内继续上涨,忽悠中国企业界在最高价接盘,导致我们的企业亏损严重。 这是美国金融大鳄一箭双雕,既忽悠了中国人,又使俄罗斯石油企业经营困难。据郎咸平教授最近文章,俄罗斯很多石油企业因为借了大量外债到期,在石油价格很低的情况下,无法还债,只好将企业出让给西方金融大鳄 。如果此消息属实,则新的一轮石油涨价又要开始了。 美国政府大量增加石油储备,也许就是预作准备。 这种价格控制,是没有什么规律的。 其次 , 经济学理论还很不成熟,还不能预测经济活动, 这对经济学家来说,是常识。在 经典的 曼昆《经济学原理》和弗里德曼《经济学》教材中,都清楚的交待,不同经济学家对经济问题的看法,很少相同,一个重要原因是人们的价值观不同,也就是说,人们因利益的不同,而采取对自己有利的观点 ,从而经济观点不同 。林 和谢 作为著名的经济学家, 都 应该清楚地知道这一点。 也许最重要的原因是他们的利益与我们并不相同。 为了防止美国金融大鳄的洗劫活动,我们一方面不能开放人民币汇率市场,另 一方面,也要准备部分外汇现钞 应付美国金融大鳄的种种阴谋 。 当前我国经济的主要问题是生产过剩,大量商品积压,使企业资金枯竭,不断倒闭,使经济滑坡。解决生产过剩的唯一办法是增加普通老百姓收入,提高国内有效需求和消费能力。 我们一直呼吁建立全民社保、医保和免费义务教育等福利制度,降低房价,提高普通劳动者收入在国民收入中比例。但这些政策,不是一时就能推行的,就是立即推行,效果也会滞后,不能救急。给中低收入者发1千元是一项见效快的临时性救急措施。人人发钱也是一种方式,工作量小,还可以避免腐败。 美国人本月17日通过新的贸易保护法案, 我们应尽快实行上述增加老百姓收入的政策,大幅度增加国内消费能力,从而使国内企业能够尽快转型,生产国内居民所需要的产品,应对 美国所引发的 即将到来的由西方贸易保护所带来的危机。如果我们现在还不行动,6-12个月以后,等欧美等发达国家实现了经济转型,适应了不依赖中国商品的经济以后,国际贸易必然大幅度降低,我们的经济就将面临灭顶之灾。 最根本的问题是政府如何保证这些政策的执行。 我们 应当 改变目前以GDP考核地方政府官员的政策,改为以居民最低工资增长率为标准考核官员 。从而保证地方政府能够真正贯彻执行党中央执政为民的思想。 更多分析参见: http://www.sciencenet.cn/u/huangwd99/ 附1; 中国采购团:采购价值6,400万美元的劳斯莱斯牌汽车 ?? 道琼斯通讯社引述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消息人士透露,中国赴欧采购团在最后一站英国,中国海航集团(HNAGroup)及其下属香港航空公司(HongKongAirlines),将从劳斯莱斯公司(Rolls-RoyceGroupPLC.)采购总额为13.26亿美元(约合91亿元人民币)的20架空中巴士A330飞机所使用的引擎以及另外60台发动机的包修服务。        豪掷8亿购索爱手机   香港文汇报援引相关报道指,中国将采购价值6.15亿美元的3,000辆积家(Jaguar)轿车和6,000辆路华(LandRover)越野车。此外,中国还将采购价值6,400万美元的劳斯莱斯牌汽车。消息人士还表示,中国还将采购1.2亿美元(约8.2亿人民币)的索尼爱立信(SonyEricssonMobileCommunications)生产的手机。另外,中国还将与欧瑞基金(OrigoSino-IndiaPLC)签署3,500万美元的生态城项目。消息人士表示,采购金额包括合同金额和意向金额。        总理温家宝2月2日在出访英国期间表示,中国将继续增加从英国进口,将尽快派遣采购团赴英。而英国则表示,决心在今后18个月将对华出口增加一倍。分析指,中国此次赴英采购,将有利于帮助深深陷入危机之中的英国企业,特别是发动机和汽车产业。这也可以进一步促进中国和英国的合作关系,加强两国的经贸合作。        中国08年向英国出口360.7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3.9%;中国尚未公布08年全年从英国进口的数据。而2008年1-10月从英国进口81.2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0.9%。 附2: 希拉里临走不忘推销美国国债呼吁中国继续购买 来源于:东方新报 我确实相信,中国政府和央行正在做一个聪明的决定继续投资美国国债。在昨天临上飞机结束亚洲之旅前,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还念念不忘推销美国国债。 敬告:本文版权归中山网所有,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必须保留网站名称、网址、作者等信息,不得随意删改文章任何内容,我社将保留法律追究权利。Http://www.zsnews.cn 希拉里呼吁中国能够继续购买美国债券,因为这可以帮助美国经济重新回到轨道,并刺激美国对中国产品的进口。目前,中国是美国债券的最大持有者。根据华盛顿的最新官方数据,截至去年12月,中国持有的美国债券总金额高达6962亿美元,紧随其后的是日本,总金额高达5783亿美元。 而在被著名主持人杨澜问到是否找到定位两国关系的词汇时,希拉里答道:相对于辞令来说,我更重视行动。我们现在需要证明的是:美国和中国能够进行有效的合作,这不限于双边事务,而是要在世界上扮演领导的角色。她认为,在应对全球经济危机和环境问题的挑战时,没有美国和中国的合作和主导,是不现实的。 我们真正兴衰与共 希拉里说,为刺激经济,美国一直产生大量债务,如果美国无法让自己的经济发展起来,这并不符合中国利益,她说,因此,通过继续支持美国债券,可以印证了我们之间的联系。我们是真正的兴衰与共。我们同舟共济,值得庆幸的是,我们行驶的方向是一致的。 以出口为主的中国经济目前正受到美国经济低迷影响,希拉里在会见中国领导人时,希望消除中方的疑虑,重申中国持有的大量美国国债和其他政府债券仍然是一个坚实的投资。她补充说,美国需要来自于债券的投资,支撑住自己的经济,继续购买中国的产品。 中国是美国最大的债权国,为了帮助中国重燃对美国债券的信心,希拉里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列举出了投资美国债券的两大理由。首先,因为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投资品, 安全 的投资品。尽管经济危机给全世界带来挑战,美国有着当之无愧的稳定的金融信誉,她继续说,其次,我们两国的经济是如此紧密交织在一起,因此中国知道,如果要恢复对美国这个最大的市场出口产品,美国必须要采取一些激烈的措施,例如经济刺激方案。这意味着我们会产生更多的债务。 希拉里在美国驻华使馆也做出同样表示,她说,通过继续支持美国债券,中国正在加强两国之间的联系。我们将会一起同甘共苦。中国继续购买美国债券,对奥巴马7870亿美元的经济刺激方案的资金来源至关重要。 杨洁篪周六没有正面回应中国会否增持美国国债,只重申中国使用外汇的原则是安全和保持流动性,中国将根据这些原则来决定今后使用外汇资产的方式方法。 美国妇女三明治一代 在访问亚洲期间,希拉里也明确表示,她会提出有关中国的人权问题,但她不会让让美国对此的关注影响中美两国在经济、气候和安全问题上的共同合作。 昨天上午,希拉里到北京海淀基督教堂做了礼拜,并接见了中国妇女界代表。北京海淀教堂周边的道路一早就被临时管制,警方出动大批警力,把守每个路口,前来做礼拜者只能由一个通道排队进入,并进行严格安检。9点15分,希拉里抵达教堂,开始礼拜。仪式持续一个小时,据悉仪式并没有做特殊安排。 希拉里随后回到美国驻华使馆,接见中国妇女界代表。与会者包括女性律师、学者、环保人士、卫生保健工作者以及企业家,旨在表明中国妇女领导权和地位的上升。 在谈话中,希拉里举例提及美国部分公司存在的有性别歧视色彩的薪酬体系以及由此引发的大量法律纠纷。她还批评美国最高法院在妇女保护问题上日趋保守,并总结在美国社会,女性面临的问题是性别歧视以及当代妇女作为三明治一代工作女性、母亲、女儿等多重角色的挑战。 与会的几名中方代表对希拉里未能当选美国第一位女总统表示遗憾,希拉里则回应说:各国政府都需要更多的女性领导人。 她还利用一档电视访谈提出建议:要倾听自己的心声,要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希拉里说:不管是青年男性还是女性,战胜恐惧、承担风险;不随波逐流、而去追求梦想,是需要相当的勇气的。 国务卿希拉里?国务卿克林顿? 到底是国务卿希拉里,还是国务卿克林顿? 有媒体注意到,在希拉里访华前,外国记者在外交部记者会上提问,都称克林顿国务卿,而中国记者提问,则称希拉里国务卿,中外媒体间的见报称谓,也明显不同。然而,就在希拉里到访北京前一天,媒体开始统一更改称谓,由原来的国务卿希拉里,统一改称国务卿克林顿或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 其实,希拉里全名为希拉里戴安罗德曼,嫁给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后从夫姓,改名希拉里罗德曼克林顿。一般来讲,姓加官衔,即克林顿国务卿才是正式的称呼。但因为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太有名了,很多中文媒体为了避免混淆,所以都称希拉里国务卿。 我们是真正的兴衰与共。我们同舟共济,值得庆幸的是,我们行驶的方向是一致的。 希拉里
个人分类: 经济|2153 次阅读|1 个评论
黄卫东:建议立法增加最低工资制度化:反对劳动法和压低老百姓工资都是给企业帮倒忙
huangwd99 2009-2-22 19:55
黄卫东: 反 对劳动法和压低老百姓工资都是给企业帮倒忙 自去年实施新劳动法以来,反对声音不断。一些人声称实施劳动法,使企业成本增加,企业经营困难,导致企业倒闭,工人失业增多,因此,认为新劳动法对劳资双方不利,反对实行新劳动法。这种观点是明显错误的,是西方经济学误导。 劳动者不仅是生产者,也是消费者。 劳动者收入既是生产成本,也是购买力。设想我们的社会只有一个资本家,例如,在社会主义社会,生产资料属于国家,如果我们压制劳动者收入,使所有国民的收入,只够吃饭,我们生产的所有工业消费品都会卖不出去而积压。现实社会中,我们有一批资本家,也有一批收入较高的管理者,我们的部分工业消费品卖给了这些人,但是,当这些人的消费饱和以后,继续增加产出,产品同样会积压。这时我们必须给低收入劳动者增加收入,使他们能够购买工业消费品,从而使经济继续发展。 劳动者收入只占生产成本的一部分,却是购买力的全部 。压低普通劳动者收入,只会使消费能力继续下降,使更多产品积压,更多企业破产,更多工人失业。随着技术进步和生产力发展,自由市场经济下,劳动者地位会逐渐下降,增加工资的可能性会逐渐减小,保持或降低工资的可能性会逐步增大。我国普通劳动者工资多年来增加很缓慢,而物价却不断上涨。根据世界银行报告,我国10%低收入人群在2007年收入下降2%。资本主义社会早期,国家不控制劳动力市场,工人工资同样难以增长,导致的结果是不断发生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当时西方资本主义国家 每8-10年就发生一次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大量资本家破产自杀,工人失业,经济滑坡,经济发展速度受消费增长的限制,发展缓慢。自工业革命以来,资本主义社会经过近一百多年发展,到1820年,发展速度明显低于中国(附录2),同期中国从战乱的清初开展发展到占世界GDP32%,大于所有西方国家,包括欧洲和美俄日之和。因战乱和国外的侵略掠夺,后来经济发展缓慢,但到1890年,中国的GDP还和美国相近。 西方国家自罗斯福以来,正是认识到提高生产能力的同时,必须要通过政府提高消费能力,才快速发展起来的。 上个世纪三十年代,著名经济学家 凯恩斯 提出了通过无效劳动,增加老百姓收入,提高消费能力,解决生产过剩问题的理论。根据凯恩斯理论,美国总统罗斯福组织青年植树等国土资源整理工作,增加他们的收入,后又制定最低工资制度和社会保障系统,提高消费能力,应付当时的经济危机。战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普遍采用高福利、高工资等政府政策,不断提高消费水平,以跟上生产发展速度,同时减少劳动时间,减缓生产能力增加速度,达到生产和消费平衡,从而再也不发生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经济持续发展,成为发达国家。 我国发展缓慢(参见附录1),主要原因是控制消费。 自古以来,中国人民就认为,只有压低消费,才能积累财富。建国以来,我们一直坚持压低消费以增加积累的方式来发展经济,每当生产能力超过消费能力,我们的经济专家就以经济过热为理由,紧缩银根,使中小企业倒闭,降低生产能力,适应低下的消费能力;不知道提高普通老百姓收入,从而提高消费能力,适应增长的生产能力。这使我们的生产能力增长缓慢,导致经济发展缓慢,经济水平不仅落后西方发达国家,而且明显落后于韩国和我国台湾地区。 指望资本家给劳动者增加工资是不可能的。 因为每一个资本家都是自私的,都要通过压低劳动者工资降低成本,以获得竞争优势。即使有少数资本家愿意自行增加工资,从而增加成本,必然导致他们处于不利的竞争地位,也会被市场淘汰。在产能过剩情况下,为减少企业倒闭和工人失业,我们必须大幅度提高劳动者收入,从而增加消费能力,赶上过剩的生产能力。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历史证明,依靠自由市场是无法保障劳动者收入水平的不断增长,必须制定法律,依靠政府强制实行,以不断提高劳动者收入,从而使国内消费能力能够跟上生产能力的发展,实现经济的快速可持续发展。 我们必须通过法律强制要求企业增加劳动者工资,调整劳资分配比例。 在转型时期,政府可配套政策减少税收,使企业生产成本不增加,这样国内市场会随着普通劳动者收入的增加而扩大,从而带动企业销售增加,推动经济转向内需为主的发展路线。通常国家收税率约占GDP20-25%,减少收税15%,将其分配给劳动者,则工人收入可提高15%,销售市场会增加15%,则必然改变目前国内市场狭小问题,救活一大批企业,而国家仍然可收税5-10%。相反采取出口退税补贴外国消费者方式,无法提高国内市场容量,而国外市场萎缩,维持现有出口水平已非常困难。继续加大退税力度,维持出口,增加外汇储备,只能因外汇贬值带来更多损失,同时免费奉送更多物质财富。随着西方国家危机的加深,我们将有一大批出口企业将倒闭,资本家破产,工人失业。 为了促进消费,国家还必须建立覆盖所有国民的社会保障系统,解除人们的后顾之忧。 我们能否有实力给老百姓生活保障,实际是我们在吃、穿、住等基本生活方面的生产能力能否满足13亿人的需要。我们有足够的生产能力,确保老百姓的基本生活。我们有足够的粮食生产能力,每年能够生产5亿多吨粮食,平均每人每年平均拥有粮食800斤,每天粮食2斤多,足够保证老百姓的吃饭。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国际统计数据,我国人均日消费食品量比日本多近10%(附录3)。我们有足够的纺织生产能力,每年除自己使用外,还大量出口。平均每人每年50米布,足够保证老百姓的穿衣需要。我们人均住房30平米,足够保障老百姓的住宿需要。我们培养了足够多的大学生,能够提供足够多的医生和教师,能够建设足够多的医院和学校。唯一欠缺的是老百姓无钱消费。国家应通过社会保障系统,使全体国民享受基本生活保障。 保障普通劳动者,同时也是消费者有足够的收入,从而为资本家提供广阔的消费市场,才是对资本家的最大支持。 只要大幅度提高了老百姓收入,从而增加了消费市场,资本家就会千方百计投资赚钱。马克思在形容资本家贪婪追逐利润时描述到: 一有适当的利润,资本就会非常胆壮起来。只要有 10 %的利润,它就会到处被人使用;有 20 %,就会活泼起来;有 50 %,就会引起积极的冒险;有 100 %,就会使人不顾一切法律;有 300 %,就会使人不怕犯罪,甚至不怕绞首的危险。 我们无需去直接支持资本家。 因此,如何提高劳动者收入,使消费增长速率不落后生产增长,才是政府最重要的经济工作。我们强烈呼吁,在考核地方政府官员时,应将劳动者最低工资增长率作为第一政绩,立法不断提高最低工资,使最低工资增长率不低于经济增长率,建立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系统,反对虚假的医疗保障改革,从而实现劳动者收入的不断增长,落实科学的发展观。 附录: 1黄卫东, 发展30年,为什么富裕程度远低于日韩?谈我国GDP水分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44235 , 黄卫东, 论证改革30年发展速度低于毛时代 ,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7570 2安格斯麦迪森:《中国经济的长远未来》,1999年中文版,第58页。 3 http://www.stats.gov.cn/tjsj/qtsj/gjsj/index.htm
个人分类: 立法建议|1554 次阅读|1 个评论
黄卫东:美国贸易保护引发的中国经济灾难即将来临
huangwd99 2009-2-22 11:45
黄卫东: 美国贸易保护引发的中国经济灾难即将来临 裁员先裁外国人,采购不买外国货这是舆论对美国正在高涨的贸易保护主义情绪和行为的形象总结。 美国国会参议院2月6日在经济刺激计划中又加入一项议案,限制接受政府金融救援资金的美国银行雇用外国员工。2月17日,美国总统奥巴马正式签署了总额为7870亿美元的美国复兴和再投资方案,购买美国货条款正式生效,把包括中国货在内的众多外国商品拒之美国采购的门外。 一段时间以来,美国一直在全世界推销自由贸易理论, 为了让大家相信,美国硬把自由贸易说成是真理,于是,如崇拜偶像歌星一样崇拜美国的人们相信,美国说的就是真理。于是,我们看到一个个被美国制定的自由贸易政策自由进入、自由开放的国家,很快都奄奄一息。如今, 美国发生金融危机,国内消费市场萎缩,自己的企业生产开始过剩了。 美国发现,继续用这个老骗术骗大家,它所制定的自由贸易政策反而对自己不利了。因此,美国开始实事求是,把自私自利的本性暴露出来了。购美国货,是典型的贸易保护主义伎俩;雇用美国人,不但是贸易保护主义的表现,而且涉嫌就业歧视。 金融危机以来, 在裁员滚滚 的 裁员潮中,人人平等的普世价值一下子变成了先裁外国人的人情世故,而在外国人中,首当其冲的是华人。 然而, 美国搞贸易保护,更严重的后果是对中国经济的冲击。 1930年,世界经济低迷,美国国会将经济困难归罪于国际贸易,通过臭名昭著的《斯姆特霍利关税法》,对2万余种进口商品征收高关税,立即引起欧洲国家对美国产品的报复措施,使全球贸易几乎中止。《斯姆特霍利关税法》也一直被视为美国在上世纪30年代所犯的最大错误。 现在美国又重走老路,很可能引发新的全球性贸易保护,使全球贸易中止,这对中国经济来说,就是一场灾难。 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70%,我国40%产品市场在国外,主要在西方发达国家。 我国外销产品的比例远远超过其他国家,包括日本(一直小于15%)等所谓贸易为主的国家。我国这些企业生产的商品主要适应国外市场,在国内的市场要么饱和,要么不适应国内消费习惯。这些外销市场消失,意味着它们所生产的产品无法销售而积压,必然倒闭,带来大量工人失业,使国内购买力和消费市场进一步下降,从而使国内更多的企业的产品积压,带来连锁反应,使经济滑坡。 导致即将到来的这场经济灾难的主要原因是我们长期实行低工资竞争优势的出口导向政策, 使我们长期压制普通老百姓收入,国内消费增长缓慢,经济增长长期依赖国外市场和国内投资。我们迷信西方经济学的误导,以为出口顺差就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动力。然而,出口积累的外汇顺差必须要使用,换成国内需要的物质财富才能实现出口的目的,否则出口就等于将物质财富免费送给国外,换几张国外用纸印刷的货币了。从出口换外汇到使用外汇进口物资整个过程来看,它对我们的经济增长没有贡献。为出口需要增加建设生产能力,但是,在进口时,使国内生产能力减少,而且两者相等。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不是生产能力的增长,而是增加老百姓的福利,从经济角度来看,增加老百姓的福利,就是增加老百姓的消费。不能增加老百姓消费的经济增长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我们长期通过出口顺差来增加生产能力,换来的美元等外汇不断增加,目前已增长到2万亿美元,这些美元不用,每隔8年左右,由于美国不断印刷美元导致美元购买力下降,能够购买的物质财富就下降一半。现在美国还想大幅度贬值美元赖帐,减少支付我们的外汇储备所对应的财富。继续执行出口导向政策,不断保持外贸顺差,我们就没有机会使用这些美元外汇,其结果就是我们免费向发达国家提高物质财富,现在每年出口供应量达到国内消费量20%以上,相当于每个中国人每年免费送给国外的财富高达1475元人民币(根据2008年出口顺差超过2800亿美元计算),这超过了1.35亿低收入老百姓中每个人的一年支出(根据我国政府提供的资料和世界银行报告,1.35亿低收入老百姓人均每天支出3.6元,一年支出1314元),一个贫穷的大国,却向世界上最富的国家免费供应大量物质财富,这时何等荒谬?难怪我们的老百姓称这些主流经济学家是汉奸,卖国贼。主流精英们,醒醒吧,相信西方,相信西方经济学就是相信骗子。 当前我国经济的主要问题是生产过剩,大量商品积压,使企业资金枯竭,不断倒闭,使经济滑坡。解决生产过剩的唯一办法是增加普通老百姓收入,提高国内有效需求和消费能力。 我们一直呼吁建立全民社保、医保和免费义务教育等福利制度,降低房价,提高普通劳动者收入在国民收入中比例。但这些政策,不是一时就能推行的,就是立即推行,效果也会滞后,不能救急。给中低收入者发1千元是一项见效快的临时性救急措施。人人发钱也是一种方式,工作量小,还可以避免腐败。 我们应尽快实行上述增加老百姓收入的政策,大幅度增加国内消费能力,从而使国内企业能够尽快转型,生产国内居民所需要的产品,应对即将到来的由西方贸易保护所带来的危机。如果我们现在还不行动,6-12个月以后,等欧美等发达国家实现了经济转型,适应了不依赖中国商品的经济以后,国际贸易必然大幅度降低,我们的经济就将面临灭顶之灾。 与此同时,我们还应取消地方政府各种引进外资投资的优惠政策,逐步取消出口退税政策,以减少外来投资增加的外汇储备,逐渐减少出口顺差。只有在外汇储备不足时,我们才应该使用出口退税政策增加外汇。 等手里的外汇下降到合理范围时,我们有多种手段减少进口,保持进出口平衡,例如增加进口关税,给出口商品提供出口退税等。 中央政府早就取消了优惠外资的错误政策,但是国内地方政府为了政绩, 仍然给予外资低价土地,免厂房使用费、免水电增容费等各种优惠条件,以吸引外资投资,提高GDP。 例如,2008年1月28日在昆明市委九届四次全会上,云南省委常委、昆明市委书记仇和提出:要牢固树立招商引资是第一政绩的理念,给昆明市下属各级政府机关下达了招商引资硬指标。我们的外来投资仍然不断增加,2008年增加外来投资近800亿美元。 为了保证政策的正确执行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 改变目前以GDP考核地方政府官员的政策,改为以居民最低工资增长率为标准考核官员 ,从而保证政策的执行, 减少通过外来投资增加的外汇储备,不断提高国内购买力和消费能力,为国内企业过剩生产能力提供市场。 我们还应提高资源产品价格和外来投资土地价格,从而减少外来投资,减少资源财富流失,减少出口顺差。为了避免外来热钱进入中国股市楼市等金融市场,操控股市楼市获利,应该制定政策,使股民在股市上的获利主要来自上市企业红利,股票市场上利润应储存到个人养老帐户或其他方式;建议通过收税等方式限制居民拥有第二套房产,降低房价,使民工能够在城市定居,实现房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国内发展经济,应当不断增加自己的生产能力和消费能力,没有消费能力,生产能力生产的产品,要么积压,要么出口换无法使用的美元欠条。发展消费能力,提高老百姓福利,也是经济发展的唯一目的。 我们需要认真对待矿产资源的供应,但是,我们没有必要担心资源枯竭。 物质本身是守恒的,它们在地球上是不会被消灭的。我们需要不断消耗能源和人力去更新它,使它们对人类有用。发展经济就是发展和增加这种更新能力,同时需要消耗能源。近期人类主要利用化石燃料,包括石油和煤炭等,远期我们应发展利用太阳能技术,实现可持续发展。 当前我国发展所存在的问题是:有大量的事需要人做,但是却有大量人失业。这是压制老百姓收入,导致产品积压,无法销售产生的。唯一的解决办法是提高老百姓工资和福利待遇。 国家完全有能力为老百姓提供基本福利:国家能否为老百姓提供医疗保险,是国内是否有足够的受过医学教育的医务人员和医药设施;能否为老百姓提供基本生活保障,是我们能否生产足够多的粮食和衣服;能否提供义务教育,是国内是否有足够的师资力量。现实是我们的失业人员众多,各种设施利用率低。现在的医疗保险改革,只给老百姓报销部分费用,在医疗费用大幅度增长,普通老百姓收入低下的情况下,这种医疗保险等于没有,因为低收入老百姓仍然看不起病。我们的医疗改革应让每一个国人都能看得起病。只有提高了老百姓收入和福利保障,才能增加国内消费,才能使国内面向出口的生产能力逐渐转为国人服务,减少出口和外贸顺差,转为外贸逆差,从而使用外汇为国人服务,使外汇储备减少。才能使经济发展主要依靠国内消费,才能使经济发展服务于国内,才是实现经济发展的唯一目的,才能够可持续发展。 更多分析参见: http://www.sciencenet.cn/u/huangwd99/
个人分类: 经济|2212 次阅读|0 个评论
给温总理建议,我们应如何使用外汇
huangwd99 2009-2-20 22:59
黄卫东:给温总理建议,我们应如何使用外汇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 本月 1 日在伦敦接受英国《金融时报》主编巴伯的专访 时表示, 我们正在探讨、探索如何合理有效地运用外汇储备来为我们的建设服务。 近年来,我们的外汇储备增加十分迅速。近两年,每年增加5千亿美元左右,目前已达到近2万亿美元。为了保值减少外币通货膨胀带来的损失,我国又大量投资国外金融市场。在国内还急需发展,老百姓生活水平还很低下的情况下,我们出口大量财富,换回美元投资国外,是十分错误的。我们应尽快使用外汇储备进口物质财富,为国内建设服务。 如何使用外汇储备,是当前非常重要的工作。首先看我们的外汇是如何积累的。一种方法是吸引外资投资。外资企业进入中国,带来大量外汇,到银行兑换成人民币在国内使用,外汇就变成了国 家储备。多年来,我们通过优惠外资的招商引资政策,吸引了大量投资,到2008年,达到7千多亿美元。随着我国外汇储备的不断增加,中央政府取消了优惠外资政策,但是, 地方政府仍然给予外资低价土地,免厂房使用费、免水电增容费等各种优惠条件,以吸引外资投资,提高GDP。例如,2008年1月28日在昆明市委九届四次全会上,云南省委常委、昆明市委书记仇和提出:要牢固树立招商引资是第一政绩的理念,给昆明市下属各级政府机关下达了招商引资硬指标。我们的外来投资仍然不断增加,2008年增加外来投资近800亿美元。 另外一种方式是贸易顺差带来的外汇储备。当出口大于进口,国家银行用人民币将出口企业换来的美元收购,成为国家外汇储备。国家通过出口退税政策,压低工人工资,福利支出、土地、资源物价等,降低出口商品价格,从而促进出口。我们的很多产品销往国外的价格往往低于国内价格,使我们的贸易顺差不断加大。2007年贸易顺差达到2600亿美元,2008年贸易顺差达到2800亿美元。 还有一种方式是国外到我国股市楼市投机的热钱。据估计,达到1千3百多亿美元。这些热钱是我国楼市高企的重要原因,是我国股市大起大落的重要原因,它席卷了我国老百姓的大量财富,是我国购买力下降,生产过剩加重的重要原因。 由于老百姓收入低,消费能力弱,我们无法增加消费品进口量到国内销售,以减少外贸顺差和外汇储备。我国七亿多农民,人均年收入仅4100元,需要应付从日常生活,到教育、医疗、养老、房屋等所有支出,如何有消费能力。由于美国金融危机,导致我们的出口减少,国内生产能力过剩十分严重,工人大量失业,导致我们的购买能力进一步下降。增加消费品进口来减少外汇储备是不可能的。 我们也无法进口设备和技术来减少外汇储备。虽然国内银行个人存款高达22万亿元人民币以上,但是这些财富属于少数人。据国外一家机构研究,我国0.4%家庭占有财富70%。他们的消费已经饱和,其财富的利用方式主要是投资。然而,在优惠外资政策下,仅有的投资机会都被外资拿走了。这些国内的资金都无法使用,如何使用外汇进口设备到国内投资?在国内生产过剩十分严重情况下,企业即使进口设备和生产线,所生产的产品也只会积压,从而导致生产线停车,企业倒闭,使进口设备和生产线废弃。进口技术提高生长率,只会减少 劳动 人口,增加失业,从而降低消费能力,增加生产过剩。因此,我们不能单纯使用外汇购买设备和技术来减少外汇储备。  当前我国经济的主要问题是生产过剩,大量商品积压,使企业资金枯竭,不断倒闭,使经济滑坡。解决生产过剩的唯一办法是增加普通老百姓收入,提高有效需求。我们赞成并一直呼吁建立全民社保、医保和免费义务教育等福利制度,降低房价,提高普通劳动者收入在国民收入中比例。但这些政策,不是一时就能推行的,就是立即推行,效果也会滞后,不能救急。给中低收入者发1千元是一项见效快的临时性救急措施。人人发钱也是一种方式,工作量小,还可以避免腐败。与此同时,我们还应取消地方政府各种引进外资投资的优惠政策,以减少外来投资增加的外汇储备。 因此,为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应 改变目前以GDP考核地方政府官员的政策,改为以居民最低工资增长率为标准考核官员 ,从而减少通过外来投资增加的外汇储备,不断提高国内购买力和消费能力,增加外汇使用量,减少外汇储备。 等手里的外汇下降到合理范围时,我们有多种手段减少进口,保持进出口平衡,例如增加进口关税,给出口商品提供出口退税等。 我们还应逐步取消出口退税政策,提高资源产品价格和外来投资土地价格,从而减少外来投资,减少资源财富流失,减少出口顺差。只有在外汇储备不足时,我们才应该使用出口退税政策增加外汇。 为了避免外来热钱进入中国股市楼市等金融市场,操控股市楼市获利,建议制定政策,使股民在股市上的获利主要来自上市企业红利,股票市场上利润应储存到个人养老帐户;建议通过收税等方式限制居民拥有第二套房产。 国内发展经济,应当不断增加自己的生产能力和消费能力,没有消费能力,生产能力生产的产品,要么积压,要么出口换无法使用的美元欠条。发展消费能力,提高老百姓福利,也是经济发展的唯一目的。 物质本身是守恒的,它们在地球上是不会被消灭的。我们需要不断消耗能源和人力去更新它,使它们对人类有用。发展经济就是发展和增加这种更新能力,同时需要消耗能源。近期人类主要利用化石燃料,包括石油和煤炭等,远期我们应发展利用太阳能技术,实现可持续发展。我们需要认真对待矿产资源的供应,但是,我们没有必要担心资源枯竭。 当前我国发展所存在的问题是:有大量的事需要人做,但是却有大量人失业。这是压制老百姓收入,导致产品积压,无法销售产生的。唯一的解决办法是提高老百姓工资和福利待遇。国家完全有能力为老百姓提供基本福利:国家能否为老百姓提供医疗保险,是国内是否有足够的受过医学教育的医务人员和医药设施;能否为老百姓提供基本生活保障,是我们能否生产足够多的粮食和衣服;能否提供义务教育,是国内是否有足够的师资力量。现实是我们的失业人员众多,各种设施利用率低。只有提高了老百姓收入和福利保障,才能增加国内消费,才能使国内面向出口的生产能力逐渐转为国人服务,减少出口和外贸顺差,转为外贸逆差,从而使用外汇为国人服务,使外汇储备减少。 参考:温总理专访 http://news.sina.com.cn/c/2009-02-03/041817136725.shtml 更多分析参见: http://www.sciencenet.cn/u/huangwd99/
个人分类: 经济|2500 次阅读|1 个评论
引导大学生消费:高校应该怎么做
emlyn 2009-2-17 13:03
高消费、奢侈消费、超前消费、消费攀比 这些词越来越频繁地被用于描述大学生消费的特点,似乎当代大学生已经成为浮华、堕落的一代了。尽管也有人认为这是随着整个社会大环境变化而发生的,有其合理之处,并不能完全否定,但日益增多的关注和对部分现象的担忧使得负面声音还是占据了主流。 那么,当前大学生消费特点 到底如何? 针对这一问题高校教育工作该怎么做? 作为大学生的管理单位,高等学校及相关管理部门有必要弄清这些问题。 笔者是一名刚刚走出大学校园的研究生,希望根据自己的大学生活经历并综合别人已有的研究谈谈自己的看法。 大学生消费的特点 一,饮食类消费是最主要的部分。许多调查都发现,饮食消费占大学生消费的 60%-70% ,高校周边的店铺类型布局以饮食类居多也是很好的说明。尤其是移动摊位生意火爆,特色小吃、水果店等特色鲜明,经营灵活,紧跟需求,满足了大学生就餐随意性大,偏爱小吃、零食、快餐的特点。而且尽管校外就餐价格稍高,但口味比食堂的好,就餐自由方便,能够吸引大部分学生前去消费。可以说,饮食消费几乎是所有大学生消费的最主要部分。 二,学习消费和 生活消费用品占很大比重。大学生购买课程教材,复习资料是很平常的事情。为了考英语四六级、考研究生等更是需要购买很多的学习资料。此外,大学老师一般要求学生交作业时用打印稿,这大大促进了打字复印店的生意,也有大学生自己在宿舍一台电脑一台打印机就开展打印服务的。生活消费中的日常用品如毛巾、袜子、洗衣粉、洗发水、牙膏、牙刷、护肤品等,也有零食小吃如饼干、面包、方便面、饮料、纯净水等几乎是每个学生所必需的,每月在这些项目上花钱也是必需的。此外,医药、眼镜等类的消费面对的是 特定群体,近视的同学或一旦生病,这些消费都是不可避免的 。 三,花费在求职和资格认证方面的消费占有一定的比例。除了饮食消费、娱乐消费外,许多大学生还努力考取一些资格认证,以利于毕业后寻求工作,所以,花费在这方面的消费也占有一定的比重。为了准备考证,大学生除了购买基本的专业教材外,其学习消费主要集中在购买英语和计算机等级考试等书目上,同时,不少大学生还参加了各种各样的补习班。可以说大学生对于提高自身竞争力方面花费的精力跟财力都是比较大的。 四,娱乐、旅游消费的期望很高,而实际消费并不多。上网,玩网络游戏,看电影等是大学生娱乐的主要方式。随着大学生物质消费日渐增加,精神娱乐方面的消费也日趋激烈: MP3 、 MP4 ,带摄像头的手机以及数码相机、高档电脑是追求时尚的大学生的必备的随身物件。去高档包房唱歌,去迪吧蹦迪也是大学生娱乐消费的方式。旅游方面,大学生多选择学校周边的地方,主要去学校附近的旅游点。如北京的大学生一般去香山、八大处等,一次几十元钱就够了。但是大学生娱乐、旅游消费的期望很高,如果他们经济上宽裕一点,这部分消费会增加较多。 总的来说,大学生理性消费是主流,流行时尚只是一种追求,中低消费仍是大部分大学生消费的特点。 大学生对自己的消费有良好的把握,在消费时都是精打细算,消费的盲目性并不能够用来形容大学生整体,社会普遍关注的大学生超前消费只是大学生群体中的少数现象。 大学生作为年轻而富有朝气的群体,喜欢追求新潮、时尚和名牌,希望得到他人的注意和认可,但并不是喜欢就一定去做。由于大学生的经济条件有限,大部分学生对收支进行计划性安排,量入为出,月消费额普遍在 300 元 -800 元之间。部分学生还通过勤工俭学、兼职打工和奖学金等途径来获取部分收入,补贴日常开销。大学生消费总的特点是稳重与冲动并存、热情和理性共在。 消费特点形成的原因 一,渴望提升自我的主动消费。大学生普遍希望提升自己的能力,在学习、生活及部分工作中很注重锻炼自己。买教材,报学习辅导班,考驾照,考资格证书,考英语四六级,报计算机等级考试,考研等都是大学生在提高自身竞争力方面的消费。美容美发、减肥、买衣服等也可以看作是大学生为提升自己的社会认可度而进行的消费,对女生来说由其如此,尽管她们半年甚至一年才会去一次美发店,但一次消费能达到上百元甚至几百元。 二,内在条件不足的被迫消费。大学生的部分消费是因为自己或者学校条件不足而不得不进行的消费。学生在校外就餐就有部分原因是校内食堂没有提供合适的就餐条件。一般来说,学校食堂饭菜质量并不是很高,特色也不鲜明,长期就餐会有厌食感,学生经常会想改善生活,换换口味。另外,学校食堂正点开饭,去迟了或早了都没有饭菜供应,校外餐馆全天开放,随吃随供,尤其是晚间。一般晚上 6 : 30 食堂已无饭菜, 7 : 00 就关门,这时学生就只能到校外吃,而且很多学生有夜间加餐的习惯,特别是 9 : 00~10 : 30 之间。校外就餐价格一般会稍高于食堂的价格,去校外就餐会一定程度上增加学生的消费额。一些专业性的 店铺如药店、眼镜店、摄影、诊所等,学生一旦有这方面的需要就不得不进行消费,这个消费次数和消费额都是不受学生消费意识左右的。 三,外在条件便利的诱发消费。特色小吃、水果等移动摊位经营灵活,很能吸引学生。加夜餐也是移动摊位生意好的主要原因。而且学生早餐就图顺路方便,路上买路上吃,移动摊位都摆在交通要道,正好满足学生的这种需求。卖旧书的店里,老板买一些高年级学生的旧书卖给低年级学生,主要是看中学生的心理:旧书对于学习知识来说并没有什么影响,且比新书便宜的多。这样,本来可以不用买的也就买回来了。还有如租自行车等类似服务,为学生运动锻炼和娱乐玩耍提供了学校所不能给予的方便,也很能吸引学生消费。 四,人情消费。大学生人际关系类型很多,师生、同学、朋友、社团等等关系,生日,喜事,闲聚,送礼物等的消费数目也不小。大学生发展和延续这些人际关系,在某些情况下就不得不以人情消费为依托。举办一场生日或奖学金宴,消费平均水平在 200 元 ~350 元。且礼尚往来,大学生们互相宴请实际上是变相增加了自己的消费额,还容易产生攀比消费心理。 五,娱乐享受心理的作用。现在大学生了解社会最常用的方式就是上网,娱乐最常做的就是打游戏,特别是网络游戏,追求刺激,所以网吧比较多。。而且网上有聊天工具、电子邮件等联系方式,为学生们联系亲朋好友提供了方便,自然成为大学生娱乐休闲的首选方式。旅游也是大学生娱乐的主要选择之一。其实这也是人之常情,周末与国家法定节假日等这么丰富的时间,同学聚会,外出旅游,逛街购物都是很正常的行为。曾经作为普通市民夜生活象征的 KTV 歌房、水吧、酒吧如今也 遍布于高校的周围,涉世未深的大学生很难在不良的外界诱惑面前稳住心态。 引导大学生合理消费的措施 大部分学生的消费结构趋于合理,但在部分学生中仍存在一定消费误区。为引导大学生理性消费,勤俭节约思想的教育和良好校园消费氛围的营造固然重要,但终究是一种软的影响力,笔者建议在校园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为大学生创造良好的理性消费条件。 一,高校食堂灵活开放时间,灵活供餐。比如专设特色餐位,供应特色小吃,设便利早餐点。针对学生习惯夜生活的特点,延长晚餐供应时间,提供夜宵餐饮服务。引导学生多在校园内消费也便于统一管理,准确掌握学生消费特征,也有利于避免学生在校外抽烟、酗酒、聚众斗殴、赌博等不良行为。 二,建设学校公共机房,充分利用机房电脑和网络设施,且应便宜收费,灵活开放时间,由其是晚上和周末开放效果更好。在网络方面由其应注重完善校园网系统建设,提升校园网性能。进行网络管制,如夜里十二点以后统一断开网络链接,以免学生沉迷于网络。建议建设网络资源共享平台,如 ftp , BT 站等资源上传、下载、共享站点。 三,搭建校园二手货物交流平台。现场交流如校园地摊,校园旧货店等。也可以网上建设二手市场,发布二手租售信息,方便大学生之间互通有无,充分有效利用资源。 四,完善体育运动设施,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运动环境和条件,鼓励学生闲暇时间多进行体育运动。有的高校校园很大,又有分校区,学校应设校园交通服务以减少师生路上的时间浪费,也可有效避免自行车消费、自行车盗窃事件等。 五,为大学生提供校内兼职工作机会,让其感受一分钱来之不易。学生不懂得挣钱的辛苦,为他们的高消费奠定了不应有的思想基础。消费教育必须通过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活动来实现,勤俭品质的形成也需要靠实践、靠体验,否则难以内化为个体的素质。因此,高校应培养大学生的劳动观念,增加他们同劳动人民的感情,适当地组织勤工俭学等有偿服务,让大学生亲自体验劳动的艰辛与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比较可行的方式如办公楼、教学楼保洁,食堂助手,助研助管岗位等。 六,整顿高校周边环境,在一定程度上清除社会不良行为在校园周边的存在。提倡勤俭节约的校园生活,充分利用校园网、广播电视台、校报、宣传栏等传播媒介进行直观的消费教育,引导消费舆论,使大学生在消费时做到消费有计划,消费结构合理,消费方式科学,消费心理健康,消费行为文明。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422 次阅读|0 个评论
黄卫东:如何使用外汇,减少储备外汇带来的损失
huangwd99 2009-2-14 14:03
黄卫东 : 如何使用外汇,减少储备外汇带来的损失 美国物价上涨,使我们储备的美元购买力下降,将使我们的外汇储备所对应的财富缩水,带来财富损失。 根据报道(参见程实博士2008年3月14日发表在北京青年报上文章),美元指数从2001年7月6日的121.02到2008年3月7日的72.462,7年不到美元贬值了40%,如果我们将2万亿美元保存7年,由于美元贬值带来的购买力下降,损失将高达8千亿美元,每年至少损失1千亿美元以上。 因此,中国的外汇储备所对应财富损失不可避免。目前中国经济政策的关键之一是平稳过渡经济,实现出口顺差到逆差的经济转变,从而能够较快地使用外汇储备,减小储备外汇所带来的损失。 然而,中国的外汇储备大都进入了美国金融市场,还无法直接使用。 中投集团总经理高西庆 在 反对瓜分外汇 时, 称中国现在拥有的巨额美 国 债券,就像一颗原子弹。如果政府把债券往市场上一抛售,那怕几十亿美元,美国的美元收益掉到零,什么都没有了,中国和美国都什么也没有了。 这种观点是说中国不能在美国市场大量出售美国债券。但是,兑现美国国债不会导致很大损失,而且中国出口顺差还很大,2009年一月份将近400亿美元,中国一时也不可能花掉大量美元。其实出售美国国债换来美元,如果不换成物质财富,而是将美元保存在手里,则这些储存在手里的美元是沉淀的货币,与借给美国并无区别,甚至美国人还不用象国债一样付利息,对美国经济并无影响,而储存在手里时间越长,损失越大。 同样道理,如果中国使用储备的美元大幅度增加物质财富购买速率的话,很可能导致国际物价快速上涨,使美元大幅度贬值。但是,这种情况发生的概率很小,因为我们不可能快速增加国内购买力。而且在发达国家减少消费的情况下,我们填补其空缺,逐步增加物质财富进口量,甚至因为出口减少而减少进口量,全世界物质财富消耗量不会大幅度增加,因此,不会导致国际美元物价快速上涨的。 但是,我们应当关注资本大鳄控制市场,使市场大幅度动荡,导致我们的经济发展受损。 中国银行储备的这些美元实际属于国内企业。企业出口商品换取美元,银行拿人民币还美元。多年来,我们通过出口退税、优惠外资等措施补贴出口,导致出口物价长期低于国内物价。中国积累的这些美元是无法使用的,因为使用美元增加进口,进口的是高价物资,到国内低价出售(不包括目前进口的国内短缺物资),必然使经营此业务的企业亏损倒闭。 正确的方法是逐步取消出口退税,取消优惠外资,大幅度提高劳动者工资,从而逐步提高出口物价,减少出口,增加国内物价,扭转这种人为的价格扭曲,平稳过渡到部分商品物价大于进口物价,削减出口量,增加进口量,从而能够使用这些美元储备,进口物资为国内老百姓福利服务。等手里的外汇下降到合理范围时,我们有多种手段减少进口,保持进出口平衡,例如增加进口关税,给出口商品提供出口退税等。 物价主要由消费市场增加速率和商品供应增加速率决定,由于中国的财富是属于少数人的,不会快速进入消费市场,消费市场主要由普通劳动者收入决定,因此,中国实现平稳过渡是可能的。在这个过程中,首先要大幅度增加劳动者收入,包括提供社会保障,增加工资,从而提高国内消费需求,同时使出口企业转变为服务国内市场,再逐步取消出口退税政策,削减出口,实现经济平稳过渡。在此过程中,人民币与美元应保持同步贬值,避免汇率波动带来的不利影响。 这个过程需要很长时间,也许需要10年以上时间,在此期间, 美国的物价政策对我们2万亿美元储备所对应的物质财富数量影响很大。如果美国大幅度提高国内居民收入,提高物价,使我们积累的美元贬值,则中国必然损失大量财富。就是目前美国物价上涨幅度,也使10年后,中国储存美元购买力大幅度下降。因此,中国的外汇储备所对应财富损失不可避免。我们应加快实现这种经济转变。 继续加大执行出口退税等政策,保持出口顺差,只会使我们的财富损失越来越大。 很多人以为国家财富管理类似家庭财富管理。以为需要储存货币,从而积累财富。 这是西方经济学误导发展中国家的毒药。任何货币,都会贬值,保存外国货币,等于国外收税,或者说由于国外物价不断上涨,导致储存购买力下降,减少实际价值,使储存财富变成了财富缩水。财富本身是不断损耗的。就是混凝土设施,也有寿命,也会不断消耗,需要投入人力物力等去维护。因此,没有使用价值或少人使用的设施,不仅不是财富,而是负担。这与个人和家庭不同,个人和家庭可以投资一个设施,然后租赁设施来获利。对国家来说,必须建设对老百姓有用,同时又用得起的设施能投资到国外建设设,是不可施获利的。除中国政府优惠招商引资,让国外资本家赚钱,发达国家不存在这种情况。我们不能将美国为了笼络其盟国手段看出是常态。中国是不可能在美国为首的西方联盟里投资获利的。况且中国自身还需要财富(所谓资金)来建设自己的国家。多年来,中国政府在美国金融市场上大量投资,是否获利已经十分清楚了。投资美国两房债券近4千亿美元,连本钱都没剩多少了。美国长期以来,将中国看成是竞争对手和潜在敌人,任何一个国家政府都有无数方法,使潜在敌人的企业亏本。中国任何时候都不应储备大量美元。 国内发展经济,应当不断增加自己的生产能力和消费能力,没有消费能力,生产能力生产的产品,要么积压,要么出口换无法使用的美元欠条。物质本身是守恒的,它们在地球上是不会被消灭的。我们需要不断消耗能源和人力去更新它,使它们对人类有用。发展经济就是发展这种更新能力,同时需要消耗能源。近期主要利用化石燃料,包括石油和煤炭等,远期主要发展利用太阳能技术。 转: 万亿美元外储坏账会不会引导我们迈向深渊? http://bbs.icxo.com/viewthread.php?tid=240190extra=page%3D1 中国巨额外储,前面说过,是个大问题。我在前面说中国经济未来两年好得不得了,注意,也就好两年而已。 因为中国的重大麻烦就在巨额外储。 近期最新的消息是,著名经济学家张维迎近日语出惊人地表示,可以将中国庞大的外汇储备分给老百姓,以增加百姓收入,促进经济 。 高西庆张维迎激战:外汇储备该不该分给老百姓? 我同事对此的评价是,张违迎觉得可能得罪太多老百姓,所以重新肃立形象。果然,此话一出,网络上不少人说,这下子,张算是说出人话。 但稍微懂行的,都明白张维迎说的纯粹就是屁话,而且是揣着明白说糊涂! 因为外储是央行强制结汇的结果,对外是债权,对内是债务。为强制换回中国公民手里的美元,央行已经向市场释放出天量的人民币,为了防止过多钞票造成的通胀,央行再发行票据将人民币回收锁起来。这批央票数量总数目前是4万亿左右!无论是外储还是央票,都预示着中国经济未来庞大的通胀压力。 有人高呼,要做好外储经营工作,不能让居心叵测的洋人,吞噬中国劳动人民的果实。岂不是,天量外储不是洋人窥测的目标,恰恰相反,它是洋人吞噬中国劳动人民的结果! 论述这个道理,我首先说一个例子:一个公司的下属工厂,销售量连连增长,现金流非常充沛,但这个下属工厂做的其实都是赔本买卖,走的是低价倾销的路线,卖的越多,赔得越多,之所以长期维持下去,主要是公司的其他工厂大量补贴它。这家公司就是中国经济,这个下属工厂就是出口经济部门,中国经济其他部门都集体补贴出口部门。而这个亏损是暗亏,央行就是中华总公司的财务部,通过做账巧妙的掩盖了亏损。大家都开开心心的工作,一直到这假账没法做的那一天。 到哪一天,这假账掩盖不下去?等到美元大幅贬值到大便,中国人捏着大把的美钞欲哭无泪的时候。 其实这在历史上,也不是什么新鲜事情。1929年之前,英镑就是担任今天美元的角色,是全球信用体系的核心。但1929年始自美国的经济危机迅速在全球蔓延,经济危机在1930年初蔓延到英国,工农商业的萎缩直接导致英国1932年失业率上升到25.5%。经济危机还使英国对外贸易进一步萎缩,贸易逆差从1930年的3.9亿英镑增加到1931年的4.1亿英镑,与此同时投资利润回流却从4.1亿英镑减至3亿英镑,也就是说1931年英国第一次出现国际收支逆差,英镑地位的稳定性也因此受到猛烈震荡。1931年初开始,黄金从英国滚滚外流,前3个月净外流黄金达700万英镑,7-9月更达到3400万英镑,英国银行的黄金储备急剧下降,远远难抵在伦敦的外国资产。英镑与黄金的挂钩关系正在经受着严峻的考验。储备英镑的外国央行询问英格兰银行,是否在考虑改变其英镑汇率挂钩黄金的立场,而英国的回答当然是无意放弃英镑与黄金的联系。然而经济危机的打击已经让英国别无出路。1931年9月20日,英国正式宣布废除英镑金本位,并将英镑贬值30%,以改善其商品在世界市场的竞争力,从而改善对外贸易,从而作为克服经济危机的主要措施之一。然而当英镑贬值不可避免地发生时,许多外国央行损失惨重,并被斥责为对外汇储备处置不当,有多家央行负责人被解除职务。其时荷兰央行行长杰拉德威瑟林引咎辞职,英镑崩溃给荷兰外汇储备带来的毁灭性打击最终使他自杀谢罪。 事实上,损失最大的还是当时的美国,因为美国人借了大量的钱给英国和其他欧洲国家,对欧洲维持了巨额外贸顺差。和今天的中国一样,1920年代,美国也是出口商品给欧洲人,然后再借钱给英国在内的欧洲人花,往返循环。直到最后英国人搞通胀赖账为止。这等于美国人一大笔财富凭空蒸发掉。美国1929年股市崩盘,不过是简单的市场崩盘,最后演变成一场十年大萧条。巨额财富蒸发导致美国资产负债表不平衡,是主要原因。 这个道理好像很难理解,你只要想想一个饭馆,有群人模狗样的客人,年年顿顿来吃,不付钱,打白条。老板以为他们迟早会兑现,所以兴高采烈的接受白条,最后发现白条就是白条,不是钱。这餐馆最后吃倒了。英镑就是当年美国餐馆的白条,今天美元就是中国餐馆的白条! 这一点,奥地利经济学家早就看出来了,下面我引发一个奥地利经济学派的文章,这里,提醒一下,在1929年之前,当时准确预测到美国大萧条的,只有奥利地学派经济学家。其他经济学家,包括凯恩斯,或者费雪,统统没有看见。 中国经济的萧条风险(2004年发表)   文|克拉斯穆尔佩佐夫(KrassimirPetrov)   译|简非     最近读完罗斯巴德(Rothbard)的《美国大萧条》(AmericasGreatDepression)一书后,我忍不住将美国喧嚣的1920年代与今天中国火热的经济进行比较,并且不得不得出如下结论:中国将不可避免地陷入一次大萧条,如同美国在1930年代所经历的。本文的目的在于表明一种奥地利学派的观点为什么大萧条会发生。为证实我的看法,我将在适当之处引用罗斯巴德的著作。   在开始之前,我建议所有没有读过罗斯巴德《美国大萧条》一书的读者都把这本书拿过来读一下。首先,这会是一次令人愉快的阅读,罗斯巴德的机智写作风格使得阅读这本书充满趣味。其次,该书的第一部分发展了奥地利学派的商业周期理论,该理论对于理解信贷繁荣及之后不可避免的泡沫破灭是不可或缺的。最后,该书的第二部分详细阐释了1920年代通货膨胀性繁荣(InflationaryBoom)的出现和原因,提出了一个将之与今天中国经济政策比较的基础。      为着手进行我们的比较,我们需要以历史的眼光来检阅一个世界超级强权和一个正在崛起的经济巨人之间的关系。在1920年代,大不列颠是世界的超级强权,美国是正在崛起的巨人。于是,大不列颠独立地施行其经济政策,而美国以多少有些从属的形式调整它自己的政策。今天,美国是这个世界支配性的强权,中国是正在崛起的经济巨人。因此很自然的,美国独立地施展政策,而中国相应地调整其自身。      继续我们的比较分析,1920年代不列颠帝国已经在衰落,军事上过度扩张,而为了给帝国的冒险埋单,不列颠求诸于货币贬值和持续的外贸和预算赤字政策。换言之,不列颠是一个储蓄不足、净负债的国家,而其他国家为其提供融资。而当时美国贸易盈余,是一个净债权国。回过头来看重要的一点是,当其他国家拧紧借贷的水龙头,并开始把资本抽返回国内时,不列颠帝国崩溃了。      如今,美利坚帝国正在衰落,军事上过度扩张,并且以可靠的(tried-and-true)货币贬值和无尽头的外贸和预算赤字方法来资助它过度扩张的帝国。换言之,美国是储蓄消耗殆尽(savings-starved)净债务国,而其他国家正在为其融资。同时,今日之中国贸易盈余,是一个净债权国。当其他的国家最终关闭对美国信贷的水龙头时,美利坚帝国也会崩溃吗?      根据罗斯巴德的解释,大萧条的出现是因为繁荣建立在信贷扩张的基础上。罗斯巴德指出,整个繁荣期内,我们看到货币供应增加了280亿美元,8年间(1921-1929)增加了61.8%。这等于每年平均7.7%的增长,通货膨胀幅度非常显著整个货币扩张以信贷制造的产品货币替代品的形式出现1920年代产生通货膨胀的主要因素是全部银行储备的增加。换言之,1920年代美国经历了一次通货膨胀性信贷繁荣。这在繁荣的股市和房地产市场特别明显。      此外,还出现了对外国债券的投机高潮这直接反映了美国的信贷扩张,尤其是由信贷扩张产生的低利率。为抑制繁荣,美联储徒劳地尝试向市场进行道德劝说,将信贷扩张限制于合法的生意。重要的是,消费价格通常保持平稳,甚至在这一时期时略微下降。毫无疑问,稳定的消费价格让人们觉得经济大体稳定,大部分的专业经济人士因而并没有意识到,经济本质上并不健康。对他们来说,泡沫破灭来得很意外。      现在,以一种类似的形式,萧条的种子在中国种下了。经济学者欢呼中国的增长,许多人没有意识到中国正在经历一次通货膨胀性信贷扩张(inflationarycreditboom),其规模让美国喧嚣的1920年代相形见绌。根据官方数据统计,2002年中国GDP增长8%,2003年的增长是8.5%。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的网站,2001年一季度货币及准货币供应是11.89万亿元,2002年一季度是15.96万亿元,2003年一季度是19.05万亿元,而2004年一季度是22.51万亿元。换言之,2001年、2002年和2003年货币供应增长分别为34.2%、19.3%和18.1%。因此,在过去三年间,中国的货币供应增长速度大约是美国在1920年代的三倍。      这样,中国股市一路繁荣(原文如此),房地产市场更如火如荼也就不奇怪了。就像美国在1920年代一样,中国以贸易盈余的美元购买美国的政府债券,为外国主要是美国提供融资。一如美联储在1920年代道德劝说的努力以破灭告终,中国政府今天也进行类似徒劳的尝试,希望通过把信贷投向那些需要的产业即通常由于政治原因获得政府支持的产业,来遏制信贷的增长。      而且,在当下繁荣的大部分阶段,中国的消费物价大多平稳甚至下降,而原材料产品的价格猛然上涨,这一点十分符合奥地利学派的看法,高端产品比如原材料的价格相对于低端产品比如消费品的价格上升。这千真万确表明信贷扩张已经有了相当一段时间,而通货膨胀达到高级阶段,尽管现在还没有达到一种失控的状况。因此,中国今天的经济条件与美国的1920年代令人瞩目地相似,而多年的信贷扩张预示着泡沫破灭在所难免。      在货币和出口政策方面的相似同样重要。1920年代,英镑被高估,而且被小的国家用作储备货币。当不列颠在1920年代执行通货膨胀政策,该国在向其他国家输出(lose)黄金,主要是美国。所以,如果美国政府要使美国货币膨胀,大不列颠将不再向美国输出黄金。使这一问题加剧的是,美国有意地刺激对外贷款(foreignlending),这进一步加强了美国农场的出口,加剧了净出口的问题,并且加速了黄金流动的不平衡。这(对外贷款)还使得美国的贸易没有建立在一个互惠和有益交换的稳固基础上,而是基于一种狂热的后来被证明为不健康的贷款刺激(promotionofloans)。胡佛(总统)对于补贴对外贷款如此热心,以致他后来表示即使坏账也促进了美国出口,因而是一种提供救济和就业的低成本手段这种低成本手段后来导致代价昂贵的逃账和金融灾难。      因此,下面的讨论将清楚表明,美国通货膨胀政策背后的根本原因是:(1)抑制大不列颠对美国的黄金流出。(2)刺激对外贷款。(3)有意刺激出口。类似地,今天美元被高估,被用作世界的储备货币。美国执行其通货膨胀政策,正在向其他各国输出美元,主要是中国(和日本)。今天,中国的货币和出口政策与它的钉住美元政策挂钩。      这样做的主要动机是,通过有意低估自己的货币,从而高估美元,中国人为地刺激其制造业出口。第二个动机是,通过买入过多的美元,并再投资于美国政策债券,中国充当了美国的对外借贷人。第三个动机,是这种对外借贷刺激美国对中国制造业出口的需求,使中国政府得以缓解其当下的失业问题。换言之,中国货币和出口政策背后的动机与美国在1920年代时的一样:(1)支持高估的美元。(2)刺激对外贷款。(3)刺激自己的制造业出口。就像美国在1920年代,中国的贸易不是建立在互惠和有益交换的基础上,而是在对外贷款的基础上。毫无疑问,大部分贷款将变得成本非常高,因为贷款将被以大大贬值了的美元偿还,这反过来将加剧中国银行业日益积累的金融灾难。      因此,很明显,中国今天在滑向萧条的道路上。这次萧条的严重程度会如何,将关键取决于两方面的进展:首先,中国政府将在多长时间内追求通货膨胀的政策,第二,中国政府与泡沫破灭搏斗的顽强程度。通货膨胀扩展得越长,与破灭搏斗得越顽强,中国的萧条就越可能变成一次大萧条。还有,意识到美国在1930年代的大萧条引发了世界范围的萧条是重要的,类似的,中国的萧条将引发美国的泡沫破灭,引发其他国家的衰退。      除非提前出现一场没有被预测到的波及全世界的银行、货币或者衍生产品危机,我确信,中国的泡沫破灭将会在2008年-2009年间某个时刻发生,因为一直到2008年奥林匹克运动会在中国举办前,中国政府将肯定会继续追求刺激经济的政策。到那时,通货膨胀将非常可能无法控制,现在已经处于失控的状况,而政府除急踩刹车和采取收缩外毫无选择。      1929年,(美国)扩张在7月份停止,股市在10月份崩溃,经济在1930年崩溃。因此,考虑到在信贷收缩与经济崩溃之间有大约有半年的延宕期,基于我的奥运会时间点,我将崩溃确定在2009年。无可否认,这纯粹是我的猜测;自然地,崩溃可能更早或更晚发生。      尽管我把时间点定在2008年奥运会,但是MarcFaber相信,崩溃将更早发生。根据他的看法,美国将遇到一场实质性(meaningful)的衰退,这反过来将加剧在中国已经存在的制造业过剩。加上不断恶化的信贷问题,他认为中国将会在奥运会之前陷入衰退。换言之,Faber博士认为,一场美国衰退将会引发中国的萧条。的确,这非常可能是一个引发点,但即便如此,人们还需要观察中国政府让泡沫自行破灭,还是选择一条粉身碎骨的繁荣之路不惜任何代价。      我们应该还要考虑另一个可能的崩溃引发点,即由于中国必须进口的资源,比如矿产品价格加速上涨,令贸易盈余变成贸易赤字。面对贸易赤字,中国可能决定通过出售美国政府债券来沽出盈余,或者中国可能抛弃钉住美元。两种情况都将令染恙在身的美国经济更形恶化,并反过来打击中国。      最后,崩溃可能由一场世界原油供应危机引发。石油供应如果不是已经下降的话,也已经接近临界点,而中东或者里海的局势不清将令石油供应急剧削减。从历史上看,石油短缺和伴随而来的石油价格上升总是引起衰退。如果石油危机发生,对石油日益增长的依赖将令中国无可避免地滑向衰退。      总而言之,以下几种情形可能会成为中国萧条的触发点:(1)一场世界范围的货币、银行或者衍生产品危机。(2)美国的一次衰退。(3)扼制通货膨胀的措施。(4)中国失去贸易盈余。(5)一场石油供应危机。      不管是什么引发中国崩溃,都无疑将揭开一场全球范围衰退的序幕。正如美国从大萧条中脱身而成世界无敌的超级强权,中国也很有可能浴火重生,成为新的超级强国。 看到这篇文章有何感想?反正我是打个哆嗦!注意这篇文章发表日期,是2004年,据说他最近将崩溃修正为2011年。我不大相信他的崩溃力度,因为1929~1941年的大萧条,是愚蠢政策大集合的结果:货币紧缩、公共开支导致的僵尸企业、价格管制、全球贸易保护,这些傻逼政策如此密集在一个时期出现,实在是小概率事件。 不过这个可能性是完全存在的,因为历史给我们的教训就是,我们不吸取历史的教训。
个人分类: 经济|1332 次阅读|0 个评论
黄卫东:出口顺差从来不是促进经济增长的马车,投资也不一定能促进经济增长
huangwd99 2009-2-11 20:21
黄卫东:出口从来不是促进经济增长的马车,投资也不一定能促进经济增长 在国家统计局每年发布的中国统计年鉴中,出口顺差、投资和消费成了促进经济增长的三大要素。国家统计局每年计算出口顺差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6年出口顺差占GDP19.5%,对经济增长贡献19.5%,拉动GDP增长2.2%(=GDP增长率乘以出口顺差占GDP比例)。形成的投资占41.3%,拉动gdp4.6%,而国民最终消费仅占39.2%。通常美国等发达国家国民消费占70%以上。2005年我国人均消费支出592美元,而日本为21571美元,美国25842美元。 然而,出口顺差从来不是促进经济增长的推动力。首先,出口商品是为了换取国内缺少的商品,如石油,机器设备等,不是为了获得美国用纸印制的美元。美元存在手里,一直不用,与废纸没有任何区别,如果使用,就会使出口顺差消失。如果出口顺差能促进经济增长,我们一直依赖出口顺差来增加经济,等于不断增长美元数量,那经济增长的目的何在?美国人只需要拿纸印制美元,就能够享受一切。由于换来的美元需要使用,因此,未来一些年里必然要外贸逆差,从而使用此前外贸顺差积累的美元。按照这种错误观点,在后来的年头,如果我们要使用外汇,产生外贸逆差,就导致经济倒退了。因此,我们就不应该减少外汇,从而无法使用外汇了。 经济增长的目的是提高老百姓的福利。老百姓的福利是否提高,体现在老百姓的消费是否增长,因此,衡量经济增长的唯一重要的指标应是居民消费增长率,而居民消费由普通老百姓收入决定。因此,发展经济,最重要的是提高老百姓收入(扣除通货膨胀),尤其在生产力发展,使生产能力超过消费,生产过剩时代。我国长期以来,处在生产过剩时代,生产能力大于消费能力,这些过剩生产能力一部分生产出口商品,换来大量美元欠条,现在已积累2万亿美元,另一方面生产线经常停产,整个工业开工率一直都很低,很多行业低到50%以下,这些都说明我们处在生产过剩时代。 投资不一定能促进经济增长。根据投资建设的设施的使用情况,可以分成两种极端情况,一种是设施得到了充分利用,它带给了国内老百姓福利,这种投资促进了经济增长。在计划经济时代,可以通过分配来使用设施,在市场经济时代,我们就必须让老百姓手里有钱去消费,否则再好的设施,也会少人使用,从而成为废物;另一种情况是设施无人使用或少人使用。显然人们很少会建造一种对人类来说毫无用处的设施,绝大多数设施都有益于人类。由于很多设施需要维护,为了收回投资,抵消维护费用,通常都需要收取使用费。当人们收入很少,而收费很高时,人们就不会去使用了,这导致设施闲置。当通过收费得到的收益都不能收回投资和运行成本时,这种设施实际上使投入建设的劳动白费了,从而降低了老百姓的福利,因而是一种经济倒退。大部分投资介于这两种极端情况之间。我国很多投资更靠近后一种情况,使用率很低,导致难以收回投资,由于大量建设项目主要资金来自银行贷款,使银行坏帐居高不下,成为我国政府和经济界金融界人士十分担心的问题。所谓出口顺差和投资是经济增长的推动力,是西方经济学故意贩卖和误导其他国家的工具。 在生产过剩时代,消费增长率才是衡量经济增长的唯一指标。我国当前消费严重不足,生产严重过剩。提高老百姓收入,是解决当前我国消费不足,生产过剩的根本手段,也是减少银行坏帐的必要措施。长期看来,普通老百姓的收入,必然会转化为消费,转化为投资设施的收益,从而减少银行坏帐。就是增加了老百姓的存款,只要我们的基本生活必需品生产能力维护好, 我们能够生产出来足够的粮食等基本生活必须品,是不会发生恶性通货膨胀的。我国食物生产和消费人均水平已经超过日本,达到发达国家水平。 担心笼子里的老虎是不必要的。在商品短缺时代,特别是粮食等基本必须消费品短缺时代,在老百姓收入还很平均情况下,才会出现恶性通货膨胀。现在我们银行里的存款属于少数人,就是粮食短缺,这些存款也不会进入市场,因为这些存款的主人是不会缺衣少食的,是用不着动用这些存款的。正是因为老百姓没有钱消费,大量工程少人使用,而难以收回投资,成为银行坏帐;国内通过优惠招商引资将有限的投资机会送给了外商,才导致国内大量存款无法使用,大量外汇储备无法使用。 为了促进消费,国家还必须建立覆盖所有国民的社会保障系统,解除人们的后顾之忧。我们能否有实力给老百姓生活保障,实际是我们在吃、穿、住等基本生活方面的生产能力能否满足13亿人的需要。我们有足够的生产能力,确保老百姓的基本生活。我们有足够的粮食生产能力,每年能够生产5亿多吨粮食,平均每人每年平均拥有粮食800斤,每天粮食2斤多,足够保证老百姓的吃饭。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国际统计数据,我国人均日消费食品量比日本多近10%(附录3)。我们有足够的纺织生产能力,每年除自己使用外,还大量出口。平均每人每年50米布,足够保证老百姓的穿衣需要。我们人均住房30平米,足够保障老百姓的住宿需要。我们培养了足够多的大学生,能够提供足够多的医生和教师,能够建设足够多的医院和学校。唯一欠缺的是老百姓无钱消费。国家应通过社会保障系统,使全体国民享受基本生活保障。 保障普通劳动者,同时也是消费者有足够的收入,从而为 企业 提供广阔的消费市场,才是对 企业 的最大支持。只要大幅度提高了老百姓收入,从而增加了消费市场, 投资者 就会千方百计投资赚钱。我们无需去直接支持 企业家 。 给企业家提高更多资金,只能推迟危机,让企业生产出更多积压商品,导致更加严重的危机。 因此,如何提高劳动者收入,使消费增长速率不落后生产增长,才是政府最重要的经济工作。我们强烈呼吁,在考核地方政府官员时,应将劳动者最低工资增长率作为第一政绩,建立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系统,从而实现劳动者收入的不断增长,落实科学的发展观。 1 更多分析参见: http://www.sciencenet.cn/u/huangwd99/ 2http://www.stats.gov.cn/tjsj/ndsj/2007/indexch.htm 3 http://www.stats.gov.cn/tjsj/qtsj/gjsj/index.htm 4 黄卫东 : 建议以居民最低工资增长率为标准考核官员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09773
个人分类: 经济|1607 次阅读|1 个评论
评瓜分外汇观点,谈我们该如何使用外汇
huangwd99 2009-2-10 17:59
评瓜分外汇观点,谈我们该如何使用外汇 黄卫东 2009 年2月8日晚,在中国企业家论坛第九届亚布力年会上,著名经济学家张维迎( 博客 ) 建议,应将国有企业股票和一半的外汇储备分给老百姓。中投集团总经理高西庆当场表示强烈反对。张维迎认为,如果政府持有的美债券券分给老百姓,让中国人都变成美债券券的持有者,从而增加财富持有量, 就象 将国有上市公司的股票分给老百姓,给老百姓一只下蛋的母鸡。 高西庆则称中国现在拥有的巨额美债券券,就像一颗原子弹。如果政府把债券往市场上一抛售,那怕几十亿美元,美国的美元收益掉到零,什么都没有了,中国和美国都什么也没有了。因此,反对瓜分外汇。另一方面,又说工人和农民工会把钱存起来,不会去消费。 高的愚蠢观点根本不值得讨论:如果我们积累的美元连用的权利都没有,如果美元这么脆弱,我们还制定退税政策,出口商品换美元干什么? 难道 高所任职的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拿中国政府的外汇储备投资美国债券和金融市场,目的不是增加美元换回财富,而是要使它慢慢消失?另一方面,根据世界银行报告,中国有1.35亿人人均每天支出只有3.6元,连温饱都算不上。根据国家统计资料,有40%农民,约3亿人借债消费,他们会将钱存起来不消费?统计资料表明,我国低收入10亿人的消费倾向达到90%,即收入的90%会去消费。高所说的两条反对理由本身也相互矛盾。设置这样的投资有限公司,任命这样的糊涂官员,中国想不损失财富,都不可能。 张则认为中国政府持有的美国债券是中国人民的财富,将其分给中国老百姓,就增加了老百姓的财富。这种观点是西方经济学洗脑后的错误观点。 美国债券代表了美国境内对应的物质财富,或者说我们可以用美债券券兑现美元,然后用美元换取我们需要的商品。我们拥有美国债券,等于拥有美国境内一些物质财富的所有权,但是,当前这些物质财富的使用权属于美国人。如果我们不兑现,这些物质财富实际服务美国人,给美国人带来福利,并不会给中国人带来福利。我们投资美国债券,目的是能获得债券利息,从而换取更多物质财富。然而,多年来,美国通货膨胀严重,常常大于国债利息,实际反而使美元+国债利息所能换来的物质财富不断下降,我们投资的美国其他金融债券更是不断亏本,投资4000亿美元的两房债券已基本损失殆尽。我们的外汇储备所对应的财富不断损失缩水,这是必然结果,因为美国金融市场是美国金融大鳄所开的赌场,他们还能印制美元,具有无限赌资。将美国债券分给中国老百姓,中国老百姓还无法直接进入这个赌场,让老百姓通过代理人进入这个赌场,就更加荒谬了。 在国内建设还需要物质财富(西方经济学常常误导为资金),政府还在优惠吸引外资投资情况下,储备大量不断贬值的美元不用,是十分愚蠢和荒谬的。 美元只有换成人民需要的商品才是对老百姓有益的物质财富。 张所提出的分美债券办法,并不是使用外汇换取商品。由于国内并没有美国债券交易市场,普通老百姓拿在手里,无法兑现美国债券,即使美国债券到期,也无法换成美元。因此,将美国债券分给普通老百姓,必然要产生一批代理人,他们会兴风作浪,通过所控制媒体,炒作债券的价格变化,从中渔利,从而剥削老百姓。而且,中国有多达3亿人靠借债度日,拿到美国债券,必然抛出。几 亿人一起抛售股票债券的结果可想而知股票债券狂跌,只能让财力雄厚的金融大户得以乘机发财,以远低于票面价值的价格把股票债券一扫而空。所以当真做起来,实际结果决不会如张所说的发到每个人手里是1万块钱,五口之家将分到5万,这将是非常大的财富效应,而是老百姓得到一堆废纸,美国只须花微不足道的代价便可以把欠中国的债一笔勾销, 分国有企业股票,是将 国有资产全部送光,就象当年苏联解体时平分国有企业股票的结果一样。 直接分发美元似乎比分发债券好,可以免除债券兑换问题。但是,老百姓无法使用美元在国内采购商品,必然到中国银行换成人民币。因此, 与其发美元或美国债券,不与直接发人民币。 多年来,我们压低老百姓收入,使国内生产能力过剩,商品积压,积累的美元也无法使用。使用美元购买商品到国内积压,购买生产线到国内生产商品同样积压,这使我们无法使用外汇。 由于优惠招商引资,我们国内有限的投资机会也给了外资。这使我们积累了2万亿美元外汇储备无法使用。国内资本家也积累40万亿人民币储存在国内银行,无法投资搞国内建设。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必须遵从价值规律。 必须提高老百姓收入,从而提高国内商品消费价格,使企业使用美元进口商品能够实现盈利, 否则就无法使用这些美元。国家 应 以居民最低工资增长率为标准考核 地方 官员 (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09773 ),从而 彻底废除地方政府实施的招商引资政策,防止外资压制内资,实现老百姓收入的持续增长。应坚决取消出口退税政策,防止继续增加美元等外汇储备。 提高老百姓工资,为老百 姓提供社会保障,包括建立全民社保、医保和免费义务教育等福利制度,用地租社会化的方式降低房价,提高普通劳动者收入在国民收入中比例 等, 才是我国经济问题的根本解决方案。然而,美国发生金融危机,导致我国大量企业倒闭,而这些政策,不是一时就能推行的,就是立即推行,效果也会滞后,不能救急。 给中低收入者发1千元是一项见效快的临时性救急措施。 人人发钱也是一种方式,工作量小,还可以避免腐败,但是不理解的人可能更多。 提高普通老百姓收入,增加国内消费,从而使工商企业能使用美元进口商品,服务国内老百姓。 国家的外汇储备实际是国家银行印制人民币,从企业手里换来的。所以,国家外汇储备所对应的财富 所有权 属于企业。 很多人十分担心 使用 外汇储备会产生通货膨胀问题。 央行副行长吴晓灵在2006年10月16日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时表示,以外汇储备充实社保基金账户,相当于无偿划拨的财政透支行为,是不可行的。对其他机构来说,要用外汇储备,就需要拿人民币购买外汇储备,绝不能无偿划拨,否则就等于央行直接印钞票去消费,这相当于直接制造国内通货膨胀。 然而,认为 直接印钞票给老百姓消费会产生通货膨胀的担心是不必要的 。国家银行存款高达40万亿,都没有产生严重的通货膨胀,再给每个老百姓发上千元,全国仅增加1.3万亿,就会发生严重通货膨胀?事实是国内生产能力过剩,大量产品积压,而普通老百姓手里没有钱消费。只有给普通老百姓增加收入,从而增加消费,才能够减轻生产过剩问题。我们还可以使用储备的外汇进口商品,抑制可能的通货膨胀。国内大量存款属于少数人。据报道,我国0.4%富有者占有70%国家财富,他们的消费早已饱和,几乎不可能再增加消费。 担心汇率崩溃也是不必要的。我们采用固定汇率,而且没有开放资本市场。只要国家政权还在,不盲目迷信自由市场理论,监管好汇率市场,充分利用关税等手段,汇率崩溃是不可能发生的。否则,我们就无法解释毛泽东时代为什么不担心汇率崩溃? 更多分析参见: http://www.sciencenet.cn/u/huangwd99/ 黄卫东建议:以居民最低工资增长率为标准考核官员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09773 评谢国忠给老百姓发股票的目的是帮助资本大鳄吞并国企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11561
个人分类: 经济|1298 次阅读|0 个评论
牛市才是刺激消费,扩大内需的灵丹妙药
金镇 2009-2-9 17:46
近一段时间全国上下,东西南北到处都讨论如何扩大消费,拉动内需,有的省市已经采取一些实际性的措施,很多地方政府都在发放消费券、国家在今年年初为7400万低收入者发放了一次性补贴(每人100-150元),同时政府现在正推动医改和教改来扩大中国的市场消费。更有人提出非常极端的做法,比如经济学家谢国忠曾公开建议,将国有股票平均分给老百姓,张维迎不仅提出:“应将国有上市公司的股票分给老百姓,给老百姓一只下蛋的母鸡”,还提出:将近2万亿的国家外汇储备,拿出一半来分给居民。在这里没有对两位经济学家的提法进行深入的研究,但对他们建议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持非常怀疑的态度。 我认为,刺激消费,拉动内需各种药方都不如一个健康强劲的牛市更有效。之所以这么说,最重要原因就是中国股民的普遍性和散户特征比较明显,股市具有巨大的影响面,同时,直接和老百姓的收入连接在一起。截至今年1月25日,沪深A股账户总数11234.96万户,可以说股市的涨跌牵动着亿万家庭的心,也影响着老百姓的消费预期。只有牛市老百姓的钱包鼓了,老百姓才敢消费,中国的经济才能在内需拉动下保持预期的增长。 牛市才是刺激消费,扩大内需的灵丹妙药。我不能说牛市是唯一的刺激消费,扩大内需的有效方式,但起码是最重要的方式。在全球经济发展非常困难的时期,强劲的股市是当前刺激消费,扩大内需,推动经济发展的需要。牛市可以增加老百姓的钱袋子,老百姓有钱,才敢消费,老百姓敢消费,才能刺激经济发展,经济发展了,股市才能更加壮大发展。这是一个牛市——老百姓有钱——扩大消费,拉动内需——经济发展——股市发展的良性循环。 期待牛年牛市!
个人分类: 杂文观点|4811 次阅读|0 个评论
西方经济学误导是我们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
huangwd99 2009-2-4 05:30
西方经济学误导是我们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 黄卫东 春节前曾撰文谈 美国 要大幅度贬值美元(附录3),是对全世界 赖帐 ,我们的损失可能高达1万亿美元,其道理是我们出口产品到美国换美元,目的是用美元购买美国生产的商品,如果美元贬值,则我们手里的美元购买力下 降,美国需要支付美元欠条的财富就减少了,这实际上就是美国赖帐。该文受到了网友的关注,但是,我发到 一些论坛 , 却 遇到号称经济学教授的反对。 1、 参见: http://www.fyjs.cn/bbs/htm_data/174/0901/171033.html 。针对这篇文章, Southrock 号称是某高校经济学教授,认为 中国百姓手上有10万亿以上的人民币存款,随着人民币升值10%,10万亿在国际上的购买力就相当于变成了11万亿,因为中国持有美元,所以人民币不断升值 ,以为人民币对美元升值,手里的美元就升值了,反对美元贬值是赖帐的观点。 然而,实际情况是 由于 美元不断贬值, 在汇率浮动情况下, 人民币兑美元就会自然升值。人民币购买力上升,才是 老百姓手里的人民币 财富升值。 具体说来, 对于老百姓来说,同样数量人民币购买同一商品的数量增加,才是升值。实际情况是同时期美元计算的大宗进口货物普遍大幅度涨价,国内民用商品普遍上涨,人民币实际购买力下降 ,人民币升值与外汇储备所对应的财富价值变化没有关系 。 相反,在人民币汇率升值期间,大量美元进入中国,由于汇率升值而获取大量收益,而中国大量损失财富,例如,1亿美元在汇率为1美元兑8元人民币时进入中国,在汇率上升为7时,离开中国将8亿人民币换成美元变成1.14亿美元,使中国损失1400万美元。我国前段时间汇率上升,是在美国逼迫下进行的,美国资本大鳄十分清楚,大量热钱进入中国,使中国遭受汇率上升带来的财富损失。而 同时期美元贬值,导致美元购买力下降,我们出口商品换取的美元所代表的财富减少,从而损失财富。飞扬论坛里有很多学过经济学的网友,大多认为要持有美元,反对我一再提出使用外汇进口商品,减少外汇,保留少量外汇的建议。 2 、参见: 厉以宁: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分析(2008-01-2810:02:25)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7fb18d010087ad.html http://vod.nlc.gov.cn/show.php?id=386 著名经济学家,北大教授,曾任人大财经委员会副主任 ,主张中国外汇储备要保持世界第一的位置,这种观点显然也不认为,美元贬值,是美国赖帐,否则,中国保持世界外汇储备第一,必然要保存大量外汇(在贬值赖帐方面,其他外汇货币同美元类似),美元多年来,一直 在 贬值 ,从而不断损失财富 。 根据报道(参见程实博士2008年3月14日发表在北京青年报上文章),美元指数从2001年7月6日的121.02到2008年3月7日的72.462,7年不到美元贬值了40%,如果我们将2万亿美元保存7年,由于美元贬值带来的购买力下降,损失将高达8千亿美元,每年至少损失1千亿美元以上。 现在美国想大幅度贬值赖帐,我们的损失就更大了。 也有观点认为,我们应保存大量外汇储备,以维持汇率稳定,或认为 充足的外汇储备已经取代黄金储备成为支撑一个国家货币价值的坚强基石 。这种观点也非常荒谬。 国家发行货币的基石是国内商品供应能力,如果国内生产能力不足,则可以由储存的外汇从国外购买商品供应国内,这时外汇就起到了防止货币贬值的作用,从而可以作为发行货币的基础。蒋介石发行金圆券和新台币时,发行依据包括了美国支援和借贷的美元。但是,新中国发行的人民币始终依据国内商品供应能力。货币是促进商品流通的工具,人们使用货币是用来交换商品的,不是用来换取外汇的。美元本身具有价值,是因为美国具有强大的商品供应能力。如果美国的供应能力消失,美元也就成为废纸了。举个极端假设,美俄发生战争,互放原子弹等,将对方生产能力消灭,这时美元就成了废纸了,如果大家认为这还不够,因为有人相信美国人无所不能,象上帝一样,很快就会恢复生产能力,我们让这个极端假设再极端一些,让美洲大陆和美国人都消失了,这时候,大家应该不再怀疑,美元是废纸了吧。我们还能依据美元发行货币?所以,充足的外汇储备已经取代黄金储备成为支撑一个国家货币价值的坚强基石是错误的。今后,如果世界统一了,只有一个国家了,地球上就不存在外汇了,地球国发行货币就不可能依据外汇了。 现在我们每天出口商品换取的外汇量达到近50亿美元,也不存在短缺美元,因此,储存大量美元是完全没有必要的。 这个道理是如此简单清楚,我们不能大量储备外汇,否则我们的财富会不断损失,可是我们的经济学家却少有人出来反对积累外汇,我国的外汇储备每年还在不断增加,目前已积累到近2万亿美元。美国简单贬值美元,就可以使我们的外汇所对应的财富损失一半。我们还无法指责美国。最近美国美元发行量大增,大幅度贬值倾向十分明显(附录1)。 这些经济学家们实际上被西方经济学洗脑,连简单的经济学道理都不懂,却来指导中国的经济发展,这是中国人多么悲哀的事情。一些学过西方经济学人士,如southrock,还在欢呼美元贬值导致的人民币汇率升高,宣称人民币能买更多东西,是升值了。我不认为他们是汉奸或5毛党,在访问量很小的飞扬军事论坛里聚集了十几个这样学过西方经济学的网友,他们都支持国家增加外汇储备,反对我提出的多种减少外汇储备措施。 多年来,国内也少有经济学界人士出面反对增加外汇的荒谬的出口导向政策,各种出版物中和媒体都将出口看成是拉动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之一,国家统计资料中还单独列出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少有人怀疑这个荒谬的西方经济学理论。这些都说明,我国整个经济学界被西方经济学洗脑,不能简单认为他们都是汉奸。这种洗脑比少数汉奸对我们的危害实际更大。 该文贴在中国人大经济论坛上,很快被删除,我感到十分奇怪。如果这篇观点不对,大家好好讨论,如果观点是对的,美元贬值就是美国赖帐,就应该让更多的人了解,让政府制定政策的人了解,从而改正错误。掩盖错误,就能避免错误带来的危害? 西方经济学教科书通常不谈货币贬值赖帐这个基本道理和其他很多正确的经济规律(附录9),它们灌输了很多错误理论,其目的是误导其他发展中国家。以至于我们国家在主流经济学家的指导下,制定出荒谬的银行法,禁止银行借贷给自己的政府,却大量借贷给将中国视作战略敌人的美国政府。生产能力过剩,却担心少数人手里存储的货币引起通货膨胀,从而限制普通老百姓收入,使普通老百姓无钱消费自己生产的急需的商品 ,还使企业产品积压而倒闭,从而产生经济危机 。大肆鼓吹低工资竞争优势,使国内消费能力增长速度始终低于生产能力增长速度,过剩生产能力所生产的商品出口换取无法使用的美元欠条,等着美元欠条贬值而使自己的财富自动消失,从而出口成了免费替外国人服务的义务劳动。自有资金不用,却制定优惠政策,大量引进外资,挤跨自己的企业。大量房屋空置,民工却无法在城市安居。只有大幅度提高老百姓工资和福利,才能解决中国的经济问题。 积存大量美元不断贬值,主流经济学家给政府开药方,到美国 金融市场 投资增值,抵消美元贬值损失。于是中国大量外汇储备就进入了美国金融市场,购买了大量企业债券和国债。现在近四千亿美元的两房债券已基本损失。这种方法本身就非常荒谬,因为国内还需要建设,却将自己拥有的用财富换取的外汇投资国外,然后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外资。其次,中国的外汇储备在美国等发达国家投资,无论是金融市场,还是实体经济,都不可能增值。美国的股市就是个赌场,美国资本家就是操纵美国股市赌场的庄主,还能印制美元从而拥有无限赌资,水平再高的赌手,也无法从美国股市大量盈利。同样,美国政府不会象中国政府制定优惠政策,让外资盈利,反而会限制外资。联想公司在美国购IBM公司,美国政府就将其排除出美国政府采购范围,日本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在美国大量投资,均亏本而归。 那种希望在美国投资增值,是不可能实现的。 国内并非没有经济学家认识到美元贬值赖帐问题。 多年前,中国社科院 著名经济学家左大培 研究员 曾著《误导的经济学》,详细论证了这个问题,它实际上就是西方经济学家所谈到的铸币税。 我们国家采用西方经济学指导国家建设,培养未来经济人才,却对西方经济学指导下带来的显而易见的各种错误视而不见,主流媒体掩饰错误,对错误的反思难以在媒体上发表,着实让人担忧。在西方经济学错误理论指导下,我们积累的经济问题越来越严重,已成为我们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希望经济学家们反思西方经济学理论,不要使用西方经济学错误理论来误导大家。 参考: 1 大通胀来临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12829 2 http://www.sciencenet.cn/u/huangwd99/ 3 美国准备赖帐了,中国会蒙受多大的损失?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09950 4 黄卫东西方经济学是如何误导国人的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40087 5 评西方经济学的误导原则之一:政府发行过多货币,物价上升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46869 6 转载:荒谬的银行法,禁止借钱给自己政府,却借钱给潜在敌国政府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51775 7 我国荒谬透顶的经济现象之一:自有资金不用,却优惠招商引资(更新)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49313 8 左大培 , 误导的经济学 http://www.wyzxsx.com/xuezhe/zuodapei/ShowArticle.asp?ArticleID=45 9 黄卫东论发展国家经济的七大原则,驳斥主流经济学家卖国谬论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3010
个人分类: 经济|2791 次阅读|0 个评论
应该反思的主流经济学家
huangwd99 2009-1-31 09:49
应该反思的主流 经济学家 黄卫东 春节前曾撰文谈 美国 要大幅度贬值美元,是对全世界 赖帐 ,其道理是我们出口产品到美国换美元,目的是用美元购买美国生产的商品,如果美元贬值,则我们手里的美元购买力下 降,美国需要支付美元欠条的财富就减少了,这实际上就是美国赖帐。该文受到了网友的关注,但是,我发到 一些论坛 ,也遇到号称经济学教授的反对。 1 、 参见: http://www.fyjs.cn/bbs/htm_data/174/0901/171033.html 。针对这篇文章, Southrock 号称是某高校经济学教授,认为 中国百姓手上有10万亿以上的人民币存款,随着人民币升值10%,10万亿在国际上的购买力就相当于变成了11万亿,因为中国持有美元,所以人民币不断升值 ,以为人民币对美元升值,手里的美元就升值了,反对美元贬值是赖帐的观点。由于 美元不断贬值,人民币兑美元就会自然升值。人民币购买力上升,才是 老百姓手里的人民币 财富升值。对于老百姓来说,同样数量人民币购买同一商品的数量增加,才是升值。实际情况是同时期美元计算的大宗进口货物普遍大幅度涨价,国内民用商品普遍上涨,人民币实际购买力下降 ,人民币升值与外汇储备所对应的财富价值变化没有关系 。 相反,在人民币汇率升值期间,大量美元进入中国,由于汇率升值而获取大量收益,而中国大量损失财富,例如,1亿美元在汇率为1美元兑8元人民币时进入中国,在汇率上升为7时,离开中国将8亿人民币换成美元变成1.14亿美元,使中国损失1400万美元。而 同时期美元贬值,导致美元购买力下降,我们出口商品换取的美元所代表的财富减少。 2 、参见: 厉以宁: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分析(2008-01-2810:02:25)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7fb18d010087ad.html http://vod.nlc.gov.cn/show.php?id=386 著名经济学家,北大教授,曾任人大财经委员会副主任 ,主张中国外汇储备要保持世界第一的位置,这种观点显然也不认为,美元贬值,是美国赖帐,否则,中国保持世界外汇储备第一,必然要保存大量外汇(在贬值赖帐方面,其他外汇货币同美元类似),美元多年来,一直 在 贬值 ,从而不断损失财富 。 根据报道(参见程实博士2008年3月14日发表在北京青年报上文章),美元指数从2001年7月6日的121.02到2008年3月7日的72.462,7年不到美元贬值了40%,如果我们将2万亿美元保存7年,由于美元贬值带来的购买力下降,损失将高达8千亿美元,每年至少损失1千亿美元以上。 也有观点认为,我们应保存大量外汇储备,以维持汇率稳定,或认为 充足的外汇储备已经取代黄金储备成为支撑一个国家货币价值的坚强基石 。这种观点也非常荒谬。参见: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10427 现在我们每天出口商品换取的外汇量达到近50亿美元,也不存在短缺美元,因此,储存大量美元是完全没有必要的。 该文贴在中国人大经济论坛上,很快被删除,我感到十分奇怪。如果这篇观点不对,大家好好讨论,如果观点是对的,美元贬值就是美国赖帐,就应该让更多的人了解,让政府制定政策的人了解,从而改正错误。掩盖错误,就能避免错误带来的危害? 西方经济学教科书通常不谈货币贬值赖帐这个基本道理和其他很多正确的经济规律,它们灌输了很多错误理论,其目的是误导其他发展中国家。以至于我们国家在主流经济学家的指导下,制定出荒谬的银行法,禁止银行借贷给自己的政府,却大量借贷给将中国视作战略敌人的美国。生产能力过剩,却担心少数人手里存储的货币引起通货膨胀,从而限制普通老百姓收入,使普通老百姓无钱消费自己急需的商品。大肆鼓吹低工资竞争优势,使国内消费能力增长速度始终低于生产能力增长速度,过剩生产能力所生产的商品出口换取无法使用的美元欠条,等着美元欠条贬值而使自己的财富自动消失,从而出口成了免费替外国人服务的义务劳动。自有资金不用,却制定优惠政策,大量引进外资,挤跨自己的企业。大量房屋空置,民工却无法在城市安居。只有大幅度提高老百姓工资和福利,才能解决中国的经济问题。 积存大量美元不断贬值,主流经济学家给政府开药方,到美国投资增值,抵消美元贬值损失。于是中国大量外汇储备就进入了美国金融市场,购买了大量企业债券和国债。现在近四千亿美元的两房债券已基本损失。这种方法本身就非常荒谬,因为国内还需要建设,却将自己拥有的用财富换取的外汇投资国外,然后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外资。其次,中国的外汇储备在美国等发达国家投资,无论是金融市场,还是实体经济,都不可能增值。美国的股市就是个赌场,美国资本家就是操纵美国股市赌场的庄主,还能印制美元从而拥有无限赌资,水平再高的赌手,也无法从美国股市大量盈利。同样,美国政府不会象中国政府制定优惠政策,让外资盈利,反而会限制外资。联想公司在美国购IBM公司,美国政府就将其排除出美国政府采购范围,日本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在美国大量投资,均亏本而归。 国内并非没有经济学家认识到美元贬值赖帐问题。 多年前,中国社科院 著名经济学家左大培 研究员 曾著《误导的经济学》,详细论证了这个问题,它实际上就是西方经济学家所谈到的铸币税。 我们国家采用西方经济学指导国家建设,培养未来经济人才,却对西方经济学指导下带来的显而易见的各种错误视而不见,主流媒体掩饰错误,对错误的反思难以在媒体上发表,着实让人担忧。 参考: http://www.sciencenet.cn/u/huangwd99/ 美国准备赖帐了,中国会蒙受多大的损失?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09950 黄卫东西方经济学是如何误导国人的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40087 评西方经济学的误导原则之一:政府发行过多货币,物价上升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46869 转载:荒谬的银行法,禁止借钱给自己政府,却借钱给潜在敌国政府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51775 我国荒谬透顶的经济现象之一:自有资金不用,却优惠招商引资(更新)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49313
个人分类: 经济|1385 次阅读|1 个评论
我国银行引进外资的原因、后果与解决方法
huangwd99 2009-1-30 09:04
我国银行 引进外资的 原因 、后果与解决方法 黄卫东 改革开发30年来,我们经济有了 一定 的增长,同时银行也积累了大量坏帐,有内部资料透露,坏帐率占70%以上, 公开报道的坏帐率也超过20%,但是国外难以找到我们的官方数据, 而通常国际公认的警戒线为 3 - 5% ,我国银行坏帐比例远远高于西方公认的危险水平,按照西方经济学理论,我们的银行处在十分危险的境地。 这使国内经济界和金融界人士忧心忡忡。 所谓坏帐,就是银行无法收回的贷款。通常企业新建生产线,都需要从银行贷款。我们国家很多基础设施,也是银行贷款来建设。坏帐率高就是难以收回的贷款占总贷款比例高。由于不能收回的贷款通常基本损失,而能够还贷的贷款部分利润仅是贷款利率,约5%左右,因此,坏帐率应低于贷款利率,银行才能盈利。我们国家的银行如果每年坏帐率都高于贷款利率的话,银行资金就会不断减少,直至损失殆尽,从而银行倒闭。因此,银行高坏帐率是非常危险的事情。 为了挽救我们的银行,我们引进了战略投资者。国家无偿投入6000亿,改善银行状况,低价吸引国外银行参股,总共引入外资137亿美元,合人民币约1千亿,让外资参股10-20%,从而引入国外的管理经验和技术,来改善银行经营状况。到目前为止,已有1-2年,在此期间,银行给国外战略投资者派发利润8000亿元以上。最近,这些外国投资者在约定不准转让期限已满时,纷纷抛出股份,减少持股比例。 这使我们损失了上万亿元人民币。 然而,更重要的是使我们的战略对手了解了中国糟糕的经济现状,这使他们采取行动,以为中国必然陷入动乱,从而使2008年成为中国的多事之秋。他们 引发了包括金融危机,强迫人民币汇率上升,石油价格大起大落,外资企业逃离中国,西藏动乱,奥运火炬事件,售武台湾,假人民币等多项事件。国内的汉奸们也积极配合,抛出了08宪章,粮食红线,土地私有化,反对新劳动法,降低工人工资等。目的是产生大批失业人员,使中国陷入动乱。例如,美国金融危机,老百姓收入减少,导致消费减少,从而使中国企业出口市场萎缩,导致中国出口企业产品积压,工人失业。人民币汇率上升,使出口产品价格上涨,导致销售减少;石油价格大涨,使出口商品运输费用增大导致价格上涨等。之所以中国没有出现动乱,是因为我们的失业工人大都是农民,他们在农村还有一块得以活命的土地。如果我们的数以千万计的失业大军,加上他们的家庭,人口可达到上亿,没有任何收入来源,政府又不及时资助的话,中国陷入动乱就是必然。这是中国古代几千年历史所证明的,老百姓没有生计,是中国发生动乱,不断改朝换代的主要原因。 我们引入战略投资者是否能够达到改善银行经营状况的目的,到目前为止, 还 没有相关报道。从金融危机以来,国外银行的经营状况和表现来看,纷纷倒闭 的国外银行和金融机构的所谓经验和技术,并不能挽救这些国外银行,指望它们来挽救中国的银行,也是不现实的。 我们的银行产生大量坏帐的原因是我们的分配制度。 现在国家每年收税和各种收费 , 达到了国民产值一半左右,远远高于发达国家10%左右水平,而老百姓消费仅占国民产值36%左右,远远低于发达国家70-80%水平和一般国家60%左右水平, 全国有十亿人收入仅能满足基本生活需求, 使大量工业消费品没有市场,大量建设的基础设施 和商品房屋等使用率低,从而 无法收回投资,导致银行积累大量坏帐。 在 老百姓收入很低,消费能力很低时, 盲目建设基建项目,很可能建成的项目,象阜阳机场和珠海机场一样,由于使用人数少,无法收回投资,成了无效投入 ,变成银行坏帐 。 1996年 投资总额达60多亿元珠海机场,设计年旅客流量1200万人次,计划服务整个珠江西部。但是,由于珠三角西部的经济总量不如预期,自建成十余年来,珠海机场的使用率最高只达到设计能力的6%,无法实现用盈利偿还投资欠债的设想。1998年建成的 安徽阜阳机场,在没有建设之前,曾经被当时的市领导定位于比上海、广州机场还要大的国际机场,后来,由于财力有限,规模变小,不过,该机场飞行区仍按4C级标准建设,可以满足波音737、空中客车A320以及MD90等国内主流干线客机的起降要求,航站楼设计负载能力也可以满足高峰每小时600人次进出港的需求。但是,当地 老百姓 收入很低,在迄今为止的10年时间内,阜阳机场基本处于闲置状态。 由于积累的物质财富,包括最稳定的钢筋混凝土设施,不断自然衰退,需要很大维护成本,在使用率不足时,往往成为社会负担。科学美国人2007年第8期曾发表文章《人类消失以后》,预测无人维护时,一年后水的冻融效应就使得街道上布满了斑斑裂痕,四年后,住宅和写字楼就成了冻融循环的牺牲品,开始了走向崩塌的第一步。二十年后城市水流纵横,泥淖遍地,街道毁损。一百年后大多数房屋的屋顶都已塌落损坏。这些都说明,基础设施需要维护,没有人使用的设施实际是一种负担 ,更不可能收回投资,从而不可避免产生银行坏帐 。 我们建设的房屋, 由于 大量空置,也 使银行产生了很多坏帐 。古人观察到的社会现象,富不过三代,就是这个道理。 因此,要解决银行坏帐问题,必须提高普通劳动者收入,从而提高基础设施利用率,使基础设施通过提供的服务获得收入能够偿还贷款,减少银行坏帐。另一方面,搞基础建设,必须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评估设施使用率和投资收益,以避免不能收回投资而产生银行坏帐。盲目建设难以收回投资的基础设施,短期内是无法改变的。 更多分析参见: http://www.sciencenet.cn/u/huangwd99/
个人分类: 经济|1341 次阅读|0 个评论
为什么2008年是我国的多事之秋?
huangwd99 2009-1-25 11:02
为什么2008年是我国的多事之秋? -- 谈 谈 我国银行高坏帐率原因 与解决方法 黄卫东 2008 年中国发生了很多事情,使中国步履艰难。主要包括:美国引发金融危机,降低美国购买力,使中国出口大幅度下降,导致大量企业倒闭;控制石油大幅度涨价,使中国出口的低价值商品海运成本大幅度增加,导致出口减少,大量工人失业;强迫中国大幅度提高人民币汇率,使中国出口商品价格自然上涨,从而减少竞争力,导致大量工人失业;大量外资企业外逃,导致大批工人失业;挑起西藏动乱,妄想使中国陷入动乱;奥运火炬传递时,搞破坏活动,抹黑中国国际形象;向台湾出售武器,公开支持和鼓动叛乱。这些事件无不说明,我们的战略对手美国在行动。精英权贵们醒醒吧,相信美国,就是相信敌人;储存美元,就是帮助我们的敌人。敌人每时每刻都在想尽办法分裂肢解中国。 为什么2008年中国成了多事之秋?这是我们的银行引入所谓的战略投资者,让战略对手了解了中国情况所致。 改革开发30年来,我们的经济有了较大的增长,同时银行也积累了大量坏帐,有内部资料透露,坏帐率占70%以上, 公开报道的坏帐率也超过20%(但是国外难以找到我们的官方数据), 而通常国际公认的警戒线为 3 - 5% ,我国银行坏帐比例远远高于西方公认的危险水平,按照西方经济学理论,我们的银行处在十分危险的境地。 这使国内经济界和金融界人士忧心忡忡。 为了挽救我们的银行,我们引进了战略投资者。国家无偿投入6000亿,改善银行状况,低价吸引国外银行参股,总共引入外资137亿美元,合人民币约1千亿,让外资参股10-20%,从而引入国外的管理经验和技术,来改善银行经营状况。到目前为止,已有1-2年,在此期间,银行给国外战略投资者派发利润8000亿元以上。最近,这些外国投资者在约定不准转让期限已满时,纷纷抛出股份,减少持股比例。 这使我们损失了上万亿元人民币。 然而,更重要的是使我们的战略对手了解了中国糟糕的经济现状,这使他们采取行动,以为中国必然陷入动乱,从而使2008年成为中国的多事之秋。他们 引发了包括金融危机,强迫人民币汇率上升,石油价格大起大落,外资企业逃离中国,西藏动乱,奥运火炬事件,售武台湾等多项事件。国内的汉奸们也积极配合,抛出了08宪章,粮食红线,反对新劳动法,降低工人工资等。目的是产生大批失业人员,使中国陷入动乱。之所以中国没有出现动乱,是因为我们的失业工人大都是农民,他们在农村还有一块得以活命的土地。如果我们的数以千万计的失业大军,加上他们的家庭,人口可达到上亿,没有任何收入来源,政府又不及时资助的话,中国陷入动乱就是必然。这是中国古代几千年历史所证明的,老百姓没有生计,是中国发生动乱,不断改朝换代的主要原因。 我们引入战略投资者是否能够达到改善银行经营状况的目的,到目前为止, 还 没有相关报道。从金融危机以来,国外银行的经营状况和表现来看,纷纷倒闭 的国外银行和金融机构的所谓经验和技术,并不能挽救这些国外银行,指望它们来挽救中国的银行,也是不现实的。 我们的银行产生大量坏帐的原因是我们的分配制度。 现在国家每年收税和各种收费 , 达到了国民产值一半左右,远远高于发达国家10%左右水平,而老百姓消费仅占国民产值36%左右,远远低于发达国家70-80%水平和一般国家60%左右水平, 全国有十亿人收入仅能满足基本生活需求, 使大量工业消费品没有市场,大量建设的基础设施 使用率低,从而 无法收回投资,导致银行积累大量坏帐。 在经济活动没有跟上的情况下,盲目建设基建项目,很可能建成的项目,象阜阳机场和珠海机场一样,由于使用人数少,无法收回投资,成了无效投入 ,变成银行坏帐 。珠海机场当年的投资总额达60多亿元,设计年旅客流量1200万人次,计划服务整个珠江西部。但是,由于珠三角西部的经济总量不如预期,自建成十余年来,珠海机场的使用率最高只达到设计能力的6%,无法实现用盈利偿还投资欠债的设想。1998年建成的 安徽阜阳机场,在没有建设之前,曾经被当时的市领导定位于比上海、广州机场还要大的国际机场,后来,由于财力有限,规模变小,不过,该机场飞行区仍按4C级标准建设,可以满足波音737、空中客车A320以及MD90等国内主流干线客机的起降要求,航站楼设计负载能力也可以满足高峰每小时600人次进出港的需求。但是,当地收入很低,在迄今为止的10年时间内,阜阳机场基本处于闲置状态。 由于积累的物质财富,包括最稳定的钢筋混凝土设施,不断自然衰退,需要很大维护成本,在使用率不足时,往往成为社会负担。科学美国人2007年第8期曾发表文章《人类消失以后》,预测无人维护时,一年后水的冻融效应就使得街道上布满了斑斑裂痕,四年后,住宅和写字楼就成了冻融循环的牺牲品,开始了走向崩塌的第一步。二十年后城市水流纵横,泥淖遍地,街道毁损。一百年后大多数房屋的屋顶都已塌落损坏。这些都说明,基础设施需要维护,没有人使用的设施实际是一种负担 ,更不可能收回投资,从而不可避免产生银行坏帐 。古人观察到的社会现象,富不过三代,就是这个道理。 因此,要解决银行坏帐问题,必须提高普通劳动者收入,从而提高基础设施利用率,使基础设施通过提供的服务获得收入能够偿还贷款,减少银行坏帐。另一方面,搞基础建设,必须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评估设施使用率和投资收益,以避免不能收回投资而产生银行坏帐。盲目建设难以收回投资的基础设施,短期内是无法改变的。 更多分析参见: http://www.sciencenet.cn/u/huangwd99/
个人分类: 经济|4711 次阅读|0 个评论
资源不会枯竭,国家该如何积累财富?
huangwd99 2009-1-24 16:50
资源不会枯竭,国家该如何积累财富? 黄卫东 摘要:我国长期以来,压低老百姓收入,使我们的经济发展缓慢,其根本原因是担心资源枯竭。本文分析了资源枯竭的观点是错误的,人类有办法解决资源枯竭,因为物质不灭,能量来源于太阳。我们国家当前积累财富的方式是错误的,包括积累外汇,建设基础设施。外汇不断贬值,使积累的外汇财富贬值消失;必须提高居民收入,从而提高基础设施使用率,才能发挥基础设施作用,增加财富。 自 罗马俱乐部出版 研究报告 《增长的极限》(TheLimitstoGrowth) 以来,人们就注意到工业革命带来的 经济增长模式给地球和人类自身带来的毁灭性的灾难。 我国人口众多,占人口80%以上的普通老百姓生活水平还很低,人均消耗商品很少。如果中国发展水平和生活水平达到发达国家水平,人们难以想象,中国老百姓消耗的各种物资来自何方?我们无法想象,我们的石油人均消耗量如果达到美国的人均水平,则我们每年将消耗石油47.7亿吨,相当于今天我国石油消耗量的13倍,超过全世界现在一年的石油用量。 这将导致 全世界 石油消耗量加倍,同时将使 石油 枯竭时间提前缩短一半,导致枯竭时间从30年变为15年。 如果我们达到日本的水平,我们的钢铁产量还要增加一倍以上,超过十亿吨。因此,一方面很多人希望我们的经济快速发展,人均生活水平尽快赶上和超过美国日本,另一方面,大家又非常担心,扩大消费,达到美日人均消费水平,将导致能源和矿产供应紧张,使我们的经济崩溃。因此,我们国家就成为世界经济史上最不可思议的经济,经济增长的同时,占人口80%的普通老百姓收入却保持不变或增长缓慢,远远落后于经济增长。经济增长的成果更多地体现为各种基础设施和大量外汇储备,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积累了大量财富。同时,我们的银行却积累了大量坏帐,让国家经济界和金融界人士忧心忡忡。 当 前我国老百姓生活水平不仅落后西方发达国家,而且明显落后于韩国和我国台湾地区。与韩国同时期 增长速度 相比,我国实际经济发展速率低,其主要原因是控制老百姓收入和消费。自古以来,中国人民就认为,只有压低消费,才能积累财富。建国以来,我们一直坚持压低消费以增加积累的方式来发展经济,每当生产能力超过消费能力,我们的经济专家就以经济过热为理由,紧缩银根,使中小企业倒闭,降低生产能力,适应低下的消费能力;不知道提高普通老百姓收入,从而提高消费能力,适应增长的生产能力。这使我们的生产能力增长缓慢,导致经济发展缓慢,经济水平不仅 远远 落后西方发达国家,而且明显落后于韩国和我国台湾地区。 压低收入和消费,已成为阻碍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 这是我国领导阶层长期以来存在的错误的财富观念导致的。 人们以为,积累物质财富和货币是积累财富,于是国家大量建设各种基础设施,包括高速公路、铁路、机场、港口、房屋等;大量出口商品换取美元外汇等,积累了2万亿美元外汇。另一方面,金融危机来临以后,出口订单大幅度减少,导致国内经济形势恶化,失业急剧增加,失业人员生活困难。普通工薪阶层在失去养老、医疗和教育保障之后,生活质量也大幅度下降,人们对自己的生活前景忧心忡忡,因为一场大病或失业就会导致生活陷入困境。普通老百姓难以感受到经济发展成果, 美国金融危机 使 我国 所谓30年高速经济发展显出了原形。 我们积存的2万亿美元的实际价值在不断下降而逐渐消失。 根据报道(参见程实博士2008年3月14日发表在北京青年报上文章),美元指数从2001年7月6日的121.02到2008年3月7日的72.462,7年不到美元贬值了40%,如果我们将2万亿美元保存7年,由于美元贬值带来的购买力下降,损失将高达8千亿美元,每年至少损失1千亿美元以上。它们给中国经济带来的损失已远远超过甲午战争的战争赔款。甲午战争赔款2亿两白银,按照目前白银价格0.5美元/克计算,仅价值50亿美元。我们储备2万亿美元,美元每年正常贬值,就损失上千亿美元。现在美国 发生金融危机, 想大幅度贬值,损失就更加严重。 虽然美元不断贬值,我们也无法使用这些美元。 其原因主要包括:第一,国内老百姓收入低,没有消费能力,从而不能使用美元进口物资到国内。进口消费品市场已饱和,进口生产设备或生产线,同样无法使用,因为同样这些生产线生产的产品没有市场。第二,优惠吸引外资,使国内有限市场让给国外,搞来大量美元存放在手上无法使用,其实际价值等同废纸。更为恶劣的是,这种招商引资,带来的恶果是国内购买力不断下降,因为被国外资本家拿走的利润越来越多,国内老百姓购买力越来越低。我国长期以来,老百姓消费比重占GDP越来越低,远远低于发达国家和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目前仅36%,低于美国一半,就是具体体现。 一方面,美元本来就在不断贬值,现在还想大幅度贬值,使我们的财富快速流失,另一方面,这些美元无法使用,其价值等同废纸。继续进行出口,获得外汇就是将财富免费送给西方。现在西方国家发生金融危机,导致进口锐减,我们的企业产品大量积压,不断倒闭,使我们的生产能力下降,经济滑坡,这是出口导向政策的必然结果。否则,就成了美国用纸印刷美元,就能够获得财富,中国永远辛苦劳动,无法享受,换取毫无价值的废纸的愚蠢行为。 这充分说明我们想通过积累美元来增加财富是不可取的。 对于个人来说,纸币通常被当作财富。这是有条件的,它需要国家政权来保证。一个将要崩溃的政权所发行的货币的价值很小,是不能当作财富的。例如,民国末期发行的金圆券现在就没有价值了。对于国家来说,储存其他国家的货币不仅需要考虑该国政权的稳定性,还要考虑该国货币的稳定性,更重要的是要考虑两国之间的政治关系。上面分析美国发行的美元实际上不是一个很稳定的货币,它在最近30年实际上大幅度贬值。其他国家货币也是类似的,保存其他国家货币,必然导致自己的财富流失,这是 国家 增发货币导致货币贬值产生的,经济学家们称之为被其他国家征收了铸币税。无论是个人和国家,都不应当保存外国货币。当前中国不能储存美元,还有更关键的原因。美国一直将中国当作战略对手和敌人,美国总统小布什上任时,就公开称中国是美国的战略对手。储存美元实际上是接受美国政府的欠条,是信任 美国,或者说信任 自己的敌人 ,这是非常愚蠢的行为 。虽然 中国储备大量美元, 是 中国的 一 种 姿态,要美国相信,中国愿意与美国友好,但是美国是如何对待中国的, 最近,美国财长保尔和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公开指责中国过多储蓄导致美国金融危机 ,小布什宣布出售武器给中国内部的分裂者 。 其根本原因是美国等西方国家担心中国的发展,会导致西方国家地位和生活水平的下降。一个非常简单的事实,中国石油使用量大幅度增加,必然导致石油价格大幅度增加,使西方发达国家增加支出。美国和西方国家还担心中国强大以后,象西方人对待印第安人一样,好的印第安人都是死的。所以, 当前我国积累外汇的行为是十分荒谬和错误的。 积累黄金也同样不能积累财富, 因为黄金本身使用价值很小,而全世界各国 政府 储存的黄金数量不大,按照目前炒得过高的黄金价格,总价值不超过1万亿美元,也就是说,积累黄金能够储存的财富,不超过我们现有外汇储备的一半,而且黄金价格受西方资本家控制,等我们需要将黄金换成 具有使用价值的 物质财富时,可能急剧贬值 ,导致我们拿物质财富换取的黄金的实际价值下降 而损失财富 。 虽然地球上开采出来的黄金可能多至近20万吨(现价约6万亿美元),但是,它们大都沉积在民间,难以收购作为财富储存。 我们建设的大量基础设施,有很多使用率很低,使其成为负担,而不是财富。 例如1996年投资60多亿建成的,用非常稳定的钢筋混凝土制造的珠海机场,由于使用率只有设计能力6%,所获得的收入都不能支付正常的维护成本 ,使当地政府不得不补贴机场,从而成为沉重的负担 。由于积累的物质财富 ,包括最稳定的钢筋混凝土设施, 不断自然衰退,需要很大维护成本,在 使用率 不足时,往往成为社会负担 。科学美国人2007年第8期曾发表文章《人类消失以后》,预测 无人维护时,一年后水的冻融效应就使得街道上布满了斑斑裂痕 , 四年后,住宅和写字楼就成了冻融循环的牺牲品,开始了走向崩塌的第一步。二十年后城市水流纵横,泥淖遍地 , 街道毁损 。 一百年后大多数房屋的屋顶都已塌落损坏。这些都说明,基础设施需要维护,没有人使用的设施实际是一种负担。 我们建设的房屋,如果大量空置,也是一种负担。 古人观察到的社会现象,富不过三代,就是这个道理。 财富 有物质上和精神上的。物质上能满足你各种生产生活需要的物品就是财富;精神上能让你愉悦舒畅的就是财富。 财富的本质意义是对人的生命的意义,能够维持生命延续的物质毫无疑问是财富。而使人精神上愉快的物质作为财富的意义是有条件的,当食品匮乏时,一切其他 财富 对人类来说都是无意义的。人类在合适的土地上通过劳动获得食品,而食品本身是不能长久储存的。因此,维持适合耕种的土地资源是非常重要的。人类生存还需要干净的空气、水 和食盐 等多种物质,它们有的是自然界提供的,有的需要人类从自然界中提取。维持适合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是必不可少的。因此,破坏自然环境和土地资源是人类财富的最大损失。当人类生存环境被破坏后,其他一切财富都失去意义。 任何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积累的财富都是得不偿失的,都不是真正的财富。 人的能力是 很多 自然资源转变为财富的 必要 条件。 自然资源不会自动转变为人的财富。人还要获取和加工,使之适合人类的需要,才能转变为财富。因此,人类不断建设各种设施,提高获取和加工自然资源的能力,这种能力,毫无疑问是一种财富。但是,这些设施需要维护,如果不能为人们服务,则对所有者来说,要么是废物,要么是一种负担。 对国家来说,真正的财富积累与消费水平是密切相关。 我们在 财富和 消费方面的错误观念是影响我们提高消费水平的关键。很多人担心资源枯竭,导致人类的生存成为问题。这是一种错误观念。它导致我国 控制消费, 在提高普通老百姓生活水平方面始终小心翼翼,从而限制了我们的经济发展。 人们有办法解决资源枯竭问题。 通常人们在生活中需要使用多种物质资源。然而,物质是不灭的,它们只会在地球上不断循环,不会从地球上消失。例如,我们需要开采磷矿石生产磷肥,提高农产品产量,磷肥一部分被作物吸收,成为食品和秸秆的组成部分,一部分流失,沉降在土壤和水下,它们并没有在地球上消失,我们应进行回收利用。美国废旧钢铁回收率达到75%以上,超过钢铁产量2/3。未来人们还会大量使用替代品,如高强度工程塑料和纤维等,减少钢铁使用量,还可以使用低含量矿物和废弃物,达到供求平衡。其他物质也与此类似,未来人们可能需要使用更多的能量利用丰度较低的矿物资源生产产品,也可能在技术进步下,减少能量使用量。虽然能量本身也是守恒的,但是,能量会通过热辐射等而耗散。然而,我们的能量来源是太阳, 包括目前使用的化石燃料。 太阳能量来源于太阳上氢原子发生核聚变反应,可以维持当前能量供应水平50亿年。太阳辐射到地球上的能源占太阳辐射出来的能量非常微小,但远远超过目前人类所消耗的能量。人们发展的太阳能电池,将太阳能直接转化为电能,从而能够满足人类对能源的各种需求。目前人类主要使用化石燃料,它们开采方便,价格便宜。未来 人类可以 发展太阳能等可再生替代能源, 这 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 物力,使其无法在现在与石油进行市场竞争 。 但是未来必然能够替代化石燃料。例如,使用硅的太阳能电池,主要原料是地壳最丰富的物质二氧化硅(沙子的主要成分),目前工业化生产达到10%以上光电转化率,只需要在地表铺设约10万平方公里,就能满足目前全世界人类的能源需求。与化石燃料相比,需要投入更多人力,我国有大量失业人员,能够解决发展太阳能电池的需要。对资源枯竭的担心是不必要的,人类只要正确应对,能够不断发展经济,保证生活水平的不断进步。 很多人鼓吹的国家间经济竞争,不是经济发展目的,只是发展经济的手段。 发展经济的唯一目的是提高国民的生活水平。如果通过竞争,打败竞争对手,垄断某种产品 的国际 市场,从而得到超额利润,提高老百姓生活水平,那么使用这种手段,才是有益的。当前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联盟始终对中国进行技术封锁,从而在我国很多领域的产品市场上获得了超额利润。我们国家在发展经济过程中,需要的是打破和防止发达国家,采用这种手段挤跨我们的产业,获得超额利润。巴西缺少石油,为了减少对石油的依赖,巴西大力发展生物酒精,成功地杜绝了美国等西方国家资本家控制石油价格所获得的 超额 利润,稳定了自己的经济。我国应独立自主,制定计划,发展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解决未来能源短缺问题。美国和欧洲等发达国家均制定和推进替代石油的可再生能源计划,目前美国生产的生物酒精 产量 已超过巴西。 我们不应依赖外来的化石燃料,它们受西方国家控制而急剧波动价格,使我们的经济动荡和财富损失。我们应当学习巴西,建立自己的能源体系,发展可再生能源,稳定能源价格,从而稳定经济。 国家储存财富是虚的,它常常不利于国家的稳定和社会的发展。 我国古代很多封建王朝和权贵们在 王朝 末期都积聚了大量粮食和丝绸等财富,而普通老百姓遇到灾荒,无法生存而造反,使整个社会动乱,农业荒废,从而导致王朝覆灭。现在国家每年收税和各种收费,包括高速公路收费等,达到了国民产值一半左右,远远高于发达国家10%左右水平,而老百姓消费仅占国民产值36%左右,远远低于发达国家70-80%水平和一般国家60%左右水平,使大量工业消费品没有市场,大量建设的基础设施无法收回投资,导致经济发展缓慢,银行积累大量坏帐。 此外, 国家采用低工资制度控制老百姓收入, 带来的一个非常重要问题是人力成本低,从而使开采矿物成本低,资源产品价格低, 导致难以发展废弃物循环利用。 例如, 我国 废钢材利用量仅占粗钢产量26%,远远低于美国水平。 2003 年我国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只有55.8%,累积堆存量已达几十亿吨,占用了大量土地 ,还导致环境污染,引起了严重的环境问题。 由于 人力成本低,还导致新技术难以应用,使我国的资源利用效率低, 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1 .资源产出率低。按现行汇率计算,2003年我国GDP约占世界的4%,但重要资源消耗占世界的比重却很高,石油为7.4%、原煤31%、钢铁27%、氧化铝25%、水泥40%。我国用水总量与美国相当,但GDP仅为美国的八分之一;消耗每吨标准煤实现的GDP为世界平均水平的30%。 2 .资源利用效率低。2000年,冶金、有色、电力、化工等8个高耗能行业的单位产品能耗比世界先进水平平均高出40%以上。机动车百公里油耗比欧洲高25%,比日本高20%,比美国高10%;载货汽车百吨公里油耗比国外先进水平高1倍以上。单位建筑面积采暖能耗相当于气候条件相近的发达国家的2~3倍。2002年我国每万元GDP取水量为537立方米,是世界平均水平的4倍。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不足60%,比国外先进水平低15~25个百分点;农业灌溉用水利用系数仅为世界先进水平的二分之一;多数城市供水管网跑冒滴漏损失率高达20%以上。 3 .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低。目前,我国矿产资源总回收率为30%,比国外先进水平低20个百分点。共、伴生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率为35%左右。煤系共生、伴生20多种矿产,绝大多数没有利用。一些超大型复杂多金属矿床的尾矿利用率仅为10%。我国木材综合利用率约为60%,而发达国家一般都在80%以上。与此同时,三废综合利用率潜力很大。2003年我国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只有55.8%,累积堆存量已达几十亿吨,占用了大量土地。 4 .再生资源回收率低。2003年我国钢铁工业年废钢材利用量为5800多万吨,占粗钢产量的比例为26%,而世界平均水平为43%;再生铜产量93万吨,占铜产量的22%,而世界平均水平为37%;再生铝产量145万吨,占铝产量的21%,而世界平均水平为40%。此外,我国每年还有大量的废旧家电和电子产品,废有色金属、废纸、废塑料、废玻璃等,没有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 当前我国很多矿产资源人均消耗量已经超过日本美国,能源消耗也接近日本人均水平,但是生活水平与日美相差非常大, 主要原因包括,1贸易出口比例和贸易顺差太大,出口产品消耗的能源和矿产,不是为本国人们服务的;2废旧物资回收率太低;3技术水平低,生产效率低,导致能耗和矿产消耗大。 随着化石燃料的逐渐枯竭,我们当前所采取的出口导向经济发展方针再也不能持续下去,同时,我国发展替代能源工作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了。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必须提高老百姓收入,提高资源产品价格 ,这样才能不降低老百姓生活水平,使废弃物回收利用成为有利可图的工作,从而使各种废旧物资得到回收利用,发展循环经济,降低各种资源的消耗,使经济可持续发展。提高老百姓收入,使人力成本增加,还将导致企业使用高效新技术,从而提高技术水平,改进生产效率,降低能耗。 提高老百姓收入,从而增加老百姓消费,使基础设施,包括高速公路、铁路和机场,真正投入使用,从而增加老百姓福利而不是幅度,也解决基础设施投资产生的坏帐问题。国家应学习美国,组织力量进行可再生能源研究,支持可再生能源企业在可再生能源商业化生产方面的工作。此外,国家应逐步调整生产方向,减少出口。 生产和消费同步增长是发展国家经济的基本原则。 国家拥有的财富不是拥有外国人印刷出来的外汇欠条,而是自己的生产能力和消费能力。 人们容易理解,增加生产能力是积累财富,但是,如果 没有消费能力,我们的生产能力就会停产倒闭 而消失 ,从而限制了经济规模 和财富积累 。国家发展,重要的是国内生产能力和国内消费能力的发展。即使政府有足够盈余,如果生产能力消失,例如粮食生产能力消失,对占世界20%以上人口的中国来说,再多盈余,不论是人民币,还是外汇,都是无济于事的。由于全球粮食贸易总量仅每年2.3亿吨,不到中国每年粮食消耗量一半,因此,即使全球所有国家团结起来,也拯救不了无粮的中国。发展国家消费能力对发展国家经济同样重要。如果我们的消费能力消失,例如,大家都不消费一种商品,必然导致这种商品的生产能力消失,因为任何一种商品都是有寿命的,都需要消耗人力去保存维护,实现不了销售,没有收益,工厂必然倒闭破产,历史上很多有名的商品,如马车,都退出了历史舞台。 当前我们应通过各种手段提高消费能力 ,从而发挥各种设施作用,使之真正成为人们的财富 。我国产能过剩十分严重, 目前这些过剩产能主要用于生产出口商品换取不断贬值的外汇,部分停产。 国家应取消各种收费, 减少税收, 它们往往减少老百姓收入,导致消费能力下降。必要时应不惜欠债,资助自己的老百姓,提高消费能力。即使政府有大量内债,如果生产能力和消费能力完好,经济发展并不受影响,因为债权人的消费能力有限,早已达到饱和,继续增加债务,也就是债权人增加更多债权,不会导致他们的消费能力明显增加。日本美国债务均比GDP大很多,美国债务高达53万亿美元,远远多于GDP13万亿美元,经济实力仍然位居世界第一。同时逐步减少和取消出口退税,减少出口,以逐步过渡到出口逆差,从而使用自己的外汇,减少外汇储备,减少外汇贬值带来的财富损失。实现转向内需为主的可持续经济发展之路。此外,我们还可以用税收补助老百姓,提高老百姓收入。最重要的措施是干预劳动力市场,调整劳资分配比例。 参考: 1 安启元:节约资源应成为我国的基本国策 http://www.china.com.cn/chinese/zhuanti/2005lh/805582.htm 2张建平著,西方经济学的终结,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年1月第一版 3更多分析参见:http://www.sciencenet.cn/u/huangwd99/
个人分类: 经济|4173 次阅读|4 个评论
对几种反对发1000元钱意见的评论
huangwd99 2009-1-16 10:44
对几种反对发1000元钱意见的评论 黄卫东 http://www.sciencenet.cn/u/huangwd99/ 2009113 我们建议给国内居民每人发1千元,引起广泛支持和关注,但也有少数人反对。一种观点认为减税比直接发钱好:实际上减税基本没有作用,因为国家中低收入者占大多数(人均1.2万为标准,10亿以上),他们基本不缴税,直接减税将不能增加他们的收入,从而增加消费,而高收入者本身人数少(少于3亿),其中大部分人消费饱和,减少一点税收,增加他们一些收入,对他们的消费基本无影响。 一种观点认为直接发钱对刺激消费的作用不宜高估。主要认为,第一,支出倾向存在明显差异,第二,存在替代效应和挤出效应。第三,财政解决能力有限。第四,不可能解决根本问题。 根据国家2007年统计资料,占人口80%以上中低收入者收入90%投入消费,我们估算发钱带来的新增收入同样会达到和接近90%消费率。 认为 新增收入会产生替代效应和挤出效应 也 是没有道理的,从国家统计资料可以看出,不同收入水平人群消费率变化不大 , 中低收入人群均在70%以上,这说明发钱后增加少量收入,对消费率影响小。 国家储存大量外汇财富不用,等着不断贬值,却说没有财力给老百姓增加收入。实际是国内生产能力过剩,老百姓没有收入去消费积压商品。国家为了推销这些积压商品,不断加大出口退税,补贴外国老百姓,换来美元无法使用,美元实际价值等同废纸。 国家可以采取增加货币发行量来解决货币来源问题。我国这两年出口外汇顺差有大约伍千亿美元,这是企业拿物质财富出口到国外,换回美元由国家增发人民币收购,它增加了国内人民币发放数量,而国内没有对应的物质财富。我们同样可以增发人民币给所有居民,同时减少出口,增加国内消费。比较这两种增发人民币方式,我们可以看到,出口创汇不使用,才更容易导致通货膨胀。因为增发人民币给老百姓,用于国内消费,一方面这些财富还在国内,比出口到国外消失好,另一方面,国家的经济实力是我们的生产能力,是我们不断生产这些产品的能力,它们还在国内正常运转。 政府也可以发行国债解决资金问题。即使政府有大量内债,如果生产能力和消费能力完好,经济发展并不受影响,因为债权人的消费能力有限,早已达到饱和,继续增加债务,也就是向国内借债,国内债权人增加更多债权,不会导致他们的消费能力明显增加。日本美国债务均比GDP大很多,美国债务高达53万亿美元,远远多于GDP13万亿美元,经济实力仍然位居世界第一。 我们同样认为发钱是应急措施,是解决当前严重生产过剩问题的一项快速见效的应急措施。但是反对根据我国近年来社会商品零售额增长率数据认为我国消费水平较大,因为一方面该数据没有扣除物价上涨,另外,该数据还包括了一些政府支出,如公款吃喝等消费支出。我们从统计资料可以看到的是居民消费占国民收入比例不断逐年下降,目前仅约38%,相当于美国等发达国家一半水平,也低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 增加收入,从而提高消费才是我国当前的关键。 认为需要大量投资,就反对增加收入的观点也是非常错误的,因为没有消费的投资是无效投资。国内有大量房屋空置,有大量高速公里和机场等机场设施使用量远远低于设计能力,无法收回投资,例如,1996年投资60多亿建成的珠海机场的使用率只达到设计能力的6%。如果不提高老百姓收入,继续增加这种投资,只能增加更多的无人使用的无效工程。 这些工程本身是有寿命和维护成本的,放置不用,空费劳动。多年来,我国老百姓收入增长缓慢,虽然投资比例很大,增长速度很快,投资却没有效益,产生大量坏帐,压低老百姓收入是主要原因。 更多参考:http://www.sciencenet.cn/u/huangwd99/,hwd.caogen.com
个人分类: 经济|1528 次阅读|1 个评论
建议给中低收入者发1千元的理由
huangwd99 2009-1-16 08:58
建议给中低收入者发1千元的理由 黄卫东http://www.sciencenet.cn/u/huangwd99/ 当前我国经济 的 主要问题是生产过剩,大量商品积压,使企业资金枯竭,不断倒闭 ,使经济滑坡 。解决生产过剩的唯一办法是增加普通老百姓收入,提高有效需求。我们赞成并一直呼吁建立全民社保、医保和免费义务教育等福利制度,用地租社会化的方式降低房价,提高普通劳动者收入在国民收入中比例。但这些政策,不是一时就能推行的,就是立即推行,效果也会滞后,不能救急。给中低收入者发1千元是 一项见效快的 临时性救急措施。 人人发钱也是一种方式,工作量小,还可以避免腐败,但是不理解的人可能更多。这里来谈谈我们应该发多少,有什么利弊和效果。 在安排发钱数量时,应以弥补生产能力和消费能力差别为主,我们可以从进出口贸易顺差来估算,2007和2008年每年出口顺差约3万亿元 人民币 ,它们不会一下子消失,因此,先按照1万亿元左右总额度发放较合适,这样估算得到约1千元,分两次发放,每次约500元,间隔1个月可能更好一些。此后,再根据 国内经济 情况进行调整。在增加居民收入的同时, 还应 逐步调整企业的生产 方向 ,将对外出口型企业的生产逐步调整到生产对内有良好销售市场的产品。这个过程需要较长时间。 解决生产过剩问题的根本性措施是增加劳动者收入在国民收入中比例, 应根据2008年生产能力增长情况,同步增加工资水平,国家应大幅度提高最低工资,监控执行力度,同时强制企业的生产和工资增长同步,从而逐步减小生产能力过剩。国家还应建设社会福利保障制度,使收入能够真正转化为消费。 很多人担心发钱会导致通货膨胀。我们认为不可能导致恶性通货膨胀。国家有强大的经济实力,有能力给民众发钱,例如,我们有近2万亿外汇储备,每年还在不断增加。 我们可以使用外汇储备进口商品来保障新发货币的购买力,还可以将出口生产能力转为生产内销产品,来保障新发货币的购买力。这样还可以减少外汇储备。 相反 ,我们储存2万亿美元外汇,随着美元贬值,它的价值不断下降。根据报道(参见程实博士2008年3月14日发表在北京青年报上文章),美元指数从2001年7月6日的121.02到2008年3月7日的72.462,7年不到美元贬值了40%,如果我们将2万亿美元保存7年,由于美元贬值带来的购买力下降,损失将高达8千亿美元,每年至少损失1千亿美元以上。 国家生产能力过剩,使用过剩生产能力出口,不断增加外汇储备,换回别人用纸印刷的不断贬值的货币,自己不使用,实际上是不断免费奉送我们的物质财富。国家免费奉送美国财富,美国人反而指责中国,最近,美国财长保尔和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公开指责中国过多储蓄导致美国金融危机。与其这样,不与给老百姓提高收入,自己消费自己的劳动果实。 我国这两年出口外汇顺差有大约伍千亿美元,这是企业拿物质财富出口到国外,换回美元由国家增发人民币收购,它增加了国内人民币发放数量,而国内没有 对应的 物质财富。我们同样可以增发人民币给所有居民,同时减少出口,增加国内消费。比较这两种增发人民币方式,我们可以看到,出口创汇不使用,才更容易导致通货膨胀。 增发人民币给老百姓,用于国内消费, 一方面这些财富还在国内,比出口到国外消失好,另一方面,国家的经济实力是我们的生产能力,是我们不断生产这些产品的能力,它们还在国内正常运转 ,足以保证我们新增货币的购买力 。 当前政策下,我们无法使用这些外汇储备,其主要原因包括:第一,国内老百姓收入低,没有消费能力,从而不能使用美元进口物资到国内。进口消费品市场已饱和,进口生产设备或生产线,同样无法使用,因为同样这些生产线生产的产品没有市场。第二,优惠吸引外资,使国内有限市场让给国外,搞来大量美元存放在手上,由于不断贬值,其实际价值等同废纸。更为恶劣的是,这种招商引资,带来的恶果是国内购买力不断下降,因为被国外资本家拿走的利润越来越多,国内老百姓购买力越来越低。我国长期以来,老百姓消费比重占gdp越来越低,远远低于发达国家和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目前仅36%,低于美国一半,就是具体体现。 国家发展经济,必须在生产能力增长的同时,同步增加消费,保持生产和消费平衡。否则超过消费能力的生产能力必然倒闭或用于出口换取不断贬值的外国货币。国家外贸应进出口平衡,因为出口是为了进口短缺的商品,不是为了不断贬值的外国货币。正确的方法是建设社会保障系统,同时不断提高国内老百姓收入,提高国内购买能力,从而加大进口,同时逐步 取消出口退税, 减小出口, 从而 减小储存外汇。 因此,一次发放的资金 可 由国家银行直接印制,解决资金来源问题。 此外, 强制企业增加劳动者收入的资金,可来源于 国家 减少的税收,使转型时期,企业生产成本不增加,减少转型时期生产等方面的波动。 政府也可以发行国债解决资金问题。即使政府有大量内债,如果生产能力和消费能力完好,经济发展并不受影响,因为债权人的消费能力有限,早已达到饱和,继续增加债务,也就是向国内借债,国内债权人增加更多债权,不会导致他们的消费能力明显增加。日本美国债务均比GDP大很多,美国债务高达53万亿美元,远远多于GDP13万亿美元,经济实力仍然位居世界第一。 给中低收入者发钱,大部分会直接用于消费。根据国家2007年统计资料( http://www.stats.gov.cn/tjsj/ndsj/2007/indexch.htm ),2006年的居民消费倾向为85.2%,即收入的85%用于消费,其中中低收入者消费倾向更大。彻底解决消费倾向问题是学习发达国家,建立良好的社会保障系统。中国目前两极分化比较严重,大部分存款在少数人手里,说广大老百姓有钱不花是没有道理的,统计数据不支持这个结论。 采用投资方式拉动消费, 投资转化为消费的比例会很低,而且,消费低糜的投资会成为无法回收的投资(参见附件我的文章)。在目前的条件下,其他任何措施在刺激消费的效率上都无法和发钱相比。没有消费需求,就不会有投资需求。消费需求起来了,经济就活了。 更多参考: http://www.sciencenet.cn/u/huangwd99/
个人分类: 经济|1234 次阅读|0 个评论
美国准备赖帐了,中国会损失1万亿美元?
huangwd99 2009-1-13 18:38
美国准备赖帐了,中国会蒙受多大的损失? 黄卫东 http://www.sciencenet.cn/u/huangwd99/ 本文原题目为: 小心美国赖帐,精英们压低老百姓收入是 招致损失内 因 , 有网友转载,题目改为:美国准备赖帐了,中国会蒙受多大的损失?参见: http://club.xilu.com/emas/msgview-821955-3087411-18.html 到22日22:40,点击达到179178次,评论622条 ,特此修改,回答了网友提出的几点主要问题 。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尚斌报道,美国《华尔街日报》1月9日文章劝告中国适时让人民币贬值,说拥有硬通货发行权的主体如美国、欧洲和日本很有可能通过货币贬值来在危机中保全自己。美元贬值,也就是美元购买力下降,使持有美元者损失财富,这是美国造舆论,准备赖帐。 例如,如果我们出口 产品 换来的美元只用来购买石油,则石油的美元价格上涨,美元就贬值, 我们持有的美元购买力就下降 ,等于我们出口货物换取的商品数量减少,美国就赖去了部分债务 。实际情况复杂,因为我们需要购买很多商品, 它们中间有的商品涨价,有的商品 跌价,需要综合涨跌情况判断货币购买力。现在美元要贬值,就是 要 降低美元购买力,使我们 出口商品换来的 美元能够在美国购买的商品量下降,美国实际就减少了债务 ,从而赖掉了部分债务 。 如果 美国 贬值 美元 ,损失主要由持有美元国家承担,中国持有量最多,达到近2万亿,损失必然最大。如果美元贬值一倍,我们的外汇就损失一半,2万亿美元 的 购买力就变成没有贬值前的1万亿美元。 这与民国时期,蒋介石发行金圆券,然后大幅度贬值,使金圆券成为废纸,从而抢劫老百姓财富的道理是一样的。 美国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发动越南战争,导致入不敷出,就大幅度贬值美元赖帐,当时美元和黄金挂钩,1美元约等于1克黄金 。 1973年,美国宣布美元停止兑付黄金,美元兑黄金大幅度下跌 ,很快 由35美元兑1盎司黄金贬值为280美元兑1盎司黄金 (现在已贬值到850美元兑1盎司黄金) 。 近年来, 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国内也大肆借债消费,导致大量债务, 美国 很可能故技重演,我们应坚决反对。 有些人认为美国不会大幅度贬值,因为这可能影响美元国际货币地位,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只要美国还有强大的无其他国家能够抗衡的军事力量,美元地位就不会下降,因为美国可以通过战争让其他国家动荡,导致货币不稳定,从而不可能取代美元。 由于美国有强大军事力量作后盾,其他国家是没有办法的,美国历史上就这样干过,当时主要赖掉的是自己盟国的债务。本文的目的是让大家认识到,相信美国是非常错误的,储存美元是十分荒谬的行为。 长期以来,我国 执行出口导向的低工资竞争优势政策,压低老百姓工资,增加出口。每年外汇顺差高达近3千亿美元,并且还在不断上涨。国家累积的外汇已达到近2万亿。然而,这些积累的美元是不断贬值的。根据报道(参见程实博士2008年3月14日发表在北京青年报上文章),美元指数从2001年7月6日的121.02到2008年3月7日的72.462,7年不到美元贬值了40%,如果我们将2万亿美元保存7年,由于美元贬值带来的购买力下降,损失将高达8千亿美元,每年至少损失1千亿美元以上。它们给中国经济带来的损失已远远超过甲午战争的战争赔款。甲午战争赔款2亿两白银, 按照目前白银价格0.5美元/克计算, 仅价值50亿美元。我们储备2万亿美元,美元每年正常贬值,就损失上千亿美元。现在美国想大幅度贬值,损失就更加严重。这是30年来,中国人民生活水平 增长缓慢, 与 30年前生活水平相近的 韩国 等国差距 越来越大的主要原因。 虽然美元不断贬值,我们也无法使用这些美元。其原因主要包括:第一,国内老百姓收入低,没有消费能力,从而不能使用美元进口物资到国内。进口消费品市场已饱和,进口生产设备或生产线,同样无法使用,因为同样这些生产线生产的产品没有市场。第二,优惠吸引外资,使国内有限市场让给国外,搞来大量美元存放在手上无法使用,其实际价值等同废纸。更为恶劣的是,这种招商引资,带来的恶果是国内购买力不断下降,因为被国外资本家拿走的利润越来越多,国内老百姓购买力越来越低。我国长期以来,老百姓消费比重占GDP越来越低,远远低于发达国家和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目前仅36%,低于美国一半,就是具体体现。 一方面,美元本来就在不断贬值,现在还想大幅度贬值,使我们的财富快速流失,另一方面,这些美元无法使用,其价值等同废纸。继续进行出口,获得外汇就是将财富免费送给西方。现在西方国家发生金融危机,导致进口锐减,我们的企业产品大量积压,不断倒闭,使我们的生产能力下降,经济滑坡,这是出口导向政策的必然结果。否则,就成了美国用纸印刷美元,就能够获得财富,中国永远辛苦劳动,无法享受,换取毫无价值的废纸的愚蠢行为。 我们必须转向内需为主的经济。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不仅由生产能力决定,也由国内消费能力决定。如果我们的消费能力低于生产能力,我们的过剩生产能力要么用于出口换来大量无法使用的,不断贬值的美元废纸, 从而实际是无效的替外国人免费的劳动; 要么停产倒闭而消失,使经济停滞。 消费能力不是由少数富有者决定的,而是由多数人决定的。少数富有者的消费已逐渐饱和,他们到国外旅游,拥有房子,车子等一切愿意消费的商品。继续增加富有者的收入,不会增加消费,反而会增加投资,增加已经过剩的生产能力。我们的财富集中在少数人手里,根据国家有关资料分析,我国0.4%的人拥有60%财富。而80%中低收入老百姓的收入,仅能维持基本生活需求,没有多少消费能力。在生产能力满足富有者的消费需求以后,不提高低收入者工资,消费能力就不会增加,也就不可能增加对内服务的生产能力,使经济可持续发展。近十年来,国内普通劳动者工资几乎没有增加,国家多年来,一直通过增加出口来提高生产能力,这只能不断增加价值等于废纸的外国货币,而且招致西方国家的一致反对。最近,美国财长保尔和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公开指责中国过多储蓄导致美国金融危机。 我们 免费奉送美国财富,美国人反而指责中国,与其这样,不与给老百姓提高收入,自己消费自己的劳动果实。 国家发展经济,必须在生产能力增长的同时,同步增加消费,保持生产和消费平衡。否则超过消费能力的生产能力必然倒闭或用于出口换取不断贬值的外国货币。只有大幅度提高普通劳动者工资,增加普通老百姓收入,才能不断增加国内消费能力。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早期同样受困生产过剩和低工资,每8-10年就发生一次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大量资本家破产自杀,工人失业,经济滑坡,经济发展速度受消费增长的限制,发展缓慢。自工业革命以来,资本主义社会经过近一百多年发展,到1820年,发展速度明显低于中国(安格斯麦迪森:《中国经济的长远未来》,1999年中文版,第58页),同期中国从清初 战乱开始, 发展到 1820 占世界GDP32%,大于所有西方国家,包括欧洲和美俄日之和。后因战乱和国外的侵略掠夺,经济发展缓慢,但到1890年,中国的GDP还和美国相近。 西方国家自罗斯福以来,正是认识到提高生产能力的同时,必须要通过政府提高消费能力,才快速发展起来的。上个世纪三十年代,著名经济学家 凯恩斯 提出了通过无效劳动,增加老百姓收入,提高消费能力,解决生产过剩问题的理论。根据凯恩斯理论,美国总统罗斯福组织青年植树等国土资源整理工作,增加他们的收入,后又制定最低工资制度和社会保障系统,提高消费能力,应付当时的经济危机。战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普遍采用高福利、高工资等政府政策,不断提高消费水平,以跟上生产发展速度,同时减少劳动时间,减缓生产能力增加速度,达到生产和消费平衡,从而再也不发生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经济持续发展,成为发达国家。 我国经济水平不仅落后西方发达国家,而且明显落后于韩国和我国台湾地区。与 同时期 韩国等相比,实际经济发展速率低,其主要原因是控制收入和消费。自古以来,中国人民就认为,只有压低消费,才能积累财富。建国以来,我们一直坚持压低消费以增加积累的方式来发展经济,每当生产能力超过消费能力,我们的经济专家就 以经济过热为理由,紧缩银根,使中小企业倒闭,降低生产能力,适应低下的消费能力 ; 不知道提高普通老百姓收入,从而提高消费能力,适应增长的生产能力。 这使我们的生产能力增长缓慢,导致经济发展缓慢。 实际由于积累的物质财富不断自然衰退,需要很大维护成本,在消费不足时,往往成为社会负担,例如1996年投资60多亿建成的,用非常稳定的钢筋混凝土制造的珠海机场,由于使用率只有设计能力6%,所获得的收入都不能支付正常的维护成本。古人观察到的社会现象,富不过三代,就是这个道理。我们积累美元一样不能积累财富。积累黄金也同样不能积累财富,因为黄金本身使用价值很小,而全世界各国储存的黄金数量不大,按照目前炒得过高的黄金价格,总价值不超过1万亿美元,也就是说,积累黄金能够储存的财富,不超过我们现有外汇储备的一半,而且黄金价格受西方资本家控制,等我们需要将黄金换成物质财富时,可能急剧贬值。 虽然地球上开采出来的黄金可能多至近20万吨(现价约6万亿美元),但是,它们大都沉积在民间,难以收购作为财富储存。 国家发展经济时,外贸进出口应平衡,因为出口是为了进口短缺的商品,不是为了不断贬值的外国货币。如果我们保持进出口平衡,同时不保存外汇或保存少量外汇,就不可能导致美元贬值带来的损失。当前我们遭遇美元贬值带来的损失,是精英们长期以来执行错误的经济发展路线所致。改变这种愚蠢的卖国经济政策已刻不容缓。正确的方法是建设社会保障系统,同时不断提高国内老百姓收入,提高国内购买能力,从而加大进口,逐步取消出口退税,减小出口,从而减小储存外汇。 我们的外汇储备大量投放到美国金融市场,无法马上兑现为现钞使用而不受损失,例如,投放到两房房贷的3760亿美元,如果现在兑现,将损失95%以上,另一方面,我们即使持有现钞,也无法短期内用完自己积累的大量外汇 ,因为我们无法短期内大幅度增加物资使用量,而这些物资会自然衰退 。我们积累外汇的损失是无法避免的,现在改变愚蠢的出口导向经济政策,短期内也只能减小这种经济损失。美国现在还处在造舆论阶段,我们应发动舆论反对这种赖帐的无赖行为,使美国迫于舆论压力,难以公开实施大幅度贬值美元赖帐的无赖行为,减小我们储存外汇的损失。 参考: 1、 华 尔街日报文章原文: http://chinese.wsj.com/gb/20090109/EDR180209.asp?source=rss 2、 更多相关详细分析,参见: http://www.sciencenet.cn/u/huangwd99/ 3、 本文原题目为: 小心美国赖帐,精英们压低老百姓收入是 招致损失内 因 , 有网友转载,题目改为:美国准备赖帐了,中国会蒙受多大的损失?参见: http://club.xilu.com/emas/msgview-821955-3087411-18.html , 到22日22:40,点击达到179178次,评论622条 ,特此推荐,其他转载: http://military.club.china.com/data/thread/1011/2541/92/61/2_1.html http://military.club.china.com/data/thread/1011/2533/64/65/2_1.html http://junshi.club.xilu.com/bbs/emas/newsview-821955-3087411-1.html http://military.club.china.com/data/thread/1011/2542/80/52/3_1.html
个人分类: 经济|5290 次阅读|5 个评论
将消费同爱国挂钩简直是胡扯
hhanb 2009-1-13 10:59
将消费同爱国挂钩简直是胡扯 早几天笔者在某电视频道看到,一位商人面对记者的镜头,大话爱国房如何如何,大概的意思是说,在当前房地产市场低靡,有关方面一再呼吁救市的情况下 ,无论是消费者还是地产商,双方只要能够促成交易就是爱国行为。今天又看到更让人咋舌的一篇惊世大作,有人在《嘹望》新闻周刊撰文《积极消费就是爱国》 笔者没有读到这篇牛文,也不想读。不过有人介绍说,这篇文章教育我们大家伙,爱国不仅是一种信念,更是一种行动。在当前,积极消费就是爱国。 这年头,总有人喜欢动辄就拿爱国主义说事,这些高扬爱国主义旗帜的人的动机我们无从考察,他们的爱国主义行为我们也不得而知,惟一让人震惊的就是这些人的言论够爱国的了。 消费,这是书面上的语言,或者是一个经济学名词。其实,用老百姓的话说就是吃喝拉撒,衣食住行。请问《积极消费就是爱国》的作者,天底下有几个人不喜欢吃香的喝辣的,不喜欢住洋房开跑车。常言说得好:民以食为天,人为财死鸟为食亡。消费之于人的需求那是最本能需求,用不着劳你大人如此上纲上线,费尽口舌地劝导。之所以不去花消,不去享受只有一个原因,就是因为囊中羞涩口袋里没钱。除非这人脑子进水。 所以说,将消费同爱国挂钩完全是胡扯。如果作者大人真想爱国的话,不妨拿出你的金钱让那些穷人帮你花费,否则我们只能认为你是撤虎皮拉大旗。
个人分类: 未分类|3702 次阅读|1 个评论
驳美国国债价格上涨,中国购买美国国债赚钱之说
huangwd99 2009-1-11 17:26
驳美国国债价格上涨,中国购买美国国债赚钱之说 看到网上有人宣扬近期美国国债价格上涨,中国购买美国国债赚钱了。这种说法,不是无知,就是 在误导。 中国购买美国国债,只有亏多亏少问题,不可能赚钱。 国债价格是国债未到期之前通过转让兑现的价格。国债到期必然能够兑现,而且收益由 购买时承诺的 国债利率决定。 购买美国国债是否赚钱 不是由美国国债价格决定的,而与 美国国内通货膨胀率有关。膨胀率大于国债利率,必然亏本。 这是对个人来说的, 对中国国家来说,即使美国国债利率大于美国通货膨胀率,例如大1%,也很难说赚了。国家 购买美国国债的美元 外汇由外来美元投资和国内贸易顺差两部分 。 对于外来投资美元来说,投资者使用这些美元换来人民币在国内投资,也许获得10%利润,甚至100%利润;而国家拿对应的美元只赚1%,能算得上赚了?国内搞优惠招商引资政策,给予外资超国民待遇,国内赚钱机会都被它们首先拿走了,它们通常都赚了很多,中国拿着这部分美元,只会亏本。 对于贸易顺差来说,同样不应购买美国国债。 一方面国内建设需要资金 (实际需要的是建设物资),国家出口目的是换取自己建设需要的物质财富,不是为了不断贬值的美元(30年来,美元贬值至少10倍)。另一方面,我国积聚的大量美元等外汇无法使用。其主要原因包括:第一,国内老百姓收入低,没有消费能力,从而不能使用美元进口物资到国内。进口消费品市场已饱和,进口生产设备或生产线,同样无法使用,因为同样这些生产线生产的产品没有市场。第二,优惠吸引外资,使国内有限市场让给国外,搞来大量美元废纸存放在手上,由于不断贬值,只好购买美国国债,能够获得国债利率,比单纯放在手上贬值好的。但是,这种招商引资,带来的恶果是国内购买力不断下降,因为被国外资本家拿走的利润越来越多,国内老百姓购买力越来越低。我国长期以来,老百姓消费比重占gdp越来越低,远远低于发达国家和世界上绝大部分国家,目前仅36%,低于美国一半,就是具体体现。 国家发展经济,必须在生产能力增长的同时,同步增加消费,保持生产和消费平衡。否则超过消费能力的生产能力必然倒闭或用于出口换取不断贬值的外国货币。国家外贸应进出口平衡,因为出口是为了进口短缺的商品,不是为了不断贬值的外国货币。 正确的方法是提高国内老百姓收入,提高国内购买能力,从而加大进口,同时逐步减小出口,减小储存外汇。 参见: 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develop/1/224617.shtml
个人分类: 经济|1813 次阅读|1 个评论
扩大内需是否在学习美国的消费模式?
fuyuncas 2009-1-7 15:29
  把扩大内需作为保增长的根本途径,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作出的一项重要部署。既然作为根本途径,政府会在2009年想尽一切办法把老百姓腰包里的钱掏出来,当然这是老百姓情愿的,不是范伟在《卖担架》小品里所说的:哟,不给改偷了是不? 情愿归情愿,但是这个情愿里也包含丝丝无奈。房价大涨后迟迟不落,房产商逼供政府出台政策,让老百姓买房,而老百姓毕竟是弱势群体,他们需要有稳定的住所,他们在国家出台的利好政策的诱使下开始从观望到犹豫中出手。 消费、投资和出口堪称经济增长的三架马车,国际经济形势的恶化,导致第三个马车破损,不知道09年能否修好。现在国家在大量增加政府投资的同时,考虑扩大老百姓的消费支出。怎么让他们把那些微薄的收入乖乖掏出来呢?政策诱导!最近国家就开始从大宗消费品住房开刀了,利率7折优惠,这是很大的诱惑,那些观望中的消费者,开始心动,开始四处看房,一房地产中介说自这条政策出台后,看房的人激增了4成。但有个问题需要政府注意,那就是老百姓真的有购房能力?他们的收入在下降,他们的储蓄也少得可怜,只能靠东拼西凑把首付凑够,当然这个主要是指自购住房的年轻人。 美国是一个纯正的消费主义国家,储蓄率极低,当然这与美国政府的利率政策导向有关。美国人通过零首付的政策,不断购置大宅豪宅,推动着美国房地产的虚假繁荣。一旦失业人数增加,断供就不可避免,这是美国次贷危机的来源。 中国在房地产这个问题上是否学习美国呢,鼓励老百姓学会提前消费,鼓励老百姓不断增加消费欲望?中央政府放任房价高位运行?这种模式,我认为在中国是不可行的,因为中国算不上福利国家,社会保障极不健全。扩大内需,其本质就是不断扩大老百姓的消费欲望,但是欲望有了,手中没粮(钱),那最后只能是失望、抱怨,有种被剥夺的感觉(relative deprivation)。请政府在制定政策时,要长远考虑,不要问题导向,出了问题再去解决,这样到最后留下的估计会是巨大的问题。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2561 次阅读|1 个评论
富裕的日本人吃得比我们还少
huangwd99 2008-12-23 11:40
富裕的日本人吃得比我们还少 从中日美三国人均食品日消费量分析, 发钱不会引起通货膨胀 当前我国生产过剩十分严重,需要提高劳动者工资,才能解决,但是很多人担心,增加普通劳动者工资,会引起物价上涨。 因为 西方经济学告诫我们,增发过多货币,会导致通货膨胀,其中食物涨价,对低收入者影响最大,由于涉及人的生存问题,容易引起社会动乱,是发展中国家政府非常忌讳的。常举的例子是,给所有人增加一倍收入,人们就会消耗更多商品,从而使所有商品的物价上涨一倍,其效果为0。 实际情况是否是这样? 我们 从中日美三国人均食品日消费量 ,分析增加老百姓收入,不会引起食品物价大幅上涨。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07年国际统计数据(http://www.stats.gov.cn/tjsj/qtsj/gjsj/index.htm),中日两国在食品方面的人均日消费量(单位克)相差很小,粮食类和肉类消耗量均大于日本,只有水产品和奶类低于日本,综合计算,根据食物热值,中国反而比日本大近10%。 中日两国 均明显比美国低,从食物热量来看,中国比美国约低20%。 国家和地区 谷物 薯类② 糖料作物③ 杂豆 坚果 蔬菜 水果④ 中国 519.55 207.88 212.41 3.59 3.41 676.37 126.34 日本 475.07 105.15 325.86 10.62 3.45 350.13 131.54 美国 485.44 157.18 474.95 12.83 5.91 330.91 318.01 韩国 596.14 52.72 341.39 4.69 4.10 651.93 130.70 国家/地区 茶 调味料 肉类 动物脂肪 禽蛋 奶类 水产品 中国 1.28 0.67 165.90   50.27 49.18 70.99 日本 3.42 3.19 95.28 1.29 51.16 206.79 177.92 美国 0.95 2.43 256.69 3.79 40.47 702.63 65.31 韩国 0.13 1.93 95.75 4.98 30.46 109.35 141.36   食物热值(大卡) 蛋白质含量(克) 脂肪含量(克)   1989-1991 1994-1996 2004 1989-1991 1994-1996 2004 1989-1991 1994-1996 2004 中国 2652 2766 2935 53.9 63.9 109.4 31.5 50.5 87.7 日本 2899 2898 2756 86.8 94.6 122.5 68.9 79.7 80.1 美国 3462 3624 3747 98.2 107.0 169.9 128.4 139.2 120.7 韩国 3238 3302 3007 82.6 82.0 123.3 41.5 64.7 75.5 从2007年国家统计的人均食品消费量来看, 老百姓收入与粮食消耗量并无直接关系。 虽然我们与日本人均收入相差有20倍,然而,人均消耗的食品量反而是中国更多一些。可能的原因包括:第一,日本人从事体力劳动的人比例较小。工厂自动化程度高,从事第三产业人数较多,消耗量较小;第二,日本食品物价较高,往往比中国高, 这导致中国人均消耗食物量反而比日本多, 例如,中国消费的蔬菜比日本几乎多一倍。美国工农业的自动化程度同样很高,由于采取补贴农业的方式,食品价格很低,有的低于中国,这可能是美国食品消费量较大的主要原因,但是,中国和美国之间食品消费量相差并不大,仅约20%,与收入相差20倍以上相比,差距很大。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大幅度增加劳动者收入,并不会导致食品消费量的同步增加, 从而不会导致食品价格大幅上涨,引起市场崩溃。 担心提高老百姓收入,会导致通货膨胀,是不必要的。 历史上的通货膨胀不会重现。 改革开放早期,我们从计划经济过渡到市场经济,价格转轨时期,短缺出现了通货膨胀现象,这一方面与当时生产能力较低有关,也与人们长期以来计划经济下的观念相关。现在我们国家有明显的过剩生产能力,增加老百姓收入,由于人均食品消费量已经大于日本水平,不会导致 食品 消费量明显上升,从而使食品价格不会发生大幅度上涨,在食品上的支出上也不会有明显增加,因此,这些增加的收入,就会用于购买其他商品,从而增加它们的消费量,减缓消化我国的过剩 产能 。 参见: http://www.sciencenet.cn/blog/huangwd99.htm http://hwd.caogen.com/
个人分类: 经济|1901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国经济领域的左倾观点终于登场了
huangwd99 2008-12-23 08:55
中国经济领域的左倾观点终于登场了 黄卫东2008年12月23日8:55发布 http://www.sciencenet.cn/blog/huangwd99.htm http://hwd.caogen.com/ 摘要:谢提出给每个人发2万亿,解决房地产存货问题。这难以达到目的,而且一次性发放超过中国一年国民产值,后果难以逆料。发放额度应根据我国过剩生产能力来确定,过剩生产能力的主要部分是出口顺差,2007年约2万亿元。文章建议分两次,每次发放500元,同时改革分配制度,大幅度提高最低工资,强制企业执行,在转型期间,通过税收调节,不提高企业成本。 按照目前流行的观点,在经济领域, 谢国忠 的观点都很右倾。 最近 他 发表文章说 中央银行可以给每人印2万元人民币,解决房地产存货问题,同时也指出,会导致通货膨胀。 ( http://xieguozhong.blog.sohu.com/106144131.html )这个观点是非常严重的左倾观点,试论证如下。 当前对左右派的划分是相对的。 例如,著名经济学家郎咸平在国内是著名的左派,但是,根据美国经济学界情况,他的观点偏右。 毛主席对左右倾有非常好的定义。 毛主席说:什么叫左倾?什么叫右倾?事物在时间、空间(特别是时间)中运动,人们观察事物如果不合实际情况,看过了叫左,看不到叫右。例如合作化大发展的条件成熟了,不去大发展,就右了;明年一年要全国达到百分之八十,就左了。中国有句老话:瓜熟蒂落,水到渠成,就是说要自然地而不是勉强地达到目的。好像妇女生娃娃,七个月就压出来,是左了;过了九个月不准出来,是右了。 按照毛主席的观点,左倾或右倾都不好,都会阻碍社会进步。 有些人沾沾自喜,号称自己是左派,似乎左派就代表了老百姓的利益,就代表了社会正义,其实大缪不然。左派对社会的危害往往大于右派,甚至会导致经济崩溃。新中国历史上,就有惨痛的教训。例如,大跃进期间,刘少奇大搞一大二公,吃饭不要钱,敞开供应,终于导致三年困难。 要判断一个人观点是否左倾或右倾 ,首先我们必须了解实际情况,然后判断这个人的观点是否符合实际情况。然而,在社会科学领域,如何判断人们对事物的观察是否符合实际情况,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在经济领域,要判断一个观点是否符合实际 ,就是要看当前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方面,阻碍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 当前,我们的经济发展遭遇的最大问题是市场萎缩问题,是产能过剩问题, 一方面,我们要经济发展,就是要发展生产能力,另一方面,我们的生产能力过剩严重,生产的产品严重积压,销售不了,导致企业资金枯竭,陷于停产倒闭的境地。一旦企业倒闭,生产能力就会下降,经济就会下滑,从而实现不了经济发展。凡是看不到这一点,或看到这一点,但是所采取的对策,不能减少生产过剩,反而增加生产过剩,增加企业倒闭数量,都属于右倾。凡是能够减小生产过剩,同时不减小生产能力,但是现在实行还未到时机,会带来更严重后果的对策,就是左倾。 产能过剩不是我们生产出来的东西太多了,国人都消费不了了。 我们有四亿多人,每人每天消费低于7.2元人民币,基本上只能保证吃饭。相比美国平均每人每天约消费100美元以上,百倍于7.2元,中国大部分老百姓消费的商品微不足道。我们的生产能力还远远达不到让我们享受美国的消费水平。因此,发展生产能力还是今后经济工作的长期任务。 也不是我们又回到了计划经济时代,所生产的东西都不能适销对路 。我们早已引进了世界上最先进的自由市场经济。然而,资本主义社会早期几百年发展历史早就告诉我们,自由市场经济必然发生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通常每隔8-10年发生一次,概不例外。我们上次发生生产过剩的危机是1998年,更早一次是1990年,今年又到了发生概不例外生产过剩经济危机的时间了。在生产过剩经济危机期间,我们的企业生产的产品卖不掉而停产,工人失业,收入减少,从而导致消费能力进一步下降,更多企业停产倒闭,产生连锁反应,最终使经济大幅度滑坡。就是在计划经济时代,象网友数学分析,同样存在生产过剩(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52192)。与计划经济相比,市场经济制造有效需求能力还是更高明一些。 因此,当前我们在经济方面的主要矛盾是,我们的有效需求不足,生产能力过剩。 根据数学网友的分析,计划经济时代一样存在生产过剩,因为当时主要工作是抓阶级斗争,人们用大量时间搞阶级斗争。但是人口仍然大幅度增长,史无前例地增长,如果人们把主要工作转向生产,生产量会不知道增长多少。生产过剩也必然非常严重。 有效需求不足的主要原因是老百姓收入太低。 我们的7亿农民年人均收入仅4100元,仅相当于美国人均收入的1.3%。因此,提高老百姓收入才是解决当前经济发展主要问题的根本措施。 如何提高老百姓收入,提高老百姓收入到多少才合适? 我们应当让老百姓有效收入与我们的产出保持平衡。当前处于严重不平衡,应当大幅度增加老百姓工资,弥补两者之间的差距。今后应保持收入增长率与生产增长率同步,从而彻底解决生产过剩,有效需求不足问题。 我们的右派长期压制工资, 坚持低工资比较 优势理论,使普通劳动者工资十年来,基本不增长,工资在gdp中比例不断下降,目前仅有36%,远远低于发达国家70-80%水平,大量产品出口,积累了大量外汇储备,无法使用,国内生产能力过剩则越来越严重。另一方面,则推出各种错误的改革,加大分配差距,使普通劳动者收入在产出中的比例不断下降。 我们的所谓左派,长期以来,较少关注老百姓收入问题 。主要关注右派进行的错误改革,包括国营集体企业私有化,出口顺差问题,银行改革问题,独立自主发展生产力问题,较少关注普通劳动者收入问题。主要是担心,提高工资,会降低竞争力,会导致通货膨胀。由于阻碍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仍然存在,即使更正了右派的错误改革,不能解决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产能过剩问题,仍然会导致经济发展缓慢,因此,当前的左派,在经济方面的观点,主要还属于右倾。 谢国忠先生主张 每人一次性发2万元,目的是 使贫穷的家庭能够支付购房首付款,从而增加新的购买群体。 虽然认为 这将导致通货膨胀。 却认为 通胀可以降低房屋真实价格,从而有利于清空存货。只要货币扩张过程透明,就不会引发恶性通货膨胀,对社会和谐有益 。 但是,当前城市里需要购房的主力军,一个在城市工作的农民或其他普通工人,年收入不到1万元,在当前高房价下,即使能够付首期,此后,每个月就是不吃不喝,也付不起房贷。这样做的结果达不到谢国忠先生消除房地产存货的目的。也许谢国忠先生认为,可以启动类似美国次贷那样的金融计划,学习美国,让每个中国穷人也住上房子,但是,美国次贷启动时房屋价格还很低的情况下,没有几年,就产生次贷危机,引发波及全球的金融危机。 采用谢的主张后果难料,应是一种左倾观点。 在当前情况下,每人一次性发2万元,相当于一次性增加老百姓收入28万亿。目前我们的个人消费品年生产能力约10-12万亿,国民年总收入仅约10万亿,平均低于1万元。两者明显不匹配。这样的行动,所造成的后果难以逆料。有发钱过多的嫌疑。而在美国,即使美国人均消费约每年4万亿美元,美国人均还有债务3万多亿美元情况下,一次性发给每个美国公民3万美元,谢在文章中,也认为美元将深幅贬值。因此,我们认为,一次性每人发2万元,显然太超前了,超出了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水平所允许的范围,带来的后果难以逆料,也许会使货币恶性膨胀,导致经济崩溃。这样的观点,可称之为左倾观点。 谢的主要经济观点长期以来都是右倾的,为什么会突然之间变成左倾观点,且是中国国内经济界第一个左倾观点。 这是非常有道理的,因为极左和极右之间距离最近。中国历史上不乏这样的人物。战争年代,有王明这样的左派人物,在领导中国革命时,先过分乐观,在时机不成熟时,要中央红军跟蒋介石决战,造成中国革命巨大损失,后在抗战期间,又一下子变成右派,要求八路军和共产党的革命力量,一切听从统一战线,听从蒋介石指挥。建国以后,刘少奇开始时认为剥削有功,看不到人民的力量,观点右倾,后在大跃进期间,又一下子变成极左,一大而公,给中国的经济建设带来灾难。多年来,人们对这场灾难都记忆尤新,人们非常担心,消费过多会带来灾难。因此,长期以来,国内经济学界人士,不敢随便提出一个人人发钱或大幅度增加普通劳动者收入的方案,害怕成为历史的罪人。 在经济领域,中国长期以来不存在左派,从而在经济发展的关键问题上,找不到问题的解决方案,是经济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 除最近发表此观点的谢国忠外,在经济方面,当前中国并不存在左派,包括著名左派人物,观点都很右倾。正是因为经济方面只有右倾观点,我们迟迟不能讨论经济发展中关键问题。大家都默认压低工资的错误观点,每当生产能力过剩时,我们不是增加消费能力,而是以经济过热为理由,紧缩货币,导致企业倒闭破产,减小生产能力。在生产过剩严重的时候,呼吁大幅度增加老百姓工资的声音非常微弱,导致长期以来,我们的经济发展缓慢,远远落后于南韩,日本等国家和我国台湾地区。我们的右派不知道学习发达国家,最重要的是学发达国家高工资,高福利。我们的左派反对右派,然而右派这些改革都是学发达国家,从而难以产生实质影响。 合 适的增加收入的方案,应包括一个逐步调整国内经济的过程。 不仅需要让低收入家庭调整自己的消费习惯,而且,更重要的是要调整企业的生产能力,将对外出口型企业的生产逐步调整到生产对内有良好销售市场的产品。因此,这个过程需要一个较长时间。在安排发钱时,应以弥补生产能力和消费能力差别为主,这个差别主要是出口降低所带来的,2007年出口顺差约2万亿元,它们不会一下子消失,因此,先按照1万亿元左右总额度发放较合适,分两次发放,每次约500元,间隔1个月可能更好一些。此后,再根据市场情况进行调整。此外,应根据2008年生产能力增长情况,同步增加工资水平,国家应大幅度提高最低工资,监控执行力度,同时强制企业的生产和工资增长同步,从而逐步减小生产能力过剩。一次发放的资金由国家银行直接印制,解决资金来源问题。强制企业的资金可来源于减少的税收,使转型时期,企业生产成本不增加,减少转型时期生产方面的波动。
个人分类: 经济|2136 次阅读|2 个评论
经济已危如累卵,对策却错误百出
huangwd99 2008-12-20 16:21
我们的经济已危如累卵,我们的对策却错误百出 黄卫东 当前我国产能过剩问题十分突出。 主要体现在外汇储备2007年达到4600亿美元,今年将超过5000亿美元,以2007年为例,贸易顺差2600亿美元是国内企业出口自己的商品到国外换来的,另外2000亿美元外来资金到中国银行换成人民币,在国内直接采购物资,它们都是外来消费能力。今年美国发生金融危机,大量减少消费和对外投资,这些对外生产能力就只能停工,生产出来的大量产品积压,导致企业倒闭,工人失业,从而进一步影响国内消费能力,带来更多企业倒闭。 在国外消费萎缩情况下,我们的出口生产能力过剩开始大幅度增加,并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倒闭,引起国内工人失业,工人工资消失,这些工人工资对应的国内消费市场 也随之下降,从而蔓延到国内各行各业,带来国内企业生产能力过剩,企业会像多米诺骨牌一样不断倒下,一波接一波,形势非常严峻! 危机来临的迹象在11月开始显露。 12月10日,中国海关总署发布的数据显示,11月,出口总值为1149.87亿美元,同比增长-2.2%,比10月增幅下降21.4个百分点,比去年11月下降25个百分点,是2002年2月以来,首次出现负增长。进口总值748.97亿美元,同比增长-17.9%,同比下滑幅度超过2002年2月的-12.7%。 预示大面积企业倒闭即将降临。经济滑坡的迹象更加明显,危机又向我们走近了一大步。 本次危机内外形势均非常严峻。 上次亚洲金融危机,亚洲新兴国家的股市和汇市受到西方流动资金阻击,使自身积累的大量泡沫破灭,间接影响我国经济,但是,一方面,当时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经济几乎没有受到影响,我们的主要出口市场良好;另一方面,亚洲新兴国家经济受到重创,出口竞争力下降,反而增加了我们的出口市场。因此,当时我们的出口形势一年比一年好。此次,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首先影响的就是欧美各国的消费能力,使我们面临非常严峻的出口形势,11月开始的出口下降将不可逆转,我们采用的出口退税政策,已经成了免费奉送我们的财富(参见附件),继续增加出口退税比例,不可能改变欧美各国消费能力下降的局面。 上次危机 国内采取加大基建投资,国内城市面貌有了彻底改观,但是老百姓收入并没有随经济增长而同步增加,城市新建房屋大量空置,很多基建工程,成了无人使用的摆设,例如阜阳机场,多年来,运行维护这些设施的成本都难以筹集,银行积累了大量坏帐。国家不去纠正错误的压低劳动者工资的错误政策,却去搞银行改革,引入外来资金,一方面使国家经济对竞争对手透明,另一方面贱卖银行资产,使我们的财富大量流失。此次国家又准备加大基础建设投资和建设力度,在现有建设项目还没有消化情况下,继续增加投资,只会增加更多的无效投入,带来更多的亏损。上次危机以后,国家采用教育市场化,医疗市场化和住房市场化,将这些刚性需求推向市场,让人们不得不出血消费,将老百姓手里的积蓄掏光。住房市场化以后,采用高房价高利润政策,引来大量投机者和投机资金,产生了巨大的房市泡沫,国外金融危机一起,我们的股市泡沫随之破灭,房市泡沫也正在破灭。城市里有资金购置房屋的居民早已住上了大房子,很多人手里还 贷款 投机储存几套房子,无法脱手;低收入老百姓,虽然住房急需改善,却手无分文。住房泡沫的破灭已不可逆转。随着房市泡沫的破灭,我们在钢铁建材行业的巨大产能,就成了退潮后沙滩上的鱼,再也无法蹦达了。 这些行业工人失业,连同对外出口行业萎缩带来的工人失业,导致他们的消费下降,从而带来连锁反应,各行各业都将收到影响,从而使经济大幅度下滑。上次危机所采用的有效措施都已用尽,而且带来一大批副作用,遗留到此次危机,一并爆发,因此,继续采用西方经济学开出的毒药,应对 此次危机, 只能将我们的经济彻底治死。唯一有效的措施是给老百姓增加收入和社会保障,以增加消费量,消化过剩产能。 当前政府应对危机的错误对策: 1降息银行降息的目的是促进银行储蓄存款的入市使用。虽然我们的居民存款高达20多万亿,然而它们主要属于占人口不足5%的少数人,属于已经富裕起来的阶层,这个阶层的人们早已消费饱和了,他们拥有了房子,车子等一切他们愿意消费的商品。因此,这些资金只能进入投资市场,在市场普遍萎缩情况下,投资意向显然很低,就是投下去,增加生产能力,也只能增加更多的产能过剩,使现有企业倒闭,短期可能对消费有些拉动,长期来说,当生产能力形成以后,必然导致更加严重的生产过剩。 2增加投资,不管是基础建设,还是其他投资,都只会增加产能过剩。 在不增加劳动者收入的情况下,只会加深延长危机。 3降低工资,主要减少了普通劳动者工资,只会减少消费能力,从而加大产能过剩 4延长退休年龄,只会使一部分拿退休工资的退休人员失去收入,从而使这部分人消费能力下降,加大产能过剩 5提高养老保险金,只会加大企业成本,企业向劳动者身上转移,从而降低消费能力,加大产能过剩。 6单纯人民币汇率下降,汇率下降的目的是降低出口产品成本,不能降低国内产能过剩,只能将部分过剩产能用于生产商品,出口换取外汇白条,这些外汇白条无法使用,等同废纸。 7提高出口退税,目的和效果同前。 出口退税,使我们的出口成了免费劳动。 8购买美国国债,目的救美国。让十亿吃不饱饭的国人去救年均消费2万美元的富翁,让人倍感荒谬。美国金融危机发生以后,大量增发货币,美元深度贬值已非常明显了。国人辛辛苦苦积累点 美元应进口换成物质财富自用 , 放在 美国金融市场和国债 市场只能 等着 蒸发 而消失 。 9救房市,让房价始终居高不下,国家只能印钞票,让银行负债顶着,然后房地产上再建设更多的空置房屋,无人使用,维持gdp继续增长,没有比这更荒谬的政策了。救房市的结果是救助了一大批内外投机者,使外来游资赚得满意而归,而国人财富又被掠夺一大笔。 另给公务员增加工资是无效对策, 因为大多少公务员收入都在中等以上,增加他们的收入,不会明显增加消费。 在不增加普通劳动者工资情况下,只会引起公众愤怒,增加社会的不安宁。 国家应废弃银行法第29条,允许央行向政府借贷。这是西方国家通行的做法。最近美国政府从美国中央银行美联储大借8千亿美元救市。政府授权自己的央行增发货币,政府自己却不能用。央行不能借钱给保障自己发行货币的政府,却购买美国国债六千多亿美元,借钱给自己竞争对手,天下还有比这更荒谬的事情。这条荒谬的法律捆住了政府的手脚,使我们的政府甚至无法使用常规手段应对当前的经济危机。 我们该如何应对产能过剩问题? 产能过剩情况下,应增加国内的消费能力,消化过剩产能。增加消费能力的根本措施是增加普通劳动者工资。我国7亿农民平均年收入仅4000元,平均每天不到11元。我国低收入者中,有4.3亿人,每天仅支出7.2元。现在的快歺最便宜的是4元1份,这样低的收入在城市还不够吃饭。实际上人要过正常日子,还要有柴、米、油、盐、水电、医、住、行、教育等开支。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占人口80%的低收入者,消费占纯收入95%以上,因此,给普通劳动者增加工资,就是增加消费能力,从而解决产能过剩问题。解决已经生产出来的财富的分配问题。我们还应建设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系统,解除人们消费的后顾之忧。中央银行应加大货币发行量,提供给政府用于社会保障系统,增加普通劳动者工资。政府在转型时期,应降低税收,强制企业将减少税收方面的让利转让到普通劳动者头上。应大幅度降低各种收费,从而提高老百姓的收入。 我们有实力给老百姓 提高 生活保障 。 因为 我们在吃、穿、住等基本生活方面的生产能力能满足13亿人的需要。我们有足够的生产能力,确保老百姓的基本生活。我们有足够的粮食生产能力,每年能够生产5亿吨粮食,平均每人 每年 平均拥有粮食800斤,每天粮食2斤多,足够保证老百姓的吃饭。 我们的人均食品消费量已经高于日本(见后)。 我们有足够的纺织生产能力,每年除自己使用外,还大量出口。平均每人每年50米布,足够保证老百姓的穿衣需要。我们人均住房30平米,足够保障老百姓的住宿需要。我们培养了足够多的大学生,能够提供足够多的医生和教师,能够建设足够多的医院和学校。 唯一欠缺的是老百姓无钱消费。国家应通过社会保障系统,使全体国民享受基本生活保障。 很多人担心增加普通劳动者工资,会引起物价上涨。 因为 西方经济学告诫我们,增发过多货币,会导致通货膨胀,其中食物涨价,对低收入者影响最大,由于涉及人的生存问题,容易引起社会动乱,是发展中国家政府非常忌讳的。常举的例子是,给所有人增加一倍收入,人们就会消耗更多商品,从而使所有商品的物价上涨一倍,其效果为0。 实际情况是否是这样? 我们 从中日美三国人均食品日消费量 ,分析增加老百姓收入,不会引起食品物价大幅上涨。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07年国际统计数据(http://www.stats.gov.cn/tjsj/qtsj/gjsj/index.htm),中日两国在食品方面的人均日消费量(单位克)相差很小,粮食类和肉类消耗量均大于日本,只有水产品和奶类低于日本,综合计算,根据食物热值,中国反而比日本大近10%。 中日两国 均明显比美国低,从食物热量来看,中国比美国约低20%。 国家和地区 谷物 薯类② 糖料作物③ 杂豆 坚果 蔬菜 水果④ 中国 519.55 207.88 212.41 3.59 3.41 676.37 126.34 日本 475.07 105.15 325.86 10.62 3.45 350.13 131.54 美国 485.44 157.18 474.95 12.83 5.91 330.91 318.01 韩国 596.14 52.72 341.39 4.69 4.10 651.93 130.70 国家/地区 茶 调味料 肉类 动物脂肪 禽蛋 奶类 水产品 中国 1.28 0.67 165.90   50.27 49.18 70.99 日本 3.42 3.19 95.28 1.29 51.16 206.79 177.92 美国 0.95 2.43 256.69 3.79 40.47 702.63 65.31 韩国 0.13 1.93 95.75 4.98 30.46 109.35 141.36   食物热值(大卡) 蛋白质含量(克) 脂肪含量(克)   1989-1991 1994-1996 2004 1989-1991 1994-1996 2004 1989-1991 1994-1996 2004 中国 2652 2766 2935 53.9 63.9 109.4 31.5 50.5 87.7 日本 2899 2898 2756 86.8 94.6 122.5 68.9 79.7 80.1 美国 3462 3624 3747 98.2 107.0 169.9 128.4 139.2 120.7 韩国 3238 3302 3007 82.6 82.0 123.3 41.5 64.7 75.5 从2007年国家统计的人均食品消费量来看, 老百姓收入与粮食消耗量并无直接关系。 虽然我们与日本人均收入相差有20倍,然而,人均消耗的食品量反而是中国更多一些。可能的原因包括:第一,日本人从事体力劳动的人比例较小。工厂自动化程度高,从事第三产业人数较多,消耗量较小;第二,日本食品物价较高,往往比中国高, 这导致中国人均消耗食物量反而比日本多, 例如,中国消费的蔬菜比日本几乎多一倍。美国工农业的自动化程度同样很高,由于采取补贴农业的方式,食品价格很低,有的低于中国,这可能是美国食品消费量较大的主要原因,但是,中国和美国之间食品消费量相差并不大,仅约20%,与收入相差20倍以上相比,差距很大。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大幅度增加劳动者收入,并不会导致食品消费量的同步增加, 从而不会导致食品价格大幅上涨,引起市场崩溃。 担心提高老百姓收入,会导致通货膨胀,是不必要的。 历史上的通货膨胀不会重现。 改革开放早期,我们从计划经济过渡到市场经济,价格转轨时期,短缺出现了通货膨胀现象,这一方面与当时生产能力较低有关,也与人们长期以来计划经济下的观念相关。现在我们国家有明显的过剩生产能力,增加老百姓收入,由于人均食品消费量已经大于日本水平,不会导致消费量明显上升,从而使食品价格不会发生大幅度上涨,在食品上的支出上也不会有明显增加,因此,这些增加的收入,就会用于购买其他商品,从而增加它们的消费量,减缓消化我国的过剩 产能 。 参见: http://www.sciencenet.cn/blog/huangwd99.htm http://hwd.caogen.com/
个人分类: 经济|2389 次阅读|2 个评论
单纯加大投资不能减少产能过剩,解决当前的经济危机
huangwd99 2008-12-20 10:29
单纯加大投资不能减少产能过剩,解决当前的经济危机 http://www.sciencenet.cn/blog/huangwd99.htmhttp://hwd.caogen.com/ 目前我国经济的主要问题是产能过剩。2007年进出口贸易顺差达到2600亿美元,说明国内生产能力比国内消费能力大2万亿人民币以上,相当于当年国内零售商品销售额22%。今年,美国发生金融危机,导致美国国内老百姓收入和购买力下降,使我国很多对外出口企业销量锐减,企业大量倒闭,工人失业,使国内收入进一步下降,消费同比下降,形成恶性循环,有发生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的危险。之所有没有酿成社会问题,是因为大部分失业工人是民工,他们在农村还有一块自留地,还能维持基本生活需求,与西方历史上的失业工人一无所有不同。 最近国务院决定投资4万亿进行基础建设 ,拉动 内需。 建设 基础 设施,虽然不是直接建设生产能力,但是,它会提高生产和供应系统效率,例如,高速公路和铁路建设,将提高运输效率,减少企业运输成本。基础 建设也是增加生产能力,虽然在建设阶段增加了就业和工资,但是,其形成的生产能力要超过其对收入和消费方面的贡献,在目前国内产能大于国内市场容量情况下,必然导致这些投资难以回收而产生更多银行坏帐,同时这些投入变成收入只占小部分,还有很多沉淀在高收入手里,必然不能解决国家产能过剩每年近4万亿元人民币问题。因此,在4万亿基础建设投资方案下,这些产能要么倒闭,要么出口增加美元储备。我们不能在已经积累了2万亿美元外汇储备基础上,继续拿物质财富换美元白条。随着美元发行数量不断增多,美元在不断贬值,美元指数从2001年7月6日的121.02到2008年3月7日的72.462,7年不到美元贬值了40%,( http://bjyouth.ynet.com/article.jsp?oid=29732255pageno=1 )我们在国外使用外汇投资,也是巨额亏损。继续增加外汇储备是十分错误的政策。我们更应该做的是逐步减少现有外汇储备。 在投资的建设期,特别是短期内大量增加投资,确实会增加收入,从而增加消费,并可能导致物价上涨。但是 通过投资产生的生产能力必定大于增加的消费能力,否则,在供需平衡情况下,增加投资, 就 会导致供不应求,产生通货膨胀的荒谬结果。因此, 在产能过剩情况下,不调整分配, 越投资,产能过剩越严重。 目前我国每年外汇顺差很大,说明产能过剩, 内需不足,如果投资能够提供较多需求,过去那些投资怎么 没有 产生过多需求 ,导致产能不足 ?国家最近又增加退税,加大出口,说明 当前我国的 产能过剩还在继续增加。这 一方面是过去投资导致的产能过剩在延续发展,另一方面,由于 出口受阻,出口财富换美元部分 的 劳动收入消失, 使收入和消费降低, 从而增加了产能过剩。 最近十年,我国劳动者平均收入增速缓慢,远远低于投资导致的生产能力增加速度,使产能过剩越来越大,其具体表现就是外汇顺差不断加大。不改变当前的劳资分配比例,增加劳动者收入,就不可能增加消费能力,从而无法解决产能过剩问题。短期内减缓危机爆发,但带来远期更大更严重的危机。 反对给老百姓增加收入的右派们太愚蠢,国家有近 5 千亿美元财富,每年拿来换美元白条,美国人不要,宁愿停产倒闭,也不愿让国家加印人民币发给老百姓购买,从而自己拿到这近4万亿元人民币。其实资本家目的不就是得到人民币。非要将财富送给美国人,拿着美元换国家加印的人民币,而不愿让国家发钱给老百姓,然后,这些人民币一样交换到自己手里?不给老百姓加工资的结果就是大批工厂倒闭,大量资本家破产。 大量工人失业,导致社会不稳定。 b 就是发行债务或增发人民币来增加老百姓收入,也没有任何问题。美国日本这些西方发达国家均有非常大的巨额债务。 美国亿万富翁沃伦巴菲特和皮特彼得森在纪录片名为《I.O.U.S.A.》中报道美国债务突破53万亿美元 http://www.zhanzhang.com/bencandy.php?fid-7-id-344-page-1.htm 。如此巨大的债务,并不影响国家的经济运行 。政府债务盈余都是没有用的。关键是生产能力 和消费能力 。政府手里即使有兆亿美元盈余,地球遭遇小行星撞地球,老百姓一样饿死。反之,政府象美国人那样欠债53万亿美元,只要生产能力 和消费能力 完好,人民生活一样舒适。因为人们的消费能力有限。
个人分类: 经济|1750 次阅读|0 个评论
从国产商品在国外比在国内便宜谈起,国家应取消出口退税
热度 7 huangwd99 2008-12-16 00:17
从国产商品在国外比在国内便宜谈起,国家应取消出口退税 http://blog.sina.com.cn/huangwd1999 http://www.sciencenet.cn/blog/huangwd99.htm 国家向进口商品收取关税,从而提高进口商品价格,保护国内弱小产业企业,得以发展壮大,目的是打破国外企业垄断,以及垄断给国外企业带来的超额利润,从而降低我国老百姓的支出,这是国家经济发展通行的做法,也是唯一正确的做法。因此,在发展中国家,很多进口商品价格往往高于国产商品。在我国,进口汽车往往比国产汽车价格高得多,也比进口汽车在国外的价格高得多;很多机器设备的价格也同样如此。我们出口商品在国外的价格,通常也比国内贵。 然而,近年来,我国部分出口商品价格出现了反常现象。有很多商品的国内价格高于国外价格的报道,例如,中国货在美国卖的比在国内便宜(本文来自:人大经济论坛:http://www.ping gu.org/html/2008-11/17/385087.html ); 中国制造成多哈一景:很多商品价格比国内便宜(大众日报,2006年12月05日http://www.chinanews.com.cn/ty/zhty/news/2006/12-05/832283.shtml)。其直接原因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我们生产的商品是低技 术含量的普通商品,竞争对手众多,本身竞争对手价格低,很多进口国家不生产,因此,这些国家在进口低技术含量的普通商品时,常常关税很低,或不设关税; 第二,我们实行出口退税政策,退税率可高达17%。出口退税,大幅度降低了出口商品的成本,提高了利润,使出口商品在国外可降价出售,仍有利润空间。 第三,国内恶劣的市场环境也是重要原因,具体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国内运输费用大,公路运输,过路费和各种罚款,从广州到北京,货车费用可达到5000元,而一个标准四十英尺货柜从中国海运到美国的费用也仅2万多人民币,成本比广州到北京运费还 低; 铁路运输费用类似。 此外,国内老百姓收入低,市场利润空间小, 而银行歧视国内中小企业,使国内 企业资金紧张,贸易商之间拖欠货款严重,风险大,生产商 只有提高出厂价格才能保障自己的利润 。 国家长期以来,以出口推动国内生产能力的发展。目前,出口商品总值已经占国内总产值40%。每年带来了大量贸易顺差,使国家积存的外汇储备高居世界第一,总数达到2万亿美元。这种状况继续下去,外汇只会加速增加,外汇储备就永远没有使用的机会。难度国家出口,目的就是为了获得发达国家用纸印制的欠条? 美元等外币储存在手里,会不断贬值, 根据程实博士2008年3月14日发表在北京青年报上文章,美元指数从2001年7月6日的121.02到2008年3月7日的72.462,7年不到美元贬值了40%,如果我们将2万亿美元保存7年,由于美元贬值带来的购买力下降,损失将高达8千亿美元,每年至少损失1千亿美元以上。 为了减少外汇存放贬值带来的损失,国家又将这些外汇储备投资国外金融市场。在国内还需要资金建设的情况下,国家将大量外汇投资国外,这是非常错误的,而国内很多地方政府还在制定各种各样的优惠政策,吸引外资投资,就让人感到更加荒谬可笑了。 主流经济学家长期主张采用压低工人工资的方式,通过出口来发展经济,这使国内消费长期低糜,国内市场不足,大量生产能力服务国外。今年美国发生金融危机,市场萎缩,我们的产品就出口受阻。为了防止企业倒闭,工人失业,政府又加大出口退税力度,通过补贴国外发达国家消费者的方式,促进国产商品的销售。这样做的唯一所得是工人工资所对应的美元,因为国家所得的税退还了资本家。而资本家们早就心在曹营心在汉了,随时准备带走自己的利润,君不见年初大量企业逃离中国,国内很多资本家都拿着国外的护照。由于美元不用,实际工人工资也是中国政府支付的,国家搞出口退税就是免费给外国人劳动。 国家出口换汇的唯一目的是进口自己缺少的商品,不是为了换取几张欠条。出口商品应伴随商品进口,使进口和出口平衡。长期顺差,必然长期储存大量外汇,由于外汇贬值必然带来大量财富损失。在当前大量外汇储备情况下,国家应减少出口,以使用自己的外汇,减少外汇储备,实现商品出口的真正目的。 我们为什么宁肯低价倾销国外,也不给国人实惠??? 国家与其通过出口退税资助外国消费者,不与降低国内税收帮助自己的老百姓和自己的企业。应逐步大幅度提高劳动者工资,从而增加国内的消费能力,消化自己的过剩产能,同时逐步取消出口退税,减少出口,以逐步过渡到出口逆差,从而使用自己的外汇,减少外汇储备,从而减少外汇贬值带来的财富损失。国家可通过制定法律强制要求企业增加劳动者工资,同时国家配套政策减少税收,使企业生产成本不增加,这样国内市场会随着普通劳动者收入的增加而扩大,从而带动企业销售增加,推动经济转向内需为主的发展路线。通常国家收税率约25%,减少收税15%, 将其分配给劳动者, 则工人收入可提高15%,销售市场会增加15%,则必然改变目前国内市场狭小问题,救活一大批企业,而国家仍然可收税10%。相反采取出口退税,补贴外国消费者,无法提高国内市场容量,而国外市场萎缩,我们采用这种方式,已经无偿提供,没有任何受益,再也无法进行下去了。 国家经济实力不仅仅是拥有强大的生产能力,而且还必须有对应的消费能力。如果消费能力较低,则超过消费能力之上的生产能力所生产的产品,必然积压,导致企业倒闭,资本家破产,工人失业。 为了促进消费,国家还应建立覆盖所有国民的社会保障系统。我们能否有实力给老百姓生活保障,实际是我们在吃、穿、住等方面的生产能力是否满足13亿人的需要。 我们有足够的生产能力,确保 老百姓 的 基本 生活。我们有足够的粮食生产能力, 每年能够生产5亿吨粮食,平均每人平均拥有粮食800斤,每天粮食2斤多,足够 保证老百姓的吃饭 。 我们有足够的纺织生产能力, 每年除自己使用外,还大量出口。平均每人每年50米布,足够 保证老百姓的穿衣需要 。我们人均住房30平米,足够保障老百姓的住宿需要。 我们培养了足够多的大学生,能够保障有足够的医生 和教师 ,能够建设足够多的医院 和学校 。 我们还有大量工业消费品的过剩产能。我们 唯一不足的是普通老百姓手里没有收入,来消费这些财富。 只有 给普通老百姓增加收入,才能增加消费,缓解产能过剩。 只有大幅度提高普通老百姓收入,弥补我国多年来的消费亏空,才能大幅度提高消费能力,使消费能力赶上生产能力,从而不浪费我国庞大的生产能力,解决当前我国生产过剩十分严重的困难局面,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才能避免大量企业倒闭,从而有利于企业主;才能减少失业,增加税收,保持社会稳定,从而有利于政府和国家。 这是国家经济发展唯一正确的方式。 对国家来说,重要的是国内生产能力和国内消费能力。 即使政府有足够盈余,如果生产能力消失,例如粮食生产能力消失,对占世界20%以上人口的中国来说,再多盈余,不论是人民币,还是外汇,都是无济于事的。由于全球粮食贸易总量仅每年2.3亿吨,不到中国每年粮食消耗量一半,因此,即使全球所有国家团结起来,也拯救不了无粮的中国;同样,如果我们的消费能力消失,例如,大家都不消费一种商品,必然同样导致这种商品的生产能力消失,因为任何一种商品都是有寿命的,都需要消耗人力去保存维护,实现不了销售,没有收益,工厂必然倒闭破产,历史上很多有名的商品(如马车)都退出了历史舞台。另一方面,即使政府有大量内债,如果生产能力和消费能力完好,经济发展并不受影响,因为债权人的消费能力有限,早已达到饱和,继续增加债务,也就是债权人增加更多债权,不会导致他们的消费能力大幅度增加。日本美国债务均比GDP大很多,美国债务高达53万亿美元,远远多于GDP13万亿美元,经济实力仍然位居世界第一。 国家应取消各种收费,必要时应不惜欠债,资助自己的老百姓和企业,共同度过当前的经济危机,实现转向内需为主的可持续经济发展之路。 附:张春桥:中国人要反对洋奴哲学 发表于 《红旗》,1976年第四期 李北方按:读此文,顿时有时光错乱的感觉,如果不是那些已经退出话语体系的表述方式,活生生就是一篇针对今日中国所写的批评。 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是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还是推行洋奴哲学、爬行主义,这是马克思主义和修正主义两条路线的原则分歧,是社会主义历史阶段两个阶级、两条道路斗争的一个重要方面。 去年夏季前后,党内那个不肯改悔的走资派炮制叁项指示为纲的修正主义纲领,鼓吹唯生产力论,在一切为了现代化的幌子下,又大肆贩卖洋奴哲学。他公开主张把发展生产、发展科学技术的希望寄托在外国,叫嚷要拿出多的东西换取外国最新最好的设备,还说什么这是最可靠的,而且是一个大政策。一时,祟洋迷外之风又刮起来了。国内劳动群众的创造受到议论讥笑,坚持自力更生的革命精神受到非难攻击,似乎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不对了,推行洋奴哲学、爬行主义反而有理了。 同教育、科技、文艺、卫生等战线上的右倾翻案风一样,这股风攻击的矛头,也是直接指向以毛主席为首的党中央和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的。当前,反击右倾翻案风的伟大斗争正在深入开展,我们必须继续批判洋奴哲学,揭露党内那个不肯改悔的走资派所推行的洋奴哲学、爬行主义的反动本质。 伟大领袖毛主席指出: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破除迷信,独立自主地干工业、干农业,干技术革命和文化革命,打倒奴隶思想,埋葬教条主义,认真学习外国的好经验,也一定研究外国的坏经验引以为戒,这就是我们的路线。这条马克思主义的路线,是建立在坚定地相信和依靠人民群众,坚定地相信和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的基础上的。社会的财富是工人、农民和劳动知识分子自己创造的。在社会主义制度的基础上,我国人民能够发挥出无穷无尽的力量。我们有毛主席为首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只要坚持党在整个社会主义历史阶段的基本路线,搞好生产关系方面和上层建筑方面的革命,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发挥人民群众的聪明智慧和创造才能,完全能够依靠我们自己的力量,建设起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 与此相反,党内机会主义路线的头子总是鼓吹洋奴哲学、爬行主义,推行一条同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完全对立的修正主义路线。他们看不见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的力量,根本否认人民群众创造历史这一马克思主义的真理;他们抹杀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无产阶级专政和资产阶级专政的区别,不相信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他们拜倒在西方资产阶级的面前,甘心跟在别人后面一步一步地爬行,甚至主张卖国投降,靠向外国乞讨过活。刘少奇、林彪所推行的就是这么一条路线。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和批林批孔运动中,广大群众和干部对刘少奇、林彪推行的洋奴哲学、爬行主义的修正主义路线进行了深入的批判,大长了无产阶级的革命志气,极大地激发了广大群众自力更生建设社会主义的革命精神。全国人民扬眉吐气,发奋图强,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取得了许多重大的成就。人造地球卫星按预定计划返回地面,新的石油勘探开采技术的采用,大型内燃机车、大容量双水内冷汽轮发电机组、百万次电子计算机、电子扫描显微镜、各种类型数控机床等新产品试制成功,都表明我们在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的道路上正凯歌行进。但是,两条路线的斗争并没有结束。党内那个不肯改悔的走资派跳出来推行洋奴哲学、爬行主义,正是继承刘少奇、林彪的衣钵。 我们同党内那个不肯改悔的走资派的分歧,并不在于要不要四个现代化,而在于走什么道路,执行什么路线,究竟把社会主义建设的基点放在那里。毛主席早就指出:我们的方针要放在什么基点上?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叫做自力更生。把立足点放在自力更生上,是我们进行革命和建设的一条根本原则,是战胜一切困难夺取胜利的可靠保证。在革命战争年代,我们依靠自己的力量,依靠全体军民的创造力,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在革命战争胜利以后,我们又在物质条件十分困难的情况下,依靠自力更生,打破了帝国主义的封锁禁运,顶住了社会帝国主义的刁难破坏,独立自主地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把一个贫穷落后的旧中国,建设成为初步繁荣昌盛的社会主义新中国。但是,我们面临的任务仍然是很艰巨的。完成艰巨的任务靠什么?基本的一条就是靠充分动员和依靠广大革命群众。离开这一条,我们就不可能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因此,我们更要自觉地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方针,绝对不能离开这个基点。 我们是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又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大国,我们既不能掠夺别国人民的财富,也不能依赖任何外国的力量来搞建设。吃现成的要受气,依赖别人是建设不成社会主义的。只有从本国的实际情况出发,依靠本国人民群众的创造力,充分利用和挖掘本国的资源和潜力,才能在不太长的时间里,建立起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使我们的国家更能经受风险,立于不败之地。根据我们的经验,在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一个省、一个地区,直到一个工厂、一个公社都要发扬自力更生的精神,何况是一个国家?党内那个不肯改悔的走资派大唱反调,到处叫嚷要千方百计出口,去换回好多好东西回来据说这样就能加快资源的开发,加快工业的技术改造,加快科研的步伐,真是妙不可言。世上难道真有这样的事吗?国际上存在阶级斗争,这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工人群众从长期的斗争实践中很懂得这一点,他们说:我们决不能把社会主义建设的命运系在别人的腰带上。这句话尖锐地指出要注意被别人卡住脖子,牵着鼻子走的危险。如果不把立足点放在自力更生上,样样靠引进,为了引进,甚至把发展经济主要立足于国内市场的社会主义原则丢在一边,无原则地以出口换进口,势必造成那么一种状况:自己能生产的无限制地进口;国内很需要的又无限制地出口;买人家先进的,自己造落后的,甚至把矿山资源的开采主权也让给人家。这样下去,岂不是要把我国变成帝国主义国家倾销商品的市场、原料基地、修配车间和投资场所吗?那里还有什么工业化的速度,那里还谈得上独立自主地发展社会主义经济!这只能作帝国主义的经济附庸。经济上丧失独立,政治上也就不可能自主。中国人民在历史上遭受过的创痛是很深的。一百多年前,清朝洋务派头子李鸿章、曾国藩,不就是鼓吹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吗?这伙洋奴汉奸,一味想买外国的制器之器,搞所谓自强。结果呢,中国非但没有因此强盛起来,反而越来越深地陷入了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深渊。国民党反动派统治旧中国二十多年,喊了二十多年建设,他们的所谓建设,不也是把眼睛盯在外国资本家身上拿国家的资源和主权去换取洋设备的吗?他们换了二十多年,弄出个什么名堂,国家主权、经济命脉全都落到了帝国主义的手里,旧中国经济那种衰落破败的悲惨景象,人们不是记忆犹新吗? 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只有把立足点放在自力更生上,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创造力,才能真正赢得高速度。这已经为二十多年来,特别是文化大革命以来的无数事实所证明。我们的石油工业近十五年平均每年增长百分之二十以上,靠的是自力更生,其速度之快,连我们的敌人也无法否认。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来,我们的造船工业的发展速度也很快。文化大革命以前,刘少奇宣扬造船不如买船,买船不如租船,机引进,船买进,眼睛盯着外国的一点技术专利,国产的货轮和船用柴油机长期得不到发展。在文化大革命中,广大工人群众、干部批判了洋奴哲学、爬行主义的修正主义路线,才改变了面貌。一九七○年,上海工人开始打造船工业翻身仗,到一九七五年的六年中,船舶的吨位和柴油机的马力都超过了文化大革命前十七年的总和。文化大革命前只造了一艘万吨轮,而这六年中万吨级以上的船舶就造了四十四艘。到底是自力更生快,还是搞洋奴哲学快,不是很清楚吗?党内那个不肯改悔的走资派口口声声说要把国民经济搞上去,却偏偏闭住眼睛不看事实,真是偏见比无知离真理更远! 搞社会主义,首先要坚持正确的方向和道路。无论办什么事情,都要考虑到是否符合党的基本路线,是否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是否对巩固无产阶级专政有利。党内那个不肯改悔的走资派,打着把国民经济搞上去的旗号,到处鼓吹只要拿到先进的技术、设备,不管走什么路,用什么方法都可以。毛主席最近指出:他这个人是不抓阶级斗争的,历来不提这个纲。还是白猫、黑猫啊,不管是帝国主义还是马克思主义。按照党内那个不肯改悔的走资派的一套办,必然把我国经济引向资本主义道路。他在谈到引进技术、设备的理由时曾经说:外国的产品,一剖开好多东西也是别的国家的。外国者,资本主义国家也。难道我们的国家发展经济也可以按着资本主义国家那么一条路子走吗?外国产品剖开来,确是好多东西都是别的国家的。这种经济上相互依赖的现象,是资本主义制度和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所决定的。正因为如此,经济危机在一国出现,就象瘟疫一样,很快波及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其实,即使是资本主义国家,完全依靠外国,也不可能真正发展自己的独立经济。那些依赖别人发展经济的国家,纵然一时经济发展比较快,也是虚假的繁荣,基础极为脆弱。一有风吹草动,不是闹这个荒,就是闹那个荒,简直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要有自己的独立的经济体系,只能走自己工业发展的道路。离开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不但搞不成社会主义的现代化,而且会使我们的社会主义国家蜕化变质,复辟资本主义,靠向外国乞讨过活。苏修就是一面镜子。苏联全面复辟资本主义之后,官僚垄断资本向西方垄断资本买专利权,借贷款,甚至不惜把未开发的资源拿去作抵押。 自称有强大工业基础的超级大国,外债却越背越重,从一九六四年到一九七五年上半年,向西方国家乞求贷款竟达一百六十叁亿美元。一手向人家掠夺,一手又向人家乞讨,这是苏修叛徒集团搞假共产主义的一大特色。 我们提倡自力更生,并不是拒绝学习和研究外国的经验,包括好的经验和坏的经验。我们也不是反对引进某些确实有用的外国技术、设备。但是,对待外国的经验以及技术、设备,都要具体分析,加以鉴别,排泄其糟粕,吸收其精华,使其为我所用。学习要和独创结合,立足予超。决不能生吞活剥地照抄照搬,不管好的和坏的、成功的和失败的,适合我国需要的和不适合我国需要的,一古脑儿统统搬来。毛主席历来号召我们,要破除迷信,解放思想,埋葬教条主义,打倒奴隶思想,批判那种认为外国月亮比中国的圆的洋奴哲学。因为这些东西是窒息人民群众的革新创造精神、束缚人民群众手脚的精神枷锁。洋教条、洋偶像不扫荡,生动活泼的革命精神就焕发不出来。 把资本主义国家的技术、设备一概看成是先进的,是一种形而上学的观点。它们有先进的,也有落后的,即便是先进的东西也有落后的因素,决不能不加分析,说成绝对的好。何况由于资本主义制度的腐朽性,在某些部门已经出现技术停滞的趋势。形式主义地吸收外国的东西,在中国过去是吃过大亏的。那些盲目崇拜外国的人,看不起本国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在洋人面前矮半截,以为事事不如人,连某些资产阶级思想家都不如。清代的学者严复就很赞赏学我者病,来者方多的说法,不主张生搬硬套,懂得后来可以居上的道理。我们不能走世界各国技术发展的老路,跟在别人后面一步一步地爬行。我们要有无产阶级的雄心壮志,敢于走前人没有走过的道路,敢于攀登前人没有攀登过的高峰。外国有的,我们要有;外国没有的,我们也要有。文化大革命以来,许多工厂试制成功的新产品、新材料,有不少就是工人群众发奋图强、土法上马搞出来的。工人们豪迈地说:西方资产阶级能办到的,东方无产阶级也一定能办到。而且办得更好;西方资产阶级办不到的,我们东方的无产阶级也能办到。党内那个不肯改悔的走资派却把中外资产阶级的东西奉若神物,对于我国人民群众的创造从来看不上眼,只许永远跟着别人爬行。这种洋奴哲学很不得人心,理所当然地受到了人民群众的抵制和批判。对于这种抵制和批判,他们极为不满。但是,其理不在他们一边。资产阶级大人物妄图扼杀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压制人民群众,是办不到的。 洋奴哲学、爬行主义有着深刻的阶级根源和思想根源。修正主义的路线也就是资产阶级的路线。中国的买办资产阶级从来是帝国主义的附庸,历来奉行洋奴哲学。民族资产阶级先天就有软弱性,既怕民众,也怕帝国主义。它同帝国主义有矛盾的一面,在一个时期里有可能与民众结成统一战线去反对帝国主义,但它又有依附于帝国主义经济的一面,常常屈服于帝国主义的压力,崇洋迷外。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是党内的资产阶级。 在民主革命阶段,他们就是带着资产阶级的这种劣根性跑进党内来的。进入社会主义革命时期,没有把立足点移过来,仍然代表资产阶级。他们害怕群众、害怕帝国主义的劣根性愈来愈发作,就不能不同广大人民群众处于尖锐对立的地位。阶级投降和民族投降是一对孪生兄弟。对内搞阶级投降,对外必然要搞民族投降,鼓吹洋奴哲学。 洋奴哲学,是帝国主义长期侵略我国的精神产物。只要阶级和阶级斗争还存在,只要帝国主义还存在,洋奴哲学的幽灵总会在一部分人的头脑中徘徊。因此,批判洋奴哲学,是个长期的斗争任务,必须反复地进行下去。我们一定要遵照毛主席的教导,以阶级斗争为纲,深入批判洋奴哲学,批判修正主义,更加自觉地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方针,加速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步伐,把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进行到底。 评:我们今天走得比张所批判的走资派还要远,还要愚蠢得多。现在我们出口的目的就是为了换回别人用废纸印刷出来的所谓美元了。在出口导向政策下,我们年年出口顺差,没有机会使用外汇,这实际是免费送洋人财富,呼吁国人起来反对当前荒谬的出口导向政策,它正在源源不断地将我们的财富免费送给洋人。
个人分类: 经济|4781 次阅读|1 个评论
从希望小学大面积荒废谈起:很多基建投资是无效投入
huangwd99 2008-12-14 14:48
从希望小学 大面积荒废 谈起, 很多 基建投资 是无效投入 黄卫东 http://blog.sina.com.cn/huangwd1999 根据 湖北省 长阳县里提供的资料,长阳县的希望小学共计76所,但目前有53所沦为深山的摆设,留给我们的疑问的是花这么多钱建起来的53所学校,也就几年的时间转眼就出现了荒废,除了巨大的浪费外,更让人感到对于爱心的不尊重,之后当记者进一步了解发现不仅仅是长阳县,全国的希望小学都存着荒废的现象。一些希望小学使用时间不过五六年,甚至有的不到两三年,学校就已经人去楼空,转眼间化成了猪圈、鸡圈,或者变成了小卖部,这是为什么呢? 据 近日 中央电视台报道, 1985 年的时候全国农村的小学是83万所,到2007年还有34万所,就是59%的学校已经没有了,基本上已经被撤并了。 ( http://news.163.com/08/1211/20/4STJI72A0001124J.html ) 一个关键原因是农村适龄儿童人数大幅度下降。这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农村人口必然大量减少。当前我国农村实际从事农业生产的中青年劳力已经很少了,农业生产主要有老人和少年进行。 由于 国家 采用低工资,高房价政策,我们的民工在城里工作,却无法在城里购房,形成奇特的社会现象,他们虽已成家,却居住在城市的集体宿舍,挣来的微薄工资,只能在自己的老家盖房,让老人和孩子居住。每当春节来临,大批民工返乡,造成交通紧张。通过压低民工工资,创造的大量财富,出口换取美元。由于美元不用,储存在手里,不断贬值,实际价值等于废纸。国家应将财富留在国内,增加民工收入,使他们能够消费得起自己的劳动果实。国内城市有大量房屋空置,却抬高房价,使民工等普通劳动者无法安居。国家有大量房屋生产能力,这种荒谬政策下,导致相关行业,例如钢铁、水泥等,大批企业面临倒闭的危险。 同时在城市和农村重复建房,导致耕地面积下降,粮食生产能力的保障问题突出。 只要我们改变这种错误政策,提高民工收入,包括提高工资,完善社会保障,降低房价到合理利润,取消土地费用,必然启动城市房地产市场,同时安置大量民工及其家庭,从而大幅度提高我国的城市化率 ,减小住房占用的土地 。 我们能否有实力给老百姓生活保障,实际是我们在吃、穿、住等方面的生产能力是否满足13亿人的需要。 我们有足够的生产能力,确保民工的生活来源。我们有足够的粮食生产能力, 每年能够生产5亿吨粮食,平均每人平均拥有粮食800斤,每天粮食2斤多,足够 保证老百姓的吃饭 。 我们有足够的纺织生产能力, 每年除自己使用外,还大量出口。平均每人每年50米布,足够 保证老百姓的穿衣需要 。我们人均住房30平米,足够保障老百姓的住宿需要。 我们培养了足够多的大学生,能够保障有足够的医生,能够建设足够多的医院。唯一不足的是普通老百姓手里没有收入,来消费这些财富。一方面国家物质财富堆积如山,大量积压,导致大量企业倒闭,资本家破产,另一方面老百姓忍饥挨饿。一切症状都如图资本主义社会早期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然而,资本主义国家,早已采取高福利高收入政策,解决了这个问题。我们国家也只有这个方法,才能够解决它。我们只有大幅度 逐步 提高老百姓工资和福利,从而 快速 增加消费能力,才能消化这个庞大而过剩的生产能力。现代社会在技术方面突飞猛进,发展速度早已进步到人们难以想象的地步了。我们的农业生产,实际人数很少,却解决了13亿人的吃饭问题,这是以前难以想象的。然而, 我们的 消费增长的步伐远远落后于生产 增长的速度 ,使经济发展速度始终受控于消费增长速率,这是30年来我国经济发展所遭遇问题的关键。 根据我国政府提供的原始数据,世界银行发布的报告,我国日消费低于7.2元人民币的穷人总数达到4.3亿,占人口32% (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47533 )。 我们的城市住房建设能力达到每年6亿平方米,如果人均住房15平米,则每年可新增4千万人,则10-15年,就可以将农村大部分居民转移到城市。由于城市采用楼房作为居民用房,而农村使用平房,这样的转移,将大量减少建房占用的土地。根据我国农村住房占用土地约20%估计,至少可以增加相当于我国土地面积10-15%的耕地面积。这将大幅度增加我国粮食供应能力。同时,大量农村家庭整体迁移到城市,将极大地减少两地分居家庭数量,从而极大减少春运的紧张程度。交通运输方面的建设要求会大幅度降低。 我们的居民存款高达20多万亿,然而它们主要属于少数人,属于已经富裕起来的阶层,这个阶层的人们早已消费饱和了,他们拥有了房子,车子等一切他们愿意消费的商品。而大量低收入者借债度日。国家消费能力是由大多数人决定的,不是少数富裕阶层决定的。这是发达国家大量培养中产阶层的 主要 原因,也是西方发达国家不断提高 中产阶级的比例,从而不断提高 消费能力,从而带动经济发展的 主要 原因。他们的物质财富生产能力已经领先中国很少了,但是人们的生活水平却远远超过中国。 国家投资4万亿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本身同样是提高生产系统的效率,从而提高生产能力。没有老百姓使用的基础设施,同样是一种浪费。例如,珠海机场和阜阳机场。 珠海机场当年的投资总额达60多亿元,设计年旅客流量1200万人次, 计划 服务整个珠江西部。但是,由于珠三角西部的经济总量不如预期, 自建成十余年来, 珠海机场的使用率只达到设计能力的6%,无法实现用盈利偿还投资欠债的设想。1998年建成的 安徽 阜阳机场,在没有建设之前,曾经被当时的市领导定位于比上海、广州机场还要大的国际机场,后来,由于财力有限,规模变小,不过,该机场飞行区仍按4C级标准建设,可以满足波音737、空中客车A320以及MD90等国内主流干线客机的起降要求,航站楼设计负载能力也可以满足高峰每小时600人次进出港的需求。但是, 当地收入很低, 在迄今为止的10年时间内,阜阳机场基本处于闲置状态。 我们的新农村建设和4万亿基建投资计划中的农村建设部分,有大量建设 将 是无效的建设活动。如果我们采取正确的对策,则我们的农村人口在十年内会大幅度减少,依据当前情况规划的建设计划中,为农村建设的电力运输等系统必然远远超过需要而大量闲置,成为无效投入。同样,我们的交通干线投资,是否有效,取决于我们的经济活动是否大幅度增加。 我们很多交通干线的运输能力也是能够满足当前我们的需要,只是当前错误政策下,每年春运带来的运输紧张,导致运输能力不足的假象。 我们只有大幅度提高普通老百姓收入,从而使我们的经济能够持续发展,才能够使我们的交通等方面投资,成为有效投入。 我们现在的问题之一,就是将出口换美元变成了发展的目的。根据程实博士2008年3月14日发表在北京青年报上文章,美元指数从2001年7月6日的121.02到2008年3月7日的72.462,7年不到美元贬值了40%,如果我们将2万亿美元保存7年,由于美元贬值带来的购买力下降,损失将高达8千亿美元,每年至少损失1千亿美元以上。 多年来,国家采取出口退税,增加出口的办法,解决产能过剩问题。这导致我们的外汇储备不断快速增加,2007年增加4600亿美元,2008年将超过5千亿美元。一直采用这样的政策,我们的外汇储备就没有使用的机会。一直储存下去,百年以后,就贬值成为废纸了。我们储存的2万亿美元外汇,接近我国一年的国民产值,超过了一年的国民收入。美国人在一百年前的年国民产值仅一千亿美元,与今天13万亿美元相比,连1%都不到。我们将2万亿美元储存一百年,一百年后,其价值恐怕连现在的2百亿美元价值都不到。 长期以来,我国采用低资源价格,低工人成本,低土地费用,低环境污染处理费用和免税方式获得外汇。我们的资源大量损耗,我们的环境大量污染, 换来大量美元不用, 实际就是免费将财富供应给国外。当前国外金融危机,市场消费能力大幅度下降。我们应减少出口,同时大幅度提高老百姓收入,从而大幅度提高消费能力,消化自己的过剩产能,逐步取消出口退税,减少这种免费劳动。国家拥有的财富不是外国人印刷出来的外汇欠条,而是自己的生产能力。但是,如果我们光有生产能力,没有消费能力,我们的生产能力就会停产倒闭。提高老百姓收入,就是增加消费能力,而且可以提高资源价格,增加资源循环利用,减少资源浪费,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结构,从而使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个人分类: 经济|1964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卢映西 生产能力过剩与消费能力稀缺
huangwd99 2008-11-20 13:46
生产能力过剩与消费能力稀缺 《 经济学家》2005年第5期 http://www.caogen.com/blog/index.aspx?ID=123 博主 评:此文论证西方 经济学 理论的基本假设 资源短缺不是总成立,动摇了西方 经济学 理论基础 ,张建平的《西方 经济学 的终结》有同样的观点。关键是中国和西方都处在生产过剩的年代,西方早已发展了成套的手段对付生产过剩:高工资、高福利,不断提高老百姓收入,80%人口是中产阶级。但是推销给中国的 经济学 却少提或不提这些对策,推销低劳动力成本的竞争优势,误导中国。   生产能力过剩(即生产过剩)是个老问题,但一直没有得到圆满的解决。为了更好地认识这个问题,我们有必要重温马克思说过的常识:生产直接是消费,消费直接是生产。每一方直接是它的对方。(1) 即生产和消费是一体两面的过程,它们之间构成对立统一的关系,因而生产能力过剩必然直接对应着消费能力不足,反之亦然。换言之,消费能力不足或者说消费能力稀缺,是理解生产过剩问题的关键所在。   一、源远流长的问题   一般人可能以为生产过剩是近代工业革命以后才有的现象,其实不然。事实上,当人类社会发展到出现社会大分工的时候,生产力已经产生了质的飞跃,从那时起生产过剩的问题就开始困扰着人们。   孔子曾经批评鲁国大臣臧文仲,列举了他不仁的三桩罪状,其中之一是妾织蒲,即允许小老婆织草席贩卖。(2)这种行为被视为不仁,是因为官员已有俸禄,再纵容家属从事消费品生产就等于夺民之业、与民争利。   春秋时代还有个叫公仪休的,官至鲁国国相,他也认为当官就不许和百姓争夺利益,有了丰厚的待遇就不许占小便宜。(3) 史籍记载,公仪休吃了蔬菜感觉味道很好,就把自家园中的冬葵菜都拔下来扔掉;看见妻子在家织布,就立刻把妻子逐出家门,还烧毁了织机。他说:难道要让农民和织妇无处卖掉他们生产的货物吗?(4) 这两个例子说明,两千多年前的我国古代先贤早已观察到生产过剩现象,意识到消费品的生产并不是越多越好。这是一个值得注意的观点,因为现代主流经济学似乎已把经济物品越多越好当作不证自明的前提了。当然,在古代的生产条件下,人们的抗风险能力与今天不可同日而语,所以产量极不稳定,关于生产过剩的零星记载往往湮没在更为常见的天灾人祸的记录中。上述孔子、公仪休的观点,在现代文论中已经很少有人提起。公仪休拔葵菜、烧织机的故事,过去曾被归纳为一个成语拔葵去织,如今在一般的成语词典里已经难觅踪影了。   同样成书于两千多年前的我国古代名著《管子》,也注意到生产过剩与失业、贫困的关系,并提出一个更为积极的解决办法。《管子》认为要让富者靡之,贫者为之,(5) 即让富人奢侈消费,给穷人劳动做事的机会。具体地说,就是丧葬时开掘巨大的坟墓,制作豪华的丧服,打造大型的棺椁。甚至还有更为极端的做法:鸡蛋、木柴在煮烧之前,都要雕饰一番。凡此种种,为的是给穷人提供就业机会,带动相关行业的发展。这一奇特的观点不仅在中国古代经济思想中独树一帜,而且在世界经济思想史上也处于极为超前的地位。在西方,直到18世纪初,曼德维尔(Mandeville,1670-1733)才在他的成名作《蜜蜂的寓言》里提出类似的观点,(6) 但这书刚刚受到公众注意就被视为异端。这说明虽然生产过剩问题在文明社会一直存在,但除了某些思想家偶尔的灵光一闪外,很少为主流学说所正视。   二、消费能力也是稀缺资源   为什么生产过剩问题难入主流?笔者揣测,这大概是由于人类在进入文明社会之前,曾有过漫长的生产力极为低下的历史;在进入文明社会之后,又经常遭遇天灾人祸,于是匮乏和饥馑就像噩梦一样留在人们的记忆深处,以致成了一种集体无意识。直到现在,在西方主流经济学中我们仍能看到这种集体无意识的深刻影响。例如,作为主流经济学立论之基的假设稀缺性(scarcity)――也就是匮乏,正是上述集体无意识的产物。按照这种经济学的观点,稀缺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指的是相对于人类无限的消费欲望,资源总是有限的。用有限的资源去满足无限的欲望,显然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所以我们只能退而求其次,找出让有限资源满足无限欲望的最有效率的方式。我们看到,在这样的理论框架下,生产过剩问题根本就无从提出,更遑论得到解决!   然而实际情况是,真正与稀缺资源对峙的是消费能力而不是消费欲望。尽管欲望可能是无限的,但是能力岂能无限?一个人吃两碗饭觉得饱了,就不会再想吃第三碗,这就是消费能力的有限性。自古流传下来的一些格言,如良田万顷,日食一升;广厦千间,夜眠八尺,说的也是这个道理。   也许有人会说,消费欲望的内容是无限丰富的,人们饱暖之后还会想要点别的什么,人类可以在无限广阔的领域中拓展自己的消费能力。然而美国经济学家贝克尔(Gary S. Becker,1930-)已经注意到这样的常识:消费过程是需要时间的,并不像主流经济学的消费者行为理论中假设的那样可以瞬间完成。(7) 打个比方说,一个人在五星级宾馆总统套房里睡觉的时候,就不可能同时到高尔夫球场挥杆击球。从这个常识出发,只要经过简单的逻辑推理便可得出一个极为重要的结论。首先,一天只有24小时,这对每个人都是绝对平等的,没人能突破这个限制。萨缪尔森、诺德豪斯合著的著名教科书《经济学》,在谈到时间的替代(trade-off)这个问题时,这样说道:以时间的稀缺性这一重要事实为例,人们可用于从事不同活动的时间是有限的。(8) 换句话说,人们用于消费活动的时间也是有限的。那么,再往前走一步,我们就可以得出一个本来显而易见但一直被经济学家忽略的结论:人的消费能力是有限的,这种能力与其他资源一样,都是稀缺的。到了这一步,整个主流经济学的根基便不可避免地摇晃起来了。遗憾的是,至今还没有人跨过这一步。   随着数学方法的引进,经济学理论研究在形式化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学者们越来越不习惯直接从常识出发观察和思考问题。其实仅凭常识我们就足以判断,人的消费能力实际上受到三个方面的约束:其一是生理约束,其二是时间约束,其三是预算(收入)约束。前两种约束可统称为绝对约束,是对消费能力最根本的制约。主流经济学没有区分能力和欲望这两个不同的概念,只考虑预算约束一个因素,从而不能认识到消费能力也具有稀缺性这样一个重要性质,这就使经济生活中的许多现象都得不到合理的解释。值得注意的是,马克思曾经提到过绝对的消费能力,并指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消费品的生产还远远不能满足所有社会成员绝对的消费能力时,就已经难以为继了。他是这样说的:一切真正的危机的最根本的原因,总不外乎群众的贫困和他们的有限的消费,资本主义生产却不顾这种情况而力图发展生产力,好像只有社会的绝对的消费能力才是生产力发展的界限。(9)   消费能力不仅是有限的,而且由于相对于消费能力,技术进步对生产能力的提高更为有效,所以现实经济生活常常表现出生产能力大于消费能力的倾向。当然,我们说生产能力大于消费能力的时候,指的是一种常态,即经济生活的常态应是供过于求而不是供不应求。也就是说,作为常态,生产能力的实现要受到消费能力的制约,而不是相反。主流经济学认为消费要受生产可能性边界约束,完全是搞错了方向。   实际上,主流经济学中的边际效用理论就隐含着消费能力稀缺的前提假设,否则无法解释边际效用何以递减,穷人的边际消费倾向何以比富人大。同样,如果消费能力不是比生产能力更为稀缺,我们就无法解释市场经济中常见的消费者主权(consumer sovereignty)现象,即在自由竞争条件下,是消费者而不是生产者,通过自己的购买行为影响产品和服务的构成,从而在资源配置过程中占据主导和支配的地位。但只要承认消费能力是稀缺的,在理论上就使得由稀缺性构造出来的生产与消费之间的紧张关系涣然冰释,从而无力再撑起整个经济学大厦。也就是说,只要往前跨一小步,只要戳穿一层窗户纸,我们就能看出,原来身为显学的西方主流经济学,其理论基础是自相矛盾的,根本不能自圆其说,充其量不过是只知其一(有用资源的稀缺)不知其二(消费能力的稀缺)的半成品。这也是目前经济学理论上几乎每一个问题都纷争不休、莫衷一是的根本原因。   三、真问题的根源和表现形式   正因为消费能力不但是稀缺的,而且比生产能力更为稀缺,才导致了生产过剩现象。如果我们不能否认消费能力也是一种稀缺资源,那么生产过剩就是忽隐忽现地伴随着大部分文明社会生产过程的真问题。真问题决不会因为被忽视就不存在,但这种被忽视的存在只能通过隐晦的、歪曲的形式顽强地表现出来。于是,生产过剩问题直到现在,很大程度上都是被人类搞出来的一些畸形的制度或习俗无意识地解决的。解决的路径主要有两条,第一条路径就是闲置或减损人的生产能力。在西方的中世纪,表现为社会供养一个庞大的僧侣阶层。在中国相当长的一个历史时期,则表现为使一半人口沦为残废的女性缠足习俗。文革时期大规模的城市青年上山下乡运动也可归入这一类。有趣的是,现代西方国家的一些做法同样脱不了这一窠臼,法国和荷兰政府就曾劝说人们提早退休或申请残废身份,以使多余的劳动者成为纯粹的消费者。(10) 在美国的罗斯福新政中,其中一项重要措施就是让农民减少剩余产量以换取政府补贴,从此以后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的农业补贴就一直欲罢不能。   第二条路径就是放纵或鼓励过度消费。古罗马的贵族们骄奢淫逸,直到亡国。古埃及人狂热地建造金字塔。现代市场经济走的也是这样一条路径。虽然主流经济学没有把《管子》或《蜜蜂的寓言》关于奢侈消费的思想直接纳入自己的理论框架,但市场经济运行的内在逻辑必然要把过剩的生产能力压向有限的消费市场,我们在现实生活中也明显感受到了这一点。自从我国向市场经济转型以来,勤俭节约的声音已难得听到,取而代之的是拉动消费、刺激消费、提前消费的喧嚣。仔细观察一下,其实很多消费就如《管子》所说的彩蛋雕柴一样是毫无必要的,甚至是有害的。然而,提倡过度消费除了无谓地增加环境和资源的压力外,对缓解生产过剩问题并无实质上的助益。因为在现代技术条件下,生产能力的过剩程度早已远远超出主流经济学的解释能力和现实市场经济制度的最大容量。翻开经济史就知道,把美国最终从30年代大萧条中拖出来的,既不是市场的力量,也不是罗斯福新政,而是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1944年,由于要供应自己的军队和盟国的军队,美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几乎翻了一番。奇妙的是,在这期间并没有发生经济学家们津津乐道的大炮挤走黄油效应,而是美国的个人消费普遍增加,失业率从17.2%下降到了1.2%――这是美国有史以来失业率的最低点。(11)换句话说,在现代市场经济制度下,只有战争这种能瞬间破坏巨量物质财富的力量,才能有效地消化过剩的生产能力。用战争来解决问题当然是个悲剧,我们面对的挑战就是怎样用喜剧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四、近现代理论视野中的生产过剩问题   本来生产过剩――即在一定的技术和组织条件下,人的生产能力大于自身消费能力的现象――应该是好事,但在不合理的经济制度下却成了一个挥之不去的难题。这样的难题,单靠社会无意识地应付,是不可能得到妥善解决的。事实上,生产过剩一直是市场经济国家产生贫富分化,进而爆发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傅立叶(1772-1837)一针见血地指出:在文明时代,贫困是由过剩本身产生的。(12)贫困的原因是过剩而不是稀缺,实在是一个天才的发现。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批判地继承空想社会主义优秀成果的基础上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进一步系统地论证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解决不了包括生产过剩在内的种种问题,因而是不可持续的。另一方面,凯恩斯也注意到了一种可富而不富(poverty in the midst of plenty)(13) 的矛盾现象,同样认为传统的自由放任市场经济无法解决生产过剩问题。实际上凯恩斯的可富而不富与傅立叶的提法可谓异曲同工,只不过他们提出的解决方案大相径庭。在凯恩斯提出的政府积极干预经济的理论中,我们可以看到《蜜蜂的寓言》的影子。   不过,尽管有上述大师级的经济学家向生产过剩问题发起过挑战,并且曾经一再让人们以为问题已经得到解决,但显而易见的是,直到现在,这个古老的问题仍在考验我们的智慧。对利润率下降规律的认识也是如此。   在市场经济中,过剩的生产能力作用于有限的消费市场,反映在企业财务上就是利润率不断下降的趋势。这一趋势是如此明显,以至于早在经济学还没有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时候就被许多学者注意到了。亚当斯密就认为,随着资本的积累,利润率会由于资本家之间的竞争加剧而趋于下降。(14)斯密这样说的时候,还有点漫不经心,但李嘉图就显得有些忧心忡忡了。李嘉图说:利润的自然趋势是下降的。(15)按笔者的理解,利润下降的趋势对于市场经济而言,就如衰老对于生命一样,是一种自然规律。这一趋势发展的最后结果,李嘉图没说,但马克思说了:大量分散的小资本被迫走上冒险的道路:投机、信用欺诈、股票欺诈、危机。(16) 在现实经济生活中,我们看到,欺诈早已无所不在,甚至进入到婴儿奶粉的产销领域。以财务稳健为生命线的保险业,在利润率下降趋势的逼迫下,正大张旗鼓地把资金投入风险莫测的股市。(17) 我们似乎正在一步一个脚印地验证马克思说过的话。   需要说明的是,利润率下降趋势并不意味着利润率会直线下降,因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还会有很多偶然的因素顽强地抵抗着利润率下降的自然趋势。二战以后,战争废墟为生产能力的膨胀打开了巨大的空间,各种发明创造导致技术的更新换代也有效地提高了资本生产率,使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经历了一段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于是,有些西方经济学家轻率地断言马克思错了。(18) 然而从常识上看,这种论断的浅薄之处是很明显的:我们怎么能指望每当利润率将要下降的时候都会有一个额外的市场空间或划时代的技术革新恰到好处地前来救驾呢?事实上,直到今天,任何一个有实际经济工作经验的人都有这样的体会:一个人只要投身到市场竞争中,他就不得不每时每刻都与利润率下降趋势进行艰苦的、而且常常是绝望的抗争。这种切身体会,正是那些只在书斋里做研究的学者们所欠缺的。   五、期待经济学中的哥白尼   稀缺还是过剩,这是个问题。由于这个问题在经济学中的基础地位,我们很容易联想到天文学发展史上的地心说与日心说的争论。与地心说类似,主流经济学是建立在一个没有科学依据但又根深蒂固的错觉上的,这个错觉就是:人的消费能力总比生产能力大。其实只要站在常识的立场上重新审视这个问题,我们就会哑然失笑――假如消费能力真的比生产能力大,人类早就灭绝了。显然,在基础问题上搞错了方向,往后理论发展得越复杂、越精致,离现实经济生活就越远。确实到了认真正视问题的时候了。   如果我们盲目迷信实际上回避了真问题的西方主流经济学,在指导现实经济运行的过程中就难免南辕北辙,缘木求鱼。比如,我们的现实经济已经进入到过剩经济阶段,生产过剩引起的失业问题日益严峻,当务之急应该是解决这样的问题:如何顺畅地把已经过剩的产品分配给基本消费需求尚未得到满足的消费者。可是一些主流经济学家思想上仍停留在短缺经济时代,仍然认为提高企业的效率是主要问题。已经生产出来的都没有销路,再提高效率,产品卖给谁?那些发达国家倒是有钱,可是你把价廉物美的东西卖给他们,人家不但不领情,反而要告你倾销。可见生产过剩这种繁荣背后的烦恼是世界性的,WTO也解决不了这个深层次的问题。有些事情,我们囿于一些僵化的理论框框,早已见怪不怪,习焉不察了。假设有一帮外星人到地球考察,他们就会看到这样的景象:穷国不顾本国的贫困人口还温饱不继的现实,紧赶着把各种产品低价输送到富国,而富国却忙着把送上门的便宜挡回去。可以想像,那将出现怎样的友星惊诧!   由于主流经济学的基础性错误,经过这种经济学专业训练的人大多丧失了发现现实经济真问题的能力。在主流经济学家们还沉醉于经济学帝国主义的幻梦中时,其他学科学者的洞察力已经直抵经济问题的核心了。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L. S. Stavrianos,1913-2004)就揭示了一个容易被人视而不见的问题:由于现代技术的发展,世界目前生产的食物多于它的需求。如果将这些食物平均分配,我们将拥有一个人民过于肥胖的世界,但是,这些食物并没有平均分配。(19) 确实,以高科技时代的生产能力而论,至少在满足社会每一个成员的基本生活需求――这种需求如上所述,是有限而不是无限的――的层面上,消费品的生产已经达到充分涌流的程度了。而马克思和恩格斯当年提出的共产主义理想,从最基本的意义上说,不过就是要消除贫困,建立一个让每个人不再有任何对个人生活资料的忧虑,并且第一次能够谈到真正的人的自由,(20) 从而人在一定意义上才最终地脱离了动物界,从动物的生存条件进入真正人的生存条件(21) 的社会。正如斯塔夫里阿诺斯所说,实现这样目标的物质条件早已具备,我们欠缺的只是经济理论和制度上的创新。实际上,让每一个人能够体面地、像人一样地生活,(22) 这本来就是对一个文明社会最起码的要求,决不可能是可望不可及的乌托邦 (23)。只要我们认识到人的消费能力也是稀缺的,而且比生产能力更为稀缺,我们就能看出,我们现在已经被现实生产力推到一个真正以人为本的社会的门槛上了。我们认不出这个门槛,只是因为我们的眼睛被一层错误理论的迷雾遮住了。   这样的迷雾显然只有哥白尼式的新理论才能驱除,然而新理论将出自何处?   六、希望就在我们中间   学术研究离不开问题意识,而问题意识往往植根于对常识常理的敏感。保持这种敏感决非易事,因为我们每天都泡在常识常理的海洋里。但在学术研究中,如果失去了这种敏感,就很容易钻入针尖上能站多少天使之类的牛角尖而不自知。还记得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那个年代吗?可见,在任何时候,只要我们抛弃常识而把一种理论当作不可怀疑的教条,各种有悖常理的怪事就会纷至沓来。面对现实经济问题,如果我们不能从已有的理论中找到现成的答案,那就直接应用常识吧,诚如汪丁丁所言:在一个深不可测的领域里,我深以为然的指导原则是:返回常识。因为只有常识,是最可靠的知识。(24)   目前,贫富分化、失业、环境恶化等问题正越来越严峻地摆在我们面前,理论上有重大缺陷的主流经济学早已不敷应用。这样的形势,对于经济理论工作者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实际上,对主流经济学提出质疑的声音在我国经济学界一直不绝如缕,(25) 而问题在于我们必须建立一个足以取代主流经济学的正确理论。也许只要改变一下观察的视角,我们就会发现:原来我们已经站在亚当斯密、马克思、凯恩斯等经济学巨人的肩膀上了。   这么说决不是狂妄,而是有根据的自信。有一个花絮值得一提:上面引用斯塔夫里阿诺斯的那段话,出自他专门为《全球通史》1999年中文版撰写的序言中,似乎是针对我们汉语读者说的。可能在他看来,他提出的问题,只有中国的学者能够解决?如果真是这样,这位历史学家的确眼光独到。放眼世界,我国的经济理论工作者所具有的优势实在是得天独厚:第一,我们的知识最全面。除了掌握现代西方流行的种种经济学理论外,我们还有坚实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素养,因此我们有可能从这两种很少交集的理论体系的碰撞中获得新的灵感。第二,我们的经历最丰富。我们既完整地经历了计划经济的兴起和崩溃,又亲身体验了市场经济的成功与困惑。所以,在世界各大经济体的学者中,只有我们中国的经济理论工作者,才最有希望在传统的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固有模式之外闯出一条新路。要做到这一点,我们现在首先要做的,就是老生常谈的八个字:破除迷信,解放思想。   注释: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   2,左传文公二年.   3,史记循吏列传第五十九.原文为食禄者不得与下民争利,受大者不得取小。   4,史记循吏列传第五十九.原文为欲令农士工女安所雠其货乎。   5,管子侈靡.   6, 伯纳德曼德维尔.蜜蜂的寓言:私人的恶德,公众的利益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7,Gary S. Becker.A Theory of the Allocation of Time .The Economic Journal,Vol.75,No.299,1965,(9): 493-517.   8, 萨缪尔森,诺德豪斯.经济学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7.   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548.   10, 麦迪森.世界经济千年史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126.   11, 布朗参考书出版集团编.经济史 .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98.   12,傅立叶全集:第6卷 .巴黎版,1845,35.本文转引自恩格斯反杜林论,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11.   13, 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30.   14, 亚当斯密.国富论--国民财富的性质和起因的研究 .武汉:中南大学出版社,2003,72.   15,李嘉图著作和通信集:第一卷 .北京:商务印书馆,1962,101.   1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64页.   17,卢映西.对保险资金入市的思考 .经济学家,2005,(1).   18, 柯武刚,史漫飞.制度经济学:社会秩序与公共政策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16.   19,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前的世界 .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9,3.   2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56.   2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33.   2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65.   23,我们现在要警惕的恰恰是斯蒂格利茨指出的另一个问题:在新古典经济学批判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是意识形态与乌托邦的時候,它本身也具有了意识形态与乌托邦的性质。参见:卢周来.作为意识形态与乌托邦的新古典经济学 .二十一世紀网络版, http://www.cuhk.edu.hk/ics/21c/index2.htm (2004#0;12).   24,汪丁丁.知识产权不是霸权 .财经,2004,(24).   25,左大培.混乱的经济学 .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2.汪丁丁,叶航.理性的追问:关于经济学理性的对话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赵磊.西方主流经济学方法论的危机 .经济学动态,2004,(7).
个人分类: 转载|1345 次阅读|0 个评论
邋遢道人:“按人头发钱”对台湾不一定有效,对中国却是唯一出路 
huangwd99 2008-11-20 10:53
按人头发钱对台湾不一定有效,对中国却是唯一出路    邋遢道人    马英九决定给台湾同胞按人头发 3600 台币刺激消费。贫道觉得可能有效,也可能效果有限。原因是这样。       以前西方国家生产和消费两个环节主要在国内。发生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是低收入阶层的群体数量太大,收入水平太低,超过了支撑迅速膨胀生产能力的极限。于是显示需求不足,引起生产过剩。生产过剩引起出厂价下跌,东西卖不出去造成流动性枯竭。企业情况恶化,裁员、降薪甚至倒闭就出现,低收入阶层更加扩大,收入进一步降低,需求进一步下滑。成为恶性循环。这个道理马克思和列宁早就描述了,只是现在大家不注意了。       为什么不注意了呢?因为大家发现人家西方很长时间都没出经济危机了。为什么没出呢?因为罗斯福在 1933 年领悟了马克思的道理,终于明白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是低收入阶层人数太大,收入太低。这个恶性循环中救助企业老板是没用的,因为给他们再多的钱,只要东西卖不出去,早晚还是枯竭。同时,即使这些钱维持了这些企业不破产,不裁员,但劳工收入并不会增加甚至依旧会降低。劳工收入低本来就是诱发生产过剩的参数,参数不变过剩数量依旧会那么大。因此只能救助穷人。这就是罗斯福新政的基本内容:变相给穷人发钱,提高工资水平,降低贫富差距。罗斯福在位 9 年,这个政策一直到罗斯福去世后还执行很长时间。       罗斯福本来只是为了解决眼前问题,但误打误撞为资本主义打了一针强心剂,这就是由于最低工资制的推行,社会福利的扩大,累进税等措施减小了贫富差距,让美国出现了一个数量庞大的中产阶级。这个中产阶级能够始终维持一个很高的消费能力,于是严重的生产过剩就不再出现了。这样,从 1929 年到 2007 年差不多 80 年,西方就没再出现过类似 29 年的经济危机。 80 年没出,大家就把老马的话忘记了,甚至成为嘲笑对象了。       今年开始,美国又出现经济危机了,大家又忙着去买资本论,以为还能从这里面找到灵丹妙药。贫道认为,老马的论述是正确的,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危机的核心问题,但要活学活用,急用先学,带着问题学才有效,不能比葫芦画瓢地照搬。因为西方国家的情况已经不一样了。       日本在 90 年代经济危机时候,也曾经用发购物卷和减税的方法刺激消费,以为把罗斯福的那一套搬过来就会有效。结果效率很低。为什么呢?因为日本那次经济危机有两点与美国 29 年是不同的。首先,日本不是国内需求不足造成的经济危机,而是广场协议被美国坑了一下:日元快速升值影响出口(不是最大原因,因为当时日本出口依存度只有 8% ,危机期间出口并没有大幅下降),被迫金融转型形成股市、楼市虚增,最后被国际资本洗劫了一下。这是美国这次危机一定程度上的预演。最主要的是,日本当时已经高度中产阶级化了,没有什么低收入群体。这个时候政府给大家发钱,大部分成为储蓄,而没有消费。因此效果不大。日本显然没把马列主义学好学透。       同样事例发生在美国。今年年初,布什政府已经意识到要发生经济危机,于是采取减税 1500 亿美元的大手笔。但这只让第二季度消费抬升了 0.1% 。 1500 亿美元占美国季度 GDP 的 4% ,如果都花出去应该让该季度 GDP 提高 3% (美国居民消费率是 70% )。为什么大家还是把钱存起来了呢?因为美国中产阶级化程度还很高。消费率与收入水平呈反比,穷的人日子难过,有点钱还不赶快应付日常生活?而减税只涉及富人,起码是中产阶级以上的人。政策没惠及穷人,消费自然上不去。况且美国只是消费不足问题,并没体现出严重对应的生产过剩生产都在中国呢。由此可以看出,美国自罗斯福总统去世后,再没一个提的起来的总统了。       台湾的情况与美国差不多。台湾基尼系数更低,虽然也有穷人,但大部分人属于中产阶级或半中产阶级。台湾比美国聪明,是按人头发钱。这样穷人富人都有得钱发,不像美国那样傻。因此,台湾这样做确实会有点效果。但是,消费行为有这样的特点,经常性收入倾向于消费,意外收入倾向于储蓄。把钱发给一群本来就能生活,而且经常结余储蓄的人,突然给他一些钱他会倾向储蓄。当然购物券强制消费,但转换的办法是很多的,比如省下工资。因此,贫道认为效果不会非常明显。况且 800 多亿新台币就是 30 亿美元,只占台湾 GDP 的 1.6% 。看来台湾人虽然学马列比美国、日本强,但也不咋样。       那么是不是罗斯福的学习心得失效了呢?不是,还是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比如对中国就很有效。       中国这次经济危机属于超级生产过剩。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中国早在 90 年代后期已经形成低收入群体迅速膨胀,收入增长缓慢的问题。这主要是因为 95-96 年 5000 多万国有和集体企业工人下岗, 96 年后将近 1 个亿农民因农转非失去耕地,而农民收入增长动力已经枯竭。于是,国内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迅速从 95 年的 26.65% , 96 年的 20.4% ,下降到 98 年的 6.8% 和 99 年的 6.5% 。下降 70% 左右。需求下降 70% 还不是需求不足吗?可中国并没有出现严重生产过剩,因为这个时候中国开始一轮连续 10 年的出口狂潮,贸易顺差连年增加。也就是外需掩盖了内需不足,同时,外需也加重了内需不足(这个道理贫道在以前帖子讲寄生经济规则时分析过)。       这 10 年来,为了满足不断增长的国外需求,中国各种生产能力迅速扩张,冶金、能源、尤其制造业生产能力迅速扩张。与 1996 年相比, 2006 年我国原煤产量增加 70% ,发电量增长 95% ,纱、布分别增长 152% 和 131% ,生铁增长 151% ,钢材增长 242% 。 90 年代中期就滞销的洗衣机、冰箱、空调竟然分别增长 136% 、 207% 和 713% !这些新增生产能力并不主要是满足国内需求,因为同期中国出口依存度从 18% 增长到 37% 。也就是说,我们在本来就生产过剩情况下附加了一个对外经济需要的生产能力扩张。因此贫道说中国处于一种超级生产能力过剩局面。这种局面不发生外需下降还不显示,一旦出现就特别突出。       同时,中国的情况同美国 29 年非常相似,就是低收入群体过大,收入增长长期缓慢,已经形成了一个很大的有饥渴的消费欲望,但没有必要的收入的群体。贫道这样说也是统计年鉴数据就能说明的。这些天贫道经常举这个数字,就是 2006 年中国 20% 最低收入的农民现金消费率达到 134% ,挣 100 元花 134 元。意味着不管挣多少钱,没有 132 元支出是无法生活的,因此借钱也要花。这 134 元就是他们被压抑到最小空间的消费欲望。再向上 20% 农民是挣 100 元花 102.3 元,消费欲望一样是被严重压抑着的。再向上两个 20% 农民群体现金消费率分别是 94% 和 87% 。农村是穷帮穷富帮富,最低收入 40% 的农民借钱对象就是稍高的 40% 农民。这样,有 6 亿农民都处于消费欲望被压抑的状态,综合储蓄率应该接近零。同时,城镇最低 5% 的群体消费率为 104% , 10% 最低收入群体消费率为 96% ,再往上 10% 群体消费率为 86% 。这 20% 的城市居民月支出平均为 341 元。在今天的物价水平下, 341 元也就是勉强生活。       如果按王小鲁把城镇居民灰色和黑色收入计算在内的消费情况计算, 2006 年中国有 81950 万,占人口 63.2% 的居民(包括城市 40% 低收入群体和农村 80% 低收入群体),总计消费 22156 亿元,占总消费的 30% ,月均消费 225 元。而最高水平的 11181 万人人均消费 3 万多元,是那 8 亿多人的 14 倍,占全部消费的 56% 。看到这些数据你就应该意识到:看到的在一般饭店吃饭、在旅游区闲逛、穿稍微像样点衣服、能坐起出租车的、能买起各种流行电器和物品的人,也就是消费目前最一般产品和服务的人,基本不是前面说的那 8 亿多人。而现有生产能力,主要是为其余 4 亿多人准备的。       这样,如果发生生产过剩,指望已经在消费的那 4 亿多人增加消费,估计希望不大。而只要让这 8 亿多人增加任何数量的收入, 95% 以上都会变成消费。让贫道纳闷的是,直到现在很多人,包括研究经济的,管理政府的都不去注意这些统计数字,还一个劲儿的认为中国消费还是有潜力的, 13 亿人嘛,多大个市场呀。贫道随便算算就知道有 8 亿人基本不在这个市场上。也不直到统计局每年用那么多人花那么多钱有什么用!每年十几万户的抽样调查费劲大了。       中国的情况是一个超级过剩的生产能力,匹配一个超级低迷的消费群体,大概是史无前例地危险。把药开对了,药下到位了还不知道效果咋样。要是药方开错了,麻烦就大了!贫道一直坚持认为目前政府政策错配,就是这个意思。       有些网友对中国发生经济危机最终能坏到什么地步没有估计,多数人都认为不会坏到哪里。贫道也不吓唬谁,只举一些贫富分化严重的国家遇见经济危机后的情况。世纪之交拉美发生金额危机和经济危机,阿根廷 GDP 从 1998 年的 2981 亿美元下降到 1020 亿美元,下降 65.8% ,几乎是 4 年前的三分之一, 4 年年均负增长 9% 。巴西从 1997 年的 8204 亿美元下降到 2002 年的 4608 亿美元,下降 43.8% ,几乎下降一倍, 5 年年均负增长 8% 。 1997 年东南亚金融危机几个新兴市场国家经济下降幅度都是 30-40% 之间, 3 年均负增长 7% 。情况是,基尼系数高的国家,经济危机时间长,衰退深。基尼系数低一点的国家,危机时间短,衰退深度浅。中国目前基尼系数大约为 0.48 ,远高于东南亚危机时这些国家 0.35 左右的水平,但确实低于拉美新兴市场国家 0.53-0.6 的水平。因此,贫道看不出有什么可乐观的地方。为什么日本 90 年代经济危机虽然持续时间长,但顶多是零增长呢?因为日本这个时期的基尼系数只有 0.25 !       因此,贫道觉得正确的解救中国经济的措施是:首先,在 2009 年直接给 80% 的低收入农民和城镇低收入群体,总计 8 亿人人均发 1200 元消费券。这 9600 亿元会立刻形成消费。这不仅会给现有开工不足企业带来市场机会,而且直接拉动 GDP 增长 3.8% ,比那 4 亿拉动 2 个百分点力量大得多。其次,取消或降低出口退税。同时,一方面提高最低工资标准,一方面适当给企业按递减方式减税,让企业逐渐适应比较高的工资。开始是提高多少最低工资,减免多少税,然后减税额递减。由于工资提高的是最低收入群体,因此这部分减税会直接形成消费需求。第一年减税 1 万亿,此后略少,花 3 个亿连续试行 5 年,等于每年直接拉动 GDP 增长 4% 。由于这些增加的消费使企业销售好转,低收入群体收入稳定提高,就可能依然用这 4 万亿使经济恢复。当然,这样必须停止追加的铁路和高速路这些没用的投资。说它们没用,是因为如果经济不恢复,这些投资只能形成新的过剩。如果经济恢复了,有的是机会解决这些问题。       为什么其他国家和地区发钱都是平均发,我们要专门发给低收入群体呢?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用最少的钱解决最大的问题。他们没这样发,大概是两个原因。一个是政府有点过于替富人考虑。另一个,也是最主要的是,他们是西方民主体制,这样的事情要通过国会。一到国会,富人占优势,专门给穷人发钱会通不过。如果美国在今年年初直接用 3000 亿美元帮次级信用者把房子买下来,次贷危机就从根子上斩断了。但这样的议案在国会上一定会被说成鼓励懒汉,造成投机。我们不用考虑这些,共产党政权本来就是为工农大众服务的,现在工农大众有难发点钱,谁也说不上什么。真的像吴敬琏、厉以宁、张维迎、皇浦平等喊叫几句,不搭理他们他们也没招。       为什么建议取消出口退税?这不是使出口更加困难了么?贫道是这样看的:经济危机最大危险不是 GDP 下降,而是如果不能解决人数巨大的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持续下滑,会造成社会动荡甚至政治动荡。最后国家分裂都不是没可能的。印尼不是吗?墨西哥、阿根廷、印尼、泰国就出现社会、政治不断动荡局面。减少出口退税,国家支持企业转入生产内需产品,虽然可能开始会成为 GDP 降低因素,但是,两害相权取其轻。 GDP 再低,只要低收入群体过好了,不闹事,怎么都好办。社会稳定,往前的路子都好走。如果出现阿根廷、墨西哥、泰国甚至印尼情况,恐怕能出口的就是动乱了。现在图那个世界加工厂的虚名,到时候会像阿根廷、印尼一样被他们讥笑为失败国家的。       这样做真正的好处是:由于中国人均工资提高,取消出口退税不再追求出口导向,使中国彻底摆脱作为西方,尤其美国这些寄生物的寄主地位。自己不与别人竞争,一点不违反加入世贸组织的承诺。最终会平缓回到一个正常国家地位。居民消费能力,国民收入中居民消费率提高,最后真想当个寄生物,也不是没有可能。       一箭双雕,不知道有人听没有。贫道倒是没寄多大希望。最大可能是台湾按人头发钱没发出个效果,于是我们的专家就说,你看,幸亏没听邋遢道人的昏话。但是贫道为什么不断研究并正儿八经地提建议呢?是因为让更多人事后想想,哎其实本来还是有出路的。别像当年苏联,栽跟头了还抱怨没人事先提个醒。       这不太丢咱中国人了不是?       ^_^   乌有之乡http://www.wyzxsx.com 博主评论:向政府强烈支持推荐本方案。 唯一一点修改建议:给富人同样发钱,不过增加储蓄或投资,但是可减少发放过程中的问题和成本。可简单绕过很多中间环节,加快发放速度和效率:简要操作过程如下: 给每个有身份证的办理银行帐户,加密,个人凭身份证更改密码,政府通过银行直接发钱。 另:罗斯福采取的措施并不是碰巧,有凯恩斯理论指导,西方此后一直采用类似方法。凯恩斯有一个钱卖矿底假设,通过无效劳动给穷人发钱。
个人分类: 转载|1467 次阅读|7 个评论
如何使用4万亿投入:扩大内需应增加普通劳动者收入
huangwd99 2008-11-11 01:45
如何使用4万亿投入:扩大内需应增加普通劳动者收入 黄卫东 http://hwd.caogen.com/ 摘要: 我国外汇年增加5千亿美元,实质是国内生产能力比消费能力大近4万亿,现在美国发生金融危机,西方国家老百姓无美元消费中国商品了。中国的企业就要倒闭,工人就要失业。只有给老百姓增加4万亿收入购买这些过剩产能生产的商品才能解决。 这个方案对资本家有利,与此前产品出口一样,卖掉商品获得 4万亿人民币,避免了因国外金融危机导致产品积压而倒闭。对国家有利,不用出口退税,增加了税收。对普通劳动者有利,多获得了价值4万亿商品。唯一不利的是美国人,我们不再拿财富换美元白条了。 政府唯一需要做的是转变观念,应以民生(老百姓收入)为第一政绩。 我国外汇储备 2万亿美元,一部分是企业出口产品到国外得到美元,由中国银行用人民币换取,另一部分是国外资本家直接拿美元到中国银行换人民币,因此,国家是凭空增发14-16万亿人民币给资本家,国内没有任何对应的物质财富。如果我们换一种思路,不是生产和出口这些产品换美元,而是将产品留在国内,通过提高普通工人工资将增发的人民币发给普通劳动者,使他们有钱消费自己生产的产品,岂不是更好?国内的消费市场和物质财富也远比现在大得多,我们的经济发展也不会受国外市场影响。 现在外销市场萎缩,外销产品积压,造成企业倒闭。我们应按上述思路,大幅度提高最低工资,从而大幅度提高普通老百姓收入,同时建立福利保障系统,解除人们的后顾之忧,从而扩大内需,实现在国内消费原先用于出口换美元的商品。 我国2007年外汇增加超过4600亿美元,2008年到9月外汇增加又超过4000亿美元,相当于国家外汇储备年增加量接近4万亿人民币,这实质上是拿 物质财富换了相当于近4万亿人民币的美元白条放在手里,同时国内凭空增发人民币约4万亿。因此,我们建议一年里增加普通劳动者4万亿收入(通过劳动者工资),让国内老百姓拿着新增4万亿收入去消费这些物质财富,而不是用这些物质财富换无法使用的美元白条(由于国内没有购买力,不能使用美元购买产品)。这相当于新增接近4万亿元人民币的市场容量,将彻底解决国 内产品大量积压问题。 建议的具体实施措施应包括: 1 首先在城市大幅度提高低保标准,全国定在500元/月以上;全国总人数2400万,需要支出120亿/月,年支出1440亿。 2 建议一年里分三次,每次增加最低工资20%以上,使一年后最低工资增加70%以上,全国工资收入等约为10万亿,其中低收入者假设占60%,则增加量不超过2.656万亿。 3 扩大教育和医疗保障范围和质量,一年支出增加不会超过10000亿,只有建设这些保障措施,解决老百姓的后顾之忧,才能使新增收入用于消费。 4 建设平价房屋供应普通劳动者,杜绝少数人暴利,使普通劳动者能够消费得起房屋,使房地产业真正实现良性循环。从而使民工能够在城市定居,将农民转移到城市 中。我们的城市房屋建造能力在每年6亿平方米,可每年安置4000万人,估计10年就可以解决农民转移到城市问题。由于城市居住密集,将减少住宅用地 10%以上,从而使粮食生产更加有保障,同时减少交通、农村儿童教育等多方面问题。这方面,国家无需投入,只需学习新加坡,制定防止炒作房地产的政策。 5 提高农村低保标准。 农村低保人数约3400万,年人均增加支出6000元,相当于年总共增加2000亿元。 增发以上总计不超过4万亿人民币(来自全国资本家的利润),实质是替代了出口商品换取美元,使这些商品销售给国内人民,最终这些人民币都同样到了资本家手里,但是物质财富留在了国内。实施前后唯一区别是:国家银行在不实施此方案时增加的外汇储备,变成了实施后实物财富留在了国内老百姓手里,而资本家和国家所得保持不变。国家通过银行增发人民币,通过银行贷款等形式,供应市场,解决货币短缺问题。 这个建议利用现有系统,包括社保,最低工资制度。政府需要转变指导思想,从招商引资支持资本家角度转到支持老百姓。如果政府考核唯一标准是老百姓最低收 入,共产党政府官员会做好此事。只要提高了老百姓收入,就增加了消费市场,资本家会千方百计投资赚钱,无需政府支持。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形容资本家追逐利润的贪婪时描 述到:一有适当的利润,资本就会非常胆壮起来。只要有10%的利润,它就会到处被人使用;有20%,就会活泼起来;有50%,就会引起积极的冒险;有100%,就会使人不顾一切法律;有300%,就会使人不怕犯罪,甚至不怕绞首的危险。我们现在唯一欠缺的是政府官员和老百姓的思想认识。 最近国务院决定投资4万亿进行基础建设增加内需,应对房地产泡沫带来的钢铁、水泥等行业产能过剩。基础建设也是增加生产能力,虽然在建设阶段增加了就业和工资,但是,在建成后,其对生产能力的贡献要大大超过其对收入和消费方面的贡献,在目前国内产能大于国内市场容量情况下,必然导致这些投资难以回收而产生更多银行坏帐,同时这些投入变成收入只占小部分,还有很多沉淀在高收入手里,必然不能 解决国家消费品产能过剩每年近4万亿元人民币问题。因此,在4万亿基础建设投资方案下,虽然能够解决钢铁水泥等行业产能过剩问题,但是,消费品产能要么倒闭,要么出口增加美元储备。我们不能在已经积累了2万亿美元外汇储备基础上,继续拿物质财富换美元白条。随着美元发行数量不断增多,美元在不断贬值,美元指数从2001年7月6日的121.02到2008年3月7日的72.462,7年不到美元贬值了40%,( http://bjyouth.ynet.com/article.jsp?oid=29732255pageno=1 )我们在国外使用外汇投资,也是巨额亏损。继续增加外汇储备是十分错误的政策。我们更应该做的是逐步减少现有外汇储备。
个人分类: 经济|2897 次阅读|14 个评论
转载:放下屠刀,让“中国工人”分享“中国制造”的劳动成果
huangwd99 2008-11-4 17:06
http://sanbaimen.blog.hexun.com/7816067_d.html 前言: 中国广大的农民工,以全世界最低廉的劳动力成本、最恶劣的劳动条件、几乎一无所有的福利,使中国制造走向全球。但多数民众没有分享中国制造给自己带来了好处,消费受到压制,经济发展长期依赖出口和投资拉动。经过十几年的累积,在内贫富悬殊、社会矛盾突出;于外,贸易失衡,累积外汇储备造成流动性过剩。垄断媒体和话语权的中国的政治精英、商业精英、知识精英,提出各式各样的理论、措施,解决中国的贸易失衡、社会问题,但都毫无例外地将提高并保护最低工时工资,让中国工人,特别是其主体农民工分享中国制造的劳动成果的方案排除在外 放下屠刀,请精英们三思 七大工业国(G7)财长会议9日至11日在德国召开,七国的财政部长和央行行长们就放松人民币汇率的问题再次向中国施加压力,要求加快人民币升值的步伐。会上,中国财长和央行行长如何表态,我们不知道。但央行行长周小川会后向记者表示,人民币当前的升值步伐是适当的,进一步的汇率弹性调整将基于我们自己的计划以及中国经济的承受力。市场预测,人民币今年可能再升值6%。 人民币升值,意为提高中国出口商品的价格,降低外国进口商品价格,从而减低出口增幅,增加进口,减少中国对外贸易顺差。人民币升值,能达到这个目的吗? 回答是不能。因为中国以庞大的人口、低廉的劳动力价格,使中国成为了世界加工车间己是客观存在的现实。除非西方人愿意重新走入工厂,并降低薪酬,否则,纵使人民币再升值,欧美国家也必须依赖廉价耐劳的中国工人。中国制造的品牌、技术、原料、原件多来自发达国家,两头在外,利益在外,中国制造,仅仅赚取加工车间环节的些少血汗钱。 去年,人民币升值4.7%,中国外贸顺差再创新高,就是人民币升值不能改善贸易平衡的活生生例子。如果没有能真正为劳动者提供法律保护的法律,工厂主可通过提高劳动定额、降低工时工资的办法,将人民币升值的压力转嫁给工人。 中国的贸易失衡,根子不在汇率。问题的关键是,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过程中,由中国廉价劳动力创造的中国制造产品所创造的利润,在中国只能由极少数人享用,劳动者有限的收入无法消费中国制造的产品。从而造成内需不足,只能以出口和投资带动经济增长,这才是中国贸易失衡的根本原因。 社会公平和社会正义,是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有特色的初级社会主义,巩固执政地位和权力寻租取替社会公平和社会正义,初级社会主义被异化的结果,是权贵资本主义的产生,同时带来了血腥。 既然缓解贸易失衡的途径是增加出口商品的价格,增加对进口商品的需求。人民币升值是一个不一定行得通的办法,提高并保护中国工人的小时工资则有立竿见影的功效。 要提高并保护中国工人的小时工资,措施是提高中国工人(主体仍是农民工)的最低保障工资、限定加班工作时间,保证更多人就业,让中国工人分享中国制造的劳动成果。 劳动者的工资总额占GDP的比重,是衡量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公平与否的重要指标,政府的功能之一,就是确保社会收入公平分配,否则就是制度经济学中的政府失效。 中国GDP连续多年保持惊人增速,但工资总额占GDP的比重却在不断地下降。经济增长了,百姓,特别是中国制造的主体农民工,却没有切实感受到工资与GDP一样地增长。今天,劳动者工资总额占GDP的比重仅20-22%,为全球最低!不仅仅低于发达国家的50%至60%的水平,也远远低于发展中国家40%至50%的水平。 提高和保护中国工人的小时工资,让中国工人,特别是其主体农民工分享中国制造的劳动成果,早已被中国的政治精英、商业精英、知识精英们排除在解决中国经济和社会问题的选项之外。正是独占中国工人在中国制造的劳动成果,中国的政治精英、商业精英、知识精英们,在全球化的过程中,积累了巨额的财富。难道要他们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1、提高和保护最低工时工资,让中国工人分享中国制造的劳动成果,既与货币升值一样,有提高出口商品价格,平衡贸易冲突的作用,还是扩大内需的有效途径。十年的经验教训证明,扩大内需必须扩大消费面,沒有扩大消费面的扩大内需,让更多人分享经济增长的成果,必是一轮新的贫富悬殊、社会不公的扩展,最终将加烈社会两极的对抗,引起社会的动荡。此为中国的政治精英、商业精英、知识精英们应三思之一。 2、面对日益扩大的贸易不平衡,贸易逆差国的压力会越来越大。不通过提高出口商品工资含量的办法提高出口商品价格,就只有货币不断升值提高出口商品价格一条路。汇率不是今天的问题,是长期以来中国外汇金融体系与市场对着干而累积的结果,由于汇率调整远远落后于人民币的市场估值,海关与外管局根据相关数据估计,己有数以千亿美元计的国际游资,以虚假出口、独资企业投资和私汇的办法流入国内市场,更多的对冲基金随时准备冲击人民币。尽管2月1日起,各银行严格限额外汇兑换,己到风声鹤唳的地步。但资金逐利、权力寻租,严格的外汇管制能否堵住国际游资的渗透和冲击?市场的力量必将大于行政管制,金融风暴随时有暴发的可能。此为中国的政治精英、商业精英、知识精英们应三思之二。 3、虽然社会分配是各种利益集团的搏奕,赢者通吃不一定有最好的结果。道理虽然简单,经验教训比比皆是,但对被利益冲昏头脑的精英们,也要列为应三思之一。
个人分类: 转载|1022 次阅读|2 个评论
黄卫东:一分钟读懂我国经济增长中的问题
huangwd99 2008-10-3 09:43
一分钟读懂我国经济增长中的问题 http://www.sciencenet.cn/blog/huangwd99.htm 首先看经济是如何增长的: 所谓经济增长是生产的产品和服务增加了,从而国民产值增加,但是同时消费也必须要同步增长,以保持生产和消费平衡,否则产品必然积压。过多产品积压必然导致工厂停产倒闭,工人失业,生产下降,使经济不能实现增长。 我国经济增长中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生产能力明显增长,但是国内消费增长速度远远低于生产增长速度,为保持生产和消费平衡,国家采取政策推进出口,如出口退税,使近年来,出口产值接近国内产值一半,带来外汇储备大幅度增加,目前已增长到近2万亿美元。继续增加出口,就是拿我们的财富换美元白条。白条不使用,实际价值等同于废纸。今年美国遭遇金融危机,消费萎缩,导致我国出口到美国减少;同时在国外压力下,人民币汇率升高,导致我国出口产品竞争力下降;石油大幅度涨价,增加了运费,也使我国出口产品竞争力下降。这些都使我国的出口市场萎缩,导致国内工厂停产,工人失业,使国内消费市场进一步萎缩,带来更大的危机。另一方面,国内搞楼市股市泡沫,吸走了老百姓的大量资金,使消费进一步萎缩。此外,将医疗、教育和住房等刚性消费推向市场,提高了消费价格,导致老百姓手里的货币减少,使有效需求降低。 解决途径: 必须增加内需取代外销市场。首先建立覆盖所有人的福利制度;其次,增加老百姓收入,对农民,美国采取补贴,日本采取高粮价,对工人,包括民工,必须逐步提高工资,提高幅度应大于经济增长速率,弥补多年来的亏空。同时制定政策堵住股市和楼市泡沫。降低房价,使住房消费落到实处。西方发展历史证明,必须由政府通过法律手段推进增加普通劳动者收入。此外,国家增加基础建设投资,可以减少失业,增加消费。这是有利于劳动者、资本家和政府的对策。 后注: 国家经济发展的一条基本原则:生产和消费必须保持平衡。多年来,我国就是一个生产能力过剩的经济,不断通过出口财富换回美元白条,由于无法兑现,实质换回的是废纸,国内普通劳动者低收入带来的低消费严重阻碍了我国的生产发展。主流经济学家总是以经济过热为理由,紧缩银根,使中小企业倒闭,降低生产能力,适应低下的消费能力,不知道提高普通老百姓收入,从而提高消费能力,适应增长的生产能力。提高富人收入,是增加投资和生产能力,会使问题更严重。 西方发展经济学主要论述如何发展生产,不提和少提同样关键的消费能力培养包括分配问题。而在当今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中,最不市场化,最受政府控制的是分配,是劳动者收入。西方国家政府制定福利制度,制定最低工资制度。这是因为马克思指出的,是资本主义社会早期历史周期性经济危机所证明了的,分配市场化必然导致经济危机。自罗斯福采用凯恩斯对策以来,才通过政府介入彻底摆脱了这个问题。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早期同样受困生产过剩 和低工资 ,每 8 - 10 年就发生一次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 大量资本家破产自杀, 工人失业,经济滑坡,经济发展速度受消费增长的限制,发展缓慢。自工业革命以来,资本主义社会 经过近 一 百 多 年发展,到18 2 0 年, 发展速度明显低于中国(附录2),同期 中国 从清初发展到 占世界GDP32%, 大于 所有西方国家 ,包括欧洲和美俄日 之和。 参见张文木:人生沉思录之八(七〇一七三〇 http://www.wyzxsx.com/Article/Class18/200809/45786.html ) 给工人提高工资,会使产品成本升高,通常工人工资提高10%,成本提高不超过4%(工资占gdp仅40%),而且同行业共同提高,使价格共同提高,而工资提高10%,则消费能力提高10%,产品销售量必然提高,只会使更多企业有更多销售量和更多盈利。 成本提高,会减少出口,但我国现在出口过多,积聚过多外汇,需要减少出口. 我国外汇储备2万亿美元,实质是凭空增发14-16万亿人民币给资本家(一部分是企业出口产品到国外得到美元,给中国银行换取人民币,另一部分是国外资本家直接拿美元给中国银行换人民币),国内没有任何对应的物质财富。如果我们不是生产和出口这些产品换美元,从而将产品留在国内,同时减少了美元储备,而是通过提高普通工人工资将增发的人民币发给普通劳动者,使他们有钱消费自己生产的产品,岂不是更好?我们的经济发展也不会受国外市场影响。由于国内老百姓收入低,使用这些外汇购买商品,在国内没有市场,购买生产线,一样无法将生产出来的商品销售出去,从而导致倒闭。这使我们的外汇无法使用。 美元在2001到2008年期间,贬值超过40%,我们储存2万亿美元不用,每年至少损失1千亿美元以上。
个人分类: 经济|2235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 数学:外星人怎样帮助中国人现代化
huangwd99 2008-9-25 10:58
外星人怎样帮助中国人现代化 http://www.xici.net/b180507/d13740525.htm -------------------------------------------------------------------------------- 作者: 数学 经济学作为一门科学,总应当要提出一些想象的抽象模型来供人们思考。正如牛顿力学要研究一个光滑斜面上的纯粹木块的下滑过程一样。如果牛顿力学一开始就研究一只猫在跳跃过程中的各种力学现象,恐怕到现在人们对力学的认识还停止在支离破碎的定性认识上。 本贴子就贴一个我已经想了很久但现在也无确定结论的抽象的,很脱离实际的课题,目的是想得出某个经济学的结论。我在这里向诸位网友请教,看你们有什么好办法。 我的想象的模型是这样,假设我是一个来自外太空的外星人,我已经拥有无限的科技能力和生产能力,比地球上的所有人的科技能力和生产能力大几亿倍不止,可以认为是无限大。 我作为外星人的代表来到中国,想同中国建立友好关系。我并不打算施加任何强权和干涉中国内政的事情,而且,我们外星人历史上和中国也没有任何过节。 现在说我的课题:我怎样通过援助的办法来提高中国人民的生产力?提高中国人民的科研能力?我怎样通过援助来使中国人民建立起一个现代化的生产系统?这个现代化的生产系统中的每一个细节他们都能够自己设计制造?以至于在我离开之后他们仍然能够靠着自己的现代化生产系统过着幸福的生活? 我觉得这个课题是很难的。 一个办法就是大量的物质援助。既然我有无限的生产能力,中国人民要什么就给什么,如果他们要鸡蛋,我就在天外生产他们肯定吃不完的鸡蛋空降到地面上送给他们。如果他们要名牌服装,要汽车,要家电,随便他们要什么,我都能够在一瞬间生产出来运送给他们。甚至如果他们要住房,我也可以很快在地球上建造起来送给他们。 但是我觉得这个办法不仅不能够帮助中国人民提高生产力,反而会把他们原有的生产系统彻底破坏了。还要生产什么?凡是想要的东西外星人都提供了。我甚至摧毁了他们的管理。比如说每个人都要十辆汽车,我立即给了他们,但是交通管理是他们的事情。那么,道路拥挤,就需要警察维持秩序。可是政府能够雇到警察么?原来政府能够雇到警察是因为警察要谋生,要挣钱。现在什么东西外星人都给,我凭什么还要去当警察上班? 还有一种办法就是提供货币支持。本来我们外星人早已经不用货币了的。但是为了探索解决我上面提到的课题,针对地球上的中国人我们专门印制了大量的外星币,这是因为中国现在正处于市场经济,因此需要钱这种东西。 一种办法是我将大量的外星币援助给中国政府,中国政府要多少我就给多少。而且中国政府当然也可以用我给的外星币向我购买任何数量的产品。 问题在于,这也可以帮助不了中国人民的生产力提高,这很可能跟中国怎样用我的外星币有关系。如果说是用外星币购买了大量的课桌课本学校的校舍办起了好的学校呢?那么生产课桌课本校舍的厂家就要倒闭了。 想来想去,我总算是想到了两种很可能可行的办法,在这里向诸位的网友介绍,看有什么毛病。 第一种办法是,我作为外星人采买商,来到中国大肆采购,当然付的是我大量印制的外星币。这些外星币肯定是管用的,是因为如果中国人拿着外星币向我购买任何东西,我都会卖给他,但是我控制的价格,比中国国内的行情价格要高。这么一来就达到了这种效果,一方面我的钱是真的,因为中国人任何时候要拿着钱向我购买东西,我一定会给他们东西,钱能够换到东西,当然是真的。而另一方面从外星人手里购买东西是不划算的,因为本国人生产的东西更便宜。 那么,我从中国采购了大量的大米,小麦,轻工业品,汽车,家电,我用来干什么呢?我什么也不干,把它们统统当垃圾扔掉。因为我已经拥有无限的生产能力,我要这些个东西干什么?我无非是想通过这种采购来提高中国人民的生产力嘛。但这件事情对中国人民保密,对他们宣传还是说都用上了的。 这样一来我和中国人之间的贸易就产生了绝对的逆差,或者说中国人的顺差。这样,因为我的外星币确实随时都能够买到东西,因此就被中国人用作储藏手段,当作外汇储备大量存起来。 第二种办法和第一种办法是挂勾的,就是建立了外星币的信用之后,我作为投资者来到中国,到处开饭店开工厂,当然,我是坚持用外星币购买中国人自己生产的产品来这么干的。这么一来我就用外星币获得了某种权力,比如可以要求工人一天之内只能上两次厕所什么的。因此我组织生产产品卖到市场。如果中国市场不买我的东西怎么办,好办,用第一种办法出口到外星去,也就是说作为购买者我把那些我投资生产的产品都买下了运到外层空间销毁掉。 因此,通过有无限信用的外星币,我能够保持中国市场的永远繁荣,市场行情永远是好的,生产者们兴高采烈地从我这里接到大批订单,成天生产了又生产,最终的目的是获得了大量的外星币储藏起来。生产力也是确实能够得到不断发展的。 但这里也有一个小问题就是,我无法从中抽身出来了,或者说,一旦我外星人离开了地球,外星币不管用了,我也不继续购买中国人生产出来的大量产品了。那么中国人的生产系统虽然具有能够生产出足以使自己吃好穿好生活好的能力,却因为产品卖不出去了而把自己给憋屈死了。这将造成严重的经济危机使中国人的经济系统崩溃。 但是我又想到了一种抽身出来的办法,那就是和中国政府秘密商定一个欺骗手段,给社会制造一个假象,外星人还没有走的假象。首先在一个秘密的大山洞里教会中国政府制造外星币的技术,然后政府聘请十个特型演员来扮演外星人,在国内继续到处采购到处办外资企业,而采购来的东西,当然是政府在一处地方极为秘密地销毁掉。 这样一来,市场仍然就保持了繁荣,生产力也能够永远发展。中国人不需要外星人的帮助也能够存在和生存且发展。 这其实就是我的通便器理论,即政府购买大量的产品销毁掉的理论。 但是我对于这个理论也是不大满意的,就是一定要生产出来许多好好的,还能够使用的财富,将其销毁掉,才能够维持住这个市场的繁荣和运行。不这样大家都活不成。这是很奇怪的事情。 其实,也正是因为我想到了这个课题,才隐隐觉得也许demmos先生的按人发钱的理论是正确的。 诸位网友们:你们对于外星人怎样帮助中国现代化有好的办法吗? 博主评:本文发表于2003年,深刻揭露我国经济发展中消费不足带来的问题,对文章中提出的解决方案:政府购买大量的产品销毁掉。至少应该将产品发给大家使用才更好吧,然而,难以操作,也不知道是否适合大家需要。现实的应该是学习西方国家,给劳动者提高收入,从而劳动者自己生产,自己享用。而不是生产出来,出口换美元白条,美国人不拿美元白条换我们的产品,我们的经济就萎缩。
个人分类: 转载|1220 次阅读|0 个评论
黄卫东 当前我国经济实力分析:生产和消费必须平衡
huangwd99 2008-9-20 09:21
当前我国经济实力分析与应对策略 http://www.sciencenet.cn/blog/huangwd99.htm 当前我国经济遭遇前所未有的困难,集中表现再内需不足,如何应对,需要我们正确认识我们的实力。我们首先从人的需求角度来分析我们的生产能力,从而评价我们的经济实力。 按照马斯洛(Maslow)需求理论,人的需求分必要需求和非必要需求。必要需求包括安全需求和生理需求。非必要需求包括自我实现、自尊和情感需求。常说人的需求是无限的,主要指需求种类是无限的,这是由人的好奇心决定的,例如人对品尝美味食品的种类是无限的。但是,人对每一种物质的需求量是有限的。 就生命意义来说,必要需求是没得商量的,是人的本能需求;非必要需求属于人的生活质量问题,与个人的价值判断有关。必要需求中安全需求主要由国家设立的军队和警察来保障的。这里主要讨论我们国家在满足生理需求方面的能力,主要包括衣食住行方面的能力。 衣:我们国家是全世界最大的成衣出口国,也是制衣原料化纤和棉花的最大生产国,生产能力远远大于国内自身的需求。 食:我国粮食基本满足自己的需求,生产食油和饲料的原料大豆需要部分进口,主要原因是国家放弃控制,被美国通过自由竞争除去的。肉类产量达到年人均60公斤,超过日本,达到一些发达国家水平。 住:人均住房面积达到24平方米,超过日本人均住房15平方米,达到发达国家水平 行:与发达国家有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人均公路铁路里程、人均车辆等方面,但是,目前水平处于发展中国家前列。虽然还需要发展,但是,不是当前我国经济问题的主要方面。 更为重要的是我们生产财富的能力, 2007年全年增加外汇储备4619亿美元 ( http://finance.sina.com.cn/china/hgjj/20080111/18224396311.shtml ), 这表明我们在这一年里,除满足自己的需求外,我们还为国外生产了4619亿美元的货物,奉送给国外,手里增加了4619亿美元白条。相当于人民币34642亿元,占GDP 246619亿元约14%,超过了给全国人民发的工资总额(近年来一般占11-12%),全国每人约贡献2500元,我国经济并没有发生大的问题。说明实际生产能力比国内消费至少大14%以上。 我国目前农村中青年大部分进城打工,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员,占劳动力比例实际很低。不仅生产了基本满足我们需要的食品,肉类生产能力达到了使人均消费水平达到发达国家水平了。这与六十年前,大部分劳动力从事农业生产,才能满足吃饭基本需要,有了极大进步。 这一切都说明了我国的经济实力有了很大提高,不再是以前经济上自身生产能力不足导致的问题。另一方面,我们的生产能力没有发挥出来,生产线开工率低,主要原因是消费不足,国外发达国家普通工业消费品市场已被我们大部占领,国内市场需求始终增长缓慢。经济持续发展必须依靠内需,提高内需就是提高普通劳动者收入,包括增加工资,完善社会保障系统,使我们的普通劳动者有能力消费自己生产的产品。同时我们的生产也应同时逐步转向内需为主的结构上来,调整产业结构和政策是下一步急需解决的问题。 参考 黄卫东 解决当前我国经济问题的根本措施是提高普通劳动者收入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7282 黄卫东 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方案(缩略版)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8918
个人分类: 经济|1295 次阅读|1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6 21:0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