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科学网 标签 中毒 相关日志

tag 标签: 中毒

相关日志

连花蜜都带毒的夹竹桃,凭什么能在南方城市“烂大街”?
beckzl 2020-1-18 13:40
​ 2013年,泉州市东湖动物园传来噩耗,当年还有“百度神兽”遗风的羊驼被游客喂死了,死的是3只羊驼中最小的一只,气得一些市民对着未知的凶手空喊“草泥马”。 非当事驼 经兽医检测,导致小羊驼口吐白沫死亡的应该是围栏旁的夹竹桃,可能是游客不知道它的毒性,又不遵守规定随意投喂导致的。几天之后,还有一只小熊猫也同样因为进食夹竹桃死亡。 如果你读完了这则短新闻还心存疑虑,要么是你压根不知道夹竹桃这种植物,或者不知道夹竹桃有毒,要么就是想不明白为什么这么毒的植物会随处可见。 夹竹桃有多毒?如果单论有效毒性物质的毒性,夹竹桃可能排不上号,但是因为夹竹桃全身上下都有毒又被广泛作为行道树种植,称它为生活中最致命的植物其实并不为过。 夹竹桃苷(也称欧夹竹桃苷)是夹竹桃最主要的有毒成分,它是一种强心苷类物质,主要作用于消化系统和心血管系统,摄入过量会导致呕吐,心脏收缩变强变慢,心传导阻滞最终停止跳动。 这种物质主要存在于夹竹桃的汁液中,所以夹竹桃的根、茎、叶,甚至花和燃烧后的产物都具有毒性,可以说是防不胜防,而且关于夹竹桃致死的离奇案件不管在中国还是欧美都流传甚广。 梵高笔下的夹竹桃,绘于1888年 上个世纪中叶,美国和澳大利亚都流传过一个故事:童子军野外露宿,就近砍下了一些夹竹桃树枝生火串着棉花糖/热狗/肉烧烤,第二天他们全部都死了。 经过考证,这个童子军故事没有提供任何可查的地点和事件,很可能是一个都市传说,不过野外夹竹桃致死的传说的确由来已久。一本1853年出版的书里提到:1809年,法国军队在西班牙马德里附近作战,一些士兵发动了对平民的掠夺,抢来了一切物品和粮食。一名士兵有了一个致命的想法,他把西班牙常见的夹竹桃树枝削尖串着肉烧烤,12名吃了烧烤的士兵有7人死亡,5人病危。 这些传说都有“军队”“夹竹桃”“烧烤”“死亡”这样的关键词,可见人们对夹竹桃的恐惧。不过有毒理学研究按照传说的描述进行实验,夹竹桃树枝串起的食物所含毒素远低于人体的承受极限,理论上并不会引起死亡,也有燃烧夹竹桃产生的有毒烟雾协同作用的影响,但或许被呛死比毒死的概率更大。 不过,在中国却有靠谱的记录,香港就发生过做菜煮粥过程中使用夹竹桃树枝导致死亡的案例,台湾也有发生过使用夹竹桃树枝当筷子而中毒的案例,怀疑是夹竹桃品种所含毒素量有比较大的差异。 然而,不作死也不一定就不会中招。夹竹桃在南方非常常见,一年中有半年都在开花,可能会吸引附近的野蜂采蜜,如果贪甜猎蜜就有可能吃到有毒的野蜂蜜。但一般夹竹桃都在城市内种植,被野蜂光顾的可能性还是稍微低一些的,野蜂最爱的有毒蜜源还是卫矛科下的雷公藤等植物。总之,不仅路边的野花不要采,路边的野蜜也不要舔,舔到最后,病房挂水。 毒归毒,那也是人家夹竹桃的谋生手段啊,不管是常见的生物碱、萜类化合物,还是夹竹桃含有的苷类,都是植物进化出来的化学防御手段,你若不骚它就人畜不扰。 但总有人要搞事情,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只可惜最后留下的没有英勇,只有坏名。 在美国夹竹桃经常出现在院子里 第一类人是忠实的民间医学拥趸。在一篇关于有关常见植物中毒的研究论文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案例,25岁的女儿患有间歇性精神病,常年未得到较好正规的治疗,病情反反复复,她的父亲听信别人介绍的偏方,将25片新鲜夹竹桃叶片捣碎加温开水制成汤汁大概100多毫升,女儿喝下汤汁20分钟后出现恶心呕吐等典型的夹竹桃苷中毒症状,但并没有得到及时救治,4个半小时之后就死亡了。 无独有偶,1998年江西于都县也曾发生过类似的案件。某间歇性精神病患者的父亲请无证医生张某给儿子看病,张某用100多片新鲜夹竹桃叶切碎煎水给患者服用,最后这个祖传的夹竹桃治精神病的方法同样也害死了31岁的患者。 不仅仅是服用夹竹桃会中毒,外敷同样会致死。虽然夹竹桃苷在医学上的确能用于治疗一些疾病,但用量是一定是需要严格控制的,祖传偏方不消灭精神病,只带走精神病人。 凶手Angelina Rodriguez还被指控谋杀了自己13个月大的女儿 喂人夹竹桃,不是蠢就是坏。2000年,美国加州妇女安吉丽娜与丈夫不合,但又觊觎丈夫身上高额的人寿保险,于是心生歹意计划谋杀亲夫。她先后使用煤气、夹竹桃、防冻液多次尝试谋杀,夹竹桃茶苦味明显,仅仅让她丈夫中毒但不足以致死,最后她在佳得乐里加防冻液(乙二醇,有甜味),骗丈夫能缓解中毒的不适,最终完成了谋杀。 当然,如果主角不是人的话,倒是有个例外。大名鼎鼎的夹竹桃天蛾,就是幼虫有两个明显假眼斑,时不时就被刷“酷似钢铁侠”烂梗的那种昆虫。 夹竹桃天蛾的幼虫与成虫 夹竹桃天蛾是少有能以夹竹桃为食的生物,不仅能耐受夹竹桃的毒性,连自己也是浑身带毒,抱上夹竹桃这个大腿,没虫抢饭恰也没鸟敢恰它。也不知道它眼色给谁看,怕不是“眼假毒威”吧。 讲了那么多案例,大家应该对夹竹桃的威力有一定的了解了,虽然夹竹桃苷不如蓖麻毒素在致死量上那么夸张,但因为它随处可见又整株都带毒,在网上流传的各种剧毒植物top榜单里经常和蓖麻、毒芹、颠茄打得难解难分。 其实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这些随处可见的夹竹桃到底哪来的? 夹竹桃原产于伊朗、印度、尼泊尔、阿富汗等地区,说白了并不是中国原生的物种,它的毒性那么强,为什么我们还要引进甚至广泛种植呢?这不是引狼入室吗? 据记载,夹竹桃最早在唐代从印度传入中原,因为中原的气候太冷,无法广泛种植,只在南方作为一种小众的观赏植物,起初只有音译名,在清朝才因为它“花似桃,叶似竹”而有了夹竹桃这个名字。 至于后来怎么成为了城市常见的行道树就是工业革命之后的事了。随着世界各地都大搞工业,城市污染也越来越严重,但绿化也是刚需,于是一大批环境耐性超强的植物就被选为新的绿化用树,夹竹桃在对抗污染方面可以算是王中王了。 二战的尾声,当广岛被原子弹夷平后,人们以为几十年内这里都会寸草不生,结果就在第二年春天,夹竹桃就在核爆中心1公里内的花园里率先发芽,给广岛的受灾市民带来希望。此后,夹竹桃花因为见证了灾后的重建,也成为人们心目中的希望之花,当之无愧地被人们选为市花。 故事是有些感人的,但是实际上夹竹桃在中国算是彻底的“工具树”,因为它几乎除了不耐寒之外,什么都不怕。耐干旱耐盐碱就不说了,它还抗烟雾、抗灰尘、抗油污,因为夹竹桃的叶片表面覆盖有较厚的蜡质层,普通的污染根本没有压力,而且人家还能抗酸雨。 夹竹桃标志性的叶片 工业城市污染大,我夹竹桃不仅不怕还能帮你净化。下酸雨,夹竹桃能吸收二氧化硫,甚至二氧化碳、氟化氢、氯气能扛住。重金属污染,砷、镉、铬、铜、铅、镍、锌、汞一起上,Ⅲ期垃圾土里夹竹桃不仅能活得不错,还能慢慢改善污染。水体富营养,无土水培的夹竹桃能吸收氮、磷元素,净水能力也不错。 所以如果你看到某个城市的绿化带种了很多夹竹桃,说明这座城市当前或曾经污染比较严重,不过只要夹竹桃在,总归对环境是件好事。事实上,能吸收污染物的绿化树种有很多,夹竹桃的单项能力不算最强,只能说综合实力不俗,可是最厉害的是夹竹桃在这样的前提下还有不错的观赏价值,在温暖的南方甚至一年四季都能开花,花期长还好看。 盛开的夹竹桃林还是非常有意境的 正所谓能力愈大责任愈大,夹竹桃有一身的本事却只能经常被种在马路边啊,工业园区绿化带啊,臭水潭啊,垃圾填埋场等等…… 在中国,夹竹桃还有一项特殊任务——灭螺。夹竹桃的水浸液对杀灭钉螺有奇效,冠绝其他所有常见的植物,比化学药物更环保。甚至不使用夹竹桃的水浸液,光是种植在指定区域就能杀灭和抑制钉螺的存活,是控制血吸虫病的全新方法。 其实夹竹桃不仅自己优秀,夹竹桃科下的其他兄弟也有些名气,比如鸡蛋花、长春花。 最后说回夹竹桃的毒吧,其实它没有那么可怕。夹竹桃的汁液味苦,连动物也很少发生误食,只有混在其他食物中才可能吃下,只要你不迷信什么祖传偏方,夹竹桃很可能一辈子都不会和你有亲密接触。 事实上城市里的夹竹桃不需要浇水不需要施肥,它就静静地在那里,用山一般的坚韧对抗着恶劣的城市环境,从生到死没有一丝波澜。 除非遇上“钢铁侠”…… 动物园游客喂食夹竹桃叶 毒死羊驼和小熊猫. 东南网-海峡都市报, 2013年02月27日. David Mikkelson. Oleander Poisoning: Did a troop of Boy Scouts die after roasting hot dogs on oleander branches? Snopes. 31 July 2011. 钟继荣.夹竹桃中毒死亡1例 .法医学杂志,1998(04):235. 翟金晓. 雷公藤、夹竹桃及常见有毒生物碱的中毒、检测及评价研究 .苏州大学,2015. 方访. 夹竹桃叶化学成分的研究 .安徽农业大学,2013. 郑亚杰,刘秀斌,彭晓英,王峻,金秀娥,吴晓翠,曾建国. 我国有毒蜜源植物及毒性 . 蜜蜂杂志,2019,39(02):1-8. She killed 4th husband with ‘oleander tea,’ antifreeze-laced Gatorade, and she’s still sentenced to death. The San Gabriel Valley Tribune. February 20, 2014 at 6:01 pm | UPDATED: August 30, 2017 at 7:52 am. 雷玉兰,林仲桂. 夹竹桃天蛾的生物学特性 . 昆虫知识,2010,47(05):918-922+1028. Melissa Petruzzello. 7 of the World’s Deadliest Plants. Encyclopedia Britannica. 王辰.夹竹桃: 摇摇儿女花, 挺挺君子操. 博物,2009年第10期. テツ. 第12回: キョウチクトウは希望と勇気の花. プレミアムフラワーの花コラム. 2018.8.1. 秦登,唐旭栋,钟晴,等. 5种木本植物对富营养化水体的净化效果 .浙江农业科学, 2016, 57 (8): 1429-1431. 孙亚琴. 模拟酸雨对夹竹桃生理特性的影响研究 .四川农业大学,2010. 徐敏. 上海地区垃圾填埋场木本绿化植物筛选及适应性研究 .华东师范大学,2011. 王万贤,杨毅,王宏,张勇,舒丽慧,张佳磊,侯金华. 夹竹桃对钉螺的毒杀作用及机理研究 . 水生生物学报,2007(03):448-452. 杨毅,柯文山,王万贤,马安宁,陈全胜. 夹竹桃灭钉螺效果初报 . 应用生态学报,2000(06):959-960. 胡兴宜,唐万鹏,张玲,荣新军. 夹竹桃等七种植物野外栽培灭螺效果的试验研究 . 湖北林业科技,2012(05):7-9.
4820 次阅读|0 个评论
食物相克导致的中毒是真实的
热度 1 jiangjiping 2019-4-23 08:52
食物相克导致的中毒是真实的 蒋继平 2019年4月23日 网上经常有关于食物相克的文章, 就是说有些食品不能一起吃, 否则的话, 不但没有起到营养的作用, 反而会引起人体的不良反应。在这方面, 由海风出版社出版的通历的食物相克中毒图解最为简明扼要, 也是比较客观实际的记录。 我以前也在科学网发表过类似论点, 重点提到海鲜食品和富含维生素的食品一起吃, 会导致中毒现象, 并且用我夫人的亲生经历作为例子说明这一点。 有的人对此表示不认同, 认为没有科学依据。 今天我旧话重提, 主要是因为两天前参加的一个家庭宴会导致了许多人食物中毒的意外事故的原因。 我在【分享一下一个周末家庭聚会的部分内容】一文中提到我们在4月20日举行了一个家庭聚会, 聚会的形式是每家自带一道菜与参会者共享。 这样的聚会, 食品的种类至少在30道以上。 这次聚会的菜谱中有三文鱼和海虾, 也有西瓜和桔子等新鲜水果。 据说一些参与者饭后出现了拉肚子的现象, 有些人就好好的。 究其原因, 我发现凡是既吃三文鱼和海虾, 又吃了很多西瓜和桔子的人就会出现拉肚子的症状,而且只有这类人才出现这种拉肚子的症状。 这说明食品本身是没有问题的。 这是因为吃了三文鱼和海虾的人, 没有吃大量的新鲜水果的人, 就没有出现问题, 同样, 没有吃三文鱼和海虾的人, 吃了大量的新鲜水果的人也没有问题。 我和夫人都没有出现拉肚子的症状。 这主要是因为我们已经有了食物相克中毒的深刻教训, 所以, 夫人和我坚决不在同一时间既吃海鲜,又吃水果。我当时没有在同时吃海鲜和水果,在正餐时吃了三文鱼和海虾,没有吃水果, 但是, 在两个小时后, 吃了两个桔子和几片西瓜。 虽然没有造成拉肚子的严重症状, 但是, 在回家的路上和回家后总是感到下腹部胀胀的, 一种很不舒服的感觉。 第二天早上, 夫人说我的脸有些浮肿, 是一种中毒的现象。 虽然事实证据很明显, 可是, 我不知道科学家们是否已经有了科学数据来解释这种相克中毒的真正原因。
个人分类: 个人经历|3471 次阅读|3 个评论
长期吃转基因黄金大米会致中毒的临床特征
francy 2018-12-5 23:58
当诺奖者联名信炮轰绿色和平组织反对转基因黄金大米的媒体报道在中国主流媒体高调出来时,一见那个“反人类罪”大帽子出现时,本人的本能反应就是:这又是一场精心策划的围剿中国媒体战。所以,7月6日凌晨本人的第一篇也带有“反人类罪”大帽标题文章《转基因黄金大米在中国名声如同731 为何还被拨高》出现,有些人认为此标题表述不准确,特别是那是一个生物技术,怎么可以同731部队罪行对比? 其实,炮制抵制转基因黄金大米的媒体报道胆敢引用“反人类罪”,转基因黄金大米在中国制造“黄金大米事件”用72个无辜湖南山区孩子做试验,不是拿活人当试验?比731部队罪行差多少? 本人在7月6日深夜再发《转基因黄金大米在中国推广有四大问题须要交代明》一文,从“国际标准”对接、中国在转基因作物的管理规范、进中国市场的产品竞争力、给湖南孩子家长有交代四个市场准入角度,“在商言商”讨论了一些问题。想不到,此文引来了一位微博网友不断地抨击本人文章分不清转基因黄金大米的生化机理,他(她)这样认为: * “黄金大米是含有维生素A还是贝塔胡萝卜素,这个问题,博主先搞清楚在喷不迟,现在就暴露了博主的无知。 ”(笔者注:原来在挺转基因的人眼里自已是专家、别人都没文化) * “指出你的基本常识错误,你觉得还要长篇大论写文章?”(笔者注:原来是封嘴砖家) * “告诉你基本常识,胡萝卜素补充维生素A,不会造成维生素A中毒。 ”(笔者注:原来是这么解释) * “既然认识到了错误,至少删除吧,我也不相信你会转变观念。”(笔者注:原来是封嘴砖家) * “反转的人大多科学常识缺乏,崔永元更是连食盐是化学名是氯化钠都不知道,你反思过这个现象吗? ”(笔者注:原来一直拿崔永元当专家) * “安定医院(笔者注:北京的精神病医院)出来的?反转反出魔怔了,哈哈” 由于本人出生在医学(中医、西医、兽医)家庭,当自已出生在那个营养不足的上世纪60年代时,补充维生素AD(鱼肝油丸)不能吃多是家长(父母亲、姨妈、舅妈、外公等)特别交代的一个临床常识 , 理由只有一句:“吃多会引起中毒、没胃口,一定不可多吃!” 看了这位专业挺转基因黄金大米的博友留言,以及拙拙迫人用意,倒是很有意思,因为他想用专业来吓唬有临床经验的人,由于刚刚去天津参加中国医药物资协会活动、7月8日近深夜才回到北京,今天凌晨才有空把材料收集一下,现在把beta胡萝卜素、维生素A和转基因黄金大米之间的问题再科普一下。 首先 陆绮女士在2016年7月8日 2时51分 (北京时间)在科学网上发了一篇题为《维生素A过量摄取致畸 #黄金大米话题相关#》(地址: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525-989321.html )一文 ,陆绮女士在美国韦恩州立大学(Wayne State University,简称WSU),从事生命科学细胞生物学研究的助理研究员( Research Associate ) ,韦恩州立大学创立于1868年,位于美国密歇根州底特律市,是美国著名的公立研究型大学,是密歇根州的第三大公立大学,也是美国30家规模最大的大学之一。该大学在2016年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全球大学排名253) 陆绮女士一文写道: 给“黄金大米“的一个提醒:维生素A作为一种必须的营养元素,在人类生长发育的各个时期,从胎儿到成人都有很重要的功能。维生素A缺乏是很严重的问题,会导致失明。但是任何事情都有个度,所谓过犹不及。在这里我想科普另一个事实供大家参考。即维生素A过量,对孕妇肚子里的胎儿发育,特别是早期是有着导致畸胎的风险。 可惜,文尾她又说明:“写这篇文章的初稿的时候,我其实是完全写错了。我错误地以为黄金大米中的beta-胡萝卜素会有毒性,但是后来再看看资料,才知道我是错的。” 因为此文几易其稿,至今己经有37人推荐、不到30小时已有 1448 次阅读(科学网上的正常博文浏览数在80-120次之间,这是声称有120万全球科学界注册用户的专业网站)被选为“精”获得推荐,而且有70多条留言和评论。 已经有专家(东华大学教授)认为《维生素A过量摄取致畸 #黄金大米话题相关#》一文是一篇很好的科普文章。可能由于陆绮女士对beta胡萝卜素、维生素A和转基因黄金大米之间的问题没有介绍太多,本文作一个补充。 其次,先给大家几条百度百科词条材料: “胡萝卜素”( http://baike.baidu.com/view/285812.htm ):胡萝卜中含有大量的β-胡萝卜素,摄入人体消化器官后,可以转化成维生素A,是目前最安全补充维生素A的产品 (单纯补充化学合成维生素A,过量时会使人中毒)。它可以维持眼睛和皮肤的健康,改善夜盲症、皮肤粗糙的状况,有助于身体免受自由基的伤害。不宜与醋等酸性物质同时服用。 胡萝卜素主要存在于深绿色或红黄色的蔬菜和水果中,如:胡萝卜、西兰花、菠菜、空心菜、甘薯、芒果、哈密瓜、杏及甜瓜等,大体上,越是颜色强烈的水果或蔬菜,含β-胡萝卜素越丰富。 维生素A与胡萝卜素的吸收过程是不同的。维生素A的吸收为主动吸收,需要能量,吸收速率比胡萝卜素快7-30倍。胡萝卜素的吸收为物理扩散性,吸收量与摄入量多少相关。胡萝卜素的吸收部位在小肠,小肠细胞内含有胡萝卜素双氧化酶,在其作用下进入小肠细胞的胡萝卜素被分解为视黄醛或视黄醇。 过量表现 : 1、急性维生素A中毒:成人一次剂量超过90-~300mg(30-100万IU),儿童一次剂量超过90mg(30万IU)即可发生急性中毒,主要表现为嗜睡或过度兴奋、头痛、呕吐等高颅压症状,12~20小时后出现皮肤红肿,继而脱皮,以手掌、脚底等厚处最为明显,数周后方恢复正常。婴幼儿以高颅压为主要特征,囟门未闭者可出现前囟隆起。脑脊液检查压力增高,细胞数正常,蛋白质量偏低,糖正常。血浆维生素A水平剧增,可达500μg/L以上(正常成人=200μg/L)。 2、慢性维生素A中毒:成人每天摄入24-30mg,持续半年;或每天9-12mg,超过8年可引起慢性中毒。婴幼儿每天摄入15~30mg,超过6个月即可引起慢性中毒。主要表现为胃纳减退,体重下降,继而有皮肤干燥,脱屑,皲裂,毛发干枯,脱发,齿龈红肿,唇干裂和鼻出血等皮肤粘膜损伤现象,以及长骨肌肉连接处疼痛伴肿胀,体检可见贫血,脾脏肿大。 β-胡萝卜素会被人体转换成维他命A。如果人体摄入过量的维他命A会造成中毒。所以只有当有需要时,人体才会将β-胡萝卜素转换成维他命A。这一个特征使β-胡萝卜素成为维他命A的一个安全来源。 “维A酸”( http://baike.baidu.com/view/354354.htm ):维A酸是体内维生素A的代谢中间产物,主要影响骨的生长和促进上皮细胞增生、分化、角质溶解等代谢作用。用于治疗寻常痤疮、银屑病、鱼鳞病、扁平苔癣、毛发红糠疹、毛囊角化病、鳞状细胞癌及黑色素瘤等疾病。 毒理学 :口服维A酸对实验动物(包括小鼠、大鼠、地鼠、兔、猴等)和人都有很强的致畸作用。皮肤局部外用维A酸对处于胚胎敏感期的小鼠、大鼠、地鼠、兔母体有明确的胚胎毒性及致畸性,并可引起母体系统毒性。但迄今回顾性资料未发现人皮肤局部用药后引起畸胎。维A酸对皮肤有刺激性。 上述实验动物的皮肤反应较人反应显著为重,可随药物浓度和给药次数引起不同程度皮肤刺激性炎症,红肿、糜烂,削弱角质层屏障,使药物吸收增加,引起系统毒性。人皮肤外用虽有刺激性但并没有上述严重反应。可能由于动物和人的皮肤结构差异及对维A酸刺激的敏感性不同所致。所以有关动物维A酸局部给药的安全性资料及对临床用药安全性的预测意义应慎重评估。 副作用: 1、 能引起皮肤粘膜干燥,脱屑、恶心呕吐及食欲不振。2、 可引起头痛、头晕及肌肉关节疼痛等症。3 、有致畸作用,孕妇忌服。4、 可引起肝损害,肝肾功能不良者慎用。 维A酸,也叫做维甲酸,是治疗白血病的一种重要的药物。CAS No.: 302-79-4 口服维A酸对实验动物(包括小鼠、大鼠、地鼠、兔、猴等)和人都有很强的致畸作用。皮肤局部外用维A酸对处于胚胎敏感期的小鼠、大鼠、地鼠、兔母体有明确的胚胎毒性及致畸性,并可引起母体系统毒性。但迄今回顾性资料未发现人皮肤局部用药后引起畸胎。 注释: 美国化学文摘服务社 Chemical Abstracts Service ,简称 CAS 为化学物质制订的登记号,该号是检索有多个名称的化学物质信息的重要工具。是某种物质:化合物、高分子材料、生物序列 Biological sequences 、混合物或合金的唯一的数字识别号码 ,其目的是为了避免化学物质有多种名称的麻烦,使数据库的检索更为方便。如今几乎所有的化学数据库都允许用CAS号检索。到2005年12月25日,CAS已经登记了27,115,156种物质最新数据 ,并且还以每天4,000余种的速度增加(来源:百度百科 CAS NO 词条, http://baike.baidu.com/view/2275007.htm )。 维A酸对皮肤有刺激性。上述实验动物的皮肤反应较人反应显著为重,可随药物浓度和给药次数引起不同程度皮肤刺激性炎症,红肿、糜烂,削弱角质层屏障,使药物吸收增加,引起系统毒性。人皮肤外用虽有刺激性但并没有上述严重反应。可能由于动物和人的皮肤结构差异及对维A酸刺激的敏感性不同所致。所以有关动物维A酸局部给药的安全性资料及对临床用药安全性的预测意义应慎重评估。妊娠起初3个月内妇女禁用。急性或亚急性皮炎,湿疹类皮肤病患者禁用。 “天然胡萝卜素”( http://baike.baidu.com/view/370416.htm )别名(又名):植物性胡萝卜素;藻类胡萝卜素;叶红素;extracted carotenes;carotenes;carotenes natural 。天然胡萝卜素具有维持皮肤黏膜的完整性、保护视力、抗癌变、免疫调节、延缓衰老的作用。胡萝卜类胡萝卜素(carrot carotenes)以胡萝卜(Daucus carota)的肉质直根干燥品为原料,利用现代的生物技术提取而成的天然着色剂。 用途:用于面条类、人造奶油、起酥油、饮料、冷饮、糕点、饼干、面包、糖果、保键食品等,为橙色着色剂和营养强化剂。 “血内胡萝卜素过多症”( http://baike.baidu.com/item/%E8%A1%80%E5%86%85%E8%83%A1%E8%90%9D%E5%8D%9C%E7%B4%A0%E8%BF%87%E5%A4%9A%E7%97%87 )血内胡萝卜素过多症(hypercarotenaemia),别名 : carotenemia;柑皮症;胡萝卜素血症;血胡萝卜素过多症;高胡萝卜素血症。是一种因血内胡萝卜素含量过高引起的皮肤黄染症。皮肤黄染而巩膜不黄染是最重要的特征。纠正基础疾病,不需特殊治疗。疾病分类在皮肤科 的“营养及代谢障碍性皮肤病”。WHO制定的国际统一的疾病分类方法(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 , ICD)划归在:E67.1 血内胡萝卜素过多症是由于过多食用胡萝卜素含量丰富的食品如胡萝卜、橘柑、番茄、南瓜、黄花菜及菠菜等而引起的皮肤发黄。高脂血症、甲状腺功能低下、糖尿病或其他使胡萝卜素转化为维生素A有先天性缺陷或肝病的情况下,也可使血中胡萝卜素含量增高。 胡萝卜素为一种脂色素,血内胡萝卜素过多症患者血液及汗液中胡萝卜素含最增高,可使正常皮肤呈现黄色。血中和尿中胡萝卜素含量测定,具有诊断意义。 血内胡萝卜素过多症患者有较长时间大量服用胡萝卜素含量丰富的食物史(橘子、胡萝卜等)。皮肤黄染而巩膜不黄染是最重要的特征。多见于角质层厚的掌跖部及皮脂腺丰富部位,如颜面、鼻翼、鼻唇沟、口周、眼睑。严重者除巩膜和黏膜外全身皮肤皆呈橙黄色。无自觉症状,如无基础疾病,一般情况良好。病程是慢性经过,原因去除后,数月可消失。 病因: 血内胡萝卜素过多症是由于过多食用胡萝卜素含量丰富的食品如胡萝卜、橘柑、番茄、南瓜、黄花菜及菠菜等而引起的皮肤发黄。高脂血症、甲状腺功能低下、糖尿病或其他使胡萝卜素转化为维生素A有先天性缺陷或肝病的情况下,也可使血中胡萝卜素含量增高。 发病机制: 胡萝卜素为一种脂色素,血内胡萝卜素过多症患者血液及汗液中胡萝卜素含最增高,可使正常皮肤呈现黄色。血中和尿中胡萝卜素含量测定,具有诊断意义。 血内胡萝卜素过多症的临床表现:患者有较长时间大量服用胡萝卜素含量丰富的食物史(橘子、胡萝卜等)。皮肤黄染而巩膜不黄染是最重要的特征。多见于角质层厚的掌跖部及皮脂腺丰富部位,如颜面、鼻翼、鼻唇沟、口周、眼睑。严重者除巩膜和黏膜外全身皮肤皆呈橙黄色。无自觉症状,如无基础疾病,一般情况良好。病程是慢性经过,原因去除后,数月可消失。 “高胡萝卜素血症”( http://baike.baidu.com/view/4527016.htm ) 高胡萝卜素血症(hypercarotenaemia)又称柑皮症,是一种因血内胡萝卜素含量过高引起的皮肤黄染症。皮肤黄染而巩膜不黄染是最重要的特征。纠正基础疾病,不需特殊治疗。 《禽病学(diseasesofpoultry)》第12版 第三,在动物中, 正如本人(用太太帐号)在陆绮女士的《维生素A过量摄取致畸 #黄金大米话题相关#》一文二条留言中第一条(2016-7-9 01:27 )所写: 您讲的这个在《禽病学(diseases of poultry)》第12版 p1333(中译本)是归维生素A过多症中的 “骨肥厚(Hyperosteoidosis)”,在人群中为血内胡萝卜素过多症(hypercarotenaemia),又称柑皮症,是一种因血内胡萝卜素含量过高引起的皮肤黄染症。皮肤黄染而巩膜不黄染是最重要的特征。 ( http://baike.baidu.com/item/%E8%A1%80%E5%86%85%E8%83%A1%E8%90%9D%E5%8D%9C%E7%B4%A0%E8%BF%87%E5%A4%9A%E7%97%87 ) 博主陆绮女士回复(2016-7-9 01:55):不是一回事。我说的是VA的代谢产物RA(retinoic acid)会导致胎儿中枢神经发育不正常。RA在发育过程中是一种诱导因子。 其实,陆绮女士的回复也是被别人讲昏了。因为: 吃自然界的胡萝卜素食物、吃提取的胡萝卜素、吃维生素A过量,对人畜禽都是有害的,更别说让人老吃富含胡萝卜素的转基因黄金大米。 这就是那些天天挺转基因食品安全、又坚持反中医的一些人自已常用于警戒别人的那句俗话:“是药三分毒”。当声称富含胡萝卜素的转基因黄金大米用“人道主义”伟大理想救治维生素A缺乏症人群(全球1400万,主要在战乱的非洲)时,他们不再用“是药三分毒”这个标准,而是举起“反人类罪”大帽子加上“绝对安全”的说词来忽悠公众。 当然,还有一批本来就没有临床医学基本逻辑的人在以专家身份起拱(他们这是故意),几乎涉及诺奖者联名信炮轰绿色和平组织反对转基因黄金大米的媒体报道没有见到那位的文章是认真地去翻阅这些医学材料(他们反倒多数是找不到讲真话的专业人士咨询而被骗),所以,这么策划有些让人觉得挺转的人就象是客观故意!让人很无语! 附: 百度文库中专业资料在“自然科学”栏下有《胡萝卜素的来源及组成与功能差异 》一文( http://wenku.baidu.com/link?url=NEpr9v4hYVK9F_o5Stq3NgDCXn-dSCiDx_gavFlDTTqtHP7BCoAu-4smTC3EsBfZN7E4qfaW79pElEFr8cgYVvQ8zwTst5OyfyDuDhAEeQq ###)介绍了工业化时代胡萝卜素的提取便利性与低成本。涉及转基因黄金大米的经济学价值问题,此文是比较易读懂、可以自由下裁的文章。 沈阳 (苏州大学社会学院红十字运动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中国版权协会CSC 个人会员,中国兽医协会 CVMA 媒体传播小组组长,中国医药物资协会 CMPMA 健康网络媒体分会会长) 18:00 2016-7-9 写于北京家中
个人分类: 转基因|2994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这些东西千万别混一起
pinjianlu 2018-9-23 21:45
https://news.163.com/18/0923/13/DSD3J3JD0001899N.html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947 次阅读|0 个评论
当今世界的头号健康问题是电子中毒综合症
热度 2 jiangjiping 2018-9-7 07:30
当今世界的头号健康问题是电子中毒综合症 蒋继平 2018年9月7日 虽然现代的医学水平已经比以往任何时候提高了许多,整个医疗系统拥有先进的医疗设备和庞大的医务人员队伍, 但是, 人们的健康状况并没有得到明显的改善, 甚至有病人越来越多的趋势。 我觉得人们的健康状况欠佳的主要原因是由人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各种电子设备引起的。 我把这种健康问题称为电子中毒综合症。这个综合症的具体症状相当复杂, 涉及到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 下面是这个综合症的一些具体细节。 首先来说心理方面的症状。 诱导自杀。一些网站播报自杀的行为, 导致一些人模仿。 忧郁症。 遭到网络暴力的攻击, 心情不好, 闷闷不乐, 导致忧郁症。 网络暴力行为。 恶语伤人, 故意毁谤, 污蔑, 用人肉搜索进行人生攻击。这类人精神上已经属于不正常的人。 多疑成性。 因为电子媒体上充满了谣言和假新闻, 人们已经对各种传闻半信半疑,怀疑食品有毒,怀疑商品有假, 终日担心自己上当受骗, 导致多疑的习惯。 精神涣散。走路也在看手机, 开车也在看手机, 平时做任何事情都想着手机上的群聊和微信, 不能集中注意力, 导致各种意外的发生。 再来说生理上的症状。 颈椎病。 长期使用手机和电脑, 导致颈椎受损。 颈椎病可引发多种其他健康问题,比如说, 头痛, 头晕, 高血压,和四肢发麻。 眼疾。长时间看电视,使用手机和电脑都会造成对眼睛的伤害, 近视眼是一个最明显的例子 肥胖。 使用电子设备玩游戏, 坐在沙发上看电视或者玩手机, 坐在办公室里用电脑,久坐不动,会导致身体发胖。 失眠。 玩手机, 看电视, 使用电脑,不安作息时间生活,深夜不睡, 久而久之, 导致生活节律混乱, 不能很快进入梦乡。 总之,现代的各种电子设备已经成了人们生活必不可少的工具, 它们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高效快捷的方便。 但是, 如果过渡依赖和沉湎于这些工具, 或者使用不当, 会导致人们在心理和生理上出现不正常的健康问题。这个由电子设备引发的健康问题正成为世界上的头号病症。 我个人的直觉是除了婴幼儿和年龄很高的,不会使用电子设备的老人外, 世界上的绝大多数人都已经或多或少地患有电子中毒综合症。 这个应该引起大家的高度重视。
个人分类: 健康养生|2671 次阅读|4 个评论
这些信息也许对你的健康有所帮助
热度 2 jiangjiping 2018-8-14 08:48
这些信息也许对你的健康有所帮助 蒋继平 2018年8月14日 我在昨天发表了【中国医院人满为患的原因浅析】一文, 博友孙冰对这篇文章发了一个很有意思的评论。 我现在把我们之间的交流原版拷贝如下: 6] 孙冰 2018-8-13 21:03 第四项证据不足,其余的支持,但还有另外的原因,比如医疗资源配置不够合理:大城市医疗资源多,大医院好大夫多、医疗仪器多,大领导占用的医疗资源多等等。 蒋继平 回复 孙冰 : 第四条现在一般中国人还没有体验到真实内容。 我和夫人近年来反复验证了食物互克产生毒素的事例。 五天前我们一起吃番茄炒蛋和大海虾,结果马上肚子痛, 拉肚子。 查了信息, 说番茄和虾子不能同食! 2018-8-13 21:311 楼(回复楼主) 赞 | 回复 孙冰 回复 蒋继平 : 查的信息权威吗?是百度还是啥出处? 2018-8-13 21:472 楼(回复 1 楼) 赞 | 回复 蒋继平 回复 孙冰 : 具体记不清了, 好像是知乎。 2018-8-13 22:263 楼(回复 2 楼) 赞 | 回复 蒋继平 回复 孙冰 : 我们在美国通常用谷歌, 然后通过谷歌继续搜索。 2018-8-13 22:284 楼(回复 2 楼) 赞 | 回复 蒋继平 回复 孙冰 : 我今晚将专门写一篇博文来讨论第四条的内容。 2018-8-13 22:315 楼(回复楼主) 为了使我的论点更有依据, 我今天又找了一些资料来具体地证明我说的是有根据的东西。 几十年来, 我和夫人一直在验证由启智出版社出版, 海风出版社发行的通历上介绍的“食物相克中毒图解”上的内容是否真实。非常实事求是地说, 大多数情况下, 这个图解上的说法是符合实际的。我们对此印象最深的是毛蟹和香瓜一起吃会中毒。 好几次我们去中餐馆吃自助餐, 我夫人喜欢吃毛蟹, 但是, 只要她吃了足量的毛蟹后, 又吃香瓜, 那么, 她一定在三个小时内中毒,具体表现是:浑身冒汗, 肚子剧痛, 又吐又拉。一开始我们以为是食品卫生问题, 但是, 经过几次的分析对比, 发现不是食品的卫生问题, 而是食物相克的后果。 要是食品卫生问题,为什么我没有出现这样的中毒现象。我一般不吃毛蟹, 或者吃了毛蟹后, 就不吃香瓜。 再来说一个例子。 我们家后院有段时间种了好多韭菜, 我们经常把韭菜和牛肉一起吃。 吃了后, 虽然没有剧烈的中毒反应, 可是, 总是觉得腹部胀鼓鼓的, 很不舒服。 我是吃得最多的人,后来发现我的前胸血脉都变成了深蓝色, 看了一部电影后才知道这是中毒症状。 我小时候就听大人说, 甲鱼不可以和苋菜一起吃, 会中毒而引起死亡的。 要是读者们不信, 可以自己去验证。 不过, 我预先申明, 我对此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简言之, 我和夫人对【食物相克中毒图解】中的内容深信不疑 。 我们认为这是中国人的老祖宗留下的宝贵知识财富, 一定是皇室厨房几千年的经验汇总。不过, 据说央视在2018年三月份专门搞了一个对食物相克的辟谣节目。我看了一些有关的信息, 觉得这个借着科学名义对食物相克进行辟谣的节目根本没有任何说服力, 有的地方还是自相矛盾的解释。 除了这个经典的【食物相克中毒图解】外, 网上还有很多同样的的内容。 我用截图的方式拷贝一份百度文库供大家参考。 这个截图只是那篇文章的开头部分。 读者们要想知道全部内用, 可以自己去找些网站查看。 图一: 食物相克中毒图解(海风出版社) \0 \0 图二: 百度文库 \0 \0
个人分类: 健康养生|2802 次阅读|3 个评论
一些与铅中毒有关的历史
热度 6 harmonySi 2018-7-20 18:17
最近,因为审阅一篇期刊的来稿,我有兴趣的检索整理了一些与铅的毒性有关的历史信息,在此将梳理的内容和一点感想与大家分享。不妥之处,欢迎斧正。 -------------------------------- 现在大家都知道,铅是一种有毒的重金属元素,进入体内可通过氧化损伤等方式引起细胞凋亡,严重损害人体健康。 然而古人对此并不知情,人类开采并应用铅的历史非常漫长, 铅在为人类文明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也仿佛形成了一部可以追溯久远的中毒史 。 铅在自然界中极少以单质铅存在,绝大多数铅元素以化合物的形式稳定存在于矿石之中。我想 ,如果不是人类有意识的改造自然、提炼矿物的行为,铅这种有毒元素是不太可能进入生物圈兴风作浪的 。 先抛开毒性不谈,铅实际上具有非常好的物理性质。它的熔点只有370℃,硬度小而密度大,又具有良好的延展性。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方铅矿(主要成分是硫化铅)放在炭火里炙烤就能还原出较纯的金属铅,而利用简单的工具也能让金属铅加工成形。诸多优点结合在一起,就不难理解为什么铅在地壳中含量并不高,却可以成为古人最早青睐的金属之一。 古罗马帝国的时代是人类大规模开采和使用铅的时期。铅被用于广泛用于雕塑、器皿和公共设施,特别是供水系统和输水管道的建造。有考古学家针对古罗马时期的沉积物进行研究分析,发现当时经铅管运送过的水,含铅量是地下泉水的约100倍。 古罗马人不仅用铅,甚至还会在食品中主动添加铅。当时的人们发现葡萄酒放置一段时间后就会变酸腐败,而用铅制容器储存的葡萄酒不仅不易腐败,还会逐渐变得甘甜可口(容器中的铅和葡萄汁反应,生产带有甜味的醋酸铅)。这让对葡萄酒和甜食都情有独钟的罗马人欣喜若狂。人们便发明了用铅锅烧制葡萄汁制备“糖浆”(实际含有大量醋酸铅)的方法,并使其成为当时上流社会广泛使用的兼具防腐和甜味剂功效的一种“食品添加剂”。 于是,古罗马人引以为豪的文明生活被全部笼罩在铅的阴影下, 以致 后来人们在 格陵兰岛 上钻出来的冰心中都可以测量得出从前 5 世纪到 3 世纪(古罗马时期)的地球大气层中铅的含量增高。铅可以损害女性的生育能力 , 也会破坏儿童的神经系统,导致罗马人,特别是古罗马的上流社会身体普遍虚弱、智力下降以及生育减少。古罗马的衰败固然有政治、经济和军事等复杂因素,但铅中毒也被很多史学家认为是帝国崩溃的重要原因之一。这在一本1983年Wiley出版的名为《Lead and Lead Poisoning in Antiquity》的书籍中有所总结。 古代中国, 人们利用铅的历史也很悠久。铅是青铜器中重要的合金元素;铅粉,一种包含了铅、锡、铝等多种化学元素的粉末,也常作为古代上层妇女的化妆品,这也是“铅华”一词的由来。 而铅中毒的事件更多要从服用丹药的历史开始说起。 中国人自古有着对返老还童的憧憬,中国帝王享受着无限荣华,自然对长生有着更为迫切的祈求。相比于徐福带三千童男童女出海求仙的有去无回,道士炼制出的丹药至少是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上有所好,下必甚焉”,自汉代兴起的“炼丹术”丰富了中国古人的化学常识,也让不少中国帝王怀着永生的美好愿望以身试药。丹药中含有大量铅、汞等对人体危害极大的物质,于是服用丹药的帝王们也就成为历史上有据可考的死于铅中毒(也可能包括其他金属中毒)的人。这其中既有一代明君唐太宗,也包括不少沉迷于永世享乐的明朝皇帝。直到200多年前的清朝,雍正皇帝依然对炼丹有着相当的兴趣,甚至写过一首名为《烧丹》的诗:“铅砂和药物,松柏绕云坛。炉运阴阳火,功兼内外丹。” 喜好丹药的雍正最终在一次次服用后暴病身亡,中毒致死之说得到很多史学家的认同。 我感觉值得庆幸的是,即使是在炼丹术最为兴盛的时期,中国有条件享用“仙丹”的人也只局限于帝王将相等少数人,铅毒没有像在古罗马帝国那样扩散到寻常百姓家,更 没有渗透到日常的饮食中, 也就没有严重到影响文明兴衰的程度。 进入现代社会,铅仍然以其优良的特性,在蓄电池、军火弹药和辐射防护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短时间内很难被其他金属元素所取代。特别值得一提的是,1921年起很多美国石油和汽车公司开始在汽油中添加一定量的四乙基铅,以提高发动机效率,改善车用汽油的抗爆性。这项发明无疑带动了汽车行业的飞速发展,却也显著提高了至少两代人的血铅含量。于是,在美国上演了公众健康权与制造商利益之间的长时间博弈。最终,有识之士的努力得到认可,现在美国、中国和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已经全面禁止了含铅汽油的生产和使用。 伴随着人类付出的一次次巨大代价,对铅的毒性认识也日益深入人心。如今,化妆品、儿童玩具和饮水管道等一般都不再允许含铅。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电子产品,如果制造原料中含有铅,也往往会标有警示。 毕竟相比于漫长的生物演化史,人类利用铅的历史还是太过短暂,至今还没有发现谁进化出可以抵御铅毒的生理功能。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在使用铅时需要慎之又慎,避免历史上的悲剧重演。 参考文章: Wiki百科:https://zh.wikipedia.org/wiki/铅 Wiki百科:https://zh.wikipedia.org/wiki/鉛中毒 科学网:自我科普:含铅汽油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889-616550.html 壹读:被誉为古代工程学杰作的罗马输水道,是罗马帝国衰败的源头吗? https://read01.com/Je8gJD.html 5. 凤凰网:清帝雍正曾痴迷炼丹术终究命丧丹药: http://news.ifeng.com/history/zhongguogudaishi/special/yongzheng/detail_2011_02/14/4663116_0.shtml
7512 次阅读|5 个评论
我们被野生菌毒倒了,怎么办?
热度 4 SinensisMorella 2018-7-20 10:07
我们被野生菌毒倒了,怎么办? (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所杨祝良研究员团队总结 ) 野生菌上市季节,我们在吃了野生菌10分钟后至72小时内,如果感到 不适,有恶心、头晕、呕吐、看东西不明或幻视、幻听症状应,或有其他不适 ,那或许我们 误食了 毒蘑菇!!! 野生菌 中毒了 !!!怎么办??? 首先 ,立即拨打急救电话120,及时前往医院; 其次 , 神志清醒者 在等待医院救护时, 要及时催吐 ,如用汤勺等硬质东西刺激其喉部, 将胃里的野生菌吐干净 ,并尽快进行 专业洗胃 ; 已经昏迷的患者 不要强行向其口内灌水,防止窒息; 第三 ,必须及时让患者补充少量水份(如糖盐水等),保证患者体内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利尿,促使毒物排出; 第四 ,就诊时要携带吃剩的菌子或未烹饪的新鲜菌,并向医生 说明菌子的来源、烹调方法、进食数量 等,以便医生根据毒素的不同进行有针对性专业对症治疗。主要的中毒类型有: 1 、 胃肠炎型 。具体反应是:进食毒菌后10分钟至2小时内出现无力、恶心、呕吐、腹痛、水样腹泻等症状,一般不发热,严重者会导致脱水,引起周围循环衰竭。 2 、 神经精神型 。先表现为头昏、恶心、呕吐症状,然后有烦躁、幻听、幻觉、妄语等怪异行为,少数人还有迫害妄想,出现类似精神分裂症的症状。患者会感觉面前有活动的小人或动物,进而有打人毁物、狂奔乱跑,甚至出现伤害行为。 (裸盖伞属真菌示意图-摘自网络) 3 、 溶血型 。食用 毒菌 6至12小时后,除有胃肠炎型表现外,还有贫血、肝肿大等症状。 【 毒沟褶菇是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杨祝良研究员发表的新种(图中人物为我国著名真菌化学家,刘吉开研究员)】 4 、 多脏器损伤型 。在进食毒菌10至30小时后,先有胃肠炎型表现,然后出现肝、脑、心、肾等多脏器损害的情况,以肝脏损害最为严重,部分患者还伴有精神症状。 天啊,路途遥远,一时半会到不了医院就医 , 怎么办? (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杨祝良研究员团队总结 ) 必须立即采用简易的方法和容易找到的药物,进行 催吐、洗胃、导泻或灌肠 等处理,尽快 排除体内尚未被吸收的毒菌残留物 ,从而减轻中毒程度,防止病情加重。经过这些处理后,还必须尽快 送医院进行专业诊治 。 以上粗浅认识,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10775 次阅读|5 个评论
如何预防野生菌中毒事件的发生?
热度 4 SinensisMorella 2018-7-17 09:58
“头戴斗笠,腰系裙子和脚穿 靴子 ”的蘑菇不吃 !!! 毒菌认识的误区!!! 1 、鲜艳的菌子有毒,颜色暗淡的菌子没毒? 不能用颜色或形状简单地区别菌子是否有毒。鸡油菌、褶孔牛肝菌和大红菌等菌子的颜色鲜艳,却美味可食;而灰花纹鹅膏、致命鹅膏等剧毒蘑菇的颜色则为灰色或白色。 2 、菌子跟银器、大米、生姜、葱蒜一起煮,汁液变黑有毒,不变色就没有毒? 多数蘑菇毒素不会与银器发生化学反应。如毒蘑菇中剧毒的鹅膏毒素不能与金属发生颜色反应。 3 、有乳汁等分泌物或受伤变色的菌子有毒? 有些毒菌的确具有乳汁样的分泌物或受伤变色,但是还有一些多汁的菌子受伤后,有乳汁分泌,同时颜色也会发生变化,它们不仅没有毒,而且美味可食用,如多汁乳菇(云南地区俗称奶浆菌)。 4 、生蛆、生虫的菌子没有毒? 绝大多数菌子成熟后会生蛆、生虫,如剧毒鹅膏类。因为昆虫与菌子协同进化,它们已经习惯了菌子的毒素,但是这些毒素对于动物或人却是有毒。 如何预防野生菌中毒事件的发生? 1、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所杨祝良研究员总结: 具有“ 头戴斗笠,腰系裙子和脚穿 靴子 ”的蘑菇,不吃 !!! 鹅膏属的特征之一。 鹅膏菌(Amanita)是真菌界、担子菌门、担子菌纲、伞菌目、鹅膏菌科、鹅膏菌属中一类真菌的总称。 剧毒鹅膏菌分布非常广泛,除南极洲以外,各大洲均有分布。目前已知的剧毒鹅膏菌约有50多种,大部分分布在北半球。根据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所杨祝良研究员团队2016年的研究,发现:剧毒鹅膏在我国共分布有12个物种,其中大部分物种主要分布在亚热带地区,只有少数物种局限于热带或温带地区。 剧毒鹅膏 含有毒肽和毒伞肽两大类毒素。 目前 , 误采、误食野生蕈中毒事件中,95%是由鹅膏蕈所致。鹅膏毒肽是鹅膏蕈所含的最重要致死毒素,鹅膏毒肽为双环八肽,天然鹅膏肽有α-鹅膏毒肽等9种。鹅膏毒肽能溶于水,化学性质稳定,耐高温和酸碱。 食入后,可迅速被消化道吸收进入肝脏,并能迅速与肝细胞RNA聚合脉结合,抑制mRNA的生成,造成肝细胞坏死,导致急性肝功能衰竭为主的多器官衰竭!!!! (摘自 Cai et al. 2016, Mycologia ,108(5):993-1009 ) 图片上的蘑菇都是剧毒蘑菇!!!,勿采!!!勿食!!! 2、不吃不熟悉的菌子 :尤其不要在异地采食自认为是“认识”的菌子 。 切记:游泳淹死的都是会游泳的人!!! 此蘑菇剧毒,不是黄罗伞!!!,勿采!!!勿食!!! 3、一次不吃多种菌子 :且不过量食用;不连续吃数顿。 4、吃菌子时不饮酒 :酒精可以改变物质在体内的代谢,从而产生有毒成分,导致中毒。例如市场上常见的栽培食用菌—鸡腿菇,食用时不能喝酒。
11967 次阅读|11 个评论
猛禽科普知识讲座(六)——野外监测(Monitoring in Xinjiang)
热度 4 RollerMaMing 2018-4-24 20:10
猛禽研究第一步就是识别,包括物种、年龄、性别、亚种分类等。如果想继续深入,就要熟悉一般的野外调查方法,设计方案、选点、数据分析和处理。当然,猛禽的研究内容很多,如繁殖观察、迁徙跟踪、数量统计、生境采样、行为研究、捕食策略、食物组成等。如果有可能,还可以开展生理学、病理学、毒理学、救助与人工繁殖等方面的工作。猛禽面临的问题很多,需要做的事也很多。下面的介绍依然比较浅显,蜻蜓点水,只是一些科普皮毛知识。 零距离观测金雕幼鸟的发育过程 猛禽的野外监测(Monitoring in Xinjiang) —— 猛禽科普知识讲座(六) 马 鸣(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乌鲁木齐) 我们长年在山崖上接近猛禽,触摸、观察、测量、采样。都是笨办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方法越来越先进了,全方位无损伤有时候节省了许多时间和体力。前面介绍的多是我们在野外承担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 30470262,No. 31572292,No. 31272291)。我们还得到英国国际野生动物机构(International Wildlife Consultants Ltd.)、阿联酋环境部门(EAD)、世界自然基金会(WWF-China)、香港观鸟会、新疆自然保育基金等的技术和经费支持。感谢大家,下面继续。 参考文献 Bird D M and Bildstein K L. 2007. Raptor research and management techniques. Hancock House Publishers. 贾德森(Olivia Judson)(杜然 译).2003.动物性趣.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马鸣、徐国华、吴道宁、刘旭 等. 2017. 新疆兀鹫. 北京:科学出版社. Ferguson-Lees J, Christie D A. 2001. Raptors of the World. London: Christopher Helm. Campbell M. 2015.Vultures: Their Evolution, Ecology and Conservation. Boca Raton: CRC Press.
个人分类: 猛禽|8192 次阅读|9 个评论
关于食用植物油的安全问题(1)——我最早接触的食用油安全事件
jxz1963 2018-2-8 14:23
1973年时,我大姨家的所在地——陕西省蓝田县冯家村公社于家沟村,她的一位邻居一家四口突然在 五 月下旬的一天晚上全部死亡, 经 村医诊断是 因 食物 (食用油) 中毒。 后经邻居和亲友们提供的中毒器具表明,这家人的中毒原因是因为了一个盛油的瓶子中剧毒农药残留问题所致。 原来,这家女主人在一次给棉花地除草的过程中,把一个装过农药(当时叫 1059,属于剧毒)的瓶子拿回家后,装入了生产队分的食用棉籽油,一家人省吃简用地吃着那瓶棉籽油都相安无事,等油吃完了,女主人用油瓶的“油根子”烙了一个油饼馍,全家人吃了油饼馍先后肚子疼痛。 上世纪七十年代时,正值国家粮荒时节,过去人们在吃好东西时最怕别人到家里来,临到一家人死了也没敢给人说他们家里有油饼馍。最后还是邻居和亲友们发现了案板上的油饼馍,拿出来才闻着有一股农药味。 最后,一家四口用两口棺材装殓了,每个大人各搂了一个孩子睡在棺材里,全村人都在为这个家庭感到痛惜。 这次食物中毒事件虽说不是因为棉籽油或植物油本身的问题所导致,但这样的恶性事件,或多或少地给植物油或棉籽油的安全问题抹了黑。 这就是我最早听到的一次因植物油(棉籽油)酿成的一家四口食物中毒案的过程。 可见,喷完农药的瓶子管理一定要严格,盛装食用油的瓶子也是很重要的,不能随意采用来路不明的瓶子,油瓶子的问题有时会直接导致一些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
个人分类: 我的观点|4146 次阅读|0 个评论
墨脱的酒——墨脱考察追记之三
热度 12 周浙昆 2017-1-29 20:21
墨脱的酒——墨脱考察追记之三 自从打算回忆一下墨脱的考察,最想写的其实是墨脱的酒。但是忍住了心中的躁动,还是决定先写一写考察的艰辛,以避免留下一个酒囊饭袋的形象。适逢春节假期,各位网友免不了要和家人、朋友推杯换盏小酌几杯,写一写墨脱的酒恰逢其时,于是有了此文。 第一次喝“门巴酒”是在考察途中。刚到墨脱不久,我们三人和几位背崩村的门巴族老乡外出采集标本,一行人走得又饿又累,来到了一个门巴族的寨子,同行的门巴族老乡将我们带进了一个巴族老乡家中歇息,这是我第一次进入门巴老乡的家中。门巴族的房子和云南少数民族房子一样,也是干栏式建筑,整个房子是木头修建而成,屋顶大多是用的铁皮。建造房子的木材自然是来自村庄周边的森林,屋顶原来是用木头削成片而成。木头制成片费工费时而且不耐腐,为了帮助门巴族老乡,政府向门巴族家庭提供铁皮作为屋顶。提供铁皮简单,但是把铁皮运进墨脱可是一件难事。于是政府就出台了一个政策,雇佣老乡们把政府给他们自己的铁皮的从派区背回来,我们在墨脱看到的大部分屋顶都是铁皮的。房屋的中央是一个大大的客厅,客厅中有一个火塘。门巴老乡家中的陈设非常简单,我们一行人在主人家的地板上席地而坐,沿着火塘围坐成一个半圆。看到主人忙着生火烧水,我期望着能有一杯热茶缓解一下旅途的疲劳和饥渴。看着主人从一个巨大的葫芦中,取出了一些东西,由于光线不好,我看不清楚,猜想是茶叶吧。不由纳闷,怎么门巴族的茶叶是储存在葫芦中?主人将这些东西放到了一个大竹筒中,接着将烧热的水,浇到这个竹筒中,一会儿有液体从底部流了出来,流到事先准备好的一个脸盆中。我自作聪明的以为这是门巴族的泡茶的方式。一切准备就绪后,女主人用一个大瓢从脸盆中盛起了满满一瓢“茶”倒满一碗以后,递给了做在半圆最边上的一位客人,然后笑盈盈地站在客人跟前,客人喝一点,女人添一点,再喝一点,再添一点,直到客人喝完了整整一瓢的“茶”。之后,女主人又从盆中盛满一瓢并加满一碗,将碗递给了第二位客人,耐耐心心地等着第二位客人喝完整瓢茶之后,再将碗递个下一个客人。主人添得和风细雨,客人喝得温文尔雅。有的客人喝了三口之后,又回敬女主人几口。一个人喝完这一瓢“茶”得要 5 , 6 分钟。我坐在圈子的中央,饥渴难耐,为了维持起码的礼貌,我没有插队,没有催促,耐心地等着。好不容易轮到我了,接过女人递过来的碗,我结结实实地喝下了一大口。这液体一入肚以后,我差点吐了出来,天呀,这不是茶,是酒。想的是茶,喝到了酒,这幸福来得太突然,一时没有搂住。女主人看着一脸惊恐的我,虽然不解其意,但仍笑盈盈地给我的碗添满了酒。我小心翼翼地喝了第二口,让液体停留在口中,慢慢品味和体会,发现这酒味绵柔温和往下咽的时候又有一丝淡淡的甜味。第三、第四口之后,我完全放松了下来和其他客人一样,享受着和女主人喝酒、添酒和相互敬酒的互动。喝着喝着,身心放松,饥渴舒缓,不知不觉中喝完了整整一瓢酒。女主人冲我莞尔一笑,将碗递给了下一位客人。 这酒的味道特别,喝酒的方式也是第一次所见,好奇地打听起来酒的制作。这门巴族酒的原料是用当地所产的一种鸡爪谷。鸡爪谷是一个种禾本科穇属植物( Eleusine coracana ),原产地不明,在我国南方广泛栽培,在西藏 2000 以下的河谷地带包括墨脱、察隅、错那、波密、吉隆、林芝、定结、聂拉木等也有栽培,穗子形似鸡爪而称得名(图 1 , 2 )。鸡爪谷的种子是门巴族,洛巴族和藏族同胞的粮食来源之一。 据说这鸡爪谷还有补中益气,健脾养胃的功能。我们在墨脱看到栽培的鸡爪谷(图 2 ),但是没有看到门巴老乡食用这鸡爪谷,大概这鸡爪谷都用于烤酒了。门巴酒的制作也很简单,先将脱了粒的鸡爪谷上锅炒熟(图 3 ),然后将炒熟的鸡爪谷晾干,加入密制的酒曲拌匀,再把加入了酒曲的鸡爪谷装入葫芦中,然后放在火塘边上增加温度,让葫芦中的鸡爪谷自然发酵,几天以后这酒就算好了。饮用的时候,将葫芦中已经发酵好的鸡爪谷取出,放入竹筒用温水淋一下,这酒就算是成了。这酒的度数并不高,估计就和啤酒的度数差不多。这种酒在门巴族的生活着起着重要的作用,据说没有喝过门巴族的酒,就不算去过墨脱。在墨脱不种茶叶,当地也没有喝茶这一说,待客和自己解渴都是喝酒。我曾在风格家(见墨脱考察追记之一)看到过,风格那不满周岁的女儿在吵闹哭啼,母亲(图3中的那位女性)没有喂她奶而是喂了她一小口酒。据说这鸡爪谷酿造的酒,还有产后催奶的功效,但真假不辨有待验证。 自从第一次喝了这墨脱门巴酒后,每次野外长途跋涉之余就希望能够喝上这一瓢门巴的酒。每当团坐在门巴老乡家中喝酒的时候,我常常会想:要是有一天我的工作干不下去了,就去开一间酒吧,取名门巴酒吧,酒就按照门巴族的方式酿造,喝酒的方式按照门巴族的方式来,聘请长相端正笑容甜美的门巴族妇女给客人们添酒。客人们围坐在长桌旁,在海阔天空中,一瓢瓢的酒慢慢下到客人的肚中。当然,门巴酒吧一定要包容并蓄除了门巴酒外,也买啤酒、红酒、白酒和洋酒,但是无论你喝那一种酒,方式一定得按照门巴的来。当然考虑到安全因素,酒吧提供免费代驾。二十多年过去了,我的工作还在继续着,这个小目标至今仍未实现。 正当我们慢慢地习惯了这酒的滋味和喝酒的方式的时候,一位县上干部的一席话又让我们的酒兴,蒙上了一层阴影。一天在背崩乡遇到一位在墨脱挂职的干部,他给讲述一种秘密存在于墨脱的神秘宗教,姑且叫“密教“吧。密教相信毒死一个人之后,这个人的相貌、财产、地位及所有的好东西都会转移到自己及其家人的身上,而酒就是他们下毒的媒介。这位干部还给我们讲了一件真实的事情:墨脱县武装部部长就出生在大峡谷中的一个门巴山村,军衔至大校,是门巴族中级别最高的领导了。 90 年代初,部长夫妇被人下了毒危在旦夕,部队上为了抢救部长夫妇的生命,两次派医疗队冒险翻山进入墨脱,结果这位大校的生命是保住了,但是他夫人不幸去世。听了这个密教的传说及其这个故事,我是半信半疑,向县农牧局派来配合我们工作的李杰(后面的章节中,我会专门说说李杰)及其相熟的门巴族老乡求证这个事情,居然证实了确有密教的存在,密教下毒及其部长中毒的事情都是真实的。有一本叫《上珞渝地区基本情况调查》的书中也记录了下毒习俗的存在。因为这毒并不是立马发作,往往搞不清具体是在哪里中的毒。据说这密教非常隐秘,仅在家庭成员中传播,传女不传男,由母亲传给家中的一位女儿。听完这些故事不由一阵后怕,但是在墨脱要进行野外工作,就离不开当地乡亲们的支持,很多时候不得不借宿门巴族老乡的家中,进入门巴族老乡的家中,这第一件事情就是喝酒,如果是这酒不喝,接下来事情就无法开展。这个时候我们到墨脱已经有了一段时间,已经有了门巴族老乡的朋友,于是我们和朋友求教如何应对这个事情。朋友告诉我们,这个事情没有那么可怕,密教和下毒的习俗是否真的存在也尚无定论。其次关于被下毒的事件也大大减少了,再其次,就是真有密教的存在,也不普遍,被怀疑有密教存在的寨子也就那么几个,如果实在担心,可以避免去这些寨子借宿并杜绝去这些寨子喝酒。还有一招是告诉我们密教这件的干部教我们的,据说毒都是下到酒里,在喝酒的时候,按照门巴族喝酒的礼节,你喝了头三口以后,也可以回敬女主人三口,这个时候,如果女主人不喝,这十有八九是有问题了,接下来的酒你也不能喝了。除了这三招以外,我还有点小私心,被下毒者都是相貌堂堂,英俊威武,腰缠万贯。在我们考察队中,矮小如我应该是最安全的了,如果密教要冲一个人下毒,首选应该是孙航,第二个也论不到我。了解了这些以后,喝酒又回归了常态。 在墨脱还有一种酒是亲兄弟之间喝的酒,喝过人一定很少。上面说的酒是黄色,称为黄酒。有一次我们考察的民工在寨子里惹了事,当地的老乡要把他赶出墨脱。这大雪封山,他如何离开得了!?我和孙航就去找乡上的书记协调此事,一番口舌之后,书记不仅收回了成命,也和我们成了朋友、兄弟。正当我们要离去的时候,书记拿出一瓶白酒( 这酒用黄酒蒸馏而成,酒精度要比黄酒高了许多,颜色是白的,称白酒) , 说等一等, 接着拿出了三个碗倒满了酒,紧接着放入鸡蛋,奶粉和糖,搅了搅递给我们,说这是亲兄弟之间才喝的酒。鸡蛋,奶粉和糖在墨脱都是稀罕之物,我们明白书记是给我们喝最好的东西,这酒肯定是不能推托,必须喝完。我们端起碗来,一口气喝完这碗中之物,给书记作一个了揖,趁着酒劲、鸡蛋和奶粉的味道还未泛起,书记还未来得及倒第二碗酒的时候,快步离开书记家。我相信喝这这亲兄弟的酒,什么的酒你都不想再喝了。 图1 鸡爪谷(来自百度照片) 图2. 收割鸡爪谷 图3. 正在烧制鸡爪谷
个人分类: 墨脱考察追记|9146 次阅读|28 个评论
长期吃转基因黄金大米会致中毒的临床特征
热度 9 francy 2016-7-9 18:59
当诺奖者联名信炮轰绿色和平组织反对转基因黄金大米的媒体报道在中国主流媒体高调出来时,一见那个“反人类罪”大帽子出现时,本人的本能反应就是:这又是一场精心策划的围剿中国媒体战。所以,7月6日凌晨本人的第一篇也带有“反人类罪”大帽标题文章《转基因黄金大米在中国名声如同731 为何还被拨高》出现,有些人认为此标题表述不准确,特别是那是一个生物技术,怎么可以同731部队罪行对比? 其实,炮制抵制转基因黄金大米的媒体报道胆敢引用“反人类罪”,转基因黄金大米在中国制造“黄金大米事件”用72个无辜湖南山区孩子做试验,不是拿活人当试验?比731部队罪行差多少? 本人在7月6日深夜再发《转基因黄金大米在中国推广有四大问题须要交代明》一文,从“国际标准”对接、中国在转基因作物的管理规范、进中国市场的产品竞争力、给湖南孩子家长有交代四个市场准入角度,“在商言商”讨论了一些问题。想不到,此文引来了一位微博网友不断地抨击本人文章分不清转基因黄金大米的生化机理,他(她)这样认为: * “黄金大米是含有维生素A还是贝塔胡萝卜素,这个问题,博主先搞清楚在喷不迟,现在就暴露了博主的无知。 ”(笔者注:原来在挺转基因的人眼里自已是专家、别人都没文化) * “指出你的基本常识错误,你觉得还要长篇大论写文章?”(笔者注:原来是封嘴砖家) * “告诉你基本常识,胡萝卜素补充维生素A,不会造成维生素A中毒。 ”(笔者注:原来是这么解释) * “既然认识到了错误,至少删除吧,我也不相信你会转变观念。”(笔者注:原来是封嘴砖家) * “反转的人大多科学常识缺乏,崔永元更是连食盐是化学名是氯化钠都不知道,你反思过这个现象吗? ”(笔者注:原来一直拿崔永元当专家) * “安定医院(笔者注:北京的精神病医院)出来的?反转反出魔怔了,哈哈” 由于本人出生在医学(中医、西医、兽医)家庭,当自已出生在那个营养不足的上世纪60年代时,补充维生素AD(鱼肝油丸)不能吃多是家长(父母亲、姨妈、舅妈、外公等)特别交代的一个临床常识 ,理由只有一句:“吃多会引起中毒、没胃口,一定不可多吃!” 看了这位专业挺转基因黄金大米的博友留言,以及拙拙迫人用意,倒是很有意思,因为他想用专业来吓唬有临床经验的人,由于刚刚去天津参加中国医药物资协会活动、7月8日近深夜才回到北京,今天凌晨才有空把材料收集一下,现在把beta胡萝卜素、维生素A和转基因黄金大米之间的问题再科普一下。 首先 陆绮女士在2016年7月8日 2时51分 (北京时间)在科学网上发了一篇题为《维生素A过量摄取致畸 #黄金大米话题相关#》(地址: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525-989321.html )一文,陆绮女士在美国韦恩州立大学(Wayne State University,简称WSU),从事生命科学细胞生物学研究的助理研究员( Research Associate ) ,韦恩州立大学创立于1868年,位于美国密歇根州底特律市,是美国著名的公立研究型大学,是密歇根州的第三大公立大学,也是美国30家规模最大的大学之一。该大学在2016年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全球大学排名253) 陆绮女士一文写道: 给“黄金大米“的一个提醒:维生素A作为一种必须的营养元素,在人类生长发育的各个时期,从胎儿到成人都有很重要的功能。维生素A缺乏是很严重的问题,会导致失明。但是任何事情都有个度,所谓过犹不及。在这里我想科普另一个事实供大家参考。即维生素A过量,对孕妇肚子里的胎儿发育,特别是早期是有着导致畸胎的风险。 可惜,文尾她又说明:“写这篇文章的初稿的时候,我其实是完全写错了。我错误地以为黄金大米中的beta-胡萝卜素会有毒性,但是后来再看看资料,才知道我是错的。” 因为此文几易其稿,至今己经有37人推荐、不到30小时已有 1448 次阅读(科学网上的正常博文浏览数在80-120次之间,这是声称有120万全球科学界注册用户的专业网站)被选为“精”获得推荐,而且有70多条留言和评论。 已经有专家(东华大学教授)认为《维生素A过量摄取致畸 #黄金大米话题相关#》一文是一篇很好的科普文章。可能由于陆绮女士对beta胡萝卜素、维生素A和转基因黄金大米之间的问题没有介绍太多,本文作一个补充。 其次,先给大家几条百度百科词条材料: “胡萝卜素”(http://baike.baidu.com/view/285812.htm):胡萝卜中含有大量的β-胡萝卜素,摄入人体消化器官后,可以转化成维生素A,是目前最安全补充维生素A的产品 (单纯补充化学合成维生素A,过量时会使人中毒)。它可以维持眼睛和皮肤的健康,改善夜盲症、皮肤粗糙的状况,有助于身体免受自由基的伤害。不宜与醋等酸性物质同时服用。 胡萝卜素主要存在于深绿色或红黄色的蔬菜和水果中,如:胡萝卜、西兰花、菠菜、空心菜、甘薯、芒果、哈密瓜、杏及甜瓜等,大体上,越是颜色强烈的水果或蔬菜,含β-胡萝卜素越丰富。 维生素A与胡萝卜素的吸收过程是不同的。维生素A的吸收为主动吸收,需要能量,吸收速率比胡萝卜素快7-30倍。胡萝卜素的吸收为物理扩散性,吸收量与摄入量多少相关。胡萝卜素的吸收部位在小肠,小肠细胞内含有胡萝卜素双氧化酶,在其作用下进入小肠细胞的胡萝卜素被分解为视黄醛或视黄醇。 过量表现 : 1、急性维生素A中毒:成人一次剂量超过90-~300mg(30-100万IU),儿童一次剂量超过90mg(30万IU)即可发生急性中毒,主要表现为嗜睡或过度兴奋、头痛、呕吐等高颅压症状,12~20小时后出现皮肤红肿,继而脱皮,以手掌、脚底等厚处最为明显,数周后方恢复正常。婴幼儿以高颅压为主要特征,囟门未闭者可出现前囟隆起。脑脊液检查压力增高,细胞数正常,蛋白质量偏低,糖正常。血浆维生素A水平剧增,可达500μg/L以上(正常成人=200μg/L)。 2、慢性维生素A中毒:成人每天摄入24-30mg,持续半年;或每天9-12mg,超过8年可引起慢性中毒。婴幼儿每天摄入15~30mg,超过6个月即可引起慢性中毒。主要表现为胃纳减退,体重下降,继而有皮肤干燥,脱屑,皲裂,毛发干枯,脱发,齿龈红肿,唇干裂和鼻出血等皮肤粘膜损伤现象,以及长骨肌肉连接处疼痛伴肿胀,体检可见贫血,脾脏肿大。 β-胡萝卜素会被人体转换成维他命A。如果人体摄入过量的维他命A会造成中毒。所以只有当有需要时,人体才会将β-胡萝卜素转换成维他命A。这一个特征使β-胡萝卜素成为维他命A的一个安全来源。 “维A酸”(http://baike.baidu.com/view/354354.htm):维A酸是体内维生素A的代谢中间产物,主要影响骨的生长和促进上皮细胞增生、分化、角质溶解等代谢作用。用于治疗寻常痤疮、银屑病、鱼鳞病、扁平苔癣、毛发红糠疹、毛囊角化病、鳞状细胞癌及黑色素瘤等疾病。 毒理学:口服维A酸对实验动物(包括小鼠、大鼠、地鼠、兔、猴等)和人都有很强的致畸作用。皮肤局部外用维A酸对处于胚胎敏感期的小鼠、大鼠、地鼠、兔母体有明确的胚胎毒性及致畸性,并可引起母体系统毒性。但迄今回顾性资料未发现人皮肤局部用药后引起畸胎。维A酸对皮肤有刺激性。 上述实验动物的皮肤反应较人反应显著为重,可随药物浓度和给药次数引起不同程度皮肤刺激性炎症,红肿、糜烂,削弱角质层屏障,使药物吸收增加,引起系统毒性。人皮肤外用虽有刺激性但并没有上述严重反应。可能由于动物和人的皮肤结构差异及对维A酸刺激的敏感性不同所致。所以有关动物维A酸局部给药的安全性资料及对临床用药安全性的预测意义应慎重评估。 副作用: 1、 能引起皮肤粘膜干燥,脱屑、恶心呕吐及食欲不振。2、 可引起头痛、头晕及肌肉关节疼痛等症。3 、有致畸作用,孕妇忌服。4、 可引起肝损害,肝肾功能不良者慎用。 维A酸,也叫做维甲酸,是治疗白血病的一种重要的药物。CAS No.: 302-79-4 口服维A酸对实验动物(包括小鼠、大鼠、地鼠、兔、猴等)和人都有很强的致畸作用。皮肤局部外用维A酸对处于胚胎敏感期的小鼠、大鼠、地鼠、兔母体有明确的胚胎毒性及致畸性,并可引起母体系统毒性。但迄今回顾性资料未发现人皮肤局部用药后引起畸胎。 注释:美国化学文摘服务社 Chemical Abstracts Service ,简称 CAS 为化学物质制订的登记号,该号是检索有多个名称的化学物质信息的重要工具。是某种物质:化合物、高分子材料、生物序列 Biological sequences 、混合物或合金的唯一的数字识别号码 ,其目的是为了避免化学物质有多种名称的麻烦,使数据库的检索更为方便。如今几乎所有的化学数据库都允许用CAS号检索。到2005年12月25日,CAS已经登记了27,115,156种物质最新数据 ,并且还以每天4,000余种的速度增加(来源:百度百科 CAS NO 词条,http://baike.baidu.com/view/2275007.htm )。 维A酸对皮肤有刺激性。上述实验动物的皮肤反应较人反应显著为重,可随药物浓度和给药次数引起不同程度皮肤刺激性炎症,红肿、糜烂,削弱角质层屏障,使药物吸收增加,引起系统毒性。人皮肤外用虽有刺激性但并没有上述严重反应。可能由于动物和人的皮肤结构差异及对维A酸刺激的敏感性不同所致。所以有关动物维A酸局部给药的安全性资料及对临床用药安全性的预测意义应慎重评估。妊娠起初3个月内妇女禁用。急性或亚急性皮炎,湿疹类皮肤病患者禁用。 “天然胡萝卜素”( http://baike.baidu.com/view/370416.htm )别名(又名):植物性胡萝卜素;藻类胡萝卜素;叶红素;extracted carotenes;carotenes;carotenes natural 。天然胡萝卜素具有维持皮肤黏膜的完整性、保护视力、抗癌变、免疫调节、延缓衰老的作用。胡萝卜类胡萝卜素(carrot carotenes)以胡萝卜(Daucus carota)的肉质直根干燥品为原料,利用现代的生物技术提取而成的天然着色剂。 用途:用于面条类、人造奶油、起酥油、饮料、冷饮、糕点、饼干、面包、糖果、保键食品等,为橙色着色剂和营养强化剂。 “血内胡萝卜素过多症”( http://baike.baidu.com/item/%E8%A1%80%E5%86%85%E8%83%A1%E8%90%9D%E5%8D%9C%E7%B4%A0%E8%BF%87%E5%A4%9A%E7%97%87 )血内胡萝卜素过多症(hypercarotenaemia),别名 : carotenemia;柑皮症;胡萝卜素血症;血胡萝卜素过多症;高胡萝卜素血症。是一种因血内胡萝卜素含量过高引起的皮肤黄染症。皮肤黄染而巩膜不黄染是最重要的特征。纠正基础疾病,不需特殊治疗。疾病分类在皮肤科 的“营养及代谢障碍性皮肤病”。WHO制定的国际统一的疾病分类方法(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 , ICD)划归在:E67.1 血内胡萝卜素过多症是由于过多食用胡萝卜素含量丰富的食品如胡萝卜、橘柑、番茄、南瓜、黄花菜及菠菜等而引起的皮肤发黄。高脂血症、甲状腺功能低下、糖尿病或其他使胡萝卜素转化为维生素A有先天性缺陷或肝病的情况下,也可使血中胡萝卜素含量增高。 胡萝卜素为一种脂色素,血内胡萝卜素过多症患者血液及汗液中胡萝卜素含最增高,可使正常皮肤呈现黄色。血中和尿中胡萝卜素含量测定,具有诊断意义。 血内胡萝卜素过多症患者有较长时间大量服用胡萝卜素含量丰富的食物史(橘子、胡萝卜等)。皮肤黄染而巩膜不黄染是最重要的特征。多见于角质层厚的掌跖部及皮脂腺丰富部位,如颜面、鼻翼、鼻唇沟、口周、眼睑。严重者除巩膜和黏膜外全身皮肤皆呈橙黄色。无自觉症状,如无基础疾病,一般情况良好。病程是慢性经过,原因去除后,数月可消失。 病因: 血内胡萝卜素过多症是由于过多食用胡萝卜素含量丰富的食品如胡萝卜、橘柑、番茄、南瓜、黄花菜及菠菜等而引起的皮肤发黄。高脂血症、甲状腺功能低下、糖尿病或其他使胡萝卜素转化为维生素A有先天性缺陷或肝病的情况下,也可使血中胡萝卜素含量增高。 发病机制: 胡萝卜素为一种脂色素,血内胡萝卜素过多症患者血液及汗液中胡萝卜素含最增高,可使正常皮肤呈现黄色。血中和尿中胡萝卜素含量测定,具有诊断意义。 血内胡萝卜素过多症的临床表现:患者有较长时间大量服用胡萝卜素含量丰富的食物史(橘子、胡萝卜等)。皮肤黄染而巩膜不黄染是最重要的特征。多见于角质层厚的掌跖部及皮脂腺丰富部位,如颜面、鼻翼、鼻唇沟、口周、眼睑。严重者除巩膜和黏膜外全身皮肤皆呈橙黄色。无自觉症状,如无基础疾病,一般情况良好。病程是慢性经过,原因去除后,数月可消失。 “高胡萝卜素血症”( http://baike.baidu.com/view/4527016.htm ) 高胡萝卜素血症(hypercarotenaemia)又称柑皮症,是一种因血内胡萝卜素含量过高引起的皮肤黄染症。皮肤黄染而巩膜不黄染是最重要的特征。纠正基础疾病,不需特殊治疗。 第三,在动物中, 正如本人(用太太帐号)在陆绮女士的《维生素A过量摄取致畸 #黄金大米话题相关#》一文二条留言中第一条(2016-7-9 01:27 )所写: 《禽病学(diseases of poultry)》第12版 您讲的这个在《禽病学(diseases of poultry)》第12版 p1333(中译本)是归维生素A过多症中的 “骨肥厚(Hyperosteoidosis)”,在人群中为血内胡萝卜素过多症(hypercarotenaemia),又称柑皮症,是一种因血内胡萝卜素含量过高引起的皮肤黄染症。皮肤黄染而巩膜不黄染是最重要的特征。 ( http://baike.baidu.com/item/%E8%A1%80%E5%86%85%E8%83%A1%E8%90%9D%E5%8D%9C%E7%B4%A0%E8%BF%87%E5%A4%9A%E7%97%87 ) 博主陆绮女士回复(2016-7-9 01:55):不是一回事。我说的是VA的代谢产物RA(retinoic acid)会导致胎儿中枢神经发育不正常。RA在发育过程中是一种诱导因子。 其实,陆绮女士的回复也是被别人讲昏了。因为: 吃自然界的胡萝卜素食物、吃提取的胡萝卜素、吃维生素A过量,对人畜禽都是有害的,更别说让人老吃富含胡萝卜素的转基因黄金大米。 这就是那些天天挺转基因食品安全、又坚持反中医的一些人自已常用于警戒别人的那句俗话:“是药三分毒”。当声称富含胡萝卜素的转基因黄金大米用“人道主义”伟大理想救治维生素A缺乏症人群(全球1400万,主要在战乱的非洲)时,他们不再用“是药三分毒”这个标准,而是举起“反人类罪”大帽子加上“绝对安全”的说词来忽悠公众。 当然,还有一批本来就没有临床医学基本逻辑的人在以专家身份起拱(他们这是故意),几乎涉及诺奖者联名信炮轰绿色和平组织反对转基因黄金大米的媒体报道没有见到那位的文章是认真地去翻阅这些医学材料(他们反倒多数是找不到讲真话的专业人士咨询而被骗),所以,这么策划有些让人觉得挺转的人就象是客观故意!让人很无语! 附: 百度文库中专业资料在“自然科学”栏下有《胡萝卜素的来源及组成与功能差异 》一文( http://wenku.baidu.com/link?url=NEpr9v4hYVK9F_o5Stq3NgDCXn-dSCiDx_gavFlDTTqtHP7BCoAu-4smTC3EsBfZN7E4qfaW79pElEFr8cgYVvQ8zwTst5OyfyDuDhAEeQq### )介绍了工业化时代胡萝卜素的提取便利性与低成本。涉及转基因黄金大米的经济学价值问题,此文是比较易读懂、可以自由下裁的文章。 沈阳 (苏州大学社会学院红十字运动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中国版权协会CSC 个人会员,中国兽医协会 CVMA 媒体传播小组组长,中国医药物资协会 CMPMA 健康网络媒体分会会长) 18:00 2016-7-9 写于北京家中
个人分类: 中国公益问题观察|2142 次阅读|27 个评论
科学网又中毒了吗?
热度 7 zywsict 2014-10-30 13:53
打开网页又出现这个画面!
个人分类: 博客感言|2550 次阅读|14 个评论
又一起有限空间作业中毒事故
lanxum 2014-4-20 16:52
又一起有限空间作业中毒事故 有限空间作业应纳入“特种作业”管理。别总事后“高度重视”! 有限空间事故频发,北京管理模式为何不在全国推广?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903722do=blogid=786500 新疆玛纳斯县一科技公司发生气体中毒事故 6 人中毒 来源:天山网 更新日期: 2014 年 04 月 20 日 4 月 19 日 18 时 40 分左右,新疆玛纳斯县澳洋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污水处理车间, 工人在清理沉淀池淤泥时,池内残留硫化氢气体漏出, 造成 6 人中毒,中毒人员已及时送往石河子二医院救治,无生命危险。 事故发生后, 玛纳斯县政府主要领导 高度 重视 , 立即 安排 一名县委常委到医院探望 中毒工人,安排救治。 一名分管副县长,带领相关部门 立即展开调查 。目前,救治员工和事故调查正在进行中。 (记者报道统一模板!) 【有限空间】是指封闭或部分封闭,进出口较为狭窄有限,未被设计为固定工作场所,自然通风不良,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积聚或氧含量不足的空间。 【特种作业】是指容易发生事故,对操作者本人、他人的安全健康及设备、设施的安全可能造成重大危害的作业。(来源:2010年国家安监总局《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规定》(总局30号令))
个人分类: 广义安全观|2177 次阅读|0 个评论
天然矿物能治病吗
热度 10 pony1984621 2013-5-10 14:42
天然矿物能治病吗 马志飞 1900 年,考古学家在埃及挖掘一个墓葬时,发现了古埃及皇后的木乃伊,在木乃伊的手臂上佩戴着 4 只黄金手镯,上面镶嵌了很多不透明的蓝绿色宝石,历经几千年之久依然光彩 夺目,令人惊讶不已。后来的研究发现,这些宝石是绿松石。绿松石属于贵重宝石之一,自古以来就在许多国家备受推崇,古人相信佩戴绿松石饰品可以得到神灵的护佑,古波斯人、古埃及人、古印第安人等都把它们当作辟邪的护身符。 除了绿松石之外,还有很多宝石被人们赋予了传奇的色彩。 古埃及人相信, 托帕石(宝石级的黄玉)由于 吸收了太阳神的金色光芒,从而具有强大的能量,可以保护人体免受伤害;而古希腊人则认为, 托帕石 具有超自然的力量,在危急时刻可以增强佩戴者的能力,能使人隐身,躲过敌人的眼睛。 这些都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一个现象:人们之所以喜欢佩戴宝石,不仅是因为它们的精美,而且因为很多人都相信宝石具有某种神奇的力量 。 事实真的如此吗?且不要着急下定论。 宝石有神效 据说,在 1703 年 的荷兰阿姆斯特丹,航海者带回来一些漂亮的彩色石头给小孩子们玩。有个小孩发现,在阳光的照射下,这些石头居然可以吸引灰尘和草屑。这个奇怪的现象引起了人们的好奇,但是还不能给予科学解释,后来的人们就把它叫做吸灰石。 后来的科学研究终于揭开了这个秘密,原来,所谓的吸灰石就是电气石,制成宝石就是碧玺。这种石头被加热后,可以带电,一端为正电荷,另一端是负电荷。这种现象被称为热电性;而当晶体表面受力发生压缩、拉伸等形变时,也会发生带电现象,这种 现象则被称为压电性。 在医疗卫生领域,科学家们积极探索电气石的新用途。研究发现,电气石既能发射远红外线,还可以释放负离子。远红外线可以温暖细胞,改善血液循环,负离子则可以活化细胞、净化血液。 日本一家公司将电气石粉加入到人造纤维中,结果发现,用该纤维制成的纺织品的确能够促进血液循环,增强人体生理机能。 可能正是基于这样的科学依据,一些商家打出这样的广告: 某某宝石饰品具有强大天然磁场,可以消毒杀菌、治病强身,等等。从科学的角度来讲,我们不否认某些天然矿物确实具有磁场、电场甚至放射性;但这种功能被严重的夸大了:仅仅依靠佩戴几克或几十克重的小小挂件,就妄想达到保护身体的目的,未免有些可笑。 矿物为何能治病 事实上,某些天然矿物确实具备治病救人的神奇功效;但这种功效并非来自于佩戴某种宝石饰品,而是作为药物成分服用。 我们大家都知道,地球上的元素种类繁多,为了研究的方便, 地质学家将地球上的元素分成了 6 大类型:主量元素,是那些在岩石中含量大于 1% 的元素,如氧、硅、铝、铁等;微量元素,是那些在岩石中含量低于 0.1% 的元素,如 铯、铷等;硫和卤族元素氟、氯、溴、碘、砹等;金属成矿元素金、银、铅、锌、铜等;放射性元素铀、钋、镭等;此外,还有一类是组成水圈、大气圈和生物圈的主要成分,对生命的活动具有重要作用的亲生物元素,如碳、氢、氧、氮、磷、硼等。 科学研究发现了一个很奇怪的现象:人体内的元素组成和地壳岩石中 元素的平均组成十分相似。这就不仅说明,人类演化起源于地壳的演化;而且证明,人体不断地从地质环境中吸取各种化学元素。当我们人体长期缺少或者过多摄入某种元素时,就会表现某种疾病。这是因为,我们人体内也存在着复杂的生物化学平衡。譬如,铁是人体内重要的微量元素,成年人体内大约含 铁 4 ~ 5 克, 它是血红蛋白、酶等的重要成分,也是血红蛋白中氧的携带者。如果人体内缺铁,就会造成贫血;而如果摄入量过剩,则会造成呕吐、胃肠道出血、心脏衰竭或死亡。 最常见的例子就是我国某些地方出现的“地方病”,如我国某些山地及丘陵地区的人们易患地方性甲状腺肿,也就是俗称的“大脖子病”。其实,这是因为人体缺碘或过量摄入碘造成的,这两种病被分别称为缺碘性甲状腺肿和高碘性甲状腺肿。而我国黑龙江、吉林、辽宁、山西等地出现的克山病及大骨节病,则往往是由于人体内缺少硒元素引起的。 所以,如果想彻底治疗这些特殊的病症,就必须对症下药:缺什么,补什么。我们生活中吃的加碘盐就称得上是一剂治疗和预防甲状腺肿的良药。由此可见, 利用矿物来补充人体所需缺乏的微量元素,调节体内的生物化学平衡,是具有科学依据的。 事实上, 矿物类药是中药的重要来源之一。 从自然界中寻求这种天然产出的矿物入药,自古以来就有深入研究。我国历代的医药典籍中共收 录 2600 多种药物,其中,地质药物占到 15% 以上,约 400 多种,其中包括古生物的化 石、天 然矿物、天然岩石等。有着“医圣”之称的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一书中,就记载着所用矿物类 药物 21 味,含矿物类药方共计 58 方。 常见药用矿物有哪些 辰砂:俗称“朱砂”、“丹砂”,因过去以湖南辰州(今沅陵) 境内 所产最为著名,所以得名辰砂。辰砂的主要成分是 HgS , 是炼汞(水银)的最主要矿物原料。古代人试图用辰砂来炼制可以让人长生不老的仙丹,结果适得其反,很多人因为汞中毒而丧命。药用朱砂味甘,微寒,有安神、镇静之功效,可用于治疗精神恍惚、口吐白沫等病症,常见的药物“小儿清热片”、“牛黄千金散”中都含有少许辰砂。我国湖南沅陵县、陕西旬阳县、贵州铜仁市等地均有产出。 硼砂:属于硼酸盐矿物,主要产于干旱地区盐湖的化学沉积产物中,是提取硼和硼化物的主要矿物原料,常常与石盐、天然碱、石膏等伴生,我国的西藏班戈湖和杜佳里湖为主要产地。硼砂带有甜涩味,性凉,无毒,具有清热解毒、消痰止咳之功效,可用于治疗咽喉肿痛、口疮等。常见药物“西瓜霜”中就含有少许硼砂。 阳起石:又称阳石、起阳石。药用阳起石是一种透闪石,味咸,微温,具有补肾壮阳的功能,可用于治疗肾气虚寒、阳痿不举、遗精早泄及手足冰冷腰酸膝软等。主要产于陕西洛南县、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等地。 磁石:又名慈石、吸铁石等,矿物成分主要是磁铁矿,在自然界中分布十分广泛,是一种炼铁的重要矿物原料。药用磁石味辛、寒,主治头晕目眩、耳鸣耳聋等病症。河北邯郸市、湖北大冶市、辽宁鞍山市、河北迁安市都有产出。常见的药物“耳聋通窍丸”中就含有少许磁石。 石膏:主要成分是硫酸钙,主要用来生产水泥及其他建筑材料,或者用作农业肥料,给土壤提供钙和硫等化学成分。药用石膏味辛,大寒,具有清热、泻火、解毒等功效,主要治疗高烧不退、肺热咳嗽、气喘等,产地在湖北应城市。常见的药物“小儿咳喘灵颗粒”、“牛黄解毒丸”中都含有少许石膏。 芒硝:又称朴硝,主要成分是硫酸钠,是干涸盐湖中化学沉积的产物,也见于热泉中。用于制造玻璃、苏打及洗衣粉等。味微苦,微咸,可用于治疗消化不良、大便秘结等,主要产地有内蒙古乌兰察布盟、山西运城市等地。 白矾:又称明矾、矾石,天然产出者为钾明矾,经过水溶、过滤、蒸发可成药用白矾。味酸,寒,具有杀菌、消毒、止血、止泻、祛痰的功能,用于治疗反胃呕吐、传染性肝炎、腹泻等,产地有浙江义乌市等地。 雄黄和雌黄:它们都是提取砷的主要矿物原料,通常共生在一起,所以有“矿物鸳鸯”的说法。雄黄俗称鸡冠石,味苦,具有解毒、杀虫、除恶疮的功效,可治疗疮痛、蛇虫咬伤、疟疾寒热等病症。雌黄也可用于杀虫、解毒、消肿等,古时候常用做中药,但现代医药学中使用较少。这两种矿物的产地主要有湖南石门县、浏阳市、陕西宁陕县、云南南华县等。
个人分类: 科普写作|9614 次阅读|15 个评论
[转载]朱令案路径图与中国司法深化改革
热度 1 sunapple 2013-4-28 11:24
这些天朱令铊中毒案件再度风生水起,对于案件本人撰写了《朱令铊中毒案证据分析大全》,对于这个案件网友们呼声案件重启的声音一浪高过一浪,对于怎样推动这个案件,本人作为朱令法定代理人委托的律师,就此谈一些我们的设想,朱令案件对于中国的司法进程一直是历史性的案件,我们也希望这个案件对于中国的深化司法改革能够有更大的意义,这样广大网友花费这样大的时间和精力则变得更有意义。 对于案件的推动,我们希望的是需要有更大的透明度,案件的信息公开我们申请过了一次,被驳回,后来的复议虽然撤销了原来的决定,但是这个撤销也是很蹊跷的,因为一般的撤销会要求下级行政机关重新作出决定,但这次是没有,再申请信息公开干脆就不理你了,这个信息公开还是具有非常的意义的,我们会继续的申请,为此本人写过《朱令清华铊中毒案件不能再躲猫猫》,这些重要的信息是什么,后来我们从非正式渠道得到了一个文件,就是公安部《关于政协十届五次会议陈章立委员来信反映问题调查情况的复函》公查办 040014 号,从这个文件我们才知道此案已经于 1998 年 8 月结案,对于这个结案的结果,警方一直没有正式通知当事人,从这个结案的文件当中,我们可以从中的春秋笔法当中看到案件受到阻力的端倪,这个文件没有讲具体按照哪一位中央领导的指示办事,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中央领导指示的倾向性,因为一般需要抓住凶手和正常表示对案件重视的指示,一定是加大力度侦破此案,而不是一开始就是“尽快办结此案”,还没有抓住嫌疑人的情况下就要办结案件是不合逻辑的,正常的逻辑是已经抓住了嫌疑人才对。 案件如果已经结案,还有一个法律后果,就是对于案件的信息和案卷应当怎样?警方的案卷虽然有些涉及嫌疑人的私人秘密,但受害人对于案件不属于公众是案件的当事人,受害人有权了解案件的进度,有关问题受害人应当知道,涉及嫌疑人秘密的只不过是要求受害人保密而已,受害人对于公安的结论是有申诉的权利的。因此在这个案件结案的结论公开以后,我们律师将要求查询警方的案卷,虽然这个查询是很难的,但我们不会放弃的。 对于这个案件的信息公开,还有一个重要的事项就是我们要从中看到协和、清华等很多相关人的责任,现在阻止案件的公开就有他们的问题,协和为什么能够这样轻易的排除了铊中毒,还在以后的做法上如此的决绝,本人对于协和的问题写了帖子《朱令案中有关协和医疗问题的质疑》在当年就有一个自称是知情医生的爆料,协和的问题很大的,虽然没有经过证实,但所揭示的事情符合逻辑,协和变得异常邪恶。不管这些爆料是否都真实,但不管怎么说,铊中毒被揭开了盖子,造成朱令这样大的伤害,协和和清华在一些事情上的不负责任也是有问题,有隐瞒也非常可能,有渎职的嫌疑错不了,这里他们也是破案的阻力,原因就是一旦凶手被抓了出来,造成朱令如此严重伤害的,还有清华否认有铊元素和协和治疗的问题,届时凶手会提出的,现在不能抓住凶手,凶手就是挡箭牌,所以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到朱令的物品离奇丢失,清华有关方面对于作案现场的保护是非常不力的,而且有关物品丢失了两次,不能说不是一个责任事故。另外在警方侦办过程当中,清华对于实验室铊的情况也有隐瞒,对于破案时机也有不利影响,这些是有伪证嫌疑的,这些责任虽然不如杀人,但是如果你认真追查起来,可能就要有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一些物证被责任人保留的,只有追究他责任的时候他才会拿出来,只有追究他责任的时候他才能检举和作证一些关键情节,就如重庆的王立军在英国人被毒杀的案件当中一样,因此案件如果嫌疑人难以被追诉了,对于这些责任人一定要严加追诉,他们也是让铊能够逃脱和破案不易的阻力,追诉他们有打破僵局和阻力的功效。对于案件的猜测还有一种,是说协和为了确定是否铊中毒,找的就是清华来检测,因为当年清华的铊中毒确诊肯定有人检测,这就应当是清华检测的,协和找清华检测合理,检测物品没有比清华化学系实力更强的了,而清华直接给有铊的实验室,实验室给相关的室友同学孙维在实验室检测的,孙维当然会作假,因此有结果否定了铊中毒。但后来铊中毒被揭了出来,清华没有医疗检测资质,医院找没有检测资质资格的机构进行病理检测造成误诊和严重残疾,这样的情况出问题是一级医疗事故,协和医院是要降级降等的,协和因此隐瞒了对铊证据,对于这种情况,只要严加追诉协和,破案铁证就有了,因此在 07 年这个案件有热了起来的时候,网络上就有一股很奇怪的势力,对于协和的责任变得不能追了。虽然渎职、伪证等罪名如果从发案计算现在已经过了时效,但从结案来说则未必,而我们的刑诉法对于时效上还有一句就是公安应当立案没有立案的,不受时效的限制。 对于案件结案以后,我们要注意的就是刑诉法 204 条第三款被害人有证据证明对被告人侵犯自己人身、财产权利的行为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而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不予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的案件。对于杀人罪的自诉在中国是没有的,这个提议看来是匪夷所思的事情,在中国的自诉案件也是非常罕见的,自诉在以往仅仅限于家庭纠纷等案件,后来扩大到私人之间的轻微犯罪,但在西方自诉却非常的普遍,在英美国家实行的是当事人主义的司法原则,也就是追诉更多的是当事人的意思自治,在中国却基本是监控主义的国家,对于罪犯的追诉是国家司法机关,受害人在这样的追诉过程当中权利极小,基本是完全被限制的,在西方即便是大陆法系的国家,当事人的权利也比中国要大,这与中国历史上的司法体制有密切的关系,在中国古代即使是民事诉讼,也是被官府控制的,所以中国的诉讼才叫做“官司”,从这个称谓的名称上就可以看出来。因此中国的法制与国际的接轨,发展当事人主义就是一个方向,另外还要说的就是当年修改刑诉法,增加的这 204 条第 3 款,当年就是朱令的姥爷建议加入的,朱令的姥爷是燕京大学相关专业的高才生,当年是法院的顾问,对于这样的案件重启,自诉就是一个方向,当年增加这自诉的 204 条第三款,就是要给当事人一个救济的手段,这个条款也应该能够成为保护朱令的一个手段,因此在公诉无法开启的时候,我们建议要自诉一次,起码要让铊受一次公审,到底有没有罪,法庭是否公正,要放到聚光灯下给世界看一下! 我们要自诉一下,还有一个关键点就是时效,案件经过要 20 年了,按照《刑法》第 87 条规定: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二十年。如果二十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所以对于朱令的案件,孙维没有逃避侦察和审判,超过 20 年就可以不追诉了,虽然这里有一个口子,但对于权贵我们不对铊网开一面就不错了,还会特别追诉吗?而自诉的提出,是有延伸追诉时效的效果的,按照《刑法》第 88 条规定:被害人在追诉期限内提出控告,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应当立案而不予立案的,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所以我们需要的就是在 20 年的诉讼时效期内,以受害人的名义提出一次自诉,这个自诉如果法院不受理,则对于孙维追诉的时效就无限延长下去了,这在法律程序上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 有了自诉的规定,是否就可以自诉了呢?这里我要讲的就是中国的司法环境还不足,我们还需要司法环境的建设,需要司法环境的改革的,中国的法制建设与世界接轨,是需要有一个合理的路径图的,西方的先进法制制度是一个体系,在这个体系里面不但有沉默权、疑罪从无的无罪推定和当事人主义,更关键的是还要有包括心证在内的西方的整套证据规则!在西方重证据轻口供的背后,西方的证据规则与中国是完全不同的,在中国司法不能成为证据的,在西方都可以成为有力的证据!比如说被告人在法庭以及其他相关的场合说谎,则我们就可以认为铊是不诚信的,可以推论铊在其他问题上也是说谎的,因此可以心证铊就是罪犯!还有如果铊一贯不够诚实,也可以作为案件中铊要说谎的佐证心证铊就是罪犯,而西方将通过自由心证的做法,把逻辑推理和经验法则等也变成了证据,自由心证原则的主要内涵是,法律不预先设定机械的规则来指示或约束法官,而由法官针对具体案情,根据经验法则、逻辑规则和自己的理性良心来自由判断证据和认定事实。这些在中国的法庭上都是不允许的,在中国的法庭上即便是铊对于上一个事实说谎一百次,也不能推论说铊下一个说法就是谎话,也不能通过法庭审判人员的内心确信而认定铊为罪犯,西方的证据充分是充分到让审判人员相信铊就是罪犯即可,而不是在理论上的绝对证明,在真理的相对性条件下,追求理论上的绝对证明是要极大的放纵罪犯的,就如有 100 人目击其犯罪,也在理论上存在着 100 个人同时认错人的可能,但你能够因为这个可能把嫌疑人无罪吗?而在朱令的案件,铊们的脱罪策略就是一致的否定逻辑推理和经验法则在案件当中的作用。 在西方的不要口供、当事人主义和无罪推定疑罪从无的体系当中,实际上是有一个完全倾向于原告的证据体系存在的,这样的心证体系支持经验法则和逻辑推理的使用,对于原告是非常有利的,在不能刑讯和无罪推定下,是非常有利于嫌疑人的,在这样有利嫌疑人的情况下即便是可以当事人主义让当事人进行追诉,当事人也是没有这样的能力的,因此西方的法制体系需要的就是一个给受到侵害的原告一个最有利的武器,就是原告在证据上处于优势地位,这个地位使得原告可以不通过强力机关的介入和不需要口供也可以追诉被告,只有这样的体制存在,才可以有沉默权,才可以零口供,才可以无罪推定,西方的沉默权和零口供只不过是在警方的沉默权和零口供,在法庭上绝对是没有被告的沉默权的,被告如果对于法庭的提问一言不发,肯定会直接被认定为有罪的,而发言只要有前后矛盾和被发现说谎,也可以通过心证被认定有罪,这样的场景我们很多老百姓可以不了解西方的具体法律,但也在西方的影视剧和文学作品当中屡见不鲜。因此西方是把警方的很多工作放到了法庭之上,被告人的沉默权不是法庭沉默权,而且只要心证你是罪犯,就不用口供了,而且嫌疑人在警察那里是可以保持沉默,但你如果是沉默的,你为什么沉默不配合警方,也可以成为心证你有罪的证据,就如朱令案当中孙维为什么不主动追查凶手,不怀疑其他人,不要求抓住真凶要要求结案一样,这样的举动在西方可以成为法庭上左右陪审团的证据。 但中国这样的场景是不存在的,中国必须要有绝对的证据,在历史上中国虽然是刑讯,但刑讯绝对不是老百姓所想象的那样三木之下何求不得,这样的刑讯冤狱更多是政治迫害的诏狱过程中,在中国的文革也是这样的政治迫害背景,但在普通的刑狱领域,没有那个统治者会容忍下面的酷吏只要用刑任何人都可以是罪犯,这样还要破案干什么?对此中国制定了世界最严格的证据规则,真的刑讯也很难出冤案的,因此中国历史上虽然是有罪推定,但是对于这个有罪推定制定了最严格的证据规范,即使是刑讯招供,即使是你被刑讯得生不如死但求速死的情况下,想要把自己变成死囚,没有警察的配合也是不行的,原因就是要对多个不同审讯者在不同的场合所述细节能够对得上,你编造的内容是记不住的。对此我写过相关文章分析,更进一步的没有人提及的是严格的证据和刑讯规范,还避免了不少冤案,比较极端的案例就如“山西李逢春案”,他的 DNA 鉴定结论是“受害人褥面上精子 DNA 与李逢春血痕 DNA 谱带位置一致”,专案组由此认定李逢春的犯罪事实,但是在审讯口供上无法得到符合证据规则的口供,也就是基于这样的情况,在当事人的抗辩之下检察院退回补充侦查,而后来经认为检验 STR 基因座不足,后增加 STR 基因座检验,又排除了李逢春的嫌疑。在西方类似的法庭之上, DNA 检验通过了以后,陪审团就可以直接心证有罪了,不会有后面的故事了。审讯真的罪犯和冤屈者的情况是完全不同的,因为二者的心理压力天壤之别,只要审讯的时间足够长,罪犯的心理就难以承受,但对于冤屈者则不会,有经验的预审警官是可以很快发现问题的,所以当年的警官会说“只剩一张窗户纸”。更何况这里还有一套制度来保障,这里的问题就是对于孙维等嫌疑人只讯问了 8 个小时就有问题了,西方的法庭的做法就是连续和长时间的在法庭上反复讯问细节,把在警方的审问搬到法庭之上,如果嫌疑人说谎,在不同的开庭时间下铊难以记住前面所说,如果这些细节对不上,陪审团就可以由此心证嫌疑人有罪! 在西方心证当中是很好的解决了犯罪动机的,在中国如果这样的推测嫌疑人动机则会被指责为诛心之论,在考虑动机的心证下,原告或受害人则有更大的优势,因为对于受害人而言,受害人最主要的目标是抓住真凶,而不是找一个人出气和陷害,这里嫌疑人是要百般抵赖的脱罪的,但受害人只有确信嫌疑人是凶手才会咬住嫌疑人不放,在动机上我们可以看到受害人是没有伪证的动机,而嫌疑人却无所不用的,这样的动机背景不同,也是证据规则应当倾向原告的法理基础,就如铊们要求的是脱罪,铊们不会要求抓住真凶只会说指证自己证据不足并且造谣混淆视听,但朱令家需要的是抓住真凶没有造假的必要。因此在心证体系的逻辑判断上,从动机出发在原被告所述不一致的情况下,原告的陈述则更容易得到相信,而中国的证据规则则是原告与被告是一对一的同等证明力的证据,这样的证据对峙如果不能让嫌疑人或者被告招供,则一定是疑罪从无被告被释放,这对于受害人是极大的不公平,因为受害人是明知的,但罪犯是抓不住的! 中国的司法改革取缔刑讯是人类的进步,但这个过程首先应当干的就是在证据规则上与世界接轨,但中国恰恰是路径图走错了,时至今日中国还没有一部《证据法》,中国的证据规则是异常严格对原告或受害人不利的,在刨除了陷害等小概率事件的正常情况下,被侵害的原告或受害人都是弱势群体,对他们有越来越高的证据要求,就是对于已经是强势群体的侵害人的放纵,我们在极大的保护了嫌疑人权利的时候,极大的通过疑罪从无保障嫌疑人的时候,可曾考虑怎样保护弱势的受害人?我们总说有罪推定和刑讯产生冤案,但改成无罪推定以后放纵了多少罪犯?大量的情况是受害人明知对方就是罪犯,而在第三人看来证据不足,比如领导强奸了美女没有第三人看到,届时领导反咬说美女引诱他,你的证据就肯定不足,如果领导还戴了套,美女连精斑都没有,你有什么证据搞他强奸?这事实上不就是“戴套不算强奸”吗? 这样的证据规则造成了中国现在的危机,古代刑讯的问题就是在于选择性执法,因为刑不上大夫,而现在这个古代的明规则变成了潜规则,危害更深。因为证据标准不同规则不同造成了警察的选择性执法,在对普通人的时候由于无罪推定则变得更依赖于口供,我们总说要重证据轻口供,但无罪推定之下证据规则不变,取得足够的证据更难,足够的证据只有口供才最充分和保险。但口供怎么来?只有刑讯才能够得到啊!这使得刑讯更加泛滥,刑讯被滥用造成了大量的冤案;反过来则对应于权贵,不但无罪推定没有人敢严审,甚至审讯的沉默权也有了,审讯的时间都不到位就如孙维是 8 小时不到规定限制的 12 小时且只问了一次,如果多次讯问,虽然每次 12 小时也不刑讯,撒谎的嫌疑人能够把细节记住对得上吗?这样的结果就是大量老百姓被权贵侵害以后,权贵以所谓的疑罪从无逃避了司法惩罚,老百姓只能不断的上访,极大的加剧了社会矛盾!中国大量的上访和社会怨气,就是大量的不公不能通过司法方式解决,这背后就是受害人明知罪犯,但在司法的严格证据上罪犯被疑罪从无,与朱令类似的事情是中国上访的普遍现象,这样的选择性的执法和证据规则的双重标准,老百姓情何以堪?! 如果中国的司法制度不进行深化改革,中国真的要亡党亡国,原因就是在历史上的有罪推定和严格证据是可以震慑和打击罪犯的,在西方的无罪推定和有利于原告的证据规则上也是能够打击罪犯的,但在中国的无罪推定和严格证据之下却放纵了大量罪犯,以前是以严格的证据规范限制官员滥用刑讯的,以前民事纠纷也是官员干预的所以叫做官司,只要这样的官司就算是民事纠纷青天大老爷也是可以打板子的,因此中国过去的严格证据规定是用来限制官员的特权的!用来限制官员有罪推定和刑讯的特权的!!但无罪推定下这样的对受害人的严格证据要求,实际上就是造成了一个违法犯罪得利的社会环境,不仅仅是在刑事领域,还延伸到民事领域,要告倒侵害人原告要为自己的主张举证,在无法举证完备的情况下就要败诉变成侵害人得利,而在民事领域由于人证可能有伪证,民事诉讼已经基本是书证化的了,没有白纸黑字都很难胜诉,而我们要知道的各种流行的合同诈骗,都有对于受害者不利的合同证据的!同样的事情在西方则证据有利原告的多,而且对于侵害者原告是可以自诉刑案把侵害者直接送进监狱的,因此侵害者要付出的代价比中国要高得多!现在中国这样的侵害者得利的社会司法环境不改变,中国的契约社会怎么能够建立?中国的经济怎么能够崛起,而中国的社会矛盾又怎么能够不激化? 所有这些中国侵害者得利的社会背景环境,就与我们司法改革与世界接轨的路径有误相关,中国如果是先建立了有利于原告或受害人的证据规则,在这样的证据规则和有罪推定之下等于是对于犯罪分子的严打,然后再变成无罪推定,社会就会非常健康了,而中国的这次司法改革的路径错误,是直接与朱令案相关的,在当年我自己学法律考律师证的时候,朱令的姥爷是本人的法律导师之一,他告诉我在制定 97 年刑诉法的时候就进行过激烈的博弈,中国当时就错误的先进行了无罪推定而没有建立合适的证据规则,结果就是在无罪推定下各种原罪和腐败太放纵了,他们成为了建立证据规则的阻力,我们各种立法更多的考虑嫌疑人忽视受害人的背后,是权贵一般都是侵害人老百姓多为受害人,司法各界可以从想要脱罪的嫌疑人那里得到利益,为了脱罪嫌疑人可以倾家荡产,但受害人则不会行贿让你枉法,付费找律师也是个别现象,在利益驱使的层面上是完全不对等。就如在朱令案件当中,朱令家是不可能拿什么利益买通的,我们律师也是法律援助义务代理,但铊们却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可以给司法人员输送利益支付高昂的费用,朱令的同学帮助朱令只不过是个人的慈善,但帮助孙维则可以得到实际的好处,因此朱令同学的冷血就不奇怪了,我们可以看到这些不学金融的同学们都已经到了中国最赚钱的金融部门,这些领域都是孙家的势力范围啊!但如果朱令类似的遭遇普遍化,全社会的受害人利益大面积得不到保障,中国的改朝换代就又要开始了。 朱令的姥爷告诉过笔者,孙家的势力在哪里,无罪推定的拔苗助长完全就是为孙维脱罪量身定制的,这与美国的司法黑暗一样,有权势的人不是不守法而是可以擅改法律,孙越崎在解放前是国民党资源委员会主席,后来被上海地下党策反,想一下领导人当中都有谁当年是上海地下党的同时也是名门出身可以与之攀上关系,就知道他们的影响力了,这是中国解放前留下中国的大部分工程技术和经营管理的人才,他们与老工业基地上海关系直接,在文革的时候受到冲击,但在上海成为中国领导人新摇篮的时候,这些人的处境就完全不同,在文革后平反是不作为起义人员,后来就变成了解放前参加革命加入地下党,一下子都成为了离休高干同时是中国国企的领导,也是上海产生的领导人的经济支柱。在后来的国企改革浪潮当中,这些人的职位是最容易腐败的也最知道怎样腐败怎样让国有资产流失,这些解放前过来的管理者还有很多当年就是在上海摊吃喝嫖赌样样精通的,他们最先富裕且有大量的原罪,他们最想的就是把孙维这个案件做成一个标杆,背后是有他们原罪的需要的,孙家联络这些老部下老关系在中国立法领域形成了强势,他们不是直接的捞人而是改变中国的司法进程,这个进程的改变对于他们的私利和原罪是密切相关的,在这样的标杆树立起来了以后,有多少案例援引了孙维让贪官和豪强脱罪?中国老百姓对于腐败之痛恨而没有办法,都与贪官们的无罪推定有关,而保护他们的利益的司法人员,因此有操作空间才能够取得个人的致富。对于这个司法的进程,当年朱令姥爷以及他们燕京大学法律专业的同学是进行过抗争的,因为这个规则一旦这样走必将是腐败和枉法的泛滥,看一下当今的腐败和上访,看一下当今的社会矛盾激化,这个担忧是早被有识之士预见到的。 我们不妨想一下,对于一个完全有利于侵害人和嫌疑人的司法体系,受到侵害的原告和受害人如何能够相信你的司法公正?如何能够有公信力?司法不是沦为强力者、侵害者和嫌疑人的保护伞?司法的标志是一个天平,但我们发现在无罪推定和如此严格的证据规则之下,受害人们有什么样的砝码来对抗让天平平衡呢?在中国历史上是依靠青天大老爷的力量的,而现代司法制度是要求权力的力量从司法领域淡出让司法独立,权力对于法制就是天平而不是砝码了,但我们的法治如果不能给受害人足够的砝码,让这个天平失去了平衡,则不是社会的巨大灾难吗?司法要有公信力的规则,一定是诉讼要让原告或受害人处于优势地位,这样大家就都想打官司,司法的权威和公信力就自然而然的有了;如果诉讼变成被告或嫌疑人强势处于有利地位,则出现问题大家都回避司法途径而求助于官员,这怎么能够不权大于法?怎么能够不腐败?怎么能够不各种违约、侵害和犯罪横行?现在中国司法的问题就在于诉讼中被告、侵害人和嫌疑人按照现有的证据规则和无罪推定处于优势地位,司法的天平已经失去了平衡! 我们要无罪推定和非刑讯,那么配套的就是有原告有利的证据规则使得绝大部分的案件在零口供的情况下能够以无罪推定定罪!我们可以审视一下中国的案件统计,有几个案件能够做到零口供?出现一例就经常是媒体要大肆宣扬的,如果以现在的证据规则绝大部分都难以零口供,那么嫌疑人不招供怎么办?对于朱令这个案件实际上很典型,在现有证据下让绝大部份的网友相信孙维就是凶手,这样的证据实际上是网友自发的内心确信,这里还有孙维水军有计划的干扰,在干扰下还能够做到网友们的内心确信说明了什么?那就是有了内心确信为原则的心证制度,孙维是逃不出制裁的,在西方的内心确信的自由心证体制下,孙维是逃不出制裁的。而我们要是搞证据的绝对化,我们可以看到对于熟人投毒,有人目击是一对一证据不足,多人目击怎么样?你当初没有化验人家没准是给室友咖啡里面加糖呢!你在有毒的器物上找到疑犯指纹,人家是同屋,动过同屋的杯子不是很正常的吗?还有人说洗过杯子,但同屋生病替同屋洗一下脏杯子有错吗?还有人说杯子某人在床底下找到,但宿舍混乱杯子滚到谁的床底下都有可能!因此在这样一条证据规则要求下,实际上没有刑讯没有口供破案就是理论上的可能,这就是嫌疑人有持无恐的资本。 这里我们再加强一下大家对于证据规则到底有多么重要的认识,如果追求极限的证据,除非有口供而且不翻供的罪犯认罪,基本没有证明的可能,因为 1000 个人目击嫌疑人犯罪,这 1000 个人还有同时认错人的可能, DNA 的比对、指纹的比对虽然每个人都是唯一的,但现场采集的特征点是有限的是可以重复出错的,这样的错误也出过,就算物证都齐全了,还有警察造假证陷害的可能性呢!所以绝对的 100% 物证是很难以做到的!这里我们要看被告一对一的伤害了原告,原告能够告赢吗?在现在的证据规则讲这是一对一的问题,原被告都是当事人陈述,证据效力相等,一定是被告疑罪从无了,除非警察采取“措施”让被告认罪。而在这样的证据链当中,我们还要注意到证据可没有规定警察一个人抓住的坏人警察的证明力会高于嫌疑人,这样的情况实际上是罪犯可以彻底抵赖的,实际的潜规则是警察抓现行如果嫌疑人抵赖就是打一个字,打到嫌疑人按照被抓时的情况做笔录为止,但这实际也是一种刑讯啊!现阶段的中国没有潜规则的话,就是原告一对一与被告是必输的,警察一个人行动抓的罪犯也难以追诉,这问题不是太大了吗?西方的做法就是让原告更有利,在一对一完全证据对立的情况下也可以对名流和富豪、权贵定罪,就如当年泰森和华盛顿小姐的强奸案一样,泰森的家庭暴力内容都被当作了法庭的证据了,成为认定他有罪的依据之一,这样的证据规则在中国是不可能的,只要中国的证据规则与世界接轨,孙铊的罪行早就被认定了,中国的证据规则对于被告有利,以此来制约有罪推定和刑讯的,外国的证据规则是对于原告有利的!但这时候为什么谈接轨的人没有了呢?泰森与华盛顿的强奸案没有旁证的情况下怎样定罪的?内心确信的心证就是证据。泰森案如果在中国,只有刑讯让泰森认罪招供一途,但对于泰森这样的名人警察不敢刑讯,结果就是放纵权贵罪犯。 朱令的案件如果要得到公正的处理,所需要的就是要推动司法的深化改革,推动中国新的证据规则的建立,这个证据规则要与无罪推定相适应!没有与无罪推定相适应的证据规则,朱令案件很难改变现有的状态,因为现有情况所差的就是一份口供,对这个口供你能够要求公安采取什么手段吗?铊们一直在说网友是暴民的背后,就是要破案是需要口供的,需要警方特别手段的,对于这个问题我们还可以继续关注上海的投毒案,我们可以看一下那个案件如果没有口供是否能够在中国的司法环境下成立!我们需要的是推动一个进程,如果无罪推定不能做到大量案件是零口供的定罪,必然是权贵可以以证据不足脱罪而普通百姓遭受刑讯逼供的潜规则,这样的意义已经不是单单为了朱令,也为你为我为我们子孙美好的明天。但是要改变这样的规则我们需要的就是不懈的努力,孙维这个“疑罪从无”是有标杆性的历史意义的,背后还有一大群需要这个或可能需要这个规则来脱罪的贪官和原罪者呢! 对于朱令案很多人希望警方能够重审,但是这是需要有新证据或警方违法的证据的,否则对于一个公民不能因为同项事由受到两次审判也是一项司法基本原则,而且这个重审如果中国现有的证据规则或者无罪推定的规则不改变,结果也不会改变!中国已经前进到了无罪推定,虽然路径不对没有先改变或者同时改变证据规则进行配套,但走出去的路就不能倒退到原点,再回到依靠警方强力审讯的道路是不现实的,历史需要前进,这个前进就是新的证据规则,而在新规则下我们需要的就是我们能够自诉,这是朱令姥爷留下的法律遗产,自诉一个杀人案,在中国虽然匪夷所思,但是你仔细想一想,如果警察不采取强力手段,警察和颜悦色的讯问能够有什么进展吗?警察的讯问还是秘密进行难以监督就更不易抓住狐狸尾巴了,与其这样还不如我们在法庭之上公开问铊,这是有监督的,同时也是有与之对立的立场的!就算我们不能在法庭上得到认可让铊有罪,也要让大家知道“中国的辛普森”是怎么一回事!这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孙铊敢不敢出庭受审呢?孙铊连记者的采访都不敢呢! 指望青天大老爷拯救朱令的想法,还是一个人治的想法,同样是以权力干预司法审判,同样需要的就是领导内心确信的心证了孙维是凶手以后以权力决定判决,或者需要警方采取非常的手段,这都被铊的水军称为我们要刑讯来做“冤狱”了,原因就是这与现代法治精神是相悖的,我们要做的是与西方现代法治接轨的事情,就是中国的证据规则与西方接轨,铊为什么能够被绝大多数网民公认为凶手,就是现有的证据符合西方心证的规则,已经被公众心证为罪犯,这里根本不是证据不足,铊的水军所说的证据全是推理推测,这在西方的法庭不但是允许而且是心证的基本做法,铊的各种言论和表演,都可以在西方的法庭成为证据来指控铊有罪。这个案件当年不是证据不足而是证据充足,差别就是证据规则,在我们有罪推定配套的严格实证的证据规则下,如果是有罪推定则铊是凶手,在西方无罪推定的心证规则下也是凶手,只有在我们的严格证据规则和无罪推定下才“疑罪从无”了,而对于这个证据规则和无罪推定,在中国现阶段的潜规则就是选择性执法,只有权贵才能够享用造成巨大的社会不公,保护了侵害人民的坏人,造成巨大的社会矛盾和普遍上访,为什么中国人有上访的情节,就是在这样的证据规则和无罪推定下,只有青天大老爷才能够惩治罪犯,必须找到比罪犯及其关系网更强大的官老爷才可以。不要简单的说有罪推定的冤狱问题,冤狱是个别的案例,因为无罪推定下证据规则的问题则是普遍现象,你看一下有多少的上访人群就知道了,上访的远远多于受冤的!你可以说揭发出来的冤狱是小部分,而实际上上访的也是无法伸冤的小部分,中国需要解决这些社会矛盾的制度性建设。 司法体系如果要一个强力来维持的话,司法体系就永远是这个强力的附庸而不能实现司法独立,司法只有通过社会博弈建立平衡,通过社会力量成为一种社会规则的时候,他才能够是独立的!很多公知都在谈改革,在谈顶层设计,本人还被一些人扣上反对改革的帽子,但本人所反对的改革是拔苗助长的改革,是让各种腐败贪污合法化的改革,对于中国司法的改革,需要的就是顶层设计,在中国古代,建立这样的司法制度也有统治所需要的顶层设计,那就是法律都要依靠强权,老百姓要依靠青天大老爷,青天大老爷要依靠皇帝,由此建立一个极权的社会!我们说要民主,民主不是无政府主义不完全是选票,司法独立能够被人民做主也是非常重要的层面,怎样司法独立呢?就是要在民间依靠人民的力量,能够通过司法惩治罪犯维护社会的健康稳定发展,而不是说司法的公平公正必须要有强权的青天大老爷!西方民主成功的国家,不是封建的分权和无政府主义的国家,国家的权利是集中的,但对于社会更多的是依靠社会自我的博弈,依靠人民的维护,这维护的背后就是司法的力量来自社会不是强权,西方的陪审团是社会人员产生的,对于罪行的认定是一个社会行为,而对于法庭上给予原告的是更宽松有利的证据规则,使得原告能够不依靠警方的强力进行当事人诉讼,也使得原告可以在被告基本抵赖的零口供的情况下把绝大多数的罪犯送进监狱,但中国这些条件都不具备,中国的司法还要依赖强权来维持原被告之间的平衡,并且通过疑罪从无和禁止刑讯加强了被告的权利,再所谓的法庭中立审判等限制了权力的介入,结果就是对于受到侵害的原告利益没有人维护,原告利益越来越失去司法的保护,这样的情况通过孙维的标杆立了起来,维护嫌疑人给了律师更多的操作空间律师也可以发财了,贪官被追诉的可能性降低了很多,贪官们也安心了,侵犯老百姓的事物老百姓的维权变得愈来愈难和不得不更加依靠强权,即使我们的领导人是好官,但是所有的事情都寄希望于好官的参与,那么这个好官怎么有那么多的精力?对于中国的上访排起了长队就不难理解了,面对这样的上访大军,再英明的青天领导,也没有精力来解决这样多的问题的! 中国的司法体制在证据上与世界不接轨,实际上是给中国的改革开放造成了巨大的障碍,使得外国人取得了巨大的优势,在西方的心证体制之下,外国人与中国在海外诉讼,外国的陪审团就是容易相信本国人的说法,只要陪审团相信了,不要什么实证就可以心证定案了,造成中国在海外的诉讼总是吃亏的,但如果外国在中国出事了,则要求中国有 100% 的实证,中国在证据准则上的规定缺失造成很多中国的损失无法追溯,这与铊可以逍遥法外是一个道理,比如说我们的渤海美国公司石油泄漏事件,石油的泄漏和虾场的损失之间的证据链就很难完善,各种间接损失就更难以完善,在科学机制上认识都有误区,这样的结果就是在中国证据规则下很难向对方索赔损失,相反英国 BP 在墨西哥湾的事件,如果在美国诉讼,美国是心证,只要陪审团心证就可以了!而日本的历史上最严重的汞中毒事件——日本水俣病事件,严格的科学推理和实验也是没有做出来的,也是采取宽泛的证据规则来完成的。所有这些如果按照中国的严格证据规定都有问题,未来与西方的司法纠纷更多,在国内我们的司法不能保护我们,国外则外国人就更肆无忌惮。 朱令铊中毒案件之难在于孙维立起了标杆,大量贪官污吏和原罪者希望将来可以在这样的标杆下脱罪,他们结成了稳定的联盟,通过孙维在立法上走了错误的路线图,导致司法当中受害人与嫌疑人的权利失衡,西方的疑罪从无是在心证下偏向原告的证据规则基础上的,而中国的证据规则是限制刑讯和有罪推定的。中国历史上的司法是要依靠皇帝的,皇帝不存在了,但依靠民间社会力量的司法却不存在!美国人爱诉讼的原因就是美国的证据规则是有利于原告的,诉讼能够切实的解决问题,中国人回避诉讼,也是中国的证据规则对于嫌疑人和被告有利,这样的规则造成诈骗和侵害横行却无法司法解决,大量的老百姓是宁可上访也不会进入法院的,在社会上大多数情况下是弱势群体被欺压更需要法律的保护,他们是司法当中原告的主要群体,侵害人、违约人和嫌疑人是不会上法院当原告的,因此没有支持原告的证据规则,司法就不会是人民的保护伞。老百姓能够得到司法的保护,司法才有公信力,国家才有公信力! 朱令案的问题就是中国司法建设发展过程的问题,在以前的有罪推定和刑讯规则下孙维是罪犯,在西方的无罪推定和心证规则下孙维也是罪犯,就是目前中国的无罪推定和实证证据规则下难以定罪,使得她可以钻到司法的制度性空子,因此追铊,就是要促进中国的司法改革进程。朱令案件的路径图就是下面中国司法改革的路径图,在我们不要的刑讯和有罪推定以后,如何能够在罪犯抵赖的情况下抓住大量的犯罪,中国讲我们要轻视口供,但中国有几个案件能够在零口供下定罪?如果没有就要看一下美国以及其他西方国家是怎样做到的,这里为什么不讲接轨了?公知怎么了?朱令案不是没有证据,而是公开的证据已经能够让绝大多数的网民心证铊是有罪的!逻辑推理和经验法则都是西方无罪推定司法体系的基石,为什么从没有公知提这些呢?公知们怎么了?我们推动朱令案,就是要推动一个让中国司法与世界全面接轨的改革,司法的接轨不能搞选择性的接轨,这比微观上的警察选择性执法更有危害性,这是宏观上的制度性缺陷,为什么公知们就没有人谈这些制度性的缺陷,公知们怎么了?如果中国的社会体制让弱势群体不能走进法院当原告,原告在司法上处于劣势地位,中国的社会不公就要泛滥,中国的司法就没有公信力,这是国家的顶层设计问题,总谈顶层设计的人怎么没有了声音,公知们怎么了?对于朱令案件,一向号称关注民生,对于李刚这样的副科级干部穷追猛打、对于中国社会矛盾到处感慨、对于政府问题泛泛指责的公知们,为什么都没有了声音,为什么见到真的权贵、具体的问题就不见了踪影,公知们怎么了? 朱令案件的核心就是证据规则怎样定的问题,这个证据规则在中国怎样定是关乎利益集团的重大博弈,现在特别严格的证据规定对于各种黑色、灰色、原罪、腐败而言是最为有利的,而无罪推定虽然也有利于老百姓不受冤狱,但老百姓受到冤屈的概率实际上是要少于对于强势利益群体受到打压的概率的,无罪推定更有利于各种黑色、灰色、原罪、腐败的生存,因此推动无罪推定很容易没有多少的阻力,但是要推动证据规则与世界的接轨则会阻力重重,把孙维的“疑罪从无”树立为标杆的,有中国既得利益集团、腐败利益集团、黑色灰色的阴暗利益集团等等,但中国如果权力退出让司法独立,在证据的天平上不能让原被告平衡,中国的司法就要失衡,中国的司法就没有公信力,中国大量的犯罪无法在司法程序当中严惩,中国的政权就将不复存在!现在中国能够破案很大程度是警方的潜规则,警方必须依靠潜规则取得口供,这潜规则下警方的选择性执法,让社会已经天怒人怨,成为中国当前的主要矛盾,说明改革已经到了攻坚阶段,不改革就要亡党亡国。要解决这些问题,就是要推动中国与世界的全面接轨而不是选择性接轨,希望新一届的领导人为了国家为了党,能够有打破利益集团阻力的魄力,建立有利于人民的证据制度,推动我们的证据立法,给人民希望
个人分类: 技术力论坛|2433 次阅读|1 个评论
中医不是靠咒语来治病的——刘渡舟医案选
sheep021 2013-4-8 15:32
按: 之所以想把这个案例发上来,是因为该案例精彩地表现了中医西医治病思路的差异。案例中的那位西医,其实也是一位很有责任心、很爱学习的人,不知道后来他爱上中医没有,但是,一个让西医束手无策的中毒事故竟然让中医两句话就轻松化解了,若非亲眼所见,估计谁也不会相信的,以至于他认为中医是靠咒语来治病的。这件事绝对给他巨大震撼,以至于他非要把那两句话记下来,以备不时只需。不过,他哪里知道,中医绝不是这么简单的,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啊。这话是形容功夫的,同样适合中医。 《郝万山讲伤寒》 : 故事八:呼吸道中毒 - 小柴胡汤和小陷胸汤 七十年代初,我们有些老师在河北少的东北部的一个城市,给当地的西医学习中医班来办班。当地有个工厂发生了火灾,火灾在燃烧的过程中,有许多化学的有毒的物质,瀰漫在空气中。救火的、还有这个工厂的工人,有 60 多个人,吸入了这种有毒的物质,出现了中毒的症状,这种有毒的物质很厉害,出现了呼吸道的、出现了肺水肿、呼吸道粘膜的水肿,出现食道粘膜、胃粘膜的水肿,发烧,严重的病人昏迷,胸闷、胸痛、憋气。北京协和医院,天津大的医院,还有唐山地区的医院,那些西医大夫,都到那儿去集中抢救。在抢救的过程中,他们非常清楚,这是什么毒物引起的中毒。但是这种毒物没有特效解毒药,只好对证治疗,呼吸困难的就给氧,呕吐不能吃饭的那就输液。只能对证治疗,治疗了二三天,所有的病人发热不退,胸闷、胸痛、憋气不缓解。 后来他们听说,北京中医学院有中医的老师在这里给西学中班讲课,就开了一辆非常破的吉普车去找我们去了。路上就说,我们这次工厂失火,是一种什么什么毒物,很长的化学名字。中毒,你们中医书上有没有记载,这种毒用什么中药来解毒。这个名字我哪里听说过呀,书目哪里有这种记载呀,我心想,这怎么办?给他们喝点甘草水?给他们喝点绿豆汤?我心想,这还不让人家西医抢救的专家们笑话:原来你们中医大夫,就用这种方法来解毒啊?我们刘渡舟老师坐在旁边一言不发。 到那里之后,因为这个工厂是一个保密工厂,所以它的病人都没有向远处医院转,也许来不及转,搭了个大大的棚子,几个棚子,几乎所有的病人就在当地抢救。 我们看了三、四个病人以后,症状都是一样的。然后刘老师在我耳边说了两句话,「呕而发热者,小柴胡汤主之」,「正在心下,按之则痛,小陷胸汤主之」。我一下子就明白了。老师不就是提示用小柴胡汤和小陷胸汤合起来治疗吗? 那么我马上就开方:柴胡 2000 克 ,为什么呀, 60 个病人, 2000 克 并不多吧,黄芩 1000 克 ,底下就是小柴胡汤和小陷胸汤的合方。拿什么来锅煮药?拿大铁锅,民工做饭的大铁锅。煮完了之后,那些家属不是都在那儿吗,清醒的人都拿大碗灌;不清醒的人,就拿大的注射器往胃管里灌。 轻的病人,当天呕吐停止了,发烧退了;那个昏迷最重的病人,第四天早晨清醒了 ,给我印象极其深刻。那个小伙子他就在火灾的中心,所以他中毒最厉害。这批病人,就这么干净利索的抢救完了之后, 那个西医的负责人问我说,你们中医看病是有咒语啊,还是有口诀呀 ?听了他这句话之后,我就觉得他有点不大怀好意。我说您说得是什么意思? 他说那天开方的时候,那个刘老师在你耳边口中唸唸有词,你们也没有进行更多的商量,你就把药写下来了,他口里念得什么呀? 啊哈!他念得是《伤寒论》。他说你能不能给我再念两遍?我说,好。「呕而发热者,小柴胡汤主之」、「正在心下,按之则痛,小陷胸汤主之」。 他说,你给我写下来 ,我就给他写下来。 他说,这怎么能够体现这两个方子能够治疗这种化学毒物的中毒呢?我说,这是不能 ,因为你们的病人都有这些症状,都有发热、呕吐,他说是;都有胸脘的疼痛而且有压痛,他说是;正在心下,按之则痛,而且我们都看了他们的舌苔是黄厚而腻的,舌质是红的,所以这是个痰热阻滞胸中,阻滞胸脘。那你们中医老说我们西医大夫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对证治疗,你看你不也是对着几个症状吗?我说是啊,我们中医有时候也是对证治疗,所以我们不要笑西医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个人分类: 感悟中医|2051 次阅读|0 个评论
另眼看燃气之灾 --试分析实习大学生之死
热度 2 fpe 2013-2-7 10:29
另眼看燃气之灾  --试分析实习大学生之死
另眼看燃气之灾 -- 试分析实习大学生之死 2 月 4 日,北京发生实习医大学生集体死亡事件,舆论都一致 “ 疑似一氧化碳中毒 ” 。为什么不能肯定是一氧化碳中毒呢?一氧化碳中毒的症状非常明显,而这一次根本就没有典型的一氧化碳中毒症状,所以大家都是用 “ 疑似 ” ,意思是不是,但又不知道,所以你就别问了,反正人已经死了,中毒是大体不差的,这是不求甚解的表现。 为什么不可能是一氧化碳中毒呢? 第一,根据现场观察,五个人在床上姿势不同,躺着的,仰着的, “ 都闭着眼,有两个人口吐白沫,一个人鼻子出血 ” 。没有提到一氧化碳中毒的典型症状 “ 面如桃红 ” 。由于一氧化碳分子结合血红蛋白的能力大大超过氧气分子,一氧化碳抢先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会产生过量的碳氧血红蛋白,导致人体其他组织因为缺氧而死亡,也导致死者的尸斑呈现樱桃的红色。在皮肤较薄的地方,比如嘴唇,可以表现得特别的明显。而现场的观察,明显不同于上述症状。 第二,根据现场调查,燃气热水器的排烟出口在户外门上。也就是说,如果一氧化碳发生积累,门外走廊积聚的一氧化碳最多,显然,这不是当时的情况。 第三,该地位于 9 楼最高层,由于室内外的温差导致的烟囱效应,带来的结果是室内气压高于室外,所以气体倒灌的可能性不大。 第四,如果是走廊的排气发生倒灌,那么走廊中的氧气也会进入,那么燃气热水器就有充分的氧气,充分的燃烧条件导致不可能有一氧化碳的产生。 所以,一氧化碳可能在后期缺氧时有影响,但作用不大,也不是致死原因。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死亡过程不可逆转呢? 按照英国燃烧毒性学专家 David Purser 的说法,当时有两种危险是有可能致残的( Incapacitation ),一种是氧量过低导致的缺氧;另一种是二氧化碳浓度过高带来的窒息。这两种都不是常见的致死机理,只有在这种室内燃烧的偶然条件下出现(没有 HCN 这种最难对付的毒气),值得深入分析。 以下是一些初步的估算。 假如当时使用的是最常见的燃气热水器,每分钟生成热水 10 千克,或 10 升,那么其热负荷是 20 千瓦。一克氧气燃烧可以放出 13.1 千焦的热量,也就是说,热水器满负荷工作的正常耗氧量 1.53g/s ,或者说 91.6g/min ,或者说 5.5kg/hr. 那么全部空间有多少氧气呢, 60 平米的室内空间,高度不超过 2.4 米,所以整体容积是 144 立方米,乘以空气密度每立方米 1.204 千克,得到室内空气总重量为 173.4 千克。再乘以 0.233 的氧气质量浓度,得到总氧量为 40.4 千克。也就是说在全密封条件下,室内的氧气可以维持热水器正常工作 440 分钟。 另一方面,室内的二氧化碳在积累, 20 千瓦除以甲烷的燃烧热每摩尔 802 千焦,得到二氧化碳的生成速度为 0.025mol/s ,即 89.7mol/hr ,或者说 2.01m3/hr 。 2.01/144=1.4% ,也就是说,室内的二氧化碳浓度每小时增加 1.4% 。 根据这两个速率,我们可以得到室内灾害按分钟发展的两条曲线,见图 1 。 图1,根据热水器工作原理导出的室内灾害气体的发展曲线 根据这两条曲线,以及 David   Purser 的 FID 模型(图 2 ),我们可以分析得到致残的时间(图 3 , FID=1 说明受害者有 50% 的可能性已经致残)。 图2,美国消防手册上David Purser的致残模型 图3, 根据致残模型得到的FID曲线,FID=1意味着致残发生。 根据对图 3 的分析结果,二氧化碳浓度大约在 150 分钟后导致受害者致残,低氧浓度大约在 170 分钟导致受害者致残。由于两者的致残效果不相关,独立分别作用,所以我们可以认定,导致大学生死亡的原因是二氧化碳中毒,其次是低氧窒息,最后在氧气浓度不足的情况下,产生了一氧化碳,也有一定致死效果,这里可以忽略不计。 根据对火场灾害的毒性分析,该燃气热水器造成伤害的下限大约是 3 个小时,而受害者(李光耀)在 12 点多仍然有 QQ 联系,说明没有感到异常,从那时到早晨 7 点的 6 个小时,大约是燃气热水器工作的时间。由于作用时间两倍于致死剂量所需的时间,所以抢救没有效果。 以上分析的一处关键假设是,房间是否密封?不幸的是,该房间位于顶楼,所以即使有漏风,烟囱效应导致的室内气压也会导致往外漏风,所以对于室内通风条件是不利的,因此假设室内缺乏供氧,并导致二氧化碳汇聚,是合理的。上述分析没有两种致命气体的相互干扰,因此预报效果应当更准确,这是这次灾难的奇特之处。 2001 年和 2002 年的暑假, David Purser 到我的母校捞外快(开办短学期课程,现在在网上捞,即从事马里兰大学消防远程教育),让我有幸学了一点毒性学常识,从中可以偷窥受害者的死因,还是颇为值得的经历。 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哪些学生犯错呢?北人南下,或南人北上(比如那个全家在北京烟气中毒的台州亿万富翁,犯得错误太可惜了),都存在一个安全常识的欠缺。南方人不懂北方取暖烟气的危害,北方集中供热,北人南迁也不识独立燃烧单元的危害。从中都可以发现他们知识背景的缺陷(也是消防文化的困境),正常的社会会通过职业化的服务来消除差异,我国在高速发展的过渡时期,没有职业化的制度保障,却有大量的流动人群,因此更容易产生各种的意外灾害。说到底,预防灾害靠自己,仰赖政府和应急,只能带来深深的长叹。唉,早知如此,为何不在数理化上面多学一点常识呢?素质教育,应当从安全常识开始。 图4,致命的热水器 图5,受害者照片,左边第3人逃生。
个人分类: 消防析灾|149 次阅读|2 个评论
抗毒英雄
mqr 2013-2-5 13:46
抗毒英雄 一九六三年夏天的一天,我们在野外工作中,碰到一片蘑菇,就采了回来。晚上就用一个小钢精锅炖了,炖好后,大家都来吃这锅新鲜菜。有的人吃了两块,觉得味道不对,就不吃了;有的人仅仅喝了两匙汤,也觉得味道不好,就不喝了。剩下这一小锅, HBZ 一个人全吃了,一边吃一边说“味道真好!” 饭后,紧接着是在分队大院中看电影。开演后,只见一个个人往电影场外跑,原来是吃一两块的也好,喝一点儿汤的也好,都吐的一塌糊涂。唯独吃了一小锅的人—— HBZ, 在电影场中稳如泰山,毫无反应,后来他得了一个外号,叫“抗毒英雄”,你说是怪也不怪,人的身体素质怎么会有这么大的差异? 顺便说几句,也是吃蘑菇, HYF 一家差一点全家丧命。家属随队到野外,都是找老百姓的房子住,十分分散,他一家就是独自住在村外,那是一个长久没人住的房子,经过修理后他们一家住了。那一天采回蘑菇炖着吃,正吃半半道饭,大孩子吐了,马上意识到是蘑菇问题,于是就都不吃了,但也晚了,紧接着较小的两个孩子也吐了,后来大人也吐了。吐后都觉得身子软绵绵的,再后来就全昏了过去,没有任何人知道。好在,到第二天早上,全都醒了过来。上班时 HYF 挺着没劲的身子,在班上含泪讲了这个“差一点儿见不到大家”的故事,也真真是挺危险的。 所以,提醒野外人员,吃蘑菇一定要注意!
个人分类: 闽山闽水|2944 次阅读|0 个评论
要命的癞蛤蟆
热度 1 sheep021 2012-8-14 20:52
浙江一女士,身患癌症,听信偏方蛤蟆煮汤以毒攻毒 才喝两口自己中毒了。幸亏送医及时,未成大错。 医生们一直告诫大家,千万不要自己用药,不要以为认识字就以为懂中医了,中药里面的学问大着呢。中药里哪有直接用癞蛤蟆呢,用的是蟾酥和干蟾皮。而一些人听说蟾蜍可以治疗癌症,就直接捉来煮汤喝,结果可想而知,病未出而身先死,悲催。也有人直接拿它做下酒菜,结果一下子就飞天了。更悲催。 蟾酥, 是由蟾蜍科两栖爬行动物的耳后腺及皮肤腺分泌物经加工而成,为传统中药材。 干蟾皮 ,是由蟾蜍科动物中华大蟾蜍或同种它种蟾蜍之皮晒干而成。味 甘 、辛,性 凉 ,有小毒。消肿解毒,止痛利尿。本品及制剂适用于多种 肿瘤 ,如 肝癌 、 肺癌 、 胃癌 、恶性淋巴瘤、 肠癌 、食管癌、白血病等;外治皮肤癌、宫颈癌、乳腺癌等。 所以,不是癞蛤蟆要命,而是自己不惜命。 偏方也要经过中医来使用,而不能自作主张,滥用药物——不管是中药还是西药 。 不过,也有吃蟾蜍,但没事儿的,可能是制作方式不同。自古以来就有吃蟾蜍风俗的上海市郊 青浦 、 金山 等地,目前已经很难找到土生土长的蟾蜍了。当地人将蟾蜍扒皮、洗净、用油熏、拌以佐料制成的风味小吃--“熏腊丝”,近年来被“发扬光大”,吃风日盛,甚至被当作地方上一种特色旅游产品向外推销。在每年的5-8月吃蟾蜍旺季,青浦区的练塘镇和金山区的枫泾镇还一度发展成华东地区蟾蜍的“地下集散中心”。尽管,目前上海已经将蟾蜍列为地方重点保护的动物,但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来自浙江、安徽、江苏、山东等地的蟾蜍仍源源不断地偷运到上海。上海的工商、公安、野生动物保护等部门曾经组织过多次打击、没收,但由于蟾蜍并不属于国家重点保护的一、二级野生动物,不受我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的保护,蟾蜍贩运屡禁不止。 为了自身安全,还是远离癞蛤蟆比较好。 癞蛤蟆要命录:    2001 年 9 月 24 日,江山一村民听信民间偏方蟾蜍能治小儿疳积病,把蟾蜍经宰杀去头留肉、肝、卵子蒸熟后,给 11 月龄的外甥女食用。女孩只喝了一点汤,其余部分被家人食用。很快一家人相继出现头痛、头晕、腹痛、恶心、呕吐、胸闷和四肢麻木等症状。最后抓蟾蜍的村民中毒死亡,其他家人得到救治。    2002 年 9 月 9 日,金华婺城区汤溪镇一名两岁女孩,吃了一只奶奶用水煮的蟾蜍 ( 已去头和皮,但含有蟾蜍卵 ) ,大约 15 分钟后,女孩发生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送至医院抢救无效去世。    2010 年 7 月 25 日 ,一名在东阳打工的 35 岁贵州籍男子,晚餐时吃蟾蜍下白酒,很快出现头痛、腹泻等中毒症状。仅 3 个小时后就去世了。 2011 年 6 月 10 日 ,杭州一位 54 岁的食道癌患者,听信民间土方用癞蛤蟆以毒攻毒,一天煮一只吃,结果三天后蟾蜍毒素在他体内扩散,突然出现心跳停止、呼吸减缓的症状,最后送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2447 次阅读|1 个评论
请科学网博友们慎吃路边摊烧烤
热度 1 bxlh2008 2012-5-9 23:11
夏天到了,炎热难耐,大家肯定喜欢在午后的大排档约上好友几个,吃些烤肉串,喝大扎啤酒,痛快淋漓。但是,大家在享受美食的时候,是否想过这些肉串的来源? 北京协和医院“急诊科女超人于莺”昨日微博爆料,称有患者 皮下瘀斑、血尿、流鼻血不止来急诊,查凝血功能严重异常,怀疑鼠药中毒抽血留尿送检307医院毒物筛查,证实鼠药中毒。细询问病史,前曾吃过街边烤肉串, 怀疑不法商贩用死耗子、死猫、死狗做羊肉串,人吃后导致二次中毒。慢性鼠药安全性较高,通常较少引起人的二次中毒;急性鼠药如毒鼠强等,毒性高残留多,有可能引起人的二次中毒。 所以劝大家不要贪一时口爽而中毒,路边摊烧烤食品原料安全没有保证,且大多都是小作坊式饭店,设施简陋隐患大。如果大家很馋烧烤,可以自己动手,在正规超市买牛羊肉,烧烤调料,自己在烧烤架烧烤。
个人分类: 营养健康|3224 次阅读|2 个评论
生得糊涂,死得糊涂
热度 3 fs007 2012-5-7 02:37
生得糊涂,死得糊涂
寻正 在2012年5月2日,惊闻 陕西横山县百信医院因为洗人胃洗死了人 ,被迫关门,院长带领全院员工向死者做检讨,以寻求家属谅解。医院员工集体下跪,仍然换不来开门营业的许可。 首先让人惊诧于中国社会运作的无政府状态,以法治国的调子经常唱,然而,社会运作经常进入黑社会模式。医院如果操作不当弄死了人,搞不好就是刑事案件,杀人罪嫌疑无法排除,然而,公检法不作为,大概忙于阻拦上访人员去了,反而在关键性的社会职责上渎职。没有法定的社会公正机构努力,中国人就只好陷入黑社会操作模式,谁的手段激烈,敢拼,横的通吃,当然,横的又怕楞的,楞的怕不要命的——举目四望,全中国,发达如京都,偏远至深圳,医务人员流血事件层出不穷。 最近中国卫生部出台了大举措,就是在医院设立警察部门,以保护医务人员,然而,我又不免疑虑,两三年前,一个从无暴力训练的普通公民,提了一把菜刀冲进了上海警局,制造了数位警界烈士,在怨气冲天时,警察们连自己都保护不了,真能保护群怨所指的医务人员?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在看了相关报道之后,我疑问一大堆,估计最终是无从而知真相,但不妨跟网友分享我的疑惑。闫性老人死亡,据说是胃穿孔,而肇事者却是意图急救的百信医院医务人员,查了一下,横山县卫生局处理的三个参与急救的医务人员是彭某、张某、左某,具体职务无从得知。横山县查处该案采用了纯粹的厚黑学,叫锯箭法,换一种说法,貌似公正,高高举起,轻轻放下,误人性命,居然只是停业6个月。难怪患者家属对卫生局的调查处理视而不见。 我的第一个疑惑是患者的病因,看到的报道都一致地说是食物中毒。对于普通观众而言,看到食物中毒,知道毒从口入,洗胃自然是首选方式,又从口出了嘛,许多临床执业医生可能也处于这一水平。然而,这跟现代医疗相去甚远,食物中毒者,几乎从不需要洗胃!食物中毒者是因为微生物(细菌、病毒、真菌)、植物或者少见的动物源性的毒素导致了食物源性疾病。绝大多数食物中毒都是细菌病毒引起的,其中最主要的是空肠弯曲菌、沙门氏菌、诺罗病毒、产气荚膜梭菌等,因化学药品污染食物而引起的食物中毒极少。绝大部分食物中毒发生症状时食物都大多进入了肠道,洗胃鲜有必要,坏处多于好处,医生是不会做的。 看了相关报道,似乎是一家人中毒,5人都经过了洗胃。一家人中毒,附合食物中毒表现,但五人都洗胃,却更象是农药中毒,或者其它化学药品中毒,非常令人难以理解,百信医院选择了洗胃,可能这家人误服了农药。一家人都被毒翻了,如果不是普通的食物中毒,当地警方应当介入,排除投毒的可能性,因为在农村农药中毒,大多是自杀,但一般是单人中毒而不是多人。 那些患者的最大可能性是农药中毒,农药中毒的经典抢救方案,如果基层医院把握得不好,就是洗胃,中国的基层医疗机构把洗胃当成农药中毒的万灵药了。 洗胃是一个有风险的操作,比如插管没插入食管,偏插入气管了,对于大多数病人来说,这是一个机率性的风险,即,它是要包括在知情同意书中的,如果发生了,那是你运气不好,不关医生什么事,医生需要做的,不过是扯出来重插。洗胃最常见的并发症,是吸入性的并发症,一根管子进入了胃,刺激了胃,产生呕吐,呕吐物又被患者吸入气管了。 吸入性并发症也要出现在知情同意书上,从医学角度上来,最大的麻烦是,大部分的吸入,还不是洗胃的错——你不洗,患者有毒物入胃,仍然要呕吐,仍然会吸入。洗胃只不过增加了吸入的风险而已。大部分的吸入并发症也无非是咳一咳,局部炎症,还不算大的风险——相对毒素入体而言。 洗胃会不会引起胃穿孔呢?会,也不会。会者,医生想当然时,都认为会,一根管子插到胃中,胃壁再穿一个孔,那就是管子给捅穿的了,问题在于,稍有医学常识,我给你一张纸,叫你用那胃管去捅,你如果没有练气功练到外气发放的境界,是捅不穿的。在浩瀚的医学文献中,还真不容易找不到胃管捅穿胃的报道——连嫌犯都是如此少见,我见到一篇文献,报道一个个案,发生了洗胃后的腹膜炎,因为用于吸附毒物的活性碳发现在腹腔中了,却没有在胃上找到穿孔。所有医学文献上说洗胃有胃穿孔的风险都是基于机理的不可靠猜测,而实际上几乎不发生。 图一、典型的胃管 随便查阅洗胃操作收集到上百例的报道,都没见到过插管引起胃引孔的报道。而即使发生了胃穿孔,我们也不能马上说是洗胃操作不当造成的,为什么呢?因为胃在临床上很多时候是不捅就破的!不捅就破的临床发现,远多于胃穿孔与胃插管结合在一起的案例,那么即使发生了后者,也不能确定胃穿孔与插管洗胃的因果关系。 胃捅不破,那么,会不会撑破呢?胃不是一个娇嫩的器官,它有极强的弹性,在空腹状态下,胃可以缩小到只有不到50毫升的容量,而我们进食后,它扩大到装一升,如果大家进了自助餐馆,畅开肚皮吃,胃会扩大2-3升没有太多的不适。它强大弹性保证了柔软的胃管不会对它造成巨大的伤害,而洗胃时,术者会抽空胃内容物,再灌入100-200毫升生理盐水,然后迅速抽出——不抽出来,就变相地把毒素冲进肠道了。也就是说,在一般的洗胃操作中,安全系数极大(20倍以上),根本也不用考虑把胃给撑破了。 图二、置入鼻胃管示意图(源: http://gastriclavage.net/ ) 事实上,在洗胃过程中,伤害食道的可能性要远超伤害胃的可能性,食道本身没有那么强大的扩张能力,也在解剖学上没有更多的活动余地。在洗胃插管偶尔插破食管,在文献中还有些报道,尽管也是很少见的并发症。 那么,闫老汉的胃究竟是谁给弄坏的?我们不得不再次回到他一家人究竟中了什么毒的问题。食物中毒造成胃穿孔是闻所未闻,如前述,食物中毒也难以解释百信医院为什么急冲冲地给多人洗胃。最有可能,闫老汉一家是农药中毒,而且是带有腐蚀性的毒药。当然,闫老汉如果原有胃溃疡,碰巧此时穿了孔的可能也是有的,这在病理解剖时可以轻易判断,但遗憾的是,中国人不习惯于做病理解剖获取真相。 能够为上述判断提供进一步推断的是闫老汉的胃穿孔据说发生于多处。这让人极为怀疑他们食入了腐蚀性的毒品,或者是对消化道粘膜有侵蚀能力的农药,比如文献中就有报道除草剂百草枯(Paraquat)引起食道侵蚀溃疡,而有机磷中毒(Organophosphorus)引起胃穿孔。 如果是腐蚀性毒品,那么闫老汉的胃穿孔则是一个不解之迷。为什么这样说呢?洗胃的禁忌症包括上消化道薄弱,存在穿孔可能性,比如原有溃疡。但这里的担心更多的是洗胃过程造成了毒物扩散入腹腔,尤其是使用活性碳吸附毒物时,活性碳入腹腔有着极大的破坏作用,难以清除。腐蚀性毒品则是一个相对禁忌症——显然,腐蚀性不那么强的,在早期是可以考虑洗胃的,因为排除毒物效益可能超过风险,但是如果食管或胃壁被侵蚀透了,洗胃则会增加洗液、消化液、乃至于毒物扩散进入胸腹腔的可能,风险大增。洗胃操作有一定机械风险,增加穿孔的可能性,但这一点很难从临床上验证,在机理上也属于模棱两可,因为洗胃减少侵蚀物对胃壁的侵蚀与机械操作增加穿孔的风险是相互抵消的,哪一个作用更大,说不清楚。 对于不懂医学复杂性的普通人与医生来说,洗胃就是万能药,好像毒素进了胃,就在那里等着被洗出来一样。真相远比这要复杂,那种美妙的设想必须有一个前提,那就是你能伸手抓住病人幽门,堵住胃内容物,不让它流入下面的小肠。洗胃之所以不能多灌液体,就是怕灌多了,反而把胃内容物给冲进小肠了,加速了毒物的吸收。即使是少量的生理盐水入胃,也会有这类作用,所以洗胃是需要临床医生综合判断的,不一定就能洗出毒物来,也不一定就有效果。 从治疗上来说,现代医学自21世纪以来,对洗胃这种常规的去毒处理方式是比较保守的,如果毒物摄入超过1个小时,就不主张洗胃了,没有太大效益。但中国医疗机构知识更新不快,在百信医院这种基层医院则不能奢望他们都遵行最新的医学规范。 对于急性中毒来说,医生处理的过程往往比慢性疾病以及一般急性疾病更为紧急,在基层医院甚至可以说是手忙脚乱,增加出错的几率。更重要的是,对于患者与医务人员来说,许多时候是两难选择:不洗胃,残留的毒物加重伤害,洗则有洗胃操作带来的风险,主要是吸入性肺炎。如前述,在一个困难的场景中,很难判断发生并发症后究竟是操作引起的,还是中毒本身的发展。在这种情况,患者应当给予医生更多的谅解,如果医生的决定本身是适当的——即并非普通的食物中毒,而是农药或者其它化学药品中毒,发生时间较短,医生决定洗胃——就不应当苛责医生,因为医生是否是导致死亡的原因,即使是专家,都难以判断。追究医生责任与否,需要对比如果没有医生干预可以预见的后果与医生干预后发生的后果,在闫老汉一案中,可能医生可能并没有增加患者死亡的风险。 在闫老汉洗胃死一案中,榆林市 一院的作用是决定性的。患者最终死于该院,而估计该院针对患者进行了手术,术中发现胃多处穿孔,从而断定百信医院洗胃造成了胃穿孔,引发了整个事件。如果我上面的分析正确,则榆林市一院的医生对洗胃缺乏正确的认识,处于普通人想象的水平,从而让人对他们针对闫老汉实施的救治失去信心。百信医院固然差,榆林市一院也好不到哪里去,闫老汉的命运似乎就注定了。 在卫生局的控制下,又一个医患矛盾给压下去了,处于旋涡中的百信医院已经重新开业,而如何抚平患者家属的心灵创伤,大概又是一系列的法外交易,在不明不白中,未必该担责的百信医院被横宰,宰了人的患者家属未必满意,而可能有责的榆林一院则做了看客。 如果百信医院医生针对普通 的食物中毒进行了洗胃,做决定的医生应当起码吊销执照,而不是停业6个月,这种黑心医生,谁找他看病都是玩命。在一个合理的社会中,还要追究他的刑事责任。如果患者不是普通的食物中毒,而是误服农药或者其它有毒化学药品,则医生几乎没有任何医疗责任,闫老汉所发生的一切,都是标准的知情同意书中列举的可预见的风险。不管真相如何,百信医院执行洗胃操作的医务人员(除做决定的医生外)没有责任。 横山县的解决方案形同儿戏,严重背离了法制精神,体现了中国医疗系统的国营企业的尴尬境地,行政干预短期看成本低廉,但是,无论是患者,还是医生,都得不到真相与公义。 百信医院这下子吸取教训了,以后一定要跟榆林一院搞好关系。大家记得深圳的巨结肠事件不?深圳儿童医院明显缺乏遵守医疗规范的能力,诊断不当,处理失措,但 患者最后去了武汉儿医院 ,虽然患者父亲是医生(牙医),却也被忽悠得向深圳儿童医院写了道歉信。中国的医院就算真知道真相,也未必会让患者获得,这种保护,远比卫生局有效,貌似公正的卫生局的儿戏式的让所有人都不满意的,相反,它让所有人都满了意,大概是中国式的和谐最高境界。 国人大智,难得糊涂,真是生得糊涂,也死得糊涂。
个人分类: 科学普及|5447 次阅读|3 个评论
[转载]鸡喂养过程中的营养平衡
dongzg101 2011-7-26 10:45
鸡喂养过程中的营养平衡 已有 7 次阅读 2011-7-26 10:25 | 个人分类: 农林科技 | 系统分类: 科研笔记 | 关键词:鸡,营养平衡,拮抗作用,中毒 鸡喂养过程中的营养平衡 在人工饲喂条件下很难做到营养平衡,尤其是无法实现营养的动态平衡。所以,在人工饲喂条件下,鸡的免疫力低下,浪费粮食,鸡疾病多发频发,肌肉品质下降,鸡蛋品质下降。而要很好的解决这五个问题是很难的,一般养鸡场根本就解决不了,尽管科学家根据鸡的年龄配制了不同配方的饲料,但是依然不能解决随机问题。 鸡的营养为什么这样难以平衡,主要的问题在于三点: 第一,能量物质、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脂肪、矿物质等五大类营养的动态比例难以把握。 第二,有严重的拮抗作用。 第三,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等物质如果过量,会出现中毒现象。 有些科学家可能对养鸡这种农民干的活不屑一顾。但是,以上三种问题却是真正的、复杂的科学问题。恐怕连农大的专家也没有完全解决。 首先来说五大类营养(能量物质、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脂肪、矿物质)的比例不好掌握。 到底多少比例合适呢?这实际上是两个问题: 1 ,如何用最少量的营养物质饲养更多的鸡? 2 ,如何搭配营养鸡的免疫能力最高?其次是这个问题:如何搭配营养会产更多的鸡蛋?如何搭配营养会是鸡体内脂肪很多?这些问题都带有很大的目的性。 如果以后两个问题为重点研究,那么必然导致鸡营养失去平衡,从而鸡的综合利用效率降低。例如鸡蛋产量增加了,但是鸡蛋质量却下降了,鸡肉的质量也会下降。而如果鸡过于肥胖,鸡蛋产量却会降低。 全价饲料就是这物种营养都配好的饲料,这种饲料对于重点时段鸡的喂养很有用处,例如鸡雏阶段。而到了一个多月以后的鸡适合用预混料,自己根据鸡的行为、疾病和产蛋表现配制饲料,添加添加剂。到了成年鸡阶段饲喂的自由程度加大,因为鸡自身营养调节能力大大增强。 要真正掌握饲养技术,对那些是蛋白质饲料,那些是维生素饲料要了如指掌,必须对当地农产品价格了如指掌,必须对加工这些原料的技术了如指掌。例如骨粉,如何得到骨粉?如何加工骨粉?骨粉有没有替代品?当然,由于当代科技发达,市场上许多都有卖的。但是对于用量大、价钱高的东西则必须设法自己解决。例如维生素问题,市场上的维生素比较贵,而且维生素不容易保存,所以市场上种类少。但是在青菜中、在树叶中、在草中含有大量的多种维生素,那么完全可以通过自己种植蔬菜达到维生素饲喂要求。 第二,拮抗作用很多 什么叫拮抗作用? 营养物质之间在动物体内表现为两种作用,一种是协同作用,另一种就是拮抗作用。协同作用:即一种营养物质促进另一种营养物质在体内吸收或存留,从而减少另一种营养物质的需要量,如维生素 A 促进蛋白质合成,维生素 C 促进铁的吸收,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硒,都能保护体内易氧化物质等。协同有益于肌体健康。比如,含维生素 C 的食物与含铁多的食物同食同炒,更利于吸收等都是协同作用。 拮抗作用百度上这样说:中文名称:拮抗作用英文名称: antagonism 定义 1 :两种化学药剂作用于生物机体时,一种化学药剂干扰另一种药剂的毒效,或彼此互相干扰对方的毒效,使总体毒效下降的现象。应用学科:昆虫学(一级学科);昆虫毒理与药理(二级学科)定义 2 :一种污染物因另一种污染物的存在而使其毒性减少的作用。应用学科:生态学(一级学科);污染生态学(二级学科)定义 3 :一种物质的作用被同时存在的另一种物质所抵消的现象。应用学科: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一级学科);总论(二级学科)。 生物学概念:拮抗是指在吸收代谢过程中,由于两种或两种以上营养物质(如钙与磷、钙与锌等)间的数量比例不当,造成一种营养物质阻止另一种营养物质吸收的现象。一般来说,协同作用大多对健康有利,拮抗作用则降低了人体对营养物质的利用率,久之会导致营养不良,影响肌体正常的功能和新陈代谢。 在鸡的身体内,各种氨基酸存在严重的相互拮抗。氨基酸是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大约有 200 多种,但在动物的营养中起重要作用而且被人们广泛认识的只有 20 多种,称之为标准氨基酸。根据动物对氨基酸的营养需要通常分为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两大类,必需氨基酸是指在标准氨基酸中,动物体不能自身合成,或者合成的速度或数量不能满足动物正常生长的需要,必须由饲料提供的一类氨基酸,必需氨基酸有赖氨酸、苏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缬氨酸、蛋氨酸、色氨酸、苯丙氨酸 8 种。非必需氨基酸并不是可要可不要的氨基酸,而是动物体可以自身合成或者需要量较少的一类氨基酸。必需氨基酸中需要在饲料中补充量最多的称为第一限制性氨基酸,补充量排在后面的称为第二限制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分别是:甘氨酸、酪氨酸( TYR )、组氨酸( HIS )、丙氨酸( ALA )、胱氨酸( CYS )、天门冬氨酸( ASP )、脯氨酸( PRO )、丝氨酸( SER )、谷氨酸( GLU )、精氨酸( ARG )、苯丙氨酸等。 这些氨基酸之间有严重的拮抗作用。如赖氨酸与精氨酸;缬氨酸与亮氨酸、异亮氨酸等。日粮高赖氨酸影响采食量,抑制精氨酸的吸收,加强精氨酸的降解,抑制精氨酸的合成,影响精氨酸的重吸收。缬氨酸添加过多会抑制亮氨酸、异亮氨酸的吸收利用,从而出现整体生长抑制。过量的精氨酸使血浆中精氨酸和瓜氨酸浓度升高,而同时赖氨酸、脯氨酸、蛋氨酸、亮氨酸、组氨酸、酪氨酸等的浓度下降。 Qureshi 等( 1998 )建议,在高温环境中为了保持良好的健康状况,肉鸡日粮中赖氨酸与精氨酸的比例至少是 1.10 ∶ 1 。 Roth 等( 2001 )研究 7 ~ 28 日龄肉仔鸡最佳生产性能时的理想氨基酸模式,得出赖氨酸与精氨酸的最佳比例为 1 ∶ 1.08 。 拮抗作用很多,现在还是科学家研究的一个重要非明确区域。维生素之间也有拮抗作用。高剂量的 VE 对 VD 有拮抗作用,尤其是在 VD 处于低水平时这种拮抗作用更加明显。高剂量的 VA 和 VE 对 VD 的拮抗作用是最为突出的。 Friedman ( 16 )等( 1997 )报道,为了提高鸡体的免疫力而增加日粮中 VA 和 VE 的水平,结果使鸡对 VD3 的需求量增加。 Aburto ( 9 )等( 1998 )报道,高水平的 VE ( 5000IU/kg 或 10000IU/kg )降低了血液和肝脏中的的 VA 浓度、降低了体增重和饲料报酬,骨灰分也下降,但是随着 VA 和 VD 的添加,体增重又增加,骨灰分增加、软骨病的发病率下降。 矿物质之间也存在拮抗。例如:当磷过量时会影响铁的吸收利用。当钙过量时会影响镁、碘、铜、锌、锰的吸收。钾过量时影响铁的吸收代谢。镁过多会降低磷的吸收利用。钼过多会引起铜不足。等等。 另外维生素和氨基酸和矿物质三者之间也应该有拮抗作用,只是缺乏研究。 所以,饲料添加过量会适得其反。 第三,食物之间“相克作用”。 首先应该明白“食物相克”和拮抗作用不是一回事。相克作用是指食物之间的作用相互抵消,或者互相产生毒素的作用。例如酸和碱中和是“相克”,但是不是“拮抗”。 以下这些营养物质是相克的,若搭配食用则会产生拮抗作用。 草酸与钙相克 菠菜含草酸较多,易与豆腐中的钙结合成不溶性钙盐,不能被人体吸收。所以,豆腐不宜与菠菜同吃。含钙丰富的海米、发菜也不宜与苋菜、厚皮菜等同吃,因后者含草酸较多,二者混合食用会使钙的吸收率大幅度下降。 磷与钙相克 牛奶里含有大量的钙,而瘦肉里则含磷,这两种营养素不能同时吸收。所以,牛奶与瘦肉同食不合适。 纤维素与锌相克 牡蛎等海生软体动物含锌非常丰富,不宜与蚕豆、玉米制品或黑面包同吃,因后者是高纤维食品,二者同食会使锌的吸收减少 65 %~ 100 %。 纤维素、草酸与铁相克,纤维素与草酸均会影响人体对上述食物中铁的吸收。动物肝类、蛋黄、大豆中均含有丰富的铁质,都不宜与含草酸多的蕹菜、苋菜、菠菜同吃,也不能与含纤维素多的芹菜、萝卜、甘薯同吃。 维生素 B 不能和青霉素同时使用。 土霉素不能和青霉素、链霉素同时使用。 硫酸亚铁等亚铁盐不能和维生素 ABD 同时使用。亚铁盐会加速维生素的氧化过程。 磷酸钙是强碱,不能和维生素 ABD 同时使用。 维生素C有强还原性,会分解维生素 B 和叶酸。等等。 第四,矿物质元素不足引起疾病,过多则出现中毒现象。 钙缺乏引起骨质疏松、软骨、佝偻等。钙过多产生高钙血症、中毒和肾功能不全等症状 ; 钙与其他矿物质的相互干扰,影响一些必需元素的生物利用率,如抑制铁吸收、降低锌的生物利用率、影响镁代谢、减少膳食中磷的吸收等。 镁缺乏可使神经元兴奋性和神经肌肉传递提高,严重缺镁者可致抽搐和惊厥,缺镁还会妨碍铁的利用。镁过量:血镁增高可使末梢血管舒张,腱反射消失,并阻止儿茶酚胺由肾上腺释出。极大剂量的镁可使呼吸衰竭,心脏停搏。 钾缺乏血钾减低的最严重后果是心律失常和神经肌肉病变。钾过量最严重的后果是导致剧烈的心律失常和传导缺陷。其他征象如软弱无力和感觉异常。 钴缺乏产生恶性贫血,生长不良和偶然性神经错乱。钴过量可引起心力衰竭等毒性反应。 锌过量发生中毒,表现为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胃肠道症状。 硒过量可致中毒,主要表现为羽毛变干、变脆、易断裂和易脱落,肢端麻木、抽搐,严重者甚至偏瘫、死亡。 钠过量会引起中毒。病禽大多行走困难或不能站立走动,两脚无力,末梢麻痹,甚至瘫痪。病鸡无食欲,饮欲增强,口鼻流出大量的分泌物,嗉囊扩张,下痢,呼吸困难,卧地挣扎站立不起来,最后衰竭而死。 由以上四个大问题的分析得到一个很明显的结论。鸡的营养动态平衡很不好把握。 但是鸡在自然环境下自由生长却可以达到自身营养的平衡。我们看到,野鸡在野外的免疫能力很强,生存能力很强。同样,散养鸡的免疫能力很强,疾病发生很少,流行病瘟疫也发生很少。 所以,我们认为鸡在活动条件下会自我达到营养平衡,增强自身免疫能力。同时能够增加肉蛋品质。减少饲养成本。   
1600 次阅读|0 个评论
鸡喂养过程中的营养平衡
热度 3 fanxiaoyingz 2011-7-26 10:25
鸡喂养过程中的营养平衡 在人工饲喂条件下很难做到营养平衡,尤其是无法实现营养的动态平衡。所以,在人工饲喂条件下,鸡的免疫力低下,浪费粮食,鸡疾病多发频发,肌肉品质下降,鸡蛋品质下降。而要很好的解决这五个问题是很难的,一般养鸡场根本就解决不了,尽管科学家根据鸡的年龄配制了不同配方的饲料,但是依然不能解决随机问题。 鸡的营养为什么这样难以平衡,主要的问题在于三点: 第一,能量物质、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脂肪、矿物质等五大类营养的动态比例难以把握。 第二,有严重的拮抗作用。 第三,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等物质如果过量,会出现中毒现象。 有些科学家可能对养鸡这种农民干的活不屑一顾。但是,以上三种问题却是真正的、复杂的科学问题。恐怕连农大的专家也没有完全解决。 首先来说五大类营养(能量物质、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脂肪、矿物质)的比例不好掌握。 到底多少比例合适呢?这实际上是两个问题: 1 ,如何用最少量的营养物质饲养更多的鸡? 2 ,如何搭配营养鸡的免疫能力最高?其次是这个问题:如何搭配营养会产更多的鸡蛋?如何搭配营养会是鸡体内脂肪很多?这些问题都带有很大的目的性。 如果以后两个问题为重点研究,那么必然导致鸡营养失去平衡,从而鸡的综合利用效率降低。例如鸡蛋产量增加了,但是鸡蛋质量却下降了,鸡肉的质量也会下降。而如果鸡过于肥胖,鸡蛋产量却会降低。 全价饲料就是这物种营养都配好的饲料,这种饲料对于重点时段鸡的喂养很有用处,例如鸡雏阶段。而到了一个多月以后的鸡适合用预混料,自己根据鸡的行为、疾病和产蛋表现配制饲料,添加添加剂。到了成年鸡阶段饲喂的自由程度加大,因为鸡自身营养调节能力大大增强。 要真正掌握饲养技术,对那些是蛋白质饲料,那些是维生素饲料要了如指掌,必须对当地农产品价格了如指掌,必须对加工这些原料的技术了如指掌。例如骨粉,如何得到骨粉?如何加工骨粉?骨粉有没有替代品?当然,由于当代科技发达,市场上许多都有卖的。但是对于用量大、价钱高的东西则必须设法自己解决。例如维生素问题,市场上的维生素比较贵,而且维生素不容易保存,所以市场上种类少。但是在青菜中、在树叶中、在草中含有大量的多种维生素,那么完全可以通过自己种植蔬菜达到维生素饲喂要求。 第二,拮抗作用很多 什么叫拮抗作用? 营养物质之间在动物体内表现为两种作用,一种是协同作用,另一种就是拮抗作用。协同作用:即一种营养物质促进另一种营养物质在体内吸收或存留,从而减少另一种营养物质的需要量,如维生素 A 促进蛋白质合成,维生素 C 促进铁的吸收,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硒,都能保护体内易氧化物质等。协同有益于肌体健康。比如,含维生素 C 的食物与含铁多的食物同食同炒,更利于吸收等都是协同作用。 拮抗作用百度上这样说:中文名称:拮抗作用英文名称: antagonism 定义 1 :两种化学药剂作用于生物机体时,一种化学药剂干扰另一种药剂的毒效,或彼此互相干扰对方的毒效,使总体毒效下降的现象。应用学科:昆虫学(一级学科);昆虫毒理与药理(二级学科)定义 2 :一种污染物因另一种污染物的存在而使其毒性减少的作用。应用学科:生态学(一级学科);污染生态学(二级学科)定义 3 :一种物质的作用被同时存在的另一种物质所抵消的现象。应用学科: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一级学科);总论(二级学科)。 生物学概念:拮抗是指在吸收代谢过程中,由于两种或两种以上营养物质(如钙与磷、钙与锌等)间的数量比例不当,造成一种营养物质阻止另一种营养物质吸收的现象。一般来说,协同作用大多对健康有利,拮抗作用则降低了人体对营养物质的利用率,久之会导致营养不良,影响肌体正常的功能和新陈代谢。 在鸡的身体内,各种氨基酸存在严重的相互拮抗。氨基酸是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大约有 200 多种,但在动物的营养中起重要作用而且被人们广泛认识的只有 20 多种,称之为标准氨基酸。根据动物对氨基酸的营养需要通常分为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两大类,必需氨基酸是指在标准氨基酸中,动物体不能自身合成,或者合成的速度或数量不能满足动物正常生长的需要,必须由饲料提供的一类氨基酸,必需氨基酸有赖氨酸、苏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缬氨酸、蛋氨酸、色氨酸、苯丙氨酸 8 种。非必需氨基酸并不是可要可不要的氨基酸,而是动物体可以自身合成或者需要量较少的一类氨基酸。必需氨基酸中需要在饲料中补充量最多的称为第一限制性氨基酸,补充量排在后面的称为第二限制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分别是:甘氨酸、酪氨酸( TYR )、组氨酸( HIS )、丙氨酸( ALA )、胱氨酸( CYS )、天门冬氨酸( ASP )、脯氨酸( PRO )、丝氨酸( SER )、谷氨酸( GLU )、精氨酸( ARG )、苯丙氨酸等。 这些氨基酸之间有严重的拮抗作用。如赖氨酸与精氨酸;缬氨酸与亮氨酸、异亮氨酸等。日粮高赖氨酸影响采食量,抑制精氨酸的吸收,加强精氨酸的降解,抑制精氨酸的合成,影响精氨酸的重吸收。缬氨酸添加过多会抑制亮氨酸、异亮氨酸的吸收利用,从而出现整体生长抑制。过量的精氨酸使血浆中精氨酸和瓜氨酸浓度升高,而同时赖氨酸、脯氨酸、蛋氨酸、亮氨酸、组氨酸、酪氨酸等的浓度下降。 Qureshi 等( 1998 )建议,在高温环境中为了保持良好的健康状况,肉鸡日粮中赖氨酸与精氨酸的比例至少是 1.10 ∶ 1 。 Roth 等( 2001 )研究 7 ~ 28 日龄肉仔鸡最佳生产性能时的理想氨基酸模式,得出赖氨酸与精氨酸的最佳比例为 1 ∶ 1.08 。 拮抗作用很多,现在还是科学家研究的一个重要非明确区域。维生素之间也有拮抗作用。高剂量的 VE 对 VD 有拮抗作用,尤其是在 VD 处于低水平时这种拮抗作用更加明显。高剂量的 VA 和 VE 对 VD 的拮抗作用是最为突出的。 Friedman ( 16 )等( 1997 )报道,为了提高鸡体的免疫力而增加日粮中 VA 和 VE 的水平,结果使鸡对 VD3 的需求量增加。 Aburto ( 9 )等( 1998 )报道,高水平的 VE ( 5000IU/kg 或 10000IU/kg )降低了血液和肝脏中的的 VA 浓度、降低了体增重和饲料报酬,骨灰分也下降,但是随着 VA 和 VD 的添加,体增重又增加,骨灰分增加、软骨病的发病率下降。 矿物质之间也存在拮抗。例如:当磷过量时会影响铁的吸收利用。当钙过量时会影响镁、碘、铜、锌、锰的吸收。钾过量时影响铁的吸收代谢。镁过多会降低磷的吸收利用。钼过多会引起铜不足。等等。 另外维生素和氨基酸和矿物质三者之间也应该有拮抗作用,只是缺乏研究。 所以,饲料添加过量会适得其反。 第三,食物之间“相克作用”。 首先应该明白“食物相克”和拮抗作用不是一回事。相克作用是指食物之间的作用相互抵消,或者互相产生毒素的作用。例如酸和碱中和是“相克”,但是不是“拮抗”。 以下这些营养物质是相克的,若搭配食用则会产生拮抗作用。 草酸与钙相克 菠菜含草酸较多,易与豆腐中的钙结合成不溶性钙盐,不能被人体吸收。所以,豆腐不宜与菠菜同吃。含钙丰富的海米、发菜也不宜与苋菜、厚皮菜等同吃,因后者含草酸较多,二者混合食用会使钙的吸收率大幅度下降。 磷与钙相克 牛奶里含有大量的钙,而瘦肉里则含磷,这两种营养素不能同时吸收。所以,牛奶与瘦肉同食不合适。 纤维素与锌相克 牡蛎等海生软体动物含锌非常丰富,不宜与蚕豆、玉米制品或黑面包同吃,因后者是高纤维食品,二者同食会使锌的吸收减少 65 %~ 100 %。 纤维素、草酸与铁相克,纤维素与草酸均会影响人体对上述食物中铁的吸收。动物肝类、蛋黄、大豆中均含有丰富的铁质,都不宜与含草酸多的蕹菜、苋菜、菠菜同吃,也不能与含纤维素多的芹菜、萝卜、甘薯同吃。 维生素 B 不能和青霉素同时使用。 土霉素不能和青霉素、链霉素同时使用。 硫酸亚铁等亚铁盐不能和维生素 ABD 同时使用。亚铁盐会加速维生素的氧化过程。 磷酸钙是强碱,不能和维生素 ABD 同时使用。 维生素C有强还原性,会分解维生素 B 和叶酸。等等。 第四,矿物质元素不足引起疾病,过多则出现中毒现象。 钙缺乏引起骨质疏松、软骨、佝偻等。钙过多产生高钙血症、中毒和肾功能不全等症状 ; 钙与其他矿物质的相互干扰,影响一些必需元素的生物利用率,如抑制铁吸收、降低锌的生物利用率、影响镁代谢、减少膳食中磷的吸收等。 镁缺乏可使神经元兴奋性和神经肌肉传递提高,严重缺镁者可致抽搐和惊厥,缺镁还会妨碍铁的利用。镁过量:血镁增高可使末梢血管舒张,腱反射消失,并阻止儿茶酚胺由肾上腺释出。极大剂量的镁可使呼吸衰竭,心脏停搏。 钾缺乏血钾减低的最严重后果是心律失常和神经肌肉病变。钾过量最严重的后果是导致剧烈的心律失常和传导缺陷。其他征象如软弱无力和感觉异常。 钴缺乏产生恶性贫血,生长不良和偶然性神经错乱。钴过量可引起心力衰竭等毒性反应。 锌过量发生中毒,表现为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胃肠道症状。 硒过量可致中毒,主要表现为羽毛变干、变脆、易断裂和易脱落,肢端麻木、抽搐,严重者甚至偏瘫、死亡。 钠过量会引起中毒。病禽大多行走困难或不能站立走动,两脚无力,末梢麻痹,甚至瘫痪。病鸡无食欲,饮欲增强,口鼻流出大量的分泌物,嗉囊扩张,下痢,呼吸困难,卧地挣扎站立不起来,最后衰竭而死。 由以上四个大问题的分析得到一个很明显的结论。鸡的营养动态平衡很不好把握。 但是鸡在自然环境下自由生长却可以达到自身营养的平衡。我们看到,野鸡在野外的免疫能力很强,生存能力很强。同样,散养鸡的免疫能力很强,疾病发生很少,流行病瘟疫也发生很少。 所以,我们认为鸡在活动条件下会自我达到营养平衡,增强自身免疫能力。同时能够增加肉蛋品质。减少饲养成本。   
个人分类: 农林科技|3747 次阅读|4 个评论
维生素C和海鲜混吃究竟会不会中毒?
热度 11 GumpForrest 2011-6-27 15:12
维生素C和海鲜混吃究竟会不会中毒? 看到肖重发老师的博文《 砷化物:药物还是毒物? 》让我大吃一惊。博文写得很有意思,但是确有微瑕,有读者指出来了。当然,我也去读了松鼠会的文章,作者没有说到要害上,这反倒鼓励了肖老师对错误认识的继续发挥,第二篇博文出炉。 1. 维生素 C 和海鲜混吃有毒是流传了 7-8 年的一个恶搞。( http://www.security-faqs.com/shrimps-vitamin-c-and-arsenic-make-for-a-fishy-hoax.html ) 2. 海鲜,尤其是虾(还有贝类)富含砷( 13~40mg/k 鲜肉湿重),但是,不要担心,海鲜中的砷是以几乎无毒的有机砷的形式存在,其中虾中绝大多数(80%)是以 三甲铵乙内酯砷( asenobetaine, AsB )存在,贝类中主要是二甲基砷核苷衍生物(( dimethylarsinylriboside-derivatives ,或砷糖 (arsenosugars) 。 (为什么砷的含量会这么高?海虾(尤其深海虾)喜好以吞食一种特殊的海洋细菌( chemolithoautotrophic bacteria ),这种细菌集中在海洋火山口附近,在利用热能的同时,还将喷发物中大量砷转变成无毒形式的有机砷。) 3. 虾肉中的 asenobetaine毒性极低(1g/Kg体重)、结构稳定。动物(大鼠和兔子)实验表明,AsB吸收后在体内不会沉积,大概3天就基本通过尿液排出体外(大鼠75%,兔子98%);另外,AsB在体内不会发生任何形式的变化,这提示AsB极其稳定,而且体内没有负责对其进行转化的酶促反应系统,区区维生素C有如何能是使AsB发生还原?匪夷所思。人体体液、血液中有各种各样的还原剂,维生素C是一种;维生素C主要为体内的酶促还原反应(主要是羟化反应,包括生物活性物质的羟化修饰,甚至肝脏解毒中的羟化修饰作用),至于微生素C能否作为还原剂直接参与非酶促反应,至少(在我掌握的有限知识范围内)是没有证据的。 4. 个人经历和体验不能作为证据 。没准你喝的那瓶饮料过期了,或其它什么原因。从描述上看,不像是砷中毒,更像是食物中毒。为什么?大家自己琢磨看看?不能逮着个症状就往上乱套。 4. 结论大家自己下。 参考资料: 【 1 】 Larsen EH, et al. Arsenic speciation in shrimp and mussel from the Mid-Atlantic hydrothermal vents. Marine Chemistry . Volume 57, Issues 3-4 , July 1997, Pages 341-346 【 2 】 http://en.wikipedia.org/wiki/Arsenobetaine 【 3 】 http://serc.carleton.edu/microbelife/microbservatories/nevadahotsprings/alkchem.html 【4】 Vahter M, et al. Metabolism of arsenobetaine in mice, rats and rabbits.Sci Total Environ. 1983 Sep;30:197-211.
个人分类: 憨人的科学|21128 次阅读|29 个评论
维生素C和海鲜混吃会中毒吗?
热度 13 xcfcn 2011-6-27 10:15
维生素C和海鲜混吃会中毒吗?
维生素 C 和海鲜混吃会中毒吗? 我昨天写了一篇关于砷化物毒性的 文章 ,其中有一个匿名留言说“海鲜和 VC ,你哪来的证据说会中毒?早就被证明是胡掰了。见 http://songshuhui.net/archives/44242 。”这种指责是很严重的了! 我把我该文中涉及海鲜和 Vc 的文章放在这里: 4 、 海鲜与维生素 C 混吃容易中毒! 海鲜如龙虾和螃蟹富有五氧化二砷,维生素 C 是还原剂,这样能把五氧化二砷还原成三氧化二砷,导致中毒。富含维生素 C 的食物和饮料有青椒,西红柿、橘子、橙子及西红柿汁、橘子汁、橙子汁等。所以这类食物禁忌还是要适当忌口。当然当场死翘翘的可能性也几乎没有,大不了难受几天。 我要承认,说海鲜富含五氧化二砷确实不准确,应该叫“五价砷合物”更严谨点! 但是我认真看了匿名者提供的松鼠会文章,并追踪了里面提供的文献。那篇文章的题目很诱人: 借我一双慧眼吧:虾和 Vc 的八卦恩怨。 但我没有发现他足够证明了 Vc 和海鲜混吃不会中毒!该文仅仅是证明海鲜和 Vc 混吃暴毙的可能性几乎没有而已, 而这正是我文章中的观点。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该文仅仅为我的文章提供了更深入的论证而已。 我还看了该文的留言,里面反而提供了三个亲身经历的中毒反例,有的还甚至有对照组。正如我的文章后面也有网友提供中毒事例一样。 所以, Vc 和海鲜还是少混吃为妙! 我衷心感谢该匿名网友的留言,让我能够看到更多的信息。 另外我也要自豪地说:在科学网博主和松鼠会会员的无形 PK 中,我至少没有失败,但是从松鼠会的文章中我看到了“科学的武断”。 众所周知,任何食物中毒的机理都相当复杂,因为生物体内时时刻刻在进行着数以亿计的化学反应。 该文仅仅根据一点几乎是常识性的化学知识就断定 Vc 和海鲜混吃不会中毒显然是武断的,也无法解释现实生活中人们提供的反例。 所以,对待科学我们需要谦卑,对于生活我们需要尊重。不是有这么句话么:理论是灰色的,生活之树常青。 与大家共勉,也希望网友指正。 李福洋老师对此有不同观点 :维生素C和海鲜混吃究竟会不会中毒? 不过我个人还是觉得李老师没有提供足够硬的证据证明混吃一定不会中毒。毕竟生活中有很多活生生的例子,而且也没有正式发表过关于混吃不会中毒的学术论文。 附上该文中的三个反例: 1 、锋 说: 2010-10-15 于 00:17 我在说下去之前,先声明:以下所述,绝对真实! 这就是发生在我身边的一件事。我记得大概是 5 年前,有一天晚上,我们家吃了一大餐的海虾,饭后我爸吃了两片安利的 VC 片(他说他感觉到有点像感冒了,就吃一点,他并没有每天吃 Vc 的习惯。)结果也是几小时之后,他就感到头晕,然后就呕吐,脸色慢慢地变黑,这时候我们意识到有可能是食物中毒了,才想起是同时吃了虾和 Vc (在此之前我们家也曾经在一本书上看到过虾 +Vc= 砒霜的信息)于是当时就上网找资料。 这个是网上砒霜中毒的症状: 1 .胃肠道反应:急性中毒多在口服后半小时到 1 小时后出现口咽干燥、灼热、流涎、剧烈呕吐、吞咽困难、腹痛、腹泻;吐出物初似米泔样,后呈粘液或胆汁状,腹泻大便如米泔样挟有血丝。大量吐泻可出现极度衰弱,引起脱水,休克。 2 .肝肾损害症状:肝损害明显,可出现黄疸、肝昏迷,肾功能受损出现蛋白尿、血尿。 3 .神经系统症状:急性期可见头晕、头痛、烦躁不安、惊厥、昏迷。部分患者缓解后发生多发性神经炎,或有吞咽困难,发音障碍,个别产生精神症状如幻听等。 4 .呼吸系统症状:可见呼吸困难,发绀,重症患者可因呼吸中枢麻痹于中毒后 24 小时至数曰而死亡。 5 .循环系统症状:可见血压下降,心律失常,可并发中毒性心肌病,阿斯综合征。 我比对过之后发现,基本完全符合(腹痛有,头痛有,呕吐有,呼吸困难有),于是赶紧将他送到医院,想输入二巯基丙醇解毒,但是医院却刚好没有了,无奈之下才回到家,上网找办法救命,后来不知道在哪里找到说绿豆煮水能解毒,就赶紧煮绿豆水,拼命给他灌(反正也算是抓住救命稻草了)。就这样,过了一会,他的症状就缓解过来了,后来继续慢慢调理,第二天已经恢复得差不多了。 我不是说在故意唱对台戏,而是在谈起我的亲身经历。当然,医学这方面的知识我当然不及你们百分之一,只不过我也搞不明白当时到底是怎么回事。至于网上所传的那个事例,单对事例本身所描述的风格,连我都觉得像假的,而对虾和 Vc 反应的这个事,我也不清楚是否是真的,但是在我看来,或许真有那么回事。 锋 说: 2010-10-15 于 13:54 当时我和我爸妈吃了一样的早餐午餐晚餐,但只有我爸吃了 Vc ,也只有他出现这么严重的症状,我和我妈啥事没有,这就说明了食物是没问题的。而且,我们全家都是海边人,海味当饭吃,不存在海鲜过敏,所以当时我们就基本上自己确定是虾与 Vc 的食物中毒了。 2 、 cicicats 说: 2010-10-15 于 01:27 本身我对这个“谣传”也不怎么放在心上 但国庆节我亲身体会过了一回 7 点晚餐我吃了好多虾,喝了 4 杯果粒橙(纸杯),其他如鸡肉和牛腩只吃了 3 、 4 块。 8 点多开始腹胀,越来越明显, 10 点半服用吗丁啉 2# 未见好转 11 点喷射性呕吐 2 次,为胃内容物(都是红白相间的虾肉!)呕吐后腹胀缓解。凌晨 3 点开始腹泻,水样便。遂去医院就诊,医生对虾 +VC 的作用也不了解,但输液 2 日后腹泻逐渐停止。 当晚共同就餐的其他人都是喝白酒或红酒,只有我喝果粒橙,也只有我出现了上述反应。 3 、 mll 说: 2011-05-15 于 13:37 吃虾和含维生素 C 的事情我遇见几回。貌似有 3 次:一次是老爸吃虾喝葡萄酒加餐后水果,然后腹泻一晚上,算是没什么大碍了。我本来记得不要犯同样错误的。可惜后来不小心忘记了,也中招 2 次。不过到发现了一个规律 当我吃虾时候懒得剥虾皮的时候(一般人都会不吃虾皮只吃虾肉的,小时候容易缺钙妈妈要求我把虾皮吃掉。她是希望能够补钙。钙有没有补我不知道,反倒练就了不惧虾皮的我。)又吃了不少水果盘就会 2 小时内腹痛腹泻。可惜我总是事后诸葛,腹泻了才想起来是吃错了东西。不过要是吃虾肉和水果反倒没事发生。 至于是不是砒霜中毒我就不知道了,不过砒霜中毒记得好像应该吃牛奶加生鸡蛋解毒。 PS:同一个人还有另外一篇文章发表在果壳“谣言粉碎机”: “维生素C与虾不能同吃”? 从那里可以知道:作者(Ent)是古生物学博士。
个人分类: 杂论|12981 次阅读|12 个评论
“毒苹果”与科学无关?——科学网上为何没有“毒苹果”
热度 2 sheep021 2011-2-21 10:59
“ 毒苹果 ”调查:苹果公司代工厂频现中毒事件_地方频道 - 新华网 时尚靓丽的苹果公司还有另一面。(资料图片) 他们都是苹果公司代工厂的普通工人,他们可以忍受流水线上辛苦而卑微的工作,却无法忍受在流水线上中毒,... 新华网 - news.xinhuanet.com/local/2011-01... - 2011-01-27 - 快照 - 预览 毒苹果 追踪: 101名员工确诊中毒 58人拿补助离职 - DONEWS 毒苹果 追踪: 企业贪便宜致中毒 员工不敢离职,新华网南京2月19日电(记者朱旭东、刘巍巍)苹果公司近日发布《2011年供应商责任进展报告》,首度承 DONEWS - www.donews.com/tele/201102/367118.... - 23小时前 - 快照 - 预览 本博评论: “毒苹果”与科学无关? 科学网上为何没有人谈论“毒苹果”事件?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164 次阅读|2 个评论
药物安全:混淆毫克与毫升导致病人过量服用吗啡而中毒
chemicalbond 2011-1-11 11:01
今天,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FDA)和 Roxane Laboratories 发布了一条药物安全警示:由于单位的混淆导致病人过量服用 吗啡 ( morphine ,高效止痛药)而中毒,甚至导致了死亡事件。【1】 原来,那个含有吗啡的药物(Morphine Sulfate,吗啡硫酸盐 ,结构见上面图示【2】)是FDA批准的口服液,浓度是每5毫升液体含有100毫克的吗啡硫酸盐,或者说20毫克每毫升(20mg/mL)。但是,在给病人药物时,如果病人需要20毫克的剂量,却错误的弄成了需要20毫升,那么最后实际服用的吗啡硫酸就是400毫克,远远地过量了。还有的错误是没有准确理解浓度的概念。这个应该是医务人员的错误,要么是开药方的医生,要么是药剂师。【没有看到具体案例,也许有人要成为被告。】 为了避免继续出现同样的错误,Roxane Laboratories 提供了一个详细解释的文件,提示医生在开药方的时候,需要写明药液的浓度,病人服用的剂量,包括质量(毫克)和体积(毫升)。比如: 15 mg (0.75 mL) orally every 4 hours prn。【3】最后那个prn来自拉丁文 pr o re nata, 意思是as needed。那就是说,需要的时候,那个口服药物的用量是每4个小时服用0.75毫升,里面的有效药物成分是15毫克。 参考 1. FDA发布的相关药物安全信息 2. 药物信息 【上面有如下文字:Check Dose Carefully】 3. 制药公司给医务人员的详细解释
个人分类: 科普与新知|4115 次阅读|2 个评论
植物的生化武器
fs007 2010-8-23 11:31
寻正 不小心就被谋杀 在中国,有不少人迷信天然药品及中药,以为天然的东西没有副作用,不诚实的中医医生也宣传中药没有或者很少副作用,忽略了中药的有效性往往是基于这些毒性成份的事实,导致了不少病人或者健康人迷信中药与偏方,而没有意识到自然界植物针对草食性动物的防卫机制就导致了它们产生大量的毒素,这些毒素对人体有着极大的伤害。 在2009年11月,成都一保洁公司给员工配备中药防流感,服用后四人出现急性中毒。2010年3月,儋州市一王姓先生,因身体不适而吃当地中医院中药,出现急性中毒,住院达46天,几乎丧命。在2010年7月,一位长期因不育而困挠的女性在博客上曝光自己误信中医,因吃中药而出现急性中毒的情形。 在2010年5月,香港卫生当局公布了一乌头碱中毒个案,事后大公报记者统计,在过去6年间,香港仅乌头碱中毒,就有62例,其中21例药方中根本没有含乌头碱的药物,但因中药相互污染而造成乌头碱中毒。在中国大陆,罗正菊与徐城林在《现代医药卫生》上报告了仅一家医院,10年间有27例乌头碱中毒,考虑到国内鉴定中药中毒几乎完全依靠药方中药物品种,不能鉴别出那些因中药相互污染而造成的中毒,中国乌头碱中毒的病例可能更多。中国有近20万家医院,按照上面的数据推算,全国仅乌头碱中毒每年就有数万甚至几十万人。 乌头碱有剧毒,在历史上常被人用作谋杀的工具,称为谋杀之王不为过。不少的政治谋杀,其背后都隐着乌头碱的身影。由于含乌头碱类的药物有剧毒,中医先生们都比较谨慎,乌头碱中毒远不是植物性中药中毒中最常见的。 大量的中药中毒可能未被检测出来,因为中药方剂习惯于几十种药物混杂,判断不易,更因为中药易于相互污染,高达1/3的中毒案例可能因为此类污染中毒而得不到确认香港卫生当局会动用大量的资源确认疑案,但国内卫生行政部门习惯于保护医院,也没有针对患者的保护措施及相应经费,因此国内因中药污染中毒者,是得不到确认与赔偿的。 偏方吃出肝窦阻塞 戴宁等人报道,2006年1月浙江大学附属医院消化科来了一位62岁的女士,她因长期食用土三七,出现肝大与腹水的症状体征,被诊断为肝静脉阻塞病(Hepatic Veno-Occlusive Disease, HVOD亦称为肝窦阻塞综合征)。HVOD常出现在骨髓移植后的化疗过程中,被认为跟肝静脉内皮细胞受损水肿造成阻塞有关,死亡率可达30%。 在中药中毒引起肝病的案例中,HVOD的病程会更长,结果更难以预料,在我国曾报道数例病因大量食用土三七而致死的病例。HVOD可因食物被污染而在人群中爆发,比如此病在阿富汗又叫嘎尔阮病,因为常在阿富汗西部嘎尔阮地区发生,有时会因为食物中毒在成千上万的人中爆发,在1974-1976年间,嘎尔阮地区多达7800人发病,其中超过20%的人死亡。 警惕吡咯哩哂啶生物硷 什么成份是HVOD的罪魁祸首呢?那就是吡咯哩哂啶生物硷(Pyrrolizidine Alkaloids,PA)。 据估计,全球3%的开花植物中含有PA,它才是引起动物中毒最常见的毒素。在分属豆科、紫草科、与菊科的6000多种植物中,已经发现了660多种PA。PA常常引起家畜中毒,给畜牧业带来重大损失。表一列举了含有PA的中药与偏方。 PA对人类本身无毒,但它会在肝脏中代谢,其代谢产品具有强烈毒性,据世界卫生组织(WHO)估计,人的最低中毒剂量是每天1毫克(=1000微克),德国针对有关产品的标准是不允许每天摄入超过1微克。 在PA的急性中毒中,由于肝脏是代谢产生有毒物质的基地,因此,损伤主要发生在肝脏,表现为大面积的肝出血性坏死。病程凶险,九死一生。 如果PA表现为慢性中毒,肝脏仍然首先受损,主要表现为HVOD,其损伤机制主要是引起细胞肿大,细胞核肿大、染色质增加、失去代谢功能、细胞分裂受阻、脂质分解等会导致严重的细胞功能障碍,这些变化会进一步导致反应性增生,在肝脏表现为胆管内皮细胞增生,纤维增生(肝硬化),结节性增生,直至癌变。慢性损伤中主累及肝脏、肺脏、与血管,因为毕竟是这些器官最先也最多地接触有毒成份,有时损伤还会进一步扩大累及肾脏、胰腺、胃肠道、骨髓、以及脑。 PA的慢性毒性还表现为对基因的损害,包括跟DNA结合,DNA的粘连(Cross-linking),DNA蛋白粘连,染色单体的交换,染色体异常,产生变异,引起先天发育障碍,以及产生癌变。PA在实验动物上证明可以产生肝癌、肺癌、脑脊髓癌、胰腺癌、膀胱癌、以及皮肤癌等各部位的癌肿。 生物硷是植物的生化武器 PA是广泛存在的一种人类及家畜极为易感的毒素,它归类于生物硷。 在自然界中,植物并非任人欺付的生物,它们极易成为草食性动物的食物,但它们不是全无防御能力。面对食草动物带来的生存压力,植物发展出各种生物化学武器,其中生物硷是针对哺乳动物的一种常规有效的武器之一,已知的就超过三千种。除生物硷之外,还有四大类抗食草动物物质,包括产氰糖苷(Cyanogenic glycosides,主要产自蔷薇科植物果实与叶中)、硫糖苷(Glucosinolates,主要产自十字花目与羽柱果科的核果木属植物)、类萜(Terpenoids,植物中广泛存在,已知超过万种)、与酚类(Phenols,植物中广泛存在)。除了这五大类生化武器,植物还能利用脂肪酸、氨基酸、肽链、及其衍生品作为防卫武器。 动物不能觉察植物中的毒素,而毒素往往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起作用,如果动物把植物都消化了才死亡或者停止进食,植物的化学武器就只能起到同归于尽的作用,虽然不利于动物生存,也不利于植物的生存。动物与食物在进化过程中相互适应,哺乳动物发展出探测植物中含有此类有毒物质的味觉、嗅觉、与视觉的分辨能力。 所有的毒素都与特定植物相关,而动物可以凭视觉判植物种类,这种普遍的策略对动物不是很有效,因为地球上最有智慧的生物人都会辨别不清楚很多的植物种类。于是这些毒素还具有特定的生物化学特点,增加动物对它们的探查能力。为什么中药复方经常规煎煮后得到的药液常常是苦的呢?那是因为植物性药物中含有大量的生物硷(Alkaloids)。在五大类化学武器中,生物硷、产氰糖苷、与硫糖苷都多产生苦味或者刺激性味道,而类萜与酚则能刺激嗅觉器官,产生特有的气味。 植物开发出了防御武器,动物当然不会等着饿死,动物会针对植物选择性的进化,要么能轻松地通过自身机制解毒,要么干脆把毒素当着营养物质比如一些维生素,从而动物获得了食用某些植物的能力。由于植物采用毒素种类繁多,动物不可能进化出针对所有植物的抗毒机制,因此,才会有动物跟植物间极为复杂的食物链关系。 人类经历长期的进化与发展,在动物中可能是针对植物食性最广的动物之一,但可供人类食用的植物种类仍然只是自然界中的极小一部分。有名的神农尝百菜,就是人类研究植物可食性的艰难探索,神农最终还是死于有毒的植物。 相信直觉、信任祖先、勿误信中药野菜无毒 人是杂食性动物,植物性食品比例要高于肉食产品,更倾向于草食性动物,人对植物毒素极为敏感。人的味觉与嗅觉,可以通过鉴别食物中的苦臭涩酸辣等刺激性味道而初步获得食物是否有毒的信息,人,应当学会相信自己的直觉,而不是盲信中药或者天然产品没有毒副作用。 对天然产品的盲信导致了一种流行于达官贵人之间的不健康观念,那就是吃野菜。自从神农尝百菜的时代起,我们的祖先以自己的生命为代价,为我们提供什么样的食品安全可口的信息,但现代人居然因为迷信天然自然而将这样的知识弃之不顾,在可以轻易获得安全可靠的食品时,主动寻求被前人鉴定为不安全不可靠的食品,实属不智。 野菜比中药更加危险,因为关于野菜的知识是靠经验积累起来的,尽管部分野菜因为入药而有适当研究,其它许多野菜则缺乏研究,我们不知道其中究竟含有什么物质,有多大的危害。野菜之所以难吃,或者味道不错而未入选进入我们的食谱,多半就是因为其中含有毒素而被我们的祖先用经验的方式排除了。 普遍而言,人群中的幼儿与青少年代谢能力更弱,对植物毒素更为易感,如果你有吃野菜、中药、与偏方的嗜好,最好让他们不受影响,不轻易让成份不明的药物与食物入他们之口。表一列举的常见含有PA成份的中药,其中很多中药与偏方会被用于哺乳的母亲,对婴儿有着极大风险,因为PA可以进入母乳中。从表一中还可以看出,尽管这些药品有着肝肺损伤与癌变的巨大风险,它们还可能被用于治疗癌肿、肝病、以及肺部疾患;这些药品可能有致畸性,但也会被用于孕妇。读者应当谨慎中药与偏方的危害。 除了PA之外,还存在大量的其它种类的植物毒素,一些常见的引起医学界关注的被列举在表二中,以供读者参考,以便在生活中建立更健康安全的用药与进食习惯。 表一:常见中药及偏方中含PA的植物种类 中药名 学名 别名 来源 中药药效功能与主治举例 豆科 自消容 Crotalaria assamica Benth 十字珍珠草,自消融,通心草,大金不换,通心蓉 大猪屎豆的茎叶 清热凉血,解毒止痛。治发热咳嗽,吐血之症;外用治疮毒,恶疮肿胀,牙痛。 猪屎豆 Crotalaria mucronata 野苦豆、大眼兰、野黄豆草、猪屎青、野花生、大马铃、水蓼竹、响铃草 猪屎豆的全草 清热利湿,解毒散结。主治湿热腹泻,小便淋沥,小儿疳积,乳腺炎。 野百合 Crotalaria sessiliflora L . 佛指甲、狸豆、狗铃草、山油麻、野芝麻、芝麻响铃铃、农吉利 全草 清热解毒,除湿消积。治痢疾,疮疖,小儿疳积。近试用于治疗癌症。 紫草科 狗尾草 Heliotropium indicum L . 谷莠子、莠、狗尾巴草、光明草、阿罗汉草、狐尾 全草 祛风明目,清热利尿。风热感冒,砂眼,目赤疼痛,黄疸肝炎,小便不利;外用治颈淋巴结结核。 鹤虱 Lappula intermedia M. Popov. 鹄虱、鬼虱、北鹤虱 果实 杀虫消积。治虫积腹痛,阴道滴虫,治钩虫病。 紫草 Lithospermum erythrorhizon 硬紫草、大紫草、红条紫草 藐、茈草、紫丹、地血、紫草茸、鸦衔草、紫草根、山紫草、红石根 草根 止血凉血;清热解毒。用于血热毒盛、斑疹紫黑、麻疹不透、疮疡、湿疹、水火烫伤。清热凉血,用于麻疹,热病癍疹,湿疹,尿血,血淋,血痢,疮疡,丹毒,烧伤,热结便秘。治疗急慢性肝炎。 菊科 胜红蓟 Ageratum conyzoides L. 咸虾花、白花草、柠檬菊、七星菊、白毛苦、猫屎草、脓泡草、胜红药、消炎草、广马草、水丁药、鱼眼草 全草或叶 祛风清热,止痛,止血,排石。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咽喉炎,急性胃肠炎,胃痛,腹痛,崩漏,肾结石,膀胱结石;外用治湿疹,鹅口疮,痈疮肿毒,蜂窝织炎,下肢溃疡,中耳炎,外伤出血。 飞机草 Chromolaena odorata L. 全草或叶 杀虫,止血。治跌打肿痛;疮疡肿毒;稻田性皮炎;外伤出血;旱怒蝗咬后流血不止。 佩兰 Eupatorium cannabinum L . 鸡骨香、兰草、水香、燕尾香、香水兰、孩儿菊、千金草、省头草、女兰、香草、醒头草、石瓣、针尾凤 全草 解热清暑、化湿健胃、止呕。治糖尿病、蛊毒、生血、调经、寒性头痛、腹痛、中暑等。 泽兰 Eupatorium japonicum Thunb. 地瓜儿苗、地笋、地石蚕、蛇王草、红梗草、接古草 茎叶 活血化瘀,行水消肿。月经不调,经闭,痛经,产后瘀血腹痛,水肿。 假茼蒿 Crassocephalum crepidioides S. Moore 野茼蒿、冬风菜 全草 健脾消肿,清热解毒。治感冒发热,痢疾,肠炎,尿路感染,营养不良性水肿,乳腺炎。被当作野菜食用。 羊蹄草 Emilia sonchifolia DC 叶下红、红背叶、红叶草、红花草、羊蹄草、红背果、石青红 叶 清热利水,凉血解毒。治痢疾,腹泻,便血,水肿,肠痈,聘耳,目亦,喉蛾,疔疮,肿毒。应用广泛。 活血莲 Farfugium japonicum Kitam 大叶凤凰尾巴草、马肋巴、金鸡草、散血莲、活血莲、蛇眼草、眉风草 根、茎、全草 祛风除湿,活血止痛,清热解毒。风湿筋骨痛,跌打损伤,瘀血腹痛,闭经,面赤肿痛,肿毒初起,乳腺炎。 观音苋 Gynura bicolor DC 木耳菜、血皮菜、水三七、血匹菜、紫背天葵、红番苋、红毛番、红苋菜、红菜、当归菜、红玉菜 全草 活血止血,解毒消肿。治痛经,血崩,咳血,创伤出血,溃疡久不收口。 菊三七 Gynura segetum Merr. 土三七、金不换、紫三七、血当归、血三七、铁罗汉、乌七、狗头三七 根 散瘀止痛、补气摄血。跌打损伤、骨折、创伤出血、吐血、产后腹痛。 鹿蹄橐吾 Ligularia hodgsonnii Hook 囊吾、滇紫菀 全草+根 活血化瘀,止痛。跌打损伤、瘀血肿痛、月经不调、闭经、痛经、腹痛。 羽叶千里光 Senecio argunensis Turcz. 额河千里光、大蓬蒿 全草 清热解毒。疖疮肿毒,瘰疬,目赤肿痛,咽喉肿痛,斑疹伤寒,痢疾,湿疹,皮炎 大红青菜 Senecio chrysanthemoides DC 野青菜、天青地红、菊状千里光 全草+根 活血消肿,清热解毒。跌打损伤,瘀积肿痛,疮痈肿疡,乳腺炎。 黄菀 Senecio nemorensis 林荫千里光、森林千里光 全草 清热解毒。治痢疾、肠炎、肝炎、结膜炎、中耳炎、痈疗毒。 千里光 Senecio scandens 千里急、黄花演、眼明草、九里光、金钗草、九里明、黄花草、九岭光、一扫光、九龙光、千里明、百花草、九龙明、黄花母、七里光 全草 清热解毒,杀虫明目。急性炎症性疾病,风火赤眼,目翳,伤寒,菌痢,大叶肺炎,扁桃体炎,肠炎,黄疸,流行性感冒,毒血症,败血症,痈肿疖毒,干湿癣疮,丹毒,湿疹,烫伤,滴虫性阴道炎。 款冬花 Tussilago farfara L . 冬花、款花、艾冬花、款冬、生冬花、炙冬花 花蕾 润肺下气,化痰止嗽。治肺病、咳嗽、哮喘等。 注:来源付彼得等(2002 J Food Drug Analysis, 10(4), 198-211) 表二:常见植物致病毒素 毒素 中药 植物 生物作用 毒性作用 吡咯哩哂啶生物硷 见表一 豆科、菊科、紫草科植物 抗食草动物 肝毒性、致癌,致畸 乌头碱(鸡毒) 川乌、草乌、附子、铁棒锤、天雄、雪上一支蒿、落地金钱、搜山虎 毛茛科乌头属植物 抗食草动物 剧毒,神经毒性(谋杀常用药,故称毒中之王) 马兜铃酸 细辛、金耳环、杜衡、马兜铃、广防己、马蹄香 马兜铃科植物 抗食草动物 肾损伤,肾癌 秋水仙素 秋水仙、光慈姑、苎草、野百合、黄花、百合、顶冰花、郁金香 百合科植物 抗食草动物 类似砒霜中毒,先是胃肠道严重反应,后涉及各器官衰竭 麦角碱 麦角、拂子茅、牵牛子、苦马豆 麦角菌、拂子茅、牵牛子 抗食草动物 致幻作用,神经毒性,肢端坏死 钩吻碱 钩吻(又名断肠草) 葫蔓藤科植物 抗食草动物 神经毒性,剧毒(传说毒死神龙的药) 番木鳖碱 马钱子、吕宋果 马钱科植物 抗食草动物 剧毒(牵机散可能含此毒),神经毒性 莨菪碱 曼陀罗、天仙子、闹羊花、颠茄、胡茄、华山参、山莨菪 茄科某些植物 抗食草动物 神经心血管毒性 茄硷/查茄硷 马铃薯、番茄、茄子、天仙子(莨菪)、枸杞、龙葵、挂金灯、马先蒿、曼陀罗 茄科植物 抗虫抗食草动物 胆碱酶制制剂,消化道与神经症状 尼古丁 烟草、曼陀罗、茄子、番木瓜、木贼 茄科植物 抗食草动物 影响心血管与中枢神经系统,高毒,有成瘾性 香豆素 秦皮、白芷、前胡、独活 黑香豆、香蛇鞭菊、野香荚兰、兰花 抗食草动物 抗凝血剂,有致癌性 黄樟素 桂皮、肉豆蔻、黑胡椒、罗勒、细辛、肉桂、 八角、小茴香、九层塔、当归 黄樟树等 抗昆虫 致癌(应当注意到日常香料中就已经摄入不少黄樟素了,另外增加摄入则风险增加) 莽草毒素 莽草、野八角、八角 八角属植物 抗虫抗食草动物 强烈神经毒性(婴幼儿谨用八角) 麻黄素类生物硷 麻黄(麻黄素类被广泛用于常见的中成药,包括各种镇咳止嗽,感冒药,止痛抗炎药中) 各类麻黄草 抗食草动物 神经毒性,起兴奋作用,大剂量可致死。抑制食欲,故而减肥药中可能多含有此药。 辛弗林 陈皮、积实、积壳、青皮 芸香科植物 抗食草动物 作用类似麻黄素,副作用似乎更少,但不可忽视。 产氰糖苷 亚麻子、金甲豆、三消草、高粱、桃仁、杏仁、李仁、白果、枇杷、红景天、苦竹笋、接骨木、石楠叶 大胡麻、金甲豆、白车轴草、高粱、红景天、接骨木、石楠 抗虫抗食草动物 代谢后产生剧毒的氰化氢(纳粹毒气室的主要用药),能终止细胞呼吸 侧柏酮 侧柏叶、香薷(香菜)、甘松、苦艾酒、艾草、牛至、鼠尾草、菊蒿、各种以蒿为名的药物 侧伯、香薷、甘松、艾草等 抗食草动物 神经毒性与肝毒性 吗啡 许多止咳中成药、罂粟、鸦片、雏罂粟 罂粟 抗食草动物、昆虫 神经毒性,有成瘾性
个人分类: 科学普及|8940 次阅读|2 个评论
博客中毒了?
tianfei906 2010-5-5 14:16
午休起来,科学网博客上无顾多出了无数条评论,这些评论是什么东西,我也没有看见,被科学网编辑删了,难道是科学网博客今天中毒了?您今天遇到这种情况了吗?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2456 次阅读|1 个评论
陈国文中了什么毒?
chrujun 2010-1-29 13:25
陈国文中了什么毒? 注 陈国文中的是封建礼教的毒。封建礼教要求每个人都要做君子。君子安贫乐道、穷则独善其身,富则兼济天下 、钱财如粪土、仁义值千金。封建礼教对女性要求更高,要求三从四德。 从陈国文对待转载事件的看法可以看出,她有一颗包容、仁爱的心。 陈国文的仁爱之心不是现在才有,因此,在此事件之前,我用八个字描述陈国文:温柔贤惠,大家闺秀。 应该说,陈国文有慈母般的胸怀,是标准的贤妻良母,其言行是一贯的。 曹大人的解药就是要破坏罩在陈国文身上的封建礼教金刚罩。 曹大人的文章按大意主要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人要做演员,不要太认真。一个人年轻的时候要想成名,捷径就是认形形色色的干爹和干妈,才能成为出色的演员;第二部分,做一名优秀演员很爽,正如曹大人做国家级教学名师一样,钱、权、财、色四大丰收,人生的极乐世界在此;第三部分,一个演员再优秀,也要退出舞台。 这个时候要放得下。 正如曹大人N年后也会老,也会交出权力,一个个美女也会离他而去。 这个时候曹大人需要承认,他不能永久占领舞台,要淡定,要从容,要甘心当观众。 要像曹大人一样成为优秀演员,没有形形色色的干爹和干妈帮忙是万万不能的;也不会得罪朋友和家人,因为优秀演员可以把一切都演成真的。 这就是曹大人的解药。陈国文要是理解了、认可了,就知道怎么办了。 要是喝了曹大官人的解药,不仅不会得罪朋友,而且也可以像曹大人一样当院长、当国家级教学名师,风光无限,还有老蒋来写雄文歌功颂德,一帮奴才在后面敲锣打鼓。这才是真正享受。 这正是《道德经》所描述的过程:将欲夺之,必先予之。 * 注:本文不属于批评曹大人的系列文章
个人分类: 我的思考|5223 次阅读|8 个评论
无形杀手无处不在-冬季将临警惕一氧化碳中毒!
xue40 2009-10-14 13:36
一氧化碳中毒-无形杀手无处不在 几年前我曾有感山西省蒲县一教学点6名寄宿小学生突然死亡震惊全国的事件,一时间有关死因的种种议论和推测莫衷一是,后经警方多方勘查和实验证实,6名幼小的生命死于宿舍内仅一板之隔的一台3000瓦发电机运行时产生的一氧化碳。发表一篇文章叫一氧化碳中毒-无形杀手无处不在以求警示民众警惕生活中的无形杀手,引起人们对一氧化碳中毒的重视。然今天看来这一话题仍不陈旧,每逢秋去冬来,我们又迎来了一氧化碳中毒高发期。值此,我将原来的文章略做调整发表于此,其心一如既往。 1. 发电机是怎么产生一氧化碳,导致人死亡的呢? 一氧化碳是一种最常见的无色、无嗅、无味、无刺激性的有害气体,素有无形杀手之称。任何含碳物质在燃烧不完全时均可产生一氧化碳。我们知道,发电机通常是通过燃烧燃油产生动力来发电的。各种燃油就是高含碳物质,同汽车发动机一样,发电机在运行时同样会产生大量的含有一氧化碳的废气,同时它还要消耗大量环境中的氧气。由发电机运行导致的一氧化碳中毒在发达国家尤为常见。据资料显示,即使在对居民进行了很好预防一氧化碳中毒的宣传教育情况下,美国2005年还是在温暖的8月飓风卡特里娜登陆佛罗里达时,由于电力中断,人们纷纷采用小型发电机发电,据不完全统计仅2天之内就导致28人一氧化碳中毒。而在美国阿拉巴马州和德克萨斯州卡特里娜和丽塔两次飓风登陆时由于上述同样原因先后导致78人一氧化碳中毒,其中10人死亡。据调查显示,这些发电机均是安装在室外,仅是与居室窗子或通风口较近就导致了如此多的中毒事件发生。目前正直冬季,在我国山西这一比较寒冷的地区,在那么一个相对更加密闭的室内,将一个3000瓦的发电机和6名幼小的生命同处一室,其悲剧的发生就不足为怪了。这一事件再一次用血的教训给我们敲响警钟-无形杀手无处不在,一氧化碳就在我们身边,要时刻警惕一氧化碳中毒。 2. 目前一氧化碳中毒都有哪些新的形式? 一氧化碳中毒是包括发达国家在内的世界上许多国家最常见的有害气体中毒。在我国北方,尤其是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因为老百姓取暖做饭都要烧煤,那时频繁发生中毒死亡事件,俗称煤气中毒,人们对一氧化碳中毒并不陌生,且经常保持着高度的警惕性。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居住环境的改善,燃气取代了烧煤,燃煤导致的一氧化碳中毒日渐减少,人们预防一氧化碳中毒的意识逐渐淡漠了。殊不知一氧化碳这一无形杀手却始终没有远离我们的日常生活,而且随着现代物质生活的改善,这一无形杀手又以多种新的形式悄悄的,可能比以前更亲密的方式藏在我们身边。目前常见的形式有如下几种能够:燃气热水器,燃油和燃气暖气,炭火:如炭火锅、炭火盆;燃气灶:如煤气灶、液化石油气灶、天燃气灶;内燃机:如汽车发动机、发电机等。 20世纪90年代初期,随着我国城市居民居住条件的改善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逐渐搬出了平房住进了楼房,为了洗浴方便纷纷安装了煤气热水器。由于经济因素早期热水器通常档次不高,没有密闭进排风系统,安全性不强。再加上安装不合理,大多被安装在居室内,有的甚至还被安装在浴室内,导致大量一氧化碳中毒事件发生。当时因煤气热水器中毒死亡的事件时有发生,更有阖家闭户惨不忍睹的案例。目前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北方城市居民提高了对煤气热水器的安全认识,逐渐淘汰了早期的煤气热水器,换上了安全性较高的密闭式燃气热水器或电热水器,这一原因导致的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在大城市中发生越来越少。但在中小城市和农村,特别是我国南方许多地区,这种原因导致的一氧化碳中毒还呈增高趋势。例如就在今年11月28日在我国安徽省芜湖市著名的傻子瓜子创始人年广九长子与一名女子神秘死亡于房中。经芜湖市警方缜密勘查,确认两人系在封闭环境下长时间使用液化石油气热水器所致一氧化碳中毒死亡。此外,随着燃气设施,如:燃气炉灶、燃气暖气等的应用的不断增多和长时间使用后的老化,使这一安全隐患在我国城市和农村都应给与高度重视。 目前随着我国不同城市居民汽车保有量的不断提高,汽车发动机燃烧的废气导致的一氧化碳中毒发病呈逐渐增高势头。有资料显示,目前美国每年约有2000多例一氧化碳中毒患者中,在汽车内因汽车尾气导致的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占大多数。尤其在冬季,密闭车窗,开着汽车暖风,长时间呆在车内或汽车发动状态长时间停在车库内均可导致严重的一氧化碳中毒发生。 还有在寒冷的冬季,人们喜欢躲在密闭的居室内吃炭火锅,殊不知炭火燃烧过程中可产生大量一氧化碳,导致严重的一氧化碳中毒,同样致人死亡。此类中毒案例不仅在我国北方,而且在我国南方地区也屡见不鲜。尤其在吃火锅的时候喝上2两,迷迷糊糊,早期中毒症状不易引起人们的警觉,危害更加隐蔽。例如今年7月北京宣武区4人因在包厢吃火锅导致集体一氧化碳中毒。去年12月广东省茂名市在一餐馆内吃火锅的12名食客因一氧化碳中毒被集体送往医院救治。此外,目前城市平房区和农村居民通常采用土暖气炉为屋内供暖,由于炉具假冒伪略,被老百姓称之杀人炉的存在和炉具安装不合理,与居室没有完全隔离或炉灶间与居室留有通道相连,也是导致大量一氧化碳中毒事件发生的主要形式。在我国南方地区大多无供暖设施,冬季寒冷时老百姓通常采用炭火盆取暖也是引起一氧化碳中毒的原因之一。总之,要教育我们的人民,要始终保持高度的警惕,要时刻预防生活中可能发生的一氧化碳中毒。 3. 一氧化碳中毒有哪些症状? 一氧化碳中毒有急性和慢性之分。我们通常说的一氧化碳中毒大多指的是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症状年表现与中毒程度、患者既往健康状况,以及中毒时活动状况有关。轻度中毒患者表现为:剧烈头痛、头晕、四肢无力、恶心、呕吐、意识模糊、嗜睡。原有冠心病的患者可出现心绞痛发作;中度中毒则患者出现昏迷,对疼痛刺激还有反应,瞳孔对光反射和角膜反射存在,腱反射减弱,呼吸、血压和脉搏可有改变;重度中毒患者出现深度昏迷,大小便失禁,各种反射消失。出现肺脑水肿,呼吸急促,心律失常等多种并发症,严重可致死亡。此外,上述中重度一氧化碳中毒患者虽经积极抢救临床消失,自我感觉恢复如常以后,还会有部分患者经过一段时期(通常是2-60天)的时间,我们称之为假愈期后再次出现表情淡漠、反应迟钝、谵妄、无自主要求,痴呆甚至昏迷等意识障碍;或同时出现肢体僵硬、行走不稳、大小便失禁,出现震颤麻痹综合征表现。部分患者还会出现癫痫发作,继而昏迷等表现。临床上统称之为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该病虽经系统治疗有相当部分患者可有不同程度的恢复,甚至痊愈,但病情痛苦,疗程长,致残率高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严重的经济负担和社会负担。 4. 一氧化碳中毒的病理机理? 一氧化碳中毒主要是由于一氧化碳进入体内以后与血红蛋白牢固结合,降低甚至剥夺血液携氧能力引起组织缺氧导致的。CO吸入体内后,85%与血液中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形成稳定的碳氧血红蛋白。由于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的亲和力比氧与血红蛋白的亲和力大240倍。即使吸入较低浓度一氧化碳即可产生大量的碳氧血红蛋白,碳氧血红蛋白不能携带氧,而且不易解离,比氧合血红蛋白解离速度的小3600倍。那么大量的血红蛋白一旦被一氧化碳结合后便失去了携氧能力。血液就失去了输送氧气的功能,机体组织得不到氧供便发生了一系列病理改变,甚至危及生命。患者一氧化碳中毒的程度与患者所处的环境中一氧化碳的浓度和时间成正比。也就是说,如果环境中一氧化碳浓度很高,即使几分钟就可致人死亡。有时虽然环境中一氧化碳浓度并不高,但患者在该环境中停留时间很长也同样可导致严重的一氧化碳中毒。 5. 一旦发生一氧化碳中毒后怎么办? 在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的救治上,要始终牢记时间就是生命,这里时间指的是:患者脱离中毒气体的时间越快越好;保持患者通气道通畅,有效改善缺氧越早越好;尽量让患者保持安静不动越静越好;抓紧护送到有高压氧舱的医院,交给专业的医务人员救治越早越好。要注意如下几方面: ① 发生一氧化碳中毒后首先要迅速开窗换气,关闭毒源,有条件的情况下迅速撤离中毒环境; ② 要将患者在注意保暖的情况下放置于通风良好的环境中,解开领扣,清理患者口中呕吐物和假牙等异物保持其呼吸道通畅,并保持静卧,减少一切不必要的活动和刺激以减少体内的氧耗; ③ 有条件时应迅速给患者经鼻管高流量吸氧; ④ 抓紧与急救人员联系,尽可能迅速将患者送到具有高压氧舱的医院救治; ⑤ 千万不要对患者采用民间流传的灌醋、灌凉水、接地气的土方法,其后果贻害无穷; 实践证明,绝大多数患者,即使中毒程度很重只要治疗及时可靠,患者预后还是良好的。 6. 如何预防一氧化碳中毒? 过去老百姓对传统的煤火引起的一氧化碳中毒了解较多,所采用方法也经济使用,如:合理安装风斗,注意居室通风换气,经常检查和清理煤灶火门、烟道。而现在城市生活中我们要根据生活环境的改变和可能的一氧化碳毒源的改变,更加增强防范一氧化碳中毒的安全意识,要每一个居民都知道随着现代的燃气、燃油、取暖和居室密封条件的改善,一旦发生一氧化碳产生和泄漏,其浓度更高,范围更广,危害更大。要呼吁科学预防一氧化碳中毒设施的建设。主要注意如下几点: ① 在必要的地方,如:厨房、居室和一切有一氧化碳毒源的区域安装一氧化碳报警器; ② 定期的请专业人员检查燃气管道、炉灶、燃气和燃油器械的安全性,确保其处于安全工作状态; ③ 要注重居室与毒源绝对隔离,切不可再犯山西省蒲县惨案人与发电机同处一室的错误; ④ 不要在密闭的室内吃碳火锅、点炭火盆; ⑤ 不要长时间在密闭的车厢内靠发动机供暖,更不能在发动机持续燃烧的状态在车厢内睡觉; ⑥ 长时间在开着发动机且停滞的车内停留时要注意保持车内的通风换气; ⑦ 不要在车库内长时间开着汽车发动机,要保证车库的安全统风; ⑧ 要经常检查一切废气排泄管道的通畅情况,确保废气排泄畅通无阻。
个人分类: 一氧化碳中毒及迟发性脑病|4537 次阅读|0 个评论
科学就是以一种问题代替另一种问题
sheep021 2009-8-6 14:34
这几天小区里正在施工,其中一项就是政府的实事工程把供水管道从金属管换成塑料管,可能是 PVC ,或 PPR 管。理由是金属管有铁锈和铅中毒。 但是,塑料管就没有问题吗? 工人在施工时,他们在加热处理接口时我闻到了非常刺鼻的味道,由此我想,这些管子肯对含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只是有毒物质的含量符合目前的国家标准,或者目前没有发现而已。 上网一搜,吓了我一跳,真是还不如不换呢。 1. 消费者大多不知家里的自来水管 PVC-U( 硬聚氯乙烯 ) 饮用水管可能会铅超标 最近 PVC 保鲜膜致癌 的说法,特别是昨日国家质监局的消费警示见报后,引起市民对另一问题 PVC 水管的关注。记者调查发现,消费者大多不知家里的自来水管 PVC-U( 硬聚氯乙烯 ) 饮用水管可能会铅超标,并且铅会从塑料中析出导致铅中毒。昨日,业内人士吴先生 ( 化名 ) 向本报记者揭秘,尽管建设部去年公告要用非铅盐作为稳定剂生产 PVC-U 给水管并且执行 1998 年出台的国家标准,卫生部门也早已按该标准检验核发批件,但广东部分厂家仍在用铅盐生产水管并执行卫生指标要求低的 1996 年标准。 PVC 管材本身无毒,但是在控制不严的情况下,可能出现问题。如:配方中误用了有毒的助剂、 PVC 树脂氯乙烯单体超标。 此外, PVC-U 管材要成形,必须加入防止塑料高温时分解的稳定剂,而铅盐类稳定剂价格低廉、热稳定性好,成为管材最早使用的稳定剂之一。但铅能从管材中析出、分离,甚至在塑料表面形成含铅粉末,危害人体和环境。 见: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8211848.html 2. PVC 水管内壁里面生青苔 我家是去年建的房子,用的是 PVC 做水管 ~ 可是老是生青 ... 为什么我家的 PPR 水管《和 PVC 塑胶管相似》总是长那种 ... 怎样清理较细水管里的青苔等脏物 3. 常喝塑料瓶装水易变李宇春 见: http://china.alibaba.com/member/signin.htm 一项最新测试结果显示,饮用塑料瓶装水可使人体内颇具争议的性别偏移(即不男不女)化学物质含量提升超过 2 / 3 。 很多食品和饮料塑料容器、易拉罐、以及透明奶瓶中含有一种常规化学成分双酚 A ( BPA ),专家对它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的影响表示担忧,而一些国家已将该物质正式列为有毒物质。 BPA是环氧树脂和聚碳酸酯塑料的添加剂,制成的塑料产品用于食品和饮料的包装,树脂产品广泛用于金属的涂层包括食用油、食品罐头、瓶盖和供水管等。 ... 本博评论:实际上,目前生活中到处都是塑料容器。难怪经济发达国家不男不女的人比较多,不用担心,中国也会快步赶上的。 4. 美国双酚 A (BPA) 法规最新消息 美国国会于今年 3 月份提案禁止在 可重复使用的食品容器 和 其它食品容器 中使用双酚 A(BPA) 。根据提案, ( 整体或部分 ) 含有双酚 A 或可释放双酚 A 进入食品的食品 ( 或饮料 ) 容器将受到禁止。这一禁令在正式通过 180 天后开始生效,主管当局可能对某些情况给予豁免。 注释: 可重复使用的食品容器 指州际贸易中进货或交货时没盛装食品的容器。 其它食品容器 指州际贸易中进货或交货时装有食品的容器。 双酚 A 具有较低的急性毒性,但可导致内分泌紊乱。低剂量的双酚 A 模仿人体自身的荷尔蒙,可能引起健康负效应,长期低剂量摄入双酚 A 可以导致人体慢性中毒。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680 次阅读|0 个评论
北京污水井中毒续:消防员面罩被拽掉而死亡
haicius 2009-7-5 09:55
视频:北京通州发生污水井中毒事故7人死亡 昨日,通州新华联家园北区,一些居民在事发的污水井旁献上鲜花祭奠亡者。 医院太平间外,消防员正搬运被褥等物。 通州新华联家园北区南门附近,一名中毒的物业人员被拉出,送上救护车。京华时报 记者朱嘉磊 本报讯3日下午,北京通州区新华联家园北区发生一起污水井中毒事故,造成6名物业人员和新华街中队19岁的消防员张丽晓死亡(本报昨日报道)。 昨日,张丽晓的父母已从河南来京处理儿子的后事。北京市消防局相关人士表示,将申请追认张丽晓为烈士。 4名物业人员情况稳定 昨日,在潞河医院住院部12层,4名新华联家园中毒物业人员仍在病房内接受治疗,在物业的安排下,他们每人都有专人陪护。医务人员表示,伤者情况稳定,但不易接受采访。 昨日下午,不断有战友前来潞河医院,看望牺牲消防员张丽晓的遗体。 下午4时许,一辆殡仪馆车到达医院太平间,在多位领导和同事的陪伴下,张丽晓的遗体被送往通州区法医鉴定中心进行尸检。大约2个半小时后,该车返回。随后,两名战士骑电瓶车,运来一些衣物和被褥,搬入太平间。 据了解,当天接警时,张丽晓还穿着球服,没顾上换衣服就裹上战斗服出发了。战友们希望,他能穿上整齐的制服离开。 昨日下午,记者从通州区殡仪馆了解到,送到这里的6名物业人员遗体被送去尸检。 7名消防员正接受治疗 据介绍,当日的事故中,北京市消防总队先后调集总队、特勤大队、支队全勤指挥部,新华街、玉桥2个中队,3部抢险车,共59名消防官兵抢险救援。 除张丽晓牺牲外,另有7名消防员不同程度吸入有毒气体,正接受治疗。截至昨晚,当日与张丽晓同时下井救人的消防员王飞龙仍在住院。由于目睹了战友出意外牺牲,他的情绪很差。 消防部门有关人士表示,污水井沼气中毒事故今年已发生多起。由于工作人员缺乏防范意识,沼气事故比普通火灾更凶险。针对此次发生的救援意外,消防部门今后将注重相应的应对战术,并呼吁下井工作人员做好防护。 昨日,张丽晓的父母已到达北京,消防部门近期将为张丽晓举办追悼会。北京市消防局相关人士透露,将申请追认张丽晓为烈士。 人物 训练刻苦业务突出 张丽晓上个月刚过完19岁生日,为家中独子 牺牲的消防员张丽晓,上个月刚过完19岁的生日。在郑州的家中,他是最小的孩子,上面还有2个姐姐。 2007年12月,他从郑州市金水区应征入伍,进入通州消防支队新华街中队服役,是名上等兵。 消防部门表示,张丽晓的业务能力很突出,否则也不会被编入头阵。战友说,他性格开朗,训练很刻苦。 事发 消防员牺牲前已救起2人 新华街中队战士张丽晓面罩被拽掉,吸入毒气溺水身亡 据北京市消防局通报,前日14时许,通州区新华联家园北区南门物业人员在污水井内维修作业时,10人中毒,6人经抢救无效死亡,其他4人脱险。新华街中队战士张丽晓在救人过程中,被落井人员拽断空气呼吸器接头,并拽入井底吸入毒气、溺水身亡。 维修人员下井晕倒 事发污水井位于新华联家园北区2号楼东,井深约6米,井口下方是一个大约57米的沉淀池。当日,物业公司结束地面工作维修后,开始下井工作。3名工人下井后,很快没了声息。井口外的员工纷纷下井救援,10人依次晕倒。 两名消防员下井救人 14时55分,新华街消防中队最先抵达事故现场。井内随着大量污水涌入,水面正不断上升。在场的物业人员反复告知消防员们井下还有几个兄弟。 据现场勘查,事发井口直径约0.8米,如果背上呼吸器,身形魁梧的人很难下去。在场消防员立即被分为两个战斗小组,中队抢险车车长王飞龙、战斗员张丽晓为第一战斗小组,率先下井救人。 王飞龙、张丽晓佩戴空气呼吸器,身系安全绳,弓身入井。3分钟后,两人将被困者管雪刚救出。 15时10分,两人又用绳索将被困者陈立军救出。 就在继续抢救时,意外突然发生,被困人员出于求生本能,在挣扎中抓到了张丽晓的空气呼吸器吸气管,一把将张丽晓拖进污水里,同时将他的空气呼吸器面罩接头拽开。 现场指挥员发现后,立即组织同伴营救张丽晓。3分钟后,张丽晓被救出井口,并立即被送医抢救。 至18时47分,最后一名被困人员被拖出井口。 现场 致命污水井旁鲜花祭亡者 昨日下午,事发的新华联家园北区南门边的污水井被警戒线四面围住。几名穿着灰色新华联家园北区悦豪物业公司服装的工作人员,坐在一旁的马路牙子上,低着头一言不发。 相熟的居民说,出事的6名物业人员平时负责北区的维修工作,都挺年轻的,人也特别热情。 昨日下午4时40分左右,居民高大妈和老伴来到污水井旁献花。一早,老两口特地赶到八里桥一花卉市场买的花。 高大妈说,这些工人平时都能见着,虽然不知道每个人的名字,但家里有个小故障,都会找他们来帮忙。 一旁的老伴也说,几个小伙子平时都挺能干的,服务挺到位,就凭着他们为大家服务了三四年,咱也得来看看他们!他还用纸板写了一首诗来祭奠遇难工人。 早上也有人来献花的。一旁的居民说。 疑问 牺牲工人 是否受过培训? 事发后,八通网上多名网友对悲剧表示叹息,指出维修工下井缺少必备的常识和防护设备,指责物业应该对此担责。 昨日,记者在新华联家园小区采访多位居民、清洁工等得知,维修工清理污水井时,基本不会准备安全用具,至于是否接受过专业培训,并不清楚。 对于居民的说法,一名守候在污水井旁的悦豪物业员工表示:我们都是经过专业培训的,否则不会穿上这身衣服。 在悦豪物业公司大厅可以看到,每半年物业会对污水井进行清理,如果发生堵塞则随时清理。 记者昨日走访悦豪物业时,被告之负责人一天都有安排,不便接受采访。而值班人员表示,事故发生后,维修部门仅剩4人倒班,要做的事情很多,都快忙不过来了。 至昨晚6时,悦豪物业公司负责人未接受采访。 沼气中毒近期为何频发? 夏季温度较高,各种有毒有害气体聚集和挥发的程度比较高,污水井、下水道内有毒气体浓度要比以往高,所以发生中毒窒息事故大大增加。 本版采写/本报记者李毅哲展明辉傅沙沙张伟峰张家齐 实习生魏楠熊巧 本版摄影/本报记者王贵彬
个人分类: 事故信息|704 次阅读|0 个评论
昨天下午 在通州区新华联家园 发生井下中毒事故 造成6名物业人员死亡 此外——
haicius 2009-7-5 09:54
本报讯 前天下午,通州新华联家园南门附近,物业工人维修污水管道时沼气中毒。其同事随后下井营救,也被熏倒(本报昨天报道)。昨天上午,市长郭金龙就此召开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强调要查明原因、追究责任。 事发后,市委书记刘淇立即批示,本市连续发生多人死亡事故,且为重复事故,全市有关部门要抓好高温下的安全生产工作,杜绝重大事故发生。 昨天下午,继全市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后,市安监局也发布紧急安全提示称,盛夏季节,在有限空间工作的工人和附近居民,要做好相应的防护工作,严防出现中毒事故。 ■伤者 受伤工人均脱离生命危险 据了解,4名伤者仍在通州潞河医院接受治疗,目前均已脱离生命危险,但还需留院观察。 昨天上午,该院12层呼吸内科病房外,多名物业人员表情严肃,禁止其他人员探视病人。在呼吸内科1209号房间内,记者看到,两名消防员坐在一名受伤工人的床边了解情况。该名伤者侧躺在床上,鼻子上仍插着呼吸器。 针对为何未采取防护措施的提问,悦豪物业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正对遇难者和受伤人员进行安置,不便接受采访,待一切安置结束后会对媒体作出答复。 ■现场回访 领导让下我们就得下 昨天上午,肇事污水井周围已拉起长长的警戒线。 现场维修人员介绍,水泵还未修好,只能用管道将井中污水引入旁边的污水排放管道内。记者沿着警戒线走近污水井,立刻闻到井下传来了浓重的臭味。 一旁的维修人员马上出声警告,不要靠近污水井。他解释说,敞开井盖是让有害气体尽快发散出去。有害气体散在空旷的空气环境中,不会对周边居民的身体产生危害, 高温天气下,污水井排污不畅必然产生沼气。出事物业公司是否对工人进行过相关培训,并准备防护工具?现场一名维修工称,他们此前未接受过专业的下井培训。 现场的两名南区工人也对此表示默认,并称:领导让我们下,我们就得下。 ■居民讲述 没想到发生如此惨剧 居民刘先生称,物业维修部员工共约10人,年纪都不大,也有部分是下岗职工,平时小区居民遇到自来水龙头损坏、下水道故障等问题,每次一打电话,他们马上就到,工作特别认真。 刘先生等人表示,事发处的污水处理泵长期有故障,污水排放经常不畅通。半年来,他们多次向物业反映,要求彻底修理,但未获积极答复。 前两天,天气预报周末有雨,他们才决定修理故障水泵,没想到发生了这样的惨剧。 7名消防员住院观察 参加救援的新华街消防中队排长徐智斌、战斗二班班长王飞龙、特勤班班长张磊等7人,因不同程度吸入有毒气体,目前也在潞河医院接受治疗。 他们被安排在住院部12层的1205号、15层的1504号等病房内,接受进一步观察治疗。 一名看望战友的消防员告诉记者,这7人的身体状况稳定,正在恢复中。 ■最新进展 牺牲消防员家人正赶往北京 牺牲的消防员张丽晓,1990年出生,是家中最小的孩子。2007年12月,他从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应征入伍,并在市消防总队通州支队新华街消防中队服役,上等兵。 昨天,记者从消防部门了解到,通州消防支队已经派出工作人员赶赴河南郑州,去接张丽晓的家属来京。 昨天下午4点多,一名身穿印有现场勘察字样服装的工作人员来到潞河医院太平间,将张丽晓的遗体送至法医鉴定中心,进行医学检验。昨天傍晚6点40分,张丽晓的遗体被再次送回太平间。 据悉,张丽晓具体的荣誉称号等目前还没有最终确定,其可能被追认为烈士。 目前,市消防局已召开会议通报了事故情况,并要求全体消防战士参与现场抢险救援时注意自身的防护。 本版文字记者彭科峰 王鹏昊 穆奕实习记者苏伟
个人分类: 事故信息|665 次阅读|0 个评论
北京污水井中毒事故死亡消防员将被追认为烈士
haicius 2009-7-5 09:52
昨天下午 在通州区新华联家园 发生井下中毒事故 造成6名物业人员死亡 此外   救中毒工友 90后消防员殉职   本报讯 昨天下午,在通州区新华联家园北区,发生一起井下中毒事故。   经初步了解,在下午2时30分左右,因排污不畅,新华联家园北区悦豪物业公司派维修人员维修污水井中的提升泵,先后有3人下井作业。   在出现中毒情况后,又有7人下井救援,最终10人均中毒,其中6名物业人员不幸死亡,另外4名脱险。   事故发生后,副市长夏占义与市政府各相关部门、通州区领导及应急救援队伍迅速赶往现场。救援过程中,消防员张丽晓和战友救出4人后,其佩戴的空气呼吸器面罩被受困者拽掉造成中毒,不幸牺牲。   目前,事故善后工作已经展开,事故原因正在进一步调查中。   上午回访   今天上午,事发污水井周边仍拉着警戒线。在潞河医院住院部12层的呼吸内科病房,两名消防员正坐在一名受伤工人的床边了解情况。据了解,该工人身体已基本恢复正常。   据陪同的物业公司工作人员表示,每一名伤者都会有专人陪护。   此外,市消防局召集会议通报了昨天的事故情况,要求消防战士抢险时注意自身防护。   牺牲消防员救人   面罩被中毒者拽掉 被拽上来时已殉职   事故发生后,新华街消防中队第一个赶到,10多名消防官兵分成3个梯队对井下的被困人员进行救援。   在污水井口,消防官兵准备了两条绳索,一条拴住消防员作为牵引绳,另一条用于拴住被发现的被困者。   10多分钟后,第一批被解救的工人被顺利拉出井口,急救医生将他们抬到担架上,迅速供氧。   就在对第二批伤者实施救援时,拉绳的消防员突然感觉到手中的绳索不给劲了,与此同时,在井下的一名消防员发现战友张丽晓的氧气罩被井下人员无意中拽下。   被拽上来的张丽晓满身污浊,被迅速抬到急救车上。消防员们含泪继续救人,此时他们还不知道战友已停止了呼吸。   牺牲消防员悼念   90后战士是家中独子   昨晚,在潞河医院太平间外,一名与张丽晓同年入伍的战友告诉记者,当时他刚把张丽晓救上来的人抬上担架,突然听见指挥官冲着井下拼命喊,下面已没有回音。给他拿一身军装吧。旁边的一名战士给中队打电话。他说,接警的时候大家都在休息,张丽晓里面还穿着篮球服,当时裹上战斗服就出发了。没几天他就该回家了。据中队负责人说,张丽晓是1990年1月生人,原籍河南郑州,是2007年入伍的两年兵,还有几个月就将复员回家,他是家中的独子,上面只有两个姐姐。   战友们说,张丽晓并不是个娇气的战士,总是冲在救援现场的最前面。   牺牲消防员善后   将追认其为烈士   今天上午,记者从市消防部门了解到,通州消防支队已经派人连夜赶往郑州去接张丽晓的家属,预计他们今晚到京。据知情人透露,张丽晓将被追认为烈士,目前已启动申请程序,其他善后事宜将等其家属到京后与消防部门协商后确定。   文/记者 王媛媛 陈柱张子渊   王洪禹夜线报道组
个人分类: 事故信息|631 次阅读|0 个评论
通州新华联家园污水井中毒事故
haicius 2009-7-5 09:50
通州新华联家园污水井中毒事故救援始末 新华网北京频道7月4日电(记者李舒)3日14时许,北京通州区新华联小区发生一起污水井中毒事故,造成6名物业人员和1名消防队员死亡。4日,北京市消防总队向记者详细介绍了这一事故的救援过程。 据介绍,接到报警后,北京消防总队先后调集总队、特勤大队、支队3部指挥车,新华街、玉桥2个中队,3部抢险车,共59名消防官兵进行抢险救援。成功救出被困井下群众10人,10人均中毒,其中有6人经抢救无效死亡,其他4人脱离危险。通州支队新华街中队战士张丽晓在救人过程中被一名落井受困人员拽断空气呼吸器接头,并拽入井底吸入毒气、溺水身亡。 事故发生地点位于新华联北区2号楼东侧的污水井。井深大约6米,井口下方是一个沉淀池。此前,物业公司发现排水出了问题,于是开始进行维修。两天的地面工作结束后,3日下午2时许,3名工人下井维修,很快就没了声息。井口外的其他员工发觉后,纷纷下井救援,总计下井10人,都依次晕倒。 在物业公司工作人员、保安继续救援的同时,有人拨打了报警电话。下午2时37分,通州消防支队接到报警,立即派出新华街消防中队赶往现场。14时55分消防员到场,已有1名被困者被救了出来,正躺在地上奄奄一息。在井下距离井口不远处,一名保安正试图将另一名被困者拖出来,消防员立即上前,迅速将两人救了上来。 此时,事故现场气温约37摄氏度,地表温度超过40摄氏度,而井口直径只有约80厘米,如果背上呼吸器,身形魁梧的人很难下去。污水井内正在涌入大量污水,水面不断上升。 15时整,现场官兵又救出一人。指挥员向现场人员询问被困人员井下情况时,物业人员非常恐慌,反复说井下还有几个兄弟。指挥员立即将现场消防官兵分为两个战斗小组,中队抢险车车长王飞龙、战斗员张丽晓为第一战斗小组,随后王飞龙、张丽晓先后佩戴空气呼吸器,身系安全绳,下到井下救助被困人员。3分钟后,在王飞龙与张丽晓的共同努力下,将被困者管雪刚救出。15时10分,两人又用绳索将被困者陈立军救出。然而,就在继续抢救时,意外突然发生,1名被困人员出于求生本能,在挣扎中抓到了张丽晓的空气呼吸器吸气管,一把将张丽晓拖进了污水里,同时将张丽晓的空气呼吸器面罩接头拽开。 现场指挥员发现后,立即组织同伴营救张丽晓。消防员冯强15时11分进入井内,与王飞龙一起营救张丽晓,3分钟后,抢救官兵将张丽晓救出井口,立即抬到120救护车送往就近医院。同时,王飞龙也被拉了出来。第二救援小组准备下井继续施救。此时,污水井内水位不断上升,瞬间深达3米,给营救带来极大困难。 16时40分,玉桥中队特勤班一部抢险车和8名官兵到达现场,官兵穿好防化服,佩戴呼吸器,系好安全绳随时准备下井救人。救援力量共分为4组,每组3人,轮流作业。17时15分,为加快吸水速度,抽水方式由抽水车改为3台自吸泵吸水。水深刚刚允许时,消防员立即下井,在汹涌的污水中寻找其他受困者。4组消防员轮流工作,至18时47分,最后1名被困人员被救出井口。 牺牲的消防员张丽晓,1990年出生,今年只有19岁,是家中最小的孩子,2007年12月从河南郑州市金水区应征入伍,生前在北京市消防总队通州支队新华街消防中队服役,上等兵。 除张丽晓牺牲外,新华街中队排长徐智斌、战斗二班班长王飞龙、特勤班班长张磊等7人不同程度吸入有毒气体,接受了治疗。(完)
个人分类: 事故信息|707 次阅读|0 个评论
六旬夫妇用河豚做晚餐双双中毒死亡
jijianlin 2009-3-19 12:44
本报揭阳讯 ( 记者陈正新 通讯员康守娣 ) 前晚,揭阳市惠来县一对夫妇用河豚做晚餐,结果双双中毒死亡。 前晚 10 时许,汕头市汕头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接诊了一名来自揭阳市惠来县的病人,这位病人入院时已经神志不清、瞳孔扩散。陪同亲属告诉医生,这位病人吃了河豚。虽然医院全力抢救, 急救模型 , 经过了上呼吸机、洗胃、血透等一系列措施,这个病人终因中毒太深死亡。 记者在医院采访时了解到,这位不治的男性病人年约 60 岁, 来自揭阳市惠来县,家中养有鸭子。前晚,这位男村民用河豚喂鸭子,而妻子将其中的一些河豚煮熟当作夫妻俩的晚餐。晚饭后,仅仅半小时,妻子便出现了头晕、 呕吐、抽搐等症状,被送到了惠来县人民医院抢救无效死亡。而很快,丈夫也开始出现类似的症状,亲属们不敢怠慢紧急将其送到了汕头市的医院抢救 护理模型 ,但悲剧仍然 同样发生了。 汕头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急诊科主任崔华中告诫读者:春夏交替正是河豚毒性最强的季节,市民千万不要食用。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257 次阅读|0 个评论
百草枯:残害农民的绝命杀手
tjm9518 2009-2-8 15:06
近年来百草枯在我国农业生产上应用面积大,百草枯中毒事故频繁发生。百草枯中毒后没有特效解毒剂解毒,而且在早期催吐后如不进一步治疗,仍会出现极高的死亡率。很多中毒者,甚至包括很多医护人员对百草枯中毒的特点及救护措施不甚了解,因而导致很多中毒者得不到及时救治而死亡或者预后不良。一些国产百草枯制剂因不加或少加催吐剂,也加重了百草枯中毒的危害。目前百草枯中毒的死亡率极高。笔者谨以此文警示百草枯中毒的严重危害,愿百草枯中毒者不再无望地等待死亡。 中毒后无特效解毒剂,早催吐、洗胃并综合治疗能减少死亡 百草枯中毒:催吐后须再行治疗 一农民 1 月 21 日来电话说,当地一位 18 岁少年在 10 天前于饭后误服 20% 百草枯水剂 50 毫升,后迅速服肥皂水催吐,并到当地镇医院洗胃,因感觉尝可,没有继续进行治疗。不料,回家后没几天病情反复,出现呕吐、胃疼、呼吸困难等症状,随即到当地县医院就诊,医院称百草枯中毒很难救治,死亡率高,目前仅采取输液等对症治疗措施。这位农民问,百草枯中毒有没有特效药救治。 接电话过程中,笔者很快查到并告知以下信息:百草枯经口吞服有致死性,急性经口中毒剂量为 157 毫克 / 公斤体重。无面部和皮肤防护施用该药时可引起手指甲变形及鼻出血。吞服药物后,开始时口、咽部立即有烧灼感,伴有恶心、呕吐、胃疼、胸闷,呼吸时伴有泡沫。误服药后应立即催吐,并用活性炭调水让患者喝下,无特效解毒剂。 随后,笔者进一步从有关方面了解到,如果不及时采取救治措施,误服少量百草枯即可致人死亡;即使及时采取催吐等措施,如果不及时进行后续对症治疗,死亡率也极高。笔者将相关信息及有救治经验的部分医院迅速电话告知了病患家属。 据了解,百草枯又名对草快、克无踪,农药制剂多为墨绿色溶液。常见的急性中毒多在自服或误服后出现。百草枯对人毒性极强,口服致死量为 2 克。药物会广泛分布到全身各组织器官,尤其在肺脏和肾脏的浓度最高。由于肺泡细胞对百草枯有主动摄取和蓄积作用,对肺损伤最为突出,早期出现肺泡出血、水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晚期出现肺间质纤维化。如不及时治疗,患者可在 1 ~ 3 天出现呼吸困难和低氧血症,死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病死率可达 85 % ~ 95% ;幸存者也常遗留严重的肺纤维化预后不佳。 急性百草枯中毒死亡率极高,目前尚无特效解毒药。早期给予有效洗胃、导泻、促排的,患者重要脏器的损伤轻,死亡率低。近年来血液净化系统的应用 ( 主要是血液灌流、血液滤过等 ) 进一步提高了百草枯中毒的成功救治率,但如果中毒时间过长,错过了最佳时机,致死量的毒物已进入重要脏器并与组织蛋白结合,则很难从体内清除,即使进行血液灌流也不可逆转。急性百草枯中毒的救治是一种综合性治疗,每个环节都是重要而关键的。需要患者及家属提高认识、及早就医,需要医务工作者加强责任心,重视早期治疗,改善患者预后,降低死亡率。 上述少年在饭后误服百草枯,并及时催吐,又到医院洗胃,前期救治比较及时,虽然误服药量极大,但是进入体内的药物量估计较少,因而没有在短时间内出现重大病症。可惜前期救治后没有进一步治疗,以致病情出现反复,增加了救治难度。 百草枯是世界上应用较早的除草剂,因其毒性大,目前国外已很少应用,在我国仍广泛应用。笔者从有关方面了解到,目前国内百草枯生产厂家众多,登记的产品有近 300 种,登记的商品名多达 120 多个。考虑到百草枯应用面广量大,人群接触面宽,我国在有关国家标准( 2004 年 6 月 1 日正式实施)中明文规定,百草枯制剂和母药必须含有催吐剂,并且规定催吐剂为 PP796 (三氮唑嘧酮),其含量必须达到一定标准。但是,某些企业不按国家标准生产百草枯,不加催吐剂或少加催吐剂,达不到规定的催吐效果,因而服药患者往往吸收药物较多,加上人们对百草枯的危害认识不足,经常发生百草枯中毒事故,死亡率也极高。笔者从国内现有的数百篇有关百草枯中毒的文献中发现,很多县级医院仅在最近短短几年内即收治百草枯中毒患者数十位,有的县级医院收治量达 100 多位,其中有一半以上的患者在收治后短期内即死亡,救治及时的死亡率低一些。 百草枯可经皮肤、呼吸道、消化道进入人体并造成不同程度危害。经营和使用百草枯的销售商、农民等,一定要注意药物保管,防止误服中毒。施药过程中注意个人防护,避免皮肤等接触药物,避免口鼻吸入药液。(水清) 资料链接: 百草枯毒害机制是在体内产生大量氧自由基,引起组织器官脱脂氧化,造成多脏器损伤,尤以肺损害为重,最终大多形成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这是药物致死的主要原因。 口服百草枯中毒者症状有:口腔、食道溃烂,恶心、呕吐、腹痛、 腹泻 、便血等。部分患者出现中毒性肝病。呼吸系统损害表现咳嗽、咳痰、呼吸困难,少数患者出现肺水肿,严重者可因呼吸窘迫综合征死亡。该药致肺纤维化能力强,一些患者在 急性中毒 症状控制后,肺部病变可继续发展,肺纤维化常在第5~9天发生,2~3周达高峰,最终因肺纤维化、 呼吸衰竭 而死。中枢神经系统障碍表现头痛、头晕、抽搐、幻觉等。少数严重患者可发生心肌损害及急性肾功能衰竭。百草枯有刺激性,可发生接触性 皮炎 ,眼结膜、角膜灼伤。 患者肺损害分为肺水肿和肺纤维化。服毒量大的早期 (中毒后3天以内)以肺水肿及肺出血为主。肺水肿是可以逆转的,有些病例早期出现肺水肿,几天后肺部病变消失(但并不意味后期不出现肺纤维化)。服毒量小者,常常在后期(中毒后5~14天)出现进行性不可逆转的肺纤维化,最终出现呼吸衰竭死亡。 百草枯口服中毒具有以下特点:( 1)毒性极强,死亡率高。口服致死量约为2~6克。有报道称,急性暴发性百草枯中毒(服药量超过8克)患者很快发生多器官衰竭,于中毒数小时内死于循环衰竭,一般不超过3天,病死率高达100 %;中重度中毒(服药量4~8克)可导致急性肾衰竭、肺纤维化及中毒性肝炎,并多于中毒后2~3周死亡。(2)口服后胃肠道吸收率不高,为5%~15% ,大部分经粪便排出,因此应尽早洗胃,使用吸附剂(白陶土、膨润土或活性炭),再行导泻等,可减少毒物的吸收。百草枯有遇土后活性消失的特性,应用吸附剂是阻止百草枯被肠道吸收的重要手段,也是抢救成功的关键。在没有上述吸附剂的情况下,还可以应急服用泥浆水。取1份泥土加3份水,搅拌成均匀的混悬液,用纱布过滤,煮沸消毒后凉至32~38℃ 口服,反复多次,直至排出泥土样大便。(3)对症治疗可以给予大量静脉补液,利尿、保肝;给予大剂量维生素C及维生素E;静脉滴注肾上腺皮质激素;等等。(4)百草枯入血后对组织器官产生毒性作用较晚,如能将其迅速清除,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组织损伤。尽早采取持续的血液灌流和血液滤过等措施治疗,可以减少组织损伤,提高生存率。一般于百草枯中毒后2~10 小时内进行血液灌流效果较好,过迟则几乎没有效果。
个人分类: 植保问题|6466 次阅读|0 个评论
喝三鹿伊利奶粉中毒诊治报告(1)本系列引言
sz1961sy 2008-9-25 19:06
从2008年9月11日起,中国爆发了一场中国国内奶粉911事件:涉及5000万名大陆地区(港澳台也陆续发现)、年龄在3周岁内婴幼儿、历时可能长达2年左右、主要经由奶粉制品中添加了对人畜有毒的化工原料三聚氰胺(俗称蛋白精)而引起临床出现不同程度中毒、以肾结石最为典型的严重公共食品安全事件。 本人1981年畜牧兽医系兽医专业毕业、曾经在中国最大型集约化猪场担任技术场长,处理过很多猪、鸡、猫的中毒个案及全场性饲料硫酸铜添加过量(搞拌不均造成分配不均)中毒向南美洲饲料供应商索赔事故,1989年由中国畜牧兽医家畜内科学研究会副理事长介绍成为该会会员。因为生长在外祖父家、他生前是从医70年中医生、父母亲是上世纪50年代毕业一生从事兽医临床、检验检疫工作(都在大学任教过),自小对疫病检验有一些体验。 自已儿子是太太顺产出生仅仅住院26小时(一天)便回家,儿子及太太的身体恢复及患病治疗全部都是由本人用兽医临床经验及中医药(药房购买非处方)一一处理。在儿子20个月龄前,除注射疫苗外,从未去医院找大夫看病。家中保存有儿子每天生活、症状日记。2008年9月19日经医院彩超确诊左肾己出现附着物。 从那一天开始,笔者发现在全国各地存在着数以千万计家庭,他们的孩子出现与我家儿子同样类似症状的病演变化,但是他们的家长却由于缺乏临床记录、缺乏对三聚氰胺中毒严重性估计、更不了解婴幼儿该怎么样选择合适的诊疗方案去减轻孩子病痛。更令人遗憾的是:媒体中存在的有关本病诊疗方案、病理解释前后矛盾、很不细致,甚至已经开始出现了明显是由奶制品厂商代言医生不负责任的说法。 这是一种对受害婴幼儿及家长多么不负责任的危险信号。它促使本人把手头其他工作(我们夫妇8月底刚刚自费去新西兰基督城参加完第26次亚太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会议回到北京,正在整理近20个小时采访录相及有关资料),把从网络上、即时通讯上收集的信息与大家交流。同时把自己儿子喝三鹿、伊利奶粉,特别是伊利有毒奶粉后中毒诊治报告与大家分享。 由于本人不是持有中国卫生部门执业医生牌照,本系列只是以一个父亲的育儿日记为依据,加上一些专业描述,用博客的方式向大家提供我家孩子的个案记录。本人仅仅希望这些材料对其他家长面临孩子被人投毒、出现(急、慢性)中毒症状与病变之后,应该如何沉着地处理。如果家长同意,也会介绍一些其他一些孩子的资料。 说明一下:我们家的博客( http://w.org.cn ),由于这些文章而访问量骤增,空间访问速度因拥挤而变慢,每月额定网络流量为38 GB/月,9月24日止现已使用82.87GB。己因为流量超标严重而补交了2次费用,但是现在还要流量超标再补交费用。因此如果大家感到访问速度慢请原谅:实在是太多访问在线。 我们家长大家心中的担心是正常的。让我们冷静地找出一切可以救治孩子办法,这个难关一定能够度过的。 沈阳(网名:sz1961sy) 2008年9月25日 15时51分写于北京家中 QQ:13022830 MSN: sz1961sy@hotmail.com 毒奶粉受害者QQ群:(群号)50057713   家庭博客: http://w.org.cn http://域名资讯网.中国 ( www.DNSNews.cn ) http://数据经济网.中国 ( www.iitv.cn )
个人分类: 奶粉行业“911事件”|1146 次阅读|1 个评论
谁为并不知情的“三聚氰胺”中毒婴幼儿家长解惑(3)?
sz1961sy 2008-9-21 03:46
一、问题多严重 从正常食源性中毒流行病学角度去分析:这起波及中国整个乳品行业的三聚氰胺投毒行为引起的婴幼儿中毒,我们可从9月17日,香港中资背景的《大公报》所属大公网登载《评论:不必玩数字游戏 》一文中可以明白: 对这场全国性灾难负有生产领域监管职责的质检总局今日却声称,抽检的109家乳制品企业中只有22家企业的部分批次被检出三聚氰胺,表明合格的企业和产品占大多数,不合格的只是少数。他们如是说。   在这里,质检总局玩了个数字游戏。质检总局将大部分的乳制品企业合格混淆成了大部分的奶粉合格这一不正确的概念。国家统计局2007年奶粉行业销量排行榜显示:三鹿奶粉以18.26%的市场份额占据第一,伊利和蒙牛奶则占22.11%的市场份额。    这两组数据显示,仅此次检出毒奶粉的三鹿、伊利、蒙牛三个品牌的产品就占到了40.37% ,再加上外国奶粉巨头占据半壁江山的市场份额,未检出三聚氰胺的80多家乳制品企业尽管数量众多,但所占的市场份额却少得可怜。   况且,三鹿、蒙牛、伊利、圣元、雅士利、施恩等检出三聚氰胺的知名品牌的批次虽然少,但是,并不代表这些批次的产量就少,可能某个知名品牌的某个批次的产品的产销量就可能超过80多家未检出三聚氰胺的乳制品企业的产量。   因此,没有必要玩什么数字游戏,超级市场上问题奶粉的大量下架和进口奶粉供不应求的现象已经说明了问题。千千万万嗷嗷待哺的婴幼儿家长正在期盼早日买到合格的奶制品。作为国家食品安全部门的主要负责人,首先应该正视问题,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改善中国食品的质量,而不是以简单的数字游戏,虚构市场依然繁荣的假象。 用一个粗略数字作测算,如果此次检出毒奶粉的三鹿、伊利、蒙牛三个品牌的产品就占到了40.37%,那么全国这两年出生2岁内婴幼儿以2000万人计算,将最高可以达到800万中毒婴幼儿的规模。 事实是否这么严重,本人不敢乱算,但是一般的加减乘除常识,很多老百姓都能算清楚,一位在金融机构上班,是证券分析师的网友告诉笔者: 以前打算给儿子吃进口奶粉的,可是都是为了支持国产,吃的伊利全是最贵的,现在是上当被骗的感觉好强烈 。 我家儿子沈瑗杰一直也是吃进口牌子(国内生产)奶粉的,仅仅吃了400克三鹿、800克伊利就检查出肾脏有中毒后病变, 谁能告诉我们:我儿子沈瑗杰吃的那3包从北京国展旁边创佳益家乐福商场购买回来、早已吃光的1200克含有三聚氰胺毒奶粉含毒量有多高吗?! 二、临床可疑症 以本人对我家儿子沈瑗杰(20个月龄内)正常发育及中毒症状数月的日记记录、DV录像、相片对比观察,三聚氰胺中毒的临床可疑症依次有: 1、大便秘结、痛苦,偶尔出现带鲜红血丝 。(这一个十分典型且易观察到) 2、喝奶后排尿量减少 (纸尿裤湿重)。(这一个必须是常常观察、记录才易细心发现) 3、对其他食物的食欲减少。( 这一个是逐渐出现) 4、脸色逐渐变黄 (但是不是黄疸症状那样)、 原本小脸颊的小粉红色消失 (这一个十分典型且易观察到)。 5、增重速度明显减速: 原本体重每月有所增长,突然数月不见增加,光长骨不长肉而逐渐有些明显骨感外型。 6、明显中毒症状:呕吐、下泻 (详见本人写《喝三鹿奶粉后大便秘结可能是三聚氰胺中毒典型症状》一文)。 7、中毒症状治疗:停喂毒奶粉、不用抗菌素类的生理调节液 (白砂糖加食盐水)、 乳酶生片就能在短短几小时后逐渐恢复,即是一种药物治疗性初步诊断 (排除细菌性食物中毒)。 8、喂食毒奶粉 (三鹿奶粉伊利奶粉之类) 前后喂食其他正常奶粉的生长发育、食欲行为明显不同。 三、检查不可少 由于距今为止,全世界还没有医学报告把三聚氰胺的婴幼儿中毒、特别是类似中国这样双盲(投毒剂量未知、污染毒物范围、时间与程度不太确定)背景下,不可能会有哪一个专家把此病作出准确诊断。本文(1)本人将9月18日《中国疾控中心发布三鹿奶粉事件公众咨询指南》( http://www.chinanews.com.cn/gn/news/2008/09-20/1388165.shtml )中第18,19,20条的用词描述说法十分不严谨之处提出本人看法,是基于本人有自己儿子沈瑗杰(20个月龄内)正常发育及中毒症状数月的日记记录、DV录像、相片对比观察作依据。 昨天晚上,太太Francy的同学在QQ中传来了的另一个信息,也印证了本人的观点: 刚刚结束与FDA的通话文章提交者:freemytax1 加帖在 猫眼看人 【凯迪网络】 http://www.kdnet.net 刚刚(约12点51分美国/加拿大东部夏令时)结束与美国FDA官员的通话,询问关于三聚氰胺安全食用量的问题。 联系人是负责向美国公众解释此次中国奶粉事件对美国影响的FDA官员Judy Leon, 301-827-3314 or 301-696-8921。 询问内容是下列新闻: http://money.163.com/08/0918/20/4M5AQFLU00252FE1.html 中关于成年人服用三聚氰胺(melamine)借用FDA头衔发出的安全指示: 据医学专家介绍,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欧洲食品安全局以及我国卫生部门的权威机构,均对人体摄入三聚氰胺安全限量进行了科学评估,按照最严格的评估标准计算:以一个标准体重60公斤的成年人为例,食用上述三聚氰含量的液态奶,如每天不超过2公升(即8袋,每袋250毫升),对人体是安全的 是否以任何方式得到了FDA的支持和认可。 Judy的回答是FDA从未支持或者认可过任何剂量的三聚氰胺是安全的。 ( http://www.fda.gov/bbs/topics/NEWS/2008/NEW01883_Traditional%20Chinese.pdf ) 介绍以上信息, 只希望并不知情的三聚氰胺中毒婴幼儿家长们,尽快去医院为孩子作彩超及尿常规两项检查,因为由三聚氰胺引起的婴幼儿中毒作用,是从轻向重发展,而只有作彩超及尿常规两项检查才能确诊出是否三聚氰胺中毒、是否因为三聚氰胺中毒引起泌尿系统出现病变、病变的严重程度如何。 换句话说: 三聚氰胺中毒不是喝多少奶粉有关,与每一个婴幼儿摄食的毒物实际造成的伤害程度有关,它涉及到每一个婴幼儿身体状况、食物比例、有无其他药物抵消作用等等个体素质与环境条件。 四、多向医生讲 9月19日本人带着20个月龄儿子沈瑗杰去北京市冶金医院做检查时,发现: * 儿科医生说:刚刚接诊这个病2天时间 * 保健科医生说:压根儿说没听说有毒奶粉专门接诊这一回事 * B超大夫说:刚刚做了几例,其中还有自费的。以前很少做这么小婴幼儿检查,不太有经验给检查出的怀疑影像下确诊结论。 * 医疗处对儿科医生说:尽量用黑白B超(省成本)。本人坚持要求用彩超做检查,儿科医生才开出用彩超做检查处置方。 这些情况,说明现在医院医生对这个病的系统临床诊断还需要一个熟悉、了解过程。怀疑吃了三聚氰胺有毒奶粉而带婴幼儿去医院找医生作检查时,建议尽可能多向医生讲自己孩子有多少临床症状,便于他们汇总后全国统一出一个检查诊断标准。 好了,这一文就写这么多,希望它对大家及时到医院作检查,诊断出自己孩子是否已经出现三聚氰胺中毒而有病情。本人还会继续把这个系列文章写下去,因为那么多人在拙文后面留言、那么多人加本人QQ/MSN提出的问题,与自已作为一位三聚氰胺中毒患者儿童父亲的心情是一样的,肾脏是一个对人的一生很重要的器官,婴幼儿肾脏出现那怕是轻微病变,将对孩子未来有严重的影响,更何况肾脏出现三聚氰胺这种本来微滆于水的毒物,美国的小宠物都能因食了加入三聚氰胺而中毒死亡,说明它的毒性进入体内之后是可怕的,我们作为受害家长,先不要去考虑向谁索赔的问题,先减轻孩子的病情向恶化、不可逆转方向走,这才是当前最最关键与重要问题: 记住:三聚氰胺中毒是以每一小时累积毒物数量而发展。 我们都是一个孩子时代的父母亲,切不可掉以轻心!!! 沈阳(网名:sz1961sy) 2008年9月21日 3时18分写于北京家中 QQ:13022830 MSN: sz1961sy@hotmail.com AOL IM: sz1961sy@aolchina.com   家庭博客: http://w.org.cn http://域名资讯网.中国 ( www.DNSNews.cn ) http://数据经济网.中国 ( www.iitv.cn )
个人分类: 奶粉行业“911事件”|2198 次阅读|9 个评论
谁为并不知情的“三聚氰胺”中毒婴幼儿家长解惑(2)?
sz1961sy 2008-9-20 17:29
本人从9月12日开始写有关三聚氰胺毒奶文章并贴在自己的家庭Blog( http://w.org.cn )及自己在一些网站Blog中, 由于百度公司屏蔽,人民网、新华网、央视网先后启动了删除带三鹿奶粉关键字Blog,因此只能在一些网站Blog中发布, 原因一:是发现媒体中传播的不少信息对患病婴幼儿家长及时认识病情的严重性不足, 原因二:是连本人如此专业背景的婴幼儿家长、也没法判断自己20个月龄儿子到底是否己经中毒需要诊治, 原因三:是通过整理自己儿子近几个月来喂食三鹿、伊利奶粉后的生活、日常相片、高清录像资料、最后去医院彩超检查确诊为三聚氰胺中毒病征己存在于体内器官(肾脏), 给自己一个警示是 : 中国肯定绝大多数己经出现三聚氰胺中毒病征的婴幼儿家长仍然对孩子病情所知不多! 而喂食包括三鹿奶粉在内22个品牌有毒奶粉的中国婴幼儿肯定数以百万计 (这2年中国新生儿一年都是以一千万人这个级别增长), 让婴幼儿家长知道而采取行动,是我们社会上每一个关心、爱护婴幼儿健康成长、不受疾病伤害的家长法律责任,也是每一个有良知公民的一个社会责任。 下面本人公开一个数据,让大家知道这几天本人的有关三聚氰胺毒奶系列文章让多少家庭关心: 时间: 9月12日 要求加本人QQ人数: 4 人 留言内容选登: 三鹿问题、三鹿受害者、有点事想请问你、讨论三鹿奶粉 时间: 9月13日 要求加本人QQ人数: 4 人 留言内容选登: 在吗?三鹿、你好 时间: 9月14日 要求加本人QQ人数: 2 人 留言内容选登: 三鹿的近况 时间: 9月15日 要求加本人QQ人数: 3 人 留言内容选登: 三鹿奶粉受害者、三鹿奶粉、很认同你的正义感,偑服你才加你 时间: 9月16日 要求加本人QQ人数: 2 人 留言内容选登: 你好,想请问一下关于奶粉的事 时间: 9月17日 要求加本人QQ人数: 7 人 留言内容选登: 奶粉、宝宝也喝过伊利、我女儿也是吃了伊利的奶粉大便硬 时间: 9月18日 要求加本人QQ人数: 7 人 留言内容选登: 看了你写的文章、畜牧兽医,毒奶粉、三鹿奶粉受害者、您的孩子现在吃的什么奶粉啊 时间: 9月19日 要求加本人QQ人数: 47 人 留言内容选登: 您好,我有事请教、看了你的文章,担心我儿子啊、想问问你的那些关于孩子的事、毒奶粉的受害者,想与你交流。、核实、看了你们的家庭网站,幸福的一家、毒奶粉受害者、喜欢你博客的朋友!希望认识一下、宝宝很可爱 祝他永远健康、问你你宝宝情况、请教你一下行吗?、你好,想跟你请教奶粉问题、三鹿奶粉、我看了你下午的文章、奶粉、你好~~、有问题咨询谢谢、我家宝宝也喝的是伊利奶粉、看了你的文章,想交流下意见、看了你写的关于奶粉文章,想请教、你真是好母亲,记得那么详细、你好 从9月11日23时25分 《我的儿子也曾经喝过三鹿奶粉,天呵!》一文到9月19日 15时44分《愤怒:我家沈瑗杰彩超检查疑似三鹿伊利毒奶粉中毒!》,本人的文章以一个在家带孩子20个月的超级奶爸亲身感受,让数以10万计的家长通过(依据Blog访问量排序): 在网易博客( http://blog.163.com )、搜狐网博客专栏( http://blog.sohu.com )、家庭博客( http://w.org.cn )、在华商网博客( http://blog.hsw.cn )、 斗牛士沈阳专栏( http://home.donews.com )、新浪网博客专栏 ( http://blog.sina.com.cn )、在科学网博客( www.sciencenet.cn/blog )、在人民网强国博客( http://blog.people.com.cn )、在中国网专家博客( http://blog.china.com.cn )、在Techweb博客( http://blog.Techweb.com.cn )、在百度博客( http://hi.baidu.com )、在三九健康网博客( http://blog.39.net )传播,而且有约100多人借助QQ/MSN与本人交流了一些信息,这是本人最感到欣慰的事。 2008-9-20 www.sohu.com Top 9月19日,在科学网博客上,一位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分子科学国家实验室分子反应动力学实验室专家王鸿飞给本人上述行为作了鼓励,他的《强烈推荐:一位父亲对毒奶粉的控诉》(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9627 )一文这么写道: 强烈推荐以下六篇科学网博文。 这六篇博文真实见证了一位父亲(也是科学网的博主之一)对三鹿伊利有毒奶粉的控诉。这些博文具体地记录了这位父亲的不到两岁的儿子在过去几个月中服用过三鹿伊利有毒奶粉的过程与后果。最为重要的是,从这些博文中我们看到了一位非常善良和理性的父亲,在过去的七天中随着三鹿伊利等有毒奶粉事件的逐步展开过程中的心理变化。中国社会的灾难很多,有毒奶粉只一次也不是最严重的,但是这样子没有经过文学加工的原生态的有理性的灾难记录却很少。 博主的名字叫沈阳,自称是一个来自广东定居北京的极客。我不认识他,现在通过他的这些博文似乎认识了。 我很佩服沈阳先生的理性。从这些博文我们可以看到他的震惊、挫折感和愤怒是如何一步一步地通过非常有节制的方式逐步发展出来的。没有他这些博文,我可能只能非常轻描淡写地抽象地去想象一个父亲在这整个事件过程中的反应。但这些博文终身懂得描述却使我内心中产生了一种感同身受的感觉,虽然这次事件和我的家庭并没有任何直接的关系。但这正是最近这一个礼拜以来成千上万个父亲都在共同感受的东西。 大家都看到三鹿前董事长田文华的女儿在网上说他母亲是冤枉的;也看到伊利前两天的公开信说虽然伊利的婴儿配方奶粉的三聚氰胺含量不超过12毫克每公斤,仍然是安全的。我只能说我希望这两个公司的董事长都去死,还有那些负责质监督的有关官员们。 我还要说的是,我绝对没有沈阳先生理性,如果伤害到的是我的孩子的话 。 沈阳先生的六篇博文及链接如下: http://w.org.cn/user1/4/subject/170.html 感染王鸿飞先生的博客支持与鼓励,其实,为人父母,当遭遇到他人(故意)伤害自己孩子时,人类那种爱护孩子的天性是一种本能,我相信别人会理解自己写这些文稿的价值与意义。 沈阳(网名:sz1961sy) 2008年9月20日 7时39分写于北京家中 QQ:13022830 MSN: sz1961sy@hotmail.com AOL IM: sz1961sy@aolchina.com   家庭博客: http://w.org.cn http://域名资讯网.中国 ( www.DNSNews.cn ) http://数据经济网.中国 ( www.iitv.cn )
个人分类: 奶粉行业“911事件”|1096 次阅读|3 个评论
谁为并不知情的“三聚氰胺”中毒婴幼儿家长解惑(1)?
sz1961sy 2008-9-20 17:29
本人作为曾经接受过严格兽医专业教育并且有7年临床经验的专业背景人员、本人认为,我们的社会、政府、媒体必须用专业、严肃的态度,客观地告诉公众: 所有添加了禁止食用的三聚氰胺奶粉,都是有毒性,长期食用证明对(美国)宠物、对中国婴幼儿是会致病、严重时引起死亡。 如果不这么判断,还用微毒、可排泄出体外、不会引致疾病这类可能会误导公众、中毒病孩家长延误检查、失去诊治最佳时间的不负责任宣传,有一天会让我们社会造成不可挽救的严重后果。 本人认为:9月18日《中国疾控中心发布三鹿奶粉事件公众咨询指南》( http://www.chinanews.com.cn/gn/news/2008/09-20/1388165.shtml )中第 18,19,20条的用词说法就 十分不严谨 : 18.凡是喝过含有三聚氰胺奶粉的人都会有健康问题吗?    答:任何有毒有害物质需要有一定的量才能对健康造成危害,三聚氰胺也是一样,也就是说,低于某一个量它对健康造成危害的风险较小, 专家认为,对于一个7公斤的婴儿,大概是6个月,以他每天摄入最大量的奶粉150克计算,每公斤奶粉中含15毫克以下的三聚氰胺是婴儿可以耐受量的安全范围,对包括婴幼儿在内的消费者造成健康危害的风险很小。超过了15毫克/公斤,超过越多对健康造成的危害性越大。   但是,考虑问题奶粉的健康风险时还应考虑食入体内的数量,假设在三聚氰胺的含量一样的情况下,问题奶粉吃得越多风险越高。 说法不严谨之处: * 投入三聚氰胺这个有毒有害物质的作案者没有告诉受害家长,你家孩子喝的有毒奶粉含有毒有害物质比例有多高 * 从全国己回收的3000吨有毒奶粉的三聚氰胺含量而言,国家质检总局也仅仅用2天时间、采用抽查方式对那些企业抽样检查,尽管有的有毒含量已经很高,但是作为抽样检查而不是100%检查,可能会有比己经公布含有毒三聚氰胺含量更高的, 例如,我儿子的食用中毒剂量为:3个多月摄食量接近1200克含此毒物奶粉(三鹿400g、伊利800g)。 * 动物毒理学常识是:中毒剂量是与个体差异及其他食物摄食量相关。既然现在三鹿奶粉已经回收1万多吨、全国己回收的22个品牌3000吨有毒奶粉, 以前没有抽查三聚氰胺含量,就不可用 专家认为,对于一个7公斤的婴儿,大概是6个月,以他每天摄入最大量的奶粉150克计算,每公斤奶粉中含15毫克以下的三聚氰胺是婴儿可以耐受量的安全范围,对包括婴幼儿在内的消费者造成健康危害的风险很小。这个不负责任的专家结论去再误导公众。    19. 奶粉中 是否绝对不能 含有三聚氰胺?   答:首先,三聚氰胺不属于食品添加剂,不能在奶粉中出现。   其次,一个物质的毒性作用跟人体接触的剂量有关系。如果奶粉中三聚氰胺的含量比较高,婴幼儿服用时间相对比较长,则可能导致泌尿系统结石;如果婴幼儿奶粉里三聚氰胺的含量相对低一些,就不会对健康造成危害。 说法不严谨之处 : * 上面己经认定三聚氰胺是有毒有害物质,奶粉中是否绝对不能含有三聚氰胺这个结论就必须下,还用三聚氰胺不属于食品添加剂,不能在奶粉中出现去混淆视听。从法律的严谨性出法,食物生产中有意混入有毒有害物质就是投毒的刑事责任问题! * 如果婴幼儿奶粉里三聚氰胺的含量相对低一些,就不会对健康造成危害这句话出现在中国疾控中心这样的机构公众咨询指南中,确实让人很失望。因为它换个角就是 奶粉中允许添加三聚氰胺,只要含量相对低一些而不会对健康造成危害。 这是多么荒唐的医学逻辑?!    20. 液态奶的三聚氰胺对人体危害是否与奶粉一样?   答:假如用含有同样比例的三聚氰胺原料奶生产的奶粉和液态奶,由于做成奶粉以后去除了水分变成干粉,所以三聚氰胺就会被浓缩,所含的三聚氰胺比例就高。而液态奶90%以上都是水,它的三聚氰胺并没有被浓缩,所以相对而言,液态奶里面的三聚氰胺的含量就低的多。 说法不严谨之处: * 己经有报道,液态奶中出现有拉丝的优质现象是由于加足够多三聚氰胺浓度。因此,这种相对而言,液态奶里面的三聚氰胺的含量就低的多观点是一些站不住脚的。 沈阳(网名:sz1961sy) 2008年9月20日 5时20分写于北京家中 QQ:13022830 MSN: sz1961sy@hotmail.com AOL IM: sz1961sy@aolchina.com   家庭博客: http://w.org.cn http://域名资讯网.中国 ( www.DNSNews.cn ) http://数据经济网.中国 ( www.iitv.cn )
个人分类: 奶粉行业“911事件”|1020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09:4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