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Tenure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万恶的 Tenure 考评制度:性别歧视案例
热度 5 controlhopeless 2012-12-26 18:45
万恶的 Tenure 考评制度:性别歧视案例
旅居海外的博主王鸿飞再一次推荐中国研究机构和大学引入Tenure考评制度,一如既往, 瞬时间再度引起争论。于是科学网上平民教授们,争相恐后不尿“精英”这一壶,一时间煞是热闹,好似“龟儿子骂晕鳖犊子”先,“鳖羔子痛扁龟孙子”后,再就是“马脑袋打出驴脑袋”,留给看家一地骡粪。基本上,在博主看来,都是“二百五 vs 半吊子”,没个正经海龟、纯天然土鳖,因此画个圈,都投进“笆篱子”里圈起来,来个 心理学监狱实验 ,让你们彻夜掰扯,反正米国的交通很方便。 博主陈安 关于精英有两个公理 (见其评论):“鸿飞一定是精英为第一公理,鸿飞认可的则也是精英为第二公理”。现在拓展如下:关于科学网博主的公理三 请别介意上一段的那些“脏话”,公理三给大家都扯平了。上述公理的建立得益于犬儒主义精神:既然无所谓高尚,也就无所谓下贱,于是愤世嫉俗、玩世不恭了,因此以上公理权当笑话。 不扯了,说到Tenure考评制度,我想起曾经看到的一个真实案例,这是我在一本关于数学家斯梅尔教授的传记《突破维数障碍》中看到的。斯梅尔以他在高维庞加莱猜想的工作获得1966年菲尔兹奖。大家都知道三维情况的庞加莱猜想由俄罗斯天才数学家佩尔曼最终解决,从而他获得2006年菲尔兹奖,但佩尔曼拒领。 珍妮·哈里森目前是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数学系的女教授。1978年,数学家斯梅尔大力支持伯克利待终身(tenure track)地聘用哈里森博士为助理教授。八年后数学系Tenure制度考评她,投票拒绝给予她终身聘用。哈里森于1989年输掉了向学校的上诉,进而向法院提出了民事诉讼控告大学性别歧视,当时在美国数学界,这是一件爆炸性事件。历史上哈里森的诉讼被冠以:the Jenny Harrison case,被称为打开了 Tenure、 Discrimination(歧视)、Law(法律)的潘多拉之盒。 哈里森1975年从英国的沃瓦克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她的论文是份卓越工作(strong piece of work),结果发表在《数学年报》上。而后在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普林斯顿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直到1978年被伯克利聘为助理教授。在以后的8年期间,她先后访问牛津等大学数年。1986年,她向伯克利提出升迁要求。当时她有两个结果:其一是关于遍历微分同胚,另一个给出了塞弗特猜想的反例;前一个是有趣的,后一个是涉及到拓扑和动力系统交界处的一个重大问题,但两个结果尚待确认,后一个很快被发现有难点,哈里森声称可以修补,这在数学研究上很常见。1985年底,她的另一塞弗特猜想反例,被接受发表。于是,在她塞弗特工作得到承认后,系方开始启动对她的终身聘用程序。 系方的评审委员会开始收集评核信,在呈交给系方关于哈里森的是否终身聘用的建议信中,委员会的投票是1票赞成、4票反对和1票弃权。斯梅尔不是委员会成员,但他在动力系统的角色会影响其他人。斯的另一杰出工作就是斯梅尔马蹄形,是在拓扑和动力系统的交界处,因此可以认为斯梅尔和哈里森是小同行。接着系里获得终身教职的人投票,每个人可根据推荐信、评审委员会的报告和同事的意见,来考虑对哈里森工作的直接意见。终身教职人员的投票结果是12票赞成、19票反对和7票弃权。其中斯梅尔没有像已往助理教授那样支持哈里森,投了弃权票,其给出的理由是“是好是坏没有强烈意见”,“在后来没有支持她,是因为她并不像原来看起来令人兴奋的数学家”。斯梅尔的评语用博主评价自己的话来说:目前的表现很“平庸”。 系里的投票结果是是否终身聘用的重要因素,但还要有学院Faculty和行政的审核,哈里森还有点推翻系建议的希望。哈里森还需要所有可能的支持,她的数学家丈夫请斯梅尔写信支持,但后来哈里森又要求斯梅尔撤回信件。直到1987年,终身聘用的审理结束,哈里森在每一阶段都失利。同年4月,当时的校长通知哈里森,对她的终身聘用是拒绝。 哈里森可不是逆来顺受的平庸之辈,1988年她向由学校教员组成的终身聘用委员会投诉,投诉理由是程序错误和性别歧视,她特别挑了系里几名成员,指责他们平时有贬低女性的言论。从这可以看出,在伯克利如果想晋升的人不服系、院的判决,谁谁都可以去校方相关部门那里去理论,是不需要粉丝来壮胆地。 同年终身聘用委员会做了调查工作,结论是维持原判。于是,1989年哈里森向法院提出了性别歧视的民事诉讼。为了胜诉,哈里森准备证明她的履历和最近数学系获得终身教职的男性相若,也就是说她要看看和她PK过的对手情况。但加州大学是可怕的对手,而且相关的档案也是机密的。事情在1991年获得了转机,她的律师获得了8名男性获得终身教职的记录。律师同意官司成功后付费。哈里森的诉讼得到了公众的注意,她的最强大武器之一是控告伯克利数学系对女性的态度。1991年6月,《科学》杂志刊登了一篇文章,其统计数字表明妇女在伯克利和其他数学系,都没有足够的地位。 1991年底,哈里森被诊断患上咽喉癌并接受治疗。下一年,她的诉讼进入到作证阶段,斯梅尔是哈里森和她的律师所选择的审前质询的众多伯克利数学家之一。最后1993年伯克利和哈里森达成和解,哈里森的终身教职要求将获得重新审核。在1993年7月1日,哈里森被任命为a tenured full professor. 以下是 哈里森教授的任职情况 这个持续5年的 哈里森tenure考核以她最终胜利告终。值得注意的是,斯梅尔并没有作证,他对哈里森聘任的看法是:她属于边缘候选人,她最低限度比一位获得终身教职的男性好。那些参与评审哈里森的终身教职的她的同事感觉被学校出卖。一些程序细节被泄露在1993年《科学》文章里。 从2007年开始,哈里森是伯克利数学系的冠名教授 Miller Professor. 她就是反抗万恶tenure考核制度的社会正义和英雄。 以上主要内容来自中文版的斯梅尔教授的传记《突破维数障碍》第十一章,作者为斯蒂夫 ·巴特森,邝仲平译,多数段落重写 。 我们可以看到伯克利大学数学系评审终身教职的流程: 1. 先有申请者提出终身教职申请 2. 系方的评审委员会开始收集评核信 3. 系方委员会的投票,根据投票结果向系方提交建议信 4. 接着系里获得终身教职的人投票,每个人可根据推荐信、评审委员会的报告和同事的意见,来考虑对申请人工作的直接意见。 5. 系里的投票结果交由学院和行政的审核 6. 最后校长通知结果,校方有干预权(否则哈里森不会请求斯梅尔支持) 7. 申请人有权利向学校 终身聘用委员会投诉 。 除了哈里森的案例,博主王鸿飞有一篇博文讲述了,在评审一个助理教授的tenure考核问题时, 助理教授枪杀了教授 ,有兴趣的可以去看看。 在时下中国,我们不时会听到关于职称晋升的腐败案例,比如某校政府学院 党委书记自评为三级教授 ,某校职称 评审组成员公开宾馆开间接受行贿 等等。在我看来,在未解决和根本执行校长负责和教授治校的条件下,中国目前的情况落实伯克利上述tenure考核过程是不现实的。
个人分类: 不说白不说|5049 次阅读|20 个评论
升教授的路不该是个独木桥!
热度 32 RAOH 2012-12-26 09:08
升教授的路不该是个独木桥!
升教授的路不 该 是个独木 桥 ! 介个标题,给人看的该是欣喜若狂吧?! 据说国内很多大学升教授每年都有名额限制, 象 个独木 桥 , 怪怪的。想来可能有历史原因,学术界有阵子,可能人才断层,搞个土法炼钢,名额限制? 米国大学升教授是条阳关大道,没有名额限制,能升就升。一年可以升 10 个,一年也可以升 0 个。一般各系的标准,大家都是清楚的。虽然是条阳关大道,但也不是条共同富裕的康庄大道,难度还是不小的。 也就要提到鸿飞兄的 tenure track 鸟。比如 阿拉 这旮瘩,助理教授是 9 年的期限, 9 年里啥时觉得达标鸟,就可上报评审,一圈下来,过了欢喜;不过,下年还有最后一次机会。评审的关键是同行评价,尤其是小同行滴评价。 当一个年轻的助理教授脚跟站定 ,独立滴做出 了 一窜成绩 ,一般系里的职称委员会就会关心,觉的够条件了,就会整材料了。 一般的研究型大学主要看学 术 及 经 费 。 经 费 的 话 , 主要看 现有从国家 基金来的,省里,市里,公司给的多不太算。要评审鸟, 助理教授 们 先要自己写个材料(包括教学,文章, 科研成就和未来计划, 会 议 ,以及校内外的服 务 )。系里的tenure委 员 会找学生,同事来写推荐, 这一般都 较公平,升职不是系内竞争,少有相互拆台,内耗 。 最重要的一点是科研水平的评定,是请 国内外 同一领域的 10 - 20 位有水平的小 同行来写推荐。 被审的,可以提个名单,排除几个敌人,这一般会照办;也可列一些 同行 友人来 推荐 ,这名单只当参考。 系里的tenure委 员 会 , 再自主敲定 10 多个国内外 有水平的 小同行 ,将要审的 材料 寄去函审;具体评审的 同行 的名是不公开的,而且可能多数与被审的没很多的私交,多无个人利益牵扯,因为对领域了解,从多人反馈来的意见也较公正。 对被审的产量,质量评价更准,并不是简单的数文章。有些发了大文章,但后来有问题的, 小同行 都会给提出,这样的文章反而帮倒忙!也有潜心搞高精尖的,即使被审的产量低甚至不够的情况下, 小同行 也能给出个较准确的评估,不容易给瞎忽悠! 几个月后, 材料齐了, 系里的tenure委 员 会 看看也就有底了, 然后是 总结,推荐 上 报 全校的tenure委 员 会 最后 来定。校的tenure委 员 会 是由各系一些主动报名的“爱管闲事的”高年资的教授来组成,将 材料各方面综合看,按 校 系历来标准能过的都过 ,再在校领导那里过下,盖章 。 一般这其中的风波不多。 要想从副 教授升正教授,这圈圈以后又来走一遍。 听起来容易,走起来还是要有 2 把滴。 各校 各系的标准,是不同的, 都是讲清楚了的。 根据 各校 各系自己的定位而来。顶尖牛校要的不是牛人,要的是超人! 一般性的研究型大学 也要求,被审的 助理教授 做出的成绩在小同行里得到认同及好评,有发展出一套独立的,有前景的玩意儿。 当然 tenure 制度不是万能的,也会有缺点;无恶不做的资本家现在就琢磨着废掉 tenure ,嘛 教授 不 教授 的,有 经 费 才有位子,没 经 费 了?洗盘打工去吧,还 嘛 教授 !大家也可考虑考虑。介末拌啊,介末拌??? 国内升教授的独木桥一来,把个平平淡淡的事,看来成功滴变成了个不说血流成河,但起码是年年来场斯文人的鼻青脸肿的战斗,冤气冲天,怪不得常有人来哭叫。奇怪的是,激烈争斗下,误人子弟的还常有没给淘汰掉的。 不过这 独木桥 大概也是有好处的,君不见,那搞科管的人正急急的抱着不放吗! 怪不得 有人一升到正高,就忘了原来的 龟 孙 子 的形,天天喊着要见个精英,就拍死个精英! 不过说回来,国内升教授的路像是个独木桥。但另一面,国内升教授简直又是个大跃进! 30 岁 不到的毛头正教授比比皆是。逼得李开复这样的大人才,到国内也要吹牛才好混,毕竟就是美国助理教授也是真拿不出手啊!太没有面子了! 介末拌啊,介末拌??? 想来可能是转型期,乱象较多。但转型,转型,也不能一辈子转型吧?网上有见 一个 博士, 没独立做出点成绩, 就直接成了 正研究员, 这位 博士觉着很爽! 而且还 觉得 有 真本事 的人 可怜! 这 博士哪知, 别人 看了 他 觉得很丢人?!
个人分类: 科研教学|21278 次阅读|63 个评论
中科院对科研人员的考核制:没有Tenure,胜似Tenure
热度 8 qsqhopeiggcas 2012-12-25 23:45
这两天,科学网上关于 Tenure的 话题又热闹起来,讨论的如火如荼。俺对此类讨论不感兴趣,也不想参与其中。但俺对 Tenure 制的精神比较欣赏,从 俞强 的博文 《 什么是 Tenure ?了解了再评论 》, 了 解到 Tenure 制的精神: 从美国 Tenure 的历史和争论可以看到美国坚持 Tenure 制的目的是为了保护学术自由,是为了保证学者能自由地开展超常规思维的学术研究和自由发表离经 叛道的学术观点。( Academic tenure is primarily intended to guarantee the right to academic freedom: it protects teachers and researchers when they dissent from prevailing opinion, openly disagree with authorities of any sort, or spend time on unfashionable topics. )( Wiki 语 )。 保护学术自由、鼓励学术探索,才是 Tenure 制的初衷和精神。为了学者、教授能够在没有压力的环境下自由地研究、探索和发表观点,需要给教授以经济和精神上的支持,这就是 Tenure 的目的。 学术研究需要在宽松自由的环境中,让科研人员的潜能充分施展出来,才有可能实现另类思维的灵光闪现,做出重大的原创性成果。 中科院自实施创新工程以来,已不再对个人进行考核,而是对学科组进行考核。下面的介绍以我所为例,其它以搞基础研究为主的研究所估计大同小异。 我所自开始“创新 2020 ”以来,学科组分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原始创新探索及研究群体四类。研究群体由多个学科组组成,其任务是围绕国家重大需求开展攻关与集成研究。原始创新探索学科组根据对学科发展的前瞻考虑而设立,其目的是为原始创新研究工作提供宽松的科研环境,从事基础研究、开展新学科方向探索的研究人员可申请成立这一类学科组。 基础研究与应用基础研究 学科组 ,学科组固定人员一般不少于 4 人, 5 年考核一次,考核基本要求是:承担院外高层次的科研项目,发表国际 SCI 论文或获得发明专利、完成研究生培养。要评为优秀学科组,还要获得国家级奖励或研究成果要产生重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研究群体 ,实行整体考核,研究群体被认定组建后,其任期考核自动为合格,但在聘期结束前需向所汇报聘期研究工作进展,经审查确定是否为优秀。目前我所有创新群体 3 个,由 19 个学科组 77 人组成。 原始创新探索学科组 ,聘任期间不再以定量指标对其考核,但学科组长需在聘期结束前需向所汇报聘期研究工作进展,经审查确定是否为合格或优秀。目前我所的原始创新探索学科组,只有俺任组长的“强震孕育机制与预测” 1 个学科组,无组员,俺是光杆司令。 包括研究群体及原始创新探索学科组,有 78 人不再量化考核,约占我所研究人员的 1/3 。这样,研究所给约 1/3 人员的科研人员创造了自由宽松的环境,体现了“ 板凳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 ”的深刻内涵,可使有较强创新能力的科研人员静心从事科学研究,有可能解决某些重大科技难题。 我所虽没搞“教授终身制”( Tenure ),但目前实施的对部分科研人员的考核制,真正体现了 Tenure 制的精神,值得赞赏和推广。 依我看,我国科教界迫切需要的并不是神马Tenure制,而是Tenure制的精神理念。 参考 俞强 ,《 什么是 Tenure ?了解了再评论 》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76037-646342.html
个人分类: 建言献策|6352 次阅读|9 个评论
为什么tenure制度到了中国必定会是恶法?
热度 19 陈安博士 2012-12-25 21:04
  1,中国等级制度森严。就连最应该平等的科学界,也是有20多个标准把人从不同准则上分成上百个级别。   江河湖海学者系列   山林花树教授系列   千人万人计划系列   特聘专聘人才系列   杰出十百千万系列   ................   2,其实,西方的tenure制度和教授、副教授、助理教授这个系列是捆绑在一起的,算是职称系列的一个辅助内容。      3,我们如果用tenure制度,其实直接和教授制度依样学样地捆绑就可以。      4,但是,同时我们要把其他所有的等级制度全部取消才好。这样,就剩教授制度辅以tenure制度这一种分类。      5,而鸿飞兄建议实行那玩意儿,看上去好像挺国际化似的,其实是在当前的制度下再多一套分级制度——中国把科研人员分类分级已经做得全世界最复杂了,还要再累加一种?江河湖海,千人万人之外,再来个tenure不tenure,那可热闹大发了,后来也一定会发现这样做还不够,于是,再弄新花样,继续分类分级,反正这一套咱们玩得熟练。      6,科学,最讲平等。可是,中国的科学界,级别最多。啥时候才有希望去掉集中分级制度呢?   7,等到只剩教授这一种分级制度后,再来谈tenure吧!到时候我一定举手欢呼,不过说实在的,30岁以上的人怕是等不到了,不过中国的科学家们还会有儿子,而鸿飞和我也都有闺女(当然,鸿飞的闺女是海龟,和陈热闹自然不同),他们长大了后,也许可以享受tenure呢。
个人分类: 事论|4068 次阅读|40 个评论
什么是Tenure?了解了再评论
热度 40 qyu111 2012-12-25 19:34
这两天科学网上在热热闹闹地讨论一个英文名词和概念: Tenure 。什么是 Tenure ?在对这个词和概念发表言论之前,最好先去了解一下。了解一下 tenure 的历史,了解一下 tenure 的内容,了解一下 tenure 的实质,了解一下 tenure 的精神,了解一下 tenure 的现状。然后再评论: tenure 在中国是合适还是不合适,中国应该实行一种什么样的 tenure 制。 Tenure 在中国被翻译成“教授终身制”,它指的是美国大学广泛流行的一种不能被无辜解聘的教授聘任制度。中文的教授终身制听起来像是一种奖励和福利,但 tenure 包含的意义远不止字面上的教授终身制。 Tenure 的内容、含意和意义究竟是什么?懂英文的可以自己去看 Wiki 上关于 tenure 的介绍,不懂英文的或懒得查 Wiki 的可以继续往下读。 Tenure 制的历史: Tenure 是美国大学历史上通行的、也是习惯的教授聘用制度。早期的美国大学虽然没有明确的、法律意义上的 tenure 制度,但实际上教授一旦被聘用,很少有大学教授被学校解聘。美国的大学多是私立大学,私立大学的钱来自于捐助人,学校的老板是董事会,因此学校的办学基本上是遵照董事会的办学方针,教授们也对董事会负责,按照董事会的方针教学。虽然偶尔也发生有捐助大款凭个人喜恶依仗权利开除教授的事,但社会和校董们一般都很尊重教授,很少对教授进行处罚。同时早期的大学是学生多,教授少,也不存在教授之间竞争职位的事。因此教授终身制在 19 世纪是当时美国社会普遍默认的制度。 然而在后来美国大学的历史上,不断地发生一些因为教授发表反政府或不合社会潮流的言论而被学校解聘的事件,同时也偶尔出现一些反对教授终身制的声音。 因此在 1900 年,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和芝加哥大学三个学校的校长为了保护教授有言论自由的权利,明确表示反对捐款人干涉校务,并表示不欢迎这样的捐款。 1915 年,美国大学教授联盟 AAUP 发表声明,明确 Tenure 制并强调这个制度对学术自由的保护。 1972 年美国最高法院立法确立了 tenure 制的法律内涵。 Tenure 制的精神 从美国 Tenure 的历史和争论可以看到美国建立 tenure 制度的初衷和目的是为了保护学术自由,是为了保证学者能自由地开展超常规思维的学术研究和自由发表离经叛道的学术观点。( Academic tenure is primarily intended to guarantee the right to academic freedom: it protects teachers and researchers when they dissent from prevailing opinion, openly disagree with authorities of any sort, or spend time on unfashionable topics. )( Wiki 语)。保护学术自由、鼓励学术探索,才是 Tenure 制的初衷和精神。为了学者和教授能够在没有压力的环境下自由地研究、探索和发表观点,需要给教授以经济和精神上的支持,这就是当时 tenure制 的目的。 遗憾的是这个目的和精神在今天的资本竞争的环境里,已经是明日黄花了。虽然社会在前进,经济在发展、财富在积累,但美国做学术研究的钱却是越来越少,教授是越来越多,竞争是越来越激烈。Tenure不再是保护学术自由的制度,而演变成了竞争和淘汰的制度。真正意义上的 tenure 在美国已经是理想而不再是现实了。 Tenure 制的现状和内容: 今天美国的 tenure 制已经是一种无奈,更多的情况下是名存实亡。现在的 tenure 是给资深教授的一个头衔。一般学校的教授从助理教授做起,要在学校工作 5 年以上,有很好的发表文章和基金申请的记录,在学术领域里有一定的声誉,在取得副教授职位以后才具有 tenure 的资格。有的学校要到正教授的位子才有 tenure 资格。而 tenure 保证的也仅仅是基本工资(一般是指 9 个月的教学工资)和一个位子,并不保证你的研究经费。现在美国的 tenure 制基本是一个历史的延续,已经变质成了一个促进努力和竞争的动力,以及一个吸引人才的福利。它早已失去了它本来的保护和支持学术自由的功能。一个想做一些超常规的、离经叛道的学术研究的人是不被现有的 tenure 制度所认可和鼓励的,更谈不上支持。它和其它的职位头衔一样,成了竞争中的一个上升的台阶和一个淘汰的机制。 中国要不要实行 tenure 制? 中国要不要实行 tenure 制首先要看是要实行什么样的 tenure 制。是实行经典的、理想的、保护学术自由的 tenure 制还是实行现代的、现实的、鼓励竞争的福利 tenure 制? 实行理想的 tenure 制显然不现实。因为大锅饭我们早就吃过,没有竞争就没有干活的动力,终身制难免会把一些人养成了懒汉。在全世界都在资本竞争的大环境中,学术界也很难是世外桃源。凭什么老百姓争的头破血流,教授们就可以像柏拉图一样想入非非、像达尔文一样游山玩水、像牛顿一样闲躺在苹果树下发呆?那不是人人都要挤进教授的队伍?宁愿不出柏、达、牛,也不能养懒汉是目前普遍的共识。田园生活和自由探索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实行现实的 tenure 制显然不理想。因为真正意义上 tenure 制在美国已经是穷途末路,名存实亡。只有吃饭活命钱的tenure薪水能保证什么样的自由探索?美国人自己面对现在的 tenure 制都有些无奈和尴尬,我们还需要原样效仿引进吗?在已有的助理教授、副教授、教授的评审竞争制之外,它还能帮助我们达到什么样的不同的目的? 在中国推行 tenure 之前,先要把 tenure 了解了,把这些问题都想明白了:中国有能力给教授们提供经济上的自由吗?中国的教授能自觉地为科学奋斗吗?我们在Tenure后能提供和保证什么?我们实行Tenure制是要达到什么目的?只有把这些问题都想清楚了,才能建立起一个符合中国国情的、既鼓励和保护学术自由也能避免养懒汉的合理和科学的晋升评级制度。否则给我们现有的评审晋升制度上加个洋名字,并不能改进我们目前的科研环境和文化。
个人分类: 文化教育|15130 次阅读|51 个评论
Tenure晋升如何保证质量?以哈佛为例
热度 34 hongfei 2012-12-25 14:44
Tenure晋升如何保证质量?以哈佛为例 2012.12.25 人们都知道哈佛大学的教授水平高,但却较少知道这样的的教授水平是通过多么严格的Tenure考评来保证的。 哈佛大学退休的何毓琦教授在他2007年5月16日的《一个大学教授在美国的生活》博文中说: 我是在1965年拿到哈佛的终身教授职位的,那之后的30年里,我们系没有授予任何一位系统科学领域的年轻教授终身职位。尽管哈佛校长和各系主任绝对不敢承认,我早早就意识到而且不断地教导年轻同事们:“哈佛付你钱是为了让你维护并不断提高它的世界声誉的,别的都是次要的。” 因此黄金法则一:尽早建立你的国际学术声誉。 何毓琦《一个大学教授在美国的生活》(Life of an Academic in the US)博文链接: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565-2157.html 何先生说他们系在30年里没有授予任何一位系统科学领域的年轻教授终身职位,这一点不假。 我曾在哈佛深红报(The Harvard Crimson)上看到一篇1992年4月22日的题为Climbing The Ladder To Harvard Tenure(哈佛Tenure的晋升阶梯)的报道上面说哈佛大学在1984-85年度共招了49名Tenure Track的助理教授,其中只有37名在三年后有资格进入下一阶段成为副教授,通过的只有35人(Associate Professorship,哈佛副教授没有Tenure),而六年后这35人种只有24位进入Tenure评审,最终只有6人在七年后通过Tenure评审成为哈佛大学的终身职教授,占49人中的12%。 哈佛深红报Climbing The Ladder To Harvard Tenure(哈佛Tenure的晋升阶梯)报道链接: http://www.thecrimson.com/article/1992/4/22/climbing-the-ladder-to-harvard-tenure/ 当然并不是所有名校获得终身职的比例都这么低。同属长春藤联盟的康奈尔(Cornell)大学网站上说该校近年来进入Tenure考评程序的人种大约有50%获得晋升,考虑到进入程序的人数一般比六年前招聘的tenure track助理教授人数要少,所以这个比例应该不会高于40%。哥伦比亚大学的数据没看到,估计其比例总会比康奈尔大学要低一点点。当然,在很多公立大学和排名不那么靠前的大学获得Tenure的比例普遍会比这些名校高一些,这主要取决于各校的定位和竞争力,但估计一般不会比50%高多少。 当然,正如何先生在《关于终身职位和预备终身职位》博文中所说:“ 在哈佛等一流大学,未获终身职位绝不表示失败,不必为此而感觉脸面无光。据我所知,哈佛曾有四分之一的内部候选人获得终身职位,而未获终身职位者之后有的摘得其专业领域的重要奖项,有的当选院士,也很成功。 ”我在前几篇博文中提到的Geoffrey Wilkinson在1955年未能获得哈佛大学化学系的终身职,他在十八年后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 何毓琦《On Tenure and Tenure Track-关于终身职位和预备终身职位(中英对照)》博文链接: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1565do=blogid=296395 在Climbing The Ladder To Harvard Tenure这篇文章开头提到的没能在哈佛获得终身职的Alan Brinkley,后来在哥伦比亚大学做教授,是当今美国最著名的历史学家之一,他在2003-2009年间还曾任哥伦比亚大学的Provost(大学里面的的国家总理)。他在做Provost这几年里面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大概就是去决定年轻教授的Tenure考评和升迁。估计他在做这个决定的时候肯定不会随便放水。 当然,文章中提到的Mark McConnell后来在Oklahoma州立大学做了9年的终身职副教授,后来辞职到工业界工作,2012年又回到Princeton大学去做讲授微积分和实分析课程的讲师(Lecturer)。相比之下就没有那么成功了。 哈佛大学Tenure晋升如此残酷,那些没有拿到Tenure的人还没有纷纷跳楼自杀,其原因当然在于其Tenure评审程序公正和过程透明,如有疑问,在不同的阶段还可申述。美国很多大学的Tenure Review详细程序,在其网站上都可以找到,并不是只有经过tenure评审晋升过程的海归大牛才知道。比如下面的链接就是哥伦比亚大学目前的Tenure Review指南,详尽得连请校外同行专家评审的信件模板都有提供。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己下载来参考。 哥伦比亚大学Tenure Review Guideline链接: http://www.columbia.edu/cu/vpaa/docs/Columbia_University_Tenure_Guidelines.pdf 国人近年来信心爆棚,整天嚷嚷着要实现中华文明的伟大复兴和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可是在如何提高综合国力和提高大学和研究机构的水平上却不得要领。正如胡适之先生当年说自由平等的国家不是一群奴才建造得起来的,高水平的大学和研究机构也不是一群自以为是的不知天高地厚的下三滥的教授和研究人员群体能够建造起来的。有些人总是打着反对精英主义的旗号反对在中国大学和研究机构实行保证教授和研究人质量和学术自由的类似Tenure考评的行之有效的制度,我所能看见的只是这些人自己好不了,在内心里面也不希望其它任何人好,哪还管得整个社会是否受益? 只要稍微了解一下哈佛大学这样的地方是用什么样的学术标准建立起来的,为什么美国的上千所大学都采用不同层次的Tenure制度来规范其学术制度和保障学术自由,就应该知道中国的学术界起码应该朝哪个方向前进。 如果硬要反其道而行之的话,那就不只是可悲,而且是可恨了。 哈佛深红的Climbing The Ladder To Harvard Tenure中对于哈佛的Tenure制度有更多的信息和详细的讨论,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己去读一读英文原文。这篇报道太长,做中文翻译太费劲。抱歉! ******************************************************************************* 哈佛深红报Climbing The Ladder To Harvard Tenure(哈佛Tenure的晋升阶梯)报道链接: http://www.thecrimson.com/article/1992/4/22/climbing-the-ladder-to-harvard-tenure/ April 22, 1992 Climbing The Ladder To Harvard Tenure By Joanna M. Weiss, By now, it's a familiar story. The junior professor is popular, well-regarded, beloved by undergraduates and graduate students alike. She spends seven years at Harvard, teaching popular courses that win acclaim in the CUE guide. In the seventh year, her tenure case comes up for review. The ladder to tenure is fully in view. Instead, the professor is sent down the Harvard chute, and out the door. It happened to Alan Brinkley, who for three straight years packed Sanders Theatre with his course on modern American history. It happened to Mark McConnell, who achieved popularity despite the difficult and tedious material of Math 25. And this year, it happened to Liah Greenfeld, Loeb associate professor of the social sciences, who developed a following of undergraduates and graduate students. A committee of senior faculty decided not to recommend Greenfeld for tenure in December. And while professors like Greenfeld view their fate pragmatically, looking ahead to positions at other colleges or universities, students losing a popular professor have little in the way of consolation. Shortly after news broke of the Greenfeld decision, a group of 37 sociology graduate students--out of 70 total in the department--drafted a petition bemoaning the "enormous void" created by her departure. "It was a real shock that she did not get tenure," says one student who has worked closely with Greenfeld. "A lot of people assumed that she had a very good chance." And the pattern, the student says, was easy to recognize. "People do have this mindset that Harvard tends not to tenure people that are in the junior faculty", she says. Her complaint is nothing new. For generations, Harvard has had a reputation of tenuring professors who have "made it big" at other schools. Using the Harvard name, the University simply picks the best and the brightest. Most universities in the U.S., says Sociology Department Chair Aage B. Sorenson, have tenure-track systems. Junior professors are hired with the expectation of receiving permanent appointments some time in the future. These colleges "review anybody in the junior ranks as a matter of course", Sorenson says. But Harvard has no such built-in tenure system. And junior faculty members generally come here for temporary stays. Statistics indicate that only a small percentage of "ladder faculty"--Harvard's term for assistant and associate professors--go on to attain tenure. "Harvard is a very unusual university", says Sorenson. The standard procedure at Harvard is as follows. .Scholars who enter the system as assistant professors are reviewed in their fourth year for promotion to the associate level. .If promoted, a faculty member serves until his or her seventh year, when a tenure review may be initiated at the discretion of the department. .If the tenure committee recommends the candidate, the president convenes another committee of senior faculty to review the candidate or candidates. The final decision rests with the president. The administration recently established a database that allows it to track faculty members through the tenure process. The first case to be examined is of junior faculty members who came to Harvard in the 1984-85 academic year and are eligible for tenure review this year. That year, 49 scholars in all were recruited. Of the 37 who stayed at Harvard long enough to be considered for associate professorships, 35 were promoted to the posts. Just 24 of these, however, underwent preliminary review for tenure, not including the two faculty members who waived such review. Of the original 49, only six received tenure this year after their seventh year in the system. One review is still pending. Defenders of the University point out that some of these professors left before tenure review. But the low number of tenures--just 12 percent of those who entered the faculty eight years ago, and 25 percent of those who underwent preliminary review--demonstrates the slim chances of junior faculty members receiving tenure. While students aren't always aware of these difficult odds, faculty members are. Junior professors come to Harvard prepared for temporary stays, according to Associate Professor of Government and Social Studies Houchang E. Chehabi. When he was recruited by Harvard, Chehabi recalls, he was told immediately that he would not likely remain beyond his seventh year here. Chehabi says the Harvard administration informed him that "basically I shouldn't expect tenure, even though in rare occasions exceptions are made". Candidates for junior professorships know that Harvard is an unlikely source of permanent appointments, Chehabi says. "The reputation of the place is such that one comes with such an assumption," he says. "I don't think anyone comes here expecting tenure". Chehabi says he knows people who have turned down Harvard offers in favor of tenure-track positions at other universities. But many, he says, are willing to come to Harvard even for a temporary stay. "Harvard is like Disneyland for a scholar", he says. "You say to yourself that even though you're not going to spend your life here, six or seven years here is a very nice prospect." "Next year I will be applying for jobs elsewhere", says Chehabi, who is in his sixth year as a professor. Chehabi's good nature about the tenure process is not shared by all students, some of whom have reacted with anger to tenure denials. The anger usually stems from the loss of a professor who spends time with students and often teaches the only classes in a specific field. But administrators argue that much of students' displeasure is rooted in misconceptions about the tenure process. Even though former Dean of the Faculty A. Michael Spence reformed the process in the late 1980s to remove the link between tenure reviews and openings in the department, junior professors are still not entitled to reviews, which are performed at the discretion of the departments. In the seventh year of a junior faculty member's stay, a department can make arrangements for outside evaluations or for its own review committee. If the department votes to end the process, the junior professor's quest for tenure ends. Other student complaints are targeted at the process by which Harvard seeks outside input about the candidate in consideration. While other universities simply ask for evaluations, Harvard sends a 'blind letter', a list of potential candidates that includes the tenure candidate and other leading scholars in the field. Outside scholars are not told which of the listed professors is the internal Harvard candidate. Students often complain that this process weighs against internal or younger candidates because only older faculty have international reputations that outsiders will recognize. According to one source, blind letters list junior faculty members with other professors with similar experience, so as not to weigh the scales against younger professors. Another complain lodged by students is that Harvard, as a research-oriented institution, places too little emphasis on teaching. But professors say that teaching is indeed part of the review process. Professors who defend the current system say that without research, teaching goes stale. Even professors who are detached from the student body contribute to the atmosphere of learning on campus. "There are occasional genuises whom one would want to have on the faculty even if their customary mode of communication took the form of grunts and grumbles", writes former Dean of the Faculty Henry Rosovsky in his book, The University: An Owner's Manual. Professors also say that when committees consider candidates for tenure, they pay specific attention to classroom teaching. When Greenfeld's tenure case was reviewed by the Sociology Department, Sorenson says, the committee sought out graduate student input as a standard part of the process. Still, students often perceive Harvard as the ultimate research university--one which places enormous importance on research and scholarship, while disregarding undergraduates and the professors who instruct them. "Understandably, undergraduates see the world in terms of the teaching ability", says Joseph J. McCarthy, assistant dean for academic planning. One reason that student's interests are not represented, they say, is that they are not consulted in the tenure decision-making process. " don't seem to have any voice in this process of tenure as a group," says Sociology graduate student Marie-Laure Djelic. Even Sorenson admits that he wasn't quite sure what to do with a student petition that praised Greenfeld and voiced objection to the tenure committee's decision. "I don't know what you would say to the students other than thank you", Sorenson says. Taking the high road, Rosovosky writes that students often don't have enough background to provide helpful input. "Professional qualifications are the main issues, and neither staff nor students have the training to make valid judgments", he writes in An Owner's Manual. Harvard's tradition of turning to outside scholars dates back to the presidency of James B. Conant '14. Ironically, he was seeking to avoid a trend of tenuring only faculty insiders. Today, the University faces the opposite phenomenon. Few insiders remain at Harvard beyond their stints as junior professors. And almost everyone, from students to junior faculty to the tenured professors themselves, agrees that there should be some reform. This is little comfort to students who have lost their favorite professors. But administrators say that recent attempts to make the tenure system more fair to junior faculty are succeeding, to some degree. "I'd like to believe that the number of junior faculty members getting tenure is increasing and also that there is more optimism among the junior faculty about the process," McCarthy says.
个人分类: 教育科研|25264 次阅读|56 个评论
Tenure考评制度救不了中国的学术界
热度 5 2012-12-24 22:56
王鸿飞同学抛出一块Tenure石头,在科学网激起了千层浪。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176do=blogid=645080 俺的观后感: (1)目前中国学术界的考核制度的确有问题,的确需要改革。 (2)是否引入Tenure制度,这个不重要。两个原因:发达国家不都采用Tenure制度,但都是发达国家;在目前 体制下,Tenure引入中国,必然变味。 大家思考两个问题: (1)中国的院士选拔制度很像Tenure制度。实施效果如何? (2)国家基金、省基金、863和973项目都采用同行评议。但公平程度为何差异如此巨大? 基于现状,在有关单位没有改革之前,学术界如何改? 以国家基金为例,我出个馊主意: 利用科学网,把大家置于众目睽睽,光天化日之下。 所有申请项目,要求在科学网上公布申请书、函审意见及评审人姓名、上会专家名单及每位专家的投票、中期检查 报告、结题报告和财务报销流水账。财务报销的每一张发票都提供扫描件。 项目有问题,依托项目发表的文章有问题,终生取消项目组所有成员的申请资格。 专家有问题,终生取消评审资格。
个人分类: 科研|3591 次阅读|8 个评论
斯坦福监狱实验与 Tenure 考评制度
热度 35 controlhopeless 2012-12-24 11:37
斯坦福监狱实验与 Tenure 考评制度
近日科学网又在讨论在中国的大学实行所谓的 Tenure 考评制度。 有人认为:Tenure 考评制度是个善举,一方面它能使好的胜出,另一方面帮助那些做的不好的人,认识到自己的能力并解放自己,所谓的非升即走,到那些做的好的人那里另谋出路。同时,中国的大学由于采用了 Tenure 考评制度,也使得教师摆脱那些现行无休止的庸才式的考评。更加耸人听闻的是:将目前中国学术界的丑陋、腐败等问题(比喻为内耗)归结为是没有采用稳定的Tenure 制度的必然结果,而不是“很多人认为这只是领导的错”。 看到以上言论,让我想到了一个心理学上著名的斯坦福监狱实验,该实验也称为津巴多监狱实验。 1971年,心理学教授菲利普•津巴多设计了该实验。教授随机挑选24个来自斯坦佛的大学生,分别扮演狱警和囚犯。实验一开始,囚犯们挑战狱警的权威,狱警被动应付,但不久,他们的行为很快和现实中一些狱警行为别无二致,如专制,对犯人有口头威胁、谩骂以及迫害。与狱警组相比,九名罪犯更早进入角色,他们一开始语言上攻击狱警,并预谋起义,很快被镇压、严惩。随后,一名犯人反映激烈,两天后被释放,其他一些犯人开始变得消极和顺从;几天后,四名犯人因心理、情绪等问题被提前释放。到后来,这个本应持续两周的实验不得不在开始六天后被终止。 津巴多教授在他的书中《路西法效应:好人是怎么变成坏人的》中详细讲述了这个故事的来龙去脉,也见 百度 及相关电影。 这个实验揭示了一般的好人当社会环境改变后,是可以变成坏人的,以及一旦身份、服饰、样貌乃至姓名出现变化时,人们会很快对新的变化表示认同。 现实版的斯坦福监狱实验:美军伊拉克虐囚事件。我从这个实验看到:与其是性格决定命运,不如说是环境决定人的一生。 津巴多教授在 一家电台的访谈 中说到: 从这个研究的和我想要在《路西法效应》中的观点来说,这证明了人类行善或作恶,奉献或自私,创造或毁灭的无限潜能。能让我们有的人成为恶棍,有的人成为英雄。这全都取决于当时的情况。当我们有绝对的自由,我们选择我们能控制的情况。当我们受到其他人的控制,在军队,在监狱,在学校,在家庭,我们——我们又不一样了。 所以问题是,是什么让我们都变成了坏人呢?是什么让人能忍受恶行的继续呢? 我在书的结尾,也是我写的时候想到的,问是什么造就了正义呢?在同样的情况下,有的人会走向邪恶,有的人会走向正义。我现在正在试着走出我研究了三四十年的罪恶阴暗的东西,离开那个恶行横流的地方,开始研究我们怎么样能在我们社会鼓励正义和英雄。 面对社会邪恶,津巴多教授开出的药方是需要鼓励社会正义和英雄。 在中国的高校实行Tenure考评制度无疑是在中国的高校进行另外一个斯坦福监狱实验。Tenure考评制度实验会催生出另外更多的问题,这些问题在它的母国或许见不到,如目前我们能够看到的中国大学丑陋现象。到时候,面对Tenure考评制度带来的新问题,我们会发现这个制度是指标不治本的。之后,我们又回到了出发原点,不同的是,我们已经没有时间,我们的这张白纸已经被人再一次蹂躏。中国一切问题来源于社会制度、宪政、三民等问题。 为解决中国社会和大学中的种种问题,包括 Tenure考评实验带来的新问题, 津巴多教授的药方是良药。但是当下中国,鼓励社会正义和英雄,能行得通吗? 当我人在海外时,看到国内许许多多令人不爽的事情,我寄托于那些海外千人教授和研究员,指望他们回来改变中国目前令人不可理喻的种种丑恶。然而回来之后我发现,进入到体制,包括那些想或正在进入体制的这些现实版的“狱警和罪犯”,他们开出的药方如沾血的馒头,非但于事无补,反而会贻误治病救人的最好时机,其中最典型就是张维迎的官员反腐从18大后算起,以及这“万恶”的Tenure考评制度。 上面提到的路西法是光之守护者,上帝最宠爱的天使,直到他挑战上帝的权威,带领一群堕落天使投身地狱,成为魔鬼撒旦。张维迎们以及那些愿意帮助中国海外教授、研究员不正是现实的路西法吗?他们想在中国或中国的大学打开“ 潘多拉之盒 ”。 治疗中国高校病症最有效的药方是:校长负责与教授治校。让我们回到2004年左右的讨论: 什么是世界一流大学? 显然,Tenure考评制度是不够的,也不是要先行的,改变社会环境是第一步的。 注:图片等常识性知识如路西法 介绍来自百度、网络。
个人分类: 不说白不说|10076 次阅读|93 个评论
推测:李开复没有做过助理教授(补充)
热度 93 饶毅 2011-11-27 11:20
方舟子打假的影响较大、面较广。 我即不可能全部知道,也参与较少。 十几年前基因皇后事件,是早期我参与签名支持方舟子的一件。那明显是造 假,真敢把一个技术员叫成皇后,为在中国吸引资金开公司 ,挺过分的。 肖传国事件,虽然我对其中一些觉得有问题,也支持方舟子,不过,对于肖的手术是否有效、是否是其主张的部分起效,我认为只能医生们做研究确定,外界、包括记者调查,都不是下定论的途径。 所以,一般来说,我的意见不如方舟子的尖锐。 这次可能例外。方舟子质疑李开复是否 1988 到 1990 年做过助理教授、英文的助理教授翻译成中文副教授是否合适、是否梅隆大学最年轻的助理教授。 我推测,有很大的可能性,李开复没有做过助理教授。 我推测的原因是李开复本人的辩解。他不久前请自己当年的研究生导师,发电子邮件,说明情况。 李开复请导师发信证明,可能露陷了。 美国的大学,不仅导师无权确定助理教授,一般来说,系主任也无权发助理教授的聘书。系主任可以谈条件,可以确定基本内容。但是,绝大多数正规大学,助理教授、副教授和正教授的聘书,即使是一封一页纸的信,也是以院长、或校长名义发出的。也就是说,任命助理教授,肯定有正式的信。一般人,也不会丢掉这种信。很多学校,即使获得终身教职,也是每年还由院长或者校长发一封正规的信,其中包括当年的工资额度。 导师的电子邮件不能证明,而可能作为反证。导师可以做的,一般来说,是在课题组内部聘用,有时为了鼓励某人,可以聘 “ 研究助理教授 ” ,但也需要系主任同意。这种 “ 研究助理教授 ” ,我在美国的时候就曾给我实验室的年资高的博士后。但是,这种职位不是学校正规所谓 tenure track 的助理教授,标准低很多,工资不是学校给的,一般是课题组或实验室给。因为对学校无重要性,校长、副校长不可能佩服地说谁是最年轻的研究助理教授,如果说了,人家如果不是认为讽刺挖苦、也会认为是虚伪。 李开复在公开受到质疑的时候,竟然不说自己有过学校正规聘用的信,比如说有过,但是掉了,现在只好请导师说明,也是一种说法。可是,他丝毫不提聘书一事,直接请导师说明。 这种做法,最容易的解释是,李开复从来没有被美国任何大学正式聘用为正规的助理教授,从而对这一套不知情。所以,受到质疑的时候,用一个谎言去掩盖另外一个谎言,暴露出更多问题。 其实,这种错误比较幼稚。一般人都会猜想,助理教授肯定不是导师来确定的,至少应该是系主任。李开复犯这么幼稚的错误,确实比较奇怪。除非他、或者他后面的公关人员,认为中国还像他十几年前来中国时,缺乏了解美国一些基本情况、大学的基本情况,或者了解的程度和他们一样、或更低。 我得说明,我听说有钱的人、特别是在 IT 方面的人,可以一年几百万地雇中国的年轻人到各个网站为他们造势、攻击对方。如果有人被雇来反击这件事情,请这样的年轻人,虽然是用人的钱来干这种事情,要讲良心和事实。 我也希望李开复不要用手段、不用公关公司,而其实很简单:李开复要么就不要证明自己做过助理教授和副教授,如果要证明,就拿出院长、校长、或系主任的正规聘请的信件。既然被聘用了几年,至少有一封信。都丢掉的可能性比较小,当然不是没有。   (北美大学助理教授等正规教职的最后几步过程一般是这样的:1)系主任或者院长给应聘者offer letter,包括职务、工资、启动经费等等;2)应聘者如果接受,需要正式回信acceptance letter;3)校长或者院长给应聘者正式的聘书appointment letter。很多学校比较保护自己,在上任后才发此聘书appointment letter(当然也有比这好的学校)。   一般学校,每年都给助理教授以上的发此appointment letter。做过教授的在获得此appointment letter后,意识到学校和助理教授等正规教职人员的关系,法律上关键在此信。所以,一般会印象较深。   据李开复星期三展示,他的院长1990年7月1日给他助理教授的offer letter,7月9日院长回他信说接到他的请假要求并准假,并不能说他只任职8天,因为虽然7月1日打印offer letter,但上面用笔划去了7月1日的日期,另外手写了5月16日(英文所谓backdating)。   另外,因为任职时间很短,学校可能不一定有时间来得及给他appointment letter。    但是,我接受CMU校长2011年11月29日信说明:李开复1990年7月任CMU助理教授,1990年9月开始请假到苹果公司工作,1991年完全辞去CMU的职位。应该可以说,李开复正式在任至少有2个月。     我的推测起源于李开复不请院长校长、而请他的博士生导师写email证明其职位,以为蹊跷。我因此推测他没做过助理教授,没意识到他不是做了1988到1990两年的助理教授,而时间很短,而且当时忙于考虑离开CMU,他可能因此不熟悉做助理教授聘用的有关文件。   我的推测是错的。就此道歉。)
个人分类: 社会|83940 次阅读|182 个评论
海外教授如何实施年薪制
热度 15 changliu8888 2011-11-21 23:09
教授年薪制最近被讨论。这里面的年薪制度,和现行的制度有几点不同: 现行制度下,教授拿低工资,用论文数,经费数,学生数挣“津贴”公分。这里谁都明白,很多教授的基本工资是很低的,教授的很多福利都靠津贴实现。这个制度好的一面,是让很多教授成了大款,这实际上造成一种社会现象。这个制度不好的一面,就是造成人心惶惶,不能安心作深入的工作,跟着领导指挥棒转。学生对老师的很多意见,也是源于这种指挥棒的效应。 新的年薪制,将把工资和津贴和为一体。这就象海外的工资制度一样。在海外,教授只拿一份工资,这个工资是固定的,不论你是不是有终身教职。这个工资是不会降的,每年的“业绩”只能决定涨幅。在过去(2006经济开始转坏之前,一般涨幅在每年3%,好的更高)。现在,一般的基本涨幅是0。5%,好的1%, 坏的不涨。相对通货膨胀,也就意味大家的工资都在降低。 中国在讨论的年薪制,有如下好处:一是减少对教授的行政干预和指挥棒效应,将教授工作回归本来。二是减少教授的不安心,可以让很多人降低工资的欲望。(见我的博文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642132do=blogid=500615 )。这对中国教育是有好处的,因为教授会对教学更加关心。 北美的年薪制,包括如下具体细节: 1。 年薪是“只涨不降的”,就象事业企业一样。如果教授年薪可以降,那作用就被取消了。 2。 年薪是因人而议的。私立学校和公立学校同比大多数教授工资差别其实并不大。作了15年的工程正教授,在什么地方的工资都差不多。(公立学校比如UCLA甚至有最高封顶工资。私立学校最高工资不封顶)。但同时特殊贡献教授和一般教授工资可以差很多,私立学校差的比例可以更大,但拿特殊工资的教授不多。比如同一个系里好教授工资可以是一般教授工资的3倍,这一般是因为这个“好”教授可以威胁学校走人。在北美学校是不会主动给你涨工资的。你经费很多,系主任最多祝贺你一下,心中暗喜。你说我的了院士,系主任最多祝贺你一下,不会说明天给你提薪。只有今天你说我要走了,工资才会上去。你说要走的次数越多(当然必须是真的,不能虚晃),你的工资就越高。所以“教授走人”是唯一的涨薪“硬筹码”。这是大家公认的不争事实。能“走人”,说明你水平高。别的学校挖你,或者是需要你,或者是看重你的钱脉,或者是看重你的名气,总是是好事。但是必须当心。如果你的系里巴不得你放弃终身教职走人,也不会提薪的。你就“被走人”了。很多教授滥用筹码,威胁走人,最后不仅工资没涨,在系里也没有升迁的机会。 3。 年薪是保密的。任何人都不可能传,当然教授之间心里有数,但具体细节没有人知道。一个系,一个教研组,大家的工资都很不同。一般是公平的,没有人抱怨太多。(公立学校的工资是对外公开的,任何有兴趣的人可以到指定地方去查。但这个信息也是比较隐蔽的。私立学校的工资就没法查了。) 4。涨幅是用来激励,不是用来惩罚。靠涨幅是无法致富的。 教授年薪制应该是好事,关键是如何实施。年薪太低,降低工作热情,降低社会上教授的地位。年薪到底有多高?凭我的估计,起码应该是现在系里教授的平均工资加正常津贴。之后可以对做的好的予以逢年涨薪,但不能把涨薪变成变相的“考察”,不能把大家工资公开,变成攀比。另外不能给大家每人每年很大的固定涨幅,那就变相惩罚涨幅小的人。美国的具体实施,就是大家不仅薪水固定,而且涨幅也是固定的,基本随通涨浮动。除了你有特殊的“硬筹码”,否则没有“狂涨”。 总之,教授年薪制应该是通向中国式“准终身教职”的一个重要关口,对提高科研质量和待遇,社会地位有好处。没有年薪制,就没有tenure。年薪制和终身教职,都是要让行政干预和变相“惩罚”的机制消失。中国年薪制的制定必须考虑很多方面,包括年薪数量,是否议价年薪,谁管提薪,提薪标准,保密程序。需要慎之又慎,否则只会越搞越乱。 链接文章 老校长称灰色收入拉开教授距离
个人分类: 教育研究|9163 次阅读|25 个评论
Tenure-Track、Research-Track、及Educator-Track
热度 5 yzhang111 2011-11-1 01:45
一个门类齐全的综合性大学如果用Tenure-Track作为教授准入的唯一制度似嫌不够。 据本博主观察,美国偏重研究的学院(比如医学院)有很多 Research-Track(研究系列)的助、副、及正教授就是为了迎合增强整体科研能力的需要。比较挣钱的临床相关的各系干脆就没几个 Tenure-Track或Tenured的教授,要么是Clinical -Track,要么就是Research -Track,人家过得也很滋润。 教学任务很重的学院或系也有一些Educator -Track(教学系列)的教授作为 Tenure-Track的重要补充。大量的本科生教育需要专职教书的教授来支撑,有了Educator -Track的机制,这方面的需求就会得到满足。 Tenure-Track教授的任务二者兼顾,哪个地方需要就得能马上顶上去,是教授准入的一个重要机制。要求科研、教学、和服务都要过硬应该不算过份。 个人感觉,根据不同需要选拔聘任不同系列的教授才是保证一个综合性大学科研教学双丰收的重要保证。 另:本文非政策建议,希望大家不要上纲上线。
10448 次阅读|17 个评论
Tenure Track 不是灵丹妙药
热度 6 伍加 2011-10-31 18:57
【科学技术(9)】 Tenure Track 不是灵丹妙药 伍加,2011年10月31日,周一 近来科学网组织专题讨论“Tenure Track 在中国”,探讨在中国实行终身教授制度的可行性,这种积极探索的精神值得肯定。据报道,部分国内高校已经引进这种终身教职的制度并开始试行;有人认为这项制度有利于提高教育质量和科研水平,有人认为这项制度可以提高教授们的社会地位,还有人认为这项制度能使中国高教与国际接轨,择优汰劣,甚至能防止学术腐败和行政弊端。需要指出的是,教授终身制不是灵丹妙药,绝不会包医百病,在中国立即实行教授终身制并不能完全解决中国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 我提出这个观点绝不是要完全否定在中国试行 Tenure Track 制度,而是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认真研究终身教职的利和弊,结合中国的国情,探讨提高中国教育和科技水平的可行方法。简单浏览了一下科学网上的讨论,我认为陈西庆先生提出的几个问题抓住了要害,是讨论“Tenure Track 在中国”必须首先回答的问题。所以,下面我就根据陈先生的几个问题,特别是前四个问题,简单谈谈我的看法和体会。 1. 国外建立 tenure track 制度的动力是什么?目的是什么? “Tenure”在英文里就是“终身教职”的意思,“Tenure track”直译就是“通向终身教职的轨道”。如果一所大学在招聘广告里说某个教职是 “Tenure track position”,这就是说应聘者可以期望将来成为终身教授。当然这并不是说拿到这个位置之后立即就能成为终身教授,而是要经过几年时间的试用期,经审查合格之后才能获得终身位置,一般试用期的长度是 6 - 8 年。在招聘广告里还经常有“Full-time position” 或 “Part-time position”,拿到这样教职的老师都不能成为终身教授。 作为一项制度,“Tenure system” 在美国有大约一百年的历史。设立这项制度的最初动机有两个:第一,保障学术自由;第二,降低学校成本。关于学术自由有三个涵义: 教授们在自己的科研领域有充分的自由,比如决定研究课题、选用研究方法、发表研究结果等等。 教授们在自己的教室里可以自由讨论与本课程有关的问题。学校一般不能干涉,如果基于宗教或其它原因,学校对课堂讨论与某些学术研究有限制,这些限制条件应该有书面表述并在雇用新教师时明确说明。 教授们拥有公民所拥有的一切权利,他们既是公民,也是自己本行业协会的成员。教授们作为公民的权利受宪法保护,学校不应对教授们的言论和观点有特殊的审查制度,但是教授们的言论和观点受本行业协会的章程和规则约束。 当教授们有了“终身教职”以后,校方不能随意解雇教师,这样教授们就有了基本生活保障,不需要再对五斗米折腰,就可以放心大胆地从事自己喜欢的教学和科研,对于有争议的问题也敢于发表看法,这当然有助于活跃学术气氛。 关于第二个动机,需要做些解释:为什么“Tenure system” 能够降低学校成本?一般来说,无终身制的学校教师工资要比有终身制学校工资高出 20% - 30% 左右。当然,这个数字只是一般而言,并不是每所大学都会有这样大的差别。无终身制的学校一般都是私立学校、宗教学校和以教学为主的学校,这些学校的教学任务都很重,每个教授每学期要教 3-4 门课程。比方说你刚拿到会计学(accounting )博士想到学校里当教授,在有“Tenure system” 的学校你能拿到年薪 $140,000 ,每学期教两门课,每年搞科研发表 5-6 篇文章,在经济形势好的时期,每年工资增长 3% 左右,六、七年后拿到终身教职。可是如果到没有“Tenure system” 的学校,你能拿到年薪 $175,000,每学期教 3-4 门课,还得到处申请科研经费,发表科研论文。终身教职被学校当成一种福利,作为低工资的一种弥补。 如上所述,终身教职制度的最初目的就是要鼓励学术自由,让教授位置更吸引人,同时降低教授的基本工资。当然终身教职并不等于“铁饭碗”。如果某位教授严重触犯法律,当然他就会被开除;即使有人发表政治不正确的观点也有丢掉终身教职的危险,最有名的例子是 Colorado 大学的 Ward Churchill,他因为说“911 的受害者死得活该”而被学校开除。另外,当学校重组时,当整个学院、科系被砍掉时,即使已经获得终身教职的老师也得卷铺盖走人。 2. 国外 tenure track 建立制度后遇到了什么问题,如何处理的? 终身教职制度的第一个问题是那些已经获得终身教职的教授们容易滋长混日子的现象,科研的热情和效率都有所下降。当处在 Tenure track 上的时候,工作非常努力;一旦获得了 Tenure,就船到码头车到站,学术水平停滞不前。更有许多人拿到终身教职以后,多年的媳妇熬成婆,在系里到处吹毛求疵,对新老师吆五喝六,俨然就是个学霸。除了不搞科研以外,有些人连教书也不认真了,一份讲稿几年不变,完全就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一般而言,当青年教师到达一个新工作岗位之后,除了全力搞好自己的份内工作之外,还要尽快了解这个新学校的文化传统,尽快了解本系同事之间的相互关系,尤其是那些已经拿到终身教职的老教授们,他们是裁判,你是运动员;他们是公公婆婆,你是小媳妇,必须小心应对。尽管他们的科研水平很一般,尽管他们发表的论文没有你多,作为新老师,你必须处理好与老教授的关系,因为他们将决定你的 Tenure 最终会不会拿到。这样的现象必然会造成事实上的不公平,也不利于调动年轻人的积极性。 要解决这个问题,大部分学校采用“终身后评审”(Post-tenure review)制度,要求获得终身教职的教授每五年提交一份报告,总结自己在过去五年间的成就,由学术委员会和同行进行评审。但是这个过程大部分流于形式,最后得出的评审意见基本上没有太大的约束力,而且终身后评审的标准往往低于获得终身教职的标准。 终身教职制度的第二个问题是使学校的管理难度增加,有些获得终身教职的老教授们不思进取,得过且过,学校也拿他们没办法。个别教授拉帮结派,对抗领导,把终身教职作为护身符,有恃无恐。学校也知道请神容易送神难,于是就尽量避免雇用 Tenure track 的教师,大量雇用合同教师,临时性全职教师或者半职教师。在某种意义上说,这种解决方法虽然省了钱,但是影响了教学质量。特别是那些半职老师,除了上课时间来校,他们基本上没有其它在校办公时间,学生有问题也找不到他们。这些临时雇用的老师对科研、教改、科系建设等等的贡献尤其薄弱。学校采用的第二种解决方法是在雇用新的 Tenure track 教师时格外小心,只有确信雇来的人能够在获得终身教职之后仍然保持科研教学水平才会最后聘用。这就使得招聘过程极其繁杂,既费时又费力还费钱:首先进行数次筛选,之后确定若干候选人进行电话约谈,逐个检查应聘者的背景,联系推荐人并进行书面、电话通信以便了解应聘者的科研、教学、语言、品德等等情况,综合考虑后才会决定邀请几个应聘者来到学校做现场演讲,当面回答招聘委员会的问题等等。这个过程往往需要四个月左右的时间,花费不少金钱。新教师到任后的前六年中,每年都要经过考核,在第三年之后还要进行一次 Pre-tenure review。所有这些繁杂的措施都是为了保证招到的人确实是本校需要的人才,由此看出学校对于雇用 Tenure track 的教师非常谨慎。 3. 如果我们认为国外(如美国)tenure track 制度是一种成功的制度,那么,这种制度为什么能成功?它的土壤是什么,即它是根植在什么社会制度之上的?与我国的土壤有什么不同?如果移植过来,需要什么改革和代价? 终身教职制度总体上说是成功的,但是由于多种原因,这个制度在逐渐出现衰退的趋势。据估计,美国有 35% 的大学教师获得 Tenure track 的位置,其中有 25% 的大学教师已经拥有终身教职,另外的 10% 正在 Track 上,即正处于当“小媳妇”的阶段。其他 65% 的大学教师是全职或半职教师,他们都不是终身教授,也不能成为终身教授。 从发展趋势上看,大学中获得终身教职的人数比例在下降:1975 年占 57%; 2007 年占 31%;2009 年占 30%,如下图所示。 应该说,终身教职制度只是大学管理的一种方法,它与社会制度无关。中国当然可以引进这种教师管理方法,至于说在移植过程中需要什么改革和代价,恐怕见仁见智。另外,要完整地回答这些问题,必须对当前中国教育领域存在的问题有清楚的了解,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胸中有数。 4. 与前几十年中国的改革开放相比,当今我国改革开放已经到了深水区。高校改革能期望简单地引进一项具体的制度就能成功吗? 我个人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否定的,这是基于我对中国教育当前紧迫问题的认识而得出的结论。就我个人对中国高等教育现状的认识,我认为目前的主要问题一是教师与教改问题,二是学生就业问题。先说第一个问题:教师与教改问题。中国大学的师资结构需要进一步优化,科研创新能力需要进一步加强,教育观念需要进一步更新,教学水平需要进一步提高。中国教育部有专门研究机构,我就不在这里罗嗦了,否则得罪人太多。但是我要说,单纯引进一个终身教职制度解决不了上述四个“进一步”的问题。 第二是学生就业问题,这既与第一个问题有关,也与整个社会大环境有关。学生的创业能力薄弱,适应社会的能力不强,创新型、实用型、复合型人才紧缺。因此,我们应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积极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做为首要任务。教育质量体现在毕业生的素质上,体现在毕业生走向社会以后所能发挥的影响的程度。要建立以教育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奖励机制,努力提高师生的自尊自信、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这显然是个综合治理问题,单靠引进一个终身教职制度是不行的。 5. 如果简单地引进 tenure track 制度,从政治、经济、社会、道德与传统、从国家和高校体制层面来分析,高校会出现什么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什么样的改革和社会进步? 换汤不换药,简单引进的终身教授制度将会变成新的大锅饭。大学教育有其本身的规律,靠搞大跃进、急功近利、搞花架子的政绩工程都是违背教育规律的行为。 我们不妨参考一下教学质量评估制度。国外有许多质量认证方法,有些是与行业有关的质量认证,比如说工程技术方面的 ABET(Accreditation Board for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还有地区性的质量认证组织,比如 SACS(Southern Association of Colleges and Schools)、NCCU (Northwest Commission o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NEASC( New England Association of Schools and Colleges)等等。前几年中国也掀起了质量评估的热潮,从评个人到评科系、评院校,从评学术到评道德、评绿化,各项评比指标越来越细,没完没了。这些经验教训应该认真总结,在考虑引进终身教职制度之前未雨绸缪,认真权衡和谋划,千万不能盲目跟潮,特别是高层领导要避免搞“一刀切”。 伍加,2011年10月31日,周一 http://blog.creaders.net/invictus/
个人分类: 科学技术|10997 次阅读|10 个评论
关于大学的聘用体系
热度 14 等离子体科学 2011-10-30 16:26
看了金老师写的《 日本国立研究型大学的教师制度 》,想补充几句。 金老师说的“日本的助教授并不等同于美国的 Associate Professor ,和中国的副教授接近。”后一半是对的,前一半中“美国的 Associate Professor ”似应为“美国的 Assistant Professor ”。因为“美国的 Associate Professor ”实际上就是“和中国的副教授接近”,我们一般直接翻译成“副教授”,而把“ Assistant Professor ”翻译成:“助理教授”,相当于日中两国的“讲师”。 另外,日本的制度,有一个最大的问题金老师没有提及,就是教授的位置数是固定的(除非学校打算发展新的学科,设立新的位置),一个研究室的教授不退休(或者在工作岗位上去世),下面的助教授们是无法升迁到教授位置的。经常是一个资深的老教授下面一群能力很强的助教授等着“继承”。但是由谁来“继承”这个教授职位,往往是要退休的教授说了算。 不管最后谁来做新的教授,那些原来平起平坐的“师兄弟”们的地位就变得非常尴尬——由原来的平等关系一下办成“老板”和“打工”的关系。所以或者“出走”,到没有什么名气的学校去做教授,或者“苟全”,继续在以前的同事、现在的“掌门师兄”(甚至是“掌门师弟”)手下做事,而且可以确定再无出头之日——到退休都只能是助教授了。笔者熟悉的一位 K 大的助教授,就面临这样的选择——尽管他已经在国际上小有名气,但他的老师、现在的教授明显地喜欢他的师弟,很可能“传位”给后者。所以他的其他师兄弟都已经纷纷另谋高就。只是因为对老师的“忠诚”,他迟迟没有下决心离去。熟悉他的日本朋友见到笔者,提到他都会猜测一下他几时会离开 K 大。 美国式的“ Tenure Track ”的好处是:只要你进入这个“ career track ”,就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按部就班升到教授的位置,不必等别人“倒地方”。 这两种方式体现了英美与日本传统文化的不同。 在西方国家,教师与律师、建筑师、医生一样,是一种典型的“自由职业者”——被看成是某种“私人开业”的职业。在英美国家,所谓“家庭医生”( Family Doctor )现在也多数仍然是在私人诊所、或者是几个同行的联合诊所( Clinic Associates )开业行医的。 前面说的“联合诊所”,就有些像所谓 Law Firm (“律师楼”,或者翻译成“律师事务所”)、或者 Architecture Firm (建筑事务所)。 Law Firm (或者 Architecture Firm )一般是几个律师(或者建筑师)合办的,称为 Partners (合伙人)。他们雇用的年轻律师(或者建筑师),被称为 Associates 。这些 Law Firms (或者 Architecture Firms )就非常像大学里的“ Faculty ” —— Partners 类似 Professors ,而 Associates 的地位有些像 Associate Professors 和 Assistant Professors 。这些 Firm 里的 Associates 如果做得好,也有可能成为一个 Partner (终身的,只要这个 Firm 存在)——但需要所有的 Partners 都同意!这与美国高校 Tenure 制非常像。不同的只是一般的公立学校里, associate professors 就可以是 tenured ;但而那些 old fashion 的常青藤校,却还是要到了教授才有 Tenure 。 日本的方式则明显带有日本传统的“长男继承制”的色彩——一个家庭的财产只能由长子继承,其他的儿子都要出去自行“创业”。 中国因为其文化传统,似乎更容易接受日本的方式。但是旧中国的高等教育没有来得及充分发展起来,而革命后的国家也没有来得及建立自己的“文化传统”。所以中国大学里的聘任制度一直是处于一种不确定的状态。目前基本上是“多轨并行”、相互参考、各行其是。 所谓“多轨并行”,主要是指工资与岗位津贴这两个主要“轨道”,加上各种特殊津贴、补贴——几乎每个学校都有十几种、甚至几十种。至于“相互参考”,就是你有啥新招,我就学啥——不可“互换”而已。典型的如教授评级,很多学校只有院士才是一级,有特别荣誉或者特殊贡献的才二级。但是不少“三本”、甚至刚从中专升上来的地方或者民办高校,也有自己的“一级教授”、“二级教授”,收入、待遇比照名校的“同级”教授(一般还会高一些)。最后就是,即使同一所学校,也有完全不同的聘任制度。大家各行其道。 笔者倒觉得这种“百花齐放”式的现实,也还适合中国的情况。毕竟中国这么大的国家,地区、学校之间出现不平衡是很正常的。政治制度还可以“一国多制”(比如香港的“一国两制”就和向台湾提出的“两制”大不相同)呢,更何况学校的聘用制度?关键的问题其实不是要一个什么样的制度(各校应该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来定),而是一个长期稳定的制度——让年轻人能够看到自己的 career 发展的 pattern ,而不是总是面临着各种不确定性。总讲年轻人要“安心”工作,总得有个“地方”(制度)让人家“安”。不能老换“地方”,换来换去的,人家怎么“安”? 英语里,一个学校里教师的集合,叫做 Faculty 。我们通常翻译成“教授会”,但严格的中文翻译应该是“教师会”,因为中学的教师的集体名词也称为“ Faculty ”。
个人分类: 假语村言|14120 次阅读|40 个评论
Tenure-Track有助于提高教授社会地位
热度 14 yzhang111 2011-10-30 01:00
鉴于目前教授数量庞大、昵称“叫兽”不太入耳的问题,特提请实施Tenure-Track制度。 如采用西方 Tenure-Track的高标准(有没有可能争取到科研经费、在领域内有没有暂露头角、为人处事的能力是不是足够),教授准入难度会大大提高,从而实质性地降低教授数量。 Tenure-Track需要一笔不菲的启动资金,这也会让学校招聘教授时有所顾忌,从而有助于减少教授招聘。 评估Tenure时的高标准 (科研要有外来经费支持、教学要让学生称道、服务要让学校更好)更会帮助淘汰混日子的人,所以有助于提高教授整体素质。 慢慢地教授会从新变成令人尊敬的职业,老教授们没意见吧?
7908 次阅读|26 个评论
Tenure-Track到底应该怎么翻译才好?
热度 5 yzhang111 2011-10-29 21:29
最近科学网同仁讨论Tenure-Track比较热烈,而且给出了不少令人忍俊不禁的翻译:甜妞踹客、铁牛踹客、天牛踹客、特牛踹客等等。这些音译很有点儿意思,感觉也表达出对将来Tenure-Track制度的担心:把大家都踹一边,自己去独爽多好 。这么翻译也总不是个办法,发这个贴的目的是抛砖引玉。我们中国人这么聪明,应该有个更好的翻译吧? 如果直译Tenure-Track的话似可译为“终身制”或“终身轨”,甚至“终身道”(有点儿日本味儿)。可是这样翻译貌似有拔高之嫌 。其实拔高一下估计也没事,还可以吸引喜欢自豪感比较强的(比如我吧 )英才加入? 如果译为“可获得终身教职的”或 “可授予终身教职的” 又有点儿长。Tenure-Track还有个名字叫做Tenure-Earning,似可译为“可赢得终身教职的”,还是有点儿长。这可怎么办泥?
25037 次阅读|13 个评论
不实行Tenure制度的一流大学
热度 18 Synthon 2011-10-11 09:17
大家提起美国高校的制度一般都知道是所谓的tenure制度,就是一个新人招进来,是tenure-track assistant professor,做5-6年,有个tenure evaluation,如果合格,就可以升任associate professor,也拿到tenure,也就是所谓的终身职。(严格来讲升职(promotion)和拿到终身职(tenure)是两个独立的过程,但是大多数学校都一起做,叫做PT。)如果不合格,就必须走人。 但是也有些学校并不是tenure制度的,而是有另外的制度。这其中就有著名的HYJ制度。即Harvard-Yale-Johns Hopkins System。在这种制度下,学校教师分为senior faculty和junior faculty。senior faculty就是professor,正教授,有终身职,junior faculty没有终身职,但是junior faculty的叫法,各个地方有所不同。像哈佛大多数系,也都是分为assistant professor和associate professor两档,但是也有些系,比如数学系,还有其他的职位。像耶鲁是分为Gibss assistant professor、assistant professor和associate professor三档。 这个系统跟其他系统最大的不同,就是senior faculty和junior faculty是分开的。从人事上讲,分别有各自的名额(大多数学校只对教师总数有名额限制),招聘的时候也分开招聘。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junior faculty是不可能直接晋升senior faculty的。比如我们系有个senior faculty的名额,学校就会打广告招人,本校的junior faculty如果认为自己合格,也可以申请,但是如果没有senior faculty的名额,那么junior faculty做的再优秀,也不可以升职。而在大多数学校的tenure 制度里,是只有faculty总数的名额限制,对于助理教授、副教授、教授没有分别的名额限制。助理教授升为副教授,副教授升为教授,只要自己的教学科研足够出色,是肯定可以升职,没有名额限制的,这是HYJ system和tenure system最大的不同。 两个system另外一个不同点,就是在tenure system里,tenure-track的职位是非升即走的,即tenure track的助理教授,在一定的年限里面如果无法晋升副教授,那么就自动被学校解职。但是在HYJ system里面,junior faculty是合同制,只要学校愿意续合同,是可以做一辈子的。 当然HYJ system也在变。比如有人抱怨,说这样junior faculty不能升职,不利于在市场上招收优秀的新星。于是耶鲁就做出了一些改变,规定junior faculty可以晋升senior faculty,但是有一个附加条件,一个senior faculty名额,相当于两个junior faculty名额。也就是说,系里要提升一位junior faculty到senior,就必须同时解雇另外一名junior faculty才能符合要求。 注:本文是说明文。 参考阅读: 一般美国大学的职工和职责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361do=blogid=278688
个人分类: 科教评论|31163 次阅读|39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5 21:0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