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科学网 标签 大海 相关日志

tag 标签: 大海

相关日志

教授弄潮教师节
热度 2 yangyongtian 2011-9-12 21:11
巨浪翻滚童心热, 教授弄潮教师节。 浪起浪落琼岛侧, 融入大海似飞蝶。 如鱼得水随风舞, 蛙自仰蝶不间歇。 中秋佳节月不见, 空留波涛汹涌夜。
个人分类: 友谊|2219 次阅读|2 个评论
有风,从海上来
flyingghost 2011-8-26 19:02
有风,从海上来 带来鱼的细语,虾的呢喃 有风,从海上来 在我耳边轻唤, 是时候回家了,我的孩子 有风,从海上来 用雨丝洗涤我的疲惫 涤荡我世俗的灵魂 让我可以回到那个纯洁的山村 白发的爷娘 羞涩的姑娘 静止的时间和上升的炊烟 这里,让人心安 就如那条潺潺的小河 波澜不兴,流向大海 有风,从海上来。
2647 次阅读|0 个评论
(八)夏威夷的海阔天空
热度 16 xiaoxiongshen 2011-8-19 14:57
(八)夏威夷的海阔天空
看大海!大海是一种胸怀,更是一种人生的境界。 在院士,博导,教授,势利,名利,金钱, 这些利欲熏心的世界中,超脱世俗,豁达客观地看待一切的生活,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 1.先俯览夏威夷檀香山的海景 2. 心中有了灯塔,人生才不会迷失方向 3.人生也总不免会遇暗礁和风浪。 4. 5. 6.请千万不要模仿这样 7. 其后果不堪设想 8.面对人生要像面对大海一样 9.扬起生命的风帆 10.“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诫子书 》。
2802 次阅读|39 个评论
[转载]致大海
热度 1 nanyq 2011-8-8 23:23
[转载]致大海
致大海 普希金 再见吧,自由奔放的大海!   这是你最后一次在我的眼前,   翻滚着蔚蓝色的波浪,   和闪耀着娇美的容光。   好像是朋友忧郁的怨诉,   好像是他在临别时的呼唤,   我最后一次在倾听   你悲哀的喧响,你召唤的喧响。   你是我心灵的愿望之所在呀!   我时常沿着你的岸旁,   一个人静悄悄地,茫然地徘徊,   还因为那个隐秘的愿望而苦恼心伤!   我多么热爱你的回音,   热爱你阴沉的声调,你的深渊的音响,   还有那黄昏时分的寂静,   和那反复无常的激情!   渔夫们的温顺的风帆,   靠了你的任性的保护,   在波涛之间勇敢地飞航;   但当你汹涌起来而无法控制时,   大群的船只就会覆亡。   我曾想永远地离开   你这寂寞和静止不动的海岸,   怀着狂欢之情祝贺你,   并任我的诗歌顺着你的波涛奔向远方,   但是我却未能如愿以偿!   你等待着,你召唤着……而我却被束缚住;   我的心灵的挣扎完全归于枉然:   我被一种强烈的热情所魅惑,   使我留在你的岸旁……   有什么好怜惜呢?现在哪儿   才是我要奔向的无忧无虑的路径?   在你的荒漠之中,有一样东西   它曾使我的心灵为之震惊。   那是一处峭岩,一座光荣的坟墓……   在那儿,沉浸在寒冷的睡梦中的,    是一些威严的回忆;    拿破仑 就在那儿消亡。   在那儿,他长 眠在苦难之中。   而紧跟他之后,正像风暴的喧响一样,   另一个天才,又飞离我们而去,   他是我们思想上的另一个君主。   为自由之神所悲泣着的歌者消失了,   他把自己的桂冠留在世上。   阴恶的天气喧腾起来吧,激荡起来吧:   哦,大海呀,是他曾经将你歌唱。   你的形象反映在他的身上,   他是用你的精神塑造成长:   正像你一样,他威严、深远而深沉,   他像你一样,什么都不能使他屈服投降。   世界空虚了,大海呀,   你现在要把我带到什么地方?   人们的命运到处都是一样:   凡是有着幸福的地方,那儿早就有人在守卫:   或许是开明的贤者,或许是暴虐的君王。   哦,再见吧,大海!   我永远不会忘记你庄严的容光,   我将长久地,长久地   倾听你在黄昏时分的轰响。   我整个心灵充满了你,   我要把你的峭岩,你的海湾,   你的闪光,你的阴影,还有絮语的波浪,   带进森林,带到那静寂的荒漠之乡。
1967 次阅读|1 个评论
在蔚蓝的大海里畅游
热度 18 zhangyuxiu 2011-7-2 20:53
在蔚蓝的大海里畅游
今天从清晨起整个白天海口几乎都是艳阳高照,阳光明晃晃地挂在蓝蓝的天空上,光线白得刺眼,最高温度摄氏 34 度,闷热闷热的,稍微一动就浑身冒汗。所以白天只能躲在空调房中看书上网。下午三点多开始天空飘来了一些云,遮住了热情似火的太阳,不幸的是很快就飘走了,太阳依旧在天空明晃晃地照着。下午四点半时云终于厚厚地、密实地把太阳挡在了身后,远处隐约传来隆隆的雷声。游泳的大好时机到了。我们赶紧换好泳衣、泳裤,披上浴巾往海边走,到海边时,看到蔚蓝的海上乌云翻滚,海浪一波波地哗哗拍打着沙滩,伴随着浪涛声,不一会儿雨就哗啦啦地下起来。 进到海里,先生丢下严厉的一句:涨潮了,别往深水去啊!然后就游向海的深处了。我走到齐脖深的海里,开始了蛙泳。 蛙泳是 一种模 仿 青蛙 游泳动作的游泳姿势, 是一种最古老的泳式。据资料记载,早在 2000 ~ 4000 年前的中国、罗马、古埃及就有类似这种泳式的游泳。 蛙泳时,游泳者可以方便观察前方是否有障碍物,避免撞上障碍物。 18 世纪中期,在欧洲,蛙泳被称为 “ 青蛙泳 ” 。由于蛙泳速度比较慢,在 20 世纪初期的 自由泳 比赛中(不规定姿势的自由游泳),蛙泳不如其它姿势快,使得蛙泳技术受到排挤。随后 国际泳联 规定了泳姿,蛙泳技术才得以发展。 我本是一个旱鸭子,小的时候我们姐弟几个都很想游泳,可是父亲怕出危险,坚决不允许我们游泳,我们偷着买来一件游泳衣他就给剪烂扔掉一件,所以我们只能眼巴巴地看着别的孩子到长春南湖游泳。夏天时,无奈之下,我们就和小伙伴一人端来一盆水在院子里比赛谁在水里憋气憋得时间长。在伙伴中,我往往是憋气憋得时间最长的人。 1990 年到海南后,天热时就去海口西海岸游泳。先生出身于军人家庭,父亲不禁止他游泳,他从小就在部队住地的河沟里跟战士们学会了游泳,蛙泳、自由泳、仰泳都会,并游得都很好。他指点了我蛙泳的一些基本动作,怎样划水,怎样蹬腿,怎么换气,并告诉我要多观察青蛙游泳的动作,想像着自己在水里是一只青蛙,不要怕水,很快就能学会了。开始我带着游泳圈游,用赵本山的话讲就是咋干游不走呢? 后来,我毅然丢掉游泳圈,沧了些海水后,下水三次我就自如地沿着海岸线游走了。蛙泳的最大好处是想埋头到水里游就那样游,不想那样游的话就可以把头露在水面上,一边游一边欣赏风景。蛙泳游熟练后我又学会了在水面上浮着,很快无师自通地学会了仰泳。仰泳时望着蓝天白云,微风从脸上轻轻拂过,特别享受。这么快我就学会了游泳,还很自如,可能得益于我憋气方面的童子功,还得益于我从小就喜欢运动,动作协调性相对较好,再有就是我的大胆和勇于实践,还有就是我的不服输精神。 今天海水很清亮,我还是把头露在海面上沿着海岸线优哉游哉地游,边游边东张西望。听着雨水噼哩啪啦地打在海浪上,望着雨雾迷蒙的海面,不时有一群群雪白的飞鱼从眼前闪过,调皮的小鱼不时亲切地啄一下我的皮肤,痒痒的。不远处,一帮人正在兴奋地起网,捕到了一群雪白的飞鱼,其中还夹杂几只小螃蟹;一些年轻人在水里打水仗,激起阵阵雪白的浪花;帆船训练队的队员正在波涛起伏的海上扬帆前进,红色、蓝色、白色的帆船把蓝色的海衬托得十分美丽。游着游着,感觉自己仿佛成了一条鱼,海浪一波波涌来,那么清凉、惬意。 不知不觉,一千米很快游完了。雨停了,天边出现了美丽的晚霞,一群孩子欢笑着扑向大海。 运动,结束了。
4787 次阅读|48 个评论
三火熊熊葬愚氓---致张三火
热度 2 yangyongtian 2011-6-14 19:51
无欲则刚勿神伤, 大海岂能靠斗量? 巨人抖擞越万仞, 侏儒焉能论短长? 德艺双馨祛民疾, 碑树民心不虚狂。 天生你材有大用, 三火熊熊葬愚氓。
个人分类: 友谊|2091 次阅读|2 个评论
失败的我,难以立足城市了
热度 12 caojian123 2011-5-21 17:41
本想通过镀金换个稍具挑战性的单位,可毕业后发现,具有挑战性的竟然是金钱和关系。 至于家庭,到现在还是大海中航行的船只,在高房价的压迫下,永远找不到停泊的港湾。 农村年迈的父母,背驼的越来越严重,头发越来越发白,操的心也越来越多。到现在还没有像其他同龄人有个像样的家,即使这个家有多小、有多累、有多脏。讽刺啊,考上大学的比没有考上大学的更让父母纠结。 做城里人,也许只是我小时的梦想。漂泊10年后,发现其竟是一个传说。 牢骚易伤人,不幸更易碎肠。但愿我只是这大千世界中,唯一一个不幸的人。 走个回头路,也许柳暗花明;杀个回马枪,也许掉下马背。不管怎样,掉落在老家的土地上,也是一种回归,一种幸福,因为厚重的土地,总会接纳这些曾经年少轻狂然后摔倒鼻青脸肿的游子。
3429 次阅读|25 个评论
海上日落——霞光四溅
热度 2 neilchau 2011-5-3 08:17
海上日落——霞光四溅
记得小时候学过一篇文章叫《海上日出》,“海上日出”我是没看过,“海上日落”倒是亲眼目睹过。一个词形容“ Amazing ”, 有下面的照片为证: 我们常说,蓝天碧海.天是蓝色?海是碧色?不!这里天是金色,海是蓝上镀金. 背对金海,春暖花会开吗? 长天共秋水一色?不!陆海天金一色. 谁家的小女孩?在寻找神马? 脚踏金海 笑得那么灿烂,脸上贴金了? 落日入海(1)-霞光满天 落日入海(2)-霞光满天 落日入海(3)-霞光满天 落日半入海 落日全入海? 捕捉到了神马?
个人分类: 分享生活|12183 次阅读|5 个评论
[转载]大海航行靠舵手
热度 1 xupeiyang 2011-4-26 18:32
毛泽东号航母 7月1日 可以启航
个人分类: 文化艺术|1149 次阅读|1 个评论
大海才是海龟的家
热度 6 sheep021 2011-2-21 14:27
海龟上岸,一是休闲(扯淡),一是下蛋。 但岸有此岸、彼岸 此岸休闲(扯淡),彼岸下蛋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231 次阅读|6 个评论
冰冻的小溪
热度 3 BaoHaifei 2011-2-18 12:08
冰冻的小溪 鲍海飞 2011-2-18 冰冻的小溪, 请不要融化的太早。 那大山, 才是你的怀抱, 那大山, 才是你的骄傲。 你美丽的线条, 隽刻在那山腰, 你不需要登高, 你就可以远眺。 那天空的白云, 不时飘过轻瞄; 那无边的林海, 不时为你欢笑。 你是大山晶莹的珠宝, 你是大山灿烂的微笑。 当你知道, 大山的庄严和厚道, 当你知道, 大海的威严和咆哮, 那时, 你再轻轻欢快地, 悄悄溜掉, 融入大海的怀抱。 融入大海的波涛。
个人分类: 流水诗|3257 次阅读|6 个评论
科学网之精神
热度 4 BaoHaifei 2011-1-27 12:35
科学网之精神 鲍海飞 2011-1-27 这里应该是个家园,一个温暖的家园,一个心灵归属的精神家园。 这里应该是信息沟通和交流之地,这里更应该是心灵交融和碰撞之所。 没有硝烟的地方未必就没有战场,没有战场的时候未必就忘记了悲伤。 寒冷的地方未必没有温暖,温暖的地方却也可能透露出寒意。 少年的懵懂让人不知所措,青年的意气风发却让人精神昂扬; 陈年的老酒固然醇香,嫩绿的枝丫却更能透露出芬芳的气息。 一根挺拔的脊梁才能够顽强屹立,一根结实的脊梁才能够耐得住冲撞,一个久经风霜的躯体才能够耐得住寒霜。 愿它是清清的溪水,从高山上奔腾而下,一路欢快轻歌,向着江河湖海奔去。 愿这潭溪水清澈,不时传来叮叮咚咚悦耳的声音。 愿它有小鸟的欢叫,给那寂静的严冬带来春天的消息。 愿它是肥沃的土地,上面青草绿树、万物生机祥和。 愿它有大海的胸怀,大海的波涛,海纳百川。 愿它有高山的凝重和尊严,愿它有长江的持久和澎湃。 愿它能够如青松翠柏常青。 愿它有独立之性格,芬芳之品味。 不唯尊,不唯上。是条条小溪成就了浩瀚的大海,是棵棵小草成就了宽广的草原,是块块泥土和石头堆起了高山。是阵阵丝雨成就了‘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是片片飞雪成就了‘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不唯卑,不唯荣。是日月星辰洒下了光辉,是点滴之水汇成了江河湖海,是嫩绿的小草让大山披上了新装,是一颗颗永无停息的心在一起跳动,在一起沟通。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就让它如那奔马,在无尽的大草原上奔驰,驶过茂密的丛林,跨过叠嶂的山岗,把那原野上清爽的气息带到这片土地。 就让它如那骆驼,即便是那无尽的沙漠,即便是那无穷个日日夜夜,即便是无数个飞沙走石的洗礼,就在这片土地上,缓缓地一路走来。 让那驼铃响彻沙漠,响彻原野,回荡在山谷。
个人分类: 随想|3766 次阅读|7 个评论
向往大海!
lixuekuan 2010-12-20 21:27
每天在海边也许对大海就没有了感觉,就像我们山西人面对高山一样。但对于生活在大山里的我面对大海还是有很深的感情的,要不一到海口就要去海边溜达? 所以我对大海是向往的,尤其是这么美的大海!
个人分类: 美图欣赏|3488 次阅读|8 个评论
向往大海?
lixuekuan 2010-12-19 20:54
海口的西海岸,有很多人在玩帆板和帆船。等他们上岸后,看到他们的服装和帆上的文字才知道这些玩帆板和帆船的孩子是国家集训队的。 现在的海口很冷,海水也不暖和。他们每天在冰冷的海水里训练,一次次地被大浪打翻在大海里,一次次地在大风中艰难地把帆板扶起来,继续乘风破浪地前进。 如果每天这样艰苦地训练,你还向往大海吗? 干什么都不容易呀!
个人分类: 美图欣赏|4092 次阅读|7 个评论
童年的回忆
lixuekuan 2010-12-19 08:27
昨天中午到达海口,下午去海边走了走。 风很大,海边人很少,有两个小女孩在沙滩玩耍。 这两个小女孩拿了几个没有穿衣服的芭比娃娃,一会把芭比娃娃埋在沙子里,一会把芭比娃娃放在海水里洗澡,大浪打来,两个孩子拿上芭比娃娃迅速跑开,欢乐声被波浪声掩盖,时隐时现。 我家里也有几个芭比娃娃和很多身衣服,那是女儿小时候最喜欢的的玩具,每天给芭比娃娃换不同的衣服,除买的衣服外,自己还学着做给芭比娃娃做衣服。 这两个孩子的欢乐的身影似乎看到了女儿小时候的情景。 在家里的书桌上还站着那个漂亮的芭比娃娃。
个人分类: 美图欣赏|4539 次阅读|15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 16:4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