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科学网 标签 大海 相关日志

tag 标签: 大海

相关日志

我的永久单车
热度 1 lakeebird 2012-9-8 21:19
最近买了辆单车,乳白色的,永久的老牌子,买的时候走遍了厦门才找到一家卖这种老牌子的地方,在这个瞬息万变的年代要怀旧一把可真不容易!要知道小时候永久、凤凰和飞鸽的车子可是满大街的跑,这些伴随长大的老牌子就这样深深扎根在心里,以至于如今再去想自行车品牌时,脑海里依然蹦出的还是它们,看来是我太守旧了些。 每天傍晚我都会去环岛路上骑车溜达,吹吹海风,累了就安静的坐在长椅上看碧蓝的大海,听海浪的起伏声。大自然似乎有一种超能力,能带给人许多的惬意和快乐。落潮时海滩上露出许多突兀的大大小小的石头,从没想过原来表面平静辽阔的大海内心也有那么多沉重的负担。海之所以能成海,或许就在于他宽广的心胸,在于他的容纳和包涵。 我的永久单车虽然不时尚,也很守旧,但是它却能每天把我从嘈杂的闹市区载到安静的海边,也因此从烦恼的心载到宁静快乐的心田。快乐是简单的,快乐是自然的,无论怎样的处境,只要我们的心境转了,快乐就会不请自到。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4077 次阅读|2 个评论
七夕到了,快来爱吧!
热度 26 zhangyuxiu 2012-8-22 20:54
七夕到了,快来爱吧!
 让蓝天、大海、石头作证,让海浪为爱歌唱。 1 2 3 4 5 6 7 8 9
4413 次阅读|76 个评论
随笔之154:《清静》“静心方辨前程路”
uvard 2012-8-19 23:19
清静 滴水能映世界美, 芽绿可报春归来; 静心方辨前程路, 闭目更赏雾中花。 --鲍毅
个人分类: 随笔小记|2966 次阅读|0 个评论
《不惑一梦》第五十章
lao2004 2012-8-12 20:52
风浪大了,踏浪戏鱼正当时。 中午时分,聚拢一起坐在海边亭阁,边吃午餐边欣赏龙潜潜等人用竹筏取乐情景。海边的竹筏样式很多,大小差异巨大,宽窄长短皆有,更多是几段竹筒连在一起,可以拆分的活动筏。一看便可知道,水上本领越好,使用的竹筏更短更窄。功夫最好的阿哥阿姊们,夸张点说,就能一苇渡江了。真的如此!在古岛,有人穿上一种名称为“气屐”,能够增大浮力的长靴,确实可以踏浪而行,太潇洒了。 阳光曜曜,波光炼银,玩筏者的一举一动看得十分清楚。蓝天、白云、浪花、风骚的人儿。戴着斗笠、背着篾篓、长棹短楫,俨然一幅打鱼样。个个身手矫健,男女老少潇洒自如,尽显英雄本色。只见他们或三两一排,或独立特行,或站或蹲,浪涛涌来,筏欢人舞,如履毡毯。 海浪在琉璃船中或者在樊楼上,并不觉得很大很猛。但对于体态薄瘦的竹筏影响显然巨大。一些无人操控的竹筏,随着波浪翻滚,恰如一片片枯叶飘浮不定。唐克西姆、科本克里是龙潜潜的伙伴,年纪较大,技术棒极了。一筏一辑,迎风破浪,竹筏时而高高抛起,人随浪走,起起落落,更有各种各样的鱼儿偶被挑起,或是落入自身篾篓,或是摔入身边阿弟阿妹们的篾篓中。身手奇妙,抛接精准,都是一身好本事。更多人借着风浪,让竹筏随意翻卷,双桨翻飞如翼,海燕般随浪起落,场面精彩迭现。 玩到兴致,竹筏拆卸得愈加短小,那个本领高强的阿哥身手不凡,借着波浪,雄鹰展翅般踏浪而行,速度奇快,瞬息绕出好远。只见空中一条条鱼儿翻飞,众人争先恐后应接不暇,可欢了。 大陆洲来的黛也冉、贝多弗、卓尔兄弟张大嘴巴吸着海风,忘了塞东西。草草吃饱了就东跑西颠观望去了。阿尔伯特也被眼前精彩杰作所陶醉。他不由深思:“水,这宝贝,还有氢、氮和碳甚至最初的有机物都来自地球之外,彗星把它们带到了地球上。如果地球真的是避难的方舟,它最重要的东西,最应宝贝的东西,就是水。科学的发展,最重要的事仍然是葆有洁净的水源,无论如何不能让它们逸走,这最重要。”他时刻都在构思着方舟的事。 几人坐了一下午,大家聊了生活、科技、文化等等。对于文明社会仍然热衷于竹筏这种古老的打渔方法,大家讨论得出比较一致的结论:居于忧患意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在漫长的历史中,当遇到不测风云时,人类仍然需要依靠本能赖于生存,原始的作业方式不能忘,需要一代一代传承下去,它们是一种文化,也是一种预防灾难的笨办法,有备无患;人类对目前的身体形态仍然比较满意,要有头有脑,也要四肢发达,这样才完美;开展一些原始方式的活动,能够锻炼头脑训练反应能力,凝聚团结协作能量,更能够减缓四肢退化速度,别当真的进化成了青蛙王子或者海星憨憨。女士们是不想变成青蛙,她们一致笑哈哈同意男士们变成青蛙王子。 蓝妮妮入迷般看着海上逐浪的勇士们,一个个身手矫健,灵敏如猴,快捷如鹰,恬静如鹤,甚至可以想象如果有小海豚在旁边,他们当能踏鱼而行,这是多么动人的画面,也许有之。 蓝妮妮说出她的想法,詹践例船长真的给出了确定的答案,不仅有,而且经常这样,人们把这种行为称为“吻鱼”,是种很受鱼儿欢迎的游戏,动作要轻柔,打招呼般,要让鱼儿也觉得很好玩,与它们捉迷藏。 瞧那打扮,在雨天,更多人会头戴斗笠、身穿蓑衣,一幅原生态的打扮,这也是一种文化,更是一种有选择的保留。它似乎在提示人们别想着整天在温室中点头颔首、厾指翘脚;别任凭高科技主宰人类的身体,任凭高科技拉开了人与自然的距离;要与自然多呆一会,才不会岑寂。 思而有感:科技的发展,带给人类如果是弱不禁风的体魄,它当如财富的积累带给人类行为的失轨一样,得不偿失。人类无时不刻都应有亲近自然之心,去淋淋雨、晒晒太阳、吹吹风。让摔打滚爬成为一种自觉的行动。穿带自然些的服饰,可以更容易拉近与自然的距离,融入自然,与鱼儿、鸟儿打成一片。在科技十分发达,科学深入人心之时,无需旗帜招展,也不必锣鼓劲擂,更不需金牌银牌,人人都当自觉加强锻炼,提高修养,增强本领,这是一种自律、自强行为,自胜者强。 詹梅丽计划着明天去月亮湾,蓝妮妮则去邀龙潜潜和大陆洲来的四个小孩一起同行。晚饭后,大家开始夜色垂钓。一人一根长长的鱼杆,鱼饵是各色发光体,在夜晚中变得很亮,就固定在樊楼舷道等着小管来吞食。 海的浪涌声掠过樊楼,哗哗如溪泉潨喁。星星点点的亮光,萤火虫般流逝于人头攒动中,静中淌韵。夜色中的垂钓,钓的可是一种心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第一章
个人分类: 小说习作|2990 次阅读|0 个评论
《不惑一梦》第四十八章
lao2004 2012-7-22 08:43
晚上,琉璃船停靠海上樊楼,宿住安排樊楼里。樊楼建在宽阔海面上,有着各式各样楼房,可以长期住家,也可旅居借宿。食住都因简单倍觉方便。很多人喜欢长期住在海上樊楼,呼吸带点咸味的空气,睡在波涛中。 到了樊楼,天已晚,没有特别活动,相互吆喝几声,各自散去整理歇会。樊楼附近木船上,龙潜潜、黛也冉、贝多弗、卓尔兄弟仍在垂钓。长钓杆上挂盏亮灯,星星点点的亮光从海面幽深中透出丝丝暖意。 阿尔伯特一天坐在船舱里,倒也不累。坐在船上,由着詹梅丽安排,他边欣赏无限风光时,边思考着问题;当思考纠结时,又学着鱼儿、鸟儿,还有无处不在的轻盈浪花,享受时空悠闲里的乐趣。从所住小屋,借着微弱的光点,能看清樊楼最高当有五层,顶上的红色圆帽篷上银光闪烁,在很远的地方也会看到。仔细一听,有浪涌声在耳边飘过,比风声更小,一点不会影响睡眠,睡个安稳觉绝对没有问题。 阿尔伯特蛮有兴趣欣赏着人类的高科技成果。在浩瀚的海面上建些宿舍,不失是一种好主意,枕着波涛入睡,浪漫中有着文明和进步。科技发展使人类可以在海上衣食无忧地生活,有浪漫,可也有些不得不如此的意味。人类如能在这样的环境里,安居乐业生活它千千万万年,一代代在其中耕耘、生活,始终有水、有适宜气候、有浓浓亲情友情,始终有万物相伴,鱼跃鸟翔波涛像顽皮孩童般撒娇翻滚,这般的光景,要求可不高,可依然无法不为之杞忧。这天在变,夏天变长,冬天不断缩短,地球美好生存环境全靠傻瓜系统撑着,久了,必有麻烦。真的建成一方乐土的方舟,谈何容易。 不久,詹梅丽招呼着一同前往小木船观赏夜色垂钓。到了小木船,只见大人孩童全都一人一根长长鱼杆垂钓,鱼饵是一种发光体,在夜晚中会变得很亮。鱼杆设计花足心思,杆尾固定钩在船舷凹槽,每人照看一根。静静等待四色钓线被拖动,那是小管来吞食发光体。慢慢提起钓杆,小管就傻傻地跟了起来,轻轻放在旁边的水桶。一晚下来,每个人都有收获。 龙潜潜看到詹梅丽带着客人走来,招呼几个伙伴放下鱼杆,迎了上去。一阵子“阿、阿、阿”问好后,介绍卓尔兄弟,哥哥卓尔凝风、弟弟卓尔颂风。哥俩卷发方脸身材一样高矮,又穿着一模一样。阿尔伯特靠近些端详一会,难以分辨。问玛丽亚,她也苦着脸摇摇头,虽从小看大,太像了,她总是把两人一道称呼为小卓尔。詹梅丽很好奇,前后左右,观察评足够了,真的太像了,没把握能真的区别开来。唯一蓝妮妮听了声音,就能区别开了。她问龙潜潜如何,龙潜潜说不出所以然,不过,他也能分辨出来。卓尔兄弟性格温和,凭着他们品头论足,一会儿又玩在一起了。夜深时,因嫌小管们太小了,把它们全放了。 海上日出特别早,白洁精致的圆盘,照射到的天空红彤彤,天边的云儿如同星星点点山火,有燎原之势,近处的船儿、海水仍在梦中,安寝酣睡。 詹梅丽陪同阿尔伯特信步而走,看海的人不多,对于美丽的日出皆习以为常。这其实代表一种欣赏层次,在他们的心中,当是红花和绿叶同等重要,或许,绿叶更受怜爱。文明程度越高,感动就会更加深沉,对天地奇观见怪不怪,欣赏却不嗜好,喜欢但不占有,万物有其生长轨迹,平常自然才是世界最美风景,大美不惊,大美朴实。 一会儿,玛丽亚和蓝妮妮也来了。在一处樊楼看另一处樊楼,楼房简洁,偶尔也有些特别如磨菇状、流线状,如同昨天黄昏所见的云的形状。一幢幢樊楼连在一起,建在一块厚厚胶合板上,有好多层,每层都有缝隙, 沟沟塍塍的,海水可以自由从中漫过,它们的浮力显然很大的,才能撑起如此重量级楼房。 阿尔伯特看得很仔细,对比旁边一些浮标作为参照物,他敏锐觉察了樊楼并不是固定不动,而是随着波浪微微移动。樊楼建造的海域比较平缓,在海上移动小段距离不会影响居住,像座漂移城堡。其实,地球也在动,万物都在动,静止只是一种感觉罢了。 四人泛泛而谈,都觉得大海如此之大,在其中建屋造房,确实难能可贵,这不能说是奢侈,而是一种进步,科技进步让人不经意间有了感动。阿尔伯特心里总是牵挂着方舟设计。他说,再大的方舟,恐怕大部分容积都要用于装水,能用于生活的空间很小。 走在樊楼群中,弯弯曲曲羊肠小道串起一系列樊楼群。天空高悬,阳光借着海面反射来的光线经海风送来,柔和了许多,带着海的潮湿和盐咸,皮肤不大功夫就变厚了。真想好好冲洗一趟,却不能如此随性。淡水是海上生活的奢侈品,虽然不缺,可仍然要十分节约。 慢慢走,边走边聊,时间一长,这像走在自家小院落。阿尔伯特依然喜欢穿方格子衣服,头发有了海风梳理整齐多了,金黄金黄的,与波光一起晃动。蓝妮妮,在大海里,很快就融入其中,喜欢哼哧、喜欢兜聊,有说不完话语。 樊楼并非清一色楼房,而是小桥流水人家。品种众多的藤蔓植物成为最别致风景,船板花坛里几株爬山虎和常春藤使劲向着浮白色的木质墙角延伸,有着娇翠的绿;狭窄的廊棚上,丝瓜、蛇瓜、葫芦瓜绿叶婆娑、黄花点点,架上绿荫缠绕、棚下枝蔓果垂。 在廊棚拐弯处,建有一些小楼阁,供给休息观光。海上居住久了的人们,慢慢会有一种习惯,爱上一个人、或者几个人,静静的,坐成一尊尊雕像。有的在悟道,动静相宜最适于修心养性;有的在思考,通过奔腾不息的浪涛捕捉灵感探索规律;有的纯粹悠闲度日,滔滔人海一身藏,逍遥自在。 詹梅丽说,他们绝对不是古岛土著居民,是从大陆洲和敕州慕名而来,并长期在海上居住了。阿尔伯特听了,呵呵笑了,他就是这样的人。如是一个人,他绝对比那一尊尊雕像更木呆。詹梅丽听到阿尔伯特呵呵声,窃窃告诉玛丽亚和蓝妮妮,她们还是小心为妙,别让阿尔伯特一个人单独行动为荷。 上一章 下一章 第一章
个人分类: 小说习作|2542 次阅读|0 个评论
美不美,家乡水
等离子体科学 2012-7-21 07:52
到大连开会。 早晨起来,打开阳台上的门,新鲜凉爽的海风吹来——一改北京连日闷热的感觉。 眺望远处的海,水天一色,像母亲的怀抱一样——走遍天涯海角,总在你的身旁。。。 漱一下口,水也是甜甜的——来自碧流河的水。 周末快乐!
个人分类: 天南地北|3335 次阅读|0 个评论
太姥山之游(2):大海
热度 1 mdzhao 2012-7-15 17:12
太姥山之游(2):大海
浙江的海大多是黄色的,记得第一次到舟山,看到大海时失望之至,没有什么蓝色的大海,只有海天连接处泛出一点蓝天的倒影,仿佛有点蓝。有一段时间我相当怀疑大海真的会是蓝色的,以为是文人们把天空倒映的蓝描绘成大海的样子,直到看到大连、青岛的海,始信确有蓝色的大海。福建的海,仍没有北方那些海清澈,当然更不能和玉秀老师秀过多次的海口的海相比,近看海水还是又浑又黄,不过远看却是蓝色,妙的是细看能分辨出黄蓝的条纹,可说是彩色的,比浙江的海已经好的多了。我们去的海滩叫牛郎岗,不知道有什么典故,沙滩还算平坦,只是短了点。据说边上已经修建了核电厂,明年就将发电,届时这个海滩就可能关闭了。 1. 远眺大海 2. 近观 3. 冲凉 4 5 6. 沙滩 7 8
个人分类: 照片分享|3254 次阅读|2 个评论
《不惑一梦》第四十三章
lao2004 2012-7-3 22:01
阿尔伯特为古琴着迷了。再次聆听古琴琴音,他的心平静了许多,如释重负。出出入入,每次经过古琴时,他都满脸喜悦心情,带着粲然笑靥,绕着小屋转上几圈,接着仰望天空对着大海汹涌波涛沉思。 古琴,在海底历经沧海桑田仍然完好。它是一台纯金制作的钢琴,白鎏作键、黄鏐填隙、钨金里外包裹,全为贵重之物,整个外形精致美观,毫丝无损。翻开琴盖,里面琴键铂金琢成,洁白完美,一样毫丝无损。琴侧“鬼丽”金字,当为“瑰丽”二字。琴架上,锈色蚕巢古朴沧桑。放置琴上,珠联璧合。 古琴的制作方法和材料选择,吸引着阿尔伯特的神经。他自言自语:“真是个好东西。好东西藏在哪里都难以被埋没,像是先古奢侈的救赎。用黄金、钨金与铂金做为制造钢琴材料,就为了好听。其中,还有数学家的贡献,三种金属无缝对接用上了麦比乌斯圈 Mbius strip 几何学。拓扑学更是娴熟无比,到了得心应手境界。难为他们了,如此闲情逸致,把奢侈娱乐送到了登峰造极。” 如此几天,阿尔伯特都是这样自言自语,陶醉在他自己的天地里。古琴和蚕巢不断带给他灵感。而无边无际大海和蓝天,海里的波涛和天空的浮云,则给了他充分想象的空间。他零乱的头发,在海风的吹拂下,一根根欢畅狂长。每理清一缕思绪、每获得一丝灵感,头发成了他的第一位分享者,它们尽情享受探索奥秘的快乐。 古琴纯之又纯的琴音,总是在他思绪万千时,为他指引前进的方向。他的思绪随着蓝妮妮那“绕呀绕、飞呀飞、追呀追”中,以光的疾速牢牢逮住灵感的碎片,并把它们录制成段凑成多维空间。 阿尔伯特 昕来暮归,他 成了蛟龙号潜艇一道美丽风景。人们非常敬重这样的科学家。他们很自觉,早餐一如既往齐聚就餐。不过,人人准时了很多,不像以前那样随心所欲和拖拖拉拉。早餐后,各自散了,把古琴周围很大空间都让给了阿尔伯特,尽可能让他少受干扰,好好研究。晚餐却是一如从前,排上长桌,边吃边聊直至深夜。阿尔伯特很享受这样的生活和作息,特别是这样其乐融融的人间天伦之乐。 一段时间来,阿尔伯特已经想通了一些问题。制作诺亚方舟的材料,他心里基本上有底了。它是一种合金,如能用上如古琴那样的材料,黄金、钨金和铂金,那是最好。通过巧妙精致的工艺制作,完全可以免受磁力线干扰。 阿尔伯特和蓝妮妮来了,詹梅丽本想带他们好好游一游。阿尔伯特被古琴迷住了。詹梅丽和玛丽亚只能带着蓝妮妮一人游玩了。很多天,她们都选择古岛最常见,也是最美丽的琉璃船游玩。 蓝妮妮非常享受那种坐在通体透明的壁垒内,悠哉悠哉看着海浪翻滚,看着各种形态怪异、色彩绚丽的鱼群、虾蟹在船边驰骋而过,或者探头探脑。 为了吸引这些可爱的海里生物,三人特意穿着美丽鲜艳服饰。古岛特有的服饰, 头戴鲜艳花巾,深蓝色的裤子配上翠绿色短衫,洁白的肚皮和肚脐时隐时现,宽宽的裤带镶上几排晶莹的珍珠,很是漂亮风流。 三人穿上这样的服饰,并增加一些大红大紫。如此一来,她们的琉璃船到了哪里,都有很多爱看漂亮衣服的鱼群,在可爱海豚的带领下,一路相随护送。它们成了护花使者。三人都说,有这些可爱的鱼群相伴,在海里游玩身心才更舒畅。 三人无话不说。虽然外表看起来轻松愉快,一幅太平盛世逍遥自在样子。可她们内心深处,却是很担忧阿尔伯特。她们的心都在阿尔伯特身上,关心他的研究,忧心他的研究结果,也担心他的身体。这样的研究考验着头脑神经元电能的极限。她们很担忧,可帮不上忙。看着船外悠闲的鱼群,她们的担忧和焦虑会不知不觉中得到一些慰藉。她们希望阿尔伯特也能如此,蛟龙号宽敞的空间,浩瀚的大海和蓝天白云能为阿尔伯特帮些忙。詹梅丽为此,经常会默默祈祷。 借助于傻瓜系统,詹梅丽、玛丽亚、蓝妮妮都能初略了解阿尔伯特的研究进展。她们获知阿尔伯特真的已经有了一个建造诺亚方舟的初步构思,找到建设的材料。 三人兴奋极了。蓝妮妮笑着对二人说:“梅姊、丽姊,你们这次立了大功了,古琴这宝贝真神。”二人赶紧回道:“妮妮,别损我们了,这都是龙潜潜的功劳。还有,你的功劳大大,你把阿尔伯特科学家押出来了。这可是大功。”蓝妮妮不赞同:“不是不是,是琴音把阿尔伯特科学家引出洞口的。”敕州总部建在地下,蓝妮妮习惯称总部出口为洞口了。 闹了一番,回归正题。玛丽亚用很重的语气,装模作样训斥道:“先别争功了,现在的研究,只是万里长征一小步,难的还在后头。”詹梅丽又有了担忧:“玛丽亚,您可以帮帮忙吗?或许,咱们可以请更多科学家一起思考,为阿尔伯特科学家帮点什么?” 玛丽亚装模作样想了一会儿,叹道:“咱们都省点力气,小心帮倒忙,咱们每个人都保持乐观的心情,我想这是对阿尔伯特科学家最大的帮助。”詹梅丽假装生气,笑骂道:“好你个玛丽亚,借机又来损我,欠揍。” 蓝妮妮好玩:“对对对,欠揍欠揍。”接着又更正,一本正经道:“别打打闹闹了,我可告诉你俩,同类相残是对伟大科学家的最大蔑视。真的不能让他担心,这很重要。” 三人话题离不开诺亚方舟,设身处地想了又想,确实很难。三种金属组成一种复合材料,想方设法把电磁波阻隔,这等于把现代文明隔绝。这不等同于科学版的买椟还珠吗?自动成了聋子瞎子,安全从何谈起? 上一章 下一章 第一章
个人分类: 小说习作|2860 次阅读|0 个评论
《不惑一梦》第四十二章
lao2004 2012-6-30 22:12
古岛,什么事都搞得轰轰烈烈。阿尔伯特和蓝妮妮甫上船,立即迎来一阵雷鸣掌声。每个人高举双手摇摆示意,大声吆喝问好。近者,一个个向前热情握手。这样的阵势,要盖过大海的波涛怒吼,彰显人类团结力量。 阿尔伯特和蓝妮妮都不是拘泥之人,也一样热情吆喝,船上炸开了锅。詹梅丽和玛丽亚带着龙潜潜拜见阿尔伯特和蓝妮妮。龙潜潜一头红发吸引众人的目光。船上有了霎时的安静。 龙潜潜向阿尔伯特一躬:“阿爷好。”阿尔伯特按古岛习俗回礼:“阿潜好。” 龙潜潜又向蓝妮妮一掬:“阿妮姊好。”蓝妮妮一乐,也一掬:“阿潜弟好。” 蓝妮妮嗓音清脆。所有人都被这“姊弟”迷住了。蓝妮妮一头波浪金发和大海般湛蓝肤色,与龙潜潜一头火焰红发和白皙肤色,在蛟龙号海阔天空帷幕里,仿若天地间走来一对天使。詹梅丽本想纠正,让龙潜潜称呼蓝妮妮“蓝阿姨。”只能作罢了。 一阵子热闹后,蛟龙号排上长桌宴请两位贵客。长桌连成一片占满甲板,食物丰盛。人们就在大海波涛里尽情享用。蓝妮妮很是享受这样热闹的氛围。阿尔伯特一头蓬松头发在海风梳理下,整齐了很多。 蓝妮妮与龙潜潜投缘,两人坐在一起,边吃边欣赏小屋里的古琴和古琴架上的蚕巢。龙潜潜绘声绘色讲述了寻宝过程和古琴奇妙之处。一个“阿妮姊”,一个“阿潜弟”,畅谈甚欢。詹梅丽和玛丽亚陪着阿尔伯特,闲谈之中几乎也被“姊弟”吸引,不时对着她俩露出温馨笑容。 龙潜潜讲完传奇经历,见到蓝妮妮盯着古琴双眼放电,不由一乐,突然提高嗓门喊道:“阿妮姊,您来一曲如何?”这声音仿若奔雷在宴席船上炸响。 古琴放在潜艇号上好多天了。所有人都把它当成宝贝,只远观轻易不会触摸。没人想着把它当成一架乐器弹奏。那琴音,传遍遐迩的琴音,仍然是深海机器人在深海里所“听”到的时断时续琴音连接录制而成。打捞出来后,人们轻举轻放,细心烘干去除水渍杂屑。此过程中,有好奇者借着保护之便,窃窃轻触几下,根本不成曲调。 来一曲,这怎能行?宴席极度寂静。德高望重的科学家们皆噤若寒蝉。最后,所有人翘望阿尔伯特一桌。由谁来决定,阿尔伯特科学家大名鼎鼎,众望所归。 詹梅丽和玛丽亚一个端庄一个雍容,她俩先探讨一番,为阿尔伯特打前站。弹一曲,从古琴检测状况,不会对它有伤害。詹梅丽又小心谨慎地征求尽可能多人的意见,答案得到百分百肯定:弹奏,来几曲,不会有影响。 剩下就是一些弯弯曲曲的问题了。寂静过后,接踵而来是一阵子喧嚣。蓝妮妮和龙潜潜明了事关重大,随口之言后,没有再吱声,继续聊着大海很多趣事,也不太在意讨论结果。 阿尔伯特让着大家尽情挥洒,一遍遍聆听着古琴发现和精彩打捞过程,竖起耳朵捕捉每样细节。他内心已有决定,并没把这当成一个问题。 场面终于冷了下来,大家自觉等待。阿尔伯特与詹梅丽、玛丽亚交换了意见,又征求几位德高望重长辈意见。他站了起来,让海风把他的头发吹得乱乱的,清了清嗓门,尽力用轻松的语气说道:“不好意思,我太想听了。如行,咱们悄悄来一曲如何?” 潜艇响起雷鸣掌声。龙潜潜兴奋极了,大喊着“阿妮姊,来一曲。”一些阿兄阿姊阿弟阿妹也跟上“阿妮姊,来一曲;阿妮姊,来一曲。” 蓝妮妮脸色发烫,眼睛湿润。这一刻,她永远爱上了大海和海上的蓝天白云,永远爱上了海里的船只和鱼儿,永远爱上了善良淳朴的海的兄弟姐妹。 她踏着轻灵的脚步,挥动蓝天一样颜色的双手,小跑奔向透明小屋。自动门迎风而开,欢迎着美丽的天使。有人帮忙准备了一块短凳,蹑手蹑脚打开琴盖,露出里面白鎏琴键。 蓝妮妮让心静了静,来几个深呼吸,端详了小会。她忘了所有经典。这一刻,她只想聆听内心的声音,把自己的喜悦与所有人分享。 琴音响起,伴着歌声: 海鸥海鸥飞呀飞,飞呀飞;心儿心儿飞呀飞,飞呀飞。 蓝色的海洋,鱼儿的家,鱼儿的家;蓝色的星球,咱们的家,咱们的家;浩浩的宇宙,星辰的家,星辰的家;红红的红太阳,照耀地球的家,住了你我它,住了你我它。 蓝色的海洋,波涛在歌唱,歌唱你自由,歌唱你奔放;洁白的浪花,鱼虾绕啊绕,船儿绕啊绕,幸福绕啊绕,绕啊绕。 海鸥海鸥飞呀飞,浪花浪花追呀追;琴音琴音飞呀飞,携起善良追呀追,挽起快乐追呀追,飞呀飞,追呀追。 琴音缭绕,伴着歌声,绕船三日不已。 上一章 下一章 第一章
个人分类: 小说习作|2682 次阅读|0 个评论
小脸与大脸
热度 1 mqr 2012-5-23 14:19
小脸与大脸 前些日子,网传,一个年轻女作家,回答李白《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下句时,竟答出是“一江春水向东流”。一时成为网上笑柄。跟贴纷纷。现已淡化下去,少有人再谈。谈也好,不谈也好,谁也抹不掉丢了脸这个基本事实。 丢了她自己的小脸,早已挽回。主持单位说,那是一时紧张造成的,也正常。某作协说,她的入会,按“两本书”“二十万字”的标准是合格的。所以,在同龄年轻人中,她仍不失为一个佼佼者。 就个人来讲,可以说是“没丢脸”,稍加涂脂,也就过去了,因为她按标准“合格”。然而对中国作家、对中国文化来说,如果说“没丢脸”“没丢大脸”是说不过去的。一个幼儿园关于中国文化考小朋友的题,中国作家竟答不出,还能说“没丢脸”!这是怎么抹粉也说不过去的。 “两本书”“ 20 万字”,就像一桶水。作家把这桶水提给百姓的时候,有的是从自己的“大海”中提来,有的是从自己的“江河”中提来,有的是从自己的“小沟小叉”中提来,更有的甚或是从什么“污沟”“七拼八拼”拼来。每个作家都应该成为大海,起码要为能成为大海而奋斗。 百姓是把作家当做甘泉的,为作家“入门”“把关”者,不能只看桶,不看水从何来。不能只保作家个人的小脸,不保“中国作家”“中国文化”的大脸。但愿“中国作家”的把关者,能从中国作家的“大脸”上多下些功夫。
个人分类: 闲文|2784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许晴入海拍感情戏遭呛水 被赞最敬业女演员(图)
yxs1213 2012-4-27 10:39
由海润电影出品,王小列执导,许晴、佟大为、李子雄、吴孟达、肖聪、王姬等主演的唯美绝爱电影《与妻书》将于5月4日在全国正式公映。整部电影由两个平行的故事组成。一个是林觉民与其妻陈意映的唯美绝爱,另一个是导演范中原与其妻夏珊的现代爱情故事。片中女主角许晴湿身入海与佟大为上演的一场水中缠绵激情戏将全片带入了情感与视觉的双重高潮。 取景厦门鼓浪屿的《 与妻书 》有很大一部分场景是在海边拍摄完成的。片中许晴饰演的陈意映为体验从海中看陆地的感觉,走入大海寻求浪漫的感觉。然而惊涛拍岸的汹涌潮水却将陈意映卷入其中,欲将其吞噬入海。佟大为饰演的林觉民为救爱妻,毅然跳入冰冷的大海。水中佟大为紧紧抱住许晴,挣扎着奋力游出水面,两人在蔚蓝大海的包围中抵死缠绵。 为拍这场戏,许晴可谓是吃足了苦头。水性不佳的许晴为了保证拍摄质量,确保每个镜头的真实性,在工作人员万般劝说用替身时,仍然坚决不用替身,亲自下海拍摄。整个拍摄过程中水性不佳的许晴在大海中翻来覆去,加之导演要求在水中必须睁开眼并且模拟说话的样子http://www.sanyayouxi.com许晴为此呛了不下几十口海水,甚至有好几次掌握不好平衡差点沉入海中,幸好有精通水性的佟大为在身边紧紧抱住,才不至于沉下海里。这组在电影中只有短短20秒的镜头,许晴和佟大为整整拍了半天之久。拍完这组镜头,许晴整个人都快累得虚脱了,但她还是拖着疲惫的身躯跑到监视器前与导演、佟大为一起看回放,商量着不足之处该如何改进等等。 虽正值酷热炎炎的7月,但拍完这场水中激情戏的许晴还是冷得浑身颤抖,不禁把浴巾披在身上来温暖身子。在一旁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许晴为拍好这场水中激情戏,来来回回在海中折腾了十几次,连午饭都没有吃,她是我合作以来见识过的最敬业的女演员。 文稿转自http://www.tongchengyou.net
187 次阅读|0 个评论
被误读的海子及其《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热度 44 fengzhigu123 2012-4-27 10:37
引言: 海子被选入中学课本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可以说是其诗歌中流传最为广泛的一首,文得曾经在豆瓣网站上开展为豆友通过电话朗诵海子诗歌的活动,很多孩子一上来就要求我朗诵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他们看见了海子这首诗歌中乐观积极的一面,然而这却是一首极端悲伤、几近绝望的诗歌。 记得曾经看过一个视频,记者问梁文道先生关于海子诗歌的看法,梁文道提出了人们对于海子的误读,尤其是在《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一首之上,房地产公司把它用做广告,课本将它理解为阳光和期望,其实深藏海子内心的却是某种绝望。 诚然,一首诗歌有千万个读者,理当有千万种解读,可以理解为欢乐,也可以理解为悲伤,因为诗歌本身就是一件极个人的事情,而理解一首诗歌,也是一种基于某些原型的生态再造,所以读者可以完全有自己的海子,也可以有他自己理解中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而我所做的,只是想尽力去靠近海子最初的状态。 一直以来,海子是文得心目当中中国现代诗歌第一人。但我却并不知道这是否也是其他人心目中的理解,前几日与一些文艺圈中的书评人和作家聊天,谈到中国现代诗,发现所有人一致推崇海子的短诗,大家拥有一种一致的印象就是再也没有一个那样纯粹,甚至疯狂的理想主义的诗歌创作者了。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作者:海子   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   喂马、劈柴,周游世界。   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   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从明天起,和每一个亲人通信。   告诉他们我的幸福。   那幸福的闪电告诉我的。   我将告诉每一个人。   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   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   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   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   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   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这首诗歌创作于1989年1月13日,两个月后海子在山海关卧轨自杀。这首诗歌在字面以种种美好而单纯的愿望展开,“做一个幸福的人”,“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亲人通信”,“温暖的名字”,“祝福”,“灿烂的前程”,“有情人终成眷属”这些词汇色彩斑斓的为读者勾勒出了一副绚烂壮丽、情感奔放的视觉胜景,这是读者对这首诗歌的第一印象,是视觉印象,仿佛海子的诗歌在说:“日,你无比光荣”。 然而,当我们细细往下阅读的时候,却发现了这些辅助性的词汇:“从明天起”,“幸福的闪电”,“我只愿”。这些词汇似乎也带着梦幻而奇异的色彩,但当我们把这些辅助性词汇和之前那些美好的描述联系在一起,却发现了词语背后的隐言。 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 今天我已不再拥有幸福,给我明天吧 喂马、劈柴,周游世界。 明天,不如让我喂马、劈柴,周游世界,啊,我的梦想 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 今天,我有我生活的理想,诗歌的理想,但却有一种痛苦——粮食和蔬菜 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如果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从明天起,和每一个亲人通信。 那么我将和所有的亲人通信 告诉他们我的幸福。 告诉他们我的幸福,可是我却没有 那幸福的闪电告诉我的。 我知道,那种幸福会像闪电一样,急促、强烈,但却只是一瞬 我将告诉每一个人。 但那股闪电很美,真的很美,我将谱写下他们的曲子 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 每一条河流和每一座山都将有一个温暖的名字,让温暖传遍每一个人 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 我会为陌生人祝福,你们将拥有我不曾有过的幸福 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 你们将永和爱人相伴 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 你们将拥有尘世的幸福,而我,而我 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如果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现实中的海子和梦想中的海子处于矛盾中,生活窘迫、爱情受挫、诗歌得不到认可,这或许才是当年海子真正的写照。如果试图去想象海子写这首诗歌的心态,这首诗歌确实有一种极度强烈的渴望,一种对于美好的渴求,所以当写这些诗句的时候诗人的心中必是极度美好而甜蜜,但写完之后,当诗人细细朗读的时候却被两种心态占据,一种是感慨于自己诗歌中的唯美,一种却是对自己悲凉心态和处境哀勉。所以当创作的激情和快感烟花般散尽,诗人的心中必是哀愁难耐,这才是当时真正的海子。 或许那时候也开始思考自己的出路,而他最终选择在某一个绚烂的季节完成自己对自己诗歌的放逐,春寒料峭的季节,谁说不属于诗人?不属于诗歌中的王者? 又:文得朗诵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下载: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海子—风之谷朗诵.mp3
个人分类: 散文天下|29583 次阅读|113 个评论
听漫谈大连城市文化有感
热度 1 wangdehua 2012-4-25 14:34
时光荏苒,白驹过隙,转眼间我来大连也已近一年,回想着当初因为一部电影《马背上的玫瑰》而简略的从荧幕上结识了大连,身居山东内陆的我远离大海,而又对大海有着不解之情。依稀记得影片中,大连的天是蓝的,海是碧的,沙滩是柔和的,空气是透明的,带着对大连这素有北方的海南岛之称的城市的憧憬,我毅然选择了报考大连的研究生,一路披荆斩棘,一路风雨彩虹,我得偿所愿而踏入大连这一方沃土。而惭愧的是,来到此地至今并未真正的去好好了解她,解读她,对她认识过于肤浅。所幸的是,《文化讲坛》给我提供了绝佳的机会。 4 月 20 日下午,大连化物所文化讲坛的第 72 讲有幸邀请到北京大学经济学博士杜辉为我们做从 “ 三缘 ” 去观大连文化产业的精彩演讲。带着对大连这个藏在薄纱之后的少女的好奇及对杜辉教授所取得卓然成就的景仰,我仔细聆听了本次讲座。 杜教授以其广博的知识,分别从城市的物质文明及精神文明来解读大连文化,他从“三缘”即业缘,史缘,地缘三个方面进行深刻的剖析。杜教授语言诙谐幽默,旁征博引,从厚重古朴的古城西安,讲到博大正统的北京,再到精细奢华的上海,而大连有着与以上城市截然不同的特色,她是以明快,务实而别具一格,彰显自己的风韵。大连人讲求穿着、时尚,这一点我们从来去匆匆的大连人的打扮中便可寻得。而后他赋予大连“三民”文化的称谓,即殖民,移民,渔民,这恰如其分的总结了大连的文化。然而,大连文化产业也存在缺憾,但从小的方面讲,书店的即时新闻流通最快,而古典书籍却驻足不动。这也为大家敲响了警钟,不可否认,能进入大化所的都是集聪颖及勤奋于一身,感知力与求知欲亦异常强烈;然而,我们大家都是理工科出身,用于解读文化的时间与精力毕竟有限。同时我们又处于网络高速发展的时代,似乎上网成了每天的必修课。 杜教授提出的“文化沙漠”现象着实令人堪忧。今天的我们将会是祖国明天的栋梁与希望,就更应该全方位提升自己的能力。应该在闲暇之余,广泛涉猎一些中外名著,提升自己的文化底蕴,以及自己的道德情操,而不是仅仅对实验、文献情有独钟。说不定两者结合会相得益彰,共同促进。同时阅读文化作品可以缓解我们平时的学习和工作的压力,心舒而意远,一举几得,何乐而不为呢! 短短一个半小时的报告很快接近了尾声,杜教授在我们脑海中勾勒出大连文化的整体概貌,我们获益匪浅,在未来的科研之路中,我们应该放些许精力于文化解读,提升自己内在价值的同时,为这号称“北方明珠”的大连的文化产业做些贡献。
3917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智慧的力量
jiaguangjia 2012-4-12 08:25
随缘不是退缩,不是随波逐流。对于无法摆脱的苦乐境缘,应该学会放下,随缘而行,避免干扰。就像河水,不留恋两岸的风光,不计较旅途的曲折,一心奔向大海。相貌、地位、财富,情爱,都是我们拥有的难得因缘。但因缘也是一条十字路,何去何从,要靠智慧来做向导。
2208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linpandr 2012-3-25 00:52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离思五首》的第四首 元稹 曾经沧海难为水, 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 半缘修道半缘君。 经历过大海的波澜壮阔,就不会再被别处的水所吸引。陶醉过巫山的云雨的梦幻,别处的风景就不称之为云雨了。虽常在花丛里穿行,我却没有心思欣赏花朵,一半是因为自己已经修道,一半是因为心里只有你……这首再延伸一些近一步的解释是说。痴迷在你爱的大海里,陶醉在你的梦幻里,我就不会再对其它女人感兴趣。爱你没有人比得上你,你是最好的。你走之后也没有人能代替你,其他女人再美我没心思去爱,因为心里只有一个你…… 作者把亡妻和对亡妻的感情比喻为至大至美的沧海和神女化成的巫山之云,相形之下,任何水或云都暗然失色,正因为他对亡妻怀有如此深厚的怀恋之情,才会对其他女子(以花从为喻)视而不见,即使看到了也非常淡漠厌倦,更不用说会有缠绵绻恋之念了,在这首诗中,诗人以物喻情,以典达意的手法,运用极其巧妙,含意丰富,是少有之佳作. 写到这个境界真的不容易。 元稹的这首绝句,不但取譬极高,抒情强烈,而且用笔极妙。前两句以极至的比喻写尽怀念悼亡之情,“沧海”、“巫云”词意豪壮,有悲歌传响、江河奔腾之势。后面两句的“懒回顾”、“半缘君”,顿使语势舒缓下来,转为曲婉深沉的抒情。全篇张弛自如、变化有秩,形成了一种跌宕起伏的旋律。就全诗情调而言,它言情而不庸俗,瑰丽而不浮艳,悲壮而不低沉,创造了唐人悼亡绝句中的绝胜境界。尤其是“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二句,历来为人们所传诵,不但是元稹诗作中的颠峰佳句,纵观唐诗宋词,咏情之作可望其项背者也少之又少。 这是唐代诗人元稹为其亡妻写的《离思》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此为诗人悼念亡妻韦丛(字蕙丛)之作。其运用“索物以托情”的比兴手法,以精警的词句,赞美了夫妻之间的恩爱,表达了对妻子的忠贞与怀念之情。诗的首二句“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是从《孟子尽心》篇“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变化而来的。   两处用比相近,但《孟子》是明喻,以“观于海”比喻“游于圣人之门”,喻意显明;而这两句则是暗喻,喻意并不明显,是意隐喻夫妻之间的感情有如沧海之水和巫山之云,其深广和美好是世间无与伦比的。“难为水”、“不是云”,情语也,这固然是元稹对妻子的偏爱之词,但象他们那样的夫妻感情,也确乎是很少有的。元稹在《遣悲怀》诗中有生动描写。元稹的这首绝句,不但取譬极高,抒情强烈,而且用笔极妙。就全诗情调而言,言情而不庸俗,瑰丽而不浮艳,悲壮而不低沉,创造了唐人悼亡绝句中的绝胜境界。 沧海水,天下水之大也;巫山云,天下云之美也。经历过沧海水、看过巫山云的人不再以其他地方的水云为美。元稹心目中的那位意中人,他自认为天下佳丽中之最佳者;除此之外的美丽女子,在他眼中看起来,也就算不上美了。也就是说在天下女子当中,我最爱“那一个”。
个人分类: 其他|2655 次阅读|0 个评论
春暖花开 面朝大海
热度 4 liuli66 2012-3-24 08:22
春暖花开 面朝大海
(1) (2) (3) (4) (5) (6)
个人分类: 杂感|20 次阅读|7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 15:1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