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自然周期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正确的理论在于能准确地预测:变冷还是变暖?
热度 1 杨学祥 2015-10-3 09:42
正确的理论在于能准确地预测:变冷还是变暖? 杨学祥,杨冬红 兰州晨报讯 (记者武永明)记者 2015 年 8 月 7 日 从兰州大学了解到,该校管晓丹团队日前发表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自然》旗下《科学报告》的一项关于全球气候变化的最新研究发现,北半球的增温停滞是由于动力冷却抵消辐射增温的结果。 近 15 年来全球平均气温没有呈现明显的增温趋势,与温室气体排放造成的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似乎存在矛盾。管晓丹团队的研究成果将温度变化分离成动力和辐射温度两部分,并分别分析了动力和辐射造成温度在近 15 年的变化特征。 研究发现,动力温度在近 15 年出现显著的降温趋势,而辐射温度持续上升,两者相互抵消,造成了近年来全球气温的增温停滞。这一现象背后的控制因素是气候系统的年代际自然变率。因此,当前的增温停滞只是暂时的,全球平均气温将随着自然变率的位相转变而重新上升。 所谓了“增温停滞过程中动力的冷却作用”和“气候系统的年代际自然变率”证实了我们在 2004 年以来提出的气候变冷机制和拉马德雷冷位相变冷时期,证实并将继续证实我们的三大预测: “增温停滞过程中动力的冷却作用”: 2000 年 keeling 提出的 1800 年潮汐调温作用, 2002 年郭增建研究员提出的深海及其边缘巨震降温作用, 2008 年我们提出的 18..6 年周期的月亮赤纬角调温作用。 气候系统的年代际自然变率: 50-70 年的拉马德雷周期。 三大预测: 一、 2000 年地球进入 55 年周期的变冷时期与变暖停滞 15 年对应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fgcfmt/blog-2277-648105.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291728.html 二、 2014-2016 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地球进入变暖峰值与 2014 年最热新纪录对应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11459.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10209.html 三、 2023-2025 年月亮赤纬角最大值时期地球进入变冷峰值将在十年后证实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79229.html 正确的理论在于能准确地预测,我们的前两个预测已经被证实,第三个预测将在十年后得到证实。 1997-1998 年和 2015-2016 年有许多相似之处, 1995-1997 年和 2014-2016 年都是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 1997-1998 年和 2015-2016 年都是强厄尔尼诺年。区别在于, 1997-1998 年处于 1977-1999 年拉马德雷暖位相时期,厄尔尼诺得到增强; 2015-2016 年处于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厄尔尼诺受到抑制。 和 1998 年后全球变暖停滞一样, 2016 年后气候变冷将逐渐形成, 2023-2025 年进入变冷峰值。 参考文献 杨学祥,杨冬红,安刚,沈柏竹。连续 18 年“暖冬”终结的原因。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05 , 35 (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论文集): 137-140 杨学祥,杨冬红。“太平洋十年涛动”冷位相时期的全球飓风等灾害。海洋预报。 2006 , 23 ( 3 ): 30-35 杨学祥。全球变暖还是变冷。科技潮, 2006 ,( 9 ): 20-22 http://cn.qikan.com/gbqikan/view_article.asp?id=kjch20060907yuedu=1 杨冬红,杨学祥,刘财。 2004 年 12 月 26 日 印尼地震海啸与全球低温。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6 , 21 ( 3 ): 1023-1027 杨学祥 , 给 全球变暖说 泼点冷水。世界环境。 2007, ( 2 ): 60-63. 。 杨冬红,杨学祥。全球变暖减速与郭增建的“海震调温假说”。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8 , 23 (6): 1813 ~ 1818 杨冬红,杨德彬,杨学祥。地震和潮汐对气候波动变化的影响。地球物理学报。 2011 , 54 ( 4 ): 926-934. 杨冬红,杨学祥 . 全球气候变化的成因初探 . 地球物理学进展 . 2013, 28(4): 1666-1677. 杨冬红 , 杨学祥 . 北半球冰盖融化与北半球低温暴雪的相关性 . 地球物理学进展 , 2014, 29(2): 610-615. 相关报道 动力冷却抵消辐射致近 15 年北半球增温停滞 2015-08-09 01:55:37  来源 : 兰州晨报 ( 兰州 ) 本报讯 (记者武永明)记者 8 月 7 日 从兰州大学了解到,该校管晓丹团队日前发表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自然》旗下《科学报告》的一项关于全球气候变化的最新研究发现,北半球的增温停滞是由于动力冷却抵消辐射增温的结果。 增温停滞作为近年来气候变化讨论的热点话题,本身已经引起了全球不同领域的关注。有关增温停滞的研究表明,近 15 年来全球平均气温没有呈现明显的增 温趋势,与温室气体排放造成的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似乎存在矛盾。但由于温度变化是动力和热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对其气候效应的研究既要考虑动力因子的年代际变 化与全球平均气温的紧密联系,更要量化人类活动造成的辐射温度的作用,进而更合理地预估气候的长期变化趋势。 管晓丹团队的研究成果将温度变化分离成动力和辐射温度两部分,并分别分析了动力和辐射造成温度在近 15 年的变化特征。研究发现,动力温 度在近 15 年出现显著的降温趋势,而辐射温度持续上升,两者相互抵消,造成了近年来全球气温的增温停滞。这一现象背后的控制因素是气候系统的年代际自然变 率。因此,当前的增温停滞只是暂时的,全球平均气温将随着自然变率的位相转变而重新上升。该研究还通过分析增温停滞时期和显著增温时期的原始温度、动力温 度和辐射温度的差值,发现欧亚大陆中高纬度地区以及北美大西洋地区的动力温度在增温停滞时期出现显著的降温现象。这项成果揭示了增温停滞过程中动力的冷却 作用以及辐射的增温作用,并从侧面证明了人类排放温室气体造成的“气候危机”仍然存在,大气中持续增加的温室气体仍会造成辐射温度的不断上升。 作者:武永明 netease 本文来源:每日甘肃网 - 兰州晨报 http://news.163.com/15/0809/01/B0HRKLFK00014Q4P.html
个人分类: 备忘录|3237 次阅读|1 个评论
建议做一次安全大检查:预防天灾人祸周期
热度 2 杨学祥 2015-8-21 17:24
建议做一次安全大检查:预防天灾人祸周期 杨学祥 一、 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特大地震集中爆发 研究表明, 1889 年以来,全球大于等于 Ms8.5 级的地震共 24 次。在 1889-1924 年 PDO “冷位相”发生 6 ( 1900 年以来国外数据: 2 )次,在 1925-1945 年 PDO “暖位相”发生 1 ( 1 )次,在 1946-1977 年 PDO “冷位相”及其边界发生 11(7) 次,在 1978-2003 年 PDO “暖位相”发生 0 次,在 2004-20012 年 PDO “冷位相”已发生 6 次。规律表明, PDO 冷位相时期是全球强震的集中爆发时期和低温期。 2000 年进入了 PDO 冷位相时期, 2000-2030 年是全球强震爆发时期。 在 1947-1976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全球大于等于 Ms8.5 级的地震共 7 次,集中发生在 1947-1965 年,即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前 18 年。我们预测,特大地震集中在 2004-2018 年发生,目前已经发生了 6 次, 2015-2018 年将继续发生。 强震与全球气候变化关系的地球物理解释是:全球变暖导致的海平面上升,破坏了地壳的重力均衡,引起加载的海洋地壳均衡下沉,由此而引发的深海强震和海啸又将迫使深海冷水上翻到海洋表面,从而将会引发全球变冷。这就是大自然的自调节作用。 表 1 1890 年以来特大地震、流感爆发、气候变化和 PDO 冷位相对应关系 年代 8.5 级以上地震次数 全球 9 级以 上地震次数 PDO 时间位相 气候冷暖 流感爆发次数 全球 中国 1890-1924 6 ( 4 ) 宁夏 1 0 1890-1924 冷 低温期 3 次 1925-1945 1 ( 1 ) 0 0 1925-1946 暖 温暖期 0 次 1946-1977 11 ( 7 ) 西藏 1 4 1947-1976 冷 低温期 3 次 1978-1999 0 ( 0 ) 0 0 1977-1999 暖 温暖期 0 次 2000-2018 6 ( 6 ) ?? 2 2000-2030 冷 低温期 1 次 注 : 括号内为 1900 年以来国外数据,?表示预测 二、 月亮赤纬角极值时期特大地震多发 图 1 是根据公元 1896 年至公元 1980 年全球 8 级以上地震目录编绘的 。在月亮赤纬角最小时的 1905-1906 年、 1923-1925 年、 1941-1942 年、 1959-1960 年、 1977-1979 年,地球平均扁率变大,地球自转变慢;在月亮赤纬角最大时的 1896-1897 年、 1913-1914 年、 1931-1932 年、 1949-1951 年、 1968-1970 年,地球平均扁率变小,地球自转变快。 8 级以上地震高潮也有相应的约 9 年变化周期: 1897- 1906- 1914- 1923-1932-1941- 1950- 1960- 1971- 1978 年。 1890-1924 年和 1947-1976 年的拉马德雷冷位相对应 8 级以上地震频发期, 1925-1946 年的拉马德雷暖位相对应 8 级以上地震的减少时期(杨冬红等, 2008 )。 图 1 1896-1980 年 8 级以上地震分布年周期 三、70% 厄尔尼诺年是地震火山活跃年 厄尔尼诺与火山地震活动密切相关。对 1763 年以来的 19 次强厄尔尼诺事件进行的统计表明, 70% 以上的厄尔尼诺事件都发生在太平洋地震活动年,特别是 1900 年以来的 7 次强厄尔尼诺事件几乎无一例外地全都出现在太平洋地震活动年 ;70% 以上的厄尔尼诺年都为火山活跃年 。 1990 年战淑芸根据地震统计资料得出赤道东太平洋海水增暖的年份全球地震增多的结论。 1950 ~ 1979 年期间,共有 15 个暖水年,其中 12 年均发生了 8 级以上强震,几率高达 80% 。根据公元前 2000 ~公元 1979 年重大地震统计结果,在厄尔尼诺年,地中海、土耳其至帕米尔、喜马拉雅东段、东南亚、中国大陆及日本、台湾一带为地震多发区;厄尔尼诺后一年,美洲西部太平洋沿岸一带为地震多发区,与东西太平洋海面反向变化相关 。 侯章栓等对近百年全球气候变化与外强迫因子信号检测结果表明,火山活动是影响 ENSO 的最重要外强迫因子 。它不但揭示了地球流体、构造活动与气候变化的关系,而且使厄尔尼诺的海底火山说 、引潮力说 和地球扁率变化说 得到有力的支持。 东太平洋海隆有加拉帕戈斯三合点,中太平洋莱恩群岛一带有活火山分布。太平洋暖池与地幔热气排放相关 ,海底火山在秘鲁和厄瓜多尔西边海域的加拉帕戈斯三合点和热点喷出会加速厄尔尼诺现象形成 。海底火山比大陆火山要强烈得多,平均每年至少有 100km 3 的岩浆溢出海底,释放的热能为 4.5 × 10 21 J 。模拟试验表明,冷水下沉和热水上升,都是沿类似热幔柱状的连续通道上下运动,与周围热交换极少,符合刘厚赞等模拟计算结果,即地幔排出的热液会很快覆盖海洋表面 。海底探测资料表明,东北太平洋洋脊有两个地热排泄区,位于 12~ 24 o N , 110 o W 和 40 ~ 50 o N , 135 o W 。大量岩浆由洋脊轴部溢出形成海底火山活动带。 1982-1983 , 1986-1987 , 1991-1992 年 3 次厄尔尼诺事件形成前这两个地热排泄区( 1982-1983 年只有其中一个)表层海水均有持续发展的海面水温( SST )正距平区 。 证据显示从 1964 到 1987 年南方涛动五个最低值和沿东太平洋隆起从 20 o S 到 40 o S 插入式的地震活动之间相关 . 这个地区包含了地球上最广阔的山脉体系之一 , 巨大的能源在那里通过海底火山和热液活动释放出来 . 两个截然不同的现象 —— 厄尔尼诺和地震群 —— 不顾它们无规律的循环速率和周期 , 看上去几乎是同时发生的 . 同样 , Daniel A. Walker(1995) 发现 , 在过去最持久的六个厄尔尼诺与最反常的插入式地震活动相一致 , 它们在 1964 到 1992 年沿东太平洋隆起从 15 o S 到 40 o S 同时发生 . 根据海底火山作用和热液活动 , 东太平洋隆起从 15 o S 到 40 o S 地区是地球上有据可查的最活跃地区 , 在这个地区微小相同的变化或大气压力范围的转移对引发厄尔尼诺的作用是公认的 . 如果这个地区的热活动没有被海洋覆盖 , 这些活动将被认为是引起厄尔尼诺的重要因素 . 四、 太阳活动对地震的影响 2003 年,胡辉,赵洪声,和宏伟详细分析了 20 世纪云南强震群体盛衰的天文背景,文中指出月亮白赤交角(亦称月亮赤纬角)变化产生的交点潮可能是影响地震长周期活动的一个原因。分析结果表明, 20 世纪以来云南的 4 个 M ≥ 6.7 级强震活跃期有 3 个始发于月亮白赤交角极大年或其次年,仅第一个地震活跃期不是如此,所以总概率达 80% 。另外,无论太阳活动还是地震活动均存在 11 年的准周期,对比太阳黑子相对数滑动平均曲线与云南历年最大地震强度滑动平均曲线,即年黑子相对数减小时,地震强度增大。据此,作者利用 20 世纪云南历年最大地震的震级作了 4 组 11 年周期的外推,估计了下一个地震活跃期首发地震的时间和震级。综括上述 2 个天文条件,根据目前月亮白赤交角变化与太阳活动形势,他们认为云南下一个地震活跃期可能开始于 2006/2007 年。他们根据地震活动 11 年周期中同相位年的平均强度作外推预报, 2005 年按期前 7 个 11 年周期同相位年的最大地震强度平均推算,可能为 5.69 级上下,仍处于低水平活动期,而 2006 年的地震强度则可能增至 6.37 级上下,应引起我们的警觉,最严重的是 2007 年,该年所处的相位最易发生强烈地震,平均震级已接近 6.7 级,足见该年最可能是云南下一 M 大于等于 6.7 级强震活跃期的开始年,并可能爆发 7 级大震(概率达 43% )。 2007 年云南地震强度所以会如此之高,主要是因其正值太阳黑子第 23 活动周的谷值年附近。如往前追溯,自 1700 年以来,云南有记载的 18 次 M 大于等于 7 级大地震中,竟有近一半发生于太阳活动谷年附近,使谷年成为十分罕见的大震高发相位 。 事实上, 2003 年至今,云南并没有发生 7 级以上地震,可能爆发 7 级大震(概率达 43% )的预测没有实现。这很正常, 2003-2007 年之间云南没有发生严重干旱是原因之一。 2007 年预测为太阳活动谷年,实际上发生在 2008 年末 2009 年年初。 4 年过去了,云南地震的天文条件消失了吗? 2009 年,我们通过计算得出,潮汐也有 2.2 、 11 和 22 年周期变化。潮汐可以使偏离地球质心的内核在液核中产生潮汐波动,潮汐周期与太阳周期的共振效应对解释大气、地磁、地震、海温的 11 和 22 年周期变化更有说服力。这不仅能解释厄尔尼诺事件 11 年和 22 年周期变化,而且能解释地磁、地震、大气的 11 年和 22 年周期变化是受太阳活动和强潮汐的共同驱动和激发。从表 2 中,我们可以看到云南 1913-1999 年 7 级以上强震(共 13 次)有以下规律性: 第一、 4 个强震活跃期有 3 个首发于月亮赤纬角(白赤交角)的最大值年; 第二、 4 个强震活跃期有 4 个结束于月亮赤纬角的最小值年附近; 第三、强震活跃期历时 7-12 年,与月亮赤纬角的最大值至最小值 9.3 年周期相对应。 第四、 4 个强震活跃期有 3 个首发于太阳黑子谷年,一个首发于太阳黑子峰年。太阳黑子极值年是云南 7 级地震多发年。 3 个强震活跃期与太阳黑子 11 年周期对应,始于太阳黑子谷年,在下一个太阳黑子谷年或其前结束。 数据表明,云南在月亮赤纬角极值时易发生 7 级地震,如,月亮赤纬角的最大值 1913 、 1950 、 1970 、 1988 年和月亮赤纬角的最小值附近的 1941 、 1976 、 1995 、 1996 年都发生了 7 级地震,占 9/13 。 数据还表明,太阳黑子极值年易发生地震,太阳黑子峰年次年 1988 和谷年 1913 、 1976 、 1996 年都发生了 7 级地震,占 7/13 。 数据还表明,太阳黑子极值年和月亮赤纬角极值年的叠加年(三年内)易发生地震,如 1913 、 1976 、 1996 年都发生了 7 级地震,占 8/13 。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34400.html 云南 7 级以上地震与太阳活动、月亮赤纬角极值、厄尔尼诺都有很好的对应关系(见表 2 )。这为我们预测预防地震提供了科学根据:在太阳活动、月亮赤纬角极值、厄尔尼诺三条件的叠加年份,云南地震有较高的发生概率。 表 2 20 世纪以来白赤交角、太阳黑子与云南强震 月亮赤纬角 太阳黑子 云南强震 活跃期 震级大于7级强震 厄尔尼诺 最大年 最小年 谷值 峰值 1913 -1915 1922 -1924 1913 1923 1917 第1活跃期 1913 峨山7.0 1925 大理凤仪7.0 1911-1912 1925-1926 1932 -1933 1941 -1942 1933 1944 1937 第2活跃期 1941 澜沧耿马7.0 1941 勐海7.0 1940-1941 1950 -1952 1959 -1960 1954 1957 1950 勐海7.0 1951 1968 -1970 1977 -1979 1964 1976 1968 第3活跃期 1970 通海峨山7.7 1974 昭通大关7.1 1976 龙陵7.3 1976 龙陵7.4 1968-1969 1972-1973 1976-1977 1986 -1988 1995 -1997 1986 1996 1989 第4活跃期 1988 澜沧7.6 1988 耿马7.2 1995 孟连7.3 1996 丽江7.0 1986-1987 1994-1995 2005 -2007 2014 -2016 2008 2021 2013 第5活跃期 2007 普洱6.4 2008 盈江5.9 7 级地震空区 2006 2009 2015 注:据胡辉等, 2003 ;杨冬红等修改, 2009 , 2013 , 2015 表 3 近百年的厄尔尼诺 #1902., 1904~#1905., #1911:~#1912., #1914.,1917, #1918:~#1919., 1923, #1925:~#1926:, 1929., #1930.~1931, 1932, 1939.,#1940~#1941:, 1943, #1944, 1946, 1948, 1951, 1953., #1957:~#1958:,#1963~#1965., 1968~#1969, #1972:, 1973:, #1976.~1977, #1982:~#1983:, 1986~1987, 拉斯莫森的数据在 1726~1983 年之间 , 最强厄尔尼诺用” : ”号表示 , 次强的厄尔尼诺用” . ”号表示 . 有 # 号的是二者相同的厄尔尼诺年 . 王绍武的数据在 1473~1987 年之间 . 张家诚 . 再见 , 厄尔尼诺 . 上海 :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1999. 此后的厄尔尼诺年还有: 1992-1993 , 1993-1994 , 1994-1995 , 1997-1998 , 2002- , 2006 , 2009 年。 五、 地震和大火:天灾和人祸 大火是地震的主要次生灾害,与人类的生活习惯、建筑结构、居民区环境、现代化生活设施、危险物品管理等等密切相关。不当的使用和管理将造成严重的后果,这就是通常所说的人祸。 众所周知,日本关东大地震是 1923 年 9 月 1 日 日本关东地区发生的 7.9 级强烈地震。地震灾区包括东京、神奈川、千叶、静冈、山梨等地,地震造成 15 万人丧生, 200 多万人无家可归,财产损失 65 亿日元。 1923 年 9 月 1 日 晨 , 江户市(今东京市)的工人和机关雇员 , 急匆匆赶往工厂、政府部门上班 , 一切井井有条 . 神奈川县等关东县、市、府 , 平静如常 . 人们对即将来临的灭顶之灾还毫无察觉 .11 时 58 分 , 人们正在坚持午餐前最后两分钟的工作 . 突然 , 地动山摇 ,8.3 级的关东大地震发生了 , 几分钟内 , 几乎整个日本都感受到了这次剧烈的震动 . 震后引起大火 , 火光冲天 , 蔓延整个东京 . 木屋居多的东京有 36.6 万户房屋被烧毁 , 死亡和下落不明者达 14 万人 , 其中多数人是被地震引发的大火烧死的;横须贺市有 3.5 万户房屋被烧毁;横滨市有 5.8 万户房屋被烧毁 . 估计财产损失 28 亿美元 . 大地震发生时,恰值中午,东京等地的市民忙着做午饭,许多人家炉火正旺。大地震袭来,炉倒灶翻,火焰四溅,火星乱飞。位于关东地区的东京、横滨两大城市不仅人口稠密,而且房屋多为木结构,地震又将煤气管道破坏,煤气四溢,遇火即燃。居民的炉灶提供了火源,煤气、木结构房屋又是上好的“燃料”,几种因素的组合,使东京等地变成一片火海,爆炸声、火灾中人们的呼救声此起彼伏。地震后,火魔开始了在关东地区的肆虐。无独有偶, 1906 年旧金山地震后也发生了大火灾,但其悲惨程度远不及日本关东地区。   火灾发生后,本来火势就难以控制,可是地震带来的冲击波又在这一地区激起了巨大的狂风,失火地区马上变成了一片火海,风助火势越烧越烈。不仅如此,狂风还把火种向四面传播。火种传播到哪里,哪里便燃起冲天大火。工厂在燃烧,学校在燃烧,居民住宅在燃烧……统统都在燃烧。整个东京被烈火吞没,仿佛天在燃烧,地也在燃烧。烈火蔓延之快,超出了人们的想象。在烈火蔓延过程中,凡遇易燃、易爆物品,不是发生大爆炸,就是火焰冲天。由于大部分地区的房屋已在大火前被地震差不多夷平,所以大火可以畅行无阻。东京等地的消防队倾巢出动,准备同火魔搏斗,但由于地下自来水管道遭到破坏,根本找不到水源。消防队员自然无法赤手空拳同大火搏斗,更加之倒塌的房屋已将各条街道堵塞,消防车根本无法通行。消防车进入火场后也寸步难行。面对大火和面对地震一样,人们差不多束手无策,任其肆虐。 最为悲惨的是那些被压在废墟中的幸存者,如果没有大火,这些人还有获救的可能。大火燃起后,许多废墟、瓦砾中的幸存者被大火活活烧死。一些逃脱地震灾难的人被大火包围。滚滚浓烟将他们熏倒,烈火将他们烧死。空气中到处弥漫着被烧焦的人肉的刺鼻臭味。关东大地震时间并不长,可是地震后的大火却一连烧了三天三夜,直烧得天昏地暗,直到将火场内所有的东西都化为灰烬为止。好不容易逃脱地震的人们,在惊恐万状中又要躲避可怕的火魔。慌乱的人群离开居民区,离开火场,拥向室外的空旷地带。街道、广场、公园、海滩、学校的操场等地,都成为人们逃避大火的避难场所。一时间,许多空旷地带里挤满了人群。 一家军用被服厂拥有一个与体育场相仿的空地,里面挤满了几万名避难者。这里的四周还未起火,暂时还算是安全地带。挤到这里的人群还未来得及庆幸逃脱虎口,大火便从四面八方向这里迅速扑来,大火以最快的速度包围了被服厂,包围圈越来越小。困在包围圈中的灾民乱成一团,像无头的苍蝇四处乱撞,即使不被大火烧死,也被踩死了。所有的出口都被烈火封死,人们已无路可走。大火开始吞噬每一个人的生命。浓烟将这里完全笼罩,很多人缺氧窒息而死。在这里避难的 32000 人无一幸免,现场惨不忍睹。 东京全城在这场灾难里丧生的人中, 80% 死于震后大火,幸存者多数被烧伤。在横滨一个公园区里,为逃避大火,几百人跳入水池中。人坐在水里,只有头露出水面,企图以这种方式逃避火魔。但大火袭来后,火星在他们头上乱飞,头发多被烧着。横滨公园里想逃脱大火的 24000 多人被烈火团团围住,活活烧死。连公园里的湖水也被大火烤灼得热气腾腾,跳进湖里的人被湖中热水烫死。大火把日本关东地区变成了人间地狱,到处充满杀机。 令人不可思议的是,连海滩上的人们也无法保全性命。几千灾民逃到了海滩,纷纷跳进大海,抓住了一些漂浮物和船的边缘。水火本不相容,跳到海水里躲避烈火似乎理所当然。可是,这时却完全变成了另外一回事。几小时后,海滩附近油库发生爆炸, 10 万多吨石油注入横滨湾。大火引燃了水面的石油,横滨湾变成了名副其实的火海。在海水中避难的 3000 多人被大火烧死。水中尚不能躲避火魔,那么在整个关东地区几乎无处藏身了。在横滨市,大火烧毁房屋 6 万多栋,约占全市房屋总数的 60% 。 在日本关东大地震中,震后的次生灾害主要是木制结构房屋造成的陆地大火和海滩附近油库发生爆炸造成的海上大火。东京全城在这场灾难里丧生的人中, 80% 死于震后大火,幸存者多数被烧伤。在横滨市,大火烧毁房屋 6 万多栋,约占全市房屋总数的 60% 。这些都是人为因素。 我国历史上最大的地震火灾发生在银川。 1739 年银川 8 级地震引起了一场严重的火灾,大火烧了 5 天 5 夜,损失惨重。 ( 本文来源:网易探索 ) http://news.163.com/09/0414/16/56SGQKLD00013AOB.html 1906 年 4 月 18 日 5 时 12 分,美国西海岸旧金山,一场 7.8 级的地震突然发生。天摇地动,大地如同海浪一般,拱起两三米高,再深深陷下,巨大的裂口吞下地面上的一切…… 70 秒之内,旧金山的大部分房屋被摧毁。 随着有轨电车缆线被扯断、煤气管爆裂、烟囱倒塌……甚至火炉的翻倒,一分钟之内,旧金山有 50 多处同时起火。 其中,也有一些是人祸。因为保险公司只对火灾而非地震损失进行赔偿,有些屋主就放火烧掉已被地震破坏的房子。 旧金山成了一片无法控制的火海,整个城市笼罩在摄氏 1500 度的高温下,钢筋受热下垂、大理石融化、沙岩裂开。火焰在 80 公里 外清晰可见,冲天浓烟高达 8 公里 。几小时内所有通讯中断,与外界失去联系,也无法协调整个救灾工作。 消防署署长在大地震发生的前一年曾在市议会提出警告说:“旧金山处于地震带,未来某一天的早晨,如果地震发生,我们薄弱的消防系统水源很少,全市将因此陷于火海中。”但议会上却并未有人理会。 这座城市最终为此付出了代价。 为了扑灭大火,旧金山人想尽了一切办法,此时,有人建议使用炸药制造一个隔离带,消防署赞成这一疯狂的想法,芬斯顿也认为这是唯一的办法,市长最后也妥协了。 爆炸声从白天响到夜晚,轰隆声不绝于耳,越来越多的房屋在爆炸声中变成了一堆瓦砾。但这一做法在房屋众多的旧金山城内并未收到预期的效果,有些地方,炸药反而加剧了火势的蔓延和扩大。 一队工兵试图炸掉一个药房,由于炸药用量过大,炸毁了半个街区。炸药炸毁了房屋,也把燃烧的被褥、床垫炸上天,散落到唐人街尚未起火的房屋上,华人们拥挤不堪的木屋被飞来的火种引燃,很快被烧得一干二净,这里的中国式庙宇、杂货店、大烟馆、赌场、戏院等所有木结构房屋也都被大火烧毁,连树木也被大火烧光…… 旧金山的 38 万余名幸存者熬过了一个可怕的白天,却迎来了一个狰狞的夜晚,不灭的烈火映红了夜空,将地震后剩余的部分财物化为灰烬。联邦广场挤满了难民,数以万计的人躺在草地上睡觉。政府提供的帐篷搭了起来,晚饭正在准备中。难民们排起了队,准备领取免费提供的晚餐。突然,大火向广场袭来,难民们只好又转移到他处。 地震和随后的 3 天大火,毁掉了旧金山占地 14 平方公里的 520 个街区、约 2.8 万座建筑、 3000 多人丧生,数十万人无家可归,经济损失达到 5 亿美元,耗费数十年心血建起的一座城市就这样被摧毁。 http://epaper.chinatibetnews.com/xzrb/html/2014-07/11/content_553680.htm 六、 天津港爆炸事件的警钟 假若唐山地震再度发生,并引发类似 8 月 12 日 天津港口集装箱内的易燃易爆物品爆炸,天灾人祸造成的后果你敢想象吗?日本关东地区和美国旧金山的前车之鉴不能忽视。 2004-2018 年是全球特大地震集中爆发时期, 2004-2012 年全球已经发生 8.5 级以上地震 6 次,其中有两次 9 级以上地震。可是,我们的防震应急准备并没有做好。天津滨海新区大爆炸曝露出令人震惊的重大隐患。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298596.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00440.html 我建议尽快做一次安全大检查,预防地震带来的天灾和人祸。
个人分类: 备忘录|2021 次阅读|2 个评论
阿拉斯加地震连续发生:关注7月29日至8月2日潮汐预警(简版)
热度 1 杨学祥 2015-7-29 17:12
阿拉斯加地震连续发生:关注 7 月 29 日 至 8 月 2 日 潮汐预警 杨学祥,杨冬红 7 月 26 日 ,哥伦比亚鲁伊斯火山 (Nevado del RuizVolcano) 发生爆发,其喷出的大量火山灰云迫使该国当局暂时关闭事发地附近两处机场。 北京时间 27 日 12 时 49 分,美国阿拉斯加尤纳斯卡岛附近海域发生 7.0 级地震。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08634.html 中新网 7 月 29 日 电 据美国地质勘探局网站消息,北京时间 29 日上午 10 时 35 分,美国阿拉斯加发生 6.2 级地震,震源深度 124 公里。 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北京时间 2015 年 7 月 28 日 5 时 41 分在印度尼西亚(南纬 2.7 度,东经 138.6 度)发生 7.1 级地震,震源深度 30 公里。 我们在 2015 年 7 月 28 日 5 时 33 分给出潮汐预警, 8 分钟后得到证实。根据 7 月 29 日 至 8 月 4 日 强潮汐组合,在此区间全球地震会继续增强。 我们在 7 月 22 日 指出,最近印尼、阿拉斯加、智利、日本和墨西哥等多地发生多次火山喷发,专家认为,这是环太平洋火山带发生大灾难的前奏,相关部门必须做好预防工作。 http://news.cntv.cn/2015/07/21/VIDE1437494036494896.s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07231.html 此后,秘鲁、智利、印尼、巴基斯坦、希腊相继发生 5 级地震。 我们在 2015 年 5 月 6 日 指出, 2015 年 7 月是强弱潮汐过渡时期, 7 月末 8 月初有强潮汐出现。 我们在 2015 年 2 月 26 日 指出, 2015 年 8 月是强潮汐过渡时期第一个月, 7 月末 8 月初和 8 月末,有强潮汐出现在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不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地震活动相应增强。 7 月末 8 月初全球地震火山活动将进入高潮。 请关注相应的潮汐组合。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06445.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07749.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08308.html 环太平洋火山带火山频发敲响环太平洋地震带自然灾害警钟。 关注 7 月末 8 月初全球地震火山活动将进入高潮。 请关注相应的潮汐组合。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08827.html 中新网 7 月 24 日 电 据外媒报道,近日,美国旧金山发生地震,之后出现至少 13 次余震,最高强度为 2.7 级。 美国地质勘探局 (USGS) 地质学家布罗谢表示,过去 5 次在该断层发生的大地震均相隔约 140 年,而上一次距今已有 147 年,故现在“任何一刻”都可能发生威力强大的大地震,呼吁民众做好准备。 2012 年 2 月 20 日 我们在《给美国同行的协查通报》中指出,干旱和暖冬是地震前兆吗? 耿庆国提出了旱震理论: 6 级以上大地震的震中区,震前 1 ―― 3 年半时间内往往是旱区。旱区面积随震级大小而增减。在旱后第三年发震时,震级要比旱后第一年内发震增大半级。 美国的异常干旱和暖冬可以被锁定在旱震理论的范围之内,可检验的异常现象接踵而来。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539490.html 美国加州严重干旱已经持续了 4 年,发生强震的可能性逐年增强。 中新网 2015 年 4 月 2 日 电据“中央社”报道,由于严重干旱,美国加州州长布朗 (JerryBrown) 下令实施强制性限水措施。这在加州历史上是第一次。 专家表示,加州和西部大部分地区,将对抗预期在未来几个月将更将恶化的干旱。而且负面的冲击更加严重,因为科学家甚至预测在本世纪中期以前,加州将面临超级干旱。 http://news.sina.com.cn/w/2015-04-02/091631674063.shtml 3 年过去了,美国加州干旱持续发展,大震不发,干旱不止。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79236.html 阿拉斯加地震连续发生:美国强震还有多远? 相关报道: 阿拉斯加发生 6.2 级地震 震源深度 124 公里 2015 年 07 月 29 日 10:51 来源:中国新闻网 原标题:阿拉斯加发生 6.2 级地震 震源深度 124 公里 阿拉斯加发生 6.2 级地震震源深度 124 公里   中新网 7 月 29 日 电 据美国地质勘探局网站消息,北京时间 29 日上午 10 时 35 分,美国阿拉斯加发生 6.2 级地震,震源深度 124 公里 。   消息称,此次地震的震中位于阿拉斯加里道特火山西南 69 公里 处。 ( 来源 : 中国新闻网 ) http://world.people.com.cn/n/2015/0729/c157278-27379275.html 哥伦比亚西北部发生 5.9 级地震 2015-07-29 14:23:00 新华网 新华网波哥大7月28日电(记者侯熙文 何珊)哥伦比亚西北部乔科省温吉亚市附近当地时间28日19时10分(北京时间29日8时10分)发生5.9级地震,目前尚无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报道。 据美国地质勘探局地震信息网测定,此次地震震中位于北纬8.237度、西经77.298度,震源深度为10公里。哥伦比亚媒体报道说,震中附近的安蒂奥基亚省和科尔多瓦省均有震感。 另据巴拿马方面的消息,由于此次地震震中位于哥伦比亚与巴拿马交界处,巴拿马部分地区也有震感,巴民防局已排除引发海啸的可能。 编辑:李昭翼 http://world.huanqiu.com/hot/2015-07/7135082.html 震级 (M) 发震时刻 (UTC+8) 纬度 ( ° ) 经度 ( ° ) 深度 ( 千米 ) 参考位置 6.4 2015-07-29 10:35:58 59.9 -153.3 110 美国阿拉斯加半岛 7.1 2015-07-28 05:41:25 -2.7 138.6 30 印度尼西亚 7.0 2015-07-27 12:49:44 52.4 -169.6 10 阿留申群岛 7.2 2015-07-18 10:27:32 -10.4 165.2 20 圣克鲁斯群岛 6.0 2015-07-18 02:49:52 -18.0 -178.2 530 斐济群岛地区 6.3 2015-07-16 23:16:32 13.8 -58.6 10 向风群岛附近海域 6.7 2015-07-10 12:12:41 -9.3 158.4 10 所罗门群岛 6.3 2015-07-07 13:10:22 44.0 148.1 20 千岛群岛 6.5 2015-07-03 09:07:46 37.6 78.2 1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地区皮山县 6.0 2015-07-02 03:35:19 -11.0 162.5 10 所罗门群岛维吾尔自治区塔城地区乌苏市 http://www.ceic.ac.cn/ 2015 年 7 月潮汐组合:强弱潮汐过渡时期 已有 649 次阅读 2015-5-6 12:39 | 个人分类 : 潮汐预警 | 系统分类 : 科研笔记 | 关键词 : 潮汐预警 潮汐组合 推荐到群组 2015 年 7 月潮汐组合:强弱潮汐过渡时期 杨学祥 2015 年 1-4 月和 8-11 月为强潮汐时期, 2014 年 11-12 月, 2015 年 5-6 月为弱潮汐时期。 2015 年 7 月是强弱潮汐过渡时期, 7 月末 8 月初有强潮汐出现。 潮汐组合 A : 7 月 2 日 为日月大潮, 1 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最大值南纬 18.44594 度,两者强叠加,地球扁率变小,自转变快,潮汐使赤道空气向两极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暖空气活动。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强),有利于低层偏南风的发展,带来较多水汽,造成区部分地方出现大雾天气(强)。 潮汐组合 B : 7 月 9 日 为日月小潮, 7 月 7 日 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最小值北纬 0.00040 度, 6 日为月亮近地潮,三者弱叠加,两者强叠加,潮汐强度较大,地球扁率变大,自转变慢,有利于拉尼娜发展(强),两极冷空气和洋流向赤道运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强)。 潮汐组合 C : 7 月 16 日 为日月大潮, 7 月 14 日 为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北纬 18.41657 度。两者强叠加,潮汐强度变大,地球扁率变小,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强),潮汐使赤道空气向两极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暖空气活动,有利于低层偏南风的发展,带来较多水汽,造成区部分地方出现大雾天气(强)。 潮汐组合 D : 7 月 21 日 月亮赤纬角极小值南纬 0.00012 度, 7 月 24 日 为日月小潮, 21 日为月亮远地潮,三者弱叠加,潮汐强度最小,地球扁率变大较弱,自转变慢,有利于拉尼娜发展(弱),两极冷空气和洋流向赤道运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弱)。 潮汐组合 E : 7 月 31 日 为日月大潮, 7 月 29 日 为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南纬 18.34505 度, 8 月 2 日 为日为近地潮。三者弱叠加,两者强叠加,潮汐强度变大,地球扁率变小,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强),潮汐使赤道空气向两极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暖空气活动,有利于低层偏南风的发展,带来较多水汽,造成区部分地方出现大雾天气(强)。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87773.html
个人分类: 备忘录|2448 次阅读|1 个评论
印尼遭受20年来最严重旱灾:源自月亮赤纬角最小值
热度 2 杨学祥 2015-7-20 20:40
印尼遭受 20 年来最严重旱灾:源自月亮赤纬角最小值 杨学祥,杨冬红 据印尼国家航空航天研究所日前发布的报告称, 2015 年印尼将遭受近 20 年来最严重旱灾。该所发言人艾尔玛·尤里哈斯丁表示,相关厄尔尼诺现象的评测指数 ( 主要依据太平洋海面温度测算 ) 已高达 1.37 ,预计今年将升至 1.5 至 2.5 之间,创 5 年来新高。“同样程度的干旱曾出现在 1997 年至 1998 年之间,每 15 年到 20 年印尼就要经历一次大干旱”。 我们在 2008 年发表的期刊论文中指出,当月亮在南(北)纬 28.6 度(月亮赤纬角最大值)时,高潮区在 12 小时后从南(北)纬 28.6 度向北(南)纬 28.6 度震荡一次 ,大气和海洋的南北震荡将产生巨大的能量交换并搅动深海冷水上翻到海洋表面降低气温。这是以 18.6 年为周期的潮汐南北震荡作用比其他周期的潮汐东西震荡作用更显著的原因。太阳在南北回归线时也会产生潮汐南北震荡运动。 1998 年是最热的年份, 1995-1997 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产生的弱潮汐南北震荡是原因之一;自 1998 年以后,全球气温呈波动下降趋势, 2005-2007 年月亮赤纬角最大值产生的强潮汐南北震荡是原因之一。 2014-2016 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有利于全球变暖。 我在 2014 年 1 月 4 日 指出, 2014 年是全球极端灾害频发年,高温、干旱、雾霾和强震是主要灾害。关键原因是 2000-2030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和 2014-2016 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 1947-1976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中, 1959-1960 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导致了中国高温干旱和雾霾, 1960 年 5 月 22 日 智利发生了近百年来最强的 9.5 级地震。我在 2012 年 5 月 22 日 指出, 2000 年进入拉马德雷冷位相, 2012 年的厄尔尼诺正在到来,我们必须做好迎接拉马德雷冷位相灾害链的准备:一个极端炎热的夏季和极端寒冷的冬季。 2013 年的拉尼娜事件非常强烈,将重复 2010 年强拉尼娜事件的大致过程。 2013 年为太阳黑子峰年、 2014-2016 年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 2015 年可年发生厄尔尼诺事件,我们可能迎来又一个最热年新纪录,不过,频发的强震可以降低变暖规模。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573747.html 中国旱涝主要取决于月亮赤纬角变化、厄尔尼诺和拉尼娜。 在 1925-1946 年和 1977-1999 年拉马德雷暖位相时期, 1941-1942 年、 1977-1979 年和 1995-1997 年的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导致 1942 年河南严重旱灾、 1978 年长江中下游大旱灾和 1997 年大旱灾,在 1947-1976 年和 2000-2030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 1959-1960 年全国三年自然灾害旱灾连发, 2014 年 6 - 8 月东北黄淮等地旱灾,也都发生在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62261.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61537.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86676.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87745.html 我在 2008 年 9 月 16 日 指出,在 2000-2030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 2014-2016 年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因而也是未来可能的严重干旱的爆发时期。 2005-2007 年月亮赤纬角最大值时期离我们越来越远了, 2014-2016 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离我们越来越近了。我们必须做好预防严重干旱发生的准备。 我们认为,下一次月亮赤纬角最小值 2014-2016 年产生的弱潮汐南北震荡有利于气温相对升高和中国北方的干旱 。世界市场不是中国的可靠粮仓,天灾可能给我们带来更多的困难。 2007 年世界粮食危机值得关注。 2010 年开始我国南方可能进入干旱时期,并将在 2014-2016 年达到高潮,必须做好预防准备。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9197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65779.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76048.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88959.html 我在 2010 年 4 月 12 日 指出,尽管气象界对旱涝发生的原因和特征争论不休,下一场灾害是干旱已经成为事实。在全球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和资源短缺的大背景下,干旱带来的不仅仅是自然灾害。对当前全球气象灾害频发,特别是东南亚和中国西南干旱,我们不能轻描淡写,掉以轻心。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450014.html 我们在 2008 年指出, 1998 年是最热的年份, 1997-1998 年 20 世纪最强的厄尔尼诺事件和 1995-1997 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产生的弱潮汐南北震荡是主要原因。自 1998 年以后,全球气温呈波动下降趋势, 2005-2007 年月亮赤纬角最大值产生的强潮汐南北震荡、 1998 年 6 月至 2000 年 8 月的强拉尼娜事件( 1999 年全球强震频发)和 2004-2007 年印尼苏门答腊 3 次 8.5 级以上地震是主要原因。下一次月亮赤纬角最小值 2014-2016 年产生的弱潮汐南北震荡有利于气温相对升高和中国北方的干旱。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573747.html 2014 年成为 1880 年有记录以来最热年,验证了我们的预测。 2015 年发生了厄尔尼诺事件, 2014-2016 年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两者叠加,将导致 2015 年开创最热年新纪录,并导致我国北方严重干旱。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73382.html 我们在 2013 年 2 月 28 日 指出,下一次月亮赤纬角最小值 2014-2016 年产生的弱潮汐南北震荡有利于气温相对升高和中国北方的干旱 。世界市场不是中国的可靠粮仓,天灾可能给我们带来更多的困难。 2007 年世界粮食危机值得关注。 2010 年开始我国南方可能进入干旱时期,并将在 2014-2016 年达到高潮,必须做好预防准备。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9197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65779.html 我们在 2015 年 1 月 25 日 指出,厄尔尼诺和最热年可能重现江湖。如果 2015 年发生厄尔尼诺事件,高温、干旱、洪水将接连发生。监测厄尔尼诺非常关键。 2014 年为太阳黑子峰值, 2014-2016 年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 2015 年如果发生较强厄尔尼诺,那么 2015 年的严重灾害将持续发生:强震、流感、旱涝、雾霾和严重低温冻害。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77952.html 我们在 2015 年 1 月 25 日 指出, 2014-2016 年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 2015 年高温、干旱继续威胁我国南方、北方地区,新一波厄尔尼诺将增加灾害的强度,必须高度重视,及时监测,积极预防。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61959.html 如果 2015 年发生厄尔尼诺事件,高温、干旱、洪水将接连发生。监测厄尔尼诺非常关键。 高度关注 2015 年警钟!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62543.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95093.html 2015 年厄尔尼诺现象致亚洲大旱,国际米价飙升值得关注。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98562.html 我们在 2013 年 11 月 6 日 指出: 一、 2014-2016 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可能激发强震发生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517202.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531375.html 二、 2014-2016 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将导致中国雾霾进入高发期。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39268.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38339.html 三、 2014-2016 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将导致中国高温干旱。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76048.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05532.html 四、此期间爆发的拉尼娜和厄尔尼诺将加大灾害的强度。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39003.html 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导致干旱发生得到验证: 2015 年印尼将遭受近 20 年来最严重旱灾。同样程度的干旱曾出现在 1997 年至 1998 年之间,每 15 年到 20 年印尼就要经历一次大干旱。 参考文献 1. 杨冬红 , 杨学祥 . 澳大利亚夏季大雪与南极海冰三个气候开关 . 地球物理学进展 , 2007, 22(5): 1680~1685 2. Sidorenkov. The interaction betweenEarth’s rotation and geophysical processes. Wiley- VCH-Verlag, 2009. 3. 杨冬红,杨德彬,杨学祥。地震和潮汐对气候波动变化的影响。地球物理学报。 2011 , 54 ( 4 ): 926-934. 4. 杨冬红,杨学祥。全球变暖减速与郭增建的“海震调温假说”。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8 Vol. 23 (6): 1813 ~ 1818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fgcfmt/blog-2277-739384.html 相关报道: 印尼遭受 20 年来最严重旱灾 厄尔尼诺指数创新高 国际博览 中国经济网 - 经济日报 作者:田原 2015-07-20 10:11:18 据印尼国家航空航天研究所日前发布的报告称, 2015 年印尼将遭受近 20 年来最严重旱灾。 7 月份旱情将覆盖印尼 80% 的地区。   经济日报雅加达电:据印尼国家航空航天研究所日前发布的报告称, 2015 年印尼将遭受近 20 年来最严重旱灾。该所发言人艾尔玛·尤里哈斯丁表示,相关厄尔尼诺现象的评测指数 ( 主要依据太平洋海面温度测算 ) 已高达 1.37 ,预计今年将升至 1.5 至 2.5 之间,创 5 年来新高。 “同样程度的干旱曾出现在 1997 年至 1998 年之间,每 15 年到 20 年印尼就要经历一次大干旱”。   艾尔玛·尤里哈斯丁提醒,除加里曼丹岛和苏门答腊岛的部分地区有适量降雨外, 7 月份旱情将覆盖印尼 80% 的地区,政府和民众应做好准备,尤其是农业及相关领域要提高警惕。西爪哇岛不少地区农民已受到干旱波及,他建议年底前不要开展新的播种。 编辑:时喜 http://news.hsw.cn/system/2015/0720/279276.shtml
个人分类: 备忘录|2686 次阅读|3 个评论
长期变暖短期变冷的潮汐周期:气候变暖究竟有没有停滞?
热度 1 杨学祥 2015-5-5 19:04
长期变暖短期变冷的潮汐周期:气候变暖究竟有没有停滞? 一项国外最新研究指出,从过去40万年的角度来看,目前的气温已经爆表。现在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超过了那期间的任何时候。 此项研究最大的问题是,从过去40万年的角度来看,现在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超过了那期间的任何时候,而目前全球气温并不是40万年以来最高值,也就是说,二氧化碳浓度上升与气温上升不成比例,二氧化碳浓度上升不是气温上升的唯一原因。 海平面变化和气温变化的数据表明5000-6000年前高海面和高于现在气温的存在。这也就是说,目前过高的二氧化碳浓度并没有使全球气温达到40万年来最高水平。 结论很明显:历史上,气温上升与二氧化碳浓度增加不成比例,温室效应无法解释这一现象,不是全球变暖唯一因素。 我们刚刚走出2万年前的末次冰期和14-17世纪的小冰期,离开中生代温暖期已经近亿年,把变暖当成最大风险与地球历史和人类历史相矛盾。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80973.html 气候变暖究竟有没有停滞? 2015年05月05日14:47 新浪天气 我有话说 收藏本文   气候变化及其应对问题,目前已成为科学界、国际社会、各国政府和公众广泛关注的重大问题之一。然而,由于气候变化问题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特别是气候变化问题还触及经济社会的各个领域,气候变化不单单限于科学家的争论,而是发展成为国际政治博弈、经济竞争和争夺道德制高点的焦点问题。气候变化国际谈判实质上就是在保证气候安全的条件下对温室气体排放空间和发展权益的争夺。在此背景下,在气候变化研究和科学传播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利益冲突,主要表现为与政治立场、行业发展、学术观点及媒体宣传有关的利益冲突等。   在关键科学问题的研究方面,近些年,一些学者和公众从自身研究领域和切身感受的角度出发,提出对变暖的质疑,诸如“全球变暖停滞”及“气候变暖为何会发生极端冷事件”等问题。   对此,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研究中心教授罗勇强调,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尺度上,造成全球气候变化的驱动因素是不同的。从千年-万年以上时间尺度来看,地球轨道参数是气候变化的主要影响因子;在百年-千年尺度上则主要受太阳活动强度变化的影响;在年代际及年际变化上,气候系统的内部振荡和海陆气相互作用充当着相当重要的角色。   在工业革命之前,地球气候变化主要受自然因子的驱动;而在工业化革命之后,人类活动的影响逐渐增加。最新的地球气候系统模式数值模拟结果和检测归因研究显示,1951年至2010年全球平均地表温度升高的一半以上,是人为排放温室气体浓度增加和其他人为强迫造成的。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认为,此结论的可信度达95%以上。   大约从2009年开始,“全球变暖停滞”成为科学界关注的热点之一。持不同观点的人士把它作为对全球变暖新的质疑。“全球变暖停滞”指的是,在1998年以后,虽然全球平均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浓度继续攀升,但全球地表平均温度似乎停止了进一步上升,并停留在温度较高的状态。1998年至2012年每十年温度升高0.05℃,明显低于1951年以来每十年温度升高0.12℃的升温速率。   罗勇认为,“全球变暖停滞”不是一个全球气候长期变化的问题,而是一个气候系统内部年代际变率问题。年代际变率指的是气候系统在几十年尺度上的自然变化,它不会改变百年尺度上的全球气候长期变化趋势。实际上,从1850年以来的全球地表平均温度变化就可以发现,在1870年代至1900年代、1940年代至1970年代都曾发生过全球变冷的年代际变率。“我们所说的全球变暖,指的是相对长期而言的总体变暖趋势性变化,这与某几个年代的缓慢变化、甚至变冷并不矛盾。”罗勇说。   “全球变暖停滞”主要表现在全球平均地表温度上,然而从800米海深以上的海洋热容量和全球平均海平面来看,1998年至2012年仍在快速升高。这意味着,由于人类活动所致的温室效应不但没有减弱,反而继续增强,且将更多的热量储存在海洋里,特别是800米以上的海水中。对此,罗勇总结道:“一些最新的研究揭示出,北大西洋年代际振荡和太平洋年代际振荡造成海洋内部可能出现的热量再分配,被认为是造成当前‘全球变暖停滞’的主要原因,这表明了气候系统的内部振荡在年代际时间尺度上发挥着相当重要的作用。还有不少研究认为,这段时间正处于太阳11年活动周期的下行阶段,火山爆发、对流层气溶胶增多使得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减少,从而抵消升高的温度。总体来说,因为自然辐射强迫减弱和气候系统内部年代际变率所致的变冷效应,与人类活动造成的增暖效应的贡献不相上下,才出现了‘全球变暖停滞’。”   在刚刚过去的2014年,全球地表温度打破了1880年以来的最高纪录,成为排名第一的最暖年份。而且在过去的几个月中,在热带中东太平洋观察到了有记录以来最高的平均海平面温度,这表明新的一次厄尔尼诺事件正在发生,2015年有可能超越2014年再次打破高温纪录。这是否意味着“全球变暖停滞”已经发生转变,全球气候又恢复到快速变暖的状态,还需要多年之后回头看才能判定。   文章来源:中国天气网 http://weather.news.sina.com.cn/news/2015/0505/1447107516.html 不要被变暖冲昏头脑:长期变暖短期变冷的潮汐周期 已有 281 次阅读 2015-4-20 13:45 |个人分类:学术争论|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全球变暖 气候变冷 潮汐周期 海平面升降 自然周期 推荐到群组 不要被变暖冲昏头脑:长期变暖短期变冷的潮汐周期 杨学祥,杨冬红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83864.html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2377 次阅读|2 个评论
不要被变暖冲昏头脑:长期变暖短期变冷的潮汐周期
杨学祥 2015-4-20 13:45
不要被变暖冲昏头脑:长期变暖短期变冷的潮汐周期 杨学祥,杨冬红 一、引言 zecrio 2015-4-19 19:58 2016 拉尼娜出现几率很大,但也有专家分析说拉尼娜会推迟到 2017 出现。 2017-2018 年冬季相当严寒。 2019-2020 年强拉尼娜会再次爆发, 2020-2021 年冬季为超极寒冬季,天文条件与宋代和明清时代小冰期最冷时段吻合,在当时曾经造成南方种植的柑橘园遭受全部灭绝。 2020-2021 年冬我国南方强低温雨雪冰冻比 2008 年年初强的多的多,需要大家提早关注。此预测绝非无的放矢。 博主回复 (2015-4-20 09:57) : 2023-2025 年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导致气候变冷。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83518.html 二、最热年引发世界关注 2014 年,全球平均气温为 14.6 ℃ ,比 20 世纪的平均水平高出 0.69 ℃ ,成为 1880 年有记录以来的最暖年。尽管此前有科学家质疑,自 1998 年以来,全球气候变暖“停滞”,但事实并非如此。 2005 年和 2010 年全球地表平均气温仍比 1998 年高出 0.04 ℃ 和 0.05 ℃ , 2014 年更是高出了 0.07 ℃ 。 2014 年最热年无疑证实了全球气候变暖的事实。 http://roll.sohu.com/20150127/n408098576.shtml 世界主要气象机构认定 2014 “最热年”。今年 1 月初,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的研究显示, 2014 年全球平均气温为 14.6 摄氏度 ,比 20 世纪的平均水平高出 0.69 摄氏度 ,比此前的两个“最热年” 2005 年和 2010 年高出 0.04 摄氏度 。 美国航天局的报告则显示,自 1880 年以来,地表平均气温已经升高约 0.8 摄氏度 ,而变暖情况主要发生在过去 30 年。 有一个数据也许可以证实全球变暖正在加速:除 1998 年外,全球有统计以来 10 个最热年份均出现在 2000 年以后。 还有一点令人关注, 2014 年成为“最热年”并未受到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厄尔尼诺是太平洋赤道海域水温异常升高引起的一种异常气候现象,会导致全球气温升高。此前最热的 2010 年、 2005 年和 1998 年都受到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 根据日本气象厅 1 月中旬周一公布的数据, 2014 年的全球平均气温比 20 世纪平均气温高出 1.1 ° F ,而 1998 年是高出 0.1 ° F 。 2014 年成为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世界主要气象机构如英国气象局和世界气象组织此前也都认为 2014 年将是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有记录以来最热的十年都出现在 1998 年之后。 新华社记者 26 日从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获悉, 2014 年全球平均气温为 14.6 摄氏度 ,比 1961 至 1990 年的平均值高出 0.6 摄氏度 ,也比历史上最暖的 2005 年和 2010 年高出约 0.04 摄氏度 ,成为自 1880 年有记录以来最暖的一年。 http://news.hexun.com/2015-01-27/172801310.html 据美国政府的气候预测中心( CPC )发布的署期 4 月 9 日 的气象预测报告显示,今年北半球夏季期间出现厄尔尼诺天气的几率达到 70% ,高于上月预测的 60% 。此外,厄尔尼诺天气持续到秋季的几率为 60% 。 CPC 是美国全国海洋大气管理局( NOAA )的分支机构。 CPC 在这份月度报告里指出, 3 月底时已经明显出现厄尔尼诺状况,其中赤道太平洋的海表水温高于正常水平,这些状况可能贯穿 2015 年。不过 CPC 表示厄尔尼诺状况依然微弱,将来强度如何演变也存在相当大的不确定性。 澳大利亚气象局 3 月 31 日 发布的气象报告也表示,近来太平洋水温上升可能预示厄尔尼诺现象正在形成。澳大利亚气象局称,未来几个月形成厄尔尼诺现象的几率约为 50% ,这是正常水平的两倍。 www.99qh.com http://www.fx168.com/futures/ncp/dd/tqzk/1504/1494876.shtml 美国国家海洋与大气管理局的气候科学家 3 月 12 号在最新一期的科技公报上正式宣布,厄尔尼诺事件再次到来, 2015 年可能成为有气候记录以来最炎热的一年。“厄尔尼诺”一词大家已经不陌生了,它的到来往往伴随着灾难的发生。 http://www.chinadaily.com.cn/hqcj/xfly/2015-03-15/content_13374134.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75053.html 早在 2015 年 1 月 25 日 我们就指出, 2015 年的警钟:厄尔尼诺和最热年可能重现江湖。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62543.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75053.html 三、 最热年后的极端冷事件被忽视 美国航天局的报告则显示,还有一点令人关注, 2014 年成为“最热年”并未受到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厄尔尼诺是太平洋赤道海域水温异常升高引起的一种异常气候现象,会导致全球气温升高。此前最热的 2010 年、 2005 年和 1998 年都受到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 事实上,人们忘记了一个重要现象:最热年后的极端冷事件被忽视: 1997-1998 年发生 20 世纪最强厄尔尼诺事件, 1998 年为最热年, 1998-2000 年发生最强拉尼娜事件,导致变暖停滞 16 年; 2004-2005 年发生弱厄尔尼诺事件, 2005 年为最热年, 2005 年发生弱拉尼娜事件,导致中国连续 18 年暖冬中断; 2009-2010 年发生厄尔尼诺, 2010 年为最热年, 2010-2013 年连续发生拉尼娜事件,北半球频遭暴雪严寒袭击; 2015-2016 年预计发生厄尔尼诺事件, 2015 年发生最热年, 2016 年预计发生拉尼娜事件,极端冷事件可能再次光临。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83067.html 2014-2015 年厄尔尼诺预测一波三折,自然原因是主因。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83733.html 四、 长期变暖短期变冷的潮汐周期 研究表明,来自化石燃料以及其他人类活动排放的温室气体在大气之中贮存了多余的能量,其中 93% 都被海洋所承载。根据世界气象组织的报告, 2014 年 1 月至 6 月, 0 至 700 米深度海洋的热含量达到了历史最高记录。日本气象厅的监测也显示, 1950 年以来, 0 至 700 米深度海洋热容量以每十年 2.11 × 1022 焦耳左右的速率增长, 2014 年为海洋热容量最高的一年。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最新公布的上层海洋( 0 米 至 2000 米 )热含量曲线图显示, 2014 年,全球海洋继续变暖。 http://wwwNaNa.gov.cn/2011xwzx/2011xqxxw/2011xqxyw/201504/t20150405_278761.html 全球海洋继续变暖的原因在于大气和海水的热交换,潮汐和海洋巨震是热交换的主要动力。 研究表明,海洋的内能多于大陆,海洋是大气热量的主要供应者 。海水因为含有平均约 3.5% 的盐分,所以它的最大密度约出现在 -2 ℃ 左右,恰好与海水开始结冰的温度很接近。两极临近结冰的海水密度最大,源源不断地沉入两极海底,自转离心力使较重的海水向赤道海底运动,形成全球巨厚的海底冷水层。由于太阳辐射不能进入这个领域, “ 冷 ” 被安全地封存在海底。赤道海水表层热水在上、冷水在下,垂直方向只有热传导、没有热对流。我们称这个过程为海底藏冷效应。有证据表明,随着热幔柱喷发强度的减弱,近一亿年间海洋底层水冷却了 15 ℃ ,大气冷却了 10-15 ℃ 。目前海洋底层温度为 2 ℃ ,它为大气提供了充足的冷源。 如果海洋底层水上升 15 ℃ ,大气就会上升 10-15 ℃ 。目前不存在这种风险。即便这种现象发生,也不过是目前的第四纪冰期变为一亿年前的中生代温暖期,繁盛的热带雨林不会导致生物灭绝,变暖毁灭地球是杞人忧天。 1. 目前处于 1800 年潮汐周期中的变暖高峰 在十五世纪至十七世纪的二百余年内,全球强震发生频繁,其它自然灾害也很集中,如瘟疫流行,低温冻害严重,被称为小冰期时期。这个时期也正是太阳黑子蒙德极小值时期 ,太阳活动处于低值状态,有人把它看作是小冰期气候产生的原因。 2000 年查尔斯 · 季林( Keeling )提出,强潮汐把海洋深处的冷 水带 到海面,使全球气候变冷,形成的全球气候波动周期大约为 1800 年。 在十五世纪小冰期时期,潮汐强度为最大值,以后开始减弱,直到 3107 年潮汐强度又将达到最大值。潮汐调温效应使地球的温暖期从小冰期末期一直持续到二十四世纪,而后随着潮汐的增强,地球的气候将在 3107-3452 年变得最冷。 图 1 潮汐强度变化和气温变化的 1800 年周期 2. 目前处于 200 、 55 、 18.6 年周期的变冷阶段 潮汐高低潮还有 200 年左右的明显周期变化。其中, 1425 年、 1629 年两次峰值对应小冰期时期, 1770 年的峰值对应 18 世纪的低温, 1974 年的峰值对应 20 世纪 70 年代的气候变冷。特别是潮汐 54-56 年周期(与太平洋十年涛动的 50-70 年周期对应),在全球气候变化中有非常明显的作用。 郭增建等人在 1991 年提出月亮潮迫使地球放气形成中国旱涝 18.6 年周期的观点 。蓝永超等人发现,黄河上游每个丰、枯水周期平均持续时间基本相同,一个完整的丰枯循环周期大约在十八年左右 ,与日食月食 18 年沙罗周期对应。 最新研究支持作者 2006 年提出的结论:三个月亮赤纬角变化周期,对应一个拉 PDO 冷暖位相交替周期,对应一个 8.5 级以上大震强烈与减弱变化周期。 PDO 冷位相时期 潮汐南北震荡强度相对较强,对应月亮赤纬角两大一小,根据季林的强潮汐致冷效应,出现全球低温期; PDO 暖位相时期潮汐南北震荡强度相对较弱,对应月亮赤纬角一大两小,出现全球温暖期。 2000-2030 年 PDO 冷位相时期可能变冷。 由于地球自转, 月亮赤纬角最大值(从 18.6 度增大到 28.6 度)增大潮汐南北震荡的振幅(从 37.2 度增大到 57.2 度),使大气潮和海洋潮的高潮以 12 小时为周期大幅度南北震荡,导致大气环流径向运动强烈,是北极寒流大举入侵中纬度地区的原因。太阳在南北回归线时有类似效应,是强震集中在 7 月和 1 月的原因之一。 我们在 2008 年指出, 1998 年是最热的年份, 1997-1998 年 20 世纪最强的厄尔尼诺事件和 1995-1997 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产生的弱潮汐南北震荡是主要原因。自 1998 年以后,全球气温呈波动下降趋势, 2005-2007 年月亮赤纬角最大值产生的强潮汐南北震荡、 1998 年 6 月至 2000 年 8 月的强拉尼娜事件( 1999 年全球强震频发)和 2004-2007 年印尼苏门答腊 3 次 8.5 级以上地震是主要原因。下一次月亮赤纬角最小值 2014-2016 年产生的弱潮汐南北震荡有利于气温相对升高和中国北方的干旱;而 2009-2018 年特大地震集中爆发却可能使气温下降。 2014 年最热年证实了这一预测,也验证了全球气温变化存在月亮赤纬角 18.6 年的变化周期。 http://news.hexun.com/2010-03-25/123112612.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54442.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89865.html 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形成大气和海洋潮汐南北震荡的最大振幅(南北纬 28.6 度之间),形成赤道和两极最强烈的冷热交换,导致赤道和低纬度地区变冷,两极和高纬度地区变暖;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形成大气和海洋潮汐南北震荡的最小振幅(南北纬 18.6 度之间,比最大值减少了三分之一还强),形成赤道和两极最微弱的冷热交换,导致赤道和低纬度地区变暖,两极和高纬度地区变冷。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64772.html 根据同样的原理, 2023-2025 年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将使全球气温再次下降,由于那时已进入 2000-2030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中后期,全球气温再次下降的幅度会更大,对人类社会的影响也更强烈。 2014 年成为最热年不是全球持续变暖的救命稻草,而是气候变冷的醒世警钟。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61609.html 2023-2025 年严寒进入高峰 2032-2034 年全球变暖加速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67359.html 关注下一次拉尼娜事件带来的极端冷事件!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83067.html 3. 温室效应的致命缺陷 一项国外最新研究指出,从过去 40 万年的角度来看,目前的气温已经爆表。现在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超过了那期间的任何时候。 现在,一支国际研究团队进行的一项数学分析可能改变这种状况,该团队由瓦赫宁根大学的埃格伯特·范·内斯( Egbert vanNes )领导。为了得出他们的结论,这支团队利用了乔治·苏吉哈拉( George Sugihara )发明的复杂系统因果关系探测法。这些方法已经成功地被用于解决生态系统中的因果关系问题,在生态系统中,有些变量相互依赖,例如太平洋西北部海水温度与沙丁鱼和鳀鱼种群数量之间的关系。 这种统计方法“使我们可以避开传统的挑战,不必揭开多元时间序列的因果关系。据此,我们直接根据冰核数据证明,在冰川期 - 间冰期,气候变化主要由地球系统内部机制推动,包括气温变化对温室气体浓度的显著正反馈效应。” 此项研究最大的问题是,从过去 40 万年的角度来看,现在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超过了那期间的任何时候,而目前全球气温并不是 40 万年以来最高值,也就是说,二氧化碳浓度上升与气温上升不成比例,二氧化碳浓度上升不是气温上升的唯一原因。 Wu 和 Peltier ( 1983 )估计北半球劳仑泰德冰盖和斯堪的纳维亚的冰盖于 18000 年前开始融化,快速融化始于 13500 年前到 7000 年前, 7000-5000 年前间的冰融量减少。 Jaritz 和 Ruder ( 1977 )绘出莫桑比克全新世海面变化曲线, 10000-8000 年前期间海面以每百年 2.65 米 的速率快速上升, 8000-6000 年前期间海面上升速率明显减慢,将为每百年 0.47 米 。 6000 年前海面达到最高点,高出现代海面 2.5 米 。此后海面缓慢下降至现代海面位置。 海平面变化和气温变化的数据表明 5000-6000 年前高海面和高于现在气温的存在。这也就是说,目前过高的二氧化碳浓度并没有使全球气温达到 40 万年来最高水平。 结论很明显:历史上,气温上升与二氧化碳浓度增加不成比例,温室效应无法解释这一现象,不是全球变暖唯一因素。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80973.html 此外,温室气体一直在增加,无法解释全球气温的起伏波动。 五、 人类无法改变自然规律 我们刚刚走出 2 万年前的末次冰期和 14-17 世纪的小冰期,离开中生代温暖期已经近亿年,把变暖当成最大风险与地球历史和人类历史相矛盾。 气候变化的历史是一个冷暖不断交替变化的过程,其一、许靖华根据历史上的全球气候变化周期中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证明全球小气候最适期人类社会繁荣发展而全球小冰期导致农业减产,饥荒和民族大迁移。他认为,全球气候变化有 1200 年的周期循环,与人类历史兴衰一一对应。即变暖时期对应人类社会繁荣,变冷时期对应农业减产,饥荒和民族大迁移。其二、中国历史朝代更迭与 200 年太阳黑子超长极小期(变冷时期)对应。 气候变暖同样也给人类带来生存威胁: Jaritz 和 Ruder ( 1977 )绘出莫桑比克全新世海面变化曲线, 10000-8000 年前期间海面以每百年 2.65 米 的速率快速上升, 8000-6000 年前期间海面上升速率明显减慢,将为每百年 0.47 米 。 6000 年前海面达到最高点,高出现代海面 2.5 米 。此后海面缓慢下降至现代海面位置。 海平面的快速上升给岛国生存带来巨大威胁,世界大洪水的传说起源于海平面的早期快速上升。目前岛国面临的海平面上升形势威胁到岛民的生存,但对大陆居民而言,这是正常气候自然变化的一部分。 如果我们在第四纪冰期就恐惧全球变暖,那么,这样的恐怖生活将在今后一亿年中持续下去,因为这将是自然变化的必然结果。 我们必须适应全球变暖,第四纪冰期迟早都会逐渐消失。 人类无法改变自然规律。 参考文献 杨冬红,杨德彬,杨学祥。地震和潮汐对气候波动变化的影响。地球物理学报。 2011 , 54 ( 4 ): 926-934. 杨冬红,杨学祥 . 全球气候变化的成因初探 . 地球物理学进展 . 2013, 28(4): 1666-1677. 杨冬红,杨学祥,刘财。 2004 年 12 月 26 日 印尼地震海啸与全球低温。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6 , 21 ( 3 ): 1023-1027 杨冬红,杨学祥。全球变暖减速与郭增建的“海震调温假说”。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8 Vol. 23 (6): 1813 ~ 1818
个人分类: 学术争论|3778 次阅读|0 个评论
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证实海洋有降低大气温度作用
热度 1 杨学祥 2014-11-25 06:12
IPCC 第五次评估报告证实海洋有降低大气温度作用 杨学祥,杨冬红 根据 IPCC(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 ) 第五次评估报告,近百年全球气候变暖体现在全球气温升高、海洋变暖、冰雪大范围融化、海平面持续上升等诸多方面。 1880 - 2012 年,全球地表平均气温大约上升了 0.85 摄氏度 。在北半球, 1983 - 2012 年可能是过去 1400 年中最暖的 30 年。 1971 - 2010 年间,气候系统增加的净能量中有 90% 以上储存于海洋,造成海洋上层变暖。自 1971 年以来,全球冰川普遍出现退缩现象,格陵兰冰盖和南极冰盖的冰储量减少,北极海冰面积以每十年 3.5% - 4.1% 的速率缩小。 20 世纪以来,全球海平面上升 19 厘米 ,平均每年上升 1.7 毫米 。 http://news.sina.com.cn/c/2014-11-24/211531195466.shtml 1971 - 2010 年间,气候系统增加的净能量中有 90% 以上储存于海洋, 造成海洋上层变暖。这一数据证实了海洋降低大气温度的作用。 新华网日内瓦 2013 年 11 月 13 日 电 ( 记者吴陈 王昭 ) 世界气象组织 13 日发布《 2013 年全球气候状况临时声明》,称 2013 年有望入围自 1850 年有现代气象记录以来的十个最热年份。 报告显示,在 2013 年的前九个月,全球陆地和海洋表面温度比 1961 年至 1990 年的平均值高出 0.48 摄氏度 ,与 2003 年同期水平相当。自 1850 年有记录以来, 2003 年是第七个最热年份。 自 1993 年以来,海平面正以每年约 3.2 毫米 的平均速度不断上升。 9 成以上通过温室气体产生的额外热量都会被海洋吸收,因此海洋将在几百年中持续扩张。 http://news.sina.com.cn/w/2013-11-13/214328701824.shtml 由英国气象局和东安格利亚大学气候研究中心共同编写并发表的报告显示,从 1980 年至 1996 年间,全球温度的确在上升。然而自 1997 年年初至 2012 年 8 月,全球气温并没有明显升高,也就是说变暖的趋势 16 年前已经停止。报告还显示,在 1980 年之前的 40 年期间,全球气温一直处于基本稳定状态,甚至稍有下降。最新发布的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 (IPCC) 第五次评估报告第一工作组报告证实了这一事实,很多研究表明海洋降温作用是主要原因。 2000 年美国科学家 Keeling 提出了 1800 年周期的“潮汐降温效应”; 2002 年中国科学家郭增建提出了“深海巨震降温效应”; 杨学祥和杨冬红分别在 1997-2011 年提出了“海底藏冷相应”、“海洋锅炉效应”、“拉马德雷冷位相灾害链”、 200 年和准 60 年“潮汐降温效应”。 我们在 2006 年提出,气候潮汐循环说和海震调温说,阐明了冷气候、强潮汐和强震相互对应的物理机制,对 2000 年地球进入拉马德雷冷位相后的气候预测有重大科学意义。中国连续 18 年暖冬的终结是 2000 年地球进入拉马德雷冷位相和印尼发生地震海啸的合理结果。规律表明,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全球强震、低温、飓风伴随拉尼那、全球性流感伴随厄尔尼诺将越来越强烈。在 20 世纪 50-70 年代,强沙尘暴与流感爆发一一对应,沙尘暴可能传播禽流感。 见:杨冬红,杨学祥,刘财。 2004 年 12 月 26 日 印尼地震海啸与全球低温。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6 , 21 ( 3 ): 1023-1027 我们在 2011 年提出, 2004 年 12 月 26 日 印尼地震海啸后,全球低温冻害和暴雪灾害频繁发生。“潮汐调温说”和“深海巨震降温说”是一种合理的解释。根据“潮汐调温说”和“深海巨震降温说”理论, 2005 年以后全球气温将因为地震海啸和强潮汐南北震荡而降低。 2009 年 11 月至 2010 年 1 月低温暴雪袭击北半球,西方科学家也承认 2000-2010 年气候的自然变化减缓全球气候变暖效应这一客观事实。潮汐振荡可以解释全球气温的准 60 年变化,海洋及其边缘的强震能够将深海冷水翻上表面,使全球气候变冷。潮汐和太阳黑子活动不仅有相同的变化周期,而且都和气温变化有很好的对应关系。研究表明,在太平洋十年涛动冷位相时期,强震与低温冻害频繁发生。 见:杨冬红,杨德彬,杨学祥。地震和潮汐对气候波动变化的影响。地球物理学报。 2011 , 54 ( 4 ): 926-934. 我们在 2013 年提出,温室效应不是气候变化的唯一因素 , 温室气体的主体不是二氧化碳而是水汽 . 当水汽凝聚为云 , 就会遮蔽阳光 , 起到降温作用 . 太阳辐射量变化不足以解释气候变化的振幅 , 关键在于存在太阳能量积累和释放的多种效应 , 其中 海底藏冷效应 和 海洋锅炉效应 最为显著 . 太阳能在地球各圈层的不同分配也是地表气候变化的原因之一 , 其中 地磁层漏能效应 和 臭氧洞漏能效应 最为显著 . 气候变化周期是天文周期微力激发的结果 , 其能量来自太阳能量的长期积累 . 目前处于 1500~1800 年气候周期的变暖高峰 ,200 年气候周期的变冷初期 ,60 年气候周期的变冷阶段 . 本文通过历史资料反复核对 , 证实太阳黑子延长极小期、太阳黑子周期长度大于 11 年时期、潮汐极大期、低温有明显的对应关系 , 已经查出重复出现两个连续周期 , 除太阳活动变化外 , 强潮汐是其形成的原因 . 全球气候有准 60 年、 200 年、 18000 年等周期 , 这些周期与潮汐周期有很好的对应关系 . 特别是 179~200 年周期 , 在太阳黑子活动、潮汐变化和冷暖变化中都有明显的表现 , 形成对应的周期规律 . 分析结果显示 , 气候冷暖变化的原因不只限于大气层本身 , 而确有可用于气候预测的星体运行的变化信息 . 规律表明 ,2007 年开始的太阳黑子延长极小期和潮汐极大期使我国可能进入严重低温冻害时期 , 并将在 2020 年达到高潮 , 必须做好预防准备 . 见:杨冬红 , 杨学祥 . 全球气候变化的成因初探 . 地球物理学进展 , 2013, 28(4): 1666-1677, doi: 10.6038/pg20130405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41548.html 新世纪以来,地球表面的温度并没有上升是不争的事实。这与科学家所坚持的地球在不停变暖形成难解的矛盾。 Willis 等科学家这样解释,温室气体产生的热量没有影响到地球表面。“我们产生的 90% 以上的热量引起了海洋温度上升。” Willis 说。地表温度不是衡量全球变暖的恰当指标,因为大气只能吸收我们制造的一小部分热量,海洋才是主要的晴雨表。 Trenberth2011 年发表的论文运用模型展现了地表升温减缓与海洋深处吸收热量的相关关系。后来,他又证明了超过 30% 的升温发生在 2300 英尺的海洋深处,这影响了太平洋的气象模式。另有研究运用化石资料重建了太平洋的历史温度,指出过去六十年 1500-3300 英尺深度的海水升温的速度是一万年间的 15 倍。 气候学家 Benjamin Santer 认为地表升温暂缓的秘密有助于科学家更深入地了解气候。他认为地表升温减缓的原因可能在于气候的自然变异,比如海水吸收了热量。此外,小规模火山喷发、空气污染甚至大气温度测量的误差都可能有影响。 普林斯顿大学的物理学家 William Happer 认为二氧化碳对大气确实有升温效应,但这种效应被夸大了。 Happer 在 2005 年第一次意识到全球变暖在暂缓。气象学教授 Richard Lindzen 则认为地表温度不再上升证明了已有的气候模型不能准确模拟各种气候的易变性。“这种减缓趋势越久,缺陷越明显。” 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的气候学家 Michael Mann 用“曲棍球”图展现了一千年前至今地表温度的变化,指出将如今的升温减缓视为“暂停”是一种误导。他认可海洋吸收了大部分热量,以及火山喷发导致海湾温度上升。他说:“问题不在于没有解释,而是不知道每种解释的确切作用。” http://int.gmw.cn/2013-11/14/content_9484359.htm 从 1996 年开始我们就一再指出,海洋底层水的降温,经过上亿年的积累,不会很快被暖化,是气候变化的指示标志。 60 年太平洋涛动(亦称为拉马德雷现象)周期会持续很长时间。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35952.html 地球表面温度未上升是全球变暖暂停初期阶段,证实了我们在 1996 年以来提出“海底藏冷效应”、“海洋锅炉效应”、 2000 年美国科学家季林提出的“潮汐调温效应”和 2002 年中国学者郭增建提出的“深海巨震调温效应”。 正如我们在评论中指出的那样, IPCC 最新评估报告忽视了自然周期对气候的影响,尽管 1800 年潮汐周期处于最弱时期使海底冷水上翻数量减少,全球气候处于变暖高峰,但是,目前也处于 200 年周期的太阳黑子超长极小期、 55 年周期的拉马徳雷冷位相时期,后两者有充分的历史数据表明是变冷时期。今后 20 年气候不再变暖,即变暖已经停止,变冷变为短周期的必然趋势,现有的气候模型忽视了这些自然因素。 早在 1996 年至 2006 年我们就给出了海洋、特别是海洋底层冷水对全球气候的降温作用。强潮汐和强震周期性地将海底冷水翻上表面,使全球气候变冷。与此同时,海洋底层冷水也将同时升温,并吸收大量温室气体。真正能反映气候变化的指标是海洋底层水增温的速度,今后深海温度测量的大量数据才能证明全球气候的变化趋势。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728486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728453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729195 我们在 1996 、 1998 、 2006 年和 2011 年发表的文章中指出,海洋是能量的储库,无论是冷是热,都有一个长期的积累过程。强潮汐和强地震将海洋底层冷水翻到表面,导致表层海水变冷,阻止了全球变暖。一亿年前的中生代是全球温暖时期,近一亿年间海洋底层水冷却了摄氏 15 度,大气冷却了 10~15 度,最终导致第四纪大冰期的发生。如果海洋底层冷水的温度没有提升到一亿年前的水平,强潮汐和强震就会不断将底层冷水翻到表面,阻止全球变暖。 事实上,强潮汐和 8.5 级以上强震都集中发生在拉马徳雷冷位相时期,在此期间,厄尔尼诺热事件受到抑制,拉尼娜冷事件受到增强。因此,海洋底层水增温是强潮汐和海洋强震搅动的结果,在降低海洋表层水的同时,也使底层水增温。这一增温过程不是线性增加,而是波动变化:在马徳雷冷位相时期因强潮汐和强震而增温,在拉马德雷暖位因相失去强烈搅动而降温。有人认为,降温的太平洋可能在过去的十年减缓了全球变暖,但是并不会持久。这种自然变化的影响不会超过 100 年(即海温增加 10 ℃ ),这种推测是没有根据的,也不会得到实际测量资料的证明。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29195.html 3107-3452 年在 1800 年潮汐周期中处于最强时期,使海底冷水上翻数量增加,全球气候处于变冷高峰,与 太阳黑子超长极小期配合,全球将进入新的 1800 年变冷周期,类似 15-17 世纪的小冰期时期(处于太阳黑子蒙德极小期)。 参考文献: 杨学祥 , 陈殿友 . 热幔柱构造与地核热能 . 地壳形变与地震 . 1996,16(1):27-36. 杨学祥 , 张中信 , 陈殿友 , 陈震 , 宋秀环 , 解宏 . 地核能量的积累与释放 . 地壳形变与地震 . 1996,16(4):85-92. 杨冬红,杨德彬,杨学祥。地震和潮汐对气候波动变化的影响。地球物理学报。 2011 , 54 ( 4 ): 926-934. 杨冬红 , 杨学祥 . 全球气候变化的成因初探 . 地球物理学进展 , 2013, 28(4): 1666-1677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42379.html 相关报道: 报告称过去 130 年来全球平均升温 0.85 度 2014 年 11 月 24 日 21:15 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 11 月 24 日 电 ( 记者林晖、潘林青 ) 从 1880 - 2012 年,全球地表平均温度升高了 0.85 摄氏度 ,其中北半球高于南半球,冬半年升温高于夏半年。   这是记者从中国气象局 24 日召开的 IPCC(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 ) 第五次评估报告综合宣讲会上获悉的。   根据这份报告,近百年全球气候变暖体现在全球气温升高、海洋变暖、冰雪大范围融化、海平面持续上升等诸多方面。 1880 - 2012 年,全球地表平均气温大约上升了 0.85 摄氏度 。在北半球, 1983 - 2012 年可能是过去 1400 年中最暖的 30 年。 1971 - 2010 年间,气候系统增加的净能量中有 90% 以上储存于海洋,造成海洋上层变暖。自 1971 年以来,全球冰川普遍出现退缩现象,格陵兰冰盖和南极冰盖的冰储量减少,北极海冰面积以每十年 3.5% - 4.1% 的速率缩小。 20 世纪以来,全球海平面上升 19 厘米 ,平均每年上升 1.7 毫米 。   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介绍,这份报告的核心结论有三点:一是人类对气候系统的影响越来越明显;二是人类对气候的干扰越大,人类所面临的风险就越高;三是人类可以采取更多的措施限制减缓气候变化,建立一个更加繁荣可持续的未来。   今年 11 月 1 日, IPCC 第四十次全会在丹麦哥本哈根审议通过了 IPCC 第五次评估报告综合报告。该报告是对 IPCC 先前相继发布的三个工作组报告成果的高度凝练与综合,将对国际气候制度谈判走向和各国应对气候变化政策与行动产生重大影响。 编辑: SN123 http://news.sina.com.cn/c/2014-11-24/211531195466.shtml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4458 次阅读|1 个评论
气候变化的自然周期确实存在
热度 1 杨学祥 2013-3-15 09:41
气候变化的自然周期确实存在 杨学祥 IPCC认为此次变暖将持续不断地增温一百年甚至几百年;而温景嵩教授却认为至多再过三四十年,气候就会再度自行冷却下来,从而进入一个新的气候变冷时期。这也是大自然气候变化的周期性所致。不管人类向大气排放出多少二氧化碳,也无法阻止这个新的气候变冷时期的到来。 最新的研究结果辨明,全球气候变化具有3亿年、10万年、4万年、2万年、1500-1800年、200年和60年周期波动。后三个周期成为争论的中心。 在十五世纪至十七世纪的二百余年内,全球强震发生频繁,其它自然灾害也很集中,如瘟疫流行,低温冻害严重,被称为小冰期时期。这个时期也正是太阳黑子蒙德极小值时期 ,太阳活动处于低值状态,有人把它看作是小冰期气候产生的原因。 2000年查尔斯·季林(Keeling)提出,强潮汐把海洋深处的冷水带到海面,使全球气候变冷,形成的全球气候波动周期大约为1800年。季林认为,地球、月亮和太阳相对位置的变化会引起潮汐强度的逐渐变化,其周期与邦德提出的“气候周期”是一致的。当日、地、月排成一线且相互距离最小时,日月引潮力相互加强而变为最大,地球海洋潮汐规模也最大,这时就有更多来自海洋深处的冷水被带到海面。这些冷水可以冷却海洋上的空气。当日、地连成的直线与月、地连成的直线相互垂直时,太阳潮汐减弱月球潮汐,使地球海洋潮汐变小,这时海洋深处的冷水很难被带到海面,世界就变得暖和。据季林的计算,大约在1425年即小冰期的末期,潮汐达到了最大值,从那以后逐渐减弱,直到3100年潮汐又达到最大值。这个周期是过去1万年气候变迁的主要动力。这个效应使地球的温暖期从小冰期末期一直持续到24世纪,而后随着潮汐的增强,地球的气候将逐渐变冷 。 潮汐高低潮还有200年左右的明显周期变化。其中,1425年、1629年两次峰值对应小冰期时期,1770年的峰值对应18世纪的低温,1974年的峰值对应20世纪70年代的气候变冷。特别是54-56年周期(太平洋十年涛动周期),在全球气候变化中有非常明显的作用 。 目前处于1800年周期中的变暖高峰,200年周期中的变冷初期,60年周期中的30年变冷中期阶段,2020年为变冷高峰,类似20世纪60-70年代的变冷期。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09964.html 国家气候中心张培群指出了一个重要的事实:全球变暖在2000年以前表现为连续发生暖冬,在2000年以后出现了一些阶段性低温,2006年以来基本每年1月份都出现了阶段性低温,有时12月份也有③。他还认为在最近100年全球气温总体变暖的趋势里,我们也曾经历过这种20-30年尺度的气候波动。上世纪20至40年代是一个相对显著偏暖的阶段,之后的50至70年代,就经历了一个相对冷期。但之后的80年代开始,全球又进入一个变暖的时期。最近几年虽然全球气温没有逐年增加(2010年是最暖的一年,2011年依然偏暖,但比2010年有所减弱),但总体增暖的趋势依然没有改变。 http://news.ifeng.com/world/detail_2012_02/08/12359201_0.shtml IPCC认为此次变暖将持续不断地增温一百年甚至几百年,这符合全球气候变化1800年周期变化的规律,但是,否认更短周期的变冷是错误的;而温景嵩教授却认为至多再过三四十年,气候就会再度自行冷却下来,从而进入一个新的气候变冷时期,这是对全球气候变化更为具体的分析和补充,符合迄今为止的全球极端冷事件频发的事实和事件。 相关文献: 退休之乐(5):亮出了批判IPCC错误论断的旗帜 2012-8-25 08:20 |个人分类:温景嵩文库|系统分类:论文交流|关键词:退休之乐,批判,IPCC,错误论断 推荐到群组 退休之乐(5) 亮出批判IPCC错误论断的旗帜 温景嵩 (2012年8月21—25日写于南开园) 一 现在谈我退休后出的第三本书:《气候变化2010——评IPCC二氧化碳变暖说,2010,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这本书比上一本书出版时间大大缩短了。第二本书出版时间距第一本竟然长达四年,而这本书距第二本的出版时间却仅仅时隔一年。其原因是有老天爷在帮忙。老天爷站在我们这些全球变暖的非主流派一边,虽然我们是少数。 事情是这样的: 自头一年夏天我的第二本书:《换一个角度看问题》出版后,对其中全球变暖问题的研究发展得很快,而且争论得很激烈。先是联合国根据IPCC的论断,在头一年的年底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了“节能减排抗击变暖”的全球峰会,以向全世界部署并推行IPCC的这一套。然而很不幸,大会之后,老天爷立刻就给联合国来了个下马威。它不但没有按照IPCC的论断持续不断地变暖下去;恰恰相反,在哥本哈根大会之后,它反而立刻就变冷了,而且冷得出奇。据当时世界各国媒体的报道,这是一场几十年来从来没有见到过的席卷北半球的严寒。于是,一场混乱就发生了。世界各国原来按照联合国的部署所安排的抗击变暖,立刻就被迫变成了抗击变冷。同时,这场横扫世界的空前严寒,也立刻激发出国内外气候界本来就存在的气候变化的大辩论。特别是国际上的气候科学界,本来就有人对IPCC的论断持有不同意见。现在就纷纷站出来批评起IPCC的错误论断,并提出自己与之不同的新理论,以和他们相抗衡。按照当时国际媒体的报道,这场争论非常激烈,双方都坐不下来,冷静不下去。在这个大背景下,我们自然也不会沉默。自2007年我不由自主地卷入这场争论以来,就一直对IPCC的这一套有看法。根据我们对气候周期性变化的理解,我们当时就认为这次全球变暖不可能是人类活动排放出来的二氧化碳作用的结果,而且就不可能持续不断地变暖一百年几百年。根据我们对气候周期性变化的认识,我们曾坚持地指出,至多三四十年,事情就会起变化,气候就会再度自行变冷。在气候这种冷暖交替的作用下,IPCC所发出的那种世界末日的警报,实际上不可能发生。于是在此时期,我就又先后写成以下五篇文章: (1)换一个角度看全球变暖——迎接联合国哥本哈根世界峰会; (2)究竟是要抗击变暖,还是要抗击变冷?——喜见全球变暖少数派正在壮大; (3)把全球变冷变暖之争引导到正常的学术讨论轨道上来——给联合国的一项建议; (4)IPCC问题的政治方面; (5)气候变化的周期性,不确定性和气候预报。 至此,我们可以比较简要地总结一下我们和IPCC之间对这次全球变暖问题所存在的分歧,主要可归结为以下四点: (1) 全球变暖的原因: IPCC认为此次变暖是由于人类活动排放出的二氧化碳剧增的结果;而我们却确认为主要是由于大自然本身的气候冷暖交替周期性的自然增温过程。大自然的气候变化具有多尺度的周期性变化性质,这已有极为大量的研究工作,所无可辩驳地一再证明。其中有:朱珍华1957,竺可桢1973,李爱贞,李群1998,丁一汇等人2007,新疆研究人员2007,钱维宏2010,罗勇2010等。 (2) 全球变暖的持续时间: IPCC认为此次变暖将持续不断地增温一百年甚至几百年;而我们却认为至多再过三四十年,气候就会再度自行冷却下来,从而进入一个新的气候变冷时期。这也是大自然气候变化的周期性所致。不管人类向大气排放出多少二氧化碳,也无法阻止这个新的气候变冷时期的到来。 (3) 全球变暖的后果: IPCC认为此次变暖将是超长期的,因此就将导致高山冰川和两极冰盖消融殆尽,海平面将因此而大幅上升,全球各大陆的沿海繁荣地带将被海水淹没,世界末日即将到来;而我们却认为气候变暖是好事不是坏事,只有气候变冷才是坏事,这已有我国几千年的文明史所一再证明。由于气候的冷暖交替,两极冰盖和高山冰川就不可能被消融殆尽,而是有消有涨,有退有进,从而维持一个动态的平衡,全球各大陆的沿海繁荣地带就可长期存在不可能被海水淹没。IPCC所谓的“世界末日”根本不可能发生。它只是杞人忧天,颠倒黑白,蛊惑人心的胡言乱语而已。 (4)全球变暖的政治责任 IPCC认为这主要应由世界上二氧化碳排放大国来负,实际上他们认为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排放二氧化碳最大的国家,所以这个世界末日的责任主要应由我国来负。从而可以达到他们遏制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并进而可达到遏制我国迅速崛起的目的。对此我们已经予以坚决反对,并有力地揭露了他们这种图谋。我们指出,这种把大自然的变化,归结到我国经济发展的后果上来,是一种反科学,反历史的可笑而且可耻的阴谋,是不可能得逞的。另一方面,我们也同时指出由于我国确确实实存在着能源危机,所以我们也坚决支持在我国要大力开展节能减排的工作,但这与IPCC所谓的要抗击气候变暖危机的胡说无关。因此我国就应该在不受外力的干扰和压迫下,自主地开展节能减排这项极为重要的工作,以为我国子孙后代的万年生活造福。 现在来谈这一时期我在这一问题上进行研究的另一动力。有一天我的邮箱突然接到一位我从来不认识的青年朋友发来的email,来信还附上一篇他自己写的长文,说是要向我请教。这位青年朋友就是小黄——黄伟夫同志。原来他对IPCC的二氧化碳变暖说做了相当全面,相当系统又相当透彻的研究,因而在他的长文里对IPCC的错误论断做了相当彻底的批判。他的这篇长文一共涉及到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 (1)二氧化碳究竟是不是主要的温室气体,它在气候变暖中究竟能起多大作用? (2)这次全球变暖究竟会不会持续一百年,甚至几百年? (3)气候变暖究竟会不会导致世界末日的来临? (4)IPCC所倡议的碳减排,碳交易之实质究竟是什么? 对小黄提出的这几个问题,有些是和我完全一致的,有些事情却是我并不很了解,尤其是第一个问题。我原来对IPCC讲的二氧化碳并没有异议,比较自然地就接受了他们的说法。然而小黄却认为有问题,而且认为问题很大。他认为二氧化碳根本就不能算作是大气中主要的温室气体,他认为水汽才是。对此我开始还有点不大相信小黄。说实话在这一点上,我对IPCC仍然是有点迷信。我之所以相信他们的这一说法,是以为这完全是个ABC的问题,IPCC的这些大专家们在这样的基本问题上不应该出现错误。然而后来小黄向我介绍了由北京大学大气科学系盛裴轩等教授合著的,2003年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大气物理学》。那上面载有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光谱的比较。这幅图像清清楚楚地显示出水汽对红外光谱的吸收能力,要远比二氧化碳为强,其在大气中的含量也远比二氧化碳在大气中的含量为大。结论很明显,水汽才是大气中真正的主要温室气体,二氧化碳所能起的作用倒很小。很不幸,这个基本事实却为IPCC的大专家们有意无意地忽略掉了。然而这就使他们犯了一个更大的错误,也就是说他们在这个全球变暖问题的大前提上就错了。这样,IPCC就真是错到家了。应该说,他们这个错误确确实实误导了全球各国政府和人民,可真应该算是件极大的憾事! 我原来以为黄伟夫同志是位气象学界后起之秀,很可能是一位新毕业的气象学的博士,所以我很想知道他的导师是谁。后来才知道,他原来是学农的,是山东农业大学刚毕业的大学生,气象并不是他的本行。真是后生可畏!看来这位年轻朋友才华出众,前途不可限量,将来大有可为!正在此时,国际气候界的主流派向我们非主流派发起了一场声势浩大措辞严厉的反攻。于是我就建议黄伟夫同志把他的长文分解成四篇相对短一些的文章,以回击主流派对我们非主流派的反攻。四篇文章写好后,我把它们发给了我的一二百位email朋友。反馈回来的信息很令人鼓舞,还有好多朋友建议我们把这些文章整理一下,争取把它们正式发表,以扩大影响。于是我就邀请小黄把他的文章,和我们已经发表的这方面的文字,合在一起正式出书。他愉快地接受了我的邀请,并且建议新书书名可采用IPCC自己的系列报告标题,从而可以命名为:《气候变化2010》。不过要加一个副标题即:《评IPCC二氧化碳变暖说》。这正是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于是就这样,我们第一次正式地在广大读者面前,亮出了我们批判IPCC错误论断的旗帜。 此书出版以后,反映很好。看过这本书的朋友们都说,我们这本书上面所讲的道理,比起IPCC讲的那一套更有说服力,更能令人信服。 最令人鼓舞的是,就在我们这本书出版后不久,我收到了北京大学大气科学系的钱维宏教授赠送给我的,他在2011年1月出版的又一部挑战IPCC谬论的新书:那就是由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天问:谁驱使了气候变化?》。钱教授是我国新一代著名的气象学家,该书最后一部分收录了全国各大媒体对他采访的报道记录。这里边包括有中央电视台《面对面》栏目,中央电视台《气象疑云》栏目,凤凰电视台《世纪大讲堂》栏目;报刊则有《中国日报》,《科学时报》,《科技日报》,《羊城晚报》等。我很高兴,我们并不是在单兵作战。就在和我们同一个战壕里,非常幸运的是还有钱教授这样的杰出人物在和我们并肩作战。很好,虽然我们的作战风格各有不同,这丛我们各自使用的书名就可以看出。我们的书名是正面的批判IPCC,而他的书名则是用质问方式标出,而且充满了诗意。他是以我国古代著名诗人屈原质问老天爷的方式写出他的书名;然后他又以同样的质问方式,在他的书名副题中列出了四个具体问题。其中第一个问题就打中要害,即:全球变暖是人类活动造成的吗?看来,在气候变化问题上钱教授是一位真正的专家,我只不过是客串,而且是一位退休老人的客串。从掌握实际数据方面看,他不仅掌握了国内的气候变化数据,而且也掌握了国外方面的数据;另一方面,他不仅掌握了气温变化的数据,而且极为重要的是:他还掌握了人类活动向大气排放二氧化碳的数据(这个二氧化碳的实际含量一般并不在气象部门正规观测的范围之内,虽然现在它已成为解决当前气候大辩论问题很关键的一个要素)。这样,钱教授就得到了在这场气候大辩论中一个极为重要的结果。那就是:在年际和年代际的气温实际变化和人类活动排放出的二氧化碳的实际变化呈现出一种反相关的关系。亦即:当气温升高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反而随即降低;反之,当气温降低时,二氧化碳排放量却因之而升高。钱教授在这里接着就郑重指出:事实证明,正是气候变化驱动了人类活动排放出二氧化碳的变化,而不是相反。也就是说,人类活动排放出的二氧化碳并没 有驱动了气候变化(前不久在今年6月份,钱教授在他又由科学出版社出的一本最新著作:《中期-延伸期天气预报原理》之中的第二章《认识气候》里,他再次重申了这个在气候大辩论中极为重要的结论)。就这样,IPCC的二氧化碳变暖说现在铁的事实面前彻底破产了。 在此以后,我感到人们对IPCC的认识和评价,有明显的改观。一位朋友告诉我,现在相信IPCC那一套的人越来越少,而相信我们关于气候变暖是大自然周期性增温的一种表现,这样的人却越来越多。而我国各大媒体也就不再那么卖力气地宣传IPCC的谬论了。这当然,主要的功劳应该归功于钱教授的努力。另一方面,我认为我的努力也是其中的一个不可忽略的因素。因为,我曾经把冶金工业出版社赠送给我的200本书,绝大部分都送给了我的亲友。鉴于此问题的重要性,我还给中央九常委每人赠送一本(实际上从上一本书《换一个角度看问题》开始,我就给他们每人送书),以供他们在决策时参考。此外还送给实际负责处理全球变暖问题的,国务院发改委副主任谢振华先生,以及国务院应对气候变化司的司长苏伟先生每人一本。对这个司的集体还加送了五本,以供他们在处理此问题和世界各国打交道时参考。有一次,我在报纸上看到,谢振华先生在印度首都新德里参加一次应对全球变暖国际会议时对与会者说:二氧化碳变暖说并不是已为科技界所公认的科学定论,事实上就还有不少科学家认为此次全球变暖只不过是大自然周期性增温的一个表现而已。显然,我感到他是收到了我送给他的书,而且已经看过,现在就把它拿来对付国际上的IPCC谬论的支持者来了。我们的努力并没有付诸东流。对此,我感到十分的欣慰。很好,这是我退休以来的又一次大收获。 本文引用地址: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185-605777.html
个人分类: 学术争论|5233 次阅读|2 个评论
全球已停止变暖16年:地球已进入变冷周期的新证据
热度 7 杨学祥 2012-12-31 10:20
全球已停止变暖16年:地球已进入变冷周期的新证据
全球已停止变暖 16 年:地球已进入变冷周期的新证据 杨学祥 现在几乎所有人都认为全球正在变暖,然而英国气象局近日发布的报告表明,早在 16 年前全球变暖的趋势便已经停止。   据英国《每日邮报》网站 2012 年 10 月 14 日报道,这份报告是由英国气象局和东安格利亚大学气候研究中心共同编写并发表的,他们对分布在陆地和海洋里的 3000 多个测量站点进行了数据统计与分析。   报告显示,从 1980 年至 1996 年间,全球温度的确在上升。然而自 1997 年年初至 2012 年 8 月,全球气温并没有明显升高,也就是说变暖的趋势 16 年前已经停止。报告还显示,在 1980 年之前的 40 年期间,全球气温一直处于基本稳定状态,甚至稍有下降 。 早在 2004 年 3 月 23 日我就在光明网以《地球已开始进入变冷周期》为题撰文指出,正当全球变暖的证据铺天盖地而来之际,地球变冷的信息悄然而至。透过表面现象看本质,地球气候变化的动力机制已发生重大的变化,预示一场类似 20 世纪 50-70 年代的变冷过程正在到来 。 对过去 100 年的数据的回顾指出,太平洋每 25 年要经历一次温暖的“沙丁鱼期”到寒冷的“凤尾鱼期”的周期性变化。目前正处于从 1990 年左右开始的一个凤尾鱼丰富的阶段。在寒冷的阶段,东太平洋的强洋流和养分的增加使得凤尾鱼、鲑鱼、石斑鱼和海鸟的种群大量增加。西太平洋情况则刚好相反。同时,气温、大气环流和二氧化碳的释放也有着不同的模式。在暖期,太平洋的东西两部分的物理条件正好倒过来,使得沙丁鱼在太平洋中大量繁殖。 与太平洋温度的周期变化类似,太平洋上空的气流也有近似的周期变化。“拉马德雷”是一种高空气压流,亦称为太平洋十年涛动 (PDO) 。近 100 多年来,“拉马德雷”已出现了两个完整的周期。 第一周期的“冷位相”发生于 1890 年至 1924 年,而 1925 年至 1946 年为“暖位相”;第二周期的“冷位相”出现于 1947 年至 1976 年, 1977 年至 2000 年为“暖位相”。如果“暖位相”的“拉马德雷”与“厄尔尼诺”相遇,将使其更强烈,出现的次数更频繁;假如“冷位相”的“拉马德雷”与“拉尼娜”现象相遇,那么“拉尼娜”将显示强劲的势头,出现频繁。在 20 世纪的气候记录中有两段时期全球气温明显变暖: 1925 年到 1944 年, 1978 年至 2000 年。 20 世纪的两段变暖时期 (1925-1944 年, 1978-2000 年 ) 与“拉马德雷”的“暖位相”对应。 英国气象局报告显示,从 1980 年至 1996 年间,全球温度的确在上升(与 1977-1999 年拉马德雷暖位相对应)。然而自 1997 年年初至 2012 年 8 月(与 2000-2030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对应),全球气温并没有明显升高,也就是说变暖的趋势 16 年前已经停止。报告还显示,在 1980 年之前的 40 年期间(与 1947-1976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对应),全球气温一直处于基本稳定状态,甚至稍有下降。报告证实了全球气候变化中拉马德雷周期的存在, 2000 年进入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后全球变暖已经停止:地球已经入变冷周期。 事实上,从 2007 年开始西方科学家已对全球变暖预测做出 6 次修正,全球已停止变暖不过是最后的结局 。 1997-2012年全球气温变化 参考文献 1. 英气象局报告称全球已停止变暖 16 年。 2012-10-15 09:12:33 来源: 新华网。 http://news.cqnews.net/html/2012-10/15/content_20575894.htm?prolongation=1 2. 杨学祥。地球已开始进入变冷周期。上海环境热线 绿色论坛。上传日期: 2004-3-18 http://www.envir.gov.cn/forum/20042732.htm 3. 杨学祥。地球已开始进入变冷周期。 上传日期: 2004-3-23 . 光明网。 http://guancha.gmw.cn/2004-3/23/1122001.htm 4. 杨学祥 . 全球持续变暖预测的第六次修正:全球已停止变暖 .2011-11-2 13:02 科学网。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503827.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388776
个人分类: 全球变化|6081 次阅读|16 个评论
连续18年暖冬的错误解读:科学与实践
热度 2 杨学祥 2012-12-7 15:25
连续 18 年暖冬的错误解读:科学与实践 杨学祥 近一时期中国北方频遭严寒袭击, 2012 年 -2013 年冬季并不温暖,相关部门可能重蹈 2005 年和 2009 年暖冬预测失败的覆辙。为什么有人对暖冬预测乐此不疲,根源在其对全球变暖的认识存在误区。 1 、暖冬和冷冬的标准 气象专家划分冬季冷暖这一现象,要将 12 月、次年 1 月和 2 月每个月的平均气温与常年同期相比较得出。一般按照 3 级和 5 级来划分, 3 级划分包括冷、暖和正常,如果比常年同期值(一般取近 30 年平均值)高出 0.5 ℃以上就是暖冬; 5 级划分则分为暖、偏暖、正常、偏冷和冷,其中高出 0.5 ℃称为偏暖,高出 2 ℃才称为暖。 根据世界气象组织( WMO )的规定,自 2002 年开始,我国启用 1971 年至 2000 年 30 年的平均气温 -4.2 ℃作为气候平均值。刚刚过去的 2004-2005 年冬季全国平均气温恰好是 -4.2 ℃,所以气象部门给出的结论是:全国区域平均气温接近常年同期,季内气温起伏变化大,并出现阶段性严寒天气。 我国自 1987 年至 2004 年连续 18 年冬季平均气温高于气候平均值,也就是说连续 18 年出现“暖冬” 。 从 1985 年开始江城武汉连续出现暖冬,人们多年都没有看见冰天雪地的情景了。不过,近几年冬天,气温却逐年下降。记录显示, 2001 年 1 月 26 日,江城曾出现过- 4 . 2 ℃的低温,为近 10 年来最冷的一天。同时,据武汉中心气象台资料显示,从 12 月 1 日至今,江城日最高气温平均值比近 30 年同期下降了 2 . 9 ℃。这些是否意味着暖冬即将结束?气象专家认为,目前尚没有迹象表明暖冬结束。武汉冬季冷暖变化一直较平稳,尽管近年冬天变冷了,但今冬成为第 19 个暖冬的可能性仍很大 。 從 1986 年冬天開始,石城南京已持續迎送 18 個暖冬。如果某年 12 月至次年 2 月的平均氣溫比近 30 年同期的平均氣溫高出 1 ℃以上,這個冬季便被稱為氣象意義上的“暖冬”。 1987 年的春天,江蘇省氣象部門宣布,南京剛過去的那個冬天是暖冬。誰知,此話一講就是 18 年。截至去年冬天,南京已經連續經歷 18 年暖冬了。南京將從此告別寒冬嗎 ? 南京有气象记录以来冬季的最低气温历史极值是- 14 ℃( 1955 年 1 月 6 日 ),但 1991 年以来从未出现过低于- 8 ℃的纪录,去年南京冬季平均气温高达 5.5 ℃,比历史平均值高出 2 ℃,被气象专家定性为异常暖冬气候。其中 2004 年的 2 月的日平均气温高达 8.5 ℃,高出历史平均值 4.6 ℃,打破了百年历史的极值纪录。按照 1951 年- 2003 年的江苏冬季气温平均值 2.9 ℃未标准, 1986 年以来我省已连续 18 年经历暖冬 。 从总体趋势来看,无论中国还是全球范围,冬季都趋向于变暖。我国自 1987 年至 2004 年连续 18 年冬季平均气温高于气候平均值,也就是说连续 18 年出现“暖冬”。美国农业协会主席麦克·韦伯斯特对记者说 : “印第安纳州以往在 11 月末就进入寒冷的冬季,直到第二年 2 、 3 月份才转暖。但近几年冬季明显缩短。据农业气象组织预测, 2005 年的春季将提前 1 周。”   为什么“暖冬”越来越多呢?一种观点认为,这主要由气候自身的变化周期导致。近 100 年来,虽然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大气层二氧化碳增加,但温度并不是直线上升的,而是有一个冷暖交替的周期性变化。上个世纪 20 年代以前是冷周期,上个世纪 80 年代到现在应该说是一个暖周期。另外一种观点认为,人类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导致气候变暖 。 2 、暖冬连续发生的错误解读 新华网北京 2004 年3月22日,记者姚润丰一《我国连续经历 18 个暖冬 气候变暖向人类敲响警钟》为题,解读暖冬连续发生的原因。 刚刚过去的这个冬季是我国连续经历的第18个暖冬。全国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0 . 9摄氏度,列1951年以来的第5位。而近百年我国气候持续变暖,气温上升了0 . 5摄氏度,以冬季和西北、华北、东北最为明显,华北地区自20世纪50年代以后出现了明显的暖干化趋势。   全球气候也正经历以变暖为主要特征的变化。1860年有气象仪器观测记录以来,全球平均温度升高了0 . 6摄氏度。最暖的13个年份均出现在1983年以后。20世纪北半球温度的增幅是过去1000年中最高的。有些地区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厄尔尼诺、干旱、洪涝、雷暴、冰雹、风暴、高温天气和沙尘暴等)的出现频率与强度增加。   联合国环境计划署的一份报告估计,2003年因气候变化所导致的各种自然灾害使全世界至少损失600亿美元,比2002年的550亿增加了10%。专家警告说,像去年出现在欧洲的酷热夏天,到本世纪中可能会成为正常现象。2003年的欧洲热浪估计导致2万人死亡,仅农业上的损失就达100亿美元以上。   不容乐观的是,全球气候还将持续变暖。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已经作出结论,全球气候增暖的速率将比过去100年还要快,未来100年全球平均气温可能上升1.4至5.8摄氏度,人类将完全进入一个变暖的世界。这将对全球产生重大影响,有些影响甚至是不可逆转的、破坏性的,特别是那些对气候变化敏感和脆弱的地区。   全球气候变暖是由自然的气候波动和人类活动共同引起的。专家们表示,最近50年的气候变化,很可能主要是人类活动造成的。世界工业革命后的200年间,地球上人口剧增科学技术发展和生产规模的迅速扩大,人类对环境的破坏和对气候的影响越来越大,地球表面及大气的自然状态受到破坏。由于砍伐森林和燃烧矿物燃料,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迅速增加,造成温室效应加剧,直接或间接改变了气候系统的状况 。 3 、冷冬再现证实拉马德雷周期 2005 年 2 月 28 日 ,武汉中心气象台称,武汉今冬气温比常年值低 0 . 4 摄氏度,接近“冷冬”,打破了连续 18 年的暖冬局面 。 2005 年 3 月 7 日,据青岛市气象台发布的最新消息, 2004 年冬季( 2004 年 12 月~ 2005 年 2 月),本市平均气温为— 0 . 2 ℃,比去年同期偏低 1 . 4 ℃,是自 1986 年以来最冷的一个冬季。其中, 2 月份成为本市 32 年来最冷的一个 2 月。今年 2 月青岛 32 年来最冷,连续 18 年的暖冬被 " 拉下马 " 。 自 1986-1987 年冬天(气象学上的冬天是指头年 12 月至次年 2 月)起至 2003-2004 年冬天,江城武汉已连续出现了 18 个暖冬。但 2004-2005 年冬天,湖北省平均气温较常年略微偏冷,持续了 18 年的暖冬由此中断 。 评估报告显示,今冬中国十个省 ( 市、区 ) 的气温较常年冬季偏高,十八个省 ( 市、区 ) 则相对偏低。其中,青藏高原大部及黑龙江北部、四川西部、云南北部、海南等地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一到二度。而在江南西部、黄淮西部、东北的中南部及贵州东部、广西北部等地,气温普遍偏低一到二度。广州从一九八七年起,就开始了暖冬天气,今年已是连续第十八个年头了。中国连续十八年的“暖冬”现象宣告中断 。 1947-1976 年为 PDO 冷位相时期(历时 29 年),长江中下游冬季最大连续冰冻天数历年变化的高峰值从 1955 年到 1984 年(历时也 29 年)后延了 8 年; 1977-1999 年为 PDO 暖位相时期(历时 22 年),长江中下游冬季最大连续冰冻天数超过 4 天 1985-2007 年期间(历时也 22 年)一次也没有发生。长江中下游冬季最大连续冰冻天数历年变化的高峰值相对 PDO 冷位相滞后 8 年,时间间隔的对应性非常准确。 2000-2030 年为 PDO 冷位相时期,长江中下游冬季最大连续冰冻天数历年变化的高峰值从 2008 年开始,开始时间后延了 8 年,依照规律,结束时间也应后延 8 年。这对预测今后低温冻灾有借鉴意义:未来 30 年中国低温冻灾可能频发 。 我们认为,导致气候变冷的原因有两个:其一,历史记录表明,在“拉马德雷”的“冷位相”时期,厄尔尼诺年易发生低温冷害。 2000 年“拉马德雷”已经进入“冷位相”,这意味着一个新的变冷时期正在开始。 1957 、 1969 、 1972 和 1976 年发生的严重低温冷害恰好在 1947 年至 1976 年“拉马德雷” 的“冷位相”。其二, 2004 年 12 月 26 日 印尼发生了地 震海啸。这次地震是 20 世纪以来第二大强震,仅次于 1960 年的智利大地震。智利大地震后,全球进入 60-70 年代的低温期,期间共发生 7 次大于 8.5 级地震。 郭增建的“深海巨震降温说”是一种合理的解释: 海洋及其周边地区的巨震产生海啸,可使海洋深处冷水迁到海面,使水面降温,冷水吸收较多的二氧化碳,从而使地球降温近 20 年。 20 世纪 80 年代以后的气温上升与人类活动使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有关,同时这一时期也没有发生巨大的海震。巨震指赤道两侧各 40 o 范围内的 8.5 级和大于 8.5 级的海震 。根据郭增建的理论, 2005 年全球气温将因为印尼地震海啸而降低 。 1889 年以来,全球大于等于 8.5 级的地震共 24 次。在 1889-1924 年 PDO “冷位相”发生 6 ( 1900 年以来国外数据: 2 )次,在 1925-1945 年 PDO “暖位相”发生 1 ( 1 )次,在 1946-1977 年 PDO “冷位相”及其边界发生 11(7) 次,在 1978-2003 年 PDO “暖位相”发生 0 次,在 2004-2012 年 PDO “冷位相”已发生 6 次。规律表明, PDO 冷位相时期是全球强震的集中爆发时期和低温期。 2000 年进入了 PDO 冷位相时期, 2000-2030 年是全球强震爆发时期和低温期。郭增建的“深海巨震降温说”是 PDO 冷位相与低温冻害对应的物理原因。 强震与全球气候变化关系的地球物理解释是:全球变暖导致的海平面上升,破坏了地壳的重力均衡,引起加载的海洋地壳均衡下沉,由此而引发的深海强震和海啸又将迫使深海冷水上翻到海洋表面,从而将会引发全球变冷。这就是大自然的自调节作用 。 4 、 2005 年和 2009 年两次暖冬预测均告失败 2005 年 3 月 3 日 ,引人注目暖冬之争终于结束了,中国气象局宣布了刚刚过去的冬天全国的气温状况——比上个冬天低了 0.9 度,全国气温接近常年。全国气温较常年冬季偏高的省 ( 市、区 ) 有 10 个,偏低的省份达 18 个。 虽然直到 2 月中旬,关于冷暖的问题,还在不停的争吵,但是 2 月底,上海率先宣布《上海终结持续 16 年暖冬天气 频繁雨雪致气温偏低》,接着江西跟进宣布《暖冬之说打破 气象专家称 " 这个冬天很正常 " 》, 江西省整个冬季气温偏低,与历史资料相比,全省偏低 0.5 ℃ 到 1.2 ℃ 左右。到了三月,宣布并非暖冬的省份越来越多,《二月北京天冷,“暖冬”被拉下马》、《辽宁今冬属“冷冬” 平均气温偏低 0.7 ℃》、《频繁寒流终结华东“暖冬”》、山东省《连续 18 年的暖冬终结》、江苏《我省频遭寒流侵袭 终结 18 年“暖冬”》和武汉的《这个冬天平均气温不足 5 ℃ 18 年暖冬画句号》 。 2005 年 3 月 1 日 ,辽宁省气象部门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了 2004 年辽宁省气候资源评估及冬季气温状况分析的有关情况,其中, 2004 年 12 月至今年 2 月全省平均气温为- 8.3 ℃,比常年同期偏低 0.7 ℃,确凿的数据表明 -- 刚刚过去这个冬天是个不折不扣的严冬,而非入冬前大家所说的“暖冬” 。 2009 年 6 月爆发了中等强度的厄尔尼诺事件,一些气候专家根据近 30 年的经验和全球变暖的趋势,预测 2009-2010 年为暖冬。令人震惊的是, 2009 年 11 月至 2010 年 3 月低温暴雪频发袭击北半球的美洲、欧洲和亚洲,冷冬重新回归中国北方地区。气候变化的错误估计将导致巨大的经济损失,我们必须重新审视气候变化的规律,调整气候持续变暖的心态,客观预估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 2009 年暖冬预测失败让气象预报工作备受责难。 2009 年底,中国气象网上刚刚公布说今年是厄尔尼诺年,又是一个暖冬,紧接着华北就来了强暴风雪的寒冬。 我们在 2009 年 10 月 14 日 提出了 2009 年发生冷冬的四大原因: 一、 2009 年太阳黑子低值将迎来一个“冷冬”。 二、 2009 年发生的 8 级地震和海啸可能导致冷冬。 三、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厄尔尼诺年和拉尼娜年易发生冷冬。 四、 2009 年 12 月至 2010 年 2 月为强潮汐时期可能导致冷冬 。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299814.html 5. 2012 年暖冬预测遭遇尴尬 2012 年 08 月 11 日 青岛晚报报道,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表示,我国已进入厄尔尼诺状态,冬季可能会出现暖冬现象,明年南方地区或许还会有洪涝灾害( 1998 年时即受此影响)。市气象局专家称,厄尔尼诺现象出现的年份青岛气候出现了一些波动。它的卷土重来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暖冬的形成,今年冬天我市或许就是个 “ 暖冬 ” 。 我在 2012 年 8 月 11 日指出, 2012-2013 年冬季发生冷冬的四大原因: 一、 2013 年年太阳黑子高值可能减弱“冷冬”的强度。 二、 2010-2012 年连续发生的 3 次 8.5 级以上地震地震和海啸可能导致冷冬。 三、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厄尔尼诺年和拉尼娜年易发生冷冬。 四、 2012 年 10 月至 2013 年 1 月为强潮汐时期可能导致冷冬。 相关部门应该汲取 2009 年厄尔尼诺发生后预测暖冬的历史教训,认真听取不同学术观点,避免预测失误带来的巨大经济损失 。 今年入冬以来,连续降雪导致内蒙古多地降雪量达历史极值,部分地区已出现区域性重度白灾。气象部门预计,随着后期降温、降雪天气的增加,局部地区的灾情将继续并有加重的可能。气象资料显示, 11 月以来,内蒙古多次出现降雪天气,其中,中东部地区降雪异常偏多,大部分地区降雪量达历史极值。连续出现的降雪和低温天气,导致内蒙古中东部地区发生不同程度的雪灾。目前,内蒙古大部分地区被积雪覆盖,形成雪灾的面积为 56.38 万平方公里,占全区总面积的 49.33% 。其中,赤峰市巴林右旗、阿鲁科尔沁旗,锡林郭勒盟正镶白旗、正蓝旗,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等地,积雪最深达 28 厘米、积雪时间超过 21 天、牧草掩埋程度超过 90% ,形成了区域性重度白灾 。 6 。 结论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连续 18 年暖冬发生在拉马德雷暖位相时期(有 4-5 年的滞后期),而冷冬集中发生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今后 20 年是冷冬和低温冻害频发时期。气候波动是自然规律,用人为温室效应无法解释气候的波动特征。 参考文献 1. 杨朝晖。打破砂锅 : “暖冬”的标准到底是什么?中国科技网。 http://www.stdaily.com/oldweb/gb/gdnews/2005-03/21/content_368020.htm 2. 严华,张海燕。已经持续 18 年 今年仍会是暖冬吗? (2003-12-24 07:13:08) 。 http://www.cnhubei.com/200312/ca383517.htm 3. 黃勇 . 南京將從此告別寒冬嗎?《江南時報》 ( 2004 年 12 月 20 日 第十八版 ) http://www.people.com.cn/BIG5/paper447/13663/1222443.html 4. 钟玉华,王悦。“暖冬”为何这么冷。《环球时报》 ( 2005 年 01 月 05 日 第二十四版 ) 。 http://www.people.com.cn/GB/huanbao/35525/3103690.html 5. 姚润丰。我国连续经历 18 个暖冬 气候变暖向人类敲响警钟。人民网 科技 动态 2004 年 03 月 23 日 13:22 来源:新华网。 http://www.people.com.cn/GB/keji/1056/2405667.html 6. 武汉打破连续 18 年暖冬局面。《问天网》 2005-3-2 http://www.envir.gov.cn/info/2005/3/32631.htm 7. 任金梅 . 今年 2 月青岛 32 年来最冷 连续 18 年的暖冬被 " 拉下马 ". 2005-03-08 07:35  来源 : 半岛都市报 . http://news.bandao.cn/newsdetail.asp?id=92320 8. 朱媛媛 . 持续了 18 年的暖冬继续中断 这个冬天气温回归正常 . 2006 年 03 月 07 日 11:27 荆楚网 - 楚天金报 . http://news.qq.com/a/20060307/001172.htm 9. 陈建,杨绮薇。南粤连续 18 年遇“暖冬”现象。中国网 | 时间: 2005 年 03 月 0 8 日 http://www.china.com.cn/chinese/huanjing/804949.htm 10. 杨冬红,杨德彬,杨学祥。地震和潮汐对气候波动变化的影响。地球物理学报。 2011 , 54 ( 4 ): 926-934. 11. 杨学祥,杨冬红,安刚,沈柏竹。连续 18 年“暖冬”终结的原因。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05 , 35 (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论文集): 137-140 12. 杨学祥 . 全球变暖:从科学到神话 . 日期: 2005-04-12 国家气候中心。 http://ncc.cma.gov.cn/Website/index.php?ChannelID=83NewsID=792 13. 杨学祥 . 2009 年暖冬预测失败的教训:厄尔尼诺带来暖冬还是冷冬? 2012-8-11 15:03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01213.html 14. 徐美中。 厄尔尼诺或送来 “ 暖冬 ” 。 2012 年 08 月 11 日 11:38 青岛晚报。 http://roll.sohu.com/20120811/n350414619.shtml 15. 刘懿德,王薇薇。内蒙古多地出现区域性重度雪灾 灾区或将加重。 2012 年 12 月 05 日 19:25 新华网。 http://news.sina.com.cn/c/2012-12-05/192525739213.shtml
个人分类: 防灾信息|8829 次阅读|4 个评论
气候预测机构不要避实就虚逃避责任:关注两年问责
热度 2 杨学祥 2012-2-5 07:36
气候预测机构不要避实就虚逃避责任:关注两年问责
气候预测机构不要避实就虚逃避责任:关注两年问责 杨学祥 我在2010年1月26日指出,均值是某一时期的平均状态,方差是某一时期的变化幅度。全球变暖趋势 是近百年来的全球气温平均状态,突发冷事件则表明同一时期的气候波动幅度。仅仅关注和研究全球变 暖的大趋势,只能用均值掩盖现实灾难。 气温总体上升在1977-1999年拉马德雷暖位相时期和1947-1976年以及2000-2030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 期有所不同,暖位相期间气温波动不大,直线上升,没有发生极端变冷事件;冷位相期间气温波动幅度 大,严重低温冻害事件频繁发生,如1954、1957、1969、1972、1976年中国东北严重低温冻害;1955、1964、1969、1972、1977、1984、2008、2010、2011、2012年长江下游长江下游冬季最大连续冰冻天数(相对拉马德雷冷位相滞后8年)。温室效应难以解释气温的自然波动。 1984-2007年长江下游冬季最大连续冰冻天数低值期和1955-1984年以及2008-2012年的高值期需要合理的解释,拉马德雷冷暖位相的转变值得关注。 1952-2008年长江下游冬季最大连续冰冻天数历年变化(据丁一汇,2008) 气象主流派承认阶段性低温,这是一个进步,如何预测阶段性低温,主流还是检讨一下温室效应的 局限性为好,不要坚持错误,无以应对。 我在2010年1月26日又指出,公众不需要气象部门坚定的全球变暖立场,而需要准确的天气预报和突 发冷事件的预警。气象权威在发表学术观点的时候,要申明只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气象部门,两者不 能混淆不清,误导公众。气象部门应该站在公正客观的立场上对待科学争论,广泛地吸收各种观点和意 见,及时采纳正确的观点,改正已被实践证明了的错误,在理论上和组织上保证科学研究的公正性 。 相关新闻: 再论均值掩盖现实灾难:避实就虚逃避责任 作 者:杨学祥  上传日期:2010-2-4         再论均值掩盖现实灾难:避实就虚逃避责任                杨学祥 我在2010年1月26日指出,均值是某一时期的平均状态,方差是某一时期的变化幅度。全球变暖趋势是近 百年来的全球气温平均状态,突发冷事件则表明同一时期的气候波动幅度。仅仅关注和研究全球变暖的 大趋势,只能用均值掩盖现实灾难。 事实上,从1980年全球迅速变暖以来,严重突发冷事件一直没有发生,直到2004年12月26日印尼苏门答 腊9级地震海啸之前。这一时期对应1977-1999年太平洋十年涛动(亦称拉马德雷现象)暖位相时期。 2000-2035年为太平洋十年涛动冷位相时期,2004-2010年突发冷事件才频繁发生。我们称为拉马德雷突 变。用1977-1999年太平洋十年涛动(亦称拉马德雷现象)暖位相时期的均值来预测2004-2010年突发冷 事件,这不是科学的方法。均值只能预测渐变,不能预测突变 。 在全球变暖的定向思维模式指导下,气象部门已经错报2004-2005年为暖冬,2009-2010年的暖冬预报, 也降低了公众防范低温冷害的警惕性。现在,中国气象学界的主流派也不得不承认,极端冷事件多发给 我国敲响警钟——全球变暖下,一定要做好极端冷事件的防范。比如林业部门在引进树种时应该考虑既 能耐寒又能耐暖的树种;东北地区低温冷害频繁应种植耐暖、耐干能抗拒低温品种的作物 。 1月14日,国家气候中心召开“北半球极端冷事件及我国冬季气候预测技术研讨会”。中国工程院院士、 国家气象局气候变化特别顾问丁一汇作了《全球变暖趋势是否已经停止或逆转》的专题报告,结论是即 便寒潮肆虐,全球变暖趋势仍将持续。在这次兼具答疑解惑和统一思想功用的报告之后,由国家气候中 心主任、副主任及多个处室负责人署名的文章出现在国家气候中心网站上,对今年冬天的低温降雪原因 进行了解释 。 我在1月26日又指出,公众不需要气象部门坚定的全球变暖立场,而需要准确的天气预报和突发冷事件的 预警。气象权威在发表学术观点的时候,要申明只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气象部门,两者不能混淆不清 ,误导公众。气象部门应该站在公正客观的立场上对待科学争论,广泛地吸收各种观点和意见,及时采 纳正确的观点,改正已被实践证明了的错误,在理论上和组织上保证科学研究的公正性 。 据采访气象权威的报道,2009年底,中国气象网上刚刚公布说今年是厄尔尼诺年,又是一个暖冬,紧接 着华北就来了强暴风雪的寒冬。气候的不确定性确实为气象科学家们出了难题。2004-2005年冬天,我 们预报是暖冬,但却经历了全球变暖后的第一个寒冬,当时的媒体报道 “谁制造了暖冬的谎言”,我们 压力非常大。2009年也是一样,刚报出来暖冬,华北就遭遇了六十年一遇的寒冬。当时发布报告的时候 ,还没有深入认识到假厄尔尼诺,经过这段时间的实际观察和分析,才得出结论。极端气候的出现,为 天气预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国气象局在接下来的相当一段时间内要下大功夫研究自然因素和人类活 动相互作用的关系 。 面对低温暴雪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的巨大损失,气象局不反思自己在暖冬预报中的误导作用,不反思对突 发冷事件的预报不力,反而用未来不可知的继续变暖来平均低温暴雪的冲击作用,这是避实就虚逃避责 任。未来的继续变暖仍然需要时间的检验,现在的继续变暖已经被事实所否定,温室效应造成的气温直 线上升并不存在,气温周期变化的自然规律仍然在起作用。 国家气候中心召开“北半球极端冷事件及我国冬季气候预测技术研讨会”,既没有总结国内外对低温暴 雪发生原因的各种观点,也没有总结国内外对低温暴雪的预测现状。所谓“在全球变暖情况下的极端气 候事件,是目前对今冬寒潮最令人信服的解释”,是夸大其词,其中没有任何可信的自然规律参与,因 而它对预测未来极端冷事件的频发毫无用途。 气象局有责任向公众说明:依照其坚持的全球变暖新解释,今后的极端冷事件发生规律是什么?最近的 预测和精度,持续的时间有多久?以便今后的检验和研究。“黑猫白猫,抓住耗子就是好猫”。你没有 抓住耗子,还硬说自己是好猫,有人相信吗? 中国气象局在接下来的相当一段时间内要下大功夫研究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相互作用的关系 。极端冷 事件多发给我国敲响警钟——全球变暖下,一定要做好极端冷事件的防范。比如林业部门在引进树种时 应该考虑既能耐寒又能耐暖的树种;东北地区低温冷害频繁应种植耐暖、耐干能抗拒低温品种的作物 。我们并没有看到气象局将这些承诺付诸行动。因为它没有给出一次可信的极端冷事件预测。 别人预测对了,却不肯承认,自己预测错了,又不敢检讨。在理论上误导,在实践上误报:谁来承担误 导和误报的责任?未来的气温变暖能抵消这次低温暴雪造成的损失吗? 事实上,这次极端冷事件已经给我们带来严重的后果:气荒使地方政府和上游企业关系紧张,寒潮让农 业部门重新审视冬小麦北移战略,北疆暴雪考验牧民定居政策 。一直宣传全球变暖的气象界也不得不 改变腔调,大谈极端冷事件的预防。 早在2004年我们就发出了低温冷事件频发的警告。2004年3-5月我在多家网站上指出,正当全球变暖的证 据铺天盖地而来之际,地球变冷的信息悄然而至。透过表面现象看本质,地球气候变化的动力机制已发 生重大的变化,预示一场类似20世纪50-70年代的变冷过程正在到来 。 难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气象界不成立?气象局为什么只有一个学派关起门来自说自话, 自吹自擂,听不到一点不同意见的呼声?科学的争论就这样困难吗,真理是可以垄断的吗?针对近来气 候变化科研中的一些错误,英国政府首席科学顾问约翰·贝丁顿说,气候变化科学研究应该更加开放, 容忍更多不同的声音,这样才能提高科研成果的公信力 。面对国际上公平对待气候问题不同意见的呼 声,气象局的这种做法是否科学? 低温暴雪带来的启示使全球变暖处于冷热难料的尴尬处境,人的尴尬也导致物的尴尬:与人的广泛适应 性相反(特是专家理论的普适性),动植物都有热带、温带、寒带之分。面对不确定的忽冷忽热,有多 少“既能耐寒又能耐暖的树种”和“耐暖、耐干能抗拒低温品种的作物”可供人们选择?能保证其质量 和产量吗? 气象学家的高明理论提高了人类对动植物学家的学术要求标准:要培养既能防冷又能防热的新物种,这 样的物种在自然和人为的气候冷暖突变中都能生存,永不灭绝。 不过,如果能培养出这样的物种,人类为什么还要预防全球变暖?作为动植物学家,你不觉得气象学家 预防极端冷事件的措施不切实际,甚至完全无法实现吗? 当年有极端冷事件发生,就种耐寒的农作物;当年有极端暖事件发生,就种耐高温的农作物。我们做了 2008年和2009年的低温冻害预警 ,气象学家,你能预测当年极端冷事件的发生吗? 参考文献 1. 杨学祥。均值掩盖现实灾难:全球变暖大趋势下的寒流袭击。发表于 2010-1-26 7:41:42 科学网 。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90262 2. 郭起豪,徐丽娜。今冬气候是“异常”中的“异常”。2010-01-27 08:37:54千龙网。来源:北京 日报。 http://tech.qianlong.com/33443/2010/01/27/71@5470337.htm 3. 山旭。我国各地频现历史极限低温 主流观点仍坚持变暖。2010年02月02日16:28 新华社-瞭望东 方周刊。 http://news.sina.com.cn/c/sd/2010-02-02/162819613714.shtml 4. 杨学祥。气象局应该向公众道歉:频频出错 立场坚定。发表于 2010-1-26 12:51:26 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90335 5. 寒冬只是个小插曲。2010年01月20日20:00 南方周末。 http://news.sina.com.cn/c/sd/2010-01 -20/200019515519.shtml 6. 杨学祥。地球已开始进入变冷周期。2004/5/27 11:34:00 光明博客。 http://blog.gmw.cn/u/466/archives/2004/4728.html 7. 杨学祥. 地球已开始进入变冷周期. 2004-3-18上海环境热线.绿色论 坛.http://www.envir.online.sh.cn/forum/20042732.htm 8. 黄堃。英政府首席科学顾问说气候变化科研应更开放。2010年01月28日 15:48 来源:新华网。 http://news.gxnews.com.cn/staticpages/20100128/newgx4b614166-2645838.shtml 9. 2008年自然状况展望:气候变化持续异常. 杨学祥. 刊发时间:2008-01-07 11:43:07 光明网- 光明观察. http://guancha.gmw.cn/content/2008-01/07/content_719991.htm 10.杨学祥. 2009年展望:英国气候专家称今年将是史上最热年份之一. 发表于2009-1 -1 10:32:39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08008 11.杨冬红 , 杨学祥. 潮汐和地震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 沙漠与绿洲气象。2007,1 (4):5-12。 12.杨学祥。灾害链规律不容忽视。文汇报。科技文摘专刊(第683期)。2008年3月2日 第五版。 http://whb.news365.com.cn/kjwz/200803/t20080302_1777631.htm 13.杨学祥。灾害链规律不容忽视。《地理教学》,2008, (5):1-3 14.杨冬红,杨学祥。全球变暖减速与郭增建的“海震调温假说”。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8 Vol. 23 (6): 1813~1818 15.杨学祥,杨冬红。地震、海啸、低温和流感:灾害链的变化趋势。生命与灾害, 2009,(11):4-7. 16.刘洪宇。对话杨学祥 地球在“瘦身”吗。辽宁日报,2009年11月12日A06版访谈。 http://news.lnd.com.cn/htm/2009-11/12/content_908356.htm 17.杨学祥、杨冬红。4种原因可能是祸首。新文化报,2010年1月6日(第5版)。 http://enews.xwhb.com/html/2010-01/06/content_144259.htm 18.杨学祥,杨冬红。拉马德雷冷暖位相转换说值得研究。日期:2010-01-12 来源:文 汇报。12版:科技文摘。 http://wenhui.news365.com.cn/kjwz/201001/t20100112_2587807.htm 本文引用地址: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92489  
个人分类: 学术争论|2947 次阅读|2 个评论
全球持续变暖预测的第六次修正:全球已停止变暖
热度 3 杨学祥 2011-11-2 13:02
全球持续变暖预测的第六次修正:全球已停止变暖 杨学祥 新快报讯 据英国《每日邮报》30日报道,由理查德·穆勒教授领导的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地表温度项目”小组的主要成员朱迪思·库里对前者进行公开指责,称穆勒隐瞒了表明全球已停止变暖的事实的研究,从而误导公众。 事实上,从2007年开始西方科学家已对全球变暖预测做出6次修正,全球已停止变暖不过是最后的结局。 附件: 科学家称全球已停止变暖 2011年10月31日   新快报讯 据英国《每日邮报》30日报道,由理查德·穆勒教授领导的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地表温度项目”小组的主要成员朱迪思·库里对前者进行公开指责,称穆勒隐瞒了表明全球已停止变暖的事实的研究,从而误导公众。   报道说此前,该小组证明地球温度自上世纪五十年代来升高了近1℃。这一结论曾被认为终结了对地球正在变暖的怀疑看法。   揭发人朱迪思·库里是在美国富有声望的乔治亚科技研究所地球与气候科学部门掌门人,她表示,研究数据显示,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全球气温就没有再上升过。库里还表示:“不管现在看来发生了什么,全球变暖似乎并非由二氧化碳所致。”   但穆勒在接受BBC采访时对库里的说法予以否认:“我们目前没有发现它(全球变暖)趋势减缓的证据。” (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 金羊网 -- 新快报 ”) http://www.ycwb.com/ePaper/xkb/html/2011-10/31/content_1244271.htm 全球持续变暖预测的第五次修正:全球变暖速度放缓 2010-11-30 07:17 全球持续变暖预测的第五次修正:全球变暖速度放缓 杨学祥,杨冬红 英国气象局科学家于2010年11月28日在寒冷的伦敦进行了有关其全球变暖报告的新闻发布会,公布了最新观测结果:全球仍在变暖 但速度放缓 。   我在今年3月撰文指出,如同全球变冷理论在20世纪面临兴起和低落的考验一样,全球变暖理论也将在21世纪初的2010年经历同样的考验。不论理论的争端结局如何,气候终将依循的是地球自诞生起的规律。人类以为自己所掌握的“一切”,其实从未能撼动这个规律。这场近在眼前的考验正在提醒我们——气候变化的决定权不在人类而在自然 。 “二氧化碳减排”方案尚未达成共识,全球变暖速度放慢无法用温室效应来解释。这是西方科学家对全球继续变暖的第五次修正。   一、全球持续变暖预测的第一次修正   据法新社报道,2007年8月9日发表的一项报告称,过去两年里,自然气候的变化抵消了全球气候变暖效应并将继续促使气温在2008年保持缓慢变化的趋势。但是英国气象学家说,全球变暖将在2009年真正开始,并称2009年到2014年之间有几年将会比迄今为止温度纪年史上最热的1998年还要热。现有的全球气候计算机模型低估了自然力对气候变化的影响,因此,英国气象局的专家们调整了原有模型,以便更好地反映诸如拉尼娜现象或海洋水温及水流循环的波动等气象规律对气候造成的影响。他们采用反映海洋及大气真实情况的数据替代近似数据,以获得2005年到2014年这10年间的气候变化预测值。预测结果显示,虽然长期来看,人类产生的温室气体会迫使气温升高,但是热带太平洋温度较低的寒流及南极海域对气候变暖的抑制,将抵消这十年中前几年全球气候变暖的效应。英国国家气象局科学家道格·史密斯说,这些发现和迄今为止观察到的气候变化模式相吻合。史密斯说,新模型针对全球地表温度得出了远比以往模型精确的“预测结果”。该论文发表在《科学》杂志上 。   自然力为什么在2005-2006年抵消了全球气候变暖效应,我们早在2005年就做了理论证明 ,新闻媒体也作了相关报道 。现在,西方科学家也承认了这一客观事实。   2006年冬天给北半球的人们唯一的感觉就是冷,而且是超乎寻常的冷。在暴风雪席卷了整个欧洲大陆之后,亚洲也跌入“冰窟”。印度首都新德里8日遭遇70年来最低温,一天之内数百名流浪汉冻死在街头。据印度气象部门提供的数据,新德里8日气温骤降至-2℃,这也是该市自1935年冬的-6℃以来遭遇的最低温度。一名气象部门官员说:“往年的正常气温都是7℃左右,我们原本预计这次寒流会带来2℃~3℃的最低温,可是实际情况却糟得多。”对印度这个地处低纬度的南亚国家来说,低温跌破零摄氏度简直是百年一遇。除了印度外,多个亚洲国家近日也遭遇寒流袭击。暴雪7日侵袭了日本北海道、北陆、山阴等地。而自去年12月至今,大雪已造成日本63人死亡,伤者超过1100人,全国共有579栋房屋由于不堪积雪重压而倒塌。7日,韩国西南部地区也出现降雪,东北部地区气温则降至零下20摄氏度。而在巴基斯坦北部地震灾区,严寒夺走了至少18人的生命,还有更多的人挣扎在死亡边缘。亚欧大陆遭遇的暴冷冬天是最好的例证 。   全球变暖和温室效应不能解释2006年亚欧大陆遭遇的暴冷冬天,也不能解释2005年中国连续18年暖冬的终结。2004年12月26日印尼地震海啸后,全球低温冻害和暴雪灾害频繁发生。2005年1月10日美国内华达山脉地区近日下了近九十年来最大的暴风雪。2月2日,莫斯科和日本的降雪竟然超过了3米。从春节前一周至2月21日的大半个月内,暴雪袭击大半中国。南方沿海、新疆、内蒙、东北、华北、华中等地区相继出现罕见低温、暴雪天气。近年最冷的一个冬天造成的恶劣天气、雪崩以及食物短缺,已经夺去了印度、巴基斯坦与阿富汗山区几百人的生命。3月上旬,北京突遭凶猛的“倒春寒”,六级大风和冰点气温把京城的乍现春光扫荡殆尽。云南怒江傈僳族自治州遭遇百年罕见暴雨雪。江西省气象部门紧急发布了寒潮蓝色预警信号。武汉人感受了“春天里的冬天”。南京三月突遇百年罕见降温,最高温度暴跌20.6℃。上海一夜降温17摄氏度,气象台连发低温寒潮警报。按全球变暖思路预测的中国“暖冬”宣告失败,低温冷害事件频发 。   2005年2月南半球夏季出现低温,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2月3日凌晨的最低气温低至7.1℃,白天最高气温在16℃以下。墨尔本的最高气温从1日的36℃骤降至2日的13℃。这在地处南半球、2月份正值夏季的澳大利亚是罕见的。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2月1日早上气温降到9.4℃,创25年来2月份最低温度纪录 。   郭增建的“深海巨震降温说”是一种合理的解释:海洋及其周边地区的强震产生海啸,可使海洋深处冷水迁到海面,使水面降温,冷水吸收较多的二氧化碳,从而使地球降温近20年。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气温上升与人类活动使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有关,同时这一时期也没有发生巨大的海震。巨震指赤道两侧各40度范围内的8.5级和大于8.5级的海震 。   根据郭增建的“深海巨震降温说”理论,2005年全球气温将因为印尼地震海啸而降低。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科学家认为,一个较弱的厄尔尼诺现象和人类排放的温室气体将使2005年成为人类有记载以来最热的一年 。孰是孰非,我们等待2005年客观实践的检验 。现在,西方科学家也承认了这一客观事实:过去两年里,自然气候的变化抵消了全球气候变暖效应并将继续促使气温在2008年保持缓慢变化的趋势 。   一项新的研究表明,1889年以来,全球大于等于8.5级的地震共18次。在1889-1924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发生6次,在1925-1945年“拉马德雷”“暖位相”发生1次,在1946-1977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发生11次,在1978-2003年“拉马德雷”“暖位相”发生0次,在2004-2035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已发生2次。规律表明,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是全球强震的集中爆发时期和低温期。2000年进入了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2004-2035年是全球强震爆发时期 ,根据郭增建的“深海巨震降温说”理论,全球气温将逐渐降低 。2006年亚欧大陆遭遇的暴冷冬天提供了新证据 。   由此看来,自1998年以后,全球气温难以恢复到1998年的水平,1998年6月至2000年8月的强拉尼娜事件和2004年12月26日印尼地震海啸事件功不可没。2004年12月26日印尼地震海啸后,全球低温冻害和暴雪灾害频繁发生。郭增建的“深海巨震降温说”是一种合理的解释。英国科学家关于“2009年到2014年之间有几年将会比迄今为止温度纪年史上最热的1998年还要热”的预测能否实现 ,取决于此期间强地震海啸发生的情况而定 。   早在2000年,温室效应提出者之一的美国科学家季林就指出,即使没有温室效应,地球自己的卫星月球也会使地球的温度上升。季林认为,地球、月亮和太阳相对位置的变化会引起潮汐强度的逐渐变化,其周期与气候周期是一致的。当日、地、月排成一线且相互距离最小时,日月引潮力相互加强而变为最大,地球海洋潮汐规模也最大,这时就有更多来自海洋深处的冷水被带到海面。这些冷水可以冷却海洋上的空气。据计算,大约在1425年即小冰期的末期,潮汐达到了最大值,从那以后逐渐减弱,直到3100年潮汐又达到最大值。这个周期是过去1万年气候变迁的主要动力。这个效应使地球的温暖期从小冰期末期一直持续到24世纪,而后随着潮汐的增强,地球的气候将逐渐变冷,未来300年是气候变暖的高峰时期,变化周期为1800年 。此外,潮汐还有1.1、2.2、11、18.6、22、31、37、55、56年周期,我们称之为“潮汐调温效应”。其中拉马德雷现象的周期为50-60年,1890-1924年、1946-1976年、2000-2030年为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与低温对应);1925-1946年、1988-1999年为拉马德雷暖位相时期(与变暖对应) 。   最新研究表明,月亮赤纬角对潮汐的南北震荡有巨大的影响。1995-1997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和2007年20世纪最强的厄尔尼诺事件是导致1998年全球气温最热的自然原因;2005-2007年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和2004年以来的全球8.5级以上强震频发是全球气温波动下降的原因;预计,2014-2016年的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将导致全球气温回升 。人类活动将加剧气候变暖的自然过程。   二、全球持续变暖预测的第二次修正   据路透社2007年12月6日消息,自150年前开始有气候记录以来,今年是第6个最温暖的年度,但比此前预期的要凉爽,滑雪胜地不会再陷入无雪可滑的窘境,准备冬眠的熊也能睡个好觉了。英国东安格利亚大学(Univers ityofEastAnglia)气候研究所负责人菲尔·琼斯曾于去年预测2007年将是自1860年有可靠纪录以来最温暖的一年,但到了今年年中,预测结果从第一降到了第二,琼斯认为气温不会超过1998年 。最后的结果为第六,预测出错已成为事实,“温室效应”不是全球气温变化的唯一因素。   第一和第六有本质的区别。2007年如果是自1860年有可靠纪录以来最温暖的一年,那么全球气温就是逐年升高;事实上2007年的温度排在第六,这意味着自1998年以来全球温度在波动下降 。   2007年1月2日,我们在光明网发表文章指出,2006年是以拉尼娜冷位相开始,以厄尔尼诺暖位相告终,根据海温两年波动,2007年以厄尔尼诺开始,以拉尼娜告终,2005、2006和2007年全球热年三连冠的推测恐难实现。一个重要的根据是,2007年月亮赤纬角达到最大值(28.6度),潮汐南北震荡的幅度最大,海洋深部冷水上翻,冷却了其上方大气,阻碍全球气候进一步变暖。2007年能否成为有记录以来的最热年份,是对“温室效应说”和“潮汐调温说”的检验。让我们详细记录,客观分析,拭目以待:气温是波动变化,还是直线上升 ?   最新研究表明,月亮赤纬角(白赤交角)在18.6-28.6度之间变动,周期为18.6年。2006-2007年为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年,潮汐南北震荡作用十分明显。当太阳和月亮最大限度的远离赤道,地球自转形成的半日潮将使高潮区在南北半球周期震荡,不仅导致地球流体的大规模流动,而且产生各固体圈层容积变化,激发冷空气活动和构造运动 。   我们的研究表明,月亮出纬角最大值和最小值形成的潮汐变化,改变地球的形状和扁率,影响地球自转速度,使全球8级以上强震具有近似9年的变化规律。强潮汐可以激发地震火山活动。2005-2007年为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年,我们预测8级强震多发。2007年9月12日和13日,印尼苏门答腊南部海中分别发生8.5级和8.3级地震。根据郭增建的“深海巨震降温说”理论,2007年全球气温将因为印尼地震海啸而降低。实践证明:2007年不是最暖年,全球气温呈波动下降趋势,“潮汐调温效应”和“深海巨震降温说”抑制了“温室效应” 。   三、全球持续变暖预测的第三次修正   新华社专电英国科学家预测,2008年全球将比近几年略微凉快些,但仍然在1850年以来最热的10年之列,全球变暖远未结束。据路透社报道,英国气象局和东英吉利大学的专家指出,2008年将是2000年以来最凉快的一年。2008年全球平均气温将比1961年至1990年间的全球平均气温(14摄氏度)高0.37摄氏度。专家表示,这一预测结果考虑到了太平洋的拉尼娜现象。预计2008年的拉尼娜现象将比往年更强大,这将有助于抑制全球变暖的趋势。预测同时也考虑到了温室气体排放、太阳能量变化和洋流自然变化对全球气温的影响。但东英吉利大学气候研究中心的负责人菲尔·琼斯指出,预测2008年将比之前的7年更凉快“并不意味着全球变暖已经离我们远去”。他说:“重要的是全球变暖的速度——2001年至2007年间全球平均气温比1961年至1990年间的平均气温高0.44摄氏度,也比1991年至2000年间的平均气温高0.21摄氏度。”拉尼娜现象和与之相反的厄尔尼诺现象对全球气温有很大影响。拉尼娜现象会使海洋表面温度降低约0.5摄氏度,厄尔尼诺现象则产生相反的效果。当前的拉尼娜现象是自2000年以来强度最大的。这意味着它对2008年全球气温的影响会大于2007年 。   面对英国科学家的三次修正,温室效应独霸全球变化的地位已经岌岌可危,面临“潮汐调温效应”和“深海巨震降温说”的挑战 。 四、全球持续变暖预测的第四次修正 德国莱布尼茨海洋科学研究所和马普气象学研究所最近发表报告称,未来10年全球气候变暖将趋缓,这一预测报告刊登在最近出版的英国《自然》科学杂志上。这两家研究所首次对未来10年的全球短期气候变化进行了研究并作出预测,这项预测特意结合了全球海洋洋流规律的变化,根据对洋流的观测和海平面温度数据模型的分析,最后得出的结论是:全球变暖的趋势在未来10年将会减弱。但报告强调,这并不意味着气候会变冷,只是气候变暖的速度会减缓。报告作者特意解释说,不能把该预测报告理解为因人类因素造成的气候变化并没有那么糟糕,它是想说明,气候变化从长远来说存在波动性,未来10年气温增加的幅度可能比较小 。 全球气候变暖将开始“中场休息”,时间大约是10年。这是全球首个十年期气候预报。德国研究小组声称,全球平均气温与正常水平相比仍将会持续偏高,但21世纪头7年所呈现出的气温不再进一步升高的势头,很可能还将再持续10年。德国研究小组的努力是世界范围内首次正式发布的十年期气候预报。这项研究成果刊登在5月1日出版的《自然》(Nature)杂志上。为什么会有这种结论?研究小组称,海洋洋流的自然改变有可能会暂时性地抵消不断上升的温室气体排放所产生的影响。普林斯顿大学地球物理流体动力学实验室科学家汤姆警告说,这项预测“非常大胆”。即使没有全球变暖,十年期的气候变化也会产生巨大的社会和经济影响。举例来说,这种变化被认为可能会导致飓风季里飓风密度的升高或降低,又或者是长期干旱的重复发生。研究者说,仅此就使得这一十年期的气候预报具有极高的价值。而由于与百年期的气候预测使用的都是同样的计算机模型,因此相对后者,十年期这种更短期的预测更加现实。这一建立气候模型的最新努力来自于德国莱布尼兹海洋科学研究所和汉堡的马克思•普朗克气象研究所。但他们在其全球模型中所使用的是一种相对非传统的方法。但是,一些研究者认为,对于十年期的气候预测,大气的变化显得过于迅速而没有多大用处。德国研究小组则希望利用变化速度更慢而规模更大的洋流模型以及它与大气的相互作用来取代。研究小组发现,在引入海洋温度测量后,这一模型预测气候变化的能力有力显著的提升。结果是:在未来十年,欧洲和北美的大部分地区表面温度将会出现轻微的下降。同时,太平洋热带地区的海洋温度将不会出现较大的改变。总体上,这将导致一段时期全球平均气温的相对稳定 。 去年,英国哈德利中心气候预测和研究小组提出了他们自己的十年期气候初步预测。除了所谓未来自然条件“难以预测的变化”和人为的温室气体排放、阳光浮尘等,这个小组将海洋和大气条件综合作为了他们研究的基础。而他们最终的预测是:自然的变化在某种程度上将抵消全球变暖,虽然他们同时也预计气候将会持续变暖。至少在2009年之后的5年里,有可能打破目前最热年份的记录 。 这两个小组都承认,这样的模型要真正投入使用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举例,研究者希望能够获得5000米深处的海洋温度测量。然而对大多数人来说,现在谈论这些预测有多大用处还为时过早 。 在英国科学家预测2007年为气候最暖年失败后,先后三次对气候变暖作了修正,承认自然力抑制了全球变暖 。德国莱布尼茨海洋科学研究所和马普气象学研究所最近发表报告再次承认了气候变化的波动性。事实胜于雄辩,2008年初的冰雪冻灾难以用全球变暖来解释。 德国阿尔弗雷德-魏格纳极地和海洋研究所(AWI)4月21日发布消息,该所的极地之星号科考船在为期10周的南极科考中发现,南极海底深处的海水在经历多年变暖后开始转冷。这一发现对全球气候变化的系统评估有重要意义。 在德国科考船发布这一消息的同时,由卫星拍摄的图片也显示,南极的冰层区域有扩大的趋势,这是气候变化的新征兆或是偶然现象,还有待于科学家的进一步证实。由58名科考成员组成的德国极地之星号科考船,对南极洋流的水温及海水含盐量等数据进行了为期10周的考察。科考船负责人埃伯哈德•法巴赫称:“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类似的考察一直确认南极海底的水温在变暖,但这次却发现了转折的趋势。”科学家测得的变冷幅度仅为百分之一摄氏度,但对于极地海洋来说已经很明显了。在南极,海洋的上层温度约为2摄氏度,海底下层约为零下1摄氏度,即海洋上面似乎还维持较暖温度,而海底深处已趋于冷冻。法巴赫对这一现象也表示惊讶。科学家认为,南极的变化有可能与北极不同,详细的变化还需要借助其他手段来确认。德国AWI目前与18个国际南极考察站合作,共有65套观测装置,能够对极地冰层下的各种数据进行搜集和分析。法巴赫表示,将对南极海洋对地球气候过去、现在和将来的影响进行全面研究。他称,南极水温转冷的趋势可能是全球海洋温度变化的一部分,将势必对全球气候变化起重要作用 。 南极海底深处的海水在经历多年变暖后开始转冷,南极的冰层区域有扩大的趋势。这符合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南极海冰增加、拉马德雷暖位相时期南极海冰减少的一般规律。根据德雷克海峡海冰气候开关效应,海冰增加将增强拉尼娜事件的强度 。这是气候波动变化的新征兆。 科学是一个国家的支柱和脊梁,没有正确科学理论的指导,没有独立的科学研究体系,在国际科学问题政治化和高端科技封锁面前,最后只能成为国外科学大国的附庸。在国外科学大潮中随波逐流,甚至以跟风国外科学观点来标榜自己的正确性,用全球变暖来解释2008年初的冰雪冻灾 ,这种全球变暖直线上升论已经走到了尽头 。我们早在2004年就指出,人类将遭到大自然突然变冷的报复 。 五、全球持续变暖预测的第五次修正 在2010年11月29日发布的一份报告中,英国气象局利用9个指标的最新数据告诉人们,全球气温在过去10年里出现了上升。这9个指标包括海冰与积雪的不断减少、大气湿度的不断加大。英国气象局是全球领先气候研究中心之一。该局资深科学家马特·帕默(Matt Palmer)表示:“从各种指标的观测结果可以看出,世界在升温。除了从陆地与海面上观测到的气温明显升高外,其它观测结果也与温室气体排放增加相符。” 但过去十年气温变化的速度,较上世纪90年代与80年代有所放缓。“变暖趋势仍然存在,但速度较以前有了放缓,”气象局气候科学主任维姬·蒲柏(Vicky Pope)坦言。气象局表示,最可能的答案是自然变化——即气候的随机波动,除此之外,太阳活动的周期性减弱、正迅速工业化的亚洲国家排放的悬浮颗粒污染物的人为制冷效果,也许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另外,蒲柏表示,“我们也许低估了真正的变暖速度。”新分析显示,日趋利用浮标测量的海平面温度,需要向上修正。英国气象局表示,在作出这种修正后,全球气温在过去十年上升了0.08°C至0.16°C,长期变暖趋势是每十年0.16°C。 目前尚不确定,2010年是否将超越1998年,成为自有记录以来全球最热的一年。目前这两个年份不分伯仲,但最近太平洋出现的具有制冷作用的拉尼娜现象,也许会压低年终的气温。英国气象局科学家于昨日在寒冷的伦敦进行了有关其全球变暖报告的新闻发布会。同时该局负责气象预报的部门预测,英国与西北欧将迎来多年以来最冷的冬至 。 全球气温实测的数据降低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即使经过人为订正,全球变暖速度减慢的事实也不能被消除:过去十年气温变化的速度,较上世纪90年代与80年代有所放缓。“变暖趋势仍然存在,但速度较以前有了放缓,”气象局气候科学主任维姬·蒲柏(Vicky Pope)坦言。气象局表示,最可能的答案是自然变化——即气候的随机波动。温室效应无法解释全球变暖速度减慢的最新事实。 六、1998年和1999年全球气温暴起暴落 1997年4月-1998年6月发生20世纪最强的厄尔尼诺事件,1998年是有气象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紧随其后,1998年6月-2000年8月发生了持续两年的最强的拉尼娜事件,1999年气温跌入近10年的低谷。2010年前10个月的高温意味着2011年将跌入近十年气温低谷。全球气温的暴起暴落值得关注。 根据世界气象组织的统计数据,1998年是最热的年份,地表温度比1961年至1990年的这30年的平均值高0.54℃,名列第一位。2005年全球平均地表温度比这30年的平均温度14℃高出0.48℃,名列第二位。2003年全球表面温度比这30年的平均温度高0.45摄氏度,位列第三位。2006年地球表面平均温度比这30年的平均值高出0.42 ℃,名列第六位。2008年温度比这30年的年均14℃高出0.31℃,名列第十位。全球最热年的排序:1998、2005、2003、2002、2004、2006、2007、2001、2000、2008、1999年。由此可见,自1998年以后,全球气温呈波动下降趋势,难以恢复到1998年的水平。1998年的暴热和1999年的爆冷值得关注。 “潮汐调温说”和“深海巨震调温说”,阐明了冷气候、强潮汐和强震相互对应的物理机制,对2000年地球进入拉马德雷冷位相后的气候预测和灾害预测有重大科学意义。规律表明,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全球强震、低温、飓风伴随拉尼娜、全球性流感伴随厄尔尼诺将越来越强烈。 数值计算表明,潮汐形变、圈层差异旋转和潮汐南北震荡是太平洋冷暖海流南北循环和季节性厄尔尼诺现象在圣诞节前后发生的原因。1998年是最热的年份,1997-1998年20世纪最强的厄尔尼诺事件、1977-1999年全球没有发生8.5级以上地震和1995-1997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产生的弱潮汐南北震荡是主要原因。 自1998年以后,全球气温呈波动下降趋势,2005-2007年月亮赤纬角最大值产生的强潮汐南北震荡、1998年6月至2000年8月的强拉尼娜事件(1999年全球强震频发)和2004-2007年印尼苏门答腊3次8.5级以上地震是主要原因。 2009年6月-2010年5月发生强厄尔尼诺事件,2010年6月发生强拉尼娜事件,2010年与1998年有相同的气象条件。但是,1998年和2010年分别处于拉马德雷暖位相和冷位相,分别处于1995-1997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和2005-2007年月亮赤纬角最大值时期,分别处于8.5级以上地震间歇期和活跃期,2010年成为最热一年的可能性不大。 下一次月亮赤纬角最小值2014-2016年产生的弱潮汐南北震荡有利于气温相对升高和中国的干旱;而2009-2018年特大地震集中爆发却可能使气温下降。 规律表明,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是全球强震的集中爆发时期和低温期。2000年进入了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2004-2030年是全球强震爆发时期。地球自转、最强潮汐和特大地震都有准四年周期。特大地震可能发生在2000-2030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中的前18年左右。2004年12月26日爆发的印尼地震海啸并非偶然,它和1952年11月4日堪察加发生9级地震一样相类似,是新一轮特大地震的信号。 2010年处于潮汐1800年周期中的暖时段,200年周期的冷时段,60年周期的冷时段;1998年处于潮汐1800年周期中的暖时段,200年周期的冷时段,60年周期的暖时段。2010年重复1998年状态的可能性不大,但千年极寒不会发生。 2010年12月为罕见的一个月的弱潮汐时期,2011年1-5月为强潮汐时期,2010-2011年冬季的潮汐特征是:前冬暖,后冬冷。 人们只记住了1998年是有气象记录以来最暖的一年,忽略了紧随其后的1999年的气温低谷和地震频发,全球气温的暴起暴落值得关注。我们必须做好预防的准备。 科学家只是在全球变暖和气候变冷之间争论不休,顽固地为自己的科学观点辩护和寻找证据,忽视了1998年和1999年由暴热转变暴冷的事实和教训。由于与1998年和1999年相似的天文条件和气象条件,2010年末和2011年初由暴热转变为暴冷的可能性值得关注 ,英国气象局负责气象预报的部门预测,英国与西北欧将迎来多年以来最冷的冬至 。 七、结论   全球持续变暖的理论刚出茅庐就遇到尴尬,迫于自然力不可抗拒的调整作用,西方科学家连续五次提出修正,承认全球变暖速度变慢。温室效应不是全球气候变化的唯一原因。媒体为何不深究原因,给公众一个说法,给科学一个公平? 人类的增温作用掩盖不了自然的调节作用,人类不能控制气候变化 。全球气温变化的四大自然周期如下: 潮汐变化1800年周期:潮汐高潮在公元前398年和53年、公元1425年和1629年、3107年和3452年达到极大值,在公元538年、2337-2540年达到极小值,形成1800年变化周期。大约在1425年即小冰期的末期,潮汐达到了最大值,从那以后逐渐减弱,直到3100年潮汐又达到最大值。这个周期是过去1万年气候变迁的主要动力,与15-17世纪小冰期有很好的对应关系。这个效应使地球的温暖期从小冰期末期一直持续到24世纪,而后随着潮汐的增强,地球的气候将逐渐变冷,未来300年是气候变暖的高峰时期。。除了1500-1800年潮汐长周期外,潮汐中周期为准60年、54-56年、22年、18.6年和11年。特别是54-56年周期(太平洋涛动周期),在全球气候变化中起非常明显的作用。 潮汐变化和太阳黑子200年周期:潮汐高低潮还有200年左右的明显周期变化。其中,1425年、1629年两次峰值对应小冰期时期,1770年的峰值对应18世纪的低温,1974年的峰值对应20世纪70年代的气候变冷 潮汐变化和拉马德雷现象准60年周期:1977-1999年为拉马德雷暖位相时期,厄尔尼诺事件强烈,气温变暖;1947-1976年和2000-2030年为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拉尼娜事件强烈,气温下降,全球8.5级以上强震频发。 潮汐变化的18.6年:1995-1997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和2007年20世纪最强的厄尔尼诺事件是导致1998年全球气温最热的自然原因;2005-2007年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和2004年以来的全球8.5级以上强震频发是全球气温波动下降的原因;预计,2014-2016年的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将导致全球气温回升。 真实和准确是科学的基本原则,西方的科学家在不断地修正自己的科学观点,是中国的跟风者转变自己的不科学作风的时候了 。 鉴于全球变暖旧模型对近10年气候预测的失误,鉴于“潮汐调温说”和“深海巨震降温说”理论对近两年“自然气候的变化抵消了全球气候变暖效应”这一客观事实解释和预测的成功,没有考虑潮汐强度变化和地震海啸等自然因素的全球变暖新模型应该再次改进:仅当该模型能准确地预测地震海啸,未来全球气候的准确预测才成为可能。准确预测地震海啸是准确预测全球气候变化的试金石 。郭增建2002年提出的“深海巨震降温说”理论在2006年初全球低温和2008年初冰雪冻灾中得到检验。 曾参予固定论与活动论之争且与“大陆漂移学说”并肩作战并做出卓越贡献的“地质力学”在其发源地消失了踪迹,地质力学创始人李四光的雕像只能在吉林大学水工楼前保持沉默。赢得实践检验的郭增建的“深海巨震降温说”早已被新闻界遗忘。国家的科学品牌更需要舆论界的保护与发扬,我们必须打响科学“中国制造”的保卫战! 民众的科学意识,国家的科技潜能,民族的科技素质,国家的世界形象,不仅需要科学家的精心研究,教育家的诲人不倦,而且需要新闻工作者的广泛传播。在新闻传播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新闻工作者承担着再塑民族灵魂的历史使命。中国的科技新闻为什么不走出国门 ? 2004年3月,我在光明观察、光明博客和上海热线绿色论坛相继发表了《地球已开始进入变冷周期》一文 ,经过6年多的检验,变冷趋势已经显现,这个周期为准60年,但1800年周期的全球变暖大背景依然保持。 准60年周期的气温自然波动正在得到验证。 参考文献(略)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388776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5772 次阅读|5 个评论
2010年与2005年和1998年共同成为最热年
热度 1 杨学祥 2011-1-21 07:03
2010 年与 2005 年和 1998 年共同成为最热年 杨学祥 世界气象组织 20 日表示, 2010 年与 2005 年和 1998 年共同成为全球有记录以来最热的年份。世界气象组织在当天发表的一份公报中指出, 2010 年全球平均气温比 1961 年到 1990 年间的平均气温高出了 0.53 ° C ,比 2005 年和 1998 年分别高出了 0.01 ° C 和 0.02 ° C ,由于这三年间的差异过小,因此专家将 2010 年、 2005 年和 1998 年共同列为全球有记录以来最热的年份,同时 2001 年到 2010 年也成为有记录以来最热的十年。气象组织秘书长雅罗表示,这些数据证实了全球气候显著变暖的趋势( 不如说是停滞不前的趋势 ) 。 美国国家气候数据中心12日发布2010年气候相关指数,数据显示,2010年地球表面气温比二十世纪平均值高0.62摄氏度,与2005年并列自1880年有地球表面气温统计以来最热年份( 并没有持续上升 ) 。 全球气温的观测是有误差的,同一机构的观测精度只有 0.01 摄氏度 ,不同机构的观测误差高达 0.04 摄氏度 。 2010 年以前,国际气象组织以 2008 年为史上最热年,美国气象机构以 2005 年为史上最热年。今年国际气象组织观测标准的改变应该有合理的说明。 我在 2010 年 12 月指出, 2010 年处于潮汐 1800 年周期中的暖时段, 200 年周期的冷时段, 60 年周期的冷时段; 1998 年处于潮汐 1800 年周期中的暖时段, 200 年周期的冷时段, 60 年周期的暖时段。 2010 年重复 1998 年状态的可能性不大,但千年极寒不会发生 。 2010 年的气温并没有创造新纪录,停滞性波动变化显示转折期的特征。 气候学家王绍武等人最近综合分析了全球气候变暖争议中的 3 个核心问题:①全球变暖停滞了吗?回答是不一定。虽然根据 HadCRUT3 序列显示 1999 — 2008 年温度增量很小 , 但是这 10 年仍是过去 30 年中最暖的 10 年。而根据 NASA GISS 序列 , 则同期温度增量仍达到 0.19 ℃ /10a 。目前全球地表气温在一个较暖平台上振荡 , 不能忽视自然气候变率。②气候变暖完全是由人类活动造成的吗?回答是否定的。虽然温室效应加剧可能是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但是 ,ENSO 、太阳活动、火山活动、热盐环流等对全球变暖也有影响 , 在年代际及年际尺度上其影响甚至有时可能超过人类活动的作用。其中 , 太阳活动对气候变化的影响是需要重点考虑的因素。③气候变暖的影响有十分明显的迹象吗?回答是肯定的。近几年冰雪圈融化的速率及海平面上升的速率均超过了 2007 年 IPCC 第四次评估报告的估计 , 因此对未来 SL 上升的预估值也增加了 。 参考文献 1. 付旭。世界气象组织称 2010 年为有记录以来最热一年。 2011 年 01 月 20 日 23:39 国际在线。 http://news.sina.com.cn/w/2011-01-20/233921849115.shtml 2. 去年“最热”。凤凰网科技。 2011 年 01 月 14 日 03:30 武汉晨报。 http://tech.ifeng.com/discovery/detail_2011_01/14/4272830_0.shtml 3. 在严寒中讨论全球变暖:理论和实践的双重倒退。凤凰网资讯。 2010 年 12 月 09 日 10:04 光明网。 http://news.ifeng.com/opinion/gundong/detail_2010_12/09/3420485_5.shtml 4. 杨学祥。在严寒中讨论全球变暖:理论和实践的双重倒退。 2010-12-8 07:14 科学网。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391413 5. 王绍武,葛全胜,王芳,闻新宇,黄建斌。全球气候变暖争议中的核心问题评论。地球科学进展。 2010 , 25 ( 6 )。 http://oldweb.cqvip.com/qk/94287X/201006/34348897.html
个人分类: 学术争论|2818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全球变暖说越来越不可信:气象站87%不合格
杨学祥 2010-3-22 04:12
全球变暖说越来越不可信:气象站87%不合格   被调查的534个气象站中87%不合格 ■独立审核机构负责人:8月前提交审核结果   晨报记者 韩小妮   上海的气温忽上忽下,时至今日,还没有迎来气象意义上的春天。而在整个北半球中纬度地区,这个冬天都冷得有些不正常。再加上原本被奉为气候问题权威的IPCC(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曝出气候门事件,导致联合国宣布将对IPCC的工作程序和过程进行独立审核,全球气候真的变暖了吗? 这个话题再次为人们所热议。   不仅是普通大众,最近一些科学家都站出来对此表示质疑,指出许多气象站采集的温度数据存在质量问题。参与本次由联合国发起的对IPCC独立审核的科学家之一、国际科学院理事会联合主席罗贝特戴格拉夫日前就此话题接受了晨报记者的邮件采访。他表示,审核机构将赶在IPCC正式筹备第五份评估前,也就是今年8月前拿出审核结果,不过目前还不会对IPCC此前报告的内容进行修改。   顶尖科学家组团审核IPCC   自从承认第四份评估报告中有关喜马拉雅冰川消融速度的表述缺乏科学依据,荣获诺贝尔和平奖的IPCC如今饱受争议。3月10日,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和IPCC主席帕乔里共同宣布,将委托一个独立的科学机构对IPCC的工作程序和过程进行审核。   据了解,审核工作将由国际科学院理事会承担,整个审核完全独立于联合国之外。该理事会成立于2000年,成员来自世界各国的国家级科学机构。理事会的主要工作是为联合国和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提供建议。由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与荷兰皇家科学院院长罗贝特戴格拉夫担任联合主席。   作为审核工作的负责人,戴格拉夫教授在接受晨报记者采访时介绍说,除了理事会的成员,还将有10个理事会以外的专家参与审核。他们的工作都不计报酬,完全属志愿者行为。为了保证独立性和客观性,我们选择的专家目前或最近都没有参与IPCC的工作。他说。   理事会将于今年8月底之前提交有关审核报告,好赶在IPCC正式筹备第五份评估报告之前,对工作程序加以改善。   多个气象站被批不合格   北半球中纬度地区的寒冷,加上IPCC接连曝出邮件门、喜马拉雅冰川融化相关数据出错等丑闻,再次掀起坊间乃至科学界对于全球真的变暖了吗这个话题的讨论。最近的一项民意调查显示,相信气候变化很大程度由人为造成的百分比已由去年11月的41%下降到26%。一些科学家也站出来对全球变暖表示质疑。气象记录并不能被看作是气候变化的证据。美国阿拉巴马大学的大气科学教授约翰克里斯蒂指出,他曾经是IPCC的主要作者。他和其他一些科学家的着眼点是散布在世界各地的数千个气象站。150多年来,它们被用于收集气象数据。但城市化进程、土地使用的改变等因素对它们产生了严重的干扰。   克里斯蒂对非洲东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和阿拉巴马州的3个气象站分别进行研究,发现它们收集到的数据显示气温明显上升,事实上主要是由周边土地开发等因素造成的。加拿大圭尔夫大学的经济学教授罗斯麦克特里克也发表论文,对IPCC的研究方法提出了类似的质疑。有充足的资料证明,IPCC的气候数据被许多因素污染了,比如工业化、数据的质量问题等等,使得结论偏向于变暖的说法。他说。   美国科学家的研究也支持这一判断。气象学家安东尼瓦特原本是全球变暖的铁杆支持者,但在实地调查534个气象站后,他的看法改变了。按照美国官方的标准,他们发现已调查的气象站中有56%是严重不合格的(误差高于5℃);87%的气象站是不合格的(误差高于1℃)。这些为全球变暖提供原始数据的气象站,有的位于空调设施附近,有的位于废弃物处理厂边上。在英国,曼彻斯特机场旁边的一个气象站原本被田野包围,而现在,它周围全是散发热量的建筑。   北极震荡搅乱气候   不仅是上海,整个北半球从去年冬天开始,天气就有点怪:中纬度地区寒潮不断,普降大雪;高纬度地区却暖于往年。日本气象厅专家日前解释说,这主要是大自然本身给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北半球气候异常的原因在于大规模的北极震荡现象。   所谓北极震荡,是指北半球气压变动的一种形式。如果北极上空气压比往年高,中纬度上空气压低,北极附近的寒流就容易南下。   日本气象厅指出,去年12月上旬开始,共发生了两次北极震荡。北极圈与中纬度地区之间的气压差是1979年以来最大的,这使得北极圈的强冷空气侵入中纬度地区,导致寒流和大雪袭击美国东部和欧洲、亚洲部分地区。与此同时,靠近北极圈的高纬度地区则变得比往年温暖。比如,加拿大温哥华去年冬季的平均气温就比往年高1.5℃。 《新闻晨报》2010-3-19 http://www.envir.gov.cn/info/2010/3/319838.htm
个人分类: 科普文章|2563 次阅读|0 个评论
6年前的预测:地球已开始进入变冷周期
杨学祥 2010-2-1 03:47
6 年前的预测:地球已开始进入变冷周期 杨学祥 2004 年 5 月我在多家网站上指出,正当全球变暖的证据铺天盖地而来之际,地球变冷的信息悄然而至。透过表面现象看本质,地球气候变化的动力机制已发生重大的变化,预示一场类似 20 世纪 50-70 年代的变冷过程正在到来。 2004 年 12 月 26 日 印尼苏门答腊 9 级地震海啸后,全球低温冷害事件频发, 2009 年 11 月至 2010 年 1 月低温暴雪袭击北半球,气候周期再度回归自然。我们有必要总结气候自然周期的相关论述。 对过去 100 年的数据的回顾指出,太平洋每 25 年要经历一次温暖的“沙丁鱼期”到寒冷的“凤尾鱼期”的周期性变化。目前正处于从 1990 年左右开始的一个凤尾鱼丰富的阶段。在寒冷的阶段,东太平洋的强洋流和养分的增加使得凤尾鱼、鲑鱼、石斑鱼和海鸟的种群大量增加。西太平洋情况则刚好相反。同时,气温、大气环流和二氧化碳的释放也有着不同的模式。在暖期,太平洋的东西两部分的物理条件正好倒过来,使得沙丁鱼在太平洋中大量繁殖 。 南极海冰也有几乎完全相同的变化。近 30 余年来南纬 50 度以南各区域都存在着一个变暖倾向, 1957~1993 年 10 年平均变化趋势为 0.20 摄氏度,增温幅度大于全球平均的每百年 0.3~0.6 摄氏度。其中在南极半岛地区近 30 余年来, 尤其是近 10 余年来增温最为显著。气温变化导致南极大陆海冰的同一趋势变化。根据 1973 年到 1993 年的观测资料统计分析结果,南极地区从 1973 年到 1989 年,海冰范围有一个约 0.16 纬度 /10 年的减少趋势,自 80 年代后期到 90 年代初,南极海冰面积又呈现逐渐增多的趋势,因此, 1973 年以来南极海冰总体平均仍为微弱的减少趋势 。 与太平洋温度的周期变化类似,太平洋上空的气流也有近似的周期变化。“拉马德雷”是一种高空气压流,亦称为太平洋十年涛动 (PDO) 。近 100 多年来,“拉马德雷”已出现了两个完整的周期。第一周期的“冷位相”发生于 1890 年至 1924 年,而 1925 年至 1946 年为“暖位相”;第二周期的“冷位相”出现于 1947 年至 1976 年, 1977 年至 2000 年为“暖位相”。如果“暖位相”的“拉马德雷”与“厄尔尼诺”相遇,将使其更强烈,出现的次数更频繁;假如“冷位相”的“拉马德雷”与“拉尼娜”现象相遇,那么“拉尼娜”将显示强劲的势头,出现频繁 。在 20 世纪的气候记录中有两段时期全球气温明显变暖: 1925 年到 1944 年, 1978 年至 2000 年。 20 世纪的两段变暖时期 (1925-1944 年, 1978-2000 年 ) 与“拉马德雷”的“暖位相”对应,但是它们都明显地滞后于东太平洋海温变化和南极海冰变化。 1889 年以来,全球大于等于 8.5 级的地震共 21 次,在 1889-1924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发生 6 次,在 1925-1945 年“拉马德雷”暖位相”发生 1 次,在 1946-1977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及其边界发生 11 次,在 1978-1999 年“拉马德雷”现象以“暖位相”发生 0 次,在 2000-2007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已发生 3 次。规律表明,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是全球强震的集中爆发时期。 2000 年进入了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 2000-2035 年是全球强震爆发时期 。 全球 20 世纪初的低温期、 30-40 年代的增暖、 50-60 年代的低温和 80 年代后的迅速增暖,与拉马德雷冷暖位相的转变一一对应。郭增建的“深海巨震降温说”是一种合理的解释:海洋及其周边地区的巨震产生海啸,可使海洋深处冷水迁到海面,使水面降温,冷水吸收较多的二氧化碳,从而使地球降温近 20 年。 20 世纪 80 年代以后的气温上升与人类活动使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有关,同时这一时期也没有发生巨大的海震,其降温的物理机制也很明显 。伴随拉马德雷冷位相中地震的增强,近 20 年内全球气温将逐渐变冷。建立全球防冷机制迫在眉睫。 据任振球的研究,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使地球冬至时的公转半径发生相当稳定的准周期变化,与全球尤其北半球气温变化的间隔 60 年振动相一致。在 20 世纪初的低温期和 60~70 年代相对偏冷期,当时( 1901 和 1960 年)地球冬至时的公转半径分别延长了 94( 相当于日地距离的 0.6%) 和 57 万公里;在 30-40 年代和 80 年代后的暖期,地球冬至时的公转半径( 1940 和 2000 年)分别缩短了 76 和 44 万公里。 2000-2020 年地球冬至时的公转半径由极小值变为极大值,他推测 2020 年前后全球气候将进入相对冷期 。 韩延本分析了美国宇航局公布的起自 19 世纪中期的全球及南北半球的温度异常变化资料,得到它们存在约 60 年的准周期性波动的初步结果。该周期是它们的中周期波动的主要周期分量之一,它对调制温度的总体变化趋势可起到重要作用。分析表明,该周期分量是时变的,周期长度在 19 世纪略超过 60 年,之后缓慢变短,到 20 世纪后期月在 55 年至 60 年间。所谓人类活动造成的温室效应的加剧似乎并未有打乱这一周其分量的存在 。 汪品先院士指出,大约在 1 万年前“新仙女木事件”结束时,格陵兰上空的气温在近 50 年内上升 7 摄氏度 ,而且这类快速变化还反复发生。历史纪录表明,全球气候变化主要受自然控制,温室效应气体排放加剧了全球变暖进程,人类必须在气候剧烈波动时期做好预防气候变暖和变冷的两种准备 。 孙林海和赵振国的初步分析表明,我国气温存在着大约 30 年左右的年代际变化趋势,厄尔尼诺事件的发生、东亚冬季风减弱、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增强、欧亚大陆积雪面积减小、火山活动减少以及温室效应等,都可能是造成我国冬季持续偏暖的主要因素。 我国温度存在着大约 30 年左右的冷暖交替的阶段性变化特征。上世纪 20 年代以前是冷周期, 20 年代到 40 年代为 30 年左右的暖周期, 50 年代到 70 年代又为 30 年左右的冷周期, 80 年代后又转入一个暖周期。近 10 多年来,我国正处于 “ 暖背景 ” 下,在 “ 暖背景 ” 下,绝大多数年份都会出现暖冬现象 。 在 2009 年 3 月,凯尔·斯旺森和安纳斯塔西奥斯·托尼斯就指出,在 21 世纪气温总体上升趋势中,会交替出现阶段性的 30 年变暖和 30 年变冷。全球气候在 2001 年至 2002 年间就已经进入了这样一个阶段 。丹·伊斯特布鲁克教授认为,“太平洋十年涛动”周期是影响全球气候冷暖的决定性因素。这是一种冷暖交替的周期,在 30 年的暖周期后,现在它已经开始变冷了。地球在 1945 年至 1977 年的变冷就与太平洋上一次的冷周期时间一致 。 参考文献 1. Francisco P. Chavez, John Ryan, Salvador E. Lluch-Cota, et al. From Anchovies to Sardines and Back: Multidecadal Change in the Pacific Ocean. Science. 2003, 299: 217-221. 2. 周秀骥 , 陆龙骅 主编 . 1996, 南极与全球气候环境相互作用和影响的研究 . 北京 : 气象出版社 . 2, 12, 44, 133, 271, 380, 381-392. 3. 杨学祥 . 2003, 太平洋环流速度减慢的原因 . 世界地质 , 22(4): 380-384 4. 杨冬红 , 杨学祥 , 刘财 . 2004 年 12 月 26 日 印尼地震海啸与全球低温 .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6,21 ( 3 ): 1023-1027 5. 杨冬红 , 杨学祥 . “ 拉马德雷 ” 冷位相时期的全球强震和灾害 . 西北地震学报 .2006,28 ( 1 ): 95-96 6. 杨冬红 , 杨学祥 . 流感世界大流行的气候特征 . 沙漠与绿洲气象 .2007,1 ( 3 ): 1-8. 7. 杨冬红 , 杨学祥 . 潮汐和地震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 . 沙漠与绿洲气象 , 2007,1 ( 4 ): 5-12. 8. 郭增建 . 2002, 海洋中和海洋边缘的巨震是调节气候的恒温器之一 . 西北地震学报 . 24(3): 287. 9. 任振球 . 当代气候变暖若干问题商榷 . 见 : 丁一汇主编 , 中国的气候变化与气候影响研究 . 北京 : 气象出版社 .1997.43-48. 10. 韩延本 , 韩永刚 , 马利华等 . 全球温度异常及地球自转变化中的约 60 年周期 . 见:中国地球物理 2003.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编 . 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2003. 362 11. 汪品先 , 翦知湣 . 寻求高分辨率的古环境记录 . 第四纪研究 . 1999 , (1): 1-17 12. 孙林海,赵振国。我国暖冬气候及其成因分析。气象。 2004 , 30 ( 12 ): 57-60. 13. Swanson, K. L., and A. A. Tsonis. Has the climate recently shifted? Geophys. Res. Lett., 2009,36: 6711 14. Easterbrook, D.J., The next 25 years: global warming or global cooling? Geologic and oceanographic evidence for cyclical climatic oscillations: Ge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 Abstracts with Program, 2001, 33 : 253. 15. Easterbrook, D.J., 2008, Correlation of climatic and solar variations over the past 500 years and predicting global climate changes from recurring climate cycles: International Geological Congress, Oslo, Norway. 16. Easterbrook, Don J. Glacier fluctuations, global climate change, and ocean temperature changes,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limate Change NY, 2009. 附件: 地球已开始进入变冷周期 作者:杨学祥 关键字:全球变缓,温室效应,自然周期,能源短缺,资源危机。 正当全球变暖的证据铺天盖地而来之际,地球变冷的信息悄然而至。透过表面现象看本质,地球气候变化的动力机制已发生重大的变化,预示一场类似 20 世纪 50-70 年代的变冷过程正在到来。 1 历史教训:从小冰期的惊呼到对温室效应的曲解 人们可能对 70 年代初出现过的气候“变冷说”记忆犹新。 1971 年 Dansgaard 等人发表的格陵兰冰芯氧同位素谱分析成果表明,地球气候有 10 万年轨道周期变化,其中 9 万年为冷期, 1 万年为暖期。按此规律,目前气候的暖期已接近尾声,气候“变冷说”一度成为主流 。但是 70 年代中期以来,气温不但没有继续下降,反而出现了回升,这个事实促成了关于人工温室效应研究的发展。 1977 年 Kellogy 的气候模型预告:在气候自然变化的背景下,由于人类对大气的污染,到 2050 年,全球平均气温大于要增高 4 摄氏度,有人称之为“超间冰期” 。在美国,由能源部牵头,引导和支持一些大学、国家实验室、工业界和其他系统的研究机构开展有关二氧化碳问题的研究。美国国家科学院先后组织了两个专门小组进行研究,他们估计,二氧化碳倍增将使地球平均温度至少上升 1.5 摄氏度,但不超过 4.5 摄氏度。 2001 年联合国上海公报和日内瓦公报进一步肯定了这一变化趋势。 与温室效应同样著名的南极臭氧洞曾引起全球的臭氧洞恐慌。当时,大多数科学家认为人造化合物氟里昂破坏了南极臭氧层。对二氧化碳和氟里昂排放限制的各种国际方案,给技术先进的发达国家带来丰厚的经济利益,新技术新产品的输出为美国的新经济增添了活力,使美国经济连续增长超过 8 年;而落后的发展中国家面临巨大的经济压力。 周光召院士指出,最近地球上气候的波动很大,二氧化碳含量却一直在上升,可见全球气温变化并不完全取决于二氧化碳含量。另外从历史上看,影响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因素很多,有人为因素,也有自然因素。现在的变化是否完全来自人为产生的温室气体,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关于温室气体的研究,涉及能源结构的调整和由此引起的发展中国家的承受能力问题,其中既有科学问题,也有经济和政治问题。在科学上没有弄清楚之前,不应轻易做出结论 。 近期观测表明,太阳风对臭氧的破坏作用比氟利昂大的多;海底甲烷水合物的释放可造成更强烈的自然温室效应 。人类活动并不能改变自然规律,只能起到加速或减缓的作用。全球气候的冷暖变化,主要受大自然的支配。 2 气候变化的自然周期 对过去 100 年的数据的回顾指出,太平洋每 25 年要经历一次温暖的“沙丁鱼期”到寒冷的“凤尾鱼期”的周期性变化。目前正处于从 1990 年左右开始的一个凤尾鱼丰富的阶段。在寒冷的阶段,东太平洋的强洋流和养分的增加使得凤尾鱼、鲑鱼、石斑鱼和海鸟的种群大量增加。西太平洋情况则刚好相反。同时,气温、大气环流和二氧化碳的释放也有着不同的模式。在暖期,太平洋的东西两部分的物理条件正好倒过来,使得沙丁鱼在太平洋中大量繁殖 。 南极海冰也有几乎完全相同的变化。近 30 余年来南纬 50 度以南各区域都存在着一个变暖倾向, 1957~1993 年 10 年平均变化趋势为 0.20 摄氏度,增温幅度大于全球平均的每百年 0.3~0.6 摄氏度。其中在南极半岛地区近 30 余年来, 尤其是近 10 余年来增温最为显著。气温变化导致南极大陆海冰的同一趋势变化。根据 1973 年到 1993 年的观测资料统计分析结果,南极地区从 1973 年到 1989 年,海冰范围有一个约 0.16 纬度 /10 年的减少趋势,自 80 年代后期到 90 年代初,南极海冰面积又呈现逐渐增多的趋势,因此, 1973 年以来南极海冰总体平均仍为微弱的减少趋势 。 与太平洋温度的周期变化类似,太平洋上空的气流也有近似的周期变化。“拉马德雷”是一种高空气压流,亦称为太平洋十年涛动 (PDO) 。近 100 多年来,“拉马德雷”已出现了两个完整的周期。第一周期的“冷位相”发生于 1890 年至 1924 年,而 1925 年至 1946 年为“暖位相”;第二周期的“冷位相”出现于 1947 年至 1976 年, 1977 年至 2000 年为“暖位相”。如果“暖位相”的“拉马德雷”与“厄尔尼诺”相遇,将使其更强烈,出现的次数更频繁;假如“冷位相”的“拉马德雷”与“拉尼娜”现象相遇,那么“拉尼娜”将显示强劲的势头,出现频繁 。在 20 世纪的气候记录中有两段时期全球气温明显变暖: 1925 年到 1944 年, 1978 年至 2000 年。 20 世纪的两段变暖时期 (1925-1944 年, 1978-2000 年 ) 与“拉马德雷”的“暖位相”对应,但是它们都明显地滞后于东太平洋海温变化和南极海冰变化。 3 全球变冷的信号及其危险性预警 近 30 年来全球迅速增温的事实是显而易见的,但人类的力量并不能改变自然规律。拉马德雷现象的周期交替反复证明自然力量的存在。值得借鉴的是, 1947-1976 的拉马德雷冷位相曾使许多气象学家惊呼小冰期的到来。 2000 年“拉马德雷”进入“冷位相”再次提醒人们:全球变暖的势头将逐渐减弱,一个寒冷多震时期将在未来 30 年内发生。海洋巨震将深海冷水翻到表面,吸收二氧化碳,减弱温室效应,是气候变冷的放大器 。对于能源和资源日益匮乏的地球而言,这是人类面临的最大威胁。 没有任何证据表明,地球走出了第四纪大冰期;但是有证据表明,自 80 年代后期到 90 年代初,南极海冰面积又呈现逐渐增多的趋势 , 90 年代左右东太平洋进入一个凤尾鱼丰富的低温阶段。南极海冰增减变化转折点超前于东太平洋海温高低变化转折点,东太平洋海温高低变化转折点又超前于拉马德雷冷暖位相变化。这既反映了准 60 年周期太阳活动变化的能量传递过程,也是全球气候变冷的最初信息和前兆。全球变暖很快会成为过去,人类将遭受到大自然突然变冷的报复。 许靖华根据历史上的全球气候变化周期中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证明全球小气候最适期人类社会繁荣发展而全球小冰期导致农业减产,饥荒和民族大迁移 。 据任振球的研究,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使地球冬至时的公转半径发生相当稳定的准周期变化,与全球尤其北半球气温变化的间隔 60 年振动相一致。在 20 世纪初的低温期和 60~70 年代相对偏冷期,当时( 1901 和 1960 年)地球冬至时的公转半径分别延长了 94( 相当于日地距离的 0.6%) 和 57 万公里;在 30-40 年代和 80 年代后的暖期,地球冬至时的公转半径( 1940 和 2000 年)分别缩短了 76 和 44 万公里。 2000-2020 年地球冬至时的公转半径由极小值变为极大值,他推测 2020 年前后全球气候将进入相对冷期 。 韩延本分析了美国宇航局公布的起自 19 世纪中期的全球及南北半球的温度异常变化资料,得到它们存在约 60 年的准周期性波动的初步结果。该周期是它们的中周期波动的主要周期分量之一,它对调制温度的总体变化趋势可起到重要作用。分析表明,该周期分量是时变的,周期长度在 19 世纪略超过 60 年,之后缓慢变短,到 20 世纪后期月在 55 年至 60 年间。所谓人类活动造成的温室效应的加剧似乎并未有打乱这一周其分量的存在 。 汪品先院士指出,大约在 1 万年前“新仙女木事件”结束时,格陵兰上空的气温在近 50 年内上升 7 摄氏度,而且这类快速变化还反复发生。历史纪录表明,全球气候变化主要受自然控制,温室效应气体排放加剧了全球变暖进程,人类必须在气候剧烈波动时期做好预防气候变暖和变冷的两种准备 。 4 寒冷天气初露锋芒 中国日报网站消息:从 2004 年 3 月 4 日 下午开始,百年来 3 月份最大的一场暴雪袭击了包括韩国首都汉城在内的中部地区,部分地区积雪厚达 30 厘米,导致道路交通瘫痪,学校被迫停课。自 2003 年 11 月以来,暴雪在世界各地相继发生。 2003 年 11 月 7 日 天津大暴雪 70 年罕见; 2004 年 1 月末,欧洲大部分地区遭暴雪袭击 。 新华社索非亚 2 月 14 日 电(记者郭爽)巴尔干国家近日遭受暴风雪袭击,致使这些国家的海、空和陆路运输受到严重影响。保海港城市瓦尔纳和布尔加斯的港口因暴风雪在 13 日被迫关闭,保首都索非亚机场也因强风被迫取消了大部分航班。在保加利亚南部邻国土耳其,暴风雪阻断了土耳其 2700 个村庄通往城镇的公路,并使该国的铁路和机场陷于瘫痪。土耳其最大城市伊斯坦布尔 80 %地区的电力、自来水和供暖因暴风雪而中断。希腊首都雅典也遭受近 10 年来最严重的暴风雪袭击,市内积雪深达 50 厘米。气象专家说,雅典和希腊第二大城市塞萨洛尼基的温度已降至冰点。罗马尼亚近日气温骤降,罗中部城市米耶尔库雷亚丘克市的气温已达零下 32 摄氏度 。 2000 年入春以来我国北方地区连续 8 次出现大范围的沙尘暴天气,与往年相比,其发生频率、涉及范围已大大超过历史上任何一年 。 2004 年中国的沙尘暴又趋于强烈,截至 2004 年 3 月 12 日 ,已发生 6 次沙尘暴。 2000 年“拉马德雷”进入“冷位相”再次提醒人们:警惕全球迅速变冷! 参考文献 1 . Dansgaard, W., Johnsen, S.J., Clausen, H.B. Langway, C.C., Climatic record revealed by the Camp Century ice core. in Turekian, K.K., ed., The Late Cenozic Glacial Ages., Yale Univ. Press, New Haven, 1971, 37-56 2 . 赵希涛 , 杨达源 ., 等 . 全球海面变化 . 北京 : 科学出版社 , 1992. 148-149 3 . Kellogy, W W. Effects of human activities on global climate. W M O Bulletin. 1977, 26 (4): 229-240 4 . 周光召 . 若干基础科学的发展趋势 . 科学 . 1996, 48(5): 4-7 5 . 杨学祥 . 关注全球灾害频发的地磁境境 (2004-2-24), 光明观察 ,2004, 第 8 期 6 . 杨学祥 . 火星探测对地球的警示 (2004-3-9), 光明观察 ,2004, 第 10 期 7 . Francisco P. Chavez, John Ryan, Salvador E. Lluch-Cota, et al. From Anchovies to Sardines and Back: Multidecadal Change in the Pacific Ocean. Science. 2003, 299: 217-221. 8 . 周秀骥 , 陆龙骅 主编 . 1996, 南极与全球气候环境相互作用和影响的研究 . 北京 : 气象出版社 . 2, 12, 44, 133, 271, 380, 381-392. 9 . 杨学祥 . 2003, 太平洋环流速度减慢的原因 . 世界地质 , 22(4): 380-384 10 . 郭增建 . 2002, 海洋中和海洋边缘的巨震是调节气候的恒温器之一 . 西北地震学报 . 24(3): 287. 11 . 许靖华 . 太阳、气候、饥荒与民族大迁移 . 中国科学 , D 辑 . 1998, 28(4): 366-384 12 . 任振球 . 当代气候变暖若干问题商榷 . 见 : 丁一汇主编 , 中国的气候变化与气候影响研究 . 北京 : 气象出版社 .1997.43-48. 13 . 韩延本 , 韩永刚 , 马利华等 . 全球温度异常及地球自转变化中的约 60 年周期 . 见:中国地球物理 2003.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编 . 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2003. 362 14 . 汪品先 , 翦知湣 . 寻求高分辨率的古环境记录 . 第四纪研究 . 1999 , (1): 1-17 15 . 信莲 . 韩国汉城遇百年罕见暴雪 交通瘫痪学校停课 . 2004 年 03 月 05 日 14:09. http://news.sina.com.cn/w/2004-03-05/14091973584s.shtml 16 . 郭爽 . 暴雪席卷巴尔干国家保加利亚等四国海陆空交通受阻 . 2004 年 02 月 16 日 10:24 海南新闻网 - 南国都市报 . http://news.sina.com.cn/w/2004-02-16/10241812694s.shtml 17 .主编:刘英健 编著:黄宇 王长锁 . 《小学环境教育丛书 -- 抚平大地创伤》 . http://www.pep.com.cn/200304/ca191075.htm 18 .杨学祥 . 地球已开始进入变冷周期 . 2004-3-18 上海环境热线 . 绿色论坛 . http://www.envir.online.sh.cn/forum/20042732.htm 19. 杨学祥 . 地球已开始进入变冷周期 (2004-3-23) 光明网 . 光明观察 . http://www.gmw.com.cn/03pindao/guancha/2004-3/23/1122001.htm 20 .杨学祥地球已开始进入变冷周期 .   ( 中国经济史论坛于 2004-4-6 2:48 :49 布 ) 。 http://www.guoxue.com/economics/ReadNews.asp?NewsID=2951BigClassID=22SmallClassID=94SpecialID=24 本文来自: http://blog.gmw.cn/u/466/archives/2004/4728.html 全球异常寒冬引起科学家关注 地球可能进入变冷周期   本报讯 据新闻晚报报道 2006 年的新年异常寒冷,几乎整个北半球都遭受着极度低温的考验。来自西伯利亚的持续寒流已经在俄罗斯、乌克兰、东欧、日本夺去上千条人命,并波及我国河南陇海地区。   就连往常属于温暖地带的南欧、印度都发生了暴雪,导致大批人畜冻死。为什么今年这么冷?科学家们纷纷提出各种解释,在他们看来,我们的地球在温室化的同时,也面临着突然进入“冰川时代”的可能。   美国国防部报告   未来 10 年气候恶劣   看过美国大片《后天》的观众一定对特技画面还记忆犹新,但是这并不完全是幻想。影片《后天》的题材正是源自美国国防部的一份政府报告。 2004 年 2 月被媒体曝光的这份报告称,在 2010 年至 2020 年,全球将出现一场巨大的气候突变,会导致美洲、亚洲在内的北方地区出现干冷气候,亚洲的季风气候会减弱,间歇性地出现。报告里描写了这样一个场景:“到 2020 年,欧洲沿海城市将被上升的海平面所淹没,英国气候将像西伯利亚一样寒冷干燥。”   虽然大多数科学家认为,未来 10 年内出现“后天”现象的可能性很小。不过有确凿证据表明,全球温盐环流正不断减弱,如果全球持续变暖,未来 100 年内很有可能出现“后天”。   印度洋海啸   海底巨震降温 20 年   对于全球异常寒冷的现象,我国科学家郭增建提出的“深海巨震降温说”也是一种解释:海洋及其周边地区的强震产生海啸,可使海洋深处冷水迁到海面,使水面降温,冷水吸收较多的二氧化碳,从而使地球降温近 20 年。   这种学说认为 20 世纪 80 年代以后的气温上升与人类活动使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有关,而且这一时期也没有发生巨大的海震。但是 2004 年 12 月 26 日 发生的印尼 8.7 级地震海啸改变了这个趋势。   事实上, 2004 年 12 月 26 日 印尼地震海啸后,全球低温冻害和暴雪灾害频繁发生。 2005 年 1 月 10 日 美国内华达山脉地区下了近 90 年来最大的暴风雪。 2005 年 2 月 2 日 ,莫斯科和日本的降雪竟然超过了 3 米 。 2005 年 2 月南半球夏季出现低温。   拉尼娜现象   地球进入变冷周期   地球在百年内步入冰河期的可能性是很小的,不过有科学家认为,从 2000 年开始,全球气候将从 30 年的温暖期转入 30 年的低温期。   美国国家科学院的研究估计,二氧化碳倍增将使地球平均温度至少上升 1.5 摄氏度 ,但不超过 4.5 摄氏度 。 2001 年联合国日内瓦公报进一步肯定了这一变化趋势。但也有科学家指出,最近地球上气候的波动很大,二氧化碳含量却一直在上升,可见全球气温变化并不完全取决于二氧化碳含量。   有证据表明,自上世纪 80 年代后期到 90 年代初,南极海冰面积又呈现逐渐增多的趋势, 90 年代左右东太平洋进入一个凤尾鱼丰富的低温阶段,这也许是全球气候变冷的最初信息和前兆。全球变暖很快会成为过去,人类将遭受到大自然突然变冷的报复。   拉尼娜现象   拉尼娜是指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海面温度持续异常偏冷的现象(与厄尔尼诺现象正好相反)。   厄尔尼诺和拉尼娜是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冷暖交替变化的异常表现,这种海温的冷暖变化过程构成一种循环,在厄尔尼诺之后接着发生拉尼娜并非稀罕之事。同样拉尼娜后也会接着发生厄尔尼诺。但从 1950 年以来的记录来看,厄尔尼诺发生频率要高于拉尼娜。 http://zjdaily.zjol.com.cn/html/2006-02/07/content_25527.htm 地球已开始进入变冷周期 2004-7-13 全球变冷预测的比较:美五角大楼“秘密报告”与中国科学家 再论地球已进入变冷周期 杨学祥 以汪品先院士和任振球研究员为代表的中国科学家,多次预言地球气候将逐渐变冷,美国五角大楼的“秘密报告”迟到了 7 年。值得注意的是,“秘密报告”的变冷时间表与中国科学家预言的变冷时期完全一致,这显然不能用巧合来解释。根据地球的轨道周期, 2020 年冬至时日地距离达到 60 年周期中的最大值, 2010-2030 年地球处于冷周期,正像 1956-1976 年地球处于冷周期一样。中国的天象学开始从经验走向科学, 60 年甲子周期确实存在。 1 .一份美国五角大楼“秘密报告” 到 2020 年,欧洲沿海城市将被上升的海平面所淹没,英国气候将像西伯利亚一样寒冷干燥。核战、大旱、饥饿和暴乱等问题将困扰全球各国。 中国南部地区在 2010 年前后将发生持续整整 10 年的特大干旱。中国北方将水患不断,南方一片干旱…… 2004 年 2 月 22 日 的英国《观察家报》,披露了美国的一份关于全球气候变化预测的“重要”报告。罗勇研究员在美国全球商业网络咨询公司 (GlobalBusinessNetwork ,简写为 GBN) 的网站上找到了这份题为《气候突变的情景及其对美国国家安全的意义》的报告。 报告中关于 2010 年全球气候变化的预测主要有: ———亚洲和北美洲的年平均温度下降达 5 华氏度 (2 . 8 摄氏度 ) ,北欧下降 6 华氏度 (3 . 3 摄氏度 ) 。整个澳洲、南美洲和非洲南部的关键地区年平均温度上升达 4 华氏度 (2 . 2 摄氏度 ) 。 ———在欧洲和北美洲东部人口密集的农业产区和水资源供给地区,干旱将持续几十年。 ———冬季暴风雪和大风增强,西欧和太平洋北部将遭受更强烈的大风天气。 报告中特别提到了 2010 年的中国气候状况: ———季风降水可靠性的降低将对中国产生重大影响。 ———中国南部地区在 2010 年前后将发生持续整整 10 年的特大干旱。中国现在“南涝北旱”的降水分布型,到时候可能变成“北涝南旱”的降水分布型。 ———夏季风可以为中国带来降水,但也会引起负面效应,如洪水可使水土流失更加严重。由于水汽蒸发冷却作用的降低,会引起寒冬延长,夏季高温增加。 这份报告是美国国防部出资 10 万美元,委托 GBN 公司完成的。研究的出发点是设想全球气候变化可能导致的最坏的可能性,并提出应对之策。 据罗勇研究员介绍, GBN 公司在美国很有名,该商业网络公司受雇于政府或企业,从事各种咨询评估,提供决策依据。 报告在美、英、以色列等多个国家及环保组织中引起强烈反响。报告的作者之一施瓦兹解释道:“尽管报告中所提到的有关全球气候变化的景象似乎超乎人们想像,但却非常值得提前采取措施,正如美国人曾对历史上其他一些重大事件事前就作出评估一样———比如,在 1983 年美国就开始为前苏联的解体提前进行筹划, 1995 年我们就曾对世界贸易中心是否会遭受飞机撞击进行研究。” 五角大楼的发言人则出来澄清说,这份由科学家和军事顾问完成的报告,不代表国防部的官方立场。而且施瓦兹也不是研究气候变化的科学家,只是使用了相关科学家的研究成果 。 显然,这是一个综合性的研究报告,而中国却缺乏这样的综合性的研究,甚至漠视这种综合性研究。中国科学家还没有超脱专业局限,不能从全局看待全球变化。 2 .中国科学工作者关于全球变冷的研究 对过去 100 年的数据的回顾指出,太平洋每 25 年要经历一次温暖的“沙丁鱼期”到寒冷的“凤尾鱼期”的周期性变化。目前正处于从 1990 年左右开始的一个凤尾鱼丰富的阶段。在寒冷的阶段,东太平洋的强洋流和养分的增加使得凤尾鱼、鲑鱼、石斑鱼和海鸟的种群大量增加。西太平洋情况则刚好相反。同时,气温、大气环流和二氧化碳的释放也有着不同的模式。在暖期,太平洋的东西两部分的物理条件正好倒过来,使得沙丁鱼在太平洋中大量繁殖 。 南极海冰也有几乎完全相同的变化。近 30 余年来南纬 50 度以南各区域都存在着一个变暖倾向, 1957~1993 年 10 年平均变化趋势为 0.20 摄氏度 ,增温幅度大于全球平均的每百年 0.3~ 0.6 摄氏度 。其中在南极半岛地区近 30 余年来, 尤其是近 10 余年来增温最为显著。气温变化导致南极大陆海冰的同一趋势变化。根据 1973 年到 1993 年的观测资料统计分析结果,南极地区从 1973 年到 1989 年,海冰范围有一个约 0.16 纬度 /10 年的减少趋势,自 80 年代后期到 90 年代初,南极海冰面积又呈现逐渐增多的趋势,因此, 1973 年以来南极海冰总体平均仍为微弱的减少趋势 。 与太平洋温度的周期变化类似,太平洋上空的气流也有近似的周期变化。“拉马德雷”是一种高空气压流,亦称为太平洋十年涛动 (PDO) 。近 100 多年来,“拉马德雷”已出现了两个完整的周期。第一周期的“冷位相”发生于 1890 年至 1924 年,而 1925 年至 1946 年为“暖位相”;第二周期的“冷位相”出现于 1947 年至 1976 年, 1977 年至 2000 年为“暖位相”。如果“暖位相”的“拉马德雷”与“厄尔尼诺”相遇,将使其更强烈,出现的次数更频繁;假如“冷位相”的“拉马德雷”与“拉尼娜”现象相遇,那么“拉尼娜”将显示强劲的势头,出现频繁 。 在 20 世纪的气候记录中有两段时期全球气温明显变暖: 1925 年到 1944 年, 1978 年至 2000 年。 20 世纪的两段变暖时期 (1925-1944 年, 1978-2000 年 ) 与“拉马德雷”的“暖位相”对应,但是它们都明显地滞后于东太平洋海温变化和南极海冰变化。 近 30 年来全球迅速增温的事实是显而易见的,但人类的力量并不能改变自然规律。拉马德雷现象的周期交替反复证明自然力量的存在。值得借鉴的是, 1947-1976 的拉马德雷冷位相曾使许多气象学家惊呼小冰期的到来。 2000 年“拉马德雷”进入“冷位相”再次提醒人们:全球变暖的势头将逐渐减弱,一个寒冷多震时期将在未来 30 年内发生。海洋巨震将深海冷水翻到表面,吸收二氧化碳,减弱温室效应,是气候变冷的放大器 。对于能源和资源日益匮乏的地球而言,这是人类面临的最大威胁 。 没有任何证据表明,地球走出了第四纪大冰期;但是有证据表明,自 80 年代后期到 90 年代初,南极海冰面积又呈现逐渐增多的趋势 , 90 年代左右东太平洋进入一个凤尾鱼丰富的低温阶段。南极海冰增减变化转折点超前于东太平洋海温高低变化转折点,东太平洋海温高低变化转折点又超前于拉马德雷冷暖位相变化。这既反映了准 60 年周期太阳活动变化的能量传递过程,也是全球气候变冷的最初信息和前兆。全球变暖很快会成为过去,人类将遭受到大自然突然变冷的报复。 许靖华根据历史上的全球气候变化周期中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证明全球小气候最适期人类社会繁荣发展而全球小冰期导致农业减产,饥荒和民族大迁移 。 据任振球在 1997 年的研究,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使地球冬至时的公转半径发生相当稳定的准周期变化,与全球尤其北半球气温变化的间隔 60 年振动相一致。在 20 世纪初的低温期和 60~70 年代相对偏冷期,当时( 1901 和 1960 年)地球冬至时的公转半径分别延长了 94( 相当于日地距离的 0.6%) 和 57 万公里;在 30-40 年代和 80 年代后的暖期,地球冬至时的公转半径( 1940 和 2000 年)分别缩短了 76 和 44 万公里。 2000-2020 年地球冬至时的公转半径由极小值变为极大值,他推测 2020 年前后全球气候将进入相对冷期 。 2000 年,杨学祥在英文科技期刊《东北亚地学研究学报》( J. Geosci. Res. NE Asia )上介绍并肯定了地球在 2020 年变冷的观点 。 韩延本分析了美国宇航局公布的起自 19 世纪中期的全球及南北半球的温度异常变化资料,得到它们存在约 60 年的准周期性波动的初步结果。该周期是它们的中周期波动的主要周期分量之一,它对调制温度的总体变化趋势可起到重要作用。分析表明,该周期分量是时变的,周期长度在 19 世纪略超过 60 年,之后缓慢变短,到 20 世纪后期月在 55 年至 60 年间。所谓人类活动造成的温室效应的加剧似乎并未有打乱这一周其分量的存在 。 汪品先院士指出,大约在 1 万年前“新仙女木事件”结束时,格陵兰上空的气温在近 50 年内上升 7 摄氏度 ,而且这类快速变化还反复发生。历史纪录表明,全球气候变化主要受自然控制,温室效应气体排放加剧了全球变暖进程,人类必须在气候剧烈波动时期做好预防气候变暖和变冷的两种准备 。 陆、海、气中的能量相互作用和物质相互交换是全球变化的主要原因。拉马德雷冷位相意味着一个变冷的自然趋势的到来,类似于 1946~1976 年的变冷情况应该得到合理的解释。 2000 年拉玛德雷进入冷位相、 1998 年地球扁率开始增大和 1999 年地球自转开始加速,表明地球系统正在发生一致性的转折。自 1999 年开始,连续五年的地球自转加速和地震活动增强应引起世界关注 。 显然,中国科学家关于全球在 2020 年附近变冷的研究早于西方,这是有据可查的 。值得注意的是,“秘密报告”的变冷时间表与中国科学家预言的变冷时期完全一致,这显然不能用巧合来解释。根据地球的轨道周期, 2020 年冬至时日地距离达到 60 年周期中的最大值, 2010-2030 年地球处于冷周期,正像 1946-1976 年地球处于冷周期一样。虽然极端情况并不一定发生,但是变冷趋势变化一定存在。相关预测表明, 2004 (或 2006 )、 2008 、 2011 、 2015 、 2018~2019 年可能发生厄尔尼诺(海温准两年振荡产生 1 年的误差), 2007 年可能发生拉尼娜和强震灾害, 2004 、 2007 、 2013 、 2019~2020 、 2029 年中国有较大洪涝灾害。第六强震幕大约在 2020~2040 年间发生,并伴有地球自转速度减慢、全球降温、火山活动和异常大震。在厄尔尼诺事件和拉尼娜事件前后,太平洋海面高度变化产生的大洋地壳跷跷板运动使全球有强烈的地震活动 。 参考文献 1 .李健。美五角大楼“秘密报告”: 2010 年中国气候突变。 http://news.tom.com 2004 年 07 月 07 日 00 时 00 分 来源 : 中国青年报 http://news.tom.com/1002/20040707-1068715.html 2 .杨学祥。地球已开始进入变冷周期 5-27 光明网论文发表交流中心。 http://www.gmw.cn/03pindao/lunwen/show.asp?id=176 3 . Francisco P. Chavez, John Ryan, Salvador E. Lluch-Cota, et al. From Anchovies to Sardines and Back: Multidecadal Change in the Pacific Ocean. Science. 2003, 299: 217-221. 4 .周秀骥 , 陆龙骅 主编 . 1996, 南极与全球气候环境相互作用和影响的研究 . 北京 : 气象出版社 . 2, 12, 44, 133, 271, 380, 381~392. 5 .杨学祥 . 2003, 太平洋环流速度减慢的原因 . 世界地质 , 22(4): 380-384 6 .郭增建 . 2002, 海洋中和海洋边缘的巨震是调节气候的恒温器之一 . 西北地震学报 . 24(3): 287. 7 .许靖华 . 太阳、气候、饥荒与民族大迁移 . 中国科学 , D 辑 . 1998, 28(4): 366~384 8 .任振球 . 当代气候变暖若干问题商榷 . 见 : 丁一汇主编 , 中国的气候变化与气候影响研究 . 北京 : 气象出版社 .1997.43~48. 9 . Yang, Xuexiang, and Chen Dianyou. Tectonic Movement and Global Climate Change. J. Geosci. Res. NE Asia, 2000, 3 (2): 121~128. 10 .韩延本 , 韩永刚 , 马利华等 . 全球温度异常及地球自转变化中的约 60 年周期 . 见:中国地球物理 2003.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编 . 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2003. 362 11 .汪品先 , 翦知湣 . 寻求高分辨率的古环境记录 . 第四纪研究 . 1999 , (1): 1~17 12 .杨学祥 . 大气、海洋与固体地球的能量交换 . 世界地质 , 2004, 23(1): 28-34 13 .杨学祥 . 全球变暖、构造运动与沙漠化 . 地壳形变与地震 . 2001, 21 ( 1 ): 15~23 文章来源:作者赐稿 本文来源: http://www.gmw.cn/03pindao/guancha/2004-7/13/2075001.htm 杨学祥。地球已开始进入变冷周期。上传日期: 2004-3-18 上海环境热线绿色论坛。 http://www.envir.gov.cn/forum/20042732.htm
个人分类: 学术争论|5945 次阅读|3 个评论
怀疑论者说:地球正在变冷(转载及点评)
杨学祥 2009-12-10 05:58
怀疑论者说:地球正在变冷 2009/12/08 14:27:54 华尔街日报 最近我们刊登了一篇探讨如何使地球气温回落的文章后,收到了大量读者的邮件,很多人都坚持认为地球并没有变暖。气候专家以及政府决策层显然已经达成的共识却有这么多人持反对意见,确实是很惊人。 这一共识简单说就是:地球在变暖,而导致气温上升的主要原因极可能是人类排放至大气层的温室气体的日益增多。如果不能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那么整个21世纪,热浪、风暴天气会愈发频繁,热带地区的降水量则会越来越少。 那么,对此持怀疑态度的人抱什么意见呢?以下便是他们的一些主要观点──以及支持者的回应。 怀疑论者说:地球没有变暖,事实上,地球正在变冷。 地球在20世纪也许是变暖了,不过这一进程在十多年前便终结了,1998年之后,气温的上升势头便减缓,甚至还有所下降了。2007年12月至2008年11月是这十年来气温最低的12个月份。即便地球没有变冷,气温上升的势头也已经减缓了──这或许就表明,气温在上世纪便已经上升到顶点了。 回应: 以上所说的确是事实:多数统计都显示,1998年之后,全球的平均气温确实是降低了。 可是这并不能说明地球在变冷。之所以有这样的结果,是因为计算的起始年份1998年是气温高得异乎寻常的一年。那一年经历了异常猛烈的厄尔尼诺现象──这种太平洋自然的阶段性升温现象对于全球气候有着显著的影响。 更长期的趋势则是:从上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平均每十年全球气温上升0.18摄氏度(约0.32华氏度)。大气中温室气体增加导致气温上升是一个长期的趋势,过去这十年气温没怎么升高只能表明,自然的年份间气候差异可能会加速也可能会减缓这一趋势。 新世纪这些年也是特别地热:1997至2008这12年都属于有记录以来的15个最热年份,这个十年比以往任何一个十年都要炎热。2008年是2000年以来最凉爽的一个年份──是因为受到了与厄尔尼诺对立的变冷气候现象的影响──那它仍然在有记录以来的最热年份中排名第十一位。2009年的气温很可能还会更高。 http://cn.wsj.com/gb/20091208/ENV142754.asp 中新网 12 月 8 日 电据美联社报道,世界气象组织 8 日在气候变化大会上表示,最近十年极有可能是自 1850 年有记录以来天气最热的十年,而 2009 年能排进历史上最热年份的前五名。   世界气象组织秘书长米歇尔雅罗在会上表示, 2000 年至 2009 年的十年极有可能是历史上最热的十年,比 1990 和 1980 等年代都要热。   此外,美国宇航局的统计数字, 2009 年可能会取代 2003 年,进入历史上最热年份的前五名。自 1850 年以来,另外四个最热的年份分别是 2005 年、 1998 年、 2007 年和 2006 年。 7 日,英国国家气象局还公布了一系列数据,表示自 1850 年以来,全球陆地平均气温一直呈上升态势,且上升速度从 1970 年开始加快 。 世界气象组织 : 近十年是自 1850 年以来最热的十年。 2009 年 12 月 08 日 20:11 中国新闻网。 http://news.sina.com.cn/w/2009-12-08/201116738616s.shtml 点评: 气温变化的波动性是不容否定的,温室效应无法解释。美国宇航局的统计数字, 自 1850 年以来,四个最热的年份分别是 2005 年、 1998 年、 2007 年和 2006 年。2005年排在第一位,而2005年没有发生厄尔尼诺事件,不支持下列解释: 之所以有这样的结果,是因为计算的起始年份1998年是气温高得异乎寻常的一年。那一年经历了异常猛烈的厄尔尼诺现象──这种太平洋自然的阶段性升温现象对于全球气候有着显著的影响。
个人分类: 全球变化|3417 次阅读|1 个评论
近十年全球变暖受到自然力的抑制不容忽视
杨学祥 2009-12-9 08:28
图 1 1850-2005 年全球地表温度曲线 近十年全球变暖受到自然力的抑制不容忽视 杨学祥 问题 1 :证明全球在变冷的显著的数据和例证 根据世界气象组织的统计数据, 1998 年是最热的年份,地表温度比 1961 年至 1990 年的这 30 年的平均温度 14 ℃ 高 0.54 ℃ ,名列第一位; 2005 年全球平均地表温度高出 0.48 ℃ , 名列第二位; 2003 年全球表面温度高 0.45 摄氏度 ,位列第三位; 2006 年地球表面平均温度高出 0.42 ℃ ,名列第六位; 2008 年平均温度高出 0.31 ℃ ,名列第十位。由此可见,自 1998 年以后,全球气温呈波动下降趋势。 德国气候研究专家马杰布拉夫提的研究结论证实:全球范围的平均气温在 1998 年达到了一个高峰值后再也没有出现新的纪录。英国哈德利气候变化研究中心最新出炉的一份研究报告也支持了拉夫提的观点 。北京大学教授钱维宏接受《科学时报》采访时指出:实际上, 1998 年以来,全球平均温度没有再继续上升,而是出现了一个自上世纪 70 年代冷期以来增暖过程中最长的平台,即温度连续在一定范围内上下振荡,没有继续上升,甚至有下降的倾向。 2008 年,全球还出现了过去 10 年中最低的温度 。 中科院副院长丁仲礼院士认为,《科学》发表的这篇文章表明,从 1999 年来的 10 年,全球气温并没有再升高,尽管温室气体至少增加了 20ppm 二氧化碳。这个现象或许在进一步强调此前有不少科学家提到过的 65 ~ 70 年的气候周期的作用。上一个周期是从上世纪初开始升温到 40 年代达到峰值,尔后到上世纪 70 年代一直呈降温趋势,而此时段内,地球上的二氧化碳正在快速增加。最近的一个周期从上世纪 80 年代升温到 2000 年前,可能已经达到峰值。接下来到 2030 年,很可能以降温为主。如果这样,即便温室气体增加,升温的一部分也很可能被降温的一部分抵消。关于这个周期,不少科学家都将原因归因于海洋环流的自我调整,而 IPCC 的报告对此却没有考虑 。 问题 2 :近十年全球变暖受到自然力的抑制是客观存在的,但科学界的主流声音为什么朝向全球变暖? 2004 年 12 月 26 日 印尼地震海啸后,全球低温冻害和暴雪灾害频繁发生。 郭增建的深海巨震降温说是一种合理的解释:海洋及其周边地区的强震产生海啸,可使海洋深处冷水迁到海面,使水面降温,冷水吸收较多的二氧化碳,从而使地球降温近 20 年。 20 世纪 80 年代以后的气温上升与人类活动使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有关,同时这一时期也没有发生巨大的深海大震。巨震指赤道两侧各 40 o 范围内的 8.5 级和大于 8.5 级的海震。 2004 年、 2005 年和 2007 年印尼苏门答腊连续发生 3 次 8.5 级以上地震发生,是 2008 年成为近十年最冷的一年的重要原因。我们在 2005 年提出的深海巨震降温说检验工作得到完全证实 。 近十年全球变暖受到自然力的抑制是客观存在的,但科学界的主流声音却将 2008 年是近十年最冷的一年 改写为 2008 年是第十个最暖年,目的就是隐瞒全球变暖处于停止状态的事实。迈克尔曼对《纽约时报》说:我们一些同事的用词容易引起误解。说是戏法,的确是戏法,但绝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儿。他引用德国海洋学家马丁维斯贝克的话解释说:我们用戏法这个词,指的是一种解决问题的巧妙方法,而不是作弊,作弊可是科学大忌。在一封泄露出来的邮件中,东英吉利大学气候研究小组的主任菲尔琼斯和他的同事们讨论上个一千年里气候变化数据图表。他暗示有一个和他一起研究的科学家隐瞒了全球气温在下降这一事实。另外有一些数据显示,自 1960 年以来,全球气温上升趋势停止;但有另外数据又显示,气温上升的趋势仍在继续 。 事实上,人们可能对 20 世纪 70 年代初出现过的气候变冷说记忆犹新,气候学家纷纷惊呼小冰期的到来,气候变冷说一度成为主流。 20 世纪 70 年代,一批欧美的著名学者曾聚会于美国布朗大学,专门召开了一次当前的间冰期何时结束和如何结束的研讨会。学者们举出实例证明,目前的地球气温已经在开始下降,从暖到冷的变化很快,如果人类不加以干涉,当前的暖期将会较快结束,可以预期不出几千年,也许只有几百年,全球冰期以及相应的环境变迁就会来临。出于对所面临威胁的忧虑,会议的两位发起者甚至还向当时的美国总统尼克松写信发出警报。这种冰期将临的观点一直持续了 20 年,直到了 20 世纪 90 年代。历史资料显示, 1850 年以来,全球温度经历了 2 次降温期,第一次是从 1880 年到 1910 年,第二次从 1940 年到 1970 年 。上世纪 60-70 年代的气候变冷是客观存在的(见图 1 ),温室效应无法解释, 主流气象学家并没有给出可信的解释 。蓄意掩盖和回避的目的是为布莱尔的政治策略鸣锣开道。 气候问题的政治化是英国前首相布莱尔对付发展中国家的两手策略之一:军事上支持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和阿富汗战争以夺取石油和战略要地,政治上利用主流气候学家的偏见来限制发展中国家的生存。前者的横行霸道与后者的冠冕堂皇处于同一个目的:与发展中国家争夺生存空间。 徐冠华院士最近指出,有一些科学家对人类活动引起全球变暖这一观点提出质疑,认为全球变暖已成为一些西方发达国家为阻止发展中国家工业化进程而编造的气候灾难故事。这些科学家找出证据证明,在自然进程中二氧化碳浓度并不总是和温度正相关。对于这一问题的研究应提倡多领域出发、多结论并存,给不同的声音以探讨的空间,才能更利于科学的发展、真理的发现 。 与吸入二氧化碳呼出氧气的植物光合作用相反,动物和人类都是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人类活动需要的能量把大量化石燃料转变成二氧化碳,碳排放是人类生存的需要。印度年人均碳排放量为 2 吨,而美国是 20 吨。鉴于印度的发展水平,任何降低碳排放量的举措都会导致贫困的加剧。 1/3 以上的印度人目前仍没用上电。眼看着西方因高碳饮食而发胖,如今印度却被要求减肥 。发展中国家的碳排放是生存排放和必要排放,发达国家的碳排放是过度排放和奢侈排放。全球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是发达国家的过度排放和奢侈排放,他们应该承担主要的义务和责任。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国际组织与国际法研究中心副主任于宏源曾分析说,气候谈判归根结底是一场政治谈判,并且指出,在当今世界还未就减排责任达成一致意见的情况下,碳关税很可能只是一个发达国家限制发展中国家的借口 。 问题 3 : 2009 年能排进历史上最热年份的前五名并非最热   中新网 12 月 8 日 电据美联社报道,世界气象组织 8 日在气候变化大会上表示,最近十年极有可能是自 1850 年有记录以来天气最热的十年,而 2009 年能排进历史上最热年份的前五名。   世界气象组织秘书长米歇尔雅罗在会上表示, 2000 年至 2009 年的十年极有可能是历史上最热的十年,比 1990 和 1980 等年代都要热。   此外,美国宇航局的统计数字, 2009 年可能会取代 2003 年,进入历史上最热年份的前五名。自 1850 年以来,另外四个最热的年份分别是 2005 年、 1998 年、 2007 年和 2006 年。 7 日,英国国家气象局还公布了一系列数据,表示自 1850 年以来,全球陆地平均气温一直呈上升态势,且上升速度从 1970 年开始加快 。 气温变化的波动性是不容否定的,温室效应无法解释。 参考文献 1. 顾钢。气候 10 年无变化?部分科学家认为地球未明显变暖。 2009 年 11 月 26 日 08:45 来源:《科技日报》。 http://scitech.people.com.cn/GB/10452963.html 2. 王静。评论:全球增温平台与增暖协议捉迷藏?北京大学教授钱维宏谈气候变化。 2009 年 12 月 02 日 来源:《科学时报》。 http://scitech.people.com.cn/GB/10493167.html 3. 郭增建 . 海洋中和海洋边缘的巨震是调节气候的恒温器之一 . 西北地震学报 , 2002, 24(3): 287. 4. 杨冬红 , 杨学祥 . 海洋中和海洋边缘巨震是调节气候恒温器理论的检验 . 西北地震学报 . 2005, 27(1): 96 5. 杨冬红 , 杨学祥 . 全球变暖减速与郭增建的 海震调温假说 .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8, Vol. 23 (6): 1813 ~ 1818 6. 钱克锦。气候门仍在发酵。 2009 年 12 月 01 日 14:37 金羊网 - 羊城晚报。 http://news.sina.com.cn/o/2009-12-01/143716698735s.shtml 7. 顾洁,陈晓春。全球变暖,西方国家编造的故事。新华报业网-新华日报 2009-12-02 10:24:32 http://js.xhby.net/system/2009/12/02/010638312.shtml 8. 关键问题存在严重分歧 哥本哈根恐难如愿。 2009 年 12 月 07 日 02:31 经济参考报。 http://finance.sina.com.cn/roll/20091207/02317063908.shtml 9. 世界气象组织 : 近十年是自 1850 年以来最热的十年。 2009 年 12 月 08 日 20:11 中国新闻网。 http://news.sina.com.cn/w/2009-12-08/201116738616s.shtml
个人分类: 学术争论|7964 次阅读|0 个评论
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汇编:阴谋与命运(3)
杨学祥 2009-12-9 06:56
角力哥本哈根:阴谋与命运 2009年12月09日 03:00第一财经日报 冯迪凡 圣诞节的脚步一点点逼近,位于哥本哈根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会址贝拉中心里,43200平方米的范围内,却没有一棵圣诞树。 为了体现谈判的公正和中立,丹麦外交部的工作,细致到了类似的每一个细节上。 然而,这场有着193个谈判方参与的对话,根本无视上述温情脉脉的政治手段,开场就进入了直白的利益诉求和权力对话。 谈判桌上,以美国、欧盟等为代表的大家伙没有完成利益分割,发展中国家以及最脆弱国家的代表们,就只能坐在旁边干等。 他们都忘记了冰川融化后,下游地带里百万居民的生命危险!来自尼泊尔政府代表团的发言人表达了强烈愤慨。 此时,整个哥本哈根会议的焦点,正被以欧盟为首的国家精心设计地聚集在中美两国身上:美国正在试图实现他们用议题绑架中国的企图。 1欧盟欲擒故纵 由于应对气候变化而带来的排放限制,将直接影响到此后产业发展和竞争力的未来,加上欧盟与美国间 同盟还是竞争对手的尴尬关系,这一切都未能给世界描绘出此次峰会的清晰框架。 此次在哥本哈根会议现场,欧盟谈判代表也将他们的忐忑表露无遗:欧盟在会议第一天就收回了其将温室气体减排目标提高30%的提议,理由是中美必须做出更多承诺,来说服欧盟提高其自身减排承诺。 瑞典环境大臣、欧盟轮值主席国代表安德烈亚斯卡尔格伦(Andreas Carlgren)就此表示,中美两国,代表了世界上40%的排放量,在两周前各自同时做出的应对气候变化承诺,并不能足以说服欧盟将其减排目标从到2020年减排20%增加到30%。 卡尔格伦也明确表示:我们必须将这种压力保持到谈判的最后一天,30%是用于对其他谈判方施压用的杠杆,如果我们在游戏结束之前就软弱地宣布什么,我们会削弱最终协议。 卡尔格伦直接指出,哥本哈根会议的未来,基本上取决于中美两国将如何帷幄。 他同时表示,如果下周奥巴马在峰会上不做出更多的让步,他将感到非常吃惊。 对于中国刚刚宣布的到2020年,40%~45%的碳强度减排目标,卡尔格伦表示,由于中国经济的发展,这种目标还是会造成中国总体显著的排放。 他们还是希望中国朋友能做出更多的减排承诺,卡尔格伦表示,中美两国的承诺目前不能令全球气候变暖保持在2摄氏度以下。 不过在伦敦,英国首相布朗则不赞成这种谈判手段,他敦促欧盟坚持其30%的减排目标。 欧盟国家内,最大力度推动气候谈判成果的英国伦敦以及哥本哈根现场欧盟谈判代表等多处发出的声音自相矛盾,佐证了欧盟到目前还没有拿定主意。 2奥巴马绕开国会? 针对欧盟的指责,美国第一时间做出了反击回应,美国首席气候变化谈判代表乔纳森潘兴(Jonathan Pershing)表示,美国放在谈判桌子上的,是一个与科学数字相协调的减排轨道,期待欧盟也能有个相似的长期减排轨道。 潘兴表示,到2020年,美国将在2005年的基础上削减17%的二氧化碳排放,到2050则达到83%,这意味着美国将在2025年削减30%,到2030年削减42%的碳排放。 关于此问题,发改委能源研究所能源系统研究室主任姜克隽曾在接受CBN记者采访时对记者表示,减排一定要有技术路线图相支持,美国认为在2020年之后,其碳减排技术会出现重大飞跃,但是这个重大飞跃是如何计算出来的,需要让人信服和清楚。 而前中国气候谈判代表、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副院长邹骥认为,在2030年以前,关于CCS技术,即使有钱恐怕也做不出来。 不过同天,美国方面也传出了好消息,美国环境保护署(EPA)如期宣布二氧化碳及其他五种气体对人体健康有害。这为EPA监管主要碳排放来源铺平了道路,此举也将允许奥巴马政府利用《清洁空气法》。 此举为美国总统奥巴马绕过国务院立法,诉诸行政手段治理排放奠定了可能性,是为奥巴马对气候变化政治诚意的最大化表现。 联合国气候变化科学网络主席拉津德帕乔里(Rajendra Pachauri)表示,此举显示了尽管国会议案尚在讨论中,然而奥巴马政府已经显示了他们可以做到什么,且给国会送去了明显的信号,体现了奥巴马在此方面解决问题的程度和决心。 而且,以美国民主党参议员克里为首的参议员们,正在起草一份跨党派法律提议,细节有可能最早在2010年初公布。据美国环保杂志EE的计算,有41位参议员会投赞成票或可能会投赞成票,这与规定的60票限制已经有很大程度上的接近。 目前,联合国方面也在考虑进行最后的磋商环节,与美国国内立法的进展相呼应。 3中美拉锯战 尽管美国已经表现出了足够的减排诚意,然而在哥本哈根会议上,其力图将中美减排问题捆绑打包的意图却非常明显。 中国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就表示:欧盟主席国也找我谈,希望中国做得更好。理由是,美国到2020年17%的减排量是远远不够的,他们的科学家也计算过,到2020年应减少20%多,到2030年应该减得更多。 但美国人说,如果让美国人做得更多,就应该让中国做得更多。解振华表示,按照公约议定书的要求,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要承担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中国现在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的阶段,我们的人均GDP 3000美元左右,还有1.5亿人处于贫困线以下,发达国家的人均GDP已经是4万多美元,在完成工业化以后温室气体排放还在增长。 要求中国在工业化的过程中、在人均GDP只有3000多美元的情况下,承担更多的减排责任,这显然是不合理的。解振华表示,中国自主采取的减排行动没有什么谈判余地。 到现在为止,资金没有落实,技术没有落实,有什么资格来跟我提让我做得更多呢?解振华表示,对方要承诺出更多的钱和更多的技术。 我现在带来6个行业42项技术,能否在这些方面立即进行资金和技术转让合作?解振华表示,他们说这个再商量,这完全是开空头支票。 现在谈气候变化不是说应该采取的行动,要把强烈的政治意愿转换为实实在在的行动,解振华表示。 此外,美国方面在可报告、可监测、可核实(MRV)问题上,也表示一定要世界主要新兴经济体的承诺。 中国政府的态度很明确,即完全按照巴厘行动计划的要求来办:发达国家的减排行动和指标、提供资金和技术都要实行三可原则;发展中国家得到发达国家的资金和技术援助的行动要接受三可原则。解振华表示,但发展中国家自主采取的减排行动不接受三可原则,以及任何变相的三可原则,中国采取的政策和措施都是符合公约和议定书要求的。 由于公布的只是碳强度,有观点指责中国减排力度不够,二氧化碳排放量还会增长。解振华表示:确实会增长。因为公约中明确规定,对发展中国家来说首要的任务是发展和脱贫,在这个发展过程中允许二氧化碳的排放适当地增长。 解振华表示,即使没有得到资金和技术的支持,中国也在采取积极的行动。所有要探讨谈判的问题,中国和77国集团已经就减缓、适应、资金、技术都提出了建设性的建议。 解振华透露,到目前为止,各方还在坚持自己的意见,在最后一个礼拜的时间里,两条线的谈判当中,各国还会进一步磋商,找到共识,消除分歧。 解振华表示,消除分歧的前提,还是需要各方做出一定的妥协,这样的妥协一定应该基于公约和巴厘路线图的基础,不能倒退,更不能歪曲,这是中国政府的前提和原则。在这个前提下,中国政府愿意就某些问题采取灵活的态度,但关于原则问题中国不能让步。 实际上,现在的分歧还在于一些发达国家要求并轨,取消《京都议定书》。 解振华表示,是双轨制还是两轨合一,这是斗争的焦点。所以今年发展中国家的表态都是要坚持双轨制,坚持《京都议定书》,这是一个非常根本的要求。 4穷国之痛 目前,主要的发展中国家,都相继提出了到2020年国内减缓排放的行动。 解振华透露,在这个会议期间,发展中国家可能要开一次会,专门由各国政府公布各自的减缓行动,来推动会议取得积极的成果。 印度环境部长贾伊拉姆拉梅什已经表示,中、印、巴、南非组成的基础四国已经起草了一份有区别责任原则性的减缓草案,他表示丹麦与欧盟的草案与基础四国的草案有很大分歧,丹麦和欧盟的草案对于我们来说是不可以接受的。 解振华也证明了此份文本的存在:别人已经提出来了,那我们为什么不提出一个相应的东西。 如果一旦提出了一个新的东西,那么发展中国家也应该有一个准备,这也是发展中国家或者基础四国为哥本哈根会谈取得积极的成果所作出的贡献,解振华表示。 除却基础四国对于减缓数字的敏感之外,77国集团内,还存在着大量类似于孟加拉与尼泊尔等倍感迷茫的国家,大会所能承诺的资金援助才是正道。 孟加拉的一位代表团发言人对CBN记者表示,作为最脆弱国家,气候变化不仅是环境问题,也是生存问题。 不过作为受害国家,孟加拉也在气候变化适应方面做出了一些示范性动作,例如政府出资改善等等,上述人士表示。 尼泊尔代表团的发言人就没有如此乐观,他表示由于尼泊尔深处山脉之中,任何气候改变,都会对尼泊尔有更深影响,特别是冰湖融化现象,会影响到下游人群。他有些愤怒地对记者表示,没有人在意山区国家。 然而在资金援助方面,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UNFCC)执行秘书德波尔认为,未来三年,发达国家每年应该提供至少100亿美元的快速启动基金,以帮助发展中国家制定并实施减排增长及适应战略。发达国家也需明确,他们将如何保持此融资的可预见性和持续性,并明确其长期融资承诺。 不过,英国《卫报》的资深编辑对记者表示,这个数字太少了,与他们之前预期的200亿美元有很大差距。 乐施会高级气候政策顾问希尔表示,在资金问题上,一定要注意其中双重计算的陷阱,即例如发达国家从发展中国家购买碳减排等行为,不能够被计算成为发达国家帮助发展中国家实现碳削减。 联合国特约观察员苏培健则对CBN表示,他们估计,全球发展中国家每年至少需要2000亿美元,作减排及适应措施。 相对于富国在金融风暴中用于拯救银行所花的84000亿美元,这笔钱只是九牛一毛。 http://finance.ifeng.com/opinion/special/gbhg/hqgc/20091209/1558670.shtml 发展中国家要求气候协议实行双轨制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2月09日04:08 大洋网-广州日报   尽管哥本哈根会议热热闹闹地登了场,但是谈判各方的分歧依然很大。会议前两天,欧盟、美国、中国等代表团纷纷表明各自的立场。美国、欧盟试图取消《京都议定书》,建立一个绑定的协议,将发展中国家纳入其中,实施单轨制。这遭到了发展中国家的抵制。在余下的一周多时间里,西方发达国家能否作出实质性承诺,促进会议达成协议,让人心悬一线。   协议机制:双轨制PK单轨制   发达国家:在《京都议定书》的基础上建立一个包括其要素的绑定的法律协定   发展中国家:实施双轨制,对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京都议定书》作出决定   在哥本哈根会议的许多会场,经常可见两个并列的会议室,一个门上标着KP(京都议定书),一个门上标着LCA(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下的长期合作行动),这是后京都议定书时代典型的双轨制。一个就《京都议定书》附件一指定减排目标的发达国家制定2012年之后第二承诺期的减排义务进行谈判和磋商,一个则是就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下广泛国家的合作行动进行谈判。   哥本哈根会议后将形成怎样的机制?目前南北方国家之间存在很大的分歧。发达国家主张双轨合并,建立单轨制。7日,欧盟集团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希望哥本哈根会议能在《京都议定书》的基础上建立一个包括其要素的绑定的法律协定。其意是希望建立单轨制,通过达成一个新的协议,将两者合并,并能够将发展中国家也纳入其中。   不过,单轨制的主张遭到了发展中国家的反对。当地时间7日下午,中国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坚持要求实施双轨制,哥本哈根会议应按照公约、议定书及巴厘路线图共同但有区别义务的原则,分别对公约和议定书作出决定。如果取消京都议定书进行并轨, 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就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内容。双轨制是发展中国家的根本要求。   各发展中国家的代表也均表示《京都议定书》不可替代。我们反对再搞一个具有法律约定的文书,将发达国家的义务和发展中国家的义务捆绑到一起,这违背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这一原则。苏丹代表如是明确表示。   我们不会让步,不会忘记发达国家对气候造成的影响,阿尔及尼亚代表非洲集团发言时称,公约不应受到破坏,《京都议定书》绝对不能终止,非洲集团要求举行透明的、公平的高级别会议。   哥本哈根的产物会是《京都议定书》的替代物?还是《京都议定书》的延续?抑或是《京都议定书》的同胞兄弟?对此问题,《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执行秘书伊沃德波尔表示,三种情况皆有可能。   目标:40%PK25%   发达国家:作出的承诺离到2020年减排25%的最低目标仍有距离   发展中国家:要求发达国家至少减排40%   对于发达国家在2012年~2020年的减排目标方面,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分歧也很大。   据解振华透露的信息,目前在两大阵营的谈判中,发展中国家提出,按巴厘路线图的要求,发达国家必须率先大幅度减排。解振华表示,按照IPCC的建议,到2020年,发达国家至少要减排25%~40%,中国和G77要求发达国家至少减排40%,受气候变化影响较大的小岛国则要求发达国家至少减排45%以上。因为发展中国家首先是要发展,要有发展与排放的空间,发达国家必须给发展中国家将来的发展和排放腾出更多的空间。   不过,到目前为止,发达国家作出的口头承诺仍远远不够,在减排问题上态度比较积极的欧盟的中期减排目标也只有30%,而且还表示不是无条件的。美国方面,总统奥巴马的承诺估计也是在2005年的基础上减排17%,与1990年的基准相比,则更加低。加拿大方面,到目前为止,仍然没有作出任何承诺。   就目前发达国家所作的承诺而言,作为一个整体,离到2020年减排25%的最低目标仍然有距离。   支持:含糊PK行动   发达国家:不愿承诺具体的义务,对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含糊其辞   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要有切实的行动   气候变化公约要求,发达国家必须要给发展中国家提供额外的充裕的资金和技术支持,帮助发展中国家国内的减缓和适应提高能力,这也是哥本哈根会议的争议焦点。   然而,至今为止双方的谈判仍然无法达成妥协。发达国家一方面不愿承诺具体的义务,另一方面又想以含糊其辞的承诺诱导发展中国家承诺义务。发展中国家则坚决表示,不再接受任何空头支票。   发达国家到底拿出多少钱,拿出什么样的技术,建立什么样的制度来做到这一点,发达国家至今未作出切实的承诺和切实的行动,此次谈判一定要解决这个问题,你到底拿多少钱,用来做什么,怎么样管理,怎么样实现,搞什么技术转让,要建立一个制度和机制,实实在在地去做。而不是像过去一样开空头支票,根本不落实。解振华表示。   据他介绍,此次中国国家发改委带了6个行业42项技术来哥本哈根,准备和发达国家就能否进行技术转让和技术合作协商,但是对方始终含糊其辞,仍在开空头支票。   检测:接受PK拒绝   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的减缓承诺也要可报告、可检测、可核实   发展中国家:自主减排不接受三可   在哥本哈根会议前,在未得到发达国家资金和技术承诺的前提下,为了促进会议的成功,包括中国、印度、巴西等国在内的发展中大国都作出了自己的减缓承诺。   目前,西方国家对此并不认账,一方面,认可发展中国家的承诺力度很大,另一方面,又想极力促使发展中国家作出更大努力。发达国家还提出,发展中国家的减缓承诺也要参与三可(可报告、可检测、可核实),接受国际社会的监督。   发展中国家则坚持认为,发展中国家的自主减排不接受三可。解振华表示,中国从1990~2005年,单位GDP能耗降低47%,2005~2010年,单位GDP能耗还要降低20%左右。这些都是自主行为,并没有得到发达国家的资金和技术支持。   发展中国家得到国际社会资金和技术支持的减排行动要接受三可,但是自主采取的行动不接受三可。   代表们应为更高谈判奠定基石   在昨日的新闻发布会上,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UNFCC)执行秘书长德波尔号召谈判代表们在这六天里,必须为部长级谈判及国家领导人的谈判提供基石,以确定国家领导人清晰地知道他们应该做什么。(文:本报特派哥本哈根记者方利平、 吴倩) http://news.sina.com.cn/w/2009-12-09/040819218570.shtml 解振华:你没资格要求我 2009年12月09日05:38浙江在线-钱江晚报 字号:T|T   哥本哈根气候大会昨日进入第二天。在大会首日,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交锋依然是主旋律。7日下午,中国代表团在哥本哈根举行新闻发布会,率团与会的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解振华介绍了目前的谈判需要解决四大焦点问题。他表示,发达国家应率先大幅减排,在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技术问题上不能再开空头支票。他同时表明,中国作为重要的发展中国家,也是减排大国,中国坚持发展权的底线,不会进一步减排。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8日应约与德国总理默克尔通电话。双方就两国关系和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交换了看法。   欧盟要求不切实际   气候谈判8日继续在哥本哈根以多种形式进行。非洲集团、东欧集团、阿拉伯国家联盟、小岛国家联盟、伞形集团、77国集团和中国等,都以闭门形式进行会谈。谈判则以集团对集团的方式展开。   针对欧盟方面要求中国进一步减排,以此来推动另一排放大国美国的减排承诺,中国方面认为,中国减排得力,进一步要求不切实际、不合理、也不科学。   中国代表团团长、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表示:中国自主采取的行动,没有什么谈判的余地。我跟他们讲,已经谈判了这么多年,公约里要求你要出资金跟技术,到现在为止,资金没有落实,技术没有落实,你有什么资格来跟我提,让我做得更多呢?   外交部发言人姜瑜8日也再次强调,哥本哈根会议成功的关键,是坚持公约和议定书确定的共同而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在这最后关键时刻,发达国家应率先切实行动。   中方解读四大焦点   解振华在新闻发布会上说,中国代表团希望本次大会成为全球新一轮应对气候变化的开始。不过目前的谈判还需要解决四大焦点问题。   解振华说,首先,发展中国家要求一定要坚持《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双轨谈判。一些发达国家主张把双轨谈判合并成一条轨道,彻底抛弃《京都议定书》。这就意味着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将不会有什么实质内容。因此,发展中国家集团在7日上午的大会上纷纷发言,坚决表示要进行双轨制谈判。   其次,本次大会要确定发达国家2012年至2020年的中期减排目标是多少。这是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的强烈要求。   第三,按照《公约》和《议定书》的要求,发达国家要为发展中国家提供额外、充足的资金和技术支持,帮助后者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有关谈判已进行了很多年,本次会议不能再像过去那样发达国家开空头支票,到最后根本不落实。   解振华最后说,本次大会的第四个焦点问题,是发达国家提出应讨论发展中国家是否也要作出可衡量、可报告、可核实的减排承诺或行动(简称三可标准)。他说,对此,中国明确表示要完全按照巴厘路线图执行。发展中国家自觉采取的减排行动,完全不必接受三可标准。   美国仍是最大障碍   作为联合国专门负责气候变化谈判的高级别官员,德布尔在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开幕式致辞时说,他希望这次会议能达成一份涵盖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资金和技术支持等方面的协议,这份协议将是所有会议成果的基石。   这份协议最终应是什么样子?各方表达了不同期待。非洲国家集团要求这份协议提供额外、可持续、可预见的资金和技术支持。东南亚国家联盟在一份声明中说,新协议应规定长期行动目标。   欧盟方面认为,此次气候变化大会应达成一份有法律约束力的协议并包含《京都议定书》的所有基本要素。   但美国代表在新闻发布会上回答问题时,其措辞使很多与会者感到美国希望把这份协议从法律条约降格为政治宣言。有媒体记者认为,美国仍可能是哥本哈根大会达成有效协议的障碍。   77国集团和中国则明确指出,哥本哈根大会不能只有一个类似政治宣言的结果,应为发达国家的减排目标和提供资金支持做出具体规定,将巴厘路线图落到实处。   (据新华社、央视) http://news.qq.com/a/20091209/000304.htm
个人分类: 全球变化|2528 次阅读|1 个评论
人为因素并非气候变暖主因:论文汇编
杨学祥 2009-12-6 06:07
转发者按:在第四届中国能源战略国际论坛上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能源战略研究中心名誉主任李德水则表示,全球气候变暖不能完全归咎于人为造成,在发展低碳经济的同时应防止人为谋取经济利益和战略地位。 本文转载对文字打印错误做了相应修改,并重新发表转载者的相关文章以强调相关的结论。 人为因素并非气候变暖主因 低碳经济仍是必由之路    2009年12月05日 10:29 来源:中国经济网   一直以来,人为因素被看成是导致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在第四届中国能源战略国际论坛上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能源战略研究中心名誉主任李德水则表示,全球气候变暖不能完全归咎于人为造成,在发展低碳经济的同时应防止人为谋取经济利益和战略地位。   以下为演讲全文:   近年来,人们对气候变暖越来越关注,似乎成了仅次于由美国次贷引发的这场国际金融危机的热门话题。引起当代全球变暖的原因在科学界有着长期的争论,不外乎是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何者为主的问题。当前的国际舆论,人为因素是造成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似乎明显占了上风。我认为,研究气候变暖的原因还需以更大的视角和更深远的眼光去观察,不能单就人类活动论气候变化,也不能就地球论地球,还要从宇宙空间或至少从太阳系的范围进一步去探索。下面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天行有其道。天体的运行规律人们知之甚少。从人类观察到的近百年来太阳周期平均黑子相对数变化曲线看,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和太阳活动水平在趋势变化上,都与全球变暖趋势相吻合。天文学家研究的成果还表明,九大行星地心会聚的力矩效应,还可使地球冬夏的公转半径和公转速度发生改变,从而对气候变迁发生重要影响。他们还计算出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四颗巨星的力矩效应,在近千年来呈现出相对稳定的准60年周期变化。   在20世纪初的低温期(1901年),地球冬至时的公转半径延长了94万公里,相当于把地球与太阳的距离拉远了94万公里;在30-40年代暖期,地球冬至时公转半径又缩短了76万公里(1940年);在60-70年代相对变冷期,冬至公转半径又延长57万公里(1960年)。这一个周期正好60年左右。我们的祖先早就把60年定为一个甲子,实在是通过长期观察得出的科学规律。地球在公转过程中,与太阳的角度变化就演绎出春夏秋冬四个季节,最大温差达摄氏几十度之多,行星力矩效应把地球与太阳的距离拉开或缩短几十万公里,地球上的气候岂能不发生明显变化?从黄河潼关水文站的历史记载也可以看出,黄河从丰水到平水、枯水再到出现丰水,大体上也呈现出60年一个周期的规律。   二、地行有其常。大气层中的二氧化碳确实不能太多,却也不是越少越好。从地球的发展史看,每一次大规模的造山运动都伴随着强烈的岩浆活动。仅以中生代为例,美科幻片《侏罗纪公园》播出后,人们都知道侏罗纪地球上恐龙极盛,但了解恐龙何时、何故灭绝者却甚少,且说法不一。最简单的道理就是恐龙失去了生存的条件。由于三迭纪末期发生的地壳运动,大陆上许多地区发生凹陷,形成内陆盆地,且多为淡水湖沉积。进入侏罗纪时气候温暖潮湿,植物繁茂,最适宜恐龙生活。   到侏罗纪末期出现了影响范围很广的重要造山运用燕山运动,使岩层发生强烈的褶皱和断裂,且伴随着剧烈的岩浆活动和大 的火山喷发,地球上空笼罩着的二氧化碳和火山灰,恐龙等动物因缺氧和气温升高而消亡。侏罗纪延绵2005万年,恐龙生存的历史也算是相当久远的。这次造山运动在我国东部表现尤为强烈,叫做东南地台大断裂(这与《红楼梦》第一回说的东南地陷,女娲补天有点巧合,而且一直延续到中生代白垩纪的末期,地质学上又称之为太平洋构造旋回。那么空气中大量的二氧化碳后来到哪里去了呢。一是被地面上和海水中的CAO2吸收生成CACO3,这就是石灰盐大量声称的地质年代之一,二是被植物的光和作用吸收了。一个地质年代往往以几百万、几千万年计。   经过长期演变,又出现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太少的情况。这就使地球的温室效应大为减弱。其后果是地球表面白天吸收的太阳热量,到夜里就迅即向太空释放。导致昼夜温差极大。这正如塑料大棚的顶盖被掀掉了一样,大气中留不住太阳能,气候就慢慢变冷,地球也慢慢变冷,有资料显示,在那个年代出现了江河断流,全球海洋平均结冰20米厚的冰雪世界。及至第三纪中期世界上再次发生强烈造山运动即喜马拉雅运动,地球才又重现变暖,地球是伟大的,她整个养育了整个人类和万物生灵;人类是幸运的,正好生存在地球运动相对稳定又最适合生存的地质年代。地球也是天体中的一个星球,天行健,地球的运动也是绝对的,她在运动中发生任何微妙的变化都会给气候带来明显影响。   另外,引起地球气候变化的因素,更多的不是在陆地,而是在占地球面积70%以上的海洋。由于大洋深处与上层海水的温差引起了海水垂直方向的热交换运动,也会对大气环流产生巨大的影响。如厄尔尼诺现象、拉尼娜现象等。它的淫威一旦发作起来。人的力量就显得微不足道。当然,各种自然现象多多具有先兆性,人是可以预测和提前采取保护措施的。   这就是由于为迎接奥运北京市关停或搬迁了一大批工业企业,绿化工作也大加强而取得的成果。这三大城市的变化充分说明,人为的活动特别是工业废气排放过多确实会对气候造成恶劣影响,通过人的努力也能够在局部范围内使气候得到明显的改变。一些地方过渡开发,破坏了生态环境,有的草原过度放牧,导致沙漠化,这就会使当地的气候状况恶化,类似的教训实在太多了,所以,人们一定要珍爱地球,尊重自己规律,严格规范自身的行为方式,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发展绿色、环保产业,真正实现人类与自然协调和谐、发展与环境相互促进。   四、结论和对策。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影响气候变化的因素极其复杂,天体运行和地球运动的威力比人的影响不知要大多少倍,它可以使天气变热,也能让地球变冷。而人的力量在大自然面前显得非常渺小,连一场台风吹来也只有躲避的份儿,是根本抗御不了的。人类对天体、地球等自然运动规律的认识程度还很低,一位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说,恐怕连5%也不到。如果把气候变暖完全归咎于人为造成的,实在是太高估了人的力量,人类也承担不起这个责任。人们大可不必盲目自信、过于自责。   但如果人类违背了人类自然规律,一味贪婪地索取,肆无忌惮地糟践自然,那也必然会受到严厉的惩罚。 所以,我们人类应该尽一切努力,去做好我们应该也能能做好的事情。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已经成了全世界的共识,我国来说,以大量消耗能量资源,损害生态环境为代价的粗放型发展模式也是难以为继的。我们必须顺应历史潮流,结合自身的国情,痛下决心,走有中国特色的低成本、高效益的低碳经济道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胡锦涛主席在前不久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上,代表中国政府作出了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和增加森林面积的郑重承诺。最近,国务院常务会又具体制订了到2020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将比2005年降低40%-45%的规划。温家宝总11月30日在南京召开第五届中欧工商峰会上呼吁,我们要为子孙万代留下一个赖以生存的发展的地球家园。必须建立低不投入、高产出、低消耗、少排放、能循环、可持续的国民经济体系,转变现有发展模式和消费模式,推动人类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发展道路。我想在这方面我们无论尽多大努力也不过分。这又可为低碳经济和新型能源企业提供极其广阔的发展前景。   即将召开的哥本哈根会议必将推进绿色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国一定信守承诺,承担起一个发展中经济大国的应尽责任。但同时,也要防止有的人以大力推进低碳经济作为战略手段,谋取经济利益和战略地位。碳排放权某种意义上就是发展权,也是基本的人权。在限排指标的分配上,要做到公正合理,切实照顾到发展中国家的基本利益。    (责任编辑:梁梦晚) http://www.ce.cn/cysc/ny/hgny/200912/05/t20091205_19939009.shtml 地球已开始进入变冷周期 0 推荐 作者:杨学祥 关键字:全球变缓,温室效应,自然周期,能源短缺,资源危机。 正当全球变暖的证据铺天盖地而来之际,地球变冷的信息悄然而至。透过表面现象看本质,地球气候变化的动力机制已发生重大的变化,预示一场类似20世纪50-70年代的变冷过程正在到来。 1历史教训:从小冰期的惊呼到对温室效应的曲解 人们可能对70年代初出现过的气候变冷说记忆犹新。1971年Dansgaard等人发表的格陵兰冰芯氧同位素谱分析成果表明,地球气候有10万年轨道周期变化,其中9万年为冷期,1万年为暖期。按此规律,目前气候的暖期已接近尾声,气候变冷说一度成为主流 。但是70年代中期以来,气温不但没有继续下降,反而出现了回升,这个事实促成了关于人工温室效应研究的发展。 1977年Kellogy的气候模型预告:在气候自然变化的背景下,由于人类对大气的污染,到2050年,全球平均气温大于要增高4摄氏度,有人称之为超间冰期 。在美国,由能源部牵头,引导和支持一些大学、国家实验室、工业界和其他系统的研究机构开展有关二氧化碳问题的研究。美国国家科学院先后组织了两个专门小组进行研究,他们估计,二氧化碳倍增将使地球平均温度至少上升1.5摄氏度,但不超过4.5摄氏度。2001年联合国上海公报和日内瓦公报进一步肯定了这一变化趋势。 与温室效应同样著名的南极臭氧洞曾引起全球的臭氧洞恐慌。当时,大多数科学家认为人造化合物氟里昂破坏了南极臭氧层。对二氧化碳和氟里昂排放限制的各种国际方案,给技术先进的发达国家带来丰厚的经济利益,新技术新产品的输出为美国的新经济增添了活力,使美国经济连续增长超过8年;而落后的发展中国家面临巨大的经济压力。 周光召院士指出,最近地球上气候的波动很大,二氧化碳含量却一直在上升,可见全球气温变化并不完全取决于二氧化碳含量。另外从历史上看,影响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因素很多,有人为因素,也有自然因素。现在的变化是否完全来自人为产生的温室气体,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关于温室气体的研究,涉及能源结构的调整和由此引起的发展中国家的承受能力问题,其中既有科学问题,也有经济和政治问题。在科学上没有弄清楚之前,不应轻易做出结论 。 近期观测表明,太阳风对臭氧的破坏作用比氟利昂大的多;海底甲烷水合物的释放可造成更强烈的自然温室效应 。人类活动并不能改变自然规律,只能起到加速或减缓的作用。全球气候的冷暖变化,主要受大自然的支配。 2气候变化的自然周期 对过去100年的数据的回顾指出,太平洋每25年要经历一次温暖的沙丁鱼期到寒冷的凤尾鱼期的周期性变化。目前正处于从1990年左右开始的一个凤尾鱼丰富的阶段。在寒冷的阶段,东太平洋的强洋流和养分的增加使得凤尾鱼、鲑鱼、石斑鱼和海鸟的种群大量增加。西太平洋情况则刚好相反。同时,气温、大气环流和二氧化碳的释放也有着不同的模式。在暖期,太平洋的东西两部分的物理条件正好倒过来,使得沙丁鱼在太平洋中大量繁殖 。 南极海冰也有几乎完全相同的变化。近30余年来南纬50度以南各区域都存在着一个变暖倾向,1957~1993年10年平均变化趋势为0.20摄氏度,增温幅度大于全球平均的每百年0.3~0.6摄氏度。其中在南极半岛地区近30余年来,尤其是近10余年来增温最为显著。气温变化导致南极大陆海冰的同一趋势变化。根据1973年到1993年的观测资料统计分析结果,南极地区从1973年到1989年,海冰范围有一个约0.16纬度/10年的减少趋势,自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初,南极海冰面积又呈现逐渐增多的趋势,因此,1973年以来南极海冰总体平均仍为微弱的减少趋势 。 与太平洋温度的周期变化类似,太平洋上空的气流也有近似的周期变化。拉马德雷是一种高空气压流,亦称为太平洋十年涛动(PDO)。近100多年来,拉马德雷已出现了两个完整的周期。第一周期的冷位相发生于1890年至1924年,而1925年至1946年为暖位相;第二周期的冷位相出现于1947年至1976年,1977年至2000年为暖位相。如果暖位相的拉马德雷与厄尔尼诺相遇,将使其更强烈,出现的次数更频繁;假如冷位相的拉马德雷与拉尼娜现象相遇,那么拉尼娜将显示强劲的势头,出现频繁 。在20世纪的气候记录中有两段时期全球气温明显变暖:1925年到1944年,1978年至2000年。20世纪的两段变暖时期(1925-1944年,1978-2000年)与拉马德雷的暖位相对应,但是它们都明显地滞后于东太平洋海温变化和南极海冰变化。 3全球变冷的信号及其危险性预警 近30年来全球迅速增温的事实是显而易见的,但人类的力量并不能改变自然规律。拉马德雷现象的周期交替反复证明自然力量的存在。值得借鉴的是,1947-1976的拉马德雷冷位相曾使许多气象学家惊呼小冰期的到来。2000年拉马德雷进入冷位相再次提醒人们:全球变暖的势头将逐渐减弱,一个寒冷多震时期将在未来30年内发生。海洋巨震将深海冷水翻到表面,吸收二氧化碳,减弱温室效应,是气候变冷的放大器 。对于能源和资源日益匮乏的地球而言,这是人类面临的最大威胁。 没有任何证据表明,地球走出了第四纪大冰期;但是有证据表明,自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初,南极海冰面积又呈现逐渐增多的趋势 ,90年代左右东太平洋进入一个凤尾鱼丰富的低温阶段。南极海冰增减变化转折点超前于东太平洋海温高低变化转折点,东太平洋海温高低变化转折点又超前于拉马德雷冷暖位相变化。这既反映了准60年周期太阳活动变化的能量传递过程,也是全球气候变冷的最初信息和前兆。全球变暖很快会成为过去,人类将遭受到大自然突然变冷的报复。 许靖华根据历史上的全球气候变化周期中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证明全球小气候最适期人类社会繁荣发展而全球小冰期导致农业减产,饥荒和民族大迁移 。 据任振球的研究,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使地球冬至时的公转半径发生相当稳定的准周期变化,与全球尤其北半球气温变化的间隔60年振动相一致。在20世纪初的低温期和60~70年代相对偏冷期,当时(1901和1960年)地球冬至时的公转半径分别延长了94(相当于日地距离的0.6%)和57万公里;在30-40年代和80年代后的暖期,地球冬至时的公转半径(1940和2000年)分别缩短了76和44万公里。2000-2020年地球冬至时的公转半径由极小值变为极大值,他推测2020年前后全球气候将进入相对冷期 。 韩延本分析了美国宇航局公布的起自19世纪中期的全球及南北半球的温度异常变化资料,得到它们存在约60年的准周期性波动的初步结果。该周期是它们的中周期波动的主要周期分量之一,它对调制温度的总体变化趋势可起到重要作用。分析表明,该周期分量是时变的,周期长度在19世纪略超过60年,之后缓慢变短,到20世纪后期月在55年至60年间。所谓人类活动造成的温室效应的加剧似乎并未有打乱这一周其分量的存在 。 汪品先院士指出,大约在1万年前新仙女木事件结束时,格陵兰上空的气温在近50年内上升7摄氏度,而且这类快速变化还反复发生。历史纪录表明,全球气候变化主要受自然控制,温室效应气体排放加剧了全球变暖进程,人类必须在气候剧烈波动时期做好预防气候变暖和变冷的两种准备 。 4寒冷天气初露锋芒 中国日报网站消息:从2004年3月4日下午开始,百年来3月份最大的一场暴雪袭击了包括韩国首都汉城在内的中部地区,部分地区积雪厚达30厘米,导致道路交通瘫痪,学校被迫停课。自2003年11月以来,暴雪在世界各地相继发生。2003年11月7日天津大暴雪70年罕见;2004年1月末,欧洲大部分地区遭暴雪袭击 。 新华社索非亚2月14日电(记者郭爽)巴尔干国家近日遭受暴风雪袭击,致使这些国家的海、空和陆路运输受到严重影响。保海港城市瓦尔纳和布尔加斯的港口因暴风雪在13日被迫关闭,保首都索非亚机场也因强风被迫取消了大部分航班。在保加利亚南部邻国土耳其,暴风雪阻断了土耳其2700个村庄通往城镇的公路,并使该国的铁路和机场陷于瘫痪。土耳其最大城市伊斯坦布尔80%地区的电力、自来水和供暖因暴风雪而中断。希腊首都雅典也遭受近10年来最严重的暴风雪袭击,市内积雪深达50厘米。气象专家说,雅典和希腊第二大城市塞萨洛尼基的温度已降至冰点。罗马尼亚近日气温骤降,罗中部城市米耶尔库雷亚丘克市的气温已达零下32摄氏度 。 2000年入春以来我国北方地区连续8次出现大范围的沙尘暴天气,与往年相比,其发生频率、涉及范围已大大超过历史上任何一年 。2004年中国的沙尘暴又趋于强烈,截至2004年3月12日,已发生6次沙尘暴。 2000年拉马德雷进入冷位相再次提醒人们:警惕全球迅速变冷! 参考文献 1. Dansgaard,W.,Johnsen,S.J.,Clausen,H.B.Langway,C.C.,ClimaticrecordrevealedbytheCampCenturyicecore.inTurekian,K.K.,ed.,TheLateCenozicGlacialAges.,YaleUniv.Press,NewHaven,1971,37-56 2. 赵希涛,杨达源.,等.全球海面变化.北京:科学出版社,1992.148-149 3. Kellogy,WW.Effectsofhumanactivitiesonglobalclimate.WMOBulletin.1977,26(4):229-240 4. 周光召.若干基础科学的发展趋势.科学.1996,48(5):4-7 5. 杨学祥.关注全球灾害频发的地磁境境(2004-2-24),光明观察,2004,第8期 6. 杨学祥.火星探测对地球的警示(2004-3-9),光明观察,2004,第10期 7. FranciscoP.Chavez,JohnRyan,SalvadorE.Lluch-Cota,etal.FromAnchoviestoSardinesandBack:MultidecadalChangeinthePacificOcean.Science.2003,299:217-221. 8. 周秀骥,陆龙骅主编.1996,南极与全球气候环境相互作用和影响的研究.北京:气象出版社.2,12,44,133,271,380,381-392. 9. 杨学祥.2003,太平洋环流速度减慢的原因.世界地质,22(4):380-384 10. 郭增建.2002,海洋中和海洋边缘的巨震是调节气候的恒温器之一.西北地震学报.24(3):287. 11. 许靖华.太阳、气候、饥荒与民族大迁移.中国科学,D辑.1998,28(4):366-384 12. 任振球.当代气候变暖若干问题商榷.见:丁一汇主编,中国的气候变化与气候影响研究.北京:气象出版社.1997.43-48. 13. 韩延本,韩永刚,马利华等.全球温度异常及地球自转变化中的约60年周期.见:中国地球物理2003.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编.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362 14. 汪品先,翦知湣.寻求高分辨率的古环境记录.第四纪研究.1999,(1):1-17 15. 信莲.韩国汉城遇百年罕见暴雪交通瘫痪学校停课.http://www.sina.com.cn2004年03月05日14:09. http://news.sina.com.cn/w/2004-03-05/14091973584s.shtml 16. 郭爽.暴雪席卷巴尔干国家保加利亚等四国海陆空交通受阻.http://www.sina.com.cn2004年02月16日10:24海南新闻网-南国都市报. http://news.sina.com.cn/w/2004-02-16/10241812694s.shtml 17. 主编:刘英健编著:黄宇王长锁.《小学环境教育丛书--抚平大地创伤》. http://www.pep.com.cn/200304/ca191075.htm 18. 地球已开始进入变冷周期.杨学祥.2004-3-18上海环境热线.绿色论坛. http://www.envir.online.sh.cn/forum/20042732.htm 19. 地球已开始进入变冷周期(2004-3-23).杨学祥.光明网.光明观察. http://www.gmw.com.cn/03pindao/guancha/2004-3/23/1122001.htm 20. 地球已开始进入变冷周期.作者:杨学祥 (中国经济史论坛于2004-4-62:48:49布) http://www.guoxue.com/economics/ReadNews.asp?NewsID=2951BigClassID=22SmallClassID=94SpecialID=24 http://www.guoxue.com/economics/ReadNews.asp ? NewsID=2951BigClassID=22SmallClassID=94SpecialID=24 见光明博客 http://blog.gmw.cn/u/466/archives/2004/4728.html 冷静看待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 0 推荐 作者:杨学祥 关键字:沙漠化,气候变化,价值观,天人合一 2001年3月27日《人民政协报》第五版以头条位置刊登了中科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沈孝宙的专论:基因污染新世纪的忧患。基因也和原子能一样,在造福人类的同时,对环境也有破坏作用。基因污染是环境保护的新概念。这个概念的形成和提出之所以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在于这是人类对环境的一种予警意识新的农业革命带来的基因污染对地球生物多样性具有潜在威胁,忽视这种威胁的危险性,可能重蹈工业革命对环境大规模破坏的覆辙。这表明,人们已开始用冷静的眼光看待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科技进步为人类开拓了一个又一个新领域,而适于人类生活的空间却愈来愈小,在改善人类生态环境方面一切现代技术屈服于经济利益压力望而却步,这真是一个绝妙的讽刺。 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它在给人类带来巨大财富的同时,也使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和污染。1972年罗马俱乐部发表了《增长的极限》,曾使世界震惊。他们从人口、资金、粮食、不可再生资源、环境等方面得出结论,人类社会将在20世纪末或21世纪初达到增长的极限 。世界自然基金会和联合国环境计划组织的报告显示,人类若依照目前的速度继续消耗地球资源,那么所有的自然资源会在2075年前耗光。如果全球人类都像英国和其他欧洲国家一样浪费的话,那么地球人需要立即找到两个像地球一样的星球,才能满足对自然资源的需要。据统计,各国经济赖以发展的全球生态系统自1970年以来已减少1/3 。人类期望科技进步能弥补自然资源的短缺和提高食品生产的产量,但基因污染使科学技术增加农业和渔业产量的努力受到质疑。同样,环境的深度恶化使人类面临更严重的挑战。 1人类活动加剧土地沙漠化 在自然界的旱涝循环中,雨期把大陆变成到处是沼泽湖泊,地下水也得到最大限度的补充。旱期到来的时候,动植物就可以靠丰富的地表水和地下水来维持生存,直到下一个雨期。人到来之后,与淡水争夺生存空间。旱期排水造田减少了陆地蓄水面积,雨期为保护农田则修堤筑坝,让淡水沿江河白白流回大海。久而久之,地表水被排尽,地下水被抽干,它们都得不到自然的补充而失去流动与自净化能力。水草肥美的草原最终变为沙漠。自然界是生涝以备旱,人类是排涝以生旱。违反自然规律必然受到自然的惩罚。不仅撒哈拉地区是这样,中国的沙漠随京城的东迁而东进,也表明人类活动加剧了土地沙漠化。其主要原因是地表水和地下水遭到严重破坏,使植被失去了生存的基础。要恢复自然界的旱涝平衡,就必须给人类生存必须的物质淡水、空气和其它生物留有足够的存在空间,如中国目前实行的退田还湖、退田还林措施。扩大地表蓄水面积,提高地下水位(可采用渗水井回灌的方法在河的上游实施,充分利用地下空间,增加大陆的蓄水能力),增加森林覆盖率是改善生态环境、防止沙漠化的有效方法 。 科学家认为,由于人类侵入地球的全部空间而发生的全球生物多样性的损失,有可能使人类失去自身的生存基础而自我毁灭,要想得到安全就要使所有与维持我们生命有关的东西都有富余。我们用了大陆上几乎一半的可靠供水量,而地球的承载能力是有限度的。技术失控和开发过度可以使人类走向毁灭,核武器仅仅是其中的一种手段。另一种就是生态环境破坏导致的大量生物灭绝。 中国和世界历史都有关于创世之初大洪水的记载,大禹治水是变堵截为疏导而获得成功的典型范例。疏导意味着大量地表水白白流归大海,它虽然给人类留下了大量陆地空间,但也最终导致地表水的大量流失和土地沙漠化的逐渐发展。在人类的自我保护意识中,排涝保护农田是人类自身生存的需要,随之而来的土地沙漠化却同样威胁着人类的生存。这样看来,大禹治水的成功恰恰表明人类对土地沙漠化负有责任。恩格斯曾对人类盲目的实践作过如下精彩深入的分析: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每一次胜利,在第一步都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效果,但是在第二步和第三步却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意料的影响,常常把第一个结果又取消了。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以及其它各地的居民,为了得到耕地,把森林都砍光了,但是他们梦想不到,这些地方今天竟因此成为荒芜不毛之地,因为他们使这些地方失去了森林,也失去了积聚和贮存水分的中心。 这一精辟的分析同样适用于人类对于洪水的胜利。人类还远没有到为自己的创造大唱赞歌的时候,土地沙漠化是自然对人类破坏地表水资源的惩罚 。 由于全球变暖和人为污染,国际冰雪研究委员会一项研究报告预测,喜马拉雅山的部分冰山将在未来36年之内消失,冰山融化后将引发洪水,洪水过后,东南亚一些河流将会因缺水而干涸(中国妇女报,1999年7月15日)。据国家海洋局近期发布的《中国海平面公报》,我国沿海海平面近50年呈上升趋势,特别是近3年,上升速度加快,每年达2.5mm。去年我国沿海海平面比常年平均海平面升高51mm。将青藏高原丰富的水资源贮存在塔里木沙漠,是改善西北生态环境、扩大地表蓄水面积、形成良性降水循环、提高华北地下水位、防治沙漠东扩和沙尘暴灾害的最优方案。青藏高原的水资源是中华民族的生命线。 2气候变化研究与预测 十五年前美国环保局专家Titus指出:冰期中全球温度比现在低3-5摄氏度,海面比现在低100m。末次间冰期较今高1-2摄氏度,海面高5-7m。而下一个世纪本行星可能要变暖5摄氏度,比最近200万年来的任何时候都要温暖,海平面上升问题的严重性不容忽视。 面对全球迅速变暖的咄咄逼人之势,十五年后人们开始认真研究相应的对策。继2001年1月发表的上海公报之后,2月19日又发表了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的日内瓦公报。报告指出,全球变暖正在加剧,25年后持续高温将使严重缺水的人口由目前的17亿变为54亿,水资源短缺的形势更加严峻;到下一个世纪,气温将上升5.8度,全球变暖将持续几个世纪。随之而来的海平面上升将加剧沿海地区的自然灾害,亚洲将有数千万人口由沿海向内陆转移。预测海平面上升速率为每百年50cm。高温、干旱、洪涝和土质恶化将减少亚洲干旱、热带和温带部分地区的粮食生产量。报告认为,工业污染和汽车尾气排放是全球变暖的罪魁祸首 。 正当世界各国政府忙于控制CO2排放减缓全球变暖趋势之际,美国在2001年3月28日以美国经济出现滑坡,限制温室气体排放对美国经济不利为由,反对落实关于减少CO2排放的《京都议定书》 ,使数十年世界各国政府减少人类活动对生态平衡破坏的努力毁于一旦,也使以美国为首的科学家发起的控制全球气候变化的尝试前途渺茫。不管全球迅速变暖归因于自然变化还是人为活动,人为控制这种变化的可能性愈来愈小。准确预测全球变暖的幅度和海平面上升的数量,积极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是目前必须且唯一的可行办法。 人们可能对70年代初出现过的气候变冷说记忆犹新。1971年Dansgaard等人发表的格陵兰冰芯氧同位素谱分析成果表明,地球气候有10万年轨道周期变化,其中9万年为冷期,1万年为暖期。按此规律,目前气候的暖期已接近尾声,气候变冷说一度成为主流 。但是70年代中期以来,气温不但没有继续下降,反而出现了回升,这个事实促成了关于CO2温室效应研究的发展。 1977年Kellogy的气候模型预告:在气候自然变化的背景下,由于人类对大气的污染,到2050年,全球平均气温大约要增高4摄氏度 ,有人称之为超间冰期。在美国,由能源部牵头,引导和支持一些大学、国家实验室、工业界和其他系统的研究机构开展有关二氧化碳问题的研究。美国国家科学院先后组织了两个专门小组进行研究,他们估计,二氧化碳倍增将使地球平均温度至少上升1.5摄氏度,但不超过4.5摄氏度。1982年世界气象组织的报告认为,甲烷等其他痕量气体的浓度也在迅速增加,并且可能使二氧化碳的增暖效应再加强一倍。1985年10月,联合国环境署、世界气象组织和世界科学联合会共同召开的奥地利菲拉赫会议认为:二氧化碳倍增将在2030年前后达到,那时全球平均气温将增暖1.5-4.5摄氏度,全球海面将上升20-140cm 。2001年联合国上海公报和日内瓦公报进一步肯定了这一变化趋势。 气候自然背景变化的研究也取得了新进展。1991年Friis-Christensen等发现大气平均温度与太阳活动的变化有密切的关系。1997年GerardBond通过分析大西洋底的沉积层,发现地球的寒冷期和温暖期出现有规律的波动,波动周期大约为1500-1800年。三年后CharlesKeeling认为,地球、月亮和太阳相对位置的变化会引起潮汐强度的逐渐变化,其周期与Bond提出的气候周期是一致的。潮汐大时,就有更多来自海洋深处的冷水被带到海面。这些冷水可以冷却海洋上的空气。潮汐小时,海洋深处的冷水很难被带到海面,世界就变得暖和。据Keeling的计算,大约在公元1425年即小冰期的末期,潮汐达到了最大值,从那以后逐渐减弱,直到公元3100年潮汐又达到最大值。这个周期是过去1万年气候变迁的主要动力,即使没有温室效应,它启动了500年前的小冰期气候,控制了小冰期末期气候转暖,使暖期持续到24世纪 。笔者认为,最大潮汐形变加大海洋中脊、热点和海底火山的热能排放,产生海洋锅炉效应,海底潮汐摩擦产生热流,潮汐搅拌海水使深海增温,所有这些效应都会使海洋整体温度长期增加。历史纪录表明,一亿年前的全球温暖期,高于现在18度的气温与高于现在15度的海洋底层水温相对应,最大潮汐引起的海洋冷水上翻只能对短期的大气温度下降起作用。笔者认为,海洋冷水上翻使更多大气二氧化碳溶于海水,减弱大气温室效应,并在长期和短期都起作用。这是冷水上翻导致气候变冷的主要原因。海洋与大气之间的二氧化碳循环主要受大洋上升流和下降流的控制,高纬度冷水体在沉降之前溶有大气的二氧化碳,在赤道处水体上升变热并释放二氧化碳,其现代速率为40(10)109t/a(顿/每年),远远大于人类活动的影响。人类活动释放的二氧化碳,有近60%存于大气中,其余被海洋吸收,冷水上翻加大了海洋吸收二氧化碳的速度,打破了二氧化碳在大气和海洋之间的循环平衡 。 厄尔尼诺/拉尼娜发生的机理目前并不完全清楚,但一致认为厄尔尼诺/拉尼娜并非是孤立的海洋现象,它们是热带海洋和大气相互作用的产物。正常情况下,赤道太平洋海面盛行偏东风(称为信风),大洋东侧表层暖的海水被输送到西太平洋,西太平洋水位不断上升,热量也不断积聚,使得西太平洋海平面通常比东部偏高40厘米,年平均海温西部约为29摄氏度,而东部沿岸仅24度,东西两侧海温差异在3-6摄氏度之间。但是,当某种原因引起信风减弱时,维持东低西高的支柱被破坏,西太平洋暖的海水迅速向东蔓延,原先覆盖在热带西太平洋海域的暖水层变薄,海温在太平洋西侧下降,东侧上升。东太平洋的气压也随之下降,赤道信风被进一步削弱,更有利于海温上升,这就形成一种正反馈机制,促使暖水发展和厄尔尼诺形成 。信风使冷暖洋流分别集中在大洋的东西两侧。太平洋与大西洋的区别在于有集中的火山地震带和大于90度的两侧经度差。因此,78cm的强潮汐高差在东西太平洋的反向振荡可抵消西太平洋暖流40cm高差,强迫冷水上翻和暖水东向运动,形成厄尔尼诺。东部海底火山喷发加强这一转变 。 许靖华根据历史上的全球气候变化周期中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证明全球小气候最适期人类社会繁荣发展而全球小冰期导致农业减产,饥荒和民族大迁移。他认为,全球气候变化有1200年的周期循环,与任振球(1990年)、Bond(1997)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据任振球的研究,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使地球冬至时的公转半径发生相当稳定的准周期变化,与全球尤其北半球气温变化的间隔60年振动相一致。在本世纪初的低温期和60-70年代相对偏冷期,当时(1901和1960年)地球冬至时的公转半径分别延长了94(相当于日地距离的0.6%)和57万km;在30-40年代和80年代后的暖期,地球冬至时的公转半径(1940和2000年)分别缩短了76和44万km。2000-2020年地球冬至时的公转半径由极小值变为极大值,他推测2020年前后全球气候将进入相对冷期 。 综合分析表明,目前全球气候处于10万年冰期与间冰期变化周期中的暖期末期、1000-1500年小冰期与小气候最适期变化周期中的暖期初期(15~19世纪小冰期刚过去100年)和60年气候变化周期中的暖期高峰。变暖的强劲趋势还能维持10年,在经过公元2020年小变冷高峰之后,公元2060年全球气候可能在大的暖期背景下又迅速变暖。尽管对变暖的原因还存在争议,对波动变化还存在怀疑,但预计的变化并没有超出历史自然波动的水平。大约在1万年前新仙女木事件结束时,格陵兰上空的气温在近50年内上升7摄氏度,而且这类快速变化还反复发生。历史纪录表明,全球气候变化主要受自然控制,温室效应气体排放加剧了全球变暖进程,人类必须在气候剧烈波动时期做好预防气候变暖和变冷的两种准备 。 据美国环保局1983年的估计,本世纪末海面上升最可能的幅度是144-217cm 。考虑到南极冰盖融化后地球内核的北向漂移,两极冰盖融化模型计算结果表明,北纬30、55和70度是全球海面上升的极大值区,分别高出平均海面上升幅度的29.3%、35%和30.7%,即我国东海、黄海和渤海海面上升幅度最大值接近3m,应该引起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地磁偏心偶极子长期北向漂移是南极冰盖融化的间接证据 。 3气候变化中的经济利益与全球解决方案面临的问题 全球环境变化引起世界人民和各国政府首脑的高度重视,频繁举行的相关国际会议制定了一系列解决方案。1972年6月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在斯德哥尔摩举行,公布了《人类环境宣言》。1992年6月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在里约热内卢举行,公布了《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特别是1997年达成的《京都议定书》规定了各国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的数额,其中欧洲承诺减少8%,美国7%,日本6%,美国在议定书上签了字。在2001年3月初,世界八大工业国环境部长在意大利召开了一次环境会议,美国环保局局长惠特曼女士在会上承诺,美国愿在减少排放温室效应气体方面继续努力,并与其他国家一起批准并落实《京都议定书》。美国政府出尔反尔,在3月28日宣布拒绝执行《京都议定书》,这可能引起连锁反应,使国际社会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所作的努力毁于一旦 。它证明了笔者近期发表的一个论断:现有的经济体制和价值观念阻碍了全球环境问题的解决。 在自然界对人类破坏生态环境的报复日益强烈的今天,人人为自己,上帝为大家的信条不再成立,因为上帝就是自然界。破坏生态环境行为的原动力就是竞争机制下的短期经济利益,为维护少数人的高消费,他们不惜把整个人类社会推向灭亡的深渊。布什总统拒绝执行《京都议定书》的理由为世界人民上了一堂生动的政治课。据说布什不喜欢政治,他只要美国的利益,不要世界的利益,只要短期利益,不要长期利益。他确实需要补一补政治课。随着全球淡水资源短缺的加剧,经济利益将成为保护环境的最大障碍。据美国《国际先驱论坛报》2000年10月29日文章:开发格陵兰岛的万年冰川(记者詹姆斯布鲁克发自格陵兰岛努克,转引自《参考消息》2000年11月14日第6版)一文报道,格陵兰冰盾面积5万平方公里,占全岛总面积的85%,有三家公司正在拟定将格陵兰岛的头号资源纯净未受污染的水出口到欧洲和美国的商业计划。格陵兰岛制水公司想在格陵兰岛附近每年生产1.32亿加仑的瓶装水,这相当于加拿大去年向美国出口的水的总量。无需气候变暖融化冰川,来自商业活动导致的冰川冰盖融化将不可遏制地加快海平面上升。不同经济利益的冲突将加剧环境恶化和国际纠纷。竞争导致毁灭而均衡导致生存,这是不可抗拒的全球发展总趋势。 由于公众对生态环境的关注,商业战争往往打出绿色环保的旗帜。曾庆存院士指出,一开始提出人类使用氟里昂是破坏臭氧层罪魁祸首论调的是一些与杜邦公司竞争的公司,当时杜邦公司是氟里昂这种制冷剂的主要供应商。杜邦公司还为此出了一本书,专论臭氧空洞根本就是骗局。后来,杜邦公司研制成功了氟里昂的代用品,它马上反咬一口,提出氟里昂是破坏大气臭氧层的罪魁祸首,以此限制别的公司使用氟里昂。可以显见,这些论调都是西方一些垄断资本家和政客玩弄的把戏。温室效应也好,对臭氧层的破坏也好,是科学家作为科学研究而提出来的,是值得肯定和无可厚非的。但这些学术探讨性的观点有时就被编造成了所谓的科学根据,被西方一些发达国家用来压制别的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 。美国借口议定书未对发展中国家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做出具体规定,提出修改《京都议定书》,就是压制发展中国家的证据。据联合国环境计划署的报告,全球气候变暖将使世界各国在未来50年内每年损失3000亿美元。在这一问题上,工业发达国家是罪魁祸首,而发展中国家,特别是穷国则是最大的受害者。实际上,美国人口只占全球人口的5%,但其有害气体的排放量却超过全球总排放量的四分之一 。美国的所作所为以损人的目的开始,以害己的结果告终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在全世界人民面前输了理。现有的经济体制和价值观念已成为环境保护的障碍,环境恶化呼唤世界新经济秩序的到来。 4人类知识结构与价值观的更新 环境污染是对西方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高风险、高速度、高消费及弱肉强食和利重于道的竞争原则的一种否定,除资源的浪费、能源的消耗和环境的破坏外,人们在心理和精神上也承受巨大的压力。癌症的增加、艾滋病的蔓延,精神病和残疾人的增加,毒品、黄色录像的泛滥,暴力和犯罪的剧增(特别是计算机犯罪),假币假货的制造,贫富差别悬殊,表明这种价值观不仅破坏了自然界的生态平衡,而且破坏人类本身的心态平衡。技术失控与开发过度带来更高层次的风险,如核武器扩散,计算机病毒危害的加剧,淡水危机,人口危机,能源危机,物种多样性的消失,转基因食品与英国疯牛病,克隆技术与伦理道德,人工速成物种在品质上的下降和异变风险,白色垃圾与生活环境质量的下降,破坏地表植被加速沙漠化等等。 相反,古老的东方文化更注重自然与人的和谐统一,即天人合一和重道轻利的自然唯物主义思想。悠久的历史和优秀的传统使人能从长远利益出发与他人与自然和睦相处。不是通过军事侵入,不是依靠经济扩张,这种思想逐渐同化了越来越多的民族和国家,形成生态平衡和心态平衡统一的东方文明。四川这个天府之国是世界上所有处于北纬30度古文明发祥地唯一没有被沙漠化的地区,中国古人的伟大生态农业工程都江堰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依靠惊人的知识和智慧,都江堰保证了生态环境良性循环,是知识经济的典范,可获得生态农业世界第一的称号。这是中国古老文明的结晶,继承与发展这些宝贵遗产与优良传统,中国科技工作者就会在生态环境研究中取得创新的成果。盲目追随西方流行观点只能造成继续破坏生态环境的恶果。我们必须在吸收国际先进科学技术的同时,认真研究和总结本民族科学发展的历史,提出适合中国生态环境良性循环的可持续发展战略。采取民族文化虚无主义的态度,照搬西方已被证明是错误的经验,以西方的权威作为评价学术水平标准,这不仅有失民族尊严,而且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背道而驰。 我们不能不看到,与西方的民主与人权一样,西方的科学也代表着西方最大的经济利益和价值观念。这是生态环境依旧恶化,环境保护误入歧途的原因。一个明显的事例是,在发生埃森石油公司瓦尔得兹号油轮原油泄漏灾难七年之后,威廉王子海湾正在恢复,但是这次漏油所造成的科学上的问题还处于一片混乱之中。陪审员在这场高达50亿美元的惩罚性审判中面对两种截然相反的科学结论 。 随着全球淡水资源短缺的加剧,经济利益将成为保护环境的最大障碍。据美国《国际先驱论坛报》2000年10月29日文章:开发格陵兰岛的万年冰川(记者詹姆斯布鲁克发自格陵兰岛努克,转引自《参考消息》2000年11月14日第6版)一文报道,格陵兰冰盾面积5万平方公里,占全岛总面积的85%,有三家公司正在拟定将格陵兰岛的头号资源纯净未受污染的水出口到欧洲和美国的商业计划。格陵兰岛制水公司想在格陵兰岛附近每年生产1.32亿加仑的瓶装水,这相当于加拿大去年向美国出口的水的总量。无需气候变暖融化冰川,来自商业活动导致的冰川冰盖融化将不可遏制地加快海平面上升。不同经济利益的冲突将加剧环境恶化和国际纠纷。竞争导致毁灭而均衡导致生存,这是不可抗拒的全球经济发展总趋势。建立世界经济新秩序和相应的工程管理国际法规势在必行。 人类必须改变自己的知识结构和价值观念,重新认识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的关系。当人们认识到搽在脸上和头上的遮盖粉底霜和染发剂是以失去餐桌上自然生殖的海鲜美味为代价,或许会有另外一种选择。人类还必须重视地球科学知识,减少对江海河湖和大气的污染,为子孙后代留下纯净安全的青山绿水和蓝天。我们现在所能看到的是,与空间技术、军事技术、信息技术的爆炸式发展相对照,人类在防止自然灾害和环境污染方面依然无能为力。因为在人人为自己,上帝为大家的利润至上的社会中,自然资源与环境受到最大程度的破坏,已超过地球的承载能力。上帝主宰人类命运的自然界不再造福,只会惩罚。人类只能自己救自己。集中一切现代化科技力量,全面改善人类现存的生态环境,已是当前燃眉之急。淡水资源短缺、土地沙漠化和海平面上升更是急中之急。 主要参考文献 1.潮汐。双刃剑效应:直面高科技进步。发现。2001,(1):30-31 2.世态风采。科学新闻周刊。2000,第46期,21页。 3.杨学祥。全球变暖、构造运动与沙漠化。地壳形变与地震。2001,21(1):15-23 4.恩格斯。自然辩证法。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158-160 5.Titus,JG。EffectsofchangesinStratosphericOzoneandGlobalClimate。Vol.4:SeaLevelRise.U.S.EPA.1986. 6.21stCentury.2001/2/22,PAGE5.AP:Reportpredictsclimatechanges;Globalwarmingtoaffecteveryone. 7.马述强.温室气体控制前景堪忧.光明日报.2001/4/1,A3版, 8.Dansgaard,W.,Johnsen,S.J.,Clausen,H.B.Langway,C.C.,ClimaticrecordrevealedbytheCampCenturyicecore.inTurekian,K.K.,ed.,TheLateCenozicGlacialAges.,YaleUniv.Press,NewHaven,1971,37-56 9.赵希涛,杨达源.,等.全球海面变化.北京:科学出版社,1992.148-149 10.Kellogy,WW.Effectsofhumanactivitiesonglobalclimate.WMOBulletin.1977,26(4):229-240 11.BondG,BroeckerW,JohnsenS,etal.CorrelationsbetweenclimaterecordfromNorthAtlanticsedimentsandGreenlandice.Nature,1993,365:143-147 12.BondG,ShowersW,ChesebyMetal.Apervasivemillennial-scalecycleinNorthAtlanticHoloceneandglacialclimates.Science,1997,278:1257-1266 13.Friis-ChristensenE,LassenK.Length0ftheSolarCycle:AnindicatorofSolarActivitycloselyAssociatedwithClimate.Science.1991,254:698 14.FredPearce,Tidalwarming:isthemoonturninguptheEarthsthermostat?NewScientist,2000,April,First.Vol.166,No.2232:Page12(Source:ProceedingsoftheNationalAcademyofSciences,21.March.2000) 15.杨学祥。对冰期和小冰期气候变化因素的探讨。自然杂志。2000,22(6):358-362 16.张振克,王苏民,吴瑞金.小冰期气候变化的影响因素及其对未来气候变化的启示.自然杂志.2000,22(3):173-176 17.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98中国大洪水与气候异常.北京:气象出版社,1998.92-101 18.许靖华.太阳、气候、饥荒与民族大迁移.中国科学,D辑.1998,28(4):366-384 19.任振球.全球变化.北京:科学出版社,1990.113 20.任振球.当代气候变暖若干问题商榷.见:丁一汇主编,中国的气候变化与气候影响研究.北京:气象出版社.1997.43-48. 21.汪品先,翦知湣.寻求高分辨率的古环境记录.第四纪研究.1999,(1):1-17 22.HoffmanJS,KeywsDandTitusJG(eds)。Projectingfuturelevelrise:Methodology,estimatestotheYear2100,andresearchneeds。WashingtonD.C.,GovernmentPrintingOffice。1983,121 23.杨学祥,王瑞庭。全球海面变化的两极冰盖模型。地球科学进展。1993,8(4):66-69 24.杨学祥。对全球海面变化均衡模式的改进。地质科学。1992,(4):404-408 25.熊德。真凶是太阳风?很可能!咋全赖氟里昂?有名堂!中国市场经济报(科技周刊).1997年7月24日第五版. 26.MargueriteHolloway.生态学发展趋势:求教于科学.科学(ScientificAmerican中文版).1997,(2):46-5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49774228)部分成果. http://blog.gmw.cn/u/466/archives/2004/4707.html
个人分类: 学术争论|4867 次阅读|6 个评论
近10年来属今年最冷:尊重事实还是尊重权威?
杨学祥 2008-12-11 04:00
晨报记者韩小妮报道,当 2008 年临近尾声时,有关气象部门作出预测,今年将是近 10 年来最冷的一年,全球平均温度约为 14.3 ℃ 。有报告称,今年是 2000 年以来最凉爽的一年, 14.3 ℃ 的全球平均温度比 2001 年至 2007 年的平均值低了 0.14 ℃ 。其实早在今年年初,英国气象局便预测,因受拉尼娜现象的影响,今年要比前几年冷一些,全球平均温度为 14.37 ℃ 。目前预估的全年平均温度 14.3 ℃ ,是以 1 月到 10 月的气象资料作为参考的。到本周预测正式公布时,会再纳入 11 月的温度情况。据分析,差别不会很大,数字可能会略微上升,而非下降,因为拉尼娜现象的影响持续到今年上半年。根据资料,有气象记录以来全球最热的一年是 1998 年,当时受到了非常强烈的厄尔尼诺现象影响,紧随其后的火热年份依次是 2005 年、 2003 年和 2002 年。今年 3 月,就有一部分气候专家预测,近几年的全球气温波动不大,到 2015 年将加速飙升 。近十年气温变冷的趋势值得关注。 我在 2004 年 3 月 23 日 指出,正当全球变暖的证据铺天盖地而来之际,地球变冷的信息悄然而至。透过表面现象看本质,地球气候变化的动力机制已发生重大的变化,预示一场类似 20 世纪 50-70 年代的变冷过程正在到来 。 历史教训:从小冰期的惊呼到对温室效应的曲解 人们可能对 70 年代初出现过的气候变冷说记忆犹新。 1971 年 Dansgaard 等人发表的格陵兰冰芯氧同位素谱分析成果表明,地球气候有 10 万年轨道周期变化,其中 9 万年为冷期, 1 万年为暖期。按此规律,目前气候的暖期已接近尾声,气候变冷说一度成为主流 。但是 70 年代中期以来,气温不但没有继续下降,反而出现了回升,这个事实促成了关于人工温室效应研究的发展。 1977 年 Kellogy 的气候模型预告:在气候自然变化的背景下,由于人类对大气的污染,到 2050 年,全球平均气温大于要增高 4 摄氏度,有人称之为超间冰期 。在美国,由能源部牵头,引导和支持一些大学、国家实验室、工业界和其他系统的研究机构开展有关二氧化碳问题的研究。美国国家科学院先后组织了两个专门小组进行研究,他们估计,二氧化碳倍增将使地球平均温度至少上升 1.5 摄氏度,但不超过 4.5 摄氏度。 2001 年联合国上海公报和日内瓦公报进一步肯定了这一变化趋势。 媒体多次披露,对于气候冷暖变迁这一全球重大问题的预测,科学界可谓出尔反尔。 20 世纪 70 年代,一批欧美的著名学者曾聚会于美国布朗大学,专门召开了一次当前的间冰期何时结束和如何结束的研讨会。学者们举出实例证明,目前的地球气温已经在开始下降,从暖到冷的变化很快,可以不足500年,如果人类不加以干涉,当前的暖期将会较快结束,可以预期不出几千年,也许只有几百年,全球变冷以及相应的环境变迁就会来临。出于对所面临威胁的忧虑,会议的两位发起者甚至还向当时的美国总统尼克松写信发出警报。这种冰期将临的观点一直持续了20年。直到了20世纪90年代,温室效应与全球气候变暖才成为国际社会的热点 。纵观历史多歧路,未来的主流又会是谁呢? 周光召院士指出,最近地球上气候的波动很大,二氧化碳含量却一直在上升,可见全球气温变化并不完全取决于二氧化碳含量。另外从历史上看,影响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因素很多,有人为因素,也有自然因素。现在的变化是否完全来自人为产生的温室气体,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关于温室气体的研究,涉及能源结构的调整和由此引起的发展中国家的承受能力问题,其中既有科学问题,也有经济和政治问题。在科学上没有弄清楚之前,不应轻易做出结论 。 人类活动并不能改变自然规律,只能起到加速或减缓的作用。全球气候的冷暖变化,主要受大自然的支配。 气候变化的自然周期 对过去 100 年的数据的回顾指出,太平洋每 25 年要经历一次温暖的沙丁鱼期到寒冷的凤尾鱼期的周期性变化。目前正处于从 1990 年左右开始的一个凤尾鱼丰富的阶段。在寒冷的阶段,东太平洋的强洋流和养分的增加使得凤尾鱼、鲑鱼、石斑鱼和海鸟的种群大量增加。西太平洋情况则刚好相反。同时,气温、大气环流和二氧化碳的释放也有着不同的模式。在暖期,太平洋的东西两部分的物理条件正好倒过来,使得沙丁鱼在太平洋中大量繁殖 。 南极海冰也有几乎完全相同的变化。近 30 余年来南纬 50 度以南各区域都存在着一个变暖倾向, 1957~1993 年 10 年平均变化趋势为 0.20 摄氏度 ,增温幅度大于全球平均的每百年 0.3~ 0.6 摄氏度 。其中在南极半岛地区近 30 余年来, 尤其是近 10 余年来增温最为显著。气温变化导致南极大陆海冰的同一趋势变化。根据 1973 年到 1993 年的观测资料统计分析结果,南极地区从 1973 年到 1989 年,海冰范围有一个约 0.16 纬度 /10 年的减少趋势,自 80 年代后期到 90 年代初,南极海冰面积又呈现逐渐增多的趋势,因此, 1973 年以来南极海冰总体平均仍为微弱的减少趋势 。 与太平洋温度的周期变化类似,太平洋上空的气流也有近似的周期变化。拉马德雷是一种高空气压流,亦称为太平洋十年涛动 (PDO) 。近 100 多年来,拉马德雷已出现了两个完整的周期。第一周期的冷位相发生于 1890 年至 1924 年,而 1925 年至 1946 年为暖位相;第二周期的冷位相出现于 1947 年至 1976 年, 1977 年至 2000 年为暖位相。如果暖位相的拉马德雷与厄尔尼诺相遇,将使其更强烈,出现的次数更频繁;假如冷位相的拉马德雷与拉尼娜现象相遇,那么拉尼娜将显示强劲的势头,出现频繁 。在 20 世纪的气候记录中有两段时期全球气温明显变暖: 1925 年到 1944 年, 1978 年至 2000 年。 20 世纪的两段变暖时期 (1925-1944 年, 1978-2000 年 ) 与拉马德雷的暖位相对应,但是它们都明显地滞后于东太平洋海温变化和南极海冰变化。 全球变冷的信号及其危险性预警 近 30 年来全球迅速增温的事实是显而易见的,但人类的力量并不能改变自然规律。拉马德雷现象的周期交替反复证明自然力量的存在。值得借鉴的是, 1947-1976 的拉马德雷冷位相曾使许多气象学家惊呼小冰期的到来。 2000 年拉马德雷进入冷位相再次提醒人们:全球变暖的势头将逐渐减弱,一个寒冷多震时期将在未来 30 年内发生。海洋巨震将深海冷水翻到表面,吸收二氧化碳,减弱温室效应,是气候变冷的放大器 。对于能源和资源日益匮乏的地球而言,这是人类面临的最大威胁。 我们发现, 1889 年以来,全球大于等于 8.5 级的地震共 18 次。在 1889-1924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发生 6 次,在 1925-1945 年拉马德雷暖位相发生 1 次,在 1946-1977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及其边界发生 11 次,在 1978-1999 年拉马德雷暖位相发生 0 次,在 2000-2005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已发生 2 次。规律表明,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是全球强震的集中爆发时期和低温期。 2000 年进入了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 2000-2035 年应该是全球强震爆发时期和低温期 。 没有任何证据表明,地球走出了第四纪大冰期;但是有证据表明,自 80 年代后期到 90 年代初,南极海冰面积又呈现逐渐增多的趋势 , 90 年代左右东太平洋进入一个凤尾鱼丰富的低温阶段。南极海冰增减变化转折点超前于东太平洋海温高低变化转折点,东太平洋海温高低变化转折点又超前于拉马德雷冷暖位相变化。这既反映了准 60 年周期太阳活动变化的能量传递过程,也是全球气候变冷的最初信息和前兆。全球变暖很快会成为过去,人类将遭受到大自然突然变冷的报复。 许靖华根据历史上的全球气候变化周期中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证明全球小气候最适期人类社会繁荣发展而全球小冰期导致农业减产,饥荒和民族大迁移 。据任振球的研究,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使地球冬至时的公转半径发生相当稳定的准周期变化,与全球尤其北半球气温变化的间隔 60 年振动相一致。在 20 世纪初的低温期和 60~70 年代相对偏冷期,当时( 1901 和 1960 年)地球冬至时的公转半径分别延长了 94( 相当于日地距离的 0.6%) 和 57 万公里;在 30-40 年代和 80 年代后的暖期,地球冬至时的公转半径( 1940 和 2000 年)分别缩短了 76 和 44 万公里。 2000-2020 年地球冬至时的公转半径由极小值变为极大值,他推测 2020 年前后全球气候将进入相对冷期 。韩延本分析了美国宇航局公布的起自 19 世纪中期的全球及南北半球的温度异常变化资料,得到它们存在约 60 年的准周期性波动的初步结果。该周期是它们的中周期波动的主要周期分量之一,它对调制温度的总体变化趋势可起到重要作用。分析表明,该周期分量是时变的,周期长度在 19 世纪略超过 60 年,之后缓慢变短,到 20 世纪后期月在 55 年至 60 年间。所谓人类活动造成的温室效应的加剧似乎并未有打乱这一周其分量的存在 。 汪品先院士指出,大约在 1 万年前新仙女木事件结束时,格陵兰上空的气温在近 50 年内上升 7 摄氏度 ,而且这类快速变化还反复发生。历史纪录表明,全球气候变化主要受自然控制,温室效应气体排放加剧了全球变暖进程,人类必须在气候剧烈波动时期做好预防气候变暖和变冷的两种准备 。 2000 年拉马德雷进入冷位相再次提醒人们:警惕全球迅速变冷 ! 尊重事实还是尊重学术权威? 不过气象专家强调说,这可不是全球变暖放缓的表现。在有气象记录以来最热的年份中,今年排名第 10 ,只是受到拉尼娜现象的影响,温度比前几年略低。不过英国气象局的专家彼得斯托特指出,尽管与前两年相比,今年的温度比较寒冷,但这绝对不是全球变暖放缓的表现。如果我们要理解气候的变迁,必须看长期的趋势。他说。牛津大学的麦尔斯艾伦教授也表示,其实今年并不是真的那么冷。只是人们的记忆不长,已习惯了过去几年的温暖。他说:对于 19 世纪的英国作家狄更斯来说, 2008 年会是极热的一年。在没有人为导致气候变暖的那个时代,只有百分之一的机会变得像今天这么热。而现在要经历像今年这样冷的气候,几率则约为十分之一 。面对铁的事实,气象权威的辩解显然显得软弱无力。自然力没有被温室效应抵消,仍在起作用,事实不容否定。 根据世界气象组织的统计数据, 2005 年全球平均地表温度比 1961 年至 1990 年的平均温度 14 o C 高出 0.48 o C 。 1998 年是最热的年份,地表温度比这 30 年的平均值高 0.54 o C ,名列第二位 。 2006 年地球表面平均温度比 1961 年至 1990 年记录的年平均值高出 0.42 o C ,名列第六位。全球最热年的排序: 1998 、 2005 、 2002 、 2003 、 2004 , 2006 年。由此可见,自 1998 年以后, 全球 气温呈波动下降趋势 ,难以恢复到 1998 年的水平 。 2008 年为近十年最冷提供了新的证据 。 强震与全球气候变化关系的地球物理解释是:全球变暖导致的海平面上升,破坏了地壳的重力均衡,引起加载的海洋地壳均衡下沉(如同轮船加载,吃水线加深一样),由此而引发的深海强震和海啸又将迫使深海冷水上翻到海洋表面,从而将会引发全球变冷;全球变冷导致海洋 100 -200m 海水层变为两极 2000m 厚的冰盖,将地壳压扁,形成赤道圈最大的径向张裂,喷出岩浆,形成海洋锅炉效应,导致全球变暖。这就是大自然的自调节作用。 根据潮汐调温说和 深海巨震降温说 理论, 2005-2007 年月亮赤纬角最大值产生的强潮汐南北震荡、 1998 年 6 月至 2000 年 8 月的强拉尼娜事件( 1999 年全球强震频发)和 2004 年 12 月 26 日 印尼地震海啸事件是 1998 年以来气温波动下降的原因。 2004 年 12 月 26 日 印尼地震海啸后,全球低温冻害和暴雪灾害频繁发生。 郭增建的深海巨震降温说是一种合理的解释。 2004- 2008 年多次 8 级强震验证了强潮汐南北震荡激发地震活动并将导致气温降低 。 英国气象学家说,全球变暖将在 2009 年真正开始,并称 2009 年到 2014 年之间有几年将会比迄今为止温度纪年史上最热的 1998 年还要热 。 我们认为,下一次月亮赤纬角最小值 2014-2016 年产生的弱潮汐南北震荡有利于气温相对升高和中国北方的干旱,而 2008-2018 年特大地震爆发期可能使全球气候变冷 。 2008 年初中国南方遭遇 50 年一遇的严重冰雪冻灾 ,可是仍然有人认为这是全球变暖的结果。全球变暖竟成为包治气象百病的灵丹妙药,当前学术权威的学术水平令人生疑。预测失误就应该当众承认,学术权威只有尊重事实才能得到公众的尊重。 近 10 年变冷的事实表明,强震、冻害、飓风、洪水、干旱接踵而来,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灾害链值得关注 。 备忘录: 全球持续变暖预测的三次修正 全球持续变暖理论漏洞百出,既不符合气候变化历史的周期规律,也被近 10 年来全球波动下降的全球气温变化趋势所否定。为了能自圆其说,英国科学家连续三次修正了全球持续变暖的气候预测。 一、 全球持续变暖预测的第一次修正 据法新社报道, 2007 年 8 月 9 日 发表的一项报告称,过去两年里,自然气候的变化抵消了全球气候变暖效应并将继续促使气温在 2008 年保持缓慢变化的趋势。但是英国气象学家说,全球变暖将在 2009 年真正开始,并称 2009 年到 2014 年之间有几年将会比迄今为止温度纪年史上最热的 1998 年还要热。现有的全球气候计算机模型低估了自然力对气候变化的影响,因此,英国气象局的专家们调整了原有模型,以便更好地反映诸如拉尼娜现象或海洋水温及水流循环的波动等气象规律对气候造成的影响。他们采用反映海洋及大气真实情况的数据替代近似数据,以获得 2005 年到 2014 年这 10 年间的气候变化预测值。预测结果显示,虽然长期来看,人类产生的温室气体会迫使气温升高,但是热带太平洋温度较低的寒流及南极海域对气候变暖的抑制,将抵消这十年中前几年全球气候变暖的效应。英国国家气象局科学家道格史密斯说,这些发现和迄今为止观察到的气候变化模式相吻合。史密斯说,新模型针对全球地表温度得出了远比以往模型精确的预测结果。 该论文发表在《科学》杂志上。 自然力为什么在 2005-2006 年抵消了全球气候变暖效应,我们早在 2005 年就做了理论证明,新闻媒体也作了相关报道。现在,西方科学家也承认了这一客观事实。 二、 全球持续变暖预测的第二次修正 据路透社 2007 年 12 月 6 日 消息,自 150 年前开始有气候记录以来,今年是第 6 个最温暖的年度,但比此前预期的要凉爽,滑雪胜地不会再陷入无雪可滑的窘境,准备冬眠的熊也能睡个好觉了。英国东安格利亚大学( University of East Anglia )气候研究所负责人菲尔琼斯曾于去年预测 2007 年将是自 1860 年有可靠纪录以来最温暖的一年,但到了今年年中,预测结果从第一降到了第二,琼斯认为气温不会超过 1998 年。最后的结果为第六,预测出错已成为事实,温室效应不是全球气温变化的唯一因素。 第一和第六有本质的区别。 2007 年如果是自 1860 年有可靠纪录以来最温暖的一年,那么全球气温就是逐年升高;事实上 2007 年的温度排在第六,这意味着自 1998 年以来全球温度在波动下降。 三、 全球持续变暖预测的第三次修正 新华社专电 英国科学家预测, 2008 年全球将比近几年略微凉快些,但仍然在 1850 年以来最热的 10 年之列,全球变暖远未结束。据路透社报道,英国气象局和东英吉利大学的专家指出, 2008 年将是 2000 年以来最凉快的一年。 2008 年全球平均气温将比 1961 年至 1990 年间的全球平均气温 ( 14 摄氏度 ) 高 0.37 摄氏度 。专家表示,这一预测结果考虑到了太平洋的拉尼娜现象。预计 2008 年的拉尼娜现象将比往年更强大,这将有助于抑制全球变暖的趋势。预测同时也考虑到了温室气体排放、太阳能量变化和洋流自然变化对全球气温的影响。但东英吉利大学气候研究中心的负责人菲尔琼斯指出,预测 2008 年将比之前的 7 年更凉快并不意味着全球变暖已经离我们远去。他说:重要的是全球变暖的速度 2001 年至 2007 年间全球平均气温比 1961 年至 1990 年间的平均气温高 0.44 摄氏度 ,也比 1991 年至 2000 年间的平均气温高 0.21 摄氏度 。拉尼娜现象和与之相反的厄尔尼诺现象对全球气温有很大影响。拉尼娜现象会使海洋表面温度降低约 0.5 摄氏度 ,厄尔尼诺现象则产生相反的效果。当前的拉尼娜现象是自 2000 年以来强度最大的。这意味着它对 2008 年全球气温的影响会大于 2007 年。 面对英国科学家的三次修正,温室效应独霸全球变化的地位已经岌岌可危,面临潮汐调温效应和 深海巨震降温说的挑战。 四、 结论 全球持续变暖的理论刚出茅庐就遇到尴尬,迫于自然力不可抗拒的调整作用,英国科学家在 2007 年 8 月、 12 月、 2008 年 1 月连续三次提出修正,承认 1998 年以来的气温波动下降趋势。 2007 年可能有史以来最热的报道在 2007 年初铺天盖地,温室效应被说得神乎其神;现在已证明 英国科学家预测出错,温室效应不是全球气候变化的唯一原因。媒体为何不深究原因,给公众一个说法,给科学一个公平? 英国科学家预测 2008 年气温将微降。这实质上否定了全球气候的持续直线变暖,承认全球气温的波动变化。一就是一,二就是二。人类的增温作用掩盖不了自然的调节作用,人类不能控制气候变化。全球气温变化的三大自然周期如下。 潮汐变化的 18.6 年: 1995-1997 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和 2007 年 20 世纪最强的厄尔尼诺事件是导致 1998 年全球气温最热的自然原因; 2005-2007 年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和 2004 年以来的全球 8.5 级以上强震频发是全球气温波动下降的原因;预计, 2014-2016 年的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将导致全球气温回升。 潮汐变化和拉马德雷现象准 60 年周期: 1977-1999 年为拉马德雷暖位相时期,厄尔尼诺事件强烈,气温变暖; 2000-2030 年为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拉尼娜事件强烈,气温下降。 潮汐变化 1800 年周期:大约在 1425 年即小冰期的末期,潮汐达到了最大值,从那以后逐渐减弱,直到 3100 年潮汐又达到最大值。这个周期是过去 1 万年气候变迁的主要动力。这个效应使地球的温暖期从小冰期末期一直持续到 24 世纪,而后随着潮汐的增强,地球的气候将逐渐变冷,未来 300 年是气候变暖的高峰时期。 参考文献 1. 韩小妮。近 10 年来属今年最冷。 2008. 12.10 A 18 版:晨报地球 来源 : 新闻晨报。 http://newspaper.jfdaily.com/xwcb/page_18/200812/t20081210_472627.html 2. 杨学祥。地球已开始进入变冷周期。 2004-3-23 光明观察。 http://guancha.gmw.cn/2004-3/23/1122001.htm 3. Dansgaard, W., Johnsen, S.J., Clausen, H.B. Langway, C.C., Climatic record revealed by the Camp Century ice core. in Turekian, K.K., ed., The Late Cenozic Glacial Ages., Yale Univ. Press, New Haven, 1971, 37~56 4. 赵希涛 , 杨达源 ., 等 . 全球海面变化 . 北京 : 科学出版社 , 1992. 148~149 5. Kellogy, W W. Effects of human activities on global climate. W M O Bulletin. 1977, 26 (4): 229~240 6. 预测不一 下次冰期何时到来仍是未解之谜。网易科技报道 http://tech.163.com 前往科技论坛 http://tech.163.com/04/1121/14/15NFVBSP0009rt.html 7. 周光召 . 若干基础科学的发展趋势 . 科学 . 1996, 48(5): 4~7 8. Francisco P. Chavez, John Ryan, Salvador E. Lluch-Cota, et al. From Anchovies to Sardines and Back: Multidecadal Change in the Pacific Ocean . Science. 2003, 299: 217-221. 9. 周秀骥 , 陆龙骅 主编 . 1996, 南极与全球气候环境相互作用和影响的研究 . 北京 : 气象出版社 . 2, 12, 44, 133, 271, 380, 381~392. 10. 杨学祥 . 2003, 太平洋环流速度减慢的原因 . 世界地质 , 22(4): 380-384 11. 郭增建 . 2002, 海洋中和海洋边缘的巨震是调节气候的恒温器之一 . 西北地震学报 . 24(3): 287. 12. 杨学祥。给全球变暖说泼点冷水。刊发时间: 2006-8-30 11:48:19 光明观察。 http://guancha.gmw.cn/show.aspx?id=402 13. 许靖华 . 太阳、气候、饥荒与民族大迁移 . 中国科学 , D 辑 . 1998, 28(4): 366~384 14. 任振球 . 当代气候变暖若干问题商榷 . 见 : 丁一汇主编 , 中国的气候变化与气候影响研究 . 北京 : 气象出版社 .1997.43~48. 15. 韩延本 , 韩永刚 , 马利华等 . 全球温度异常及地球自转变化中的约 60 年周期 . 见:中国地球物理 2003.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编 . 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2003. 362 16. 汪品先 , 翦知湣 . 寻求高分辨率的古环境记录 . 第四纪研究 . 1999 , (1): 1~17 17. 杨学祥 . 关于寒潮预警:激发低温冻害的五大因素 . 发表于 2008-12-6 10:44:48 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49946 18. 杨学祥,杨冬红 .  自然力抑制了全球变暖:郭增建的海震调温说得到证实 . 2007-08-14 光明观察 . http://guancha.gmw.cn/content/2007-08/14/content_655386.htm 19. 杨学祥 , 杨冬红 . 全球进入特大地震频发期 . 百科知识 2008.07 上 , 《百科知识》 2008/07 上 , 8-9. http://www.jllib.cn/library/magazine/20080707k.htm 20. 杨学祥,杨冬红 . 2004-2018 年:全球进入特大地震频发期 . 发表于 2008-5-10 11:08:23 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4736 21. 杨学祥 .  鉴别 2008 年初冰雪灾害的自然因素与人为作用 .2008-02-05 光明观察。 http://guancha.gmw.cn/content/2008-02/05/content_732599.htm 22. 杨学祥。灾害链规律不容忽视。文汇报。科技文摘专刊(第 683 期)。 2008 年 3 月 2 日 第五版。 http://whb.news365.com.cn/kjwz/200803/t20080302_1777631.htm 23. 杨学祥 .  全球持续变暖预测的第三次修正: 2008 年气温将微降 .2008-01-07 光明观察。 http://guancha.gmw.cn/content/2008-01/07/content_720001.htm
个人分类: 学术争论|4555 次阅读|1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8 12:3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