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旅游风险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武汉冠状病毒疫情对旅游业影响:拉马德雷冷位相灾害链重创旅游业预测
杨学祥 2020-1-24 14:49
武汉冠状病毒疫情对旅游业 影响 :拉马德雷冷位相灾害链重创旅游业预测 关键提示:我们在2014年9月29日指出, 旅游是现代经济的支柱产业,在相对平静的1977-1999年拉马德雷暖位相时期,得到22年的稳定增长。但是,在灾害多发的2000-2030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特大地震、低温冻害、飓风台风、病毒疫情接连发生,重创了全球的旅游业。旅游业面临极端自然灾害的风险,不安全因素将重创旅游业。 病毒爆发重创旅游业 新华网马德里 2004 年1月27日电世界旅游组织秘书长弗兰贾利27日在西班牙首都马德里对媒体说,由于伊拉克战争、非典和经济疲软,2003年的全球旅游业遭受重创。   据这一组织的初步统计,2003年跨国旅游的人数下降了1 . 2%,为6 . 94亿人次,而2002年的跨国旅游人数曾增长2 . 7%,达到了7亿多人次。   该组织说,去年访问欧洲的人数与前一年持平,访问亚洲的人数下降了9 . 3%,访问美洲的人数下降了2 . 1%。但访问非洲的人数增加了5%,访问中东地区的人数增加了10 . 3%。欧、亚、非三洲占全球旅游业的份额通常为57 . 8%、17 . 2%和16 . 2%。 2005 年 1 月至 2 月,人感染禽流感病例出现在越南和柬埔寨; 7 月 21 日 ,印尼卫生部确认出现禽流感患者; 10 月,土耳其、泰国分别出现禽流感疑似、确诊或死亡病例。截至目前,已经出现禽流感疫情的国家和地区中,欧洲、亚洲、美洲,无一幸免。又有专家预测,禽流感很快将在非洲蔓延。有数字表明,从 2003 年 12 月底至今年 11 月,全球已有 126 人感染禽流感,其中 64 人死亡,病死率高过 50% 。据世界旅游组织提供的数字, 2003 年 SARS 疫情曾导致去往东北亚和东南亚的国际游客人数分别减少 9 %和 14 %。鉴于此,今年 10 月 19 日,世界旅游组织秘书长弗朗切斯科弗兰贾利在一份声明中说,政府旅游咨询机构和媒体报道应该负责任地应对,以避免 2003 年非典型肺炎恐慌的重演。 据澳大利亚《每日电讯报》和法新社 6 月 26 日 报道,日前发表在英国著名医学杂志《柳叶刀 - 传染病》 (TheLancet Infectious Diseases) 上的一篇研究论文称, 2009 年的甲型 H1N1 流感 ( 又称猪流感 ) 疫情共造成超过 25 万人死亡,比此前报告的 18500 人多 15 倍以上。官员们呼吁社区、企业及个人制定为学校关闭、多位员工因病缺勤、医院病患汹涌及其他疫情大规模爆发的可能影响,制定应急计划。 2009 年 4 月 27 日 ,欧盟卫生专员建议欧洲人推迟前往美国或墨西哥的非必要出行。 2009 年是我国旅游业特别是入境旅游经受严峻考验和挑战的一年,全国旅游行业化挑战为机遇,保持了旅游业总体平稳较快增长。 全年共接待入境游客 1.26 亿人次 , 实现国际旅游(外汇)收入 396.75 亿美元,分别比上年下降 2.7% 和 2.9% ; 国内旅游人数 19.02 亿人次,收入 10183.69 亿元人民币,分别比上年增长 11.1% 和 16.4% ;中国公民出境人数达到 4765.63 万人次,比上年增长 4.0% ;旅游业总收入 1.29 万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 11.3% 。 太阳将进入不寻常且时间较长的“超级安静模式”,大约从 2020 年开始,太阳黑子活动或许会消失几年甚至几十年。太阳黑子活动或许将进入“冬眠”,这种情况自 17 世纪以来从未出现⑨。目前处于 200 年气候周期的变冷初期, 2000-2030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病毒群发已成必然之势。 1996 年地球进入 21 世纪太阳黑子超长极小期,严重低温和低紫外线将导致多种病毒接连爆发。全球变暖持续 16 年停滞也是一个重要信号。 2003 年非典病毒爆发; 2005 年禽流感爆发; 2009 年甲型流感爆发; 2014 年埃博拉病毒爆发、登革热病毒和肠道病毒 EV-D68 爆发。 回顾 15-17 世纪小冰期时代的瘟疫横行,我们必须做好迎接未来低温期带来的瘟疫和多种病毒爆发的准备。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26254.html 关注拉马德雷冷位相“灾害链”对旅游业的影响。 关注武汉冠状病毒疫情对旅游业 影响. 九寨沟美景不再:灾害频发重创旅游业 已有 2473 次阅读 2017-8-10 13:26 |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 | 系统分类: 观点评述 | 关键词:九寨沟,旅游风险,拉马德雷冷位相,灾害频发 | 拉马德雷冷位相 , 九寨沟 , 灾害频发 , 旅游风险 推荐到群组 灾害频发重创旅游业:拉马德雷冷位相灾害链 已有 1727 次阅读2014-9-29 17:13 灾害频发重创旅游业:拉马德雷冷位相灾害链 杨学祥,杨冬红 摘 要:旅游是现代经济的支柱产业,在相对平静的1977-1999年拉马德雷暖位相时期,得到22年的稳定增长。但是,在灾害多发的2000-2030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特大地震、低温冻害、飓风台风、病毒疫情接连发生,重创了全球的旅游业。旅游业面临极端自然灾害的风险,不安全因素将重创旅游业。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31795.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70468.html 旅游风险提示:火山喷发致巴厘岛旅游业遭受打击 已有 1093 次阅读 2017-12-5 18:39 |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 | 系统分类: 科研笔记 | 关键词:旅游风险,灾害频发 | 灾害频发 , 旅游风险 推荐到群组 http://news.xinhuanet.com/photo/2017-12/05/c_129757461.htm
个人分类: 全球变化|3343 次阅读|0 个评论
总领馆再次发布公告:谨慎前往印尼龙目岛 地震灾区及周边岛屿
杨学祥 2018-8-24 08:33
总领馆再次发布公告:谨慎前往印尼龙目岛 地震灾区及周边岛屿 谨慎前往印尼龙目岛 地震灾区及周边岛屿 2018年08月23日 08:22:04 来源:《青海日报》 新华社雅加达8月22日电 中国驻印度尼西亚巴厘岛首府登巴萨总领馆22日再次发布公告,提醒中国公民近期谨慎前往印尼龙目岛地震灾区及其周边岛屿。 中国总领馆在其官方微信公众号上说,印尼地处环太平洋地震带,近期地壳运动活跃,地震、火山活动频繁。自7月29日发生地震以来,龙目岛及周边海域已发生多次连续性地震,不断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预计未来仍有可能发生地震。 总领馆的公告说,此系本月内涉及龙目岛旅行安全的第二次提醒。鉴于上述地区的特殊情况,如中国公民在谨慎前往提醒发布后仍坚持前往,有可能导致当事人面临较高安全风险,并可能影响其获得协助的实效,因协助而产生的费用由个人承担。 印尼西努沙登加拉省龙目岛陆地 7月29日和8月5日分别发生6.4级和7.0级地震 , 8月19日龙目岛陆地及其附近海域先后发生6.5级和6.9级地震。 印尼抗灾署的数据显示,这4次地震已经造成515人死亡、7145人受伤,经济损失达7.7万亿印尼盾(约合36.7亿元人民币)。 http://news.ifeng.com/a/20180823/59948159_0.shtml 2018年8月潮汐组合:有利于地震火山活动 已有 947 次阅读 2018-5-11 16:01 2018年8月潮汐组合:有利于地震火山活动 杨学祥,杨冬红 2017年11月-2018年2月、2018年6-9月、12月为强潮汐时期,2018年3-5月、10-11月为弱潮汐时期。2018年8月是强潮汐时期第三个月,潮汐组合类型明显,有利于地震火山活动。 实际上,每年4月9日-7月28日及11月18日-1月23日为地球自转加速阶段,有利于厄尔尼诺的形成;1月25日-4月7日及7月30日-11月6日为地球自转减速阶段,有利于拉尼娜的发展。快慢时段的昼夜时间(日长)长短的差别不超过几千分之几秒,但是这种变化可以影响到气象事件,与计算值量级完全相符。 潮汐组合A:8月2日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南纬0.0002度,8月5日为日月小潮,两者弱叠加,潮汐强度小,地球扁率变大,自转变慢,有利于拉尼娜发展(弱),潮汐使两极空气向赤道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弱)。 潮汐组合B:8月9日为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北纬20.4519度,8月11日为月亮近地潮,8月11日为日月大潮,三者强叠加,潮汐强度最大,地球扁率变小,地球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最强),潮汐使赤道空气向两极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暖空气活动,有利于低层偏南风的发展,带来较多水汽,造成部分地方出现大雾天气(最强)。 潮汐组合C:8月15日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南纬0.0000度,8月18日为日月小潮,两者弱叠加,潮汐强度小,地球扁率变大,自转变慢,有利于拉尼娜发展(弱),潮汐使两极空气向赤道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弱)。 潮汐组合D:8月22日为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南纬20.4624度,8月23日为月亮远地潮,8月26日为日月大潮,三者弱叠加,潮汐强度大,地球扁率变小,地球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强),潮汐使赤道空气向两极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暖空气活动,有利于低层偏南风的发展,带来较多水汽,造成部分地方出现大雾天气(强)。 潮汐组合E:8月29日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南纬0.0001度,8月26日为日月大潮,两者弱叠加,潮汐强度大,地球扁率变大,自转变慢,有利于拉尼娜发展(强),潮汐使两极空气向赤道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强)。 本月天文奇点相对较集中,相互作用最强,可激发极端事件发生,地震火山活动进入活跃期,7-9月进入地震高潮,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113472.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129439.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112516.html 我在2018年5月6日指出: 7级地震谁安排? 3月走了6月来。 5月过渡多留意, 8月9月防大灾。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112516.html 灾害频发重创旅游业:拉马德雷冷位相灾害链 已有 1727 次阅读2014-9-29 17:13 灾害频发重创旅游业:拉马德雷冷位相灾害链 杨学祥,杨冬红 摘 要:旅游是现代经济的支柱产业,在相对平静的1977-1999年拉马德雷暖位相时期,得到22年的稳定增长。但是,在灾害多发的2000-2030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特大地震、低温冻害、飓风台风、病毒疫情接连发生,重创了全球的旅游业。旅游业面临极端自然灾害的风险,不安全因素将重创旅游业。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31795.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70468.html
个人分类: 防灾信息|1915 次阅读|0 个评论
台湾花莲地震灾害的教训:忽视拉马德雷冷位相灾害链
杨学祥 2018-2-12 01:43
台湾花莲地震灾害的教训:忽视拉马德雷冷位相灾害链 杨学祥 花莲地震罹难者升至 17 人 人员搜救告一段落 2018-02-1200:20:55 中国青年网 视频:花莲地震最后 5 名失联大陆游客确认罹难 搜救结束来源:上海东方高清 中新社花莲 2 月 11 日 电 ( 记者 肖开霖 黄少华 ) 在经过 106 个小时的搜寻之后,台湾花莲地震最后两名失联人员 11 日上午被证实罹难。至此,地震共造成 17 人死亡。花莲县长傅崐萁宣布,人员搜救工作告一段落。 2 月 6 日 晚 23 时 50 分,花莲发生里氏 6.0 级地震。 至记者发稿时,共造成 17 人遇难,其中 9 人是大陆游客。 云门翠堤大楼则成为“重灾区”,有 14 人在此遇难。花莲县政府将于 12 日中午 12 时举行震灾罹难者联合公祭。 ( 完 ) http://news.china.com/domesticgd/10000159/20180212/32083807.html 被忽视的台湾地震灾害预警 我在 2016 年 5 月 3 日 和 6 日分别指出指出,台湾频繁地震进入危险期。 我们在 2016 年 4 月 16 日 指出,目前, 2015 年发生的极强厄尔尼诺就要结束, 2016 年下半年将要发生拉尼娜事件,两者交替导致的地震活跃期已经非常显著,海洋跷跷板运动是强震频发的元凶。 台湾成为西太平洋沿海地震带一南一北强震频发的支点,一旦超过地壳承载能力,应力集中将导致强震发生。台南地震是前兆,与 4 月以来的日本地震过程相似。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70624.html 我们在 2016 年 4 月 26 日 指出, 27-30 日潮汐组合与 12-14 日潮汐组合类型相同:关注 27-30 日潮汐组合。 夹在西太平洋强震一南一北交替发生中间的台湾,你也很危险!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72772.html 被忽视的 27-30 日地震潮汐预警:台湾,你真的很危险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73261.html 4 月 27 日 和 28 日,台湾花莲县发生 5.6 、 4.9 、 5.2 级地震,潮汐组合早知道。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73799.html 关注潮汐组合的类型转换是台湾地震的危险时期。 事实上, 5 月 3 日 和 6 日台湾发生两次 4 级以上地震, 5 月 4-7 日潮汐组合类型与 27-30 日潮汐组合不同。 5 月 10-14 日潮汐组合与 27-30 日潮汐组合相同,预计台湾地震会在 10-14 日期间更强烈。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75447.html 我在 5 月 8 日 6 时 30 分 指出,台湾频繁地震进入危险期:花莲县附近发生 4.4 级左右地震。 5 月 4-7 日潮汐组合期间未发生 6 级以上地震,地震能量在异常积累。 台湾地震在两种潮汐组合类型都发生,已经进入危险期,预计台湾地震会在 10-14 日潮汐组合期间更强烈。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75701.html 5 月 8 日 10 时 46 分在台湾南投县(北纬 24.04 度,东经 121.00 度)发生 4.6 级地震,认证了我们的警告。 5 月 9 日 台湾花莲海域 4 级地震再次认证了我们的警告。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75915.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76459.html 我在 2016 年 5 月 11 日 5 时 35 分 指出, 5 月 10-14 日潮汐组合与 4 月 12-14 日潮汐组合 ( 发生 6 级以上地震 7 次 )( 台湾发生 4 级以上地震 3 次 ) 类型相同,预计地震会在 10-14 日期间更强烈。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76373.html 我们的警告再次得到证实: 12 日 11 时 17 分在中国台湾宜兰县海域发生 6.2 级地震 http://www.jfdaily.com/guonei/new/201605/t20160512_2265984.html 6 级地震不足以解释地震能量的长时间积累,更大的地震有可能继续发生。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76698.html 5 月 22-24 日潮汐组合与 5 月 10-14 日潮汐组合类型相同,潮汐强度更强,发生地震的可能性更大。 关注 5 月 22-24 日潮汐组合!!! 民进党籍准“总统”蔡英文将在 5 月 20 日 正式就任。 如果台湾大震发生在 5 月 10-14 日潮汐组合,那么,马英九在卸任前就面临地震的考验。 如果台湾大震在 5 月 22-24 日潮汐组合发生,那么,蔡英文在上任后马上面临地震的考验。如此看来,在准备就任演讲稿的同时,蔡英文应该准备好地震应急预案。 我在 5 月 12 日 指出,台湾地震是对谁的考验:马英九,还是蔡英文 ?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76758.html 马英九躲过一劫,蔡英文接受考验 我在 5 月 20 日 指出, 5 月 20 日 已经到来。马英九躲过一劫,蔡英文面临考验。 据中国地震台网中心网站消息:台湾新北市海域,北京时间5月31日13时23分,发生6.2级地震,震中位于北纬25.43度、东经122.41度,震源深度239.0公里。 台湾气象部门报告为7.2级地震。 2015 年 6 月地震进入高潮,蔡英文必须做好预防准备。关注 2015 年 6 月潮汐组合。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81489.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82124.html 蔡英文要做好应对大震准备 最近台湾地震频繁并非偶然,原因有三: 其一、 2006 年我们预测, 2004-2018 年为 8.5 级以上特大地震集中爆发时期。 2004-2012 年已发生 6 次,证实了我们的预测。经过 5 年的能量积累, 2018 年爆发特大地震的可能性很大。 台湾地区、日本和美国地震学家相继发表了本地区或本国发生 8 级以上地震的可能性预测,承认当前大震活跃期已是大势所趋。 http://hi.people.com.cn/n2/2016/0602/c231187-28441362.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98458.html http://www.cs.com.cn/ssgs/kj/201801/t20180126_5685936.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96941.html http://tech.ifeng.com/a/20171130/44783855_0.shtml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7/1205/21/39085085_710287332.shtml http://www.sohu.com/a/207332443_100017485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90233.html http://world.people.com.cn/n/2015/0601/c1002-27084034.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94680.html 表 11890 年以来特大地震活跃期和拉马德雷( PDO )冷位相对应关系 年代 8.5 级以上地震次数 9 级以上 地震次数 PDO 时间位相 气候冷暖 地震 全球 中国 1890-1924 6 ( 4 ) 1 0 1890-1924 冷 低温期 活跃期 1925-1945 1 ( 1 ) 0 0 1925-1946 暖 温暖期 1946-1977 11 ( 7 ) 1 4 1957-1976 冷 低温期 活跃期 1978-1999 0 ( 0 ) 0 0 1977-1999 暖 温暖期 2000-2012 6 ( 6 ) ? 2 2000-2030 冷 低温期? 活跃期 注 : 特大地震为 Ms8.5 级以上强震,括号内为国外数据,?表示预测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70569.html 其二、 2018 年与 1999 年条件大致相同: 1999 年 9 月 21 日 發生在台灣的 7.3 级统计特征: 1995-1997 年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 1997-1998 年爆发最强厄尔尼诺事件; 1998-1999 年爆发拉尼娜事件; 1998 年为创纪录的最热年。 目前条件的相似性: 2014-2016 年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 2015-2016 年发生极强厄尔尼诺事件; 2017-2018 年拉尼娜事件正在发展中; 2014-2016 年连续三年创最高温新纪录。 台湾,你真的很危险。 2018 年是环太平洋地震带发生 8.5 级地震最危险的时期。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559756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560298.html 其三、处于环太平洋地震带地震高发和强潮汐组合地震高潮时期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98629.html 忽视拉马德雷冷位相灾害链 灾害频发重创旅游业:拉马德雷冷位相灾害链 已有 1901 次阅读 2014-9-2917:13 灾害频发重创旅游业:拉马德雷冷位相灾害链 杨学祥,杨冬红 摘 要:旅游是现代经济的支柱产业,在相对平静的 1977-1999 年拉马德雷暖位相时期,得到 22 年的稳定增长。但是,在灾害多发的 2000-2030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特大地震、低温冻害、飓风台风、病毒疫情接连发生,重创了全球的旅游业。旅游业面临极端自然灾害的风险,不安全因素将重创旅游业。 御岳山 27 日突然火山爆发游客遇险 中国台湾网 9 月 28 日 消息 日本中部著名景点御岳山 27 日突然火山爆发,波及范围至少有 3 公里 ,一度造成当时在山顶附近等地的超过 250 名登山客受困, 7 人被火山灰掩埋。日本长野县政府今天( 28 日)上午表示, 33 名登山客行踪不明, 42 名民众受伤。 当时,大量游客正观赏红叶,火山灰来得太快,无处可逃被迎面吞噬,生还者称当时难以呼吸。有人遭弹飞的岩石击中,骨折重伤。不少脱险的游客,衣服和背包盖满火山灰,他们称曾有数分钟身陷漆黑中。附近部分村庄小屋的窗户被火山爆发的冲击力震碎。 火山喷发时, 43 岁的导游小川正在火山口附近探路。他向日媒体描述了喷发时惊人一幕。他称,当他在火山口附近查看时,突然听到“嘭”的一声巨响,随后看到大量火山灰喷涌而出,空中乱石飞舞。与此同时,浓烈的硫黄味扑鼻而来,周围的一些登山者开始呕吐。   小川称,在空中乱飞的石头直径大概有一米左右,他赶紧找地方躲避乱石。   小川说,他刚找到地方躲起来,又听到一声巨响,此时,天空中出现了“像卡车一样的石头”!小川称,巨大的石块狠狠砸向地面,碎裂后向四面飞散,有登山者被击中。 “山上突然下起了黑色的雨,并响起雷声,火山灰迅速堆积到了膝盖深,这时我想,‘这下完蛋了’。” 任何一位旅游者不会以生命的代价来观赏风景,灾害频发将重创旅游业。 拉马德雷冷位相灾害链 在 1977-1999 年拉马德雷( PDO )暖位相时期,人类度过了一个灾害相对平静的旅游平安时期。在这期间,全球没有发生 8.5 级以上地震,没有发生流感大流行,没有发生严重低温冻害,很少听到旅游遇险的极端事件发生。 可是,好景不长,也是祸福轮回,在 2000-2030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特大地震、流感爆发、严重低温冻害、飓风灾害接踵而来,重创旅游业的极端灾害接连不断。这样的情况在 1947-1976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也发生过,我们称之为拉马德雷冷位相灾害链。 表 11890 年以特大地震、流感爆发、气候变冷和 PDO 冷位相对应关系 年代 8.5 级以上地震次数 全球 9 级以 上地震次数 PDO 时间位相 气候冷暖 流感爆发 全球 中国 1890-1924 6 ( 4 ) 1 0 1890-1924 冷 低温期 3 次 1925-1945 1 ( 1 ) 0 0 1925-1946 暖 温暖期 0 次 1946-1977 11 ( 7 ) 1 4 1947-1976 冷 低温期 3 次 1978-1999 0 ( 0 ) 0 0 1977-1999 暖 温暖期 0 次 2000-2012 6 ( 6 ) 0 2 2000-2030 冷 低温期? 1 次 注 : 括号内为 1900 年以来国外数据,?表示预测 特大地震海啸重创旅游业 2004 年 12 月 26 日 ,印度洋发生里氏 9.0 级强烈地震并引发海啸,灾难波及印尼、斯里兰卡、泰国、印度、马尔代夫等国,遇难总人数逼近 30 万。此次灾难虽然发生在 2004 年底,但由此产生的对旅游业的影响以及全球各个国家、各个团体、各方面对人类所遭遇的此次灾难的反应,却都在 2005 年尽显。 2005 年 1 月,世界旅游组织发布报告称,受到海啸严重影响的重要旅游国家包括印度、印度尼西亚、马尔代夫、泰国和斯里兰卡,其他重要旅游景点并未受到冲击,因此,海啸对世界旅游业冲击有限。尽管如此,受灾地区旅游业被挫伤的事实仍然无法回避,地震、海啸对旅游业的影响或许没有表现在绝对数字上。 2005 年 3 月,威世国际为世界旅游机构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亚太地区因为南亚海啸所蒙受的旅游损失高达 30 亿美元。威世国际副主席保罗道宁指出,尽管亚太地区不少度假景点并未受到海啸破坏,但调查发现,将有 9% 的国际游客因此而感到害怕,今年将到其他地区度假。 12 月 26 日 发生在印尼苏门答腊岛附近海域的强烈地震和海啸又一次沉重打击了东南亚和南亚一些国家的旅游业。与此同时,世界旅游业和保险业也不同程度地被殃及。这次地震海啸灾难正值圣诞新年旅游旺季,各国游客正在东南亚和南亚一些国家欢度假期,在海滩享受阳光。灾难发生后,数以万计心有余悸的外国游客纷纷中止了他们在东南亚和南亚旅游天堂的假期,赶乘最早的航班逃离当地。 泰国的旅游业一直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之一,平均每年接待 1200 万外国游客。 1997 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旅游业曾为泰国经济恢复和发展立下过“汗马功劳”。突如其来的地震海啸给泰国,特别是其南部地区的旅游业蒙上了一层阴影。据报道,肆虐的海浪损毁了当地大量的旅游设施和酒店,已造成至少 700 多名外国游客丧生。据泰国旅游局局长估计,近期可能会有 120 万外国游客取消他们在泰国的旅游计划,旅游收入将可能减少 300 亿泰铢( 1 美元约合 40 泰铢)。灾区的重建直至旅游业完全“恢复元气”可能需要 2 年时间。 专家们同时指出,今后一段时期,受灾国家的旅游业将面临一个游客的心理障碍问题。虽然这样大的地震和海啸百年难遇,但它可怕的破坏力通过各种媒体在全世界广泛传播,在许多人的心目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记。另外,与重建工作相比,自然灾害预警系统的建立与完善更为重要,只有这样各国旅游者才能重拾信心。这是一项更为长期的工作。 2011 年 3 月 11 日 日本大地震引发的海啸、核泄漏复合型灾害对日本造成的经济损失或达 15 万亿日元,考虑到核泄漏的波及影响,经济损失总额最高将达 25 万亿日元。 自然灾害对旅游业发展造成负面影响是不言而喻的,此次地震和核泄漏造成的影响目前还难以估测。 2004 年印尼海啸致使其入境旅游连续两年下滑,依次降幅为 6.0% 和 2.6% 。由于“ 3 · 11 ”地震发生于日本东海岸 130 公里 深海域,地震造成的有形损伤主要来自震后海啸,且日本旅游资源多集中于东京、大阪、名古屋、北海道等中南或西北部地区,地震及海啸造成的直接损害不大,但地震造成 5 级核泄漏事故,对日本旅游业的影响势必较 1995 年阪神大地震更为严重。 数据显示,中国居民赴日游客人数仅占出境游客总数的 3.42% ,日本游客也仅占我国入境游客总数的 2.79% ,即使复合型灾害使得中日游客往来较去年增幅均减少 10 个百分点,也只能使我国年初设定的出境游目标增幅( 13% )下降至 12.92% ,使入境游目标增幅( 3% )下降至 2.72% 。 据统计, 1986 年发生切尔诺贝利核爆炸事故( 7 级事故),同年国际旅游人数同比增长 3.2% ,增幅较上年回落 1.1 个百分点; 1995 年日本阪神大地震,同年国际旅游人数增长 4% ,增幅较上年回落 0.9 个百分点; 2004 年 12 月印尼海啸,次年国际旅游人数同比增长 5.5% ,增幅较上年回落 4.6 个百分点。虽然自然灾害与全球旅游增速放缓不一定存在完全的因果关系,但关联影响不可否认。 然而,需要警惕的是,如果核泄漏生变失控,非理性的核恐慌情绪将出现更加严重的聚积和蔓延,日本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进出口将严重萎缩,世界第三大经济体将陷入整体低迷,世界经济复苏势必受到严重拖累,全球旅游复苏在基础尚不稳固的前提下大幅度减速也就不可避免,中国旅游业受到的波及冲击将比金融危机的打击更为严重。 飓风和台风重创旅游业 2005 年,对于全球旅游业来说,飓风造成了空前的灾难。从美国东南部、中美洲到亚洲,飓风或台风一个个接踵而至。论破坏力,美国卡特里娜飓风自然位居榜首,但其他也不甘示弱。 8 月 25 日 ,飓风卡特里娜在美国东南部佛罗里达州登陆,在当地造成至少 7 人死亡、 5 人失踪。被雅虎旅游和国家地理旅游杂志联合评为美国家庭旅游首选的新奥尔良遭受重创。在此后的很长一段时间,新奥尔良乃至美国受灾地区的旅游业难以恢复到以前的水平。 此前的 7 月,飓风埃米莉曾直逼墨西哥坎昆市,当地约 4 万名游客被迫缩短行程。 10 月 5 日 ,台风斯坦使中美洲地区暴雨成灾。当日,危地马拉世界知名旅游胜地阿提特兰湖附近发生泥石流事故。 10 月 21 日 ,墨西哥又遭到威尔玛飓风的袭击, 3 万旅游者被陷于惊恐和黑暗之中,著名旅游胜地坎昆岛处于水淹之中。其中,坎昆岛一地滞留 1 万至 1.2 万游客,坎昆以南地区滞留大约 2 万名游客。威尔玛同样没有放过古巴,飓风期间,滞留在古巴的 35000 名外国游客中共有 1749 人被转移到同等档次的安全饭店。今年 9 月 15 日,美国全国大气研究中心和佐治亚理工学院科学家发表的一项研究结果显示,全球强烈飓风特别是四五级飓风的数量在最近几十年中一直呈增长态势。 2008 年 5 月 2 日 登陆缅甸的热带风暴造成至少 13 万人死亡。特强气旋风暴“纳尔吉斯”(相当于中国的台风) 3 日突袭缅甸最大城市仰光,人员、物资损失惨重。缅甸政府宣布风暴经过的 3 省 2 邦为灾区。 2008 年的五一假期之旅无异于一场噩梦。原本四天的缅甸之旅,最后辗转八天后才艰难返回。 4 月 30 日 ,当中国导游杨琦与另外 15 名团员兴高采烈地前往缅甸前首都仰光时,怎么也不会想到,接下来的一周让他们真切地感受到了恐惧的滋味。 3 日凌晨 1 时左右,突然间一声巨响,周围立刻变成漆黑一片,断电了!此时,被惊醒的杨琦吓得躲在被窝里不敢动。打电话打不出去,也不知道外面发生了什么事情,她感觉恐怖极了!酒店客房分布在走廊两边,中国游客集中住在右边一侧。第二天清晨,游客们发现走廊左侧的房间窗户已经全部破了,有一个房间甚至连门都破了,水溢得满地都是。位于仰光郊区的实律莱茵湖酒店是一家五星级酒店,有“花园酒店”的美誉,很多树木都非常漂亮。但现在很多大树都被拦腰截断,酒店门前的路也被封住了。 当杨琦与国内的公司终于取得了联系后,公司建议是否可搭乘泰航先到曼谷,然后再转机飞回国内。但泰航已经超订机位 1000 多人,根本订不进去了。直到 5 月 7 日上午 ,星期三,南方航空的航班才正常飞赴仰光。下午 3 点 57 分,航班顺利返回广州,整个过程真的是有惊无险,已经是很好的运气了。 低温冻害重创旅游业 2008 年 1 月 10 日 以来,我国发生了历史上罕见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长时间的冻雨伴随着低温铺天盖地袭来,交通、电力顿时陷于瘫痪。八项极值被突破:该时段我国平均降水量为 1951 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大值;入冬以来,长江中下游及贵州的连续冰冻日数已超过历史冬季最大值;湖南、湖北雨雪冰冻天气为 1954 年以来持续时间最长;贵州有 43 个县(市)的冻雨天气持续时间突破了历史纪录;江西省雨雪冰冻气象灾害为 1959 年有气象观测资料以来最严重;该时段江苏、安徽、湖北、湖南、江西、贵州等区域平均最高气温之低百年一遇;安徽省降雪成为有资料以来降雪持续时间最长的一年;江苏省区域性暴雪持续时间、积雪深度、影响程度为有记录以来之最。四大特点凸显灾害严重程度:范围广、强度大、时间长、灾害重。 2008 年 , 我国旅游业连续遭受金融危机和各种突发事件、不利因素的冲击,经受了前所未有的考验。面对严峻的旅游市场形势,全国旅游行业克服困难,总体上保持了平稳发展。全年共接待入境游客 1.30 亿人次 , 实现国际旅游外汇收入 408.43 亿美元,分别比上年下降 1.4% 和 2.6% ;国内旅游人数 17.12 亿人次,收入 8749.30 亿元人民币,分别比上年增长 6.3% 和 12.6% ;中国公民出境人数达到 4584.44 万人次,比上年增长 11.9% ;旅游业总收入 1.16 万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 5.8% 。 病毒爆发重创旅游业 新华网马德里 2004 年1月27日电世界旅游组织秘书长弗兰贾利27日在西班牙首都马德里对媒体说,由于伊拉克战争、非典和经济疲软,2003年的全球旅游业遭受重创。 据这一组织的初步统计,2003年跨国旅游的人数下降了1 . 2%,为6 . 94亿人次,而2002年的跨国旅游人数曾增长2 . 7%,达到了7亿多人次。 该组织说,去年访问欧洲的人数与前一年持平,访问亚洲的人数下降了9 . 3%,访问美洲的人数下降了2 . 1%。但访问非洲的人数增加了5%,访问中东地区的人数增加了10 . 3%。欧、亚、非三洲占全球旅游业的份额通常为57 . 8%、17 . 2%和16 . 2%。 2005 年 1 月至 2 月,人感染禽流感病例出现在越南和柬埔寨; 7 月 21 日 ,印尼卫生部确认出现禽流感患者; 10 月,土耳其、泰国分别出现禽流感疑似、确诊或死亡病例。截至目前,已经出现禽流感疫情的国家和地区中,欧洲、亚洲、美洲,无一幸免。又有专家预测,禽流感很快将在非洲蔓延。有数字表明,从 2003 年 12 月底至今年 11 月,全球已有 126 人感染禽流感,其中 64 人死亡,病死率高过 50% 。据世界旅游组织提供的数字, 2003 年 SARS 疫情曾导致去往东北亚和东南亚的国际游客人数分别减少 9 %和 14 %。鉴于此,今年 10 月 19 日,世界旅游组织秘书长弗朗切斯科弗兰贾利在一份声明中说,政府旅游咨询机构和媒体报道应该负责任地应对,以避免 2003 年非典型肺炎恐慌的重演。 据澳大利亚《每日电讯报》和法新社 6 月 26 日 报道,日前发表在英国著名医学杂志《柳叶刀 - 传染病》 (TheLancetInfectiousDiseases) 上的一篇研究论文称, 2009 年的甲型 H1N1 流感 ( 又称猪流感 ) 疫情共造成超过 25 万人死亡,比此前报告的 18500 人多 15 倍以上。官员们呼吁社区、企业及个人制定为学校关闭、多位员工因病缺勤、医院病患汹涌及其他疫情大规模爆发的可能影响,制定应急计划。 2009 年 4 月 27 日 ,欧盟卫生专员建议欧洲人推迟前往美国或墨西哥的非必要出行。 2009 年是我国旅游业特别是入境旅游经受严峻考验和挑战的一年,全国旅游行业化挑战为机遇,保持了旅游业总体平稳较快增长。全年共接待入境游客 1.26 亿人次 , 实现国际旅游(外汇)收入 396.75 亿美元,分别比上年下降 2.7% 和 2.9% ;国内旅游人数 19.02 亿人次,收入 10183.69 亿元人民币,分别比上年增长 11.1% 和 16.4% ;中国公民出境人数达到 4765.63 万人次,比上年增长 4.0% ;旅游业总收入 1.29 万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 11.3% 。 太阳将进入不寻常且时间较长的“超级安静模式”,大约从 2020 年开始,太阳黑子活动或许会消失几年甚至几十年。太阳黑子活动或许将进入“冬眠”,这种情况自 17 世纪以来从未出现⑨。目前处于 200 年气候周期的变冷初期, 2000-2030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病毒群发已成必然之势。 1996 年地球进入 21 世纪太阳黑子超长极小期,严重低温和低紫外线将导致多种病毒接连爆发。全球变暖持续 16 年停滞也是一个重要信号。 2003 年非典病毒爆发; 2005 年禽流感爆发; 2009 年甲型流感爆发; 2014 年埃博拉病毒爆发、登革热病毒和肠道病毒 EV-D68 爆发。 回顾 15-17 世纪小冰期时代的瘟疫横行,我们必须做好迎接未来低温期带来的瘟疫和多种病毒爆发的准备。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26254.html 关注拉马德雷冷位相“灾害链”对旅游业的影响。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31795.html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1146 次阅读|1 个评论
旅游风险提示:火山喷发致巴厘岛旅游业遭受打击
杨学祥 2017-12-5 18:39
火山喷发致巴厘岛旅游业遭受打击 2017年12月05日 17:34:45 | 来源: 新华网   12月5日,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阿贡火山附近的艾湄地区,游客减少导致大量木船闲置。目前正值印尼巴厘岛的旅游旺季,然而连日来的阿贡火山喷发导致大量游客撤离,许多往返巴厘岛的航班取消,致使巴厘岛旅游业遭受打击。新华社记者杜宇摄 http://news.xinhuanet.com/photo/2017-12/05/c_129757461.htm 旅游提示:中国客轮长江沉没 马来西亚景点震塌 韩国MERS疫情 已有 1833 次阅读 2015-6-7 09:24 | 个人分类: 防灾信息 | 系统分类: 观点评述 | 关键词:旅游提示 厄尔尼诺 灾害频发 安全意识 推荐到群组 中国客轮长江沉没 马来西亚景点震塌 韩国 MERS 疫情 ——旅游风险提示 杨学祥 2015 年 06 月 07 日 北京青年报报道,马来西亚沙巴州 5 日发生 5.9 级地震,造成多人伤亡,主要是当地著名景点基纳巴卢山的游客或工作人员。截至 6 日下午,至少 11 人遇难, 8 人失踪。 近期全球强震频发与厄尔尼诺有关。 我们在 2015 年 1 月 25 日 指出,厄尔尼诺和最热年可能重现江湖。如果 2015 年发生厄尔尼诺事件,高温、干旱、洪水将接连发生。监测厄尔尼诺非常关键。 2014 年为太阳黑子峰值, 2014-2016 年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 2015 年如果发生较强厄尔尼诺,那么 2015 年的严重灾害将持续发生:强震、流感、旱涝、雾霾和严重低温冻害。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77952.html 2015 年 5 月多国气象机构宣布厄尔尼诺来了,中等强度的厄尔尼诺时间已经发生。狼真的来了!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95432.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95552.html 2015 年 5 月 20 日 ,我在科学网博客中提出疑问,狼真的来了:为什么没人真正担心厄尔尼诺? 网友的回答令我震惊:如果它不来,用不着担心;如果它来了,什么也做不了,那么担心有什么用? 博主回复 (2015-5-20 10:22) :东北要防夏季低温冻害,促进作物早熟;降雨带做好防涝准备,旱区节约用水,旅游避免重灾区,出行注意天气预报。个人防护和安全意识决定自己命运。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91386.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95197.html 最近发生的多次旅游安全事件都与厄尔尼诺相关: 东方之星客船在长江中游湖北监利水域沉没 6 月 1 日 晚,从南京驶往重庆的东方之星客船在长江中游湖北监利水域沉没。船上共搭载 450 余人,目前仅 14 人生还。 6 月 7 日 消息,据前方指挥部消息,截至昨晚 18 时,“东方之星”遇难者人数已升至 406 人,有 14 人生还,仍有 36 人下落不明;遇难者的身份确认工作正在进行。 http://news.sina.com.cn/c/2015-06-07/025831921773.shtml 对于中国客轮在长江遭遇极端天气发生翻覆的原因,《环球时报》记者采访了一位有着 40 多年航运经验的中国专家,专家认为,这次事故可能是厄尔尼诺现象导致的天灾所致。这名专家认为,目前的救援行动很专业,但他也强调了船体发生翻覆时救援难度很大。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94975.html 马来西亚发生 5.9 级地震 “神山”景点震塌 6 月 5 日 马来西亚沙巴州发生 5.9 级地震,造成多人伤亡,主要是当地著名景点基纳巴卢山的游客或工作人员。截至 6 日下午,至少 11 人遇难, 8 人失踪。 当地时间 5 日上午 7 时 15 分,沙巴州遭遇地震,不少房屋受损,在当地被尊为“神山”的基纳巴卢山掉落碎石,山体滑坡。地震发生时,共有来自 21 个国家的 187 名游客、 107 名导游及其他工作人员在山上。 基纳巴卢山山顶 2012 年实现手机信号覆盖,不少游客在地震发生后通过社交网络报平安。一对来自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的夫妻早前亲历尼泊尔地震( 2015 年 4 月 25 日 ,尼泊尔 8.1 级地震),此次又遇到马来西亚地震。丈夫“琦哥”在微博中写道:“刚在山顶拍完照,下山才几步就遇上地震!大量石头沙土泻下满天飞,余震不断!……我们暂时在山上,下不来。” http://epaper.ynet.com/html/2015-06/07/content_136769.htm?div=0 中新网 6 月 6 日 电 综合消息,马来西亚东部沙巴州兰瑙 5 日清晨发生 5.9 级地震,著名的京那峇鲁山 ( 俗称“神山” ) 一景点驴耳峰 (Donkey ’ s Ears) 局部震塌,一些登山者被砸中。马国媒体引述现场消息说,包括一名新加坡女子的 5 名登山者死亡,但这个消息还未获警方证实。 马国警方到 5 日晚只证实有三个登山者受伤,有约 160 名登山者受困山上,已有 29 人获救, 40 人失踪。 沙巴消拯局指出, 5 日共有 195 人登山,包括 117 名马国人和 38 名新加坡人,向导则有 32 人。 http://news.ifeng.com/a/20150606/43920373_0.shtml?t=1433560102296 2004 、 2005 、 2007 、 2012 年印尼苏门答腊连续发生 4 次 8.5 级以上地震, 2008 年中国四川汶川发生 8 级地震, 2015 年 4 月 25 日 尼泊尔发生 8.1 级地震,南亚地震处于异常活跃期。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95952.html 中东呼吸综合征 (MERS) 疫情在韩国扩散 6 月 5 日 和讯网,据韩媒报道,由于中东呼吸综合征 (MERS) 疫情扩散,韩国决定停课的学校继续增加。截至目前,韩国全国共有 700 所学校决定停课。此外,在教育部向各级学校作出尽量停止团体活动的指示后,共有 1000 余所学校决定取消或保留预定于本月进行的体验学习和体育比赛等团体活动。   另一方面,根据韩国观光公社统计,受中东呼吸综合征疫情影响,取消赴韩旅游计划的外国游客人数已增至 7000 人。中国内地、香港和台湾地区共有 4400 多名游客取消赴韩旅游计划,日本和东南亚地区也有 100 多名游客取消赴韩旅游。 自 5 月 20 日 韩国出现首例 MERS 患者以来,到目前为止,确诊患者已经增至 35 例,其中包括第二代人传人病例。此外,因疫情被隔离的人员在 6 月 3 日 一天内快速增加,人数超过 1300 人。(中新网) http://mt.sohu.com/20150605/n414468142.shtml 中东呼吸综合征 (MERS) 疫情扩散与 2015 年厄尔尼诺相关,与太阳黑子峰值相关。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95715.html 旅游风险提示:游客应该尽量避免进入灾害多发区 国家气候中心实时滚动监测显示, 5 月 25-31 日,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偏高达 1.4 ℃ ,较上周又上升了 0.1 ℃ 。 目前,厄尔尼诺事件已持续 13 个月。 5 月以来,赤道中东太平洋暖海温持续增强,海温距平累积高达 9.4 ℃ ,已发展成为自 1951 年来第 9 次中等以上强度的厄尔尼诺事件,并由赤道中太平洋向东太平洋发展。厄尔尼诺导致全球气象灾害频发: 厄尔尼诺发展加强 预计,本次厄尔尼诺事件在今年夏季持续加强,并至少维持到秋季,可能达到强厄尔尼诺事件。受其影响,预计 2015 年夏季,我国江淮流域到江南地区、东北北部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多,局部地区可能出现洪涝灾害;华北降水较常年偏少,干旱较重。 http://weather.news.sina.com.cn/news/2015/0603/1825108205.html 我在 2014 年 12 月 17 日 指出, 2015 年厄尔尼诺变强的可能性存在。按照林振山等人的预测, 2014 年的两次日食和 2015 年的两次日食都发生在极区,导致较强的厄尔尼诺发生(见表 1 )。所以, 2015 年较强厄尔尼诺可能卷土重来, 2018 年可能发生极强厄尔尼诺。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51846.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95432.html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c3d95b0102vkj5.html 游客应该尽量避免进入灾害多发区。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96106.html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1922 次阅读|0 个评论
九寨沟美景不再:灾害频发重创旅游业
杨学祥 2017-8-10 13:26
九寨沟美景不再 火花海震出缺口水量基本排空:灾害频发重创旅游业 杨学祥 美景不再 九寨沟火花海震出缺口水量基本排空 分享 2017年08月09日19:18 新浪综合 美景不再 九寨沟火花海震出缺口水量基本排空 分享 1,540   来源:四川在线   原标题:美景不再!九寨沟火花海震出缺口 海子水量基本排空 火花海现状   四川在线消息(记者 王成栋 摄影 付真卿 华小峰)记者从四川省政府新闻办了解到,九寨沟景区火花海由于地震产生缺口,原海子水量已下泄排放,已经排空,不存在溃决风险。 火花海现状   8日晚地震后,九寨沟景区火花海子坝体产生缺口,缺口宽20米,长约50米。随后,火花海的下泄流量从正常的9.3立方米/秒,快速增加到最大时21.5立方米/秒。至9日晨,火花海内水量已经基本放空。阿坝州防指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当地正在密切关注景区内其他海子情况。 火花海现状    火花海   火花海又称火花池,海拔2187米,深9米,位于四川阿坝州九寨沟双龙海与卧龙海之间,湛蓝色的水面上波平如镜。海子的四周是茂密的树林,湖水掩映在重重的翠绿之中,像是一块晶莹剔透的翡翠。每当晨雾初散,晨曦初昭时,湖面会因为阳光的折射的作用,水面似有朵朵火花燃烧,星星点点,跳跃闪动。因而得名火花海。九寨沟像“Y”,而火花海是下面的一竖的上半部分。 责任编辑:刘光博 http://news.sina.com.cn/c/nd/2017-08-09/doc-ifyixiar8676887.shtml 灾害频发重创旅游业:拉马德雷冷位相灾害链 已有 1727 次阅读2014-9-29 17:13 灾害频发重创旅游业:拉马德雷冷位相灾害链 杨学祥,杨冬红 摘 要:旅游是现代经济的支柱产业,在相对平静的1977-1999年拉马德雷暖位相时期,得到22年的稳定增长。但是,在灾害多发的2000-2030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特大地震、低温冻害、飓风台风、病毒疫情接连发生,重创了全球的旅游业。旅游业面临极端自然灾害的风险,不安全因素将重创旅游业。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31795.html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3769 次阅读|1 个评论
爱琴海地震致土耳其希腊旅游地受灾:2017年与1999年的相似性
杨学祥 2017-7-21 16:30
爱琴海地震致土耳其希腊旅游地受灾: 2017 年与 1999 年的相似性 杨学祥 2017 年 7 月 20 日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杨学祥教授告诉记者,厄尔尼诺和拉尼娜是气象异常的最强信号, 2015-2016 年全球发生了超强厄尔尼诺,与 1997-1998 年最强厄尔尼诺属于同一量级,两者的共同点是发生在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 ( 分别为 2014-1016 年和 1995-1997 年 ) ,分别导致 2014-2016 年连续三年全球最热新纪录和 1998 年 20 世纪最热纪录,以及 2015 年和 1997 年干旱, 2016-2017 年和 1998 年洪水。就一般规律,厄尔尼诺当年中国北方干旱,次年中国将发生大洪水。月亮赤纬角变化周期和中国旱涝周期同为 18.6 年。土耳其的地震也具有这一周期。 7 月 21 日 凌晨在爱琴海上发生的浅地震已造成至少 2 人死亡,百余人受伤。美国地质调查局( USGS )称发生这场规模 6.7 级强震的地点位于距离土耳其西南部海岸城市博德鲁姆以南仅 10 公里处,震源深度 10 公里。新华社则援引土耳其灾难和应急管理机构消息称,当天发生的地震为 6.3 级。 位于阿拉伯板块和欧亚版块之间的土耳其是地震高发区。 2011 年,土耳其凡省发生里氏 7.2 级地震,造成 600 多人死亡、 4000 多人受伤; 1999 年,土耳其西北部地区先后发生里氏 7.4 级和 7.2 级强震,总计造成 1.8 万人丧生, 4.5 万人受伤, 60 多万人无家可归。 1999 年,土耳其西北部地区先后发生里氏 7.4 级和 7.2 级强震, 18 年后的 2017 年土耳其又发生了 6.7 级强震,这并不是巧合: 2015-2016 年全球发生了超强厄尔尼诺,与 1997-1998 年最强厄尔尼诺属于同一量级,两者的共同点是发生在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 ( 分别为 2014-1016 年和 1995-1997 年 ) ,分别导致 2014-2016 年连续三年全球最热新纪录和 1998 年 20 世纪最热纪录,以及 2017 年和 1999 年的土耳其地震。 统计表明,厄尔尼诺与火山地震活动密切相关。对 1763 年以来的 19 次强厄尔尼诺事件进行的统计表明, 70% 以上的厄尔尼诺事件都发生在太平洋地震活动年,特别是 1900 年以来的 7 次强厄尔尼诺事件几乎无一例外地全都出现在太平洋地震活动年, 70% 以上的厄尔尼诺年都为火山活跃年。 1990 年战淑芸根据地震统计资料得出赤道东太平洋海水增暖的年份全球地震增多的结论。 1950~1979 年期间,共有 15 个暖水年,其中 12 年均发生了 8 级以上强震,几率高达 80% 。 根据公元前 2000 ~公元 1979 年重大地震统计结果,在厄尔尼诺年,地中海、土耳其至帕米尔、喜马拉雅东段、东南亚、中国大陆及日本、台湾一带为地震多发区;厄尔尼诺后一年,美洲西部太平洋沿岸一带为地震多发区,与东西太平洋海面反向变化相关。侯章栓等对近百年全球气候变化与外强迫因子信号检测结果表明,火山活动是影响 ENSO 的最重要外强迫因子。它不但揭示了地球流体、构造活动与气候变化的关系,而且使厄尔尼诺的海底火山说、引潮力说和地球扁率变化说得到有力的支持。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516405.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50127.html 2017 年与 1999 年的相似性值得关注: 2015-2016 年全球发生了超强厄尔尼诺,与 1997-1998 年最强厄尔尼诺属于同一量级,两者的共同点是发生在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 ( 分别为 2014-1016 年和 1995-1997 年 ) ,分别导致 2014-2016 年连续三年全球最热新纪录和 1998 年 20 世纪最热纪录,以及 2015 年和 1997 年干旱, 2016-2017 年和 1998 年洪水,还有及 2017 年和 1999 年的土耳其地震。 强震、气温和旱涝确实具有 18.6 年周期。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64772.html 假如土耳其知道这一规律,或许可以提早预防。 2015 年超级厄尔尼诺导致天灾后的人祸不断 近年来气象学家过分地渲染了全球变暖造成的气象灾害,一些言过其实的预报降低了自身在公众心目中的可信度,导致质疑之声不断升高。提高预报水平迫在眉睫。当狼来了的呼声成为习惯,人们对“真的狼来了”也将信将疑,优柔寡断,这就增大了事件发生的危害强度,导致天灾后的人祸不断。 我们必须告诉公众,这一次狼真的来了,与“不确定性”无关,我们必须做好预防的准备。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91386.html 2015 年 5 月 20 日 ,我在科学网博客中提出疑问,狼真的来了:为什么没人真正担心厄尔尼诺?网友的回答令我震惊:如果它不来,用不着担心;如果它来了,什么也做不了,那么担心有什么用? 张骥 2015-5-20 06:34 现在的问题是,担心有什么用? 如果它不来,用不着担心;如果它来了,什么也做不了,那么担心有什么用? 博主回复 (2015-5-2010:22) :东北要防夏季低温冻害,促进作物早熟;降雨带做好防涝准备,旱区节约用水,旅游避免重灾区,出行注意天气预报。个人防护和安全意识决定自己命运。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91386.html 12 天之后, 6 月 1 日 深夜 11 点多,一辆载有 458 人从南京开往重庆的客轮突遇龙卷风,在长江湖北石首段倾覆,目前船体已经完全倒扣水中,救援难度很大。中新网称已救起 35 人,现场已有 10 多艘船参与搜救。而央视等媒体消息称救起 8 人,船长和轮机长已获救。船上共载有 458 人,包括游客 406 人,全部为国内游客,旅行社工作人员 5 人,船上工作人员 45 人。 http://news.163.com/15/0602/10/AR3NM9UJ00014AED.html 对于中国客轮在长江遭遇极端天气发生翻覆的原因,《环球时报》记者采访了一位有着 40 多年航运经验的中国专家,专家认为,这次事故可能是厄尔尼诺现象导致的天灾所致。这名专家认为,目前的救援行动很专业,但他也强调了船体发生翻覆时救援难度很大。 http://news.163.com/15/0602/12/AR3S3UKS00014JB6.html 该沉船上的乘客多为夕阳红老年旅游团,上海游客有 97 人。上海协和旅行社的办公室大门紧闭,十几名家属已赶到现场,一名年轻男子蹲在门口哭喊:“爸妈我错了,我不该让你们去玩的”。 http://news.sohu.com/20150602/n414272120.shtml 事实上,游客的旅游路线选择确实存在失误:为什么事前忽略了厄尔尼诺这颗灾星?为什么没有关注天气变化趋势和灾害频发提示?为什么选择了自古就有的长江天险? 2015 年 5 月以来,多国气象机构发布厄尔尼诺发生和气象灾害频发的通报;我国气象机构多次发布长江可能发生较大洪水的警告;我们也发出了旅游提示:旅游避免重灾区,出行注意天气预报。个人防护和安全意识决定自己命运。 旅游风险是一个综合风险,主要是战争、恐怖主义、政治、犯罪及战争等社会性的安全问题;旅游与传染病、卫生事件等公共卫生问题;地震、洪水、火山、海啸等自然灾害及旅行的价格衡量、外汇价格以及汇率的变动等。 极端灾害频发是旅游风险增大的自然原因。 2004 年 12 月 26 日印尼苏门答腊发生 9 级地震和海啸,给印尼旅游业带来毁灭性打击,遇难者中的外国人大部分是旅游者。冰岛火山喷发导致欧洲航空停运,大批游客长期滞留国外,造成经济和精神巨大损失。 2009 年 4 月墨西哥爆发甲型流感,成为各国旅游禁地,因为旅游会加快流感病毒的传播。近 20 年还有两次流感的大规模爆发,每次都会给旅游业带来致命的打击。 2010 年中国自然灾害增加 10 倍,全球极端天气事件频发,这个趋势将长期存在。 恐怖主义、政治、犯罪及战争等社会性的安全问题是旅游风险的社会原因。 2001 年美国的“ 9.11 ”恐怖袭击, 2002 年印尼巴厘岛爆炸案, 2010 年菲律宾马尼拉香港游客游客被劫持的惨剧,是游客伤亡最大的旅游风险事件。 2000 年进入拉马德雷冷位相灾害链时期,伴随极端灾害频发,社会矛盾也逐渐加剧。金融危机、粮食危机、能源危机、资源短缺,环境危机,使旅游风险不断加大,旅游经济的鼎盛时期已经结束,投资旅游经济也面临巨大的风险。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356183.html 旅游是现代经济的支柱产业,在相对平静的 1977-1999 年拉马德雷暖位相时期,得到 22 年的稳定增长。但是,在灾害多发的 2000-2030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特大地震、低温冻害、飓风台风、病毒疫情接连发生,重创了全球的旅游业。旅游业面临极端自然灾害的风险,不安全因素将重创旅游业。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31795.html 2015 年厄尔尼诺带来的灾害正在愈演愈烈,洪水、干旱、泥石流、滑坡等灾害影响范围更大,更值得全社会关注。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62543.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93365.html 中国游客的安全意识确实需要加强和提高。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95197.html 参考文献 解朝娣,吴小平,雷兴林,冒蔚,孙楠。长周期潮汐与全球地震能量释放。地球物理学报。 2013 , 56 ( 10 ): 3425-3433. 刘国华,王一博,高泽永,文晶。 1957-2012 年青藏高原五道梁盆地气候变化趋势分析。兰州大学学报 ( 自然科学版 ) 。 2014 50 ( 3 ): 410-416. 郭增建,郭安宁,周可兴。地球物理灾害链 。西安地图出版社, 2007 : 111 ~ 114 , 146 ~ 158 。 杜品仁。 18.6a 地震轮回及其成因初探 。地球物理学报, 1994 , 37 ( 3 ): 36 ~ 369 。 胡辉,赵洪声,和宏伟。日月影响与云南未来地震趋势研究 。云南天文台台刊。 2003 ,( 4 ): 49-55 蓝永超,丁永建,康尔泗,等。黄河上游径流长期变化及趋势预测模型 。冰川冻土。 2003 , 25 ( 3 ): 321-326 。 郭增建 , 秦保燕 , 郭安宁 . 地气耦合与天灾预测 . 北京 : 地震出版社 ,1996. 165-188, 116 - 117, 135 - 138, 198. 杨冬红 , 杨学祥 . 澳大利亚夏季大雪与南极海冰三个气候开关 . 地球物理学进展 , 2007,22(5): 1680-1685. 吕俊梅 , 琚建华 , 张庆云等 . 太平洋年代际振荡冷、暖背景下 ENSO 循环的特征 . 气候与环境研究 , 2005, 10(2): 238~249 杨冬红,杨德彬,杨学祥 . 地震和潮汐对气候波动变化的影响 . 地球物理学报, 2011 , 54 ( 4 ): 926-934 杨冬红 , 杨学祥 . 全球变暖减速与郭增建的“海震调温假说” . 地球物理学进展 , 2008,23(6): 1813~1818 杨学祥 , 韩延本 , 陈震等 . 强潮汐激发地震火山活动的新证据 . 地球物理学报 , 2004,47(4): 616~621 林振山 , 赵佩章 , 赵文桐 . 日食 - 厄尔尼诺系数及其应用 . 地球物理学报 , 1999, 42 ( 6 ) : 732 - 738. 相关报道 图集|“房子就像果冻”,爱琴海地震致土耳其希腊旅游地受灾 分享 0 评论 2017年07月21日12:49 澎湃新闻 图集|“房子就像果冻”,爱琴海地震致土耳其希腊旅游地受灾 分享 0 7月21日凌晨在爱琴海上发生的浅地震已造成至少2人死亡,百余人受伤。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称发生这场规模6.7级强震的地点位于距离土耳其西南部海岸城市博德鲁姆以南仅10公里处,震源深度10公里。新华社则援引土耳其灾难和应急管理机构消息称,当天发生的地震为6.3级。 中国驻希腊大使馆对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称,暂时没有收到中国公民的求救信息,将继续关注事态发展。 地震发生区域周围有多个海滨度假胜地,包括土耳其的博德鲁姆、达特恰、希腊的科斯岛(距震源16公里)等。 地震造成的科斯岛中心地区的一家天花板脱落,导致两人死亡,目前尚不清楚受害者信息。土耳其灾害和紧急管理部门向民众发出了余震警告。当前,地震已在土耳其和希腊两国造成了至少20次余震,其中至少5次震级超过4.0。 欧洲地震局EMSC表示,地震可能引发小型海啸,土耳其广播公司则援引官方消息称,或有大型海啸发生的可能性。 来自土耳其穆拉省的电视片段显示,数百人逃离了建筑物,等待在街道上。镜头中,汽车发生摇摆,店铺中的商品纷纷脱落。 “房子就像果冻一样。”来自英国的克里斯蒂安·史蒂文生(Kristian Stevens)形容道,地震发生时他住在距离博德鲁姆约100公里的迪迪姆(Dodim)。 受灾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希腊的科斯岛(Kos)。 博德鲁姆附近的一处建筑物被地震损毁。 希腊的科斯岛岸边,海水漫上街道。 科斯岛上一处建筑被损毁。 博德鲁姆的建筑也遭损毁 距离博德鲁姆6公里的比泰兹(Bitez),酒店的旅客们睡在室外。 博德鲁姆一家四星级海滩度假村被淹没。 地震发生时人们寻找掩护物。 位于阿拉伯板块和欧亚版块之间的土耳其是地震高发区。2011年,土耳其凡省发生里氏7.2级地震,造成600多人死亡、4000多人受伤;1999年,土耳其西北部地区先后发生里氏7.4级和7.2级强震,总计造成1.8万人丧生,4.5万人受伤,60多万人无家可归。 http://news.sina.com.cn/o/2017-07-21/doc-ifyihmmm7924864.shtml 吉林为何近期屡有暴雨?降水量超历史同期 市民出行如何避免危险 已有 274 次阅读 2017-7-20 13:41 | 个人分类 : 防灾信息 | 系统分类 : 科普集锦 | 关键词 : 吉林暴雨 厄尔尼诺 月亮赤纬角最小值 高温干旱 | 文章来源 : 转载 推荐到群组 吉林为何近期屡有暴雨?降水量超历史同期市民出行如何避免危险( 4 ) 来源: 吉网 作者:吉网时间:2017-07-2007:29:37编辑:李子 7月13日20 时,乌云向长春城上空笼罩而来,一场倾盆暴雨打破了长春市平静的夜,接连不断闪电让不少市民惊颤,一时间暴雨的消息传遍了朋友圈内成为人们新的谈资。不过,就在13日暴雨刚刚离去不久,新的一轮降雨又将来临。 为何近期暴雨如此频繁?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杨学祥教授告诉记者,厄尔尼诺和拉尼娜是气象异常的最强信号,2015-2016年全球发生了超强厄尔尼诺,与1997-1998年最强厄尔尼诺属于同一量级,两者的共同点是发生在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分别为2014-1016年和1995-1997年),分别导致2014-2016年连续三年全球最热新纪录和1998年20世纪最热纪录,以及2015年和1997年干旱,2016-2017年和1998年洪水。就一般规律,厄尔尼诺当年中国北方干旱,次年中国将发生大洪水。 暴雨形成的过程是相当复杂的,一般从宏观物理条件来说,产生暴雨的主要物理条件是充足的源源不断的水汽、强盛而持久的气流上升运动和大气层结构的不稳定。大气的运动和流水一样,常产生波动或涡旋。当两股来自不同方向或不同的温度、湿度的气流相遇时,就会产生波动或涡旋。在这些有波动的地区,常伴随气流运行出现上升运动,并产生水平方向的水汽迅速向同一地区集中的现象,形成暴雨中心。 http://news.365jilin.com/html/20170720/2308729_4.shtml 链接地址: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67300.html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1765 次阅读|0 个评论
灾害频发重创旅游业:端午节前事故频发敲响警钟
杨学祥 2016-6-7 05:30
灾害频发重创旅游业:端午节前事故频发敲响警钟 杨学祥,杨冬红 2016-06-07 01:10:33 北京商报讯 (记者 陈杰 张致宁)随着端午节小长假和暑期旅游旺季接踵而至,各地旅游事故也进入了高发期。近日,四川阿坝州九寨沟和广元市接连曝出“大树被风刮倒伤人”以及“双龙”号游船沉船两大事故,引发各方广泛关注。 http://news.hexun.com/2016-06-07/184268537.html 我们在 2014 年 9 月 29 日 指出,旅游是现代经济的支柱产业,在相对平静的 1977-1999 年拉马德雷暖位相时期,得到 22 年的稳定增长。但是,在灾害多发的 2000-2030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特大地震、低温冻害、飓风台风、病毒疫情接连发生,重创了全球的旅游业。旅游业面临极端自然灾害的风险,不安全因素将重创旅游业。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31795.html 相关报道 景区 端午节前事故频发敲响警钟 2016-06-07 01:10:33 来源:北京商报 作者:陈杰 张致宁   北京商报讯 (记者 陈杰 张致宁)随着端午节小长假和暑期旅游旺季接踵而至,各地旅游事故也进入了高发期。近日,四川阿坝州九寨沟和广元市接连曝出“大树被风刮倒伤人”以及“双龙”号游船沉船两大事故,引发各方广泛关注。   据了解,两起事故均发生在 6 月 4 日 。官方解释称,两起事故均由于突发极端天气所致。四川省广元市委宣传部日前对于“双龙”号沉船一事发布声明。声明显示, 6 月 4 日 ,广元白龙湖湖面狂风大作,“双龙”号游船被吹翻。事故游船实载 18 人。截至昨日,共有 4 人获救(其中 1 人抢救无效死亡、 3 人已脱离生命危险)、 14 人下落不明。   在“双龙”号沉船不到一小时后,九寨沟景区遭遇大风袭击,一颗大树被折断,砸中多名游客,导致 2 人死亡, 15 人受伤。九寨沟表示,目前相关善后工作正在进行,同时已经展开安全隐患排查。 6 月 5 日 ,景区照常开放。   尽管两起事故发生的原因中均涉及极端天气的因素,但是目前也不乏对于景区方面管理疏漏提出质疑的声音。有网友表示,“在九寨沟倒下的大树,树心已被蛀空都不做日常预防养护,为何在当天上午已经发生过大风灾害,仍然不做任何预防?”而对于沉船事件,也有媒体指出,游客家属提供的照片显示,至少有 5 名成年人和 5 名儿童在登上“双龙”号时未穿救生衣,对于事发前“双龙”号船员及海事工作人员是否履行监督职责,白龙湖景区管理局表示尚不清楚,相关部门还在调查。 http://news.hexun.com/2016-06-07/184268537.html 欧洲水灾肆虐 2016-06-04 欧洲近日连降大雨,给法国,德国和奥地利等地造成水灾。据法国气象部门消息,今后几天大雨不减,因此情况依然严峻,特别是法国塞纳 - 马恩省和埃松省两地受灾最为严重,当地已经启动红色预警,周边 8 个省启动了橙色预警。巴黎大区南部的埃松省情况特别严峻,已经有 2000 人被迁离。 所以,最近千万别去欧洲了!!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6/0604/14/3188771_564986530.shtml 美国发欧洲旅游警告 存恐怖袭击风险 2016-06-02,10:12 来源 : 明报   美国警告说,下个月在法国举行的 2016 年欧洲足球锦标赛可能会成为恐怖分子袭击的一个目标。   美国的旅行警告提醒美国公民欧洲各地存在恐怖分子对重大活动、旅游胜地、餐厅、商业中心和交通设施实施袭击的潜在危险。   这项今年 8 月 31 日到期的旅行警告表示,夏季造访欧洲的大批游客,使得恐怖分子在公共场所,尤其是重大活动期间策划袭击的目标更大。   这项警告尤其提醒人们注意在 6 月 10 日 至 7 月 10 日 举行欧洲足球冠军杯赛, 7 月 2 日 到 24 日在法国举行的环法自行车赛以及 7 月 26 日 到 7 月 31 日 在波兰克拉科夫举行天主教会世界青年节,预计会吸引多达 250 万访客等活动。   另一方面,法国多个工会蓄势待发, 6 月发动多场罢工抗劳工法。法国航空机师周一 (5 月 30 日 ) 亦宣布会在 6 月罢工最少 6 天,大批准备赴法国欣赏欧国杯的球迷势受影响。另外,法国全国铁路工会周二晚亦开始罢工,罢工浪潮令下周五揭幕的欧国杯蒙上阴霾。   法航机师工会因不满减薪,周一投票通过长期罢工,为期 6 天以上,日期尚待公布。法航机师跟法航因合约问题的纠纷已持续多时,今次决定令法国欧国杯再受冲击。法航的主要机师工会 SNPL 称,周一参加投票的会员有 68% 支持发起超过 6 天的罢工,抗议减薪。法航 3600 名机师有 2500 名是 SNPL 成员。工会未有订明罢工时间,而劳资双方的谈判仍然继续。法航估计将会有 1360 名机师响应罢工。   法国目前因劳工法爆发连串工潮,多个工会计划在 6 月罢工,威胁陆空交通。法国全国铁路周二晚开始罢工,巴黎地铁周四亦展开罢工。为期一个月的欧国杯将于下周五 (6 月 10 日 ) 开幕,球赛分别在 10 个城市举行,铁路一旦罢工将令穿梭城市看球赛的球迷受影响。预计将有 250 万游客前往法国,当中包括 50 万英国球迷,他们预计将会循陆路或航班抵法国。因此法航加入罢工,连同铁路及地铁工人酝酿罢工,都会令球迷受影响。   备受争议的法国劳工法改革旨在提高劳动市场弹性,放宽企业解杯员工规定,并容许企业延长杯员工时。工会认为该法案牺牲劳工权益,无助创造就业。政府早前不经国民议会强推法案的手段亦惹争议。不过,法国总统奥朗德昨接受当地报章访问时强调,不撤回劳工法。 http://www.vanskyca.com/news/trav/78723.html 端午假期南方大部有雨 山区旅游需防地质灾害 2016 年 06 月 03 日 17:14 来源:中国天气网 原标题:端午假期南方大部有雨 山区旅游需防地质灾害 端午假期南方大部有雨 山区旅游需防地质灾害 中国天气网讯 端午节小长假( 9 日 -11 日)即将到来,预计假期期间,北方大部天气对出行旅游影响较小;南方大部有雨,贵州中西部、江南西部、华南西部的部分地区雨势较大,出游需防降雨对交通的不利影响,在山区旅行时需防地质灾害。 中东部无高温 南方大部有中到大雨 中央气象台预计,端午假期南方降雨范围东扩加大,四川南部、云贵大部、江南大部、华南大部等地的部分地区将先后出现中到大雨天气。其中贵州中西部、江南西部及华南西部部分地区有暴雨,局地有大暴雨。同时,我国中东部地区不会出现大范围日最高气温在 35 ℃ 以上的高温天气。 内蒙古东部、华北中北部、东北大部有一次小到中雨天气过程,其中东北地区中部的部分地区有大雨,局地有暴雨。 根据常年( 1981 年 -2010 年)统计, 6 月 9 日 -11 日期间,在我国省会级大城市中,大雨概率最大的城市和最容易下大雨( 24 小时雨量在 25-50 毫米 之间)的城市都出现在南方。其中,广州下雨概率高达 67.7% ,位居榜首;同时,出现大雨以上降雨的概率也较大,达 15.3%. 常年 6 月 9 日 -11 日期间,我国省会级大城市降水概率最高 Top5 及大雨以上降水概率最高 Top5 。 道路积水、雨雾致京港澳、大广等高速交通风险较大 端午假期,北方大部地区的天气对交通出行影响较小。东北地区中部的京哈、珲乌等高速公路,江南、华南、西南地区东部等地的京台、京港澳、大广、沈海、济广、二广、沪蓉、沪渝、沪昆、夏蓉、汕昆、长深等高速公路,道路积水、湿滑以及雨雾造成的低能见度交通风险较大,同时,需要防范局部地区强降水可能引发的公路地质灾害。 东北华北等景区受天气影响小 南方景区需防地质灾害 端午假期,东北、华北及西北地区五大连池、太阳岛、承德避暑山庄、华山等景区多阴雨天气,对旅游出行影响较小。江南、华南、西南地区东部的景区需防范强降雨、雷电及强对流天气对旅游出行的不利影响;广东丹霞山、湖南韶山、井冈山等山岳型景区受强降水影响,易引发山洪、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旅游出行风险大,需严加防范。南方各地举办“赛龙舟”活动需加强赛事安全保障。 北方进入雷电高发期 东北内蒙古等地需防森林火险 “端午节”期间,黑龙江西北部、内蒙古东北部、辽宁东南部、山东半岛东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森林火险气象等级较高。“端午节”期间正值旅游等户外活动高峰期,野外用火增多,需特别注意野外用火安全。请各有关单位严加防范,加强火源管理,确保林区安全。另外,正值夏季,雷暴天气频繁,需注意防范大兴安岭等林区雷电引发的森林火灾。 http://news.ifeng.com/a/20160603/48911935_0.shtml 灾害频发重创旅游业:拉马德雷冷位相灾害链 已有 1186 次阅读 2014-9-29 17:13 | 个人分类 : 全球变化 | 系统分类 : 论文交流 | 关键词 : 旅游业 地震 流感 飓风 低温冻害 推荐到群组 灾害频发重创旅游业:拉马德雷冷位相灾害链 杨学祥,杨冬红 摘 要:旅游是现代经济的支柱产业,在相对平静的 1977-1999 年拉马德雷暖位相时期,得到 22 年的稳定增长。但是,在灾害多发的 2000-2030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特大地震、低温冻害、飓风台风、病毒疫情接连发生,重创了全球的旅游业。旅游业面临极端自然灾害的风险,不安全因素将重创旅游业。 御岳山 27 日突然火山爆发游客遇险 中国台湾网 9 月 28 日 消息 日本中部著名景点御岳山 27 日突然火山爆发,波及范围至少有 3 公里 ,一度造成当时在山顶附近等地的超过 250 名登山客受困, 7 人被火山灰掩埋。日本长野县政府今天( 28 日)上午表示, 33 名登山客行踪不明, 42 名民众受伤。 当时,大量游客正观赏红叶,火山灰来得太快,无处可逃被迎面吞噬,生还者称当时难以呼吸。有人遭弹飞的岩石击中,骨折重伤。不少脱险的游客,衣服和背包盖满火山灰,他们称曾有数分钟身陷漆黑中。附近部分村庄小屋的窗户被火山爆发的冲击力震碎。 火山喷发时, 43 岁的导游小川正在火山口附近探路。他向日媒体描述了喷发时惊人一幕。他称,当他在火山口附近查看时,突然听到“嘭”的一声巨响,随后看到大量火山灰喷涌而出,空中乱石飞舞。与此同时,浓烈的硫黄味扑鼻而来,周围的一些登山者开始呕吐。   小川称,在空中乱飞的石头直径大概有一米左右,他赶紧找地方躲避乱石。   小川说,他刚找到地方躲起来,又听到一声巨响,此时,天空中出现了“像卡车一样的石头”!小川称,巨大的石块狠狠砸向地面,碎裂后向四面飞散,有登山者被击中。   “山上突然下起了黑色的雨,并响起雷声,火山灰迅速堆积到了膝盖深,这时我想,‘这下完蛋了’。” 任何一位旅游者不会以生命的代价来观赏风景,灾害频发将重创旅游业。 拉马德雷冷位相灾害链 在 1977-1999 年拉马德雷( PDO )暖位相时期,人类度过了一个灾害相对平静的旅游平安时期。在这期间,全球没有发生 8.5 级以上地震,没有发生流感大流行,没有发生严重低温冻害,很少听到旅游遇险的极端事件发生。 可是,好景不长,也是祸福轮回,在 2000-2030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特大地震、流感爆发、严重低温冻害、飓风灾害接踵而来,重创旅游业的极端灾害接连不断。这样的情况在 1947-1976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也发生过,我们称之为拉马德雷冷位相灾害链。 表 1 1890 年以特大地震、流感爆发、气候变冷和 PDO 冷位相对应关系 年代 8.5 级以上地震次数 全球 9 级以 上地震次数 PDO 时间位相 气候冷暖 流感爆发 全球 中国 1890-1924 6 ( 4 ) 1 0 1890-1924 冷 低温期 3 次 1925-1945 1 ( 1 ) 0 0 1925-1946 暖 温暖期 0 次 1946-1977 11 ( 7 ) 1 4 1947-1976 冷 低温期 3 次 1978-1999 0 ( 0 ) 0 0 1977-1999 暖 温暖期 0 次 2000-2012 6 ( 6 ) 0 2 2000-2030 冷 低温期? 1 次 注 : 括号内为 1900 年以来国外数据,?表示预测 特大地震海啸重创旅游业 2004 年 12 月 26 日 ,印度洋发生里氏 9.0 级强烈地震并引发海啸,灾难波及印尼、斯里兰卡、泰国、印度、马尔代夫等国,遇难总人数逼近 30 万。此次灾难虽然发生在 2004 年底,但由此产生的对旅游业的影响以及全球各个国家、各个团体、各方面对人类所遭遇的此次灾难的反应,却都在 2005 年尽显。 2005 年 1 月,世界旅游组织发布报告称,受到海啸严重影响的重要旅游国家包括印度、印度尼西亚、马尔代夫、泰国和斯里兰卡,其他重要旅游景点并未受到冲击,因此,海啸对世界旅游业冲击有限。尽管如此,受灾地区旅游业被挫伤的事实仍然无法回避,地震、海啸对旅游业的影响或许没有表现在绝对数字上。 2005 年 3 月,威世国际为世界旅游机构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亚太地区因为南亚海啸所蒙受的旅游损失高达 30 亿美元。威世国际副主席保罗道宁指出,尽管亚太地区不少度假景点并未受到海啸破坏,但调查发现,将有 9% 的国际游客因此而感到害怕,今年将到其他地区度假。 12 月 26 日 发生在印尼苏门答腊岛附近海域的强烈地震和海啸又一次沉重打击了东南亚和南亚一些国家的旅游业。与此同时,世界旅游业和保险业也不同程度地被殃及。这次地震海啸灾难正值圣诞新年旅游旺季,各国游客正在东南亚和南亚一些国家欢度假期,在海滩享受阳光。灾难发生后,数以万计心有余悸的外国游客纷纷中止了他们在东南亚和南亚旅游天堂的假期,赶乘最早的航班逃离当地。 泰国的旅游业一直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之一,平均每年接待 1200 万外国游客。 1997 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旅游业曾为泰国经济恢复和发展立下过“汗马功劳”。突如其来的地震海啸给泰国,特别是其南部地区的旅游业蒙上了一层阴影。据报道,肆虐的海浪损毁了当地大量的旅游设施和酒店,已造成至少 700 多名外国游客丧生。据泰国旅游局局长估计,近期可能会有 120 万外国游客取消他们在泰国的旅游计划,旅游收入将可能减少 300 亿泰铢( 1 美元约合 40 泰铢)。灾区的重建直至旅游业完全“恢复元气”可能需要 2 年时间。 专家们同时指出,今后一段时期,受灾国家的旅游业将面临一个游客的心理障碍问题。虽然这样大的地震和海啸百年难遇,但它可怕的破坏力通过各种媒体在全世界广泛传播,在许多人的心目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记。另外,与重建工作相比,自然灾害预警系统的建立与完善更为重要,只有这样各国旅游者才能重拾信心。这是一项更为长期的工作。 2011 年 3 月 11 日 日本大地震引发的海啸、核泄漏复合型灾害对日本造成的经济损失或达 15 万亿日元,考虑到核泄漏的波及影响,经济损失总额最高将达 25 万亿日元。 自然灾害对旅游业发展造成负面影响是不言而喻的,此次地震和核泄漏造成的影响目前还难以估测。 2004 年印尼海啸致使其入境旅游连续两年下滑,依次降幅为 6.0% 和 2.6% 。由于“ 3 · 11 ”地震发生于日本东海岸 130 公里 深海域,地震造成的有形损伤主要来自震后海啸,且日本旅游资源多集中于东京、大阪、名古屋、北海道等中南或西北部地区,地震及海啸造成的直接损害不大,但地震造成 5 级核泄漏事故,对日本旅游业的影响势必较 1995 年阪神大地震更为严重。 数据显示,中国居民赴日游客人数仅占出境游客总数的 3.42% ,日本游客也仅占我国入境游客总数的 2.79% ,即使复合型灾害使得中日游客往来较去年增幅均减少 10 个百分点,也只能使我国年初设定的出境游目标增幅( 13% )下降至 12.92% ,使入境游目标增幅( 3% )下降至 2.72% 。   据统计, 1986 年发生切尔诺贝利核爆炸事故( 7 级事故),同年国际旅游人数同比增长 3.2% ,增幅较上年回落 1.1 个百分点; 1995 年日本阪神大地震,同年国际旅游人数增长 4% ,增幅较上年回落 0.9 个百分点; 2004 年 12 月印尼海啸,次年国际旅游人数同比增长 5.5% ,增幅较上年回落 4.6 个百分点。虽然自然灾害与全球旅游增速放缓不一定存在完全的因果关系,但关联影响不可否认。 然而,需要警惕的是,如果核泄漏生变失控,非理性的核恐慌情绪将出现更加严重的聚积和蔓延,日本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进出口将严重萎缩,世界第三大经济体将陷入整体低迷,世界经济复苏势必受到严重拖累,全球旅游复苏在基础尚不稳固的前提下大幅度减速也就不可避免,中国旅游业受到的波及冲击将比金融危机的打击更为严重。 飓风和台风重创旅游业 2005 年,对于全球旅游业来说,飓风造成了空前的灾难。从美国东南部、中美洲到亚洲,飓风或台风一个个接踵而至。论破坏力,美国卡特里娜飓风自然位居榜首,但其他也不甘示弱。 8 月 25 日 ,飓风卡特里娜在美国东南部佛罗里达州登陆,在当地造成至少 7 人死亡、 5 人失踪。被雅虎旅游和国家地理旅游杂志联合评为美国家庭旅游首选的新奥尔良遭受重创。在此后的很长一段时间,新奥尔良乃至美国受灾地区的旅游业难以恢复到以前的水平。 此前的 7 月,飓风埃米莉曾直逼墨西哥坎昆市,当地约 4 万名游客被迫缩短行程。 10 月 5 日 ,台风斯坦使中美洲地区暴雨成灾。当日,危地马拉世界知名旅游胜地阿提特兰湖附近发生泥石流事故。 10 月 21 日 ,墨西哥又遭到威尔玛飓风的袭击, 3 万旅游者被陷于惊恐和黑暗之中,著名旅游胜地坎昆岛处于水淹之中。其中,坎昆岛一地滞留 1 万至 1.2 万游客,坎昆以南地区滞留大约 2 万名游客。威尔玛同样没有放过古巴,飓风期间,滞留在古巴的 35000 名外国游客中共有 1749 人被转移到同等档次的安全饭店。今年 9 月 15 日,美国全国大气研究中心和佐治亚理工学院科学家发表的一项研究结果显示,全球强烈飓风特别是四五级飓风的数量在最近几十年中一直呈增长态势。 2008 年 5 月 2 日 登陆缅甸的热带风暴造成至少 13 万人死亡。特强气旋风暴“纳尔吉斯”(相当于中国的台风) 3 日突袭缅甸最大城市仰光,人员、物资损失惨重。缅甸政府宣布风暴经过的 3 省 2 邦为灾区。 2008 年的五一假期之旅无异于一场噩梦。原本四天的缅甸之旅,最后辗转八天后才艰难返回。 4 月 30 日 ,当中国导游杨琦与另外 15 名团员兴高采烈地前往缅甸前首都仰光时,怎么也不会想到,接下来的一周让他们真切地感受到了恐惧的滋味。 3 日凌晨 1 时左右,突然间一声巨响,周围立刻变成漆黑一片,断电了!此时,被惊醒的杨琦吓得躲在被窝里不敢动。打电话打不出去,也不知道外面发生了什么事情,她感觉恐怖极了!酒店客房分布在走廊两边,中国游客集中住在右边一侧。第二天清晨,游客们发现走廊左侧的房间窗户已经全部破了,有一个房间甚至连门都破了,水溢得满地都是。位于仰光郊区的实律莱茵湖酒店是一家五星级酒店,有“花园酒店”的美誉,很多树木都非常漂亮。但现在很多大树都被拦腰截断,酒店门前的路也被封住了。 当杨琦与国内的公司终于取得了联系后,公司建议是否可搭乘泰航先到曼谷,然后再转机飞回国内。但泰航已经超订机位 1000 多人,根本订不进去了。直到 5 月 7 日上午 ,星期三,南方航空的航班才正常飞赴仰光。下午 3 点 57 分,航班顺利返回广州,整个过程真的是有惊无险,已经是很好的运气了。 低温冻害重创旅游业 2008 年 1 月 10 日 以来,我国发生了历史上罕见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长时间的冻雨伴随着低温铺天盖地袭来,交通、电力顿时陷于瘫痪。八项极值被突破:该时段我国平均降水量为 1951 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大值;入冬以来,长江中下游及贵州的连续冰冻日数已超过历史冬季最大值;湖南、湖北雨雪冰冻天气为 1954 年以来持续时间最长;贵州有 43 个县(市)的冻雨天气持续时间突破了历史纪录;江西省雨雪冰冻气象灾害为 1959 年有气象观测资料以来最严重;该时段江苏、安徽、湖北、湖南、江西、贵州等区域平均最高气温之低百年一遇;安徽省降雪成为有资料以来降雪持续时间最长的一年;江苏省区域性暴雪持续时间、积雪深度、影响程度为有记录以来之最。四大特点凸显灾害严重程度:范围广、强度大、时间长、灾害重。 2008 年 , 我国旅游业连续遭受金融危机和各种突发事件、不利因素的冲击,经受了前所未有的考验。面对严峻的旅游市场形势,全国旅游行业克服困难,总体上保持了平稳发展。全年共接待入境游客 1.30 亿人次 , 实现国际旅游外汇收入 408.43 亿美元,分别比上年下降 1.4% 和 2.6% ;国内旅游人数 17.12 亿人次,收入 8749.30 亿元人民币,分别比上年增长 6.3% 和 12.6% ;中国公民出境人数达到 4584.44 万人次,比上年增长 11.9% ;旅游业总收入 1.16 万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 5.8% 。 病毒爆发重创旅游业 新华网马德里 2004 年1月27日电世界旅游组织秘书长弗兰贾利27日在西班牙首都马德里对媒体说,由于伊拉克战争、非典和经济疲软,2003年的全球旅游业遭受重创。   据这一组织的初步统计,2003年跨国旅游的人数下降了1 . 2%,为6 . 94亿人次,而2002年的跨国旅游人数曾增长2 . 7%,达到了7亿多人次。   该组织说,去年访问欧洲的人数与前一年持平,访问亚洲的人数下降了9 . 3%,访问美洲的人数下降了2 . 1%。但访问非洲的人数增加了5%,访问中东地区的人数增加了10 . 3%。欧、亚、非三洲占全球旅游业的份额通常为57 . 8%、17 . 2%和16 . 2%。 2005 年 1 月至 2 月,人感染禽流感病例出现在越南和柬埔寨; 7 月 21 日 ,印尼卫生部确认出现禽流感患者; 10 月,土耳其、泰国分别出现禽流感疑似、确诊或死亡病例。截至目前,已经出现禽流感疫情的国家和地区中,欧洲、亚洲、美洲,无一幸免。又有专家预测,禽流感很快将在非洲蔓延。有数字表明,从 2003 年 12 月底至今年 11 月,全球已有 126 人感染禽流感,其中 64 人死亡,病死率高过 50% 。据世界旅游组织提供的数字, 2003 年 SARS 疫情曾导致去往东北亚和东南亚的国际游客人数分别减少 9 %和 14 %。鉴于此,今年 10 月 19 日,世界旅游组织秘书长弗朗切斯科弗兰贾利在一份声明中说,政府旅游咨询机构和媒体报道应该负责任地应对,以避免 2003 年非典型肺炎恐慌的重演。 据澳大利亚《每日电讯报》和法新社 6 月 26 日 报道,日前发表在英国著名医学杂志《柳叶刀 - 传染病》 (TheLancetInfectious Diseases) 上的一篇研究论文称, 2009 年的甲型 H1N1 流感 ( 又称猪流感 ) 疫情共造成超过 25 万人死亡,比此前报告的 18500 人多 15 倍以上。官员们呼吁社区、企业及个人制定为学校关闭、多位员工因病缺勤、医院病患汹涌及其他疫情大规模爆发的可能影响,制定应急计划。 2009 年 4 月 27 日 ,欧盟卫生专员建议欧洲人推迟前往美国或墨西哥的非必要出行。 2009 年是我国旅游业特别是入境旅游经受严峻考验和挑战的一年,全国旅游行业化挑战为机遇,保持了旅游业总体平稳较快增长。全年共接待入境游客 1.26 亿人次 , 实现国际旅游(外汇)收入 396.75 亿美元,分别比上年下降 2.7% 和 2.9% ;国内旅游人数 19.02 亿人次,收入 10183.69 亿元人民币,分别比上年增长 11.1% 和 16.4% ;中国公民出境人数达到 4765.63 万人次,比上年增长 4.0% ;旅游业总收入 1.29 万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 11.3% 。 太阳将进入不寻常且时间较长的“超级安静模式”,大约从 2020 年开始,太阳黑子活动或许会消失几年甚至几十年。太阳黑子活动或许将进入“冬眠”,这种情况自 17 世纪以来从未出现⑨。目前处于 200 年气候周期的变冷初期, 2000-2030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病毒群发已成必然之势。 1996 年地球进入 21 世纪太阳黑子超长极小期,严重低温和低紫外线将导致多种病毒接连爆发。全球变暖持续 16 年停滞也是一个重要信号。 2003 年非典病毒爆发; 2005 年禽流感爆发; 2009 年甲型流感爆发; 2014 年埃博拉病毒爆发、登革热病毒和肠道病毒 EV-D68 爆发。 回顾 15-17 世纪小冰期时代的瘟疫横行,我们必须做好迎接未来低温期带来的瘟疫和多种病毒爆发的准备。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26254.html 关注拉马德雷冷位相“灾害链”对旅游业的影响。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31795.html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1445 次阅读|1 个评论
韩国MERS疫情失控全球警戒:严守国门进行时
热度 1 杨学祥 2015-6-10 15:49
韩国MERS疫情失控全球警戒:严守国门进行时 杨学祥,杨冬红 大公网6月10日讯 综合韩联社、韩国《中央日报》及美联社报道:韩国俗称“新沙士”的中东呼吸综合症(MERS)疫情失控,首尔当局将国内疫情级别从“注意”上调到最高级别的“严重”。韩国MERS确诊患者增至95人,死亡人数增至7人,疑似病例为1969人,已经被隔离的人数达到2892人。目前除香港对韩国发布红色旅游警示外,全球各地亦高度警戒,就韩国疫情采用防范措施。 2014年预测为太阳黑子峰年,2015年厄尔尼诺正在发生,2010-2013年拉尼娜事件连续发生,低温冻害频繁发生,符合流感爆发的六大特征。 我们在2012-9-28指出,太阳黑子对流感爆发有重要影响,2012-2015年是敏感时期。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17378.html 2015年厄尔尼诺已经发生,中国正面临南涝北旱,中国东北正经历冷夏年,与韩国处于同样的气候环境。气候原因导致流感爆发,气候原因导致MERS疫情在韩国迅速扩散,这验证MERS疫情迅速扩散与厄尔尼诺和太阳黑子峰年有关的推断。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95614.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95680.html 我们在6月8日指出,尽管中国MERS病毒首例出现在南方,但北方的气候条件和地理条件与韩国更接近,更容易引发MERS疫情在中国迅速扩散。严守国门迫在眉睫。 中国东北毗邻韩国,相同的气候条件和有利的地理条件值得高度关注。 关注2015年厄尔尼诺带来的气候条件有利于MERS疫情发展。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96406.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96873.html 我在2014年10月20日指出,埃博拉大爆发或因病毒已变异:2014-2015年病毒爆发是危险期。2010-2013年连续发生拉尼娜事件,2014-2015年可能发生厄尔尼诺事件,2014年为太阳黑子峰年,2015年爆发流感大流行的可能性依然存在。 美国科学家称埃博拉大爆发或因病毒已变异,埃博拉大爆发和流感大爆发的条件正在趋于成熟。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37218.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44763.html 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2015年在韩国爆发也基本符合流感爆发六大气候特征中的四个:2010-2012年发生强拉尼娜事件;2000年进入拉马德雷冷位相和2014年太阳黑子峰值;2015年发生厄尔尼诺事件。 如果2015年发生严重低温冻害,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2015年在韩国爆发就基本符合流感爆发六大气候特征中的五个,爆发的可能性将大大增强。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95802.html 最近研究表明,太阳黑子峰值、严重低温冻害和厄尔尼诺事件是冠状病毒爆发的三大统计特征,2015年厄尔尼诺事件带来了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迅速传播。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95614.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95680.html 出门旅游,关注灾害:旅游避免重灾区,出行注意天气预报。个人防护和安全意识决定自己命运。 你还会到韩国冒险吗?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95715.html 6月将有10万中国人因MERS疫情取消韩国游。 关注韩国旅游的疫情风险。 相关报道: 确诊95隔离3000 韩国MERS疫情失控全球警戒 2015-06-10 04:03:20|来源:大公网| 图:9日在首尔,街上行人大多戴上口罩防范病毒\法新社   大公网6月10日讯 综合韩联社、韩国《中央日报》及美联社报道:韩国俗称“新沙士”的中东呼吸综合症(MERS)疫情失控,首尔当局将国内疫情级别从“注意”上调到最高级别的“严重”。韩国MERS确诊患者增至95人,死亡人数增至7人,疑似病例为1969人,已经被隔离的人数达到2892人。目前除香港对韩国发布红色旅游警示外,全球各地亦高度警戒,就韩国疫情采用防范措施。   韩国代总理崔炅焕9日主持召开政府各部门中东呼吸综合症(MERS)疫情防控会议时提出,需将MERS疫情级别从目前的“注意”上调到最高级别“严重”。   首尔全资助MERS患者   根据韩国感染病危机管理体系,疫情级别从低到高依次分为“关注”“注意”“警惕”和“严重”。5月20日韩国出现首例MERS确诊患者后,韩国卫生当局将疫情级别定为“注意”。   韩国保健福祉部9日通报,韩国新增8例MERS确诊病例,新增一例死亡病例。至此,韩国MERS确诊患者增至95人,死亡人数增至7人。疑似病例为1969人,已经被隔离的人数达到2892人。目前,韩国全国有236家急症室被作为MERS诊所。韩国当局9日还宣布,韩政府将全额资助MERS疑似和确诊患者诊疗费。   消息称,当天死亡的第47例患者(68岁)原本患有心脏瓣膜疾病,因呼吸困难在三星首尔医院接受治疗的过程中与第14例患者有过密切接触。该患者被确诊为MERS后一直接受隔离治疗,但病情恶化,最终不治死亡。   世卫:韩恐新增病例   当天,世卫及韩国政府的16人专家组,与韩国保健福祉部次官张玉珠会面。张玉珠承诺将公开与世卫联合考察的结果,重申疫情没有向社区扩散。专家组成员包括港大教授裴伟士,以及中大教授许树昌等。他们会到访诊治及隔离患者的医院,包括接收首名患者的平泽圣母医院,并与保健福祉部合作分析病毒特点。   世卫组织食品安全专家康彼得9日在日内瓦召开记者会表示,目前已知有约30家韩国医疗机构在追踪名单中,会有如此大规模的机构可能成为疫情传染场所,主要是因为韩国人在患病后,习惯前往多家医疗院所寻求不同医疗意见有关,这意味着许多病患同时前往多家医院诊所就诊,也让可能的接触者大增。   康彼得评估,未来几天仍可能会有新的病例传出。此外,虽然出现数个社区外感染病例也不意外,但目前没有证据显示有社区感染现象。   各地出招防范疫情   韩国MERS疫情也引发全球各地警戒。中国已经发布领事提醒,请拟赴韩国和已经在韩国的中国公民关注有关疫情的信息,做好防范应对。同时,中方已加强对中东呼吸综合症口岸防控工作,严格口岸查验,及时妥善处置疫情。   在香港发出红色旅游警示后,台湾“卫生福利部”9日傍晚,提高旅游疫情建议的警示范围。由原先仅对首尔发布第二级“警示”,其他地方为一级“注意”,扩大为整个韩国均属第二级“警示”。9日晚,台湾当局宣布将首尔的黄色旅游警示,扩大至韩国全国,呼吁民众特别注意旅游安全,并检讨应否前往。   日本当局加强机场边境检疫措施,为入境旅客量度体温。从韩国入境的人士要主动申报健康状况。泰国亦启动防疫机制,在各大国际机场和边境关口筛检发烧旅客。美国疾控中心对韩国发出最低级别、即“观察”级的旅游健康通告,提醒在韩国的国民要注意个人卫生,但不会建议国民避免赴韩国。   康彼得表示,尽管部分国家及地区针对韩国疫情发出旅游警告或限令,世卫也尊重各国决定,但世卫仍未建议对韩国祭出旅游或贸易禁令。 http://news.takungpao.com/world/roll/2015-06/3022751.html 6月将有10万中国人因MERS疫情取消韩国游 2015/6/10 1:29:38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浏览:628 疫情似乎从来是旅游业的毒药。 由于中东呼吸症候群(MERS)疫情的爆发,游客正在陆续取消计划中的韩国游。随着暑期旅游高峰的临近,作为目前东北亚地区唯一存在病例的国家,韩国的旅游业无疑将受到严重影响。 据韩联社9日最新报道,韩国MERS确诊患者增至95例,死亡病例增至7例。患者人数在疫情国家中排名第二,仅次于沙特。此外,韩国首次出现了20岁以下的MERS感染者,该患者为16岁高中生,症状较为轻微。截至8日,韩国MERS隔离对象增至2508人,共有583人被解除隔离。 据韩国观光公社最新透露,受MERS疫情影响,取消来韩旅游的外国游客人数已超过2万人。 负责大陆业务的一名韩国旅行社负责人表示,受MERS影响,6月取消来韩旅游的中国游客预计将达10万人。 公开报道称,截至6月4日,取消来韩旅游的外国游客达2.06万人,较前1天的1.18万人增加74.6%。韩国观光公社表示,仅4日1天,取消来韩的中国大陆游客达4400人、中国台湾游客达2900人、日本游客达1000人、东南亚游客300人。 《第一财经日报》记者6月8日从各大旅行社和旅游机构获悉,这一阵有约10%~20%赴韩游客退团或改道其他旅游目的地。 面对汹涌的疫情,韩国外交部官员近日表示,韩国政府已组建并启动MERS特别工作小组,以防MERS疫情对韩国内旅游业发展带来负面影响,打击国家信誉。 虽然在病死率上,MERS比此前肆虐亚洲国家的SARS病毒更高,但在流行强度上却并不强。 “其实,韩国MERS对于人与人之间的传播并不迅速,而且济州岛和釜山等地区基本都是安全的,尤其是济州岛,这是个离岛,所以是相对很安全,一些刚从济州岛回来的游客反映当地一切正常,游客都很安全。可是还未出行的游客依旧会有心理阴影。”携程度假部负责人表示,“因此我们宣布,6月27日的蓝宝石公主号携程包船更改航线,沿途停靠口岸从韩国‘釜山—济州’改为日本‘冲绳’。邮轮将在冲绳港口停靠16小时,岸上游行程时间也将达到史无前例的至少10小时。6~7月正是冲绳的最佳旅游时节,所以改道后的产品销量也不错。” 作为邮轮旅游主力线路的韩国游,不少企业改道了日本,看起来对旅行社本身的业务影响并不大。 然而,韩国的MERS疫情却给了竞争者——日本一个机会。 三星证券公司分析师Je在MERS爆发前,由于价格便宜、签证便捷且购物和整容等项目发达,韩国游一举成为中国游客出境游目的地的第一名,中国赴韩旅游的人数一直呈增长态势。2014年,中国赴韩游客首次突破600万人次。其中,前往首都首尔的中国游客接近每月50万人次。 编辑:admin http://www.zjkonline.com/News/201506/New1331570.html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2216 次阅读|1 个评论
旅游提示:MERS疫情扩散7000人取消赴韩旅游计划
热度 1 杨学祥 2015-6-5 15:33
旅游提示:MERS疫情扩散7000人取消赴韩旅游计划 杨学祥 据韩媒报道,由于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疫情扩散,韩国决定停课的学校继续增加。截至目前,韩国全国共有700所学校决定停课。此外,在教育部向各级学校作出尽量停止团体活动的指示后,共有1000余所学校决定取消或保留预定于本月进行的体验学习和体育比赛等团体活动。 根据韩国观光公社统计,受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疫情影响,取消赴韩旅游计划的外国游客人数已增至7000人。中国内地、香港和台湾地区共有4400多名游客取消赴韩旅游计划,日本和东南亚地区也有100多名游客取消赴韩旅游。 2015年5月20日,我在科学网博客中提出疑问,狼真的来了:为什么没人真正担心厄尔尼诺? 网友的回答令我震惊:如果它不来,用不着担心;如果它来了,什么也做不了,那么担心有什么用? 博主回复(2015-5-20 10:22):东北要防夏季低温冻害,促进作物早熟;降雨带做好防涝准备,旱区节约用水,旅游避免重灾区,出行注意天气预报。个人防护和安全意识决定自己命运。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91386.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95197.html 我们在2015年1月25日指出,厄尔尼诺和最热年可能重现江湖。如果2015年发生厄尔尼诺事件,高温、干旱、洪水将接连发生。监测厄尔尼诺非常关键。 2014年为太阳黑子峰值,2014-2016年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2015年如果发生较强厄尔尼诺,那么2015年的严重灾害将持续发生:强震、流感、旱涝、雾霾和严重低温冻害。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77952.html 2015年5月多国气象机构宣布厄尔尼诺来了,中等强度的厄尔尼诺时间已经发生。狼真的来了!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95432.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95552.html 最近的讨论多集中在MERS与SARS在临床以及实验室的相似处上,这两种冠状病毒都会引起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而2002年11月在中国南方爆发的SARS更为公众熟知。SARS自中国南方快速蔓延至中国香港,乃至全球,最终造成8422人患病,916人死亡(病死率约11%),MERS病死率更高。MERS在临床表现上与SARS有些相似之处,但仍存在很多不同。 最近研究表明,太阳黑子峰值、严重低温冻害和厄尔尼诺事件是冠状病毒爆发的三大统计特征,2015年厄尔尼诺事件带来了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迅速传播。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95614.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95680.html 出门旅游,关注灾害:旅游避免重灾区,出行注意天气预报。个人防护和安全意识决定自己命运。 你还会到韩国冒险吗? 相关报道: 韩国学校因MERS停课 韩国官方统计赴韩旅游受到影响 和讯网2015-06-05 05:05:14   据韩媒报道,由于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疫情扩散,韩国决定停课的学校继续增加。截至目前,韩国全国共有700所学校决定停课。此外,在教育部向各级学校作出尽量停止团体活动的指示后,共有1000余所学校决定取消或保留预定于本月进行的体验学习和体育比赛等团体活动。   另一方面,根据韩国观光公社统计,受中东呼吸综合征疫情影响,取消赴韩旅游计划的外国游客人数已增至7000人。中国内地、香港和台湾地区共有4400多名游客取消赴韩旅游计划,日本和东南亚地区也有100多名游客取消赴韩旅游。   自5月20日韩国出现首例MERS患者以来,到目前为止,确诊患者已经增至35例,其中包括第二代人传人病例。此外,因疫情被隔离的人员在6月3日一天内快速增加,人数超过1300人。(中新网)   (责任编辑:HN666) http://mt.sohu.com/20150605/n414468142.shtml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2959 次阅读|2 个评论
旅游提示:马来西亚发生6级地震 外媒称有登山者被困受伤
杨学祥 2015-6-5 14:54
旅游提示:马来西亚发生6级地震 外媒称有登山者被困受伤 杨学祥 中新网6月5日电 据外媒5日报道,马来西亚东部岛屿——加里曼丹岛北部的沙巴州发生6级地震。震中位于沙巴神山附近,据悉有登山者被困和受伤。 2015年5月20日,我在科学网博客中提出疑问,狼真的来了:为什么没人真正担心厄尔尼诺? 网友的回答令我震惊:如果它不来,用不着担心;如果它来了,什么也做不了,那么担心有什么用? 博主回复(2015-5-20 10:22):东北要防夏季低温冻害,促进作物早熟;降雨带做好防涝准备,旱区节约用水,旅游避免重灾区,出行注意天气预报。个人防护和安全意识决定自己命运。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91386.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95197.html 我们在2015年1月25日指出,厄尔尼诺和最热年可能重现江湖。如果2015年发生厄尔尼诺事件,高温、干旱、洪水将接连发生。监测厄尔尼诺非常关键。 2014年为太阳黑子峰值,2014-2016年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2015年如果发生较强厄尔尼诺,那么2015年的严重灾害将持续发生:强震、流感、旱涝、雾霾和严重低温冻害。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77952.html 2015年5月多国气象机构宣布厄尔尼诺来了,中等强度的厄尔尼诺时间已经发生。狼真的来了!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95432.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95552.html 2015年4月25日尼泊尔发生8.1级地震,已造成8019人死亡,17866人受伤。尼泊尔地震导致了珠穆朗玛峰的雪崩,波及了南坡山脚下的登山大本营,造成了至少8名登山者和向导死亡,另外还有许多人受伤。 2015年5月30日以东京都小笠原群岛西侧海域为震源,发生8.1级地震,包括东京市区在内的广范围区域震感强烈。今年以来,日本东部沿海区域地震不断。先是3月下旬的关东地区4.6级地震,接着是5月13日东北地区沿海发生的6.8级地震,而后又是5月25日关东地区发生5.6级地震。直到此次地震,堪称接二连三。这也再度引发此间对于预测中概率不断递增的“首都直下”大地震的隐忧。 出门旅游,关注灾害:旅游避免重灾区,出行注意天气预报。个人防护和安全意识决定自己命运。 相关报道: 马来西亚发生6级地震 外媒称有登山者被困受伤 2015-06-05 14:07中国新闻网评论(0人参与) 地图   北京时间5日上午7时15分,马来西亚东部岛屿——加里曼丹岛北部的沙巴州发生6级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   中新网6月5日电 据外媒5日报道,马来西亚东部岛屿——加里曼丹岛北部的沙巴州发生6级地震。震中位于沙巴神山附近,据悉有登山者被困和受伤。   马来西亚官员在社交网站上发文称,政府已派遣人员前往神山救援,据悉有登山者被困和受伤。他还说,有消息说神山标志、著名景点驴耳峰可能已经坍塌,正在等待证实。   法新社称,马来西亚社交网站发布了居民拍摄的照片,照片中道路遭到破坏、店面窗户破碎,还有一些墙壁出现了裂缝。   据美国地质勘探局网站消息,北京时间5日上午7时15分,马来西亚加里曼丹岛北部的沙巴州发生6级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 http://sc.sina.com.cn/news/z/2015-06-05/detail-icrvvqrf4179149.shtml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2886 次阅读|0 个评论
从长江客轮倾覆看旅游风险:脆弱的安全意识急需增强
热度 1 杨学祥 2015-6-3 12:27
从长江客轮倾覆看旅游风险:脆弱的安全意识急需增强 杨学祥 长江沉船乘客家属哭喊:爸妈我错了不该让你们去玩 扫描到手机 2015-06-02 11:04:23 来源:新民网 2   【#沉船有近百上海游客# 家属哭喊:爸妈我不该让你们去玩的】该沉船上的乘客多为夕阳红老年旅游团,上海游客有97人。上海协和旅行社的办公室大门紧闭,十几名家属已赶到现场,一名年轻男子蹲在门口哭喊:“爸妈我错了,我不该让你们去玩的”。 ( 责任编辑: un649) http://news.sohu.com/20150602/n414272120.shtml 2015 年 5 月 20 日 ,我在科学网博客中提出疑问,狼真的来了:为什么没人真正担心厄尔尼诺? 网友的回答令我震惊:如果它不来,用不着担心;如果它来了,什么也做不了,那么担心有什么用? 评论原件复制: 张骥 2015-5-20 06:34 现在的问题是,担心有什么用? 如果它不来,用不着担心;如果它来了,什么也做不了,那么担心有什么用? 博主回复 (2015-5-20 10:22) :东北要防夏季低温冻害,促进作物早熟;降雨带做好防涝准备,旱区节约用水, 旅游避免重灾区,出行注意天气预报。个人防护和安全意识决定自己命运。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91386.html 12 天之后, 6 月 1 日 深夜 11 点多,一辆载有 458 人从南京开往重庆的客轮突遇龙卷风,在长江湖北石首段倾覆,目前船体已经完全倒扣水中,救援难度很大。中新网称已救起 35 人,现场已有 10 多艘船参与搜救。而央视等媒体消息称救起 8 人,船长和轮机长已获救。船上共载有 458 人,包括游客 406 人,全部为国内游客,旅行社工作人员 5 人,船上工作人员 45 人。 http://news.163.com/15/0602/10/AR3NM9UJ00014AED.html 对于中国客轮在长江遭遇极端天气发生翻覆的原因,《环球时报》记者采访了一位有着 40 多年航运经验的中国专家,专家认为, 这次事故可能是厄尔尼诺现象导致的天灾所致 。这名专家认为,目前的救援行动很专业,但他也强调了船体发生翻覆时救援难度很大。 http://news.163.com/15/0602/12/AR3S3UKS00014JB6.html 该沉船上的乘客多为夕阳红老年旅游团,上海游客有 97 人。上海协和旅行社的办公室大门紧闭,十几名家属已赶到现场,一名年轻男子蹲在门口哭喊:“爸妈我错了,我不该让你们去玩的”。 http://news.sohu.com/20150602/n414272120.shtml 事实上,游客的旅游路线选择确实存在失误:为什么事前忽略了厄尔尼诺这颗灾星?为什么没有关注天气变化趋势和灾害频发提示?为什么选择了自古就有的长江天险? 2015 年 5 月以来,多国气象机构发布厄尔尼诺发生和气象灾害频发的通报;我国气象机构多次发布长江可能发生较大洪水的警告;我们也发出了旅游提示: 旅游避免重灾区,出行注意天气预报。个人防护和安全意识决定自己命运。 旅游风险是一个综合风险,主要是战争、恐怖主义、政治、犯罪及战争等社会性的安全问题;旅游与传染病、卫生事件等公共卫生问题;地震、洪水、火山、海啸等自然灾害及旅行的价格衡量、外汇价格以及汇率的变动等。 极端灾害频发是旅游风险增大的自然原因。 2004 年 12 月 26 日 印尼苏门答腊发生 9 级地震和海啸,给印尼旅游业带来毁灭性打击,遇难者中的外国人大部分是旅游者。冰岛火山喷发导致欧洲航空停运,大批游客长期滞留国外,造成经济和精神巨大损失。 2009 年 4 月墨西哥爆发甲型流感,成为各国旅游禁地,因为旅游会加快流感病毒的传播。近 20 年还有两次流感的大规模爆发,每次都会给旅游业带来致命的打击。 2010 年中国自然灾害增加 10 倍,全球极端天气事件频发,这个趋势将长期存在。 恐怖主义、政治、犯罪及战争等社会性的安全问题是旅游风险的社会原因。 2001 年美国的“ 9.11 ”恐怖袭击, 2002 年印尼巴厘岛爆炸案, 2010 年菲律宾马尼拉香港游客游客被劫持的惨剧,是游客伤亡最大的旅游风险事件。 2000 年进入拉马德雷冷位相灾害链时期,伴随极端灾害频发,社会矛盾也逐渐加剧。金融危机、粮食危机、能源危机、资源短缺,环境危机,使旅游风险不断加大,旅游经济的鼎盛时期已经结束,投资旅游经济也面临巨大的风险。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356183.html 旅游是现代经济的支柱产业,在相对平静的 1977-1999 年拉马德雷暖位相时期,得到 22 年的稳定增长。但是,在灾害多发的 2000-2030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特大地震、低温冻害、飓风台风、病毒疫情接连发生,重创了全球的旅游业。旅游业面临极端自然灾害的风险,不安全因素将重创旅游业。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31795.html 2015 年厄尔尼诺带来的灾害正在愈演愈烈,洪水、干旱、泥石流、滑坡等灾害影响范围更大,更值得全社会关注。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62543.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93365.html 中国游客的安全意识确实需要加强和提高。 相关报道 旅游风险事件频发:投资旅游经济面临巨大的风险 已有 2205 次阅读 2010-8-25 15:19 | 个人分类: 全球变化 | 系统分类: 观点评述 | 关键词:极端灾害频发,旅游风险,旅游经济 推荐到群组 旅游风险是一个综合风险,主要是战争、恐怖主义、政治、犯罪及战争等社会性的安全问题;旅游与传染病、卫生事件等公共卫生问题;地震、洪水、火山、海啸等自然灾害及旅行的价格衡量、外汇价格以及汇率的变动等。 极端灾害频发是旅游风险增大的自然原因。2004年12月26日印尼苏门答腊发生9级地震和海啸,给印尼旅游业带来毁灭性打击,遇难者中的外国人大部分是旅游者。冰岛火山喷发导致欧洲航空停运,大批游客长期滞留国外,造成经济和精神巨大损失。2009年4月墨西哥爆发甲型流感,成为各国旅游禁地,因为旅游会加快流感病毒的传播。近20年还有两次流感的大规模爆发,每次都会给旅游业带来致命的打击。 2010年中国自然灾害增加10倍,全球极端天气事件频发,这个趋势将长期存在。 恐怖主义、政治、犯罪及战争等社会性的安全问题是旅游风险的社会原因。2001年美国的“9.11”恐怖袭击, 2002年 印尼巴厘岛爆炸案,2010年 菲律宾马尼拉香港游客游客被劫持的惨剧,是游客伤亡最大的旅游风险事件。 2000年进入拉马德雷冷位相灾害链时期,伴随极端灾害频发,社会矛盾也逐渐加剧。金融危机、粮食危机、能源危机、资源短缺,环境危机,使旅游风险不断加大,旅游经济的鼎盛时期已经结束,投资旅游经济也面临巨大的风险。 附件: 全球最危险的旅游目的地大公开(上) 2010年08月25日10:32   2010年8月23日上午,22名香港游客和3名菲律宾人在菲律宾马尼拉市中心遭遇劫持,劫匪被击毙,9名香港游客在事件中遇害。      经此事件,需提醒国内游客,当您在出行选择旅游线路时,一定要谨慎,为安全起见,在前往以下地区时,请三思而后行:(来源:环球网旅游)          Maho海滩       Maho海滩坐落在荷属安的列斯群岛,被称为世界上最危险的海滩!而岛上的Juliana公主国际机场也被认为是全世界离海滩最近和最危险的机场。由于这些飞机(包括大乘客班机例如波音747)低空飞行,在降落或起飞时使得海面海浪巨大,人们能感觉到飞机巨大的推力和吸力,站立在海滩的人们会有被吹入海中的危险。正是如此,许多胆大的冲浪爱好者纷纷聚集到这儿来体验非同一般的冲浪体验,尽管当地政府采取了多种限制措施,可还是挡不住猎奇的游客来到这个世界上最危险的海滩和最危险的机场。         印度泰姬酒店      印度      报道在谈及印度时称:“尽管英国外交部建议英国公民除非是非常重要的旅行否则不要前往孟买,但印度多数地区仍是安全的。不过,克什米尔地区(除拉达克)以及该国与巴基斯坦边界地区面临着严重的恐怖主义威胁。”            巴基斯坦      巴基斯坦全境面临恐怖主义和宗派冲突的严重威胁。            泰国      泰国的“上榜理由”是持续不断的大规模政治示威。建议游客要特别避开总理府及拉差当能诺克路附近地区,曼谷警察局总部和议会都在这一区域内。            伊拉克      两大战区伊拉克和阿富汗的危险程度不言自明。报告指出,伊拉克依然极度不稳定,全国恐怖主义威胁严重,外国人面临着被绑架的风险。            以色列占领的巴勒斯坦领土       2008年初,布什呼吁以色列结束1967年中东战争爆发以来对巴勒斯坦领土的占领。         墨西哥         南非         车臣         牙买加                   来源:环球时报   编辑:查得毛 http://news.0898.net/2010/08/25/579612.html 凤凰网财经 评论 民生视点 正文 旅游风险意识需要补上一课 2010年08月24日 14:41新闻晚报 发生于马尼拉的惨剧闻者惊心。无辜旅游者竟沦为歹徒要挟的工具,而当地警方措置不力、应对乏术,最终导致游客8死7伤,更让我们情何以堪。原本举家出游一睹异国风情是件快事,谁能料到一转眼天人永隔?在决定出行前,有没有考虑到旅行风险系数,自身应变能力究竟有多少,关系到人身财产安全的这一课,真该让每一个旅游者行前必修。 就马尼拉惨案中的报道,可以发现部分游客得以幸存并非偶然。在先期释放的人质中,有一名女游客谎称车上3名儿童全部是自己子女,获取绑匪许可安全带走这3名儿童,最大限度地保证了孩子安全,其机智值得敬佩。但同时也必须注意到她能与歹徒交流,应有一定外语基础和交流技巧,这点在异国旅行时,对于自我保障相当重要。还有游客在警匪枪战中逃生,他们靠的是伪装昏迷或卧倒在车厢地板上,成功躲避了匪徒视线和枪战流弹。不要说装死很容易,能够在紧急状态中保持一定冷静,而不急于从警方击破的窗口逃亡,也是这些游客能够生存的重要原因。 必要的外语技能、保持头脑冷静、积极应变,这几点有力地帮助身处危境的游客生存下来。然而,所谓君子不立危墙之下,在出行之前就对旅游形式和目的地作一个全面风险评估,对自身应变能力承受范围有一个明确概念,采取必要的措施避凶趋吉,这样才能把旅行意外降低到最小程度。旅游风险是一个综合风险,主要是战争、恐怖主义、政治、犯罪及战争等社会性的安全问题;旅游与传染病、卫生事件等公共卫生问题;地震、洪水、火山、海啸等自然灾害及旅行的价格衡量、外汇价格以及汇率的变动等。 就拿出国旅行来说,国内游客习惯于从旅行社获取信息,而信息一般对地理位置和自然风光介绍得很详细,但对其国内形势、经济状况、宗教民族及政府管理能力等就文字寥寥,可旅游安全事故偏偏多数由交通意外、政治动乱、恐怖主义、暴力犯罪所引起。举例而言,如果游客只知道目的地是个文化历史悠久的古城,却不知当地交通秩序极差、司机喜欢开快车,贸贸然加入租车游项目,岂不就会面临极大的安全风险? 另一方面,近年来随着登山、溯溪等探险游的流行,意外事故频频发生。一些并无安全资质的团体发起的背包游,不进入旅游监管部门视野,在组织和保障上相当混乱无序,其结果就是没有风险承受能力的游客承担了有风险的旅游项目,一旦出现安全危机就易造成人员失踪乃至死伤的恶性后果。仅据上海市旅游局法规处不完全统计,自2006年至今,因“驴友”探险活动发生的伤亡报告已达数十起,死亡人数44人,受伤12人,且伤亡报告呈逐年递增趋势。 遗憾的是,尽管我国国民越来越热衷于旅行度假,并开始涉足自由行、探险游、背包游等新兴旅游方式,但在旅游风险意识上,却缺乏科学和系统的知识与技术储备。在相关制度建设上,外交部门和旅行部门会定期和随机发布各种旅游提醒和警告,但整个市场缺少关于风险提示和风险保障的法制法规。有关部门正在筹备拟定《旅游法》,其中势必要加入风险预防这一块,其中应包括旅游保险等常规保障,还应包括必要的风险提示和紧急状况教育。只有防患于未然,出门旅游才能真正平安无忧。 http://finance.ifeng.com/opinion/mssd/20100824/2547001.shtml 本文引用地址: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356183.html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2700 次阅读|2 个评论
上海外滩跨年夜发生踩踏:闹里有钱(险),静处安身?
热度 3 杨学祥 2015-1-1 07:44
上海外滩跨年夜发生踩踏:闹里有钱(险),静处安身? 杨学祥 北京商报记者韩哲和赵毅波最近指出,从视若仇雠的竞争对手到同病相怜的难兄难弟,这个过程往往需要很长时间。然而对于马来西亚最主要的两家航空公司马航( MAS )和亚航( AirAsia )来说,这个转变只在短短一年之间:马航接连遭遇客机神秘失联和被击毁事件,连年亏损的困境愈陷愈深;亚航一客机在雷达系统中神秘消失,预示着这家廉价航空公司前景难测。天灾人祸的重击之下,这两个昔日敌手的关系又会发生什么变化? 在一年之内,国内最主要的两家航企出现离奇事故,令马来西亚航空业备受打击。在此凄风惨雨之下,马航、亚航会否摒弃前嫌呢?马来西亚政府将航空业作为战略支柱产业和经济转型的先导产业,它会否促成两家巨头合作乃至业务整合呢? http://finance.qq.com/a/20141230/002413.htm 事实上,竞争导致的压低运营成本使忽视安全风险成为必然,中国的旅游业也面临同样的处境:旅游点节假日人满为患,相关部门片面争取旅游人数而忽视相关的风险预警和管理。如果在人流密度超常风险增大时及时疏通人流,踩踏事件本可以避免。 我们在 2014 年年初指出, 2014 年灾害多发,旅游业应该尽最大努力避免天灾后的人祸灾害。 我在 2014 年 1 月 4 日 指出, 2014 年是全球极端灾害频发年,高温、干旱、雾霾和强震是主要灾害。关键原因是 2000-2030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和 2014-2016 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54979.html 相关预警: 灾害频发重创旅游业:拉马德雷冷位相灾害链 已有 508 次阅读 2014-9-29 17:13 | 个人分类 : 全球变化 | 系统分类 : 论文交流 | 关键词 : 旅游业 地震 流感 飓风 低温冻害 推荐到群组 灾害频发重创旅游业:拉马德雷冷位相灾害链 杨学祥,杨冬红 摘 要:旅游是现代经济的支柱产业,在相对平静的 1977-1999 年拉马德雷暖位相时期,得到 22 年的稳定增长。但是,在灾害多发的 2000-2030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特大地震、低温冻害、飓风台风、病毒疫情接连发生,重创了全球的旅游业。旅游业面临极端自然灾害的风险,不安全因素将重创旅游业。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31795.html 相关报道: 上海外滩跨年夜发生踩踏 时间: 2015 年 01 月 01 日 02:21 直播已进行 4 小时 2 分 54 秒 简介 2014 年 12 月 31 日 晚 23 时 35 分许,上海市黄浦区外滩陈毅广场发生群众拥挤踩踏事故,致 35 人死亡, 43 人受伤。 【事件亲历者 : 人流产生对冲 有人抛撒类似美金纸币】东方网报道,安徽小伙吴涛称,事发当时由于人流量大、秩序混乱,人流产生对冲。据他说,在 23:50 左右,外滩十八号的楼上有人向楼下抛洒类似美金纸币,造成人群哄抢,也有行人驻足围观起哄。 http://t.cn/RZ4A5WM 【现场网友讲述:交警手拉手筑成人墙还是被冲破好多次】网友 @iiiiisay 回忆 , 当时“只能随着一波又一波人流 完全不知自己被挤去哪 交警都手拉手筑成人墙还是被冲破好多次,无法控制,后来发生踩踏都没办法好好把人送下来,一个又一个‘从楼梯上递下’”。 热评 (929) 旅途的风和景 闹里有钱,静处安身? 21 分钟前 http://live.sina.com.cn/zt/l/v/news/SHcaita2015/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3902 次阅读|4 个评论
[转载]出行须谨慎!全球最危险的旅游目的地大公开(组图) (15)
杨学祥 2010-8-25 16:35
出行须谨慎!全球最危险的旅游目的地大公开(组图)(15) 2010年08月25日09:18 来源: 人民网-《环球时报》 【字号 大 中 小 】 打印 留言 论坛 网摘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厄立特里亚 http://travel.people.com.cn/GB/12537083.html 出行须谨慎!全球最危险的旅游目的地大公开(组图)(16) 2010年08月25日09:18 来源: 人民网-《环球时报》 【字号 大 中 小 】 打印 留言 论坛 网摘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刚果民主共和国 出行须谨慎!全球最危险的旅游目的地大公开(组图)(17) 2010年08月25日09:18 来源: 人民网-《环球时报》 【字号 大 中 小 】 打印 留言 论坛 网摘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利比里亚 出行须谨慎!全球最危险的旅游目的地大公开(组图)(18) 2010年08月25日09:18 来源: 人民网-《环球时报》 【字号 大 中 小 】 打印 留言 论坛 网摘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布隆迪 出行须谨慎!全球最危险的旅游目的地大公开(组图)(19) 2010年08月25日09:18 来源: 人民网-《环球时报》 【字号 大 中 小 】 打印 留言 论坛 网摘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尼日利亚 出行须谨慎!全球最危险的旅游目的地大公开(组图)(20) 2010年08月25日09:18 来源: 人民网-《环球时报》 【字号 大 中 小 】 打印 留言 论坛 网摘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津巴布韦 出行须谨慎!全球最危险的旅游目的地大公开(组图)(21) 2010年08月25日09:18 来源: 人民网-《环球时报》 【字号 大 中 小 】 打印 留言 论坛 网摘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黎巴嫩 http://travel.people.com.cn/GB/12537089.html
个人分类: 科普文章|2035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出行须谨慎!全球最危险的旅游目的地大公开(组图) (9)
杨学祥 2010-8-25 16:23
出行须谨慎!全球最危险的旅游目的地大公开(组图)(9) 2010年08月25日09:18 来源: 人民网-《环球时报》 【字号 大 中 小 】 打印 留言 论坛 网摘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南非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http://travel.people.com.cn/GB/12537077.html 出行须谨慎!全球最危险的旅游目的地大公开(组图)(10) 2010年08月25日09:18 来源: 人民网-《环球时报》 【字号 大 中 小 】 打印 留言 论坛 网摘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车臣 出行须谨慎!全球最危险的旅游目的地大公开(组图)(11) 2010年08月25日09:18 来源: 人民网-《环球时报》 【字号 大 中 小 】 打印 留言 论坛 网摘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牙买加 出行须谨慎!全球最危险的旅游目的地大公开(组图)(13) 2010年08月25日09:18 来源: 人民网-《环球时报》 【字号 大 中 小 】 打印 留言 论坛 网摘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哥伦比亚 出行须谨慎!全球最危险的旅游目的地大公开(组图)(14) 2010年08月25日09:18 来源: 人民网-《环球时报》 【字号 大 中 小 】 打印 留言 论坛 网摘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海地 http://travel.people.com.cn/GB/12537082.html 出行须谨慎!全球最危险的旅游目的地大公开(组图)(12) 2010年08月25日09:18 来源: 人民网-《环球时报》 【字号 大 中 小 】 打印 留言 论坛 网摘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苏丹
个人分类: 科普文章|1978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全球最危险的旅游目的地大公开(组图)
杨学祥 2010-8-25 16:11
出行须谨慎!全球最危险的旅游目的地大公开(组图) 2010年08月25日09:18 来源: 人民网-《环球时报》 【字号 大 中 小 】 打印 留言 论坛 网摘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2010年8月23日上午,22名香港游客和3名菲律宾人在菲律宾马尼拉市中心遭遇劫持,劫匪被击毙,9名香港游客在事件中遇害。      经此事件,需提醒国内游客,当您在出行选择旅游线路时,一定要谨慎,为安全起见,在前往以下地区时,请三思而后行:(来源:环球网旅游) http://travel.people.com.cn/GB/12537067.html 出行须谨慎!全球最危险的旅游目的地大公开(组图)(2) 2010年08月25日09:18 来源: 人民网-《环球时报》 【字号 大 中 小 】 打印 留言 论坛 网摘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Maho海滩   Maho海滩坐落在荷属安的列斯群岛,被称为世界上最危险的海滩!而岛上的Juliana公主国际机场也被认为是全世界离海滩最近和最危险的机场。由于这些飞机(包括大乘客班机例如波音747)低空飞行,在降落或起飞时使得海面海浪巨大,人们能感觉到飞机巨大的推力和吸力,站立在海滩的人们会有被吹入海中的危险。正是如此,许多胆大的冲浪爱好者纷纷聚集到这儿来体验非同一般的冲浪体验,尽管当地政府采取了多种限制措施,可还是挡不住猎奇的游客来到这个世界上最危险的海滩和最危险的机场。 http://travel.people.com.cn/GB/12537070.html 出行须谨慎!全球最危险的旅游目的地大公开(组图)(3) 2010年08月25日09:18 来源: 人民网-《环球时报》 【字号 大 中 小 】 打印 留言 论坛 网摘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印度泰姬酒店    印度   报道在谈及印度时称:尽管英国外交部建议英国公民除非是非常重要的旅行否则不要前往孟买,但印度多数地区仍是安全的。不过,克什米尔地区(除拉达克)以及该国与巴基斯坦边界地区面临着严重的恐怖主义威胁。 出行须谨慎!全球最危险的旅游目的地大公开(组图)(4) 2010年08月25日09:18 来源: 人民网-《环球时报》 【字号 大 中 小 】 打印 留言 论坛 网摘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巴基斯坦   巴基斯坦全境面临恐怖主义和宗派冲突的严重威胁。 出行须谨慎!全球最危险的旅游目的地大公开(组图)(5) 2010年08月25日09:18 来源: 人民网-《环球时报》 【字号 大 中 小 】 打印 留言 论坛 网摘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泰国   泰国的上榜理由是持续不断的大规模政治示威。建议游客要特别避开总理府及拉差当能诺克路附近地区,曼谷警察局总部和议会都在这一区域内。 出行须谨慎!全球最危险的旅游目的地大公开(组图)(6) 2010年08月25日09:18 来源: 人民网-《环球时报》 【字号 大 中 小 】 打印 留言 论坛 网摘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伊拉克   两大战区伊拉克和阿富汗的危险程度不言自明。报告指出,伊拉克依然极度不稳定,全国恐怖主义威胁严重,外国人面临着被绑架的风险。 出行须谨慎!全球最危险的旅游目的地大公开(组图)(7) 2010年08月25日09:18 来源: 人民网-《环球时报》 【字号 大 中 小 】 打印 留言 论坛 网摘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以色列占领的巴勒斯坦领土   2008年初,布什呼吁以色列结束1967年中东战争爆发以来对巴勒斯坦领土的占领。 出行须谨慎!全球最危险的旅游目的地大公开(组图)(8) 2010年08月25日09:18 来源: 人民网-《环球时报》 【字号 大 中 小 】 打印 留言 论坛 网摘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墨西哥 http://travel.people.com.cn/GB/12537076.html
个人分类: 科普文章|2385 次阅读|0 个评论
旅游风险事件频发:投资旅游经济面临巨大的风险
杨学祥 2010-8-25 15:19
旅游风险是一个综合风险,主要是战争、恐怖主义、政治、犯罪及战争等社会性的安全问题;旅游与传染病、卫生事件等公共卫生问题;地震、洪水、火山、海啸等自然灾害及旅行的价格衡量、外汇价格以及汇率的变动等。 极端灾害频发是旅游风险增大的自然原因。2004年12月26日印尼苏门答腊发生9级地震和海啸,给印尼旅游业带来毁灭性打击,遇难者中的外国人大部分是旅游者。冰岛火山喷发导致欧洲航空停运,大批游客长期滞留国外,造成经济和精神巨大损失。2009年4月墨西哥爆发甲型流感,成为各国旅游禁地,因为旅游会加快流感病毒的传播。近20年还有两次流感的大规模爆发,每次都会给旅游业带来致命的打击。 2010年中国自然灾害增加10倍,全球极端天气事件频发,这个趋势将长期存在。 恐怖主义、政治、犯罪及战争等社会性的安全问题是旅游风险的社会原因。2001年美国的9.11恐怖袭击, 2002年 印尼巴厘岛爆炸案,2010年 菲律宾马尼拉香港游客游客被劫持的惨剧,是游客伤亡最大的旅游风险事件。 2000年进入拉马德雷冷位相灾害链时期,伴随极端灾害频发,社会矛盾也逐渐加剧。金融危机、粮食危机、能源危机、资源短缺,环境危机,使旅游风险不断加大,旅游经济的鼎盛时期已经结束,投资旅游经济也面临巨大的风险。 附件: 全球最危险的旅游目的地大公开(上) 2010年08月25日10:32   2010年8月23日上午,22名香港游客和3名菲律宾人在菲律宾马尼拉市中心遭遇劫持,劫匪被击毙,9名香港游客在事件中遇害。      经此事件,需提醒国内游客,当您在出行选择旅游线路时,一定要谨慎,为安全起见,在前往以下地区时,请三思而后行:(来源:环球网旅游)          Maho海滩       Maho海滩坐落在荷属安的列斯群岛,被称为世界上最危险的海滩!而岛上的Juliana公主国际机场也被认为是全世界离海滩最近和最危险的机场。由于这些飞机(包括大乘客班机例如波音747)低空飞行,在降落或起飞时使得海面海浪巨大,人们能感觉到飞机巨大的推力和吸力,站立在海滩的人们会有被吹入海中的危险。正是如此,许多胆大的冲浪爱好者纷纷聚集到这儿来体验非同一般的冲浪体验,尽管当地政府采取了多种限制措施,可还是挡不住猎奇的游客来到这个世界上最危险的海滩和最危险的机场。         印度泰姬酒店      印度      报道在谈及印度时称:尽管英国外交部建议英国公民除非是非常重要的旅行否则不要前往孟买,但印度多数地区仍是安全的。不过,克什米尔地区(除拉达克)以及该国与巴基斯坦边界地区面临着严重的恐怖主义威胁。            巴基斯坦      巴基斯坦全境面临恐怖主义和宗派冲突的严重威胁。            泰国      泰国的上榜理由是持续不断的大规模政治示威。建议游客要特别避开总理府及拉差当能诺克路附近地区,曼谷警察局总部和议会都在这一区域内。            伊拉克      两大战区伊拉克和阿富汗的危险程度不言自明。报告指出,伊拉克依然极度不稳定,全国恐怖主义威胁严重,外国人面临着被绑架的风险。            以色列占领的巴勒斯坦领土       2008年初,布什呼吁以色列结束1967年中东战争爆发以来对巴勒斯坦领土的占领。         墨西哥         南非         车臣         牙买加                   来源:环球时报  编辑:查得毛 http://news.0898.net/2010/08/25/579612.html 凤凰网财经 评论 民生视点 正文 旅游风险意识需要补上一课 2010年08月24日 14:41新闻晚报 发生于马尼拉的惨剧闻者惊心。无辜旅游者竟沦为歹徒要挟的工具,而当地警方措置不力、应对乏术,最终导致游客8死7伤,更让我们情何以堪。原本举家出游一睹异国风情是件快事,谁能料到一转眼天人永隔?在决定出行前,有没有考虑到旅行风险系数,自身应变能力究竟有多少,关系到人身财产安全的这一课,真该让每一个旅游者行前必修。 就马尼拉惨案中的报道,可以发现部分游客得以幸存并非偶然。在先期释放的人质中,有一名女游客谎称车上3名儿童全部是自己子女,获取绑匪许可安全带走这3名儿童,最大限度地保证了孩子安全,其机智值得敬佩。但同时也必须注意到她能与歹徒交流,应有一定外语基础和交流技巧,这点在异国旅行时,对于自我保障相当重要。还有游客在警匪枪战中逃生,他们靠的是伪装昏迷或卧倒在车厢地板上,成功躲避了匪徒视线和枪战流弹。不要说装死很容易,能够在紧急状态中保持一定冷静,而不急于从警方击破的窗口逃亡,也是这些游客能够生存的重要原因。 必要的外语技能、保持头脑冷静、积极应变,这几点有力地帮助身处危境的游客生存下来。然而,所谓君子不立危墙之下,在出行之前就对旅游形式和目的地作一个全面风险评估,对自身应变能力承受范围有一个明确概念,采取必要的措施避凶趋吉,这样才能把旅行意外降低到最小程度。旅游风险是一个综合风险,主要是战争、恐怖主义、政治、犯罪及战争等社会性的安全问题;旅游与传染病、卫生事件等公共卫生问题;地震、洪水、火山、海啸等自然灾害及旅行的价格衡量、外汇价格以及汇率的变动等。 就拿出国旅行来说,国内游客习惯于从旅行社获取信息,而信息一般对地理位置和自然风光介绍得很详细,但对其国内形势、经济状况、宗教民族及政府管理能力等就文字寥寥,可旅游安全事故偏偏多数由交通意外、政治动乱、恐怖主义、暴力犯罪所引起。举例而言,如果游客只知道目的地是个文化历史悠久的古城,却不知当地交通秩序极差、司机喜欢开快车,贸贸然加入租车游项目,岂不就会面临极大的安全风险? 另一方面,近年来随着登山、溯溪等探险游的流行,意外事故频频发生。一些并无安全资质的团体发起的背包游,不进入旅游监管部门视野,在组织和保障上相当混乱无序,其结果就是没有风险承受能力的游客承担了有风险的旅游项目,一旦出现安全危机就易造成人员失踪乃至死伤的恶性后果。仅据上海市旅游局法规处不完全统计,自2006年至今,因驴友探险活动发生的伤亡报告已达数十起,死亡人数44人,受伤12人,且伤亡报告呈逐年递增趋势。 遗憾的是,尽管我国国民越来越热衷于旅行度假,并开始涉足自由行、探险游、背包游等新兴旅游方式,但在旅游风险意识上,却缺乏科学和系统的知识与技术储备。在相关制度建设上,外交部门和旅行部门会定期和随机发布各种旅游提醒和警告,但整个市场缺少关于风险提示和风险保障的法制法规。有关部门正在筹备拟定《旅游法》,其中势必要加入风险预防这一块,其中应包括旅游保险等常规保障,还应包括必要的风险提示和紧急状况教育。只有防患于未然,出门旅游才能真正平安无忧。 http://finance.ifeng.com/opinion/mssd/20100824/2547001.shtml
个人分类: 全球变化|4149 次阅读|3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6 17:2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