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生物产业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新科学范式与新的管理模式
benlion 2014-7-29 20:40
2003 年开始中西文化、艺术与哲学探讨,转入的是人格精神与创造能力,以及科学和工业的组织与管理模式的思考。 禅宗的心理体验,可以追踪到儿童时代的垂钓和对破土而出的芍药的清新感觉,大学对感官生态适应的思考和视网膜血管树的观察 – 暗室的烛光实验,以及高考数学( 98 分和附加思考题 20 分)出考场产生的图案幻觉等。也许我不同于生物学或医学的大学同学在于一直探寻新的研究范式或方法体系,也就是心理分析的精神论和数学、物理学的逻辑学思维。 数学与计算机图形学、晶体生长与生物发育的形态学,中医理论和星象图的图论、拓扑学等,都存在一个审美和绘图艺术特征,以及现代西方绘画史描述的东方文化影响,导致了在英国查阅文化史、艺术史和传记与验证。 在比较印度教与希腊神话、犹太教与儒家经典,以及以色列和中东历史之后,形成了轴心时代文化起源的猜想,相应于 20 世纪 90 年代在国内探索的近现代实验和系统科学方法的形成,以及比较中西医学、哲学的思想,恰好构成了 4 轴心时代理论探索的 2 个时期。 也就是说, 1983 年 -1993 年探讨的是生命科学新的研究范式, 1992 年 -2002 年国内外倡导和 1996 年 -1999 年国际化规模的通讯 - 并定义为理论和实验、计算与工程方法的生物系统与人工生物系统研究 * , 2003 年 -2013 年探索的是生物产业新的管理模式。 注 * : 1992 年之前“系统生物学”术语仅 1968 年出现过一次 - 系统“理论方法”的生物学研究,而且,直到 21 世纪,提出系统生物学词汇的 Mesarovic D. 才重新开始研究。 1910 年提出“合成生物学”词汇的 S.Leduc 再也没有发表文章,而且,属于化学合成概念,不同于目前的概念 - 工程方法的人工生物系统研究,即 1994 年的系统生物工程概念。以及 1992 年 T.Kamada 提出系统生物医学词汇,也与 1992 年的系统医药学概念完全不同,目前的生物系统的科学与工程( BSSE )概念,也是 1999 年我重新定义之后的概念 - 即,系统与合成生物学换成一对偶词汇。 国际上提出最初概念、术语和思想的学者,往往没有继续,也许都是已经历尽了精力,如,理论基础的结构论探索,从 1983 年到 1993 年就 10 年, 1992 年到 2002 年的国内外发表与阐释又是 10 年。 - (创新型经济区) -
个人分类: 2014y|1839 次阅读|0 个评论
生物产业前沿系列:从Google的投资选择看生物产业的走向
热度 2 x0xu0008 2013-4-4 03:17
风险投资家常常有比一般人更为敏锐的投资眼光,首先是因为他们有对客户的钱和自己的分红负责的原动力,其次是他们有专业的投资战略和技巧。从这个意义上讲,关注投资家的选择,是窥探一个产业发展趋势的非常好的角度。 谷歌风险投资是 Google 旗下一员,成立于 2009 年,总部分布在加州山景城,麻省剑桥,和纽约,募集了 1 亿美金。这家公司投资的领域包括互联网,软件,硬件,洁净技术,生物技术以及医疗保健。在生物医疗领域,这家公司都把钱投给了谁呢? 诊断公司两家: 23andme :成立于 2006 年四月,总部加州山景城,创立者是生物技术分析师,生物学家 LindaAvey , AnneWojcicki 以及 PaulCusenzaand 。公司致力于基因检测。 FoundationMedicine 。成立于 2010 年,总部麻省剑桥,创立者是生物技术企业家 AlexisBorisy 。这家公司提供癌症的基因诊断服务。 基因治疗公司一家: Ipierian 。成立于 2007 年,总部在加州南三藩,创立者是哈佛大学生化与分子药理学系副教授 GeorgeQ.Daley 和 LeeL.Rubin 。公司应用诱导多能干细胞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包括阿尔茨海默证。 新抗体平台公司一家: Adimab :成立于 2007 年,总部新罕布什尔州 Lebanon ,创立者是达特茅斯大学教授 TillmanGerngross 和麻省理工教授 DaneWittrup ,两名酵母专家。公司 致力于用酵母来制造抗体。 针对医疗市场的数据管理公司四家: DNAnexus :成立于 2009 年,总部加州山景城,创立者是斯坦福大学计算机科学副教授 SerafimBatzoglou ,病理和遗传学副教授 ArendSidow ,以及计算机科学家 AndreasSundquist 。这家公司为基因组测序提供云计算支持。 FlatironHealth :成立于 2012 年,总部纽约,创立者是 NatTurner 和 ZachWeinberg ,两名非常年轻的工程师,他们曾经把一家技术公司卖给谷歌。 FlatironHealth 给肿瘤研究和临床提供数据平台。 Predilytics 。成立于 2011 年,总部波士顿,创立者 ChristopherColoian 。这是一家 IT 公司,提供针对医疗健康市场的评估等服务。 Wingu 。成立于 2009 年,总部麻省剑桥,创立者 NickEncina 和 BrianGilman ,为医疗健康提供数据分析平台。 如何根据这些信息把握生物产业的前沿?首先要明确投资公司的策略,优势和局限。对这些因素有个大体的了解之后,就可以根据投资公司的选择把握行业的趋势,而不至于被投资公司自身的局限影响。就像擦去镜子上的灰尘,能反映出世界的本来面貌。 风险投资家如何保证客户的收益和自己的薪水?一方面是对有前景的公司大量投资,以期获得高收益;另一方面通过多元投资降低风险,说白了就是四处撒网,有赔有赚,东边不亮西边亮。 我们来看看谷歌风投的投资策略,优势和局限。四家公司 DNAnexus , FlatironHealth , Predilytics 和 Wingu 都是从事和 IT 相关的医疗健康服务,而 IT 是谷歌的绝对强项,因此这是利用自己的优势来进军医疗健康市场的稳健举措;诊断公司两家都是以网络为平台的服务,对 IT 依赖很大;抗体和基因治疗确实是 Google 不熟悉的领域。总的来看, Google 的投资符合稳健保守(投资自己熟悉的领域) + 小有突破( Ipierian 和 Adimab )的格局。 现在来看生物产业的趋势: 一.医疗健康数据管理。个性化医疗导致对数据处理能力的极大需要。个人的医疗信息,在将来可能涵盖基因组序列,将呈几何级数增长,因此,对医疗领域的数据处理必将成为新型的产业,这也是 IT 和生物结合的领域。 二,疾病诊断。基于早期诊断的预防医学必将大行其道。或者是基因组水平的诊断来提高健康水平( 23andMe ),或者是对病人的遗传信息诊断以提供更好的治疗( FoundationMedicine )。 三,干细胞治疗。虽然在 2007 年诱导胚胎干细胞就成为现实,而且 2012 年山中伸弥也因此获奖,但是医疗应用还是没有成为现实。尽管这样,越来越多的公司踏足这一领域。 四,新的抗体技术。抗体是相对古老的技术,但是还是有很多发展空间。致力于新的抗体平台的公司,不只 Adimab 一家。 透过投资家的选择来预测产业方向,需要注意投资家本身的局限。因为谷歌风投本身集中于与 IT 相关的领域,所以可能遗漏其它的迅速发展的生物产业。然而,不管怎样,这个产业趋势的预测还是有一定代表性。
个人分类: 科研 产业|6595 次阅读|3 个评论
个人DNA信息咨询产业分析
热度 5 x0xu0008 2013-3-29 02:46
时间简史的作者斯蒂芬 • 霍金,微软的创立者之一保罗 • 艾伦, DNA 的发现者沃森,苹果的乔帮主,这些人和我们有什么区别 1 ?可能有很多差别,但其中一个很有趣的差别是:这些人都知道他们的全基因组序列。 这些人为什么要对自己的基因组测序?通过了解房子的结构,我们能预测它能抵抗几级的大风;通过了解一个国家的政治构成,我们能知道它应对危机的能力;同样,因为个人基因组包含了他 / 她的健康信息,所以通过了解个人基因组序列,可以一定程度预测他 / 她在不同情况下可能的健康状况。 利用基因组信息进行健康评估,需要两个条件。首先需要弄清楚个人的基因组全序列;其次是要知道特定的基因组 DNA 序列与健康状况的关系。技术与基础研究的进步使这两个条件为可能。一方面,应用下一代 DNA 测序技术( DNASequencing 2 )能够了解个人基因组信息。而迅速发展的技术创新使测序日益便捷,成本不断下降。现在全球的很多杰出研究人员都在努力向 1000 美金一个个人基因组的目标迈进 3 ,因此基因组 DNA 测序有可能逐步发展为民用。另一方面,迅速发展的全基因组关联研究( Genome-WideAssociationStudy , GWAS ) 4 能够建立起特异的个人基因序列与疾病的关系。个人基因序列与疾病相关性数据库在迅速扩大。因此,通过结合个人基因组测序分析和 GWAS ,人类就有可能根据个人 DNA 序列破译健康密码。 没有人不关心自己和家人的健康。如果能在任何时候甚至出生前就了解自己关心的人的健康信息,那无疑对于治病防病都有非常深远的意义。因此,基于个人基因组 DNA 信息的健康评估有潜在的市场,有可能发展成为一个新兴的庞大产业。那么,这个个人 DNA 信息咨询产业到底能提供哪些服务?有哪些公司在从事这样的服务?他们成功失败的教训有哪些?普通大众对这项服务的接受度有多大?这个产业的发展趋势怎样?中国自己的个人 DNA 信息咨询有怎样的前景?我试图通过系统梳理相关信息,回答上述问题。 一、 背景:个人全基因组测序 vs 全基因组关联研究( GWAS ) 人类基因组大约 30 亿碱基分布在 23 对染色体上 5 。人际之间的基因组 99.5%-99.9% 都是相同的,但是也存在 0.1%-0.5% 的差异。人群中任何 DNA 序列的不同被称为多态性( polymorphism )。正是这些多态性,导致了人类各种性状的千差万别。这些多态性是由自然选择过程固定在人类基因组之内的。 这些 DNA 多态性分为很多种 6 。 首先是序列变异。序列变异包括单个 DNA 碱基的不同, DNA 插入,以及缺失。一个物种的不同成员之间单个核酸的差异叫做单核苷酸多态性( SingleNucleotidePolymorphisms,SNPs ),通常被称为 SNPs 。据估计,人类基因组中含有 1000 到 3000 万的 SNPs 。占序列变异的 90% 以上。其中, 3%-5% 的 SNPs 是有功能的,也就是对人类性状有影响。 其次是结构变异。一个物种内部各成员之间在染色体结构上的不同属于结构变异,包括拷贝数变异( CopyNumberVariation ),缺失,反转,插入和复制。根据 2007 年对 DNA 的发现者沃森和合成生物学大牛 CraigVenter 的 DNA 测序发现,人类基因组中结构变异的数量远远超过序列变异。 表观遗传学变异。 DNA 通常会有各种的修饰,因此除了 DNA 的序列和结构上的差异,物种内部各个个体之间还存在着这些 DNA 修饰的差异,被称为为表观遗传学变异。 很多基因变异能够影响人类的性状。全基因组关联研究( Genome-WideAssociationStudy,GWAS )就是一种研究基因变异和性状之间关系的方法。目前, GWAS 主要针对的是序列变异中的 SNPs 同性状之间的关系。第一个成功的 GWAS 项目完成于 2005 年,发现了两个和老年黄斑变性相关的 SNPs 。随后, GWAS 呈指数增长,成百上千的与各种疾病相关的 SNPs 已经被发现。 二、 个人 DNA 测序技术的应用 目前,个人 DNA 测序主要用于科研。然而个人 DNA 测序成为民用是大势所趋,因此,很多公司纷纷成立,希望占领测序市场。现在的针对普通百姓的 DNA 测序主要有哪些服务项目呢? 首先就是包括亲子鉴定,种族,血统,家谱等基因检测。因为 DNA 序列能够揭示最为复杂和隐秘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所以有很多这样的服务公司 7 。 DNA 测序最有潜力的应用,是在个人健康评估上,可是因为与疾病相关的所有 DNA 变异还没有被全部揭示,因此这项服务还有局限。另外,基因变异只是和健康状况相关的一极,另一极则是复杂的环境因素。尽管如此,个人 DNA 信息咨询服务还是一个快速发展的领域。 三、 个人基因咨询服务公司 与个人基因咨询相关的公司很多,大多数公司的服务局限于关系鉴定比如亲子鉴定,种族血统分析等方面。这里只谈和健康咨询有关的公司。 先说说已经倒闭的公司 。 Bioresolve 。成立于 2008 年或者更早,总部位于加拿大渥太华。提供针对多种疾病的 DNA 分析。 2009 年 3 月,公司发布了旗舰产品: 299 美元的基因检测试剂盒,可以根据个人基因组信息预测患各种疾病的潜在几率。 2009 年 5 月,他们增加了猪流感( Swineflu )和世界性流行病情况下个人生存几率的 DNA 检测服务。 2012 年 2 月,这家公司倒闭。 DeCODEGenetics 7 。成立于 1996 年,总部位于冰岛的 Reykjavík 。这家公司最初致力于发现和疾病有关的基因。随后,该公司雄心勃勃地希望建立一个覆盖所有冰岛人的医疗记录,家系,和基因信息的数据库。因为涉及个人隐私,这个数据库项目引发了巨大的争议。 2003 年 11 月,冰岛最高法院否决了这个项目。在随后的几年里,这家公司一直在亏损,每年亏损上千万美金。 2006 年年末,公司的财政赤字达到 5.3 亿美金。同时期,这家公司也经历很多员工的电脑欺诈,以及隐私泄露等问题。 2007 年 11 月,这家公司推出了一款叫做 DeCODEme 的服务,该服务以 985 美金的价格,利用客户的口腔粘膜进行 DNA 测序,从而发现疾病风险以及家系血统。这是第一款以网络为依托的个人全基因组扫描服务,覆盖超过 100 万的 SNPs 。 2008 年 11 月 24 日, DeCODEGenetics 下架纳斯达克股票。 2009 年 11 月,有报道称公司向美国法院申请破产,当时公司资产为 7000 万美金,而负债高达 3.1 亿美金。 2012 年 12 月, DeCODEGenetics 以 4.15 亿美金的价格被生物公司 Amgen 收购,并将不再提供基因组分析的服务。 再说说还在运作的公司 。 DNATraits 。总部位于德州休斯顿。主要致力于基于 DNA 信息的遗传病检测。 Geneplanet 。总部位于斯洛文尼亚。这家公司现在提供两款服务。一款是 499 美金的个人基因组分析。这项服务可以评估包括癌症,心脑血管疾病,免疫系统疾病在内的 20 种疾病的风险, 5 种常用药物的反应,以及包括酒精代谢,记忆力,肌肉结构等近 20 种特征分析。另一款是 399 美金的基于基因基础的个人营养指南。包括合适的药物,膳食选择等。 Genelex 。总部位于西雅图。这家公司主要针对药物反应的个体差异,因此他们集中于与药物代谢相关的酶的基因多态性分析,而不是全基因组上的关键 SNPs 。 Knome 。成立于 2007 年,总部位于麻省剑桥。这是第一家真正的个人全基因组分析公司。其它大多数公司包括 DeCODE , 23andme , Navigenetics 都是只检测人类基因组中的某些 SNPs ,而 Knome 则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基因组序列分析,也就是检测人类 30 亿个 DNA 碱基全序列。价格包括软件结果分析一共约 12.5 万美金每人。 Navigenics 。成立于 2007 年,总部在加州的 Foster 城。同 Geneplanet 类似,这家公司提供包括阿尔茨海默病, 2 型糖尿病,几种癌症在内的基因组分析。 2009 年,这项服务的价格下降到 999 美金。 PathwayGenomics 。成立于 2008 年,总部加州圣地亚哥。这家公司提供个人基因信息,药物反应,家系分析等服务。 23andMe 。成立于 2006 年四月,总部加州山景城。主打产品是一款涵盖近 100 万个疾病相关 SNPs 的检测,价格仅仅 99 美金。是目前最便宜的个人基因组服务产品。 个人基因信息咨询公司如何运作? 除了 Knome 这样的提供全基因组测序的公司,其它基因服务公司主要的程序是这样的: • 在线注册。由客户完成; • 收集口水:公司随后寄出一个容器给注册付款的客户,客户按照说明将口水存入容器,寄回公司; • 完成测序以及分析:公司从口水中提取 DNA ,进行 SNPs 分析,主要应用的是 Illumina 的 SNPs 检测产品。然后给出报告。全程耗时大约 6 到 8 周; • 跟踪服务:因为已知的同疾病相关的 SNPs 的研究不断在更新,因此假如客户愿意付月费的话,会得到与自己的基因信息相关的更多更新的信息。 剑走偏锋的 FoundationMedicine 与上述个人基因服务公司针对健康人群不同,成立于 2009 年的 FoundationMedicine 专攻癌症患者。 2011 年这家公司推出第一款产品 FoundationOne ,对病人肿瘤样本进行测序,提供的信息能有效指导病人的后续治疗。 四、 成败得失 Bioresolve 和 DeCODE 这两家公司为什么会倒闭? Bioresolve 倒闭的原因据说主要是原因是客户没有能及时收到检测结果,而公司对客户的抱怨置之不理。也就是经营的原因。但是这应该不是主要原因。从 DeCODE 的例子可以看出,因为涉及个人隐私,从而引发民众的担忧和反感,市场收缩,无法盈利,才是公司倒闭的主要原因。 在那些还在运作的公司当中,现在看来最成功的个人基因服务公司应该是 23andMe ,而他们成功的最主要原因是低廉的价格。这是真相还是泡沫?我个人觉得还是泡沫。理由很简单,首先是价格低得不靠谱。覆盖 100 万个 SNPs 的 DNA 检测,价格只有 99 ,难道是技术革新引发的成本下降?显然不是,技术进步没有这么快。检测的成本肯定超过 99 美金。其次是降价幅度太快。我们看 DeCODE 的降价过程就能得出这个结论: 2003 年之后,公司每年亏损近亿元,可是公司还在不断推出新产品,不断降价,越是赔钱越要降价,越降价就越赔钱。所以 23andMe 也应该面临同样的情形。我敢肯定 23andMe 现在根本不赚钱。至于他们哪来的这么多钱,主要是背后的风险投资在支持,他们都是在赌。他们赌的是赢得市场后,用后续服务赚钱。 五、 个人基因信息咨询服务的今天和明天 我和实验室的一个德国女孩,一个印度女孩商量好要尝试一下 99 美金的 23andMe 的 DNA 咨询服务。谁知第二天那个德国女孩变卦了:她和她老公商量,老公反对,因为他们想要小孩,担心结果会影响他们的决定,假如小孩有 15% 几率先天性心脏病,他们不知道如何选择。 个人基因咨询最大的问题就是:报告结果不是一个具体的 yes 或 no ,而是一个几率,环境的影响很大。所以会让人有无所适从的感觉。 第二个问题就是隐私的问题。很多人担心自己的隐私被被人利用,从而拒绝 DNA 检测。 具体到中国呢?国人的一个心态特点是,有了病,砸锅卖铁,干什么都成,可是没有病的时候,只根据一纸预测,大多数人不会信服的。另外,中国人喜欢算命。传统的手相,八字直到现在的星座,大家玩得不亦乐乎。可是,大家并不见得多当真。而且,中国人算命之后是要破的,也就是把不好的命破掉,所谓破财免灾,说的就是这种心态。 DNA 检测结果很显然是破不了的,只能认命,要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预防。所以中国人对个人基因服务的认可度暂时不会太高。 随着科学的进步,越来越多的疾病相关变异被确定, DNA 检测的结果会变得更加可靠。根据现在 GWAS 发展的速度,再有 10 年左右, DNA 预测的准确度会增加很多。另外 10 年之后,可能人们通过立法等行为,对个人基因隐私的保护更可靠。只有到那个时候,这些基因咨询公司才可能风生水起。中国的市场,由于文化传统的影响,接受可能会更晚。 但是有两个领域现在的市场就很大。 第一是针对病人的个人基因服务。比如 FoundationMedicine 的肿瘤 DNA 检测。因为已经得病,肯定就会关心如何更好的治病。 第二是高危人群。有个美国女孩叫 AllynRose ,今年 24 岁。她获得很多选美的奖牌,并将竞选 2013 美国小姐。她的母亲在 27 岁被诊断出乳腺癌,因此她计划在参加完选美后实施乳房切除术,因为她的家族史决定了高乳腺癌发病几率。可以想象,这样的人是会迫不及待的希望进行 DNA 检测,看她们是否需要实施乳房切除术。 六、 结论 个人信息服务三步走: 第一步,针对病人,主要是肿瘤患者; 第二步,针对高危人群,或者有家族疾病史,或者经历过严重的环境污染的人群。随着人们对环境污染认识的加深,对个人健康的关注,这个市场可能在近期,比如 3 到 5 年左右开启; 第三步,普通大众,这个市场可能需要至少 10 年的积累。 选择性参考 WholeGenomeSequencing.Wikipedia. 做过基因组测序的名人: http://bluezysvirtualdumpsterdive.blogspot.com/2011/01/list-of-celebrities-who-had-genomes.html DNAsequencing.Wikipedia. ArchonXprize.Wikipedia. GWAS.Wikipedia. Humangenome.Wikipeida. Humangeneticvariations.Wikipedia. ListofDNAtestingcompaniesISOGGwiki.
个人分类: 科研 产业|6297 次阅读|17 个评论
生物产业模式
热度 1 benlion 2011-8-6 08:29
中科院微生物所我的老师用的是研究生在留学之前的“玩”基因测序、差异显示技术等,尽管不少课题的研究,我们参与或指导或设计研究实验、方法和文献分析等,但老师坚决不容许参与论文署名和成果分享。 北大基因、微生物所等是当时国内早期探索的高科技产业模式,还中山达安基因、华大基因属于又一种产业化模式,达安基因 - 当时,达安总裁跟我说的他们计划的商业模式是:将PCR引物设计转变成临场诊断试剂与仪器代理销售、临床检测培训打包。 另外北京、上海的两家生物技术公司,是我们转基因动物学会(筹)核心成员创办的企业,北京的一家仍然是走当时的国际转基因会议承办和代理国外企业的生物试剂、仪器产品,上海的一家是以转基因技术入股与民营企业集团投资合作做过来。 1994-1998年中国转基因领域的年轻人(30岁左右)筹办学会、会刊、举办全国会议(尤其国际会议)*,那时是科技与产业接轨的开拓时期,也是微生物研究所基因技术中心迅速影响国内基因技术服务产业的时期;然而,1998年之后是中国经济飞速发展时期。 *,注:1994年之前的系统遗传学概念是基于系统医药学(1992年4月)、系统生物工程(1994年6月)和“结构论”(1993年7月) - 因而,用的“结构遗传学”(1994年6月),1994年10月北京的发育所举办国际华人生物学家研讨会上我发表“分子-细胞-器官”节律与形态转换的生物系统模型,同月在北京举办纪念维尔纳学派的国际科学哲学会议上我的《结构论》(1994年5月印 - 已有“系统医药学”、“系统生物工程”、“结构遗传学”)传入日本*等国,在上海举办的第一届全国转基因动物学术研讨会,在上海回北京的列车上,才决定用“系统遗传学”(1994年11月)和基因系统与蛋白质系统的结构对应研究 - 即,现在的Omics概念,并想出转基因禽类“输卵管生物反应器”(1994年11月)和技术途径,1995年在北京参加的联合国第二届基因组国际会议时期,确定了系统遗传学的基因组结构、进化与生物体的形态发生的自组织系统研究,1996年在第一届国际转基因动物学术研讨会上用投影片做讲演,然后在国外建立网站又用“图式遗传学”(1999年元月)来表示基因表达图谱和形态发生图式的信号传导网络与遗传调控研究 - 2003年挪威建立整合(integrative)遗传学研究中心之前(2001-2002年)与我email谈我用的这个概念和术语,2003年第19届国际遗传学大会我详细论述了概念 - 2005年Cell文章几乎就是复述了这个内容,2004-2005年国际上也用上“系统(system)遗传学”;因此,北京 - 在中科院中关村时期,就是形成现代系统生物学概念(1999年10月Nature等)和研究体系的关键时期。 *,当时一日本学者要用日元买,我没有要而是送给了他,所以,印象深刻,第22届世界哲学大会我用的英文摘要基本是其原文和全文是其简编与压缩成的论文。
3897 次阅读|4 个评论
何必老拿诺贝尔获奖者来忽悠?
热度 1 jinwsapa 2011-5-10 18:27
国内现在大小生物技术产业大会, 老是喜欢请所谓国际大师来助阵捧场,如果是学术性会议,那也倒摆, 这些大师不管年记多大,都会有足够高的学术威望和地位,随便讲些过去或现在的研究课题,都能吸引打动人. 但国内请这些诺奖大师到场,通常要让这些学者讲产业发展,那就有点难为大师了.因为他们不是产业专家和精英,他们擅长学术研究,并不熟悉产品开发和企业经营,提不出太多具体意见.有的纯粹为了照顾主办方颜面,不痛不痒地讲一番客套话. 笔者听过一些大师讲演,真的是隔靴抓痒,不解决问题. 其实这些大师,在国外反而没有在国内这么受到高规格的重视和接待. 第一这样的大牌很多,第二好多人太学术,并不适合做产业指导. 当然有的诺奖获得者也是创办公司的高手,据说前年获得端粒体酶的诺奖获得者如今也都有自己的公司.投资者一般不看是否有诺奖大师亲自上阵做公司,而是看技术潜力和管理团队. 诺奖大师一般很牛,不适合做CEO,最多只能做名科学创始人或科技咨询委员会主席. 更多的人还是想继续做他或她所喜欢并擅长的创新研究. 最近大连组织的国际DNA和基因组活动周, 组办方据说请来了6位诺贝尔奖大师,并专门到大连珍奥生命园,与德国核酸协会会长恩格斯和10多位中外科学家共同参与了“生命科学与前沿技术DNA/RNA研究前景与展望”研讨会,就核酸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不知道这样的会议是讲学术还是讲产业, 何必不伦不类,要这么折腾自己,也折腾别人. 真正的目的可能还是在推广自己的产品.如果真是这样,要靠诺贝尔获奖者为其站台来宣传自己公司和产品,那估计不会是好酒不怕巷深的情形了. 通常请一位诺贝尔获奖者的来回机票和招待费,至少要花1-2万美元.把这些钱花在别的地方,或许更给力和产生价值. 中国百姓也许初次对诺贝尔获奖者光临驾到感到好奇,来多了就没什么感觉了,毕竟中国追星族还没有这般兴趣去追科学大师,除非他们也能歌善舞. 对于某些诺奖获得者,来中国访问参加这些活动,已经变得很经常, 看到大连请的其中一位,现在经常性来华, 每到一地受到高规格接待. 也算是中国走穴, 有人买单,何乐而不为? 政府喜欢这一套, 只要有这些人到场,会议规格就高,收费也贵,媒体也很踊跃.皆大欢喜. 但对中国的生物医药产业究竟起了什么作用呢? Who Know!
个人分类: 医药产业|3863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未来5-10年将重点支持五大生物产业
xupeiyang 2010-8-25 21:19
人民网 科技济南6月21日电(记者刘然)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张晓强在刚刚结束的第四届中国 生物 产业 大会高层论坛中发表了题为把握新形势,促进生物产业加快发展的报告。这份报告中对未来5-10年国家支持生物产业发展的方向及政策进 行 了展望。   张晓强指出,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中国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重大举措,也是当前缓解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环境资源瓶颈制约的重大任务。生物产业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领域之一,这一点目前在科学技术界已形成广泛共识。对于中国生物产业发展的未来,他认为,既具有人才资源、科技研发、产业体系、生物资源等比较优势,也有有利的战略机遇。   张晓强透露,今后5-10年,我国将以突破生物领域重大技术和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为核心,牢牢把握世界 生命 科学和生物产业发展的方向,继续积极推动生物产业的发展:大力促进重大疾病防治的生物技术药物、新型疫苗和诊断试剂、化学创新药物发展,提高现代中药发展水平;加快生物医学工程产品的研发和产业化;加强 农业 重大动 植物 新品种培育和推广应用,促进绿色农用生物产品发展,积极发展海洋生物技术和产品;推进生物制造关键技术开发、示范与应用;因地制宜开发利用生物质能,促进生物环保技术的推广应用。   张晓强表示,我国将采取重大举措,进一步强化我国生物技术的自主创新,实施重大产品的创新发展工程,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强技术研发,掌握关键核心技术,促进创新成果产业化,切实提升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必须面向市场的需求,充分发挥市场的拉动作用,实施重大市场应用示范工程,积极培育市场、规范市场竞争秩序之、营造生物产业发展的良好市场环境;必须坚持国际化发展,广泛开展国际合作和交流,在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生物产业的分工与合作;必须加强和改进财税金融支持,建立健全适应生物产业发展特征和要求的财税金融等政策支持体系,加大对生物产业发展的扶持力度。
个人分类: 生物科学|2367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我国与发达国家生物产业化差距超15年
xupeiyang 2010-8-25 21:02
人民网 科技济南6月21日电(记者刘然)总体来看,我国加快生物产业已经具备许多有利条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部长冯飞在刚刚结束的第四届中国生物产业大会高层论坛演讲中表示,但我们与生物技术强国仍有较大差距。我国生物产业基础研究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在5年左右,产业化的差距在15年以上。   冯飞在演讲中表示,总体来看,我国生物产业发展已经具备许多有利条件。第一个有利条件就是中国的研发能力。经过30年的发展,我们在生物信息学、基因组学工程、生物芯片等科学前沿领域具有较高的研究水平。在超级杂交水稻、生物育种、转基因植物等研究领域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动植物克隆技术日臻完善,废水处理新兴反应器和新工艺的开发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一些生物技术的公共研发平台初步形成;第二,中国生物技术的产业化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第三,我国生物资源是世界上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大概拥有25万种生物物种,12800种可以药用的动植物资源,已经了收集了32万种农作物种植资源,具有十分珍贵的人类遗传的资源。至今已收集了300多个加细样本,建立了全球保有量最大的农作物种植资源库,与亚洲最大的微生物资源库;第四,从事生物技术研究的人才具有广泛的国内外基础。我国目前从事生物技术研发的人才超过4万人,国外有10万过留学生从事生物科学、生命科学已经相关领域的研究。   与世界先进国家相比,我国生物产业的技术、人才和基础是高技术领域当中差距最小的之一,而且生物资源丰富,是最有希望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领域。如果利用好这一历史机遇期加速发展,我国完全能够成为生物产业的强国。但他也强调了我国生物产业的很多制约因素和亟待克服的问题,总体来看,我们与生物技术强国仍有较大差距。我们这个部门的估计,生物产业的基础研究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在5年左右,产业化的差距在15年以上,而且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   他认为,我国的主要问题在于:第一,自主研发能力弱。全球生物技术专利当中,美国占了59%,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仅占了5%,我国已批准上市的328个不同规格的基因工程药物和基因工程疫苗产品中只有21个不同规格的产品属于原创;第二,缺乏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我国生物企业的规模普遍偏小,产业集中度低,结构趋同,导致了利润低,积累能力弱,难以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第三,科技成果的产业转化率低。全国科技成果的转化率普遍不到15%,西部地区不到5%;第四,体制机制的不完善。在医药市场流通领域秩序混乱,药品的招标采购不规范,生物能源等领域技术规范和产品的标准不系统,技术产品的市场尚不成熟,与生物产业相关的科研创新体制,医药卫生体制,投融资体制,差别的评价机制,产品的定价机制,转基因市场的准入制度,政府的采购制度、企业评价制度等领域的改革滞后,难以适应大规模产业化的需要;第五,还存在着生物资源流失和外来物种的重大隐患。   面对这些制约因素和问题,他在报告中也提出了建议:第一,从国家战略的高度进一步重视生物产业。我国要借鉴他国的经验,从国家战略的高度来制定生物产业的发展战略,国家有必要集各方之力,重点推动生物产业发展,制定国家生物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从一般的产业规划上升到国家规划;第二,突出重点和超前部署一批关键核心前沿技术。针对我国健康农业、能源、环保、工业等领域当前的发展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优选一批成熟度高的项目,加快产业化,重点推动关键技术的创新。同时超前部署一些生物产业的前沿技术,作为下一代技术的原始创新;第三,提升生物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包括建立创新联盟,支持企业的能力建设和公共研发平台的建设,采取既注重供给侧激励也重视需求侧激励的双向激励的政策,促进中央和地方的创新平台的共建;第四,推动相关要素向生物产业基地聚集;第五,打造高效的生物产业链;第六,培育发展一批优势的生物企业。特别是鼓励龙头企业收购兼并一些小企业,以大企业为龙头,中小企业共同创新的江河体系。
个人分类: 生物科学|2209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3 17:0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