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发文章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买车和发文章
热度 21 weijia2009 2018-10-11 12:18
买车和发文章 贾伟 前两年跟朋友聊天时听到一个很有意思的比喻:发论文和买车相似,贬值很快,一个漂亮的工作,发表三五年后便少有人问津了;而搞出一项有价值的专利技术就不同了,就像买房,往后会不断增值。 我觉得这话颇有道理。 当然赞扬这句话是有风险的,因为这是在推崇应用研究而轻视基础研究。这些年来很多忧国忧民的海归大牛们一直高屋建瓴地呼吁要重视基础研究,国家要加大投资力度。而我们现在的问题好像不是不重视基础研究,而是千军万马都涌向做基础研究发大文章这根独木桥,你想要走个岔道,做点实用技术发个低点的文章都不行,你立即会被鄙视。更要命的是,年度考评的时候你还得为那些拿了“高影响因子奖金”的同事使劲儿鼓掌并上前握手祝贺。下一年度,你连新学生都招不到了。 高点数文章的研究水平未必都高!这个我就不需要多加证明了。其实,不论基础研究还是应用研究,都是做研究,而做研究必须是眼睛盯着问题(而不是盯着论文的影响因子和后面的奖金和头衔)。一个医学研究问题的提出需要来自于临床,研究者要有能力将这种临床问题上升到一个理论层面加以研究,在机制上说清楚之后,再要回到实践中去设法解决它。前者是基础研究,后者便是转化性或应用性研究。在研究工作中能够做如此的循环,才是一个务实的研究型学者。新的疾病诊断技术和治疗方法都是在高度聚焦于医学问题的基础加转化研究中诞生的。 前段时间在网上看到一个关于美国人买车的调查新闻,有点意思。 华尔街日报 (The Wall Street Journal)曾对2,000多名受访者进行了一项调查,其中 35% 的人认为,富人只有开价格高于$75,000的车才能体现自己的身份。实际上,富人中90%的人开的车达不到这个标准。调查显示,美国百万富翁们最新购入的座驾价格中位数为31,367美元;千万富翁为41,997美元。调查人员对三个收入人群的购车喜好进行了调查和测算:年收入250,000美元以上; 100,000至249,000美元;以及100,000美元以下。年收入达到或高于250,000美元的人中有39%(约九十多万户) 购买豪车; 而美国约有3,000万家庭的年收入在5万到 10万美元 之间,他们中有约8% (约240万个家庭)购买了豪车,这个比例无疑是最低的,但由于基数高,这部分家庭总数是高收入豪车买家人数的2.5倍。 也就是说马路上开高端车的人中多数不是富人。 问题来了,为什么很多收入并不高的人却热衷于购买豪车呢? 原因很简单,因为他们希望自己看上去跟富人一样。 这跟我们科研人员都想发好文章的道理似乎是一样的,都想被看着高大上,至于科学问题的好坏以及科研本身水平的高低,那是次要的。
24299 次阅读|37 个评论
写给研究生5-怎么发文章混毕业
热度 7 gaoshannankai 2015-1-30 23:33
我们生物信息学天空已经是世界第一大中文生物信息论坛, 其中的1群有1000多人,群里又有研究生过来让我推荐几个SCI的烂期刊, 发文章毕业。我真的不想这么干,但是又不忍心不管,不仅推荐了几个, 还讲了自己发文章的一些狗屁经验, 后来发现我不仅仅 是抹黑中国,简直是抹黑学术界,再后来发现我写给研究生 们的很多博文(见最下面)都是反动的,阴暗的。我 对教育界的抹黑 更严重,我曾经说过,我遇到一个很有良心的老师和我说过,我们被老师 毁了,我又来毁大家,对不住了;我想说我被老师毁了,以后不想看到你们 被毁。 太反动了,我现在这里自首了,后面我要 痛改前非,请大家给我一次机会。我自己罪孽深重,但是又没有勇气 自尽,留下我这个反面教材教育其他人吧。我现在真的非常后悔, 我好歹也算个引进人才,吃着国家的还总看阴暗面,最起码不讲义气, 以后我要多看正面的东西,对负面的视而不见,努力工作,早出成果, 不辜负党和国家的期望,立此为据。 但是,这次也是最后一次,再让我说一下狗屁经验,我看到 一些同学快给逼的要疯了,我再犯一次错吧。首先, 我支持研究生毕业设立文章 这个硬条件,你不要埋怨学校,如果你连这个能力都不具备, 把你放出去,面对残酷的就业市场,你能活?那样的话才是对你 最不负责任,而且劣币驱逐良币,最后李刚的儿子比你机会更多。 对于发文章要以平常心对待,就好比你做了一个实验,把实验步骤 和结果好好记录下来,然后拿出去和同行交流一下,仅此而已。 研究生入学想什么,发文章, 如果这个你做不到,不要和我说 任何想法,你没法生存,想什么最后都只能是一个中国梦。 其实作为一个基本素质,写一个破SCI文章,并发到一个烂期刊上 真的不是一件难事,况且很多学校都没有要求IF,当你发了一篇 之后就会发现, 这个就像是大便干燥,打一点开塞露,马上就通了。 换句话来说,如果一个好的团队,有着比较扎实的基础和延续性, 能够做一些好的工作, 文章作为一个副产品,想发多少就能发多少。 但是,国内能有多少这样的团队。大部分的老师自己为了经费疲于奔命, 还不是跟风搞点文章,更惨的是没经费的老师, 学生要自己杀出一条血路。 首先你把你学科,或者你们实验室,经常发的期刊总结为一个list, 对于里面近期研究的关键词进行汇总,你比如最近研究比较热的lncRNA, 你要跟的上。中国人搞原创没本事,搞跟风我们称第一,没人敢称第二。 我的总结表里不仅有期刊的IF,审稿周期,费用,期刊的口味,包括一些 网上对他的评价,特别是负面的都有总结。 要想发文快,必须把手头项目和一些热点对接, 大致了解现在主流是什么, 淘汰的是什么,你比如我们某个领域的一个期刊公开宣布,以后如果有 基因芯片类数据挖掘(注意没有试验验证)的文章需要提前评估一下再投稿, 就说明这个东西被鄙视,你就不要做了,即使你的工作再好,为了毕业 你也先不要做了,不要去送死。 基于别人研究深入很不容易,但是横向动动确实很容易,你比如实验类的, 换个物种,换个材料,照着做一遍;计算类的更容易了,同一个方法,换 个数据集,就是一篇文章。 从高分期刊的里面看来的,模仿一个投到低分里面。 水平高点的同学,也可以把不同文章的idea拿来整合一下,现在不是有大数据了么 用大数据的结果验证验证。 无论是掌握学科动态,还是产生整合的idea,都需要和同行交流, 特别是打破 学校的封闭,多到网上看一看,聊一聊,打开自己的思维窗口。研究生阶段是 精力充沛,异想天开,最有创造力的阶段,不要把自己憋在实验室里面。 对于一个研究生,我觉得做到这些真的不难, 我支持研究生毕业设立文章这个硬条件, 因为如果连这个能力都没有, 这个研究生真的是不合格的。文章灌了水,满足毕业就行了,别没完没了,有的同学找到了感觉,后面 多搞一些积累。其实没用的, 你不如好好思考一下做些更有价值的东西, 否则,等将来你老了,回首往事的时候,发现自己一生中最精彩的时刻 是浪费在编故事凑文章上面 ,嗨。 通过一个美国招聘广告看生物信息需要学什么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907017-702756.html 中美本科教育的最大差别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907017-702476.html 写给即将考研的同学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907017-720478.html 写给所谓好专业的同学们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907017-719969.html 非生物信息专业的实验室如何配置计算机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907017-720858.html 写给研究生4:做项目是最好的学习方式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907017-814947.html 写给研究生3:科研工作必须建立在前人基础之上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907017-790169.html 写给研究生2:本科毕业实习去考研的实验室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907017-772674.html 写给研究生1:多做公益有好处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907017-771909.html
3615 次阅读|8 个评论
“停尸”中国高校及科研单位图书馆书架上的昂贵洋期刊
热度 21 johnnyqliu 2014-4-19 13:52
“停尸”中国高校及科研单位图书馆书架上的昂贵洋期刊 不知还有多少洋期刊,年复一年地花昂贵的外汇去订、分发、装订、编码、上架,然后就死在那了再也没有人和鬼去看了。最近在几个单位的图书馆(室)看到同样一本期刊 : Journal of Fluid Mechanics, 英国剑桥大学出版社的期刊,其中在一个图书室里面居然看到了这个期刊从第一期开始一个也没有漏的满是尘土的整齐放在书架上。这是非常昂贵的一本期刊。当问到是否有人看过这本刊物?回答:没有。当问到你们单位有人在这个刊物上发文章吗?回答:没有! JFM 是流体力学领域里面所谓的贵族期刊,其被剑桥大学应用数学和理论物理系的派系垄断,里面以前基本是数学公式的推导,小题大做,湍流至今也没有人能给出解析解,全在玩参数,让人看不懂,近年也有一些实验和经验类公式出现和数值模拟类的文章,但是也是写的废话很长很长的句子,一篇文章几十页很常见。属于那个圈子的人发文章不难,其他人几乎没有可能,比例很小。里面几乎没有大陆学者的文章,有几个华人的名字也是海外的与一些圈子里面的教授工作过的。单独发文章没有见过先例。 JFM 太瞧不起也太欺负中国人了,不让发文章,还大量推销到中国,价格昂贵的到了有很大腐败机会的利润空间程度;中国人也太自卑,不发文章,不看不用,还用纳税人的血汗钱去买这个原本可以有些用的东西。除了 JFM 不知还有多少这样的洋期刊,要靠中国人撑着呢!不要贬低中国科学家存在的重要性。
个人分类: 观点|7311 次阅读|41 个评论
建议少推荐拿项目、发文章之诀窍博文
热度 4 黄安年 2014-2-23 17:02
建议少推荐拿项目、发文章之诀窍博文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 2014 年 2 月 23 日 发布 一些博主以亲身经历撰文介绍自己怎么拿到科研项目经费 , 怎样写申请报告之类,一些博主介绍自己怎样在国际知名杂志上发表文章的诀窍,这些都是经验之谈,且有启迪或参考意义。不过依笔者一管之见 , 这类博文 , 编辑部还是少推荐为宜,现在给人的感觉推荐此类捷径话题的博文多了些。 在这个学术浮躁的年代,我们还是需要多叙述一些踏踏实实、潜心治学的例子。
个人分类: 学术问题研究(10-11)|3798 次阅读|6 个评论
扪心自问真的努力了么?
热度 1 jiewang0813 2013-10-8 17:24
硕转博,现在是博士一年级,还需要上博士的课程,博士都上大课,一上就是一个上午、一个下午或一个晚上,总是被这些课程搞得不怎么想做实验,要做实验也只能断断续续地搞一下。(臭毛病吧,总为不想做事而找借口) 回首硕士2年,我什么名堂都没有搞出来,挺为自己可悲,也为流逝的美好时光可惜。硕士期间,除去研一一年上课,剩余的一年我也人模人样在实验室呆着做实验,为何现在一点像样的数据都拿不出来,更谈不来写文章了。同样硕士一起进校的,有些同学SCI都发了好几篇了。 过去的两年,感觉自己也非常努力啊,至少在我的实验室中算是比较努力的。老板安排我自己一个人去做一个大方向,其余人基本都在另外一个大方向,心里自我安慰一下可能老板还是比较看得起我吧。老板也觉得我是一个比较自觉的人(其实不是,只是表象),所以平时也很少管我,让我自由发挥。这样的自由让我太放松了,每天看一点文献,然后就按照文献的方法去尝试,尝试失败,然后在看文献,再尝试,在失败……单曲循环。每次汇报总结,就以各种小实验初步实验结果来过堂,老板看我做的很挺多的,以为我做的很好,所以也不怎么会批评我。懒懒散散的,就这样两年就过去了。 现在不一样了,博士有种无名压力,毕业必须要有文章才能毕业。真心不想延迟毕业,年级老大不小了。过去没用功,希望现在用功还来得及。先从阅读文献开始吧,两年文献没读几篇就开始做实验,这不是在闹着玩吗?找准方向,深入进去,再也不能东搞搞西搞搞了。
个人分类: 情感释放|3330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唐老师网文钩沉:我为文章鼓与呼】
liwei999 2013-9-11 17:46
【立委按】要说这世界雷锋并没有绝迹,远在天边,近在眼前,咱科网就有。不过因为大数据时代了,信息泛滥,人心浮躁,雷锋们比较矮小,常被视为无物而已。不必谦虚,自举不避嫌,立博(立委博客)就是一例。单说这 n 年如一日编发【镜子大全】,洋洋洒洒百万言。连铁石心肠的毛委员都会被感动,说: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天天做好事。今天再添一好事,编发【唐老师网文钩沉】一篇,与各位分享。 商榷之商榷 唐吉诃德观光团 于 October 15, 2003 12:39:19: 庆祝完了大家都休息了?插播广告 ^+++^ 跟二黑同学商榷一哈,本来呐,车轱辘话来回说,这些话题过去一两年里咱们反复拉呱过,隐隐有王八拳的迹象。但是的但是,咱们可以引以为自豪的一点是,至今还在讨论,虽然彼此血压都有所上升,但是还没有堕落到坐地炮的地步。且以真理越辩越明为安慰吧。 NB的说法:此为序。^+++^ 1)发文章为什么? 经过在这里和你们交流争论,我发觉文章真的是你们的生命线。这可以理解,就如同项目合同是我的生命线一样。但是,可以理解的东西并不一定就有理,尤其是国内科学界(居然包括工科院校)把这种东西看成唯一的衡量标准,绝对有问题。主事的手里有方向盘。他制定的政策是这个导向,就难怪你们为那五斗米折腰了。 这个问题有两个方面: (1)文章发表是不是科学家的生命线? 很负责地告诉你:不是,不发文章死不了。俺还就不信了,不做scientist了, 咱去给包工头打工还不行么?你别以为科学家都手无缚鸡之力,男有AceDB,女有机器猫,都是不爱红装爱武装的。但是折回来说,行有行规。基础研究工作人员的成果如何评价?到目前为止发表在peer-reviewed杂志上与同行交流还是最最主要最最行之有效的方法。 (2)要不要为五斗米折腰? 当然要。五斗米,搁1948年的江南,那是棉麻工厂初等职工一个月的工资啊。 当然了,通货膨胀了,旧制换算又是一团乱麻,五斗米差不多15升吧?做上几顿饭一家老小吃饱还是可以的。还是那句话,温饱权是最基本的人权。科学家为五斗米折腰,谁又不为?换过来谈你引以为自豪的工程界,以我这个外行的看法,你们搞什么效益嘛,多学学爱迪生,搞点儿电灯那样划时代的发明好不好?当初爱迪生一个人顶你们多少啊?现在工程人员越来越多,豆腐渣工程之比例也是与时俱进,堕落啊。你同意么? 我觉得,科研工作者这个群体,从总体来说,在整个人群中绝对是可以算作知足常乐的群体,按腐败度来评价,肯定是要垫底的。不知道怎么回事,在本坛让小哈骂完让二黑骂,也算是冤案吧? 2)什么样的文章值钱?什么样的文章不值钱? 既然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那些量化的IF,引用数等等成为评判某人升迁的指标是不是就变得荒唐了?如果某系甲乙两位教授,甲教授的文章比乙教授多一篇,引用数也多两个,是不是就一定甲比乙强? 文章值不值钱,时间和历史自有公断。本来要十年才检验出来的东西,非要在两年内有个结论,那就只好用莫名其妙的量化标准了。 这个问题真是老生常谈,我觉得有必要在本坛poll一哈,看看多少人赞同用这些数据作为评价其学术成就的唯一标准的。我个人的感觉是赞成这个看法的人是少数。再一次跟二黑说,希望你能听进去,SCI只是一个index,把它作为职称评定的硬杠子,我只在国内某些大学系统见过,如果把这样的不正常现象当作普遍存在而反复责难这个坛子上的大多数,我觉得是不负责任的。 3)文章数量上去了,质量必然下来么? 这不是我的原意。我是说烂的比例增大了。优秀的成果什么时候都是那么几个,绝对数并不必几十年前增加,但近年来文章总数呈几何增长,所以烂的比例增大了。 如果你说烂的数目增加了,我或许能同意,比例增加就不敢苟同了。发表文章,其质量如何各有各的看法,但是统计地看还是有个trend的,当然仅限于看得懂的人。如果一定要用烂来形容,那么恐怕要有个标准,比如二黑贴个烂的样本,再贴一个不烂的样本,让这里的科学家们做到心中有数,泛泛地说烂怕是会被说成诬告。 4)文章与知识的关系 我的要求不高。我眼里的垃圾文章的特征之一就是那些相当于一个学校大作业的试验报告或计算报告。什么玩艺都写成文章,失败的也写。写了就写了贝,过后还要以这种东西去邀功。人家李时珍做那么多试验,最后不就是一本本草,换今天估计教授肯定评不上。知识有没有爆炸?如果李时珍搞清楚一份草药就来一篇SCI,估计知识在他那时就爆炸了。 好好好,李时珍大夫,这老头挺可爱的。这么说吧,倘若李大夫的时代有如今这样的条件,他的方子是独立发表供其他医生参考用于临床进行验证予以改良治病救人好,还是洗洗地用蝇头小楷抄好藏在阴凉的地方传男不传女好不容易出本本草传世李大夫本人都已经挂了N年了你想写个读者来信商榷一把都得先吞了药上阴间去拜访他好? 知识体系这个东西,不是板着脸正襟危坐我要创建知识体系了就可以的,知识体系的构建是一个长期系统的工程。你谈到的失败也要发文章的问题,我给你举个例子吧:大约两年前,临床上出现数个艾滋病人对治疗药物不反应而造成病情恶化,失败?当然,病人都挂了,不打官司就不错了。可是这几个医生硬(格老子的,读摁h)是在《柳叶刀》上发表了垃圾文章,说经查这几个病人自己进行了一些herbal medicine的治疗,用的是St. John's Wort,研究发现这玩意儿加速了艾滋病治疗药物的体内代谢,药物达不到治疗要求的浓度,所以无效。这篇垃圾文章引起了广泛关注,临床医生摁是意识到了了解病人所采用的alternative medicine的重要性,而病人也知道了不告诉physician就乱吃药弄不好就挂了。好像有一点点效益哈? anyway,闲着也是闲着,就聊一哈。我还是希望本坛的交流能达到一定程度的共识,比如这个文章问题。如果反复地交流,但是原地打转,那就离王八拳不远了——破老师发明的这个词真是有生命力啊。:) 有了序就要有跋,拔不好随便拔一哈: 文章不是万能的,但是没有文章是万万不能的。 我为文章鼓与呼 唐吉诃德观光团 于 October 15, 2003 04:20:18: 王八拳俺不掺和了,这里说说文章。抄一段二黑的观点: "文章越来越不值钱,杂志越来越多且烂是可以普遍观察到的事实。众多的文章 到底产生多少新知识呢?仍然一个大大的问号。 关于这个问号,我是这么看。 1)发文章为什么? Originally,以科学的名义。发表文章主要是为了同行评议和交流。Practically, 发文章事关tenure,事关房子车子等等,所以这个为什么的问题还真不好说。 泥沙俱下的时候你看水还是看砂,这个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的看法,混 着砂子的水,曹老师说过男人是泥女人是水的话,泥多了水混水多了泥稀。又 有话说水至清则无鱼。当然一潭清水是理想状态,但是鱼都会被饿死。二黑不 禁要问:干吗要水混才不会被饿死?这是私心。然,人之初性本恶,温饱权是 最基本的人权。 2)什么样的文章值钱?什么样的文章不值钱? 通常的想法,Science Nature的文章值钱,IF 0.1的最不值钱,如果有的话。 但是的但是,这是一个笼统的说法。这就比如大部分人觉得西施漂亮,但是唐 朝的同志们就觉得她丑死了:病兮兮的老捧着个心,不发胖偏要减肥,作死啊? 我们知道,当今的研究之分类是如此细致,隔壁实验室的人在干吗我大概知道 个大略,具体的是一无所知。对于我有价值的文章,对于他们也许屁都不是。 但是我能以我的价值观衡量他们的文章么?所以还是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3)文章数量上去了,质量必然下来么? 这个问题有个类似的说法:卫星上天,红旗落地。有没有可能卫星上天,红旗 依然飘扬呐?且不说文章,我们看看发文章的人。30年前,几乎每个毕业的博 士都能找到不错的位置,做博士后的基本没有超过2年的(天堂!);再看如今, 特别是生物医学领域,培养的博士比从前多了数倍,但是积压在博士后阶段的 却也是数倍。不说这个现象是否合理,这么数倍的人在做研究,他们的结果在 哪里发表?30年前足够的杂志数,现在还足够么? 于是的于是,这个问题演变为:研究领域里头人员数目增加,研究质量必然下 降么?我不知道。不过科学在发展,知识在爆炸,不知道算不算成果,算不算 质量? 4)文章与知识的关系 看来二黑的要求颇高,一篇文章就得有一点新的知识。我不知道其他学科,但 是在试验科学里头,一篇文章有一点儿新的方法经验还是可以做到的。哪怕报 道了一个失败的法子,也是红笔标上:此路不通。这个做法早期见于神农尝百 草。你说他一个糟老头子,东吃西吃的一副饕餮样儿,找灭么不是?可是他尝 过了,拉得死去活来,你不就不用去尝了么?知识这个词儿太大,经验也许更 加适合。 而我们目前的知识体系,并不是一篇文章一个人的成就,而是无数人前仆后继 努力的结果。上次跟小哈说社会大机器和个人螺丝钉的问题,其实道理是通的。 一篇文章是长城上的一片砖,抽走它也许只是局部的不稳固罢了,但是没有第 一块砖,长城是不会建成的。你现在把每块砖抽出来看,撇着嘴说:烂东西! 可是你且退后些,目光放远些,你会看见长城,或者叫做:知识。 总而言之,统而言之,总统而言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叶障目的事情经常 发生,但不要永远发生才好。至于打赌的问题,公允地说,AceDB完胜,二黑 出局,建议不要再就此事打王八拳,大家散了吧,该干吗干吗去。:)) 【虹桥科教论坛网友文库】 http://www.rainbowplan.org/lib/archive/2003/10/013.txt http://www.rainbowplan.org/lib/archive/2003/10/011.txt
个人分类: 立委推荐|1701 次阅读|0 个评论
让别人了解比让别人认可更重要,不管是社会媒体还是科学传播
热度 2 cgh 2012-8-19 07:49
让别人了解比让别人认可更重,不管是社会媒体还是科学传播 各国国内媒体毫无疑问都会受到价值导向,各国也都限制外国媒体宣传尺度。虽然各国使馆的基本使命是为本国公民和侨民提供服务,但是各国使馆都是平等的对外宣传窗口,有效利用这个窗口让驻在国人民了解本国,应该是各国使馆的一个基本使命。 为什么美国总统候选人通过讨好以色列国来笼络犹太裔,而通过往死里整中国去笼络普通美国老百姓?犹太裔在美国的政治经济中地位很高,而普通美国人基本只能靠华盛顿邮报、纽约时报等关于中国的负面报道来了解中国。看看中国驻美使馆的英文网页和美国驻华使馆的中文网页,感觉还是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国内的科学研究界很多人的最高境界是得到外国人的认可,而不是为国家的进步做了多少贡献,而评价为国家做的贡献的指标也在很大程度上是发了多少被外国人认可的文章。实实在在的成果拿出来让人去应用和了解了,自然都会被认可吧。 当看到《 nature 》和中国科学家很多精英在为叶诗文的奥运成绩“斗争”的时候,感觉很悲哀啊。中国人太需要别人的认可了,感觉像一群奴才在主子面前抱怨主子冤枉自己了。最终是一个被主子选为奴才头人的去安慰了一群奴才(我和许多不识时务的人一样,看不出来哪有真诚道歉)。我们不知道这群奴才和那个奴才头儿是不是以后还能得到主子的善待。 为什么不是换一种方式去平等、科学地表达自己呢?科学是可以质疑的,很多文章有 comment on “……”的对应形式的质疑文章啊。用其他的期刊(哪怕是中国人自己办的洋文刊物)同样可以去表达我们的观点,去严谨地回应。这中间的差别恐怕只是得不到《 nature 》的认可而已吧。我想,如果后人在查阅这一文章的时候看到还有十篇对它批评的文章,效果会比《 nature 》后面粘的那点随时风吹都能掉的 note 要精彩得多吧。 目前的国内办刊与发文基本成了这样一种不健康模式:国内的“大牛们”把自己认为牛的文章都拿到国外去申请外国人的认可去了,国内的“牛刊”只能死皮赖脸“改善稿源”,偶尔得到宠幸,大多刊登的是“牛人们”团体下“牛后们”的练武之作或者是中文版的“牛作”。跟牛没关的基本是去“牛刊”那里碰运气,偶尔中举以为自己也牛了。当然,很多有志向的“小牛”,直接也去申请外国人的认可去了,一旦成功也就“真牛了”。那些二流、中文刊物基本成了对“牛起来”失去雄心和兴趣的“慢牛们”聊以慰藉的地方,他们当中有些人还是觉得需要做一点对得起自己饭碗的事情的。 不知道中国的所谓“大牛们”将他们的大作都发表在《科学通报》、《中国科学》这样刊物的洋文版面,是不是他们去国外开会交流时外国人就拒绝去了解了呢? 不可否认,国内的“大牛们”一点也不比外国人差,也很容易得到外国人认可,但是为什么非得自降身份求别人认可呢?当然像《 nature 》这样的早就瞅准了这一点,正在窃喜呢。 这一点,还得从大飞机项目和北斗系统中吸取教训,经过沉痛的教训才明白自己需要自己的东西啊!别人是乐意看到你被栓死在那的。中国人需要波音和空客之外自己的大飞机,中国人需要 GPS 、 glonass 和伽利略之外自己的导航系统,为什么中国人就不能有《 nature 》《 science 》之外自己的明刊,而去做别人的奴才? 怀着希望别人认可的态度去让人了解,总会别人利用的;尊重别人的判断让别人去了解才是更重要的。
个人分类: 杂谈|3610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一位直博生的发文章和博士阶段的科研与生活建议
Irasater 2012-7-5 14:39
五年的博士学习终于结束了.doc 偶然在小木虫上看到了一个帖子: 博士毕业了,也写一些发文章的心得吧 。作为一个即将直博的学弟,感觉收获挺多的。关于这个文章还有很多地方有转载和下载: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72182-498865.html 、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589065do=blogid=500374 和 http://wenku.baidu.com/view/57d7226f561252d380eb6e41.html### 。其文如下:(与各位同仁共勉) 博士毕业了,也写一些发文章的心得吧 五年的博士学习终于结束了(本科 直博 ),这期间欢乐,痛苦,无助,希望,兴奋交替其中,我想只有读博的朋友们能够体会。我的 专业领域有点偏工程,相较材料或者理论研究等好发论文的方向比较难发 。最后取得的成绩是五篇 SCI ,其中 3 篇是本领域公认的顶级期刊,2篇高水平期刊,2篇本领域顶级会议, 3 份专利。自己感觉也算对得起自己这几年的付出了。先前写过一个关于投稿会议论文的帖子,因此这篇中就不重复了。主要谈谈期刊论文的一些心得,希望能给还在读博到路上奋斗的朋友们一点启发。 1 、关于投稿心态 首先说一下心态,这个我认为非常重要,为什么这么说?我曾接触过实验室若干师弟师妹,他们刚进入科研领域,往往比较气盛,自己觉得自己做的东西很不错,理论和实验结果能够吻合的不错。于是就匆忙投稿好的期刊,投稿之后的 几天兴奋难眠 ,最容易产生幻觉,怎么看自己写的都觉得能中。结果若干周以后来了 reviewer 的建议,拒掉了,而且被批的很惨,于是彻底气馁,没有了前进的动力。这就是 心态 的问题。我想无论是哪个方向,大家都应该明白一个事实:这个世界上别人没发现而只有你发现的东西,或者只有你提出的 idea 非常非常少,或者说绝对点:对于普通的我们来说几乎没有。因此要理性看待自己做出的成果, 在文章中不要总强调自己做得多么多么好,要谦虚谨慎一点。 正所谓文人相轻,同行看同行的成果总会挑剔。 reviewer 的心态也会差不多,比如我评审其他人做的相同的东西,我也会用批判的眼光, 因为我也是做这个的,非常熟悉,遇到的难点都一样,所以会直接看这几个困难的部分。如果发现也没解决,就会觉得做得一般,拒掉的可能就大。反之,如果发现有一个或者几个点有点新,哪怕不能全部解决,但也给出了有益的方向,就会高兴,进而给出修改意见或者直接接收。 所以在投稿之前问一下自己:你所做的方向内的研究论文及专利你都看过吗?就算没有全部,比较经典的几篇你看了吗?你做得怎么样?这非常重要。 ⒉ 要明白众口难调 这点更重要,林子大了,什么鸟都飞,每个 reviewer 的口味都不一样,有人欣赏你做的,有人就看不上,如果你做的东西又正好和 reviewer 的一样,那就更有风险。所以要锤炼自己的抗击打能力。以我的经历为例,有一篇文章:特别巧最后编辑给了四个审稿人的意见,一个同意直接接收,2个 minor revision ,最后一个拒掉。当时简直不能接受,导师开导我说要心态平和,仔细修改,接收肯定没问题。所以要坚信自己,别人可以拒掉你,否定你,但是我们一定要对自己有信心。 ⒊ 要厚脸皮一些 即使你的文章被拒掉,也不要轻易放弃。 reviewer 要拒掉你,一定要提出详细的理由,否则编辑都不会答应。而 这些理由就是你修改的根据 。一般说来,你按照拒掉的意见大修之后再投稿的话,仍旧会送到原来的 reviewer 手里。让他 再审,这样,接收的几率会更大。 所以不能把自己被拒掉的稿子束之高阁,要厚脸皮一些,仔细修改, reviewer 让你怎么改,你就怎么改。他不喜欢这个图就去掉,他认为多余就删掉。一个师弟问我: reviewer 让他把一个图删掉,他不想,因为画得很漂亮。我直接问他:你要论文发表还是要图?这个时候不是看你个性的时候。 一个教授曾经告诉我,一切的一切都归结为: make them ( reviewer ) happy 。 ⒋ 要突出比较 一位大教授,也是一个顶级期刊的主编曾经说过: 发表论文的实质是比较,比较你的东西和别人的东西,在比较中才能进步。 很多学生刚开始写论文就直接写怎么做,如何做,实验结果。这写出的东西不是 research paper ,而是 technical report 。绝对被拒掉。所以好的论文的 introduction 部分一定写的精彩 。试想一个对该领域不熟悉,都不知道其余人做得如何的人能写出好的高水平文章? 没有高质量的输入不会有高质量的输出。 大家也应该有感,看自己领域顶级期刊文章,开始都会将某一领域的现状做一总结,告诉读者别人做得如何,有何问题或者不足,进而引出自己的东西。我们管这个叫讲故事。故事好,就会吸引人,讲砸了,后边就会受影响。 这里在补充一点,讲故事的时候,尽量避免说别人不好,就算有,也要婉转提出。 否则碰巧遇到你说缺点的 reviewer ,你觉得人家会高兴吗? ⒌ 重视引用 前面说过, 在 introduction 部分对于其他人工作的引用和对比很重要,这些都会在 reference 中体现出来。 尤其是投那些高水平期刊,审稿人几乎都是该领域的牛人,审文章先看 abstract ,弄清写的方向后立刻看 reference ,因为看看你的引用基本就知道水平了。很难想像一篇学术论文的参考文献中少了几个权威的文章。所以要重视。当然引用也是有技巧的。不能什么都引。具体大家可以自己揣摩。 ⒍ 图片问题 图片务必做好,酷的图片会让人眼睛一亮。 尽量用矢量图片。 经常有人问我,图片需要多清楚才好。我给出的意见是,你把图片转成 pdf 格式后,放大到最大,如果仍然清晰就是最好。只有矢量图片能不失真。 在其他软件中绘制的 图片尽量导成 emf 或者 wmf 格式 后再放入 word 中 ,这样图片绝对不会失真。 绘制曲线一般用 matlab 或者 origin ,根据自己的喜好。我个人倾向 matlab ,因为用程序可以把图片的的样式固定,直接读取数据直接绘制就行了。 origin 可能还得用鼠标点半天。 ⒎ 某些词汇禁用 英文和中文的区别是很大的。某些我们在中文中觉得没问题的词汇换到英文就有问题。 比如以下词汇尽量少用或者不用: obviously, certainly, undoubtedly, probably 等。这些词汇会让文章的可信度降低。 不要让审稿人总是在"大概也许可能"中来欣赏你的作品。 此外在评价我们自己的结果时, novel , first , most 等词汇尽量少用。 太多这样的词汇无疑会增加别人的反感。 ⒏ 再说图片 看到回复中有人询问绘图的问题,这里简单说一下。在 matlab 中无论画什么图,都会出现一个 figure 窗口, 在菜单中的 edit 中选择 copy figure 选项,然后直接复制到 word 中,这样得到的图片一定是最清晰的。 我自己在投稿时,所有的图片都转换成 eps 格式 ,这样不但清晰而且非常利于编辑的最后排版。不建议使用 bmp 或者 jpg 图片,效果很差。对于理工科论文来说,一般就是 matlab 或者 origin 。 excel 多用于实验原始数据处理,不建议直接用。有人经常在 excel 中绘图后直接拷贝到 word ,这是很有风险的。本人曾经审过某篇文章,作者在 word 中给出了一个 excel 表来说明线性度,孰不知在 word 里可以直接打开 excel 表格查看原始数据。我打开后,仔细观察 0 点附近数据,发现曲线带拐弯的,与文中给出的线性度不符,于是我对文章的印象顿时变得很差,其余的结果难道会没问题?所以大家务必要对图片格外小心。 btw ,强烈反对截图做法。产生的图片质量太差 。 图片的精美程度可以决定一个文章的质量,国外的 group 甚至请专业的美工来处理图片,把一些仪器仪表画得美轮美奂,给人印象深刻。不要以为这是表面功夫,图片是表达文章内容最有力的工具。审稿人,如果是专家级别的话, 审稿的顺序一般是: title ,作者,单位, abstract ,图片, introduction ,图片, reference ,正文(如有必要)。 可以看到图片的重要性,就算看正文也是围绕着几个图片看。因此图片就是门面,就是内容,就是你能不能拿到入场券的砝码。 ⒐ 公式 公式一般就是用 mathtype 。根据期刊要求设置好 style 。这里说一下 什么公式需要写,什么不需要写 。大家要明白审你稿子的一般会从你的参考文献中找,所以审稿人不是初学者, 不需要大家从最简单的公式来科普 。除非是必须说明的公式,否则大家都知道的就不写,可以引用。 公式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前后不一致,符号不一样,尽量避免。 10. 关于给 reviewer 的回复 这一点在发表论文过程中非常重要,就像打太极,几个 round 下来,是个斗智斗勇的过程。 首先要说明的是,一定要礼貌。 尽管有的审稿人措辞强烈,甚至完全否定你的工作。这也不怕,处于下风往往有反攻的机会。如果你也措辞强烈的回复审稿人,只能说自取灭忙。 所谓的礼貌,就是要求务必对审稿人的每个问题都做阐述,要认真真诚,不怕没弄清楚,就怕勉强回答,故作高深,这非常不可取。 审稿人的问题可以非常好多类,有怀疑型,有请教型,有讨论型,有赐教型,有建议型等。要根据每种语气来回答,这里面内容也多,不详细说了。大家根据自己的情况好好揣摩。 其次,大家头脑中一定要有一个清晰的概念,你和审稿人之间的 “ 来来往往 ” ,不仅仅是你们两个人的事情!幕后有一双眼睛一直在注视你们,就是 editor 。他是一个裁判,紧紧地盯着你们两个的交流。他有自己的判断。即便是到最后审稿人还是不接受你的回复, editor 仍然能决定是否录用你。也就是说,就算审稿人不想接收,但是如果 editor 想接收,那么肯定是能接收的。于是有人会问,怎么能让 editor 站在我们这一边? 那就是用真诚博得编辑的好感。在写回复的时候头脑中一定要时刻铭记,你的回复是给 2 个人看得,一个是 reviewer ,一个是 editor 。 你回复的语气和态度 editor 都看在眼里,是否用心,是否真诚,这些都被 editor 注视。因为并不是每个审稿人都公正,因为必然会涉及到 ‘ 羡慕嫉妒恨 ’ ,或者圈子人际关系的问题,碰巧送到对手手里也是经常能发生的,因此 editor 就负责来做最后的仲裁。举一个切身的例子,我投某一个顶级期刊,给了两个审稿人的意见,一个审稿人的意见非常中肯,能看出来他希望你的文章能接收,于是有很多问题,让你回复。另一个审稿人上来就否定,只言片语,没有具体意见。因此可以初步判定他们的态度。对这两个做仔细认真的回复后,发给编辑。第一轮后,第一个审稿人非常满意,同意接收。第二个不满意,提出一些问题,但是问题有点超出文章范围,于是又修改回复。这一轮后,还不满意,还是用问题来刁难。基本看出是不想接收。不过我仍然很认真的回复, 每次回复达到 20 页左右。 把我们的观点和想法回复,并希望讨论。这次回复后,经过一个月后,状态变为 report received ,也就是说编辑收到了这个评审的意见,但是过了几天我都没有收到修改的通知以及结果如何。我此时很纳闷怎么会这样? 按照惯例,编辑收到意见后回在第一时间给作者邮件的。 此时再看状态,变为: Manuscript for Board level decision 。就是说提交编委会仲裁。 这可能说明编辑在作选择,审稿人可能又不同意接收,但是经过他的观察觉得我几轮的回复比较好。最后接收了。这中间的过程可能很复杂,涉及到心理层面的一些对抗,也不好说最后的情况如何,但是可以肯定,你在过程中的表现,编辑肯定会有一个评价。 所以一定要有礼貌,有礼貌,真诚,真诚,回答问题切中要害,不要兜圈子。请大家记住。 11. 要勇于指出审稿人的错误 前面说过,要礼貌的回复审稿人。但并不是说要一味的迁就审稿人,正所谓柿子挑软的捏。如果表现的太懦弱,审稿人就会登鼻上脸,呵呵。比如,有的审稿人的评语和意见明显是错误的。这是因为大家对一个问题的认识程度不一样。 出错也是可以理解的。遇到这样的情况,还是应当礼貌的指出错误所在,然后给出自己的理解。这样的好处是,审稿人会觉得你也是个专家,就不敢随便胡说出丑了。否则就会让人大跌眼镜,因为 editor 还在后面看着呢。 12. 关于 博士阶段的科研与生活 关于这个问题,有很多网友已经写出了很好的心得。大家可以在论坛上找到。我这里想从其他几个方面来说一下我读博 5 年的感受,供大家参考,以问题的方式提出,大家问一下自己是否做到,或者正在做,或者即将做。我想读博绝不是像本科一样随便过来就行,它是个特殊的时期,一来年龄大了,二来大部分人没钱没房没车,三是科研的道路很艰辛,不容易。不要在读博阶段把自己读傻了,很多人根本不知道自己为什么选择读博,好像高中 - 本科 - 硕士 - 博士的路子很正常。惯性下来,浑浑噩噩,博士就算毕业了,工作也找的不好,还没有硕士找的好。 ( 1 )我的人生路向哪走? 要树立无论读什么,学士,硕士,博士,壮士 ..., 最终的目的都是工作就业 。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要成家立业, ‘ 业 ’ 即是指工作。大家一定不要产生幻觉,发了几篇牛的文章,就觉得自己自己如何如何。 进入社会后你会发现你的这些文章未必会受到特别大的重视,看中的永远是你的能力。 读博阶段要明白就业是最后的出路,如今博士太多,身价不如以往,很多博士很水,甚至不如一些硕士,所以还需看清楚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自己适合一辈子在象牙塔中吗? 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做科研 ,如果自己不适合,就赶快离开学术这个圈子,外边的世界很开阔,尽快寻找属于你的地方。进高校并不那么美好,看很多青椒的待遇就知道了,不要听信什么只要拉到项目就行了,要知道没有人脉的你,刚开始并不会一帆风顺。很可能在你 45 岁之前,你都一直在高校过 ‘ 清贫 ’ 的日子。当然每个人追求不一样,无所谓对错。 ( 2 )读博阶段,你真的刻苦过吗? 真的为了一个数据做了通宵。别人光辉的背后可能隐藏有他们的巨大努力 ,所以不要觉得周围某某博士没做什么就发了很多文章。要知道上天还是公平的,有付出就有回报。自己永远知道自己付出几成努力。 ( 3 )读博阶段,是否读过 100 篇文章? 尽管学科不同,但是可以肯定一个合格博士毕业必须要经过大量文献阅读的过程,而且 外文文献 必须占很大一部分。 对于理工科博士,甚至不用看国内的文章 (不是贬低中文文章,读得多了,回头看中文文章就知道档次了)。对于文科博士来说,也应该多读外文的,要知道汉学研究最好的不是中国。经济学,管理学就更不用说了。 SCI , EI 这一大套毕竟是美国人搞的一套,有他们的价值观,所以要去看,看看为什么国外能做这么好? 100 篇当然不用全部精读,但是至少有几十篇应该精读,前面说过,有 高质量的输入才会有高质量的输出 。读的多了,认识就深刻了,就知道论文怎么写了。 有人总问论文到底怎么写 ? 其实不用问,就去看高水平的文章,看得多了,就知道套路了, 就知道措辞了,就知道思路了。 (4) 读博阶段是否交过几个真心的朋友? 在科研学习的过程中,我们都会彷徨,无助甚至绝望。这个时候最需要的就是周围朋友的鼓励。 不要总是单打独斗 ,要和周围的博士生们经常聊天,讨论,彼此之间的争论也能成为火花。也许毕业后若干年,当你回想起这段岁月时,仍能够依稀记得那些与你共同奋斗在博士道路的战友们。 (5) 读博阶段是否考虑过自己的感情问题? 相对于社会来说,学校里还是很纯净的,大家也很单纯。如果能在自己读研的过程中,找到彼此欣赏的伴侣共同走下去,将会是你一生的财富。此时,你我并不富有,但是能相伴青春岁月,证明彼此并不是看中物质需求。所以读博期间,大胆一些,去追求自己心中的一份感情。 (6) 读博阶段是否与导师以及若干老师成为良师益友? 这点确实不大容易,因为不取决于我们自己。取决于老师们对学生的态度。但是与老师们关系融洽无疑会对日后的成长道路大有裨益。 (7) 读博阶段是否与父母联系变少? 无论我们干什么,都应该牵挂父母,他们已不在年轻。奔三的博士们此时并没有工作养家,而父母们还能一如既往的支持我们的梦想,这就是父母。做完实验的晚上,无论做得好坏,看看星空,拿起电话给父母拨一个电话,听听那熟悉亲切的声音。心中定会其乐融融,充满温暖,会更加坚定的走下去。 (8) 读博阶段是否太专注于自己的领域而忽略了很多其他的东西 ?专注本职是绝对没错的,但是不能仅看中终点线,沿途的风景或许会改变一生。 尾声:洋洋洒洒写下这些话,可能已经跑题了。但是我想这些感受或许可以给后来人一些启迪。看了大家的回复,都很鼓励我,谢谢大家关注。当然也有人不赞同我说的,就像上面第二点说的众口难调。只要多数人能从我的文章里得到一些有益的帮助,我就十分欣慰了。最后想对仍然奋斗在读博道路上的战友们说一句: 无论你是否能毕业,是否能拿到博士学位,是否能年薪几十万乃至更多,在你的周围永远有你慈祥的父母,温柔的爱人,亲密的朋友们做后盾。这些是你一生的财富!要倍加珍惜。要相信自己,无论别人如何否定你,如何不赞同你,用自己的毅力和坚强去走好你的每一步。 祝所有博士们和准博士们和即将步入博士阶段的朋友们身体健康,学习进步,梦有所成!(全文完)
个人分类: Notes|3952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学化学的看看 JACS和Angewandte的比较 - 别总比较KFC和麦当劳了
热度 2 zllzll 2012-5-28 09:02
想必搞化学的人不可能不知道 JACS 的大名,非常牛的杂志,虽然影响因子略低于 Wiley 的王牌 Angewandte,但影响力远高于任何同类化学综合性杂志,看看几十万次的引用次数别的杂志就望尘莫及了。 JACS 是综合性化学杂志,只要你的工作内容沾化学都可以投过来,只要是符合要求的稿件接收率还可以,当然由于属 ACS 旗下很难避免也有些官僚气息(相对于平易近人的 Angew),不过在 ACS 的杂志中个人认为已经是相当好的了。 JACS 上的文章分两种,一种是 communication,一种是 article,前者占每期 JACS 的绝大多数。Article 对工作新意,系统性,工作量要求都很高,一般都是一个很漂亮的工作数据量太大写不成 communication 才会去考虑这个,如果只是单纯累积量出来的那种工作还是找个更专业点的杂志比较好。 重点说 Communication,应该也是各位虫子主要考虑的文章。JACS communication 的要求整体来说就一个子,新。你的工作如果是前无古人的那最好,如果前面有人做你就得做成后无来者型才会有希望。通常来说 JACS Communication 的文章讲清楚一个 idea 就好,辅以必要实验证明可行性。实验设计要巧且精,一两个实验不仅要把整个 idea 淋漓尽致的体现,还要 show 出工作非常有意义,这是非常难的。 近期 JACS 上生物类的文章渐渐多了起来,偏生物的化学虫可以多多考虑一下 JACS,貌似国内的学校弄两篇这个都够毕业了吧,呵呵。 另外 JACS 对于语言要求也很高,建议一定要找经验丰富的人帮忙修改。JACS 强调开门见山,啰啰嗦嗦的 introduction 是最要避讳的东西。Abstract 通常两句话概括全部内容。 JACS 对图要求也很高,尤其是示意图是越 fancy 越好。老板经济情况允许的情况下建议找专门的公司来做示意图。 版面上,原来 JACS 只给两个版面非常的紧张,不过今年7月后已经可以投4个版面的 communication 了,怎么都足够了。 还有一点,JACS 的编辑估计版面有限穷惯了,非常不喜欢横跨两个 columns 的图,所以大家尽量把各种图都处理成一个 column 的,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最后,被 JACS 杯具了也不要灰心丧气,并不代表你工作水平不行。不急要文章的虫子可以考虑稍加修改转投 angew,只要真金肯定会发光的。 1965年开始出版德国应用化学的国际版。英文编写。与德文版内容有时会稍有不同。wiley的期刊,影响因子比JACS要高,但是影响力不如JACS. 期刊的大部分是communications,也有少数的reviews和highlights。communications和reviews就不用说了,highlights主要是对工作(别人的也可以)的亮点进行一些评述。要求很高,主要是idea要新。 又名,德国应用化学,国际权威化学杂志,没有Article,只有Communications,因此一般发表的工作很有“新意”,同时还要求有理论深度。至于与JACS的比较,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欧洲人认可Angewandte,美国人更认可JACS,很难说哪个更好一些。都是化学类最牛的杂志,只要能在上面发表你的工作,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奠定你的学术地位。 化学类顶级综合类杂志,和 JACS 齐名,只要是和化学有关的文章都可以投到这里。 Angewandte 对文章新意要求非常高,工作很短没关系,实验很简单也没关系,重要的在于 idea 一定要新,一定要有用。缺了这两点就不要考虑投这里了,过不了主编第一关的。 Angew 接收文章的诀窍,除了上面提到的两点外,如果你的工作是紧跟现行热点的(例如生物类,能源类的)那中稿率会大大提升。另外 Angew 的编辑似乎很喜欢 fancy 的图和有冲击力的标题,所以对于 Angew 的稿子不要吝惜漂亮的 TOC 和大胆的词汇,只要不过分都是会加分的。 最后要注意的是,Angew 还是个化学杂志,做生物或材料的同学投过来时确定你的工作里化学是占重要部分且有重要意义的,否则肯定杯具的说。 源地址: http://blog.renren.com/GetEntry.do?id=759283582owner=229182640
22133 次阅读|4 个评论
老外以中国科研单位发表文章!
ldh 2010-10-5 21:11
今天我上AMS网站上去查AMS接受而待发表文章的目录,发现有两个老外以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的名义在J. Climate上发了一篇论文。这篇文章主要研究中国华南珠江流域极端降水事件的变化趋势。在大气科学领域,老外以中国科研单位发表文章好像是第一次,不知道这两个老外是专家还是学生?觉得好奇,所以我就把他们贴出来了。 Journal of Climate 2010 ; e-View doi: 10.1175/2010JCLI3717.1 Trends in Precipitation Extremes in the Zhujiang River Basin, South China Marco Gemmer National Climate Center of the China Meteorological Administration, Beijing, China Thomas Fischer National Climate Center of the China Meteorological Administration Tong Jiang National Climate Center of the China Meteorological Administration and Nanjing University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uda Su National Climate Center of the China Meteorological Administration L Liu Liu National Climate Center of the China Meteorological Administration Abstract Spatial and temporal characteristics of precipitation trends in the Zhujiang River basin, South China, are analyzed. Non-parametric trend tests are applied to daily precipitation data from 192 weather stations between 19612007 for the following indices: annual, monthly, and daily precipitation; annual and monthly number of rain days and precipitation intensity; annual and monthly maximum precipitation; 5-day maximum precipitation, number of rainstorms 50 mm d 1 , and peak over threshold (90th, 95th, and 99th percentile). The results show that few stations experienced trends in the precipitation indices on an annual basis. On a monthly basis, significant positive and negative trends above 90% confidence level appear in all months except December. Trends in the indices of monthly precipitation, rain intensity, rain days, and monthly maximum precipitation show very similar characteristics. They experience the most distinct negative (positive) trends in October (January). A change of the mean wind direction by 50 from East-South-East to East-North-East explains the downward trend in precipitation in October. Dry October months (months with low precipitation indices) can be observed when the mean wind direction is East-North-East (arid) instead of the prevailing mean wind direction East-South-East (moist). The former is typical for the East Asian Winter Monsoon (EAWM). Nearly 90% of the driest October months can be explained by wind directions typical for the EAWM. The upward trend in precipitation indices in January cannot be explained by changes in large scale circulation. The analysis of the precipitation indices delivers more detailed information on observed changes than other studies in the same area. This can be attributed to the higher station density and quality of daily data, and the focus on monthly trends in the current study. Corresponding author address: Dr. Marco Gemmer, National Climate Center, 46, Zhongguancun Nandajie, Haidian 100081, Beijing, PR China E-mail: marco@gemmeronline.de , Phone: 0086-10-5889 5881
个人分类: 科研心得|6273 次阅读|5 个评论
如何把你的想法写成文章
热度 2 hefery 2010-8-28 07:29
前段时间评论了李老师的一篇博文,李老师建议把我说的 想法和意识驱动 结合写文章再说说,今天赶了个早,说说自己的看法,有不妥的地方请大家多多评论,争取拿个小红花:) 看了很多关于数据和写文章的争论,个人觉得其实没有太大的冲突,我觉得除了 review 文章以外(有些 review 也要用了一些数据),绝大多数的文章还要以数据为基础(但数据并不一定是你自己实测的),毕竟你要让别人相信你的结论,信任你的模型,你需要把实际的数据运行结果给他看,不是说事实胜于雄辩嘛,尽管有些时候错误的 事实 会误导,纠正以后终究会有真正的事实。 实测数据的重要性就不说了,大家都知道,你不可能仅仅停留在大量的模拟实验,终究要回到自然,用模型解释数据,用数据验证模型。 但是,有数据就有文章吗?当然不是。这里面主要有两个原因。首先是我们对数据的初步分析和处理能力有待提高。举个例子,我写的一篇关于 GPP 的文章,通量数据的处理时一个非常需要体力和耐力的工作。尤其是 NEE (生态系统交换量)和 GPP (初级生产力)的 gap-filling ,在处理 Harvaed forest 的原始通量数据时,请教过很多用过通量数据的大牛、小牛、老牛。几乎没有一个人能完整的说出做法,没办法,只能自己根据文献来做,很是艰难。数据处理是验证模型真实性的前提,如果对自己处理的数据都没有信心,又怎么敢说模型的潜力和精度?君不见 N 多数据躺在课题组用不上,没有说明,没有处理。很多大项目,如 973 :(,大量的数据因为没有专业的处理人员而静静地躺在硬盘里。偶尔有个人想用,钻研一下处理方法,用一下,这样的数据达不到真正的共享。很多时候,不是我们不愿意共享,实在是别人给你共享了,他给你的数据也是最原始的(可能他也不会处理),你想用,自己学方法吧。这可能也是数据难以共享的原因之一吧。 第二个原因我觉得还是新的想法,就是我们老挂在嘴边的 idea 。我老觉得文章来源于想法,而不是数据,这话不能说的太绝对,偶尔有超人直接从数据看出规律,来个大理论也有可能。从我自身的经验出发,写文章首先是根据已经有的知识(如读文献,看别人的结论和不足),从别人指出的不足出发,考虑自己有没有办法解决这个不足。想想,能不能走通,要什么数据来解决,怎么设计实验,用什么样本,数据怎么分析,可能的误差来源是什么,如果有出入怎么解释,等等。首先是某一个想法驱动着去做实验,获取数据,验证想法,如果正确,可以去写文章了。如果不正确,大多数时候也能写一篇文章,就看你能不能把问题解释清楚,很多杂志都已开始注意失败实验的价值,应该说是一种进步吧。举个自己的例子,我最开始做 PRI 指数反演光能利用率时,一个日本人, Nakaji ( 06 , IJRS )的结果说 PRI 在反演整个森林一年中的 LUE 变化时存在不足,尤其是当叶片枯黄的时候, PRI 就不适用了。原因是 PRI 关注于叶黄素的循环,是一种间接反映光合作用的过程,当色素衰亡的时候, PRI 的作用机理就不存在了。在验证这个观点时,我们用了冬小麦,确实对于生长末期的情况不适用。对此,我想的办法是引入叶绿素含量的波段,因为有人( Inoue , 08 , RSE )说叶绿素的变化和 LUE 也有关系,因此想把叶绿素的信息引入进来。但是叶绿素有 N 多波段,到底用哪个呢?最开始用 670-680nm ,结果不好,尤其是对生长旺盛的小麦,后来改用 550nm ,结果有了点提高,怎么解释呢?从 PROSAIL 模拟分析是 670-680nm 容易饱合。最终用 550nm 的反射率改进了 PRI ,发表了自己的第二篇 SCI 文章。 李 老师建议说说怎么有 GPP 那篇文章的,其实之前已经说过了,自己拿 Li-6400 做实验的结果不被认可,尽管结论很漂亮,想法没问题,但是审稿人认为方法不对,叶片尺度的测量不能和冠层尺度直接比较。于是想尽一切办法去找冠层尺度的 LUE 数据,后来才知道原来只有通量数据测量冠层 LUE 。于是在 973 张掖实验时,整了一些盈科通量数据,可惜不太会数据处理,只能勉强整理出一个月的数据,用 MODIS 验证模型时,只能用每天的 MODIS 数据,云检测之后只有 16 天的数据能用。好在 JGR 的审稿人比较大度,可能是更关注想法吧,让我过了。但是自己不甘心,想用长期数据,于是 google 了半天,找来了 Harvard forest 的数据,跟 PI 交流了几次,说明数据的用途,得到了一些建议,最终把 JGR 的模型用在了 4 年的数据尺度上,就有了最近的 RSE 文章。 总结: 1 ) 关于数据共享 一方面我们提倡数据共享,一方面也要对自己共享出去的数据负责。对此,必须对自己的数据有信心,从测量到处理。 2 ) 关于积累想法 多看文献,看别人怎么做的,怎么说的,想办法解决别人的小问题。当解决了很多人的小问题时,一些大问题可能就被你解决了。有些人似乎不屑于解决小问题,总想一下子弄个类似 SAIL 模型的东东出来,这太难了。可能不是一个人一个博士学位的时间能完成的:) 3 ) 关于写文章 多动手、不怕错、保持好被退稿的心态。借用老外的一句话和大家共勉,适用于文章和基金申请。 Believe me everyone was in your situation !
个人分类: 遥感|6232 次阅读|8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6 21:1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