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科学争论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全球持续变暖预测的第六次修正:全球已停止变暖
热度 3 杨学祥 2011-11-2 13:02
全球持续变暖预测的第六次修正:全球已停止变暖 杨学祥 新快报讯 据英国《每日邮报》30日报道,由理查德·穆勒教授领导的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地表温度项目”小组的主要成员朱迪思·库里对前者进行公开指责,称穆勒隐瞒了表明全球已停止变暖的事实的研究,从而误导公众。 事实上,从2007年开始西方科学家已对全球变暖预测做出6次修正,全球已停止变暖不过是最后的结局。 附件: 科学家称全球已停止变暖 2011年10月31日   新快报讯 据英国《每日邮报》30日报道,由理查德·穆勒教授领导的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地表温度项目”小组的主要成员朱迪思·库里对前者进行公开指责,称穆勒隐瞒了表明全球已停止变暖的事实的研究,从而误导公众。   报道说此前,该小组证明地球温度自上世纪五十年代来升高了近1℃。这一结论曾被认为终结了对地球正在变暖的怀疑看法。   揭发人朱迪思·库里是在美国富有声望的乔治亚科技研究所地球与气候科学部门掌门人,她表示,研究数据显示,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全球气温就没有再上升过。库里还表示:“不管现在看来发生了什么,全球变暖似乎并非由二氧化碳所致。”   但穆勒在接受BBC采访时对库里的说法予以否认:“我们目前没有发现它(全球变暖)趋势减缓的证据。” (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 金羊网 -- 新快报 ”) http://www.ycwb.com/ePaper/xkb/html/2011-10/31/content_1244271.htm 全球持续变暖预测的第五次修正:全球变暖速度放缓 2010-11-30 07:17 全球持续变暖预测的第五次修正:全球变暖速度放缓 杨学祥,杨冬红 英国气象局科学家于2010年11月28日在寒冷的伦敦进行了有关其全球变暖报告的新闻发布会,公布了最新观测结果:全球仍在变暖 但速度放缓 。   我在今年3月撰文指出,如同全球变冷理论在20世纪面临兴起和低落的考验一样,全球变暖理论也将在21世纪初的2010年经历同样的考验。不论理论的争端结局如何,气候终将依循的是地球自诞生起的规律。人类以为自己所掌握的“一切”,其实从未能撼动这个规律。这场近在眼前的考验正在提醒我们——气候变化的决定权不在人类而在自然 。 “二氧化碳减排”方案尚未达成共识,全球变暖速度放慢无法用温室效应来解释。这是西方科学家对全球继续变暖的第五次修正。   一、全球持续变暖预测的第一次修正   据法新社报道,2007年8月9日发表的一项报告称,过去两年里,自然气候的变化抵消了全球气候变暖效应并将继续促使气温在2008年保持缓慢变化的趋势。但是英国气象学家说,全球变暖将在2009年真正开始,并称2009年到2014年之间有几年将会比迄今为止温度纪年史上最热的1998年还要热。现有的全球气候计算机模型低估了自然力对气候变化的影响,因此,英国气象局的专家们调整了原有模型,以便更好地反映诸如拉尼娜现象或海洋水温及水流循环的波动等气象规律对气候造成的影响。他们采用反映海洋及大气真实情况的数据替代近似数据,以获得2005年到2014年这10年间的气候变化预测值。预测结果显示,虽然长期来看,人类产生的温室气体会迫使气温升高,但是热带太平洋温度较低的寒流及南极海域对气候变暖的抑制,将抵消这十年中前几年全球气候变暖的效应。英国国家气象局科学家道格·史密斯说,这些发现和迄今为止观察到的气候变化模式相吻合。史密斯说,新模型针对全球地表温度得出了远比以往模型精确的“预测结果”。该论文发表在《科学》杂志上 。   自然力为什么在2005-2006年抵消了全球气候变暖效应,我们早在2005年就做了理论证明 ,新闻媒体也作了相关报道 。现在,西方科学家也承认了这一客观事实。   2006年冬天给北半球的人们唯一的感觉就是冷,而且是超乎寻常的冷。在暴风雪席卷了整个欧洲大陆之后,亚洲也跌入“冰窟”。印度首都新德里8日遭遇70年来最低温,一天之内数百名流浪汉冻死在街头。据印度气象部门提供的数据,新德里8日气温骤降至-2℃,这也是该市自1935年冬的-6℃以来遭遇的最低温度。一名气象部门官员说:“往年的正常气温都是7℃左右,我们原本预计这次寒流会带来2℃~3℃的最低温,可是实际情况却糟得多。”对印度这个地处低纬度的南亚国家来说,低温跌破零摄氏度简直是百年一遇。除了印度外,多个亚洲国家近日也遭遇寒流袭击。暴雪7日侵袭了日本北海道、北陆、山阴等地。而自去年12月至今,大雪已造成日本63人死亡,伤者超过1100人,全国共有579栋房屋由于不堪积雪重压而倒塌。7日,韩国西南部地区也出现降雪,东北部地区气温则降至零下20摄氏度。而在巴基斯坦北部地震灾区,严寒夺走了至少18人的生命,还有更多的人挣扎在死亡边缘。亚欧大陆遭遇的暴冷冬天是最好的例证 。   全球变暖和温室效应不能解释2006年亚欧大陆遭遇的暴冷冬天,也不能解释2005年中国连续18年暖冬的终结。2004年12月26日印尼地震海啸后,全球低温冻害和暴雪灾害频繁发生。2005年1月10日美国内华达山脉地区近日下了近九十年来最大的暴风雪。2月2日,莫斯科和日本的降雪竟然超过了3米。从春节前一周至2月21日的大半个月内,暴雪袭击大半中国。南方沿海、新疆、内蒙、东北、华北、华中等地区相继出现罕见低温、暴雪天气。近年最冷的一个冬天造成的恶劣天气、雪崩以及食物短缺,已经夺去了印度、巴基斯坦与阿富汗山区几百人的生命。3月上旬,北京突遭凶猛的“倒春寒”,六级大风和冰点气温把京城的乍现春光扫荡殆尽。云南怒江傈僳族自治州遭遇百年罕见暴雨雪。江西省气象部门紧急发布了寒潮蓝色预警信号。武汉人感受了“春天里的冬天”。南京三月突遇百年罕见降温,最高温度暴跌20.6℃。上海一夜降温17摄氏度,气象台连发低温寒潮警报。按全球变暖思路预测的中国“暖冬”宣告失败,低温冷害事件频发 。   2005年2月南半球夏季出现低温,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2月3日凌晨的最低气温低至7.1℃,白天最高气温在16℃以下。墨尔本的最高气温从1日的36℃骤降至2日的13℃。这在地处南半球、2月份正值夏季的澳大利亚是罕见的。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2月1日早上气温降到9.4℃,创25年来2月份最低温度纪录 。   郭增建的“深海巨震降温说”是一种合理的解释:海洋及其周边地区的强震产生海啸,可使海洋深处冷水迁到海面,使水面降温,冷水吸收较多的二氧化碳,从而使地球降温近20年。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气温上升与人类活动使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有关,同时这一时期也没有发生巨大的海震。巨震指赤道两侧各40度范围内的8.5级和大于8.5级的海震 。   根据郭增建的“深海巨震降温说”理论,2005年全球气温将因为印尼地震海啸而降低。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科学家认为,一个较弱的厄尔尼诺现象和人类排放的温室气体将使2005年成为人类有记载以来最热的一年 。孰是孰非,我们等待2005年客观实践的检验 。现在,西方科学家也承认了这一客观事实:过去两年里,自然气候的变化抵消了全球气候变暖效应并将继续促使气温在2008年保持缓慢变化的趋势 。   一项新的研究表明,1889年以来,全球大于等于8.5级的地震共18次。在1889-1924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发生6次,在1925-1945年“拉马德雷”“暖位相”发生1次,在1946-1977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发生11次,在1978-2003年“拉马德雷”“暖位相”发生0次,在2004-2035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已发生2次。规律表明,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是全球强震的集中爆发时期和低温期。2000年进入了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2004-2035年是全球强震爆发时期 ,根据郭增建的“深海巨震降温说”理论,全球气温将逐渐降低 。2006年亚欧大陆遭遇的暴冷冬天提供了新证据 。   由此看来,自1998年以后,全球气温难以恢复到1998年的水平,1998年6月至2000年8月的强拉尼娜事件和2004年12月26日印尼地震海啸事件功不可没。2004年12月26日印尼地震海啸后,全球低温冻害和暴雪灾害频繁发生。郭增建的“深海巨震降温说”是一种合理的解释。英国科学家关于“2009年到2014年之间有几年将会比迄今为止温度纪年史上最热的1998年还要热”的预测能否实现 ,取决于此期间强地震海啸发生的情况而定 。   早在2000年,温室效应提出者之一的美国科学家季林就指出,即使没有温室效应,地球自己的卫星月球也会使地球的温度上升。季林认为,地球、月亮和太阳相对位置的变化会引起潮汐强度的逐渐变化,其周期与气候周期是一致的。当日、地、月排成一线且相互距离最小时,日月引潮力相互加强而变为最大,地球海洋潮汐规模也最大,这时就有更多来自海洋深处的冷水被带到海面。这些冷水可以冷却海洋上的空气。据计算,大约在1425年即小冰期的末期,潮汐达到了最大值,从那以后逐渐减弱,直到3100年潮汐又达到最大值。这个周期是过去1万年气候变迁的主要动力。这个效应使地球的温暖期从小冰期末期一直持续到24世纪,而后随着潮汐的增强,地球的气候将逐渐变冷,未来300年是气候变暖的高峰时期,变化周期为1800年 。此外,潮汐还有1.1、2.2、11、18.6、22、31、37、55、56年周期,我们称之为“潮汐调温效应”。其中拉马德雷现象的周期为50-60年,1890-1924年、1946-1976年、2000-2030年为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与低温对应);1925-1946年、1988-1999年为拉马德雷暖位相时期(与变暖对应) 。   最新研究表明,月亮赤纬角对潮汐的南北震荡有巨大的影响。1995-1997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和2007年20世纪最强的厄尔尼诺事件是导致1998年全球气温最热的自然原因;2005-2007年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和2004年以来的全球8.5级以上强震频发是全球气温波动下降的原因;预计,2014-2016年的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将导致全球气温回升 。人类活动将加剧气候变暖的自然过程。   二、全球持续变暖预测的第二次修正   据路透社2007年12月6日消息,自150年前开始有气候记录以来,今年是第6个最温暖的年度,但比此前预期的要凉爽,滑雪胜地不会再陷入无雪可滑的窘境,准备冬眠的熊也能睡个好觉了。英国东安格利亚大学(Univers ityofEastAnglia)气候研究所负责人菲尔·琼斯曾于去年预测2007年将是自1860年有可靠纪录以来最温暖的一年,但到了今年年中,预测结果从第一降到了第二,琼斯认为气温不会超过1998年 。最后的结果为第六,预测出错已成为事实,“温室效应”不是全球气温变化的唯一因素。   第一和第六有本质的区别。2007年如果是自1860年有可靠纪录以来最温暖的一年,那么全球气温就是逐年升高;事实上2007年的温度排在第六,这意味着自1998年以来全球温度在波动下降 。   2007年1月2日,我们在光明网发表文章指出,2006年是以拉尼娜冷位相开始,以厄尔尼诺暖位相告终,根据海温两年波动,2007年以厄尔尼诺开始,以拉尼娜告终,2005、2006和2007年全球热年三连冠的推测恐难实现。一个重要的根据是,2007年月亮赤纬角达到最大值(28.6度),潮汐南北震荡的幅度最大,海洋深部冷水上翻,冷却了其上方大气,阻碍全球气候进一步变暖。2007年能否成为有记录以来的最热年份,是对“温室效应说”和“潮汐调温说”的检验。让我们详细记录,客观分析,拭目以待:气温是波动变化,还是直线上升 ?   最新研究表明,月亮赤纬角(白赤交角)在18.6-28.6度之间变动,周期为18.6年。2006-2007年为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年,潮汐南北震荡作用十分明显。当太阳和月亮最大限度的远离赤道,地球自转形成的半日潮将使高潮区在南北半球周期震荡,不仅导致地球流体的大规模流动,而且产生各固体圈层容积变化,激发冷空气活动和构造运动 。   我们的研究表明,月亮出纬角最大值和最小值形成的潮汐变化,改变地球的形状和扁率,影响地球自转速度,使全球8级以上强震具有近似9年的变化规律。强潮汐可以激发地震火山活动。2005-2007年为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年,我们预测8级强震多发。2007年9月12日和13日,印尼苏门答腊南部海中分别发生8.5级和8.3级地震。根据郭增建的“深海巨震降温说”理论,2007年全球气温将因为印尼地震海啸而降低。实践证明:2007年不是最暖年,全球气温呈波动下降趋势,“潮汐调温效应”和“深海巨震降温说”抑制了“温室效应” 。   三、全球持续变暖预测的第三次修正   新华社专电英国科学家预测,2008年全球将比近几年略微凉快些,但仍然在1850年以来最热的10年之列,全球变暖远未结束。据路透社报道,英国气象局和东英吉利大学的专家指出,2008年将是2000年以来最凉快的一年。2008年全球平均气温将比1961年至1990年间的全球平均气温(14摄氏度)高0.37摄氏度。专家表示,这一预测结果考虑到了太平洋的拉尼娜现象。预计2008年的拉尼娜现象将比往年更强大,这将有助于抑制全球变暖的趋势。预测同时也考虑到了温室气体排放、太阳能量变化和洋流自然变化对全球气温的影响。但东英吉利大学气候研究中心的负责人菲尔·琼斯指出,预测2008年将比之前的7年更凉快“并不意味着全球变暖已经离我们远去”。他说:“重要的是全球变暖的速度——2001年至2007年间全球平均气温比1961年至1990年间的平均气温高0.44摄氏度,也比1991年至2000年间的平均气温高0.21摄氏度。”拉尼娜现象和与之相反的厄尔尼诺现象对全球气温有很大影响。拉尼娜现象会使海洋表面温度降低约0.5摄氏度,厄尔尼诺现象则产生相反的效果。当前的拉尼娜现象是自2000年以来强度最大的。这意味着它对2008年全球气温的影响会大于2007年 。   面对英国科学家的三次修正,温室效应独霸全球变化的地位已经岌岌可危,面临“潮汐调温效应”和“深海巨震降温说”的挑战 。 四、全球持续变暖预测的第四次修正 德国莱布尼茨海洋科学研究所和马普气象学研究所最近发表报告称,未来10年全球气候变暖将趋缓,这一预测报告刊登在最近出版的英国《自然》科学杂志上。这两家研究所首次对未来10年的全球短期气候变化进行了研究并作出预测,这项预测特意结合了全球海洋洋流规律的变化,根据对洋流的观测和海平面温度数据模型的分析,最后得出的结论是:全球变暖的趋势在未来10年将会减弱。但报告强调,这并不意味着气候会变冷,只是气候变暖的速度会减缓。报告作者特意解释说,不能把该预测报告理解为因人类因素造成的气候变化并没有那么糟糕,它是想说明,气候变化从长远来说存在波动性,未来10年气温增加的幅度可能比较小 。 全球气候变暖将开始“中场休息”,时间大约是10年。这是全球首个十年期气候预报。德国研究小组声称,全球平均气温与正常水平相比仍将会持续偏高,但21世纪头7年所呈现出的气温不再进一步升高的势头,很可能还将再持续10年。德国研究小组的努力是世界范围内首次正式发布的十年期气候预报。这项研究成果刊登在5月1日出版的《自然》(Nature)杂志上。为什么会有这种结论?研究小组称,海洋洋流的自然改变有可能会暂时性地抵消不断上升的温室气体排放所产生的影响。普林斯顿大学地球物理流体动力学实验室科学家汤姆警告说,这项预测“非常大胆”。即使没有全球变暖,十年期的气候变化也会产生巨大的社会和经济影响。举例来说,这种变化被认为可能会导致飓风季里飓风密度的升高或降低,又或者是长期干旱的重复发生。研究者说,仅此就使得这一十年期的气候预报具有极高的价值。而由于与百年期的气候预测使用的都是同样的计算机模型,因此相对后者,十年期这种更短期的预测更加现实。这一建立气候模型的最新努力来自于德国莱布尼兹海洋科学研究所和汉堡的马克思•普朗克气象研究所。但他们在其全球模型中所使用的是一种相对非传统的方法。但是,一些研究者认为,对于十年期的气候预测,大气的变化显得过于迅速而没有多大用处。德国研究小组则希望利用变化速度更慢而规模更大的洋流模型以及它与大气的相互作用来取代。研究小组发现,在引入海洋温度测量后,这一模型预测气候变化的能力有力显著的提升。结果是:在未来十年,欧洲和北美的大部分地区表面温度将会出现轻微的下降。同时,太平洋热带地区的海洋温度将不会出现较大的改变。总体上,这将导致一段时期全球平均气温的相对稳定 。 去年,英国哈德利中心气候预测和研究小组提出了他们自己的十年期气候初步预测。除了所谓未来自然条件“难以预测的变化”和人为的温室气体排放、阳光浮尘等,这个小组将海洋和大气条件综合作为了他们研究的基础。而他们最终的预测是:自然的变化在某种程度上将抵消全球变暖,虽然他们同时也预计气候将会持续变暖。至少在2009年之后的5年里,有可能打破目前最热年份的记录 。 这两个小组都承认,这样的模型要真正投入使用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举例,研究者希望能够获得5000米深处的海洋温度测量。然而对大多数人来说,现在谈论这些预测有多大用处还为时过早 。 在英国科学家预测2007年为气候最暖年失败后,先后三次对气候变暖作了修正,承认自然力抑制了全球变暖 。德国莱布尼茨海洋科学研究所和马普气象学研究所最近发表报告再次承认了气候变化的波动性。事实胜于雄辩,2008年初的冰雪冻灾难以用全球变暖来解释。 德国阿尔弗雷德-魏格纳极地和海洋研究所(AWI)4月21日发布消息,该所的极地之星号科考船在为期10周的南极科考中发现,南极海底深处的海水在经历多年变暖后开始转冷。这一发现对全球气候变化的系统评估有重要意义。 在德国科考船发布这一消息的同时,由卫星拍摄的图片也显示,南极的冰层区域有扩大的趋势,这是气候变化的新征兆或是偶然现象,还有待于科学家的进一步证实。由58名科考成员组成的德国极地之星号科考船,对南极洋流的水温及海水含盐量等数据进行了为期10周的考察。科考船负责人埃伯哈德•法巴赫称:“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类似的考察一直确认南极海底的水温在变暖,但这次却发现了转折的趋势。”科学家测得的变冷幅度仅为百分之一摄氏度,但对于极地海洋来说已经很明显了。在南极,海洋的上层温度约为2摄氏度,海底下层约为零下1摄氏度,即海洋上面似乎还维持较暖温度,而海底深处已趋于冷冻。法巴赫对这一现象也表示惊讶。科学家认为,南极的变化有可能与北极不同,详细的变化还需要借助其他手段来确认。德国AWI目前与18个国际南极考察站合作,共有65套观测装置,能够对极地冰层下的各种数据进行搜集和分析。法巴赫表示,将对南极海洋对地球气候过去、现在和将来的影响进行全面研究。他称,南极水温转冷的趋势可能是全球海洋温度变化的一部分,将势必对全球气候变化起重要作用 。 南极海底深处的海水在经历多年变暖后开始转冷,南极的冰层区域有扩大的趋势。这符合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南极海冰增加、拉马德雷暖位相时期南极海冰减少的一般规律。根据德雷克海峡海冰气候开关效应,海冰增加将增强拉尼娜事件的强度 。这是气候波动变化的新征兆。 科学是一个国家的支柱和脊梁,没有正确科学理论的指导,没有独立的科学研究体系,在国际科学问题政治化和高端科技封锁面前,最后只能成为国外科学大国的附庸。在国外科学大潮中随波逐流,甚至以跟风国外科学观点来标榜自己的正确性,用全球变暖来解释2008年初的冰雪冻灾 ,这种全球变暖直线上升论已经走到了尽头 。我们早在2004年就指出,人类将遭到大自然突然变冷的报复 。 五、全球持续变暖预测的第五次修正 在2010年11月29日发布的一份报告中,英国气象局利用9个指标的最新数据告诉人们,全球气温在过去10年里出现了上升。这9个指标包括海冰与积雪的不断减少、大气湿度的不断加大。英国气象局是全球领先气候研究中心之一。该局资深科学家马特·帕默(Matt Palmer)表示:“从各种指标的观测结果可以看出,世界在升温。除了从陆地与海面上观测到的气温明显升高外,其它观测结果也与温室气体排放增加相符。” 但过去十年气温变化的速度,较上世纪90年代与80年代有所放缓。“变暖趋势仍然存在,但速度较以前有了放缓,”气象局气候科学主任维姬·蒲柏(Vicky Pope)坦言。气象局表示,最可能的答案是自然变化——即气候的随机波动,除此之外,太阳活动的周期性减弱、正迅速工业化的亚洲国家排放的悬浮颗粒污染物的人为制冷效果,也许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另外,蒲柏表示,“我们也许低估了真正的变暖速度。”新分析显示,日趋利用浮标测量的海平面温度,需要向上修正。英国气象局表示,在作出这种修正后,全球气温在过去十年上升了0.08°C至0.16°C,长期变暖趋势是每十年0.16°C。 目前尚不确定,2010年是否将超越1998年,成为自有记录以来全球最热的一年。目前这两个年份不分伯仲,但最近太平洋出现的具有制冷作用的拉尼娜现象,也许会压低年终的气温。英国气象局科学家于昨日在寒冷的伦敦进行了有关其全球变暖报告的新闻发布会。同时该局负责气象预报的部门预测,英国与西北欧将迎来多年以来最冷的冬至 。 全球气温实测的数据降低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即使经过人为订正,全球变暖速度减慢的事实也不能被消除:过去十年气温变化的速度,较上世纪90年代与80年代有所放缓。“变暖趋势仍然存在,但速度较以前有了放缓,”气象局气候科学主任维姬·蒲柏(Vicky Pope)坦言。气象局表示,最可能的答案是自然变化——即气候的随机波动。温室效应无法解释全球变暖速度减慢的最新事实。 六、1998年和1999年全球气温暴起暴落 1997年4月-1998年6月发生20世纪最强的厄尔尼诺事件,1998年是有气象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紧随其后,1998年6月-2000年8月发生了持续两年的最强的拉尼娜事件,1999年气温跌入近10年的低谷。2010年前10个月的高温意味着2011年将跌入近十年气温低谷。全球气温的暴起暴落值得关注。 根据世界气象组织的统计数据,1998年是最热的年份,地表温度比1961年至1990年的这30年的平均值高0.54℃,名列第一位。2005年全球平均地表温度比这30年的平均温度14℃高出0.48℃,名列第二位。2003年全球表面温度比这30年的平均温度高0.45摄氏度,位列第三位。2006年地球表面平均温度比这30年的平均值高出0.42 ℃,名列第六位。2008年温度比这30年的年均14℃高出0.31℃,名列第十位。全球最热年的排序:1998、2005、2003、2002、2004、2006、2007、2001、2000、2008、1999年。由此可见,自1998年以后,全球气温呈波动下降趋势,难以恢复到1998年的水平。1998年的暴热和1999年的爆冷值得关注。 “潮汐调温说”和“深海巨震调温说”,阐明了冷气候、强潮汐和强震相互对应的物理机制,对2000年地球进入拉马德雷冷位相后的气候预测和灾害预测有重大科学意义。规律表明,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全球强震、低温、飓风伴随拉尼娜、全球性流感伴随厄尔尼诺将越来越强烈。 数值计算表明,潮汐形变、圈层差异旋转和潮汐南北震荡是太平洋冷暖海流南北循环和季节性厄尔尼诺现象在圣诞节前后发生的原因。1998年是最热的年份,1997-1998年20世纪最强的厄尔尼诺事件、1977-1999年全球没有发生8.5级以上地震和1995-1997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产生的弱潮汐南北震荡是主要原因。 自1998年以后,全球气温呈波动下降趋势,2005-2007年月亮赤纬角最大值产生的强潮汐南北震荡、1998年6月至2000年8月的强拉尼娜事件(1999年全球强震频发)和2004-2007年印尼苏门答腊3次8.5级以上地震是主要原因。 2009年6月-2010年5月发生强厄尔尼诺事件,2010年6月发生强拉尼娜事件,2010年与1998年有相同的气象条件。但是,1998年和2010年分别处于拉马德雷暖位相和冷位相,分别处于1995-1997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和2005-2007年月亮赤纬角最大值时期,分别处于8.5级以上地震间歇期和活跃期,2010年成为最热一年的可能性不大。 下一次月亮赤纬角最小值2014-2016年产生的弱潮汐南北震荡有利于气温相对升高和中国的干旱;而2009-2018年特大地震集中爆发却可能使气温下降。 规律表明,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是全球强震的集中爆发时期和低温期。2000年进入了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2004-2030年是全球强震爆发时期。地球自转、最强潮汐和特大地震都有准四年周期。特大地震可能发生在2000-2030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中的前18年左右。2004年12月26日爆发的印尼地震海啸并非偶然,它和1952年11月4日堪察加发生9级地震一样相类似,是新一轮特大地震的信号。 2010年处于潮汐1800年周期中的暖时段,200年周期的冷时段,60年周期的冷时段;1998年处于潮汐1800年周期中的暖时段,200年周期的冷时段,60年周期的暖时段。2010年重复1998年状态的可能性不大,但千年极寒不会发生。 2010年12月为罕见的一个月的弱潮汐时期,2011年1-5月为强潮汐时期,2010-2011年冬季的潮汐特征是:前冬暖,后冬冷。 人们只记住了1998年是有气象记录以来最暖的一年,忽略了紧随其后的1999年的气温低谷和地震频发,全球气温的暴起暴落值得关注。我们必须做好预防的准备。 科学家只是在全球变暖和气候变冷之间争论不休,顽固地为自己的科学观点辩护和寻找证据,忽视了1998年和1999年由暴热转变暴冷的事实和教训。由于与1998年和1999年相似的天文条件和气象条件,2010年末和2011年初由暴热转变为暴冷的可能性值得关注 ,英国气象局负责气象预报的部门预测,英国与西北欧将迎来多年以来最冷的冬至 。 七、结论   全球持续变暖的理论刚出茅庐就遇到尴尬,迫于自然力不可抗拒的调整作用,西方科学家连续五次提出修正,承认全球变暖速度变慢。温室效应不是全球气候变化的唯一原因。媒体为何不深究原因,给公众一个说法,给科学一个公平? 人类的增温作用掩盖不了自然的调节作用,人类不能控制气候变化 。全球气温变化的四大自然周期如下: 潮汐变化1800年周期:潮汐高潮在公元前398年和53年、公元1425年和1629年、3107年和3452年达到极大值,在公元538年、2337-2540年达到极小值,形成1800年变化周期。大约在1425年即小冰期的末期,潮汐达到了最大值,从那以后逐渐减弱,直到3100年潮汐又达到最大值。这个周期是过去1万年气候变迁的主要动力,与15-17世纪小冰期有很好的对应关系。这个效应使地球的温暖期从小冰期末期一直持续到24世纪,而后随着潮汐的增强,地球的气候将逐渐变冷,未来300年是气候变暖的高峰时期。。除了1500-1800年潮汐长周期外,潮汐中周期为准60年、54-56年、22年、18.6年和11年。特别是54-56年周期(太平洋涛动周期),在全球气候变化中起非常明显的作用。 潮汐变化和太阳黑子200年周期:潮汐高低潮还有200年左右的明显周期变化。其中,1425年、1629年两次峰值对应小冰期时期,1770年的峰值对应18世纪的低温,1974年的峰值对应20世纪70年代的气候变冷 潮汐变化和拉马德雷现象准60年周期:1977-1999年为拉马德雷暖位相时期,厄尔尼诺事件强烈,气温变暖;1947-1976年和2000-2030年为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拉尼娜事件强烈,气温下降,全球8.5级以上强震频发。 潮汐变化的18.6年:1995-1997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和2007年20世纪最强的厄尔尼诺事件是导致1998年全球气温最热的自然原因;2005-2007年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和2004年以来的全球8.5级以上强震频发是全球气温波动下降的原因;预计,2014-2016年的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将导致全球气温回升。 真实和准确是科学的基本原则,西方的科学家在不断地修正自己的科学观点,是中国的跟风者转变自己的不科学作风的时候了 。 鉴于全球变暖旧模型对近10年气候预测的失误,鉴于“潮汐调温说”和“深海巨震降温说”理论对近两年“自然气候的变化抵消了全球气候变暖效应”这一客观事实解释和预测的成功,没有考虑潮汐强度变化和地震海啸等自然因素的全球变暖新模型应该再次改进:仅当该模型能准确地预测地震海啸,未来全球气候的准确预测才成为可能。准确预测地震海啸是准确预测全球气候变化的试金石 。郭增建2002年提出的“深海巨震降温说”理论在2006年初全球低温和2008年初冰雪冻灾中得到检验。 曾参予固定论与活动论之争且与“大陆漂移学说”并肩作战并做出卓越贡献的“地质力学”在其发源地消失了踪迹,地质力学创始人李四光的雕像只能在吉林大学水工楼前保持沉默。赢得实践检验的郭增建的“深海巨震降温说”早已被新闻界遗忘。国家的科学品牌更需要舆论界的保护与发扬,我们必须打响科学“中国制造”的保卫战! 民众的科学意识,国家的科技潜能,民族的科技素质,国家的世界形象,不仅需要科学家的精心研究,教育家的诲人不倦,而且需要新闻工作者的广泛传播。在新闻传播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新闻工作者承担着再塑民族灵魂的历史使命。中国的科技新闻为什么不走出国门 ? 2004年3月,我在光明观察、光明博客和上海热线绿色论坛相继发表了《地球已开始进入变冷周期》一文 ,经过6年多的检验,变冷趋势已经显现,这个周期为准60年,但1800年周期的全球变暖大背景依然保持。 准60年周期的气温自然波动正在得到验证。 参考文献(略)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388776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5749 次阅读|5 个评论
科学家称全球已停止变暖:重温气候变冷预测
热度 3 杨学祥 2011-11-2 12:24
科学家称全球已停止变暖:重温气候变冷预测 杨学祥 新快报讯 据英国《每日邮报》30日报道,由理查德·穆勒教授领导的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地表温度项目”小组的主要成员朱迪思·库里对前者进行公开指责,称穆勒隐瞒了表明全球已停止变暖的事实的研究,从而误导公众。 事实上,我们从2004年就开始注意到气候变冷的自然因素,回顾这些预测很有实际意义。 附件: 科学家称全球已停止变暖   新快报讯 据英国《每日邮报》30日报道,由理查德·穆勒教授领导的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地表温度项目”小组的主要成员朱迪思·库里对前者进行公开指责,称穆勒隐瞒了表明全球已停止变暖的事实的研究,从而误导公众。   报道说此前,该小组证明地球温度自上世纪五十年代来升高了近1℃。这一结论曾被认为终结了对地球正在变暖的怀疑看法。   揭发人朱迪思·库里是在美国富有声望的乔治亚科技研究所地球与气候科学部门掌门人,她表示,研究数据显示,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全球气温就没有再上升过。库里还表示:“不管现在看来发生了什么,全球变暖似乎并非由二氧化碳所致。”   但穆勒在接受BBC采访时对库里的说法予以否认:“我们目前没有发现它(全球变暖)趋势减缓的证据。” (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 金羊网 -- 新快报 ”) http://www.ycwb.com/ePaper/xkb/html/2011-10/31/content_1244271.htm 重温气候变冷预测 2011-10-13 10:33 重温气候变冷预测 杨学祥 英国研究人员证实,太阳黑子周期活动规律性影响地球气候。在太阳黑子非活跃时期,北美和欧洲部分地区常遭遇极端天。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495643 事实上,我们从2004年就开始注意到气候变冷的自然因素,回顾这些预测很有实际意义。 杨学祥:给“全球变暖说”泼点冷水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31日10:43 光明网 杨学祥   近30年来,全球变暖的证据铺天盖地,人们对变暖后果的担忧也与日俱增。全球变暖将持续多久?真得那么可怕吗?俄国科学家最近又给全球变暖的观点泼一瓢冷水。   争论是科学的生命   据俄罗斯新闻网8月27日报道,俄罗斯科学院普尔科夫天文台的科学家们在对太阳辐射情况进行持续观测后宣称,地球有可能在50年后遭遇全球性的气候变冷,而且这一过程将一直持续到二十二世纪初。该天文台的哈比布尔洛•阿布杜萨马托夫博士表示:“通过分析观测数据,我们开发出了一套反映全球气候变化情况的程序表,即全球气候将在本世纪中叶前开始变冷,而从二十二世纪初开始,将进入下一轮为期200年的变暖周期。”普尔科夫天文台的科学家们早些时候曾得出结论称,在2012-2015年期间,全球温度将会缓慢地降低,并且在2055-2060年间达到最低值。50年后,全球气温有可能会下降到十七世纪下半叶时的水平:当时,荷兰境内的所有运河均被冻结,而格陵兰岛上的大部分居民也被迫迁移。阿布杜萨马托夫博士指出,他还从外国同行那里获得了有关全球气候正在变冷的证据。他表示:“日前,我收到了一封非常重要的电子邮件。西方的同行们指出,在2003-2005年期间,海洋上层水域的温度有略微下降,而这完全符合我们的研究结果。”他认为,全球性的气温下降将在2012-2015年期间到来 。   争论是科学的生命,没有争论的科学是死亡了的科学,是无法向前发展的。      从科学家打赌说起   据俄罗斯新闻网援引英国《卫报》报道,主要研究全球气候变化情况的两名俄罗斯科学家坚持认为,全球变暖的危险过于夸张,今后10年全球气候将变冷,决定下注1万美元,与反对他们观点的英国气象专家打赌 。   俄罗斯科学院太阳地球物理研究所(伊尔库茨克市)研究员弗拉基米尔-巴什基尔采夫和加琳娜-马什尼奇认为,对地球气候影响最大的是太阳系活动的变化,而不是温室气体的排 放,地球变暖和回冷是对太阳黑子数量和大小变化的反应。由于今后数十年太阳将进入活动消极期,地球温度将会随之下降。大部分气象学家不同意这种观点,其中包括正在为日本横滨市“地球模拟器”超级计算机项目工作的英国气象专家詹姆斯-安南博士。他与俄罗斯科学家正式打赌。安南博士曾向美国气象学教授理查德-林森发起挑战,后者认为人类活动并未对气候产生强烈的影响,今后20年地球温度将会下降。林森教授表示愿意与安南打赌,但因为赌注比例问题未能正式订立赌约。英国环境保护运动积极推动者、《卫报》观察家乔治-蒙比奥特在BBC广播节目中,向全球变暖问题专家迈伦-埃贝尔发起挑战,打赌5000英镑。看来,科学界绝不会仅仅存在一种声音,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全球冷暖争论是一场长期的科学争论   人们可能对70年代初出现过的气候“变冷说”记忆犹新。1971年丹斯加德(Dansgaard)等人发表的格陵兰冰芯氧同位素谱分析成果表明,地球气候有10万年轨道周期变化,其中9万年为冷期,1万年为暖期。按此规律,目前气候的暖期已接近尾声,气候“变冷说”一度成为主流 。日本气象厅朝仓正在1973年3月3日《东洋经济周刊》撰文预言,地球将于21世纪进入“第四小冰期”。美国威斯康辛大学环境研究所布赖森(Bryson)认为,地球目前正在非常缓慢地进入另一个大冰河期。当时的“变暖说”以大气热污染为依据,代表人物有前苏联列宁格勒地球物理观象总台布迪柯、列宁格勒大学施涅特尼柯夫和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环境保护厅彼得森。他们的理论现在变为主流。   媒体多次披露,对于气候冷暖变迁这一全球重大问题的预测,科学界可谓出尔反尔。20世纪70年代,一批欧美的著名学者曾聚会于美国布朗大学,专门召开了一次“当前的间冰期何时结束和如何结束”的研讨会。学者们举出实例证明,目前的地球气温已经在开始下降,从暖到冷的变化很快,可以不足500年,如果人类不加以干涉,当前的暖期将会较快结束,可以预期不出几千年,也许只有几百年,全球变冷以及相应的环境变迁就会来临。出于对所面临威胁的忧虑,会议的两位发起者甚至还向当时的美国总统尼克松写信发出警报。这种“冰期将临”的观点一直持续了20年。直到了20世纪90年代,温室效应与全球气候变暖才成为国际社会的热点 。纵观历史多歧路,未来的主流又会是谁呢?   不过,不同的声音仍然不绝于耳。2004年媒体披露的美国国防部秘密报告称,到2020年,欧洲沿海城市将被上升的海平面所淹没,英国气候将像西伯利亚一样寒冷干燥。亚洲和北美洲的年平均温度下降达2.8摄氏度,北欧下降3.3摄氏度。整个澳洲、南美洲和非洲南部的关键地区年平均温度上升达2.2摄氏度。自然自有自我调节机制,争论仍在继续中。   科学的不确定性:科学争论中的数学模拟漏洞   李崇银院士说,现在对全球增暖最主要的依据就是IPCC的一些报告。在IPCC报告里面,就是全球增暖,各种因素对增暖的贡献,你可以看到一张图,那里面就有不确定的地方,布什就利用这个东西,应该说是这样的一个问题,由于你科学上还没有完全确定。美国因为从科学界来讲,还有相当一部分科学家不同意全球增暖是温室气体造成的,还有相当一部分有影响的科学家持这样的一种观点。我认识的很有名的一位美国科学院院士,在好多年前就有他的一些看法,他认为热带的云和辐射的作用比温室气体的作用还大 。   周光召院士指出,最近地球上气候的波动很大,二氧化碳含量却一直在上升,可见全球气温变化并不完全取决于二氧化碳含量。另外从历史上看,影响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因素很多,有人为因素,也有自然因素。现在的变化是否完全来自人为产生的温室气体,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   近140年全球平均温度变化和我国近120年的平均温度变化表明,1890-1924年是低温期,1925-1946年是高温期,1947-1976(在中国为1986年)年是低温期,1977-2000年为高温期 。温室效应无法解释其中的两个低温期的产生原因。在IPCC的各种因子造成的辐射强迫一览表中,有温室气体、平流层臭氧、对流层臭氧、硫化物、矿物燃料产生的有机碳气溶胶、矿物燃料产生的烟尘气溶胶、火山、太阳共8种因子。云层厚度、潮汐强弱、深海强震的多寡等对气候变化有重大影响的因子都没有考虑。   提出温室效应的美国科学家季林(Keeling),在2000年又提出潮汐气候效应。季林认为,地球、月亮和太阳相对位置的变化会引起潮汐强度的逐渐变化,其周期为1800年。潮汐大时,有更多来自海洋深处的冷水被带到海面。这些冷水可以冷却海洋上的空气。潮汐小时,海洋深处的冷水很难被带到海面,世界就变得暖和。据季林的计算,大约在1425年即小冰期的末期,潮汐达到了最大值,从那以后逐渐减弱,直到3100年潮汐又达到最大值。这个周期是过去1万年气候变迁的主要动力。这个效应使地球的温暖期从小冰期末期一直持续到24世纪 。潮汐有13.6天、27.21天、27.55天、29.53天、2.2年、11年、22年、55年、60.6年、220年、1800年和5000年的强弱变化周期。   2004年12月26日印尼地震 海啸发生后,异常寒流突袭全球。郭增建的“深海巨震降温说”是一种合理的解释:海洋及其周边地区的巨震产生海啸,可使海洋深处冷水迁到海面,使水面降温,冷水吸收较多的二氧化碳,从而使地球降温近20年。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气温上升与人类活动使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有关,同时这一时期也没有发生巨大的海震。巨震指赤道两侧各40o范围内的8.5级和大于8.5级的海震 。   我们发现,1889年以来,全球大于等于8.5级的地震共18次。在1889-1924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发生6次,在1925-1945年“拉马德雷”“暖位相”发生1次,在1946-1977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及其边界发生11次,在1978-1999年“拉马德雷”“暖位相”发生0次,在2000-2005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已发生2次。规律表明,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是全球强震的集中爆发时期和低温期。2000年进入了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2000-2035年应该是全球强震爆发时期和低温期。   据美国国防部秘密报告预测, 2020年欧洲沿海城市将被上升的海平面所淹没,英国气候将像西伯利亚一样寒冷干燥。这看似对立的两种现象共存正是物极必反的辩证规律。全球变暖导致的海平面上升,破坏了地壳的重力均衡,引起加载的海洋地壳均衡下沉(如同轮船加载,吃水线加深一样),由此而发生的深海强震和海啸又迫使深海冷水上翻到海洋表面,引发全球变冷。同样,全球变暖导致云层厚度增加,阻挡太阳辐射进入地表,又导致全球变冷;飓风产生于海洋表面高温,最终导致深海冷水上翻,海洋表面降温。这都是大自然的自组织和自调节作用。没有考虑云层厚度、潮汐强弱、深海强震的多寡等对气候变化有重大影响因子的数学气候模拟,其可靠性应当受到质疑。   全球变暖理论的局限性及其危害   在中国,主张全球温度将变冷的声音非常微弱,与主张全球变暖的主流派不成比例,即使偶尔出现的一点客观报道 ,也会被淹没在一片全球变暖的喧嚣之中。问题在于,中国人感兴趣的是研究结果,而不是研究过程。这恰恰是中国长期科技落后的原因: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给出一个一成不变的永久性真理,一切都在伴随时间、地点、条件而变化,一切都需要人们根据自己的知识和经历来判定是非。单凭科普知识,无法评论科学界的争论,人们需要掌握评价科学争论的基本方法:理论与实践的符合程度 。认真研究科学发展的历史,可以使我们能够认清人类的弱点和偏见。   科学的规律具有对立统一性、否定之否定性和螺旋式上升性。其中,周期性是我们认识世界和科学实践的主要依据。人类活动不能改变自然规律,只能起加速或减缓作用。有人夸张地认为,全球将进入6000万年前的大温暖期,这是误解,人类还没有这么大的加速能力。温室效应仅仅是全球变暖的一种因素,它不能解释全球气候冷暖变化的波动历史。历史上比现在规模更大的全球变暖是如何产生的?是如何消失的?目前的全球变暖会持续到什么时候?全球变暖说并没有给出合理的解释。   近期研究表明,流感大流行有六大特征:处于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及其边界;前一年或前两年为中等强度以上的拉尼娜年;20世纪50-70年代同时为中国强沙尘暴年;前后一年或当年为中国东北地区冷夏年(20世纪50-70年代同时为严重低温冷害年);当年为中等强度以上的厄尔尼诺年;当年为太阳黑子谷年m或峰年M,m-1年,m+1年或M+1年。 1889-1890年、1900年、1918-1919年、1957-1958年、1968-1969年和1977年的禽流感爆发都满足这6大条件,同时,在1890年以来,满足这6大条件的只有以上6次爆发 。   按照全球变暖说,准60年周期的全球拉马德雷冷位相低温期不再出现,今后禽流感不会在人类间爆发。肯定地说,这种预测有极大的危险性。在地球进入30年冷周期的预测上,美国国防部的秘密报告与部分中国气象学家(如,国家气候中心研究员赵振国和任振球等)的观点是一致的 ,至少到2020年,低温和禽流感就会光顾人类世界。同样一个观点,由外国人说出就比由中国人说出更起作用。这与其说是科学,不如说是迷信。在资源和 能源日渐短缺并成为战争根源的今天,全球变冷比全球变暖具有更大的风险,会给人类造成更多的伤害。科学的争论会减少人类更多的历史遗憾。    http://news.sina.com.cn/c/pl/2006-08-31/104310882681.shtml 气温低 花期晚 或与日本地震有关 来源:城市晚报 2011年05月21日02:58   城市晚报讯 “我记得每年5月下旬,长春市已经挺热了,出去穿一件衬衫绝对可以,但是今年我咋还得穿毛衣呢?”昨日,长春市的气温受到冷空气影响再度下滑,最高气温只有15℃,加上中午下了一阵小雨,走在外面,风一吹,很多衣衫单薄的人都忍不住瑟瑟发抖。市民小张也提出了质疑,觉得今年天气冷得不像话。   不少市民还穿毛衣   昨天已经是5月20日,但是除了年轻人之外,长春市内穿着薄毛衣或厚外套外出的中老年人和小孩不在少数。市民刘女士告诉记者,她前几天也换过单衣,但是昨天早晨一开窗户,就觉得外面的风特别凉。“都说春捂秋冻,我就把还没洗的薄毛衫穿上了,本来以为往马路上一走,我穿得厚挺扎眼的,但是一看还行,大多数人都穿得不少,外面也确实不暖和。”刘女士说,她对今年天气最大的感受就是一个“冷”字,每年此时,家里的毛衣早就洗好收起来了,但是今年还没有洗,虽然5月份过了大半了,但是,时不时地大幅度降温,让毛衣始终没得到“下岗”的机会。   牡丹花期晚了近10天   这天气到底有多冷,人的感受可能还不十分明显。记者昨日从长春市牡丹园管理所获悉,每年在5月10日前后就该绽放的牡丹花,受到温度影响,花期比往年晚了将近10天。长春市牡丹园内,今年第一朵牡丹花在5月19日绽放,长春市牡丹园管理所的工作人员也表示,大片的牡丹将在最近几天里陆续开放,盛花期在5月23日—27日之间。本报提醒长春市民,牡丹花期短暂,下周可别忘记去赏花。   记者从吉林省专业气象台获悉,5月16日—22日的这一周,吉林省全省平均气温为13℃,比常年同期15.1℃,整整低了2.1℃。翻阅气象资料,记者也发现,2008年的5月20日,长春市的最高气温为21℃,2009年同一天长春市的最高气温为31℃,2010年的5月20日,长春市的最高气温也有24℃。可以说,最近几年以来的同一天,长春市还没有出现过最高温度只有15℃这样的天气。   针对最近一段时间气温偏低的原因,记者采访了吉林大学退休教授、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天灾预测专业委员会委员杨学祥老师。杨老师表示,今年我国北方气温确实比较低,而主要的影响因素有四点。   原因一   拉尼娜事件造成北方低温   “2010年7月爆发的拉尼娜事件,对我国的影响就是造成北方低温天气的出现。”杨老师说,从今年1月开始到5月,我国北方一直持续低温,而南方冬季低温,目前则是冷热不均,这就是受到了拉尼娜事件的影响。   原因二   全球处拉马德雷冷位相阶段   此外,目前全球又处于拉马德雷冷位相阶段。拉马德雷现象的周期是55—60年,专家普遍认为,拉马德雷现象中冷位相与暖位相的周期各持续30年左右。1977年—1999年,是全球拉马德雷暖位相时期,气温普遍较高,而从2000年到现在,都是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预计这一时期,中国北方的气温一般会比较低。   原因三   与太阳黑子的活动有关   杨老师表示,低温天气与太阳黑子的活动也有关系,众所周知,太阳黑子活动有11年的周期,而很多人可能不知道。除此之外,太阳黑子还有200年的极小期,极小期对应的就是气候变冷。“上一个太阳黑子极小期出现在15—17世纪,那也被称为小冰期,当时的气温比现在可能要低1℃—2℃。”杨老师说,2009年,曾出现过太阳黑子急剧减少的现象,太阳活动变得相当弱,这种情况在本世纪乃至上个世纪都是少见的,而去年也有国外的学者提出千年极寒理论。“我认为,全球总的趋势还是变暖的,千年极寒不可能出现,而且从太阳黑子的200年波动周期看,这次的低温情况也不如前一个小冰期,但是在这个大的变暖的趋势下,有20年和60年的气候波动。所以,目前这样气温偏低的趋势还会持续十几年,要到2030年拉马德雷现象冷位相结束时才能结束。”杨老师说。   原因四   日本强震引发气温偏低   杨老师说,现在也有国内专家提出深海巨震降温说,提出今春我国北方的低温,可能是由日本这次强震引发的。“国内有专家认为,海洋或海洋周边发生大地震,引发海啸,海啸会把海底的冰冷海水带上来时,因为海底的水温一般只有2℃左右,当这些冰冷的海水被翻上来时,海水表面的温度就会降低,从而引发周边地区气温的下降。”杨老师说,按这个说法推断,我国北方在地理位置上与日本比较近,受到的影响比较大,也可能是造成最近两个月气温持续较低的原因之一。   (记者 王昕/报道)   作者:王昕 (责任编辑:Newshoo) http://roll.sohu.com/20110521/n308138313.s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496275 十月暴雪 美东迎罕见白色万圣节 2011-10-31 04:20:22 金羊网-新快报 | 我来说两句 (2)   ■29日,在华盛顿特区,万圣节打扮的孩子们冒着雨雪,出发前去挨家挨户讨糖吃。   “看看你!好恐怖哎!”(非设计台词)“你才恐怖,你跟你老婆都恐怖……”(设计台词)■29日,奥巴马和妻子米歇尔在白宫门廊外冒着雨夹雪向孩子们派万圣节糖果。   综合新华社报道 美国东部地区当地时间29日迎来多年罕见的早雪,600万人口将迎接一个“超乎寻常”的白色万圣节(今日万圣夜,明日万圣节)。这场突如其来的大雪导致该地区270万用户断电,大量航班延误。   美东地区今年下半年屡逢异常自然灾害,8月份先后遭“极其罕见”的里氏5.8级浅层地震和“历史性”的飓风“艾琳”袭击。   百万户断电州长家也受害   美国国家气象局已经向东部多个州发布了冬季风暴预警。据该机构预测,这一风暴将给美国中大西洋和东北部大部分地区带来降雪和大风。同时,由于空气湿度较大,湿重的降雪可能压垮树枝并影响供电。   美国雅虎新闻网称,当地这样的大雪一般多发生在2月份,10月暴雪极其罕见。而在这样恶劣的天气中抢修十分困难,部分断电地区恢复电力可能需要一周。截至30日,新泽西州、康涅狄格州、马萨诸塞州以及纽约州部分地区宣布进入紧急状态。   断电地区主要集中在宾夕法尼亚州,康涅狄格、纽约、新泽西、马里兰等州也有部分用户断电。其中康涅狄格州有75万用户断电,突破今年8月份时飓风“艾琳”袭击东海岸时的断电纪录。天气越往北部越糟糕,马萨诸塞州成雪灾重灾区,该州普莱恩菲尔德录得最深近70厘米的降雪量。新泽西州有60万用户断电,其中就包括该州州长克里斯·克里斯提家。   “这种情况实在太不寻常”   “这天气有点儿吓人。我的意思是,现在才10月份!”马萨诸塞州西部居民克莱格·布洛多说。“现在还没到万圣节呢!怎么就下雪了?”纽约州居民科罗尔·夏普德30日抱怨说。宾夕法尼亚州气象预报员约翰·拉科特称:“这种情况实在太不寻常。”   沿海城市情况稍微好点,华盛顿特区有雨夹雪,上一次这么早下雪要追溯到1925年;纽约市则打破了史上最早下雪日期的纪录,而自1869年以来,纽约仅有三次在万圣节前下雪(降雪量可测量),且降雪量从未超过1英寸(约合2.5厘米),但当天降雪量已达3厘米。   另外,大雪还给交通带来不便,大量航班延误。纽约肯尼迪国际机场抵达航班的平均延误时间超过5个小时。同时,陆上交通也受到影响,一些高速公路被关闭。美国国家气象局警告,夜间出行将“非常危险”。   截至30日,大雪造成3人死亡,宾夕法尼亚一名84岁老人在家中睡觉时被不堪积雪负荷、砸穿屋顶的大树压死;康涅狄格州发生一起由于道路湿滑引发的交通事故造成1人死亡;马萨诸塞州一名20岁男子在围观警察与消防人员抢修电路时“站错位”遭电击死亡。   史上最衰运美总统?   奥巴马宣布灾害次数破纪录   新快报讯 2011年气候之异常,甚至可以从美国总统奥巴马一人身上即可看出,有数据显示,今年还没过完,奥巴马已经先后宣布了90次灾难,创下了前所未有的新纪录。   据美国广播公司(ABC)29日报道,来自美国联邦应急管理局的数据显示,去年全年奥巴马共宣布了81次灾难,已经打破此前纪录。   在当政的前3年中,奥巴马已宣布了229次严重灾难,几乎比之前任何一位总统在整个4年任期中宣布的灾难还多。只有一位例外:奥巴马的前任小布什在他第二届任期中宣布了238场严重灾难。   而史上任期内最风调雨顺的美国总统莫过于艾森豪威尔——在1958年至1959年间,只宣布过7次灾难。   相关新闻   科学家称全球已停止变暖   新快报讯 据英国《每日邮报》30日报道,由理查德·穆勒教授领导的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地表温度项目”小组的主要成员朱迪思·库里对前者进行公开指责,称穆勒隐瞒了表明全球已停止变暖的事实的研究,从而误导公众。   报道说此前,该小组证明地球温度自上世纪五十年代来升高了近1℃。这一结论曾被认为终结了对地球正在变暖的怀疑看法。   揭发人朱迪思·库里是在美国富有声望的乔治亚科技研究所地球与气候科学部门掌门人,她表示,研究数据显示,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全球气温就没有再上升过。库里还表示:“不管现在看来发生了什么,全球变暖似乎并非由二氧化碳所致。”   但穆勒在接受BBC采访时对库里的说法予以否认:“我们目前没有发现它(全球变暖)趋势减缓的证据。” 责任编辑:NN118 (本文来源:金羊网-新快报) http://news.21cn.com/hot/int/2011/10/31/9613862.shtml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5020 次阅读|6 个评论
重温气候变冷预测
热度 1 杨学祥 2011-10-13 10:33
重温气候变冷预测 杨学祥 英国研究人员证实,太阳黑子周期活动规律性影响地球气候。在太阳黑子非活跃时期,北美和欧洲部分地区常遭遇极端天 。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495643 事实上,我们从2004年就开始注意到气候变冷的自然因素,回顾这些预测很有实际意义。 杨学祥:给“全球变暖说”泼点冷水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31日10:43 光明网 杨学祥   近30年来,全球变暖的证据铺天盖地,人们对变暖后果的担忧也与日俱增。全球变暖将持续多久?真得那么可怕吗?俄国科学家最近又给全球变暖的观点泼一瓢冷水。   争论是科学的生命   据俄罗斯新闻网8月27日报道,俄罗斯科学院普尔科夫天文台的科学家们在对太阳辐射情况进行持续观测后宣称,地球有可能在50年后遭遇全球性的气候变冷,而且这一过程将一直持续到二十二世纪初。该天文台的哈比布尔洛•阿布杜萨马托夫博士表示:“通过分析观测数据,我们开发出了一套反映全球气候变化情况的程序表,即全球气候将在本世纪中叶前开始变冷,而从二十二世纪初开始,将进入下一轮为期200年的变暖周期。”普尔科夫天文台的科学家们早些时候曾得出结论称,在2012-2015年期间,全球温度将会缓慢地降低,并且在2055-2060年间达到最低值。50年后,全球气温有可能会下降到十七世纪下半叶时的水平:当时,荷兰境内的所有运河均被冻结,而格陵兰岛上的大部分居民也被迫迁移。阿布杜萨马托夫博士指出,他还从外国同行那里获得了有关全球气候正在变冷的证据。他表示:“日前,我收到了一封非常重要的电子邮件。西方的同行们指出,在2003-2005年期间,海洋上层水域的温度有略微下降,而这完全符合我们的研究结果。”他认为,全球性的气温下降将在2012-2015年期间到来 。   争论是科学的生命,没有争论的科学是死亡了的科学,是无法向前发展的。日前,一批美国科学家提出所谓的黑洞根本是子虚乌有的观点,引发激烈讨论。某些科学家甚至认为,这是为传统的黑洞理论敲响的第一声丧钟 。俄罗斯科学家伊戈尔-彼得罗维奇-科普洛夫教授则认为,宇宙从未发生过“大爆炸”。根据大爆炸理论,星系连同其它所有的恒星和行星都产生于一个所谓的奇异点。这个奇异点中集中了所有宇宙最原始的物质 。与这种永无止境的科学探索精神相对照的是,中国研究生质疑相对论被批为“想当然”,我们提出的“黑洞佯谬”观点长期受到冷落 。缺乏创新精神的中国科学面临生死抉择。   我们在《中国学术期刊文摘》2000年第三期《行星摄动与黑洞佯谬》一文中提出,数学抽象是客观实际的一种近似,数学奇点是这种近似导致的谬误。数学抽象造成的物质隐身术在黑洞理论中得以实现,该理论创造出一个没有形状不占据空间的巨量物质和无穷能量。当某种理论被人们普遍接受时,人们也接受了某些不该接受的东西,这正是新理论的出发点 。马克思说得好:谬误构成了科学的阶梯。   从科学家打赌说起   据俄罗斯新闻网援引英国《卫报》报道,主要研究全球气候变化情况的两名俄罗斯科学家坚持认为,全球变暖的危险过于夸张,今后10年全球气候将变冷,决定下注1万美元,与反对他们观点的英国气象专家打赌 。   俄罗斯科学院太阳地球物理研究所(伊尔库茨克市)研究员弗拉基米尔-巴什基尔采夫和加琳娜-马什尼奇认为,对地球气候影响最大的是太阳系活动的变化,而不是温室气体的排 放,地球变暖和回冷是对太阳黑子数量和大小变化的反应。由于今后数十年太阳将进入活动消极期,地球温度将会随之下降。大部分气象学家不同意这种观点,其中包括正在为日本横滨市“地球模拟器”超级计算机项目工作的英国气象专家詹姆斯-安南博士。他与俄罗斯科学家正式打赌。安南博士曾向美国气象学教授理查德-林森发起挑战,后者认为人类活动并未对气候产生强烈的影响,今后20年地球温度将会下降。林森教授表示愿意与安南打赌,但因为赌注比例问题未能正式订立赌约。英国环境保护运动积极推动者、《卫报》观察家乔治-蒙比奥特在BBC广播节目中,向全球变暖问题专家迈伦-埃贝尔发起挑战,打赌5000英镑。看来,科学界绝不会仅仅存在一种声音,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全球冷暖争论是一场长期的科学争论   人们可能对70年代初出现过的气候“变冷说”记忆犹新。1971年丹斯加德(Dansgaard)等人发表的格陵兰冰芯氧同位素谱分析成果表明,地球气候有10万年轨道周期变化,其中9万年为冷期,1万年为暖期。按此规律,目前气候的暖期已接近尾声,气候“变冷说”一度成为主流 。日本气象厅朝仓正在1973年3月3日《东洋经济周刊》撰文预言,地球将于21世纪进入“第四小冰期”。美国威斯康辛大学环境研究所布赖森(Bryson)认为,地球目前正在非常缓慢地进入另一个大冰河期。当时的“变暖说”以大气热污染为依据,代表人物有前苏联列宁格勒地球物理观象总台布迪柯、列宁格勒大学施涅特尼柯夫和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环境保护厅彼得森。他们的理论现在变为主流。   媒体多次披露,对于气候冷暖变迁这一全球重大问题的预测,科学界可谓出尔反尔。20世纪70年代,一批欧美的著名学者曾聚会于美国布朗大学,专门召开了一次“当前的间冰期何时结束和如何结束”的研讨会。学者们举出实例证明,目前的地球气温已经在开始下降,从暖到冷的变化很快,可以不足500年,如果人类不加以干涉,当前的暖期将会较快结束,可以预期不出几千年,也许只有几百年,全球变冷以及相应的环境变迁就会来临。出于对所面临威胁的忧虑,会议的两位发起者甚至还向当时的美国总统尼克松写信发出警报。这种“冰期将临”的观点一直持续了20年。直到了20世纪90年代,温室效应与全球气候变暖才成为国际社会的热点 。纵观历史多歧路,未来的主流又会是谁呢?   不过,不同的声音仍然不绝于耳。2004年媒体披露的美国国防部秘密报告称,到2020年,欧洲沿海城市将被上升的海平面所淹没,英国气候将像西伯利亚一样寒冷干燥。亚洲和北美洲的年平均温度下降达2.8摄氏度,北欧下降3.3摄氏度。整个澳洲、南美洲和非洲南部的关键地区年平均温度上升达2.2摄氏度。自然自有自我调节机制,争论仍在继续中。   科学的不确定性:科学争论中的数学模拟漏洞   李崇银院士说,现在对全球增暖最主要的依据就是IPCC的一些报告。在IPCC报告里面,就是全球增暖,各种因素对增暖的贡献,你可以看到一张图,那里面就有不确定的地方,布什就利用这个东西,应该说是这样的一个问题,由于你科学上还没有完全确定。美国因为从科学界来讲,还有相当一部分科学家不同意全球增暖是温室气体造成的,还有相当一部分有影响的科学家持这样的一种观点。我认识的很有名的一位美国科学院院士,在好多年前就有他的一些看法,他认为热带的云和辐射的作用比温室气体的作用还大 。   周光召院士指出,最近地球上气候的波动很大,二氧化碳含量却一直在上升,可见全球气温变化并不完全取决于二氧化碳含量。另外从历史上看,影响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因素很多,有人为因素,也有自然因素。现在的变化是否完全来自人为产生的温室气体,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   近140年全球平均温度变化和我国近120年的平均温度变化表明,1890-1924年是低温期,1925-1946年是高温期,1947-1976(在中国为1986年)年是低温期,1977-2000年为高温期 。温室效应无法解释其中的两个低温期的产生原因。在IPCC的各种因子造成的辐射强迫一览表中,有温室气体、平流层臭氧、对流层臭氧、硫化物、矿物燃料产生的有机碳气溶胶、矿物燃料产生的烟尘气溶胶、火山、太阳共8种因子。云层厚度、潮汐强弱、深海强震的多寡等对气候变化有重大影响的因子都没有考虑。   提出温室效应的美国科学家季林(Keeling),在2000年又提出潮汐气候效应。季林认为,地球、月亮和太阳相对位置的变化会引起潮汐强度的逐渐变化,其周期为1800年。潮汐大时,有更多来自海洋深处的冷水被带到海面。这些冷水可以冷却海洋上的空气。潮汐小时,海洋深处的冷水很难被带到海面,世界就变得暖和。据季林的计算,大约在1425年即小冰期的末期,潮汐达到了最大值,从那以后逐渐减弱,直到3100年潮汐又达到最大值。这个周期是过去1万年气候变迁的主要动力。这个效应使地球的温暖期从小冰期末期一直持续到24世纪 。潮汐有13.6天、27.21天、27.55天、29.53天、2.2年、11年、22年、55年、60.6年、220年、1800年和5000年的强弱变化周期。   2004年12月26日印尼地震 海啸发生后,异常寒流突袭全球。郭增建的“深海巨震降温说”是一种合理的解释:海洋及其周边地区的巨震产生海啸,可使海洋深处冷水迁到海面,使水面降温,冷水吸收较多的二氧化碳,从而使地球降温近20年。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气温上升与人类活动使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有关,同时这一时期也没有发生巨大的海震。巨震指赤道两侧各40o范围内的8.5级和大于8.5级的海震 。   我们发现,1889年以来,全球大于等于8.5级的地震共18次。在1889-1924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发生6次,在1925-1945年“拉马德雷”“暖位相”发生1次,在1946-1977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及其边界发生11次,在1978-1999年“拉马德雷”“暖位相”发生0次,在2000-2005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已发生2次。规律表明,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是全球强震的集中爆发时期和低温期。2000年进入了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2000-2035年应该是全球强震爆发时期和低温期。   据美国国防部秘密报告预测, 2020年欧洲沿海城市将被上升的海平面所淹没,英国气候将像西伯利亚一样寒冷干燥。这看似对立的两种现象共存正是物极必反的辩证规律。全球变暖导致的海平面上升,破坏了地壳的重力均衡,引起加载的海洋地壳均衡下沉(如同轮船加载,吃水线加深一样),由此而发生的深海强震和海啸又迫使深海冷水上翻到海洋表面,引发全球变冷。同样,全球变暖导致云层厚度增加,阻挡太阳辐射进入地表,又导致全球变冷;飓风产生于海洋表面高温,最终导致深海冷水上翻,海洋表面降温。这都是大自然的自组织和自调节作用。没有考虑云层厚度、潮汐强弱、深海强震的多寡等对气候变化有重大影响因子的数学气候模拟,其可靠性应当受到质疑。   全球变暖理论的局限性及其危害   在中国,主张全球温度将变冷的声音非常微弱,与主张全球变暖的主流派不成比例,即使偶尔出现的一点客观报道 ,也会被淹没在一片全球变暖的喧嚣之中。问题在于,中国人感兴趣的是研究结果,而不是研究过程。这恰恰是中国长期科技落后的原因: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给出一个一成不变的永久性真理,一切都在伴随时间、地点、条件而变化,一切都需要人们根据自己的知识和经历来判定是非。单凭科普知识,无法评论科学界的争论,人们需要掌握评价科学争论的基本方法:理论与实践的符合程度 。认真研究科学发展的历史,可以使我们能够认清人类的弱点和偏见。   科学的规律具有对立统一性、否定之否定性和螺旋式上升性。其中,周期性是我们认识世界和科学实践的主要依据。人类活动不能改变自然规律,只能起加速或减缓作用。有人夸张地认为,全球将进入6000万年前的大温暖期,这是误解,人类还没有这么大的加速能力。温室效应仅仅是全球变暖的一种因素,它不能解释全球气候冷暖变化的波动历史。历史上比现在规模更大的全球变暖是如何产生的?是如何消失的?目前的全球变暖会持续到什么时候?全球变暖说并没有给出合理的解释。   近期研究表明,流感大流行有六大特征:处于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及其边界;前一年或前两年为中等强度以上的拉尼娜年;20世纪50-70年代同时为中国强沙尘暴年;前后一年或当年为中国东北地区冷夏年(20世纪50-70年代同时为严重低温冷害年);当年为中等强度以上的厄尔尼诺年;当年为太阳黑子谷年m或峰年M,m-1年,m+1年或M+1年。 1889-1890年、1900年、1918-1919年、1957-1958年、1968-1969年和1977年的禽流感爆发都满足这6大条件,同时,在1890年以来,满足这6大条件的只有以上6次爆发 。   按照全球变暖说,准60年周期的全球拉马德雷冷位相低温期不再出现,今后禽流感不会在人类间爆发。肯定地说,这种预测有极大的危险性。在地球进入30年冷周期的预测上,美国国防部的秘密报告与部分中国气象学家(如,国家气候中心研究员赵振国和任振球等)的观点是一致的 ,至少到2020年,低温和禽流感就会光顾人类世界。同样一个观点,由外国人说出就比由中国人说出更起作用。这与其说是科学,不如说是迷信。在资源和 能源日渐短缺并成为战争根源的今天,全球变冷比全球变暖具有更大的风险,会给人类造成更多的伤害。科学的争论会减少人类更多的历史遗憾。   参考文献   1.伊凡 编译。俄科学家称:2012开始全球将遭遇气候变冷50年。2006年08月28日 11时39分 来源:TOM科技tech.tom.com/2006-08-28/04BF/13190153.html   2.久亮。美科学家称宇宙间不存在黑洞 引发激烈讨论。 2006年08月02日 14:24 新浪科技tech.sina.com.cn/d/2006-08-02/14241067267.shtml   3.久亮。俄罗斯科学家称宇宙从未发生过大爆炸(图)。2006年07月27日 07:05 新浪科技tech.sina.com.cn/d/2006-07-27/07051057345.shtml   4.杨学祥。行星摄动与黑洞佯谬。中国学术期刊文摘(科技快报)。2000,6(3):365-367   5.固山。俄英学者下注1万美元 赌10年后全球是否变冷。 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20日 15:13 中国新闻网tech.sina.com.cn/d/2005-08-20/1513699173.shtml   6.Dansgaard, W., Johnsen, S.J., Clausen, H.B. Langway, C.C., Climatic record revealed by the Camp Century ice core. in Turekian, K.K., ed., The Late Cenozic Glacial Ages., Yale Univ. Press, New Haven, 1971, 37~56   7.赵希涛, 杨达源.,等. 全球海面变化.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92. 148~149   8.预测不一 下次冰期何时到来仍是未解之谜。网易科技报道 tech.163.com 前往科技论坛tech.163.com/04/1121/14/15NFVBSP0009rt.html   9.李崇银,潘锋。李崇银:关注全球环境变化。中国科学院网站。2005年7月22日 www.cas.cn/html/Dir/2005/07/22/1840.htm   10.周光召. 若干基础科学的发展趋势. 科学. 1996, 48(5): 4~7   11.丁一汇,张锦,徐影,宋亚芳。气候系统的演变及其预测。北京:气象出版社,2003。27,31,70。   12.Charles D. Keeling and Timothy P. Whorf. The 1800-year oceanic tidal cycle: A possible cause of rapid climate change . PNAS, 2000, 97(8): 3814-3819   13.杨冬红,杨学祥. 海洋中和海洋边缘巨震是调节气候恒温器理论的检验 . 西北地震学报. 2005, 27(1): 96   14.杨学祥。地球已开始进入变冷周期。2004-5-27光明网论文发表交流中心。 www.gmw.cn/03pindao/lunwen/show.asp?id=176   15.杨学祥,杨冬红。冷静看待全球变暖:谁控制了21世纪全球温度变化? 2005-8-15光明网 - 光明观察 - 学术观点. show.aspx?id=3695   16.杨学祥. 全球变暖:从科学到神话. 2005-3-16 光明网 - 光明观察 - 学术观点. show.aspx?id=1844   17.杨学祥。全球变暖:从科学到神话。国家气候中心。关于我们-相关消息专栏。ncc.cma.gov.cn/Website/index.php?ChannelID=83NewsID=792   18.杨学祥。科学家间的较量:全球变暖与全球变冷的一场特殊争论。 2005-8-21上海环境热线.绿色论坛. www.envir.online.sh.cn/forum/20056419.htm   19.杨冬红,杨学祥。“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全球强震和灾害。西北地震学报。2006,28(1):95-96。   20.杨冬红,杨学祥. 禽流感爆发的六大特征及灾害预警. 气象港-科技文章-理论.2006年6月5日 qxg.com.cn/n/?fc=antid=74id=6223   21.杨学祥。再论跟风派的尴尬。 2005-9-10光明网论文发表交流中心。 www.gmw.cn/03pindao/lunwen/show.asp?id=5468 http://news.sina.com.cn/c/pl/2006-08-31/104310882681.shtml 气温低 花期晚 或与日本地震有关 来源:城市晚报 2011年05月21日02:58   城市晚报讯 “我记得每年5月下旬,长春市已经挺热了,出去穿一件衬衫绝对可以,但是今年我咋还得穿毛衣呢?”昨日,长春市的气温受到冷空气影响再度下滑,最高气温只有15℃,加上中午下了一阵小雨,走在外面,风一吹,很多衣衫单薄的人都忍不住瑟瑟发抖。市民小张也提出了质疑,觉得今年天气冷得不像话。   不少市民还穿毛衣   昨天已经是5月20日,但是除了年轻人之外,长春市内穿着薄毛衣或厚外套外出的中老年人和小孩不在少数。市民刘女士告诉记者,她前几天也换过单衣,但是昨天早晨一开窗户,就觉得外面的风特别凉。“都说春捂秋冻,我就把还没洗的薄毛衫穿上了,本来以为往马路上一走,我穿得厚挺扎眼的,但是一看还行,大多数人都穿得不少,外面也确实不暖和。”刘女士说,她对今年天气最大的感受就是一个“冷”字,每年此时,家里的毛衣早就洗好收起来了,但是今年还没有洗,虽然5月份过了大半了,但是,时不时地大幅度降温,让毛衣始终没得到“下岗”的机会。   牡丹花期晚了近10天   这天气到底有多冷,人的感受可能还不十分明显。记者昨日从长春市牡丹园管理所获悉,每年在5月10日前后就该绽放的牡丹花,受到温度影响,花期比往年晚了将近10天。长春市牡丹园内,今年第一朵牡丹花在5月19日绽放,长春市牡丹园管理所的工作人员也表示,大片的牡丹将在最近几天里陆续开放,盛花期在5月23日—27日之间。本报提醒长春市民,牡丹花期短暂,下周可别忘记去赏花。   记者从吉林省专业气象台获悉,5月16日—22日的这一周,吉林省全省平均气温为13℃,比常年同期15.1℃,整整低了2.1℃。翻阅气象资料,记者也发现,2008年的5月20日,长春市的最高气温为21℃,2009年同一天长春市的最高气温为31℃,2010年的5月20日,长春市的最高气温也有24℃。可以说,最近几年以来的同一天,长春市还没有出现过最高温度只有15℃这样的天气。   针对最近一段时间气温偏低的原因,记者采访了吉林大学退休教授、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天灾预测专业委员会委员杨学祥老师。杨老师表示,今年我国北方气温确实比较低,而主要的影响因素有四点。   原因一   拉尼娜事件造成北方低温   “2010年7月爆发的拉尼娜事件,对我国的影响就是造成北方低温天气的出现。”杨老师说,从今年1月开始到5月,我国北方一直持续低温,而南方冬季低温,目前则是冷热不均,这就是受到了拉尼娜事件的影响。   原因二   全球处拉马德雷冷位相阶段   此外,目前全球又处于拉马德雷冷位相阶段。拉马德雷现象的周期是55—60年,专家普遍认为,拉马德雷现象中冷位相与暖位相的周期各持续30年左右。1977年—1999年,是全球拉马德雷暖位相时期,气温普遍较高,而从2000年到现在,都是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预计这一时期,中国北方的气温一般会比较低。   原因三   与太阳黑子的活动有关   杨老师表示,低温天气与太阳黑子的活动也有关系,众所周知,太阳黑子活动有11年的周期,而很多人可能不知道。除此之外,太阳黑子还有200年的极小期,极小期对应的就是气候变冷。“上一个太阳黑子极小期出现在15—17世纪,那也被称为小冰期,当时的气温比现在可能要低1℃—2℃。”杨老师说,2009年,曾出现过太阳黑子急剧减少的现象,太阳活动变得相当弱,这种情况在本世纪乃至上个世纪都是少见的,而去年也有国外的学者提出千年极寒理论。“我认为,全球总的趋势还是变暖的,千年极寒不可能出现,而且从太阳黑子的200年波动周期看,这次的低温情况也不如前一个小冰期,但是在这个大的变暖的趋势下,有20年和60年的气候波动。所以,目前这样气温偏低的趋势还会持续十几年,要到2030年拉马德雷现象冷位相结束时才能结束。”杨老师说。   原因四   日本强震引发气温偏低   杨老师说,现在也有国内专家提出深海巨震降温说,提出今春我国北方的低温,可能是由日本这次强震引发的。“国内有专家认为,海洋或海洋周边发生大地震,引发海啸,海啸会把海底的冰冷海水带上来时,因为海底的水温一般只有2℃左右,当这些冰冷的海水被翻上来时,海水表面的温度就会降低,从而引发周边地区气温的下降。”杨老师说,按这个说法推断,我国北方在地理位置上与日本比较近,受到的影响比较大,也可能是造成最近两个月气温持续较低的原因之一。   (记者 王昕/报道)   作者:王昕 (责任编辑:Newshoo) http://roll.sohu.com/20110521/n308138313.shtml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4066 次阅读|1 个评论
科学需要公平的环境而不是王冠
热度 18 杨学祥 2011-10-8 14:51
科学需要公平的环境而不是王冠 杨学祥 科学的历史是一部少数人征服多数人的历史,是独到的真知灼见突破科普常识的历史,因为创新总是从少数人开始,从对科普常识的质疑中产生。如果科普知识永恒正确,科学就不会继续发展。 以色列科学家达尼埃尔·谢赫特曼因发现准晶体独享 2011 年诺贝尔化学奖。谢赫特曼于 1982 年 4 月 8 日 首次在电子显微镜中观察到一种“反常理”的现象,他们当时所观察的铝合金中的原子,是以一种不重复的非周期性对称有序方式排列的,而按照当时的理论,具有此种原子排列方式的固体物质是不存在的。因此,谢赫特曼的发现在当时引起极大争议。 发现“准晶体”后,谢赫特曼花费了好几个月的时间,试图说服他的同事,但一切均徒劳,没人认同他的观点。不仅如此,他还被要求离开他所在的研究小组,他的论文也没能逃脱被拒绝的命运。“胡言乱语”、“伪科学家”,当 30 年前谢赫特曼发现“准晶体”时,他面对的是来自主流科学界、权威人物的质疑和嘲笑,因为当时大多数人都认为,“准晶体”违背科学界常识。 1984 年,论文终于得以发表,也立即在化学界引发轩然大波。一些化学界权威也站出来,公开质疑谢赫特曼的发现,其中包括著名的化学家、两届诺奖得主鲍林。近 30 年后,勇敢质疑“常识”的谢赫特曼终于获得全世界最权威的科学认可 。 谢赫特曼的遭遇并不是特例,而是重大科学发现最常见的历程。事实上,许多科学创新的惊世之作,非但没有在著名刊物上发表,而且长期遭到当时名人的压制与批判。魏格纳的《海陆的起源》,孟德尔的遗传学说等等,莫不如此。在科学家与宗教、政治联姻的年代,科学创新要付出血的代价,科学的守旧派借助于神权和政权来清除不同的学派和创新学派,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教皇对伽利略的审判。 尼古拉.哥白尼,是波兰天文学家。他在 1533 年完成了《天体运行论》这部巨著的初稿。 1542 年 6 月,《天体运行论》和排印工作开始进行,负责这本书出版事宜的奥西安德尔却按自己的意愿写了一篇没有署名的序言,说明书中的学说只是为了计算星历表之便而采用的假设,不一定和实际情况相符。这也是在《天体运行论》出版后几十年时期内很少人重视哥白尼理论的一个重要原因。由于哥白尼的日心学说与当时占统治地位的地心说相抵触,触犯了基督教的教义,遭到了教会的反对。他的著作更是被列为禁书。布鲁诺因宣传日心说而被教会处以火刑,伽利略因赞成日心说而被教会监禁,但真理是封锁不住的。 1882 年,罗马教皇不得不承认哥白尼的学说是正确的。这一光辉学说经过三个世纪的艰苦斗争,终于获得成功并为社会所承认。 孟德尔是奥地利科学家,现代遗传学的奠基人。 1856 ~ 1863 年孟德尔用豌豆进行杂交试验,总结出两条遗传规律即分离规律和自由组合规律。这一科学成果孟德尔曾在布隆自然科学协会 1865 年 2 月 8 日 和 3 月 8 日 的两次会议上报告过,并于 1866 年以《植物杂交的试验》为题发表在该会会刊的第 4 卷上,但当时并未引起注意。孟德尔的思维和实验太超前了。尽管与会者绝大多数是布隆自然科学协会的会员,其中既有化学家、地质学家和物理学家,也有生物学专业的植物学家、藻类学家。对于孟德尔的发现,当时的名人权威不能理解,一直被埋没了 35 年之久。直到孟德尔逝世 16 年后,豌豆实验论文正式出版后 34 年,他从事豌豆试验后 43 年,他的预言才变成现实。 1900 年,荷兰的德弗里斯、德国的科伦斯和奥地利的切尔马克分别通过各自的研究得出与孟德尔相似的结论后,才在文献中找到孟德尔的早已被人遗忘的论文,孟德尔的发现才被世人承认,称为孟德尔定律。 魏格纳是德国气象学家、地球物理学家。 1910 年阿尔弗雷德·魏格纳在偶然翻阅世界地图时,发现一个奇特现象:大西洋的两岸——欧洲和非洲的西海岸遥对北南美洲的东海岸,轮廓非常相似。魏格纳认为这绝非偶然的巧合,并形成了一个大胆的假设:推断在距今 3 亿年前,地球上所有的大陆和岛屿都连结在一块,构成一个庞大的原始大陆,叫做泛大陆。 1912 年 1 月 6 日 ,魏格纳在法兰克福地质学会上做了题为“大陆与海洋的起源”的演讲,提出了大陆漂移的假说。 1915 年他出版了《海陆的起源》一书,系统地阐述了大陆漂移说。但由于当时科学发展水平的限制,大陆漂移由于缺乏合理的动力学机制遭到正统学者的非议。当时的物理学界权威杰弗瑞斯为此专门发表了科学巨著《地球》,反对大陆漂移学说,使大陆漂移学说销声匿迹 60 余年。直到 20 世纪 80 年代,魏格纳去世 30 年后,板块构造学说席卷全球,人们终于承认了大陆漂移学说的正确性。 科学创新首先从少数先知先觉者中开始,不可能立刻就得到多数人的承认。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不适于科学,甚至会扼杀科学。祈求用一种简单的计算模式来来挖掘科学的创新精神,无异于“按图索骥”。英雄识英雄,伯乐识千里马。科学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归根结底取决于科学界有一种慧眼识英雄的机制,有一种自由争论的公平环境:小人物可以挑战大人物,小刊物可以挑战大刊物。如果文章也讲出身,如果大刊物可以封杀一切,科学的公平何在? 科学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使科学逐渐与宗教、政治脱钩,使科学的不同观点能够合法地存在和争论,使创新观点能有一个存在、发展和完善的时间和空间。在近代科学发展史上,科学与政治联姻的最大教训就是前苏联的李森科事件。 科学家在国外,需要和许多不同观点的同行公平竞争,错误被不断修正,在采纳众人的智慧观点之后,离事实的真相就会越来越近;科学家到中国被树为绝对权威——科技皇帝,一鸟入林,百鸟压音,没有竞争对手,变得越来越专横跋扈,似乎自己就是真理化身,把不同的观点都说得一无是处,一句话,一篇文章就能否定别人几十年的科研成果。这哪里有科学精神,哪里有公平竞争?桔生南为桔,桔生北则为枳。环境的作用不可忽视。如果权力参与科学争论,取胜者不是科学,而是权力本身。前苏联李森科事件的教训不能忘记,它使前苏联的农业科学倒退了几十年。 前苏联学术权威李森科把遗传学斥为“资产阶级伪科学”,把在遗传学研究上取得卓越成就的科学家斥为“顽固的反苏维埃分子”,甚至作为“外国帝国主义间谍”加以残酷迫害,这种以行政权力干预学术研究事业,从而阻碍某些科学事业发展的现象,在 20 世纪的苏联堪称典型。近年来解密的苏联国家档案进一步表明,诸如李森科事件这种不正常现象的出现,还牵涉到苏联党和国家的高层政治斗争,实在发人深省。 从野蛮到文明,宽容是一把尺子。犍牛能成双,田地耕成行。任何科学假说都具有排他性,如果一派掌权,必然是另一派的灾难。前苏联的李森科事件就是一个先例。 当前科学研究的官员化是科学与政治联姻的又一种危险的表现,它不仅意味着许多冷门学科变成临危灭绝的“物种”,同时也意味着集团利益垄断了科学发展,论文造假和项目造假层出不穷仅仅是其前兆。科研体制改革势在必行:建立公平、公开、公正的科学评价机制。 普朗克年轻时与老一辈科学家争论时所写的话令人深思:“要接受一个新的科学真理,并不用说服它的反对者,而是等到反对者们都相继死去,新的一代从一开始便清楚地明白这一真理。”换句话说,科学家都有一个从创新派向守旧派转化的历史过程,如果让守旧派掌握科学的生杀大权,那对创新派就是灭顶之灾:科学家比政治家更固执更专治 。 参考文献 1. 以色列教授获诺贝尔化学奖 曾经被斥为伪科学家。来源:新京报 2011 年 10 月 06 日 07:13 。 http://news.sohu.com/20111006/n321358594.shtml 2. 杨学祥。与特权脱钩:科学家比政治家更固执更专治。 2009-6-17 09:52 科学网。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238622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5714 次阅读|27 个评论
中国气象界应该勇于承担责任:忽视南方干旱
热度 2 杨学祥 2011-6-4 11:45
中国气象界应该勇于承担责任:忽视南方干旱 杨学祥 摘要:一名研究国家安全的军事专家说:“中国如果出现南旱北涝,那么我们急需未雨绸缪,你可以看看,北京一场 5 年一遇的暴雨已把我们搞得这么狼狈,北方的抗洪经验缺乏可见一斑;而南方长期受水灾困扰,防旱的经验也非常不足。” 2011 年长江中下游罕见干旱不幸被一言中的。   据《瞭望》新闻周刊记者张辉和林艳兴报道,国家防总相关负责人向本刊记者指出,今年年初以来,长江中下游地区降水量,已为 1961 年以来同期最低。在此背景下,权威专家向本刊记者表示,近年来中国南方频现的旱情绝非偶然,切勿等闲视之。在他看来,根植于“南方水多、北方水少”水文观念之上的治江、调水之策,乃至中国的工业经济布局,亟需重新审视,在科学研判的基础上作长远谋划。   南方旱情已呈常态化。永修县防汛抗旱办公室副主任王柏勇拉出单子告诉本刊记者,今年 1 ~ 5 月份,当地降雨只有常年平均降雨量的 30% 。全县作物受旱 30 万亩,重旱 22 万亩, 33 万亩水田缺水, 15 万亩旱地缺墒, 1000 多座大小机井出水不足。由于 4 月份早稻栽种正需要水的时候没有水,全县计划栽种的 17 万亩早稻有 6 万亩因无法解决灌溉问题而未栽插。他表示,全县早稻将减产 40% ~ 60% 。 目光放至整个长江流域,长江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副巡视员王井泉向本刊记者介绍, 2010 年 11 月至今年 5 月,长江流域降水明显比往年偏少。其中,去年 12 月至今年 4 月,长江上游比常年平均降水偏少了 30% 左右,下游少了 40% 左右; 5 月份上游降水少了 40% ,中下游少了 60% 。   “中国干旱的格局已经改变。以前说干旱一般都在北方,现在不分南北方了,东、南、西、北均有旱情出现。而且,这几年旱的主要都是南方了,北方虽然也旱,但是北方旱情反而没有南方突出了。”种种因素叠加之下,吕娟认为,南方富水地区已现干旱常态化的迹象,“如果用水需求量不遏制,不对水资源利用进行有效的计划,再遇到干旱,抗旱能力将非常脆弱。”   她分析,历史上南方降雨少的情况也很多见,在 2000 年以后的 11 年里,基本上年年有旱。比如, 2000 年全国大旱, 2003 年浙江、福建一带大旱, 2005 年海南、云南干旱, 2006 年重庆大旱, 2007 年东北三省大旱, 2009 年北方冬麦区春旱, 2010 年西南大旱, 2011 年是北方冬麦区大旱和南方大旱。至于长江中下游会不会经常遇到大旱?王井泉认为,目前气象研究还不成熟,下一步需要加大此问题的深入研究【 1 】。 2003 年的争论:北涝南旱将取代南涝北旱? 1 . 南涝北旱与北涝南旱的转换即将发生观点【 2 】   未来的 5 到 10 年内,我国的气候将发生大的转折,冬季逐渐转冷,降水带也将向北方推移。在日前召开的“世界气象日”座谈会上,国家气候中心的赵振国研究员宣布了我国短期气候预测的研究成果。根据研究结果,我国气候具有周期性,大约 30 年为一个周期,发生气候变化。从上世纪 80 年代开始,我国气候进入了一个暖周期,主要表现在冬季气温偏暖。   赵振国介绍说,在未来的 5 到 10 年间,受海温、副热带高压、厄尔尼诺现象和拉尼娜现象等气候因素的共同影响下,我国气候将发生周期性的转折。从一个 30 年的“暖周期”进入另一个 30 年的冷周期,这主要表现在冬季温度的逐渐下降,而我国持续“暖冬”现象也可能得到转变。此外气候周期的转折也会带来降水带的北移,北方雨水少而南方雨水多的现象将会有 360 度的变化,北方降水增多,南方降水减少,目前我国“北旱南涝”的局面会被“北涝南旱”所替代。   未来 5 到 10 年,我国的气候将发生大的转折,降水特点将是北方多雨,南方少雨。北京市气象台高级工程师王贵田昨天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北方将在 2004 年以后可能会进入一个相对的多雨期。   王贵田认为,无论是气候的变化还是降水带的北移,都将是一个长期过程。从北京目前的状况来考虑,有些专家做过一些长期的预测,在 2004 年以后北方可能会进入一个相对的多雨期。北京主要的多雨期是 50 、 60 年代,到 70 年代后期一直到 90 年代降水持续偏少,实际上后 20 年比前 20 年的降水总量每年缺 100 到 200 毫米 。从序列的预报考虑,有一些专家认为,在 2004 年以后北方可能会出现一个相对雨水多一些的高峰期。说到这里,王贵田拿出一张很专业的气象图,指着一条曲线对记者说:从温度自身的曲线变化规律看,应该是由高温向低温转化的过程。究竟什么时候转,从做的工作上看,有可能 2005 年以后未来的 10 年左右开始往低温发展,降水可能多一些。王贵田说,北京的年降水量才 600 毫米 ,而南方的年降水量都 1000 毫米 以上,未来 5 到 10 年将会有所改变【 3 】。 2 . 南涝北旱将延续 10-30 年的观点【 4 】   在 3 月31日 开幕的气候变化国际科学讨论会上,气象专家们对近年来中国“南涝北旱”的气候问题进行了学术探讨。国家气象中心主任章国材说,从目前的研究结果来看,20世纪80年代形成并持续至今的“南涝北旱”状况处于相对稳定时期,这一现象将在未来10-30年内继续影响中国大部分地区。   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特别顾问丁一汇教授指出,中国在上个世纪50至70年代一直是北方降水多,南方降水少。从80年代开始,中国气候出现了大转折,南方降水增多,北方降水减少,导致了目前“南涝北旱”的状况。   丁先生说,特别是90年代以来,“南涝北旱”现象尤为明显。据统计,1997年夏季中国北方持续少雨高温,该年农作物受灾面积达5亿多亩,黄河累计断流222天。1998年南方的长江流域发生特大洪涝灾害,全国有1.8亿人次受灾,直接经济损失达290多亿元。   对于出现这种气候现象的原因,丁教授认为,夏季来自印度洋的季风近年来呈减弱趋势,带给中国北方地区的水蒸汽总量减少。同时,受中高纬度大气环流反向运动的影响,贝加尔湖以南的低气压近年来逐渐转变为高气压,南下进入中国的冷空气变得干燥,致使冬季北方降水减少。   除了自然原因以外,一些专家指出人类活动也是造成“南涝北旱”的因素之一。中国南方较集中的工业生产造成的“黑碳”和硫化物的大量排放,由于黑碳吸收太阳的辐射能力很强,造成大气升温,气流上升,进而导致降水增多。而在北方,大量工业用煤的情况没有南方明显。( 2003-4-2 ) 3 . 南涝北旱与北涝南旱的转换不能下结论的观点【 5 】 内蒙古自治区气象台气象专家副台长康玲告诉记者:“北涝南旱”的说法有待考证。就从内蒙古地区今年的气候谈起,“北涝南旱”一说倒是与内蒙古局部地区气候特征相类似。因为内蒙古地区的气候十年九旱,今年的降水也属正常范围内的变动,而且降水主要集中在7月份和8月份,主汛期以七下八上(即7月下旬和8月上旬)为主。尽管雷阵雨和冰雹要比往年突出,但气候特征一年与一年是并不完全相同的。比如去年赶着汛期时降水就比较少,而今年汛期内内蒙古的东部地区还比较干旱。至于“北涝南旱”一说,人们的议论是如此,但并没有准确的科学依据。搞气象分析是件严肃的工作,都得有完全与事实相符的资料分析论证才能得出结论。那么,“北涝南旱”一说是否空穴来风?康玲说这要经过长期的数据分析、对比、测算及国家气象权威部门的综合分析结果统一认证,现在下结论还为时过早! 4 . 王涌泉的类似预测 在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翁文波科学发展基金、天灾预测专业委员会和北京凯利华信息咨询公司编辑的《 2003 年天灾预测研讨会议文集》( 2003 年 5 月)中,刊登了王涌泉的文章《当前大灾预测及管理体制改革》( 76-78 页)。这篇文章是王涌泉在 2002 年全国天灾预测总结会议上的发言。 王涌泉指出,检查中国灾害史,分析认为现在可能正面临又一次重大自然灾害转折变化。即使按照旱期最长的考虑,最迟 2010 年前后海滦河流域也可能出现大洪水。不然,近几年就可能出现。黄河流域在干旱期的中后段和末期,正是出现大洪水和特大洪水的时候。现在已经到了这种时候。南方将出现大旱。当海河、黄河等北方河流转向多水时,当北方干旱减轻时,一定要警惕江淮及其以南出现大旱。南方大旱和北方大旱历史上曾经多次交错出现。 2004 年以后南方旱灾接连不断 2004 年我国南方大部遭遇 53 年来最严重的干旱。中国气象局预测减灾司司长章国材在旱情通报会上介绍, 9 月以来,发生在我国南方的严重干旱已经造成经济损失 40 多亿元, 720 多万人出现了饮水困难,但由于未来 10 天该区域仍没有明显降雨,旱情还将加剧。中国气象局的统计显示, 10 月全国降水量较常年同期明显偏少,华南和长江中下游地区发生大范围秋旱,两广等地旱情严重。广东、广西、海南、湖南及江苏、安徽 6 省区降水量偏少幅度都在 85% 以上。 9 月 1 日 — 10 月 30 日 ,少雨程度最为严重的广东、广西、湖南、海南 4 省区平均降水量仅有 88.1 毫米,这是 1951 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小值。持续少雨导致南方秋旱快速发展。据 10 月 30 日 干旱监测显示,旱区已扩展至几乎整个长江中下游和华南地区,其中广西、广东大部、海南、福建西南部、湖南大部、湖北东部、江西西北部南部、苏皖中南部等地达到重旱标准,其中广西、广东、湖南、江苏局部地区达到特重旱标准【 6 】。 2007 年长沙出现 50 年一遇特大干旱【 7 】。据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统计,截至 8 月 3 日 ,全国耕地受旱面积 1.66 亿亩,比多年同期平均值多 2500 万亩,其中作物受旱 1.47 亿亩,还有 753 万人、 508 万头大牲畜因旱发生临时性饮水困难。国家防总办公室副主任程殿龙介绍,江西、黑龙江、湖南三省耕地受旱面积占全省耕地总面积的比例分别达到 44% 、 35% 、 33% ,旱情尤为严重【 8 】。 自 2009 年秋以来,云南持续干旱造成全省农作物大面积受灾,初步统计显示,干旱导致云南省农作物受灾面积占总面积 86% ,其中绝收面积 307.3 千万公顷,小春作物预计减产 50% ,甘蔗减产 20% ,经济林果受灾面积 2551 千公顷,绝收 600 千公斤,直接经济损失达 50.4 亿元【 9 】。 2000 年进入拉马德雷冷位相以后,中国南方干旱有逐渐增强趋势,但“南涝北旱”向“南旱北涝”转换的问题还需要经十年的验证。但是,全球变暖理论不应该成为“南涝北旱”和“南旱北涝”转换的问题的理论障碍,争论应该实事求是【 10 】。 2011 年长江中下游干旱再次证明:拉马德雷冷位相对应中国南旱北涝,拉马德雷暖位相对应中国南涝北旱,赵振国的冷暖 30 年变化周期和南涝北旱向南旱北涝转化的理论,初步得到证实【 11 , 12 】。 2004 年的争论:关于美国国防部气候报告的评估 据《东方早报》 2004 年 7 月 16 日 报道 不久前一份被透露出来的美国国防部报告《气候突变的情景及其对美国国家安全的意义》,对中国在 2010 年可能会出现的气候变化作了描述,并认为可能会威胁中国国家安全【 13 】。   报告中称,从 2010 到 2020 年间,因为中国需要给其庞大的人口提供粮食,所以受到越来越飘忽不定的季风雨的打击特别大。季风带来的洪水会剥蚀土地,而季风的不稳定性有时会导致雨量减少,进而致使大气调节功能下降,冬天越来越冷,夏天越来越热,持续的时间也越来越长。这样一来,能源、淡水和食物的供应压力就会加大,中国将面临巨大移民压力。 据报道,这份报告引起了国内气象专家和军事专家对于气候突变的关注【 14 】。 一名研究国家安全的军事专家说:“中国如果出现南旱北涝,那么我们急需未雨绸缪,你可以看看,北京一场 5 年一遇的暴雨已把我们搞得这么狼狈,北方的抗洪经验缺乏可见一斑;而南方长期受水灾困扰,防旱的经验也非常不足。” 报告中提到的 2010 年的中国气候状况:季风降水可靠性的降低将对中国产生重大影响;中国南部地区在 2010 年前后将发生持续整整 10 年的特大干旱。中国现在“南涝北旱”的降水分布型,到时候可能变成“北涝南旱”的降水分布型。夏季风可以为中国带来降水,但也会引起负面效应,如洪水可使水土流失更加严重。由于水汽蒸发冷却作用的降低,会引起寒冬延长,夏季高温增加。 报告中关于 2010 年全球气候变化的预测主要有:亚洲和北美洲的年平均温度下降达 2.8 ℃ ,北欧下降 3.3 ℃ 。整个澳洲、南美洲和非洲南部的关键地区年平均温度上升达 2.2 ℃ ;在欧洲和北美洲东部人口密集的农业产区和水资源供给地区,干旱将持续几十年;冬季暴风雪和大风增强,西欧和太平洋北部将遭受更强烈的大风天气【 13 】。 报告在美、英、以色列等多个国家及环保组织中引起强烈反响,同时引起了中国科学家高度关注。中国科学家已为此进行了三次研讨,最近的一次研讨刚刚结束。据悉,中国的气象学家已把报告的原文、要点及有关分析和建议,报告给了中央和国务院【 14 】。 有关专家在经过讨论分析后认为,该报告中对全球气候变化预测的极端情景几乎不可能发生,但报告中关于 2010 年前后中国南方将持续干旱 10 年的预测,则有发生的潜在可能。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研究员罗勇说,我国降水集中的地区在有规律地变化着,存在着 20 年左右的周期。未来 10 年多雨区可能会重新回到北方,也就是可能在 2010 年左右形成了“南旱北涝”的局面。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大气科学系教授钱维宏则在实验室里对记者说,关于“南涝北旱”可能变成“北涝南旱”的结论,他在 1 年前就得到了。他提出,南北气候的转型存在着 70 年的周期,中国从 1979 年开始“南涝北旱”,约到 2015 年左右可能转变为“南旱北涝”【 15 】。 可是,关于 GBN 报告的讨论最后不了了之,后来几乎没人提起,一些最初倡导者的态度也变得模棱两可,含论不清。显然,“南涝北旱”向“南旱北涝”转变的观点被否定了,“南涝北旱”持续的观点在全球变暖的大旗下继续占主导地位【 14 】。 一个典型的事例是,“我们把中国温室气体的排放数值,拿到这几个模式中综合计算,得到了一个戏剧性的结论。”如果按照现在全球温室气体的高排放量,而不加以控制的话,那么,经过计算得到的情况是,到 2010 年前后,我国夏季降水的分布类型还是现在的“南涝北旱”,没有发生变化。那么, GBN 报告中所说的“ 10 年干旱”,也就不存在了。“但是,如果各国政府加大对温室气体排放的监管,通过种种手段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那么,到 2010 年的时候,我们发现,我国降水分布的类型刚好和 GBN 报告中预测的一样,即变成了‘南旱北涝’,南方可能将真的面临干旱【 16 】。” 谁敢与全球变暖的主流观点作对?青年科学家确实很无奈,他们在 2010 年的争论中也只能采取相同的态度:不再坚持“南旱北涝”的观点,或许他们后悔首先提出了这个问题【 14 】。 2010 年的争论:关于美国国防部气候报告的检验   据民政部门 2010 年 3 月统计,截至 23 日 , 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 5 省受灾人口 6130.6 万人,农作物受灾面积 503. 4 万公顷 ,直接经济损失 236.6 亿元。   如此凶猛的自然灾害能否提前预测,未雨绸缪?有网友发现,早在 2003 年,美国人曾预测到我国西南地区大旱。美国国防部委托美国全球商业网络咨询公司(简称“ GNB ”)完成的这份报告写道,“中国南部地区在 2010 年前后将发生持续整整 10 年的特大干旱。中国北方将水患不断,南方一片干旱……”   报告经媒体披露后,“南旱北涝”的观点被学界重新提起。匡耀求说,“报告提出后 , 我对气候变化可能出现的格局进行研究,结果和报告提出的观点很相似。”   钱维宏当时也曾称中国有可能转向“南旱北涝”。不过他向导报记者表示,“南旱北涝”中的“南”与我国正遭受干旱的“西南地区”不是一个概念。   “近期的旱情说明报告的预测有一定科学根据,部分预测已经得到实践的检验。”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天灾预测专业委员会委员杨学祥对导报记者表示。他近日撰文公开指出,“ 2010 年开始我国南方可能进入干旱时期,并将在 2014 - 2016 年达到高潮。”   匡耀求也认为,“未来,中国气候确实可以用 ' 南旱北涝’来概括。而且,干旱可能不止持续 10 年。中间可能不会是连续的,隔一两年会有起伏。现在是受到了厄尔尼诺的影响,如果没有厄尔尼诺的影响,干旱可能是在广东、福建一带,涝的地方是新疆北部和长江流域以北地区。”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教授闵锦忠 24 日对导报记者表示,只要全球变暖还存在,就应该基本维持“南涝北旱”的局面,今年的现象只是个别现象,不能说从此就变为“南旱北涝”了。   闵锦忠还认为 , 从目前国际国内气象预报的水平和技术发展来说 , 比较准确的预报是 1 - 7 天,由于还有大量的技术问题没有解决,超过这个时间的预测基本不准确,更不要说几年之后的事了。尽管美国的预测似乎得到验证,但成功预测一两次并不能说明任何问题。 但杨学祥并不同意这种观点,几年以上气候预报无科学依据的说法不妥,实际上,长期的气候预报是根据气候变化的周期规律,分析气候长期资料获得的,与短期天气预报的方法并不相同。 杨学祥认为,中国正缺乏像 GNB 这样的综合性研究,甚至漠视这种综合性研究。“中国科学家还没有超脱专业局限,不能从全局看待全球变化。一些科学家在气候变化方面有很多论述,可惜他们的观点几乎影响不到气象界。”杨学祥说【 17 】。 6 年前美国国防部一份气候报告已明确预测中国南部地区发生特大干旱,并将持续 10 年。对于目前严峻的西南旱情是否能验证这份报告,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研究员表示“两者之间没有联系”。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研究员卢勇表示,这不是一份科学研究报告,目前我们更应该将目光放在这次西南大旱的成因及其如何应对的研究上。他说,每年这种评估报告有成千上万,有很多报告做完了就埋在那儿了,没有任何人去问津。这个报告跟其他报告一样,本身并没有多大的影响。 卢勇说,报告里面提到的中国南方 2010 年以后会发生持续 10 年的特大干旱,并不是一个科学预测,不是一份科学研究报告,这是一种假说、一种猜想,很多媒体把这个报告跟现在西南干旱的问题联系在一起,其实这两个事情说的并不是一件事。 他说,报告说的是“中国南方”,指的是中国东部的南方,并不是现在的西南;另外它说的 10 年干旱是年代际变化,西南大旱主要还是从去年秋冬开始的,是季节尺度的干旱,所以报告的预测和我们现在西南干旱这个现实之间是没有联系的,说的不是一件事。它说的是 2010 年以后 10 年,所以,即使是说它对还是错,现在也没办法判断,要到 2020 年才知道【 18 】。 至于有没有科学的手段来预测,卢勇表示,现在这种区域性的降水异常的预测,在科学上是很难的一个问题,从自然辩证的角度来说是有这种可能性,雨带从南方向北移动,但是现在加上人类活动对气候变化的影响以后,这种自然规律是不是还会持续以前的老规律,现在还在研究,也许过两年会有一个明确一点的结论【 18 】。 2004 年我国南方大部遭遇 53 年来最严重的干旱。中国气象局预测减灾司司长章国材在旱情通报会上介绍, 9 月以来,发生在我国南方的严重干旱已经造成经济损失 40 多亿元, 720 多万人出现了饮水困难,但由于未来 10 天该区域仍没有明显降雨,旱情还将加剧。中国气象局的统计显示, 10 月全国降水量较常年同期明显偏少,华南和长江中下游地区发生大范围秋旱,两广等地旱情严重。广东、广西、海南、湖南及江苏、安徽 6 省区降水量偏少幅度都在 85% 以上。 9 月 1 日 — 10 月 30 日 ,少雨程度最为严重的广东、广西、湖南、海南 4 省区平均降水量仅有 88.1 毫米,这是 1951 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小值。持续少雨导致南方秋旱快速发展。据 10 月 30 日 干旱监测显示,旱区已扩展至几乎整个长江中下游和华南地区,其中广西、广东大部、海南、福建西南部、湖南大部、湖北东部、江西西北部南部、苏皖中南部等地达到重旱标准,其中广西、广东、湖南、江苏局部地区达到特重旱标准【 19 】。 2007 年长沙出现 50 年一遇特大干旱【 20 】。据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统计,截至 8 月 3 日 ,全国耕地受旱面积 1.66 亿亩,比多年同期平均值多 2500 万亩,其中作物受旱 1.47 亿亩,还有 753 万人、 508 万头大牲畜因旱发生临时性饮水困难。国家防总办公室副主任程殿龙介绍,江西、黑龙江、湖南三省耕地受旱面积占全省耕地总面积的比例分别达到 44% 、 35% 、 33% ,旱情尤为严重【 21 】。 自 2009 年秋以来,云南持续干旱造成全省农作物大面积受灾,初步统计显示,干旱导致云南省农作物受灾面积占总面积 86% ,其中绝收面积 307.3 千万公顷,小春作物预计减产 50% ,甘蔗减产 20% ,经济林果受灾面积 2551 千公顷,绝收 600 千公斤,直接经济损失达 50.4 亿元【 22 】。 2000 年进入拉马德雷冷位相以后,中国南方干旱有逐渐增强趋势,但“南涝北旱”向“南旱北涝”转换的问题还需要经十年的验证。但是,全球变暖理论不应该成为“南涝北旱”和“南旱北涝”转换的问题的理论障碍,争论应该实事求是。 去年我国西南也发生了大旱,今年又发生了长江中下游干旱,这之间有何异同?连续两年南方干旱,是否印证了此前美国 GBN 报告(美国全球商业网络咨询公司作出的《气候突变的情景及其对美国国家安全的意义》的报告)提出的我国将从 2010 年起进入“南旱北涝”的说法? 对此,陈振林回答说:“简单来说,上次西南大旱的成因肯定不一样,那是秋冬春连旱,发生的地点也不一样。至于国外所说的‘南旱北涝’,实际上举个例子,去年也有盛极一时的‘千年极寒’说法,最后也没有什么。如果仔细研究那份报告,那也只是一份大报告中挑出来的一小部分内容,事实上包括美国气象学界也认为,真正对未来的预测最有发言权的还是气象学家,(而且)现在超出 10 天的预测不确定性就非常大了,几年十年,更长的预测目前还有困难【 23 】。” 气象界权威关于“南旱北涝”取代“南涝北旱”的否定态度令人失望,既缺乏理论根据又没有实践证据。在科学争论上,承认错误就这样难么? 中国气象界应该勇于承担责任:忽视南方干旱的责任不能逃避! 参考文献 1. 张辉林,艳兴。专家称南方富水地区出现干旱常态化迹象。 2011 年 06 月 04 日 01:13 瞭望。 http://news.sina.com.cn/c/sd/2011-06-04/011322585076.shtml 2. 我国气候将发生大转折 北涝南旱将取代南涝北旱。《北京娱乐信报》 2003 年 3 月 22 日 。 http://www.china.com.cn/chinese/2003/Mar/298051.htm 3. 北京未来几年多雨 南涝北旱短期不会改变。 2003-04-03 。 http://www.3qu.com/beijing/vision/2003040301.htm 4. 气象专家:中国“南涝北旱”短期内不会改变。问天网( 2003 04-02 07:53 )责任编辑:潆绕。 http://www.tq121.com.cn/news/article_view.php?article_id=5655 5. “北涝南旱”将取代“南涝北旱”? 2003/08/11 内蒙古商报电子新闻网。 http://www.nmgsb.net/sbnewshtml/3/2003-08-11/20030811174035.html 6. 黄建华。我国南方遭受 53 年来罕见干旱经济损失超 40 亿元。 2004 年 11 月 03 日 06:29 北京青年报。 http://news.sina.com.cn/c/2004-11-03/06294122595s.shtml 7. 组图:长沙出现 50 年一遇特大干旱。 2007 年 08 月 07 日 01:22 新华网。 http://news.sina.com.cn/c/p/2007-08-07/012213605952.shtml 8. 国家防总统计显示赣黑湘旱情严重。 2007 年 08 月 05 日 02:18 新晚报。 http://news.sina.com.cn/c/2007-08-05/021812328188s.shtml 9. 云南干旱灾区小春作物大面积绝收 ( 组图 )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10 年 03 月 21 日 14:47 。 http://news.sohu.com/20100321/n270981265.shtml 10. 杨学祥。争论的由来和发展:“南旱北涝”的预测为什么被忽视? 2010-4-2 06:53 科学网。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308222 11. 杨学祥。面对南方连续两年大旱的尴尬:气象局拒绝“南旱北涝”说? 2011-6-2 16:03 科学网。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450912 12. 杨学祥。长江五省大旱:南旱北涝争论的由来和终结。 2011-5-30 05:32 科学网。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449391 13. 美国防部一份报告引起我专家关注:气候突变可能威胁我国国家安全。 (07/16 08:36) 。 http://www.kuaibao.net/gb/content/2004-07/16/content_246763.htm 14. 杨学祥 . 争论的由来和发展:“南旱北涝”的预测为什么被忽视? 2010-4-2 06:53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308222 15. 2010 年中国将北涝南旱历十年。金羊网。 2004-07-08 08:42:01 。 http://www.ycwb.com/gb/content/2004-07/08/content_719974.htm 16. 李健。美五角大楼“秘密报告”: 2010 年中国气候突变。 2004 年 07 月 07 日 00 时 00 分 来源 : 中国青年报。 http://news.tom.com/1002/20040707-1068715.html 17. 梁士兴。西南大旱引发学界“南旱北涝”之争。 2010 年 03 月 25 日 21:20 。来源:经济导报。责任编辑:杨权。 http://news.hexun.com/2010-03-25/123112612.html 18. 美国国防部 6 年前预测西南大旱 中国专家否认。 2010-03-24 08:52:00  来源 : 大众网 - 齐鲁晚报 ( 济南 ) 。 http://news.163.com/10/0324/09/62HH6NLH000146BB.html 19. 黄建华。我国南方遭受 53 年来罕见干旱经济损失超 40 亿元。 2004 年 11 月 03 日 06:29 北京青年报。 http://news.sina.com.cn/c/2004-11-03/06294122595s.shtml 20. 组图:长沙出现 50 年一遇特大干旱。 2007 年 08 月 07 日 01:22 新华网。 http://news.sina.com.cn/c/p/2007-08-07/012213605952.shtml 21. 国家防总统计显示赣黑湘旱情严重。 2007 年 08 月 05 日 02:18 新晚报。 http://news.sina.com.cn/c/2007-08-05/021812328188s.shtml 22. 云南干旱灾区小春作物大面积绝收 ( 组图 )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10 年 03 月 21 日 14:47 。 http://news.sohu.com/20100321/n270981265.shtml 23. 中国气象局回应“南旱北涝”说:干旱成因不同。 2011/6/1 9:52 :56 红网。稿源:潇湘晨报。编辑:姚冶。 http://tour.rednet.cn/c/2011/06/01/2272847.htm
个人分类: 学术争论|3353 次阅读|2 个评论
长江五省大旱:南旱北涝争论的由来和终结
热度 6 杨学祥 2011-5-30 05:32
长江五省大旱:南旱北涝争论的由来和终结 杨学祥 据新华社电 今年以来,尤其是 4 月份以后,长江中下游地区降水严重偏少,江河来水不足,水位持续偏低,致使部分省份遭受不同程度旱灾,当地群众生产生活受到影响。记者 27 日从民政部救灾司获悉,据江苏、安徽、江西、湖北、湖南 5 省民政厅报告,截至 5 月 27 日 ,共有 3483.3 万人遭受旱灾, 423.6 万人发生饮水困难, 506.5 万人需救助;饮水困难大小牲畜 107 万头(只);农作物受灾面积 3705. 1 千公顷 ,其中绝收面 积 166. 8 千公顷 ;直接经济损失 149.4 亿元。其中,湖北、湖南两省受灾较为严重【 1 】。 1999 年和 2010 年旱灾记录 1999 年,我国种植业生产遭受了南涝北旱、东北春季低温、长江流域“凉夏”、台风、早霜、冻害等多种自然灾害的袭击,特别是北方大部地区出现了接近 1997 年的大范围、长时间的旱灾,长江流域发生了较为严重的洪涝灾害,给种植业造成较大损失。据有关部门核实, 1999 年全国农作物受灾总面积 7.5 亿亩左右,与上年大体相当。其中成灾 4 亿亩,绝收 1 亿亩,分别比上年增加 2300 多万亩和减少 1200 多万亩。全年因灾损失粮食 700 亿斤、棉花 60 多万吨、油料 180 多万吨,与上年基本持平。总体分析,今年农业自然灾害属中等偏重发生年。 我在 2010 年末和 2011 年初相继指出,根据潮汐 11 年周期和地球自转 12 年周期, 2010 年与 1998 年(最热年、厄尔尼诺转换为拉尼娜、极端灾害年)、 2011 年与 1999 年的情况大致相同:关注 1999 年灾害重演,关注 2011 年的防灾重点:一、干旱 ;二、洪涝;三、低温冻害;四、风雹;五、地震【 2 , 3 】。 2010 年初,中国西南地区五省区市旱情正不断加剧,而在我国北方地区, 2.7 亿人口遭受沙尘天气侵扰,部分城市更是阳春三月飞雪连连。据民政部门统计,截至 3 月 23 日 ,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 5 省受灾人口 6130.6 万人,农作物受灾面积 503.4 万公顷,直接经济损失 236.6 亿元。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天气异常再次引起人们对气候突变的关注。学界关于我国气候正向“南旱北涝”转变争论再度升温。 早在 2003 年 , 美国人曾预测到我国西南地区大旱。美国国防部委托美国全球商业网络咨询公司(简称“ GNB ”)完成的这份报告写道 , “中国南部地区在 2010 年前后将发生持续整整 10 年的特大干旱。中国北方将水患不断 , 南方一片干旱……”   报告经媒体披露后 , “南旱北涝”的观点被学界重新提起。匡耀求说 , “报告提出后 , 我对气候变化可能出现的格局进行研究 , 结果和报告提出的观点很相似。”钱维宏当时也曾称中国有可能转向“南旱北涝”。   “近期的旱情说明报告的预测有一定科学根据 , 部分预测已经得到实践的检验。”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天灾预测专业委员会委员杨学祥对导报记者表示。他近日撰文公开指出 , “ 2010 年开始我国南方可能进入干旱时期 , 并将在 2014 - 2016 年达到高潮。”   匡耀求也认为 , “未来 , 中国气候确实可以用 ' 南旱北涝’来概括。而且 , 干旱可能不止持续 10 年。中间可能不会是连续的 , 隔一两年会有起伏。现在是受到了厄尔尼诺的影响 , 如果没有厄尔尼诺的影响 , 干旱可能是在广东、福建一带 , 涝的地方是新疆北部和长江流域以北地区。” 杨学祥认为 , 中国正缺乏像 GNB 这样的综合性研究 , 甚至漠视这种综合性研究。“中国科学家还没有超脱专业局限 , 不能从全局看待全球变化。一些科学家在气候变化方面有很多论述 , 可惜他们的观点几乎影响不到气象界。”杨学祥说【 4 】。 2003 年的争论:北涝南旱将取代南涝北旱? 1 . 南涝北旱与北涝南旱的转换即将发生观点【 5 】   未来的 5 到 10 年内,我国的气候将发生大的转折,冬季逐渐转冷,降水带也将向北方推移。在日前召开的“世界气象日”座谈会上,国家气候中心的赵振国研究员宣布了我国短期气候预测的研究成果。根据研究结果,我国气候具有周期性,大约 30 年为一个周期,发生气候变化。从上世纪 80 年代开始,我国气候进入了一个暖周期,主要表现在冬季气温偏暖。   赵振国介绍说,在未来的 5 到 10 年间,受海温、副热带高压、厄尔尼诺现象和拉尼娜现象等气候因素的共同影响下,我国气候将发生周期性的转折。从一个 30 年的“暖周期”进入另一个 30 年的冷周期,这主要表现在冬季温度的逐渐下降,而我国持续“暖冬”现象也可能得到转变。此外气候周期的转折也会带来降水带的北移,北方雨水少而南方雨水多的现象将会有 360 度的变化,北方降水增多,南方降水减少,目前我国“北旱南涝”的局面会被“北涝南旱”所替代。   未来 5 到 10 年,我国的气候将发生大的转折,降水特点将是北方多雨,南方少雨。北京市气象台高级工程师王贵田昨天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北方将在 2004 年以后可能会进入一个相对的多雨期。   王贵田认为,无论是气候的变化还是降水带的北移,都将是一个长期过程。从北京目前的状况来考虑,有些专家做过一些长期的预测,在 2004 年以后北方可能会进入一个相对的多雨期。北京主要的多雨期是 50 、 60 年代,到 70 年代后期一直到 90 年代降水持续偏少,实际上后 20 年比前 20 年的降水总量每年缺 100 到 200 毫米 。从序列的预报考虑,有一些专家认为,在 2004 年以后北方可能会出现一个相对雨水多一些的高峰期。说到这里,王贵田拿出一张很专业的气象图,指着一条曲线对记者说:从温度自身的曲线变化规律看,应该是由高温向低温转化的过程。究竟什么时候转,从做的工作上看,有可能 2005 年以后未来的 10 年左右开始往低温发展,降水可能多一些。王贵田说,北京的年降水量才 600 毫米 ,而南方的年降水量都 1000 毫米 以上,未来 5 到 10 年将会有所改变【 6 】。 2 . 南涝北旱将延续 10-30 年的观点【 7 】   在 3 月31日 开幕的气候变化国际科学讨论会上,气象专家们对近年来中国“南涝北旱”的气候问题进行了学术探讨。国家气象中心主任章国材说,从目前的研究结果来看,20世纪80年代形成并持续至今的“南涝北旱”状况处于相对稳定时期,这一现象将在未来10-30年内继续影响中国大部分地区。   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特别顾问丁一汇教授指出,中国在上个世纪50至70年代一直是北方降水多,南方降水少。从80年代开始,中国气候出现了大转折,南方降水增多,北方降水减少,导致了目前“南涝北旱”的状况。   丁先生说,特别是90年代以来,“南涝北旱”现象尤为明显。据统计,1997年夏季中国北方持续少雨高温,该年农作物受灾面积达5亿多亩,黄河累计断流222天。1998年南方的长江流域发生特大洪涝灾害,全国有1.8亿人次受灾,直接经济损失达290多亿元。   对于出现这种气候现象的原因,丁教授认为,夏季来自印度洋的季风近年来呈减弱趋势,带给中国北方地区的水蒸汽总量减少。同时,受中高纬度大气环流反向运动的影响,贝加尔湖以南的低气压近年来逐渐转变为高气压,南下进入中国的冷空气变得干燥,致使冬季北方降水减少。   除了自然原因以外,一些专家指出人类活动也是造成“南涝北旱”的因素之一。中国南方较集中的工业生产造成的“黑碳”和硫化物的大量排放,由于黑碳吸收太阳的辐射能力很强,造成大气升温,气流上升,进而导致降水增多。而在北方,大量工业用煤的情况没有南方明显。( 2003-4-2 ) 3 . 南涝北旱与北涝南旱的转换不能下结论的观点【 8 】 内蒙古自治区气象台气象专家副台长康玲告诉记者:“北涝南旱”的说法有待考证。就从内蒙古地区今年的气候谈起,“北涝南旱”一说倒是与内蒙古局部地区气候特征相类似。因为内蒙古地区的气候十年九旱,今年的降水也属正常范围内的变动,而且降水主要集中在7月份和8月份,主汛期以七下八上(即7月下旬和8月上旬)为主。尽管雷阵雨和冰雹要比往年突出,但气候特征一年与一年是并不完全相同的。比如去年赶着汛期时降水就比较少,而今年汛期内内蒙古的东部地区还比较干旱。至于“北涝南旱”一说,人们的议论是如此,但并没有准确的科学依据。搞气象分析是件严肃的工作,都得有完全与事实相符的资料分析论证才能得出结论。那么,“北涝南旱”一说是否空穴来风?康玲说这要经过长期的数据分析、对比、测算及国家气象权威部门的综合分析结果统一认证,现在下结论还为时过早! 4 . 王涌泉的类似预测 在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翁文波科学发展基金、天灾预测专业委员会和北京凯利华信息咨询公司编辑的《 2003 年天灾预测研讨会议文集》( 2003 年 5 月)中,刊登了王涌泉的文章《当前大灾预测及管理体制改革》( 76-78 页)。这篇文章是王涌泉在 2002 年全国天灾预测总结会议上的发言。 王涌泉指出,检查中国灾害史,分析认为现在可能正面临又一次重大自然灾害转折变化。即使按照旱期最长的考虑,最迟 2010 年前后海滦河流域也可能出现大洪水。不然,近几年就可能出现。黄河流域在干旱期的中后段和末期,正是出现大洪水和特大洪水的时候。现在已经到了这种时候。南方将出现大旱。当海河、黄河等北方河流转向多水时,当北方干旱减轻时,一定要警惕江淮及其以南出现大旱。南方大旱和北方大旱历史上曾经多次交错出现。 2004 年以后南方旱灾接连不断 2004 年我国南方大部遭遇 53 年来最严重的干旱。中国气象局预测减灾司司长章国材在旱情通报会上介绍, 9 月以来,发生在我国南方的严重干旱已经造成经济损失 40 多亿元, 720 多万人出现了饮水困难,但由于未来 10 天该区域仍没有明显降雨,旱情还将加剧。中国气象局的统计显示, 10 月全国降水量较常年同期明显偏少,华南和长江中下游地区发生大范围秋旱,两广等地旱情严重。广东、广西、海南、湖南及江苏、安徽 6 省区降水量偏少幅度都在 85% 以上。 9 月 1 日 — 10 月 30 日 ,少雨程度最为严重的广东、广西、湖南、海南 4 省区平均降水量仅有 88.1 毫米,这是 1951 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小值。持续少雨导致南方秋旱快速发展。据 10 月 30 日 干旱监测显示,旱区已扩展至几乎整个长江中下游和华南地区,其中广西、广东大部、海南、福建西南部、湖南大部、湖北东部、江西西北部南部、苏皖中南部等地达到重旱标准,其中广西、广东、湖南、江苏局部地区达到特重旱标准【 9 】。 2007 年长沙出现 50 年一遇特大干旱【 10 】。据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统计,截至 8 月 3 日 ,全国耕地受旱面积 1.66 亿亩,比多年同期平均值多 2500 万亩,其中作物受旱 1.47 亿亩,还有 753 万人、 508 万头大牲畜因旱发生临时性饮水困难。国家防总办公室副主任程殿龙介绍,江西、黑龙江、湖南三省耕地受旱面积占全省耕地总面积的比例分别达到 44% 、 35% 、 33% ,旱情尤为严重【 11 】。 自 2009 年秋以来,云南持续干旱造成全省农作物大面积受灾,初步统计显示,干旱导致云南省农作物受灾面积占总面积 86% ,其中绝收面积 307.3 千万公顷,小春作物预计减产 50% ,甘蔗减产 20% ,经济林果受灾面积 2551 千公顷,绝收 600 千公斤,直接经济损失达 50.4 亿元【 12 】。 2000 年进入拉马德雷冷位相以后,中国南方干旱有逐渐增强趋势,但“南涝北旱”向“南旱北涝”转换的问题还需要经十年的验证。但是,全球变暖理论不应该成为“南涝北旱”和“南旱北涝”转换的问题的理论障碍,争论应该实事求是【 13 】。 2011 年长江中下游干旱再次证明:拉马德雷冷位相对应中国南旱北涝,拉马德雷暖位相对应中国南涝北旱,赵振国的冷暖 30 年变化周期和南涝北旱向南旱北涝转化的理论,初步得到证实。 自主独立的科学研究关系国家兴亡 早在 1998 年,当新闻媒体和政治家们向即将来临的全球变暖灾难开战的同时,科学界本身对此问题还没有达到一致。许靖华根据历史上的全球气候变化周期中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证明全球小气候最适期(公元前 2900 — 2200 年, 1800 — 1250 年, 700 — 60 年,公元 600 — 1280 年, 1820 年—)人类社会繁荣发展而全球小冰期(公元前 3400 — 2900 年, 2200 — 1800 年 , 1275 — 700 年, 60 —公元 600 年, 1280 — 1820 年)导致农业减产,饥荒和民族大迁移。许靖华尖锐地指出,也许当前最重要的任务不是用计算机拉模拟温室效应对全球气候的影响,而是进行水利和农业研究以确保不断增长的人口的粮食供应。 他认为,全球气候变化有 1200 年的周期循环,与人类历史兴衰一一对应。古气候研究表明,近 4000 年以来于 4 个全球气候变冷时期,即在公元前 2000 年、公元前 800 年、公元 400 年及公元 1600 年左右的几个世纪——这种准周期性与太阳活动周期性变化有关。全球温度变化影响了地区降水形式:在气候变冷期,欧洲北部变得更潮湿,而中低纬度地区变得更干旱。这两种变化形式都不利于农业生产。历史记载表明,历史上民族大迁移是由于庄稼歉收和大面积饥荒,而不是逃离战争,公元 2 和 3 世纪的日耳曼部落的大迁移就是一个例子【 14 】。 西方科学家至今尚未找到全球变暖导致人类文化衰亡的历史证据。欧洲减排温室气体的计划是为欧洲能源计划服务的,是压制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圈套和科学陷阱。 科学是第一生产力,在科学高度发展的今天,中国科学院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不可替代:科技发明和科学管理应该齐头并进,傻子过年看邻居的东施效颦时代必须结束,适合中国经济发展的道路有待于中国科学的创新【 15 】。    5 月 28 日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全体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应邀作关于科技发展问题的报告。温家宝在中国科协全国代表大会作报告强调,科技工作者要承担起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使命。他强调,我们国家要真正强大起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必须要有强大的科技,有众多高水平人才,这是国家发展的力量所在、后劲所在。没有科技的发展,就没有中国的发展;科技发展的未来,决定着中国的未来。温家宝指出,加快科技发展是全面参与国际竞争并赢得主动的迫切要求,是抢抓新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机遇,实现经济科技跨越式发展的战略任务,是实施“十二五”规划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解决制约我国发展的瓶颈和事关全局的重大问题,从根本上讲,一要靠改革开放,二要靠科技进步。这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两大根本动力。   温家宝强调,作为一个大国,我们必须有自己的基础研究和前沿研究。没有基础和前沿领域的原始创新,科技创新就没有根基。原始创新是我国科技发展的灵魂,是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是支持国家崛起的筋骨。要进一步重视和加强基础研究和前沿研究。坚持从国情国力出发,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着眼于科学前沿和国家战略需求,把握可能发生革命性变革的重要研究方向,选择具有一定基础和优势、对国家发展具有全局和长远影响的关键领域,有效组织力量开展攻关,力争在科学上取得原创性突破。要加大对基础和前沿研究的支持力度,提高基础和前沿研究投入占科技投入的比重。国家财政要为基础和前沿研究提供长期稳定支持,保障研究的连续性、稳定性。要依托高水平国家科研机构和研究型大学,建设一批多学科综合交叉的科学研究中心,稳定支持和培养造就一批创新能力强、潜心研究的优秀人才队伍。要改革评价体系,为从事基础和前沿研究的科研人员营造一个能充分发挥自主性、创造性、长期潜心研究的环境。   温家宝强调,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崇尚理性、勇于探索、追求真理,这是科学技术与生俱来的禀性,也是科学精神的实质。科技不仅是知识和技能,更是一种文化、一种精神。一个具有科学精神的民族,才是真正有生机、有希望的民族。要努力提高全民族科学素质。在科技领域,大力营造敢为人先、敢于创造、敢冒风险、敢于怀疑批判和宽容失败的环境,鼓励自由探索,发扬学术民主,提倡学术争鸣【 16 】。 参考文献 1. 长江五省大旱直接损失 149 亿元 167 千公顷绝收。 2011-05-29 03:22:00  来源 : 新京报 ( 北京 ) 。 http://money.163.com/11/0529/03/756LK11V00253B0H.html#fr=end 2. 杨学祥。关于旱灾的警告记录: 1999 年灾害可能重演。 2011-1-31 04:29 科学网。 ://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409278 3. 杨学祥。 2011 年和 1999 年的相似性:共同的预见。表于 2010-12-18 7:15:15 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94724 4. 梁士兴。西南大旱引发学界“南旱北涝”之争。 2010 年 03 月 25 日 21:20 来源:经济导报。 http://news.hexun.com/2010-03-25/123112612.html 5. 我国气候将发生大转折 北涝南旱将取代南涝北旱。《北京娱乐信报》 2003 年 3 月 22 日 。 http://www.china.com.cn/chinese/2003/Mar/298051.htm 6. 北京未来几年多雨 南涝北旱短期不会改变。 2003-04-03 。 http://www.3qu.com/beijing/vision/2003040301.htm 7. 气象专家:中国“南涝北旱”短期内不会改变。问天网( 2003 04-02 07:53 )责任编辑:潆绕。 http://www.tq121.com.cn/news/article_view.php?article_id=5655 8. “北涝南旱”将取代“南涝北旱”? 2003/08/11 内蒙古商报电子新闻网。 http://www.nmgsb.net/sbnewshtml/3/2003-08-11/20030811174035.html 9. 黄建华。我国南方遭受 53 年来罕见干旱经济损失超 40 亿元。 http://www.sina.com.cn 2004 年 11 月 03 日 06:29 北京青年报。 http://news.sina.com.cn/c/2004-11-03/06294122595s.shtml 10. 组图:长沙出现 50 年一遇特大干旱。 2007 年 08 月 07 日 01:22 新华网。 http://news.sina.com.cn/c/p/2007-08-07/012213605952.shtml 11. 国家防总统计显示赣黑湘旱情严重。 2007 年 08 月 05 日 02:18 新晚报。 http://news.sina.com.cn/c/2007-08-05/021812328188s.shtml 12. 云南干旱灾区小春作物大面积绝收 ( 组图 )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10 年 03 月 21 日 14:47 。 http://news.sohu.com/20100321/n270981265.shtml 13. 杨学祥。争论的由来和发展:“南旱北涝”的预测为什么被忽视? 2010-4-2 06:53 科学网。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308222 14. 许靖华 . 太阳、气候、饥荒与民族大迁移 . 中国科学 , D 辑 . 1998, 28(4): 366~384 15. 杨学祥。我心目中的中国科学院:引领中国的科技潮流。 2011-5-20 10:07 科学网。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446085 16. 吴晶晶。温家宝参加科协大会 强调营造敢于批判环境。 2011 年 05 月 28 日 19:23 新华网。 http://news.sina.com.cn/c/2011-05-28/192322547595.shtml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3173 次阅读|1 个评论
偏见比无知离真理更远——谈作为科学家的杂文家
JYH64J98Y99H 2011-4-19 10:41
有一位科学网著名博主,他写下了如下感言:在一个道德沦丧的社会里,用来压制别人,让别人不说话的最好办法,就是称别人是“占领道德制高点”;在一个政治腐败的社会里,用来贬低别人,让别人自短三分的最好办法,就是说别人爱谈政事;在一个科学主义盛行的社会里,贬低其他学者最好的办法,就是称他们是“文科生”、“文人”。他说的话言简意赅,有的放矢,入木三分,令人信服! 世界是平的,每个人都有发言的权利,言论自由是公民不可剥夺的权利;喜爱谈论政事、国事,是公民意识的自然觉醒,政治的事情理所当然是大家的事情,关心国家大事,难能可贵。无论从事什么学科的研究工作,无论从事什么具体工作,理论上大家都是文人,切勿文人相轻。我们都需要同语言文字打交道,都需要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研究,都需要对人类文化进行哲学思考,甚至需要提炼专业哲学思想。都需要在不同的阶段解决不同的问题,都会产生不同的心理学问题,如心理健康的维护问题,如恋爱心理的调适问题,工作时遇到挫折如何应对,不同行业有不同行业的心理学问题。因为你是人,你必然会遇到人的心理问题,必然要同人类文化打交道。这些严格地讲,都是文人的事情。如果谁还认为自己不是文人,缺乏人类文化的充分濡化,反到非常可怕。 一个人可以不关心政治,但政治总会联系着你;可以不去研究社会心理问题,但社会心理必然影响着你;可以不去关心医疗社会学、医患心理学研究,但你总要进入医疗社会学与心理学的感受之中。感受到了东西,我们未必深刻地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我们才能深刻地感受它。有些东西不过雕虫小技,有些东西却是人间正道。一个民族固然需要更多的人脚踏实地,但一个民族总会有一些人仰望星空,仰望星空也需要脚踏实地。燕雀与鸿鹄和平共处,和而不同,各得其所。社会自然有判断是非的能力,岂能自以为是?我们不希望在科学网里看到:龙陷浅滩遭虾戏,虎落平阳遭犬欺。包括清华大学恢复人文社会科学,虽然议论甚多,但它反映了大学的综合化趋势,没有人文社会科学那还叫什么综合性大学。 偏见比无知离真理更远。现在有些人偏见不少。毕竟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功。有的学科有大用处,有的学科有小用处。只要符合社会需要,只要符合人类需要,什么学科没有作用呢。从事热门学科成就平平者与从事冷门学科贡献卓著者不乏其人。大海航行靠动力,靠舵手,更靠嘹(左应为目字旁)望。有的学科貌视无用,实际有非常作用。甚至决定国家的前途命运。比如,萨达姆的外交政策与治国哲学思想已经有很多问题了。所以,文科正因为有大用,反倒是不少人放弃理科而实际上从事文科工作了。 就连攻击文科的都实际上都已经文科化了。否则,他可能会因为内心不屑而不予理睬,他也可能会因为研究繁忙而顾不过来,实际上,对于文人话语权的争夺,有的人比谁都积极。个别人用文人的手段轻视文人,走了一条典型的文人相轻的路,还以远离文人自诩,是否在走着一条曲径通幽的终难捷径呢?否则,我都解释不清他们怎么过着钟鸣鼎食的饕餮生活。我看网上个别著名科学家,实际是就是著名的杂文家。我甚至担心,研究没有时间保障,注意力严重分散,如何做出有价值的科学研究?对于研究人员,广泛的兴趣与专注的中心兴趣是因人而异的,把握得好,拿捏得体,实在不容易,与也许他比别人多长了几个脑袋吧。也许他的嘴巴特别大,天就是他的上嘴唇,地就是他的下嘴唇——他已经没有办法再长脑子了! 有的人的杂就是杂芜的杂,杂凑的杂,杂乱的杂,杂烩的杂,杂音的杂,杂碎的杂;有的人的文就是文理不通的文,是文不对题的文,是文过饰非的文,是文恬武嬉的文,是文山会海的文,是文气瘀塞的文。虽然他未必是文侩的文、文痞的文、文弱书生的文,但他肯定不是文质彬彬的文,肯定不是文艺复兴的文,肯定不是文不加点的文。很不幸,可能个别科学家就是那样的杂文家。
个人分类: 博视坊间|2150 次阅读|0 个评论
谁是中国学术的敌人:建立擂台还是确立霸主?
热度 14 杨学祥 2011-2-8 08:28
谁是中国学术的敌人:建立擂台还是确立霸主? 杨学祥 中国一流大学应该积聚一流的中国人才,世界一流大学应该积聚世界一流人才。海龟和土鳖本身不是中国学术的敌人,中国学术的敌人是缺乏竞争的科学霸主传统:管科技的是科学皇帝,独占科技的是科学承包商,跟风潮流的是科学买办,模仿国际的标准,贩卖封建的私货,科研基金大半消耗在关系领域。 无论是把海龟和土鳖哪一个选作科学霸主,独霸的传统都是中国学术的敌人。科学发展的精神和精髓是科学争论和竞争,保障各种科学观点的存在和发展,保障人才的合理流动和交流,保障实践检验的机制,这样才能促使科学存在和发展。科学不会只有一种声音,科学不是哪一门派的独角戏。主流和非主流是互相转化的,霸权是正常转化的最大障碍。 管理部门的责任不就是确定主流,还要保护非主流的合法存在,保障合理的竞争机制,防止主流利用霸权压制创新观点,科学研究的交流在范围上是世界性的,多角度的、多层次的、常流动的,不能给霸权学术留有存在的余地。 在中国,除了跟风潮流,你能听到多少独立的科学观点?科学买办不懂科学。 建立擂台的目的不是确立霸主,而是提供合理竞争的平台。 科技最拍帝王欢,一枝独秀百花残。 海龟和土鳖都是中国学术的敌人 精选 已有 1145 次阅读 2011-2-7 16:38 |个人分类:科学人文|系统分类:海外观察|关键词:中国人 全世界 聪明人 研究所 美国 海龟和土鳖都是中国学术的敌人 2011.02.08 不少海归和土鳖真的相信,只靠中国人就可以搞好中国的学术。 中国的学术,和美国或者欧洲的学术一样,只靠一国的聪明人是搞不好的,更不会领先于世界。美国社会如果也像中国的这些海龟和土鳖一样的想法,美国很快就会变成世界上和中国一样大而不当的国家,不仅学术,技术、商业、文化和社会的各个方面都会落后。 我有一个梦,就是在中国最好的大学和研究所,有全世界公认最聪明和最有成就的人在那里研究和学习。我不仅希望清华北大这样所谓中国最好的大学里面,有一半的教授是出生于全世界不同的国家,而且希望中国能够称得上大学的的地方,都有不少出生于全世界不同国家的教授和学者成为那里的主人。 在这个意义上说,那些海归博士教授绝不是中国学术的救星,土鳖博士原则上更是中国学术的敌人。因为他们绝大多数人都认为:中国的学术只是属于他们坐地分账的禁脔,而不是属于世界和全人类的财富。 所以,他们中绝大多数人其实是中国学术和中国社会的敌人。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176do=blogid=410890from=space 谁是中国学术的敌人? 已有 30 次阅读 2011-2-8 07:50 |个人分类:猴眼窥世|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海龟 土鳖 敌人 中国学术 谁是中国学术的敌人? 过年这几天,科学网明显缺“坑”少“水”,前天我就在琢磨,王鸿飞老师再不出来挖坑灌水,大家就要渴死了。盼星星盼月亮,大救星王鸿飞老师终于来了:《海龟和土鳖都是中国学术的敌人》,瞧这博文标题,一定是个好坑,暗叹,不愧为科学网一代坑王!不过往坑里瞧了瞧,不得不说这坑有点浅,为了不枉费王老师的一片苦心,咱还是闭着眼睛往下跳,孙学军老师不是已经先跳下去了吗! 有句话是这么说的:“成功的最大敌人是自己!” 王鸿飞老师说:“海龟和土鳖都是中国学术的敌人”。第一反应,这太对了!不管是海龟,还是土鳖,都要自强,要战胜自己,要超越自己!只有这样中国学术才有希望,中国学术才有成功的时候。 还有一句话:“要想成功还是要靠自己!” 把这话移植到海龟和土鳖身上,它的意思应该非常清楚,中国学术要成功还必须靠咱中国人自己,这当然包括全体海龟和土鳖。可细读王鸿飞老师的博文,发现自己的理解是完全错误的。在王老师的博文中,土鳖显然已成中国学术的头号敌人,成为霸占中国学术资源的土霸王。更让人不解的是王老师把海龟也归类于敌人,虽然海龟不是什么救世主,但也不至于成为中国学术的敌人吧? 毛主席告诉我们:凡是敌人反对的,我们就要拥护;凡是敌人拥护的,我们就要反对。海龟和土鳖都不幸成为中国学术的敌人,谁会是中国学术的朋友?谁又是中国学术的救星? 王老师给出的答案是:中国学术的希望在于像清华北大这样的大学,最好有一半的教授是出生于全世界不同的国家,还限定他们是全世界公认最聪明和最有成就的人。让世界上顶级智商的老外发扬国际主义精神,不远万里到中国当学术救星,这的确是个梦,这梦有点大,不太现实,比实现共产主义社会还不现实,中国人自己都不想混的地方,凭什么全世界公认最聪明和最有成就的人要跑来替你混?不解,世上最聪明的老外怎么这么傻? 咱就不能学着现实一些?路还是一步一步地走,首先让高校土著教授的比例降下来,减少土著留校的比例,让高校本地教师和生源的比例降下来,逐步引进外籍教授,再让老外帮我们做项目发论文。但不管怎样,老外只能是中国学术的客人和朋友,也就是友情客串,中国学术要发展还必须靠自己的亲人,也就是海龟和土鳖。近代中国学术的确落后了,这有历史和文化的原因,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现代中国学术完成受制于西方思想,什么时候中国学术彻底摆脱西方的统治,王老师的梦想就不难实现,一大批牛老外会不请自到,到那时,即使爱因斯坦重生,他来中国也只能到二本学校混。这项艰巨的任务,靠海龟肯定没戏,海龟中西毒太深,要靠土鳖。 龟鳖本兄弟,相煎何太急!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80705do=blogid=411014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3038 次阅读|20 个评论
被忽视的干旱警告:2010年西南干旱的教训
热度 2 杨学祥 2011-2-1 05:17
被忽视的干旱警告:2010年西南干旱的教训 杨学祥 2009年9月至2010年4月中国发生了罕见的西南干旱,证实了我们在2009年7月的干旱趋势分析,可惜相关的管理部门忽略了这一有价值的干旱警告,既没有回应,也没有总结,严重的失职至今无人问责。 权威部门的职责并不仅仅是维护和发表自己的观点,并为自己的失误辩护,听取不同意见,实事求是的总结经验教训,勇于做自我批评,也是相关部门应有的科学态度。 如果相关职能部门不能做相关的客观评估,建议学术部门和国家监察部门共同承担起这份责任,以利于科学研究的公平竞争和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打破一种错误观点独霸和危害正常的管理职能的局面。 面对灾害频发的严峻形势,我们无法承受重蹈覆辙之痛。 附件: 学者杨学祥 发表于 2009-7-9 9:11:14 做好迎接厄尔尼诺事件的准备:严重秋旱可能发生 杨学祥 路透悉尼7月8日电---澳洲气象局周三表示,厄尔尼诺现象正在加强,目前或为中等强度,但官方正式通告可能在几个月後。对于澳洲小麦生产、印尼和马来西亚棕榈油产量以及泰国、马来西亚和印尼的橡胶来说,厄尔尼诺天气是一个严重威胁。受今年不利天气影响,棕榈油和橡胶产量今年已经下降 。 进入4月以来,赤道中、东太平洋的海温迅速回暖。让秘鲁渔民谈之色变的“圣婴”——厄尔尼诺会再度出现吗?国家气候中心气候系统监测室研究员任福民表示,目前,厄尔尼诺能否发生尚不能确定。据任福民介绍,自2008年12月至2009年3月,赤道中东太平洋出现4个月的冷水波动过程。进入4月起,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水温度迅速恢复正常状态,自5月开始,整个中东太平洋进入了正常偏暖的状态。由于世界上还没有评判厄尔尼诺事件的统一标准,各国采用的衡量尺度也各不相同。5月份,世界气象组织为此专门组织各国专家,研讨热带海洋大气未来的发展。6月初,WMO的声明认为,虽然目前赤道中、东太平洋的海水向偏暖方向发展的趋势,但最终能否演变成厄尔尼诺事件尚不明朗。通常,厄尔尼诺发生后,将对全球产生不同影响,其直接影响主要限于热带太平洋地区,如会引起澳大利亚干旱,而南美西海岸将出现更多的降雨。厄尔尼诺对中国气候的影响比较复杂,且主要表现在夏季,通常会引起东北地区夏季低温、夏季多降水雨带的位置将多发生在长江及其以南地区,西北太平洋台风活动及登陆中国台风减少。影响中国气候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厄尔尼诺只是其中之一。对于2009年,即使夏末出现厄尔尼诺事件,其对中纬度的影响也需要两个月以上的时间才可能有所体现。因此,热带海洋的变化对今年夏季我国气候的影响可能不明显 。 红网株洲4月16日讯(通讯员 青琪 邱铁勇)4月15日下午,株洲市防汛抗旱工作会议在天台山庄召开。株洲市气象局在会上介绍说,入春以来,全市平均气温较常年显著偏高,降水总量偏少且分布不均。1-3月攸县、炎陵降水量比历年同期偏少35%;株洲市、醴陵、茶陵比历年偏少10-20%,出现了寒潮、春季高温和连阴雨天气。市气象局根据前期气候特征和同期历史资料分析:今年可能会出现夏汛秋旱。从4月开始,株洲市进入主汛期,根据气象部门预测,今年5至9月,株洲市总降水量将“正常偏多”,由于降雨时空分布不均,株洲市将出现短时洪涝和局部山洪,7月中旬雨季结束后,有秋旱发生,也就是俗称的“夏汛秋旱” 。 进入7月后,赤道中东太平洋异常偏暖状态继续保持,中国东北出现低温冷夏年趋势,流感大流行进一步发展,厄尔尼诺事件的形成将导致低温、夏涝、秋旱、流感蔓延的新发展 。 发生厄尔尼诺事件的当年,我国发生干旱的可能性大(如2006年四川特大干旱)。2009年9-11月为弱潮汐时期,将加剧旱情,必须做好预防的准备。 关注低温冷夏的发展趋势,做好预防和农田管理,促进农作物生长和尽快早熟。低温也会导致流感的更快发展 。 参考文献 1. 编译 李爽,审校 高琦。〔全球气象〕厄尔尼诺现象愈发加剧--澳洲气象局。2009年 7月 8日 12:45 BJT。http://cn.reuters.com/article/asiaNews/idCNnCN085201020090708 2. 李欣。厄尔尼诺是否将重现太平洋尚不确定。来源:中国气象报社。发布时间: 2009年06月15日。http://www.cma.gov.cn/qhbh/zxdt/200906/t20090615_36252.html 3. 青琪,邱铁勇。株洲市今年可能出现夏汛秋旱(图)。2009-4-16 22:36:30 红网。http://hn.rednet.cn/c/2009/04/16/1745739.htm 4. 2007年拉尼娜预测回顾:大兴科学观点的讨论之风. 2007年10月27日(气象港*20071027*wz154*杨学祥*原创)。http://qxg.com.cn/n/?cid=4nid=15682fc=nd 5. 杨学祥,杨冬红. 厄尔尼诺将敲响流感爆发的警钟:全球正处在大流感预警期. 发表于2008-7-22 15:51:07科学网。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2973 6. 杨冬红,杨学祥。流感世界大流行的气候特征。沙漠与绿洲气象。2007,1(3):1-8。 7. 杨学祥. 2008年自然状况展望:气候变化持续异常.2008-01-07 11:43:07 光明网-光明观察. http://guancha.gmw.cn/content/2008-01/07/content_719991.htm 8. 杨学祥. 盘点2007年强潮汐预警:干旱、拉尼娜、地震、严寒、流感. 2008-01-03 光明网-光明观察。http://guancha.gmw.cn/content/2008-01/03/content_718587.htm 9. 杨学祥. 未来全球灾害的根源:不同寻常的下一次厄尔尼诺事件. 发表于2008-7-19 8:16:41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2668 10.杨学祥. 厄尔尼诺事件的警报已经拉响. 发表于 2009-4-4 7:04:58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24283 11.杨学祥. 拉尼娜天气将不会恢复:厄尔尼诺出现不可逆转. 发表于 2009-4-17 6:27:01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26565 12.杨学祥,杨冬红. 拉尼娜呈减弱趋势:3月16日和26日海温异常比较. 2009-3-27 5:55:57科学网。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22731 13.杨学祥,杨冬红.拉尼娜将迅速减弱:2009年3月23日和30日海温异常比较. 2009-3-31 6:05:51科学网。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23498 14.杨学祥. 拉尼娜结束:2009年3月30日和4月6日海温异常比较. 发表于 2009-4-7 5:43:19科学网。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24734 15.杨学祥. 厄尔尼诺事件的警报已经拉响. 发表于 2009-4-4 7:04:58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24283 16. 杨学祥. 拉尼娜现象持续到4月7日的预测得到证实. 发表于 2009-4-8 5:13:25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24933 17. 杨学祥,杨冬红.加拉帕戈斯群岛火山喷发敲响厄尔尼诺的警钟. 发表于 2009-4-13 12:06:10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25898 18. 杨学祥. 猪流感敲响了警钟:下一次厄尔尼诺与世界流感爆发. 发表于 2009-4-25 7:01:14 科学网。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28052 19. 杨学祥。厄尔尼诺和流感爆发进入倒计时。发表于 2009-6-3 12:26:13科学网。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35830 20. 杨学祥. 正在被证实的三大预警:低温冻害、强震和流感爆发. 发表于 2009-5-15 7:20:23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31961 21. 杨学祥。灾害链规律不容忽视。文汇报。科技文摘专刊(第683期)。2008年3月2日第五版。 http://whb.news365.com.cn/kjwz/200803/t20080302_1777631.htm 22. 杨学祥。灾害警报:美国国家气候预测中心称厄尔尼诺可能形成。发表于 2009-6-5 11:09:07科学网。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36233 23. 杨学祥. 厄尔尼诺今年料肆虐澳洲(转载及点评). 发表于 2009-7-2 9:04:58 科学网。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41467 24. 杨学祥. 2009年是灾害频发年已成定局. 发表于 2009-6-21 14:47:46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39474 25. 杨学祥. 北方低温冷害预测正在得到证实. 发表于 2009-6-19 9:04:52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39023 26. 杨学祥. 厄尔尼诺将导致低温、夏涝、秋旱、流感蔓延的新发展. 发表于 2009-7-3 3:47:04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41634 本文引用地址: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42586 学者杨学祥 发表于 2009-8-1 7:57:26 我们还将遇到哪些灾害:低温冻害、流感增强、高温干旱 杨学祥 综合1890-2004年的数据,我们可以得到流感大流行的6大气候特征:处于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及其边界;前一年或前两年为中等强度以上的拉尼娜年;20世纪50-70年代同时为中国强沙尘暴年;前后一年或当年为中国东北地区冷夏年(20世纪50-70年代同时为严重低温冷害年);当年为中等强度以上的厄尔尼诺年;当年为太阳黑子谷年m或峰年M,m-1年,m+1年或M+1年。 1889-1890年、1900年、1918-1919年、1957-1958年、1968-1969年和1977年的禽流感爆发都满足这6大条件,同时,在1890年以来,满足这6大条件的只有以上6次爆发。第7大特征是当年为冬季或夏季强潮汐南北震荡持续天数异常年。后三次流感世界爆发都满足这一特征【1-8】。 2009年6月11日世卫组织宣布流感世界大流行,流感爆发七大气候特征具有可重复性,得到实践的检验【9】。低温冻害、流感增强和高温干旱是我们面临的后继灾害。 1954、1957、1969、1972、1976年是东北严重低温冷害年,1954、1964、1977年为湖南严重雪灾冻害年,都处于1947-1976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1954年和1964年发生了拉尼娜事件,1957、1969、1972、1976年发生了厄尔尼诺事件。1954年为太阳黑子谷值年(m),太阳黑子数为4.4;1957年为太阳黑子峰值年(M),太阳黑子数为190.2;1964年为太阳黑子谷值年(m),太阳黑子数为10.2;1968年为太阳黑子峰值年(M),太阳黑子数为105.9;1976年为太阳黑子谷值年(m),太阳黑子数为12.6,1977年为太阳黑子谷值年的下一年(m+1),太阳黑子数为27.5。它们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灾害链中具有明显的前兆作用(1972年因不是太阳黑子极值年而被排除在外)。发生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太阳黑子谷年(m)或m+1年,是湖南严重暴雪冻害的共同特征【10-13】。 2009年的厄尔尼诺事件已经发生,我们正面临低温冻害的威胁。伴随气候异常和低温冻害,秋冬季节流感增强趋势几率继续增大,我们必须做好防范的准备。 中国在厄尔尼诺的第二年有发生大洪水的可能性,在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年2014-2016年潮汐南北振荡较弱,有很高的高温大旱发生几率【14】。 依照1952-2008年长江中下游冬季最大连续冰冻天数历年变化统计图 ,1954-1955、1964、1977年湖南最严重的三次低温冻害得到验证。长江中下游冬季最大连续冰冻天数历年变化超过4天的年份有1955(拉尼娜年)、1957(厄尔尼诺年)、1964(拉尼娜年)、1969(厄尔尼诺年)、1972(厄尔尼诺年)、1977(厄尔尼诺年)、1984年(拉尼娜年)。其中,6次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1次在拉马德雷暖位相时期。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是长江中下游冬季最大连续冰冻天数历年变化最大值年的集中时期,1954-1955、1964、1977年湖南最严重的三次低温冻害发生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在2000-2030年的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2008年初中国南发发生了50年一遇的严重冰雪冻灾,低温冻灾频发的趋势值得关注 。 准60年的拉马德雷冷暖位相交替周期表明,2000年进入拉马德雷冷位相,2004年印尼地震海啸已经揭开了自然灾害再现的序幕,根据美国国防部秘密报告和灾害准60年周期,2010-2020年全球气候剧变,20世纪50-60年代中国严重的三年自然灾害和70年代前苏联农业歉收可能重演。历史的教训仍然历历在目。增加粮油储备,提高抵御灾害的能力,是当前不容置疑的燃眉之急。中国的经济发展需要减肥,电荒和水荒呼唤勤俭节约、量入为出、保护资源的务实政策。2007年世界粮食危机验证了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粮食变化特征 。 20世纪50-60年代中国严重的三年自然灾害为1959年、1960年和1961年,处于1947-1976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其另一个天文特征是,1959年-1960年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蓝永超研究员根据代表黄河上游流域径流动态变化的唐乃亥水文站1920年至2004年的径流系列统计资料,以及此间数十个气象站四十余年的降水观测数据得出结论,从上世纪二十年代初到九十年代,黄河大体上经历了五个枯水期和四个丰水期。每个丰、枯水期段持续的时间长短不一,枯水期持续时间为四至十五年,平均为九年;丰水段持续时间为七至十四年,平均为九点二五年。黄河上游每个丰、枯水周期平均持续时间基本相同,一个完整的丰枯循环周期大约在十八年左右 。 18.6年是典型的潮汐周期,月亮轨道与地球赤道之间的夹角称为月亮赤纬角,最大值为28.5度,最小值为18.5度,变化周期为18.6年。郭增建等人在1991年提出月亮潮迫使地球放气的观点,当月亮赤纬角最小时,它的直下点远离中国主大陆,所以在主大陆引起的地壳鼓起就小,因之地下放出的携热水汽就少,这样就不易诱使热带气团与高纬冷气团在中国大陆上相碰,因之雨量减少,会形成干旱,历史上,月亮赤纬角最小时的1941-1943年(河南大旱)、1959-1960年(山西大旱)、1977-1978年(山西、长江中下游大旱)、1995-1997年(华北、辽宁、吉林等地连续4-5年大旱)中国北方都发生了大旱 ;月亮赤纬角最大时的1932年(松花江大水)、1933年和1935年(黄河特大水)、1951年(辽河大水)、1969年(松花江大水)、1986年(辽河大水)中国北方都发生了大水 。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导致的大气潮和海洋潮最大幅度的南北震荡可激发冷空气活动,从而增大降雨机会。    在2000-2030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2014-2016年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因而也是未来可能的严重干旱的爆发时期。2005-2007年月亮赤纬角最大值时期离我们越来越远了,2014-2016年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离我们越来越近了。我们必须做好预防严重干旱发生的准备。 我们认为,下一次月亮赤纬角最小值2014-2016年产生的弱潮汐南北震荡有利于气温相对升高和中国北方的干旱 。世界市场不是中国的可靠粮仓 ,天灾可能给我们带来更多的困难。 2011年、2015年、2018年可能发生厄尔尼诺,2013-2014年、2016-2017年可能发生拉尼娜。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的频繁交替加剧了自然灾害的强度。 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灾害链值得关注【8】。 参考文献 1. 杨学祥. 2007年拉尼娜事件能给我们带来什么:秋汛、冻害、流感. 2007-09-03 15:38:00光明观察. 学术·新知. http://guancha.gmw.cn/content/2007-09/03/content_664962.htm 2. 杨学祥. 盘点2007年强潮汐预警:干旱、拉尼娜、地震、严寒、流感. 2008-01-03  光明网-光明观察。http://guancha.gmw.cn/content/2008-01/03/content_718587.htm 3. 杨冬红,杨学祥。流感世界大流行的气候特征。沙漠与绿洲气象。2007,1(3):1-8。2007年8月22日发表,可查网址:http://qxg.com.cn/n/?fc=ndcid=43nid=14661 4. 杨学祥.中等强度的拉尼娜事件已初步形成:流感爆发还会远吗? 2007-09-24 光明观察. 学术·新知。 http://guancha.gmw.cn/content/2007-09/24/content_675621.htm 5. 杨学祥,杨冬红。流感流行预警升级:明年可能发生大流感。2007-12-24 光明网-光明观察。经济·科技。http://guancha.gmw.cn/content/2007-12/24/content_714792.htm 6. 杨学祥.2008年自然状况展望:气候变化持续异常. 刊发时间:2008-01-07 11:43:07 光明网-光明观察. http://guancha.gmw.cn/content/2008-01/07/content_719991.htm 7. 杨学祥,杨冬红。拉马德雷冷位相能给世界带来什么? 2008-4-26 9:17:40 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3024 8. 杨学祥。灾害链规律不容忽视。文汇报。科技文摘专刊(第683期)。2008年3月2日第五版。 http://whb.news365.com.cn/kjwz/200803/t20080302_1777631.htm 9. 杨学祥. 正在被证实的三大预警:低温冻害、强震和流感爆发. 发表于 2009-5-15 7:20:23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31961 10. 杨学祥. 厄尔尼诺将导致低温、夏涝、秋旱、流感蔓延的新发展. 发表于 2009-7-3 3:47:04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41634 11. 杨学祥. 北方低温冷害预测正在得到证实. 发表于 2009-6-19 9:04:52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39023 12. 杨学祥. 2009年是灾害频发年已成定局. 发表于 2009-6-21 14:47:46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39474 13. 杨学祥。冻害和流感预测得到证实。发表于 2009-7-29 9:40:58 科学网。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46222 14. 杨学祥. 未来旱灾:2014年至2016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 发表于2008-9-16 20:13:41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9197 15. 丁一汇. 透视“大雪灾”. 日期:2008-02-24 来源:文汇报,科技文摘。http://wenhui.news365.com.cn/kjwz/200802/t20080224_1768467.htm 16. 杨学祥,杨冬红。拉马德雷冷位相能给世界带来什么? 2008-4-26 9:17:40 科学网。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3024 17. 杨学祥. 世界市场不是中国的可靠粮仓:富国对穷国的掠夺?发表于2008-4-22 10:48:41科学网。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2542 18. 王华, 李伯阳. 黄河上游将转入新的丰水期 15年的枯水期将结束 . 2005年10月22日. 中国新闻网http://news.tom.com/1988/20051022-2577210.html 19. 郭增建, 秦保燕, 郭安宁. 地气耦合与天灾预测 . 北京: 地震出版社, 1996. 165-188 20. 杨学祥. 全球变暖、构造运动与沙漠化 . 地壳形变与地震. 2001, 21(1):15~23 21. 杨冬红 , 杨学祥. 潮汐和地震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 沙漠与绿洲气象。2007,1(4):5-12。 本文引用地址: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46799 http://news.21cn.com/domestic/difang/2011/01/31/8089896.shtml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2577 次阅读|0 个评论
关于地震预测的争论:如何听取专家的评论意见
杨学祥 2010-4-18 04:59
关于地震预测的争论:如何听取专家的评论意见 杨学祥 隔行如隔山,不同行业的专家对同一事件会有不同的意见。内行和外行是相对的,没有研究过相关问题,即使研究领域相同,也只能是外行。地震预测的难点在于前兆的多解性,需要多学科的旁证来提高精度。单一学科的争论得不出可靠结果。中国地震预测的争论还处在瞎子摸象的水平,像堵墙还是像长矛仅仅是局部的观察,缺乏总体的综合观察和分析,难以形成正确的、适用的统一见解。 据张国民介绍,关于每一次地震之前的情况,非常复杂, 4.7 级地震的情况我不是非常清楚。因为像这种 4 级多的地震,在全国各地是经常经常发生的,这是比较普遍发生的。所以凭一次 4 级多的地震,马上对后面的大地震做出预测是非常困难的事情。我想我们国家在这方面正在进行很多努力,包括大规模地建设台网监测地震活动及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的各种变化,以求获得更多的地球前兆信息 。 对 4.7 级地震的情况不是非常清楚,就很难有准确的判断。 4.7 级地震的前后,地震、地磁、地电、地下水等地震活动及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的各种变化是否有异常?是否看到了有关的地震预测? 事实上,就在 4 月 10 日前 后,中国地震局收到一张非主流地震研究者的预报卡。预报卡说, 2010 年 7 月 14 日 7 点 ,在西藏当雄将发生 7.9 级地震,震中位于北纬 31 度、东经 91 度。 山西省地震局侯马地震台工程师余向红预报了此次地震。余向红预报说,在 2010 年 4 月 14 日 至 4 月 17 日间,在北纬 32.7-33.7 度、东经 95.8-96.8 度的范围内,青海玉树附近将发生 5.0-5.5 级地震。 青海省地震局研究员杨积礼在 2009 年 9 月发表研究:青海境内有 4 个 8 级地震构造带, 11 个 7 级地震构造带和 9 个 6 级地震构造带。其中,乌兰乌拉湖─玉树地震构造带此前最大的震级为 6.8 级。 凭一次 4 级多的地震,马上对后面的大地震做出预测是非常困难的事情。但是,综合分析所有的资料和预测意见,就会得出不同的结论。专家只会对每种情况找出不足,不会对各种情况作总体综合分析,失掉了对此次地震预测的最佳时机。 冰岛第五大冰川埃亚菲亚德拉冰盖冰川附近一座火山 14 日喷发后形成大量烟尘,严重影响欧洲地区的空中交通。这次冰岛的火山爆发除了对空中交通存在影响之外,是否会对气候产生影响?这次冰岛火山具有哪些特点?本网与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研究员、火山问题专家魏海泉进行了连线。魏海泉表示,此次冰岛火山喷发影响主要在对流层中,平流层不会产生很大影响。与近期地震频发无关。 问:我们看到最近地球的各种运动相对频繁,那么冰岛的火山爆发于我们环太平洋地震带的地震活跃有相关联吗? 魏海泉:这很难讲是否有什么关联,可以说这是两回事。地球是动态的,所以会有不同的动力学表现方式和不同的能量释放的方式 。 以上的一问一答,并不能得出冰岛火山喷发与近期地震频繁无关的结论: 两回事不一定就无关联,很难讲已经做出了说明 。事实上, 4 月 12-14 日为强潮汐时期,对地震火山和冷空气活动有激发作用,全球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都有非常明显的表现 。这正是地球是动态的,所以会有不同的动力学表现方式和不同的能量释放的方式。报道曲解了专家的意见。 2010 年 4 月 11-16 日地震目录 发震时刻 震级 (M) 纬度 ( ) 经度 ( ) 深度 ( 千米 ) 参考位置 2010-04-16 06:37:07 3.2 33.0 97.0 10 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 2010-04-16 02:30:17 3.7 33.1 96.7 10 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 2010-04-15 22:26:36 4.5 32.4 93.1 10 西藏自治区那曲地区聂荣县 2010-04-15 12:00:06 3.5 33.0 97.0 10 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 2010-04-15 08:55:49 4.0 40.1 76.5 9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图什市 2010-04-14 20:19:30 3.7 33.0 97.0 10 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 2010-04-14 12:19:07 3.0 41.9 79.5 5 中、吉交界 2010-04-14 11:15:41 3.9 33.0 96.5 12 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 2010-04-14 09:25:17 6.3 33.2 96.6 30 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 2010-04-14 08:59:41 3.8 32.8 97.0 8 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 2010-04-14 08:12:19 4.7 33.1 96.3 6 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 2010-04-14 08:05:29 4.3 32.9 96.7 8 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 2010-04-14 08:01:17 4.8 33.0 97.1 10 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 2010-04-14 07:49:40 7.1 33.1 96.7 33 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 2010-04-14 05:39:57 4.7 33.1 96.6 6 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 2010-04-14 04:49:05 5.0 23.1 121.4 9 台湾台东海域 2010-04-13 22:29:28 4.4 23.1 121.4 8 台湾台东县 2010-04-13 16:29:47 3.3 29.3 105.6 16 重庆市荣昌县、四川省泸州市泸县交界 2010-04-12 06:08:14 6.2 37.0 -3.6 620 西班牙 2010-04-11 17:40:29 7.0 -10.9 161.3 50 所罗门群岛 http://www.ceic.ac.cn/ 中国地震局也在先前坦承,此次针对玉树地震的预测预报是不成功的 。忽视危险的巴颜喀拉板块和 4.7 级前震,未对所有数据和地震预测作综合分析是主要原因。 机会只青睐有充分准备的人,对于大多数没有准备好的人来说,丧失良机是命中注定 。 假如你已经做出最近不会发生破坏性地震的判断,你还会理睬这些十万火急的地震预测吗? 边塞朝朝烽火,青楼夜夜弦歌。平安无事的观念在一些人的头脑中是根深蒂固的,无论是企盼还是诉求,都只能是一厢情愿,于事无补。有备无患,才能换来无事相安。 参考文献 1. 张艳玲,张国民,杨楠。地震预测研究所 : 凭 1 次 4 级多地震很难预测出大地震。 2010-04-16 17:32:10  来源 : 中国网。 http://news.163.com/10/0416/17/64DJONAH000146BD.html 2. 杨华。地质专家:冰岛火山喷发与近期地震频繁无关。 2010-04-16 20:04:46  来源 : 中国网。 http://news.163.com/10/0416/20/64DSGQQI000146BD.html 3. 杨学祥。冰岛南部冰川火山喷发敲响自然灾害警钟。发表于 2010-4-15 10:37:08 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12231 4. 杨学祥。 关注 4 月 12-14 日潮汐组合:各地霜冻沙尘预警汇编。发表于 2010-4-13 3:46:56 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11448 5. 杨学祥。 印尼地震多发值得关注(续)。发表于 2010-4-12 5:16:02 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11137 6. 中国地震局坦承对玉树地震预测预报不成功。 http://www.sina.com.cn 2010 年 04 月 16 日 01:52 21 世纪经济报道。 http://news.sina.com.cn/c/2010-04-16/015220083718.shtml
个人分类: 学术争论|4945 次阅读|2 个评论
气候问题的政治化:让研究回归科学
杨学祥 2010-3-10 07:13
气候问题的政治化:让研究回归科学 伴随学术界对全球变暖的质疑,人们对气候问题的政治化也疑虑重重。 2009 年 11 月,一名电脑黑客窃取英国东英吉利大学的电子邮件服务器,窃取英国气候学家之间交流的上千封电子邮件内容,也由此窥探到过去十几年里气象专家们之间私下的思想交流。黑客把电子邮件公之于众,并声称从邮件中可以看出,这些气象专家研究并不严肃,他们甚至篡改对自己研究不利的数据,以证明人类活动对气候变化起到巨大作用。换句话说,人类活动影响气候这一说法,也许是谎言和欺骗!这让反对人类影响气候说法的人感到非常愤怒。这一事件也在整个世界引起讨论和争论,并被媒体称为气候门。 2009 年年底遭到黑客曝光的气候门事件使得人们关注的焦点转移到气候暖化问题上,一批气候学家被指人为夸大气候暖化对人类的影响,使得人们开始质疑气候研究机构的声誉。由此,英国气象局决定重新审查过去 150 年来所有的气候数据,以澄清气候门丑闻。身处事件中心的东安格利亚大学气候研究小组前主任菲尔 . 琼斯 3 月 1 日 承认,自己当时确实写了一些极其糟糕的电子邮件,曾拒绝应要求给质疑者关于气候暖化的数据。丑闻被曝光后,迫于压力,琼斯辞去了东安格利亚大学气候研究中心主任一职。他收到来自世界各地的死亡威胁,使他遭受巨大的精神创伤,他甚至多次考虑自杀。 糟糕的情况还不仅仅如此, 就在大众对气候暖化的质疑愈演愈烈的时候,今年 1 月,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正式对外道歉,坦承对喜马拉雅山冰川将在 2035 年融化的报告有错。无独有偶,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有关气候变化将威胁到 40% 的亚马逊雨林的报告最近也遭到质疑,全球暖化政策协会成员怀豪斯表示,现在大众对该委员会的正确性跟声誉存在很大疑问,一名联合国气候专家也说,这 996 页的报告通通有争议 。 我在 2007 年 3 月 20 日 发表的论文《 气候恐怖主义能维持多久? 》中指出, 大国博弈的基本目标就是经济利益,文化、外交、政治、战争都是为实现经济利益的手段和途径。欧洲发达国家开发较早,资源和能源不足是其软肋。与其高价购买石油和天然气,受中东和俄国的制约和限制,不如发展可再生能源,兼得改善环境的目的。没有尾巴的狐狸提倡大家都割去尾巴,可惜石油和天然气并没有因为欧洲的说教而丧失其经济价值。如果欧洲找不到让大家都割去石化燃料尾巴的强有力的理由,缺少美国、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等大国支持的减排计划就必然失败。气候恐怖的宣传就会变成没有结果和没有救星的恐怖末日。美国花费倾国之力打造的石油基地,怎能因为欧洲一句话就一文不值?未来 90 亿人口能靠可再生能源生存吗?欧洲都办不到,发展中国家还能生存吗 ?这一预言已经得到部分证实,并将继续得到证实。 英国前首相布莱尔的减排计划是有其深刻的经济背景的,英国科学家的造假也是为了国家的经济利益。由于全球变暖理论受到英国政府的支持,为了丰厚的项目资金支持,科学家不惜一切代价,甘冒违背科学良心的风险。 我们不反对政治家利用科学观点为国民服务,为人类造福。不同派别的政治家可以根据选民的意愿,在不同时期应用不同的科学观点,成败与否取决于其科学素质,并决定其政治命运。但是,科学不同于神学,它是不断发展的,用法律条文确定某一学术观点的正确与否,是非常荒谬的,直接阻碍了科学的发展。这无异于让神学重新获得对世俗的统治权。 哥本哈根刚走酷寒就来了,这不仅是对科学家的讽刺,而且使政治家尴尬。让气候问题回归科学,让全球变暖回归自然,这不仅是政治家的责任,也是科学家的使命。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2861 次阅读|0 个评论
地球疑进入强震活跃期PK地球并未进入强震期
杨学祥 2010-3-9 03:40
地球疑进入强震活跃期PK地球并未进入强震期 杨学祥 针对近期地球强震频发的现象,国内外地震专家均有观点相左的评论,这是非常正常的。在科学界,不同的学派是客观存在的,不同观点的争论是人类认识真理的必然途径,人们也在争论中学会判别对错的方法:究竟谁发现了真理,不在主观的夸张,而在客观的实践。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国外专家的意见: 美国密苏里科技大学的地球物理学家斯蒂芬高回应说:相对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到90年代中期的这20年,地壳运动在过去15年间确实更活跃了。 亚利桑那大学的地质学家拉蒙?阿罗史密斯说,我们人类的记忆相对短暂而不完整,世界各地的通信则越来越发达。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了解到更多关于地震的消息,所以地震好像更加频繁了。但这可能并不表明强烈地震的发生频率出现了全球性的变化。 国内专家的意见: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的研究员孙世鋐近日在多个场合指出目前地球已进入强震高发期。他的依据是对过去100年地震历史资料的分析。20世纪100年前60年,全球发生8.5级以上地震是7次,也就是从1964年的阿拉斯加8.5级地震以后,在之后的四五十年里,全球没有发生过一次8.5级地震。但自2004年底的印尼9.1级大地震以来5年多的时间,全球发生了4次8.5级以上的强震。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副主任张晓东27日表示,自2001年以来,尤其是2004年12月26日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附近海域发生9.0级强烈地震以来,全球8级以上地震活动水平明显偏高,与上世纪前半叶地震活动水平基本相当。张晓东说,智利地震和2月27日凌晨发生的琉球地震分别处在太平洋板块的东西边界及附近,这些现象说明了太平洋板块的运动开始增强的迹象明显。一般来说,地震活动作为地球构造运动的一种方式,某个时间段较活跃,或某个时间段较少,都是可以理解的现象。 北京大学的地球物理学家雷军在接受本报采访说回应说:最近几年8.5级以上强震确实比较密集,显示了比较强烈的地球内部运动,但是不是说地震已经进入了一个强震频发期,或者说公众希望了解是否紧接着还会发生一系列如此巨大的地震,实事求是地说地球科学理论和观测到目前为止尚未能给出明确的结论。 附件: 地球疑进入强震活跃期 专家称科学尚无法解释 http://www.gxnews.com.cn 2010年03月08日 18:01 来源:广州日报   去年年末至1月以来,全球多地接连发生强震,前有海地7.3级地震,后有智利8.8级地震,台湾高雄又在上周五发生6.7级地震。地震频繁发生,加之对2012世界末日预言的联想,引起人们广泛讨论。    3月6日,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左二)访问智利地震重灾区康塞普西翁,了解当地的受灾和救援情况。潘基文5日抵达智利首都圣地亚哥,并于当天会见了智利总统巴切莱特和当选总统皮涅拉。潘基文宣布,联合国将通过中央应急基金向智利提供1000万美元的援助。新华社/路透      北京大学的地球物理学家雷军在接受本报采访说回应说:最近几年8.5级以上强震确实比较密集,显示了比较强烈的地球内部运动,但是不是说地震已经进入了一个强震频发期,或者说公众希望了解是否紧接着还会发生一系列如此巨大的地震,实事求是地说地球科学理论和观测到目前为止尚未能给出明确的结论。   预测:强震也有百年周期?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的研究员孙世鋐近日在多个场合指出目前地球已进入强震高发期。他的依据是对过去100年地震历史资料的分析。   20世纪100年前60年,全球发生8.5级以上地震是7次,也就是从1964年的阿拉斯加8.5级地震以后,在之后的四五十年里,全球没有发生过一次8.5级地震。但自2004年底的印尼9.1级大地震以来5年多的时间,全球发生了4次8.5级以上的强震。   孙世鋐由此提出假设:强震可能存在一个百年周期,每一百年的前几十年容易发生强震,后几十年则相对平静。不过他本人也承认,以我们现在地震观察资料,历史的尺度太短,仅仅由100年的资料来预测百年尺度的周期性也不够科学。   对于孙世鋐的观点,记者联系多位地震专家,但他们均不愿作出直接回应。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地震专家说,地震监测台网的建立和完善是近百年甚至近几十年的事,因此目前的地震研究水平和地震资料,很难得出这种百年周期的观点。   现状:近几年强震确实较密集   长期从事地震观测研究的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副教授雷军博士告诉记者,最近几年8.5级以上强震确实比较密集,显示了比较强烈的地球内部运动,但他接下来话锋一转:是不是说地震已经进入了一个强震频发期,或者说公众希望了解是否紧接着还会发生一系列如此巨大的地震,对此,实事求是地说,地球科学理论和观测到目前为止尚未能给出明确的结论。   雷军进一步解释说:地震活动有一个规律已经被大量的地震观测发现,地震活动往往经历一个相对平静时期之后进入一个相对活动时期,反之亦然。因为地震特别是8.5级以上的巨大地震的能量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才能积累起来。地震学家尚未发现地震从平静到活动、从活动到平静是经历哪个地震、在什么时候必然转折的。雷军向记者出了困扰国际地震学界的科学难题。   对于大家关心的近期是否会再次发生强震,雷军很谨慎地说:从概率上看地震近期趋于缓和比趋于更强烈可能性更大。 http://www.gxnews.com.cn/staticpages/20100308/newgx4b94cb0f-2751780.shtml 地球疑进入强震活跃期 专家称科学尚无法解释 http://www.gxnews.com.cn 2010年03月08日 18:01 来源:广州日报   建议:目前不可测 不如学防震   在科学上,地震究竟能否准确预报?1996年,在伦敦召开的地震预测框架评估国际会议上,与会者达成一个广泛的共识:地震本质上是不可预测的,不仅现在没法预测,将来也没法预测!因为地球处于自组织的临界状态,任何微小的地震都有可能演变成大地震。这种演变是高度敏感、非线性的,其初始条件不明,很难预测。   如果要预测一个大地震,就需要精确地知道大范围,而不仅仅是断层附近的物理状况的所有细节,而这是不可能的。如果想通过监控前兆来预测地震,也是不可行的。多数甚至所有的地震前兆可能都是由于误释,令人怀疑地震前兆是否真的存在。   因此,美国地质勘探局明确表示,他们不会预测地震,只做长期概率预报,对地震灾害做出评估。例如,2009年4月,美国地质勘探局评估说,在未来30年内加州发生6.7级以上地震的概率为99.7%,但不能预测地震发生的具体地点和时间。   雷军建议说:对普通民众来说,与其关心近期是否发生大地震,不如多增强地震防灾意识、特别是地震发生时的救援和自救知识。雷军给读者提出了一些成本较低又能显著见效的措施,比如疏通家庭门道、居民楼的楼道,建立小区避难所,家中尤其是卧室少一些位置较高的堆积物等。   海外观点:地壳运动近15年趋活跃   针对近期地球强震频发的现象,美国密苏里科技大学的地球物理学家斯蒂芬高回应说:相对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到90年代中期的这20年,地壳运动在过去15年间确实更活跃了。   不过斯蒂芬坦率地表示:我们现在也没有找到其中的原因,这可能只是因为地球岩石圈的应力场由于自然原因而发生了暂时性的改变。 http://www.gxnews.com.cn/staticpages/20100308/newgx4b94cb0f-2751780-1.shtml 地球并未进入强震期 时间: 2010-03-08 06:26:57 来源: 浙江日报  发表评论 关键词: 拉马德雷 冷位相 PDO 厄尔尼诺年 地球构造 内容摘要: 1月12,加勒比岛国海地发生里氏7.3级强烈地震,人员伤亡情况至今难以统计。当拉马德雷现象暖位相进入冷位相时,会使中太平洋海面反复升降,从而导致地壳跷跷板运动,引发强烈的地震活动。   1月12,加勒比岛国海地发生里氏7.3级强烈地震,人员伤亡情况至今难以统计。2月27日,智利发生里氏8.8级强烈地震,截至3月4日,已确认279人遇难,200余万人受灾。地震引发的海啸已在智利南部岛屿造成严重破坏。   两个月之内两次强震,不由让我们想起2004年12月26日印尼苏门答腊岛发生的里氏8.9级地震,2005年3月28日印尼苏门答腊岛附近海域发生的里氏8.5级地震,以及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的里氏8级地震。难道美国科幻大片《2012》所预言的场景,真的要到来了么?   强震并不反常   研究人员认为,智利是地震活动的热点地区。因此,夜间发生在首都地区的8.8级地震并不令人意外。科学家还说,尽管本次地震是继其他几次强震之后发生的,但并未超出正常范畴。   亚利桑那大学的地质学家拉蒙?阿罗史密斯说,我们人类的记忆相对短暂而不完整,世界各地的通信则越来越发达。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了解到更多关于地震的消息,所以地震好像更加频繁了。但这可能并不表明强烈地震的发生频率出现了全球性的变化。   他还说,除了通信比以往发达之外,随着人口急剧增加,我们迁入了比较危险的地区,所以听到此类消息的可能性会更大。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副主任张晓东27日表示,自2001年以来,尤其是2004年12月26日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附近海域发生9.0级强烈地震以来,全球8级以上地震活动水平明显偏高,与上世纪前半叶地震活动水平基本相当。   张晓东说,智利地震和2月27日凌晨发生的琉球地震分别处在太平洋板块的东西边界及附近,这些现象说明了太平洋板块的运动开始增强的迹象明显。一般来说,地震活动作为地球构造运动的一种方式,某个时间段较活跃,或某个时间段较少,都是可以理解的现象。   大地震或诱发   英国《自然》杂志日前刊登报告说,美国科研人员对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帕克菲尔德附近的地震活动进行了22年的持续跟踪研究。这一地区位于圣安德烈亚斯地质断层带上,在2004年引发海啸的印度洋大地震后,当地的地震活动在2005年显著增多。此外,1992年距当地数百公里的加利福尼亚州沙漠中发生7.3级地震后,当地地震活动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更加频繁。   研究人员说,虽然这项研究只涉及帕克菲尔德地区,但全球其他地方很可能也会出现类似现象,因为大地震的地震波会传递,使一些地质断层带的构造变得更不稳定,承压能力变小,压力的累积导致这些断层在数月或数年后发生新的地震。   研究人员说,这一理论可用来解释为什么在2004年印度洋大地震后的3年内,全球大规模地震的数量是自1900年以来最多的。   拉马德雷规律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杨学祥曾在其学术论文中指出,统计数据表明,1889年以来,全球大于等于8.5级的地震共21次。在1889年―1924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发生6次,在1925年―1945年拉马德雷暖位相发生1次,在1946年―1977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发生11次,在1978年―2003年拉马德雷暖位相发生0次,在2004年―2008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已发生3次。规律表明,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是全球强震的集中爆发时期和低温期。   拉马德雷现象是一种高空气压流,是美国海洋学家斯蒂文?黑尔于1996年发现的,在气象和海洋学上被称为太平洋十年涛动(简称PDO)。分别以暖位相和冷位相两种形式交替在太平洋上空出现,每种现象持续20年至30年。   近100多年来,拉马德雷已出现了两个完整的周期。当拉马德雷现象以暖位相形式出现时,北美大陆附近海面的水温就会异常升高,而北太平洋洋面温度却异常下降。与此同时,太平洋高空气流由美洲和亚洲两大陆向太平洋中央移动,低空气流正好相反,使中太平洋海面升高。当拉马德雷以冷位相形式出现时,情况正好相反。   当拉马德雷现象暖位相进入冷位相时,会使中太平洋海面反复升降,从而导致地壳跷跷板运动,引发强烈的地震活动。   2000年地球再次进入拉马德雷冷位相,根据前一次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特大地震发生特征,2010年及其前一年、2014年(可能的拉尼娜年)及其前一年(可能的拉尼娜年)、2018年(可能的厄尔尼诺年)及其前一年(可能的拉尼娜年)爆发特大强震的可能性大。 http://news.china.com.cn/rollnews/2010-03/08/content_923937.htm
个人分类: 学术争论|4343 次阅读|0 个评论
温家宝:千人一面不可能出世界一流大学
杨学祥 2010-2-2 14:48
温家宝:千人一面不可能出世界一流大学 杨学祥 2010 年 1 月 26 日 ,温家宝在听取科技、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界代表对《政府工作报告》的意见时说出了自己的思考:一所好的大学,在于有自己独特的灵魂,这就是独立的思考、自由的表达。千人一面、千篇一律,不可能出世界一流大学。大学必须有办学自主权 。 大学首先应该是学术传授、学术研究和学术争论的场所,没有顶级学术观点的代表人物,没有正常的学术争论,没有公平的学术观点交流,就不可能有独立思考和独特灵魂,就不能把握科学的精神和精髓。一个学校一座庙,一尊菩萨传其道。培养出的学生千人一面、千篇一律,根本无法解决现实世界千变万化的实际问题。 真理不是靠背诵经文获得的,没有质疑,没有思索,没有争论,是无法认知真理的。现在的大学是培养只有科普知识和一定专长的普通工作者的三流大学,而不是培养顶尖科技创新人才的一流大学。 大学教育应该是向社会开放的,经常与最新科学观点交流,敢与顶尖科学权威观点交锋,则只有这样才能锤炼出一流的学术接班人。 中国大学有自己的独特学术观点吗?自从板块构造理论引入中国,中国的构造理论就变为板块的一统天下,具有中国特色的地质力学、地洼理论、地块理论等通通退出了讲坛。一个只能盲目接受外来科学观点而没有能力传承本国科学理论的大学能成为一流大学吗?中国大学能通过传授和重复国外的权威理论而成为一流大学吗? 据网络资料,陈国达,中国科学院院士,地质学家。 1956 年他创建大地构造新理论地洼学说,提出了大陆地壳第三构造单元活化区(地洼区)概念和地壳动定转化递进说,以及地壳演化运动综合构造单元壳体概念和地幔蠕动热能聚散交替说。创立了成矿构造学和构造地球化学,最近又倡议建立历史因果论大地构造学,从而形成了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在指导找矿及其他有关生产实践方面也都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创立一种学说,要付出艰巨的劳动;要使它得到社会公认,则要付出更多的艰辛。文化大革命中,地洼学说横遭厄运,国家为发展地洼学说设立的大地构造研究室被解散。为了挽救事业上的损失,陈国达整日足不出户,潜心撰写我国第一部研究成矿构造的专著《成矿构造研究法》。洋洋 68 万字,三易其稿,从起草、修改、誊抄到绘图、剪贴,样样靠自己的双手。他知道,当时书稿不能出版,权且孤芳自赏吧!   就在这时,国际上崛起了另一派大地构造新理论板块学说。它源于大陆飘移说和海底扩张说, 1965 年由加拿大的 J . T .威尔逊( Wilson )集大成而创立,论证了大陆移动的动力,打破了地壳以垂直运动为主的传统观念。板块学说与地洼学说,分别是对地槽地台学说从空间(运动方向)和时间(发展阶段)上的突破。正当板块学说异军突起时,地洼学说几乎偃旗息鼓了,陈国达感到心痛。当时他不知道身外的世界,外国人却知道中国有个陈国达。自从苏联科学院副院长A..扬申(Яншон)院士首先将地洼区和第三构造单元的概念介绍到苏联,苏联的地质学家即运用地洼学说研究远东和西伯利亚的成矿规律。对此,苏联科学院院士、国际矿产成因协会主席A.Д.谢格洛夫(щеялов)一再指出:我们的构造岩浆活化理论,是在地洼学说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陈国达教授是我们理论的第一代引路人。苏联成矿学家И.H.汤姆逊(Tомсон)在《活化区成矿分析》一书中,把地洼学说与板块学说相提并论,认为现阶段地质学的发展,决定于两个新学说:一是板块构造,一是由构造岩浆活化过程所决定的第三构造发展类型,这两个学科都成了重新审查成矿理论的基础。美国《经济地质》杂志更明确地评价说:功劳归于中国的陈国达。此外,在亚洲、欧洲、美洲和大洋洲的一些国家,都相继发现和证实了地洼区的存在,甚至在人迹罕至的南极洲,科学家在那里也取得了证明。    1980 年,陈国达代表中国地质界出席在巴黎召开的第 26 届国际地质大会,受到各国学者的推崇,一致推选他担任国际地科联矿床大地构造委员会副主席,以及《全球构造与成矿学》杂志顾问编委。 1984 年,来自 100 多个国家的 5000 余名地质学家汇聚一堂,在莫斯科举行了第 27 届国际地质大会,陈国达被邀请登上主席台前排就坐,成为国际地质大会 100 多年来享受这种崇高礼遇的第一个中国人。 1988 年,在长沙召开的首届国际地洼构造与成矿学术讨论会上,经 7 个国家的 30 多名院士、教授倡议,在中国设立国际地洼构造与成矿学研究中心(该中心于 1990 年被国际地科联矿床成因协会接纳为团体会员,相应地成立了构造岩浆活化(地洼)学组),推举陈国达为研究中心主席。   陈国达的名字已被选入英国《世界五千名人》及《有贡献的人》、美国《国际杰出领先者名人录》及《国际名人词典》之中。   可是,现代大学生有多少人知道陈国达和他的低洼说?没有历史就没有科学,忘记了历史就等于忘记了科学,人们是从历史的记录中发现真理的。 中国气象科学的发展更具有戏剧性。当气象学术权威跟风世界的全球变暖主流时, 2010 年的低温暴雪却让世界气象权威重新认识德国科学家的 30 年海温冷周期的理论。早在数月前, IPCC 专家、奥地利著名冰川学家卡泽尔就已在该组织内部发出警告,指出这一错误(喜马拉雅山冰川在 2035 年消失),但当时并没有人在意。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黄锷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透露了这样一个细节。从气候门到 IPCC 门,再到最近两个月来世界各地频频爆发的寒潮,气候究竟是变暖还是变冷,已越来越扑朔迷离。黄锷透露说,去年 9 月, IPCC 内部的一位德国专家拉蒂夫通过研究发现,未来 10 年地球将进入一个较冷的时期,但他的声音当时被忽视了,直到最近才重新得到人们的重视。而这样一系列事件,则给我们带来了更多的对学术研究本身的思考 。 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在德国科学家之前,中国学者很早就发现了气候变化的准 60 年周期: 据任振球的研究,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使地球冬至时的公转半径发生相当稳定的准周期变化,与全球尤其北半球气温变化的间隔 60 年振动相一致。在 20 世纪初的低温期和 60~70 年代相对偏冷期,当时( 1901 和 1960 年)地球冬至时的公转半径分别延长了 94( 相当于日地距离的 0.6%) 和 57 万公里;在 30-40 年代和 80 年代后的暖期,地球冬至时的公转半径( 1940 和 2000 年)分别缩短了 76 和 44 万公里。 2000-2020 年地球冬至时的公转半径由极小值变为极大值,他推测 2020 年前后全球气候将进入相对冷期 。 韩延本分析了美国宇航局公布的起自 19 世纪中期的全球及南北半球的温度异常变化资料,得到它们存在约 60 年的准周期性波动的初步结果。该周期是它们的中周期波动的主要周期分量之一,它对调制温度的总体变化趋势可起到重要作用。分析表明,该周期分量是时变的,周期长度在 19 世纪略超过 60 年,之后缓慢变短,到 20 世纪后期月在 55 年至 60 年间。所谓人类活动造成的温室效应的加剧似乎并未有打乱这一周其分量的存在 。 孙林海和赵振国的初步分析表明,我国气温存在着大约 30 年左右的年代际变化趋势,厄尔尼诺事件的发生、东亚冬季风减弱、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增强、欧亚大陆积雪面积减小、火山活动减少以及温室效应等,都可能是造成我国冬季持续偏暖的主要因素。我国温度存在着大约 30 年左右的冷暖交替的阶段性变化特征。上世纪 20 年代以前是冷周期, 20 年代到 40 年代为 30 年左右的暖周期, 50 年代到 70 年代又为 30 年左右的冷周期, 80 年代后又转入一个暖周期。近 10 多年来,我国正处于暖背景下,在暖背景下,绝大多数年份都会出现暖冬现象 。 在 2009 年 3 月,凯尔斯旺森和安纳斯塔西奥斯托尼斯就指出,在 21 世纪气温总体上升趋势中,会交替出现阶段性的 30 年变暖和 30 年变冷。全球气候在 2001 年至 2002 年间就已经进入了这样一个阶段 。丹伊斯特布鲁克教授认为,太平洋十年涛动周期是影响全球气候冷暖的决定性因素。这是一种冷暖交替的周期,在 30 年的暖周期后,现在它已经开始变冷了。地球在 1945 年至 1977 年的变冷就与太平洋上一次的冷周期时间一致 。 如果中国大学气象专业没有这场气象科学大争论的历史纪录,没有相关学者的学术观点介绍的教科书,她怎么能成为一流大学呢? 参考文献 1. 赵承。温家宝:大学功利化是要命问题 须有办学自主权。 2010 年 02 月 02 日 00:27 新华网。 http://news.sina.com.cn/c/2010-02-02/002719593576.shtml 2. 黄德利。气候变化研究争议不断 中国应该发出自己的声音。 2010-01-25 13:43:43 来源:科技日报。 http://www.weather.com.cn/static/html/article/20100125/185515.shtml 3. 任振球 . 当代气候变暖若干问题商榷 . 见 : 丁一汇主编 , 中国的气候变化与气候影响研究 . 北京 : 气象出版社 .1997.43-48. 4 .韩延本 , 韩永刚 , 马利华等 . 全球温度异常及地球自转变化中的约 60 年周期 . 见:中国地球物理 2003.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编 . 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2003. 362 5 .孙林海,赵振国。我国暖冬气候及其成因分析。气象。 2004 , 30 ( 12 ): 57-60. 6 . Swanson, K. L., and A. A. Tsonis. Has the climate recently shifted? Geophys. Res. Lett., 2009,36: 6711 7 . Easterbrook, D.J., The next 25 years: global warming or global cooling? Geologic and oceanographic evidence for cyclical climatic oscillations: Ge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 Abstracts with Program, 2001, 33 : 253. 8 . Easterbrook, D.J., 2008, Correlation of climatic and solar variations over the past 500 years and predicting global climate changes from recurring climate cycles: International Geological Congress, Oslo , Norway . 9 . Easterbrook, Don J. Glacier fluctuations, global climate change, and ocean temperature changes,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limate Change NY, 2009.
个人分类: 学术争论|4668 次阅读|8 个评论
科学争论的公平公正:为了国家的利益
杨学祥 2010-1-30 07:05
科学争论的公平公正:为了国家的利益 杨学祥   针对近来气候变化科研中的一些错误,英国政府首席科学顾问约翰贝丁顿说,气候变化科学研究应该更加开放,容忍更多不同的声音,这样才能提高科研成果的公信力。他同时表示,科研中的不确定性不能成为延缓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借口。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IPCC)日前发表致歉声明说,该机构第二工作组2007年发表的一份气候变化评估报告中有关喜马拉雅冰川消融的一些表述有误。媒体报道显示,虽然早就有科研人员发现了这一错误,但当时未引起重视。   英国《泰晤士报》27日刊登约翰贝丁顿就此的表态说,气候变化科研界应该更为宽容和开放,让那些持不同意见的人也能更好地发出声音,虽然这可能会导致批评者在某些方面取得胜利,但最终会提高气候变化科研成果的公信力。 贝丁顿说,科学本身就是在批评中成长的,气候变化科研也有其不确定性。虽然使用化石燃料排放二氧化碳导致地球变暖的趋势是确定无疑的,但在确定变暖的速度上还存在许多挑战,尤其是在使用预测模型时会存在许多不确定性。他认为相关研究成果应该明确标出其不确定性。但他同时表示,科研上的不确定性不应成为延缓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借口 。 其实,在全球气候大会上并不是只有一种声音。早在 2009 年 3 月,凯尔斯旺森和安纳斯塔西奥斯托尼斯就指出,在 21 世纪气温总体上升趋势中,会交替出现阶段性的 30 年变暖和 30 年变冷。全球气候在 2001 年至 2002 年间就已经进入了这样一个阶段 。丹伊斯特布鲁克教授认为,太平洋十年涛动周期是影响全球气候冷暖的决定性因素。这是一种冷暖交替的周期,在 30 年的暖周期后,现在它已经开始变冷了。地球在 1945 年至 1977 年的变冷就与太平洋上一次的冷周期时间一致 。 气候大会忽略了他们的声音,只强调变暖趋势,避而不谈低温冷害的可能性,导致人们在 2009 年 11 月至 2010 年 1 月的低温暴雪中毫无防备,蒙受巨大的损失和灾难。事实和实践证明,气候的波动理论是正确的,全球变暖直线上升的理论是错误的。 被实践证实了的强震、低温和流感爆发预测 我们在 2006 年指出,在中国,主张全球温度将变冷的声音非常微弱,与主张全球变暖的主流派不成比例,即使偶尔出现一点客观报道,也会被淹没在一片全球变暖的喧嚣之中。问题在于,中国人感兴趣的是研究结果,而不是研究过程。这恰恰是中国长期科技落后的原因。 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给出一个一成不变的永久性真理,一切都在伴随时间、地点、条件而变化,一切都需要人们根据自己的知识和经历来判定是非。单凭科普知识,无法评论科学界的争论,人们需要掌握评价科学争论的基本方法:理论与实践的符合程度。认真研究科学发展的历史,可以使我们能够认清人类的弱点和偏见。 2004 年 12 月 26 日 印尼地震海啸发生后,异常寒流突袭全球。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理事郭增建的深海巨震降温说是一种合理的解释:海洋及其周边地区的巨震产生海啸,可使海洋深处冷水迁到海面,使水面降温,冷水吸收较多的二氧化碳,从而使地球降温近 20 年。 20 世纪 80 年代以后的气温上升与人类活动使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有关,同时也与这一时期没有发生巨大的海震有关。(巨震指赤道两侧各 40 度范围内的 8.5 级和大于 8.5 级的海震。) 我们发现, 1889 年以来,全球大于等于 8.5 级的地震共 20 次。在 1889 ~ 1924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发生 6 次,在 1925 ~ 1945 年拉马德雷暖位相发生 1 次,在 1946 ~ 1977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及其边界发生 11 次,在 1978 ~ 2003 年拉马德雷暖位相发生 0 次,在 2004 ~ 2005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已发生 2 次。 规律表明,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是全球强震的集中爆发时期和低温期。 2000 年开始进入了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预测显示, 2000 ~ 2035 年应该是全球强震爆发时期和低温期。 (拉马德雷是一种高空气压流,亦称太平洋十年涛动,分别以暖位相和冷位相两种形式交替在太平洋上空出现,每种现象持续 20 年至 30 年。从拉马德雷暖位相转到冷位相,飓风为高活动期,从拉马德雷冷位相转到暖位相,飓风转入低活动期。 1995-2020 年是拉马德雷从暖位相转入冷位相,飓风活动正进入高活动期。) 近期研究表明,流感大流行有六大特征:处于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及其边界;前一年或前两年为中等强度以上的拉尼娜年; 20 世纪 50 ~ 70 年代同时为中国强沙尘暴年;前后一年或当年为中国东北地区冷夏年( 20 世纪 50 ~ 70 年代同时为严重低温冷害年);当年为中等强度以上的厄尔尼诺年;当年为太阳黑子谷年或峰年,或其前后一年。 1889 ~ 1890 年、 1900 年、 1918 ~ 1919 年、 1957 ~ 1958 年、 1968 ~ 1969 年和 1977 年的流感暴发都满足这 6 大条件,同时,在 1890 年以来,满足这 6 大条件的只有以上 6 次暴发。 按照全球变暖说,准 60 年周期的全球拉马德雷冷位相低温期不再出现,今后禽流感不会在人类世界暴发。肯定地说,这种预测有极大的危险性。 在地球进入 30 年冷周期的预测上,美国国防部的秘密报告与部分中国气象学家的观点是一致的,至多到 2020 年,低温和禽流感就会再度光顾人类世界 。 中国应该发出自己的声音 据天气网报道, IPCC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最近麻烦不断,气候门事件真相尚未大白,又一桩丑闻袭来: 1 月 20 日 该组织正式承认,其 2007 年发表的气候变化第 4 次评估报告中存在重大失误,喜马拉雅冰川将在 2035 年消失的结论严重违背事实。 早在数月前, IPCC 专家、奥地利著名冰川学家卡泽尔就已在该组织内部发出警告,指出这一错误,但当时并没有人在意。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黄锷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透露了这样一个细节。从气候门到 IPCC 门,再到最近两个月来世界各地频频爆发的寒潮,气候究竟是变暖还是变冷,已越来越扑朔迷离。黄锷透露说,去年 9 月, IPCC 内部的一位德国专家拉蒂夫通过研究发现,未来 10 年地球将进入一个较冷的时期,但他的声音当时被忽视了,直到最近才重新得到人们的重视。而这样一系列事件,则给我们带来了更多的对学术研究本身的思考。 启示一:气候变化的争论还将继续: 在 1 月 20 日 的声明中, IPCC 副主席让帕斯卡尔范伊佩尔塞勒称,他们的报告中存在数据错误。但同时强调,人类活动对气候变化产生影响这一总体结论是站得住脚的。我不认为一个错误就会削弱这份长达 3000 页的报告的可信度。 而 中科院副院长丁仲礼院士则认为:气候变化的争论还将继续,现在谁也说服不了谁,因为现有的对气候系统完整观测的时间还不够长,只能再通过二三十年的观测,结合过去 100 年的记录,才有可能看得更清楚。 启示二:中国应展开独立的气候变化研究: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 IPCC 工作组专家罗勇曾指出,中国气候变化的研究水平与国外相比有巨大差距,而差距之一就在于中国缺少获国际公认的自己获取的观测数据。在气候门被披露后,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界专家的第一个反应也是,国内学者以后要慎用外国的数据,最好尽量使用自己获取的一手数据。 该专家解释说,目前国内学者在研究气候变化时大多使用国外的数据,现在看来这些数据都有可能是被处理过的。造成这个局面的原因,首先是因为中国缺少自己获取的原始数据,即使有数据,质量也不是很高、精度也不够。此外,由于国内学者都喜欢往国外学术期刊上发文章,而外国学术期刊看重的是国外数据,不认可中国的原始数据。 这似乎成了一个恶性循环。这位专家说:如果国内数据与国外数据是一致的,没问题;但果然有分歧,就会说你的数据不行。这就导致了国内学者在写论文的时候倾向于引用国外数据。 中国不仅仅需要获取自己的原始数据。更进一步而言,正如罗勇所指出,中国需要在气候变化上展开自己独立的研究,发出自己的声音。 启示三:科学研究应该秉持公正:黄锷告诉记者,对于气候变化的研究,本应当出现各种不同的声音,但现在的学术界,却出现了变暖说一家独大的局面。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目前 IPCC 是支持变暖说的主要力量,而 IPCC 的研究又是国际气候谈判科学依据的主要来源,因此,在美国,很多科学家的想法就是:既然 IPCC 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科学界,他们就不好再发出质疑的声音,以免让公众对科学界失去信心。 而另一方面,在气候门事件后,美国《华尔街日报》在一篇报道中就分析指出,气候门所涉及的英国东英吉利大学气候研究中心、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环境中心等多家研究机构在近 10 年中获得的研究经费增长迅速,有的甚至增长了近 10 倍。 中国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的研究员陈显尧担心自己在申请课题的时候会遇到一些困难,尽管气候变化是目前正热的领域,但他的研究却是其中相对较冷的一个方向。与 IPCC 的论断全球正在加速变暖,而人类行为是其主要原因不同,从海洋角度研究气候变化的陈显尧认为,全球温度可能存在一个 65 70 年的自然振荡过程,而过去 10 年恰好是这个振荡过程的高峰,因此对全球加速变暖的原因还需进一步分析。与主流声音相比,我算是少数派吧,并且力量还很弱小。对此,陈显尧颇显无奈。他还给记者讲述了一件小事:最近他与 IPCC 的一位外国专家通电邮。在邮件里,他阐述了自己的研究过程和结论,并在最后问对方是否真的相信全球变暖是人为因素。我本想和他进行学术上的讨论,可没想到他在答复中只强调 IPCC 的结论具有权威性,不可置疑。我感到很遗憾,他并没有在学术上说服我。 科学家要有诚实、正直的品格,不能为了拿到科研经费而跟着主流走。丁仲礼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的这番表示,似乎意味深长 。 谁能给我们的研究一个公正的评价? 我们的科研也经历了几乎相同的经历:在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球各圈层能量交换过程与全球变化关系》(批准号: 49774228 )基础上,我们提出拉马德雷冷位相灾害链的概念和预测理论,为此我们做了十年的研究,并在 2000 年开始提出基金申请。由于与全球变暖的主流观点相矛盾,直到 2008 年退休,马德雷冷位相灾害链项目也没获得批准。 2004 、 2005 、 2007 年印尼苏门答腊连续发生三次大于等于 8.5 级以上的强震, 2008 年中国南方发生 50 年一遇的冰雪冻灾, 2009 年全球流感爆发, 2009 年 11 月至 2010 年 1 月低温暴雪袭击北半球。马德雷冷位相灾害链已经得到证实,我们的灾害预测已经得到证实 。 气象部门应该做一次客观的总结和公正的评价 2009 年底,中国气象网上刚刚公布说今年是厄尔尼诺年,又是一个暖冬,紧接着华北就来了强暴风雪的寒冬。气候的不确定性确实为气象科学家们出了难题。 2004 - 2005 年冬天,我们预报是暖冬,但却经历了全球变暖后的第一个寒冬,当时的媒体报道 谁制造了暖冬的谎言,我们压力非常大。 2009 年也是一样,刚报出来暖冬,华北就遭遇了六十年一遇的寒冬。当时发布报告的时候,还没有深入认识到假厄尔尼诺,经过这段时间的实际观察和分析,才得出结论。极端气候的出现,为天气预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国气象局在接下来的相当一段时间内要下大功夫研究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相互作用的关系。 http://news.sina.com.cn/c/sd/2010-01-20/200019515519.shtml 这引出如下问题: 第一,北极涛动和非正常厄尔尼诺是人为效应还是自然作用?人为效应能解释北极涛动和非正常厄尔尼诺是如何产生的吗? 第二,气象专家认为,科学家关于温室效应的研究已经进行了将近 200 年,在多种模式演练和其他星球的比较研究中,温室效应理论已比较成熟。那么,温室效应理论能解释北极涛动和非正常厄尔尼诺是如何产生的吗?温室效应理论预测到这次低温暴雪灾害了吗? 第三,温室效应只能预测全球变暖的大趋势,作为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气象部门,能用温室效应理论预报低温冻灾吗? 2004-2005 年和 2009-2010 年两次暖冬的错报已经使国家和人民蒙受巨大的损失,为什么不研究气候变化的自然规律?气象局应该向公众道歉。 第四,关于气候变化的准 60 年周期,国内外都有明确的研究,相关文献比比皆是。为什么气象部门对气候波动变化的理论,特别是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灾害频发的研究视而不见? 北京大学研究小组的一份报告指出,气候变化科学研究在资料、机理解释、预测等方面仍然具有实质性的不确定,并不断有新的问题和挑战出现。例如,最近 10 年来实际观测到的全球平均温度并没有按照 IPCC 预期的上升 0.2 ℃ ,而是出现了一个年代际平台。报告呼吁,这一温度平台的出现,是一个新的科学问题,应在哥本哈根高峰会议上得到探讨,而不是回避新问题,完全以全球变暖作为大会的出发点和前提。 http://news.sina.com.cn/w/sd/2010-01-25/100519540598.shtml 在新德里举行的中国、印度、巴西和南非四国环境部长会议上,解振华评论说:现在科学界存在不少争议,我们应该对科学研究持开放态度。和人类活动导致气候变暖相比,另一种说法是气候变暖是大自然周期性趋势造成的,对此我们应该心态开放。 http://news.sina.com.cn/o/2010-01-25/132316989344s.shtml 公众不需要气象部门坚定的全球变暖立场,而需要准确的天气预报和突发冷事件的预警。气象权威在发表学术观点的时候,要申明只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气象部门,两者不能混淆不清,误导公众。气象部门应该站在公正客观的立场上对待科学争论,广泛地吸收各种观点和意见,及时采纳正确的观点,改正已被实践证明了的错误,在理论上和组织上保证科学研究的公正性。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90335 我在 2005 年指出了 2004-2005 年暖冬预测的错误,相关博文被转载在国家气候中心的网页上 ,我认为,这是相关部门客观公正的表现。 相关部门不是某一学派的垄断部门,客观公正是相关部门的职责和义务。 事前没有预测或预测错误,就应该承认别人的预测,从中汲取经验和教训,事后的任何解释都是没有说服力的。气象部门应该在理论上和组织上保证科学研究的公正性,改变在气象科学研究上 只有一种声音 的不正常现象,保证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不被国外敌对势力的蓄意宣传所损害 。 我国在气候问题上所遭遇的巨大压力与气象部门的工作失误是有关系的,忽视气候变冷的研究不仅仅是全球气候大会的错误,也是中国气象界跟风主流趋势的表现。据我所知,中国一次气候问题研讨会上,赵振国就提出过 30 年冷周期,美国国防部气候报告之后中国气候界高层在香山气候会议上,钱维宏和罗勇就提出过气温变化 60-70 年周期问题。相关部门忽视了他们的研究。 谁能给我们的研究一个公正的评价? 我们的预测为什么没有达到减灾效果? 为什么大量科研成果被束之高阁,忽视最新科研信息,相关部门是否担责? 参考文献 1. 黄堃。英政府首席科学顾问说气候变化科研应更开放。 2010 年 01 月 28 日 15:48 来源:新华网。 http://news.gxnews.com.cn/staticpages/20100128/newgx4b614166-2645838.shtml 2. Swanson, K. L., and A. A. Tsonis. Has the climate recently shifted? Geophys. Res. Lett., 2009,36: 6711 3. Easterbrook, D.J., The next 25 years: global warming or global cooling? Geologic and oceanographic evidence for cyclical climatic oscillations: Ge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 Abstracts with Program, 2001, 33 : 253. 4. Easterbrook, D.J., 2008, Correlation of climatic and solar variations over the past 500 years and predicting global climate changes from recurring climate cycles: International Geological Congress, Oslo , Norway . 5. Easterbrook, Don J. Glacier fluctuations, global climate change, and ocean temperature changes,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limate Change NY, 2009. 6. 杨学祥。全球变暖还是变冷。科技潮, 2006 ,( 9 ): 20-22 7. 黄德利。气候变化研究争议不断 中国应该发出自己的声音。 2010-01-25 13:43:43 来源:科技日报。 http://www.weather.com.cn/static/html/article/20100125/185515.shtml 8. 杨冬红 , 杨学祥 . 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全球强震和灾害 . 西北地震学报 .2006,28 ( 1 ): 95-96 9. 杨冬红 , 杨学祥 , 刘财 . 2004 年 12 月 26 日 印尼地震海啸与全球低温 .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6,21 ( 3 ): 1023-1027 10. 杨学祥,杨冬红。地震、海啸、低温和流感:灾害链的变化趋势。生命与灾害, 2009 ,( 11 ): 4-7. 11. 杨学祥。提防气候恐怖主义偷袭中国。中国政府创新网。 http://www.chinainnovations.org/showNews.html?id=739 12. 杨学祥。给 全球变暖说 泼点冷水。 世界环境。 2007 年,第 02 期 13. 杨学祥,杨冬红。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灾害链。见:高建国主编,苏门答腊地震海啸影响中国华南天气的初步研究中国首届灾害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气象出版社, 2007 : 200-204 。 14. 杨冬红 , 杨学祥 . 潮汐和地震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 . 沙漠与绿洲气象。 2007 , 1 ( 4 ): 5-12 。 15. 杨学祥。灾害链规律不容忽视。文汇报。科技文摘专刊(第 683 期)。 2008 年 3 月 2 日 第五版。 http://whb.news365.com.cn/kjwz/200803/t20080302_1777631.htm 16. 杨学祥 , 杨冬红 . 全球进入特大地震频发期 . 百科知识 2008.07 上 , 《百科知识》 2008/07 上 , 8-9. http://www.jllib.cn/library/magazine/20080707k.htm 17. 杨学祥。灾害链规律不容忽视。《地理教学》, 2008 , ( 5 ): 1-3 18. 杨冬红,杨学祥。全球变暖减速与郭增建的海震调温假说。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8 Vol. 23 (6): 1813 ~ 1818 19. Upgrade influenza pandemic warning: possible pandemic next year 流感大流行预警: 2008 年可能发生流感大流行。 发表人: yxx119 发表时间: 2008 年 1 月 27 日 14 点 57 分 来源: View Single Post 。 http://www.flu.org.cn/scn/news-14085.html 20. 杨学祥,杨冬红。地震、海啸、低温和流感:灾害链的变化趋势。生命与灾害, 2009 ,( 11 ): 4-7. 21. 刘洪宇。对话杨学祥 地球在瘦身吗。辽宁日报, 2009 年 11 月 12 日 A06 版访谈。 http://news.lnd.com.cn/htm/2009-11/12/content_908356.htm 22. 杨学祥、杨冬红。 4 种原因可能是祸首。新文化报, 2010 年 1 月 6 日 (第 5 版)。 http://enews.xwhb.com/html/2010-01/06/content_144259.htm 23. 杨学祥,杨冬红。拉马德雷冷暖位相转换说值得研究。日期: 2010-01-12 来源:文汇报。 12 版:科技文摘。 http://wenhui.news365.com.cn/kjwz/201001/t20100112_2587807.htm 24. 杨学祥。全球变暖:从科学到神话。日期: 2005-04-12 国家气候中心 (NCC) 。 http://ncc.cma.gov.cn/Website/index.php?ChannelID=83NewsID=792
个人分类: 学术争论|4946 次阅读|6 个评论
给全球变暖泼点冷水:警惕全球变暖成为“迷信”
杨学祥 2010-1-19 05:19
给全球变暖泼点冷水:警惕全球变暖成为迷信 警惕全球变暖成为迷信 气象研究应回归科学 牛强 谢光锋 2010年01月18日08:51 来源:《科学时报》   近来,伴随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的争吵声,公众对全球变暖的关注持续升温,席卷整个北半球的大范围严寒却不期而至,坚信全球暖化的人士意料之中地将此归因于全球变暖。于是乎,炎热高温自然证明了气候变暖,而完全相反的低温严寒也能基于全球变暖推导出似乎无可辩驳的合理解释。   这或许勾起人们对社会上某些大师表现的记忆练我这个功就能治好你的病,病好了证明我这个功确实管用,如果没治好病那说明你心不诚,如果病情恶化了那是我的功在考验你。是暖还是冷?是练功管用还是依靠心诚?同为证,异则辩的伎俩,在套路上何其相似。这到底是科学还是迷信?科学会实事求是地分析研究新情况、新矛盾,通过理性质疑,在原有理论基础上螺旋上升;迷信却坚持固有的认识不可动摇,对一切新情况、新矛盾都不假思索地进行狡辩,抑或冠之不争的事实。   全球变暖是不争的事实,这句明显属于非科学的语言和口号犹言在耳,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导致全球变暖亦似乎成为公理,甚或将其固化为一种信仰,是否可以将持这类信仰的人称之为碳排原教旨主义者呢?先验地认为全球变暖,而原因是二氧化碳排放,以此为真理和圣经,从这个默认前提出发来对其他事物进行价值判断,或者寻找可能的解释,是否就是全球变暖迷信和碳排迷信呢?   全球变暖迷信和碳排迷信似乎可以追溯到极端环保主义,却又远远超出了其原有范畴。二战以后,在经济全球化和世界经济高速成长的同时,资本主义对增长的盲目崇拜引发了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索取,一批具有批判精神和反思能力的人文知识分子深感忧虑,打出了保护生态环境的旗号,借此反对毫无节制的物质占有风气对人性的异化,罗马俱乐部《增长的极限》和美国环保主义者《寂静的春天》的出版就是典型的代表,作为后现代主义思潮的一部分,环保主义有其进步的积极意义。   环保主义在各国人民的支持下,在保护水域、土壤、局部空气免遭污染方面卓有成效,带给了世界很多地方水清、地净、天蓝的良好环境。但由于传统环保主义所关注的水土气都是局部的,发达国家的人民在本国实行了一定的环保标准后,不再有足够的热情关注和支持环保事业,环保主义在西方的群众基础开始裹足不前,这使得环保主义始终无法超越地域和国界的限制而整合为一种全球重要力量。为了持续推进环保主义的全球地位,激进的极端环保主义开始寻找一个能够刺激全世界神经的新的痛点穴位。   这时,全球气候变暖作为一种学术论点进入了极端环保主义者的视野。其实,20世纪下半叶以来,气候变冷一直是气象学科内部的主流声音。但全球变暖涉及的层次是大气层的,不仅可以超越地域和国界的限制引发西方主流工业化国家的关注,更为重要的是,海水上升、洪水时代、人类的狂妄贪婪、人类大灾难、人类的警醒、救世主、诺亚方舟这些关键词也暗合了基督教秉持的人类原罪与救赎的思想。于是,气候暖化迅速成为极端环保主义的有力武器和重要工具,其原教旨主义的先验理论也超出了一般学术观点的范畴而日益意识形态化,甚至犹如皇帝的新衣成为一些社会群体证明自身智慧的广告词。植物光合作用所需的二氧化碳气体俨然以温室气体的恶名,超过了二氧化硫、氮氧化物这些重要污染物成为罪魁祸首。   仅仅有极端环保主义的顶礼膜拜,暖化理论也只是众多学说之一种,在学界仍有大量不同观点的争论。而来自科学界功利思想和国际政治角力的影响以其代言人所形成的两方面现实势力的拥趸,使得气候变暖和碳排变身新迷信成为可能,因为他们隐藏在不可告人目的背后,更有比极端环保主义多得多的话语权、公信力、现实操作力甚或道义制高点。对此,善良的人们必须保持足够的警惕警惕某些研究者把全球变暖作为逐利的法宝,以经济人的理性选择替代科学人的唯实精神,无原则地加以推波助澜,以骗取更多的政府支持和民间基金会资助;警惕西方发达国家祭出的全球变暖这一法器,妄图阻止或延缓以我国为代表的后发国家的现代化进程,并撕裂、分化发展中国家间谋求共同发展的必要团结,事实上它们已经在这样做了。   能源和材料工业是现代文明的基石。大国的现代化进程无法绕过这两大产业。无论是能源产业的煤电油气,还是材料工业的钢铁、水泥、有色金属和石油化工,都与大量的能源使用和二氧化碳排放密切相关。借助二氧化碳的减排压力,将迫使一批发展中国家的能源和材料工业无法充分发展,从而现代文明的物质基础无从建立。要想实现这一不可告人的目的,必须将碳排放意识形态化,好用来麻醉和蛊惑发展中国家的人民群众,最好的手段就是将暖化和碳排进行包装,使之时尚化、符号化,成为急欲与国际接轨的知识人群的时尚符号和文化图腾,进而培育成21世纪的新迷信。   继续深究下去,全球变暖迷信和碳排迷信本质上是人定胜天的偏激思想在作祟。虽然打着保护生态环境和人类未来的旗号,但其骨子里认定人类是自然界的主宰,不仅自然界的变暖是人类造成的,解救自然界也要靠人类,其思想基础与疯狂发展、过度索取的经济增长盲目崇拜症同出一辙,只不过表现形式走向了另一个极端。这种将人类与自然界二元对立的基点反映了西方社会指导思想的褊狭。   严寒或许可以使人头脑变得清醒和冷静。少些类似不争的事实式的断言和说教,多些理性质疑和踏实研究,为人类可持续发展提供必要的科学思想、知识、方法、技术和手段,这是科技工作者的神圣使命和责任。气候变化是一个宏大而又非常复杂的科学研究课题,需要集成众多学科的专业知识,收集各种现实证据和历史记录,客观、辩证地按照科学研究的规律逐步展开,既不能急不可耐地只根据部分证据就给出言过其实的武断结论,更不能为了先验的观点对论据进行主观剔除甚而对明显的事实视而不见,只有让气候变化研究回归其科学本原,才能得出经得起历史检验的、负责任的科学结论。而要让气候变化研究回归到科学,首要的是警惕全球变暖和碳排成为迷信,如果已经有了这种迷信或神话,就要勇敢地破除它。 (责任编辑:王太拓(实习)) http://scitech.people.com.cn/GB/10785984.html 给全球变暖说泼点冷水 杨学祥 光明观察刊发时间: 2006-8-30 11:48:19 http://guancha.gmw.cn 近30年来,全球变暖的证据铺天盖地,人们对变暖后果的担忧也与日俱增。全球变暖将持续多久?真得那么可怕吗?俄国科学家最近又给全球变暖的观点泼一瓢冷水。 争论是科学的生命 TOM科技讯 据俄罗斯新闻网8月27日报道,俄罗斯科学院普尔科夫天文台的科学家们在对太阳辐射情况进行持续观测后宣称,地球有可能在50年后遭遇全球性的气候变冷,而且这一过程将一直持续到二十二世纪初。该天文台的哈比布尔洛阿布杜萨马托夫博士表示:通过分析观测数据,我们开发出了一套反映全球气候变化情况的程序表,即全球气候将在本世纪中叶前开始变冷,而从二十二世纪初开始,将进入下一轮为期200年的变暖周期。普尔科夫天文台的科学家们早些时候曾得出结论称,在2012-2015年期间,全球温度将会缓慢地降低,并且在2055-2060年间达到最低值。50年后,全球气温有可能会下降到十七世纪下半叶时的水平:当时,荷兰境内的所有运河均被冻结,而格陵兰岛上的大部分居民也被迫迁移。阿布杜萨马托夫博士指出,他还从外国同行那里获得了有关全球气候正在变冷的证据。他表示:日前,我收到了一封非常重要的电子邮件。西方的同行们指出,在2003-2005年期间,海洋上层水域的温度有略微下降,而这完全符合我们的研究结果。他认为,全球性的气温下降将在2012-2015年期间到来 。 争论是科学的生命,没有争论的科学是死亡了的科学,是无法向前发展的。日前,一批美国科学家提出所谓的黑洞根本是子虚乌有的观点,引发激烈讨论。某些科学家甚至认为,这是为传统的黑洞理论敲响的第一声丧钟 。俄罗斯科学家伊戈尔-彼得罗维奇-科普洛夫教授则认为,宇宙从未发生过大爆炸。根据大爆炸理论,星系连同其它所有的恒星和行星都产生于一个所谓的奇异点。这个奇异点中集中了所有宇宙最原始的物质 。与这种永无止境的科学探索精神相对照的是,中国研究生质疑相对论被批为想当然,我们提出的黑洞佯谬观点长期受到冷落 。缺乏创新精神的中国科学面临生死抉择。 我们在《中国学术期刊文摘》2000年第三期《行星摄动与黑洞佯谬》一文中提出,数学抽象是客观实际的一种近似,数学奇点是这种近似导致的谬误。数学抽象造成的物质隐身术在黑洞理论中得以实现,该理论创造出一个没有形状不占据空间的巨量物质和无穷能量。当某种理论被人们普遍接受时,人们也接受了某些不该接受的东西,这正是新理论的出发点 。马克思说得好:谬误构成了科学的阶梯。 从科学家打赌说起 据俄罗斯新闻网援引英国《卫报》报道,主要研究全球气候变化情况的两名俄罗斯科学家坚持认为,全球变暖的危险过于夸张,今后10年全球气候将变冷,决定下注1万美元,与反对他们观点的英国气象专家打赌 。 俄罗斯科学院太阳地球物理研究所(伊尔库茨克市)研究员弗拉基米尔-巴什基尔采夫和加琳娜-马什尼奇认为,对地球气候影响最大的是太阳系活动的变化,而不是温室气体的排 放,地球变暖和回冷是对太阳黑子数量和大小变化的反应。由于今后数十年太阳将进入活动消极期,地球温度将会随之下降。大部分气象学家不同意这种观点,其中包括正在为日本横滨市地球模拟器超级计算机项目工作的英国气象专家詹姆斯-安南博士。他与俄罗斯科学家正式打赌。安南博士曾向美国气象学教授理查德-林森发起挑战,后者认为人类活动并未对气候产生强烈的影响,今后20年地球温度将会下降。林森教授表示愿意与安南打赌,但因为赌注比例问题未能正式订立赌约。英国环境保护运动积极推动者、《卫报》观察家乔治-蒙比奥特在BBC广播节目中,向全球变暖问题专家迈伦-埃贝尔发起挑战,打赌5000英镑。看来,科学界绝不会仅仅存在一种声音,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全球冷暖争论是一场长期的科学争论 人们可能对70年代初出现过的气候变冷说记忆犹新。1971年丹斯加德(Dansgaard)等人发表的格陵兰冰芯氧同位素谱分析成果表明,地球气候有10万年轨道周期变化,其中9万年为冷期,1万年为暖期。按此规律,目前气候的暖期已接近尾声,气候变冷说一度成为主流 。日本气象厅朝仓正在1973年3月3日《东洋经济周刊》撰文预言,地球将于21世纪进入第四小冰期。美国威斯康辛大学环境研究所布赖森(Bryson)认为,地球目前正在非常缓慢地进入另一个大冰河期。当时的变暖说以大气热污染为依据,代表人物有前苏联列宁格勒地球物理观象总台布迪柯、列宁格勒大学施涅特尼柯夫和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环境保护厅彼得森。他们的理论现在变为主流。 媒体多次披露,对于气候冷暖变迁这一全球重大问题的预测,科学界可谓出尔反尔。20世纪70年代,一批欧美的著名学者曾聚会于美国布朗大学,专门召开了一次当前的间冰期何时结束和如何结束的研讨会。学者们举出实例证明,目前的地球气温已经在开始下降,从暖到冷的变化很快,可以不足500年,如果人类不加以干涉,当前的暖期将会较快结束,可以预期不出几千年,也许只有几百年,全球变冷以及相应的环境变迁就会来临。出于对所面临威胁的忧虑,会议的两位发起者甚至还向当时的美国总统尼克松写信发出警报。这种冰期将临的观点一直持续了20年。直到了20世纪90年代,温室效应与全球气候变暖才成为国际社会的热点 。纵观历史多歧路,未来的主流又会是谁呢? 不过,不同的声音仍然不绝于耳。2004年媒体披露的美国国防部秘密报告称,到2020年,欧洲沿海城市将被上升的海平面所淹没,英国气候将像西伯利亚一样寒冷干燥。亚洲和北美洲的年平均温度下降达2.8摄氏度,北欧下降3.3摄氏度。整个澳洲、南美洲和非洲南部的关键地区年平均温度上升达2.2摄氏度。自然自有自我调节机制,争论仍在继续中。 科学的不确定性:科学争论中的数学模拟漏洞 李崇银院士说,现在对全球增暖最主要的依据就是IPCC的一些报告。在IPCC报告里面,就是全球增暖,各种因素对增暖的贡献,你可以看到一张图,那里面就有不确定的地方,布什就利用这个东西,应该说是这样的一个问题,由于你科学上还没有完全确定。美国因为从科学界来讲,还有相当一部分科学家不同意全球增暖是温室气体造成的,还有相当一部分有影响的科学家持这样的一种观点。我认识的很有名的一位美国科学院院士,在好多年前就有他的一些看法,他认为热带的云和辐射的作用比温室气体的作用还大 。 周光召院士指出,最近地球上气候的波动很大,二氧化碳含量却一直在上升,可见全球气温变化并不完全取决于二氧化碳含量。另外从历史上看,影响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因素很多,有人为因素,也有自然因素。现在的变化是否完全来自人为产生的温室气体,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 近140年全球平均温度变化和我国近120年的平均温度变化表明,1890-1924年是低温期,1925-1946年是高温期,1947-1976(在中国为1986年)年是低温期,1977-2000年为高温期 。温室效应无法解释其中的两个低温期的产生原因。在IPCC的各种因子造成的辐射强迫一览表中,有温室气体、平流层臭氧、对流层臭氧、硫化物、矿物燃料产生的有机碳气溶胶、矿物燃料产生的烟尘气溶胶、火山、太阳共8种因子。云层厚度、潮汐强弱、深海强震的多寡等对气候变化有重大影响的因子都没有考虑。 提出温室效应的美国科学家季林(Keeling),在2000年又提出潮汐气候效应。季林认为,地球、月亮和太阳相对位置的变化会引起潮汐强度的逐渐变化,其周期为1800年。潮汐大时,有更多来自海洋深处的冷水被带到海面。这些冷水可以冷却海洋上的空气。潮汐小时,海洋深处的冷水很难被带到海面,世界就变得暖和。据季林的计算,大约在1425年即小冰期的末期,潮汐达到了最大值,从那以后逐渐减弱,直到3100年潮汐又达到最大值。这个周期是过去1万年气候变迁的主要动力。这个效应使地球的温暖期从小冰期末期一直持续到24世纪 。潮汐有13.6天、27.21天、27.55天、29.53天、2.2年、11年、22年、55年、60.6年、220年、1800年和5000年的强弱变化周期。 2004年12月26日印尼地震海啸发生后,异常寒流突袭全球。郭增建的深海巨震降温说是一种合理的解释:海洋及其周边地区的巨震产生海啸,可使海洋深处冷水迁到海面,使水面降温,冷水吸收较多的二氧化碳,从而使地球降温近20年。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气温上升与人类活动使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有关,同时这一时期也没有发生巨大的海震。巨震指赤道两侧各40o范围内的8.5级和大于8.5级的海震 。 我们发现,1889年以来,全球大于等于8.5级的地震共18次。在1889-1924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发生6次,在1925-1945年拉马德雷暖位相发生1次,在1946-1977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及其边界发生11次,在1978-1999年拉马德雷暖位相发生0次,在2000-2005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已发生2次。规律表明,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是全球强震的集中爆发时期和低温期。2000年进入了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2000-2035年应该是全球强震爆发时期和低温期。 据美国国防部秘密报告预测, 2020年欧洲沿海城市将被上升的海平面所淹没,英国气候将像西伯利亚一样寒冷干燥。这看似对立的两种现象共存正是物极必反的辩证规律。全球变暖导致的海平面上升,破坏了地壳的重力均衡,引起加载的海洋地壳均衡下沉(如同轮船加载,吃水线加深一样),由此而发生的深海强震和海啸又迫使深海冷水上翻到海洋表面,引发全球变冷。同样,全球变暖导致云层厚度增加,阻挡太阳辐射进入地表,又导致全球变冷;飓风产生于海洋表面高温,最终导致深海冷水上翻,海洋表面降温。这都是大自然的自组织和自调节作用。没有考虑云层厚度、潮汐强弱、深海强震的多寡等对气候变化有重大影响因子的数学气候模拟,其可靠性应当受到质疑。 全球变暖理论的局限性及其危害 在中国,主张全球温度将变冷的声音非常微弱,与主张全球变暖的主流派不成比例,即使偶尔出现的一点客观报道 ,也会被淹没在一片全球变暖的喧嚣之中。问题在于,中国人感兴趣的是研究结果,而不是研究过程。这恰恰是中国长期科技落后的原因: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给出一个一成不变的永久性真理,一切都在伴随时间、地点、条件而变化,一切都需要人们根据自己的知识和经历来判定是非。单凭科普知识,无法评论科学界的争论,人们需要掌握评价科学争论的基本方法:理论与实践的符合程度 。认真研究科学发展的历史,可以使我们能够认清人类的弱点和偏见。 科学的规律具有对立统一性、否定之否定性和螺旋式上升性。其中,周期性是我们认识世界和科学实践的主要依据。人类活动不能改变自然规律,只能起加速或减缓作用。有人夸张地认为,全球将进入6000万年前的大温暖期,这是误解,人类还没有这么大的加速能力。温室效应仅仅是全球变暖的一种因素,它不能解释全球气候冷暖变化的波动历史。历史上比现在规模更大的全球变暖是如何产生的?是如何消失的?目前的全球变暖会持续到什么时候?全球变暖说并没有给出合理的解释。 近期研究表明,流感大流行有六大特征:处于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及其边界;前一年或前两年为中等强度以上的拉尼娜年;20世纪50-70年代同时为中国强沙尘暴年;前后一年或当年为中国东北地区冷夏年(20世纪50-70年代同时为严重低温冷害年);当年为中等强度以上的厄尔尼诺年;当年为太阳黑子谷年m或峰年M,m-1年,m+1年或M+1年。 1889-1890年、1900年、1918-1919年、1957-1958年、1968-1969年和1977年的禽流感爆发都满足这6大条件,同时,在1890年以来,满足这6大条件的只有以上6次爆发 。 按照全球变暖说,准60年周期的全球拉马德雷冷位相低温期不再出现,今后禽流感不会在人类间爆发。肯定地说,这种预测有极大的危险性。在地球进入30年冷周期的预测上,美国国防部的秘密报告与部分中国气象学家(如,国家气候中心研究员赵振国和任振球等)的观点是一致的 ,至少到2020年,低温和禽流感就会光顾人类世界。同样一个观点,由外国人说出就比由中国人说出更起作用。这与其说是科学,不如说是迷信。在资源和能源日渐短缺并成为战争根源的今天,全球变冷比全球变暖具有更大的风险,会给人类造成更多的伤害。科学的争论会减少人类更多的历史遗憾。 参考文献 1.伊凡 编译。俄科学家称:2012开始全球将遭遇气候变冷50年。2006年08月28日 11时39分 来源:TOM科技 http://tech.tom.com/2006-08-28/04BF/13190153.html 2.久亮。美科学家称宇宙间不存在黑洞 引发激烈讨论。 2006年08月02日 14:24 新浪科技 http://tech.sina.com.cn/d/2006-08-02/14241067267.shtml 3.久亮。俄罗斯科学家称宇宙从未发生过大爆炸(图)。2006年07月27日 07:05 新浪科技 http://tech.sina.com.cn/d/2006-07-27/07051057345.shtml 4.杨学祥。行星摄动与黑洞佯谬。中国学术期刊文摘(科技快报)。2000,6(3):365-367 5.固山。俄英学者下注1万美元 赌10年后全球是否变冷。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20日 15:13 中国新闻网 http://tech.sina.com.cn/d/2005-08-20/1513699173.shtml 6.Dansgaard, W., Johnsen, S.J., Clausen, H.B. Langway, C.C., Climatic record revealed by the Camp Century ice core. in Turekian, K.K., ed., The Late Cenozic Glacial Ages., Yale Univ. Press, New Haven, 1971, 37~56 7.赵希涛, 杨达源.,等. 全球海面变化.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92. 148~149 8.预测不一 下次冰期何时到来仍是未解之谜。网易科技报道 http://tech.163.com 前往科技论坛 http://tech.163.com/04/1121/14/15NFVBSP0009rt.html 9.李崇银,潘锋。李崇银:关注全球环境变化。中国科学院网站。2005年7月22日 http://www.cas.cn/html/Dir/2005/07/22/1840.htm 10.周光召. 若干基础科学的发展趋势. 科学. 1996, 48(5): 4~7 11.丁一汇,张锦,徐影,宋亚芳。气候系统的演变及其预测。北京:气象出版社,2003。27,31,70。 12.Charles D. Keeling and Timothy P. Whorf. The 1800-year oceanic tidal cycle: A possible cause of rapid climate change . PNAS, 2000, 97(8): 3814-3819 13.杨冬红,杨学祥. 海洋中和海洋边缘巨震是调节气候恒温器理论的检验 . 西北地震学报. 2005, 27(1): 96 14.杨学祥。地球已开始进入变冷周期。2004-5-27光明网博客。 http://blog.gmw.cn/u/466/archives/2004/4728.html 15.杨学祥,杨冬红。冷静看待全球变暖:谁控制了21世纪全球温度变化? 2005-8-15光明网 - 光明观察 - 学术观点. show.aspx?id=3695 16.杨学祥. 全球变暖:从科学到神话. 2005-3-16 光明网 - 光明观察 - 学术观点. show.aspx?id=1844 17.杨学祥。全球变暖:从科学到神话。国家气候中心。关于我们-相关消息专栏。 http://ncc.cma.gov.cn/Website/index.php?ChannelID=83NewsID=792 18.杨学祥。科学家间的较量:全球变暖与全球变冷的一场特殊争论。 2005-8-21上海环境热线.绿色论坛. http://www.envir.online.sh.cn/forum/20056419.htm 19.杨冬红,杨学祥。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全球强震和灾害。西北地震学报。2006,28(1):95-96。 20.杨冬红,杨学祥. 禽流感爆发的六大特征及灾害预警. 气象港-科技文章-理论.2006年6月5日 http://qxg.com.cn/n/?fc=antid=74id=6223 21.杨学祥。再论跟风派的尴尬。 2005-9-10光明网博客。 http://blog.gmw.cn/u/466/archives/2005/8861.html 文章出处: http://guancha.gmw.cn/show.aspx?id=402 杨学祥:向气候开战是向自然宣战的翻版 - Tag: 自然与人 科普作品 气候变暖 科学精神 这是学者杨学祥两年多前发出的文章,讲科学,有理想,也适合现在的情况。---五柳村编者,2009-12-10。 全球变暖争论与国家经济安全 向气候开战是向自然宣战的翻版 作者:杨学祥 2007/3/12 17:11:00 |杨学祥的BLOG 关键字:全球变暖,温室效应,冷暖交替说,持续变暖说,经济衰退,能源紧张 争论是科学的生命,没有争论的科学是死亡了的科学,是无法向前发展的。近些年来,随着全球气温的异常变化,全球变暖的学说可以说是路人皆知,在这样的背景下,还有一种完全相反的观点:全球气温并不会持续变暖,而是将进入变冷期 。   新华网南京3月10日电(记者凌军辉)记者9日从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获悉,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由该所主持的湖泊沉积与环境变化研究成果显示,全球气候变暖很可能是一种自然周期变化的结果,与人类活动没有必然的联系,不久的将来,全球气候有可能逐渐变冷。参与这个项目的沈吉告诉记者,从上个世纪初以来,气候变化的频率正逐渐加快,由此造成的温度、降水等气候突变的可能性也在增大。现在全球正处于过渡期,气候突变的可能性也最大。我认为全球气温有可能突然变冷,虽然这有点超出人们的通常判断,但积极做好相应的准备应该是非常必要的 。  很多科学家认为,二氧化碳排放增多带来的温室效应是全球迅速变暖的主要原因,前不久公布的联合国研究报告也是这么说的。不过,英国电视四台却发出了不同声音。该台即将播放的纪录片称,人造的全球性变暖是现代社会的最大骗局,太阳才是真凶。纪录片还称全球变暖是一个价值数十亿美元的全球产业,它由狂热的反工业化环境主义者制造,由科学家兜售的可怕故事来筹资,还获得了政治家和媒体的舆论支持。由于此片显然跟联合国公布的研究报告唱起了反调,因而还未播出就引起了西方媒体的关注。这个名为伟大的全球变暖丑闻的纪录片将于3月8日播出,它想要表达的最重要的信息是,人类行为造成全球变暖的故事是一个谎言。纪录片的导演马丁德金说:没有几个电影可以改变历史,但我想这是一个转折点。再过5年,温室效应是全球变暖主要原因的说法将彻底成为一句废话。 据报道,纪录片得到了一批专家的支持,包括9名气象学、海洋学、生物地理学等方面教授的参与。这些专家来自知名的研究机构和学府,如美国的麻省理工学院、法国巴黎的巴斯德研究所、丹麦国家航天中心等 。 全球变暖原因有多种说法,这是正常的科学的争论。国内外媒体的归纳并不完全,除温室效应说外,大致有以下几种: 太阳变化说:成立于1989年、由46个工商业公司组成的美国全球气候联合会认为,全球变暖是客观存在的。该组织几乎包括了美国工业界的所有重要成员,以及对布什政府很有影响力的一个智库乔治马歇尔研究所。该研究所1989年曾发表报告称,太阳密度的周期变化可以抵消与温室气体有关的气候变化,也就是说,全球变暖该怪太阳。美国俄克拉何马州参议员英赫夫前不久也将全球变暖形容为被误解得最厉害的题目,并称太阳应为地球变暖负大部分责任6砺匏埂豆鄣惚ā?日援引英国学术杂志的文章说,新研究显示,地球变得越来越暖的原因是,太阳辐射处于近1000年来最强烈的时期,而且太阳辐射增强对臭氧层和云层的影响所带来的气候变化,可能比太阳光的影响更大 。 宇宙射线说:《英国皇家学会学报》今年2月的一篇文章说,宇宙射线可能在云层形成的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丹麦气象科学家亨利克斯文斯马克表示,有实验显示,人类对全球变暖的影响可能比许多科学家以前所认为的小得多 。 动物废气说:联合国粮农组织日前发表的报告说,全球10.5亿头牛排放的废气,是导致全球变暖的最大元凶。牛群的屁等排泄物会产出100多种污染气体,其中氨的排放量占全球总量的2/3,氨正是导致酸雨的原因。牛屁中有大量甲烷,其暖化地球的速度比二氧化碳快20倍 。 潮汐调温说:提出温室效应的美国科学家季林(Keeling),在2000年又提出潮汐气候效应。季林认为,地球、月亮和太阳相对位置的变化会引起潮汐强度的逐渐变化,其周期为1800年。潮汐大时,有更多来自海洋深处的冷水被带到海面。这些冷水可以冷却海洋上的空气;潮汐小时,海洋深处的冷水很难被带到海面,世界就变得暖和。据季林的计算,大约在1425年即小冰期的末期,潮汐达到了最大值,从那以后逐渐减弱,直到3100年潮汐又达到最大值。这个周期是过去1万年气候变迁的主要动力。这个效应使地球的温暖期从小冰期末期一直持续到24世纪 。(潮汐有13.6天、27.21天、27.55 天、29.53天、2.2年、11年、22年、55年、60.6年、220年、1800年和5000年的强弱变化周期。) 海震调温说:2004年12月26日印尼地震海啸发生后,异常寒流突袭全球。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理事郭增建的深海巨震降温说是一种合理的解释。海洋及其周边地区的巨震产生海啸,可使海洋深处冷水迁到海面,使水面降温,冷水吸收较多的二氧化碳,从而使地球降温近20年。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气温上升与人类活动使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有关,同时也与这一时期没有发生巨大的海震有关 。(巨震指赤道两侧各40o范围内的8.5级和大于8.5级的海震。) 海洋调温说:海洋是地球最大的能量储存库。全球变暖导致的海平面上升,破坏了地壳的重力均衡,引起加载的海洋地壳均衡下沉(如同轮船加载,吃水线加深一样),由此而引发的深海强震和海啸又将迫使深海冷水上翻到海洋表面,从而将会引发全球变冷。这就是海洋的调温作用。在温暖的中生代,海洋底层温度为 15摄氏度,第四纪冰期到来时海洋底层温度为摄氏0度,而目前海洋底层温度为摄氏2度。目前海洋蓄能库的热能状况与中生代温暖期相去甚远,离超寒冰河期仅一步之遥。强潮汐、海洋巨震和强飓风周期性地将深海冷水翻到海洋表面,吸收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使地球气候变冷。仅当海底温度达到摄氏15度以上时,海洋调温作用才能减弱到中生代的水平。 天文冰期理论:南斯拉夫科学家米兰科维奇用地球轨道偏心率周期(10万年)、黄赤交角周期(4万年)和近日点进动周期(2万年)计算地球不同纬度接受太阳能的变化,得出了地球轨道控制地球冰期和间冰期转换的结论,该结论被证实是20世纪最大科技成就之一。 目前的科学水平只能准确预测一周以内的天气变化,对未来气候的预测充满变数,对地震的预测更存在争论。气候的预测历史恰恰证明了人类预测的不准确性:媒体多次披露,对于气候冷暖变迁这一全球重大问题的预测,科学界可谓出尔反尔。20世纪70年代,一批欧美的著名学者曾聚会于美国布朗大学,专门召开了一次当前的间冰期何时结束和如何结束的研讨会。学者们举出实例证明,目前的地球气温已经在开始下降,从暖到冷的变化很快,如果人类不加以干涉,当前的暖期将会较快结束,可以预期不出几千年,也许只有几百年,全球冰期以及相应的环境变迁就会来临。出于对所面临威胁的忧虑,会议的两位发起者甚至还向当时的美国总统尼克松写信发出警报 。这种一场虚惊的预测闹剧不能重演了,它会给正在走向衰退的世界经济雪上加霜。 德国著名的马克斯普朗克学会的气象学索兰基教授说:气候变暖确实不假,但我们没必要那么紧张。在整个地球演化史上,有过远比现在还温暖的气候,如在白垩纪,温室气体远比现在多,高达5倍,造就的气候与生态环境也并不坏,水草繁茂,巨大恐龙横行。这一观点我们提出过多次。用恐怖大片的艺术手段来影响粉丝,这不是科学争论的正确方法,因为正确的科学观点不是通过公民投票来解决的。真理一开始总是掌握在少数人手里。 环境问题已经演变为政治问题。目前,欧洲正笼罩在气候变暖威胁论中,很多媒体甚至把矛头指向中国。有学者认为,种种复杂的讨论背后,也许存在着更深层次的问题。法国著名地球物理学家,克劳德阿勒格雷去年批评那些鼓吹全球变暖的人是受到了金钱的驱动,而不是为了科学的健康发展。美国参议员英赫夫呼吁人们小心评价所听到的宣传,因为那些环境保护的极端分子所做的是关掉一部叫做美国的机器。电影侏罗纪公园的作者克莱顿前不久写了本书,认为全球变暖的形势并未到达灾难的程度,现在存在着科学政治化和学术研究商业化的趋势,值得警惕。不过,也有西方媒体指出,一部分对主流意见持怀疑态度的科学家在某种程度上受到了一些工业公司,如能源公司的资金支持,自然说话也向着这些公司。沃顿经济气候预测联合会的一份调查就显示,如果美国按照《京都议定书》行动,那么每年要花掉3000亿美元。俄纽带新闻网的文章说,瑞典科学家埃利尔表示,如果现在限制一些发展中国家减少燃料的使用,将对这些国家经济造成重大打击。因此,在让这些国家放弃使用便宜的燃料前,应首先找到造成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 。 温室效应说并没有解释历史上温室气体减少和气候由间冰期转为冰期的原因,并没有给出全球变暖到何时为止的大致时间,这与地球气候历史不相符合,原因不明,何谈预测?谁彻底否定了米兰科维奇的天文冰期理论?拿出证据来!气候冷暖变化说是正常的,符合历史的;全球永久变暖说是违背历史的,是不正常的,是人为刻意地篡改气候历史,是带着科学面具的恐怖主义。污染需要治理,环境需要改善,高风险、高消费、高速度的西方生产和生活方式需要改变,节约型循环型和谐社会需要建立。但是,减排二氧化碳涉及动物和人类生存,要慎重对待,不能因噎废食。 随着全球资源和能源的危机加剧,减排温室气体的压力可能变为压制、限制、打击发展中国家经济的种种借口,甚至成为经济强国霸占世界资源、侵占弱小国家的托词。跟风派开门揖盗,将给国家安全造成威胁。目前,欧洲正笼罩在气候变暖威胁论中,很多媒体甚至把矛头指向中国。这是一个危险的预兆!像美国这样的强国都不能承受减排二氧化碳之重,有人要通过减排来压垮中国。 两会期间,中科院院士、郑州大学教授霍裕平在京接受采访时表示,引人关注的全球变暖恐慌是炒作,中国政府不应为此降低能源消耗 。这是理智的呼声,是一个人民代表不跟风西方舆论,坚持独立科学观点的表现。全球变暖不仅仅是气象学家的事,任何有科学常识的人都应该根据自己的知识作出独立的判断。跟风某一科学观点不是科学,而是愚昧。减排论者可以大谈其观点,反跟风论者也可以大谈其观点,让人们根据理性来判定是非取舍。允许减排论者放火,不许反跟风论者点灯。这是哪家的学术自由与政治公平? 世界有许多比减排二氧化碳更重要的事情,如恐怖袭击、伊拉克战争、资源能源危机、水环境危机、环境污染、美国面临经济衰退、世界面临禽流感爆发威胁等等。禽流感是正在逼近的全球灾难。 研究表明,流感世界大流行的七大特征为:处于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及其边界;前一年或前两年为中等强度以上的拉尼娜年(1886-1987 年,1898-1899年,1916-1917年,1955-1956年,1967-1968年,1975-1976年);20世纪50-70年代同时为中国强沙尘暴年;前后一年或当年为中国东北地区冷夏年(20世纪50-70年代同时为严重低温冷害年,如1957年,1969年,1976年);当年为中等强度以上的厄尔尼诺年(1888-1889年,1899-1900年,1918-1919年,1957-1958年,1968-1969 年,1976-1977年);当年为太阳黑子谷年m或峰年M,m-1年,m+1年或M+1年(太阳黑子谷年:1889年,1901年,1976年;太阳黑子峰年:1917年,1957年,1968年);当年为冬季或夏季强潮汐南北震荡持续天数异常年(1957、1958、1969、1977、2008、 2009年) 。 2000年进入拉马德雷冷位相,2006年或2007年为太阳黑子谷年,2007年拉尼娜可能在3-5月发生,2008年预测为厄尔尼诺年,2008年夏季强潮汐南北震荡持续天数异常年。如果2007年拉尼娜事件发生,则流感世界爆发就进入拉马德雷冷位相灾害链程序。禽流感的爆发已经对玉米市场造成损害,2007年拉尼娜年为禽流感孕育年,2008年厄尔尼诺年可能为人类禽流感爆发年 。这不仅对养殖业和玉米市场,而且对全球经济也将产生巨大的冲击。 据《新闻晨报》报道: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前主席格林斯潘周一表示,美国的预算赤字依然值得高度关注。他同时警告称,美国经济有可能在今年年底步入萧条。格林斯潘通过卫星连线在一次商务会议上就有关美国经济的问题作答时表示,美国经济有可能在2007年最后几个月陷入萧条,但很难对经济衰退发生的具体时间作出预测。格林斯潘称,美国经济自2001年以来一直保持扩张,目前有迹象显示,本轮经济周期已接近尾声。他说,当经济远离上一次衰退时,推动下一次衰退的力量不可避免地积聚起来。事实上,人们已经开始看到此类迹象,以美国为例,企业利润率已趋于稳定,这是经济周期进入最后阶段的前期征兆。他表示,尽管美国经济可能在2007年的最后几个月出现萧条,但大部分预测者并未作出这样的判断,而是认为2008年以后经济增速会有所放缓 。 流感世界大流行将成为美国经济衰退的冲击因素之一,其对世界经济的影响不言而喻。世界银行与亚洲开发银行2005年11月3日发布评估报告说,一旦禽流感大暴发,全球经济将进入衰退,仅在亚洲,就可能造成2830亿美元经济损失。同一天,联合国秘书长科菲安南说,禽流感疫情有望改变亚洲、非洲等地居民的生活方式。世界银行3日发表的隔年年度报告说,禽流感目前在亚洲仅限于农村地区,但随着可能采取的隔离以及旅游限制措施,2006年的经济增长将充满风险。这份报告的撰写者、经济学家米兰布拉姆哈特说:目前看来,禽流感带来的经济损失主要在扑灭家禽与监控系统的额外投入,但潜在破坏力却不容低估。在亚洲开发银行的估算中,人际禽流感暴发将使新加坡GDP两个季度内下挫10.4%,4个季度内下挫22.4%,约损失239亿美元。香港则将在4 个季度内损失344亿美元,中国内地地区为806亿美元 。 如果2007年3-5月发生拉尼娜事件,2007年春季禽流感的全球蔓延趋势就值得世界关注!建设一个强大的中国,就必须与真实的灾难和险阻作斗争,而不能与幻影作斗争。气温变化是快速与短暂的,海温的变化才是缓慢和长久的。当海底温度上升到摄氏15度,海洋调温作用才会减弱,我们才会受到类似白垩纪的全球变暖威胁,更何况那时的恐龙正处于兴旺时期,威胁只存在于某些人的宣传中。改变气候的努力应该接受改造自然的失败教训,人类只能适应气候的变化。至今为止,人类建设美好家园的努力都付诸东流,我们得到的却是危机四伏的恶化环境。我们为什么要为有无难测的灾难付出代价? 改变地球气候的努力注定是要失败的,因为人类试图改变自然规律的行动从来就没有获得成功!当人们兴高采烈地庆祝限制氟利昂排放成功修补臭氧洞的时刻,2006年秋季南极臭氧洞却达到历史的最大值。出尔反尔和屡战屡败的科学预测和人类干预令科学蒙羞! 请记住恩格斯的忠告: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 顺应自然规律,适应气候变化,节约能源和资源,适度生产和消费,恢复森林植被,恢复自然生态,这才是人类的生存之道。减排温室气体并非是恢复生态环境的有效方法。 气候变冷比气候变暖对人类的威胁更大,能源和资源危机将在气候变冷中突袭人类社会 。在严寒气候和生存极限的威胁下,你还要减排温室气体吗? 参考文献 1.杨学祥。全球变暖还是变冷。科技潮,2006,(9):20-22 http://www.bestinfo.net.cn/wcm/bjkw /ztrd/ztrd_wz.jsp?art_id=39833mag_id=153year=2006issue=9 2.凌军辉。一研究显示:全球变暖不一定是人为因素造成。2007年03月10日17:04 来源:新华网 http://it.sohu.com/20070310/n248637740.shtml 3.寇维维,纪双城,常殷,青木,段聪聪,柳玉鹏。温室效应还是太阳活动加剧-地球变暖谁是真凶? 环球时报。光明观察刊发时间: 2007-3-10 11:45:48 http://guancha.gmw.cn/show.aspx?id=3850 4.叶檀。全球变暖系利益集团炒作本身就是恶炒。光明观察刊发时间: 2007-3-6 11:41:35 http://guancha.gmw.cn/show.aspx?id=3766 5.吴艳霞。全球变暖说法有利益集团在炒作?中国科学院院士霍裕平委员直言政府不应为此降低能耗。文章来源: 燕赵都市报。光明观察刊发时间: 2007-3-6 11:38:52 http://guancha.gmw.cn/show.aspx?id=3765 6.杨学祥. 钟南山院士:可能在2月后会出现流感高峰. 2007-2-27光明网论文发表交流中心。 http://www.gmw.cn/03pindao/lunwen/show.asp?id=12304 7.杨冬红,杨学祥,刘财。2004年12月26日印尼地震海啸与全球低温。地球物理学进展。2006,21(3):1023-1027 8.杨学祥.冷静看待气候变暖. 2007-2-11光明网 - 光明观察 学术观点. http://guancha.gmw.cn/show.aspx?id=3439 9.杨学祥,杨冬红. 2007年2-6月强潮汐预警:关注厄尔尼诺年的低温冷害. 2006-11-21上海环境热线.绿色论坛. http://www.envir.gov.cn/forum/20069382.htm 10.杨学祥。全球强寒流袭击的现状及趋势。2007-2-12光明网论文发表交流中心。 http://www.gmw.cn/03pindao/lunwen/show.asp?id=12192 11.杨学祥. 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灾害链预警:厄尔尼诺结束拉尼娜将发生. 2007-2-22上海环境热线.绿色论坛. http://www.envir.gov.cn/forum/2007/200711106.htm 12.杨学祥. 厄尔尼诺、拉尼娜和流感世界大流行进入拉马德雷冷位相灾害链程序. 2007-2-18上海环境热线.绿色论坛. http://www.envir.gov.cn/forum/2007/200711098.htm 13.赵珂。格林斯潘警告:美国经济可能今年底步入萧条。2007年02月28日 17时15分 金羊网-羊城晚报。 http://news.tom.com/2007-02-28/001G/33319411.html 14.世行:禽流感一旦暴发将致全球经济衰退。时间:2005年11月05日06:39  来源:北青网北京青年报。 http://news.sohu.com/20051105/n227398506.shtml 15.杨学祥.地球已开始进入变冷周期 (2004-3-23) .光明网.光明观察. http://www.gmw.com.cn/03pindao/guancha/2004-3/23/1122001.htm 文章出处: http://wlcscience.blogbus.com/logs/53304490.html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5730 次阅读|1 个评论
气候学家被自然愚弄不鲜见:变暖还是变冷
杨学祥 2009-12-4 08:46
气候学家被自然愚弄不鲜见:变暖还是变冷 北京大学教授钱维宏谈气候变化 1 推荐    气候学家被自然愚弄不鲜见   钱维宏还介绍,气候学家们都记得,当1982年强厄尔尼诺暖海洋事件在赤道中东太平洋悄悄发生的时候,气候学家在科学预测会上曾坦然预测不可能发生暖水事件。厄尔尼诺暖水事件是自然现象,有观测记载以来,几乎没有完全相同的事件发生过。   钱维宏说,在1975年《自然》和《科学》这两个著名的刊物上可以查阅到全球降温的文章。这是对上世纪50~70年代冷期的记载。最早提出全球降温的文章发表在1972年。上世纪70年代全球降温可索引的文章有6篇,80年代有12篇,90年代篇数减少。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全球增暖的现实打断了70年代全球降温的声音。全球增暖的第一篇文章,也是70年代唯一的全球增暖文章,发表在1975年的《科学》上。这篇文章实际上是面对当时70年代冷平台而提出的一种可能增暖的预测。80年代全球增暖的文章增加到了235篇,90年代增加到4000多篇。21世纪以来的9年,全球增暖的文章达到了9000多篇。这上万篇文章中,最有价值的文章应该是1975年发表在《科学》上的,它最早怀疑了全球增温的可能。   起始于上世纪80年代的全球增暖能够维持多少个10年呢?在温室气体增暖下,有研究认为模式模拟很难有15年持续的温度平台出现。如果目前出现的温度平台再持续几年,模式的预测能力将面临新的挑战。既然在冷平台出现的时候,科学家可以怀疑全球气候是否走到了增暖的边缘;同样,面对当前的暖平台,科学家也可以怀疑,当前是否走到了全球降温的边缘。   他说:自然变化已经不止一次地戏弄了科学家。继续的温度平台,甚至温度下降,也许正在与哥本哈根国际全球增暖协议签字大会捉迷藏。如果把时间倒退至20世纪后20年,当时全球增暖与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中国和印度的经济增长、能源的使用几乎是成正比的。联合国环境署2009年的报告称:21世纪以来,中国和印度的经济仍然在增长,能源利用仍然在增加,甚至比20世纪90年代增加了3倍;可是,10年前的关系对这10年的趋势却不好解释了。发展中国家的科学家和全世界的科学家一道,都面临着这一新的难题。 自然 自然 本文引用地址: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75716 科学家争论:全球变暖还是变冷 争论是科学的生命,没有争论的科学是死亡了的科学,是无法向前发展的。近些年来,随着全球气温的异常变化,全球变暖的学说可以说是路人皆知,在这样的背景下,还有一种完全相反的观点:全球气温并不会持续变暖,而是将进入变冷期。 从科学家打赌说起 据俄罗斯新闻网援引英国《卫报》报道,主要研究全球气候变化情况的两名俄罗斯科学家坚持认为,全球变暖的说法过于夸张,今后10年全球气候将变冷。 俄罗斯科学院太阳地球物理研究所(伊尔库茨克市)研究员弗拉基米尔.巴什基尔采夫和加琳娜.马什尼奇认为,对地球气候影响最大的是太阳系活动的变化,而不是温室气体的排放,地球变暖和回冷是对太阳黑子数量和大小变化的反应。由于今后数十年太阳将进入活动消极期,地球温度将会随之下降。 540)this.width=540 vspace=5 space=15 大部分气象学家不同意这种观点,其中包括正在为日本横滨市地球模拟器超级计算机项目工作的英国气象专家詹姆斯.安南博士。他与俄罗斯科学家正式打赌。安南博士曾向美国气象学教授理查德.林森发起挑战,后者同样认为人类活动并未对气候产生强烈的影响,今后20年地球温度将会下降。与此同时,英国环境保护运动积极推动者、《卫报》观察家乔治.蒙比奥特在BBC广播节目中,向全球变暖问题专家迈伦.埃贝尔发起挑战。 全球冷暖之争是一场长期的科学争论 20世纪70年代初就曾经出现过的气候变冷说。1971年丹斯加德(Dansgaard)等人发表的格陵兰冰芯氧同位素谱分析成果表明,地球气候有10万年轨道周期变化,其中9万年为冷期,1万年为暖期。按此规律推算,目前气候的暖期已接近尾声,气候变冷说一度成为主流。日本气象厅朝仓正在1973年3月3日的《东洋经济周刊》上撰文预言,地球将于21世纪进入第四小冰期。美国威斯康辛大学环境研究所布赖森(Bryson)也认为,地球目前正在非常缓慢地进入另一个大冰河期。当时的变暖说以大气热污染为依据,代表人物有前苏联列宁格勒地球物理观象总台布迪柯、列宁格勒大学施涅特尼柯夫和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环境保护厅的彼得森。几十年后的现在,他们的理论成为了主流。 媒体多次披露,对于气候冷暖变迁这一全球重大问题的预测,科学界可谓出尔反尔。20世纪70年代,一批欧美的著名学者曾聚会于美国布朗大学,专门召开了一次当前的间冰期何时结束和如何结束的研讨会。学者们举出实例证明,目前的地球气温已经在开始下降,从暖到冷的变化很快,如果人类不加以干涉,当前的暖期将会较快结束,可以预期不出几千年,也许只有几百年,全球冰期以及相应的环境变迁就会来临。出于对所面临威胁的忧虑,会议的两位发起者甚至还向当时的美国总统尼克松写信发出警报。这种冰期将临的观点一直持续了20年。直到了20世纪90年代,温室效应与全球气候变暖才成为国际社会的热点。 不过,不同的声音仍然不绝于耳。2004年有媒体披露美国国防部秘密报告称,到2020年,欧洲沿海城市将被上升的海平面所淹没,英国气候将象西伯利亚一样寒冷干燥。亚洲和北美洲的年平均温度将下降达2.8摄氏度,北欧下降3.3摄氏度。 科学的不确定性:科学争论中的数学模拟漏洞 现在对全球增暖最主要的依据就是IPCC的一些报告。在IPCC报告里面各种因子造成的辐射强迫一览表中,列举了温室气体、平流层臭氧、对流层臭氧、硫化物、矿物燃料产生的有机碳气溶胶、矿物燃料产生的烟尘气溶胶、火山、太阳共8种因子。而云层厚度、潮汐强弱、深海强震的多寡等对气候变化有重大影响的因子却都没有给予考虑。 在美国,从科学界来讲,还有相当一部分有影响的科学家不同意全球增暖是温室气体造成的。 周光召院士指出,最近地球上气候的波动很大,二氧化碳含量却一直在上升,可见全球气温变化并不完全取决于二氧化碳含量。另外从历史上看,影响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因素很多,有人为因素,也有自然因素。现在的变化是否完全来自人为产生的温室气体,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540)this.width=540 vspace=5 space=15 近140年全球平均温度变化和我国近120年的平均温度变化表明,1890~1924年是低温期,1925~1946年是高温期,1947~1976(在中国为1986年)年是低温期,1977~2000年为高温期。温室效应无法解释其中的两个低温期的产生原因。 提出温室效应的美国科学家季林(Keeling),在2000年又提出潮汐气候效应。季林认为,地球、月亮和太阳相对位置的变化会引起潮汐强度的逐渐变化,其周期为1800年。潮汐大时,有更多来自海洋深处的冷水被带到海面。这些冷水可以冷却海洋上的空气;潮汐小时,海洋深处的冷水很难被带到海面,世界就变得暖和。据季林的计算,大约在1425年即小冰期的末期,潮汐达到了最大值,从那以后逐渐减弱,直到3100年潮汐又达到最大值。这个周期是过去1万年气候变迁的主要动力。这个效应使地球的温暖期从小冰期末期一直持续到24世纪。(潮汐有13.6天、27.21天、27.55天、29.53天、2.2年、11年、22年、55年、60.6年、220年、1800年和5000年的强弱变化周期。) 2004年12月26日印尼地震海啸发生后,异常寒流突袭全球。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理事郭增建的深海巨震降温说是一种合理的解释:海洋及其周边地区的巨震产生海啸,可使海洋深处冷水迁到海面,使水面降温,冷水吸收较多的二氧化碳,从而使地球降温近20年。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气温上升与人类活动使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有关,同时也与这一时期没有发生巨大的海震有关。(巨震指赤道两侧各40o范围内的8.5级和大于8.5级的海震。) 我们发现,1889年以来,全球大于等于8.5级的地震共20次。在1889~1924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发生6次,在1925~1945年拉马德雷暖位相发生1次,在1946~1977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及其边界发生11次,在1978~2003年拉马德雷暖位相发生0次,在2004~2005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已发生2次。规律表明,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是全球强震的集中爆发时期和低温期。2000年开始进入了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预测显示,2000~2035年应该是全球强震爆发时期和低温期。(拉马德雷是一种高空气压流,亦称太平洋十年涛动,分别以暖位相和冷位相两种形式交替在太平洋上空出现,每种现象持续 20 年至 30 年。从拉马德雷暖位相转到冷位相,飓风为高活动期,从拉马德雷冷位相转到暖位相,飓风转入低活动期。1995-2020年是拉马德雷从暖位相转入冷位相,飓风活动正进入高活动期。) 据美国国防部秘密报告预测, 由于全球变暖,到2020年欧洲沿海城市将被上升的海平面所淹没,英国气候将像西伯利亚一样寒冷干燥。这看似对立的两种现象共存正是物极必反的辩证规律。全球变暖导致的海平面上升,破坏了地壳的重力均衡,引起加载的海洋地壳均衡下沉(如同轮船加载,吃水线加深一样),由此而引发的深海强震和海啸又将迫使深海冷水上翻到海洋表面,从而将会引发全球变冷。这就是大自然的自调节作用。 综上所述,IPCC的报告中没有考虑云层厚度、潮汐强弱、深海强震的多寡等对气候变化有重大影响因子的数学气候模拟,其可靠性应当受到质疑。 全球变暖理论的局限性及其危害 在中国,主张全球温度将变冷的声音非常微弱,与主张全球变暖的主流派不成比例,即使偶尔出现一点客观报道,也会被淹没在一片全球变暖的喧嚣之中。问题在于,中国人感兴趣的是研究结果,而不是研究过程。这恰恰是中国长期科技落后的原因: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给出一个一成不变的永久性真理,一切都在伴随时间、地点、条件而变化,一切都需要人们根据自己的知识和经历来判定是非。单凭科普知识,无法评论科学界的争论,人们需要掌握评价科学争论的基本方法:理论与实践的符合程度。认真研究科学发展的历史,可以使我们能够认清人类的弱点和偏见。 周期性是我们认识世界和科学实践的主要依据。人类活动不能改变自然规律,只能起加速或减缓作用。有人夸张地认为,全球将进入6000万年前的大温暖期,这是误解,人类还没有这么大的加速能力。 近期研究表明,流感大流行有六大特征:处于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及其边界;前一年或前两年为中等强度以上的拉尼娜年;20世纪50~70年代同时为中国强沙尘暴年;前后一年或当年为中国东北地区冷夏年(20世纪50~70年代同时为严重低温冷害年);当年为中等强度以上的厄尔尼诺年;当年为太阳黑子谷年或峰年,或其前后一年。 1889~1890年、1900年、1918~1919年、1957~1958年、1968~1969年和1977年的流感暴发都满足这6大条件,同时,在1890年以来,满足这6大条件的只有以上6次暴发。 按照全球变暖说,准60年周期的全球拉马德雷冷位相低温期不再出现,今后禽流感不会在人类世界暴发。肯定地说,这种预测有极大的危险性。在地球进入30年冷周期的预测上,美国国防部的秘密报告与部分中国气象学家的观点是一致的,至多到2020年,低温和禽流感就会再度光顾人类世界。 (责任编辑 刘俊) 摘自: 《科技潮》2006年09期  作者:杨学祥
个人分类: 科普文章|4275 次阅读|2 个评论
气候10年无变化?部分科学家认为地球未明显变暖(转载)
杨学祥 2009-12-3 14:29
气候10年无变化?部分科学家认为地球未明显变暖(转载) 0 推荐 气候10年无变化?部分科学家认为地球未明显变暖 顾钢 2009年11月26日08:45 来源:《科技日报》   进入11月份,德国以及欧洲的大部分地区虽然阴雨连绵,但气温并不低,丹麦的气象研究所甚至预报,在12月份哥本哈根气候大会期间,气温可能会较常年的平均气温偏高1摄氏度。而在中国的北方大部分地区,今年11月份就下起了几十年未遇的暴雪,气温骤降。登上长城的美国总统奥巴马紧裹大衣,感叹没想到北京的天气和他老家芝加哥一样冷。   中、美、欧三地气温的差异和人们的感受,似乎预示着在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上,各方对全球气候变化的看法也难以一致,至少在科学界是如此。   事实上,全球范围的平均气温在1998年达到了一个高峰值后再也没有出现新的纪录,这是德国基尔莱布尼茨海洋科学研究所著名的气候研究专家马杰布拉夫提得出的研究结论。地球的气温从20世纪70年代直至90年代末平均增加了0.7摄氏度,之后进入了一个相对稳定的时期。拉夫提的计算机气温曲线图显示,最近的10多年,全球的平均气温基本上处于一个平台的位置,没有明显的增加。拉夫提称:地球变暖处于一个暂停状态并不奇怪,不可能年年出现新的纪录。   英国哈德利气候变化研究中心最新出炉的一份研究报告也支持了拉夫提的观点。这份报告显示,从1999年至2008年,全球平均气温仅增加了0.07摄氏度,而不是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报告中所说的0.2摄氏度。如果加上厄尔尼诺和拉尼拉两个气候影响因子,实际气候变化接近于零,相当于停止状态。这份报告也指出,世界各地区的气温变化差异还是很大,例如极地的气温增加了近3摄氏度,这也是导致极地冰川加速融化的原因,但在北美、西太平洋和阿拉伯半岛地区气温却在下降,欧洲大部分地区气温略有上升。   通常媒体在报道气候变化方面,喜欢报道极地冰川正在消融,并由此导致海平面上升,进而可能产生一连串灾难的恐怖后果。事实上,极地冰川融化并不代表整个地球变暖,全球气候变化监测网共由517个气候观测站组成,每个观测站在地球上都是很小的一个点,必须利用大型计算机对整个观测区域进行计算。另外地球上还存在许多气候观测盲区,例如覆盖面很大的南北两极只有约20个观测站。哈德利中心的研究人员认为,将极地的气候变化视为全球的气候变化是不客观的。   拉夫提表示:我们必须公开地说明,温室气体造成的温度增加不会接二连三地创新纪录,而是存在自然的上下变化。将个别地区的气候现象,如马里的干旱、中美洲的飓风作为普遍意义的气候变化例子是不合适的。拉夫提指出,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们太多地主观推测气候会一直上升,而事实上气候是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甚至气候变冷也很正常。他称一些研究气候变化的专家喜欢用计算机模型预测百年以后的气候变化情况,却不敢或无法预测10年以后的情况,因为这样的研究没有风险,就像算命大师一样。   拉夫提认为,自然因素是影响地球气候变化的重要因素,其中海洋洋流规律的变化、太阳活动周期以及火山喷发对气候的中期变化起决定性作用。例如1991年6月的皮纳托博火山喷发,使全球气温下降了0.5摄氏度。最近10年人们很少听到太阳黑子活动的消息,是因为太阳活动周期处于低潮,美国宇航局的研究人员认为,太阳活动是影响气候变暖的一个重要原因。作为海洋研究专家,拉夫提注意到太平洋较冷的底层洋流向赤道移动的现象增强,这也可以解释赤道附近气温有所下降的原因。拉夫提称,如果太平洋底层洋流确实是减温因素,在未来的10年内,全球气候还将保持相对稳定状况。   在德国众多的气候研究专家中,拉夫提算是一个非主流观点的专家,大部分的专家还是支持IPCC报告的观点,深信全球气候确实是在变暖,而且人类活动是影响气候变化的主要因素。参与编写IPCC报告的德国波茨坦气候变化后果研究所专家拉姆斯托夫甚至和拉夫提打赌2500欧元,称自己一定会赢。对此拉夫提表示拒绝,称:我们是科学家,不是玩扑克游戏。(本报柏林11月23日电) (责任编辑:魏艳) http://scitech.people.com.cn/GB/10452963.html 自然力抑制了全球变暖:郭增建的海震调温说得到证实 推荐自然气候的变化抵消了全球气候变暖效应 气温在2008年保持缓慢变化的趋势 作者:杨学祥,杨冬红 关键字:气候变化,全球变暖,全球变冷,自然周期,温室效应,海震调温说 据法新社报道,8月9日发表的一项报告称,过去两年里,自然气候的变化抵消了全球气候变暖效应并将继续促使气温在2008年保持缓慢变化的趋势。但是英国气象学家说,全球变暖将在2009年真正开始,并称2009年到2014年之间有几年将会比迄今为止温度纪年史上最热的1998年还要热。现有的全球气候计算机模型低估了自然力对气候变化的影响,因此,英国气象局的专家们调整了原有模型,以便更好地反映诸如拉尼娜现象或海洋水温及水流循环的波动等气象规律对气候造成的影响。他们采用反映海洋及大气真实情况的数据替代近似数据,以获得2005年到2014年这10年间的气候变化预测值。预测结果显示,虽然长期来看,人类产生的温室气体会迫使气温升高,但是热带太平洋温度较低的寒流及南极海域对气候变暖的抑制,将抵消这十年中前几年全球气候变暖的效应。英国国家气象局科学家道格?史密斯说,这些发现和迄今为止观察到的气候变化模式相吻合。史密斯说,新模型针对全球地表温度得出了远比以往模型精确的预测结果。 该论文发表在《科学》杂志上 。 自然力为什么在2005-2006年抵消了全球气候变暖效应,我们早在2005年就做了理论证明 ,新闻媒体也作了相关报道 。现在,西方科学家也承认了这一客观事实。 2006年冬天给北半球的人们唯一的感觉就是冷,而且是超乎寻常的冷。在暴风雪席卷了整个欧洲大陆之后,亚洲也跌入冰窟。印度首都新德里8日遭遇70年来最低温,一天之内数百名流浪汉冻死在街头。据印度气象部门提供的数据,新德里8日气温骤降至-2℃,这也是该市自1935年冬的-6℃以来遭遇的最低温度。一名气象部门官员说:往年的正常气温都是7℃左右,我们原本预计这次寒流会带来2℃~3℃的最低温,可是实际情况却糟得多。对印度这个地处低纬度的南亚国家来说,低温跌破零摄氏度简直是百年一遇。除了印度外,多个亚洲国家近日也遭遇寒流袭击。暴雪7日侵袭了日本北海道、北陆、山阴等地。而自去年12月至今,大雪已造成日本63人死亡,伤者超过1100人,全国共有579栋房屋由于不堪积雪重压而倒塌。7日,韩国西南部地区也出现降雪,东北部地区气温则降至零下20摄氏度。而在巴基斯坦北部地震灾区,严寒夺走了至少18人的生命,还有更多的人挣扎在死亡边缘。亚欧大陆遭遇的暴冷冬天是最好的例证 。 全球变暖和温室效应不能解释2006年亚欧大陆遭遇的暴冷冬天,也不能解释2005年中国连续18年暖冬的终结。2004年12月26日印尼地震海啸后,全球低温冻害和暴雪灾害频繁发生。2005年1月10日美国内华达山脉地区近日下了近九十年来最大的暴风雪。2月2日,莫斯科和日本的降雪竟然超过了3米。从春节前一周至2月21日的大半个月内,暴雪袭击大半中国。南方沿海、新疆、内蒙、东北、华北、华中等地区相继出现罕见低温、暴雪天气。近年最冷的一个冬天造成的恶劣天气、雪崩以及食物短缺,已经夺去了印度、巴基斯坦与阿富汗山区几百人的生命。3月上旬,北京突遭凶猛的倒春寒,六级大风和冰点气温把京城的乍现春光扫荡殆尽。云南怒江傈僳族自治州遭遇百年罕见暴雨雪。江西省气象部门紧急发布了寒潮蓝色预警信号。武汉人感受了春天里的冬天。南京三月突遇百年罕见降温,最高温度暴跌20.6℃。上海一夜降温17摄氏度,气象台连发低温寒潮警报。按全球变暖思路预测的中国暖冬宣告失败,低温冷害事件频发 。 2005年2月南半球夏季出现低温,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2月3日凌晨的最低气温低至7.1℃, 白天最高气温在16℃以下。墨尔本的最高气温从1日的36℃骤降至2日的13℃。这在地处南半球、2月份正值夏季的澳大利亚是罕见的。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2月1日早上气温降到9.4℃,创25年来2月份最低温度纪录 。 郭增建的深海巨震降温说是一种合理的解释:海洋及其周边地区的强震产生海啸,可使海洋深处冷水迁到海面,使水面降温,冷水吸收较多的二氧化碳,从而使地球降温近20年。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气温上升与人类活动使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有关,同时这一时期也没有发生巨大的海震。巨震指赤道两侧各40o范围内的8.5级和大于8.5级的海震 。 根据郭增建的深海巨震降温说理论,2005年全球气温将因为印尼地震海啸而降低。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科学家认为,一个较弱的厄尔尼诺现象和人类排放的温室气体将使2005年成为人类有记载以来最热的一年 。孰是孰非,我们等待2005年客观实践的检验 。现在,西方科学家也承认了这一客观事实:过去两年里,自然气候的变化抵消了全球气候变暖效应并将继续促使气温在2008年保持缓慢变化的趋势 。 一项新的研究表明,1889年以来,全球大于等于8.5级的地震共18次。在1889-1924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发生6次,在1925-1945年拉马德雷暖位相发生1次,在1946-1977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发生11次,在1978-2003年拉马德雷暖位相发生0次,在2004-2035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已发生2次。规律表明,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是全球强震的集中爆发时期和低温期。2000年进入了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2004-2035年是全球强震爆发时期 ,根据郭增建的深海巨震降温说理论,全球气温将逐渐降低 。2006年亚欧大陆遭遇的暴冷冬天提供了新证据 。 由此看来,自1998年以后,中国气温呈逐渐下降趋势;全球气温也难以恢复到1998年的水平,1998年6月至2000年8月的强拉尼娜事件和2004年12月26日印尼地震海啸事件功不可没。2004年12月26日印尼地震海啸后,全球低温冻害和暴雪灾害频繁发生。郭增建的深海巨震降温说是一种合理的解释。英国科学家关于2009年到2014年之间有几年将会比迄今为止温度纪年史上最热的1998年还要热的预测能否实现 ,取决于此期间强地震海啸发生的情况而定。 参考文献 1.法新社:自然力近年抑制了全球变暖。2007年08月13日 09:13:56 来源:新华网 http://news3.xinhuanet.com/world/2007-08/13/content_6520851.htm 2.杨冬红,杨学祥. 海洋中和海洋边缘巨震是调节气候恒温器理论的检验. 西北地震学报. 2005, 27(1): 96 3.杨学祥,杨冬红,安刚,沈柏竹。连续18年暖冬终结的原因。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5,35(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论文集):137-140 4.杨冬红,杨学祥。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全球强震和灾害。西北地震学报。2006,28(1):95-96 5.杨冬红,杨学祥,刘财。2004年12月26日印尼地震海啸与全球低温。地球物理学进展。2006,21(3):1023-1027 6.杨学祥。全球变暖还是变冷。科技潮,2006,(9):20-22 http://www.bestinfo.net.cn/wcm/bjkw/ztrd/ztrd_wz.jsp?art_id=39833mag_id=153year=2006issue=9 7.施平。全球異常寒冬引科學家關注 冰川時代可能再臨。 央視國際 (2006年02月05日 13:33) http://www.cctv.com/news/science/20060205/100962.shtml 8.王靓。印度今年冬天70年来最冷 数百流浪汉被冻死。2006-01-10 01:51:55 来源: 东方早报(上海)。 http://news.163.com/06/0110/02/272STF7P0001121S.html 9.杨学祥。请给出暖冬预测失败一个科学的理由。2005-3-22光明网论文发表交流中心。 http://www.gmw.cn/03pindao/lunwen/show.asp?id=3352 10.王小玲, 王启祎. 南半球遭遇夏季低温. 日期: 2005-02-22. 国家气候中心. http://ncc.cma.gov.cn/Website/index.php?ChannelID=2NewsID=518 11.郭增建. 海洋中和海洋边缘的巨震是调节气候的恒温器之一. 西北地震学报. 2002, 24(3): 287 12.春风。美航空航天局:今年将是人类有记载以来最热一年。2005-02-16 08:13:57 新华网 http://news.xinhuanet.com/st/2005-02/16/content_2581433.htm 13.未来30年是全球强震爆发期。 2005年10月12日02:38 新闻晨报 http://news.sina.com.cn/w/2005-10-12/02387143269s.shtml 14.Doug M. Smith,* Stephen Cusack, Andrew W. Colman, Chris K. Folland, Glen R. Harris, James M. Murphy. Reports: Improved Surface Temperature Prediction for the Coming Decade from a Global Climate Model. Science, 10 August 2007: Vol. 317. no. 5839, pp. 796 799. http://blog.gmw.cn/u/466/archives/2007/14883.html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4107 次阅读|1 个评论
全球变暖,西方国家编造的故事 (转载)
杨学祥 2009-12-3 12:15
全球变暖,西方国家编造的故事 新华报业网-新华日报 2009-12-02 10:24:32 主讲人:中科院院士徐冠华   徐冠华,第十一届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主任。中科院院士、研究员。曾任中科院遥感应用研究所所长、中科院副院长、国家科委副主任、科技部副部长、科技部部长,2008年3月起任第十一届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主任。徐冠华对世界科技发展动态有比较深入的了解,是遥感应用科学的专家。   ★25日,美国白宫宣布:美国将在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上承诺2020年温室气体排放量在2005年的基础上减少17%。   ★26日晚,中国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副主任解振华介绍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目标时指出:(中国政府)制定了到2020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的目标。中国这一新承诺,意味着将减少排放35亿吨到40亿吨二氧化碳。   ★前不久,欧盟通过了包括气候与能源一揽子计划及各种能效措施,无条件承诺到2020年前较1990年水平减排20%以上。同时承诺抬高减排幅度至30%,前提是各工业化国家同意相当水平的减排力度,发展中国家同时做出重大贡献,共同促成国际条约。   ★俄罗斯力争在2020年前在1990年的排放水平上减少20%-25%的温室气体。   ★日本减排目标由原先较2005年水平减排15%(较1990年减少8%)抬高至较1990年水平减排25%。   核心提示   全球变化是指近百年人类活动引起的大气、海洋、生物、土壤和岩石圈所发生的变化。相比浩瀚宇宙,地球形如一粒尘埃,但正是这一粒尘埃的一瞬间,对人类至关重要。   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人类活动占有90%以上可能性。人类活动主要通过二氧化碳、气溶胶、土地利用导致全球变暖。   全球气候变化已经超越国界,深刻影响着全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是各国共同面临的重大挑战。   新能源的应用已提上日程,中国应从战略高度看待新能源发展的历史性机遇,要勇于和发达国家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主动参与竞争,而不是被动等待技术转让。   全球变暖,   西方国家编造的故事?   必须直面全球变化带来的挑战   在地球漫长的演变和人类活动历程中,发生过一次次翻天覆地的变化,而当前所谓的全球变化与宇宙、地球和人类的演变史、发展史相比,只是漫漫历史长河的一瞬间。全球变化,是指近百年人类活动引起的大气、海洋、生物、土壤和岩石圈所发生的变化,其研究对象是地球。相比浩瀚宇宙,地球形如一粒尘埃,但正是这一粒尘埃的一瞬间,对人类至关重要。   人类文明发源于大约五千年至六千年前,先后在两河流域、印度、希腊等地兴盛繁荣,此后逐渐消亡,譬如古埃及的文明、中美洲的玛雅文明等。历史学家分析,气候变迁、环境变化、战争等原因使古老的文明最终毁灭,曾经的辉煌化为残垣断壁,那么,当前的人类文明将走向何方?历史上消失的文明总体来说都是区域性的,但今天人类所面临的却是全球性的问题。我们必须直面全球变化带来的挑战。   最近几十年观测到的有关全球变化最基本的事实是全球变暖。2007年IPCC(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公布了第四次评估报告显示:过去100年(1906-2005年),全球地表平均温度升高0.74℃,海平面升高0.17米;21世纪高温、热浪、强降水频率可能增加,热带气旋强度可能加强。IPCC的报告还指出,20世纪是过去2000年中最温暖的100年。全球降水空间格局有所改变,冬季气温不断升高。   水温的升高正在威胁着世界上鱼类的生存。在北海,海水过暖造成鱼类不能产卵,鳕鱼种群已大大减少。在热带海洋,许多海洋生物都选择珊瑚礁作为自己的栖息地。五彩缤纷的珊瑚和色彩斑斓的鱼群,形成海洋中一道绚丽的风景,然而残酷的现实预示,也许以后这道风景只能存在于人类的记忆中了。   所有观测到的事实也给中国的环境问题敲响警钟。统计近50年来中国气候变化的多项指标得出:中国东北、西北和华北地区气候变暖最为明显;华北地区降水明显减少;西北干旱区降水增加。近50年我国的海平面也明显上升,平均上升速率为每年2.6毫米,预测未来100年上升幅度2868厘米。黄河上游近十数年来因气候变暖土地沙漠化发展迅速,径流量大幅度减少,20世纪80年代末至今以年均13%的速度减少,2002年水量更比平均减少46%。   随着天气变暖,极端天气事件增多。2006年4月16-18日,北方地区出现一次强沙尘暴天气过程,北京一夜总降尘量达33万吨。2007年2月28日,从乌鲁木齐驶往阿克苏的5807次列车被13级大风吹翻,造成人员伤亡。同年7月,重庆又遭115年来最强暴雨袭击,降水量均突破当地有气象记录以来日雨量的极值。回顾2008年,1月罕见的大范围冻灾,5月罕见的8级大地震,6月大范围强降雨和洪灾,7月青岛海域大范围浒苔。这一年世界范围内也出现灾害频次增加、危害程度增加的情况,损失难以计数。   总结近50年来的气候灾害事件,突出表现为:大部分陆地区域强降水发生频率上升;热昼、热夜、热浪更为频繁;更大范围地区发生强度更强、持续更长的干旱;热带气旋(台风和飓风)强度增大。由此预计在本世纪,极端高温和强降水事件发生频率很可能持续上升;热带气旋(包括台风和飓风)可能更强。这将使我国极端气象灾害发生的频率、强度和区域分布变得更加复杂和难以把握,所造成的灾害也将更为严重。   人类活动是全球变暖的始作俑者?   全球变暖给地球造成的危害如此惨重,人类活动与这一变化间的关系便成为备受关注的问题。   IPCC对此先后进行了4次权威的评估:1990年的第一次评估报告中指出,近百年的气候变化可能是自然波动或人类活动或二者共同影响造成的;1995年第二次评估报告定量地表述人类活动对全球气候的影响能力仍有限,且在一些关键因子方面存在不确定性,但越来越多的各种事实表明,人类活动的影响已被觉察出来;2001年第三次评估报告中新的、更强的证据表明,过去50年观测到的大部分增暖可能归因于人类活动(66%以上可能性);2007年第四次评估报告得出了近乎确定性的结论,人类活动很可能是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90%以上可能性)。4次评估认识逐步加深,最终认为人类活动是全球变暖的始作俑者。   人类活动主要通过二氧化碳、气溶胶、土地利用导致全球变暖。但究竟是什么驱使人类不计环境成本不断增加碳排放量?数据表明,碳排放量由上世纪80年代至上世纪末不断增加,且和人口、财富的增加呈正相关。虽然每单位GDP的碳排放量有一定降低,但不能阻止碳排放总量增大的趋势。   当然,有一些科学家对人类活动引起全球变暖这一观点提出质疑,认为全球变暖已成为一些西方发达国家为阻止发展中国家工业化进程而编造的气候灾难故事。这些科学家找出证据证明,在自然进程中二氧化碳浓度并不总是和温度正相关。对于这一问题的研究应提倡多领域出发、多结论并存,给不同的声音以探讨的空间,才能更利于科学的发展、真理的发现。   人类对自然界认识的新飞跃   全球变化的问题,已成为媒体炒作的新对象,政治家演讲的新内容,老百姓关注的新焦点,科学家研究的新课题。   以气候变化为题材的美国电影《后天》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这部电影及其后相关反映全球气候变化的影视作品引起全世界广泛的思考和讨论。我并不经常看灾难片,但是《后天》拍得很好。我们不要完全用科技的标准去衡量它们的对错,这些电影具有让民众气候意识觉醒的舆论动员作用。   2004年2月22日英国《观察家报》披露,五角大楼向布什递交秘密报告中称气候变化将摧毁我们。报告指出:未来20年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构成的威胁要胜过恐怖主义;人类的头号威胁是气候问题;气候变暖将导致地球陷入无政府状态。未来20年因气候变暖、全球海平面升高;土地和资源将锐减,由此引发大规模骚乱、冲突甚至核战争;成百上千万人将在战争和自然灾害中死亡。   1992年5月2日,IPCC就气候变化问题达成公约《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这是世界上第一个为全面控制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以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公约。1997年契约方通过了《京都议定书》,确定了发达国家在2008-2012年内将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量在1990年排放水平上平均减排5.2%。发展中国家继续履行框架公约的义务。2007年,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印尼的巴厘岛召开,经过激烈的讨论协商形成的巴厘岛路线图,开创了人类应对气候变化的新里程碑。2009年9月22日,胡锦涛主席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开幕式上作《携手应对气候变化挑战》的演讲,强调了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问题应坚守的四项原则及中国在处理气候变化问题上的四项措施,引起了各国强烈反响。   上述事实均表明,全球气候变化已经超越国界,深刻影响着全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是各国共同面临的重大挑战。   人类能够在21世纪初诞生这种对自然认识的飞跃,在自然逻辑、经济发展、科学技术进步多方面都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   人类与生俱来就会对田园生活的美好和恬静充满向往,而当旱灾、冰冻灾、地震、暴雨、洪水等接踵而来,田园诗般的生活能维持多久?全球变暖、环境污染、油价飙升、粮食危机,这些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迫使你不得不关心国家、放眼世界。近几十年加速发展的全球化过程开阔了人们的眼界,使人们的关注逐步从局部转到全球。   过去的一个多世纪,人类的生活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广度和深度超越了人类几千年发展史的进程。然而科学进步是一把双刃剑,经济增长却带来能源短缺,人口增加却造成森林减少,居住水平改善却使得生活环境污染严重。   现代对地观测技术和空间观测、探测技术大大开阔了人类的视野。测量技术和仪器设备的突破、数学和物理方法的新进展,推动了众多学科从定性描述向定量分析的转变。数学模型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使众多学科不仅可以描述现状,也可以预测未来。自然科学学科之间、科学和技术之间、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的渗透和交叉,促使现代科学从单学科思维向多学科综合分析转变。   中国应勇于和发达国家同时起跑   我们必须采取积极的态度应对全球变化问题,拿出具体措施:   1、调整经济结构,努力形成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的经济发展方式。促进服务业加速发展,做大做强高技术产业,关停小火电机组,加快淘汰落后炼铁、炼钢、水泥产能,关闭污染严重的化工、印染企业,遏制高耗能、高排放行业过快增长。   2、大力提倡节能减排。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选择;是推进经济结构调整,转变增长方式的必由之路;是维护中华民族长远利益的必然要求。预计十一五期间各行业综合治理,可总节水41.39亿吨,减废水26.68亿吨,减各种废气2406万吨,减固废2080万吨。   3、新能源的应用已提上日程,中国应从战略高度看待新能源发展的历史性机遇,要勇于和发达国家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主动参与竞争,而不是被动等待技术转让。中国应该迅速制定应对新形势下清洁能源动力的战略,充分利用后发优势,大胆吸取发达国家的经验教训,从各个角度跟踪世界能源动力方面的最新技术成果,增强自主研发能力,实现高起点跨越式发展清洁能源。   4、加强国际合作,共同面对挑战。对各个国家而言,全球变化的适应与减缓都应该是国家行为,甚而是国际社会的共同行为。适应能力建设,应该放在等同于减缓策略的高度,得到各国政府和国际社会的重视。国际社会应加强减缓全球变化的技术开发与转让,加强信息共享,并督促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提供相应的资金支持。提高科学评估能力,建立灾害预警及紧急响应机制。制定和实施国家级的全球变化政策和措施。   5、加强全球变化科学研究,应重点关注三方面问题:一是人类活动与全球变化的相互影响机制,剖析全球事件间的因果关系,区域的社会文明与生态状况间的关系。二是地球系统模式及关键科学问题。把地球系统模式的研究作为当前研究工作的一个重点既是全球变化研究的迫切需要,也是中国在过去研究中的一个薄弱环节。三是全球变化研究中的地球观测数据同化与应用,其研究内容包括面向全球变化的地球观测数据信息提取与同化,地球系统观测与模拟数据共享平台建设,地球观测数据在全球变化研究中的应用。   6、加强全球变化经济学研究。全球变化对人类的经济、社会产生显著影响,而经济社会不同发展模式对全球变化也会产生直接影响。应对全球变化的决策需要建立在对这种相互影响的系统的技术经济评估的基础上。可以说,没有系统的全球变化经济学的研究,就不可能有科学的全球变化决策。   近百年来,人类在享用现代化生活的同时,环境污染的负面效应日益凸显。如何让我们的政府充分认识到发展背后的隐患,让老百姓深入了解环境污染的前因后果,这需要一个长期的教育和再教育的过程。希望通过学术界、新闻界和广大人士共同努力,通过科学研究、讲座报告、新闻宣传等多种途径,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使政府能够更好地调整手中的指挥棒,高效科学地、长远地解决中国的环境气候问题。(根据徐冠华院士在10月20日南京大学气候与全球变化研究院成立仪式上的演讲编辑整理)   本报通讯员顾洁   本报记者陈晓春   资料链接   从首次气候大会到后京都时代   第一阶段:上世纪7090年代,《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1979年,全球举行了首次世界气候大会,气候变化首次作为一个引起国际关注的问题被提上议事日程。   1990年,各国政府间气候变化小组发表了第一份气候变化评估报告。以这份报告为基础,联合国大会于1990年建立了政府间谈判委员会,开始进行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谈判。   1992年6月,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的环境与发展大会上,150多个国家制定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简称《公约》)。《公约》是世界上第一个为全面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应对气候变暖给人类带来不利影响的国际公约,也是国际社会在对付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上进行国际合作的基本框架。目前全球已有190多个国家批准《公约》,成为其缔约方。   第二阶段:1997年2007年,《京都议定书》时代   1997年12月,第3次缔约方大会在日本京都举行,会议通过《京都议定书》,对2012年前主要发达国家减排温室气体的种类、减排时间表和额度等作出具体规定,设计出了三大创举性制度:排放交易制度(ET)、联合履约制度(II)和清洁发展机制(CDM)。   2000年11月,在海牙召开的第6次缔约方大会期间,世界上最大温室气体排放国美国坚持要大幅削减它的减排指标,使会议陷入僵局,后来会议延期到2001年7月在波恩继续举行。   2005年2月16日,旨在遏制全球气候变暖的《京都议定书》正式生效。这是人类历史上首次以法规的形式限制温室气体排放。议定书规定,到2010年所有发达国家温室气体的排放量,要比1990年减少5.2%;发达国家从2008年到2012年必须完成减排目标。   第三阶段:2008年至今,备战后京都时代   2007年12月,第13次缔约方大会在印尼巴厘岛举行,会议着重讨论了后京都问题,即《京都议定书》第一承诺期在2012年到期后如何进一步降低温室气体的排放,大会通过巴厘岛路线图,致力于2009年年底前完成《京都议定书》第一承诺期2012年到期后应对气候变化的谈判。   2008年7月8日,八国集团领导人在G8首脑会议上就温室气体长期减排目标达成一致。 http://js.xhby.net/system/2009/12/02/010638312.shtml
个人分类: 科普文章|2600 次阅读|3 个评论
甘永超:科学界的两条路线斗争
热度 1 杨学祥 2009-10-28 09:06
5] 标题: 发表评论人: 甘永超 科学界的两条路线斗争: 是全力支持主流科学,还是让主流科学处于守势而去支持非主流科学,这是科学界的两条路线斗争! 我们全力支持主流科学(不谈技术科学)、打压非主流科学已经几十年了,其结果如何? 其实道理很简单:主流科学发祥于西方,他们已经占领了制高点、取得了绝对的优势,我们花了那么大的力气跟在别人屁股后面跑,也只能出二流、三流的成果。如果对于主流科学我们只是学习和跟进(把握动态),取守势,而对非主流科学取攻势,由于非主流科学分布太广,中国的科技人力资源又非常丰富(若4000万人),因此,我们的不少非主流科学家在世界上根本就找不到同台竞争的对手,他们的胜利必将在各个学科领域遍地开花,甚至还有可能把其中的少数非主流科学做大做强,培养成为主流科学有如Einstein把当时倍受责难的非主流科学相对论最终发展成为了主流科学,从而使中国成为某些主流科学的发祥地 令人遗憾的是,由于中国科学的高层都为主流科学家所占领,他们愿意压缩自己的地盘和经费去支持非主流科学吗?但如果长此下去,正如林姓院士所说:中国的科学家就像是外国花园里的园丁,总在为别人的花园劳作,根本就没有自己的一片天地 这就是残酷的现实:中国科学要么长期为别人打工(总跟在老外的后面,为人家修修补补,做一些二流、三流的成果);要么压缩主流科学、支持非主流科学,为自己开疆拓土,开创一片新天地(如此,现在的主流科学家就会丧失他们巨大的利益,他们会放弃手中的权力不打压与他们抢地盘、争利益的非主流科学吗?) 本文引用地址: http://blog.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65350 评论:科学的垄断,正如商业的垄断一样,是腐朽、没落、垂死的象征。建立公平的科学争论机制,是科学发展的首要前提。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3584 次阅读|5 个评论
学学国外的科学争论:今年大西洋飓风将减少还是更猛烈?
杨学祥 2009-8-7 10:13
学学国外的科学争论:今年大西洋飓风将减少还是更猛烈? 杨学祥 争论是科学的生命,没有争论的科学是死亡了的科学,是无法向前发展的。不同观点的产生和争论意味着认识的深化,创新就孕育在争论之中。以下两篇文章基于不同的观点,得出不同的结论,需要深入的探讨和实践的检验。 2009 年厄尔尼诺已经开始 英国和美国的气象学家称,新的厄尔尼诺现象已经开始。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它将使得非洲、印度、澳大利亚的干旱雪上加霜;南美洲遭遇更加猛烈的降雨;甚至有可能使 2010 年成为史上最热的年份之一 。 根据日食 - 厄尔尼诺系数理论和海温准两年波动特征,我在 2003 年 12 月的《世界地质》和 2004 年 6 月《自然杂志》发表的论文上提出了检验厄尔尼诺预测理论的三个预测:下一次厄尔尼诺事件将发生在日食 - 厄尔尼诺系数为 8.5 的 2004 年海温暖年当年或隔年的海温暖年 2006 年;下次拉尼娜年将发生在日食 - 厄尔尼诺系数为 0 的 2007 年海温冷年; 2008 年的日食 - 厄尔尼诺系数为 12 ,厄尔尼诺事件将发生在当年的海温暖年 。伴随 2007 年拉尼娜事件的增强,厄尔尼诺事件后延的可能性也逐渐增加 。 2004 年曾一度出现了厄尔尼诺现象,但没有达到厄尔尼诺事件的标准, 2006 年 8 月 -2007 年 2 月发生了厄尔尼诺事件, 2007 年 8 月 -2008 年 4 月发生了拉尼娜事件。目前, 2009 年的厄尔尼诺事件正在迅速形成 。日食 - 厄尔尼诺系数理论和海温准两年波动特征正在经受实践检验。 厄尔尼诺事件的一般特征 厄尔尼诺为西班牙语 EI Nino 的音译。在南美厄瓜多尔和秘鲁沿岸,海水每年都会出现季节性增暖现象,因为这种现象发生在圣诞节前后,则被当地渔民称为厄尔尼诺,是圣婴(上帝之子)的意思。现在厄尔尼诺一词已被气象和海洋学家用来专门指那些发生在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海水的大范围持续异常增暖现象。当这种现象发生时,大范围的海水温度可比常年高出 3 - 6 摄氏度 ,持续时间超过 6 个月。它使原属冷水域的太平洋东部水域变成暖水域,结果引起海啸和暴风骤雨,造成一些地区干旱,另一些地区又降雨过多的异常气候现象。对于我国而言,厄尔尼诺当年易发生干旱,次年易发生洪涝。如 1997 年干旱和 1998 年大洪水。 首先,在 1947-1976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 1957 年、 1969 年、 1972 年、 1976-1977 年的厄尔尼诺事件和 1954 年 -1956 年、 1964 年的拉尼娜事件给中国带来严重低温冷害。 2000 年世界逐渐进入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 2007 年 -2008 年的拉尼娜事件已经在 2008 年 1 月给中国带来严重的低温冻害,下次强厄尔尼诺事件将带来严重低温冷害的预期值得关注。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 20 世纪最强烈的两次厄尔尼诺事件( 1982-1983 年、 1997-1998 年)没有给中国带来严重低温冷害,因为它们处于 1977-1999 年拉马德雷暖位相时期。 其次, 2007-2008 年为太阳黑子谷值时期,据有关专家统计,太阳黑子谷值时期中国发生大洪水的可能性很大,特别是在厄尔尼诺年的次年。 第三,综合 1890-2004 年的数据,我们可以得到流感大流行的 6 大气候特征:处于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及其边界;前一年或前两年为中等强度以上的拉尼娜年; 20 世纪 50-70 年代同时为中国强沙尘暴年;前后一年或当年为中国东北地区冷夏年( 20 世纪 50-70 年代同时为严重低温冷害年);当年为中等强度以上的厄尔尼诺年;当年为太阳黑子谷年 m 或峰年 M , m-1 年, m+1 年或 M+1 年。 1889-1890 年、 1900 年、 1918-1919 年、 1957-1958 年、 1968-1969 年和 1977 年的禽流感爆发都满足这 6 大条件,同时,在 1890 年以来,满足这 6 大条件的只有以上 6 次爆发。 第四,在厄尔尼诺年,太平洋东部的海水升温将改变对流层的气流模式,在大西洋形成风切变,抑制暴风雨转变成强大的飓风,减少飓风数量。一般来说,在厄尔尼诺年,飓风每年给美国造成的损失大约为 8 亿美元,是其反现象拉尼娜年的一半 。 2000 年进入拉马德雷冷位相, 2007 年 8 月发生中等强度的拉尼娜事件, 2007-2008 年为太阳黑子谷值年,沙尘暴趋于强烈, 2008 年初中国南方发生严重低温冻害。流感爆发六大气候特征已发生了 5 个。下一次厄尔尼诺事件的发生就是流感爆发的警报。关注不同寻常的下一次厄尔尼诺事件,它是未来全球灾害的根源 。 科学家关于 2009 年大西洋飓风减少的预测 每年的大西洋飓风季从 6 月 1 日 开始。现在已过去两个多月,大西洋盆地还没有一个热带风暴生成,颇为平静。科罗拉多州立大学的专家表示,预计今年大西洋热带风暴的数量要比常年偏少。太平洋厄尔尼诺现象的发展是相关专家减少大西洋风暴预测数量的主要原因。 科罗拉多州立大学的专家 Philip Klotzbach 和 William Gray 表示,厄尔尼诺事件与大西洋飓风数量的减少紧密相关。我们认为 2009 年大西洋飓风少于常年,并且登陆美国和加勒比海国家的比例也较常年低。他们预计今年将有 10 个命名热带气旋,其中 4 个会加强为飓风,这 4 个中可能有 2 个成为强飓风,风速达 49.5 米 / 秒。而他们在 6 月份的预测是会有 11 个热带风暴,其中 5 个将成为飓风。 Klotzbach 表示:这是近十多年来大西洋飓风季最平静的一个开端。曾在 1992 年,直到 8 月 5 日 才生成第一个热带风暴。但是,平静的开始并不意味着后面时间没有强飓风生成。弗罗里达州的居民还是要像往年一样做好应对飓风的准备。 1992 年飓风季的开端也非常平静,但后期却有安德鲁飓风生成,造成巨大破坏 。 厄尔尼诺疑似变种 今年大西洋飓风将更猛 最近美国研究人员发现,厄尔尼诺又出现了变种。近年来在太平洋中部赤道海域,以准周期的形式出现一种新型厄尔尼诺现象:在其形成的年份里,大西洋遭遇的飓风比正常年份更频繁。参与研究的佐治亚理工学院教授朱迪柯里在接受记者越洋采访时表示,目前还不清楚即将于今夏卷土重来的厄尔尼诺现象是否属于变种。 新型厄尔尼诺现象研究由佐治亚理工学院的彼得韦伯斯特教授等人完成。他们通过卫星数据、热带风暴记录以及气候模型得出了这一结论。这种新型的厄尔尼诺现象却对大西洋飓风有截然不同的影响。韦伯斯特指出,在一些厄尔尼诺年,海水升温发生的区域往西挪了数千英里,出现在太平洋中部。它把大西洋飓风带到了西边,使得暴风雨更加频繁,更多飓风登陆墨西哥海湾、美国中部和加勒比海地区。而且许多科学家相信,气候变化也在使得暴风雨更加强大。 研究人员表示,由于观测记录相对较短,科学家所掌握的气候模型也并不完美,现在还很难判断这种新型厄尔尼诺是否是最近这些年才形成的。也许它本来就存在,只是之前我们没有发现。或者它也可能是普通厄尔尼诺现象对大气变暖作出的反应。韦伯斯特说。参与研究的朱迪 柯里 教授告诉记者,目前还不清楚这次的厄尔尼诺现象到底是普通型的,还是变种的。至于变种厄尔尼诺对于全球气候的影响,也有待进一步研究 。 问题来自科学研究中的预测实践 韦伯斯特开始注意到这种新型的厄尔尼诺现象,还是在 2004 年。当时专家预测, 2004 年大西洋飓风季节遭遇的飓风将比平常年份少一些。没想到那年的飓风活动是正常水平的 2.5 倍,共有 15 个被命名的热带风暴, 6 个主要飓风,佛罗里达州频频遭到风雨侵袭。来袭的热带风暴比我们预计的多得多,使我们注意起这一问题。他说 。 旧的理论出现了问题,新的理论就必然诞生。 2004 年出现了弱的厄尔尼诺现象,这是当时专家预测 2004 年大西洋飓风季节遭遇的飓风将比平常年份少一些的原因。没想到那年的飓风活动是正常水平的 2.5 倍,共有 15 个被命名的热带风暴, 6 个主要飓风,佛罗里达州频频遭到风雨侵袭。来袭的热带风暴比我们预计的多得多,使我们注意起这一问题 。实践出真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客观标准。 图 1 太平洋十年涛动的暖位相(暖相)和冷位相(凉相)温度、气压和风力分布 据香港天文台制作的《气候变化》教材介绍, 西北太平洋十年际气候变化受太平洋十年间涛动( PDO ,亦称 拉马德雷现象 )支配。与 ENSO 一样, PDO 的特点在于海水表面温度,海平面气压及风场的变化。 PDO 可分为暖相和凉相。 PDO 位于暖相时,赤道附近及北美洲沿岸的海水表面温度异常温暖,北太平洋中部的海水表面温度则异常清凉。 PDO 的凉相与暖相的海水表面温度相反。每个 PDO 的位相一般持续 20-30 年。在 PDO 暖相和凉相时,冬天海平面温度 ( 颜色代表 ) ,海平面气压 ( 等线代表 ) 及海表风力 ( 箭头代表 ) 异常的典型分布(见图 1 ) 。 2000-2030 年处于拉马德雷冷位相,厄尔尼诺变种可能与拉马德雷冷位相有关。 学一学国外科学研究的科学态度 一切事物都是在不断的发展变化的,没有绝对不变的理论,也没有绝对不变的事物。要认识不断发展的事物及其变化规律,就必须在建立理论和应用理论的同时,不断地丰富理论和发展理论,这一过程是永无止境的,固步自封是没有前途的。 但是,科学的发展是循序渐进的,是以前人的研究成果为基础的。我们必须慎重对待科学的新发现,寻找证据证明它,通过实践来检验它,要善于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评论。排斥一切,唯我独尊,这不是科学的态度。 厄尔尼诺疑似变种的研究人员表示,由于观测记录相对较短,科学家所掌握的气候模型也并不完美,现在还很难判断这种新型厄尔尼诺是否是最近这些年才形成的。也许它本来就存在,只是之前我们没有发现。或者它也可能是普通厄尔尼诺现象对大气变暖作出的反应 。这种严谨的科学态度值得我们学习。 参考文献 1. 厄尔尼诺疑似变种 今年大西洋飓风将更猛。 2009-08-05 09:17:10  来源 : 解放网 - 新闻晨报 ( 上海 ) 。 http://news.163.com/09/0805/09/5FUMFI1E0001121M.html 2. 林振山 , 赵佩章 , 赵文桐 . 日食 - 厄尔尼诺系数及其应用 . 地球物理学报 , 1999, 42 ( 6 ) : 732 - 738. 3. 杨学祥 . 太平洋环流速度减慢的原因 . 世界地质 , 2003, 22(4): 380-384. 4. 杨学祥 . 厄尔尼诺事件产生的原因与验证 . 自然杂志 . 2004, 26 ( 3 ) : 151 - 155 5. 杨学祥 . 2008 年自然状况展望:气候变化持续异常 . 刊发时间: 2008-01-07 11:43:07  光明网 - 光明观察 . http://guancha.gmw.cn/content/2008-01/07/content_719991.htm 6. 杨冬红,杨学祥 . 厄尔尼诺事件和拉尼娜事件的成因与预测 . 沙漠与绿洲气象 . 2008,2(5): 1-10 7. 杨学祥 . 拉尼娜天气将不会恢复:厄尔尼诺出现不可逆转 . 发表于 2009-4-17 6:27:01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26565 8. 杨学祥,杨冬红 . 拉尼娜呈减弱趋势: 3 月 16 日 和 26 日海温异常比较 . 2009-3-27 5:55:57 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22731 9. 杨学祥,杨冬红 . 拉尼娜将迅速减弱: 2009 年 3 月 23 日 和 30 日海温异常比较 . 2009-3-31 6:05:51 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23498 10. 杨学祥 . 拉尼娜结束: 2009 年 3 月 30 日 和 4 月 6 日 海温异常比较 . 发表于 2009-4-7 5:43 :19 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24734 11. 杨学祥 . 厄尔尼诺事件的警报已经拉响 . 发表于 2009-4-4 7:04 :58 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24283 12. 杨学祥 . 拉尼娜现象持续到 4 月 7 日 的预测得到证实 . 发表于 2009-4-8 5:13 :25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24933 13. 杨学祥。厄尔尼诺和流感爆发进入倒计时。发表于 2009-6-3 12:26:13 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35830 14. 杨学祥 . 未来全球灾害的根源:不同寻常的下一次厄尔尼诺事件 . 发表于 2008-7-19 8:16: 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2668 15. 专家预测今年大西洋热带风暴数量较常年偏少。 2009-08-05 16:08:23 来源:中国天气网。 http://www.weather.com.cn/static/html/article/20090805/46316.shtml 16. 香港天文台。气候变化。香港天文台製作的「氣候變化」教材套。 http://203.129.68.8/climate_change/resources_c.htm
个人分类: 学术争论|4697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5 16:2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