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权贵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科学是有钱人的“玩物”吗?
热度 14 ZJUlijiang 2016-10-18 09:54
说明:本博客与微信公众号《林墨》同步更新,所有内容均为原创,可授权转载。请扫码关注《林墨》公众号。 摘要 《Nature》论文显示,家境贫寒的学生很少选择从事科研领域,少数热爱科学的贫困大学生也往往发觉自己难以大施拳脚。 李江童寿传 / 浙江大学 注:图片来源于参考文献中的论文 麻省理工科技评论(搜狐公众平台)在一篇文章中提出观点: 在诺贝尔奖之前,科学是权贵们的玩物 。 早期的天文学家、哲学家、医生、炼金术士和工程师等科学先驱将伟大的成就、发现、发明、文学或艺术作品作为礼物送给有权势的资助人。权贵的资助是他们主要的资金来源。例如,伽利略(GalileoGalilei,1564-1642)就送给美第奇公爵一件天外之物——木星的一个卫星。作为回报,科西莫王子册封伽利略为贵族,并赐予宫廷哲学家与数学家的头衔。这种科学机制的不足在17世纪日益突显:如果金主离世,学者会失去资助;如果学者离世,研究成果会后继无人。 到了17世纪中期,一种新的科学机制开始盛行,即科学协作团体,它不再向权贵谄媚。在新机制中,国家赞助研究经费,个人或团队设置奖金,到诺贝尔奖金设立时达到顶峰,科学家不必再向贵族进贡。尽管如此,《Nature》在最新的文章中指出,贫穷依旧是科学发展的最大壁垒,经济状况和社会地位成了通往科学家之路上的拦路虎。从某种意义上来讲,科学依旧只是有钱人的“玩物”。 小编并不赞同麻省理工科技评论的这一段逻辑,新的科学机制出现之前,“科学是权贵们的玩物”中的有钱人指的是权贵,他们赞助科学家从事研究,并从研究成果中享乐,而在新的科学机制中,“科学依旧是有钱人的玩物”中的有钱人指的是科学家自身或其家族。两者之间不该用“依旧”连贯。小编赞同的是,无论新旧科学机制,科学研究离不开钱。 《Nature》论文显示, 家境不殷实的学生很少选择从事科研领域,少数热爱科学的贫困大学生也往往发觉自己难以大施拳脚 ,许多本来可以为解决诸如健康、能源、污染、气候变化等一系列社会问题献上一份力的年轻才俊,都因为生活的压力让他们做出更现实的选择。 美国 美国富裕,学习与就业选择多,但是,富人能在高中阶段接受昂贵的科学素养训练,而穷人只能被学费拒之门外,因此,分化在高中阶段得以加剧。为了改变现状,美国自然科学基金会(NSF)今年宣布筹集1400万美元资助寒门学生从事科研。 中国 在中国,高等教育的学费较低,像清华大学这样的名校每年的学费才5000元人民币。但是,贫富差距加剧,社会资源分配不均,名校里富人子弟比例大幅上升,寒门学生越来越难以通过高等教育改变社会阶层。低收入让多数人放弃科学梦想,转而投身商业领域。中国科研领域的平均工资约6000元人民币,只占美国教职人员收入的1/5。 英国 英国的职业有阶层壁垒,科学领域更甚。在英国工人阶层占总体的35%,但在科学领域,工人阶层仅占15%。过去25年里,诺贝尔奖得主中有44%上过私立名校。 日本 日本高等教育学费大幅上涨,有一半研究生有贷款,有四分之一贷款超过500万日元,这使得很多想从事科研的日本学生心有余而钱不足。 巴西 巴西的公立学校条件很差,只有穷人家的孩子才会去。2014年,巴西19岁的孩子中,只有57%完成了高中教育。近年,政府为了提升公民科学素质推出一些资助计划,名校也向优秀的穷人子弟提供学习机会,这些行动已初见成效。 印度 在印度,农村学校低质、语言障碍和种姓体系的存在,使得许多有天赋的学生从未能够实现自己的潜力,高等教育(包括科学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是富人、政治家、高级种姓的特权。 肯尼亚 在肯尼亚,40%的人每天生活水平为1.25美元。但是由于肯尼亚缺乏机会,研究生教育一般都要寻求海外留学。 俄罗斯 虽然随着1991年苏联解散,俄罗斯的资本主义与不平等野蛮生长,但它在教育上始终保持这社会主义理想:公平。尽管政府设置了一些资助计划,但俄罗斯的科研表现欠佳。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俄罗斯科学界的孤立:俄罗斯研究人员英语水平不高,对国际会议和国际合作的态度并不积极。 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科学领域以“收入低”让一些家境贫寒的学生放弃追求,同时,以“压力大”让一些家境殷实的学生望而却步。 中国每年培养的博士数量比其他任何国家都多,但能进入海外高校任职的极少,极便是留在国内高校任职,能进入985高校担任教职的也不多,同时,大量在海外获得博士学位的学生回国求职,这使得科学领域的教职竞争异常激烈,因此,很多高校已开始针对新入职的教师实施“非升即走”的淘汰制,例如,如果三年之内无法拿到国家项目、未能发表若干篇SCI/SSCI论文,那么只能自寻出路。面对如此大的压力,科研人员的收入未能体现这项工作的价值,最终, 在多数人看来,在 中国等发展中国家, 科 学难以成为有钱人的玩物,而不过是多数普通人得以养家糊口的一份工作而已 。仅此而已。 要想改变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的科学的现状,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各个国家也都在采取各种措施。这个过程会很慢,但好在已经起步。 参考文献 Lee,J.J.Cyranoski,D.,Gibner,E .(2016).Isscienceonlyfortherich.Nature,537,466-470.
11190 次阅读|19 个评论
[转载]【现代都市】【重生之权贵】
lcj2212916 2014-11-2 19:16
【名稱】:重生之权贵 【作者】:--- 【大小】:1.87M 【格式】:txt 【語言】:簡體中文 【內容簡介】: 夏小洛毕业于三流野鸡大学金融学专业,郁郁不得志,一次醉酒他重生回到了二十年前。当初心仪的女人不能再放走了,当初欺负过我的人不能再放过了……官场,商场任我纵横,我本善良,奈何现实逼我嚣张! 第1章前世今生 “嘎吱”一声,一辆破旧不堪的黄色奥拓停在乐巢酒吧门前,与周围动辄价值百万的法拉利、奔驰这些光鲜的名车相比,那差距不是一点半点,可谓天上地下,云泥之别。 两个三十多岁的青年人推开车门下了车来,副驾驶上的那位一下车就冲着车轮踢了一脚:“大爷的,这车太垃圾了,空调怎么不制暖,我都快冻死了。”不断地搓着冻得发红双手。 ...... 【下載載點】: http://www.400gb.com/file/77471725
962 次阅读|0 个评论
科学家神话形象的幻灭和公众参与科学
热度 7 jiangjinsong 2012-7-14 17:49
对一位刚刚辞世的科学家,在网络上掀起了褒贬反差极大的不同评价。这在国人的文化中并不很常见。 这个现象其实也并不奇怪,因为,当今科学技术时代,科学技术专家往往会深深地卷入重大利益分配的决策活动中去。 他的表现可能对生态环境构成重大的影响,他的决定可能会对不同利益群体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因此,科学家常常不再是过去人们心目中可以对争议做出公正裁决的判官,而是利益争夺中一方的重要打手;不再是德高望重的白胡子老爷爷,而可能是一方眼中的科学斗士,另一方眼中的权贵走狗。 尤其是在网络发达,异见难以封堵的时代,科学家别想再维持过去那种不食人间烟火的神圣形象了。 为了科学的进步,为了重建科学在公众中的信任,防止少数权贵科学家与政商权力勾结,扭曲科学,牺牲公众利益,为特定利益集团谋取利益,就必须要让科学活动的内幕对公众更加透明,让公众对重大决策活动有更多的知情权、批评权,乃至参与权。 延伸閱讀: 1, 略論科學、民主和自由 2, 民主社會中科學的社會控制 3, 從科學走向民主 4, 風險社會中的科學與民主 5, 防火防盜防科學家!!! 6, 有關科學的決策,科學家是否應該迴避? 7, 公眾,必須警惕科學家的科普
个人分类: 科學哲學|3994 次阅读|22 个评论
中国素质教育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权贵式应试教育
luohaijun 2010-8-28 19:26
在素质教育轰轰烈烈开展了10来年之后,在新课程改革提出了素质教育的口号,最开始,广大教师、家长确实有醍醐灌顶的感觉,现在回过头来,发现素质教育轰轰烈烈,应试教育扎扎实实,而且,素质教育是变了味的素质教育。
个人分类: 基础教育|7 次阅读|0 个评论
“高考评价多元化”这张牌对平民很不利
luohaijun 2010-3-15 12:42
两会结束之际,对于教育的提议和争论十分热烈,关于高考的改革的提案也十分火爆,而其中高考评价多元化引起了广发的关注和争议。 教育不公是最大的不公,教育的起点和最终目标都是为了公平,为了全民族的素质提高,为了大家尤其是老百姓的尊严而发展的。由于中国地域发展的不平衡,由于政策的倾斜,教育又更多赋予了命运改变的角色,因此教育改革引起广泛关注是必然的,也正因为如此,教育改革要慎之又慎。 从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大量的平民百姓的子女通过高考实现了自己的价值,也改变了自己的命运,然而从近来的一些现象还是可以看出许多猫腻:一是重点大学农村子女的比例持续降低,这个还真是要拜托学费的功劳,要拜托乱加分的功劳,要拜托就业环境的恶化问题。二是高校地域招生的不平衡,对北京、上海等大中城市的倾斜和照顾,失去了大的公平竞争。因此现在普遍实施的各省市地区单独命题,就是为了掩盖这个不平衡。如果单纯以以前的3+2的全国高考考试为准,北京地区大多数学校的教学质量明显不如湖南、湖北、山东和浙江落后地区的教学质量,这个从高考成绩可以看出,为了掩盖这个发达地区教学水平落后,招生比例过高的问题,于是巧妙的以各省市命题来替代。三是高考中的乱加分的现象愈演愈烈,使广大平民百姓尤其是农村子女在竞争中处于全面的劣势。高考动辄加20分10分,以致某地区的高考状元都录取不了北大清华,最后还是靠追加录取名额才录取上去,也真是可笑。四是录取的时候志愿填写有猫腻,录取人数和分数线不对等,其目的就是要让部分本来不上线的人可以上线,让部分已经上线录取的人录取不了。 但是即使靠高额的学费、地域招生不平衡、乱加分等手段,权贵们还是感觉到了危机,因为学习毕竟靠的是自身的努力,自身不努力、娇生惯养、有着优越学习条件的胡跨子弟在高考上还是有相当多的人是竞争不过平民百姓的。因此,他们又打出了一张牌:高考录取评价多元化!这张牌一出,刀刀致命,刀刀见血。 目前的分数录取标准是最客观公正的一个指标,它可以精确到0.1分,而纵观所谓的特长和综合素质的评价的问题,一是在中国大环境下没有诚信的环境,难保真实,二是一个最关键的问题,就是评价的客观问题,如果真的做到评价客观的话,就不存在所谓的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的问题了。 权贵们口口声声说目前的高考录取以分数论导致了大量有特长的学生被埋没了,而实际上,有真正特长的学生绝对不是大量,只是极少数,因此目前的一些保送指标完全已经解决了这一问题,比如奥林匹克竞赛得奖的一般都有保送机会的。而实际上这些指标大量有余的,才导致了腐败和不公的现象产生。何况还有大量的比如音体美特长生,有专业的学校和专业录取,其文化成绩也大大低于其他的学生。 权贵们口口声声要实行多元化评价,要进行特长和综合素质评价,实质就是想把优质的教育资源牢牢把握在自己的手中,这点平民百姓的眼睛是雪亮的。而其中一些专家和学者以理想化的西方化的评价标准来看待教育改革,全然不顾中国的国情,也是不负责任的表现。 最后想起了女性化妆品的问题:小孩的化妆品只能用小孩的,绝对不能用大人的,否则会导致发育过早,害了小孩一辈子。
个人分类: 基础教育|2303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6 07:1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