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发文25000篇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就学术交流网发文逾25000篇致网友
黄安年 2010-8-29 09:01
就学术交流网发文逾 25000 篇致网友 黄安年文 学术交流网 / 本站网主简报 /2010 年 8 月 29 日发布;黄安年的博客 /2010 年 8 月 29 日发布 学术交流网作为全部由我一个人办的学术性、非赢利性、公益性网站,自 2002 年 4 月 22 日创办以来,已经八年四个月了,发表的文章和信息已逾 25000 篇,这里不包含奉命被删去的几十篇在笔者看来无需删去的文章和信息。 这 25000 篇文章和信息中 2002-2007 年 22109 篇, 2008 年 1414 篇 ,2009 年 867 篇, 2010 年至今已发 610 篇。在 2002-2007 年 22000 多篇文章中,包含大量转发文章, 2008-2010 年学术交流网成功转型以来则大大减少了转发文章,加大了个人文章和学术信息的力度。同时也陆续开辟了一些新的栏目,如关注民生问题、国内所见所闻、美国总统大选、奥巴马言行录、科学网博文选、思念学界前辈、网友文章专辑等 , 目前学术交流网总共 45 个栏目,方便读者快速查询,登陆人次估算累计在 800 万以上。 需要特别提到的是在 21 个集中涉及美国问题的栏目中,有些信息源如 美国国务院国际信息局编辑美国教育交流中心信息咨询中心发布的资料 2004 年 6 月起已经停止 , 而学术交流网的美国教育交流栏目依然保存大量英文资料 , 很有研究价值。小布什总统时期的《美国参考》内容远较目前的同名《美国参考》丰富 , 学术交流网转发了其中有参考价值的信信息,迄今一直保留在学术交流网网站内。学术交流网上有六个栏目涉及文献资料和目录索引,也有一定的研究参考价值。迄今学术交流网中个人撰写的文章和信息报道总共 5000 多篇。 自一年前的 8 月 10 日起学术交流网的网络空间已经成功地转向科学网,并由科学网提供技术支持和维护 , 迄今一切运行正常。学术交流网将坚持学术为公、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资源共享的宗旨,改进学术交流网的发布工作 , 扩大学术交流,弘扬独立思考和学术自由 , 为繁荣学术事业贡献绵薄之力。 笔者重申:学术交流网没有稿酬、没有图像、没有广告。学术交流网始终保持她的学术层面资源共享的特色,同时将凸显网络学术的第二课堂作用。学术交流网主持人自 1998 年退休以来,凭借学术交流网( www.annian.net )和黄安年的博客的提供资源共享、学术自由空间功能,愿为广大网友和师生,奉献第二课堂的参考资料,以延续主持人已经半个世纪的学术和教学生命。 附: 2009 年学术交流网与博客同步兼有自身特点 黄安年文 发表 : 学术交流网 /2010 年 1 月 1 日 2009 年学术交流网度过了自己的七周年并进入创办以来的第八个年头 , 这一年学术交流网的文章与博客同步兼有自身特点,博客上的文章基本上都在学术交流网上同步刊出 , 基于学术交流网突显学术性,博客中与学术性本身联系不甚密切的博文和以幻灯片为主要内容的博文并不在此列。 2009 年的学术交流网并不仅仅是与博客文章保持同步发表 , 而且兼有自身特点,这主要表现在学术交流网发布了经授权的学者一些学术文章和信息 , 而这些内容在我的博客中发布较少。 学术交流网迄今已经发布 24390 多篇(同一文章按照几部分发表按发表部分计算),其中 2002-2007 年 22109 篇, 2008 年 1414 篇 ,2009 年 867 篇,如果说 2002-2007 年 22000 多篇文章中包含大量转发文章, 2008-2009 年则大连减少了转发文章,加大了个人文章和信息的力度。同时也陆续开辟了一些新的栏目,如关注民生问题、国内所见所闻、美国总统大选、奥巴马言行录、科学网博文选等 , 学术交流网总共 45 个栏目,登临人次累计在 700 万左右 ,24390 篇文章和历时近 8 年 , 拥有一批人文社会科学界的网友,正可和科学网博客相得益彰。 自 2009 年 8 月 10 日起学术交流网的网络空间已经成功地转向科学网,并由科学网提供技术支持和维护 , 迄今一切运行正常。这里要再次感谢赵彦主编和科学网毅然接纳学术交流网的网络空间转移到科学网 , 并由科学网提供技术支持和维护。还要感谢曹立君先生在技术转移和维护上的辛勤工作。落户科学网后,学术交流网将为学术为公 , 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 资源共享作出新努力。 为此,笔者重申并坚持下述一贯见解: 学术交流网一直坚持学术为公、资源共享、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学术为公是学术交流网的出发点,学术为公就是要崇尚学术独立和自由的精神,服务于国家和人民的需要,维护学术正义和公正,坚持学术规范和道德,开展健康学术评论,不谋学术私利。坚持学术为公难免与某些学界人士发生意见相佐。学术交流网本着对事不对人的原则、摆事实、讲道理,百家争鸣,求同存异,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欢迎学术不端学者回归学术规范,抨击坚持不改的学术不端行为。 资源共享是学术繁荣的必要途径。首先学术交流网主持人本人的文章和资料陆续在网上发表,供免费下载,网友使用时望遵守知识产权保护,尊重个人学术版权。其次,学术交流网在可能条件下为网友提供不同见解的学术资源,这些资源的史实和观点由读者自行判断,并不代表网站的观点。其三,学术交流网呼吁网友充分使用本网联结的一些海外学术和咨询网站,和国内某些收费网站不同,可以免费获得。其四,学术交流网呼吁国内某些公共图书馆网站、国家资助的政宣性、公益性网站取消对于登陆网站的种种不当限制,为资源共享创造条件。 实事求是是学术事业的生命线,尊重客观事实,坚持求真务实,遵循实践检验真理标准,是学术交流网信守的学术路线。无论是像学术交流网上讨论的学术的是非原则、学术评论中的学术和非学术因素、学术公案的是非曲直、现代化革命化价值取向是非、教育产业化发展的功过是非、美国发展道路的优劣评估等等,都首先要坚持实事求是,检验于实事求是。 与时俱进是学术事业创造性发展和学术性网站发展的希望,客观地说,我国的学术性网站和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很大,只有创造性地坚持不懈地努力才能逐步缩小和发达国家的差距。对于学术性网站需要引导和宽容而不是防堵和限制。学术网站顾名思义讨论的学术问题,但是当代学术离不开当代世界和当代中国,透过历史考察和现实跟踪来从学术层面上深层次解剖事实真相,还清历史的本来面貌。    学术繁荣的活力源于学术创新,学术创新需要研究和吸收前人成果、跟踪学术研究现状、更新学术观念、开拓学术视野、进行学术交流、活跃学术批评,革新研究手段。如果没有学术交流、没有学术批评,我们的学术事业难以得到健康的发展和真正的繁荣,也就很难进行学术创新。学术交流网愿为在美国问题领域、世界历史领域、社会保障领域、教育改革领域、学术评论领域、现代化进程领域作些基础性铺路工作。希望拓宽学术交流领域,更多反映国内学者、国外学者的学术成果和学术活动。随着教育大众化的发展,学术活动普及化的发展,学术交流网面向的读者不仅是专业工作者而且也包括社会各界的爱好者。 学术发展需要学术评论,健康的学术评论有利于学术发展。在学术讨论面前应当人人平等;在学术问题上,要淡化行政管理的干预;在学术领域要拓宽学术民主和偶的空间,这些是学术发展和繁荣的必要条件。学术交流网希望在学术评论、学术批评、学术争鸣、学术管理、学术评价、学术热点等方面继续做出努力。学术交流和学术批评在遵守国家宪法和相关法令下,要求保障学术交流和学术批评的合法权益。(引自《网络时代美国历史研究与普及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学术界》 2006 年第 1 期) 衷心感谢各位网友对学术交流网的关注,也感谢网友大大投稿。学术交流网没有稿酬、没有图像、没有广告。学术交流网始终保持她的学术层面资源共享的特色,同时将凸显网络学术的第二课堂作用。学术交流网主持人自 1998 年退休以来,凭借学术交流网( www.annian.net )和黄安年的博客的提供资源共享、学术自由空间功能,愿为广大网友和师生,奉献第二课堂的参考资料,以延续主持人已经半个世纪的学术和教学生命。 http://www.annian.net/show.aspx?id=24440cid=33
2985 次阅读|1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21:5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