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房颤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心脏房颤病理及药物根治方法的探索
热度 1 sunhb 2013-12-13 17:59
论点:代谢障碍 易发人群→代谢废弃物在窦房 及周边新发 累积→ 与心肌上应激点形成特异高电势差浓差电池 →高频放电→ 心脏 激动 频率升高 - 心脏房颤 西医 学对房颤的经典解释认为: 心房类似易燃的燃料,肺静脉等处为点火开关,一旦冒出“火种”(病灶),便持续点燃心房处紊乱积累之“燃料”(基质),房颤就会轻易地发生。 心房 颤动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随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发病人数正成为排在高血压、冠心病之后的第三位心血管类疾病。目前房颤人口已达 一千 万人以 上 ( http://heart.yiwang.cn/xzbzl/1101/022231637.html )。 由于房颤时,心房 收 缩功能 降低 ,血液容易在心房内淤滞沉降(血沉)形成凝血现象(胶体的通性),并随血液的播散至全身各组织,从而形成脑栓塞(中风、偏瘫)、肢体动脉栓塞(重者肢体坏死而须截肢)等后期病变; 有临床统计资料表明, 老年脑中风患者中, 约 有 1/3 是源于房颤;心房收缩动能的丧失加长期性心率加快还可导致心力衰竭(原因是由于心肌细胞能量代谢速率<心房收缩频率,供能 不及时引发心肌疲劳 导致),其死亡率是正常人的两倍。 临床统计发现,引起房颤的诱因主要是: 1, 年龄因素。 65 岁以后发病率显著增加,其中一半以上的房颤患者的年龄超 80 岁。 2, 精神压力。研究表明,过大的精神压力加疲劳,过量饮酒,过度饮用咖啡因等,会引起内分泌的的紊乱,导致双代谢的障碍,进而影响迷走神经的交感神经的紊乱,扰动应激机制而房颤发生。(此种情况的发生,导致房颤患者的低龄化)。 3, 高血压的并发因素。高血压病人房颤发生率是其他人群的 2 倍。其诱发机制在于导致高血压形成的主要制约段——外周循环传递障碍,各溶液溶质的非正常聚集而 误触 应激传导通道(开关误触),形成心脏 非 正常应激 动作。 4, 甲亢导致并发。临床发现,甲亢患者并发房颤比较常见,即使是隐形甲亢,其发病率也比一般人群高五倍。 酶化学医学理论认为, 甲亢,必导致内分泌轴线的紊乱,肯定影响代谢的过程,尤其是 各组织 的新陈代谢,形成第三项 中 解释的状况发生。由于这种非正常 产生的 溶质聚集更快 、 更容易,所以甲亢远比高血压更易发生房颤 (女性更年期后房颤高发原因与此相同) 。 5, 心脏衰竭诱因。互为因果的关系。心衰使崩解废弃有机物 的 聚集则更容易 ,更易发生 误触应激传导 现象 , 即更易发生房颤, 而房颤的发生又加速了心脏组织的疲劳老化速率。 6, 糖尿病。糖尿病的本质主要就是损害了各组织细胞的能量代谢与所需各种蛋白质及后续产物的合成,所以必然影响到心肌代谢而纤维化而失活及电位分布状况,或使心脏跳动应激机制受影响,所以血糖传递障碍产生后,房颤就成了一种必然趋势。 7, 其他:如风湿性心脏病 等 其他情况的代谢障碍的发生 , 均会诱发房颤。 从以上的临床统计可以循证归纳出: 双 代谢及 机体 双循环效率的降低会使组织中体液的溶液性质发生变化,从而对组织、器官表达出物理、化学性质的变异,通过某一机制通道影响心脏缩放的应激过程,从而形成心跳异常:快则房颤,慢则心 跳过缓 。 我们知道, 传统医学认为, 心脏的激动过程是: 右心房上的窦房结自发节律性的通过 AV 结等传导组织与心脏的各个部位间产生电信号,引发这些心肌组织细胞响应,使心肌产生规律性的收缩或舒张,从而形成心脏的脉动。 我们 依酶化学医学理论分析 认为: 心脏的跳动控制 机制 是由于窦房结与心脏各组织间的应激点 之间构成 电池现象,并且根 据 心脏组织的成分组成可以推断 , 这是一个浓差电池, AV 结等是一个具有诱导粒子存在 、 可调控电阻的传导组织,该电池的电势差及传导放电受制于内分泌和机体各脏器的适配能力。 房颤的发生,是由于相对于心脏各组织的应激点(响应电极),存在着除了窦房结(原电极)电极之外的副原电极,造成通过 AV 结传导系统的多次放电现象产生心率紊乱。——这是房颤的主要表现形式。 另外, AV 结系统本身的内部极性粒子分布或组 成 的紊乱,造成低电阻,使原电极与应激响应电极 间 只需稍微的浓差产生即发生放电 、 心脏激动现象, 由此 导致心动过速的主要原因——激素因素多为主因。 由此我们可以推测: 平衡窦房结处原电极的粒子浓度,通过扩散能力的增强消除副原电极,是消除房颤的选择。 根据此分析,我们将此原理与现代中草药成分化学药理相结合,采用以下方法进行了消除房颤的尝试: 1, 短期内,通过相关药物使用,升高体液内粒子(原电极副原电极)的内能、增强粒子扩散能力,同时提高血液血粒子的 荷 载能力及血液的渗透能力, 并 改善血液的流变性 (外周通过能力) ,从而消除了粒子的无 序 聚集,使窦房结(原电极)的粒子浓度呈动态平衡,副原电极则随粒子的扩散、周边组织的粒子浓度 的 均衡化而消失。根据以上的 房颤 原理可知,房颤则被缓解或治愈。 2, 长期,需进行内分泌系统的均衡化与各脏器功能适配性的调整。 这一措施对甲亢、更年期女性 、 老年人房颤是必须的。一般采取中医之“补元、平肝 、 滋阴”之方法达到目的。 当然,无论短期措施还是长期根治的方法,都应与临床措施相结合,如高血糖,高血压,尤其应有跟进调整措施。 用 此方法原理指导而研制的制剂已被较大范围志愿人群所应用。目前的有效率为 100 %,已调治数十人,时长者已有三年余,无复发现象。
2269 次阅读|1 个评论
抗心律失常新药治疗房颤的研究进展
xupeiyang 2010-9-2 16:45
热门论文全文见 http://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_ob=ArticleURL_udi=B6T1B-4YNN0BH-1_user=9230734_coverDate=04%2F09%2F2010_rdoc=1_fmt=high_orig=search_origin=search_sort=d_docanchor=view=c_acct=C000059499_version=1_urlVersion=0_userid=9230734md5=4ce1ebfb981a2d4f18ede29b91a480c8searchtype=a Volume 375, Issue 9721 , 3 April 2010-9 April 2010, Pages 1212-1223 doi:10.1016/S0140-6736(10)60096-7 | How to Cite or Link Using DOI Copyright 2010 Elsevier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Cited By in Scopus (2) Permissions Reprints New Drug Class New antiarrhythmic drugs for treatment of atrial fibrillation Prof Dobromir Dobrev MD a , , and Prof Stanley Nattel MD b a Department of Pharmacology and Toxicology, Dresde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Dresden, Germany b Department of Medicine and Research Center, Montreal Heart Institute and Universit de Montral and Department of Pharmacology and Therapeutics, McGill University, Montreal, QC, Canada http://www.gopubmed.org/web/gopubmed/1?WEB0qtx7crbpeou0IhI1I00h001000j100200010 atrial fibrillation and Amiodarone and Dronedarone 108 documents semantically analyzed Top Years Publications 2010 31 2009 25 2008 14 2007 11 2006 7 2005 7 2004 6 2001 2 2003 2 2000 2 2002 1 Top Countries Publications USA 36 Germany 17 France 11 United Kingdom 5 Denmark 3 Canada 2 Italy 2 Netherlands 1 Turkey 1 Poland 1 Brazil 1 New Zealand 1 Hungary 1 1 2 3 Top Cities Publications Frankfurt 9 Los Angeles 5 Penn Hills 4 Copenhagen 3 Paris 3 London 3 Montpellier 3 Boston 2 Hartford 2 Castres 2 Lyon 2 San Antonio 1 Rotterdam 1 Pittsburgh 1 Framingham 1 Utica 1 Toronto 1 Brescia 1 Dresden 1 Minden 1 1 2 3 1 2 3 4 Top Journals Publications N Engl J Med 11 J Cardiovasc Electrophysiol 5 J Am Coll Cardiol 5 Dtsch Med Wochenschr 5 Curr Opin Cardiol 4 J Cardiovasc Pharmacol Ther 3 Kardiologiia 3 J Cardiovasc Pharmacol 3 Vasc Health Risk Manag 2 Ann Pharmacother 2 Expert Opin Drug Saf 2 Nat Rev Drug Discov 2 Circulation 2 Expert Rev Cardiovasc Ther 2 Europace 2 Am J Cardiol 2 Am Heart J 2 J Interv Card Electrophysiol 2 Arch Mal Coeur Vaiss 2 Pharmacotherapy 1 1 2 3 4 1 2 3 ... 26 Top Terms Publications Atrial Fibrillation 108 Amiodarone 108 Anti-Arrhythmia Agents 99 fibril 94 Humans 93 Patients 67 Pharmaceutical Preparations 63 Recurrence 41 Mortality 36 Arrhythmias, Cardiac 35 Safety 34 Atrial Flutter 31 Heart Failure 28 Maintenance 27 Treatment Outcome 27 Heart Rate 26 Hospitalization 25 Clinical Trials as Topic 23 Evaluation Studies as Topic 22 Animals 22 1 2 3 ... 26 1 2 3 ... 14 Top Authors Publications Hohnloser S 7 Crijns H 3 Torp-Pedersen C 2 Santini M 2 Cook G 2 Nattel S 2 Kowey P 2 Preobrazhenski? D 2 Connolly S 2 Capucci A 2 Naccarelli G 2 Wolbrette D 2 Samii S 2 Legrand B 2 Nisato D 2 Gautier P 2 Kber L 1 Christiansen C 1 Davy J 1 LE Heuzey J 1 1 2 3 ... 14
个人分类: 心血管病|6621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9 19:0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