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科学网 标签 处理 相关日志

tag 标签: 处理

相关日志

信号、信息和知识【12】
tingyy 2020-7-25 11:27
  (5.3)知识的正确性判别   目前搜索引擎找到了包含用户所指定关键字的网页以后,其中的内容是否有用就无法确定了。也就是说搜索引擎目前还没有提供网络信息可信度的比较功能。因为这个可信度问题目前还没有比较好的解决方案。那么用户对选出网页上的信息知识的准确性还需要使用者做出进一步的判断。如果你上网浏览的目的仅仅是娱乐,或者满足一些好奇心,那么这些海量的网页一般都会满足你的需求。但是你如果希望在网络上学习一些知识,或者希望能够对你解决某些实际问题有帮助,那么你就可能需要对搜索结果做进一步的鉴别。   人类文明发展到今天,对相互交流的知识可信程度进行判别的最好的方法是科学原则。科学是人类智力迄今做出的一项最成功的成果,也是人类认识自然,认识宇宙的一项基本方法。在科学方法发现之前,人类对自然的认识处于一种盲目愚昧的状态。或者把宗教的学说当成唯一的真理,或者根据自己的经验感觉来做出判断。其实宗教思想也是人类在探索世界(当然也包括人类社会)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只不过宗教以不容置疑的方式来传布它。而科学知识是在不断地质疑,逐步完善中产生的。科学家甚至提出把可被证伪作为科学知识的一项基本条件。   在科学的思想被科学家发现之后,人们又花费了几百年的时间以各种无可辩驳的科学成果才逐渐使得文明社会接受了科学思想。虽然直到今天对“什么才是真正的科学思想”不同的学派可能还有不同的解释,但是科学精神终究被全社会广泛认定为获得正确的知识的必需。1922年梁启超先生在中国科学社举行第七次年会上发表的演讲中指出:“有系统之真知识,叫作科学;可以教人求得有系统之真知识的方法,叫作科学精神。”科学精神的核心是实证、求是、理性和批判。批判态度是科学精神的重要内涵。所谓批判,其目的在于明辨是非,凡事都问个为什么,凡事都摆事实、讲道理。   在网络化的知识环境出现之前,社会上交流比较广的书本知识,印刷资料都有比较严格的审查制度。这样可以过滤掉大多数不太符合条件的知识。所以人们一般都认可这些印刷品的信息有比较高的可信性。网络化的知识环境缺乏信息可信度过滤机制。虽然有网络监管机制,但是审查的角度是政治,意识形态和法律制约。加上人类自身的重要性倾向特性,众人都有发表自己经验知识的爱好。即使是已有的科学知识,各人的理解解释也各不相同。所以信息知识的可信度在网络化的信息环境中是比较难以保证的。   科学给现代化社会带来的成果无处不在,没有科学就没有现代文明。文明社会中,人们广泛地接受科学的教育,可以说现代社会生活的人学习和掌握科学知识是生存的必需。今天连一些宗教学者也往往希望用科学的术语来说明宗教思想,好让更多的人接受他们的宗教信仰。受过现代教育的人都有科学的意识,只不过在遇见需要辨别事情时,比如网上知识的准确性判别,不一定能够主动地按照科学意识去处理。盲目相信自己的感觉,接受那些似是而非的信息知识是很多科学意识不强的人常常会犯的错误。   科学知识被认为是从经验事实中得到的知识,它是需要经过实验的检验的,是符合自然规律的结论。所以如果一种知识被认定为科学知识,那么它的可信度就是比较高的。科学知识的识别方法也是逐步完善的,开始有些学者认为只有能够用数学描述的知识才是科学知识。所以对一些生物学,社会学,医学知识的描述可能都不包括在科学领域。以后随着对物质世界探索的深入,发现即使是物理学领域也出现了数学描述无能为力的一些实验结果,更不用说对一些生物系统,社会运行,医学知识(比如中医知识)等复杂的非线性系统。广义来说能够被实践证实的,符合实事求是原则的知识都可以认为是科学知识。对待网络知识海洋的过滤筛选比较正确的方法是以科学精神学习科学知识。怀疑和排斥那些不符合科学精神的可疑信息。   有一句著名的口号叫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当然要成为真理的知识的确必需经过实践的严格检验。对于一般的知识,特别是对自然界物质运动的科学知识的确需要经过实践(科学实验)来证明其正确性。但是一般人面对这些知识信息不可能都去进行科学实验来证明其正确性,然后再来决定是否接受。所以一般只能采用其它的推理验证方法来判断是否为可以接受的正确知识信息。通常使用的方法有:   # 根据已经掌握的科学知识来推理判断;   # 多方面的信息互相印证知识信息的可信度;   # 根据来源是否可靠来判断信息的可信度;   # 根据发布者的权威性来判断信息的可信度;……   如果搜索引擎的处理能力能够增加对网络信息的可信度进行打分和排序功能,将对于广大的网络信息使用者是十分有用的。当然这项技术可能会对于一些希望利用网络信息来实现特殊目的的信息发布方不利。所以估计这项技术的实现在技术上的难度要小于社会因素的阻碍。   从信息处理的技术层面上来说,利用计算机的强大运算能力帮助人们从海量的信息数据加工得到知识信息一直是人类发展机器信息处理的重要目标。目前取得进展的主要有大数据应用,数据挖掘,机器学习,人工智能等方面。     
个人分类: 物理学习|1801 次阅读|0 个评论
信号、信息和知识【06】
tingyy 2020-5-26 07:16
( 3.3 )、语言文字的信息处理: 人类在几万年以前就使用语言交流信息,语言信息交流能力甚至成为人类进化成为生物界顶级角色的重要条件。世界上的语言因为交流的地域的限制,而形成了多种多样的形式。经过几万年的演化,到目前 全世界 还有大约 5 千 6 百多 种语言 。 随着交流范围的扩大而逐渐形成少数几种大范围的语系,但是各地仍然有不同的方言。这些问题使得全球的语言交流带来很大的麻烦。联合国为了方便交流,规定了 6 种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为 工作语言:汉语,英语、法语、俄语、阿拉伯语与西班牙语。 即使这样,多种语言表达的信息之间的翻译工作量也是非常巨大的。 而且可能发生不能准确表达信息的的问题。 语言翻译工作的机器实现也是人类发展机器信息处理的一个重要方向。 语言的使用使得人类互相之间的信息交流更加方便有效。文字的出现人类可以记录语言表达的信息,使得人类之间的信息交流同时在地理范围和时间范围上大大的扩展。在信息的积累和深化提炼成为知识的作用上文字具有更加重要的作用。但是语言的信息传达能力始终不尽人意。为了改进语音的信息表达能力,人类总是在不断地改进语言,特别是文字的发展更加艰难。从古至今人类发展了各式各样的多种文字,又有多少文字因为种种原因而烟消在历史的长河中。 目前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文字是汉字,使用国家最多的语言是英语。人类早就努力想发展统一的语言和文字,但是这个理想却难以实现。连圣经都记载着上帝因为害怕人类具有统一的语言而能力强大故意把语言搞乱。口头的语音表达的语言信息是人类信息交流的一种非常重要方式。开始在同一个地域,人们用同一种语言进行交流,所以语言的形成是以口头交流开始的。文字也是为了交流信息而发明的,世界各地不同的语言,不同的文字之间的交流一直是比较麻烦的。 西方的拼音文字基本和口头语言是一致的,但是中文的文字和语音开始是分开的。从秦始皇统一文字以后,在很长的历史时期中文字表达的文言文和口头语言是不同的。这样的好处是文字信息交流不受各地口头语言的差异的影响,有利于大一统的国家范围的信息交流,从而保证了国家的统一。但是文字和口头语言的差别也让人们学习语言工具带来难度,直到近代中国采用白话文才把中文和标准语音(普通话,或者国语)统一起来,成为现代中文。虽然中文可能是世界上信息表达最好的几种语言之一,但是因为中文文字的构成的复杂性和语音的多样性,也使得中文成为世界公认的难于学习掌握的语言。今天人类可以借助于科技的力量让使用不同的语言文字的人群比较顺利地进行信息交流。连最复杂的中文文字和语音的语言机器处理技术都已经非常成熟,实现了广泛的使用。 除了不同语言之间的交流困难以外,语言文字的信息表达的更加麻烦的问题可能是:它的有限的信息表达能力。为了提高语言文字的信息表达能力,人们总是在不断地改进语言。各种语言文字的结构、语法越来越复杂。比如汉语可能有多达十万多不同的字,经常使用的汉字也有 2 到 3 千。而汉语词汇可能达几十万之多,常用的词汇大概也有 3 到 4 万个。加上语法,句子结构等,语言更加变化多样。英语的常用单词量大概也在 17 万 左右 , 一般人为了比较好地用英语表达信息大概也需要掌握几万个单词。不同的语言的信息表达方式更加多种多样。人们为了学会读写和理解语言文字的信息表达要花费很多精力。在历史上很多社会中只有少数处于社会统治顶层的统治阶级的人才可以掌握文字。更加极端的一些社会可能仅仅只有宗教指定的极少数祭师可以掌握文字,比如南美洲的玛雅人。当强大的外部文明把这些掌握某种文字的人消灭以后,这种文明也就会因此而中断。 虽然语言越来越复杂,但是各种语言对信息的描述常常表现得非常无力。比如对一幅自然景象要用文字完整地表达出来可能用千万种,而读文字的人可能理解得到的信息也会有千变万化。在照相技术出现之前,人们通过文字描述难以表现的信息,还要通过图画来表达这些复杂的信息。在一些科学技术领域,对于一些物质运动的复杂信息的描述,普通的语言文字可能不能够正确地表达。于是科学家还创造了更加适合于精确表达的数学语言来描述这些信息。而这种复杂的数学语言的学习和掌握可能也只有少数人可以完成,大多数人可能更是望尘莫及了。 虽然语言文字的信息表达有很多局限性,但是在人类信息交流过程它仍然是不可或缺的。特别是人们为了表达自己思想中的一些对外界直接信息的理解(常常称为人的思想意识)的时候,语言文字可能还是目前唯一的选择。因为人类不具有思想意识的直接交流能力。人类是不是能够进化出这种能力(或者借助人工机器实现这个交流)可能还是很久以后的事情。 人类为了提高处理语言文字的信息表达功能,第一步是对语言文字的推广。纸张和印刷技术的发明可以看做是人工语言文字信息处理的开始。有了纸张和印刷术,文字对信息的作用深深地影响了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因为文字对信息的记录除了直接的观察信息的记录以外,更加重要的是人们对直接信息的思考整理以后的信息(可以称为知识的信息)。而且这些知识可以通过文字在人类的教育活动中流传和积累起来作为进一步发展的基础。这个也是文字对信息处理有更加重要的作用。那么如何进一步处理信息得到知识,也是人工信息处理需要解决的问题。(这个问题在后面再进一步介绍) 目前人类利用机器进行文字信息处理还仅仅处于记录,交流等初步处理阶段。在数字通信系统和计算机系统中,文字通过二进制编码(包括各种文字输入方法)把文字变成二进制数据记录和传输。对文字语言数据的进一步机器处理,整理,如何利用机器提取更加深刻的知识信息还在研究之中。计算机记录文字数据的速度和海量的记录能力已经超过人的大脑,对人类的信息处理过程有很大的帮助。所以文字数据处理技术已经成为人类对信息处理一种有力工具,现代社会中人们从这些文字数据中获得的信息比直接从周围环境信号中获得的信息还要丰富。机器信息处理也成为数据处理的最重要途径。
个人分类: 物理学习|2105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云南2名女干部因拒绝提拔被处理 1人刚休完产假
redtree 2019-7-21 17:35
云南2名女干部因拒绝提拔被处理 1人刚休完产假 新京报 2019-07-19 17:56 新京报讯 云南省绥江县党员干部钟尚敏、宛辛勤,因拒绝组织提拔,受到纪检监察部门“严肃处理”。当地纪委通报中,钟尚敏因 “新岗位工作可能照顾不好家庭”,没有接受新的工作安排。 上述处理决定引发关注。19日,钟尚敏的前同事告诉新京报记者,钟本在乡镇财政所工作,后调往绥江县财政局,去年刚生二胎,休完产假。 两名干部拒绝提拔被处理 今年6月20日,绥江县纪委公众微信号“清风绥江”发布一篇题为《我县二名干部跟组织讨价还价被严肃处理》的文章,文中称,绥江县财政局职工钟尚敏、宛辛勤“二名同志以个人利益为重,不服从组织人事安排,借口个人家庭、身体等原因,向组织讨价还价,损害了组织威信,违反了党的组织纪律。” 事件持续发酵。19日,人民网发布报道称,今年6月,云南省昭通市绥江县两名党员干部因拒绝组织提拔而被严肃处理。 新京报记者注意到,去年8月,绥江县财政局科员钟尚敏和企业统评股股长宛辛勤在被考察干部中分列第一、二名,县委拟将二人提拔为乡科级副职领导干部。 按照上述报道的说法,宛辛勤认为,“基层工作责任大、任务重,加班也很多”,开始找借口逃避组织任命。而面对考察组的提问,钟尚敏则“始终言辞闪烁,没有明确答复。甚至考察组两次催促她递交个人总结材料,她也置若罔闻。最后,钟尚敏还是通过手机短信告知考察组,她不接受组织提拔。” 两人先后拒绝接受组织工作安排,其中钟尚敏的理由是,“到新岗位工作可能照顾不好家庭”,而宛辛勤的解释,则是“自己的身体可能应付不了新的工作岗位。” 鉴于钟尚敏、宛辛勤的行为触犯《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和《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中的相关规定,绥江县纪委随即介入调查。 经绥江县纪委常委会会议研究,决定给予钟尚敏党内警告处分,给予宛辛勤全县通报问责,并建议县政府将其调离绥江县财政局。绥江县纪委的通报中称,两人“被严肃处理也是咎由自取”。 “清风绥江”曾发布关于二人的处罚结果。 同事称其中一人刚生完二胎 因不想“进步”而被问责,绥江县纪委的上述通报,引发舆论关注。 新京报记者从云南省昭通市纪委了解到,上述报道内容,确由市县两级纪委共同合作完成,由绥江县纪委提供素材,昭通市纪委成稿,随后在纪委内部媒体刊登,后在网络媒体发布。 新京报记者注意到,昭通市纪委发布的报道中称,处分决定下达之后,“本着严管与厚爱相结合的原则,县财政局党组负责人多次与钟、宛二人谈话”。 在谈话中,两人也对自己“舍大家为小家”的做法作出检讨。 绥江县会仪镇财政所一名工作人员告诉新京报记者,钟尚敏曾在财政所待过,2006年,绥江县实行“乡财县管”模式,财政所的人仍在镇上工作,但编制和工资均由绥江县财政局管理和发放。直到2012年,接到通知要求“财政下放”,镇财政所所有人员的编制和工资才由镇上管理。 上述工作人员称,钟尚敏在此期间,岗位进行过调动,没有回到镇财政所工作,“2008年还是2009年,她调到绥江县财政局会计管理中心去了, 2012年财政下放的时候,她的人事材料就留在了绥江县财政局。” 这一说法,印证了通报中“钟尚敏的理由是到新岗位工作可能照顾不好家庭”这一说法。 绥江县会仪镇政府一名知情人士告诉新京报记者,钟尚敏今年三十多岁,十多年前调到绥江县财政局工作,平时就住在县城里,“我听县财政局的人说过,她不愿意接受提拔是因为生完二胎刚休完产假,不想离孩子太远。” 新京报记者试图通过钟尚敏的朋友联系其本人,采访被婉拒,其通过第三人回复新京报记者称,“不想再提这件事了,让这件事过去吧。”
个人分类: 政治文化|4 次阅读|0 个评论
烟雾的简单处理
热度 1 fanxiaoyingz 2018-12-22 12:27
烟雾的简单处理 当今的中国环境问题成为一个焦点问题,每年冬季大半个北方都被雾霾笼罩。现在吹起的环保风可谓非常强劲,很有杀伤力,许多企业和许多农民都感到了阵阵寒意,继不准农民焚烧秸秆之后,接着不允许农民做饭,也不允许农民烧炕。农村的冬季很寒冷,炊烟袅袅的农村不再存在。那么烟雾就真的很难防治吗? 这要从烟雾中的成分说起。不管是柴草发出的烟雾,还是煤发出的烟雾,其实里面主要含有四中成分,一种成分是单质碳,单质碳是黑色的;实际上单质碳对环境没有危害,相反,植物对于单质碳的需求很强烈,是农作物丰产的重要肥料。第二种物质是酸性气体,主要包括了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四种气体。烟雾中不含有还原性气体,例如氨气、硫化氢、甲烷。对于环境的主要危害来自于这四种酸性气体,但是酸性气体都能够溶解于水,如果用水去吸收,那么这些气体就不会释放到大气中,而且这些气体被水吸收后形成的酸是治理河水污染的重要原料。燃烧的烟雾中还有一种物质是焦油,煤焦油、木炭焦油都会产生,但是焦油是一种资源,其实我们的道路上铺设的沥青路面就是浓缩焦油,另外焦油还是一种环保的杀虫剂,焦油可以消灭土壤中的虫卵和有害细菌。烟雾中的第四类物质是一些硅、铝、钠等金属和非金属颗粒,这类物质本身已经被燃烧分解为简单物质,而且烟雾中含量很少,但是会引起尘降,影响大气透明度,大部分燃烧产生的煤灰被留在燃烧室。 所以,烟雾中含有四类物质,单质碳,酸性气体、灰粉和焦油。其实这四类物质都怕水。所以用水是治理烟雾的最简单最有效的办法。灰粉和焦油由于自身密度较大,他们不会漂浮太远,会在燃烧地点附近降落,尤其是在湿度较大的时候。很容易吸附水分,增加自重而沉降到地面,而碳的吸附能力是自身重量的好几万倍,虽然密度较小较轻,但是由于其吸附能力超强,所以遇见湿度较大的时候也很容易沉降。酸性气体不用说,在水汽较多,湿度较大的时候会溶解到水中。所以,水是防治烟雾的很好的原料。 那么,如何从技术上利用水来治理烟雾呢?一个办法就是在烟囱上面附加一个横向的水和烟共存的管道,让烟飘过水平面。由于管道内部有水,有较大的湿度,那么水会吸收烟里面的热量,粉尘和焦油在失去热量的情况下会降落到水中,由于自身密度较大,粉尘和焦油会沉降到水的底部,逐渐聚集。由于接触面较大,酸性气体也会逐渐溶解到水中,使得这些水变成酸液。碳粉也会粘附在管道周围,有一部分会沉降到水里,随着时间的推移,粘附在管道壁上的碳和粉尘也会流到水里。所以,基本上所有烟里面的物质都会被水吸纳。这样烟雾就不会向空气中排放有害物质。从而把治理烟雾问题转变为处理烟雾造成的污水问题。 这种烟雾产生的污水的处理比较简单。经过过滤,获得水中的尘土和碳粉,然后这些尘埃,碳粉可以作为肥料使用。水中的焦油可以通过沉淀得到聚集,然后可以使用在农业上(可以大量使用)。然后剩余的滤清液就是酸,这些酸可以用来治理污水,特别是处理带有金属粒子的污水。这样以来,烟雾得到治理,烟雾中的物质得到了综合利用。 虽然原理简单,但是做起来却有相当大的困难。首先一点,烟是向高处飘的,那么处理烟雾的水管或者水罐也必须放置在高处,这一点,许多单位做不到。当然,现在社会高楼大厦很多,而且处理烟雾的烟囱也就十米高,相信是有设备能够做到的。其次,由于烟雾有很大的体积,所以要吸附这些烟雾还需要很大的接触面积,接触面积不大也起不到作用。那么,如何在有限的高处增加水和烟雾的接触面积呢?我的办法不多,一种办法是让水从烟囱内部慢慢流下来,另外一种办法是,用带水的棉花做成接触栅格,让烟从栅格中间飘过去。第三个问题是,大量的酸性水和烟雾污水由谁来处理,如何从制度上、人员上保证这种处理常态化?农村的烟雾产生的污水农民可以自己处理,城市的怎么办? 总而言之,水是烟雾的有效吸附剂,可以把治理烟雾改变变为治理污水。
个人分类: 气候生态|12971 次阅读|2 个评论
重重拿起,轻轻放下——学术不端得不到处理(续2)
manrongchen 2018-11-25 10:16
2016年4月教育部提出:高校将可开除学术不端者。 2016年7月教育部提出:向学术不端“开刀” 2016年7月最高检:对关键岗位科研人员尽量不用逮捕措施。 重重拿起,轻轻放下。甚至还没有把板子举起来。学术不端咋治?
个人分类: 未分类|2241 次阅读|0 个评论
潜在的气象信息源---众包数据
热度 2 xuxfyuwp 2018-7-3 22:03
文章主要内容已发在6月30日《人民日报》上,标题为“手机可能成为气象探测仪” http://paper.people.com.cn/rmrb/html/2018-06/30/nw.D110000renmrb_20180630_3-10.htm , 发表时编辑做了修改。以下是投稿时的原文,保留有一些原生态初始信息。 潜在的气象信息源---众包数据 大数据时代,通过非常规业务可获取的与气象相关信息越来越多,如何将这些庞大的、有些并非是直接气象变量的信息处理好并有效使用是件值得下力气做好的事。 这类非常规信息称为众包数据,是从英文为“crowdsourced data”翻译过来的,百度、谷歌都这样译,是否准确可斟酌。按我的理解,翻译成众源数据或多源数据或许更好些。不管怎样,能理解就行,如同将“SARS”称为“非典”,大家都知道是指什么,若提“严重急性呼吸综合症”,不少人可能会不知所云,一时反应不过来。 这些众包数据都包括哪些呢?很难完整概括。在今年《气象》杂志第三期的一篇文章中,我介绍人工智能在气象领域的应用时提到过一些,如通过手机结合GPS定位获取的信息,应属于这个范畴。但也包括不同类型,一是直接在手机上安装传感器,如温度、气压、湿度等,就可以直接获取气象探测数据了;二是通过手机传播一些非数字信息,如文字、图片等,描述天气发生的状况,处理这些信息会更复杂一些。 美国强风暴实验室2012年实施的mPING项目就是通过公众手机APP应用收集关于天气情况报告而成立的项目,结合GPS定位,接收并处理用户选择上报的天气类型信息。由于公众难以向专业人员那样提供精确数据,后期的处理则显得尤为重要,通过人工智能(AI)技术可以解决这类问题。美国海洋大气局(NOAA),还设立了一个智能手机传感器感知气象(WeatherSignal)的APP,通过在新一代手机上安装气压、温度、湿度、光照等信息随时获取大气变化数据,这与传统的气象信息更接近一些,但毕竟不是标准数据,仍需要进一步加工后才能处理。 如果说这些信息还算是直接对大气变化状况的描述,还有一类则是通过间接换算而得到的。如2012年德国汉诺威大学的研究人员就开发了一种利用汽车雨刷器变化速度与GPS定位信息相结合获取降雨量信息的系统,他们的研究假设是利用大量不很准确的测量信息可以获得更多关于降雨空间分布的状况,与少量的准确观测可以实现互补。 在前不久召开的欧洲地球物理学会(EGU-18)上,丹麦的学者介绍了他们对手机内置气压传感器信息进行收集并加工处理的结果,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手机气压传感器获取信息的绝对测值与观测站的准确气压相比确实存在误差,但可喜的是其变化趋势表现出了很好的一致性,这显然有助于对这类信息的进行系统性订正,获取到大量可用的数据。 类似这样的介绍在EGU-18上还有不少,如卢森堡大学和美国爱荷华大学研究人员介绍的利用卫星通信网络信号强度变化对降雨强度分布估算的做法,也具有应用前景。这项研究的基本假定是在全球有数百万个卫星地面接收终端,其密度远高于目前各国国家气象服务机构的测雨雷达密度。如果能利用这些卫星通讯终端获取的电信信息变化与降雨发生时出现的相关性,就有可能估算出降雨过程中雨量分布状况。在卫星通信运营过程中,对于卫星与地面终端之间的链路信号是要持续监测的,通过载波噪声比参数变化及时了解信号质量和水平,只要能及时获取到这些对降雨天气敏感的信号,就可以进一步分析降雨强度和分布了。报告中具体分析了降雨强度与Ka波段信号之间存在的关系,发现降雨使通信信号出现明显衰减,且存在线性关系,因而成功实现了对降雨的估测。通过与德国气象局雨量站网和天气雷达的数据进行对比,这一估算结果在准确度上尚有不足,但在空间分布密度上则远高于传统的观测业务,甚至与美国航天局的测雨卫星相比也不逊色。这类做法从技术上看,与已在气象业务中应用的通过GPS/MET估测水汽类似,值得借鉴的是不需要增加更多的接收设备,而是设法直接从通信部门获取可用的信息进行分析处理,应用到业务当中。 以上介绍的这些信息具有明显的非实时、非定点、非准确、非直接、非规则、非标准等特点,这与传统气象观测业务的“三性要求”(代表性、准确性、可比性)有很大区别,信息处理的方法显然也要根据这些特点进行设计,通过大数据分析、智能化处理等技术才能最终获取到可用的数据。从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无论是从传统的探测业务获取到的信息,还是可能获取的各类潜在的新型信息,在处理技术方面都存在较大差距,需要引起更多关注,在不断拓展各类探测业务的同时,更要注重提升信息处理加工技术的能力和水平。
个人分类: 文章|9151 次阅读|2 个评论
海量气象信息获取与处理能力
热度 1 xuxfyuwp 2018-5-1 16:28
日本 RIKEN 计算科学研究中心 Miyoshi 博士在 EGU-18 给出的报告题目为“我们的计算将会有多块?”,重点是展示该研究中心的 K- 计算机系统的运算处理能力,还是有些吸引眼球的。有些类似的工作在去年美国 AGU 大会上也有过介绍,是大阪大学的 Ushio 教授报告的,但侧重点有所不同,那个报告的题目是“监测灾害性天气的相控阵雷达网”,重点介绍是是相控阵雷达监测强天气过程的能力。 无论是相控阵雷达的监测能力还是超级计算机的计算处理水平显然都很重要,快速立体扫描的相控阵雷达,对多变的强对流天气有更强的捕捉和分辨能力;高速计算能力能将将雷达、卫星等海量数据及时处理,得到可应用的结果,但具备这两方面的能力显然还不够,数据同化处理方法也非易事,是得到理想结果的关键环节。若这三方面的技术能形成合力,强天气信息分析和预报能力将实现跨越式进步。 介绍的结果看起来不错,但这一系统在日本也尚未在气象业务中应用。我问了了 Miyoshi 博士,他说也还仅是大学和研究所在实验。从实验的结果和未来的前景看,是非常乐观的,信息量增加了很多,描述的天气结构也更精细了,用了 100 米网格的高分辨数值模式,每 30 秒钟可以计算出一个结果,确实对信息处理、计算能力是很大的考验。 世界各国已较为普遍在业务中使用的多普勒天气雷达,已有 20 年左右的时间了,目前通过双偏振技术在进行升级改造。如美国,上个世纪 90 年代完成了多普勒天气雷达业务布网,我国从那时起开始布设,目前也初步完成了布网计划。而对于可以快速实现立体扫描的相控阵雷达技术,不少国家在跟踪研制,随着技术上的成熟和成本降低,在业务上使用估计只是时间问题,至少应可以做到与现有雷达系统配套使用,解决天气系统监测、预报的高时空分辨率问题。 对于 Miyoshi 博士重点展示的计算能力,确实是不可或缺的。相控阵雷达可以将获取一个体扫信息的时间从传统雷达的几分钟提高到 20 秒,中尺度区域天气数值模式分辨率从几公里提高到了 100 米,估计计算量需要成百上千倍的提升。 RI KEN 计算中心的计算能力显然是一流的,在计算处理速度上体现了水平。从应用角度,重点解决的关键问题还是如何将包括通过相控阵雷达、气象卫星等技术手段获取的多种类型的信息同化处理的科学方法,最终形成可用的产品,从报告显示的结果看,也很出色,尽管还是实验产品,距离业务使用应不会太远了。 报告给出了未来新探测设备在气象业务中的应用前景和实现途径,值得关注。我国目前气象资料的获取能力尽管尚有不足,但已取得了相当规模的发展,卫星、雷达、自动气象站、风廓线仪、微波辐射计、 GPS 等探测资料的量都不算少,且还在建设发展中,相控阵雷达的研究与实验也在进行,也有了初步结果。如何将这些多源资料有效应用,是相对薄弱的环节,包括资料融合分析、预报计算方法等,在这一领域,有不少难点要克服,但也有很大发展空间。
个人分类: 杂记|7626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origin处理多列数据脚本
plgongcat 2017-12-4 17:23
经测试可以通过设置循环来达到对任意列数据进行处理的命令: c LABTALK语言是一种简便、易于理解的免编译命令行程序,可以用文本编辑器编写后,在SCRIPT WINDOW中执行。不便之处是用户必须对其内部的各种函数和命令有正确的理解和认识。 比如COL()和WCOL()命令都是对数据列进行操作,但前一个不支持变量作为列数,如第一列数据只能表示为COL(1)或COL(a),而WCOL()则支持变量作为列数,如ii=9,WCOL(ii)表示的就是第九列数据,这也就为什么刚开始设置的循环命令无法执行的原因。因为在循环 中使用了COL(ii)这样的变量列名。 例2: 多列数同时减去某个数 M=0.66; //设置变量1 N=48; //设置数据列数 for (ii = 2; ii = N; ii += 1) //设置循环,从第2列开始 { wcol(ii) = wcol(ii)-M; //处理命令 }; 转自: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f18ae10101br2d.html
个人分类: 软件学习|3373 次阅读|0 个评论
基金委处理了很多某大学某医院
热度 26 gaoshannankai 2016-12-13 10:17
我上一篇博文,出现了不到几分钟就被删除了。 不知道触犯了哪条规定。 某某委对学术不端的容忍远远超过了对提意见的容忍。 但凡提出某某痿问题的帖子,都会瞬间消失。 这些人永远也别想拿到经费。 看到了某某委的处理通报,都是某某大学,某某单位,遮遮掩掩 不知道为了保护谁的隐私。 处理方式严重不符合国际惯例,很多是让第一作者顶包, 通讯作者只需要负连带责任或管理责任。 想的很周到,保护了通讯作者,保护了依托单位,做到仁至义尽, 如果将来再有事,不要咬我们管理人员。这个意思我替他们传达了。 这么多经费被用于资助学术不端,管理部门应该承担什么责任? 看看下面出现的问题,是谁的责任????? 实际上郭传友到目前为止没有1篇SCI论文。 我们很多人以论文不足为由被拒,这个人一篇没有就能上,类型的情况还有多少人? 难道不应该过一遍?? 现在主要是管理人员与申请人员勾结在一起,已经形成塌方式腐败,不能查,不能动,只能是处理一下外媒曝光的。 科研反腐败 的关键还是靠 海外 力量- 高山 的博文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907017-878489.html
4908 次阅读|34 个评论
松材线虫病疫木林间就地除害技术探讨
热度 1 zhguoqin 2016-10-29 21:05
松材线虫病疫木林间就地除害技术探讨 张国庆 1. 当前主要林间疫木除害技术风险分析 松材线虫( Bursaphelenchuhxylophilus (Steineramp;Buhrer)Nickle)属于线形动物门滑刃目(Aphelenchida)滑刃亚目(Aphelenchina)滑刃总科(Aphelenchoidoidea)滑刃科(Aphelenchoididae)伞滑刃属( Bursaphelenchus ),通过松墨天牛( Monochamusalternatus )等媒介昆虫传播于松树体内,从而引发松树整株干枯死亡,是松树的一种毁灭性流行病。 实际上,松墨天牛等松材线虫病媒介昆虫迁飞能力很弱,松材线虫病传播的主要是疫木流通造成的。由于我国当前林业植物检疫能力不强,再加上松材线虫病检疫检验困难,通过检疫措施拦截松材线虫病疫木及其制品流通,还存在许多困难。因此,松材线虫病疫木除害处理,是目前控制松材线虫病扩散蔓延的关键措施。 当前,松材线虫病疫木处理,多是采伐后,运到具有疫木加工资质的定点木材加工企业切片后用作纤维板、刨花板、纸浆等原料,或使用溴甲烷或磷化铝熏蒸,或进行高温热处理,或置于水中浸泡5个月以上,或者烧炭作燃料使用,对小径木、枝桠以及对人力难以到达或运输成本较高的地方则采取烧毁的方法进行除害处理,对伐桩则是进行药物处理后覆盖。 在松材线虫病疫木处理实践中,上述处理方法成本高,并存在一定的风险: (1)集中除害处理 疫木采伐后,从疫情发生地到疫木加工企业,在这一运输过程中,存在着大径疫木中途被偷卸下另做他用的可能,被偷卸下大径疫木经加工成木质制品后,往往会流入非疫区,存在着极大的松材线虫病人为传播风险。 在疫木运输过程中还存在松褐天牛羽化迁飞传播松材线虫病的风险,即使运输到疫木定点加工企业,也存在定点加工企业有意将疫木挪作他用风险,或者无意与非疫木混用的风险。 此外,疫木集中到定点加工企业进行熏蒸、高温、浸泡等除害处理,往往会增加疫木除害处理成本。 (2)焚烧处理 将疫木集中定点进行焚烧处理,除了存在上述风险之外,还增加了疫木除害处理成本,浪费了木质资源,造成环境污染。在林间就地进行疫木焚烧处理,还大大增加森林火灾风险。 除此之外,还存在当地居民在疫木清理时盗用疫木现象,甚至于疫木清理机构为了节约疫木清理成本,默许当地居民运走疫木,致使疫木通过当地居民流通到非疫区。 基于上述原因,当前松材线虫病疫木除害处理率很难做到100%,给松材线虫病控制带来极大困难。 2. 林间疫木就地除害技术探讨 就当前松材线虫病疫木除害处理措施风险分析可以看出,如果在林间就地进行疫木除害处理,就可以规避上述风险,并降低疫木除害处理成本,提高疫木除害处理率。 (1)联合采伐机就地削片 对于交通条件较好,联合采伐机能够作业的疫情发生地,可以使用加装削片机的联合采伐机,在进行疫木采伐的同时,对疫木及枝桠进行林间就地削片。联合采伐机进行如下改造,加装削片机: 在联合采伐机的采伐机头的背侧或侧面加装削片机,疫木伐断后,采伐机将疫木横放,削片机通过导轨或转轴自动移到疫木采伐端口,采伐机头通过同步夹钳将疫木送入削片机入口,进行打桠和削片,主干削片时不切树梢。 对于枝桠的削片,可以将机头夹钳略作改进,疫木主干削片结束后,夹钳拾取枝桠进行削片。 削片结束后,削片机自动回转到机头的背面或侧面,为采伐下一棵疫木做好准备。 其中关键部件的改造,一是加装削片机及其自动移动部件,要做到精准与耐用;二是削片机的动力传送部件,要做到动力强劲与耐用,可以与采伐锯片动力装置结合在一起;三是削片速度控制,削片时的疫木传送速度交由削片速度传感器控制,同步夹钳只保持疫木传送的稳定,从而使削片速度与同步夹钳传送速度保持一致。 (2)移动削片机林间就地削片 对于交通条件稍差,拖拉机能够作业的疫情发生地,可以直接使用移动削片机就地进行疫木削片。或者拖拉机能够到达但不能直接作业的疫情发生地,疫木采伐经打桠、截短后,集中到移动削片机停放地点,进行就地削片。 移动削片机的安装较为简单,首先在拖拉机后面加装一个削片机支架,将削片机固定在支架上,与拖拉机动力输出装置连接即可。当然,也可以据此原理设计专门的可以移动的削片机。 (3)就地熏蒸覆盖 对于人力到达困难、运输成本高的疫情发生地,疫木采伐后,对疫木进行打桠、截短处理,在伐桩进行药物处理后,将其集中堆放在伐桩上,尽可能地压实,减少堆放体积,再按照堆放体积,投放溴甲烷或磷化铝,然后使用防雨塑料布覆盖,四周用土压实。如果防雨塑料布需要接头,要在接头的正反两面用胶带粘贴紧密。 就地覆盖施工完毕后,要在覆盖物上设置有毒警示标志,并注明施药种类、施药数量、施药时间、施药单位、施药负责人与联系电话,以及可以揭开覆盖物的时间,以确保施工安全和疫木处理效果。 就地覆盖后,要有专人巡视覆盖物,防治人畜、野兽破坏覆盖物,影响疫木除害处理效果。 3. 讨论 松材线虫病的防治,既涉及到媒介虫害的防治,还涉及到线虫病害的防治,是一项综合性林业生物灾害防治活动。 目前,松材线虫病的防治,主要还是以治标为主:( 1 )疫木清理与除害处理;( 2 )松褐天牛诱杀、化学防治;( 3 )检疫拦截。从理论上讲,三种措施,只要有一种措施按照技术规程做到位,松材线虫病就不会扩散蔓延。但是,三种措施都很难做得很好。 其实,治本之策,还是营林措施。尤其是南方林区,营林措施可能成本更小。因为,在南方林区,除了生态脆弱林地之外,只要将松树逐年间伐,采大留小,而不是抚育间伐的“采小留大”,降低松树密度,结合封山育林,林下阔叶树很快就逐渐替换掉了原有松树,松材线虫病也就不会那么可怕了。——这从南方疫区疫木清理后形成的阔叶林就可以看出。(这样做,还有一个好处,就是提高了抗松材线虫病松树的保存几率。而目前的疫点皆伐措施,可能把具有天然抗松材线虫病的松树也采伐掉了。) 因此,松材线虫病的防治,重点应该放在松林改造之上,将松树纯林改造为混交林,并尽快推广应用已经取得的松材线虫病抗性育种成果,提高松林抗松材线虫病能力。其次,认真执行疫木清理、除害处理、检疫管理和媒介昆虫防治技术规程,降低松材线虫病扩散蔓延风险。
个人分类: 生物灾害学|1065 次阅读|4 个评论
真的没办法处理“论文大神”董鹏么
热度 9 gaoshannankai 2016-9-9 18:34
这些天,一个叫董鹏的人火了,他在一些行业报刊和学报学刊发表约800篇文章,大多数为论文。伪造、虚构、篡改,你能想到的所有事情他都做了。 但是他既不是高校教师,也不是政府公务员或事业编,于是有人讲 对这类人没有办法。 是真的没有办法么?首先,他的抄袭等行为,侵犯了出版社的版权, 小则说是经济纠纷,大的来讲,如果是恶意侵犯,并且构成一定经济数额, 是有可能构成犯罪的。如果利用论文,获取经费,职称等等,如果达到一定数额, 其实也是犯罪行为。被他冒名的那些单位的荣誉和信誉也遭到侵害。 从作者角度讲,作者相关的支持产权,如果理工科,可能还会涉及到发明权等,也是受到了侵犯, 这起码也是可以通过法律对其进行索赔的。 不是公务员,没有事业编,没有组织管,就没办法了? 我还是中国那句话,中国缺“办”不缺“法”,想办谁的时候,总有法。
3021 次阅读|10 个评论
AMSR-E数据下载和处理
YF2015 2016-4-23 12:42
AMSR-E数据下载 2011-12-14 11:00:48| 分类: AMSR-E |字号 订阅 1、方式一 https://wist.echo.nasa.gov/api/ 2、方式二 http://reverb.echo.nasa.gov/reverb/#utf8=%E2%9C%93spatial_map=satellitespatial_type=rectangle 3、方式三 匿名登录ftp://n4ftl01u.ecs.nasa.gov,在/SAN/AMSA/ 这个文件夹下可以找到各种AMSR-E数据 对于这种方式推荐使用FileZilla,将n4ftl01u.ecs.nasa.gov/SAN/AMSA/ 复制到主机名回车,下载即可 注意:对于下载的AMSR-E数据是hdf格式,需要转换投影即可进行数据解码。 ------------------------------------------------------------------------------------------------------------------------------------------------------------- 1 通过美国NSIDC的Data poolftp(ftp://n4ftl01u.ecs.nasa.gov/SAN),下载最近几十天的数据(只有些L2A的数据),好像不是很系统;或者在Preliminary Data注册一下(只包含最近7天的L1A数据),通过 Host name: sidads.colorado.edu User ID: amsrenrt Password: Titap$wd 下 载。这两个ftp都相当难登陆。而且,不能用代理。用代理是登陆不了的! 2 通过EOS data Gateway订购。 网址是:http://delenn.gsfc.nasa.gov/~imswww/pub/imswelcome/index.html 注 册一个帐户,然后选数据,订数据。通过邮寄光盘或者通过ftppull(从美国的ftp下载)or ftppush(从本地的ftp上下载)。基本上除了L1B的数据没有,其它的产品都有。 3 通过JAXA的数据分发中心下载。 个人认为这个系统比EOS的系统好用。可能EOS的还没用熟。 网址:https://www.eoc.jaxa.jp/iss/jsp/indexEn.html 用 代理也可以下载。注册了账号,可以检索,下载任何级别的产品(权限比principle Investigator可能要小些)。订了产品,过一会儿就可以下载了(会发邮件通知),只是bnu的网络下速度只有3.0 k/s左右。 ------------------------------------------------------------------------------------------------------------------------------------------------------------- 最近有朋友问起关于AMSR-E Tb数据的处理方法,现总结如下: 1、数据介绍 http://nsidc.org/data/docs/daac/nsidc0301_amsre_gridded_tb.gd.html 2、数据下载 ftp://sidads.colorado.edu/pub/DATASETS/brightness-temperatures/ 3、数据预处理 1)在Arc GIS 中处理 http://nsidc.org/data/ease/gis.html 2)在ENVI中处理 http://nsidc.org/data/ease/geolocate/index.html 3)ArcGIS 9 中批处理 1、解压后的的文件在DOS下提取文件名,并加扩展名为.bsq DIR /W . name.txt RENAME ID2.03-AMSRE-B01-NL2002170A.06H NL02170A06H.BSQ 在excel中可以使用concatenate函数为新的文件名加后缀 2、将所下的头文件COPY同样数目个,并改名称为和文件名称一致的.hdr文件,并放在和文件相同的目录下 COPY NL.hdr EASE-F13-NL2000064D37H.hdr 3、利用ARCMap下的ArcToolBox下的Raster To Other Format工具将BSQ文件批量撰为GRID 或在Acr Infor 工作站下执行: imagegrid NL02365D23H.bsq NL02365D23H nearest 4、利用ARCMap下的ArcToolBox下的Samples-Data Management-Projections-Batch Define Coordinate System工具批量定义投影为EastGrid 或在Acr Infor 工作站下执行: projectcopy file EASE-Grid_north.prj grid NL02365D23H 可利用以下信息建立prj文件 PROJCS ],PRIMEM ,UNIT ],PROJECTION ,PARAMETER ,PARAMETER ,PARAMETER ,PARAMETER ,UNIT ] 5、利用ARCINFOR 工作站转投影 project grid kkk1 kkkk2 output projection albers units meters spheroid krasovsky parameters 25 0 0 47 0 0 105 0 0 0 0 0 0.0 0.0 end 6、重采样到25000 AL02_363A_06H = resample ( AL02363A_06H , 25000 , nearest )
个人分类: 遥感|4188 次阅读|0 个评论
MODIS NDVI数据处理相关问题
YF2015 2016-4-18 09:52
现NDVI产品数据处理过程中遇到以下问题: 问题1: NDVI是归一化植被指数,它的取值范围是-1—1,如何理解? 方法 : 对于陆地表面覆盖来说,云、雨、雪在可见光比近红外波段有较高的反射作用,所以NDVI为负值;岩石、裸土的NDVI一般为0;有植被覆盖的地方一般大于0。 问题2: 导入ENVI进行查看,发现未拼接重投影之前影像数据范围为-3000—0.99880,拼接重投影之后影像数据范围在-3000—9988。是数据值发生了改变吗? 方法 : ENVI — Basic Tool — Preprocessing — Data-Specific Utilities — View HDF Attribute (在envi里面查看NDVI波段参数) 可以发现它的有效值范围为(-2000—10000),因此数据值-3000是无效值,其他的值是乘以了10000这个系数(scale_factor),因此在拼接重投影过程中ndvi值并没有发生变化。还有些值如32767等表示有云 。 问题3: 按上面所述,它的根本值没有发生改变,但是毕竟一部分数值已经扩大了啊,怎么处理比较合理? 方法 : ENVI — Basic Tools — Band Math (波段运算,把负值去掉) 在弹出的对话框Band Math中,Enter an expression: (b1 lt 0)*0+(b1 ge 0)*(b1*0.0001)。 这个公式意思就是:要是值小于0 就乘以0,使其变为0;同时,值大于等于0的话就乘以0.0001这个系数。 这样就OK了。关于B1 代表 所选的那个影像。 问题4: 如何通过NDVI来计算植被覆盖度? 方法 : 一般都是用的像元二值模型。利用NDVI值得到植被覆盖度。 公式: fc = (NDVI - NDVIsoil)/( NDVIveg - NDVIsoil) 取 NDVIsoil = NDVImin, NDVIveg = NDVImax。 (1)得到NDVI数据 (2)查出NDVI影像的最大最小值: 在scroll 窗口右键 — Quick Statistics 对于最小值,由于是计算植被覆盖度,植被的NDVI应该是大于0 ,因此应该选择大于0的最小值。 对于最大值,最大值不是1(红光波段反射率不等于0),因此应该选择数量大于0值小于1的最大值。 注意: 最大最小值提取需要设置置信度。如果置信度是0, 则NDVImin取所有像元中最小的值,NDVImax取所有像元中最大的;如果取置信度是1 ,则NDVImin取像元中像元值累计概率1%附近的像元值,NDVImax取99%附近的那个像元值(注意是像元值的累积概率:累计概率=累积像元个数/总像元个数),同理其他也一样。 问题: 置信度如何获得? (3)波段计算: Basic Tool — Band match 输入计算公式: float((b1-minb1)/(maxb1-minb1)) 问题5 : 如何查看NDVI数据的“波谱曲线”(也就是spectral profile)呢? 方法 : 执行Basic Tool → Layer Stacking,将同一年份的某几个月,或者将某几年的数据放到同一文件夹里进行 多期数据波段叠加,然后点击Pixel Locator,输入特定像元的位置,查看特定像元出的Z profile,就可以获取一个点上对应的多个波段的值(如DN值),此时看到,Envi做出的曲线图并不好看,可以将其导出为ASCII,然后在Excel中作图。 也可以执行:File→Save File As→Envi Standard的方式来实现。 注:提取某个点上对应的栅格值,也可以在ArcGIS中进行:Extraction→Extract value to point,如果是提取一个点上多期数据的值,可以用Extract multi values to point 工具(Batch),如下图所示: 原文:http://blog.csdn.net/lucky51222/article/details/24939913
个人分类: 遥感|18026 次阅读|0 个评论
加拿大第3届痴呆诊断与治疗共识会议(3rdCCCDTD)推荐意见
tcmsuccessor 2015-8-28 11:54
加拿大第 3 届痴呆诊断与治疗共识会议 3 rd Canadian Consensus Conference on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Dementia ( 3 rd CCCDTD )。 2006 年 3 月 9 日 -11 日 魁北克省蒙特利尔市 肯尼迪总统大街德尔塔酒店 通过 146 项建议 2007 年 7 月定稿 推荐强度分级 ( Grades indicating the strength of recommendations ) 证据水平 ( levels of evidence ) A .推荐本措施的证据充分。 1 .至少有一项合理的随机对照试验作为证据。 B .推荐本措施的证据尚可。 2.1 .设计良好的对照非随机试验作为证据。 C .推荐本措施的肯定或否定证据均不足,但该推荐可基于其他理由。 2.2 .设计良好的多中心(或研究组)的队列研究或病例对照分析研究作为证据 D .不推荐本措施的证据尚可。 2.3 .无论有无干预,不同时间或地点的比较作为证据。包括结果显著的非对照试验。 E .不推荐本措施的证据充分。 3 .权威专家临床实践的观点,专家委员会的描述性研究或报告。 主题 1 :危险因素的评估及处理与初级预防策略 1 .治疗老年收缩期高血压 ( 160mmHg ) 的证据充分。在降低卒中风险的同时,降低痴呆的发生。收缩压目标值应为 ≤140mmHg ( 推荐强度 A ,证据水平 1 )。 2 .对心肌梗死后应用阿司匹林和他汀类药物,非瓣膜性心房纤颤行抗血栓治疗,以及颈动脉狭窄 60% 予以纠正,均显示可降低卒中风险;但推荐这些措施明确用于痴呆初级预防的肯定或否定证据均不足( 推荐强度 C ,证据水平 1 )。 3 .治疗 2 型糖尿病、高脂血症和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理由众多,但推荐治疗这些病症明确用于降低痴呆风险的证据不足( 推荐强度 C ,证据水平 2 )。 4 .推荐非甾体类抗炎药物 ( NSAIDs ) 单一用于降低痴呆风险的肯定或否定证据均不足( 推荐强度 C ,证据水平 2 )。 5 .避免单用雌激素或合用孕激素以单一降低痴呆风险的证据充分( 推荐强度 E ,证据水平 1 )。 6 .尽管作出正式推荐的证据不足,但医师主张采取包括立法在内的策略,以降低严重头部外伤的风险( 推荐强度 C , 证据水平 2 )。 7 .尽管作出正式推荐的证据不足,但医师建议或主张在施用农药、熏蒸剂、化肥和落叶剂时,穿着适当的防护服( 推荐强度 C , 证据水平 2 )。 8 .推荐补充维生素 E ( Vit E ) 或维生素 C ( Vit C ) 以预防痴呆的肯定或否定证据均不足。大剂量维生素 E ( ≥400U/d ) 与过高的死亡率相关,故不应推荐采用( 推荐强度 E ,证据水平 1 )。 9 .推荐较高强度的体力或脑力活动,明确用于减低痴呆发生的肯定或否定证据均不足,但该推荐可基于其他理由 (如作为健康生活方式的一部分) ( 推荐强度 C ,证据水平 2 )。 10 .尽管对痴呆初级预防作出正式推荐的证据不足,但医师主张接受适度的教育,并采取措施保证学生有适宜的学习环境( 推荐强度 C ,证据水平 2 )。 11 .尽管对痴呆初级预防作出正式推荐的证据不足,但医师建议公众知晓多吃鱼、少吃膳食脂肪和适量饮酒的潜在益处( 推荐强度 C ,证据水平 2 ) 主题 2 :轻度认知损害和非痴呆的认知损害的概念、适用范围及处 理 1 .医师应意识到,多数痴呆的发展会经过可识别的轻度认知衰退阶段。轻度认知损害 ( MCI ) 是衰退和痴呆的高度危险状态,故医师应熟悉这一概念( 推荐强度 B ,证据水平 3 )。 2 .目前,推荐优先采用某一术语 ( MCI 或 CIND ) 的证据尚不足( 推荐强度 B ,证据水平 3 )。 3 .向 MCI 患者及家属告知患者已出现痴呆症状,或将 MCI 与痴呆等同治疗的证据均不足( 推荐强度 C ,证据水平 2 )。 4 .已证实 MCI 或 CIND 可增加痴呆和死亡的风险,医师应密切监测此类患者的证据尚可( 推荐强度 B ,证据水平 2 )。 5 .如存在可疑认知损害,或欲了解患者的认知状态,且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 ( MMSE ) 评分在 “ 正常 ” 范围 ( 24~30 ) ,可进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 ( MoCA ) 、 DemTect 或 CMC 等测试,可有助于显示客观的认知下降( 推荐强度 B ,证据水平 2 )。 6 .推荐增加深入的神经心理学测试以辅助确诊的证据充分( 推荐强度 A ,证据水平 1 )。 7 .目前,有组织的认知干预可有效预防 MCI 进展或用药递增的证据尚不足( 推荐强度 C ,证据水平 1 )。 8 .对老年人群,无论是否存在记忆下降,医师和治疗师应鼓励他们加强认知锻炼,并作为“健康生活方式”的一部分。 —— 本条证据尚可( 推荐强度 B ,证据水平 1 )。 9 .对老年人群,无论是否存在记忆下降,医师和治疗师应鼓励他们进行一定强度的体育锻炼,并与其整体体能相适应,并作为“健康生活方式”的一部分。 —— 本条证据尚可( 推荐强度 B ,证据水平 2 )。 10 .目前,为预防进展至痴呆,对 MCI 患者应用特殊体育锻炼处方的证据尚不足( 推荐强度 C ,证据水平 3 )。 11 .目前,推荐对 MCI 患者应用胆碱酯酶抑制剂 ( AChEI ) 的证据尚不足( 推荐强度 C ,证据水平 1 )。 12 .目前,不推荐对 MCI 患者应用 NSAIDs 的证据尚可( 推荐强度 D ,证据水平 1 )。 13 .目前,不推荐对 MCI 患者应用雌激素替代疗法的证据尚可( 推荐强度 D ,证据水平 1 )。 14 .目前,不推荐对 MCI 患者应用银杏制剂的证据尚可( 推荐强度 D ,证据水平 1 )。 15 .目前,不推荐对 MCI 患者应用 Vit E 的证据尚可( 推荐强度 D ,证据水平 1 )。 16 .对 MCI 患者的血管性危险因素和合并症情况应优先筛查和治疗,因为这些因素可影响痴呆的发生和表现( 推荐强度 B ,证据水平 2 ) 主题 3 :痴呆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初级保健医师和会诊医师适用) :临床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和标记物检查 诊断的临床表现 1 .痴呆的诊断仍为临床诊断。保留目前采用的痴呆诊断标准的证据充分( 推荐强度 A ,证据水平 2 )。 2 .采用美国国立神经病学、语言障碍和卒中研究所-阿尔茨海默病及相关疾病协会 ( NINCDS-ADRDA ) 标准,作出的可能 AD 和很可能 AD 临床诊断仍具有较高的敏感性,但特异性较低。推荐继续采用 NINCDS-ADRDA 标准( 推荐强度 A ,证据水平 1 )。 3 .如临床表现为某种记忆损害,诊断为 “ 轻度 ”AD 具有较高的特异性( 推荐强度 B ,证据水平 1 )。 4 .现行血管性痴呆 ( VaD ) 诊断标准的准确度存在变异。根据可获得的证据 (病史、血管性危险因素、体格检查、临床经过、神经影像学检查、认知损害类型) ,推荐采用综合性的方法诊断 VaD ( 推荐强度 B ,证据水平 2 )。 5 .路易体痴呆 ( DLB ) 与帕金森病痴呆 ( PDD ) 的临床特征有相当地重叠。目前, DLB 的诊断为该类型的痴呆先于或并发于帕金森症状。 PDD 的诊断为痴呆出现于已确诊为 PD 的表现中,通常在数年之后( 推荐强度 B ,证据水平 3 )。 6 .以 AD 或 DLB 为首发临床表现的病例中,常见两种神经病理学表现并存。目前,尚无法提出对区分 AD 、 DLB 和 AD+DLB 有高度特异性的临床指南( 推荐强度 A ,证据水平 2 )。 7 .以语言或习惯进行性衰退为首发表现的患者,或伴突出的行为和人格改变,应考虑为皮克综合征 ( PickComplex Disease ) ,也称额颞叶痴呆 ( FTD ) 或额颞叶变性 ( FTLD ) 。皮克综合征包括语义性痴呆、行为变异型 FTD ( FTD-bv ) 、原发性进行性失语、皮质基底节变性、进行性核上性麻痹和 FTD 伴运动神经元病 ( FTD-MND ) 。这些疾病的临床特征显著,最好转诊至专科医师( 推荐强度 A ,证据水平 2 )。 8 .痴呆病程早期出现步态失用或尿失禁,可考虑为正常压力性脑积水,并需经 CT 和 MRI 的支持。建议转诊至专科医师进一步评估。如考虑适宜进行手术干预,诊断性检查包括抽除大量脑脊液 ( CSF ) ,同时记录临床反应( 推荐强度 B ,证据水平 2 )。 9 .痴呆迅速进展,伴肌阵挛和脑电图 ( EEG ) 表现周期性尖波是克 - 雅病 ( CJD ) 的典型特征。临床采用的三种 CJD 的诊断标准均具有一定的特异性。迅速进展的痴呆综合征一经确定,即可提示 CJD 的可能性( 推荐强度 A ,证据水平 2 )。 10 . CJD 痴呆进展迅速显著,在加拿大须报告至 CJD 监管网络,并要求执行特殊的控制感染规程。 CSF 14-3-3 蛋白检测阳性、 MRI 扫描异常 (基底节 T 2 高信号或弥散加权成像异常) 、 EEG 周期性复合波进行性加重,可支持诊断。推荐转诊至专科医师( 推荐强度 B ,证据水平 2 )。 神经心理学测试 关于简易认知测试的推荐 1 .针对 MCI , MoCA 和 DemTect 较 MMSE 更敏感。如怀疑为 MCI ,推荐采用 MoCA 和 DemTect ,但二者孰优孰劣的证据不足。故需在不同机构,特别是在全科医疗机构重复应用( 推荐强度 B ,证据水平 2 )。 2 .推荐采用 MMSE 3 次延迟测试改编版、智能状态简短测验 ( STMS ) 和 SSST 发现 MCI 的证据不足( 推荐强度 C ,证据水平 2 )。 3 .针对痴呆与正常状态间的鉴别, MoCA 、 DemTect 、行为神经病学评定量表 ( BNA ) 、全科医师认知评定量表 ( GPCOG ) 和 7 分钟筛查量表 ( 7MS ) 等同类别的简易认知测试较 MMSE 会更准确。但其中孰优孰劣的证据不足,故需重复应用( 推荐强度 B ,证据水平 2 )。 4 . MCI 与 AD 的鉴别很重要,目前通过认知和功能的临床评估进行( 推荐强度 A ,证据水平 3 ) . 5 .简易认知测试可辅助用于 MCI 和 AD 的鉴别。推荐采用 DemTect 和 STMS ,因为二者针对 MCI 和 AD 的临界值已确定( 推荐强度 B ,证据水平 2 )。 关于神经心理学测试的推荐 6 .目前,痴呆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为临床综合确定。单一采用神经心理学测试达不到上述目标,应在临床机构中有选择地采用( 推荐强度 B ,证据水平 2 )。 7 .神经心理学测试可辅助用于: a )区分正常衰老、 MCI-CIND 和早期痴呆; (推荐强度 B ,证据水平 2 )。 b )确定由 MCI-CIND 进展至痴呆或 AD 的风险; (推荐强度 B ,证据水平 2 )。 c )鉴别诊断痴呆及认知损害的其他症状; (推荐强度 B ,证据水平 2 )。 d )确定处理期间是否存在认知损害进展或新损害发生( 推荐强度 A ,证据水平 3 )。 生物标记物 针对初级保健医师 1 .初级保健医师评估记忆下降患者时,不应将生物标记物纳入 AD 诊断的常规系列检测中( 推荐强度 C ,证据水平 3 ) 如考虑需对个体病例采用此种专业测试,可建议患者转诊至从事痴呆评估的神经病学、精神病学或老年病学专科医师或记忆门诊。 针对专科医师 2 .尽管非常期待,但通过血液或尿液诊断 AD 以常规评估老年人记忆下降,目前尚未得到一致的肯定( 推荐强度 C ,证据水平 3 ) 如有可能采用这些非侵害性的检测,将适宜专科医师在个体诊所或记忆门诊对记忆下降患者进行大规模筛查。 3 . CSF 生物标记物检测具有相对侵害性,而其他诊断方式 (临床症状、神经心理学和神经影像学检查) 可达到相当的准确度,故 CSF 生物标记物不应常规用于评估所有认知下降患者( 推荐强度 D ,证据水平 2 )。 4 .在临床特征不典型或诊断不确定时,可考虑将 CSF 生物标记物用于 AD 的鉴别诊断( 推荐强度 B ,证据水平 2 ) 例如,已证实 CSF 生物标记物可有效地鉴别额叶变异型 AD 和 FTD 。 5 .在确定要获取 CSF 生物标记物时,可考虑采用经认可的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 ELISA ) 法联合测定 Aß 1-42 和 p-tau 的含量( 推荐强度 A ,证据水平 1 ) 最好将 CSF 样本送交至一家集中的商业或学术机构,其应具备可追溯的记录,以产生高质量可重复的数据。 6 .孤立的 CSF 生物标记物数据不足以诊断或排除 AD ( 推荐强度 C ,证据水平 3 ) 针对被研究个体,这些数据应通过临床症状、神经心理学测验、其他实验室和神经影像学检查数据予以解释。 结构神经影像学 1 .根据 1999 年的指南,痴呆检查中选择性应用 CT 或 MCI 扫描的支持证据尚可( 推荐强度 B ,证据水平 2 )。 2 .应用结构性神经影像学检查,排除可影响患者处理的伴发脑血管病 ( CVD ) 的支持证据尚可( 推荐强度 B ,证据水平 2 )。 3 .在临床试验中,应用结构性神经影像学检查,特别是形态计量术与神经心理学测试联用,可跟踪 AD 的进展。 —— 本项支持证据尚可( 推荐强度 B ,证据水平 2 )。 功能神经影像学 1 . PET 或 SPECT 扫描的功能成像可辅助专科医师鉴别诊断痴呆,特别是可疑早期痴呆或 FTD 。 —— 本项支持证据尚可。在确定应用时应考虑到,这种检查模式在不同中心有变异,且须具备专业技能( 推荐强度 B ,证据水平 2 )。 2 .不推荐家庭医师或专科医师应用 fMRI 和 MRS 扫描,诊断或鉴别诊断表现认知损害的痴呆患者。这些检查仍是极有希望的研究工具( 推荐强度 D ,证据水平 3 )。 实验室检查 1 .推荐对所有可疑痴呆或认知衰退老人测定血清 Vit B 12 ( Cbl )水平( 推荐强度 B ,证据水平 2 )。 2 . Cbl 低水平的老人应采用 Cbl 治疗 (口服或非口服方式) ,因其可潜在地改善认知功能。 Cbl 低水平对多脏器有不良影响,包括认知方面( 推荐强度 B ,证据水平 2 )。 3 .在可疑痴呆或认知衰退老人中,目前推荐测定血清同型半胱氨酸 ( tHcy ) 水平的支持证据尚不足( 推荐强度 C ,证据水平 3 )。 4 .目前,治疗血清 tHcy 水平升高以改善认知的证据不足( 推荐强度 C ,证据水平 3 )。 5 .在加拿大,老年人血清叶酸或红细胞叶酸测定为选择性,对于有腹腔疾病、膳食不足或其他阻碍谷物摄入病症的患者,可保留此项测定( 推荐强度 E ,证据水平 2 ) 主题 4 :遗传学与痴呆:危险因素、诊断和处理 预测性基因检测 ( PGT )( 针对无症状有发病风险,且为明显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并确认为家族特异性突变的个体 )。 1 .已在检测前后作适当的咨询,即可向有风险者建议进行 PGT ( 推荐强度 B ,证据水平 2 ) 例如: a )突变者的一级亲属 (如子女和兄弟姐妹) ; b )突变者的堂 (表) 兄弟姐妹,且他们的上一代 (即突变者父母的兄弟姐妹) 死于其家族中痴呆平均发病年龄之前。 c )突变者的侄子 (女) 、外甥 (女) ,且他们的父母 (即突变者的兄弟姐妹) 死于其家族中痴呆平均发病年龄之前。 d )在加拿大对未成年人一般不提供 PGT ,但可考虑经相关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以个案形式进行。 e )患遗传病尚无风险者无需检测。 2 .某些情况下,对表现为早发性痴呆的年轻患者 ( ≤60 岁) ,宜根据 “ 最优先估计 ” 的诊断,检测最常见的突变 (如早发性 AD 最常见突变为 PS1 和 APP ) ( 推荐强度 B ,证据水平 2 ) 一旦确定突变存在,如推测为新生突变,会对其后代产生直接影响;否则,可能为非外显性突变,尚需检测其他亲属,如父母和兄弟姐妹。 3 .对报告的患病亲属,有必要详细审核可获的全部医学文件 (检查报告、临床病历、尸检报告等) ,以排除导致老年人痴呆的异质性原因 (包括抑郁、酒精中毒、 VaD 等) 。审核后,如适宜作遗传咨询,其中应包括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这一最高度的风险。为让后代受益,建议储存这些家族中患病者的 DNA 或尸检材料,因为将来可能会发现新的基因突变( 推荐强度 B ,证据水平 2 )。 产前基因检测 4 .针对与成年发病痴呆相关的已知家族突变作产前检测,在技术上是可能的,但在加拿大一般不提供。这其中伦理学内涵复杂,尚需未来探讨( 推荐强度 C ,证据水平 3 ) 该请求可考虑经相关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以个案形式进行。 基因检测的伦理问题 5 .在家族成员作详细的遗传咨询后,如经确定,基因检测和 (或) 为将来研究而储存 DNA (或尸检材料) ,符合家族成员的最大利益,即使患者在认知上无能力而无法同意,但家族表示同意,即可进行上述检测( 推荐强度 B ,证据水平 2 ) 但获取样本时,须对患者极其谨慎,使其经受痛苦最小化。如在广泛咨询后,家族成员不同意该计划,则本案例可提交至医学伦理委员会。 6 .相关家族成员应在检测前后作适当的咨询,以便作出知情决定( 推荐强度 B ,证据水平 2 ) 有些案例中,家族成员的意见冲突,则可由医学伦理委员会介入。 基因易感性危险因素 7 .对普通人群中无症状者不推荐进行载脂蛋白 E ( APO E ) 基因型的遗传筛查,因特异性和敏感性偏低( 推荐强度 E ,证据水平 2 )。 8 .为诊断 AD 不推荐进行 APO E 基因型检测,因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均偏低( 推荐强度 E ,证据水平 2 ) 主题 5 :轻中度 AD 的处理 1 .初级保健医师可对多数痴呆患者予以充分的评估和处理。然而,为有助于医师满足患者及其照料者的需求,给予以下推荐: a )经痴呆患者及其家属同意后,可转至当地的阿尔茨海默病协会 (参加诸如 FirstLink 等项目) 。 b )初级保健医师应留意社区中可利用的痴呆护理方面的资源 (如支持团体、成人日托项目) ,并向他们作适当的建议( 推荐强度 B ,证据水平 3 )。 2 .咨询和建议是提供高质量卫生保健的必要过程。轻中度痴呆患者治疗中如考虑转诊,应转至对痴呆的治疗具有相当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的老年病医师、老年精神病医师、神经病医师、或其它专业卫生保健人员 (如神经心理医师、普通护士及执业护士、职业治疗师、理疗师、心理医师、社会工作者等) 。需转诊的情况包括: a )初步评估和随访后,尚不能确诊。 b )患者或其家属提出其他方面的要求。 c )患者出现明显抑郁,特别是对治疗无反应。 d )明确针对 AD 的药物治疗出现问题或无效。 e )针对患者的处理 (如行为问题、功能性损害) 或照料者的支持,需进一步帮助。 f )有遗传迹象,需作遗传咨询。 g )患者和 / 或家属对会诊医师开展的诊断或治疗研究感兴趣( 推荐强度 B ,证据水平 3 )。 3 .对来自特殊文化群体的患者的护理和治疗,应考虑到其被孤立的风险、与文化相适宜服务的重要性及提供照料者支持会产生的问题( 推荐强度 B ,证据水平 3 )。 4 .轻中度痴呆一般治疗的建议 —— a )对于轻中度痴呆住院患者,应识别增加的谵妄风险。可通过以下多途径的干预来降低谵妄发生的风险,包括定向沟通 ( orientingcommunication ) 、治疗性活动、睡眠加强策略、视听觉辅助和 (或) 口服补液防治脱水( 推荐强度 B ,证据水平 2 )。 b )适当处理轻中度 AD 患者的合并症( 推荐强度 B ,证据水平 3 )。 c )在痴呆的情况下,可对其他慢性病症的处理予以调整。通常应该使患者自我照料减少,同时照料者的作用增强( 推荐强度 B ,证据水平 3 )。 5 .轻中度痴呆药物治疗的建议 —— a )对所有轻中度痴呆患者,应确定其药物使用情况,识别药物治疗中的问题及关切 (包括依从性差) 。如发现问题,特别是在依从性方面,则有必要辅助提高依从性,或考虑由另外一方进行治疗。对药物治疗中的任何调整,都必须评估其有效性( 推荐强度 B ,证据水平 3 )。 b )即使对于能够自我管理用药的进行性痴呆患者,也应有计划地由第三方参与用药管理,因为最终这对几乎所有患者都将成为必需( 推荐强度 B ,证据水平 3 )。 c ) AD 患者使用具有抗胆碱能效应药物应最小化( 推荐强度 D ,证据水平 3 )。 6 .伦理、法律问题的建议 —— a )虽然应从个体角度考虑每一个病例,但通常应将痴呆的诊断向患者和家属公开。这一过程中应讨论如下问题,包括预后、诊断的不确定性、先期计划、驾驶事宜、治疗选择、支持团体和远期计划( 推荐强度 B ,证据水平 3 )。 b )初级保健医师应关注与法律有关以下事项,即知情同意、行为能力评估、代理决策者认定、以及医师在其中的责任( 推荐强度 B ,证据水平 3 )。 c )在患者仍保留行为能力时,应鼓励其更新遗嘱,签订预先指示 ( advancedirective ) 和持久授权书 ( enduringpower of attorney ) ( 推荐强度 B ,证据水平 3 )。 7 .轻中度 AD 认知和功能损害非药物干预的建议 —— a )对轻中度痴呆患者,就认知训练和认知康复能否有效改善或保持认知和 (或) 功能评分,作出正式结论的证据尚不足( 推荐强度 C ,证据水平 1 )。 b )对轻中度痴呆患者,就认知训练和认知康复可有效改善认知和 (或) 功能评分,作出结论尚需深入研究( 推荐强度 B ,证据水平 2 )。 c )对轻中度痴呆患者,有部分迹象显示环境干预对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 IADL ) 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 ADL ) 产生有益影响,但就能否有效改善功能评分,作出正式结论的证据尚不足( 推荐强度 C ,证据水平 1 )。 d )对轻中度痴呆患者,个体化的锻炼项目可改善功能评分的证据充分( 推荐强度 A ,证据水平 1 )。 e )对轻中度痴呆患者,就其他非药物干预能否改善或保持功能评分,作出任何结论的证据均不足( 推荐强度 C ,证据水平 1 )。 8 .初级保健医师应能操作和解释简易的功能活动能力和认知能力测定,或转诊至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卫生保健人员( 推荐强度 B ,证据水平 3 )。 9 .治疗开始后,参与治疗的相关的卫生保健人员应对定期患者进行评估( 推荐强度 B ,证据水平 3 )。 10 .治疗中应记录患者病情,以判定病情的稳定、改善或持续恶化( 推荐强度 B ,证据水平 3 )。 11 .在监测患者的治疗反应的同时, (如有可能) 应征求照料者的补充主诉。照料者可提供关于患者认知、行为、社会功能和日常功能方面的信息( 推荐强度 B ,证据水平 3 )。 12 .如主治的初级保健医师无法进行评定以评估治疗反应,建议转诊至对痴呆治疗具有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其他卫生保健专业人员 (如其他医师、护士、职业治疗师) ,或自愿提供相关评定的服务机构 (如记忆门诊) ( 推荐强度 B ,证据水平 3 )。 13 .初级保健医师应能够与患者及其家属适当地交流有关痴呆的信息 (包括现实的治疗预期) ( 推荐强度 B ,证据水平 3 )。 14 . AChEI 应用的建议 —— a )在加拿大上市的三种 AChEI 均对轻中度 AD 有中等的疗效,均可作为治疗选择( 推荐强度 A ,证据水平 1 )。 b )尽管如此,但三者直接比较的等效性尚未确立。选择何种药物应基于其不良反应谱、易用性和熟悉度,以及对三者药代动力学等作用机制的差异重要性的认定( 推荐强度 B ,证据水平 1 )。 c )所有医师在开具上述 AChEI 药物时,应注意其禁忌症和注意事项( 推荐强度 B ,证据水平 3 )。 d )一旦 AChEI 发生不良反应,如经判定有致残性和 (或) 危险性,则应停药;如经判定程度轻微,则应减量,并在耐受较小剂量后 2~4 周重新试用较大剂量( 推荐强度 B ,证据水平 3 )。 e )如应用 AChEI 时出现恶心和 (或) 呕吐,应复查药物的服用方法 (如剂量、频次、是否伴随进食、非故意加量的证据) ,并考虑调整处方 (如改用较小剂量) 、调整用药管理责任 (如改由照料者负责) 、调整患者用药指导 (如伴随进食服用) ,或者停药。虽然止呕药可用于治疗恶心和 (或) 呕吐,但其中某些药物 (如茶苯海明、丙氯拉嗪) 具有抗胆碱能特性,可导致认知方面的不良反应( 推荐强度 B ,证据水平 3 )。 f )在痴呆患者出现新发症状或病情恶化时,临床医师应考虑到 AChEI 可能的促成作用,以及 AChEI 与其它药物合用的潜在风险( 推荐强度 B ,证据水平 2 )。 g )患者可换用不同的 AChEI 。换药取决于处方医师和患者 (或其代理人) 对其相对风险和益处的判断( 推荐强度 B ,证据水平 3 )。 h )患者可由 AChEI 换用美金刚 (注:参见建议 15b ) 。何时换药取决于处方医师和患者 (或其代理人) 的判断( 推荐强度 B ,证据水平 3 )。 15 .美金刚应用的建议 —— a )美金刚适用于中重度 AD 患者 (推荐强度 B ,证据水平 1 ) ,不推荐用于轻度 AD 患者 (推荐强度 D ,证据水平 1 ) 。 b ) AChEI 与美金刚联用是合理的 (因二者具有不同的作用机制) ,并显示为安全的,可对中重度痴呆有额外的益处,故适用于中度 AD 患者( 推荐强度 B ,证据水平 1 )。 16 .有下列情况时,应停止针对认知和功能症状的治疗: a )患者和 (或) 其决策代理人决定停药; b )患者拒绝服药; c )患者服药依从性差,继续服药仍可能无效,并且无法建立一种用药管理模式来纠正这一问题。 d )患者对合理的试验性治疗无反应。 e )患者对副作用不耐受。 f )因患者的合并症,继续治疗可能有不可接受的风险或无效 (如在疾病晚期)。 g )患者痴呆进展至某一阶段,继续治疗无明显效果( 推荐强度 B ,证据水平 3 )。 17 .患者停止治疗后,应对其进行密切的监控,如有认知状态、功能性能力下降或行为学症状的进展 / 恶化,则应考虑恢复治疗( 推荐强度 B ,证据水平 3 )。 18 .针对 AD 及痴呆的认知和功能表现,采用补充剂、草药制剂和其它疗法的建议 —— a )不推荐补充大剂量 ( ≥400IU/d ) 维生素 E 用于 AD 的治疗( 推荐强度 E ,证据水平 1 )。 b )不推荐合成的抗氧化剂艾地苯醌 ( idebenone ) 用于 AD 的治疗( 推荐强度 E ,证据水平 1 )。 c )不推荐向不缺乏维生素 B 1 、 B 6 、 B 12 的 AD 患者补充这些维生素( 推荐强度 D ,证据水平 3 )。 d )推荐银杏制剂治疗痴呆的肯定或否定证据均不足。尚需要深入的方法学可靠的试验研究( 推荐强度 C ,证据水平 1 )。 e )不推荐采用抗炎药物治疗痴呆的认知、功能和行为症状( 推荐强度 D ,证据水平 1 )。 f )不推荐采用 3- 羟基 -3- 甲基戊二酰辅酶 A ( HMG-CoA ) 还原酶抑制剂治疗痴呆的认知、功能和行为症状( 推荐强度 D ,证据水平 3 )。 g )不推荐采用激素替代疗法 (单用雌激素,或联合孕激素) 治疗女性痴呆患者的认知损害( 推荐强度 D ,证据水平 1 )。 h )推荐采用雄激素 (如睾酮) 治疗男性 AD 患者的证据尚不足( 推荐强度 C ,证据水平 1 )。 i )提出其它某些药物对 AD 的认知和行为症状有潜在疗效的证据都是否定的、不确定的或相矛盾的,故目前不推荐采用( 推荐强度 C 或 D ,证据水平 1~3—— 药物间存在差异)。 19 .轻中度 AD 患者的评估应包括行为症状及其他神经精神症状测定( 推荐强度 B ,证据水平 3 )。 20 .痴呆伴发的行为和精神症状 ( BPSD ) 的处理应包括,详细记录行为异常和靶症状的鉴别,寻找潜在的触发或加剧因素,记录行为异常的后果,评估并排除可治性病因或促成因素,考虑患者、照料者及他们环境中其他人的安全( 推荐强度 B ,证据水平 3 )。 21 .轻中度痴呆患者抑郁症状处理的建议 —— a )痴呆患者常见抑郁症状,在下列情况下,医师可考虑诊断为抑郁:患者表现典型的抑郁症状,如行为症状、体重和睡眠改变、悲伤、哭泣、自杀表述或过分内疚,且症状呈亚急性进展 (如数周内,而非数月或数年) ( 推荐强度 B ,证据水平 3 )。 b )对于不属于重性情感障碍、重度恶劣心境或重度情绪不稳的抑郁症状,初始可采用非药物治疗( 推荐强度 B ,证据水平 3 )。 c )如患者对非药物干预反应不佳,或为重性情感障碍、重度恶劣心境或重度情绪不稳,可考虑试用抗抑郁药物( 推荐强度 B. 证据水平 3 )。 d )对 AD 患者采用抗抑郁药物治疗,应首选具有最小抗胆碱能活性的药物,如选择性 5- 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 ( SSRI ) ( 推荐强度 B ,证据水平 3 )。 22 .轻中度痴呆患者睡眠问题处理的建议 —— a )对有睡眠问题的 AD 患者,应首先详细评估其躯体疾病 (包括疼痛) 、精神疾病 (尤其是抑郁) 、潜在的促成作用药物、环境因素和 (或) 不良睡眠习惯 (如白天小睡) ,这些均可能影响睡眠。任何认定的继发因素均应予以处理( 推荐强度 B ,证据水平 3 )。 b )痴呆患者表现快速动眼期 ( REM ) 睡眠行为紊乱,提示为 DLB 及相关疾病,可选用氯硝西泮治疗( 推荐强度 B ,证据水平 2 )。 c )非药物方法可有效治疗 AD 患者的睡眠紊乱,但可能需要其中的多种方法联用( 推荐强度 B ,证据水平 1 )。 d )考虑到临床需求,治疗失眠的药物 (包括中短效的苯二氮 䓬 类及相关药物) 应采用最低有效剂量和可能的最短疗程( 推荐强度 B ,证据水平 3 )。 23 .轻中度痴呆患者 BPSD 处理的建议 —— a ) BPSD 的治疗应首先考虑非药物治疗,且常与药物治疗联用 (推荐强度 C ,证据水平 1 ) 。 b )在 BPSD 的处理中,尚无充分证据强烈支持常规应用以下疗法干预的有效性,而某些痴呆患者可能从中受益,包括音乐疗法、史露西伦 ( Snoezelen ,即多感官刺激) 、强光疗法、怀旧疗法 ( reminiscencetherapy ) 、确认疗法 ( validationtherapy ) 、芳香疗法 ( aromatherapy ) 、按摩及接触疗法 ( touchtherapy ) ( 推荐强度 C ,证据水平 2 )。 c )在 BPSD 采用药物治疗前,应考虑并通常试用与环境适应的非药物疗法( 推荐强度 B ,证据水平 3 )。 d )轻度痴呆伴视幻觉提示为 DLB ,此类患者对抗精神病药物异常敏感。如需针对视幻觉采用药物治疗,应尽可能首先试用 AChEI 。如需控制急性症状或 AChEI 无效,可谨慎试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 (如极低剂量喹硫平) ( 推荐强度 B ,证据水平 2 )。 e ) BPSD 的治疗通常应从低剂量开始,根据疗效和不良反应谨慎加量( 推荐强度 B ,证据水平 3 )。 f )历时 3 个月的行为稳定后,可分阶段减药并停药( 推荐强度 B ,证据水平 3 )。 g )轻中度 AD 患者如伴发神经精神症状,可考虑试用 AChEI 和 (或) 美金刚治疗( 推荐强度 B ,证据水平 3 )。 h ) AChEI 或美金刚治疗 BPSD 应持续应用,直至临床疗效不再显现( 推荐强度 B ,证据水平 3 )。 24 .在社区针对行为紊乱的处理,与疗效有关的高质量证据有限,以下建议基于下列项目各 1-2 项的随机对照试验 ( RCT ) : a )成人日托项目 (照料者较多的参与可减少受托者的问题行为) ; (推荐强度 B ,证据水平 2 )。 b )由支持团体重点处理行为问题,并持续数月( 推荐强度 B ,证据水平 1 )。 c )由受过高级痴呆护理培训的卫生保健人员,进行系统全面的居家扶持,并长期持续数年之久( 推荐强度 B ,证据水平 1 )。 d )通过居家心理教育干预,指导照料者如何处理患者的行为问题( 推荐强度 B ,证据水平 1 )。 e )非药物方法可有效治疗 AD 患者的睡眠紊乱,但可能需要其中的多种方法联用( 推荐强度 B ,证据水平 1 )。 25 .轻中度痴呆驾驶机动车辆的建议 a )医师应忠告进行性痴呆患者及其家属,驾驶能力的丧失将是必然的后果。在病程的早期即应采取措施以缓和这种转变( 推荐强度 B ,证据水平 2 )。 b )仅通过单用或联用简易认知测试 (如 MMSE ) 以判定驾驶能力,并无充分的敏感性或特异性。如 MMSE 、画钟测试、连线测试 B 等认知测试异常,应进行深入的驾驶能力测试( 推荐强度 B ,证据水平 3 )。 c )由于认知的原因,出现下列情况的人员禁止驾驶:独立进行多种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 (如用药、储蓄、购物、打电话、烹调) 能力丧失;任何一种基础性日常生活活动 (如穿衣、如厕) 能力丧失( 推荐强度 B ,证据水平 3 )。 d )较早期痴呆患者的驾驶能力可视其个人情况予以测试( 推荐强度 B ,证据水平 3 )。 e )由卫生专业人员进行全面的越野和道路驾驶评价,是最合理的个体测试方法( 推荐强度 B ,证据水平 3 )。 f )不具备进行上述评价的情况下,须依靠医师自行判定( 推荐强度 B ,证据水平 3 )。 g )对认定为可以安全驾驶的人员,每 6-12 个月应重新评价其驾驶能力。如有不良迹象,应尽快进行( 推荐强度 B ,证据水平 3 )。 h )对认定为不能安全驾驶的人员,不适宜采取补偿性的策略( 推荐强度 B ,证据水平 3 )。 26 .针对照料者的建议 —— a )医师应明确照料者在痴呆护理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为了患者和 (或) 照料者的利益,医师应与照料者和家属在长期持续并定期安排的基础上进行合作( 推荐强度 B ,证据水平 3 )。 b )医师应做到,了解照料者的信息和需要的支持;向患者和家属讲解痴呆的常识;帮助召集家庭其他成员和正规社区服务机构,来分担照料者的任务。如有可能,可将患者转至专业的痴呆服务机构 (如阿尔茨海默病协会、社区痴呆服务项目、记忆门诊) ,他们应能提供全面的治疗方案,包括对照料者的支持、教育和培训( 推荐强度 A ,证据水平 1 )。 c )医师应做到,了解照料者的躯体和精神健康情况;提供相关的治疗 (包括个体化的心理治疗或必要的药物治疗) ;或转诊至合适的专科医师( 推荐强度 B ,证据水平 3 )。 d )医师应了解痴呆患者的问题行为及其对照料者造成的影响。如已造成照料者相当的痛苦,可将照料者和患者转诊至专业的痴呆服务机构,他们应能向患者提供治疗,并辅助照料者调整与患者的相互影响( 推荐强度 A ,证据水平 1 )。 e )药物治疗 AD 患者可减轻照料者负担,并缩短照料时间,可考虑将此作为支持照料者的辅助手段( 推荐强度 B ,证据水平 1 )。 f )在今后的 AD 及痴呆的药物治疗研究中,应考虑观察这些药物对照料者负担和照料时间的影响。在这些结果评定中应确保数据的一致性( 推荐强度 B ,证据水平 3 )。 27 .针对痴呆教育的建议 —— a )针对轻中度 AD 患者,所有医师都必须掌握处理常见情况核心的知识和技能 (注:参见明确针对初级保健医师教育需求的第 1 、 13 、 20 、 28 条建议) ( 推荐强度 B ,证据水平 3 )。 b )应实施多层次的教育规划,以推动医务人员者采纳第 3 届 CCCDTD 的建议( 推荐强度 B ,证据水平 1 )。 28 .针对照料痴呆患者的组织和资金的建议 —— a )各社区应考察当地针对痴呆患者的服务机构,评估其充分性,并对发现的缺陷实施处理计划( 推荐强度 C ,证据水平 3 )。 b )针对痴呆伴发的慢性病,需要调整广泛采用的管理模式 (即应减少推动患者自我管理,而强化照料者参与) 。调整后的痴呆慢性病管理,仍应探索其效能和效率( 推荐强度 C ,证据水平 3 )。 c )应建立并评估轻中度 AD 及痴呆患者管理的分担型照料模式。这就要求初级保健医师和专业服务机构双方,在为痴呆患者提供照料时承担共同的责任( 推荐强度 C ,证据水平 3 )。 d )痴呆的照料必须有充足的资金和补偿,但薪酬的不足不应成为提供良好的痴呆照料的障碍( 推荐强度 C ,证据水平 3 ) 主题 6 :重度 AD 临床实践指南 1 .重度 AD 可定义为患者完全依赖照料者方能生存的阶段,通常相当于 MMSE10 分和整体衰退量表 ( GDS ) 6~7 级( 推荐强度 B ,证据水平 2 )。 2 .重度 AD 患者应至少每 4 个月评估一次,药物治疗者应至少每 3 个月评估一次( 推荐强度 C ,证据水平 3 )。 3 .评估内容应包括认知 (如 MMSE 评分) 、功能、行为、治疗情况、营养、安全性和照料者的健康( 推荐强度 B ,证据水平 3 )。 4 .处理的目标是提高患者和照料者的生活质量,保持最佳功能并提供最高的舒适性( 推荐强度 B ,证据水平 3 )。 5 .医疗处理包括治疗并发病症 (如感染、帕金森样症状、惊厥、压疮) 、缓解疼痛、改善营养状态及优化感觉功能( 推荐强度 B ,证据水平 3 )。 6 .重度 AD 可单用或合用 ChEIs 、美金刚治疗。预期疗效包括认知、功能和行为的适度改善和 (或) 衰退减缓( 推荐强度 A ,证据水平 1 )。 7 . ChEI 和 (或) 美金刚治疗应续持应用至不再显示临床疗效。不应仅仅因入住医疗或照料机构而停止治疗( 推荐强度 C ,证据水平 3 )。 8 .处理 BPSD 首先应进行适当的评估、诊断并确定靶症状,同时考虑患者、照料者和他们环境中其他人的安全( 推荐强度 B ,证据水平 3 )。 9 .最初应采用非药物治疗。应用于重度 AD 有效的方法包括针对抑郁的行为管理,以及针对各类行为的照料人员教育课程。音乐疗法和多感官干预 ( Snoezelen ) 在治疗期间有效,但尚未显示长期疗效( 推荐强度 B ,证据水平 1 )。 10 .在患者出现重度抑郁、精神病或攻击,并对本人或他人有伤害危险时,可与非药物治疗同时开始药物干预( 推荐强度 B ,证据水平 3 )。 11 . BPSD 的药物干预开始应为最小剂量,缓慢加量,并监测疗效和安全性( 推荐强度 B ,证据水平 3 )。 12 .按照标准化模式,在行为稳定历时 3 个月后,可试行减药或停药( 推荐强度 A ,证据水平 1 )。 13 .利培酮和奥氮平可应用于重度激越、攻击和精神病。所有的抗精神病药物必须权衡潜在疗效与潜在风险 (如脑血管不良事件及致死性) ( 推荐强度 A ,证据水平 1 )。 14 .推荐曲唑酮用于非精神病激越患者处理的肯定或否定证据均不足( 推荐强度 C ,证据水平 3 )。 15 .作为必要时服用药物,苯二氮 䓬 类药只能短期应用( 推荐强度 B ,证据水平 1 )。 16 . SSRI 可用于重度抑郁的治疗( 推荐强度 B ,证据水平 3 )。 17 .如 BPSD 经适当的非药物和药物干预后无改善,应转诊至专科医疗机构( 推荐强度 B ,证据水平 3 ) 主题 7 :伴 CVD 成分痴呆的处理 非药物干预的应用 1 .目前 (截至 2006 年 3 月) ,推荐对 VaD 应用认知训练的证据不足( 推荐强度 C ,证据水平 2 )。 其他治疗干预 2 .调查血管性危险因素。推荐对所有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患者,均确定其血管性危险因素( 推荐强度 C ,证据水平 3 )。 3 .治疗高血压。有证据显示,治疗高血压可预防 CVD 相关的进一步认知衰退。尚无有力证据表明某类降压药优于其它类,可考虑钙拮抗剂或 ACE 抑制剂(推荐强度 B ,证据水平 1 )。出于其它原因 (包括预防卒中复发) ,高血压治疗应执行( 推荐强度 A ,证据水平 1 )。 4 .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治疗。目前,尚无证据支持应用阿司匹林明确治疗伴 CVD 痴呆(推荐强度 C ,证据水平 3 )。阿司匹林或其它抗血小板药物可用于预防适宜患者的卒中复发 ( 推荐强度 A ,证据水平 1 )。 5 .尼莫地平与 VaD 。 VaD 应用尼莫地平的肯定或否定证据均不足( 推荐强度 C ,证据水平 1 )。 6 .美金刚的应用。有证据显示,在 VaD 患者中认知有小幅改善,但整体评定中未能发现。推荐美金刚治疗 VaD 的证据不足( 推荐强度 C ,证据水平 1 )。 7 .应用 AChEI 治疗 AD 合并 CVD 所致痴呆。 AD 合并 CVD 患者应用加兰他敏对认知、功能、行为和整体评定有小幅疗效。可考虑加兰他敏作为 AD 和 CVD 混合性痴呆的治疗选择( 推荐强度 B ,证据水平 1 )。 8 .对符合美国国立神经病及卒中研究所-瑞士神经科学国际研究会 ( NINDS-AIREN ) 诊断标准的很可能或可能 VaD 患者应用 AChEI 。 a )应用加兰他敏的肯定或否定证据均不足 (推荐强度 C ,证据水平 1 ) ; b )多奈哌齐对认知和整体评定有小幅疗效,对功能评定疗效较差。 —— 本项证据尚可。可考虑多奈哌齐为 VaD 的治疗选择( 推荐强度 B ,证据水平 1 )。 主题 8 :痴呆的伦理问题 诊断公开 1 .一旦怀疑认知损害的可能性,即须开始对认知损害或痴呆患者作诊断公开这一过程( 推荐强度 A ,证据水平 3 )。 2 .痴呆诊断和公开的过程中,都要考虑提供教育和讨论的机会( 推荐强度 A ,证据水平 3 )。 3 .通过对患者及其家属和照料者的教育,评估和处理潜在的不良心理影响( 推荐强度 B ,证据水平 3 )。 4 .一经确诊,即应以合乎患者意愿的方式,向患者、家属或照料者公开( 推荐强度 B ,证据水平 3 )。 5 .一旦诊断公开,就必须制定和讨论随访计划( 推荐强度 A ,证据水平 3 )。 治疗同意 1 .仍必须优先为患者提供最佳的规范的治疗( 推荐强度 A ,证据水平 3 )。 2 .患者及其家属和照料者都必须明确区分参与研究与临床医疗。作为规范的医疗和研究程序,所有人都必须明确医师治疗患者与进行研究潜在的角色差异。在科研机构,推荐由普通医师而非研究医师提供一般治疗,以保证治疗决策符合患者的最大利益( 推荐强度 A ,证据水平 3 )。 3 .痴呆或其他形式认知损害的诊断,并不排除提供知情同意的能力,对于治疗决策、参与临床试验或参与非治疗性研究均是如此。参与特殊治疗或试验研究的特定阶段,必须考虑患者作出知情决策的能力( 推荐强度 A ,证据水平 3 )。 4 .在研究中,要评估潜在的受试者理解相关事项的能力,这项程序要求是合理的。描述的相关事项包括研究的性质、参与的结果 (如潜在的风险和利益) 和可替换的选项。但在目前的医疗或研究中,推荐采用某一特定的标准化方法以确定决策能力的证据尚不足( 推荐强度 B ,证据水平 3 )。 5 .即使在认知损害或痴呆患者无能力作出合法的决策时,医师和研究人员均应综合考虑患者及其家属和照料者对治疗和研究的决策。在研究机构,研究伦理委员会可明确要求获取两者的同意决定( 推荐强度 B ,证据水平 3 )。 6 .一段时间后,必须识别患者治疗和研究决策能力潜在的变化。患者可能由正式的同意转变为非正式的答应。无论是医疗还是研究,患者答应几乎是必要的,但决定停止治疗也必须是一种选择( 推荐强度 A ,证据水平 3 )。 7 .临床医师和研究人员应竭尽所能,确保代理人关于医疗和研究所作的决策,是基于最佳理念和患者最高价值。代理人有代表患者的职责,且各方须意识到决策实施过程中的挑战( 推荐强度 A ,证据水平 3 ) 主题 9 :关于痴呆诊断标准的修订 1 .虽然记忆损害是多数痴呆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诊断某些痴呆 (如皮质下缺血性痴呆、原发性进行性失语、某些类型的 FTD ) 需伴记忆损害,会限制诊断的敏感性。提出痴呆诊断标准应删除记忆损害,替换为至少两个认知域的损害。 2 .无必要建议 EEG 和 CSF 检查以辅助排除 AD 诊断。 3 .先行排除年龄 ≤40 或 ≥90 岁患者的理由缺乏。 4 .伴随对常规提及的致痴呆疾病的明确,鼓励广泛应用《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 (第 4 版修订版)( DSM- Ⅳ -R ) 中 “ 各种病因所致痴呆 ” 的分型。 5 . AD 诊断标准修订中应认定局灶性表现可能性。 6 .抑郁特征可伴见于 AD 患者,不应作为排除诊断。 7 .应采用特异的额颞叶变性诊断标准,考虑到原发性进行性失语和语义性痴呆的类型,其中应纳入失语症的确诊标准。目前,尚无一套 FTD 诊断标准能涵盖临床实践中的所有变异类型。 DSM-Ⅳ-TR 分型中 “ 皮克病所致痴呆 ” 的特异性不足。 8 .鉴于目前 DLB 标准的不确定性, 2005 年的共识标准似应限用于研究范围。 1996 年的共识标准最适合目前的常规临床实践。 9 .尚需要 PDD 的标准,并最有可能纳入到更新后的 DLB 标准之中。 10 .制定新的血管性认知损害 ( VCI ) 标准的提议极具意义。这一标准应避免卒中后痴呆和多梗死性痴呆的模式。虽然认知损害尚不认为是靶器官损伤的表现,却是 CVD 所致的后果,而 CVD 是潜在可控的,故新标准还是应强调损害预防的时机。 11 .正常压力脑积水所致痴呆的诊断,应采用最新的特异性共识标准。 12 .对于年轻患者或表现不典型患者,痴呆鉴别诊断时应重视整体表现或相关危险因素、感染因素。局灶性认知缺损增加痴呆可能性,即使其不符合传统的标准。这些情况应立即转诊至专科医师。 13 .痴呆迅速进展的记录,增加 CJD 的可能性,建议立即转诊。 14-3-3 蛋白检测的意义尚需进一步阐明。 http://www.cccdtd.ca/pdfs/Final_Recommendations_CCCDTD_2007.pdf
3068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新疆生态所发明钙化藻处理含镉废水新方法
热度 1 redtree 2015-1-11 23:56
新疆生态所发明钙化藻处理含镉废水新方法 作者:李木子 来源: 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5/1/6 9:30:29 本报讯 日前,由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研究员潘响亮等科研人员发明的“一种利用钙化藻处理含镉废水的方法”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 该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利用钙化藻处理含镉废水的方法,该方法首先将喜钙含珠藻接入连续运行反应器中,并生长1个月至2个月后至反应器内壁已形成部分藻生物膜,将利用藻生物膜反应器中加入废水进行操作,即完成了利用钙化藻处理含镉的废水。 该方法处理效果高,对多种重金属均有吸附钙化作用,后续处理简单,材料来源广,污染重金属在碱性环境下可与碳酸盐结合形成稳定的晶体结构,不再呈现污染二次转移的土壤。该发明所述的方法操作简便、易于控制,成本低,产品合成率高,无二次污染,可广泛用于重金属工业废水行业 。(李木子) 《中国科学报》 (2015-01-06 第7版 生物)
个人分类: 科学研究|1247 次阅读|1 个评论
R语言进行声谱数据处理info.sonogram(path1,path2,infile)
Bearjazz 2014-10-29 11:11
R 语言进行声谱数据处理 info.sonogram(path1,path2,infile) #作者信息 熊荣川 六盘水师范学院生物信息学实验室 xiongrongchuan@126.com http://blog.sciencenet.cn/u/Bearjazz # 预装函数 # # 以下原始代码将在发布 24 小时后删除。 # 使用方法 path1 = …… # 初级表格存放路径 path2 = …… # 时间区间文件存放路径 infile = …… .csv # 手工获得的声谱数据表,格式见附件 info.sonogram(path1,path2,infile) # 结果生成两个文件 1 、“声谱信息 C.csv ”处理后的声谱数据 2 、“ wrong.Note.No.txt ”需要核查的音节数据 附件 声谱信息数据表-标准格式.csv
个人分类: 我的研究|4015 次阅读|0 个评论
时空聚类中关于时间处理的思路
wwh1295 2014-8-1 15:25
基于密度的时空聚类方法多采用在三维空间内定义时空邻近域,构建时空圆柱体,即 X 轴和 Y 轴代表平面二维空间,而 T 轴代表时间,时空密度的计算则通过时空圆柱体中点的数目与其体积的比值计算得出。 然而从案事件时间序列的统计中不难看出案件具有着长期趋势,也有季节性变化与循环(周期性)变动,不同时间尺度下存在着不同的变化规律和丛聚形态,如果单纯的将时间作为一维坐标轴,将时空圆柱体的高作为时间窗口则只会关注时间上邻近的点事件而忽略其周期性变化特征。因此时间窗口不应简单的定义为时间发生的时间间隔,而是不同时间尺度下时间属性的综合考量。 考虑将纳入时间间距考量的时间尺度分为:月(同期可选)、日(间隔)、星期(含节假日总和定义)、时段。日(间隔)采用传统的标准化的时间差绝对值作为时间距离值;星期的处理上由于存在周末效应 (Weekend Effect) ,故周一至周五按自然星期界定,周末结合法定假日认为界定,定义如下:法定假期开始的前一天定为周五,假期的第二天定为周六,以后几天假期都定义为周日,假期结束的第一个工作日定义为周一(调休统一定义为周五)。时段的处理上将 23 时至次日 1 时(不包括)作为时段 0 ,往后每间隔两小时作为新的时段,名称一次递增 1 。星期和时段具有时间上的周期性循环,在时间距离的考虑上借鉴距离衰减理论加以定义。 最后参考时间序列混合模型定义时间距离(时间窗口)为 Y=D_day+D_week*D_hour ,其中 D_day 为日间隔函数, D_week*D_hour 为星期和时段影响下的周期性变动距离。 参考文献: 宋辞 , 裴韬 . 基于特征的时间序列聚类方法研究进展 . 地理科学进展 ,2012,31(10);1307-1317. 谢福鼎 , 李迎 , 孙岩等 . 一种基于关键点的时间序列聚类算法 . 计算机科学 ,2012,39(3);157-159. 方志祥 , 李清泉 , 萧世伦 . 利用时间地理进行位置相关的时空可达性表达 .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2010,(9);1091-1095. 闫丽英 , 李伟 , 杨成凤等 . 北京市住宿业空间结构时空演化及影响因素 . 地理科学进展 ,2014,33(3):432-440. 郭小芳 , 李锋 . 多元时间序列聚类算法分析 .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40(6):142-146. Liao TW. Clustering of time series data: A survey. PatternRecognition2005,38(11):1857-1874. Díaz SP, Vilar J A. Comparing several parametric and nonparametric approaches to timeseries clustering: A simulation study. Journal of Classification, 2010,27(3):333-362.
3 次阅读|0 个评论
NGS数据的质量评估和reads的处理
bigdataage 2014-7-7 14:23
NGS数据的质量评估和reads的处理 转自: http://www.hzaumycology.com/chenlianfu_blog/?p=1456 http://blog.csdn.net/shmilyringpull/article/details/9225195 1. 基因组测序和转录测序的NGS数据处理策略 从测序公司拿到数据后,首先需要对数据进行预处理,主要分两步走: 1.1 QC(reads的质量控制) Quality Control, 即过滤低质量reads, 低质量的reads有如下几种: 含有Primer/Adaptor的reads 含有过多non-ATCG碱基N的reads 测序质量较低的碱基数占的比例过高的reads 需要将这些reads完全过滤掉,才能用于下一步的分析。 1.2 对reads进行trim处理 如果进行基因组组装,则不需要进行该步骤。如果是需要进行转录组的分析,则必须要该步骤。 本步骤从3′端来对reads进行trim,来控制reads中低质量碱基的比例。直到trim的read长度低于一定的数时,则完全舍弃该read。 2. NGS数据的QC软件 2.1 NGSQC toolkit 该软件的citation: Patel RK, Jain M (2012). NGS QC Toolkit: A toolkit for quality control of 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 data. PLoS ONE, 7(2): e30619. 该软件的官网: http://www.nipgr.res.in/ngsqctoolkit.html 该软件解压缩后包括4个文件夹和1个PDF格式的manual文件。manual文件是详细的说明;4个文件夹中都是使用perl编写的用于QC的程序。按其重要程度决定先后,其介绍如下: 2.1.1 QC文件夹中包含了4支PERL程序,用于454 READS或ILLUMINA READS的QC,分别为: IlluQC.pl 用于Illumina reads的QC。默认情况下去除掉含有primer/adaptor的reads和低质量的reads,并给出统计结果和6种图形结果。默认设置 (‘-s’ 参数) 碱基质量低于20的为低质量碱基;默认设置 ( ‘-l’ 参数)低质量碱基在reads中比例 30% 的为低质量reads。程序运行例子: $ perl $NGSQCHome/QC/IlluQC_PRLL.pl -pe r1.fq r2.fq 2 5 -p 8 -l 70 -s 20 IlluQC_PRLL.pl 和上一个程序没有多大区别,只是多了 ‘-c’ 参数来进行并行计算,增加程序速度。 454QC.pl 对454 reads进行QC。 454QC_PRLL.pl 和上一个程序一眼个,只是多了 ‘-c’ 参数来进行并行计算,增加程序速度。 454QC_PE.pl 对paired-end测序的454 reads进行QC。 2.1.2 TRIMINGREADS文件夹包含3支程序,用于READS的TRIMMING,分别为: AmbiguityFiltering.pl 对含有non-ATCG的reads进行trimming的程序。有4种(4选1)trim方法:允许最大non-ATCG数目;允许最大的non-ATCG比例(例子如下);从5′端trim掉含N的序列;从3′端trim掉含N的序列。加上个通用的参数:低于一定长度的reads被cutoff掉。 $ perl $NGSQCHome/Trimming/AmbiguityFiltering.pl -i r1.fq -irev r2.fq -p 2 -n 50 TrimmingReads.pl 有3种(3选1)trim方法:对所有read从5′端trim掉制定数目的碱基;对所有reads从3′端trim掉指定数目的碱基;从3′端trim掉质量低于指定值的碱基(例子如下)。加上个通用的参数:低于一定长度的reads被cutoff掉。 $ perl $NGSQCHome/Trimming/TrimmingReads.pl -i r1.fq -irev r2.fq -q 13 -n 50 HomopolymerTrimming.pl 2.1.3 STATISTICS文件夹中2支程序,用于进行N50统计等 N50Stat.pl 用于统计fasta文件的N50 AvgQuality.pl 用于统计454文件的reads质量 2.1.4 FORMT-CONVERTER文件夹中程序运用于不同格式文件的转换,其中含有4个PERL程序,分别为: FastqTo454.pl、FastqToFasta.pl、SangerFastqToIlluFastq.pl、SolexaFastqToIlluFastq.pl。
8440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文处理的模块化纠结
热度 1 liwei999 2014-6-25 08:47
模块化也不是万能的 作者: 吴礼 日期: 06/19/2014 05:48:40 模块化的确有很多优点,但很多时候达不到整体优化的效果。在通信行业,有个ISO七层模块化的模型,用了二三十年了。提出 来的时候是个大创造,因为它使得各个厂家可以制造系统的不同部分,而只要接口符合要求就能相容工作。但事实上,没有人制造只在一层工作的产品。所以基本上那七层就是分成两,三个模块。而近年来,cross layer optimization成了一个热门研究题目。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源自性能与成本(开发和管理)两个要求的交替上升。 两年前开始上中文的时候,感觉有挑战性,因此蛮刺激,憋着一股劲儿。中文处理的问题,我硕士和博士项目都做过研究,当然那都是混学位的玩具系统,试水而已。后来一直做英文NLP工业研发,但对中文处理的思考10多年来不曾停止。两年前终于有机会名正言顺地着手做,当时的自我感觉是有九成把握。不敢说100%,因为想得很美的事情,不真去试总是不放心,而且此前很多人尝试过,无功而返。 经过大约半年的奋战,那10%的疑惑就消解,有了突破,后去就是工作量的事情了。终于敢拍着胸脯说,英文做到的自动分析和抽取挖掘,中文一样可以做到。感觉一下轻松多了。唯一可惜的是平台还不够大,不能更深地 put a ding in the universe.(可老帮菜朋友说得也有道理,为什么不能生活得更环保,尽可能不给世界留下痕迹呢?) 那 10% 的挑战就是吴礼提到的模块化不是万能钥匙的问题,这在中文处理比在英文处理中显得尤为突出。第一个鬼门关就是中文的切词(tokenization)、词性标识(POS) 和短语抱团(chunking)这三个传统模块的接口怎样处理的问题。因为无法切割清楚,很多人陷入泥坑。这三个基本环节处理不好,就甭谈中文深度分析(deep parsing)和抽取了。但这确是一大难点,尤其对一根筋的理呆。不是为文科贴金,理工出身的喜欢直线思维,往往容易中招。年轻生手就更难以跨越了。 挑战和突破是相对短暂的区间,前后都是拼的耐力。然而,微观上耐力重要,宏观上突破更重要。没有突破,耐力与一头牛无异。而耐力最终可以用钱去买、去实现,而突破常是可遇不可求,要的是眼光,也有运气。 大型软件工程中的模块化是铁律,怎样强调也不过分。但模块化不等同于可以忽视客观世界中的相互依赖的千丝万缕。这对矛盾看得越透,分寸拿捏越容易到位。模块化设计时抓大放小,模块接口和调适时不忘细节,才是辩证法的正道。 而如是设计研发以后经过大规模测试,现在终于可以说,我等绕过了暗礁险滩,在功能切割的模块化和你中有我相互依赖的矛盾怪圈中,达到了一种和谐。 共产主义也不过如此吧。可以骄傲一哈。 【相关】 《新智元笔记:NLP 系统的分层挑战》 2015-12-09 【置顶:立委科学网博客NLP博文一览(定期更新版)】
个人分类: 立委科普|4992 次阅读|3 个评论
2012年底宁波住宅倒塌事故原因公布:本博点评回顾
热度 1 陈龙珠 2013-12-12 18:53
央广网宁波2013年12月12日消息( http://t.cn/8kitrJP ): 今天下午,宁波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了发生在去年12月的宁波徐戎三村倒楼事故原因。事故调查组认定该事故是由墙体拆改和工程质量双重因素造成的,是一起责任事故。 从调查情况看,该房屋拆改承重墙体、违法搭建改变房屋使用性质、改变房屋外立面情况非常普遍,每层都存在拆改现象,底层承重墙体拆改最为严重,已查明的达8处,其中103室有5处。由于承重墙体拆改严重,导致底层大部分墙体承载力严重不足、部分墙体稳定性不能满足要求。 调查发现,该房屋工程质量存在问题,部分结构材料强度不足,防潮层施工不规范。经抽样检测,部分圈梁混凝土芯样抗压强度未达到设计指标要求,墙体砌筑砂浆抗压强度普遍偏低;调查范围内的砖块抗压强度离散较大,部分不能满足设计指标要求。这些工程质量问题导致了墙体承载力下降。 本博去年即时点评摘录 ( http://t.cn/8kitFNv ): 对这类旧房,最怕的是其中有房主 搞破坏性装修,尤其是在底层。 这只是感想,等着跟踪后续调查结论信息。
个人分类: 工程事故|4183 次阅读|2 个评论
PDF文件的批量处理
热度 1 smallland 2013-8-27 15:28
处理PDF文件。记性不好,记下来下次用。 解密:PDF Password Remover v3.0,很好用。 软件:Nitro Pro 8.0.9.8 一书稿,加了水印,整篇都有。 方法: 1 打开文件--Project--Mark Content--Mark for redaction 2 划一块想找到区域,把填充属性改成白色 (有人说要选 Repeat Mark across pages,没点这个,也把整篇水印漂白了) 3 Apply all redactions
3398 次阅读|2 个评论
如何处理自己的直觉
热度 13 stone1971111 2013-4-11 09:15
跟学生们讨论课题,我会有很多想法,可是经常会出现 学生说“我感觉这个不行” 等判断,有些时候,学生对了,大多数时候,学生错了。这种即席讨论的时候,有些结论或者猜测是有理性分析的,很多时候仅仅是没有理性分析的直觉。 我们只要是个人,都会有直觉,而且随着年龄的变化,直觉的数量和质量也会发生变化。 在我们学习过程中,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我们如何处理我们的直觉呢? 是相信?还是否定? 当我们的直觉与别人的直觉发生冲突的时候,我们该如何处理呢? 直觉按照百度百科的定义是没有经过逻辑分析的观点。我赞同这个观点。在学术界一直有直觉派,这个学派认为直觉是人类创造力的主要来源。华罗庚是直觉运用的最新的典型,他看问题的方法被总结为直接法,说白了就是直觉非常好,能够不绕弯路,直达目的地。庞加莱作为全才,对于直觉,甚至潜意识思考都有深入的思考和见解。(参见《科学与方法》)。 这都说明直觉的重要性,但是当我们每个人在科研中遇到自己的直觉时候,我们是不是已经有很好的方法处理了呢? 不知道别人怎么样,我到现在也没有好办法处理自己的所谓直觉。由于直觉到现在为止没有生理学或者心理学的严密论证,还是个迷,因此怎么培养直觉,怎么利用直觉,都还是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情。但是,面对直觉,我们还是能够做点事情,一下几个方面值得思考。 一、重视每一个直觉。 直觉是我们判断事物的最直接的感受,不经过思考,它往往意识到的可能就是本质 ,因此,当我们遇到自己没有办法解释的直觉判断,一定不能轻易的放弃。但是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可能做得相反,尽管我们可能意识到了我们直觉是某个结论,但是很快就用自己的所谓知识或者别人的观点对其进行否定。长此以往,我们的直觉将慢慢退化,直到彻底消失。我们最好的做法就是, 重视每一个直觉,不断地验证直觉 。直觉告诉了我们一个结论,在没有经过实证的情况下,不要轻易用另一套理论来否定,因为所有的理论都有其缺点。 二、不能盲信自己的直觉。 直觉是个个性化的产物,每个人的直觉得到的结论不同,直觉正确的比例不一样,因此,我们不能因为直觉重要,就认为自己的直觉判断就一定正确。 重要不等于正确,重视它是鼓励自己的直觉的发展,不轻信是保证直觉发展的质量。 我们的同学在初学阶段,思维活跃,容易产生直觉,这是好事,但是由于我们自己的能力、知识储备以及经验都还很不够,因此对于自己的直觉,更重要的需要去分析,并且用扎实的数据或者严密的数学去论证自己的直觉是否重要, 而不是简单的接受或者放弃 。 我们经常遇到的两个直觉结论是相反的,但是它们可能都是正确的。 因为我们在产生直觉的时候我们还有更多的潜台词没有意识到。我们的每一个结论都有前提,我们可能没有意识到这些前提。 当我们抛弃了前提,只拿出结论的时候,我们是无法判断结论的正确与否。 认真的逻辑分析正是要揭示这些看似矛盾的结论背后的前提条件。 三、重大的决策要靠直觉。 这里所说的重大决策是针对个人的,如果针对集体,还是需要考虑他人的意见。 但是对于个人自己的重要选择,靠理性往往未必能得到好的结果。 毛泽东靠着他的直觉指导了长征的胜利,很多大科学家靠着直觉选择了自己的方向。 如果我们能用严密的理论进行论证的结论,在大多数情况下往往是人所共知的结论,大多是很平凡的结论。 尤其是当我们的直觉和我们的逻辑分析发生矛盾的时候,尤其要考虑自己的分析可能有漏洞。 听从自己的内心,正是希望我们考虑采纳自己的直觉而非用世俗的理论来得到结果。 四、不断地培育自己的直觉。 直觉产生的机理虽然还不是很明确,但是从很多人的经验可以看出,直觉是需要一定条件的。这里包括: 健康的身体,健康的心理,很高的审美能力,丰富的知识等条件 。一个病秧子是没有心思思考问题的,更不可能产生直觉,所以的身体资源都被消耗在与病魔相斗争的路上。没有健康的心理,精神活动往往非常紊乱,这时候即便产生直觉,结论往往不大靠得住,甚至错误的可能性很大。比如幻想症患者,往往感觉别人对他有威胁,这种过度放大的直觉对自己伤害很大。审美能力是产生直觉的过滤器,好的审美能力能够过滤掉不好的直觉结论,而让更多的好的直觉留下来。没有知识的人,也无从产生直觉,直觉是人自动加工知识和信息的结果,没有知识和信息,再好的机器也不会有任何的产出。因此,保证身体和心理健康,丰富自己的知识和经验,提高自己的审美鉴赏能力,对于培育自己的直觉是非常有帮助的。 五、在直觉的动态成长中建立自己的信心。 我们每个人都需要成长和生活,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每个人又都需要信心,但是 当我们的直觉和别人的直觉发生冲突的时候,我们的信心往往会发生动摇 。记得我的一个同学出国留学,我跟他建议,当他遇到一个大牛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保持自己的信心。大牛往往直觉非常好,功力很深厚,对于初学者的直觉,他们往往能够立刻给出是与否的答案,甚至立刻给出简单的证明。这对于很多刚入门的同学来说刺激很大,因为他们会感觉到自己的差距太大,达到自己看不到长度。没错,在那个时间点,那样的两个人,差距可能确实很大。但是,这样的对比是不公平的。别人是经过长期的训练和积累的结果,而自己才刚刚开始,只要意识到差距就够了,不要管差距有多大,应该有信心达到甚至超过眼前的差距。 落后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了前进的动力。 总的来说,直觉还是很神秘的,但是我们无意识当中无时无刻不在使用这个未知的能力。 为了让我们更好地利用这个能力,我们首先要重视它,不要放过每一个直觉,但是也不能由着自己的直觉蔓延,直觉需要靠严密的逻辑进行进一步的论证才能够成为真正可靠的结论。在重大问题上,个人以为直觉往往更加可靠,通过培养健康的身体和心理,丰富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可以不断地培育好的直觉能力。在不断培育自己直觉的过程中,不断地建立和保持更健康的自信。 如此,神秘的直觉可能就能够更好地为我们服务,不管是科研还是生活。 silong.peng@ia.ac.cn 2013.04.11
个人分类: 科研随想|12785 次阅读|20 个评论
工程院关于烟草院士的处理很好
热度 29 outcrop 2013-3-12 11:57
虽然“烟草院士”事件让工程院几度站在风口浪尖,但这次工程院的处理方式我觉得相当出色,很多地方值得学习和敬佩。 我个人倾向于认为这次烟草院士的入选,是院士遴选制度在学术伦理上的一个漏洞或者盲点,涉及的各方,不存在任何原则性问题。 下面我就说说工程院这次处理烟草院士事件中的一些亮点: 顶住了媒体等压力 。烟草院士入选之初,舆论压力相当大;特别是一些名人学者直接提出一些不合规范的要求,但工程院没有在这个时候做出无原则的妥协,而是给出了一些合理的回应。 完善了合乎学术伦理的院士遴选规则 。工程院正视了学术伦理问题,提出了一个合乎学术伦理的漏洞修补方案,表示:“不再受理烟草科技领域院士候选人提名”;这个响应很积极。 学者们坚持了原则 。报道称“工程院已启动过复议谢剑平院士资格的相关程序,但这一方案在工程院主席团投票中就‘失败了,没通过’”,看到这段文字,我觉得很欣慰。 引入劝退机制 。院士作为一种荣誉,由院士本人提出退出放弃,也许是更合适的退出机制;但希望能够规范、透明起来,而不是陈桂华博友提到的,用特权对抗特权。 总的来看,这次工程院处理“烟草院士”的过程,有理有节;既严谨冷静的维护了原则,又听取了学术伦理方面的建议,积极的修补了制度上的漏洞,也尊重了学者本人。 任何制度天生不会完美,只要在不断的完善改进,总是好的。 上面说的是正面。
个人分类: 科学网大学|12175 次阅读|68 个评论
R语言中表格输入(read.csv)时的标题行处理
Bearjazz 2012-11-1 17:31
R 语言中表格输入( read.csv )时的标题行处理 熊荣川 xiong rongchuan 六盘水师范学院生物信息学实验室 xiongrongchuan@126.com http://blog.sciencenet.cn/u/Bearjazz 我们常常用 read.csv() 函数来输入 excel 表格数据。但是要注意的是,如果你原来的表格数据没有标题行时,读书会自动忽略第一行数据(把它当成了标题行),造成你的数据少了一行。 以下是用记事本打开的一个 csv 格式文件 1,72 76,144 137,205 207,275 1209,1277 2864,2936 3899,3969 3970,4040 4040,4108 5142,5209 5210,5279 5280,5352 5380,5442 5443,5509 7056,7126 7128,7196 7885,7953 9579,9647 9988,10056 11723,11787 14170,14238 17801,17869 如果我们直接输入 mat = read.csv("tRNAinfo.csv") 那结果就是 X1 X72 1 76 144 2 137 205 3 207 275 4 1209 1277 5 2864 2936 6 3899 3969 7 3970 4040 8 4040 4108 9 5142 5209 10 5210 5279 11 5280 5352 12 5380 5442 13 5443 5509 14 7056 7126 15 7128 7196 16 7885 7953 17 9579 9647 18 9988 10056 19 11723 11787 20 14170 14238 21 17801 17869 丢失了第一行数据 但是如果换成以下代码 mat = read.csv("tRNAinfo.csv",header = FALSE) 结果就对了 V1 V2 1 1 72 2 76 144 3 137 205 4 207 275 5 1209 1277 6 2864 2936 7 3899 3969 8 3970 4040 9 4040 4108 10 5142 5209 11 5210 5279 12 5280 5352 13 5380 5442 14 5443 5509 15 7056 7126 16 7128 7196 17 7885 7953 18 9579 9647 19 9988 10056 20 11723 11787 21 14170 14238 22 17801 17869 就这么简单,祝您科研愉快。
个人分类: 我的研究|16136 次阅读|0 个评论
R语言中括号的处理
Bearjazz 2012-11-1 14:56
R 语言中括号的处理 熊荣川 xiong rongchuan 六盘水师范学院生物信息学实验室 xiongrongchuan@126.com http://blog.sciencenet.cn/u/Bearjazz R 语言中的括号往往代表函数的调用,要求上下游对应,并有相应的函数作基础。然而我们在处理字符串时,往往有些作为纯符号的括号。如果不经特殊处理当然达不到预期效果。 如下面的例子,我们想把括号删除 x = “(9527)” # 赋字符串值给 x x = gsub(" (", "",x, ignore.case = FALSE, perl = FALSE, fixed = FALSE, useBytes = FALSE) 如果直接替换,就会出现以下的错误提示 # 错误于 gsub(" (", "", x, ignore.case = FALSE, perl = FALSE, fixed = FALSE, : 正规表现’ (' 不对,原因是 'Missing ')'' 解决方法就是 x = gsub("\\(", "",x, ignore.case = FALSE, perl = FALSE, fixed = FALSE, useBytes = FALSE) # 在括号位置之前加两个 \\
个人分类: 我的研究|19609 次阅读|0 个评论
RNA-seq数据分析方法
bioseq 2012-9-7 13:47
一篇Nature Method上一篇关于RNA-seq数据分析的文章,觉得很不错,里面还介绍了一些关于可变剪接的问题。下面列上列上的基本信息: Computational methods for transcriptome annotation and quantification using RNA-seq Manuel Garber, Manfred G Grabherr, Mitchell Guttman Cole Trapnell High-throughput RNA sequencing (RNA-seq) promises a comprehensive picture of the transcriptome, allowing for the complete annotation and quantification of all genes and their isoforms across samples. Realizing this promise requires increasingly complex computational methods. These computational challenges fall into three main categories: (i) read mapping, (ii) transcriptome reconstruction and (iii) expression quantification. Here we explain the major conceptual and practical challenges, and the general classes of solutions for each category. Finally, we highlight the interdependence between these categories and discuss the benefits for different biological applications. 全文链接:http://www.nature.com/nmeth/journal/v8/n6/full/nmeth.1613.html 复制代码 下面是在科学网上找到的一篇对该文章的点评和分析,附上全文,供大家参考阅读。 高通量RNA测序(RNA-seq)有望描绘出转录组的整体图像,实现样本内所有基因及其亚型的完整注释和定量。随着测序价格的不断下降,以及个人化测序仪的上市,更多的实验室有机会尝试这种新技术。 然而,测序之后的数据分析才是真正的挑战。在RNA-seq之后,还需要一些强大的计算工具,才能绘制出完整的转录组图谱。在这一期的《自然—方法学》(Nature Methods)上,来自MIT和哈佛Broad研究院的研究人员发表了一篇综述,介绍了转录组注释和定量的计算方法。 首先,他们介绍了一些方法,将读数与参考转录组或基因组直接比对。之后,他们讨论了鉴定表达基因和亚型的方法。最后,他们还介绍了一些方法,来预计基因和亚型的丰度,以及分析样品间的差异表达。 由于RNA-seq数据生成的不断改善,现有计算工具的发展有着很大差异。在某些领域,如读数定位,有多种算法存在,但在差异表达分析上,解决方案才刚刚出现。作者们强调了这些方法的核心原理和每种方法的关键差异,以及它们在RNA-seq分析上的应用。他们还讨论了这些不同的方法如何影响结果以及数据的阐释。 为了方便读者参考,他们还将现有的方法列成了一张表,注明了它们的原理和用途。另外,他们精选了一些有代表性的方法,应用在已经发表的RNA-seq数据组中。此数据组包含了5800万个末端配对的读数。 数据比对是RNA-seq分析中的一项基本任务,然而也面临着一些挑战,比如数据量大,读数很短(36-125 bp),错误率可观,且许多读数跨越外显子-外显子交界。对于RNA-seq的比对方法,作者将其分成“unspliced read aligners”和“spliced aligners” 两类,并分别介绍。 转录组重建也是个很困难的任务,因为基因表达差异很大,且读数可能来源于成熟的mRNA,也可能来源于未完全剪接的前体RNA,这样就很难鉴定成熟的转录本。当然,读数短也为分析带来了困难。目前的转录组重建方法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基因组指导的,另一类是不依赖于基因组的。作者比较了这两类方法,并具体介绍了每一类下面的几种方法。 至于转录组的图谱分析,DNA芯片一直是首选方法。在使用RNA-seq来估计基因表达时,需要将读数适当地标准化,才能提取出有意义的表达预测值。作者介绍了一些方法,来预计基因和亚型的丰度,以及分析样品间的差异表达。 作者还提到,随着测序技术的成熟,如读长不断增加,现有的计算工具需要发展,也能满足新的需求,同时新工具也会不断出现,满足新的应用。 http://seq.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643
7662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我国应用纳米技术去除农村饮用水污染
redtree 2012-8-23 21:21
我国应用纳米技术去除农村饮用水污染 作者:张楠 陈星 来源: 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2-8-23 8:06:13 本报讯(记者张楠 通讯员陈星) 日前,科技部国家重大研究计划项目“应用纳米技术去除饮用水中微污染物的基础研究”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托克托县伍什家镇召开示范现场会。专家指出,这套包括新型纳米材料及配套处理程序的技术对控制饮用水源砷、氟等污染具有重要意义。 该项目由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智能所研究员刘锦淮担任首席科学家。该技术已在我国部分农村地区现场使用,为改善当地农民饮用水质作出了突出贡献。这也是我国第一次在饮用水处理上使用纳米材料及其处理程序。 据介绍,饮用水中微污染物的处理是饮用水安全领域最富有挑战性的前沿课题。富有活力的纳米材料具备常规材料无法比拟的高吸附效率等优势,为解决这些关键问题提供了新的机遇,在饮用水微污染物处理中将扮演重要的角色。 这一项目由中国科学院合肥研究院、化学研究所、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理化技术研究所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地质大学等科研单位提出。自项目启动以来,该团队设计合成了一系列同时具有微米级材料的易处理性和纳米级材料高效率、高活性等优点的三维微纳分级结构材料,包括花状镁铝双氢氧化物、花状氧化镁、类棉花糖状氧化铜、铁基金属有机骨架等,对于砷、氟等微污染物具有快速吸附动力和超大吸附容量。同时,科研人员还配套设计了有别于常规自来水处理的应用程序。 科研人员在开展基础研究的同时,还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托克托县伍什家镇兴旺庄村建立了纳米技术去除饮用水中微污染物的示范基地。 据介绍,兴旺庄村的饮用水主要来自于地下水,水质非常恶劣,砷超出国家标准10倍以上,氟离子含量接近国标限值的3倍。同时,该村的地下水呈淡黄色并带有微臭味,其中有机物含量非常高,有机物含量接近20毫克/升。 经过近一年的努力,科研人员顺利在当地建立起示范点,实现了对饮用水中的砷、氟以及有机物的有效去除,经过处理的饮用水已经基本达到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当地各族老百姓终于能喝上经过处理后的安全饮用水。 《中国科学报》 (2012-08-23 A1 要闻)
个人分类: 科技新闻|2529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国外如何处理地沟油
热度 1 zico 2012-7-18 19:48
7月中旬,2000吨产自上海的地沟油将被荷兰航空加工成航空生物煤油,供飞机使用。据悉,荷兰人吃油不多,地沟油原料不足,他们一年对地沟油的需求量为12万吨。而今年6月,荷兰航空的“废弃油”航班已开始执飞洲际航线。   这无疑是一个值得反思的问题:当多少中国人对频现餐桌的地沟油痛恨不已时,荷兰人却将地沟油加工成了航空生物煤油,实现了地沟油“上天”之旅。尽管这种油“上天”成本较高,但由于能减少碳的排放,因此地沟油稀缺的荷兰不远万里到中国购买地沟油,成就其独特的低碳、环保飞行。   荷兰人的创举令人大开眼界,无数公众期待中国地沟油也能“上天”。据了解,这一技术问题,在中国并不是太大问题,相关专家也早就提出将中国地沟油加工成航空用油的建议。而且,地沟油还可以用来加工成生物柴油,这在中国有更大的需求量。资料显示,目前我国柴油使用量达1.3亿吨,即使生物柴油能占到总使用量的1%,也是一个不小的数字。   然而,除了转化成本较高,以及生物柴油标准迟迟没有出台外,中国的生物柴油遭遇的是“原料不足”的最大瓶颈。在很多城市,正规的收油企业根本竞争不过无本万利的收油“游击队”。而其中存在的最大问题,正是监管乏力:在废弃油掏捞、粗炼、深加工、批发、零售等几乎各个环节,都存在监管不力的问题。   而在国外,对废弃油的监管极其严格、细致和正规。在日本,政府高价回收地沟油当作燃料用;在美国,政府规定餐馆乱用乱卖地沟油就要被关门;在英国,专门设立有废油垃圾桶用于统一回收,然后制成生物柴油,餐馆乱倒泔水将被重罚;在德国,每一桶泔水都有随时可供检查的“身份证”;在新西兰,餐馆及家庭厨房都安装有食物垃圾处理机以及油脂分离装置,由政府指定的公司负责上门收集分离出的废油脂……显然,在对废弃油的监管上,这些国家都花费了较大的财力、人力、物力,目的正是为了保障公众不食用地沟油,保障公民的身体健康权。   由此看来,中国的地沟油问题,实质上是“执政为民”能否切实践行的问题,是对百姓健康权是否真正重视的问题,是政府是否真有决心和信心的问题。既然荷兰能够为了环保不惜付出高成本到中国购买地沟油,那么,为了公众的健康和幸福,我们为什么就不能为解决地沟油难题做一些切切实实的事情呢? 2012-07-16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2575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如何对待他人或者文献的“错误”(转自小木虫)
热度 1 wss333 2012-6-30 08:00
source: http://emuch.net/bbs/viewthread.php?tid=2238339 仔细看了看,有部分帖子在反映如何对待师兄的“错误”,如何处理某文章的“错误”,也常看到有人写信到杂志社反映某个人的文章哪个公式那个符号错了等等,甚至有一个青椒好像还以为荣。我谈一谈我的见闻和亲身感受,欢迎大家评论和补充。 1、印刷错误,不小心打印错漏等。针对这一类问题,一般是闭嘴。实际上无论作者写作过程中,或者杂志编排过程中,都会或多或少帮某个字符,某个人名等写错或者写漏,这种问题不是问题,不是错误。我看到有人就搞得好像自己很有批判精神一样,写信到杂志社,还出版了,然后原作者夸了一下,说确实字符写错,中国需要这样的年轻人。但我认为很无聊,这样的人多了反而使中国科研落后了。 2、实验模拟结果不能验证。这个前两天有人说过,实际上需要谨慎处理,但这类问题也不能讲人家错。首先,你评判人家错,意味着你要着眼于更高的点,比如你的测试手段、实验技术、实验者的个人科研素质等比人家先进等,一般这种东西很难验证或者绝对化的说出来,很难服人。如果你确信事情不完全和他一样,可以自己认真做几次,作为人家文章的一个补充,或者写email和作者交流,谈谈你的想法和发现,这样一般能交朋友,同时也为自己的潜在合作埋下优良的种子。当然措辞各方面要客气,用一种咨询、商量和探讨的口气,可能效果会很好。 3、推导过程的简化。一般而言,写文章的时候,很多人会把繁琐的过程省略,直接写出结果,比如某个结果拖到得出A+B*lin(x)的形式,但是作者有时候写成A(1+C*linx)或者B*lin(x)等,这些东西也会被一些初学者认为错误。典型的以前我有一个师弟,今天吵着嚷着,这篇文章错误,明天叫着那篇文章错误等等,其实错误有,但怎么可能到处都错。另外也是以前我帮一个家伙做一些推导,拿着我的推导这里错,那里错的,实际上我把X0=15定义在前面,后面的公式一律表示为F(X0),他就认为不对等。这种事听起来很不悦耳,而读者本身又缺乏思考等,有时候感觉比较幼稚。 4、基础问题的不牢靠。有时候某些假定,设想可能不合乎常见情形,甚至和常用理论不一致。这个时候应该注意,他这个理论的建立的结果在文章中的比重问题,也应该注意人家所列的结果讨论等,是否有谈到这个理论的适用范围等等,如果人家有明说,就别去搞太多。如果人家说的有错,自己搞一个更好的,这就很好。这类问题也可以和作者联系讨论,容易交上朋友,前提是自己一定认真读、认真思考。 5、师兄弟们的错误。前面有个帖子说道,作为小小的师弟,能否指出师兄的错误。他认为师兄占用机器反复的重复计算。实际上这个口气很不对,首先作为高年级的师兄,毕业压力很大,占用多一些资源可以理解,不能解读为错误。你需要资源可以大家协商,不是怀着怨恨的口气。师弟们有时候被导师夸了几句,就会尾巴翘上天,我比较反感这种人,说实话,同一个实验室,智商问题大家都差不多,每个人做的东西说他没用就没用,说他有用也可以有用,所以没有理由你做得多高级他做的多差。实际上要毕业的人做的才实用。 6、用词。前面也有强调,用词一定要礼貌客气。无论写文章,还是平时得口头报告,都应该注意这点,尤其不能从根本上推翻别人并建立一套完善体系的时候,不应当说别人是错误。即便是从根本上推翻别人并建立一套完善体系,也应看看人家的结果是否与客观事物有一定的符合范围或者有一定的适用范围等,如果人家也能从一定程度来反映客观事实,那么只能说你发现了别人的极限性,或者你推广了某类应用体系等。话说回来,如果与客观一点都不符合的,恐怕也发表不了。所以年轻人用语一定要注意。
个人分类: PhD|3774 次阅读|4 个评论
研究生招生考试泄题事件--处分的是不是有点轻了?【新闻解读】
热度 1 JRoy 2012-5-11 08:10
如题,对一个坏透了的教育系统,就这么轻轻挠了一下子。是不是中国没有懂教育的人了,中国的教育还需要他们呐,所以不敢动太多人(就真动了4个人)?稍等,...还需要他们? 看新闻: 教育部5月10日在其官方网站发布“ 关于对201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泄题事件查处情况的通报 ”。内容如下: 2012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泄题事件发生后,公安部门高度重视,经过连续数月的艰苦努力和缜密侦查,2012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泄题源头和案情已查清。现已查明,湖南省湘潭市教育考试院招考科科长周文胜为谋取经济利益,利用职务之便,借统一整理试卷之机从湘潭市教育考试院保密室窃取201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试卷,并复印转卖。公安机关查清了以周文胜、欧阳泽辉(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技师)、段宏博(中南大学人事处聘用人员)、陈龙(贵州省遵义医学院研究生)等人为首的犯罪团伙窃取贩卖2012年硕士研究生考试试题的主要犯罪事实,并打掉了一批社会“助考”犯罪团伙,抓获了一批犯罪嫌疑人。周文胜等人无视党纪国法和招生考试纪律,窃取贩卖国家教育考试试题的犯罪行为,后果极其严重,影响极其恶劣。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等规定,湖南省、中南大学及遵义医学院已对泄密案件的犯罪嫌疑人、相关责任人、分管负责人和主要负责人作出处分: 给予湖南省湘潭市教育考试院招考科科长周文胜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处分;给予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技师欧阳泽辉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处分;给予中南大学人事处聘用人员段宏博开除党籍处分并解除聘用合同;给予遵义医学院研究生陈龙开除党籍、开除学籍处分。以上4人已由检察机关批准逮捕。 给予湘潭市考区值班保密员赵津菁同志留党察看、撤销湘潭市教育考试院办公室主任职务处分;给予湘潭市考区保密员彭礼彬同志留党察看、行政降级处分;给予湘潭市教育考试院分管招生考试工作的副院长朱红武同志留党察看、行政撤职处分;给予湘潭市教育考试院院长颜宏旭同志党内严重警告、行政记大过处分;给予湘潭市教育局党委副书记、副局长郭晓春同志党内严重警告、行政记大过处分;给予湘潭市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廖贻仲同志党内警告、行政警告处分。 教育部和湖南省人民政府已启动问责程序,对中南大学、湖南省相关地区和部门有关负责人进行问责。 教育部重申,对于破坏考试秩序,窃取、贩卖国家教育考试试题等违法犯罪行为,有关部门将坚决依法严厉打击,对涉案的教育系统公职人员,一律依照有关规定严肃处理,并坚决追究有关领导责任,绝不姑息。教育部要求全国招生考试系统以此为警示,认真吸取教训,查找薄弱环节,强化法律意识,严明工作纪律,加强队伍建设,提高考试安全管理水平,切实维护考试秩序,确保公平公正。 更多阅读 研究生考试复试将重点测试泄题案可疑考生 教育部:考研泄题案主要嫌犯已被抓获 教育部:研究生考试泄题案侦查已取得较大进展 教育部称已责成有关部门调查考研英语泄题传言
个人分类: 娱乐新闻|1889 次阅读|0 个评论
城市钻孔灌注桩泥浆处置方案
热度 3 陈龙珠 2012-5-2 17:09
—— 五一假期的思考 城市土地金贵,高层建筑越来越多,其基础采用承载力高的钻孔灌注桩甚为合适。 苏沪浙沿海地势平坦地区,河网密布,但水流一般较缓,对泥沙的搬运排泄能力相对较差。 这些年来,农村强劳力都去城市打工了,以往冬季大兴农田水利的群众运动场面几乎灭迹,自然水土流失造成河道淤积,发生水患的频度大大增加。 另一方面,在上述较为发达的地区,大量钻孔灌注桩的施工,产生了巨量的泥浆,而各城市还很少设置有专门集中处置泥浆的场所。那么,如此巨量的施工泥浆上哪里去了呢?要是施工单位花钱运倒到沿海,则滩涂淤积加速还有益于围海造地,但又有多少单位会花更多的经费将泥浆远送到海边呢?而且,也很少听说有许多有施工泥浆被处理固化后堆积成山的消息。 但巨量灌注桩的钻孔泥浆确实不见了,它们大多会在夜晚运倒到哪里去了呢?疑惑的眼光,看似只能移向城市周边的河道了。 日益严重的城市内涝,除地下管网及泵送系统原本的设计能力不足和有所淤塞外,与城市周边的河网泄水能力变差不无很大的关系,而城内钻孔桩施工产生的巨量泥浆存在夜间倾倒于这些河网的可能性,难说不是一大祸害。上海市实施运渣车的GPS定位监管,但泥浆车在夜间不申报和关机的可能活动又如何监控呢? 那么,怎样才能规避这种可能的危害呢?本博根据近期初步调研,觉得如下两个技术方案具有可行性: 研究环保型低成本试剂快速沉淀钻孔泥浆-初步脱水的泥浆运送到郊外指定区域(丘陵沟壑或经济性较低的农地)的泥库-采用井管内真空技术对泥浆进一步脱水-生产烧结砖( 或 抬高泥库围堤继续库存泥浆-泥库土固结具有足够的强抗剪度-郊外公园用地)。 由于钻孔桩深度涉及多种土体,对含砂量高的固化泥浆,或许制作烧结砖有一定的困难,但一旦技术难题被化解,这种泥浆处置可以在政府税收优惠支持下由企业来运作。而将泥浆库最终建成公园,则只能由政府组织人力和买单了-杭州西湖当年疏浚在钱塘江大桥附近山脚边建造的淤泥库,据说如今已成为一个 城市公园 了。
个人分类: 土建科技|6322 次阅读|5 个评论
fastr格式DNA序列的多序列处理
Bearjazz 2012-4-7 09:30
fastr 格式 DNA 序列的多序列处理 熊荣川 六盘水师范学院生物信息学实验室 xiongrongchuan@126.com http://blog.sciencenet.cn/u/Bearjazz 为了在 R 语言环境中处理,之前我们定义了一种序列格式 fastr 格式,它是 fasta 的衍生格式(详见相关博文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508298do=blogid=553655 ) 但是,之前我们处理的 fastr 格式都是单条序列格式,然而我们常常在实际运用中使用多序列的文件,怎样在 R 语言环境中一次性的自动将多序列的 fasta 格式 DNA 序列转化为 fastr 格式一直是这种格式推广的短板。这里我们发布几条 R 代码,解决以上问题。 setwd("D:/ziliao/zhuanye/R bear") 设置工作目录,输入 fasta 文件所在文件夹 data - readLines('data2.fasta') 导入序列,存为矩阵数据 data x=data 传导值给 x name - data 提取各条序列名称,保存在 name 向量中 x ="\n" 使用特定的字符来分割个条序列 y=x for (i in 2:length(x)) { y=paste(y, x , sep = "") } 将序列转化成整体单一字符 y - strsplit(y,'\n') 分割各条序列 y - unlist(y) 转化为向量格式 这个时候各条序列就保存在 y 向量的不同单元格中了
个人分类: 我的研究|4609 次阅读|0 个评论
新加坡国大对孙旭的处理——钱可以解决一切?
热度 8 曹聪 2012-3-26 23:53
新加坡国立大学终于对“狗骂学生”孙旭作出了处理 :孙旭将被大学罚款3000元、要履行三个月的社区服务,此外最后一个学期的奖学金也被中止。他必须完成社区服务后才能毕业。 这个处理是重了还是轻了?见仁见智。 俺认为,这是一个以钱为中心的处理,3000新元罚款加一学期8200新元学费,如果他想在新加坡完成学业的话,他还要交一学期 8200新元学费 。 而钱正是那个学生不缺的东西,尽管这一处理还包括了三个月的社区服务。 当然,在一个以钱来处理很多纠纷的国度,这么个处理也是不奇怪的。 但是, 新加坡国立大学在作出处理时 至少应该考虑过如下后续问题: 由于孙是拿新加坡政府的奖学金到新加坡念书的,受到这个处理后,他是否还应该或允许或继续被要求为新加坡政府效力若干年? 如果必须效力的话,这个处理是否会影响到他在新加坡找到工作? 一旦找不到工作,他是否应该呆在新加坡? 如果他不想在国立大学毕业,他是否还要履行社区服务?(这个学生不是人质吧?) 如果他不想现在就毕业,是否需要马上完成社区服务? 如果他不准备在新加坡念完大学,要求转学到其他国家完成学业,是否允许?
个人分类: 其他|8712 次阅读|9 个评论
处理化学废液的考察
热度 2 liwei999 2012-2-10 18:58
处理化学废液的考察。 作者: mirror (*) 日期: 02/10/2012 03:09:37 化学废液的问题是什么?镜某也没有想过 。就知道废液不好,不能直接排到自然环境中去;酸比较危险,要中和。这些都是考察现场之前的思考。 现场工作人员的讲解令人顿开茅塞。无机化学废液的主要问题是(重)金属离子的问题。因此,废液就是从液体中浓缩、分离这些金属离子。 事情到了这一步,如何做的问题就比较好解决了。主要的办法是用氧化铁来“吸附”废液中的各种金属离子,然后用磁铁分离液体中的氧化铁。因为用“铁锈”处理废液,现场到处都是“铁迹斑斑”。 除去重金属的水,经过几个过滤塔后,达到排放标准,最后从雨水的管道排出。 ---------- 就“是”论事儿,就“事儿”论是,就“事儿”论“事儿”。
个人分类: 镜子大全|2440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边城晚报因报道市民不满物价贵被处理
热度 1 daladala 2012-2-7 07:13
边城晚报数名领导因报道市民不满物价贵被处理 2012年02月07日03:26 现代快报 我要评论 ( 85 ) 字号: T | T 2月5日,一篇名叫《因言获罪,湖南边城晚报领导班子被“一锅端”》的帖子在微博上广泛流传,帖子称湖南怀化的《边城晚报》因为在2月1日报道物价贵,多数市民对过年不满意,因而2名报社领导被停职,1名报社领导被就地免职。 对于网帖的内容,《边城晚报》负责新闻的副总编辑舒刚斌告诉记者,网帖“主体内容基本属实”,因为这一报道,报社总编辑、常务副总编辑停职在岗,他自己则停职不在岗,只作为普通工作人员继续上班;该报总编辑罗晓明则对记者称网帖“言过其实”,罗晓明说此事只是内部批评,他没有停职,仍在正常上班;怀化市宣传部则回应称,网帖“大部分失实”,宣传部只要求该报领导在岗自查自纠,没有停职处理。 在这篇发表于2月4日的网帖中,发帖网友“sgnb2002”说,2月1日,怀化《边城晚报》以《你的年是什么味》为题,报道了怀化市民对过春节的满意度调查结果,“由于报道中涉及春节期间物价太贵,多数市民感到年味淡、过年累,触动了当地主官的敏感神经,认定该报道不讲政治,给市委市政府脸上抹黑,要求严肃查处相关责任人”,2月3日,“边城晚报总编辑、常务副总编辑停职,分管新闻的副总编辑就地免职,该报的领导班子几乎被一锅端。” 2月5日,怀化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宁志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网帖内容“大部分失实”。宁志文告诉记者,《边城晚报》的报道称怀化6成市民对过年不满意,但怀化500多万人,报道却只调查了几十个人,“报道不全面,导向也有问题,干部群众意见很大”,因此宣传部要求该报几个领导“在本岗位上自查自纠、写检查”,但没有对他们进行停职处罚,此事也暂时没有进行进一步处理。 负责新闻的《边城晚报》副总编辑舒刚斌在接受采访时则称,“个人觉得报道没有任何问题”,他还对记者称,网帖“主要内容基本属实”,舒刚斌称,针对2月1日的报道,2月2日,怀化日报集团党组成员、边城晚报编委、怀化市委宣传部官员等一起召开了一个会议, 在会上宣传部副部长宁志文传达了意见,怀化日报集团领导宣布了处理决定,处理结果为《边城晚报》总编辑和常务副总编辑停职但在岗,他则停职不在岗。 舒刚斌称,他现在已经没担任报社领导,只作为普通员工按时上班,但没有负责任何具体工作。 记者又向《边城晚报》总编辑罗晓明求证,罗晓明对记者称,网帖内容“言过其实”。罗晓明称,对该事件的处理是“内部批评”,自己也没有被停职,仍在正常值班,其他问题,罗晓明则表示不愿多说。
330 次阅读|1 个评论
专业老友痛批立委《迷思》系列搅乱NLP秩序,立委固执己见
liwei999 2011-12-29 23:29
G 是资深同行专业老友很多年了,常与立委有专业内外的交流。都是过来人,激烈交锋、碰撞出火是常有的事儿。 昨天给他邮去《迷思》系列三则,他即打电话说:“好家伙,你这是惟恐天下不乱啊。看了《迷思》,我就气不打一处来。你这是对中文NLP全盘否定啊,危言耸听,狂放颠覆性言论。偏激,严重偏激,而且误导。虽然我知道你在说什么,你想说什么,对于刚入门的新人,你的《迷思》有误导。” 听到他气不打一处来,我特别兴奋:“你尽管批判,砸砖。我为我说的话负责,每一个论点都是多年琢磨和经验以后的自然流露,绝对可以站住。对于年轻人,他们被各种’迷思‘误导很多了,我最多是矫枉过正,是对迷思的反弹,绝对不是误导。” 现剪辑摘录批判与回应,为历史留下足迹 。 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欢迎围观。 2011/12/28 G The third one is more to the point - 严格说起来,这不能算是迷思,而应该算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多余的话” Frankly, the first two are 标题党 to me. Most supporting evidence is wrong. Well, I think I know what you were trying to say. But to most people I believe you are misleading. No, I was not misleading, this is 矫枉过正 on purpose. At least I think you should explain a bit more, and carefully pick up your examples. Take one example. Tokenizing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is routinely done by regular expression (rule based) based on capitalization, apostrophe and proposition (symbolic evidences), but NOT using dictionary. that is not the point. yes, maybe I should have chosen a non-Name example (interest rate 利率 is a better example for both Chinese and English), but the point is that closed compounding can (and should) be looked up by lexicons rather than using rules. What you are referring to I guess is named entity recognition. Even that chinese and English could b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No I was not talking about NE, that is a special topic by itself. I consider that to be a low-level, solved problem, and do not plan to re-invent the wheel. I will just pick an off-shelf API to use for NE, tolerating its imperfection. I wouldn't be surprised if you don't do tokenization, as you can well combine that in overall parsing. But to applications like Baidu search, tokenization is the end of text processing and is a must-have. Chunking of words into phrases (syntax) are by nature no different from chunking of morphemes (characters) into words (morphology). Parsing with no word segmentation is thus possible. In existing apps like search engines, no big players are using parsing and deep NLP, yet (they will: only a time issue), so lexical features from large lexicons may not be necessary. As a result, they may prefer to adopt a light-weight tokenization without lexicons. That is a different case from what I am addressing here. NLP discussed in my post series assumes the need for developing a parser as its core. Your attack to tagging is also misleading. You basically say if a word has two categories, just tag it both without further processing. That is tagging already. That is not (POS) tagging in the traditional sense: the traditional sense of tagging is deterministic and relies on context. Lexical feature assignment from lexical lookup is not tagging in the traditional sense. If you want to change the definition, then that is off the topic. What others do is merely one step forward, saying tag-a has 90% correct while tag-b 10% chance. I did rule based parser before and I find that is really helpful (at least in terms of speed). I try the high chance first. If it making sense, I just take it. If not, I come back trying the other. Let me know if you don't do something like that. Parsing can go a long way without context-based POS tagging. But note that at the end I proposed 一步半 approach, i.e. I can do limited, simple context-based tagging for convenience' sake. The later development is adaptive and in principle does not rely on tagging. Note here I am not talking about 兼语词 which is essentially another unique tag with its own properties. I know this is not 100% accurate but I see it in chinese something like 动名词 in English. In fact, I do not see that as 兼语词, but for the sake of explanation of the phenomena, I used that term (logically equivalent, but to elaborate on that requires too much space). In my actual system, 学习 is a verb, only a verb (or logical verb). Then this touches grammar theory. While we may not really need a new theory, we do need to have a working theory with consistency. You may have a good one in mind. But to most people it is not the case. For example, I see you are deeply influenced by 中心词 and dependency. But not everyone even aware of that, not to mention if they agree with. Till now there is no serious competition, as really no large scale success story yet. We need to wait and see which 学派 eventually casts a bigger shadow. Good to be criticized. But I had a point to make there. 【相关博文】 中文处理的迷思之一:切词特有论 2011-12-28 中文处理的迷思之二:词类标注是句法分析的前提 2011-12-28 中文NLP迷思之三:中文处理的长足进步有待于汉语语法的理论突破 2011-12-29 相位问题是做结构分析的一个古典问题。理论上讲,这个问题不解决,结构分析事儿就是“未完成”。 作者: mirror 日期: 12/29/2011 10:46:20 但是做结构分析的人并不会因为“相位问题”未彻底解决而停止工作。他们有“蒙也 要蒙出来”的气势。过去不好 蒙 ,如今计算机发达了,也就不怕了。不但不怕,而且剥夺了研究通过实验的技术手段解相位人的“饭碗”。因此,镜某不大看好“ 中文处理的长足进步有待于汉语语法的理论突破 ”的说法。 大约计算机语言识别的事情也是如此。问题有两个侧面:响应时间和精确程度。也许还有语音语调等感情色彩的成分。只有到这个层次,才可称谓“ 自然语言 ”。也许感情符号也要象音乐中的音符那样,来表达对话的感情。毕竟有些话属于 能写出来 而 不能说出来 。比如人的称呼,在西方不是个问题。直呼其名就是了。而在东方,就不大好办了。在家里,不会有儿子直呼老爸名字的现象。还有一些比较禁忌的话题,当面说、对话就很困难了。但是不妨碍写出来。比如说“色情文学”。保不齐“色情文学”的计算机思考研究,在将来会很流行。也就是说,到了那个境界,就要思考机器的“感情”问题了。 ---------- 就“是”论事儿,就“事儿”论是,就“事儿”论“事儿”。 镜子真神人也,第一段说得非常到位:一个蒙字,极尽真准传神 作者: 立委 日期: 12/29/2011 12:45:07 Quote 过去不好蒙,如今计算机发达了,也就不怕了。 属于不可泄漏之天机啊。 至于上面的第二段,镜兄乘兴发挥,恣意挥洒,“老匠”立委就跟不上了。 附:“老匠” 之来历: kingsten_88 说: 2011年12月29号16:59 李老师看来真是老匠了,对中英语法分析的细节娓娓道来,让我想起了那一场场苦恼过的场景。李老师说出了中文无特性的真相,所有语言的语言现象都是类似的,只是或轻或重而已,这正好说明是理论不足,并非应用不足呢。 liwei999 回复: 十二月 30th, 2011 at 00:20 老匠了,老匠了。 老匠一词极为真准传神。 from 52nlp 【置顶:立委科学网博客NLP博文一览(定期更新版)】
个人分类: 立委科普|6025 次阅读|0 个评论
真有这样 “心脏介入医疗”的人和事吗?
热度 4 可变系时空多线矢主人 2011-10-19 20:59
真有这样 “心脏介入医疗”的人和事吗? 友人发来如下资料,揭示出心脏介入医疗方面的一些骇人听闻的事例。 这些都是真的吗?有关单位的领导是否应该将这些查核清楚,对有关的坏人坏事,做出应有的处理,对人民负责! 原文如下: 2010-12-3115 : 41 南方周末 一个商人眼中的部分介入专家 2003 年到 2006 年之间一段 卖心脏支架的经历,让王明理 ( 化名 ) 对心脏介入专家的看法大大改变。 在他看来,专家之所以在病人身上用那些无证的支架,逻辑其实非常简单:这些产品的回扣更高。 王明理曾是北京一家经营心脏介入手术产品的医疗器械公司销售员,他的主要工作是推销心脏支架。 他说,当年的市场情况是,一个国产支架,出厂价不过 3000 元,卖给医院的价格是 27000 元,一个进口支架的出厂价是 6000 元左右,卖给医院是 38000 元,医院进货之后,再加价 15 %卖给病人。 近年来,因为竞争日渐激烈,价格有所下降,但仍在万元之上,远远高于欧美发达国家,跟发展中国家相比更是高得离谱。 业内有说法称,同样是一台心脏支架手术,在中国所花的费用,相当于在印度做完之后再在印度旅游一圈。 支架出厂价与医院进货价之间的高达数倍的利润,不可能仅仅归王明理他们这样的公司。 某种意义,王明理和他的同事们的工作,就是将利润向安装支架的介入专家倾斜,以维持整个系统的平衡。 王明理的主要服务对象由两种人组成:北京知名医院的心脏支架专家和北京周边医院的心内科主任。 由于对技术的要求较高,一些不具备条件却想开展手术的医院,只能聘请大医院的专家前来完成 ( 段广水的情况正是如此,他在门头沟医院做的手术,但手术医生却是北京世纪坛医院的专家 ) ,王明理充当的是两者的桥梁,他为那些想开展支架手术的医院请来专家,同时带来本公司提供的心脏支架和配套产品。 专家的“好处”分为两块:一是支架的回扣,按支架的使用个数计算,每个是 1500 元。当地医院为了充分“用足”专家,一般都是集中多名病人一起来做手术,如果总共使用 10 个支架,回扣总额也就是 15000 。 此外,专家到来之前,当地医院要向患者提前收“专家费”,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红包”。每个手术病人 1500 元,如果仅做造影检查而不装支架的话,则是 1000 元。这样算起来,专家每跟 王明理出去一趟,现金收入在两万元以上。而跟王明理合作的专家,除了一周有一天半时间在医院上班,其他所有时间都在“走穴”。王明理保守估计,他们一年仅“走穴”的收入便要在 500 万元以上。 值得一提的是,当年他经手的一批无证支架,一位专家虽然看出来问题,但仍然给病人用了,只不过有证支架的回扣是 1500 ,无证的则是 2500 。 至于手术当地医院,从王明理的公司所能得到的好处是:手术所有使用耗材总费用的 20 %。这笔钱通常只交给医院的科主任,至于进一步再如何分配,则是对方的事。这是因为规避风险不得已而为之的一种做法。 事实证明它极易埋下隐患。 2002 年 5 月 9 日 ,山东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曝出一桩命案:光天化日之下,该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孟军将科主任张登学用哑铃活活打死。根据警方调查,引发这起命案的,正是心脏支架的回扣分配问题。 在王明理看来,在心脏支架手术圈里,病人是否需要安装以及安装多少支架,完全取决于手术医生的良心。问题在于,在巨大的利益诱惑面前,良心往往脆弱不堪。 根据王明理的经验,对于那些可装可不装的病人,专家一般都要装。 王明理的观点得到一位心内科著名专家的认可。该专家指出,尽管我国制定了心脏介入手术的诊疗指南,但制定指南的,恰恰是与之有直接利益关联的介入专家。而在国外发达国家,类似规范需有心脏外科专家、公共卫生专家甚至律师参与,以充分保证患者的权益。 医院最早开展支架手术的是心内科,因为利润丰厚,后来急诊科也逐渐推开,有的医院则专门成立了介入科。于是医院内部也有了竞争,分诊的护士往往成为不同科室的争取对象。王明理说,据他所知,在有的医院,分诊护士给某科室介绍一名做支架手术的病人,就会拿到一笔千元左右的回扣。这些竞争最后的指向仍是病人,在病人身上扩大适应症甚至给没有适应症的病人安装支架,往往是解决矛盾的最好办法。 除了卖心脏支架,王明理还向医院卖配套使用的导管。在他看来,心脏介入手术,除了滥用支架,导管的重复使用也很严重。按照相关规定,手术中使用的导管都是一次性的,可几乎所有医院都存在重复使用,医院甚至为此专门发明了一个词:二号管。有一次,一家医院的心内科主任向王明理抱怨他们卖的导管质量不好,王明理于是问“怎么讲”,对方说,你们的用四次就坏了,人家×××进的可以用十次。王明理惟有苦笑。 在王明理看来,心脏介入手术行业里,支架专家是最宝贵的资源。几乎每名专家后面都有几位王明理这样的支架经销商围着转。为了获得专家的青睐,王明理和他的同行使出浑身解数,很多时候,他们几乎变成专家的秘书———有时甚至是保姆。“我们为专家接小孩,买早点,甚至装修房子——一句话,只要专家有需要,我们什么都干。”王明理说。他深有体会的一件事是,有位专家新买的房子装修,竟然打电话给他要其帮忙买一瓶 502 胶水送过去,而他惟有照办。 王明理的一位同行,为了笼络一位专家,花了三年时间接其儿子上学。偏偏那位公子眼光极高,看不上他的夏利车,于是这位兄弟不得不又买了辆捷达。功夫不负有心人,这个朋友靠这位专家最后也“发”了。 有一次,王明理所服务的一位专家曾经不无得意地感叹: ( 像我这样的专家 ) 给个市长也不干。 有一个专家亲口跟他说过,干一个月就可以买一辆新款的奥迪———这款车的售价要 60 万。他估计,各种明暗收入相加,这位专家早已经身家数千万,甚至上亿也不无可能。因此,每当听到有人说医生收入低的时候,王明理多有恍若隔世之感。 王明理说,即使在寸土寸金的北京,支架专家在市中心有几套房子一点不奇怪——专家们都很谨慎,他们不敢将钱花在外露的地方,因此买房多成为其最重要的投资。 王明理认识的很多专家都已办了移民,这主要是受当年医药卫生领域打击商业贿赂运动所影响。当时,一夜之间,王明理发现身边的专家都不见了,后来一问,才知道出国“避风”。后来风头一过,专家们陆续回来,一切照常。 在王明理看来,热衷于装支架的有两种医生,一种是年轻医生,他们刚刚工作,需要买车买房,因此干劲十足;此外,即将退休的医生也会抓住最后的机会,因为支架手术对体力 ( 需要穿铅衣以防辐射 ) 、眼神要求很高,医生上了年纪便不能再做。 钱如此好赚,却不必承担任何责任。据王明理介绍,有一次他跟专家出差,手术中出了事故,病人死在了手术台上。结果病人家属不懂,不仅不怪专家,相反看到专家满头大汗抢救,还千恩万谢,手术费一分没少给。即使是出事后碰到“难缠”的病人,也是由所在地医院处理,专家做完手术走人,根本不管。卖了三年心脏支架之后,王明理决定永远退出这个行业。这段经历带给他的,除了对“专家”的全新认识,就是再不敢轻易去医院看病。 (作者:柴会群)
个人分类: 其它|3312 次阅读|10 个评论
处理事儿与“说事儿”
liwei999 2011-4-9 15:21
大可不必担心“逻辑是否有误”:Re张远山先生 所有跟贴·加跟贴·新语丝读书论坛 ;] 送交者: mirror 于 2005-4-14, 22:22:20: 文章太长,没有功夫细看,只能“大刀阔斧”地评几句。 文章可分1)处理事儿与2)“说事儿”两类。对前者的要求很高,而对后者,就没有必要“严格”要求。“说事儿”光有理还不成,还要动之以“情”。国人讲“合情合理”,可见这“情”和“理”是两个东西,并且是“合情”在先。因此“说事儿”能作到合情合理是最好不过了,合情合不上“理”也可以。张先生“逻辑是否有误”的担心主要是出自怕“跌份”的心理,与“说事儿”本身并无关,尤其是这类一半儿是给自己“说事儿”的文章。 要处理事儿,就要来些真格的了。首先要驱除“逻辑”一词,用“手续”和“操作”来代替。 条件一、二的量化(手续和操作)结果,得出下周每天要考试的概率为1/6。“周六不可能考试”的信息(条件),会导致每天要考试的概率增到1/5。 基于上述思考如何再“说事儿”,那就要看张先 生的心情了。
个人分类: 镜子大全|2055 次阅读|0 个评论
《上海地质》稿件处理状态速报
gongshiliang 2010-9-8 23:18
《上海地质》稿件处理状态速报 说明 : 稿件处理情况不再在此公布。 投稿后本刊在7天内给予预审回复,根据预审处理建议,第一作者须在30天内提交初修稿。 初修稿通过后,外审时间为30天。评阅意见会及时反馈。 修定稿请在之后的30天内提交。 稿件处理问询或事务联络请直接电话或邮件沟通。
个人分类: 《上海国土资源(原《上海地质》)》|3451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Getting Things Done(GDT):四个习惯
jhongbing2 2010-8-16 13:10
转自: http://www.productivelife.cn/2009/04/gtd-reflection-4-habits.html 上篇我们谈到GTD改进后的四个工具,分别是工作篮,下一步行动列表,项目/清单,以及日历,并简要介绍了这四个工具。这些工具,你可以在读完上一篇文章之后就建立起来,但是要掌握这些工具,可能需要一些时间。我们需要时间去挑选让我们觉得舒服的实现工具,需要时间去熟悉和信任我们的系统,需要时间去改进调试直到最佳。 好,废话少说,让我们看一下这四个习惯: 1. 收集 正如本系列的第一篇 基本概念和习惯 中提到的,第一个习惯是你要 建立起对工作篮的信任,接到任何事务的时候首先放入工作篮 。我们前面讲到,你可能有多个工作篮,比如邮件的收件箱,比如桌面上装文件的工作篮等等。这里我们还是要讲一下作为GTD里面最重要的概念的这个工作篮。看看ZTD里面讲的吧: But we also need to look at a special kind of inbox your collection tool for your ideas, notes, information given to you on while youre on the road, tasks you remember you need to do, action items that come out of meetings. In short, everything that comes into your life thats not in a written or recorded form . 总之,不管是庞大的项目还是一闪而过的灵感,把它写下来,放到你的工作篮里吧。这样,你就不再需要耗费脑力去提醒自己还有这么一件事情要做。而且正如那句老话说的,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写下来忘记这件事的可能性就微乎其微了,何况你还会定期清理你的工作篮呢。 这个工作篮最好不要由多个工具组成 。比如你看了ZTD的介绍热血上涌,兴冲冲买了一个 Moleskine 笔记本;然后看了天方的 介绍 开始使用 Toodledo ;你还有一个iPhone,那么漂亮的 Things 怎么能不使用;其实你最习惯的可能是桌子上电脑边随手贴的即时贴过不了几天,你就会发现你陷入了同步不同工具的海洋,而这种分裂感让你感觉极不舒服,于是你把它归咎于GTD。于是你的GTD时间告一段落。可能有些夸张,但是绝对不是危言耸听。选择一个且只有一个工具作为你最重要的工作篮吧,这样至少能减轻您被撕裂的感觉。 随身携带这个工作篮 。因为我们可无法预测什么时候冒出来一个念头。比如上班的公交车上突然看见一幢建筑想起一个灵感,比如晚上关了灯你突然想起来明天要做的几件事从这个角度来看,可能手机上的应用是最合适的工具。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习惯用(已有的)手机输入。比如我就觉得用手机输入始终存在一点从想法到记录的文字之间的障碍,所以我还是比较倾向于使用纸笔工具。虽然纸笔工具在某些时候不算特别方便(比如走路时),但是也有一些特别的好处。也许用手机输入也需要一些时间去适应,或者我们也可以期望工具的进一步发展吧。 这个习惯虽然看起来简单,但是要真正达到传说中的黑带级恐怕并不容易: 当你已经处于黑带水平时,你可以像闪电一样从一只脚转换到另一只脚,并再次回到原位,比如,当你处理工作篮时,助手走进来,告诉你有一个情况需要你立刻处理一下。别着急!你的那份工作还在那里,连同其他所有需要处理的事件堆放在一起,当你回来时还可以随手捡起来。在你打电话的等候空隙中,可以扫一眼你的行动清单,了解一下打完电话后可以着手办理的下一步工作。当你等候会议开始时,可以下你随身携带的阅读/回顾文件袋。当你与老板的谈话打乱你原有的安排,让你去参加下一个会议前的时间缩短到12分钟时,你仍然可以不费力地把一段时间的功效发挥得淋漓尽致。 至于分清任务的轻重缓急,可以在这里进行,也可以在处理这一步进行。至于你是按时间管理四象限法来分,或者只是简单地标上重要和不重要,就看你自己了。因为如李笑来老师所说: 即便,你只用最简单的方法进行标注只标注重要和不重要。因为你必须分辨真的重要和显得重要,以及真的不重要和显得不重要。 2. 处理 有工作篮作为收集的工具了,是不是就一劳永逸了?当然不是。如果我们只是往里面塞东西,这个工作篮很快就会被塞得满满的。这时它就失去了作为大脑缓存的功能了。就像你的Windows开了无数个程序,结果把内存塞满了,这时你的机器就只能慢慢爬了。所以GTD中的处理这个环节相当重要。怎么处理?GTD中出名的横向流程就是从这里出来的: (图出自 这里 ,其实这一类流程图Google一下挺多的。以前也介绍过一个 中文的 。) 收集和处理是GTD赖以成功的两个部分,所以没有什么好改进的,这里只是重复一下GTD里面的话: 当你完成了加工处理工作篮的活动时,你将: 1、 丢弃你不再需要的一切; 2、 完成任何用不了2分钟就能搞定的事情; 3、 把任何可以委托他人处理的事情交代出去; 4、 为所有需要超过2分钟时间的工作注明提示信息,并分类纳入你的管理系统之中; 5、 根据获取的信息,明确你目前一些较为重要的工作和任务。 还有几个基本原则 1、 从最上面的一项开始处理。 2、 一次只处理一件事情。 3、 永远不要把任何事情再次放回工作篮 这里有一个问题,什么时候处理和清空你的工作篮?这是我当时读完GTD的一个疑问。后来自己实践以及读到一些相关内容之后发现,其实我基本只需要每天两次左右就差不多了,我是选择每天睡觉之前和到办公室之后。一般来说这两个时间段比较少其他事情的打扰。如果您特别忙的话,中午吃过午饭再清理一次应该基本就差不多了吧。而每次处理的时间大概15分钟也就足够了。 处理工作篮也同时是一个回顾和计划的过程。 我们说GTD 缺乏对目标的追问和回顾,以及没有分清事情的轻重缓急。处理就是每天的一个好时机。我们是需要分辨工作篮里的事项是不是可执行的,但是更重要的是,分清这件事到底是不是真的重要。这也是把进入我们工作和生活的事务与我们的目标相匹配并决定是说Yes还是说No的时候(昨天的每周文摘中我们也谈到了)。 另外,Lifehack的Back to Basic系列中也有一些关于 处理 的小提示,值得一看。其中讲到,如果清理工作篮时遇到某些项目因为缺乏信息、资源、紧急性或者授权而不能马上处理的,千万不要又把事情放到工作篮里,而是作为一个暂停的项目保存起来。 When an item hits your inbox that youre not able to deal with immediately, it becomes a project an outcome that will take several steps to accomplish. And the first step in that project is to solve the problem, to fill the lack thats preventing you from completing the task. 相比之下,这个习惯可能是四个习惯里面最容易养成的。 3. 执行 列好了下一步行动清单,接下来就是执行这个清单了。我们在 GTD的缺失和局限性 里讲到GTD中对于如何去做(尤其是一些需要较长时间集中精力的创造性活动)着墨并不多。但是完全按照清单心无旁骛地去完成事务,恐怕是几个习惯里面最难养成,也是最重要的一个习惯了。 ZTD提出的解决方案是抛弃下一步行动清单。而采用每天最多三个最重要事项(Most Important Things, MITs)的方法。至于其他的杂事,则放到一起找一个时间集中处理。其实放在一起还是一个今日事项,标出最重要的三项而已。至于叫什么我们不用太计较,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尝试咯。 上周的 每周文摘 中正好谈到这个问题,总结起来不外乎几项: 明确目的,给自己点激励 放手去做,开始做最重要 减少干扰,尤其是来源于自己的干扰 给自己点奖励或者惩罚 而众多相关文章也给了我们一些执行过程中要注意的事项,比如: 不要尝试多任务,尤其是在执行重要任务的时候。 不停地在不同任务之间切换会降低效率,因为每次切换过来你的大脑都需要一定时间去熟悉那些内容。 李笑来老师 给出了一些原则: 同时做两件事儿的诀窍在于, 1) 其中一件事儿最好是机械的,少点技术含量的; 2) 另外一件事儿不是特别需要大量脑力支持的;3) 两件事儿都应该是确实有效用因而值得时间投资的。 如果有来自别人的打扰怎么办?我们之前有一系列 注意力相关的文章 ,有兴趣的话链过去阅读咯。 另外,ZTD建议,如果感觉到查Email或者上IM的压力,停下来,深呼吸,重新专注到目前的工作上,然后再开始手上的工作。也就是说,如果你内心那个让你分心的声音大到你已经无法专注于手上的工作,那么干脆先停一下,调整一下自己的注意力,然后再开始工作。 在四个习惯中,这个习惯可能是最难养成的。所以,给自己多一些时间来适应吧。 4. 回顾与计划 再好的系统如果疏于维护也会像没有人管的荒园,迅速地长满野草的。这就是我们要强调的GTD的第四个习惯:回顾与计划。其实GTD里面只是讲回顾,也就是上面那张图中的第四步。频率呢,则是每周一次,叫做每周回顾。不过经过我们前面的分析发现,GTD里面没有对于目标的追问和回顾,只是讲我们偶尔要上升到三万(或者五万?)英尺的高空,鸟瞰一下我们的生命(另一个比喻是在河里的鱼蹦出河面看到生命之河的流向?)。其实,每周回顾就是一个检查我们的目标,并且计划我们未来一周的短期目标的时间。不管你的目标是什么,以及你是否已经建立起个人领导系统(Personal Leadership System,来自 The Essential Missing Half of Getting Things Done )每周回顾都可以帮助你。 每周的回顾和计划是建立起你的目标和实践之间联系的枢纽 。 正如 李笑来老师所说 ,长期计划是需要通过实践才能习得的能力,而有一些时候计划是没有必要的,因为: 无论计划简单还是复杂,缺乏切实的行动就注定会失败或者失效。 很多的时候,没必要做计划的原因有两个:除了前面提到过的大多数计划其实非常简单之外,另外一个是初始状态下,我们往往实际上并没有能力去制定合理有效的计划。因为做任何事情,我们都可能要经历相同的过程:逐步熟悉,小心摸索,失败失败再失败,认真反思,卷土重来,直至成功。而在最初甚至连基本的认知都没有的时候,制定出来的计划十有八九只不过是空谈。 但是就像这句话说的: The future can be created, not simply exprienced or endured. 所以我们对于思考清楚的目标,还是有必要计划和回顾。ZTD的建议是每周列出下一周要完成的大石头,实际上也就是一周的短期目标,而数量则是4-6项比较好。ZTD的回顾内容如下: 回顾你的长期目标,中期目标和短期目标。 回顾你的笔记。 回顾你的日程表。 回顾你的清单。 设定你的短期目标和放置你的大石块。 (褪墨上有ZTD的全部翻译,有兴趣的同学可 从此 前往^^) 我们之前在 每周回顾:概念、要点、工具 里面也给出了我们阅读和思考的结果。另外,对于回顾和计划的内容,每个人都不尽相同,所以也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停地改进,就像《黑客帝国》中的母体利用锡安不断改进矩阵一样。当你某次回顾的时候发现你的每周回顾清单似乎缺了什么而有的回顾内容你已经好久没用过的时候,就是改进这个列表的时候啦。 四个习惯写完了,我觉得基本写出了我对GTD的理解以及从相关阅读中了解到的改进。当然,此系列文章会持续修改,欢迎朋友们分享在这个问题上的思考。另外,我想说的是,既然是习惯,那么就需要一些时间去养成。ZTD中讲最好一次养成一个习惯,而 养成任何非天生的习惯,都是需要挣扎才能做成的事情 ,所以,不要想一蹴而就或者去好高骛远,对自己多一些 耐心 吧。
个人分类: 转载|2925 次阅读|0 个评论
你了解辐照么?食品经过辐照处理后食用是否安全?
fumigation 2010-7-26 15:03
个人分类: 科普知识|2429 次阅读|0 个评论
将科学网办成“人间天上”的建议
phd9992000 2010-7-12 11:14
读了可真兄的大文,也见到黄老邪和丫头诸位的高见,突发奇想:原来我们真的可以借鉴天上人间的被管理模式,把科学网办成人间天上啊! 做科学的诸位,特别是经常浏览和写作科学网博客的诸位,应当是生活的第一层次已经解决了,没有本人及其老婆孩子饿着肚皮还在这里扯淡的。在此基础上,可以向更高层次挺进,也就是实现从人间到天上的化蛹成蝶。 既然到了天上,就似神仙一般,自然应当有神仙的风度和样子才好,否则神仙掐架,容易遭凡人笑话的。例如不守律条(是否犯规由博委会多数摇头)者,可以借助天上人间的治理规矩,责令整顿1个月到半年。继续犯则继续整顿。直到改造成良民、个人和谐、全网和谐为止。 全体科学网人,为开创和谐网的新局面,把科学网办成人间天上,(这个可以)努力奋斗! 不知道我的法灵不灵。有在天上人间待过,并且熟悉其被管理精髓的朋友,欢迎指正。
个人分类: 科教感悟|2494 次阅读|4 个评论
数码照片要不要处理?
lixuekuan 2010-7-5 16:42
数码照片要不要处理?这个问题从数码相机问世到现在一直争论。现在大部分摄影人基本共识是数码照片需要处理,但不能无中生有(比如广场鸽,青藏铁路藏羚羊),也不能为了美化抹掉。尤其是具有新闻性质的照片。 照片处理很多人叫PS,实际上是不贴切的,因为PS是有专指的,就是使用PHOTOSHOP软件来处理照片。PS软件功能过于强大,不但可以无中生有,而且可以随心所欲地调节照片。可以说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当然,这需要下很大功夫来学习PS软件)。融会贯通了PS软件你完全不需要出去拍照,可以像画家一样在电脑做出你需要的照片。 摄影界为了避免出现这样的照片来与真正拍出来的照片在摄影比赛中的不公平竞争,又给这些电脑高手一个发挥的空间,很多摄影比赛都有一个版块叫创意。把那些电脑做出来或者拍出来进行了深加工的照片定义为创意照片。 PS软件很难学,我就不会。但并不是说我不处理照片,使用简单软件(比如光影魔术手)适当裁剪、调节色阶、对比度和亮度我还是很熟练的。 以前摄影家的胶片照片不处理吗?也是处理的,暗房技术就是对底片进行处理。数码照片刚刚出现的时候老摄影家是很反感数码照片处理的,发了不少文章对数码照片处理技术进行批驳。有些觉悟早的摄影家就拿暗房技术反驳,一下击中就他们的软肋。 数码照片为什么要处理哪? 数码照片是把影像信息通过CCD或者CMOS变成数字信息记录的储存卡上的技术,这样记录下的照片通过电脑显示或者直接洗出来就和你眼睛看到的一样吗?答案肯定是否定的。既然通过数码相机拍出来的照片和眼睛看到的不一样(也许经过简单处理更接近眼睛看到的景色)。剔除拍照水平的因素,这也是很多人感到我看到的风景很美,拍出来怎么不美啦的原因之一。 现在的摄影比赛是允许对照片进行简单的处理的,这些处理包括:裁剪,调节色阶、饱和度、对比度等。但在处理照片过程中不能删除照片的原始信息,没有原始信息的照片是不能参加摄影比赛的。 现在去数码照片冲洗店去洗照片店里给客户免费处理照片。如果你的照片如果要去冲洗,千万不要自己在家对照片进行处理,因为你的显示器不标准,在自己的显示器上不错的片子在别人显示器未必也好。尤其是现在的液晶显示器,可以说是千差万别,几乎没有相同的标准,这也是苹果显示器畅销的原因之一。 既然看到的和拍到的本来就不一样,艺术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所以,对数码照片不是要不要处理的问题,是怎样处理的问题。 注:把摄影家打引号是因为现在摄影家太多,当摄影家太简单了,是艺术门类里门槛最低的,尤其是出现了数码相机以后。 使用曹广福老师的一幅摄影作品为例,可以比较一下,也许曹老师看到的景色和处理过的差不多哪。 原片: 调整色阶和对比度后: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8138 次阅读|24 个评论
催化湿式氧化法治理H-酸母液废水的研究
wumingdl 2010-6-4 23:12
催化湿式氧化法治理H-酸母液废水的研究 ,工业水处理,2004,24(9)25-42
个人分类: 学术论文共享|3937 次阅读|0 个评论
Treatment of H-Acid Wastewater by Photo-Fenton Reagent Combined with a Biotreatm
wumingdl 2010-6-4 22:53
Treatment of H-Acid Wastewater by Photo-Fenton Rea ,Bulletin of Environmental Contamination and Toxicology,2002.69(3)430-435
个人分类: 学术论文共享|3431 次阅读|0 个评论
湿式催化氧化处理碱渣废水的研究
wumingdl 2010-6-4 22:30
湿式催化氧化处理碱渣废水的研究 ,环境工程,19(1),13,2001
个人分类: 学术论文共享|2644 次阅读|0 个评论
简论人粪尿的处理
热度 1 fanxiaoyingz 2010-3-5 12:37
简论人粪尿的处理 我写了一篇博文《沙漠真的无法治理吗?》,受到了荆州一位老医生的注意,他老人家还为我提供了几篇很有份量的参考文献;也受到了云南昆明的天体物理学家钱磊老师的重视,钱磊老师还专门写了《城市垃圾污水处理与沙漠治理》一文来讨论我写的问题,他们二位都令我十分感动,我不得不写这篇文章作为回应,而我的水平毕竟有限,写出此篇文章的价值可能不高,我在这里勉强为之。 这两天,在光明网博客上有位叫梁石川的博客发了一篇新闻报道,说是《从山东济南五名大学生成为掏粪工说起 ...... 》,里面说济南市城肥清运管理二处,聘请了 5 名大学生来本单位做掏粪工,而且从图片来看,的的确确这些大学生是在掏粪。这令我十分惊讶,我在这里明确表明态度,我反对大学生作为人工掏粪的工人存在!!我十分赞成掏粪事业机械化和自动化,还支持科学家经过努力,把掏粪事业引向科学化和产业化!! 首先从人粪尿的特点说起,这里我会引用一些荆州老叔为我提供的一些资料,也会根据我自己的知识。 1、 人粪尿中含有大量挥发性物质,这些物质的多数是氨气( NH 3 )、氨气是还原性气体,另外的还原性气体还有少量硫化氢( H 2 S ),这两种气体都有很浓烈的气味,而且吸入人体对人体有害,另外还有甲烷( CH 4 )也是还原性气体,但是甲烷是无色无嗅的,新鲜人粪尿中不含甲烷,但是含有氨气和硫化氢。人粪尿中的还原性气体基本就这三种,其它气体基本都是氧化性气体,主要有 CO 2 、 SO 2 、 NO 2 等,另外还有比较复杂的物质,其成份我不是很清楚,主要应该是蛋白质消化余留物的气味(即含氮 N 气体),即烃类、酮类、肽类、酚类等物质,这种气味在腐化的苜蓿中非常明显。 这些成份是使人感觉恶臭和肮脏恶心的主要原因,它们主要的消化的副产品,但是对于其它动物来说,这些引起人恶心的挥发性物质恰恰是香气,比如有句民谚叫狗忘不了吃屎,人的代谢物细腻、剩余营养丰富,当然是狗所喜爱的食品了,所以人的粪便对于人是肮脏的,但是对于其它动物却是干净的。相反,人类对于动物的粪便也不是十分恶心的,对于鸡和猪的粪便人类是觉得恶心的,但是对于牛、羊等纤维素含量多的粪便并不感到恶心,人类甚至很喜爱蚕的粪便,把它作为药物和制作枕头。所以,实际上是人类的自身生理排他反应造成了人类自己对自己排泄物的肮脏感觉。 2、 人粪尿是胶体和半胶体物质。粮食在人吃进去的时候是微米(10 -6 m )级的颗粒物质,经过人的消化以后全部变为更加细腻的物质,有一部分接近胶体,另一部分就是胶体物质,人体的消化液全部是胶体,人粪尿有消化液和体液的残留,也有人体消化的副产品。所谓胶体物质其实就是直径在(10 -10 m)的物质,这种物质已经接近有机物分子的直径,但是依然大于分子直径,但是比固体颗粒小了很多(比土壤粘粒小一千多倍),比如用动物皮熬制的皮冻和胶都是胶体,比如树上分泌的树胶是胶体,人们制作的凉粉、榆林人做的碗坨都是胶体,石油原油是胶体等等。所以它有很特别的性状,首先它有很大的表面张力,能够吸附比它小的水分子和C分子、N分子,粘着力很强。所以胶体物质很不容易干燥,必须高温加热。有些无机胶体大分子和水会结合成络合物,例如Ca、Mg二价粒子和P等。胶体物质的第二个特点是比较容易引起化学反应,这个性质在土壤的形成过程中起了很大作用,土壤颗粒进一步细化就是胶体的功劳,而土壤中的胶体含量是很高的。由于粘着力很强,所以土壤中的成份十分复杂,粒子含量很高,能够可供植物吸收的营养也就很丰富。 3、 人粪尿中含有少量的营养物质和能量。人粪尿的这些物质可以供养土壤真菌。土壤中含有的真菌种类据说有几十万种之多,而普通的化肥中没有营养物质和能量,所以真菌就大量减少。真菌的作用大家已经见识过,例如链霉素、青霉素、红霉素等药品都是从真菌中提炼出来,或者从真菌中首先发现的。实际上还有大量的对人类有益和对生态系统有益的真菌没有被发现和利用。例如农村人往往用土粒止血,就是利用了土壤中的真菌,农村人到外地去,往往水土不服,带上一些家乡的土,放到喝的水里和水一起喝进肚子,治疗腹泻,这也是土壤真菌在起作用。真菌不仅种类极多,而且数量很多,分布很广泛,人类对于真菌既有依赖,又有排斥,有些真菌引起食物腐败,引起痢疾等疾病。人粪尿中含有少量的营养物质和能量同时也能增加土壤中营腐生生活的动物,这些动物对于农业生态系统有很重要的作用,例如蚯蚓对土壤就很重要等。 4、 人粪尿中含有大量的虫卵。这个在上世纪以前十分普遍,最近由于人们勤洗衣服、勤洗澡,而且和土壤直接接触机会减少了,所以各种寄生虫减少了。过去,象绦虫、蛲虫、钩虫、蛔虫、血吸虫等非常常见。人身上的虱子、跳蚤也很多。所以,人粪尿中含有大量的虫卵是不健康因素的主因,在利用人粪尿以前,必须进行杀虫灭菌处理。   其实,人的新鲜粪尿给人的感觉不是太脏,也不是十分恶心,但是由于人粪尿总是招惹苍蝇蚊子和其它虫子的源泉,所以,新鲜粪尿很快经过腐化和碳化,加上虫卵滋生,其形象和气味就非常不好。尤其是粪便由块状物解离为絮状物以后。 人粪尿的特点决定了人粪尿的处理原则。 首先搞清楚,人粪尿的产生量,假如一个人一天吃进一斤粮食(现在的人大多数吃不了那么多粮食),粮食的70%被消化,那么一个人一天就产生0 . 15kg固体粪便,加上液体的大约是4kg,那么一个百万人口的城市每天产生的人粪尿大约是4百万kg,合约4千吨,固体粪便为150~200吨。那么象北京那样的大城市,每天产生的液体人粪尿大约是6~8万吨,固体固体粪便为2000~3000吨。这是一个很大的数据。如果加进冲洗水,那么这个数量将更加巨大,所以,人粪尿的处理绝对不是简单的、可以忽略的事情,必须引起科学界和实业界的高度重视。 这样多的人粪尿经过简单处理直接排进江河湖海,就会引起我所说的生态分异现象,使得应该得到人粪尿的地方没有得到人粪尿,使得不该得到人粪尿的地方得到了人粪尿,不然引起生态系统物质流动和能量流动的阻塞和异化,引起生态链的断裂,从而引起生态系统的破坏。直接结果是江河湖海富营养化,淡水生物和海生生物大量死亡,而陆生植物则被土壤贫瘠化和沙漠化所困扰。所以,我坚决反对把人粪尿倒入江河湖海的简单错误做法。这种做法有百害而无一利。 现在就引用荆州老叔给我提供的一个叫挣扎中的向老的专业人士提供的人粪尿简单处理流程:那些东东就在化粪池里厌氧分解,产生沼气,剩下的粪液排入污水处理系统,一般都为格栅 --- 调节池 --- 厌氧池 -- 好氧池 -- 沉淀池最后排放,而产生的污泥经过收集池和干化池,榨出来的污水回流入调节池循环治理,污泥饼则处理外运,可做肥料。另外,我还了解到,有的城市不是完全按照上述方法处理人粪尿的,而是用一种特殊的抽水机,叫抽粪机,通过粗壮的橡胶管子,把人粪尿直接抽到大罐车里面,拉到垃圾场或者专用场地倾倒。这种做法在北方城市较多。其实,中国人制造的专用抽粪机在东南亚一带卖的很火爆,但是国内使用抽粪机的环保部门却很少,大多数人粪尿被直接或者间接(即上述处理)地排到江河湖海里去了,令人十分遗憾。 一般来说,直接排泄人粪尿到河流里,对于上游的群众危害不大,但是对于下游的群众危害就很大了。我曾经在上海、西安、渭南等地方去过,1997年到上海的时候,河流给我的印象最深刻,可以用肮脏二字形容,除过大河流,所有小河流是清一色的黑色,全部是黑色肮脏物质,那里的水有一股含氮的特有味道。氮的简单化合物不能直接食用,食用就会出现中毒。所以,印象不够好。而我在杨凌生活了7年,在大学里抽的水是深层地下水,喝起来还是好的,而农村人自家井里出来的水都有一股尿素味道,对人体很不好。前几年报道说山西有个村子喉癌的发病率很高,经过检查原来就是水里面的氮元素比正常高出了几十倍。所以,下游水的富营养化不仅表现在可见的浮游东西上,而且表现在水质上,下游水中的碱性离子含量也会大幅度增加。这些富集的离子表面上看不出来疾病,但是会引起人的脸型和体质的改变。例如,关中中东部的人就和别的地方的人不一样,大门牙、粗糙脸、大颧骨、突下颌。下游地方的土壤许多是含碱量很大的盐碱土,所以,水里面往往有较多的盐,例如渭南地区的平原土壤都是这样,这种土主要是上游可溶性物质沉积造成的,简单讲是河水泛滥造成的,而直接排泄人粪尿到河流里则加剧了这种富营养和盐碱化过程。 钱磊老师在说明利用 人粪尿治理沙漠的时候认为用管道把人粪尿输送到沙漠地区来治理,而荆州老人认为把人粪尿经过厌氧处理后,经过干燥固化,制造成砖块状,然后用汽车或者火车拉运到沙漠地区使用。我个人认为这两个建议都有好处,但是也都有弊端。首先,我觉得要把新鲜的人粪尿通过管道输送到沙漠困难很大,我们知道,人粪尿是悬浮物质,最后是胶体,它自身的粘滞系数很大,粘阻力很大,所以在管道中很难输送。这个和天然气不一样,天然气是气态的,管道对它的粘滞系数很小,所以在较小的压力下就会流动,但是液体和气体不同。尤其是胶体的粘滞系数远远比水的大,也比石油的大,所以困难很大。其次是人粪尿直接从千家万户输送不太可能,必须经过集中以后,再经过腐化(即治沼气)处理以后,把它在加压输送进管道,在沙漠地区设置若干中心站,把人粪尿放到沙漠里,让它制造土壤和固定沙子。对于荆州老叔的建议,困难之处在于干燥这个环节,其实其它建议都是很好的,但是就是干燥这个环节又要另外浪费能源,又要影响胶体的性状,所以在有条件的地方才可以应用。 那么,我认为人粪尿应该如何处理呢?首先,应该在沼气池中进行无害化处理。这是在把人粪尿收集起来后最起码的步骤。经过沼气池制造沼气,既应用了能源资源,又处理了人粪尿,去除了其中的各种虫卵,消除了各种有害物质,挥发了各种有害难闻的气体,从而把人粪尿变成了沼渣(详细见我的博文《关于沼气产业化的思考》)。 沼渣的用途是很广泛的,在沼气池普及书本上可以发现,用沼渣来搞养殖,第一直接用来喂猪,猪对人粪尿沼渣很喜欢,用来养猪很实用,当然有个调节胃口问题,猪在开始的时候不适应,而且一次喂食不能太多。第二用来饲养蚯蚓等地下腔肠动物,而这些动物最后还是猪和鸡的饲料。 沼渣的第二个用途就是肥料。很好的肥料,因为沼渣都是胶体状甚至都是可溶解易吸收状态,所以很好用。这些沼渣可以经过去水处理,浓缩或者干燥后再利用,可以远途运输,可以管道输送,也可以就地制造化肥。可以治理沙漠,也可以制造肥料。例如,干燥后的沼渣由于已经比较干净,营养含量大,所以可以加进腐殖质以后制造城市家庭养花用的袋装肥料,这其实是人粪尿产业化的一个重要产业。由于沼渣肥料的营养丰富而且全面,它的吸水保水能力很强,所以是非常理想的家庭花卉肥料。 第三个就是治理沙漠,不管通过什么手段运输,只要保持它的胶体性状就能够治理沙漠。不过,我认为要很好的治理沙漠最好直接用人粪尿,而不要用沼渣。因为人粪尿会对沙子产生很大的化学反应,对于形成粘粒土壤,对于把沙子团成不起沙的团块作用很大,而沙漠里一般不会直接生产农作物,所以即使有虫卵,也无法到达人类领地,沙漠里大都是沙柳、沙篙、柠条等多年生草本和灌木,对于人类不直接影响,但是对于直接影响的,例如农业用地则应该进行无害化处理。对于用人粪尿治理沙漠这一条,我个人认为北京是最为理想的试点城市,原因是北京的人粪尿产量大,而北京距离沙漠的距离很近,不足200km,还有北京的环境压力很大,而北京的经济条件最好! 荆州老叔提供的资料中有一个引起我严重注意,就是热带沙漠中地温温度在40C以上时氮元素无法积累问题,这个在温带沙漠中可能不是问题,我国的温带沙漠是因为处于副热带沉降气流的长期控制形成的,在我国广大三北地区,大气的气流是从高处向低处流动的,气流的势能转化为动能,空气下降,其温度增加,动能增加,所以干燥度增加,长期以来就形成了缺水沙漠,所以,我国的沙漠总体来说不是热带沙漠,是温带干燥造成的沙漠,缺乏水分和有机质是治理的主要障碍! 所以,总体来说,我赞成的处理人粪尿的流程如下: 第一,用抽粪机和大粪运罐车(或者下水道系统)集中人粪尿,集中处理。 第二,必须使用沼气池进行无害化处理,城市也应该建造沼气池。 第三,用沼渣作为饲料或者肥料,使用前可以进行干燥,输送或者浓缩处理。 第四,建立广泛的人粪尿使用场地,例如沙漠,农田,森林或者家庭花盆。 最后,鸣谢荆州老叔和 钱磊老师,非常感谢你们对我的信赖和支持!
个人分类: 气候生态|8743 次阅读|15 个评论
北京怀柔区14个乡镇将实现垃圾密闭无害化处理
bnx 2009-12-30 16:43
2009年12月30日北京日报讯(记者杨晓斌 王海燕)昨天,记者从怀柔区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获悉,明年长哨营等5个山区乡镇将启用密闭式垃圾压缩站,全区14个乡镇全部实现垃圾密闭、无害化处理。明年春节前,该区政府将为北部山区和平原等7个乡镇的4.7万户百姓,免费配发分类垃圾桶,实现垃圾源头分类。 目前,怀柔平原乡镇和城区已建立了垃圾密闭压缩站,实现了垃圾减量化处理,而北部山区的5个乡镇却没有采用密闭的压缩处理设备。明年年中,长哨营、喇叭沟门等5个山区乡镇将启用密闭压缩处理站,现在大部分压缩设备已经安装完毕。据该区相关负责人介绍说,环卫工人从村民家中收集的垃圾经过压缩站处理后,再通过区级的垃圾运输车辆,运送到区垃圾综合处理中心和垃圾填埋场消纳,实现垃圾的减量和无害化处理。 怀柔区在完成城区和平原乡镇垃圾密闭压缩处理后,对地处山区的5个乡镇推行这项处理方式,经密闭压缩处理后的垃圾总量不但减少,而且密闭的处理方式还减少了垃圾异味的扩散。此外,该区将在明年春节前为山区5个乡镇和平原2个乡镇的4.7万户百姓免费配发分类垃圾桶。这种分类垃圾桶由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两个桶组成,村民在家中就能实现垃圾的源头分类。
个人分类: 京郊农业发展|4765 次阅读|0 个评论
低维持废水处理的前途
wido 2009-12-22 16:50
厌氧消化工艺是一种可持续的生物处理技术,其有着明显的特点:节省能耗、污泥产量少、管理和运行费用低、可以产生能源气体CH4等。正是由于存在这些特点,使得厌氧消化工艺在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这些广泛应用的背后存在着一个不为人所注意的特征-低维持,即是运行费用低廉,操作简单,不需要专人进行管理,且能在许多方面达到自足。值得注意的是,低维持并不是一种特定的工艺或者设计路线,它仅仅是一种方法,当某些地区在技术性高、能耗高等污水处理系统的应用上存在问题时,低维持污水处理系统则可以充当一种有效的替代手段,使得环境保护得以在某种程度上实现。并且对这种低维持的污水处理系统至少达到了两个目标:能有效保护自然资源;处理系统是经济的,而且对使用者友好。 目前我们国内很多地区的污水处理系统的建设都是滞后的:排水管网建设滞后、污水排放源分散、技术管理人员的缺乏、运行管理维护费用高等。所以,我们是否可以在目前的情况下先行建设低维持的污水处理系统,当经济发展到有能力来进行完善的污水处理系统建设的时候再进行良好的污水系统建设呢? 但是另外必须接受的事实是排放标准的降低和可能受到的季节气候条件的影响,那么这种低维持的污水系统到底有没有前途?
个人分类: 和科研有染|3200 次阅读|0 个评论
给照片加框和照片信息
lixuekuan 2009-10-28 16:16
自己以前拍的照片(数码)不知道什么时候拍的,也不知道使用什么参数拍的怎么办?很好办,使用光影魔术手打开你的照片,点击EXIF就知道了,比如我拍的这张照片的信息是: 制造厂商 Canon 相机型号 Canon EOS 350D DIGITAL 拍摄日期 2008:10:12 10:21:37 快门速度 1/250秒 光圈 F5.6 焦距 32 ISO 100 曝光补偿 0.0 最大光圈 F0.0 闪光 关 白平衡 自动 测光方式 局部测光 拍摄程序 光圈优先 镜头 24-70mm 什么相机、什么镜头、什么参数、什么时间拍的,一目了然。 也在右边的框图,点击暗房技术有很多选项,你可以随便折腾。比如改成黑白片,就点击黑白效果即可。 光影魔术手给大家准备很多边框选择,普通的边框不算,而且有几十种杂志封面模板,想让你的照片成为杂志封面,也就是鼠标点击一下即可。 点击个小女孩杂志,就成为封面人物了。 想上《大众摄影》也是易如反掌。 呵呵,是不是在教大家真假?需要申明的是,上杂志封面必须是竖版照片!
个人分类: 美图欣赏|5272 次阅读|7 个评论
怎样使你拍的人更美?教你一招!
lixuekuan 2009-10-13 12:31
相机是给人拍照的,看看旅游景点有多少人在按快门,到此一游留个影是大部分人拍照的目的。照片拍回来了,人无完人吗,照片上的人脸上不可能像日本艺妓那样化妆,都会有缺点。告诉你简单的方法来克服这些缺点,下面用实例说明。使用光影魔术手打开一个照片:点击反转片边上的小三角,再点击菜单里的素淡人像,软件自动给你修改开始了。 如果脸上不是很润,点击效果里的人像美容,软件自动开始在你脸上平整土地,如果感觉平整的不好,可以反复使用这个功能。 如果肤色不是很好(中国是黄种人,肤色不可能象白人),点击效果菜单里的更多人像处理里的人像退黄,你的脸就会变白很多。当然,变多白你可以控制。 比 较一下是不是好多了?所以我奉劝爱美女士,不要相信化妆品说明上的照片,那些照片都是PS高手修理过。按现在软件的水平,完全可以把一个恐龙修成美女的! 如果哪位需要修照片,就把原片发到我信箱里,尽管我水平不高,肯定可以修地比原片漂亮得多!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5534 次阅读|10 个评论
处理照片的几个简单方法(微距)
lixuekuan 2009-10-12 20:41
使用光影魔术手,有几种简单处理照片的方法,很实用。比如对于微距、花之类,就点击反转片的鲜艳色彩就可以了。 比较一下效果: 对于一般的风景照片,就点击反转片的真实色彩就可以了。 比较一下: 是不是很简单?有信心了吧。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7446 次阅读|1 个评论
简单处理照片的方法
热度 6 lixuekuan 2009-10-11 20:48
这是一个最、最基本的照片处理方法,稍微学过的就不要复习了。 下载一个叫光影魔术手软件,免费的,很好使用。地址是: http://neoimaging.beareyes.com.cn/index0002.htm 安装成功再看这个教程。打开一个照片: 点击裁剪出来这个框,使用鼠标一拉,就可以选择一个你需要的画面。 点击调整菜单的第一行色阶 出来下面这个框: 使用鼠标把这个对话框左边的黑色三角和右边白色三角拉到几乎正态分布曲线起点和终点。这个变化的作用是让照片最亮和最暗处都有细节。 点击反转片边的箭头,风景点击真实色彩,人像点击素淡人像。这个的效果就是因为空气通透度不好,加点对比度。 根据需要的亮度、对比度可以点击这个菜单。 根据你要求的色彩和色调,点击这个菜单。可以变更色彩。 这个软件还有很多边框,如果不够你还可以去下载: 随便选择一个边框: 点击缩放,出来这个对话框 对于竖图,一般定义新图片高度为600,对于横图,我们定义新图片宽度为800,不要改变图片比例。这个数据是大部分网站上传照片的规定。 点击另存为(千万不要点击保存,因为那样就把原片覆盖了,你会后悔的),另外起个名字,拉动中间的小箭头让估算照片的大小在200K以内就完成了整个照片处理过程。 整个教程结束,如果有什么不清楚给我留言。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7657 次阅读|26 个评论
不理想的数据可以剔除吗?
wangdh 2009-10-4 00:04
不理想的数据可以剔除吗?(王德华) 一天与学生讨论关于一个实验的数据分析和统计问题。 学生说,在根据(某参数)测定的数据做的散点图中,有一个数据点出奇得高,结果导致统计分析时没有检测到差异显著性。如果删除这个数据,差异显著性就检测到了 ( 就是说概率值 P0.05) 。学生问能否删掉这个明显高的数据,并且说他已经计算了这个数据,高出平均值 (Mean) 的 2 倍的标准差 (SD) 。 我的意见:要删除数据,一定要有充足的理由。下面几种情况是可以删除的: 1 )如果确定是由于动物本身的问题(如健康等原因)造成的数据偏离,是可以删除的,但是所有关于这个动物的其他参数也都要一起删除,实际上等于我们减少了一个样本。 2 )如果确定是实验记录等方面出现的错误,如平均值为 50 克的一只老鼠的重量被记录成 250 克。对于不明原因的“歧异”数据,要特别关注这类“异常”数据,关注和分析高或低的原因是什么,是什么因素造成的,不能随意删除,不能没有根据地删除或丢弃。在我们的实验中,尽管这个歧异数据不能代表整个样本量的变化趋势,但也许会有其他什么含义。 学生又说,(这只动物)除了这一个参数异常外,其他参数在正常范围内,能否保留其他参数,而只删除这一个参数,由于是在很不理想。 我的意见:我们要清楚什么样的数据是数据理想?科学的严格性,不允许我们按照自己的意愿随意挑选数据。科学要的就是客观,数据展现的就是这种客观存在。万万不可根据统计分析结果的差异性是否显著来会过头来挑选数据。为什么差异显著的数据就是理想的数据?达到差异显著的结果就是好结果吗?一般说来,数据在统计分析前,需要先检测数据的分布特征(如正态分布),然后根据实验设计的特点选定合适的分析方法,最后检测的结果是什么就是什么。如果规定概率值 p0.05 为差异显著性,那么 P= 0.049 ,结论就是:差异就显著;如果 P = 0.051 ,结论就是:差异就不显著。数学的含义就是这样。 实际上,生物学实验中数据偏离平均值较大的现象时常产生,就是所谓的“歧异值”。关于歧异值的处理,具体起来,生物统计学著作上有相关介绍,有点复杂;是保留还是删除,有时候会很伤脑筋。如果确定是记录或实验或动物等等客观原因造成的,是可以删除的。如果没有充分的理由,应该保留这个数据。当然最好的方法就是重复一下实验,加大样本量,这样就可以很明确确定了。生物医学研究是要高度重视的,涉及到药物、病理、药理等等人命关天,不可大意。 科研的一般原则要遵守:尊重事实,尊重数据。要获得准确的数据,获得真实的数据,正确运用数据,正确解释数据。数据是为结论服务的,结论是以数据为基础的。万不可(不允许)为了(某个)结论而决定数据的取舍。 要是根据自己的意愿进行数据修改,更是不允许的了,那就属于学术不端了。随意编造数据更是不能容忍的。如果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数据改变,就不是科学研究了,那完全是数字游戏了,是对科学的玷污。毫无疑问属于坚决打击的学术不端行为了。 恰巧前几天有外宾来访,在研究组学术讨论会( Seminar )上,聊到这个问题。外宾的意见与我的意见是完全一致的。他还补充到:如果选择了一种数据的取舍原则,那么这个实验室或这个学者的以后的所有数据都要采取一致的处理方式,也许会终生是这个原则。不能同样的数据,(由于不同的目的)这次就删除,下次就保留。这也是不允许的。 ( 提醒研究生:尊重事实,尊重数据,是基本原则。要删除数据时,一定要有充分的理由。) (2009.9.25 日草稿, 2009.10.3 完善 )
个人分类: 生态学科研入门|27085 次阅读|14 个评论
测光-用phot命令测光
dabing 2009-8-28 16:30
输入:daofind后应输入的参数 Input image(s) : Output coordinate file(s) (default: image.coo.?) (default): FWHM of features in scale units (CR or value): FWHM (2.45) Standard deviation of background in counts (CR or value):STDDEV (3.3) Detection threshold in sigma (CR or value):? (20) Minimum good data value (INDEF) (CR or value): Maximum good data value (INDEF) (CR or value): 输入:phot后应输入的参数 Input image(s) : Input coordinate list(s) (default: image.coo.?) (default): default Output photometry file(s) (default: image.mag.?): default Centering algorithm (centroid) (CR or value): centroid Centering box width in scale units (CR or value): 2*FWHM (4.9) Sky fitting algorithm (mode) (CR or value): mode Inner radius of sky annulus in scale units (CR or value): R2=5*FWHM(常取2倍R1) (9.8) Width of the sky annulus in scale units(CR or value):Width=2*FWHM(常取1倍R1) (5) File/list of aperture radii in scale units (CR or value): R1=1.5*FWHM(imexam) (5) Standard deviation of background in counts (CR or value): STDDEV (3.3) Minimum good data value (INDEF) (CR or value): INDEF Maximum good data value (INDEF) (CR or value): INDEF {参考文献} 1. 郑伟康老师:IRAF测光步骤简介; 2. IRAF系统。
个人分类: IRAF测光|5113 次阅读|0 个评论
如果市长抄袭论文不受处理
jiasf 2009-6-28 18:31
近日网络关注的热点之一是29岁的清华毕业生当上了市长,而市长在清华读研期间发表的两篇论文都属于抄袭!令我困惑的是竟然有些人认为市长抄袭论文没什么大不了的,不应该追究。如果市长抄袭论文果真不受追究,且不说市长的行为已经是对政府的诚信的损害,我真不知道今后还如何要求我的学生、更准确地说是如何让我的学生信服严谨的学风!
个人分类: 社会观察|3973 次阅读|5 个评论
迫切需将政府官员办事不力行为的处罚法律化
热度 1 龙双畏 2008-9-26 10:38
行政问责制度化、法律化 (龙双畏 / 文 2008.9.23 ) 本想写一篇关于刑法与三鹿奶粉事件的博文,后来看到冯晓明先生已经写了类似的文章,也就没有必要重复同样的工作了,且做一些补充吧。 对生产、经营和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的商家及行为的相关责任和处罚,《食品安全法》( 2008 草案)第 37 条和第 79 条及刑法 141 、 143 、 144 条做了明确的规定,很好的约束了商家的行为。对商家的惩罚依法执行,无需我辈多心。 我们看刑法第 229 条: 第二百二十九条承担资产评估、验资、验证、会计、审计、法律服务等职责的 中介组织的 人员故意提供虚假证明文件,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可以看出法律对承担资产评估、验资、验证、会计、审计、法律服务等职责的 中介组织 的人员故意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的行为也有明确的规定,但我不知道三鹿配方奶粉的科技部二等奖是不是弄虚作假来的,不知道三鹿奶粉生产销售合格证的是真的还是弄虚作假来的,谁出具了这样的证明呢?这条法律为什么只约束中介人员,政府人员也做同样的事情,但可以逃脱法律的制裁吗,因此强烈建议去掉中介组织的五个字,这样更能体现刑法约束范围的广泛性和普遍性。 再看 第 397 条: 第三百九十七条: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或者玩忽职守,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渎职犯罪有如下构成特征: ? (一)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 。 (二)本类犯罪在客观方面上表现为滥用职权 、 玩忽职守 、 徇私舞弊的行为 。    根据刑法的规定, 本类罪中的多数犯罪都必须具有严重情节或者造成严重后果,否则,不能以犯罪论处。 ?   (三)本类犯罪的主体为特殊主体,即只能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但有个别犯罪的主体也可以是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 (四) 本类犯罪在主观方面既可以是故意,也可以是过失。 反观每一起重大责任事故,都存在着渎职犯罪的特征,都具有严重情节或者造成严重后果,政府官员覆行职务过程中,最为直接的就是玩忽职守,在表现形式上,既可以有作为,也可以是不作为,涉及到具体公务就是在监管上表现的放任,不作为,或不正确作为,或不完全作为。 接着看第 232 条和第 233 条: 第二百三十二条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第二百三十三条过失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法律对故意杀人和过失杀人是这样解释的:故意杀人罪是对死亡的结果持希望或者 放任 的态度,过失致人死亡罪责对结果的发生持否定的态度。 一项产品进入市场,须经过相关部门的检验和允许这道关卡, 三聚氰胺 奶粉流入市场,导致人民生命财产受到损失,是相关部门故意还是过失 ,我想应该是过失,属于不作为,但由于过失致人死亡的,就应当按照刑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当然个人觉得上面说法有些牵强,但纵观刑法,没有找到其它能够约束政府公务人员办事不力行为的条款。个人觉得这是个缺陷, 应当将政府官员的办事不力、不作为的行为处罚明细化, 用法律来约束公务员的行为,而不能仅仅以制度或规定来约束,因为 行政处罚或党纪处分存在明显的缺陷,仅仅这些是难服民心的!( http://news.163.com/08/0923/01/4MG7EC9A0001124J_4.html ) 作为政府公务人员,尤其是高级官员,人民赋予他强大的权利,当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社会使命感,这种责任感和社会使命感也绝不能仅仅依赖于官员的道德和良心,而需接受社会舆论的监督以及法律的约束,因为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导致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受到损失。 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违法必究! 参考: 1 、新华网:刘宁:行政问责止于免职吗 http://news.sina.com.cn/pl/2008-09-23/090016339305.shtml 2 、东方网:行政问责制度尚需完善 http://news.163.com/08/0923/01/4MG7EC9A0001124J_4.html 3 、东方网:汪长纬, 行政问责要 罚当其罪 http://news.eastday.com/eastday/node127047/node127048/node127092/node127111/node127113/u1a2480012.html 4 、科学网:冯晓明, 读食品安全法和刑法 - 对三聚氰胺奶粉的再思考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9906
个人分类: 一家之言|5302 次阅读|2 个评论
雷电与狂风之后,期盼一场大雨
龙双畏 2008-9-24 08:14
雷电与狂风之后,期盼一场大雨 (龙双畏 / 文 2008-9-23 ) 三鹿牌婴幼儿奶粉重大安全事故的爆发,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十分关注,当各界沉浸在一片片的问责声中的同时,理智的科学网同仁也从不同的方面深刻的分析了事件发生的原因以及可能解决的办法,这里我看到了希望,看到我们民族的责任心和社会使命感。 衷心的希望政府不是以处理了几个官员就结束了这件事,毕竟此事件的发生反映了我们的社会存在的一系列根深蒂固的问题,绝不能阵风吹过,花草依旧。 一位网友在科学网上的留言非常好:是风,一刮就过,一切依然,是雨,雨水过后,空气就清新多了。我们的环境被污染的很多,道德、文化被污染的也多。所以,应该下的是暴风雨。因为环境需要清洗,文化需要清洗,人的心灵也需要清洗。 他说的很对,我们的党中央该以此为切机,进行一次大型的市场整治和吏治改革运动, 清理商品市场;惩治办事不力官员;完善各项制度和法律;加强社会道德、人文、法律教育,从整体上净化市场、社会和人的心灵 , 衷心期盼这场大雨的到来! 最后引用刘玉平老师的一句话:相信胡温 CORE 为首的中央,能以最近一系列安全事件为突破口,迎难而上、开诚布公,对民心民意善加疏导,准确把握历史潮流,切实践行 以民为本 的国策,加大吏治的力度,赏罚明、责权清,构建一支人民放心的清正廉洁的党政管理队伍;更希望中央能以此为契机,切实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构建符合时代要求、凝聚民族力量、科学健全的新体制,带领全国人民走上一条民族复兴的康庄大道。
个人分类: 随园杂谈|5407 次阅读|1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6 06:2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