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荡秋千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荡秋千的功能转换及疑问
热度 2 youmingqing 2013-12-15 09:42
荡秋千历史悠久,地域广阔。其技术要领是,双手抓紧悬索,双脚站稳踏板;在高处屈膝下蹲,在低处挺身直立,即可越荡越高。 (1) 人在低处站起要克服重力和离心力做功,使系统的重力势能和动能增加; (2) 低处站直引起的动能增加也就是速度增加,可从系统力矩为零而动量矩守恒来理解:旋转半径减小,速度增加; (3) 高处蹲下时因身体倾斜重力势能降低较少;在最高处速度为零,也就没有动能损失; (4) 利用低处站起、高处蹲下,使系统能量逐步增加,秋千就能越荡越高。 将秋千逐步荡高仅归结于势能的净输入不够全面;而人体姿态转换时手脚没有位移,称内力做功使系统能量增加似乎也不合适。就讨论的单质点振动系统而言,摆长变化也是缘于系统之外的能量输入。 荡起角度达到 60 o 时,最低点处离心力已与重力相等,其后从蹲姿转换为站姿也就越来越困难。另一方面,起荡初期高度增加较慢,努力增大起荡角对提高比赛成绩较为关键。 具体分析参见: 尤明庆 . 关于荡秋千力学原理的一个注记 . 力学与实践, 2010, 32(3) : 136 笔者有一个疑问请大家指教: 在高处下蹲时,重力势能的损失能否部分转化为下降的动能? 参考文献 1 武际可.从荡秋千说开去——漫话共振.力学与实践, 2003 , 25(2) : 75~78 2 刘延柱.再谈荡秋千——兼谈自激振动.力学与实践, 2007 , 29(3) : 92~93 3 吴军.荡秋千中的物理学.物理教师, 2006 , 27(7) : 51 4 贺承绪等.关于荡秋千的能量分析.物理与工程, 2005 , 15(1) : 25~26 2008 年 10 月 11 日第 13 届北京朝鲜族运动会在中央民族大学进行。 77 岁朝鲜族老人李凤子参加荡秋千比赛。
个人分类: 力学科普|9206 次阅读|9 个评论
应肌肉荡秋千的话题
liwei999 2010-10-22 09:15
应肌肉荡秋千的话题。 (167936) Posted by: mirror Date: July 29, 2008 01:29PM 人在板上站立,这是打秋千的常识了。不服就看看杂技团的演出。 想像秋千打到水平,如果人直立不动,不计摩擦的话,那么就是个摆了。从这边的水平状态到那边的水平状态。 如果在摆到垂直时,直立的人蹲下来的话,摆的重(质)心就要变,与初始状态的势能差就要比直立状态时大了。这个增加是来自肌肉的做功。这样通过最底点再到最高处时,就要比初始的水平要高一点了。此时再站起来,最底点再蹲下。如此下去,就会越打越高了。 这就是打秋千的道理了。解说完毕。 -------- 就是论事儿,就事儿论是,就事儿论事儿。 相当怀疑诸位的观察和体验。 屁股坐在板上,这腿的动作只有平伸,上抬和屈膝了。这样一来,有可能产生与摆线垂直方向的动量变化。而打秋千的本质是沿着摆线方向的重心变化。 -------- 就是论事儿,就事儿论是,就事儿论事儿 正反是个相位的问题。倍频比相位要紧。 坐着荡的秋千多了的表述是谈情说爱吧?孩子们会打的都是站立着,不会的才坐着呢。 -------- 就是论事儿,就事儿论是,就事儿论事儿。 但是记忆力还是有一些。 (167919) Posted by: mirror Date: July 29, 2008 12:46PM 先论单摆,秋千的基本型。初中物理毕业的师傅是认为单摆在上升时提高重心、下降时降低了重心么?还是认为摆长一定,重球对圆心的长度不变呢? 人在秋千板上的上下振动就是打秋千了。模式就是单摆的摆长有节奏的变长变短。民科么,能自学到这个程度也就满足了。 -------- 就是论事儿,就事儿论是,就事儿论事儿。 推就晕而荡就不晕了,如同自己开车不晕那样。
个人分类: 镜子大全|2191 次阅读|0 个评论
回应“我们究竟是怎么荡起秋千来的?”(mirror)
liwei999 2010-9-3 15:09
回应我们究竟是怎么荡起秋千来的? (856 bytes) Posted by: mirror Date: September 02, 2010 10:09PM 这个话题从前讲过。为此,古儒在中文的维基上给出了这个专条。参量振动是个术语,有个这提示基本上就解决问题了。 但是问者的问题恐怕还要上溯,因为 引用: 罗老师: 俺想不通的是这里的参量在力学上的基础,而不是有了这些参量之后系统的行为如何变化。 的说法也很不很清晰。 都知道骑自行车比走路省力。但是能说好为什么的人不在多数。这里面并没有什么深奥的物理,不过是因为学校教育的习惯,造成了人们不会使用学到的道理去解释问题。 回到秋千上,怎么荡起的问题可以通过观察。比如说初始位置啦、初始速度。然后就是下肢的屈伸运动的时机。简单地说,下肢的屈伸运动改变了系统的重心位置、 肌肉对重力作了功 ,因此秋千就会越摆越高了。这是机理。 第二个问题就是在什么时机做功(屈伸)。在速度最高的最低处站起来,使重心提升(转动惯量变小),在最高处下蹲是最好的做功方式。 知道 肌肉对重力作了功 了,解释骑车比走路省力还困难么? 就是论事儿,就事儿论是,就事儿论事儿。 http://www.starlakeporch.net/bbs/read.php?1,65844
个人分类: 镜子大全|2712 次阅读|2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14:0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